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

时间:2022-03-15 02:43: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古代文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古代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园林景观古代文学论文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特点

古典园林的造景追求并非一蹴而就,其成熟的构思和对造景艺术与天人关系的追求都是经过不断磨砺而形成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先秦时期园林景观有鲜明的神话色彩,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也演变成为供人休息游赏的场所。就建筑风格而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都将环境与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相地合宜”的古典园林建筑原则。此外,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无论是精巧别致的私家园林,还是辉煌奢华的皇家园林,其色彩都明艳鲜亮,内部以白墙相衬,用淡褐色装修,形成素净明快的色彩格调。下文将就以先秦作品和《红楼梦》中的典型园林景观为例做详细说明。

二、先秦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

先秦文学作品中描述的事物大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原始认知,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的园林景观提供了最初的摹本。先秦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神话中的园林

神话传说中的园林往往带有浓重的神话色彩,例如,神话传说中的“悬圃”具有“登之乃灵,能使风雨”的神奇功能。先秦文学作品中的悬圃往往被安置在昆仑神山的第二层,犹如一个空中花园,在《离骚》《淮南子》《山海经》等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悬圃的描述。除了悬圃,蓬莱仙岛也是先秦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园林景观,蓬莱仙岛常出现在远离陆地,地域广阔的地方,且多有“无风而洪波万丈”的滔天海浪作为与外界隔绝的天堑。这些蓬莱仙境中常有高山流水和繁盛的草木,仙岛上的宫殿也都流光溢彩。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蓬莱仙岛的构建和描述中已经出现了石头、山水植物等后世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总体而言,先秦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都展现出“万物有灵”的原始思想理念,且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首先,这些园林景观的选址都倾向于比较偏远的地方,悬圃选择建在高山之上,蓬莱仙岛则在海浪汹涌的海岛上,这些地方均与世隔绝,不易被尘世干扰,较为适合人和动植物休养生息。其次,在建筑形式方面,这些神话园林均由宫殿、高台等元素构成。建筑风格庄严肃穆,让读者在惊叹其神奇辉煌之余顿生向往之情。最后,这些神话园林中的植物大多未经修饰,呈现出原始的生长状态,因此,树木多茂密繁盛,其中还有许多具有神奇功能的稀有植物。

2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指隶属于帝王或诸侯的园林景观,其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并逐渐变化和发展。皇家园林在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上多参照神话园林,因此多临水而建,其选址不仅要环境优美,还要物产丰富,以满足日常生活、宗教活动、饲养狩猎、农业生产的需求。先秦重要文学典籍《诗经》中记载周朝祖先公刘就曾选择“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之地修建都城,此地不仅水源丰富,而且地势平坦,利于进行农耕生产。除了参照神话园林的建筑形式,先秦文学作品中的园林还多采用“囿”与“台”的建筑形式。台的边缘多为斜线和直线形式,这体现了先秦人民对于山岳的崇拜。台多建在环境优美之地,商周时期台多为宗教祭祀之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台演变成为供帝王或诸侯饮酒游赏的场所。在东周时期台的构建要素已经不止是宫殿楼阁,还囊括了天然山水。先秦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皇家园林总体展现出“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的原始建筑理念,建筑形式和风格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同时,这些皇家园林在选址方面多以物产丰富、环境优美、依山傍水为参考依据,植物均具有保佑国家兴盛的象征理念,建筑则要流光溢彩,这些建筑原则显然受到了神话园林的影响。

三、《红楼梦》中的园林景观及造园手法

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地发展演变,至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园林文化已呈现出新的艺术特点和价值,而《红楼梦》作为清代著名文学作品,包含了明清时期典型的园林文化。

1《红楼梦》中的园林景观

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章节就有多处文字涉及园林景观,贾政等人从“曲径通幽”这一景观开始游览大观园,在潇湘馆、蘅芜苑、沁芳亭等处都有贾宝玉题咏的诗词对联,在蘅芜苑的不远处“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这里就是富丽奢华的正殿,经过正殿“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贾政命诸人为此牌坊题名,一众文人清客的题词都未能合贾政心意,于是,众人示意宝玉拟题,贾宝玉见了这块牌坊却“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象在那里见过的一般”其实,这些建筑景观正是他在宁府秦可卿房中睡觉时梦到过的“太虚幻境”。贾府中的大观园可以看做天上太虚幻境的一个缩影,因此,大观园中的园林景观与太虚幻境中的颇为相似。贾府中的大观园是为了迎接皇妃贾元春省亲而建,因此,它虽是贾府的私家园林,但其在建筑质量、工艺、风格、规模等方面都接近了皇家园林的标准。大观园的园林景观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贾政等人在经过这处名为“曲径通幽处”的石洞之后,就进入了大观园的第一部分园景区域,这里位于大观园前部,建筑华丽。在这处景区的尽头是一座斜阻的青山,转过此山就到了贾政颇为满意的“稻香村”,在“稻香村”附近的山坡上是大观园的后花园,这里有牡丹亭、荼縻架、芭蕉坞和芍药圃,此处繁花似锦,主要供贾府诸人观赏花卉。沿盘山小道经过这片花圃,再翻过“大主山”,经过一座板桥,便到了蘅芜院,蘅芜院不远处正是“省亲别墅”,这里也是大观园的正殿。过了正殿就进入了后来宝玉所住的怡红院,出了怡红院的后门“便是干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前见”。通过对太虚幻境和大观园园林景观的描述不难发现,其园林艺术吸取了许多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2《红楼梦》中园林的造园手法

首先,大观园采用了主题造园的手法,其主题即为“天仙宝镜”,这四个字原是正殿玉石牌坊的题词,后贾元春认为太过招摇就更名为“省亲别墅”。站在这块玉石牌坊下,越过院中广阔的大水池,可以尽情观赏水池对岸的各个景区:由“曲径通幽处”导入的花柳繁华;以“稻香村”为主的农田村舍;繁花似锦的大花圃。面对这特色各异的景区,不禁让人恍若身处天上,俯瞰人间一般。曹雪芹将此处定名为“天仙宝镜”实则是要提醒读者,这些富贵繁华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正是这个“天仙宝镜”的主题,使大观园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气氛中,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朦胧感。在这块“宝镜”中可以看到人间众生诸相,这里既有穷困,也有奢华;既有淡泊明志之地,也有富贵奢靡之乡。尽显世间的沧桑和坎坷,让人在感受命运浮沉的同时,不免发出千古兴亡之慨。为园林设置一个思想主题,是文学家曹雪芹对中国园林艺术的一大贡献,园林有了主题就可以化繁为简,依照主题进行总体规划,确定各个景区的特色要点。其次,大观园还采用以景区造园的手法,按照大观园的园林景观特色和方位,基本可以划分为:园前区、葬花区、花圃、稻香区和寒塘区。这些景区的建筑风格和意境都与之后入住的人物性格有契合之处。如稻香区为丧夫守寡的李纨所居,葬花区则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居住,寒塘区归身世凄楚、性格冷傲的妙玉所住。曹雪芹将大观园的建筑景观与其主人的性格身世相互映照。例如,果敢决绝的探春所居住的“秋爽斋”,室内陈设每一件都精美珍贵,且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大,这一方面体现了探春大度豁达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她系出名门、气质高雅的身世特点。在贾宝玉所居住的怡红院里,建筑装饰锒宝嵌金、流光溢彩,且兼具中西建筑风格,这显然与中国传统建筑装修风格相违背,但却恰恰反映了贾宝玉出生不凡、叛经离道的性格特点。再如,薛宝钗所居住的蘅芜院,它其实是“太虚幻境”中神仙洞府的缩影,是世外高人修身养性的处所。因此,蘅芜院内建筑用材虽规格极高,但建筑外观却朴实无华。进入院内迎面就是一块气派非凡的插天大山石,院中没有种植任何花木,均以香草为饰,表面看来似乎过于简陋,实则不然,古时院内摆放的山石皆以大为贵,蘅芜院中的这块插天山石显然是上等珍品。而香草虽然不似繁花耀眼夺目,但却比花草树木更加名贵。蘅芜院中看似朴素无色的油壁也是由优质木材精制而成,这种木壁需要用上好的桐油反复粉刷,极耗工时。这种建筑装修手法与“自云守拙”的薛宝钗可谓相得益彰。曹雪芹运用多种造园手法将大观园中庭院建筑风格与诸人性格一一照应结合,将读者的阅读目光吸引到人物性格的细节和局部描写上,以其细腻的笔触撩拨读者心绪。

四、结语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体现的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天人关系的思考,因此,深入解读文学作品中园林景观的建筑理念、艺术追求,对于探究文学作品的内涵、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小冬 单位:昌吉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婚恋观古代文学论文

一、营造既正式又轻松的谈论婚恋的氛围

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中与婚恋相关的作品,如《诗经•关雎》《上邪》等,让学生懂得爱情、婚姻是人类永恒的文学母题,是美好的情感,在谈论该类话题时无需隐晦、回避。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今大学校园恋爱现状:67%的大学生谈过或正在谈恋爱,82.6%的人认为大学生可以谈恋爱,5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当大学生面临感情问题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堵、禁,而要耐心与学生沟通,引导他们认知爱的能力和责任。在品读不同作品时,让学生讨论自身及当今大学生的婚恋观,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表达真实心声。

二、了解不同的婚恋动机、婚恋类型及其利弊

结合古代文学中的婚恋主题作品,如《诗经•氓》《西厢记》等,让学生分析、总结、评价历代不同的婚恋动机及不同的婚恋生活。在分析古代婚恋观的同时,结合当今大学生的婚恋动机,如:生理需要、排遣寂寞、排解孤独、寻求刺激、好奇、从众等,在众多的婚恋动机中让学生分析其利弊,在讨论中让学生明晰正确的动机并及时修正可能出现的不太正确的恋爱动机。在充分了解恋爱动机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归纳不同的婚恋类型,并结合当今大学生所预想的婚恋类型,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门当户对”“夫荣妻贵“”三从四德”等与当下的功利型婚恋观结合起来讨论。调查显示,当代男大学生婚恋过程中的功利化色彩也越来越明显,交往对象的经济状况和家庭背景往往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67.8%的男大学生希望找一个家庭条件好的作为恋爱对象。不少人认为“:被爱者”只是“爱者”满足物欲的工具,“爱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欲和虚荣心。诚然,财富、地位和学历等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发展状况,在爱情选择中适当考虑是合乎情理的,但如果纯粹为了满足自己的功利要求,而把这些条件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就会使爱情成为一种利用和交易。

三、在解读婚恋作品时针对社会上相关婚恋事件进行评析

在解读古代文学中的婚恋题材作品如《牡丹亭》《红楼梦》等时,分析其社会因素及其对后世婚恋观的影响,结合当今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让学生分析其中存在的媚俗、庸俗、低俗、拜金主义爱情观。在针对具体实例的分析中,引导学生明白哪些是低俗的,哪些是高尚的,并探讨面对社会上的拜金爱情、“外貌协会”、爱情即性等观念时的应对策略。

四、分析错误婚恋观的危害

在古代文学婚恋题材作品如《诗经•谷风》《长生殿》《孔雀东南飞》等的教学中,让学生分析不同婚恋观的利弊,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错误婚恋观导致的人间悲剧,如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分析错误婚恋观的危害:对个人而言,如果处理好爱情,可促使恋爱双方奋发向上,不断进步,如处理不当,则容易沉溺其中,影响正常生活、学习,甚至从此萎靡不振;对家庭而言,因为感情不顺自暴自弃,并因此伤害自己及他人的家庭;对学校而言,部分大学生公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拥抱、接吻等,影响校园正常秩序;对社会而言,因感情受挫而引发的大学生自杀、报复等恶性案件数量正呈上升趋势。

五、在正确婚恋观引导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观

在古代文学婚恋题材作品如《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金瓶梅》等的教学中,让学生分析不同时代的观,并讨论古代观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以便正确应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和网络文化的泛滥。我国大学生虽然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但受过性教育的极少,有些学生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越轨和其他不当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很好地认识,对行为产生的后果也没有能力解决,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障碍。大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性关系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有调查表明,74%的人认为婚前性行为是不合适的,但55%的人却认为只要双方自愿,婚前性行为无所谓。这表明大部分人对婚前性行为是持保守态度的,但性解放、性自由等观念已得到一部分大学生的认可。鉴于此,需在大一学生中增设性健康及性道德教育相关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性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端正态度,调节学生因恋爱受挫而引起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从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并及时评估、调整自身的婚恋行为

在充分认识婚恋动机、婚恋类型及各种婚恋类型利弊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婚恋行为进行自主的、及时的、客观的评估与调控,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婚恋观。

七、配合学校其他教育途径做好课后跟进引导工作

正确婚恋观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进行正确婚恋观教育时,可能有部分学生受传统思想或保护隐私等观念的限制,不愿多谈自己的真实看法。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建立互信基础,让学生有个值得信任、愿意听其倾诉、有能力为其分析、愿意引导他的老师,在课后一对一地为其疏导婚恋过程中的迷茫、畏惧、焦躁等情绪。只有这样,婚恋观教育才能有始有终,学生才能真正形成正确的婚恋观。

