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论文

时间:2022-03-23 03:09: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农业生产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生产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论文

1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1.1农村干部没有意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就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现状而言,在某些地区,一部分农村干部对农村经济管理认识不深,认为农村经济管理对其发展影响作用不大,建立农村经济管理机构不仅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会增加其不少的麻烦。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在整个农村建设中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长久以往对农村经济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随着农村经济增长的持续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也已经很难适应其发展需要,这种不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而导致多种问题的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等几个方面:(1)滞后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2)农民切身利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3)农民其他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4)当地农民对其领导成员及其领导班子产生抵触心理,实际工作难以有效的推行及开展。

1.3与农村经济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农村经济管理涉及范围广泛且工作比较繁琐,但是相关管理者却不能很好的对其理解,导致对有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甚至在一些地区,并没有设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农村经济管理体系相关。在现实农村经济管理中,因为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监督,从而导致很多农村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各种农民问题不断出现。长此以往对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将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

1.4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够高

在大部分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相应地专业知识不够理解与掌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管理没有实质性的了解,从而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难以实施,换言之,农村经济管理现状难以满足农民需要,从而长此以往,农村经济管理不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其效用,甚至会起到反作用的效果。

1.5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不充足

农业融资的难度较大,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农业生产的时间较长,投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到经济利益;第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遇到的阻碍较多,不易进行;第三,农业投资风险较大,因为农业生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天气、土质、市场等等;第四,农业投资人的数量较少;第五个原因,相关领导就没有意识到融资的重要性。以上所述的种种原因都加大了农业融资的难度,自然而然,就会使“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不充足”这种情况的发生,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会因此遇到很多困难。

2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

2.1领导应该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领导干部在整个农村经济建设管理中起到了积极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身为领导干部必须意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表率作用,带领农民更好的进行经营土地、管理土地。从而根本上为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2完善与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是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所以,完善与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势在必行的。在完善与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先到农村,考察一下实际的农村经济情况以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根据考察结果去完善与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这种方式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的实用性能才较高。要知道,完善与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好处是有很多的,例如:(1)农民承包土地有了保障;(2)有效的解决了农民之间的纠纷;(3)严格高效的按照国家的相应政策去管理农村。

2.3建立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机构

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建立完善地、科学地农村经济管理机构,不仅仅可以从实际工作中提升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强其积极性;还能有效的推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从各方面保证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质量,从而使农作工作可以有序稳定的推进。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机制,从长远意义来讲,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2.4合理管理资金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资金的管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资金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了解农村资金的实际周转情况,记录资金总额;(2)做好资金数额的核算工作;(3)合理的使用资金;(4)监管资金的应用渠道,做到以上几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才是真正的合理应用了资金。

2.5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2)定期的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一定的奖励与惩罚。

3结束语

农村经济建设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机制,提升相关工作者对农村经济管理的管理水平。针对有条件的地区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可以进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让他们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对经济管理方面的了解与掌握,对农村经济现有发展状况作出合理化的解决,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作者:陈秀娟 单位:宾县宾州镇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经营者生态农业论文

在保证数量安全的同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出现问题。简约化生产,滥用化肥、农药的负面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土壤污染、地力下降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反过来影响了农产品数量。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反映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可以实现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的较好统一。当基本的温饱解决后,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升级,必然助推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农业发展方式的升级。在处理数量与质量关系上,追求量的同时,要按生态农业的标准确保质的要求。可以选择从满足基本质量安全的生态标准,向较高水平的生态标准分类发展不同质量级次的生态农业。

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生态农业发展的直接主体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否选择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其决定因素仍然是市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配置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基于这一点,发展生态农业要顺“市”而为。当前发展生态农业的需求已初现端倪。生态农业经营者在面临传统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一般市场风险外,也会面临环境污染的生态风险,特别是他们精心营造生态产品的异质化、策划生态产品的市场细分时,还会面临其他不法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影响。为维护统一的生态环境和市场环境,需要政府发挥相应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对环境污染实行零容忍,对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公共治理服务。其次制定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切实加强农业产品质量监管,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监督链条,破解市场主体因“囚徒困境”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三是通过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的标识认证,保护不同级次生态农业品牌,让农业生产通过更加生态的方式而有利可图。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就要让市场与政府各司其职,互补而不跨界。从这方面看,生态农业发展应该是多元主体共建的过程。

二、技术与制度的关系

不同生态农业理论都共同强调可持续性、安全性、自然属性。其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管生态农业的发展存在返璞归真的趋势,强调回归自然,还是以一种纯粹的生态农业观,反思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的危害,强调去化学、去石油化倾向,技术视角的生态农业仍然是生态农业发展的自然科学基础,反映了生态农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般自然规律。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中,现代技术的应用也是无处不在,如各种自然生态链的恢复和完善技术、环境治理技术、生态循环技术、节水技术、转基因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生态植保技术等等。但是某些技术的使用如果不当,也会带来负面效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正确运用。尽管如此,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更要注重相关制度建设,同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除了技术外,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制度基础。生态农业生产主体的培育需要综合的制度变革,如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协同推进,这将有利于各种要素和资源的合理流动和组合,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有利于通过适度规模经营来发展生态农业。同时要转变政策思路,按照微观机制重于宏观统筹的原则,以恒产促恒心的方式,提高微观主体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也需要相应的扶持政策,推行生态效益补贴,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形成正向激励,以提升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和技术应用水平。对于滥用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的行为,更需加强反向约束的制度建设,让违法违规者得不偿失。

作者:闻新国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教育技术论文

1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特征

1.1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符合现代教育规律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信息以多样化、非线性的形式加以呈现,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在知识结构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以人类思维方法组织教学信息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需要和学习能力来安排自己的学习。由于传统教育结构是线性化的,因此,它根本无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获得知识信息,而且无法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来完成学习。②在认知过程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揭示了人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阶梯式发展过程;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过程,由于对理论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熟练掌握运用,不利于于阶梯式发展过程的形成。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很好地将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运用知识的递进式学习过程中。

1.2可个性化自主学习,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有互动教学环节,但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被动地互动教学,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呈现多元化,既有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课堂互动,又有课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跨越时空的互动,也有同学之间的无限制的自由交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和机器之间的人机互动,这些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有这些显然是传统教学所无法完成的。

1.3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发展,丰富了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声、文、图像和动画集于一体,能够将抽象、晦涩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将复杂的物体通过动画及虚拟现实技术变得简单易懂;能够超越现实空间和时间,生动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能够将现实世界难以完成试验、操作过程等在虚拟的世界里得到很好的实现,并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些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占有的时间不断扩大,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

2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由于现在的学生年龄小,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实践,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根本无法学生理解及掌握本课程的内容,但由于受到时间、地域及季节的限制,农业生产机械化化的实践教学受到诸多的限制,有一些实践教学根本无法完成或只是部分完成,这些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2.1学生的重视的程度不够,与教师互动性不强

实践教学虽然是教学的一部分,能够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许多同学对实践课没有兴趣,认识程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认真;由于生产单位条件比较苦,部分学生怕苦怕累,致使实习无法完成;教师在进行实践课讲解时,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与老师进行互动,从不主动提出问题,课下与老师之间更是基本零互动,影响了教学效果。

2.2学校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编制不同的作业机组来满足不同机器的作业工艺,如耕地、整地、播种、田间作业工艺和收获等。这需要很多与本地域农业生产相关的动力机和作业机,并且要求学生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会熟练运用和操作这些机械。但由于学校的经费限制,不可能全部购买这些农业机器用于实践教学,虽然学生也参加过春播实习、秋收实习,但这些实习只是参观实习,学生也没有动手的机会,无法增加对这些内容的感性认识。

2.3由于季节性限制,实习生产单位不愿意提供实习地点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无论是春播还是秋收都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到生产单位实习,势必影响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因此许多生产单位都不愿意接纳前来实习的学生,有的生产单位碍于情面,虽然同意学生实习,但由于现在农业生产单位的农业机械都属于私人所有,怕影响生产和出现安全事故,不让学生实际操作这些机械,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

3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下农业生产机械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及设想

3.1以多媒体技术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涉及音频技术、图形与图像处理、计算机动画技术、计算机视频技术、多媒体著作工具以及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等。教师在讲授理论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所要实践的内容以动画、视频或者其他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要求学生课下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去获得所讲授部分的多媒体内容,并要求学生将所找到的相关多媒体的内容用QQ或E-mail发给教师,作为给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以互联网为中心,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

互动教学法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课堂上的互动不仅能够使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下互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思考课堂讲授的内容和预习新知识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课下互动可以采取给老师打电话方式,也可以采取一些联系工具(如QQ、E-mail和微信等)同老师联系。对于经常与教师主动互动的学生,也作为给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

3.3以3D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中心,建立虚拟农机实验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在现实世界比较困难完成和不能完成的试验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得以完成。虚拟农机实验室主要包括农机配备虚拟实验室、农机作业虚拟实验室。虚拟农机实验室里的动力机和作业机都是根据实际的农机通过3D建模建立起来的模型,模型具有的功能与真实的机器具有的功能一样。机器类型既有传统的机器,也有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多的现代化机器。在农机配备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单位的实际需要,输入相关的参数就能够自动从虚拟动力机库和作业机库设计出几种机组的配备方案,最后根据实际需要再确定出机组。在虚拟农机作业实验室,学生坐在虚拟操作台上,对农业作业机组进行操作,就如同亲临现场一样。如耕地作业是采用内翻法还是外翻法,学生根据选择进行确定,然后根据选择的行走方式,学生就像亲自驾驶真实的农机一样,在田间耕作,当行走路线发生错误时,电脑会发出提醒;当耕作完成后,电脑会根据你操作的好坏,给出一个成绩,并自动记录到该学生的记录下。教师根据每次操作的成绩作为给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学生将耕地、整地、播种、田间作业工艺方法和收获的方法等在虚拟农机实验室操作熟练之后,再到实习单位去现场实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没有条件到现场实习的院校,通过虚拟农机实验室的训练,也基本能够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且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

4结束语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对教师讲授本门课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上所提出的一些方法和设想是根据带领学生实习实践总结提出的,通过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推进先进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实践与研究,一定能为培养现代化农业所需人才发挥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于海明 王熙 胡军 车刚 庄卫东 周桂霞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气象信息论文

