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3 09:47: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建筑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利用质量管理组织实现管理目标和任务
采用项目动态的组织关系控制质量管理目标和实现质量管理任务。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项目质量目标控制将有利于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并有利于促进施工方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进程:运用施工动态控制方法控制施工质量的工作步骤与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近似质量控制目标不仅是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它还包括材料、半成品、成品和有关设备等质量。在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开始前,首先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然后定期的对施工质量的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质量有偏差,则必须采用相应的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2创新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首先要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所以要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对其质量监督的具体工作要做定期的汇报以保证业内人士对其工作进行细致的了解,这样能够大大的提高相关监督部门的工作的透明度,从而避免设法逃避质量监管的施工方以及想利用监督职务之便进行灰色利益收入的工作人员有可乘之机,进而切实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此外,还要建立集体监督制度以保证相关的工程质量监管的执法机构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通过互相监督和第三方监督等多种方法来保证监督部门工作的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增强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一个专业配备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并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规定要持证上岗。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调查违法行为过程中,推行“一人为私、两人为公”的执法理念。同时规定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分别由各科室的监督人员、科长以及站领导按权限范围签发。推行责任监督员的办法,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为了保证监督工作科学、公正,监督机构应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尤其现场检查已由手摸、眼看、尺量等一般检查手段转变为采用钢筋扫描仪、回弹仪、激光测距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以数据采集、数理分析为依据的科学检查手段,真正做到用数据说话,保证监督工作科学、公正、准确。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工程过程和事后控制3大环节,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
3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管理工作与建筑的质量监督密切相连,只有努力将管理工作做好、做细才能够切实的完成管理的各项内容,最终完成管理目标,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做好计划,将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的管理项目以及检验标准制定出来,并且还要注意质量管理工作不要对正常施工进度产生影响。施工工程量的庞大和施工涉及范围的广泛使得建筑工程成为一个人员众多的团队,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的作用必不可少,组织可以将人员和工作进行分类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可以通过组织的各个层面将管理信息进行统一分析以及相互约束,进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关于组织划分要和项目的具体结构相互联系在做决定,不同的施工项目其划分也不尽相同,其基本原则是顾全大局。
作者:梁超单位:北安市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站
1我国建筑管理的现状
1.1建筑成本和信息管理出现的问题
建筑业在成本的管理的思想上比较落后,建筑业在控制产品的成本上的范围有所狭窄,它只是将生产消耗的费用算到了成本管理方面,而忽略了企业内部的其他的非生产的部门所花费的成本问题,比如在设计产品过程中的费用消耗……因此,建筑业在成本管理上过于局限,认为成本的管理也只是是一些专职人员,但是全员却没有参与到其中,因此,导致许多资金都浪费了。这样的成本管理会大大浪费建筑企业的成本,对企业的利益有极大的损害。另外,对于建筑业的成本信息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我国的建筑业发展的很快,但是目前还是处于学习阶段,因此,在一些信息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漏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一些企业也不例外,但是建筑业对于信息的管理的技术水平不够,关于信息管理的软件的开发远远跟不上现在企业发展的进度,因此,在信息的管理方面会有很大的难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1.2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出现的问题
对于人们来说,建筑就是为人们服务的,因此,质量安全管理的问题也是关键所在。建筑单位在建设工程质量起的是主要作用,当然在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上就有一定的责任。建筑的原材料的质量差也会导致建筑的质量问题。由于建设工程企业为了保持利益的最大化,它也会对原材料的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要求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在施工的时候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只是重视最后的成品的质量,但是却忽略了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从而使建设工程看不到它本身的缺点,因此,不能进步更快。而且建筑企业的管理力度不够,会导致在施工的方面不会达到理想的状态,还会影响工作进度,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拉低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其实除了施工单位和建筑部门本身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问题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上,我国的相关法律尚不完善,其实现在我国的相关法律并不是统一完善的,大多是地方政府的一些条例,但是它只是适合局部地区,还有就是我国建设工程发展的极为迅速,工程建设方面的变化也十分迅速,因此,现在的法律更新的速度很慢,远远不足以满足这样变化迅速的市场。
2对建筑管理的思考与探究
2.1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
现在的建筑管理管理机制跟不上发展迅速的建筑业的脚步。因此,建筑业也需要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企业要加强成本管理和建筑的质量管理,使成本更加全面化,除了生产成本还应该将非生产成本也加入当中,以减少出现成本的浪费的事情发生。还有就是质量问题的管理,要想在建筑的质量上他有明显的提高,企业自身就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实行建筑管理责任制,虽然不同的分工的工作重心不同,但是在管理方面的核心其实是一样的。建筑企业要明确建筑管理责任人与各施工生产单位的管理责任,规范建筑管理行为,制定建筑管理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因此来加强责任制的可实行性。除此之外,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建筑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的工作氛围,从而加快建筑企业的发展和完善建筑的内部管理。当然在建筑企业内部一定的规章制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严厉的管理中有不乏人性化的一面,要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2对建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管理
另外,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建设企业应该多引进一些技术人员,多培养一些技术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养成的同时,要树立执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企业可以设立一些经验交流会,邀请一些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演讲和培训,使工作人员对建筑监督管理的概念更加清晰,还可以在施工单位的内部进行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加强工作人员的联系,是他们的工作更加协调,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高素质、高专业的人才团队来使建筑工程更加完善。企业还可以做一些策划,建立一些制度,来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也就会间接提高了建设工程。在监督管理的方面,还可以多创新出新的管理技术,在现在的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支持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监督。因此,加强对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2.3加强政府对建筑质量的管理
光靠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不够的,政府也需要帮助和监督这些企业完成管理。当然,一些建筑的质量监督管理也不例外。政府的大力监督会促进施工建设的管理更加完善。首先就是要完善我国的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问题上的法律法规。多借鉴一些国外的法律和制度,对我国的建筑管理方面进行改革改善,加强立法监督制度,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根据我国的建设工程的实情来进行法律的改革和完善,保证建设工程的有序进行。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还有要对建设部门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准确把握该建筑部门的质量安全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负起责任,加强监督的力度,对一些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建设工程部门不给予工作许可证,防止这些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工减料,严格把握变施工的质量和品质。虽然现在的国内的建筑管理模式没有非常完善,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和缺憾,但是,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建筑的管理问题上一定会得到改善。
作者:杨义庭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
1.1促进人员专业化
对于建筑工程,人们的需求逐步多样化,建筑基地建设也日趋复杂和特殊,存在较多困难的同时所需的专业工作人员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此时,项目管理的有效控制、管理、协调分配十分必要。一方面,实施项目管理即需要通过安排、分配专业管理人员作为项目管理小组,进而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重点负责、协调指挥和统筹管理,以保证施工建设的安全和有序进行,同时,管理人员的丰富经验也必然会增进彼此的默契与配合,优化项目管理过程。另一方面,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还可促进建筑工程计划、施工、监管等过程的人员分配与调动,进而优化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增进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1.2控制建筑工程成本
一般,建筑工程正式开展之前会包含严格的招标过程,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细致的规划,然而,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工作量庞大、复杂,且持续时间久,涉及的未知因素众多,因此,对于项目建设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与把握必不可少,且应贯穿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首先,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员应充分掌握合同内外相关的投资与成本内容,并对市场状况、行业标准及质量要求等全面了解。其次,若工程施工费用或成本出现变更,项目管理者应及时赶赴现场对其分析并确认,若不合理应及时指出,必要时还可邀请原招标负责人和预算工作者共同参与商讨,以促进双方达成共识,促进投资—成本最优化。
1.3控制工程进度与质量建筑工程投入使用
其质量好坏不仅关系着人们的财产与效益,更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工程质量是工程施工与管理过程中的最关键问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即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一方面,项目管理者不仅具有专业的现场管理经验,还具有良好的建筑设计能力,会对建筑工程的重大施工环节或存在困难之处进行事先的详细规划与设计,以促进其具体实施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项目管理者还会对工程施工的过程进行检查监督,评估其实际建设与策划方案的不同,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召开协商会议,现场取证,分析偏差原因,并针对性的进行修正,以促使工程建设最大程度的达到原策划标准。另一方面,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项目的施工进度与质量。
1.4增进工程的安全与预防建筑
工程建设作为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其安全问题的预防与控制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也成为项目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一般,项目管理设置的工程管理体系会包含施工安全规范及防范措施这一基本内容,项目管理队伍还可针对特定的工程项目进行适当修改,并引入必要的操作设备,以保证工作人员的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人员安全;其次,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会对其具体工作和进程进行监督、控制和管理,可及时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并查找根源,以从根本上修正施工工作,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项目与施工人员安全。
2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根据上诉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保证建筑行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社会和建筑企业却并未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因此增进企业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认识的同时强化其应用应成为建筑行业共同努力的重点工作之一。首先,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的基础与前提即为增强建筑企业的项目工程管理理念,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榜样作用等促进人们对其的认识、理解,认可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其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应用依赖于全面而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这里主要强调用人规范和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复杂多样,且持续时间长,因此,为促使其和谐有序进行,严格合理的用人制度必不可少,物尽其用的同时也可不断促进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企业还应推行管理责任制,明确不同生产岗位的任务和目标,并通过制定与之相对的绩效考核制度以促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后,为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还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其管理行为与过程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发展。
3结语
实践证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于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与效益等都展示出至关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我国建筑行业应不断加强其重视程度,并不断强化其实际应用,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的同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和行业长期、稳定和积极地发展。
作者:张修成
一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协调问题
(1)假如建筑项目的组织或者项目经理出现混乱的情况,不清楚总体的目标与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利益目标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与行动,矛盾复杂且对立,但是项目经理对此却无能为力。
(2)施工项目经理常常开协调会议,分析一下不重要的的问题,通常一些应该说的却总被各职能部门打断和干扰,导致偏离主题。
(3)没有在恰当的时间内及时的传达信息。没有把正确内容和详细程度传达到正确的位置,人们不满意信息不能及时传达,信息量太大,或者是信息不足和没有信息。
(4)施工项目经理错误的参数,常在潜意识里出现,人们没有据理力争的进行公开讨论,而是转入地下,导致工作中出现隐患。
(5)存在或传播没有安全感,愤怒和失望的气氛,尤其是项目施工中项目经理在遇到危险事故时,上层系统已改变了重大项目或是将项目停止,造成调整项目组织,或是在项目结束时出现问题。
