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2 03:09: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已有文献
1.政府支出结构。
在研究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文献中,普遍的结论是地区间标尺竞争和官员晋升激励竞赛成为产生地方政府支出偏向的主要原因。尹恒和朱虹(2011)通过比较县级财政可支配转移支付作“增量收入”和“既有收入”的用途,分析了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使地方政府官员获得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激励,证明了县级财政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乔宝云等(2005)利用1979年~2001年的省级数据,发现地区间财政竞争导致政府存在对资本投资的偏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足,地方居民的经济福利被忽视了。平新乔和白洁(2006)运用1999年~2002年省级数据研究发现,预算内支出主要用于教育等公共品,而预算外支出则主要用于满足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傅勇、张晏(2007)运用1994年~2004年的省级数据同样发现政府支出结构存在“重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倾向。
2.政府教育支出结构。
Su(2004)认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对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效果,文章利用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证明基础教育的支出偏向会有利于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公平,实证部分探讨了公共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廖楚辉(2003)利用Logistic模型验证了政府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支出偏向以及带来的效益增长之间的关系,强调政府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期的重要作用。李贞(2012)从教育支出的地域结构角度,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收敛概念,提出政府应该缩小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以及人口大省有所倾斜。王蓉、杨建芳(2008)认为财政分权对省级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具有显著影响。郑磊(2008)研究认为地方政府之间的标尺竞争、财政分权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等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比重产生显著的负影响,而财政自给度具有正效应。上述研究有助于澄清政府教育支出在三个层级教育以及区域之间分配偏向的原因,但很明显,目前国内学术界在对于本科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类高等教育类型的拨款划分比例研究上尚存在空白。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已经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来推进,但从基层实践的情况来看,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迎合我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以及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3.职业教育投资回报。
DanielaGlocker、JohannaStorck(2014)利用夏普指数(Sharpe-ratio)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与风险,发现应用学科和职业教育的收益/风险比值要高于大学教育。JonathanMeer(2005)研究发现,职业教育不仅有助于降低辍学率,而且提高了弱势群体的收入。综上,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使得高等教育需要被重新审视和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在调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中应该发挥作用,但是我国高职高专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因此本文试图对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以及进行分析。
二、实证分析
1.计量模型、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地区经济特征,劳动力市场特征,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因素等与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的关系。以地方政府对其所属普通本科学校和高职高专的拨款比值作为度量衡量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指标,建立以下回归模型:Yit=β0+βTXitT+ai+uit其中,Yit为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变量,本文使用高等职业教育地方财政支出与高等本科教育地方财政支出比作为衡量;XitT为各影响因素向量;β0为截距项;βT为各影响因素的系数;ai不随时间变化的其他因素;uit为因时而变的其他影响因素。我们将可能影响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因素分为以下四类:具体描述如下:(1)地区经济特征。地区生产总值,来描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地区生产总值不平稳,进行回归时会出现伪回归现象,本文对其取自然对数然后进行差分;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地区的产业结构;城镇人口(或非农业人口)比例,来度量地区的城市化程度。(2)劳动力市场特征。由于部分用人单位招聘设有学历门槛,为了反映本科学历和高职高专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择业差异,我们采用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来反映毕业生就业灵活度;分别用就业人员中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来表示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或地区对技能型以及理论型人才的需求程度。(3)政府行为。由于考虑到目前我国本科高校具有层次划分,其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也不同。在本科大学中,国家重点建设的中央部委直属重点本科的经费由中央直接划拨,而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由省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拨款筹建。因此,为了研究地方政府在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间的支出偏差,需要剔除中央政府直接划拨给重点本科的经费,表示为各地区本科院校中中央政府给重点本科的拨款比例,但由于我国有11省(自治区)没有中央直属本科学校,因此采用地方属本科学校政府经费与所有本科学校政府经费比值来代替;其次,用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例衡量地方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分别用央地财政收入比值(收入分权度)、财政支出比值(支出分权度)、地方财政收入支出比值(财政自给率)作为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4)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也会受到该地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能力,或者学生对该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我们用各地区本科和专科的学生规模作为指标。但考虑到本科学生规模的统计口径并未区分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这样国家直属重点本科的人数未能剔除,因此以各地区本科院校中中央政府给重点本科的拨款比值作为普通本科学生规模的权重。各变量度量指标的数据来源如下:地方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高职高专学校、中央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普通本科学校经费收入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各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收入情况”;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央及地方财政收入、支出、地方教育支出均来自于《中国财政年鉴》;各地区本专科在校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大专学历占就业人数的比重、城镇化程度(城镇户口人数比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