一、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防汛作用

洪涝灾害往往都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洪涝灾害有波及面广、损害程度大、损失不易挽回等特点。同时,洪涝灾害也威胁着农业生产中农民的生命安全。故而,防汛便是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较为重要的一个作用。气象部门可以根据降水预测、天气预报等服务措施,凭借着气象部门的网络系统,及时有效地将暴雨预警信息发放出去,让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做好准备,进而防止农民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2.抗旱作用

与防汛相对的则是抗旱。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极端旱灾频发。在这种情况下,气象信息服务就能依据政府和气象台共同搭建的抗旱指挥部,积极分析气象态势,并制定相关措施,确保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农业损失能够降到最低。与此同时,气象信息服务可以利用雷达、卫星等进行气象观测,也可以引导人工降雨。

3.农业灾害知识宣传作用

除了防汛和抗旱的作用,农业灾害知识的宣传可以称之为气象信息服务的一种综合性作用。气象信息服务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农业信息和气象信息汇总、结合,并进行分析,随后将其传播给广大农民,让广大农民能够得到农业灾害相关知识的普及,不断提高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灾害预防能力。

二、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气象部门都认识到了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重要作用,也在积极利用气象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出谋划策、提供便利。但是在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1.气象信息失真

气象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预测失误、气象发展分析失误和报告失误等我们往都称之为气象信息失真。具体而言,造成气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1大气运动在计算机上的数值模拟很多时候不能够将大气的真是变化展现出来。

1.2气象预测人员在预测和分析过程中的人为意识也极易造成气象信息失真。

2.气象信息缺乏及时性

气象信息不及时是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存在的相当严重的一个弊端。一旦气象信息缺乏及时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进行自然灾害的预防也就不够及时,造成贻误最佳预警时间的情况。尤其是冰雹、雷雨、泥石流等灾害,一旦气象信息的及时性不够,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人身安全的影响将会很大。

3.气象信息没有针对性

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气象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不断提高针对性的气象信息就是其中一项重要要求。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过程中,气象信息大同小异,都是一些常规性的气象信息。没有针对农业生产的具体要求进行气象信息服务,进而导致了气象信息服务对于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气象信息服务顺利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责任意识和服务观念

要想让气象信息服务能够顺利的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加强各级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观念就成了一项重要措施,这就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对气象工作的重视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首先,将提高气象信息服务水平和多方位立体化进行气象预报作为己任。其次,为农民提高真实、准确、及时的农业气象信息应当是每一个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最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每个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端正态度,时刻保证气象信息服务的高水平、高质量、严谨和科学。

2.不断提高气象信息的可靠度

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各级气象部门都应当不断提高气象信息的可靠度,避免出现失真的气象信息,同时也要保证气象信息能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发挥出重要作用。提高气象信息可靠度需要做到以下内容:2.1积极进行创新和实践。

2.2不断引进现代科技手段。

2.3积极构建研究业务化和科研业务化的模式。

2.4积极进行预报模式的开发和研究。

3.构建农业气象服务的体系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气象服务,农业气象公共服务体系的地位都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气象信息服务想要顺利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也离不开农业气象公共五福体系的构建。具体而言,构建农业气象公共服务体系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3.1积极引入研究人员,让气象实验和农业气象的贯彻工作能够能加科学、严谨。

3.2做好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规划和设计,确保构建能够顺利进行。

3.3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防等工作。

3.4建立健全农业气象预报系统的相关规章制度。

作者:曹光荣 赵丛丽 单位:湖南省澧县气象局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链条财务论文

一、样本公司财务绩效测算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共计11项财务指标。其中,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息税前利润(X1)、资产报酬率(X2)、净资产收益率(X3)、每股收益(X4);现金获得能力指标包括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X5)、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X6);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X7)、总资产周转率(X8);偿债能力指标包括速动比率(X9)、资产负债率(X10);成长能力指标包括资本积累率(X11)。财务绩效测算使用因子分析法,通过SPSS软件实现。巴特利球形度检验结果显示,六年数据的显著性都为0.00,说明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KMO检验结果显示,数据观测期间内有4年数据通过了检验。结合整个数据观测期间的经济环境波动情况,笔者认为因子分析法仍然是适用的。将2007—2012年各年数据导入SPSS软件进行测算后,各年度都提取了4个公因子。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由上可以看出,在不同年份各个财务指标在公因子上的载荷是不同的。波动始自2009年,并在后续年份出现了回复的趋势。而2009年正是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份,粮食主产区旱情突出,时间集中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农作物受灾严重。这印证了环境的变化会造成不同年份数理分析结果的不一致,也进一步揭示出,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各年度对农业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具体来说,盈利因子基本总是第一公因子。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农业企业总绩效的考核中,盈利能力总是发挥较大的影响作用。现金获得因子是第二公因子。成长能力指标总是加载在第一或第二公因子上。偿债能力因子在研究窗口期经历了较为明显的排序变化,说明该因子对于环境波动最为敏感。

二、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1、农业产业链条各上市公司绩效表现差异性分析采用ANOVA分析测试处于农业产业链条不同位置的企业,其绩效表现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相伴概率为0.934,满足ANOVA分析的前提条件。从ANOVA结果显示,方差检验的F值为7.217,相伴概率为0.001,说明农业生产链条不同位置的企业间绩效存在差异。假设1成立。采用Scheffe法进行多重比较,以进一步确定处于农业产业链条不同位置企业之间绩效的差异程度。结果显示:在3个生产链条环节中,种业与种植业行业差异显著;种植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之间绩效有差异,但其显著性不如种业与种植业行业差异;种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行业无差异。可以推断在农业产业链条上,种植业的绩效水平显著落后于种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

2、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上市公司绩效表现差异性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测试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绩效表现是否有显著差异。从表4中可以看出F的相伴概率0.907,因此不能拒绝方差相等的假设。相应地,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剔除种植业企业的绩效值后,对剩余的104个绩效数据重新进行T检验,结果仍为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也就是说,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其绩效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假设2成立。

三、结论

1、狭义农业生产链条上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表现有较为显著差异最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种植业绩效表现是最差的。具体分析发现,种植业企业在研究窗口期表现最差的是营运因子。这说明制约种植业绩效表现的主要是企业的资产营运效率和效益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企业资产结构问题、资产运行状态及管理效果等。而相比于农业生产链条上的种业和加工业企业,种植业企业的资产规模是最庞大的。因此,资产规模庞大与要求不断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成为目前制约种植业企业绩效改善的主要矛盾。种植业企业要想改善财务绩效就应该重点关注企业资产结构和资源配置优化。

2、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其绩效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民营企业的财务绩效优于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这是由于在审批制下,大批绩效表现平平的国有企业得以上市融资,而民营企业得以入场的主要条件就是优异的绩效表现。国有企业大多拥有规模优势,企业的财务资源并不匮乏。因此,改善绩效的突破点应该放在财务资源之外,通过提高资源投入效率改善绩效表现。最后,本次研究还发现近两年上市的企业绩效波动幅度大。以2011年新上市的6家企业(神农大丰、海南橡胶、万福生科、朗源股份、龙力生物和好想你)为例,上市当年在农业生产链条上的绩效排名分别是3、6、8、12、4、2,上市第二年绩效排名全部下降,分别是14、15、25、19、11、12。对这一发现的研究分析仍有待验证。

作者:李立群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农资价格波动论文

一、农资价格波动给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一)农资价格波动不利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国农科院的研究资料显示,农资价格与农民的种植意愿存在明显负效应,农资价格越高,农民的种植意愿就越低。[2]相对于传统农产品的种植,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其投入往往要更高一些,大多数农民的经济实力十分有限,如果在农资产品上还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可能就会有很多农民不愿意改种收益更高、但风险同样更高的农产品。如此一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就难以获得农民的支持。

(二)农资价格波动不利于国家支农惠农政策起效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大大提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可以想象,如果农资价格无法保持稳定,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够,会给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实施带来困扰。一方面,由于农民可能会因为农资价格上涨而出现抛荒的情况,或是改种对农资要求更低的农产品。另一方面,由于每年支农惠农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政府部门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范围、程度等方面的数据难以准确判断,从而影响未来一年支农惠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二、我国农资价格波动的历程回顾及成因分析

(一)我国农资价格波动的历程回顾改革开发至1994年以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对农资的需求大幅提高,农资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1991年~1995年的“八五”期间农资价格上涨达到高峰。1996年全国农资价格上涨8.4%。此后的1997年~2002年农资价格下降,以上年价格为100,共价格指数分别为99.5%、94.5%、95.8%、99.1%、99.1%和99.7%。2003年~2007年,我国农资价格涨幅分别为1.4%、10.6%、8.3%、1.5%、7.7%,呈现强劲的上涨势头,2008年,农资涨幅高达20.3%。2009年,农资价格稍有下降,但仍然处于高位,2010年起再度震荡上行,2010~2012年全国农资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2.9%、11.3%、5.6%。图1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资价格指数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在1996年以前,我国农资价格稳步上升,其中在1989年~1990年,1993年~1996年,两次出现农资价格的巨大涨幅。经过1996年~2003年的价格调整,农资价格在2003年以后进入上升通道,2008年甚至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涨幅。

(二)我国农资价格波动的成因我国农资价格波动的成因主要包括:一是政策性因素。价格体制改革、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及其他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资料的产业政策实施,都会给农资价格带来波动。比如,我国农资价格先后经历了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及市场调节价等过程,农资流通体制也同样经历了“统一计划、统一分配、分级管理”到“一主两辅渠道”最后转变为“三个渠道”并行形成相互竞争的格局,每一次体制改革,都会对农资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且几乎都是带来农资价格的上涨。[3]二是需求因素。农户是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方,所有可能影响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因素最终都会反映到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上,进而影响到农资价格。从过去30年的发展来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规模、农产品价格、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农民对农产品价格的未来预期都有了很大提升,使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三是供给因素。企业生产成本是决定其产品售价的基本因素,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料,如石油、天然气、用电、工业用地等原材料的价格都大幅攀升,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环节成本,同时也使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成本大大增加,直接推高了我国农资价格。同时,工业建设用地的成本也出现了数倍、数十倍的增加,给众多农资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生产成本压力,自然也会影响到农资价格。四是突发性因素。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战争等突发性事件,都可能会影响到国内的农资生产和市场价格。