(6)在执行中出现混乱,人们不把合同,责任书和指示等一些问题放在心上,没有正确的理解,特别是在国际工程合作项目中,因为语言翻译上的错误导致理解混乱。
(7)建筑项目各只职部门的支持,不具备资源与服务,项目经理推卸责任,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各部门的问题,在实际人际交往中没有正常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1)建筑项目启动或是某些参与项目的组织,没有目标,不能正确的认识及理解组织的规则和工程的统一。在执行施工进度计划时,擅自做决定,没有听取基层的建议。不能为项目提供咨询,项目经理缺乏经验,随意的做出决定,不清楚执行者的能力与条件,造成计划实施时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在制订计划时,项目经理没有和相关职能部门讨论,就让技术人员去执行指令。还有,项目经理与所有者之间缺乏了解,缺乏对项目和目标任务的完整理解。
(2)与目标的矛盾和矛盾表达方面,参与者以自身利益为中心,导致混乱。没有准确和迅速的给予接受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导致目标十分透明。此项目有许多投资者,他们通常扰乱程序项目的顺利进行,出现一个多个业主的主体地位。
(3)建筑项目成员的工作没有明确的划分和定义,人们不清楚自己的责任。项目经理也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出现责任冲突,导致其威信降低。
(4)建设信息不完备,信息处理经常出现问题,没有按级别、等级和专业对信息进行优化和集中。还有施工项目的经理大摆领导作风,导致项目的运行风气不正。
(5)不明确协调会议的主题,项目经理权利不大,或者没有正确行使权力,参加者不遵守纪律。
(6)因为项目经理打乱了协调会议,把协调会议当成了聊天会客的地方,或者是部门负责人,没有组织和纪律意识,不接受任何干预与批评,项目经理的批评和干预没有一点作用。
(7)某些人乱用手中的权利,乱下放权利随便改变计划,没有底线和原则,降低单位扩大他的自由处理权,过于重视自己的创意,这将与实际目标和要求相违背,和其他因素引起相互效益,致使出现权利纠纷,延误总体目标。
(8)很多项目经理都没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判断能力或者是缺乏项目管理的技术和经验。这样就会导致项目经理无法树立威信。
三做好协同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1)要做好准备工作。要提前做好建筑项目的准备工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要清楚了解项目工作。对于施工项目,要了解工程的大概信息和情况。对技术人员来说,要了解施工规范,明白设计流程。管理人员要清楚与之相关的技术、工艺和工序,要随时关注施工进度,明白施工中比较薄弱的施工环节,仔细认真的考察施工现场。只要清楚全面的掌握了施工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的做好管理工作。
(2)及时的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工作。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主要是因为没有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及时的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为了保证可以顺利的开展工作,就要求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特长,而且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时,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着重培养团队的凝聚力。通常情况下,要想顺利的开展某些工作就需要有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做支撑,假如一个团队没有凝聚力,没有集体意识,团队就像一盘散沙,就无法顺利的开展工作。因此,经常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建筑管理中通常会意想不到的出现很多问题,要不断的进行问题的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完善管理办法。在进行施工协调管理时,决策者及组织者都不能忽视总结经验教训,要善于分析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根源。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做的工作更多。施工现场往往会出现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比如电气部分和土建交叉对排水和建筑结构造成影响等,建筑外部的施工情况和建筑内部的施工情况出现顺序上的矛盾,这些都是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技术人员要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清楚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能够熟练的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在实施建筑管理的过程中,要把协同管理切实落实到建筑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加强质量及安全管理。企业实施协同管理,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建筑企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叶小良单位: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筹备阶段的科学管理
1.1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土建、水电气网线路等多元技术的频繁交叉,涉及到成本、质量、安全等众多环节和影响因子,所以必须运筹帷幄。在具体工程施工前,必然要求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人员预先做好与建设单位、承包方以及各级分包单位的施工图纸会审工作。梳理工程重点难点、工艺需求、人材机需求等,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发现问题,做好相关技术问题协商,保障工期和质量。
1.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研究图纸及相关建设技术要求之后,参与施工人员需要在工程动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科学组织人员,合理安排工序,科学设计结构,恰当材料设备选用,规范质量标准等。通过技术交底,明确工程质量要求,比对自身技术实力,分析风险范围,开展针对性方案设计,明晰施工安全问题。
1.3相关部门协调方面建筑企业内、外部协调性直接影响建筑造价和建筑工期。因此,建筑施工管理方式应化粗放式为精细化管理,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具体工作内同,明晰责任也义无,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流畅性。此外,建筑管理部门应与设计部门以及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建筑管理上提升主动性,力求部门将有机配合,管理到位。
1.4安全预控工作安全管理是建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建筑管理人员要加强工地现场研究,针对风险因素科学调研,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尽量做好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补救工作。另一方面,建筑子系统多,工作量大,部分建筑企业为保证工期进度,大量应用未经相关培训人员,给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到来隐患,因此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切实将安全管理视为重要管理内容,落到实处。
2施工阶段的科学管理
2.1施工人员管理庞大的施工作业人员是建筑施工的主体,各建设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质量意识、技术水平、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等最终构成建筑的基因。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科学组织并充分发挥建设人员的群体素质,将直接对建筑工期、建筑质量、建筑安全的控制产生影响。一方面,建筑项目部可以通过内、外部人力市场综合考察和录用施工人员,并坚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技术教育和培训,预先严格考核防微杜渐。另外,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刺激施工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内在潜能和自控水平,最终有利于科学化建筑管理目标的有效达成。
2.2材料设备管理建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生产活动,其材料设备的控制对工程总质量有直接影响。首先,各类原材料、半成品、结构件等施工材料物资,是建筑最基础的物质形态,最终转化为建筑物质实体,故对建筑的管理离不开施工材料的管理。应遵循我国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条例规定:物资材料应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须符合工程质量标准并进行复验。其次,建筑中需用到运输、起重、检测检验、计量工器具等机械,只有对这些相关设备进行有机、有序、协调使用,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工期和质量。所以,应科学展开设备调集、采购和选型工作,根据施工要求和标准,做好施工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和检测,并根据工具体作业需求控制好设备性能参数,确保其精度和安全性。
2.3施工技术管理当前,国内建筑总分包市场并不完善,总包、分包单位多处于不同层次,存有技术水平差异。因此,在构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机系统时,要全方位分析差异性的存在,科学分配资源,规范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技术标准,合理管理各环节、各工程部分的施工技术。同时,打破分包合同的局限性,将整体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贯彻到各部门、各环节,形成统一负责的树状管理体系。此外,各层次的各施工单位在各施工阶段应进行同步协调,加强协调配合工作,相关人员的调度工作。
2.4施工环境管理建筑施工受环境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包含既有环境因素和后发环境因素。既有因素即建设前已经存在的客观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地质、水文、气象、周边建筑等方面,这些既有的因素一般难以消除和避免,在施工前应科学、全面做好施工地点环境考察,避免后期工作陷入被动。其次后发环境因素,即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天气、气象变换因素,如,风、雨、雾、热、冷等,需要管理人员注意天气信息,及时根据气象资料进行预测和分析,强化施工措施,或者落实人员、器材,各方面做好防范,消减消极环境影响,以免延误工期、增加成本、影响质量和产生事故。
3竣工验收的科学管理
3.1验收检查科学化在多高层建筑工程竣工后,最主要的管理工作为技术评价,涵盖对建筑的工程进度、安全措施落实、建筑质量等情况进行评价。一方面要以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比对竣工建筑度量结果。另一方面,判断竣工建筑是否达标,如果验收不合格,则必须及时探讨针对措施开展补救,如有必要则需重新返工,直到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3.2完善工程技术档案施工技术档案是施工整过程的原始记录,更是工程设计检验、技术考核、质量验收的文件依据。施工技术档案应详记录工程验收、设计变更、工程质量事故及处理记录、竣工图等,其中,竣工图应在建筑各部分子系统完成后,分阶段科学绘制,总工完成后,严格按程序交付建设单位,同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和城市建设档案馆备案。
4建筑科学管理的发展展望
4.1建立科学管理组织建筑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都离不开有力的组织保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防控体系,分工合理,权利明晰、责任明确使建筑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有效性。其次,建筑管理工作组织的有机整合。长期以来,我国建筑管理工作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以及个人,管理相对混乱、无序,因此建立统一的建筑管理组织是管理协调性的必然要求,只有形成合力、向心力,才能抓好建筑管理。参考国外成功经验,可见建筑管理划为三个层次:决策层负责建筑管理规范、条例的制定;执行层执行具体的筑管理;监督层对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进行评估和监督
4.2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全面、完整、快捷的信息,是高效率建筑管理的基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应用也日益广泛,从而为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条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建筑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繁琐的建筑管理进行信息化和网络化处理,提高风险管理的工作效率,为科学建筑管理贡献力量。
4.3重视建筑管理文化建设大力进行建筑管理文化建设,提升管理从业人员管理意识、优化管理理念、提高管理素养、创新管理思路,培养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他们在工作自觉地执行建筑管理的制度。同时,发扬其他建筑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加到建筑管理中来,为建筑管理建言献策,形成广听意见、广纳建议的科学化建筑管理文化氛围。
5结束语
建筑事业是利于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科学的管理是保障建筑活动优质进行的关键。但管理优化工作涉及内容广泛,情况复杂多变,需要智能部门、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多方联合、通力协作开展才能有效进行。本文主要从建筑筹备、施工、验收阶段的科学管理展开分析,并从科学管理的发展进行展望,由于笔者个人水平有限,希望更多人士对建筑管理科学化进行探讨,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增砖添瓦。
作者:胡北勋杨书翔单位:浙江省瑞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1建筑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属于工程竣工验收中的中心环节,它与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直接联系。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投资效益产生巨大影响。为了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督和管理目标,工程投资的企业与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等相关部门应从各个角度出发,加强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投资效益。通过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和管理能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监督水平和质量管理效益,从而对建筑工程的市场起到促进作用,保持建筑工程这个行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2利用质量管理组织实现管理目标和任务
2.1建立项目静态的组织关系。
1)掌握项目结构分析。掌握项目的结构分析,就是指要建立完整的项目结构图,项目结构图是一个组织工具,它是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结构进行逐层的分解,以此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一些常见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可以肯局其建设的时间对项目结构进行分解,比如将项目结构分解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等等。而一些工业建设项目则往往按其生产子系统的构成对项目结构进行逐层分解。而同一个建设工程又可以有不同的项目结构划分方法,项目的结构分解要和整个项目工程的实施部署相结合起来,做到因地制宜如地铁工程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分解方案。
2)明确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任务分工。制定项目质量管理任务分工表,首先应对项目实施的各阶段的管理控制任务其他管理任务进行详细的分解,然后在项目管理任务的分解基础之上,再确定项目经理和成本控制、安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主管部门活主管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在项目管理任务分工前,应结合项目特点,对项目各主管部门的人员和主要工作任务进行集中的磋商和制定,然后再编制质量管理工作任务分工表。
3)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包括:a.管理工作流程组织,建立质量控制流程,如:各质量控制点的验收流。b.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如与生产月度进度报告有关的数据处理流程。c.物质流程组织,如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弱电工程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对立面施工工作流程等。这就是工作流程的组织任务,及定义工作的流程,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图可以客观明确的反应出一个项目管理系统中各分项工程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它可以用以描述工作流程组织,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2.2采用项目动态的组织关系
