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论文

时间:2022-03-23 05:55: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科普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普论文

科普论文:科普产业现代科技论文

1科普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科技馆是公益性机构,目前可向国家财政申请的经费主要是运行经费,包括保障运行的基本费用、聘用人员经费、房屋维修改造费、展品维修费等等。运行经费需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申请,财政评估和审批时间较长,仅靠国家财政拨款也只能维持场馆的正常运行,由于经费跟不上而导致工作的滞后,势必会影响科技馆事业的发展,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要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科普产业发展之路。科普产业是以满足国家、社会和公众科普市场需求为前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向国家、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科普产业呈现多样化业态特征,包括科普展教品业、科普图书出版业、科普影视业、科普动漫业、科普玩具业、科普游戏业、科普旅游业、数字科普业、科普创意业、网络科普业等,科技馆业务经过开发与拓展,完全具备这些特征。科技馆还应重点体现公益性,发展“经营性科普产业”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益性科普服务”。当今,人们对科学技术为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与舒适已深有认识。与此同时,对科普方面的选择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这就给发展科普产业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科技馆是为公众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因此,建立科技馆事业“公益—产业”双驱动发展机制,能够为科技馆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科普产业拥有公益性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强调的是利用市场机制和手段,促进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的发展。

2科普产业发展的基础

科普产业以科普内容和科普服务为核心产品,包括科普内容和科普产品的创造、生产、传播、服务和消费等构成要素。科普产业的核心在于以满足市场领域中的科普需求为前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市场经营为手段,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向国家、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现代科技馆发展科普产业除了靠专职人员承担业务工作,还应该与政府、科学家、产业界以及传媒等形成联合阵营,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行论证与评估,随着大科普产业同步发展。同时,科普产业的成长,也需要政府制定科普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导向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开发科普产业应该着眼于让消费者获得既方便、实惠,又有效、有趣的科普产品,为此,科普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科普服务必须考虑到公众的需求,如何借助新技术以提高产品品质,在思想的表现力、服务内容的实用性上下足功夫。

2.1政策依据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体制与机制改革,激发活力,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积极培育市场,支持营利性科普产业,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

2.2发展科技馆科普产业要有经营科技馆的指导思想

2.2.1要树立以顾全大局为基础的服务观念。

科技馆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科普产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派生物和组成部分。作为科技馆,如果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就违背了办馆宗旨。要克服短期行为,使科技馆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保持一致,始终把科普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认真贯彻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失。2.

2.2要有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开拓观念。

要让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市场不断发展扩大,在了解科技馆相关科普产业市场情况、预测市场未来、分析市场动态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了解公众的需求。以社会满意不满意、观众满意不满意来衡量科技馆的教育工作。

2.3发展科技馆科普产业应具备经营战略

制定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一切从有利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社会大环境的根本要求出发,尊重客观现实。经营方面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确定目标,准确定位,具有可操作性。科技馆面向的公众多种多样,如何定向、有效地吸引观众,要以科学的市场调查为基础进行严谨的市场分析,从而确立目标市场,拟定相应的营销对策。

3科普产业发展的途径

科技馆在发展自身科普产业时,要注意科普产业的价值与功能是基于丰富多样的科技元素,发掘社会和公众中的消费性科普需求,研发和提供富含科技内容的产品和服务,并利用市场平台和手段提供给社会和公众。

3.1场馆自身的发展

从兼顾社会公益性和市场化要求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抓经营、搞创收的初级阶段的市场化发展模式。①加强对外联络,积极开展除常设展览的其他门票营销工作。门票销售收入是科技馆自营收入中的重要部分。不是单纯坐等观众上门,而是积极对外联络,加强宣传力度,广泛开辟客源。②宣传、推介科普展教活动计划。围绕科普主题,拓宽经营创收渠道。如举办各种主题性科普讲座,主要是针对不同阶段的社会热点,请专家作报告或开讲座。开展科普活动、科普培训,举办夏令营、冬令营,深入基层举行科普巡展等工作。从而促进科技馆展教功能延伸,扩大科普教育的覆盖面,同时也拓宽了科技馆创收的渠道。③不断调整展厅的功能,创建实验区、动手区,更新展品进行改造,增加科普表演节目,提高科普的品位,吸引更多的观众。

3.2科普旅游业的发展

发展“科普旅游”是以科普为内涵、旅游为载体的活动,它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的形式规划与设计。可以与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建立长期的共建关系,培养稳定、长期的观众群体。如:与旅行社建立协作关系以吸引外地游客,把科技建设、科学实验、知识讲座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3.3科普影视业的发展

科技馆影院的片源基本来源于从境外购买或拷贝,可以联合影视制作单位开发不同主题的影视作品、科普宣传小片等。科普动漫的发展,针对少年儿童开发科普动画片,例如国内《蓝猫淘气三千问》,就是非常成功的科普类动漫作品,涵盖丰富的科普知识,衍生品也随之蓬勃发展。

3.4科普展品衍生品的发展

科技馆中所有的展品都涉及相当多的科学原理,来科技馆参观的观众,大多喜欢购买一些有关场馆特色的纪念品,全国科技馆的礼品售卖区把展品制作成礼品的只有辉光球、古典数学玩具,少之又少,基本没有开发这类的产品。可以尝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以科普展品原理为基础,研发科普展品衍生品的制作。3.5科普会展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带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可以用会展的方式进行推广,把科普展会作为科技交流咨询等灵活有效地开展起来,还可以带动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

4产业化发展是根本之路

从科技馆长远发展来看,进一步提升层次,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是在更高层次上将科技馆作为产业资源来经营,市场的开发将是支撑科技馆发展的支柱力量。因此,科技馆今后必须把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力、财力投入到开拓市场上来。对于科技馆发展科普产业化的问题总会有一些思想障碍,尤其是对于“营利”的偏见与误解,似乎营利就会玷污科普的纯洁性。营利是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条件,有些科普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要以营利为目的。但“营利”和“以营利为目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益性的科普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也可能在接受政府和社会捐助的同时,进行某种适当的营利性经营,把经营所得的利润用于科普事业的发展。在这方面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发展科普产业的目的在于让科技馆通过经营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获得经营性收益,让消费者通过市场购买来满足自身的科普需求,并通过消费过程获得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增加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提升自身的科学素质。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发展的模式和道路是多样化的,展望科技馆行业发展的前景,科技馆的产业化发展才是根本之路。

作者:杨冬梅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馆

科普论文:科普教育科技论文

1科普教育的具体概念和意义

1.1科普教育的具体概念

所谓科普顾名思义就是科学技术的普及,而科普教育就是指采用一种公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参与方式来对相应的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知识进行相应的普及和传播,以达到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而实际上科普教育就是知识的普及教育,不论是自然科学知识或者是社会学科知识,总之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并且是一个普及性的学习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只要让受众群体达到了一个实际的知识学习目的就算是达到预期了。至于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人们接受更多的科普知识就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和改进的了。运用科技馆良好的进行科普教育的创新就是其中一个完善改进的选择。

1.2科普教育的实际意义

之前所说科普教育就是为了达到一个对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知识的普及教育,这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越来越多新兴事物和科技出现了。在以前旧时代中的很多思想观念其实都是一些封建迷信,是需要及时摒弃的,不然都很有可能对自身甚至对周围都带来伤害。而科普教育就是为了能够良好的实现对这些不科学思想进行破除,让人们更好的回归到一个科学真实,充满真理的现实生活环境中,让所有人都能更好的去了解全世界,去了解全宇宙的奥秘,因此良好的科普教育其实就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也让整个人类的科学知识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并大众化的将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合理的普及。因此科普教育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良好的对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形式进行创新就是对科普教育的极大推动。

2情景故事的扮演和实现良好的帮助对相应知识的理解

2.1情景故事的扮演以良好的提升兴趣

预定时间在科技馆中进行一些情景故事的扮演能良好的提升对于科普知识的相应兴趣。其实科普知识从知识性的角度上来讲是比较乏味和枯燥的,理论是实际现象阐述更多,没有一定的故事趣味性。但合理的引用一些相应的科幻故事或者自行编排,在科普馆中进行情景故事扮演自然就能更好的吸引他人的兴趣。每一个人都从本能上拥有一个表现欲。所以面对一个表演的机会,大多数人首先都会感觉兴奋并且有兴趣深入了解的,提升的兴趣自然就能更好的加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由此才能更有助于接下来的学习。而在表演中合理的穿插进入一些相应的科普知识不仅不会是整个表演活动显得枯燥,而是为其设定了相应更为专业而深邃的背景,使得整个活动变得更具吸引力,让所有人都能更加投入进来。

2.2在扮演中更深入的理解相应知识

干涩的理论知识讲解是难以很好的引起人们的兴趣,因此这样的方式就很难起到更好的普及效果。走马观花的浏览然后象征性带过相应的知识内容只能让人觉得很随意,而不会去注重记住那些相应的知识了。在故事扮演中很好的提起人的兴趣,自然就能很好的实现其相应的关注度,在活动中更加深入的理解了相应的知识内容。人在实际的活动中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是最深刻且记忆持久度最高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才更好的帮助进行一个科普教育的实行。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指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中才能更有易于人们的学习理解,良好的情景故事扮演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

3展品方面进行相应的创新

3.1注重对展品表现形式的创新

大部分科技馆的主题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相应的展品内容也就相应的都比较相似。因此合理的对展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就能更好的推进科普教育的推广以及人们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度。而更新展品的表现形式将不仅仅是更新展品的外观设计,应突破原有的外观设计形式,要能反映展品的形象,要有视觉冲击力,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激发观众的求知欲。还有就是注重更新展览环境,良好的环境氛围能更好的引起人们对相关知识的好奇心,让人们愿意去动手和参与学习这些相应的科普知识学习。

3.2注重对展品的宣传方式的创新

不仅仅是对于展品的表现形式加以创新,还有对于展品的宣传方式有也同样要进行创新。目前,大多数科技馆的展品一般采取在科普展厅内展出的形式。但其实完全介意在现代科技馆中采取定期举办优秀展品展览,并进行相应评奖活动来对展品进行宣传。一方面可以起到激励科技馆展品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科技馆界颇具影响力的展品聚集在一起,让公众有机会领略创新展品的风采,从而又可大大提升科技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再良好的展品和丰富的知识也同样需要人们知道才能有机会来进行相应的学习。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前社会即便是好东西也需要人们去了解知道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所以加强宣传方式的创新就是对科普教育的良好推进。

4结束语

科普其实就是对自然学科知识和社会学科知识的一个相关普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东西都在不断被发现和为人们所接受。所以就需要这样一个科普教育来对人们进行良好的知识普及,科技馆就能很好的实现这些功能。而良好完善的形式创新能更加有利于帮助进行科技馆的科普教育能更好的被大众所吸收,从而全面的提升人们的科普知识基础。

作者:罗秋文 单位: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

科普论文:科普教育循环农业论文

1设计理念与方法

首先运用实地考察法、资料查阅法等对某循环农业示范园园区区位、资源等现状进行调查,绘制出较完整的园区物质循环流程图,然后遵循知识性、趣味性、科技性的设计理念,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完成适宜不同人群的较完善的园区科普教育方案。

2园区概况与科普教育方案设计

2.1园区概况

调查显示该园区所在地属于太行山脉,最高峰海拔400m。位于暖温带半湿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2℃,年均降雨量514.4mm。园区规划山下面积约366668.5m2,山上面积约166667.5m2。种养植规划如下:山上种植酸枣树、山楂树、柿子树、花椒树等;山下种植牧草、野菜、蔬菜大棚、粮食作物等;园区防护林由梧桐、杨树等构成;畜禽养殖园主要养殖猪、牛、羊、驴、蛋鸡等。在整个园区中,蚯蚓是实现废物资源化的主导者,其可以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等转化为自身蛋白和蚯蚓粪,巧妙地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蚯蚓为核心,以“畜禽—蚯蚓—植物—畜禽”为生态链条,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4],有效地解决畜禽规模养殖粪便污染问题,基本实现园区物质循环。

2.2园区科普教育价值挖掘

整理园区种养物种的驯化史、生物学特性、种养管理要点、用途、相似物种地区分布等知识,通过制作解说牌、园区物质循环流程图展示牌、科普宣传栏、导游解说等,结合实物向参观者进行系统的科普教育宣讲,介绍循环农业的定义、循环农业前景,让参观者了解农业中的动植物、农业发展史、现代农业技术等。例如在畜禽养殖园外围可以参观了解不同生长阶段动物的行为与管理要点;在果园内可以向参观者讲解剪枝、疏花疏果、套袋等管护技术,到金秋时节还可组织参观者进行采摘;在大棚种植园向参观者介绍白色农业、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技术。园区后期还将设立DIY园和农业科普中心,如DIY园可以传授用山上柳条或荆条编织盛物筐、篓的技术,或者让城市参观者有机会承租园中小块土地进行种养管理实践等。农业科普中心可以设置各阶段农耕用具展区、现代农业科技展览区、虚拟农业展示区等,让参观者身临其境,了解植物播种、发芽、生长的过程,常见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等。此外,还可以在供参观者休息的长廊内设立科普宣传栏,使参观者在休息的同时了解农业发展历史以及本园区建成前后所形成的鲜明对比。

2.3园区科普教育方案设计

2.3.1园区科普教育游园路线的设计根据游览目的、兴趣、时节不同,规划了三条路线。

1)循环农业观光路线:林木深处—田园灌溉—畜禽粪便沼气发酵—蚯蚓园—大棚种植—农业科普中心,主要了解循环路径、观赏循环农业景观、现代农业技术、自然景观等。

2)农俗体验路线:林木深处—采摘乐园—DIY园—农业科普中心,主要可以识别常见农业物种、干农家活(根据时节不同组织参观者采摘等),了解绿色、循环农业。

3)特色专题路线:主要有春季踏青节、盛夏狂欢节、金秋采摘节、重阳登高节以及以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夏令营等专题旅游。

2.3.2以解说系统为基础的科普教育方案的设计解说系统分为向导式解说系统和自导式解说系统。向导式解说系统,也称导游解说系统,一名合格的农业示范园专业导游既要具备农学、生物学相关专业素质,又要懂得教育学、旅游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方可抓住参观者的心理,熟知参观者的需求,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普宣传。自导式解说系统由图文、语音、声像导游等设施、设备向参观者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传递,可通过园区设立的各种解说牌、科普宣传栏、音像制品等传递科普信息。

1)针对儿童的向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方案。儿童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寓教于乐对儿童至关重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要采取以“导奇式法”为主,走农俗体验路线。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应注意:路线不宜太长,考虑儿童身体、心理状况,内容上要控制难度,专业内容要浅,主要目的使儿童了解与生活相关的农业常识,建立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2)针对青少年的向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方案。青少年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有一定的农业常识。针对青少年采用PBL法(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任务为导向,以问题为基础[5],挖掘青少年潜力,逐步引导青少年关注农业、了解农业。游览路线以循环农业观光路线为主,讲述现代农业技术,以识别物种为辅,纠正青少年的错误认识。如在蚯蚓园,可以让青少年们动手挖几条蚯蚓来观察,说出蚯蚓的生活习性、用途等,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还可以延伸到利用菌渣、畜禽粪便养蚯蚓的技术,而蚯蚓粪还可以作为生物肥;在果园中通过青少年们提问交流让学生了解水果生长对日光、温度等条件的需求及果树的管理。

3)针对成年人、老年人的向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方案。对这一群体可以采取参观法,即在解说员的引导下,成年人、老年人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思考,从而获得新知识或验证已有知识。针对成年人、老年人主要是农俗体验路线,辅以循环农业观光路线。

