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03:44: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个案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眼底荧光造影术(FFA)是临床眼科诊治眼底病变的常用技术,能直接反映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的病理生理情况,对眼底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光凝治疗机预测视力预后等有很大帮助。但其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下面对4例典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4月~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FFA的1162例患者资料。男624例,占53%,平均(64±2.1)岁。女538例,占47%,平均(57±1.6)岁。完成造影检查的1162例患者中有92例出现不良反应(7.9%)。出现恶心、呕吐58例(63.1%),心慌21例(22.8%),荨麻疹12例(13%),饮水不当引发急性尿潴留1例(1.1%)。筛选其中4例典型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
1.2 FFA方法 荧光素钠由美国Alcon Laboratories,Inc生产。皮试为10%荧光素钠原液在上臂内侧行划痕试验,15min后无不良反应,遵医嘱将10%荧光素钠原液5ml快速静脉推注。
2病例分析
2.1案例1 皮肤荨麻疹。男,48岁,否认过敏史,皮试阴性,FFA检查后患者未诉不适,离院。夜间感皮肤瘙痒,自认为蚊虫叮咬,未做处理,次日全身大范围起风团、荨麻疹、瘙痒难耐,遂到院就诊;秆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口服开瑞坦,指导患者着纯棉衣物,避免抓挠,保持皮肤完整,多饮水,饮食清淡。3d后皮疹消退,出院。护理问题:荧光素钠迟缓反应导致过敏症状。
2.2病例2 药液外漏引起局部疼痛。男,42岁,造影时选择手背静脉,用生理盐水建立通道,推注荧光素钠前常规抽回血再推注,患者手动,导致针尖刺透血管壁造成药液外漏,引起局部疼痛,周围皮肤发黄。立即予30%硫酸镁冷湿敷,制动,1h后疼痛缓解,仍感肿胀。24h后,予硫酸镁热湿敷,肿胀消除,皮肤仍有黄染。72h后,皮肤黄染消退,无局部组织坏死。护理问题:未正确选择血管及造影过程中患者配合不当致药液外漏。
2.3病例3 诱发青光眼。女,58岁,否认青光眼病史,造影前查眼压正常。造影6h后,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而就诊,测眼压od:42mmhg,os: 46mmhg。立即予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滴乐青眼液5min 1次,待瞳孔缩小后改为2h 1次,同时口服醋甲唑胺降眼压,缓解紧张情绪,次日眼压降至正常。护理问题:造影前病史询问不详细,患者对造影引起不良反应不重视。
2.4病例4 急性尿潴留。男,76岁,有前列腺肥大史,造影后大量饮水造成急性尿潴留,经诱导排尿后症状不缓解,安置保留尿管。留置尿管3d,期间指导膀胱充盈后放尿液,保持膀胱收缩功能。拔尿管后可自行小便。护理问题: 造影前忽视前列腺病史,只告知大量饮水有利于药物排出,未观察患者小便情况。
3护理对策
3.1重视患者病史及过敏史的了解,进行造影前知识宣教。
3.1.1向患者详细解释造影的目的、方法、过程,造影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应激能力;高敏体质者检查前30min,可予抗过敏药物如非那根、扑尔敏口服或地塞米松肌注,告知过敏反应的相关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3.1.2造影前,询问病史,对有青光眼病史者可指导在暗室等待,予小瞳照相,或在YAG激光虹膜周切治疗后行眼底造影。造影后暗室外休息10~20min,及时用缩瞳剂缩小瞳孔,无不良反应方可离院。
3.1.3有前列腺肥大史者,告知饮水一次性不宜过多,小便后再饮水。小便不畅者,耻骨上膀胱区热敷或针刺等治疗仍不能排尿,可予导尿。安置尿管时,应间歇缓慢放出尿液,每次500~800ml,避免快速排空膀胱,膀胱内压骤降而引起膀胱内大出血。
3.2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水平是防止药液外漏的关键。注射前评估患者静脉情况,选择前臂正中静脉,粗直易于固定静脉,注射时动作轻柔,穿刺准确,确认成功后方可推注,并防止患者晃动手臂。拔针后帮助患者按压穿刺处3~5min,防药液外渗。症状较重者,24h内做冷敷以减轻局部疼痛。疼痛剧烈,可用2%普鲁卡因局封。24h后可做热敷或理疗,促进药液吸收。
3.3据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及疾病种类制定详细的宣教单、视频、音频,向患者全面介绍FFA注意事项及术中配合。保持检查室空气流通,室温在22~28℃,播放舒缓音乐,随时观察病员反应如有不适停止检查。检查完毕后,指导病员留院观察30min左右,无不适再离院。
实施以上措施后,我科2014年4月~10月共做FFA检查624例,只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1.3%),恶心呕吐4例,心慌3例,药液外漏1例。
综上所述,造影前进行宣教,增加患者相关知识;重视患者病史及过敏史;减轻恐惧感,获得有效配合,可有效降低FFA不良反应发生率。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选取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特需医疗中心住院符合入选条件的5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时间顺序将5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个案管理,两组均接受出院后6个月随访。分别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6个月的脑卒中影响量表(SI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两组入院时、出院时的SIS、HA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SIS、HAMD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个案管理;脑卒中后抑郁;生活质量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病率为25%~79%[1],常于患者卒中后数天、数周或晚至数月出现,若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影响疾病转归,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2-3]。个案管理模式护理要求个案护士参与患者诊断、入院、治疗、出院、返回社区的全过程,通过沟通、协调、教育及提供资源,使患者得到延续性及整体性的护理服务[4]。为了更好地了解个案管理护理在P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特需医疗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住院的28例PSD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模式护理,评估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中心首次发病住院的104例脑卒中后患者,符合入组标准53例。纳入标准:知情同意;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均由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8分,症状持续2周以上。排除标准:①脑出血;②有精神病史、家族史、癫痫病史;③意识障碍、认知障害、失语、失认。按住院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25例及实验组28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1~77岁,平均(57.31±5.43)岁;其中小学及以下14例,占56.00%;初中和高中6例,占24.00%;大学及以上5例,占20.00%。实验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52~75岁,平均(59.44±5.64)岁;其中小学及以下16例,占57.14%;初中和高中6例,大学及以上6例,各占21.4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按医嘱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PATHEON France,法国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分装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10)20 mg口服,1次/d。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每例患者院内干预4周,出院后随访6个月,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既往史、体格检查、干预措施、效果等,采用信息化对档案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1.2.1 对照组
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按脑卒中护理常规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用药、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等干预,出院时由医疗小组制订出院计划,指导患者遵照出院指导自行锻炼、服药,出院后3、6个月最后1个星期回院随访,由研究小组成员进行生活质量、抑郁程度测评。
1.2.2 实验组
成立PSD个案管理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以防治原发疾病、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干预为重点,制定护理计划,进行个体化的个案管理护理。
3.1.5 制度支持
在传统护理模式中,护理的工作职责不包括出院后的随访。在本研究中,管理者将患者院外随访纳入正常的护理工作程序中,并制订了相应的护理规范、护理岗位与护理职责。
3.2 个案管理护理的实施效果
3.2.1 有效提高了PSD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PSD患者情绪低落,日常生活过分依赖,丧失主动康复的动力,配合训练的主动性差。本研究结果表明,PSD患者SIS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及力气、情绪、日常活动能力、行动能力、手功能、社会参与得分可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逐渐提高,但不同的干预可致增长趋势明显不同。接受个案管理护理患者的SIS六个领域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患者,说明个案管理护理的PSD患者更易从个案护士处得到可靠的专业信息及针对性的指导,与医生及康复治疗师的沟通更顺畅,康复效果更明显,更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3.2.2 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
PSD患者常因突然出现的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担心成为负担及社会、家庭地位、角色的转变,产生焦虑、急躁、失望和悲观情绪,甚至厌世。个案管理护理不但在院期间提供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信息支持与心理支持,直接解决患者的不适,且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连续指导帮助,促进其自我调适。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与个案管理护士建立了密切的护患关系,遇到疑问可以随时咨询,这种交流加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个案管理护士通过建立和谐关系、关心和理解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加强与家属的沟通等关怀照护行为,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个案管理模式护理扩展了PSD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了从医院到社区的个性化、整体性及延续性的护理,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减轻了患者的抑郁症状,增强了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个案护理管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3年11月~2014年3月之间的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的基础上,实验组还要进行个案护理管理。分别在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3个月和6个月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个案护理管理后,试验组在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使用个案护理管理办法,提高患者治愈率,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个案护理管理;护理效果
一般所说的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罗恩病(CD),其英文名为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简称IBD,其是指病因尚不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炎症性肠病多见于欧美国家,但是近几年我国发病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IBD在青壮年中的发病率较高[1]。UC的症状主要为小腹或左下腹疼痛、绞痛并伴有便血、较轻程度的腹泻;CD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呕吐及因此引起的营养不良,或是病人很长时间内出现低热也可能出现由其他病症造成的高烧,或是引发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症状。由于目前对与引发IBD的原因还不明确,所以对其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与药品。但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个案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有利于患者康复,改善痊愈后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获取资料
取2013年11月~2014年3月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炎症性肠病病患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30例、女40例,年龄5~50,平均年龄为30.4岁。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根据研究与对比两组病人的各个条件均相似,所以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的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都接受常规的护理和随访。常规的护理的内容如下: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熟悉并叙述患有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并发症,熟记对造成患有IBD疾病的若干原因。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时刻观察患者病情康复的情况。实验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还要进行个案护理管理,其内容包括:(1)对病患的初步了解并进行记录,病人的年龄、性别、籍贯、生活环境、营养状况、了解病人的患病史、婚姻状况及家属和本人的文化程度、入院时的症状及时间、诊断方式、患者的体重、生命体征、有无过敏史、患者的联系人等[2]。(2)对患者的症状的进行详细的记录。溃疡性结肠炎多发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其特征为多发性溃疡、弥漫性炎症、结肠上皮的脱落或排除。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持续并反复的出现腹痛、腹泻等,出现或重或轻的全身症状,出现关节炎等肠外症状,严重的急性发爆发的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中毒、肠穿孔、结肠扩张等症状。克罗恩病多发于胃肠道各部位主要以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其特征为肠粘膜呈铺路石样,是被正常组织隔开的粘膜溃疡,病变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临床表现为,右下腹、脐周围反复出现腹痛、腹泻或腹部出现肿块,伴有全身症状,形成瘘管并存在肛门周围的病变。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肠梗阻、吸收性营养不良、脓肿、肠穿孔等。(3)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对于腹痛的患者要耐心解释出现腹痛的原因并嘱咐患者在并发是需要卧床休息,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建议病人多与他人进行交流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缓病痛,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鼓励其积极配合医生及护理人员的治疗。对患者进行用药的指导详细解释用药的机理及用药的时间、方式。例如服用水杨酸制剂需要引用大量的水,以便其中的磺胺的排除。对于腹泻的患者要观察其大便的颜色及量。急性病或全身症状的患者应嘱咐其卧床休息,适当保暖防止腹部受凉以便减弱肠道的运动进而减少排便的次数。饮食要注意清淡,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禁食生、冷、硬、辣等刺激性食物。对病人进行保留性的灌肠,并注意灌肠时的卫生及其注意事项。使用思密达进行止泻后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身体虚弱的病人,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的生活,陪同患者外出检查,嘱咐患者坐起动作要缓慢防止直立性症状低血压唇线心悸、眼前发黑、头晕的出现[3]。时刻观察病人的病情发展、血红蛋白及血清蛋白的变化、饮食情况、体重的变化等,贫血的病人进行输血,给予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输血浆、人血蛋白的措施,重症的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于焦虑的患者进行耐心、细心地疏导,使患者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取得家属及病人的信任,鼓励家属及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 评价的方法