三、稳定农资价格促进农业生产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健全农资价格监测与预警体系要通过有效的预警与监测体系,时刻监控农资市场的价格波动,第一时间对农资价格的异动作出反应,以保证农资价格始终处于合理的价位。一是要做好责任分解,依法明确职能部门的农资市场价格监管责任。[4]比如,农牧局该承担什么责任,供销社该承担什么责任,都应该明确,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加强日常市场执法的力度,实现农资市场监管的全覆盖。二是突出做好重点工作。农业生产具有时效性,各地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时间点,有计划地开展专项行动,以保证在重点农时,每一个重点地区、市场以及企业都始终处于有效的监管中,为农业生产提供放心的生产资料,维持农资价格的稳定。三是加强市场监测与预警。商品的价格往往是市场作出反应与调整的信号,从价格的变化可以分析供求关系、市场不确定因素等。要在当前数量庞大的价格监测队伍基础上整合力量,形成更加具有专项性与综合性的价格监测体系。通过准确有效的价格监测,为政府加强农资市场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以保持农资市场的价格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严格的农资生产经营体系应建立严格的农资生产经营体系,为农资价格管理奠定基础。一是要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源头治理与准入。建立和完善农资产品生产与经营主体的信用档案。通过建档,将不符合市场要求的生产经营企业清理出农资市场。同时,加强对市场准入的审批,按照法定程序与权限,严格把关,消除市场隐患。二是打破区域封锁,推进农资生产的调整布局,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集团引领的农资生产经营市场体系,提高农资产品质量,保证市场足够的供给能力,从供求关系角度保持农资价格稳定。从以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过多,政府管理难度大。企业自身也以模仿生产为主,技术含量低,在加入WTO后的今天,显然无法与国外巨头企业竞争。加大企业集团的扶持势在必行,要通过打破区域封锁,不断调整农资生产的布局,鼓励企业进行强强联合或兼并,不断做大企业。同时,引导大企业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形成中国企业良好的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减少进口农资产品对农资体系的影响。三是不断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应该看到,农资价格并不仅仅取决于生产厂家和流通企业,更多是来自于上游企业成本的增加。比如,石油价格的疯涨和电力价格的上升,必须要从整体上出台政策,降低农资生产企业的成本。实行对农资进口关税减免、对农资生产企业实行财政、税负扶持政策等,也可以对农资生产项目的土地、用水、用电等进行适当补贴等,从源头上降低农资生产成本,保障农资价格稳定。

(三)创新农资流通方式要以打造现代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为目标,不断提高农资流通水平。一是要加快完善农资流通和市场服务体系。应增加农资流通经营主体,鼓励更多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农资流通领域。积极探索中小农资流通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合作体系,在现有的农资生产商、分销商和使用者三方体系中,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配送中心+连锁店”的现代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不断降低物流成本。[5]二是要不断提高农资物流效率。理顺流通环节,缩短农资产品从生产企业到消费者手中的距离与时间,通过在县区等基层建立农资超市的方式,使具有信誉的品牌农资产品直接面向农民销售。建立类似于农资超市的销售网络,并辅以完善的配送网络,既保证供给,也保证农资价格的稳定。对于政府管理者而言,相对集中的销售主体,也有利于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农资供应质量与安全。特别是要建立农资储备库,利用农业生产淡季低价机会进行储备,在农时销售,可以起到平抑农资价格的作用,维持农资价格稳定。三是探索建立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农资产品的主要市场在农村,而农村恰恰是我国物流网络的末端,不完善的物流网络不仅加大农民采购难度,也拉高了农资价格。要不断加大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新网工程”和“村村通”等工程建设加强产品流通。同时,通过建设农村物流信息网络,推动农村物流网络的改造升级,为农资产品加快流通奠定基础。

(四)探索建立农资协会一方面,要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组织。合作组织负责为家庭经营户提供有关农资的价格、服务、流通等各方面信息,也可以为合作组织内的农户进行农资采购等事宜。[6]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农户在农资采购上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更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员,提高在农资产品采购上的科学性与针对性,避免出现因为农民不懂行而买到假种子、假农药等事情,通过集体采购,加大农民在与农资生产商、经销商谈判中的力量,有利于降低农资价格。[7]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引导、指导与扶持。如给予财政补贴、技术指导等,推动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作者:简玉刚单位:重庆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机械管理论文

1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农业机械的管理与维护是一种技术性很高的工作,所以,需要具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才能够保证工作的有效进行。但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本就有限,加上一直以来对农业机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够重视,投入的资金有限,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对农民进行指导,无法有效带动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顺利,也就无法保证农业机械管理和维护工作的效率。

2提高农业机械管理工作效率的对策

2.1提高农民农业机械的管理意识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应该重视起对农业机械的管理,明确加强农业机械管理及检修维护工作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应该提升农民的农业机械管理意识,在日常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对农业机械的检修和维护;其次,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对农民进行指导,逐渐提升农民的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胜任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

2.2进行制度化管理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效率,在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施行制度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管理制度以及维护制度,责任落实到厂商。在农业机械的管理中,施行厂商售后管理制度,规定农业机械生产厂商在将设备销售出去之后,定期对机械进行追踪检查管理,及时解决机械可能存在的问题。在维护工作上,根据不同种类农业机械的具体维护需求,组建专业的维护团队,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机械进行检修维护,保证机械安全稳定运行。

2.3对于陈旧落后的农业机械进行及时更换我国自建国以来就一直注重于农业的发展,大多数农业机械使用的时间都比较长,机械比较陈旧,加上科技发展速度比较快,农业机械的革新速度也比较快,一些农业机械虽然还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但是却已经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对于发展的需要[3]。因此,更新陈旧落后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农业机械,保证农业机械现代化和高效化,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也只有保证机械的现代化和高效化,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发展。

2.4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专业的技术人才,才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对于农业机械管理及维护工作的需要,因此,想要保证农业机械管理及维护的工作效率,就要提高包括农民以及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所有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加强对农民机械管理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从根本上提升农业,也就是一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其次,为各农村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对农业机械进行检修和维护,并在检修和维护过程中不断对农民进行培训。

3结语

加强对农业机械的管理,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一定要重视起对农业机械的检修和维护,不断提升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作者:吴井贤单位:吉林省德惠市城区农机管理站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论文

1文献述评

一般而言,当居民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基本稳定,由需求变动引起农产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大部分文献从供给角度解释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现象。一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随着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整合,国内农产品价格会更明显地受国际因素影响[9-10]。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通过进出口、期权期货和国际资本潜入抬高了国内农产品价格[11-12]。另外,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一方面带来的对生物燃料的需求,扩大了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推动了国际及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13-14],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成本抬高了农产品价格[15]。然而,姚涛、赵一夫等的研究表明,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农产品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农产品的进出口主要在于调剂品种,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仅会对那些进出口贸易量较大的农产品带来较大影响,比如大豆,不同的农产品受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16-18]。另外,虽然加入WTO之后,农产品市场逐步开放,但各国出于粮食安全以及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利益的考虑,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仍然屡见不鲜,这也阻碍了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渠道,上述解释并不能够完全得到经验证据支持。二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改变了居民对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变动和利率变动的预期,从而增加了包括粮食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的存货需求,投机因素导致农产品物价上涨[19]。这一结论即使能够解释粮食这类易于储存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也很难说明诸如水果、鲜菜、肉类食品等不易储藏的农产品价格变动。另外,从每次价格上涨的先后顺序来看,农产品价格上涨通常先于一般物价上涨。卢锋、彭凯翔认为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购买力下降会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20]。马龙和刘澜飚从经验层面证明了货币供给冲击只能解释9%左右的农产品价格波动[21],蔡风景等也认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和汇率机制影响农产品价格[22],但传导效应不强,这与本研究最终的结论是一致的;最后,张利庠和张喜才、何孝星和张宁以自然灾害频发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外部冲击导致的农产品供给下降解释价格上涨[23-24],胡卓红和申世军认为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上涨[25]。从我国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上涨过程来看,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而不是某一种农产品价格上涨,虽然每次价格上涨最快的农产品不同,但几乎所有农产品价格都存在上涨趋势;第二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而不是某一次暂时的上涨,基于这一特点,部分学者认为近年来的通货膨胀应该看作一次相对价格的调整,是农产品价格向自身价值的回归。已有文献虽然可以说明部分农产品或某一次短暂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但很难对过去近10年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作出一般性说明。本研究将要证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是近年来推动农产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2模型验证

由于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联系,在建立计量模型对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时,往往很难区分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往往需要建立非结构化模型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建模型,分析时间序列系统的相互联系以及随机扰动对系统的动态冲击。本研究利用VAR模型验证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货币供给量、原油价格之间动态联系,模型表述如。其中,Appit、Ampit、Mit、Coit分别为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货币供给量指数和原油进口价格指数,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年度数据整理得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来源于CNKI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货币供给数量指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提供的货币供给量(M1)计算得到,原油进口价格指数根据《中国经济景气指数月报》相关数据计算得到。所有数据均为2006—2012年的月度数据,不存在季节因素,无需进行季节调整。

2.1数据的平稳性及协整检验在建立VAR模型之前,首先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采取较常用的ADF检验法,对各时间序列的水平值和一阶差分值进行检验,结果说明所有变量均含有1个单位根,为一阶单整(表1)。当一组具有相同单位根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时,基于水平值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不存在错误识别问题,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参数估计结果是一致的[26]。现利用JJ方法检验以上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说明变量之间至少存在两个协整变量,协整关系成立(表2)。