4)针对成年、老年人的自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方案。成年人、老年人生活阅历较丰富,也可以采取自导式解说系统游览循环农业园区,园区科普教育中心可以制作针对性的自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指导书、语音、声像等资料提供给参观者。其中解说牌要重点研制适宜本园区物种特色的科普教育解说牌、现代农业技术解说牌、文化长廊宣传栏等。为了达到较好的科普宣传效果,根据参观者年龄不同还可具体设计系统的科普教育方案材料供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参观者选择。

3园区科普教育的展望

该设计只是从理论上初步探索了在循环农业示范园开展系统农业科普教育的方式,今后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并不断地完善园区科普教育参观路线、教育方案,以提升循环农业示范园的科普教育价值,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与推广。

作者:廖智慧 乔莉娟 叶嘉 焦云红 段保宁 单位: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邯郸学院 邯郸市农业局

科普论文:创新科普文化产业论文

一、发展河北科普文化产业的创新模式

(一)以科普文学优势,促文化产业发展

它可以有许多种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技巧。科普文学包括科普小说、科普散文、科普诗、科普戏剧,除此以外还应包涵科普童话、科普寓言、科学家传记、科普游记、科普文学通讯、科普民间故事等体裁。基于科普文学尤其是科普童话和科普小说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且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因而为公众所喜闻乐见,符合广大少儿的兴趣,迎合游客的娱乐心理,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因而不乏进入市场的优势。科普文学的发展可有效带动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科普文学与特色资源相结合,尤其是与地方文化及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产业链,既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又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是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一项创新工程。基于原创科普文学作品的影视制作、动漫制作、科普展教、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生产等都属于创新。发展科普文化产业也是一项环保工程。科普文化产业属于非污染性产业。由于河北的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原创科普文学作品应突出环境保护主题。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河北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河北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提升。创建“河北科普文学创作与产品研发示范基地”是发展河北科普文化产业的首要环节。依托基地可以培养一批科普创作与产品研发骨干,提升其在科普创作与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发挥其在科普事业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基地可由河北各级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作家协会、科技文化类型的杂志社和出版社、科普创作协会等部门联合组建。基地可每季度举办一次科普文学征文大赛,并着力支持获奖作品的刊登和出版,继而支持企业界把获奖作品开发成科普文化产品。获奖作品的创作素材应取自河北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地理资源和文化资源,获奖作品应凸显作家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的能力,应从河北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营养,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强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普文学,是实现“三落”的实招。在创建示范基地方面,“绵阳市仙海科普创新基地”可被视为“他山之石”。它是四川绵阳市首家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为绵阳市科技局。它是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为特色的科普创新基地,有绵阳科学小说和科普创作博物馆、绵阳科学传播研究院、科技开发部、科普影视中心、保健咨询服务中心等。基地受托协助组织编辑出版《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系列丛书,并积极推动基于科普文学的广播影视、动漫、口袋书等多种科学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基地创办了国内首家“科学小说网”,是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成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二)加强政策支持

发展科普文化产业离不开政策的鼓励、支持和引导。总的来说,政策导向应坚持公益性科普和经营性科普相结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各种形式进入科普文化产业领域,既重视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既重视政府引导又不轻视市场推动,既重视自主创新又不忽视引智引资,既重视培育龙头企业又不忽视扶持小微企业。各级政府应该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园区、基地、产业群与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引导企业在内容和形式上加大科普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度,鼓励广大从业人员创作开发承载河北优秀文化、展示当代河北形象、面向国际市场的科普文化产品,大力支持与科普文化产业直接相关的文学创作、艺术创作、出版、翻译、设计、编导、配音和市场推广,等等。支持入驻河北的科普文化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国际性文化展会。鼓励科普文化企业借助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拓展国际业务。支持科普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鼓励科普文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科普文化产品的研发投入,保护企业及个人的知识产权,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或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在资源和政策方面对省内科普文化企业跨省、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给予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科普工作。”河北省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整合河北省科普和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引导投入,对科普文化产业实行政策倾斜,扩大扶持范围。不仅注重“见绩奖励”的扶持方式,还要注重“见业帮培”的扶持方式,注重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配套、减租减税等多种扶持方式。

(三)重视引才育才

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赵致真认为,从历史上讲,中国缺乏崇尚科学的传统;从现实看,人们片面追求“商业化”,科普领域缺乏吸引人才的机制。所以,河北省人力资源部门应结合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引进、培育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具体地说,要发展科普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大力引进和培养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相关领域包括科普文学创作领域,科普影视、动漫制作领域,科普网络游戏开发领域,科普信息服务领域,大众科普广告及教学片制作领域,科普教育培训领域,科普文艺节目的编导及演出领域,等等。从海外引进人才可以促进河北科普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河北科普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韩等国的科普文化创意产业都比较发达。要积极从这些国家引进人才。引进海外人才可借助海外华人协会、国内各海智组织、各高校校友会的资源,开展河北的引才政策宣传。引进海外人才还可通过本省举办的或者通过其他省份(如江、浙、粤、川)举办的大型引智会议进行政策宣传、机遇宣传和项目引进等活动,增强河北在海内外引才的吸引力。河北政府应加强与企业、作协、科协和京津冀各高校的合作,充分调动河北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作家、企业家和教授引才荐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引荐海外相关项目在河北落户。总之,要积极发挥河北临近京津的地理位置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仅要大力引进人才,还要重用和优待人才。各级政府应大力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可以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造专门的创业园区和生活园区,使之产生人才集聚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河北政府部门应注重选派省内专家去国外考察调研,围绕美、日、韩等文化强国的科学文化传播、公众参与科学、科学教育开展、科普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和交流,并与国外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科普文化开发项目的合作。

(四)整合资源、创新载体

《河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各种报纸、刊物应当开辟科普宣传专栏、专版;电台、电视台应当开设科普专题节目;影视生产、发行、放映单位应当加强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和放映。各出版单位应当多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少年儿童科普读物及音像制品。这里强调的是整合资源、共同关注。同时,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领域的各类所有制的文化企业,还有教育厅管理的各类学校,都可以关注科普,助推河北省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

1.组建科普艺术团。文化部门及学校应积极组建科普艺术团,定期派科普艺术团服务城镇、乡村和学校。政府应鼓励科普艺术团通过“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形式,把科普文化产品直接送到受众家门口,方便广大群众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方式学习科普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科普艺术团应把科普话剧、科普小品和科普相声作为重点演出内容。

2.成立科普文化产业促进会。河北省科技、文化、科协部门应联合成立科普文化产业促进会。科普文化产业促进会可以在机关、院校、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学会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搭建起协调、沟通、合作的平台,有利于推进河北省科普事业和科普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科普文化产业促进会可以聚集科技界、文学界、艺术界、商界、政界的智力资源,为科普大众化、多元化、艺术化、产业化提供智力、资金和信息支持,并组织开展科普文艺作品的征集活动,负责科普文化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

3.建设河北科普文化传媒网。河北文化部门应着力建设河北科普文化传媒网,以发挥新媒体在科普传播中的作用,推动科普文化产业进入“数字化”发展的快车道。河北科普文化传媒网的最大板块应是“科普文学”。通过“科普文学”网络平台可以鼓励民众创作与当地文化特色、科普资源和旅游资源相关的科普文学作品,为进而开发具有河北特色的科普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科普文化产业打下基础。通过科普文化传媒网,还可以推介中外优秀的科普文化创意作品,如科普图书、科普动漫、科普影视、科普文艺演出等活动。

4.创办特色杂志。科协部门应主办并主管以河北科普文化产业为主题的特色杂志。此特色杂志应以提升读者的科学精神、弘扬河北的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河北的科普文化企业、介绍国内外发展科普文化产业的经验为宗旨。此杂志不仅要重视自然科学的普及,还要适当关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普及。

二、结语

科普属于公益事业,文化产业的研发受国家政策扶持。对科普文化产业来说,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广大受众的需要就意味着广阔的前景和机会。科普也可以是市场行为,不仅可以吸引京津冀文化投资商关注,还可以吸引国内外资本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以创新模式发展河北科普文化产业可以助推河北省文化与教育、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环保的融合发展,也是河北省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宏观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市场监管等手段,推进科普文化产业创新模式建设,充分发挥科普文化产业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作者:李翠亭 李杨 李志坤 崔慧玲

科普论文:科普互动式发展大学教育论文

1大学教育和科普的必然联系

大学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大学科普的主体是老师、学生和公众。“教育即沟通”,教育过程是师生沟通的过程,大学科普活动过程是活动主体师生,生生、师生与公众之间的沟通过程,师、生、公众同时在科普活动中获得或提升知识、技术、经验和能力。教师参与科普活动对自己的专业是一个促进,也是对社会的一次调研。学生直接面向社会参与科普活动,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展现,并获得自我认识的提高和完善。“就科普的社会功能而言,亦包括其物质功能:改善人类物质生活,具有潜在的经济功能等;以及其精神功能:即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等。而教育功能应是科普最主要的社会功能之一。”“科普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教育资源在促进公民终身学习、促进公民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方面具有现实价值。”科普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教育资源,反作用于大学教育教学,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弥补了专业性的缺陷,让学生了解到非本专业领域的前沿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科技信息和技术或大众化的科普常识等。如果将师、生理解为科普活动的受众,更体现了科普活动反作用于大学教育更宽泛的现实价值。

2大学科普资源和科普活动的自然存在

2.1科普资源自然存在于教育教学资源中

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科普人才资源。教师和学生是科普人才的大群体,且具有科普活动的相对优势:时间上有寒暑假;活动内容和方式上,学校师生可以将科学普及自然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开展科普活动的便利性和经济学意义;活动效果上,大学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熟悉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沿,有自己的见解,更能保证科普活动的价值。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精力充沛,乐意参与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且在活动中更具组织性。教育基础设施———科普平台资源。图书馆、实验室、成果展览室、科技馆、博物馆、标本馆、科普基地等是大学现有的科普资源。适时适度地开放这些实验室和场馆,既是国家资源共享的需要,也是体现大学社会价值和获得社会影响力的需要。教育科技成果———科普媒介资源。师生的科技成果、科技(科普)作品等及时地通过科普活动进行推介普及、转化应用。

2.2科普活动自然融入于教育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科普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有意无意地将科普活动融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活动:教育教学、产学研、指导见习和实习、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和研究生论文、指导科技竞赛等。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学机智,通过课堂教学适时适度跳出教材,合时宜地引入相关科普知识,为学生释疑解惑。产学研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成果推介、服务社会的科普活动。毕业设计、科技竞赛等指导工作包含着对学生科学精神传递、科学思维凝炼、科学方法和技术创新的科普过程。学生活动:见习、实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这些活动同样蕴含着科普,其表现在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实习所在单位或个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其科普受众面更具广泛性。社会实践是学生要完成的必修环节,除学生的独立实践活动外,各大高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科普宣传及科普实践活动的大亮点,他们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开展针对性的科普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科普资源和科普活动存在性现状及问题

科普资源自然存在于教育教学资源中,并一定程度上被利用,科普活动也自然融入教育教学中,并有意无意中产生着效用,但是,大学及师生对教育和科普的融合性认识不足,表现为被动式承受,缺乏“有意识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融合,少有将科普的主观性表现融入到活动的策划中。科普资源主动开发和利用不够。教师和学生作为科普人力资源和活动主体,很少接受科普相关学习和培训,对自身的科普责任意识及自身在科普中的作用认识不够,自觉开展科普活动不多,大学生的科普主体作用还没被充分重视。科普平台资源有一定程度上的开放,但受经费及人员管理等限制,开放日的比例及利用率不高。教育科技成果作为科普媒介资源,大学和师生都会积极主动地推介,并争取转化到社会生产服务中,但少有将科普作为主流意识融入其中。科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大学很多科普活动有意无意地融入在教育教学及实践活动中,有组织的专题科普活动少,活动缺乏主观导向,其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于体现,也难于激发浓厚的科普氛围。比如:“教师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或服务、举办科普讲座或培训、利用专业知识为农村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咨询、为科普场馆服务、就科技问题接受大众媒体采访”等都是大学教师的科普活动范畴,这些活动中除了“为企业提供咨询或服务”作为教师主动性开展的产学研工作外,其他方面,教师仅是偶尔不自觉或被动地参与。而学生开展科普活动,则还受到权威性的制约。

3大学教育和科普的互动式发展对策

3.1提高对大学教育和科普互动性认识

大学科普是大学自身发展内在需要,表现为科普对教师和学生的提高和成长及对学校科研的作用力。同时,大学科普也是大学及师生被社会认同的外在需求及社会公益活动价值的体现。要做好科普工作,形成大学教育和科普的良性互动,需要加大宣传、组织和激励力度。加强科普宣传。通过营造科普氛围,在校园文化中渗透科学文化,提高师生科普意识,让教师能有意识地将科普工作融入到自身的产学研及成果推介工作之中,并将科普思想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给学生,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科普活动。同时,让大学生自觉参与和主动开展科普活动。加强组织管理。高校科协作为师生科技工作者之家,是大学科普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要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并争取学校科技处、教务处、团委、学生科协、学生科技社团多方位联动,将大学科普工作作为学校的一个系统工程,有机融入到学校的相关工作中,以促进教育和科普的互动提升。加强有效激励。出台科普活动场馆和经费等保障的相关政策;要求教师需完成一定的科普工作任务,并将其纳入科研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中;对教师的科普活动和科普创作成果等给予评价和奖励。

3.2有效开发教育科普资源

依托教育环节,加强师生科普能力的培养和培训,有效开发大学科普人力资源。在新进教师岗前培训中,专门设置科普课程,强化教师科普意识,让教师能自觉将科学普及随机融入到课堂教学及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大学和研究生教育中,将科学素养的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增设科普能力和技巧方面的课程,并设立本科生、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增强每个学生的科普意识和科普能力。开发和开放各学科领域科普平台资源。定期开放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标本馆及各学科实验室等,并安排学生科普志愿者进行讲解、演示,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增进受众对相关专业知识和科技发展动态的了解和认知,将学生的实验、实践活动与学校的社会公益科普活动有机融合。挖掘科研成果的科普媒介功能。引导科研人员树立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意识,鼓励他们积极面向社会和学生开展成果宣讲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3.3充分利用大学科普资源,有效开展特色科普活动

通过“三进”工程,合理利用学校科普人力和科普平台资源及科技成果,有效地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同时使科普人才在活动中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升,从而形成“资源开发-资源利用-活动开展-人才提升”也即“师生-培训后的师生-科普活动-获得实践经验的师生”的良性循环。“进高校-开放”工程。开放高校科普平台资源,吸引科普受众进学校校园,依靠师生科普志愿者,开展普识及主题科普活动。“进中小学-指导”工程。组织师生科技工作者进到中小学开展主题科普讲座、科技活动和科学素质培训指导等活动。“进社区(社会)-服务”工程。利用学校师生科普人力资源,通过社区服务、产学研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校科普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使学校科普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企业和乡村,服务地方和社会。

作者:陈凤芬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科技处

科普论文:高校科普场馆管理模式论文

一、引言

近些年,国内众多高校根据本校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建起了各类科普场馆,该类科普场馆一方面满足学校学生实验、实践等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承担起了对社会科学普及等众多教育功能。纵观国内高校各类科普场馆的运行情况,多数场馆由于承担对社会的各类职能对学校自身来说属于新生事物,因此多数高校科普场馆在管理方面逐渐凸显了诸多方面的不足,急需探索出一系列规范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以适应国内众多高校科普场馆达到常态化的管理,以满足该类场馆多功能化的需要。

