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论文

时间:2022-03-27 11:23: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和谐社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和谐社会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基层文化设施和谐社会论文

一、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把基层文化站所建设成人民群众向往和热爱的场所,使之自觉参加文化活动。一是要量力而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要结合实际,根据身处自身的力量,针对群众民俗民风,完善各项功能设施,比如完善民俗文化博物馆、文化站、电子阅览室、群众广场、文化公园,配备书法美术、音乐民乐活动设施,都要根据群众的要求进行设置。二要加强规划,对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要抓好每个时期的时间段,根据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在建设基层文化设施中,要充分考虑群众参与活动的便利条件,打通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快捷通道。三是要明确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要结合落实文化站具体工作,明确目的。按照一切为群众出发、一切为群众服务的要求,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向人民大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四是要充分利用好文化设施,扎实开展各项基层文化活动,比如开展节庆喜日活动、文化讲座、艺术培训、广场舞蹈活动、电子阅读对外开放等,充实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层面,建设和谐社会。

二、强化基层文化队伍

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的要求,打铁还要自身硬。作为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工作在文化第一线的文化站工作人员,担负着本地区的群文活动的具体工作,包括有效地组织、指导、辅导、培训群众文化活动,自身还担负着创作活动,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遗产,任务繁重。因此,基层文化干部必须善于跟群众打交道,与群众密切沟通,还要能够在关键时刻展示和发挥管理、艺术才华,协助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一是基层群众文化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习,要善于吸收综合艺术技能,还要善于容纳当地的民俗艺术,才能有效地为群众服务。除了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外,还要努力学习各门类的艺术知识。要组织基层文化干部参加各种培训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艺术修养和水平,开拓视野,真正成为基层文化干部的领头人,成为基层群众的文化朋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员。二是培养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要加强基层文化干部的道德教育,帮助基层文化干部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提倡奉献精神,充分认识到投身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崇高的职业,事关整个中华民族崛起和强盛复兴。只有具有责任感,才能理解基层文化干部的工作性质,才能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在节假日加班,牺牲与家人、亲朋聚会,享受人生快乐的机会,积极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无怨无悔,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可知,职工干部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每位干部职工显得何等重要。三是培养一支技艺精湛、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的群文队伍。基层文化干部,既是工作人员,又是群众眼中的老师,如果没有专门的艺术才能,就得不到群众的信赖和尊重。基层文化干部,在基层文化活动中,起的是“火车头”的作用。火车快不快,全靠你自身的能力,包括责任心和艺术才能。只有掌握了艺术技能,才能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中如鱼得水。同时,由于受基层文化站职数的影响,往往不能同时配足各类型的人才,就要求我们基层文化干部要做到一专多能,及时应付不同情况,组织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大显身手,这是当今基层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工作都的必然要求。四是要善于利用社会能量。当前,农村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农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更高了,开始转入重视发展精神生活,把目光转向文化上来。不少热心人事积极投身文化事业,作为基层文化干部,要及时利用好各种机会,鼓励和引导社会财富投放到基层文化事业上来,以文养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五是要大力吸收一批热爱基层文化事业、具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基层文化队伍中来,从整体上提高基层文化干部的素质,从整体上改变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的结构。

三、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制作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占领群众文化阵地,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和腐朽文化的侵蚀。要树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文化精品,不断地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精神产品的丰富及品种表现诸多方面,加大力度繁荣文化市场,丰富文化生活。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改革开放的意识,努力做好新时期群文工作,加强横向合作,拓展辅导空间,开展各门类的艺术培训班,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艺术素质;要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力争多出作品,出精品出人才;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人类文化的有益成果,铸就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把群众文化开展得更精彩、更有特色、更为普及,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作者:王考英单位: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文化站

和谐社会论文:基层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一、发展基层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

当代社会,文化力彰显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文化的价值内涵包括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本质的内容要求更多、更广泛,在形式上和表现上的要求也显现多样化,以前单一、简单、低层次的内容和模式已经落后群众的要求。通过开展丰富多样、充满激情和魅力的基层文化活动,增强文化的吸引力,依靠文化的力量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自信、乐观、向上、友爱、帮助的和谐社会,人人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上来,是基层文化的议中这题。发展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掌握大人民群众盼什么,想什么,进行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尤其要以老百姓喜闻见乐的、乐意接受的形式来服务群众,为人民群众奉献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文化大餐,积极开创大众文化的新纪元。

二、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要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把基层文化站所建设成人民群众向往和热爱的场所,使之自觉参加文化活动。一是要量力而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要结合实际,根据身处自身的力量,针对群众民俗民风,完善各项功能设施,比如完善民俗文化博物馆、文化站、电子阅览室、群众广场、文化公园,配备书法美术、音乐民乐活动设施,都要根据群众的要求进行设置。二要加强规划,对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要抓好每个时期的时间段,根据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在建设基层文化设施中,要充分考虑群众参与活动的便利条件,打通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快捷通道。三是要明确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要结合落实文化站具体工作,明确目的。按照一切为群众出发、一切为群众服务的要求,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向人民大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四是要充分利用好文化设施,扎实开展各项基层文化活动,比如开展节庆喜日活动、文化讲座、艺术培训、广场舞蹈活动、电子阅读对外开放等,充实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层面,建设和谐社会。

三、强化基层文化队伍,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的要求,打铁还要自身硬。作为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工作在文化第一线的文化站工作人员,担负着本地区的群文活动的具体工作,包括有效地组织、指导、辅导、培训群众文化活动,自身还担负着创作活动,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遗产,任务繁重。因此,基层文化干部必须善于跟群众打交道,与群众密切沟通,还要能够在关键时刻展示和发挥管理、艺术才华,协助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一是基层群众文化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习,要善于吸收综合艺术技能,还要善于容纳当地的民俗艺术,才能有效地为群众服务。除了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外,还要努力学习各门类的艺术知识。要组织基层文化干部参加各种培训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艺术修养和水平,开拓视野,真正成为基层文化干部的领头人,成为基层群众的文化朋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员。二是培养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要加强基层文化干部的道德教育,帮助基层文化干部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提倡奉献精神,充分认识到投身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崇高的职业,事关整个中华民族崛起和强盛复兴。只有具有责任感,才能理解基层文化干部的工作性质,才能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在节假日加班,牺牲与家人、亲朋聚会,享受人生快乐的机会,积极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无怨无悔,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可知,职工干部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每位干部职工显得何等重要。三是培养一支技艺精湛、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的群文队伍。基层文化干部,既是工作人员,又是群众眼中的老师,如果没有专门的艺术才能,就得不到群众的信赖和尊重。基层文化干部,在基层文化活动中,起的是“火车头”的作用。火车快不快,全靠你自身的能力,包括责任心和艺术才能。只有掌握了艺术技能,才能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中如鱼得水。同时,由于受基层文化站职数的影响,往往不能同时配足各类型的人才,就要求我们基层文化干部要做到一专多能,及时应付不同情况,组织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大显身手,这是当今基层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工作都的必然要求。四是要善于利用社会能量。当前,农村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农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更高了,开始转入重视发展精神生活,把目光转向文化上来。不少热心人事积极投身文化事业,作为基层文化干部,要及时利用好各种机会,鼓励和引导社会财富投放到基层文化事业上来,以文养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五是要大力吸收一批热爱基层文化事业、具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基层文化队伍中来,从整体上提高基层文化干部的素质,从整体上改变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的结构。

四、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制作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占领群众文化阵地,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和腐朽文化的侵蚀。要树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文化精品,不断地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精神产品的丰富及品种表现诸多方面,加大力度繁荣文化市场,丰富文化生活。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改革开放的意识,努力做好新时期群文工作,加强横向合作,拓展辅导空间,开展各门类的艺术培训班,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艺术素质;要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力争多出作品,出精品出人才;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人类文化的有益成果,铸就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把群众文化开展得更精彩、更有特色、更为普及,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作者:王考英单位: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文化站

和谐社会论文:城市体育发展和谐社会论文

1城市体育的作用

城镇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城镇化使城镇贸易获得了迅速的进步。城镇贸易能力持续提升,民众薪水均值逐渐增加,此也加速了民众的购物标准迅速上升。此类转变的确都使城镇的整体能力增强,从而促进了城镇体育职业的进步。城镇体育也变成了创建时代主流和睦时代的关键项目之一。加速城镇体育的进步,不仅有助于增加市场制度下“奥运光荣规划”的生命值,强化中国体育能力,提升中国整体能力,也是城镇的一类销售策略,为城镇创建代表性标志;也是实行《国民锻炼规划大纲》的必然路径。在财力方面获得大力支持的现今时代,品质文化也要求一致付出。城镇民众对于自己的健康逐渐重视,对城镇体育的要求也愈发丰富多种。城镇民众社区是城镇民众生存和运动的首要场地,肩负着供应体育理论游戏的任务中国体育有关功能单位将城镇公用体育设备、城镇社区体育构建身为《大纲》项目的关键条款,为城镇的综合协调进展供应了可行的机制保证。

2景德镇市构建中城市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人均体育资源相对不足成为城市体育发展硬伤体育设备身为景德镇市城镇体育进展的关键器具,极大比例地估量出了景德镇市城镇体育的进展状况。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景德镇市锻炼场所数为10.82个/万人;而二十世纪末台北市锻炼场所数为42.95个/万人;韩国二十世纪末期锻炼场所数为11.1个/万人、瑞士达到了22.0个/万人、德国达到了24.8个/万人、芬兰达到了45.7个/万人、意大利达到了21.2个/万人。按照二十一世纪初《我国计量年表》供应的数据,当今中国城镇的体育引导工作者的比例为1/20398。从此部分信息能够发现,景德镇市资源均值所有值和全球能力均值存在较大的距离。

2.2景德镇市城市弱势群体难于融入城市体育生活城镇弱小群众身为和睦时代创建中注视的焦点,在城镇体育进展中的功能也至关重要。变革之后,景德镇市有5.7万乡村劳作理向非农事业迁移,此中大部分变成了农民工人。农民工人在生存习性、学术能力等层面和城镇民众存在极大差距,较难加入到城镇生存中。长此以往变成了城镇弱小群众,在创建和睦时代的进程中必须给予大力重视。但是城镇体育的进展,必须以民众获利为进步目的,使生存在城镇中的所有人员享受变革成效。弱小群众较难加入到城镇体育生存中,此违背了和睦时代和城镇体育进步的目的。

