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

时间:2022-03-16 11:10: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会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会计论文

会计论文:关于内部控制的财务会计论文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方式,也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旨在提高管理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评估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确保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它是会计基本职能的反映,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性。

二、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立的几个思考

1、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紧迫性

会计是以价值量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然而由于企业的自主经营的灵活性,也使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比较随意放任,某些企业的制度设计不够完善,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导致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混乱。在市场经济“经纪人”的假定下,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集体利益、社会利益是第二位的。所以在市场经济下企业所有者虚拟或者缺位,或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控制权过大,“趋利避害”的思想便会使其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来侵犯股东利益。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建立科学与合理的会计控制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作用就是要一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推动经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保障股东合法权益。

2、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应遵循的目标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从根本上讲是会计监督职能的要求,监督企业的经济事项,建立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就是要推动经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保障股东合法权益。具体说来建立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的目标主要有三。第一,要能够保证企业会计记录、计量、反映作用的正常发挥,对经济业务的发生能够正确的记录计量。第二,在此基础上能够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观、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第三是要确保企业的经营发展处于健康状态,在能够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的情况下谋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3、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应遵循的原则

合法和适用是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合法原则就是讲企业的会计控制制度是在遵守国家相关会计法规的要求下而制定的,不能与国家相关会计法规和企业的公司章程相冲突。这就要求会计内控制度的制定者熟悉国家相关法规,并要能根据法规的变化做出适时的调整。适用性原则就是讲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要适合于在某个企业实施,且实施效果能够得到保障。内部会计控制必须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角度出发,将触角伸到企业各项业务过程和各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不留真空。企业管理者要针对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各要素以及各业务活动领域,制定出涵盖企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全面的会计内控制度。同时要把握企业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所建立的相互验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适用于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施应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

1、注重关注经济业务发生的各个环节

在经济业务发生的各个环节,都要密切注意会计控制实施的动态。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可以通过资金预算计划控制、决策方案控制等手段,制定包括各个方面如筹资、投资、采购、生产、费用、成本、销售和利润等经营活动的预算,以便依据全面预算对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实施全面控制。在事前制定企业全面预算之后,依据预算对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进行的控制。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中的控制标准主要有会计法规、内部会计制度、相关政策、预算计划、定额和岗位责任等。经济业务发生之后要依据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进行控制,确保经济业务如实记录,会计业务真是的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

2、注重企业会计控制环境的建设

注重企业会计控制环境的建设是指要创造条件有利于会计控制体系在企业顺利的实施。比如实施会计控制的制度保障条件,比如企业员工从上到下的统一认识、重视等。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是推动会计控制工作的内在原因,没有好的会计内控环境,何谈会计控制制度。其环境建设主要依赖两个方面,一是要有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内控制度,并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对会计控制体系的作用、实施条件、相关责任等做出说明。另一方面还要有赖于管理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其素质的提高又包括两种途径,一种是会计人员自身的学习,另一种则是整个会计人员团队的职业道德氛围。职业道德氛围根本上讲是企业文化的一个表现,受企业文化的指引。

3、注重企业会计控制实施效果的监督和考核

注重对企业会计控制实施效果的监督和考核是会计控制制度自身的要求。会计控制制度是否施行、施行效果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是决定会计控制制度时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的根本性的考虑。再者,无论制度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检查、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对于严格执行制度的,给予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处罚。只有监督和考核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才能够保证会计控制度良好运作和健康发展。

会计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成本会计论文

一、成本会计综合技能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75%的学生确实不知道自己在企业能做哪些核算,懂一点的不多。半数以上的学生不想参加综合实训,嫌麻烦,多数学生要求老师出小范围复习题,过关即可。

2.成本会计教材上的会计科目通常采用一级科目,因此79%学生认为凭证科目只用到一级,75%学生认为材料科目使用到一级。实际上一线企业成本会计恰恰相反,凭证科目经常用到三级明细,材料用到二级以上明细。

3.对会计凭证包装的知识知之甚少,83%的学生不知道装订程序和装订前要加上科目汇总表。有73%的学生认为企业不需要自制半成品,认为生产工艺流程对会计不重要及一般的占到78%,这说明学生对一线企业会计非常陌生。

4.81%的学生回答分配制造费用按固定资产原值分配是不可行的。说明学生只知道书上的几种分配方法,其他不知道,拓展能力不够。

5.95%学生回答成本还原只还原到直接材料,84%的学生认为三个车间的辅助成本交互分配不存在,这是不对的。恰恰相反,企业成本会计实际还原到具体材料名称。当老师告诉学生成本会计实训将有39张凭证、数量金额账及成本计算表29份时,63%的学生认为太多,根本做不完。

二、成本会计综合技能实训教学对策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自己处理一线企业账务核算时,根本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笔者建议应采取“1131”教学模式,“1131”即“1个模型+13张挂图+1个现场教学”的教学方式。

(一)“1131”教学模型及挂图

制作成本会计教学挂图,共计13张,分别在模型的左右两边墙面悬挂。挂图分基础知识和水泥厂分步法核算两部分。

(1)基础知识挂图内容涵盖:半成品成品领取材料、原材料消耗量计算、人工成本分配表、折旧分配表、其他分配表、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法核算、制造费用分配(年度计划分配法、车间原值分配法)、废品处理核算、约当产量核算、车间自制半成品数量。

(2)水泥厂分步法核算挂图内容涵盖:生产成本明细账,如生料、熟料、煤粉、水泥产品等生产成本明细账;自制半成品及成品数量金额明细账,如:自制半成品——生料。

(二)实施成本会计综合技能现场教学

1.现场教学准备。

教师将自编的《成本会计实训教程及指导书》、《成本会计挂图》作为教学用书,水泥厂原始资料表格统一单面打印,便于剪切附在凭证后。学生准备空白记账凭证、记账科目汇总表。学生事前按统一格式打印原材料(自制半成品)数量金额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多栏明细账、制造费用多栏明细账、管理费用多栏明细账、产品(半成品)生产明细账、库存商品明细账。场地为成本会计实训室,室内备有相关会计用品用具。

2.现场介绍工艺流程及挂图教学。

教师详细介绍水泥厂工艺流程:首先,各原材料如石灰石、粘土、铁粉、页岩等经各自破碎后全部通过称重系统进入生料磨,经球磨机粉磨后形成自制半成品生料。生料经提升机进入烧成车间,生料在五级旋风预热器内经高温CaCO3预分解成CaO形成热生料,热生料随自重进入回转窑与高温煤火接触,经煅烧后形成熟料,熟料经急冷形成常态自制半成品水泥熟料。然后,水泥熟料、细石灰石、矿渣、石膏、粉煤灰等材料经各自破碎后全部通过称重系统进入水泥磨,经粉磨后便成为散装水泥成品。如模型图所示,水泥厂是分步法核算,分为三个主要车间,它们是生料车间、烧成车间、制成车间;一个实验室;三个辅助车间分别是机修车间、运输车间、动力车间(含水、电、风),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二种产成品分别是P32.5水泥、P42.5水泥。接着,教师对13张挂图进行现场讲解,帮助学生回忆相关会计知识,介绍这些内容需2课时。

3.现场教学生编制凭证。

凭证编制是重点。实训前,学生对水泥厂各种业务资料非常陌生,往往编凭证时无从下手。教师需正确引导,教学原则是举一反三,类比推理。如编制生料领料凭证,教师可以详细解释编制凭证过程,教学需4个课时,如表2领料表(部分)。编制生料领料凭证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生料3185720;贷:原材料——石灰石2369864、——粘土304770、——页岩149800、——铁粉361286。学生根据生料凭证可推理P32.5水泥熟料凭证的编制。借: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P32.5(水泥熟料)686600;贷:原材料——石膏214280、——细石料268830、——矿渣203490。另外提请学生注意:一张完整的凭证必须把原始凭证附后并填写原始凭证的张数、填写记账、审核人员。其他凭证的编制略。经过4个课时,学生编制完39张凭证。

4.现场登记原材料数量金额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多栏账,需要4个课时。

(1)原材料账。教师先讲原理,本期把已知的月初、本月购进材料数量金额,填入原材料数量金额账表格内,再根据一次加权法(可选择)计算结存的单价,发料时贷方单价填入结存的单价,便可计算出发出材料成本。登记账簿最能体现学生的细心程度。

(2)辅助生产成本账登记。现场教学关键点:内部交互分配分录及凭证登记,如供电车间生产成本多栏账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二级科目构成,假设本月供电车间发生成本为7400000元,本期机修、运输车间分别用电16537.5元、1417.5元,同时供电车间接受机修、运输车间劳务分别是8366.7元、1407.4元。登记时,本月交互分配支出和收入均登记在辅助生产成本的二级科目制造费用栏内,交互支出用负号,收入用正号。最后计算对外分配的成本:7400000-16537.5-1417.5+8366.7+1407.4=7391819.1(元)。同时指导学生作辅助生产成本内部交互分配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9774.1,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8366.7、——运输车间1407.4。

(3)生料、熟料、水泥完工产品入库、出库账的登记。现场教学关键点:水泥厂成本核算应属于分步法核算,且有半成品库存。因此教学时需向学生讲清,生料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完工产品的数量和金额分别填入自制半成品生料数量金额明细账的借方。当烧成车间领取生料时,需通过自制半成品生料数量金额明细账的贷方领出,其发出单价是本期月初与本期入库的生料加权平均价。熟料、水泥原理一样。教师可以生料入库进行详细现场讲解,煤粉、熟料、水泥可类比进行。熟料生产成本明细账设四个二级科目,它们是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自制半成品生料贷方发出数量金额记入熟料生产成本半成品项目。

5.制造费用分配2个课时。

现场教学关键点:原料车间(含生料车间、煤粉车间、烧成车间),将制造费用按固定资产原值(也可别的方法)分配到生料、煤粉、熟料成本里。如生料、煤粉、烧成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分别为110万元、146万元,合计25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生料车间、煤粉车间、烧成车间分别是9000万元、1600万元、15000万元,合计25600万元,则毎元固定资产分得:256÷25600=0.01。生料、煤粉、熟料分别分摊的制造费用是90万元、16万元、150万元。此项费用分别登记在生产成本明细账的二级科目制造费用栏内。

6.生料、熟料、水泥生产成本计算表的填写需4个课时。

现场教学关键点:

(1)投料率与加工率及二级科目假定:为便于计算,设定原材料在生料车间投入,直接材料投料率为100%,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加工率为50%。生料生产成本下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三个二级科目,而熟料、水泥下设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四个二级科目。

(2)设定生料、熟料、水泥的期初数量与期初成本,由生产计划表获取本期熟料、水泥生产的产量,然后根据熟料料耗(1吨熟料=1.5吨生料)计算本期生料投入量。

(3)计算本期累计生料、熟料、水泥的生产产量及生产成本,根据约当产量计算本期完工产品的生料、熟料、水泥。完工的生料、熟料、水泥分别记入自制产半成品的生料、熟料、水泥数量金额借方明细账里。熟料及水泥生产成本的半成品领料时分别从自制产半成品的生料、熟料数量金额贷方明细账转出。经过实训后,学生上交实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涵盖凭证、材料明细账、半成品明细账、库存商品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表、制造费用表、生产成本计算单、成本还原表8个方面,附上一至二句心得,并填写好空白的多栏账簿及生产成本计算表。最后将凭证装订并上交,由老师评分。实训成绩占成本会计成绩的20%。

三、实施效果分析

经过综合技能实训后,从学生的作品及学生体会看,95%的学生学会了装订凭证,90%的学生学会了如何登记材料明细账,75%的学生学会了辅助生产成本的计算,85%的学生学会了生产成本表的计算,80%的学生学会了成本还原(只还原到直接材料),实训效果十分显著。“1131”教学法不足之处是,实训教学大约16课时,占用了部分理论教学的时间,但笔者仍然认为实训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成就成本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必经环节。

作者:伍瑞斌 单位:南宁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

会计论文:基于会计执业实践能力的财务会计论文

1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调查问卷反馈情况分析

根据发放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77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学生反馈的相关情况如下:

1.1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

38.27%的学生因为对该课程感兴趣而认为该课程很重要,61.37%的学生因为该门课程居于专业核心课地位而认为该课程很重要。

1.2对课程开设时间和教学时间分析

66.3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应该从大二上学期开课,并且86.6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应该花两个学期教学。

1.3对教学班级的大班教学设置分析

35.02%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影响,应该调整为小班教学,46.93%有点影响,希望能缩小一点。

1.4对目前我系的中财教学方式的看法

64.98%的同学认为是传统式,43.68%的同学认为是理论跟实操相结合,17.69%的同学认为是情景模拟教学,53.79%的同学认为是注重练习和案例分析,对于理想的中财教学方式,89.53%的同学认为是理论跟实操相结合,74.37%的同学认为是情景模拟教学,76.17%认为是注重练习和案例分析。

1.5学习本课程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目标

67.51%的同学认为学习目标是填制、审核会计凭证,81.23%同学认为学习目标是登记会计账簿,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92.06%的同学认为学习目标是具备会计整体思维和报表信息的解读能力。

1.6本课程的学习效果

20.58%的同学认为学习效果较好,56.68%的同学认为学习效果一般,对于没有学好的原因,72.2%的同学认为自己没认真学,45.13%的同学认为是基础不好。

1.7在学习中财的过程中遇到过的困难

75.81%的同学课堂听懂了,课后又忘了,70.04%的同学想花时间学习,但是课太多,没时间预习复习,27.08%的同学上课听不懂,就不愿意学了,遇到上述困难,76.9%的同学会翻阅课本及有关资料,66.06%的同学会请教同学,42.24%的同学会请教老师。

1.8面对目前学时不够,信息量加大的矛盾,老师应采用何种教授方法

79.78%的同学希望及时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相关的练习,71.84%的同学希望不要讲得太快,宁可少讲一点,但要细致一点,47.65%的同学认为介绍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应用背景比单纯讲授知识点更重要,28.16%的同学希望尽量多讲一点,不一定每个知识点都讲得很细致,讲得不细致的地方可以课下看书。

