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8 03:39: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人文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根据字面理解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和人的理想、个性、尊严、人格以及命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人文关怀就是指把人当作主体和中心,满足人的实际需求,维护人的权益以及尊重人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文关怀就是对人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关注、探索以及解答。简单来说,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在学校管理中,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需求角度来制定管理制度,在学校管理制定中体现人文关怀。
二、学校管理实施人文关怀应该坚持的原则
1.学校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实现人文关怀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文关怀的核心。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我国在封建时期就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思想,体现了封建社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强调学校的管理制定中,要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充分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和理解人的思想,把人作为组织中的重要地位,满足教职工不同的合理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求学校在管理中做好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要强调对人的尊重,尊重人的尊严、实现人的个性化发展;第二,就是要做到促进人的发展,在管理中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就是要满足人不同的合理需求,通过对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激励,开发人的无限潜能,在管理中尊重教师、发展教师、服务教师,从而提高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
2.学校管理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学校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在聘请教师时,要做好录用工作,选拔有能力的教师,并能够合理利用人才,把人才分配到合理的工作岗位上,促进人才的发展。在竞争机制的建立上,要本着公平的原则,建立平等的竞争机制,让学校的教职工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好发展。在利益的分配上,要实行按劳分配,实现合理分配。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要坚持公开的原则。首先,学校在制定管理制度之前,要征求教职工的广泛意见,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现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其次,在管理制定好以后,要在学校及时公开管理规章制度,供全校的教职工查阅。
3.学校管理应该坚持民主原则
在学校管理中坚持民主原则,是学校领导制度的根本原则之一,也是学校教职工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实施权利的重要表现。学校管理要做好坚持民主原则,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学校要尊重所有教职工的人格,他们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享有管理学校的权利。其次,学校所有的教职工都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在学校制定各项管理规定的过程中,所有教职工都有参与制定学校管理条例的权利,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三、学校管理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1.实施人性化管理方式
学校实施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实现对人的管理,要做好对人的管理,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做到刚柔相济,体现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其次,学校要实现人发展的需求,尽可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把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作为管理的目标。最后,学校管理还要做好充分协调学校内部关系的工作,注重学校人员的合作,培养人的合作意识,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多种激励机制制度,充分调动学校成员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2.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对象。学校的办学要得到社会公共的认可,学校管理者就要制定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首先,学校的管理制度要体现出关心学生,树立全面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满足当下学生对优质教学的需求。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作为前提,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做到关心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发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让学生通过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最后,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整体,具有独立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开辟多种渠道,给学生发展和展示的平台。
3.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
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实现教师内在的需求,尽可能在物质和精神上满足教师的合理请求,重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面对当前的知识竞争时代,学校要帮助教师认识自我,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认识,自觉学习新的知识,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还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给教师创造更多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并为教师制定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实现自我的人生发展目标和发展价值。学校除了要关心教师的教学以外,还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对于教师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学会换位思考,尽量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养老、医疗保险以及子女就学方面给予教师更多的帮助,做好真正关心教师,关注教师的情感和生活,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让教师体会到学校管理中浓厚的人文关怀。总而言之,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就要坚持人文管理的原则,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办学质量。
作者:杜亚盈 单位:奉化教育局考试中心
一、“人文关怀”的概念
“人文关怀”基本含义是指以人为主体进行关心,爱护人、尊重人以及维护人民群众基本利益,它对人们个性化发展给予支持,关心人的精神世界,激发人的创造性、积极性,尊重人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与人的命运、理想有着直接关系,代表着人的价值观。在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中,“人文关怀”是指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进行关心,给予对教师和学生给予关怀,为其创造出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并采用激励手段,调动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发挥教师和学生内在潜能,促进他们个性化发展,提升他们综合素质能力。高校教育管理领域中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全新的改革与突破,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管理体系,使人们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实现他们全面发展自身综合素质。
二、人文关怀与教育管理之间进行分析
我们要通过努力把传统制度转向到人文关怀管理方法,使在教育建设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从而有效实现教育管理理念,人文关怀与教育管理之间的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下面从民主制、坚持公平公正、设立奖励机制三个方面对人文关怀与教育管理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民主制
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是对人才进行管理。大学生是作为主体性的存在,并且在管理监督中具有民主权。同时,大学生拥有民主权的表现,是高校管理教育民主化的一个体现。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实现个人价值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民主制的管理。在管理过程实际操作中,要确保尊重学生人格,然后实行对学生的管理与组织,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精髓。此外,高校管理相关部门的行为标准,除了保证保密性外,还要进行公开化,保证其民主化的公开。
(二)坚持公平公正
在高校管理中,不能掺杂情感因素,不徇私,要以事论事,不能出现情感用事和徇私舞弊现象。公平公正是人关怀视域下现代高校管理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因此,只有保持公平公正的教育管理理念,才能够有效做好现代教育管理工作。而且,在利益的分配上,更应该注重公平公正原则,杜绝不劳而获等现象发生。
(三)设立奖励机制
现代高校管理工作者要注重人的主体地位,满足个人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在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与进步。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以及人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和发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在设计奖励机制时,也要注重公平公正原则,杜绝出现因不公平事件引起奖励机制设立失败的现象。
三、将人文关怀融入高校教育管理中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是经过严格制度的规章下才得以正常运转的,却忽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管理教育就是高校发展的方向。下面,我对如何将人文关怀融入到高效管理中做出详细的分析。
(一)实现教育形式的转变
教育管理工作个性化、人文化是实现细致化教育的核心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因材施教,积极加强与学生进行互动与沟通,了解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出适合的发展计划。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深入集体中来,与学生、教师进行交流,对他们的感受和一些想法给予重视。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管理方式,有效把握群体发展形势与结构变化,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对学生进行人性化教育,实现细致化教学。要想将人文关怀融入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就需要从学生个体差异着手,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管理。
(二)提高人文素养
要想将人文关怀融入到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首先应该建立具有人文关怀氛围校园环境,其次是加强教育管理人员的建设,最后提升教育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人文关怀素养是指从精神上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并进行指引疏导。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觉悟、知识水平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所有环节都是由教师组织,教学计划和进度也是教师实行。日常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教师,所以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在做教育工作时,要以人文关怀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自身品质有着一定作用。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相处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力、人文素养是教育工作开展的保障,是实现人性化教育的基础管理内容。
(三)建立科学的考查系统
现代高效教育管理要求教育工作者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模式,发挥创造精神。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活动,并灵活应用教材将理论基础与实践结合,以引导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利用教学资源对课本知识进行形象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对学生进行考查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从学生基本情况出发,制定出合理的考查制度,来要求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自主性。要实现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应该建立科学的考查制度,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查。在考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要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起到督促学生学习效果;其次是在考查时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其问题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或者课堂复习讲解对学生及时解决问题;最后是将考查的结果和平时成绩结合起来,分析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同时达到学生对考视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工作有新的管理要求,在人文关怀理念上,要做到塑造学生、发展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目的,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目前,在社会形式影响下,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能够对创建和谐社会、适应时展有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有推动的作用。将人文关怀和管理制度融合在一起,必须将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教育管理作为重点,并加强对学生人文关怀,以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
作者:王永刚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1“人文关怀”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人文关怀”在生活和工作中各领域都被人关注。“人文关怀”的理念在我国自古有之,孔子的“仁”的思想就是主张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人、爱人,在教育上,注重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这种注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建国以来,我国领袖也不断强调以人为本,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了人文关怀这一概念,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深厚的人文关怀底蕴和氛围。这些我国思想方针也为高校教育管理指明了方向,高校是为社会孕育人才的地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下,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生理状态,注重因材施教,给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平台,开发他们潜在优势,才能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2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2.1高校教育管理者自身定位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高校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主体,高校需通过加强引导,营造一种人文的校园氛围,同时给高校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才能实现“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然而,由于高校教育管理中命令式、统一管理的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在许多教育管理者心中形成了思维定势,这种高校管理者凌驾于高校学生之上的自身定位无法给高校学生自我表达的空间,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
2.2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人性化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将“人文关怀”应用于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高校管理者在建立和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时,往往没有结合实际,没有注重高校学生的内在需求,也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忽视高校学生的利益。这种刻板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最终使得师生之间的利益相对立,高校学生往往是被动的遵守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许多处于毕业班的高校学生往往不去遵守高校制度,高校管理者也不去追究,这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成了一纸空文。
2.3培养学生人文实践活动的缺失
高校定期开展人文实践活动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部分,也是将“人文关怀”应用于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在开展人文实践活动上没有注重将其深入到影响高校学生的行为举止、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上,没有注重结合高校学生自身的兴趣开展活动,而往往流于形式,甚至是强加于高校学生,让高校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3加强“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3.1加强教育管理者的“人文关怀”意识
高校教育管理者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方向的主导者,同时也是具体工作的实施者,高校教育管理者的思想高度、教育理念决定着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应不断学习教育管理知识,掌握育人规律,加强“人文关怀”意识,在高校建立对高校学生全面综合培养的教育管理理念。
3.2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树立并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高校教育管理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将教育资源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相配合,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目标,高校管理者定期与高校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学生参与到高校教育管理中来,听取高校学生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体现高校学生在高校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空间,并加深对所在高校的认同感,让高校学生主动自觉遵守高校管理的相关规定。
3.3加强高校人文实践活动的组织建设
高校人文实践活动对于高校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对于培养高校学生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高校应以高校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社团为主要平台开展高校人文实践活动,高校社团自发申请、组织、开展活动,结合高校学生自身的兴趣与意愿,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高校教育管理部门也要积极引导,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提升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心。
3.4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应重视学生群体与个体的人文关怀
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应重视学生群体与个体的人文关怀。一方面,通过全体高校学生共同实施教育管理计划,开展教育管理相关活动,来形成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人文氛围,在这种比、学、赶、超的互动过程中,体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高校教育管理也要在对个体的关注中体现其人文关怀理念,当个别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上遇到困难,高校教育管理部门需及时发现并对这类个体进行帮扶,以保证其身心健康。
4总结
虽然高校越来越重视将“人文关怀”应用于高校教育管理中,但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中仍存在许多人文关怀的缺失问题。本文从高校教育管理者、高校教育管理制度、高校人文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然后提出了加强“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作者:王亦轩单位:南通大学医学院
1护理方法
1.1规律性护理
规律性护理方法,是指管理精细化、具体化、程序化、规章化、有序化、规范化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化。按照规律性化护理方式,有利于精细化管理,将管理方式与实际工作联系到一起,在做好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将管理延伸与扩展。规律化将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充分凸显,具体问题落实到相关部门,做到责任到人,问题到户,从而保证工作有规律地进行,确保工作的质量[3]。护理工作是医疗的重要部分,护理工作环节多,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细节,加强护士工作中细节思维的训练,使护士形成细节意识,目前护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参予人员多,且环节多,一个细微的环节出现差错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4]。
1.2注重服务细节
增强患者归属感骨科老年高龄患者多,大多数患者都是在原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基础上再加上骨折创伤及大手术的打击,所以护理的难度相当大。某一细节稍有疏忽就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对患者造成生命危险,故工作是否细心细致,关系到患者安危和手术治疗的成败,故护士能不能做到主动关心患者,细心地观察患者的早期、微小疾病的变化,为患者赢得最佳的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的生命,才是我们护理工作最终目标。所以护理效果与护理工作的精细化密切相关,护士不仅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同时将护理工作个体化,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体现同感心,设身处地的考虑患者的感受,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既让患者感觉亲切感,又让患者感觉到归属感,对患者的康复有显著意义。
1.3建立关爱链
建立关爱链要将日常护理与感动护理相结合,通过感情护理,使医生、护士与患者这三者之间形成关爱链。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接受患病的事实,在入院其间接受和配合医护的治疗,减少抵触和消极、焦虑等不良情绪。感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耐心、爱心、关心相结合,使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觉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爱心。我院实行“入院一壶水”的护理政策,入院时为患者打好一壶开水,使患者感觉到来自医护人员的亲情。日常护理与感动护理相结合,形成了立体关爱网络,即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也能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日常护理工作,使各个节点联动,将感动护理关爱覆盖治疗过程[5-6]。
1.4人文护理管理
人文护理管理为将护理质量有效提高,形成优质的护理服务。人文护理的要点是加强护理的环节控制,将精细化优质护理落实到各个病区。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心中的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教育。通过宣传手册的发放、宣传栏、组织病患交流,来提升人文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7]。在人文护理同时加强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分层管理制。
1.5提升护理质量
加强内部管理,形成制度,责任到人。定期监管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对于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从主观、客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责任组长按照管理制度定期对相关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为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监控内容包括管控病情、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相关护理内容[8]。病情较重的患者安排优秀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确保每一名患者每天每班都有一名护士负责。每一位护士上班前到床边行交接班,进入病房前先敲门,先向患者问好,再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夜间也要落实责任人,实现全方位优质护理。
2结果
2013年6月我院施行精细化管理,自主设计问卷调查表明患者满意度呈逐月上升的趋势。以2013年6~12月为例,患者的6月满意率为95.3%,7月为96.3%、8月为97.4%、9月为97.6%、10月为97.1%、11月为97.3%、12月为98.0%;2014年1~6月满意率分别97.5%、98.9%、99.1%、99.4%、99.6%,99.8%,在2013年6月~2014年5月实现零投诉,无护患冲突。
3小结
精细化管理是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护理方法,通过本院精细化护理的落地与具体实惠,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优质护理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减少了医患纠纷,对患者的康复及医院的管理均有显著性意义。本组研究分析了我院近年的护理安例,通过规律性护理、注重服务细节增强患者归属感、建立关爱链、加强人文护理管理、提升护理质量,将优质护理有效贯彻到日常医院管理。实行优质护理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使护士的工作更加主动及有责任感。通过加强人力管理,合理地运用了护理资源,加强患者的个性化服务,从患者的角度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问题,得到了全体护士的赞同与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
作者:陈延芳沈克秀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医医院
近读余秋雨先生的学术散文《千年庭院》,反复品悟之余,不能不为作者那厚重庄严的文化传递意识所震惊、感动。在作者笔下,山明水秀、书声琅琅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最高级别的文化人格冶炼所。作者指出:“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岳麓书院作为育人的庭院,历代的哲学家和文化大师们无不把它当作向生徒们传道授业的理想场所,他们在这里把教学、学术研究、文化人格的建设和传递这三者融合成了一体。这景象与我们现今的学校教育现状进行比照,不由人不感到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文化人格建设方面的荒凉和谬误。不说校园文化基本的育人功能的淡化乃至消解,单看最具人文倾向的语文学科的教学实况,就足令素重人性人格教育、倡导“道”“术”兼修的历代教育大家们扼腕叹息。正如湖北荆门胡孝华先生在《诗意的放逐和语文的苍白》(《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2期)一文中慷慨陈词的那样:标准化的评判和单一的追分倾向,把鲜活灵动青少年变成了刻板单调的“平面人”,平庸浅俗的功利教学舍弃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变成了简单的劳动力教育、工具教育、世俗本位教育。语文教学文本的解读成为技术,语言习得变为技巧,功利化的读写最终变成了对“自我心灵”的“流放”……语文教学舍弃了诗意的陶冶,不可避免呈现出苍白孱弱的面貌。而这之中教书育人者在文化传递、文明构建方面的神圣使命几尽被人淡忘。
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千秋大业。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培养学生,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归结点,是促使学生具有健全的文化人格,最终成为品行端庄的文化人、文明人。当代中学生生活在国际风云变幻、社会改革开放的大变动时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观念的变革和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因素的多元化趋势的增强,都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促进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的表层上,而应在相当程度上促进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培养人文精神,获得个体人文素质的提高。
不过,提倡注重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特征,并不能因此而忽略语言文学自身的工具性,更不能刻意地对作品背景和作家思想等作条分缕析的枯燥说教,那样将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不符合语言习得的科学规律的。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应是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渐悟——内化——外化。
“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法国人米亚拉雷说:“在母语教学中,社会学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也是法国人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以爱国主义主题为米亚拉雷的话作了最好的注释。事实上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特别看重母语的学习。因为母语和民族文化紧密相联,子子孙孙在母语习得中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中华民族,向重语文,尤重其于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语文教学有着较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母语学了是升学和就业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外,更有继承文化传统,陶冶健全人格的深层意义。”“学好语文是每一个国民的基本义务”——香港大学施仲谋教授如是说。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国家民族观念,努力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语言载体背后民族文化意识的认同感的萌生和观念的内化,则可以说是自己的基本义务了。
“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言的习得决不是一个纯语言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创造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毫无疑问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这就要求我们在常规的听读训练中锐意革新,将学生从有限的所谓“重点”篇章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有可能在一个较高的视点上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最终确立自我。这个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确立主体文明意识,完善健全文化人格的过程,可以说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过程中第一次飞跃。而学生个体人文素质提高的第二个阶段质的飞跃应在说、写训练中去落实。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意为学生创设各种特定情境,组织各种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言情说理,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共同提高,即在表述中实现主体意识的外化。学生人文观念的内化和外化将是辩证的、互相依赖互相强化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语言习得的收获将是驾驭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质两方面的,当代许多语文教育专家提出“教文育人”的观点,我想便是基于语言习得自身具有人文性这种客观特征吧。
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唯学为能变化气质耳。”“若不读书,便不知如何而能修身,如何而能齐家、冶国?”八百年前的朱子就把教育看成是恢复人性善根、改变个体素质、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八百年后的我们难道还能置“人”的发展和国计民生不顾,兀自领着学生们漫无边际遨游题海吗?
内容提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道德,使之充满人文关怀。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关怀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一、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对即使看起来这方面需要不强烈的同学,也一定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验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如《边城》为人类的“爱”字作了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通过教师的引导赏析,使学生领略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变形记》用荒诞的手法记叙了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的故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其变形的根源,使学生了解认识现代西方社会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由此引发学生对人性的理性思考。
另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社会也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诗人。国家需要80%以上的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作者、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用逼着100%的学生去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训练了,同时又能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明显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做“转运站”,而必须“披文入情”。首先,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和意,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忧去喜。“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作为关注学生情感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情感,评价情感的条件。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幽默美,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借诗移情,借文移情,化景设情,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情感互动活动中去,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创设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活跃振奋的积极发展状态。只有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有默契的配合,教者乐教、学者乐学,也更容易点燃中下水平学生的情感火花,才能有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没有感情的文章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课堂没有活力,没有活力的课堂难以激起学生心灵涟漪……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情感加温,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催化力。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楷模。同样,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其优秀品质,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廉颇知过改过,坦率真诚;信陵君仁而下士,救人之困;海伦凯勒坚强乐观,积极进取;……在教学中,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此外,通过课文中理论文章的学习,也能使学生受到道德教育。《说谦虚》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谦虚的传统美德;《谈骨气》教育学生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人生的境界》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握青春,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虽然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但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并不因此而能自行实现,因而,教师除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外,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多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要实现这一教学境界,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使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成为自觉。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评价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生活状况,联系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当前的社会现实,抒发感慨,发表议论,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看法和态度。同时,学生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在自己的习作中,或含蓄或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价值判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点评到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也能收到明辨是非、净化心灵、纯洁道德的效果。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所做出的正确判断,积极评价、科学引导,也会对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提升,生活品味和道德得以提高。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悉心关注学生人性、个性、情感和道德,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新世纪”版小学实验教材是一套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教科书,其中的选文、插图、练习题、社会实践设计,看起来平淡无奇,是信手拿来,但细细品味,无不倾注了编者的匠心。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只要做人文教育的有心人,人文教育便无处不在。一、在观察中感悟。一年级上册近200幅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鲜活可爱,充满了对初入学儿童童心童趣的关爱。如教材第一单元《字与画》,教学时细心的老师都发现了“人”字的图画与旧教材发生了变化,原来是一个人叉开双腿成“人”字状,改为一个穿着古代服装的人双手握拳行礼形成“人”字状,微细的变化表达了编者意图,教师不能熟视无睹,要引导学生有所感悟;人所以是人,就在于知书识礼。叉开双腿的人只表达了人的动物性,行礼的人充满了人文性。诸如此类,于微细处有意识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启蒙教育。二、在训练中领略。“语文天地”的练习设计既有针对性,又有开放性,在学会语文知识的同时又学会了许多社会知识,“生存与发展”的人文因素丰满。如第二册和二单元“语文天地”的第三题:外面有什么声音?外面怎么样?把学生的视野从课内引到课外,这是传统没有突破的领域。在引导学生进行此类的训练时,不但要关注读书声,更要关注风声雨声,国事天下事,获得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三、在读书中品味。教材的选文既尊重原著,又进行了必要的增删补改,人文特色突出。如《快乐的小公鸡》,小公鸡为了寻找快乐,请教了老牛、蜜蜂、青蛙,最后由爸爸一语道破了快乐的本质: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品味到快乐的内涵,特别是青蛙的三次请教,在对象后面均加上“伯伯、小组组、哥哥”的尊称,表现了青蛙有礼貌、友好等好品质,是人文教育的好内容。四、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实验一年来,按照玉林市课改办的测试结果,我所带的班学生平均识字量800多个,多的1000多个,少的也有600多个,在一次识字竞赛中,一个同学出了一个主意:给字宝宝找个家,我提议由他设计这个活动。他邀请几位同学对一年来所学的字进行分类,找出了30多个偏旁,分给同学,每人一个偏旁找汉字,还可以找课外学会的,但要注上拼音。后来我又指导学生进行删补,请家长打印,并复印给每位同学,这样每位同学就等于有了一部小字典。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体验了佳作学习的愉悦,提升了人文教育的品位。五、在活动中升华。语文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生活有多大,学习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中秋节前,有个学习小组组织了一个“病字诊治”小分队。他们走上街头,专找广告、招牌、标语中的错别字,善意地向主人指出,请主人改正。在活动中,学生的兴致极高,处处留心观察,令人刮目相看。人文教育不是一句空口号,有了课改,有了师生互爱互动,有了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能得以升华。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三、精心塑造人文品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说传输入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怎样让学生养成人文品行?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比如,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就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明辨是非;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就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要光大天人合一的精神。就要求学生爱护环境,和谐自然;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理念,就要求学生珍爱生命,崇尚文明,破除迷信,反对邪教,拒绝;要正道直行,爱国爱家,就要求学生讲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的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人文教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它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它标志着人对物、对自然的超越──人高于物(在类的意义上);它的诞生说明人具有了自我的意识,标志人的觉醒,表明人的存在不再是自在的,而是自觉的;超越自然则意味着人开始有了自由──创造的自由、生活的自由以及享受的自由。”(杜时钟《人文教育论》第2页)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人文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强调“人之所以为人”。
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贯彻到学校教育实践中,最终就要落实到学生人格设计上来。教育要站在高处,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唤醒”人格,努力使学生──“独立的人”趋向完美。
小学生纯洁无瑕。从人文的维度上讲,保护好这一群群的小天使,以他们为本,授受知识,开启智慧,训育身心,润泽与点化人生的境界,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性格、特长,在自己的轨迹上健康成长,是教师崇高师德的最佳体现。
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灿的文化在语文书中有了充分的体现。学生通过学习(当然是自由的阅读,自觉的学习,主动的体验),了解并掌握已有的文化世界,就能较好地被文化所塑造。而经过文化塑造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
小学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学习《我的战友》,学生会被的英雄行为感动,化作一股自觉遵守纪律的力量;学习《一定要争气》,学生可树立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学习《将相和》可建立学生克服人个恩怨,一切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的理智。《桂林山水》的秀丽美,《西沙群岛》的富饶美,《挑山工》的踏实美,《无私的爱》的人性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感美……从不同的方面陶冶学生的情趣,升华学生的魂灵。
收进小学语文的文章,故事性强,再加上汉语言不需太多地对性、数、格、时态、语态进行处理,朗读起来有升降变调,平仄对应,是门非常有趣味的学科。可现实中,我们发现的常常是:六、七岁的孩子,以当上了小学生为荣,怀着无限的憧憬来到了学校,可是过不了多久,视学习为快乐的小朋友则越来越少;小学一、二年级写一、二句话兴趣浓厚,人人爱写,觉得能把心里想的写下来,是件有趣的事,可越到了高段,喜欢写的人越少……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观察,在我看来,最大的原因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造成的。孩子们一上学,就认为他们是小学生了,跟幼儿园不一样,是学本领的时候了。刚跨进学校,一个多月枯燥的拼音学习给了众多孩子当头一棒,此时的一个个小脑袋全成了一个个拼音接受器,老师一门心思想办法,把这些个拼音教给他们,让他们可以尽快地利用这根拐杖去学汉字,老师担心的只是孩子学不会,而很少考虑怎样使孩子自己去学会。到了中年段,尽管大纲是要求练写片断,可老师为了使自己班的学生多学点,往往又拔苗助长,来个篇的训练,忘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各不同的接受能力。有了想用学生的“好成绩”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的思想,学生没达到老师心里的要求,当然要受责备。家长也往往拿自己孩子的成绩去跟别的小孩比,孩子又成了父母的“面子”了,过多的是向孩子灌输“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使得学习失去了是自己“成长的需要”,是为了自己成为“独立的人”的味道。在孩子们看来,学习是为了他人,学习变了味,所以只感到:读书真苦,没劲!学生都已经把读书当作苦差使了,又怎么能做到“乐学”,“我要学”呢?老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启迪人类智慧的工程师啊!
“怎样去保护好孩子们那份热情”,“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是特级教师杨明明老师经常告诫年轻老师的二句话。平实的话中,包含着杨老师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孩子的未来。
下面就以杨老师教学艺术为例,谈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意义。教师要很好地驾驭它,首先要端正这么几个观念。
一、教师观
作为教师必须搞清楚自己工作的价值取向。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第73页)如教师只是按照考试的要求,照着“标准答案”去教,教学中失去自主意识,那么这样的教学即不是为了学生,也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启迪智慧,而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分数,这样的教师成了分数的奴隶,绝不能“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
同样是老师,有的学生敬而远之,从不敢接近他,而有的老师却深受同学的喜欢,得到社会的承认。跟杨老师在一起,总能看到这样感人的情景:她一踏进教室,一大群孩子便迎上去,边跳边亲热地喊:“杨──外──婆──”,“Miss杨──”,动作快的小朋友,伸开双臂拦腰抱住他们的杨老师,小脸蛋贴在老师的胸前,就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些稍跑得慢点儿的小朋友会拉住杨老师的手,拉住杨老师的衣角说个不停,似乎有一肚子的话要向知心朋友诉说;一些闻讯赶来的小朋友总要把杨老师围成一圈……杨老师往讲台上一站,平时最调皮的男孩儿也会随着杨老师的点拨,时而静听,时而跃跃欲试。
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喜欢她?杨老师身上的亲和力来自什么?细心观察,从杨老师看到每个学生时脸上流露出的表情,不得不让人感到她是多么地喜欢这些天真的孩子。她对学生充满着爱,和蔼可亲,跟学生之间像是亲密的朋友,孩子们连自己家的“隐私”也愿意向他们的杨外婆叙述。杨老师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人。学生喜欢她,就在于她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给孩子们全方位的关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到实现。罗杰斯认为,“人类有一种心理需要,这是一种对亲密和真实的人际关系的渴求。在这种关系中,情感和情绪能自发地表现出来,它们并没有得到详细的审查或者受到各种各样的胁迫;在那里,深刻的体验──沮丧的和欢欣的──能被分享;在那里,能冒险采用新的行为方式,并且不断加以提高”。([美]卡尔·罗杰斯:《交友小组》,[英]企鹅出版社1973年版,第18页)在小学里,培养良好的人格,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教学技术的高低和教师专业知识的多少关系并不是很大,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情感沟通的融洽才是教育成功的保证。
师生关系不仅仅是认知的关系,更不是因知识的传递而演变成为权威和胁迫的不民主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赋予教师角色以新的意义,拉塞克和雅迪努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对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做了这样的预测: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地传递知识的简单的工具。
二、学生观
从教育的发生来看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没有受教育者的存在,不仅教育者没有存在的必要,甚至整个教育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教师也好,教育制度、教育措施也好,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
受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稍不注意,“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是传授知识的”,“你是接受知识的”的思想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因为这关系到一种教育观念问题,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只有当“学生是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转化成一种教育理念时,它才会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细节中体现出来。
杨老师在教学《雨》时,一揭课,便叫人暗自惊叹。课前师生聊天,听到铃声,出示课件:诗()首。笑眯眯地问:“什么意思?”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很快就知道老师的用意:有多少能力就学多少首呗。这一细节中,至少可以看出这么几点①承认班级是有差异的,根据一个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学习的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②从个体来讲,每个学生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能学几首就学几首,愿意学几首就学几首,学生丝毫没有被逼着学的感觉,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③杨老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头脑里首先装进的是一批活泼可爱的学生,她在谆谆地与她们交流,而不是面对教材苦想我怎样揭题能吸引听课的老师。不以学生为本,又怎能考虑得如此周到?