2.实证结果。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为了避免伪回归出现,要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分别采用基于同根假设的LLC检验方法和基于不同跟假设的ADF检验方法,结果显示,地方支付教育支出结构(y)、地区生产总值对数差分值(ggdp)、城镇化水平(city)、人才需求度(xl)、教育资源差异(dedu)、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hedu)、地方支出偏好(dexp)、财政分权各指标(czzj、srfq、zcfq)为平稳数据,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例(gyrs)一阶差分后平稳,故后续分析中采用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例(gyrs)的一阶差分(dgy)作为回归分析变量。在进行面板数据回归时,采用Huasman检验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根据结果,论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模型1中加入了国有单位员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这一指标,结果显示其并不显著,同时与模型2进行比较发现,出去这个变量对回归结果影响很小,进一步更换财政分权变量发现,国有单位员工人数指标始终不显著,且去除后对回归结果影响较小,因此,本文认为国有单位员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结果影响不显著。模型2、模型3、模型4选取了不同的财政分权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各回归变量都显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地区学历需求、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财政分权等指标的系数为正,而教育资源差异和地方支出差异两个指标的系数为负,各变量的系数变化不大,与预期结果相似,因此认为本文的回归分析具有可信性。
三、主要结论
分别来看各项因素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
1.财力充沛的省份有职业教育支出偏向。
从回归结果来看,地区GDP、城镇化水平、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财政分权指标的回归系数都为正,且地区GDP、财政分权和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三个指标的系数较大,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初步结论:财力充沛的省份有职业教育支出偏向,经济发展水平越强、财政收入越高的省份更倾向于缩小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距。
2.高等教育资源差距大的省份倾向于缩小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支出差距。
从教育资源差距这个指标的回归系数来看,各模型回归系数都显著,且为负数,系数较大,影响显著。地方高等职业教育和地方本科教育在校学生数反应了当地高等教育固有的发展状态和规模,这个指标的意义在于,地方政府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资源差距越大,地方政府越倾向于在财政支出方面进行弥补,缩小这种差距。
3.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学历需求结构对财政支出结构有引导作用。
地区的学历需求指标反应了当地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需求,这个指标的回归系数为正,影响较为显著,说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是以地方学历需求结构为引导的,高等职业教育需求越大的省份,地方政府更多地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
作者:刘蓓蓉 许敬轩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1浅析普通高校的成教管理模式
成教在教育的目的上有着普及性和适应性以及提高性等等不同的层次是因为教育对象构成的不同所致。这也要求了高校应当参照不同层次的教育目的来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实施不一样的教育手段。现在的一些普通高校所开展的成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从事高校成人教育的人员很多都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员。在高校成人教育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上,成人教育一直尚未将普通高等教育的那些固有模式彻底摆脱掉,并且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年制作为其教学管理制度。在高校成人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当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分配比例是很不合理的,专业课以及毕业设计的安排时间相对紧张,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二者之间的联系往往缺乏紧密;高校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缺乏任选课程,这样就导致了成人的学生没有办法参照自身的需要以及兴趣来对学校的课程进行自主选择。在教学方法上,成人教育课堂的中心早就已经变成了教师,主要是以老师的讲授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在教学管理上,更是忽视了成人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高校的教学管理。成人学生大多都表现为出勤率较低且学习的效果欠佳,还有,考试作弊等等不良的现象大有存在,我们的管理方式不当是造成这些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我们没有适应成人学生的自身特点而造成的。
2成教对象的特殊性
2.1成人教育对象的组成复杂
普通教育的对象是经由高考这一选拔方式上进入高校学习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都差不多,而且他们的学习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重要的一点是其生源是整齐划一的。但是,成教的教育对象来源很是复杂,有工、农、军、商等完全不同的工作类别,并且其存在着年龄以及生活和学习精力上的不同,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的学习基础,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有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等等都是不尽相同的。
2.2成人教育的对象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差别
普通高校的学生的学习是有保障的,学习一直是他们的主要的任务,这一任务被多方面地进行了保护。而成人学生则完全不一样,其主要是在职的学生,其学习应当得到单位的许可,还要克服种种困难,学习的坚持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3浅析成人教育的改革思路
