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论文

时间:2022-03-20 09:52: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德育教育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体育教学德育教育论文

摘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课同样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机,体育教师应当利用一切有利的时机,及时地、有目的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小学体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

小学时代是学生发展身体,增长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早就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资本论》)马克思认为体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材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说,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是非常必要的。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课同样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机,我们应当利用一切有利的时机,及时地、有目的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教师的个人形象中的教育时机

1.教师的仪表。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要从教师形象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在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2.教师的语言。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学习兴趣,但切忌低级趣味。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3.教师的态度。尊重学生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性较差或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学生要耐心帮助,绝不用讥讽的语言来刺激他们,更不侮辱谩骂学生。与此同时还要教育其他学生关心和尊重他们。对体育骨干、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二、教学组织中的教育时机

1.课前准备。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课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必然是杂乱无章,学生无兴趣,教学效果差。除认真备课外,场地器材的布置要井井有条,做到既美观又便于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与学习习惯。

2.调动队伍。在调动队伍时要提倡让兄弟班组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互相穿插,对本班调队中互相谦让的组长及时给予表扬,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教育。

3.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互相帮助的良好作用和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必须反对对别人的缺点评头论足,说长道短的不良习惯。

三、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

1.短跑教学。在起跑教学的前要重讲明起跑在品德上的要求,一实事求是,在规则上要求——必须听到枪声后才能起动而绝不能猜口令,存在侥幸心理而采取投机行动“抢跑”。有意识地培养精力集中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品德。

2.耐久跑教学。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吃苦。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3.跳跃障碍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在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可他们就是不敢过箱。在跳跃练习中过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还可以把横杆升起不少,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很大作用。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有意识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

4.球类项目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在球场上一定要强调全局观点,强调集体力量,强调互相配合,对少数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要及时给予纠正。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技术好的学生更要热情帮助技术较差的同伴。要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对手的犯规动作,不应计较,更不能采取报复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与错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总之,我们要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培养思想道德高尚,身心健康的未来建设者。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德育教育论文:专业课教育融合德育教育论文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施

管理学在不断发展,已经广泛融入到社会、市场、竞争等要素的研究中,各类企业和组织的管理理论不断扩展,在管理学理论中,将社会伦理和道德、团队合作、长远规划等思想融入其中。所以,通过管理学教学使上述管理理论在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方面具备较强的影响。管理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实践性,通过实践可以增强应用的效果。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案例教学、模拟情景以及深入企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的管理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并达到融会贯通。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深刻体会到企业诚信经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崇高性,以及这些与企业成功的内在必要联系。这些实践环节为学生的道德培养提供了很强的示范和启发作用。在管理学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活动实施如下。

(一)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制定德育教育教学计划

笔者从事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基础的教学,本课程的教学素质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素质,即优秀的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创新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培养作为领导者应具备的宽容胸怀、人格魅力等。在德育教育实施前,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德育教育教学计划,在管理理论篇重点让学生把握作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所具备的所有精神,比如为政以德、勇于承担责任、运筹帷幄等。在管理思想篇重点让学生通过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学习感悟古人诚信、仁义等思想精华及根据学习型组织对学生进行境界教育。在管理实施篇通过管理游戏让学生在管理中感悟团队力量、合作精神等。

(二)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教育

管理学的课堂教学要实现和德育有效融合,让学生从被动上课、考试死记硬背转变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勇于创新,还要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形成教学互动的课堂情景,加深师生情感,使学生乐意投入到学习中来,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1.视频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注重通过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视频教学法。在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精选相关视频,比如描写晋商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介绍海尔成长历程的《首席执行官》,描述创业项目比赛的《赢在中国》等,看完视频的讨论中,学生都会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气氛异常活跃,其中所包含的创业者的艰苦历程、积极进取的精神、诚信品德对学生触动很大。

2.管理游戏法。管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引入很多管理游戏,通过学生的参与以及参与后的讨论引导使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管理知识,又在德育意识方面有所提高。我们根据教学需要依次安排了团队猜数字、沙漠求生、红黑博弈等管理游戏,在游戏中学生的管理技能得到了响应提高,另外也感悟到了团队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及团队间合作时应具备的诚信品质等。

3.互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很多环节可以设计互动教学,通过互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老师了解了学生的所思所想,并适时给予引导,不断创设教学过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比如在讲授管理者的人际技能时,就通过设置问题“你喜欢与什么样的朋友交往?”让学生参与讨论,最后得出很多同学喜欢和热心、诚实、乐观、积极、具有正能量等的朋友交往,引导学生也要成为受同学喜欢的这种类型的朋友。

4.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管理学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精选企业经营过程具体时间,在对企业具体案例成败的分析中,真实再现了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或法人在社会中的所做作为。通过成功的企业比如海尔通过砸冰箱事件所体现的诚信经营理念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积极行为,从而赢得消费者认可,同时海尔的良性发展也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失败的企业比如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映射了三鹿无视顾客的利益,急功近利的经营观念,最终遭到消费者的遗弃和市场的淘汰。通过这些将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无形中渗透到学生的心中,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需求,最终成为学生未来走入社会、参与活动、规划人生的必然选择,从根本上达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突出领导者、管理者的个性品质对企业的影响,让学生深入了解组织的成功与否与领导者、管理者自身的素质、道德观念等紧密联系,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道德感、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等,进一步提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加强课下交流,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一般来说,在大学,专业课教师上完课后与学生的联系相对较少,我们提出如果鼓励专业课教师加强与学生的课下交流,会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其实很多学生比较信任专业课教师,课下的非正式沟通更拉近了他们的距离,为德育教育创设了有利的环境。比如通过偶尔的课下交流我们了解到学生非常喜欢上课的一些视频材料,我们在此基础上就推荐更多更好的资料,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我们还了解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比如去年有个班班长带领班级有关同学在学校门口××路公交车站牌组织学生有序乘车,第一次效果不佳后就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大学生的素质等,通过鼓励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坚持把他们的活动计划进行实施。

二、结语

总之,全体教师都要都要树立德育教育的责任意识,真正认识到专业课程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特殊作用,不断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还要注重自身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真正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内在统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作者:崔小俊 单位:郑州财经学院