作者:彭春艳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审美惊奇古代文学论文

一、语言

维特根斯坦说:“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简言之,语言即界限,依其原意,当是对不可言说的事物应保持沉默的一种肯定表述。然而人本身所固有的言说冲动,总有指向界限之外的焦虑。以创造出“惊人”之美为目标的尝试,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从未停止过,而语言也无疑成为此“惊人”之美创造的关键之点,根源在于我们“对世界的存在感到惊奇”。宋人吕本中认为陆机《文赋》中所言“警策”即为“惊人语”,他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此要论也。文章无警策,则不足以传世,盖不能竦动世人。如杜子美及唐人诸诗,无不如此。但晋宋间人专致力于此,故失于绮靡,而无高古气味。子美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惊人语,即警策也”(吕本中《童蒙诗训》)。清人贺贻孙则注重诗人从一般日常经验的现象层面敏感地发现“奇”,继而对“奇语”与“奇语”的锻炼进行品评:吾尝谓眼前平常景,家人琐俗事,说得明白,便是惊人之句。盖人所易道,即人之所不能道也。如飞星过水,人人曾见,多是错过,不能形容,亏他收拾点缀,遂成奇语。骇其奇者,以为百炼方就,而不知彼实得之无意耳。即如“池塘生春草”,“生”字极现成,却极灵幻。虽平平无奇,然较之“园柳变鸣禽”更为自然。(贺贻孙《诗筏》)“眼前平常景,家人琐俗事”乃“人人曾见,多是错过”的日常琐事,它们被抛出审美感知之外,无人“道得”,而诗人凭借敏感诗心发现了它,并付诸艺术实践,“奇语”遂成。叶燮《原诗》更进一步指出:“陈熟、生新,不可一偏,必两者相济,于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方全其美。”这里强调了“奇”与“常”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常”中出“奇”,“奇”中见“常”,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使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很有启发。这皆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概念极为相似,即带着惊奇的目光感知事物,使原本司空见惯、乏善可陈的事物,焕然一新,炫目耀眼,类于“可以格物而不为物蔽,可以治习而不为习所缚也”。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再次回到心灵初始的震颤瞬间,也就是说,从原本被遮蔽的事物,达以“审美的敞亮”。在此过程中,“陌生化”可解释为“使之陌生”,充当了审美惊奇发生的手段。实际上,这种审美惊奇的获得,不但需要诗人的诗心慧眼,还对诗人的语言能力和高度的艺术自觉形成了极大的挑战,迫使诗人的审美感觉力和语言外化能力发挥到已有或可能有的经验的至高点。姜白石云:“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姜夔《白石道人说诗》)。此处的“不俗”,意即对庸常之作的超越,也是为“惊奇”的审美经验蓄势。李渔则更全面地看待语言文字的创“新”与创“奇”,与贺贻孙不同的是,他从日常经验的现象层面进一步扩展到文本层面来谈:文字莫不贵新,而词为尤甚。不新可以不作,意新为上,语新次之,字句之新又次之。所谓意新者,非于寻常闻见之外,别有所闻所见,而后谓之新也。即在饮食居处之内,布帛菽粟之间,尽有事之极奇,情之极艳,询诸耳目,则为习见习闻,考诸诗词,实为罕听罕,以此为新,方是词内之新,非齐谐志怪、南华志诞之所谓新也。……言人所未言,而又不出寻常见闻之外者,不知凡几。……奈何泥于前人说尽四字,自设藩篱,而委道旁金玉于路人哉。词语字句之新,亦复如是。同是一语,人人如此说,我之说法独异。或人正我反,人直我曲,或隐约其词以出之,或颠倒字句而出之,为法不一。(李渔《窥词管见》)这种惊奇感的创造,既源于日常经验,又超乎其外;既离不开日常语言,又超越其上,是常态文本语言的变形,凭借“人正我反“”人直我曲“”隐约其词以出之”“颠倒字句而出之”等方式,扭曲语言以实验其弹性、摔打语言以校验其硬度,从而达到惊奇的美感标准。李渔认为,新奇并不在于荒诞离奇的凭空生造,而在于创作主体对尘世生活的独特感知与审美发现,用审美之眼,发现遗落在生活中的审美之“珠”,从而写出“事之极奇,情之极艳”的绝妙佳作,这方为真正的新奇,也就是审美的惊奇。倘要达于审美惊奇之境,创作主体须得透过浅层而芜杂的具象世界,与对象世界迎面遭遇,从而洞见超越常语之上的奇篇佳句。由“或人正我反,人直我曲,或隐约其词以出之,或颠倒字句而出之”这句话,可以想见其中的努力也委实不易,也正因此,充溢着惊奇之美的文本才令人悦适,才愈发弥足珍贵。语言,虽经反复磨洗和拷问,但依然要“反常而合道”(苏轼语)。李渔的论述值得注意的还有:“意新为上,语新次之,字句之新又次之。”倘若逆观此言,就会发现从“字新”到“语新”,再到“意新”,其实现难度逐级增大,涉及到字、句、篇等几乎所有文本要素,无怪乎刘勰感叹:“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二、修辞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修辞是文本形式构成要素之一。历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修辞的成功运用往往对审美惊奇的产生提供了巨大助力。譬如,诗词创作中超乎想象并能形象地传达出事物独特品质的夸张,读者也因之惊赞,生发无尽审美想象:“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杜甫《古柏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何等丰富的想象,何等出格的夸张!刘勰《文心雕龙•夸饰》专门谈修辞中夸张的作用,认为夸张用于描摹事物,可以获得“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的审美效果,其中“成状”与“得奇”,是说描写生动而突出,但他又说“饰穷其要,则心声锋起;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强调“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即把握好夸张的限度,才能达到“奇”的效果。再谈比喻。文学艺术创作中,比喻奇妙精绝,尤其当它又能精当地勾画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时,就颇能让人拍案惊奇,读来令人惊喜。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李贺《秦王饮酒》)等,皆以奇特的比喻让人获得惊奇的美感享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博喻的运用,如“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以博喻比拟流水之速,让人目不暇接、为之惊叹。赵翼评此诗曰:“东坡大气旋转,虽不屑于句法、字法中别求新奇,而笔力所到,自成创格”(《瓯北诗话》)。又说这四句“形容水流迅速,连用七喻,实古未有”。杜牧在评李贺诗的一篇著名序文中云:“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圾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叙》)。杜牧藉许多比喻形容李贺诗的奇特风格,而序文本身排比的运用,气势纵横,虽为序文,也是令人“惊奇”之美文。通感手法的成功运用,也每每带给人审美惊奇。如“寺多红叶烧人眼”“红杏枝头春意闹”“晨钟云外湿”中“烧”“闹”和“湿”字,都动人心目,给人留下强烈印象。此外,还有拟人、顶针等手法的应用所创惊人佳作,元曲中还通过拟人化手法选择独特视角,譬如姚守中的《牛诉冤》,从牛的视角写即将被杀时的心理活动,通过“陌生化”手法达到了审美惊奇的效果。此类例子甚多,在此不赘。

三、意象

语言在文学艺术创造中常表现出局限性,《周易•系辞上》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才能“尽意”。在此基础上,文学艺术中具有惊奇之美的意象创造,其要求无疑更高,不但要新、绝、妙、俊,更要奇、异、警。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具有“惊人”效果的篇什很多,宋杨万里论诗云:诗有惊人句。……“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白乐天云:“遥怜天上桂华孤,为问姮娥更寡无?月中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韩子苍《衡岳图》:“故人来自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两山陂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杜牧之云:“我欲东召龙伯公,上天揭取北半柄。”“蓬莱顶上翰海水,水尽见底看海空。”(杨万里《诚斋诗话》)杨万里所关注的“惊人句”,显然是指意象创造的奇异,超越庸常,使人耳目一新。此类例子甚多,如韩愈“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调张籍》),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这些诗句,皆以独特新奇的审美意象造成了“惊人”的美感效果。再如王绩的“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咏巫山》),此诗即借雷电意象传达出巫峡之壮伟气势,实为撼人。值得注意的是,在巫山这一传统题材的表现上,王绩却能将电掠江面、雷奔峡外、风凌苍穹、江激巨浪的抽象性想象,置换为如雷电之动人耳目的直觉性审美意象,从而以真切的气象、气势,带给人强烈的审美惊奇。白乐天认为此诗当“在佺期三子之上”(杨慎《乐府诗话》),确为中的之论。与之相类的如杨师道“电影入飞阁,风威凌吹台”(《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奉和圣制春日望海》)等。除了“惊人句”所创构的奇异意象外,诗文整体审美意象的奇崛也颇为常见,在山水诗中,这一特点更为突出。以奇崛宏肆、笔力劲健称名的元好问弟子郝经即为其一,其写山名作《华不注行》云:昆仑山巅半峰碧,海风吹落犹带湿。意气不欲随群山,独倚青空迥然立。平地拔起惊孱颜,剑气劲插青云间。此诗写华不注山的雄伟壮丽,对之进行了穷形尽相的描写,以多种奇崛、突兀不凡的意象进行摹写,风格豪壮宏肆,在对自然风光的刻画中,渗透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同时表现了诗人深沉刚毅、独立不倚的品格(“意气不欲随群山,独倚青空迥然立”),在奇崛的意象中充分展现了主体情志和历史内涵。开篇用入声韵,更给人以奇突不平之感。该诗奇崛多变、超迈非凡的意象,读来令人目不暇接、惊奇不断,《元史•郝经传》用“诗多奇崛”评价他,颇为恰切。而在元代王鼎的小令中,可以看到更为惊人、奇异的审美意象: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是风流孽种?吓杀寻芳的蜜蜂。轻轻扇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王鼎〔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这里的“大蝴蝶”意象,构思非常奇特,因为蝴蝶出奇之大,大到“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大到“把卖花人扇过桥东”,才足以使读者的想象力无限放大,读来令人惊讶、错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意象蕴藉之特点,故更多强调内在,所以往往借审美想象、审美感知来实现其惊人的审美效果,可见,奇特不凡的审美意象,对于文学艺术作品实现“惊人”的审美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就审美心理来说,“一般而言,能引起审美惊奇的客体,在主体心里必然处于缺失状态,所以一旦它有机会进入审美主体的视野,就会带来超越审美疲劳的美感狂欢。即是说,这种缺失的审美惊奇体验一旦得到补偿,将使主体产生豁然贯通胸臆,震撼心灵的强烈美感”。

四、意境

在构成“惊奇”之美的诸多要素中,奇特意境的创造无疑是审美惊奇得以产生的重要一环。当然,意境有多种,或花鸟缠绵或云雷奋发,或弦泉幽咽或雪月空明,其中能动心惊耳者亦很多。一般而言,比较明显能让人产生审美惊奇的是雄奇壮伟、气势磅礴的阔大意境,这同中国古代对雄浑、豪放、阳刚、“大”等的美学追求关系极其密切,保有这些风格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往往最具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审美主体在欣赏时也最能产生心灵震撼。也就是说,此类意境所创造的整体性的奇伟瑰丽氛围往往能达到涵盖乾坤、震古烁今的惊人效果。境界(意境)有“出”与“不出”之别,能产生审美惊奇的意境,则不仅要求“出”,还要“出”得奇妙、“出”得惊人、“出”得新颖别致、非同凡响,这便与具备新、奇、变等特点的作品相关,绝非庸常之作所可获致。如此,具有奇崛怪诞甚至奇异诡谲特点的文学艺术作品便进入研究视野,这在“诗鬼”李贺的诗中更为常见,如: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挼丝团金悬簏敕,神光欲截蓝田玉。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春坊正字剑子歌》)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苏小小歌》)以上所引或通过猛兽鬼怪的形象描写,或通过昏惨黯淡之诡异氛围营造,皆构筑出恐怖、奇诡之意境,使人在毛骨悚然、惊惧恐怖之余,感受到不可言喻的雄伟气势与怪诞氛围,产生迥异寻常的审美惊奇体验。杜牧所云“鲸圾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叙》),即此谓也。必须指出的是,以上所述只能就一般情况而言。显然,有意境不一定能产生审美惊奇,即使是雄奇壮伟、气势磅礴的意境也不一定必然产生审美惊奇,反之,柔婉缠绵、温润闲雅的意境也未必不能使人产生审美惊奇,因为意境的营构只是产生审美惊奇的重要手段之一,主体的审美经验、审美习惯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在中国古典诗学美学中,谈意境的审美特征和结构要素,则大多拘囿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实践与接受过程中的审美体验。

五、结语

以上所述,约略就创作经验而谈,无论运用何种方式锻炼语言,皆是为了创造出“不俗”的文学艺术品。从外在形式而言,其目的不外乎为了追求与众不同的艺术表达,从而让欣赏者怦然心动。若运用拉康“他者“的概念分析,我们不妨把带来审美惊奇的语言、修辞、意象、意境等形式化的层面称之为文本中他者的他者:“在语言学的维度中,他者被视作是能指的宝库,是能指链运作的场所,是以语言的方式写入无意识的异己的结构性力量……简言之,这个他者秩序是主体需要去认同的东西,是主体建构其自我理想的场所”。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赞语云:“文隐深蔚,馀味曲包。辞生互体,有似变爻。言之秀矣,万虑一交。动心惊耳,逸响笙匏。”此处所言“秀句”,可以说是诗文中“警策”之语,而“动心惊耳”则恰恰是欣赏者所感受到的“惊奇”的审美效果。可以说,历代文学艺术家们所做的种种努力,其目的虽然未必都能实现,然而这种尝试的成功范例亦不在少数。

作者:李潇云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古代文学论文:我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论文

一、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内容上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在主体内容方面对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诸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成为突出的主题,这对现代文学内容和主体上影响意义很大,而现代文学家鲁迅、郭沫若、闻一多等的作品,将古代爱国主义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以笔为刀,化对祖国的爱国赤城之心为勇敢,用一篇篇的爱国作品,引领和鼓舞了一批批渴望自由的人去努力实现理想而反抗进取。《诗经》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实际苦难,鲁迅和艾青的作品中对《诗经》中的风雅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和应用。比如《阿Q正传》《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都将现实主义体现出来,表达了人民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二、古代文学对现代散文产生的重要影响

古代文学中古典散文在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史中也涌现出很多的大散文家,比如,汉代的司马迁、张衡、贾谊,魏晋南北朝的陶渊明、建安七子,宋代的“三苏一欧阳”等,这些大散文家在古代散文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文学对现代散文中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现代文学散文风格的影响。古典散文风格受当时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在表达生较为含蓄,语言情感细腻,书生气质浓厚,现代散文中也传承了古典散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在冰心的散文风格中与西方典范相融合,创造了独特的散文风格;二是现代散文形式上与古代散文相似。现代的散文依旧和古代散文一样,情感至真、意境深邃,在现代散文为了读得更加流畅的押韵,这也是受到古典散文的影响。

三、古代文学对现代诗歌产生的重要影响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我国古典诗歌成就斐然,堪称诗的国度,现代文学中,诗歌不仅受到文学界的重视,还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古代文学中的古典诗歌对现代诗歌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古代文学对现代诗歌意境的影响。古代诗歌重视意境构造,李白、李贺、杜甫对诗歌的意境的描写犹如美画,他们诗词中体现的意境很容易与人产生共鸣,受古典诗歌的影响,现代诗歌虽然在形体上发生了变化,但继承了古典诗歌的这种意境,二是古代文学对现代诗歌韵律和形式上的影响。古典诗歌的韵律要求十分严格,对音调的搭配、字词的协调都十分讲究,现代诗词与古典诗歌比,对音调搭配、韵律的要求要灵活多变,注重实用美。在形式上也受到了影响,现代诗歌继承了古典诗歌的简短形式,蕴含丰富的含义。

四、古代文学对现代小说产生的重要影响

古代文学对现代小说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古代文学对现代小说结构产生的影响。古典小说的结构比较明显,二是古代文学对现代小说主题的影响。古典小说多以“爱国思想”“仁义礼智”为主题,是现代形势中所需要的,如《儒林外史》《红楼梦》从诞生至今,依旧受到众多读者的热捧和喜爱,现代文学中,老舍《家》《春》《秋》等都吸收了古典小说的主题内涵。

五、古代文学对现代话剧产生的重要影响

现代话剧与诗歌、小说、散文相比与古代文学之间联系并不密切,但是也存在一些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是我国现代从事话剧创作的优秀作家都非常重视古典戏剧的创作经验,吸取古典戏剧的精华,比如《雷雨》,在故事情节上符合大众胃口,曲折的情节迎合观众欣赏习惯;二是古代戏剧的诗词意蕴深厚,对现代话剧台词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如《屈原》《家》等,在古代戏剧诗意浓厚的基础上进行革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和发展。

六、结语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浓厚的文化内涵、时代背景和人文精神备受推崇,现代文学新颖独特、形式多变,也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人们欢迎,二者都成就了许多著名作家和杰出的作品,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仍需要更多人关注和实践。

作者:卢清 单位:陕西省西安思源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我国女性外貌描写的古代文学论文