控制质量管理目标和实现质量管理任务。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项目质量目标控制将有利于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并有利于促进施工方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进程:运用施工动态控制方法控制施工质量的工作步骤与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近似质量控制目标不仅是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它还包括材料、半成品、成品和有关设备等质量。在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开始前,首先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然后定期的对施工质量的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质量有偏差,则必须采用相应的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3创新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首先要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所以要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对其质量监督的具体工作要做定期的汇报以保证业内人士对其工作进行细致的了解,这样能够大大的提高相关监督部门的工作的透明度,从而避免设法逃避质量监管的施工方以及想利用监督职务之便进行灰色利益收入的工作人员有可乘之机,进而切实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此外,还要建立集体监督制度以保证相关的工程质量监管的执法机构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通过互相监督和第三方监督等多种方法来保证监督部门工作的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增强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一个专业配备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并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规定要持证上岗。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调查违法行为过程中,推行“一人为私、两人为公”的执法理念。同时规定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分别由各科室的监督人员、科长以及站领导按权限范围签发。推行责任监督员的办法,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为了保证监督工作科学、公正,监督机构应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尤其现场检查已由手摸、眼看、尺量等一般检查手段转变为采用钢筋扫描仪、回弹仪、激光测距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以数据采集、数理分析为依据的科学检查手段,真正做到用数据说话,保证监督工作科学、公正、准确。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工程过程和事后控制3大环节,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
4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管理工作与建筑的质量监督密切相连,只有努力将管理工作做好、做细才能够切实的完成管理的各项内容,最终完成管理目标,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做好计划,将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的管理项目以及检验标准制定出来,并且还要注意质量管理工作不要对正常施工进度产生影响。施工工程量的庞大和施工涉及范围的广泛使得建筑工程成为一个人员众多的团队,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的作用必不可少,组织可以将人员和工作进行分类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可以通过组织的各个层面将管理信息进行统一分析以及相互约束,进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关于组织划分要和项目的具体结构相互联系在做决定,不同的施工项目其划分也不尽相同,其基本原则是顾全大局。
作者:梁超单位:北安市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站
1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要素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设计,但思路上与城市整体的规划设计是相一致的,也需要考虑到城市整体的空间效果。因此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一方面要注重在视觉方面的效果,整体的空间需要做好城市的艺术空间效果,从而加强人们对城市的视觉美感。另一方面要使城市空间结构保持一种视觉上的连续性、流动性以及韵律的印象,从而保证视觉上的秩序。所以,城市建筑空间设计要素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内容:
(1)天际线。城市建筑空间设计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天际线,天际线能够更好的处理人造物体和天然物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城市空间看起来能够更加协调和自然。
(2)地平线。建筑物的地平线要处理好人造物体与自然物体的协调关系。人造物体怎样战立起来,怎样升出地面,要注意视觉的舒适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3)空间要点。建筑物的空间要点犹如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它要体现地方性特征,使人们有到达或者离开的感觉,如广场、平台、台阶的上下两端等,都是建筑物的空间要点。
(4)后退。建筑中的后退能够更好的为建筑的整体布置出彩画幕布的效果。建筑物对于道路的距离和入口大门等,均属后退设计问题。
(5)升高和降低。升高和降低在城市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整体的感官效果,比如城市建筑之间的过渡也要由地处向高处逐步调整。
2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关系
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城市的空间看起来更加自然、协调,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理想化思路,最终将这种思路具体的表现出来。因此城市空间的设计要保证符合城市规划的整体思路,同时也要依靠具体的形式来完成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整体理念,假如城市空间的建筑设计只停留在二维的变化上,那么城市空间整体的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除去经济因素等条件的限制,城市空间设计的整体效果要保证与人类的各项社会活动相互协调,从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创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同时,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城市建筑规划管理在进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理念作为支持,其作用也只能单一的表现在管理上,不能做好单体设计与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城市空间环境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城市也会失去应有的协调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做好城市建筑管理就需要有效的对城市建筑空间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设计,这也是城市建筑管理最基础的保证。
3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以及建筑管理水平的几点措施
(1)提升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内涵。通过对城市建筑空间的分析,来提高城市空间设计人员的创新理念。城市是人类活动的核心所在,城市空间能够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必要的场所,城市空间中除了需要对建筑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外,还要对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爱好等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如果没有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那么城市空间的规划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不能够只停留在二维空间上,要体现出三维空间的效果。城市建筑空间作为立体的表现形式,二维的空间效果无法有效的表达出城市建筑空间的全部,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三维空间设计来取代以往的二维空间设计。
(3)把单一建筑物内部空间管理变为建筑物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管理。建筑物内部的各种功能空间,除与建筑物协调统一外,还应考虑其与外交环境的协调一致。比如:建筑物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关系,建筑物的附属设施(如烟囱、空调机、电梯房、水池等)与城市空间景观的关系。
(4)建筑风格的管理要逐渐的向空间环境艺术管理进行转化。城市建筑空间不仅包含了城市的单体建筑,环境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对城市空间建筑管理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和建筑、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性,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空间整体的完整。如果城市空间只剩下单一的建筑空间,那么整个城市也必然会显得空洞。
(5)建筑功能与社区功能要保持一致。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城市整体的协调性和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建筑的功能主要也要注重协调和统一,如果城市的建筑与社区的功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那么城市居民的生活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对于社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城市建筑的功能与社区的功能必须要保持相一致,这样对城市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艳丽单位:吉林省柳河县房屋产权管理中心
1设计阶段严控成本
严控设计阶段的成本费,首先应在设计任务书下发时做好管控工作,甲方应根据承接项目的需求准确、及时的通知设计单位,下发的任务书应清晰标注工程使用需求、工期、投资金额等信息,便于设计单位按书规划。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成本的重点和关键,虽然设计费用仅为工程总造价的2%左右,但是其影响着工程95%以上的经济效益,因此,设计阶段的成本管控至关重要。大多数情况下设计单位为降低设计风险,存在重技术轻成本的现象,在设计过程中大量使用成本较高的建材,造成浪费,因建材费占工程施工总费用的70%左右,如建材单价成本过高,则严重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甲方应利用与发挥自身优势,严格审查设计方案,发现问题及早修改。大力推广限额设计理念,有效管控工程造价,按投资估算值拟定设计方案,严控预算,促使各专业在保证建筑功能和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合理降低造价,将经济效益和技术效能完美结合。同时甲方必须配合设计单位做好工作,利用以往工程项目技术指标对比、分析设计方案,力求拟定成本、技术最优的设计方案。
2施工阶段严控施工进程
甲方管理施工进程时应细分各方管理责权,只有权责清晰才能在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传统的大爷式管理已经成为施工管理的一大陋习,最理想的项目管理模式应该是工程质量符合甚至超出工程使用需求,工期充分控制在规定时间内,满足双方的经济效益,才能真正形成合力。甲方应派代表采用随机抽查法检查乙方是否按图施工,如施工存在问题,则应立即通知乙方返工,由乙方造成的返工应由乙方负全责,但需注意交涉期间应通过监理方进行。其次,严格检查乙方建设过程中是否有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行为,如发现乙方用劣质建材,则应立即使其停工整改,视情节严重性或降低乙方等级,或吊销乙方资质证书。因乙方施工问题而导致的施工质量不达标情况应按照规定勒令乙方进行修改,如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还应由乙方赔偿,构成刑事犯罪的应依法追求其责任,提高甲方的监管力度,使乙方按照规定要求从事生产工作。
3协调监理单位各项技术和甲方整体规划
明确监理单位职权,甲方应授权监理方开展监理工作,赋予监理委托范围内的各项建材使用与建设质量检验权利、建设进度监管权利、工程款结算符合的确认权利与否决权利等。权利交接后甲方应密切关注监理方的工作情况,比如工程质量检查是否严格,甲方应采取抽查实测方式检验监理方的工作,如检验结果不达标应勒令监理方督促乙方更换相关建材,或依《建筑法》条款追求其刑事责任。甲方应组织监理方定期召开监理例会,由设计、施工和建筑三方代表出席会议,商榷、研究工程造价、质量和进度等问题,监理方应担负记录职责并将会议内容收录在案。监理方不仅应提出涉及甲乙双方利益的问题,同时也要协调甲乙双方利益,以期尽早解决问题。
4着力提高甲方自身水平,促使其管理效率最优化
甲方在投资、质量和进度方面的管理应从以下环节入手:
(1)着力提升甲方人员的管理能力,组织甲方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甲方工程师的管理能力。
(2)深入研究合同细则,降低工程造价。工程合同管理应从合同谈判的初始阶段开始,直至保修日结束为止,强化实施阶段的管理力度,合同执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合同的履行成效,以便于日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这关系到甲方能否掌控主导地位。同时应像管理人员灌输合同管理概念,一切控制、管理程序都应按照合同的约定条款进行。
(3)强化内外协调性,各个参建单位好比水,甲方则是一口大碗,如何做到水放于碗中使各方利益均平稳是管理的关键之处,也是难点所在,要想做到一碗水端平,就应管理好甲方人员,挖掘管理者的潜在资源,使甲方真正成为畅通、高效的信息集成中心,使各方信息的传递能够准确、通畅,使各方的工作能够得到其他部分的配合,并最终形成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4)落实项目责任制,甲方不应像守财奴一样凡是涉及到利益的事情就亲力亲为,这样不仅不利于工程管理,也会消耗甲方的精力,使各方围绕甲方的指令疲于奔命,笔者认为,甲方在管理过程中应充分下放给各方权利,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各方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提高各方的工作热情。
(5)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强化甲方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开展各项工作时,人力资源始终处于最主要地位,任何优秀的措施与机制都需要人力操作才能完成和实现,尤其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机防手段永远无法满足管理需求,此时就愈加突显人防的重要性。甲方员工必须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此才能保证管理的实效性和可靠性,从而协调甲乙双方的对立关系,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因甲方是工程建设的组织者,所以甲方管理必须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实效性,在管理过程中如何解决即时发生的管理问题,如何革新管理理念,创造高效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工程建设设计的问题是全面的,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甲方员工应重视问题产生的源头,坚决贯彻主防辅治的原则,强化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潘骏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后勤管理中心基建部
1目前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督所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完善一般而言,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因此,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都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造成绝对的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购买合作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是缺乏统一标准的工程质量管理准则,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无据可依,导致监督管理的质量低下,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其次是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不重视,一味追求工期以及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工程质量方面的监督;最后是施工单位自身的监督制度不完善,直接造成监督力度不足。
1.2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体系有待健全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整体上都是属于宏观监督,例如对设计方案的监管、对施工技术的监督等方面,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当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在工程后期的验收以及结算等方面都属于微观监督的范围,而这些微观的范围往往难以界定,投资方与施工方都不能有效解决,政府的相关部门此时就扮演着调控的角色。但是,政府部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往往会过分地干预了建筑管理中质量监督的工作,压缩了投资方与施工方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工程质量监督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线上,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了,亟待健全。
1.3建筑工程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不足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在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市场也在发展壮大,然而,目前的建筑工程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了,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建筑工程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难以发挥实际的监督作用,不能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制度方面的有力保证。当建筑工程发生质量问题,造成纠纷的时候,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自身的限制,难以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为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1.4投资方的监督方法失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实际工作过程当中,投资方的具体行为直接影响着监督工程的质量,一般而言,投资方作为建筑工程的出资人,在实行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当中,通常是处于总览全局的地位上,并不需要直接对施工单位下达指令。然而,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的投资方在实行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当中,都会利用自身主要出资人的身份,直接向施工单位下达指令,并且由于投资方对于施工技术等内容的不了解,下达的指令往往是跟实际的施工情况背道而驰的,投资方这种错误的做法,既浪费了自身的时间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施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继而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2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措施
