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9 05:45: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社会调查法是落实这一理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该法,本文按照社会调查法的程序一步步分析了社会调查法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社会调查法 人文地理 运用
在现行的江苏高考政策下,高中地理教学如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学科就会被学生归入副科行列,仅仅是为了应付会考才学习,新课标的种种要求和理念将很难得以贯彻落实。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施中,始终在探讨如何能让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地理学科有新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地理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形成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第三条基本理)。结合教材的特点:地理2“以人文地理内容为主,包括人口与城市、工农业区位因素等经典内容”。它表达的就是我们身边的地理。在必修2的人文地理的教学中充分地理社会调查法,效果显著。
社会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是人文学科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一般程序为:选题阶段;准备阶段(准备调查内容、准备调查工具、准备调查对象);调查阶段(收集资料,实施调查);分析阶段(审核、整理、统计、分析);总结阶段(调查报告)。在地理教学中对各个程序结合教材、课时安排及学生、学校所在地实际,进行选择。
一、选题阶段
好的选题是社会调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高一学生多数从未进行过社会调查活动,因此开始进行选题时会较困惑,往往题目大而空或不能阐释地理理论,教师就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必修2的“活动”有很好的社会调查建议,教师可让学生参考,但是针对我们学生的特点和时间的局限性。在选题时要注意几个原则:
重要性和目的性――想要通过调查解决什么问题?能否对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较好的诠释?如:《苏州外来人口调查》,能较好反映我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迁移理论。
可行性――选择的课题既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具体实际,同时还要易操作。选题不要追求大、全,要易切人。如工业区位因素调查中,我们就只是选了日常接触较多的商场、超市及苏州的一些专业市场中较特出商品。趣味性――高一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着根深蒂固的副科概念。如果我们的选题不能抓住他们的关注热点,特别是在最初实行的调查阶段,这一活动很可能难以得到落实。我在必修2教学中作的第一个小社会调查是:你家庭不同辈分的兄弟姐妹的人数。题目很小、很易操作,结论却很能说明我国人口模式的变化。
二、准备阶段
课题明确后,进入准备阶段,准备充分与否关系到调查能否得以设施。此阶段要做以下几个工作:
“确定谁去调查”:明确调查者是独立还是合作,高中阶段因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培养合作精神的课程理念,通常采用小组合作调查,小组的组成根据课题的要求,本着自愿的原则组合,人数不要太多,通常以4-6人为佳,同时一定要在准备阶段明确各人的分工和具体任务,防止出现小组内部扯皮现象的发生。如在苏州房价调查活动中,按学生居住区域进行相应组合。
“向谁调查、调查什么?”:紧扣选定的主题明确调查的对象,如苏州外来人口的调查中,外来人口包含新苏州人(已在苏州安家)、外来打工人员、外籍来苏工作人员。调查内容则是要参照相关资料,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拟定提纲对所有提出的问题和项目加以精选,分别轻重缓急,使其系统、完整。如东西山柑橘业发展的思考,要对东西山的柑橘业历史和现状提出数据层面上的调查,又要提出发展方向等深层次的问题。
“怎样调查?”:根据调查内容确定调查方法。社会调查的方法许多种,常见的有问卷法――设计调查问卷,高中阶段的调查问卷设计要简单明了。不能让问卷太过复杂化,以免在调查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干扰调查的主题。如苏州外来人口的调查问卷中学生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您的家乡;2,您的年龄段;3,您来苏的时间;4,您的收入段;5,您想在苏州长期居住吗?6,您对苏州较为满意的方面有;7,您对苏州不满意的有。虽然只有几个小选择题,但却包含了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对迁出迁入的影响、苏州面临的人口问题和城市问题等知识点。文献法――日益发达和普及的英特网及苏州众多的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图书馆为文献法提供了最为便捷的调查基础。如苏州市区的面积和形态的变化,学生从网络和图书馆收集了从平江府图到苏州未来五年的发展图。访问法一通过与特定的对象(可以是某些方面的专家也可以是经历了许多地理历史事件的老者又或是某一地理事件的经历者)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选择好观察的时间和地点,看其是否具有代表性、可观察性。如苏城交通状况调查,选择的时间为工作日几个时间段、周末,地点为主要商业区(观前、石路)、主要学校区、几条主要的公交线路等。
三、调查阶段
作为社会调查最主要阶段,它是对我们先期准备工作的最有效的检验,同时又是对我们的学生能力考验和培养。
协调好时间的安排:高中学习时间紧。在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时首先要和班主任说明调查大概安排,同时一定以家校的形式告知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多数调查时间尽量安排在研究性学习时间,同时让学生学会用平时有意识收集一些有用的地理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调查注意事项:作问卷调查和访谈时衣着要得体、态度要诚恳、语言表达要清晰有礼。如遇到麻烦的事和人要耐心、尽最大可能获取第一手资料。
发挥小组的力量:调查小组相互间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要彼此帮助。遇到问题依靠集体的力量。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沟通和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协调事务。时刻保持与指导老师的联系,学会运用社会力量帮助自己。
所有的户外的调查要注意安全,特别在进行交通状况、水污染等调查时,要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人。
四、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阶段
本阶段根据课题的特点进行小组整理,包括数据的汇总、图表对比、问题归类,注意调查的第一手资料的保管。分析时可以参考课本的知识体系或寻求老师的帮助。
五、展示和评价阶段
调查结果的展现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小论文、小简图或是课堂论证。对于一些具有新颖的观点的小论文推荐参赛。同时老师对于学生收集的资料和相关结论整理可作为日后的地理教学的资源库。
评价的方式和结论是我们社会调查得以长期坚持的关键。学生非常注重老师对其具体的评价,教师千万不能以好、一般等含糊的字眼评价。根据新课标的第五条课程理念“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结合陈澄教授对探究学习评价要求(如下表)设计相关的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的表格,建立学生研究学习档案。并将评价结果计入平时成绩。教师还可通过家校平台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能力的提高,亦可与班主任协调,将在社会调查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的能力写入学生报告册或在学校组织一定形式社会调查成果汇报展。以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通过社会调查这一学习方法,我们做到了新课标对学生关于“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求。同时学生基本具有了一定的地理素养,在我的地理课堂中经常会有学生用他所看到、所听到的来证明和解释地理理论,真正体会到地理无处不在,地理无处不用。
【摘 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笔者在“人文地理” 教学中,融入了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锻炼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实践研究;文字表述;团队协作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人文地理教学 改革 实践
在高等师范学校地理科学专业中,“人文地理学”是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是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空间组织和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广义的人文地理学还包括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涉及人口问题、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行为等重大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愈加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方面,地位日益凸显。
“人文地理学”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实践应用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在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专题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人文地理教学设计
突破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模式,设计了三大板块。除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讲授外,特别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
1.课题讲授
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讲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课堂讨论
包括两部分内容: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各分支教学中的应用;②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地理现象。
3.实践活动
通过调研的方式,包括观察、考察、问卷调查等,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人文地理”讨论课的设计
1.专题讨论――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在各分支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地理学[1]前三个章节主要讲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且贯穿于后面的各分支章节,具有以线带面的知识结构体系特点。各分支内容讲授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分支章节:人口、农业、工业、聚落、语言、宗教、旅游、政治、人类行为。每个小组运用已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通过组内讨论,分析各人文地理现象的起源与分布(文化区)、迁移与传播(文化扩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景观表现(文化景观)等。
讲授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提问质疑的角色,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人文地理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也得以升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宗教地理学这一分支章节时,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教师列出如下讨论提纲(表1),采用启发提问式教学,既打破了为讲宗教而讲宗教的课堂枯燥乏味的尴尬,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人文地理现象。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尤其如此,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在解决人地矛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例如目前人类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人口众多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甚至全球政局变动等,人文地理学都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文地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挖掘与社会经济、日常生活等密切相关的人文地理现象,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课堂讨论,并予以点评。达到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知识、开拓思路的教学目的。
该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难易适中,同时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予以适当提示。由于这类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运用、整合人文地理概念和理论的重要途径。表2列出了部分讨论主题。
三、人文地理实践教学活动设计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实践教学是观察、认识、研究人文地理事象的重要手段,是人文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深化地理知识、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具体模式有观察、考察、社会调查等。高师人文地理实践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确定合适的实践调研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首先,课题的难易程度应在学生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既要达到深化课堂内容的目的,又能保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其次,选题要密切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应用性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把钥匙。因此选题应侧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次,选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当前热点问题、教材内容及以往经验提供若干可供选择的实践调研课题,此外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并帮助学生进行可行性论证,集思广益,扩大学生选题范围,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2.做好实践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做的是否充分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一般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动员、收集相关资料、编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等环节。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其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积极、严谨的学习态度,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保证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实践教学前还应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对目的地的自然、人文、社会地理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编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提供背景资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应包括实践教学任务、路线、范围、实施方案等内容,以便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调研资料的后期整理
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并初步具备一定的地理科研能力。调研资料后期整理三部曲:建立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空间表达、撰写调研报告。针对研究目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软件如EXCEL、SPSS、ARCGIS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空间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制图,并将数字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进一步归纳人文事象的时空变化规律,撰写调研报告。
4.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及时评价实践教学效果,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实践教学效果评定应包括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为此构建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体系包括三大板块:一是专家点评,即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同学针对调研内容、方法、结论等现场演讲,由3~5名教师组成专家团进行点评;二是选出优秀调研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补充、修改,撰写成科研论文,在相关杂志发表;三是依据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等因素综合评定每位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此外,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例如,结合经济地理部分的学习内容,确定了“三峡广场与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结构比较分析──以零售业业态为例”的调研课题。根据调研内容和目的,确定以走访式调研方法为主,通过对两个地区商业空间分布和发展态势,确定调研范围和路线,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和撰写报告采取小组分工与协作的组织方式。
通过调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三峡广场与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行业结构趋同度高;②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层次结构高于三峡广场商圈;③级差等级地租对两商圈商业业态空间分布产生显著影响,从商圈核心向外围出现:百货商店、专卖店――超市、专卖店、小型商店――便利店、一价店、仓储超市的业态变化特征;④三峡广场应根据级差等级地租进行商业业态空间结构调整;⑤解放碑商圈有条件发展为大型购物中心。以上结论对两大商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人文地理学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是对传统人文地理教学的重要补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整个过程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独立钻研、语言表达、科学研究、团结协作的综合素质。
一、人文地理试题的特征
人文地理试题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口、城市、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图表为支撑,考查人文地理主干知识,考查考生运用图表、数据解题的能力及对地理信息的采集、整理、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人文地理试题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域分异的科学,以区域为研究核心。人文地理试题常以微观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内重要的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求考生能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来分析或评价某一区域环境中的人类生产活动的合理性。
2.综合性
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决定了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地理学不限于研究地球表面中的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地球表面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地研究,着重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故人文地理试题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3.探索性
地理学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也就是说,学习地理是奔着解决我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或将要遇到的问题去的,作为考查地理知识和地理素养的人文地理试题必然具有探索性的特征。
4.开放性
地理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其目标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培育家国情怀,拓展全球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法认识、理解、解释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具备地理实践能力,为未来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开放的人文地理试题能全面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科学的人地观、发展观,是否具备辩证分析问题、科学合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人文地理试题的开放性越来越明显。
二、人文地理试题的解题策略
1.科学建模
人文地理学虽然知识点多、散,但人文地理内容“形散而神不散”,可以通过建模的形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我们在学习鲁尔工业区时,要详细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类型、支撑其发展的基础、兴起衰落的原因、整治的措施,整理出一套有关鲁尔工业区的模型。我们还要将鲁尔工业区模型进行补充、修正,以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工业区模型。我们还可针对某类试题,建立答题模型。一个完整的答题模型包括四部分:标题、适用条件、答题要点、备注。
2.精准套模(套用模型),巧妙用模、验模
完成各类问题的建模只是完成了基础性工作,要想在人文地理试题上获得高分还得精准地分析背景材料和巧妙地运用模型。
一道人文地理试题一般由背景材料、图形、设问三部分组成。在做题时,我们一般分四个步骤进行,下面以2016年高考江苏省地理试卷第28题第(1)题为例(试题略),简述套模、用模方法。
