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03:26: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护理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资料与方法
1.1案例教学法概述
在过去,中职院校护理教学与医学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比较相似且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知识的传导。虽然在这样的传授式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这样的模式下考试主要还是注重对学生护理理论知识、基础知识掌握甚至是了解情况的考察,根本没有对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解决问题能力、实际的学习能力以及实际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和了解。长远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如今社会对护理技能型人才需求增大的发展情况,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而言也是有很大弊端的。而案例教学法则不是简单地传授课本的知识内容,是要在课程课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增加处理问题能力培养的内容。更多时候是利用教师准备的案例以及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方向,然后鼓励学生自行进行资料的调查寻找并且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就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兴趣且有效的加深护理学生对技能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法就能够在中职护理教学过程中刻意有效的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1.2案例教学法应用
案例设计:案例应该由教师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最终结合实际的病例给出,然后结合案例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资料的查询。因为学生都没有实际的临床护理经验所以必须要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并且与教科书、教学大纲、学生需求相结合,难度设置要合理能够和护理教学目标有效的结合。资料收集研究:在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的讨论研究,案例应该在课前或者前一节课就提出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查阅时间。学习小组应该分工作进行查询学习最终把成果汇总,准备好小组的解答做好与其它同学讨论的准备。讨论分析: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组要选一位主要的发言讨论同学其它同学进行补充,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进行案例的选择整理并且做好课堂的管理,对于稍有难度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解决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以后教师要对所有同学的答案进行总结,对于都能够很好理解的知识部分进行简单讲解而对于有意见分歧或者学生无法准确解答的问题则更多地加以引导。
1.3评价标准
在案例法教学过程中可以分两个班进行试验讨论,一个班要严格的进行案例法教学,而另一个班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最终进行讨论。考试评价:在同一个内容模块教学结束以后统一进行考试以确定同学的学习情况,考试可以选择闭卷考试进行并且在提前不告知的情况进行考试,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最终对使用案例法教学的班级与未使用案例法教学的班级分开进行成绩的统计。教师评价: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情况统计尤其是学生课堂情况的统计,记录好每一个同学的参与情况与回答问题的情况。然后再结合学习小组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的评分统计学习情况。学生自评: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确定学习的满意程度,问卷调查应该考虑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自我信息扩展情况,自信心是否有帮助,能力提高是否有帮助等进行讨论。
2结果
2.1教师
通过实际的分析与过往资料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案例法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是提高的,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较高。但案例法教学能够有效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了案例法教学实践的中职院校护理学专业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调查评价的方法就能够了解传统教学与案例法教学之间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差异。通过案例法教学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无论是学生突击测验的成绩还是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上都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3讨论
3.1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案例法教学能够通过对一个案例的探讨分析,以一种讨论交流的方式的护理教学创造一种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案例的探讨了解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案例过程中的应用是怎样的,才能够了解到学习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案例法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在学生查询资料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就是让学生进行自学,而护理学所需要了解的知识远远不是课本能够涵盖的,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面对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好护理工作。巩固学习效果:通过案例法教学的实际临床案例探讨能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理论的知识结合实际应用才能够巩固深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在实际需要应用是调用出来。
3.2存在问题
学生知识横向连接的能力:案例法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个案例实际情况是较为复杂的,解决一个案例问题实际上是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的,而学生接受的都是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有可能无法把所学知识进行横向的迁移提高学习效果。学生收集资料存在不积极主动地问题:学生多少都存在偷懒的问题,尤其是在中职院校很多学生可能在案例法教学过程中缺乏主动调查资料的积极性,一个小组的学习可能只是其中几个人的成果,所以如何进行分组管理的同时再做好整体管理还需要更多的探讨。有很多中职院校存在封闭管理问题不利于资料收集:中职院校多半都属于封闭管理且图书馆等资料并不丰富且网络的使用方面限制较多这样给学生查阅资料等带来一定的困难。
作者:李成莲 单位:大同市卫生学校护理教研室
1样本与方法
1.1教学方法
(1)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收集、编写临床典型病例,病例难度适中,紧扣临床;并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好导入的问题。(2)在儿科护理学的课堂上,向学生呈现病例,跟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病例讨论后发言,授课教师进行总结;(3)课堂教学结束后,派发给学生一份设计好的典型护理病历,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完成该病例的护理病历。
1.2效果判定标准
考试评价:满分100分,理论课占80分,护理病历书写考试占20分;问卷调查:教研室自行设计针对授课效果以及学生感受进行评估的问卷,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0分,回收60分,回收率100%。
1.3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试成绩及病例分析比较
两组教学方案理论考试成绩及病历书写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组30名学生理论考试得分为78.45分,高于对照组60.67分,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护理病历书写的考试得分为17.76分,高于对照组学生12.5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考试总分分别为86.21和73.2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问卷调查比较
两组教学方案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如表2所示,实验组学生对于案例教育的满意率,包括教学效果、提高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各项内容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探讨与思考
病案导入教学,是基于实操性训练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典型病例的分析与讨论,来完成教学要求。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典型病例的导入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避免理论教学的枯燥,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并能培养学生临床的思维模式。
在病例导入的教学过程中,病例的编写与问题导入设计关系到教学成功与否,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病例之前,要做足充分的准备,首先是对学生情况的调研,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其次是对临床病例的选择,临床病例分成两种情况,有紧扣临床实际的典型病例,也有紧扣护士资格考试的病例,在导入时我们采用的是紧扣临床的又能满足教学要求的病例。教学导入的设计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的提问首先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每个问题之间又要环环相扣,最后要把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埋在问题中,从而达到教学要求的实现。在病例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组织课堂讨论,要注意分组的人数安排,一般在4~6人/组,由学生自行决定发言代表,在学生发言时要适时提问,在提问中加深讨论,并对提出新问题的同学加以鼓励,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
我们对2013级大专护理班60名学生实施病例导入教学研究中,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对实验组学生采用病例导入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病历书写成绩以及问卷调查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说明病例导入教学适合于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丕琦 单位: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43名护理本科生,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等4所高校的4年制护理本科生,均为女生。其中,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第4批9名,第5批12名,共计21名本科护生为对照组,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1.67±0.79岁;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第5批7名,第6批7名,第8批8名,共计22名本科护生为观察组,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1.77±0.86岁。两组护生入重症医学科的评估成绩(护理基础理论、护理基本技能、护理实践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带教教师均具有本科学历,持有临床带教资格证,参加了我院举办的合作学习理论学习班,临床和教学经验比较丰富。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由带教老师集中开展专科知识、疾病小讲座,专科示范,护理操作,集中查房,然后实习护生分别跟不同的带教老师轮班,出科前对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护理基本技能(CPR、人工气道吸痰、GCS评分等)、护理实践能力(护理查房、小讲座、个案护理)进行统一考核。观察组采用“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实验教学方法。第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实习护生的成绩、认知能力、个性特点、交流沟通能力、兴趣、爱好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观察组的22名实习护生分为5组,每组4~5名,形成“固定合作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确定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小组讨论和学习情况的管理、小组学习成果的汇报。第二,确定合作学习目标,带教老师结合ICU临床护理教学要求及护生自身特点,提前1~2周向实习小组预告教学方案和有关教学要求,实习小组根据教师所提要求,在正式查房和讲课前收集好有关病案资料以及相关的护理理论知识。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一起查房,发现缺陷问题,完善临床资料,引导护生依据ICU临床护理教学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合作学习目标。第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首先由带教老师组织专题讨论,实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针对专题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定期督导讨论,并根据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鼓励等。之后,由各学习小组在小讲座上汇报讨论结果,同时其他小组可提问,汇报小组成员进行答辩。针对小组学习、讨论和汇报中提出的问题,带教老师集中讲解、答疑,提出解决问题的处理意见或建议,最后形成较为统一的、正确合理的方案。第四,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估。实验教学评估采用各小组成员自评、小组间互评、带教老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第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由带教老师组织查房、讲课总结、教学质量点评、教学效果测评,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下一阶段的整改措施和方案。