学完了《五月的雨滴》,老师满腔热情地说:“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首,我读完了,你就站起来背,能行吗?”请注意“我们”这两个字。这二字,使师生之间完全平等了,不再是权威人士发号使令似的“你怎么样”“你们干什么”;这二字,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了老师,走到了老师的同一个面上来了,这与“我们一起来摆家家”“我们一起去踢球”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一起来学吧。学完之后,许多男生呼地站了起来。一般的老师在这么大型的观摩课上,一定会马上请同学站起来背,以展示这个环节中,学生学习的成果。可杨老师看着学生过了好长时间都没请同学,正在纳闷时,杨老师放低声音问:“好像女孩子站起来的不多嘛?”一男生自豪地大声地说:“我们班的女生是比我们差点儿”时,下面听课的老师笑了,杨老师没有笑,她突然提高嗓门,充满自信地说:“来,女生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背。”女声背完了,杨老师不知是真陶醉还是装陶醉,慢慢地从诗境中走出来,激动地说:“读得多好啊!男孩子,来点儿鼓励啊!”掌声四起,这掌声,给了女孩自信。女生被激动了,坐下去时的动作,要比站起来时干脆多了,这是自信的表现啊。在这一环节中,杨老师化了较长的时间进行引导,虽然看上去使得那种热闹的气氛出现了暂时的“冷堂”,但这是杨老师以学生为重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她不顾那么多的听课老师怎样议论,一心只想到学生:不能让女生产生自卑感。为了每位孩子充满自信地、主动地参预学习,为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样的引导是多么地重要!
视学生为“主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主动性与培养具有主动发展的需求、意识和能力的新人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它影响着人的生命的基本存在方式。主动性与人所特有的发展、创造和需要联系在一起,与生命活力的激发和潜在可能的实现联系在一起。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周围的世界、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的生命过程就会积极,呈现出自主的色彩,个体会具有独特、会出现创造,不仅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新的作品、新的外部世界,而且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存精神世界,创造新的生命历程。在小学里,培养学生主动性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通俗地说就是要“保护好那份积极性”。《雨》中,杨老师除了上面举的例子之外,还设计了许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环节。如:你认为哪个词值得研究?当学生看着画面,学了“来一点,泥土裂开嘴巴等。来一点,小菌们撑着小伞等”后,就让孩子们练习写写:来一点,谁怎样。特别是杨老师打开课件,让学生盯着碧绿的水塘上,一滴水珠往下掉,水纹一圈圈地荡漾开去那美丽的景色时,学生完全超越了自我,陶醉了。这时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诗,老师说前半句“小水塘笑了,一点──?”学生说后半句,再来读读诗人的句子。这样的学习,孩子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始终是学习的“主人”。
其次是要把课堂的主要空间让给学生,把学生推向实践,让他们经历直接探索知识的过程。因为“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归结一句话,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吕淑湘语)杨老师在上《雨》时,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揭题后,就让学生先说说雨像什么,再跟诗人的句子“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作比较;再抽去诗句中的某一部分,如:把“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改为:“一颗,一颗,落进()”,让学生说说,学生在努力实践着,答案五彩缤纷。学诗和学写诗紧密结合在一起,获得创造性发现的喜悦。第二课时,更是充分让学生实践,老师的一句“接下来我们干什么”,把学习的内容、方法的选择权全都交给了学生。学生选择了读诗,老师就发下了印着诗的资料,让学生自己研究、品味,准备上台朗读。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才能。学生的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人格,都在课堂上得以培养。为他们日后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性格、能力、意志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就要抱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自由地发展。这就提醒老师要求学生的水准不可太高,合格即可。在这基础上,再重视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一技之长。如《雨》的教学,如一开始就把水准定在通过学习,每个同学都要写出一两首赞美雨的诗来,那么老师在上课时,就会努力地把写诗的知识尽可能地灌输给学生,老师教得累,学生学起来感到可怕。在紧张的气氛中,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自由,变成“启而不发”的被动学习者。时间一长,身心都要受到损害。杨老师在让学生练习写诗时,就分了三个档次:能写的自己仿写,不会全篇仿写的改几个词也行,一个也不会改的,就抄一遍。人人有事干,根据自己的能力定。富有才气的“小诗人”冒出来了,这方面欠缺的人,通过抄也记住了几句诗,多好啊,人人进步。有人说“合格+特长=人才”,这话从人文的角度来看是,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三、教材观
不同的教育思想就会产生不同的教材使用观。人文教育,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材只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媒介、一种手段。打个比方说,教材就相当于一个万花筒,语文教学就好比教师使用这个万花筒指导学生透过筒眼如何转动去观看那奇妙的千变万化。看到奇景的人经终是学生。我们要利用教材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怎样对待自身的意志、情感、理性等等。
小学生在学前,就有了较丰富的口头语言底蕴,选入的课文又大多通俗易懂,在内容的理解上,学生不存在大问题。语文教学涉及的许多理论或亚理论,本来就不如自然科学那么精确、清晰,不如处理得模糊些、混沌些。所以在使用教材时,不必有过多的分析讲解,把一篇意境优美的文章嚼得如同白蜡。“过分的精确反而模糊,适当的模糊反而精确。”(徐长山、王德胜《科学研究技术》,解放军出版社)
使用教材时应重在陶治,整体感知课文中的意趣、韵味。可让学生读读背背,体验其中的趣味。一来,让学生从中吸取精神的营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二来模仿着运用祖国的语言,要知道,学龄前儿童能说一大段流利的话,那都是跟着大人学的。我们利用教材是在引导学生学语文,而不是研究语文。杨老师在上《雨》时,共选了五首诗。除“像熟透了的葡萄”让学生说说哪个字值得研究外,其它没作任何分析。一首是说说读读练练,一首是快速背诵,一首是把诗的内容设计成课件,点点看看,说说读读,最后两首更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去读,怎么理解怎么读,凭直觉去顿悟。假如换成逐句讲解,“小雨像刚上学的娃娃/还有点害怕/歪歪斜斜/在窗上乱画”又需怎么讲?“长大以后去播种太阳”又怎能向学生道明?以词解词,只能起破坏意境的作用。有认为:给小学生上语文课颇像画中国画,留有大片空白,让孩子去展开想象填充其中的空白,效果也许会更好些。教学时点到为止,一些一时半刻还不太能体会到的内容,留给学生日后去慢慢理解消化。当猛然感悟到一些什么的时候,就实现了一次飞越。
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来观照教材,我们的教育便会指向人的终极关怀:披文入情,因情悟文,由文明理;让学生通过体验、理解的方法,感悟人生,实现自我。
当人们高呼“可持续发展”口号的同时,有志之士们也已深切地体会到人文教育的重要,因为,可持续发展不只是要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只是要解决“经济领域中的公平和效率”,不只是要解决“社会各个子系统的协调”,更需要解决的是反思人类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反思我们过去的发展观念。人们要反思的,包括要解决构成它们的最基本的一些问题──“人是谁”,“什么是美”,“什么是善”,“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合理的生活方式”等等,都离不开人文学科,从根本上来说,都离不开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才能真正教育出“人”,大写的“人”。
新大纲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不但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因此,小学语文课理应承担起促进发展、提高素质、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受到人文思想的教育。本文所列举的几个教学片断,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成功地渗透了人文教育。
“它会对‘我’说些什么呢?”
师:“我”和小狮子爱尔莎最后分别的时候,“它好像也觉察到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个劲蹭我。”想象一下,如果爱尔莎会说话,它会对“我”说些什么呢?
生:主人,我真的要走了。谢谢你几年来对我的精心照料,我永远忘不了你。
生:主人,如果没有你的照料,我可能早就死去了,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生:主人,我不能再保护你了,你今后外出可要小心啊!
生:主人,我知道你让我回到了大自然是为了我,我忘不了。
生:主人,你已教会我怎样捕获食物。放心吧,在大自然中,我一定会生存下去。
(《小狮子爱尔莎》)
教育家布卢姆把人的情感比喻成“潘多拉魔盒”。他强调在这个“盒子”里可以找到决定一个人人生性质的力量。这则教学片断中,教者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课文结尾想象此情此境中“如果爱尔莎会说话,它会对‘我’说什么”。学生的发言,尽管角度不同,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领悟到了洋溢在课文字里行间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感悟使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人的意识、精神的培育过程,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人文价值,达到了人文教育的目的。
“啊!我也弄不明白。你们想想为什么?”
生:列宁来到白烨树下,为什么跟不会讲话的灰雀说话,而不跟会说话的男孩讲话呢?
师:啊!我也弄不明白。你们想想为什么?
(生读书思考)
生:列宁怕小男孩伤心,所以不直接问小男孩。
生:列宁不愿意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
生:列宁怕小男孩难堪。
生:列宁对灰雀讲话,实际上也是在跟小男孩说话。
《灰雀》)
《灰雀》一文,伟人列宁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跟小男孩交朋友,蕴涵着浓浓的人文精神。在这一片断的教学中,教者有着极佳的教学洞察力,教者巧妙地借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再通过学生读书思考,从而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男孩爱灰雀、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想一想,‘我’更加明白了什么?”
师:课文结尾说“我”更加明白了战士们退伍时为什么舍不得那些雪猴。想一想,“我”更加明白了什么?
生:雪猴的聪明、可爱、活泼让退伍的战士们舍不得。
生:雪猴通人性、善模仿,让退伍的战士们舍不得。
生:战士和雪猴结下的情谊,让退伍的战士们舍不得。
生:战士们舍不得那些雪猴,其实是忘不了与雪猴之间发生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忘不了与雪猴建立起的深厚的感情。
师:雪猴对边防军人为什么会那么友好呢?
生:因为边防军人平时爱护雪猴,把它们当朋友。
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生:我们要自觉地保护野生动物。
生: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
(《雪猴》)
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挖掘课文内容,悟出了“我们要自觉地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这一蕴涵人文思想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环保意识,达到了在更高层次上“读懂”课文的目的。因此,这几个阅读教学片断已经跳出了单纯的文面读写意义而升华到一种人文理念的层次,充分体现了语文课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摘要“新西部人文电影”倾向于提出和展示西部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而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观众。新生代导演贾樟柯的作品可以说是“新西部人文电影”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新西部人文电影贾樟柯西部情结纪实美学
一、简介西部片及新西部人文电影
众所周知,西部片类型是好莱坞电影中经典的电影类型之一,影片中许多拍摄技巧、影像风格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表现启迪了许多电影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中国也有自己所特有的西部片,只是出现的时间远晚于美国西部片。1984年,电影美学家钟惦斐先生在西影率先提出“面向大西北,开拓新兴的西部片”。此后,第四、五代导演,都不约而同地将他们的关注点投向了西部黄土地,相继拍摄了《人生》、《黄土地》、《红高粱》等一批享誉国际影坛的“西部片”,其影响力贯穿于整个上个世纪90年代。90年代以后,以西部地域和人物为表现素材和内容的电影中,有一种扎扎实实地以当代西部人的生活、精神状态为表达、展现对象的电影,可以称之为“新西部人文电影”。
“新西部人文电影”倾向于提出和展示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而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观众,实际上这是一种真实的西部人的生活、精神状态,影片的价值也正在于它展示和提出了问题。贾樟柯是新西部人文电影的典型代表,且他的影片带有独立电影、作者电影的特点。
二、钟情于故乡的西部情结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始终用个人化的视角,关注中国现代化压力下的不断被边缘化的人们的处境和命运。他执著于用纪实主义风格讲述个人所观察到的在实践中不断变迁的社会,展现西部小城市中渺小的个体所遭遇到的生存压力和困境。
20岁之前的贾樟柯一直生活在故乡山西省汾阳县,他熟悉这个西部小城在时展的景象变幻和平凡人的生活状态,并且能够敏锐地捕捉小人物的境况,深刻地洞察时代的脚印。因此他影片中的主人公无一例外地都是来自故乡山西汾阳。影片《小山回家》中“北漂族”小山,来自于西北边缘小城山西汾阳县《小武》中,小偷小武正穿梭于1997年的山西县城和村庄之间《任逍遥》中两个迷茫的待业青年,生活在2000年的大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在这个城市有完整的体现:《站台》中描述的是山西小城文工团解体后,一群到处走穴演出的流浪艺人:《世界》虽然走出了小城来到了大都市北京,但贾樟柯关注的依然是来自故乡汾阳的一群打工者。同样到了《三峡好人》,贾樟柯又一次将摄像头投向在三峡工程的进程中急剧变化下的四川小城奉节,而其中的两个主人公均是来自于山西汾阳县社会底层。
从这一系列的影片的题材和人物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发现,在贾樟柯的心中有一个“故乡情结”,他的摄像头始终对向西部小城,以旁观者的姿态描述西部人的生活历程。可以说贾樟柯的影片中,山西汾阳和四川奉节已经超越了他们自身,是被符号化的小城。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期间,西部小城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地位,成为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的客观镜像。
三、人文关怀下的纪实美学风格
1、旁观者式的长镜头语言
贾樟柯的影片在叙事态度和影像语言上强调纪实性,以逼近生活原生态来展现社会普通人物的生存状态。娄烨的名言:“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可以看作“第六代”的艺术宣言。贾樟柯与法国的新浪潮导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一样是纪实美学的实践者,在影片中使用大量的固定画框的静态拍摄和长镜头,甚至是超长镜头。
《故乡三部曲》中除了《小武》运用了不少摇晃镜头和特写镜头之外,《站台》和《任逍遥》运用的主要电影语言是长镜头。正是运用了这种极度冷静、克制的电影语言,他的电影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他在使用长镜头时通常将摄像机固定在一个位置下,中间没有剪接也没有对话,或者对话不多。表面上看,它就是一个漫长而单调的画面和画面中定格的人物。比如,在《站台》中,在钟萍家的灶上,先是钟萍自己翻着歌本唱歌,尹瑞娟抱着毛衣进来,钟萍起身拿眉笔给尹瑞娟画眉。在这一固定长镜头中,逆光拍摄,直对着窗户,紧逼着人物。镜头始终是静止的,就仿佛在一个角落里和观众一起静默地观察。
贾樟柯正是用静穆的长镜头,冷静地镜头语言,让观众自己去感受我们所忽略甚至麻木的身边世界的变化,去思考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
2、片断化的叙事方式
贾樟柯的电影在叙事上采用反常规反主流的叙事策略。他以开放性代替了封闭性,用日常性替代了戏剧性,平民化的倾向造就了一种朴实自然的形态,平平淡淡的节奏。
贾樟柯的电影很少精心编织故事。以《世界》为例,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有始有终的爱情故事,而是小涛和太盛的生活片断。梁子,温州女人,安娜,“二姑娘”在他们的生活中突兀出现,又突兀离去,给初看者以叙事混乱的感觉。但是这种表面上混乱。并不是贾樟柯对故事的漠视和失控,恰恰相反,非如此不能表达他内心所经历到的真实世界。这一特色在《站台》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站台》在叙事上线性叙事。不注重因果连贯性。崔明亮让母亲做喇叭裤,一群人去看电影,钟萍烫头发,二勇和崔明亮躺在张军的家的炕上听广播,聊天……这些不同的生活片断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关联性。删除任何一个场景或者调整它们之间的前后顺序都不会影响到整部影片的效果。也就是说,是碎片化的生活体验而不是精心设计的巧妙的故事更能相对真实地反映和记录时代。贾樟柯的电影是写实的,他的影片更像是现实生活!
贾樟柯以新生代导演所特有的纪实美学风格,老老实实的记录了“现实中的西部”,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间,西部当下生存状态的原生态的再现。值得称道的是。贾导总能捕捉到,中国最古老的农业文明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细微变化,也能从深层次地揭示西部人在历史文化转型期的尴尬和焦虑。从这个角度讲,贾樟柯的影片可以说是具有个人史诗性的人文电影。
【论文关键词】人文审美新闻作品
【论文摘要】审美表述形态是多元的、个性的,新闻传播活动是独具个性魅力的审美创作过程,为了实现审美价值的合理表述,提高新闻作品的审美感染力,它要求审美创造者即新闻记者,要敢于在传播价值和形态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最活跃的—种表现形式,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是纪实类报道获得强势传播效果的重要审美特征。《内蒙》系列片从取材、用景、镜头处理、细节设计都很注重突出提起受众的审美感染力。
《内蒙边防纪事》系列片(以下简称《内蒙》)从策划到拍摄,从选材到内容,非常注重凸现电视文本人文化的传播价值和审美性的表述形态。全部纪实内容以审美主体即记者亲身经历事件或直接介入事件,近距离地感知、接触和体验传播对象,同时该片的取材和选景均从细节、微小处入手,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极富感染力的电视语言,体现审美与人文的有效结合,深入客体内心,实现情感共鸣。
正是凭借这种人文化的传播策略,它在播出后,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受众直视记者对生活原生态的审美化表述和对审美对象深层次的人文化挖掘。
一、主体全方位亲历原生态,实现传播者审美与人文意识的高度融合
在所有的20多篇纪实亲历中,记者对审美对象进行探索隐式的解读,体现了人生对于记者的一种考验,从某种程度上讲,记者体验的背后其实就是一种“冒险”,在面对特殊的审美对象时,记者要敢于去接触和征服。因此,主体全方位亲历原生态,是构成审美和人文致效的首要因素,没有这种全方位接触,记者即使去亲历,也只是与审美对象“蜻蜓点水”,难以形成能传输深层审美意义的体验。
此次走访不到一个月时间,五组记者深入到内蒙古八千里边防一线几十个连队、哨所,行程上万公里,他们上高山、下哨所、穿雪原、走戈壁,拍摄了大量真实感人的故事。生动细腻的电视画面,除了反映出记者高超的电视表现能力和素质,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彰示和折射出了记者作为审美主体对采访对象即审美客体所表现和融入的深厚情感。期间,采访小分队一行奔赴了雪域孤岛伊木河、额尔古纳原始森林、博克蒂沙漠,从大兴安岭茫茫林海到阿拉善大漠戈壁,从巴尔虎草原的夫妻哨到三角山上的“相思树”,哪里有哨所,哪里就有记者的足迹,哪里有士兵,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正是凭借着这股执著和热情,记者们与八千里边防生活原生态进行了全方位的接触,用电视画面纪录了大量感人生动的细节。如在大兴安岭最高的宝格达山哨所拍摄的两名记者,忽然发现天空中出现了罕见的“三日同辉”景观,为了给观众呈现完美的电视情境,记者立刻掉转摄像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画面。然而,其中有位记者只顾拍摄,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鼻子已经被冻白了。后在医务人员的悉心呵护下,才将冻伤的鼻子救治好。试想,记者如没有不畏艰险、大胆剖析审美对象的敢性意识,怎可给观众留下美丽感人的画面呢。
正是凭着这股记录真实的亲历理念,边防记者此行创造出了很多感人心弦的记录和“第一”,拍摄出了充满审美魅力的精品,如《最后的夫妻哨》、《生命禁区的巡逻兵》、《初识大漠驼兵》、《诺门罕的回忆》、《三角山哨所“相思树”》、《神山上的“神哨所”》、《阴山脚下的骑兵》、《雪域孤岛中的热血卫士》,等等。记者们对生活原生态的全方位亲历在电视文本中得到了充分证明,边防生活作为审美对象感动了记者,记者作为审美主体有效再现镜头,在叹服自然的同时,折服了自己和受众的心灵。《最后的夫妻哨》中,记者通过直接现身与张坤红进行对话,“每次查线回来都带干粮吗”、“为什么靠在电话杆上”、“暴风雪过后怎么样”、“冬天经常发生故障吗”,四个简单的发问和张坤红朴实的回答,引起的是主客体心灵的强烈震撼,作者与审美对象的接触,在向受众传达这样的哲理:亲历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首要条件。对于新闻记者来说,主体思维的全方位亲历意识,是记者进行审美表达的首要因素。
二、审美主体的策略性选题,实现和满足了社会大众的主流心理诉求
有效而恰当的选题,是实现记者与新闻事实一体化,引发审美主体与客体、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情感共振效应的前提基础。良好的选题要求记者必须对社会大背景景观进行全面而透彻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再对报道对象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剖析,实现思想意识和审美领域的双重变奏,达到一种情感趋同、角色类同、认知略同和行为协同的状态,从而向受众展现极具审美内涵的客体,对受众实现情感引导和心理关怀。
在此次边防行采访中,我们可以透过细腻的电视文本,鲜明地看出记者对报道对象深入而细致的分析,20余段感人情节尽数立足展现内蒙古边防的小、散、远个体,这首先就是社会大众心理的普遍反映之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流民意人文化倾向的日益凸显,大众关注的焦点开始向弱势群体和小散远群体转移,这种积极的价值取向引导着社会舆论朝着良性和健康前进,它是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积极提升的有力展现。
《内蒙》纪事片正是有效把握住了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将镜头定位在内蒙古八千里边防线上的平凡而又伟大人与物,始终用细腻的画面情节展现不外世人所熟知的个体,从而唤起普遍社会大众的心理认同。从骑兵到驼兵,从雪域孤岛到生命禁区,从兵妈妈送健康到祖孙三代同守生命线,从物到人再到景,记者展现给受众的是一道道远离都市生活的嘈杂、遥远、陌生而又感人至深的风景,在《生命禁区里的巡逻兵》中,记者用一句谚语引出生命禁区清河口的危险,“过了贺兰山,越走越辛酸,到了清河口,扭头就想走。”但随后的描述可以让大众一目了然,“这里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7毫米,蒸发量却是3700多毫米。全年6级以上的大风要刮260多天,经常要遭受沙尘暴的袭击。冬
季最低温度零下35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46摄氏度……清河口哨所有8名官兵,一个月由连队派人来轮换一次。生活给养要从300多公里以外来补充,当地水源全部是苦咸水,生活用水要跑100公里才能运来。值勤和巡逻是他们在这里的主要任务,巡逻方式根据不同的任务,通常采用徒步、乘车和骑骆驼。”短暂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对清河口的恶劣环境一目了然,受众在不经意间只能唤起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对边防军人的一种高度的崇敬感油然而出。试想,作者若选择在繁华喧嚣的都市或灯红酒绿的风场,此情此景何能把握住大众内心深处
的心弦。因此,有效而策略性的选题是提升电视文本魅力的有效砝码。
三、主体叙事技巧的人文化撷取,提升电视文本的审美性和情感性效应
电视文本较之其它媒体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这是电视媒体自身的魅力所在。一步好的电视纪实作品不仅需要作为审美主体的记者拥有全方位的亲历意识和有效选题,而且还要能够策略性地灵活运用电视镜头手段和语言来展现情感。在《内蒙》系列纪实片中,记者在整个媒介事件和形象传播中,运用大量人文化的操作手段来减少传播信道中的“噪音”,无形中为审美价值的表述创造情感上的积淀。首先,适时的主体介入有效提升作品感染力。主体化的叙事情境表现为新闻记者完全存在于报道内容里,并以第一人称身份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进行情感和语言的直接交流,两者共同融入同一世界,实现心灵的直接对话与碰撞。受众在进行新闻阅读之前,都有一定的审美心理期待,希望被传递信息拥有很高的“保真”度和情感性就是重要的审美阅读心理,在主体化的叙事情境里,作者完全与报道客体处在同一世界里,以“我”的身份频繁出现,与文章中的人物直接进行情感和语言的交流,自然能够得到受众审美心理的认同。在《初识大漠驼兵中》中,记者跟随驼兵进行了巡逻,为避免巡逻之路在电视文本上的繁冗拖沓和单调乏味,记者在巡逻队做饭时切入自己和主人公关于巡逻常识和背景的系列对话:“像这样的活动一年搞几次?你们今天出来在沙漠中要走多少公里?”寥寥数语,就将关于本应提前讲述的信息介绍完毕,既不突兀又很自然。
其次,生动人性化的语言魅力增强人文效果。语言是电视文本向审美对象展现主体内在魅力、实现主客体情感共振效应的有效手段。作为审美创造者的记者从审美创作的意图出发,运用合理的审美框架对叙述者的语言和审美对象的语言进行审美选择,并借助一定的词语和句式来实现审美情感的渗透。《内蒙》系列纪实片,能产生内在审美感染力的重要原因就是生动化和人性化的语言措辞。在《三角山哨所“相思树”》中,整个文本在简要的口导之后,用了记者与军嫂郭凤蓉的对话同期处理。前后三个简短的问答有效反应了郭凤蓉的人格魅力,尤其是最后的“那我们去您家行吗?”“那不方便吧,就这样吧,再见啦,抱歉……”她的意外拒绝之辞让记者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军嫂的人格魅力,同时,又从暗处映衬出受众对丈夫李向恩连长的尊敬和期待。独特的语言运用有效彰显了丰富的人格魅力,是电视文本产生活力的源泉。
再次,借助精巧的细节展现独特而细腻的情感风貌。细节是新闻文本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用特定的媒体文本形式来表现审美感染力的一种手段。投射在电视文本中,在画面的展现、镜头的运用和影像文本的连续性上采用细腻的刻画和设置来展现主客体的意识和思想。在《兵妈妈送健康》中,记者注重通过多次展现兵妈妈、心理学教授王立秋和哨所战士的之间心理咨询互动的细节,来展现边防战士同样呼唤心理关爱的命题。通过新战士白龙打消退堂鼓、士官狄少波增强信心以及哨所其他战士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向受众展示了边防线上存在心理防线,将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地提升和展露,是很大的创举。记者反复运用王教授和边防战士的镜头交接来展现真诚的交流,细腻而极富感染力的画面在给官兵带来精神上享受的同时,也让受众感到了心理上的健康。
四、多元化的层次结构形式,增强文本内在的审美性和人文性厚度
新闻作品的结构,就是新闻作者在新闻作品的写作活动中,对新闻作品的组织、安排、构造。在电视文本安排中,合理的叙事结构不仅能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而且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一切都需要作为审美创造主体的记者对叙述文本进行人性化的权衡与审美化的思考。《内蒙》系列纪实片之所以能让受众感受到一种内在的人文魅力和审美厚度,和文本自身多元化的结构安排是分不开的。《初识大漠驼兵》中,记者在展现了博克蒂沙漠的实际情形后,就采用人物现场对话的结构形式来表现和衬托人物的内心世界,大面积的对话同期声的运用将驼兵魅力深刻展现。在《生命禁区巡逻兵》中,记者运用大块镜头重点展现巡逻路上供官兵休息和避难的“风雨亭”,通过将1995年3月11日的一幕和现今的连队、哨所情况进行双向对比,灯亮了、水净了、路通了,驻扎在生命禁区里的部队正在发生信息化和基地化。官兵在生命禁区里体会到组织温暖,受众通过镜头感受到人文关怀。巧妙的对比安排鲜明、自然地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同样的对比安排在《边防官兵的绿色行动》中也得到恰如其分的运用。
直观叙事和间接叙事的双向运用也可有效提升文本的内在魅力。在《千里边防网络牵》中,记者以一个运用信息手段处理马群越境事件的场景进行直观叙述,反映边防信息化建设成果。
随后又通过大量的同期画面,以战士唐世甲之口来讲述边防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直观描述和间接叙事的双效运用将边境管理的进步展现的完美无遗,观众在轻松的文本解读中即可获得直观的审美愉悦。
五、一点警示:人文情感的营造,要坚持准确而和谐的审美理解
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最活跃的—种表现形式,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是纪实类报道获得强势传播效果的重要审美特征。《内蒙》系列片从取材、用景、镜头处理、细节设计都很注重突出提起受众的审美感染力。但是,记者在进行情感氛围的营造时,也应要注意不可滥用情感,处处煽情,尤其是在进行具体的细节描述时,一定要坚持审美适度的法则,过分地渲染情感则会使新闻事实失去其应有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起到相反的传播效果。
因此,对审美客体进行准确而和谐的审美理解,才能使作为主体的记者在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方面“获得深刻性的决定性心理因素”。记者要深刻、准确地解读被报道的人物、事件,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审美氛围营造的度,使纪实类报道焕发出更加浓烈饱满的审美魅力。
正如,此次《内蒙》全程纪实采访心得所言,“回望兴安林海,再现你的容颜;聚焦你的笑脸,定格在我心间;编辑你的情感,播出我的遗憾;带着无尽思念,续写荒漠草原月缺月圆……”
[内容摘要]新闻传媒的出现是一种人文现象,它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必然会在“人文”层面对受众有所影响。
作为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制品,对受众实施“人文关怀”必然是其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仅就我国当前新闻传媒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其产生的社会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当前新闻传媒;人文关怀
一、新闻传媒存在“人文关怀”
“人文”与“神文”相对,在文艺复兴时期被提出,它反对中世纪以来的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主张恢复人存在本身的自然本性。人文主义的形态几经变迁,其核心却基本保持了稳定,那就是承认人是目的的,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
新闻传媒的出现和繁荣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连,它以报道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为主,实际上无所不包,几乎涵盖了文化的各个方面。新闻传媒运用语言、文字、图片、广播、电视、电脑等各种传播工具反映和沟通整个世界,影响及于每个人,既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工具又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工具,它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纵观新闻传媒发生、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新闻传媒这种文化工具的发展和运用是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的,尽管它也曾作为传播“神文”的工具(例如我国本世纪初的教会报纸);但更多的,它是作为传播“人文”价值观的工具而得到广泛运用和迅猛发展的。特别是在革命时期,它宣传民主,反对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压迫,关心大众的生存与发展,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性的戕害(例如“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化运动”的各类出版物),以新闻传媒特有形式在文化层面对广大受众进行了意义深远的“人文关怀”。历史证明,那一时期新闻传媒的“人文关怀”对广大受众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作用也是持久的。正是这种广播的对人的关注和尊重,以及新闻传媒自身通俗、广泛、价廉的特有优势,使新闻传媒自身得到大众的接受和喜爱,并在短短几年中迅速成长为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新闻传媒的出现也是一个重要的人文现象。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闻传媒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同时,由于人的活动范围和精力的有限,人不可能与整个外部环境都发生直接的接触。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越来越依靠于传媒所提供的信息。正如居延安所说:“我们看不到世界本身,看到的是被大众媒介选择和解释过的媒介。”①因此,新闻媒介的工作就等于为受众创造了一个“拟态环境”②。人改造社会的活动是受意识支配的,而这种意识的产生基于对周围环境的判断和认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下的实践活动作用于现实环境,就会使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使“拟态环境环境化”③。因此,新闻媒介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调节机制。它有责任、有能力在人文层面上体现对人的关怀。
二、新闻传媒缺乏“人文关怀”的现状
在当代,人文主义的实质主要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
新闻传媒以新闻为主要传播内容。从新闻的内容看,绝大部分新闻报道的是与人有关的事物,因此,新闻总是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有选择、有倾向地向受众展示着人与其他各种对象的关系,而这也正是新闻传媒实施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手段。新闻传媒一旦在这个方面出了问题,将无法确立人的主体性,以及构建起能赋予受众以人生意义的人生价值关怀。其结果也必将是无法完成新闻传媒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或对受众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导,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当前,我国新闻传媒存在的一些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正是体现在这样几对关系的处理不当上。
1.人与社会的关系
1996年以来,关于下岗工人的报道开始频频出现在各传媒上,有的传媒却连篇累牍地把再就业的困境完全归咎于下岗工人的“观念转变”问题、“素质”问题、“缺乏专业技能”问题。类似的报道,无视原有体制问题(如缺少社会保障制度),无视再就业中公开的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它潜在地将下岗工人指认为“公平竞争”的“合理淘汰者”,不做具体分析地把责任完全归咎于他们自身的原因。
人与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必须看到人是社会的主体。在人的推动下,社会的种种变革和运动,其目的都应落脚于人自身。也就是说社会竞争机制的引入、科学技术的推广,其目的都是为了造福于人。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不适应其发展的弱势群体是正常的,传媒对这一事实进行报道也是正常的。但把这一部分弱势完全归咎于其自身的原因,并以“合理淘汰者”为理由而完全失去了对他们的同情,要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自救”上,这就不那么公正了。
因为这样的报道使传媒这一本来应为人服务的手段,反而成了人千文百计追求的主体,人在手段面前反倒完全处在了被动的地位。这显然是把人等同于机器零件,要么符合需要而得到使用,要么不符合需要而遭到淘汰。在这里传媒“物化”了人性,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维护人的主体性了。从实际的传播效果来看,这样的报道也是很难得到受众(特别是下岗工人)认可的。
2.人与人的关系
在现今的许多报道中,反映模范人物如何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为他人无私奉献一切的较多,关于不计报酬的报道也曾经屡屡见诸报端。然而却很少见到报道模范人物在为他人奉献时,他人是如何理解、如何帮助、如何关心他们的。不求索取,只求奉献当然是一种值得报道和学习的行为,但单方面集中在如何奉献上,是不符合实际的,也很难在受众中产生共鸣。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人”只有在“为我”依托下,才能长久,才会形成良性循环。因为人性既具有其社会的一面,也具有其作为他自身目的的一面。传媒过分强调“为人”,就在客观上否定了人是目的的这一特性,自然也就背离了人性的价值。
3.人与自身的关系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以指导消费和宣传消费为内容的出版物纷纷投放市场。除却法国时装杂志ELLE的中国大陆版,《世界时装之苑》外,大型豪华休闲刊物《时尚》、《新时代》、《How》等纷纷创刊。相对低廉因而更成功的是形形色色的商业型小报。后者名之为《精品购物指南》、《购物导报》、《为您服务》。1995年的《精品购物指南》上索性刊载文章,具体告之,收入5000元者应穿载某一/某些品牌的皮带、皮鞋、皮包、手表;并以此类推出四千元、三千元、两千元者又当如何如何。④
这类传媒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显然是在传播问题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商业文化,部分电视媒介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有明显的效仿痕迹。必须看到,在这些传媒展现出的喧闹和繁华下,我国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能消受这种奢靡的商业文化“关怀”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这样的传媒又将引导受众建立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来面对转型期的社会调整。诚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么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全部了吗?在这种不切合我国实际的奢靡的商业文化吹拂下,受众难免要面临着对自己身份的重新审视,是“工作赚钱的消费者”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这种人与自身的困惑中,又如何会建立能赋予人生以价值和意义的终级价值关怀呢?
