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06:08: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艺术鉴赏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不断改革,有所创新,大量实践证明,美术鉴赏课对提高高职艺术教育水平大有裨益。本文从知识积累、艺术修养、审美价值观和商业素养几方面分析了美术鉴赏课的作用。
【关键词】
美术鉴赏课;高职艺术教育;审美能力
艺术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涉及诸多领域,除了天赋,人文知识积累、创新思维、审美意识、鉴赏能力等因素也极为重要,对提高艺术水平有着很大帮助。高职院校艺术教育重在培养实用型人才,艺术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同时还要加强对艺术设计实践性、商业元素等方面的考虑和学习。美术鉴赏课作为人文艺术类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门,综合性也非常强,对提高高职艺术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开拓眼界,增加人文知识积累
艺术是美学、哲学、文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的综合反映,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也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而言,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对艺术有更深的理解,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而且艺术设计还涉及到设计学、广告学等领域,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更高。纵观古今中外各个艺术家,无一不是眼界开阔,学识渊博。美术属于艺术范畴,包括绘画、建筑、雕塑等多种形式。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作品便是如此,经典美术作品既能记录生活、反映生活,又能作为创作者托物言志的工具。通过美术鉴赏课,欣赏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见识,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质。每件作品都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记录着那个时代,所以往往可以从美术作品中发现历史,探索历史遗迹。比如《清明上河图》,几乎将整个北宋的社会生活和风气囊括其中,直至今日,研究北宋的服饰、建筑、历史、技术都离不开此作品。再比如《蒙娜丽莎》,在鉴赏之前,应当对文艺复兴时代和达芬奇有足够的了解,所以说美术鉴赏有利于学生增长人文知识,为艺术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重视创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同,它没有固定的公式,没有统一的答案,学习者的思维意识、生长环境不同,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同。从这点来看,艺术其实是一种多元文化,提倡从多个角度分析,而不应落于窠臼。在当前社会,学生更应如此,认识到事物具有相对性,具有多元性,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束缚,从新的角度予以新的解读。美术鉴赏课程亦然,很多作品在创作之初并不受欢迎,比如梵高,生前生活极为落魄,作品无人欣赏,可如今其作品单价高达百万千万。这说明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和思考方式是不同的,通过美术鉴赏,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如此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艺术修养是个很广的范围,是创作能力、精神境界、性格情操等的集成物。美术奖赏要求感觉、感情、认知多方面的统一,起到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的作用。比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借古喻今,以愚公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共同对付日本侵略。虽然采用的是古代题材,却赋予了新的意义,在鉴赏时,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而米开朗琪罗的经典作品《大卫》,表面上看只是一个雕塑,其中却蕴含着无限情感。通过鉴赏,可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道德情操得意陶冶,艺术修养得以提高。
三、锻炼审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艺术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经过对大量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找出属于自己的审美方法。同时,还要遵循一定的审美标准。优秀的美术作品有些是内涵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有些则是艺术技巧水平较高。对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观察美术作品的立意、风格、构思、布局等是基本能力,如《蒙娜丽莎》的空气透视法。在此基础上,方能进一步理解作品深意,随着审美能力的提高,自然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四、加强实践,提高现代商业素养
仅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崇高的信仰还不够,尚需经过实践生活的磨炼,能够经得起人们的评价,历经千锤百炼,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高职院校本就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艺术专业将来也要应用于实际中去。当前的美术鉴赏课为学生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和帮助,对其实践有着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在鉴赏中也能了解到现在社会对艺术美学的实际需求,如此学生才能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设计出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五、结语
艺术和科学、商业并不完全对立,在当前社会,我们应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美术鉴赏课程不仅仅是对作品的欣赏,也是对学生艺术修养的锻炼,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艺术专业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任文宽 单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类院校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学生鉴赏能力现状
(一)音乐鉴赏能力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满足社会的要求,为社会培养人才。但是目前在师资培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课程设置与社会的实际要求脱节。即使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在基础音乐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高职类院校尤其是学前音乐鉴赏能力课程这一方面的改革进度较慢。如今强调素质教育,更加强调音乐的特殊功能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学生价值有偏差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注重音乐的娱乐功能,他们认为音乐是用来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的,主要是为了消遣。所以,学生在选择自己所听的音乐时,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大部分的学生喜欢的是摇滚或是流行的歌曲,追求感官的刺激。对于那些古典含蓄而且有内涵的名曲就会有抵触的情趣。比如在古典音乐鉴赏课上,大部分学生不是睡觉,就是看杂书。
(三)被动学习的态度
因为音乐鉴赏能力是一种无法定量测评的方法,所以很难对鉴赏能力进行考核。而且大部分学生在音乐鉴赏能力方面基础薄弱,更不用说音乐素养。有的学生甚至对于基本的音乐常识都不清楚,对于音乐家和歌手都分不清。在学生们的眼中,课本中的音乐家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所以学生对于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学习都是被动的。再者,由于流行音乐的影响,许多学生更加喜欢流行音乐,对于学校中的音乐课程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四)缺少音乐氛围的熏陶
父母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比教育的影响更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如果父母喜欢音乐,那么这种对音乐的爱也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如果经常听高雅的音乐,学生对于音乐的素养也会无形中提高。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忙于工作,而且有些父母很少会听高雅的音乐, 他们更喜欢流行音乐,买CD 时也很随意,不关心 CD 的质量,因此这些父母很少会考虑到 CD中的歌曲对孩子音乐素养的影响。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养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老师缺乏积极性
由于艺术情操的培养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无法进行一个定量的衡量,这就导致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懈怠,不重视对学生音乐艺术情操的培养;另一方面,音乐艺术情操的培养要靠学生自身的领悟能力,不同的学生领悟能力也不同。虽然教师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却发现学生没有一点进步,于是失去了信心,疲于应付学生。
(二)老师对教学目标缺乏理解
由于高职类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重在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和技巧,但是对于艺术熏陶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分析其主要原因,教师对于目前对学生的培养重点不是很明确,而且教学目标还存在一些误解,最终导致的就是学生会音乐技巧,但是对于艺术情操的陶冶方面则是软肋。
(三)音乐鉴赏方面缺乏创新
选择音乐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但是到了真正的课堂,枯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让他们对音乐的热情消减了一大半。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遍又一遍地不断重复那些传统的古典音乐,要知道现在的学生追求的是新鲜和潮流,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如今的学生。
(四)教学方法单一
对于艺术情操的培养,大部分教师认为这主要还是学生自己的理解和顿悟,所以他们在课堂上提供的就是传统的乐曲,上课了就通过设备放给学生听,但是学生是真听了还是假听了,教师不得而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然不适应如今音乐教育的发展,应该被淘汰和废弃,但是依旧还在高职类院校中沿用。
加强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社会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未来在教师。只有拥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由于音乐教育在目前高校中的地位比较低,所以要想加强音乐方面的建设,就需要提升音乐在众多学科中的地位,需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力量。首先必须加强重视,尤其是领导的重视。领导是一个企业的领头者,只有先引起他们的重视,才能提升音乐在众多学科中的地位,真正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尊重学生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不同的学生对音乐领悟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的权利,形成一个学校重视教师、教师重视学生的氛围。同时还可以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将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氛围。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也要加强现代技术方面的学习,而不是单纯地教学生怎么唱歌。
(二)合理设置音乐鉴赏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设置在不断地完善,但是音乐审美能力直接与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这还是有别于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技能教育。传统的技能教育过分地强化了技能的作用,依靠的是单纯的音乐知识,造成的局面就是学生喜欢音乐但是讨厌音乐课的尴尬局面。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音乐可以让教师失去了兴趣,学生又如何会学好音乐呢?所以,如今的音乐教育应该提倡的是一种融合式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而要将趣味性和审美性融合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环境中全面掌握好音乐技能让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替代传统的音乐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学习变得轻松和愉快。
(三)因地制宜地创造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
对于音乐这门艺术的鉴赏能力,只有依靠对好的作品的鉴赏才能提升。 勇敢面对音乐课程的挑战,对音乐教材进行适度的增加和删减,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仅改变了学生以往对音乐课缺乏兴趣的现象,而且还能在“流行”的音乐中学到大量的音乐知识,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古典、流行和抒情等歌曲的特点,将优秀的作品融入到教学中,同时将教学寓于美、情、乐之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音乐课程之间的联系,将教材用好、用活,在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水平。因此,音乐教材的编写需要编写者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让学生喜爱音乐是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爱音乐的同时,能够更加愿意学习音乐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这对教材的编写者来说是一个较高的挑战。在教材中要尽量使用简谱教材,在音乐的选择中,要介绍音乐的背景,比如与音乐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的地位不应该是传统的作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搬运工。教师可以将音乐知识运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比如可以举行音乐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学生肯定希望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在学生表演之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诚恳的意见,这样的指点会比课堂上的直接改正效果要好得多。#p#分页标题#e#
(四)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都有待提高。教师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作为合格的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承认学生在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只有根据个体的差异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上,让学生在一种充满爱、充满创造的意识氛围中陶冶成长,音乐鉴赏教学才更富有活力。音乐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不仅要提高音乐技巧,还要注重情感的交流。
本文作者:王娟娟 单位:山西省汾阳市汾阳师范
艺术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影响人的一生,体育可以强身健体,愉悦精神,让人品质坚定,意志坚强。而体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则可以激活人的思维和创新精神,点燃人类的生命之火。体育与艺术活动看似是两个不同的门类,但其实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活动,体育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使体育运动的内容和形式等得以创新,从而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体育艺术拥有着无限的魅力,体育艺术并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比赛,更是一种进取精神的培养,一种文化修养的提高,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体育运动的训练过程、比赛方式、竞赛过程中的激烈竞争、动作美与形体美等给人们带来的感官和情感上的体验,有助于人类文化修养的提高。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竞赛更进一步反映出世界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际主流精神;运动员通过不断的训练,在体育比赛时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同心协力、巧妙配合等,都会对新时期大学生的体育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应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体育艺术的理解,加强其对体育艺术认知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体育艺术鉴赏习惯的养成。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育艺术审美观
(一)培养健康的艺术审美观
由于所受社会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同审美观影响,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看法也就不同,有自觉与不自觉之分,有高尚与低劣之别,有正确与不正确的区分。健康的审美观就是高尚的、正确的、自觉的审美观。由于广大青少年还处在人生发展成熟阶段,对健康的审美观还缺乏一定的正确认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活动寓教于乐,树立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培养他们的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向他们传授审美知识,以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才。在每所学校里,都会有少数大学生对某种运动项目非常痴迷,这种现象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他是在享受这项运动,获得一种愉快的心理享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这些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体育艺术审美观,能够较为深刻地认知体育的艺术性,所以他们能够有较高的兴趣去对待这种项目。
(二)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艺术美的鉴赏力
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富有感染力的、生动的、形象的审美对象,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对美的鉴赏力,使他们在对美的重复体验中,经过美育培养审美能力,因为,不具备审美能力的人不能欣赏美,美感是与审美主体(审美者)的条件有关的。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意识倾向,帮助大学生把体育常识与美学原理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在运动中尝试美的内在体验和自觉的审美意识,把内心体验的美与外形观察的美结合起来,同时,组织大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和体育录像,使大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美感。
(三)激发体育兴趣,培养形体美、运动美
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直接动因是为了具有刚健美、敏捷美、韵律美、跃动美等运动美,从而使身体具有健康美、强壮美、匀称美、线条美,增强肌肉力量,消除腰腹间堆积的多余脂肪,增大胸背部肌肉的体积,使四肢结实,发展节奏感、协调性、节奏感、柔韧性,从而使大学生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创造美的满足,在活动中表现美。因此,对大学生体育艺术鉴赏能力进行培养,能够调动其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之目的。
(四)培养体育精神的健康美、行为的健康美
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比如篮球活动等就能够培养大学生互相协作、团结友爱的体育精神,这对陶冶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体育运动员积极拼搏、勇于奋进、不怕吃苦、坚持训练的品质也给当代大学生以人生的启迪。所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健康美的培养,从而树立大学生机智灵活、拼搏进取、集体协作、坚强勇敢、助人为乐、为人正直、谦虚谨慎、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等良好的美德和思想作风。
体育艺术鉴赏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
高校是体育爱好者中最集中、最有理性思辨能力的一个庞大群体。每个大学生因所受教育、所学专业的不同,在体育审美中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但由于已有了多年体育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对体育艺术的鉴赏很少盲目,只要理智地分析和思索,鉴赏能力的提高就会水到渠成。
(一)树立正确的鉴赏态度
在体育运动中,往往能够表现出巧用计谋、出奇制胜、闪转腾挪等娴熟技巧,表现出个人风采,以及不畏强难、迎难而上、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通过欣赏体育运动比赛,往往能够领略运动员在整个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良好素养和精湛技艺,而并不是为了仅仅看个结果,而是为了欣赏运动员富有激情的精神状态。
(二)培养良好的鉴赏习惯
作为欣赏者,在体育运动中,要不为悲切的失利而懊丧,不为意外的胜利而狂呼,要把蕴涵体育活动中的内在美,把体育比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美,用独到的体育思维去感受,虽然体育竞赛必然要有个结果,虽然肯定有鲜明的倾向性,但注意要领略其中的美,要运用我们所拥有的相应知识,把握该项目运动规律的理性鉴赏的层次,作出我们自己的判断,得出更有利于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是提高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不一定成为运动员,但在鉴赏体育艺术的过程中,可以以运动员为参照,不断地感知美、欣赏美,以高规格的带有体育美的标准激励我们积极投身所热爱的体育项目,将感官的体育兴趣转化为自己的体育行为,最终升华为终身的体育意识、兴趣和习惯,这样就能够更高水平地鉴赏体育艺术,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体育知识与能力。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旨在弘扬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艺术鉴赏能力,把体育从单纯的竞技性中解脱出来,引导大学生创造和欣赏体育艺术。
(二)建议
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也越来越广泛,手段也越来越完善,艺术教育越来越丰富,时代对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使学生能接受一定的艺术教育,并有目的地选修一些艺术课程。第二,大学生要有选择地参加体育艺术活动。校园里的一些体育艺术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和空间,其组织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特点,在形式上表现得非常丰富多彩。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勇于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利于培养政治方面的情操,因此,大学生在参加体育艺术活动的时候要选择那些思想性强、健康向上的艺术活动。第三,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繁荣的主要标志,其首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在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能总是采用一成不变的旧有模式,而要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一定的突破,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更要和现代科技文明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体育艺术的鉴赏能力。#p#分页标题#e#
本文作者:翁颖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杨馥如 单位:台湾台北开南大学
一、前言