1.3评价指标主要评价两组护生出ICU的成绩。成绩(一)主要包括护理基础理论、护理基本技能、护理实践能力3个部分。采用护理基础理论、护理基本技能测试,护理实践能力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两组护生的实习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护理基础理论测试主要测试两组护生经过实习教学后的护理基础理论水平;护理基本技能测试主要评估两组护生经过实习教学后在CPR(40%)、人工气道吸痰(30%)和GCS评分(30%)等方面的操作水平;护理实践能力主要评估两组护生经过实习教学后在护理查房(30%)、小讲座(30%)和个案护理(40%)等方面的护理实践能力。成绩(二)主要评估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该成绩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从护生自我评价(30%)、带教老师评价(40%)、患者评价(30%)3个方面获得。
1.4统计学处理对两组护生实习期间的护理基础理论、护理基本技能、护理实践能力、问卷调查结果等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概率以百分比表示,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习结束后,考核教师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对两组护生的护理基础理论、护理基本技能、护理实践能力进行统一考核。同时,就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在护生、带教老师和患者中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护生自我评价占30%、带教老师评价40%、患者评价30%。
3结论
可见,较之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一种更能促进护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教学法,有助于促进ICU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能更好地、更有效地提高护生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水平、护理实践能力。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比较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ICU临床护理教学”改变了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要求护生充分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搜索信息资料、主动收集病例、参与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教学等,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这与刘英、张振香,张传来、李红梅等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此外,“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ICU临床护理教学”为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包括CPR、人工气道吸痰和GCS评分等方面的护理基本技能操作,开展护理查房、共同收集病例、如何准备小讲座、讨论如何撰写大病历、如何应对个案护理等实习环节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模式和策略方法,有助于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有助于护生沟通交流能力以及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提高,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是吻合的。尽管“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ICU临床护理教学”有许多优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教师是否正确理解了合作学习理论的精神实质,是否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科学分组,如果不能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科学分组,那么各小组间无法实现公平竞争,也无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学习目的,从而无法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可见,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ICU临床护理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如何更全面地理解合作学习理论的精神实质,充分发挥它在ICU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优势,仍需广大临床护理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作者:张传来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模式
(一)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总目标。专业能力目标为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方法能力目标为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评估病例的方法以及使用评判性思维的方法;社会能力目标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等能力。
(二)课程设计。
1.设计思路。以真实的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紧密衔接的工作情境。每个工作情境赋以相应的工作任务,均以评估分析病例、协调分配护理工作、提出护理问题及实施护理措施为流程。(1)工作内容的选取。工作内容是以经过教学改造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来进行设定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收集临床各科真实病例,改编后每次课围绕一个或几个病例设计一个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又分为若干个工作情境,各情境串联起来即是一套完整的护理工作流程。以“老年结肠癌患者入院当天护理”为例进行简要介绍.(2)临床工作流程与工作任务对比。工作情境与任务的设计是完全基于临床实际工作过程的。当三个班次依次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后,即完成了一轮完整的护理工作过程。
2.组织与安排。每次课授课对象为一组,10-15人为宜。再将小组划分为3个班次:白班(5-7人)、中班(3-4人)、夜班(3-4人),根据病例需要调整人数。每次课4学时。首先由教师为白班学生提供白班病例资料,该小组成员讨论出应该执行的护理任务、如何协调分配任务等问题,达成共识后记录,白班学生分别照此执行。如:1人担任主班护士,负责信息录入、制作病历、处理医嘱、书写交班记录等;1人担当总务护士,负责药品及耗材管理;1人担当责任护士,负责入院介绍、床单位准备、书写护理病历、生命体征测量、各种治疗护理措施等;1人担当治疗护士,协助责任护士完成各项护理操作。4人各司其职,各项工作同时进行,完全模拟真实的临床工作过程。教师可以给予提示,中夜班学生在旁观察思考,同时对白班护士的表现以打分的形式作出评价。待白班工作任务完成后进行交接班,由中班学生完成中班的工作任务,依然按照“教师提供信息—讨论—分配工作任务—实施护理措施”的程序来进行。夜班学生的工作过程亦是按照此流程进行。在三个班次的学习任务均完成后,整个工作过程结束,教师对该次课作出总结与点评,约0.5个学时。
3.教学方法。整个工作过程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方法一主多元,即以病例分析法为主,综合运用引导文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4.考核评价。采用自评、组评、师评三方面评价,项目包括学习态度、专业技能、工作方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考核在本次课结束时完成。
二、小结
首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是在明确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将所学的各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串联成线,真正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学生对真实护理工作过程有所感悟,有助于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教学一体化”。其次,整个工作过程学生是任务的决策者、执行者、评价者,能够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激起学习兴趣与热情。再次,授课对象为大三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需要对临床环境有感性的认识和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此阶段开设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课程正是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外围到核心、从片面到整体”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遵循遗忘规律,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而每班学生人数较多,因此在小组分配、师资配备、病例编写上有一定困难,目前只在老年护理班开展了此课程形式,学生反响良好。如何在其他班级开展此类实训课程以使全体学生受益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作者:胡燕王红云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本人授课年级12级高职护理1班36名为试验组,其中男生1名,女35名,12级高职护理2班37名为对照组。其中男生2名,女35名,两组学生年龄在18-21岁,平均年龄为19.9岁。经比较,两个班的学生在年龄、户籍、性别、一年级成绩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二)方法。
1.授课阶段。授课时间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总课时44学时。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进度,相同的教学方法,同一时间由同一教师合班完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共73人理论授课。教学重点、难点一致,各种教学资源同时同步发放给学生。
2.作业阶段。(1)试验组:①认识概念图:课后时间约50min(第一次)。概念图由节点、连线和连接词组成。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4个图表特征[2]。主要介绍有关概念图的基本概念、类别及绘制方法,用图像式辅助工具(KeystoneConceptMap软件)进行绘图的操作程序,同时告知学生一些可供参考的教材、文献与网站。最后老师以已学过的内容展示1-2例概念图。②分组协作:试验组共36名,根据自由组合的原则,将学生分组,每组6名学生,各组经讨论后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学习任务分配和人员协调,负责将讨论、修改后的概念图提交。③安排任务:选择儿科基础的生长发育,新生儿疾病的新生儿黄疸及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6次教学内容做为课后完成概念图作业,并要求在相应的理论授课后一周内完成。④过程评价:教师将批阅后的概念图返回给学生,组长负责组织组内同学再讨论、再修改。最后老师随机抽取每组一名护生讲解合作完成概念图的思路、过程、感受。其他组学生分别以组为单位打分,平均得分即为本组护生一次小测成绩。附图为小组再次讨论合作完成的VitD缺乏性佝偻病概念图。(2)对照组:①准备复习题,包括选择题、概念题、简答题、病例题等。②布置作业,同步在生长发育、新生儿黄疸、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6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后完成。③批阅作业。④反馈总结。
3.评价工具。(1)问卷调查:在该课程开课前和课程结束后两组护生均填写第二军医大学姜安丽教授的《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3]。本量表共28题,由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3个分量表构成。其中自我管理能力10题,信息能力11题,学习合作能力7题。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每题得分1-5分。课前和课后共发放问卷各73份,回收率100%。(2)知识考核:采用相同的试卷和评分标准,在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实施理论考核。
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录入,采用描述性统计(如均数、标准差)、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现况进行描述,检验水准a=0.05。
二、结果
(一)两组护生授课前后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见表1)。试验组护生在授课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06.92±9.56,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两组护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试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88.89%,不及格率2.78%,对照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78.38%,不及格率8.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1.作业式概念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职学生有学习热情,但动力不足,自觉性不够,如果单纯听课,容易下课就走人,如果布置书面作业,也容易从书上照抄应付。老师将学习内容安排成课后作业:绘制概念图,让学生了解到“我有事做”,“我可以做”,“我必须做”,同时这项活动过程与内容无可复制,又激发学生思考“我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做得更好”。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作业式概念图能有效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概念图的制作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考与话题有关内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大脑中背景知识被激活的过程。在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学习中,通过概念图的制作,学生很容易把VitD的来源、VitD的代谢、VitD的生理作用、VitD缺乏的原因的背景知识理解和复习。概念图将背景知识可视化后,可以随时为学生复习、理解学习提供“信息”支持。
3.作业式概念图能促使学生有效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忙于记笔记,少有时间听教师讲解,或忙于听讲而无暇记笔记。概念图使知识可视化,又简洁而直观。在掌握了概念图制作的一般方法后,学生可以用来做笔记或用来整理笔记,从而抓住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结构,进而促进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书越读越薄。通过编写课后作业式概念图,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有效、高效学习。