2.2建立非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在非约束VAR模型中,由于在模型的右边仅包含内生变量的滞后值,不存在同期相关性问题,即使扰动项有同期相关,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便能得到一致且有效的估计量。在滞后期的选择时,主要参考的是AIC准则和SC准则以及考虑模型的经济学意义,最后选择滞后3期值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为了检验所估计的VAR模型是否具有合适的滞后结构,本模型AR根模的倒数均小于1,位于单位圆内(图2),说明VAR模型是稳定的。通过观察依据以上各时间序列变量建立的VAR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各时间序列都表现出强烈的惯性,其滞后值对当期值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参数估计量的T统计值具有显著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对农产品批发价格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选择的滞后3期模型中,滞后1期和滞后2期参数估计T统计量显著,滞后1期的系数大于0,而滞后2期的系数小于0;从计量模型看,其他内生变量滞后期值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其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小。2.3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为说明当内生变量产生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需要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扰动项的变动如何传递到各个变量,以说明该冲击对其他变量影响的变化趋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冲击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在前两期上升较快,从第3期开始,其影响慢慢变弱,到12期时趋于0,说明了农产品价格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冲击的正向响应。来自于原油价格的波动在第1期、第3期和第4期大于0,12期之内的其他时间都小于0。而农产品价格对来自于货币供给冲击的响应在12期之内都是负的,说明货币供给增加未必能导致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图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来自于农产品价格和原油价格的冲击响应首先是上升的,然后趋于下降,对来自于货币供给量的冲击,在第1期为正,后面11期均为负,说明货币也不是导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方差分解是通过某个变量基于冲击的方差对于被解释变量方差的相对贡献度来观测这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评价不同变量冲击的重要性。对于农产品价格上涨,从第3期开始,农产品价格自身的影响降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迅速增强。随着时间推移,原油价格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缓慢上升,12期之后逐渐平稳。通过方差分解发现,扣除农产品价格自有的惯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所占权重最大,并在第3期之后相对稳定(图5)。随着时间推移农产品价格影响程度逐渐上升,其自身价格波动的惯性下降,在15期之后各变量的冲击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程度平稳(图6)。

3预测与结论

随着农民工工资上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比2012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但低于2012年3.9%的增长率,这从数据上验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逐步扩大但转移速度下降的趋势。短期内,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激励下,部分农民工回乡务农,增加农产品供给,抑制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但是长期来看,在农业贸易条件不利及比较收益下降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减少是必然趋势。为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业产量,劳动力替代型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数量必然会增加,如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生化技术的投入,这一趋势将继续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影响农产品价格中的比重。因此只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也就是必然的,当然前提是相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农产品价格上涨能保证农民获得收益。从近两年相关的月度数据看,2013年1月—2014年4月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最高月份是2013年10月,同期上涨109.6%,最低月份是2013年3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96.9%,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这可能是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增加了农产品供给带来的结果。短期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大部分月份仍然处于上行趋势,但上涨幅度越来越小,在2014年1—4月已经出现了下降趋势。虽然从单个月份的数据来看两者的相关性不强,但整体变动趋势是吻合的(图7)。可以预测,长期内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逐步扩大的背景下,随着非劳力畜力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增加,其价格变动必然成为影响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两者的变动趋势会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当然这种相关性在数据上的表现也会受农村劳动力返乡、农产品价格预期、自然灾害、季节因素等其他影响农产品供求因素的干扰。

对劳动力具有替代作用的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农业机械,也是替代劳动力的主要农业投入要素;一类是农业生物化学技术,主要用于节约土地这类稀缺的农业资源,但对劳动力也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对于农业机械生产而言,原材料价格波动不大,机械购买价格可能会因为制造技术的进步而下降,但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油料价格容易受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这将会间接地传递到农产品价格中。另外,对于农业生物化学技术,如一些化肥的生产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长期内随着这些资源的日益枯竭,如果没有发现替代性的资源,其价格必然上涨,这也会成为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推力。农产品价格上涨是近年来宏观经济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其价格上涨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影响消费支出结构。实际上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不可能永久停留在一个水平,价格波动的原因来自于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各个方面。随着近年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已有研究作出了各种解释,本研究在不完全否定已有解释的基础上,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角度提供一个补充性的解释。通过分析发现,虽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能解释农产品价格上涨,但长期看来其解释力仅有20%左右,而其他几个变量的解释力更低。在本研究的计量模型中,农产品价格表现出强烈的惯性,意味着应该还包含着未分离出的其他解释变量,笔者认为当前从农业投入要素角度解释农产品价格的研究中,所忽略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农村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变动,其将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作者:吴伟伟单位: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业生产论文:未来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机械论文

1农业机械的现状

农业机械的发展过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再到逐渐全面铺开,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现在由于惠农政策的落实,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已经全面铺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对农业机械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近十年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村的土地流转速度也在逐步的实施和加快。一些不想离开本地的农民有了比外出打工收入更多的大量的土地经营。这样的经营形势有逐渐发展壮大的趋势。所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壮大,各区域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业机械在农村各领域的运用都有较快的发展。比如后勤加工、场上作业、多种经营、林业生产、水利建设等,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在农村多领域的运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过去的落后的生产方式,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使农业生产水平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农业生产正朝着机械化、现代化的方向前进。

纵观农业机械的发展历程,农机总动力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现在利用情况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还要从各个方面挖掘潜力,使农业机械得到充分的利用。比如有的动力机械配套单一,部分机械作业量不能满足要求,区域性单机种发展过快等都有待于进行调整,以发挥其最大的效应。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现现状,可以说是在农村各个领域逐渐普及,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先进作用。从翻、耙到播种镇压,从中耕到收获,从水稻育苗到插秧,从收割到脱粒。从场上作业到后勤加工,从病虫害的防治到农田水利建设等都离不开农业机械。

2农业机械在未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对城镇化进程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是我国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了农业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我国的发展问题。因此农业机械的发展对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必定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这些被解放农村劳动力势必向城镇转移,去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从而加快了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对集约化经营的作用。由于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势必形成农村现有的土地向部分种田能手或经营组织转移,形成集约的经营模式,使农业生产逐步向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使农业成为一种优势产业,不再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短板。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技术也会不断的在农业机械领域运用,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各种性能,适应农业生产的不同需要,使农业生产逐步由传统型的粗放经营向规模化经营,合作经营转型。推动传统农民向现代化农民转移。最终使农业生产逐步实现现代化。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国民经济就能实现飞跃的发展,使国力不断的增强,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农业科技的物化载体,是用现代化工业文明成果武装农业的技术手段。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机制造业属第二产业,农机服务业属第三产业,其服务对象是第一产业。农业机械横跨一、二、三产业,是连接工农、沟通城乡的重要纽带。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利于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代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根据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抓住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进一步提高农机化水平,优化种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农业机械化必将成为引领农业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环境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先进载体。

作者:孟庆祯张立春毕克利单位:集安市财源农机站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中的物联网技术论文

1在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管理及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方面

利用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自动监测及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近年来天津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针对新形势重点在设施物联网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先后承担了“天津市重大科技合作项目———设施农业信息技术集成与应用”及“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天津地区温室生态系统健康及关键技术研究”。“设施农业信息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是该站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以本地区的设施温室及保护地为推广对象,通过引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设施农业病虫害辅助鉴定多媒体专家系统”,基于传感器、单片机、专家系统和手机通讯模块的“温室生态健康智能监控系统”和基于多媒体和Web技术的“设施农业生产信息远程网络咨询系统”。结合天津市农业生产实际,扩充了数据库并进行了网络化开发。建立了作物病虫害、气象信息、土壤信息、品种信息等资源的农业技术综合服务数据库系统。引进的基于传感器、单片机、专家系统和手机通讯模块的“温室生态健康智能监控系统”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和需求进行了多项改造,在全市武清区多个蔬菜生产基地进行应用。

同时建立了基于多媒体和Web技术的“天津地区设施农业生产信息远程网络咨询系统”。“天津地区温室生态系统健康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是以全市四类主要设施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基于GPRS的环境数据自动采集技术和微小昆虫自动计数、植物叶面分析系统等病虫害智能监测信息物联网技术采集的数据,结合市场信息、作物种类及品种选择、茬口安排、农艺措施等进行分析,建立天津地区四类设施的“生态经济优化”和“生态系统综合症”两个层面的温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温室典型病虫害和一些新发生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流行动态,构建模型,据此确定健康的温室生态系统各个生产环节的综合管理配套措施。

在承担物联网科技项目的同时,还开发了设施农业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可综合展示全部联网基地内信息化建设效果。通过监控中心可将土壤信息感知设备、空气环境监测感知设备、外部气象感知设备、视频信息感知设备等各种传感设备的基础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处理和挖掘,由中央控制软件进行智能决策,形成有效指令,通过声、光、电报警指导管理人员或者直接控制执行机构的方式调节设施内的小气候环境,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可通过4G/GPRS/WIFI等传输技术实现上述信息的远程共享,为远程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平台。平台在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青凝候绿色农业示范园、张家窝镇花卉生产基地以及东丽区滨海华明农业公司建立了应用示范基地。

2在农产品质量溯源和农产品物流方面

通过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的全程信息感知、传输、融合和处理,利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产品信息的采集跟踪,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为农产品安全保驾护航。近年来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同天津市农业信息中心在东丽一起执行了市经信委项目“基于RFID技术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监测系统”以及市农委“数字智能精准技术在天津设施农业中的示范应用”项目。系统以溯源中心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站、触摸屏、手机短信和电话为手段,实现不同条件下的产品溯源。消费者可通过不同平台,扫描或输入产品追溯码,了解产品供应链各阶段信息。可有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建立以“市场准入”和以“产地准出”相配套的监管体系,实现质量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源头控制,从而对农产品从产地到加工经营企业直至消费者整个流程实施有效监管和追溯,做到安全事件防患于未然,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让市民拥有消费者知情权,真正吃上“放心菜”,同时也提高了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增加农民收益。

3建设天津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信息服务平台

依托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信息服务平台开发与推广”和国家乡镇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开发了天津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为目的,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和网联网技术为核心,整合天津市耕地、土壤、气候、栽培、植保、水等农业资源,利用现有的研究基础,开发集成了智能专家系统、智能施肥系统、农产品市场价格系统、专家视频会诊系统、政务公开系统与推广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WEB网络、触摸屏终端和手机终端,构建了“市—县—乡—村—户”五级农技信息服务网络。触摸屏终端随电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投影仪等信息化设备在全市116个农业乡镇实现了全覆盖;研制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农技通”手机,通过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框架,组建了“1862288天津农技集团V网”,200名基层农技人员和骨干科技示范户成为首批集团用户。项目实现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信息服务全覆盖。

“十二五”时期,物联网技术被誉为全球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和政府都非常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在各省启动的“十二五”规划中,有23个省份将物联网作为重要发展目标。日前,农业部启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并出台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选择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开展试点试验工作,要求要切实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下一步将继续以农村信息化综合管理和服务需要出发,对全市设施农业和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剖析,以设施蔬菜和主要粮食作物为推广对象,根据需求,集成3S、物联网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继续研究开发包括资源管理、技术服务、农产品流通、设施物联网等的应用系统,以“天津市基层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三电一刊”、“12316”“三农”热线等多种信息服务模式和手段为抓手服务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扩大农业信息服务覆盖面,全面提升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