1.9对于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89.53%的同学希望老师多补充课外知识点和案例,70.76%的同学认为老师应该做好课件,备课充分,70.04%的同学认为应该及时安排课堂练习,38.99%的同学希望老师经常提问,与学生互动。在整个调查问卷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中级财务会计”是财会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内容多、信息量大,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希望能够有一定的突破,希望提高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2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现状

2.1教学内容复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虽然在教学学时的安排上,现在很多独立学院安排课程时已经设立两个学期共8个学时的课程教学时间,但是其章节体系的繁多复杂以及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容易形成学生课程内容死记硬背,考试生搬硬套,考后一片空白的虚假教学效果,也造成后续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很难进行。

2.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有待改进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认可并将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较为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入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堂,但是高校的扩招和财务会计本身就是热门专业导致学生激增,而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相对落后,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很多独立院校没有条件在财务会计的专业课中采用小班教学。在一百人甚至更多的大班教学中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显然不切实际,即使真正实行也只能事倍功半,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现实中独立学院的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依然是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随堂练习的方式,在这种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主动的参与少之又少,一味的理论灌输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3实验教学落伍,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环境方面应当配置相应的实践教学实验室,比如会计模拟实验室或者校外实训基地。但是,大多独立学院的实验室的设施配置无法满足仿真要求和学生实训需要,而校外实训基地一般以为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设立,供过于求的现状愈加严重,所以实验教学的环境还是不够理想。

2.4会计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独立院校的师资队伍偏年轻化,没有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过的经历,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以及对学科前沿领域发展的掌控不足,实践性和科研能力较弱。在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现是教学方法呆板、教学内容单一、会计实践环节很难真正落实,老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冷淡,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3.1整合教学内容,从理解层次学会计

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对课程进行教学,整合教学内容。从教学体系上看,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包括概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报表等八部分内容的教学。整合教学内容,一方面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整合,比如教学顺序(可以从教学内容难易度进行整合,把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章节放在资产章节最后讲述,可以把应收款项独立于金融资产之前讲解等)、逻辑教学思路(会计核算方法讲究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重点应该让学生关注于确认、计量,而非记录,最后的成果是报告)等一系列的整合;另一方面是前后课程体系内容的完善,哪些内容属于基础会计课程(比如第一章概述很多内容实际上应该是基础会计教学部分),哪些属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比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形成的资产的初始计量等内容)需要做出完全的区分。当学生理解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之后,从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应用背景角度去进行知识点教学,不要只是书本内容的讲述,要使学生理解而不是盲目地记笔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3.2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以“生”为主,变“教学”为“助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课堂上,可以一改传统的“教师独角戏”模式,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业务模拟操作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复杂、抽象枯燥的理论内容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大大减少了理论阐述时间,将宝贵的课堂时间腾出一部分向学生提问,促使思考所学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从而在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争论中找到正确的分析会计问题、解决会计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将书本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

3.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专业实习

财会类专业之所以在众专业中异军突起,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一方面是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财会类人才的社会化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学习财会类专业实际是一门综合技能学习课程。在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指导下,学生的动手等实践能力也是财务类专业重点要求技能之一。因此在整个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专业实习是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专业实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强化专业知识,对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可以与企业在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现行的会计专业师资力量水平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加之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只有强化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执业能力,以便将理论与实践快速结合。具体来说,首先应加强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引入和建设。会计专业教师在深入研究会计专业理论的同时,还应该深入企业从事会计实践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引入课堂进行案例教学。其次是聘任富有实践经验的实操人才参与教学指导。高校应当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直接参与教学指导,这样更能加深学生从实践角度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比如高校可以聘任这类人才担任税务、审计等部分教学工作,或者是以做专题报告讲座的形式,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

4结语

会计人员作为一个单位的服务管理人员,其核算工作能够真正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反映一个企业的兴衰,会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所在单位的经济利益。所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执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以实践能力为主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主作为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式和内容变革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既要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扎实的实践功底、专业的执业判断能力。

作者:周婵 关寒近 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会计论文:企业内部会计论文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及目标

1、内涵。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1972年,美国准则委员会对会计控制提出并通过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会计控制旨在保证:经济业务的执行符合管理部门的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的要求;经济业务的记录必须有利于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或其他有关标准编制财务报表,以及落实资产责任;只有在得到管理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才能接触资产;按照适当的间隔期限,将资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进行对比,一经发现差异,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2001年6月,我国财政部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财会[2001]41号》第二条规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据此我们可以定义: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2、目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性;二是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提高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三是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人”的问题。

所谓“人”的问题,就是对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素质不高。一是企业管理者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从国有企业来看,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管理者受诸多因素影响,形成了不按制度办事、凌驾于制度之上的思想,往往把企业的制度看成是紧箍咒、绊脚石,这种长官意志、凭经验处理问题、无视各种制度的存在,造成了内部会计制度制度不健全及执行不到位。从民营中小型企业来看,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依靠着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对会计不太熟悉也不太重视。这些企业往往不制定会计控制制度,老板一个人说了算,会计的作用仅在于如何算账使老板少交税。收入不入账,成本、费用虚高等屡见不鲜。二是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素质不高。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人建立的,企业人员素质是决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人员在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未能达到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粗心大意、精力分散、理解错误、判定失误等情况时有发生。

2、“制”的问题。

所谓“制”的问题,就是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制度、机制上的问题。一是从制度上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控制力度弱化。目前在我国很大一部分经济单位仍习惯于行政指挥,各种类型的经济单位未制定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相关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散见于内部文件之中。一些单位受到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以至于内部会计控制失控;还有些经济单位其内部牵制机能尚未建立,不相容职务没有进行分工控制,常常是会计、出纳一人兼,发票、印章一人管,更谈不上内部会计控制的履行。二是从机制上看,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尽管国有企业改制以后,形式上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很多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由一人担任,董事担任监事,董事会成员大多由企业的经理人员担任,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作用。企业财务会计受总经理的直接领导,在组织上、经济上都依赖于企业经理,作为被领导者去监督领导者,显然不符合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分离的原则。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建立,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监督成为空谈,造成了某些企业管理层独断专行、贪污腐败、弄虚作假,致使财务信息失真。

3、“效”的问题。

所谓“效”的问题,就是会计资料不实、会计控制失效。一是会计资料不实。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解不一,有些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还存有很多误解,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在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中,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已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成了“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一种形式,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比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造假账、编假表、报假数、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二是会计控制失效。目前一些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假账泛滥、信息失真、秩序混乱等问题较为严重。有些单位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或在领导的授意、指使或强令下,账外设账、隐匿收入、私分资金、弄虚作假、篡改账目、编造虚假会计报表,导致报告严重失实;有的单位负责人私自对外投资,收益不入账,中饱私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控难逃其咎。比如某些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利用虚假发票,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

4、“责”的问题。

所谓“责”的问题,就是企业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小。能否搞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重要因素,取决于内部控制人员的责任感。如果内部控制人员风险意识差,从主观上缺乏对问题控制的动力,就会采用不恰当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方法,或者错误地估计和判断控制事项,对重大错误或舞弊现象就容易忽略,导致发表与事实相反的控制报告,就会产生控制风险。目前我国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内部会计控制的设立一直围绕着基础审计来进行,大多数企业侧重于事中和事后控制,而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事前风险预测和控制较少,只有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才修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对策

1、加强管理和培训工作,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内部会计控制是由人制定的,也是靠人去执行和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产生,行为主体是人。一要加强会计人员教育管理。要把用人关,对重要岗位人员的配备和管理人员的选拔,应全面考查其德、能、才、绩等综合素质。要多层次、多方位地加强岗位和在职员工的培训,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思想行为状态,切实提高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其遵纪守法、精通业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敬业爱岗的精神,教育员工自觉地遵守和执行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成以自我控制为主、自检自律为主要手段的内部会计控制制约机制。要对有些岗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轮换制度,以便相互牵制、相互监督。二要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培训。不仅要培训财会专业人员,更要教育、培训单位负责人,使企业负责人能正确认识到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既是《会计法》的要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管理的需要,它对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负责人在思想上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工作中才可能带头执行,从组织领导层面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根本症结。

2、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企业应依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健全和完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内控制度,以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有效性原则。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从“有效”为前提,如不能因为企业的规模小,让管理者个人行为随意影响企业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等,尽量做到内控环节不宜过长而又环环相扣,使人操作起来切实有效;必须有利于控制和检查,具有了解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手段和途径,同时要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控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二是全面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环节,如凭证控制、实物资产控制等,努力克服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及有关账簿的管理混乱现象,防止企业资产的流失。三是相互牵制原则。牵制原则即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和舞弊等现象的发生。四是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任何分工、审核、制衡,都必须考虑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果分工和制衡的成本高于其效益,则不应当采用该项控制。断定一项控制是否有效,应当站在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上考虑。尽管一些控制方法会影响工作效率,但对整个企业来讲,如果不采用,可能对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则仍应实施该项控制。控制点的设置必须考虑到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力争以合理的成本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3、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激励措施。

一是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在董事会的负责下,完善企业法人治理,以财会部门为核心的会计、统计、保管、销售等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内部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首先,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其核心作用;其次,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的适当外部化,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再次,明确董事会内部分工,设立专门委员会。通过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可以从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为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运行基础提供保证,以保证经营计划、投资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的科学合理,企业内部管理的高效运作。二是要严格考核与奖惩制度。企业员工业绩的考评价体系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不同的部门与岗位,其考核的内容及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于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较好的,应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迁挂钩。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4、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

主要有:授权批准控制,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按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设计合理的凭证格式、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等;预算控制,预算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财产保全,主要包括接近控制、定期盘点控制等;风险控制,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内部报告控制,有利于保证管理人员获得与责任和权限有关的信息,畅通相关人员交流的渠道;电子信息技术,包括电子信息化和对电子信息系统的控制。摘要: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是用一定的理念和程序对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重要环节进行监管的过程。长期以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形同虚设,被认为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万纠之源。本文就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会计论文:企业管理成本会计论文

一、各部门成本会计核算职责

(一)行政部门

在通常的情况下,对工业企业行政部门进行考核的最重要的尺度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受成本的影响。因此,行政部门应当深入了解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对技术进行改革、降低成本,具体落实,总结出成本增减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从而进行工作上的奖惩。除此之外,行政部门还必须熟悉支出,掌握趋势,从而强化管理,为降低经费的开支提供客观的依据。

(二)生产部门

生产部门主要包括工厂和车间等,这些都是产品的生产第一线,最了解产品产生所需的消耗,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可以说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因此,生产管理部门应该关心自己的材料和生产费用。

(三)基层生产单位

对于基层生产单位而言,其主要包括工段、班组,最直接的就是消耗材料和人工费。班组是成本考核的主要对象,会计必须向其提供相关会计信息和数据。

(四)内部员工

主要包括财务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在现代市场体制环境条件下,人员配置及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关系到成本核算体系运行的质量和效果,企业员工应当关心其生产与具体的消耗,这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

(五)其他相关的会计分支

工业企业财会人员,应当向成本会计提供企业资产方面的信息内容,这对于后者成本核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践中就应当提供成品的生产成本等相关资料,以编制财务会计的相关报告。

二、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工业企业成本会计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体现在具体的工作细节当中。

(一)在账户设置当中

生产成本的每笔支出都会有明确记录。制造费用也是如此。主要包括基层工作部门的支出。但在支出之前,要经过完整的程序审核。比如在车间,首先要通过专门账户对具体费用进行核算,然后根据成本制定分配费用,打入到制定账户当中。如果是辅助的生产车间,则不需要该环节,直接打入账户。因为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所以程序也会随之改变。

(二)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中

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中,重要性原则得到了很大的体现。费用的分配有很多方式,包括顺序分配、直接分配等。

1.顺序分配

顾名思义,该方法是按照顺序来分配的。通常按照收益情况。先把收益比较少的费用进行支配,最后分配收益最大的费用。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根据辅助生产的内部提供的产品影响大小来进行计算。收益大的影响大,反之亦然。只计算影响大的而忽略影响小的,这种方法可以简化计算程序,但是,因为各企业实际情况不尽相同,这种方法不可能适用所有企业。所以在使用时,要有所选择。该方法比较适用产品和劳务差距明显的辅助生产车间,而不明显的不太适用。

2.直接分配

直接分配指的是辅助生产车间的支出与使用经费。当中主要包括辅助车间配给其他单位的相关费用,车间内部生产经费,当中最重要的是工作人员的工资。该方法的计算比较简单,但是在精确度方面有欠缺。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较少产品和服务的工业企业。因为生产的成本占比重少,所以对于最后统计的结果影响小。另外,这种方法可以使生产费用的分配简化。

3.计划成本的分配

计划成本的分配方法是指以为生产车间供给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等为依据,计算生产费用分配。在将产品投入生产前,成本会计将对生产的成本做出统计、预测,但在投入到生产后,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有可能会使得之前预测有偏差,但二者差距影响不大,根据重要性原则,这样可以减少成本和管理费用。

三、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

目前存在的问题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弊端,成本管理的方法还相对比较落后,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不规范、不合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多数工业企业依然存在着一系列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不规范问题,缺乏科学性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一些复杂数据的核算无能为力。究其原因在于,工业企业报账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而且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通常是工业企业原出纳人员,而非真正的财务管理人员,所以对于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缺乏深入的认知,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分配选择标准不适当。因此在报账过程中,难以准确填写相关资金的开支、来源以及具体的属性。实践中,对于为数不少的现代工业企业而言,通常情况下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会计管理都是和企业的其他部门相互独立的,这造成其对多数企业的内部业务、工作项目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难以准确把握企业的开支,成本控制无法统一标准,资源浪费严重。因此严重影响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准确性,导致会计账务处理不当。

(二)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

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晚,因此很多工业企业均对现代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会计成本管理缺乏正确的认知,有的企业领导层和员工成本会计意识淡薄,认为成本核算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并无关系,导致管理力度不够,很多企业没有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无据可依,随机性很强;有的虽然建立了成本核算制度,但不够健全,可操作性差,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也仅限于对企业材料成本出入的简单核算,没未涉及与成本核算密切相关的企业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环节,这样就无法发挥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的作用,严重削弱了成本核算的应用价值。