休闲娱乐中,许多人都喜好观赏电影。电影欣赏(赏析)也是许多学校会开设的课程之一。电影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透过视觉影像及故事,让我们在虚拟的情境中,一方面赞叹其技术及丰富细腻的艺术表现,同时经历及体验导演想传达的人生哲理与生命的价值观。在娱乐之余,也能带来一些省思,看完一部片子,就等于读完一本书,如又有人引导欣赏,真是一举数得。从教育的层面来看,电影赏析对这一代的学生情意发展与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功效与帮助。但一般电影赏析教学偏重于以符号学方式去赏析其蕴含的内在意义,学生会觉得太艰涩,难以理解。且许多学生也希望了解导演利用怎样的手法去拍摄、运镜、构图、剪接画面等。如何将原本应用于赏析精致艺术品的艺术鉴赏方法应用于电影赏析教学来分析影片的形式、内容等?学生借由此方法赏析电影的效果如何?教师教学上有哪些做法值得参考而哪些需注意?希望借此研究能为日后电影赏析教学提供另一发展模式,也可作为实务工作者进行相关教学的参考。
二、文献探讨
赏析电影可应用的理论有“作者论”“符号学”“结构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叙事学”等[1],皆可作为分析电影之理论依据。在本研究中则以转换艺术鉴赏理论来赏析电影。因此以下先探讨艺术鉴赏方法再思考电影的特色建构适合之教学模式。
(一)艺术鉴赏的方法
在艺术教育界,曾兴起艺术鉴赏教学之热潮,著名学者Feldman之艺术鉴赏的四个层次———描述、分析、解释、判断成为艺术鉴赏教学之典范。[2]Feldman认为艺术鉴赏包含描述(将作品中所有视觉特质逐一详列,并以解析或叙述的方式表达之)、分析(针对前阶段所列的细目,陈述各图像符号的关系,借以分析各元素、形式与事物间的关系,以探究图像概念和相关的术语)、解释(依据前两个阶段所汇整的信息,来发掘和创造作品的意义,并理解该意义所传达的意念、心境或感情)、判断(将作品与同层次的其他作品作比较,以决定其优越程度)。[3]但艺术鉴赏的四个层次主要是针对精致艺术作品所提出的建议,因此本研究在应用时会有一些调整与改变。
(二)电影赏析教学要点
分析电影与分析一幅精致艺术品的要点毕竟是不同的。因此,研究者先分析电影制作要素作为赏析电影的要点。一部电影的制作通常是耗费巨大的,包括时间、资金、人力、物力等,结合影人的巧智和创意,透过演员投入生命的真挚演出,最终才可完成其所欲传达的主题真意。[4]在内容方面,每部影片都有其故事宗旨即中心精神,有的或许只有一个简单的概念,有的可能是深奥复杂的逻辑体系。端视表现目的为何。一般而言,故事的四大基本要素包含:剧情、角色、环境背景、冲突。[5]电影依其风格和类型一般可分为三类,即写实主义、形式主义和古典主义。写实的电影企图尽量以不扭曲的方式再现现实的表象,大部分的影像总与日常生活的现实有着极紧密的关系。极端的写实电影会倾向纪录片,强调人与物的真实摄像。形式主义的电影通常强调技巧与形式的表现,这类电影属于导演的作品,作者个人风格通常非常明显。大部分剧情片都居于这两个极端之间,一般称之为古典电影。古典叙事电影画面的取舍通常是由它们与故事或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定,但是银幕上呈现的并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是导演个人主观视野所产生的美学现实。[6]制作电影的技法包括光影、色彩、角度、镜头、剪接、声音等。光影与色彩都是虚拟而非真实的物质,但它们也是主导影像视觉气氛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在光影方面,好莱坞大片时展三点灯光(three-pointlighting)技巧,至今仍在世界上通用。主光(keylight-ing)是光线主要来源,制造影像之主导性(dominant),会首先吸引我们的目光。补充光(filllights)没有主光那么强烈,显露一些次要细节不被黑暗吞噬。背光(backlights)则分别在前景和环境,赋予三度空间纵深幻象。创作者依影像主题与营造的气氛,用明调光(highkey)、低调光(lowkey)与逆光(backlighting)等光影类型来表现。[6]明调光可制造活泼气氛,低调灯增添神秘与悬疑。[7]在色彩方面,每个影像都应有整体的色彩基调来配合创作的主题。例如低彩度的色系适于怀旧的主题,高彩度的影像则适于活泼的影像风格。在色彩心理层次方面,色彩具有文化性、象征性与流行性的特质。在文化性方面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民俗习惯,如中国用红色代表吉祥,日本则以白色表示。所以,主题如牵涉文化性的题材,选择适宜的颜色对主题的传达会有强化的效果。在象征性方面主要依照大众普遍对色彩的心理反应来决定,如蓝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黑暗与危险等。在色彩流行性方面观察时下的流行用色,不但会帮助主题意念的传达,也会提升观众的认同感。镜头的组合原则有赖远景(longshot)、中景(mediumshot)和近景(closeshot)之配合达成。一般用全景来确定整个环境的关系位置,中景用来描述主体的动作,而近景或特写则可表现主体的表情与对事物的反应。除此之外,水平镜头通常是用做叙事交代。俯角镜头会凸显环境,减少被摄物的重要性,使人物显得无害及卑微。高角度镜头会呈现画面中人物的困境、无力感以及被攻击拘禁的情况。仰角镜头会增加被摄物的高度,增加主体的重要性,使物体在观众前方展开,甚具威胁性,也使观众欠缺安全感并觉得被人控制,由仰角摄得的人物通常会引起恐怖、庄严及令人尊敬的感觉。[6]在剪接方面,常用“淡入/淡出”做影像开始与结束时的应用,也常用于交代时间、场景以及主题的改变。将两个镜头直接切换,适用于营造快速的影像节奏。“溶”通常用来表示影像上时间与空间的同时改变,或是在同一地点只做时间转换的运用;“划接”即是后一个画面水平移动而推走前一个影像的转换方式,常被用做具有趣味性或刻意建立个人风格的表现手法。声音主要作用在传达广告内容,使观众能了解意境和内涵,一般分为旁白、音效和音乐。旁白可辅助画面镜头的内容说明或代替画面人物的想法。音效为加强戏剧效果,增加观众对剧情内容的心理反应或暗示转场作用。音乐则有营造与烘托气氛、加强动作、交代场景时间地点的转移作用。[6]
(三)艺术鉴赏方法应用于电影教学之模式建构#p#分页标题#e#
应用艺术鉴赏在描述阶段主要是有关文本(影片内容)的概述,包括剧情大意、叙事结构、角色、环境背景等。因为影片是动态的,无法像平面作品能就感官给予简略的描述,必须要等整个影片观赏完毕后才能对影片内容进行概述。在形式分析部分,制作电影的技法如光影、色彩、角度、镜头、剪接、声音等会影响其呈现,列入分析的重点。解释阶段是有关影片内在意涵的解释,旨在探讨文本或对象所传达的内容、意义、目的。这部分的诠释相较于形式的分析,观者会想先了解这部分,因此这部分需先进行诠释后再进行形式的分析。最后判断阶段是在通过对文本的描述、诠释与形式分析之后,所提出的综合价值判断。综合上述,可将赏析电影影片方法与要点列表如下:
三、研究方法与流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探讨、行动研究来搜集研究资料。运用行动研究是因它可以改进课程实务工作的情境,从实务经验当中建构课程理论,达成教师的专业成长。[8]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发现课程问题、界定与分析课程问题、拟定课程计划、实施与修正课程计划、评鉴课程并提出报告等步骤[9],但资料搜集、观察、反省是融于整个过程中的持续动态形式。本研究根据此,改为问题酝酿期、课程发展期、课程实施期、课程评鉴期作为行动研究发展的流程。而此次的行动研究是以观察、访谈、文件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进行资料之搜集与分析。
(二)研究流程
1.问题酝酿期电影是休闲娱乐中极为普遍的方式,一般都是利用符号学或社会学等方式分析,但对没有深厚理论知识的学生,很难使用这样的方式去进行了解,促使研究者萌发寻找适合之教学模式,后来发现并未有人将西方的艺术鉴赏理论带入电影赏析的相关研究,研究者尝试将此教学法应用在电影赏析教学上,及探讨此方法对学生电影鉴赏能力的作用,也可作为实务工作者进行相关教学之参考。
2.课程发展期研究者先阅读相关文献与搜集教学数据后,考虑研究对象无相关经验,没法马上进入电影赏析教学的范畴,需先进行一些基础教学,所以研究者先拟定电影赏析要点讲义(如文献探讨),让学生先有整体概念,才能进行电影教学赏析。为了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多元性,研究者阅读了许多相关书籍,而为符合不同时代、风格、意义等,看了许多影片的数据,最后才选定需要的影片。为配合每次课程目标设计了许多辅助的学习单,以利于引导与讨论填写。
3.课程实施期研究者以自己任教的电影赏析班级作为行动研究的对象。课程实施前,发给学生“学前问卷”,了解学生的旧经验,以作为教学起点。每次上课填写学习单除了有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功能之外,还有帮助学生思考的积极功能。每星期课程执行后就撰写“教师省思札记”,进行课程的检讨与下一次课程实施前的修正。且找几位学生做访谈,以了解课程的实施成效。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学后问卷与回馈表”填写,以弥补访谈学生人数不足之处,进一步了解课程与学生学习成效。在教学步骤上,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电影,之后让学生对电影剧情大意、叙事结构、角色、环境背景等加以描述。其次,教师可引导其探讨此影片作者、时代、制作背景、创作动机与解释影片内在意涵等,并说明影片所表现的生命特质之经验。再次,教师可带领学生更进一步针对电影的技法,如光影、色彩、角度、镜头、剪接、声音等加以分析,此阶段是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阶段。最后教师则将影片与生活经验联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此影片的看法,即价值判断。如此学生将可从活动中亲自去知觉、体验、了解和欣赏作品,并能对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此教学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电影评价的技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到鉴赏作品时所必需的知识,对于其后的鉴赏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经历了综合知觉、情感、认知、判断四个层面的心智活动,其心智与美感也都能获得充分的开发和启迪,这不但是人类心智成长重要的经验,也有其重大的价值。
4.课程评鉴期研究者搜集教学行动研究成果资料及学生学习单、问卷、回馈表,并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进行检核,发现教学实施的结果以提供以后教学研究的参考。
四、结果的分析与省思
(一)学生观察与反省
1.艺术鉴赏方法的四步骤策略能增进学生赏析电影的能力,提升审美知觉能力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单发现,在描述阶段学生能细腻描述剧情大意、叙事结构、角色与环境背景。分析阶段学生更能了解如何进行形式的分析,包括时空、色彩、光影、镜头、角度、剪接、音效、音乐等。在解释阶段学生能解释影片内容想表达的意义及了解背后的意涵或隐喻。在判断阶段学生能提出个人感受、见解或评价,更能形成自我的价值判断。学生认为鉴赏方法能提升其对电影的认知,从美学观念的探索建立感知的审美结构,了解艺术形式的丰富,经过有系统的教学,对电影语言的使用将会更敏锐而灵活。因以往学生欣赏电影会偏重于剧情内容的了解,艺术鉴赏方法可帮助学生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去了解电影,最后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2.电影赏析鉴赏过程运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各项基本能力学生认为教师在整个课程过程,运用了多元的教学策略,包括观察法、对话法、讨论法、比较法、探究法,有助于提升其思考能力。事实上这些多元的教学策略也有助于去发展学生的感知、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判断等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对于其日后各方面的发展也相当有帮助。
3.电影赏析的鉴赏教学方法可以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及对影片创作的兴趣和能力鉴赏与创作就好比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呈现一种互生互补的密切关系。鉴赏就是再创作,创作是鉴赏后的表现活动。学生生长在充满光影声效的年代,对影片的兴趣也较高,经由电影思想情意的深刻激荡与形式技巧的分析后,他们了解更多电影影片隐喻性的涵义与拍片的技巧,除可强化他们的人文涵养,学生也会希望从鉴赏影片学得的技巧将来能应用于自己的拍片上。他们也认为通过此次教学可增长其拍片的创作能力。
(二)教师教学省思
1.尊重每位学生的看法,他们会发现其他人没注意到的部分每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因此有许多的观念是建立于个人的“习惯”(habit)之中的,“习惯”会与生活产生紧密联结,甚至带来判断的准则,所注意的“艺术”角度也因而有所差异。Feldman认为在艺术的鉴赏与评论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应该不断交流对话。教师应该接受学生提出的任何反映或意见,并鼓励学生提供多元的诠释看法,因为每位学生都会发现其他人没注意到的部分。[3]因此研究者在艺术鉴赏与评论过程中,鼓励学生踊跃提出自己的看法,从他们提出的意见中可发现每位学生都会发现其他人没注意到的部分。#p#分页标题#e#
2.设计良好的引导问题来教学与讨论,将能提升学生高层次的思考能力鉴赏方法虽分为四步骤进行,但每一步骤如以讲解方式进行,学生将感觉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可用问题导引的方式教学生如何观察、比较、思考,经过此方法导引,学生较能有方向地去思考。以《饮食男女》电影为例,提问的问题如下:(1)片中三位女儿的个性有何不同?你喜不喜欢?为什么?你个人的婚姻观念如何?(2)如果你遇到与片中男女主角同样的困境,你的解决方法会与他们相同吗?或是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引导问题的设计可采渐进式的结构性问题题组,即由易到难,由浅至深,由聚敛到扩散。一开始可以提问引导性较强的题目,一方面指引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技巧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以较开放的题目拓展思考的层面,并渐次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才能提升高层次思考能力。
3.融入生活经验的问题讨论有助价值观的澄清和对事物多元、正面的看法实施电影教学的较深层的目的是希望能增进学生人格及美感素养,陶冶高尚情操,但这也是一般教师较不易做到的部分。针对此部分,研究者会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电影的类型与内容,设计与生活经验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例如女性主义电影中通过一些问题的讨论,以《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为例,提问的问题如下:(1)你觉得传统“一女不事二夫”,而男人却可以同时拥有“三妻四妾”的观念是否公平?为什么?(2)你如果是有钱人会如同片中男主角想花钱买妻?你会如同片中女主角为钱牺牲吗?或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钱的问题?(3)你会想娶或嫁有钱老婆或老公,减少二十年的奋斗吗?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女性的意念与形象,男性的权力与象征等。自我觉察是否有刻板印象、拜金主义等,这都有助于学生对价值观的澄清,对事物采较多元及正面的看法。
4.讨论过程应避免学生分工,才能达到学习成效在描述、解释、分析、判断的讨论学习过程中,组员间要尽力配合一起参与,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但在分组讨论中,研究者发现有些组别用分配工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活动,虽然这表面上是公平的,但这样分组讨论对学习成效没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研究者会适时关切,或指导其如何参与讨论,而不是采责任分工方式,否则将不能达到讨论过程中意见交流的目的。
5.课程实施时间不宜太急、太短本课程受限于每周只有两节课的时间,每堂课的时间都要充分利用,而有时时间不够或太紧凑也会影响学习,如写学习单的时间不足会无法完全发挥团体讨论的效果等。这也常是我们老师的教学缺失,急于给学生太多信息,求好心切,忽略了学生是否能消化、吸收。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必须经过“适切的环境与足够的时间”双重的淬炼后,才能逐步转换为“能力”。学生在面对电影艺术时,需统合个人的感情、经验与知觉能力,才能转换为辨识、分析、解释与评价的能力,因此需要提供学生充裕的时间,学生才易转化应用。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艺术鉴赏方法的四步骤———描述、分析、解释、判断,应用于电影赏析教学能增进学生赏析电影的能力。在描述阶段,学生能细腻描述剧情大意、叙事结构、角色与环境背景;分析阶段,学生更能了解如何进行形式的分析,包括时空、色彩、光影、镜头、角度、剪接、音效、音乐等;在解释阶段,学生能解释影片内容想表达的意义及了解背后的意涵或隐喻;在判断阶段,学生能提出个人感受、见解或评价,更能形成自我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审美知觉能力的提升。教学过程运用多元化教学策略,包括观察法、对话法、讨论法、比较法、探究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判断等基本能力。整体教学方式也可以强化学生对影片创作的兴趣和能力。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看法,他们会发现其他人没注意到的部分。设计良好的引导问题可导引教学与讨论,将能提升学生高层次的思考能力。融入生活经验的问题讨论有助于学生澄清价值观。而在讨论过程中应避免学生分工,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成效。且课程实施时间不宜太急、太短。
(二)建议
1.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将有利于讨论与思考老师常求好心切,急于给学生太多信息,忽略了学生是否能消化、吸收。此次教学研究者也有相同问题,准备内容太多,使得讨论或思考时间不足,许多课程只能用“赶”来形容,学生也会感受到这股时间的压力,因此老师要留意是否提供学生充裕的时间,学生才易转化应用。
2.电影赏析可从“分析”、“批判”阶段,进入到“关怀”、“价值的重建”阶段,达到高层次美学观的统整当后现代的语言符号已经转变为影像,生活内容变成转瞬即逝不确定与不安定的影像空间,电影赏析教学则应重视视觉阅读,并培养学生社会批判力及重建价值关怀。电影中常充满导演想传达的人文关怀与生命的哲理、价值观,因此可从“分析”、“批判”,进入“人文关怀”,促使“价值的重建”,甚而培养其能有“建造理想的社会秩序”之抱负。培养学生具有此人文关怀的情操,这才是较高层次人类精神之哲学观与美学观的统整。
3.可善用电影作为艺术人文关怀教育媒介近年来社会变迁太快速,大部分的学生对周边的环境是冷漠、无感的。而电影是综合性质的艺术,也是很好的人文关怀教育媒介。在人文与艺术的教育中,可善用人文关怀电影作为媒介。透过电影让学生发现与感受我们自身的世界,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土地的关联,了解过去与未来、历史与文化、社会与艺术等。也要让学生有解释、参与、批判的机会。才能让学生了解艺术深刻的意涵,启迪智能,提升其精神层次,打开心灵视野,从而学习人文的视野及关怀。
4.适度给予实践,鉴赏能力也将能更深入休谟认为艺术鉴赏如果只是纯粹停留在不懂技艺方法的鉴赏者,那么有些创作者想要表达较为细腻情感的部分,我们是不容易了解的。[10]创作与鉴赏是艺术学习很重要的两个层面。有创作经验时在鉴赏作品时就能更为细致。适度给予实践,鉴赏也将能更深入。在不断的练习、操作过程中对于一些艺术相关的术语、方法、知识也有所验证、强化,艺术知识所得更为完备。研究者认为,在强调鉴赏教育重要性的同时,“从做中学”也是增进艺术鉴赏能力不可偏废的方式。#p#分页标题#e#
作者:刘日晖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鉴赏包括对艺术品的鉴别和欣赏,艺术鉴赏是人们在接受艺术品的过程中,多艺术进行再创造,用人们复杂的心理如感觉、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在这复杂的作用下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同时使我们获得审美享受和精神活动。因此,艺术鉴赏并非被动的接受,也不是“画的真好”、“唱的真好”等简单的欣赏,而且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并且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在主体在鉴赏活动中获得了审美享受,同时也获得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升华的心理满足,所以不得不承认艺术鉴赏是一种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复杂精神活动。
一、艺术鉴赏的基本条件
(一)主观条件
1.鉴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鉴赏者的艺术素养包括对艺术作品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想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无过于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察和鉴赏的一种特定类型的美,很明显,这种艺术素养是后天大量艺术实践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去训练出来和培养出来的,并且这种艺术素养在集体的艺术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和提高。
2.鉴赏者需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鉴赏者需具备一定文化修养,也就是主体鉴赏者须有知识水平,只有了解艺术品当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才能够对作品创作的意图有所了解与体会,也就不会导致对作品的创作意图不明白乃至形成误解和偏见。任何艺术品都是在一定的时代氛围中产生的,完全不了解作者的时代和精神世界就会导致对作品的认识不明确。
3.鉴赏者需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的短浅会给我们对作品的鉴赏增加很多障碍。对此鲁迅曾说;“但看别人的作品也很有难处,就是经验不同,既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极要紧及精彩处,而读者不能感到,后来自己也经历了类似的时,这才了然起来。”
(二)客观条件
1.艺术品有审美价值作为主体的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这个对象来说,艺术品必须要有艺术上的魅力和审美上的内涵,审美价值越高的艺术品就越能唤起欣赏者的美感和兴趣。只有美妙的音乐才能唤起人们在情绪上的感动,诗词在赏析的过程中能“品尝出味道来”才是好的诗篇,普普通通的“声音”或“噪音”,根本无法给鉴赏者带来审美上的愉悦。
2.实际环境的条件的要求在生活的实际环境条件也可能会形成对欣赏活动的制约不如无法亲眼看见画家如何绘画或如何写作的,看不见他们的原作是怎么完成的等等。
(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
就是说一件艺术品只有在欣赏的过程中才能作为真正的审美对象,而在这同时主体的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必须抱有一种不同于日常心态和趣味的审美心态和趣味,只有这样主体和客体这种关系才能真正地建立起审美关系。
二、艺术鉴赏的过程
(一)直觉感受
1.含义
鉴赏主体的感官是对艺术对象感想形式的直接把握,鉴赏活动中我们人的认识活动往往是由最简单也是最原始“感知”开始的,就像与陌生人的初次见面,会使人留下第一印象。欣赏艺术作品时所面对的艺术作品也会是通过形式的感知产生美或者不美的第一感觉,就如我们儿时读过的诗歌一样,那时我们并不能讲出内涵或什么事情来,领会不出它的涵义来,但是直觉得它美,读起来让我的精神上得到了一种新鲜的愉快感,这样的例子很多。朱光潜先生有这样的体会,他说:“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时,全身肌肉仿佛在作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舒缓都产生及愉快的感觉,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我的全身肌肉都感觉局促不安,好像听厨子刮锅似的。”这是有感官的直接经验所给我们带来的最初步的感受活动。
2.特征
(1)这种最初的审美活动审美过程的直接感受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直接性,这是审美主体对艺术品的把握和感受,常常是刹那间直接完成的。在艺术欣赏的这个初级阶段,主体是靠视、听知觉来接受所完成的,就像美主要靠视觉来接受一样,而就文辞和各种音乐来说,是靠听觉来接受。
(2)弊端。知其乐而不知其所以乐。在艺术鉴赏中,直接感受是基础,但是所获得的这种艺术感受是来自艺术品的感性形式对于我们感官最直接作用,因此感受往往最为敏锐,发现的最为独到。虽然发现的很敏锐,但是初感却不一定准确,虽然很新鲜,但是不一定最深刻。
(二)深入对作品的体验
所谓深入体验过程就是在直观感受基础上,通过我们欣赏时用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包括联想、想象、情感等,把作为外在的客体的艺术品转化为内在的我们自身的审美对象,在对其反复的体味、欣赏中获得精神层面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1.具有表现性特征不同的艺术品质中所蕴含的是创作主题内在经验和感受,但这些内在的精神性的内容并不是直接明确地说出来,是通过形象形式的手段隐约呈现在接受者的面前。深入体验首先要对初步的印象进行反复的回味,对作品反复的揣摩。如在欣赏音乐时,我们的听觉上会呈现出流动形态,但在听觉上会产生印象和感受,在音乐消失之后,会长时间的回旋在听者的脑海之中,就是所谓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2.使联想和想象积极发挥深入体验使得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得以积极地发挥,欣赏者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唤醒记忆中已有的与作品内在相关的意识和情绪,通过联想和想象活动,将意识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在我们脑海中还原为活生生的意识境界,活在想象中加入了新的内容,从而感受到大于作者创作之境中更为丰富的优美境界。深入体验过程是欣赏着全面的深入到作品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进入艺术在创造,并达到强烈的情感体验。
(三)领悟升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艺术鉴赏活动中,领悟升华可以说是艺术欣赏的最高境界,是鉴赏主体在直接感受与审美体验基础上达到的一种自由的精神境界。主体在领悟升华的体会里欣赏完成了对艺术品深层含义的领悟与把握,获得了在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从而实现了心灵上的净化和升华。所谓领悟升华,主要是因为创作主体将自己的深沉思想和浓厚的情感都表现在作品中,构成了字里行间的精妙。这种深刻的领悟与理解,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呈现,不用话语表达,而使用深深的体会,正如陶渊明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领悟升华是艺术鉴赏的最高境界,只有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才能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是人在超脱的胸襟里回到了宇宙的深境。从人生的思索、情感的徘徊,到自然的永恒、宇宙的无垠,艺术品展现给我们的“意味”是多么的丰富和深邃。就欣赏主体来说,它不仅通过艺术品最终领悟到一个美的世界境界,而且他的精神体验也超越了现实进入了虚拟博大的艺术世界。#p#分页标题#e#
在这个艺术世界里,主体的精神会留恋忘返,感情得到了宣泄陶冶,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升华,鉴赏主体将自己心灵完全沉浸在艺术的境界里,在一刹那间领悟到永恒的无限之美和生命情趣。欣赏雄伟的抒情长诗《离骚》,作者屈原无比坚贞的情感,坚持美好的节操,宁死不与世俗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为了理想而求索奋斗的意志和决心,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的高尚。艺术鉴赏可以说是心里复杂因素的精神活动,它包括情感、感知的审美享受,我们在鉴赏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主观、客观或他们之间的要求。同时,人们在欣赏过程中所经历的三个过程,使欣赏者的我们真正的突破现实的局限性而进入虚拟博大艺术境界中,使我们的灵魂在欣赏的同时可以得到净化和升华。可以说,艺术鉴赏在审美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艺术鉴赏是整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作者:桑林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艺术系副教授