德育教育论文: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德育教育论文

一、为班级制订职业目标,共同追求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的职业理想切合实际。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思想端正了,职业目标与为人处事才能跟进。要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让他们懂得,在我们的社会,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是为他人服务的。开展“我为人人”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意识,如班级卫生日、各种义工活动,到福利院、养老院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进行思想、德育教育。同时让学生懂得理想必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必须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只有这样,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德育课感兴趣,他们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拉近师生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和谐的课堂;有了和谐的课堂,才能顺利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三、转变教育思想

教师要转变过去那种学生道德教育只依赖思想政治课的片面认识。注重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德育因素,拓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做文明学生,树文明形象”活动,要求着重抓文明礼貌用语及仪容仪表,在全校范围内张贴文明用语口号。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引导宣传,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在校内可以举办书画比赛,爱国歌曲大赛,体育竞赛等。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道德教育,在各种活动中加强学生爱集体、爱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坚强意志

老师应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加强锻炼学生意志的教育,在实际学习、生活中,锻炼学生改变做事怕苦、怕累的思想,及时发现并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用实际案例教育学生遇事时不急不躁,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德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学校、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其中包括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与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引导学生自己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五、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光靠课堂上说教是没有明显效果的,只有通过实践,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才能使学生领会道德标准的意义,教师应对学生予以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更多、更好地观察了解社会各个方面,使学生把对道德的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我校多次组织专题报告,请交通部门的交警到学校做交通安全教育报告,并以实例教育学生安全的重要性,又请派出所的民警到校做法制教育的报告,讲述打架斗殴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全体学生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在实践中受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和熏陶。

六、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初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利于减少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工作,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渠道,强化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作者:杨春艳 单位:河北省固安县固安镇中学

德育教育论文:体育特长生德育教育论文

一、对体育特长生的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

体育特长生学习的学科相对较少,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德育教育良好的天然途径,也是培养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生动的教材。不同的学科在知识范畴上倾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就给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育教学中提供了很多种可能及切入点。通过不同方面、多角度、多元化的学科德育渗透,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本身,对于学生,特别是体育特长生的价值核心体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所学知识本身内容融入有学科特点的德育教学。例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烛之武能退秦师?以此让学生从知识的角度总结出智慧是比武力更好的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遇事要多动脑,少冲动地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伟大情操。课文讲解结束后,通过课本剧的表演,让语文基础不好的他们记住课文情节,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既有利于达成背诵等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增强他们对原本认为枯燥的语文课的兴趣。在数学等理科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原理说明了事物运动的规律。对于体育特长生来说,结合他们在训练中的一些感悟,加上教师归纳出的原理法则,使他们懂得科学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运动训练成绩等等。树立他们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的人生态度。英语学科在体育特长生中往往是不太受欢迎的一门学科。许多体育生都觉得英语像“神文”,根本学不会。但随着一些运动员出国比赛经历的增长,他们发现英语的学习很重要,但又不知从何下手去学习。对于他们,英语学科的教学从运动员日常会话入手,深入浅出,用最简单的、即学即用的单词、短语、句子来让他们建立能够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还应对他们在对外交往、看待文化差异等方面的侧重教育,培养他们的国家荣誉感与使命感。

(二)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教育相结合

全面性的德育养成,仅仅从教学内容上,渗透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用心承诺、用爱负责、用情沟通、用智施教”教师的心中应有对学生无尽的关心与爱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表情、手势等的肢体语言、对突发问题的应变处理能力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延伸。教师应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另一种方式树立在学生中的权威。体育特长生往往讲所谓“哥们义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想根深蒂固。枯燥乏味的说教在多数情况下不能被他们接受,针对他们这些思想上的特点,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导航仪”与“大朋友”,以平等、宽容、多元的视角去看待他们,引导他们通过正确的方式合理地解决各个方面的问题。

二、体育特长生德育教育的创新与探索

(一)关注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

在赛场上,运动员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高低是赛出良好竞技水平的关键。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他们在学习训练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训练他们抗压能力等多方面工作是创新与探索重要的方面。通过聘请有经验的心理辅导员为他们开设心理课等多种方式对体育特长生心理教育的一种全新的尝试。

(二)注重体育班级文化建设

对于体育特长生组成的体育班,这种特殊班级文化的营造和把握,是很重要的方面。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树立成功运动员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刻苦训练,努力学习文化课,需要学校、家长、教练、文化课教师多方面形成合力,对体育特长生进行全面的教育。

(三)创新型的教育方式

体育特长生的考试目标要求特殊,在某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体育特长生的特点,采取试点、研讨等形式对体育特长生的教材、科目的设置、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更好地去适应全面教育中个性化教育的要求。这是体育特长生的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与探索,为现代教育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在体验中成长,在感悟中升华。”这句话对于体育特长生班级的学生们与老师们最适当的表达。以全面发展中个性化发展为依托,创新理念为指导,在德育教育中不断反思与总结,不断拓展与创新,才能让德育教育实现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蔡强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

德育教育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论文

一、情境创设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挂图或者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这种新颖、丰富的教学方式能够达到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运用多媒体或者插图的教学媒介,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的神情、语言、动作以及情感与课堂的氛围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知识的触动与震撼,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并且能够陶冶学生的语文情操,提高语文素养,获得知识的启发。例如,语文教材中的《升国旗》一课,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完成教学任务,识记字词,背诵课文,对国旗有个初步的认识即可。但是我认为深入一步,对他们进行入校后的第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是个很好的时机。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设施播放有关国旗在各种场合出现、升起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引起学生对五星红旗的注意和兴趣,抓住这个时机,给学生灌输五星红旗的深刻含义,教导学生应该热爱国旗,尊重国旗,并引入课文的原句“国歌声中,我们立正,向您敬礼!”引导学生向国旗行队礼和注目礼。此时,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我立即创设情景,国歌响起,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录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我看到一个个小手举起敬队礼,童稚的眼睛里流露出对国旗敬爱的神情。我深信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已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二、积累经典名言警句