(三)在操作中,没有确立严格的监督体系

企业成本核算不仅是生产成本的核算,还包括企业的开发、设计和售后等环节的成本核算。目前多数企业只注重核算的结果,忽视了核算过程和核算内容成本,从而导致对成本核算监督缺乏力度。由于监督系统的缺失,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由于受制于管理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忽略企业整体利益,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进行,严重影响现代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信息数据的准确度,缺乏客观公正性,尽而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全面提升成本会计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可知,现代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形式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制约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实践中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观念转变,明确外部环境

工业企业应该认真学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新模式、新技术以及新理念和工艺条件,并且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不断加快思想观念层面的有效转变,对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加强重视,加大投入,建立健全配套机制制度、积极落实责任机制,以此来保障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工业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瞬息万变的形势,使得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在做好内部成本核算与管理过程中,强化对企业外部相关信息内容的有效关注,以避免因对政策不了解而产生的错误决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在制定了发展任务之后,要将其和市场的大环境进行比较,抓住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期。在制定的成本目标出现问题之后,要及时的根据市场环境作出调整,对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案进行全面的考察。

(二)完善内控制度,加强监督力度

目前,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比皆是,并且日益恶化。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将会误导企业的决策者,以至于对企业的发展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改变部分管理者的不良工作作风,教导企业的管理者客观地看待企业经营的成果。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会计信息失真是较为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它已不再是某一个层面、某个企业或者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未来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当足够重视、正视现代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深挖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成因和影响因素。

(三)提高收款的速度和成功率

工业企业要制定新的成本管理的方案,把企业的订单数据进行分解,变成多个子订单。这样每个订单都可以分配到具体个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积极性,确保工作完成。同时,要塑造完美的企业形象,建立品牌效应,提高自身信誉,使企业在进行产品销售时,就可以收回账款。同时,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也可以负营运,也就是在没有进行产品销售之前就取得账款,使企业缩减资金的成本。

(四)通过逆向拉动模式,降低企业库存成本

所谓逆向拉动,即适时制,根据订单数据信息实施各项生产活动。这一方式的本质是将客户的需求作为中心,以此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确保生产的每个工序都可以以根据标准完成。这是一种系统的生产,可以保证各个环节相互联系,降低存货现象的发生几率。实践中可以看到,针对当前工业企业库存成本问题,建议采用逆向拉动的方式,来有效减低工业企业的库存成本,以确保工业企业的成本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五)创新成本的控制理念

成本管理的传统方式是通过企业的节约来缩减成本,过度地重视节约,使得很多必要的开支也要缩减,这样会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因此,企业应该正确地掌握花钱和省钱的关系,努力研究成本和收益关系,制定出更有利于企业效应的控制方案。在现代工业企业运行实践中,应当全面掌握和了解,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成本会计核算、成本管理新理念、新模式以及新技术工艺,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在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以及成本会计管理实践中。尤其是现代工业企业高管人员,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投入管理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核算、管理方面的针对性机制,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实处。

(六)采用作业成本法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很广泛,指的是将直接与间接成本都计算在成本的费用中。其中,直接成本包括各种原材料,而间接成本以及广告代言费等。把这些当做产品的消耗作业,范围较广,可以使得成本的核算结果更加精确。所以,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也应该得到推广。与此同时,该方法也存在问题。涉及范围较广,将会使得工作量变大,从而加大了实施成本,导致很多企业不愿使用这种方法。所以,使用这种方法要兼顾成本和效益,谨慎判断该方法是否可以增加企业的效益,因此该方法并不适用所有企业。我国的经济目前还是粗放型的,企业原材料的成本所占的比重大,因此,要加大成本控制。在一些高科技的企业当中,所需材料的费用更加昂贵,产品的种类多,还要支出技术人员等人的工资。这些企业就适合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成本核算。既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又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那些不适合该方法的企业,不能够盲目地使用该方法,否则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要企业的领导阶层进行积极地配合。因为这项工作比较庞大,涉及到各个部门,如果领导不支持,该工作无法完成。同时,各部门之间要积极配合,并且提高意识,将本部门的成本信息如实地反馈,配合会计工作,保障作业成本法顺利实施。除此之外,还应该转变传统的理念,采用科学方法解决企业的问题。最后,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因为一个企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员工素质。如果每个员工都有节约成本的意识,就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的浪费,是企业最终获益,这是该方法的精髓所在。

作者:崔钟月 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会计论文:工业制造企业成本会计论文

1工业制造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迫切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的逐渐加剧,工业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1成本管理面临的困境

在当今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这包括了直接冲击产品销售链的国内工业制造厂家和国外的老牌知名企业。由于国内通货膨胀、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国内的材料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也在迅速的增长,再加上人民币处于长期的升值通道,这对工业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基础设施、制造服务业的逐渐完善,产业供应链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东西部、沿海与内地的差别,成本控制手段受制于地域性的影响较大,一般是通过降低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等进行成本管控,在技术创新和科技引进方面,并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这就导致了当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时,导致生产的产品远远高于别的企业成本,这些企业将会直接受到巨大的冲击。

1.2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在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实务中,企业的管理观念存在成本管理范围、参入人员范围层级的问题,缺乏管理手段,管理目标不明确等,正是因为这一系列问题,国内工业制造企业的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他们把成本管理范围局限在生产过程中,而并没有涉及市场的作用范围,因为一个是可见的范围,一个是虚拟抽象的浮动范围,企业无法准确地评估成本,改善管理体制,这导致单件产品的成本也居高不下,工业制造企业无法在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在成本管理手段方面,大部分的企业手段都很单一,都是依靠在各个环节设置成本管理专员进行统计,然后,汇总所有环节的数据计算出总的成本,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效率很低,无法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企业。在成本管理目标方面,企业管理层只是认为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企业最大的利润,并没有全面的考虑,例如,很多产品的价格都是在大幅度的降低,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这样才能稳定快速的发展工业制造企业。因此,为了改变工业制造企业的这种成本管理的困境,需要提出一种既高效又准确的成本管理方式,分析出成本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合理的控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本会计正是符合工业制造企业需求的成本管理模式。

2成本会计的含义和内容

2.1成本会计的含义

在企业中,传统的成本会计,是指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会计人员通过对公司生产消耗的总额进行统计数据,网络信息化储存数据,总结数据规律,汇总各部门结果,最后计算出公司生产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因此,成本会计是一个流程,包括了预算、统计、跟踪、控制和服务等。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成本会计扩大了原本的设计领域,逐渐向外延伸到工业制造类、金融类、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当今世界公认的成本会计,包括了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决策、成本考核等多方面的内容。目前,大多数企业所需要的内容是,通过获得传统的成本会计的信息,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和方案,有机的改善企业的会计环境,系统化的完善成本会计的准确性,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降低资源平均成本,提高产量。但是现代的成本会计的内容,并没落实到工业制造企业的会计实务中,会计的实务工作成为了当今我国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内容。

2.2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

2.2.1计算成本

原材料的成本对于企业而言,十分的重要,但是盲目的计算成本值却可能成为企业的隐患,因此,在成本会计中,成本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地,能够充分的反应部门中材料费用和加工运输费用,有效地给企业带来指导意义。如果工业制造企业的成本数据是错误的,那么企业的评估和审核结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生产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成本管理的方案,成本会计会及时根据市场中的价格波动评估运输费用和原材料费用,科学地给工业制造提供指导作用,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2.2.2确定目标成本

为了优化成本的决策,企业需要根据成本统计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并采取各种降低成本的措施降低所需要的成本,在优化选择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案控制变量,使成本最低化作为制定目标产品成本对比,择优出最合理的方案。同时,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使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得到有效地控制,最终确定目标成本,通过完美执行设计方案而获得目标成本的有效性。

2.2.3防止挤占成本

在企业的成本会计内容中,加强成本控制,防止挤占成本是重要的一步。企业中加强成本控制的原理是:通过管理者执行成本控制策略,以身作则,进行节约,严于律己,严以律人,从高层到底层改善、节约各项成本的使用,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培训和奖惩措施,有效提高各个部门的成本意识,让成本会计在这方面起到有效地促进作用,

2.2.4加强成本责任

成本责任,是企业对所有人员在成本方面的职责所作的规定,通过这种责任制的建立,可以提高员工的自我责任感、自我监督意识,把事情的责任分摊到各个职工和管理人身上,并把这种成本责任规定在员工合同中,让员工合同有效地制约员工的成本意识的养成,各个部门和责任人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的竞争力。

3工业制造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落实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制造企业需要通过成本会计的管理理念,改善现代成本会计体系,通过加强成本预测体系建设,确定成本目标,优化成本计划方案设计,制定成本方案,完善成本控制方法体系,加强成本管理,完善成本核算程序,强化成本分析,完善会计审核机制,强化会计报表管理,落实工业制造企业的成本会计实务工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确定成本目标

成本预测,是成本会计必不可少的阶段,会计部门应当落实工业制造产品的成本预测体系,改进预测值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针对市场中的原材料的价格、运输价格、制造设备折旧价格、时间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估算出同一时期水平的预测成本值,并总结归纳出成本目标。

3.2制定成本方案

成本方案,是成本会计中重要的一步,通过成本方案的制定,可以有效地为工业制造公司的成本管理部门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改善成本方案的设计,并根据市场的价格的变化,实施有效地和准确的会计原则,科学的提高成本的可预测性,通过成本会计的作用,促进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发展和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3.3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对于成本目标和成本方案的确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坏决定了成本目标和成本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成本管理和企业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与企业管理类似,成本会计中的成本管理是降低企业成本的有效手段,在管理中包括了原材料的采购管理、运输成本管理、制造成本管理、销售成本管理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成本管理。通过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可以有效落实成本会计在工业制造企业中的实施,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改善企业的管理面貌,带动企业的产品销售,形成成本管理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4强化成本分析

现代成本会计中,会计计量和会计核算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物价的不稳定性,相关部门根据成本会计的方法,设计严格的会计计算体系,结合企业的各项参数,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成本分析方法,强化风险意识,优化企业对于原材料的选择方式,并结合计算机网络数据技术改进现代的成本会计,提高企业的核算能力,改善各个部门的综合能力。

3.5强化会计报表管理

会计报表是管理的数据,行业内有一定的企业会计标准,工业制造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实施特定的会计报表标准,通过对制造市场进行调查,有效地制定标准,提高成本会计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为了在企业建立合理的标准,国内的工业制造企业需要把企业自身的标准和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为国内的新标准的形成起到基础建设的作用,促进国内的工业制造行业的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工业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成本会计能够适时地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分析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合理的控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将成本落实到工业制造企业的管理活动中,企业需要加强成本预测体系建设,确定成本目标,优化成本计划方案设计,完善成本控制方法体系,加强成本管理,完善成本核算计算程序,强化成本分析,完善成本会计审核机制,强化会计报表管理,以达到提高国内工业制造企业的成本会计的实务工作。

作者:李振华 单位: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会计论文: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成本会计论文

一、成本会计综合技能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75%的学生确实不知道自己在企业能做哪些核算,懂一点的不多。半数以上的学生不想参加综合实训,嫌麻烦,多数学生要求老师出小范围复习题,过关即可。

2.成本会计教材上的会计科目通常采用一级科目,因此79%学生认为凭证科目只用到一级,75%学生认为材料科目使用到一级。实际上一线企业成本会计恰恰相反,凭证科目经常用到三级明细,材料用到二级以上明细。

3.对会计凭证包装的知识知之甚少,83%的学生不知道装订程序和装订前要加上科目汇总表。有73%的学生认为企业不需要自制半成品,认为生产工艺流程对会计不重要及一般的占到78%,这说明学生对一线企业会计非常陌生。

4.81%的学生回答分配制造费用按固定资产原值分配是不可行的。说明学生只知道书上的几种分配方法,其他不知道,拓展能力不够。

5.95%学生回答成本还原只还原到直接材料,84%的学生认为三个车间的辅助成本交互分配不存在,这是不对的。恰恰相反,企业成本会计实际还原到具体材料名称。当老师告诉学生成本会计实训将有39张凭证、数量金额账及成本计算表29份时,63%的学生认为太多,根本做不完。

二、成本会计综合技能实训教学对策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自己处理一线企业账务核算时,根本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笔者建议应采取“1131”教学模式,“1131”即“1个模型+13张挂图+1个现场教学”的教学方式。

(一)“1131”教学模型及挂图制作成本会计教学挂图,共计13张,分别在模型的左右两边墙面悬挂。

挂图分基础知识和水泥厂分步法核算两部分。

(1)基础知识挂图内容涵盖:半成品成品领取材料、原材料消耗量计算、人工成本分配表、折旧分配表、其他分配表、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法核算、制造费用分配(年度计划分配法、车间原值分配法)、废品处理核算、约当产量核算、车间自制半成品数量。

(2)水泥厂分步法核算挂图内容涵盖:生产成本明细账,如生料、熟料、煤粉、水泥产品等生产成本明细账;自制半成品及成品数量金额明细账,如:自制半成品——生料。

(二)实施成本会计综合技能现场教学

1.现场教学准备。

教师将自编的《成本会计实训教程及指导书》、《成本会计挂图》作为教学用书,水泥厂原始资料表格统一单面打印,便于剪切附在凭证后。学生准备空白记账凭证、记账科目汇总表。学生事前按统一格式打印原材料(自制半成品)数量金额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多栏明细账、制造费用多栏明细账、管理费用多栏明细账、产品(半成品)生产明细账、库存商品明细账。场地为成本会计实训室,室内备有相关会计用品用具。