2.3景德镇市城市体育资源配置结果有失公平与效益进展比例紧密联系,城镇体育资源的分配缺乏公正性。在效益进步比较快速的东向临海区域,城镇体育资源比较丰厚,城镇民众可供选定的范围很广。不过在效益进步比较偏后的西向区域,城镇体育资源比较缺乏,乃至诸多落后区域非常匮乏这些资源设备。虽然在相同的城镇中,与低薪水家庭城镇居民区作比较,高薪水家庭城镇居民区,具有比较健全的体育设备。所以,景德镇市城镇体育资源分配成果揭露了时代的不公正。

3景德镇市城市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3.1景德镇市城市体育和谐模式在创建城镇体育和睦形式的进程中,第一要求提升公用体育资源总量,转化政治功能,生成多种供应形式,防止构造性空缺。城镇体育身为一种极具时代公益属性的产业,隶属政治秩序公共管控功能的关键客体,政治针对供应城镇公用体育资源的肩负关键职责。政治应当承担起加强体育资源分配以及恰当使用的任务,意识到正向供应和促进城镇体育产业进步,不只是为创建和睦时代、达到民众的体育要求,也是自己的责任。与此同时,景德镇市政治应当扬长避短,完全吸收每个领域高效提升公用体育资源供应总值的经历,生成政治首要引导,时代的多个要素参加的供应制度。政治机构、其他单位以及各种以利润为目标的公司等,要求在公用体育资源供应中产生着自己的职能,一齐推动城镇时代体育、院校体育、竞赛体育和睦进步形式。

3.2景德镇市体育共享模式城镇体育体系自身就是一个全方位的、开明的体系,它不会单独生存,要求同城镇另外的体系互相帮助,一齐进步,这才可以完成一齐构建和谐时代的任务。第一,是“体育与教学的融合”分享形式。经过对每个体系中的资源状况开展恰当整理,相互比较,完成资源补足。生成高效的高素养体育竞赛精英培育制度,并且将之宣传到院校体育进展中,身为榜样实施;第二,是“体育与卫生的融合”分享形式。经过对城镇体育和城镇卫生部门的资源开展高效整理,借助于卫生服务核心、城镇体育健康管控体系等,产生城镇体育的引导影响,目的是提升民众健康素养和生存标准,开展的体育健康活动预防的运行制度、体系以及其进程;第三,是“多要素融合”分享形式。城镇体育就实质方面而言,是城镇文明的变化模式。所以,城镇体育与城镇文明存在着密切关系,能够渗入到城镇生存的各个层面。“多要素融合”的分享形式,是以创建和睦时代为目的,以提升城镇民众的文明目的、素养品质为首要方法,最后完成推动城镇总体文明职业进步、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

4结论

在和谐时代创建的长久过程中,城镇体育的进展首要突出为三类和谐联系:城镇体育体系本身维持和睦,城镇体育体系与城镇时代有关体系维持和谐,以及城镇体育推动城镇时代和谐进步。在城镇体育进展的过程中还出现很多状况,要求各个领域一齐付出,团结合作,使城镇体育切实渗入到和谐时代的构建中来。

作者:王艳秀蒋义排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社会矛盾和谐社会论文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

1.1政治方面在国际国内的改革与发展中,各种复杂矛盾不断滋生。我国在政治方面的社会矛盾主要有:第一,较弱的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法制观念。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仍然存在。第二,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新矛盾表现在:经济与金融、信息与传播的风险、传统安全风险和一些非传统安全风险,如恐怖主义、生物医学疾病、非法移民、走私贩毒等。

1.2文化方面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第一,思想与价值观念的矛盾,表现在个人主义膨胀和拜金享乐主义滋长。这些行为危害了国家的政权稳定和经济繁荣。第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受到影响,同现代价值观念之间产生了一些冲突,也滋长了灰色文化和黑色文化等畸形文化。

1.3社会方面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累积的矛盾中以下两点较为突出:第一,对于发展与稳定的矛盾,社会中存在少部分人,抱有“仇富、仇官”的不满情绪,往往把最终矛头指向政府,以致不断给国家、集体、个人造成损失。第二,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包括了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安居难、住房难等等方面。

1.4生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令人鼓舞的成就付出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巨大的代价,如环境污染与生存空间的矛盾:出现了不合理的国土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威胁;还有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河段污染、草根退化、烟囱林立、尘土飞扬、噪音不断、污染泄露等等环境问题比比皆是。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特点和成因

上述得知,我国呈现出的深层次矛盾比较复杂,解决起来涉及面广,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在总结和分析社会矛盾的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找到化解矛盾的途径,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2.1特点分析从本文总结的社会矛盾表现形式来看,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向。归纳起来可概括前沿视角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物质利益矛盾突出,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人的各种各样的利益,就有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第二,矛盾更具广泛性,矛盾的程度也较重。

2.2成因分析改革的逐步深入,矛盾也越来激烈。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来看,上述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利益不均的束缚。近年来,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贫富差别不断扩大,下岗、失业形势严峻,“三农”问题和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由国企改制、城市拆迁引发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第二,腐败和非法收入的威胁。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使政府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使得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使社会主义的形象大受损害,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巩固。第三,滞后的现代社会体制。这种滞后的现象正是中国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的根源,反映在城市化体制、户口体制、人事体制改革的滞后,社会法制的缺位,社会潜规则的形成等等方面。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化解方略

化解社会矛盾,已经成为我们驾驭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着重解决的重大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在总结发达国家和拉美国家化解矛盾经验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努力寻求切实可行的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

3.1发达国家、拉美国家的经验启迪通过比较和分析具有较强典型性的发达国家、拉美国家在化解矛盾,建构和谐社会方面的实践,为当下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制度创新提供了依据。第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化解社会矛盾、建构社会和谐的历史经验,对当下中国的矛盾凸显期的启迪主要有:首先,经济发展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点,中国仍然应该坚持以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其次,收入分配调节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武器,中国只有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措施来调整收入分配,不断改善社会结构。最后,社会保障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后盾,中国只有从实际出发,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在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市场和市民的作用。第二,从拉美国家的角度来看,拉美国家同中国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其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都值得当下中国借鉴,主要有:农村改革是化解社会矛盾的突破口,中国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大农村改革的力度,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二元的格局。同时,社会政策(特别是司法机构的改革)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指明灯,当下中国要不断完善社会政策体系,实行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3.2我国化解矛盾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我们应该从如下途径入手化解社会矛盾。第一,善于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方法。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根本上缓解和化解社会矛盾。第二,善于运用经济手段和民主方法来处理社会矛盾。一方面,经济手段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注意掌握和善于运用价格、信贷、财政、利率等经济杠杆手段,通过调整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民主制度,做到高度关注民情,广纳民意,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理解民情大于天,民意不可违的道理,才能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第三,善于发挥政府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主导作用。社会矛盾的解决必须依靠健全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出现矛盾冲突时,领导干部要主动赶到现场,不拖不推,不捂不盖,出以公心,勇于面对,勇于负责,要讲究化解社会矛盾的策略,坚持多对话,少对抗,防止矛盾激化。第四,善于强化法律调控手段来处理社会矛盾。要注意依靠完备的法律法规与公正规范的执法来解决。也应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司法公正透明,并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调整和引导作用,筑牢建设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第五,善于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来化解社会矛盾。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在发展中更好地守护青山绿水。”我们个人应加强理论学习,利用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推进,大力开展绿色宣传行动,创建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活动。此外,国家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资源价格、环境保护和生态监管的机制,特别是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产业,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一言以蔽之,节约资源,集约用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者:张梦婷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和谐社会论文:食品安全和谐社会论文

一、和谐社会背景下应重视食品安全

犯罪被害人的保护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犯罪率相对较低、安定有序的社会,是对公民的权利保护程度相对较高,国家、社会、个人之间动态平衡的社会。被害人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随着被害人学的产生和不断发展,逐渐认识到对被害人问题的处理不妥会使被害人恶逆变,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就食品安全犯罪的被害人来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被害人的受众广、死亡率高、后遗症严重。由于食品安全犯罪对人体机能所造成的危害往往不是即时性的,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累积才出现。比如,一些膨化食品中经常加入含铝膨松剂,摄入微量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但长期服用就会在人体内逐渐沉淀,慢慢就容易发生骨折和非缺铁性贫血症,且这种危害后果会在人体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比如晚年引起老年性痴呆,对神经系统、骨骼、肝、肾、心和免疫系统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保护在和谐社会语境下有重要意义。

1.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保护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被害人的人权保护状况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刑事法治、刑事司法的公正程度,也是对一个国家政治文明、法治文明水平的反映。”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以人为本”要求不但要保障犯罪人的权利,也要保护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精神痛苦和心灵创伤的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使其得到应有的赔偿或补偿,获得理解、援助和支持,平复报复情绪,心灵得到抚慰。

2.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保护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食品安全犯罪中的被害人如果感觉国家怠于保护和救济自己遭受的健康以及财产损失,则容易产生对抗情绪,可能会采取上访、闹访等,甚至去报复犯罪人和其亲属。更甚者,在得不到国家救助和社会援助情况下,可能参与到食品安全犯罪中,以弥补自己受到的损失或报复社会。所以,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保护可以使被破坏的非正义恢复到正义的状态。

3.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保护有利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国家和社会通过对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保护,使全社会都能了解被害人遭受的伤害,增强社会成员的正义感和同犯罪做斗争的责任感。加强对食品安全犯罪的被害预防,教育人们不要有贪利心理和侥幸心理避免自己成为犯罪的被害人,进而从防止被害的角度来实现预防犯罪。

二、保护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措施

(一)加强食品安全犯罪的被害预防

1.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目前仅有食品监管机关内部的信息通报制度,应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食品安全信息,经常曝光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向公众说明食品安全犯罪的危害、实施的手段以及如何预防,让群众及时知晓,避免成为潜在被害人。把食品安全知识列入大、中、小学生的教育课,引导学生不在街头摊贩处随意购买无证小食品,教育公众掌握简单的食品质量识别方法。此外,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能购买明显低于正常价格和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的食品,不能盲目相信品牌食品,消费时要仔细甄别食品外包装以及生产日期,保留购买凭证,一旦有纠纷时保存证据。