二、高校科普场馆管理模式现状

高校科普场馆的各种职能充分发挥了其正能量,既满足了高校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利用高校优势的专业资源和设施,为社会公众提供科普知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发挥了显著的社会职能。但是,从管理模式上来说,诸多的管理措施并不是十分完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在满足学校相关专业综合实验室功能上,其实验环节多数并没有建立规范的课程体系,教师根据理论课程的需要灵活地安排现场教学的时间和学时,其实验室管理人也没有完全按照正规周密的管理,造成课前临时通知准备不充分的局面,有时造成社会公众的参观与实验课程出现撞车现象;二是在针对社会公众的科普教育等相关教育职能上,其管理也不是十分规范,如参观接待制度等常规制度,高校科普场馆多数不能满足年内全天对外开放,使得对外教育职能受到限制;三是针对高校科普场馆对外教育的职能,目前多数高校科普场馆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教育活动的组织策划等工作,造成科普教育活动随机性较大。另外,在众多职能当中,科普教育的形式、内容和安全保障等众多措施还不是十分完善,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场馆多功能化的发展,制约了场馆众多功能的最佳发挥,因此,对场馆进行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

针对高校科普场馆目前的功能现状,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主要应包括:对内课程管理体系的建设、对内研究学习管理体系的建设、对外参观管理体系的建设、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激励管理体系的建设。

1.对内课程管理体系的建设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场馆现场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将该类现场教学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做到按教学计划进行现场教学,与其它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同等对待,制定现场教学大纲,建立教学管理部门统一安排、正规管理的现场教学管理体系。

2.对内研究学习管理体系的建设

作为校内专业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和教师从事科研课题的现场实践场所,要建全周密的管理体系,针对从事科研活动的特殊性,要建立学校多个部门协同管理的体系,教务处、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科技处、保密部门和场馆共同审批的进馆制度,以达到毕业设计有组织计划、科研课题不涉密问题等得到规范。

3.对外参观管理体系的建设

针对高校科普场馆对外科普基地和其它教育基地的职能,根据场馆目前的接待能力等现状,需要健全参观管理制度,针对开放日的公众参观,要做到入馆前做好严格登记,确保出问题能够联系到责任人;针对基体预约参观,需要建立完善的参观审批制度,制定参观审批表,需要参观组织单位领导审批并加盖公章,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资质审批和场馆负责人进行形式审批后方可进行入馆参观。

4.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安全问题是高校科普场馆的重中之重,要细化安全管理制度,一是展品安全问题,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展品安全保障体系,人防要做安全保卫专人24小时巡视看护,保卫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政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职责,确保人防万无一失;物防要利用防护手段使馆内与外界隔离,保证人员无法通过隔离墙等防护漏洞处跃入馆内;技防要做到馆内高清监控无死角,并且监控与保卫部门视频监控室联网,监控范围内有紧急情况自动报警等。二是人员安全问题,要建设完善的入馆参观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应急处方案等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在安全隐患处设立提醒标志,确保工作人员和观众的人身安全。

5.激励管理体系的建设场馆能否良性可持续发展,激励机制的建立是比不可少的。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工作人员和科普志愿者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兼职从事科普教育工作的体制,支持和鼓励有丰富经验的离退休干部、教师和专家参与到科普工作中从事科普产品的创作和科普工作的研究,以壮大科普工作队伍,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上兵工领域的相关人才关注场馆的建设,可以设立科普作品创作奖、科普工作建议奖、科普展品征集奖等奖励制度,同时,学校要将科普工作纳入到教职工考核体系中,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年终工作考核等重要指标,另外还要酌情考虑从事科普工作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相关待遇,以稳定科普工作队伍,吸引更多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从事科普事业。第二,要健全对外合作激励机制,营造高校与其它高校、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联合从事科普工作的氛围,高校场馆可为合作单位提供实践活动的场所,同时可为合作单位提供宣传服务,合作单位可为学校提供资金和相关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四、结语

高校科普场馆是重要的科普教育资源之一,充分发挥高校科普场馆的独特优势必将为我国的科学普及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如何建立规范的管理模式,是高校科普场馆发挥多功能职能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高校科普场馆规范化管理的问题,使高校科普场馆朝着社会化、正规化、制度化等最佳的管理模式方向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科普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金浩 曲家惠 李桂春 王曦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

科普论文:微信科普信息传播论文

1科普微信的特殊功能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种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软件及传播系统。手机、电脑终端都能通过网络进行微信形式丰富、快捷、方便的联系。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腾讯的微信公众账户,已经突破200多万,而且在使用方面更加简单和快捷。传统APP和轻应用相比无非多了一些更加个性的设计,但是这些都不足够吸引用户。伴随着手机微信的崛起,传统的APP逐渐走向衰落。从微信公众号的火爆和百度轻应用的迅速崛起,可以看出来,移动APP的发展方向开始走向用户强关系化、功能便捷化、应用移动化的道路,科普载体“微信”的特殊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用户关系化在微信的这个产品里存在着关系,存在着人与人的这种无法割断的联系,人类世界就是一个网,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关系,而微信的存在把这个关系变成了现实,并且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移动关系网。只要用户与用户之间存在着交流关系,就能保证足够强的粘性,保证产品不断壮大的同时,不出现用户流失。实践让我们感到,新的科技和产品,如果没有粘性的用户体系,很容易出现大量用户流失,产品必然走向失败。所以未来的移动APP,如果用户之间没有关系,用户之间无法交流,那么你的产品只能火一阵子。一个APP是否成功,就是看这款APP的用户粘性有多强,用户之间是否互相孤立,用户之间的关系网有多大。

1.2功能简捷化许多产品做到最后,功能可达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之所以如此,就是做产品的没有产品理念,不知道这个产品未来是什么样子,或者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所以到最后一个好的产品变成了一个四不像,功能太多,运行缓慢,大量耗费手机资源,最后被用户卸载。微信为什么能成功?是因为微信产品始终做的是交流,主功能永远在最显眼的位置,主屏幕始终一个按键,简单快捷,深受用户喜爱。

1.3应用移动化应用的移动化发展,催生移动互联网产品体系的深度变革,手机轻应用的发展趋势就是,用户以后不用再直接安装那么多的APP,直接安装一个APP就可以获取所有的想获取的信息,微信的公众号成功实现了这个功能,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手机,越来越多的用户直接通过公众号和轻应用直接获取信息,进行购买、阅读、互动等,极大地方便了客户。

2科普微信在工商学院的尝试

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青年人比较乐于接受新的事物,新媒体的出现,在学生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根据调查统计,学生大部分拥有智能手机,微信、微博、手机QQ,是学生当中使用率较高的软件,从中也体现了大学生对当代社交的认识,从过去的见面社交变化成为现在的网络社交。为创新科普宣传载体,推进学校科普工作蓬勃开展,山西工商学院科技处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成立了“校园微网络开发与实践”课题组,利用腾讯微博微信,注册了“山西工商学院科普微信平台”作为科普宣传基地。2013年10月开始试运行,在此平台上,课题研究人员将向大家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和卫生常识,解读大自然的科学奥秘,宣传国家政策,提供科研信息、科普旅游、科技新品、科技竞赛、校园资讯、大学生创业、就业信息等,激发了大学生科学热情,提升了科学素养。随后,课题组在山西省教育厅申报了“微信科普信息传播模式构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在试运行期间,根据实际需求及反馈的建议和意见,补充或增设与科普有关的栏目,并不断改进页面风格和整体布局,以求打造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的校园科普微信,展现本校科普新形象。让被分享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让微信成为了一个新的科普途径,受到学生欢迎。事实证明:微信科普的效果成效显著。首先,它在朋友和熟人圈里传播,依托朋友们多年建立起的信任,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其次,微信科普知识以较高的速率在传播,几乎每人都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朋友,经过连续不断的转发,传播效应迅速放大。三是微信科普贴近实际,大都是与学生健康生活、发明创造、就业信息、科普知识相关的内容,学生可以从中受益。

作者:李超张杰强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科普论文:传媒型科普基地新媒体传播论文

一、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层面

由于科学门类的区别以及科学爱好者所处的社会群体或组织不同,科普传播在很多时候表现出明显的人群圈层特点。通常来讲,不同圈层有各自的传播习惯,圈层之间的交流活跃度较低,圈层内部的交流活跃度非常高。SNS社交化网络媒体在圈层的建立与运行当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利用SNS社交化网络圈进行科学传播与普及,是传媒型科普基地在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层面开展新媒体科普传播的主要方式。“SNS网络社区群体圈”是新媒体群体传播的一种关系圈,它的特点在于成员自发、自由组织,成员的加入、退出和互动行为都比较随意。比如,微信朋友圈、腾讯校友网、兴趣类QQ群、百度贴吧等都属于SNS网络社区群体圈。传媒型科普基地组建SNS网络社区群体圈,能够广泛吸收某一圈层科学爱好者,集中传播科普信息,引发积极热烈的互动。《课堂内外》目前正在开发的青少年移动客户端“灵狐圈”就是将众多传统期刊读者引流到网络社区成为用户,并在“灵狐圈”内多种门类的科学圈中,引导青少年科普的社交化互动。“SNS网络社区组织圈”是新媒体组织传播的一种关系圈,与群体圈不同,这种网络圈子一般由社会组织来建立,圈子成员多为原组织成员,因此,圈内社交行为相对比较正式。《课堂内外》利用互联网为学校、班级建立的师生互动交流科普圈子就是这一类型。

二、人际传播层面

当前网络时代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自媒体的发展。自媒体的普及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知道若干年前的传统科普大多是信息的单向传播——由科普工作者、媒体向社会公众信息。而自媒体时代的科普传播,不仅仅是自上而下,更多是参与者的联动与互动。科普爱好者可以通过个人移动终端登录QQ群、贴吧、微博、微信等,科技信息和个人看法,与他人交流、讨论、互动。在SNS网络社区中,个人账号用户的传播行为就是典型的人际传播。传媒型科普基地不仅需要建立SNS网络平台,还要为平台上的用户建立个人身份账号,开发“人—人”传播功能,主要包括邮件系统、加(关注)好友功能、即时聊天工具、个人微博等。在运营以“人—人”传播为特色的SNS网络社区中,传媒型科普基地还应注重对科普榜样人物和科普意见领袖的塑造。榜样原是德育领域的重要概念,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榜样示范在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改变和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行为主体的观察或对榜样的模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传媒型科普基地在SNS网络社区中包装“科学少年”等榜样,施加同伴影响,能够激发青少年向科学人物学习的热情。

三、融合传播层面

由于媒介技术、传播方式和人们接触媒介习惯的飞速变化与发展,人与媒介、人与群体(组织)、人与人的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在某些环境中,我们很难单纯地界定其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传播层面,它表现出多种传播类型融合的特征,笔者在此定义为“融合传播层面”。在互联网上利用科普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开展科普工作,这一传播形态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传媒型科普基地如果将知名科学家、科普作家等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物搬上互联网,利用新媒体将他们与大众紧密联系起来,这些人物的影响力会产生巨大的科普传播效果。另外,这种做法对降低和消除青少年长期以来对科学家的消极刻板印象,提升科学家在人们心目中的亲近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打造的“重庆Q博士”专家科普微博就是此类科普传播的典型。

《课堂内外》当前正在探索科普传播的“刊—网—校”互动项目,以《灵狐爱发明》作为试点栏目。《灵狐爱发明》原是纸质期刊《课堂内外(小学版)》上的一个科普栏目,通过卡通漫画的形式为读者介绍青少年科技创造发明成果与其中的科学原理。该栏目每期推出一个主题或一种发明,并设置“编辑—读者互动环节”(如提问、竞猜),读者只要拿起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即可登录特定网页提交回答或与编辑互动。编辑定期走进校园,开展主题科普教育活动(如科技节、科普讲座),亲自将该栏目科普知识以线下活动的方式带到读者身边。

作者:林雪涛单位:课堂内外杂志社数字出版编辑部副主任

科普论文:医院医学科普挂图设计论文

摘要:医学科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医院里的宣传挂图更是对患者和医护人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医院,医学科普宣传的主要方式是科普挂图的应用,科普挂图把深奥的医学理论、研究成果、预防知识、健康知识等通过图形和文字解说转化为通俗易懂,易为大众理解的形式。但不难发现,科普挂图作为一种最常见科普手段,具有制作相对简单、传播面较广、易于被受众接受的科普特点,其传播效果却不明显。本文通过对医院医学科普挂图产生的心理影响提出情感化设计在科普挂图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带动医院的整体发展,以及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就医体验。

关键词:医院;科普挂图;情感化设计;视觉

在当下人们的需求变更中,人们对医疗体验和健康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打造医院视觉形象的情感化需求,从视觉形象的表象层面拓展到精神层面,无论是对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极其重要。医院科普挂图作为医学知识点的重要宣传方式,其传播性的最大特点是视觉上的直观性,科普挂图作为平面设计中宣传海报的一种,在传播知识点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画面的色彩和风格是否能被患者接受,甚至是否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本文通过对患者情感化的分析,结合我国医院医学科普挂图的现状,论述情感化设计如何在科普挂图中有效的应用,希望为医院在科普挂图中视觉形象方面情感化设计的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探讨,同时希望通过情感化设计使科普知识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来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同时提高就医体验,推动医疗环境和医疗体系的发展。

1医院中医学科普挂图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科普必须又科又普,让玄妙深奥的科学变成通俗浅易的知识,才能让人们欣然接受和不知不觉地应用。医学科普挂图的内容不仅只针对患者普及医学文化和医学知识,同时也是针对医务人员普及医学教育和宣传,在各科室走廊中针对患者普及的疾病知识中,大多数挂图要么是全文字形,让内容枯燥不堪,要么是图文并茂型,图片过于真实,给人以恐惧甚至反感。这种以知识传播为主的海报张贴在以功能为主的主导下几乎不会去关注画面给观看者留下的印象。

2情感化表达性特征

本文采用情感化设计,通俗易懂,能够更贴切受众者的情感感受。其中,文中的情感化设计不仅包含医院科普挂图系统的情感化,还包括医疗服务等无形的情感化。情感化在产品领域应用中针对用户设计的研究基础大都基于设计心理学,从心理学研究用户需求、思维、知觉、行动等方面。由此可见,对情感化设计的研究和心理学角度研究有很大关系,心理因素可导致和加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反也可预防和治疗疾病。好的医学科普知识宣传不仅能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效率,还可以使患者懂得疾病的预防,更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设计是人的设计,即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以及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设计的主体是人,设计的使用者也是人,因此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这种尺度既包括生理尺度,又包括心理尺度,而心理尺度的满足是通过设计人性化得以实现的。[1]医学科普挂图主要通过视觉来传达,视觉既是心理的体验,又是生理的综合体验。在医院这个环境中,视觉部分将是我们最直观的传达到身体和心理的媒介。医学科普挂图在传达知识的功能基础上,加以注重情感化设计,就能使设计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外,带来轻松和亲切的情感体验。