我们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知识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经典的名言警句或者格言,不乏在诗歌、散文和小说等题材课文中发现一些用词精炼、文情并茂、意味深长的名言佳句。通常了解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只要看文中的一条经典语句就能得知。这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名言佳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集中体现,不仅文笔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还富有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标准。因此,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课文时,应重点分析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并结合文中的其他资料,再进行重点讲解。例如,人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为人民服务》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历史名句。除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以外,进一步拓展,提升到“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教育学生活着要有意义,要有价值,不要碌碌无为一生。让学生初步接受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除此以外,许多名言名句本身就折射出德育的光辉:珍惜时间,时光一去不复返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寸光阴一寸金。”对待学习要勤奋努力,孜孜不倦的“业精于勤,荒于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抒发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情感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歌颂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现母爱深重的恩情,情真意切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树立远大志向,坚强意志的“志当存高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在小学语文课堂实际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应当多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材料,并且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给学生进行正面的德育启发和开导。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进行课外延伸,让学生自由地吐露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课文思想教育的感染。比如在进行以“善于合作的人”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时,可以让学生充分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体现合作的例子,让学生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比如有接力赛跑、广播体操比赛、拔河比赛等等,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语文德育教育的渗透是一项系统、综合和全面的教学工程。语文教学只有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认真把握,同时让学生能走进教材,也能走进生活,从而有效进行德育教育。

作者:高康 单位:贵州省织金县白泥乡新黔小学

德育教育论文:历史教学德育教育论文

一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教师在历史教学时,要深挖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为了更好地渗透德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深研教材内容,想方设法地结合相关的内容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进而再达到一定的德育教育设定的目标。比如,在学习我国的灿烂文化——“瓷器”时,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寻找一些与我国瓷器相关联的历史知识与美术知识,使其对瓷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指导学生欣赏瓷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媒介巧妙地将要学习的知识穿插其中,适当地加以引用,让学生更好地由表及里地加以理解、感悟作品的思想,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从青铜器作品中表露出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等的积极情感,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瓷器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二、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

历史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在传授历史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师也要做好德育渗透,让学生在掌握一些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受到德育熏陶。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比较法教学,指导学生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与世界的文化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此外,还可以将明清以来中国三百多年的科技落后状况与同一时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落后,这样还能够增强学生为祖国振兴而发奋读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把学生内在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出来。再如,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归纳一下近百年来我国各阶级的救国道路以及最终的结果,这样的教学既能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同样也是经过验证后历史的最佳选择,同时让学生在学习完知识后,认清中国的现有国情。由此可见,重视课堂教学,把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挖掘出来,利用历史学科本身独有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励志成才的理念

“有志者,事竞成。”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伟人的事迹,这些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都来源于其立志的精神。比如,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领袖陈胜,就是以“鸿鹄之志”的理念,领导了秦末农民的举旗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的暴力统治,名垂青史。再如,当代科学家钱学森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与“火箭之王”。因此,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循循善诱,让学生以这些历史人物为榜样,再树立远大的理想,发奋图强,刻苦学习,培养他们苦学多思,勤奋进取的创新精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德育功能,在教学中加以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接受德育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健康思想情感的熏陶与洗礼,不断地完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

作者:安伟峰 单位:河北省隆尧县第一中学

德育教育论文: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时机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每一个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把握好教学节奏,在适当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有很多合适的时机的。

1.教师通过自己的仪表和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是最容易被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刻注意自身形象,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形象来感受到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与信心。教师健康而富有朝气的形象会感染学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教师要注意提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力求语言风趣幽默,又要简明扼要,通过很强的逻辑性来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要想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而尊重学生,真正地关爱学生就是一种良好品德的体现,这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对于那些平常表现不够积极,对于自己缺乏自控能力,组织纪律性不强的学生,体育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帮助他们,不能用一些讽刺的话来刺激学生,更不能侮辱甚至是体罚学生,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教师的关心。比如在学体操动作的时候,可以找一些动作到位的学生示范,也可以寻找一些动作不太到位,但是每次都有所进步的学生来练习,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同时要求其他学生给予他们帮助和鼓励,让他们既增强了自信心又体会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对于那些体育课上表现优异的同学要严格要求,督促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

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制定一些课堂规范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包括课堂纪律、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通过对学生进行制度的约束,让他们可以不断修正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训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组织指挥的良好习惯。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在课前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上每个教学环节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不会太高,教学效果更不必说。所以,课前体育教师应该把上课要用到的体育器材和活动场地都安排妥当,为上课做好一切准备,这样的准备工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井井有条地安排事物的良好习惯。在教师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帮助布置运动场地,搬运所需体育器械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公共财物的保护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教学,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还可以培养部分学生的组织能力。

4.结合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程当中有很多不同的训练项目,不同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思想品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比如通过观看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的杰出表现,让学生体会我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建立终身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练习长跑也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的一种有效的体育运动项目。现在的小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比较好,很多孩子在家庭中根本没有锻炼的机会,他们怕吃苦,责任意识不强。教师根据这样的现状,通过体育运动来对这些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严格要求他们,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们在运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二、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小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好时候,也是正确的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可塑性是最大的,所以,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内外的有效资源都结合起来,抓住每一个可以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时机,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正确的表扬与批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身体和心理全面、健康的成长。总之,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进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顽强拼搏的意志和豁达开朗的性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作者:陈永亮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第一中学

德育教育论文:体育教学德育教育论文

一、挖掘教材与德育的结合点

体育教育跟其他课程不一样,它以户外活动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了提升学生体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意志及培养学生品质的目的。思想道德教育在体育课本里比比皆是。比如,田径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英勇、坚强的意志品格;体现集体协作的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团队协作、纪律严明的集体意识和敏锐机灵的应变能力;体操、武术等项目,能使学生形成勇敢、冷静、灵活、雷厉风行的自我控制力;游泳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奋发向前、奋力向上的开拓进取意识;各式各样的体育教学游戏,如“勇闯封锁线”“奋力炸碉堡”等,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再有,有的体育教育课程还可以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严格把关。就像长跑时出现了“极点”,是努力跑下去还是知难而退?在比赛过程中遭到对手故意犯规的时候,应该大度宽容还是以暴制暴?团队协作不是很协调最终导至比赛成绩不高的时候,应该彼此激励,还是互相推诿呢?裁判判断失误时,是体谅容忍,还是采取过激行为?比赛得利时,应该乘胜追击,还是骄傲自满?我在体育教学中,常常针对体育教育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特意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渗透,让学生不只接受到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也获得了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体育课堂上,对学生实行品德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亲力亲为的示范作用。身为教师,一定要增强自身的修养,提升自身品质,为学生确立一个正面的教师形象,让学生收到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仪容仪表、言谈举止,都会成为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并反作用于体育课堂之中。体育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即为室外课堂,因此体育课的教学空间非常大,外界因素对学生的运动量和心理活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身为体育教师,面对外在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时候,一定要树立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给学生提供安定的课堂德育环境。身教的效果要大于言传,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极深的烙印。就像练习跑步的时候,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适宜的环境,教师应参与清扫操场、归拢训练器材的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爱护公共财物、训练场地的优秀品质。在冬天上课的时候,冷风嗖嗖,可是教师却挺立身姿,声音高亢,用实际行动感染着学生的心灵;在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教师一丝不苟地传授着每个动作,耐心地不断重复每一个动作,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感染着学生,培养了学生任劳任怨、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教师敢为人先的教育态度在体育课堂上一定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实现提升学生思想品质的目的。