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在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性思维等非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解决学生想象力匮乏、思维程式化等创新能力发展的障碍问题。美育教育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中都有重要体现。在我国,艺术教育课程作为每个阶段学生必修的课程被写进国家的教育纲领中,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艺术鉴赏课是美育教育的基础,而美育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艺术鉴赏课在大学生内涵教育中的作用,对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发展和完善人格以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的高校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艺术鉴赏课是美育教育的基础
艺术是对美的创造与欣赏,当我们从一件艺术品中找到其几何形状和材质特点给人呈现的具有温暖、舒适性的美感以后,我们就会去认真地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发掘生活中的每一份美丽。艺术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所感知的,是能引起人们视知觉进行主观观察的空间形式;其次,艺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采用造型手段借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社会百态和自然万象,表达观念、思想、体验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美育教育是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而达到教育目的。所以,艺术鉴赏课是美育教育的基础。美育教育要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审美意识的培养,就必须突出普及性和欣赏性,必须改变以掌握专业技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丰富艺术欣赏的对象和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赏评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努力构建美育教育的基础。
二、艺术鉴赏是人文、科学与情感的教育
美国艺术教育界的权威人士维克多•罗恩菲尔德提出,应当把艺术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高校通过艺术鉴赏课来培养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帮助学生知善恶、识美丑,进一步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审美感知是基础,审美想象是纽带,审美情感是动力,只有互相协调,才能实现以美启智、以美健心、以美育德的教育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1.艺术鉴赏对学生个性、情感及人生观的影响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美育是情感心境和世界观的教育,也是纯自然的教育。如梵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画家用跃动不羁变化丰富的笔触塑造出一朵朵生机勃勃的向日葵,散发出太阳一般的金色的光芒,金黄的色彩象征着光明、热情和生命,形态各异的造型传递着画家的满怀激情,这既是画家向往并追求着的光明的象征物,同时也生动鲜明地传达出一种既躁动又孤寂、既热烈又悲伤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作品时,需要激发审美想象,在作品有意味的形式中体验其丰富的暗示性,把扭曲伸展在四周的花瓣和那沉甸甸的花盘想象成一种充满张力的新生命,将那在俯仰张弛之间呈现出力的一盘盘葵花想象为沉默的而又抗争的人……诚然,这不是无根据的胡思乱想,而是在作品暗示的精神轨迹上的个性化、创造性发挥。由此可以看出,美育犹如一曲抒情的小提琴合奏曲,奏出震撼学生心灵的音符、渲染着学生的情感。美育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教育,是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完善其人格、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教育。
2.艺术鉴赏对学生智能的发展的影响
艺术鉴赏是美育教育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记忆力,诱发学生的灵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格雷斯•J•克雷格曾经精辟地指出:“艺术是儿童游戏的最高形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艺术活动诸如音乐、舞蹈绘画,以及文学作品欣赏等不仅能慰藉心灵,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而且对于人的智力开发还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艺术鉴赏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性是各门艺术共同的审美品格。因此,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还是在艺术接受、艺术批评或者是在艺术鉴赏中,个性化创造的艺术需要求异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等艺术思维方式。事实上,在异彩纷呈的艺术活动中,参与者要想直接、充分地体验艺术氛围、感知艺术魅力,就必须依据事物形象或表象等感知形式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其思维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次,艺术鉴赏可以通过一些艺术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科学的记忆技巧,并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的提高。马蒂斯曾说过:“创造始于观看,而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
三、艺术鉴赏能力是当代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者不断努力进取的终极目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美育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美育教育的本质就是全方位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受教育者人格的完美,是真正做到“育人”的教育。
1.艺术鉴赏可以培养人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创造力
艺术作品内涵的丰富性与模糊性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审美趣味的多元化和审美态度与审美能力的差异性,以及价值判断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等特点,都要求艺术接受者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把握和理解艺术作品,这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良好的观察方法、灵活的思维方式、想象的丰富力,以及坚持不懈、开拓创新的创造力等。由于艺术作品独特的审美品质和审美属性,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不同历史时代的接受者与艺术作品之间构成了一种无限创造的互动关系,使得艺术作品能够超越作者的时代在空间上、时间上都能面对不同地域的接受者。接受者将直接感知分析与研究升华相结合去感悟艺术作品,领略艺术的整个心路历程,实质上也是欣赏者全部智慧和才情的能动运动和调控展现的过程,其中丰富的想象力、不落窠臼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观察视角,以及创造性的艺术思维能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高度评价想象力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性,他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在艺术史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齐白石的《荷花蝌蚪图》等佳作都是在发散性思维的影响下获得成功的典范。艺术鉴赏正是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旺盛的创造力。#p#分页标题#e#
2.艺术鉴赏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
由加拿大著名学者艾伯特•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研究表明,自我效能的高低会对行为的选择、努力及坚持程度、情绪的激起与成就表现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校美育教育艺术鉴赏课在培养大学生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创造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丰富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趣味和相关艺术知识是大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学生上艺术鉴赏课,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培养了高雅的艺术情趣与品位,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通过模仿或替代性的学习,学习艺术大师们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有助于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在艺术鉴赏课堂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表达观点,学生易于获得成就感,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的乐趣,这些因素都将会极大的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效能感。综上所述,艺术鉴赏课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关系的和谐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就必须加强艺术教育。
作者:张涤新 单位:中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美育问题一直是让人们很纠结的问题,虽然在一些专家学者的大力呼吁下,20世纪90年代正式写入到了国家的教育纲要,但是发展的速度还是很不尽人意。舞蹈专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发展中应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舞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在满足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如何发挥舞蹈教学中艺术鉴赏的作用,已经成为舞蹈教学中值得关注的话题。
一、民族舞蹈教学中艺术鉴赏必要性
舞蹈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教育者,其真正的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使舞蹈艺术能自然而然的走入学生的生活中,更好的满足学生美育需求和情感需求,以实现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的教学目的。在舞蹈教学中,学生应该对所学舞蹈剧目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好的通过舞蹈教学来了解整个艺术领域的美。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舞蹈学生就应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艺术鉴赏观念。
二、对舞蹈教学艺术鉴赏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发挥艺术鉴赏作用,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艺术鉴赏在舞蹈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的发挥艺术鉴赏的作用,就应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舞蹈学习和艺术鉴赏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舞蹈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舞蹈是有生命的,它并不是单一的动作,要想使舞蹈具有生命力,就应该加强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使其舞蹈能力能得到提高。要想使学生的舞蹈能力得到提高,就要不断的开拓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对不同题材、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舞种的优秀舞蹈作品进行分析,对相应音乐的风格、文化背景进行分析,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音乐艺术鉴赏作为一种抽象艺术,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给养。在对音乐艺术进行鉴赏时,教师必须对作品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准确感受音乐,使学生真正的了解音乐作品真正的内涵,真正达到音乐艺术鉴赏的目的。
(二)发挥艺术鉴赏作用,提高舞蹈教学水平。艺术鉴赏在舞蹈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从发展之初,就是伴着各种敲打节奏出现的,现在的舞蹈艺术也是随着音乐起舞的。可见,音乐与舞蹈是分不开的,音乐艺术鉴赏对舞蹈教学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般情况下,舞蹈动作大部分是通过生活中不同的动作经过提炼、加工而成,但更多的时候是来自音乐。一些舞蹈家只要听到能使自己震撼的音乐,其就会根据自己现有的音乐鉴赏能力对音乐进行分析,并将作品以视觉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使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对舞蹈作品中的内涵也有一定的了解。音乐艺术鉴赏在舞蹈表演中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缺少音乐,其视觉效果、影响力、表现力则会显著的下降。从中可以看出,音乐艺术鉴赏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三)发挥艺术鉴赏的作用,提高舞蹈教学质量。艺术鉴赏在舞蹈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是舞蹈教学的基础。在舞蹈教学中,仅靠教师对音乐艺术进行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的参与。就音乐艺术而言,其能全面、立体化的表达相应的情感,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就应该积极的了解音乐艺术。毕竟舞蹈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不对音乐艺术进行相应的分析,就让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是无法达到舞蹈教学目的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当学生在鉴赏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对音乐有全新的感悟。如,教师在教学生《盛装舞》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放一些关于蒙古族的音乐及视频录像,让学生感受一下内蒙古大草原的气氛,再欣赏剧目《盛装舞》,使学生对这个舞蹈有个初步的印象和了解。教师在放映舞蹈视频的同时,可以在旁边适当的告诉学生蒙古族的文化背景、作品大意,其中蒙族舞的柔臂、硬腕、耸肩、笑肩等一些动作应注意的要领,脆而有棱角,动作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要体现出蒙古族那种特有的韵味和独特的气质。学生对这个剧目有相应的了解之后,教师再教学生随着舞曲跳这个舞蹈。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技术鉴赏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只有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才能提高其舞蹈技能、素质,才能使其更好的进行舞蹈学习。
(四)发挥艺术鉴赏作用,使学生进入舞蹈意境。意境在舞蹈艺术中有重要的作用,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曾经说过:“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现出来。”而音乐作为舞蹈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其不仅能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诠释舞蹈,还能将其带入一种意境之中,使其学生的舞蹈充满活力。在著名舞蹈《孔乙己》中,放映《欢沁》音乐时,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潇洒的动作,一个癫狂可爱的老头现在人们面前。随着音乐高潮的出现,学生用跳跃、旋转、翻腾带入情节来表演偷书挨打,其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经过痛苦挣扎之后舞蹈动作。当放《迎春》这段音乐的时候,学生用一种有形的舞蹈语言诠释了孔乙己所处的凄凉、悲惨环境,最后以“人之初,性本善”的童声结束整个舞蹈,使观众真正的理解整个舞蹈的内涵。如果学生在表演这段舞蹈的时候,没有对这一舞蹈进行相应艺术鉴赏,没有将舞蹈和音乐艺术结合在一起,学生就不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舞蹈中,也不能使观众真正的理解其内涵。从中可以看出,艺术鉴赏的重要性。
(五)发挥艺术鉴赏作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对于舞蹈学生来说,情绪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人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在舞蹈表演中,学生根据相应的舞蹈素材只能用相应的情绪进行表演,并做到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将舞蹈发挥的淋漓尽致。要想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表演及音乐中,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往往来自音乐欣赏课或是某一感人故事的欣赏上。教师在上音乐鉴赏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感人的音乐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找到一种可以让自己心情舒畅的东西。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放映一段通俗易懂的影片,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在图文并茂学习中,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找答案的过程,也是艺术欣赏的过程,也是精神集中过程。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无形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能够迅速的融入舞蹈和音乐中。舞蹈艺术作为一门情感艺术,情是其内在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用心去领悟音乐世界中的美,能够将心、音乐、舞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真正的展现艺术的魅力。#p#分页标题#e#
三、结语
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相连的,没有音乐的舞蹈是空洞的,毕竟在舞蹈发展之初,就是伴随着各种敲击节拍出现的。现在的舞蹈更是离不开音乐,要想将舞蹈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就要对音乐艺术、民族背景进行鉴赏、分析,在把握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舞蹈练习,才能更好的诠释舞蹈的魅力。
作者:吴岩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
一、艺术鉴赏时二次创作的普遍性
始于20世纪的“接受美学”认为:“整个艺术活动包括作者、作品和读者三方面。艺术家(作者)是‘生产’的一方,艺术作品是‘产品’,读者是‘接受’的一方,也包括对作品的批评。作品的产生只是艺术活动的最初阶段,作品的潜能和价值只有在读者的接受活动中提高到一个突出的地位。”[1]因而,要完成一次完整的艺术鉴赏过程,读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的“接受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环节是读者对作品的审美过程,是读者心理上对作品的二次创作活动。这一活动普遍存在于艺术鉴赏过程中。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就是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见解。这种见解,实际上掺杂着许多主观因素。尤其对艺术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不同感受,是审美过程的必然结果。因为,审美是主观意识对客观现象的感受,每个个体在艺术品的审美过程中都会通过主观意识进行二次创作,不同的感受就是二次创作的不同结果。
一曲梁祝,由空间流入心灵,百人心头有百个江南,千人脑海有千对情侣;两截《富春山居图》,历人间沧桑分列两岸故宫,政治家感受到的是民族兴衰,商人观察到的是商机价值,老百姓鉴赏的是秀丽山水,艺术家体会到的是恬淡意境,大师领悟到的是东方宇宙观的展现。金风秋菊入画来,黄巢吟诵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黛玉问到“孤标傲世揩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同样是借物寓意,意境十分悬殊。艺术主于美,艺术鉴赏的本质是审美活动。面对各种艺术形式,人们通过感官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经过大脑组合、加工、再生成的审美感受和理解不同;鉴赏者本身的知识素养不同,鉴赏眼光和境界不同,“接受活动”的结果不同。可见,二次创作受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研究艺术鉴赏的二次创作,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详细探讨,才可以更清晰揭示审美过程中审美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结果。
二、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特殊性
书法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是视觉艺术的一种。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读者在鉴赏时,也会在审美过程中形成二次创作。但是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鉴赏者审美活动的二次创作有其特殊性,也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的制约和影响。试给予详细分析:
(一)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的客观特殊性
1.书法作品鉴赏时间的延展性和空间扩展性不同的艺术形式决定了鉴赏者鉴赏时不同的行为方式。例如,音乐和舞台剧是实时展现的艺术形式,每一节艺术元素留给鉴赏者的时间都是瞬态的,延展性为零,只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才可以在时间轴上重现。建筑是空间展示的艺术,每一个建筑作品都有它的空间坐标,作品位移的可能性为零,也只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在空间转移重现。因而,这类艺术作品鉴赏时的二次创作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书法作品不同。一件作品在手,可以反复观赏,仔细揣摩,鉴赏时间可以延展;远观其章法如俯视森林,细品其结构笔划如亲近叶瓣花朵,鉴赏空间可以扩展。这一特征,决定了书法艺术鉴赏时二次创作具有先天时空延展优势。
2.汉字象形特征带来的建筑结构美汉字发端于生活的形象再现,先天具有象形特征。每个字在会义的同时都会触发人产生形象联想,不同字的组合也会给人不同的心理和感情感受。《聊斋志异司文郎》一篇,讲述了一个盲僧可以用鼻子闻出文章优劣的故事,此为传奇。但是,用眼睛去感受,却能感觉到文章的美和不美。这里的感受,不是阅读,而是把一篇文章当做画面,眼睛不聚焦而获取图形的感受。这种体验下,优美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美的感受最强;历代大家大师的散文次之;而官样八股文则会给人以枯躁的感受。这种感受的诱因很复杂,既有文章内容的朦胧信息传递会引起心理变化;也因为诗词有严格的句式结构,印刷排版后具有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感;还因为美好的诗词总是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而描述景和情的文字本身就是一个个象形的艺术画面,由此组合,形成总体画面后蕴含着美的基因。多种因素,使感受者美感顿生。请感受杜甫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用阅读,宏观感受,眼前花鸟生动。再感受马致远的元曲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眼睛瞟过,顿时荒寒凄凉,秋风萧萧。因而,汉字的象形特征使书法作品由具备画面感的艺术元素组成,鉴赏中二次创作时在脑海里容易形成情景联想。
3.书体多样性带来的丰富线条我国书法的历史,典型地体现了中国艺术史的演进脉络。同一个字,篆隶行草,书体不同,线条变化丰富,形成了不同结构艺术单元的组合,为鉴赏者的想象提供了无限空间,也为鉴赏者二次创作提供了各种可能。晓风残红中,这位写来,魏碑古意,意如金戈铁马;那位挥毫,行书太极,宛若广袖轻舒。不同的书体,不同的心境,创作出不同的空间曲线,留给观赏者不同的感受。二次创作油然而生。
4.章法布局蕴含的画面特征书法作品的章法,整体谋篇布局,是艺术家艺术修养的真实体现。对于受过一般美学教育的书法创作者,或许可以轻易地掌握均衡、对称、比例、旋律等西方美学的基本原理,并在作品中加以运用。对于深悟中华文化精髓的大师而言,作品章法揉和笔墨形成的空灵、充实,飞动、宁静,含蓄、妙得,淡若芙蓉出水、繁至错彩镂金都会成为鉴赏者丰富的灵感触发点。而整篇墨迹跌宕起伏形成的音乐旋律和节奏,都使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艺术体验,形成不同的二次创作结果。自古以来,国人讲究书画同体。不仅因为笔法的通用,也因为书法作品的画面感。而章法的讲究和经营,更增强了书法作品画面感的丰富和层次,以至于蕴含音乐节奏、建筑空间美。因而,书法作品讲究的章法,也是促使鉴赏者可以丰富二次创作的客观因素。