三、提倡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对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
新闻传媒中的“人文关怀”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的现代化必然分为物质现代化和精神现代化两个部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必然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在这方面,除了各种专门的教育系统外,新闻传媒这种最为广泛的文化载体,发挥的作用将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在现代社会,新闻传媒几乎总是走在最前沿,几乎总是在传播最新的文化价值观。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从物质的层面上体现了对人的生活质量的关怀;精神文明建设,应是更多从精神和文化的层面上体现这种对人的关怀。新闻传媒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阵地,在人文层面上将为现代化建设发挥以下作用。
[page_break]
1.新闻传媒“人文关怀”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把人放在核心地位的。从哲学角度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解放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以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来激发人的积极性,加速社会主义建设。那么与以往的计划经济相比,在这种新型的社会机制下,必然要求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人格和人的素质。国家的现代化首先需要以人的现代化为基础,这种人格和素质的建立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
新闻传媒以其广泛性、通俗性、可反复性等特点,在这一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新闻传媒在文化上的向导性和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文化价值观的把握上,将是舆论上更深层次的导向。在境外文化纷纷登陆的今天,如何在我国社会构建起自己的人生价值关怀,并使这种价值关怀符合我国社会现在和今后发展的需要,将是新闻传媒的重要任务。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国家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国家之祸”这句话,更加意义深远。
2.新闻传媒“人文关怀”有利于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知识就是力量”,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人才。文化建设的目的,并不只是局限在读书识字,更重要的是在全民族培养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观念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而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一种长期的文化濡染过程;并且只有在社会上,与物相对的人的地位得以确立的时候,人们才会真正把文化看作与衣食一样重要,看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手段,文化的发展也才能走上健康的道路。新闻传媒正适应了这一要求,特别是在满足了人们对信息对娱乐的需求的同时,完成了这一过程,使它具有其它文化载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从新闻传媒形成合力的角度看,它在社会上形成的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文化氛围,将为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3.新闻传媒“人文关怀”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国家安全是一个系统,安全不仅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也包括意识形态安全。一个国家如果意识形态发生了动摇,精神支柱锈蚀乃至瘫塌,那这个国家不仅在政治信仰上,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规范方面,将处于严重的无序的状态,引发政治动乱和社会动乱,也将从根本上损害国家的发展。”⑤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后冷战时期的思想文化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这种冲突不仅会伴随政治、经济利益全面展开,甚至成为诸多冲突的焦点。这种“文化冲突”的主要阵地就是“新闻”。苏联解体后,美国总结了其“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对东欧国家分化、西化“非常在效、非常成功”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由美国新闻署管辖,美国中央情报局资助的对华广播网。在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简单依靠封锁信息来对抗这种渗透,显然是行不通的。特别是互联网络在我国日益发展的今天,这样做更是不现实的。但必须看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而文化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文精神③。犹太人没有祖国,没有法律的保护,被流散到世界各国长达1700多年,但是他们始终拿着一本《圣经》,他们心中始终有着共同的信念,在精神上始终有一个民族魂,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948年又回到了祖先的故士,成立了以色列国,这不能不说是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割不断的精神纽带,只是我们的新闻媒介把握住了文化这一核心,建构起自己的人文精神,在文化上维系住自己的受众,也就是在意识形态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这将对维护安全团结的社会局面作出巨大贡献,必将使任何渗透走向失败,必将使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事业中成为出色的“宣传员”和“鼓动员”,成为国家建设中有力的“组织者”。
四、当前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是人文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⑥那么从人文角度出发,新闻传媒的关怀对象,显然应该是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和维护,是对人的主体性和弘扬,以及在情感上对人的关怀和理解。新闻传媒的关怀方式,应该是在尊重受众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实现这种关怀,采用符合受众“文化—心理结构”的方式实施这种关怀。笔者认为,在我国新闻传媒中,“人文关怀”主要应体现在以下4点:
1.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应立足于马克思理论
马克思对人的社会性范畴的开掘,既包含了对人的全面性、理想性的追求,又包含了对人的现实性、具体性的认识,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它实现了关于人的社会本质问题的科学解答。它通过对人的社会性的历史考察,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结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表着一种人文价值的终极关怀。⑦西方著名人道主义哲学家弗洛姆也这样称赞:“马克思是最传大的人道主义思想家;马克思的学说继承和发展了‘把人视为社会发展的目的’的传大传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为人的自我实现做出了贡献。”⑧因此新闻传媒应切实以马克思主义为建立自己的人文关怀的立足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2.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应维护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说过:“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也就是说,人既有他的自身价值,也有他的社会价值,过份强调人的自身价值,人就会变得自私;过份强调人的社会价值,人的主体性就会被抹煞。新闻传媒应在避免两种偏颇的基础上维护人的主体性。
我国当前的新闻传媒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宣传中不断校正方向,人的主体性的宏扬使许多新闻作品成为传世的名篇,《在大海中永生》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文中没有列举邓小平作为伟大领袖在国家建设方面的卓越贡献,相反,文中回忆了邓小平与卓林相识、相爱,共同生活了58年的历程。在这里,爱国主义、革命品质当然是伟大精神中最硬的内核。但同时,邓小平面对人生的三起三落,始终保持了对人生理想的忠贞不二,以及和爱人相濡以沫、携手人生的脉脉深情,使这种共产主义精神成为了一种传大的人格力量;而这种人格力量所散发出的巨大魅力,将感动所有的中国人民。这与作者在采写过程中注意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和“双重存在”的特性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真正以人为主体的新闻者是受众能够接受的新闻。
3.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应“关怀”受众中的大多数
文化无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只有在对大多数受众进行“关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深入人心。这就要求新闻传媒要贴近大多数受众的生活,符合大多数受众的情感、习惯与思维方式。
英雄是时代的代表,群众是生活的主流。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了个人在历史上的特殊或杰出的作用,揭示了杰出人物在历史中发挥领导和榜样作用的必然性。与此同时,也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新闻宣传中,对英雄与群众任何一方的“一边倒”,都可能造成对社会价值取向的误导,都不利于受众把握社会价值的平衡,也不利于建设一个有益于社会健康发展的文化环境。
新时期的新闻传媒在重视典型宣传的同时,注意了在新闻传媒宣传中“英雄”与“群众”的辩证关系,坚持了“点”与“面”相结合,出现了“平民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为内容的报道逐渐增多,关系平常人生存状态的专栏、专刊不断涌现。对人的关怀对象不是长远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关注的主体不是少数的“英雄人物”,而是人世间所有的苍生大众。这体现了新闻传媒对受众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中国青年报》的专栏“冰点”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它以“普遍关注”为突破口,以报道普通人中不普通的命运为显著特色。虽然报道的不是“热点”而是“冰点”,却由于在普通人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与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生存状态相关,而受到了绝大多数读者的喜爱,探其原因,除了接近性强,更深层次原因就是“冰点”所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普通人居家生活中的一般问题,而是,普通人的人性价值,生命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冰点”不是利用情感的扩张,使读者置于受摆布的地位,从而使其在情感错迷中被迫接受某些化解社会冲突的陈腐观念;而是以大多数人的行为语言、习惯爱好、思想伦理为切入点,遵循与大多数受众同一文化的潜在秩序,来叙事、说理、抒情,受众自然会与之同喜同悲,在情感与认识上产生共鸣。正是这种从文化层面上给予受众精神的激励和满足,使一些文化周刊、杂志和晚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对现代人建立一种平衡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应尊重受众的“文化—心理结构”
新应该是建立在旧的基础上的新。新闻传媒在构建文化价值观时,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否则,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为文化是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沉积,由此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不仅在书本上,在某些学者的头脑里;它更是根植在这个民族所在的社会里,溶解在每个人的血液里,因此,新闻传媒不可能割断这种文化上传统的联系。违背由传统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传播方式将很难被受从接受。
另外对受众“文化—心理结构”的尊重,仅仅体现在传播中使用受众习惯的“语词系统”(即符合大多数受众语言习惯的语言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大部分受众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审美习惯等。
新闻传媒与正面宣传相配合的反面报道、批评报道的增多,体现了对这种文化传统的尊重和自觉适应。例如,在党的好干部孔繁森的典型宣传后,开展的对王宝森的罪行的披露和曝光,就体现了这种正面报道的完整性。一方面党的好干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党和人民敬仰而流芳千古;一方面一些干部视党纪国法于不顾,贪赃枉法,畏罪自杀,为天下人所不齿,遗臭万年。这种宣传建立在双方对立基础上,有破有立,使报道形象鲜明,意义深刻,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在受众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
新闻传媒如何在文化层面上对受众进行“关怀”,将关系到更深层次的“舆论导向”。特别是在国门向世界敞开的今天,各种境外文化纷纷在我国登陆,“自己的阵地守不住就会有别人来占领”,新闻传媒更应在文化这个至关重要的“阵地”上做到守土有责,而构建起自己的“人文关怀”将是这项任务的重中之重,也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
内容提要
知识(信息)、技术、权力三个要素的结合,成为后工业社会中的最为庞大最有势力的集合体。信息传播成为决定人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人类对其他资源的利用开发及占有方式的最基础的条件。现代传播学相应成为社会科学中最为活跃和富有建树的领域。传播学界面临着人文视界和科学视界的融合。对于传播学的发展来说,人文价值观基础比技术性统计分析、策略性研究更重要。国内的传播教育长期强调工具技术的掌握,形成了政治与技术两大功利思想的配合统辖,从而淡化了人文精神。在后工业文明和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中,传播教育的人文理念基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传播不仅面对着来自“技术统治”和“大众统治”的压力,还面对着来自市场和权力体制的压力。只有在人文理想的引导下,才可能实现对知识的整合,体现真正的社会关切和人类终极关切,从而使现代传播方式成为人的解放的途径。
关键词:传播学传播教育人文理想
一、后工业时代的传播形态和多学科交叉研究
20世纪以来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境况。丹尼尔·贝尔指出,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主要产品,由智能技术支配其他生产技术,靠知识信息传播联系并推动的全球一体化的新型社会,已经在工业社会的母腹中初具雏型。他将这一社会称为“后工业时代”。知识(信息)、技术、权力三个要素的结合,成为后工业社会中的最为庞大最有势力的集合体。信息传播成为决定人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人类对其他资源的利用开发及占有方式的最基础的条件。①
现代传播学是大众传播工业和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特别是法权制度、科层制度和企业制度)的产物。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组织和运作、公众传播行为及组织传播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传播学最为活跃和富有建树的领域。进入新科技革命以后,传播学密切关注新媒介与人类生存境况、传播中的权力与平等、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多元性、传播的自由权利与责任义务等新的课题。不仅大陆理性主义、批判学派与英美实用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发生了理论碰撞,而且东方的文化传播的传统、观念和体制也在与西方发生冲突和对话。生命科学、宇宙科学、信息科学和语言科学的巨大进步,使“传播”概念已经大大超出了传播学所指涉和研究的范围,从而引出了在哲学本体论的层面上界定“传播”并寻求传播研究的方法论整合的问题。
迄今现代传播学的基本研究范围形成了三个结构。一是从内核向外缘伸延的对象结构,即:自我内在传播à人际传播à组织传播à公众传播à大众传播à跨文化传播研究,此一结构依据传播主体和传播行动的形态而划分;另一个是向多维度展开的对象结构,即:政治传播、教育传播、科技传播、语言传播、文化传播、商务传播、健康传播、危机传播、女性传播、少年儿童传播、大众文化研究等,此一结构依据传播的内容、对象、性质和意义而确定。第三个由表层到深层、由物化因素到精神因素拓进的对象结构,即:传播媒介à传播符号与意义à传播心理à传播操作与控制à传播体制及法规à传播伦理和价值观的研究。从大的研究传统说,传播研究基本上是两大块领域,即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和人类传播(humancommunication),前者以大众媒介为研究轴心,后者以语言行为为研究轴心。发展的趋势则是交叉、渗透乃至整合。②
我们注意到两个殊途同归的有趣的现象。经过了半个多世纪迅速发展的传播学,其研究对象和边界越来越广阔宽泛;同时,20世纪各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均对传播现象进行“理论聚焦”,通过不同的方法从描述分析传播活动入手,以阐释人的自我意识、表达的意图和意义、主体及主体间关系、社会文化共同体、存在的本质等等。信息传播工业、服务业和娱乐业,正在走向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一体化。这些发展又导致传播学界面临着人文视界和科学视界的融合,从而使传播研究成为学术群雄争逐的“新大陆”,孕育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传播学的学科传统和学理风格,带着鲜明的西方工具理性的特色,她力求适应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运作。贝尔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分解为经济-技术体系、政治体系和文化体系三个部分。经济-技术体系主要决定社会生产的组织,产品和服务的分配,各种资源的配置。它构成了社会的职业划分和各种科层组织。科学技术的应用在这一领域中起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功能(工具)理性的功利原则,社会处于急剧的变革创新和激烈的竞争状况。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高度角色化和功能化的。组织的生存发展、竞争扩张的轴心目标决定了个体的生存方式。政治体系是权力的竞技场。政治体系的运作依赖于公信力和效率。基本的价值尺度,如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机会均等、公民自由和社会参与等等,已经主要不是作为绝对价值理念,而是作为调适社会冲突和利益矛盾的话语系统。现代传播媒介正是适应着当代社会运行的工具。
但是,现代传播媒介也最集中地反映出后工业时代的根本矛盾。功利效益原则与自我实现原则、体制化与个性化、官僚科层制与平等权利、强势的中心文化与弱势的边缘文化的矛盾冲突,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紧张和深刻。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一直是最受注目也最易引起人们争议的领域。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最重要的部分。它以强大的科技力量为基础,以极高的效率和极广的空间跨度,向人们提供新闻信息和娱乐、教育节目。我们看到,大众传媒拓展了人们的经验领域,使人们更加活跃化、社会化;同时,它也强化了权力的控制,造成了社会文化的一体化。大众传播媒介的技术基础和营运体制,是发达的工业化的结果,它也是全球市场经济结构的工具。大众传媒集声、光、电、画为一体,拓展出空前广阔的现代人的审美空间。精英艺术通过传媒的演绎深入民众,传媒视点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知识的把握,生动的影像将人们带往遥远的极地或丛林,它也能创造出杰出的经典作品供人们久久回味。大众传媒并不因为它本身的技术特质和营运特点就注定了是人文批判的对象。它是文明创造的不可逆转的物质存在和机制存在。
传播是对现代社会进行结构重组的强大力量。英美和欧陆的杰出思想家们都洞察了这一点。帕森斯认为,社会交往(传播)构成为一个社会统一集团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社会的核心。在社会交往中,个人之间形成确定的关系从而形成社会的结构。他提出,制度化指一定地位的行动者之间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制度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构,是具有各种不同倾向的行动者进入互动的情境。他们的倾向方式,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的需求结构;另一方面又是文化模式内化的结果。在互动交流之中,行动者调整各自取向,通过角色扮演和交换得以建立起规范。这些规范一经建立,又反过来调节以后的互动逐步形成稳定的制度。
法兰克福学派将现代性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归之于传播工业的膨胀。然而,作为此一学派的晚期人物的哈贝马斯也看到了摆脱现代性危机的出路,还是在重建传播交往方式,而不是乌托邦式的颠覆。他主张“通过语言建立的主观际性结构,乃是社会系统与个体系统的条件”。通过有目的理性的交往行为,建立起理性的规范结构。“理性结构不仅体现在有目的的、理性的行为的扩展上,即不仅体现在技术、战略、组织和合格手段的扩展上,而且也体现在交往行为的媒介性质上,体现在调解冲突的机制、世界观以及同一性的形成上。……这些规范结构的发展乃是社会进化的领步者,因为新的社会组织原则意味着新的社会一体化的形式,而新的社会一体化首先使可利用的生产力的实施或新的主产力的创造成为可能,并使社会复杂性的增加成为可能。”③
交往的发生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进行的。一个是在言语的陈述性内容的水平上的交往;另一个是在建立人际关系的主观际性水平上的交往。哈贝马斯说:“社会系统可以视作交往行为网,个体系统则可在言语与行为能力这个大方位下进行考察。”④他认为,个体自我发展的意识结构、世界观和集体同一性,都可以归于通过语言建立起来的主观际性结构。主观际性结构中包括调整行为冲突的道德和法律的主观际性、不同的普遍对象领域的界分、个体同一性与集体同一性的构建。交往性行为是达至理性化乃至建立合理性结构的唯一途径。交往行为不能通过交往的技术手段,也不能通过选择手段的战略而理性化,只能是通过交往行为主体的响应性、行为规范的可证实的道德-实践方面理性化。交往行为的理性化主要是要求达到两个条件∶意向表达的真诚性和行为规范的正确性与合法性。他写道:“法律和道德的发展、自我界定和世界观的发展、个体和集体同一性形态的发展,都属于理性化过程中的发展,它们的进步不能靠正确战略的选择来衡量,而要靠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获得的理解的主观际性来衡量,要靠与未扭曲的交往之重建并辔而行的交感行为领域的扩展来衡量。”“理性结构不仅体现在有目的的、理性的行为的扩展上,即不仅体现在技术、战略、组织和合格手段的扩展上,而且也体现在交往行为的媒介性质上,体现在调解冲突的机制、世界观以及同一性的形成上。我甚至要坚持这样的观点∶这些规范结构的发展乃是社会进化的领步者,因为新的社会组织原则意味着新的社会一体化的形式”。⑤
尽管启蒙哲学和理性主义曾经高举人道主义、自由和公正法权的旗帜追求合理的社会秩序,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工业技术文明的进步以及制度文明的完善化精致化,以启蒙和理性精神为特征的现代性在后工业时代遭遇到深刻的危机。人类对于工具的精良、效率、功利追求越演越烈,另一方面,人的价值理性、人文理性则处于被压抑的地位;个性、诗意的美感、反思能力、内在精神、普遍性等等都迅速地沉沦。重建交往合理性便是重建生活世界,是“生活世界的合理化”。
二、转变中的传播研究
现代传播学似乎已经处于重大转变的关口。她在移植现代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信息论、政治学、经济学、商务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理论成果方面获益良多。然而,传播学在理论思维(包括理论话语)的原创性和知识系统的整合性方面还未尽如人意。⑥传播学能否通过扩大科际外延、增强研究课题的敏感度而获得突破性进展?或者据守既定的研究对象,保持作为应用型社会科学的特性?这两种学科策略考虑都有其困难。前者虽能在平面上扩展传播学科疆域,但是如果未能在学理命题、观念和方法上有独创贡献,便会在与其他学科视界的融合中,淡化了传播学的特质;后者则只能使传播学停留在工具理性层面。因此,对于传播学的发展来说,知识形态的分析和整合、方法论的逻辑基础、重建传播的人文价值观基础与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的引入都十分重要。
如今,世界正经历着信息革命,以数码化信息传播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人们生活习惯、学习与工作方式、思维模式的深刻转变。全息成像、电脑音乐、人工智能、人机交流、交互式电视、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开发,创造了新的信息活动空间。人们现在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电子游戏、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网上杂志、虚拟音乐会、虚拟画廊和艺术博物馆、交互式小说、网上自由文艺沙龙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全数码电视广播。数码信息传播时代最深刻的变化是麦克卢汉所谓“媒介即信息”概念的动摇:大众传媒正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工具而不可能长久地作为单向灌输工具继续存在。电子科技将一切知识型态统合整理,构筑起多种表达方式和存取方式的数据库。人们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传媒灌输给他们的信息,他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和技术能力去选择信息,创造信息,传播信息。⑦
杰奎尔(Jequeir)将“信息传播”区分为四个层面概念: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与知识的区别,尽管这类区分有时是相当困难的。⑧信息是包括传者与受者反复交互作用的讯息的流动过程,知识则是关于情形和经验感受的已知内容的存储。⑨当信息技术和传播工业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极大地拓充了信息的容量时,我们可以说知识对于信息的依赖性加强了。但是,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信息淹没知识,信息消融知识的独特性质。知识,有可能不再指个体和某一文化的经验,因而知识在实质上成为复制的知识而不再是原创的知识。数码化、商品化、资源化的过程,彻底改变了知识的存在形式。数码化,是以数码形式将知识纳入到输入、存储、压缩、集成、传输过程,将知识再转化为信息。未能实现数码化改造的知识信息,将难免被湮没遗忘的命运。商品化,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知识信息的价值和价格,进而决定了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从而随着信息资源化开发,知识也资源化了。知识在信息传播时代的不断市场化和资源化过程,会迅速扩充和加深知识对社会生活进程的影响。反过来,市场价值规律也会对知识生产发生调控作用。作为知识生产的最重要的主体的心性智慧条件,与市场规律、大众趣味及国家政策的关系也会更加复杂。
从另一个比较乐观的角度来看,新媒介的出现,数码化的趋势又为打开个人的传播空间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尼葛洛·庞蒂这样反驳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是讯息”定义:“在数字世界里,媒介不再是讯息。它是讯息的化身。一条讯息可能有多个化身,从相同的数据中自然生成。……思考多媒体的时候,下面这些观念是必不可少的,即:它必须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它必须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它必须能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经验。”⑩且不说CD-ROM、CD-I、VCD、DVD等媒介,如果身处在宽带的电子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享受到形式更丰富、在交互中不断变化和充实的文本,从而进入到漫无止境的传播交流过程。数码信息传播技术使个人与媒介的关系显得越来越紧密。个体和社会群体的生存发展取决于他们获取、处理、传播信息的能力。由于电子网络社会的形成,人们的心理意识空间、人际关系空间变化了,电子邮件、宽带视频会议、可视电话、电子新闻组和公告板、远程登录、无数的个人和社团网页,使得个人和社团获得了掌控媒体的能力。此时新的价值伦理观的建设,就至为重要。自由和权力的伸张,必须相应地配合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
[page_break]
三、现代传播教育应如何定位
在社会进程、知识信息类型、学科发展和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带关系。一般而言,由社会生产方式推动的整个社会进程决定着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形态。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对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又发生决定性影响。学科发展是知识生产的系统化运作。此一系统的生产成果必须通过教育系统才能作用于社会。教育系统又为整个知识生产系统提供人才资源。我们必须从这样一个联带关系中思考传播教育的定位。长期以来我们的传播教育目标始终是为大众媒介提供宣传人才。大众媒介在我国一直被视为国家权力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界人才对国家权力的忠诚度以及运用传播工具的熟练程度是主要的教育训练要求。而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推动了传播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提出了对大量的新型的传播人才的需求,因而传播教育必须转而面向全社会。
首先,现代传播教育将把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结合起来。大众传播工业,是传播教育立足的社会基础。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个人信息传播自由度的提升,加剧了传播业的竞争。新闻传播的时间差已趋向于零,受众的现场目击感的满足欲望反过来又刺激传播业走上对更快、更奇的追逐。另一方面,受众被媒介分化,对报道的广度、深度和敏感度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未来的新闻记者、主持人、节目策划和监制、编导、创意人员都需具备某一领域或再加上若干相邻领域的系统知识。在英美日等国的传播专业教育领域中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课目系列可分为技术型、理论型、管理型三大类别。技术型课目集中于现代传播媒介工具的应用和视听设计。视觉传播、媒介审美学、影像传播、电脑设计、各种媒介的操作与管理,电子传播方式(如网络设计技术、多媒体创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数码化节目制作、创造性思维占到突出的比重,从而表现出传播教育对信息社会的积极适应;在理论型课目方面,突出发展了技术社会学、媒体社会学、文本分析方法、政府信息政策、政治与电子传播系统、信息传播时代对制度和个体的影响、跨文化传播、20世纪的种族灭绝(文化灭绝)与传播说服宣传的关系、人类传播理论、传播哲学、性别与媒介、儿童与传播、传播与心理过程、传播与健康、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大众传播、传播伦理对话、媒介法、传播与法律、媒介伦理与责任、比较传播政策、传播研究法等;在管理运作型课目中,发展了平面艺术管理、电子设备管理、信息与传播管理、媒介生产管理、多媒体项目管理、系列传播活动、组织领导与决策、媒介经营策略、媒介经济学、传播的结构与控制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传播教育适应信息化趋势的积极姿态,同时对社会进程中传播形态变化的理性审辨。相对于国际性的传播教育的体系,我们国内大多数院系仍然恪守着传统的新闻采编业务教育。以单纯政治素质涵盖了人文素质,以技能取代知识。学科分化过细,新闻专业与其他与现代传播直接相关的专业(如计算机、艺术设计、信息管理等)疏离较远。在传播观念上未能接受“社会传播媒介是社会的财产,必须为全社会和全民服务”的理解,未能以比较客观和科学的观点对待传播学,从人类基本的文明观念出发认识现代传播媒介和传播现象。因此,国内传播教育的政治功利与技术功利思想根深蒂固,在广告和公共关系等应用性传播专业领域中又浸淫着浓厚的商业功利观念。我们并不笼统地摒弃上述功利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我们所要指出的是,必须在功利观念之上树立起更高的人文理想。人文理想的意义在于使每个受到传播教育的人,成为真正具有博大的仁爱关怀、独立的反思批判精神、知识与艺术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简单的没有头脑和良心的传播工具,或技术迷信者。人文理想在传播教育中的体现除了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目以外,更有赖于传播学科本身的知识理论内容的人文精神的提升。
其二,现代传播教育将是新型的公众教育。在大众媒介的时代,社会和国家可以通过对“把关人”的教育和控制来达到控制大众传播过程的作用。在新媒介流行的今天,公民的传播意识和传播行为涉及到新的传播法规和伦理。关于公共信息空间与个人信息空间的划分及权利保障、作为基本人权的言论与传播自由同守法自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从信息占有方式上发生的社会分层与信息分享及文化沟通认同、虚拟生活情境与真实的社会生存、自我意象与社会形象的设计与传播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科学与人文相交织的视野中加以考察,需要理论的解释和对公众的阐说。这是新文明——信息传播时代的文明的课题。目前中国国内信息化程度还不高,对公众进行传播教育(法规、伦理和文化、艺术教育)尚未提上日程;而行政部门一边忙于建网推进信息化基础工程,一边忙于实施传播监控,公民的传播教育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是大众媒介和新媒介结合起来的威力我们最近在戴安娜公主悲剧、斯塔尔报告、电脑黑客报道等传播事件中已经领教了。传播工具并不等于信息和知识,更不等于文明。对于公众的传播教育,除了教会他们更有效地利用传播工具,利用信息之外,还需要引导公众成为更自由自觉的文明的创造主体,使其对自已和他人的行为,对国家和一切利益集团的行为,具有反思的能力。
其三,现代传播教育和教育传播互渗交叉。(后者所研究的主要是现代媒介及信息传播方式对教育的影响及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毫无疑问,审美、游戏的活动方式正在日益紧密地同知识、教育相结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部门和其他文化传播机构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了。随着电子出版物、网络上的虚拟学校、虚拟图书馆、公共信息数据库等的出现,教育将会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普及化。教育内容经过数码存储、压缩、传输的技术进步,势必迅速增容;多媒体技术,将多种介质的信息汇融一体,形成综合型的文本。这都是传统教育不能做到的。教育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超文本的自由检索结构,打破了原有的思维逻辑,横向度的、跳跃的思维,代替了纵向度的、谨严的思维。视听材料的综合刺激作用,也改变了语言概念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的状况,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互补发挥作用。
在后工业文明和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中,传播教育的人文理念基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传播不仅面对着来自雅斯贝斯所说的“技术统治”和“大众统治”的压力,还面对着来自市场和权力体制的压力。技术扩张分化了人群和原有的知识系统,大众趣味形成流行趋势,市场追逐文化和信息资源的利润产出,权力以直接或间接形式控制媒介,控制信息流程,进而控制公民的思想和行为,以巩固既定的利益格局、社会秩序和价值体系。现代传播教育以改善人类生存、解放人类心灵并改良人性为崇高责任。她需要适应技术、市场、权力和大众的相对合理的要求。但是,现代传播教育所培育的人才仅仅只是适应、迎合,是很不够的;在这些之上,还需要有更高的人文理想。只有在这一理想的引导下,才可能实现对知识的整合,才可能产出真正的社会关切和终极关切,从而使现代传播方式成为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的途径。
【内容提要】第五届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举行之时,正值《江西社会科学》杂志创刊25周年庆典。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编辑思想的自觉与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发展”。会议围绕着“编辑思想的凸显与综合类期刊发展空间的拓展”、“综合类学术期刊在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中的责任与作用”、“论坛的角色意识和引导功能”、“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营模式”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取得了圆满成功。
【摘要题】期刊工作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期刊发展/编辑思想/学术生态环境/期刊高层论坛
【正文】
2005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江西社会科学》编辑部承办的“第五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著名学术期刊的总编辑和主编们济济一堂,围绕“编辑思想的自觉与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发展”的主题,就“编辑思想的凸显与综合类期刊发展空间的拓展”、“综合类学术期刊在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中的责任与作用”、“论坛的角色意识和引导功能”、“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营模式”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情况和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第五届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举行之时,正值《江西社会科学》杂志迎来创刊25周年庆典。与会代表向《江西社会科学》杂志表示热烈祝贺!
