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8 10:02: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医学硕士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以培养临床医师为目标的专业培养活动。我国于1998年开始实行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它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差异在于类型而非学术水平。作者所在校于2006年开始正式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教学,笔者体会到临床轮转质量是影响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临床医疗实践,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是难以达到培养要求的。
1临床轮转的意义
1.1临床轮转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
培养模式的区别所在学位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方面。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具有职业背景,与行业联系紧密,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的研究生教育类型,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医学专门人才;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两类学位都是建立在共同的学科基础之上,攻读两类学位者都需要接受共同的学科基础教育,都需要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与技术。专业学位是以临床技能培训与提高为主(部分学校也兼顾实验设计),通过18个月的临床相关科室的轮转使学生对自己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有清晰的感性认识。培养目标的确定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大力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和考核,而临床轮转是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
1.2博采众长,拓宽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临床问题多元化、合理化思维
学生进入临床后,较大部分时间是在相关专业的科室内轮转。通过参与轮转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了解该学科的特点,掌握与本学科相关学科疾病临床诊治的技能。同时所接触的导师由于学科的特点不同以及导师自身资历、学识及修养不同而使学生受到不同的熏陶,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临床轮转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不同专长和不同学术观点的指导教师,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临床问题多元化、合理化的思维。
2影响轮转质量的因素
2.1导师因素
师资不足、不均,难以满足学生带教要求。随着研究生的扩招,作者所在校现有的导师队伍相对不足,现行研究生培养实行的导师责任制很难做到一生一师。部分热门学科的导师更是严重不足,一师多生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导师1人带9名学生(作者所在校规定每名导师每届最多可带3人)。而部分学科学生数量不足,几个导师共带一个学生。由于在临床工作中导师的大部分时间以医疗工作为主,所以对学生难以做到具体指导:一师多生的师生之间缺乏密切联系,学生缺乏教师直接具体的指导;多师一生的则互相推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直接指导。轮转科室的部分导师对轮转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由于各个临床科室接受研究生轮转的时间和人数并不固定,给科室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带教教师也难以做到责任到人,部分导师认为研究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已进入过临床实习,应已具备基本临床技能和进一步自我提高能力,从而忽视对研究生临床技能的操作指导,放松了对研究生学习质量的监督指导。有的科室只让学生做些跑腿、写病历等简单的工作,致使学生产生很大的怨气,部分学生甚至出现跳科现象。
2.2学生因素
对临床轮转必要性认识不足。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招生生源都是以本科全日制学生为主,攻读两类学位者都需要接受共同的学科基础教育、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与技术。所以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区分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区别,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只是叫法不同。大部分学生对临床轮转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加之轮转科室的指导教师并不能像本学科教师那样悉心指导,所以不愿轮转,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本科临床能力基础差,技能不精,难以达到培养要求。全日制的本科学生在临床技能操作上的表现难如人愿。部分学生在本科实习阶段中为了考研,根本就没有临床实习过程,所以入科后这部分学生各项操作技能需要从头学起。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等医疗法规的规定,很多手术操作、诊断性检查也难以由学生完成。医院和研究生导师由于考虑到医疗风险等问题不敢放手让学生操作,同时学生也由于不愿承担潜在的风险而放弃一些操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临床经历的研究生,即使他们已通过了医师资格水平的考试,也很难单独处理病人、管理病床和实施手术。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大部分学生由于缺少实践机会而达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2.3管理因素
不能有效合理地支配师资资源。研究生的招生受社会就业的影响,尽管每年的招生计划都有据可依,但在实际招生过程中各学科的招生数都会受到社会需求的影响。尽管管理部门在后期的招生工作中作大量的工作,包括调剂、重新调整专业,但各学科的生源数量还是难以完全按照计划而来。考核机制不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作者所在校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客观有效的临床能力考核体系。各个二级学科还没有制定出临床能力训练量化指标的统一标准,目前处于只有量的要求而无质的标准。各轮转科室对学生的出科考核流于形式,轮转质量无法保障。
3保障临床轮转质量的策略
3.1定期规范化培训,增强导师的责任心
要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首先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了提高培养质量,作者所在校每2年1次对所有导师进行规范化培训,重点强调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导师职责》、《研究生导师考核标准》等相关规定。通过系统的培训,导师们正确理解了专业学位的培养要求,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增强了责任心,规范了指导行为。通过各学科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建了一个既宽松又不放任的学习环境。
3.2成立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指导工作小组,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
由于各二级学科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已形成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所以在管理工作中要求各学科组以二级学科为单位,成立研究生培养工作小组,制定本专业及非本专业学生(轮转)临床能力训练标准及考核计划。具有副高级职称的医师可作为小组成员对轮转学生进行指导。组长由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担任,成员为各三级学科主任及研究生工作秘书。三级学科小组成员由本学科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各导师根据学生本人的意愿、特点制定出本人的培养计划,填写在《培养手册》中,使学生清晰自己的培养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内科学为例,内科学的研究生工作培养小组负责其下属的8个三级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规范指导教师的各项医疗行为,聘请操作规范的医师,定期为研究生安排临床操作示范,规范研究生操作技能,严格出科考核制度,规范考核标准,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
3.3严格导师考核标准
每一年度除对研究生指导教师进行年度考核外,各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工作指导小组还要对非导师的指导教师进行全面综合考核。考核标准要求熟悉研究生的轮转培养考核过程,参与具体指导、监督、评估、考核学生的临床能力训练行为是否规范,使研究生无论在哪个科室轮转,均有导师组对其进行指导、考核。定期抽检学生成绩,对本专业及非本专业(轮转)学生分别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科室轮转期间要定期向导师汇报轮转情况,使导师能及时掌握研究生的培训情况,并与指导小组交流沟通。
3.4利用模拟训练系统提高临床操作技能
为了提高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作者利用现有的本科学模拟训练教学系统对基础技能薄弱的研究生统一进行模拟操作强化训练,同时针对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诊察技术不规范、治疗性操作无机会等给予仿真人模拟训练。
3.5制定临床能力考核标准和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各大院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学生的临床轮转还没有比较规范统一的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和量化标准,需要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作者正在过去实践教学基础上总结和制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评估体系,建立练与考相配套的全过程监督体系,同时预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考核专家队伍,进一步探索如何建立有效师生交流平台,促进各科导师合作指导能力的提升。以上策略的实施,作者感悟到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学生培养工作上具有一定的成效,各学科组的导师及学生反应很好,尤其是对临床轮转科室出科考核采用的两种不同考核标准(本专业和非本专业),增加了我们继续完善和改进专业学位培养方法及策略的信心。
作者:王凤荣 曹秋莉 赵常荣 曲若梅 单位:佳木斯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科研科 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1医学研究生就业方面的问题
1.1临床“热”、基础“冷”
临床“热”指的是临床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容易,我校的临床专业研究生就业形势很乐观,基本是“买方”市场,一般每人均有2~3个单位可供选择。这可能与国家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卫生事业的投入,医疗保障制定逐步完善,各地医疗系统均在健全、扩张,客观上导致临床专业的研究生供不应求。基础“冷”就是非临床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相对紧张。近年来,我校均有部分研究生为了就业,放弃了专业去应聘一些非专业相关的工作,这对国家多年的培养应该是一种浪费。
1.2择业期望值偏高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周期一般较长,最短也需要八年,他们的择业期望值较本科生偏高,一般都选择在大、中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但这些地区的卫生医疗机构中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众多,求职竞争激烈,因此对研究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都很高,这就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往往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另外,这些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中专科发展齐全,研究及专业水平都较高,工作后能够提供给毕业研究生发展的空间也有限,因此他们近期的工作压力很大,环境常常迫使他们需进一步深造,这对那些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1.3注重近期经济因素,忽视专业发展
很多研究生在择业时特别注重近期的经济利益,这可能与他们多年求学的投入相关,因此有时一些有发展前途的单位就被忽视了,这些单位近期的经济利益可能不如一些大医院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单位,但他们往往有充足发展的空间。例如,有两家县级市医院,他们在招聘研究生时就明确提出为了建设新学科,这样的新学科对医学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当时并没有研究生去应聘,主要原因就是近期的经济效益不理想。
1.4择业经验不足
研究生在择业时往往经验不足,尤其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研究生。主要表现在面试时对就应聘岗位的针对性不够,例如一家用人单位要招聘辅导员,我校一位研究生去应聘,在面试时他对自己的实验研究浓墨重彩,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在面试时常出现两种极端,不是太放松就是太紧张,明显缺乏相应的指导和训练。例如,有一位研究生应聘一家大医院,用人单位问她为什么来应聘,她竞回答说“你们单位发钱多”,招聘的老师简直哭笑不得。还有一位学生参加一场招聘座谈会时,用人单位对她的专业表示了浓厚兴趣,让她谈谈自己的研究工作,她竟一言不发,会场足足冷清了5分钟。就业经验不足往往是阻碍研究生成功就业的最后一关。
2相应对策
2.1调整招生专业及人数
鉴于临床“热”、基础“冷”的状况,我们要适时调整专业及各专业招生人数,对那些就业前景不好的非临床专业,在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时要严格控制,不能为了凑齐一级学科内的二级学科数,过多地设置二级学科,以免招生后影响学生的就业,给学生、学校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另外,在分配临床和非临床专业的招生人数时,要向临床倾斜,尤其是要向f临床专业学位倾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也适合我国当前大力发展专业研究生教育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
2.2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目前,各高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其职能大多限于对本科生的就业指导,而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处于真空状态。为了解决研究生择业过程的诸多问题(如期望值偏高、注重近期经济因素及经验不足等),高校还必须扩展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范围,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培训研究生就业管理人员,建设一支拥有较高素质,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开发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有较强的政策水平、组织协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调查研究、人才需求预测能力的就业工作专门队伍,着实有效地开展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2.3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
导师一般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社会和专业人才市场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与学生的相处时间长,对学生的学业、思想、综合能力及发展潜力等有较深的了解,因此导师可在学生择业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在毕业生择业观出现偏差时积极引导,使毕业生正确评价自己,定位准确。另外,由于导师一般在其所工作的领域有所成就,受到同行业的熟悉和尊重,与相关单位还有着业务合作或其他联系。因此,导师可凭借自身在本行业中的各种优势,向一些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学生,帮助他们就业。
综上所述,医学研究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个别地区或专业已出现扩招后的“本科化”现象,这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社会稳定工作都有负面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当前研究生就业方面的诸多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早做准备,做好准备,未大雨而绸缪,把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切实作为一项巨大的民心工程。
