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

时间:2022-03-26 02:59: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方向建设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目前需求量较大,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之一,随着我国新增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不断增多,国外企业本土化及国内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加快,高级应用型外贸人才极其短缺。

我国是纺织服装第一出口国,纺织服装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年平均从业人员为26.37万人,每年平均有0.71万从业人员退休,新增出口业务工作量和补充新增出口业务工作量和补充退休岗位两项相加,全国每年平均需增加3.08万纺织服装出口的外贸人才。但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是一个模式,缺乏针对纺织产业特性的国际贸易人才培训。这与我国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根据我国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应根据各自条件,为我国培养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应用型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

我校属于传统的纺织服装类高校,纺织学科是我校的强势学科。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纺织业对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紧密结合我校的强势学科――纺织学科,充分利用我校的纺织资源,在师资队伍、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规划、一三三课堂联动、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在主要流程中凸显了纺织贸易特色,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同时,纺织贸易特色方向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和教师业务发展定位,优化了专业资源,实现了教材、实验、实践、竞赛、就业的一体化,将理论和实际、行业和区域、学校和企业、一课堂和二三课堂、模拟和实战结合起来。下面以我校的纺织贸易特色建设为例,谈一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方向建设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建设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针对纺织类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发挥传统优势,为纺织业输送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问题进行了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一是紧密结合学校的纺织特色学科定位,大力推进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师资、课程、实验、实践、竞赛、就业的一体化建设, 突出服务纺织行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特色;二是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优化师资队伍,强调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三是构建并实践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保证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纺织类院校优化配置优势学科资源、行业资源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

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相比,纺织类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和丰富的行业资源,实现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纺织类院校优化配置优势学科资源、行业资源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

(2)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

通过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识类课程中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特色教育中强化素质、提升能力,达到“在通识中夯实基础,在特色中寻求创新”的培养效果,探索出一条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

(3)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各个教学环节的集群效应。

通过在师资、课程、实验、实训、实践、竞赛、就业、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突出特色方向并在各环节间实现结构性的有机对接,形成专业特色知识集群效应,培养具有行业背景的“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建设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与方法:

1、修订实施体现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教学计划中增加纺织类产业通识课程,二是将纺织贸易类课程从专业任选课调整到限选课,三是在专业课中增加纺织贸易案例分析,四是设置纺织贸易前沿专题讲座,五是考虑到我国纺织业国际化战略的需要,增加英语课和双语课比例,开设韩语课,鼓励英语论文英文答辩等。

(2)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新建以纺织贸易案例为主的模拟实验室,二是新增纺织外贸类教学软件,三是增加国际贸易实务、货运等原有教学软件中的纺织案例内容,四是增加纺织类课程的实验和实践学,五是新增纺织企业实习基地,六是规定一定比例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与纺织贸易有关。

(3)第一、二、三课堂体系的一体化。如开展中国纺织进出口贸易的分析研讨会、纺织贸易经济沙龙、纺织贸易辩论赛,纺织贸易国际商务谈判等,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联动,形成立体化大课堂体系。

2、构建与实施纺织贸易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保障措施

(1)学生能力培养平台。校内建设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平台。同时在纺织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完成纺织贸易特色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搭建多层次的竞赛平台。一是校企合作每年举办如 “国际贸易实务大赛”、 “纺织贸易模拟博览会”等;二是设立基金资助学生参加如“大学生纺织外贸跟单职业技能大赛”等。搭建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平台。从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尤其是纺织类科研项目。

(2)课程支撑平台。依托校外知名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纺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大课程教学组,促进课程体系建设。

实务性强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纺织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外贸函电、海关业务等15门课程采取校外专家、纺织企业业务骨干进课堂,教研、科研成果、企业业务进课程,实现教科研与教学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3)教学质量监控平台。建立教学管理团队,构建以课程跟踪检查评价机制。其中跟踪检查评价的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一、二、三课堂有机结合。

在2010年,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鲜明的纺织贸易特色和取得的突出成果被评为天津市品牌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欠发达地区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摘要]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国贸专业在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探索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外贸应用型人才,对促进其国贸学科建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分析欠发达地区高校培养应用型国贸人才的特点,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工程建设、实践教学模式、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对国贸专业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明确专业培养定位、改变学科建设不平衡现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因材施教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其它欠发达地区的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石河子大学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为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培养具有国际经贸理论与实践、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势在必行。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目录》和相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开设国际经贸本科专业的高校已有445所(包括部分高校新增专业和部分独立学院),其中东部地区224所,中部地区136所,西部地区85所。研究表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国际经贸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与东中部地区均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导致师资数量严重不足、整体质量偏低以及教学软硬件条件落后,从而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制约了学科建设与发展。因此,探索欠发达地区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外贸应用型人才对促进欠发达地区国贸学科建设与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欠发达地区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东、中、西部高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东中部高校的综合实力较强,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识课比重较大,课时较多且所涉学科领域较广,本科专业更强调通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比重不断扩大。而西部高校的综合实力较弱,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更侧重学生的实操能力,尤其是强调外语能力的提高,通识课比重较小、课时较少且所涉学科领域较窄,而专业课课时较多,实务类课程比重较大,本科生学生比重大于研究生比重更偏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石河子大学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新疆逐步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目前已有对外开放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边境经济合作区3个。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的外经贸事业对新疆高校培养高质量外贸应用型人才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但由于新疆地处欠发达地区,在外经贸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上都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据统计,目前新疆仅有4所高校开设了国贸本科专业,而且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这必将制约新疆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外经贸人才已经成为新疆高校面临的严峻挑战。

石河子大学位于新疆天山北麓石河子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西部重点建设高校,共有经济、法律、教育、人文、历史、理工、农学、医学、管理等十大类学科,75个本科专业。国贸专业是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0年的新设专业,目前该专业已经制定了教学计划,建立了教学环节,建成了校内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逐步形成了以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途径培养高素质外向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四、石河子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一)准确定位,明确目标,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一系列的社会调查,明确社会与用人单位对国贸专业人才的需求,并据此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凸显了应用型国贸人才要求,强化了提高英语应用水平的重要性,开设了第二外语(俄语和日语),加大了集中实践的力度,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国贸人才的重要性。在培养目标上,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外语听、说、写、译能力;二是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三是重点培育国际经贸理论人才。

(二)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科研促教学为突破口,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目前,国贸专业已初步形成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具体措施为:一是利用高校援疆的机遇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进修深造,开阔了教师的学术视野,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二是利用与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的优势,邀请其著名学者到本校举办学术讲座,传递最新科研信息,参与并指导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三是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四是激励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培养学生;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努力拓宽知识面,使教师实践能力显著提高。五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科研活动,建立广泛的学术合作、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了“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教学模式。

(三)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以重点课程建设为抓手,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课程体系设置始终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整合,实现了“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安排各模块比例,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主要是增加基础课比重和实践教学比重,坚持夯实基础与强化应用的原则,将公共课、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按“宽知识、强应用”原则设置,增设了学科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增加了课外延伸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二是合理安排和控制了课内理论课的学时比例,增加了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实践训练的学时,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形成独立设置的专业基础试验课、专业试验课、实习课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合理增加了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和社会实习内容,形成了开放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加大了双语授课的比重,强化了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四是充分优化了课程内容及其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减少重复的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四)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大力推行实验教学。一是购置了专业主干课程的模拟教学软件,以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二是创建了一流的软硬设施实验室,并配备了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为模拟实践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加强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要求教师到外贸企业或相关单位轮岗锻炼,既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专业指导,注重外语能力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双语课、专业外语课教学比重不断提高。以双语教学为重要支撑,增加双语精品课课时,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要安排专业外语课并聘请外教授课,以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课堂上,任课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外语课件制作和发表报告,用外语进行专业问题的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研究。

四、提高欠发达地区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专业培养定位

目前不同地区高校的国贸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性较小,只是在人才培养的层次、数量、质量上有所不同,而欠发达地区大部分高校的发展定位是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院校转变,对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重视程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欠发达地区高校应充分注意到这一转变,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转变观念,明确专业培养定位,凝练办学特色。例如,石河子大学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主要是“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中亚”,在此基础上凝练出“边境贸易”方向的特色。

(二)改变学科建设不平衡的现状

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加之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和新兴战略产业的兴起,部分高校出现了重视理工等自然学科建设、忽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问题,导致学科发展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畸形现象,无法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的优势。因此,欠发达地区高校国贸专业应主动改变这一现状,根据本校学科布局,进行专业方向创新,强化学科交叉型的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欠发达地区高校国贸专业师资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大部分专业教师基本上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缺乏,加之教学、科研任务较重,且面临职称评定、工薪待遇、个人发展、家庭生活等多重压力,专业教师在实践锻炼环节投入不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应变能力差、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欠发达地区在引进师资或师资培养过程中,应有计划、有奖惩地安排教师深入基层单位实践锻炼,与实务界、政府部门广泛接触、交流,参与部分具体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处理好人才培养方案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问题;处理好教师教学与科研相长的问题;处理好课程设置前瞻性与系统性问题;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问题;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的问题。

(五)因材施教

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国贸专业生源良莠不齐,学生应用外语能力强弱不同,因此可考虑建立导师制,根据学生特点,积极引导,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使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做到有的放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摘 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课程体系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指导性作用。本文根据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之处,分析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体系是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映本专业教学思想的系统架构。课程体系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指导性作用。据统计,我国目前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各类高校有600余所,包括综合性重点大学、财经类大学以及地方本科院校,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目标也不相同,课程体系的设置自然也存在着差异化,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着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二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际知识为应用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体系要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2012年,为了避免高等教育同质化,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目标定位为培养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它既不同于重点院校的学术型人才,又不同于只掌握机械性操作本领的岗位技能型人才,那么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体现出自己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反映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然而其课程体系设计仍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课程系统性不够,缺乏内在生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由3个学科构成: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学已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有了比较成熟完整的体系,包含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实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产生了相应的学科,如外贸英语函电、国际结算、国际商法、保险、国际金融等。这些学科都可以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在课程体系中都能找到它们的位置和结合点。从我院国际经贸专业学生来看,缺乏系统性和内在生命力的课程体系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自觉地安排学习进程。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对于自己为什么学习,怎样去学习,学习这些有何用途感到迷茫。

2.2实践课时有余,实践质量不高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我院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增加课内实践,在各平台和模块课中划出一定的实践教学课时,进行实践项目教学或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二是从实际出发,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三是强化集中实践,设计好集中实践项目及实施时段,将集中实践项目分散在从大一到大四的各个阶段,做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本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类、论文类和训练类。虽然从比重上看,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43.8%,但仍停留于实践项目的数量和形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尚不理想,实践教学也缺乏有效的评价。

2.3必修课程过多,选修课程不足

从数量上看,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总计164.5学分,其中必修课138.5学分,占总学分的84%;选修课26学分,占总学分的16%,仍没有达到学校规定最低20%的限额;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选修课涵盖面过窄,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还存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选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3完善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

3.1设计有内在生命力的课程体系

学科基础课程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是所有经济类专业的理论基础。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这两门课程总计占6个学分,可见其重要地位。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宏观、微观经济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应把国际经济学作为其后续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选修课之一,从微观、宏观两方面与西方经济学的衔接;学科基础课如保险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国际贸易理论(下转第72页)(上接第62页)虽然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但是它已经具体地涉及经济领域中的各种活动,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无法深刻地理解国际贸易理论,可以把这种性质的课程设计为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是专业区分的重要标志,也是个性化和个人兴趣爱好能得以充分发挥之所在。从本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设置上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运输与保险等课程相互间的结合点更多,通过这些无处不在的结合点,各个模块的知识相互有机融合。