2.1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监理部门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监理部门有效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保证工程质量,主要依靠两点:第一点是健全的监督制度,第二点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首先,对现在职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实行考核上岗制度,提高其专业水平,丰富其专业知识,培养其专业技能,从而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事业的发展;其次,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从而吸引高水平的人才进入到本行业,例如工程质量监控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只用通过各方面的方法,多管齐下,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团队,才能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安全性能。
2.2施工单位完善自身的监督管理体系施工单位的相关工作,例如施工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建筑工程整体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与时俱进,完善自身的监督管理体系,同时改进自身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方法,创新自身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模式,保证自身的专业性,面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做到有据可依,合理解决,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实行监督,而不是做好一个具体的施工环节而已,落实全员监督以及全程监督的监督原则。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与监理单位加强必要的联系与合作,以合作协商的方式解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完善自身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2.3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第一个方面是事前防范,第二个方面是事中纠正,第三个方面是事后处理,工作内容比较繁杂,工作量也非常大,并且仅仅依靠人力进行计算以及统计,精确度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也应该实现信息化,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笔者认为具体的操作有两个方法:(1)组织专业的技术人才,开发针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庞大性、复杂性以及精确性三个特点的计算机软件,主要以动态分析以及参数运算为主。(2)建立网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公布平台,将监督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例如相关的数据、图片,甚至是影像等内容放在网络平台上,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公平、公正以及公开性。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地解决问题,都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2.4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责任制度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一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质量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的主要负责人的权责划分不明确,导致质量监督的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懒散,不利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保证。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中的主要负责人的权责划分明确,关键在于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将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要求其每天必须到岗,实行监督与管理;其次,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责任制度,这是核心的环节,实行专人专责的管理方法;最后,一旦建筑工程出现质量层面的问题,即对主要的负责人进行问责处理。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责任制度,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在监督的过程中出现人为的漏洞,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5改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理念理念的落后,表现在具体的工作行为上就是方法的错误、工作的松散、质量的低下等方面,因此,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对现有的监督理念加以转变,与时俱进,满足时代与市场的客观要求。首先,对于投资方而言,不再对建筑工程的进行直接的干预,尤其是在涉及专业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以统筹兼顾的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实行整体的把控,具体的监督工作交由监理部门进行完成,恢复施工单位的主动权。其次,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市场主体、地域所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树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强烈意识,改变质量监督的整体思路,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方法,从思想上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的相关工作,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能落到实处。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管理是建筑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管理能否落实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能否达到预期的标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广受关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有着直接的关联,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必须从监督制度、监督方法、监督理念等方面,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力度,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促进我国建筑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唐忠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1我国建筑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制度逐步得到良好的发展,目前也获得了较大的成绩,特别是我国进入WTO以后,行业的基础设备以及信息技术等各项条件全部逐渐得到改善。就以经常遇到的“工程项目的投资”来说,其不再是以前很单一的情况,外资、合资还有各种各样的个人投资等等渐渐地增多,相对的,政府的投资项目慢慢地减少,大大地丰富了建筑行业的投资渠道,出现多元以及国际化的状态。另外,从组织模式上来说,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逐渐开始兴起走国际路线。另一方面,也渐渐地实现了建筑法律的成体系化,建设管理信息化也逐渐完善。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这些方方面面,一方面大大地节省了建筑施工的各项投入,另一方面更是推动了我国政府工作效率的突增。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建筑行业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职责不分,地方保护,管理不清,法规不齐等等一系列与建筑行业息息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制约着它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情况,改革创新任务的重要性就日渐地突显出来。就目前面临的现状来看,人员的素质以及管理的水平等等就是我们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本文也主要是从如何针对建筑行业的管理进行创新改革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探究,并根据目前改进管理手段的迫切性以及形势需要等来进行探讨,然后分析出几点针对性的方案举措。
2建筑管理工作创新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改革就是对现代公司运营以及建筑行业发展等多个形势所趋的切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再有利于建筑行业的施工进展,甚至是制约,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了首要关注的方面。其次,建筑市场和其他的市场一起组成了完整的经济市场,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逐渐形成的经济国际化,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对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的要求,至少必须使整个管理适应整个市场经济的运作和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管理学理论的逐渐完善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管理实施改革与更新。追溯历史的发展,政治学也好,社会学的视角也好,都可以把“创新”解释成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果不创新,社会根本就不会突破桎梏的束缚,向前发展,也就是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生产力如何与生产关系相适应,即如何建立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建筑管理模式。在日新月异的形势要求下,各个公司与企事业单位面临着层层难题,在各自的生存困扰面前,只有进行大规模的创新与改革,才能够突破困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自身的发展。
3建筑管理工作创新改革的方法
1)转变观念,顺应需要。这就要求必须先从企事业单位自己开始抓起,要求每一个内部的员工都要树立相应的观念,认清当前形势的实际情况,明白自身肩负的工作,清楚当今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以及经济效益观念,完全地丢掉过去阻碍思想进步的观念。另外,在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的设置方面,必须遵循实际的需求,抛开各种官僚主义,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建立实用的工程技术部门以及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和市场部门。根据每个部门的不同职能进行明确分工,使每个部门都各司其职,各自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尤其是与建筑施工息息相关的“成本管理、施工管理以及技术安全的监管”等各个方面,最后能够保证合同的管理、项目成本的核算以及工程施工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共存,携手并进。
2)针对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企业只有自己的构成是最新的元素,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更新趋势,也最终才能适应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完善需求,使得自己在适者生存的强烈竞争中能够得到发展的一个位置,促进自身的进步。改革管理体制必须注意几个方面:a.变革现有的服务形式,大兴公司的工程咨询业务。这是为了帮助公司快速的适应市场的瞬息变化,并促进对“投资”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来带动工程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多元化。b.注重信息化以及产业化的趋势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建筑行业日渐繁杂,旧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反而更加需要高级的管理技能,然而这样的形势和情况推动企业选择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因为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改变自己的运营方式与观念,从而使企业适应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最终与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相契合。
3)注重成本控制。某个意义看,成本管理能被当成工程管理的关键,要想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则必须重视公司的根本利益,将工程的成本与公司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考虑,成本的控制必须着眼于整体的成本,不能就工程成本谈成本,最终因小失大。先由专业团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建筑施工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规划,并通过技术的更新以及执行方式的改革来创新施工,合理规划每一个细节,为后面精细的成本预算奠定完美的支撑。总负责人应该从合同出发,针对整个施工编制项目的预算,并根据项目的情况设置预计成本,并在后期的施工之中对预计成本的执行情况实施考察监管。总的来说,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精密地把握每个施工项目的预算与盈亏状态,最终有利于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并不干扰企业的切身利益。
4)监控施工环节中的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重中之重,关系到该项目的人员安全以及施工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应该培养员工的工程质量意识,采取措施敦促他们重视质量问题。比如通过严格的奖惩制度,巨大的奖励来鼓励激发员工重视施工质量,并且乐意参与到其中,另外用极其严格的惩罚措施提醒每个员工重视对施工质量的管控。
综上所述,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建筑行业的管理创新,以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与趋势。本文对建筑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认识到建筑行业的管理创新与改革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我们必须从“建筑管理意识的培养,建筑管理机制的设置,成本的控制以及施工质量的监管”等几个方面来实现建筑行业的管理创新。
作者:郑俊平单位: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1城市建筑空间的内涵
城市建筑空间从字面上来看指的是城市建筑所需要的空间,城市建筑空间的性质是地域性的,带有一定的人文特征,决定于人类社会的不同组织形式。所以,城市建筑空间也不单单指的是地域上的空间,往往又带有着一定的社会色彩,是社会构成的一个基础部分。城市空间在构成上所取决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地域方面的因素,又有人文方面的因素,这也决定了城市空间的构成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单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城市空间的设计取决于城市中的各项基础建筑,如建筑物、街道以及各种广场等单一的地域空间。然而城市空间是物化的,有具体的表现形式,也含有建筑的内在以及外在空间等。在进行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按照城市的各种需要来决定城市空间的布局,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只有做好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工作,在未来的城市建筑管理工作中才能够更好的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从而有效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2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要素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设计,但思路上与城市整体的规划设计是相一致的,也需要考虑到城市整体的空间效果。因此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一方面要注重在视觉方面的效果,整体的空间需要做好城市的艺术空间效果,从而加强人们对城市的视觉美感。另一方面要使城市空间结构保持一种视觉上的连续性、流动性以及韵律的印象,从而保证视觉上的秩序。所以,城市建筑空间设计要素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内容:
(1)天际线。城市建筑空间设计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天际线,天际线能够更好的处理人造物体和天然物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城市空间看起来能够更加协调和自然。
(2)地平线。建筑物的地平线要处理好人造物体与自然物体的协调关系。人造物体怎样战立起来,怎样升出地面,要注意视觉的舒适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3)空间要点。建筑物的空间要点犹如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它要体现地方性特征,使人们有到达或者离开的感觉,如广场、平台、台阶的上下两端等,都是建筑物的空间要点。
(4)后退。建筑中的后退能够更好的为建筑的整体布置出彩画幕布的效果。建筑物对于道路的距离和入口大门等,均属后退设计问题。
(5)升高和降低。升高和降低在城市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整体的感官效果,比如城市建筑之间的过渡也要由地处向高处逐步调整。
3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关系