2005年10月26日上午,第五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开幕式暨《江西社会科学》杂志创刊25周年庆典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高层论坛的全体代表和江西省期刊出版界、学术界、社科界、高校的领导与来宾130多人参加盛会。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发来贺信,副省长孙刚参加了高层论坛开幕式和刊物庆典,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秦毅研究员,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有教授,省社科院、社联党组书记、省社联主席尹世洪研究员,省社科院、社联党组副书记、省社科院院长傅修延教授,省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池红编审参加开幕式与庆典。省社科院、社联党组成员、省社联副主席郭杰忠教授主持会议。
孙刚同志代表江西省政府向论坛的召开,向《江西社会科学》杂志创刊25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自2001年起举办以来,在全国学术期刊界和学术界影响广泛,在引导学术期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的作用,促进了学术期刊自身的建设。《江西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展示我省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窗口。25年来,《江西社会科学》杂志坚持以“传承学术,创新理论”为己任,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好评和众多的荣誉。在创刊25周年之际,希望站在新的起点上,以强烈的使命感,谱写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辉煌的新篇章!
会上,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傅修延教授首先致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秦毅研究员、国家教育部社政司何健同志也随后致辞,对高层论坛的举办和《江西社会科学》杂志创刊25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江西社会科学》编辑部还收到全国各地大量贺信、贺词。
二、编辑思想的凸显与综合类期刊发展空间的拓展,是本届论坛最热门的话题。编辑思想是一个刊物的灵魂,它决定了刊物的总体面貌和风格,也是综合类期刊拓展发展空间的前提和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总编辑秦毅研究员在本届论坛上首先做了《努力拓展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空间》的主题发言。她对论坛五年来的情况,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她说: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从第一届的“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第二届的“学术期刊与学术事业”,第三届的“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第四届的“学术期刊编辑队伍建设”,到本届的“编辑思想的凸现与综合类学术期刊发展空间的拓展”,经历了一个论坛主题逐渐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学术期刊不仅在自身的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且因对自身角色意识的自觉而对学术活动的参与也更加积极主动。五年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论坛设立的建设性意义。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正以它更加自觉的角色意识、更加积极的参与姿态活跃在哲学社会科学舞台上,它对繁荣学术事业的推动作用已经引起学界更多的关注。
如何拓展综合类学术期刊的生存空间?秦毅认为:综合类学术期刊在我国的学术期刊中占有很大比例,已经成为我国学术期刊的主要形式。就科学研究的一般需要而言,对综合类期刊的需要并不会太大,所以在其他国家综合类学术期刊比较少。但是,在我们国家,综合类期刊不仅存在,而且还日益繁荣,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这种现象很值得思考。
综合类学术期刊不容易办,这是业界人人都知道的,困难来自方方面面,从根本上说,是来自它的定位。首先是它的学科定位;其次是它的读者定位;还有它的市场定位。在有限的生存空间中,综合类学术期刊出路何在?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术期刊应该以专业化为主要方向。现有的综合类学术期刊将逐步分化,一部分将逐渐走向专业化,成为真正的专业期刊;或者依然保持综合类学术期刊的架构,内容上突出本刊的传统优势学科或专业领域,甚至某一专门问题,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期刊。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刊物开始向这一方向发展。另一部分或许会走向另一种专业化:专门刊登跨学科界限的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类学术期刊。这是一条更具探索性的创新之路,也会是一条需要更大投入、更加艰辛的办刊之路。
当然,对于多数在目前的格局下已经取得一定学术地位,具有较大影响的综合类学术期刊,比如地方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大部分学术期刊而言,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反而是不确定的。大局上维持现状,局部适当吸收变动的积极因素,小步调整,稳中求进应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但是,正如本届论坛的主题所提出的,需要有明确的、差别化的编辑思想,以使我们的刊物特色更为突出,风格更为独特,以此不断拓展生存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柯锦华认为:学术期刊功能的正常发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有高学术水准文章,二是要有选出好文章的机制。前一个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学术界的整体研究水平,第二个问题取决于相对完善的审稿制度和编辑的学术眼光。具体地说,首先,学术期刊应当严格遵循学术发展规律,反对把学术创新简单化、庸俗化。离开了学术的有效积累和批判继承,学术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学术期刊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迷失在那些用所谓新观点、新方法造成的假象中,不能给浮躁之风推波助澜。其次,不要把“问题意识”当作一个口号,不要以为多喊几遍口号就真的会发现问题。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重要的是将自觉的问题意识贯穿在多年如一日认真严肃冷静的思考钻研中,这样才能有一种理论敏感性,才有可能对各种学术研究成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在对学术发展的脉络的把握中捕捉到有价值的问题。再次,自律对于学术期刊的编辑来说尤为重要,应强化学术责任意识,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关于编辑思想的凸显与综合类期刊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常务副主编马自力的思路是:以编辑思想的坚守和凸显定位刊物的风格和品位,以编辑思想的延伸和期刊界的合作壮大刊物。他阐述了五点意见:(1)编辑思想或模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术生产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深度介入、与作者交流互动、平等对话;或者以问题为导向,在学术层面回应重大现实问题;或者依托组织会议,通过会议主旨体现编辑思想,形成研究热点。(2)综合类学术刊物的编辑思想应以综合性为追求目标,力求在选题的思想性、当代意识、问题意识和跨学科的长时段研究上体现编辑含量,从而有别于专业刊物。这应该是综合类学术期刊立足于学术界的根本所在。(3)以编辑思想和学术品位的坚守、凸显,影响或引导学术发展,拓展学术空间,并由此形成独特的刊物风格。(4)刊物形成品牌后的效应——学术发展的风向标。以编辑思想的延伸,如组织学术论坛、专题研讨会,发挥在学界的影响,起到学术发展风向标的作用。(5)学术刊物之间存在竞争,但在目前的大背景之下,更应强调刊物之间的相互合作,要认真研究、广泛认同并积极倡导一种真正符合人文社科研究规律的学术规范,而不是去迎合、屈就那些违背人文社科研究规律的、西化的、不符合审美原则和影响论文阅读效应的某些“规范”。
对于学术期刊的编辑思想和编辑责任,《学术界》主编袁玉立认为:编辑思想中,核心是价值观,即我们揭示和解决什么样的人文社会问题才是有意义的,从而决定我们在编辑的操作层面如何去组织、选择、加工和淘汰稿件,把我们理解的最具有人文社会主义的产品呈现给读者,呈现给社会。一个具有编辑思想的称职的编辑,尤其是主编,他应当通过自己的编辑、编纂、策划和最终产品,至少要对下列四个问题做出符合事实要求和时代精神的回答:(1)学术期刊的角色、责任和使命;(2)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真理(善或美)的关系;(3)对于学术自由、学术民主的态度;(4)对于学术积累、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的理解。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诠释,推进人们对于中国人文社会问题的揭示和解决。编纂思想是对编辑的学术思想的应用。编辑责任,既是健康的编辑思想的组成,也是编辑思想演化的结果,需要引导思潮,选择原创,评价优劣,扶持新人。
《人文杂志》总编辑杨明丽研究员也就怎样开拓学术刊物的发展空间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她说:学术期刊的发展空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1)学术期刊发展的思想和知识空间。首先,要求期刊的编辑者在办刊方针上有足够的开放性。其次,学术期刊的编辑应该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理论勇气。有了真问题,才有真学问,在现有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实践自由,探寻人类知识和思想的新领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和理论的指引。(2)学术期刊生存的市场空间。虽然说学术期刊是一种非营利的事业而非企业,但是,学术期刊要生存和发展,却不能离开市场。期刊面临着两个市场:学术市场和经营市场。怎样开拓刊物的经营市场,必须结合各刊自己的情况,不可能找到一个统一的模式,如果结合了刊物转型的可能性,其实有可能寻找到传媒市场的战略投资者,走一种市场化运作的道路。
“学术期刊不应忽视来自网络的竞争”,《湖北社会科学》常务副主编唐伟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网上论文与期刊论文相比至少具有三个明显的差异。首先是作者的写作心态不同。鉴于目前的学术考评机制,社科工作者在每年或一个时间段对都有一定的数量要求。这就使作者在给学术期刊投稿时,经常是为考评而写,很多文章无论是结论还是研究角度、论证材料,都谈不上新意,不具创新性。而网上论文的作者,从写作动机上没有或很少世俗的功利性,往往是有感而发,有话要说,因而创新性经常较杂志文章强。其次是文风不同。写作动机不同,导致网上论文与期刊论文文风大不相同。前者往往语言简单明了,直达其意,中心突出,观点明确,可读性强。后者的许多文章却囿于程式化,“八股”气息浓,可读性差。最后,作者与读者之间交流的强弱不同。网上论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具有实时性,这是期刊不可比拟的。除了这三点之外,网络论文与期刊论文在时效性、选题自由度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必须借鉴、学习网上论文的优点,增强学术活跃程度,学术期刊才能牢固占据学术前沿地位。
大学综合类社科学报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类学报与社科院、社科联系统的综合类社科学术期刊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北京大学学报》副主编刘曙光结合自身的办刊情况,就编辑思想的自觉与综合类学报风格的形成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期刊风格有不可选择性方面,也有可选择性方面。期刊风格的决定性方面或不可选择性方面,包括期刊的办刊宗旨、办刊方针、学科定位、读者对象定位、市场定位,等等。这些东西是期刊风格连续性与稳定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形成一个刊物的风格的基础性东西,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而期刊风格的选择性方面或非决定性方面,即期刊的主体特征,是期刊编辑努力可以改变的方面,是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方面。通过编辑的自觉追求,可以使刊物的个性(或者说特色、风格)更加鲜明。没有编辑思想的“自觉”,就谈不上刊物的风格。综合性社科学报应当贯穿主编的总体构思;立足于本校,突出地域特色、学科优势和历史传统;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整合资源,把学报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原则。
虽然对于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发展空间,大多认为处于不利地位,但也有不同意见。《甘肃社会科学》编审胡政平则就综合类学术期刊的主流地位谈了看法。他说:根据我国目前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综合类学术期刊应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理由有三:(1)由现行体制决定了中国学术期刊是以单位办刊为主,而不是以学术团体等机构办刊为主,单位的综合性又决定了每个单位要有一种或几种综合类学术刊物。(2)提倡学术期刊专业化不现实。试想全国高等院校的每个院系和社科院研究院所都创办专业类学术期刊,会出现诸多问题,如:期刊总体质量不能够保证;每个专业学科期刊难免有“众刊一面”现象;高质量的专业性稿源也成问题。(3)创办综合类学术期刊是社会和学界的需要。我国的学科发展和学人发展非常迅速,按现行体制下各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专业类学术期刊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相对而言,综合类学术期刊则承载了大量学术成果推出的功能。当然,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劣势还是存在的,应当树立忧患意识,正视问题,要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品位、突出办刊特色等办法逐步解决。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综合类学术期刊发展是大有前途的,主流地位会越来越稳固。
[page_break]三、关于“综合类学术期刊在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中的责任与作用”,论坛讨论大体围绕着三个方面:一是对学术生态环境的认识;二是在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中学术期刊的使命;三是如何优化学术生态环境。
《云南社会科学》副主编范祖锖认为:当前学术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按照政治家的说法,学术界还有杂音,即与主旋律、主流意识形态不协调的声音。学者们应重视政治家的警示,坚持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从这些全局性的问题来思考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必须减少消除那些干扰和动摇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杂音。然而,学术生态存在的问题主要还应由学术界自身做检讨,即学术界有不少违背学术发展规律的行为。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整个社会出现的弊端有关。问题的关键是学术界对这些弊端的根源、表现、危害要有深刻的认识,并采取卓有成效的对策进行治理,使中国的学术生态不断得到优化。在优化学术生态的过程中,学术期刊负有重大使命。学术期刊应在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包括政治方向、学术方向、学术旨趣。
《江西社会科学》主编余悦研究员谈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他说:第一,什么是学术生态环境?这是首先要认识清楚的。他结合自己的办刊经历,认为:当前,学术泡沫越来越多,学术腐败越演越烈,学风越来越差。现行的学术评价规范,初衷是希望学术界越来越好,但有一些规范、考核,可能和我们的目的南辕北辙,这是指整体的学术生态环境。第二,学术期刊所面对的学术生态环境。一是政治的视域。既要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又要有利于理论创新,如何把握好政治和学术这两者之间的界线?作为办刊人,思想上应该非常明确。二是经济的压力。办刊经费不足,影响着刊物的发展后劲。这是不是属于学术生态环境之一?值得大家来考虑。三是人情关系的处理。人情稿、关系稿、权势稿怎么办?这是和学术问题、学术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都属于学术生态环境的问题。第三,学术期刊要在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中承担起责任,要在,引领学术,学术传播,学术积累,培养学术人才,学术规范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某些学术生态环境当中的问题,并不是期刊自身能够解决的。如何营造适合学术期刊生存的环境,这需要我们的宪法、法律、法规,有关的管理部门和与学术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宽容的、宽松的、和谐的气氛。
《社会科学研究》常务副总编张小路编审认为:当前学术生态环境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的问题,而后一个问题又与前一个问题密切相关。许多学术期刊内容缺乏创新,学术含量不高,学术与宣传不分,刊发大量平庸之作,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学术自由缺乏充分的保障。对于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来说,应该允许学者在宪法、法律的规范内进行学术创新活动,也应该允许学术期刊在宪法、法律的规范内发表学者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解除对学术期刊发展的最大束缚,从根本上保障学术期刊的学术自由,使学术期刊没有后顾之忧地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学术精品。除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外,当前对学术自由的束缚大量的还来自审批学术、规划学术和数量学术等的影响,因为这些性质的学术限制了学者选择研究对象的自由和潜心治学的自由,迫使他们穷于接课题、凑数量、多发表。同时,一些学者对学术之外各种功利指标的过于迎合甚至主动追求,则损害了学者自身对学术自由价值的自觉和守护。这些都使得学术创新失去了依托,致使大量假成果、快餐成果、低水平重复的成果得以面世。对这种现状,我们学术期刊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术期刊只有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的追求,严格要求编辑同仁努力从才学识诸方面不断优化自身素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推出一篇篇学术精品,才有条件担负优化学术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
为了促进我国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发展,《学术研究》副主编陶原珂博士对国外社科英文学术期刊的综合类型进行了分析。他说:从随机考察的目前国外社会科学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的情况看来,其内容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如由于一个期刊涵盖多个学科,涵盖的方式可以是不同学科文章的拼合,可以是不同学科知识交叉的文章构成杂志的学科交叉综合,可以是非学科栏目拼合形成的学科模糊综合,可以是侧重于编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论文而构成“问题综合”,也可以是围绕某些话题编发有关文章而形成的话题综合,等等。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的综合型优势、研究的侧重点、切入问题的不同方式等不同特点,以适应学界、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如何认清“论坛的角色意识和引导功能”,是本届论坛的主要议题之一。与会人员对于论坛的创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于其应有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对于进一步办好论坛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对于论坛的角色意识和引导功能,《浙江学刊》常务副总编任宜敏研究员认为,这实质上与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学术期刊本身所承担的社会历史使命密不可分。从这样一种视角来审视,论坛的角色意识和引导功能,应该是向学术性转换,超出单纯的、狭隘的编辑业务,承担起自觉引导中国学术在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把握学术脉络的基础上,推动学术创新、尤其是学术范式创新的使命。每一期论坛,都应不断向学术研究的纵深延伸。例如,梳理、提出学术研究中迄今为止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真问题的梳理,来分析学术研究的未来走向。在此基础上,再有的放矢地讨论我们期刊应该怎样介入这些问题。
《北方论丛》常务副主编张晓校则说:论坛的功能与作用是全方位的。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平台”功能外,还不应忽视导向功能,或者说应强化导向意识。论坛汇集了国内综合类社科学术期刊的“主力部队”,构成了强势群体,通过论坛交流信息、经验是必要的,但如何提升总体实力,发挥群体优势,加大对某些前沿问题的追踪力度,引导对某些重大问题的联合攻关,则应成为论坛活动的核心内容。论坛的导向促进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我们在强调论坛导向意识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强调导向意识的具体化,体现清晰的学术研究指向,使论坛期刊成员有路可循,使期刊界一贯倡导的“问题意识”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东岳论丛》主编路士勋认为:论坛的角色是指论坛在指导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其特殊功能而起到引领方向,探讨学术前沿问题,总结经验,办好刊物的作用。论坛的角色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论坛在期刊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二是指各期刊在论坛中所发挥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其引导功能主要是:及时提出在学术研究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把论坛的议题和学术研究、期刊的发展联系起来,切实为期刊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利用论坛所提供的机会,吸引有关专家和学者,开展学术讨论,加大论坛的信息量;利用论坛这一组织形式,开展与相关组织的谈判和协作,切实保护期刊的合法权益。
对于如何进一步办好论坛,《广东社会科学》社长、总编辑刘泽生研究员认为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有必要进一步策划,形成一种品牌效应。办出“论坛”的特色和品位,办出“论坛”的影响和权威,将会在学术研究和期刊发展上产生良好的互动,充分发挥出它的引导功能,而不仅仅是开个会而已。而且利用自己手中的阵地,对“论坛”进行必要的自我包装和自我宣传。(2)策划好每期论坛的主题,尽快解决或者说趋向于解决一些问题,尽管其中可能会涉及其他的诸如经济利益等等的矛盾。积少成多,逐步形成影响,品牌效应就出来了,也算是“论坛”的一个贡献。(3)加强联络,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形成一种制度性的东西,有利于长期的发展。休会期间还可以策划一些与“论坛”有关的系列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起到联络、沟通、协调的作用。
《求索》杂志总编乌东峰教授认为:作为有使命意识与深刻思考的期刊人,在经营谋划上追求对推动历史与社会前行的贡献性,就会以鲜明而独特的个性价值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蔚蓝天空。他还就办好论坛提出了三点建议:(1)关于格局问题。论坛从发轫到本期已是五届,如同企业生命周期一样,现在是到了需要创新的时候了。路径有两条可供思考:一是引进来,走出去。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改为中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邀请港澳台期刊协会与世界先进国家期刊协会来本论坛交流信息,共谋方略。引进来,就必然会被请出去,去海外或国外开上一、二届,既壮其声色,也开阔了视域。二是开扇门,搭个桥。论坛可以适度邀请作者与学术团体代表参会,做一些编撰交流、编读交流工作。(2)关于地位问题。论坛可以申报一个“中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生存与发展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以提高本论坛的分量。(3)关于论务问题。论坛不仅要讨论规范和创新期刊自身,还要讨论规范和改进外部性环境,要思考中国学术期刊人与期刊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经营环境、福利环境等问题。要把论坛的某些建议和构想提供给管理层研究,争取为期刊人与学术期刊谋划更为科学而舒展的空间。
《学习与探索》主编张云鹏提议,从下一届论坛起,我们既要关注期刊发展的理论学术问题,也应关注与期刊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现实问题。解决理论学术以及相关宏观问题的同时,解决各种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和微观问题,必定会给我们的期刊注入新的活力,其价值意义丝毫不亚于人们所关注宏观问题。
五、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近些年来,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营模式,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从长远发展来看,综合类学术期刊如何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经营模式,也成为本次论坛探讨的重要方面。
《江海学刊》常务副总编韩璞庚研究员以“市场化挑战与中国人文社科理论期刊”为题,进行了全面阐述。他认为:综合地看,人文社科期刊所遭遇的市场化挑战可以归纳为四个层面:同质化与激烈的学术市场竞争态势;市场细分的挑战;国际化的冲击;网络媒体的介入,冲击着国内纸本人文社科期刊。在市场环境下,人文社科期刊如何理性反思,应对市场化与网络化的挑战呢?第一,面对细分的市场,找准自己的定位。学术理论期刊应按照学术市场的要求,培育自己刊物独立的特色与个性,寻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第二,专题化办刊,专业化经营。突破分科文集型的编辑理念,通过开辟特色栏目或组织专题研究方式,实现专题化经营,专业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的市场化,做学术市场的延伸产品。第三,应对网络化的挑战,实现纸本媒体与网络平台的结合。一方面人文社科期刊要做好自己的纸本期刊,另一方面人文社科期刊又要谋求建立自己独立的网站或其他网络媒体形式。第四,改变传统经营管理体制,实现人文社科期刊的市场化经营。国家应适当放宽管理权限,创造人文社科期刊相对市场化的氛围。人文社科期刊要创新观念,实现差异化经营,探索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的创新。第五,拓展国际市场,吸收国外学术期刊的办刊经验。国内人文社科期刊要谋求与国际期刊市场的接轨,将国内最新的社科学术成果介绍到国外同行中去,同时,注意引进外资,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实现人文社科期刊的有效扩张和保值、增值。第六,创新办刊理念,创造刊物特色。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要确立主体理念、生态理念、原创理念,以前瞻性的态势、敏锐的目光,推出富于创新的理论学术文章,成就特色刊物。
如何谋求综合类社科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中州学刊》社长李太淼认为必须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1)要增强学术期刊为社会现实服务的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强化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功能。(2)要以问题研究为主,围绕实践界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做一些深层次的、理性的学术思考。(3)作为地方性综合类社科学术期刊,要开辟并办好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栏目。
《社会科学战线》主编邵汉明则把自己的办刊思路和理念概括为“一、二、三、四、五”:所谓“一”,就是确立一个目标。所谓“二”,就是抓好两手,即刊物的质量和经济命脉。所谓“三”,就是突出三个字,一是求稳,二是求新,三是求变。所谓“四”,就是强化四个意识,一是敬业意识,二是责任意识,三是忧患意识,四是管理意识。所谓“五”,就是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二是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关系;三是全国性与地方性的关系;四是名家与新秀的关系;五是编辑与作者的关系。这一思路和理念又可概括为:定位要准确,质量要保证,个性要鲜明,管理要科学。
“综合类学术期刊有鲜明特色就具竞争力。”怎样才能办出特色呢?《学术论坛》主编张成兴认为:第一,在栏目和学科安排上要有重点。就是说在用稿、组稿(包括稿酬支付)上向一两个学科倾斜,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在全国期刊界逐步形成优势,从而带动和提升整个期刊的水平和影响力。第二,突出学术性、理论性、思想性,其拓展的学术空间更广、更深,更富于原创性、原理性、基础性,就更有逻辑力量和长久的生命力。第三,鼓励创新和学术争鸣,为之提供平台。第四,为地方决策和三个文明建设服务,这种服务必须有效。
“培育品牌栏目,提升综合类学术期刊的质量。”这是《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董汉河发言的重点。他说:中国的学术类综合期刊有上千种,所设栏目绝大多数都相同或相似。特色的缺乏,导致独特品质和优势的缺乏,并因此影响了综合类学术期刊质量的提升。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而且可以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通过重点打造品牌栏目的途径培育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并以此提升综合类学术期刊的质量。培育品牌栏目,要根据主办单位的优势和条件。首先是编辑的优势和条件。其次是地域优势,包括期刊所在地的学者优势和地域文化特色。再次,要勇于创新,通过科学地考察论证,组织创办独具优势的边缘学科栏目、问题研究栏目或带有填补空白性质的栏目。
学术期刊的选题,是与经营密不可分的重要环节。《江汉论坛》副主编陈金清说:制定选题计划是形成学术期刊风格的需要。就学术期刊而言,主要包括:方向性,学术性,超前性,系列性。此外,学术期刊制定选题计划还要注意均衡性、多维性、交错性。制定选题计划有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好的选题计划是编辑在工作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制定出来,又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现实的变化,经过反复的修改、充实、完善才形成的。
对于综合期刊的经营模式问题,《福建论坛》杂志社副总编刘义圣说:核心期刊搞经营,不能搞综合经营、多种经营,而应该是搞特色经营、优势经营。要打造金饭碗,捧着金饭碗才能讨得饭吃。不能以损害期刊的公信力为代价去追名逐利,经营要以刊为本,不能本末倒置。要通过积累刊物无形资产,用无形资产来经营搞活。化整为零的经营方式:栏目经营——经营的个性化。从经营意义上说,不要把期刊当成“百货商店”对外经营,而要把它当成商店里的“专卖柜”对外经营。
《南方论丛》副研究员刘红娟则以自身刊物为例谈了三点意见:一是学术期刊的定位。学术期刊的定位,应多出高品位、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二是树立学术精品意识。三是学术期刊要纳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要加强对学术期刊工作的领导,研究解决办刊中的重大问题。加大对学术期刊的经费和设备的投入,要作为宣传文化基金的资助重要对象,为学术期刊的良好运行和快速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有力保障。
六、关于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认识和评价,也是本届论坛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本次论坛参加者除了综合类学术期刊的人员外,还邀请了期刊评价部门和高校学报、文摘期刊的人员共同参与研讨。他们的到来,提供了大量有关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信息。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办公室主任马晓军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教学和研究机构与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数据部姜晓辉主任说:就我国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整体来看,期刊的主办单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学术团体。研究单位办的刊物一般以专业刊物为多,除了发表本单位的成果外,多数为外部稿件;大专院校的学报类刊物以综合类为多,以本校科研力量为依托,一般重点反映本校的优势学科和优秀成果;学术团体类的刊物,包括社科联、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团体办的各类学术期刊,往往是反映本系统或本行业科研成果,综合类和专业类并存。如果以统计数据(1999-2001年的200种综合性学术刊物)为统计样板,表明大专院校的学报类综合性期刊占多数,是论文产出的主力军;研究单位的总体影响力不及大专院校的学报类期刊,但刊均影响力要高于学报类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部主任李明霞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作为中国最大的期刊群出版单位,已走过了47年的历程,与学术期刊密切相关的《复印报刊资料》有110种,覆盖了我国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复印报刊资料》把狠抓学术质量、提升学术品牌、实现精品战略当作自己不变的宗旨。《复印报刊资料》现已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由过去的只有全文转摘和论文索引二合为一模式过渡到集年度综述、动态报道、全文转摘、论文索引和论点摘编为一体的多种形式并存于一刊的模式,扩大了刊物的信息量,增加了可读性和耐读性,更好地体现了贴近读者的原则。由单纯的复印制版改为全部重新录入排版,实现一个文本、三种载体,达到版式的整齐划一、清楚美观,同时还能校正原刊的错误,提高文字的正确率。
第五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主办单位负责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省社联党组成员、省社联副主席郭杰忠教授在论坛闭幕时作总结讲话。他说:这次论坛始终洋溢着热烈、喜气、务实、和谐、生动、活泼的气氛,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召开的时间非常好,正逢秋高气爽的丰收时节和《江西社会科学》创刊25周年庆典;二是主题非常好,“编辑思想的自觉和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发展”立意高远;三是形式非常好,既有专题发言,也有自由发言,还有交流与考察相结合。论坛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1)通过这次论坛,大家总结了经验,增进了了解。对今后期刊的发展、期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一些影响的因素,做了分析,并达成了共识。(2)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交流了思想,明确了发展方向。期刊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政治方向、学术方向,也提出了今后的目标,就是把论坛办成一个品牌。(3)探讨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大家都认为,拓展学术期刊的发展空间,优化学术期刊的发展环境,必须遵循和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展规律、学术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经过申请和协商,第六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将于2006年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做东道主、《学术与探索》编辑部承办。
会议期间,高层论坛的代表还先后到南昌、吉安、井冈山、兴国、瑞金、赣州等地考察,并与井冈山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赣南师范学院进行了交流,参加了瑞金红色旅游节和红色旅游高层论坛。
一、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内涵
关于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科学的管理应当包括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科学管理是一种制度管理、规章管理,属于刚性层面。每所大学、每个单位建立的规章制度就属于这个层面。我们学校今年在珠海召开的战略发展研讨会上,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要加强监督和改变作风,在制度层面作出一些规定,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科学管理的特点就是强调它的制度性、刚性的层面。人文管理是强调被管理的对象、主体性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是一种人性的管理,也称作人本的管理。它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式,是一种软性的管理。
在我国的现代大学中,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都是亟待建构和完善的两个方面。从国家来说,党中央在改革开放以后强调“以法治国”,二十年后,又重申“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应两方面并重。这也就是大学中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关系。“以法治国”中的“法”里面没有人情,只有结果,是制度的、刚性的东西。“以德治国”的“德”是靠人的道德、信念和社会的舆论来维持的,不带有强制性。在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人讲对事物要进行量化的计算。但事实上,有的东西可以计算,而有的无法用量化的方法进行计算。人既是可计算的又是不可计算的。人既是生命的真实的实体,又是追寻意义的存在物,既有一个实体存在的外在的物质需要,同时,又是一个意义的存在物,要进行理性的沉思。人既有物质的需要,又有精神的需要。从国家角度而言,我们要“以法治国”,同时又“以德治国”。古人看到“德”是靠人的内心信念,依托人的自主性维系道德的行为,而良心是维持最后一条战线的尺度。“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用政治和刑罚治理一个社会,人可以不犯罪,但没有羞耻之心;不犯罪是因为被人强制而不敢犯法,如果“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的礼治的方法治理社会,人不仅不犯法,且有羞
耻之心,能够管住自己的最后的良心的防线。在此意义上,道德和法、柔性和刚性,在国家的治理、社会的治理、一个大学的管理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现在,从事伦理研究的人强调道德的重要,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把道德与人治联系为一体,认为“以德治国”是否是又回到人治的社会。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道德遗产、道德资源和道德传统。可以说,从古代遗留下来的道德传统和道德资源到21世纪的今天,其中的精华仍然为世界所称颂。在1998年的世界伦理学大会上,有7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向大会提出报告,要求伦理学大会将我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要求作为全世界共同伦理的道德准则。这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一个文化传统、一种道德精神,我们觉得今天仍然是值得称道的。但为何许多人一想到道德、以德治国的时候,马上与人治联系到一起?我们的古贤在道德的功能、道德对人与社会的制约的层面,有非常高深的思想。而这些思想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仍然是很有价值的。江总书记曾讲过,制度很重要,但制度又是人制定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出现,就是因为管理者没有道德之心。只有人有道德之心时,才会意识到自己不能钻制度的空子,才能够维系住道德良心的最后的底线。
我们有如此丰富的道德资源、历史文化的传统,但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道德的功能却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反而是一讲中国传统就变成了人治的传统。从历史上看,我们的古圣贤对道德的功能有深刻的认识,道德对每个人具有同样的约束,是每个人建立在人和人平等的前提下的个人的自律性的要求。但是两千多年的宗法社会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它不可能是民本,只能是官本,只能是君本。君本就是人说了算,就是君王说了算。因此,道德的资源被政治的体制包在里面,几千年中我们一方面总有一种若隐若现的社会的、民间的道德的传统慢慢遗留下来,另一方面,主要是宗法社会的人治异化了原来古贤提出的道德的功能的真正意义。所以,今天讲以德治国,不是回到宗法制度的君本的体系中去,而是要真正认识道德和法律在社会维持、在国家管理中同时发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江总书记讲到:制度好时,也可能有坏人;制度不好时,也可能有好人。因为人和制度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需要有制度,也需要有道德,以维系制度的道德性。
在大学中讲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这两个方面都非常重要。朱?基总理讲到,我国在加入WTO之后,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技术层面的、人才层面的,而是来自在管理制度和水平方面的差距。我们现在感到有人才的压力,人才竞争对学校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但更大的压力来自于管理层面。学校的中层干部是高级指挥官,其眼光、水平、责任感、能力,都会指导学校最终能发展到一个怎样的水平。
近两年,外面的机关把职业培训作为职工的一种福利。现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大学毕业生将薪水的多少作为衡量是否是好工作的重要标准,现代大学生这种观念在发生变化,他们已经认识到,单位给个人提供的机会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就是给你一笔财富。物质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一个舞台表现你的价值、你的能力,个人价值的实现就无从谈起。过去我们把人和事定量化,现在人的这种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大学中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一个现代大学形成良性管理、实现在管理中要效益的不可忽视的两个最基本方面。