第一步,粗读材料、细审设问。拿到试题时,要快速、粗略地浏览所给材料和图形,知道材料和图形描述的是攀枝花城市转型的地理现象。然后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分析每一个设问,从设问中剥离出所考查的知识点,思考可套用的模型。第(1)题设问有两个。一个是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钢城”顾名思义攀枝花的工业以钢铁产业为中心,故可将设问归为传统工业发展的条件。另一个是攀枝花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攀枝花作为老工业基地,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单一和发展中没有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该设问可以归为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第二步,依据模型要点细嚼材料,提取有用信息。根据第一步对第(1)题设问的分析可知,本题要用到两个模型。第一个模型要点为位置、交通、市场、能源、钢铁原料、水源、科技、劳动力、政策、产业基础等。第二个模型要点为产业结构单一、钢铁过剩、资源短缺、煤炭地位下降、技术冲击、环境问题突出、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等。
第三步,整理答题要点,并作修订检查。在整理语言要点时,要将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用针对性和专业性强、逻辑性和层次性分明、条理清晰的简洁语言表达出来。要点间要相互补充,以形成完整的答案。
第四步,书写答案。要求字迹清楚,分点作答。
以上四个步骤中,第一步实际上就是通过细审设问来套模,第二、三步就是用模、验模的过程。
在解答人文地理试题时按上述步骤和方法能有效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但要娴熟地运用此方法还需多加练习。
摘要: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流行的不同版本多种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进行分析,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及结构,将教材归纳成理论分析型、总论分论型、概括论述型3种类型。从教材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学术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其特点及不足之处。从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版本更新、表现形式、学术规范、配套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思路体系。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材版本;教材评价;编写思路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不同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在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地理学的教育,有助于丰富其科学认知,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更好发挥人文地理学在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版了一系列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学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国外同类教材相比,教材在内容、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伴随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探讨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编写问题,对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李同升和赵荣曾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改革思路;王富喜等对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有见地的设想;汤茂林对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作了诸多评析,对国内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试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的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进行分析,从教材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学术规范等方面指出其优缺点所在,提出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设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类型
笔者所收集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共7种,分别出版于1991~2013年。这些教材在不同时期被我国各个大学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广泛采用,分析教材的结构和体系,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
(一)理论分析型
这类教材以王恩涌编写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为代表,教材体系以文化和文化景观分析为主线,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结构比较相似。教材结构借鉴Terry G・J的《The Human Mosaic:A Thematic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对地理文化现象都是从文化区、文化的起源与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分明。2012年出版的由顾朝林编写的《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相似,侧重理论分析、方法介绍。
(二)总论分论型
这种教材早期以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和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为代表,后期以赵荣的《人文地理学》和陆林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教材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形式。在教材前面的总论部分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在后面分论部分介绍人口、城市、政治、文化、旅游、农业、工业等属于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内容。
(三)概括论述型
这类教材以陈慧琳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已出版第三版。教材内容比较简明,在逻辑结构安排上,把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于人地关系的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各个研究对象设置章节,最后探讨人地关系的时间、空间演变,研究各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把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内容上升地理学的学科高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让读者不再感觉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是各分支学科的简单堆砌组合,这是与总论分论型概论教材最大的不同。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特点及不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的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教材体系内容上,过去的人文地理学教材重点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和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新近出版的教材则摆脱了这一传统,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基础理论设定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体系,各分支学科主要作为实例来验证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主题等。在教材风格上,过去追求教材内容的广而全,新近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越来越重视从基本概念、理论方面塑造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形象,着重介绍人文地理的新视角、新进展以及应用价值。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我国人文地理发展水平和教材编写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在教材体系上,大多数教材没有建立起起既符台教材特点,又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文地理研究内容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基础理论,以及被学术界公认的逻辑结构,使人文地理学缺乏统一、完整的学科形象。
在基本理论、研究主题方面,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存在分歧。有些教材也多以文化为主线,这一点受到了不少教师的批评。有的人文地理学者认为,人文地理学毕竟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类教材不应该以文化为中心。有些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贯穿始终,但此类教材内容较浅,难度过小。
在时代性上,现有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落后于时展,教材版本更新非常缓慢;教材引用著作较多,论文较少,时代感不强。
在学术规范上,教材普遍大段引用别人的著作却未在文献中注出,只是在章末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编写思路
(一)理想的概论教材框架结构
对于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框架的探讨,王富喜等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建议,认为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可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论以及相应的传统野外调查方法以及随着时展出现GIS、遥感等新技术方法的运用;第四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传统的人地关系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以及新近发展的文化转向和计量转向,女性主义视角等理论;第五部分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历史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六部分为人地关系存在矛盾及其解决手段。
(二)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与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相邻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缺乏统一的、普遍化的方法论体系,基础理论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理论多从其他学科借用而来,或者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理论,这不仅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更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中要注重介绍不同的理论流派,反映最新的理论导向,这也有助于未来青年学生、青年地理学者的成长发展。
(三)案例分析与方法介绍并重
以理论分析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视区域人文地理和部门人文地理实际,教材可以采用区域地理的内容和案例来验证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前者的理解。教材编写中,将案例分析与理论方法介绍有机结合起来来解决这一问题。对每一种社会文化景观现象,应从典型案例分析着手,结合案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总结。
(四)遵守学术规范
规范严格的教材每一章后面都应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论文和著作皆有,新老并重,并在文中进行准确标注。国内李小建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可堪称是地理学教材中遵守学术规范的典范,不仅在章末的参考文献进行准确标注,在章节内文里面也严格注明。树立严格学风是学术的根本,教材对于参考文献的标注理应规范,这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编写配套教材、翻译外国同类教材
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配套教材及翻译的外国同类教材较少,甚至没有。迄今为止,我国所翻译的人文地理学导论教材还是2O世纪8O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J・德伯里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翻译外国优秀教材是当务之急;另外教材编者应结合主教材内容,编写配套相关教学资料等。
四、结语
新世纪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发展,但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教学、研究、出版相互推进。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材和教学的不断更新对一个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人文地理学内容与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时代性。因此,人文地理学教材应不断更新,对于陈旧的教材必须充实新内容和修正旧资料、数据,修编新版本教材,应该将学科理论和实践进展的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学中去,只有这样,人文地理学才会不断发展前进。人文地理学教学在发展,学术研究水平在不断提升,教材的编写者也应当顺应时代步伐,编写出符合教学要求,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优秀教材,这样才有助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有助于地理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简介:周小伍(1988-),男,河南新蔡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地理教育,城市与区域规划。
【摘 要】高中地理由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大模块组成,然而人文地理成了许多同学学习的难点,大家普遍认为人文地理知识点繁多,背诵内容冗杂,有许多知识点不容易理解。在考试中人文地理也成了失分比较大的模块,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那么如何学习人文地理就成了解决高中地理学习难题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地理 人文地理 教学
地理属于高中文科专业,在高考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从历年的高考成绩来看,地理平均得分是最低的,有很多文科生,都是被数学和地理拉低了分数,所以提高数学和地理成绩对于高考考生来说十分重要。在这里我们来讲讲如何提高地理成绩,高中地理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很多人认为自然地理是难点,的确在学习上自然地理是难点,但是在考试中人文地理反而是最大的失分点,那么提高人文地理的得分有利于整个地理成绩的提高。那么人文地理在学习和考试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1.人文地理知识学习容易,活学活用难。人文地理知识都是一些易懂的知识点,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都能听懂,但是在考试中会给出一个全新的地方或事物让同学们去用人文地理知识作答,很多同学都难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人文地理知识点,所以往往在考试时,人文地理都会失掉很多分数。
2.人文地理知识点繁多,难以准确记忆。人文地理是地理中最需要记忆的地方,一个小的人文知识点往往就有许多记忆的地方,所有的人文地理知识相加起来就是特别多的知识点,导致同学们在记忆时,很难将知识点记忆完整,这样在考试时就只有一个印象,很难将知识点答全,导致考试失分。
3.人文地理中有重叠部分,同学难以理解。在不同的知识点里却有相重叠的部分,同学们就会感到很疑惑完全不同的知识点却有知识点重叠,这让许多同学难以理解,从而导致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
4.选择题中,迷惑选项难以排除。在高考地理中有12道选择题,其中人文地理选择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导致很多同学都无法选出正确选项。迷惑选项和正确选项非常相近,一不小心就会选到错误答案,选择题失分会对总体成绩造成巨大的影响。
5.在综合题中,同学们普遍得分都很低。综合题是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结合,多数是简答题,同学们在做综合题时无法正确地去分析题目,在回答时经常答一些无用之话,很难准确精炼的作答。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如何解决上面的问题,从而提高地理成绩呢?
1.多做练习,将知识点在不同的题里运用,锻炼学生能对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同学们才会在遇到新问题时,将所学知识运用正确。当然老师在选题时应该注意所选题目的代表性,没有必要去练一些没有用的题,既浪费时间,又没有练习作用。
2.形成知识网络,与现实相结合,攻克知识点繁多的难题。由于知识点繁多,学生难以准确记忆,这就要求学生要建立一个知识体系来帮助记忆,同时将知识点与现实相结合,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当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后,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而且能够将知识点记忆牢固。
3.对于知识重叠,学生们应该将有重叠的知识点整理在一起,学习其相同和有区别的地方,用对比方法进行记忆。当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意将知识点有重叠的地方提出来进行对比教学,解决同学们的疑惑。
4.选择题得分方法。首先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这样在进行判断时才能有正确的知识依据。其次,学生在作答时应该对题目和选项进行仔细分析,不能粗心大意,因为题目和选项中有很多的迷惑,一不小心就会选到错误的答案。最后,老师应给学生做一些典型选择题并进行分析讲解,把题目中容易出现的陷阱都进行讲解。学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可以将题目中的关键词划出来,对题目中的“绝对”、“错误”、“部分”等关键词进行分析,不能被这些迷惑词所迷惑,这样才能将地理成绩提高。
5.综合题得分低,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那么如何能解决这一问题是地理成绩是否优秀的关键之一。综合题同样要求学生对地理知识有熟练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在作答时,使用正确的知识点。综合题对题目的分析要求十分严格,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审题时要十分认真仔细,抓住的题目的关键词,细心推敲,思考应该运用哪一部分的知识点来作答。其实综合题作答有一定的答题模版,学生应该背熟答题模版,同时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综合题的练习,直到学生能正确运用答题模版到对应的题目。学生在答题综合题时,应该认真分析该题目属于哪种综合体模板,从而选对模板进行作答。
在高中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的学习中,同学和老师应该不断合作,老师在讲解时应该抓住重点,把知识点进行合理的整合,使繁多的知识点更有条理。老师在对人文地理讲解时尽量与实际相结合,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时可以自己建立知识结构,背熟知识点。在综合题答题模板运用时,切记不可乱用,一定要用到与之相对应的题目上去。老师让学生练题时尽量找一些典型题,并进行讲解,学生在练题和老师讲解时不断反思总结,争取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准确地运用到考试中。
学生在考试中一定要认真仔细审题,在做题中注意不要受干扰项干扰,使本应该做对的题目失分。总而言之,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学生在学习时应认真学习知识点,对老师所讲的知识及时复习,如果有不懂的地方马上去问老师,不要让自己有疑问;练题时认真对待,做错的题目在老师讲解时认真听讲,不断反思自己;在考试时仔细分析题目,选择题谨防迷惑选项,做综合题时不要答废话要用准确的知识去作答。
地理属于文科中的理科,是许多文科同学学习的难点科目,有很多同学就是因为地理成绩影响了整体的成绩,所以地理不好的同学应该去不断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绩;地理成绩好的同学需要减少失分率。自然地理,都是一些比较不容易变的定律,如果学生认真学习多练题,会有不错的效果;人文地理看似是死知识只要背就好,但是人文地理反而是考试时最灵活的题,会有变化多端的题目,所以学习人文地理容易,但是考试难。所以要提高地理成绩,就应该将地理知识活学活用,不要太呆板。
地理不仅是一门高考科目,它更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认识世界,自然地理帮我们知道世界的奥秘,自然的神奇;人文地理让我们知道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世界各地的发展及问题,我们如何来解决人类发展中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学习地理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我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摘 要: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条件对城市发展,特别是都城建立和发展具有加速或者延缓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洛阳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年帝都,优越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居“天下之中”的独特优势,“河山拱戴”的战略地形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先天条件;丰厚的中原文化积淀,特别是包容文化的形成、传承和创新,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文化保障。北宋以后,洛阳以及中原地区之所以逐渐衰落,与中国宏观地理格局变迁和人文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成为中国工业重镇,焕发出发展活力,仍然与其地理背景和人文环境关系密切。伴随着改革开放与中原崛起,洛阳学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研究洛阳学,研究千年帝都形成、演化、发展变化规律以及源于洛阳的包容文化,可以较好地阐释为什么全球四大文明发祥地只有中国传统文明在包容文化氛围中传承至今,而且一直具有很大的韧性,具备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支撑这种传承发展能力的包容文化,在中国推动的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载体的新的全球化过程中,特别值得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进一步弘扬,是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的支撑学科。
关键词:洛阳学;包容文化;古都变迁;一带一路;千年帝都;文化自信
近些年,中国学术界相继出现“长城学”“故宫学”“北京学”“长安学”“黄河学”等新兴学科。2010年11月,中国和日本近20位学者在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召开“洛阳学国际研讨会”,共同催生了一门新兴学科――“洛阳学”。洛阳学的提出,不仅为我们全面综合探讨洛阳的历史发展规律问题、当今洛阳城市发展问题以及洛阳人文地理环境的变迁对古代洛阳城市发展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为我们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规律、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包容文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夏商周时期到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先后有13个朝代在洛阳建都,时间跨度达1500多年。洛阳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年帝都,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目前学界对洛阳历史方面的研究,多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分析,而从人文地理角度,特别是把当地的地理环境与传统文化特征紧密相连进行视野更加开阔探讨的成果不多。①本文试图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环境变迁与洛阳城市的兴衰等方面,对洛阳之所以成为千年帝都的原因进行解读,通过分析洛阳城市产生、发展、变迁、兴衰的历史规律,对洛阳学研究提供另一种视角,为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传承创新的方向,为全球化3.0时代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区域发展规律方面的学理支撑,为洛阳市未来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