(二)书法艺术鉴赏者二次创作的主观因素
1.书法艺术常识的作用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书法艺术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了数不清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长期的艺术实践也一直伴随书法理论的探索和创新。一般而言,书法理论有探讨创作技巧的体系、有探讨创作依据的体系、也有探讨鉴赏理论的体系。书法理论在促进书法创作的同时,也培育了大量谙熟书法规律的受众。文化的传承,教育的接力,养成了中华民族喜欢书法、懂得书法的文化基因。不论田野农人还是厅堂士子,皆能谈书论道:或评价字体的间架结构、形象美技巧;或探讨作者创作依据———师法自然或有感而发;或品味作品的气韵生动或神采飞扬。每个人对于书法理论和书法常识掌握的深浅多寡不同,观赏作品的出发点不同,由此得出的主观感受、情景联想和评价结论不同。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唯有书法作品,审美的差异会非常大,也意味着,鉴赏者二次创作的结果纷繁复杂。其实,评价一件作品或一个书法家的水平,也是读者大众鉴赏作品后二次创作得出的文字简约概括。受不同理论指导,结果是不一样的。大约在东晋晚期至后期的近百年间,王献之创造了一种新的有活力的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王献之的声望几乎到了独尊的地步……。此后唐太宗批评王献之“字势疏瘦”,“笔踪拘束”,并称过去对他的赞扬是“誉过其实”,而认为王羲之的字是“尽善尽美”。[2]在此,唐太宗是依据书法创作技巧理论品评王献之的字。后来,人们公认王羲之为书圣,主要评价是针对《兰亭序》而言,从“韵高千古”到“翩若惊鸿,矫若游龙”,[3]依据的是鉴赏理论,注重的是气韵和神采。因而,不同鉴赏者掌握和领会的书法常识不同,鉴赏作品时在脑海里产生的体验就不一样,由此得出的感悟就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鉴赏者书法常识的不同积累造就了鉴赏者二次创作的不同结果。#p#分页标题#e#
2.中华审美意识的作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西方人是不同的。西方人历史上对于逻辑、物理、数学和实验的长期关注,养成了定量分析和逻辑推理的习惯,进而形成了理性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以数理关系和谐为基础的美学理念,注重和谐、均衡、对称、比例、节奏。对于中国人来讲,对自然、宇宙、社会等事物的宏观关注和定性思考,形成了诗性思维模式,注重的是艺术作品的气韵、格调、空灵、飞动、含蓄。因而,在品评书法作品时,自然会注重作品的气韵、格调、空灵、飞动、含蓄等美学要素,进而产生联想和感悟,形成中国式的美学思维结果。所以,中华审美意识的养成,是鉴赏书法作品的前提,其次才有可能在鉴赏时产生二次创作。如果一个人缺少中华审美意识基础,仅有学校里学习的美学原理知识,以此去鉴赏书法作品,最可能的结论是:计算机打出的字、计算机排版的字是最好的,其次应该是描红本上的字。因为,计算机里的字、描红本上的字最符合西方审美意识中的比例、对称、均衡原则。而中国人鉴赏书法,基本境界是写字的基本功和书法技巧;次高境界是作品的格调和气韵,是作品透出的神采,所谓跃然纸上、神采飞扬说的就是这个境界;再高的境界是把作品和人生、自然联系起来,窥视作者的意气,兴比自然的场景,体会作品的意境,获得美感、意义和境界享受。这样的过程,实在难为西方文化背景的人。
3.中华文化素养的作用鉴赏书法作品,进而二次创作,鉴赏者本身的中华文化素养起着关键作用。古人形容王羲之的字“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没有中国文化素养的人,想破脑子,也不可能在脑海里建立起这八个字的情景联想,进而体味作品的神韵。因而,中华文化知识积累越多,用以联想和兴比的素材越多,产生的情景联想越丰富,意境也越深远,评价也越贴切。关于人们对事物的喜怒哀乐,鲁迅先生有一段名言:“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先生在这里说的是人的身份不同,喜好不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教育程度的差异变小了,经济水平高于鉴赏书法需要门限的情况出现了。但即使这样,在书法爱好者群里,中华文化素养的差异仍然是很大的。就出现了书法评价话语权的问题。一些文化大师,总是可以悟得更深,感受得更多,体味得更丰富,联想得更贴切更形象,所发出的品评体会就自然容易成为社会标准和共识。这实际上是这些文化大师鉴赏作品时二次创作被社会认可的一种现象。就像赞美菊花,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寓情寓性,后有“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之赞叹。不知前情,哪有后意?在书法鉴赏中,前情就是对中华文化素养的沉淀,后意就是对于书法作品评品滋咂后的赞叹。
(三)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概念和形象描述
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的概念,作者的意见应该是:鉴赏者面对书法对象,调动感官和心理活动,通过感受、意会,启发热情,形成共鸣,超越作品本身信息获得更高层面艺术感受的再创作过程。形象的情景是:鉴赏者面对书法艺术作品,凝气息神,品味领悟,眼神随笔画流动,情绪和墨迹起伏,如见舞姿翩翩、如听琴瑟和鸣,思辨汹涌澎湃,情景联想因作品内容和墨迹触发而纷繁变化,而后定格在一个恰如其分的联想画卷或意境感悟,并以一段贴切诗性的文字描述出来的过程。
三、书法艺术鉴赏
二次创作的例子以长安三大“雅气和辉,图腾如鸿”作品为例如下图所示的四尺整张(136cm×68cm)书法作品,是吴三大先生1999年初夏于兰州创作赠与作者的作品,挂于作者房间,有幸时时鉴赏,一日妙悟,心得供大家参考。
粗观此幅作品,内容意义饱含着对被赠人修为和做事的美好期许,笔墨气韵生动,肆意流畅。夜深人静之际,平心静气之时,屏息凝视,彷佛如睹白衣胜雪者随气韵舞动。仔细品味,满篇真气灵动,每一个字都跃然纸上,尤如一幅幅画面,而每一幅画面都蕴含着一个中华文明传说或故事:起首一个“雅”字,左右结构,仿佛左边一个出行人,昂首前行而又不时回头;右边老者拄杖跪坐挥手,恰如木兰从军别家出行的情景。心里称之为木兰从军。第二个“气”字,以繁体字“气”写出,仿佛一人飘带飞舞,身体飞旋,势如苏秦背剑。恰如“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情景再现。取名为公孙舞剑。第三个“和”字,右侧口字,宛若石几,左侧一人仙风飘然,长衣鼓动,手点棋子。使人联想起许多弈棋论道的传说。因为陈抟老祖与宋太祖赵匡胤以棋局赢华山的传说最为传奇,故取名为陈抟落子。第四个“辉”字,繁体写出,仿佛二人相向行礼,右边一人茅盖之下木柱之侧拱手行礼,左侧一人鞠躬问候,使人联想到皇帝于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联想画面中皇帝贵为人君,但向智者请教时亦毕恭毕敬,符合中华尊师重教之传统;广成子出家之人,茅屋泥墙但神气弥漫,举止谦和而又得体。两人的身份举止,惟妙惟肖。取名为皇帝问道。第五个“图”字,繁体写出,外面的“口”如翠竹轩窗,中间一女子入神抚琴。恰似大观园潇湘妃子幽思再现。遂取名为黛玉抚琴。第六个“腾”字,左侧女子乐师弹跪姿敲击,编钟悠扬,右侧一女在被人举起,翩翩起舞,娇羞之下,侧首流波。使人联想到传说中的赵飞燕掌上起舞的传说。故取名为掌上飞燕。第七个“如”字,仿佛林风和畅,鸟鸣松吟,一僧仰卧,专注聆听树木问答之声。幽静禅意,直入心绪。取名为禅林听松。最后一个“鸿”字,仿佛一女子衣云佩水,飘飘而行,衣带流长,水花追随,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渌波,娴定出神。暗许名为洛神佩水。妙悟之后,每每出神面对,便觉满篇人物活灵活现,如随逝水交替浮现,如进时光隧道以通古幽,我在画外?我在画中?皆不知也。以上妙悟所得,算是我对先生这幅作品的二次创作。其前因是先生用笔点划饱满,侧锋落下连贯起伏所形成的字形具有形象感,后果才有个个字的画面联想。若面对其它作品,二次创作的结果或许就不是画面,或许是一段音乐旋律,或许是一段太极剑舞。但是,前提是喜极而美化。因为可爱而美丽,情人眼里出西施,都是一个道理。也正说明了读者鉴赏时二次创作的情绪前提。#p#分页标题#e#
三大先生有此佳作,偶然中有必然。先生创作时本文作者在场,原来并没有创作安排,只是和亲友随意畅谈。谈锋触及,先生咏颂起长篇古词,以证艺术见地。吟罢,不能自己,挥毫泼墨。当时创作了三幅作品,这是第二幅。头一幅,是一幅草书,后一幅是一幅狂草。这一幅行书恰好在激情勃发之间,心神通灵之时。巧得一幅笔墨酣畅,神采肆意,意通幽古,字字如画的佳作。
四、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的意义
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为内行的鉴赏者。浸透在书法艺术氛围之中,内省,陶冶心性情操;入世,以修养之身和谐社会关系;与异邦交往,打开一扇世界了解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艺术特征的窗口,有益交往。通过书法艺术的鉴赏,收获一般艺术鉴赏的知识和规律,对其它艺术门类的鉴赏水平也有很多益处。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可以养成读者独立的艺术判断能力和更高境界的艺术享受能力。而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结果的传播,对于普及书法艺术审美知识也有许多的益处。
作者:李杰 单位: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鉴赏就其性质来说,是一种鉴赏主体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鉴赏活动中,联想和想象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别林斯基则把想象看作形象思维的中心。这是由于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以及其他心理功能对艺术形象进行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艺术鉴赏过程中的想象是审美主体在特定的审美对象刺激、诱导下,将大脑中已有的相关表象重新进行组合、加工、改造而创造新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曾用“神思”“浮想”“迁想”“神与物游”等来概括审美想象和艺术想象。在西方美学史上,审美想象常与形象思维同义。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心灵论》中说:“想象和判断是不同的思维方式。想象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想象”一词出现虽早,但直到十八世纪以后“想象”才得到广泛运用。审美想象是人的想象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客观基础是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及其对人的刺激;生理机制是记忆的复合,是大脑皮层贮存的众多信息的新组合,暂时神经联系的重新复苏;心理条件是主体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表象、经验,把握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接受当前对象刺激为契机,以特定需要、目的为动力。审美想象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和心理能力,是审美、创造美中形象思维的中心枢纽、是意象创造、美感深广化和艺术创作、艺术批评鉴赏的心理动力。艺术鉴赏中的联想是审美主体感知艺术对象时连带想其他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上,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起另一有关的事物;由已经想起的一事物而想起另一事物。“联想”一词最早由英国人洛克于1690年在《人类理智论》中提出。
审美联想的客观基础是对象审美特质对人的刺激的强度、次数,对象之间时空上的邻近性,体现出当前事物与记忆中事物所固有的联系。其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复苏,以往兴奋痕迹在新对象刺激下的重新复现。心理条件是以往感觉印象、记忆材料的丰富性、关联性和主体对事物特性、事物间联系的认识程度,以及特定的审美目的和情绪状态等。它是记忆的复合,回忆的表现和结果,是表象与观念、理智与情感、客观制约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它可将对象与自我沟通,激起自我意识,使对象成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将分散事物加以组合,构成完整的审美意象;可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突破时间和对象固有形态的限制,自由扩展到其他事物,从而丰富对象审美的特性、深化、强化美感;还可引起情感的扩张,引起移情、推爱、推憎、通感等等。
通过想象和联想,欣赏者不仅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出原作的艺术形象,使原作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而且能使感知的形象内容更加丰富深刻,从而使艺术活动不只是停留在对艺术作品的直接感受上,而是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艺术作品中蕴涵的更为丰富的内在意义和发现与原作中作者主观尚未意识到的艺术形象。朱光潜先生曾说:“在观照自然和艺术时,我们最容易起联想和想象……一般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大半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和想象……像如红是火和血的颜色,所以看到令人感觉温暖,感到热情。青是田园草木颜色,所以看到青色令人联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①”在各门艺术鉴赏中,艺术鉴赏主体的审美体验都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如果没有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就很难说在艺术鉴赏过程中艺术鉴赏主体真正获得了美的感受。只有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艺术鉴赏主体通过感官从艺术作品的形式进入作品内涵之后,就会在艺术作品的丰富的内涵给欣赏者提供的想象空间中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积极活动,使艺术作品的艺术审美形象得到完善、丰富、升华,从中获得艺术审美享受。
一、艺术作品在鉴赏主体的联想和想象中得到完善
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想象和联想最为活跃。这是由于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仅仅是提供了艺术鉴赏的条件,要把它变为鉴赏者内心的艺术形象,就必须通过审美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新的、再创造的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其艺术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罗丹曾说:“艺术所创造的形象,仅仅给感情提供一种依据,借此可以自由发展。②”艺术家完成一件作品,只是完成了一部份工作,还有一部分工作需要鉴赏者去完善。而在完善艺术作品的工作中,鉴赏者的想象和联想心理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由于文学作品与具有可视的造型艺术和可听的音乐艺术不同,它既不能直接显现如同造型艺术那样的视觉形象,也不能出现如同音乐那样的听觉形象。而文学是用语言和文字来描写人物形象和客观景物的,但作为形式材料的语言和文字符号所要表现的艺术形象毕竟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鉴赏主体要使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形象在自己的心目中栩栩如生地活起来,除了通过想象和联想活动之外,是没有其它任何办法的。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雾》一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此首诗中诗人由于听见淅淅沥沥的春雨,联想到开放的杏花,联想到卖杏花。鉴赏者在鉴赏时也从诗中所传递的形象中联想到绵绵的春雨,艳丽的杏花,可以想象着小巷里卖花姑娘清脆的卖花声。由此联想到春天的美好,陶醉在一片昂然的春意中,心中愉悦而超脱,仿佛已经置身其中。鉴赏者如果没有此翻联想和想象,就无法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也得不到美的享受。其诗只不过是文字符号的罗列,一种只存在着潜在意义的客观存在体。又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有许多描写功夫的词,如“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独孤九剑”“九阳神功”等,如果我们问金庸先生这些武功的一招一式具体是什么样,他可能会告诉我们让读者在想象和联想中回答吧!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读者迷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正因为他们通过小说的文字描述,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创造出动态的艺术形象,在大脑中呈现出一副副画面,并将这些画面联系在了一起,实现形象之间的流动、过渡和跨越,对艺术作品进行完善,从中获得了审美享受。在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通常称为“月光”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27号之2),本来并没有文字标题,作者只是标明了这是一首幻想曲式的奏鸣曲,献给裘丽叶塔。而“月光”的得名是由于一位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听了这曲首乐曲之后,把它的第一乐章比喻为“湖畔夜色”。其实,这只不过是诗人听了乐曲之后的一种想象和联想。至于“月光”的标题是否与整部作品的形象和意境相吻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月光”这一标题而今已约定俗成。宋代画院的考试题多选自名诗,如“踏花归去马蹄香”,如何能画出“香”字来呢?有一应试画家画一匹奔马,有几只蝴蝶追随马蹄飞舞,使观者联想到蝶恋花,由花而联想到香,这就把“香”字暗示出来了。画面上的事物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嗅觉,但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人们视觉的蝴蝶追随马啼飞舞,唤起欣赏者的嗅觉感受,使欣赏者观花时闻到花的香味。这副作品之所以在众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宋代画院考试状元,就是充分利用了鉴赏者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在艺术鉴赏活动中的作用。由此可见,鉴赏者的想象和联想的发挥对艺术作品原作的完善有重要的作用。
二、艺术作品在鉴赏主体的联想和想象中得到丰富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德国的伊瑟尔提出文本的召唤结构理论。伊瑟尔借用英伽登“不确定点”的概念并加以改造、综合,认为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由“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构成,它们共同激发、召唤、诱导读者在阅读中发挥创造性的想象来填补空白,连接空缺,确定新视界,构成文本的基本结构。高尔基曾说:“文学家的工作空间是什么呢?他想象自己的观察、印象、思想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它们放进形象、画面、性格里去。只有当读者像亲眼看到文学家向他表明的一切,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个人的经验,根据读者自己的印象和知识的积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的时候,文学的作品才能对读者发生或多或少强烈的作用”③。事实上,不仅文学作品如此,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也同样存在“空白”或“不确定”,召唤着鉴赏者运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丰富艺术作品,而这种审美再创造恰恰是艺术鉴赏使人们享受到审美性愉悦的主要原因。那些被公认为经典的优秀艺术作品是以它们的无限丰富性来吸引欣赏者的,最大限度地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它们成功的秘诀。例如:我国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讲述萧何星夜兼程跋涉追回韩信的故事。
戏曲的舞台在空间上是不够两位英雄跋涉追逐的,演员在舞台上跑几个圆场就表示追赶了几十里路程,完成追赶也只花费几十秒钟。戏曲这种虚拟性的舞台美术环境,以及演员“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表演,留给欣赏者巨大的想象和联想空间,激发观赏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来丰富艺术形象,使欣赏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积极主动地参与形象塑造,从而获得更加丰富隽永的审美享受。在张艺谋的电影《英雄》的结尾,秦始皇下令杀刺客无名,可秦始皇的内心却十分矛盾。杀,显得自己不够英雄,不如无名;不杀,又怕天下人笑话,最终决定下令放箭,只见万箭齐飞,刹那间皇宫的城门上并披上了箭衣,但却有一人大的空间没有箭。欣赏者欣赏到这里,电影结束,可刺客无名到底怎样呢?电影好像没有结局,留给欣赏者无穷的想象和联想空间。欣赏者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结局正是艺术家所想要留给欣赏者丰富的结局。又如中国绘画也很重视空白,南宋画家马远擅长山水画,画山,常画山的一角,画水,常画水的一涯,在画中留下许多空白,让观众想象和联想它是天、是地、是海、是山,被人们称之为“马一角”。清人朱耷的《荷花水禽图》,画面上孤石倒立,残荷斜挂,一只缩着脖子,好像瞪着白眼的水鸟孤零零地蹲在石头上,显得极其冷落孤僻。同时,画面中的大块空白,更增强了全画悲惊的气氛,给人以无穷想象,使“无画处皆成妙境”。当鉴赏者站在这副作品前时,自然会联想到朱耷那凄苦的一生,仿佛还能听见他那装疯卖傻时的“嬉笑声”……。中国书法同样讲究布白,字由点画组成,点画的空白处同样是字的组成部份,因而要求“计白当黑”、虚实相生,使得无笔墨处也成为妙境。约翰?凯奇一生中最为石破天惊当然也是最著名的音乐作品当属《4分33秒》(首演于1952年),该作品为任何种类的乐器以及任何数量的演奏员而作,共三个乐章,总长度4分33秒,乐谱上没有任何音符,唯一标明的要求就是“Tacet”(沉默)。欣赏者全凭想象和联想来创造4分33秒内的不确定的意思形象,虽然这代表了凯奇一个重要的音乐哲学观点: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听,但也说明了想象和联想在鉴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心理因素的发挥,约翰?凯奇这种观念性的问题就难以体现。可以说,无论任何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空白”或“不确定”,召唤着鉴赏者运用联想和想象力去加以丰富。
三、艺术作品在鉴赏主体的想象和联想中升华
所谓升华,一种意思是“比喻事物或精神的提高和精炼”④。艺术作品的升华是在不同时代的鉴赏者的鉴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古往今来有许多艺术作品,经历了不同时代,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喜爱,历经岁月却仍像宝石一样依然光彩夺目,为每一代的鉴赏者欣赏品读,为不同时代的人提供了获得美感享受的文本。凡高一生最重要的艺术作品,都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在阿尔炙烈的阳光下完成的,《向日葵》就是这期间的作品。
《向日葵》是一幅表现太阳的画,是一首赞美阳光和旺盛生命力的欢乐颂歌。在作品中,凡高以《向日葵》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在他看来,地上的向日葵升到天上就叫太阳,天上的太阳落到地上就叫向日葵。画面上,向日葵那金黄刺眼的色彩,葵叶和花瓣像燃烧的火苗,那就是天上的太阳,也就是凡高的心,凡高的思想感情,凡高的灵魂。向日葵、太阳、凡高的心,三者是同一的。所以,当他画向日葵时,不是客观如实的描绘向日葵,他画的向日葵就像燃烧的火,就像天上的太阳,那是他心灵迸发的感情。那些黄色的花朵艳丽得颓废,弯曲的枝干,快要凋零的花朵,展现了生命轰轰烈烈的过程,也预示着一朝繁华鼎盛之后,终将走向沉重的衰败。从他的作品,我们不难想象他对苦难的生活无奈,对残酷现实的愤怒和对光明希望的无限渴望,他的想法正是人类社会进程中多少人的希望和渴望,而当《向日葵》流传于世时,凡高已去逝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后钓到了一条奇大无比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大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如果只看情节,也只不过是一个平淡的故事,仿佛没有什么精彩的。但是只要调动起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就会发现,老人的故事不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象征着整个人类坚不可摧的读精神。在现实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在精神上,他却是胜利者,他那顽强搏击的精神,展示了人的高贵和尊严。从而体会一个在艰苦恶劣环境中,坚毅刚强,永远不屈服的心灵。体味人类的心灵深处那一份不向自然低头,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这其中也有失望,有挣扎、有喜悦、有痛苦,这些可以说都是欣赏者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味外之旨”。约作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古希腊雕塑名作《维纳斯像》,也称《米洛斯的阿芙洛狄特》,这一作品是用两块大理石合雕而成,优美的身雕、典雅的脸庞、丰腴的肌肤、恬静的神态,可并没有双臂,但欣赏者并不感觉雕塑的形象不完整,恰恰认为它留给欣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在想象空间中,体悟深层次的意味,使这件端庄优美的女性雕塑闻名于世,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将其称为“古代的神器”。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是他全部创作的高峰的总结,这部作品构思广阔、形象丰富,当人们在欣赏《第九交响曲》时,不仅被它排山倒海的气势和悲壮激昂的主题所感染,激发想象和联想,而且能够感受到它那震撼心灵的哲理性和英雄性,体悟它充满了关于人类的命运的思想,充满了人类对争取自由,从苦难到欢乐,从斗争到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1950年拍摄的电影《罗生门》就其电影技艺、手法上来讲并不特别,今天的电影远远超越了它,其故事情节讲述四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说法,仅此而已。如果欣赏者不发挥想象和联想,作品并不能带来视觉、听觉以及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但此作品至今仍然有着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在于欣赏者欣赏艺术作品时从四个人的形象上发挥想象和联想,体悟现实生活中人所存在那些自私自利、卑劣行径等,从中受到了无穷的启发。分析起来,这些艺术作品的共同之处都给鉴赏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空间,使鉴赏者的想象和联想能自由驰骋,从而提高和精炼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也有许多艺术作品早就灰飞烟灭,被时间无情的抛弃,或许在产生之时也得到过许多赞叹,但在时间长河的无情洗礼中,还是黯淡了下去。归根结底是没有想象和联想驰骋的广阔空间,没有深邃内涵的艺术作品,经不起时间考验,得不到升华。#p#分页标题#e#