三、结合室内理论课渗透教育

(一)充分关注引导课

引导课经常是在每学期初的第一节室内进行,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相关内容的讲解,来调动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指导学生明确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作用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上课的时候,教师要对上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本学期体育教育工作的目标、课程标准、考核机制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从而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二)上好理论讲授课

这一类课程主要是遇到雨雪天气时在教室内进行的,理论类课程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指引学生参与实践课程,而且还是向学生传达思想德育知识、协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的重要方法。体育课本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针对思想品德教育而设置的内容,例如传达中国体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亚运会、奥运会的简单介绍等。所以,本人一直坚持细致分析课本,一丝不苟地备课,把课本中的知识科学地统一起来,既注重内容,又重视思想,从而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在课堂游戏活动中融入协作意识

和集体主义情感游戏教学是针对相关内容组织实施的,基本上都是集体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体育游戏必须精心组织、严格纪律,要求学生通力协作、互帮互助,一起完成项目活动。如“打龙尾”活动,圆圈上的学生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无论可不可以打着“龙尾”,抢着球就不管不顾地打。面对这样的情境,我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龙可以在地上走,可以在天上飞,能在水里游,十分灵活,并且龙头一直保护着龙尾,不采取妙招是不易打到的。同学们可以试想一下,采用怎样的妙招呢?”接下来,学生分小组探讨商量,找出了恰当的方法。于是课堂上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氛围,学生有的全神贯注,有的跑到别的小组探听消息……这样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得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综上所述,在进行体育教育活动时,不但要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还要注重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关富强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中学

德育教育论文:创新高职德育教育论文

一、创新高职德育教育工作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元化的浪潮,与时俱进,弘扬思想政治教育。当代的大学已经将思修、近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毛概这四门课程列为重要的公选课,这四门课程也是考研中的政治科目中的内容,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学校中,也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内心世界的变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生们同样面临着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学校应当开展各种心理教育课程,缓解学生的压力,教师要努力培养起学生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将思想政治同当代社会主要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地推陈出新,改革教育方法,以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创新教育理念,教学生“做人”

时代要进步,必须要创新,当今时代要求我们进行创新。那么,对于高职德育教育来说,也应当进行创新,创新理念,将教学生“做事”转移到教学生“做人”上去。当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就是“以人为本”,而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局限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也应当加强德育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高素质、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高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手段,通过德育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在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人。高职学校应当进行德育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创新,将德育教育拔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使学生能够接受更优良的思想、方法、指导,更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素养,并培养出一批适应时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结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学生必须要学会“做人”,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和专门的技能,高职学校应当关注学生的精神层面,多在精神方面下功夫。开展德育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心理素质的培训,努力将学生培养成道德品格高尚的人,能够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的人。为着实现这个目标,相关部门必须重视高职德育教育新理念与新方法的探索工作,这个时代需要创新,将创新运用到德育教育工作中,不断完善高职学院的德育教育任务,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为学生注入一种新的血液。使他们能够接下时代的重任。

作者:周娟 单位: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研室

德育教育论文: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一、学校德育教育的改进

1.设置情境,学会反省

我们的德育教育会教给学生们基本的做人道理以及良好品质形成的基本条件,但是,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德育的基本知识,其本身还是需要社会行为实践的。学生们获得的德育教育大多是来自学校的理论教育,其基本产生因素还会受到其他学校课程以外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因素来帮助我们少年儿童的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且由低到高逐步的成长。我们可以向学生们讲述一些很难判断正误、是非不明确、不好判断的故事,可以从学生们的分析中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并且帮助他们来提高道德的判断能力。有些故事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其情景真实,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们进行换位思考,去体验这种道德两难的感受,在不同的道德层面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通过各种道德观点的比较和交流,提升学生道德的深度,使得学生们学会反省。

2.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情感教育

助人为乐,为他人服务,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实践的直接经验积累。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们互帮互助,在学业上相互辅导、监督;分组进行劳动体验;维护学校安全卫生;为低年级的学生做好榜样等等。学生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帮助别人,从中收获快乐、经验,我们的德育教育得以完善的实施。

二、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来看,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生成到发展成长的。事实上,思想道德是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精神世界是在体验实际的生活中得到丰富、扩展和升华的。

1.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高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到初中去学习、生活,学生们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然而,他们的生活实践、生活经验还是很欠缺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带领高年级的学生走出学校,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在我们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到社区,去发展实践能力、获取直接的社会经验、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们在自身的实践中,思想品质会得到完善,德育意识会有所提升。我们安排学生们进入社区“清理小广告贴”,在清理的过程中,不仅美化了社区的环境,我们还可以给学生们讲解小广告的危害,使学生们有社会公德的意识。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到社区去慰问老人,打扫社区卫生等等,使得学生们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助人为乐的乐趣,逐步培养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

2.在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高年级的学生也是喜欢玩的,喜欢参加活动的。我们把德育教育与活动结合起来,就会受到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我们可以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开设讲座,讲述有关博爱、责任心等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可以组织辩论赛、征文活动,可以组织社会公德调查活动。总之,我们作为高年级的班主任,应当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对学生们的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分析,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们的思想品德加以关注。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争取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

作者:李晶晶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中心小学

德育教育论文:政治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一、在政治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激烈,合作精神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而且对学生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者是去讨论一个话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时事,在授课的时候,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搜集资料的活动,具体地说就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自主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沉闷的课堂,而且可以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政治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观