许许多多的高校的成教一直都在研究改革成人教育的相关的管理模式,高校也探讨关于在成人教育中实行学分制这一问题。当中的少数院校也采纳了这一建议,不同范围和程度地对其成人教育实行了学分制管理体制。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适应在市场经济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对于人才的渴求。学分制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管理体制,它是和学年制一起存在的。学分制的基本特征选课制,学生的学习数量利用学分计算,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利用学分绩点体现的。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后便得到毕业证书。实行该模式的特点显而易见:首先,教学计划范围之内,学生做到了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课程和与该课程相应的修业时间;其次,这样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加了;再次,有力执行弹性教学计划以及弹性学制年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在弹性限度内有了相当的选择性,学生毕业之后的职业选择以及专业发展方向都与此相适应,这更加明显地影响了成人类学生;还有,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人学习以及工作之间存在已久的矛盾。学分制的实施是有条件限制的。首先表现在,学校必须首先开设出这样的相关的课程,还必须保证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室等硬件资源。但是很多学校都没有这样相关的条件,那么问题来了,这又应当如何进行改革呢?首先,适合于成人学生的特点是教学计划的安排的首要参考条件。成人高等教育应当对教学计划等等的环节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突出教学计划的应用性以及课程设置的职业性等等这几个方面。其次,要进行传统的还有常规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人教育应当抛弃“忽视学生自身的知识程度以及实际需要”这样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成人教育应当时刻将理论讲解、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等这几个方面进行灵活结合,不止老师要在课堂上讲,学生也应当在课堂中锻炼自己。再次,开设任选课。学生在完成了必修课的学习任务之后,还可以依照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等作为标准来进行相关课程的选修,转变之前老旧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突出自我,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可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实行教考分离制度,高校要建立起课程试题库,使得考试越加正规化、规范化,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出题者是任课的老师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诸如,老师自行将复习范围缩小、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漏题、学生私下里找老师标注考试范围等等。考风和考纪是必须要严格明确的,高校必须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负责的老师进行监考,将严禁作弊这一不良的风气扼杀在摇篮里。
4成人教育事业的性质与发展
一些人主张通过改革来解决我国成教发展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困难,将中国成教当作一项产业来办,并且认为这是中国成教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但还有一些人对于“中国的成人教育作为产业来发展”这一问题始终都保持谨慎的态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副所长认为,成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本身就一定带有公益的性质,成人教育的本质是为成人的发展而服务,倘若成人教育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并且参照一个产业发展,那么成人教育就会脱离原来的轨道,其中的道德和精神也将不复存在。当然,还也有人保持折衷的观点。例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人员这样认为:成人教育本身是一项非义务的教育,在市场经济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成人教育可以依照服务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进行划分,分为公益性、非公益性这两个类型。非公益性的成人教育占了比较大的部分,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劳务性和服务性还有生产性。那么,这类成人教育就应交给市场,运用市场机制把它转换为产业;对于主要教育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这类的公益性的成人教育,就很难利用产业化的方式了,它们需要的是政府抑或是有关的社会组织来举办,还要对这类的成人教育进行具体的监督和相关的管理。那么,应该怎么前行在中国的成人教育的产业之路呢?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的研究员认为,将成人教育推向市场是把成人教育产业办好的必经之路,要让市场发挥自身的调节功能,对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所形成的那种腐朽的教育体制进行改变,从而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来达到提高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的目标。要想推进成人教育这一产业,学校作为办学的实体,它在教学和行政管理上要有自主权。成人教育有着实用性强的显著特点,这便要求它必须主动地适应社会得变化,在各个方面都要做到自我调整和自我约束以及自我发展。深化投资以及融资体制改革来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成教,则必须应当对多元投资办学加以鼓励,使得政府和企业以及社会团体还有个人成为投资的主体。将竞争机制加以引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尚且还还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资源紧缺这一现状迫切要求应当更加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实现优化配置,从而取得最大的效益,对于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的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复杂性等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一系列尚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最后,对成人教育事业的性质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会更加完善。
作者:孙强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1云南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的基本情况
云南参与GMS20多年来在人力资源方面取得较大成就:①GMS教育合作体系中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培训项目以及培训费用由云南省承揽,旨在为GMS国家输送更多高精尖技术人才;②每年云南如期参与“金边培训”、湄公学院等学习培训项目。为了促成更多的教育合作项目,省政府专设政府奖学金,鼓励GMS国家的学生来云南留学和参观,每年接收约八千人留学生;③云南省多家高校与GMS五国的高校分别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就课程共建、学术交流、科研攻关等项目展开深度合作;④云南还加大了为GMS国家培养汉语人才的力度,建立了一批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和孔子学堂。
2云南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分析法,其中S为优势,W为劣势,O为机会,T为威胁。
2.1优势分析
2.1.1具有独特的地缘和人文优势
云南与GMS五国山水相连、民族同源,语言风俗相近,文化交流历史悠久。近年来,云南省借助区位优势,从GMS五国招收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随着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GMS五国对华文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加上相近的文化背景和较低的学费、生活费和旅途费用,将吸引越来越多的GMS五国学生来华求学。
2.1.2相比GMS五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虽然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中国不占有领先地位,但是相比除泰国外的GMS国家,还是具有比较优势。就目前GMS五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来看,云南的教育理念比较先进,政府也高度关注教育合作项目,并且在资金、技术、信息交互等领域给予了更多的支持,云南省的教育规模、市场及人文环境对深度开展教育合作十分有利。总体来说,云南的教育合作情况在GMS五国中仅次于泰国,比较优势明显。