【提要】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是一种新的临床考核方法,该院神经内科将mini-CEX引入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包括神经内科专业和非神经内科专业)神经病学临床实践考核中,考察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显示,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出科考试中应用mini-CEX,适用性良好,具有操作简便、考核内容全面等优点,能合理、有效地评价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兼具教学与评量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考核方法。因此,mini-CEX可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神经病学培养中使用。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育;教育,研究生;临床医学;教育考核;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根据现行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医疗人员,关键在于培养与锻炼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综合临床能力,尤其随着临床神经病学的迅猛发展,专业操作技能项目及复杂性日益增多,如何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技能迫在眉睫,其中神经病学临床教学的考核评估是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外现行且具有成效的评估工具———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已被国内医学教育陆续引进[1-3]。mini-CEX是由临床教师直接观察临床医生的实际临床诊疗行为,可用于评估医学院实习医生、住院医生的学习效果。在前期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技能培养中,本院结合国内外专业技能培训内容,结合本院神经内科特点,充分利用全军医学临床模拟培训中心这个先进平台,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神经病学临床考核中试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mini-CEX简介
mini-CEX是一种新的迷你临床评量方法,早期用于美国内科医学会组织的内科专科考试,后经Norcini等[4]修订,用于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评估测试。该方法已在国外广泛应用,成为医学院校临床实践考核的常用演练性工具。临床指导教师直接观察学生与患者的互动,考核重点式的诊疗行为后,临床教师给予相应的回馈。具体包括以下核心能力:(1)病史采集;(2)医疗面谈技能与沟通技巧;(3)体格检查、临床判断与整体临床能力,应用诊断性辅助检查与医疗决策,还包括学生的专业态度和组织效能。随着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和强调对医生临床技能的重点式评量,但仍有众多临床医生在医患互动过程中从未在病史采集或体格检查时被临床教师实际观察与评估过[5]。因此,推行mini-CEX这一标准的临床技能测评工具可有效完善目前临床医学教育存在的缺陷。
2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在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提出,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素质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6]。目前,各国、各地区均非常重视临床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各国、各地区医师职业范围及分科等的差异,专业技能培养差异较大,没有固定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及培养验证体系,缺乏关于专业技能培养的研究。神经内科系统疾病是高发性疾病,同时,病种复杂、多样,以脑血管病为例,其造成的病死率是目前我国主要疾病致死原因的第1位,因此,神经内科专科医生的培养极为重要。从本院神经内科历届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调查看,其毕业后在专业理论技能、专业科研技能方面均达到了培养要求,而在专业临床技能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直接影响其成为一名较为合格的临床医生[7-8]。导致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这种窘状的原因很多,包括目前国内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神经内科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技能培训课程,缺乏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能力的训练课程,致使现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不仅影响了医疗质量,而且对人才梯队的建设造成长远的不利影响。
3mini-CEX考核的实施情况与分析
3.1考核对象及方法
2011年9月至2017年5月进入本院神经内科学习的神经内科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2名及非神经内科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2名。每名学生的考核共2次,第1次在入科学习4周后进行,第2次在临近出科前1周内进行。评估者为本院神经内科的5名副主任医师及6名主治医师组成的带教医生团队,均已进行过mini-CEX培训,每次考核由1名带教医生组织评估。在取得住院患者知情同意后,带教医生选择相应难度的疾病病种,学生以抽签方法随机挑选患者。每名考生的mini-CEX考评时间为20~30min,其中考核时间为15min,教师同时进行评估,其后给予5~10min的反馈辅导。考核过程中责任教师直接观察考生针对患者执行诊疗工作,观察考生与患者的互动,从医疗面谈技能、体格检查技能、人文关怀、临床判断、沟通技能、组织效能及整体临床胜任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评,完成从自我介绍、问诊、体格检查、解释、健康教育等医疗工作,并完成评量表的评分[9]。采用9分制,分为3个等级,其中未符合要求为1~3分,符合要求为4~6分,表现优异为7~9分。考核结束后责任教师立即对考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对考核项目中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纠正,在诊治方面向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整个面对面的评价与回馈持续5~10min,最后请带教医生和考生分别对该次评估进行满意度评价,并提出建议,以利于不断改进教学及评估方式。
3.2mini-CEX考核的价值与注意事项
为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本院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出科考核中引进了mini-CEX的相关理念和操作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证实了mini-CEX具有客观、合理、可量化评估、操作性强等特点。同时,考核的结果又能对模拟培训的内容、培训时间及培训要求进行检验及优化,便于最终形成一套适合研究型医院发展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神经病学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案。3.2.1加强临床教师培训,保证考核评价的一致性有研究表明,临床教师之间评价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将会影响mini-CEX的有效性[10]。同时,mini-CEX的评量标准较抽象,教师对标准的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本院特别注意到了这点,科室建立由2~3名研究生责任教师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责任教师均由科室定期、统一进行培训,经过3次培训、3次模拟考核,统一评分标准,使每名教师充分熟悉和掌握mini-CEX的实施细则,以缩小教师间的评价差异,达到考核标准与临床教师评价的一致性。责任教师则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出科考试中应用mini-CEX进行考核,具体负责带教、指导、监督、评估、考核临床能力训练等工作。为保证不同考生之间考核标准与评分尺度的一致性,每次由科室指定1名责任教师进行考核,保证了考核的规范性和公正性。3.2.2弱化了教师的存在,保证有效的实时反馈为保证考核良好进行,必须弱化教师的存在,这在mini-CEX的实施中也至关重要。在现场中,为便于教师更好地观察,教师在考核中的站位应该在考生和患者交流的视线外,可位于考生的侧面,而不是对侧。从而让教师作为一种平等提供建议的角色,而不是传统地评判标准和批评者的角色,这样教师反馈的建议也更易为学生所接受[11]。mini-CEX较传统考核有个重要优势在于实时反馈环节。临床教师可直接观察学生的医疗行为,询问学生有关患者的诊治计划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在结构式表单上给予评量,并进行实时反馈,教师首先指出考生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能及时认识自身的知识缺陷,对自我认知水平、自己的技能缺陷等需改进的环节进行针对性地改进[12],从而显著提高临床工作能力,真正做到“以考促学”。这种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训练临床综合能力最为根本和有效的途径[13]。3.2.3树立人文关怀的观念传统临床技能考试忽视了对医患沟通、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关注。mini-CEX将医患沟通与临床技能同时纳入考核范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医疗模式,提高了对患者心理需求的关注度,充分尊重了患者。同时,让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医患沟通技巧得到了练习,显著提高了其人际沟通能力,获得了双赢的效果。4mini-CEX应用效果使用mini-CEX的结果显示,在第1次测评时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人文关怀、沟通技能项目平均分数和合格率测评结果方面均表现欠佳,这可能与研究生更多精力放在专业能力、疾病诊疗技术方面,而忽略了对患者人性的关怀有关。在考核后所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均认识到医患沟通能力在患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积极提高沟通技巧,能提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用患者可接受的语言进行诊疗方案的沟通,对患者的情绪和肢体语言做出合理的回应,在获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医疗技术操作,诊疗过程中时时关注患者的反馈。在轮转结束时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文关怀、沟通技能项目的合格率均明显提高,医学人文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综上所述,mini-CEX作为一种新的临床考核方法,与传统内科学出科考核比较,可与临床例行工作同步进行,具有操作简单易行、考核内容全面等优点。临床教师依据7个项目给予评量,随即给予反馈,同时兼具教学与评量的作用。本院的实践证明进一步肯定了mini-CEX有利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神经病学的规范化培养,提高了神经内科与非神经内科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对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最终达到提升医疗质量的目的。因此,可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神经病学的考核中应用mini-CEX,但该考核方法如何在不同层次、教育背景下的医生中使用尚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胡俊 史树贵 吴宜红 黄河清 张娟 陈康宁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临床技能管理中心
摘要:本文分析“医教协同”背景下的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对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制和提升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医教协同;专业学位;课程教学;临床医学
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疗人才为目标,以熟练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和本学科专业知识为基本要求,以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和能够处理该学科领域的常见病及疑难病症为目标,其本质是职业型学位教育[1]。2010年上海市率先启动教育部批准实施的“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改革项目的建立,就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更加健全和进一步发展。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文件,全国各医学高等学校均根据本省和院校实际情况,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安排。本研究分析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工作中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1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
研究生培养是包含着诸多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研技能和方法的主要途径,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开源科学研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实行分层分类型培养体制,即博士、硕士研究生2个学位层次上根据学位类型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同学位层次与不同学位类型的研究生根据其相应的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和学分要求。目前共开设研究生课程223门,分春秋2季开课,按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指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4大类。基于传统模式的课程教学,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区分还不够明确;医学前沿知识的课程内容更新相对滞后;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交叉严重不足;转化医学能力培养的重视度远远不够。
1.2教学内容方面
教学内容中有部分内容与本科课程重复;大多数教师会讲授课程所涉及专业的前沿知识,但并不是堂堂课都会涉及;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1.3教学形式方面
教学形式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其中教师以PPT形式讲授占据绝大多数篇幅,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灌输式”教育;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缺乏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导致选课率和上座率不高。学生们不满足于满堂灌、一言堂,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教师授课太快,不少内容一带而过,学生往往需要更多的课余时间来消化课堂中的“积食”。
1.4教学安排方面
基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的现状,研究生平时都在各科室轮转实习,学校只能将课程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和周六。
1.5教学效果方面
满满当当的周六课程安排使得研究生们身心俱疲,出勤率不高,走神、打瞌睡的现状比比皆是,自然教学效果就不容乐观。
1.6教学管理中质量控制方面
研究生选修课程中存在根据考试难易度来选择课程的情况;实践类课程缺乏教育全过程督导机制。
2对策和建议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及基础性的作用。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质量,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紧迫任务。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客观问题,不但制约研究生课程的推陈出新,还影响了研究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加影响研究生科研方法的训练、科学思维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建议如下。
2.1教学理念更新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组织者、课堂的导演者和前沿的引领者;研究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应用者和创新者。研究生课程教学应将教学为主导向教学与培养并重转变,学习为主向学习与研究相结合转变,从知识传递为主向知识应用和创新转变[2]。
2.2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课程改革的落实者,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实施课程改革需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且已有一定教学成果、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新疆医科大学通过聘请多名国内著名专家录制课程视频,资源共享到研究生和授课教师2个层面,以提高授课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授课技巧,提升该课程对研究生的吸引力。
2.3教学内容、方法改革
教学内容是整个课程教学中的核心,要以“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增加素质、培养能力”为宗旨,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通过提问、讨论、启发、引导、案例、研讨等合理、适用的教学方法,讲授课程内容,最终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同时根据医学研究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不断完善修订教学大纲,开发建设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网络课程建设为依托的集纸质教材、网络课件、视频、电子教案、辅助教材等构建的多媒体化教材体系。