观察60例IBD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3个、6个月的治疗效果,且分为非常好、好、一般、差四个等级。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要求他们如实地填写问卷。收回问卷进行整理,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尚可、差四个等级。对上述的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3讨论
炎症性肠病个案护理管理,具有较显著地效果,炎症性肠病个案护理管理优于常规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是患者及家属能够积极的配合医院相关的治疗,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个案护理科以提高病人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医院治疗炎症性肠病研究的发展。所以在IBD治疗与研究的过程中实施个案管理护理师非常重要的性,医院有关部门要切实地做到这一点。
【摘 要】目的:设计个案管理表格对出院后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跟踪管理。方法:选取2008年-2011年60名乳腺癌患者应用个案管理模式,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延伸性护理,包括建立个人档案、电话随访、心理护理和信息咨询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出院后满意度、复诊率和复诊时所需就诊时间。结果:本次调查60人,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2.6±3.86岁。对照组满意度为73.3%,实验组满意度为93.3%,两组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 =4.32,P=0.038<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复诊率差异有显著性( =0.13,P>0.05; =10.75,P<0.01; =22.26,P<0.0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复诊的就诊时间三年均有增长趋势,但实验组复诊时间增长幅度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就诊时间三年均有显著性差异,(t=81.33,P<0.01; t =80.25, P<0.01;t =83.84, P<0.01)。结论:延伸性护理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满意度,可以提高患者复诊率,可以缩短患者复诊时的就诊时间。
【关键词】乳腺癌;延伸性护理;个案管理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指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失去正常特性而出现异常增生现象,以致超过自我修复限度而发生癌变的疾病,临床上以乳腺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据统计乳腺癌在我国女性所患癌症疾病患者中居首位,而且每年以3%―6%的速度增长,且发病率开始趋于年轻化。传统观念认为,对患者的护理只限于住院患者,出院后就终止了护理服务。研究[1]对新疆自治区7所医院的护理人员及患者的调查显示,有33.3%的护理人员认为患者出院意味着护理服务的结束,40.5%的患者出院时没有获得相应的指导,说明国内部分地区属于护理常规的出院指导尚未真正落实。事实上,虽然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大部分健康问题都得到解决,但很多患者在回家后仍不同程度的出现健康问题,因此出院后的患者仍有很高的健康照护需求[2]。延伸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及出院护理的延伸,使出院患者能在住院治疗后的恢复期中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因病情恶化出现再住院的需求,增加卫生服务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3,4]。个案护理管理(Case Management)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医疗费用上涨的问题,通过推出个案管理方式,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的同时亦保证了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得到必需的医疗服务。个案管理是一个充分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和评价来选择医疗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通过多种交流和选择治疗条件而达到医疗服务高质量,收费又合理的结果。
对乳腺癌患者的个案管理中,采用延伸性护理,具用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出院的60名乳腺癌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进行延伸性护理管理,以期获得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以2009年5月31日为界,前后各随机抽取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0人,之前收治的患者30人设为对照组,之后收治的患者30人设为实验组,患者全部为女性,均为能清楚表达自己意愿的成年女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建立健康档案 在建立病案信息的同时,对实验组的30名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进行个案管理,包括入院个人信息、手术记录、病理报告、免疫组化、化疗方案、置管记录、检查结果原件复印件记录、复查报告和出院电话随访记录,以及对乳腺癌患者出院后的各种需求满足情况的记录。
1.2.2 心理辅导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治疗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缓解各种压力以提升患者延长生存的信心和积极性。
1.2.3 电话随访 每半年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提醒复查时间,鼓励患者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
1.2.4 信息咨询 护士随时帮助乳腺癌患者解决伤口问题、导管护理、门诊预约、报告查询、治疗副作用等方面的信息咨询。
1.3 数据收集 运用我院护理部根据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治疗的评价及个人对所获服务的期望设计的患者出院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由负责此项工作的护士向病人讲明调查的目的,填写要求,统一发放和收回。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60人,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2.6±3.86岁,含其他合并症12例,转移2例,无死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60份,全部收回。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2.2 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22人对护理服务满意,满意率为73.3%,实验组患者28人对护理服务满意,满意率为93.3%,两组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 =4.32,P=0.038<0.05),实验者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2.3 3年内患者复诊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复诊人数第一年为25人,复诊率83.3%,第二年为17人,复诊率56.7%,第三年为12人,复诊率40.0%;实验组复诊率第一年26人,复诊率为86.7%,第二年为28人,复诊率93.3%,第三年为29人,复诊率96.7%.两组比较第一年复诊率相当,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复诊率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果见表1:
2.4 3年内患者复诊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复诊时间呈渐长趋势,3年内复诊时间从120±4.21增加到150±5.66h,实验组复诊时间也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低于对照组,3年内复诊时间从30±4.36h增加到35±4.94h,两组间就诊时间三年均有显著性差异,(t=81.33,P<0.01;t =80.25, P<0.01;t =83.84, P<0.01),结果见表2:
3讨论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化疗、生物治疗、放疗、康复心理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手段与手术治疗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乳腺癌病人的生存率,并延长了生存时间。然而这些治疗手段的结合,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是千差万别的,需要采用的治疗方案,在规范化的基础上也应该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个案管理是一种适应临床和市场需要,建立在掌握病人信息基础上的护理模式。
个案管理中对病人连续性保健护理的服务管理和运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个案管理”是一种全新护理模式[5,6],由科护士长和其他个案管理护士一起为患者提供全程化的个案服务。从患者的基础体征来讲,各人身高、体重不一样;器官的功能、药物在体内所达到的血药浓度所需要的时间和代谢率甚至一些遗传的因素都不一样;治疗效果也不一样;从病理类型分析,有容易转移的,有容易复发的;所有这些因素决定治疗方法的差异性调整。而这些患者的个体信息,医生是很难通过短的问诊过程中得到充分了解的,需要护士长时间同患者的接触沟通中全面了解,即开展延伸性护理,并同医生进行及时的沟通。患者出院后的内分泌治疗都是在院外进行,个人档案的建立作为延伸性护理的手段之一,方便医生了解一段时间内患者的病情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服药剂量。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需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并且每半年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提醒复查时间,鼓励患者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有心理满足感和被关爱感。通过个人档案的建立,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复诊率、提高工作效率、患者满意率,为病患提供安全、有效、全程的最佳治疗护理措施,延长生命时间。个案管理护士会全程跟踪乳腺癌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专家小组(科主任和患者原主管医师)对个案病例进行讨论,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监督患者的治疗是否按计划完成,并且是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当患者确诊乳腺癌后,面对突然的巨大压力,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负面情绪需要发泄,此时护士会倾听并耐心开导;当患者对乳腺癌的治疗感到恐惧和焦虑时,护士会及时提供必要的治疗流程、疾病概况、康复问题等信息支持。患者不仅能从医生那里获得医学上关于乳腺癌疾病的治疗信息,还能从护士那里得到心理和营养等方面的知识支持;并能从病房的病友那里得到互助互爱、互相勉励方面的精神支持。同时护士可以随时帮助乳腺癌患者解决伤口问题、导管护理、门诊预约、报告查询、治疗副作用等方面的信息咨询,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治疗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缓解各种压力以提升患者延长生存的信心和积极性。
延伸性护理乳腺癌病人个案管理的全程治疗护理中,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是行之有效的,可以达到护理工作的追求目标,更是现行创建优质护理病房服务的有效措施,但是,本次研究我们也发现在短期内各方面效果不明显,但延伸性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个案管理中具有长期效应,可以为医疗护理工作积累一定的临床资料值得推广使用。
4 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实行个案管理是有效的;延伸性护理在个案管理中是行之有效的;延伸性护理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满意度,可以提高患者复诊率,可以缩短患者复诊时的就诊时间。
【摘 要】目的:探究34例个案追踪法实现安全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使用追踪法中的个案追踪法去实现安全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上的追踪检查,同时进行全面分析治疗、护理和服务当中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并且规划应急方案。结果:经过使用个案追踪法的评价与分析,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解决了问题,同时还明显地减少了急诊科护理的风险,病人的满意足也有所提高,也有利于拉近病人之间的关系。结论:个案追踪法是安全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上改进的开始点,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是确保病人的安全,同时也是保护患者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个案追踪法;安全管理;护理;应用
安全管理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关键质量指标之一,同时也是现阶段护理管理的探究重点。一般的护理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在整体的治疗护理过程当中,对于出现的种种焦躁问题实施了及时、科学与有效的措施,也减少了病者的伤害或者是不好的结果,其中主要包括了意外、错误以及偏误,做种实现了安全管理在护理上的效果。由于急诊科是医院的特殊窗口,是医院设置用来专门接待急危重患治疗的看护点,这样子的护例工作都伴有忙、急、易于感染以及多学科性的特征,有关护理的安全隐患大多数都是会穿插在整个抢救治疗的过程当中。所以为了要提高安全管理在急诊护理上的应用,本医院从2011年具开始采用个案追踪法,并且在急诊病患中实施治疗的全部过程进行了追踪检测,安全管理使用于急诊上仍然要保持时刻完善,因此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有关追踪法的实施措施
1.1成立追踪调查的小组
首先任用该科护士长作为小组的组长,和急诊科的其他护士人员建立追踪调查检测安全管理在护理上的检查小组,同时还要组员们学习追踪法的应用原理与基本原理中的知识,并且要熟悉掌握其中的步骤和内容。
1.2制定有关追踪的方案