2.2劣势分析
2.2.1开展教育合作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国内尚有一些法律法规不利于深度推进教育合作项目。比如高等教育的学历和文凭的对等互认工作还没有在GMS次区域中形成统一的体系。
2.2.2合作规模小、专业分布不合理
从招生规模看,云南与GMS五国高校合作办学项目中十几个人一个培训班的情况比较常见,五十人以上的培训项目很少;从专业设置上看,云南与GMS五国合作办学项目多集中在语言、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缺乏理工类专业。
2.2.3语言教学师资严重缺乏
专业教师队伍的双语水平不高,师生间交流互动困难。GMS五国留学生对金融、旅游和教育等次区域支柱产业相关专业十分向往,但由于云南高校从事留学生教学工作的许多教师属于兼职性质,导致目前云南高校开课以语言类为主,专业课教师双语交流沟通水平有限,制约了留学生专业选择的范围。
2.3机会分析
政策支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进一步提升云南省教育对GMS国家开放水平、构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机遇。随着GMS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基地,已经成为云南省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的迫切需要。
2.4挑战分析
2.4.1来自广西的竞争
广西毗邻越南。为了促成更多对外交流项目,广西建造了水陆空交通网,旨在通过发展西南出海大通道进军东盟。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纷纷落户于南宁,这恰恰为广西增进与GMS各国的教育交流合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广西一带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与GMS五国比较相似,而且广西有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学费标准较低,因此也受到了GMS国家留学生的广泛关注。在不久的将来,广西高校必将发展成为能够与云南省齐名的对外教育合作基地。
2.4.2来自GMS国家华文教育完善的挑战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我国与东盟在各个领域都展开了交流与合作,外汇不断涌入。在商贸合作的推进下,华文逐渐发展成为亚太地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通用的商业语言。精通华文的专业人才,其薪酬待遇更高,就业前景更好,因此GMS国家的政府机构对华语教育都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华文教育开始在国际社会大放异彩。云南省抓住时机,以较低的学费标准为各成员国提供了专业化的华文教育和培训项目,吸引了大批留学生来我国留学和常驻,有力地推动了对外教育合作。
3云南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的策略
3.1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严谨的政策体系和规范的法制环境是顺利开展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的重要前提。云南应该在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对教育合作项目给予更多关注,完善教育合作法律体系,使高校拥有更多自主决策权。另外,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引导和服务项目,在“请进来”和“走出去”上下大功夫。同时,适当调高来滇留学门槛,鼓励更多学生来滇学习,优化留学生专业结构,为实现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增砖添瓦。
3.2加快学历学位互认进程
要使GMS各成员国之间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就必须在学历认证上谋求统一化。在GMS次区域统一贸易框架下,实现各成员国之间的学历学位互认,为合作办学免除后顾之忧。在这方面,我国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应该与GMS成员国积极对话,以促成成员国之间学历互认。
3.3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
随着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各国用人单位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外语翻译,而是既懂外语又精通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云南高校对留学生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上也应由以学习、进修汉语为主,逐步转变为进修专业课程和进行学历教育为主。课程设置应围绕物流管理、加工技术、会展、旅游管理、东南亚语等专业人才需求来开设,构建适应GMS次区域需要的国际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3.4有力推进涉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云南与GMS五国高等教育合作,必须将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尤其要针对当前云南高校涉外专业教育任课教师匮乏的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政府高等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加强青年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培养,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备适应GMS五国留学生教育的骨干教师团队。
3.5有效提升留学生专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云南高校需将涉外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放在重点关注的位置之上,以云南高校原有的优质专业、特色专业,尤其是对GMS国家极其有用的涉农适农专业作为涉外专业建设的核心,制定一系列推动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区域性人才培养规划。
4结论
总之,云南与GMS五国在高等教育合作中虽然有一定的区位、民族文化等优势,但这些都只是一些外部条件,留学生选择留学方向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地区高等教育的水平,这正是云南的弱项。因此,云南需加强自身内功的修炼,以更好地与GMS五国开展高等教育合作。
作者:万宠菊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8年教育部颁布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后纳入民办高校统计范畴的独立学院,属于典型的政策性催生的民办本科高校(针对20世纪末出现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育部于2003年下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2008年颁布26号令)。回顾2007年以前的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历程,历时二十多年的新时期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其数量增长虽然较快,但主要是专科层次的民办高校占主导地位,以职业技术学院占绝对优势,这一方面表明民办高校的发展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说明民办高校发展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民办高校的教育成本几乎全由学生及其家庭承担,不仅增加了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形成了民办高校及民办高校学生的“次等身份”和边缘化。
从生源状况来看,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划分为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和专科批,目前尚没有纳入第一批招生的民办高校;对于纳入第二批招生的民办高校,每年的实际录取分数线基本处于本录取批次的“踩底”状态,甚至需要降分录取才能完成招生指标;部分民办本科高校(包括绝大部分独立学院)纳入第三批招生,这就决定了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对于专科层次的民办高校招生工作,处于同样的被动状态,不容置疑地只能接纳“踩底”分数的生源。