4.作业式概念图能丰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概念图可以检测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及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而且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完成的概念图“作业”可以作为教师“形成性”评价的工具。6次作业式概念图完成后,学生可以有6次“过程成绩”。教学改革不仅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应强调了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作业式概念图可以丰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5.作业式概念图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试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达88.89%,授课后试验组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概念图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工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老师在批阅、点评概念图时可以更客观的评价、分析学生学习中有欠缺的地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提高教学效果。
6.作业式概念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概念图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国内外护理教学领域中也广泛应用,已有不少研究表明,概念图是评估护理教学,评价护理学生学习效果的优良工具[4-5]。但在实际实施中还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尽管针对高职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特点,我们将概念图的教学设计为完成课后作业式概念图,仍有部分学生反映概念图制作难度大,还要有计算机基础,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完成概念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劳动,挤占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有个别学生一开始热情很高,越往后越“无所谓”的态度,让组长有单打独干的感觉。再者课后作业式概念图教学,老师需要有大量的时间做课前的准备,课后的评价,而目前儿科老师授课量普遍比较多,工作任务繁重。因此全面实施课后作业式概念图仍面临不少困难,实施中应注重学生的客观、全面的个体评价,尊重学生的创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地发挥概念图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另外对于学习成效的评价,本次教学中学生数的样本较少,完成的概念图也只有6次,有一定局限性,这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施中不断完善。
作者:姚跃英李黎明田忠富单位: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1.1专业能力
临床实习阶段护生主要进行基础护理的实践,同时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专科护理进行学习。临床护理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知识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护理知识,并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护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用医学术语对病情进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指导护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充分的评估并给予治疗处置、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药物相关知识宣教等。
1.2教育教学能力
实习过程中护生要接触丰富的病例,了解前沿临床知识。临床护理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典型病例和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互动的讲解,对护理技能操作进行详细示教。学生入科前,各临床科室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根据核心能力培养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进而制定入科教育、教学查房、业务讲座的内容。这就要求临床护理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应用多媒体的能力等。
1.3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沟通能力、亲和能力等。当前医疗市场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更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9];实习护生自身存在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基础知识及临床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护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实习过程中遇到繁琐的实际工作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挫折感。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教师要有较高的领导能力,才能带领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良好的沟通和亲和能力,有助于临床护理教师与护生的沟通,及时发现护生的心理波动,并疏导护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护生对专业工作的认同感;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指挥能力,能使临床护理教师合理安排日常护理工作和护理临床教学,实现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共赢。
1.4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临床护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制定教学目标、重点,结合临床工作和教学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面对患者及家属对实习护生工作能力的质疑和维权。这就需要临床护理教师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公平、公正的评估护生的工作;对日常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有敏锐的判断力,合理安排协调日常护理工作与护理临床教学的关系,避免护理纠纷发生。
2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实习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实习医院建立护理教研体系专门负责实习护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医院自护理部到临床科室分别设立内、外、妇、儿、五官等护理教研室,设置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并设立教育学院对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全程监督。医院制定教研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护生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估制度等,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相关管理和培训。
2.1定期业务培训
实习护生入科前,有教学任务的临床科室,按照实纲要求制定本科室的实习教学计划和具体内容、题目,并上报教育学院统筹安排。实习教学计划和内容确定后,在护士长支持下由教学秘书组织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分别准备具体的教学内容。临床护理教师作为临床护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为护生提供前沿的临床知识,但综合专业理论知识、人文学科知识不足,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缺乏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突出的、系统的、互动的讲解能力。因此实习医院和科室定期组织临床护理教师进行专业和教学相关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各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均应按照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实习带教,规范入科教育、业务讲座模式,规范实习护生考试及评价模式。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更好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合理组织教学,更好地传授临床知识。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直观,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灵活多样的展现给学生,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及多媒体使用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熟练应用于授课中。科室常用技术及最新进展培训,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好的适应临床教学的要求。
2.2合理应用评价体系
定期沟通反馈,提高领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习医院根据护理实习教学要求建立评价考核制度,不定期组织护理临床教学专项检查,了解护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征求护生对科室及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对实习护生的工作评价,及时发现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教学专题讨论会,组织各科护士长、临床护理教师代表、护生代表参加,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强化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意识。通过师生之间的反复沟通和教学信息反馈,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树立威信,提高领导能力。通过对临床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通过接受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相关能力培训,积极参与临床教学实践,通过与实习护生的全方位沟通及对临床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临床护理教师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在本实习周期结束后,采用无记名自评答卷的形式对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通过参与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四大方面均不同程度获得了提高。说明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师生双方都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护理临床实习的规范化管理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杨希 单位: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
1教学准备
1.1确定教学任务,并分解为各站点的子任务“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护理”为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所有理论课结束后的实训教学内容,课时为2学时,且此前学生已经学习过鼻饲管及胃管的操作技能。确定教学任务后,在不同的教学空间里分3个阶段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某项技能,最终完成该项任务[4]。教师备课时吃透教材、选取临床实例,将“临床工作情境”构建成为“学习情境”,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已有理论与技能基础,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将教学任务“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护理”分解成各站点子任务(见表1),以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轮换到一个站点时能够重点关注子任务的解决,而非以往教学中强调掌握所有重点、难点。各个站点的子任务又有部分内容相互重复,学生在各站点轮换中既完成本站子任务的建构,又对已经完成的子任务进行重构,在这个重复过程中逐步发现自身不足或指出他人不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信息的解构与重构,更好地实现生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2场地准备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空间,站点安排既方便学生在各站点之间轮换,又有利于教师观察、监控各组学习活动。每张操作台配备5~6张坐凳,治疗床均配备治疗车及床头柜。实验用物统一放置,由学生自己选取、准备。实验场地的具体安排及站点轮换路线见图1。
1.3学生准备教师提前向“站点式”学习组学生说明要求及考核评价方式,学生自行分组,每组5~6人,每人备好纸笔,确定组长。
2教学实施
第一阶段(约15分钟):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电教片,教师示教、讲解操作要点。第二阶段(约60分钟):学生在实验室分组,站点轮换,教师巡视观察。教师建构学习情境、学生分组进入站点学习后,每10~12分钟进行站点轮换,教师在各站点间巡视观察。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5]。建立多边型教学关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促使小组成为相互依赖又分工明确的团队,达到学习效果最大化。教师通过建立和谐、民主、安全、信任的课堂心理环境来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参与水平,包容学生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鼓励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同时突出生生互动的重要地位,两项操作练习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子任务也由学生讨论后共同完成;在组内练习出现争议或站点轮换超时等情况时,组长及时进行沟通解决。在这个阶段,教师以“导”为主,学生以“演”为主,改变以往教师自导自演、学生各自练习的模式。第三阶段(约15分钟):抽查考核,检验学习效果。站点轮换完成后,教师在各组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要求其完成站点任务,所有学生共同参与考核评价。本着“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原则,考核评价不打分,只评价其优缺点,为其查缺补漏,教师对其任务完成情况以等级进行评价,并且该等级为其小组所有成员的共同评价结果。结果发现各组抽考到的学生都基本能够完成考核任务。这样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使得评价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同时也更重视过程性评价而非以往单纯以期末技能考核成绩为主的终结性评价。
3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效果评价反馈