3情感化设计在医学科普挂图中的应用

基于医院行业的特点,医学科普挂图在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时,不应该只注重功能性知识点的传播,还应该考虑到患者的视觉接纳程度。对于医院来说,需要关注的人群首先是病人,其次是探视陪护人员及医护人员。其中,病人又有门诊和住院之分,探视陪护人员虽健康,但也会因亲友患病而产生心理压力。因此,医学科普挂图要充分考虑到环境设施给患者和探视人员及医护人员带来的潜在影响,使用的画面直观度应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注重画面的比例和文字的轻松易懂。3.1色彩符号情感化考究。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赋予了色彩情感意义,每种色彩都具有自己的情感特征,对色彩的合理应用有助于引发接收者的情感体验。色彩通过帮助受众识别、理解,从而影响受众的感情。在色彩上,医学科普挂图的设计在色彩上首先应给受众一种亲和感,从而使患者在视觉上得到关注。3.2图像符号情感化考究。图像作为医学科普挂图视觉传达的重要部分,对其传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谱知识中为了体现真实性,图片都过于真实,而受众难以接受画面的真实性就会抵制过于理性化的传播内容,因此医学科普挂图可以用感性化的绘图方式或以图像符号来传达内容。其次,图片所占的比例也影响着受众的感觉,疾病知识的大部分图像都比较真实和易产生不适感,而当很多图片的比例占据挂图的主要版面时,会加剧受众的不适感。此时,图片形式的传播方式可以结合绘画或漫画形式等易于接受的形式。3.3文字符号情感化考究。医学科普挂图中,文字不仅作为解说更是视觉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医学科普知识的传播载体,其解释说明时应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地传达知识点。在词汇上,尽量考虑患者在情感上的接收能力。作为视觉要素的一部分,字体有它的情感意义和意象。一般,人看到形状尖锐、细长的东西会感到紧张,圆滑的形状则给人以安全感和容易亲近的印象。文字也会产生同样的心理作用,线条粗大和前端浑圆的文字设计易给人容易亲近和柔和可爱的印象,卡通字体和手写字体会更增加亲近感。[2]在应用文字时,对比强烈的颜色会破坏亲近感。在医学科普挂图中,文字在保证识别性的基础上应该结合背景采用与背景亮度差异较小的暖色系,使挂图呈现出柔和亲近的画面感。

4结语

医院之间发展的竞争趋势,大幅度地提高了医院的硬件设施和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但在当下人们的需求变更中,人们对医疗体验和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打造医院视觉形象的情感化需求,从视觉形象的表象层面拓展到精神层面,无论是对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极其重要。考虑医学科普挂图的情感化,不仅能提高医学知识点的传播效率,提高患者的医谱认识,更能呵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心理。

作者:贺蔓丽 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科普论文:女医师医学科普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问卷研究中使用的《女医师参与科普工作情况调查表》,是根据社会调查问卷编制的一般原则,结合亲社会行为理论自行编制,问题的选项根据调查目的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类型[5]。调查问卷包括4部分:第1部分是情况介绍;第2部分是指导语;第3部分是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共3个题目,包括年龄、职称和学历;第4部分是女医师参与医学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共5个方面,包括:①参与行为2题(参加与否、年参与次数);②对医学科普工作的基本态度4题(必要性、了解程度、参与责任、参与意愿);③亲社会意识6题(服务社会、扩展医学服务领域、结识同仁、同伪医学斗争、体现自我价值、帮助民众);④消极因素9题(工作繁忙、占用时间、回报太低、缺少渠道、商业味道太浓、受邀医师水平低、受邀医师责任心弱、科普对象层次低、社会科普氛围差);⑤其它问题。

1.2调查流程①从女医师协会会员花名册中随机挑选400名会员作为研究对象;②于8月10日前通过邮局将调查问卷寄送给会员;③分别于9月30日和10月30日前,通过电话联系尚未寄回问卷的会员,请她们填写并寄回问卷;④对寄回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1.4统计学分析研究主要采用分层逐步回归的方法,其中分别以参加科普活动与否和年参与次数为因变量,以基本态度、亲社会意识、消极因素的相关要素为自变量。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女医师参与医学科普工作行为的现状通过对324名女医师调查发现,全部调查对象中有269名(83.0%)女医师参加过科普讲座、电视网络科普节目、义诊服务、科普展览或资料传单发放等多种多样的医学科普活动。在所有参与过医学科普活动的女医师中,近1年内有23名(7.1%)没有参加过医学科普活动,87名(27.1%)参加过1次,39名(11.9%)参加过2次,65名(19.7%)参加过3次,32名(10.0%)参加过4次,78名(24.2%)参加过5次及以上。

2.2女医师参与医学科普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分层逐步回归结果对调查问卷结果分别以参加科普活动与否和年参与次数为因变量,以基本态度、亲社会意识、消极因素所包含的条目为自变量,进行了分层逐步回归。统计分析后从表1可以看出,2个回归分析的F值分别等于14.02和28.84,P值均等于0.00,表明2个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基本态度、亲社会意识、消极因素所包含的部分变量能解释女医师是否参加过医学科普活动具体行为方差变异的34%,能解释参加过医学科普活动女医师年参与次数方差变异的37%。在预测女医师是否参加过医学科普活动的具体行为中,3种基本态度(必要性、了解程度、参与责任)、2种亲社会意识(扩展医学服务领域、同伪医学斗争)和1种消极因素(社会科普氛围差)与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激发女医师参与医学科普活动有积极作用;3种消极因素(工作繁忙、受邀医师水平低和受邀医师责任心弱)与女医师参与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对女医师参与医学科普活动起消极作用。在预测参加过医学科普活动女医师年参与次数中,2种基本态度(了解程度、参与意愿)与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利于提高女医师的年参与次数;2种消极因素(受邀医师责任心弱和社会科普氛围差)与之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利于提高年参与次数。

3讨论

社会心理学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包括任何类型的帮助或想要帮助他人的行为,而不管助人者的动机是什么。在我国,医学科普一直被作为公益事业,具有明显的利他性,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调查中发现,88%的女医师都认为自己从事医学科普工作的意义在于服务社会、帮助民众建立正确的医学理念、纠正错误的医学观念、扩展医学知识应用领域、同伪医学进行斗争等,这些主观意愿和主观认识,说明绝大多数女医师们将从事医学科普工作视为一项帮助或想要帮助他人的行为,符合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定义,研究假设是成立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女医师有参与医学科普工作的经历,占调查人数的83.0%。在参与过医学科普工作的女医师中,24.2%的人甚至最近一年内参加过5次及以上。这说明,我国女医师参与医学科普工作的比例较高,参与次数较多,对于改善我国科普工作人员专业力量不足的状况,提升医学科普的工作效率和宣教质量意义重大。

态度是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反映了一个对于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人们会努力寻求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本研究的结果也与态度理论相一致,即女医师对参与医学科普工作的态度越积极,就越会直接参与其中,而且参与的次数也会随之增多。其中对医学科普工作必要性、了解程度、责任感的认识对诱发其参与行为有重要作用;了解程度和参与意愿能显著提高女医师年参与医学科普活动的次数。移情-利他主义假设认为,人们之所以提供帮助是因为别人需要帮助,而帮助别人会让人感觉良好。研究一方面表明,女医师的亲社会意识能有效激发女医师的参与行为,特别是当她们意识到参与医学科普工作能够扩展医学服务领域和同伪医学作斗争时更是如此,这与移情-利他主义假设基本一致;而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女医师的亲社会意识的强弱对她们的参与次数没有显著影响,这又与该假设并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参与过医学科普工作的女医师们的亲社会意识强弱程度比较趋近,导致了统计上的假阴性;二是对参与次数多少和参加与否而言,两者的心理行为规律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导致了影响因素上的不同。女医师对医学科普工作中消极因素的认知评价,基本上对参与行为和参与次数的影响呈现负面影响,工作繁忙、受邀医师水平低、受邀医师责任心弱影响了她们的参与行为,受邀医师责任心弱影响了她们的参与次数。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科普氛围差对参与行为和参与次数的影响的系数完全相反,表现出了不同的规律。这可能是因为,当女医师意识到社会科普氛围差时,会激发她的亲社会动机,认为自己有责任改变当前的情况,从而促进了参与行为。然而,当她们真正参与了医学科普活动中,如果确定发现社会科普氛围差,自己无法从中得到积极反馈、体验不到“感觉良好”时,则会减弱其参与动机,减少参与次数。这也进一步说明参与次数多少和参加行为在心理行为规律上并不完全一致。综上所述,从亲社会行为视角对女医师参与医学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能够提高对该亲社会行为内在社会心理规律的把握,更好地为吸引女医师参与其中,提高医学科普质量。然而,本研究是只对特定人群,对特定行为的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论的外部效度有限,其中的内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

作者:田艳丽杨蓉娅单位: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

科普论文:健康新时代医学科普论文

1选题要注意内容层面及读者对象的针对性

1.1医学科普内容层面

当前,多数医学科普图书选题大都重视知识层面和应用层面,侧重的是得了病“怎么查”、“怎么治”,而对于传播医学科学精神和健康理念等思想层面的内容不够重视。忽略了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导致了疾病预防意识弱,得了病过度恐慌,小病大治的过度医疗现象,以及农村求神拜佛乞求祛病去灾的陋习,凸显了人们健康素养的不足。如何响应国家“人人享有保健、全民健康行动”的号召,围绕健康促进活动、提升人民健康素养方面做好文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1.2读者对象的针对性

有的放矢、量身定做,选题要对准“靶心”,即针对读者对象的需求进行策划。鉴于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年迈多病,需要普及老年病的防治知识,所以医学科普的读者对象往往以老年人、妇幼为主。但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加强,竞争的日益激烈给中青年尤其是中年人带来精神心理方面的压力,中青年人群也需要医学保健知识。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时期,如果能够为他们普及系统的医学科学知识,将会对社会文明发展、人类健康进步具有推动作用。医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宇宙、天文、地理、生物等科学一样,是神秘、奥妙、精彩的,同样对青少年充满了魅力,如果针对他们策划选题,编辑出版一系列图文并茂或图解图注的医学科普图书和画册,再带有拼图或人体解剖组装玩具,这样既满足了青少年求知欲的需求,又启发了他们奇思妙想的探索精神,寓教于乐的同时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也可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人们对医学知识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要将医学科学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与健康教育导向的思想层面、人文关怀结合起来进行考量,这样才能扣准读者的需求,选好题、出好书。

2选题创新的切入点

2.1观念新

编辑观念创新是医学科普编辑选题策划的前提和起点。传统的科普作品强调科学知识本身的传授,而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媒体时代,绝大多数读者乐于通过轻松活泼乃至娱乐化的阅读方式接受科学知识,也就是说具有科学普及和休闲娱乐双重功效的科普作品才会受欢迎。因此,要用流畅的、文学的、大众化的语言,使作品内容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因此,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最佳的创新结合点,以新制胜。

2.2落点准

当前,无论是医学图书、医学报刊,还是各种新媒体均在谈健康,可内容却大都是在“老生常谈”,作品的抄袭、雷同现象更不容忽视。当今医学图书市场当中,医学科普图书已经形成了一个细分种类,它已经覆盖了医学常识、疾病控制、保健养生、健身、减肥、美容、孕、产、育、生殖健康等方面,例如,疾病防治包括了从头到脚的所有疾病的防治。那么,如何挖掘新选题呢?从什么内容角度切入呢?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种思路:①老调弹出新曲。例如,狂犬病知识大家都知道,但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就需要反复普及这方面的知识。②老内容新角度。例如,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注意事项内容很多,但性生活问题难以启齿,选择从这个角度切入,可使作品的吸引性、实用指导性提高了。此外,许多突发事件、热门话题都可能成为医学科普图书的选题。例如,2003年SARS突发时,就需要及时出版对抗SARS方面的科普图书,指导人们进行防治。而当今的“医患关系”话题是热点,如果及时组织出版“医患关系沟通”方面的图书,也会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2.3书名妙

俗话说,看人看脸,看书看皮,看报看题,可见书名的重要。好的书名可以达到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效果,会引人注目。一本医学科普图书的好书名,多是运用了修辞手段的结果。修辞手法的运用,会使书名更加鲜明、生动、出奇制胜。医学编辑在策划选题时,也要多考虑书名,以挖掘新的切入点,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3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科普图书选题内容和读者的针对性与其他科普读物的创作相比,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蔓延、流传与时令、地域、人群及其他环境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医学科普创作只有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来选择内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应重点普及各种年龄段常见病、疑难病的防治知识;针对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读者,就应介绍一些易懂、易学、易行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选题也应考虑作者自身的情况,所谓医学专家谈科普,就是写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熟悉的内容,这样内容才会有血有肉,读者才会嚼之有味。简而言之,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选题才会大大加强作品的针对性。另外,与电视和网络健康教育栏目互动,实现图书与新媒体的结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做好健康选题的延伸,这也是策划编辑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作者:刘友良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科普论文:中职卫校医学科普论文

1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的方法

1.1编写医学科普读物

针对问卷调查结果,根据中职生认知水平和医学知识本身难懂的特点,我们编制了《医学发展简史和趣闻》与《医学科普知识》两本科普读物。其中《医学科普知识》分为人体构造、人体系统、生命的历程、保健与护理4篇,是我校第一部医学普及类工具书。两本读物明显有别于枯燥的专业课本,极大地体现了趣味性和科普性。两本读物分别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通过实例,由浅入深地介绍医学知识并将医学知识巧妙地融入教学中,力求生动易懂,把深奥的医学专业知识变为通俗易懂的医学科普知识。两本读物不仅可以供学生自学,还可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从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

1.2.1课程教学中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

针对中职生临床教学和职业教育的需要,我们对学生加强医学科普知识教育。在内科护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中,穿插两本科普读物所介绍的知识。同时,通过在学校网站上宣传医学小常识,开展医学科普知识讲座,组织医学常识竞赛来推广医学科普知识,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加深其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后,及时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将2010级护理双证书15、16班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医学科普知识的引入与讲解,对照组不进行医学科普知识教育。对比两组期末内科护理学考试成绩,发现实验组平均成绩85.50分,对照组则为79.60分,90分以上的学生大多在实验组。说明医学科普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

1.2.2临床教学中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

我校全面整合研究资料,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医学科普知识教育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评价标准。对见习、实习学生开展20学时的医学科普能力训练,通过运用医学科普知识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医学科普能力,又能完成既定的临床教学任务。此外,临床教研室多次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和临床实训。模拟训练中学生扮演患者和护士,“患者”提出各种问题,“护士”给予解答。这种模拟训练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复习,有助于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医学科普能力模拟训练和临床实训结束后,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生进行评价。具体实施办法是:由患者及其家属提问,学生解答,然后再由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评价。评估对象为随机抽取的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160名实习生,其中实验组(在临床教学中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80名,对照组(在临床教学中未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80名。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患者满意度较高。

2加强中职生医学科普知识教育的意义

2.1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对于刚接触医学知识的学生来说,专业技术知识与医学科普知识缺一不可。所以,医学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提升学生医学科普知识水平。中职生入学前接触的医学内容较少,医学科普知识匮乏,直接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学习兴趣大打折扣。而且医学理论知识枯燥、内容跨度大,使得学生对最基础的医学发展史等知识不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因此,中职卫校加强医学科普知识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护理专业作为一门学科,在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从疾病护理扩展到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预防保健等方面。在我国,护理事业虽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但发展极不平衡,尤其在西北等地区还处于萌芽状态,很多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者医学基础知识欠缺,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工作发展的需求。因此,加强医学科普知识教育有助于培养护理专业人才,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2.3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医学科普知识教育承担着宣传和普及医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任务。医学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这些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和新动态变为更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以便被社会所了解,提高大众对医学的认知,为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科学环境。