3.2加强学生专业入门及选课指导

本院虽然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一门16课时的专业导论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该专业,了解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衔接性。但仅有这一门课程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规划四年课程,使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安排自己的学习过程,核心教学团队应负责编写一本选修手册。该手册强调课程模块横向的联系和结合,实现模块之间的紧凑高效,不仅是设置课程的入门导读,更要揭示各门课程的规律及其相互间的结合点,是学生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的重要指导。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考核

理论知识学习的规律是在缺乏横向联系的情况下显得抽象且枯燥乏味,一旦有了横向联系或者应用的结合点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我院对实践教学虽已形成空前的重视,但仍存在“重设计,轻实施,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首先,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比如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其次,设计一套能体现国际经贸实践教学特点,科学地反映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与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健全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再次,针对教师实践技能不足的情况,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措施。通过实践课指导教师外出到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同时请经验丰富的“老外贸”来校讲学,走出课堂,面向社会。

3.4加强选修课教学,形成自身特色

压缩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学时数,除专业核心课程外,其他专业课作为选修课。选修课的设置尽可能多涵盖不同的专业方向,具有广泛性和可选择性,使学生在满足不同兴趣与爱好的同时,实现同一专业中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需要。

基金项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11年校级教改课题“基于就业导向的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实习对于提升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当前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实习时间短、集中实习难、实习经费缺乏和实习内容简单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一些院校采取了相应措施,但这些措施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收效甚微,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科学地制订实习时间;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内网络化模拟实习的补充作用;严格实习过程管理;加大实习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实习管理动态化研究。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问题;措施

2013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提出要加大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应更加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但事与愿违,不仅其理论教学与实践脱钩严重,即便是实践教学,比如实习工作,包括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也往往流于形式,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影响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也影响了需要这些人才的外贸行业的发展。

一、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实习对于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升专业素养,扩大就业面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当前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习时间短。据统计,大多数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时间为1个月左右,毕业实习时间为2个月左右,且两段实习间隔为1年以上。很多学生反映,等到他们开始习惯实习生活并步入关键实习阶段的时候,实习马上就要结束了,等待他们的是回校继续进行理论学习或是回家过年。由于实习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实习的目标与任务便难以完成。

2.集中实习难。根据对湖南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近年来实习情况的调查(如表1),无论是专业实习,还是毕业实习,同一单位实习比例很低,不到10%,有些年份甚至为0;由于外贸企业在沿海(如广州、深圳)比较集中,不少学生选择沿海城市进行实习,导致了在同一城市实习的比例一度达到了40%(2010年专业实习)。但由于衡量集中实习程度的指标主要是同一单位的实习比例,因此该专业主要以分散实习为主,集中实习难度大。分散实习难以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导致实习效果差。

注:同一单位实习比例是指在同一单位实习人数超过5人的人数总和占全体实习人数的比例,如,某届学生的实习人数为60人,分布在不同的实习单位实习,其中只有两个单位的实习人数超过5人,一个是6人,一个是9人,则同一单位实习比例=(6+9)/60=25%。同一城市实习比例是指在同一城市实习人数超过20人的人数总和占全体实习人数的比例,计算方法同上。

3.实习经费缺乏。充足的实习经费,有利于增加实习指导老师与实习学生的包括实地考察、电话交谈和短信互动等方式的联系频率,无形中给学生一种老师在关注他实习动态的温暖感和压力感,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实习,从而提高实习效果。然而,根据笔者对湖南省10所本科院校的调查走访,大多数院校学生的实习经费缺乏,人均经费不足100元的有8所,有6所学校实习经费近5年来一直没变。这样一种状况很显然无法有效监督学生实习,无法取得实习的预期效果。

4.实习内容过于简单。由于实习时间过短,加上实习完成后学生很可能不会再与原实习单位保持联系,更难以做到毕业后回到原实习单位工作,很多外贸企业出于担心机密外泄等原因,一般不会将核心业务交给学生去做,学生所从事的一般都是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接待和保洁等工作,这样一来,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便难以与实践相结合,其专业技能便难以提高,实习的目的便难以达到。

二、主要解决经验

上述问题在很多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对此,一些院校采取了相应措施。

1.针对实习时间短的问题,一些院校在修订专业培养计划的时候,将专业实习时间延长到1个学期,这对于使学生安于实习,使实习单位放心使用学生,让学生接触一些核心业务,有一些积极作用。但实习毕竟还是实习,与参加实际工作是不一样的,这样长时间的实习,会使得学生脱离学校生活,等到他们再回到校园时会产生不适应感,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一种实习模式不符合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院校虽然要更加重视实践实习教育,但不是说实践实习的时间越长越好,何况在平时的校内教学中也可以有实践内容,否则便与高职教育无异。

2.针对集中实习难的问题,一些院校运用人脉关系在附近替学生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集中实习,这样便容易对学生实习进行监控和指导,但这种做法有一些缺陷,对于地处内地的院校,外贸企业并不多,要找与专业相关的单位难度较大。另外,一些院校通过与外贸企业签订合同建立实习基础的方法给学生创造集中实习的条件。这种做法要取得成效需要有一个前提,学生要给企业带来利益,但学生实习是以学而不是以做为目的,是以提高劳动技能不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因此要给企业带来利益,除非只给学生低报酬或不给任何报酬,而这样一来学生往往会有抵触情绪。

3.针对实习经费缺乏问题,一些院校加大了经费投入,但由于投入力度不够大,加上经费的使用效率低(一些老师以检查实习为名外出旅游,真正用在学生身上的并不多),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4.针对实习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一些院校通常的做法是希望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实习单位的信任,从而了解更多贸易实务的具体信息,甚至于获得从事实质性专业岗位的机会。应该指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也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但获得这种机会的学生并不多,单方面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来丰富实习内容难以使大多数人的专业技能得以提升。

三、提升实习效果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实习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科学地制订实习时间。实习时间是否科学合理,一要看学生本人的意愿,二要看实习单位的意见,更要看实习效果。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笔者认为专业实习时间以3个月左右(12周)为宜,太长了会使学生产生已经工作了的错觉,并且重新回到学校时会有不适应感,太短了会使实习流于形式。

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和老师应该利用校友、同学等人脉资源关系,尽量使一些外贸企业容纳更多的人实习。实习期间,若学生的生活存在问题,学校可给予一定的补贴。

3.充分发挥校内网络化模拟实习的补充作用。针对学生实习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应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实习单位的信任,从而获取从事实质性工作的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应购置和更新网络化模拟实习软件,让学生全面了解外贸业务的流程和具体操作过程。当然网络化模拟实习只是一个补充,它不能代替真正的实习。

4.严格实习过程管理。从实习前的总动员,到实习过程中的指导老师的监控(包括到实习地点的检查,与实习单位负责人的交谈,日常的电话,短信互动,实习日志的撰写,等等),再到实习结束后,实习报告的填写,以及实习成绩的评定一系列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管理。这样一来,学生无论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会对实习重视起来,这对于提高实习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5.加大实习经费投入力度。充足的经费是提高实习效果的保障。目前一些院校相继加大了经费投入,但还远远不够,今后还应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尤为重要的是要保障专款专用,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6.加强实习管理动态化研究。不管是哪一种办法,总会过时,因此必须加强对实习工作的动态化管理,根据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对原有的措施进行更新和调整,以确保措施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作者简介:刘林奇(1973-),男,博士后,湖南理工学院副教授,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员。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立体化教材建设策略研究

摘要:立体化教材建设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本文在分析立体化教材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目标要求及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该专业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重点讨论了模式主体部分的层次划分和建设,希望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发展与改革起到推进作用。

关键字:国际经济与贸易立体化教材 教材建设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观念的更新及网络教育的深入,多元化的教学媒体开始成为高校教学的主要手段,图、文、声、像、影在同一数字平台上的集成给立体化教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立体化教材也在这样的背景中发展迅速起来。20世纪末,随着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风行,建设立体化教材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的建设的原则与思路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一.立体化教材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立体化教材是指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以形成教学能力为目标,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按照一体化思路设计适合于多元化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使教材建设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书本,发展到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状态。综而观之,立体化教材具有必须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传统的教材大多是以纸质印刷为主要形式,包括呈现教学内容的教科书、帮助教师分析理解教科书内容的参考书、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学习指导书。这些教材无法全面表达教材中的直观内容、声音效果以及演示事物变化过程等。立体化教材通过多样化的媒体资源表现形式提供教学内容,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2.一体化的教学系统。立体化教材是立足于一体化设计的教学系统。立体化教材体系的设计,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的多维度、教学对象的多层次、表现形式的多媒体、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强调各种媒体的整体教学设计,从而形成媒体间的互动互补。

3.提供多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建立、教学过程的组织、信息表现方式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建立在信息技术上的立体化教材让教材资源的形态和结构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也使教与学联系的更加紧密。采用的媒体形式不同,教材的具有的特点和教学功能也大相径庭,给多种教与学方法的组合和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系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人们对立体化教材的认知很多的时候仅限于除了纸介质又增加了光盘或网络形式的教材,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只是立体化教材的外在形式,其内在本质是根据媒介方式而进行的内容编排与呈现方式的综合设计,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以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基础,提供一整套以教与学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其目的是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材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各高等院校在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上都是基本一致的,即是要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使他们成为能在涉外企业、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技术性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材建设应该突出重点,提高质量,注重特色。具体来说,该专业在教材建设方面要注意以下的几个原则:

一是树立全球性的思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涉外内容是诸多本科专业中较多一个专业,教材建设要建立在全球性意识的基础上,一方面多引进和使用国外相关优秀教材,一方面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充分比较消化吸收国外教材的前沿内容,结合我国实际,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教材。大力发展双语教学,让我们的专业建设和世界高校接轨,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人才。

二是注重实用的原则。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因此我们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及时更新教材中不适用部分,或者编写新的教材。在专业理论上不要追求大而全,应以够用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及时更新知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改革传统的多功能的教材的建设思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把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作为教材的重点,加强操作与实战,把学生对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融会于教材之中。

三是突出教材的整体关联性。在进行教材规划时,要摆脱狭隘的独门独科的思考方式,强调整体优化原则,注重各课程之间知识的关联,尤其注意处理好各门课程前后的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在教学计划上精心安排,把理论知识的介绍与实践技能的强化进行有序的结合。

四是建立全面立体的教材体系。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汇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点和教学效果。充分建立和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综合使用纸质、电子介质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工具进行展现,按照先进的一体化思路设计适合于多元化教学应用的新型教学解决方案。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路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应定位于集中教学资源并以多种形式展现,其核心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因此,立体化教材建设由下到上可分为三个层次模块:课程教学包、教学资源库和学科网站。下一级的层次的建设是为更高层次的建设打基础,下面的层次完善好,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建设,否则高层次的模块建设将内容匮乏,无以为继。

最底层的模块是课程教学包,也是整个立体化教材建设基础,主要针对在教学互动过程中的不同教学目的与教学对象,从多角度表现课程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对教与学的效果合理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主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电子教案、CAI教学课件、电子图书、试题库、案例库八个部分。这几部分的综合应用,将使课程的教与学有机的结起来,从全方位的角度构建教学设计的一体化,也使不同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形成媒介展现的立体化,进而从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形成了教学应用的多元化。

第二层次是以建设教学资源库为主要内容。通过第一层次课程教学包的基础建设,已经积累了涵盖多门学科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建设教学资源库则需要按照课程、知识点和媒体素材三个层次进行内容结构的组织,并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进行搭建。教学资源库的主要结构包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指标体系和课程教学包,所借助的开发工具包括应用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和媒体制作工具软件。教师可以按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和重要的知识点,将媒体手段(文字、动画、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流媒体等)进行合理组合,充分利用数据库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建设各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库。