宜居的自然环境、重要的战略地位、“居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优势,既是古代王朝国都建立的基本前提条件,也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地理环境优势。
1.宜居的自然环境
旧石器时代的伊洛河盆地的气候比较炎热,雨量比较充沛,森林比较茂密,如考古工作者在伊川穆店的旧石器遗址发掘中出土有梅氏犀牛化石;在洛阳凯旋路的旧石器遗址发掘中出土有大象化石。②适宜犀牛、大象等大型动物繁衍生存。虽然洛阳所在地区的气候历史上有过比较明显的波动,但伊洛河盆地长期处于由暖温带南部边缘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特征总体上比较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特别是按照系列考古文献验证,伊洛盆地历史上气候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发生过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正是因为气候条件适宜人类居住与生存繁衍。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伊洛河盆地的农业已经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洛阳水源质优且比较充沛。清洁而足够的水源是影响和制约一个城市特别是一国都城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水源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没有水源的城市难以兴起,也无法延续发展。”③“十三朝古都”洛阳在历史上的兴起、发展、繁荣以及衰败无疑与伊洛河盆地河流网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发源于华山南麓的洛河及其下游的e河、涧水等支流以及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伊河,其河道和水量虽然在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但这些河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水量比较充沛且含沙量少。充足、稳定、优质的水资源,不仅保障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持续与稳定发展,也为洛阳城市的形成,以及洛阳古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中国北方城市比较稀缺的水源保障。
2.“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战略地位
洛阳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过渡带的伊洛河盆地,北靠邙山,南望伏牛、伊阙,东临嵩山,西依秦岭。北边的邙山共有49峰,峰峰相峙,成为洛阳北边阻挡黄河的天然屏障。其中,比较有名有神堤山、景山、首阳山、荆紫山、黛眉山、马头山等。南边的龙门山(又叫伊阙山),西起熊耳,东连嵩山,地势险要。东南边的万安山(又叫玉泉山、大石山)沟壑纵横,地形复杂。西南边的周山(又叫秦山),西承崤山,蜿蜒起伏。洛阳正好处于由东北向的崤山弧形构造带和东西向的秦岭构造带所构成的西高东低、三面丘陵环抱的簸箕形盆地的出口处。中部和东部为伊、洛河冲积平原。黄河横卧于邙山北侧,成为伊洛河盆地的一道天然屏障。伊河、洛河以及清河、磁河、涧河、e河等支流,蜿蜒其间。洛阳周边雄关林立。其中著名的有函谷关、虎牢关、伊阙、轩辕关、大谷关、旋门关、广城关等。这些都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重要地理依托,特别是“河山拱戴”的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成为过去生产力水平较低条件下全国非常难得、比较理想的都城城址。
3.“居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
洛阳素有“天心地胆”“九州腹地”之称,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④据考古发现,夏都斟、“商汤所都”西亳、西周国都王城等都在今天的洛阳。为什么会出现三代均以洛阳为都城这种历史现象呢,用西周周公的话来说就是,“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⑤。在中国古代社会,受交通工具简陋等因素的影响,自古就有“立都必居中土”⑥的传统,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制。“王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总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也”⑦。早在东周时期就有学者指出,“故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⑧。“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⑨。“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⑩。其中“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B11。先秦时期的“天下之中”包括晋南、豫北、豫中、豫西广大地区。B12根据文献记载,西周初年武王、文王营建东都洛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周族发源的岐(周原)和以后定都的丰镐两京都不在天下之中,“周岐镐之域处五岳之外,周公为其于政不均,故东行于洛邑,合诸侯谋,作天子之居”B13。这也就是说,在西周初年人们的认识中,雍州居西岳华山之西,即“天下之中”之外。而洛阳处于黄河流域的中枢,北至幽燕,南逾江淮,西对关陇,东抵黄河中下游平原,道路远近大致差不多。B14在古代历史条件下,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便于周边地区对都城物资供应,而且便于对四面八方的管控。
4.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优势
地处古洛水北岸的洛阳,承东启西、接南连北,是从华北、华东以及中原地区进入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重要通道。早在先秦时期,洛阳就是连接东西南北的节点。殷商时期,洛阳是中原人西进黄土高原的桥头堡。西周时期,是周人东出和东方各路诸侯觐见周天子的必经之路。春秋时期,洛阳处于各个诸侯国举行会盟的重要地方。战国时期,洛阳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陆路从洛阳经虎牢关可以到达东部平原地区,经伊阙可以到达今许昌、南阳等地,经黄河津渡可以进入河北。沿黄河向西可以进入关中地区,向东经伊洛河入黄河,并利用黄河下游的相关水路可以抵达东部、南部、北部等诸多地区。东汉以前,向东主要是利用伊洛河、黄河、济水和鸿沟等进行物资运输。东汉时期,“梁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东泻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B15隋唐时期,随着通济渠的开通,从洛阳经通济渠进入邗沟达到长江流域,经通济渠进入永济渠可以到达今天的京津地区,洛阳成为南北水运的枢纽。洛阳的兴衰与伊洛盆地的河流网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
洛阳不仅是“河图”“洛书”的出现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而且是多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地和包容文化的滥觞地。
1.多种文化交流融合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一直是多民族乃至多国家人士的聚居地。西周开国,即有众多的戎人移居陆浑等地。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佛教传入中国,来自中亚诸国及波斯、印度、日本、新罗等国家的众多人士汇集洛阳,或为使节,或传法,或留学,或经商贸易。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在洛阳建立后,菩提流支、善无畏、金刚智等印度佛学大师或在洛阳译经,或瘗骨洛阳。特别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将首都迁到洛阳,不仅与汉文化成功融合,而且发展出灿烂的佛教文化。龙门石窟作为中外文化、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成为人类文明史中的瑰宝,也是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标志。洛阳现存的众多墓志和实物,记录了中外交流、多民族交流的丰富史实。现在,洛阳仍然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8%,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其中,超过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满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近6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以上。事实上,日本学者倡议建立“洛阳学”,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洛阳与古代日本存在着关键性的联系,对日本的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2.包容文化形成与发展
因为自然环境优越,历史延绵流长,人类活动积淀而成的文化资源丰富,加上洛阳历来贤达云集,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在各方圣贤追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中,既照顾各种流派、学说、思想、观点的独特性,又融会贯通产生了源于各家、又高于各家、引领各家的包容文化。从而使洛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既集东、西、南、北各家文化之大成,又引领新文化、新思想、新风尚之潮流。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画成八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文化之源。作为著名的千年帝都,洛阳传统文化深厚,特别是包容文化的形成与延续,为洛阳提供了能容天下之事、善接天下之客、愿与东西方合作、乐于在合作中共赢、特别讲究“天地人和”的特殊品质。因此,洛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读本。据考证,中华文明首萌于此,中国道学肇始于此,中国儒学渊源于此,中国经学兴盛于此,传统佛学首传于此,中国玄学形成于此,中国理学寻源于此。洛阳还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对中国客家文化影响深远。在洛阳,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精华,构成了华夏历史文明的骨干。
3.经济比较发达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早的农耕地区之一。我国东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洛阳正好处于西部黄土高原和东部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早在新石器时代,伊洛河盆地就有了原始农业。据考古发掘,这里是我国最早种植粟、稻子等农作物的重要区域之一。作为商汤的王都所在地,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商人和商业的滥觞地。西周初年,居住在洛阳的商朝遗民,依然保持着商人经商的传统和以富为贵的旧俗。东周时期,洛邑所在的伊洛盆地盛产水稻、小麦、豆类等,是东周时期重要的粮食产区,并开始成为“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名都,秦汉时期的洛阳已经成为“东贾齐鲁,南贾梁楚”B16的全国性的经济贸易中心。隋唐时期,洛阳已经是人口超过100万、商贾云集、国际贸易发达的国际性大都市,在古丝绸之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达的经济为洛阳成为千年帝都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4.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洛阳在古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东汉时期,汉明帝派遣使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了西汉时期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且首次将丝绸之路延伸到了欧洲的大秦(罗马帝国)。此后,中西民间贸易大开,正如《后汉书・西域传》所描绘的那样:“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这是完整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即从东汉时洛阳出发,最西端到达当时的欧洲罗马帝国。而丝绸之路首次将罗马帝国和中国连结在了一起,有效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局动荡,但对外经济交流一直没有中断。据《三国志・魏书・鲁暇传》记载:当时的洛阳依旧是“商贾胡貊,天下四会”。据《隋书・裴矩传》记载,隋炀帝曾下令在洛阳“三市点肆符设帷帐,盛列酒席,遣掌番率蛮夷与民贸易”。唐代,仅客居在洛阳的外商就有上万家。其中,阿拉伯、波斯等国的“胡商”最为活跃。可见,当时的洛阳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经济贸易交流大都会。
【摘要】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与变化,以及社会人类活动的地域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门学科。当前环境下,有多项教研资料表明,于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法,可通过多维角度分析和探讨教学重难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且还可增强教学效率与学生人文地理知识实际运用能力,教学效果良好。本文主要从现阶段我国人文地理教学现状及其主要问题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人文地理 同课异构 教学 应用
一般来讲,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础理论为“人地关系”,内容涉及面较广,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加学生人文地理学科知识积累,拓宽视野,培养和发展其探索精神与唯物论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许多教育机构的人文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理念与课堂设计落后、教学目标偏移、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问题,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现论述如下。
1 依据人文地理学特点,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从本质上来讲,人文地理知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时代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生改变的,所以该学科的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也需因势而变。同时,从人文地理教学来看,其教学目标主要为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两方面内容,故其教学目标的设计也许及时转变。
当前环境下,教师在人文地理实际课堂教学中需依据该学科特点,科学设计或制定教学目标,具体来讲就是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对于人文地理学来讲,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效果很难评价,且操作不易,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其日常行为习惯等,或可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了解和明确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时发展情况,之后再制定教学目标。同时,为准确评定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平,教师需提前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效,若其顺利完成若干指标,才可评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标,且以上各项检查指标需具体,且具备可操作性,以保证教学评定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2 通过同课异构,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人文地理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如文化历史、区域规律、社会问题等,而不同类型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重点也各不相同,所以在人文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依据学科特点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性地选择课堂教学侧重点,通过同课异构教学突出乡土地理特征与人地关系,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突出乡土地理特征。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法,需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作为课堂讲解案例辅助教学,这样一来不仅可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切感,使其了解当地的地理条件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发展什么产业,而且通过乡土地理教学还可增强学生自身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其学习效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次,人地关系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界与社会生活环境均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如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等,在此种情况下,人文地理教学需将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侧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据当地农业、工业的发展特点,教导学生如何面对环境破坏以及该采取哪些环保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与节能减排意识。
3 革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以往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均采用固定、单一的“授-受”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氛围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乐观。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及时转变或革新教学方法,为同课异构教学提供方便,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此处以“案例教学法”为例简单阐述一二。首先,人文地理学具有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学生需具备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与社会经验,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指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历史古迹参观与问卷调查等,不仅操作方便,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少,而且此种案例教学还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并掌握相关地理现象,以培养其地理思维。其次,教师在课堂中所应用的案例需符合新课程标准,并在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案例的科学性与充足性,将抽象的教材知识具体化,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学校的人文地理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合理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法,依据人文地理学特点,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并在“同课异构”理想指导下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及时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摘 要:电影的画面是由镜头和景别的定位来决定和营造的。西方人文地理类纪录片除了呈现恢宏壮阔的场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外,丰富的景别,平易的拍摄角度,大量的运动镜头以及高剪辑率等镜头与剪辑上的特色和风格,也给此类宏大庄重题材注入了活力,增强了严肃的纪实类影像的可看性,这种有别于传统格里尔逊模式的纪录片风格显示出西方纪录片发展的娱乐化,商业化倾向。
关键词:人文地理纪录片;剪辑技巧;商业生存
一、研究缘起
近些年,以美国探索频道和英国BBC纪录片节目为代表的纪录片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不是在朝夕之间形成的。人们从那些不同寻常,并通常感人至深的纪录片中,发现了好莱坞大片所不能拥有的特质:真实性。在编造的戏剧性在故事片中显得越来越苍白的今天,善于捕捉真实事件戏剧性的新纪录片既具有曲折情节所带来的观赏性,又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窥探欲。正如美国学者艾里克・巴尔诺在《世界纪录电影史》中所说,真实感和权威性是纪录片的命运所系。无论动机如何,对于利用它们的人来说,这两点是引诱力,也是对事实进行启发或者欺骗的力量源泉。在西方纪录片发展历程中,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录片类型,它从人文视角解读地理,将历史,考古,建筑,天文,动植物,现代生活,民族民俗与地域相勾连,令观众在空间的转换中,感受时间的力量,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和谐。
对于中国来说,纪录片和电影一样源自西方。西方电影在叙事模式,镜头运用,解说词写作,后期剪辑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理论底蕴和实践经验。其中,电影的画面呈现什么,尤其是怎样来呈现,是由镜头角度和景别的定位来决定和营造的。画面构成的角度选择,实际上表明着创作者对影像的感情与态度,采用什么样的镜头角度来呈现影像,与影片编导要刻画何种人物性格,讲述什么样的故事事件,渲染何种情调氛围密切相关。镜头角度能使画面影像获得某种形象造型性和审美倾向性,而不同的景别的选择实际上规定着影片画面的表现内容范围和特色,不同景别揭示不同的故事信息和特定的叙述指向。
本文仅就镜头和剪辑运用这两个方面,结合两部有代表性的影像作品来分析西方人文地理纪录片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
本文拟采用样本分析的方法,选取的两部作品分别是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Channe1)拍摄的《赤道》和英国BBC拍摄的系列片《美丽中国》中的一部――《潮汐更迭》。
《赤道》一片拍摄了同属赤道维度线,但宗教,文化,政治却各不相同的九个国家和地区,探讨了全球化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该片镜头总数为366个,每个镜头平均长度5.8秒。
《潮汐更迭》一片拍摄的是中国海岸沿线地区的人与自然冲突而又和谐的图景,该片时长3543秒,镜头总数1218个,每个镜头平均长度接近3秒。
三、样本分析
(1)影片的景别分析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理论中,电视借助音画体系进行传播,而镜头的景别可视为电视语言系统中的一些符号载体.(注1)
景别的变化首先带来视点的变化,满足观众从不同视点观看被摄物体的视觉要求;其次,景别的变化是实际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再次,景别的变化使画面中主体的表现范围发生了变化.