中职学校的存在价值就是要给社会输入更多的技术性人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对自己的能力等都比较迷茫,而且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学生缺少一定的学习动力,导致一些学生开始出现了“混”的现象。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观,进而为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做出相应的贡献。例如,以“我的梦想”为话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中职学生的就业市场广、就业率高,但是不少中职学生不能正确定位,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感觉前途迷茫。所以,组织学生对类似这样的话题进行讨论,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对前途一片渺茫的感觉,而这样的互相讨论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同学之间的想法,明确自己的优缺点,还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在政治教学中,我们要将这样的活动有效地引入课堂当中,以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三、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目前,来自家庭过多的爱让一些学生遇到问题容易推脱责任,缺乏坚强的意志力,这是严重不利于学生健全发展的,也不利于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中和以后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所以,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名人故事来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进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坚强的意志力。例如,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将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故事、张海迪的故事等名人的奋斗史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古今的名人中感受到他们坚强的品质,进而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为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提供帮助。总之,在政治教学中,我们要融合德育教育,为培养出健康全面的人才做出相应的贡献。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重视道德素质教育,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作者:郝言 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

德育教育论文:大学生资助工作德育教育论文

一、高校大学生资助德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个人认识不清

国家奖、助形式的资助,主要是针对有生源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的大学生。新生入学后,学生需持有民政部门盖章的贫困证明并填写家庭经济困难申请表,获得贫困认定等级,方可参加与国家资助政策相关的奖助学金申请、评选。事实上,存在着部分非贫困学生,他们通过老乡、同学等社会关系,获知国家无偿资助的力度,为了骗取资助,使用隐瞒、谎报家庭情况等方式取得学校贫困认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在面对贫困资助过程中,认为资助是国家的帮扶不拿白不拿,“比惨、比穷”成为一些学生的常态,理所当然地认为“我贫穷我就必须要奖助学金”。相反,落选的同学往往会产生失落、厌学情绪,甚至会诱发师生、同学间的矛盾。导致个人不诚信的另一个原因是:部分同学单纯对国家励志奖学金荣誉的渴望。国家励志奖学金除了给予较高金额(每年5000元)奖励外,还有国家级荣誉证书奖励,但这些只针对有贫困认定的同学。高校中,不乏一些学习成绩好但家庭经济并不贫困的学生,虽然他们对物质奖励并不看重,但非常重视类似国家级的荣誉奖励。于是,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隐瞒自身家庭经济情况,争取国家励志奖学金。

(二)学校缺乏专业的资助管理队伍,德育教育有待提高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规定:各高校要加强学生资助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按1∶2500的比例,先行落实,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各高校陆续成立学校资助管理中心,但人员配备远远不足,落实到各学院无专职老师负责,资助工作往往由学院临时指派辅导员兼任,辅导员工作繁忙时,则层层下派到学生干部进行日常管理。以开学为例:每年9月份是新生开学季,也是学校每年最忙碌的时期之一。开学涉及:学籍注册、贫困认定、安全教育、军训等等一系列的杂事。学院助学金名单每年9月底之前要提交学校审核,公示后,10月底提交国家资助中心。新生助学金评选要先经过贫困认定,公示3—5天后才可以参加助学金评选,助学金评选结果经过3—5天的公示期,方可将最终结果报学校资助中心。在最忙碌的新生开学季,没有专人配备资助老师的情况下,贫困认定结果及助学金人选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没有被关注到。另一方面,学校在落实资助政策时,倾向物质层面的帮扶:“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更多地注重国家资助资金的落实和发放,精神层面上的关注、教育较少,导致学生缺乏感恩、诚信、回报社会的意识。

(三)社会缺乏规范机制

高校在落实贫困大学生资助之前会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进行贫困生的等级认定。乡镇级以上民政局或街道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是高校在贫困生认定及等级认定的重要依据,但在现有体制下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可信度较低。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很多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也能在民政部门开具《贫困证明》,究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资助资金主要是国家、地方、高校联合资助,本地民政部门认定盖章,无作为对其本部门没有任何利益的影响,认定错误也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随意性较大。国家权力机关的随意性、无作为,不仅损害了自身的权威性、公正性,给高校认定工作带来了困难,而且给身心逐渐走向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负面不诚信的错误引导。

二、强化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德育教育

(一)强化学生资助师资队伍建设

各高校在相继成立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基础上,应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力度。除了学校层面有专门的资助工作人员外,更应强化对学院的资助工作人员的配备。同时应把握好资助的源头:贫困认定工作。新生开学时,配备专人老师,对新生的贫困等级进行认定,经过同学互评、年级初评、老师核实、学院审核的方式层层把关,建立明确的“退出进入”机制———对家庭情况好转的学生采用帮扶的“退出”机制、对因家庭变故等原因致贫的采取“进入”机制、对弄虚作假的学生给予惩罚机制,让诚信、正直等正能量的形象在老师身上得到展现和弘扬,在无形中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建立健全贫困等级认定及奖助学金评选机制

各高校针对贫困大学生建立标准化的贫困等级认定及奖助学金评选机制,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各项考察指标进行量化,并下发至学院,各年级针对各专业学生的生源地、民族、家庭状况等建立健全符合实际情况的认定、评选机制和办法,切实执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每一笔资助都发放给真正需要的学生。

(三)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教书育人。资助工作除了帮扶、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物质困难外,更应注重在资助帮扶中的德育教育。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每年应开展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人物的评选,树立典型人物;开展征文比赛、图片展等形式的“感恩、诚信”教育,树立学生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回报社会的良好道德情操;通过学院层面让每个年级积极开展“诚信“”感恩“”自强“”励志”等形式的宣讲活动,真正把德育教育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

(四)建立大学生资助诚信档案

在资助育人的基础上,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资助诚信档案,并直接纳入大学期间奖助学金考评标准。对于那些为了骗取资助,使用隐瞒、谎报家庭情况等方式取得学校贫困认定,获取资助金的同学,一经核实,取消其参评资格,没收资助款,并将其欺骗行为计入诚信档案,并重点给予其品德、诚信、励志教育。