第三层次是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学科网站。根据相应的学科、专业、领域及教学层次建设服务型网站或综合型网站。第三层次建设是以第二层次为基础,但是其出发点和目的都已经不再是仅仅针对几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而是从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更高层面出发,借助现代化的服务器和网络系统等硬件,同时综合运用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和网页制作工具软件等应用开发工具,制作具有交互性的动态网站,使用B/S服务器系统架构方式实现教学信息服务、教学资源服务、教学过程服务和教学资源建设四大服务功能的上传、下载和在线支持,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支持。

结语: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群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对于整个国际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教学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套优秀的立体化教学解决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到任课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要求,在促进教学水平不断进步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除了在文中提出的建设思路外,更要建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基本条件,如:先进的计算机应用平台和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基础、合理的师资队伍、政策的大力支持等相关条件的确立与实施才能把立体化教材建设落实到实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现“三对接”核心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摘 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现高校培养出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从事一线工作、熟练操作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各项业务、并且听得懂或说得清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外语的人才。作为高校人才的培养策略,要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这就要求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为尽快实现“三对接”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课程 专业建设 “三对接” 民办高校

随着社会各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急需与社会企业用人标准接轨,培养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质量的人才。既能熟练掌握专业外语,又能进行各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业务操作,而现在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后不能适应国际经济与贸易企业的需求,还要经过1~2年的培养后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企业对接,既能节省时间,又可为企业增加效益。这样的毕业生就会受到企业的青睐。要想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高校就要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核心课程建设上下工夫,以培养出与企业需求岗位对接的人才。

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现状

1.核心课程设置基础理论多,实践课时少

高校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理论学时多,实践学时少,学生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各项基本业务了解甚少,对于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规则理解肤浅,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就需要高校在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时,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企业所需的业务拿到实践课堂上进行深入学习。

2.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教学改革的步伐一直在前进,但各高校始终在努力摸索出一个能够培养出高质量、与企业岗位需求接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模式。现在培养学生的模式还多以“填鸭式”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听不听,或是听没听懂好像与教师无关的现象时常存在,教师只是讲,而且只是讲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注重考试知识点的传授,至于如何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涉及甚少。

3.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

现高校教师多数都是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是典型的理论型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业务很不熟悉,不能将外贸企业所需的业务知识传授给学生,即使现在单一的理论型教师也很想深入到企业进行学习,但由于外贸企业事务具有流程性、保密性的特点。想要真正深入企业学到知识难度很大。

4.民办高校学生基础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民办高校学生入学考试时分数较低,且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初高中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毕业去向,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习缺乏主动性。上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通常表现为现背现考、考后全忘的特点。学生的脑子里根本没有某一门课程,或是系统知识的概念,学一样,忘一样,知识之间难以进行整合,导致很多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 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路

面向社会,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中心任务,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主要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务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结合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情况,基于企业岗位设置的角度构建课程。

1.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业务以情景模拟再现的形式引入课堂,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传授理论联系实际的业务过程,通过和外贸企业联系,了解它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对产品的要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在充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拿到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同学,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2.引进实践型教师,有效进行实践教学

将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的教师进行分开,实践课大量引进外贸企业技术型人才,其具有丰富的业务经验,理论知识可以不强,但业务水平高,能够将企业的实际业务传授给学生,特别是能够将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单证等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开足、开好,让学生能够在校门内接触到业务知识,省去毕业后培训的环节。

3.创新学生考评体系

改变传统的卷面考评机制,一张试卷就可以评定学生学习水平高低的考试制度,已经不能将学生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相对接。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由多个部分组成,如卷面+产品介绍+实验报告+设计性实验+商业谈判等各种考评形式的综合运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 结束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时间比较长,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科特点,为我国外贸企业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原有的课程建设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想实现“三对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不断地总结经验,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以期培养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浅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摘要]从国贸专业人才就业角度出发,探讨基于就业导向的需求,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会从全局调整和掌控个人事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贸专业 职业规划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管理专家舒伯这样说:“生涯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生涯的发展是以个人意志为中心的。”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关联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1]职业生涯规划主要通过对个人自身特点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本人而且执行力强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设置良好的教育计划,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以便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理想。

随着全球一体化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原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下简称“国贸”)专业人才若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就无法胜任工作。以转变国贸专业学生培养方式来适应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关系到国贸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所能遇到的现实问题,而且也是学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以此为前提,本文做了相关的调研,希望能指导国贸专业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提高他们在创业和择业中的竞争力,以此实现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形势及问题

首先,国贸专业学生要知道一个先决问题,毕业后选择工作并不局限于本专业,选择工作最主要需要考虑的是自身的人生规划以及兴趣爱好,只要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努力用功则行行都能出状元。国际贸易专业主要涉及的技能,以及以往毕业生反馈的经验,国贸专业最主要的就业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会计师事务所、银行、贸易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医药公司、三资企业、政府涉外经济部门以及涉外企业、跨国公司等。对国贸专业本科毕业生而言, 就业竞争压力非常大,与其竞争岗位的有高中生、大专生、研究生甚至海归人员。[2]当然出国或考研继续深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其次,由于市场需求的需要,很多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国贸专业,在几年的时间内造成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贸专业的就业不容乐观。但随着信息产业高科技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局势逐渐形成,中国与国际上的经济贸易交易迅速增加,这也就给多元化的复合型国贸人才一个更广阔更有前景的就业舞台。

第三,我国外贸专业人才严重供需失衡。一方面进出口企业尤其是进出口企业和相关经贸单位严重缺乏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不少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又不能顺利对口就业,就业压力加大,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显。

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对国贸专业的学生有战略性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国贸专业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由于个人条件和职业要求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具有从事一切职业的能力与兴趣。而且各种职业有各自不同的劳动对象、工作环境,对从业者的能力也有相应的特定要求。只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确立个人的阶段发展目标,为实现人生理想打好基础。其次,深入了解自己的特质,充分发挥内在潜能。要做好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要对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能力技能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这样可以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估,明确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和工作,逐渐理清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逐渐理清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发展路线,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增强国贸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把变被动就业变为主动择业。要时刻记得好的工作是靠实力争取的。对于大学生来说,未来的竞争主要是个人实力的竞争,这种实力主要体现在智力、能力、潜力上。要提高这些能力,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通过提高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力,使大学生在职场发展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改变目前被动的就业现象。国贸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使个人的求职就业更加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从而提高就业市场配置的成功率。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不够深入精细。大学生需要通过自己不断深造学习实践,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会从全局调整和掌控个人事业发展方向。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个人市场竞争力,缩短职业适应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重构与实践

摘 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是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从实践教学环节重构背景引出主题,提出重构的目标与原则,进而结合人才培养实践,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并给出具体的实践方案。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 重构

1 实践教学平台重构的背景

(1)教育部在1998年把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及工业外贸等专业合并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后,专业发展至今,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校700余所,每年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3万余人。

(2)大部分高校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表现理论课学分设置占比较高,实践课程学分设置占比低于20%。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技能涉及银行、保险、海关、货运、外汇、税务、商检等部门的操作知识,且对教师评价侧重科研技能,所以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技能、指导才能弱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实践指导缺乏激情,教学效果不佳。

(3)学生思想观念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心目中最为理想的职业是公务员及各种办公室工作,而普遍认为专业技能是普通员工的特长,而普通员工是被轻视的群体,所以大部分学生把所有的精力去考各种会计相关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BEC证书、计算机证书等和考研,大量的精力用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去,而忽视实践技能的训练。

(4)各种外贸公司及企业的外贸部门,对学生的要求,不但英语水平高,而且形象要好,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强,而不愿意为就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同时也不愿意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技能,而把自身的培训费用及职责转嫁给学校。

2 问题引出

众多高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趋同化,并且企业培训职能外转,并且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愈来愈高。这种趋势,给学校造成巨大的压力,为了学校长足发展及应对社会经济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从自身的环境,进行创新,开创特色专业办学之路。本文主要在这种背景下,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进行创新研究。

3 实践教学平台重构重构目标

3.1 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比例协调

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应用能力。理论素养与操作能力培养要合适搭配,一般教育部的规定要至少达到20%,但从教学实践来分析,最好在学分占比为25%,比较适宜。

3.2 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并重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侧重应用,但应用的前提,需要扎实的理论储备,所以重应用,但也要平衡专业知识的储备。既然这样应用型本科院校理论知识结构传授应体现专业知识与应用操作的结合,理论知识要围绕实践操作而展开。

3.3 课内、校内、校外实践布局合理化

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内容、校内综合性专业知识训练和校外认知和专业实习的结合体。这样就需要在课内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实习合理搭配,分时分阶段顺序进行。课内实验因课程需要设置、校内实践因实验条件而开,校外实习依学生能力而定,全方位构建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贯穿四年的本科教学过程之中。三者适当比例尚未有科学的量化指标,一般而言可按照2:5:10进行安排。

4 实践教学平台重构原则

4.1 应时应势应校原则

不同的历史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同,不同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人才需要,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积淀、不同的传统、不同的条件,所以重构实践环节教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与时俱进,应时应势应校而变。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联系时代主旋律、外贸企业实际环境、专业发展积淀、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现实仿真的工作岗位条件,模拟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4.2 言传身教同步原则

每一个实践项目需要达到什么目标、需要哪些专业知识、每个流程的关键点、问题点,需要教师以实际项目亲身指导,同时说明各种知识点。所以实践环节设置时,依据校内教师素养重构实践项目,把教师的特长与专业同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社会的需求密切结合起来,最大化教师资源利用率。

4.3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原则

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设置开放性专业项目,利用现代教学理论,采用情境体验法、案例研讨法、创新性研究与学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扩展眼界 发挥其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能力。通过开放性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才能、计划协调、谈判、临场应变等各种能力,同过学生主动实践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掌握知识精髓。

5 实践教学平台重构布局

5.1 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指依据人才培养计划中的理论课程性质而开设的、为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夯实基础而设置的实验,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实验、《国际结算》实验、《电子商务》实验、《计量经济学》实验、《国际商务谈判》实验、《经贸文献阅读》实验、《报关与报检》实验等。课程实验开设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专业课程基本理论,为专业操作技能打下基础。

5.2 校内实践

校内实践项目是指依托专业实验室建设条件、学校教学资源而为学生进入社会前要具备的一些基本技能而开设的各种实践课程,如《公益劳动》项目,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甘于付出的精神;《英语强化训练》项目,培养学生读写译能力;《单证设计》、《进出口模拟》项目,利用专业实验室,培养学生单独国际贸易交易处理能力;《科研训练》、《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项目,利用学校优秀师资,培养学生的独立的写作能力、研究能力。校内实践项目是课程实验的延展,进入社会的职前训练。

5.3 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项目是指让学生进入社会去了解专业、了解专业岗位要求、掌握岗位技能的社会实习课程,如《认识实习》项目的实施是让学生获得专业感性认识、了解专业岗位、明确未来就业方向;《专业实习》项目,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独立开展项目调研,促使学生掌握与人交往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合作能力;《毕业实习》项目是通过让学生在外贸岗位实习,掌握基本的单证处理流程及各种专业应用能力。

6 实践教学平台实践

通过6年来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并依据教学实践经验,对于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实习项目实施,初步实践方案如表1。

以上实践安排,因校因势而动,一切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为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企业培养环节建设与实践

【摘要】 本文以汽车行业为背景,在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标准作业程序SOP的制定等方面探讨了企业培养环节建设思路,最后就培养方案的实施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企业培养环节 建设 实践

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连续几年被相关机构列入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但笔者调查发现,外贸人才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结构上:一方面,由于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总量上供大于求;另一方面,随着外贸竞争的加剧,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外贸业务员又比较缺乏。为摆脱外贸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需要在应用型专业外贸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然而应用能力的培养又必须在外贸企业的实战中进行。因此,探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企业培养环节的建设与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许多高校都将国贸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列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模块。但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相对固定的有一定容纳能力的校外培养基地缺乏