一般把景别分成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
远景具有广阔的视野,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规模和气氛.比如表现开阔的自然风景,群众场面,战争场面等等.远景画面重在渲染气氛,抒发情感.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中景和全景相比,包容景物的范围有所缩小,环境处于次要地位,重点在于表现人物的上身动作.中景画面为叙事性的景别.因此中景在影视作品中占的比重较大.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成为近景.
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也是人物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景别.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别.画面的下边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称为特写镜头.特写镜头被摄对象充满画面,比近景更加接近观众.特写镜头表现人物画部细微表情,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而背景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消失.特写镜头无论是人物或其他对象均能给观众以强烈的印象.在一个蒙太奇段落和句子中,有强调加重的含义.
两部纪录片尽管景别比例不同,但也能看出共通的地方:五种拍摄景别均有运用;同一作品内部,特写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远景比例.经过观察,影片中各种景别的交替运用,且全部得以利用,丰富的景别最大限度地反映所摄对象的面貌.同时,从观者角度来讲,景别的变化也有效降低了因为题材的厚重带来观影的疲劳感.因为景别的变化是影响作品节奏的因素之一.不同景的镜头进行切换,使观众在视距的变化中产生一种节奏的变化.景别跨度大(比如远景切特写)视距跨度大,节奏就快,反之则显得节奏慢.
(2)拍摄角度分析
拍摄角度,就是摄像机与视野中的人物或者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的角度体现不同的美学价值和心理效用。
仰角和俯角镜头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有时也代表观众的主观视线,突出被摄物体,或者高大或者渺小,给观众的感觉也是神圣或者卑微。
平角拍摄则接近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和观察景物的特点。
两部纪录片里的仰角多是描述大场面,地理场面,交代背景,地域位置等;而一般的生活场景和叙事都用平角,显得客观,周到,全面;仰角则主要用于宗教,巫术,运动等的镜头,渲染氛围和心理。
在《赤道》近一百分钟的镜头语言中,航拍镜头几乎占了近三分之一,仰角16%,俯角22%,平角62%。《美丽中国:潮汐更迭》中的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在这些镜头画面中,观众可以看到靠近赤道的九个国家和地区的地貌:被云雾遮挡的虚无缥缈的冰山,夕阳笼罩下宁静祥和的村庄,烈日照射下曲曲折折的海岸线,清风过后的郁郁葱葱的山林。
(三)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分析固定镜头是指机身,机位,镜头的焦距都不发生变化.运动镜头是指机身,机位,镜头的焦距有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包括推,拉,摇,移,跟。《赤道》中推拉镜头较少,整体风格影调平缓舒服,节奏感强,快慢相同;摇移镜头运用较多,展现宏观场面和多角度变现动作,对比强烈,着重表现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变化以及固有传统的沿袭,两者之间的冲突和相互影响。除去航拍镜头,《赤道》中很少使用完全固定的镜头,大多数使用摇移镜头。
固定镜头具有稳定,客观,富有历史感的特点。但与运动镜头相比,固定镜头容易造成画面死板,缺乏表现力。(注2)《美丽中国:潮汐更迭》中运动镜头的大量运用较好地克服了纪录片容易沉闷,拖沓的问题。摇移镜头的大量使用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海岸沿线的自然生态面貌,居民劳作生活场景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协调。
(四)影片剪辑的分析在纪录片的剪辑运用上,两部影片采取巧妙的方式处理画面,保障画面流畅的同时注重节奏感。
1.运用叠画来削减大量重复相似的镜头。比如《赤道》中印度尼西亚人朝拜的过程中,大量虔诚的信徒的脸部特写的叠加,然后便是街道上车辆画面的叠加,路边蔬菜瓜果特写的叠加;《美丽中国:潮汐更迭》中海边渔民打腰鼓欢庆画面的叠加,岸边渔船彩旗飘舞画面的叠加,岸上鞭炮呜响画面的叠加……创作者把大量的单个镜头归类串联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强大的阵容。同时,相同内容的重复也对其特定思想意识观念的传递起到了强化作用。
2.利用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方式,把原本冗长的长镜头变成短小跳跃的短镜头,在相同时间段中,使得相同内容的画面出现的次数变多,增加了节奏感。
3.运用空间蒙太奇。比如,《赤道》中结束马纽斯歌剧院中音乐家的歌唱画面后,接下来出现的画面是马纽斯的船只以及劳力,最后再回到音乐家唱歌的画面。总之,两部纪录片较为合理地运用了高超的快速剪辑技巧弥补固定镜头过多带来的沉闷和节奏的拖沓,比如《美丽中国:潮汐更迭》以每个镜头平均三秒这种接近音乐电视剪辑速度的高剪辑率。
四、结论
通过上述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当代西方人文地理纪录片制作理念显示出娱乐性倾向。从镜头和剪辑的运用角度上讲,丰富的景别,平易的拍摄角度,大量的运动镜头以及高剪辑率给宏大庄重的题材注入了活力,增强了严肃的纪实类影像的可看性。
由于人文纪录片较之电视新闻节目缺少意识形态方面的高度敏感性,较之电视娱乐节目和影视剧又扬弃了其宣传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直接与露骨,因此人文纪录片有着相对“纯洁”的叙事动因。
当今中国影视界,纪录片的商业价值已经受到西方影视产业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文纪录片在其诞生之初,也早已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西方对人文纪录片的运作方式也带有浓厚的市场化特征。对西方纪录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影视理论本身,对其在中国的商业化和市场化道路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注3)
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人文传播的重要环节,纪录片通过视听语言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人文地理科学,其内容和产品形态都在无形中提高人们的人文地理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地理纪录片对于唤起人类关注人类自身、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和未知领域的认知和探索态度,才是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最终延伸。
摘 要:本文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材选择、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详细设计,并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关键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应用及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城乡与区域规划建设的实际需要,具备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开发、城乡区域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技术性科学,与地理学、地图学、测绘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密切相关,涉及土地科学、资源学、环境科学和城乡规划等学科知识,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型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GIS 独特的功能使得它和城市规划有着天然的联系,既为城市规划提供分析手段,同时也促进了城市规划业务的信息化,为本专业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划、人口动态变化等提供强大高效的分析工具,其分析结果能够为相关的决策人员提供有力参考。因此,GIS课程教学对该专业来说较为重要,让学生掌握 GIS 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本专业熟练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材选择与学时安排
该课程选择《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作为理论课的教材,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了GIS基本理论、技术体系及其应用方法,主要包括:GIS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应用模型和产品输出等,内容全面、且阐述详尽,是一本被很多高校使用的GIS经典教材,方便学生全面学习GIS的理论、技术与方法,适合地理科学类专业的本科生作为专业基础课教材。在实际授课中,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对不同章节内容讲授的比重做出适当调整,使学生既可以深入学习GIS的理论与方法,而且所学的内容也满足专业需求。
本专业对学生利用GIS软件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熟练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屏幕数字化、专题制图,以及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因此,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72学时,其中理论课占36学时,实践课占36学时。实践课学时较多,可以使学生每周都进行上机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设计
该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GIS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术,还需要学生熟练操作相关软件。在教学时间方面,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四学时;在教学内容方面,多数情况下,每次课的前两节讲授理论基础,即GIS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后两节则针对前两节的理论内容,进行相应的上机实践练习,使学生可以集中半天的时间,针对教材的某些知识点进行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验证理论的学习过程,即“理论联系实践”,真正做到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另外,在实践课的内容设计中加强了基础操作练习,并针对专业方向增加了部分实例练习。该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及“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内容对比,见表1.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在教学方法方面,理论课以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为主,实践课以教师实操演示、学生根据实习指导书练习为主,且每次实践课都需要提交实习报告,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可以完成课堂内容,多次的实践练习也让学生对软件操作熟练掌握,同时越来越有信心和兴趣,但是,还有学生过于依赖实习指导书,在操作过程中不积极思考其中蕴含的原理与方法,很多操作步骤练习过后就忘记了,不能转化为实际能力。这种现象也反映了教学方法的欠缺,需要利用启发式教学代替填鸭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GIS方法与技能解决实际专业问题。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笔试为主,占总成绩的60%,为了提高学生的上机实操能力,在期末考试前增加ArcGIS上机实践综合能力测试,以抽签选题的方式,每人8分钟独立完成指定操作内容,按照内容完成的完整度进行打分,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5%,另外,出勤率占总成绩10%,平时成绩占15%(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课堂表现、课堂笔记等)。
四、结语
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 GIS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术,能够熟练运用 GIS软件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GIS 课程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结合国内外的教学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GIS技术。
作者简介:王丹妮(1988-),女,辽宁抚顺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摘 要]以往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由于技术原因无法满足其获取研究对象实时位置的需求。本研究通过整理国内各主要核心期刊中GP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进展,得到GPS主要应用于行为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交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四大领域,并逐领域进行了文献评述,发现GP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前景,同时存在诸如学者不够关注GPS设备等问题。最后,本文提出GPS在未来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三大应用趋势:GPS高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泛GPS技术”的应用、基于GPS的大数据获取。本研究通过文献的梳理、评述,对国内GP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GPS;述评;中国
1 引言
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是当代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门研究地理学中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学科[1]。传统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根本对象,人文地理学旨在揭示区域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规律;区域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即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空间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人文地理学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1]。相比传统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虽然体现出更关注人类社会化的趋向,但从前述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来看,其仍然围绕着地理空间的特性进行研究。人文地理学在地理空间属性的基础上,进而分析该地域的人文现象的特性。因此,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无法回避对事物位置(Position)信息的获取,当明确虚体文化和实体地物的位置属性后,才能进一步开展人地关系规律的研究。
地理学中研究的“位置”指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而人文地理学中的“位置”则可进一步细化为人类或人类活动的产物的空间位置。位置有多种表达方式,利用经纬度、平面笛卡尔坐标系等方法可表示地物在空间中的绝对位置,而利用图论(Graph Theory)等手段则可表达地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说,在人文地理学领域,由于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对于人类活动位置的描述具有更高的要求。然而,以往人文地理研究中位置信息的获取渠道较为单一,在行为地理学中,涉及到人类行为的研究时,往往仅能通过间接获取(如访谈、调研、第三方描绘)的方式获得位置信息;在交通地理学中,则主要通过外业实测的方式研究车流量的变化,无法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综上,尽管在人文地理学中对人类活动的位置信息获取具有相当的需求量,但以往对位置的获取手段较单一,且消耗的工作量大,这是制约人文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难题。
2 GPS:一种获取地理信息的技术
2.1 GPS定位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它有一个对其所运用的技术和定位原理有着更深刻描述的全称――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 System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2]。GPS的前身是美国军方首先内部使用的“海军导航卫星系统”,简称NNSS。1973年美国开始着手更为实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直至现在,这个系统以其实用性、精确性以及可靠性占据了全球大部分的用户份额。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选择增多、精度提高以及接收设备的普及,各类相关的民用应用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传统测绘行业方面的应用有RTK设备的普及,在大地测量领域中替代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传统光学测绘仪器,使测量效率大大提高。在非测绘行业,如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工程领域等都有很多的应用。而在本文所关注的人文地理的研究上,GPS也体现着巨大的潜力,小型的GPS穿戴设备能够让被试人在不受监视的情况下完成行为试验,从而为人的行为学研究提供更可靠、更充足的研究数据。
2.2 GPS的基本定位原理
GPS的定位原理是利用空间分布的卫星以及卫星与地面点的距离交会得出地面点位置。简言之,GPS定位原理是一种空间的距离交会原理。设想在地面待定位置上安置GPS接收机,同一时刻接收4颗以上GPS卫星发射的信号。通过一定的方法测定这4颗以上卫星在此瞬间的位置以及它们分别至该接收机的距离,据此利用距离交会法解算出测站P的位置及接收机钟差。GPS定位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两个:一是观测瞬间GPS卫星的位置。GPS卫星发射的导航电文中含有GPS卫星星历,可以实时的确定卫星的位置信息;二是观测瞬间测站点至GPS卫星之间的距离。站星之间的距离是通过测定GPS卫星信号在卫星和测站点之间的传播时间来确定的。
2.3 GPS的核心技术与实现
2.3.1 绝对定位原理
GPS绝对定位又叫单点定位,即以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观测值为基础,并根据卫星星历确定的卫星瞬时坐标,直接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WGS-84坐标系中相对于坐标原点(地球质心)的绝对位置[2]。根据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处的状态不同,绝对定位又可分为静态绝对定位和动态绝对定位。因为受到卫星轨道误差、钟差以及信号传播误差等因素的影响,静态绝对定位的精度约为米级,而动态绝对定位的精度约为10~40m。因此静态绝对定位主要用于大地测量,而动态绝对定位只能用于一般性的导航定位中。
2.3.2 相对定位原理
相对定位,是用两台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通过两测站同步采集GPS数据,经过数据处理以确定基线两端点的相对位置或基线向量。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多台GPS接收机安置在若干条基线的端点,通过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以确定多条基线向量。相对定位中,利用这些观测量的不同组合求差进行相对定位,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观测量中包含的相关误差,提高相对定位精度。目前的求差方式主要有三种:单差、双差、三差。在差分GPS定位中,按照对GPS信号的处理时间不同,可划分为实时差分GPS和后处理差分GPS。实时差分GPS就是在接收机接收GPS信号的同时计算出当前接收机所处位置、速度及时间等信息;后处理差分GPS则是把卫星信号记录在一定介质(GPS接收机主机、电脑等)上,回到室内进行数据处理,获取用户接收机在每个瞬间所处理的位置、速度、时间等信息。按照提供修正数据的基准站的数量不同,又可以分为单基准站差分、多基准站差分。而多基准站差分又包括局部区域差分、广域差分和多基准站RTK技术[2]。
3 GPS在国内人文地理学论文中的应用
GPS技术作为仅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定位技术,在地物位置信息的快速获取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各种GPS设备获取的位置信息可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补充,有利于该学科对关注于更微观的人类行为活动研究、时空性的地理活动现象的进一步研究。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梳理了GPS在我国几本核心期刊中与人文地理结合的文献。本工作共收集、梳理文献36篇。从时间上看,GPS于2000年前后开始应用于人文地理学领域的研究中,其中每年的论文数量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自2013年起,有关GPS与人文地理学的文献每年达到将近10篇,可以得出,GPS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有进一步结合的趋势。从期刊上看,发表在“三地”上的论文占了总论文数目的将近一般,表明GPS与人文地理学结合的文章具有相当的科研价值,逐步受到大众的认可。