一、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外貌描写的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外貌描写特征是一个由具体、复杂到抽象、简单,从追求形似到注重神似,从注重外貌到内在心灵、精神渐变的过程,其间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审美心理的嬗变及趣味的新追求。重新梳理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外貌描写的特征及其蕴含的审美意蕴是全面、系统、整体把握中国文学发展及演变规律的需要。早期的中国古代作家倾向于对女性外貌进行具体而复杂的描写,追求高、大、全似的多维、立体、动态的审美意蕴效果。美丽、高贵、迷人、气质优雅的女性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深处款款走来,风情万种、仪态万方、美艳惊人。如《诗经•卫风•硕人》中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卫国人赞美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诗歌,诗人连用五个比喻来描写庄姜之美,她柔嫩的手指如出生的白茅幼苗一样,她的肌肤如脂肪一样洁白,她的脖子像白而长的天牛幼虫一样可爱,她的牙齿像白而整齐的葫芦籽,她的额头方正,眉毛弯细如蚕蛾的触角。更神奇地是她微微一笑,露出美妙的酒窝,她美目含情,顾盼神飞。诗人不厌其烦地用各种具体事物描写庄姜之美,其实美人之美在于外形匀称、比例和谐而协调。最有意思的是她的巧笑与顾盼,把一个静态的美人变成了动态的美人,她的风情神韵动人、风华绝代举世无双,她既是现实的美女,又是理想中的“维纳斯”,诗人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她由衷地喜爱和赞美之情。其深层审美意蕴体现出早期作家对善与美的推崇;再如《庄子•逍遥游》中的藐姑射山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她的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无瑕,她风度翩翩,如害羞的处子一样文静。这是神仙美女中的佼佼者,她亦是以人世间美女为原型而塑造出来的,在这里庄子推崇的是文学中的真,即女性纯真美好的人性之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说明:现实中存在的女性外貌描写与理想状态下的女性外貌描写,共同建构了女性文学外貌的特征的主要审美意蕴倾向。再如《汉乐府•陌上桑》中的罗敷“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美女罗敷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劳动少女形象。在微风轻抚的早晨,欢快的小鸟在歌唱着新一天的开始时,她迎着火红的太阳,提着篮子,踏着香甜的露水,嗅着青草的气息,早早来到城南采摘桑叶。她的美体现在她的各种劳动器具上:青丝绳做篮子系,有着沁人心脾的桂树枝做成笼钩。她头上梳着偏向一旁成欲堕之势的时髦发型,下身的裙子是浅黄色的,紫红色的袄是其上衣。美人之美,不仅在于长得好看,更在于穿衣合体、打扮适度。

作者从罗敷的劳动用具、发型款式、衣服颜色与搭配等几个方面,这些具体而细致地写出汉代作家对女性外貌的关注点及审美心理追求:崇尚社会美与自然美相结合。再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著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做细步,精妙世无双。”美丽的女子刘兰芝因不能讨得婆婆欢心,无端被休弃,她在回娘家前,精心、细致地打扮一番,她光彩亮丽地嫁到焦仲卿家,今天依然要盛妆打扮、体面离开。作者从她脚下穿的鞋子、头上戴的饰品、如杨柳般柔软又结实的细腰、耳坠、手指、樱桃小口等几个方面刻画她的外貌特征,表现她的独特的气质与不凡的精神。红颜祸水,美貌女子更是祸水中的“毒药”,因此,在一个不自由的时代与社会,普通女性想要得到自由的爱情、幸福的婚姻,就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不亦悲乎?刘兰芝是一个不幸的女性,她用死亡抗争着社会、家庭对她的伤害,悲壮而感人。同时,她用人性的光明之烛照亮冷酷如铁的黑暗封建社会,为女性的自由、尊严、幸福而奋斗着的她虽死犹生。真、善、美是早期作家赋予女性外貌描写的美好品质,她们既来源于现实,同时,她们又超越了现实。中国古代文人爱美求真的审美追求影响着后世作家的创作,这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创作的素材、激情与灵感。中国古代中后期的主要作家的创作追求从女性的外貌描写的繁琐、细致到注重内在思想、精神气质的表现,即从形似到神似,传达出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人物描写不断变化、发展、创新的过程。如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回《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许宣看时,是一个妇人,头戴孝头髻,乌云畔插着些素钗梳,穿一领白绢衫儿,下穿一条细麻布裙。”白娘子的外貌描写非常简单、粗略,她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一身“白”,这既点明了她孝妇的身份,表明她为夫守节尽孝,恪守妇道,具有传统伦理道德所赋予的美德与善良,又暗示出她和许宣将会上演出一场轰轰烈烈的人妖之恋。简略的外貌描写是为了突出白娘子的性格特征及表现小说的主题的需要,这可能与当时社会解放的思潮,推崇男女自由爱情,张扬个性密切相关,其深层意蕴体现出文人审美心理的特点:注重生命价值的美感特质。再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是形神兼备的女性形象,具有形而上的超现实性。《〈红楼梦〉的赋化特征及其审美意蕴》中说:“林黛玉是贾宝玉,亦是曹雪芹心中理想的女神形象,曹雪芹用赋化手法塑造出内外兼美的林黛玉形象。”从表层含义说,这位才华横溢、风华绝代的佳人是中国文学中一个不可多得女性形象,且看她的外貌描写:两弯如细柳叶一样好的眉毛,一双蕴含着无限深情的眼睛,脸颊上写满哀伤与忧愁。她身体瘦弱,娇弱不胜风力。一双眼睛经常流泪,走起路来,如颤巍巍风中摇摆的杨柳一样。她娴静时像一朵美丽的花儿,行动时鹤立鸡群,孤标傲世。她比圣人比干还聪明,比西施还要美丽。林黛玉的外貌描写中主要突出她性格的核心成分:流泪与重情。流泪是为报恩,报答三生石畔神英侍者对它的浇灌之情;一般而言,中国古代男性以事业为重,齐家、治国、平天下;女性要勤俭持家,抚养子女,孝敬公婆,因此,对于黛玉来说,爱情就是她生命全部的价值与意义,她为情而生,最终又为情而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既有传统女性之美的人物形象,同时,又有着强烈的叛逆色彩和抗争精神。而她追求肉体与灵魂自由结合的爱情,是注定要失败的。这是封建社会和家庭所不容许的,男女自由爱情、婚姻要服从于传宗接代、继承香火的现实需求。从深层含义说,曹雪芹想借黛玉的形象表达他对社会的认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人性的探讨,表达形而上的哲理思考与追问:美是什么?美在哪里?为什么美的毁灭令人震撼呢?再如《聊斋志异》中《娇娜》“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婴宁》“有女郎携婢,撚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阿宝》“有女阿宝,绝色也。”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用极其节俭的笔墨传达出不同女性外貌的丰情神韵,使得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女性外貌描写从形似到神似的转变得以真正实现,这也是他对外表美丽,内在气质优雅女性的喜爱和赞美。他用大手笔写小女子,其间蕴含着他对女性生命价值与个性尊严的尊重与肯定。因此,女性外貌特征的变化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文学现象。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作家关注女性的外貌、心理、思想、精神等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的方面,他们在女性身上发现了美与善。拙作《白娘子形象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蕴探析》一文说:“要想了解一个民族,要先了解这个民族的女性,因为是她们生养和哺育了这个民族。”如果说男性展现的是阳刚之美,女性展现的则是阴柔之美。关注女性外貌外在美与内在美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尊重与对中华民族的负责。

二、女性外貌特征描写形成的原因

美国文论家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指出:文体的变异,“部分是由于内在原因,由文学既定规范的枯萎和对变化的渴望引起,但也部分是由于外在原因,由社会的、理智的和其他的文化变化所引起。”文体的变化受内外因的制约,内因起着主导的、根本性的作用,外因是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这里可以借来分析女性外貌特征描写形成的原因。首先,女性外貌描写特征的变化和女性地位的历史变化紧密相连。大体而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上世:男女平等,中世:贵男贱女,近世:要求男女平等。中西皆然。旧石器时代,男女关系民主平等而自由和谐,“原始人认为孩子是祖先亡灵化身的再现,女人的生育就像土地生产一样,由于崇拜生殖,女性受到崇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社会逐渐取代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社会,“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具有世界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里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了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了生孩子的简单工具”、西方“圣经时代的犹太人,家长是一夫多妻,对女人的管辖十分严格;东方民族中可以看到'叔接嫂制'。”在西方的中世纪,女性绝对要从属于父亲或丈夫;而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严格限制和束缚着女子之言行,她们在生活、现实、社会中由中心、重心不断转到了边缘、从属的位置。做人是不幸的,身为女子是不幸中的不幸,因此,其外貌描写也经常被有意或无意的遮蔽与忽视。但是一些“另类”作家还是发现了真实状态下存在着的女性外貌之美,他们用手中的生花妙笔写尽女性的各种美:自然美与社会美;现实美与理想美;个性美与群体美。其次,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和审美趣味追求,这使得关注女性外貌描写成为可能。李泽厚说:“中国古代思想传统最值得注意的重要社会根基,我以为,是氏族宗法血亲传统的强固力量和长期延续。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中国社会及其意识形态的特征。”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社会,重视氏族之间的血缘、地缘关系,更重视实践理性对外在世界的认知、改造。因此,早期作家对于女性外貌描写追求的是具体、细致、全面,这与他们对外在世界的求知、探索有着密切关系。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与冒险精神使得他们主动、积极的去关注周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当然也包括身边的各种不同女性。当他们用审美性的眼光观察女性时,他们惊奇地发现美的多种表现形式,不仅外界的花草树木是美的,而且女性也拥有自然化的社会美和人性美。于是,他们用文学的、艺术的形式表现女性的不同之美,当然,外貌美是最容易、最直接表现的。因此,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留下女性美丽的倩影。最后,女性外貌之美的存在的被遮蔽导致理想中的女性外貌描写多于现实,但是,这也使得女性外貌描写具有超越性了。西蒙娜•德•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形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女人的地位不是生来如此的,是男人和社会使她成了第二性。社会把第一性给了男人,男人是主要者,女人是次要者,女人从属于男人。“她是附庸的人,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或绝对,而她则是他者,他者是指那些没有、丧失了自我意识,处于他人或环境支配下,完全处于客体地位,失去了主观人格被异化的人”这一段话指出女性处于被压抑、消极的地位主要是男性造成的,虽然有几分道理,但有失偏颇与公允。其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现实生活中,女性次要的、服从的地位的形成具有历史原因,更与中国古代文化审美心理相关,这就决定了女性个体与群体只能长期处于匿名、无名的状态。因此,要发现她们的外貌美、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是困难重重的,这就注定多数可爱的女性只能默默地出生,无可奈何地死去。能够被作家关注到的女性只是少数幸运儿而已。客观而言女性美的存在是合理的、正常的,这需要若干年后的“文明历史”为“野蛮存在”而证明,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女性外貌特征审美意蕴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立体的,需要我们以同情之理解的态度对待,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足够的关注,挖掘其外貌特征描写背后隐含着的深层民族文化精神与审美旨趣。那么其审美意蕴又有哪些呢?

三、女性外貌特征描写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蕴

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外貌描写体现出的审美意蕴是以阴柔之美为主,同时兼有阳刚之美,阴柔美与阳刚美的结合使其审美意蕴呈现出刚柔相济的美学风格。这彰显出人道主义作家对女性地位的尊重、对其个性的肯定及对其历史价值的重新认识与思考,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有着正面的、积极的意义。一个社会强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是衡量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讲是弱势的、被动的、消极的,不同的社会同样需要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女性外貌描写特征体现出的审美意蕴:阴柔之美和阴柔美与阳刚美相结合的美学风格。首先,阴柔美,阴柔之美主要指感情缠绵、含蓄、细致、细微、细小等。如《诗经•卫风•伯兮》中说:“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位美丽、贤惠的妻子深深地思念着他远行出征的丈夫,丈夫不在家,她无心梳妆打扮。因此,头发散乱像风中飞舞着的蓬草一样,心爱的人不在,我打扮给谁看呢?那棵能医治她不断思念的忘忧草在哪里呢?女性细腻、真实的心理描写是阴柔美的体现。其次,阴柔美与阳刚美的完美结合是符合中国人审美心理习惯的,也更能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皑皎雪月卓文君、风流女冠鱼玄机,万里桥边女校书薛涛,女中丈夫李清照,红粉豪杰李师师,德才兼备的升庵夫人黄娥,烈魂忠唱河东君柳如是,鉴湖女侠秋瑾…个体女性与女性群体用生命的歌声唱出她们生命中的大欢乐、大痛苦与大悲哀,具有阳刚之美。

如《唐才子传校注》卷六(156)中的薛涛(770?-832)“涛,字洪度,成都乐妓也。性辨慧,调翰墨。居浣花里,种菖蒲满门,傍即东北走长安道也。往来车马留连。”元稹给她寄的诗句有“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胡曾有诗云:“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树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薛涛制作的薛涛笺广受欢迎,薛涛有《锦江集》五卷传世。薛涛的诗歌大气、高远、雄浑。如《送卢员外》:“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她是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才女,在她身上既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又有阳刚之美,含蓄细致与热情豪迈两种美学风格有机融合在一起。因此,她是一位有着丰富思想感情与精神世界的独特女性,她以自己的卓越才情为后人留下无数精彩的传奇故事,令人津津乐道不已。女性外貌描写的特征的审美意蕴带给我们的新思考有:首先,可以重新认识和思考男女之间的关系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马克思说:“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类的存在物。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可以表现出人的自然行为在何种程度成了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对人来说成了自然的本质”这段话中,马克思对男女之间的关系做出精辟的论述,男女之间自然的关系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也是最有效的抵制“异化”的方式之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男欢女爱使人类社会得以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女性外貌描写的特征及其审美意蕴从原始欲望出发,充满理想、激情与渴望,女性的身体是孕育新生命的地方,也是一个有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人开始人生旅程的地方。其次,一般而言人类的世界是两性的世界,肉体与精神并重。就一个男性而言,没有女性的人生是残缺的、不完整的。这种残缺与不完整,表现在物质层面上是性与欲的匮乏;表现在精神层面上是情与爱的缺失。这种双重的缺失,会造成人生的残缺和畸形,对于男性或女性同样是如此的。男女关系和谐,家庭才会幸福,社会才能稳定,文明才能延续与发展,文学才会健康与繁荣。女性的美不仅在于外貌,更在于内在的思想和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们以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潇洒的人格、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续写着中国文学新的辉煌篇章,她们及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蕴必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满无穷的魅力。

作者:冯英华 单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人文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我国教学改革古代文学论文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民族文化振兴的需要

目前,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要想发展成文化大国,现阶段急需的是复合型人才。赤峰学院顺应形势,制定了《赤峰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特征,兼具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的,服务国家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行业从业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学院着手进行教育教学各项改革,将目光投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力求培养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急需的,既具有丰富深厚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除部分研究型高校外,多数院校已经进入向应用型发展的阶段,大学教育正在实现由理论研究向应用实践的转型。面对社会经济转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中国古代文学这一理论性课程表现出诸多与实践性不适应的情况,古代文学如何增强社会适应性,面对社会需求适时地做出调整,促进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全民精神素质,加强传统理论与当前社会实践密切联系,是重点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适应社会的发展,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提高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社会适应性,必然成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课程改革的可能性

(一)理论指导

目前,国家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推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性刚要和发展规划,为高校改革指明了方向。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1998)、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1)、《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和《赤峰学院“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2013)等文件内容。本课题组深入研究、领会文件精神,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指导,力争完成此次教学改革。

(二)学科优势

赤峰学院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经过2006—2009年、2009—2013年两个周期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现已是院级“重点扶持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也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文学院开设的相关古代文学课程有《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辅助课程有《论语与传统文化》、《先秦两汉散文研究》、《史记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红楼梦专题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戏曲研究》、《明清小说研究》,基本能够涵盖古代文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些为文学院古代文学学科建设及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师资优势

本课程有专职教师1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7人,正高职3人,副高职3人,讲师5人;赤峰学院教学名师1人;古代文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任课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认真总结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为深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学院已经吹响改革的号角,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也要积极应学院改革的春风而动,踏踏实实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进行改革,以育人为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学科定位