由于国内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效果评价相关研究不甚成熟,因此借助德国护理教育中常用的效果反馈图加以改良,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见图2、图3)。教师将其画在教学白板上,告诉学生填写评价的方法,如课堂气氛温度计表述为“36℃正常体表温度———气氛一般,没有调动积极性;30℃———有点冷;25℃及以下———气氛冷清,没有兴趣;40℃———能够激起学习兴趣;50℃———气氛很融洽,愿意进行练习;60℃及以上——气氛十分活跃,主动参与学习”等。重点及难点、教导方法以百分制计算,教学效果由学生个人进行评价。教师将其置于教室门口,学生在课间、下课时自行填写,教师不参与也不干预,仅在下次课前收集反馈评价以促进教学。学生很快接受这种评价方式,结果显示:(1)传统教学对照组的课堂气氛主要集中在25~36℃区间,明显低于“站点式”学习组的50℃以上区间;(2)传统教学对照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低于“站点式”学习组(见图3)。学生亲身感受到教师重视并尊重其意见,增强其“向师性”,在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4讨论
4.1“站点式”学习法的优点该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尤其适用于实训教学或理论课的复习、总结。在各站点任务驱动下,更好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每个站点既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次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够更好地突出重点、难点。站点的分散能够有效解决时间、空间、实验用物不足等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增加了组内各成员的沟通,形成目标一致、相互依赖的团队,促进个体主动学习,使学生个人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知识综合能力以及部分学生的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在矛盾冲突的解决中渗透了评判性思维的训练,进一步培养了护士核心能力。
4.2“站点式”学习法的缺点及解决方法(1)当各站点任务完成进度不一致时,轮换时会出现“交通堵塞”,主要与各站点任务本身的难易程度以及各组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同有关。解决方法:任务设置难易程度应合理、平均,分组时应考虑学生个人基础,尽量做到组间均衡,避免“强者恒强、弱者愈弱”,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师对各站点的监控程度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影响,关注度高的站点学生往往更加积极主动,因此教师应在巡视观察中进行适当调节。(3)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标准与教师的期待有差距,主要与双方对任务的理解不一致有关,因此教师设置任务时应尽量明确,同时向学生说明清楚,并在随后的监控中适时进行干预、引导。(4)将操作流程进行“站点式”剖析,虽然可将重点、难点突出,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弱了学生对操作整体性的重视与认知,可能会造成其理解的片面性。解决方法:仔细研究各站点任务的设置以及连贯性,并且以课后开放实验室、学生自行练习完整流程的方式进行弥补。
4.3教师应对角色转变的策略及建议教师应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转变以往高高在上的“专家”角色,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站点式”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能够依靠自己及团队的力量完成各站点任务。当发现学生错误后,尽量避免直接纠正,先让组内成员进行判断评价,然后对其中没有发现的问题进行补充说明,这样既能避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体验正确及错误方法的不同效果,自己寻找答案,自主地对知识、技能进行建构、解构和重构。“站点式”学习法要求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在师师互动中准确把握学情,灵活调节课堂节奏,科学设置各站点任务,提高教学水平。
4.4构建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教学评价体系效果反馈图虽然形象直观、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且方便灵活,其关注指标(即坐标名称与单位可调换,如纵轴“小组活动成果”、横轴“个人在小组中的作用”)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调整,以帮助教师快速进行课堂调节,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但由于关注点集中,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不能全面评价教学效果。因此应进一步研究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效果评价,构建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考核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内容涉及角色模拟、团队协作、语言沟通、操作技术及应变能力5项,结合组间评议和教师评议,最终给出期末实验评定[6]。同时加大过程性评价所占比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作者:李莹单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1资料与方法
1.1教学内容(1)手术器械的认识。对于手术室使用的各种器械包、特殊器械等进行拍照,讲解手术开台前各种类型器械包的准备、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特殊器械及使用方法,如各种血管夹、特殊缝线的规格及适应方法等进行讲解,并贯穿到实际应用中,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的目的。(2)手术部位的解剖。利用图片及文字向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例如腹股沟管的解剖、甲状腺的解剖及子宫卵巢输尿管的解剖等,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在手术之前对于手术部位有清晰的感性认识,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独立的完整中小型手术的上台配合[8-9]。(3)操作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手术正确体位的摆放、正规的手术配合示范等。除了进行多媒体教学及实际临床操作训练外,鼓励学生多观摩不同类型的手术过程,感受手术的氛围,多看多问,形成手术节奏感,与手术医生达成默契,在实践中学习并成长[10]。(4)规章制度及手术核心制度的学习。建立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深切认识到手术中任何小小的疏忽都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并配合各种正、反面教材讲解使学生对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及手术核心制度深埋心中,时刻树立安全意识。(5)教学幻灯片的制作。制作精良的幻灯片,结合既往传统的带教经验,将首次进入手术室人员易犯的错误一一总结,并结合手术室护理学的发展进步,补充前沿教学内容。通常将手术室的布局、流程、人员着装的要求及无菌操作的内容等制作成实物与例图结合的幻灯片,对比进行讲解,利于学生的理解[12]。同时将无菌静脉输液术、导尿术及洗手方法,巡回护士的术前、术后工作等各项内容制作成视频内容,针对每堂课程的内容,于课程结束时进行播放及讲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形成整体的理论体系,使其在实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并掌握。
1.2教学计划统一制定教学进度一致的教育内容,进科第1周由总带教老师进行进科宣讲,熟悉手术室的布局,进入手术室的流程,熟悉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各种器械及使用方法;第2周由小组实习老师带领观摩手术过程,学习洗手、导尿及输液等简单的操作,掌握无菌操作规范,学会管理无菌器械台;第3~4周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上台配合完成中小型手术;最后1日进行出科考试。
1.3教学评价出科考试分为理论与实践考试,各占50分,最后相加为总分。共分为优秀、良、中等、合格及不合格5个等级,同时学生无记名投票对带教老师进行打分,同样分为优秀、中等、合格及不合格5个等级,由总带教老师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两种教学方法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入组学员经多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授课后对其学习效果进行比较。(1)采用两种教学方法比较护生出科前的考试成绩,多媒体教学法成绩优良人数明显多于传统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98,P<0.05)。(2)护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学法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17,x2=22.66;P<0.05)。
3结论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其形式灵活、内容生动,能够较少的重复教学流程,即开即学,从而对于手术室护理的教学达到双赢的效果。鉴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实习同学进入手术室之前往往是抱着好奇、紧张的心态,多媒体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实习同学对于手术室实习阶段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在实际接触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之前,能够对于即将面临的新环境和新任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提前熟悉手术操作的流程、手术器械及手术过程,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提高了专科手术带教的质量,缩短学时,从而极大提高手术室的效率及外科对于手术室的满意程度。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以来,实习护生对于实习任务的完成有了极大地提高,明确了学习方向,并很快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尤其对于手术室的操作流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掌握良好。在大力推广这项优秀的教学技术的同时,对带教老师及科室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实习护生真正做到教学合一,在实践中成长。
作者:李铁军张海燕陈鹏尹冰郭书芹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教学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PBL护理教学授课的效果
在运用了PBL教学方法进行一段时间的心内科护理的教学活动之后,通过教学成绩统计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表示在运用了PBL教学方法后,以前觉得无从下手的心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现今突然找到了学习的切入点,学生能够根据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典型病例进行相关知识的链接和组网,让学生对心内科护理知识开始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意志,让学生意识到心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并不困难,是可以学会的,从而愿意投入到心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实践中来。
2PBL护理教学授课的体会
2.1运用PBL教学法的优点
2.1.1提供给护理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氛围在PBL教学方式的影响和指导下,学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其他学生进行护理知识的交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空前提高,提高了心内科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
2.1.2认识护理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P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基于同一个典型病例进行病例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合作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P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都能合理的利用最先进最全面的护理知识资源,在雄厚的病例相关资料的支持下进行典型病例的护理知识讲学,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能够脱离学生理解能力和病例相关资料的缺乏限值,进行不受限制的护理知识教授,学生也可以在雄厚的护理相关知识的支持下,对教师的典型病例护理知识教授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心内科护理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2.2运用PBL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2.2.1实际的问题缺乏系统性在P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心内科护理专业知识的教授,都是通过一个个典型病例进行的,相关的知识体系都围绕着病例来展开和构建,所以在这样的形式下教授出来的学生,对于心内科护理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都较强,但是对心内科护理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学科认识。
2.2.2对环境要求较高PBL教学方式要想高效的实施,就一定离不开相关系统的支持,这些支持系统包括学生网上查询资料的大型电子阅览室、学生查阅藏书需要的大型图书馆等,PBL教学方法对这些教育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这就导致了PBL教学方法应用的成本上升,很多地区学校因为教学环境的限制无法开展PBL教学活动,或者导致PBL教学方法的应用达不到设计的效果。
2.2.3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在PBL教学方法指导下的心内科护理教学,是围绕着问题来进行的,所以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形式,就是学生的资料搜集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基于典型病例的护理知识交流,这一形式下学生的学习表现只有教师通过观察得出的感性结果,整个教学环境中缺乏一个量化的评价环节,导致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缺乏评价依据,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有效的评价,影响了学习活动的管理效率。
3结论
PBL教学方法,在心内科护理知识教学活动中,极大的提升了护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护理课程的教学效果,经过护理教学实践的验证,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扬长避短的教学应用。
作者:周春喜邱燕华单位:台州护士学校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结果
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发现:调查对象共有526名,而526名(100.00%)学生均认为中医护理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不够全面、教学方式不够理想。其中,有117名(22.24%)学生还希望学习中医饮食及情志护理知识,有231名(43.92%)学生希望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有97名(18.44%)学生希望学习中医美容知识,有81名(15.40%)学生希望学习经络腧穴知识。具体数据详见表1.