根据论文主题,笔者将整理所得的论文按主题分为行为地理、交通地理、城市地理、旅游地理等四大类,其中行为地理、城市地理各有14篇论文,说明GPS在我国人文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行为地理和城市地理两大领域;此外整理得到关于交通地理的论文5篇,关于旅游地理的论文3篇,可见GPS在交通地理、旅游地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下文将就具体类别的文献进行综述。
3.1 行为地理:揭示空间中个体时空运动规律
行为地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不同类群(集团、阶层等)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类型和决策行为及其形成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心理因素)的科学[6]。在我国,行为地理学的起步较晚,而将GPS应用与行为地理学中的研究为近5年内才运用的新技术。柴彦威等具体而全面的阐述了以往缺乏有效的空间数据的获取手段是行为地理学发展的局限,而以GPS为代表的定位跟踪技术的应用使得行为数据在精度和信度上实现了突破式的发展,是行为数据获取的一项有效技术[7]。而在实例研究中,GPS作为行为数据获取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居民一周行为的日间差研究[8]、女性居民一周时空间行为的日间差异研究[9]、城市商务人士的行为活动特征研究[10]等相关研究中[11-15]。另一方面,关美宝等学者将基于GPS获得的行为数据应用于人类健康活动(如良好且具有幸福感的出行体验)的研究中,阐述了研究健康地理的重要性[16]。龙瀛等提出使用IC卡刷卡数据结合GPS数据分析北京职住关系和通勤出行[17]。
纵观已有的GPS用于行为地理学研究的文献可得到以下规律,在研究内容方面,GPS主要作为获取人们行为数据的技术,而这些数据大多被用于两类研究:一是研究具有某一类特征的个体(或身份、或性别) 的时空行为特征与其身份之间的关系,二是研究个体的特定行为与个体在时空中移动规律的关系(如通勤行为、健康出行行为)。在GPS设备方面,关于行为地理学的研究中所使用的GPS设备大多为手持性GPS(如Trimble Juno SB手持GPS)或手机内置GPS、车载GPS等简易GPS设备,在精度方面有待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行为地理学研究中虽大量用到GPS获取设备,然许多文章中作者并未过多解释GPS设备的类型、精度、获取时间等重要信息,有失严谨,笔者认为这是需要学者们日后注意的方面。
3.2 城市地理:土地利用分类与城市地物空间分析的辅助手段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载体,工业化的加速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理方面的研究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纵观GPS与城市地理研究想结合的文献,笔者整理得到GPS主要的两大功用,一是作为城市土地分类研究的辅助手段,二是作为城市地物点收集的辅助手段。相应的,GPS在城市地理方面的应用则主要是城市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如分类、动态预测)与城市地物的空间分析(如可达性)两大方面。此外也有少数学者将GPS应用于古城镇复原的研究中。
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方面,GPS主要用于遥感影像控制点测量、影像配准与几何精校正、城市4D产品的生产等几大方面。陈文穗等以福州市为案例地,综合运用RS、GPS、GIS技术,提取土地利用的空间信息,最后运用SPSS进行空间统计,分析驱动因子[18]。诸云强等为了提高土地变更调查的效率,设计掌上土地变更调查系统,基于PDA将GPS卡、GSM、数码摄像头集成于一体,利用高精度GPS OEM板和GSM实现了GPS实时差分处理,形成一个小型轻便的土地变更调查系统[19]。党安荣等将GPS测量点进行转换生成ArcGIS的点状coverage,然后与土地利用分类图进行叠加,对照和分析其相符的程度[20]。崔伟宏等采用MARK-10 GPS系统,论证了利用GPS野外快速获取技术于20~30h 有效工作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乡的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动态监测的精度在2m以内[21]。张镱锂等使用GPS定位,以西藏拉萨为案例地,研究1951―1991年西藏拉萨城市的扩张面积变化,得到拉萨城市中心历史变化、拉萨市城市扩张特点及城市扩张对耕地占用,城市环境变化的影响[22]。在城市地物点空间分析方面,张景秋等以北京城区6个行政区内的594个抽样写字楼内公司数量、规模和行业隶属为研究样本和数据,运用缓冲区分析和Ripley's K(d)函数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在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逐渐替代制造业的办公活动行业分布与空间集聚特征[23]。周素红等以深圳为案例,通过海量浮动车的GPS大数据,分析和验证了双商业中心的交通吸引时空规律以及相互作用关系。发现城市商业中心的交通吸引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验证了传统的地理空间衰减规律[24]。齐兰兰等引入出租车GPS数据对医疗设施端点特征指标、服务端特征指标、环境要素指标等进行检验,衡量这些指标对医疗设施端点吸引量和主要服务范围的影响作用[25]。在古城镇复原方面,王一帆等基于开封市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研究成果, 运用地图学方法、GPS、GIS技术,探讨了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复原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操作步骤[26]。胡继华等通过GPS解算基站与基站之间距离与通行时间的方法,以广州市6条BRT线路共142个车次为研究样本,研究不同线路,不同时段的公交车到站时空分异规律,并借助时间可靠性这一概念,最终得到路径长度,经过站点个数、土地利用类型和时段均与公交车通行的时间可靠度有关[27]。
综上,GPS在城市地理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城市地物节点的空间分析两大方面,也有少数学者关注于利用GPS技术的古城镇复原。与行为地理学方面主要应用的手持GPS设备相比,城市地理学方面应用的GPS设备更为广泛和先进,精度要求也更高。
3.3 交通地理:辅助路径规划“捷径”
交通地理学是研究交通运输在生产力地域组合中的作用、客货流形成和变化的经济地理基础,以及交通网和枢纽的地域结构的学科。在交通问题日益显露的今天,交通地理学也越发被重视。如今,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工具都安装了车载GPS设备,甚至公务用车也进入安装阶段。利用这些GPS设备获得的车辆移动数据,我们可以逐步实现交通路径的规划。董红召等通过GPS车载设备或信标系统等方法采集交通路网各个结点驶过车辆的空间信息,提出了一种能够描述群体性动态出行规律的典型行车路线理论[28]。杨林等以京沪高速江苏段为实验对象,采用高精度差分GPS/惯性导航设备(DGPS/INS)采集系统获取设施的空间坐标数据,基于GIS技术进行数据的管理,设计并实现了高速公路沿线设施采集与管理[29]。胡继华等基于GPS结合出租车的经验路径,通过大量的出租车行驶轨迹数据进行提取归纳,建立了经验路径数据库,提出了基于出租车经验路径的路径规划方法[30]。纵观交通地理学方面的文献,GPS的主要应用为辅助路径规划与设计,基于GPS可得到某类型行车(如公交、出租车)大数据,该数据对于城市交通路径的优化和交通拥堵的问题的解决有重大意义。
3.4 旅游地理:揭示时空旅游行为规律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在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提高的今天,旅游行为作为最重要的一种休憩行为受到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关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旅游行为的质量。近年来关注于旅游地理学方面的研究逐步增长,而GPS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旅游行为的研究。在此领域,GPS主要用于收集旅游者的出行数据,得到行为数据后,我们可以较容易地分析出行者的旅游时空规律,对旅游规划和旅游消费行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在旅游行为研究方面,黄潇婷等从生物节律视角出发,以时间地理学为基础理论,采用GPS 追踪技术,以北京颐和园为案例,研究了旅游者在景区微观空间尺度内的活动过程、节奏和规律[31]。此后,黄潇婷等以颐和园旅游者时空行为2009年活动日志调查和2010年GPS追踪调查两次获取的数据为基础,从样本有效率、代表性和数据真实性、精确度维度对数据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32]。李春明等以Panoramio 网站收集的10年内447名游客在厦门市鼓浪屿上拍摄的2272张照片作为基础数据,详细介绍了借助带有地理参考信息的照片来研究游客时空行为的方法,分析了游客在鼓浪屿景区的时间变化(日变化、周变化和月变化)、停留时间、日均游客量、游客流向图和旅游热点区域,并且利用前人的研究结果和媒体公布的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得到了相似的结果[33]。综上所述,在旅游地理学领域GPS的应用为旅游行为的研究,而用在该领域的GPS设备主要为手持GPS与社交网站获得的照片GPS信息。笔者认为,随着旅游数据的日益增多,很多能获得GPS信息的设备都能用于旅游行为数据的采集,而非局限于专业的GPS,这或许是未来该领域的一个趋势。
4 GPS在人文地理学中进一步应用的展望
4.1 GPS高技术的应用
基于前文所述,虽然GPS在人文地理的研究中已有相当广泛的应用,然而仅从设备上来说,学者们缺乏对GPS前沿技术的应用意识,如在行为地理学领域被大量应用与获取人的行为信息的手持设备大多采用单点定位原理,仅能获得米级精度;被应用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大量GPS设备同无法获取室内信息,无法达到室内定位的标准。因此当目标进入室内后,卫星会中断对其位置信息的获取,造成研究上的不严谨。根据文章第二部分所述,GPS如今已全面进入RTK时代,基于载波相位的实时动态定位具有精度高、稳定、便捷等诸多特点,在消除了一系列误差后RTK可达厘米级,大大增强了小比例尺研究(如仅研究一个社区)的精度。在交通地理学领域,GPS的主要用途为路径的设计与规划,以往的车载GPS也应更新为前沿的GPS设备,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4.2 “泛GPS”数据的应用
区别于目前专门用于获取地物准确位置坐标信息的GPS设备例如RTK与手持GPS接收机,泛GPS概念是指在目前社会生活当中提供人的位置信息的间接途径或者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位置数据获取手段。百度地图热力图是近来运用手机GPS信号进行后台数据整理制作而成,可以有效反映城市内人流的集聚程度,并可以获取整日与整周的数据和动态变迁,具有极佳的直观视觉效果和现实意义。滴滴打车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市民出行的重要手段,其便捷的手机客户端结合了GPS的定位技术,客户可以向游弋在3公里范围内的出租车发送打车信号,让司机师傅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节约司机与乘客沟通成本,降低空驶率,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资源与时间。
在科研领域当中,网络爬虫抓取技术成为获取民众位置信息的技术手段,科研人员通过抓取技术获取手机用户微博、微信与网络的点击时的GPS坐标信息,整合为人流大数据,在城市规划界的区域人流评估、重大节假日人流评价等领域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泛GPS技术亦将更广泛地应用于人文地理的研究领域,在这个手机、汽车等可提供位置信息的电子设备被广泛使用的时代,泛GPS将更多地扮演大数据的角色,对研究人的行为与群体动向的学者,以及研究空间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者都是一种值得展望的全新手段。
4.3 基于GPS的大数据获取
GPS的广泛使用,为以研究“人的行为和地理环境相关关系”为主要目的人文地理注入新的研究方法。传统人文地理研究中,为了获取研究个体的行为规律,问卷记录、访谈调查、跟踪记录是获取个人和某类群体行为习惯最为普遍和直接的方式。这种数据获取方式存在以下的不足,第一,获取的数据方式基本上通过抽样调查获取,而抽样获取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代表性的说明,否则容易出现抽样数据缺乏代表性的问题;第二,传统调查获取的数据往往只能静态的表示调查者在某个时间点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行为特征,但是很难在时间轴上记录调查者的行踪轨迹和连续的行为特征;第三,在传统的数据获取方式中,调查者记录的位置信息往往是相对位置信息,然而相对位置信息通过地图进行表示的时候,普遍存在较大误差。
上述提及的GPS在人文地理研究的应用中,大部分的GPS数据都需要结合其他专题数据进行分析,如位置签到,微博签到数据需要结合新浪的数据;又如交通线路疏导,同样要获取车主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同样,GPS位置数据也是大数据的一种类型,当位置大数据与其他地理专题大数据结合时,能够更直观地反映或揭示某种现像或规律。“大数据分析”已然成为趋势,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已经开始搭建自己的大数据平台,旨在通过各类行业的大数据为人和企业带来生活与生产的便利。其中,很多种大数据都与地理位置信息有着紧密关系,若大数据缺少地理位置信息的辅助,则很难在空间维度上给用户提供直观的感知。地理位置数据借助GPS仪器获取,而专题大数据大部分由各行业处理并存储在云端的服务上,想要获取这部分的数据,则要借助网页抓取,模式识别等技术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提取。归根到底,GPS有助于获取高精度的地理位置大数据,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摘要:长期以来,高师人文地理教育改革存在与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脱节问题。长此以往会影响专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对高师人文地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我国高师人文地理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引言
按照我国新的学科分类方案,一级学科地理科学是由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构成,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二级学科。我国人文地理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育部高校专业目录也明确了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地位,同时,高中地理新课标改革已成为教改研究的热点。作为主要培养高中地理教师的大学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专业课程教学仍然循规韬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及教学的难度,挫伤了在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将直接影响着专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素质教育实施。因此,为了实现高师地理与高中地理的无缝对接,对高师地理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势在必行。
二、高师人文地理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师人文地理专业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主阵地,高师人文地理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学人文地理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建构。然而,目前我国许多高师地理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教学方面并未突出教师职业的独特性,与基础地理教育改革对未来中学地理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相差甚远。
1.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落后。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多给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地理课堂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然而,目前许多高校人文地理专业的教学仍以传统的“传递―接受”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灌输和传授为特征。存在课堂教学单一、忽视能力培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弊端。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目前,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教学中,主要采用ppt讲授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其中。
3.实践教学缺乏。实践课程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野外实习调研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能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职业训练,由于许多高师院校在实践教学中投入的经费少等原因,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摸索实践,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实践环节还是显得十分薄弱。
4.教学考评模式简单。和以往学习评价相比,“新课标”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开卷闭卷多种评价手段,理论实践多元评价目标;注重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专业教学评价的模式仍以传统的地理知识表征为主的笔试成绩来评价所有学生,教学考评模式过于简单,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多元的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以期提高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高师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已广泛引入我国高校课堂。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已有的案例作为个案让学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传授知识、组织学生参与讨论问题、撰写分析报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等环节来实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实践教学法。由于地理知识涉及的面广,很多概念比较抽象,单纯的语言描述难以让学生理解,开展实践性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实践性教学包括现场课、实验课、野外综合考察和教育实习等。教学实践既是人文地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人文地理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实地讲解专题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描述、测试、鉴别、访谈、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再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取得成果。同时,还可聘请专家作主题讲座,加深巩固理论知识,拓展视野。实践性教学既注重知识点的把握,也注重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能更快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为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3)学术辩论。在课堂教学中,对争议很大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辩论,辩论双方在课后搜集相关材料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参与辩论过程中学生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较全面、深层次地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2.教学手段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资源及多媒体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各方面。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精确描述和学生难以充分理解的抽象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能予以较好解决。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和完善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网络与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人文地理学是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较抽象,难理解,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使抽象的区域环境转化为具体的区域景观,使其更加直观和具体,这样会使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易于学生理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提高人文地理教学效果的目的。