综上所述,艺术鉴赏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如果鉴赏者主体在鉴赏过程没有联想与想象的参与就谈不上艺术鉴赏,更谈不上获得审美享受。反过来讲,艺术作品没有鉴赏主体的鉴赏,没有鉴赏主体在鉴赏过程中联想和想象的参与也是没有现实的审美意义的,存在的意义只能是潜在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给鉴赏者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调动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力去完善、丰富、升华它,实现其价值意义。
作者:常笑尘 单位:河北大学
在高等院校上好设计艺术鉴赏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艺术院校专业教师上设计艺术鉴赏课普遍反应感到吃力,老师没激情,学生没热情。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深究其源,主要是因为授课教师的缘故,其一是任课教师不适合上艺术鉴赏课,其二是老师没有真正理解设计艺术鉴赏课程在整个艺术教学体系当中的地位,没有真正理解设计艺术鉴赏课程实质,没有认识到它是高等教育中的设计艺术基础理论教育;另外,艺术设计专业本身“重技轻道”的特点使很多学生的兴趣集中在技术层面上,认为学习艺术设计就是运用电脑技能,还没有真正理解艺术设计的真正的含义。以至于出现教师费心地备课,精心地上课,可是结果却是寥寥几个人听课,使上课老师很是尴尬。要想上好这门课,笔者认为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开阔知识视野
高等院校艺术鉴赏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问题看得深广和培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创造思维,使之成为极具实用性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专”的同时要“广”,吸收姊妹艺术,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
首先,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必须具有非常全面通透的业务水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高等艺术院校艺术鉴赏课教师和专业教师需要的是一专多能。他们的知识面要广,既要懂基础美术绘画知识和技能,又要懂一定的设计知识和技能以及美术史、设计史等知识和理论,这样才能适应艺术院校艺术设计鉴赏课程的教学工作。如学生经常找老师帮忙,为晚会设计广告招贴、传授摄影知识、了解建筑欣赏等,当你一一为他们解决时,学生就视你为能人,是好老师。否则就会出现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尴尬局面。
其次,上艺术鉴赏课的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文艺理论水平和具备一定史学修养。如南方建筑和北方建筑的区别和联系,大的历史文化分区以及每个时期艺术的特点归类。如中国古代的图形符号和中国文化、生活元素具有传统文化的精髓,把其融入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就需要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积淀,这种相融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比如教师在讲解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使这件艺术作品能够深深影响到学生、感染到学生,其实也是在教育学生,这一过程是受教育者认识美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审美过程中完成的教育。正是因为艺术本身是美的铸造,它感染人,作用于人类的审美,靠的就是它自身美的魅力。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艺术教师要扮演好培养者、促进者的角色
首先,教师要积极地做好艺术理论灌输的引导者和学生思维的开发者,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艺术设计鉴赏课程所涉猎的领域十分广泛,需要在知识的储备和拓展上加大同行间的交流,这样才会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对艺术形态独特的见解。
其次,建立师生同乐的学习活动空间和互动交流平台,使师生在一个同思索、共发展的环境中,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要做到蹲下身来和学生讲话,耐下心来听取学生在艺术思维上的困惑和迷茫,全身心地参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并做到理性听取,感性交流,用自我的方法引导学生打开畅想的大门。专业艺术院校设计艺术鉴赏课教学,首先要培养人的鉴赏能力。其实这是关系到设计艺术专业知识传授时“度”和“量”的问题,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发现与之有关的设计因素。并能用高的思维来思考它的魅力。
再次,教师要学会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艺术课程中需要教师作理性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艺术设计中的不足和幼稚,使之在课堂上与教师课程产生共鸣,达到积极地跟进,这样才会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不是徒有虚表了。最后,教师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活泼多样的艺术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艺术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或表现不当时,教师不是求全责备,而是给予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敢于行动,敢于探索和思考。在课堂上,教师更应是学生最可信赖的朋友、知己和支持者。师生之间这种温暖的人际关系,便于一个生机勃勃的教与学的气氛的形成。
三、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采取多种办法。不能以单一的艺术来引导学生,可以以音乐教学为例,通过讲解音乐背景、情节等,通过画面展示、播放幻灯或电影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曲目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强烈兴趣。这可以说明艺术是相通的,只要把握了艺术本质,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艺术思维的源泉。又如,根据民间传说的爱情故事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美妙的旋律令人无限神往,其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但是,如今学生对于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完全熟悉,尤其他们欣赏该曲时,也并不一定能够充分理解。若在欣赏此曲前,教师将故事的梗概以及“草桥结拜”、“同窗共读”、“十里相送”、“婚变投坟”、“化蝶”等情节向学生讲述清楚,便能激发学生欣赏该曲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受到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和实践者的注意。有论者认为,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启发、诱导、感化、影响学生心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激发他们认知上的需要和对艺术直观感受,加强学生对比较抽象艺术的兴趣点和挖掘艺术规律。
四、要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艺术设计鉴赏课程
在高校艺术设计鉴赏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从认识上接受艺术设计鉴赏课程,他们觉得这些课好过,学与不学都一样。针对这样的思想,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同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艺术设计鉴赏课程,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样才能达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作者:杨易 孙泉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看舞蹈表演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欣赏者通过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动态形象--富有审美价值的动作、姿态、构图、技艺、音乐,服装道具表情所组成的有意味的形式所具体地感受其所反映出的社会生活及在其中活动着的人物(也包含拟人化的花、鸟、鱼、兽等)的思想情感,进而产生共鸣,受到感染乃至思想启迪和陶冶性情的过程。本文章就对舞蹈鉴赏的过程进行探讨,对舞蹈鉴赏过程加以分析,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整身心,以接近舞蹈艺术最美好的境界。就本人在多年从事舞蹈奖赏课中积累的教学经验的来说,我觉得,舞蹈艺术奖赏的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一、切身感受阶段
这是舞蹈奖赏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因为,一切奖赏的原动力,一切奖赏的美妙,都源自真实的感受,正像普列汉诺夫指出:”一件艺术品,不论使用的手段是形象活声音,总是对我们的直观能力发生作用。”[1]鉴赏舞蹈艺术也是如此。当舞蹈着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观众不仅立即被舞者的舞姿所吸引,而且随着舞蹈者所表现的内容的不断展开,他的各种心理机能也逐步启动、协调、配合、逐步进入完全摆脱功利性倾向的关注状态,并获得一种对舞蹈艺术形象直接感知的整体把握。这时,受舞蹈着艺术表演的吸引,欣赏者会进一步展开想象的翅膀,并将个人的情感投入其中,自然地就感受作品中传达出来的信息,或者说是充分的调动自己感觉器官的全部能量来参与到舞蹈艺术鉴赏过程中,充分“触摸”舞蹈,感觉舞蹈,从而进入舞蹈艺术的奇妙的世界当中去。
二、情感共鸣阶段
当观众全身心第投入到舞蹈艺术作品中,就会“物我两忘”进入舞蹈艺术作品虚构的天地之中。这种超越现实世界的境界,是由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就是进行典型化的艺术,只有选取最有普遍意义的、最有人性的东西,以职工遭某种令人信服的,才是最不可动摇的东西。”[2]一部优秀的、形象生动的、而且表演细腻逼真的舞蹈作品,才能充分的激活观众的感情层面,使其与剧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这种共鸣,即使最高形式的感动,也是艺术鉴赏中达到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的产生,即依赖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典型生动,更依赖欣赏着感情、修养与作品的接近相同。此条件缺一不可。
三、理性判断阶段
在上述艺术鉴赏的基本经验上,在了解并掌握了一些舞蹈基本知识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到这样一个阶段——理性体验舞蹈作品阶段,这一个近段是对舞蹈作品传达的艺术信息做进一步的判断。分析、真理,并加以理性的梳理。简单地说就是舞蹈鉴赏者如果在自然感受的基础上,脑子里适当地对眼前的艺术信息做一些综合分析。例如,该作品舞蹈形象属于什么类型?编导用意何在?动作造型怎么样?作品创新自出在哪里?作品中的音乐是否好挺好记?舞蹈服装是否有助于作品形象的创造等等,如果能够有机会进入舞蹈舞蹈鉴赏的过程,并回答这些问题,就会大大加深舞蹈鉴赏的程度。那该有多美妙呀。简单地说,就是在分析意识中,运用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去“设问”,在感受舞蹈的时候别忘了问问自己,“那是什么动作?”这个动作用在这里能体现作品中主人翁的什么情感表现?情节是在哪里有所变化的呢,有问有答,设问请教别人回答,久而久之你就会一步一步深入到舞蹈艺术奖赏的美妙境地里去了。
四、再度创造阶段
这个近段是在前三个阶段的长期锻炼中才能形成的一个舞蹈艺术奖赏中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眼前的一切,已经与自己的形象创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舞台上的表演雨你自己心中的感情相互交融、互相刺激、互相激发,表演者的一举一动,与自己的“想象”互相契合,最终,舞蹈鉴赏者自己“解读”出了很多舞蹈艺术之美,不但可以响应舞蹈编导者的内心感受,还相应了舞蹈者的“二度创作”,自己也变可以更好的舞蹈学者冯双白说进行自己的“再度创作”,从而积极的完成了自身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充分的感受到了常人所不能感受的独特魅力,令自己可以再欣赏舞蹈作品中回味无穷。[3]
由此可见,在舞蹈艺术奖赏活动中的每个阶段都不是一个一个截然断裂的过程,而是一个有机连贯地衔接在一起的,通过相互的渗透、相互的作用、相互交替和相互交叉全然联系的一个过程。只用在对该作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品味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客观、准确的评价。这就是理性判断和直感判断交融的结果。本文就是想要告诉读者,要想使自己具备能够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舞蹈鉴赏能力,必须通过长期的舞蹈艺术鉴赏活动来锻炼自己,使其通过对生命的热爱,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使自己身边的人都像自己一样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热爱我们国家的舞蹈艺术。
作者:罗伟文 单位:集美大学文学院
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它不仅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影响和塑造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现象之一。因此,如何发挥影视艺术的综合优势,以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我校进行教改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开设影视鉴赏课程的必要性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在高等教育的探索历程中,素质教育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已成为我党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早在1994年国务院就发文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该文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既然民族的复兴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那么如何造就这样的人才也就成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影视艺术在培养人才综合素质方面的成效有目共睹,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该通知强调指出,各大学应该把影视鉴赏等艺术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和指导下,全国各高校都纷纷开设影视鉴赏课程。据有关部门统计,至2005年,全国开设影视鉴赏公选课的高校已达到75%。[1(]P208)令人遗憾的是,在全国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影视鉴赏课程的教学改革时,我校却至今还没有把影视艺术鉴赏课程列为公共选修课提到议事日程,这种发展现状是明显滞后于党的教育方针的。
2、时展的需要。必须正视的是,当今时代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图时代”、“影像时代”的来临已是不争的事实。美国传播学者米歇尔就直接地指出,全球化的视觉文化时代将不可避免地来临。这一时代所特有的视觉文化特色必然从根本上改变年轻人的文化欣赏和接受模式,传统的纸质媒介和书面阅读逐渐受到冷落,而电影电视、电脑网络、手机通讯等现代媒体受到大众的追捧。因此,人们对传统意义上的书面阅读兴趣锐减,并将在很大程度上让位于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视觉文化享受。文化欣赏和接受模式的改变必将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当前影像文化的强势推进,不仅早已打破长者对文化资源的垄断,而且对权威、经典发出了挑战。青年人借助影视和互联网完全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还可以向年长者传播文化信息。”[2]身处大学校园的青年学子们,无疑正是这种文化潮流的生力军。影像文化带给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便利,必将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知识和视野,从而最终对教师的权威地位构成挑战。既然新的时代造就了新的文化受众,那么站在时代前沿的高等学校更应该顺应这种需要,采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去传播知识和文化,这样才能满足青年学生的求知渴求,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美国影视教育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系统的影视教育不仅能有效地模塑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而且在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和竞争力方面,都可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我校适时开设影视鉴赏课程,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充分体现我校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3、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对整个民族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李岚清曾精辟地指出,“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确,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加全面。传统意义上那种专精型人才显然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知识的快速更新会从根本上打破人们习惯固守的狭隘领域,这样,适时更新知识对每一个从业者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有广阔的视野和健全的知识结构,尤其是精神人格的健康,这样才能应对复杂的社会境况。而影视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富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它涉及到人类多种的艺术种类,其中包括文学创造、艺术表演、戏剧舞蹈、摄影艺术、后期制作等诸多方面。这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不仅能有效改善知识结构,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它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培养健康人格方面的作用更是有目共睹。美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推动了一项旨在提高青少年精神人格的“媒体素质教育”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不仅是帮助青少年有效地抵制影视等媒体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一运动客观上陶冶了青少年健康的审美情操和人格旨趣。正是看到了影视艺术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教育部才制定和出台了多项措施,以切实推进高校影视教育的落实。既然影视教育对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如此重要,那么,集美大学要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全校开设影视教育的课程就刻不容缓。
4、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科领域的边界日益拓展。在这一拓展历程中,传统的课程设置必然会受到较大程度的挑战。显然,固守已有的课程设置是难以适应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的。在全国众多高等学校中,新学科、新课程的建设成绩斐然,就以影视教育所涉及的课程建设来说,在全国竟然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过一门以上的影视课程,它们分别包括《电影艺术》、《影视艺术鉴赏》、《电影评论》、《经典影片分析》、《影视制作技巧》等。集美大学在实质性合并以后,课程改革一直是各学院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使得课程设置进一步合理化,课程结构日趋丰富,有效地强化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但全校公选课的课程建设却未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公选课的设置一直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课程设置的随意性非常大。很多公选课的开设都是因为老师课时量不够,然后为了满足工作量的需要临时开设。这种随意性既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没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因此,适时地调整课程设置,下大力气地建设好学生喜爱的公共课拳头产品,是学校提升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影视课程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属性,使这一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能够赢得学生更多的喜爱。而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又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大量的优秀影视作品,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而且在对它的鉴赏中又能有别有洞天的独特发现。通过直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文化素养,又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就集艺术性、思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影片不仅展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且展开了对西方文明的深层次思考。同时,影片所采用的现代高科技手段,又会激起学生的极大震撼和遐想。一门涉及人类想象力的如此生机勃勃的艺术形式,受到各高等学校的重视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集美大学要形成课程特色,达成跨专业培养的目标,影视艺术课程的开设必将能发挥重要的作用。#p#分页标题#e#
二、开设影视艺术鉴赏课程的可行性
1、教学设备得到完善,能满足教学需要。与人文科学的其它课程教学不同,影视艺术教学对教学的现代化要求更高,必须配备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也就意味着开课之前,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要有相应的配套保障。集美大学经过本科教学评估的洗礼,在教学硬件的改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影视艺术课程在全校的开设提供了设备保障。首先教学场地的建设有了质的提升。这突出地表现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场地的面积大大拓展。自从学校花大力气建设新校区以来,禹州楼、建发楼、美玲楼相继投入使用,用于教学的教室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这些新增的教室都配有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宽大屏幕的投影设施和高质量的音响器材,足以能完美呈现影视作品的视听效果,充分满足学生对现代教学手段的要求。加上各学院本身所拥有的多媒体教室,教学场地基本可满足全校影视教学的需要。其次影像制品的购置有了极大的丰富。文学院经过几年的发展,现代教学资源得到可喜的开掘。前几年、用于备课和讲课的影像制品十分缺乏,教材中详细讲述的许多影片,如《罗马假日》、《勇敢的心》、《现代启示录》、《红高粱》、《活着》等等,这些有较高艺术成就的影片却难找到,在学生没有直接欣赏的情况下向他们讲解、分析、评价就难免会产生不着边际的玄虚感。而今,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学院购买了一批经典的教学影片。这批影片对教师准备和收集影视资料,精心选择好教学片给学生欣赏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值得重视的是,在这些影片中有一部分是从文学经典改编而来的,借助影片的欣赏和分析,能为学生重读文学经典提供有利的契机。可见,从教学所必需的硬件条件上来看,集美大学向全校普及开设影视艺术鉴赏课程的时机已经成熟。
2、师资力量有了明显的增强。教师始终是高校自我建设的重要一环,因为充足的师资储备是确保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文学院在这几年的发展中,一直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在软件的建设上成绩喜人。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师资数量的增长。在教学评估以前,文艺学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长期只有一个老师从事《文学理论》课的教学,其它相关课程根本无法开出,这也是影视艺术课程遭到忽视的原因所在。经过这几年的师资队伍建设,文艺学教研室实力大增,现有专任教师9人,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影视艺术鉴赏》、《民间文学》、《文化概论》、《写作》课程的教学。在这些教师中,有罗伟文、管雪莲、周伟薇等5人都先后讲授过《影视艺术鉴赏》。其中的一些老师,不仅在文学院给中文系的学生讲授过该门课程,而且还在全校开设过公选课,教学效果都很不错。二是师资质量的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历来就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年,学院采取引进和培养双管齐下的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取得明显的效果。在讲授《影视艺术鉴赏》课程的5位教师中,有4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正在攻读在职博士学位。而荣耀军老师则是今年学院引进的人才,他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文化专业做过博士后,有较高的影视文化素养。今后,学院将进一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和锤炼教师的教学能力,并鼓励教师努力从事影视学科的理论研究,拓展理论思维的空间,切实增强影视评论的写作本领。应该说,从事影视教育的师资力量的充实,为在全校逐步开设影视鉴赏课程创造了人才条件。