三十多年的新时期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历史,虽然已显示了其巨大生命力和庞大的社会需求。但是,将民办高校置身教育公平视域下与公办高校进行比较,民办高校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教育成本的单一化承担机制(学杂费收入是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唯一收入来源),增加了受教育者的个人教育成本,影响了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降低了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阻碍了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限制了民办高校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发挥。因此,构建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对促进中国民办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依据
1.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与公益性
根据经济学原理,产品或服务按其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可以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准公共产品则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高等教育向公众所提供的是一种高等教育服务,其直接产出是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增进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或者说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这种准公共产品特征本质上是不分政府举办高等教育或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的,因此,民办高等教育向公众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是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属于社会公益事业范畴,政府作为社会的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分摊相应的教育成本。对于同属社会公益事业或共同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公共财政投入单纯地倾向于公办高等教育,存在财政政策本身的公平性问题。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目的是吸纳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事业,这已经为政府分担了一部分社会责任,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维持和发展,如果没有恰当的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补偿机制,民办高等教育必然走向困境。诚然,目前在助学金、奖学金政策方面已体现了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有限公平性,但应该由公共财政承担的部分转给了学生及其家庭,形成了民办高等教育的高收费现象(这种高收费是经由物价部门认可的),并由此引发民办高等学校在生源质量、社会认同和发展等方面的社会不公平,形成了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的不公平性。黄彬(2012)认为民办高等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公共财政应该在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结构中承担补偿责任,并提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本分担模型。笔者认为,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支持方面,政府不仅仅是补偿责任问题,而且是社会责任问题,即政府必须通过公共财政资源对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给予同等待遇,至少应承担一定的公共财政资源补偿性投入责任。
2.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经历了利益相关者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三个发展阶段,是指法人组织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法人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诸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是某些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胡赤第、田玉梅(2010)认为“,利益”代表利益相关者的质规定性“,相关性”代表利益相关者的量或程度规定性,可见高等教育事业的利益相关者是一个资源联合范畴。潘海生(2007)认为,利益相关者获得的控制权大小是按其与高等学校的利益相关程度和他们参与大学治理的意愿和能力来分配的,并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大学经营者)、关键利益相关者(政府、大学教师)、紧密利益相关者(企业、学生)和一般利益相关者(学生家长、社区)。
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从利益获得的角度来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所以社会是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政府社会进行管理,也可以说政府是最大的利益相关者;高等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人力资本提升,同时也使教职员工获得职业发展,他们都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可能获得“合理回报”(我国公办高校的政府投资不追求回报),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社区和某些社会团体也可能受益,也属于当然的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法人组织的高等学校,诸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建设、办学行为、毕业生质量、社会声誉等,直接或间接地对学校发生影响,同时也对大学存在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诉求。既然存在利益获得或者说具有利益诉求,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投入,有投入才有利益,不管是经济的还是非经济的,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重要启示。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者利用社会资本举办了高等学校,承担了建设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基本办学条件保障,在以后的办学过程中,维持性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必须是政府、受教育者和社会力量共同分担。
3.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教育成本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之分。教育的直接成本是社会与个人为教育而直接支付的费用总和,它分为社会直接成本和个人直接成本。教育的社会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国家、政府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以及社会集资捐资的经费;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诸如学费、杂费、书籍文具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生活费等。教育的间接成本是社会和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费用,它由社会间接成本和个人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教育的社会间接成本包括学校所使用的土地、建筑物和其他设备等,如不用于高等教育而可能获得收入(租金或利息);学校所使用的物资设备因用于教育而免征的税收;学生已满劳动力年龄因入学而失去就业机会,社会可能获得的税收等。教育的个人间接成本是指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
