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史研究》杂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保持优势,敢于争先,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旨在通过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揭示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文化思想以及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真相,从而为古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它关注于对具体文物的释读与考证,还强调将这些出土文献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综合考量,探讨它们对于重构古代历史的重要意义。此外,也鼓励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力求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古代文明。
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出土文献与古史研究设置了多个特色栏目。追踪报道国内外有关出土文献与古史研究的重要会议、展览等活动信息,让读者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学术进展。对于普及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向公众展示出土文献的魅力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故事,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凭借其高质量的内容、严谨的态度以及广泛的影响力,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无论是对于专业的历史学者还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1]参考文献序号与文中标注序号相一致(文中标注序号用上标),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2]……每条参考文献最后均以实心句号结束。
[2]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图件应清晰美观、图例齐全,文中量和单位用法符合国家法定标准,公式应连续编码,公式中出现的符号要加注释。
[3]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不少于150个汉字)。
[4]来稿请同时寄送电子版和纸质文本,并注明作者姓名、最高学历、职称、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5]本刊采用匿名审稿制。来稿均由编辑委员会送呈校内外至少两位同行专家审阅,再由编辑委员会决定是否采用。
[6]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7]来稿的注释均为脚注形式,每页单独编码。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项可参照本刊注释体例,对于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字数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8]正文中例句排列采用(1)(2)(3)……的形式(起三回一)。正文中涉及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计数等,均使用阿拉伯数字。
[9]文稿中的小标题请依次使用:一、二、三、……;(一)(二)(三)……;……;(1)(2)(3)……;①②③……。
[10]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首页,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271269)”。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