2.现场介绍工艺流程及挂图教学。

教师详细介绍水泥厂工艺流程:首先,各原材料如石灰石、粘土、铁粉、页岩等经各自破碎后全部通过称重系统进入生料磨,经球磨机粉磨后形成自制半成品生料。生料经提升机进入烧成车间,生料在五级旋风预热器内经高温CaCO3预分解成CaO形成热生料,热生料随自重进入回转窑与高温煤火接触,经煅烧后形成熟料,熟料经急冷形成常态自制半成品水泥熟料。然后,水泥熟料、细石灰石、矿渣、石膏、粉煤灰等材料经各自破碎后全部通过称重系统进入水泥磨,经粉磨后便成为散装水泥成品。如模型图所示,水泥厂是分步法核算,分为三个主要车间,它们是生料车间、烧成车间、制成车间;一个实验室;三个辅助车间分别是机修车间、运输车间、动力车间(含水、电、风),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二种产成品分别是P32.5水泥、P42.5水泥。接着,教师对13张挂图进行现场讲解,帮助学生回忆相关会计知识,介绍这些内容需2课时。

3.现场教学生编制凭证。

凭证编制是重点。实训前,学生对水泥厂各种业务资料非常陌生,往往编凭证时无从下手。教师需正确引导,教学原则是举一反三,类比推理。如编制生料领料凭证,教师可以详细解释编制凭证过程,教学需4个课时。编制生料领料凭证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生料3185720;贷:原材料——石灰石2369864、——粘土304770、——页岩149800、——铁粉361286。学生根据生料凭证可推理P32.5水泥熟料凭证的编制。借: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P32.5(水泥熟料)686600;贷:原材料——石膏214280、——细石料268830、——矿渣203490。另外提请学生注意:一张完整的凭证必须把原始凭证附后并填写原始凭证的张数、填写记账、审核人员。其他凭证的编制略。经过4个课时,学生编制完39张凭证。

4.现场登记原材料数量金额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多栏账,需要4个课时。

(1)原材料账。教师先讲原理,本期把已知的月初、本月购进材料数量金额,填入原材料数量金额账表格内,再根据一次加权法(可选择)计算结存的单价,发料时贷方单价填入结存的单价,便可计算出发出材料成本。登记账簿最能体现学生的细心程度。(2)辅助生产成本账登记。现场教学关键点:内部交互分配分录及凭证登记,如供电车间生产成本多栏账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二级科目构成,假设本月供电车间发生成本为7400000元,本期机修、运输车间分别用电16537.5元、1417.5元,同时供电车间接受机修、运输车间劳务分别是8366.7元、1407.4元。登记时,本月交互分配支出和收入均登记在辅助生产成本的二级科目制造费用栏内,交互支出用负号,收入用正号。最后计算对外分配的成本:7400000-16537.5-1417.5+8366.7+1407.4=7391819.1(元)。同时指导学生作辅助生产成本内部交互分配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9774.1,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8366.7、——运输车间1407.4。(3)生料、熟料、水泥完工产品入库、出库账的登记。现场教学关键点:水泥厂成本核算应属于分步法核算,且有半成品库存。因此教学时需向学生讲清,生料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完工产品的数量和金额分别填入自制半成品生料数量金额明细账的借方。当烧成车间领取生料时,需通过自制半成品生料数量金额明细账的贷方领出,其发出单价是本期月初与本期入库的生料加权平均价。熟料、水泥原理一样。教师可以生料入库进行详细现场讲解,煤粉、熟料、水泥可类比进行。熟料生产成本明细账设四个二级科目,它们是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自制半成品生料贷方发出数量金额记入熟料生产成本半成品项目。

5.制造费用分配2个课时。

现场教学关键点:原料车间(含生料车间、煤粉车间、烧成车间),将制造费用按固定资产原值(也可别的方法)分配到生料、煤粉、熟料成本里。如生料、煤粉、烧成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分别为110万元、146万元,合计25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生料车间、煤粉车间、烧成车间分别是9000万元、1600万元、15000万元,合计25600万元,则毎元固定资产分得:256÷25600=0.01。生料、煤粉、熟料分别分摊的制造费用是90万元、16万元、150万元。此项费用分别登记在生产成本明细账的二级科目制造费用栏内。

6.生料、熟料、水泥生产成本计算表的填写需4个课时。

现场教学关键点:

(1)投料率与加工率及二级科目假定:为便于计算,设定原材料在生料车间投入,直接材料投料率为100%,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加工率为50%。生料生产成本下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三个二级科目,而熟料、水泥下设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四个二级科目。

(2)设定生料、熟料、水泥的期初数量与期初成本,由生产计划表获取本期熟料、水泥生产的产量,然后根据熟料料耗(1吨熟料=1.5吨生料)计算本期生料投入量。

(3)计算本期累计生料、熟料、水泥的生产产量及生产成本,根据约当产量计算本期完工产品的生料、熟料、水泥。完工的生料、熟料、水泥分别记入自制产半成品的生料、熟料、水泥数量金额借方明细账里。熟料及水泥生产成本的半成品领料时分别从自制产半成品的生料、熟料数量金额贷方明细账转出。经过实训后,学生上交实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涵盖凭证、材料明细账、半成品明细账、库存商品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表、制造费用表、生产成本计算单、成本还原表8个方面,附上一至二句心得,并填写好空白的多栏账簿及生产成本计算表。最后将凭证装订并上交,由老师评分。实训成绩占成本会计成绩的20%。

三、实施效果分析

经过综合技能实训后,从学生的作品及学生体会看,95%的学生学会了装订凭证,90%的学生学会了如何登记材料明细账,75%的学生学会了辅助生产成本的计算,85%的学生学会了生产成本表的计算,80%的学生学会了成本还原(只还原到直接材料),实训效果十分显著。“1131”教学法不足之处是,实训教学大约16课时,占用了部分理论教学的时间,但笔者仍然认为实训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成就成本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必经环节。

作者:伍瑞斌 单位:南宁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

会计论文: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论文

1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调查问卷反馈情况分析

根据发放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77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学生反馈的相关情况如下:

1.1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

38.27%的学生因为对该课程感兴趣而认为该课程很重要,61.37%的学生因为该门课程居于专业核心课地位而认为该课程很重要。

1.2对课程开设时间和教学时间分析

66.3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应该从大二上学期开课,并且86.6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应该花两个学期教学。

1.3对教学班级的大班教学设置分析

35.02%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影响,应该调整为小班教学,46.93%有点影响,希望能缩小一点。

1.4对目前我系的中财教学方式的看法

64.98%的同学认为是传统式,43.68%的同学认为是理论跟实操相结合,17.69%的同学认为是情景模拟教学,53.79%的同学认为是注重练习和案例分析,对于理想的中财教学方式,89.53%的同学认为是理论跟实操相结合,74.37%的同学认为是情景模拟教学,76.17%认为是注重练习和案例分析。

1.5学习本课程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目标

67.51%的同学认为学习目标是填制、审核会计凭证,81.23%同学认为学习目标是登记会计账簿,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92.06%的同学认为学习目标是具备会计整体思维和报表信息的解读能力。

1.6本课程的学习效果

20.58%的同学认为学习效果较好,56.68%的同学认为学习效果一般,对于没有学好的原因,72.2%的同学认为自己没认真学,45.13%的同学认为是基础不好。

1.7在学习中财的过程中遇到过的困难

75.81%的同学课堂听懂了,课后又忘了,70.04%的同学想花时间学习,但是课太多,没时间预习复习,27.08%的同学上课听不懂,就不愿意学了,遇到上述困难,76.9%的同学会翻阅课本及有关资料,66.06%的同学会请教同学,42.24%的同学会请教老师。

1.8面对目前学时不够,信息量加大的矛盾,老师应采用何种教授方法

79.78%的同学希望及时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相关的练习,71.84%的同学希望不要讲得太快,宁可少讲一点,但要细致一点,47.65%的同学认为介绍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应用背景比单纯讲授知识点更重要,28.16%的同学希望尽量多讲一点,不一定每个知识点都讲得很细致,讲得不细致的地方可以课下看书。

1.9对于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89.53%的同学希望老师多补充课外知识点和案例,70.76%的同学认为老师应该做好课件,备课充分,70.04%的同学认为应该及时安排课堂练习,38.99%的同学希望老师经常提问,与学生互动。在整个调查问卷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中级财务会计”是财会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内容多、信息量大,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希望能够有一定的突破,希望提高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2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现状

2.1教学内容复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虽然在教学学时的安排上,现在很多独立学院安排课程时已经设立两个学期共8个学时的课程教学时间,但是其章节体系的繁多复杂以及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容易形成学生课程内容死记硬背,考试生搬硬套,考后一片空白的虚假教学效果,也造成后续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很难进行。

2.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有待改进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认可并将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较为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入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堂,但是高校的扩招和财务会计本身就是热门专业导致学生激增,而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相对落后,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很多独立院校没有条件在财务会计的专业课中采用小班教学。在一百人甚至更多的大班教学中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显然不切实际,即使真正实行也只能事倍功半,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现实中独立学院的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依然是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随堂练习的方式,在这种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主动的参与少之又少,一味的理论灌输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3实验教学落伍,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环境方面应当配置相应的实践教学实验室,比如会计模拟实验室或者校外实训基地。但是,大多独立学院的实验室的设施配置无法满足仿真要求和学生实训需要,而校外实训基地一般以为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设立,供过于求的现状愈加严重,所以实验教学的环境还是不够理想。

2.4会计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独立院校的师资队伍偏年轻化,没有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过的经历,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以及对学科前沿领域发展的掌控不足,实践性和科研能力较弱。在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现是教学方法呆板、教学内容单一、会计实践环节很难真正落实,老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冷淡,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3.1整合教学内容,从理解层次学会计

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对课程进行教学,整合教学内容。从教学体系上看,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包括概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报表等八部分内容的教学。整合教学内容,一方面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整合,比如教学顺序(可以从教学内容难易度进行整合,把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章节放在资产章节最后讲述,可以把应收款项独立于金融资产之前讲解等)、逻辑教学思路(会计核算方法讲究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重点应该让学生关注于确认、计量,而非记录,最后的成果是报告)等一系列的整合;另一方面是前后课程体系内容的完善,哪些内容属于基础会计课程(比如第一章概述很多内容实际上应该是基础会计教学部分),哪些属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比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形成的资产的初始计量等内容)需要做出完全的区分。当学生理解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之后,从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应用背景角度去进行知识点教学,不要只是书本内容的讲述,要使学生理解而不是盲目地记笔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3.2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以“生”为主,变“教学”为“助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课堂上,可以一改传统的“教师独角戏”模式,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业务模拟操作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复杂、抽象枯燥的理论内容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大大减少了理论阐述时间,将宝贵的课堂时间腾出一部分向学生提问,促使思考所学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从而在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争论中找到正确的分析会计问题、解决会计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将书本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

3.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专业实习

财会类专业之所以在众专业中异军突起,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一方面是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财会类人才的社会化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学习财会类专业实际是一门综合技能学习课程。在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指导下,学生的动手等实践能力也是财务类专业重点要求技能之一。因此在整个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专业实习是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专业实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强化专业知识,对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可以与企业在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现行的会计专业师资力量水平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加之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只有强化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执业能力,以便将理论与实践快速结合。具体来说,首先应加强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引入和建设。会计专业教师在深入研究会计专业理论的同时,还应该深入企业从事会计实践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引入课堂进行案例教学。其次是聘任富有实践经验的实操人才参与教学指导。高校应当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直接参与教学指导,这样更能加深学生从实践角度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比如高校可以聘任这类人才担任税务、审计等部分教学工作,或者是以做专题报告讲座的形式,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

4结语

会计人员作为一个单位的服务管理人员,其核算工作能够真正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反映一个企业的兴衰,会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所在单位的经济利益。所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执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以实践能力为主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主作为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式和内容变革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既要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扎实的实践功底、专业的执业判断能力。

作者:周婵 关寒近 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会计论文:影响企业经济的财务会计论文

一、财务会计工作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会计计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计量经济效益成为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确定经济效益大小及升降可以为企业经营与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工作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企业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前提,会计的核算、统计、监督等职能是企业价值尺度应用的关键。

(二)通过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企业会计工作是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基础,会计工作的开展通过对成本控制来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会计工作职能的实现能够直接反映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促进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通过财务管理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管理是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而财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资金运作及其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职能都都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也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在各项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二、财务会计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影响

(一)科学的会计反映能够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所谓的会计反映指的是财务会计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描述并确定其价值数量的行为。为了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经济活动中,企业应该尽量降低劳动消耗及占用,准确、科学的核算企业具体经济活动的状况,以便为企业决策活动提供相关经济信息。

(二)会计监督是经济效益提高的保障

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指的是会计通过认真审核日常会计凭证,来有效监督相关部门的经济业务状况,并研究分析其是否有违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情况出现。此外,会计通过清查盘点企业财产及物,来及时掌握各种物资的实际存储数目是否与账目相符合,从而对固定资产及物资的安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合理的会计分析是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会计分析主要指的是针对企业相关业务情况进行必要的考核与分析。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是必须具备一整套的合理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要知道,会计分析不仅结合了企业具体生产经营实际,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剖析。如若不然,只是一味单纯利用数字来分析数字,其永远无法得出企业经济效益真正变化的原因。

(四)会计指定的经济目标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前提

在对企业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时,合理、科学的考核评定体系十分关键,只有在一个既定评定规则的前提下,才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此外,通过对企业经济指标的考核,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生产及经营管理状况,还能科学降低资金消耗量及资金占用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如何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上述探索,我们得出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严格选拔财务会计人员

众所周知,财务会计工作是一项需要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工作,其需要对日常的经济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对此做出及时的经济决策和调整,因此,财务人员的任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一定影响。对于此,企业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财务人员任用和选拔机制,对财务人员的学历、专业、证书等进行严格控制,使专业过关的财务人员加入到财务部门的团队中来。

(二)通过培训辅助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两大方面,因此,企业的日常培训也应重点放在如何提高财务人员这两方面的素质上。首先,在专业素质的培养方面,企业经过加强培训,做好财务人员就职期间的二次教育工作,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是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得到提高的最佳途径,因此,使财务人员拥有良好经济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能力,可以帮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部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必要步骤。明确的财务制度不仅是为财务人员在行为、决策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约束条件,也是保证财务人员工作效率的基础。当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也应分为几方面完成:第一,建立监管制度,确保财务人员的日常行为有法可循,互相监督;第二,建立激励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对表现良好的财务人员提出表扬,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同时对这种行为进行宣传,这种做法可以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财务部门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作者:郭隽 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会计论文:大型煤矿企业财务会计论文