20世纪50年代,社会责任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当时的高等教育中学生承担的成本份额迅速下降,各国政府普遍加大了对私立学校的经费资助和政策影响。1986年,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D.BruceJohnStone)在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金融与政策》一文中提出了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无论在什么社会、体制和国家中,教育成本都必须由纳税人(通过政府)、家长、学生和社会力量等方面的资源来分担,这种分担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利益获得”原则,即谁从教育中获得利益,谁就应当支付教育成本,且获益越多者应支付更多的教育成本;二是“能力支付”原则,即教育的利益获得者按支付能力大小支付教育成本,能力越大支付越多。当今世界除一些高福利国家和特殊国家(如朝鲜)的教育实行免费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成本都由利益相关者分担,在这个分担机制中,国家和政府负担教育成本的主要部分。美国私立高等教育之所以发达,因素固然很多,但与其多元化筹措办学经费、合理分担教育成本有着直接关系。在美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中,学费收入占40%~45%、政府拨款16%~18%(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的拨款)、各类捐赠13%~14%、销售及服务收入约22%、其他收入4%~5%,形成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事实上,我国公办高校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已具有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但民办高等教育却始终停留在主要依赖学费收入的现状,这也正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理论模型
研究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首先必须估算高等教育的平均教育成本。表1列出了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来源情况。数据表明,全国公办高校的生均教育成本为2.9718万元/生/年(未分学科门类的粗略估算,下同),民办高校的生均教育成本2.0427万元/生/年,由此可以推断,未来五年内的生均教育成本应为3万元/生/年左右。对于公办高校而言,生均财政性经费为2.0126万元/生/年,学杂费收入仅占办学经费的16.92%;与之相比,民办高校的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为0.1239万元/生/年,学杂费收入占办学经费的79.71%,形成了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在公共财政资源享受方面的严重社会不公平现象。同时,从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生均教育成本消耗来看,民办高校生均2.0427万元/年,而公办高校生均达到2.9718万元/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培养过程的差异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当然,不容否认,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公办高校的教育经费开支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节约空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按照上述测算,基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未来五年内的生均教育成本应为3万元/年左右(不含膳食费),按照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参考美国私立高等学校的经验数据和我国公办高校经验数据,可以得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理论模型。
1.学杂费收入
据表1中数据推算,2011年全国民办高校学生1.6282万元/生/年,在3万元/生/年的教育成本中,学生及其家庭承担60%,即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718元/生/年,是一种基于现状和物价上涨因素综合考虑。张少雄(2014)认为,若三口之家的年收入30万元,则所能承受的最低学费平均为2万~3万元/年,可见1.8万元/生/年的学费标准对于多数家庭在现行收入的基础上适当动用家庭积累是可行的。
2.公共财政资源投入
目前公共财政资源投入方面,公办高校生均2.0126万元/生/年,而民办高校学生仅0.1239万元/生/年,如果实现民办高校的公共财政投入达到15%,则按2011年民办高校学生规模需要增加财政性投入164.7亿,即在现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基础上只需增加4.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5条规定“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这一增幅完全在公共财政资源的承受范围。
3.专项收入
专项收入是指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用资金,包括各类科研专项经费、教学专项经费(主要指教育行政部门投入的质量工程项目经费)以及企业为实现订单式培养或委托培养而投入的专项经费等。目前民办高校的专项收入已达到0.1231万元/生/年,占办学成本的4.1%。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企业投资是取得专项收入的重要途径和发展空间,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职工大学或培训学校,针对性地培养本企业的技术人员,改革开放以后企业办学逐步并入国民教育体系,但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专门化需求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出现了上世纪末的订单式培养或委托培养,这是回应企业对人才的专门化需求和针对性训练,民办高校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这也正是民办高校未来发展中拓展专项收入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基本都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去向主要为生产第一线的企业,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为了招聘高素质人才,可以在学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民办高校应充分重视这方面的潜力,主动设立基金,逐步积累资源。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和办学者应多方努力,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专项收入达到办学成本的10%左右。
4.校产经营和学校创收
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方的早期投资实现了民办高校的组建和前期运营,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投资者自身事业的发展,还要建立冗余投资机制,即投资者对民办高校的投资规模,不仅要考虑基本办学设施和教育教学场地需要,还要具有一定的超额投资,这部分超额投资主要用于繁衍民办高校的校产,为民办高校的校产经营和学校创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事实上,民办高校在校产经营和对师生服务等方面的创收是客观存在的,一般达到办学成本的5%以上,但是由于不少民办高校还没有完成资产过户手续,这部分收入被投资者占有,随着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制度的构建,校产经营和学校创收必将成为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补充渠道,这部分收入达到办学成本的10%是完全可能的。
5.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高校已积累了较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依托民办高校自身的智力资源,积极争取科研经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拓展办学经费来源。虽然目前民办高校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这部分收入近期内应朝着为学校提供约3%的办学经费的方向发展,长远来看这方面的收益必须达到办学成本的5%以上。
6.校友及各类社会捐赠
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校友资源相对薄弱,目前校友和各类社会捐赠相对较少。但是,民办高校应积极筹划,跟踪校友资源,逐步形成自己的校友网络资源,为校友捐赠奠定基础,近十年内校友及各类社会捐赠达到办学成本的2%还是完全可能的。
作者:谭黎明 高志强 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三民主义”教育方针