(五)规范民政部门的贫困认定工作

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认定》作为国家对学生资助的重要依据,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民政部门在认定贫困大学生时,严格按照认定程序,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认定。对不经核实就乱开具证明的地区部门,给予相应的法律、制度处罚,对相关责任人应追究其责任。真正把贫困认定工作从源头上肃清,使国家公权力的公正性得到彰显,把德育教育的隐形效益发挥出来,弘扬社会诚信之风。

作者:姜尧 陈银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德育教育论文:小学高年级德育教育论文

一、小学高年级德育教育的改进

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情感教育助人为乐,为他人服务,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实践的直接经验积累。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们互帮互助,在学业上相互辅导、监督;分组进行劳动体验;维护学校安全卫生;为低年级的学生做好榜样等等。学生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帮助别人,从中收获快乐、经验,我们的德育教育得以完善的实施。

二、小学高年级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从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来看,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生成到发展成长的。事实上,思想道德是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精神世界是在体验实际的生活中得到丰富、扩展和升华的。

1.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高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到初中去学习、生活,学生们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然而,他们的生活实践、生活经验还是很欠缺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带领高年级的学生走出学校,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在我们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到社区,去发展实践能力、获取直接的社会经验、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们在自身的实践中,思想品质会得到完善,德育意识会有所提升。我们安排学生们进入社区“清理小广告贴”,在清理的过程中,不仅美化了社区的环境,我们还可以给学生们讲解小广告的危害,使学生们有社会公德的意识。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到社区去慰问老人,打扫社区卫生等等,使得学生们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助人为乐的乐趣,逐步培养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

2.在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高年级的学生也是喜欢玩的,喜欢参加活动的。我们把德育教育与活动结合起来,就会受到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我们可以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开设讲座,讲述有关博爱、责任心等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可以组织辩论赛、征文活动,可以组织社会公德调查活动。

三、结语

总之,我们作为高年级的班主任,应当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对学生们的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分析,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们的思想品德加以关注。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争取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

作者:李晶晶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中心小学

德育教育论文:现代教学技术德育教育论文

一、现代教学技术改变了班级管理

在中职学校扩大招生后,中职学校生源紧缺,而且中职学校学生素质结构发生变化,学生思想更活跃、更复杂。尤其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纷繁复杂,对青少年的影响极为严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难度相对较大、任务相对艰巨。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进行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及时对每个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现代教学技术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通过上网交流的独特手段,达到保护隐私的目的。上网交流,很多人认为它最虚无,但亦最真实。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受到很多因素的约束,而网络则给人一个直达灵魂的桥梁。网络谈心往往是学生都能接受的诉说渠道。学生可以选择以虚拟身份向别人吐露心事,心理能量释放了,也就轻松了。网络的虚拟性正是网络谈心生命力旺盛之所在。“网络谈心,寓教于谈”,给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有益的帮助。

二、现代教学技术改变了学校管理

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决定了网络信息独一无二的直观性特征,青少年在鼠标轻点之间就能立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需求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学习、工作效率。但同时我们注意到,网络上大量杂乱无章、良莠不齐的信息知识使他们“喜看恶思”,这对学生智力和思维发展必然造成严重危害。我们既要认识到网络文化使中职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又要给中职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机遇,拓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空间和渠道。首先,建立校园信息网是学校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强引导,注重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开展电脑节等学生社团活动,多渠道传播相关知识,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同时注重双向互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教育,就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其次,重点抓网页制作。举办思想政治教育网页设计大赛,使正面的、正确的思想深入同学心坎。给德育老师每人配备一台专用电脑,传授网络操作技能,使学生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就能得到尽快答复;根据学生的需要,学校不断开辟网页,强化栏目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争取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结语

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知识更新频率加快。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将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培养及终身学习理念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职学校德育要着力抓住学生求真的心理,依靠真理的力量,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抵御网络不良文化、信息的能力,这是今后一个阶段中职学校德育改革的努力方向。

作者:曹福奎 单位:新乡卫生学校

德育教育论文:语文学科德育教育论文

一、挖掘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作用

(一)新课标下语文性质与功能确保了德育教育优势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第一次站在了与工具性同等的地位,这也体现了国家教育部门对语文德育功能的重视,体现了人文性的德育渗透,为语文德育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保障。在指明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之后,人文性的重新回归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文化传承和精神传承的双重功能,这也间接保障了德育功能的实现。无论字词还是诗词文赋,都包涵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和精神精髓,这些都是语文学科最为核心、最为精髓的部分。新课标将这些性质和功能重新发掘出来,无疑是语文的德育功能优势发挥出来,给德育教育提供了保障。

(二)语文教学内容展现了德育教育优势

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中,大量的文言文与诗词歌赋以其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人的情操和修养哲学,传达了人们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此外,大量的中外现代文学作品继承了民族精髓,以其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多样化的思想情感,这些思想情感都以人文道德为主线,提升了文学作品艺术境界的同时,也提升了读者的思想感悟和人生境界。新课标下语文教材及课外延伸纳入了更多的文言文及其他优秀文学作品,这些共同构成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展现了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

二、深化语文德育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正确理解和运用三维目标

要全面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本身必须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意义与其之间的关系。在理解三维目标的深层含义与关系之后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实现透无声无痕、巧妙自然地渗德育教育的效果。在语文德育教育的三维目标中,这三个维度相互依存,互为支持,其中知识与能力是语文德育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是其他维度得以实现和发展的依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决定了德育教育的高度,过程与方法保证了德育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三者之间的整合工作,才能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

(二)强化儒家经典文学的地位和作用

经过新课标的改革,语文教材中的儒家经典文学作品更加丰富,使得基于儒家经典的德育教育重新发挥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和强化儒家经典文学的德育功能与作用,发掘其中的道德修养内涵,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产生自然的感悟,在潜移默化间完成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儒家经典作品《论语》现存20篇,492章,集中反映了孔子的主要理论道德思想以及治学思想,使其成为一个道德、修养、治学、求学的体系。但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内容毕竟有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将教材中未选入的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较为容易理解以及思想不相背离的内容作为学术课外阅读的重点,形成一个体系,完成儒家经典文学的德育教育功能。