2.4教学形式创新
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这一系统性工程的前沿阵地,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3]。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传授研究生知识与培养研究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4]。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新型培养模式,构建适宜现阶段该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积极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与建设,完善医学行业人才培养制度,以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突破。
2.5慕课的引入
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其与在线教学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有机体,慕课的主要吸引力在于优秀学校提供的优质课程,在互联网上免费共享,便于学生订阅观看。慕课的开发无疑是对教师和研究生的挑战,其一,要求教师的基本功更加扎实,本专业的前沿性知识储备更加丰富,要求涉猎一定的交叉学科。其二,对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力的要求高。研究生需要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进度,并在系统中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但研究生学习时间、地点更加自由、灵活。其三,建设一门慕课课程包括准备尝试、准备招生、资源制作、开始上课、总结反思5个阶段[5]。过程复杂,耗费人力、物力、资金等,尚需借鉴其他院校的慕课先进经验和技术,同时需要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个体学习特点构建新疆医科大学慕课的完美蓝图。
2.6完善相关制度
通过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授课教师的授课质量,将评价结果与课时费、年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导师聘任、导师考核等有效挂钩,同时将研究生的课程成绩直接与奖助学金评定、优秀毕业生评选等直接挂钩。综上所述,研究生课程学习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知识阶梯,迫在眉睫的工作是研究生的课程改革,只有不断地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进行完善、改革和创新,才能解决现阶段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短板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郝婷 李玉华 李建光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处
[摘要]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然而自2005年研究生扩招以来,医学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也逐年增多,但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却出现逐年短缺的现象,以2011年-201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的生源情况为例,探讨目前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生源紧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生源
基础医学的重大突破对整个医学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1]。近年来,国家从宏观上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但基础医学的硕士研究生却出现了生源短缺现象。
一、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现状
可以看出,学校整体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已超过了5500人,但基础医学的报考人数却逐年减少,2012年已低到68人。目前我校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有1428人,基础医学专业仅110人。极大的影响了基础医学的科学研究与整体建设。经过调剂后,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有所提高(见附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医学的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紧缺问题。调剂到基础医学的硕士研究生一大部分是非临床专业的学生,非临床专业生源所占比例呈逐年增多趋势(见图1、图2)。2014年以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居多,这类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了解较少,培养起来较困难。另一方面,调剂过来的学生,大多是成绩稍差的学生,从记忆力、理解力以及外语水平等方面都有体现,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础医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发展速度。
二、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困境解析
李芳芳[2]等认为基础医学招生困难的原因包括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学生认为基础医学不是医学,就业压力大,社会认同感低于临床医学。社会环境方面表现在国家及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等。而夏春波[3]等认为基础医学硕士生招生困难主要与学生的专业兴趣、毕业后的工作待遇、就业空间和社会认可有关以及学校引导不足和招生宣传力度不够相关。
(一)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报考生源少的原因。从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上与临床医学进行比较,并没有显著优势,使学生对基础医学缺乏信心。从数量上看,从事临床医学的人数量较多,因此发表文章及中标课题的数量不比基础医学少。从质量上看,目前医学研究强调成果转化,强调科学研究对疾病的作用,临床医学更方便与疾病进行联系,更有利于高水平课题的运行。从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上看,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线人员,基础医学的研究生生源底子差,外语水平较低,缺乏留校机会,因此能力和动力都不如临床医学。
(二)基础医学报考生源少,但仍有部分学生接受调剂的原因。很多学生认为西医综合覆盖面太广,包含内容太多,因此放弃报考基础医学,但有机会调剂到基础医学还是愿意接受的。部分学生认为基础医学的招生困难,生源不满会接受调剂,因此先报别的专业,考不上再调到基础医学。还有的学生,没有考上报考的专业,又没有找到工作,没有其他选择,于是抱着先上研究生再说的想法,同意调剂到基础医学。
(三)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中,非临床专业来源较多的原因。在非临床专业来源的硕士研究生中,以护理专业和管理专业最多,经座谈了解,护理专业来源的研究生认为攻读基础医学可以改变其社会地位,而且不用值夜班。管理专业来源的研究生大部分因为管理就业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想学点技术让自己有一技之长。
三、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对策
(一)在学校层次加强制定适合基础医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学校及社会应该加强对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的关心与帮助,工作上给予更大发展空间,生活上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制定人生规划,明确奋斗目标,提升教师学生的优越性和幸福感。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西医综合替换成生物综合、预防综合、护理综合及西医综合四选一的形式。以加大可报考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学生数量。加大本推免的力度,并给与政策倾斜。选择学习成绩较好,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进行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这样既保证了生源,有提高了生源质量。为了吸引优秀本科生参加基础医学的本推免,承诺其硕士毕业时可免试留校或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吸引大量的本科优秀学生选择基础医学。就业问题是研究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决定攻读什么研究生的关键性问题,就业渠道的大小,就业水平的高低,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础医学的招生情况。加强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专人负责制度。建立就业关系网络,通过以往已经就业的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系,随访学生工作情况。关心用人单位需求现状,推荐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保证推荐学生的质量,并定期进行随访,使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放心选择、安心录用。
(二)在学科层次调整适合基础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传统的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加以改革,在培养模式上要强调灵活性,分类、分层次培养;在课程学习上要强调差异性和综合性,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学习[4]。导师兼任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同时培养基础科研型和临床诊断型研究生。例如,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5]。实验室与医药公司合作,组建产学共建机构。中俄医学研究中心、北方转化医学研究合作中心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利民科技园区的建立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在这一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
(三)在本科生层面加强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宣传力度。基础医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宣传自己的学科特色与学科优势,将科学研究蕴藏在教学任务之中,达到融会贯通,教研相长的目的。举办学术讲座,邀请优秀的本科生代表参加,并要求他们就所学到的内容为班级同学作学术报告。使本科生形成只有优秀的学生方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印象,从而树立了科学研究的崇高形象。加大知名专家科研事迹在本科学生中的宣传,树立科研专家的“高大上”形象,将科研专家塑造成本科学生追求的目标和崇拜的榜样。从二年级的本科生中选取优秀的学生编入到各科研小组中,一方面可以解决科学研究助手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给学生接触科研,爱上科研的机会。毕业时结合本推免的政策,根据在科研小组中的各方表现,给予推免加分。创办“暑期学校”,吸引校内外的本科生到基础医学研究小组进行参观学习,加大联系。通过“暑期学校”的创办,可以使外校的本科生加深对我校基础医学的了解,对各科研小组研究方向的认识。通过“暑期学校”,可以为外校本科生与我校研究生导师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方便外校本科生掌握报考我校研究生的相关信息与政策。
四、对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生源情况的展望
基础医学是医学研究的基础,研究生的生源质量直接决定着基础医学的成功与否。如何提高基础医学的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各高校加大重视、创新改革的基础上,更需要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与社会支持。
作者:郭铁云 张凤民 李妍 金焰 单智焱 杨书龙 乔远东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摘要: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临床科研分离、人文素质短缺、创新能力不足等。“以人文素质为体,专业技能为本,创新能力为魂”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改革,旨在探索更完善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口腔医疗人才。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侧重于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其他学科相比,口腔医学所包含的科目繁多、专业性强,这更对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1]。从2002年本专业招收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教研室提倡培养“以人文素质为体,专业技能为本,创新能力为魂”的创新型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不断摸索与总结,现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如下:
1教学模式的创新:临床指导ABC模式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
首先,大多数口腔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后要进入医院或诊所从事医疗工作,因此他们必须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具备过硬的临床专业技能,学会治病救人,应对复杂的临床工作。然而,每一个学生的情商水平、学习方法、发展目标等均不尽相同。同时,无论是临床教学还是理论指导,各个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在充分尊重和肯定专业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本教研室对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培养采取临床指导ABC模式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的途径。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的不同,将临床指导的教学模式划分为A、B、C三个类型[2-3]。承担A类教学模式的教师主要为高级职称者,他们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长期从事本专业教学,懂得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专业水平高,并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科研背景,学术水平和专业造诣均比较高。承担B类教学模式的教师为资深中级职称教师,已经从事多年的临床专业课教学,讲课娴熟,运用自如,紧扣前沿进展,注重对概念、原理的扩展及应用。承担C类教学模式的教师主要为青年教师,他们在临床指导中能够将知识讲透,对于难点和重点部分加以解释,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除此以外,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兴趣爱好、发展目标等不尽相同,根据学生的这些不同点将临床学习模式分为A、B、C三个类型。从研究生进入临床培养阶段后,教研室将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测试和分组。通过充分的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培养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精英人才。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要做到全面负责,沟通交流,组织协调。作为研究生的直接导师,其主要任务有四:第一,讲授口腔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以及召开开题报告会和论文汇报会等。第二,与教学管理部门、临床指导教师一起参加和指导学生工作。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第三,参加学生部分活动,面对面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在与学生做有效沟通交流的同时就各种问题发表意见与看法,进行具体指导。第四,适时安排专题报告及读书报告。在研究生导师全面负责的基础上,对教师和学生进行ABC分类,实行临床指导ABC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出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的多元化优秀人才。
2科研氛围的营造:教学与科研基本功培训