现在,除银行和国家机关外,基本上都是全员合同制,员工一旦知识、观念跟不上,就有可能被淘汰。这就是科学管理的一些规则,即制度的层面。人文管理就是讲我们怎样在人性的层面、在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层面考虑管理的艺术,确立管理原则。这两个层面在大学尤其是不可分离的。
二、人文管理的特殊价值
从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的角度出发,人文管理是人性的管理,强调把管理者当作人,尊重人的主体性。“教育就是用生命去碰撞生命”,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不仅是物质的生命,更是精神的生命。人性是哲学的,形而上的。管理是形而下的,属于实际运用的、操作的层面。在人性的管理中,人性与管理的关系是怎样的?管理心理学中,有几种不同的人性假设和管理原则。
管理心理学中第一种人性假设叫做经济人的假设。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格雷格在《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这个假设认为人天生都是懒惰的,尽可能逃避工作。要激发人的能量,就要给个人制定具体的任务,其管理原则就是“任务管理”。员工要得到相应的物质利益,就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管理不考虑人的情感,强调计划、组织、经营和监督。
第二种假设是社会人的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理的存在物。在人生存的时候,精神的层面、意义的层面、社会价值的实现层面,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这个假设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比物质的奖励还要重要,其管理原则就是要强调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强调对人的尊重,强调对人的需要的理解和尊重。主席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比鸿毛还轻。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对社会的意义不同。“死剥夺了生的权利,但不死使生命失去了它的魅力”,因为人生有限,我们才会珍惜。人在有生之年,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要有所追求,过有意义的生活。人是社会的人,不仅把人看作有生命的物质实体,同时是一个有情感、有需要的一个精神的实体,是一个追求意义的实体。在这样的人性假设中,认为人要提高生产的效率,经济刺激因素在许多的刺激因素中是重要的,但不是首要的。精神的作用是首要的,即处理好生产中、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比物质的奖励和管理制度更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再在一个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空间中工作,人很容易崩溃。现代心理学的需要也随之不断增强。在今天这样的现代社会中,一方面人的精神需要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不能给我们一种舒缓的、宽松的、和谐的关系的话,它会给人带来一种精神崩溃性的压力。目前,广东的地域优势在逐渐丧失,而全国各大学教师的经济待遇都相差无几,我们今天吸引人才就要满足人的最高层面的需要。“真正的人才是不会计较物质利益的多少的,而是看重能否做事情。”我们的工作效率、工作态度是决定一个人才能否最终来我校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人才的流动,很多人是流向人际环境。真正的人际环境是一种大家开放的、平等的、宽容的、沟通的、承认差异的环境,有个性的人才会到这里面来。
第三种人性是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人都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人,人没有好逸恶劳的天性,人在本质上是自发自动的,并且能够自制的。其管理原则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使人在其中能够施展他的才华,建立一种能够保证员工展示自己才能的制度。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贝克曾经在《管理心理学》中讲到,人性中存在悖论,人都希望自己是优势群体中的一员,同时人又希望自己有一个鹤立鸡群的机会,这两者是人性的悖论。作为管理者要正视人性的悖论,一方面我们要创造一个优势的群体,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团队是社会竞争中、科技竞争中一个重要的依托力量、基本的力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是现代社会中人所追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这个人性假设中,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为人创造宽松环境的要求。
这三种人性假设中都有不同的合理性。在现代社会中,将它们当中合理的因素归结为两个基本方面就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不同的人性假设有不同的管理原则,在大学管理中,我们要将其归结为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两个层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学管理中强调人文管理的特别意义何在呢?有学者指出,现代社会条件下,哪个企业没有人性管理,在21世纪就会被逐出局外。人的管理成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
的东西。市场经济的过程是一个技术理性的过程。技术理性是必要的,但不是绝对的。我们必须重视人文管理、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在大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它与管理对象有很大关系。大学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知识分子的群体,是教师、干部、学生。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公正的象征,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也有自己的缺点。这个群体与其它群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在情感层面的要求比一般的群体要高得多,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分子的特点又不同。人的情感的需要、尊严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一个很小的动作能带给你尊严的满足。这些东西在日常的工作中,日常的管理中是无时不见的。常态下得到的和谐是长久的,非常态下得到的异常的热情是短暂的。知识分子在尊严、情感层面需要的特点,决定了大学中管理尤其要讲人性的管理,作为管理者尤其要有这样的理念。大学中管理的意义不是一种理性的工具,而是要有人性的关怀,使我们的工作能够尊重人,使每一个人在人性的层面给予尊重和回应。尤其是现在,一个学者有很高的科研能力,不意味着他能将任何事情都处理好。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怎样一个限度中宽容一个人的个性,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只能存同排异,这样的管理不是对人的尊重,而是对人的一种强制的限
制,最终这种管理很难形成凝聚力。王 章教授曾讲过:拜托我们的中层干部,我们要给那些有个性的人一个宽容的环境。现在,人才的流进和流出,都是一个正常的流动,但人才的走与不走很重要的不只是钱的多少,最基本的问题在于他心情是否舒畅。越有本事的人越可以做选择。人才的最后选择,就是让他能够心情舒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地方。这与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有非常大的关系。
作为中大的中层管理干部,大家是学校的窗口,代表学校的形象,校外的人来到我们学校,如果得到一个有人性的回应,对中大有非常好的印象;得到无礼、粗暴的回应,就会对学校留下很坏的印象。一个人才如果对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对大学的管理有良好的印象,就会投入到学校中来。中大管理者有没有人文管理的理念,不是在某个特定时刻表达的,而是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所以,我非常期望,我也非常愿意与我们的同仁、同道一起通过我们的管理来提高、来挖掘、来激发我们广大教师、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宽容别人。我们在执行制度时,要能够更多地从挖掘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方面去想办法。我想,如果我们有这样一支好的管理队伍,中山大学建成一流大学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我们,在学校的发展中应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 人文管理 参与管理 自主管理 情感管理 知识管理 文明管理 能力管理 人才管理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注重人文管理主要从参与管理,自主管理,情感管理,知识管理,文明管理,能力管理和人才管理着手,在图书馆形成和开辟“现代软性化管理”这一全新的管理领域。图书馆由传统技术与新的信息产业、新的理解服务相结合向着网络化、信息化、文明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和新技术信息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信息时代的今天,人民的全方位素质的提高,我们将在一个科学文明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服务机构,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广泛的需求,其工作内容、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也不再只足以前简单的“藏书楼”。“书”与“读者”不再足是借与被借的单一借还关系,管理者与读者也不再是单一的服务与被服务的机械服务模式。以前图书馆界由于缺乏积极的关怀和理解以及人本理念引导,偏重于对学术研究和新技术产品的投入,以硬性管理手段的大众化服务为主,忽视了对人的理解、关心和尊重,没能充分调动广大读者和管理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显然,在图书馆实行人文管理呼唤“人性的回归”势在必行,也是与世界图书馆界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相接轨的。笔者认为注重人文管理主要从参与管理,自主管理,情感管理,知识管理,文明管理,能力管理和人才管理方面着手,在图书馆形成和开辟“现代软性化管理”这一全新的管理领域。图书馆将由传统技术与新的信息产业、新的理解服务相结合向着网络化、信息化、文明化的方向发展。
一、服务台主体与客体的参与自主管理
从人体原理的角度看,图书馆员工是图书馆荼的主体,员工的参与是图书馆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图书馆管理的根本目的,图书馆是带着公益性的“护身符”降临于世的,图书馆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图书馆的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前提充分调动主体与客体的参与管理的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是关键,因而图书馆员工必须向所有“主人”提供服务,与世界管理模式接轨。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行为表现在服务过程中的开放原则、自由平等原则、互助互利原则以扩温馨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图书馆的一切馆藏和设施应都要向读者开放,要求图书馆树立“藏以致用”观念,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要求实施全开架服务方式,尽可能地延长开放时间,图书馆的一切决策都应向读者公开。公开接受读者对员工的监督和评价,形成读者的自主性管理。
(二)自由、平等原则。
自由、平等是国际合作的要求,也是国际上图书馆共同遵循的重要原则。自由与平等原则要求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实施无等级差别服务、无身份服务、无强制服务和无歧视服务,保证读者在图书馆得到自由平等的待遇和服务,实现服务的个性化、自主化和人性化管理模式。
(三)助人原则。
美国学者戴维斯指出:“不管使用的设备和信息系统多么复杂,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助人”。图书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主体服务于客体和满足客体的需要,因此,图书馆的助人理念,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员工对读者的意识和态度上。实现“读者至上,微笑服务,读者为主,我们为仆,永远为你服务,满足各方位需求,是我们必尽的职责”的宗旨。
(四)温馨原则。
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视觉反映是让所有服务机构在视觉感官上留下美好的印象,营造一种设施温馨,色彩温馨,人气温馨的家园读者休憩,停靠,在书海中遨游,让读者感觉像回到自己的家。
二、图书馆的情感管理
(一)馆员是图书馆实现人文关怀的表面层,对他们的素质要求高,无论思想和心理素质还是业务能力都要求层层上进,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具有无私甘为人梯的精神,达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境界。当然在对他们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理解他们,对其工作价值赋予肯定,对其生活给予多的关怀,对其管理体制多注入赏识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其潜力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此外,要关心其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各尽其才,打开其心灵之窗,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做到工作得心应手,生活快乐无比,提高团队凝聚力。
(二)读者层面的情感管理。图书馆是公益性和社会性服务机构,开放为的是读者。读者层面的人文关怀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图书馆的公众形象,关系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度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完善。所以“读者至上”是我们工作的宗旨,对读者要像对亲人,对朋友一样热情,做到人人平等,用换位思考,想读者之所想,做读者之所做,对读者实现人性化服务,不断满足读者需求实现层次的递进,从“自我满足”到“寻求帮助的满足”再到“休闲、阅读、娱乐一体化的满足”从而体现『_图书馆自身服务体系的高效,优质和超值。
三、图书馆知识管理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管理思想和方法,比如图书馆知识性组织,它强凋组织对知识连续不断在学习服务于汝者,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加丁和传递信息,实现科学现代化服务。当然知识管理最高价值的创新点在于将人本管理精髓和信息管理的整合技术活力结合,融洽于以智力资源为核心的知识经济这一新的形态之中。因此,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必须要求具备硬件和软件环境实现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从而从图书馆的单一手工服务到读者的自己阅读,使图书馆知识管理通过利用网络共享资源来实现文化传播。形成一个信息自由流动的环境,使图书馆成为一种学习组织。
四、坚持道德,文明管理
在各种思想文化互动的当今世界,社会的变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影响。加上如今独生子女多,父母对他们溺爱有加,使人类和谐社会要文明的存在。图书馆是公共服务机构以,更要求工作人员和读者多些文明少些争吵,一句好话暖人心。人是需要感情和友谊的,人人都坚持讲文明有礼貌,不论是同事还是读者我们都以朋友相待,互相关心,互相谅解形成一个融洽、协作的工作环境,大家心情好,带给别人的也是微笑和快乐。
五、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管理。人才管理
新世纪的图书馆,面临来自社会各种信息服务机构的冲击,面临转变职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挑战,因此图书馆必须要求具有一定素质,具有图书以信息情报专业知识训练以信息、计算机、通讯三位一体为核心教育基础的复合型人才从事图书馆事业,推动其事业的发展。显然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管理,人才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
(一)部室主任可以参加管理研究班,中、高级人员可以参加进修班和研讨班探讨理论问题,解决业务中的大问题,初级人员可以通过成人教育的形式参加培训,取得图书馆学或情报专业学历。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可以参加专题,专项工作技能的短训班,讲习班学习,或听讲坐等,制定措施和创造条件鼓励自学,鼓励学科知识单一的馆员积极参加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以拓宽知识面,在图书馆举办学习班,统一发资料选定每月学习日进行自学,还可以定期分类组织去参观学习交流开阔视野,吸取经验。
(二)发现人才,善用人才,留住人才
人才是图书馆事业的顶梁柱,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如果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同样能发挥作用,如,编目之长者放在采编部,具有计算机网络之长者放到信息部等。因此图书馆在用人方面要遵守扬长避短、彻底授权,奖罚分明,整体效应原则。图书馆事业求发展,不仅要求在馆内发展人才,善用人才,而且要求引进专业高级人才,留住人才。
公共图书馆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关系分析
一、科学管理的特点
19世纪末,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之父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随后的几十年间,先后兴起的数理学派、决策学派和系统学派,使泰勒的科学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它要求遵循科学原则,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实行合理化和标准化管理。
首先,在管理目标的出发点上,其数量意识和精确性原则非常突出,具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一是一,二是二,非此即彼“不容许“大概、也许、差不多”等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其次,在方法论层次上,它充分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管理目标层层分解、细化为各种量化指标,落实到各个最基本的工作环节上,必须遵守和完成,要求准确无误、一丝不苟,拒绝“亦此亦彼”的灵活性。其三,在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依赖政策、规章、制度等“明文规定”,以及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强制手段,进行组织指挥和协调控制。对于被管理者而言,它们是外在的硬性规定。因此,人们常常把传统的科学管理形象地称为“刚性管理”或“硬管理”。
这一理论体系的突出特点是:主张运用科学知识(科学原理)代替个人的判断、意见和经验;注重借助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技术研究管理问题;强调通过高度集权、严密制度和物质激励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尽管科学管理使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在社会各行业得到普遍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科学管理一个本质性弱点即:以物(技术、生产、财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严重忽视了人的作用和人的价值。
二、图书馆人文管理的内涵
管理是人类一项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活动,自古有之。管理是人共同劳动的基础。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杜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美国女管理学家玛丽·相莱特认为,管理就是借他人之力把事情办好。当代著名管理学家赫尔伯恃·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协调一个团体的活动,以达到其共同的目标。给管理完整的定义是:管理是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指挥)、控制等基本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基本要素,促进其相互密切配合,发挥最高效率,以期达到最佳的总体目标。
图书馆管理是促使图书馆能够为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的,对人、财、物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目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取得了最大的成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日趋科学化与合理化,许多图书馆采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方法,基本工作秩序得到了整顿及加强,工作效率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即便如此,未达到有效调动人们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未能促使组织和个人潜在的积极因素得到充分发挥。
20世纪30年代,在对科学管理内在缺陷和功能局限批判反思的基础上,人文主义管理(简称人文管理)理念和实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强调管理要“看重人”“满足人”的需要,重视被管理者“人的尊严”,为人提供更多的“自我实现”的机会,以提高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人文管理又可称为人文主义的管理,是站在人类利益的高度上,以人类的价值观系统为指导,以人类共同利益为指引的一种行为指导模式,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管理理念。人文管理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把人类价值观和有关人的因素整合到计划、协调、组织、委派等行动之中,该过程涉及由为共同目标工作的个体组成的组织的结构和产品成果的控制。人文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理论,是人类管理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一种更先进、更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它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基础之上的,是对科学管理的修正和补充。它把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作为管理者最根本的使命。图书馆的人文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新模式的内涵、实践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它并不是完全脱离传统的管理模式而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传统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管理学理论并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而生成的。图书馆的人文管理就是通过确立人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重要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题,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实现组织目的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并要求能最好发挥图书馆职能的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活动的总称。
三、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关系
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的根本区别主要是:首先,在管理理念上,人文管理以管理对象“人”为中心,重视人的本体价值及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在管理实践上它更注重目标宏观导向和调控,而过程管理则实行充分的民主化,为管理对象——活动主体提供更自由的选择空间和选择权利,由他们根据客观目标和主客观条件,自由选择、自主确定、灵活掌握具体的程序和方法。其三,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上,它更重视管理的服务观念,而管理的权力意识则相对弱化,“寓管理于服务”。其四,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它更注重教化、疏导和激励,用理性召唤和情感互动等柔性手段去影响、感召人的心理与行为,用非强制性的方法进行调节与控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体意志和力量,从而实现管理目标。因此,人们常常又把它称为“模糊管理”、“柔性管理”或“软管理”。
人本管理的功能虽然不像科学管理那样具有“立竿见影”的显效性,但它却是战略性的和长效性的,与科学管理之间具有突出的互补性,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或弥补科学管理“用人不养人,养人不育人”的特殊政策短效性等内在缺陷和功能局限。
探讨图书馆人文管理基本特征有两个意义。一是为我们区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所使用的科学管理是就其经典意义而言,现代人们通常理解的科学管理因受到社会学、人类学及多种管理理论的影响, 已经克服了一些传统弊端,增添了一些人文色彩,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对两者做出明确界分——有时你所说的科学管理(或人文管理)与他所理解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探讨人文管理的基本特征, 有助于避免理论和实践上的混乱。二是为图书馆实施人文管理提供了明确方向。人文管理不仅是图书馆管理的发展方向,而且也是二十一世纪整个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对人文管理实质性内涵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将人文管理理论上的“应然”优势转变为实践中的“实然”推动力, 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hxj379 { display:none; } 农村中学管理的人文与科学思考
摘 要:和城镇中学教育一样,农村中学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伟大使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农村学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农村教育在设施配置、办学条件、办学指导等方面获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农村中学的管理现状有待进一步分析,农村中学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揭示农村中学管理落后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人文思考与科学分析,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农村中学管理;管理理念;文化建设;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论文联盟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051-01
一、农村中学管理现状
农村中学管理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同时还忽视了人文性的管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校缺乏应有的管理自主权。农村学校的管理被动,缺乏应有的管理自主权,导致学校的改革受到极大的束缚,长远发展更是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办学质量的进步。学校的管理自主权是在上级部门,还是在校长的手里,究竟能不能像城镇学校那样,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自主管理,对于充分挖掘学校的自身潜力有很大意义。
(二)缺乏先进而科学的管理理念。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农村的学校管理与经营,更像是小作坊式的管理与经营。缺乏先进科学的理念的指导,对来自于其他办学力量所形成的竞争压力和冲击不闻不问甚至是视而不见。
(三)农村学校的人文管理缺失。农村中学在人文管理方面严重缺失,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难以形成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的文化氛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参与学校建设的意愿和程度不是尽如人意,优质生源被名校、强校瓜分,优秀的教师人才流失严重。
二、农村中学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进而导致城乡文化的不平衡。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村的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农村中学的发展是各自孤立的,即使是有联系,这种联系也是被动的。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农村的社会文化环境就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难以带动当地中学的发展,而农村中学的资源分配、人事任免又是直接受制于上级主管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因此,学校和乡村社会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
(二)学校管理体制管理相对落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作为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中学具有绝对的领导权。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商品市场因素对教育的介入、办学力量的多元化等,使得原有的管理体制落后,学校难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作出调整,从而导致了这样看似是相互悖反的现象: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的奇缺,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的大量闲置。
(三)封闭而落后的文化环境。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当地的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文化会相对发达,人们的心态也较为开放,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然而落后地区恰恰相反。客观地说,农村中学管理水平不高,是有其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原因的。从客观方面来讲,农村中学是置身于农村地区这样的一个封闭而落后的文化环境中,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等,难免学校的发展会相对滞后。
三、有效解决的途径和措施
农村中学管理要走改革创新之路,是农村中学走出生存困境、走向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改革落后的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行政与后期的分工缺乏科学的明确的界限。教学、行政与后勤的分工没有科学的明确的界限,导致学校教学资源的浪费与不合理利用,导致学校管理水平低下。有的老师身兼数职,精力不能也不够去专注于教学,而有的老师却因为分工不明确而闲置。学校内部以经验式的刚性管理为主。学校内部以经验式的刚性管理为主,在管理中强调管理的规范性,而对于教师的个性、主动性、积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管理变得被动而且简单粗暴。为此,学校在内部管理上,更应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留住最好的老师,留住最优的学生,从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切实加强农村学校的科学管理,要突破原来的封闭和落后状态,引进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学校的管理上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向科学要效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管理,用科学的方法实施管理,严禁杜绝凭经验主义、主观主义或本本主义的错误管理方式来指导学校的工作。
(三)注重学校人文管理。这就要求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人文管理的管理理念:
1.注重领导自身形象建设。领导者的自身形象是进行人文管理的先决条件。较为典型和突出的是作为学校
.djz643 { display:none; } 中学管理中贯彻科学发展观与人文关怀的思考
摘要:科学发展观在中学管理中是人文关怀的最高体现,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和人文关怀具有相同的指向性,都是立足于人性的深度而提出,在德治与法制相统一的国家施政背景下实现。该文结合自身的教育管理实践,作者提出论文联盟了建立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环境,满足教师合理需要,实现开放的多元的评价体系的贯彻科学发展观与人文关怀的实践方案,并认为,这是中学教育管理中的务本之道。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开放;多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本末关系是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论语·学而》上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精神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所谓务本,是找到事物的主要矛盾,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笔者认为,中学管理的务本之道是寻求人本管理之道,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文关怀是人本管理的终极追求。
科学发展观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笔者认为,在中学管理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实现人文关怀,达到人本管理的最高目标。这是基于以下的思考:第一,科学发展观与人文关怀具有相同的指向性。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正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到学校管理来说,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活动,它不单单强调制度管理的同时,又必须讲求管理中的人本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我们称之为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因此,科学发展观与人文关怀具有相同的指向性。
第二,科学发展观和人文关怀都是立足于人性的深度而提出。人文管理虽然也必须强调制度管理,但它更强调的是被管理的对象和对象的主体性是一种人性管理。它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方式,是一种软性管理。不深入到人性的管理很难说是有效的管理。
第三,从国家的施政背景来说,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强调“以法治国”,二十年后,又重申“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中的“法”是制度的刚性的东西,“以德治国”的“德”是靠人的道德、信念和社会的舆论来维持的。人既是生命的真实的实体,又是追寻意义的存在物。我们强调在“以法治国”的同时又要“以德治国”。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强调“法治”的同时,更多的则是“人治”和“礼治”,它推崇的是“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主张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在此意义上,道德和法制,柔性和刚性,在国家的治理、社会的治理乃至一个学校的管理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那么,如何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与人文关怀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角度着手:
1.建立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环境
要实现稳定有序的管理,就必须制定一套科学严密的制度,这是我们理解的一种刚性管理。一个好的管理者,除了建立有效的刚性管理环境之外,更要着力于柔性管理的建设,给职工一份温馨。这种刚柔相济的管理环境应是这样的:
首先是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真诚地面对职工,让他们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和领导的管理思想融为一体,致使心与心相灵,情与情相通。
其次是物质环境。因为单位是职工工作的主要场所,若把它装扮得像花园,并给职工安排一个锻炼或娱乐的场地,他们一走进来就有一种愉悦感,工作起来有一种幸福感,踏上社会有一种自豪感,这样,每个职工都会有“我与单位共荣辱”的责任心。
最为重要的是营造和谐的情感环境。人是社会的人,和谐的情感氛围比物质的奖励还要重要。学校领导是管理者,经常过问教师的日常生活,对教师的实际困难,善于换位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帮助解决。如为大龄未婚青年牵线搭桥,调解家庭矛盾,看望生病教师,关心单身教师的衣食住行等。教师家中的婚、丧、嫁、上学等事,学校领导都放在心上,给予方便。这些“雪中送炭”式的主动沟通意义不同寻常,它能使教师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能够培植教师之间和谐的情感氛围,使教师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2.满足教师合理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的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是教师个性发展的动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应从多方着手,尽可能地充分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
2.1满足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
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教师原来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文化知识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他们迫切
摘要:21世纪 企业 组织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伦理正发生着全新的变化,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发生着全新的变化,知识 经济 已初见形态,信息爆炸充斥全球,经济全球化下的环境问题突显,组织内部由分工走向综合……人类社会还能如何持续 发展 ,作为支撑这个社会经济支柱的企业正在寻找着自己的答案。推崇人文精神、理顺人际关系,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似乎为当代企业管理如何解决众多问题提供了一个充满前景的答案。在实践中,如何将优质的管理理论变成卓有成效的现实解决方案,即如何将人文管理实现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考问着当代管理人的智慧。
关键词:管理 人文管理 知识经济 权变 人性假设 国学
1 人文管理的含义
所谓人文管理,即按照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有序有谐地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在人性复苏的前提下,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它肯定了人的主体性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动力,追求的是组织行为与人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通过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势。
2 当代企业管理呼唤人文管理
管理理论,应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并发展;反过来,先进的管理理论,也促进时代的进步发展。以知识与信息经济时代为主的21世纪,呼唤以人文本的人文管理,带领当代企业管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2.1 知识、信息等资源内容的变化,呼唤依靠人文管理转换资源的配置方式。组织的资源由以劳动力、土地、资本为主向转以知识与信息为主传统的资源。在20世纪,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 自然 资源支撑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到了21世纪,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现行的资源配置模式必须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投资模式、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 教育 的职能与形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一切的这些改变,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模式作为支撑,原有的 科学 管理推崇的制度、层级已不能完全满足知识经济和生态经济。面对企业快速反应、人的能力的自我再生、企业与人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等要求,人文管理所倡导的企业、人、社会的文化软性关系,必将助推知识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发展。
2.2 组织的成员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的转变,在物质甚为丰富、人类生活有了大步提高之后,人文管理对于人的工作原动力的重新阐释,似乎也是当代企业管理寻找的一种未来的范式。
可见人文管理在当代企业管理的应用是当代企业适应当今经济时代和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又是当代企业满足当代企业适应时代、引领时代的迫切需求!