一、煤矿企业财务会计存在问题

(一)财务会计管理观念落后,控制意识薄弱

部分煤矿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财观念,没有将有将会计机构与财务机构进行分开设置,对煤矿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不甚了解,相应规章制度不完善,业务不够规范,导致煤矿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手续繁琐事情时常发生,影响了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煤矿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上较为落后,存在管理机制僵化,管理松弛等不良弊端,导致财务会计机构设置混乱,人员责属不清,没有严格的职务分离,导致在煤矿财务会计部门很容易出现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发生,导致财务会计管理失控。

(三)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

很多煤矿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并不了解,风险意识淡薄,对会计控制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财务会计方面的新知识、新方法上也缺乏一定的掌握和更新,对煤矿企业日常往来的账务处理不及时,很容易造成煤矿企业的信誉危机。同时,煤矿企业个别人员道德缺失,擅自挪用公款、贪污现象也会发生,给煤矿企业带来诸多的经济损失。

(四)财务会计监督力度不足

财务会计的日常监督在煤矿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部分煤矿企业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对煤矿财务会计管理监督力度不足,导致财务管理不当,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导致企业管理的分权范围过大,更是没有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合理分配管理,对于财务会计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为煤矿企业埋下重大的经济隐患。

二、煤矿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建设

(一)与时俱进的转变财务会计的管理理念

煤矿企业的发展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企业管理者应该与时俱进的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摒弃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根据煤矿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目标,将企业价值逐步提升,实现煤矿企业经济发展的最大化,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要克服企业管理者自身的不良作风,为财务会计人员做好榜样工作,从加强自身管理做起,重视对煤矿企业财务者的权利,从而提高煤矿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煤矿企业经济的稳步、健康、长远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的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巨大挑战,财务风险也是相应较大的,对此煤矿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方面要加强对风险危机的预防,制定完善的财务会计的管理制度,减少对企业造成经济影响,进一步预防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煤矿企业财务管理者可以将财务和会计分为两个机构,细化各部分的直属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各部门的工作矛盾,减少工作阻力,同时还能够实现责任落实到位,避免出现责属不清、权限范围不明等现象的发生,确保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煤矿企业经营业务范围广,财务会计的日常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因此,对于煤矿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较高。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摈弃落后的管理思想,提高人员对财务管理的抗风险意识。煤矿企业还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培训,要加强他们对会计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的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能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与协调能力等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要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将煤矿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做好。

(四)加强财务会计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日常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应该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从而确保煤矿企业的财务经济安全。良好的财务会计监督管理可以有效的把控好财务工作可能出现的疏漏,如财务会计中出现的小偏差和错误,通过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可以及时弥补错误,防止错误对整个财务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发生。同时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也是在财务会计管理上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监督不仅仅是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也是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杜绝财务会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行为,开展完善的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矿企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既是契机也是挑战,煤矿企业领导应该高度总是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切实转变观念,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提高财务会计的管理水平,开展全员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既要提高职业素质又要提高道德素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从而促进煤矿企业经济的稳步、健康的发展。

作者:王顺 单位:山东省济宁监狱

会计论文:行政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面临重重压力

1.面临形势强度大、压力大。

随着这两年国内形势的日新月异,国家法制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力度空前且日益加大,预算公开、决算公开、项目细化、三公经费公开、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严控,规范津贴补贴、公车改革、压缩公用支出;国库集中支付,提高支付比例;使用公务卡结算;资产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系统;会计制度改革、会计电算化系统更新升级换代越来越多的政策性、技术性要求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洗脑,必须在要求的时间内快速接受消化,然后快速贯彻落实。面临突如其来的专项检查、专项审计,诸如地方债务审计、公务卡使用检查、、三公经费审计等,时间紧、任务重、唯有加班加点、熬夜奔波,不敢有半点懈怠,工作强度和压力只有在检查、审计结束;报表审核通过后,自己的四肢乏力,长舒气息后感受的真真切切;正所谓工作时在拼命向前跑,再回首身后已留下长长的足迹。

2.沟通不可能如愿,理解万岁是梦想。

社会的发展,每个人的思想、价值观、世界观,对待规则的意识都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追求金钱、待遇、获利想法越来越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因长年与数字报表打交道,一是一、二是二在心中根深蒂固,说好听是一丝不苟,说不好听是较真。领导从单位全局考虑问题,大家从自身利益出发,而财务会计人员必须从财务角度合法合规考虑问题,必然造成矛盾;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想出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底线思维必须牢不可破,“擦边球”的做法依然是要经得起时间和政策的考验。比如,有些名目的补助去年发了,今年就不能发,因为政策在变化在完善,时代不同了,必须换思想了,因为不换思想就要换人的。在其位,谋其政;干啥吆喝啥;财务人员站在财务角度,本着沟通无限的想法,却往往是沟通受限受挫;渴望得到大家的理解,但是理解万岁只是口号,难以实现。

3.行业的变化,心理压力重重。

财务会计行业是个更新飞快的行业,处于财务会计的大行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少数一方;处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是弱势群体。这世界,千变万化,财务理论、会计制度、软件升级等等,层出不穷,与财务会计人员息息相关,年年干年年变,年年变年年干。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越干越精通,自然对企业会计、商业会计、上市公司财务越来越一窍不通。试想,国家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如果某一天,原有的单位被整合,财务会计人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型从事其他岗位;或者已经工作近20年,重新寻找工作,如何才能找到新工作呢?这些都不是骇人听闻,杞人忧天;更不是庸人自扰,没事找事,赶上变革的时代,谁能在工作上从一而终呢?除了财务和会计,还能干什么,还有什么竞争力,还能如何养家糊口,赖以生存呢?相信每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脑海里都会时不时的闪出这些忧虑。

4.职业病缠身,身心俱疲。

财务会计人员因为工作的性质,长期与电脑约会,长期与数字死磕,久坐、熬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颈椎病、腰椎病、肘腕综合症、眼睛干涩近视、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等等,不分年龄,早早的开始与财务会计人员朝夕相伴,身体的不适,造成心情的低落,心理压力和身体的亚健康状况相互作用,久而久之,身心俱疲。尤其,每到岁末年初,各项报表铺天盖地,财务会计人员已成为年末国人公认压力最大的人群。种种压力之下,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一旦在财务会计岗位干的时间久了,一般都成为了一颗看似重要却总被忽视的螺丝钉,若遇晋升机会,领导首先会考虑是否有合适人选来接任他。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若要晋升,就必须努力锤炼自己的同时,着力培养同事。可是,财务人员短缺:财务工作准入门槛日益提高,必须拥有会计证才能从事;财务工作涵盖内容日益扩大细化,甚至无人愿意来从事此类工作;最要命的是,财务会计工作已成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因为她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对自己高度自律、对工作高度负责、对结果力求完美的自苛行业;一种对别人监督审核,照章办事,以合法合规为准则的放大镜、探照灯行业;一种时效性强,准确度高的技术型行业。

二、化解压力的最佳途径还是自我减压

财务会计人员工作压力巨大,作为财务会计人员,早已接受监督别人,同时受审计或检查监督的制度模式,所以,都能洁身自好。但是,置身单位,仅是一员,诸如编制批不下来,领导不重视,同事不理解等等,只能从调整自身,自我减压做起,唯有做到尽职尽责才能问心无愧,唯有内心强大才能来日方长。面对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要把会计工作的两大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发挥到位。一个单位所有的管理状况,通过财务的窗口,可以看到全貌。就是说,管理的好坏,最终都会反映在会计资料上。因此,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不单单是财务,更多的是了解单位的各项,尤其是主要业务,以发散的眼光辐射到单位的各个层面,就是在业务工作上,要把自己的立足点放的高一些。财务会计是一项执行力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因此,按照时间管理的原则,把时间尽可能多的花在重要又紧迫、重要不紧迫的事情上,就是重要的事情多干赶紧干。一句话,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视重视再重视,花多大精力都值得,这是个有付出必有回报的环节,通过证、账、表,细微之处看得到财务会计人员的辛苦,工作态度,耐心和细心,就是在业务工作上,要让自己的时间倾斜一些、基础打得牢固一些、会计资料精致讲究一些。还有一些具体的想法做法,写出来,在今后的日子里,也为自己指一个方向。

1.与领导沟通,解铃还需系铃人,借力于领导,以端正的工作态度,以合法合规的底线思维,以为单位服务的大局意识,达成共识;与同事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方式,学会说话,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尽可能好言好语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提交给领导解决。

2.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工协作,尽可能工作时间解决问题,不把工作带回家中;需要加班,就从心理上安慰自己早干完早省心,尽心尽力就好了。

3.寻求良师益友,上级、同行、财务、审计岗位的,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在同行中培养知心朋友、大家都处在水深火热中,相互鼓励,从心理上求得平衡。

4.在一些会计论坛吐槽,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发现大家都一样,甚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5.转变精力,倾注于家庭和孩子的教育,认识到家庭对自己的重大意义,孩子教育的成功能带来想象不到的喜悦和幸福。

6.重视饮食健康、营养搭配、加强体育锻炼、适度运动,生活平衡。

7.培养业余爱好。

8.尽力而为,活出自己的精彩,走自己的路;不必苛求完美,学会放下,平常心对待工作,干一天财务会计工作就干好一天,不干就重新开始,凡事尽力不后悔。

三、结语

其实,压力无处不在,只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才能真正的化解压力于无形,因此,财务会计的同行们,任何时候,都别忘了,修身养性吧,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

作者:朱枫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实战技能训练部

会计论文:工业企业管理成本会计论文

一、各部门成本会计核算职责

(一)行政部门

在通常的情况下,对工业企业行政部门进行考核的最重要的尺度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受成本的影响。因此,行政部门应当深入了解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对技术进行改革、降低成本,具体落实,总结出成本增减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从而进行工作上的奖惩。除此之外,行政部门还必须熟悉支出,掌握趋势,从而强化管理,为降低经费的开支提供客观的依据。

(二)生产部门

生产部门主要包括工厂和车间等,这些都是产品的生产第一线,最了解产品产生所需的消耗,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可以说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因此,生产管理部门应该关心自己的材料和生产费用。

(三)基层生产单位

对于基层生产单位而言,其主要包括工段、班组,最直接的就是消耗材料和人工费。班组是成本考核的主要对象,会计必须向其提供相关会计信息和数据。

(四)内部员工

主要包括财务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在现代市场体制环境条件下,人员配置及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关系到成本核算体系运行的质量和效果,企业员工应当关心其生产与具体的消耗,这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

(五)其他相关的会计分支

工业企业财会人员,应当向成本会计提供企业资产方面的信息内容,这对于后者成本核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践中就应当提供成品的生产成本等相关资料,以编制财务会计的相关报告。

二、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工业企业成本会计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体现在具体的工作细节当中。

(一)在账户设置当中

生产成本的每笔支出都会有明确记录。制造费用也是如此。主要包括基层工作部门的支出。但在支出之前,要经过完整的程序审核。比如在车间,首先要通过专门账户对具体费用进行核算,然后根据成本制定分配费用,打入到制定账户当中。如果是辅助的生产车间,则不需要该环节,直接打入账户。因为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所以程序也会随之改变。

(二)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中

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中,重要性原则得到了很大的体现。费用的分配有很多方式,包括顺序分配、直接分配等。

1.顺序分配

顾名思义,该方法是按照顺序来分配的。通常按照收益情况。先把收益比较少的费用进行支配,最后分配收益最大的费用。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根据辅助生产的内部提供的产品影响大小来进行计算。收益大的影响大,反之亦然。只计算影响大的而忽略影响小的,这种方法可以简化计算程序,但是,因为各企业实际情况不尽相同,这种方法不可能适用所有企业。所以在使用时,要有所选择。该方法比较适用产品和劳务差距明显的辅助生产车间,而不明显的不太适用。

2.直接分配

直接分配指的是辅助生产车间的支出与使用经费。当中主要包括辅助车间配给其他单位的相关费用,车间内部生产经费,当中最重要的是工作人员的工资。该方法的计算比较简单,但是在精确度方面有欠缺。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较少产品和服务的工业企业。因为生产的成本占比重少,所以对于最后统计的结果影响小。另外,这种方法可以使生产费用的分配简化。

3.计划成本的分配

计划成本的分配方法是指以为生产车间供给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等为依据,计算生产费用分配。在将产品投入生产前,成本会计将对生产的成本做出统计、预测,但在投入到生产后,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有可能会使得之前预测有偏差,但二者差距影响不大,根据重要性原则,这样可以减少成本和管理费用。

三、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弊端,成本管理的方法还相对比较落后,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不规范、不合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多数工业企业依然存在着一系列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不规范问题,缺乏科学性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一些复杂数据的核算无能为力。究其原因在于,工业企业报账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而且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通常是工业企业原出纳人员,而非真正的财务管理人员,所以对于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缺乏深入的认知,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分配选择标准不适当。因此在报账过程中,难以准确填写相关资金的开支、来源以及具体的属性。实践中,对于为数不少的现代工业企业而言,通常情况下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会计管理都是和企业的其他部门相互独立的,这造成其对多数企业的内部业务、工作项目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难以准确把握企业的开支,成本控制无法统一标准,资源浪费严重。因此严重影响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准确性,导致会计账务处理不当。

(二)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

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晚,因此很多工业企业均对现代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会计成本管理缺乏正确的认知,有的企业领导层和员工成本会计意识淡薄,认为成本核算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并无关系,导致管理力度不够,很多企业没有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无据可依,随机性很强;有的虽然建立了成本核算制度,但不够健全,可操作性差,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也仅限于对企业材料成本出入的简单核算,没未涉及与成本核算密切相关的企业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环节,这样就无法发挥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的作用,严重削弱了成本核算的应用价值。

(三)在操作中,没有确立严格的监督体系

企业成本核算不仅是生产成本的核算,还包括企业的开发、设计和售后等环节的成本核算。目前多数企业只注重核算的结果,忽视了核算过程和核算内容成本,从而导致对成本核算监督缺乏力度。由于监督系统的缺失,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由于受制于管理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忽略企业整体利益,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进行,严重影响现代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信息数据的准确度,缺乏客观公正性,尽而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全面提升成本会计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可知,现代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形式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制约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实践中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观念转变,明确外部环境