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所要追踪的对象;规划好追踪的路线,实施表格规划图,同时还要包括院内与院外的急救;确定检查的内容,并且要以中国医院颁布的十大患者安全作为基本目标;给小组成员安排任务,每位组员必须完成2例院内或者是院外急救的病人追踪检查;定期召开护理安全管理追踪小组的会议,并且进行研讨、汇报、分析整个追踪法在护理安全上存在的问题,快速做好防范措施以及改正。
1.3有关追踪的步骤
1.3.1实施有计划的追踪
首先确定追踪的目标,作为检查人员英爱使用随机抽样与有意向选择来相结合实施有效追踪,在文章中就已脑挫裂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就是追踪的项目,该项目就是使用科学的追踪法进行辅助追踪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表现。再次就是追踪的方法,依据病人所接受的护理治疗方法来确定所需要的追踪路径,在这次的追踪过程中实行追踪的是急诊科的病患。
1.3.2具体的追踪内容
①先收集有关病人的基本资料,其主要是包括:症状、病史、护理、体征与治疗。②调查清楚病人在急诊科治疗的整体护理步骤,也包括就诊的准确率,病人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就诊,同时还要保证在就诊的过程当中得到严格的护理治疗,作为护理人员要严谨执行整体的护理步骤,熟练急救的技能。对于病人能够使用准确的急救药物,在做护理报告上应该做到详细汇报。③应当熟悉掌握患者复诊的有关程序、病人的病情记录以及评估。对于治疗上需要的仪器应该实行严格监管检测,得出的最后结果要及时通知其病患的家属,并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④作为追踪的人员要在患者入院的两三天之内进行一次随访,缓解病人的压力。⑤及时追踪病房和急诊科两者的交接程序,主要体现在收住病房和急诊科运转的交流,同时还要注意调查病患的住院流程。
2 追中的结果
在追中的调查下发现急诊科的预检不够详细,分诊建立的制度不完善,也没有做到24小时的监护。不过经过了使用个案追踪法的评估与分析,很快就能够找到并且解决了问题,这样子的追踪法不仅仅是得到了很有的完善,还降低了急诊护理上的风险,也促使了安全管理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病人的满意度有所提升,病人与护理人员的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 讨论
使用个案追踪法的护理上的应用是能够创新管理的观念,在护理的过程上也得到了注重,同时也避免了护理质控检测上的形式工作;在检查的方法上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经过检查追踪还可以找出管理上的很多不足。个案追踪法在这方面上还体现了人文理念,并且对于病人的治疗全部过程都实施了很好的质量改进,痛是也能够很好地提升护理的治疗,避免了护理上的风险,保证了病人得到优秀安全的治疗服务。
总的来说,个案追踪法的安全管理在护理上的应用对于整个急诊科都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摘要】 目的:探讨个案护理关键点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对低年资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120名低年资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培训,试验组按个案护理关键点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在专科技能考核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情知晓率、患者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评价两种培训模式的效果。结果:两组的专科技能考核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病情八知道知晓率、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个案护理; 关键点; 低年资护士; 护理培训
个案护理是针对临床实践中某个或某几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病例的个性现象进行研究和探讨,对特殊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或是一对一的护理方式,以探索疾病在医护工作中的个性特征和共性规律,也是对各专科住院HZ护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关键点是找出疾病的个性特征及共性规律总结出关键的护理要素,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培训与指导。
2010年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在整体护理模式运行中责任护士深入病房,全面了解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全程化优质护理服务[1]。要提供优质护理必须要有优质的护士,而低年资护士在病情观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等方面均达不到临床对优质护理的要求,且低年资护士在护士群体中所占比重较大,本院共有护士337名,其中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5年)占全院护士的70%,短期内培训好低年资护士,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及创优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本项目拟采用通过个案护理关键点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以达到尽快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6月年本院工作年限≤5年的低年资在职护士61人,作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年本院工作年限≤5年的低年资在职护士59人作为试验组,临床低年资护士界定标准:多数研究者以工作年限5年为界,夏玲等[2]虽按不同护士学历层次对护士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也以护龄≤5年为研究对象。两组护士均参加过护理部制定的为期1年的轮科计划,轮转过相同的科室,每个科室轮转2个月。两组护士的年龄、学历、轮转病区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人员均参加本院组织的岗前培训,为期1周,培训内容以本院制定的岗前培训教材为准。
1.2.1 试验组 入科后参加以个案护理关键点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的培训。(1)制定个案护理关键点的查房表格,各专科选出3~5名高年资护士,在专科护士及护士长领导下,列出本专业的常见病种,参考专业书籍,制定本专业的个案护理关键点,制定后交由护理部及科主任审核通过。个案护理关键点的主要内容为本专业常见病的病情观察要点,并发症、护理措施、常用药物观察、危急值,形成培训指导内容运用到培训中。(2)进行人员培训,培训个案护理关键点的护理查房模式。(3)实施三级查房制度,一级查房:低年资护士每班针对所管患者,对应个案护理关键点,逐一落实;二级查房:护理组长每日定时对应个案护理关键点,针对低年级护士所管患者进行护理查房,评价个案护理关键点落实符合率,并针对性进行即时指导;三级查房:护士长每日定时针对疑难病例、新入院、危重患者进行查房,评价个案护理关键点落实符合率,并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即时指导。护士长每个月对查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统计个案护理关键点落实符合率,对不符合部分组织护士进行培训,在下次查房中检查培训后护士执行情况。
1.2.2 对照组 入科后参加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小讲课、操作演练等培训,根据各科制定的培训计划进行。
1.3 考核与评价指标
1.3.1 专科技能考核合格率 考核内容为各专科护理内容;考试形式:案例分析、理论考核、患者评估,操作技能考核等。考核时机每个月一次,总分100分,85分以上为合格。
1.3.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不良事件是指疾病医疗过程中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医疗异常事件[3]。本研究对两组低年资护士1年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进行统计分析。
1.3.3 对病情八知道知晓率 病情八知道是指护士知道患者姓名、诊断、主要病情、心理状况、治疗、饮食、护理措施、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将以上内容采用问卷形式每月考核护士一次,每次考核时,在护士所管的患者中抽查3例患者的情况进行考核。如每个患者的八方面护士都能掌握,即为100%知晓。
1.3.4 患者满意率 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同程度,对服务满意的人数与接受服务的总人数的百分比。满意率的测定根据医院设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内容包括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能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等方面。采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现场收回的方法,每个月发放一次,保证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比较用Pearson's Chi-squared test分析,以P
2 结果
试验组的专科技能考核合格率、对病情八知道知晓率、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年轻护士临床实践时间短,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运用到实际工作时存在一定的转换困难,实际工作忙于执行医嘱和基础护理,缺乏对病情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护士队伍的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条件[4-7]。
3.1 传统培训方法的不足 王日芳[8]研究表明,通过规范化培训、实施护士岗位轮转,使低年资护士掌握了多学科知识,通过授课与听课互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护士在理论与技能方面均有了明显提高,临床工作应用能力加强。但传统的培训方式通常是在护士下班后集中护士理论讲座,或进行操作演练。多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往往停留在书本理论知识方面、没有契合临床实际病例进行,护士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解决不了患者的实际问题。而且,培训时间往往是占用护士的休息时间,护士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前提下还要参加科室内组织的培训,导致护士对培训热情不高,个别护士仅将培训当作日常任务,不认真对待[9]。传统的操作培训,绝大部分采用从示范、辅导到操作考核均在示教室完成,导致操作培训与临床实际工作脱节,培训内容无法应用到临床实际操作中去。操作前不做病情评估,或病情评估能力差,不能按照具体情况处理问题,导致护士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
3.2 个案护理关键点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 实行个案护理关键点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的培训,使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有据可行,对每个患者该观察什么,该提供什么护理措施,非常清晰;个案护理关键点贯彻在护士的日常工作中,有利于培养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对病例的护理评估中,更准确的评估病情,有利护理措施的落实;突出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理组长级护士长及时落实三级查房,检查低年资护士护理患者的情况,对照个案护理关键点的查房表格,及时发现护理不足之处,从而起到一个前瞻性护理质控的作用,保障了护理的安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针对查房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低年资护士给以业务指导与帮助,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查房时通过三个层级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分析、措施落实、评价这条主线不断推进,明了各层级护士的职责,通过各级护理人员的参与、互动,以解决患者实际问题为中心,以经验传导为主体。在实践中学习,使得年轻护士得到了很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提升了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同时也对高年资护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培养高年资护士的临床评判性思维,善于发现、总结、分析临床的各种现象。通过开展三级查房,使全体护士在病情掌握方面有了整体的提升[10]。
本研究表明,试验组护士在专科技能考试合格率、对病情八知道知晓率、患者满意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而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实行以个案护理关键点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将日常工作贯穿与培训中,对短时间内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专业能力确实可行,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占分娩总数2%-3%。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临床表现为产道出血急而量多,或持续小量出血,重者可发生休克。同时可伴有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腹泻、浮肿、乳汁不通、脱发、畏寒等。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sheehansyndrome)后遗症,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和护理工作。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0岁,已婚,即墨市环秀小韩村,孕40+6周,孕期在外院建卡,产前不定期检查5次,于2012年5月5日16:00,自述孕足月,下腹部不规律腹痛3小时步行入院。入院时情况:一般情况好,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隆,肝脾触诊不明显,双下肢无浮肿,腱反射正常。产科检查:宫高38cm,腹围104cm.头先露,胎位LOA,已入盆,胎膜未破。胎心150次|分,胎心监护反应型。阴道检查宫口未开,宫颈容受70%。入院诊断:孕40+6周G1P0LOA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低流量吸氧,指导胎动计数,密切观察胎心胎动。5月6日行缩宫素引产,产程顺利,于15:10宫口开全,于16:40在会阴侧切下,顺娩一女婴,体重4100克,评10分。胎盘娩出后宫缩乏力,出血急、量多约1000ml,色鲜红,血压90|60mmhg,心率100次|分。急救护理予缩宫素静脉输注,输注红细胞4u,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后。两小时后子宫收缩良好,血压100|70mmhg,心率85次|分。转产后予预防感染、补血、对症治疗,泌乳量足,子宫复旧佳,恶露量少,色暗红,大小便正常,会阴切口愈合好,住院3天,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应急护理
2.1.1协助医生执行止血措施。①宫缩乏力性出血 立即按摩子宫,同时注射宫缩剂以加强子宫收缩。胎盘若按摩止血效果不理想,及时配合医师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②软产道裂伤 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若为阴道血肿,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切开血肿,清除血块,缝合止血。③胎盘因素 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如胎盘剥离不全、滞留、粘连,可徒手剥离取出;胎盘部分残留,则需刮取胎盘组织,导尿后按摩宫底促使嵌顿的胎盘排出。④凝血功能障碍 若发现出血不凝,立即通知医生,同时抽血作凝血试验及配血备用。
2.1.2 协助产妇采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给氧气吸入,注意保暖、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观察皮肤、粘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四肢的温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
2.1.3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可采取周围静脉留置注射两路输液,必要时腔静脉插管),加快输液输血的速度,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
2.1.4留置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注意尿量及颜色。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生命体征的变化