3 人文管理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1 真正实现人文管理在当代企业管理的应用,就是要始终围绕管理的真正意义,才能实现管理的最终目的。谈人文管理,时刻都要围绕企业管理的真正要义进行,否则必将舍本求末,方向偏转。管 理学 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点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运筹学等),社会科学( 政治 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 哲学 、法学),技术科学( 计算 机科学, 工业 技术等),新兴科学(系统论、信息科学、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领导学、决策科学、未来学、预测学、创造学、战略学、科学学等。
所谓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是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最终的目的也就逐步企业管理是为了在同等资源条件下,让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企业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利润最大化。
当代企业的人文管理时间时刻都要围绕企业管理的真正要义进行,才会实现实现企业利润化这个最终的目的。
3.2 人文管理必须与 科学 管理相结合,探索管理新模式。探讨人文管理,就不能不了解科学管理。泰勒科学管理,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其最大贡献在于泰勒所提倡的在管理中运用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自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提出后,就一直受到其他管理理论的冲击。其中狭义的行为科学是与之抗衡的最具影响力的管 理学 派。
随着新时代知识 经济 的凸显,从同样重视“人”、“调节工作中人与人的关系”这种角度,现阶段已占主流的人文管理应该属于狭义行为科学一脉相承。
但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研究“人—物”关系的科学管理,研究“人—人”关系的狭义行为科学,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抗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重视制度物质又重视人的相互结合的管理模式。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是可以互相包容、共同成长的,人文管理对科学管理是含有否定的包容。人文管理可以为科学管理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人文管理是为科学管理服务的,它为科学管理提供和维护良好的运行环境,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同时,人文管理需要以科学技术为 发展 的硬件基础。因为生产中的物料关系的存在,管理的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当代 企业 管理中应用人文管理必须将二者优势互补,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3.3 当代企业管理要懂管理权变。权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
摘要:现代企业发展,文化的力量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更好的融进21世纪的今天,将自身企业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现代化企业管理阶段,有着多种管理理念,马克思主义理念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对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意义。近些年来,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人文管理思想”更是本着传统和新时代的管理思想,注重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将相对持久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进而促进企业的创新改革和发展,实现可持续性的优先发展。
关键词:人文管理思想 现代企业 管理
多元文化现代企业人文管理文化建设和发展,就要注重人文管理的建设,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将企业人文管理文化建设积极促进。对于本章节的研究,从指导思想、建设内容以及建设路径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导思想上就要对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体现。建设内容上就要做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的全面建设。建设路径上就要对管理者的一种人文思想素质培养,将企业员工人文关怀逐渐体现,尽可能的将人文管理文化培养工作全面加强。
一、人文管理的指导思想
1.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就要对和和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结合企业管理的基本政治工作,注重企业的有效性和规范化管理,将企业的人文管理思想积极促进,时间企业人文管理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尽可能的将企业员工幸福感全面增强,将企业和人的共同成长全面促进。企业的发展,就要对大管理的基本理念树立,结合正确的竞争意识,注重企业员工的多元化发展,将企业生产的追求逐步提高,并将企业质量效益理念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和落实,更要本着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不仅仅要将企业员工的技能显著提高,同时也要注重企业的科学发展。基于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中,结合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需求,对员工生活和工作状态及时的关注,对员工实际工作状态及时的解决,尽可能的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要价值理念。
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贯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贯彻,就要制定规范的价值准则,对共同价值目标进行追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积极促进,结合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企业的有效性管理和应用。关于企业多元化的奖惩和发展,将人才培养目标逐渐体现,对正确的市场观树立,注重质量观以及安全观的积极塑造,进而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实现权益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
3.体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基本理念的体现,需要将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掉的调动,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积极促进。企业员工的发展,需要结合人的全面发展,对制度文化环境建立。结合现代知识对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将企业文化健康向上的理念体现,对员工的工作明确规定,将企业员工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进而将员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并将企业员工创造性全面发挥。
二、现代企业人文管理建设内容
1.制度文化建设。
对于制度文化的建设,往往是结合组织规范体系结构,实现公司文化的规范化建设和发展。制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做好人事制度的科学规范化改革和发展,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将管理层次逐渐减少,将管理的幅度逐渐缩小,进而体现一种公开竞争的主要模式。在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中,就要对各种录用机制进行完善,结合生产经营的根本需求,对劳动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结合劳动管理的主要形式,将动态性的企业员工管理全面实现。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需要结合岗位工资的主要形式,将基本工资制度建设全面体现,结合职工收入的发展,将企业员工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积极体现。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结合企业的制度建设和发展,对健全制度体系进行引导,进而做好有效性的企业发展。
2.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的建设,结合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将企业人文管理文化体系进行规范建设和发展。对企业进行明确价值准则的规定,并结合企业内部员工的发展状况,做好价值观体系的规范化应用和分析。现代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内在精神体现,就要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诚信观念建立,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注重核心道德价值观念的基本体现。基于市场经济的反应和发展,结合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将有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发展全面促进。基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结合现实生产经营工程,将被动型的管理转型模式实现,尽可能的将员工管理地位逐渐提升,将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逐步增强,实现人和企业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基于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就要将企业管理文化的一种核心内容全面体现。赋予企业较强的文化生命力,对和谐的企业文化构建。
3.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注重企业工作的基本发展形式,尽可能的将企业员工文明素质逐步的提升。实现企业文化的发展,注重企业礼仪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将企业行为规范逐步实现。企业家文化的体现,需要结合优良的企业家素质精神文化,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4.建设对策。
4.1培养管理者的“人文”思想素质。
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发展的主体作用,需要将管理者的人文思想素质逐渐提高。尽可能的提升企业个人的素质,将影响力和控制力逐步的提升。在管理过程,结合管理的计划,将目标管理全面实现。注重正确决策的应用,对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成功的引领。结合科学的一种艺术眼光,尽可能的将职工潜能充分激励,将企业活力逐渐增强。在科学用人的过程中,就要对人的基本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合理的安排人的工作岗位。而企业管理者更要将人的艺术逐渐激励,结合现代化的激励管理,做好物质激励以及尊重激励的应用,实现有效性的提升和应用。注重创新管理,尽可能的将管理工作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4.2注重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
做好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尊重企业员工的个人发展,尽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引导,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进行创新精神的有效性规范,注重制度的的创新,将企业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在员工人文关怀过程,不仅仅将员工创造力充分激发,同时也要将员工工作热情充分激发。企业人文关怀过程,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的发展进行着想,结合统一性的管理模型,并做好企业文化的创新性管理和有效性管理。
4.3加强人文管理文化培养工作。
人文管理文化培养工作的进行,结合企业多方面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注重国家民族文化多元化的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的就弹,注重物质环境的建设,加强企业员工的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注重企业员工职业创新理念的培养。通过注重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品德素质教育,专业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培养文化素质,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对先进的市场观念培养。对企业创新氛围积极的音高,将企业认为管理文化环境的分为进行合理化建设,并结合团结合作意识,对有效激励机制建立,对员工爱岗敬业精神培养,进而结合人文管理的基本理念,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三、结语
基于多元化现代企业的管理,更加注重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将人文管理理念逐渐体现。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主要是结合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并注重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创新性建设角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
作者:吴浥 单位:南开大学
摘要: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提升人的社会认知、文化认知和群体认知,所以,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广泛地引入人文精神的内容,希望有效地培养学生道德情操,使学生能够实现综合发展。但是直接在教育过程中展开,反而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从学生管理层面渗透人文精神就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热点。本文从传统理念、文化传承和以人为本制度三个层面就学生管理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进行研究。
关键词:学生管理;人文精神;渗透
学生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影响。在学生管理中渗透人文精神,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使学生全面成长。
一、学生管理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原因
教育界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教育自身发生的转变。我国最早采取的是知识教育,认为只要帮助学生完成深度的知识储备,就能够借此帮助学生综合发展,不过这一想法在如今来看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开始“知识+技能”的教育方法,以知识作为学生发展的基础,将技能作为学生生存的工具,该形式在成立之初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过信息时代来临后,又衍生了新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的一种教育形式,虽然并不是一个学科,其知识体系和教育复杂程度却远超过任何一门教育科目,这也让近年来的国内教育实践一直没有达成理想的成果。所以,本文就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但是,并不是直接在教育过程中展开,而是选择另辟蹊径,从学生管理层面入手,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当前并没有适合的教育手段,继续采用课堂教育,难以达成成效;二是避免学生反感,如果为学生开设人文精神的课程,会造成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甚至会出现情绪反弹;三是管理层面上的渗透,相比于课堂教学有着更大的优势,人文精神的教育并没有严格的知识体系,因此采取集中教学的效率并不高。
二、学生管理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策略
1.借鉴传统文化理念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涌现出无数的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这也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很多接受过西方教育体系的教师并不采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显然是对人类精华的浪费。而在人文精神的渗透上,笔者认为应当将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注入其中,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的思想,这也是人文精神所应重视的内容。鉴于此,笔者进行了长期的实践研究,从新生入学加入学生会群体后,便开展了人文精神的渗透。例如,新生加入学生会之前,笔者要求现有的学生会干部必须满足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任人唯贤,在学生会录取新生的考查中,凡是存在道德不健全的学生,一律淘汰;二是适当助人,学生会干部的主要工作在于领导学生会成员,并不是帮助成员,当成员发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采取一旁指点的方式,但是,绝不可以替代其完成;三是“放任自由”和全方面的监督,干部不可干涉普通成员的行为,应让其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发展,不过要进行适当的监督,避免成员走向错误的方向。这三个基本原则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从属关系,在以点带面的过程中,推进校园的互助。而在班级管理方面,学校也在笔者的建议下以学长导员制,替代了聘用导员制。国内的高校中,除了名牌院校之外,所聘请的指导教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生,很多指导教师连自身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更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方式,既能够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职位,同时也可以加强彼此的联系,特别是对于新生而言,由学长作为指导教师,能够更好地加快其适应速度。笔者在学生会和班级管理上采取的制度,主要来自“兼爱非攻”,也就是墨家的核心思想。笔者认为,校园管理并不需要商业社会“人吃人”的环境,应更加注重团体和谐的培养,所以,在学生会的设置中要求干部对普通成员不能够过多干预,而在班级制度中培养学生的“兼爱”思想。只有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够彼此间建立信任,进而实现对个体价值的关切和维护。另外,除了制度的建立,在学生干部的培养上,笔者也采取了和谐统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方式,具体为:一是体制与效率并行。学生干部的工作效率较低的原因在于制度不完善,以往学校的团委部门并不直接为学生会制订管理制度,仅传达当前所要做的基本工作,具体事宜则由学生自己进行转化,但是,学生转化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制度不合理之处较多,造成学生会工作效率的下降。对此,笔者采取了制度干预的方法,以现代化管理经验和知识辅助学生进行制度建立,进而实现效率的提升。二是共性和个性兼和。学生会的工作必须有一致性,但是,所指的是行为道德标准的一致性和结果目标的一致性,不能够要求学生采取统一的行为方式,应当给予适当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尊重人本位思想和符合和谐需求的表现。
2.通过传承文化创新学生管理
在人文精神中,有一项便是对人类历史精神文明的保护,也就是文化的传承。近年来,国内教育出现了“大把抓”的现象,将所有传统文化都视为珍宝,并将这些内容强制性地传授给学生,这显然是非理性的行为。在文化的传承中,应该选择适合时展、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的内容,也就是“留其精华、去其糟糠”,传承并不是“复制+粘贴”,学生也需要转化和理解,将不经筛选的文化一次性交给学生,也很难保证文化传承的完整性。而为了有效地实现创新,笔者采用传统文化的实践的方式,例如中国闻名世界的武术。由于武术的种类较多,每种形式都有着特别的功效,其中以太极最为适合当代大学生,虽然其看似动作缓慢,但是在运动上却能做到“面面俱到”,可以使身体中的每一块肌肉都得到锻炼,而且,太极在精神层面上的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对学生的意志、情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促进太极在校园中的推广,笔者向学校申请了一笔资金,用于定期举办比赛、开设社团和推广,使太极的练习短时间内成为学校的潮流。再来看创新管理方面。现代社会的创新行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误区,很多创新者为了创新而创新,并认为创新就是要与过去抛离,形成全新而独立的个体。事实上,继承和发展才是创新的基本原则,缺乏传统依据的创新,只能够称之为创造,而且实现难度之大,令人望而生畏。例如在管理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提供了理论支持,《孙子兵法》中便提出“上下同欲者胜”,其所指的便是团结,而团结也是现代管理的第一基本要素,如此来看,从人文精神层面进行创新管理,也正是现代管理的基本需求。另外,《孟子》中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也是从“以人为本”角度提出的组织管理思想。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人文精神与管理的关系,而在创新管理中抛弃传统,显然有失妥当。因此,有必要采取“创新不离宗”的主导思维,并结合中国传统“以人为本”思想,进行正确而合理的创新管理。
3.树立人文主体意识,建立新型协作关系
本文的研究主旨并不仅是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会之中,更是希望学生干部能够建立健康的思维和习惯,并在其影响下,实现校园的人文精神渗透。所以,在对学生会或班级干部的管理中,必须考虑到行为有效性和感染性,促使学生干部能够主动或被动地进行渗透。而笔者认为,从人文精神某一方面进行渗透的形式,并不如直接传达核心思想简单有效,也就是传达“以人为本”的人生价值观。《孟子•尽心下》中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思想支持。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三方面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中,学生便是“本”,任何教育方式都有可能存在缺陷,但是,唯独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行为中的权益为目的的行为是绝对正确的行为。二是完善沟通,也就是要求教师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教师应该得到学生的尊重,但并不可以仍旧维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错误理念。现代社会是民主的,教师高高在上的思维将影响与学生的沟通,缺乏理解的情况下,也就无法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三是实现人本管理。除了教学之外,对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轮值班长,采取每周更换班长的措施并不会影响班级的管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对班长这一位置的理解,加强组织协同性和团结性。而在个人塑造方面,笔者认为应当采取更加自由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自由观念,但是,这一方面必须有道德教育相辅。简单来理解,就是帮助学生在树立道德基础上,赋予其绝对自由的价值选择。在人文精神之中,并没有价值观的优劣之分,所以,仅采取了道德为基础的模式。不过,虽然尊重人文精神,却也要考虑学生的个人发展,学校有责任避免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相悖,因此需要进行一些指导:一是严格要求教师,实现言传身教,只有教师先正己,才能正人;二是传达社会主流价值观,例如公正、公平价值理念,笔者认为,只要传达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健康的,就能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并不需要强加于学生;三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性,让学生认识自主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直接传达人文精神的手段。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探讨人文精神的渗透中,主要从传统理念、文化传承和以人为本制度三个层面出发:传统理念也就是依据传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习惯和礼仪;文化传承是从人文精神的历史传承层面进行剖析,主旨在于帮助教育执行者认识到传承和创新所应秉承的理念;以人为本则是从制度层面阐述人文精神,并希望教育者能够关注学生主体的价值、尊严,减少教育中强加的观念,除了基本指导外,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展。
作者:侯艳红 单位: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尊重员工,善待员工
要营造好的人文环境,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当今时代是一个人的主体性日益彰显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人文关怀日益凸现的时代。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适应日益彰显现代人文价值理念的时展趋势,尊重人、关心人,平等待人才能更具亲和力。管理员工既是一种权力,又是一种经验和智慧,更是一种艺术。它需要的是谋略,会管人的管理者总是刚中带柔,严中带宽,即懂感情,又知进退,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关心下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身为领导者只会发号施令是不行的,管理之难,难在管人,管人之难,难在管心。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每个人都愿意为自己中意的人做事,而且往往任劳任怨,不计得失。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到对下属宽容和喜欢,你的一些不经意的关怀,换来的可能是下属长期的死心塌地的追随。战国第一名将吴起对士兵关怀无微不至。有一次,他统率魏军攻打中山国,一士兵身长毒疮,辗转呻吟痛苦不堪,吴起巡营发现后,毫不犹豫地跪下身子将脓血一口一口吸出,因为对下属的一片赤心,士兵愿意为他前赴后继,吴起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吴起自己成为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将星。“松下”公司尊重员工,处处考虑员工利益,给员工工作上的欢乐和精神上的安定感,在困难中依然坚守伩念,不忘民众,使企业的凝聚力和抵御困难的能力大大增强,每次危机都在全体员工的奋力拼搏下,共同努力安全度过,培养起了一支无坚不摧的团队。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感情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也可从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的心灵,员工才会为企业的发展死心塌地地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多点人情味,少点铜臭味,有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有了这些,企业在竟争中就能无往而不胜。
二、无情制度、有情管理
科学的管理应当包括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科学管理是一种制度管理,规章管理,属于刚性层面。每个单位建立的规章制度,就属于这个层面,是每个人都必须有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人文管理是强调被管理的对象、主体性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是一种人性管理,也称作人本管理,它从人的心理、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式,是一种软性管理。二者要有机的结合,就是要冷制度要热处理,无情制度、有情管理。企业的制度是硬的、冷的、原则是方的、刚的,必须坚持。在企业团队建设中,各种形式的人情化管理又是软的,热的,是圆的,可以艺术地去处理,他对团队起到了关键性的稳定作用,也能激发团队的整体创造力。要实现科学管理首先要建立相对公正、公平的客观的规章制度。营销学上有则“七人分粥”的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的重要性。制定制度要简单明了,容易操作,体现效率与公平。其次要多用希望式管理,少用绝望式管理。管理者要侧重用给下属带来希望来做为主要管理手段,教导下属的原则是:好好工作,你就会得到什么。并且,由此延伸到给下属带来新的目的、新的路子、新的发展、新的空间、新的办法、新的收获,不断拓宽下属的视角,给下属带来更多的新思想,新东西,除了给下属个人带来良好的感觉外,还使得大家的工作环境充满活力与生机。在具体的管理方式运用中,管理者要首先体现出对下属的信心程度,认可下属的现有工作能力,同时,帮助下属确立自己的希望所在,指出其实现希望和具体路径所在,鼓励下属对未来的希望展开行动,并对下属保持足够的观察,主动发现下属的每一个小的进步和成就,并及时总结传播出来,以此来鼓励促进下属持续的努力和进步,维持下属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种管理方式的好处首先是保护了下属的自尊和工作热情,让下属获得在情感上的满足,提升对工作的关注程度,在遇到问题时,下属们从找推卸理由开始逐步转变到找解决方法。当然,这种管理方式对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为此,管理者应该学会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务、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本着尊重人的基本原则,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开放性、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去观察员工,观察生活,不要吝啬自己的笑容和表扬。现实中,我们常见的或是经常运用的,却是绝望式管理,就是管理者侧重给下属带来压力作为主要管理手段,教导下属的原则是:不好好工作,你就会失去什么。例如,失去工资奖金增加的机会,失去职务的提升机会、失去假期和福利等等。总而言之,只要是不听我的话,不好好工作,别说将来的收获,就连现在的收获和地位可能都保不住。这种管理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见效快,尤其在一些紧急事件的处理上,桌子一拍,大家伙跑得溜快,无须学习,会对下属拍桌子就成。但是,这种管理方式所带来弊端是使得下属对工作失去热情,对自己的未来和提升失去信心,对公司失去依托感,对自己在这间公司的未来产生一定程度的绝望情绪。由此,在工作方面,为了避免老板的问责,而导致自己的损失和危险,下属们则尽可能的少出头,少承担责任,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安全角度来考虑,还得不断去寻找新的出路,也好为自己留个退路。这种态度和行为对待工作,对公司的贡献自然就得有所下降了。这样的结果绝不是管理者所期望的。
三、善于激励,奖罚分明
许多企业,组织不知出了什么毛病,无论管理者如何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激励,整个企业组织就像一台生锈的机器运转起来特别费力。员工所以不按我们希望的、要求的、渴望的方式行事,并不是激励不够,而是激励错了,正确的行为被忽视或被惩罚,而错误的行为被奖励。管理的精髓其实就是这样一条最简单,却又容易被人遗忘的道理,那就是:你想要什么,你就该奖励别人做什么!企业赏不可虚设,当今许多企业、组织之所以无效率,无生气,归根到底是由于它们的员工考核体系、奖罚制度出了问题,无功受赏,或小功大赏,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或者大干不如小干,小干不如捣乱,这样企业有什么前途。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就是: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建立自己正确的、符合企业组织根本利益的、而不是模梭两可的、摇摆不定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奖罚手段的具体实施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才能真正达到奖罚分明,激励有力。
四、真诚沟通,及时疏导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都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事物发展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它告诉我们,事物之间不仅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还有种种发展演变的连锁效应,这就像蝴蝶扇动翅膀而产生的微弱气息最终有可能形成一场龙卷风。美国有些企业,有一种叫做“发泄日”的制度设定,在每个月专门划出一天给员工发泄不满,使下属平时积郁的不满情绪都能得到宣泄,从而大大缓解了他们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调节气氛作用。牢骚效应本质上是一种沟通效应,只是这种沟通更多是在员工有挫折感时发生而己。管理学中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管理者尽量不要让员工的情绪存在“银行”,要经常地、真诚地与员工沟通,要宽容有气度。沟通消除隔阂,交流敝开心菲,真诚融化壁垒。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宽容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宽容能够拥有一个和谐、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有一个温馨、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当前,人们的精神与心灵也经历着如同社会大变革一般的强烈震撼与冲击,社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任危机等现象,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的剥夺感、焦虑感、挫败感、不公正感等负面情绪也在一部分群体中滋生起来。所以领导者要学习一些管理心理学知识,对员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利于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困惑与矛盾,疏导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在一个宽松、友爱、团结、优美的人文环境里面,人们心情会舒畅,压力危机自然而然的会得到释放,因此企业也会化解一系列不必要的危机。
五、正人先正己,管人先做人
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作则,做到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除非你能管理自我,否则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东西。身教重于言教,现实生话中,领导者总是员工目光的焦点,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领导能力,绝不是一个领导职位就能赋予的,没有追随者的领导剩下的只是一个职位威慑的空壳,也就是说,是追随者成就了领导者。追随者的培养,要从领导自身做起,凡事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道德修养,你这样做了,追随者群体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领导者不能自律,无法以德服人。“联想集团”在柳传志的带领下,由一个只有二十万元的企业发展为今天有上百个亿的大企业,成为中国电子工业的龙头老大,与柳传志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格是分不开的。“联想”有一条规则:开二十几个人以上的会迟到要罚站一分钟。这是很严肃的一分钟,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柳传志也被罚过三次,其中有一次被困在电梯里,电梯坏了,咚咚敲门,叫别人去给请假,没人,结果被罚了站。如果领导做不到,就没有资格去要求别人做到。真正有经验、有修养的领导者都能够平易近人,与下属平等相处。言行必须平民化,待人随和,不要耀武扬威,故示尊严,使人觉得高不可攀,但却不能使别人产生敬畏。这样的上司不可能有融洽的人际关系,他自己的生活也会孤寂而无生气。与下属打成一片,平等相处,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同甘苦,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真心拥护和爱戴,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日本一位实业家曾经这样说,威信是从内部自然产生出来的,从一个人内在的实力和人格中自然渗透出来的。权力和威信并了是一回事,权力是即定的、外在的、带有强制性的,而威信则是来自下属的一种自觉的倾向,你可以强制下属承认你的权力,却无法强制下属承认你的威信。领导就是以身作则来影响他人的,一个人之所以心悦诚服为他的领导或企业卖力工作、奋斗,多数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位“魅力”逼人的领导人,他就像磁铁般猎获了大家的心,就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影响力,从而增强组织对其他成员的凝聚力,激励大家勇往直前。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将自己看的太重,你就不会失重,不要将自己看的太高,你就不会失落。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被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自己,感动了自己,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一个管理者其精神面貌、思想崇尚、对人和事的褒贬抑扬,对企业人文环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把握关键点,选准着力点,营造和谐健康的人文环境,使正气张扬,邪气匍匐,才能带领员工团结一心,携手前行,共树企业形象,共创企业美好未来。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吸引力,还可以为一个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干群关系是人文环境建设的症结所在,今后衡量领导干部政绩不但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社会指标,环境指标,更要注重人文指标。领导者要清楚干群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鱼水关系,领导和员工是捆绑在一起的,就像“人”这个字,一撇一捺,相互依靠,互相支撑,只有两者同时发展才能保持它的对称性,才能立起来。企业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船,领导与员工如同舵手和船员是一种生死与共的关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领导者只有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工作对象的独特性,注重自身素质建设和工作方法的创新,才能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共同将我们的希望之舟划向胜利彼岸,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大力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深度,细化精度,着力追求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提升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开展实践活动,大力地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丰富活动形式,激发青少年的探索兴趣,有力地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除课堂传授外,应开展实践活动,大力地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并细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度,以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宽度;深度;精度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而且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1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从整体上理解和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等。当传统文化内化为青少年的素养时,便赋予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性格,这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将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
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谈到:“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也明确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文素养提升已很明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残奥选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抗震救灾精神;以及表现在青少年中“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抱负;“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涌现了洪战辉、徐本禹等优秀大学生,马健、王亮等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以及优秀的奥运会志愿者群体……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的伦理道德、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基础、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大力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深度,细化精度,着力追求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提升
2.1开展实践活动,大力地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
有效的文本(教材)或课堂教学囿于篇目、时间,未能道尽传统文化之精粹,而学生若仅满足于翻译背诵古诗文,也定然不能真正领略传统文化真味,一味下去反倒学而生厌,其结果收效甚微。鉴于此,应该引领学生走出课程之苑囿,到社会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活动实践中感染、熏陶。从而让成语楹联、书法谜语、民风民俗伴随着灯笼、窗花、中国结一道走来,从而极大的拓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让学生知道忠孝烈义,懂得仁勇智信,最终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从而形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
例如,学校组织游览寿州古城,那么就可以顺便要求同学们了解寿州历史,感受民族文化的璀璨;参观包公祠,可以要求同学们认识包公清廉的历史形象;攀登八公山,游览升仙台,能够让同学们想象到汉代淮南八公的风采。还有古代的文学作品,同样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例如,可以让同学们通过读《封神演义》最后一回,了解中国主要姓氏的起源;通过读《西游记》中提到的佛教诸神,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主要的佛经。再例如“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农桑文化、军事文化、工商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一场活动牵涉到这么多领域,从各个领域的角度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
实践活动拓展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宽度,不但使青少年知道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使他们明白这一传统扎根于民族的土壤的道理。
2.2丰富活动形式,激发青少年的探索兴趣,有力地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存在着对历史及传统文化兴趣不浓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青少年情感丰富,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思维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求知欲明显增强;学习目的逐渐明确,学习内驱力明显增强。根据青少年这一特点,要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就必须使教育具有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内容的趣味性、价值的可观性。为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力的深化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
2.2.1以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课本中,它的魅力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眼下正兴起的传统文化解读热不正是教育良机么?于丹教授讲解论语心得,易中天教授品三国,风靡全国,妇孺皆知,相信在青少年中也会引起轩然大波。一种文化有否魅力是决定学生能否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对青少年,传统文化除了科学性外,最具有特色的是它的魅力。
2.2.2以传统文化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事物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学习动机容易随着事物价值的判断而转移,容易把自我提高的动机放在认为有价值的事物上,而对认为没有什么价值的事物则会降低动机。而要如此,就要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生活密不可分,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亲自体会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传统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这一点实践活动比文本阅读有更大的优势。例如“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的活动中,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
2.2.3形式的灵活多样性更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青少年学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实践活动。文本传授变化为有趣的灵活的活动课,在集娱乐性与文化性的活动中接受熏陶,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在志愿者行动、社会调查、中秋赏月等活动中增长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
学生并不是真的对传统文化兴趣不浓,而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只要我们的教育改变单调枯燥的形式,代之以灵活多样、活泼有趣、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形式,他们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兴趣之火就会被点燃起来。
2.3重视价值取向共优化,感动青少年的心灵,着力细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度。
青少年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指的是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故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平等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
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在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多方了解、接触,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某一种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发展、内涵、特点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即使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能勇往直前追求光明之旅。
例如:烘托传统节日气氛,丰富喜庆形式,通过包饺子、写对联、剪窗花等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其中,九九重阳组织学生到养老院义务劳动,均让青少年体验并感悟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再例如:可以模拟百家讲坛的形式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或开展文化宣传,保护文化遗址等活动,亲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应注意细化每个环节,使其方案最优化,以调动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为目的。
说到底,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活动,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青少年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他们既学文化,又学做人,帮助他们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我们才能完成历史、现代及未来赋予我们的任务,我们的文化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1引言
人文精神是人们在特定的时空内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及准则规范等,可以说是道德与理想的共同结晶。通过对人文精神基本内涵的理解,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教会人们如何在集体利益面前放下自身的个人利益,总之以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现本文以下基于对人文及人文精神概念的理解,来探讨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并且对职业院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人文精神培养提出若干对策,以期为有关研究学者及院校教育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2人文的基本内涵
2.1人文的概念
根据《辞海》里面的解释内容可以得知,“人文”指的是人们所生存环境的各种文化现象。在我国传统的文化环境中,“人文”可以与“天文”相对应,如《易·黄》中提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随后唐朝时期孔颖达对此进行了重新解释,其认为这里的“天文”指的是自然规律,即自然万物应遵循的法则;而“人文”指的是礼仪文化,明确指出应用礼仪来培养人们的内在修养,并且教会人们如何正确的处理自身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先进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中,“人文”指的是文化、教养及人性,注重强调德行及智慧,尤其在启蒙运动时期,“人文”得到了高度的重视,高扬人的价值及主体性,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及思想家开始对“人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且对“人文”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使得“人文”的内涵变得丰富起来,其中包括自由、权力、价值及尊严等。当前,“人文”的涵义越来越丰富,笔者通过总结前者研究学者及思想学家的观点,将“人文”的基本内涵概括为:追求进步与健康、坚守责任、向往真善美、尊重人性等文化,即“人文”。