2.构建食品犯罪被害预防体系。食品安全知识和检测有其专业性,普通消费者一般很难知晓,从国家层面采取措施,针对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特征以及产生原因,从现实国情出发,构建食品犯罪被害预防体系堵塞其管理漏洞,减少犯罪机会,增加犯罪风险。首先,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如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其次,规范食品市场、维护经济秩序,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坚决查处,符合犯罪标准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最后,推进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的监管协调机构。笔者赞同成立一个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和协调工作。

(二)加强食品安全犯罪的被害救济

1.完善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赔偿制度。

(1)完善国家赔偿。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有些遭受严重的机体损伤甚至死亡,有些受到严重的财产损失,由于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大多来自经济收入不太好的家庭,就更迫切需要经济补偿来支付被害人重伤后巨额的医疗费,对于被害人死亡后家属的抚养费、赡养进行医疗救治或弥补损失,而当前救助金相对较低且都是一次性支付。在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国家救助中,资金不足是突出问题。各地财政收入不一致导致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得到的赔偿也不一样。当务之急是建立救助基金以长效保障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国家救助机制。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不足难以为继的问题更加突出。鉴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单纯依靠国家拨款还难以实现,因此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救助基金应采取以政府拨款为基础,企业缴款和社会捐赠为辅的模式。救助对象的被害人应符合以下条件:对自己被损害的结果无过错或者承担很小的过错;无法从犯罪人哪里获得赔偿;生活极度困难,陷入困境;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追究犯罪。精神损害的赔偿应排除在赔偿范围之外。应综合考虑被害人的实际情况、被害人的过错、被害情况和当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来确定最终的金额。

(2)完善诉讼渠道。食品安全案件涉及的被害人众多,在诉讼上完善代表人诉讼制度,使多个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通过诉讼代表人集中实施诉讼行为,避免直接参与诉讼带来的问题。改革诉讼保全制度,适当提前债权清偿的顺序,使得被害人能够及时地得到赔偿。对于经济困难的被害人可以适当地予以减免诉讼费用。

2.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社会援助。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是不够的,它依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被害人社会援助体系,我国还需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对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开展社会援助,营造关注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保护的社会氛围。

(1)法律援助。为受害者提供有关诉讼问题的所有信息的咨询,如诉讼程序、被害人的法律权利、保险理赔等。提供法律服务,如被害情况调查、保险理赔等。在诉讼过程中,详细告知被害人在诉讼过程跟中的权利与义务、法庭审判程序、被害人在法庭上可能遇到的询问。要完善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

(2)心理援助。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使被害人成为新闻媒体的焦点,尤其有些涉及当事人隐私,如自2013年至2014年7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通报称,共办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82件86人,其中生产销售含有有毒、有害成分的壮阳保健食品占95%以上,但被害人羞于报案。新闻机构应遵守职业道德,尊重被害人的隐私和情感,有节制地报道案件,不当的新闻报道有可能会造成被害人心理上的反复受伤。可以成立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保护协会开展心理创伤康复活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快速介入为被害人及其家属提供危机处理和心理治疗。

(3)医疗服务。对于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医疗机构要及时有效的予以治疗,医药费用交不上的可暂缓缴纳以免进一步加深被害人的心理创伤,使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顺利回归社会。

(4)建立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服务机构。美国有近万个被害人援助组织,英国有专门针对特殊类型被害人的援助团体。从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各种被害人援助机构先后成立,通过实施不同形式的援助活动使被害人体会到社会的关怀和国家的关注,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对生活的信心。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类机构,很有必要建立这样的机构。

作者:武向朋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

和谐社会论文:财务管理和谐社会论文

1和谐社会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及特点

1.1协调性财务管理的协调性包括财务关系的协调、财务活动的协调、财务管理系统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协调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尽最大的可能使得企业的管理实施更加合理化,保证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更加的有效率和有保障。协调性是一种对于社会和外部条件的一种合理支配,是企业与社会的有效结合以及更好的理论创新。总体来说应该保证财务系统内部以及财务系统与外部的和谐管理,达到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发展的目的。

1.2均衡性财务管理的均衡性,一是应该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均衡,表现为我们对于财务管理的整体调控,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和社会和谐的各自平衡,发展既需要平衡又需要结合,只有保证各自发展的平衡才能更好的保证创新企业的继续进行。二是财务活动譬如投资、现金流转、收益分配之间的均衡,财务活动是我们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一个有效的体现过程,财务管理活动要注重均衡发展,保证每项活动都能得到完善的发展和进步。三是财务管理与其他企业管理的均衡。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不光要保证管理本身的均衡,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对于管理有关方面的均衡,保证相关方面的切实可行。总之,财务管理应该在投资收益、企业文化建设、财务状况等多方面彼此适应,全面发展。

1.3稳定性稳定性是一种抗干扰的能力,企业财务管理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和谐发展。保证企业稳定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要保证企业管理的稳定性只有好的管理才能保证好的发展,国有企业管理的稳定性与我们的社会和谐构建自己企业本身稳定构建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方面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稳定性越高,其生命力就越强,其面对社会的竞争力就更强,其发展的和谐性就越来越好。比如企业有稳定的收入和净利润等,企业就有可能实现财务和谐管理的目标,反之,则不易实现。

1.4优化性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性是指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指标在一定时期内是处于最小值或最大值。也就是使得社会企业的发展达到最好的一种状态,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最好状态体现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一般管理的优化强调整体的优化,而财务管理的优化不仅仅是局部的优化,而是企业整体指标的最优化,优化性体现在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要体现出社会和谐发展的整体特点。

2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对策

2.1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环境国有企业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以信息化作为平台建立起“大预算”的财务管理体系。每个市场的财务管理对于每个市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很好的创新对策以及发展状况。对于未上市的业务要做到与上市业务的“一体化”管理,就显得有点困难,为了保证管理的过程更加顺利,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特别是对于能耗较大的设备和项目进行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预算与控制。

2.2要科学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1)要缩短成本的控制周期,每月对成本运行进行监控管理。对成本进行监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对重点生产项目要找准财务管理的切入点,从而将项目的开发、生产、经营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达到优化成本支出的目的。尽最大可能的控制成本,缩短成本的控制周期,保证成本的充足和实行。

(2)强化资金的安全管理,对于专款专用的资金要完善监督体系。资金的安全保证是我们在进行企业管理方面的重要方面,没有资金的支持,我们的社会和谐建设和企业管理方面就得不到很大的支持和保证,我们的社会也就没有一个完善和完全的安全保障,除此之外,严禁“表外资金”的出现,也是我们企业控制收入和支出两条资金线的重要来源,并要不定期开展资金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保证企业创新管理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加的顺利和完善。

(3)在资金与资产的管理上要进行强化,怎样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创效水平。资金和资产的管理也是我们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管理层次,与我们社会的整体发展都有着很大关联和联系,如何管理控制坏账的发生,都是财务管理工作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对于资产的存量发展方面的重要措施。

2.3提高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决策者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准确性。所以必须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应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制定出详细的会计核算流程,并对会计核算加强日常的监督。要优化会计核算流程,当会计核算无误后,对账务处理体系也要进行完善,尽可能简化财务报告的报告层次,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2.4改进财务管理结构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的核心部分,应通过有效的财权分配,建立财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要将传统的股东单边财务管理转变为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达到分权而治的目的。

2.5提高企业会计人员及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对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并且请有经验的财务工作者传授工作中的经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而对于处于一线的财务人员比如核算人员、出纳、会计人员要进行定期的考核,从而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影响力。

作者:霍红巍单位:吉林市城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和谐社会论文:传统文化和谐社会论文

1继承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中国化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作为其理论的一部分,要想实现它的中国化也必须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继承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既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理论品质决定的,也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需要。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精华的结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它因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而具有文化价值理性,又因能满足中国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具有文化工具理性。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中国化正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民族性———世界性———民族性的逻辑发展关系的体现。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时说过:“由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民族文化的改造,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不同的发展时代,我们所要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所需要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展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当前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是要利用政权的作用,进一步对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和完善,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地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因此,我们就更加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社会和谐稳定了,我们才能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努力使得全体社会成员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说的“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基于我们转变理念和思维方式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需要,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既成为了我们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所需要的最好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也符合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2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前提下,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随着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执政基础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党执政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使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无论是从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还是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来看,我们都必须要把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一项基本任务来抓。致力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倡不同阶级和阶层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是应对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需要。我们目前正处在21世纪头二十年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改革与矛盾并存,发展与问题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们抓住战略机遇期、顺利渡过关键期的必然选择,也是使我国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其次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和谐”现象的需要。我们应该在社会发展基本协调、稳定、和谐的前提下,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能忽视一些社会发展中的诸如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和谐、城乡发展差距大、人们之间利益关系复杂,利益矛盾尖锐等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很好的解决途径。最后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探索。关于社会和谐的真正科学论述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他们要建立的理想社会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就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不断追求社会和谐的运动,共产主义是最高阶段的和谐社会。中国古代思想家也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大同”、“小康”就是一种社会和谐的构想,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理论应用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3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异同之处

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之所以能够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结合,主要是它们之间有一些深层的契合之处,当然我们在看到二者存在的共通之处的同时还要清楚二者的区别。首先,和谐社会中的和与古代社会和的思想是有区别的和谐社会中的和强调的是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的一种状态,包括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而传统文化中的和,无论是重人和,还是人与自然相和谐,都没有超越阶级的局限。和的思想只是当时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目的在于使人做封建专制制度的奴隶,在这种和谐思想的氛围下,人完全没有自由可言,更谈不上发展了。其次,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有很多共通之处,包含着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仅包括现代文化还包括传统文化,不仅包括西方文化还包括东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思想的结晶,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论述相当丰富,使得它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直接的思想资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传统文化主张的是内省修身的人际和谐思想;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传统文化主张的是均平大同的理想社会形态;在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传统文化主张协和万邦、仁者无敌的思想;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传统文化主张的是和为贵的思想,追求的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厚德载物的境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思想与和谐社会所提倡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很多的不谋而合之处。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必要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挖掘出来,唤醒人们久远的记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发挥其应有的力量和作用。