人文地理学还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把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好的资源引入课堂,如知名专家的讲座、专家访谈节目、优秀的纪录片、国内外学者的精彩授课等,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最后,老师可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存疑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诠释。这些资源不仅能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专题知识,而且能了解和把握前沿动态,拓展视野,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
3.教学评价改革。人文地理学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笔试量化评价的考核方式不能如实地反映学生的这种能力,因此在量化成绩时应注重学习过程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即学习过程综合考核法。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应以学生参加案例讨论、野外实习、交流、问题回答、出勤、课后作业等作为依据,其所占比例可达的30%。期末考试也应重点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既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又看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的基础性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指导性。同时也是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实施,中学地理教育需要知识面广、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及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素质教育成为高师地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采用多媒体手段和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向中学输送具有能够独立思考、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摘 要 创新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通过阐述综合导师制的特点,分析本科生综合导师制的主体特征,进而探讨基于综合导师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地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综合导师制 创新人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生综合导师制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造诣深厚、品德兼优的老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及心理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湖北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正在试点本科生综合导师制,这对地理学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都提出新的要求。强化基于综合导师制的教师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是深化地理学特色综合导师制实践、培养创新人才的长效机制。
1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定位
本科生综合导师制是以高等学校学生学年论文、阶段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一体化指导为主线,兼顾学生的思想品德、就业咨询、选课指导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科研、思想、就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辅导员、班主任制度及研究生导师制而言,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强调个别指导和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特色鲜明。本科生综合导师制不仅“导学”还要“导向”,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教书育人的办学宗旨。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结合地理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实施本科生综合导师制,重点在于对本科生的“综合”指导和创新思维培养。同时,有效对接学工辅导员、班主任的相关工作,使三者之间各有重点。
2本科生综合导师制主体特征分析
2.1学生主体特征
学生个体化思维方式、爱好、性格、态度、责任心等的差异决定需要对学生进行差别化指导,这就要求导师能够因材施教。以湖北大学201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为例,在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下,不同学生个体的偏好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学生从专业知识入手逐渐对科研产生浓厚兴趣、有些学生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参加相关的学科竞赛(如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等)、有些学生在本专业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交叉学科的学习。学生们体现出来的各类需求不仅仅是基于兴趣和爱好的,还需要导师从专业思维、学术思想方面进行引导。
2.2导师主体特征
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在内容上应该定位在学年论文、综合实习、学位论文、课程设计(作业)等四个方面。导师的职责范围不能“摊大饼”似的扩展,要对接各自专业特长和教学风格。同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实际情况,适度指导,过高要求和过低要求都不利于学生成长。
3基于综合导师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1团队组织模式
导师个体的思维往往存在局限性,团队的作用是明显优于个体。因此,要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增加讨论并制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目前具有人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多支教学和科研团队,团队间形成互补、团队内形成合力。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综合影响力能有效推动导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各个团队通过项目成果交流和讨论让导师们能够了解其他导师的研究方向,拓宽知识面、提高学术水平。当然团队组织的更大作用是能让优秀的同学尽快融入团队,快速认识自己,并根据自我偏好参与科学研究和专业课学习。激烈的讨论和频繁的交流一定会碰撞出新观点、新思想,这些不循规蹈矩的结论会让学生们产生新的认识、摒弃旧的观点,是他们形成创新思维的重要源泉。
3.2产学研结合模式
构建综合导师制背景下产学研结合模式,协同科研、教学和生产在功能与资源上的优势,将创新思维上、中、下对接耦合,既能将技术创新应用于产业发展,也能让学生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基于综合导师制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核心支点在于创新,生产、教学和研究都离不开创新,教学中注重对新方法、新成果的推介,科研中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生产中注重创新技术的应用。强化导师在产学研结合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4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实施应关注的问题
综合导师制应该是双向选择的,学生可以根据偏好选择导师,导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遴选之前进行宣传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导师,双向选择之后导师要尽快融入角色。班主任、辅导员和综合导师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合理权衡三者之间关系尤为重要。形成三者之间联动机制能够有效增进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团队。
综合导师制的核心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通过导师团队的引导,逐步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如何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仍是未来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亟需破解的难题。
摘 要: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对2007-2015届毕业生就业和考研信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就业的重点领域以国土行业企业为主,考研方向以地理学科为主,从而为在校生提供实用信息,也为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毕业生去向 调查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属于地理学类,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具有学科基础广、专业口径宽的特点,各高校培养定位存在资源环境规划、城乡规划、数字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等多种倾向,因此毕业生去向也非常广泛。本文以黑龙江科技大学这所地方本科高校为例,在已有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至今为止9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为在校生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实用信息,也为本校和相关院校专业定位提供参考。
一、专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2002年设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3年首次招生,2013年正式更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制图等信息化测绘技术,立足于城乡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面向城乡规划与管理、土地规划与整治、土地评估、测绘地理信息等行业和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秉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依托专业实验室、3S实验室等校内实践基地,以及已经建立的20余个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加强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专业自2004年第一轮立项建设以来,借助教学评建大好契机,围绕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新一轮专业建设达到了校重点专业的要求。
二、毕业生去向总体分析
本次调查分析的对象是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7―2015历届毕业生,样本容量为368人。调查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考研、就业等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的来源是连续多年建立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了2007―2015届毕业生去向的总体状况,毕业生累计考研率达16.3%,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占14.9%,就业于国土调查规划、城乡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评估咨询、农林矿产资源、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等企业的毕业生占68.8%,如图1。
三、毕业生考研分析
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总人数为59人。2007届考研10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5.8%;2008届考研14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5%;2009届考研8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4.0%;2010届考研7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4%;2011届考研2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6.7%;2012届考研5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0.8%;2013届考研3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2014届考研2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8%;2015届考研7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7%,历年的考研率变化趋势详见图2。以上数据显示历届毕业生考研率并不稳定,主要受当年就业形势、学生意愿和生源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把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学科分为地理类、农林遥感类、资源环境类、经济管理类及其他五类。通过数据分析(见图3)可知,考取地理类学科的毕业生为28人,占考研总人数的47.4%,所占比重最大,其他如考取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学、农林遥感等方向的研究生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由于地理类学科在本专业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学科中所占比重最大,所以对地理类学科考研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分析(见图4)。地理学科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育四大类。考取自然地理学研究生为10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35.7%;考取人文地理学研究生为4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14.3%;考取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为13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46.4%;考取地理教育研究生为1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3.6%。可见地理学科中考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的比重最大,主要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朝阳产业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而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毕业生就业分析
对本专业2007―2015届除考研之外的309名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就业于国土调查规划企业、城乡建设项目管理企业、房地产评估咨询企业、农林矿产资源企业、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等各类企业的人数为254,占总就业人数82.2%;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为55人,占总就业人数17.8%,详见图5。
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去向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参军、事业单位,其中行政机关单位就业人数为42;参军人数为4人;事业单位就业人数为9人。显然在行政机关单位就业人数最多,但是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等方面的影响,行政机关单位的就业人数集中在2007―2010年,以后迅速下降,近年来几乎为零,如图6所示。
就业于企业的去向主要有国土规划类企业、房地产评估咨询企业、城乡规划设计企业、地质勘察类企业、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等。其中在国土调查规划类企业就业的比重最高,在规划设计类企业和地质勘察类企业就业的比重最低,由此可见国土规划类企业是本专业学生在企业就业的重要领域。在各类企业就业的比重详见图7。
五、结论
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7―2015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得出:虽然历届毕业生考研率不稳定,但考研学科方向相对集中,主要以地理学类为主,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自然地理专业占绝对优势。在行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集中在2007―2010年;在企业就业的比重较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业的重点领域面向现代企业,而在现代企业就业的历届毕业生又以面向国土行业为主,主要从事国土资源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复垦专项规划及项目设计、地籍测绘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
[作者简介:张晓燕、王愿、刘威均为黑龙江科技大学在读本科生,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通讯作者王兰霞,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生态环境;孟祥瑞,黑龙江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摘要:大学中班主任的角色看似平淡,实则重要。尤其是担任新专业班级的班主任工作,面临着很多工作上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90后”大学生往往个性更加鲜明、物质文化需求更加多样化,尤其是新专业的首届新生,他们往往面临着“前无来者”的窘境,也没有一个可以看得到的将来。如何做好这些大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帮助学生迅速找准自我定位,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笔者担任首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班主任近两年的经验与教训,浅谈青年班主任如何胜任这批“首届专业”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也给从事相似工作的同行一些启发。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班主任;“90后”大学生;本科教育
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对于大学里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而言,如何高效地把大学新生引入正确的学习和生活轨道中来,便显得至关重要。现如今,“90后”已经是高校校园里主力军,他们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中长大起来的,他们个性更加鲜明,接受各种信息和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更加多样,同时也更加容易叛逆。具体到“首届”专业的大学新生,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对未来极高的期许来到大学校园,当发现自己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例如本专业国内尚无毕业生、考研也没有对口专业、不知就业前景如何等,这时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挑战性。
一、首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截至到本文截稿,笔者担任首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已近两年。在实际的工作中,笔者总结这些大学生的特点如下。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目标不明确应该是绝大多数首届专业学生的通病,尤其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因为该专业的两个部分,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都是教育部调整教学目录之前独立的两个专业。
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许多学生在学习《管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时,明显表现出学习的热情不高,而对真正的城市规划专业所学习的专业课却表示出了更高的兴趣,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学习这个专业就应该是画图、建模等。所以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本专业就尤为重要。