2.2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囊括了多个概念,并且概念涵义较为丰富且内容广泛,对于其概念的定义直至今日仍然没有统一的答案,对于其概念的界定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笔者通过总结“前辈”的观念,将人文精神的概念概括为:其指的是对人身价值的一种重视,自觉地通过不断追求真善美来完善自身的内在精神,对于自觉追求真善美活动是人性的根本标志。当前促进真善美目的的实现已然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目标,职业院校教育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与内容都是整个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精神境界及提升其精神状态水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成功而言,注重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水平以及引起人们注重精神状态是当前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活动中的重要职责与任务,由此以满足《易经》提出的观点——“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应用人类的内在灵魂,即人文精神教化人与滋润人。
3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人文精神的主要培养途径
3.1职业院校中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愈来愈重视在高校教育领域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工作,这是因为人文精神教育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水平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其可以指导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总之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作用。在西方先进国家,其地区高校职教工作人员认为:在学校教学活动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他们职责也是学校应承担的义务,因此,人文精神教育成为了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在职业院校教学活动中,人文精神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基础,而且该院校的主要办学目的就是对个体开展人文精神教育,以期达到作用于全社会人们人们精神教育的目标[3],因此说,职业院校教育工作不仅是对个体开展的教育与培训工作,而且也是对社会整体开展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故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上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事实上,职业院校教育工作并不是单纯为了教育而教育,而是为了能够通过教育手段使得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使其向着有利的方向不断地发展。
虽然人文精神的基本概念较为广泛,并且涵义较为丰富,但是其中最具有重要价值部分的就是健康的精神。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人文精神中的健康具有着较高的价值,一个健康的社会是由健康的人、健康的产品以及健康的成果等而组成的,而这些健康的人及产品等,其中的“健康”都是来自于人文精神的塑造。健康的人文精神教育不仅是职业、技能等教育目标,而且也是促进职业、技能等发展的重要辅助机制,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职业及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能够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使其潜移默化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更重要的是其逐渐对社会责任感及敬业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于其未来发展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人文精神教育下的学生其在学习职业技能的时候会有着迎难而上的毅力,使其在职业岗位过程中创造更多地出色贡献及业绩,这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亨利·纽曼(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指出,健康的人文精神教育是一件好事,其教育下并不是简单地像生产产品一样,而是其产生的价值是值得每一个人追求与珍惜的,甚至这个产生的价值会作用于越来越多的人,促进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甚至有助于推动社会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教育而言,人文精神教育是该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其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而且还有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2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策略
在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活动中,人文精神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有很多方面,给社会及受教者而言均带来了十分有利的影响,但是观察近年来职业院校人文精神教育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①教育者人文精神教育观念的缺失;②院校缺乏完善的人文精神教育管理体系;③教育者人文精神教育工作不够深入等,而人文精神培养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有益于国家未来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进行探讨,由此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精神理念,从而为本校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出路。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也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对象,为了能够体现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则需要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关注学生的精神现状,尽可能的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及理想信念;另外,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突出其主体性价值,尤其尊重学生的选择,以期完善学生的人格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其次,对当前院校的教育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由于院校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水平、高技能水平的人员,因此,这也成为了当前职业院校教育活动的重要任务,更是院校的教育目的,也正为如此,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教育被分割,尤其人文精神教育逐渐被忽视。虽然当前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对人文精神进行了改进,但是仍然以培养专业人才为重要教学目标,以至于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严重缺乏人文素养水平,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学生大多数注重眼前利益与个人利益,这对于其未来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均是十分不利的。根据费希特(德国教育学家)的观点——“先树人、后树学”,注重从人文精神教育角度来对目前院校的教育管理体系进行改善与重建,以促进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正确的人格观念。第三,加强对教师人文精神教育工作。由于院校教育过程中,其中的主体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着指导的作用,因此,做好人文精神教育工作的关键手段在于借助教师的力量,使其人文精神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反作用于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在将来走入社会活动中以后,其可以继而反作用于越来越多的人,这样社会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及道德行为。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上将“人文”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且将职业院校中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进行了叙述与介绍,最后,将人文精神培养在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的主要体现进行了综合阐述,从而使得人文精神教育工作在职业院校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贯彻于实施,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使其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健康成长。随着当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对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引起高度的重视,有关人文精神的定义及其解释也变得愈来愈丰富,但是在侧面反映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均对人文精神方面有着较高的追求,其人文精神中的内涵始终离不开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认同。事实上,人文精神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为了使得该精神文化现象长期保存下去,则需要对其引起高度重视与保护,因此说,各大院校均应该对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工作予以深入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实施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工作,由此使得当前大学生在物质时代及各种思想“横流”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得到人文精神文化的“洗涤”,使其人格及内在涵养得到健全与发展,进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作者:张建良 单位:黎明职业大学
教学是学校各项工作中最中心的工作,也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更是涉及的面、工作的量、工作的人数和对象最多、最广的一项关键性、经常性的工作。而我们校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又始终处于核心、决策的地位。面对新一轮基础性教育课改目标、课程结构、教材教学的改革,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的培训等,我们必须转化观念,寻求新的突破口。若要在学校真正的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校长责无旁贷地需要去带领、实践,推动其变成现实。在学校的管理中,校长的管理理念以及所产生的行为对新课改的实践状况起着直接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新课改对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整合、对课程的实施以及评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发现小学校长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已经困难重重[1]。
一、现状剖析————回首传统管理,理想与现实两重天
过去,学校管理往往偏重于制度管理,由于这一管理模式过于追求权威化、程式化、统一化和数字化,极大地压抑教师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教师形成和谐的心理。同时,它还存在着以下弊端:
1、教学管理理念缺乏指导性和实践性
第一,校长的教学理念比较保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不协调。虽然现在很多小学教师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课程培训等,对新课程的认识也具有一定的基础,在教学中也想尝试着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有时会得不到校长的认可。第二,校长的教学理念先进,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却没跟上步伐或者是在情绪方面出现抵触现象,不愿意在教学中贯彻校长的教学管理模式,因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出现了不协调。
2、学校的教学评价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教育制度中,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从古到今其教学管理工作都是以“分数”为重,导致了学校出现了片面追求分数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在新课标实施之后,不仅要求学校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发展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很明显,传统的评价机制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新课标的运用和实践;传统的考试评价机制严重的滞后了新课程的改革,加重了小学校长在教育管理各项工作上的困难。
3、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落后
新课程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的思维上和方法上都有所改变,要求教师进行独立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思维;在教学水平上要求教师具备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手段上要求教师创新,并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进而让教师成为科研型的人才。根据以上的人才标准,当前很多教师很难达标,甚至部分教师与之相差甚远。加之畏难情绪使很多教师安于现状,很难转变自己的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校长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模式优化——鸟瞰层级管理,落霞与孤鹜齐飞
鉴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因而,我们倡导“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基于人的本性、根据人的身心特点以及为了人的发展的管理模式,它充分突出人的地位,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管理的最终目标。可是,在实践中,我们却发现人本管理由于过分强调以人为本,容易造成管理的随意性和软弱性。因而,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提高管理效能,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打造人文校园。
1、落实层级管理,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
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层级管理系统,在学校设立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德育处下有班主任、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教导处下有各个教研组;总务处下有财务组、后勤组;此外还有党支部,下设团委会、工会。而且推行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年级整体负责制。由年级组长负责管理级组老师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同时也推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整体负责制。坚持师资队伍德育建设的“两手抓”,一是以班主任队伍为主的德育骨干力量培养,一是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书结合育人为主导的全员性德育队伍建设。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老师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在校内为教师积极的开展相关的文艺、体育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业务的培训,以及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在教育上要积极的鼓励教师主动的参与再学习、再教育,在时间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采取:指路子、压担子、出点子、想法子、做样子等的措施[3]。在工作中给青年教师足量的任务,帮助他们在教育工作中化压力为动力,努力为教师创造锻炼的机会,以便促进他们的学习、成长。
2、倡导“以人为本”,营造轻松的校园氛围
一所学校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那么校园也一样需要宽松、和谐、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作为校长,得从抓学校的规范管理做起,从自身做起,在领导和教师中坚持提倡团队以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加强师德建设,要求师师之间、班班之间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的关系。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基本上形成思想上合、成员的职责分;目标上合、工作上分;关系上合、制度上分的这样一个和谐集体,这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常学校教育管理的起点是人,管理的动力也是人,其核心依然是人,管理的成败同样取决于人[2]。面对人性化的新课教,那么在管理上必然少不了人性化,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校长在管理上,既然有规范的制度,还要有人文化的关怀。在加强制度化的管理上,投入其感情。在日常的管理中,校长要深入教师中去,通过情感的感化,了解教师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教学动态,无论是在思想上、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都要联系教师真实的想法,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的情感交流,以便让教师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在情感上与教师形成共识,通过情感促使教师将意志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去。这样的管理,才能提升教师自主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促使学校的管理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人文化。最终在校园内形成一种“团结、友善、和谐、轻松”的管理氛围,充分体现教师大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工作作风。
3、细化校园管理,凸显改革的长久实效
为了保障管理的规范化,以求得管理的高质量、高效益。许多校长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补充并完善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全校师生时刻对照制度遵守并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最终实现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跨越。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校长要坚持“严”字当头。所谓“严”,就是校长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严格的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扎扎实实的做事,不攀比、不逃避;在奖惩方面同样要分明。同时也要“精”,“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办学成功与否重要的一条就是管理有没有精细化。精细化管理不是喊喊口号、唱唱高调、出出风头,而是静下心来,夯求实效。要推行精细化管理,就要制定计划,逐步推进,从小处入手,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它必须有三种境界:一是“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二是优化管理流程,要求每一个步骤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三是“个性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创建富有特色学校。如果能做到以上三点,校长工作就轻松了,管理效果自然显著。
4、增强人格魅力,确保根基的扎实稳固
校长作为学校的当家人,那么就要承担起这份重要的责任,在不断的管理实践中寻找出学校新的生长点,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去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学校的建设上,校长不仅要加强改善校内的硬件设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的氛围;而且还要加强建设和培养校园内的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克服重重的困难,提升办学目标和教学水平,在群众中树立一定的威信,在工作作风上要求严谨、求实、廉洁,办事要公平、公正、公开。在学校内要充分发挥教代会以及工会民主参政、议政、监督的作用,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协调、联系。学校的行政班子要坚持每周开会,进行工作总结和部署,班子成员要始终坚持勤奋工作、率先垂范、廉洁奉公,努力提升管理效率。同时,校长在处理繁琐的行政事务过程中,要始终将教学摆在第一位,深入课堂了解教学现状,积极探索教改规律。
三、科研兴校——展望未来征程,品牌与人文共舞
原教育部长周济指出:“一个不搞教学的教师,算不上真正的教师;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成不了第一流的教师;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教师,是跟不上时展步伐的教师。”因此,作为校长,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在校园内树立并提倡“教科先导”、“科研兴校”的思想,为师生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科研氛围,以便积极的开展各项教改实验工作[5]。
1、营造浓郁科研氛围,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教师发展的最好平台就是教育科研工作。通过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师工作的水平,让教师在创造性劳动过程中,提升劳动的成功体验。所以,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就要把教科研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而且在浓化氛围上动脑筋。不但给在教科研方面做出成绩的老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而且要不断地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为他们不断地制造“兴奋点”,引导他们向新的境界发展。我们深知,只有教师发展了,学校的发展才有了可靠的保证。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确保教育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要充实科研工作内容,定期组织学术沙龙:向教师推荐一本教科研书籍,并统一购买,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同时,围绕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和学校工作实际,精心选题,精心准备。努力做到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科研课题是学校教科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努力走“研究实践问题,在实践中研究,用实践的方法研究”之路。要求把教科研工作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际工作之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培养人才。
我们深知:教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重点,作为校长,不仅要做好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在校内要坚持全面的开展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学习上充分的感受到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从而促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并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要明确管理并不是传统式的“填鸭式”制度,它已经转为灵活式的“服务”,我们要积极推行人文与制度并举的管理,以促进全体师生的文化素质。
一、人文素质的应用
首先,我们在行政管理中需要注重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的行政服务部门,我们首先需要做好的是教师的服务工作,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各项科研工作基础研究的摇篮,所以作为服务部门,我们在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教师综合能力培养的引导工作,为教师发展和教师各项工作需要提供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往往对教师与行政管理工作的相互关系搞不清楚,在具体工作中,往往脱离教师和学校的实际,制定的各项政策往往不能执行下去,所以我们在具体工作中,需要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学校的发展与学校的关系,只有清楚这些基本的东西,才能在具体工作中不会本末倒置。其次,在行政管理中需要注重情感交流.我们很多行政管理人员认为在行政管理中自要做到坚持原则就可以把各项工作好做,实际上单纯的注重原则是根本,但是要想把各项工作顺利完成,还需要注重情感交流,作为学校,行政和教师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采取生硬的态度可能往往执行起来不是那么容易能完成各项工作,但是如果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做到情感上的交融,让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在行为准测上符合我们的需要,就必须注重人的特点,每一个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在一些基本的框架内,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找到和每一个人交流的切入点,最终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其三,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人文素质体系的质量保证。同志曾经指出:“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更应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楷模。”教师队伍不仅需要高学历、高文化,更需要高素质和高要求.所以培养文理兼备的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才是我们加强素质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整体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寄予非常高的期望值。教师这个职业是道德含量非常高的一种特殊职业,所以我们高校培养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劳动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事;教师的劳动手段也不是大多数想象的只有听过手里的教材和黑板来完成,其实更重要的是教师听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来感化和教育学生,甚至我们认为这些行为对于学生的教育更为重要,所以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师和师德教育才更为重要。因此在具体行政管理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在加强师德建设,并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敬业爱岗和献身教育事业的高德风范,并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做到为人师表,达到教育育人的目的.在人文管理理念下,学校应该积极的听过调研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来给教师提供各种外出培训和深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从而达到提供教学质量的目的。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另外一方面,学校还需要重视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师创新素质在教育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单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体现在课堂外的一些行为举止,比如说教师的学术道德水平和道德情操,表现为教师健康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还包括教师渊博的知识,所以提示了教师的文化素质,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学校的校园文化,才能促进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健康的发展。其四,柔性管理也是人文素质在管理中的重要表现。柔性管理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管理部单纯依靠组织权利的影响力和制约力,比如上级的各种文件,规章制度,各种发号的命令等,还需要依靠人的心理,学校和其他单位不一样,学校更需要激发的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所以我们需要依赖从教师的内心深处来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内在的动力和创造精神,柔性管理认为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人是管理的出发点,人还是管理的落脚点,所以对于行为,采取非强制性的管理,也是一种很具有说服力的做法,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做法可以将学校的组织意志不自觉的变成个人行为。
二、结语
总之,当前教育已经逐步走向数字化和国际化,我们要放眼世界。面对国际教育的发展潮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学习世界先进的教育案例,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创新工作方法。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制定我们自己特色的教育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和阶段任务。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教学改革还面临很多问题,也存在一定风险,所以我们要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学校行政整理管理干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以身作则,敢于实践,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行政管理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可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积极性,挖掘潜力,探索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收获更多教研成果。学校行政管理干部素质的提高,是学校走向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并把学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工作当中。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发展,以科学的规范化得管理来要求行政管理干部,才可以使学校行政管理干部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作者:马晓锋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关键词]教育管理 人文主义 实践价值 中小学人文管理
[摘要]以格林菲尔德为核心代表人物的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该学派不仅有重要的理论贡献,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学校管理中的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同时,从该派理论可以观察到当前我国中小学人文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并有助于改进之道的探寻。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在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尤其是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强烈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国内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理论文献但为数不多,而从实践角度探讨其价值的文献则更为少见,这与人文教育管理论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把握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实践价值联系实际进行剖析,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人文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有人文主义立场的教育管理思想家以T·B·格林菲尔德(T.B.Greenfield)、C·霍金森(C.Hodgkinson)、W·英格里西(W.English)、S·J·麦克西(S.J.Maxcy)等为代表,其中格林菲尔德是领袖人物,其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一门人文科学》一书中。总体而言,这批人是在对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旗帜鲜明的一派理论观点:组织不是自然实体,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组织的目标其实是人的意志、权力、价值的体现;组织的结构也不是实在的和预先建构好的,而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于脑后,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研究者由于已经习惯于将西方人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而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理论混同为或认为至少部分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需要澄清的是,人际关系理论因其只是在常规视角下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导下的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进行反思而在根本上持有科学主义立场,如将其与人文主义管理论相混淆,难怪有学者会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能要贻笑大方”。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探析
尽管说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同时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事实上它除了有理论贡献外在实践上也不无裨益,尤其是它对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强调。在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中片面、极端的观点保持足够警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
(一)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管理是围绕着一定组织目标展开的各种具体活动,因而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组织目标上,人文主义学派强调的是个体的目标而不是组织整体或其所属各个部门机构的目标,甚至否认有组织目标的存在。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许多人并不相信组织的目标,他们只有‘在组织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从现实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认同或共识,就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其理解和共识一样。对于这一点,格林菲尔德最后不得不指出,所谓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权力的组织成员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当前最有势力的组织联盟的当务之急和意旨。”显而易见,校长的职位和权力足以使其意志转化为学校的目标。对此,笔者曾经在做一个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确持有此种态度,认为“那都是领导们的意思”“校长说了算的”。这样的学校发展目标对教职工中的认同感及其产生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因此,人文主义学派比较极端的强调个人目标的观点事实上从一个反向的角度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校组织目标如发展规划的确立必须倾听教工的意见、反映个体的心声、调动群众的参与,从而充分代表利益相关个体的意志;退一步讲,即使是校长有好的规划与设想也应当在充分征求意见、获取教职员工支持与共识的前提下予以合法化。
(二)管理制度
制度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工具理性的规范性意义。但在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那里,连组织的存在都予以否认,当然也就无组织制度可言。不过,人文主义学派并不否认个体的存在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只是认为这种规则不是从外部强行赋予和设定的,而是由个体成员共同认可和建构的,强调规则的人文化。事实上,这种个体间的规则类似于组织中的制度。进而可以认为,人文主义学派对制度的形成要求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要充分融入组织成员的意志、愿望、价值和主张。一般而言,组织的制度有3个来源,即源于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组织创始人或管理者设计的制度,以及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其中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的规则观有更多的相似。由于学校的主要成员都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尊严、情感层面的需要比一般群体要高得多,因此学校的制度建设应当在把握这个特点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制度的人文化。具体而言,学校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源于组织成员共同信念和多数成员偏好行为方式的内生制度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新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并体现大家的价值和利益,此外即使是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也应该在“使命”说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取他们的真正认同和服从。
(三)领导行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充分说明校长领导能力和领导行为的重要意义。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认为,和其他组织成员一样,领导也是个体,也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也追求他们的自己的利益,只是组织的领导会以自己的职位和权威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强加给其他成员。但他们认为这种强加是不对且无效的,应该强调的是个人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而非正式职位所享有的法定权威,认为“在某种情况下,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行为和最适合于做这项工作的人,而不需要去考虑这些人在组织里的正式职务或身份。”其实这就是强调教职工个人的特点与能力,反映到校长身上就是认为:校长对一个学校的领导作用是其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产物而不是校长这个职位权威或职务权力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我们校长的领导行为是有其启发意义的。其实,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谈到领导权威时,经常提及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对领导的看法是相通的。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自己威信树立和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在领导过程中要更多的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领导艺术、民主作风,从而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每个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氛围,使大家在团结、和谐、温暖、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自身价值。总而言之,校长的领导行为中应体现人文精神和饱含人文意蕴。
(四)系统环境
时至今日,人们对学校组织性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封闭科层组织阶段,而对开放社会系统或松散结合系统有更多的认同,意即强调学校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换及其相互影响。但是,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对环境有其独特的认识:所谓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学校内个体成员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整个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教师的行为产生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人文主义学派认为更应该关心个体教师所受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心感受与行为反应。在对人文主义学派否认组织作为实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的极端观点不敢苟同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充分肯定教师作为个体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观点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师管理还是有其启发意义。考察我们的教师管理现状,校长或管理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主要是校方或组织,借助的手段或方法主要是政策规章、激励机制、考核评比,动人的说法则是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尽管这些管理方式方法不失科学和必要,但对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内心体验并不太关切也不够深究,事实上如果能重视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开展教师管理工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管理工作既需要管理者站在学校的立场上通过正式途径开展,也需要注重从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心理效能的视角去关心和理解他们,如此效果才会更理想。
三、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与改进
尽管上文我们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4个方面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所蕴含的实践价值作了粗略梳理。但我们难以就此住笔,因为在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操作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甚至曲解,极有必要借这个议题进一步予以讨论和澄清,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发挥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人文管理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就人文管理这个提法而言,常听见的说法有“人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人文管理”,等等。说法的不统一说明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深刻。当然,要搞清何为人文管理,不可避免的需要谈到科学管理,因为现实中很多不当说法正是由于对科学管理的理解失当造成的。学校管理现实中,人们对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为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与人文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试着来澄清误区。
考察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可以发现人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条粗略线索: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与科学混沌而统一地存在于百科全书式哲学家的思想中;宗教统治下的黑暗中世纪时期,神性代替人性,既无人文也无科学可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携手反对宗教神学以张扬人性;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与人文依然结盟战斗且产生人道主义,但开始孕育唯科学与反科学的因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近现代以来,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后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反思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在当代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再趋融合与统一。由此看来,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与人文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混沌统一、携手战斗、针锋相对、又趋融合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它们反映到整个20世纪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就表现为管理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观的争论。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鉴于历史上“人本”含义中的非理性色彩太浓,笔者不主张使用“人本管理”的说法)。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又当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在内涵上,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之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等等)的管理;在关系上,科学和人文作为管理的二维,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价值关系,他们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并反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现实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尽管有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科学多一点或者人文多一点。如此看来,现实中关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根本无法剥离开来加以讨论。
(二)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曲解与纠偏
无论是与中小学管理者接触和交流,还是阅读期刊杂志上校长们写的文章,可以发现,他们理解和践行的人文管理主要表现为诸如校长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细节关怀”“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7]等等,甚至还可以听到不少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言论。应当说,校长们站在领导者的立场已经认识到,实施人文管理就意味着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且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这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而将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就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曲解。这种片面和曲解的背后,不仅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更是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盲点或欠缺。那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何在呢?