科研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表现为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独立的分析判断决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并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4]。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是未来医学科研、教学与医疗工作的希望。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必须掌握基本的科研技术,形成严谨的科研理念。研究生阶段短短三年时间内,如何统筹安排课程设置、临床轮转、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任务至关重要。针对实际情况,教研室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式:第一步,营造良好的互动式科教氛围,注重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渗透。将以(研讨会)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始终贯穿于研究生读书报告、病例讨论、开题指导等活动中;第二步,灌输严谨的科研理念,掌握基本的科研技术与科研方法。主要通过导师指导、入室培训、文献阅读、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实现。是美国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重要范式,其核心是充分挖掘学生与教师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5]。国际上通常把针对某一新学科开设的课程称为学科型;而把为改善教学质量,将本以面授形式教学的现有课程或新开课程,以研讨方式开设的称为课程型[6]。本教研室主要开展课程型教学法。为让学生有足够时间查阅文献资料,讨论课程每两周一次。具体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①根据本专业要求制定讨论专题。其内容可一部分由教师指定,另一部分从学生提出的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中选出。②依据内容将讨论专题划分为若干子专题,每组负责一个子专题,并根据教师的指导进一步收集查阅相关文献。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进行必要的组内讨论和研究。实施阶段:根据专题内容具体分3次~5次完成,每次约1个小时。流程如下:①学生宣讲报告(约30min):子专题组的每个同学就所查阅的有关文献事先向小组长提交一份书面小结,由小组长制作幻灯片进行汇报;然后,进行讨论与交流(约20min),围绕主讲人的报告,听讲学生和老师自由发问,主讲人做出回答解释,同一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对子专题进行小结(约10min)。每次课完成1个~2个子专题的讨论。②总结:所有子专题学生汇报完毕后,由教师对讨论专题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该讨论专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③资料整理:在充分讨论,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由各组长负责将教师的总结与各子专题的书面小结及对应的文献资料一起装订成册,撰写研究报告和总结报告。
3人文底蕴的熏陶:三人行,必有我师
人文是中外医学共有的属性。医疗行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行业[7]。“夫医者,非仁爱之心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口腔医学认识的不断提升,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病人,对待口腔疾病诊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但要治愈病症,还要最大限度减少痛苦;不但要减少痛苦,还要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治疗。社会呼唤的是既有高超技艺又有崇高医德医风的贴心口腔医生。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口腔医学研究生距离社会的要求充其量只是“半成品”。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始终贯穿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处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信念、意志和责任感,以积极、非功利的心态投入到科研活动和临床诊疗过程中,是培养口腔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核心所在[8]。教学组借鉴了古代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来培养本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首先,以老师为师,定期召开研究生及老师联席座谈会。指导老师利用自己的人生感悟或经验为年轻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其次,以病人为师,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医患交流制度及回访制度。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对接诊患者100%做到医患交流不少于3分钟,对接诊患者回访率要求不低于50%,特殊病种要求100%回访。由临床指导老师不定期抽查回访其接诊病人,建立第三方评估考核体系。这种制度的建立保证了研究生与病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促使其对患者建立高度的责任感,在交流过程中也逐渐锻炼了其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以社会为师:鼓励研究生走出本专业局限,能够走出去多见世面,多参与课外活动,多参加研讨会、学习班,多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交流,大力提倡并奖励研究生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争取交流发言机会。本教研室自2002年开始招收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毕业生均就职于三甲专科口腔医院或三甲医院口腔科,并在参加工作的五年内成长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其中40%已成为中层管理者甚至于独当一面的学科带头人。作为口腔医学的新兴专业,全体教研室成员不懈努力,致力于培养“以人文素质为体,专业技能为本,创新能力为魂”的高层次创新型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口腔医疗人才。
作者:许小辉 林居红 张红梅 胡赟 吴雨鸿 马文竹 单位:重庆市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摘要:根据当前医患关系及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建议从加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促进人文医学素质培养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建立人文医学素质培养评估体系等方面着手,提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医学素质。
关键词:人文医学素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与其他专业硕士研究生不同,与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住院医师也不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在3年内完成研究生学习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进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探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称并轨模式)[1]。人文医学素质培养是并轨模式中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对在3年内培养出既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较好临床应用能力,又具有良好学术资质、合格临床实践从业资质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1并轨模式对研究生素质要求提高
1.1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研究生坚守临床一线
2013年12月31日,国务院7部委联合《关于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要求到2020年所有新进医疗岗位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应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加强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是深化医疗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根本策略。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的同时也成为了一名住院医师,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并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注册,还需要参加并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成为住院医师意味着真正开始与患者接触,体会医患沟通全过程,进入医患沟通的实操阶段。一方面住院医师是医院一线大夫,与患者接触较多,接触时间较长,工作量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初进医院,也存在适应医院环境、与各方磨合的过程。因此,在医德医风、医疗政策法规、临床实践技能及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方面急需培训与指导。
1.2加强科研能力培养,要求研究生保证学术水准
在接受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时,研究生需要通过面授、网络授课和自学等方式掌握医学前沿理论知识和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掌握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学位论文并发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等,以提高其科研水平。
1.3培养高层次适用型医学人才,要求研究生具备良好的人文医学素质
如何在繁忙的临床一线工作中、在高水准的学术研究中、在3年获得4项证书的学习节奏中,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培养正确学术风气、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中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明确规定要进行包括人际沟通交流在内的医疗道德作风、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医疗政策法规等全面的医学素养培训并要求坚持医学人文教育的根基不动摇。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是医师执业的重要技能[3],国际上对执业医师要求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在国外要想成为一名执业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是必修课程之一。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依照《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和《专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标准总则》,中国医师协会制定了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体系,旨在通过培训及量化考核,达到提高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目的。
2医学生人文医学素质培养与临床实践不同步
2.1本科教育阶段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不同步
医学院校大多都设置了医患沟通课程,包括理论课和见习课,内容涵盖医学标准、医疗法规、医患沟通技巧及医患纠纷处理基本方法、问诊、交代病情和术前谈话等。从近年的医学教育实践及学生反馈来看,医患沟通理论课或见习课所讲述的案例都来源于临床实践,而学生并没有直接接触临床工作,缺乏直接与患者沟通的经历,因此在听课时对所讲述的临床情景并不熟悉,这使得医患沟通课程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可以进行医患沟通实操,而临床实习阶段并未设置相关教学内容。
2.2研究生教育阶段缺乏专门的人文医学技能培训
研究生教育阶段设置了临床综合素质训练及临床通用技能训练等课程,但没有专门的人文医学技能培训课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的同时就成为住院医师,开始为患者服务,人文医学素质必不可少[4]。好的医生是治疗疾病,而优秀的医生是治疗患病的人。一个专业精深的医生,并不一定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职业化的服务态度、人际沟通能力、医疗工作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心理适应能力。而这些能力不只关系到医生个人发展,更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及医患关系的良性循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有诸多原因,其中医务人员人文素质缺乏是重要因素之一。
3培养人文医学素质的方法
3.1提高人文医学执业技能
将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体系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社会调查(门诊、病房、社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教学(SP教学)和门诊(床边)教学,就住院医生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如何与患者达成一致治疗方案,如何更好地化解医患矛盾,如何向患者告知坏消息等内容进行系统化培训。
3.2人文医学素质培养与临床实践同步
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人文医学素质培养,并反复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训练,有助于提升住院医师人文医学素质[5]。调查住院医师进入工作岗位2个月内的医患沟通实际情况,例如“医患沟通之你我他”“我眼中的医患沟通”“我遇到的医患沟通之喜与忧”等,将收集的案例交给授课及培训教师,由教师在“人文医学素质培养小讲座”时间进行案例解析和点评,进行针对性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住院医师再将所学技能运用于下一阶段临床实践,检验学习效果[6],培训每两月1次,连续12个月。经过多次循环,不断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技能和人文医学素质,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3.3建立人文医学素质培养评估体系
鉴于医患沟通技能对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医学教育者十分重视医患沟通能力评估[7]。在岗前培训、工作满6个月、工作满12个月时采用SEGUE量表评价培训结果。SEGUE量表对住院医师沟通能力评估包涵以下内容:态度(自我感知的态度、对技能重要性的认识)、知识、技能(面谈技能、交流技能、告之坏消息技能)和素养(职业压力、同情)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提高我国医师队伍素质的治本之策,为住院医师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对提高我国医疗水平意义重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是当前高级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为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合格医师,必须将人文医学素质培养贯穿并轨培养始终,强化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为住院医师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马涵英 温绍君 赵铁夫 王焕英 张衡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为满足社会对医学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标明晰定位为“高层次临床医师”,生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培养方式逐渐转向临床一线的实践和学习,教学重心和毕业授位标准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本校从201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较为领先的建立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模式,实现了学位教育与执业准入及职业培训的无缝衔接[1]。为检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本研究基于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实际过程,构建出内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试图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供适合国情特征的参考工具。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依据课题研究内容确定调查专家46名。入选标准:具备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且已培养毕业专业学位研究生3名以上的临床医学专家;实际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10年以上或具备科级以上职务的医学教育管理专家。专家需具有学科代表性,能配合调查并从不同角度提供意见。
1.2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录、培养、产出全过程为依据,全面分析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接收的各主体,提炼关键要素构建出内部质量评价指标。通过专家调查,对各级指标项目进行筛选和量化。
1.3研究方法
课题小组通过文献查阅法,初步拟出各级指标要素。通过专家访谈和小组讨论,对指标要素进行修订,形成调查问卷。问卷中指标重要性用李克特五分量表进行评分,并设置修改建议栏。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调查。参考王春枝等[2]等提供的数据处理办法,对每轮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分析,论证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2结果
2.1专家基本情况和积极系数
德尔菲法应用的关键是专家的选择。本研究共纳入调查专家46名,一般情况见表1。专家的积极系数采用问卷应答率表示,本调查两轮问卷有效应答回收率达到100%,其中有12名(26.09%)专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2.2专家权威程度