目前很多高校都积极探索校外培养基地的建设,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第一,高校和企业缺乏利益共同点。实习基地的最大受益人是高校,而企业在短期内得不到明显的经济收益,因此就出现高校一头热,企业积极性不高的局面。第二,高校和企业缺乏联动机制。当前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主要依赖老师和企业负责人的私人关系,缺乏有效的定期沟通机制,一旦双方联络人发生变化,相应的实习基地就名存实亡。第三,缺乏校外实习生安全保障机制。校外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因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当出现安全事故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高校和企业往往相互推诿责任,很多企业由于顾虑学生安全不愿意接纳实习生。

2、培养特色不鲜明,专业技能提升不明显

由于培养基地的缺乏,实习岗位便成了稀缺资源,实习生能找到实习岗位就实属不易,至于实习岗位能否锻炼相关技能、有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就容不得考虑了,最终实习岗位五花八门,使得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大打折扣。

3、实习过程监控不到位

第一,校内指导老师碍于情面无法向实习单位提相关要求,加上五花八门的实习岗位也为实习监控带来困难;第二,企业指导老师因为学生的临时实习性质,不愿意给学生提过多的要求,给予过多的指导。种种原因使得校外实习出现监控盲区,实习效果不尽人意。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企业培养环节建设思路

为保障外贸实操技能的有效提升,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培养机制。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培养特色,从培养目标定位、资料准备、培养内容及方式、SOP的制定与成果推广等方面开展工作。

1、培养目标定位

各高校可围绕自身特色,结合学校的区位优势,选择各自熟悉的专业领域,进行培养定位。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要顺应学校按“汽车产业链”构建学科专业的整体规划要求,紧跟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步伐,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汽车及零部件贸易实操技能。进行该目标定位的依据如下:第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熟悉汽车产品的优势,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作为贸易产品,最终实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外贸操作实务的融会贯通;第二,可借助学校所在地十堰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际商用车之都”的东风,充分挖掘十堰市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实习资源。

2、资料准备

(1)建立十堰市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信息沟通平台。联合十堰市商务局、工商联以及十堰市下属市、区商务局和工商联,开展十堰市汽车零部件出口现状调查,建立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信息沟通平台。该平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十堰市主要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贸易地理分布等;第二,学生通过第三方贸易平台开展的针对汽车及零部件的国际市场调研报告、搜集的客户信息等。通过信息共享,实现高校与企业的联动,强化企业的合作意愿。(2)联合制定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贸易的国际贸易实务企业培养方案。以现有的《国际汽车贸易》、《汽车金融》、《外贸实习平台操作》等课程为基础,联合制定针对汽车零部件贸易的企业培养方案,着力打造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汽车贸易特色。(3)编写《汽车零部件贸易实操》企业实习指导教材。该教材主要包括:汽车零部件基础知识、与汽车零部件相关的基础外语、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贸易流程、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贸易实例、主要汽车零部件第三方贸易平台介绍、汽车零部件进出口相关政策等内容。(4)制定企业培养环节考核制度及实习监控办法。考虑到考核和监控的难度,一方面,可利用信息沟通平台、电话、QQ、电子邮件等进行远程监控;另一方面,可不定期进行企业走访调查,实现动态监控。

3、培养内容和方式

培养内容主要围绕《汽车零部件贸易实操》的相关要求展开,详细流程要依照企业的实际业务内容开展。培养方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校内模拟训练。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培养角色,对于共性的贸易术语、贸易流程、外贸函电等内容可通过校内《外贸实习平台操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等进行。第二,企业集中实战训练。将受过基础训练的学生选派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外贸实战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完整的汽车零部件进出口业务。第三,分散外地实习。部分有条件的同学可通过与往届毕业生取得联系,到外贸业务比较发达的深圳、宁波等地开展分散实习,以有效缓解合作企业的接纳压力。

4、SOP的制定与成果推广

课程组在连续三届共计200余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学中进行了企业培养实践,总结出了在目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基于行业背景的企业培养环节操作程序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其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本SOP在培养环节方面具有系统性、渐进性的特点,在培养模式上将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相结合,在培养内容上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且以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主。各教学单位可参照本SOP将企业培养内容贯彻到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企业培养环节实施对策

1、建立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

实习企业是企业培养环节的核心,稳定的合作关系是确保企业培养环节顺利实施的保障。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定期召开高校与企业联席会议,及时了解企业的动态及其相关需求;第二,聘请符合要求的企业指导老师为兼职教授,邀请他们定期到学校为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讲座;第三,与合作企业进行科研合作,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工程

企业培养环节的建设与实施是一个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联动的过程,校内理论课程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各种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咨询校内的老师,因此校内老师必须是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然而,就目前而言,很多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很高,但实践能力显得不足,为保障企业培养的效果,一方面,必须让校内老师从思想上重视企业培养环节建设,另一方面,各高校也需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继续实施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

3、严肃实习纪律,规范实习过程

往届实习生的实习表现,直接影响着企业对下一届实习生的接纳意愿,为规范学生实习过程,高校需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实习意愿。虽然校方确定了汽车及零部件贸易实操技能的培养目标,但并不是每一个同学都对这项工作感兴趣,如有部分同学选择考研、考公务员或者去其他类型的外贸企业就业等,所以,在选派实习生前,要充分征求大家的意愿,让真正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到其中来,从而在保证共性的基础上兼顾个性。第二,制定严格的企业培养环节考核办法。学生一旦选择到企业实习,就必须善始善终,认真完成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可通过制定内容涵盖整个外贸流程的标准化考核办法,量化考核,做到奖罚分明。

4、与企业开展就业合作

为提高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可积极与实习单位及其他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企业开展就业合作,让企业培养有的放矢,让学生实习学有所用。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愿意参与企业培养的学生的数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方面实习岗位的有效利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实践教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技能操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也是学生进入岗位前一次重要的练兵训练。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强化专业实验、课程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第二课堂实践建设,拓宽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实施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建设基础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建设背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信贷与结算、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德州学院创建山东省特色名校为契机,大力推进专业特色建设,积极服务德州经济,为区域经济贸易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国际经济与贸易高级专业人才。为此需要制定符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案。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建设现状

目前,德州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形成了“课程实践、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移动商务专业竞赛全国高校国际市场营销大赛、全国商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竞赛、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职业技能比赛、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中连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好成绩。

但是实践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诸如:实验室硬件建设不足,生均实验经费较低,实训平台尚需建设,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制度建设需要加强。社会服务工作尤其是德州市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师等职业的培训工作亟待展开。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建设目标

为此,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要求,成立创业项目管理公司和虚拟食品国际经济与贸易项目管理公司,教学与虚拟国际经济与贸易运营一体化,以此为依托,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拟建成大学生创业和食品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教学案例室,以及多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建设内容

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贸易领域内多家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校内创业实践教学和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两部分。

1.实践教学模块

立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既注重理论研究又注重实践操作的专业特点,构建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模块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

其中,基础实践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暑期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企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内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模块是由专业课内实验及课程设计组成,包括食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验、微观经济学实验、宏观经济学实验、金融学实验、国际金融实验、财政学实验、计量经济学实验、统计学实验、国际商法实验、国际结算实验、经贸英文函电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课和专业课的课内实验,旨在使学生具备基础性的国际商务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实践模块包括大学生创业综合实验、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及毕业实习,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模块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综合专业技能,并在专业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创业技能与专业技能的结合与提升。

三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并表现为阶梯式逐级递进的结构层次关系,基础实践为专业实践、综合实践模块奠定基础。在具体课程内容设置时,注重不同课程内容的递进与衔接关系,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基础实践模块的课程在1至3学期逐渐开展,专业实践模块的课程集中在2至6学期开展,综合实践模块的课程在6至8学期全面开设。

2.实验教学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独立设课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室开放计划、开放的实验项目,实验室开放及实验项目等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和利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健全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各基础性实验、专业性实践和创新训练三个模块。

强化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将各模块中的相关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相关联,并使实验教学形成一个逐渐深化、环环相扣的完善体系,保证各学期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验教学环节包含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独立设课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大学生创业综合实验;其中,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比例不少于70%。独立设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设包括实验(课程)名称及内容、管理规定、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实验教材(讲义)等。

调整实验教学计划,更新与优化现有课程实验内容。改变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现状,制定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增加实验学时(含课外学时),增加跨学科、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占80%以上,探索将课程群内课程实验整合为更加系统的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和保障,结合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在现有实验教学资料基础上编写具有特色的与实验教学配套的系列教材。

系实践委员会制定岗位责任制,加强设备论证、采购的管理;结合科技进步、社会需求变化,修订实验实训任务,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善实验室管理、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保障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系每年将派出专职教师或管理技术人员,围绕企业生产实训和教学方向进行专业培训;与理事会成员单位一起建立以食品国际贸易应用能力和创业教育为主体的实验实训资源共享基地。

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安排开展企业培养阶段工作,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与企业人力资源部及导师共同协商确定在每个企业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校内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外贸负责人参与课程教学,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并组织考试或考核,学生可根据兴趣选修部分或全部课程。

3.第二课堂实践教育

第二课堂实践教育主要包括: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

首先,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提供基地。在满足多层次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各实验室保证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2小时,除了负责正常课内的基本实验内容之外,还对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课外实验选题,同时为学生自带课题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以大学生科研训练形式,为学生科研立项,引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同时以开放实验与科研项目结合的形式向老师开放,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其次,与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建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识实习、社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的实践基地;结合毕业生就业,在每年举行的毕业生招聘会上与部分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建立实习基地,为专业教学及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

此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鼓励学生关注并积极参加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指导下,结合相关执业资格所需具备的知识要点,系统优化创业基础、食品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保障毕业生的相关执业资格考试通过人数达到一个较高的比例。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实验条件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规范的能力训练。按照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兼顾,单项与综合并重,虚拟与真实结合,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原则,在原有校内实验条件的基础上,拟投入50万元,完善虚拟现实实验室的建设,与学院其它实验室一起形成服务教学的、完善的数字化设计与规划实践中心。

2.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改扩建现有的国际贸易实验室,新建1-2个食品国际经济与贸易仿真模拟实训室、1个ERP实训中心、1大学生创业实验室。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综合运用各种内外部条件继续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力争将其数量增加到23-25个。校外实训基地将重点开展“校企融合”、“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

四、国际经贸与贸易专业实践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专业实践建设顾问委员会和专业实践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小组领导下的专业负责人负责制。依托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专业负责人全面负责专业建设,根据制定的专业实践人才培养计划组织专业全体教师分工实施,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实践骨干教师进行工作汇报,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定期听取他们对专业实践建设的建议等。

2.制度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制度保障体系。一方面,本专业将建立竞争机制,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统筹规划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营造健康、和谐、愉悦又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力度,积极推行实践教学科研奖励激励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走进社会和企业实践,为教师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

3.管理保障

建立一系列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建立实践项目的整体绩效考核和分级绩效考核两级考评体系,对专业实践建设成绩显著、效益突出的实践项目参与人员,予以奖励。制订并认真实施实践项目建设绩效考评制度,定期对项目进行考评,以确保项目如期保质完成。

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实验室,将其扩展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研究中心,使它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改革后教学模式的主要平台,一些课程或主要教学内容应争取在这个平台上完成主要的教学环节。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习安排方面的压力,并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验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4.经费保障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建设的运行经费以专项的形式予以拨付,经费投入足额到位,专款专用,确保专业实践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专业实践建设提出的年度建设任务和目标落实情况,将学校投入以及专业实践自筹的经费明确到各个教学团队。投入原则是:必须与专业实践建设方向保持一致。各团队还必须明确所支持的实践项目和预期标志性成果。经费列支由专业实践建设负责人提出详细的预算计划,经审查报请专业理事会批准立项。加强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中英语词汇分析与应用