2.1.5 产妇休克恢复后,仍应加强护理,严密观察,防止再出血的发生,并加强营养,注意,改善产妇的一般状况。
2.1.6 生活护理 进食营养丰富,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2.2心理护理
提供产妇与家属的心理支持 医护人员应保持镇静的态度,工作要紧张有序,并给予同情和安慰,以增加安全感,适当地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有关病情和实施处理的目的,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指导加强营养,增加活力,逐渐地促进康复,调整产后指导计划。
3 体会
产后出血对母婴危害甚大,因此建立三级妇幼保健网,妊娠期 ; 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详细询问妊娠分娩史、既往史、家族史, 及时识别并治疗高危妊娠,如贫血、妊高征等。正确估计胎儿大小、胎方位及骨盆情况。分娩期 ; 临产后,维持孕妇正常的营养及水电平衡,防止产程延长,必要时给镇静剂保证孕妇的休息。第二产程,严格无菌操作,指导孕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作会阴侧切,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以加强宫缩减少出血。胎盘娩出后注射缩宫素,进一步促进子宫收缩。第三产程,准确测量产后阴道出血量,在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仔细检查软产道,如有裂伤,及时缝合。产后; 产后2h内,产妇仍需留在产房接受监护,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阴道流血及会阴伤口情况,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对高危孕产妇,应注意保持静脉通道,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准备。防治产后出血重在预防,这就要求助产人员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助产技术,能及时筛选出高危孕妇,要加强分娩期监护,以便能正确诊断及时处理,高危孕妇分娩时加强管理和监护。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案讨论方式在哀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以个案讨论方式来收集和分享各小组成员的单元病案信息和处理方式。结果 个案讨论方式介入对患者进行哀伤护理后,在医院的QA检查中病人相关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自身通过个案讨论方式在经验交流中可获得更多收获成长和心理支持。结论 个案讨论方式介入哀伤护理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助人模式和学习方法,为哀伤对象提供帮助,为哀伤护理提供理论方法,哀伤小组成员自身也受益,提高满意度,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关键词】 个案讨论方式;促进;哀伤护理
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1]。面对疾病的威胁,病人要经过一个对疾病理解并接受治疗的复杂心理适应过程。护士通过为病人提供关于疾病和治疗信息,并且运用个案讨论方式的交流技巧,给病人以心理支持,可以促进病人对这一紧张状态的调整适应过程。
1 哀伤护理及个案讨论方式相关概述
1.1 哀伤护理是指专业护理人员以医学心理学的多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协助哀伤者(指遭遇失落或被夺取心爱的人或物者)在合理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的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其终极目标是协助哀伤者处理因失落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2]
1.2 个案 个案就是由某项目特定部分有关的信息的总和。
个案概念化-所谓个案概念化,指咨询员依据某种心理咨询理论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理论假设。个案讨论方式即以个案的形式对个案进行加工整理形成个案概念化,运用个体与个体之间或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的方式。
2 资料与方法
2.1 对象 在特定时间场合产生的因失落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的住院病人及其陪护家属及相关护理人员。
2.2 方法 制定具体工作方法及哀伤护理委员会工作月报表及哀伤护理学习包课程,以个案讨论方式进行定期学结,并对参与个案讨论前与讨论后进行满意度和认同度对比评价。
2.2.1 个案讨论方式收集资料 将全院各护理单元设立哀伤护理成员1名,定期学习相关知识,讨论疑难、复杂案例,分享、交流经验,以个案讨论方式收集相关资料提交于哀伤护理委员会,并传达来自委员会的信息于每一位成员。由成员介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护理情绪不良病人及家属的具体案例,包括成功的和不成功的,然后由心理专科医生或心理专科护士针进行逐一地分析,并与成员们共同探讨,同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实战演练,以求得针对不同案例、不同情景最合适的交流、解决方式。基于成员及全院护士的需求,病人的状况,分析、讨论下阶段的计划,做出书面的行动指南。开设一些哀伤护理相关的课程,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哀伤护理、心理专家授课。
2.2.2 委员会工作月报表内容 护理单元:XXX,哀伤护理成员:XXX1。①组织部门内哀伤护理活动几次,其中小讲课几次,案例讨论几次,解决了多少位情绪不良病人及家属的问题。②典型的案例;③需跟大家分享的经验;④不能解决的难题;⑤有何建议。
2.2.3 哀伤护理学习包 每位哀伤护理委员会成员都必须在新加人组织的一年内,完成由委员会提供的以下课程的学习,并完成至少1份相关的学习体会,学习包课程:哀伤护理;临终关怀;病人心理特点与护理;交流沟通技巧;同理性的关怀;病人抱怨的有效管理;愤怒病人的管理;与压力共存;哀伤护理相关科研选题及论文写作方法等。
3 结果
个案讨论方式为哀伤护理提供了一种组织和交流的平台,成为一种全新理念的助人模式和学习方法。陈佩仙等医疗工作者从哀伤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应用中指出,从对照表及工作实践中可知,通过哀伤委员的心里指导后,患者提高了对病情的知晓度,从而对医疗工作的配合及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有明显提高。参与哀伤小组的成员经过系统理论的学习及哀伤个案讨论方式的学习,对再次处理类似案例的经验值也明显提升,这在每年360度的同事间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4 体会
4.1 以个案讨论方式收集资料,让每个人体会着不同的感情体验和情感碰撞,体会着不同交流方式所带来的成效。每个人对哀伤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人从理智层面去分析,有的人从自身角度去体会,每个小细节都是富有意义的。我们述说经历时感觉伤痛,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表现,述说同时也是一个整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令我们的内在得到释放,对事实接受程度提高,会产生新的动力。
4.2 哀悼是一个痛苦整合的过程,痛苦之后要对其进行消化梳理。事情刚发生时让经历的人立即述说并不可取,我们要尊重他人,更多地陪伴他们。其实就如同妈妈对哭泣的孩子一样,拥抱等肢体语言就是无形的巨大支持。当经历哀伤的他们愿意并能够表达时,我们再做其他。
4.3 从临床案例中通过运用个案讨论方式整理出一些哀伤护理的思路和可供参考的方法:①满足对方的基本需要如递纸巾,温水等,传递关心和温暖。②当事人没有心情处理的问题,通过其他资源,协助处理,减轻负担。③与哀伤对象的家属结成联盟,从另一角度给予支持。④交流过程中多观察对方是否能接受,如感受到对方的抗拒情绪,则应该先把时间留给对方。交流过程中,我们有责任首先保证倾诉者的安全,包括环境安全。⑤患者出院后,也可根据情况对其本人和家属进行持续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总有一条小路永远为他们通行着,由此带给他们希望。
4.4 哀伤护理是一项科学的、系统的、新颖的护理体系 丁焱、陈瑜等医疗工作者从临床角度对哀伤人群的心理护理提出了建议。个案讨论方式介入哀伤护理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助人模式和学习方法,为哀伤对象提供帮助,为哀伤护理提供理论方法,哀伤小组成员自身也受益,提高满意度,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摘要:探讨PBL教学法在专科个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2011年级高职高专护理学生,选用专科疾病中的典型病例,在不同专科学习的相同的时间里,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并分别通过教师的理论笔试成绩,和临床真实病例参与的案例考试过程中患者的满意率调查结果,比对两种教学方法在同样一组学生中产生的学习结果。两种教学方法在专科个案护理中的教学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PBL教学法;实习护生;专科个案护理;教学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在实训室中选取2011年级高职高专护生共计82人,年龄在19~21岁。全部为女生。分成11个实习小组,每一小组7~8人。
2.方法。①传统教学法。当实习护生在进入专科实习的第一轮学习、还没有接触专科PBL教学观念时,给予传统教学方法施教,专科实习时间为6周,实习结束进行专科护理考试。②PBL教学法。PBL教学法于学习护生进入专科护理学习的第二轮开始。以一个实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专科病区总带教老师为导师,共同组成一个PBL学习小组。专科实习时间为6周,实习结束进行专科护理考试。具体教学步骤详细叙述如下:第一步,给出临床个案及其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带领护生到病房与患者见面,告诉学生该患者的主诉、临床诊断等主要病情,指出患者现有的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有哪些,要求护生找到正确答案。可以去图书馆查阅图书、杂志等资料,可以去网上收集资料,还可以翻阅教科书,也可以向其他临床护理老师请教。但是,每一个同学必须在一周内完成对该患者的护理计划,并准备在一周后,现场解答患者可能提出的、有关本疾病的任何问题,包括发生发展、转归、预后以及出院后应该如何保健、如何预防等。第二步,小组交流。小组讨论交流时,设主席一人,记录员一名。小组交流由主席主持,记录员全程记录讨论过程。护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交流发言,共享学习收获,交流过程中,可能由于文献资料来源不同,某些问题可能会产生不同意见。此时,可以由护生自行查证资料,达成一致看法,然后由辅导老师评判、指导,并归纳总结出本个案护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对各种观点进行点评,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醒护生做好充分准备去接受患者现场的提问。第三步,本专科实习结束时,采用与传统教学法同样的考试方法,进行考试。③评价方法。通过临床真实病例考试,得出成绩。考试结果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论笔试成绩,二是患者的满意率调查。经过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二、结果
1.两种教学方法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2.两种教学方法考试过程中患者满意率见表2。
三、讨论
1.文中所采用的方法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方法提供新的启示。①同一实验对象更具有可比性。本文实验过程中,采用对象不变的对照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尽可能地避免了教学条件的可变性导致的差异出现,得出的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②真实病例考试法在实践教学中具有推广意义。本文中采用了临床真实病例参与的考核,体现出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关系,提醒学习者学以致用;同时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促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地更新知识,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提供最佳服务。
2.PBL教学法在临床专科个案护理教学中的优越性。表1~2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方法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及提高病人对学生的满意率等方面比较,P
3.高实习职护生具备在临床专科个案护理教学中实施PBL教学的基本条件。①1969年美国的Barrows教授首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将临床问题引入基础课中,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形成了一种小组教学模式。实习小组加上教学导师恰好符合这种教学模式。②护生到了实习阶段,已经完成了所有课程体系的学习,具备了关于专科疾病的系统知识基础,只是还不知道如何运用而已。在临床专科典型个案的护理中运用PBL教学法,可以较好地通过问题引导护生回顾、复习教材内容,并且通过其他资料途径查找相关证据,二者结合运用指导实践,以解决专科个案护理中的实际健康问题,很好地实现了多学科理论知识的综合及运用问题。
4.临床专科个案护理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是用到实处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实习护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然后通过自学、查阅文献资料、向护理老师请教等多种途径,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以及解决程度怎样,又是新一轮问题的产生过程。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知识、运用、再学习、再运用的循环过程,是一个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因而本质上是一个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PBL教学法的优越性越大,对教师的要求越高[1]。
5.临床专科个案护理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使实习护生得到了自身的职业价值的体验。长期以来,医学与护理学教育存在的最大难题是理论脱离实践。这一问题导致的结果是:医学、护理学生感觉所学知识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临床专科个案护理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使实习护生通过不断地学习、解决问题、再学习、再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真实的病例中体会到工作成就感,体会职业价值,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除此以外,同其他作者实验结果一样,PBL教学法能显著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2]。
6.PBL教学法是熟悉和提高临床专科护理水平的良好途径。典型的某个临床专科个案病例是最能代表本专科疾病特点的病例,其治疗护理基本包含了该专科疾病的全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因而临床专科个案护理教学,实际上是一种专科护理综合培训。无论是对于护生还是本专科的在职的护理人员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PBL教学法适合用于护理实习生的临床专科个案教学,该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增加患者的满意率等方面,较之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显著优势。