二、讨论
根据本文的调查显示,所有的学生均高度认可了中医护理课程,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认为现阶段的中医护理课程内容不够全面,教学的方式、手段不够新颖,因此,中医护理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下面将根据中医护理教学现状,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大力扩展教学内容在《中医护理学》课本设计中,多增加养生保健、中医美容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单元,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护理学习兴趣,以便学生更为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2)改变教学方式传统式教学方式是以课本、学生、教师三方面为主,老师将课本中的知识通过黑板的模式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也并不能更为全面的理解课本中的内容。因此,教学方式上的变更是势在必行的。例如:教师准备更为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像人体针灸模型、多媒体播音系统、按摩床等,教师在一边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利用教学工具进行更深一步的讲解,如:护理操作性动作示范。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还使得教学形式更为直观和形象。
(3)改善教学环境。高职院校应专门为护理系的学生建立实习基地,并与医院模式相结合,形成新型的院校联合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充分学习了理论基础知识之后,将其分配至实习基地,给予临床实习。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护理能力。
(4)转变教学观念。传统式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观念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应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多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古板知识给学生,这样的做法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传授中医饮食护理的同时,教师可以围绕着学生常见病症进行讨论,并和学生一起制定出具体的饮食调护方法;在普及病症原理和中药知识的同时,可以引用书籍或电影中的病亡片段创设教学情境,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因肺痨而死,这说明了中医中的“忧悲伤肺”原理,那么,若在林黛玉发病初期,该用哪种中药进行调理才更为有效呢?这种创设性问题的抛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整节课堂的活跃度。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中医学护理课程中,应逐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将中医药的传统文化知识与实用的中医技术融入其中,才能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护理人才。
作者:铁静丽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1实际案例
某县级医院在2010年扩大规模后,急诊部需招聘一批新护士,急诊护士长决定从来医院实习的护士生中选择,并培养一支新队伍。为尽快使实习生适应岗位,面对急诊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更好地处理,在护理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法,通过紧急预案演练锻炼护士生的实践能力。护士长先介绍了急诊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性,对患者生命、医患关系、医院利益等都有着直接影响,且此类事件不断增多,所以实习护士应掌握应对之策。从实习的75人中抽取了男女各20人,分为A、B、C、D4组,其中A和B两组为采用角色扮演法的实验组,C和D两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
2应用分析
首先,角色扮演法很受欢迎,整个演练过程顿时活跃起来。当实习护生听所要模拟真实情景时,内心的喜悦和紧张难以掩饰。兴趣和氛围是教学中的前提因素,兴趣是就个人而言,氛围则是相对群体来说。在抽中的人中,有的想扮演患者,有的要扮演护士,纷纷摩拳擦掌,以待大展身手。当然,扮演护士的实习生要能够根据病人临床反应对其病情做出初步判断,然后通过检查询问,选择相应的急救措施。
而扮演患者的实习护生因为要表演,所以必须熟悉各种病症。活动参与者为此提前做足了准备,对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急救流程等都熟悉掌握。相比之下,C组和D组则主要是被动接受护士长的理论传授,很多实习护生都觉得没意思,注意力不集中。
其次,角色扮演法为护理人员带来最真实的感受。演练开始了,实习护生分组进行表演。A组有3个男生、2个女生扮演车祸伤亡人员,有的呼吸困难,有的严重骨折。另外3个实习护生则扮演护士,对其进行急救。严格按照专业流程检查、抢救、记录,也包括肋骨骨折处理、心肺复苏等基本操作。护士长和其他实习生则仔细观察,对其可赞处及不足之处加以记录。虽然是模拟,但演练氛围逼真,而且是在众人面前实际操作,有的实习护生由于紧张会双手抖动,有的实习护生会漏掉一些步骤,也有实习护生临危不乱、动作熟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如患者多而护士少时,患者心理非常急切,护士除了专业技能,还应做好心理抚慰工作。而C组和D组虽然理论知识很熟悉,但缺少实践经验,不能真正了解患者的心理,遇到突发事件时,也不能很好地解决。
此外,角色扮演法提高了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对护理人员来说,与患者沟通极为关键,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实际中有些患者脾气古怪、性情执拗、不好相处,护士很难与其沟通,对患者病情十分不利。这时护士应换一种沟通方式,尽量顺着患者并逐渐予以感动。良好的沟通可使患者按照医师嘱咐按时服药,心理开导有助于患者康复。在演练上,扮演患者的实习护生可以说是类型齐全,这对扮演护士的实习护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但这些情况在实际中十分正常,实习护生必须学会适应。
最后,角色扮演法使实习护生对急诊突发公共事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针对此类事故,医疗技术水平在其中固然十分重要,但也涉及其他诸多方面。如护士的急救意识、时间观念、团队精神等。在演练实践活动中,实习护生都亲身体会到与时间斗争的感受,强化了每个人的急救意识。面对现场的紧急状况,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是一大考验,必须保持沉着冷静,从全局着手,有条不紊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在演练最后,护士长令其他实习护生针对刚才的表演做出评价。这其实也是对实习护生综合知识的考验,如果是外行人,相信不会看出什么的。护士长综合实习护生的评价,加以添补,将表演中的不足之处提示给实习护生,以便日后纠正。
3结束语
4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显示,A、B两组的理论和实践成绩都在90分以上,很好地将理论知识用到了实践中。而C、D两组的理论成绩较高,在85分—90分,但实践成绩较差,平均为76.5分。可见,角色扮演法在应对急诊突发公共事件护理教学中是很可行的。
作者:陈莉单位: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
1手术室SOP在外科护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1结合课程教学需要,深入临床实践根据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课程教学大纲和临床外科护理工作需要,将操作项目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外科护理工作直接相关的外科护理基本操作,如外科洗手、无菌物品传递、备皮、换药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另一类是与外科疾病护理有关的技术操作,如胃肠减压、胸腔闭式引流等,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在临床实习阶段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结合课程教学需要,我校选定外科手术室的护理技能部分为主要教学改革内容。我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项目建设的契机,将相关专业教师安排到某三甲医院手术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以手术室护理技术为中心的临床实践。
1.2制定常见手术室SOP,完善外科护理教学专业课教师通过深入临床实践和咨询有关专家,根据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每项操作的目的和要求,制定了统一的操作程序和标准。如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外科洗手、穿脱无菌手术衣、戴手套、术前无菌准备、术中配合各项技术、术后器械敷料的整理等。
1.3完善外科护理教学设施,提高指导教师水平为进一步深化外科护理教学改革,与临床保持一致,我校在原有手术室实训单元设施的基础上更新实验用物(如刷手用物、手术衣等),添置各种外科操作器械和必需品,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外科护理操作设备管理制度,为开展外科护理技能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此外,除安排专业课教师临床实践外,还要求带教教师每次授课前在主讲教师的组织下进行集体备课,以明确操作目的、内容和要求,统一操作标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操作水平。
1.4转变实验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外科护理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即教师要转变依赖教材、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教学中心转为满足临床及学生需要,在了解临床及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在改进教学模式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增加操作课课时,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练习和思考,课后开放练习室,准备充足的操作物品,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巩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外科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1.5增加情境设置,开展案例讨论式教学在应用手术室SOP开展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设置和案例讨论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参照临床手术室工作将教学内容分解成相对独立的环节,列举常见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过程,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手术者、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在仿真手术室中创设较为真实的手术情境,学生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学习和掌握手术室各项操作技能。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学习和思考如何挑选手术器械、敷料以及打包,术前准备等。要求学生操作规范、符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按各环节考核标准给予评分。通过情境设置和案例讨论为学生营造较真实的手术室环境,突出手术室护理技能的专科性、实用性。
1.6加强考核与反馈考核是检查学生掌握各项外科护理技术情况的主要手段。为加强考核的力度和时效性,在学生每次操作课后,安排1~2周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同辈辅导,然后进行考核。考核时,每项操作包括理论部分和技能操作部分:理论部分有1~2题,主要考查该项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占总分的20%;技能操作部分占总分的80%(考核标准为:素质要求10分,操作准备10分,操作流程60分,用物及终末处理10分,理论提问10分)。考核后,教师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学生,并提出改进意见。
2教学效果评价与思考
外科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和护理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外科医疗知识为基础,充分运用基本护理技术进行的应用性护理工作[7]。实践证明,外科护理中手术室护理技能部分采用手术室SOP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手术室护理技能,培养核心职业能力。此外,重视和加强学生外科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和培养,能提高学生外科护理操作水平,增强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临床工作的适应性,满足临床需要。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课教师的临床实践,将更多临床新技术应用于护理教学,促进外科护理教学改革。
作者:孙晓敏张正宝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
1教学效果评价
1.1实验组评价方法本次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及教师总评3个部分。组内互评主要针对学生出勤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表现进行评价,可在任务学习之后进行;组间互评及教师总评均为现场评价,包括口头点评与评分表计分。采用校内自制的评分表,从服务态度及发言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总评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服务意识、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水平、关键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4]。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及教师总评分别占30%、30%和40%,满分100分,以小组为单位计分,占个人总成绩的40%。
1.2评价结果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发放自制的问卷进行相关调查。发出问卷64份,收回有效问卷5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2%。