3、学生有开设影视鉴赏课程的迫切愿望。如今的在校学生,都是在新媒体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对影视这样一些图像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和感。但许多人误认为,影视这样一些只要借助眼睛就能观看的图像资料,根本用不着还需要系统的学习才能领会,这也是这门课程一直得不到重视的原因。其实,学生中希望得到这方面指导的人是非常多的。根据本人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中有近83.6%的人渴望开设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有近10%的人表示最好能开设该门课程,还有近2%的人表示无所谓。从这些反馈的信息中,学生希望开设本课程的愿望还是比较强烈的。而在要求开设本课程的原因中,有78.6%的学生认为,当今时代就业的竞争压力日趋激烈,影视鉴赏课程能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才艺,为未来就业增添一些资本。有15%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为大学生活增添一些光彩。另外还有近5%的学生认为,自己从小就酷爱看电影、电视,平时还爱写些电影评论方面的小文章,希望通过这么课程能帮助自己理论素养的提高,同时也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学生的这些反馈信息印证了本人在开设这门课程时对学生的一些了解。
在以往开设这门课程时,总有一些学生同我私下交流时说到,通过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理解获益很多。比如,一些学生反映在系统学习本课程后,由于对影视艺术规律有了相当的认识和理解,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就能慢慢悟出一些门道来,不再只是局限于看热闹。过去酷爱的枪战片、搞笑片,已无法激起自己的欣赏兴趣。尤其让他们高兴的是,知道了怎样判别什么是大片、好片,不再盲目崇拜大投资、大制作,而更重视影片的人文价值和审美愉悦,在欣赏好莱坞获奖影片时,也不再有那么多的困难和障碍。有些中文系的学生在学了该课程以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写一些电影方面的评论,在学校和校外的学生刊物上发表了评论文章,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个别同学反映在应聘文字处理方面的工作时感到拥有不少优势。06级有一个学生,在看了《泰坦尼克号》之后,写了一篇这方面的评论文章,写得很有见地。更让我没有料到的是,有一位艺术系的男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拍摄了不少很有创意的DV影像作品,其中有好些事情是反映他们身边的大学生活的,有些作品的构图新颖、立意较高。可以看出,学生对这门课是有很大的热情和期待的,适时开设这门课程无疑能够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渴求。
作者:覃守达 单位: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
当前高校有不少人文课程拘泥于专业知识的抽象传授,缺乏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尤其缺乏本土特色民族文化艺术素材,教材的内容和方法抽象、空洞、僵化、死板,很难激发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创造灵感,因此,建设本土化的特色人文课程教材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受全球化及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正在淡化、失传,民间艺术人才发生严重断层,因此及时挖掘和抢救民间艺术资源并建设成本土化的特色课程教材加以传承发展之,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研究任务。
1.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存在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及其教材,更未存在有关这方面建设的研究,然而,在挖掘、保护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已成为全球热点和国家策略的大好形势下,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改革蔚然成风———如广西艺术学院《美术教学论》课程负责教师长期深入研究并利用广西民族美术方面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学课程及其教材;广西民族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负责教师也长期深入研究并利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教学课程及其教材。杭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董春雷在《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上发表题为《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的论文认为: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民族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革,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民间美术的原生态面临严峻的挑战。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胡俊涛在《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期)发表的论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研究》也持相同的观点———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但该文更进一步地指出,民间美术的艺术形态的内涵与本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爱与重视,许多教育研究者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这个领域。为了能更广泛、更深远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该文就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着重分析了课程设置意义、教学方法等问题,力求探索出一套较为合理的、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民间美术课程的思路。
事实上,许多高校艺术类或人文类的教师都已经开始投入这一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运用民间艺术资源(尤其是尚保持完整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来整合艺术类课程或人文类课程,掀起一股强劲的课程教学与教材改革创新之风。最为典型的成功范例是原任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的王杰先生从1997年起,牵头申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学改革项目“文艺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跨学科交融”,接着又组织文艺学、民俗学、民族学、少数民族文学等学科硕士点,联合向自治区教育厅申请“审美人类学系列研究”,获得立项后,他们便深入地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审美人类学田野调查,基于广西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来搞科研与教学,以审美人类学理论与实践为一条红线,把中文系相关的人文学科的研究贯穿成为相互关联的学术整体。在他的带动下,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审美人类学课题组积极探讨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方案以及审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意义及其学理依据等等,自觉形成一门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人文课程———审美人类学,该课程教学成果荣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很快,由王杰先生主编的《审美人类学概论》作为“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开始了立项建设。
2.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基于广西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来开展高校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是一项具有时代性迫切要求的教学改革任务。然而,面对广西11个少数民族许多不同族群或支系,分门别类地去挖掘、收集、整理其中的民间艺术资源,并形成一部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庞大而繁难的教学改革“工程”。因此,在立项建设研究方面,必须选择这样的思路:从壮族开始,逐个对这11个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行研究,并逐个形成相关的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以壮族为例,具体研究内容为:整合并利用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资源———侧重于壮族神话、山歌、舞蹈、戏曲(壮剧)、乐器、服饰、工艺美术等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运用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在具体的建设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的研究方法:
2.1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为基础,展开多种学科理论及其方法的运用。课题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研究理论及其方法,对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内容进行研究,但要求在严谨的调查研究———深入壮族村寨开展田野调查以及进行相应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民间艺术鉴赏”中的“鉴赏”来展开教材建设研究,这一“鉴赏”要求从起源、发展、演变等方面以及从政治、经济或文化等方面,充分揭示该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尤其是审美方面)的本质内涵及其特征意义。
2.2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影视、录像、摄影、多媒体等,制作相应的课件,开展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形成有效的教案或讲义,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教材内容的编撰工作。众所周知,如果一门课程的教材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无效的,则说明这部教材并非从扎实的教学实践中来,而是凭主观想象得来,而适合教学实践并能够推动教学实践的发展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的教材,才是真正有效的教材,才能成为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当前,我们必须学会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相应的受学生喜爱的课件,在多媒体教室或通过网络技术开展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课堂教学实践,这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表现。总之,以壮族为例,我们对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的建设研究,将会有一个好的开端,为以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研究意义
在高科技和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人类危机四伏———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人的精神危机等等,造成人本身的许多焦虑和不安。人们开始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怀念过去,在无所适从的时候,这只能更增加精神的焦虑和不安。为了解决危机,人类学家们引导人们关注处于“文明的边缘”的少数民族———那些还没有被现代文明同化的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族群,深入到其中开展人类学田野调查,以寻求解决人类危机的“原生态文化方案”。在这样的情形下,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课题组通过田野调查,展开对当代广西共计11个少数民族———壮、瑶、苗、侗、彝、水、回、京、仡佬、仫佬、毛南———民间文化艺术的比较研究,收集整理其中已经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经过提炼加工,形成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学内容,事实上,这是一种解决人类危机的“原生态文化方案”。因此,该课程所讲授的“民间艺术”,专指“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指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存活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所谓“原生态”,是以自然生态之义喻指这些艺术均由该少数民族某一族群集体创造并世代传承下来的尚保存完好的活态艺术,是非官方的、非现代的、非个人的元文化。其艺术表达可以变化发展,但其所蕴涵的该民族精神和基本话语结构没有改变,比如作为壮族族群之一的那坡县黑衣壮的山歌艺术中的“过山腔”,依然用黑衣壮话演唱,尚保留着古代完整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押韵风格,传达着古代黑衣壮特有的精神风貌。#p#分页标题#e#
毫无疑问,这些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一旦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就明显表现出两大相互矛盾的特性———当代性和原生态性。所谓“当代性”是指这些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当代的特征,反映当今时代的个性和追求。所谓“原生态性”,是指这些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保持有自古以来的精神内涵和话语结构,由民间集体传承着,具有原始原创性和集体传承性,任何个人或官方都无法改变。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当代性”,是因为处于“文明的边缘”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在市场经济、高科技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或多或少地受到当代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和都市文化的“侵入”或“渗入”而产生了“当代性因素”,与此同时产生了“对抗性”因素———“原生态性”。“原生态性”“对抗性”的接纳或反利用这些外来的“当代性因素”,在碰撞与交流中发生聚合性的“杂语共生”的文化景观———“原生态性”和“当代性”矛盾统一而和谐地构成了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象。在这里,“当代性因素”获得了另一种表达,而“原生态性因素”也逐渐发生了当代性转型,当代性危机或原生态性危机因此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化解。正因为这样,学习和研究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以及开展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便具有了以下意义:
3.1保存少数民族本土化的特色艺术的需要。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保存少数民族本土化的特色艺术,有助于及时挖掘和抢救民间艺术资源,促进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文化的建设。与此同时,在人类全面危机和异化爆发情势下,提供给人类消除危机和异化的精神武器,抵制现代文明和工具理性的侵害。
3.2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需要。在民族文化渐渐被淡忘的局势下,激发人们把握自己的民族之根,重新认识和把握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人心,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大繁荣,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激发高校大学生热爱并思考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以及走向民间进行艺术创造的热情,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形成新的特色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以促进大学人文课程的教学改革。
3.3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以及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的需要。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开展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必然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与此同时,基于全球化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大好形势,这必然有利于世界各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发展。以壮族为例,开展壮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必然引起与壮族有渊源关系的东南亚民族———例如越南的岱侬族、缅甸的掸族、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龙族及印度操阿含语民族等民间艺术研究者的关注,以至于进行此领域的学术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壮族民间艺术的起源、发展、演化以及内涵、特征,而且有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学院2009年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以壮族为例”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赵勇 单位: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设计学院
引言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端于19世纪初,富国强兵的功利追求促进了中国新式美术教育的诞生,当初建立起来的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及实践,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而几易其旨。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进入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提高的时期,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我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持续的扩大招生和办学规模之后,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目前正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因此,学校的艺术教育成为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艺术教育历史和价值
西方普通艺术教育始于19世纪,1844年,柏林大学开设艺术史课程,1868年牛津、剑桥和伦敦三所大学分别开设美术讲座,到19世纪末,美国共有47所高校开设了多种形式的公共艺术课程。当时,视觉艺术主要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进入欧美高等教育体系的,这也是当今艺术教育的价值所在。现代形态的中国美术教育已历经百年,现代艺术教育理论倡导者王国维认为:“教育之宗旨”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蔡元培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认为世界由现象界与本体界构成,在蔡元培看来,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和德育主义,都属现象界的范围,满足的是人的现世幸福,而无法使人的情感得到慰藉,满足不了人的终极关切——对死亡的超脱。教育的世界观和“实体观念之教育”,只有通过美育才能完成。蔡元培先生不仅从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提出了包含美育的国民教育思想,而且身体力行,在其倡导下,成立于1918年的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成了我国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术研究与美育实践的重要阵地。在20世纪之初,我国一批又一批学生留学海外,引火传薪,在系统学习西方美术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美术教育模式,如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探索中国美术教育发展道路。从20世纪前半叶对欧洲美术教育模式的引进和对日本美术教育的吸收,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政策主导的对苏联美术教育体系的移植,中国学校美术教育体系逐渐走向成熟。
进入新世纪,在普通学校艺术教育领域,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探索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大中小学相互衔接,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发展思路。2002年教育部下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则具体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大学阶段是学生的自我意识、人格发展构建的时期,也是理智与情感高度发展和审美人格的形成时期。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能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力,促进学生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健康发展。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的相互融合,共同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大学生在校期间,尽管要面对比较沉重的学业负担、充满挑战的就业形势,但是,作为一代新人,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精力充沛,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相当便捷,对艺术也充满渴望与期待。学校教育必须通过优质艺术教育加以引导,选择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艺术教学内容,传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艺术素养是一个不断接受美的教养的过程,它是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外在体现。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自主、深远、恰当和理智地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事物,个人素质提高的最终结果是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审美教育,是对个体的审美情感体验与认知力及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与陶冶,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层面,致力于人的精神上的平衡、和谐、健康、愉悦,是激励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视觉文化语境中的艺术教育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和影像时代,后现代媒介文化、电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媒体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视觉虚拟空间,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种非文本的视觉文化甚至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当代青年常常以一种虚拟游戏化方式获取快乐和逃避压力。大学生常处于一种“浅显”与“通俗”的视觉文化语境之中,他们享受着时尚文化的盛宴,然而更需要主流人文精神的引导。学校艺术教育应是一种成熟的艺术学意义的教育活动,是对人类文明进程中发生的足以代表某一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一种艺术形式(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的传播和弘扬,学习艺术就是在与这些伟大思想文化进行交流。对学生而言,艺术教育的过程应是一次重要的人类知性的补益,也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和道德的升华,是将善性美德注入学生心灵的教育活动。对学校艺术教育而言,伴随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而产生的视觉文化应成为当今艺术教育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现代教学技术为艺术鉴赏教学提供了高清视图和影像,缩短了人们与经典艺术作品的距离,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技术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艺术鉴赏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教学以及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展开协作讨论合作学习等,是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三、艺术鉴赏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在本质上具有传播、延续和批判的特征。对受教育者而言,人文教育是科学、人文、艺术全面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宗旨。中国古代美术博大精深,我们在研读作品时会发现中国古代思想基本精神和审美理想的深刻内涵:传统美学范畴的“贵中尚和”,孔子的中庸、中和、适度、节制、不激不厉、温柔敦厚。中和思想也是一种天地自然之和、内容与形式之和、情思与理性之和。这种情感与理智的陶冶和调适,对于当代艺术教育是一种丰厚的精神文化资源。在中国古代绘画中,不乏文学艺术珠联璧合之佳作,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名篇赋作《洛神赋》,画家以巧夺天工的妙笔,把一篇精美的传世佳作用图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曹植的下笔成章、辞采华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美术作品鉴赏,学生可以体会到蕴含其中的广博的人文思想,获得一种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在西方,艺术的概念应该包括绘画、雕塑、舞蹈、音乐、诗歌等经典样式,通常人们把艺术看成是实现真善美价值的最佳途径。今天,作为对西方艺术的解读和鉴赏,当我们尝试把西方印象主义绘画、表现主义绘画特征当作是一次学术追问时,会发现这种以光影明暗和强烈色彩对比为特征的艺术流派有其复杂的美学背景,它们最直接的美学追求是一种科学态度和自然主义理想,但从深远的文化承接层面看来,则可能与基督教文明的光色美学有着某种关联。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艺术家对光进行过细致研究并将其成功运用,如达•芬奇、拉斐尔、提香、凡•埃克、丢勒、拉图尔等人,他们的作品常见一种不可知的发光光源,对象的受光部位明亮,背景深褐,明暗对比强烈,画面具有一种崇高的精神性,流露出一种神秘动人的气氛。这种虔诚而神圣的艺术追求,正是他们超越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之处。艺术鉴赏教学中的这种学术追问本身也是一种人文追求。#p#分页标题#e#