4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超越

和谐社会强调民主法治,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民本思想只是在理念上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人民的基本利益,而和谐社会强调民主法治,从法律制度的角度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人民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和谐社会追求公平正义,是对传统文化中公正理念的提升。孔子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说法,这是公正理念的具体体现,这种公正理念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自觉选择的道德规范,缺乏保障机制。而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从社会的角度,从制度安排上加以保证的。和谐社会需要诚信友爱,是对传统文化把诚实信用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提倡充满活力,是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必需的安定有序,是对古代以礼乐确定、规范人的社会身份和行为以达到陶冶人的心性与沟通人的感情,从而使社会关系实现有序和谐的一种扬弃。和谐社会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念的现代诠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思想精华的凝结,对它的继承和发展是时代精神的需求和体现。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要时时刻刻注意二者的契合点,在进行社会建设的同时抛弃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为其注入新的理念,达到文化和政治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作者:赵晓芳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社区体育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一、社区体育的功能及特点

(一)社区体育的功能作为群众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主要有以下的功能:第一,社区体育可以增进健康。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制弱化,生物适应能力越来越差。社区体育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活动方式,对于改善人的弱化体制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是增进健康的有效手段。第二,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交往。社区体育通过动态的、集体形式的活动,为邻里、家人、朋友提供了一个休闲交往的场所和机会,人们可以通过参加社区体育,树立积极、友爱的观念,增加群众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三,社区体育可以丰富生活情趣。体育活动中也存在着美,体操中优美的姿势、跳高中完美的助跑、以及排球柔美的弧线等等。这些美可以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趣,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第四,社区体育可以磨练人们的意志。社区体育也是一项竞技运动,有成功也有失败,人们在拼搏中享受磨难,在竞争中克服障碍,在困难中磨练意志。

(二)社区体育的特点社区体育的参与者都是社区内的人员,他们参加社区体育的目的较为单一,有的是为了强身健体、有的是为了塑造形体、有的是为了心情愉悦;社区体育的活动是在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开展的,参加的人群虽很多样,但都是主动参加并坚持的;社区体育形式多样,每个人群所开展的内容都各不相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另外,社区体育的实施过程极为复杂,只能靠人们的自觉参与来灵活进行。

二、社区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一)促进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主体,其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张,其身心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及时释放这种精神压力,就很可能造成心理上的问题。人们在参加运动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受到适宜的刺激,从而使人身体感到舒适,伴随着愉快轻松的健身氛围,便可以释放心理压力,最终达到自身的和谐的目的。

(二)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就是说人和人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融洽和睦的关系。社区体育用其轻松的组织基调,为社区群众构建一个关系平等、情感融洽的氛围。在参加运动时,人们之间产生的信任感,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的沟通合作,为生活中亲子关系、邻里关系以及朋友关系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促进了社区文化的和谐文化是社会的软实力,它不可能像法律制度那样明显的规定表现出来,只能在法律制度所不及的地方发挥作用。社区体育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文化的制约,而文化的传播则促进着社区体育的开展。现在我国的小区精神文明建设以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作为评价指标,这无疑又一次肯定了社区体育的重要性。

三、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追求健康意识的增强,社区体育的发展迫在眉睫。现在参加社会体育的人员多是收入较高、闲暇时间较多的人,而工人、主妇等则很少参与,在年龄上来说老年人居多,青年人较少;而人们参加社会体育的时间多是早上和晚上,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活动持续的时间也在变化,春夏时间长,秋冬时间短;从活动场所上来说,则主要是社区场地、公园空地等,空间拥挤,没有正规的场所;在组织形式上来看,基本上都是自觉自发组织的,没有专业参考性。

四、完善社区体育,促进社会和谐

(一)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全民健身是社区体育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必经之路。宣传全民健身就是要大力倡导并鼓励每个人都参与到运动中来,不论是学习紧张的高中生,还是异常忙碌的商人,或者是整日操劳的家庭主妇,都要鼓励他们参加到运动中来。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要从人们的基础生活开始着手,在周末开展健康健身教育活动,印发宣传手册强调健身的好处,让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另外还可以在“全民健身日”这天,开展社区内的运动竞技活动,以实际行动将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带动群众投身到健身之中。

(二)大力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在发展社区体育的过程中,国家应该起到积极示范引导的作用。这就要求国家不仅要加大宣传,还要树立典型,示范引导,这就要求国家要大力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让他们来带动全民运动。国家可以吸收体育教师、体育干部、或者离退休的体育分子进来,进行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另外,还可以为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安排社区体育的实习课程,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这样不仅满足了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要求,还为大学生的学以致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社区体育建设的必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三)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现在的健身设施没有针对性,有些设施知识摆设,根本不能使用。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应该健全组织机构,为各个人群量身定制健身设施与健身活动。例如,对于特殊人群,应该在公共场所修建无障碍健身设施,为他们的健身提供有利条件。针对不同的人群,创设对应的体育活动机会,避免出现歧视的行为,让各类人都能轻松愉悦的健身,努力达到“和而不同”的和谐局面。

五、结束语

社区体育是大众的体育,是全民的体育,具有科学、多样的特点。社区体育对和谐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在行动上积极参与,才能够推进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达到全民健身的目标,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作者:倪洽亚单位:盐城工业技术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大学生诚信体系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1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是人类先进文化与科学发展理论体系的延伸,是一种和睦、融洽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五个层面的和谐: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2大学生诚信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1大学生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从另一个角度讲,诚信是由各方面诚信组成。而大学生诚信是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它社会诚信就不健全,完整的诚信风气就不能形成,而且会影响诚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和谐社会也难以构建。大学生诚信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学生诚信建设也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2大学生诚信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诚信建设的受益者又是诚信建设的参与者。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努力创造的过程,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更需要通过一定群体在建设过程中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大学生有其优越的自身条件,具备了成为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不稳定性又有必要决定对其进行规范和教育。

3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诚信体系构建的途径

大学生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大系统必然会影响大学生诚信体系的构建。因此应从大学生诚信内在体系和外在体系两个维度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诚信体系的构建。

3.1丰富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3.1.1注重诚信教育的时代性。高校在诚信教育方面既要汲取我国古代传统诚信教育的精华,又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诚信教育内容,使诚信教育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更充分体现诚信教育的时代性。大学生诚信教育要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中心,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生活、就业等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具体诚信问题,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为导向的诚信教育内容。

3.1.2在专业知识教育中融入诚信教育。高等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最关键的教育阶段,与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最为接近。高等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上,除了对所学专业的具体理论和知识加以讲解外,要结合学科特点及课程内容,适时地融入诚信教育内容,使专业技能知识与道德品质的培养相融合,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又提高了诚信意识,增强了法治观念,既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诚信意识。

3.2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要改善大学生诚信状况,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除了加强诚信教育外,还要建立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各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成立独立的诚信管理机构,负责大学生诚信管理、大学生诚信教育及大学生诚信实践活动等。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诚信档案包括三个部分:大学生诚信承诺书、大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及大学生在校诚信表现。

3.3加强社会诚信环境建设诚信友爱被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提出,表明我们将诚信建设始终放在道德建设的首位。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作为事关中国未来发展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诚信建设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公民作为社会的产物,既能影响社会的环境走向,同时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对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更是如此。为此,必须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作者:王爽朱志红王维国姜炜杨舒婷张帆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社会论文

一、和谐社会理念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意义

(一)和谐社会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依据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完善,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矛盾。尤其是在各种信息相互冲击的今天,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的理念相一致社会和谐发展,需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素质教育及义务责任等多方面的内容,并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理念相一致,因而,更加需要在和谐理念的引导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三)创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新时期,我们需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体现出了我国社会的本质特点,同时也诠释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的内涵。所有这些内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由此可见,创新思想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与选择。

二、创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联系加强,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国内环境发生了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也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因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和谐社会是时展的要求、是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和谐理念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建立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系统,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和谐社会”的理念进行深入学习,从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不仅要引用系统、完整的马克思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最新成果,同时还要融入“中国梦”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科学化的理论,并且能够受到和谐思想文化的熏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思想政治驾驭的现实性,帮助学生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要鼓励学生学好专业课程,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扩展知识范围,开阔学生视野。在人才培养方面,仅仅从思想政治角度出发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更注重与国际接轨。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结合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强调多方面交流。考虑到当代大学生思维灵活,敢于争辩的特点,需要挖掘各种教育渠道,例如QQ、微信、微博、人人等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将各种网络平台视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阵地,加强和谐理念的宣传;利用教师的榜样力量,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践行和谐社会的理念,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思想教育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个体教育和群体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遵循学生思维规律,强调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除了课堂教育之外,采用专题报告会的方式也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另外,双向互动法也是一种十分受大学生欢迎的方法,师生之间能够实现平等对话,给教师一个更清晰了解学生心理变化情况的机会,了解学生的思想误区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三)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良好的环境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条件,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来营造出和谐的文化氛围。学校要深化文化的育人功能,注重校园内部环境的设置,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置校园景点和设计宣传栏的内容。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平台。为了加深“和谐”理念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可大力开展“和谐”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从校风、班风开始,积极开展班级主题班会和主题实践活动,将“和谐”理念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日常中。定期开展各项校园活动,例如,和谐、文明寝室文化节活动、“中国梦”主题的演讲比赛、“和谐校园”的诗歌朗诵、征文、摄影大赛等,在活动让学生无形的接受和谐社会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时期,我们需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和谐社会理念的引导下,需要与时俱进,立足于思想政治教学实际,并结合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真正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和谐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推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马亮刘向阳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技术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民商法论文

一、民商法及其价值取向

(一)民商法的内涵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前提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分配制度激励全国人民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然而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各种矛盾也就层出不穷。这时,民商法则发挥了主要作用。民商法,包括民法和商法,是用来规定任何形式的市场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可以完全遵循个人意志决定行为,不受任何强制性意志影响的私法。民商法的实质是在保障公民人身和财产的双重权益;其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息息相关,并以法律的威严性和公正性来维护这种经济体制。民商法否定特定交易中非合理利益,维护社会公平;然而对于非特定交易,民商法目前并没有足够健全的评价体系。