(三)从学生认知规律上设定教材顺序

在固定的语文教材条件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术的成长和认知规律,以及语文德育历史发展历程,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规划科学的教材顺序,以便学生更为容易地理解和形成正确的道德体系。通常来说,设置教材顺序需从时间顺序与难易顺序两个方面进行统筹安排,时间顺序一方面遵循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另一方面遵循历史发展轨迹,以时间为轴探索古人的思想演变路线,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建立道德修养体系。

作者:徐仁德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

德育教育论文:初中阶段德育教育论文

1做实现状分析

班级个例分析了解:当教师新接任一个班级时,首先必须对班级情况作认真了解、细致分析,除了对班级组成、学生以前学习方面、体质方面的情况作了解,还要对学生家庭情况、行为习惯、思想状况等等方面作详细的了解,特别是对以前出现的个别或普遍的不良行为和现象作深入了解,并作进一步的原因分析。让自己的后期工作做好计划与预案,做到有的放矢,特别是在开学之初就会做到忙而不乱。

2讲究德育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2.1说服教育,以理服人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绝对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形式讲大话,讲空话,甚至进行训斥。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所以教师应当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晓之以理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行为准则和思想意识,主动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错误的认识观念。可以充分利用好“入学教育”“、主题班队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2.2重视“班风”、“学风”建设,形成正能量

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时空绝大多数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因此其道德品质一定程度上是在校风和学风这一特定而典型的道德氛围中形成的,一个有着良好班风和浓厚学风的班级,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学生会从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由此可见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是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的关键所在。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是一个良好班级的正能量。

2.3实践活动,体验锻炼

德育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应当是一种行为的体验。学生有各种实践活动中,道德认识水平得到提高、道德情感得到激发、道德意志得到锻炼,行为习惯得以养成,并且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深化与完善提高。同时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2.4给予尊重,理解包容

虽然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情绪不稳,极易冲动;意志薄弱,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独立欲望强,极不愿意受约束;缺乏对行为后果的充分认识,极易不计后果与责任地蛮干。但是他们的本质并不坏,作为德育工作者来说,应当给以他们反思的时间和空间,给以他们足够的尊重与理解,给以他们适当的原谅与包容。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到犯错根源,认识到不正确的言行带来的不良后果,寻求纠错与弥补办法。学生犯错总有他们的理由,他们的想法,因此,我们应当多让他们谈谈是怎么想的,而不是一味地、简单粗暴地对他们训斥。教师不仅要他们充分认识到那样做会对他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更要让他们认识到那样做对自身有何不良影响。要让他们体会到教师是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包容他们的,让他们明白教师会尊重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做法,原谅他们的过错,包容他们的不足。遵循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着实地让思想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总之,教师德育教育过程中,只有认识作好分析,选择适当的策略,才能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作者:于万忠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红岗子乡中学

德育教育论文:高职校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一、目前中职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首先学校对德育教育方法的研究不够重视,没有提出明确的德育目标,系统的思路,缺乏完整的规划,害怕学生出安全事故,组织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少;有些学校的设施和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问题;另外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意识还不够。其次中职学生有一种自卑感和失败感,没有明确目标,不能以积极的姿态适应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排斥学校的德育教育方法。还有就是德育方法创新不够,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疑难困惑等。

二、中职校德育教育方法的改进措施

新时期的德育不能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和老办法,而应该随时而变,与时俱进,探索并运用一些新的德育方法。

1.环境感染,有效利用实践活动

学校环境的布置是直观的,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如有特色的宿舍文化、教室文化、校园人文景点、校园文化走廊等,学校的风气和人际关系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体察,更易于引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认同。这种环境的影响能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各种读书组织和活动,暴力和爱情专题研讨会,看教育片或开不同主题的班会,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主持,要求部分学生做重点准备,他们就会搜集资料,认真思考,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加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体验,让学生得到课堂内得不到的很多素质锻炼。

2.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道德教育不能从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离,不能从其他诸育中抽离,道德教育过程随时都可以发生,而非发生于单独的实体化的德育过程中。人们按照这种思想构建学校教育,教学和德育逐渐形成一种固定联系,教学成为实施德育的一条基本途径,也成了学校的一项主要工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现代意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和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开始对学校德育、课堂教学进行深刻讨论和反思。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应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并利用知识点进行道德渗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效地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抓教育激活点,即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抓住德育的时机,用准确、生动、通俗、浅显的语言,自然贴切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做到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学生在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时,主观化、片面化、表面化看问题时,教师应及时捕捉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科学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客观、深入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在结合点有意识地点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体现了德育的导向性原则,使渗透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也可通过作业、实验、课堂纪律等许多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关心学生心理,对学生进行综合辅导

现代德育中的某些问题实质上是心理教育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德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情感调控和生活适应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行为可以通过咨询、讲座、测试、心理训练等方式,在学习方面、情绪方面、交往方面和升学就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集体辅导和教育,关注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这也要求教育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有正常健康的心理,在辅导过程中能坚持平等原则,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同时知道辅导不仅是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障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学生中发现并树立榜样,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开展感恩活动,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网上”聊天、“网上”辩论、“网上”咨询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等德育“渗透”。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要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效果,不是单纯使用一种方法就能办到的,常常需要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另外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因人而异,采取各种有效的德育方法开展德育工作,真正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德才兼备、志向远大的人,为祖国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为个人的幸福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茹阳 单位:沈阳化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德育教育论文:班主任管理下的德育教育论文

一、德育教育概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单纯学好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强化学生的德育工作,在班主任管理中做好德育工作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二、德育教育中班主任管理的应用

(一)全面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学生心理和生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弱,外加,社会、家庭也会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这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程度和复杂性,也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然而,作为班主任应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复杂性,正确引导社会、家庭对德育教学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冲击。虽然网络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认知空间,但同样也会给学生带来大量的不健康信息,这些信息会对学生道德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这使得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营造良好班风

一个班级的班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而正确的舆论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保障,这主要是因为,舆论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能够约束、感染和鼓励班级成员。因此,若想营造良好班风,则一定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舆论。在形成新班级之前,应让学生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与规范,并尽量将内容详细化、情景化,潜移默化中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尤其要凸显对班级应履行的义务和权利,例如,保持班级卫生清洁、爱护公务、为班级争光等。如果班级中发生冲突事件,应营造一种学生勇于讲真话的氛围,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制约消极舆论的形成。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切身感受到师生关系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性。班主任应以饱满的热情与爱心为学生指路引航,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尽量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抽出更多的时间,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班主任在关心学生的同时,也应注意教育感化,尊重每一名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会管理自己,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四)注重心理教育