作者:郑婷单位:甘肃省卫生学校

科普论文:医学科普知识下的医学教学论文

1在医学教学中适当引入医学科普知识

作为一名在医学院校讲授药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师,以往的教学中,一直是结合药理学这门课的特点,把与药理学相关的基础知识、药物的作用及机制以及与临床相关的知识等讲解得非常清楚,学生普遍掌握不错。所以,以往都认为这样就达到了讲授课堂知识的目的。现在,随着认识的提高以及自己相关的社会实践,发现这些还不够,还应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医学教学中适当引入医学科普知识,提高他们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意识,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些对于他们将来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很有意义。所以,结合药理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笔者的社会实践,在一些章节适当穿插一些医学科普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抗高血压药物这一章节时,以往都是先介绍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然后引出治疗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然后详细讲解每一种抗高血压药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再讲一下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这些内容一讲完,抗高血压药这章的内容就结束了。现在,在讲完这些内容之后笔者还会讲一些相关的医学科普知识,比如告诉同学们:流行病学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越来越低,很多患者在初得高血压症时并不在意这类病症。其实只要注意日常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上适当的节制和调理,高血压就不会来“侵犯”。那么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中医专家告诉我们:首先脾气暴躁的人高血压发病率很高,这是因为肝火过旺会促进血压骤然升高。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是具有“七情六欲”的。事实表明,七情太过则会引发疾病,所以要心情舒畅。生活要规律:睡前泡脚、按时就寝、早晨缓慢起床、要午睡、晚餐易少,戒烟戒(限)酒,防寒保暖、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合理饮食包括:要控制能量的摄入,限制脂肪的摄入,适量摄入蛋白质,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限制盐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等等。再如,讲解降血糖药物时,以往也都是先介绍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然后引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然后详细讲解每一种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其常见的不良反应,这些内容一讲完,降血糖药这章的内容就结束了。

现在,在讲完这些内容之后笔者会讲一些相关的医学科普知识。比如,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发现糖尿病?首先要鉴别易患人群。对下列人群应该进行常规血糖检测(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1)糖尿病一级亲属家族史;(2)肥胖、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痛风患者;(3)或曾有妊娠糖尿病或有巨大胎儿生育史者;(4)年龄大于40岁,体力活动较少,缺乏锻炼或有明显生活水平改善者。其次告诉人们,要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不鼓励作强烈运动。三要合理饮食:糖尿病人禁止吃甜食和多种水果,最好也不要饮酒;糖尿病人可以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机体的糖代谢;多吃含糖低的蔬菜;多吃富含硒的食物,硒有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补足这两种元素,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对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肾病有利;多吃南瓜、苦瓜、洋葱等对病人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有降低血糖、调节血糖浓度的功能等等。除了这两个章节之外,像调血脂药、镇静催眠药等章节都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医学科普知识。这些医学科普内容对于医学生来讲很好理解,仅需课堂上几分钟时间就可以了。时间虽短,但同学们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他们这种学习和了解医学科普知识的意识,以便将来当了医生可以去更好指导患者。也可能他们会利用空闲时间和更多的人一起当志愿者给老百姓讲解医学科普知识,提高全民的医学科普知识,降低一些疾病的发病率。

2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医学科普知识有重要的意义

在医学教学中适当引入医学科普知识,不仅可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他们课下了解更多的医学科普知识。增强医学生的科普意识,以后当了医生不但会给患者治疗疾病,还可以从医学科普方面知道病人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如何减少疾病的发生,平时的日常生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在医疗实践中充分调动病人自身极其强大的预防抗病和康复自愈能力。这也是我们祖国医学里提到的“治未病”的思想。希望医学生也能在上学以及以后的工作中宣传和运用医学科普知识,因为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可以减少卫生资源的消耗。近20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出现很多的不协调,如果医生在给患者治疗疾病的时候多讲患者易懂的医学科普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个清楚的认识,那么可能会减少一些纠纷的出现,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作为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的学习过程中就应当培养这种学习和宣传医学科普知识的意识,这就需要医学院校的教师在课堂上慢慢渗入这种意识,让之成为一种习惯。为以后的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将来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学科普知识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的显现出来,医学院校的教师、医生、医学生都将是宣传医学科普知识的主力军,希望有一天能够全民普及医学科普知识,减少疾病的发生,能够实现全民健康。所以,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融入一些医学科普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刘亚敏吴宿慧张跃文工作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科普论文: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论文

一、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现状———以沈阳市为例

1.我国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发展状况

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文化教育是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此后,社区文化教育的内涵被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现代国际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注普遍增强。世界各国也都日益重视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国现代意义的社区文化教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上海市闸北区社区文化教育委员会率先成立,使社区文化教育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和发展。2002年,辽宁省沈阳市首创“社区科普大学”。十多年来,沈阳社区科普大学不断发展壮大,迄今为止已创办分校275所,市级重点分校总数已逾百所,在校学员1.3万人,讲师团教师1200名,组织课堂教学8.9万课时,培训学员222.6万人次,开展第二课堂科普活动3000余次,参加科普活动人数达60万人次。志愿者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社区科普大学已经成为全市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有效载体。2011年6月1日,“沈阳社区大讲堂———百万市民数字化在线学习惠民教育工程”启动。此次活动着力打造十个国家级学习型社区示范点,建设百个网站,实现了同时视频学习1000人,在线学习10000人的工作目标,每年社区教育覆盖百万人次。通过社区大讲堂,沈阳将构建全市社区教育体系,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巩固沈阳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成果,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素质。

2.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主体: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在我国推进科普文化教育的进程中,青少年的科普文化教育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学校教育范围内的课堂教学为主的科普文化教育;二是以校外教育为主的各级各类科普文化教育活动。其具体内容是通过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课外学习计划、非正规教育项目、科技馆活动、科学调查体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形式开展科普文化教育活动。而全国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作为主体承担了关于青少年的各种科技创新和科普教育任务。(1)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中心)是中国科协所属社会公益性机构,从事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传播科学,开展示范性、导向性科学普及活动,组织青少年科技竞赛的工作,是中国科协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向公众进行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力量。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青少年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年轻一代对科学的热爱,使他们树立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的科学素质。(2)辽宁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是辽宁省科协所属的社会公益性机构。该中心担负组织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活动的任务,在青少年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是辽宁省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向青少年进行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心设置专门机构,常年组织“大手拉小手”、百名专家进社区、科普大篷车巡展,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航模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科普知识内容。

二、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科普教育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公众接受科学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我国目前尚处于“公众接受科学”阶段。我国的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基本处于专家对公众的科学知识传播普及,公众被动接受的阶段。而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更是存在着种种不足。

1.青少年科技竞赛类活动多,科技活动缺乏创新形式

从目前来看,我国对于青少年的科普活动除了学校课堂教学设置的科技课程之外,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就是青少年科技类竞赛。国际国内的科技创新大赛、夏令营、冬令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活动形成了一些效果显著的品牌活动,但科技竞赛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科技竞赛活动以国家科技部门主导、各地科技部门承办实施的形式在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提高青少年科技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是我国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传播的成功方式。但存在的比较显著的问题是:一是太过于依赖这种形式,难以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多种科普形式有效衔接、形成系统;二是缺乏创新形式,青少年科技活动数量多,但多数活动方式雷同,形式陈旧,大多是学科竞赛、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等形式;三是功利性比较强,学校和学生参加竞赛往往带有功利性目的,科普文化教育的主体地位反倒没有突出。

2.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对象倾向于中老年人群体

我国的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活动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沈阳市首创的科普大学10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沈阳市科协与沈阳市科技局对市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沈阳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5.8%,比沈阳2001年的2.4%增长了3.4个百分点,比2004年增长了1.93个百分点,呈快速增长态势。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科普实践参与活动,如在“节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沈阳市有150个活动小组,5万多名青少年在中国科协网上申报体验数据,申报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但通过刘娇在2009年针对沈阳市大东区黎明社区等两个街道五个社区的一项社区科普调查数据来看,在207名调查对象中,41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人数占91%,25岁以下的占2.9%,说明社区科普大学的对象主要是中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基本被忽略。这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但如何把社区科普大学的教育资源利用到青少年群体,是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

3.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形式上缺乏有效衔接机制

在当前我国的科普文化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是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轰轰烈烈,而青少年社区科普教育难以融入;另一方面是青少年科技竞赛如火如荼,却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的学校与校外相关机构的活动。两者难以形成有效的衔接,没有形成整体科普教育系统,导致社区科普教育的资源青少年群体无法更好的利用。即使有针对青少年的社区科普教育活动,也随意性较强,缺乏长效机制。虽然在有些地区出现了由学校牵头组建的社区文化教育委员会,参与学校课外科普活动的协调与管理,形成了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模式。但是,学校在调动社区资源方面存在组织层面的不便,难以调动社区各方面资源的积极性,究竟以学校为主体还是社区教育为主体,需要有关部门予以协调和平衡。

4.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与目标性

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教育过程,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更利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形成。在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内容上缺乏针对性。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内容大多数都集中在医疗、饮食、公德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围绕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的比较少。二是内容上缺乏目标性。由于对象的不同以及对象接受科学技术普及的途径和方式的差异,在科普文化教育的目标上,有不同的倾向。

三、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

从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的问题分析中可以看出,打造一个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模式已刻不容缓。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国家科技部门为主导的统一科普文化教育体系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对科学普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同时成为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担负组织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活动的任务,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领域。这些活动在全国范围产生了很大影响。从国家层面来看,现在已经把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活动领域扩大到所有社会公众,而不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群体。因此,应该建立起一个统筹协调的全民科普文化教育体系。

2.完善社区科普大学教育模式

从2002年开始,社区科普大学作为开展十多年的科普工程,不仅在沈阳市区内得到迅猛发展,还开辟了沈北新区等分校,在铁岭等地也相继成立了社区科普大学,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但目前社区科普大学的对象性太强,难以兼顾其他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因此,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若想得到深化与发展就必须完善已有的社区科普大学模式。比如社区科普大学的活动对象、活动内容、活动群体应有意识地兼顾整个群体,而不是只注重中老年群体。社区科普大学也应该是分类、分阶段的教育体系,可以扩展成为社区科普学校,分为青少年部、中年部、老年部等,使得各部之间资源共享、活动与课程有针对性,做到协调统一、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3.针对青少年群体建立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有效衔接机制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处在学校教育的发展阶段,使得青少年有了更多的渠道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因此,首先要抓好学校科普教育,利用学校的师资、课堂、各种实验设备和一切可以利用的学校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达到对科学思想、方法、精神和知识的训练;其次,要完善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文化生活的引导,建立现代文明家庭概念;再次,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教育系统,把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大力深入开展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活动,利用青少年旺盛的求知欲带动其他群体,共同促进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最后,要有系统性思维,将家庭、学校和社区整合起来,如青少年群体要利用社区科普大学的资源,老年人群体要利用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社区内的所有科普场馆要共同利用等。总之,要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既不重复,又突出特色,形成完整的有机的教育体系,完善“校外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即校外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的终身教育机制。

4.在科普内容上分类,做到针对性和目标性相统一

科普内容由于对象群体的不用,其目标自然不相统一,事实上在当前的科普文化教育过程中,老年人群体虽然与青少年群体有所不同,但仅仅是从受众的接受内容上的不同,而不是建立在科普文化教育的对象特征不同的基础上。比如在青少年群体中科学知识的普及固然重要,但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相比,科学知识反倒不是那么紧迫。一般而言,青少年群体掌握的科学知识量往往比老年人要多。因此,在老年人群体中,应着重对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弘扬,然后才是科学方法的运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其正在接受学校教育,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会比老年人接受更多的科学知识,青少年社区科普教育应着重对其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普及,使其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判断。这样才能与学校科普教育做到有效的衔接,相得益彰,共同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高。

5.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青少年网络科普教育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社会生活将在未来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已经离不开网络科普文化教育。事实上,各种民间科普网站如果壳网、科学松鼠会得到蓬勃发展,对于公众科普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媒体如一些科学工作者的(研究院所、医院、科学领域工作者等)个人微博也各个领域的相关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因此,要广泛开展网络科普教育,以社区资源为平台,建立网络在线科普课堂,以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为支点,开展科普文化教育活动,用这些网络电视广播媒体开展互动,使青少年和其他群体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思维自己掌握和学习科学知识,使我国科普文化教育尽快跨入到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参与科学的阶段。

作者:张洪涛1张静华2工作单位:1.沈阳工程学院辽宁省团校2.辽宁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科普论文:科普工作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科学素质科普工作《纲要》

[论文摘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对于科普工作的研究、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区以《纲要》为行动指南,针对四类重点人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重点介绍我区在开展科普工作过程中的五个具有特色的科普活动。

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也就是说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就应该把提高全面科学素质作为切入点。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3月15日,总理会见中外记者时,谈到今后的5年要使我国的经济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有一个更大的提高,使社会进步有一个更大的推进,使改革开放迈出更大的步伐。不难得出,要实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进步是第一生产力,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将经济发展向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倾斜,人民生活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代表着人民物质文化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的是全民素质的提高,而全民素质的提高,将会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可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002年、2006年分别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对于科普工作的研究、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纲要》明确了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宗旨是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面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并且针对四类重点人群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科学素质纲要》针对四类重点人群,设计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四个主要行动。

在科学素质建设中,未成年人正在接受基础教育而且要成为未来的公民,未成年人将会使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材,其重点任务是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农民是我国数量最多的劳动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受教育机会最少的人群,其重点任务是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破除迷信,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劳动人口是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的主要劳动者,也是城市污染物的生产者,其重点任务是提高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提高城镇居民的节能减排、环保意识。提高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是政策方针的决策者,是公共服务部门的从业者,我国正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其重点任务是提高决策和管理能力。

按照《纲要》提出的重点针对人群的任务、目标和措施,我们可以认真开展以下具有特色的科普工作,逐步推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一、建设社区爱心课堂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设计的。在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搞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是今年必须抓好的三项工作之一。在《纲要》中提到要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我区目前已经成立了社区爱心课堂,并且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学员学习。社区爱心课堂以我区科协为依托,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推广素质教育。社区爱心课堂由我区科协主办,民间教育组织梁园教育承办,全面免费为社区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等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一点响应了《纲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方针。社区爱心课堂将在每年的寒暑假,周末分期吸纳报名参加并且符合条件的学生进来,由梁园教育负责爱心课堂的课程安排与授课。课程包括文化课培训、科学常识、课外实践、教育电影观看、小模型制作、英语沙龙等,此外,社区爱心课堂还将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咨询和协助青少年做好学习规划。弥补了学生在学校里所不能学习到的,同时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交流场所。社区爱心课堂充分合理的利用了社会资源开展科学素质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校外的一片蓝天,在爱心课堂里可以轻松的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没有过大的负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交流合作以及认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搞好科普宣讲团

成立一个科普宣讲团,作为科普宣传的基层志愿者队伍,进行科普专题的研究、科普宣传和推广等工作,让我区科协的科普工作更加有声有色。科普宣讲团由各行各业的精英组成。我区已经在去年顺利成立了科普宣讲团,该团的成员包括党政机关的退休老干部(这些干部思想觉悟高,主要负责讲解当前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像农民、城镇人口宣传科学思想,破除迷信思想)、省农科院的专家(这些专家长期从事农作物、家禽的种植培育研究,具有相当的经验,主要负责向农民宣传科学养殖方法)、教育界的学者专家(主要负责素质教育的推广,学习心理的辅导等)、医学界学者和有实际临床经验的医生(主要负责讲授健康生活以及一些常见疾病的防范与治疗方法等)、心理专家和营养专家还有法律专家(主要负责宣传科学生活,科学工作,培养群众的法律意识等)。科普宣讲团的宣讲对象主要是农民、城镇劳动人口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科普宣讲团的职能是在我区科协的指导下,以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载体,研究科普工作如何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科普工作专题研究,形成专题演讲稿等成果,面向机关、学校、街道、社区、农村的干部和群众开展科普讲座、咨询等科普宣传活动;协助党政机关部门开展社会公益科普宣传活动。科普宣讲团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在农村举办科普报告系列讲座,讲授科学养殖,培育农作物,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等知识并接受咨询;在街道、社区开展科普巡回讲座,针对城镇人口宣传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环保意识以及自身的就业技能素质等;在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题讲座,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讲解管理学、经济学等有助于其提高管理和决策能力的知识。此外针对以上三类人群,科普宣讲团还举办了营养与健康、幸福生活、给自己减压、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等讲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编辑发放科普读物(月刊或季刊)