作者:邓永卓单位: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业生产论文:从农业生产看农村变化论文

我们比较一下现代的粮食种植与传统时期的不同。以湖北省Y市为例(Y市农村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农业主要以玉米、水稻、油菜、柑橘、茶叶等作物种植为主),当地农民种植玉米,用工量①只有15个工/亩②。此时,按照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来计算,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有4.14亩耕地。那么这个家庭每年在粮食生产上所需要的时间只有60天③。如果这个家庭有2个劳动力,相当于一个劳动力一年有60天的时间在工作,另外一个劳动力处于完全无事可做的状态;或者两个劳动力分别工作30天。可见,当代的粮食种植在农民生活中所占据的时间,已经是微乎其微。与粮食种植低用工量相似的,还有其他很多经济作物,比如柑橘种植、茶叶种植等。根据Y市调研得到的数据,柑橘用工量为30个工/亩,茶叶用工量最多为35个工/亩。一个拥有4亩耕地的三口之家,种植茶叶的用工量最高能达到140个工,可供2个劳动力每年分别工作70天,占用农民的时间依然十分有限。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事这些低用工量种植类型的当代农民,在选择居住地点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再是生产的便利性,而是生活的便利性。而农村机动化交通方式④的推广以及农村道路硬化的推进,使得农民的居住地点与农业生产地点分离最终得以实现。通过机动化交通,农民保证了所有耕地都不会荒废。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会在农村地区产生一些不同与传统模式下的空间布局形式。考虑到居住地与农业生产地可以分离,并且要满足农民对生活便利性的需求,那么在空间布局方面,我们自然可以想到的是:农民会由现在的比较分散的居住状态,向比较集中的居住状态转变,也就是———进县城、进乡镇、进农村集中居民点。笔者通过对湖北省Y市农村进行调研访谈,发现对于这个地区,农民进城的前景并不乐观。Y市大部分农民表示不愿意进入县城。他们普遍无法接受城市生活的高成本,同时,也有部分农民习惯于乡村安逸的生活,不愿离开。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已经使得农民可以很方便地往来于城乡之间。因此对于农民来讲,居住在农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便利,反而可以享受农村生活的低成本和优质的环境,同时又不妨碍获取县城的高质量服务。很多已经在城市工作的村民,也依然居住在农村,每天骑摩托车和坐公交车上下班,对于他们来说,“幸福指数很高,可以享受农村的居住环境和城里的工作”。而少部分农民,出于对下一代的考虑,愿意进县城定居,即使他们自己本身更倾向于居住在农村。然后,笔者就农村集中居民点的形式,调研了Y市当地的农民。这种集中居民点也是政府普遍推行的一种农村居住模式,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小型农村集中居民点,可以容纳300~500人。它的优点是,农民离自己的承包地不远,可以控制在2km左右,往返种地方便。它的缺点是,服务人口少,达不到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门槛,所以配套设施提高程度有限。另一种是大型农村集中居民点,能够容纳3000~5000人。这种居民点数量少,居民点之间相距较远,可能会达到6~7km。建设形态上,是一种适度集聚的形态,可以采取农民自建的方式。它的优点是,设施配套质量高,虽然从行政级别上它只是一个村级单位,但是它所能提供的配套服务相当于集镇的水平,可以提供正规的卫生院,以及小学,甚至初中。它的缺点是,服务半径大,居民点之间距离远,农民往来种田不方便。农民的意见是,小型农村居民点对于农民生活便利性的提高程度有限,让农民搬迁是一种浪费,大型农村集中居民点可以提供与城市比较接近的服务,同时还兼具农村良好的环境和较低的生活成本两重优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农民普遍愿意搬迁进入大型农村集中居民点,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农民也会有不同的想法: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已经定型,会按照传统的方式一直进行下去,几乎不考虑搬迁。45~60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家里已经翻修过老宅,这部分人的搬迁动力不足;家里还没有翻修老宅的,普遍有一定的搬迁意愿,特别是目前依然居住在相对海拔500m以上的农户,搬迁动力非常充足;而目前居住在相对海拔300m左右的农户,搬迁动力稍有不足;有一部分人由于个人生活取向的原因,也存在不愿意搬迁的情况。30~45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无论家里是否翻修过老宅,自己都还有获取收入的机会,同时对未来充满渴望,有人愿意在农村做一番事业,有人愿意获取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渴望追求与城市相接近的配套设施,大型集中居民点的环境正符合这部分人的要求,因此他们是未来短期内集中居民点搬迁的主要力量。30岁以内的年轻人,大部分愿意进城,他们现在多数还在城市打拼。但是未来,很多人可能会因为无法在城市定居而最终回到农村。此时,他们愿意到大型集中居民点建设新房,以获取更好的服务。虽然大型农村居民点是农民愿意接受的形式,但是它的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同时,大型集中居民点的建设方式,也不会是政府直接投资,然后强制农民搬迁的形式,而是首先由规划选点,给农民一个明确的心理预期,让他们知道这个地方未来会成长为一个3000人左右的大型集中居民点,然后他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自发的进行搬迁。当居民点聚集起1000人的时候,政府提供某些设施,当居民点的居民增加到2000人的时候,政府再追加某些设施,让这个居民点自己慢慢生长起来。而让农民进入乡镇定居,这个模式与大型集中居民点定居有些类似,农民的接受情况也类似。只不过由于我国在上个世纪末陆续进行撤乡并镇,导致当今很多镇区的服务半径过大,边远村庄距离镇区过远。这种情况下,农民搬迁进入乡镇定居,距离自己承包地过远,会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大型集中居民点的建设,正是对镇区服务半径过大的补充。这种由当前的分散居住,缓慢过渡到未来集中居住的农村空间布局变化,只能发生在以较低用工量为特征的作物种植区域,比如粮食种植、柑橘种植、黄桃种植、茶叶种植等地区,而对于某些高用工量的农业类型,这种空间变迁不会出现。高用工量种植类型的代表,是大棚水果和大棚蔬菜种植。以大棚草莓种植为例,按照Y市的数据,大棚草莓的用工量为240个工/亩。一个三口之间有4亩大棚草莓的话,2个劳动力根本忙不过来。大棚蔬菜也与之类似,除了用工量达到260个工/亩之外,具体的劳动过程也极其辛苦。以大棚种植为代表的高用工量的种植方式,使得农民的居住地距离自家耕地的距离,被限制在了300m左右的范围之内,最远不能超过500m⑤。以这种种植类型为主的农村,它的居住空间分布,将会呈现出紧邻耕地的状态。政府在这些村庄盲目推行迁村并点、农民进城的行为,无疑会遭到农民的抵制。

当代的农产品消费结构正在转型,粮食消费量与以往相比逐渐下降,水果蔬菜以及肉蛋奶的消费量正在增加。市场需求的变化,反过来影响到农业的生产结构———粮食的种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而水果、蔬菜的种植面积,以及养殖业的规模,则相应扩大。这种农业结构的转型,被黄宗智称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那么这种农业结构转型,未来能走多远,并持续多长时间呢?如果全国人民的食物消费模型朝着今天城镇中生活水平在中上层的40%的人口的消费方向转化的话,中国的水果消费会再增加107%,肉类生产再增加44%,鱼和其他水产品的消费会再增加90%,奶类消费还会继续上升约159%,蛋类上升约55%。至于蔬菜,量的方面将会相对停滞,主要的发展是在品种和质的方面。随之而来的,粮食消费将会下降约一半。整个过程也许会在一二十年中趋于稳定[1]。这种变化映射到农业生产上,意味着未来粮食种植面积将会缩减超过一半,水果种植面积还会增加,养殖业规模将会继续扩大,而蔬菜种植,虽然从全国总量上来看,数量不会增加,但是具体到某个城市,如果本身蔬菜自给率不高,那么也依然存在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市场需求。于是,那些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村庄,未来的出路,一是可以转型为种植蔬菜和水果,二是可以转型规模养殖。当前有相当数量的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村,生产出的粮食并不用来出售,而是用来喂猪,然后靠出售猪肉来赚取收入。以目前这种用粮食和饲料喂猪的方式,1亩地可以养1头猪,但是如果采用秸秆养殖法来养猪[2],那么1亩地可以养5头猪,4亩地的家庭就可以养殖20头猪,达到一定的规模;养牛、养鸡之类可以类推。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养殖业的市场空间远比粮食种植广阔。而那些目前已经转型为种植柑桔、茶叶等低用工量经济作物的农村,可以采取开荒的方式,扩大种植面积;或者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民的数量减少,通过土地租赁或者流转的方式,将土地集中在少部分农民的手中,从而达到扩大农村家庭耕作面积的效果。最终,这个家庭有可能会摆脱现在极小规模家庭农场的状态,达到一种适度规模。而以大棚种植这种高用工量类型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则仅仅需要在种植技术上提高产品品质就可以了———收入可观的同时,也有更多的农业工作岗位。农村空间的变迁也将紧密围绕农业结构转型展开。此时合理的空间规划,应该是首先判断本地区农业转型的未来趋势,然后再判断对应的空间形态。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是当代的农村空间布局产生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对于类似于大棚种植这种高用工量的种植类型,农村的居住空间依然会紧邻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对这类村庄进行迁村并点、农民进城等规划和政策行为,会受到当地农民的抵制。而以粮食、柑橘、茶叶等为代表的作物种植,由于用工量很低,农业生产不再是农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农村的居住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分离是可以实现的。这种情况下,生活的便利性已经取代了生产的便利性,成为农民选择居住空间的首要考虑因素。这部分村庄的农民,将会由当前的相对分散的空间分布状态,向乡镇以及大型集中居民点集聚,最终实现一种集中居住的空间布局形式。对这部分村庄进行大型集中居民点的规划,将促使这一过程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同时也将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这种由分散居住转向集中居住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会经过一代人的时间,缓慢完成。在规划未来村庄布局形态的时候,应当首先判断未来该地区的农业转型趋势,才能最终做出与之相应的空间布局。【注释】①用工量,是指一年之中需要在田地里面务农的天数。比如玉米种植的用工量为15个工/亩,是指种植一亩玉米,按照现在的种植方式,需要一个劳动力一年在地里面工作15个整天。这15天当中,每天需要工作7~16小时不等。②玉米种植一年只有一季,用工量很少,根据劳动力体力的不同,用工量大约为10~20个工/亩,平均15个工/亩。③很多作物在种植的时候,由于某道工序不需要抓紧在某个具体的时间节点完成,而只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即可,比如在一个星期内完成,或者在一个月内完成。因此用工过程中,可以由一个劳动力通过增加工作天数,慢慢去完成。④农村机动化交通包括农村地区公交车的运行,以及摩托车、汽车在农民家庭中的推广。⑤Y市农村中,种植大棚蔬菜的村民表示,本村农户的居住地距离自家菜地普遍距离在300m以内,最远的接近500m,此时已经感觉务农非常吃力。因此判断,大于500m的距离是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农户难以承受的。