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城市的空间看起来更加自然、协调,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理想化思路,最终将这种思路具体的表现出来。因此城市空间的设计要保证符合城市规划的整体思路,同时也要依靠具体的形式来完成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整体理念,假如城市空间的建筑设计只停留在二维的变化上,那么城市空间整体的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除去经济因素等条件的限制,城市空间设计的整体效果要保证与人类的各项社会活动相互协调,从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创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同时,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城市建筑规划管理在进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理念作为支持,其作用也只能单一的表现在管理上,不能做好单体设计与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城市空间环境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城市也会失去应有的协调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做好城市建筑管理就需要有效的对城市建筑空间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设计,这也是城市建筑管理最基础的保证。
4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以及建筑管理水平的几点措施
(1)提升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内涵。通过对城市建筑空间的分析,来提高城市空间设计人员的创新理念。城市是人类活动的核心所在,城市空间能够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必要的场所,城市空间中除了需要对建筑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外,还要对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爱好等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如果没有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那么城市空间的规划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不能够只停留在二维空间上,要体现出三维空间的效果。城市建筑空间作为立体的表现形式,二维的空间效果无法有效的表达出城市建筑空间的全部,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三维空间设计来取代以往的二维空间设计。
(3)把单一建筑物内部空间管理变为建筑物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管理。建筑物内部的各种功能空间,除与建筑物协调统一外,还应考虑其与外交环境的协调一致。比如:建筑物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关系,建筑物的附属设施(如烟囱、空调机、电梯房、水池等)与城市空间景观的关系。
(4)建筑风格的管理要逐渐的向空间环境艺术管理进行转化。城市建筑空间不仅包含了城市的单体建筑,环境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对城市空间建筑管理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和建筑、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性,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空间整体的完整。如果城市空间只剩下单一的建筑空间,那么整个城市也必然会显得空洞。
(5)建筑功能与社区功能要保持一致。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城市整体的协调性和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建筑的功能主要也要注重协调和统一,如果城市的建筑与社区的功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那么城市居民的生活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对于社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城市建筑的功能与社区的功能必须要保持相一致,这样对城市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艳丽单位:吉林省柳河县房屋产权管理中心
1建筑管理中的风险问题
1.1财务资金风险财务风险是建筑管理风险中尤为重要的一项风险,对它的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顺利施工建设的重要资金保障。它往往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即:1)工程造价方面。有些建设单位在进行成本预算时,其参考数据、资料不准确,或费用计算错误等,导致预算结果严重低于实际造价,从而造成经济上的损伤。2)设计变更方面。有些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随意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的增加,从而造成成本费用的上升。
1.2施工安全风险建筑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技术不成熟、施工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出现危及人员生命或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风险。例如,在进行桩基施工时,技术方法的不规范会造成施工材料的挤压,进而导致相关管线的断裂;在进行基坑开挖时,施工方案的错误会导致塌方问题,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防护措施的不到位容易出现高空坠物问题,造成人员的伤亡;在进行装修作业时,管理工作不严格容易出现材料质量不达标、偷工减料、施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为后期的建筑物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1.3管理风险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管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整个的工程建设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管理风险事故。而引起管理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机构机制是否完善、合同内容是否全面、上下级配合是否协调、监管执行是否到位等等。
2加强建筑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措施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风险问题,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建筑单位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对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从而更好的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具体措施包括:
2.1加强风险转移管理建筑单位要积极做好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保险管理,通过合同签订、第三方保险赔付等方法降低因风险造成的可能性损失,达到风险转移的目的。例如,在建设合同中明确当遇到自然灾害时,应由哪一方负责;通过保险公司签订相应的风险事故理赔合同等等。
2.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筑单位要结合当前社会实际以及常见的建筑风险问题,建立和完善本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对自然环境分析、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安全风险、技术风险、合同风险等各类风险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并具体到相应的工作细节,从而确保建筑风险管理制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制度形同虚设的现象。
2.3积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建筑单位要定期的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让员工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工作施工中去。指导员工学习和掌握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定期的考核。同时,还要制定全面、科学、切实的工程施工安全条例,并将其张贴在施工现场的宣传栏内,达到时刻提醒的目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检工作,切实执行和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现安全问题,要一追到底,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并按照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此外,还要加大对施工安全设备设施的投入,及时更换陈旧、破损、落后的安全防护设备,从而确保人员的安全。
2.4加强风险防范监管机制建筑企业要积极的针对建筑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问题构建起全面、完善的风险防范监管机制,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着手,对可能导致风险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防范和控制,并对发现的风险隐患或已经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尽可能的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还要建立建筑风险应急机制,对一些突发的风险安全事故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善后处理,以便降低建筑单位因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效益损失和社会效益损失。
作者:朱又祥谭政单位: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加强建筑管理中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交通事业、房地产事业以及相关事业发展的带动之下,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和各行各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建筑行业,正在以一种极为自信的姿态向前进步着,而这种自信的建立,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其安全性和质量保证。因为就建筑施工工程而言,其实际存在着一定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直接决定了其安全性以及质量上保证的重要性。事实上,我们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一种共识,即建筑工程自身以及外部环境都存在着一定的特点。一方面,就建筑的成品而言,其实际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实际上也就决定了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施工建筑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等在内的要求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其在整体的运作过程中总会容易出现一些包括安全问题在内的问题。另一方面,整个建筑施工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非标准的作用体系之中,而这种非标准的体系实际上也就增加了整个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并埋下安全隐患。当然,这种安全隐患又在建筑施工难度大以及交叉作业多以及施工环境多变的进一步作用之下,变得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只有将这种质量安全水平切实地提上去,才能真正意义上保证整个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
2加强建筑管理中安全生产的途径
我们在上一节中也说到,就目前的建筑管理工作而言,其在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着内部与外部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的现状,而这种现状实际上又是由其内外部具有多样性特点的因素作用而成。当然,这些因素在作用的另一面,也对我们相应措施的提出和采取指明了方向,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落实安监责任。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首先就要落实安监的责任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完善相关惩处措施,对于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时予以排除和处理,尽量避免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监察工作,督促企业积极认真的履行各项法规制度,切实按照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管理,将安全监察的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别是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也是需要进行重点检查的,只有将安全监察的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纠正施工中的不规范行为。
2.2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在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方面,又分为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两个方面。安全宣传教育就是要通过培训、教育的手段使得所有参与建筑生产的职工都能够提高安全生产的素质和意识。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悬挂安全条幅,张贴安全标语等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的认识方面要加强对国家相关安全管理条例和监理责任意见的学习,吸收各项事故的经验教训,强化主体意识,抓好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其都处于受控状态,保证项目的安全的进行。
3结束语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介绍,我们对建筑工程自身的特性、目前建筑管理中安全生产的现状以及加强建筑管理中安全生产途径等相关方面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就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交叉作业多等特点的建筑工程而言,加强其建筑管理中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事实上,就如今的建筑管理而言,我们在文中也已经提到,其在实际的进行过程中实际上会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充分暴露出了目前建筑管理中安全生产环节的薄弱性,但这种薄弱性在暴露的同时实际上也给我们对安全生产的相关途径的提出和采取指明了新的方向。
作者:
1工程建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成本过高。对于一个工程建筑企业而言,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需要良好的成本控制,但是目前我国工程管理的成本费用偏高,由于现在没有完善的工程建筑施工体系,使得对于工程建筑的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工作过程中也常常会漏洞百出,使成本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进行,造成工程成本高于实际需求,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建筑的施工资金不明确,会对施工进度以及整体的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老旧的分包式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公司的管理模式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仍然采用的是老旧的分包式管理模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并不符合当前建筑行业的特性以及管理建筑行业的需求,不能够及时对工程建筑进行清晰迅速而又正确的分类与管理,很容易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出现责任混乱、相互推诿的现象,会拖累工程进度,加大工程管理的难度,甚至会对工程建筑的正常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对工程建筑的整体是一个不良因素。
3)缺乏健全有效的监督体制。要想使工程建筑按时按量的完成,就要有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工程建筑管理体系,而监督制度是工程建筑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筑能够顺利进行的制度保证,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整个工程流程的监督控制,使得工程的流程不顺畅,出现工程项目交接不当的现象,延误工期或者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的现象,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工程监督制度不完善的情况还会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对工作人员的监管,导致偷工减料等现象的出现,工程监督部门虽然存在,但是如同虚设,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完善工程建筑施工监督制度,将上述问题尽量克服,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2解决工程管理工作中问题的措施
如何解决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面对现有存在的问题,应该对症下药,积极改变应对策略,不断完善工程建筑管理制度,为工程建筑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1)有效控制成本。想使工程建筑企业在同行业的企业具有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合理运用资金,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是有力的措施之一,企业要想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第一,企业要制定精确地预算机制,精准的预算是工程得以高效开展的前提之一,如果预算报告粗略简单不够严谨,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容易造成不知道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的迷茫和多种工作同时开展的激进做法,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对资源造成浪费。企业通过制定精准的预算可以提高资金的高效可控的使用率。第二,制定明确的成本分析制度,并把成本分析制度运用到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真正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2)创新工程管理制度。目前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企业都采用分包式管理模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不符合当前工程建筑发展的现状,不能保障工程建筑的质量,不利于工程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改革,所以要想实现工程建筑行业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就要摒弃这种不合理的分包式管理模式,建立分工明确、各个部门相互合作的管理制度。使整个工程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且每个环节间能够进行有效地链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各个工作部门的职责明朗化,各个工作部门独立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不会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与此同时各个工作部门相互合作,井然有序,突出工作团队的集体合作的能力,凸显团队优势,减少对能力特别优秀的个别人的依赖,加强了员工对于集体的信任感和对集体决定的服从感,而非是唯某个人马首是瞻,提高了部门的机动反应能力。