(一)指导思想

以《赤峰学院“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2013)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注重专业基础、拓宽培养口径、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以新的视野、新的思路,立足本学科,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宽基础、广交叉、纵向贯通,实现培养理念创新;拓宽自主学习空间、强化专业综合能力,突出培养过程创新;重点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学科定位

本学科定位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立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为提高民族人文素质、文化传承做贡献;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文学批评与创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文化事业的传承人和文化产业从业者;与社会需求对接,直接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在改革方针的指导下,优化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力争做到:学习和探究融会,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专业与职业融通,着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模块把教学、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四项工作有机衔接起来,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对此课程的研究与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四、课程内容改革的具体思路

(一)课程设置

中国古代文学历史跨度大,作品繁富。现在赤峰学院古代文学课时仅216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学习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并能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古代文学课通常由文学史、作品选二大块组成,此外还有辅助拓展教学,就是通过选修课。目前文学院已开设的选修课有:《论语与传统文化》、《先秦两汉散文研究》、《史记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红楼梦专题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戏曲研究》、《明清小说研究》等,多为作品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还准备开设诸如诗歌史、小说史、散文史、戏曲史等。此外,对于认知度比较高的,诸如《蒙学三书精读》等,也应考虑开设。

(二)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习效率最大化,首先,在对教学内容深度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解构,在原有按时间进行四段划分的原则上,把毎段的内容按文体分单元进行重新编排。通过对文学史的讲述来理清古代文学文体的流变、文风的演变、不同文体的特点;通过对作品的解读,了解不同时期作家作品的特点,从而能全面而清晰地品读作品、鉴赏作品,乃至学习创作。将文体部分划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内容,在文学史的讲述上,突出重点、难点,人物生平之类的内容由学生课下自学,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时间比应在3:7左右。将文学作品部分分为精讲、泛讲、自读内容。对重点内容,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都应执行比较具体而严格的标准,并量化落实,重要内容背诵、作业等来完成,并增加重点内容的授课时间和学习时间。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分为几个步骤:教师导读,课前提出学习要点、参考书目、设置问题;课堂教学中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针对设置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可以通过讨论、评点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课上给学生留出提问和答疑的时间。

(四)考核方法

采用N+3式。所谓N包括:背诵、名篇教学方案设计、课件制作、读书报告等,占总成绩的20%。所谓3指:单元阶段测试,占总成绩的20%;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五)试题库、习题库建设

完善试题库,建立客观试题库,占期末考试成绩的30%;建立主观题试题库,精讲、泛讲比例7:3,占总成绩的60%;建立探究拓展试题库,与考研试题接轨,占总成绩10%。

作者:霍雅娟 单位:赤峰学院文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作品经典化古代文学论文

一、作品瞬时性的影响

作品能不能留存后代,在当时有没有“洛阳纸贵”很重要。假如现在有某个作者写了一本非常可能引起轰动的著作,但是投稿到出版社没有得到编辑的肯定,未获出版,作者本人也放弃了,那么一部名著还没出世就胎死腹中了。如果这部书出版了,不幸当时有其他的书或者别的事件耽搁了人们的欣赏,过了一段时间它的新鲜期也过去了,那么一部名著由此就变成平平之作了,没有再版,过了几年哪里也找不到了。所以,作品在初出世时没有能够一炮打响,以后再想崛起就很困难了。可能一年后,几年后,几十年后,这作品已经难以寻觅,寂寂无闻了。很多经典名作是在当时就引起了轰动,广为传布,在传播的广度上达到了最大化。如左思《三都赋》写成后,受到著名文学家张华推许,皇甫谧作序,张载、刘逵作注,因而名噪一时,洛阳纸贵,流传至今。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成后,时人争相传唱,引起很大轰动,甚至传到日本。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就自夸道:“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娼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此增价”。苏轼作为当时文化名人,作品传播也极快极广,曾敏行《独醒杂志》载:“东坡守徐州,作《燕子楼》乐章,方具稿,人未知之。一日,忽哄传于城中,东坡讶焉。诘其所从来,乃谓发端于逻卒。东坡召而问之,对曰:‘某稍知音律,尝夜宿张建封庙,闻有歌声,细听乃此词也。记而传之,初不知何谓。’东坡笑而遣之。”《红楼梦》尚未完稿,就被四处传抄注释,许多人续写,所以留下多种版本,至今已形成煌煌“红学”。清代赵翼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作品要被永久认可,首先要保证在当时就能够领风骚。作品好与不好,其实还是当时人说了最有权威性,因为当时人的接受是在当时社会文化环境下最好的解读。文学作品不是名画,往往要到作者死后几百年才拍出天价。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其生命力成正比,它等不及迟来的肯定。《秦妇吟》在当时取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这也正是它能在失传的一千年中始终保持美名的重要原因,也是它在敦煌重现天日后能再次放光的原因。韩云波在《<秦妇吟>之谜的传播学阐释———兼论中国传统文学传播的特殊规律》一文中谈到关于作品的轰动效应与恒久价值时说:“轰动效应主要表现为传播的一种共时关系,在同一时期拥有最广大的接受者,恒久价值主要表现为传播的一种历时关系,即拥有接受者的时间尽可能绵长久远。由于士、庶各自主要运用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渠道不同,恒久价值传播者主要是士,轰动效应的传播者是庶。在具体鉴赏实践中,他们往往都只代表一个方面,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轰动效应主要在社会热点和重大题材中产生,多数未经缜密的理性思考,缺乏及时的理论指导,停留于感性层次。但它代表了一般社会心态,仍有极大的价值,尤其在传播的劝服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促成社会意识的变革。士在淘洗作品的过程中,留下耐咀嚼、有深层意蕴的东西,抽象为理论,产生跨越时代和地域、揭示人类共同价值、反映历史时代的效果而长久留传。”《秦妇吟》的轰动效应,有敦煌十种写本为它作证,它的历时性传播,也就是它最终的经典化,首先得益于此。

二、书面传播的影响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作品最重要和最正式的流传方式是书面传播。周天子将各地收集来的民歌编成《诗》,方使其跨越千年,吟诵至今;司马迁写完史记之后,决定将它“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所以为万世鉴。历史上文人都喜欢将自己作品结集成书,以为一世功业。即使在一个乱世,影响鉴赏和传播的偶然因素很多,能否结集出版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即如五代乱世,若非《花间集》的收录,我们又怎么会了解到唐末五代那些词人、记住那些词作呢?而是否被收入选集,收了多少作品,也深刻地影响着这些作家在后代的评价。在韦庄六十八岁的时候,其弟蔼曾经将他的作品结集为《浣花集》,其序云:“辛酉春,应聘为西蜀奏记。明年,浣花溪寻得杜工部旧址。……蔼便因闲日,录兄之蒿草中,或默记于吟咏者,次为,目之曰浣花集,亦杜陵所居之义也。”《唐宋词人年谱》:“案今存端己诗,《浣花集》十卷,二百四十六首。”其中并无他的成名作《秦妇吟》。在当时的各种总集中,也收入韦庄诗不少,如“《全唐诗补遗》七十首”,“庄诗见于《全唐诗》者比此多三十余首”,也并无此诗。韦庄诗词,散佚甚多,但因《浣花集》、《花间集》的收录,留存下来的也不少,然而他最好最有代表性的《秦妇吟》却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只留美名在后世了。

三、题材选择的影响

战争与爱情是文学的永恒母题。事实上,爱情的影响力可能要比战争大得多,战争题材的作品一般也需要有爱情的点缀方能有更强的吸引力。文学作品能否永久留存,与其题材选择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同为长诗,《长恨歌》、《琵琶行》便因其选择的题材是自古至今能打动人心弦的爱情和人情冷暖而广为传布。文学的功能,就是能在最大层面上表现最广泛的人性。否则,过于独特的自言自语,有谁能理解和欣赏呢?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历代士阶层读得多些,普及率显然不及白居易风情诗,毕竟关注天下事的有政治家胸怀的人要少一些。而《秦妇吟》选择的是唐末乱世的战乱题材,这种经历和情感,在当时一定会打动很多人,然而世易时移,便不再容易引起共鸣了,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人生体验呢?又有多少人愿意从诗中去感受那些残酷血腥的场面呢?另外,这个题材的选择有时效性,黄巢起义在当时是极大的新闻事件,天下关注,这当然也是此诗当时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新闻效应过去,便失去魔力,因为新闻年年有,新的事件很快会夺去人们的注意力。仅仅五六十年后,已经是大宋的天下,梁唐晋汉周已更替一遍,其间已发生过多少人间悲欢,谁还会去絮叨唐末那场起义的惨状?整首诗是以一个长安贵家姬妾自诉其苦的形式进行的,正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一开始还能引来一群人听,留下同情的泪水,后来听众越来越少,再后来,她一张口即被别人打断。

四、篇幅的影响

总体来讲,篇幅短的诗要比长的诗容易流传一些。能背诵《诗经》中某些篇章的人很多,能全文背诵《离骚》的人很少;能背诵汉乐府的人很多,能背诵汉大赋的人很少;能背诵李白《静夜思》、杜甫《绝句》、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的人很多,能背诵《长恨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人很少。中国古代诗歌选择五言、七言的律诗与绝句为主要形式,实在是以抒情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学的大幸,否则在教育水平低下的年代不可能有广泛而强劲的传播。韦庄《秦妇吟》作为最长的唐诗,其最后销声匿迹可能与其过长的篇幅不无关系。首先,其未收入《浣花集》,就可能是篇幅过长惹的祸。张天健《<秦妇吟>讳因考》分析前引韦蔼《浣花集序》的话说道:“照韦蔼说‘因录兄稿,或默诵者’,那么,有的诗是靠回忆编录的。而像《秦妇吟》这样鸿篇巨制罕见的长诗,加上年代久远,颠倒混乱或遗忘就可能是意料中事。这也可能是《浣花集》不载的原因之一。”此外,在流传的过程中,其篇幅也成了一个拦路石。从敦煌抄本来看,当时这首诗主要通过抄录、讲唱等方式流传,抄录的人大多是寺院沙弥、学书者,篇幅如此之长,在它所反映的事件已不再是社会热点之后,又怎能吸引那些写书的人呢?讲唱,这样的篇幅大约也要费不少功夫去背诵,听的人要有耐心才能听完,这样慢慢就失去了民间传播的渠道了。五、政治因素的影响政治因素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题材上看,选取政治因素是会有很多偶然因素的。比如《秦妇吟》这样选择政治热点事件的,在此事件过去之后,作品的吸引力也随之下降,因为政治事件很容易成为新闻事件,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第二,容易触到敏感神经,各种明的暗的力量会影响作品的传播和评价。如《秦妇吟》后来被作者自禁,虽原因至今仍在讨论之中,但不管哪种具体原因,最后都是怕触到了某些人的利益和脸面,为作者自己带来祸端。第三,因不符合当时政治主旋律,被强行打压。被秦始皇毁了的无数书籍,被政府下令禁止的《西昆酬唱集》,被毁版了的《江湖集》,被禁演的《长生殿》,被政府舆论压制的无数其他作品,都是显例。即便在当时当世没有与政治挂钩,也难料在后世会忽然生变。如岳飞《满江红》每到民族危亡的时刻就红了起来,《秦妇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狠批。当然,被打压的一些作品却排除了命运的艰难一直流传了下来,甚至因为人们某些奇特的心理,愈禁愈火起来,前举数例便都是成功流传下来的代表。

五、结语

总之,一个文学作品,并不是作者熬尽了心力就一定可以成为经典,传诵千秋万代的,除了其艺术性,还有很多必然偶然的因素决定着它的命运,大浪淘沙,淘上来的固然是金子,但并非所有的金子都被淘上来了。

作者:张晓宁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毕业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古代文学论文

一、选题能力的培养

古代文学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学科。该课程开设周期为四个学期,学时为288学时,周期与学时数均超过中文专业其他学科,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近几年铜仁学院古代文学学科相关论题的毕业论文撰写数量却只占到每届学生总人数的10%左右,明显低于语言学科中方言学的50%以上。据调查,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地方,他们普遍认为对方言学的相关问题比较熟悉,收集、整理资料较为方便,而古代文学学科则不具备上述优势。此外,即便学生以古代文学相关问题作为毕业论文论题,若没有教师提供的参考题目,学生自主确立的题目往往不具备研究的可行性。由此,培养学生的选题兴趣以及选题能力成为培养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能力首要解决的问题。兴趣固然跟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积累与学识相关,但毕竟古代文学学习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中占了两年的时间,学习兴趣在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培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索性学习的习惯。可在每学习一章节之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学生增进对所学内容的了解;也可以在每学习一章节之后,留下若干思考题,逐渐养成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学生所思考的问题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将来毕业论文的选题,如在讲述辛弃疾词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辛弃疾词风豪放的原因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上展开了一些讨论,有的学生在课外仍旧继续探讨这一问题,并有意将毕业论文的题目确定在此范围之内。这便是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索并为将来的毕业论文寻找素材的一个鲜活例子。另外,鼓励学生将选题的方向与当地的文化资源相结合,对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不但论文撰写过程会具有趣味性,还可为活跃当地文化建设贡献微薄之力,如有的学生就以收集当地史志及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明了其变迁发展为选题,开展了一些可行性的研究。具体选题时,有几方面值得注意:第一,选题大小要合适,得量力而行。切忌选择选面太大、问题太深奥、自己把握不准、难以驾驭的论题。例如,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某位古代文人人生经历的触动,以《青楼名妓促生古代文豪》为论题,想要研究古代文豪产生的动因,并将原因归之于青楼名妓的推动,显然过于片面。并且古代文豪何其多,他们的生活经历也无从全面把握。第二,选题须有一定新意。或新题新作,或老题新作,尽可能在观点、材料、研究方法、立论角度之上有所创新。就近几届学生的具体情况看来,他们往往在选题之前没有很好地研究选题资料的综述,不仅论题创新不够,且研究意义缺乏。第三,命题用语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晦涩、啰嗦。有的学生以《论纳兰词之美》为题,题意就比较含糊了,到底是要谈论纳兰词的情感美、意境美、意象美,还是其他的呢?相应地,命题不清,与之对应的论文主体内容也就不会明确。

二、收集、阅读与整理材料能力的培养

在拟定好论文题目后,一些学生往往急于撰写,写作的时候却又苦于没有素材,搜肠刮肚,痛苦万分。荀子曾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与其自己冥思苦想,还不如尽可能地去围绕论题收集、阅读、整理相关前人留下的资料。只有收集、阅读、整理了相关材料,才能熟悉所写内容,进而确定论点,拟定写作思路,并寻找出支撑论点的论据。收集材料时要注意必须围绕论题进行,范围不宜扩大或缩小。因为扩大则浪费时间精力,缩小则不能对所论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把握。例如,有一学生写作题为《论李贺‘马诗’中所体现的命运悲情》的论文,收集了李贺的诗集、年谱、传记以及以李贺“马诗”为题的论文,但仍不算完整,缺少了与生命、悲剧相关的理论性书籍,以及李贺诗歌中体现的悲情命运的一类论文。收集完材料之后则是阅读材料。若收集的材料较多,也可以边收集边阅读。阅读时要记笔记。阅读诗集时必须标记下与论题相关的诗歌、诗句,并记下自己的理解与体会。阅读年谱、传记时,也要对关乎论题的句子、段落进行摘录、理解与阐发,并录下页码及书的版权,以备后用。阅读论文时,则须对该论文观点进行总结,对与论题相关的片段及观点进行摘录,所摘录内容后也得标明文章名、期次及出版单位等。除记笔记外,阅读时还要时时联系论题认真思考体会,力求寻找出写作的思路。阅读材料完毕要及时整理材料。一方面要梳理出该论题的研究现状。思考关于这个论题别人研究了些什么,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道理等问题,在考问别人的同时,也逐渐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要找到研究论题的突破口,在梳理研究现状的过程中,对于他人没有涉及的,或涉及不够深刻甚至错误的方面,找出需要进一步研究之处,继而围绕具体的问题再反复收集有关作品、作家生平、理论、思想等进行阅读、整理,力争使自己的写作思路逐渐清晰,甚至初步找出一些论证所需要的论据。由上可见,收集、整理、阅读材料都有章法可依,并不是困难之事。然而,从学生的写作实践来看,普遍表现出对材料的收集、整理不够重视,只是简单找两三篇文章,若跟自己论文论题相似,就直接将之转摘至自己论文之中。此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关,但也与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对此方面能力的培养相关。如果在两年的学习时间中,教师适当地教授相关方法,并不时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去搜集、整理前人对此问题的资料,在写作毕业论文时情况自然会有所改观。