北洋政府时期,大学逐渐兴起,出国留学教育不断发展,学术机关陆续成立,中国从旧式教育中脱胎出来。宏观上,教育近代化潮流已呈不可抵挡的大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训政开始,国民政府的教育事业发端。1929年,国民政府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议决教育宗旨:“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必须有一个具体的、一贯的宗旨,才可以确立国家生存的基础,筑成国民文化向上的轨道。“教育为立国之基础,主义为教育之灵魂”。统一的方针和明确的教育宗旨,有利于整个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二、南京国民政府对专科高等教育的改进
民国初期,与专科学校类似的学校包括实业学校和专门学校。“实业学校以教授农工商必需之知识技能为目的”。专门学校的宗旨,是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专门学校种类为法政、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美术、音乐、商船、外国语等。学校的设立分为公立和私立,专门学校有一套系统的实施方案,从校址、教员、经费、设备、政策上都有成文的规定。每一类专门学校又有细化的专业,如,法政专门学校预科中的法学通论、伦理学、心理学等专业。预科结束后,法政专门学校包括法律科等大的方向,法律科下又设宪法、罗马法、刑法、行政法专业等。“清季预备立宪,各省纷纷设立法政学校,民国初年,此风未衰”。民国初期,专门学校受重视程度高,专业划分较为详细。早期大学的数量少,此类专门学校所教授的知识应用性较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专科高等学校,也是从这些专门学校不断演变而来的。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民国初年建立的以法政为代表的专门学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所谓法政专门学校,以属于法政者,为最多且滥,专凭讲义,不备图书,甚或学生平日不上课,届期可以毕业,农工商医等专门学校,而课程空泛,不重实习,其弊亦甚,医专年限短促,尤属非宜”。教育部于1929年7月明令规定,公立、私立法医两种专门学校只准办到现有学生毕业为止,1929年起,不得再招新生,其余各省立、公立、已立案的私立农工商水产、图书馆各专门学校则依照专科学校组织法及规定变更名称组织。
1931年3月26日,教育部修正专科学校规程。“专科学校以教授应用科学养成技术人才”。“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为两年到三年,医学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于三年,课目毕业后,须再实习一年”。“专科学校入学资格须曾在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高级中学或同等学校毕业,或具有与高级中学毕业同等学历,经入学试验及格者”。学生转学有严格的规定,转学可以使得学生有更好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的成才。专科学校对待生源的素质要求较高,从入学选拔到毕业考核,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专科教育在该时期的良好发展。此外,国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教育的办法,“所有中央及地方教育经费一经确定预算后,即按期照支,政府财政无论如何困难,均应优先发付”。“民国二十年起(1931年),各项新增地方捐税,由省、市政府酌定提留若干成,作为地方教育经费”。有了经费的保证,学校方能添置设备,改善硬件设施,多方面展开教育活动。
三、专科高等学校取得的发展
“1917年,民国政府颁布《修正大学令》,允许单设某一科者称为大学,1922年的壬戌学制重申这一规定,于是新的大学纷纷建立,其中不少大学是由专门学校升格而成”。1924年以后,专门学校多改为大学,专科学校数量不断减少。其中,上海商科大学、上海法科大学、上海法政大学便是由专门学校演变而来。从民国初的专门学校到30年代的专科高等学校,这一高等教育层次有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截至1933年,全国专科学校共有29所。这些专科学校业囊括了实类和文类两大方向,涵盖了理、农、工、医、文、法、教育、商业等诸多专业。同时,学生还要学习党义和体育。
四、民国时期专科教育发展的优点与不足
一是从统计资料来看,民国时期,专科高等学专科学校起步早、分类详细、专业设置实用、行政系统完善、受重视程度高,培养了大量人才,适应了民国时期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代表的私立专科学校在发展遇到困难时,教育家为教育奔走集资、解决困难。中西学者济济一堂,学术氛围浓厚,社会知名学者关心专科学校的发展。
二是社会动乱,教育没有稳定的环境,战争导致学校中途停办,“五月浙赣战事又起,东南联大撤往闽北建阳,借国立暨南大学校舍上课,翌年东南联大受战事影响,奉令停办”,或因政治风潮学校解散,教育事业中断受挫。
三是“教育重在养成党员,不在养成国民,教育成了党的工具”。中国的政权由军阀手中移到国民党手中,国民党实行,一切教育更是大受政治的影响。所有学校要教党义读遗嘱,甚至教师要党员,学生也要党员,党员在教育上享有一切特权。
四是“民国十一年(1922年),全国专门学校、高等师范学校纷纷改为大学,大学数量虽一时激增,而内容简陋,学生毕业年限无形缩短,影响及于程度,此时,高等教育多在自由发展状态下,无整个设施计划”。
五是从学校地域分布上来看,上海市、北平市是学校分布最多的两个区域,而广西、安徽、云南、甘肃等落后地区,学校分布数量极少,有的地域甚至没有。“学校教育中的不公平存在与教育投入、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教育不公导致落后地区的学生无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深造,科学文化素质不能得到提高,不能很好地为当地建设做出贡献,引发地域继续落后的恶性循环。
五、结语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专科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样的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最大限度范围地增加受教育人群。现阶段,我国高等专科教育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民国专科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当今专科教育的新出路和新方法。
作者:许伟伟 单位:安徽大学
一、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1902年,塔尔科特•帕森斯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亲是美国圣公理会的一名牧师,后担任俄亥俄州玛丽埃塔学院院长。1920年,帕森斯进入美国阿莫斯特学院学习哲学和生物学。在学期间,受到经济学家汉姆顿教授的影响,他对经济学思想和社会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4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转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在英国,他在L•T•霍布豪斯、金斯伯格和莫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学习,一年后,转入德国海德堡大学撰写博士论文,并在那里受到了韦伯和马克思理论的深刻影响。1927年,他从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美国并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1931年开始在哈佛大学社会学系讲授社会学,1944年起任哈佛社会学系教授,1946年出任社会关系系主任,1973年退休。期间于1949年担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79年在德国慕尼黑逝世。帕森斯一生致力于在早期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罗万象的、宏观的社会体系理论,并将这一社会体系简化成理论模型,用于分析各类社会现象;他乐观地将社会看成是和谐的、功能明确的、均衡发展的宏观系统;这与他所在的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1937年,帕森斯首部有影响力的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问世,此书把韦伯、迪尔凯姆、帕累托、弗洛伊德等各理论家的思想综合起来,以科学和唯意志论的视角去理解,“国家社会主义何以作为民主的社会行动结构的对立面”。此书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以经验主义为主流的社会学界的认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它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因为它为二战后的社会学家提供了一种答案,以回应如何用有关社会行动结构的理论去解释恐怖政权的问题。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六十年代,美国的实力在战胜国地位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平稳发展的时期。