摘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强调学生通过对国际经济理论、贸易实务学科知识的学习,其双语教学需要达到既学习专业知识又学习外语知识的双重目的。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以结构型沉浸双语教学模式为指导,从国际贸易术语的缩略性、对称性和重叠性等词汇特征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 双语教学 词汇分析 结构型沉浸

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下,社会不仅需要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应用型人才,更需求的是既懂得专业知识又能熟练应用外语进行交流的复合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涉及多门操作实务性特别强的专业课程,因而实施双语教学尤为重要,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特性决定的。本文从结构型沉浸双语模式出发,探讨了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如何运用词汇分析来讲授专业术语,以增强双语教学效果,提升经贸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目标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双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求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与英语技能的应用。通过专业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深对国际贸易业务的理解;学会运用外语技能,增强学生外贸业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体系是由国贸专业知识与国贸专业英语能力组成的,而专业知识的基本结构是由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主干课程组成,此类课程所涉及到的实务知识大都来源于国外在这方面的最新的实践成果,尤以美国、西欧等国家的实践操作流程为标准的居多。尽快地原汁原味地吸收关于这些课程的前沿理论与实务知识并同步地传授给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让他们透彻地、深刻地理解与把握是专业课教师的授课宗旨,学生的实际能力主要是通过国贸单证、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和翻译等体现出来。

二、结构型沉浸双语教学模式概述

2001年10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双语教学。双语教学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造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责任。国外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有:加拿大沉浸式、新加坡学科式、美国过渡型、双向沉浸式、结构型沉浸式等。其中结构型沉浸式以学科双语教学为基础,利用第二语言教授学校开设的某几门学科,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结构型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是目前我国高校组织实施双语教学的理性选择,主要从词汇和语法角度进行,教师需提前讲授相关词汇及语法,在教学过程应严格控制母语的使用比例。结构型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学科内容涉及的词汇和语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涉及很多与国际贸易流程和环节相对应的独特词汇,包括国际贸易中的缩略词、对称词、叠用词等。使用这种双语教学模式有其特殊的教学技巧和程序,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控制母语的使用,如何讲授新词汇等,教师应该根据其课程特点,仔细分析这些词汇,找出其特点,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讲解。

三、双语教学中的词汇特征及应用

贸易术语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些术语从词汇特征上看主要表现为缩略性、对称性和重叠性。

1.缩略性词汇及其应用。缩略性词汇是在国际贸易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和演变而成的,主要指由主干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所构成,或者把单词缩略而成的词汇。缩略性词汇主要是为了“简约明了、省时高效”,国际贸易各环节的内容随着技术的更新而不断简化,缩略性词汇是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简化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流程。缩略性词汇用在表示常见和重要的组织、规则、惯例、标准以及一些度量衡和专业术语上。例如“NAFTA”(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缩写,“t”是指“ton”代表“吨”,“TBT”(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表示“技术性贸易壁垒”,“C/O”(Certificate of Origin)是“产地证明书”,AIQ(Automatic Import Quotas System)是“自动进口配额制”等。GA(General Average)是“共同海损”,是国际海洋货物运输保险中的平安险,教师有必要在授课时解释清楚“average”一词来源于法文avarie,意思为“损失”,即loss,那么遇到其它类似的如FPA(Free from Particular Average)时也就会好理解一些。许多缩略性词汇含义复杂不容易理解,若仅用中文解释其含义,学生在学习中就只能机械背诵,如果教师能从语言内涵角度结合专业知识阐述这些缩略性词汇的含义,并考虑到中英文化的差异,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能够融会贯通,就能提高双语教学的效率。

2.对称性词汇及其应用。因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其交易主体具有对称性,对称性词汇在国际贸易中主要通过词缀、微小变形、相对词等形式表现出来。如进口商importer和出口商exporter;转让人transferor受让人transferee;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是贸易顺差,而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是贸易逆差;可撤销信用证revocable L/C,不可撤销信用证irrevocable L/C等。在只适用于海运的术语中,使用了port of shipment“装运港”和port of destination“目的港”两种表述。此外,如inter-industry trade表示的是产业间贸易,这是传统贸易理论所解释的贸易起因与模式;而intra-industry trade与inter-industry trade 仅有前缀中两个字母的差异,但表示意义完全不同,它表示的是产业内贸易,这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出现并大范围扩展开来的贸易形式。在双语授课过程中,向学生揭示对称性词汇的特征,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国际贸易的特点,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记忆词汇的方法,能够加强学生对国际贸易术语的理解,改善双语教学的效果。

3.重叠性词汇及其应用。相辅相成、相互限定的重叠性词汇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应用广泛,用and或or连接的在含义上只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表现在名词重叠、动词重叠、形容词重叠、连词重叠和介词重叠几种类型。如“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ontract”句中“terms”在合同中一般指与货款或费用等方面有关的条件,而“conditions”则指在单据、装运等方面的要求,两个词进行叠用可以更准确的表示合同中的所有条件。再如在Incoterms 中,A9 和 B9 条款分别使用“查对、包装和标记”(Checking packing marking)和“货物检验”(Inspection of goods)作为条款标题。尽管checking和inspection是同义词,但是这样来区别使用比较合适表达其行为主体的不同:在涉及卖方按A4交货的义务时使用“查对”(checking),而“检验”(inspection)则用于买方或货物出口或进口国当局希望在货物装运前或交货时保证货物符合官方规定或合同时才要求进行“检验”(inspection)。重叠性词汇表明国际贸易合同中的英语追求词义正确,以形成用词的严谨性与准确性,维护合同各方利益,减少或杜绝了可能出现的国际贸易争议与纠纷。学生对重叠性词汇理解上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义上的细微差别去理解此类叠用性词汇。

综上所述,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结构型沉浸双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授课中应用英语词汇分析来讲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中频繁出现的缩略性、对称性和重叠性词汇,把英语语言特征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相结合,能够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一些初学者运用自己的知识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可以增强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兴趣,加强了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从而达到学生既能学习专业知识又能学习外语知识的双重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摘 要:文章以海峡两岸7所高校为样本,采用案例研究和多元统计的方法,从培养目标、学位及学分要求、必修课程设置等方面深入探究了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培养方案。研究发现,海峡两岸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对英语的要求、必修学分的要求和必修课程开设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大陆高校进一步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近2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国内高校纷纷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贸易大环境的变化,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部分学者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展开了研究。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探究中国与英国、美国大学课程体系的差异,从而提出中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1][2][3];从社会需求出发,探究中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设置[4][5];针对民办高校和高职类学校学生就业特性,探究这些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设置[6][7]。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推演的方法,重点探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课程设置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现有研究尚缺乏对培养目标和学分要求的研究。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既融合了美国教育、日本教育等特征,又与大陆文化同宗同源。本项目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海峡两岸7所高校为样本,采用案例研究和多元统计的方法,从培养目标、学位及学分要求、必修课程设置等方面,全面研究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的差异,探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培养方案模式。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根据样本的代表性,本文选择了大陆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3所“985”高校、1所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学科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及台湾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2所公立高校、1所私立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具体如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和东吴大学。

二、人才培养目标比较

从海峡两岸样本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见表1),北京大学着重培养综合型涉外经济与贸易方面的人才;复旦大学着重培养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浙江大学着重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培养目标虽未明确说明,但从其对培养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来看,比较注重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高级专门人才;台湾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国际企业经理人才;政治大学的培养目标为高级国贸决策、经营管理人才及研究人才;东吴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国际贸易与国际企业之专业人才。

从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看,大陆4所高校的培养目标虽有所差别,但总体上的培养目标为综合性的高级国贸人才,而台湾的3所高校总体上旨在培养国际贸易与国际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

三、学分要求比较

从海峡两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总学分要求来看(见表2),大陆4所高校的总学分要求为140~169学分。其中,总学分要求最低的是北京大学,最高的是浙江大学。台湾3所高校的总学分要求为136~140学分,各校间相差不大。其中,总学分要求最低的是政治大学,最高的是台湾大学。相比较而言,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明显高于台湾高校: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最低值与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最高值相等,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均值高13学分。

从通识学分来看,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通识学分要求均值为46学分,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通识学分要求均值为31学分,大陆高校比台湾高校高出15学分。其中,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英语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高出9学分,贡献度高达46.67%。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通识学分要求竟高达72学分,其中,英语学分就达36学分,远高于其他高校。其他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英语学分要求分别为:北京大学8学分、复旦大学8学分、浙江大学12学分、台湾大学6学分、政治大学6学分、东吴大学15学分。

从必修学分来看,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学分要求均值为57学分,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学分要求均值为70学分,大陆高校比台湾高校低13学分。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选修学分要求均值为43学分,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选修学分要求均值为37学分,大陆高校比台湾高校高6学分。对于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学分,台湾高校和大陆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未做要求;北京大学也未对实践教学学分做要求,只规定了毕业论文学分(3学分);复旦大学的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学分要求分别为2学分、4学分;浙江大学的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学分要求分别为6学分、8学分,是要求最高的学校。

四、必修课程设置比较

各样本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设置差异较大,共同必修课仅有高等数学(或微积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和统计学(见表3)。

按所开设的必修课程设置,样本高校可分为三类:以宏观类国际贸易必修课程为主的高校,如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宏观类和微观类国际贸易必修课程并重的高校,如浙江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以微观类国际贸易必修课程为主的高校,如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和东吴大学。

从样本高校的特有必修课来看(见表4),复旦大学开设的博弈论、浙江大学开设的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服务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台湾大学开设的管理资讯系统导论,是各高校根据国际贸易环境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而开设的。其余各高校的特有必修课则是依据本校专长开设的,典型为政治大学开设的民法概要和社会责任伦理。

五、结论与建议

从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比较可以看出:第一,总体来说,大陆4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综合性高级国贸人才,而台湾3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国际贸易与国际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第二,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总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高13学分,通识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高15学分,必修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低13学分,选修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高6学分;第三,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必修课程以宏观类国际贸易为主,浙江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类和微观类国际贸易必修课程并重,但是,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则以微观类国际贸易课程为主;第四,台湾的3所高校均将财务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而大陆的4所高校均未将这两门课程作为必修课。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改进提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从毕业生的竞争力来源来看,短期竞争力来源于职业技能,中期竞争力来源于管理能力,长期竞争力来源于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要兼顾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大学课程的学习之中,而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调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得到解决。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侧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管理能力的培养。今后,大陆高校可以调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第二,降低英语课程的学分要求,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学分均值比台湾高校高出的15学分中,英语学分的贡献度高达46.67%。因此,大陆高校可以相应地降低英语课程的学分要求,并通过改变专业必修课的教学方法将英语课程渗透于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之中。这样既有利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国际上的相关专业知识。第三,提高必修课学分要求,增加微观类国际贸易课程。大陆高校必修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低13学分,大陆高校可加大必修类学分设置,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系统化。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对外贸易活动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人才除了具备对国际贸易问题宏观把握的能力外,更要具备管理国际化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增加微观类国际贸易课程。第四,增设国际财务管理必修课。随着世界资本市场日益一体化,国际化企业及时而正确的决策更加离不开对国际财务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国际化企业的经营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掌握国际财务管理理论,建议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国际财务管理必修课。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文章根据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关键词: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课程体系优化设置 研究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J1215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宗旨与目标,是教育的核心环节。尤其是独立院校,既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又侧重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注重学生“基础、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目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未能充分体现出当代国际经贸发展的新趋势,和对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利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当对独立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和完善,本文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的几点意见。