三、撰写提纲能力的培养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提纲的撰写也是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许多学生却意识不到此点,往往在论文题目拟定之后,就着力于初稿的写作。初稿完成后交给指导老师,老师却因文章结构混乱、中心不明而令其拟好提纲之后,重新写作。例如,一学生论文论题为《论<水浒传>中李师师的人物形象》,中心内容应是分析李师师的形象特征,而他的初稿却大篇幅地探讨李师师与宋徽宗的关系,探寻李师师借何以吸引宋徽宗,宋徽宗在《水浒传》中的形象,李师师对“梁山招安”的重要性等问题。因此,在动手写作之前拟定好提纲是非常必要的。至于撰写提纲的思路,可以从三个基本问题着手。第一,“是什么”,即论题所谈的问题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前面提到的《论<水浒传>中李师师的人物形象》一题,首先要弄清楚李师师的人物形象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此论题主要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怎么样”,即论题所谈表现得怎样,有何价值与意义?如果对李师师人物形象特征谈清楚了,进一步还可以谈谈小说中这个人物塑造得如何?第三,“为什么”,即寻找论题所论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如论题《论李贺诗歌中的鬼魂世界》的提纲,解决诗中鬼魂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外,还可以寻求为什么“是如此”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在李贺诗中写作了这样一个“鬼魂世界”?如此深入研究下去,论题所论就更为深刻了。另外,撰写提纲时要注意理清大小纲目。论文有几个大观点?几个小观点?每个观点的论点、论据分别是什么?都要清晰地列出来。还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哪一部分是重点?哪个论据主要说明哪个问题?哪一部分是次要点?哪些论据要简单说明哪个问题?只有这样,整篇论文才会主次分明、清晰明了。在提纲撰写完毕之后,也要注意推敲、修改提纲。看看题目是否恰当;检查提纲的结构是否合理,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斟酌提纲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拟好提纲之后切记要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相互交换意见。当然,如果在平常的学习中有意识地进行拟写提纲的训练,在真正写作毕业论文时是易于拟好提纲的。其实,从平常课后一些思考题的回答做起,就可以试着去拟写提纲,这样回答问题的条理也就会更为清晰。学年论文的撰写更是可以如此,真正到毕业论文撰写时,也就胸有成竹了。

四、科学论证能力的培养

科学论证的过程即是依据提纲开始写作论文的过程。写作前所下的功夫如何?论文将完成得如何?在论证的过程中都会得到体现。论证之前已设提纲,一般只须照提纲写作即可,但若在写作过程中发现提纲还有不妥之处,就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所以写作论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检验提纲是否可行的过程。论证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第一,论点要力求科学、稳妥。体现在古代文学论文写作中,就得看所论论点是不是符合作家、作品实际,不能离开作者、文本主观臆测。第二,论点与论证、论据要紧密结合。论证、论据要很好地说明论点,让人感到有骨有肉,言之成理。如前提及的《论<水浒传>中李师师的人物形象》中有一论点讲述李师师是“既有娴熟的交际手段又有灵活的政治头脑的女子”,那么此一部分就应着重谈两个问题:李师师所具有的娴熟交际手段以及灵活的政治头脑,看起来似乎得分成两例进行举证,但学生却选择了一个例子同时举证以上两个问题。他所举的例子是《水浒传》第七十二回中说李逵在李师师家门外将负责皇帝警卫工作的杨太尉给打了,惊扰了圣驾,李师师以“只推不知”把这件大事化解了,避免激怒天子,同时保全了李逵,也将自己置身事外。巧妙地周旋于帝王与江湖草莽之间游刃有余,双方都不得罪,可见其交际手段的高明与政治嗅觉的灵敏。此例的选择确实是做到了有骨有肉,言之成理。第三,论述时中心要集中。全文应该紧扣论题,每一部分要中心集中,不要把该放在另一部分的观点、内容,放在这一部分。反之亦然。例如,学生谈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手法》,其中有一论点是《古诗十九首》“寄情于叙事”,论述此论点时却没有集中于怎样借叙事抒情,反而是论述诗人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去抒发情感,并且也举出了相关的例证。显然这样写就偏离了所论的中心。又有学生作论文《谈曹操的人物形象》,有一观点写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而所论的内容却都是曹操如何选贤授能,丝毫没有围绕论点去说明。可见,对于论文的写作来说,即便观点新颖、正确,并很能说明论题,如果作者论证能力较低,也难于写出较好的论文。那么,在本科学生正式写作论文之前,利用课堂或课余作业培养他们论证一些小问题的能力就显得犹为必要。

五、写作语言能力的培养

本科论文并非一般散文、抒情文章。写作之时还应该注意语言使用的规范。总体来说,应在完成课堂作业或学年论文时就开始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论文语言应准确、精炼、通畅

用语准确就是要用最贴切、最合适的词汇,恰到好处地反映客观的情况,表达自己的情意。像这句话:“李师师在《水浒传》中的职称可是‘东京上厅行首’,那是在歌妓里排在最前面的。”《水浒传》并非是某个单位,李师师怎么会在其中拥有某一种职称呢?只要稍作思考就能发现此句意思表达不准确。所以在造完句子之后,应该仔细斟酌一下用语是否准确。语言要精炼,就是用语不能罗嗦、不能重复,但也不是把必要的话语都缩写成艰涩拗口的语言。其原则是从内容出发,量体裁衣,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语言要通畅,就是“句子要合乎语法规范,要合乎逻辑。”如果句子成分残缺或是主语、谓语、宾语混淆不清,要表达的意思怎么会清楚,句子又何谈通畅呢?除了经常对语言的准确、精炼、通畅进行写作训练外,在语言方面还得注意标点的使用是否正确、是否有错别字。误标标点与写错别字是学生本不该犯却又时常犯的基础性错误,这样的错误在平时练习中就应坚决杜绝。

(二)语言不宜太俗、太白,宜讲究生动形象

语言太过口头化即太俗太白不好,有些学生甚至将日常口语引入论文之中。如“苏轼因其才华卓越,笔走龙蛇,作词时并不完全依照音律的规则‘出牌’。”“出牌”二字就过于口语化,用在句子中致使句子表意也不清晰了。与太俗、太白相对,论文语言应尽可能地生动形象。“古今中外的语言大师,都非常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在他们的文章中,总是通过他们形象而生动的语言,做到绘声绘形,使人仿佛亲临其境。”有学生会说他们远非语言大师,但却毕竟是中文系的学生,如果中文系学生的论文从头到尾平铺直叙、语言枯燥,就会使读者兴味索然,更谈不上让读者赞赏和支持自己的观点了!若在清晰的论证之上再添生动形象的语言,无疑是锦上添花,让论文增色不少。因而在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对于语言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上所谈是古代文学学科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几个关键点,以近几年来铜仁学院该学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现状来看,选题、收集、整理、阅读材料、提纲撰写、科学论证以及规范写作语言的能力都有待培养和提高。教师必须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两学年中,有意识地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或学年论文的方式刻意对学生就以上各环节能力按上述方法进行培养,学生则必须养成探索性学习习惯,培养问题意识,经常思考、摸索、解决一些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互动,一定会逐渐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学科论文撰写的兴趣与能力。

作者:余颖 单位:铜仁学院文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人文学科中古代文学论文

1应用技术型院校人文学科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

总的来说,应用技术院校人文学科面临的问题的实质,是对人文学科在新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下的认识不到位。这种认识的不到位应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管理者的认识不到位;一个是授课教师认识不到位,导致学科转型不到位。应用技术院校的管理者为强调“应用型”,提高就业率,以求在短时间内办出特色,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提倡实践课程,希望学生就业时能“上手快”,理论课程的课时被大量压缩,学分被削减。而人文学科,如古代文学所讲授的是过去的知识,是历史形态的信息,看上去与现实生活是脱节的,对学生的就业似乎没有直接的帮助,久而久之,从直观上看,这些学科就成了一门“没用”的学科,学生也逐渐以为学习这样的学科是浪费时间。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如此片面强调应用型专业,狭隘地理解实践课程,无论是对学校发展,还是对学生的人生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另外,人文学科的教学转型往往未能与学校的转型同步,表现为授课教师不能为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找准位置,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上依然沿袭研究型院校的做法,教学实际效果与培养目标有距离。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如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它一般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知识的系统性,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各种文体的流变、各个流派的发生演变影响等。並且,应用技术型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师,大多出自研究型院校,在教学中不自觉地沿袭了这种模式,但这显然与应用技术型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了疏离。就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要求理论‘坚实’,就是理论的科学性很准确实在,但是不要求过深。具体来说,一个正确理论摆出来,把它说清楚,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个理论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构成学派等等,就适可而止。”就其他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来说,如在古代文学教学中依然着力于探究文学发展的规律,各种文体或流派的发生演变,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作家创作的特点与差异,就势必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授课内容和方式陈旧,课堂上以教师的满堂灌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学习热情得不到提高,并认为学的东西都“没用”。可见,应用技术型院校中古代文学一类的人文学科面临的困境的实质是,在新的培养目标下,由于自身的非功利性,在课程体系中定位模糊。这种定位模糊,极易引起管理者、学生甚至授课教师对这门课的轻视。任凭这种轻视发展,势必会导致这门课程的日益边缘化,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为根据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应用技术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文化素质”从哪里来?当然要从人文学科的学习中来。那么如何将非功利性的人文课程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这一功利性的目标结合起来呢?还需要管理者和授课教师正确深入理解“应用技术人才”的含义,转变观念,切实地为这个培养目标服务。

2解决应用技术型院校人文学科教学所面临问题的途径

解决应用技术院校人文学科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还得从思想认识和教学实际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思想认识方面。就管理者来说,要记住“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如果学校的管理者被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所挟持,被浮躁的社会舆论所裹挟,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单方面追求技术、技能,那么大学将会变成没有“大学精神”的技能培训班。相反,应该牢记“高素质”、“职业技能”两条腿走路。如何确保“高素质”目标的实现?就是要重视人文类学科的设置。“大学教育不等于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目标不能只限于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科学技术教育),而且要注重文化素质和人文品格的教育(人文教育)。”“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塑造。”“如果忽视或者轻视人文学科,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注民生疾苦,歌颂生命,热爱生活,赞美道德才华和独立的品格,亲近自然,重视乡情、亲情、爱情与友情……由于天然的感染力,文学作品在加强学生的人格修养、提升内在品位、提高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而人文素质的高低,对学生职业生涯的长短和职业空间的大小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杀医案、伤医案频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医学院教学重技术不重人文的培养模式,导致了医生人文情怀缺失,行医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不畅,频频引发惨案。所以,从管理层面来看,古代文学等人文学科应该受到相应的重视,课时、学分应该提高。

这样才能使“高素质”和“职业技能”均衡发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技术和技能层面,制造没有文化的工程师。其次,教学实际方面,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不是仅指多媒体的运用等,“今人津津乐道的‘教学法’(如讲解时如何动静结合,以及怎么制作精美课件等),基本上可忽略不计。”也不是指我们通常理解的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的创作与鉴赏。适当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的创作与鉴赏,曾被充分肯定过。但事实证明,这一做法只是针对少数对这方面有兴趣、有天分的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有意义。这里说的改进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古代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衔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自主探究精神。具体做法,笔者以为最佳莫过于以下两种:一是以服务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宗旨,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现实中的时事热点为案例,引导学生在古代作家、作品中寻找与现代精神相契合的例子,学会从古代文学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智慧。比如以中日钓鱼岛事件为话题,串联起自屈原至陆游、文天祥,乃至秋瑾、黄遵宪等作家的经历和作品,探究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使学生在钓鱼岛事件持续发酵的过程中,既能坦然面对日系汽车等日货,又能坚定“钓鱼岛是中国的”立场;以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为话题,串联起李斯与韩非的关系、《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的内容,探究如何建立友善融洽的同学关系,面对别人成功时如何保持赞赏祝福的心态,遏制羡慕嫉妒恨等不良情绪;以网上流传的“丈母娘推高房价”之说以及电视相亲节目女嘉宾“宁可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择偶标准为话题,分析其婚姻观,并将之与《孔雀东南飞》中焦母的婚姻观、《西厢记》中崔老夫人的婚姻观、崔张的婚姻观作对比,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采用这样的案例教学法要求授课教师不但能还原作品本身所包含的知识信息,还要能准确把握时事热点,并能敏感地将二者“接通”,探究这些知识信息与当今生活的联系,使书本上的“死”知识“活”起来。只要教师古今联系畅通谈吐自如,学生听讲定会“莫逆于心”,形成良好的课堂效果。

久而久之,无形中学生会有古今“不隔”之感,通过“尚友古人”学到古人的智慧,并将之内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作为应用技术人才的内在涵养。二是以服务社会、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一方面发现并阐释古典文学在现实中的运用。比如当今随处可见“中国梦我的梦”的宣传画,每一幅宣传画旁边都配有一首诗歌,可发动学生搜集这些诗歌,并分析古典文学知识在这些诗歌中的运用。如一个发式衣着古朴,正抱膝凝思,憨态可掬的小姑娘的宣传画旁边配的诗歌是:“始信泥土有芬芳,转眼捏成这般模样。你是女娲托生的精灵,你是夸父追日的梦想。让我轻轻走过你的跟前,沐浴着你童真的目光;让我携手与你同行,小脚丫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呵,中国,我的梦,梦正香……”再如另一幅“管弦少年”的宣传画配的诗歌是“高山流水有知音,管弦少年奏心声。善曲歌罢和风煦,中国梦里处处春”。另外一幅“诗书继世长,忠厚传家久”的宣传画配的诗歌是“山路上的少年一脸阳光。山路上的书声诵着吉祥。山路上的书包装着未来,山路上的憧憬向着远方。诗书继世儿孙福,德耀门庭满族芳!”这些宣传画中包含着的古代文学知识:女娲抟土造人、夸父追日、高山流水等典故,“诗书”概念,古诗对偶押韵等常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这些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请学生尝试着上讲台分析这些知识在当今宣传画中运用。这样做既能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古代文学的有用性,又能锻炼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当众阐释见解的心理和胆量。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扬弃“传授知识型”的传统教育,实行“启发思考型”的创新教育,让自己成为一个促学者,指导学生做准备工作,纠正学生理解或讲解中的错误,使“教”与“学”两个主体的主动性都能调动起来。这无疑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也有利于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后能关注现实、勤于思考、敢于展示自我。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古代文学知识转化成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创造性。应用技术院校一般都有一些校外实习基地,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以这些基地为依托,积极参与社会上的有关活动,如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社区服务策划,广告公司、婚庆公司的创意写作等。这些新兴行业,为社会各阶层提供着适合现代生活的服务,但都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底色,以满足当下人们思想深处复归传统的渴望。如旅游产业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社区服务弘扬仁爱、淳朴的风气,婚姻庆典插入孝道的宣传等,学生一旦深入这些活动就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起在古代文学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他们不但会提高对古代文学的认识,也会改变学习古代文学的态度,更会体会到创造性劳动带来的快乐。而创造性也是应用技术人才必备的素质。教学中做到了以上两点,学生会早些融入社会,对社会所需、自己的优缺点有更明晰的认识,在就业时做到胸有成竹、自我定位准确。思想认识到位,才能发挥人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教学内容调整、手段更新,才能赋予过去的知识和历史形态的信息以新的生命力,这样的人文学科教学才会既能满足学生这一生命主体获取知识的需求,又能满足他们自我发展的欲望,主动学习,增强就业适应性和竞争力。过硬的技术,加上良好的文化修养,才是真正的应用技术人才。