《纲要》明确指出了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的措施。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杂志报刊,但科普类的读物相对较少,大部分人也不愿意花钱购买这类杂志,由科协主办免费发放科普读物将有益于大众提高科学素质。该科普公益性读物将是科协向群众宣传科学发展观、科普知识等的桥梁平台。我区科协已经成功创刊《慧源》杂志作为内部交流刊物,定期向群众免费发放,今后还将把该杂志办得更好,向更多的人发放。

四、组建科普艺术团

科普艺术团成立的背景是以科普教育为主题,以科普宣传艺术队伍为载体,突出特色,将“四进社区”的科普、文化两项内容有机结合,不断推动全区科学文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吸纳有关单位、骨干积极分子参加,建设一支具有科普特色、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科普宣传队伍,为全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科普服务。努力提高全区公众的科学素质。科普艺术团的主要职能是落实市、区科普教育文件精神,开展好科普教育进万家活动;让科普教育更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调动群众学习的兴趣;开展科普教育特色活动,将科普教育融入文化活动中,力求创新,寓教于乐,突显特色。科普艺术团由一批文艺骨干志愿者组成。我区已于2007年9年率先在成都市成立科普艺术团,目前已在部分社区组织开展过科普艺术活动。

五、创作或播放科普电影

面向以上四类人群,针对性的选取不同科普题材的电影进行电影巡回展播。针对青少年,可以选取《发现》、《动物世界》、《科技小发明》等自然知识的短篇或者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播放;针对农民可以选取一些反对迷信,相信科学,还有一些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材的电影播放;针对城镇劳动人口可以播放一些反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反映一些优秀人才奋斗史题材,反映社会和谐题材的电影播放;针对领导和公务员可以播放一些提高其决策管理能力以及一些反映社会现实问题题材的电影播放。

科普电影播放如果比较顺利效果明显,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的话,可以进一步申请一些经费,吸纳一些对拍电影感兴趣的文艺界人士加入到我们的科普志愿者队伍中,进行科普电影的原创工作。

科普电影是以一种全新的,有特色的方式向全民传播科学发展观,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普电影的展播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今年是全国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让我们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认真扎实地搞好各项科普工作并力求创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而努力奋斗!

科普论文:科普互联网宣传探究论文

摘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在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信息的传播由一对多变多对多,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科普宣传员应从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方式,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做好宣传工作。要善于甄别网上信息,把握好宣传导向。要掌握好网络信息的主动权,把握好度和时机。

关键词:关于;科普宣传;思考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它主要功能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具有运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达到判断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世界观。这项工作,在我们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论坛、博客、聊天室、移动通讯等新的方式对信息进行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新技术新信息传播由一对多变成多对多。面对这些变化,作为科普宣传员不能视而不见,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技术,从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方式,不断地总结提高,并对宣传模式的诸多方面进行再思考。

一、传统的科普宣伟员要学会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做好出色的宣传工作

网络科普,是网络技术传播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当今时代多元化的宣传理念。传统的科普活动,如现代科学、健身讲座、家居绿化、书画活动、再就业培训,后来又有了科普周、科普之夏、科普之冬、科普大篷车、科普伴你行、科普进社区等等,科普宣传员首当其冲、义不容辞地工作在第一线。但在当前,这种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已经不是各个宣传员的专利,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都借助现代网络及数码技术主动加入到科普宣传工作中,主动参与,主动宣传,体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作为科普宣传专职工作者,更应该借助互联网这股东风,借助网络信息的即时性、海量性、互助性及方便性,筛选有使用价值的科普资料,增加信息渠道和信息量,以便把宣传工作做的更新鲜、更厚实、更有深度。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中,有311个地市、503个县、1198个乡镇建立了老科协组织,社区老科协发展到家772个,各分会直属团体增加到250多个,个人会员现在增加到60万人。勿庸置疑,网络科普的发展,对传统模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传统科普宣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互动性也为宣传者提供了方便的工作方法。由平时单方面策划宣传变成与更多的互动对象平等交流,可以使宣传工作更真实、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二、传统的科普宣辟员要善于甄别网上信息,把握好宣传导向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容易让宣传工作者眼花缭乱,网络信息有它不规范、不严肃、多、杂的虚拟特点,是一个自由空间,任何人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信息,很明显缺乏科学依据,有不可靠性、不真实性。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时常关注是好的,作为主流宣传,就是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体现高新技术的主题,这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作为宣传工作者。在利用网络信息时要睁大眼睛,辨别信息的有用性和可用性,不能随手拿来就做宣传讲解,要牢记自己的职责,要有一种使命感,要服从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要从大局出发,做到“守土有责”,不能“网云亦云”。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对待各种新鲜技术、新信息,不能马上当作宣传作品,而要当成素材看待,经过严格核实后,真伪自见分晓,这样既能保证传统宣传模式的真实性,又能维护现代宣传模式的时效性,所以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智慧。科普宣传内容要把科技体现和人文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既要精确表达,又要引人入胜,宣传员要注意培养这种能力,增强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以及拟写标题方面画龙点睛能力,撰写出让公众能看懂的科普文章,体现高科技宣传模式的导向作用。

互联网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习惯于从网上获取信息。美国《科技与工程指标》一项调查数据,当受调查者被问他愿意到哪里去获取专门的科技信息时,44%把网络作为第一选择,越来越多的科普活动选择了与网络有关的高科技手段,这项活动把学术研究、理论知识和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拉的更近。机遇就是时机,科普宣传员要利用好自己的特殊地位,把握好这种主动权,承载好新观念的展示者传播者。运用现代化的宣传方法进行宣传,从而使科普作品和内容走向千家万户,以社会化的形式起到普及宣传的作用。网络有互动性、共享性、形象性、趣味性等多种特点,宣传员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将传统的报告会、讲解、专刊、墙报等方式通过网络平台使其多元化、快捷化,集视、听、说功能与一体,让宣传在“润物无声”中完成。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度和时机一定要把握好,有高效的选择,才能合理设计网络内容和栏目,及时科学信息,以丰富多彩的知识贴近老百姓生活工作实际,要把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与趣味性溶为一体,将宣传理念转化为学习理念,将学习主体转化为百姓自己,高效的、全面的、优质的为人民服务,发展属于自己特色的网络宣传工作体系。

科普宣传员还可以利用网络心理活动的平等特性,进行有别于传统宣传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工作。网络科普的载体标示者未来科普发展的方向,在各个方面超出了原来传统宣传的方式模式,宣传活动正在让位于学习活动,大众本人就是学习的主体,成为科技时代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被接受者。科普宣传网络应进一步与社会接轨,扩展和丰富宣传内容,发挥信息化的共享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开阔视野和心胸打开新的视窗。随着科普宣传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网络化科普更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充分体现认知规律的内在要求,只有贯彻好这一科学理念,科普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宣传效果才能更好实现。

科普论文:我国科普工作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对当前我国科普工作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当代科普与社会的关系,当代科普主体的分化趋势,科普内容与科学素质,科普工作与学校教育,我国科普工作与国外的国情差异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科普工作;科普主体;科普内容

近年来,科学普及、科学教育、国民科学素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词汇。在科学普及活动中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等等也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实施,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的连续召开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49计划)的启动,可以肯定我国科普工作又将呈现出一个新的可喜局面。

当前,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议题,但在具体的科普实践活动与方式中,各国又因各自的国情不同而既有共识相同之处,同时又呈现出多元化的差异区别。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国情,同时又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从而达到国家科学普及的既定目标,无疑需要深入的探讨和大胆的实践。在我国当前的科普工作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

1,当代科普是社会中的科普

应当说,科学普及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生和发展,并且二者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哪个地方,科学普及也需要跟进到社会的哪个地方。今天的科学技术是社会中的科学技术,是国家目标和社会工程,同样今天的科学普及也是社会中的科学普及,科普工作不再仅仅是某些个人和团体的业余、自发行为,也一样成为国家的发展目标和社会的系统工程。

许多国家认识到,科学普及作为一项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是保障科学与社会协调进步、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社会工程,因而带有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今天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依赖于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全社会多方位、多层次地配合与协调。在科普工作的发展和建设中,政府已成为重要的支持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政府行为常常起到基础的和主导的作用。如英国政府从立法和资金保障两个方面大力扶持科技馆建设事业。早在18世纪末英国政府就制定了博物馆法,对包括科技馆在内的博物馆给予法律上的保护,确定其公益法人的地位。英国政府不仅投巨额资金建设科技馆,而且每年为科技馆划拨大量经费,以保证其正常运营。以伦敦科学博物馆为例,每年该馆支出经费总计约2300万英镑,其中85%以上为英国政府拨款。

除直接参与外,政府部门还通过建立适宜的社会机制(包括政策、法规等)来动员和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参与科学普及工作,充分发掘全社会的资源。一些科普宣传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钱,效果同样很好,关键在于建立适宜的政策引导机制。美国政府曾明文规定,工厂里的生产机器在报废前必须经过当地博物馆机构的挑选,尔后才能报废。在美国的某些高速公路旁边,路基被切开露出断面以帮助人们了解道路是由什么材料铺成的。这类科普方式并不需要花多少钱,有了相应的措施规定,公司企业也愿意做,并且还有广告宣传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普及工作又常带有一定的文化产业属性,借助市场机制引导和促进科学普及也是一条有效途径。闻名世界的美国科幻片不仅吸引了大批科学爱好者,同时也创造了惊人的票房价值。自有电影以来,创造全球最高票房价值的10部电影中美国科幻片就占了5席,据首位的《侏罗纪公园》票房价值高达5亿美元。而利用一些特殊的地理地貌等自然景观开展的科普旅游、科普夏令营等活动同样大受欢迎,并且利润可观。可见,在市场机制下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也同样前景广阔。

2,当代科普主体的分化问题

长期以来,在国内外对科普活动的认识讨论中,一直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即认为科学家应当承担起科学普及的主体角色。在科学界,这种呼声尤其显得强烈而紧迫。的确,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科学家们常常是义不容辞地扮演着科学普及的主体角色。没有布鲁诺、伽利略的宣扬和普及,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便难以掀起近代科学的革命风暴;没有赫胥黎“斗犬”般的维护和宣传,便不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深入人心;没有相对论热,爱因斯坦及其理论也不可能家喻户晓。正是科学家的这种对真理以及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才使得科学的理性之光不断照耀着普通大众走进人类智慧的殿堂。

然而,随着大众传播手段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电视机、互联网络的出现,以及社会公众对科技发展知情权和参与权的普遍愿望,对今天科学普及的方式、手段和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在科学知识的生产早已专业化、职业化后,科学知识的普及、传播以及科普创作也日益走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逐渐呈现出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今天已不难看出科普活动中科学界与新闻媒体之间在合作基础上的分工越来越明显,即科学知识生产者和科学知识传播者二者存在着一种职业上不断分化的趋势。如今在科学普及和传播的过程中,各种媒介的从业人员(主要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的记者、编辑等)越来越扮演着直接而显著的角色,相应地,越来越“专”的科学家们却更多地在扮演着配角。这是今天的科学传播不同于以往的科学普及,并且也不同于当前一般信息传播的一个新特点。

在今天的科普主体中,“科学知识传播者”已逐渐成为一支职业化的队伍,主要由科技传媒的工作人员、科普创作人员、科技展馆工作人员、科普活动的组织策划人员等更直接面向公众传播科学的专职人员组成,当然也包括一些工作在科普一线的科学家,但大多数早已分身乏术的科学家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则属于今天科普主体中相对间接的、非职业化的队伍。

显然,这并不是说,今日的科学家可以回避其科普的社会责任。科学家在科学普及传播链中始终扮演着“第一发球员”的角色,是人类认识理解科学的源泉所在。积极参与科普活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仍然是当代社会以及现代科技发展对科学家的时代要求。此外,科学界应建立相应的机制积极协助职业的科学传播者共同推进当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如果说科学团体是人类理解科学的必不可少的最终源泉,那么大众传媒就是今天沟通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一座桥梁。要想在传播媒介中准确、适宜地反映科学,科学家与传播媒介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合作关系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前提。同时,科技媒体的各类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以及科技媒体作品的专家审核制度也应逐步提上议事日程。

3,科普内容与科学素质

国民科学素质对当代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各国政府均予以了高度的重视,科普工作如何围绕提高全体国民科学素质这一目标,科普内容如何进行调整同样受到普遍的关注。

自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陆续开展了对国民科学素质的调查工作。关于科学素质,国际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中心主任米勒(JonD.Miller)教授认为,科学素质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2)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要有所了解;(3)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广泛影响,能够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科技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米勒教授对科学素质的这一规定已逐步被国际社会所认同,与科学社会学的“三层次说”(即科学是一种理性知识、一种认识活动和一种社会建制)也是较为吻合的。

由此可以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是否具有科学素质可以具体表现为对科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对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和参与科学技术的社会管理能力这三个层面。相应地,科学普及在内容上也可以在这三个层次上进行展开。

首先,科学是一个系统严密的、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在科学知识方面,科学普及应当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整体的认识,这是理解现代科学事业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包括,(1)理解科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认识理解科学知识体系中关于物质世界、生物界、人类机体、人类行为、数学、现代技术等领域里的一些基本的核心概念;(2)理解科学的一些基本的核心理论和观点,如基本的科学原理以及普遍的科学常识。科学知识体系中的科学术语和概念如同砖瓦,科学原理如同骨架,公众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就有利于树立起科学的基本的世界观,用科学的观点观察和描述客观世界。

其次,科学不仅是一个静态的知识体系,还是一个动态的研究探索的活动,并在这个探索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专门的研究方法和职业的行为准则。在科学活动方面,科学普及应当促进公众认识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通过对科研成果的获取方法以及承认过程的了解增强识别科学与伪科学、假科学的能力;通过了解科学工作中的评审程序和奖惩制度,了解科学家和科学组织的行为规范和职业特点,进而理解人类在科学实践的探索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积极进步的科学精神再次,科学不仅是一个纯学术性的研究探索活动,同时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性工程,是国家目标、政府事业。科学本身,以及更直接的和技术一起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着空前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科学普及应当促进公众理解现代科学技术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以及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对公众个人生活以及国家、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了解科技体制的功能特点和社会角色,了解基本的科技政策和重要的相关制度(如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制度等),了解参与科技发展的社会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机制和渠道,等等。能够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既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同时又必须有相应的监督和制约,能够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与科技相关的问题做出合理反应,具备参与科技发展的有关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

此外,在当前科学普及的内容方面,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科学普及更多的是引导公众认识、理解、欣赏科学,而不是一味儿地鼓励普通公众涉足科研前沿,去攻克什么科学难题,创造什么重大理论。近代科学革命以降,人类科学事业经过几百年的突飞猛进到今天早已是壁垒森严,高度专业化、职业化了,从事前沿科学探索工作首先要经过长期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盲目地鼓励社会公众进行所谓科研探索往往会背离科学普及的初衷。没有高等数学理论的背景就去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难题,仅仅只有初中化学的知识就要论证水变油的过程,这些现象应当说与我们的某些科普宣传不无关系。面对真诚而执着的民间“科学家”们五花八门的“成就”和“突破”,职业的科学家曾无奈而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你自行车骑得再快,能上月球吗?”