(二)民商法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在面对、处理各种冲突、关系时,自身价值观所处的基本价值立场、态度以及行为。对法律而言,价值取向则表现为当主体在处理过程中的协调与平衡作用,是在强调法律必须是处在制定者和遵守者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是以他们的利益为前提,并与其一致的必然状态,这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价值取向就体现在每部法律在立法和司法过程中存在着并必须遵循的原则上。民商法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上,包括民法和商法,故民商法的价值取向包括民法和商法的价值取向。在立法和司法过程中,民法强调以公平为原则,而商法以自由贸易为原则,追溯其根本还是保障市场中每个主体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民法的主要职能在于调整财产、利益之间的矛盾。民法主价值取向的核心是要强调公平,赋予市场中每个主体同等力度的保护,给予每个个体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建立和维护民事主体进行社会活动时的公平的环境;在民事立法和司法执法过程中维持民事主体间的公正与和谐。在这样公平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市场的刺激作用,引导市场中每个角色可以积极竞争,构建正当的经济效率。而商法是侧重于经济市场中的商事关系,其价值取向的核心是效率,在实践中的社会人事活动中以效率原则为主,结合其他原则实行,追求效率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大环境下,市场自我调节加上国家宏观调控使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优化的配置,民商法则在市场贸易中进行调整和规范。

二、民商法价值取向与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既是协调、稳定,又高于协调稳定;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只有坚持加强法治,社会的运行才能通畅无阻,社会秩序才会井然有序,人民的生活才会殷实安康。和谐社会还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法治社会则是站在政治、经济、人际等角度上进行建设社会的秩序,从而达到和谐。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是相得益彰的,它们的目的都是追求在一定限制范围内的规范、自由、和谐与进步。所以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用法律的公正与威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民商法作为我国法律的组成元素之一,对与构建法治社会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部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要想维护各主体的生存与发展,主体之间的社会发展资源必须要得到有效、合理、科学、公平的配置。仅仅在市场经济这一单一因素下,社会发展资源很难得到足够合理科学的配置,这样就会阻滞经济发展,扰乱社会秩序,甚至危及社会稳定。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我们必须想法设法积极采取措施来纠正与和谐社会发展相偏差的部分,调整不合理的配置,主动维护公平的社会经济环境,从而迈向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以公平和效率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民商法则可以在各种市场贸易活动中,或是仲裁有关贸易事件时,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调整社会发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当一个国家发展极其迅速时,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不能及时被消除,此时则需要最底限的法律来维护社会最基本的公正与和平。现今社会是依法治国理念下的和谐社会。以法治为依托,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让每个公民都能安居乐业。加强法治力度,不断填充、完善法律条文,是社会制度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国家稳定的基本保证与根基。民商法的改善与健全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加完善健全的民商法来提供更好的法制环境。

作者:殷卓单位: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

和谐社会论文:习惯和习惯法作用下的和谐社会论文

一、和谐社会概述和谐

社会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一种社会状态,是马列政党永恒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以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包含五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人自身的和谐;第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第三、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和谐;第四、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第五、国家与世界的和谐。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点建设内容和目标。和谐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是指党在治理国家时,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体现;公平正义是指党和国家要恰当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充分体现;诚信友爱是指全体社会成员能够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充满活力是指党和政府要尽一切可能尊重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愿望,支持各种创造活动,使全体人员享受创造的成果;安定有序是指党和国家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保证社会秩序的安定,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要尽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保证生态良好的前提下,使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二、习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习惯形成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和发展。习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文明社会,成文法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各民族的习惯在规范民族行为、处理名族内部事务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习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民族团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习惯这一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使得拥有不同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文化积淀的各个民族能够进行相互融合。名族团结就能由理想变为社会现实,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习惯作用的发挥,有助于涵盖人口结构、区域结构以及民族结构的社会第二系统的构建,这样一来,社会就能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社会结构的稳定就有了现实的可能。

(三)有利于社会行为的规范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规范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评价、教育,使人类的活动能在社会制度的约束下进行,这样一来,社会秩序的维护工作才能得以进行。法律对人类的社会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约束作用,但却不是唯一的方式。风俗习惯也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其对人类心灵和行为所起到的净化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党和政府在治理国家时,要充分发挥法律和习惯的综合作用,促进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

(四)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核心和关键。人类和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自然,大自然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所需的各类资源,因此,人类必须要善待自然。党和政府在治理国家时,要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为行动准则,努力达成社会和谐这一伟大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民主法治,在这一全新的时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党和国家所面临的重大建设问题。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构建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要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民主和法治的重要作用,同时,要重视习惯这一具有浓厚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的社会资源,对社会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三、习惯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习惯法是一种区别于成文法的社会规范,它产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民众社会意志的体现,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解决争端的机制。习惯法对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习惯法对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变迁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古以来,习惯法都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支配作用,具有名族性、稳定性以及地域性等显著特点,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有助于司法和谐司法对维护社会正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司法和谐建设是人民法院的重点工作内容。在司法和谐建设的过程中,人民法院必须要加深对习惯法的重视程度,看到拥有社会历史积淀的习惯法的独特优势,在保证法律和谐的前提下,将习惯法灵活运用于司法领域,将法律和习惯法进行有效融合,使二者进行优势互补,保证依法治国的人性化,以此来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将情与法相结合能够使群众的心声得到真切反映,缓和社会紧张关系。

(二)有助于乡土社会正义观的维护公平与正义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公平与正义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社会正义的存在使得社会公平有了实现的可能,社会公平能促进社会正义的发扬。公平和正义与社会的道德和伦理相符合,它在纠纷处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保证社会秩序破坏的最小化以及人际和谐的最大化。社会大众朴素而现实的正义观区别于法律条文中的正义,这种正义观是具体的、微观的,是百姓心声和民意的体现。习惯法的价值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对民意的关注、对人情的重视以及对道德的维护上,它能对基层社会秩序进行合理安排和维护,对乡土社会正义观的维护意义重大。

(三)有助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失衡是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要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就一定要看到习惯法的重要作用。习惯法在少数民族的发展壮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少数民族的习惯法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党和国家可以对民族习惯法进行清理、改造和提升,使其能在少数民族自治中充分发挥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习惯和习惯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党和国家要充分发挥习惯和习惯法的作用,加强对习惯和习惯法的重视和研究。只有这样,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由理想变为现实。

作者:王鹰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新闻传播作用下的和谐社会论文

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

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既要实现舆论的多样性,允许有多种声音出现,又要做到舆论的主导性,让主导性舆论唱响主旋律;既要保证舆论多元化,全方位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的愿望和意见,又要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受众思想,促使受众思想朝着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方向发展。在市场经济中,新闻媒体应努力寻求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的最佳平衡点,增强社会责任感,围绕着服务社会和谐,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杜绝传媒歧视、唯利是图,在奉行市场营销理念的同时,还应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实现两者的动态平衡。相关主管部门分配传媒资源的时候,应主动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话语空间,使他们享有与其他人同样的话语权,打破群体性隔阂,促使群众与政府、群体与群体之间有效沟通。现阶段,我国传媒领域已认识到新闻传播对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内的新闻传播资源开始更加强调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在传媒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上,强调不同阶层人士应享有公平待遇。以民生新闻为例,不管是从传播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来看,都是以受众为中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关注热点难点,处处维护受众,力求满足受众对各方面信息的需求,容易使受众产生共鸣,而其采取的平等交流的方式更易使受众接受,这些都营造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和谐传受关系。

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支撑和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传播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合理途径缓解公众情绪,凝聚思想,统一认识。其次,新闻传播应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比如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并传达群众心声,将最真实的信息及时传递给需要这些信息的群众,消除其迷茫和恐惧心理,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给予的温暖,从而形成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相互救济的和谐舆论环境和氛围;从人们的生活实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例、具体可信且能打动人的事实出发,宣传和推广相关新思想和新风尚,使公众真正体验到社会中的美好事物,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对于阻碍和谐社会构建的消极因素,应加大宣传力度,答疑解惑,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引导这些因素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另外,新闻传播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平台,各阶层、各群体直接的沟通和交流成了可能,这对于社会成员树立共同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确立能够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公众思想品格,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三、有效实施舆论监督

和谐社会并不是指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努力化解矛盾和冲突,实现利益均衡最大化的社会。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就是对可能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丑陋事实、社会矛盾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通过一系列舆论手段和危机传播活动,将不和谐问题披露出来,让受众讨论和批评,然后加以正面宣传,从而有效发挥预警作用,维护社会和谐。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作用能够有效预防社会伤害,制衡社会有害倾向,新闻媒体应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在坚持正面宣传、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同时,积极披露腐败行为、不法行为,抨击滥用权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以促使社会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当然,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媒体对社会的监督,更是广大群众通过媒体对国家和社会的监督,其赋予了公民实实在在的参政议政、监督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这样以来,群众更相信政府,更维护政府,有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之,和谐的舆论环境,正确的舆论引导、有效的舆论监督是新闻传播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促进作用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新闻传播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今后,我们应当积极归纳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宣传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贴近群众实际,关注群众诉求,始终担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使命。

作者:黄杰单位:许昌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人本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涵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又称人本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远动,近年也称为现象学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的取向。在西方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有: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的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以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坚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内容,强调实施心理治疗、犯罪防治和社会改造。

二、和谐社会及其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在联系

(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我国在新世纪初提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并非偶然,它具有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原因:一方面,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的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更加重视精神需要的满足,特别是作为人的权利、尊严、价值需要的满足。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思想和观点散发着浓郁的人性光辉,它与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和内在同一性。

1、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本主义心理学把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从研究人的需要、价值等出发,强调人的中心地位,并把自我实现作为人的最高级需要,反映出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作为其研究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这和和谐社会不谋而合,建设和谐社会就要以人为本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和谐社会是把人作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发展与和谐成为和谐社会的两大坐标,而这都离不开人,人作为社会和谐的主体,即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目的之所在。

2、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强调整体研究的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主张用动态的整体观点研究社会生活中的人。他们反对孤立和客观的测量人的行为,强调要把我们自己的内在经验带入到心理学研究中去,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研究完整的人。而这一切都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相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研究的方法,协调各方,共同发展,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和谐社会都倡导人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要研究对个人和人类的进步都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心理学究中的无价值的烦琐倾向,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以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为中心。他们倡导人的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者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不但表现在对他人具有强烈的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而且也表现在他把所有的人都看成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而他对这个家庭的存在富有责任。