3应用技术型院校人文学科教学改革的配套措施

思想认识和教学实际中的问题,尤其是教学实际中的问题要想得到彻底的解决,还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学主管部门配合授课教师,采用一系列配套措施。首先是调整课程内容,人文学科的授课内容也应更好地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就古代文学来看,无论是对中文专业来说,还是对其他专业的大学语文来说,都应改变以前文学史和作品选并重的做法,在基本勾勒出学科体系的前提下,应淡化文学史的讲解,转而以分析作品为主。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带领学生发掘古代文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内容:先秦文学中的哲学精神、南朝文学中对人生价值的探究,唐诗中积极昂扬的进取精神,元明戏曲中对现实的关注精神,让学生从作品中汲取丰富情感、滋润心田的营养,感受传统文化的优美与醇厚,丰富精神生活与生命体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辨是非、明善恶的能力,加强其道德修养。将来走上社会从事技术型工作,也能胸怀天下、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明辨是非、积极进取,这样的应用技术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是考核方式的改革。现在不少应用技术院校考核人文学科时依然沿袭研究型院校的考核方法,即侧重于考察死记硬背功夫,这种考核方法显然也应该改变。如古代文学的考核可以灵活多样:可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可根据学生的课程论文、实践实际(如课堂分析作品、社会活动的参与)来确定,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试。考核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得到了肯定,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大增。“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人员加快建设‘应用技术类高校的标准体系’”,在这个顶层设计中人文学科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学校的管理者应具有超越意识,既要围绕产业培养人才,又要着眼于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重视人文学科,以对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内提升办学层次。人文学科教师既不能认为人文学科对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一无所用,也不宜妄自尊大,抱残守缺,闭目塞听,拒绝改革。一句话,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到授课教师都应该着眼于“长线”目标,摈弃短视的目标,纠正不正确的观点,从学生生命主体的发展着眼,结合社会的需求,在课程体系中为人文学科找准位置,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

作者:曹栓姐 单位: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古代文学论文:研究性古代文学论文

公元805年,以王叔文、王伾为代表的改革派在唐顺宗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政治革新运动———“永贞革新”。但是仅仅持续了百余天,这场运动便在保守势力的反攻下以失败告终。刘禹锡作为“二王八司马”中的骨干,被贬为朗州司马。“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刘禹锡的确做了十年的朗州司马,但他所作“新辞”(竹枝词)之地却不在朗州,而是在夔州。刘禹锡何以要作《竹枝词》,个中原因我们从作者作品入手自然更为可靠。他说:“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使善歌者扬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刘禹锡认为屈原居沅、湘之间而作《九歌》,朗州即今湖南常德一带,东临洞庭湖。屈原《九歌》产生的沅湘流域和刘禹锡谪居长达十年之久的朗州,属于同一个地域空间。虽然刘禹锡《竹枝词》作于夔州,但是朗州十年成为其无法忘怀的生命烙印。他与屈原在同一片土地上同遭贬谪,无疑会在其心中萌发复杂的情感共鸣。这就为日后夔州《竹枝词》的创作埋下了伏笔。这份久久未曾迸发的情思,直到长庆三年(822)刘禹锡到达夔州,耳闻目睹了“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才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完成了九篇《竹枝词》的创作。刘禹锡在《竹枝词引》中明确提出了《九歌》与《竹枝词》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沿波讨源,从《九歌》入手来在探讨《竹枝词》的主旨。关于《九歌》,东汉王逸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状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怨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王逸《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屈赋注本,王逸为楚地之人,离屈原生活的时代也相对较近,所以其说法比较可信。从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九歌》是屈原在放逐之后,依据楚地民间的祭祀歌舞所作,其中寄托着自己的“愁思”“冤结”。那么,“它既是从俗的怨歌,又是屈原个人的抒情诗。祭神与抒情相融,鬼事和人事结合;若即若离,虚虚实实,成为神曲、民俗与诗人内心情感的综合体。从这个角度看,‘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正好道出了《九歌》即事抒情的总特征。”《楚辞论•历代咏赞屈原诗词选》辑录了从汉至唐五十三位诗人的七十三首诗词作品,其中有抚古思今,借屈原之酒杯浇一己之块垒者,亦有祭祠临江,托有情之诗文寄百代之敬仰者。作品咏赞的具体对象,或为遭贬而不弃故国,或为愁苦而长怀忠直,以至于最终自沉汨罗的高尚峻洁之人格魅力。既然这些文人对屈原人格及其思想评价如此之高,那么反映屈原思想的《九歌》等楚辞作品在他们看来,表达出“履行忠诚以事于君,不见信用而身放弃”也就很自然了。这种寄兴说并未在唐代终止。相反,却愈演愈烈。到了南宋,洪兴祖作《楚辞补注》时,“几乎对每一篇他都要诠释出其‘存君兴国’的微言大义。”既然如此,置身于以忠君爱国思想为重要准则的封建传统伦理道德之中的刘禹锡,自然无法逾越这道天堑,更何况其贬谪遭遇又暗合了屈原这位以忠贞而见放的诗坛巨擘。那么,刘禹锡学习屈原在沅湘间作《九歌》的方式来作《竹枝词》,又怎能没有与屈原相似的情感寄托?

刘禹锡在《竹枝词引》中提到他因《九歌》而作的《竹枝词》有九篇。我们不妨一一来看。第一首:“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此诗所写为思乡之情。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春草初生,蜀青,南人或许只是不经意的歌唱,便触动了客居于此的北人几多愁肠。第二首:“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头;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红花开着,春水流着,然而作者面对盎然春意却流露出浓浓的伤春之情。难道是刘禹锡下车伊始即对当地男女流水落花般的恋情感慨不已?客观地说,这首诗从作者政治上悒悒不得志,借楚辞中“香草美人”的方式来表现内心世界的角度理解更具说服力。第三首:“江上竹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雨过天晴,春波微漾,来来往往的人共唱歌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但这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杨柳”意象。“杨柳”意象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便被诗人们赋予了送别、离愁的含义。此处正是以乐景来反衬诗人包孕在文字深处的几许愁思。第四首:“日出三竿春露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此诗化用杜甫《狂夫》而来,却能不着痕迹。昔日杜甫虽寓居成都,在万里桥西结草堂而居,但心中却时时不能忘怀帝都长安,生活的落魄和客居蜀地的乡思让他难以释怀。有着某种相似经历的刘禹锡,于诗中表现的正是此种情怀。第五首:“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春来。”前诗情系少陵,此诗意托明妃。王昭君曾遭画师所诬而远嫁胡廷,刘禹锡作为改革派而贬谪蜀地,虽情生此境,却不多言一字,作化蛇之举。第六、七首可一并来看:“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恨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瞿唐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两诗都以托物起兴破题,或用“滟滪堆”以突出坚不可摧,或用“十二滩”以表现路途难行,接着转入正题,懊恨人心不能似石头那样坚,长恨世道却比水道还要险。知人当须论世,这两首诗,正是政治命运多舛的刘禹锡在贬官之后对世道人心深刻体味后的真实表达。第八首:“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猿啼”亦为相传已久的愁悲意象。刘禹锡于此诗一语道出真谛:猿啼之声令人悲愁,但这啼鸣本身并不是感伤的根源,它仅仅是牵出愁情的诱因,只有亲身所感之人,才能深味其中三昧。第九首:“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作者以写实的笔法客观展现了当地的劳动生活风貌。这九篇《竹枝词》,从寄寓的情感来看,是一个整体。它主要表现的是刘禹锡被贬之后才不得展,志不得申,又客居蜀乡,心恋魏阙的悲郁心情。从汉唐间诗人对屈原的评价,可知他们对屈原作品的认知、评价仍是定位在王逸所创立的“兴寄说”基础之上的。刘禹锡曾明言其因屈原作《九歌》,“故作《竹枝词》九篇”,但这只是说出他学习了屈原,而这种学习一方面是形式层面,如借鉴民歌、选择了数字“九”等。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指与屈原相似的经历以及对屈原人格的敬仰等。至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刘禹锡作于夔州的九篇《竹枝词》,其创作主旨并非歌唱爱情。其创作起因是受到屈原的启发,其创作形式也是像屈原一样汲取了当地民歌的新鲜养分而别开生面,而最为重要的,是其创作精神———远祧屈原风神,将自己比作屈原式人物,抒发其为正义事业而遭贬谪之后的客愁与深切怨愤。经过一系列分析、探讨,实验小组得出了基本结论。笔者在肯定学生取得进步与成绩的同时,将评价的重心放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上,让学生在反思中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其实,总结评价环节结束,也就意味着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完成。但我院指导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额外增加了一项学习内容,即正确运用资料,用尽可能准确、规范的学术语言对基本观点和结论予以阐述。本文即为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观点进行文字总结的产物。

经过本次学习活动,同学们普遍认为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他们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在专业知识学习、审美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亦能切实提高。

作者:苏利国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现代文学语境下的古代文学论文

一、中国现代文学面临的语境局势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而我们的知识分子也深刻意识到国家的落后,文学界由此觉醒,并积极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过犹不及,“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等口号和思潮使得古代文化与文学受到强烈排斥,这种过于极端的决定未免显得急躁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中国现代文学今后的发展遗留下不小的隐患。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将现代文学的序幕正式拉开了,有伤痕文学、乡土小说和九叶诗派等。一直发展到如今有穿越小说、奇幻小说和都市言情等出现,表面上看来现代文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态势。但仔细追究,我们会发现繁荣的背后正是一派虚无和浮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了西方理论的影响,另外本土文化改造所产生的影响也很深,而我们自己的文学史和本民族的文学意蕴已越走越远,我国的现代文学可谓是进入了“瓶颈”。

(二)文学“断裂层”

现代文学史已有近百年的时间,然而却尚未真正出现能与古代文学相媲美的文学作品。没有一部小说可以与《红楼梦》比肩,没有一首现代诗歌可以与唐诗相对抗的诗歌。文学是一门较为感性的科学,其应当具有一定的现代性以反映当下的真实生活,同时也不能与历史母体相脱离。在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之后,现代文学中鲜少出现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只知向前看却忘了回顾身后,因而使得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出现了“断裂层”[1]。

二、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一)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

先秦诸子的《诗经》、《庄子》;两汉的汉赋、《史记》;魏晋的“建安风骨”;唐宋诗词、元曲,明清的四大名著等等。此外还有民歌、游记等不同种类的文本史料。古代文学资源十分丰富,我们所指的古代文学资料当然指的不仅仅是文本资料本身,因为其本身也反映出了一些潜在的内容,这或者是一个时代的风尚,或者是某个朝代的社会思想等等。由此可见,祖先们为我们留下的古代资源之丰富,这些不同文学形式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生活面貌,不同时代的历史变更以及社会生产等等。

(二)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然而,我们在传承文学资源方面显然做得还很不够。我们要传承就一定要很好地面对困难,需要克服的难题主要有两个。首先,要克服理所当然的心态,在现代,人们有着十分自由的言论,思想自由,人们总是试图去研究文学发展史,并对其历史进行演变,同时并设法使其合理化。但我们所认为的合理未必就是历史的真实,对于现代人所需要的合理性,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地遵循,而将历史的真实性抹杀了。研究古代资源的人员,应该始终站在时代和历史的大背景下,对于古文化的接受和传承要本着最真实的态度。其次,应该对古代文化资料进行多角度地解读,由于历史悠远,文学资源过于丰富,这也使得我们今天的传承遭遇难题,因而相关工作者就需要从多维视角出发,采用多种不同的理论进行理论批评,从而使得评析更加全面和综合,以防理论过于主观,对于历史人物与事实更不能肆意地褒贬,要客观地做出评价。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根”:古代文学资源[2]。虽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之初曾试图抛弃古代文学而实现自己的现代性,但最终实践证明这条路是无法走下去的。我们发展现代文学终究还是离不开古代资源的支持,没有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难以出现“终极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现当展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也是从古老的文学文本中演变而来。因此,我们在对历史资源和现代文学前景的反思,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去远离,更重要的是要去靠近,而且是进入到最深层次,将其内在潜力挖掘出来,将新的的活力注入以便促进自我的更好发展。在如今这个世界,返璞归真的实现还是需要立足于传统的东西,这样才能很好地矫正人性,使心灵得到慰藉。因此,联系起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二者的关系,二者之间向来不是对立的的关系,而应该是同一。若不是深入地挖掘和利用古代文学资源,就无法从中汲取力量,进而促使现代文学获得长远发展;;不去进行现代性文学语境的渗透,也不能很好地挖掘古代文学资源的潜在力量。因此,我们说发展中国现代文学语境和发掘古代文学资源,二者并无冲突,是相互依存的,是一种同一的关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现代文学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所面临的语境是十分特殊的,这就必须要将新的血液引进来。新的内容也可以从就得东西里面挖掘,我们的古代文学资源是如此的广袤宏大,这就需要人们积极地去挖掘它、全新解读它。我们不可忽视二者之间的联系,若是能彼此借用对方的力量,必然有助于实现中国文学的长远发展。

作者:张艳存 于向辉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

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研究的内容不深入

当今的文学课堂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都比较片面,且不能深刻地反映出古代文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当谈到可行性时,大多只是认为利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激励学生的斗志、宣泄情感、升华精神,但从未探讨过教学中文学作品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消除等问题。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谈古代文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其认为在文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这类文章为今后人们对文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探讨

针对当前中国对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总结:

1.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古代文学的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作者生平简介、个体文学的讲授和介绍、代表作品的研究和讲解等,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拘于形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当今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及教育理念中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情绪调适、意志培养、认知纠正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在课外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给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外任务以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例如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和阅读、读书笔记、写作练习、撰写论文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是以心理健康为题让学生思考并创作论文,从而达到在课外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

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发展,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会成为中小学教师,这关系到中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因此,一名教师应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4.正确认识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虽然很值得研究和学习,但也有其消极的内容。每个人在研究其内容时,对其理解和感悟不尽相同。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大多是忧愁伤感、忧国忧民,而古代文人在文字中也透露了自身的性格特点,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使学生无意中开始模仿并形成这种忧患、多愁的性格。因此,教师在古代文学课堂的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教学思路,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此种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以积极的心态来学习古代文学,客观了解古代文人的写作思想。

三、结束语

在对学生进行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使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同时,培养自身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注重个人的修养、品德,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贺超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论文

