《边界与海洋研究》于2016年创刊,主要刊登有关陆地边界争端与跨境合作研究;界河管理及跨境水资源争端与合作研究;极地治理与极地合作研究;边界海洋信息与技术应用研究等,杂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保持优势,敢于争先,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双月刊。
《边界与海洋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国家边界与海洋问题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边界海洋问题跨学科研究期刊。
[1]公式中的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数学符号、数字、公差值、绝对值和其他符号使用正确,书写清楚。
[2]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首页,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271269)”。
[3]引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1)与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
[4]参考文献著录: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
[5]题名:恰当、准确、简明、清楚的反映论文全部重要信息,尽可能将表达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放在题名开头,保证检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慎用缩略语、特殊符号、疾病例数等。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6]来稿请附中、英文摘要、中图分类号和关键词。其中,中文摘要应在200字以上,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要具体详细,不能空泛而谈;英文摘要应有与中文摘要对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00个实词)。
[7]带圈数字与脚注内容之间空一个字符。对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第一次进行注释时,必须将该文献的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资料所属页码一并注出。
[8]作者限于主要参与论文的写作、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处理,并能对文稿内容负责、解答有关问题的责任者。作者的排列顺序由供稿者确定。
[9]来稿内容为作者未曾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不涉及泄密问题;表述力求充实精炼;引用数字、资料应给出参考文献;凡被国内外正式出版物公开发表或已录用的稿件本刊不予受理。
[10]正文中所有字符均使用中文、英文或其他插入的文本符号,禁止使用小图片代替有关符号。
立即指数: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即该期刊在评价当年刊载的论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 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影响因子:指该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武汉大学 | 143 | 一带一路;公约;海洋法;仲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3 | 中印;中印边界;一带一路;档案;档案资料 |
中国政法大学 | 12 | 仲裁;海洋法;争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 |
复旦大学 | 12 | 地缘;一带一路;地缘经济;外交;争端 |
外交学院 | 12 | 外交;中国周边外交;周边外交;一带一路;语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11 | 外交;跨界水;跨界河流;河流;水资源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 9 | 一带一路;印巴关系;政府;中俄;中俄关系 |
华中师范大学 | 7 | 动因;中阿关系;一带一路;缘起;政府 |
中国海洋大学 | 7 | 政府;政令;志愿;制裁;审视 |
北京大学 | 7 | 航行自由;海洋法;政治;中国海权;地图 |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邮编: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