(二)学习方式方法陈旧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还是表现出了高中时候的学习方法,特点是只学习老师上课的时候所教授的内容,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尤其是在学习一些系统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专业上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弱势。笔者在翻阅了学生近几学期的考卷时发现,几乎大部分学生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除了课本中的一些要点,几乎写不出其他的支持论点的内容,足以表现学生的学习逻辑性没有被很好的建立。
(三)学习动力不足
伴随着我国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发展,全球化又进一步使我国本土文化受到外来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也很容易受到各种形式的文化和思潮的影响,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等要更加的灵活多变。另外,学生考研方向不明确。一旦大部分学生没有考研的意向,学生一般都会学习热情不高。笔者发现自己所带的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已经有人出现了“每科考60分,只要能毕业就成”的疲软心态。
(四)“90后”学生个性普遍偏强
笔者所带的班上的同学,大体都是“95后”的孩子。首先,在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学生接收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很强,但是由于涉世未深,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的干扰。所以班主任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在这个宣扬个性的时代,学生表现自我和发展个性的需求也很突出,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最后,学生归根到底都还是一群刚刚成人的孩子,还是特别需要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的关怀和呵护。
二、担任首届新专业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
结合上文所总结的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特点,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这两年的工作重点。
(一)专业上的答疑解惑
正如前文提到的,学生对于新专业的模糊认识通常是其学习热情低迷的主要原因,那么帮助同学们弄清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便也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1.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学生认知这个新专业产生的历史和发展的机遇。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地理学进行了学科调整:将之前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现在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先,地理学在我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而城乡规划学则稍显年轻,但是这两个学科的学科合作和交融在我国却早有历史渊源。很多以经济地理学见长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所,如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科院地理所等很早都参与过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等工作,为城乡规划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指导。其次,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这两个学科,他们都是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根本属性上有学科的互补性和传承性。城乡规划学侧重于微观空间层面上的研究和细部的实践操作,却不擅长对于学科理论的研究与拓展。因此,我们崭新的专业“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专业的出现,即改善了城乡规划学科对于社会经济理论和机制研究的不足,又增强了地理学科与社会实践的对接。可以说,我们的新专业整合了这两个学科的优势资源,将为我国下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输送更加全面和优质的人才。
2.帮助学生深入剖析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习重点。在地理学大类的学科分支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最具活力且与社会各项发展紧密联系的,涉及到各类热门问题:如资源环境问题、区域统筹发展问题、绿色城市问题等,专业的边缘性较强。地学思维注重整体与系统、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尤其重视学习方法论的研究,而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研究城市系统、空间、尺度等大有裨益。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地学思维尤其重要。其次,还要鼓励学生对于动手能力的学习和锻炼。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虽然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地理学,但其实践性和创造性仍不容小觑。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参加工作后能够很快上手或者能够有更多继续深造的选择机会,作为班主任,也要大力鼓励学生学习实际操作的技巧。如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制图软件,如Auto、CAD、Adobe、Illustrator等。通过这些软件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很快地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自己制作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对一两门软件的熟练掌握,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大三、大四期间更好地学习更加复杂的软件系统,减少其在大四实习期间因软件运用不熟练而浪费的时间。
3.引导学生尽快对个人学业或职业目标的设定。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与每一位学生接触、谈心,帮助、引导其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情况,逐步帮助其制定大学四年乃至毕业后的人生规划,并逐步落实到每学年、每学期乃至每个月。这样,有了具体的学习和人生目标,学生才会慢慢的养成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生活情感上的悉心照顾
作为新生班主任,除了要在学业上、职业规划上予以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更要在生活、情感上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照顾和爱护。书面上的案例总会使学生感到遥远和抽象感,而现实生活中恰到好处的事迹或人物学习,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果。
首先,对于刚刚入职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大学教师而言,与学生的年龄差距通常不大,交流沟通起来也相对容易。班主任也往往与学生具有相同的学术背景,因此完全可以拿自身或者自己熟悉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与学生分享,让学生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其次,班主任在工作中也要时刻关注本院系往届优秀学生在学业上或职业上的发展,如果有条件,邀请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回母校来给学弟学妹开开座谈会,谈谈他们在学业上继续深造或者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这样的座谈会通常有惊人的效果。比如,在针对学生学习热情低迷不振的问题上,本文作者几次和学生谈心、聊天,取得的效果都很平淡。大多学生都持有“学习无用论”或者“学这么多不知道以后在什么地方能用的上的”态度,曾一度让本文作者一筹莫展。然而,一次邀请优秀学长学姐回来座谈的班会却给学生的学习热情打上了一剂强力针。原因是,无论是在著名高校继续深造的,还是在满意岗位上工作的往届优秀学生,都表示取得这一切的成果的前提是至少要过英语六级,至少要考取重点高校的研究生等。这样的面对面、真实经验交流的变相教育往往要比老师苦口婆心、耳提面命的教育更被学生接受,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高涨,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效果事半功倍。
最后,年轻班主任由于资历尚浅,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更多流于形式,很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因此,这也要求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言行,治学谨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主动关心那些落后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去探讨落后的原因。只有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榜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其正确的学习和人生目标,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
三、结语
每个学生都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期许和希望,因此管理学生的班主任工作看似微小,实则责任重大。尤其是担任像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这样的首届专业的学生班主任工作,更需要班主任去聆听学生的困惑和需求,从一开始就要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的轨道上,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为迎接以后的社会挑战做好充足的准备。
摘要:中学地理课程鼓励自主学习,提倡互相合作,乐于探索,所以课本中安排了关于人文地理的很多案例。地理案例教学在新课程中是被要求的,案例教学对于人文地理非常适用,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地理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结合,提供思路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人文地理的了解,增加学生对实践理论应用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具体实践案例教学,以达到提高教师的重视案例教学的目标,可以有效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 人文地理
地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涉及到人口、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人类地理学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呢?这就需要面对社会和学生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大量的案件与中学地理内容,相结合来提高教学效果。地理学有着丰富的案例资源,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运用呢?中学地理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合理的教学设计。
一、人文地理案例的选取原则
在新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混淆地理情况和例子。地理情况包含在有困难的情况下,包括典型的真实事件的地理问题。一个例子是对一个实际情况的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一个或多个困难的问题,甚至还可以含有一个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例子只是为了证明地理现象或原理。在这种情况下,案例可以激发讨论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地理案例素材和一般地理教科书材料不同。地理素材把地理事物作为最主要的描述对象,而一般的地理课本以概念、原理为基础,书面表达简练、概括。地理案例叙述的是一些细节和相关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知识则“蕴含”在其中。一般的教材往往是在总结语言中使用直接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结论明确。案例是集成的一个课堂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的特点,对于教师来说,相当于教学工具的载体。
教学案例应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等内容进行选择,并考虑典型、科学以及时代特征、对信息的足够充分性,难度设置要合理。从实际人文地理事件选取案例,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为了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故事的内容和来源要多样化,应该有丰富的和渐进的特点,要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启发学生。教师要选择一些经典的案例,这些案例既要代表性强,又要有广泛的地域覆盖面,视野开阔,具有显著的意义和地理教学的价值。例如,案例教材“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浙江省乡镇企业发展”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等,是值得采纳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合理安排和恰当选择教学案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课堂案例教学组织实施策略
(一)呈现案例
案例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构成部分就是陈列柜,从案例教学开始就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展示,不但能够节约时间,使课堂效率增大,同时也可以使学生都能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
案例介绍要直观,灵活多样。一般教师会发出地理文本数据,多媒体演示工具,教师或学生还要参与有关的模拟角色表演。无论演示还是表演,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联系的事实情况和感觉来适应学习环境。
根据案例长度和难易程度不同,教学时间可能会不同。如果案件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完整的展示呈现,不要所有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如果案例很短或比较简单,可以呈现在课堂上。
(二)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案例讨论是基于案例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要挖掘案例潜在的问题,这是事实和课本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是主要的讨论者,教师要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教师在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对地理问题的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三)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多加以鼓励和肯定
案例研究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案件具有模糊性,就会使学生的讨论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在讨论和分析中,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因果关系去观察问题并分析和总结,学生也可以通过联想和批判、质疑的方法来参与讨论,所以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让学生从过去简单接受转变为自己去积极探索。而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时,尊重、鼓励学生。
(四)应用拓展,整合提升
由于每次的案例是特定的,因此,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为了掌握地理原理,案例研究应适用于拓展学习。学生可以使用一个新的案例进行同样的地理原理的学习,这是教学的关键一环,以确保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新的地理学原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对他们的创造力也会有一定的激发。在第一次案例学习后安排其他的案例学习,扩大两次之间的学习间隔,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知识,并有时间仔细阅读新的案例,并和之前所用的课堂案例进行比较。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更新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能够学会并懂得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主要分为自然、人文、区域三大块,众所周知,人文地理离日常生活近,相对简单好理解,但是知识点零碎,且相似相近知识点多不易区分,学生答题往往找不到要点。针对日常学生上课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有效措施现总结如下:
一、学习人文地理存在问题
1、课本干条知识记忆不牢
人文地理条框的知识特别多,如旅游资源的分类,一共两大种9小类;比如旅游业对区域的影响有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环境三大方面分消极、积极影响一共17条。学生在课下背诵时不是背少了就是背混了,在做大题时得不到满分。这在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中此类现象都比较普遍,学生对干条的知识点记不全,很影响大题基础知识的得分。
2、图文知识转化困难
在讲旅游地理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时,中国35处世界遗产是常出的考试点。学生辛辛苦苦费了很大力气,能记住大部分甚至全部时,结果遇到考旅游资源分布地区时一个都答不上。如中国著名三窟分布在哪个省份,往往张冠李戴;更难一点的如,例举北京的世界遗产,例举出距上海500千米的世界遗产有哪些?学生还不知道上海附近的省都有哪些,更别提能例举出来了往往都瞎写一通。图文不能做到随时转换。
3、原理性知识不会迁移运用到具体案例
在讲到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旅游自然的评价时,课本上从旅游自然本身、旅游资源的环境、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三大方面九小点进行评价,由于内容少好理解,学生背诵情况较好。但是当遇到如对泰山、对我们熟悉的壶口瀑布进行评价时,部分学生无从入手,部分学生写不全,甚至部分学生九点全部都评论一遍,以致前后矛盾。
4、课堂死气沉沉,时效性不强
人文地理容易理解但知识琐碎、要点不明晰,所以课堂上学生提不起兴趣,死气沉沉。有的学习特别认真的女生课下反映,上课认真听了、理解了也认真记了,可是考试时得不到高分,觉得自己写的对但是根本就答不到得分点上。有些学生上课恹恹欲睡、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人文地理学习时,学生提不起精神很影响学习的效果。
二、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课堂中的实践,对人文地理的学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拼图游戏法记忆――以中国34省区为例
学生对图文转化不敏感,主要原因是记不住中国的省份、分区。我偶然在网上发现一个关于34个省区的拼图游戏,游戏中把34个省份按照轮廓形状分成34份,只需按照位置一一回归原位。在给班里同学播放时,学生特别感兴趣,都争着抢着上台做游戏。在接下来调查发现,只要拼过一两次游戏的同学,很多都能记住34个省份的位置。为了更有效的提高省区轮廓的记忆效果,我把省区轮廓想象成现实中的类似事物,如陕西像兵马俑,宁夏像箭,贵州像哈巴狗,青海像兔子,内蒙古像狐狸,广东像象鼻,山东像老鹰,吉林像雾凇,四川像兔皮,台湾像萝卜、海南像菠萝,湖北想警察帽子,湖南像男人头,河南像三叉戟。我又把几种动物之间的联系起来,如狐狸(内蒙古)吃兔子(青海)吐出骨头(甘肃)剩下兔皮(四川);戴帽子(湖北)的男人(湖南)与女人(江西)照顾老人(福建)和小洋人(浙江)。这样相邻的省份既能记住位置又能记住轮廓,大大提高了学生记忆省区的速度和效度。这对学习整个人文地理都有很大帮助,同时在学习世界地理国家定位时我们也可以应用此类方法。
2、统计法记忆――以35处世界遗产为例
学生在记35处世界遗产时,好不容易记住了名称,结果一对应省区就迷糊了。所以结合本节知识的考点,我按照常考题型用统计法让学生记忆。如按省份划分六处世界遗产的有北京、五处的有四川、三处的有云南等。再比如我又按照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分类,如北京、山西、广东、甘肃、西藏、辽宁等只有文化遗产;这样分类之后,学生不仅能记住常考的几个省区的世界遗产,也能做区域定位的题目了。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世界农业分布、工业分布、气候分布等内容的学习。
3、实例法验证原理性知识――以旅游资源评价为例
用实例分析印证原理知识。如,我在课堂中先讲了旅游资源评价的原理,然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评价壶口瀑布。等学生纷纷发言后,我们开始总结做题规律,又让学生对如熟悉的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评价,之后又让学生对不熟悉的安徽九华山进行评价。经过实例反复印证理论知识,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都知道如何入手了。这对于学习人文地理中原理性比较强,应用范围比较广的题目都有一个很好的指导方法。