一、古代文学课程定位

古代文学是对外汉语专业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基础课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很多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常常陷入“对外汉语教学仅仅是一种语言教学”的误区,而忽视文学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古代文学的学习。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古代文学有着被边缘化的趋势。首先,古代文学的定位离不开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在1998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就明确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因此,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语言类、文化类、教育类等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古代文学则是培养学生文化类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讲授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文学这一媒介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专业基础课。其次,对外汉语教学不只是一种语言的教学与交流,更应该是一种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们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对古代文学的定位,应该考虑到这样的专业背景,将其放置在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里去考察。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古代文学课就不仅仅是传授文学知识,而且还是相关文化知识的融合,应该说是一种文化通识课。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思考

古代文学是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但迫于古代文学内容的庞杂和课时的限制,教师往往不得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授课,这种陈旧的授课模式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对外汉语专业学科体系和从业后对专业素养的要求尝试新的教学思路。

(一)教学内容实用化

因为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具有实践操作型的专业,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样的纯理论型专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古代文学的内在发展规律,从学科的基本要求出发,根据有限的课时量,精简教学内容,按照由点及面的原则,由作品选到文学史,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古代文学的整体认识。强化基础,突出重点,讲授内容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对外汉语专业没有开设古代文论等文学理论的课程,但是要学好文学史,准确把握和鉴赏古代经典作品,就需要一些文艺理论的支撑。因此在讲解、分析作品之前,可以根据具体对象适度讲一些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以辅助教学。此外,还可以适当开设一些与古代文学相关的选修课,如唐诗、宋词研究、明清小说、名著选读等专题性的课程,一方面可以进行深度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孟子说过:“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的确,提高学生能力水平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则可以事半功倍,使教学重心落到实处。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背诵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对外汉语的专业特点,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比较教学法。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从业后会面对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跨文化的比较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展文学视野,在提高课堂教学时效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教学趣味性。以《儒林外史》教学为例。“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刻画的丑恶形象之一,他吝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分析这一人物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夏洛克、阿巴公、葛朗台、泼留希金。然后两相对照,结合具体的生活国度、时代特点、社会环境等因素,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得出,四大吝啬鬼贪婪吝啬、自私、寡情,对于金钱的痴迷甚至丧失了人性,是绝对的冷酷无情者。而严监生在形似的表象下与四大吝啬鬼有着本质的不同,他吝啬,但并不贪婪,克己但并不克人,有时还有着慷慨的一面。对于表达同样的主题,同样的文学形象,中外文学会采用相似的反映方式,而在相似中又有各自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这样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人物形象也有着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三、关于教材方面的思考

(一)教材选择所面对的问题

对外汉语专业所学的古代文学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样基本上都包括两个部分:文学史和作品选。许多高校使用的教材是: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章培恒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文学作品一般都选择朱东润先生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2007年后,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对外汉语专业系列教材,其中王澧华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也成为一些对外汉语专业的选择。正如许多评论者所说,前者由于容量大、专业性太强,无法解决与对外汉语专业不断被缩减的课时数之间的矛盾,因此并不适合对外汉语专业。后者,是依据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要求编写的,由文体分卷的文学史和与之相辅相成的作品选两部分构成。与前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符合学习者的目标要求,针对性较强。比如在每卷卷首均有简明清晰的绪论,概括文体特点、介绍鉴赏门径及其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较为适合对外汉语的专业特点。

(二)教材内容的编写设想

1.古代文学教材的编写应该符合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的学科定位。

在对外汉语专业中,古代文学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的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通识课。所以教材内容应选取每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凸显该时期文学主流。同时,还要打破传统教材编写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在保持原有的叙述分析的模式下,适度加入动态的、解释性的、多视角的元素来补充单一的叙述模式。比如: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与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进行文化交流的学科,应放置于更为广阔的世界范围内去考察。在历史分析和作品解读时要吸收国外汉学研究的认识和成果,并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发展与影响,补充完善教材,让学生了解学术动态,从而使教材内容既能体现专业特色又与当前的学界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学术活力。

2.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将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力求贯彻“基础宽厚,重点突出”的原则。

古代文学教材内容是几千年的历史积累,是荟萃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的,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由于专业需求的不同,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会有所侧重,以突出它的实用性。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古代文学教材不宜介绍过多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可以适度增加一些实用性的内容。例如:在教材中直接设立章节或者在附录中介绍讲解春联、挽联、碑文等一些至今沿用的传统文学形式的写作方法。也可以介绍一些关于古代诗词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去尝试古诗词的简单创作。这样,使学生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既可以学习到最应该了解的文学知识又增强了写作的水平。

3.在古代文学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谋篇布局的合理和编辑手段的革新。

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如何有条理地编排各个章节,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单纯的文学知识讲述基础之上,在每章节增设专业术语释义、学术动态、阅读文献、思考练习等专题。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练习环节的加强,以往的教材通常对练习涉及甚少。然而作为对已学知识举一反三的重要一环,有针对性的练习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我们要注意编辑手段的多样化,比如古代文学教材的模版可以突破传统模式,由文学史、作品精读本、泛读本等构成并配以教学专用光盘。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外广泛阅读是教师知识的讲授紧密衔接的,只有在前期大量的阅读基础之上,才会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课堂上所讲述的文学史的相关内容。所以在教材的编写中应当配以相应的泛读课本,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学内容的枯燥一直是文学课所面临的通病,如果在教材中配以多媒体光盘,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古代文学课程要在对外汉语专业中担当起文化类教育的重任,还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教材的修订和补充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杨华 朱定爱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教学团队建设下古代文学论文

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以往对教学团队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内涵和宏观路径上,事实上,每一个学科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教学团队更不应当走一锅粥的道路,而应该将建设策略具体到每一个学科,针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中“古代文学”课程特点,在教学团队建设上更要层层深入,有条不紊。笔者认为策略有五:

1.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是教师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师德风气,便很难形成集体凝聚力。应该看到,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大部分教师都能秉承着自己的师道尊严,为人师表,这样的师德风气在我国教师队伍中占据主流。但是,我们还应看到,依然有部分教师在面对金钱、地位、名利考验时,丧失了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学术腐败,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不齿行为在高校依然存在,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教师的形象,这些人的存在腐蚀着我们的教师队伍,给高校抹了黑。“古代文学”传递的是中华传统文明,“古代文学”的教师团队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如果教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自己首先言行不一,这会让学生寒心,让教育寒心。

2.营造良好的团队协作风气。

如今的高等教育早已经告别了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千里走单骑的时代。个人的眼界、学识、经验往往是要受到历史局限的,只有把个体放到集体的大熔炉中,才能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团队协作就是要在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作用下,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作用,最终将集体的力量整合重拳出击。尤其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的学术能力和眼光非常有限,因此更需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来提升我们的整体素质。

3.培养好的团队带头人。

对于一个出色的团队来说,没有一个灵魂人物、核心人物是无法想象的,这个核心人物即团队带头人。针对“古代文学”课程来说,应该由在这一领域具有一定造诣和学术眼光的教师担任。

4.建立有效地奖惩机制。

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变法其实就是最早的刺激-反应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离不开这种机制的支撑。落实到“古代文学”教学团队建设上,高校可通过具体的刺激来使教师做出反应。

5.相应的资金配备。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了科研水平、学术能力在高校中的作用,将资金向科研大量倾斜,才使得很多教师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写论文、申报课题、出书成为了高校教师工作的三步曲。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在对教师奖励上、薪酬上、培训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这些工作必定无法完成。“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一门基础课,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所有文学课中,它是涉及知识最多,领域最广的一门。这一领域民间学会最多、每年举行的相关学术会议最多,申报课题人数最多,科研成果也最多。因此,教师参加培训、会议、调研、考察、访学机会也很多,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配备,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团队便失去了建设的动力。

二、前景展望和反思

长久以来,“古代文学”课程一直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包括了对千年中国文学史的诠释,涉及到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内容。但由于其缺乏时代感,故长期以来备受冷落,加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特殊性,这种冷落在这类学校表现得更为明显也在意料当中。事实上,“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浓缩了几千年中国人的智慧和品格。毫不夸张地说,一部完整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千年精神奋斗史,那些坚韧、坚忍、刚毅、刚强、大仁、大义的民族品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都可找到原型,这些品质恰恰是我们当代社会最缺失的,从职业类师范院校走出去的学子,更需要这些品质的涵养。从“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上下功夫,从打造教学团队入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有其自身的办学特色,结合本校办学特点,拓展新的教学思路,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作者:董晓慧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

(一)教育和教化

从“诗三百”诞生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被作为教材使用。儒家鼻祖孔子的众多言说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基于这种文化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一个以诗为主体的阶段。诗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影射作用,对后世文学的形成和创新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还有后来出现的《文选》、《乐府诗集》等作品也逐渐变为基本的教材。他们在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巨大。与此同时,文学在教育人的同时,也在发挥着教化的作用。孔子在以诗教人的同时,也逐渐提出全新的教化观念,主要表现为“宏教化、厚风俗、正人伦”,以至于后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都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发扬,同时也在约束着人们。

(二)抒发情怀和抱负

作为抒发情怀和抱负的文学载体主要有诗歌、赋和小说等。很久以前,古人的文学作品中就表现出一种不平、渴望作为和个人情怀等。汉代的司马迁就层做出类似的见解。后来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之处,当人们在遭遇不公时,往往会引起愤懑和不满,但是人作为情绪的主体不会无动于衷。作为主体,人总是会通过特有的方式将产生的情绪发泄出来,以达到内心的平衡和稳定。追溯到明清时期,小说就逐渐变为文人表达情感的载体。形成了“风情丽逸”的独特性格,加上特殊的命运遭遇激发出他们独有的激荡情怀。而这份情怀在当时理学氛围充斥的时代也只能借助小说的形式来表达。

(三)政治目的

统治阶级派专人或者特殊机构将民间是个加以整理并演奏,可以达到考察社会情况的目的。以诗为证,在周朝众多的民歌中,就有很多描述国家盛衰和人民生活情况的作品。汉代以后,这份职责由“乐府”这一特殊机构承担。不仅如此,从周朝开始很多统治者就开始鼓励公卿、士人、大夫等“赋诗言志”,借由这种方式对时政进行赞扬或批评或献策。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一)语言传播

口头传播的方式最为普遍、便捷。上古时期应文字还没有文字,所以早期文学都是通过集体口头创作产生的,并经过口耳相传得以传播。后来,伴随着文字的诞生,文学的传播方式逐渐多样化。在口耳相传的同时,唱和也渐渐兴起。这种传播方式因为韵律的加入,创作了一种特殊的语境,因此唱和的传播方式有时比口头传播更有效果。当唱和的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以唱和作为职业的乐妓就应运而生。而乐妓参与文学活动室从魏晋开始的,到唐宋时期,乐妓的数量日益壮大,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展,歌妓向词人索要词赋的情况也日益普遍。乐妓可以通过词赋大家的名望提升自己的身价,而此人则通过乐妓的弹唱将自己的作品传播开来。

(二)抄写方式传播

抄写传播可能在殷商之前就已产生,到了秦汉时期,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汉代自惠文帝废除挟书令后,整理文学名著大兴,大规模的抄录得以实现,文学才真正进入到抄写传播的时代。但是,由于秦汉时期的传抄介质多为简牍和绢帛,受到便利性和经济性的限制,文学无法实现大范围传播。知道后来纸张的出现,给传抄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纸张凭借携带便利、方便书写和成本低廉等有点,迅速取代其他书写介质,大大加快了文学作品的流通速度。后来出现的专职抄书的“佣书”,更是使得文学作品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传播介质的进步,文学传播活动对于文学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纸张的出现,在打破了贵族文化垄断的同时,大大他读懂而来中国文学的自觉性,也极大程度提高了文人的文化水平。

(三)雕版印刷传播

在纸张经历了规模和质量的大幅提高之后,国家对于书籍也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出现了定本的经典之作,再加上科举制度的普及使得书籍的传抄规模更加庞大。种种原因刺激了雕版印刷的产生,雕版印刷对于古代文学的传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大量书籍的产生带动了社会上的藏书风气,继而是佣书业的兴旺,这也为文学文本的大规模复制奠定而来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唐朝出现的中外交流现象。由于唐朝文化的极度兴旺、昌明,唐朝与周边国家如朝鲜、印度等多的交流逐渐频繁起来,同时,唐文化的巨大辐射作用也深刻影响着周边国家的文学发展。经过唐朝之前长期的发展,雕版印刷和发达的文化形态是唐朝的文学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根据史料记载,唐朝中后期在民间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印书作坊。可见,雕版印刷在唐朝以后得到更深度的发展和创新。

三、结束语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认识,可见音乐对于古代文学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诗三百”到乐府再到戏曲的出现无不说明音乐的强大影响力。其次,文学创作主体的修养和政治地位也往往和文学作品传播的深度、广度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泽颖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皖西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课堂教学人文教育古代文学论文

一、人文教育的现状

所谓人文教育,其本质在于人性教育,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加强受教育者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促进受教育者个人及社会价值的实现。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化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彰显,再加上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并不能一蹴而就,人们的教育观念开始向科学知识教育倾斜,人文教育逐渐被忽视。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对立也屡见不鲜。教师们盲目地认为,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让学生立足于社会,就必须使他们掌握特定的谋生技能,因此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一些专业技能课变成老师和学生们重点关注的对象,而文史哲等课程则被置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大学教育呈现出过分专业化的弊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2]。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人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观念则偏离了教育的初衷。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石,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价值导向和整个民族精神塑造的重大课题。

二、高校日本古代文学史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日本古代文学史的授课对象为高年级日语专业的学生。语言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语言这一工具,认为语言学习的目的无外乎听、说、读、写、译这几种能力的习得,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知识则无关紧要。部分教师“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观更是加深了学生这一错误认识。因此,目前高校日本古代文学史课堂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对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古代文学史中涉及到的作品及其社会文化现象只字不提或笼统概括;学生则更是出于应付考试、拿学分等目的,机械地学习此课程,教师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们为什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这是对文学人文教育作用的最高度赞颂。日本古代文学史不仅是一部日本文学发展史,也是一部日本文化、文明的进步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史。它具备文学和历史双重学科的性质,应该是对日语专业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对日本古代文学发展规律的探索和总结,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通过对文学史中出现的著名作家的成长、经典作品的诞生、代表流派的形成等时代背景和历史要素的考察分析,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对作品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通过对中日文学发展史的对比以及文化差异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等。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日本古代文学史的教化功能,改变过去教学中只重视传授专业知识的做法,注重人文教育,使广大学生在学习日本古代文学史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心灵的熏陶和升华,“使学生变成历史意义上、文化意义上、情感意义上、道德意义上的人,实现精神成人的目的”。