在康德的理解中,艺术家天才般地展示了自由本性,天才是一种根植于自然中的天赋,成为从自然通达自由的必然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某些人文领域,是艺术家引导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艺术家的作品是在一定美学思想指导下对现实生活理想和意志的反映。普通高校艺术教学实质上是让学生获得一种对自身的超越。鉴赏中的审美体验关联着人的感觉、期望、评价和生活感受,是一种个体性的、具体的生命状态,艺术审美也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一种“诗意栖居”——通过艺术审美实现人的理想诗意栖居,而接受个体会因社会人文价值内容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美善相乐”(《荀子•乐论》)意在由审美导向内在意志的自制力和自省力,建构完善的人格心灵。张彦远的“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与六籍同功”,同样赋予艺术以深刻的道德功能。人的审美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人的道德意识,并可能转化为一种道德行为。在艺术鉴赏教学中,对作品解读,教师还需了解学生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引导学生去琢磨、体悟作品的深层内涵,对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予以阐释,获得作品之外的对社会、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理解。艺术教育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诗意栖居”,这是学生今后人生发展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艺术教育的宗旨。
一、戏剧的创作与表演探索
1.打破传统艺术舞台特点,创新艺术表现手段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戏剧表演开始逐渐走向呆板,进而其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逐渐降低。要想彻底改变此种颓势,我们就必须对戏剧假定性特性进行重新认识,从而将戏剧向集歌、舞以及诗为一体的方向发展。比如:戏剧《野人》,这部作品集歌舞、面具、木偶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在语言、形体以及舞台造型中,显现出了多种声音交相呼应的叙事效果。而人们对舞台假定性特征认识的逐步深化,也使戏剧彻底改变了传统戏剧中偏向写实厚重舞美的效果,开始朝着景物简化的趋势发展,从而给演员留出了大量表演的空间。事实上,对舞台景物进行简化不单是让演员创造舞台环境,而是要求演员通过表演去填补在舞美简化之后留有的审美空间,重点突出创新表演的作用。在舞台表演中,戏剧演员要让自己的形体动作与音乐、道具相配合,进而更好地演绎戏剧作品,让人们享受到一场视听盛宴。
2.重视戏剧演员的二度创作,适当增加一些表演语汇
在我国传统戏剧舞台表演中,其剧本占据统治地位,演员需要完全根据剧本来进行表演,可以说剧本是戏剧演出的基础。但一些戏剧革新家对此却持有怀疑的目光。他们认为作品在未演出前都是未完成品,需要演员在舞台表演中进行二度创作。舞台所呈现给观众应是没有任何内容的白纸,演员应该在剧本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在内心产生一种即性创作欲望,为突出主题,适当增加一些表演语汇。
二、戏剧艺术鉴赏方法探索
1.多次阅读剧本内容
在戏剧鉴赏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剧本内容的阅读。这是因为戏剧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并不能在中间停止,给观众留下品尝的时间,所以,先通过剧本来了解戏剧内容非常重要,有利于观众更好地欣赏戏剧表演。在阅读剧本时,必须要认真理清戏剧的结构。一般来说,剧本结构主要为四大部分,即开端、发展、高潮以及结尾。在认真理清戏剧的结构之后,便要重点对剧本内容加以把握。此外,还要对戏剧中各个人物关系加以详细的了解。在确定人和人间关系之后,还要了解他们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冲突,从而更好地把握戏剧主题。
2.理清戏剧内容中的冲突
从总体上来分析,戏剧艺术的魅力体现在剧情的冲突上,也就是说没有冲突也不会产生戏剧内容,有冲突和矛盾,才能够进一步推进戏剧剧情的进一步发展。戏剧冲突指的是在剧本内容中人和人、人和物、人和环境之间所具有的矛盾与冲突,最为明显的是人物性格的冲突。不同的人对社会的认识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样一来,便形成了矛盾与冲突。因此,观众把握了戏剧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便能够真正抓住剧情的总纲和思想。
3.对舞台说说明要细细品味
舞台说明有利于导演以及演员掌握剧情内容,特别是能对表演重点加以说明。例如,在表演中,有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等说明,也有动作、效果说明等。此外,舞台说明又能够对人物的塑造起到辅助的作用。比如:在戏剧《雷雨》中,其第二幕开头便有一段舞台说明:“午饭之后,天气变得更阴沉和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更加的烦躁……”正是此段舞台说明,表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舞台氛围,为悲剧情调的营造打下了良好基础,进而烘托出人物郁闷、不安等的情绪,并且又为下文雷雨声中矛盾与冲突爆发埋下伏笔。
4.把握人物形象
在实际生活中,观众对各个戏剧形象会有独特见解。因此,对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要体现典型性,才可以使戏剧剧情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周朴园的形象既可以是体恤下情的经理,又可以认为是一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还可以是最终失去所有情感的“精神乞丐”。这主要是由于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逐渐形成专属他自己的人格与性格。此外,我们也可以借助人物的心理冲突来理解戏剧的人物形象。例如,哈姆雷特是介于现实和理想间的人文主义者形象具有孤军奋斗且又强烈追求理想的性格,然而,他性格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他处的时代环境和周遭人的尔虞我诈,进而表现出了他内心的挣扎、矛盾、痛苦,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人物性格进行准确的把握。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艺术都要随时代进步而发展,随客观环境变化而变化,艺术与艺术之间,剧种与剧种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都会互相影响互相吸收。比如,现代戏曲吸收了很多话剧的特点已为中国观众所熟悉;中国戏曲的表现方法也给国外戏剧艺术以一定的影响。因此,戏剧需要改革,需要推陈出新。戏剧本身是绚丽多彩的,鉴赏戏剧也较为复杂,是不能简单地用几条框框驾驭的。除了了解戏剧的艺术特征,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有欣赏它的兴趣和要求。总之,鉴赏戏剧,要有自己的眼光。
作者:李媛媛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小学美术在教学实施中,一直忽视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反而降低了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与表现力。素质教育的转变,将关注学生生活,点燃学生艺术审美意识作为培养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启发学生参与观察、动手实践,来增强美术教育与艺术鉴赏能力的融合。
【关键词】小学美术;艺术鉴赏;培养途径
美术课程在小学审美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美术鉴赏能力,应该成为小学美育的核心,从美术鉴赏中来激发学习趣味,增强对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体验与认知。事实上,教师在美术教学上,往往忽视艺术鉴赏能力的渗透,缺乏对学生身心感官体验的关注,一味强调所谓的绘画创作,反而扼杀了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综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改进,来融入艺术鉴赏教育,来提升学生对美术的综合感知与审美水平。
一、以生活为源头来渗透艺术鉴赏教育
小学生美术课堂教学,通常以美术教材为主线,鼓励学生从美术动手创作实践中来认识美术作品,领会美术的审美目标。然而,由于小学生自身认知结构的局限,很难从简单的操作中来体验审美,即便是教师的引导与说教,也依然存在认知距离。比如在学习潘鹤创作的《白求恩》浮雕时,对于浮雕中的人物,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雕塑中的人物吗”;很多学生诧异。由此,教师开始人物背景介绍,以引导学生了解白求恩。然后,结合人物刻画的神情、发型、五官特征,来挖掘其中的艺术内涵与表现力。事实上,这样在教学中的情节铺垫,反而难以让学生深切体味作品中的人物特色与精神。再如对于“画出你的想象”一节教学时,从美术创作基准点上,要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入手,来开动想象力,来进行课堂作画。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启发。通过让绘画技能高的学生为同学画肖像画,并从肖像画的观察、对比中来分析和评价,是否与真实学生相像。由此,来鼓励大家自己动手,将自己熟悉的学生进行作画,也可以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校园生活等方面来确定作画对象。
二、以多感官为体验来升华美术感染力
艺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感知、评判的过程,基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发挥审美功能来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小学生自身感觉体验能力较差,在美术欣赏中,主要从视觉上来感知,降低了对作品的多重体验。为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丰富认知。比如对于学生绘画中的线条的使用,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的铁丝、毛线、麻绳、绒线等材质中进行感受变化。在学习《色彩的情感》时,对于色彩与情感的融合,就是从视觉与心理上来进行综合体验。在课前,教师通过对丙烯颜料、调色通、油画棒、水桶等教学器具进行整理,并从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歌唱祖国》视频伴奏下,来烘托学习氛围。教师提问:林妙可演唱时的衣服颜色是什么颜色?为什么选择红色?有什么寓意?这样一来,教师借助于视频画面不同色彩的解读,来挖掘色彩与人类之间的情感,并从这些色彩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色彩,来为自己的绘画创作增强色彩感染力。
三、以多参与方式来激活学生自主意识
美术鉴赏课在传统教学上,教师多从美术作品的讲解中,来传递相应的鉴赏方法及体验。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也对美术鉴赏缺乏应有的学习热情。事实上,美术课程中的艺术鉴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别是让学生参与其中,来体验艺术的奇妙变化,来感知艺术作品的丰富魅力,从而增强多思、多想、多动手的主体性。如何在美术作品与学生之间营造良好的欣赏氛围,如何让学生参与到鉴赏实践全过程?这些问题的解决,教师需要从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案上进行规划,比如在“彩墨家园”学习时,对于该作品的欣赏,要让学生自主去体验,去发现,观察树、叶、不同景的画法,并从中来感受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在欣赏中获得的心得体会,了解到了那些知识,从学生自我见解的发表中来深化绘画知识的理解,来欣赏中国水墨画的艺术境界。
四、从认知情境营造上来渗透审美教育
小学美术课堂与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从不同的教学创新中,营造合理的认知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和交流,探究和学习。学生的审美教育与美术鉴赏能力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对话方式,来分析作品的视觉意义,再通过导入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进行比较和感受,来探析各自的特点,来分析创作者所采用的技法;最后通过小组探讨方式,以汇报总结来进行综合评价。如此一来,学生能动性被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情境的热情高涨起来,也从不断地美术作品欣赏中提升审美能力。比如在学习“向日葵”时,对于该作品的分析,教师可以引出“向日葵花海”,并从风格各异的向日葵造型、特征展示上来渲染氛围。然后,引出凡高的“向日葵”,来结合两者的对比,让学生从中对照和分析。比如从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激发学生不同的艺术审美体验。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艺术鉴赏意识,要通过多种渠道,引领学生从观察、发现、实践、体验中,发散思维,陶冶情操,感知和欣赏美。
作者:徐佳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
摘要:气韵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关键词语多年以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自诞生以来就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气韵贯穿了艺术生产的全过程,在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立足气韵的含义以及气韵在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的作用展开阐述。
关键词:气韵;艺术创作;艺术鉴赏
1气韵的阐释“气韵”
一词最早是由南朝时期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气韵生动是六法首要的,那么什么是气韵?气一般是指精神气,气势等,韵一般指神韵,神采等,气韵在我国古代指人物的神采;随着时代的发展,气韵也发生了变化,就现代而言,气韵不仅指人物的神采,神韵;在散文中的气韵指意境,文字带来的一种不可言传的境界;在山水画中的气韵指取势,山脉的走势,画面留空等。综上所述,气韵指文学或艺术上独特的风格;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气韵一词成为中国传统美学首要位置,是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一条,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精神和灵魂所在。气韵不仅是艺术鉴赏的准则,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换言之,气韵贯穿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的全过程。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先生因为断句不同于古人而有了新的结论,他认为六法应为“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更有人断为“一曰气韵,生动是也;二曰骨法,用笔是也•……”也许后者更符合当时的辞藻的工整,但已无法考察六法的,如今六法的气韵不仅是品画的标准,更是艺术创作的准则,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谢赫的六法,他是时代的产物,同时身为新时代的我们也要赋予他新的意义,而不应该站在谢赫的时代去考察六法,谢赫六法不仅仅是作为艺术鉴赏的准则,更是贯穿整个艺术体系。气韵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对后世的影响不可估量,在人物画中,未动笔先思气韵,考虑好人物的姿态神韵;在山水画中,未动笔先思气韵,考虑好山体的取势,留白;在花鸟画中,未动笔先思气韵,考虑好构图,气韵。
2气韵是艺术创作中的核心
2.1气韵的形成与文学修养的提升有很大关系,气韵是艺术家人品的流露,尤其是文人画和山水画,很注重留白和取势,这就要求艺术家本身要提升文化修养,系统的掌握艺术理论知识。要阅读大量的美术理论,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同时要多思考,多看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此基础上进行临摹、创作,养成绘画中的“眼高手低”,即眼界要高于创作的技法。养成意在笔先,做到胸有成竹。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郑板桥,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艺术实践得出结论胸中之竹才是艺术创作的关键,成为真正的师承自然,在画竹上达到了巅峰。郑板桥的竹子特点是密的时候不乱,少的时候又不疏,此刻的竹不是现实中竹子的再现,而是包含他的人生阅历和思想情感,他不顾政策开仓放粮,不惜丢官,曾在画中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借竹抒发了他弃官为民、淡泊名利、享受人生的平静心态,也正是他的这份旷达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竹上的巨人。2.2艺术创作中气韵的养成和实践分不开,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如果说文学修养是创作中方向,那么实践就是这个方向的动力机器,实践会让我们的创作技法更加成熟,一个艺术家的风格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实践。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石涛,他提出“收尽奇峰打草稿”,他虽是皇家后裔,但人生阅历却十分坎坷,四岁丧父,后削发为僧,自号苦瓜和尚,化满腔悲愤于画中,游历名的山大川成就了他,他先后出游武昌、黄山、南京、扬州等多处,也正应验了他的观点,在实践中继承并创新,他的画浓重中包含滋润,构图新奇穷极变化,在无论是黄山的奇雄,还是江南的烟雨在他的笔下都别有一番滋味。2.3艺术创作中的创新离不开气韵,一幅新颖的作品需要气韵,需要耐人寻味的意境或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气和韵味,他就像艺术作品的灵魂,有了它作品就有了生命,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值得慧存的。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八大山人,与石涛一样,他也是皇家后裔,面对王国的无奈,化忧郁、悲愤于书画,他常以一花一草,一枝一鸟,一石一木构图,画面构成简单但却包含深意,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意境即深远又怪诞,充满神秘和讽刺性。他笔下的鸟儿形体简单,构思巧妙,还常翻着白眼,体现了对当政者的不满,其名八大山人,似哭似笑,让人哭笑不得,他的每一幅画都做到了极其简练,大面积的留空给观者留下了无线的遐想,正真做到了寥寥几笔却包含趣味,包含意味。也许鉴赏艺术作品不该有那么多的原则和理性;也许气韵也只是飘渺不可阐释;也许不该将艺术作品分为三六九等,但对于艺术这个大系统而言,我们需要充实研究艺术鉴赏,用鉴赏者去丰富填充这个召唤结构,需要艺术鉴赏去完善艺术这个完整的系统。
3气韵是艺术鉴赏的重要准则
绘画的最高境界便是气韵生动,品评一幅作品首先看气韵,一幅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的体现便是气韵。艺术鉴赏是鉴赏者和艺术家沟通的桥梁,而气韵则是桥梁上的框架。我认为鉴赏艺术作品中的气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看一幅作品气韵是否生动,从外在的笔墨,造型构图来品评艺术作品,欣赏一幅作品首先要不暇思索的抓住对于作品的第一印象,从整体观察艺术作品。第二,看艺术作品的气韵是否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是否具有足够的内涵让鉴赏者去回味,后者尤其重要,它是艺术作品灵魂所在。
4结论
气韵在中国传统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诞生以来就倍受艺术家的关注,人们对气韵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也正如此,气韵才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审美标准,气韵不仅在哲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是贯穿这个庞大的艺术系统,气韵在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众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气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与此同时也被一个又一个艺术家赋予它新的生命,使之可以与时俱进,让这个触不可及的词语能够具有时代的意义。
作者:王冠 单位:四川理工学院美术学院
摘要: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艺术审美鉴赏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状态以及艺术审美鉴赏有其特有的性质和特点。
关键词:艺术审美创造;审美鉴赏;艺术接受;直觉性;情感性;再创造性
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它包含两个方面:审美对象(艺术形象)与审美主体(欣赏者)。当代作家秦牧在《虾趣》一文中曾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故事。他写道:“我家的客厅里挂着一幅齐白石的水墨虾画,那里面十来只虾,生动极了。一次,有个农妇来倒人尿肥,肩上挑着一担水桶,一进门来,看到那幅画,竟着了迷,担子没有卸肩,就站着欣赏,一面连声啧啧赞叹:‘真像呀,就和活的一模一样。’”这表明,所谓艺术欣赏,一方面由于作品艺术描写的生动性,唤起了欣赏者的某些形象的记忆,印证了她的生活经验,调动了她的审美情绪,从而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一种美的享受“竟着了迷”;另一方面,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中具体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对客观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农妇把画里的虾与自己在生活中曾见过的虾作了比较,得出结论:“真像呀,就和活的一模一样。”农妇在看画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接受了画家对生活美的发现和评价。
艺术的审美创造构成美的艺术作品,形成艺术作品应有的审美意义和社会价值。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一切事物的性质及其价值和意义又都是在一定的关系中才能显示和实现出来的。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审美需要的审美对象,其性质和意义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关系才能显示和实现出来。这种关系就是人们对艺术的接受,特别是审美鉴赏接受。只有通过艺术接受,艺术作品的性质才能得以显示,价值和意义才能实现,功用才能得以发挥。
艺术接受是指一定时代、社会的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文化和心理要求在鉴赏、读解、阐释和评论艺术作品过程中,对艺术作品的选择性认同和创造性实现。这种接受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它包含着欣赏者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及再创造等等心理活动。按照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观点,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两极:一极是艺术的,即创造主体生产的文本――未经读者鉴赏的艺术家的“一度创造”的产品;另一极是审美的,即接受主体对文本的具体化或实现――经过读者阅读、品评、鉴赏等检验的作品,它是接受者在“一度创造”基础上进行“二度创造”的产物。接受者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并现实地鉴赏作品和实现作品的过程,就是艺术接受。
艺术接受的性质大约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艺术接受具有不可穷尽性。艺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是很难确定的,而且,艺术家的自白也不能成为阐释艺术作品创作意图的惟一根据;二是艺术接受具有不可言传性。艺术作品的独特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具有不可言传性,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也具有不可言传性,因为艺术作品传达的情感是极其微妙、复杂和丰富的;三是艺术接受具有主观差异性。艺术接受的主体由于审美兴趣、思想感情、生活经验的差异,对同一艺术作品可能具有不同的艺术感受,并作出不同的补充和发现。
我们知道,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是艺术接受的一种主要形式。审美鉴赏是指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凭借审美知觉对作为审美对象的物(如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发现和判断,并从中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心理活动。审美鉴赏具有下列特点与性质:
第一,审美鉴赏具有直觉性。审美经验告诉我们:对审美对象的美与不美的感受与判断,往往产生于瞬间的直觉。无论是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鉴赏,都不是先有理智的判断,逻辑的解析,然后才获得美感的。“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夏夫兹博里([英]1671―1713)把这种“马上见出美”或“立刻认识美”的感官称为“内在的眼睛”,也即另一位英国美学家哈奇生(1694―1747)说的“内在感官即审美感官”,是一种“较高级的接受观念的能力。”审美的感觉不同于一般的五官感觉,是一种融汇和沉淀了各种复杂观念,渗透和内蕴着理性因素的高级精神感觉,用近代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话来说就是:艺术即直觉,没有直觉就不能进行艺术创作,直觉就是“离开经验的经验”,找到意外解决的主要心理机制。比如,当我们欣赏一幅名画、或当我们欣赏世界歌王帕瓦罗蒂的演唱时,我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太美了”!就是这种审美鉴赏直觉性的具体表现。审美鉴赏直觉性具有三个特点:1、感受和判断的统一;2、表象性和意蕴性的统一;3、经验性和新鲜性的统一。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他“忽闻水上琵琶声”的感受,他凭听觉接受了声音,而凭精神判断出了美,因“立刻见出美”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达到感受和判断的统一。有一幅油画,画面上有一架黑色钢琴,白色乐谱,一位穿着墨绿色天鹅绒长裙的少女正弹着琴,透过那美丽的面庞,让人看到她柔美、恬静的气质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审美鉴赏表象性和意蕴性的统一。
第二,审美鉴赏具有情感性。审美鉴赏根源于情感需要,满足的也是情感需要,因此,情感性是审美鉴赏的又一基本性质。从艺术鉴赏的实践来看,人们对艺术形象的观照是一种动情观照和寓情观照,即不仅是艺术对象激发鉴赏者的情感,而且鉴赏者也寓情感于观照对象之中。鉴赏主体的情感活动由接受转为主动,活跃于鉴赏的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情感判断。对于真正美的艺术作品来说,鉴赏者在把握对象的同时便会沉醉其中,超然忘我。诗人杜甫听了同时代的音乐家袁敬定的演奏后写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列宁听了伊撒亚•多波洛文演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后,对高尔基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对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审美鉴赏中的这种自我沉醉,是情感性的突出表现,也是进入鉴赏佳境的表现。审美鉴赏的情感性具有下列特点:1、情感性是受动与能动的相互转化和具体统一。人们在审美鉴赏中产生的喜怒哀乐、忧思惊恐、悲愁怨愤等种种复杂情感,首先是“感物而动”、“即景而生”的结果,即是在观照对象时受对象刺激、感染、震撼而触动引发的。因此审美鉴赏中的情感开始主要是受动性情感。例如,欣赏喜剧小品时,能引起人们的滑稽感、轻松愉悦感;欣赏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马勒的交响乐作品,会让人感受到压抑、沉重与痛苦;歌曲《马赛曲》则令人振奋和激动不已;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能使人心情放松、舒畅;门德尔松的钢琴曲《威尼斯船歌》让人仿佛看到意大利威尼斯河上行船往来,碧波荡漾的景象……但是,审美鉴赏中情感的受动不等于被动,它随即又转化为能动。即在审美鉴赏中,情感不仅受物而动,也还会随兴而发,自由生发,有着极大的主动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对对象所传达的情感具有选择性,他选择自己乐意接受,能满足自己审美需求的情感;二是主体对由对象所激起的情感具有生发性,即他会能动地调动自己在生活经历中所曾体验过、所积累的情感去与当前情感相比照、相应和、相融汇,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中生发和强化自己乐意接受的情感,从而获得最大的情感满足。2、情感性是认同性和排他性的有机统一。在艺术审美鉴赏中,情感一方面受鉴赏对象所表现的情感的诱发、触动、制约和规范,一方面又有鉴赏主体根据自己情感经验和情感需要的选择、接纳和生发,因而便必然有所认同,有所抗拒,既可产生“像喜亦喜,像忧亦忧”的主客体情感相容相生的状况,也可能产生“像喜未必喜,像忧未必忧”的主客体情感相拒相斥的状况。这种认同性和排他性情感的产生,既有上述艺术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方面的原因,这是指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意蕴和性质是否能与鉴赏主体的内在情感相契合,成为鉴赏者的情感需求,为道德的、政治的、或宗教的、民族的情感所认可和接纳,认同则产生共鸣,反之则抗拒排斥。3、情感性是领悟与感动的相互渗透与自然统一。审美鉴赏中由艺术对象所激发的主体的情感性,既表现为情感性的感动,产生强烈的喜怒哀乐,又表现为心灵性的领悟,能决定情感的去从是非,并且往往是在感动中有所领悟,在领悟中又倍加感动。审美鉴赏中的情感性既不只是感性认识的产物,也不只是理性认识的反应,而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合为一的结果。
第三,再创造性。对艺术的审美鉴赏与其他审美对象的审美鉴赏一样,都必须进行审美的再创造。任何具体的审美鉴赏都既是接受,又是创造。不过,与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创造不同,它是以特定的艺术鉴赏对象为基础的再创造。罗丹在谈到自己的审美经验时说:每当他看到巴黎凯旋门墙上吕德的群雕《马赛曲》时,就好象听到了那个展开双翼飞驰而过的自由之神,在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喊:“武装起来,公民们!”“经她一号召,战士纷纷前来”。其中一个有着狮子般的髭须的高卢人挥动着他的帽子,好像在向女神致敬。现在你瞧,他的小儿子要求和他同去:“我已够强壮了,我是一个男人,我要去打仗!”孩子紧握剑柄,好象这样说。“来吧!”父亲说,他用骄傲的慈爱望着他的儿子。显然,这个故事是罗丹的再创造所产生的结果。正是有了这种再创造,鉴赏主体才能真正获得美感,也才能真正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审美鉴赏的再创造性具有两个特点:1、自由性和确定性的结合。也就是说,它既是自由的,又是有限定范围的。自由指鉴赏离不开鉴赏主体的自由想象。例如,欣赏一些无标题音乐,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像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无词歌和叙事曲,是两种特殊的器乐体裁,其中有些乐曲虽然没有标题,却含有丰富的文学内涵,这两种器乐体裁中所包含的文学内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给听众提供了广泛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2、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辩证统一。由于个性差异,由于所处历史时代的不同,鉴赏者在鉴赏同一作品时会有不同的体验与再创造,即或是同一鉴赏者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境遇下也会产生此种情况。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审美鉴赏过程中,既有当前的共时性的再创造,也有持续的历时性的再创造,这说明艺术的再创造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在不断的鉴赏过程中逐渐地接近和完成的。因此,在审美鉴赏中共时性与历时性共存,共时性是历时性的基础,无数共时性的再创造构成了历时性的再创造,历时性则是共时性的延伸。正如当代美国著名音乐心理学家莫蒂默.卡斯曾经说过的:“一个完整的音乐体验应包含以下两部分,对音乐产生心理上的感情反应,产生能够揭示作品意图的逻辑认识过程。”我们鉴赏者在体验这两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音乐本身并不能明确揭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而只能向听众揭示一个总体上的精神特征和大概轮廓。所以,“揭示作品意图的逻辑过程”,就需要依靠鉴赏者的想象力去完成,这就是审美鉴赏过程中的再创造。
由此可见,了解和掌握审美鉴赏的性质与特点,对于审美鉴赏是大有益处的。
摘要 影视艺术鉴赏往往从这几个方面体验:一、积淀着理性认识的感性体验。二、能动的、非单一的意蕴领悟。三、影视的风格、韵味。这三点对提高广大观众的鉴赏水平,对影视艺术的发展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影视 艺术鉴赏 鉴赏者
影视是视听组合的综合艺术,他的一切表现手段,诸如人物表演、影响造型、镜头运动,画面组合、音响和音乐、光照和色彩,都能给观众带来直接的感官信息,造成对于某种社会生活或自然现象的“逼真幻觉”,影视艺术鉴赏往往从这几个大的方面体验。
一、积淀着理性认识的感性体验
对于鉴赏者来说,只有善于通过鉴赏对象的形象外壳,敏锐地把其内在的感情脉络,与人物或作者获得心灵的契合,才有可能成功地进入审美境界,进而领会其思想意蕴或社会意义,任何一种真正的艺术鉴赏,都是从鉴赏对象在鉴赏者身上所激起的某种感情体验开始的。譬如日本电影《生死恋》的结尾:夏子死于意外事故。悲痛欲绝的大宫神情木然的来到网球场,呆呆地倚在看台的栏杆上,突然,“噗!噗!噗……”的打网球声出现了,接着,夏子那“你好,请多关照!”的甜美话音在空无一人的球场上回荡不已,这一声画结合的空境头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影评者也给予很高的评价,甚至说它是影片中最为精彩的一笔,原因即在于人们本来已对男主人公的真挚爱情产生了同情与关注的心理。此时。则又进一步感受到了大宫心中那股“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强烈悲痛及对于夏子的无限思恋。
二、能动的、非单一的意蕴领悟
艺术的创造,从鉴赏的角度来说。读者与作者,观众与舞台或银幕的沟通。不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经生成就永远定性的东西,而是多层次的,具有能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譬如卓别林的著名电影《大独裁者》、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以及美国在越南战争以后出现的《现代启示录》、《生逢7月4日》等影片,它们在题材的选择和开掘上,都有一种足以成为整个社会的“风俗志”或“精神史”的视野和气势,能给观众带来“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正视淋漓的鲜血”的认识意义和教育作用。
再如根据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观看以后,为什么会感到那不仅是桑提亚哥老人自身的一段特殊经历,而是整个人的所谓“海明威精神”或是作者所追求的人生真谛的哲理思索的形象体现呢?这里面,既和影片故事中的情景气氛和人物性格特征所能在人们心中唤起的某种具有普通意义的人生体验有关,也和某些观众对于海明威作品的一贯风格以及影视形象的象征表意功能比较熟悉或爱好是分不开的,如果缺少这些条件感受也就会大不相同。由此可见。尽管每个电影、电视观众最后都会对于他所观赏的故事、人物的性质、意义获得某种感受,作出某种判断,但是,真要穿透故事的表层情绪,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获得更高一个层次的审美享受,也不是一件人人都容易做到的事情。
三、影视的风格、韵味
从鉴赏的角度来看,风格的体察和评定,也是整个鉴赏活动的最高层面,它不仅需要敏锐的艺术感觉力。还要有相应的思想洞察力和理论概括力。了解风格,先要了解人,了解人,又要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同时,对于鉴赏对象的审美评价,往往也是鉴赏者自己的胸襟和素养的折光。就拿以前几年关于谢晋电影的讨论为例子:他的片子一般都比较注意贴近时代生活和重视反映普遍人的命运。特别象《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等。在题材的选择和开拓上能以鲜明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审视现实。反思历史。通过对某些重大社会矛盾的扫描,聚焦在广大群众共同关注的思想热点上,力图把人民的爱憎苦乐和生活的主旋律融为一体。
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无疑应随着生活。时代以及艺术观念,艺术实践的发展同步前进。有眼光的观赏者应能敏锐发现,热情鼓励影视艺术家所做出的每一个新的努力和取得的新的成就。例如赵焕章的“农村三部曲”《喜盈门》、《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在保持浓烈的乡土生活气息以及轻喜剧的轻松幽默感伤,它们是前后一贯的:而在情节与矛盾造成冲突的结构技巧上,却一部有一部的变化:《喜盈门》紧紧围绕强英的转变组织矛盾,是传统而规范的线性结构《牛百岁》利用多种人际关系的矛盾造成的波澜起伏,结尾时还为田福的转变留了个“尾巴”,明显是由线到面的开放性变化《咱们的退伍兵》则更为从容,洒脱,使得影片的结构形态更加立体化,丰富了作品的情趣和生活容量。这样的变化,既是编导者深入生活,拓宽事业的结果。也和广大观众不断发展着的欣赏能力审美心理相一致,因而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因此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提高广大观众的影视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对于影视艺术的发展,繁荣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非艺术专业在校大学生缺乏艺术思维训练,致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打折扣,创造后劲严重不足。我们应该借鉴哈佛大学科研项目“零点工程”的成功经验,改革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拓展课程教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艺术鉴赏中初步了解和发展艺术思维能力,修补思维“短板”。
一、哈佛大学科研课题的启迪
20世纪50年代,苏联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上太空,走在了美国前面。为此,美国朝野内外、举国上下十分震惊,同时倍感耻辱。美国人认为,19世纪末,科学的中心已由欧洲移向美国,许多现代的科学发明创造都诞生在美国,美国就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超级大国。然而,这回让苏联占了上风,美国各方面都在追究问题的症结,他们首先把矛头指向教育界,认为肯定是教育部门出了问题。后来,哈佛大学还为此进行了科学立项,这就是历时几十年,有上百位科学家参与,花上上亿美元科研经费的著名的“零点工程”。“零点工程”被揭秘后,让人觉得十分意外。这个世界著名大学的科研项目,研究的对象不是航天科学,也不是核武器,而是艺术教育。教育家们认为,美国的科学技术教育是一流的,但文化艺术教育却不能与苏联比肩。正是两国科技人员不同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1]“零点工程”以“零”命名,表示美国的艺术教育要从零开始。“零点工程”课题组成员在100多个公立和私立的学校做实验,有的从幼儿园起连续20年进行追踪对比,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几十本学术专著,发表了上千篇科研论文。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美国教育的影响特别巨大,以致美国国会1994年3月通过了政府提出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引起了很大反响。难道唱歌、弹琴、跳舞、画画对科学发明、人类进步就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我国不少知识分子,甚至一些教育界人士都持此疑问。这显然是一种浅见,因为持此疑问者只看见各个艺术门类器物层面的、形而下的技巧内容,而没能透过表相,窥见各个艺术门类背后形而上的艺术思维。“零点项目”之所以花了上亿美元,动员一百多位各个学科的科学家,历时数十年进行研究,目的就是将本国年青一代的科学家培养成具有艺术素质的科研人员,使他们既具有科学思维能力又具有艺术思维能力,其终极目标是培养科学家们的创造性和学术后劲,服务于国家。艺术思维是人类两大思维方式之一。它具有特别强劲的创新品格,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一切创造性活动中具有特别重大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对于艺术思维知之甚少,更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我们西部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不仅大大落后于欧美,更落后于我国东部和港台澳地区,这一种落后不仅是形而下的技巧、技法、器物层面上的,更是形而上层面的,最严重的是我们西部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没有艺术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我们认为,西部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再也不能停留在形而下的技巧、技法和器物层面上。鉴于这样一种认识和发现,同时在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启发下,我们开始思考和调整本学校的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教学。
二、揭示“短板”,激发学习主体学习艺术思维的动机和热情
由于“思维训练”的介入,我们的公共艺术欣赏课程就具有了些许教改的意味。为了让全体学生对这种与以往有所不同的、“变味”的欣赏课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在学习中真正有所斩获,开课伊始,教师应通过对“短板”的揭示,让学生从“思维学习”的角度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对艺术思维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科学思维,是思维主体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将判断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思想认识的思维活动,具有概念性、逻辑性、纵向性的特点。这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思维方式。而艺术思维保留了人类原始思维想象和幻想的特点,以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位,具有较大的发散性、跳跃性和自由度,是思维主体不经过逻辑推理,没有确定的思维程序和方法,跳跃性地、突然地就直接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具有直觉性、非逻辑性、横向性的特点。艺术思维是学生们比较生疏的一种思维方式,然而它对大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建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世纪现代化建设也非常需要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的艺术学习应该重视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西部民族地区非艺术专业虽然没有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程,但是通过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的学习,学生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然而,在我们非艺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缺少了艺术思维这一块。这一“短板”效应,使学生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不能得以整合,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大打折扣。在以往的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专注于单一的作品欣赏教学,学生专注于单一的作品欣赏学习,艺术教育教学仅仅停留在形而下的技巧、技法和器物层面上。我们的艺术欣赏教学和学习都缺乏艺术思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训练。这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种丢了西瓜拣芝麻的本末倒置。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不仅仅是简单欣赏一些艺术作品,或者是单纯地学习某一艺术门类的知识和欣赏方法,更有价值的学习,是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艺术思维,修补非艺术生思维能力上的这一“短板”,让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这两大人类的思维能力在我们学生身上得以整合,形成强大的创造潜力,以便今后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中有所作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随机渗透,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初步了解艺术思维
艺术课程毕竟还是艺术课程,欣赏课以作品鉴赏为主,“艺术思维训练”的分量不能喧宾夺主。我们没有把公共艺术课程做成专项的艺术思维训练课,而是随机将艺术思维训练的相关内容自然渗透到艺术欣赏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了解艺术思维,学习到艺术思维的内容。例如直觉、想象、联想、灵感、潜意识、非理性、非逻辑这些艺术思维的形式和内容,都不是集中地、系统地讲授,而是在各个门类艺术作品的鉴赏中自然地随机渗透。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古诗四帖》被古人称为“非人力所为”,“出鬼入神,惝恍不可测”。面对《古诗四帖》的丰富性和难解性,我们不急于讲解,也不将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学生们根据这件行笔迅疾、线条飞腾跳跃、纵横驰骋、气势磅礴的书作,进行想象和联想。当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纷纷说出自己的观感之后,我们再简洁地介绍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悟到狂草创作的故事和李白的观赏草书的诗歌作品《草书歌行》,让学生们了解张旭狂草创作的趣闻轶事,并将学生们自己观看草书作品后的想象和联想与大诗人的联想和想象作比较。然而,我们的教学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向更深处开掘。我们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入韩愈的《送高闲上人序》、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以及《新唐书》中论及张旭的诗词语录,[2]引导学生追溯和还原张旭创作的现场。通过师生对话探讨,学生们了解到,原来张旭创作书法作品与大多数书法家不一样,他不是在心平气和、澄神静态、意在笔先的理性状态下进行创作的,而是在非理性的、潜意识的状态下挥洒。尤其是他在酣醉的时候作的《古诗四帖》,就如同在梦境里遨游,使自己潜意识中埋藏的、压抑的各种情感、想象,在笔下如同鬼神一样飘忽出入。他自己在清醒过来时便感“不可复识”,别人就更加难以述说了。然而,正是这样一种非理性、潜意识状态下的挥洒,使张旭的草书创作突破了传统书法的实用性,成就了书法作品的纯艺术性,使书法艺术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样一种欣赏课教学,既使学生们欣赏到经典的书法艺术作品,又培养了学生们的艺术思维能力。总之,把握好随机渗透、不喧宾夺主的原则,我们就既能在艺术欣赏课上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不失时机地随机渗透艺术思维的相关内容,大大拓展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空间,让我们的公共艺术课程充实、新鲜、有深度,使学生既捡了芝麻又抱回了西瓜,教学效果显著。
四、适时点拨,鼓励学生积极体验和大胆运用艺术思维
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创造潜力不足”、“动手能力较弱”这样一些观点,已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共识并广为诟病。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对艺术思维教学的实践性比较重视,不仅用心良苦通过点滴机会随机渗透,还适时点拨,要求广大学生积极体验和大胆运用他们刚刚学到的“一招半式”,鼓励他们大胆地往前走,勇于实践。《千手观音》是大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舞蹈节目。在《千手观音》的欣赏中,我们将“艺术直觉”教学自然带入其中。“观音菩萨是佛教诸神中在我国民间影响最大、信众最多的菩萨。她倒驾慈航,撒甘露,普度众生的形象深入人心。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姑娘们心无杂念地体悟着观音的慈悲和仁爱,整齐划一的手臂动作、造型生动的画面,万花筒般在瞬间制造的舞台效果让人震撼。”讲到这里,我随机点拨:我们在欣赏舞蹈《千手观音》时,主客体融而为一,超越了意识和实际之间的障碍,没有通过分析、制备、推理的思考过程,就直截了当地洞悉到“千手”的神奇美妙和“神”的威力,使我们直观地、亲切地接受了这一群人化了的观音、神化了的少女。这一思维过程就是艺术直觉。直觉对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科学创造等都有启迪价值。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中,同学们都应该注重各种艺术元素的积累,培养自己良好的艺术直觉。这样讲解,既使学生欣赏了舞蹈艺术,又让学生体验和学习了“艺术直觉”。
当代大学生普遍都喜欢流行歌曲,喜欢周杰伦的歌。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在讲流行歌曲时就把周杰伦寻找创作灵感的“必杀技”也带了进来。周杰伦喜欢突破中国传统音乐的主题、形式,融合多元的音乐素材,创造出风格多变的歌曲,例如《双节棍》、《青花瓷》、《菊花台》、《兰亭序》、《千里之外》等,已然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歌曲。周杰伦不受条条框框的规矩禁锢,儿童般天马行空的大胆想象、大胆混搭、勇于实践运用,以及他追求灵感的精神和方式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类似灵感的寻找和运用这样一些艺术思维有其特殊的活动规律。我们在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中不设专门章节去讲授,而是结合各个艺术门类的鉴赏,适时予以点拨,让学生有所了解和掌握,并鼓励他们积极地体验和大胆地运用。思维能力是人的发展的核心内容,当代教育教学的发展重心应该超越形而下的技巧、技法和器物层面,超越知识和记忆的层面,提升到思维与创造的高度。
当下,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这种“超越”和“提升”去发展,无论是专业课程教学,还是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教学,都要从这种“超越”和“提升”的视角去审视。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我们换一种思维教艺术,对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进行新的拓展,使学生的“思维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补;我们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成功,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广大学生学习公共艺术欣赏课程的热情大大提高,听课兴趣大增,课堂上师生互动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经随机走访反馈,学生们普遍反映本院的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有艺术风味”“,有文化内涵”“,还有艺术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