3)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制是克服目前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因监督不力而导致问题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工程建筑管理和确保工程建筑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立有效地监督体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强化对工程的监督工作。对整个工程的施工都按照相关的规定的要求以及签订的合同责任书的明确细则进行严格的把关。第二,制定奖惩明确的制度。对不利于工程施工和不符合要求行为严厉批评,按制度办事,对相关负责人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有利于工程施工,有利于工程发展的行为,要及时表扬,并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起到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使工程监督制度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仅仅有奖惩制度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有威信的能起到带头作用的领导,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主管负责制,加强工程建筑企业对于施工过程的监管。
3提高施工质量的策略
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是工程建筑能否达标的关键。下文从几个方面简述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
1)注重工程材料的质量。工程材料的优劣与建成后的工程项目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工程开展之前,选取高质量的工程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材可以说是整个项目的最基础的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在进行选材的过程中,工程建筑企业可以选派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选材,并且从信得过的工程材料的合作伙伴中进行比较挑选,最后确定本次项目的合作伙伴。高质量的工程材料无疑是工程施工质量的保护伞,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工程建筑相关企业应该重视工程材料的选购。
2)高素质的施工人员。由工程建筑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决定工程建筑企业在对施工人员的选择上应该更加重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其对公司的忠诚度对项目的责任感都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工程企业在选择施工人员的时候应该挑选高素质的符合项目发展的对该种类熟悉的施工人员,并开展企业的内部培训,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其质量意识,加强其对自身的要求,并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定,实现通过人力资源带动施工质量的目标。
3)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一份完善的施工方案是施工单位可以进行正常施工的依据,与工程的施工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在建筑施工前,工程建筑单位首先要制定一份完善的施工方案,对施工程序、施工细节做出合理安排,并合理大胆的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也就是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和施工环境因地制宜的制订出一份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上文涉及到的三个以外,还有施工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施工项目所涉及到的地质条件、施工项目所涉及到的水文条件、施工过程中遭遇到的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施工进度,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工程建筑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小心谨慎,注重施工细节,确保施工质量。
4结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的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应对策略,实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为此,建筑工程企业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工程建筑管理队伍,做到合理分工,合作有序,并建立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体制,奖惩明确,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施工人员,他们才是工程建设的主体,他们的施工水平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紧密相关。加强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提高施工质量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立足点,也是一个企业能够长久兴盛的源头。
作者:崔玉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
1协同管理的概念和协同管理的实现
1.1协同管理概述在企业管理中,协同是指对两种以上(包括两种)不同资源或组织个体进行协调,使其能够一致地完成某一特定目标,在强调人与人之间协作的同时,也涉及到不同系统之间、不同设备之间、不同资源之间、不同情景之间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协同,协同管理关注的重点是组织中的协调,建筑管理中的协同管理主要包括人员协同、信息协同、施工过程协同、应用协同等,组织通过职责划分、角色分配、施工设计、资源规划、工作进度安排来实现建筑项目各类工作的协同。组织协同管理将企业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员、资源、任务等紧密关联,只有相互协同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建筑管理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又比较多,各方需要建立在协同的基础上,很多复杂的问题都需要各方协同处理,共同完成。协同管理引入建筑管理后,很快就从业务协同演变为战略协同,为建筑企业更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扩展了空间。
1.2协同管理系统先进的管理思想需要技术条件和环境支撑,协同管理的实现需要协同管理系统(CMS)的构建,协同管理系统是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协同技术的核心就是网络技术,它使企业信息资源的协同具备可以实现的条件和工具。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越来越重视人与人的行为,基于此,协同管理才会被引入建筑管理。协同管理的引入和应用有其必然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建筑企业需要追求敏捷性以及时应对内外变革,提高自身竞争力,由于在合作的基础上存在着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等诸多问题,各利益相关方需要打破组织之间的各种壁垒,实现跨应用的协同管理,这种管理上的需求,只有应用协同技术才能使在组织之间的协同得以实现。建筑企业如果不对各种力量进行整合,各部门之间就会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的关系,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而一盘散沙是难以铸成一座宏伟建筑的。因此,协同管理应用于建筑管理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引发了建筑管理一场深层次的变革。
2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建立
2.1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分析建筑管理成熟度是用来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与执行力的框架,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成熟度、人力资源成熟度等,对指导建筑企业日常管理与实践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成熟度是协同管理引入建筑管理后新建立起来的分析框架,主要用来界定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测量、控制的有效程度,是评估建筑施工企业实施战略目标能力的一种方法。协同管理成熟度可划分为四个等级,即标准级、测量级、控制级以及改进级。标准级是指在建筑管理层面和协同管理过程中制定标准化政策和流程,明确管理主体,实施可行性的管理方法;测量级和控制级都建立在标准级的基础上,前者对建筑管理层面和协同管理过程的结果进行测量,后者对建筑管理层面和协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控制;改进级则是在测量级和控制级的基础上,对建筑管理层面和协同管理过程的标准化政策和流程进行问题识别和持续改进。
2.2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分析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个三维的评估模型,即从组织维、信息维、协同优化维等不同层面对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改进路线,构建起协同管理成熟度改进的整体框架。这个框架的基础就是组织维,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该维度主要分为基本组织、组织规划、组织整合以及组织协同等四个梯度;信息维是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整体框架的核心,该维度主要分为单个项目管理、多个项目管理、项目组合管理、多类型项目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等多个梯度;协同优化维是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整体框架中的优化环节,根据建筑企业发展阶段可分为单体企业组织、组织体系、多项目组合型、项目协同体系等梯度。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个三维结构,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就分为三个层级,一级指标层主要反映了建筑管理的综合项目管理水平,是评价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基础;二级指标层包括了组织层面和项目过程层面的各种管理要素,对整个建筑管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三级指标层对前两个指标层中的项目要素进行了分析和细化,并最终设定评估项目。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中设定的评估项目主要包括需求分析能力、范围界定能力、信息沟通能力、项目执行能力、项目控制能力、项目变更能力、项目风险管理能力、项目管理学习能力以及项目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管理工具的应用水平,对这些评估项目进行测算,能够得出较为合理的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的绩效评价,从而对建筑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3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实际应用
3.1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的协同管理施工招标是建筑管理重要内容之一,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应用势必会对施工招标施加作用。招标管理的协同主要是为了使施工招标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实现招标人的既定目标。招标系统功能倍增或放大实际上就是建筑项目施工招标协同效应(1+1>2)的外在表现形式,从以往建筑项目施工招标案例中我们能够发现,协同管理的应用实现了单个组织无法实现的效果,而且效果的倍增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招标的成功率。招标管理中引入协同管理的思想是在遵循系统整体性原则条件下把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在施工招标单个要素属性上,而是通过施加一定的管理方法将各要素协同起来,构成一个有序可控的系统结构,发挥出要素的整体优势。在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管理过程中,协同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施工招标的工作流程协同管理,重点在于对协同管理中关键路径法的应用。关键路径法本是一种数学分析技术,通过对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进步进行网络分析,计算出时间参数,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关键活动和路线,然后再利用时差对活动和路线进行调整,最终得出最短工期。为了保证施工招标流程的有效运转,有必要对各要素、各工作进行协调,即对其进行界面管理,做好界面交接工作,可以使接下来的工作更为顺畅,从而达成整个工作流程协同工作的目的。施工招标的流程协同工作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在对其进行界面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组织的执行力,在招标过程中,组织执行力就是实现施工招标战略目标的能力,而要想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在建立起科学的执行体系,执行体系实际上就是行为体系。其次是施工招标的组织协同管理,这涉及到建筑项目各利益相关方,对此应制定组织协同管理机制,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一个信息交互平台,将收集的交互信息和反馈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以保证协同管理的高效性。组织协同是将施工招标中的各要素统筹在一起,各利益相关方在组织协同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配合,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招标的最大效用。再次是施工招标的信息协同管理,主要是对不同组织和招标流程中的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和处理。施工招标信息主要分为完全公开信息、限制性信息、共享信息和内部信息四种,就共享信息而言,由于涉及范围广、沟通渠道长,信息如果得到有效的协调,很可能会因传递失误或延误而影响到信息的价值,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招标目标不能顺利实现。信息协同管理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来使信息共享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促使整个招标流程的信息流动更为顺畅。通常,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并不是在建筑项目筹备中才建立的,而是在前一个项目竣工验收后就已经建立起来的。
3.2建筑项目咨询服务的协同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建筑项目纷纷上马,建设施工越来越频繁,协同管理应用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建筑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很多,咨询服务的协同管理主要是为业主方提供的,这能够更好地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最优投资效益。建筑企业应为业主方保持实时的沟通,在项目前期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吸收业主方的建议,以便为接下来的施工提供帮助。在建筑管理实践中,管理当事人因缺乏项目范围管理意识,使得对利益相关方的界面管理做的不到位,最终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协助业主方制定适应自身组织结构的工作流程,以此来促进项目的开展,协调管理是为业主方项目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的一种新的理念,将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纳入建筑管理中,与业主方建立起融洽的合作关系,既丰富了建筑管理的内容,也是今后协同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4结论
协同管理是建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运用协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对项目涉及的各节点企业进行协调,以减少内耗和冲突,充分发挥整体竞争优势,保证各相关利益方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对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应用进行探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永良单位:四川成功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美国洛杉矶建筑师迈克尔·伽特泽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他常设计一些稀奇古怪的建筑。他的创意如此奇特,以至于这些建筑一旦落成,就成为地标式建筑,而且引领建筑设计的时尚潮流。迈克尔同时也是个重视环保的人,他喜欢让自己设计的建筑能够利用天然的绿色能源,其中主要就是太阳能和风能,他的设计往往能引发人们对环保建筑的一些思考。
旋转式太阳能住宅
迈克尔设计的旋转式太阳能住宅用8个扇形外墙和一个圆形地板组成。8个扇形外墙相互叠加,可以围绕着中央的支撑柱旋转。外墙是一种百叶窗式的结构,打开时可以透光,封闭时可以遮雨挡风。在天气好的白天或月夜,扇形外墙在底座电机的带动下,可以完全或部分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亭子,人们可以充分享受到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如果出现风雨或者太阳太毒等的恶劣天气,扇形外墙可以围成一圈,让你拥有一个全封闭而且完全的家。这种旋转式住宅顶上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用电和旋转外墙的用电。