本文作者:王璐罗赤工作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农业生产论文:探索大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论文

摘要: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大田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从土、水、肥三方面分析了大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大田农业;土;水;肥;可持续发展

大田农业是大多数农民经营的生存之业,是农业的主体,它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利益的需要,更是人类生存质量提高的需要。我国农业经过十几年的结构调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下,产业化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大田农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1]。

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部署了“由亿万农民挑大梁完成农产品质量提高”的任务。因而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大田农业就成了农产品质量提高的基地,大田农业的发展目标首先是产品质量的提高与安全,表现在四大功能上,即农产品必须具备解饥功能、健体功能、慧智功能和贮藏功能。

大田农业的发展要从发展生产上进行[1],大田农业是原生态农业的延续,其主要特点是正确利用太阳能,因此对于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必须是以正确利用太阳能为主体,而设计新鲜的劳动行为更要以利用太阳能为先导,只要生产关系的配置合理并呈最佳状态,且有新鲜的劳动行为,才必然使农作物的生长达到标准状态,而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与安全是在其中的。

生产关系的配置是指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所需的有用物资和有利条件与相关方面进行的劳动行为,这个相关方面概指水、土、肥、光[3]。根据现代文化科技水平及试验实况,设计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和新鲜的劳动行为,应当说现行农业生产关系中的配置是不尽合理的,而使用化学物资的任何劳动行为都是产品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建立正确利用太阳能的生产关系和新鲜的劳动行为[4],具体设计如下。

1土

土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农作物生长对土的要求是有肥力、有水分、有温度、无虫害、无病害、无草害,结构既合理疏松又合理密实。传统农业对土壤耕作是一年一度的春季种地,结合施肥和播种,木制铁铧犁种地,虽然能取得墒情,但其效应并不大;即使是现行的拖拉机种地其功能也等同于铁铧犁,所以木制铁铧犁应在创新之列,尤其在功能方面必须有突破。而设计一种太阳能种地机(太阳能土壤蕴化器),能将普照阳光集束成长2m、直径10cm的光柱,其阳光温度为320℃,在大田地的开沟垄内,结合施底肥,使土壤均匀地翻动,接受束光照射,并以适合的速度运行达到蕴化的目的。以此阳光对土壤进行处理,可以实现“草死苗活地发暄”。良好的土壤结构就能呈现这一状态,而良好的土壤结构就来源于阳光处理。

2水

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命脉,现行农业方式生产关系的配置不是合理的,而真正合理的配置应当是“雨露滋润禾苗壮”,因此劳动行为必须要促进雨露的形成,其中急需要做的是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小流域水系概指跨县疆域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的正常运作,这些水资源在太阳能作用下蒸发成致雨云,直接成为风调雨顺的一部分。可现在这些小流域水系由于水库的拦坝而切断了下流的运作,原来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都干涸了,没有致雨云的形成,而中流域水系和大流域水系的致雨云又不能短期运作于小流域疆土上,因此,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是促成雨露的一个有效行为。由此看来,水库不经常排水是一个功能不到位的基础设施。设计调整方法为:尽快地将“百里一库”拓展为“千里一塘”,水库常年排水,流经渠塘后,进入小流河、季节河,充沛沟、汀、泉、井等水资源蒸发点。与此同时,要在水库排水的末端(一般为沿海)修建回水提水站,用风力和浪力将水、暗渠提回至水库,以确保水库常年排水(暗渠为防涝而设计),这样就加强了自然界水的运作,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从而有利于雨露的形成。

3肥

养分是农作物生长的食粮,而向农作物供应养分的方式在传统农业是厩肥、绿肥,现代农业是化肥,其实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不仅表现在土壤中有多少氮、磷、钾,而是有多少有效态的氮、磷、钾,设计阳光养分有效态机械是实现“阳光光化有效态”这一目标的新鲜劳动行为。土壤中存在100多种因素,即使是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也超出所需量的几倍,但是这些元素大多数以无效态存在于土壤内,要提高肥力就必须将土壤中大量的无效态元素转化为有效态。阳光处理土壤是土壤转化的最佳方式,它的第一作用力是光解作用,光解作用将土壤中的结晶物质裂解,有机物质降解,复合物质分解,从而使土壤显现大量的单质无机元素,并在标准阳光下呈现有效态,这样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的环境成本控制对策论文

摘要:农业环境成本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控制对环境的损害而付出的代价以及最终给环境造成的实际损失。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最初的环境成本特指企业的环境成本,主要是指工业企业。随着农业生产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的目光已经由工业领域扩大到农业领域,研究农业生产的环境成本问题。

关键词:农业生产、环境成本问题

一、农业环境成本的内容

农业环境成本与企业环境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顾问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由此可见,企业环境成本是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的一个方面,是企业的实际成本支出,属于会计范畴;农业环境成本不仅包括预防性的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分析农业生产行为实际对环境造成损害,是整个社会共同承担的环境代价,属于公共环境经济问题。农业环境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农业生产本身所产生的环境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上游与下游产业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如化肥、农药的生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因使用原料的特殊性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如皮革加工、秸秆造纸等。根据不同的生产部门,农业环境成本还可以分为种植业环境成本、畜牧业环境成本、水产业环境成本等。本文所分析的农业环境成本是指种植业部门的直接环境成本,包括动植物资源成本、土壤资源成本、水资源成本、大气污染成本、生命健康成本等。

二、农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核算环境成本的方法很多,如预防费用法、恢复费用法、生产率变动法、机会成本法、间接替代法、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等。不同的环境成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2.1动植物资源成本核算

动植物资源的减少,其造成的损失是无价的同样,各种动植物资源的恢复和保护也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核算动植物资源的环境成本可以采用恢复费用法和维护成本法。

恢复成本取决于恢复的面积和单位面积恢复的费用,恢复费用的具体费用包括土地费用、劳动力费用、动植物资源引进培育费用和相关的技术费用等。其中动植物资源的引进培育费用是关键,对植物的稀有程度越高,费用就越大,一般常见的资源引进,费用很低,甚至不需要具体的费用。恢复成本既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是长期的,但保护成本是长期的,同样道理,动植物资源的稀有程度越高,保护的费用就越高,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只需保证其生产空间,一般不需要额外的保护费用。相反,如果需要对野生动植物生长进行控制,费用另当别论。

2.2土壤资源成本核算

土壤资源成本的核算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是恢复费用法,即将土壤的自然生产能力恢复到一定水平的费用;二是生产率变动法,选择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核算由于土壤自然肥力不同或变动而引起生产率变动所产生的净收益差异。

式中,P为产品价格;Q为产量;C为单位成本;i为产品种类。

使用恢复费用法计算土壤资源成本,关键在于选择恢复土壤自然生产能力的方法和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如果采用休耕的方法,其成本就是正常耕种的净收益,如果采用种植绿肥等方法,在以上基础上,其成本还应该包括种植绿肥或其他方法所产生的净费用。

由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干扰,采用生产率变动法很难直接测定由土壤肥力下降所引起的单位面积净收益的变化。土壤肥力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单独测量化肥的超正常施用量,判定土壤资源的环境成本。首先是确定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单位面积净产值最大时化肥的最小施用量,然后计算化肥实际施用量与最小施用量之间的差额和相应的价值,最后将差价扣除因减少化肥施用而采取的其他环保手段的费用,就是使用化肥而产生的土壤资源成本。

如果替代费用超过减少化肥施用节省的成本,就会出现替代不经济,所以替代品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同等重要。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核算农药投入对土壤所造成的环境成本。事实上,无论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如何减少,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损害,关键是把这种损害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一是可以由土壤自身进行修复,二是可以通过其他比较经济的技术手段实现修复。

2.3水资源成本核算

水资源环境成本有三项内容,核算也分三个方面。

核算水资源的浪费成本,关键在于确定水资源的价格、节水灌溉的用水标准以及相应所增加的灌溉设备费用,如果价格较低,水资源的浪费就是经济的。提高水价,水资源的环境成本就会由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成本,节水灌溉的经济性就会增强。

2.3.2地质灾害损失的核算

在我国北部平原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浅层地下水。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目前在山东、河南、河北等19个省区共形成了59个漏斗区。并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如地陷、裂缝等,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损失的核算,一是通过调查统计计算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预测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将来可能造成的损失。

2.3.3水污染环境成本的核算

农业生产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因此水污染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与土壤资源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类似。二者的差别在于水的流动性较强,水资源的污染会进一步对动植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由此造成的二次污染和损害的核算,可以分别参考动植物资源的环境成本核算和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

2.4大气污染环境成本核算

2.4.1温室效应的成本核算

农业生产的温室效应损失=温室效应造成的净损失×农业生产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

农业生产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农业生产N[,2]O排放量占N[,2]O总排放量的比例×N[,2]O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

2.4.2秸秆燃烧的环境成本核算

首先确定秸秆燃烧所造成的损失项目,如交通事故、高速公路关闭、飞机停飞、火灾等,其次统计和计算相关项目的实际经济损失,最后将这些损失合计就是秸秆燃烧的环境成本。其中涉及生命与健康方面的损失,核算方法参见关于生命与健康成本的核算。

2.5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

在生产中与农药的接触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可以致病、致残甚至致亡,相应发生的医疗费、误工费,以及由于劳动能力的部分或全部损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属于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的内容。与农业生产不相关的行为,如服药自杀所造成的损失不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精神损失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且难以衡量,也不在核算的范围。通常使用人力资本法核算生命与健康成本。