1.学生的情绪波动起伏会比较大

其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一旦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则不高,与人相处交往时因为一些小问题会出现摩擦,有些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情绪高涨时,学习积极性则较高,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

2.意志方面

自制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学生无法正确看待自己和控制自己,一旦受到外界的诱惑或者干扰,摇摆不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躲避退缩。

3.青春期综合症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理逐渐发育,心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时会遇到情感上的纠葛。从某一时期开始学习意志消沉,上课时无精打采,有时还有青春期幻想等。结语班主任若想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则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其获得主动发展。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在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全面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各种问题,寻找问题根源,将问题解决在摇篮之中,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李程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

德育教育论文:体育游戏中融入德育教育论文

一、体育游戏

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强身健体为目的娱乐活动。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外界条件干扰较少,寓教于乐。用体育游戏的形式把立德树人,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孕育到其中,起到事半功倍,融物无声的功效。无数事实证明,“德”不是自然形成而是需要“立”,“人”不是能自发成才而需要“树”,育德也需要载体,而体育游戏可以在快乐、运动中把德育做的有声有色。下面列举体育课游戏中常见的游戏举例说明:

举例一“:贴人”游戏。游戏内容是:

(1)一个班的人手拉手撑开围绕成一个圆,放下手,两人或三平行贴在一起。

(2)先选一组,一人逃,一人追,逃的人在没有被抓到之前,可以贴到任意一组同学的左面或右面,贴到的一组远端的一名继续逃。如果逃的人在没贴之前被抓,那么调换角色,游戏继续。

(3)游戏在成熟后可以增加组别,这样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增加游戏难度。游戏在运行中可以发现:

(1)通过逃、躲、闪、藏、等连续性动作的完成,培养了乐观向上、追求卓越、敢于创新创造的进取精神。

(2)通过不懈的追逐,培养了艰苦奋斗,超越自我,敢于承担的优良传统。

(3)在实际游戏运行中会有许多插曲的出现,其一如:有人不小心滑倒,就会发现同学伸出援手,相互鼓励是继续逃或劝告换人暂时休息,这点不正是说明与人为善、明理包容、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正义驱使吗?其二如:本组是混合队,女生抓男生,女生在尽力的情况下抓不到,就会看到男生有意被抓上或者男生转换角色抓女生的情况,从这点不就反驳了,享乐注意、唯利是图、人情冷漠等现象吗?

(4)通过不断的互贴,同学们相互增进了友谊,多了份快乐,少了份埋怨,弘扬了正气、友爱、互助、进步的中华美德,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体现。

举例二“:捕鱼”游戏。根据“鱼儿”的多少找个适当的场地当鱼塘,“鱼儿”就是学生,“鱼儿”不能出“鱼塘”。再随机选一个学生进行组网捞鱼,捞到一个“鱼”就转换成“网”,成“网”的学生手要拉在一起继续“捕鱼”,直至所有的“鱼儿”捞完。“捕鱼”游戏在运行中可以发现:

(1)“鱼儿”快速、机敏、有“网”就躲,这一点体现了“鱼儿”的自立、自信和自强,也培养了“鱼儿”的诸多独立性和抗压能力。而“网”想尽办法,利用自己不受“鱼塘”限制的优势,尽快多捞“鱼”,这点体现了学生们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和工具,奋发图强、以少积多、不断丰富自己的强大决心。

(2)“鱼儿”和“网”是一组矛盾体,但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可以转换的,这就告诉学生遇事不能死钻牛角,用变化的思维考虑问题;勤奋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遇到困难用辩证的态度调整自己。

举例三:游戏我做主。教师提前布置以游戏为题目的课后作业,到下节课上学生独立组织完成游戏内容。布置游戏要求:

(1)游戏必须参与度要高,内容与形式不限。

(2)利用现有的人员、场地、器材;可以小范围的预演,在课堂上能够实践运行。

(3)时间在15分钟左右。

(4)游戏要有预案,游戏完写出自己的感受。

(5)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适当辅助完成整个游戏并点评,点评要有两各环节:a.对游戏的创意、组织点评,肯定优点,提出不足。b.对游戏折射出的正能量点评。通过游戏我做主这个环节,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语言、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把德育教育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游戏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内涵,发挥老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体育游戏这个载体,把德育教育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和奋斗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利用教学阵地,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把德育教育蕴藏其中,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懂政治的新时期青年。

作者:魏小虎 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德育教育论文:技工院校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一、技工院校体育课的教学现状

现今体育课教学大多以体育运动成绩为主要依据,以传授基本技术、达到考核标准为主要目标。体育课成了没完没了的为竞技达标而进行的跑跳运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社会适应能力、自信力和交际能力下降,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体育教学中忽视了德育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

1.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热爱祖国,支持党的领导,反对一切邪教组织。

2.团队合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使其增强集体观念,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纪律教育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上课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运动项目的规则要求。

4.意志品质教育

培养吃苦耐劳、自尊自强、勇敢坚毅的品质。

5.文明道德教育

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尊敬师长,爱护同学,诚实守信,使其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途径

1.转变体育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

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师应充分认清现今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以体育成绩达标为目的,忽视德育教育的教育教学旧观念,提倡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课堂常规教学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正确的课堂常规应该包含组织纪律、文明礼貌、思想作风教育等内容。在队列队形的练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大多数对集体项目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在进行各种不同的集体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办法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的时候,必须要克服困难,圆满完成。这时教师要运用行动和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完成动作,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对进行德育教育非常重要。

3.在业余时间开展的体育训练中进行德育教育

在课外活动时间的学校运动队的训练中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要带好各种项目的训练队,首先要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认真训练,树立为学校、班级争光的思想,同时队员所表现出来的对某项运动的态度,也能影响其身边的人,使其更加愿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可以带动很多学生参与、热爱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学校体育运动向着更好更快的方面蓬勃发展。从实践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坚毅、诚实谦虚的高尚道德品质,可以使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团结奋进的精神。当前,在体育教学过程实施德育工作的难度特别大,对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但只要我们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师了解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就一定能够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地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张强 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