1.2.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多个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在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组合作、沟通交流、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4个方面均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有促进作用。认为对小组合作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占71.2%,认为对沟通交流及自主学习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分别占69.5%和57.6%,认为对独立思考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占54.2%,具体见表2。
1.2.2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及最后阶段的点评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绝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表示满意,对教师的指导和点评的满意率分别达到89.8%和67.8%。说明教师在整个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依然是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具体见表3。
1.2.3学校的硬件设施尚不能满足目前教学改革的需求表3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实验室设备,还是学校图书馆资料、网络等信息资源,均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学生对网络使用的不满意率高达100.0%。
1.2.4两组学生阶段学习结束时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4)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讨论
循环、消化章节涉及临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只有护士对这类疾病判断准确、处理及时,才能配合医生的治疗。学生的沟通能力一直是薄弱之处,在本次学习任务的设计中,交流的内容有询问、宣教、指导、示范、治疗解释等,基本涵盖了临床护理工作中所有的护患沟通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2.1明确任务要求学生准确领会学习任务,并在任务的要求下自主完成理论部分的学习。如果学生对任务不理解或理解有偏差“,驱动源”就无从谈起,还会影响学习效果。
2.2完善配套设施本次课约1/3的时间在实验室进行,首先,要求有足够的场地及设备来满足学生的练习和讨论,例如仿真内科病房要有心电监护仪、超声雾化仪、氧气瓶及吸氧管、静脉补液设备等;其次,实验室要有方便学习小组学习、讨论的桌椅板凳,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配置电脑,以便学生随时查找相关资料;再次,实验室应对学生开放,满足学生课外练习的需要,使学生能自由安排课外练习时间。
2.3及时监督反馈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反馈调节工作是关键,也是保证学生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不容忽视。教师事先安排小组长做好每次小组课外学习的记录,包括学习内容、参加人员等,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指导,观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与教师应保持联系,有问题及时请教。
2.4健全评价机制评价反馈既是对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也是促进学生完成任务的驱动力量。将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健全评价机制。以小组为单位计分,由于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挂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在积极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不仅主动向教师提问的次数增多,且提出的一些问题也较有深度,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自主学习有促进作用。
作者:范亚平肖芬芬单位:潮州卫生学校
1教学应用
该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分为4个步骤。步骤1:讲授泌尿系统结石时,教师先用图片或录像展示泌尿系统的解剖生理结构,讲解结石的病因、病理。步骤2:向学生展示自制教具,介绍教具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教具。步骤3:通过提问、主题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泌尿系统结石可能存在的临床表现、不同大小的结石对机体的影响及治疗方法,并分组汇报。步骤4:教师根据学生操作和讨论情况进行补充和释疑。
2讨论
2.1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自制泌尿系统结石模型教具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1)注射器和细管,这些材料在实验室随手可得,在胃肠减压或基础护理实验后可以重复使用;(2)各种大小不等的米粒、豆子等,这些材料在生活中也容易获得。
2.2辅助教学,让讲解生动有趣对教师来说,自制教具的使用大大方便了课堂讲解,使抽象概念变得具体生动,使难点简化,既增强了理论的直观性,又增强了实验指导的针对性,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
2.3引导学生动手,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演示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听讲或观看的状态,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兴趣不高。借助这种简单、直观的教具,在做中学,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机会,并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4]。
2.4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变革与创新时代的发展对教师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转型势在必行。传统教学是“授人以鱼”,而现代教学中需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即“授人以渔”,更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6]。自制教具能让教师的讲解更形象生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作者:韩晓玲张建红单位:首都铁路卫生学校
1模拟教学在国内外护理教学的研究
1.1模拟教学在国外的研究进展
目前模拟教学在国外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广泛,美国1/3以上的医学院拥有模拟训练中心。1999年Morton提出建立模拟人实验室,该实验室提高了学生模拟教学法的使用率,促进了模拟实验室的临床设置和护理学校的合作关系,验证护理能力和调查研究模拟教学方式的成果。Mehnay等2002年在美国组织了一项关于ECS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的调查研究,所调查的34所护士学校和6个模拟教学中心都将其应用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培训之中。美国医学教育科技公司(METI)研制的一套ECS系统,可用于急重症护理实践教学。美国1994年—2001年开展了职教育的STW(school-to-work)运动,2001年开始,在STW的基础调整为STC(school-to-career)运动,STW和STC的核心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临床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提供基础。目前儿科护士接受培训不足,儿科急症医学模拟作为一种医学学习者管理儿科的方法,通过小儿仿真培训的研究,增强现有的儿科培训课程,提高了复苏技能和专业知识。高保真模拟是一个创新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善学生入学教师短缺和有限的临床网站等问题,使教育把重点放在期望的内容,教多重目标。在急诊科室,要求护士有利用合适的操作资源并迅速决策的能力,如一个内科医生问诊病人的同时干预措施开始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病人的康复和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有临床经验的急诊科护士认为模拟训练增加急救的自信心,增强评估和治疗的准确性,并提高护理质量。在本科护理教学中,模拟训练被用来教导和加强基本的评估技能,它提供学生在安全和可控制的环境中诊断和治疗临床病例的机会,利用设置临床中不可能出现的“标准化病人”评估护生的临床应变能力。
1.2急救模拟教学在国内的研究进展
我国临床模拟教学起步较晚,2004年初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率先引进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HPS)和ECS在我国开展急诊医学高仿真模拟教学工作[18]。2006年桂林医学院[19]购置了ECS并用于设计临床实践案例用于教学,应用于临床技能考核,改变了医学教育的现状;第二军医大学[20]于2008年从美国MedicalEducationTechnoliesInc(METI)引进ECS,并对教师进行操作培训,初步将ECS应用于胸外伤实习教学中。国内研究应用ECS情景模拟法,改变了以往“专家讲课为主+单项技术操作联系为辅”的培训方法,目前采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训练+录像分析总结”模式对护士进行培训。彭美娣等研究ECS在创伤性休克护理综合性实验的应用,设计教学案例,学生模拟演练后,教师进行录像分析总结,培训后学生的理论成绩提高。郎雪南等运用ECS开展体验教学,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覃红桂等应用ECS结合情景教学法应用于骨科急重症护理教学,创建了开放性骨折、骨盆骨折、复合伤疾病等病例,通过培训前后理论成绩比较和学生对该方法的满意度,缩短了理论知识与临·263护理研究·2015年1月第29卷第1期下旬版(总第491期)床实践的距离。黄伟青等应用ECS仿真系统设计了适应中国医学生的学习软件,开发适应于教学的急诊医学病例。赵嘉等应用ECS结合情景模拟法对岗前护士培训,研究显示应用ECS培训的护士考核成绩高于应用传统培训法的护士的成绩,提高了新护士的护理综合技能,为规范新护士岗前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王建荣等研究有效的培训模式包括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及方法、考核要求等4部分,培训模式能否有效落实是直接决定培训质量的优劣。
2模拟教学的病例设计
2.1脓血症
通过脓血症机构的协议采取合适的措施,开放静脉通路,吸氧装置打开,抽血做实验室检查,模拟装置通过每一步干预及干预的时间长短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反应。每一步机器都会反应,如果关键的一步没被实施,模拟装置会出现恶化指证,所以需要护士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此时教师可以观察护士在没有提示下的处理问题的反应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2.2心搏骤停
适用于训练的反应对低频临床事件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住院期间心搏骤停。所有的实习生在初始的气道管理技能测试,然后被随机分配接受立即或延迟的个性化培训。使用ECS模拟器初始气道管理分为具体的分析步骤一步成绩和总成绩均记录初始每个实习生和10个月后的气道管理技能培训实习生重复测试实际病人的气道事件得分。实习生在实际初始气道事件显示了优异的临床表现的直接观察,使用ECS个性化培训实习生是实现初始气道管理技能提高,并转移到真正的病人床边的一种有效手段。
3临床护士工作的性质和核心能力要求
护理工作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晚熟性,护理人员的成长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得以实现。临床工作经验少、危急症的观察能力差、急危事件的处理能力差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面对病人突发的病情变化或意外事件时,不能及时发现,不懂如何处理,且存在胆怯和焦虑心理,抢救配合忙乱无序,急救技术不熟练,不能保证有效的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评估与干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领导能力、跨文化护理能力、教育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其中特殊岗位如ICU护士还包括掌握和运用ICU设置与管理的能力、掌握和运用对危重病人护理的能力、掌握和运用对专科技术的能力、教育与培训的能力。护士核心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讨论
模拟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基础动手能力有关。一部分学生可以自信地完成操作,另一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的提示,使其积极参与进来,进而增强其动手能力和自信心。每项操作的时间过短,3min换一种疾病状态,学生只有先按暂停键,演练后,再继续开始才能操作。因为时间短,学生无法胜任,经过暂停后模拟教学的合理性和实际性被削减了。在模拟教学中学到的技能是否真正应用到临床实践还有待研究。
5小结
Bener指出能力是在特设环境下达到一个在现实中理想的结果。为了促使护士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4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得以提高,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护理人员的培训应该包括医院所有层次护理岗位人员,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管理者要考虑到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岗位要求、护理人员个人具体的学习需求来进行培训,才能达到培训目标。技能考核提供了一个安全不变化的环境护士提前准备好回答问题和准备用物,不能作为评价护士能力的标准,运用急救模拟人评估急诊护士的能力是未来的趋势,老师应该针对不足的技能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效率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白井双祝贺马新利段萍史媛媛吴淑华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1实施方法