一、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应用性

独立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系统性和应用性,一方面表现为专业课设置较为宏观和笼统。学生在校期间对贸易与经济领域的课程都有所涉及,例如经济学、市场营销、统计学、财政学、经济法、金融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电子商务等课程,但这些课程都是入门的基础知识,学生读完四年却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在专业能力和素养方面难以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另一方面,专业课设置对现实热点问题以及政策分析的关注程度不够。独立学院的国贸专业多为原理性课程,授课时往往对理论、模型做详细的阐述,却不注重现实热点问题、政策变化与理论之间的关联,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空泛、笼统,使学生缺乏对当前经济运行、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能力,收窄了知识视角,不利于将来从事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国际经贸往来活动。

2.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国际贸易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经贸知识,还要熟悉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因为商务环境、投资环境不同,也就意味着企业进入市场的策略不同,如果不熟悉目标市场的商务环境,就难以有效开展国际商务活动。而独立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缺乏内容广度,往往注重经济与贸易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传授,而忽略培养学生对外部环境的把握。

独立院校虽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实践,但同样应该打牢基础,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还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入研究,例如区域研究、商品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适应各地区贸易行业的需要,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需求结合中寻找自己的落脚点。而独立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缺乏深入研究课程,都还停留在表面阶段,尚未深入下去,不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所处区域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3.课程配置比例不合理

(1)必修课与选修课配置比例不合理

目前独立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仍占主要地位,一般达到70%~80%,远远高于国外50%的水平。必修课学分过多而选修课的学分过少,导致学生被迫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专业必修课上,很少有精力去学习适合自己特点并有益于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结果造成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窄,适应能力差,就业困难和发展无后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选修课在内容设置上大部分局限在专业课范围内,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很少,例如文化交流、语言、社会学、心理学、数学建模等跨专业、多学科的大融合,而这些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旦忽视,将显著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能力。

(2)理论课与实践课配置比例不合理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偏向于理论教学,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实践课程安排较少,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存在课程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问题。而且,现有的实践课程由于设置不尽合理,教师实践经验不丰富,缺乏系统的测评和质量监督体系等原因,导致实践课程流于形式,造成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社会适应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离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和企业的要求还有差距,毕业后尚不能很好地适应外贸行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1.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系统性

一是实现专业课的细化。例如国际贸易课程可以细分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可根据商品的种类、贸易方式具体细分为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纺织品贸易、农产品贸易以及加工贸易等。这些细分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时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专业能力,从而达到企业不同岗位的用人要求。

二是引进前沿性课程。开设关于当前国际经贸领域出现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跟踪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动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

三是增设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课程。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考试有报检员、报关员、货代员、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等,通过增设这类职业技能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满足学生求职和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拓宽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综合性

优化课程体系的广度和深度。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区域研究”等专题讲座,介绍世界不同地区和主要国家的商务环境、投资环境和文化,使学生注重对某一地域或国家的学习和研究,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国门,通过学校国际交流的方式,增强对国外商务环境、区域经济以及文化的深入研究。

3.加大选修课比重,增强课程体系多样性

独立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大学素质教育的培养。一方面提高选修课的比例接近国际水平,同时在选修课的内容设置上,除了增设国际物流、报关、电子商务等不同方向的专业选修课,还应做到文、理、工等多专业、多学科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使其知识体系更加完备。通过扩大选修课规模,学生可根据社会就业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有利于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4.注重实践课程设置,加强课程体系实用性

通过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比例,加强实践环节,如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商务谈判、外贸函电等实务性课程的教学中开设课程设计,采用实物情景模拟教学,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国际贸易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增强学生对国际贸易工作的兴趣,从角色要求出发,注重商务礼仪、谈判技巧以及操作流程规范,加强涉外业务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利用SIMTRADE等贸易软件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通过该平台进行进出口业务的具体操作,掌握进出口的成本、利润核算以及询盘、发盘等磋商过程中商务函电的写作;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校外实践环节,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鼓励学生通过进入企业实习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加强实践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利于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吴亚芳(1982.12.07-), 女,湖北人,讲师,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企业经济与跨国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从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出发,深入探讨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优化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重视实践教学和提升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等方法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发酵,中国外贸出口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外贸出口规模增速持续下降。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面临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和困难,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地位,客观要求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特殊竞争力,强化特色,应用型人才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以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切入点,针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些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建议。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所谓地方性本科院校,是指其培养目标定位让其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某一领域内将其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具体运用到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去,完成理论指导实践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加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地方性本科院校与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的重点高校有所不同,对学生的理论性、学术性、研究性方面的要求相对比较低,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即可;地方性本科院校也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除了掌握实践技术能力或岗位操作技巧外,对理论方面的要求略高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动手能力要强于重点高校,理论基础掌握程度要高于职业技术学院。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需要,面向地方外贸企业、政府部门需求,为地方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定位明确,特色明显。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2]。而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能力要求是岗位综合能力,包括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为此,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既要包含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包括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一个优秀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与国内外各部门的较强交流沟通能力[3]。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现行国际贸易教学计划中的一些课程内容对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介绍比较多,而对新问题的理论分析则相对比较少。比如,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民众及政府的环保意识非常强,国际贸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国内外国际贸易专家学者已经深入分析了环境问题与国际贸易,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难以见到。另外,非关税措施问题。一般而言,教材都会罗列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但是却没有正确地按照国际经济规范来阐明它们的功能及其局限性,如在海关估价、 政府歧视性采购、 技术壁垒中的动植物检验检疫等方面,WTO 都已经出台了专门的协议, 而这些最新的国际规则所体现的精神在教材中没有体现。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

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模式,创新性严重不足,分析其原因有培养计划要求的学分总数限制、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限制以及师资条件不足等因素,这些因素限制了培养模式的创新性。 这种培养模式造成的后果包括教学目标与人才供需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教学与应用脱节、知识与技能脱节等等。国际贸易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快速胜任岗位工作,企业必须花大量时间进行岗前培训,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率[4]。

(三)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课时和学分分配上,一般为理论课时和学分偏高,实践课时和学分偏少;另外一些高校即使在教学计划中对实践课时和学分较为充足,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校内实训条件不足或校外实训基地配合度不高等原因,往往容易发生减少实践课时,增加理论课时的情况。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原因有三个:(1)校内实验设施投入少,条件简陋,人均实验设施投入严重不足;(2)实训项目系统性差,缺乏专业的实践指导人才,实验实训效果不佳,另外,教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3)校外实践基地小或者应用不足,很多实践基地流于形式或应付检查,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三、提升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优化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

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般原则是“夯实理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实用技能、突出自学能力”,这种复合型人才既有利于学生毕业离校后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又保证学生就业后继续教育与自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结构[5]。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体现在教学计划为:理论基础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统计等经济学科基础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外语等实务教学;拓宽专业口径课程设置强化管理、经济学科交叉,增设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注重实用技能课程包括商务谈判、单证制作等课程,提高学生工作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自学能力课程包括创业课程、学科竞赛等,突出训练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继续自我学习和提高。

(二)优化教学内容,重视新理论

在国际贸易专业教材的编写方面,除了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如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进行完整论述之外,必须结合国际贸易最新变化,引进最新的国际贸易研究成果,比如环境问题对国际贸易影响理论、全球化对国际贸易问题影响理论、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影响理论、地区争端冲突对国际贸易影响理论等等,另外还有一些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及其影响研究内容等。这些国际贸易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对提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根据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必须改变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灌输式和实践讲解式的僵化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互动模式,提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效果,强调教与学的开放性、互动性与实践性,强化学生应用型能力培养。首先,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强调师生双向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积极寻找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点,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衔接,将学生考证如报关员、报检员资格证书考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6]。在教学手段方面,改变以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僵化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电子教案、CAI 课件和“双语”教学等先进手段,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非常重要环节。首先,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努力加大对国际贸易实训的软硬件投入,购买全套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打造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另外,在教学计划中,不断增加模拟实验教学的比例,尽快让学生熟悉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流程、实务内容和操作技巧。其次,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千方百计地加强与外贸企业的联系,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最终使学校和企业都能从中获益。最后,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采用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校内实践主要以模拟操作为主,校外实践以实际锻炼为主,两者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

(五)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优化教学队伍

专任教师的专业实践经历和能力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特别是实践教师。首先,学校应该推出各种鼓励政策措施,让教师采用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到外贸公司、外贸企业、海关、商检局等单位去进行较为长期的锻炼,全方位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其次,定期选派教师到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短期轮岗实习,理论结合实际,接轨社会,及时更新理论与实践知识;第三,加强外部柔性引进师资,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企业外贸人才或政府官员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定期为学生开设短期讲座。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探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伴随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培养更多综合型与应用型人才是目前诸多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要想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应用需求,就必须在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时,强化对贸易经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从而促进国贸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就国际经济和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并提出了加快该人才培养的方法,为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和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随着综合素质教育不断的进步,许多高校重新确定了学校的办学形式,形成了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教育理念与模式,强化了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培养质量。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包含人才培养方向、确定培养规格以及实际的培养方式,国内许多高等院校都设立了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这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优势。要想强化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先了解此类人才应具有的各种本领,在这个基础之上准确定位与专业相关的教育,且运用积极的方式方法来实施教育的改革。

二、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满足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的需求

近几年来,就业难成为了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就业难还是促进学校生存、进步的关键。因此,在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从而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国贸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国际经济和贸易行业的发展状况早已不是一开始的低水平状态了,要求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必须不断加强。该人才不但要把握准确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实物操纵能力与经验,而且还要有国家所颁布的相关资格证书和就业资格证书,必须掌握国内外各种贸易法规、操作惯例。在设计课程、设置专业、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为导向,要与社会、经济所发展的程度、方向保持一致,依偎国际贸易的发展走向,这样才能促进对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

2.体现出了经济发展的各种需求

从2012年统计局所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全年的进出口总数是38.6676亿美元,以去年相比增加了6.2%。在不断扩大国内与国外的外贸行业岗位规模同时,其结构、贸易方法、形式也产生了变化。以社会行业的需求立场出发,因为我国涉及到的国际外贸经济有国际合作、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因此,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可以在国际经济的合作、外资的转移与引进、进出口贸易等不同的行业中就业,且还要可以顺应这些行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正好投合了第三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的一体化及各行业间的变化需求。

三、培养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策略

1.加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调整体制

高校在设置国贸专业的教学计划时,必须紧扣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要求与目标,确定出人才的培养规格,管理好人才的素质培养与知识能力间的关系。设置教学的计划要以构建专业知识布局为基本,培养能力为主要原则,提升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把宏观与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基础课程设为必修的课程,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其二,要通过开设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必修课与国际保险和运输、国际结算、技术贸易等选修课程,来提升学生对外贸业务工作的担当能力。其三,还要培养学生的外贸英语运用本领,采用不断阅读商务英语、外贸英语的方式,增强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外贸经济工作的本领。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与国际商法、经济法等相关的课程,来强化学生识别、预防外贸风险的能力。

2.增强教育中软件和硬件的投入

增强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相互联系,最关键的前提是在教育过程中增加各种软件和硬件的使用,使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可以具体实施。在国贸管理人才的实训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对软件投入的仰仗程度更高,如,在学生学习了管理学的原理后,还要让学生参加相应的国际贸易管理岗位的实际锻炼,学校可以依据管理岗位的区别来拟定对应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且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对其进行探讨。此外,在培养国贸商务经办的人才实训过程中,还应注重软件的投入,如,构建相应的实训室,为提高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力创造有利条件。现在许多学校都比较注重实习基地、创业园的设立,增强学生的专业实习是提高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关键,学校必须注重对创业园、实习基地的设立,且还要配备较强的师资力量,选取素质高的老师来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给学生的具体实践提供有利支持。