【摘要】 目的 研究个案追踪检查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了解和评价医院职能部门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流程、质量与安全标准落实情况, 为本院护理质量整体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传统的质控方法结构式检查模式(对照组)和引进的个案追踪检查法(实验组), 同时间段对本院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评估两组护理质量综合得分、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比较分析, 应用个案追踪检查方法的实验组护理质量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应用传统质控方法检查的对照组, 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个案追踪检查法;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以患者为中心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相互关系, 从而影响医疗质量, 影响医院的公众形象。护理质量的提高依靠强效护理质量管理调控, 护理管理部门通过合理正确的评价, 找出护理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解决办法, 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过去因护理工作的繁锁, 过多的相关影响因素, 致使评价护理质量的标准尚未明确统一, 评价方法大多数仍秉承传统的质控方法——结构式检查模式。传统的方法以检查者、管理者为导向性, 忽略了患者及护理工作过程中的环节质量, 注重终末质量 (结果)[1]。个案追踪检查法是以患者为中心, 追踪患者的就医全过程, 通过评价各个环节医疗活动是否满足了患者医疗需要, 各个环节服务质量及安全性是否为高标准, 来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2]。个案追踪检查是追踪方法学的一种形式, 较传统的质控方法学, 更具医院服务整体的连贯性, 且实用性更强。本文通过对本院264例的患者个案追踪, 与传统的质控方法进行比较, 探讨个案追踪检查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为评估整体护理服务的内涵质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 1. 1 培训 本院为三级综合医院, 有健全的三级护理质控网络(护理部管理人员、科护士长、护士长), 在实施个案追踪检查前, 由护理部主任对所有质控网络成员进行追踪方法学的理论和实践培训, 使其掌握个案追踪检查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技巧, 之后由护理部专职人员带领受训人员到相关科室进行实施, 使参与检查人员将掌握的个案追踪检查方法在实践中得以很好的运用。
1. 1. 2 基本资料 于2012年7月~2012年12月, 在呼吸一科和呼吸二科分别选择264例患者, 按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在呼吸一科实施传统的质控检查方法;实验组在呼吸二科实施个案追踪检查方法。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质控方法, 即结构式检查模式, 通过结构-过程-结果模式的理论框架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依据系统理论、护理程序和马斯洛需要层次, 参照医院护理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中的有关质量标准, 将护理质量标准分为:组织管理质量标准、护理过程质量标准、护理病历质量标准, 进行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实验组应用新的个案追踪方法, 以查找问题为基本方式, 看、问、查、追, 看到什么问什么, 听到什么问(查)什么, 查到什么追什么, 跟踪每一位患者从其入院治疗到治愈出院的全过程, 采取访谈、访查、查疑、PDCA四个基本步骤的检查, 得出护理综合质量总评分。具体做法是:①访谈—检查人员以面谈及查阅病历的方式了解是否对患者实施了风险管理及健康教育等, 从而设定出追踪的主线和要点, 如:随机询问护理人员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核心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和患者合法权益、三基知识、急救知识、本科诊疗常规、技术规范等掌握情况;询问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对诊疗计划的知晓、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以及住院感受等, 访谈对象包括:护士长及护士、患者及家属等。②访查—实地访查科室护理人员规章制度、流程、质量与安全标准的执行状况, 了解各项护理计划的落实程度, 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理论、技术操作考核。③查疑—在访查过程中, 确认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进一步扩大追查, 以确定是个别问题还是组织系统问题, 再深入追查有疑问的部份;在追踪过程中, 随时查看相关制度、程序或相关文件是否健全及落实, 如:查看多重耐药菌管理是否有多部门的协作机制及相关制度流程是否落实到位等。④PDCA—进入PDCA循环, 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 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以 P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质量综合得分比较 应用个案追踪检查法的实验组护理质量综合得分, 明显高于应用传统质控检查方法的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P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传统的结构式检查模式, 主要以节质量, 只注重终末质量 (结果), 导致工作中的疏忽及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3]。追踪方法学(Tracer methodology)是JCC 评鉴2006年导入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跟踪概念, 允许评价者追踪通过患者就医过程, 评价患者在医院的治疗、护理、服务是否满足患者需要, 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是否达到最高标准, 使患者获得优质服务 [4]。
追踪方法学有着诸多方面的优越性, 本文通过个案追踪检查法在本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与传统的检查者和管理者为引导, 忽略了患者及护理工作过程中的环质控方法进行比较, 对比其护理质量综合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 结果均显示应用追踪法的实验组其护理治疗综合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传统质控的对照组。追踪法注重的是质量持续改进, 此方法运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 可迅速发现护理质量问题及可能的安全隐患, 然后得以改进及完善, 达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增加患者安全性, 减少医患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
摘 要 目的:居家腹膜透析因其操作方便、透析效果良好而在社区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本文结合腹膜透析致隧道感染1例护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护理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隧道炎 护理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居家腹膜透析因其操作方便、透析效果良好而被更多的患者所应用。隧道是指腹膜透析导管从腹膜外经肌肉,皮下组织至皮肤出口处的通道,隧道感染是拔除腹透导管常见的原因之一[1]。防范隧道炎的发生、及时治疗隧道炎是腹透护理的重要环节。我院于2013年3月22日收治1例居家腹膜透析隧道炎患者,经应用BD IntimaⅡ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的软套管直接进入腹膜透析隧道内给药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治疗和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身高162 cm,体重60 kg。因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于2013年1月开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3月19日患者出现腹透置管周围皮肤红肿,轻微触痛,皮温正常,可见少量脓性液体渗出及黑色结痂,3月22日诊断为腹膜透析隧道炎收治入院。入院时检测:白细胞3.5×109/L,中性粒细胞79.2%,尿素氮25.8 mmol/L,肌酐460 ?mol/L,腹水李凡他试验阴性,留取隧道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予以万古霉素隧道内抗感染治疗,加强隧道出口处皮肤的换药。8 d后患者隧道口皮肤红肿触痛消失,无结痂及分泌物,并见新鲜肉芽组织覆盖,隧道炎痊愈。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一旦诊断为隧道炎,提示患者出现腹膜炎的概率升高,需要拔除腹膜透析管[2]。患者会产生担心、恐惧的情绪反应,一方面担心腹膜炎所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恐惧腹膜透析导管拔除而中断腹膜透析。护士通过安慰和鼓励的方法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以娴熟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赖,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隧道炎护理
2.2.1 观察和评估隧道口情况
即“一看二按三挤压”[3]:先观察隧道口周围皮肤红肿情况,再按压隧道口倾听患者主诉,最后沿皮下隧道方向由内向外挤压,留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
2.2.2 给药途径及剂量
治疗隧道炎时,抗生素腹腔给药效果优于口服给药[4]和静脉给药[5],患者腹腔内给药的推荐抗生素剂量为:15~30 mg/kg[6]。
2.2.3 给药方式
欧洲肾脏透析和移植协会指出,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局部给药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7]。将万古霉素500 mg溶于10 ml生理盐水于注射器内,连接头皮针,插入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的肝素帽中并排气,抽出针管,取下护套,手持鳍状针座和软管座,将软管小心送入患者隧道内,分别在位于腹膜透析管周围0点、3点、6点、9点的位置各注入2.5 ml抗生素药液,使其在隧道内均匀分布并发挥疗效。
2.2.4 评估效果
隧道内给药每日2次,连续3 d,隧道口红肿消退,黑色痂皮开始脱落,沿导管方向挤压隧道口无分泌物出现。第4 d开始隧道内给药每日1次,至第6天隧道口周围无红肿,黑色痂皮消失,隧道口周围见新鲜粉红色肉芽组织,按压隧道口患者无触痛后停药。
2.3 出口处护理
出口处感染和隧道炎统称为导管相关感染,两者并存,很少单独存在。因此,在进行隧道炎治疗的同时应做好出口处护理。患者出口处常规予点尔康棉球局部消毒后,再用浸湿的高渗盐水无菌纱布,缠绕在导管周围15 min,每日1次,加速红肿消退。随后,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涂抹于出口处,美敷敷料保护,3M胶带碟形固定。因该软膏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主要用于各种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尤其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敏感,对伤口无刺激性[8]。
2.4 导管护理
导管需用胶带固定妥当,避免拉扯。平时可固定于有专用小袋的腹带中,切勿扭曲,受压。妥善固定导管,避免牵拉,可减低透析管皮肤出口处的张力,减少导管皮肤出口处的炎症[9]。
2.5 健康教育
腹膜透析隧道炎发生原因与患者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不认真按要求进行出口处护理,使出口处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以及不加强对导管出口处的固定等原因有关[9]。因此,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再次培训。每项操作逐一进行检查,严格执行规范,强调认真洗手并戴口罩。排除导致导管出口处感染及隧道炎的危险因素,如:机械因素(用力牵拉导管造成损伤)、微生物侵入及皮肤隧道口方向等。
3 小结
对于腹膜透析隧道炎患者通常会全身应用抗生素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往往起效慢且康复时间较长。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用于外周静脉输液,其软管具有无菌、无热源的特点,将其软管置入隧道内组织及腹膜透析管无任何损伤和刺激,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隧道并且被充分吸收,又不伤及周围导管及组织,促进愈合,提高疗效。
摘要:[目的]通过“粉红天使团队”对乳腺癌术后病人提供个案护理管理,改善病人术后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96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粉红天使团队”个案护理,乳腺专科护士建立个人档案,组织、协调团队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师、伤口师、PICC专科护士对其开展个体化护理服务。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采用肩关节活动量表(ROM)和癌症康复评价系统简表(CARES-SF)对病人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的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社会维度、与医务人员关系维度、性功能维度、婚姻关系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粉红天使团队”对乳腺癌病人进行个案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病人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团队管理;个案护理;护理管理;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模式,发展至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和靶向治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1]。病人在长期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涉及治疗、功能康复、营养、心理等多种学科,需要具备多种学科专业护理团队对病人疾病信息进行评估、整合、分析、计划、实施,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及时信息沟通、反馈,让其充分了解治疗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病人对治疗信息的获取及决策,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2]。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服务理念,我科积极探索成立“粉红天使团队”,借鉴国外个案管理的经验,结合我科现状,将团队管理理念引入到对病人的个案护理管理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科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年龄18岁~66岁(49.65岁±6.56岁)。纳入标准:①成年女性;②经病理确诊原发乳腺癌,疾病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并且知晓自身病情;③居住地为武汉;④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及电话随访、访视。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不能配合;②非原发性乳腺癌;③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④低于1年预期生活时间。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乳腺癌病人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术后由责任护士完成对病人的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健康宣教、信息沟通、心理护理,医生观察伤口情况并给予换药。病人到门诊PICC置管中心完成导管的置入与维护。观察组采用“粉红天使团队”个案管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2.1.1组建团队
①根据我科现有的护士人力资源、专业特长及资格证书,组成团队,其中包括护士长1名、乳腺专科护士1名、责任护士3名、PICC专科护士(国家级)1名、伤口师(国家级)1名、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1名、营养师(国家二级)1名、康复师(国家级)1名。乳腺专科护士具有本科学历、主管护师职称,责任护士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均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能完成护理各项操作。护士长担任技术指导及协调管理工作。②粉红天使团队:口号为关爱女性,呵护乳房。护理服务理念为满足和超越病人期望。标识为每人胸前佩戴一支粉红丝带。③团队成员职责:建立个人档案评估病人的现存的、潜在的护理问题,制订计划并实施干预措施,完成病人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PICC导管的维护,开通电话咨询及访视,通过QQ、微博在线回答病人咨询。
1.2.1.2实施方法