1.1建立并严格执行带教资质准入制度,积极培养“边缘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是临床教学的主体之一,其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高素质的带教老师是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关键,因此建立并严格执行带老师的准入制度,对于提高本科室的教学质量有不可估量的效果[3]。对于一个带教老师的准入必须经过1~2年的教学培养和考察并通过严格考核合格才可录用。同时大胆培养并任用本科室具有教学热诚和爱好的年轻带教老师也是一种特殊的准入方式。对带教老师准入的总体要求是:六分专业、八分用心、十分投入。对于不愿意付出、没有教学热情的高年资护士和高龄带教老师,可以考虑不继续任用或换选。对于尚未符合带教资质但具有培养潜质的带教老师,可理解为“边缘带教老师”,对于这部分群体,应积极的培养和鼓励,在培养和考察期间可以适当安排少量教学任务,或进行一对一帮扶带教。
1.2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急诊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并强化“以问题为基础”(PBL)的床边教学法,该教学方法以提出问题为切入点,对问题进行展开讨论,引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理论和实践,从而更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4]。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将临床现实病例与理论相结合,在床边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主要护理措施等相关知识。以问题为基础和导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将护理问题和学生疑惑在病床旁进行详细剖析。同时每天对所接诊过的病例布置相关的护理问题,次日与老师一同探讨,以到达教学相长的目的。
1.3做到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对于无故迟到、早退、旷工,无视科室纪律的学生给予严重批评警告。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流程进行护理操作,遵守无菌操作、消毒隔离等原则,并且要求带教老师严格做到放手不放眼,把教学和护理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做到人性化管理,作为老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负责和管理,包括学习、生活、心理活动、身体健康等方面进行关心照顾。严格训练他们从小事做起,将小事做好,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1.4详细制定并严格落实符合科室特点的教学计划根据急诊特点为学生精心制定一份具有严谨的、专科特色的和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涵盖本科室常见特色病种、常用护理操作和基本急救技能的学习内容。该计划应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评价性,同时教学计划应条目清晰、一目了然,宜精不宜多。每位带教老师必须熟知每周计划内容,在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每周应严格按照带教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如有特殊情况无法完成的应顺延到下周继续完成。教学管理者应不定时抽查老师对带教计划的熟知情况,并从学生角度抽查老师对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提高带教计划的执行力,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对于不能够按时完成的老师应对其进行督导和督促。
1.5合理、有效安排学生的入科宣教工作学生入科前,教学组长提前告知相关的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做好迎接和入科宣教准备。护士长、主管教学的副护士长以及教学组长共同参与护生的入科迎接并进行全面、系统的入科宣教工作,以便使学生的教学工作全面铺开。此措施使学生快速的适应科室的工作特点及流程,大大的降低了可预见性护理差错和职业暴露的发生几率。入科时由老师示教1~2个本科室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或急救技术,要求他们反复练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同时安排学生一定量的、具有专科特色的学生作业,并要求学生在科室轮转前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带教老师应认真批改和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同时对作业中出现的重难点进行讲解。
1.6落实每周一次老师和学生的教学讲课在学生实习的1个月内每周安排一次小讲课,要求有一定资质和讲课经验的老师来担任此项任务,同时要求每个老师必须使用PPT课件进行授课,以提高授课质量。教学组长应定时对讲课老师进行督导听课,课后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高授课效果和质量。在急诊实习期间,同时要求每位同学认真完成一次15~30min的幻灯片小讲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心理素质以及课件的制作等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对于学生在小讲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纠正。
1.7落实中、末期教学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者在每批同学的实习中期和末期各召开一次教学反馈会议,采用问卷调查和会议交流形式了解本科室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改进。对于学生提出的本科室优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足的地方应积极寻找原因并改进。学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应及时和老师进行反馈,不断的促进老师的教学水平。每年所有学生实习结束之前,由本科室教学管理人员组织轮转过本科室的学生召开一次年终交流会,进一步了解本科室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下一年教学活动中进行改进。
1.8丰富学生业余活动,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教学组长积极组织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参与各种院外活动,通过院外业余活动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沟通,不但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交流,还可以活跃教学气氛,提升教学质量。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医院和院外其他组织机构开办的各种学术会议、文娱活动、竞技比赛等活动,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丰富和活跃学生在科室实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2结果
通过实施以上教学管理措施,建立了一支团结协作、优质高效的急诊科护理教学团队,提升了急诊科教学管理水平和临床护士带教能力,活跃了急诊科临床教学氛围,增强了科室带教的凝聚力,培养了多名急诊教学骨干力量和年轻带教老师。获得了实习学生广泛好评和医院教学管理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在笔者所在医院教学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得“先进护理教学组”的荣誉称号。大大的降低了临床带教过程中可预见性护理问题的发生,有效的防范了护理实习差错的发生,确保了学生的实习质量和患者的护理安全。
3讨论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是培养护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5]。急诊科的临床实习又是培养学生综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应用全新的急诊科护理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及整体护理的观念[6]。因此建立符合急诊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对于提高急诊教学管理水平和临床带教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在临床教学管理中只有不断总结与探索,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才能给临床护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7]。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正是根据不同护生的教学需求并顺应临床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具有急诊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得我科教学管理水平和临床带教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改进后的教学管理模式还丰富了带教护士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带教护士的临床操作水平,从而有效提高病房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罗凤仙单位:东莞东华医院
1双证制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尤其是在近些年来,被广大群众所推崇。与此同时,我国对于医护人员的素质提升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中医医护院校的学生将会面临着很大的考验。双证制模式是指学生在毕业时同时拥有校方颁发的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认证机构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之所以对中医护理专业的学生提出这么高的要求,实际上是由我国中医发展形势以及目前我国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而造成的。学历证表明了学生在校期间,修满了学分并且符合相关的毕业标准及要求,校方颁发了学历证以此证明;而职业资格证是指通过专门的职业认证机构对该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估,其专业技能符合了该职业的相关要求,技能达到相关的指标,而由专门的机构颁发给学生职业资格证,证明其能力可以上岗,符合职业标准。双证制表明了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视,也体现出了我国目前对于中医护理人员素质的要求标准。在现代的社会中,我们更加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指其对于专业技能掌握熟练,并且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即可上岗,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提高效率,加快节奏。当今社会不管哪个行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能够掌握更多的技能并且技术高、能力强的人才会成为最终的赢家。而评判其技术能力是否过关的最直接的证明就是职业资格证书,所以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双证制模式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双证制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实践
2.1突出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环节想要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必然要先着手于突出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包括对于其基础技能的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基础技能的综合培养可以通过基础课程以及实践活动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除了专业课程培训还可以增加实习环节与各种专业技能的课外培训、竞赛等。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内以及校外的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相关的社团活动。[2]校方同时也要加大实践教学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构以及保障制度,以保证各种改革措施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顺利实施,真正在突出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环节作出卓越的贡献。从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方面也要进行更深的改革,完善且健全的监控与保障体系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教师和学生双重监督,既保证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2.2强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对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便是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实践过程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过程,尤其对于一些理工科的学生,需要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扎实的动手能力,以提高以后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名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在改革和建设中,必须要给予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足够的重视。强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实际上就是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对实验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和提升。[3]对于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这其中包含着硬件系统的建设以及教学内容的建设。在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验平台的同时,更加要注意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保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确实能够将专业技能得以提升。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有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而理论知识也为实践过程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两方面的培养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不仅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对于校方而言也是培养质量上的突破和改进。