要厘清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首先要弄清楚管理的逻辑框架。在较为深入研读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克劳德·小乔治的《管理思想史》、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内外数部经典管理思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勾勒出了一个初步的管理逻辑框架:人性是主线,目标是导向,组织是平台,科学与人文是两个维度,理论、研究、实践是3种形态,技术、制度、行为、文化是4个层面。其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价值维度,它们不仅反映在人性、目标、组织上,而且在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等3种管理形态上有其体现,但最为直接体现的是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和文化层面上。就4个层面而言,从整个西方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基本上历经了一个重技术、重制度、重行为、重文化的演变过程。那么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影响到底如何体现呢?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两维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4个层面上都有体现,而不是我们习惯中把技术与制度管理当作科学管理,而把行为和文化管理当作人文管理。就管理技术与制度而言,其科学色彩不言而喻,但它们同样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属性,如管理技术的研发必须考虑管理对象的需求,应用首先取决于员工能否接受,推广必须注意其适用的人文环境等;管理制度的设立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原则,体现对人格的尊敬和保护,制度的执行应当有其人文基础,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就行为和文化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容易体现人文管理的方面,如实践中校长们对人文管理的认识正是从领导艺术或管理行为这层面出发,但领导行为同样需要讲科学,西方管理思想中就有一个重要的行为科学学派;文化管理可以认为是一个偏重人文的管理方式或层面,反映到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现在“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其实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作用,因为制度可以制约传统文化负作用的发挥、制度可以使文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如此看来,学校的人文管理并不像校长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艺术上,而在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用武之地,而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的看法则完全是一种曲解。同理,学校科学管理也是如此。此外,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目标制定、组织设计也同样需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因此,整个管理的逻辑框架都是学校实施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着力点。
(三)我国学校管理模式的应然选择——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采取何种模式呢?科学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也许是校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所谓科学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用。反观实践,我国中小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科学管理的异化和科学管理的不足。如教师管理制度上,一方面过分地依赖量化指标的评比考核而压抑个性和影响积极性,另一方面培训进修制度因落不到实处而成为摆设;又如很多校长热衷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对作为学校技术核心的教学并不真正关心,尽管近些年来“校本教研”比较红火但实效不佳,这与泰罗当年在车间里通过管理技术来实现技术管理的做法相差甚远,新课程改革中的种种问题与学校管理者对发生在课堂里的技术细节缺乏兴趣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在整体上并未达到科学管理模式的要求,但在异化方面却是不容乐观。所谓人文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行为的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在对校长们的人文管理之狭隘理解深表忧虑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负面影响而不主张在学校管理中单独提倡人文管理模式。因为,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整体上表现为以德性主义和人治主义为调控机制,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人治的管理文化。今天不少校长简单地把人文管理仅仅理解为个人魅力的发挥甚至曲解为人情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传统人治文化的深层影响。如此看来,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可能都不适合我国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
西方学校管理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一个科学管理的阶段。就拿美国来讲,该国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科学管理,如作为学校效率研究前奏的教育测验运动、学校调查运动的兴起、斯波尔丁和鲍比特的学校效率论、应用科学管理之典范的葛雷制学校、斯特雷耶的学校成本分析等等,但在同时及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该国的学校管理开始发生由重科学向重人文的转向,如杜威的民主管理哲学、约契的学校人际关系改善论、直至当代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等等,但科学管理从未受到消弱和忽视。如果说美国学校管理追求实现的是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的话,那么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选择的模式是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主要基于4点考虑:其一,既然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不适合于我国学校管理,那么只有从科学与人文二者有机融合的角度去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正好体现了这种融合。其二,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学校管理中人治与人情因素的明显存在,当务之急的是要实现科学管理而非人文管理,因此该模式的落脚点应该在科学管理上;同时鉴于管理现实中非人的、异化的手段与方法同样存在,因此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同时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进而我们提倡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其三,笔者以为,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更高境界,目前我国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科学管理也即陈玉琨教授所提出的学校管理3个阶段中的规范阶段,当然在科学管理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其四,对该模式的明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有取舍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合理主张,从而更好的实现学校的人文化科学管理。当然,该模式的倡导是针对我国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而言的,但就具体的每一个学校及其每一个管理领域而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摘要】
本文概述了西安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现状,分析了学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提高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水平的途径:加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队伍建设;强化社科研究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发挥校级社科项目的示范导向作用;提升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关键词】
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
一、引言
人文社科科研是实现中国梦的科学理论基础。[1,2]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着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等历史任务。[3]近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响应政策要求,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投身于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之中,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归纳挖掘西安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努力开拓学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工作新局面。
二、理工类学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现状
理工类大学是以理科和工科为主,即以科学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为主的学校。[4]人文学科在理工类学校属于弱势学科,其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具有重要的发展机遇。清华文科的恢复和发展时间不长,但已经取得了不俗成绩,在国内外的地位日渐升高,这一点已成为全国人文社科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5]根据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规划和部署,进一步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规划和管理,学校成立了文科建设处,它对清华的人文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清华人文学科和科研工作的发展,坚持了协调发展和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和思路,[6]所以在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行列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学校已有的10个学科门类中,人文社会学科占到了7个。同为理工类学校,清华大学发展人文学科、推进科研工作的思路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人文社科研究起点低,底子薄学校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与文科为主体的或综合性的一流高等院校相比,在人文社科学科建设、研究水平、综合实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人文社科研究起点低、底子薄。形成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是学校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所以,学校人文社科学科水平、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对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人文社科的研究氛围不够浓厚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队伍规模较小,更多人致力于教学工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科研学术自信不足。一小部分人已意识到,改变现状的关键因素仍在于内因,即个人的挑战、突破与超越,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学校现有的研究平台和条件,无法实现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和研究水平的突破。呈现出对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相对较高水平研究项目的申报积极性不高,项目申报中缺乏对内容质量、格式规范的精益求精的执著。
3、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素质有待增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素质包括人员的个人素质和队伍的整体素质两大方面。在当今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部分社科研究人员对科研发展自我定位不准、学术方向凝炼不足、科研团队构建不力,不能做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不能更好地将时代需要、国家需要、政府需要和个人的科研专长、学术兴趣有机结合,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创新理念、拓宽视野,将个人专业学科与其它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有机交叉融合。表现在项目的科研选题、课题论证等申报内容的创新和质量上,还表现在项目申报书、项目论证等申报材料形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4、高水平人文社科项目获准率不高纵观学校2007-2015年度,能体现社科研究水准的高水平社科项目的获准情况,如国家社科基金,共立项8项:重大项目子项1项、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西部项目5项,未实现质的飞跃式的发展。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一指标,始终没有突破。在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申报获准方面也未实现零的突破。
四、加强人文社科科研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队伍建设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开展培训会、报告会,加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的学习培训。举办座谈会、交流会,搭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学习交流的平台。加强调查研究,充分整合资源,探索人文社科研究团队建设新模式,发挥研究团队合力。加强高层次人文社科人才引进,尤其是加大经过高层次、高水平科研工作历炼的优秀博士的引进力度。加强对获批立项的高水平研究项目的广泛宣传,对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的大力推介。
2、强化社科研究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作为系统工程,完善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学术成果奖励、科研经费配套等各项规定,逐渐加大对人文社科研究的激励和引导。人文社科类项目科研经费相对较少,且自筹项目在省部级和厅局级项目立项中占有一定比例。为调动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积极性,可对自筹项目和结项优秀的项目进行一定科研经费支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通过单位工作考核评估和个人工作考核等导向,努力营造学校浓厚的人文社科科研氛围。
3、发挥校级社科项目的示范导向作用学校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有两类:一是科研培育基金项目-人文专项;二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项目。科研培育基金设立于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项目设立于2012年。学校抢抓机遇,把握契机,积极响应中央及有关部门的号召,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专门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项目。校级项目的培育、繁荣发展等功能正在逐步显现,可仍需不断探索与规划,须启动校级项目的申报政策调整以及中期、结项等项目的管理政策调整。
4、提升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服务水平以拓宽项目申报渠道、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优化社科管理服务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升学校社科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制定、公布项目格式审查要点,严把资格、格式审查关。通过科技处网站、科大科技管理亲友团群、西科大-人文社科群、广讯通等途径做好申报信息工作。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中,青年项目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年龄要求均不超过35周岁。年龄就是优势、年龄就是机遇。做好社科研究人员情况摸底,重点动员,分类指导。
五、结语
理工为主的大学建设人文社会科学和提高科研的意识普遍增强,理工科的文科建设必然成为理工科大学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成为一种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趋势,对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创新引起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对西安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了西安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努力促进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
作者:李彩虹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处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学和社会学的总称,与自然科学区别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所研究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自然事实,而是有人的目的和活动参与其中的价值事实,包含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在内,不可能被纯粹客观地加以描述和分析,只能通过交往、沟通和理解才能把握[1]。医学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即服务者和接受服务者都是人。长期以来,医院管理者重视的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医德医风和业务技术,而忽视强化医务人员社会学知识的学习运用,对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活动如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研究不多、融入不够[1],对患者社会人的属性关注不多。忽视从人文社会学角度选择适宜的技术为患者服务,减少或避免对患者的伤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1重视人文社会学知识学习运用的意义
1.1确保医疗安全医院医疗安全管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运用医学、管理学、人文社会学,以及其他分支学科知识,如果简单地仅从医学角度分析评估安全隐患、处理安全事故苗头,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不能仅仅把患者当作单纯的生物人,单纯用科学技术为患者治病,还要从人文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思考,赋予其社会属性,从社会学角度考虑患者职业、健康常识掌握程度、心理状态、社会认知度等方面入手,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加强医患沟通,有助于减缓医患矛盾,确保医疗安全。
1.2提升医疗质量随着卫生观念的逐步转变,医疗质量体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从以前的扁平化已经转变为全方位、立体化,这其中涉及医疗服务、医患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要求医务人员在做好医疗文书等基础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融入社会学知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深入交流,完善各项签字知情同意手续,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设定的治疗路径执行,保证环节控制和终末质量。
1.3提高技术水平现代医学涉及到伦理学、材料学、物理学、运动学等多学科知识。而今医学知识日益普及,医患信任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医师要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一方面,要求医务人员善于并重视细节的观察,把社会学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推理诊断,尊重患者权利,选择患者能够接受的、实惠准确的检查手段,提高医患信任度和诊断符合率。另一方面,医务人员通过在医疗活动中对社会学知识的运用,必须全面了解掌握医学领域新进展,从而促进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2运用人文社会学知识的思维方法
2.1强化对人文社会学知识的学习以医师为主导的医疗服务正受到冲击,突出表现为医患关系紧张、冲突不断,现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已形成,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为患者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并进行解释,提供可供患者选择的服务,并协助患者进行决策。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知识,相信和尊重患者,并善于观察患者社会知识面,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患者进行分阶段、多层次的针对性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科学的健康观念,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配合治疗,从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2]。作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适应新常态,进行服务方式的彻底转变,在医疗服务中不再只有医师具有发言权,医师不能完全承担决策和服务的所有责任,必须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医学的历史、现状及局限性,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和责任分工。
2.2熟练运用人文社会学知识进行医患沟通掌握社会学知识,就掌握了一种方法,医患沟通时,就占据主动。据调查统计,医患关系和谐、投诉率低的医务人员,掌握运用社会学知识越熟练,执行制度规范和风险防范意识越强[3];相反,对于社会学知识不重视或掌握不好的医务人员,往往临床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医疗服务的随意性大、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工作中问题发生率高。作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需要考虑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如在详细了解患者的职业、年龄、学历等基本信息的情况下,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期望值,并耐心细致地进行沟通。因此,医务人员不但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同时要加强对社会学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语言艺术、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并灵活运用,以适应当前医疗形势的发展。
2.3综合运用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知识确定治疗方案中国的传统医学理念使社会人群对医学的认识,更多地局限在抽象的逻辑推断中,而缺乏医学自然科学常识,难以对人体和疾病进行科学的认识。我国现阶段,医患之间医疗信息的不对称性是一种现实存在。民众普遍存在着对医学诊疗活动过高的期望值,由于医学的局限性,医师很难做到“包治百病,药到病除”,这种高期望值与实际诊疗结果之间的落差常常就形成患者对医疗的不满意、不信任[4]。医学的本质决定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其中患者是疾病的主体,是医疗服务的消费者,享有知情权,理应参与到自身疾病的诊治决策中。随着医学知识的爆炸、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类信息更是唾手可得,患者通过上网查询等手段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学信息和较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的权威性,加剧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淡化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因此,医务人员要主动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愈后情况等医疗知识,与患者交流,给患者提供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并在达成共识后切实按照规章制度落实医疗服务。
3加强对社会学知识的更新实践
3.1关注人文社会学新进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民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疾病的认知越来越多,对健康的重视和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医院却一味停留在原有的服务模式下,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面临淘汰的危险。因此,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关注人文社会发展动态,加强人文社会学知识的更新,转变发展理念,并及时掌握运用于医院管理,才能确保医院的持久发展。
3.2重视医院人文建设良好的医院人文建设是医院管理者必须始终重视的内容,其核心是解决“为谁服务”问题。坚持以患者为本,提高医务人员素养,营造和谐交往环境,确保技术提升和医疗安全。一名出色的医院管理者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关注医院人才学科、设备设施和技术服务等内容外,更应关注医院的人文内涵建设,用文化凝聚人心,用文化引领创造和谐、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3.3实践应用社会学知识实践证明,社会学知识对于医务人员而言,其重要性不亚于专业理论学习,要把社会学知识学习作为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定专门机构实施全员培训,丰富医务人员的心理学、伦理学、经济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人文社会学知识,把所学灵活运用于临床思维,切实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和伦理道德水平;要完善各项谈话签字、知情同意等医疗文书内容设置,建立监督检查和考核办法,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颜晗 单守勤 单位: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
现代管理者首先应该是合格的公民。什么是公民呢?公民是具有独立人格,有基本权利,并且意识到自己对社会有基本义务的人。每一个人的权利是平等的,而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里,这是一个契约社会,因此,公民是一个社会人。每一个公民应该意识到自己对社会有起码的义务,做一件事要有起码的道德规范,遵守起码的法律,行为要有一个底线。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和昆体利安都认为,对公民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训能够引领整个社会,能够让公民理解并且尊重那些大家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而这些行为规范的获得方式是通过学习一批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体现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著作。学生们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阅读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其他一些古典作者的作品。人文精神教育致力于培养道德品格、灌输社会价值观。到18世纪晚期,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和道德准则,从而能够逐步灌输“虔诚、公正、尊重真理的原则,爱国、仁慈、普遍的善,清醒、节约、纯洁、适度和节欲以及其他能让人类社会更加美好并赖以建立共和宪政的美德”。
在美国,二战以后的工业化扩张呼吁高等教育要变得更加实用。这使人们更加强烈地认为人文学科课程早就不可救药地过时了,无法再适应现代美国人的需要。有些人为传统课程辩护,认为它们仍然是一种有助于培训人的思维方式或者开发通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另外一些人则强调对技术专业化加以平衡的重要性,认为人文学科应该承当起打造“全面发展”之人的角色。在管理教育的早期,人文教育被人视为美德和道义的堡垒。但是,二战以后,旨在强化分析型和技术型技能的专门化倾向日益加剧,最终导致了管理学与人文学科脱节的后果。管理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是一些职能块上的受教育者,他们对于自身对整个社会所应承当的更广泛的责任一无所知。人文精神教育的理念也受到了整个社会中教育角色变化的压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生们就开始提出通过大学教育掌握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这一要求。高等教育成为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的产品,因此消费者要求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最高的回报。随着教育的目的从打造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转变成为人们提供具体的与雇佣相关的培训从而帮助他们在职业市场上有所斩获,关于人文教育的整体概念就再一次受到了猛烈的抨击。亨利•明茨伯格在1973年和1980年所进行的有关管理者的研究《管理工作的性质》一书揭示了管理活动固有的非人性化特质。在明茨伯格看来,所谓的白领,与泰勒笔下使用铲子的工人一样,都是其时代的奴隶,异化于工作之中,被上级赋予的任务掌控。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海耶斯和威廉•阿伯内西在题为《加强管理规避经济衰退》一文中认为,管理学教育一味强调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最终产生“一个错误而又浅薄的观念,使得专业的管理者,其实是‘假专业人士’,错误地以为自己贸然地‘空降’到一家完全陌生的公司,通过推行严格的财务控制、利用投资组合概念和市场驱动策略这几招就能够成功地经营好该公司”。随着股东价值和短期财务结果成了公司业绩唯一有效的衡量标准,芝加哥学派的市场驱动哲学充斥着对美国式资本主义的讨论。从20世纪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学家对商学院的影响逐渐增强,理论主导了MBA课程。通过建立一家公司,所有者可以享受因为减少交易成本而带来的利润。
但是当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时,委托—问题就出现了:如果所有者没有亲自去监督管理者,他如何才能知道管理者是在做他最感兴趣的事情?实际上,在企业内部存在着股东—董事会—经理—工人这样一个委托—链条。根据理论,股东是委托人,公司的管理者是人,管理者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往往存在冲突。根据现有的激励理论,要有效地调和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就要设计有效的激励合同。研究 委托—的目的是科学设计激励机制,解决激励不相容的问题。导致激励问题的因素有三个:一是人的行动难以观察:委托人只能观察到结果,不能观察到行动,因为有外生要素的干扰使得结果不能准确地测度努力程度,这就是前面讲的“隐藏行动”问题;二是人的类型不能准确观测,这就是前面讲的“隐藏信息”问题;三是人风险厌恶程度不同。人存在三种不同的风险态度:风险爱好,风险中性,风险规避。典型情况下,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得到股权和其他直接与利润相关的奖金。尽管支付给大公司CEO巨额报酬存在争论(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下华尔街金融巨头的薪酬方案),但是,现代经济学认为,以绩效为基础的报酬对股东和CEO都是有利的,而且减少CEO这样的报酬可能减少公司利润。按照以上逻辑,管理者对公司不再有任何忠诚感,相反,他们视自己的工作为由市场驱使的完全的交换行为,不带有任何道德成分,不包含任何信托责任。借用德鲁克的话来说,公司的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你得带着自己的大砍刀来。”这一市场驱动一切的理念也渗透进了商学院,MBA项目也开始在一个更大的市场上相互厮杀,将希望入学的学生视为潜在的“客户””。成为一名MBA学员不再是为了掌握某些技能或者学会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反,其目的变成了拥有一个能够带来巨大利益的校友关系网。人类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这标志着“信息社会”终于名副其实。在现代管理中,我们收集的所有数字信息现在都可以用新的方式加以利用。大数据的出现,使得通过数据分析获得知识、商机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从以往局限于少数象牙塔之中的学术精英圈子扩大到了普通的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但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教授在其新著《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中所指出的“:大数据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它使得目前用以保护隐私的法律手段和核心技术失去了效果。”“在一个预测的时代里,人类的自由意志神圣不可侵犯,这一点不可轻视。我们不仅需要承认个人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还要强调个人应为自我行为承当责任。”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将价值观看得比技能、战术或各门学科更加重要。他坚信,人文精神是道德和价值观的守护者。尽管德鲁克从来未曾公开地揭示管理学和人文学科两者之间的关联,但是,他关于管理学是人文学科的这一理念还是将人文学科培养道德品格的理想与管理学培养有效领导者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我们认为,具有人文精神的管理者对人类存在的本质有着透彻的理解,能够在制约权力滥用的同时,将组织里的人培养好。具有人文精神的管理者能够认识到,尽管人性本身是不完美的,但是由人组成的组织必须努力创造一个“尚能容忍”的希望社会。杜维明先生指出:“说中国传统中的‘儒’的概念,在当代近似于人文科学的学者,也许并不牵强。”①他还指出:“在儒家看来,学就是学做人。诚然,我们无可逃避的是人,并且在自然主义的意义上说,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从美学意义上看,成为人却必须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学做人意味着审美上的精致化、道德上的完善化和宗教信仰上的深化。”②笔者亦认为,儒家思想的传播基本可以认为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康德指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一种存在”。③按康德的看法,人之外的动物只须以本能的方式来运用它的天性,无须像人那样经受教育的过程。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腾文公上》)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知善,以便进而择善。孔子更是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到达“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的地步。孔子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可见,从“人的完成”这一方面看,教育不仅涉及知识的接受与传授的问题,而且与德性的培养相联系,因为道德是社会能够维系、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秩序的建立无法离开道德的维度。荀子就是中国的托马斯•霍布斯,因为他跟霍布斯一样相信人性本恶,相信“人对人就像狼对狼”。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以为人生而有好利,嫉恶之心,耳目声色之欲。若听其发展,不加节制,则争夺残贼,淫乱随之升起,“正理平治”之社会生活难以实现。可是荀子的声音在孔夫子的国度却很少有人倾听。其实,荀子的思想与孔孟思想并非完全矛盾,甚至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因为正是人性本恶,才需要不断修身,才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所以,孟子重心体之仁的呈现发扬,荀子重礼教之善的潜移默化。前者讲究“集义”,后者讲究“积善”。
荀子说“: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荀子•儒效》)这句话无异于儒家所强调“择善固执”才能成就圣人。儒家一方面重视礼乐所形成的外在规范,另一方面强调人性本有的内在要求,然后兼顾内外,肯定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成就完美的道德人格。以经验事实来说,我们发现:人间有善行也有恶行,人有行善与行恶的自由,同时,行善使人心安,行恶使人羞愧。以理性反省来说,这些经验事实告诉我们:个人的快乐在于心安理得,群体的和谐在于大家行善避恶,因此,人性要求也是向善的。从理想途径来说,如果肯定人性向善,就要多做存养省察的工夫,让个人内心的指示清楚呈现,同时还要妥善安排道德教育,使大家乐于遵守外在既成的规范。儒家的人性论因此成为我国道德思想的主流。这套人性论常被称为“性善论”,其真正涵义则是肯定人有“善端”(《孟子•公孙丑上》),需要努力实践,以成就善的行为。换言之,人性是向善的。孔子是主张人性向善的,如孔子在描述有德者在政治上所表现的功效如下: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2.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3.子曰“: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中国历史上对人文教育的作用一直是非常肯定的。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已故著名政治学家萧公权先生详细论述了孔子人本主义的政治观,指出:孔子的全部政治学说,从根本到枝节,都以人为其最高、最后和最直接的对象和目的。在他的学说中,政治生活是人的人性的表现,是人性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是满足人类要求的努力。这种人本主义思想同样适应于现代管理。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教育往往有空洞说教之嫌,重做人轻做事。在孟子看来,做实事是“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儒家经典也很少有教人做实事的内容,相反,倒不乏鄙视做实事的人的言论。“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须““上好礼”、“上好义”“、上好信”“、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由于儒家只教做人不教做事的传统,造成劳心者只务虚言,干不了实事。劳力者能干实事,却尽是文盲。这种社会的手和脑严重割裂的传统一直贯穿中国整整两千多年,直到西方人用手脑合作造成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人这才逐渐觉悟到中国传统教育手脑割裂的大祸害。在科举制度背景下,中国人的知识指向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秩序的建立及与之相关的内容,包括人如何维护这种社会秩序。因此,起码从制度化儒家建立的汉代开始,中国的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灌注这种思想倾向,即《中庸》所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精神的培养。马克斯•韦伯对于中西考试的内容的分析,充分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别:“中国的考试,并不像我们西方为法学家、医师或技术人员等所制定的新式的、理性官僚主义的考试章程一样确定某种专业资格。中国的考试,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完全具备经典知识及由此产生的、适合于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思考方式。”
④但是,科举制度这种只注重人文知识培养的理念在西方的经济强势面前,很快就失去了其合法性。在鸦片战争的屈辱面前,已经日趋腐败的科举制度乃至整个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知识倾向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儒家所着力培养的人才根本无法应对洋人的“坚船利炮”。废除科举,设立新式学校,引进西方人的科学技术知识,成了维新人士首先考虑的事情。正因为中国传统教育的缺陷,因此,废除科举,引进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教育模式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格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显地把人生意义的指针指向了权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能够接受儒家文化教育的人,无不围绕着权力转,这当然也与中国的皇权和科举制度存在必然的联系。黎鸣指出“:两千多年来的中国社会,是人类中典型的官场化社会。社会中的一切,无论官场、市场、情场中一切人们的活动,无不受到私有化的专制权力的威慑。”⑤权力垄断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除了听命于大人、圣人,永远不会有自己的思想,儒家思想乃至圣人孔子、孟子本人也都成了权力的工具。这样,中国的人文传统被权力裹挟,人文精神被权力阉割。因此,当代人文精神的培养,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挣脱传统文化的桎梏。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先秦时代,孔子可以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可以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腾文公下)。但由于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这并没有成为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中国的皇帝是金口玉言,中国的老百姓只能劳作、吃饭,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更不允许有异议,只能绝对服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早就丧失了原创力。哈耶克认为“人民和各社会阶层,只有在长期享有自由的情况下,才会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这与他们所拥有的自由度成正比。”反过来,哈耶克也相信,道德在一个伟大社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在自由的行动受着强有力的道德信念引导时,自由社会才会良好地运作。”早在20世纪40年代,哈耶克就认识到:“在物质环境迫使我们做出选择时有决定自己行动的自由,以及对按照自己的良心安排我们自己的生活自行负责,这两者是道德情感能够赖以培养、道德价值在个人的自由决定中赖以逐日再造的唯一氛围。不是对上级,而是对自己的良心负责,不是用强力所威逼出来的责任心……以及对自己所作决定的后果负责,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道德实质。”故此,哈耶克一直相信“:自由不仅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而且是大多数道德价值的源泉和条件”。
⑥如果认为当今社会中的商业伦理缺失和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就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这实在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误解。因为,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做出决策时才有决定自己行动的自由,也才能对自己所作决定的后果负责。市场化改革出现的社会商业伦理的缺失,不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而是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按照哈耶克的观点,把自由当作法治保障下的个人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一种私人领域、一种人的生存状态,这一论辩的逻辑就是说,只有在法治社会之中,人们的道德情感才会得以展示和再造,社会的道德水准才会不断提高。而法治首先就是要限制政府的权力,而我们当前的现实是,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政府的权力又不容易受约束,权钱交易,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腐败寻租案件大面积发生,法治还不够完善,这才是社会商业伦理缺失的重要原因。人文精神尽管无法成为治愈现代管理实践之病的神药,但是还是能够使身处权力岗位的人重新关注价值观、伦理道德和品格问题。通过重建现代管理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由来已久的联系,能够为现代管理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现代管理强调人文精神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不相信世界上存在十全十美之人,因此,现代管理实践需要解决有关人格发展、美德和价值观之类的宏大问题,还要理解我们作为人无法实现亚里斯多德关于德性行为所提出的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具体管理技能和方法的培养以及专业技术的培养应该有机结合,不可偏废。核心价值观的传授和劳动技能的传授,这是教育的两项基本的社会功能,现代管理教育也不例外。现代管理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专业化。博弈论、信息技术、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等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管理教育和管理实践中重视人文教育,能让我们的管理者理解“我们的决策背后的终极价值观”以及批判性思维技能,当然还包括提升他们说服他人的辩论能力。人文教育对品格的培养和对美德的塑造使其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关乎人的活动,不只是关乎技术和数据。但人文精神的培养又不能只是通过空洞的说教,而要与现代管理技能的培养和具体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多地需要示范来引导,因此,道德典范的示范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孔子要求“见贤思齐”,也就是说,当我们见到有德性的人(贤人)时,就要考虑怎么向他看齐。亚里士多德也提到,要使自己的行为达到正义(道德)的层面,我们就要“像正义的人”那样去做。这就需要在现代管理教育中加强案例研究和使用案例教学,通过典型的案例来传播和彰显现代管理中的人文精神。
在德性培养过程中,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引导和涵养。引导主要表现为个体之外的教育、指引,它更多地体现社会的影响和社会的约束。比如,社会逐步摆脱权力指向的文化,逐步形成尊重财产权、诚信、平等、自由的现代商业文明。涵养主要是个体自身的体验、反省、觉悟,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者在经营实践逐步形成的经营理念、商业道德和良好品质。外在的社会影响和约束以及自身的体验、涵养在广义的德性培养中相互关联、彼此互动。进而言之,人文精神的培养涉及美的品格的形成。在美的品格的形成过程中,又涉及真、善、美三者的关系。在美和真的关系中,一方面,真隐含着美;另一方面,美往往体现真。美和善内在地相互联系,一方面,它体现了道德上崇高的力量;另一方面,它又给人以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美感。宋明理学家常常讲“圣人气象”,其中便包含形之于外的人格美。杨国荣认为,从中国思想史看,相对而言,道家比较强调“美”和“真”之间的统一,儒家则更注重“美”和“善”之间的互动,所谓“美善相乐”。⑦中国人还必须进一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人文精神,因此,还需要“启蒙精神”继续在中国萌芽、生长和铺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蒙精神”就是人文精神。与此同时,还必须创造性地培养现代中国人对永恒的真、终极的善和自由的美三者的信仰,用真、善、美来构筑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作者:胡少华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具备一定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一)搞好人文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高
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办学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所以,管理工作者主要的工作是围绕人展开的,而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在培养管理人才的时候不能只注重科学性,只关注学生技术性实用性的知识。
(二)多种因素造成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较低
社会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关键原因,市场经济所必然导致的功利、理性、物化,个人利益的追求、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某些层面缺乏人文价值的导向,导致物欲至上,拜金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流行。例如由广州的廖勇等对82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存在“人生目标茫然”“人生支柱物质化(权力、金钱)”“信仰危机”等严重的思想问题,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功利和短视培养模式造成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形式化。
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路
(一)充分认识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转变办学思想,以培养具有厚积薄发能力的人才为己任
张杰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商业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因此,高校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沉住气,抛弃企图“立竿见影”的办学思想,拿出“百年树人”的气魄,在强调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应该充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诚、信”等价值观、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管理人,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的高校,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承担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以多种途径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首先,应该解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只有学生认识到了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养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外界的努力才能有效转化。除了社会家庭的努力以外,针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尤为重要,辅导员也好,授课教师也好,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了解进入大学的目的和大学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利用课余时间;避免大学生以简单的“实用”标准来判断课程的重要性,忽视一些文、史、哲、艺的课程,完全倾向于技能学习和业务学习的短视行为。同时,高校应尝试多种途径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校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及课程结构,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一般来说,工商管理教育主要应涵盖六大学科:分别是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含贸易)、外语学科、人文学科、工程技术学科、法律学科,有些学校课程总量达到45门。为了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增加或者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不现实。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体系,在讲授业务知识的同时,嵌入人文知识,内化人文精神。以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影响学生,以先贤哲人的精神激励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是较可行的办法。二是建设校园文化,深入开展文化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体验式的人文素质教育。优美的校园景观、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本身就是对学生人文气质的最好熏陶。用充满艺术气息的摄影展、绘画书法展览来宣扬高雅的审美意趣;用各种晚会、体育比赛、演讲活动、读书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休闲方式;用各种高水平的、生动有趣的讲座来提升学生的人文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用宽阔静谧的图书馆和网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己学习和提高的可能性……就像江西理工大学的胡龙华在长期的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提出的KEP模式: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三个主要环节,即人文知识教育(knowledgeeducation)、人文环境熏陶(environmentaffect)和人文实践升华(practiceimprove),顺应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起于知识启迪精神营造氛围实践升华止于境界的内在规律[4],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作者:卜鸥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具备一定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大学生基本的人文关怀
大学生首先是社会公民,而人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家。”人文素质教育以人为对象,它是人通过各种途径将人文知识进行内化而形成的。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并进一步成为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人文精神实质是人类自我关怀,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价值,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的理想的关注。
(二)搞好人文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办学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所以,管理工作者主要的工作是围绕人展开的,而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在培养管理人才的时候不能只注重科学性,只关注学生技术性实用性的知识。
(三)多种因素造成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较低
社会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关键原因,市场经济所必然导致的功利、理性、物化,个人利益的追求、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某些层面缺乏人文价值的导向,导致物欲至上,拜金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流行。例如由广州的廖勇等对82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存在“人生目标茫然”“人生支柱物质化(权力、金钱)”“信仰危机”等严重的思想问题,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功利和短视培养模式造成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形式化。
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路
(一)充分认识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转变办学思想,以培养具有厚积薄发能力的人才为己任
张杰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商业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因此,高校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沉住气,抛弃企图“立竿见影”的办学思想,拿出“百年树人”的气魄,在强调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应该充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诚、信”等价值观、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管理人,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的高校,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承担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以多种途径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首先,应该解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只有学生认识到了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养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外界的努力才能有效转化。除了社会家庭的努力以外,针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尤为重要,辅导员也好,授课教师也好,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了解进入大学的目的和大学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利用课余时间;避免大学生以简单的“实用”标准来判断课程的重要性,忽视一些文、史、哲、艺的课程,完全倾向于技能学习和业务学习的短视行为。同时,高校应尝试多种途径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校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及课程结构,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一般来说,工商管理教育主要应涵盖六大学科:分别是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含贸易)、外语学科、人文学科、工程技术学科、法律学科,有些学校课程总量达到45门。为了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增加或者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不现实。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体系,在讲授业务知识的同时,嵌入人文知识,内化人文精神。以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影响学生,以先贤哲人的精神激励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是较可行的办法。二是建设校园文化,深入开展文化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体验式的人文素质教育。优美的校园景观、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本身就是对学生人文气质的最好熏陶。用充满艺术气息的摄影展、绘画书法展览来宣扬高雅的审美意趣;用各种晚会、体育比赛、演讲活动、读书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休闲方式;用各种高水平的、生动有趣的讲座来提升学生的人文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用宽阔静谧的图书馆和网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己学习和提高的可能性……就像江西理工大学的胡龙华在长期的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提出的KEP模式: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三个主要环节,即人文知识教育(knowledgeeducation)、人文环境熏陶(environmentaffect)和人文实践升华(practiceimprove),顺应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起于知识启迪精神营造氛围实践升华止于境界的内在规律,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作者:卜鸥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