3.开设双语教学来加强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在国贸交易活动中流利交流可以促进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让学生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必须在教学中开设双语教学,强化学生应用外用的本领。在实行双语教学时,要以专业的课程为主,专业术语的实行必须规范,运用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以后在商务活动中的各种流程。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是进行双语教学,具体就是配置相关的教学课件、运用中文教材与英语教材联合教学等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4.对学生的实习安排要科学合理

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是检查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具体的应用能力,还是学生转换角色的必要过程。在进行实习时,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实习方案,给学生分配适合的岗位。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最常用的方式是认知实习,是经过把学生安排到实习海关、基地、商检、企业、保税区等实习的一种方法,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参照各种情况,给学生举荐实习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提高专业能力的辽阔空间。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还必须增强对学生综合能力锻炼的指引,强化实习企业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力度,使学生在实习中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记忆。

5.采用“双证书”的制度来加强学生就业的本领

“双证书”制度是学生毕业的时候,不但要获取学历资格证书,而且要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至少一种。该制度可以培养出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使应用型人才可以不断熟悉国际经济和贸易的管理及运行状态,有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促进对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人才,可以引荐学生去考取报验员、外贸单证员、报关员方面的证书,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增加和考证有关的知识讲解,让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有良好的就业能力,从而存进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脚步持续加速,国际经济和贸易已成了国内发展经济的首要内容,要强化对外贸易,就必须提高相关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许多高校在不断加大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力度,给对外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专业化的应用人才。强化该人才的培养过程,必须从分析人才该具有的各种能力入手,经过理论课程的具体训练、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体系,来提升应用型人才自身的素养与能力,促进国际经济和贸易的良好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新建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招生,如何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办学层次,如何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何更加有效的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成为国际商学院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任务。本文重点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建设问题,通过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着重探讨如何形成自身专业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关键词:人才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建设;新建本科院校

一、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我院特色

1.创立了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证融合”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面向山东省广大涉外企业,为企业培养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业务员和外贸跟单员。为培养出符合外贸企业对应岗位所要求的人才,我们聘请来自不同类型外贸企业的总经理、经理、各岗位业务骨干,组成专家委员会,创立了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2.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围绕着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我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以外贸工作任务为主线,对上述三个专业证书考试对应的6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重组,共同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基于工作过程”、采用项目教学的优质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具体做法是力争把《外贸单证实务》建成一门工学结合的省级精品课程,把《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跟单实务》、《报关实务》等3门专业核心课程按工学结合的要求,建成体现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把《国际金融与结算实务》、《外贸业务综合实训》等2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基本教学资料齐全的课程包,为以后进一步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教学体系建设

1.教材建设。已开课的教材拥有率达100%,所选教材基本适用,既能反映该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又能体现出该专业的核心理论要求,还能突出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目前在已开设的课程中基本使用教育部推荐教材或“面向21世纪教材”或自编教材,教材使用率达95%以上,课前到书率100%。所开实验、实习课都有大纲和指导书。争取到2014年完成全部专业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根据我们的培养定位和生源情况,建设具有核心性、科学性、发展性和注重应用性的适合我们学生的自编教材体系。由专业教研室提出教材编写出版计划,由主编牵头设计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由系教材指导委员会进行统一协调,共同完成专业教材建设的预期目标。

2.教学管理的目标、思路与措施。教学管理应围绕培养定位,科学设置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实现培养对象符合职业要求的综合能力提供有效保障。为此,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评价体系”、“现代教法研究评价体系”、“教学过程控制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及奖惩制度”等管理措施,切实保障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并实现预期目标。

三、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建核心竞争力

1.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以本科教育的核心理论课程为基础,以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融合能力为突破点,培养涉外企业所需要的,业务技能上手快、职业发展有后劲、具有国际化思维视野和市场运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定位和我们初步总结的“能力倒推,知技分解,点线衔接,融会合成”的培养方案,滚动完善我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将专业综合能力分解到每门课业的相关知识点中,并由后续课程对前期课程提出知识点支撑的必要性要求,由此构成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构成要件并予以严格考核。

2.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线性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受其兴趣、自控力及教师课堂艺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积极推进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让学生明确专业培养规格的基础上,实现“教师教”要引导并服务于“学生学”的理念转变,同时,在课堂线性教学中积极推进包括“单元角色扮演”等多种互动环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在《国贸实务》、《单证实务》和《报关实务》等技能性强的课程后半段,增加模块教学,着力推进学生实务能力的融合。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实务》和《报关实务》等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在《外贸函电》和《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中推行全英语教学,切实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3.充分利用模拟实训室与情景语言室。国际贸易一期、二期模拟实训室建成后,我们已将《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和《外贸业务综合实训》等实务技能课搬进了实训室,将很多进出口贸易的业务流程及其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了教师在模拟实景面前形象、具体、有针对性地手把手地教,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还将《国际商务英语口语》课搬到了情景语言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高度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维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毕业前将其所集成的综合能力在实战工作岗位上得以全面检验的最重要的校外训练场所,历来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但是,接收高校应届毕业生特别是不具备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的大学毕业生,到单位实施为期不少于半年的顶岗实习,不仅增加了实习单位的工作量,还增加了对实习学生包括安全教育、职业教育、纪律教育及生活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实习单位对接受实习生的态度、可接纳实习生的多少以及可提供业务技能训练岗位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实习学生实习效果的好坏。为此,国际商学院牵线相关涉外企业与国际商学院深度合作以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拟就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截止到目前,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国际商学院每年投入的建设与维护费用大约在5万元左右,建立起了比较稳固和深度合作的教学实习基地近20家,包括中国外运山东分公司(青岛)、中远报关行(青岛)、中国外运山东济南公司、中国外运山东济南公司运隆报关行、山东新华锦集团(进出口)总公司、山东山孚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网通北京分公司、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光威集团、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山东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山东胜邦绿野股份有限公司和枣庄润国商贸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有效地保证了学生毕业实习的基本需求,为学生毕业后到岗上手快奠定了必要的岗位训练基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基于区域优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培育及实践

摘 要:高校如何办出特色,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是各高校面临的共同关注的问题。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探讨河南工业大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着手培育师队资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特色。

关键词:区域优势;专业特色;培育

引言

“十一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中国较早开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发挥特长,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由于各高校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各高校在专业特色的建设过程中重宣传、轻建设,或者只是简单模仿名校,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专业特色,到目前为止,只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办学特色的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认为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对办学特色的解释涵盖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各学校的特色定位,但是作为专业特色来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特有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有一定稳定性,并被社会认可。

有关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国内学者谢朝阳等(2009)、马晶(2008)等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在目前的研究中把专业特色等同于人才培养特色,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相混淆,很少有基于区域经济优势对本校的特色专业进行规划建设,本文拟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结合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着手培育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特色。

一、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专业特色

1.打造食品工业强省的战略机遇。河南省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力求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从普通农产品到优质农产品生产,从初级农产品到深加工增值,从“卖原料”到“卖产品”,河南省农业产业演绎着深刻的嬗变,向农业强省进一步迈进。2012年河南省食品工业经济总量居全省工业行业首位,居全国食品工业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加工大省。河南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是河南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一个标志性变化,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为向经济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河南省在2009年在《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将食品工业列为省战略支撑产业加以支持。规划明确指出,以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为契机,极力推进食品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今后十年依然要把食品工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强省,实现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2.建设郑州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河南作为全国交通枢纽,一直努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物流园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指出,要以圃田为中心,在郑汴路、金水东路(郑汴快速通道)、京珠高速公路两侧区域,并逐步向开封方向展开,规划建设集市域、区域和国际物流于一体,具有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货运、保税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物品展示、信息服务等功能的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成为郑州中心物流枢纽主要的功能载体、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加工地。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河南省必须以发展新型工业化为契机,抓住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机遇,以及河南省开放带动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时必须考虑我省新时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供河南省实现新跨跃、新崛起的“动力源”。 因此,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特色培育的实践

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长期的积淀,专业凸显了河南工业大学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南省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但是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基于以上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我们认为河南省新型工业道路、粮食核心区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物流枢纽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人才的需求,但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河南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

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紧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河南省贸易的区域性贸易特点,加大与相关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力度,广泛征求相关业务部门意见,集思广益,以河南省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导向,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以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具备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国际物流管理、国际市场分析能力、国际贸易运作能力、从事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于河南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专业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用人单位访谈等途径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进行调研,进而对该专业特色培育开展规划等工作,围绕该专业特色培育的需要,我们主要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特色培育,并将教改成果体现在最新版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期待落实到教学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评价,不断完善,直至最后得到社会公认并产生一定影响。

1.师资队伍:企业家进课堂。河南省独特的区域优势造就了一大批国际物流、粮食期货贸易以及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专家和企业家,企业家在多年的创业与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企业家进课堂,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本上无法学到或体会的知识,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实践型”教师缺乏的现状。具体做法是,由专业教师牵头规划,开设专业选修课,邀请企业家通过专题讲座方式给学生讲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本专业不仅已邀请多位外向型企业的知名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进入课堂讲学,而且还与他们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案例教学法引进课堂是许多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如何体现“典型性、时代性、贴近性、借鉴性”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尤其是贴近性往往是一些国内外经典案例所不具备的。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河南省企业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和国际物流等典型案例引进课堂,不仅增加贴近性,而且更具有借鉴性。通过实地调研、高层访谈或当地商业媒体等多种渠道挖掘河南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并按不同课程汇编成分册,现已有“实用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国际物流教学案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案例”等,将案例实实在在地融入理论教学,很好地为理论教学服务。

3.专业课程:地方课程。专业课程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特质课程。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建设和郑州市物流枢纽中心的建设,按照我校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的学科优势,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课题组通过长期的准备与就地取材,已经先后开设《粮食期货贸易》、《国际农产品贸易》、《粮食经济》、《国际物流》、《国际采购》等课程。具体实施过程是,本专业教师(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策划,专业教师与校外专家、企业家共同对中小企业创业及经营活动进行深度挖掘,形成课程教学体系,组织自编讲义,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4.实践教学:仿真实训。利用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实习平台、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国际物流运行平台,通过整合各类软件,形成高度模拟的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实验环境。

5.实践基地:对接+滚动式。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实践教学日益受到各方重视。实践基地更是夯实实践环节的基础。以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托,该专业与相关外向型企业实行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不断创建新的实习基地从而保持其数量的滚动增长,我们称之为“对接+滚动式”实践基地。这样,学校与企业为学生共同构建了稳定的合作基地。通过多年的运作,该专业已与本地20多家有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该种类型的实习基地,从而保证专业实习“有组织、有保障、有内容、有收获”。

结论

高校如何办出特色,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是各高校面临的共同关注的问题。普通院校如何通过培育专业特色,挖掘本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差异化优势”显得尤为重要。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在师队资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特色培育,为地方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外贸行业规模的扩大,其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企业对于综合性应用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培养国贸专业应用人才正是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贸行业就业的要求。然而目前高等院校在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方法单一、实践基地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从完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基地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一、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1.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经济数据据显示,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38 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中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在迅速扩大的同时,岗位结构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社会行业需求的角度出发,中国涉外经济活动可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合作三个领域,所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要能够在进出口贸易,外资引进、转移,国际经济合作等多个领域不同行业就业,而且要能适应这些行业的实际需求。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正是迎合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第三产业和技术持续迅猛发展、产业内部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迅速变化而引起的岗位结构变化的需要。

2.提高国贸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就业也是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目前,国内外经济贸易行业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水平运行状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了全面提升,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物操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就业资格证书,这是最重要的岗位敲门砖,还要懂得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惯例。因此,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