入院当天由乳腺专科护士为病人建立个人档案信息,收集一般资料,评估身体状况,邀请加入粉红天使QQ群,指导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心理咨询师为病人进行手术前的健康宣教,告知病人舒缓情绪的方法,缓解焦虑、抑郁,减轻心理负担,使其能以放松的心态准备手术。术后第1天3名责任制护士采取APN排班模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负责观察病情,完成各项治疗、护理。专科护士晨会组织团队成员护理查房,与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评估术后情况,制订康复计划,告知病人、家属,取得配合并组织实施。术后第3天、第6天、第9天,伤口师观察病人的伤口愈合情况、引流液性状及量,给予换药。术后第9天,PICC专科护士负责完成中心静脉置管及维护,向病人进行导管相关知识宣教,7d换膜1次,出现异常及时与PICC专科护士联系。出院前团队成员总结各项护理措施实施效果,给予离院后合理建议,康复师、营养师分别开出运动处方、营养处方,指导病人功能康复及合理膳食,心理咨询师给予心理辅导1次。专科护士于病人离院后5d~7d进行电话随访或访视,指导按时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能各项检查,了解伤口愈合情况、患肢康复状况、PICC置管有无异常等,为病人预约返院床位。病人每次化疗入院当天由专科护士组织团队成员评估病人的身体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及时作出调整,离院后5d~7d由专科护士进行电话随访或访视,及时了解病人生理、心理变化,保持信息沟通畅通,给出合理的治疗、护理指导。
1.2.2评价方法
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两组患肢的肩关节活动度情况及生活质量。肩关节活动度采用肩关节活动量表(ROM)测量患侧上肢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前屈和外展功能:达180°者为优,达150°者为良,小于100°者为差;内外旋:达70°者为优,达50°者为良,小于30°为差;后伸功能:达60°者为优,达50°者为良,小30°者为差。生活质量量表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系统简表(CARES-SF)进行[3]测量,此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与医务人员的关系、婚姻关系、性功能5个维度和34个条目,进行5级评分,评分内容从“无、轻度、中度、较严重、严重”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4分。各条目得分相加,得分总分越高,提示病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越严重,其健康状况越差。1.2.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粉红天使团队”的管理
我科“粉红天使团队”在医疗护理服务活动中有统一的标识,即粉红丝带,树立了一种品牌形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各成员分工明确,按照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团队成员有10名,都有国家级证书,专业能力突出,但拥有国家级证书的专业护士成员培养周期较长,需要5年~10年的时间。为了确保个案护理成功,需要灵活排班,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专业能力,对病人提供全程专业护理,团队运作核心是专科护士。她负责收集病人信息并分析病人潜在的、现存的护理问题,联系团队成员解决相关问题,并最终将结果反馈病人,让病人掌握疾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条生活质量。由于人力资源不足,一个团队成员需要同时服务5例或6例病人,根据每个病人的乳腺癌术后康复特点,提供专业化护理团队指导。
3.2“粉红天使团队”乳腺癌术后的个案护理管理
个案管理是以评估、计划、联系、监控、宣传和推广为主要项目,通过充分合作、交流及合理选择可用资源,持续满足病人个体化健康需求,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4-6]。本研究观察组透过乳腺癌病人的个案护理管理,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活动理念。团队成员会针对每个病人的情况,给出不同的护理实施计划,充分体现个案护理个体化的护理管理方式。如果病人存在心理方面问题,心理咨询师会指导病人写心情日记,开展个人心理疏导主题月活动,介绍抗癌成功案例,与家属开展“心心知我心”活动,利用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病人走出阴霾。通过护理团队成员评估病人潜在的、现存的护理问题,给予专业指导,让病人觉得自己备受关注。通过专科护士及时的电话回访、访视、在线回答问题,病人能及时了解自己所处的治疗阶段,需要面对的相关问题,便于个人医疗决策,病人感到充分被尊重。
3.3“粉红天使团队”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病人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的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通过个案护理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肩关节活动度。目前手术是治愈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7]。然而手术导致术后病人的患侧肢体往往发生上举、前伸、后伸、外展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降低[8]。由于乳腺癌术后半年是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机,而患侧伤口愈合情况因人而异,引流管拔除的时间每人不同,康复师需要与伤口师充分沟通。同时,病人的健侧术后半年时间内置入PICC导管,病人对功能锻炼存在担忧,不敢进行功能锻炼,此时需要康复师与PICC专科护士与病人进行沟通,消除顾虑,为病人选择合适康复器材,制订功能锻炼计划。乳腺专科护士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的数据记录并与康复师反馈,取得病人配合。
3.4“粉红天使团队”个案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社会维度、与医务人员关系维度、婚姻关系维度、性功能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疾病本身、治疗及其不良反应所导致的生理不适以及心理适应问题等,成为降低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9]。Yamamoto等[10]研究也证实,个案管理能够帮助病人更好地作出治疗决策,促进医患良性沟通。粉红天使团队中有5名护士有国家级专科护士证书,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性强,能针对病人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病人可以通过微信、QQ交流平台随时与乳腺专科护士沟通,知情同意权得到充分体现,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信任度加强。
作者:周慧敏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考核结果
在追踪考核过程中,责任护士对体温单、患者入院评估单、健康教育计划单里的内容基本掌握,医嘱单和护理记录单内不掌握的内容较多。
2个案追踪考核中发现的问题
2.1医院中的部分制度与本医院的实际工作不符
一方面是大家对等级医院评审要求的规章制度等相互照搬照抄,没有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片面追求材料的准备;另一方面,护士的工作往往是通过经验积累或口口相传完成的,对于各项规章制度等缺少理解和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2.2护理人员的学习方法有待改变
第一周期等级医院评审注重片段式的提问和检查,没有指导医院加强内涵管理和过程管理,对所发现的问题缺乏追踪及持续有效监管,使得医院的培训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机械记忆,被动工作,注重完成工作量。
2.3不理解护理程序
追踪考核过程中,护士的思路仍然以执行医嘱为中心,片段性护理,很少考虑患者的个体需求。
3改进措施
3.1完善相应的制度、规范等
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完善护理制度、流程等,补充原来没有的、口口相传的规范,修订操作性不强和过时的护理制度、流程等。对运行中感到不妥的制度,随时修改,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3.2对护士长进行个案追踪法考核
护士长的理念和能力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等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取决于护士长的培训力度,所以,首先要培训考核护士长。
3.3建立个案追踪考核法的长效机制
建立培训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计划,定期进行个案追踪,考核护士的服务过程,提高护士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综上所述,个案追踪考核法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方法,使得培训工作更加有针对性,保证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作者:孙海燕 单位: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摘要:
目的探析分组追踪法在个案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护理人员5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名。对照组对22例脊柱外科患者进行常规个案护理查房,观察组对24例脊柱外科患者进行分组追踪法个案护理查房。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参与研究前后的疾病护理技术、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评分及临床综合能力评分及两组所护理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开始前两组脊柱外科疾病护理技术评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束后观察组脊柱外科疾病护理技术评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开始前两组在病情观察、急救应急、解决问题、护理记录书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束后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期间未出现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组追踪法在个案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利于发现护理工作的不足并予以及时改进,利于护理工作整体性与连贯性的提高,可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分组追踪法;个案护理查房;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
护理查房为护理管理者对护理程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的基本与主要方法,可帮助护理人员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问与难点,也可在查房过程中全面考核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脊柱外科护理查房个案多为老年患者,易合并基础疾病,且需同时进行多项监测,对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及全面性有较高要求,需重视护理查房过程。本研究将常规个案护理查房与分组追踪的个案护理查房进行对比,探析分组追踪法在个案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脊柱外科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进行重点个案护理查房的护理人员5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名。对照组年龄20~29岁,平均(24.7±3.2)岁;资龄1~6年,平均(3.1±0.9)年;观察组年龄21~30岁,平均(24.9±3.4)岁;资龄1~8年,平均(3.3±1.2)年。研究期间,对照组共对22例脊柱外科患者进行常规个案护理查房,患者中,男14例、女8例,年龄54~77岁,平均(63.5±5.2)岁;其中腰椎管狭窄患者3例、脊髓损伤患者5例、颈椎病患者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例。观察组共对24例脊柱外科患者进行分组个案护理查房,患者中,男15例、女9例,年龄56~79岁,平均(63.7±5.5)岁;其中腰椎管狭窄患者1例、脊髓损伤患者3例、颈椎病患者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例。两组护理人员及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个案护理查房,2~3次/周,20min/次。观察组:采取分组追踪的个案护理查房。(1)成立多学组,包括静疗学组(5名),伤口压疮学组(6名),血栓学组(6名),导管学组(3名),重症、急救、疼痛学组(3名),护理文件学组(3名);(2)各学组于接到查房通知72h内对入选的适合进行个案追踪的病例进行查房,向责任护士及相关负责人反馈查房结果并汇总,针对护理问题制定整改计划,3d后追踪护理效果及改进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每周查房不得少于1次,至出院前需最少追踪3次。(3)患者出院后即召集所有组别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明确分组追踪在个案护理查房应用中所出现问题,明确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要点。
1.3观察指标
于研究前后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理论知识考试,内容包括疾病护理技术(共70分)及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共30分),总分100分,80分即为合格。于研究前后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临床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包括病情观察能力、应急处理、解决问题能力、护理记录书写能力5个方面。由病区医生及医疗护理专家共同评分,每个方面的评分均分为5个等级,很好5分、好4分、一般3分、差2分、很差1分。评分越高能力越强。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自行设计问卷评估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问卷内容包括护士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满分100分,总分≥80分即刻判定为总体满意。问卷由患者自行填写,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对比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专科理论知识考试评分比较
研究开始前两组脊柱外科疾病护理技术评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束后观察组脊柱外科疾病护理技术评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综合能力评估比较
研究开始前两组各方面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束后观察组病情观察、应急处理、解决问题、护理记录书写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研究期间未出现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18.2%;患者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分组追踪即将参与查房的人员进行分组,各组在查房过程中根据自身任务从不同角度对患者及患者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同时体现出了医疗护理服务的个性化、整体化及全面性,可使患者各方面受到体贴照顾,防止不良事件的出现[1]。此外,分组追踪的个案护理查房将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联系在一起,通过及时反馈与考核实现了护理工作与护理查房的环环相扣,确保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3]。此外,由于追踪法具有连贯性,因而上次查房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及相应改进措施将成为下次查房的重点观察对象[4-5],促进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将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改进过程中查房小组的改进思路等也会给予护理人员一些启示,从而促进其洞察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6-7],综合素养将会有较大进步。有研究提出[8],分组追踪法在个案护理查房中的应用还可打破专科护理的局限性,这一举措也会在无形中强化患者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认可,最终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结果显示,将分组追踪应用于个案护理查房中的观察组取得更佳效果,不仅参与的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及病情观察、应急处理、解决问题、护理记录书写等临床综合能力等方面均获得更大幅度提升,不良事件减少,患者满意度为100.0%,提示分组追踪在个案护理查房中的应用于护理人员及患者而言均获益更大,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孟庆芳 杨爱慧 王金凤 武艳云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中心医院骨脊柱外科 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