权威系数(Cr)反映专家咨询的可信程度,熟悉系数(Ca)反映专家对调查内容的了解程度,判断系数(Cs)反映判断依据对专家作出结论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两轮系数值为:Ca=0.727和0.799,Cs=0.812和Cr=0.804,Cr=0.770和0.802,均达到Cr≥0.70的可接受值[2]。
2.3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
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认识的集中程度采用均数(Mj)和满分频率(Kj)来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采用变异系数(Vj)和协调系数(W)表示。本研究两轮调查中,一、二级指标的Vj分别为:0.045~0.132、0.051~0.167;W分别为:0.46、0.63,通过两轮问卷后达到大于或等于0.50的可接受值[2]。
2.4指标体系的筛选
采用界值法[2]筛选评价指标,以算数均数、满分频率和变异系数界值作为指标筛选尺度。三项界值均不符合的指标予以直接删除,仅两个或一个不符合的指标,由课题组根据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原则讨论后决定取舍。在两轮调查后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99项三级指标。
2.5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根据第二轮专家调查结果,采用均数法进行分析。各级指标逐层分解计算,权重和组合权重见表2。在5项一级指标中,权重值最高的是“实践教学质量”,指标为0.2809,其次是“导师指导质量”,指标为0.1950,最低的是“论文质量”,指标为0.1670。在26项二级指标中,组合权重值最高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指标为0.3542,其次是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为0.0625,最低的是“自然背景”,指标为0.0034。
3讨论
3.1内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和特点
全球医学教育第三次改革是以体系为中心,借鉴全球经验,针对性确立岗位胜任能力要求,以改进系统绩效[3]。在此背景下,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临床训练为根本,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注重教育与职业的衔接[4]。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也应依据以上特点,全面具体地衡量培养的过程和结果。现阶段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中对理论层面的探讨较多,实用分析的研究较少。有学者[5-6]等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或临床能力考评体系等对象进行了具体讨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试图建立一种涵盖整体培养过程和全部参与者的综合性评价方法,课题组首先明确评价的学科特征、人才性质和培养模式,采用“岗位胜任力”理论[7]进行指标构建。评价维度上,包含了教师、学生、管理部门三方参与者。评价对象上,即包括人才外在现实特征,也纳入内在动机特质。评价视野上,面向了从招生录取到毕业答辩的培养全过程。评价方法上,结合运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8]。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培养质量内部评价指标,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相结合的特点。
3.2指标体系构建结果的现实特征
德尔菲方法是社会科学领域公认度高、应用较广泛的调查方法。研究参照德尔菲方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入组专家高度配合,对选题权威度较高,意见集中性和协调性较好,结果可信。一级指标中“实践教学质量”的权重值(0.2809)最高,既高度吻合了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又客观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说明临床实践是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组成。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强制性认证[9]评估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住院医师岗位的6种核心能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要达到住院医师岗位要求,也必须具有胜任临床一线医疗工作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医学院校要实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预期目标,必须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放在首要地位。“导师指导质量”权重值(0.1950)次高,即符合研究生阶段高等教育特点,也反映了临床医学师徒传带的行业特征,体现了导师作用的重要性。“论文质量”在一级指标中的权重最低(0.1670),体现了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差异,即实际应用和基础研究的不同侧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对该指标评分较低,有3位专家都作了批注,提示作为研究生层次的医学生,应注意基本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以体现与一般规培医生的差别。二级指标中权重值最高前3位分别是:教学形式和内容(0.0690)、教学效果评价(0.0625)、综合能力(0.0603)。前两项说明实践教学的方法、内涵和效果是形成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第3项综合能力在问卷调查中分解为“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3级指标,是基于胜任力理论分解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内在特质。这项指标得到较高的评分,说明在招生录取中要注意甄别选拔个人特质符合临床岗位需求的人才,并在培养过程中引导这些特质的发展和提高。对各级指标的分析显示,本评价体系符合研究生教育改革总体导向,吻合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反映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应了教学对象的自身特点,体现了岗位胜任力的基本要求,能够达到合理评价的预期目的。
4小结
教学质量评价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反馈和调节,及时推动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改进,最终促进培养质量的提升并形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0]。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培养质量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也需要不断的探索和调整。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的评价方法尚需细化和补充,运用到实证研究中是否可行有待验证。期望通过进一步的工作,在实践中总结和调整,对现有的指标体系进行完善,逐步形成符合实际的评价方法,为深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推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唐颢嘉 李奇志 罗庆 张姝 冉素娟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
我国自1998年授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启动以来,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学专门人才,为医学院校和医疗服务机构输送了优秀的临床医师。根据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文件的精神,我国将进一步推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徐伟研究生培养改革。2015年起,所有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其临床培养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即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因此,结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构建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考核体系,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也是研究生培养管理规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组织保障
成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是保障考核质量的关键。成员须由相关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担任。主要负责领导和组织研究生考核工作。
2.制度保障
建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核制度,保证各工作环节做到有章可循,确保考核过程的严密性和公平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是检验研究生是否达到培养标准的关键。因此,考核体系必须符合“5+3”培养模式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体现临床各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特色和优势。科学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核制度是保证和促进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
3.构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核体系
实践性是医学教育的突出特点,不同于学术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研究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更要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临床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满足“5+3”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要求,主要从研究生培训过程考核、中期考核、毕业考核、分流淘汰这四方面来建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核体系。
3.1过程考核
以河北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在日常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按照河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考核标准完成日常培训考核、出科考试。通过接诊病人、采集病史、书写病历、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病例分析和基本技能操作等多种形式,重点考核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沟通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2中期考核
主要考查研究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与医德医风,是否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是否能够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是否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是否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等。包含三个部分,即思想品德素质考核、理论知识水平考核、临床实际能力考核。
3.2.1思想品德素质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考核帮助研究生树立崇高的职业责任与道德使命感,建立正确的医学道德规范。
3.2.2知识水平考核:包括学位课程成绩及专业课、专业外语考试、综述报告。考查研究生临床专业知识的坚实性与系统性,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以及是否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3.2.3临床能力考核:通过病历评估、口试与临床基本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病历评估:随机抽取研究生经治的完整病历资料五份,评估项目包括病历是否规范、完整,诊断是否正确,病例分析是否合理,处理是否及时得当,预后情况等。病例答辩:研究生结合上述病例,提出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治疗原则以及预后分析判断,考核其理论知识的运用和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基本技能考核:包括病例考核及手术或辅助诊疗技术考核。
3.3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含临床实际能力考核、论文答辩。
3.3.1临床实际能力考核。医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就是为了培养能够胜任相应的临床医疗工作的优秀医务人员,因此,毕业考核中需考核研究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3.3.2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的质量不仅反应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代表了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学校设置了论文的选题与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抽检盲审等环节,来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3.4分流淘汰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最新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我国硕士研究生整体淘汰率不到5%,而在许多教育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可能高达30%-50%。为了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保证培养质量,应建立分流淘汰机制,每次出科和中期考核后,对于不合格的研究生给予一次补考机会,由导师和教育指导委员会教师要对其进行专门的指导,对补考未通过者,将进行分流甚至淘汰。总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体系的建立旨在提升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同时,这一体系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期能够客观、全面的反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郭蕊 王蕾 王楠 张雪鹏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科教处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水平教育,为了培养更好的更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出不同的培养方案,在不同大学培养结果差距也较大。培养高素质的科研创新人才是每个专业的共同心愿,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制定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医学作为高精尖行业,对医学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承载着国家拔尖领先人才的培养计划,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医学院校究竟如何更好的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本文就以石河子大学为例,初步探讨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明确培养目标,增强学生信心
医学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专业型医学硕士生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其掌握专科临床技能,培养其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思维的能力。目前,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现有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局限性,导致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困难,高等学历人才在市场上并不是很受欢迎,一方面,高端市场需要更优秀的博士研究生,甚至归国学历人才,另一方面,基层市场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即可满足要求,硕士研究生成为高不成低不就的空中楼阁,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就业难进一步突出。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流于形式,而过分强调培养结果,仅仅通过应试考试即完成理论学习,之后完成课题及论文就能顺利答辩,而并不清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终究掌握了多少技能。随着国家专业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大受市场欢迎,以及其相对简单的要求受到学生的青睐,且专业型研究生还面临着养家糊口的重任,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才能生存,因此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必须积极学习临床技能,在掌握临床理论的基础上,增长临床经验,强化临床技能,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有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以免高分低能的悲剧出现,上至国家宏观调控,下至学校宣传鼓动,均需要对专业型研究生给予正确的认识,医学本身就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要求也很高,因此,更加需要的是具有过硬素质的医学专业型研究生。