工业企业应该认真学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新模式、新技术以及新理念和工艺条件,并且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不断加快思想观念层面的有效转变,对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加强重视,加大投入,建立健全配套机制制度、积极落实责任机制,以此来保障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工业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瞬息万变的形势,使得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在做好内部成本核算与管理过程中,强化对企业外部相关信息内容的有效关注,以避免因对政策不了解而产生的错误决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在制定了发展任务之后,要将其和市场的大环境进行比较,抓住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期。在制定的成本目标出现问题之后,要及时的根据市场环境作出调整,对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案进行全面的考察。

(二)完善内控制度,加强监督力度

目前,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比皆是,并且日益恶化。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将会误导企业的决策者,以至于对企业的发展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改变部分管理者的不良工作作风,教导企业的管理者客观地看待企业经营的成果。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会计信息失真是较为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它已不再是某一个层面、某个企业或者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未来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当足够重视、正视现代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深挖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成因和影响因素。

(三)提高收款的速度和成功率

工业企业要制定新的成本管理的方案,把企业的订单数据进行分解,变成多个子订单。这样每个订单都可以分配到具体个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积极性,确保工作完成。同时,要塑造完美的企业形象,建立品牌效应,提高自身信誉,使企业在进行产品销售时,就可以收回账款。同时,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也可以负营运,也就是在没有进行产品销售之前就取得账款,使企业缩减资金的成本。

(四)通过逆向拉动模式,降低企业库存成本

所谓逆向拉动,即适时制,根据订单数据信息实施各项生产活动。这一方式的本质是将客户的需求作为中心,以此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确保生产的每个工序都可以以根据标准完成。这是一种系统的生产,可以保证各个环节相互联系,降低存货现象的发生几率。实践中可以看到,针对当前工业企业库存成本问题,建议采用逆向拉动的方式,来有效减低工业企业的库存成本,以确保工业企业的成本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五)创新成本的控制理念

成本管理的传统方式是通过企业的节约来缩减成本,过度地重视节约,使得很多必要的开支也要缩减,这样会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因此,企业应该正确地掌握花钱和省钱的关系,努力研究成本和收益关系,制定出更有利于企业效应的控制方案。在现代工业企业运行实践中,应当全面掌握和了解,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成本会计核算、成本管理新理念、新模式以及新技术工艺,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在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以及成本会计管理实践中。尤其是现代工业企业高管人员,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投入管理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核算、管理方面的针对性机制,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实处。

(六)采用作业成本法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很广泛,指的是将直接与间接成本都计算在成本的费用中。其中,直接成本包括各种原材料,而间接成本以及广告代言费等。把这些当做产品的消耗作业,范围较广,可以使得成本的核算结果更加精确。所以,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也应该得到推广。与此同时,该方法也存在问题。涉及范围较广,将会使得工作量变大,从而加大了实施成本,导致很多企业不愿使用这种方法。所以,使用这种方法要兼顾成本和效益,谨慎判断该方法是否可以增加企业的效益,因此该方法并不适用所有企业。我国的经济目前还是粗放型的,企业原材料的成本所占的比重大,因此,要加大成本控制。在一些高科技的企业当中,所需材料的费用更加昂贵,产品的种类多,还要支出技术人员等人的工资。这些企业就适合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成本核算。既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又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那些不适合该方法的企业,不能够盲目地使用该方法,否则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要企业的领导阶层进行积极地配合。因为这项工作比较庞大,涉及到各个部门,如果领导不支持,该工作无法完成。同时,各部门之间要积极配合,并且提高意识,将本部门的成本信息如实地反馈,配合会计工作,保障作业成本法顺利实施。除此之外,还应该转变传统的理念,采用科学方法解决企业的问题。最后,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因为一个企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员工素质。如果每个员工都有节约成本的意识,就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的浪费,是企业最终获益,这是该方法的精髓所在。

五、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成本核算,是会计在众多的经济活动中应掌握的一种重要的会计技术。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有效降低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库存成本,加快企业资金应用的有效周转,从而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总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随着现代工业企业对会计核算重要性的不断重视,本文主要对当前国内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做了详细探讨。首先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对象进行了界定,并且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在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求提高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水平,促进工业企业的整体发展。

作者:崔钟月 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会计论文: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论文

一、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会计职业道德包括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几个方面。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专业可以专门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观念教育,教师要向学生普及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这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二是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即对学生开展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的教育,这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应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三是职业道德警示教育,即通过开展对违法会计行为典型案例的讨论,给学生以启发和警示。

二、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现状。

目前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为中心,以会计报表的编制为重点,重点讲述企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供、产、销环节的会计核算方法和利润分配环节的会计方法。

2.教学方法现状。

多数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是讲述法,即由教师将财会相关的知识点以文字或口述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依据教师的讲授自行理解,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对于比较难的知识点,教师会针对性地多次进行讲授和解释,直至学生能够理解为止。这种方法比较传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主动性不高且教学效率不高。并且这种方法会让学生缺少实践操作经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今后的专业能力发展。

三、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轻能力。

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财会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忽略了会计知识的实践和应用,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为主。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缺乏对学生自身能力与素质的引导,学生缺乏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学习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模式的结果是只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不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2.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佳。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先说明实践训练的要求和步骤,然后布置实践训练任务给学生去完成。每位学生要根据老师给的资料和老师的要求独立完成经济业务的核算,要求学生的答案正确核算方法一致。这样的结果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按照老师的步骤和要求按部就班,一步步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则直接抄袭别的同学的作业来敷衍老师,完全达不到实践训练的效果。

四、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1.合理设置高职财务会计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在设计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时候需要将课程的设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首先,高职院校要将会计准则中常规性的业务纳入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知识体系中;其次,剔除掉会计准则中非常规性、非经常性的业务;最后,全面把握会计准则修,安排科学合理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财会知识。

2.完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旧财务会计课程与新财务会计课程的比较可以看出,在教学内容方面,与旧财务会计课程相比,新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更加科学合理,不仅详细叙述了学生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而且还重点突出了会计基本业务核算。以企业业务流程和资金运动过程为依据,财务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完善,更加利于学生掌握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运用这些流程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3.强化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培养高职财务会计学生的专业素养来讲,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现在高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呈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会严重制约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强化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作为财务会计课程的核心环节贯穿于课程的始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确保充分发挥学生掌握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

要让学生真正的走上工作岗位,适应走上社会之后的实际工作,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培养和锻炼学生从事会计岗位的能力,在实践中检验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通过合作达到互利互惠的共赢效果,把会计实践教学延伸到企业的生产化经营管理中。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财务会计人才,需要在已有的课程教学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课程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得到良好的发展。

作者:张丽萍 纪清艳 单位: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会计论文:计量模式下的财务会计论文

一、我国对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

(一)会计目标,即会计工作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决策有用论与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当代公司两权分离,管理层与股东形成典型的的委托——关系。委托方的一种即是股东,其最关注的热点就是资本的保全问题,关注其补偿与资本投入过程,目标是最大化的投资价值,而管理层对公司受托实行管理。在薪酬、业绩的压力下,常常追求的是企业规模,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而做虚假报表。委托方为达到其收益最大化,资本保全的目的,指出会计信息计量应以事实为基础,对所产生的经济事件进行真实的反映,而管理层为了对受托责任的践行情况进行反映,也对可验证的会计信息需求较高。因此,如何在我国体现受托责任呢?历史成本计量对于受托方和委托方都是能够接受的,中国的经济体制主要是国有经济,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据最大规模的是国有经济,而两权分离形成的国企特殊的受托责任制,和一般的受托责任制有异。我国愈加重视的是如何经由分配资源,达到其调控宏观的目的,如何避免流失国有资产等。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历史成本计量是必然占据主导地位的。

(二)政治经济环境的必然选择

从中国的社会制度角度来看,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由国家来掌握经济命脉,由政府来调配生产资料,是在政府的计划管理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所采取的方案是“渐进疗法”,是依照国情按顺序颁布各项措施,而非是如“休克疗法”一般各种措施同时出台,这也是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符合的。后事之师,前车之鉴,国际上有着无数经济体制改革的案例。斯洛文尼亚、波兰历史上政府权力不强,不会对国家经济做出太多干预,有较强的国内市场传统,同时其地理位置也决定了他们与西方国家联系密切,且受西方国家较大影响,因此,他们采取“休克疗法”令经济成功转型,迅速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乌克兰、俄罗斯中央集权,市场经济传统比较弱,长期推行计划经济,采用“休克疗法”后宏观经济政策难以协调,改革引起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就中国的社会制度而言,会计信息首先要考虑国家需要是改革模式所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的经济颇具“杂糅”的特点,这也是我国会计目标双重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并存是最佳的选择。综合前文所述,表明了中国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客观性和必要性,而这些年来我国科技的进步,会计人员素质的升高则使得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成为可能。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学历水平,整体素质均在不断的提高。提高的能力,使得会计人员可以更好的对公允价值进行理解,研究分析其具体使用。综上所述可见,双重计量模式——以公允价值为辅、历史成本为主是中国当前情况下的现实选择。

二、我国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一)多属性计量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并存发展趋势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多属性计量模式在中国并存的事实,同时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可以知道,这样并存的状态还会在很长的时间持续。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用的是“渐近疗法”,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体为国有经济,推进其它多种所有制模式协调发展的改革,而且特大型国有垄断公司的改革一直难以真正的推动,能源、金融等行业垄断民营资本依旧难以进入。如此改革虽然有利于我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平稳运转,然而肯定会导致多重体制的问题。如此多重体制的产生也使得我国财务会计的计量应当采用的是多属性多元的计量模式,目前公有制最需要的是通过历史的成本所衡量的会计信息,同时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的会计信息更被其它所有制所重视。当前经济体制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由此,我国财务会计计量模式也肯定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为辅,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二者并存。

(二)多属性计量模式最终向现值计量单一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第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尽管速度不快,然而却一直在坚定不移的前进着。随着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改革的完成,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形成,作为签订公平契约的重要前提,公允价值计量,必将成为会计计量的唯一选择。

第二,国际间制度趋同的内在要求,也需要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伴着中国世界经济与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的国际惯例也与会计准则趋同,导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尽管中国当前受到各种实际情况限制,难以全方位的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推行,莽撞的推行很可能会导致如2001年前那样引起会计信息失真,投资者失去了市场信心。其变迁的成本会远远比其收益要大。但是伴着改革的推进,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日趋成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必将是最优、最终的计量模式。

作者:周慧欣 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论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面临重重压力

1.面临形势强度大、压力大。

随着这两年国内形势的日新月异,国家法制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力度空前且日益加大,预算公开、决算公开、项目细化、三公经费公开、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严控,规范津贴补贴、公车改革、压缩公用支出;国库集中支付,提高支付比例;使用公务卡结算;资产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系统;会计制度改革、会计电算化系统更新升级换代越来越多的政策性、技术性要求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洗脑,必须在要求的时间内快速接受消化,然后快速贯彻落实。面临突如其来的专项检查、专项审计,诸如地方债务审计、公务卡使用检查、、三公经费审计等,时间紧、任务重、唯有加班加点、熬夜奔波,不敢有半点懈怠,工作强度和压力只有在检查、审计结束;报表审核通过后,自己的四肢乏力,长舒气息后感受的真真切切;正所谓工作时在拼命向前跑,再回首身后已留下长长的足迹。

2.沟通不可能如愿,理解万岁是梦想。

社会的发展,每个人的思想、价值观、世界观,对待规则的意识都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追求金钱、待遇、获利想法越来越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因长年与数字报表打交道,一是一、二是二在心中根深蒂固,说好听是一丝不苟,说不好听是较真。领导从单位全局考虑问题,大家从自身利益出发,而财务会计人员必须从财务角度合法合规考虑问题,必然造成矛盾;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想出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底线思维必须牢不可破,“擦边球”的做法依然是要经得起时间和政策的考验。比如,有些名目的补助去年发了,今年就不能发,因为政策在变化在完善,时代不同了,必须换思想了,因为不换思想就要换人的。在其位,谋其政;干啥吆喝啥;财务人员站在财务角度,本着沟通无限的想法,却往往是沟通受限受挫;渴望得到大家的理解,但是理解万岁只是口号,难以实现。

3.行业的变化,心理压力重重。

财务会计行业是个更新飞快的行业,处于财务会计的大行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少数一方;处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是弱势群体。这世界,千变万化,财务理论、会计制度、软件升级等等,层出不穷,与财务会计人员息息相关,年年干年年变,年年变年年干。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越干越精通,自然对企业会计、商业会计、上市公司财务越来越一窍不通。试想,国家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如果某一天,原有的单位被整合,财务会计人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型从事其他岗位;或者已经工作近20年,重新寻找工作,如何才能找到新工作呢?这些都不是骇人听闻,杞人忧天;更不是庸人自扰,没事找事,赶上变革的时代,谁能在工作上从一而终呢?除了财务和会计,还能干什么,还有什么竞争力,还能如何养家糊口,赖以生存呢?相信每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脑海里都会时不时的闪出这些忧虑。

4.职业病缠身,身心俱疲。

财务会计人员因为工作的性质,长期与电脑约会,长期与数字死磕,久坐、熬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颈椎病、腰椎病、肘腕综合症、眼睛干涩近视、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等等,不分年龄,早早的开始与财务会计人员朝夕相伴,身体的不适,造成心情的低落,心理压力和身体的亚健康状况相互作用,久而久之,身心俱疲。尤其,每到岁末年初,各项报表铺天盖地,财务会计人员已成为年末国人公认压力最大的人群。种种压力之下,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一旦在财务会计岗位干的时间久了,一般都成为了一颗看似重要却总被忽视的螺丝钉,若遇晋升机会,领导首先会考虑是否有合适人选来接任他。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若要晋升,就必须努力锤炼自己的同时,着力培养同事。可是,财务人员短缺:财务工作准入门槛日益提高,必须拥有会计证才能从事;财务工作涵盖内容日益扩大细化,甚至无人愿意来从事此类工作;最要命的是,财务会计工作已成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因为她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对自己高度自律、对工作高度负责、对结果力求完美的自苛行业;一种对别人监督审核,照章办事,以合法合规为准则的放大镜、探照灯行业;一种时效性强,准确度高的技术型行业。