人力资本法也叫工资损失法,它是通过市场价格和工资多少来确定个人对社会的潜在贡献,并以此来估算生态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损益。

进一步计算疾病成本和劳动能力丧失成本:

式中,R[,j]为农药对伤残的负责系数;Y[,0]为期望寿命(参考“WHO推荐的标准期望寿命表”);Y[,j]为第j人的实际年龄;E[,j]为劳动能力损失系数(死亡者系数为1,伤残者根据伤残轻重确定,具体可参照GBD伤残等级分类);W[,y]为年人均收入;D[,j]为年陪护费用。

三、农业环境成本的控制

3.1维护土地的多样性

目前,农村土地耕地化现象非常严重,不仅边边角角都被利用,就是原来的河道、林地、草滩甚至坟地也被开垦变成了耕地。土地的过度利用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一是使许多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农作物一统天下,不利于生物间的竞争与进化;二是土地耕地化使水土流失问题更趋严重,农作物的耕种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春播与秋播期间,地面没有任何植被覆盖;三是提高了旱灾与涝灾的成灾率,因为大量的水塘、沟渠甚至河道都被平整开垦为耕地,排涝蓄水以及灌溉的能力大大减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农村土地的多样性,林地、草地甚至荒地也要得到一定的保护,对池塘、河道、沟渠进行全面规划,禁止耕地对其侵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主要依靠技术与资金投入,而不是耕地面积的无限制扩张。

3.2科学施肥,减少无机肥施用量

全面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化肥的盲目使用。发展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压缩无机肥的施用量。生物有机肥技术是以畜禽粪便为原料,以秸秆、豆粕等有机废弃物为辅料,配以多功能发酵菌种剂,通过连续池式好氧发酵,使之在5~7天内除臭、腐熟、脱水,最终成为高效活性生物有机肥。有机肥内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能不断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多种植物生长刺激素。肥中除含有氮、磷、钾三大元素外,还附有含钙、镁、硫、硅、锰、锌、硼等中量和微量元素。能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保温能力,减少病虫害,改善作物品质。施用有机肥料的土地比施用传统化肥的土地一般增产10%以上。现在,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市场供不应求,发展生物有机肥,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3.3发展生物农药和物理捕虫技术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包括植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抗生素等,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的毒性较小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由于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生物农药在我国的推广和利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许多生物农药的有效成分为活体微生物,其产品制剂化技术要求高,而我国生物制剂的剂型及其工艺水平落后,致使活体微生物农药的制剂化成为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要加强技术攻关,使生物农药产业不断取代化学农药,成为农药的主体。同时,应重视物理捕虫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如使用灯光、振频等物理方法诱虫、杀虫。根据昆虫趋光的天性,在其成蛾期间,在田间布置具有诱虫和杀虫功能的频振杀虫灯,杀虫效果不亚于使用农药,并且没有污染,还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山东龙口市在果树和蔬菜生产中推广频振式杀虫灯技术,全市目前已应用频振式杀虫灯3000多盏,控制果蔬面积6000多hm,每年可减少农药使用150t,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3.4推广与普及节水灌溉

根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业用水将短缺600亿~700亿m,推广和普及节水灌溉势在必行。截止到2002年,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只有2000万hm,约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36%。其中防渗渠灌溉的面积1000万hm,管道输水灌溉面积150多万hm,喷灌面积230万hm,微灌面积30万hm。节水效果越好的方式,其应用面积越小。发展节水灌溉,一要解决技术问题,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地区使用的节水灌溉设备与技术,在华北平原地区,应推广和普及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城市郊区,发展喷灌和滴灌技术等。二要解决制度问题,建立农业用水的市场机制,有偿用水,利用价格杠杆,使农民自觉使用各种节水设备。

3.5全面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农业环境成本的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农村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政府应适时引导,通过示范、教育,推广和普及生态文明的知识,同时通过支持具体生态项目的建设,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维护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利用有机物的投入发展农业。禁止秸秆燃烧,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加强面源污染的防治,改善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发展小沼气工程,实现循环经济。

农业生产论文:信息资源整合农业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信息不畅,产生滞销,造成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巨大损失、政府提供农业信息的模式、企业提供农业信息的模式、农业信息化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实施农业信息化人才战略、采用脱产与在职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发展农业信息教育、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应遵循自主创新与比较借鉴的原则、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多层次服务体系、营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将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及劳动生产率,为农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如何利用信息化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政府和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和培育农村信息化技术人才。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模式;目标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起利用农产品供求信息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的信息系统。许多农产品生产出来后,由于信息不畅,产生滞销,造成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巨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资源整合其他农业生产要素,以提高农业生产及流通领域的生产效率。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用信息技术来装备农业,用信息资源来支持和服务农业,以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交易成本,最终达到用农业信息化来带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政府提供农业信息的模式

政府可通过其网站开辟专栏提供当地和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信息;通过电视定期播放农业方面的科技节目;免费分发农业科技书刊及定期开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等等。这需要政府建立多层次和多渠道的信息资源提供系统。并且政府需要农业科技专家来培训大量专业信息采集和人员。在农业信息搜集方面,政府不仅要充分搜集本地的农业相关信息,而且还要搜集和整理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基本信息。因此,政府农业信息的社会化应是我国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方式。

(二)企业提供农业信息的模式

由信息企业提供的农业信息产品具有私人产品特性,这些信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特点,通过市场交换才能更有效率,而这些农业信息提供企业通过信息的市场化获得利润就成为必然。这包括信息企业经销采编软件、农村财务软件及专家智能软件。另外,企业还通过制作网站来提供专门化的农业信息。同时,在农产品市场上,农产品初级生产和深加工环节都需要一大批农业信息化企业,这些企业运作的是垄断性商业信息,包括技术机密信息、市场客户信息、财务信息、劳资信息及生产、交易等各环节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为农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起重要作用。

二、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以信息化来提高设施装备水平,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推广,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形成,以信息化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以信息化培养新型农民,使其达到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信息化的需要。

(一)农业信息化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从我国农村和农业的现状出发,使其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能解决小规模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整合农业信息资源,研究有效的信息资源利用及开发形式和实施战略,解决好农村信息服务滞后问题,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第二,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问题,遵循市场经济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律,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资政策,以农业信息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信息服务为目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合理制定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配套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承担农业信息化的主体角色。

(二)健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在信息化发展初期,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只靠服务所得很难维持。首先,可从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等资金中适当安排一定份额,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的发展基金,也要向农业信息化项目倾斜。其次,国家应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融资渠道。积极主动联合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多渠道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体,高校、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再次,放宽信息产业的进入条件,加速信息部门的改革,降低农业信息网络的经营和使用成本。同时,各运营企业要大力开发适合农村需要、贴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新业务,不断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对信息通信和网络的需要。最后,应借鉴国外信息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和保障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金融政策上,银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行优先贷款、贴息或低息贷款政策,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风险基金。在税收政策上,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所用进口物资的征税给予优惠;对自主开发、产业化条件成熟、市场广阔及技术领先、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采取减让或返还税收政策。在产业政策上,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在技术政策上,把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研究和技术攻关项目纳入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规划中,并给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的政策扶持。

(三)实施农业信息化人才战略

要强化农业信息化培训,农业及有关部门应建立规范可行的培训制度,结合实际编写通俗易懂的信息化培训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在农村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以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采用脱产与在职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发展农业信息教育。不仅要加大对从事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高校、研究所的投入,建立一批信息技术开发基地,而且要重视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再教育。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大对现行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竞争机制、利益分享机制、风险吸纳和分担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与流动。另一方面,通过住房、薪酬、职务等条件吸引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信息科技人才从事信息工作,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信息专家队伍,使其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四)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应遵循自主创新与比较借鉴的原则

要加快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利用。重点解决农业的精准施肥、节水灌溉、良种推荐、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及各种适时的单项实用农业技术的普及。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种新技术与农业生态技术集成,把农民需要的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通过各种途径送到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手中,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性改造,搞好农业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利用。围绕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将科技创新优势、产品技术优势、市场营销优势与经营管理优势及企业家的社会资源优势等有效整合,是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理想模式。要扩大与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扩大农业信息产业的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吸引高科技人才。同时,还应推进各省间的技术交流。通过与国内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农业信息化应用理论研究和制度化建设、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在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结合各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各地农业的需要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五)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多层次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应把规划摆在首位,贯彻联合共建、专通结合的原则,协调各主管部门间的关系,对信息服务业实行统一管理。为保障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健康、高效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一是制定配套法规、行业标准和有关实施细则,以加强对农业信息市场和农业信息业的统一管理,为我国农业信息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各级政府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农业信息业的发展。如,在投资方面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在税收方面实行减免税政策,并享受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和进出口方面的优惠待遇,等等。三是政府要加大对法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地区规划应贯彻重点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发达地区应尽可能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大、中城市要给广大农村多提供信息服务援助。同时,发挥行业协会对信息服务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市场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鼓励、引导、扶持集体与个人兴办农业信息企业,提高信息化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同时,深化农业信息机构体制改革,逐步开放国有农业信息机构,改变过分依赖行政机关的现状,使之面向市场并逐步成为农业信息市场活动的主体,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六)营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农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领域和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更需要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因此,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农业信息化意识,全民参与,形成互动,使整个农业信息化体系连动、畅通有效运行。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受很多条件的制约,如思想观念滞后,对互联网和农技网等利用不够,缺少资金和复合型人才,信息推广服务不到位,法规不健全,等等。这些不利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阻碍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其软环境。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的自觉性,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普及与实施效果,进而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信息化建设宣传力度,切实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培育并扩大农业信息需求群体,增强农民对农业信息的内在需求。政府应引导农业信息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各方面力量,由他们向周边群众和农民传播农业信息,从而使整个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有效运行。这需要政府部门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建设项目,加强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发挥扶植、规划和投资的作用,督促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必要的帮助。第二,建立健全信息化的激励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设立科技工作奖和基金,并依据科研项目重要性和技术难度来分配科研资金,吸引一批优秀信息科技人才从事信息工作,提高信息人员的待遇。第三,健全农业信息化保障体系。在信息法规建设方面,应在“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的原则指导下,形成信息法律体系,以法制强化信息管理与安全。切实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安全和保密工作,维护农业生产者、管理者等农业信息化主体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中的权益。

农业生产论文:古代数学思想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论文

一、勾股定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中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是自成体系的,其证明方法,大都采用青朱出入法,也就是今人说的割补法。通过适当的划分,将勾上的正方形面积与股上的正方形面积,划分成若干个部分,而这些部分的总和又恰好能填满弦上的正方形。所谓青朱出入就是把划分出来的图形,添上青、朱、黄等各种颜色,以次出入(割补时容易识别),方法巧妙简单,令人叹服。

据历史资料记载,夏禹(公元前2140年——公元前2095年)治水时就已用到了勾股术(即勾股的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说,夏禹是世界上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人。

《周髀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算书,成书太约在公元前100年。在该书中说到“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在大禹时,就能应用特殊情况下的勾股定理和测量了。赵爽在《周髀算经》注中说:“禹治洪水,决统江河,望山川方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释昏垫(老百姓)之厄(危难),使与注于海于无浸逆(溺),乃勾股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当时大禹治洪水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使用勾股测量而取得的。

《九章算术》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数学名著,是我国数学方面流传至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世界数学史上极为珍贵的古典文献,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后100年。该书总结了秦汉以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开创了独具一格的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有不少来源于农业生产的例子。

例1: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池)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今译:有一正方形池塘,它的边长为1丈,一棵芦苇生长在这池塘的正中央,长出水面1尺,如果将芦苇拉向池塘边,茎尖刚巧碰到池岸边,问池塘水深及芦苇长各是多少?