2明确导师职责,强化学生素质
我国医学院校传统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严重不足,其培养一般具有固定模式及固定年限,只是在实践环节上稍有差异,我院医学院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基本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论文撰写、毕业答辩三个步骤,传统模式延续多年,并不能充分展现出每一位研究生的潜能,特别是综合院校,没有有效的对各学院资源加以整合,资源优化,取长补短,以致单兵作战,未能发挥综合院校的优势。现有的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属于导师终身制,即学生入学开始,选定导师,如无特殊情况,即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必须跟定这一位导师完成三年的学习,导师在招生及传道授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研究生仅仅是导师的追随者和服从者以及导师课题的执行者,严重缺乏话语权和创新思维。特别是专业型硕士,相对于学术型硕士而言,其目的是培养更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高水平的实践能力,是适应临床工作的专业人才。因此,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时,必须强调研究生对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的理解,同时要具有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与导师既是师生,也是同行,更是合作者,学习及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随时与导师进行沟通交流,在学习和工作中加强理论及实践能力,较强自身素质。而在这个过程中,导师起到的只是一个把关,审核的作用。而对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必须学会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和客观审慎的态度对待与导师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盲从,这样才能脱离灌输式教育的桎梏,行精英化的个性培养。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深远,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医学求学之路的引路人与指导者,任务艰巨,对导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工作,但并不意味着需要鄙弃学术科研工作,除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巩固,同时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及写作能力。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不能高估学生的能力和知识,量才施用,学生对课题一无所知之时,需要师兄帮助带入课题研究之中,特别是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侧重不通过,导师可以提供参考书目及具体文献和相关资料,初期可以让协助学生共同完成既定课题,让学生边做边学,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领会科研的成功感与成就感。如果入门阶段,学生自我摸索,到处碰壁,就会出现自卑灰心心理,认为能力不行甚至对学术产生失望。如果在失败之时再受到导师的批评与压力,就很容易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笔者认为,固定时间汇总汇报学习心得的同时,也可由研究生主讲近期阅读的相关专业外文文献及科研结果,在增强研究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英文文献查阅及理解能力,增加学生的科研能力。
3细化培养步骤,加强院系合作
石河子大学作为211综合性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基金扎实,院系众多,但苦于合作较少,联系不密,学术型研究生相互之间不能取长补短,加强合作,造成资源浪费,如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及动物科技学院均属于生命科学范畴,很多研究领域想通,对科研仪器要求较高,特别是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研究生处可以成立专人负责部门,负责研究生使用大型贵重仪器的养护、申请,做到贵重仪器有人用,有人管,用得上,用得好。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第一学期为基础理论学习阶段,课程并不繁重,此时可以顺利加入到科室的研究生组会当中,观摩师兄师姐研讨会并做记录,了解科室临床工作,并积极参与学习,同时向师兄师姐学习临床工作之中的基本要求及技能,同时可以在研究会后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到他们的工作及实践中,同时可以了解学术型师兄师姐的课题及工作进展,此段时间可以初步掌握科室工作基本流程及简单临床技能,同时了解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也相当于是理论基础课程的实践,为后续的开题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此阶段各个相关学院可合作,组织并学习各学院交集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第一年中第一学期理论学习结束,进入转科实习阶段,次实习阶段一般为2年,主要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学生不但要在导师科室中学习工作,还要参与轮转,尽量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科室,进一步加强自己理论及实践能力,同时对相关科室的疾病诊疗有初步的认识。通过独立完成首次住院病程,参与教学查房,参加交班,参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病人的管理和治疗,能与老师在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达成共识。在临床技能方面,注重培养独立能力,在轮转中,通过与病人交流沟通,对病人进行管理,有原则的、有计划的管理病人,为病人选择最佳的诊疗方案,同时完成体格检查、相关辅助检查,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有创操作或检查,并要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要在导师或师兄师姐的帮助下选择好自己的课题之后进行临床数据的统计、病例的搜集或具体实验,此阶段为独立自主与团队合作阶段,正式成为科室研究生骨干,初步掌握积极与导师交流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及疑问,同时分享实习心得与试验领悟,带师弟师妹进科室学习相关技能机知识,进行试验的学生可以带师弟师妹进行试验观摩,如需其他兄弟院系合作,可向学校申请,做到只要对临床工作及课题进展有利的事,就积极去做,力争完美。待课题结束之后完成文章撰写和投稿,此时可以进入自主研究阶段,第三年,实习阶段及课题结束,准备论文答辩,此一年是在校最后一年,也是总结的时期,专业型硕士对于学术型硕士来说,相关科研要求低,此阶段专业型硕士多已脱离临床,着手完善大论文及论文答辩,专业型硕士必须趁此机会抓紧提高科研及写作能力,科研能力的学习,主要通过向导师组的询问,自我学习两个方面,通过导师组的指导,论文写作中的文献查阅及参考,总结回顾研究生阶段的开题,完善开题内容,结题等,可向导师研究讨论自己的思路,进行创新研究,初步掌握如何选择课题,并撰写课题申请,如果有机会可以申请国家级或者省级课题,若导师同意课题立项,可着手进行实验,加强专业型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总之,随着医学生命科学知识的飞速更新,对医务工作者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型硕士应以培养具有基础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着眼信息化、国际化、标准化的要求,不断进行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力争培养出具有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较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科研思维和独立开展科研能力的医学学术型硕士。
作者:郑丽英 钱彪 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内感染控制办公室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工作负荷过高
目前培养研究生的大学院校附属医院往往是各地区级别较高的三甲医院,医疗任务重,门诊住院患者较多,医生需要完成大量的临床工作。研究生成为此项工作的主力军,工作负担巨大。另外,医院硬件资源有限,电脑软件操作繁琐复杂,这些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为了完成工作,研究生需要经常加班。导致他们没有时间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可能使部分研究生身心俱疲,容易出现身心问题。
1.2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陈旧或认识不到位
一些导师最初为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模式陈旧,重科研,轻临床,导致临床实践时间减少,临床技能提高有限。反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也需要毕业论文答辩,他们也需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有部分导师重临床、轻科研,导致他们科研能力低下,偏废一方[1]。
1.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轮转实习落实不到位。
1.3.1按照轮转计划,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要至少在其他相关科室轮转1年左右,但目前研究生轮转时间较短,约4-6月。
1.3.2轮转期间,部分同学对轮转不重视,缺乏自觉性,未去轮转科室轮转,或轮转科室要求不严格,轮转流于形式。
1.3.3各轮转科室缺乏有效、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流程,缺乏有效管理,导致轮转一团糟。
1.3.4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导师所在科室在分院区,部分科室床位数较少或是病种单一,导师未安排研究生去病种全面的综合科室轮转,限制了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提高。
1.4缺乏专业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培训及理论讲座
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故培训结束后应该掌握临床上常见的操作技能。部分研究生反映医院或科室没有相关培训,导致他们常见操作技能低下,或难以按照最新的标准操作。医院或教研室没有安排针对研究生的理论讲座或课题汇报讨论,使得研究生缺乏理论学习的动力,而且科研课题进行中遇到的难题无从请教和解决。
1.5实习科室、轮转科室缺乏考核或考核不严谨
临床能力考核是检验临床能力培训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各个医学院校、科室具体情况不同,在临床能力考核工作,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及形式均不统一,存在较大差异。据调查,相当多的科室缺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出科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研究生的评估和管理。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临床能力考核体系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不能完整有效的评价,也不能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必要的反馈。临床能力的提高急需一套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考核体系作为保障,这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急需解决的难点。
1.6部分临床活动缺乏权限
大部分研究生为应届毕业生,无临床工作经验,而我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才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故应届本科毕业生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进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后不能从事临床工作,缺乏正规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部分研究生取得医师资格证书,但却不能在实习医院注册执业,不能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没有处方权,难以独立进行临床活动,毕业时临床能力难以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要求相应的临床能力。
1.7缺乏临床工作中沟通能力的培训
部分研究生反映,他们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因为缺乏一定的临床诊治能力,同时也缺乏沟通技巧,往往难以有效的、全面的跟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1.8缺乏对研究生的心理关注度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需兼顾临床及科研,心理压力较大。在目前较差的医疗环境下,研究生在临床工作过程中也容易成为医闹针对的对象,身心容易受到伤害。所以,预防性心理关注也是有必要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策略教育部于2009年下发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定位,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
2我们在把握原则基础上,根据我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革策略
(1)优化临床资源、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临床工作量,给研究生减负;
(2)更新理念,明确学位特点,临床工作及科研并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应按照专业学位的标准,调整培养方案和要求,要注重拓宽知识面,突出应用和强调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加强临床能力和考核。医学院应该加强带教医院及导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识和理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理解专业学位特点。
(3)建立并健全轮转、培训、考核制度,规范管理a.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入临床后应该与导师仔细计划好轮转实习计划,医院或教学分管部门应严格按照轮转计划安排研究生实习轮转。b.研究生进入相关临床轮转科室后首先进行登记,向科室负责人进行报道,由科室负责人分配带教老师进行带教,轮转期间需全面了解及熟悉轮转科室业务及疾病特点。在科室轮转期间,科室需安排业务讲座。同时,医院教育科也应定时安排适合专业研究生的讲座。c.出科时建议完善考核制度,不仅需测评思想道德,而且要进行理论考试,同时还建议进行轮转科室相关技能的考试。对于不能达到轮转水平的,应该增加轮转时间。医院按照国家培养要求分阶段、定期进行考试,定时评估,优化培训考核制度。考核体系包含初期的课程考核,计入学分,进入临床之后还有参加学术讲座规定学分考核,轮转科室考核,毕业考核及论文答辩考核。
(4)开拓新的培养思路,事半功倍,培养全面研究生2010年,上海市开展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改革试验,基本思路是医学本科生毕业以后,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和住院医师招录,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具有住院医生和研究生双重身份。学生毕业时,合格者可以获得四证,即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执业医师执照。我们也应借鉴上海甚至国外的研究生培养思路,力求高质量的培养能力全面的研究生。
(5)开放执业权限,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
(6)建议医院组织相关培训,提高研究生沟通能力及技巧,同时,教导研究生注意防范医疗纠纷及医闹等情况。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将来临床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培养难度较大,涉及范围较广,将来服务的对象是患者的生命,故改革慎之又慎。目前能有这些成果已属不易。我们应知难而上,抓住机遇,乘改革的春风,优化质量保障策略,完善我们的教育体系。积极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国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临床医疗队伍。为人才资源强国建设做贡献。
作者:丁雪丽 田字彬 荆雪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1有效实施研究生助教制度,有利于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