2.3培养师资力量,加强考前培训一方面,学校应该要高度重视中医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可以组织老师参加各种定期临床实践活动,实施继续教育计划以及各种形式的中短期培训,通过这种方法,丰富教师临床实践经验,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授课质量,壮大师资队伍,促进师资团队的优化。经验丰富的教师应该要积极投入到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中,促进其工作能力和教学技巧的提高,并使用多种考核方式,尽可能调动年轻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针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应给予肯定和奖励,发挥良好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要注重考前培训工作,安排合适的教师专门负责对学生的报考专业进行有效指导,统一为学生集体办理相关报名手续;建立健全相关师资队伍,组织开办各种强化辅导班以及冲刺辅导班,对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难题,丰富其专业知识;学校还应该要面向学生提供各种复习资料和参考书籍,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老师负责统一代购工作;加强模拟训练,让学生熟悉答题卡的填涂方式,提醒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让他们心里有数,减少紧张心理,能够坦然对待考试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好各项考前准备工作,将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切实贯彻和有效执行,促进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的提高。
3结论
总的来说,双证制模式将会是我国中医护理教学历史的一个丰碑,这种模式必然会将我国中医护理教学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而最根本的,还是会为我国中医护理行业培养出更多、更专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铁静丽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1资料与方法
1.1试验组采用情景与案例联合教学法。虽然,护生在学校里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进入临床实习,但并不能立即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如对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急救的处理等,遇到问题往往无所适从。因此,我科设计了情景与案例联合的教学方式。入科后每周一下午由带教老师依据产科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及危重症设计相关的场景,并结合典型的案例讲解,在场景中学习常见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之后入科实习由临床带教老师与护生实行“一对一”跟班带教。
1.1.1案例分析每周一下午由教学老师或护士长选取近年度的相关具有代表性的病历,涉及常见的产科危重症如子痫、急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复苏,每周选取其中之一,以多媒体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分析并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整体护理的观念评估病情,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和判断,教师将重点的内容和技能训练的要点在常见的案例中加以概括说明,更直观地体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1.1.2情景设计每周一下午在讲解案例分析之后,依据案例中的情景,并由具有丰富临床和教学经验的老师精心参与设计,指导学生在营造的抢救场景中训练,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模拟的病例场景中,通过具体的操作演练,重点培训护生观察和首次评估患者病情的能力,初步分析问题能力和协助医生进行必要的应急处理。教师将护生分为若干小组,指导护生对患者做出快速评估,准备抢救药品、物品,动手操作常用仪器如输液泵、氧气装置、简易复苏器、心电监护仪等的使用以及必要急救措施。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协作分工,轮流动手操作演练。在情景模拟抢救中学习如何执行口头医嘱、如何给药、如何保留和整理安瓶、如何记录抢救经过和书写重症记录等。培训内容涉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纠纷的处理等方面[3]。
1.1.3师生互动课程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本次案例,学生可轮流自由发言,提出问题,共同讨论不理解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教师可最后总结答疑,补漏并点评,矫正学生共性的错误,进一步加深课程理解。从而,有助于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系统化地掌握。例如学生可根据情景演练,主动自己归纳总结抢救的流程,进而加深印象,而非死记硬背似的记忆。
1.2教学评价出科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分别采用百分制。理论知识考核常用药品、疾病护理要点、抢救流程、病例分析等,占100分;操作技能考核其产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及仪器设备使用熟练程度,占100分,60分以上为及格。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经x2检验,试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3.1提升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此联合教学法的实施,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而是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较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带教教师充分发挥了引领的作用,促进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大胆地提问,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加了学习兴趣,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将理论知识引用到常见的临床案例中讲解和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难点,同时在情景演练中教师便于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利于集中指导,矫正错误。由表1可见,试验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成绩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情景与案例联合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有效。理论与实践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原来单向教学过程转变为双向、互动、合作、探究的过程,把护生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由死记硬背转变为分析-理解-实践-巩固[2]。
3.2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产科工作的特点,要求护士动手实践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较强,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且一些理论知识较抽象、枯燥,情景与案例结合的教学方式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脱节,能更多地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误,积累间接经验,尤其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
3.3增强了护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和提升了职业自豪感。在此联合教学法中,通过在情景中演练,学生们亲身体会到,合格的护士不但要具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和敏锐的观察力,而且在抢救中要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增强了团队意识。从抢救成功的案例中,增加了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敬业之情。
4小结
实践证明,情景与案例联合教学法应用于产科临床教学,可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是临床护理教学行之有效方法。
作者:马艳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高职护理教学管理之教学阶段
首先,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管理应完善其管理组织机构。高职院校与医院相结合,优势互补,一方面利用高职院校理论培养优势和医院实践经验丰富等优势,逐步建立学校和医院相结合的临床护理管理机构。从而在学校和医院之间构建护理部、临床护理教研室、临床科室的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人员上构成以护理部主任、教学助理员、实习督导专家、科室护士长、教学组长、带教教员等多级护理管理机制。同时,完善临床护理管理制度、实纲和手册等相关管理文件,努力实现护理教学的全方位管理。
其次,加强高职护理教学师资力量。高职院校应聘请一批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都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参与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来,带动原有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护理教学师资队伍。对于教师队伍建设也应该紧跟医学教育发展步伐,努力探索和把握护理教学管理当中的新的特点和方法,建立教师队伍长期培训机制。在实际操作当中,对部分教师采取集中培训、岗位锻炼等多种模式相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理论、方法、业务水平、教学心理等多方面的提高。定期对于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进行考核,敦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和实践教学方法。还有就是,高职护理教学过程应积极丰富教学管理内涵。带教老师是护生从事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在临床教学中,师德、师才、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选好教学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定期邀请护士长、教学专家等举行专题讲座,将职业道德、安全防范、医患关系、健康知识、学科前沿发展等作为讲座内容,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也拓宽了护生的知识面。
最后,教学过程注重护理礼仪、爱岗敬业教育,加强心理素质培训和语言沟通能力培养,使实习学生能充分掌握一些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培养学生爱伤观念,护理学生对患者要有同情心、要发自内心的关爱患者,是做一个合格护士的必备人文素质。着重培养护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每一位护理学生,强调每一项完整的护理操作都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应给予强化团队意识的培养。
2高职护理教学管理之实习阶段
首先,根据学生临床实习时,对新鲜事务好奇心高、积极性高等特点,合理安排岗前培训,将医院基本信息、护理工作制度、临床护理工作技巧、相关礼仪、法律知识等让学生在上岗之前熟悉自己岗位信息,更好地适应实习工作。同时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作人员为新的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讲解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临床实习,正确面对护理学科发展趋势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医院、从学生到护生的角色过渡。其次,根据不同专业和科室特点,针对性进行人文知识教学,合理安排护理实习生进行大班教学,重点讲解一些典型病例、个案等进行讲解分析,通过课堂讲解、学生提问、分组讨论和集中讲评等诸多方式,拓展学生眼界,为护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最后,在实习过程当中根据专科的特点,积极开展特色教学。如门诊部可以将服务意识、分诊方法等作为专科特色,引导实习生加强自身服务意识培养等工作。如急诊科课根据急诊收治多样化、病情多样化等特点,积极组织场景教学,模拟实际工作当救治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和相关措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护理等工作。
3结束语
护理作为现代医疗保健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当中充当重要角色,护理是一门讲究应用的学科,比较注重实践应用,其中临床护理是护理教学当中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护理教学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原有高职护理教学管理实习护士分配过程不是十分恰当等问题。因此,高职护理教学管理改革应建立学校和医院相结合的临床护理管理机构,规范管理过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聘请一批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都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参与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来,努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护理教学师资队伍,积极丰富教学管理内涵。在实践当中,合理安排岗前培训,培训护理工作制度、临床护理工作技巧、相关礼仪、法律知识等让学生在上岗之前熟悉自己岗位信息,更好地适应实习工作。积极组织场景教学,模拟实际工作当救治过程中出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护理工作。
作者:李珍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