摘要:目的:利用个案追踪法提高麻醉护理技能,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建立质控小组,完善与追踪表内容相匹配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培训质控小组成员学习个案追踪方法,按照每周追踪2例的频次,在10:30~16:00期间,确定麻醉复苏高峰段为追踪时间进行追踪。结果:压疮发生率下降0.6%,精麻药品管理合格率上升11%,输血质量合格率100%,全麻复苏患者导管脱落率下降2.9%,全麻患者坠床发生率为0。结论:个案追踪法有利于提高麻醉护理技能,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个案追踪法;麻醉;护理
在发达国家,麻醉护士早已是一项传统行业,美国和波兰开展麻醉专科护士教育已有近1个世纪的历史[1]。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逐步完善,护理行业日趋细化,开始向专职化发展,麻醉护士成为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护士工作种类。我国对麻醉护士的培养和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2]。个案追踪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访谈其就医过程每个环节,证实医院护理制度、工作指引是否完善以及护理措施是否到位,有助于规范护士行为,防止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质量[3]。我院自2015年起运用个案追踪法结合按能级分层次培训,在提高麻醉护理技能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追踪患者纳入标准:全麻,ASA评分Ⅱ级及以上。2015年我院全麻手术患者10474例,复苏室接收病人9861例,其中骨科2969例,胸科361例,腔镜手术2229例,其它类手术4302例。我院麻醉复苏室床位11张,护理人员15名,职称包括主管护师2名、护师8名、护士5名,学历为本科11名、大专4名。
1.2方法
1.2.1建立质控小组及完善质控体系
(1)建立质控小组,培训质控小组成员学习个案追踪方法,按照每周追踪2例的频次,在10:30~16:00期间,确定麻醉复苏高峰段为追踪时间。制定追踪表,报批护理部审核后使用。主要内容紧扣“人机料法环”:人———被追踪对象主要是护士或专科护士,追踪的内容包括仪容仪表、资质、能级、职责、药品了解、操作技能,培训、考核。机———主要追踪护士对日常工作中使用的机器能否掌握应用方法,保养和维护知识以及当机器出现故障时解决方法是否正确。料———追踪内容包括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复苏病人的护理常规,入、出复苏室标准,拔管指征,steward评分标准,精麻药品管理规定规范,门诊麻醉配合。法———主要包括护理常规、制度、规范、流程、预案、不良事件的制订、修订、培训、考核、落实情况。环———包括两个方面即环境和环节,其中环境主要指手术间药柜、复苏室、准备间、库房的环境是否安全、安静、整洁、整齐,环节指交接班环节以及不良事件、预警、危急值报告等环节。(2)建立并完善与追踪表内容相匹配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1.2.2对象选择
Braden评分≤18分者;全麻患者手术时间≥3h者;术后苏醒延迟(≥2h)者。
1.2.3追踪方法
手术患者入复苏室后,根据追踪患者纳入标准筛选出需要追踪的患者,对当班护士进行个案追踪,先现场观察当班护士对追踪患者的各项护理操作,并记录不规范的环节,待当班护士操作完毕,根据“人机料法环”的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并设计突发状况,考察被追踪护士的专业技能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将追踪记录录入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1.3结果
追踪方法实施后与实施前质量监测指标比对:压疮发生率降低0.6%,精麻药品管理合格率提升11%,输血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全麻复苏患者导管脱落率降低2.9%,全麻患者坠床发生率为0。
2讨论
2.1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
麻醉护理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麻醉护理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麻醉学科的发展[4]。广东省对117所医院麻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显示,麻醉护士学历组成是中专54.1%、专科38.4%、本科7.5%[5]。由于麻醉护理专科人力资源有限,麻醉学科发展迅猛,专业的麻醉护士无法满足临床麻醉学科的需要,因此目前临床大部分麻醉护士由手术室护士转为麻醉护士,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我院是教育部直属三级甲等教学医院,麻醉科是省临床重点专科,针对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现状,护理部自2015年起成立麻醉复苏护理单元,设立护士长,将麻醉复苏护理单元人力资源学历结构进行调整,麻醉复苏护理培训实施按能级培训结合个案追踪法,夯实麻醉护士专科理论基础,提升了麻醉护士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2麻醉护理人员培训内容应突出临床麻醉的“护理”工作
麻醉护理人员培训目前多是与医生一起共同接受麻醉专业医疗培训,缺乏专业护理内容,对复苏室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本研究,作者认为,麻醉护士在接受麻醉专业医疗培训的同时,必须进行麻醉护理专业培训如麻醉护理、重症监护护理、疼痛护理等,对麻醉专业使用的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纳入培训和考核内容,并通过个案追踪形式强化培训效果,提高麻醉护士实践技能。
2.3利用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确保培训效果
精麻药品管理是复苏室护士工作重点之一,建立精麻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利用个案追踪,协助复苏护士做好精麻药品规范管理。手术患者全麻复苏时易发生压疮。在个案追踪时,通过查看患者易受压部位皮肤状况,提问压疮分期等知识,根据质量标准,监测复苏护士对压疮预防的措施落实情况。全麻复苏患者在苏醒前烦躁,易导致意外拔管,通过个案追踪,有利于考察复苏护士对预防管道脱落的预判断和护理措施执行情况。
2.4个案追踪法能有效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魏霞等[6]认为,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作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且与人、设备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林娟等[7]认为,重点科室护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与其他科室衔接环节多,细微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护理安全尤为重要。麻醉护理个案追踪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结合现场考核,先看麻醉护士操作,对操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根据提问结果再追踪制度流程的完善,同时也便于对培训效果,如麻醉护士对麻醉患者入、出复苏室标准,拔管指征等护理专科知识掌握和应用等进行评价。追踪法的实施可有效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麻醉护理如何适应现代麻醉学科发展,培训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能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治疗及疼痛诊疗领域内从事临床麻醉护理、护理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应用型人才[4],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王朝松 刘丹丹 杜万秋 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个案管理的概念最早于1970年提出,目地是为了控制通常由灾难性的事故或疾病引发的高额保险要求[1]。如今,基本上每一个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都拥有一整套个案管理的程序用于对顾客健康保险服务的监督和管理。这种由支付组织(如健康保险公司、保健组织)来执行的个案管理属于外部的个案管理。1990年代中期,为降低成本,医院不得不加强各种治疗措施的管理和控制,并尽量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由此,医院开始认识到个案管理模式对于计划、管理患者的治疗和缩短住院天数的重要性。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个案管理在促进患者康复和降低医疗成本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
一、个案管理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医疗费用上涨的问题,通过推出个案管理方式,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的同时,亦保证了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得到必需的医疗服务。美国护理个案管理委员会(CommissionforCaseManagerCertification)对个案管理的定义为:个案管理(CaseManagement)是一个充分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和评价来选择医疗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通过多种交流和选择治疗条件而达到医疗服务高质量,收费又合理的结果。因此,个案管理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也不局限于某个医疗单元,而是发生在持续医疗的全过程中,旨在不断满足患者的需求[3]。在大多数的个案管理系统中,护士充当了个案管理责任人(CaseManager)的角色[4]。护士作为就诊患者的合作者、协调者,确保以最少的资源,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和目的。此外,个案管理涉及到与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的合作,所以个案护理管理责任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关技巧。由于需要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而护士又是唯一具有这一资格且能够给患者直接提供多种护理服务的专业人员。个案管理责任人所从事的工作是复杂的,并富有挑战性。大多数从事这项工作的护士至少具备5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少数情况下,由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康复医师或其他专业的人员担任个案管理的责任人。尽管专业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在患者持续治疗的全过程中通过协调,减少医疗费用[5]。
二、个案管理的组成
个案管理是一个共同参与的过程,以明确个体的健康需求,为其提供便捷的服务、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护理质量为目的。个案管理的实施包括5个部分,即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和反馈[6]。
1评估
个案管理的第一步是要收集和综合分析所有的临床信息及其他方面的重要信息,例如患者的健康保险资源。综合评估包括对以下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认知和身体机能的情况、社会交往、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经济来源等。个案管理者通过发现、评价患者的上述情况,利用最新研究结果作为临床护理方案的基础,确保实际工作中有据可循,科学有效。在评估阶段,个案管理者要与各方面人员密切配合,如医生、社会工作者、健康保险机构人员等。
2计划
个案管理者在评估过程中要对所获得信息以及患者实际和预期的目标进行综合分析,护理计划就是在这种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护理计划应当以临床为中心,以事实为依据,并且将医疗法律、法规等贯穿始终。个案管理者必须要同委托人、患者家属和(或)其他一些重要人员,如社会工作者、保险机构和支付人进行合作,才能制订个案管理计划。个案管理者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确保各个环节都能成为制订个案管理的一份子并且与最终所定计划相一致。
3实施
在这一环节中,个案管理者将涉及到护理计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个案管理者的职能包括履行护理计划,将各项护理活动授权于他人,以及促进和协调护理计划各个方面的发展。对个案管理者来说,要与各个方面进行沟通,重要的一点是,随时将病程向预期方向发展的情况进行资料整编,才能确保各个相关因素与最终所定计划相一致,护理计划的实施才能安全、及时并达到有效成本。个案管理计划的实施,应该包括提高护理质量和控制患者费用支出两个方面。个案管理者不仅要制定患者使用医疗器械所需支付的费用率和患者诊治必要的预算,还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其可利用的保险福利及预期所需支付的费用。例如,一个患者的出院计划应该包括家庭保健护理。但这个患者的健康保险范围不包括家庭保健服务,而这个患者自身又没有能力去支付家庭保健护理的费用,个案管理者则应重新建立一份与之相适应的护理计划书。
4评价
主要是监测病程向既定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评价个案管理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过程。评价过程的实现要经过以下步骤:①综合分析患者信息;②对临床、社会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人员进行调查和(或)口头反馈;③进行资料整编或图表审计;④对临床诊疗计划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个案管理者对每一个患者的健康计划进行评价,力图克服影响其结果的障碍。克服这些障碍需要个案管理者对护理计划进行修订,并对其再评价”。5反馈及时反馈患者的情况以及同临床人员、患者家属、医疗费用支付方、社会保健机构等的合作,是个案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也是个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与各个方面取得良好的合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个案管理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促进不同的个人和组织协同、合作,以适应临床需要。
三、护理个案管理者的功能和具备条件
护理个案管理者的基本功能有:确定目标人群、个体评估和评价、卫生资源评估和计划、提供健康服务、协调健康资源等,并作为个案管理的监督者和倡导者,保证整个过程的有效实施[7]。因此,护理个案管理者必须具备多项技能,系统评估能力、有创见的计划和实施能力、对资料的评价能力;有效的交流、协商、综合分析、熟知伦理知识及合理的临床判断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8]。就临床知识和相关经验而言,注册护士仍然是最重要和有效的个案管理者[9]。美国护理学会建议,个案管理者至少拥有注册护士的专业证书,拥有硕士学位者或有高级临床管理技能的人员为佳;基于专业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在生物、社会、护理学等领域都接受过广泛教育的优势,他们有能力成为最佳的个案管理者,他们的经验有助于做好临床工作,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健康教育,他们会从一个整体的、有利于康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10]。促使个案护理管理运转的关键是建立标准化路径(CriticalPaths),尤其在院内建立的个案护理管理,标准化路径应适用于所有的患者[11]。标准化路径是各专科一致认可的,为达到预期结果在所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应实施的医疗护理,它包括了特定的项目表及标准治疗协议书。标准化路径又是一种用于每天记录患者医疗护理个案管理计划的缩写,它所列出的关键性的医疗护理措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以保证患者取得最佳的预后[12]。如果患者在DRG(DiagnosticRelatedGrouping)规定的住院天数内出院,那么个案管理被认为是成功的。标准化路径的应用进一步规范了患者的医疗护理,允许医院有计划地进行人员的安排、估计患者住院的天数及预测一些有可能发生的因素,以便于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3]。