二、化解压力的最佳途径还是自我减压。

财务会计人员工作压力巨大,作为财务会计人员,早已接受监督别人,同时受审计或检查监督的制度模式,所以,都能洁身自好。但是,置身单位,仅是一员,诸如编制批不下来,领导不重视,同事不理解等等,只能从调整自身,自我减压做起,唯有做到尽职尽责才能问心无愧,唯有内心强大才能来日方长。面对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要把会计工作的两大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发挥到位。一个单位所有的管理状况,通过财务的窗口,可以看到全貌。就是说,管理的好坏,最终都会反映在会计资料上。因此,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不单单是财务,更多的是了解单位的各项,尤其是主要业务,以发散的眼光辐射到单位的各个层面,就是在业务工作上,要把自己的立足点放的高一些。财务会计是一项执行力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因此,按照时间管理的原则,把时间尽可能多的花在重要又紧迫、重要不紧迫的事情上,就是重要的事情多干赶紧干。一句话,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视重视再重视,花多大精力都值得,这是个有付出必有回报的环节,通过证、账、表,细微之处看得到财务会计人员的辛苦,工作态度,耐心和细心,就是在业务工作上,要让自己的时间倾斜一些、基础打得牢固一些、会计资料精致讲究一些。还有一些具体的想法做法,写出来,在今后的日子里,也为自己指一个方向。

1.与领导沟通,解铃还需系铃人,借力于领导,以端正的工作态度,以合法合规的底线思维,以为单位服务的大局意识,达成共识;与同事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方式,学会说话,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尽可能好言好语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提交给领导解决。

2.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工协作,尽可能工作时间解决问题,不把工作带回家中;需要加班,就从心理上安慰自己早干完早省心,尽心尽力就好了。

3.寻求良师益友,上级、同行、财务、审计岗位的,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在同行中培养知心朋友、大家都处在水深火热中,相互鼓励,从心理上求得平衡。

4.在一些会计论坛吐槽,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发现大家都一样,甚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5.转变精力,倾注于家庭和孩子的教育,认识到家庭对自己的重大意义,孩子教育的成功能带来想象不到的喜悦和幸福。

6.重视饮食健康、营养搭配、加强体育锻炼、适度运动,生活平衡。

7.培养业余爱好。

8.尽力而为,活出自己的精彩,走自己的路;不必苛求完美,学会放下,平常心对待工作,干一天财务会计工作就干好一天,不干就重新开始,凡事尽力不后悔。

三、结语

其实,压力无处不在,只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才能真正的化解压力于无形,因此,财务会计的同行们,任何时候,都别忘了,修身养性吧,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

作者:朱枫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实战技能训练部

会计论文:内部控制体系管理会计论文

一、内部控制体系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体系与管理会计具有相同的产生基础

管理会计源于现代管理学,是会计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的有机结合,是管理学理论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以服务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为自身目的。而内部控制则是源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经营者和所有者分离的现状,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自身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起合理的自我审查、制约、调整机制,以防止企业内部滋生出营私舞弊的现象,影响企业发展。从内部控制体系与管理会计的产生基础和目的上来看,两者都源自于企业对于内部管理的需求,具有相同的产生基础。

(二)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具有一致的目标

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虽然管理会计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分析与评价,即以将企业的运营价值化管理,侧重点是为企业提供有用的财务管理信息;内部控制是企业的内部制衡机制,旨在帮助企业资产、信息等方面的安全,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但实际上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的目标都是为了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两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三)内部控制和管理会计在内容和方法上具有相通性

内部控制和管理会计都是以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依据,以提升企业效益为根本目标。其中内部控制包含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财产保护控制、授权审批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运营分析控制、预算控制等,管理会计的内容忽然方法包括考核、预测、控制等,虽然两者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是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在许多方面都相互渗透,因而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具有相通性。

二、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运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现代经济体制的变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在会计制度和管理制度上的不断变革,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交叉、联系越来越紧密,只有各部门相互配合,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在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中,会计与管理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于管理会计不仅仅是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核算,还要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管理,为企业经营做出预测、评价等。因而,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因而管理会计工作的进行需要内部控制体系的支持,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管理会计数据获得比较困难,从而影响管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只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完善,才能保证管理会计工作顺利进行,才能使企业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也需要管理会计的支撑,将管理会计的方法运用于内部控制的实践当中,能使得内部控制机制更加完善,工作效率更加高效。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但是大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都还在制度建立阶段,管理会计是一种能有效提升内部控制效力的重要手段。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体系的相互融合能够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将管理会计运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将企业内部控制切实落实到企业的运营实践中,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完善,两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完善的控制机制的构建,更有利于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能够切实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

三、内部控制体系下管理会计的应用建议

(一)将成本性态分析应用于成本控制

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析方法,在成本性态分析中将成本分为混合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它是通过研究业务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来对业务量变动对成本变动的影响加以把握。将成本性态分析应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成本控制,能够有效帮助企业从数量上掌握业务量和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企业潜能,使企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将CVP分析应用于全面预算和成本控制

CVP分析作为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实质上是一种研究企业业务量、成本及利润之间的变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它通过揭示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变动成本、利润、销售额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来为企业提供决策、规划、预测等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可以利用CVP分析进行盈亏临界点预测、利润预算编制、目标利润规划,对保证目标利润实现所需要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进行预测,从而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从而控制目标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三)将经济批量模型和ABC分类法应用于资产管理控制

所谓经济批量是指使企业的存货相关成本最低的每批次生产数量或者购进数量。将经济批量模型应用于企业存货控制的成本控制当中,通过对缺货成本、寻获取的成本和仓库管理成本等相关成本的分析计算,用经济批量模型的方法来决定进货的批次,从而有效降低成本。ABC分类法即按照相关标准将企业存货按照ABC进行等级分类,从而对存货进行重点管理。这样有利于企业在存货较多的情况下分清主次,对存货进行合理高效管理。

(四)将责任会计运用于企业内部控制

责任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责任预算、设立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考评等,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建立在管理阶层,这容易导致企业无法有效的对非重大风险进行合理预防、无法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等弊端。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运用责任会计制度,能够使工作人员权责明确、统一,有效提升员工积极性,从而使企业效益得到提升。

(五)将货币时间价值应用于对外投资控制

货币时间价值理论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理论,在货币时间价值理论中,资金在不同时间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因而,价值比较必须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折合为同一的时间点的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企业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将货币时间价值引入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中,有利于企业在做出对外投资决策时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对投资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进行企业投资评估,降低对外投资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在当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有效的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作者:钟萍 单位:泸州市兴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会计论文: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概述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在企业中承担经济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考评等职能。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会计岗位职责主要包括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分及完全成本区分测算、本量利分析评价、经营预测分析、短期决策分析、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全面预算工作、成本控制、考核及评价等。能力要求主要有成本性态分析能力;变动成本法及完全成本法损益计算和应用;保本分析法及保利分析法应用;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资金预测等分析能力;新产品投产决策、亏损产品处理决策、零部件决策、定价决策等短期决策方案;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实际应用;财务预算工作组织;标准成本制定、成本差异计算分析、成本账务处理方法;业绩评价指标设计等。

(二)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会计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会计人才做支撑,顶尖的会计队伍有利于推进会计改革和会计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加上国家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更高的水平,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强化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实现我国会计事业跨越式的发展。第二,会计工作时经济管理的必要工具,管理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在经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的目标,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下,所以关于会计人才建设成为了我国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是推动会计行业甚至是整体经济水平发展的必要趋势,只有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了经济管理活动的需要,做到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和参与管理等要求,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在我国的会计人才结构中,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会计队伍人才水平结构不合理,初级以下的会计人员所占比重过大,中级人才长期严重短缺,高级会计人员更是匮乏。据统计,我国目前会计从业人员总数高达1450万人,而初级以下从业人员就有1010万人,差不多占据了我国会计人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这足以体现出我国会计人才结构及其不合理的现象,而目前我国的国情是经济总量大,需要巨大的会计队伍,所以失衡的会计人才结构很难满足这样的需求。

(二)管理会计人才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虽然我国的管理会计人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基本上还停留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基础教育方面,对于现今的教育理念,还是极度缺乏的,更谈不上对会计电算化等理念的熟知,这就使得我国会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达不到现代化管理人才建设的需求,缺乏创新型人才。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该要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时代需要,提高管理会计人才的整体素质,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三)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形势日益复杂,这就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极大提高,管理会计人才的整体素质不仅仅是学历上的高低,还有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据统计,我国中高级管理会计人才比重仅仅占百分之十左右,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中高级管理会计人才还处于长期空白的状态,现代化的人才不能只是算清楚账,还需要参与管理,为单位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四)管理会计人才考评机制不健全

会计人才评价是会计工作的重要一步,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考评方式主要是职称考评,把会计人才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类别。对于不同的地区,会计考评工作也不相同,许多地方都出现了重视学历轻视能力的现象,这就导致了真正有实力的会计人员得不到重视,从而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更严重的是,我国目前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主要重点是在重要部门和大中型企业单位,对于那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管理会计人才考核不加以重视,基层中有经验的管理会计人才得不到重视和晋升的机会,也会降低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基层单位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五)人才流通机制不健全

我国还处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相对落后的阶段,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使得管理会计人才的流通不畅,在许多的企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缺少有序的流动,会计人员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

三、关于强化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的责任感

我国颁布的《规划》中指出,我国要在2020年造就一批素质较高、乐于奉献和富于创新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要确立我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竞争优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基础。《规划》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我国国情,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所以,管理会计人才要主动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参与单位的管理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工作,在认真完成自己本分工作的同时,推动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二)立足国家战略,强化管理会计人才建设

每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都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在管理会计人才工作中,企事业单位应该要加强对国家战略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内涵,加大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会计工作管理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强化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会计行业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求,在面对日益激烈化竞争的今天,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三)认清形势,加快管理会计人才建设

我们应该要加强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理解,在统筹兼顾的同时提高对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提升各级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的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精尖人才,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团队,促进企业向现代化的步伐迈进,从而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障国家安全。

(四)完善奖惩考评机制,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提高良好的环境

惩奖考评机制有利于完善管理会计人才考核,考评机制要求把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提高,严格规范会计从业者的入行标准,实现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将初级、中级和高级人才比例合理规划,使得各级管理人才之间相互衔接,提高信息流通的速度,从而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层级结构的科学性。在实行考评的过程中,应该要把会计人才能力和学历相结合,选拔出高精尖人才,对其加以奖励,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对违法违规的会计人员加以惩罚,规范会计人才管理。

(五)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的管理会计人才水平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中高级人才缺乏、管理会计人才流通不畅等现状,我们必须要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按照现实需要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制定可行的计划,为管理会计人才提供培训的机构,并鼓励会计人才进行各项培训,从而提高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技能。优化晋升机制,对于优秀的会计人员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根据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不同分配职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者: 苏志刚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会计论文:阿米巴模式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1阿米巴经营模式的相关概述

阿米巴模式最早是由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来的。他通过使用阿米巴管理模式让自己创办的两家企业都发展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他在运用阿米巴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强调建立一种爱人的企业文化,鼓励每一个员工都要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和考虑问题。根据稻盛和夫的观点,企业的管理手段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工序来把整个供应链分成一个个小的单元,并把它们称之为阿米巴。在阿米巴经营模式下,企业的经营权完全委托给各个阿米巴管理者,进而激发出企业其他员工的生产潜能。企业可以让每一个阿米巴都模拟实际的市场交易来进行半成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有利于真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在阿米巴模式下,企业的定单管理体系应该以市场价格作为基本导向,尽可能的降低每一个阿米巴的生产成本,让每一个部门自己的附加值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这种经营模式可以让每一个生产线上的员工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在此生产方式下,企业不应该在企业内部设立多个佣金率,而是应该让每一个阿米巴在进行产品销售的时候,根据一定的售价来计提一定比例的佣金。由于企业的库存商品零售价格是销售部门与制造部门共同协商而定的一个价格,因此,它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无形中推动了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因为阿米巴模式下的企业员工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否则,阿米巴模式无法顺利开展下去。

2基于阿米巴模式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

(1)售价还原成本法

这是一种较为独特的成本方法。过去那种传统的标准成本法主要提供的就是企业成本的历史信息,与实际的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脱节现象,一旦市场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尤其是暴跌的话,企业往往只能做好计提高额的存货跌价准备。而阿米巴模式下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中,则采取了较为独特的售价还原成本法。它认为阿米巴模式下的企业产品成本是动态变化的,员工在产品售价出现波动的时候,会通过多种方法来降低产品成本,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损失。

(2)单位时间核算表

这是阿米巴模式下的独特核算表。它比起传统的企业管理财务报表来说,让企业的单位时间销售额核算真正实施起来。一般来说,单位时间销售额=(售价一购入价一除劳务费之外的经费)除以工作时间。稻盛和夫认为,制造部门不能控制劳务费,因此,它不可以计算在单位时间核算表以内。这种核算方式衡量了企业的阿米巴模式下的生产效率。企业管理者可以清楚的核算出产品成本,同时还可以更为有效的找到合适的成本降低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单位时间核算表来计算出企业的附加价值,这可以有效反映出企业对社会的实际贡献。企业员工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来明白的知道自己所在部门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大小,这样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与成就感。

(3)将资产成本作为经费予以扣除

这里的资产成本主要就是指企业占用资产的机会成本。这里的资产一般指的是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和存货。一旦出现了库存,将由销售部门进行管理,那么,库存所占用的成本就会作为销售部门报表扣除项进行扣除。当然,一些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制造部门的浪费现象,就会在单位时间核算表中把一些闲置产品与原材料余额与资产成本率相乘的得数进行扣除。