质量的提高培养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初步具备独立进行相应学科科研和教学能力,是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这就要求基础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除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还必须较为全面的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在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日常工作中,大多数是从事自己学科领域中某一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因此,学生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了解较多,科研能力提升较为明显,但学生对相应学科基本知识却缺乏全面了解,基础理论薄弱。比如,病理学的硕士研究生,其研究方向是呼吸道肿瘤,其对呼吸道相应肿瘤研究进展了解较多,研究方法也较熟悉,但对呼吸系统其他疾病病理乃至病理学的一些基本病理变化和病理过程则了解很少。因此,唯有通过参与病理学教学助教,在参加对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相对全面的去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病理学的知识,使自身专业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由于未能充分认识到助教制度对培养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性,目前,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过分注重对其科研学习方面的考察,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的学科知识的教育,导师普遍认为助教工作比较费时间,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没有帮助,即便有些学生参加了助教工作,导师也疏于管理和指导,使学生在这一过程总并没有真正有所收获。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充分认识助教制度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不能单纯强调对其科研能力的考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培养其科研能力,同时对其教学能力的培养也同样需要重视。在参与助教过程中,学生通过协助主讲教师课堂教学、辅导答疑、查阅资料、组织讨论、实验准备、批改作业、监考等工作,可掌握专业知识、熟悉教学过程、学习教学技巧、获取教学的相关技能,从而全面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研究生助教通常年纪与在校大学生相仿,有利于与本科生进行沟通,可以作为主讲老师和本科学生之间的桥梁,更好地发现本科生学习当中的问题,增强“教”与“学”的互动,这也促进了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2健全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助教制度,保证助教质量的提高
目前,在我国尚缺乏完善的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助教制度。一般而言,大多数学校安排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助教,并无严格的培养计划,无明确的目标要求,导师亦无明确责任,学生也无积极性。研究生上岗前,缺乏正规的上岗前培训,导师一般也很少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给予专门的指导,其后果是研究生本身参加助教工作收获不大,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本科生教学质量。在国外,为确保助教教学质量,一些学校规定研究生助教上岗前,必须经历至少1个学期的助教培训阶段以掌握教学方法、技巧、工具的使用并熟悉教学材料。美国一些著名大学都有较完善详细的助教岗前培训,日本大学的研究生助教在学期前也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方法,结合我国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对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建立助教上岗前培训制度,通过讲座或其他形式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且在最后由课程主讲教师对其进行考评,考评合格者才能获得正式助教的资格,以保证助教质量。
3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全面提供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
在国外,很多高校在助教实施过程中,学校对研究生助教工作均有评价机制,包括主讲教师对助教的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有些学校甚至已开通了网上评价,并对研究生助教建立教学档案,包括教学成绩,备课资料等。还有的学校甚至还要提供教学录像带等资料。多方面的评价内容,可以实现对助教教学的监管,提高助教质量。因此,在我国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助教过程中,也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导师的履职到学生的助教过程,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使我国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助教制度真正得到实施,并取得有益的成效,使其在培养高质量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刘心 高琴 唐怡 王娅兰 徐舒林 张力力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日益受到重视。其培养目标已由传统的经验型高级临床医师转向具备医疗技术创新、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科研成果临床化等能力的临床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即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除要培养其扎实的临床能力外,更应该加强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备以科学的视角发现问题、自主创新研究并恰当应用创新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可定义为能够产生独特的、现实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多种能力与优良人格特征的整合,它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创造性人格等[1]。作为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发现目前有些学生缺乏创新和突破能力,这使我更加认识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迫切性。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几年来,通过自我实践,笔者在培养临床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所积累,期望通过本文为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1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具备,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目前,在对大多数临床医学硕士的培养中,导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由于医院患者较多,导师的时间有限,因此比较注重学生的临床实践,以期学生能为其分担部分工作。针对以上种种原因,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对学生有大致的了解,包括专业知识、性格等,学生通过五年的本科学习,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思维上可能有所定势,可能会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故应让其认识到“学海无涯”四个字在医学上的特殊意义;第二:创新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对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导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有勇气去突破,敢想,敢闯,敢做。在临床上,根据学生对患者或疾病的理解,启发其去思考,加以谆谆教诲,不让其思维总停留在“经验”的层次上。
2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当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后,要注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来自“灵感”,即创造性思维,它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是产生创新的原动力。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培养才能形成。创新性思维包括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想象性思维等。发散思维是以某一对象为出发点,通过想象、猜测等心理过程,激发各种新思想的一种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想象和自由创造的能力,使思想不断地向外延伸和拓展,最终获得创新性成果。逆向思维就是从常规思维的反面去思考,打破思维定势,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观念或旧的观点,大胆地进行否定或对原概念和定义以新的解释,提出独特的见解。侧向思维是利用其他领域的观念、知识或现象来寻求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思路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思考问题时,常常联想到某些已有的理论和知识,从而得到启发,找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辩证思维是指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2]。它要求人们在看待某个现象或问题时,既观察到其积极方面,又看到其消极方面。在医学硕士研究生进入临床学习之前和临床过程中,定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训练,以中外著名重大发现或发明为例,分析研究背景和立题过程、创新性思维的应用、灵感的诱发等,使学生直接感受其创新过程,领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历史性的创新研究能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创新成果的产生,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逻辑分析、严谨的试验设计和严格的试验操作才能获得。
3创新能力的培养
3.1临床实践
多数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前无临床实践经验,由五年本科直接考入,因此首先要求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复习,尽快熟悉和掌握专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重视知识结构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了解创新带动的临床医学进步,从问题出发或者是立足于问题,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多学科知识的聚合。要求学生扩大自己的学习面,特别要涉及部分跨学科知识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以拓宽知识面,具备博而专的医学知识。对新知识、新疾病、新观点、新治疗方法等学术前沿和动态保持敏锐的观察,临床医学科研选题灵感的爆发需要厚积薄发,依赖于多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沉淀。要注意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导师可提供部分参考书或数据库,让他们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系统等检索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正确信息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导疾病的诊治。待学生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多学科的知识积累后,结合常见病例如儿童肺炎,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和认识目前肺炎病原体的变化、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查阅文献,联系实践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即问题的成因和可行的解决方法。对于更好地解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选题和研究方案,进行科学性和前瞻性深入点评和反复论证,让学生从中学习和体会严谨的科学选题和设计。一旦确立选题,应鼓励和监督学生对研究方案的实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2科学研究
对临床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操作、总结及论文撰写过程中。在现有课题资源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题方向,收集和阅读本领域内的文献资料,获得大量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把握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了解自己的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的进展动态,整理成综述文章,并从中发现问题。研究试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针对不足进行修改或完善。要注重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员尤其是跨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交流,了解基础医学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丰富知识,临床医学科研的完成和突破依赖于基础学科,尤其要借助基础方法才能实现,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组、蛋白质组学、组织生物、病理学等。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应辩证思维,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实验“出了错”,很可能这才是试验的真实情况。总之,导师在培养学生的各个环节,包括选题、实验技术、科研思路等方面都要注重启发、引导,使学生自觉思考、自觉实践。特别是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导师应客观对待,切不可大包大揽地替学生解决问题,而应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想问题,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其在硕士期间逐步形成自我的创新体系。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象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和海口医院2010级临床硕士研究生中选修临床流行病学课程的全体学生。
1.2研究方法与内容
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在上完该课程考试时将问卷附于考卷后进行。研究内容包括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关注教学改革满意度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案例式PBL教学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包括科研创新能力及6个具体反映科研创新能力的方面即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资料分析、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教学满意度包括所选内容的难易程度、重要性和兴趣性,本课程的兴趣性和重要性,选用教材,授课方式,教师人数和学时数;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学生报告掌握所学内容的多少来反映。教学改革包括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革新。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式PBL教学;使用教材更新为由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的研究生教材《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该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从整体上进行了修订和增补。新增了“流行病学测量”、“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测定与评价”、“医学文献的阅读、评价与应用”和“临床研究中的常用综合评价方法”4章,且该教材每章都增加了实际案例等。教学方式上采用理论课讲授和案例讨论课相结合的方式,并将上课的学时数由原来的24个学时增加到32个学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4份,回收84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EpiData3.02录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数描述。
2结果
2.1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学生们均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其中71人(84.5%)认为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帮助大,没有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帮助。就临床流行病学对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科研分析、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6方面能力具体来说,半数以上的学生均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这6方面能力的帮助较大,尤其是对科研选题能力提高的影响最为显著:98.8%的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该方面能力提高大,没有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这6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帮助。