4、死记硬背、默写加强干条知识记忆
学生在记忆旅游资源特点、旅游资源分类等干条内容较多的知识时比较困。针对此问题,开始我让大家死记硬背,先记住一共几条,再分别给每一条填内容,这样就不会少哪条了。后来又让大家课前上台默写,再让同学上台点评,这样反复写反复评,学生互相争强好胜,记忆效果比以前好很多。这对于人文地理中干条知识比较多的内容时,比较好用。
5、组队法加强零碎时间的利用
人文地理中零碎知识很多,但是难度较低,失分主要是课下不记,零碎时间利用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根据月考所带班部分得分不高、失分主要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同学进行分组,如把只考了50多分的张萌乐、张雪纳、杨倩、陈立、吕鑫、袁云六位同学组成一组,张萌乐任组长,每天组长早上规定背诵内容,晚上晚点之前两两一组互相提问背诵情况。这样零碎时间既得到有效利用,学生成绩也有很大提高。如张萌乐同学在期中考试时获得地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
6、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课堂效率
人文地理好理解但学生课堂表现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主要想法让每一位同学在课堂中都有用。如,高二下学期我们要学习世界地理。首先要学会画各个国家的形状、地形、经纬度。我可以把每个班中学图快、画图好的同学编成一个组,在课前5分钟,让每位成员每节课轮流教给大家画一幅图,叫“车头组”;我让看课本认真、列知识体系清晰的同学分成一个组,上课时专门给大家分析自主学习部分的知识和背诵要点,叫“车轮组”;比如还有电机组、质疑组等。总之,我想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任务,我想“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课堂效率自然会提高。
摘 要:初中的地理知识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不但包括了地理地形、地貌特点,还涉及了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人文知识。以中国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为例,谈了初中地理教学中人文化知识的渗透学习对学生多方面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人文知识;渗透学习
在初中地理课中,人文地理知识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掌握和学习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初中地理课程中选取人文地理知识中的几个方面阐述了人文地理知识渗透学习的重要性。
一、从疆域和行政区划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概况
中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以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国,自然环境各异,南北温差较大,山脉河流较广,全国按照地理位置特点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通过这些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祖国的山河和自己所处的位置有个更准确的认识。
二、从人口和民族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感情
我国除了土地面积大外,还有另外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人口多。我们在学习中都了解到,中国仅用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1%的人口。并且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国家,贵州省就是一个汉、苗、侗族、布依等多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我们的祖国和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各民族团结相处的美好感情。
三、从农、工、商各行业的分布特点学习,树立学生的远大理想
中国的物产资源非常丰富,因为各地域条件的不同,主导产业也不一致。农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水平的提升以及沿海地区商业经济的繁荣,使我们在农、工、商各行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农、工、商各行业地域的不同分布特点,可以让学生对各行业的特点有个初步的认识,并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的美好建设而努力学习。
四、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环境随之下降。如何改善目前的恶劣环境保持可续的发展,是这节内容学习的重点。通过这些内容的掌握,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参考文献:
张丹,袁丽风,倪才英.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1,27(22):24-25.
(作者单位 贵州省贵阳市三十四中学)
摘 要:文章着重讨论了中小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指出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城市规划部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机配置并使城市的合理规划落到实处。
关键词:城市规划中小城市城市建设对策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我们认为,一个合乎标准的中小城市规格,应努力实现以下四个目标:
首先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中小城市具有一、二、三产业并存发展的产业结构特征,所以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并加以合理利用和引导。中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产业结构特点,使其与大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区别开,走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道路,同时通过城市规划的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其次保证城市合理化的规模效益:我们说规划一座城市,必须首先衡量该城市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有什么需求,在规划设计中位城市的下一步规划留有余地,增强应变能力,使得该城市能正常运作。而在生产生活方面,中小城市中的大企业不应无限制发展,应该以中小企业为主以大企业为辅,从而保持城市的合理化规模效益。
再次发挥区域宏观决策作用:一般中小城市的兴起都处于城乡结合带,这是时下中小城市规划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因此协调好中小城市间的分工合作和配合问题,力求实现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中小城市规划应立足于本市的发展需求,认真研究产业布局的特征和辐射范围,对城市密集地区进行统一部署和规划,充分发挥区域宏观决策的作用。
最后要彰显城市文化底蕴:虽然中小城市规划的诸多方面均滞后于大城市的规划发展,但是由于其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文物古迹,成为了中小城市规划设计的亮点。所以,中小城市规划应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从而彰显中小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
一、中小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严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城市规划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技术行政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城市规划管理很好的保障城市规划顺利实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管理相对滞后,以至于不能满足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需要。缘乎此,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
1.城市规划管理缺乏有效的决策机制
由于政府及规划管理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过大,致使规划管理部门不仅是规划编制与审批单位,而且还是规划决策与执行机构。规划管理职能的划分不明确直接导致政府与规划之间缺乏双向交流,政府对城市规划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城市居民对规划的知之甚少,使规划工作丧失了群众的支持与参与。
2.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问题严重
时下,城市规划管理中对徒弟的规划和对环境的保护已迫在眉睫。首先,商业区内中小城市密集地,受到了房屋建筑、就业人口、交通拥堵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中心区混乱,使得城市运行效率大大降低;其次,在城市规划中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得绿地面积减小,导致生态严重失衡;再次,大多数城市坚持走工业带动经济之路,导致环境质量远远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害。
3.对文物古迹保护力度不够
许多中小城市在开发建设中忽略了这些文物古迹,甚至导致诸多文物古迹已经彻底消失。在城市规划时,一旦城市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开发产生了矛盾,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文物管理部门会服从于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安排,从而放弃对历史见证的保护,导致随意破坏、拆迁历史遗存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完善中小城市规划的对策分析
1.强化城市规划意识
中小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并将整合原则有效地应用到各种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当中,以达到强化城市规划意识,充分发挥城市规划作用的目的。首先,在规划过程中,应使各项建设标准、城市发展规模以及定额指标等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协调;其次,应处理好城市整体建设和局部建设的关系,运用的科学的方法合理规划城市中各个区域,借此来体现城市的整体性;最后,应充分考虑到城市近期建设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并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因经济建设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发生。
2.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在中小城市进行城市规划之前,对该城市的空间布局应给与重点关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城市历史资源和特色环境,借此将城市设计落实都规划层面上。在城市景观的规划上应以整体的协调性设计为主,既要符合空间分布及景观组织要求,又要不影响城市整体效果。同时,可将山水、湖泊、人文历史等资源充分地融入到城市空间中。在进行具体规划过程中,应处理好山、水、城市这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3.健全城市规划决策机制
构建科学而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是城市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努力通过建立城市规划协会、规划委员会等机构或专家咨询委员会,从而提高政府决策能力。与此同时应不断创新规划理念,并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统筹布局,以此来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使经济得到和谐、有序、快速的发展。
综上,如要彻底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城市规划部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得每一项目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在对项目的检查过程中,要检查项目建设是否具有“两证一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以及其他要求提供的相关证件,并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城市的建设就会越来越趋近完美。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自身情况出发,说明地理教学中如何吸收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新思想。
【关键词】地理教学 吸收 人文地理学 趋势
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2.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2.2 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2.3 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2.4 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2.5 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2.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3.从自身情况出发,说明地理教学中如何吸收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新思想。
我觉得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激发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
3.1.1合理利用新教材中案例,以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
兴趣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当然兴趣不是追求表面的笑声,也不是寻求课堂的“活跃”,而是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兴趣,因而在兴趣培养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方法,如讲多少、怎样导入、怎样通过情境引入教学目标等;再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钻研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使其获得成功的快感,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新的地理教科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引进了大量的案例和活动,改变了以往教材知识性文字表述太多,缺少活力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中案例的内容,理解各个案例所要描述的具体地理事物、说明的问题、表达的思想等,在深刻理解案例的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看案例开始,充分发挥对案件内容进行联想、延伸分析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减少资料的搜集、整理、核实的麻烦,同时是同学们养成演绎、联想等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且培养了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3.1.2创外部的“境”激发学生,以境促情
通过生活引导学生发现地理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敏感地捕捉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中有教育价值的地理问题或现象,创设生活情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生活化,将具体的生活经验地理化,让学生经过探究活动解释说明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创建富有激情与生命力的生活课堂,例如活动创设情境。如课前地理信息会,课后的辩论、地理角等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媒体营造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信息渠道剪辑、下载和制作一些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课件,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陶冶学生的人文和美学情操。表演创造情景,课堂不应死气沉沉,而应是个生动活拨的交流场所,角色扮演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愿望、体验紧密相连,创设真正的学习情境。
3.2巩固基础知识,构建“脑图”
3.2.1教师通过对地理知识的灵活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中应尝试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发挥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启发的教育作用,培养协作能力,课堂上应多给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所以学习这一部分时要多思考,熟练地掌握原理,真正地会用原理。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以教材外某一事件或某一区域为载体,但答案却在教材之内,所以,拿到题后,我们要将试题所考内容迅速与教材的具体单元章节相对应,看命题者到底要考察哪一部分内容,这样总的方向便能把握住。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地理调查等使学生多感官应用,获取各种情感体验,可增强教学效果。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从环境角度开阔思路,以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与态度来考虑影响某一问题的多种因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理考试更离不开地图,在某种意义上,地图可以称得上是地理的灵魂。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所以,我们要重视构建“脑图”,把每幅图都印在脑中。
3.2.2采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变难为易
善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学观,也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应贯彻的总体原则。启发式教育包括:直观启发、设疑启发、情境启发、反问启发、对比启发、主线启发等六种。充分利用教具的直观性和“小”的特点,把地理事物或现象置于学生的视觉感知范围内,形成表象,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在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交流中,教师的恰当设疑提问起着关键作用。以往的地理课堂,班级中只有一部分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态度消极、兴致不高。因为在每个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上课自觉性不高,容易分神;但也正是这批学生,他们思维比较活跃,生活中比较喜欢争强好胜。因此,提问时要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教师对学生起着引导作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重要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教师也很难讲清,学生也难以理解,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云里雾里,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活起来?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变难为易,增强效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通过其独有的神奇的表达和表现能力,把自然界许多抽象的事物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拓宽。如地球公转这个大范围、抽象的宇宙物质运动,通过多媒体投影,便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多媒体课件还可把一些无形的地理现象直观表现出来,形成表象。
总而言之, 新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突出形象化、直观化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智力和能力。能够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就业,有利于终身发展是工作的重心,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其它方法同样也能起到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但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的课堂思维才能不受拘束,课堂语言才能真实反映其内心所想,做到真正的“畅所欲言”,从而让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熟悉地理,喜欢地理和探索地理的第一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