这就是一个勾股定理的题目,使用勾股定理经过简单计算,知水深一丈二尺,葭长一丈三尺。

二、盈亏问题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历史上任何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术”,而总有其产生的实际背景和理论渊源的。那么盈不足术是在怎样的数学历史背景下产生,又是在何种数学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于了解秦汉以前古算中农业生产应用问题解法的演进以及方程术的产生都是很有价值的。

众所周知,《九章算术》是我国秦汉以前数学成就的总结,它是一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数学著作,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方田”就是讲述远古时代简单的土地测量及分数算法。第七章“盈不足”讲什么呢?随着农业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数学应用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已远远超出了比例关系的陕隘范围。形式多样而复杂的线性问题和非线性问题的出现,使原始的比率算法已无能为力了。一方面,应用比率算法解题需要“因物成率,审辩各分,平其偏颇,齐其参差”,这对于复杂的比例问题要求很高的分析能力和技巧性;另一方面,对于“隐杂互见”的各种线性与非线性问题,使用比率算法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这便要求数学家创造一种新的有力的一般解题方法,盈不足术就是在这样的数学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据《唐阙史》记载:公元855年左右,唐代有位大官叫杨损,在选用和提拔行政官吏方面以公正闻名。一次,有两个办事员,需要提升其中一个,麻烦的是这两个人的职位相同,在政府里工作的时间也同样长,甚至他们得到的评语也完全相同。那么,究竟提拔谁好呢?负责这项工作的官吏对这件事感到很伤脑筋,便去请示杨损。杨损仔细考虑了一番,说:“一个办事员的最大优点之一是要算得快,现在就让这两个候补人员都来听我出题,哪一个先得出正确答案,他就该得到提升”。他的题是:“有人在林中散步,无意间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试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杨损让两个候补人员当场在大厅的石阶上用筹进行计算。不一会,其中一个得出了正确答案,他被提升了,大家对这个决定也都表示心服。三、体积计算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我国在古代,由于水利工程、国防工事、房屋营造和道路修建的需要,土方计算十分频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各种谷仓、粮库容积的计算也益加繁重、到《九章算术》成书时代,我国的各种几何体体积公式都已具备,除了常见的长方体、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以外,还出现了某些拟柱体体积公式。这些公式大量汇集在《九章算术》商功章里。

古代世界各国体积公式都没有推导证明,所以在几何体求积方面我国成果遥遥领先,不论在种类齐全完备上,在逻辑推理的完整上都是同时期外国所不能比拟的。还必须指出二千年前我们祖先曾经使用过的许多丰富多彩的各种体积公式至今仍有使用价值。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1美国中西部农业开发概要

在美国开发中西部进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二是1930-1970年,在大规模开发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中、西部开发的法律和政策,极大地加快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的速度。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农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

土壤中的有机物,可以提高土壤的孔隙率,增进水的渗透性,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但是,采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从而导致土壤的保水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土壤的侵蚀,造成农地的荒漠化。

在明确了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及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弊端之后,有针对性的导入“保护性耕作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农作物秸秆、根茎叶等剩余物覆盖地表,或将秸秆粉碎后还田;在坡地上修建保持水土的水平梯田;尽可能地减少农地的耕翻次数,提倡免耕法等。

农业生产论文:行政管理论文-把农业生产环节税向市场环节转移

1.尽快、果断、彻底地结束“税亩”制度,全面建立农产品流通的新的“税市”制度。今后,凡是在农业生产环节上,一律免税。也就是说农产品不上市就不征任何税。这在事实上是把大部分税收向流通、消费环节转移。彻底改变并切断基层政府直接“到农民兜里掏钱”发工资这种极不规范,极易引发冲突的做法。这不仅会大大减轻基层政府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关系。这种以税补农的办法要比提价补农的办法简便易行得多,而且效果好,可操作性强。这样实施下去,不管之后会发生多少新的问题,但解决矛盾的范围被限定在市场和消费的界限内,免去了政府面对2亿多农户谈判的巨大工作量,大大降低了政府行政控制的成本。在农民受益的同时,政府所得更是难以估量。

2.取消乡级财政机构设置,只在可以完全不依赖农业生产税收的镇(如果其税收能够基本自理),设立独立的财政机构。政府要从政策法规上明确与农村社区的经济利益关系。其原则是,基本上不介入、不干预、不打乱农村社区边界内的利益格局,充分尊重农民的社区经济文化和意识。与此相关的是,随着乡级政府工作量的大幅度下降和职能的重新定位,机构和定编人员必须大幅裁减。

3.新的农产品“税市”制度,把税基从农民转向了消费者,这就需要尽快设计一套完整的不同档次农产品消费的累进税征缴制度。把目前农产品在各个环节上的征收税种,比如营业税、流转税、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等,重新进行设计。以粮食为例,意向性的参考意见是,在批发和零售环节要低税;在中低挡次的餐饮业、饭店业、饲料业和食品业,可按高中低分三档;对星级以上的高档餐饮业、宾馆饭店业、食品加工与销售业,可参照星级分为5个档次高额累进征税。初步测算,按目前的粮价水平,在消费者完全可承受的范围内,仅粮食一项就可在流通、加工和消费环节拿到300亿元以上的税收。对农产品的出口,应充分利用WTO允许我国可动用的农业支持总量,向外向型农业倾斜,实行全额退税措施。

4.建立农产品的贸易与消费税收的转移支付制度。由于市场流通和行政区划之间是不一致的,因此“税市”制度所得不一定就会全额回到农产品的产区。尽管产区的农民因免税负是受益的,地方政府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消费中增加税收,但这仍然需要中央政府建立税收转移支付的可行办法。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对国家定点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高档的餐饮业、宾馆饭店业,由国税部门单独列收或划出一定比例,列为农产品流通和消费税,这部分税收中央财政规定全额转移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支付。对烟酒行业的税收应当划出一定的比例纳入中央转移支付的范围。转移支付的办法:东部地区由省级财政自定方案解决;中西部地区省会大城市、地级市城区、县级市镇区,均不纳入中央转移支付的范围;中央转移支付的对象,只针对中西部地区的县级财政。但如何平衡各县的财政,由省市两级政府协调。

5.中西部地区的普教经费,民兵训练国防教育经费,应当列入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这样,村一级的公益、村务经费来源就大大宽松了。一般来说,村一级内部的经常费用开支不宜列入税收开支,特别是工资性的开支就更不宜列入。因为这不利于行使村民自治的权利,不符合中国农村社区文化和农民对社区经济利益边界认同的基本国情,而且容易引发各种对村民的侵权行为。同时这一收一发在财务和利益关系的平衡上恰恰是给政府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也就是说,税费必须要分开而不是合一,分开的实质是对利益边界的明晰划分,“井水不犯河水”。凡是政府委托给村委会办的公务,一般应一事一办,由政府支付劳务费用。

6.村级费用问题。行政村中的公益金、公积金、五保户补助及村务费用,在转移支付以后,已经留让出较大的收支空间。如何解决村务的费用问题,则应由村民委员会自行讨论研究解决,政府可以提出参考性的建议。只要村务确实是由村民代表大会大家共同议定的,政府就不必再去定什么条条框框。村党支部和乡镇党委、政府应紧紧抓住、抓好村民自治这件事,从具体的村务退出,监督村委会的选举程序,在政治上保证村民自治的合法权益。

7.建议中央全面清理各项对地方的财政支出,包括中央支农的各项投资,重新界定各级财政的支出原则和审批权限。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国家财政每年用于支农的资金都超过1000亿元,但科目十分庞杂,审批程序也很复杂。地方政府把在北京跑项目看成了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从理论意义上说,层次跨度越多,项目分类越杂越细,信息越难以对称,资金的使用效率越差。以中央财政为例,对地方的支出应当集中在几个大的科目上,如普教费用,跨省域的大型基础设施,带有政治意义上的专项投资,甚至公务员工薪等,但对地方发展上的各类具体项目投入,比如农业综合开发的专项资金,地方性经济发展项目的立项、投入,原则上中央财政不宜介入。中央财政的收支原则应是“拿大头补大头”,这样可以使信息识别的成本降低,准确度高,其他各级财政可以此类推。这样一个原则的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设定,可以使税费改革的可操作性更强。

8.在农业生产环节的税费全部减免以后,应当取消粮食的保护价政策。就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对粮食供求波动的调控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的休耕和高价补贴政策不宜采用,原因是面对小农经营操作成本太高,不好界定。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是,建立起国家对牧区休牧期的调控制度。当粮食过剩时,可延长休牧期,加大农区牧草的播面,向牧区提供商品草,商品粮。反之,则适度缩短休牧期,扩大粮田播面。国家的补贴在这一过程当中进行调控。这一办法的好处,在于综合调控农业、牧业、生态,政策性补贴转化成生态投资,两者互调,便于操作,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