4、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的自我实现与和谐社会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一致性马斯洛认为,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天资,更充分地认识、承认了人的内在天性以及个体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这和和谐社会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和谐社会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全面发展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是指其对象性的关系的全面生成和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即个人积极参与各种领域、各个层次的社会交往,形成全面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指有个性的个人与他人区别开来,表现为个人独创能力和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即每个人的天赋、才能、志趣、意愿、特长等方面得到积极的、自由的充分发展。

三、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中人本主义的思想内核

(一)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当我们谈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人,没有人就没有社会活动,也就没有社会发展。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最终都是要使人民成为社会和历史的真正主人。所有的这一切都包含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

(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采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和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践行中,无论是宏观决策还是微观方略,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内部结构,都应该坚持把人作为第一要素,用“以人为本”来检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重视人的巨大作用,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要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培养和开发人的创造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构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社会,努力建设惠及十三亿人民的小康社会。这所有的一切的实现都可以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找到答案;一切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方法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佩鲁指出:全面发展应该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他认为:发展是“为了任何完整的人的发展,发展同作为主体和行为者的人有关,同人类的发展及其共同目标和显然正在发展着和演变着的目的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提升人、实现人的价值。人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目的,人的生存、自由度和主体性的提升是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目的之所在。人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和归宿。我国为实现和谐社会目标所采取的科学发展观及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政策,时刻透露出这样一种信息:人才是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

作者:李双双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和谐社会论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谐社会论文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和”指平静、协调一致“,谐”有协调的意思。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期望和梦想;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国语•周语》中有“声应相系曰和”的说法,这里的“和”指的是音乐和调。《国语•郑语》的“以它平它谓之和”强调了统一性。荀子则指出“和则一,一则多力”,强调团结力量大。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和衷共济”、“协和万邦”“、百年好合”、“家和万事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说法。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破除各种障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都得到肯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利益关系协调、民主法制完善的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出现了利益分化、利益矛盾突出的问题。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利益关系,首先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其次,要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依法及时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体现公平正义,自觉维护安定团结,使全社会不同利益和观点的群体都能够合理分摊改革与发展成本,同时又能合理得到改革与发展收益和财富。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稳步发展的社会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秩序、稳定的机制做保障。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必然要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要的,但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把竞争推向极端,就会造成人心沦丧,道德败坏。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要求人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指明的方向,能更文明、科学,更有远见地对待自然,自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既符合人自然生存,又符合人自身价值的自然文明与社会文明相互协调的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不断提出新的历史性课题,也不断丰富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价值越来越突出,经济、政治、文化只是社会中的子系统。而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建设理想的社会本身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正是基于对社会认识的深化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五位一体。这一过程,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我们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论述基本上是从物质文明和政治目标的角度去讲的,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形态没有具体描述。社会和谐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思路的创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收入途径多样化了,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人们的利益要求、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机体保持活力的源泉。但从社会稳定运行的要求看,又必须把多样性整合起来。多样化与统一化是一对矛盾,“和谐”就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反映。我们党管理社会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的目标主要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人民和政府之间和谐,其根本途径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关键是做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和谐。

(一)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首先,提倡绿色GDP,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绿色GDP能够更全面、更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福利水平。用绿色GDP衡量各部门、各企业的领导干部的经济工作业绩,可以迫使各级经济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采取环保、经济的高科技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按照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资源再循环作为衡量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其次,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维护和改善好生态环境。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地“三化”,同时,强化城乡污染治理,特别是重点流域、区域和海域的水污染、农田的污染治理。第三,加强教育,解决人自身的素质问题。通过全民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全社会共同认可的积极的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和需要定位,选择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培养人们的环境伦理和道德,义无反顾地走永续发展的道路,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

(二)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重在经济利益上的均衡。重点是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以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收入上的差距,逐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的稳态社会经济结构,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当前,我国社会的多种不和谐因素的存在,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除了境内外敌对分子的破坏,与个人收入差距过大也有关系。国家必须在再分配中着重用税收等杠杆来解决好这个问题。合理改革税收制度,克服一些地方部门中出现的穷人税率实际高于富人的现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成果像甘霖一样普照到每个社会成员身上。

(三)实现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应该官民崇德,万众尚法、民主平等的社会,是人民与政府之间和谐的社会。为此,必须实现政治权力的民主与共享,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真正体现主权在民,实现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中国是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国家,缺乏民主传统,从国家权力到地方权力,到社会组织的权力,一直缺乏民主和分享的习惯。相反,长期存在着集权的传统,家长制的传统,窒息了社会的活力,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这是中国过去两千多年来一直停留在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学完善的民主集中制度,能够体现主权在民,是社会矛盾特别是官员与百姓、人民与政府矛盾的调节器,社会稳定有序的安全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要通过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创新管理组织、政策法规和方式手段,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度,把更多的国家权力还给社会,使各级政府真正做到政治上清明、公开、公正、公平,以法治政,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作者:岳云强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和谐社会论文:多元民俗文化和谐社会论文

一、青海多元民俗文化中的和谐传统与特质

青海多元民俗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厚的精神内涵,其中包含着许多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就青藏高原多元文化这一整体而言,善、慈悲和爱是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儒释道三大民俗文化圈中最主要的精神内核。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是青海各民族一直恪守的传统。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与特质。自然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青海各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原环境对青海民俗文化的特质和内涵及其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环境的严酷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更加敬畏,更加珍爱。牧民将草原视为生存的根本,禁忌任何破坏草原的行为;农民将土地视为生存的根本,收获之时举行仪式,感谢土地的馈赠。人们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自然环境,在藏族的观念中,藏区处处是神山圣水,人们将这些赋予神性加以崇拜,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自然神灵祭祀仪式和习俗,如转神山、神湖活动,生活在青海湖周边的蒙藏民族有祭祀青海湖的习俗。通过这样的习俗和仪式告诫人们,神山、圣水地域内为神圣之地,不得随意破坏和污染。蒙古族也将草原、土地视为地神之所在,禁忌任何对土地的不敬行为,每当牧民转场放牧时,一定会把生活留下的污迹打扫干净,受到破坏的草皮加以修复。土族每年的播种和收获时节举行仪式,祈祷神灵降福保佑,感谢自然的馈赠。撒拉族的“地震神话”故事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从自然,人要和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任意破坏自然最终会受到惩罚,其习惯法中也明确规定禁止滥砍滥伐、滥捕滥杀,严禁一切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高原生存的艰难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生命更加亲近和珍爱。把人、自然和一切生灵放在了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因而就不会对大自然无限度的索取,对动物无限度地杀戮。他们以对待神灵的情感敬畏和崇拜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形成了“敬天惜地”的自然观。这种对待自然的观念和态度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多元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传统与特质。青海各民族普遍奉行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对物质财富追求相对淡薄,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利益之争,形成了互助、协作、和谐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文化氛围。如藏文化中普遍将“慈悲、善良、自谦、和平、尊人、义务、知足等作为做人的原则”,[2]藏传佛教“三因说”强调自然、神与人和谐相处,形成了宇宙万物统一性、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论,随缘任运、顺从自然、知足安适、忍耐克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出世的姿态,远离争名夺利、好斗争强、谋取认识富贵的恶习,而追求顺从、忍让、清贫的生活倾向”。[3]儒释道文化“都要求信众止恶从善,善于分辨善恶、是非、真假,从而保持身心清净;……要有平等、真诚、慈悲、宁静的心态和温和、善良、恭慎、节俭、礼让的五德气质,涤荡淫欲、憎恚、焦虑、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骚乱不净。”[4]伊斯兰文化中也有很明显的和谐理念和内涵,如“你们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古兰经4:36),要求信众以和平善意待人,要诚信、宽容,提倡与人为善、与邻为伴、以诚相待、公平相处等。这些直到今天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信念和教义不仅能净化人的心灵,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是青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互补互惠,形成了团结友好、互相帮助的良好传统。如在经济方式上,藏族、蒙古族以牧业生产为主,为高原居民提供了大量畜产品,汉族、土族以农业生产为主,补充了畜牧经济的天然不足,回族和撒拉族的商业经济则非常发达,他们奔波在高原各地,在牧业区和农业区之间互通有无,从而形成了高原特有的民族经济互补模式。如在循化地区,“撒拉族不足的粮食、柴草需要文都、道帏等地的藏族农业区和回民供应,而藏族需要的蔬菜、果品、茶、布、工艺品等则由撒拉族和另族转运过去,并将藏族牧业区的羊毛等畜产品转运到外地。”[5]在经济互补的过程中,各族人民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和谐共存的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是青海和谐社会构建的坚实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青海是我国一个特殊的自然与人文区域,有着多民族和谐相处的悠久历史传统。正如班班多杰所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北与西域、北方草原接壤,处于中原、西藏、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带,历史上来自中原的汉文化、中亚的伊斯兰文化、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与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这里长期碰撞、交融,文化类型多种多样,且互相浸润、涵化,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亲缘关系,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缘和合’、‘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6]在多元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在经济上互相依存、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互相交流、彼此交融、求同存异,形成了“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和谐传统和特质。

二、青海多元民俗文化的重叠认同

文化认同主要是指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沟通形成相互依赖,彼此尊重,形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之局面。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影响下的多元民俗文化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吸纳和采借,构成了青海民俗文化的多元认同网络。作为青海民俗文化载体的青海人,在多元民俗文化的场景中,其身份具有多重社会属性,如国家属性、民族属性、地域属性、宗教属性等,认同体系是重叠的。

首先,青海各民族的每个社会成员高度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应超越于其他认同之上。每个民族对国家拥有强烈的情感和高度的责任心。其次,文化往往跟一定的区域相关,既是同一民族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各民俗文化圈内的成员隶属于不同地区,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国家、家乡、故乡、出生地拥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远体现的越来越强烈,认同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对故乡人和故乡文化情感也越来越浓烈。在世界范围内认同的是中国人,在全国范围内认同的是青海人,在青海范围内认同的是某个州县的人,在州县又认同的是某个乡村。这种认同的具体表现是对认同对象的成员及其文化的熟悉感、亲切感、安全感以及强烈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人们在建立地域认同时往往会淡化甚至忽视民族归属、宗教归属等。再次,青海是多民族地区,族群认同是其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民族身份有着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在交往时会互相认定对方是什么民族,或强调自己是什么民族,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本民族的禁忌,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对各自的民族文化也有强烈的热爱感和自豪感。最后,青海作为多宗教地区,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宗教对青海各民族的影响较深,三大民俗文化圈内的各民族在共同的信仰基础上建立起了文化认同,如藏、土、蒙古及部分汉族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同和尊崇,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对伊斯兰文化的认同和尊崇,汉、土族对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认同与尊崇,这种宗教认同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和文化认同,如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其相互通婚的比例较高,社会交往也较密切,反之,信仰藏传佛教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间的族际婚姻较为少见。