三、人文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古代日本文学史课堂教学

(一)分析我国文化对日本古代文学的建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日两国同属于汉文化圈,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学的建构,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古代文学的建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向学生讲授日本古代文学史时,不能忽视中国古代文化的以下作用:奈良时代,汉字的传入结束了日本漫长的口承时代,使日本进入了文字记载时代,首创了由变体汉文或纯汉文书写的文字文学《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并为假名文字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平安时代初期,日本贵族文化兴起,汉字文化更是被置于公众场合,《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等大批汉诗集出现在日本文坛,一度占据日本古代文学的主流,掀起了唐风文化的高潮。初期的汉文学模仿带来了平安中后期的汉文学深层消化吸收,间接地推进了日本文学的“和风化”进程。日本古代文学双壁《源氏物语》《枕草子》中的白诗受容等就可以反映出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深远影响。镰仓室町时代是日本文学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日本战乱频繁,文学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在中世文学代表作《沙石集》《徒然草》等作品中依旧可以看到中国儒家、道家与佛教典籍及其思想的受容;江户时代的草子文学、读本等更是处处有中国明清志怪、传奇小说的缩影,甚至出现了以中国的小说为题材的“翻案小说”。通过以上的日本古代文学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日本古代文学史是一部日本文学自身发展史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中国文化受容史,以此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及其深远的影响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解读日本古典名著,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素质,审美素养的提升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古代日本文学史课程的讲授不仅要包括基本文学常识、文学概念的讲解,更要与经典作品的解读相结合。文学反映的是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对文学著作学习、鉴赏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素养形成的过程。文学经典名著表面上看起来或许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结底是与某种意识、思想、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人格化处理。在作品的世界里,人的思想、行为在文学艺术中被展示、被感受、被体认,从而在读者中引起一系列积极的反应。不同时代文化渲染下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态度。在日本古代文学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理论的有效渗透,奠定学生审美意识的思想基石;通过文学经典著作的讲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真正做到“以美启真、以美启智、以美育人”。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万叶集》以雄浑、朴实、清新的歌风奠定了日本文学的基础。其作者层上至宫廷贵人下至普通庶民,题材广泛还涵括了日本偏远地区的民歌———“东歌”“防人歌”等,被称为日本民族的精神故乡。《万叶集》是古代日本人民对自身精神生活的直接表露和最真实情感的流露,他们热爱山水,敬畏自然;忠于国君,奋勇征战;悼念死者,感伤离别;满怀希望,追求自由。通过对《万叶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用文学来表达对自然及人生的最淳朴的感动———“诚”的文学美意识。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被并称为日本古典文学的双壁。作品《源氏物语》以光源氏为主线,描写了不同身份贵族男女间的恋爱纠葛及生死别离,“美丽”和“哀愁”是贯穿小说的主线。对《源氏物语》的赏析可以让学生理解日本美学中的“物哀”精神。与此相对,清少纳言则一改平安贵族们作品中惯有的感伤情调,采取积极的创作态度,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描写,创造了“明快”的世界,它与《源氏物语》中的“物哀”一起,构成了平安朝文学中的两大审美趋势。

(三)探究文学中日本特有的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学是一种心灵文化,是文化的表征,是体现文化精神、具有传播与教化功能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活动,它并非游离于文化系统之外。”任何时代的文学都映射着各自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政治思想以及意识形态等文化内涵。因此,在日本古代文学史课堂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文学本身的研究,而应将其上升到文化层面,探寻文学背后的文化意义。日本古代文学史是日本精神文化的源头,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加客观地理解日本文化,拓宽视野,并用广阔的视角去比较中日文化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中日文化异同的理解,更好地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日本文化向来被称为“杂合文化”,日本古代文学史中不同历史阶段中国文化的受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的这种“杂合性”,了解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对外来先进事物所采取的惯有的积极吸收、巧妙融合的态度,从而使学生理解当今日本社会对外来文化强有力的兼容和吸收。日本古代文学作品中歌颂自然的作品的大量存在,则展示了日本人对水木山川、日月星辰等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与中国古代作品的“诗言志”倾向大有不同。对中日文学差异的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外来事物和文化。另外,日本古代文学中武家社会生活的描写则有助于理解日本人所推崇的武士道精神,古代日本稻作文化中则体现了日本人的集团意识。这些异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对学生在以后的跨文化交际中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文学成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文学作为人类文学成果的一个侧面,蕴含着无数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因此,日本文学史课程作为高校日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必须注重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虽然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加强人文教育这一课题正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它的实施可以是多方位、多角度的。通过进行课堂中人文教育实践的不断尝试,日本古代文学史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就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作者:邢心乐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创新法学习古代文学论文

一、古代文学之“一”

各个学科都有其学科探讨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我们统称之为“一”,古代文学的“一”在先秦文学里有很好的揭示。《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这里的“一”,泛指自然而言,指混沌一团的初始状态,这种状态喻示天地之初不无确切,形容人类社会原始形态也可,降落至婴孩的天真之貌亦行的通。因《老子》一书原本综合天地人三格,故各家看法各行其道,“一”也就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又第三十九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里的“一”似乎更为明确些,似乎是抛却了一切外在的干扰,复归于最初的虚静,是一切规律之上的总规律,是心灵的纯粹统摄者,换而言之,此“一”即为“道”。但“一”并不是肤浅不变固定之“道”,它因时弗错,体物察流,得“一”者即得事物运动本然之“道”。因此,天得此“一”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地得此“一”各得其所,品类咸宁;神得此“一”善识巧慧,驱之若灵;谷得此“一”虚怀以待,故呈丰盈;万物得“一”芸芸变幻,动之徐生;侯王得“一”天下不治自正。进而,若能把握住学习古代文学之“一”,即学习古代文学的根本方法规律,因顺文学之道,创作之道,则可在此学科中如鱼得水,自由畅达,然而,如今真正能够体道者又有几人?沈从文应算是得“一”者之一,于现代都市文明的浮华里,秉持着湘西故土的那片灵性,将自然原始之情感倾注于文字之间,带着滴滴晶莹的珠光净化钢筋水泥的浑浊。他以特有的文学天分打败了无数熟知文法的莘莘青年,在文学的史册上留下了传奇的一笔。萧红应算是得“一”者之一,其文采斐然,回忆家乡亲友之作动人心弦,深得鲁迅赏识,然而造化弄人,命运坎坷,如花的年月却如名字般开得萧索而红烈,孤独而悲壮……能得文学之“一”是勤学苦练所不一定达到的,文学之“一”需要的是明净纯澈的心境,是如婴孩般透亮的双眸,直击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给人以震撼,这种把持本身便是如“一”般看似最容易却又最难做到,最简单却又及其复杂的,然而从中化生万物的力量却让人嗟叹,甚至老子也不能得其真传,只能感叹“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文学问题“四位”探讨法

文学再难把握,也有路径可循,基于文学原典阅读之上的研究方法便一直是研究文学者探究文学殿堂的捷径之一。因循此路,将很容易品到文学研究的乐趣。文学问题“四位”探究法,便是这样一种起着框架、脉络作用的提示线。所谓文学问题研究之“四位”,是指文学创作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潮环境,文人心态以及这些映射入作品之中的体现。任何一部作品的产生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从大的方面讲,其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便是其作品的底蕴所在,一切情感的产生无不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及国家兴亡息息相关。因此,治国之世如盛唐,诗人们便意气风发,志向高昂,承袭建安风骨,以挺拔的身姿屹立于文坛。乱世之音哀且靡,便有了“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黍离之悲,有了“犹唱后庭遗曲”的家国之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孕育的温床,不论达者之歌还是穷者之不平,都是时代的最强音。从这背后再往深掘,文化思潮对文学作品产生的指导作用便得以凸显。俗话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亦可谓有一代之文学理论,也许并不直接体现于作品创作之中,却在文字的背后支撑起整个经典的深刻内涵。往上追溯,中国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统治者所在的社会高层便一直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主线,但各代儒释道之间的兼容拉锯暗流却从没有停息,换句话说,也正是有了这三教之间的互搏,才得以使中国的文人士子有了多重心灵慰藉的选择,使得儒释道可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扶持着蹒跚的身影,使中国古代文学得以如此异彩纷呈:陶渊明的自然天成是道家思想的观照,柳永词调的革新是处世矛盾的体现,苏轼的旷达通脱是三教互补的乐章,辛弃疾壮怀激烈是儒家悲天悯人情怀的放射……文化思潮对作家的影响可谓是深入骨髓的。当然,文学师学、家学及文学自身发展对作品最终形成的作用亦不可小觑。这种深植于中国传统之中的学习文化,使得文学精华得以不断延续、丰富和发展,使得心传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精神内涵。由此,文采因人而异,文字因时因地不同,然而这种变幻之后是不变的社会、文化、信仰对文人心灵的敲击,付之于形态,便是几千年来呈百花争艳之态的文学繁荣。而这种繁荣,又为文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无数反观检验的力证。

三、原典精读法

中国有很多国学大师,亦可以说习染“四书五经”长大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都可称之为国学大师。何以有此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熟悉,尤其是先秦文献知识的积淀,已达到了今人望尘莫及的程度。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当今这种“孰能浊以静之徐清”的年代里,能守住内心的虚静,重返智慧的原本,窥探经典的原貌,才能披荆斩棘找到自我灵魂的真正体验,才能有机会踏进学术研究的大门。因此,对于原典的阅读,在结合训诂学的前提下抛开他人的见解而形成自我内心体认,成了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原典精读法首先需要扎实的古代汉语能力。诘屈聱牙的文字密码并不是游戏,而是正确理解先人思想意识的敲门砖。如若望文生义,只能说你读到的是自我再创作后的二手资料。例如《老子》第八章中,“夫唯不争,故无尤。”“尤”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忧”,以为是内心的一种情感,实则此字经考证应通“訧”,罪也,怨咎之意,是外在对主体的责难,一字谬千里,不得不谨之又谨。其次,它需要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古代文献尤其是先秦文献大多不似现代各种主义的小说那样引人入胜,往往只在文字上就破灭了你一切的兴趣,让人不愿卒读。战胜这种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逐句抄写,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一点点扫清障碍。再次,原典精读要学会形成自我见解。大师的解读固然完美,但那只是一家之言,不同的经历造就的人生会有不同的体悟,用这点再去关照文本便会形成自我独特的心灵感触。古代文学终究是人学,不求会治国平天下,至少能做到修身齐家已足矣。因此,在原典阅读的过程中,要抛开他人的注译,以心灵的修行为目的,仔细体悟先哲的智慧,陶冶自我情操。这样往往就会找到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再以《道德经》为例,第四章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传统意义上对这章的评价是打破了“神造说”原始崇拜,此点固然重要,但结合当今社会,我们不难想到,相对于那些束缚了人们生活的宗教教条,传统儒道思想中强调当下生命体验的思想,不得不说是具有很强的“人性本位”思想的,而这便是创新的火花擦生的本基,是原典阅读最大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四、总结

总之,文学探究之路可以是四平八稳,样样兼顾的,也可以是独树一帜,推陈出新的。它没有恒常不变的法则应对变化莫测的文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套出一身的成就与繁华。如若脱离原典的阅读、心灵的秉持、社会的底蕴,那探究出来的只会是肤浅的皮囊,无根的表象,其在文学研究的道路上也终究不会走得更远。

作者:雷雅静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古代文学论文:高校写作古代文学论文

一、高等教育转型背景下高师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的职业思考

高等教育转型,就是要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转型,培养服务社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看,高等师范院校及其转型后的地方院校汉语言本科专业毕业生应是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要来源。笔者以为,高师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语文教师职业息息相关,不可偏废,理由如下:

(一)是语文教师的素质基础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从高考改革中可以清楚看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大量的文学知识(包括古代文学知识)及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而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侧重培养的就是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及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有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无疑是对本科生知识与技能的检阅与训练,并将惠及今后的教学。

(二)有益于语文教师的晋职论文写作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他们最实际的问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职称评聘,教学科研论文是其晋职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说,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将会为他们日后的职称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

(三)与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关系密切从专业知识的角度看,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分量增加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分量增加了;今后的高考中,语文总分将大幅提高;随着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出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也尤显重要。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具备充分的古代文学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恰恰给毕业生提供了一次专业知识梳理与综合运用的机会,这对毕业生今后教学知识的积累、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二、选题———高师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的关键

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与教师职业关系如此密切,论文的写作自然不能偏废。那么如何才能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呢?笔者以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很关键,好的选题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选题要早,选题早就可以早动手,从而缓解与求职、升学在时间上的矛盾。选题也要巧,好的选题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尽量避免学生到网上粘贴、复制,应付了事。选题应该是师生共同的任务,需要在教学中精心摸索,老师的指导以及学生的兴趣是选题的关键。笔者以为选题最好能做到“三个结合”。

(一)与古代文学的学科教育相结合,从学生的兴趣中寻找好的选题将教学与毕业论文选题挂钩,不失为培养能力的良好途径。因为要选题就必须发现问题,要发现问题就必须多读、多看、多思考。这样的选题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对选题的指导要切合学生的兴趣。其方式主要有二:

1.通过课程小论文,找到学生的兴趣课程小论文篇幅短小,不限题目,要求不高,学生可以随意书写。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简单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这简单的看法,往往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是好的选题所在。笔者曾经给大三布置《红楼梦》作业,一学生对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发表了一点看法。之后笔者以《论贾宝玉的玉》作为他的毕业论文选题,近一年的时间,指导他反复阅读《红楼梦》,并查找相关资料,思考“玉”与宝玉形象、“玉”与作品主题的关系,进而完成了毕业论文。学生写得轻松,教师指导得也轻松,教学与选题的结合使师生都受益不浅。

2.通过课堂讨论寻找学生的兴趣大学高段,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不少问题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课堂讨论越热烈越能显示学生的兴趣点,而且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次对《三国演义》战争的讨论中,有学生对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性格十分感兴趣。后来笔者以《蜀魏战争与将帅性格》作为他的论文选题。该论文认为诸葛亮的“慎”与司马懿的“疑”是战争胜败关键,观点不一定成立,但能思考,有见解,与《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等选题相比,该文选题新,可操作性强。一次讨论,一个选题,一篇论文,一种能力,这就是教学与毕业论文选题结合的收获。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如果能用心细一点,努力发现学生课程论文及课堂讨论中有价值的思考;用力勤一点,尽早确立论文选题并给予尽可能多的指导,那么学生就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及早进行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避免与求职、升学在时间上的冲突。与此同时,由于论文选题源于兴趣,言之有物,毕业论文的完成就能轻松裕如,同时还能避免写作中的抄袭、应付等不良现象,提高论文总体质量。

(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从老师的兴趣中寻找好的选题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古代文学教师,基本上都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他们在教学的同时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教学过程中适当、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科研动态、自己的科研情况,甚至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一些自己的研究,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拉近学习与学术的距离;另一方面还可以增进师生关系,增加自己的亲和力。

1.选择一些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学术热点作为论文选题比如,近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就是地域文化研究。在向学生介绍地域文化研究成果时,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让学生以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作为选题,研究名人自身、家族或作品等相关内容。这样的选题范围广、自由度大,又便于搜集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历史名人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增强写作欲望,甚至增强家乡自豪感。

2.选择与学生所学相关、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内容作为选题与学生上课内容有关联,不会使他们觉得生疏、有距离感,从而望而却步;与教师的研究内容相关,往往容易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师生彼此互相沟通。再者,教师的研究本身强调创新,因此将学生带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学生必然会有所启发,教师指导也相对轻松。此外,教学相长,学生的思考也可能会触发教师的灵感,解决研究的瓶颈,促进教师的研究。这样的选题,或许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因为是老师自己在研究或曾经研究过的,对学生会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也是切实可行的。

(三)与时代结合,在现实中寻找选题古代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的文化、文学作品,它们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精神的东西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将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与时代结合,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发掘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与意义。古代文学中有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作品的研读和比较阅读,可以很好地提炼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如可将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红楼梦》《聊斋志异》《三言二拍》等的影视改编本作为选题,探讨原作与今天改编本的不同,探讨改编的得与失,从而发掘出内在的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学会比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在比较中对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三是由今及古,易于产生兴趣。

三、结语

高师本科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写作与教师职业息息相关,不能偏废。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运用知识,发展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今后作为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关键在于选题,如果选题能贯彻三个“结合”,将会有效解决大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毕业论文的写作也将不再是鸡肋一块了。

作者:张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