四、个案护理管理的优势
个案管理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医疗费用控制管理机制实施下产生的一种适应临床、社区和市场需要的护理模式。通过获取个体的健康信息,提供预防、保健、康复等连续性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合理配置和使用医疗资源,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了成本。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14]:实施护理个案管理,使老年患者2年内再住院率明显下降,医疗费用也减少了一半。
1患者满意由于个案护理管理促成了一对一的关系使患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满意度,而这种满意度是贯穿于患者医疗全过程的。
2责任心加强个案护理责任人作为个案管理的协调人,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更好地了解患者,因此个案管理加强了个案护理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心。
3改善合作关系个案护理管理是在责任人的协调下,各专科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完成的医疗任务的一种工作模式,而这种模式改善了各专科及各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
4医疗费用合理个案管理责任人负责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医疗服务,计划医疗费用的支付和偿还,从而使患者的医疗费用达到最合理的程度。
5便于患者转入社区服务个案责任人不仅负责协调患者医院内的医疗过程,还负责联系患者出院后进入社区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期的医疗护理,同时承担患者出院后的随访。
个案护理管理的产生与医疗制度以及医疗机构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医院诊疗流程的变化,责任制护理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为这种模式只能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需求,而个案护理管理是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医疗过程的[15]。医院设立这个部门的目的除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外,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确保医院能得到医疗保险机构应支付的款项。
摘要:目的 对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12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均为我院收治,平均将其分成A组与B组,B组实施常规护理,A组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果 A组在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以及自身生活评价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且A组PANSS评分与SDSS评分明显少于B组(P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个案管理护理;依从性;神经功能缺陷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为一个充分合作过程,该过程包括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以及评价等方面,将患者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将患者个人优势充分发掘[1]。本研究对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病程5年内、年龄16~45岁、有条件接受随访以及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77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17~46岁,病程范围为6个月~3年,63例已婚,57例未婚;患者学历均为初中以上水平。平均将其分成A组与B组,每组6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婚史等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B组实施常规护理,采取传统责任制护理模式,患者住院期间内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出院后不给予跟踪护理,仅于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服药、复诊、生活等方面情况。A组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制作个案管理登记表 制作个案管理登记表,主要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联系电话、家庭成员、病情、诊断、治疗情况、入院日期、出院日期、随访日期、患者服药、病情、复诊以及工作生活等情况进行登记。
1.2.2建立个案管理小组 建立个案管理档案,选择在精神科临床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护师作为个案管理员,每一名个案管理人员管理十名患者的档案。自患者入院第1天起,就主动接触患者与家属,并记录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制定个案档案。
1.2.3综合分析患者资料 综合分析收集的患者资料,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评估,加强个案管理人员、患者家属以及主管医师的紧密配合,以增强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恢复社会功能为目的,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安排个案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服务。
1.2.4个案管理护理方案 主要从心理、生理等层面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方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康复:住院过程中,安排心理咨询师对患者个人、集体性的心理护理;在社区,安排残联建立心理康复活动中心,并建立心理辅导热线,指导患者定期到心理康复中心咨询专家;②生理康复:患者入组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症状自我监控、自我处置等训练,并为患者提供短信服务或者电话提醒等服务。要保证该服务贯穿护理始终。
1.4观察指标[3-4]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病情以及社会功能等指标。其中,生活质量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定,主要包括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以及自身生活总评价等方面;病情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社会功能应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给予t检验,如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A组在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以及自身生活评价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P
2.2两组患者PANSS评分与SDSS评分对比 入组时,两组患者PANSS与SD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PANSS评分与SDSS评分明显少于B组(P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疾病具有病程迁延、易复发以及致残率高的特点,患者与家属往往失去治疗信心,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存在着自行停药的情况,进而陷入停药、复发、再治疗、停药的循环中,给疗效产生较大影响,使患者社会功能受损,并降低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其中,个案管理护理模式为一种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共同合作的过程,患者均具有一定优势,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评估过程中,将患者个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与此同时,患者自身也积极参与到护理计划中[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A组在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以及自身生活评价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且A组PANSS评分与SDSS评分明显少于B组综上所述,应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
摘要:个案管理是当前医学保健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深受广大服务对象喜爱的一种工作策略,在多个疾病的医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下面本文针对个案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工作管理模式、工作管理内容等各个方面展开研究,进一步对其在乳腺癌护理领域的实践效果加以综合评价。
关键词:个案管理模式;乳腺癌;护理领域;应用现状;发展
个案管理成为了当前一项非常重要且受人欢迎的工作策略,针对个案管理的发展历程、概念、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等各个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和思考,进一步针对个案管理在乳腺癌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实践效果加以综合评价,形成以护理人员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方式,不断提升我院的医护质量水平。
1 个案管理发展背景
个案管理管理在19世纪末期开始出现,一直到下个世纪初才开始最早在美国的许多行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从此以后,个案管理被广泛的应用到很多领域和行业发展过程中。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在其他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70年代后重新又被应用到医疗保健服务行业中[1],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化的个案管理工作方式。
2 个案管理
在护理领域中,个案管理是一种比较灵活的、系统的管理方式,能够为特定人群提供并且协调医疗护理的一种服务方式,通过积极参与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促进个体对医疗护理服务不断改进和加强选择,从而更好的满足个体化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达到更好的医护疗效,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2]。在个案管理的定义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分歧,但是就个案管理在护理领域来说,也存在普遍的认识,就是个案管理没有停留在一个阶段,也不单独局限于一个固定的场所,而是发生在持续提供服务的整个过程中,能够达到不断满足个体化的需要。
3 个案管理工作模式
①工作模式多样性[3]。在工作管理过程中,个案管理是多种模式并存的,每一种模式对于了解某个指定领域的个案管理都有着很大的贡献,因此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的一种模式可以被所有的学科所认可,也没有一种管理模式可以在所有学科中广泛的利用。②护理领域。在护理领域,个案工作模式主要是针对个体、群体的健康状况、病情状况、康复需要等各个方面开展个案管理工作,在以往的个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将个案管理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管理模式,社会、初级保健、医疗、社会、健康维护组织、独立、保险业等,当然也提出了四种主要的个案管理模式,比如出院后的护理计划、基础个案管理方式、医护方式等,针对个案管理的四种不同类型,对其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护理计划,从而起到更好的个案管理和个案护理效果、在近期的文献中,也更加倾向于将个案管理工作按照一定的工作场所加以分类,基于医院的、医院到社区的、社区的多个不同的工作场所类型加以分类,总之在个案管理模式划分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加以分类识别,从而实现有效的个案管理和护理效果。
4 个案管理工作内容
在个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有一个实施者[4],个案管理通常是一个积极的、具有推动效果的多学科医疗团队来开展和指导完成的,个案管理师最常见的就是医护人员,能够致力于完成患者在日益专业化、分散化的医疗体系中,更好的把握方向,实现无缝对接,将需要的信息、资源实现科学配置,同时协调好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能够共同参与到决策管理工作过程中,保证患者在当前的医疗体系框架结构内实现连贯的、个体化的医护服务,也可以保证在适合的时间内提供正确的、科学的、系统的医疗保健服务,这成为了当前个案管理的一个重要核心功效。
在个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虽然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但是个案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基本都涵盖了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后期反馈五个过程,因此个案管理开展时,管理团队从开始到最后一直都参与到其中,并且发挥了更好的管理效果。第一步,评估,评估就是将收集和获取的临床医疗信息和资料,比如患者的生理状况、病情状况、身体机能等相关信息指标加以综合评价,个案管理人员需要和临床医师、医护人员、社会工作人员、健康保荐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等之间形成密切的关系,互相配合来完成评估测定。
计划是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以及其他方面的评估测定结果,制定完善的个案管理计划,在应用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保证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到计划的制定管理过程中。
实施是按照制定的计划来完成实践操作过程,主要包括履行计划,将各项护理活动授权于给他人,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和协调好护理计划的各个方面,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确保计划按照进度执行。
评价是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个案管理团队需要综合对患者的基本信息情况以及其他方面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图表、数据等多种形式加以呈现和对比,进一步对医疗诊疗工作开展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反馈是对患者的情况及时的和临床医护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反馈[5]。
5 个案管理在乳腺癌护理领域的应用
有研究人员针对个案管理在乳腺癌护理领域中的诊断和应用效果设计了一个个案管理项目,进一步通过该项目的计划实施到反馈阶段加以综合评价探讨,对患者进行分组试验,一组接收个案管理护理方式,一组采用基础管理护理方式,对其进行一样的调查和研究,发现6个月内实施个案管理的一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下降。同时实施个案管理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更好,对整个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提升了医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