“从历史时期以来,河湟地区各民族间就结成了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和互相吸收的多元多边的互动关系,这种文化互动与河湟地区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相随并产生了重要影响。”[7]青海各民族多元民俗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体现在宗教信仰的吸纳与采借、饮食文化的兼容并蓄、服饰文化的取长补短、文化艺术的共有共享等多个方面。[8]青海各民族间形成的这种文化共生与融合现象是和谐社会关系建设的前提条件,有效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观的生动诠释。

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文化凝聚力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特定文化对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统摄力、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亲和力、向心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是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动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能够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观。青海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凝聚着青海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青海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钟敬文先生说:共同的民俗信仰和习惯常默默地把跟别的成员的行为、心态牢牢地凝聚在一起,这是一种想象不到的、神秘的文化凝聚力。它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员被那无形的纤绳捆束在一起,它也把现在活着的人和已逝去的先辈联结在一起,而且还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五大洲的华人也团结在一起。

青海的多元民俗文化圈自形成以来,便具有规范社会群体、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向心力。首先,优秀民俗文化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取向。青海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曲艺、仪式礼仪等民俗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哲理、伦理、道德,是民众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在无形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凝聚着人心,劝诫人们向善避恶、和睦相处,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向上进取的道德规范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传统节日民俗和共享文化事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全国性的节日中,各族人民的节日饮食、仪式、庆祝活动大同小异,大家在和谐统一的欢乐气氛中加深了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凝聚了人心,加强了团结。而在民族传统节日中,本民族成员们聚集在一起,膜拜同样的神灵,举行同样的仪式,展演自己民族的文化,无形中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再次,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如伊斯兰教文化圈内的回族、撒拉族、保安、东乡等民族,由于都信仰伊斯兰教,对彼此的认同感很强,凝聚力也很强。最后,优秀民俗文化增强社会的内聚力。过去,青海的民间组织较多,广大农村的许多村庄都是以宗族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单姓村,宗族组织的势力较大,如撒拉族的“孔木散”,而以寺院和清真寺为核心的宗教组织影响也较大,如回族撒拉族的“者麻尔提”。此外,还有一些为举办社火或庙会而临时组织的民间组织和民间宗教组织,如汉族的火神会、土族的排头和嘛呢会等。这些民间组织不仅起着维系宗族、社区的社会秩序,规范和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还加强了宗族、社区成员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强化了宗族和社区的凝聚力。

民俗文化既是社会生活的普遍存在,又是一种隐性的社会文化规范,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规范、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作用。文化“却像一只无形的手,无形中支配着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意识,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往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9]民俗文化具有规范性和维系性,它对社会群体的“软控”是一种有力的深层控制,它对社会群体文化心理的维系更是根深蒂固的。

四、结语

青海是一个地理的概念,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这里生活的各民族共同谱写了青海的历史,共同创造了青海地区灿烂的文明,青海多元文化的交融汇合,为该地区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和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奠定了基础。各民族都为维护这里的安定团结、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种正向的社会心理环境使得青海各民族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和睦、民族尊重等积极的社会心理,是青海和谐社会建设的民意取向、心理共识、思想准备和文化基础。这些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青海奠定了坚实的民族基础,构筑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青海和谐社会构建中,青海的多元民俗文化不仅给这一区域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还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对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而成为建构和谐社会的“集体无意识”的力量。

作者:韩喜玉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和谐社会论文:施工企业工会和谐社会论文

一、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快企业整体发展速度

1.1企业应当加快市场竞争制度的引进速度,以市场规律作为其基本工作准则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基于施工企业工会而言,应当重视三个方面:①提高自身认识,始终支持企业改革,并投身入改革实践中。“发展”不仅是国家及各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所有员工获取利益的重要方式。因此,若改革程序能够推动企业发展,还能为企业及员工带来更多利益,就应当始终支持改革。②深入至员工群体中,合理利用各种有效方式宣传改革意义、途径和相关政策,有利于引导员工解放其思想和转变其观念,对于有效处理改革、稳定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意义,同时还能推动员工参与至改革活动中。③改革实践活动中必须有效维护员工的稳定性与完整性。改革以稳定作为其基础,因此企业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有效解决各种不利因素,推动改革活动的顺利开展。

1.2加大员工整体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其劳动技能①以加快企业整体发展速度为基本主题,针对性的举办各种培训活动,并在此过程中突出各岗位的特征,以此方式提升培训效率。通过提升员工岗位技能,有机结合员工的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劳动技能、道德素养以及学识水平,从而提升其综合素养。②加快工作创新步伐,大力寻找各种新载体与新技术,重点提升员工素质。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内部可以举办各种群众类经济创新活动,用以提升员工生产能力与经济服务水平。③建立起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教育培训计划,并明确教育培训基本内容与整体目标,推动培训工作朝着多途径、层次化、类别化方向发展。

二、以和谐生活作为基本着力点,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社会

2.1维护所有员工合法利益

①加强和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及配合,着力解决员工最为关心和最为现实的问题,并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严肃查处侵害员工基本利益的行为,使之感受到来自于企业的关心,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向心力以及凝聚力。②给予管理干部、施工队伍等宣传各项法律与法规,贯彻与落实教育活动与监管活动。以法律宣传的形式,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使之自觉地保持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行[2]。③推广与落实平等协商机制,确保劳资双方能够自主协调其内部矛盾及有效处理其利益关系,从而到达共同发展的目标。

2.2加大力度建设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各行施工企业工会具体情况存在着差异,所以其内部控制制度也应随之进行调整,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已成为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1)施工企业内部需要定期组织员工召开职工大会,督促职工代表履行其各项职能,确保员工民主监管权力、创造能力、工作积极性等均得以有效发挥。而针对与员工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的各项重大决策、改革措施,在其正式出台之前,应当接受职代会的讨论及审议,以尊重员工民主权利作为基本出发点,确保员工能够充分表达其意愿,通过深入吸纳基层员工的意见及建议,有助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2)始终坚持厂务公开机制,通过寻找厂务公开新型载体、新型渠道以及新型方案,确保企业在进行经济决策、经营管理等事项时能够达到公正、公开的标准,并接受所有内部控制制度员工的全方位监督。(3)给予所有员工进行法制宣传及教育,以此方式引导员工维护自身利益,根据既定程序合理表达自身诉求,并在法律限定范围内依法行使自身民主权利,以法律手段处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各种矛盾。(4)提升职工代表整体培训力度,通过提升其民主管理意识与能力,赋予其建议权、知情权、参与权以及审议权等,通过集思广益,实现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社会等目标。

2.3构建企业内部和谐气氛

构建企业内部和谐气氛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三、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整体素质,推动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社会

①提升领导干部专业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通过深入学习与研究,促使领导干部以政治角度作为出发点去分析各种问题,并提升其问题处理能力,有助于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社会。②领导干部应当不断熟悉及学习各种生产工艺、管理技巧及法律知识,通过提升其工作能力,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优良的人才储备[3]。③密切联系所有员工,不断提升其服务水平,真正做到关心职员、信任职员。在面对职员出现的各种问题时,应以支持与鼓励的态度勉励职员,帮助职员克服难关。④有效掌握各种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用以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从而实现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社会整体目标。

四、结束语

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社会不仅符合时展潮流,同时也是响应国家号召的直接体现。基于水电工程局工会而言,在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社会实践活动中,应当有效发挥其基本职能,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和谐生活作为基本着力点以及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整体素质,从而加快企业整体发展速度,并且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社会,推动企业各项经营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

作者:郑荣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工程局

和谐社会论文:家庭优良传统和谐社会论文

一、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与传统道德教育的相关性

(一)中国优良传统道德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体现早在我国先秦时期,法家便提出“绳不绕曲,法不阿贵”,违法犯罪,不分高低贵贱,一律绳之以法,讲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传统道德中又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权力制衡,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追求法律公正的直接体现。也是保障礼法自上而下有效实施的重要规范。因此,即使是在君主专制社会形态下,传统道德文化也不乏对于公平正义的思考。

(二)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体现我国儒家正统思想对于“仁爱”和可守诚信的追求,一直延续到现在为人们所推崇,具体体现有;“仁者,爱人”博爱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关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具体体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终极追求。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直到今天都引导着人们胸怀天下,博施济众,追求真善美,维护道德与法律的权威。在恪守诚信方面,有“民无信不立”的道德要求,也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道德批评,就是要警示人们做到表里如一、真实无妄,友善待人,不自欺欺人。

(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我国古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保护自然环境,但是在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却早已有法,我国的传统农业因地制宜,因时而动,不违背自然规律,适应农时节气的春耕秋收,“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可持续性利用自然,甚至对自然神灵的敬畏,都为今天我们有效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环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引领与思考。由上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均有体现,因此,学习中国传优良统道德文化有利于帮助我们认识并践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播道德文化,弘扬和谐社会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二、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与作用

家庭作为最小的一个教育单位,也是分布最广泛的单位,每个人都从家庭成长,并且受家庭成员的影响,期间包含了口耳相传,也包含了身行示范。在较长时间耳濡目染中,家庭教育便成为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

(一)家庭传统道德教育覆盖面广泛家庭是每个人出生成长的地方,是人走向社会的起点,因此,人们多项素质、技能都从家庭教育中受到启蒙,家庭传统道德教育内容覆盖面非常宽泛,仅就道德而言,家庭教育包含了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具有其他任何教育机构都不可替代的多面性。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每个家庭成员,因此从教育对象上来讲,涉及到了参与家庭生活的每一个人,受教育队伍的规模也是其他教育组织难以企及的。