风力旋转公寓
迈克尔设计的这种风力旋转公寓共有7层,除了底部的一层不能转动之外,上面的6层可以随风转动。因此,你每分钟看到的房子外形都是不一样的。这是世界上第一栋以风作为旋转动力的建筑。这栋公寓由超轻材料制成,这便赋予了可以随风转动的特质,旋转起来的公寓从远处看就像一个大风车。居住在这所公寓里的人还可以随喜好自行操控自家房子,例如改变房子的朝向、温度和景色等。风在吹动房子改变其外观的同时还可以用来发电,为居民提供夜间照明。
太阳风礼堂
这个宏伟的太阳风礼堂是迈克尔为加州州立大学设计的,可以用于中型的集会和平时师生的休闲,可以同时容纳300人。这座礼堂主要用轻型、高强度的合成混凝土建造,相当于一个半封闭的亭子。建筑的大型穹顶用烧结玻璃覆盖,并用一系列同中心百叶结构遮挡。屋顶下的大块面积安装了活动板凳,它们可以从地板中拉起来,构成不同的模式。穹顶的中间是一大块圆柱形数字投射放映屏,还有用来制冷的一系列喷嘴。这座建筑最醒目的是位于建筑中部的风力涡轮发电机,它离底座有45米的高度,可以发电直接使用或存储在电池里,电池安装在礼堂的基座下。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位于礼堂顶部的百叶结构上,也能产生额外的电能供校园使用或存储在电池里。而且,电池里的电能也可以用来分解建筑收集到的雨水产生氢,把太阳能和风能用氢能的方式储存起来。
曲折外墙住宅
这套住宅的外墙折来折去,看上去有些令人犯晕。迈克尔之所以设计出这样的外墙,是为了让建筑充分利用太阳能。这种住宅其实是由一些部件搭建起来的临时住宅,需要搬家时搬起来也容易。临时搭建的住宅往往在风雨中就变得不安全了,曲折的外墙设计可以有效地抵御风吹雨淋,至少可以抵御七级左右的大风。曲折的外墙还可以增加太阳照射的面积,让房子冬天也很暖和;曲折的外墙还可以贴上太阳能电池板,这可以给夏天的房屋降温,而且能提供夜晚日常生活的用电需求,一举两得。
风凉大棚
迈克尔为风沙大的地区设计了一种名为“风凉大棚”的建筑,这种建筑看上去像是一个两端没有封口的大棚。但是,无论风沙有多大,无论太阳有多毒,你只要进入这个大棚,就安全了。有人会说,这个大棚没有封口,风还是可以吹进来。其实你不用担心,大棚的屋顶上布满了涡轮风扇,这些风扇可以吸收四周吹来的风,并用这些风力来发电。因此,风凉大棚不但可以为路人遮阳挡风,还可以为附近的居民提供电能。迈克尔说,这种大棚坐落在沙漠里最合适了,如果给大棚配备一些插座,行人还可以在里面为自己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充电
摘要:关于施工图设计违反“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以下简称“条文”)已一年多,各地施工图审查机构也已相继开展审查工作,无疑这项工作将对提高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建筑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条文”已上升到法规的高度强制执行,所以也与设计单位的生存、发展和设计人员的技术生涯息息相关,因此引起了设计界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常见问题
一、违反强制标准和规范方面
1.电源进户处应做总等电位联结。违反:《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4.4.4条。处理:补出示意图,并增加总等电位联结的做法说明。
2.动力配电箱应重复接地,并加打人工接地体,或利用基础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达到国标要求。违反:《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第3.0.1条。处理:以修改通知单方式补做进户总箱的重复接地。
3.建筑物应考虑防雷接地措施,如不需要设防雷时,应提供完善的设计依据。违反:《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第2.0.4条第四款。处理:提供完整的计算数据,维持原设计,不设置防雷措施。分析:如厦门某某建筑物长×宽×高为32.4m×12m×6.9m,为非燃品库房。根据设计手册P677公式,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KNgAe次/a.经计算N=0.042次/a<0.06次/a,故不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GB50057-94第2.0.4条第四款规定“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4.双电源没有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违处煛豆┡涞缦低成杓乒娣丁稧B50052-95第3.0.2条。处理:
1.设计选用根据国标图集《低压双电源切换电路图》99D373制造的标准双电源切换箱,已自带闭锁装置以防止双电源并列运行。
2.在系统图上加闭锁符号或说明。
5.二类防雷要求超过45米高的建筑应有防侧击雷措施。违反《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第3.3.10条。处理:在防雷图上增加防侧击雷的做法说明详3.3.10条文。
6.五路220/380V外线电源应注明哪几路不能从变电所同一低压母线段引出,以保证两路互投电源的可靠性。违反:《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第2.0.2条。处理:将电源引入线编号,加说明要求哪几路不能引自同一低压母线段。
7.机房照明与电梯电源应分开。违反:《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10-88第2.0.3第或《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82-93第2.0.3条。处理:机房照明电源改由楼梯间或走廊处灯电源接入。但应全面理解GB50182-93第2.0.1条、2.0.3条、2.0.5.1与2.0.5.2条的规定。
二、违反专业规范、规程和设计深度不足方面
1.接地型式为TN-C-S系统,进户处应做重复接地,在平面图中应标明位置,可与防雷及弱电机房共用接地装置。违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以下称“民规”第14.5.3.1条P291处理:增加重复接地平面图,并说明阻值要求。
2.弱电机房的接地未做。违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第5、7条。处理:画出弱电机房的接地平面图,标出接地板、专用接地干线25mm2绝缘铜线,专用接地线4mm2绝缘铜线及阻值要求专用接地4Ω,共用接地1Ω。
3.变电所接地电阻4Ω不符合供电部门的要求。违反:《北京供电局10千伏系统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技术原则》第3条1、3款。处理:1N接地与PE接地共用接地装置R≤0.5Ω;2N接地单独接地R≤4Ω,采用BV-1×95mm绝缘铜线穿PVC管引出;PE接地与N接地极之间相距5m以上取6m为宜,PE接地阻值视其性质而定。
4.消防梯干线采取防火措施应明确。违反:民规8.4.14条P143处理:将YJV型电缆改为NH-YJV型电缆。因此问题累次出现,故特将8.4.14条抄录如下:“沿高层或大型民用建筑的电缆沟道、隧道、夹层、竖井、室内桥架和吊顶敷设的电缆,其绝缘或护套应具非延燃性。”
5.消防控制室及消防用电设备电源线未选用阻燃型,消防控制线的选型应与电源线同级。违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第10.2.1条、10.2.2条。处理:按消防部门要求,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线,消防控制线均采用耐火型或阻燃型线缆。
6.屋顶风机应就近设隔离电器。违反:《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第2.5.1三处理:在屋顶楼梯间内增设屋顶风机的隔离开关。符合隔离要求的短路保护电器可兼作隔离电器。第2.5.1条第三款:“隔离电器宜装设在控制电器附近或其他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点。无载开断的隔离电器应能防止无关人员误操作”。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不可定为三级,只有特级、一级和二级。违反:《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98第3.1.1条及表3.1.1.处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级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表3.1.3的规定”。本建筑物应定为二级保护对象。
8.汽车库坡道照度偏低,应考虑过渡照明。违反:《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第6.4.5条。处理:增加坡道照明灯具数量,适当提高其照度,以满足规范6.4.5“坡道式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应设过渡照明,其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白天入口处亮度变化可按10∶1到15∶1,夜间室内外亮度变化可按2∶1到4∶1取值。”
9.疏散指示灯距走道端头不宜大于10m.违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第10.2.9条。处理:调整灯距,使走道上的指示标志灯间距不大于20m,距走道端头不大于10m.
10.仓库内不宜使用日光灯,应改用不超过60W的白炽灯,并采用IP2X型灯具。违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第10.2.5条。处理:说明本库房为五金材料库,工艺提出的照度较高,100~200LX,本工程采用电子镇流型荧光灯,库内无可燃物,不属于可燃物品库房,故维持原设计。
11.消防设备和其他动力、照明配电系统没有分开,火灾时不便切除非消防电源。违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第6.3.1.8条。处理:各自单独回路供电、手动切除或利用断路器的分励脱扣器来自动切除非消防电源。
12.消防设备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应分开敷设。处理:按规范“消防用电设备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应分开敷设”的要求,由外线设计解决,两回路电缆沿不同路径敷设。
13.消火栓泵和喷洒泵的热继电器只动作于信号,不动作于跳闸。违反:《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4.3.5条。处理:根据4.3.5条“突然断电比过载造成的损失更大的线路,其过载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不应作用于切断电路”来修改控制原理图。注:深圳的做法是在热继电器二次线路图上加虚线框并注明“仅用来调试,调试后用其下线短接”。
14.汽车库不要设感烟探测器,易误动,最好设感温探测器。违反:《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9.0.7条及其条文说明。处理:修改设计,改为采用感温探测器。规范的条文说明中指出“在通风条件较好的车库内可采用烟感报警设施,一般的汽车库内可采用温感报警设施”。消防审查部门仍坚持采用温感报警设施以防误动。
15.住宅电话进户第一个盒要设在起居室,且卫生间应加电话插座。违反:《北京市住宅区与住宅楼房电信设施设计规定》DBJ01-601-99,第2.0.43条。处理:每套住宅的起居室必须设置过路盒或出线口,电话进户不能直接接至居室,必须先引入起居室的过路盒。
16.消防泵与生活泵、污水泵电源应分开。违反:《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第9.1.3条。处理:应执行规范9.1.3条“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配备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其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宜按防火分区划分。”
17.火工品危险场所应根据其类别,选用适当类型的电气设备,其外壳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20℃,选用dⅡBT4不能满足要求。违反:《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2.1条。处理:将所选电气设备的温度组别T4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为135℃,已超过120℃,故不适用改为T5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为100℃,即电气设备的型号由dⅡBT4改为dⅡBT5.
三、结束语
以上内容,仅为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期间,我院电气专业送审施工图返回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意见。这些问题中有些是属于违反强制性条文,有些是属于违反专业规范、设计深度不够或其他方面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今后,我们要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深入学习和贯彻《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和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规范和标准,既要为明年将要进行的建筑电气工程师技术资质考试作好技术和理论上的准备,又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注重质量,把我院的电气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于施工图设计违反“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以下简称“条文”)已一年多,各地施工图审查机构也已相继开展审查工作,无疑这项工作将对提高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建筑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条文”已上升到法规的高度强制执行,所以也与设计单位的生存、发展和设计人员的技术生涯息息相关,因此引起了设计界的高度重视。省土建学会电气专业委员会在第五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上,组织全体常委深入学习条文,沟通了各地审查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条文”的常见病、通病问题,也对有争议的问题,各抒己见,热烈讨论,达到初步共识。近来福州地区常务理事及部分审查师小范围碰头会上又再次交换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将所收集到的施工图审查中违反“条文”的常见问题,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使同类错误不再重复。本人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并结合自己从事审查工作的体会分述如下,限于水平与篇幅的缘故,不做过多展开,只是点到为止,其中欠妥之处,仅代表个人意见,欢迎指正。
(一)“关于电力负荷应进行分级”的问题(“条文”GB50052-95第2.0.1条)
1、设计文件应阐述建筑物建筑面积、高度、用途并确定其性质、防火类别及其中的电力负荷等级;不应只笼统说明整个建筑物按某级负荷设计,而应对各电力负荷进行分级说明。
2、负荷分级错误,常见的有:
(1)对于高度24m以下,每层面积超过3000m2的百货楼、展览楼和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的公共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规定其消防用电设备按二级负荷供电,设计人员没有查找相关规范也没有与建筑、给排水专业沟通,自认为是低层建筑,就盲目定为三级负荷;
(2)同一规范规定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30L/S的工厂、仓库其消防用电负荷应为二级,却错误定为三级负荷;
(3)一、二级旅馆中厨房动力、冷库等属一级负荷,却按三级负荷设计;
(4)对高层一、二类建筑以50米高度的习惯来划定类别,而不注意其用途、性质,如对于高度为32米8层的医院,或每层面积超过1000m2、高度28米的综合楼属一类高层,其消防用电负荷应为一级却划定为二级等等。
摘要:安全生产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是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因素的科学论断。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关心和维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装饰工程危险辨识评价控制
改革开发以来,建筑装饰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应该强调安全生产。
建筑装饰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装饰行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建筑装饰产品的单件性和类型多样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都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性难以避免,施工过程、工作环境必然呈多变状态,因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手工劳动的非标准化,使得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素质又相对较低,这些都增加了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之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的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不安全因素),是指建筑装饰施工企业长期或者临时地施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包括场所、设施及施工场地中的特指的部分专项施工)。
《安全生产法》之所以有上述规定,主要是考虑到重大危险源是危险物品大量聚集的地方,存在着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对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集体财产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监督专业人员及时识别和控制重大危险源,全面地掌握本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及具体的危害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施工安全保证
建筑装饰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要素。“重大危险源”简言之就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各类容易构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主要是在工程施工开始前,根据工程项目各方面的资料、当前的状态、外部环境、管理制度、工艺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预测,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的部位、关键的环节进行重点控制,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在施工开工前识别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制定可控制的有效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现场事故的“隐患”,保障施工安全,为企业完成施工产值,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有利条件。
作为建筑装饰施工企业,有着自身固有的特点。首先,施工领域广,存在高空作业、机械伤害、触电、化学性爆炸等,是重大危险源最多的行业之一,建筑装饰企业职工千人因工死亡和千人重伤率控制指数也远远高于一般行业。其次,施工程序复杂且不同的建筑形式及施工具有不同的操作规程,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装饰工程项目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施工手段,工程施工中的每道工序、在每个阶段都有着一定的操作差异,其中蕴涵的不安全因素也各种各样,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同时这些变化还有不规则性的特点。再次,施工单位的整体素质不尽相同,一旦各单位之间不能有效地协调、配合,就可能造成重大危险源。
随着科技的进步、安全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一些老套套、老框框早已不适合现代管理的需要,只有顺应装修施工过程的规律,正确地运用管理体系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控制的方法,才能把重大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装修施工安全。