3阿米巴模式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基于阿米巴模式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大大增强了自身的成本信息相关性,并通过引入单位时间核算表,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员工的生产效率。同时,阿米巴是对企业整个供应链的细化与分解,企业管理者可以更为清晰的知道每一个环节中阿米巴成本的占比情况,从而有利于做好企业的绩效考核与成本控制工作。但是,阿米巴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仍然有不少缺点存在。它在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会计体系方面有着较大的创新性,但是,它的内部转移价格比较容易引发不同的意见。在理论指导下,阿米巴间的销售收货价格应该是根据订单价格,并由不同的阿米巴管理者共同协商来确定。但是,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很多阿米巴的经营环节时无法来协商统一的价格的,而是由更高一级的阿米巴管理者来决定。如果阿米巴管理者在价格方面稍微出现了偏差,就会引发每一个阿米巴部门的不满与反感,从而让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较大的不良影响,最终会大大降低企业管理者的权威性。此外,阿米巴模式下的业绩评价效果也不是很显著。这是因为阿米巴模式的创立者稻盛和夫不赞成管理者拿较高的工资,因为他抛弃了薪酬激励方面的成果主义。因此,当企业每一个阿米巴自身的经营成果比其他阿米巴更为优越的时候,相关管理者却不能得到更多的奖金。这个时候,管理者获得更多的是精神奖励而不是物质奖励,他们不能由于工资差距而导致关系不和睦。我们中国企业如果也采取这样的激励方式,将有可能丧失很多优秀员工,因为我国企业很多都不是签订的终身劳务合同,员工缺乏安全感与责任感。鉴于以上阿米巴模式的缺点,我们认为,我国企业应该尽快采取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积极应对。首先,我们企业的内部转移价格应该采取基于公允价值的协商制来进行最终的确定。在当前日益活跃的市场竞争中,各种市场交易显得较为频繁而复杂,这个时候的公允价值基本上就等于市场价格,它的可靠性也是最高的。如果企业阿米巴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中的半成品可以在市场上找到市场价格的话,基本上就把这种市场价格作为阿米巴的内部转移价格。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半成品在交易市场上并不够活跃,这个时候只能够在公开交易市场上找到类似的半成品或替代品,并在它们的市场价格基础上进行一个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的估算。但是,如果在公开交易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的话,阿米巴管理者就需要通过共同协商来确定一个合适的内部转移价格。当然,这些阿米巴管理者必须突破阿米巴的内部组织框架体系,从宏观上把握整个转移价格的确定问题。其次,我们还应该采取合适的激励手段与方法。阿米巴模式下的激励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并不是适用。我国企业应该在实施阿米巴经营模式的时候,通过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来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说针对那些刚入职的员工就应该给予物质方面的奖励,以增强他们的稳定感。对于那些具有了一定工作经验与职位的员工来说,我们可以对他们实施精神奖励,让他们增强企业归属感。此外,我们还应该强化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工作,努力让员工真正融入到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当中去,真正做到从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这样,每一个阿米巴员工就会深深体会到自身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价值,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甚至可以培养出管理者的接班人,这样,企业阿米巴就可以帮助员工收获物质与精神双方面的财富。企业通过阿米巴模式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最终取得不菲的经营业绩。

作者:关雪静 单位: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会计论文:铁路运输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一、在铁路运输企业开发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

人力资源会计这个概念的产生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它既包含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会计管理的内容,它的主要目标是给相关企业和外界的有关个人提供企业的人力资源变化信息,使用会计的工作方法,计算和统计企业的人力资源人数,是一种用来计量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二)在铁路运输企业开发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1、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在企业内部管理上,要实现对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等信息的及时反馈,及时掌握对人力资源投资和变更的有关情况,把人力资源的投资支出及时地纳入统计,满足人力资源对信息的管理和控制要求,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人力资源会计。

2、铁路运输企业财务信息运用者的需要

现在是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企业的运营成败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人力资源会计管理的影响,企业的运营者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这就使得人力资源会计能够长期的发展。

二、对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会计资产的确认

铁路运输企业的人力资源能不能对资产进行确认,以及采用怎样的确认方式,是铁路运输企业在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时必须要明确的一个问题。一个企业的资产是指企业本身拥有和能够自由控制和支配的资源,铁路运输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多方面支出都是企业付出的,这些付出都是能够通过货币来计量的,也是能够获取企业预期的效益和收益的,是企业可以自由支配和控制的资源,因此能够被认为是企业的资产。那么,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资产管理都是在管理哪部分人群,使其成为企业的可控制资产。当前来看,铁路运输企业的职工里,高学历、专业性强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仅有很少的一部分,而低学历、专业度不高、从事熟练工种的人占很大的比例,企业把那一部分高学历科技型人才纳入到铁路运输企业的人才库,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和管理,因此,企业就要支付大额的管理和培训费用,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能力。

三、如何在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中运用人力资源会计

(一)铁路运输企业在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铁路运输企业把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支出费用统计到了当期费用中,这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这会导致企业的运行过程出现错乱,领导层的管理出现不当。

2、铁路运输企业把人力资源的支出进行费用化,这样很容易导致人力资源会计完成的财务报告盈亏不实,给企业决策者提供虚假的信息,导致管理层的决策出现错误。

(二)在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中开发人力资源会计的作用

1、能够促进企业每个部门更合理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在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中,实行的是不利于企业各部门领导层和管理者关注其企业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的作法,也就是将人力资源的投资支出直接划为费用的支出。如果引进人力资源会计后,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观,管理者在考核各部门的经济效益时就会加入各部门人力资源的因素,这样就使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最大化。

2、人力资源会计是企业制定经营管理决策的有效方法。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可以提供给企业管理者可靠的人力资源资产以及它的发展变化信息,企业管理者就有了准确的依据可以做出正确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

(三)人力资源会计在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1、铁路运输企业职工的工资由人力资源会计来管理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是存在缺陷的,它把人力资源的价值和职工领取的工资关系有所颠倒,认为工资的折现价值代表了人力资源的价值,企业主要采取工资加奖金的方式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计量,其实质也就是认为铁路运输企业的职工从最开始直到退休或者从企业离职时间的工资总和进行折现后,它的价值就是人力资源的价值。随着现代铁路运输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来强化企业的运营管理。那么,在人力资源会计提供信息的基础上,铁路运输企业怎样能够吸引顶尖人才的加入,同时又能够合理的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可以采用新的机制来管理职工的工资,实行工资由人力资源价值决定的投入法,这种计量方式可以正确地反应人力资源价值和工资的关系。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在形成其当前的知识技能水平时,前期投入的生活物质,健康保险、培训管理等决定了其经济价值的大小。基于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公式:多种投资额分别除以相对应的回收期之和就是等于年薪。例如,一位年龄50岁的铁路高级管理人员,能够获得企业对他的预计健康保险和各种生活物资投资各20万,知识培训管理的支出18万元。在退休之前这些生活物资、健康保险的支出会继续发挥效应,所以把回收期定为10年,而专业知识的管理培训支出,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其周期也是随着变化的,假定3年为回收期。根据公式计算,这位铁路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年薪为(20/10)+(20/10)+(18/3)=10万元。

2、铁路运输企业职工的人员流失由人力资源会计来管理

许多刚毕业的高校学生和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型人才对工作岗位的要求比较高,为了求得更好的发展前途,他们会选择从铁路运输企业离职,这就导致企业员工人员数量的严重流失,可是企业又缺少一种固定的标准去衡量这种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加之铁路运输企业有没有其他的制约措施用来规定,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引进人力资源会计的方式,一方面能够给管理者提供人员大量流失带来的经济,另一方面提供的这些可靠信息,便于管理者借鉴参考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制约和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比如,一名高校的本科学生,在一个铁路运输企业已经工作有五年的时间,因为不太满意现在的福利待遇而已经离职,而该大学生因为离职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能够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资料表现出来。假设这个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价值的余额为5万元,他相应地就给企业造成了5万元的经济损失,该学生在离职的时候应向企业做出赔偿,否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拒绝办理其离职手续。由此可看出,人员流失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力资源会计的控制。

四、如何进行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

(一)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进行核算

把“人力资产”科目设置在一级科目中,用来主要核算各类人力资产的原价,这和工业会计中的“固定资产”有些相似。用该科目综合把人力资源的投资增减变动情况表现出来。因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而带来的人力资产价值,主要包括新增员工的投资成本,这些人力资源的增加由借方由反映出来;而职工因为离职、退休、调离、发生意外事故减少的人力资产主要由贷方来反映;人力资产的历史成本或重置成本通过余额来表现。运用人力资产的项目,可以把“科技型人力资产”、“管理型人力资产”具体的子科目设置在里面。

(二)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核算

把“人力资源成本”科目设置在一级科目中,主要用来核算铁路运输企业在新增职工开发方面所投资的实际费用支出,以及各项结转成本,结合铁路运输企业的实际发展,设置“培训课程”“工资计算”等子科目。

(三)对人力资产摊销进行核算

1、设置人力资产摊销年限: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合同年限,就是指员工在铁路运输企业准备服务的预期年限,也称为取得成本的摊销年限。二是开发成本的摊销年限,根据企业员工在培训后预期准备的服务期限来确定。

2、结算人力资源摊销率:可以运用一个公式:1/预计摊销年限100%,人力资产摊销额=人力资产原始成本人力资产摊销率;用这个公式能够简洁计算人力资源摊销额。铁路运输企业可通过比对固定资产折旧率的办法,对人力资产的个别、分类、综合摊销率进行确定。

3、分录企业人力资产摊销:借方包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售出费用),贷方包括(人力资产累计摊销)。

(四)对人力资源的权效力分配进行核算

铁路运输企业的职工作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有其相应享有的权益,这称为人力资源权益。主要有:国家规定的人力资源权益,就是国家明确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如职工工资、培训经费、保险费等的人力资源权益。把“应付职工利润”设置在一级科目“应付利润”中。

(五)人力资源会计进行的报告

1、对内报告。一方面是货币信息,指铁路运输企业各负责中心的人力资源价值,另一方面是非货币信息,就是指企业当前的人力资源构成、运用、分配。

2、对外报告。一部分内容是把企业的人力资产情况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项下单独列出来。另一部分是。把从动态和静态方面详细揭示的人力资源状况列在附注中。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我国现阶段,尤其是在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会计问题不管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际运用中,都处于不完善的起步阶段。由于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人们观念的转换更新,运行机制的改进,人力资源会计逐渐被人们了解和接受。

作者:周焕 单位:广东三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三水机务段

会计论文:税务问题分析企业会计论文

一、企业会计工作中常见的税务问题分析

1.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人员是企业税务工作的核心,更是左右税务工作质量的主体,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税务制度的不断改进,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应进行不断的提升,同时还要在综合素质,如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提高,这样才能满足当前企业税务工作的要求。但是,就当前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来看,整体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自身所掌握的会计知识陈旧、职业道德水平不高、敬业精神不强、职业判断力较差等,从而对企业的税务工作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税务的风险问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依法纳税,主要结合税收政策的相关要求执行纳税义务。但是,当今一些企业却由于对税收政策了解不够透彻,使得企业税务工作出现诸多问题,从而导致企业遭受到税务部门的罚款,从而造成额外的支出,给企业的经济带来一定的负担,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税务风险。

二、企业会计工作中常见税务问题的改进对策

1.加强调账管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税收会计核算出现混乱的现象,尤其是在征管工作中,税务会计核算将会直接影响到征管的工作质量,导致税务问题的发生,对此,笔者建议应加强调账管理。一是应对当前调账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对调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同时结合税务制度标准的更新,适当的调整调账管理工作,以保障调账管理实施的有效性。二是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税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并将企业纳税的监督工作以及调账指导全面融入到征管程序中,不断完善征管程序,同时也要重视对企业会计税务的调账管理,可以适当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针对调账管理开发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不仅能够提高调账管理的效率,同时对提高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等也有着极大的作用。三是税法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企业税务工作的奖罚制度,以此来对调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起到激励的作用,推动企业税务调账管理走向规范化的路线。

2.积极吸纳税务稽查建议,完善企业各项税务工作。通过以上对当前企业会计工作中常见的税务问题分析了解到,由于受到税务稽查的影响,一些企业的会计工作税务问题频繁发生,并不能得到正确的指导,对此,笔者建议应积极吸纳税务稽查的建议,并不断完善企业各项税务工作。一是应加强企业自身纳税风险的检查工作,企业会计人员应定期对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等进行核查,了解其是否存在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将企业税务工作的问题有效排除。二是要积极吸纳税务稽查的建议,税务稽查机关在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过程中,在一定情况下需要对企业纳税进行指导,尤其是在发现企业存在纳税问题时,通过正确的指导来帮助企业解决纳税问题。三是企业应积极做好与税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与税务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在开展企业税务工作的过程中,尽量多的去参考税务部门提出的指导建议,从而保障企业税务工作的高效性。

3.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对企业税务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应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结合当前对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培训工作(如图所示)。一是加大岗位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来丰富会计人员的财务知识,尤其是在新会计准则以及税务制度新政策出台之后,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专业的会计财务知识,同时要培养会计人员能够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税务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等。二是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对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仅要注重会计人员的会计财务专业知识,更要注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培养,如,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以此来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提高企业会计的工作质量。另外,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律培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以此来保证自身行为的合法性。三是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体系。每个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特性等都有所差异,为了提升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应不断对会计岗位职责体系进行完善,而且,还要将其与企业会计人员的岗位绩效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够根据对企业会计的工作情况来确定会计人员的薪资情况,有效激发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会计财务的工作效率。

4.加强税务风险的防范。通过以上对企业会计工作中常见的税务问题分析了解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面对一定的税务风险问题,给企业经济带来一定的威胁,为了避免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笔者建议应不断加强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一是应对企业各项往来账目进行清查,尤其是对各项凭据的核对,确保企业各项往来账目的准确性。二是企业要自觉的对税务机关进行申报纳税,一方面要保证申报纳税的及时性,另一方面要确保申报纳税的正确性,避免因纳税过程的错误而导致企业出现税务风险。三是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企业自身的纳税信用等级,这样才能在税务机关享有对信用等级高的纳税人员的奖励政策,不仅可以有效规避企业税务风险,同时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一定作用。

作者:陈文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