(二)家庭传统道德教育时间长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参与家庭生活占据了他们相当多的一部分时间,在家庭成员互动的过程中,道德被不经意的在家庭成员间传递出来,比如通过关心交流传递出父慈子孝,通过做家务传递出责任与分担,通过家长的文明言行让孩子学到礼貌,通过孩子在学校的知识也使家长学会垃圾分类的新方法等。道德教育被不经意间进行,文明言行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长期的家庭生活会使家庭成员间形成很大程度上类似的道德观和道德言行,这便是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伟大力量。

(三)家庭传统道德教育效果更深刻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途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具体教育形式既包含了口耳相传,更多的是身行示范。有时候家庭教育的初衷与目的并不明显,也许只是家庭成员无意的语言或行为,但是却起到了积极深刻的教育效果,因为这种教育效果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是受教育者乐于并积极主动接受的,因此比三令五申的说教来的更有实效。

综上所述,我国优良传统道德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精髓有吻合之处,家庭教育在道德传承上有其特有的优势与深刻效果,如果能把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结合,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就能在最广的范围内进行传承,并且产生更加良好的效果。

作者:冀俊平 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和谐社会论文:和谐社会文化建设论文

一、关于“和谐社会”是否可能的若干启示

“和谐社会”是否能够创造?这是我国从古至今不断探讨的问题,历史上各名家也是争论不断,例如:孔子就相信,和谐社会是能够实现的。在他的生平中,他认为人性本善,只要政府官员能够秉承孝道,必然能够智能正确执政。而通过对人们施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的孝道仁德意识,必然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又如:孟子认为人们均有一颗怜悯的心,只要国家管理者能够让百姓拥有稳定的产业和收入,这样百姓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从而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富强,和谐社会也必然能够实现。用现代话语来表达,两位圣人认为人性中本身就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材料,只要

领导者身体力行,因势利导,满足人的必要物质需求,同时,加强道德教育,和谐社会是可以建成的。

但是“性恶论”者则认为,人性皆恶,并且与秩序相冲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冲突乃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也就是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同时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利益需求的基本满足,第二是社会道德对人性的约束和改造。

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根本任务,把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途径。和谐文化建设强调“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撑”,强调要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注意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等,都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体不可分割、不能缺少的重要一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进步、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形态,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实现形式。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使思想建设和文化创新服务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机统一。同志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这就要正确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人类有益文明成果特别是西方文明成果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第四,坚持民主法治。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方面,都应当注意在采取一定措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法律意识和制度建设能力,推进思想文化生活有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邓小平同志当年指导“四项基本原则”写入宪法,为我们在这个方面的探索树立了典范。

三、加强机关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把精神文明建设同政治理论和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1.具体指导和总体引导相结合。精神文明教育中,把具体指导和总体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精神文明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细化,分解为具体实在的教育课题,又紧紧围绕“为谁话着、为谁工作、为谁当官”等根本性间题,着力加强人生目的、人生评价、人生追求等总体观念倾向的引导,使教育既贴近千部、群众实际,又始终有主线贯穿。在人生观教育中,围绕“做什么样的人”的主线,进行“做有理想信念的人”、“做爱岗敬业的人”、“做克己奉公的人”、“做忠诚老实的人”等教育,使观念引导小中见大,富有针对性和思想性,使干部、群众喜闻乐见,从中受到刻骨铭心的教育。随机指导和系统引导相结合。人生观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运态发展过程,观念引导必须循序渐进。要针对干部、群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现实间题与思想观念的变化,不失时机,不拘形式地进行随机教育,由事到理、点点滴滴地熏陶、启发、潜移默化,提高觉悟,使大家“于细微”之处得到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按照干部、群众在确立人生观过程中思想发展变化规律,抓住一个时期的主导动机,有计划地主动安排教育,较为系统地推进观念引导,由理到事,提高干部、群众认识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自制力,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成缺。只有加强随机指导,精神文明教育才能“短、平、快”地渗透到干部、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如果满足于这一形式,忽视系统引导,会使教育零散无序,缺少集体性,难以使他们完整连贯地受到教育,也不利于把随机指导点滴渗透效果贯连成线,形成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唯有把两种形式紧密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使精神文明教育不断深入。

2.观念引导和行为指导相结合。精神文明教育的目的是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的行为,在新形式下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坚定地朝“四有新人”的目标要达到此目的,不能离开正确的思想规范和调节干群的行为。观念引导是行为引导的基础和前提,而干群良好行为养成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观念引导并不能代替行为指导。在精神文明教育中,应注重把思想观念上的引导适时落实到行为指导上,使干部、群众既知其然,又行其然,仅弄清基本道理,分清是非界限,明白善恶、美丑、荣辱,而且知晓应当怎么做,不应怎么做,自觉遵守道德法律、纪律等规范,懂得怎样做人、怎样为官,做到知行统一、学用一致。只有这样做,精神文明教育才能见诸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切实起到净化风气、弘扬正气的作用,有效地推动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

3.政治信念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要利用机关政治学习这个主线,把理想信念落实到行动上。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它的实在内容是通过人们的工作实践和言论行动表现出来的。人们的社会实践是检验和判断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的根本标准,又是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源泉和动力。只有这样,理想才能成为最切实的真正理想。光说不干,光想不干,或者光想大目标,不干小事情,理想就是空洞的、抽象的,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空想,也就失去了任何实际意义。实现理想,不能靠“天上掉馅饼”。理想不能只是写在纸上,停在嘴上。而要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从眼前做起,扎扎实实地干下去。一个人只有把理想信念扎根于社会实践中,理想信念才有厚实的土壤和牢固的根基。因此,要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把信仰和理想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去,把今天的努力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目标联系起来。高楼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在自己本职岗位上做砖、做瓦,脚踏实地踏实工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像孔繁森那样,从自己平凡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做起。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光和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同志所讲的,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把精神文明建设同机关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为民服务的教育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和奉献社会为宗旨;牢固树立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当家做主,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以主人翁精神改进工作,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同时还要在全体干部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爱公益的良好风尚。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始终坚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来正确处理好这六面的关系。

总之,我国在进入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历史篇章,结合“以人为本”的主线,不断加强各方面的调整,以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快速发展。

和谐社会论文:工会组织构建下和谐社会论文

1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带头作用

工会可以密切的联系群众,可以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责,而且可以发挥出工会组织纽带与桥梁的重要作用。工作是联系党政与群众的重要纽带,可以在复杂的社会化解下,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当前社会中,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在不断扩大,社会的劳动体系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所以,充分发挥出工会组织的带头作用,可以将广大的职工与群众吸引到工会组织中,可以更好的协调劳动关系,还可以解决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实现了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工会作为服务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会要协调好对于特困职工群体工作的救助工作,要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还要改善贫困职工的生活,增强工作组织人的职能,将以人为本作为服务的理念,还要真心实意的为群众解决困难,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口碑。(2)工会要做好形势教育的宣传工作。想要充分发挥工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需要树立以大局为重的观念,还要将组织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考虑,切实解决问题,还要根据当前形势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其人们认识到建立工会的好处。

(3)发挥工会的信访作用。工会还具有疏通言路的作用,可以在政党与群众中架起一道桥梁,是信访渠道更加畅通,所以,相关的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来访工作。接待来访人员的工作者要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所以,工作人员在平时也要多学习法律知识,还要熟悉相关政策法规,提高职业素养,对社会当前形式也有一定把握能力,只有提高知识水平,还能提高业务能力,只有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工作,才能有效化解基层矛盾。

(4)做好协调保障工作。在企业中建立工会,要围绕企业的发展开展各项工作,要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利益为前提,还要保证工会管理的民主性,工会人员可以进行民主监督,而且工会的各项决定都要得到群众的支持,要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还要多做实事,为职工谋取更多的利益,积极协调企业中各个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工作,降低各个部门以及职工之间的矛盾,还要解决职工的业务分配工作,保证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还要协助企业领导做好员工思想改造工作。

2充分认识工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的优势作用

2.1工会巩田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巩固。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的积极性、能动性,特别是主人翁精神的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2.2工会为社会主义执政党奠定坚实的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的阶级基础的牢靠或坚实与否。一方面通过工会使工人与党保持畅通的联系,不仅使工人的利益、愿望、要求能及时地反映给党的各级组织,而且使党的决定、意见也能不耽搁地传达到工人当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工会做工人群众的工作,尤其是努力提高工人的素质,以巩固和加强党的阶级基础。

2.3工会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

工会的社会作用,就是要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出发,合理调节劳动和资本、劳权和产权、工资和利润的关系,促进劳动关系的两极实现互利双赢,保持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稳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工会所具有的其他社会组织无法取代的功能。

3工会组织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完善维权机制

3.1根本途径:法制维权

要通过健全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特别要注意突出工会对职工权益的“维护”职能,认真抓好集体合同制度、工资谈判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安全生产监督制度、职工法律援助制度、劳动纠纷仲裁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3.2基本任务:奎面维权

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是全面性的。一是要维护职工的生存权,确保职工的基本生活条件、基本工作条件,尽可能避免职工的身心健康受到任何损害。二是要维护职工的经济权,撮重要的,就是让职工能够平等地获得劳动报酬。三是维护职工的政治权,让广大职工群众有地方、有机会说真话、说心里话,有权利、有途径参与本单位、本部门的重大决策,有条件、有责任对本单位、本部门的领导和决策提出批评或建议。四是要维护职工的文化权,最重要的,就是要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及其家属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享受文化创造的成果。五是要维护职工的发展权,总的原则,就是确保各单位、各部门和所有职工具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3.3首要关键:源头维权

从源头上维权.是维护职工权益的关键。一方面,在制定涉及职工群众权益的法律或制度时,要广泛征求广大职工的意见,并充分吸纳其中的正确建议;另一方面,具体的单位或部门在作出各种事关职工群众利益的决策时,要首先开展调查研究,使之能代表最大多数人们的意愿或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工会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促进作用,工会是连接政党与群众的重要纽带,可以增加社会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切实解决贫困职工的生活问题,加强工会组织的建设,可以在社会中形成一股正气,也可以笼络人心,形成工会独特的优势,成为不可代替的社会组织。为了充分发挥工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相关人员还需要找准突破口,要积极组织群众加入改革事业中,履行组织人各项维护职责,这样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口碑,才能推动和谐社会更快的建设。

作者:陈丽华 单位:宁夏电力建设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