2.2授课内容的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认为最难的三章依次为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与控制(55.4%)、临床决策分析(46.4%)和分析性研究(37.3%);认为最重要的三章依次为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与控制(59.5%)、临床试验(57.1%)和诊断试验与筛检试验(54.8%);认为最感兴趣的三章依次为临床试验(56.0%)、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50.0%)和分析性研究(44.0%)。就临床流行病学整门课程而言,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对该课程感兴趣并认为该课程重要。
2.3教材评价
对教材的满意度、实用性和难易度调查结果显示:98.8%的学生对所选用的教材满意,仅有1人(占1.2%)不满意;100%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认为该教材实用,没有学生认为该教材不实用,其中71人(84.5%)认为实用;80人(95.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选用的教材难易程度适中,仅有2人(2.4%)反映该教材难。
2.4教学方法评价
63人(75.0%)认为目前临床流行病学所采取的授课方式好;70人(83.3%)认为应由多个老师承担;69人(82.1%)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该门课程。83人(98.8%)对现行教学的总体印象好。
2.5学时数评价
36人(42.9%)认为目前上课总的学时数合适,47人(56.0%)认为应增学时数;58人(69.0%)认为每周上课次数应为2次;64人(76.2%)认为每周次上课学时数为2学时。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7.2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7.2万人[3],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也日趋突出,成为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中的薄弱环节,尤其表现在创新能力方面。2006年至2008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进行的3次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新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活动参与程度低和高水平创新成果缺乏[4]。本次教学改革的目的旨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对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说明目前《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难易度、学时数及使用的教材是合理的、可行的。
3.1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创新能力的提高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人才,才能使我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为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我系革新教学手段,吸取国内外新型研究生教育思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潜能,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本研究表明:《临床流行病学》案例式PBL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分析问题、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能力等6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选题能力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这可能与我校采用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有关。虽然本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来源于学生的主观评价,还未找到合适的定量的测量学生创新能力的量表,导致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但这与国内其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研科研创新能力是有帮助的[5]。目前《临床流行病学》采用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一致肯定,因此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在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中是值得推广的。
3.2教学方法
研究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的能力,本课程采用的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案例式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1960年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综合“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管理”,“以小组讨论”的理念与形式,目前,PBL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核心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小组讨论式的教学,即将学习、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围绕问题学习,施展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5个阶段,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能力[6-7]。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dell)首创的。它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特殊性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学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遍及多个国家。我国的案例教学也有20年的历史[8]。本课程采用的是案例式PBL教学方法,该方法是综合两种方法,即在上课开始引入案例,在案例结束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此教学方法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可认为目前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是科学的、可行的。
3.3授课的内容
本课程所授内容是流行病学系全体老师参考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临床专业临床流行病学上课内容通过集体讨论,同时结合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研究表明:内容的安排重点突出,难易适当,学生表现出对此门功课感兴趣,大部分同学认为掌握了该功课的大部分内容,学生认为此课程不同程度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说明《临床流行病学》课程内容设置符合临床专业实践和科研的需要。
3.4教材选用
一本好的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本研究采用的教材是我校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的《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该书在继承第一版教材的优点上,又有所发展。该书在每章的开篇引入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重点突出了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硕士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和科学研究必需的方法学科,以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线贯穿全书,对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本课程选用教材,不管是实用性还是满意度,绝大部分同学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说明选用的教材是合理的。
3.5学时数
虽然临床专业《临床流行病学》上课学时数较改革前有所增加,但本次调查结果仍然发现有56%的学生认为应当增加学时数,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该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科研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此次《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案例式PBL教学无论对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还是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都是成功的。通过案例式PBL教学,大部分学生反映《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有大的帮助,学生都对新的教学方法满意,并且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临床流行病学》绝大部分内容。因此,《临床流行病学》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值得推广,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一、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知识再积累和知识更新的基础环节,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是学校可控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环节[3]。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考虑工程硕士的特殊性,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特色鲜明的工程硕士。在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期间,我们通过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现场调研,并对调查及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了实用设备类课程的讲解,针对工程硕士要求动手能力强等特点,加设了与医疗相关的设备维修理论及实践课程和相关实用性较强的应用类课程。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进行了优化以医学院校为背景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张鑫,曾碧新,黄敏,陈付毅(温州医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摘要:结合医学院校特点,探讨了以医学院校为背景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优化,以不断完善和规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调整,主要表现为:
1.在讲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如电子病历等热门话题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
2.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及在某一领域已经有一些独到见解,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安排一些学生讲座,让学生针对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与班级学生进行讲解与互动,从而扩大工程硕士在教学内容上的局限性;
3.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可以尝试邀请相关医院及厂家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可以增加解决某一专业问题的针对性。
二、优化学位论文指导与评价体系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与工学硕士不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选题应来源于医院及相关部门的实际需要或具有明确的生物医学工程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应用价值。因此,在学位论文指导方面可以实施由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与医院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医、校双方导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指导。为制定更具实用性的论文指导与评价体系,我们调研了省内10余家附属医院和部分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科室,了解附属医院及相关科室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相关部门及临床医生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毕业论文制订及相关评价体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工程硕士论文学位论文质量参考标准,并在多家培养单位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构建适合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模式
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是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材料科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由多学科的渗透与综合作用于传统医学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的交叉的边缘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具有跨学科、交叉的学科特殊性,在培养模式方面会出现偏重于工科或医科的现象,没有真正体现出医学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那么如何更好地将理、工、医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更加完善,这已成为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更好地构建适于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4]: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变化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接受新技术与信息。
2.重视实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课程讨论会,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与创新意识。
3.师生共同参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由侧重传授知识转向培养探究能力,由片面增加学生认知成长转向兼顾学生情感发展,课程内容由静态的稳定划一走向动态的开放灵活,课程不再仅仅作为面向过去知识的载体,而更多地呈现为面向未来发展的过程;课程设计趋向更大的弹性,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的数量,多方位地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置与发展,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需要,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设置与修改,而不仅仅是由学校单独制定,课程的组织不再限于学科界限而是面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表现为:
1.由学校教师和医院临床医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真正实现理、工、医的有机结合。
2.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真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现有仪器设备的看法和改进意见以及病人的需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3.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四、结语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是一个典型的交叉科学技术领域。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是生物医学信息、医学电子、医学影像技术、基因芯片、纳米技术、新材料等技术的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基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医院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本文通过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讨,包括从课程体系的建设、论文评价标体系优化等,不断完善培养模式。以医学院校为背景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既有优势也有局限性,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培养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希望能够不断探索出培养该工程领域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硕士人才的新实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