第二,科学普及应避免使科学神秘化、崇高化,并负载过多的道德使命。科学普及要废除那种科学高高在上作为社会行为向导的权利,使科学工作非神秘化,让科学走下圣坛,更加接近普通公众。实际上,科学事业本身就是魅力无穷的,可以使人类摆脱愚昧、远离无知,值得人们去探索、去创造、去欣赏。正如当代著名的英国科学社会学家约翰•齐曼教授所指出的:“当所有的花言巧语都被揭露无疑时,真理的内核就在这样的见解中出现了:科学是迷人的事业,能够使从事科学的男男女女全力以赴,能够用它的发现扩大和丰富人类的精神财富。”

4,科普工作与学校正规教育

应当说,就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而言,主渠道、主阵地无疑在于学校的正规教育,科学普及应是学校正规教育的重要补充和社会延伸。为提高普通国民的科学素质,在学校正规教育领域,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从分门别类的分科教育到全面整体的综合教育(即从学科到科学)进行转变也一样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在这些方面,科普工作与学校正规教育相互之间显然十分有必要进行合作与借鉴。

不过,学校的正规教育教学与社会化的科学普及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学校教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有考试、拿文凭的制约,而科普则是非强制性的;学校教育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范围内针对相对固定的人群,而科学普及则是面对0至99岁各个年龄段的全体社会公民。

由上述不同可以看出,搞好科普工作必须更加重视普及对象的兴趣点和实际需求。科学普及是非强制性的,在科普工作中能否抓住普及对象的兴趣点和实际需要就十分关键;科学普及是面对社会上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积极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和不同需求就显得非常重要。研究统计表明,对于社会大多数的成年公众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及其社会影响后果,而非充满艰深学术术语、并且远离人们现实生活的尖端科技知识。因而科普内容不应只盯着科技最前沿,相对于正规教育而言,科普工作更需要关注普通公众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及其心理特点和兴趣点,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科普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达到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目的。例如,一种新式的电视机问世了,普通公众关心它有哪些新的功能、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更甚于关心该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技术上有哪些突破。在科普工作中需要更多地尊重并且适应社会公众的这一特点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引导和提高,从而更好地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5,我国科普工作与国外科普工作的国情差异

我国的科普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从国情角度看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参考借鉴国外经验以及制定我国科普政策措施时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同点。

首先,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水平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客观上造成我国公众对现代科技的了解和需求也必然存在着相应的差距。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最畅销的科普书籍是《养鸡500天》,而同一时期美国公众最喜爱的科普图书是卡尔萨根的《宇宙》。我国的普通公众,尤其是广大农村里的公众对科学技术已经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恩惠尚未充分感受到,对当代科技运用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更是无从谈起。因而与发达国家的公众比较而言,现阶段我国公众在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上,往往有理解片面、急功近利、追求实用化、盲目乐观等特点。

其次,我国公众受学校正规教育的年限与发达国家公众相比差距较大,公众整体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参与科学技术社会管理方面的意识也明显较弱。近年来,国外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兴起是与其社会公众普遍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分不开的,试想,公众如果对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或者其影响后果一无所知的话,他们又怎么可能要求与科学家进行交流对话、平等争论甚至发问质疑呢?而我国公众相对科学素质较低,对科学家的科研工作及其影响知之较少甚至没有感觉,自然难以达到理解沟通的地步。公众对科学家及其工作也多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应地参与科学事业发展的管理、监督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也就大打折扣了。这无疑也要求我国的科普工作很大程度上要承担起一种“补课”的任务,补学校正规教育不足的课。

再次,我国科学家在参与科普活动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们相比,来自社会公众方面的压力要小得多,也没有那么直接。国外科研工作者面对公众舆论的巨大压力常常要三思而后行,甚至延缓、停止或者取消科研计划。这一点只要想一想英国克隆羊“多莉”以及转基因农作物在发达国家所引起的震荡就足以使人深刻体会到这一点。而我国科学家面临社会公众这方面的压力则相对要小得多。如何促进我国科学家更多地参与科普活动,更多地面向普通公众,学会并乐意与社会公众和媒体打交道,就必须考虑到我国的这一实际国情情况。

科普论文:我国科普工作研讨论文

摘要:本文对当前我国科普工作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当代科普与社会的关系,当代科普主体的分化趋势,科普内容与科学素质,科普工作与学校教育,我国科普工作与国外的国情差异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科普工作;科普主体;科普内容

近年来,科学普及、科学教育、国民科学素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词汇。在科学普及活动中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等等也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实施,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的连续召开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49计划)的启动,可以肯定我国科普工作又将呈现出一个新的可喜局面。

当前,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议题,但在具体的科普实践活动与方式中,各国又因各自的国情不同而既有共识相同之处,同时又呈现出多元化的差异区别。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国情,同时又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从而达到国家科学普及的既定目标,无疑需要深入的探讨和大胆的实践。在我国当前的科普工作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

1,当代科普是社会中的科普

应当说,科学普及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生和发展,并且二者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哪个地方,科学普及也需要跟进到社会的哪个地方。今天的科学技术是社会中的科学技术,是国家目标和社会工程,同样今天的科学普及也是社会中的科学普及,科普工作不再仅仅是某些个人和团体的业余、自发行为,也一样成为国家的发展目标和社会的系统工程。

许多国家认识到,科学普及作为一项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是保障科学与社会协调进步、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社会工程,因而带有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今天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依赖于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全社会多方位、多层次地配合与协调。在科普工作的发展和建设中,政府已成为重要的支持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政府行为常常起到基础的和主导的作用。如英国政府从立法和资金保障两个方面大力扶持科技馆建设事业。早在18世纪末英国政府就制定了博物馆法,对包括科技馆在内的博物馆给予法律上的保护,确定其公益法人的地位。英国政府不仅投巨额资金建设科技馆,而且每年为科技馆划拨大量经费,以保证其正常运营。以伦敦科学博物馆为例,每年该馆支出经费总计约2300万英镑,其中85%以上为英国政府拨款。

除直接参与外,政府部门还通过建立适宜的社会机制(包括政策、法规等)来动员和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参与科学普及工作,充分发掘全社会的资源。一些科普宣传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钱,效果同样很好,关键在于建立适宜的政策引导机制。美国政府曾明文规定,工厂里的生产机器在报废前必须经过当地博物馆机构的挑选,尔后才能报废。在美国的某些高速公路旁边,路基被切开露出断面以帮助人们了解道路是由什么材料铺成的。这类科普方式并不需要花多少钱,有了相应的措施规定,公司企业也愿意做,并且还有广告宣传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普及工作又常带有一定的文化产业属性,借助市场机制引导和促进科学普及也是一条有效途径。闻名世界的美国科幻片不仅吸引了大批科学爱好者,同时也创造了惊人的票房价值。自有电影以来,创造全球最高票房价值的10部电影中美国科幻片就占了5席,据首位的《侏罗纪公园》票房价值高达5亿美元。而利用一些特殊的地理地貌等自然景观开展的科普旅游、科普夏令营等活动同样大受欢迎,并且利润可观。可见,在市场机制下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也同样前景广阔。

2,当代科普主体的分化问题

长期以来,在国内外对科普活动的认识讨论中,一直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即认为科学家应当承担起科学普及的主体角色。在科学界,这种呼声尤其显得强烈而紧迫。的确,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科学家们常常是义不容辞地扮演着科学普及的主体角色。没有布鲁诺、伽利略的宣扬和普及,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便难以掀起近代科学的革命风暴;没有赫胥黎“斗犬”般的维护和宣传,便不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深入人心;没有相对论热,爱因斯坦及其理论也不可能家喻户晓。正是科学家的这种对真理以及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才使得科学的理性之光不断照耀着普通大众走进人类智慧的殿堂。

然而,随着大众传播手段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电视机、互联网络的出现,以及社会公众对科技发展知情权和参与权的普遍愿望,对今天科学普及的方式、手段和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在科学知识的生产早已专业化、职业化后,科学知识的普及、传播以及科普创作也日益走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逐渐呈现出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今天已不难看出科普活动中科学界与新闻媒体之间在合作基础上的分工越来越明显,即科学知识生产者和科学知识传播者二者存在着一种职业上不断分化的趋势。如今在科学普及和传播的过程中,各种媒介的从业人员(主要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的记者、编辑等)越来越扮演着直接而显著的角色,相应地,越来越“专”的科学家们却更多地在扮演着配角。这是今天的科学传播不同于以往的科学普及,并且也不同于当前一般信息传播的一个新特点。

在今天的科普主体中,“科学知识传播者”已逐渐成为一支职业化的队伍,主要由科技传媒的工作人员、科普创作人员、科技展馆工作人员、科普活动的组织策划人员等更直接面向公众传播科学的专职人员组成,当然也包括一些工作在科普一线的科学家,但大多数早已分身乏术的科学家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则属于今天科普主体中相对间接的、非职业化的队伍。

显然,这并不是说,今日的科学家可以回避其科普的社会责任。科学家在科学普及传播链中始终扮演着“第一发球员”的角色,是人类认识理解科学的源泉所在。积极参与科普活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仍然是当代社会以及现代科技发展对科学家的时代要求。此外,科学界应建立相应的机制积极协助职业的科学传播者共同推进当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如果说科学团体是人类理解科学的必不可少的最终源泉,那么大众传媒就是今天沟通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一座桥梁。要想在传播媒介中准确、适宜地反映科学,科学家与传播媒介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合作关系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前提。同时,科技媒体的各类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以及科技媒体作品的专家审核制度也应逐步提上议事日程。

3,科普内容与科学素质

国民科学素质对当代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各国政府均予以了高度的重视,科普工作如何围绕提高全体国民科学素质这一目标,科普内容如何进行调整同样受到普遍的关注。

自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陆续开展了对国民科学素质的调查工作。关于科学素质,国际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中心主任米勒(JonD.Miller)教授认为,科学素质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2)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要有所了解;(3)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广泛影响,能够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科技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米勒教授对科学素质的这一规定已逐步被国际社会所认同,与科学社会学的“三层次说”(即科学是一种理性知识、一种认识活动和一种社会建制)也是较为吻合的。

由此可以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是否具有科学素质可以具体表现为对科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对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和参与科学技术的社会管理能力这三个层面。相应地,科学普及在内容上也可以在这三个层次上进行展开。

首先,科学是一个系统严密的、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在科学知识方面,科学普及应当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整体的认识,这是理解现代科学事业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包括,(1)理解科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认识理解科学知识体系中关于物质世界、生物界、人类机体、人类行为、数学、现代技术等领域里的一些基本的核心概念;(2)理解科学的一些基本的核心理论和观点,如基本的科学原理以及普遍的科学常识。科学知识体系中的科学术语和概念如同砖瓦,科学原理如同骨架,公众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就有利于树立起科学的基本的世界观,用科学的观点观察和描述客观世界。

其次,科学不仅是一个静态的知识体系,还是一个动态的研究探索的活动,并在这个探索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专门的研究方法和职业的行为准则。在科学活动方面,科学普及应当促进公众认识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通过对科研成果的获取方法以及承认过程的了解增强识别科学与伪科学、假科学的能力;通过了解科学工作中的评审程序和奖惩制度,了解科学家和科学组织的行为规范和职业特点,进而理解人类在科学实践的探索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积极进步的科学精神。再次,科学不仅是一个纯学术性的研究探索活动,同时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性工程,是国家目标、政府事业。科学本身,以及更直接的和技术一起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着空前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科学普及应当促进公众理解现代科学技术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以及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对公众个人生活以及国家、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了解科技体制的功能特点和社会角色,了解基本的科技政策和重要的相关制度(如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制度等),了解参与科技发展的社会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机制和渠道,等等。能够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既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同时又必须有相应的监督和制约,能够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与科技相关的问题做出合理反应,具备参与科技发展的有关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

此外,在当前科学普及的内容方面,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科学普及更多的是引导公众认识、理解、欣赏科学,而不是一味儿地鼓励普通公众涉足科研前沿,去攻克什么科学难题,创造什么重大理论。近代科学革命以降,人类科学事业经过几百年的突飞猛进到今天早已是壁垒森严,高度专业化、职业化了,从事前沿科学探索工作首先要经过长期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盲目地鼓励社会公众进行所谓科研探索往往会背离科学普及的初衷。没有高等数学理论的背景就去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难题,仅仅只有初中化学的知识就要论证水变油的过程,这些现象应当说与我们的某些科普宣传不无关系。面对真诚而执着的民间“科学家”们五花八门的“成就”和“突破”,职业的科学家曾无奈而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你自行车骑得再快,能上月球吗?”

第二,科学普及应避免使科学神秘化、崇高化,并负载过多的道德使命。科学普及要废除那种科学高高在上作为社会行为向导的权利,使科学工作非神秘化,让科学走下圣坛,更加接近普通公众。实际上,科学事业本身就是魅力无穷的,可以使人类摆脱愚昧、远离无知,值得人们去探索、去创造、去欣赏。正如当代著名的英国科学社会学家约翰•齐曼教授所指出的:“当所有的花言巧语都被揭露无疑时,真理的内核就在这样的见解中出现了:科学是迷人的事业,能够使从事科学的男男女女全力以赴,能够用它的发现扩大和丰富人类的精神财富。”

4,科普工作与学校正规教育

应当说,就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而言,主渠道、主阵地无疑在于学校的正规教育,科学普及应是学校正规教育的重要补充和社会延伸。为提高普通国民的科学素质,在学校正规教育领域,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从分门别类的分科教育到全面整体的综合教育(即从学科到科学)进行转变也一样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在这些方面,科普工作与学校正规教育相互之间显然十分有必要进行合作与借鉴。

不过,学校的正规教育教学与社会化的科学普及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学校教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有考试、拿文凭的制约,而科普则是非强制性的;学校教育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范围内针对相对固定的人群,而科学普及则是面对0至99岁各个年龄段的全体社会公民。

由上述不同可以看出,搞好科普工作必须更加重视普及对象的兴趣点和实际需求。科学普及是非强制性的,在科普工作中能否抓住普及对象的兴趣点和实际需要就十分关键;科学普及是面对社会上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积极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和不同需求就显得非常重要。研究统计表明,对于社会大多数的成年公众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及其社会影响后果,而非充满艰深学术术语、并且远离人们现实生活的尖端科技知识。因而科普内容不应只盯着科技最前沿,相对于正规教育而言,科普工作更需要关注普通公众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及其心理特点和兴趣点,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科普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达到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目的。例如,一种新式的电视机问世了,普通公众关心它有哪些新的功能、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更甚于关心该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技术上有哪些突破。在科普工作中需要更多地尊重并且适应社会公众的这一特点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引导和提高,从而更好地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5,我国科普工作与国外科普工作的国情差异

我国的科普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从国情角度看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参考借鉴国外经验以及制定我国科普政策措施时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同点。