1.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受传统精英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制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都定位为“高级应用型人才”,但是高校往往把“高级”等同于“理论型”,因而大部分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经济学等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论课时所占比例偏大,而一些必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尤其是实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偏小,学生实际需要的各种操作技能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从实验教学看,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各种国际贸易的实验,但是缺乏有实际外贸经验的教师,结果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实验效果不佳。尽管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安排了毕业实习等时间环节,但是很多高校缺乏稳定的实习场所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实习流于形式。结果导致培养的学生操作技能不强、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不强。这与当前的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目标有很大差距。因此,课程实践体系有待完善,综合性实践环节需要加强。

2.教学方法单一。从教学方式看,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但是教学方法仍旧较为传统,仍保持着“填鸭式”、“说教式”的上课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互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国贸学生对于外语水平要求较高,广泛地开展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外语和综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受地域和师资力量限制,双语教学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得并不是很广泛,也缺乏专业的外教进行指导。从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看,理论考试仍然是高等院校主要的评价方式,卷面分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理论水平,但是无法完全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当前社会需求更注重学生是否能在企业独立地开展外贸业务,这些素质是无法通过简单的理论考试体现出来的。

3.实践基地和实践指导教师匮乏。目前,高校国贸专业学生实践主要是通过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两个途径,但实验设施投入少,条件简陋,人均实验设施严重不足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很多学校只有一或两套外贸实训软件支撑校内专业实训,加上软件实训功能不全,实验室资源紧张,使学生的实验课时难以保证。校外实践基地同样存在问题,很多实践基地空有一个名称,并没有真正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致使学生很难把所学知识用到实践当中去。与此同时,随着外贸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精简机构、组织扁平化、业务人员一专多能是当今外贸企业的主要特点,对员工从业经验、综合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校大学生到校外企业的实习实训将更加困难。

另外,中国高校的专业教师大都直接从高教毕业就上讲台,真正具备有外贸实际经历的教师数量较少,本身就缺少实践经历,更难谈得上有足够的实践知识教于学生;加之在以科研为主的高校评价机制背景下,教师们不得不集中精力注重经济理论研究,进行实践培训和操作的时间有限。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1.加快调整国贸专业课程体系。高校在教学计划设置上,应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计划设置时应坚持以构建知识结构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原则,全面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另外,教学计划中要明确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及方法,构建专业认识实习、 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模拟实习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体系。

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一方面要处理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关系,另一方面处理好专业必修与选修的关系。首先,应将微、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学、经济法学等基本课程列为必修课程,使学生牢固掌握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其次,要从专业能力培养入手形成三方面的课程模块:(1)进出口贸易活动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等必修课程和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国际结算、国际单证实务等选修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从事外贸业务活动的综合能力。(2)外贸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外贸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等课程来提高学生应用英语从事涉外经济活动的能力。(3)防范贸易风险能力的培养。可开设经济法、国际商法、WTO 规则等方面的课程,及时与国际接轨,增强外贸风险的辨别和防范能力。

2.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组织实施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活动。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工作是保证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应改变那种以单纯地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学观念,进行创造性的交互教学,老师应精讲理论,多留给学生练习、思考、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时间,要让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培养的专业人才在将来的工作中才能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第二,应大力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使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关注外贸行业的发展变化和对人才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应不断加以更新,要把最新的成果传授给学生。同时对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提倡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可以设置虚拟的场景,引导学生现场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把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大力推广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动态资讯,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另外,也可实施联合教学,聘请校外的业内人士授课,这类课程主要是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如《外贸单证》、《报关实务》等,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国际贸易的动态发展和实际操作,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借此提高教师实践类课程业务水平,为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实践操作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用型的经济学科,注重的是实践,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贸人才培养方面,做好校内实验课堂和校外企业实践基地、实践参访、现场教学等活动。为此,在校内应积极开展实践课程,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普遍经贸实训软件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应通过争取财政支持、增加资金投入的方式来逐步健全实践教学环节必备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以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应用。再次,要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强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双赢,真正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同时学校也要制定确实可行的方案,切实好落实实践基地的经费与任务,如学生不定期到外贸企业,实体企业和海关部门等进行参观或实习等工作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稳定的后方基地。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基础。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是在数量上,还应注重质量。师资队伍中应从企业界引进一些具有实战经验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来校兼职,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或者定期到高校进行实践讲学等形式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另外,对一些没有专业工作经验、只有高学历的教师应加强他们到企业的调研和实习工作,要求每年到企业进行调研或实习,多给他们提供出外进修或挂职锻炼的机会,提高教师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提高现有师资的专业水平。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作者简介:韩涌,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教师。

摘要: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入手,提出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

近几年,高等院校正在努力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它的特点就是在教育过程中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重视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及创新能力,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培养从事国际贸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为宗旨,最终目的是提高我国的整体国际贸易实力。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但要具备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又应该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的特色。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1、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紧贴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趋势,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相一致。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日后择业的需要,不仅应使学生获得当前就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还应该培养其继续学习与提高的能力。

2、素质为基础、综合能力为本的原则。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建立在国家“素质教育”基础之上,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活动的实施与管理、教学的评估等工作,以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外贸业务能力为主线进行。

3、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

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中心。把专业知识传授、岗位技能训练以及职业精神培养结合起来,使三者相互融通、相互促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作用,协同提高;把素质教育、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得到优化,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内容

1、更新教育观念。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改变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不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人才的社会效益。此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为核心,使学生成为集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管理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而适应现国际贸易行业对从业者能力的考验。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就必须从职业岗位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特点进行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岗位知识、能力的分析,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出与岗位业务需求保持一致的课程体系,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需求。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制定不同的专业方向,增强课程的引导性和学生的选择性,并随着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下设方向以及相应的课程模块。

3、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很多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是中青年教师,学历较高,但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建立一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过硬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只有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才会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可靠的保证。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定期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其他院校交流和学习,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大力推行“双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素质,更好地掌握国际交流、国际对话、获取国际信息的工具,符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涉外性、实践性的特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简单渗透阶段。比如教师在上课时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第二个层次是整合阶段。教学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个层次是双语思维阶段。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推广动态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法,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增加小组研讨的课时,采用讲授和小论文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内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5、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实习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增加综合性、实践性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实训设备和软件,形成全真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以保障专业校内实训正常进行。在完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同时,大力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争取能与外贸公司、外贸生产型企业、报关行、货运公司等分别签订校外合作协议,以保证教学工作始终以实践为依据,同时满足学生实习要求。成立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确保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得到有效落实,保障基地的正常和高效运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确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内容,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在学生掌握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能迅速地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符合我国国际贸易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关于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贸专业学生就业率在各专业就业上排名居后,成为红牌警告专业。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额下降;二是传统的国贸专业课程只关注外贸流程的学习,忽视了行业课程的学习。地方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改革。本文从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出发,对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行业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与之相适应,全国过半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都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供需两旺。但是,21世纪以来,我国出口产品的类型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进口产品增长迅速。而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仍然以贸易流程模式为主,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极度恶化,中国的对外贸易遇到重大挫折。这两方面因素严重影响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一是总体人才需求量减少。二是人才需求出现结构性改变。这导致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2011年成为红牌警告专业。这种局面逼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作为地方院校,其目标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应用型人才。21世纪以来的国际贸易行业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及湖北省的对外贸易重点产品已经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为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品贸易已经占到我国对外贸易的50%以上。在这些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从事外贸首要的要求是懂产品,懂技术。而我们的传统教学方案仍停留在外贸这个“表”上,没有深入到行业技术这个“里”。只有外表而无内核。这导致高科技企业往往从工科学生中招英语好的进行培训来从事国际贸易。在此情况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必须进行行业课程的设置。

二、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

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就本校而言,在培养模式上将加强行业和实践课程设置,重点打造湖北省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机械、信息、生物工程等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立系列完整的企业实践基地,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量开设实验实践课程。实施“2+1+1”的人才培养方案。

“2”是指国贸专业学生入校后的第1、2学年共四个学期主要进行理论和实践能力共进的培养。在理论课程中加入案例教学、调查研究等实践性课程教学,教师由课堂主导转变为课程辅导。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其中第1、2学年的培养方式又分为:

第1学年主要做专业学前教育,指导学生认识本专业,重点做英语教学和经济类课程教学,狠抓学风建设。第2学年至第4学年实行专业导师负责制。每个专业导师负责所分配的学生的所有实践活动,包括课外研究、实习、毕业论文等。第2学年主抓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第一个“1”是指第3学年进行行业分方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课程设置上分3个行业各开设4-6门行业课程,使学生既掌握国际贸易这个表皮,也掌握行业知识这个内核,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进行学生的创意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中普及创业教育,挑选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创业辅导,组建公司,以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创业孵化。第二个“1”是指第4学年进行校内加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以学生创业公司为依托,带动全体学生进行行业经营实践。校外实践以基地实习为主,学生自主实习为辅,到各行业进行实习,撰写实习报告,并结合实习内容撰写毕业论文。使毕业论文理论联系实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1.开设服务地方经济的行业课程。行业课程的重要性已经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反映出来。根据前期的调研,企业普遍需要的是懂行业知识和国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在行业选择上重点放在机械、信息、生物制药上,另外对服装与纺织业也进行调研,如有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将开设服装与纺织品行业课程。

2.加入创业课程。在大三、大四开设创业课程。在大一、大二重点抓理论学习和调研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大三开设创业课程,培养创业精神和能力。挑选有创业意向和较成熟的创业思路的同学进行创业重点扶持,作出创业特色来。

3.课程的国际商务化和国际化。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只有国际商务专业,没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强调的是对整个商业流程的掌握和国际化运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趋势是被国际商务专业所取代。教育的国际化在中国已经反映明显。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要适应国际化趋势,一是加强课程的国际商务化。二是加强课程的国际化教学。(1)专业课的国际商务化。国际商务专业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了扩展。专业课程涉及到各类法律、管理、财务、企业运营等。本次教改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作出适当调整,加入国际商务课程,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向国际商务专业的转型做准备。(2)课程的国际化教学。现在的国际贸易主要交流语言是英语。学生的专业英语教育要进一步强化。要建设双语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对专业英语课程采取小班化教学,鼓励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学习第二外语。

四、配套措施的改革

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的改革要有必要的配套措施。这些配套措施主要从如下几方面来进行改革。

1.实行专业导师负责制。在专业学习上,老师和学生相互之间都不是很满意。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和学术沟通。教师只管课堂教学,学生认为教师就是上上课而已。学生不会做研究,不会应用所学知识,教师认为是学生水平太差。二者之间缺乏深入的专业和学术沟通。鉴于此,本校国贸专业计划实行专业导师负责制。自第3学期开始,根据老师和学生的研究兴趣进行双向选择,将每个学生分配給专业导师,由专业导师负责所指导的学生的所有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用3年的时间来进行师生间的充分的学术交流,增进相互理解,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水平。

2.完善实验室建设。本校国贸专业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新建了国际商务实验室和国际贸易综合业务实验室。国际商务实验室注重人群实验,主要进行分组研讨和理论的应用研究。国际贸易综合业务实验室注重贸易流程中分角色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专业贸易环节模拟。

3.建立规范的师资培训体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持续变化,教师的理念、方法、方向也要随之而变。建立规范的师资培训体系,系统的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为教师跟进学术前沿,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创造好条件。

4.建立完善的教师自我学习机制。定期在教师间开展读书会活动。每位教师轮流推荐书目,作为主持人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教师间的读书会发展完善后向学生推广。鼓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读名著、一起探讨学术问题和社会前沿问题。

作者简介:漆莉(1981.6-),女,硕士,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湖北省与东盟贸易、湖北省文化贸易;熊晓亮(1979-),女,硕士,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航运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