二、重大危险源失控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根源
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活动过程中,凡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绝大多数是由于重大危险源失控造成的。如2001年8月2日,某公司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大学学生公寓楼施工过程中,因使用汽油代替二甲苯作稀释剂,调配过程中发生爆燃,引燃施工场所内堆放着的防水(易燃)材料,造成火灾并产生有毒烟雾,致使5人中毒窒息死亡,1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通过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调查分析,认定此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1.施工单位违章操作,擅自在有明火的作业场所使用汽油引起的火灾。在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上失误,施工区域内存放大量易燃材料无人制止,也没有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重大安全隐患导致了重大事故。
2.该施工单位对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易燃已爆的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和控制违反了《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施工现场中该类重大危险源辨识后制定和编制专项的施工管理方案,并派专人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实施。
3.本次事故是因明火场所使用汽油,这在施工中是严格禁止的,如果该施工单位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化学危险品这一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对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及早地采取防范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场施工人员按章操作,这起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实证明,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管理失控,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
又如轰动全国的2004年6月9日造成12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81.9万元的北京京民大厦特大火灾。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分局对火灾现场勘查后认定,这场火灾是装修施工人员在京民大厦西配楼游泳馆内焊接二层平台的不锈钢扶手时,焊花引燃一层地面上的聚氨酯防水涂料,起火并蔓延成灾。4名被告人——北京锐标装饰装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张道醇、项目经理朱家龙、焊工队长陈宝东、瓦木油工队长田合朋,在施工现场,张道醇、朱家龙未按相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置专职安全员。朱家龙、陈宝东、田合朋在明知防水作业不应与其他工种交叉施工的情况下,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致使施工工地发生重大火灾。法院经审理认为,4名被告人忽视安全生产规定,轻信事故不会发生的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4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且属于情节特别恶劣。
检方同时查证,2001年2月张道醇指使朱家龙伪造建筑装饰企业资质证书、变造注册资本金,取得北京市朝阳区京民大厦装修工程资格。2004年3月15日张道醇与京民大厦签订游泳馆装修工程合同,他明知朱家龙没有国家颁发的“项目经理证书”,不具备相应管理资格,仍任命其为项目经理进行施工。检察机关认为,4名被告无视安全生产法规,致使工人冒险违章作业,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2005年6月6日,北京市朝阳法院宣布,北京京民大厦火灾案直接责任人“重大责任事故罪”罪名成立,分别被判刑6到3年。判处张道醇、项目经理朱家龙有期徒刑6年;判处焊工队长陈宝东有期徒刑5年;瓦木油工队长田合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曾经提醒过朱家龙,尽到了一定的职责,法院对其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3年。
三、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推导事故防范规律
学会运用重大危险源识别和分析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就能掌握施工过程中控制事故发生的主动权,所以它在施工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建筑装饰企业自身的特点,各类的重大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各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较高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安全监督管理及检查过程中,有效地运用管理体系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将各类重大危险源分门别类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针对性地对控制措施进行检查。
在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体打击。包括高空作业时的坠落物,可能发生的砸伤、碰伤等伤害。
2.高处坠落。在高层建筑装施工作业中,由于作业人员的失误和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发生作业人员的坠落事故。
3.机械伤害。装修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机械故障未被及时排除,发生绞、碾、碰、轧、挤等事故。
4.触电伤害。装修施工现场用电不规范,如乱拉乱接,对电闸刀、接线盒、电动机及其传输系统等无可靠的防护,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作业等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5.作业人员在装作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用品也是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
6.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对所从事的作业规程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想当然做事而发生安全事故。
7.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不按严格的规章制度搬运、使用和保管时易发生安全事故。
以上七个方面的重大危险源是施工企业最常见的,也是重大事故隐患最突出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如不认真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就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四、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关键在落实
在施工过程中,按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控制重大危险源的是有效地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是建筑装饰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的必要条件。
要真正落实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对于一个工程施工项目,项目经理是制定控制重大危险源风险的第一责任人,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把施工现场中各类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现场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制定积极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施工过程中,实施定人定期跟踪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同时,组织制定施工现场中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目标,实行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企业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管理体系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的评价方法,指导、帮助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如何有效地识别重大危险源,如何针对不同的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企业全体动员,人人参与。加强对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宣传教育和培训,尤其是以预防事故为主的重大危险源风险控制的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安全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使施工现场的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能自觉执行所制定的风险控制管理措施,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和工人自身的安全。
建筑装饰企业的安全施工不只是行政管理人员的事,也不只是安全管理人员的事,它关系到企业每一个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事业和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宁与幸福,企业只有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局面,才能做到施工和安全的双丰收,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迈上新台阶。
摘要:给建筑企业,尤其是安装企业的所处环境,小小的现状分析。
关键词:施工施工企业企业管理
讨论到环境分析,包括的内容以及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这里的环境分析主要从市场营销环境入手。企业的营销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企业的环境分析也应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改革开放20多年来,市场经济在我过的发展速度之快是令大多数行业都感到力不从心。建筑安装企业大多属于国营集体企业,都是在近十年的时间逐步向股份制企业所改变,以便能更充分的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其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面对的非常复杂的环境。
讨论的营销环境,大多数会提及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复杂的,难以控制的。外部环境由那些内容构成呢,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人口分布环境,自然环境等。看起来需要了解的东西太多了,但是这只是宏观环境包括的内容。微观环境包括,供应商、竞争者、中介机构、客户和公共机构等。所以说,当一个公司的领导不是件容易的活。对我们来说政治环境是不用考虑的,共产党正在带领中国走一条最正确的发展道路,我们所处的政治环境是健康的,稳定的。但是在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老企业好像有点反映慢了,没有及时的随环境的转变而调整自己的战略,当然,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改革开放的时候也是在深圳和蛇口两个地区开始尝试的,没有将上海框在里面,更不要说整个中国了,中国西北部分的老企业发展缓慢和企业自身的关系很大,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发展条件所限制的。要怪就把责任推到邓小平同志身上吧!中国的社会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在这个社会环境里游刃有余的走动,别人不了解这个环境,中国这个环境连我们自己都感觉到很难跟的上节奏,更何况别人呢,所以那些早期的大公司驻扎在中国的分公司都是通过中国人、或者中国的公司来做市场营销,公司管理的工作,等发展了几年,等中国人适应了他们的方式,他们也适应了中国人的做事方法,事情做起来变通性就更大了。
每一个人对这些外部环境或多或少都了解些,但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要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找出有利的机会,避开对企业不利的威胁,而且好时刻保持警戒。如果反映不够及时所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大的。反之如果能时刻把握环境动态,掌握行业最新变化信息,就能及时的发现机会,避开威胁。只有去尽快适应快速变化中的环境,适应能力越强,才不会被落在后面。外部环境的分析内容很多,说起来很专业,但是给企业最大威胁的往往来自公司内部,而不是外部。公司内部的威胁造成的损害可能远大于你所发现的外部威胁。
内部环境指公司的内部环境,内服环境分析也成为功能核查,找出公司内部的优势和略势。方法通常有:列举公司的优势和略势,确定优势和略势的程度,将他们与机会和威胁进行比较。首先要找出“关键成功因素”这部分比较简单。最困难的是在这些成功的因素里达成一致的看法。首先应设定公司的发展方向。确定一个公司几年中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公司的问题很多,首先,最重要的是产权的不清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机构过于庞大,公司内部对外部市场的威胁反映太慢,导致企业的利润率过底,归根到底所有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这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还好,现在的大部分企业都在解决这种问题,但是有些企业做的好,有些企业反映慢了,发现的早解决的早,就会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例如,青岛电冰箱总厂,也就是海尔,何等的成功就不用多说了。反映慢的例如西安标准缝纫机厂,上海上工,并不是缝纫机没有市场了,他们的市场分额已经被飞跃集团所占有了。拿建筑业来说,例如陕西有很多很有实力的建筑安装企业,但是近几年来,已经被来自其他地方的建筑企业抢占了大笔大笔的生意,已经威胁都了很多企业的生存。
拿某建筑公司安装公司来说吧,以上的严重问题他们基本上都存在,他们的优势正在变的不在那么突出,公司的管理很好,没有问题,只是在沿着其他公司的模式在走,没有自己独到的管理技术,一味的模仿别人。当你在像大星星一样盲目模仿竞争对手的时候,你顶多变成一只猴子,而不是星星,更不是大星星。当然这些事情做起来要比说起来难很多。这个严重的战略问题确实值得领导们好好思考。技术方面,现在的建筑中,环保型,智能型,已经被广泛应用,楼宇自动控制方面,智能型设备的安装方面,他们的技术已经落后了,这样他们的业务范围在不断的缩小,与现在的那些高速发展的企业的经营方式有太大不同了。产品方面,公司现在可以销售的东西,也就是建筑安装企业所能承接的业务范围都是很多年前的资质了,近几年来没有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变动。这样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了。尤其是现在的新安装技术,新安装工艺,新设备在不断的更新,企业必须在这方面增加投入,使自己的视野变的更为的宽广。例如,提升产品线的深度,介入所需的原材料够入以及生产,成立设备销售公司。提高企业产品线的宽度,成立中央空调安装部,成立专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成立专门的装修公司,我想这要比那些几个人的小家装公司要更有优势吧!现在建筑安装企业都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但是这种制度就真的符合我们现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吗?可能很符合,但是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吗?越来月多的专业性的公司正在把那些技术含量高,利润高的定单从安装工程中分开做,他们的优势很大。只有专业的,技术含量高的公司在时常上才有更高的竞争力,把公司以个各专业分为若干个分公司,在企业现有的产品线上做的更宽更广,提高本企业在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要是还在原地不动的话,就等于你在不断的后退,你投上的项目就只剩下那些技术含量底,工程施工工期长,利润底的那些了,这样将走向一条错误的路,使自己越来越没有竞争力了。
所有的问题归跟到底说,还是人的问题,人力资源的浪费,人才的浪费比浪费材料,浪费金钱,都严重的多。企业用人制度的不完善,带给企业的损失是巨大的,中国不缺人,但是高级管理人才还是很缺的,能带领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经济中拼杀的高层管理人员太少了,不是没有这些人,是这些人没有在我们这些公司里,即使他们在我们公司里,这样的环境也没有给他们发挥的余地。
内部的分析首先应设定公司的发展方向。确定一个公司几年中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建筑安装企业优势在那里呢,通常的建筑安装企业大多都成立在50年代或60年代,有相当的长的发展时间,在早期的计划经济中,各个地方的重要建筑企业是由建设部直接主管的,后才由各地方上管理,其有相当深的企业文化,非常完善的管理系统和管理人员,很强的技术力量,完善的厂房、设备,这是建筑企业非常大的优势。但是这些东西经过时间的洗尘,纯度正在衰减。
教科书上讲企业内部因素大部分是可控的,但是在中国这种企业中不可控的因素占很大一部分,我们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可控因素应该变的更多,但是现在却相反。尤其是在国营(或国家控股)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例如,某安装公司新上任的经理想增加企业的利润,精简机构,经计算,要减掉一半的员工,你认为可以吗?可能不行,即使员工没有过大的意见,政府也会干涉你的行为,如果你是一个上万人的公司,那就更不太可能了。在或者,公司有一块很值钱的地皮,你准备买了,准备改进公司的设备,恐怕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吧,因为那些东西不是你的。所以内部环境的可控制程度在这些企业中被大大的降低了。这又回到了前一个问题,是产权的问题。是由产权不清晰引发的这些问题,这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就不是某个人可以决定了。
问题的出现的同时,机会也在来临。西部的开发,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机会,把握不住机会,生存问题马上就摆在面前了。企业内部的问题,改革的方法很多,但是到具体实施的时候,困难就相当的大,这就是企业贯彻力度的问题(用流行的话讲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没有执行力,或者力度不够,带来的问题是很麻烦的。西方谚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在当今的环境下更应该把这句话贯彻进去,变的慢都不行,你慢了别人是不会等你的,等你在去追赶的时候就很难了,看来确实需要变化了。
公司的内部核查还有很多,如财务方面,产品方面,以及服务等。都关系到公司的生存问题。每个职能部门都应该认真自己的分析现状,找出适合现在发展的方法。把问题分开来解决,把复杂的问题解开,共同解决掉,找出最适合公司发展的路。让公司在市场环境中能够生存、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