首先,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水平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客观上造成我国公众对现代科技的了解和需求也必然存在着相应的差距。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最畅销的科普书籍是《养鸡500天》,而同一时期美国公众最喜爱的科普图书是卡尔萨根的《宇宙》。我国的普通公众,尤其是广大农村里的公众对科学技术已经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恩惠尚未充分感受到,对当代科技运用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更是无从谈起。因而与发达国家的公众比较而言,现阶段我国公众在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上,往往有理解片面、急功近利、追求实用化、盲目乐观等特点。

其次,我国公众受学校正规教育的年限与发达国家公众相比差距较大,公众整体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参与科学技术社会管理方面的意识也明显较弱。近年来,国外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兴起是与其社会公众普遍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分不开的,试想,公众如果对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或者其影响后果一无所知的话,他们又怎么可能要求与科学家进行交流对话、平等争论甚至发问质疑呢?而我国公众相对科学素质较低,对科学家的科研工作及其影响知之较少甚至没有感觉,自然难以达到理解沟通的地步。公众对科学家及其工作也多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应地参与科学事业发展的管理、监督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也就大打折扣了。这无疑也要求我国的科普工作很大程度上要承担起一种“补课”的任务,补学校正规教育不足的课。

再次,我国科学家在参与科普活动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们相比,来自社会公众方面的压力要小得多,也没有那么直接。国外科研工作者面对公众舆论的巨大压力常常要三思而后行,甚至延缓、停止或者取消科研计划。这一点只要想一想英国克隆羊“多莉”以及转基因农作物在发达国家所引起的震荡就足以使人深刻体会到这一点。而我国科学家面临社会公众这方面的压力则相对要小得多。如何促进我国科学家更多地参与科普活动,更多地面向普通公众,学会并乐意与社会公众和媒体打交道,就必须考虑到我国的这一实际国情情况。

科普论文:科学家科普角色研究论文

摘要:今天的科普事业逐步呈现出自身的规律和新特点,科普主体的分化与职业化已渐成趋势,科学家在科普活动中的传统角色以及评估方式需要有所改变。本文首先从传播理论上对科普职业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继而从评估角度针对科学家的科普职责提出一个可行的思路,以适应当代科普发展趋势。

关键词:科学家;科普角色;职业化;评估

近年来,在科普理论的研究探讨中,对于科学家在科学普及中的角色职责和评估激励问题一直是引起关注和讨论的话题。2006年5月第九届公众科技传播世界大会(PCST-9)在韩国首尔召开,期间专门举办了针对“如何培训科学家与公众对话”的主题研讨会[1],并计划出版会议的讨论成果。同时,针对科普活动中科普主体的定位和分类也有一些不同的提法,如国内有学者指出,通常认为科普创作者是主要的科学普及工作者,现在看来科学传播的主体可能主要是媒体科学传播工作者,有的学者认为当前科学传播系统中有5个主体,即科学共同体、政府、媒体、公众以及非政府组织。[2]

科学家在科学普及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评估问题一直是我国科普政策上的难点,急需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阐述。本文首先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通过建立新的科学知识传播模型尝试对当代科普主体的分化和职业化问题进行探讨,继而通过分析科学家个人和团体的不同科普职责为当前科学家的科普角色评估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

科学家传统科普角色:科普是份内事

长期以来,无论国内国外,对于科学家的科普角色始终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即科学家应承担起科学普及的主体角色。在科学界,这种呼声尤其强烈而紧迫:

1985年,英国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在其著名报告《公众理解科学》中直言不讳地对科学家提出忠告:“我们最直接和最紧急的呼吁是向科学家提出的:科学家必须学会与大众进行交流,心甘情愿地这样做,并且确实把这视为自己的责任。”“很明显,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是每位科学家专业职责的一部分。”[3]

1986年,美国西格玛•希(SigmaXi)科学研究会在庆祝其成立一百周年时提出,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是今后一百年间科技界最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1999年,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格林伍德在美国科学年会上呼吁美国科学家“到美国各级学校兼职,直接参与加强科学教育和促进公众了解科学的工作。”[4]

2000年,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国际科普论坛上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开展科普工作的主要力量。坚持不懈地开展科普工作,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5]

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曾说过:“科学普及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相互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工作者。”[6]当代科普作家卞毓麟认为,位于科学传播链首端的科学家应当承担起科学普及的主体责任,多次发出了“科学普及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来担当”的呼吁[7]。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曾向西北工业大学提出建议,要求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都要加一个副篇,用通俗语言对行外人讲清楚自己的研究题目。

在科学发展历程中,科学普及与科研探索二者的确常常是相伴相随、交相辉映的,科学家也常常责无旁贷地扮演科学普及的主体角色。正是因为有布鲁诺、伽利略的宣扬普及,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才掀起了近代科学的革命风暴;正是由于赫胥黎“斗犬”般的维护宣传,达尔文进化论才得以深入人心;正是有了相对论热,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理论也才可能家喻户晓。科学家的这种对真理、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使得科学的理性之光不断照耀着普通大众走进人类的智慧殿堂。被誉为美国“科学先生”的卡尔•萨根曾对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的深远意义给予过公正评价:“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究竟有多少正在科学前沿研究探索的科学家是因为读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个故事而得到最初的鼓舞和激励,我们也无法知道,究竟有多少普普通通的公众基于同样原因而对科学事业给予同情和支持。”[8]

今天,在现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高度一体化的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和影响力已越来越显现出来,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已日益成为当代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大力推进科学普及和传播已然成为当代科技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而对今天科学家的科普职责提出了更高期望和要求。

当代科学家科普角色的转变:科普职业化问题

然而,当代人类科普事业的发展也正逐步显示出自身的规律和新特点。从外部环境上说,一则各国政府、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使得科普工作已成为一项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而不再是个人与团体的业余行为;二则在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大众传媒在科学普及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显著,这一方面体现在大众传媒已成为社会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2003年我国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信息的比例为93.1%[9]),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今日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也越来越离不开大众传媒。

从科普自身发展上说,在方式方面,传统科普活动中,科学家作为科学福音的代言人其科普行为更多地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和灌输,而当代科普在公众警惕而又怀疑的目光下,更多地是一种小心谨慎的双向沟通和协商共识,其中表达的方式、沟通的艺术以及对科学通俗化、形象化的加工过程无疑越来越需要专业化的训练和职业化的运作;在内容方面,传统科普更多地是对各领域科学知识的宣传和介绍,今天则强调促进公众对现代科技事业的全面理解,了解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作为探索活动的科学以及在社会实际运行中的科学,在涉及到科学的发展历史、科研规范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正负面效应、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和控制等方面,研究领域不断细化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可见科普内容的变化同样呼唤科普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职业队伍的建设。

显然,当代科学普及活动呈现出的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趋势,对科学家参与科普活动的传统角色以及评估激励机制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大众传播学理论中有一个基本的信息传播模型,包括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接受者四个基本要素[10],传播者发出信息,经过传播渠道到达接受者,即: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信息接受者

在该理论模型中暗含着一个默认的前提:信息生产者等于信息传播者,两者是合为一体的。这种情形在一般的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如记者到事件现场进行报道采访,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而后通过媒介发表。这里记者本人既是信息生产者同时也是信息传播者。在早期的科学历程中,科学家身兼两职(科学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的情形也的确是普遍存在的,如17世纪60年代先后出现的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在成立后便有了经常性的、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讲座活动。

但是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首批专门的科学记者以来,专职科技记者以及编辑逐渐地作为一个职业诞生了。尤其在当代科学传播活动中,已经可以明显看到,科学知识生产者与其传播者二者常常是分离的。作为科学信息传播者的科技记者面向社会公众报道科技活动,而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的科学家则常常从专业方面提供帮助,各种媒介的从业人员(如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科技记者、编辑等)越来越扮演着直接而显著的角色,而科学家却越来越多地在扮演着配角。在科学界与新闻媒体之间合作的情形和方式不断增加的同时,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分工也日益明显,即二者在科学普及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职能上不断分化的趋势。这是科学传播不同于一般信息传播的一个新特点(其它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如经济学知识、医学知识、军事知识等的传播也有类似情况)。

鉴于此,作者认为在科学普及活动中科学知识传播的模型应当建立如下:

科学知识生产者↔信息①↔科学知识传播者↔信息②↔传播渠道↔科学知识接受者

在模型2中,双箭头“↔”表示不同传播环节存在着信息反馈,此外传统的科学家(科学知识生产者)与公众(科学知识接受者)之间的直接交流渠道仍然存在。在科学普及传播活动中,把模型1中的“信息传播者”分解为模型2中的“科学知识生产者”和“科学知识传播者”两个部分应该说也是科普活动自身发展所决定的。首先由于科研本身的高度专业化,生产者(科学家)的科学知识(信息①,面向科学共同体内专家同行的、通常是科研前沿的最新科学知识)与传播者的科学知识(信息②,面向社会大众的、相对通俗的科学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距离——实际上是科学共同体与科技传媒之间的语言差异,需要对信息①和信息②加以区分,相应地对信息①和信息②的制作者进行区分也顺理成章。其次在科学知识生产早已专业化、职业化后,科学知识的普及、传播以及科普创作也在不断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科学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两者的专业领域分工已在所难免。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相继设立科技传播专业,甚至设立科学传播的教授席位,而对科技博物馆、展览馆等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也已提上日程。说明科学的普及传播正走上专业化、正规化、职业化的道路,把科普视为小儿科已成为外行人的无知之谈。

比较一下上述新的科学传播模型2与一般信息传播模型1,我们可以对当代科普活动中的主体定位和分类,以及科学家的科普角色变化进行初步分析:

(1)科学家不是当今科普工作的职业主体。从模型2可以看出,在科普主体中,“科学知识传播者”应该属于其直接的、职业化的队伍,主要应包括:科技传媒的工作人员、科普创作人员、科技展馆工作人员以及科普活动组织管理人员等更直接面向公众传播的专职人员,而科学家属于科普主体中相对间接的、非职业化的队伍。因此,今天科学普及的职业重担不应再加在早已分身乏术的科学家身上了。

(2)科普作品应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不应作为科学界的科研成果来评价。由于科学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两者在语言规范、评价标准、交流对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信息①≠信息②),因而科学界也始终难以认同科普类作品作为传统的科研成果进入其学术殿堂。科研人员搞科普被视为不务正业、影响其提职称也就不足为奇了。

(3)科普不应当作为科学家的硬性的职业要求。由于科学普及正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其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与科学家的科研探索工作会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把科普作为科学家的职业要求,让科学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当代科普的主体角色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科学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两者在合作基础上的分工已成必然,不难设想,今后科学家参与科学普及活动也将不可避免地会感到“力不从心”,同样需要传媒方面的合作、帮助甚至专门的业务培训。

当代科学家科普职责评估:个人还是团体?

显然,这并不是说当代科学家可以回避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科学家在科学传播链中仍然扮演着“第一发球员”的角色,是人类认识理解科学的源泉所在,具有重要地位。科学家积极参与科普活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仍是当代社会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要求。科学家首先应积极适应这一时代需求。国外已有大学为理工科学生──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专门开设“科学交流课程”以及“科学写作课程”[11]。通过模似记者招待会、相互采访,以及科学文化的“实战”写作来掌握传播交流的基本技巧,从而培养理工科学生与传媒记者以及直接与公众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为他们将来在可能的情况下从事科普创作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科学界应建立相应的机制积极协助职业的科学传播者共同推进当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如果说科学家是人类理解科学的必不可少的最终源泉,那么大众传媒就是今天沟通科学和大众的一座桥梁。要在传播媒介中准确、适宜地反映科学,科学家与传播媒介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关系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前提。在三哩岛事件发生后美国率先成立了科学家大众信息服务社(SIPI),该社新闻资料部为数万名科学家建立了档案库,以便大众传媒在涉及科技知识背景和制作科普节目时,能迅速方便地得到科学界的有效帮助。随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陆续建立了类似的组织,加强科学界与大众传媒界的交流与合作。此外一些培训机构还专门负责每年安排一些科学家到媒体部门工作数月,同时也安排科技记者到科学家的试验室工作数月,一起查资料、做试验、写研究报告、开评审会等,参与整个科研工作的过程。无疑,这种科学界与大众媒体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对双方都是必要而有益的。

不过问题似乎仍然存在,如上所述一方面就科普而言,科学家仍有无可否认的在传播上的优势和权威,以及社会发展上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当代科学家更多地关注科学普及、参与科普活动应当是大势所趋,责无旁贷;但另一方面随着科普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俗话说“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在职业上要求科学家个人“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科普的责任,恐怕情理上并不适宜,现实中也会勉为其难,其结果便是常常出现呼者切切,应者寥寥的尴尬局面。多年来科普活动的实际状况也一再证实了这一点,似乎也难以找到一个两方面都能有所兼顾和平衡的办法。怎样才可以既适应当代科普的职业化发展趋势,同时又能有效发挥和调动科学家在科普方面的优势和积极性呢?

问题或许可以从分析“科学家”这一概念入手,如果把“科学家”作进一步的区分,如分为科学家个人和科学家团体两类,分别探讨二者的科普责任则可能有助于认清并进而缓解当前存在的尴尬局面。

所谓科学家个人即指作为个体的科研工作者,科学家团体则小到科学研究的课题组、实验室,大到科研院所、科技协会,直至整个科学共同体。

就科学家个人而言,针对每一位科学家在科普方面提出职业上的工作要求、甚至量化的考核指标显然是不现实的,但作为一种观念倡导和一份责任上的提醒,注意提高其自身的科普意识和能力则是十分必要的。

就科学家团体而言,情况有所不同。与科学家个人相比,除科研经费庞大、资源丰富、设施齐备以外,科学家团体一般都还有其复杂程度不同的人员层次结构,尤其是较大的科学家团体或组织,其成员显然不完全是由清一色的科研人员组成,往往包括相当比例的诸如学术秘书、各级科研助手、研究生、各类科研期刊编辑、网络人员、管理人员、学会组织人员等等,以及教育、人事、宣传、综合服务、工会等部门行政人员(在科学家团体中即使这后几类人员常常也具有科研或科学教育背景,甚至由一线科学家兼任)。相对而言,由于科学家团体在经费、人力、设施等方面都有较为充分的资源保障和更大的选择空间,因而其科普责任可以比较明确的进行量化规定和评估,以促使其建立良好的科普工作机制和环境氛围。例如,

经费方面,可以考虑规定科普经费占科研费用的一定比例,以保证针对相关科学研究的科普活动、宣传的顺利、经常性开展。较多、较深涉及公共领域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机构,该项比例无疑可相应提高。

人员方面,可以考虑在科研机构内设置相应的专门职位,在鼓励一些在科普创作、宣传方面有专长、有兴趣的科研人员兼职科普工作(生产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此时模型2中的科学知识生产者与传播者、以及信息①与信息②又合为一体)的同时,培养和引进科普专业人才,针对大众媒体以及社会公众建立科研发言人制度。

设施方面,保障一定比例的实验设备、设施定期(或轮流)对社会公众开放,淘汰的仪器设备鼓励设置专门的展览室,或者首先捐赠或折价卖给当地的科普博物馆等。

总之,在科普职业化趋势逐渐显现的今天,科学家的科普角色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对科学家整体而言,更多地关注科学普及、参与科普活动作为一个倡导、一种呼吁,应该说是合情合理的,但若从职业上要求每一位科学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科普的主体责任恐怕并不合理和现实。针对当代科学家的科普责任,既需要继续保持相对“软”的、倡导性质的宣传和呼吁,也日益需要采取相对“硬”的、可操作的评估措施和手段,而把“科学家”区分为科普责任有所不同的科学家个人和团体两种类型分别加以对待,把评估科学家科普职责的政策位点放在科学家团体上,应该说是一个可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