美国在战后这段时间内,以最民主、最稳定的工业社会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逐渐成熟,他在1951年发表的《社会体系》和《行动的一般理论》,1956年的《经济与社会》,以及1960年的《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从社会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角度,发现行动系统内部各因素的相互关联,并提出了分析社会发展的结构功能视角。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国内各种矛盾凸显,社会各类冲突不断。此时,社会学界批判帕森斯的声音开始出现,主要集中在批评他忽视了冲突与非均衡的社会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帕森斯在晚期著作中借鉴生物进化论提出了社会进化模型,在其1966年的《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和1971年的《现代社会体系》等著作中,通过描述社会的分化、适应的升级、包容与价值的普遍化,达到社会变迁与进化的效果。帕森斯的主要理论体系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把社会行动系统作为研究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基本单位,“分析社会系统可以分为四个范畴:界定组织目标,并使用其合法化的价值系统、关系到资源流通的适应机制、与目标实施直接过程机制有关的工作法则以及整合机制”。也就是在行动系统中,有四个因素发挥着影响,即行动者、目标、限制条件以及价值规范。其中,行动者代表在行动单元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或组织系统,其主要特征是“自我”,而不是人的个体,是主观的意识。目标,指行动系统本身期望达到的未来的状态,并由行动者通过意识和行为去实现。限制条件,是行动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其又分为两个方面,行动的条件和手段;其中,条件是行动者不能控制的客观因素和环境,它通常在目标之外甚至在与目标相反的方向存在;而手段是可以通过行为者的主观意向予以抉择。价值规范主要涵盖了思想、观念和行为取向,通过合法性引导行动者选择自己行动的目标和手段。这四个影响因素中,限制条件和价值规范影响着行动者对于目标的选择。在帕森斯唯意志论的理论体系中,价值规范比限制条件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影响力也更大。帕森斯在这一早期的理论中,将外在的环境与价值规范内化成行动者的主观意志,并通过主观意志来影响整个行动系统的发展。在以上四种因素的影响下,任何行动系统包含着四个子系统,即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行为有机系统。文化系统指系统内人们共同认同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传统,如宗教信仰、语言、民族习俗等。当全社会的价值观被其成员所内化,就产生了“社会化”,从而形成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在聚合力。社会系统是由多个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组成,其基本单元是角色而不是个人。社会系统是帕森斯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中重点描述的概念,社会系统中各个不同角色发挥的作用,也突出体现了一个系统中不同角色之间功能的区分,它论及不同人们之间的互动,是指人们的相互依赖。人格系统指系统中的个人所拥有的性格和社会属性,从而决定个人的需要、动机和态度。行为有机系统是后期添加进来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拥有生物特性的行动系统单个组成体-个人。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帕森斯侧重描述四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当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谐而稳固,就形成了行动系统的制度化发展模式。这种制度化是在文化系统的内在作用下,其他三个子系统合法存在的关系。
2.模式变量分析法
在分析行动系统及其子系统时,帕森斯提出了“模式变量”的方法,用于剖析行动系统。这一方法类似于“二分法”,也就是非此即彼的方法,当行动有机体面临选择时,其价值取向会发挥引导作用,使其在两个极端中间做出选择,最终决定行为的方向。这五对模式变量包括:情感中立性-情感性,表示在行动中,行为体需要表达自身感情还是去除自己的情感因素。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或父母对子女需要表达情感性;在医院或学校中,医生和教师的工作需要不添加个人的情绪,公平地对待其服务对象。自我取向-集体取向,是指在选择过程中,首先考虑个人因素还是集体的利益。在商业行动中,行动者首先会考虑个人的商业利益,人们也普遍期望公务员在其工作和决策过程中,能够以广大人民的集体利益为出发点。普遍性-特殊性,指行动中以普遍的一般性规范为基础,还是以某人的特殊社会关系或者以具有某个群体的成员资格为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避免特权阶级,从而用普遍的规范约束其行为是对这一变量的体现。自致性-先赋性,指人们的发展道路是以起先天赋予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背景等的因素为主要基础,还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后天取得的成绩来进行发展。专一性-分散性,指人或者行动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在某一特定领域还是可以在广泛的基础上建立。如朋友关系是一种分散性的关系,而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则具有专一性。帕森斯上述五种模型因素是其唯意志论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表现了他的潜在意识是将社会看成是向着普遍论、表现、特定关系与情感中立的方向发展。行动系统中的文化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社会有机体系统,在相互影响和选择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以上五个变量来进行决策,这构成了帕森斯行动系统理论中分析框架的重要维度。
3.AGIL模型-交换模型
在社会行动理论的基础上,帕森斯在理论发展后期,提炼出了一个更加抽象和简明的理论模型。他将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赋予了不同的功能,用以维持整个系统的协调发展。这四个方面代表了与思想关系和物质关系不同的接近程度,意义在于以最有效和可能的方式综合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传统。这一模型被帕森斯称为交换模型,后被他的学生们命名为AGIL模型。这四个方面的功能包括:适应功能(A:Adaption),指适应并利用外部环境以从中获得工具和资源来实现系统自身的目标,外部系统是一种客观存在,积极乐观地或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都是必须的。在行动系统中,适应功能对应行为有机系统。达鹄功能(G:Goal),指明确系统的目标,并利用资源达到这一目标。在行动系统中,人格系统通过其具有的性格和社会价值观来确定系统的目标以及通过不同途径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达到这一目标。整合功能(I:Integration),指在行动系统中协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使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社会系统通过制度和规范协调不同方面的关系和利益,达到行动系统中不同因素的团结,来发挥整合的作用。维持模式功能(L:La-tence)通过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来维持现有系统的运转模式。在行动系统中,文化系统通过最主观的方法发挥着维模的作用。但是由于价值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物质条件的支配,所以这一功能也是意志论与唯物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AGIL模型除了在宏观层次对行动系统进行分析之外,也可以被用来分析每一个子系统,即子系统内各因素之间,也存在这一种四分法的功能划分。帕森斯在他的理论中,重点分析了行动系统中社会系统内部的AGIL功能。社会系统中不同社会组成部分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对应了这四种功能,分别是:经济发挥适应功能,政治发挥达鹄功能,规范用于整合,价值观可以维持模型。在社会系统的这四个子系统都生产明确的产品-金钱、权利、法律和宗教信仰。这些产品作为输出品,被输入其他系统发挥作用,从而使四个子系统之间存在边际交换资源的现象,一个子系统同时接收其他三个子系统的输入和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其他三个子系统。只有这种资源交换达到和谐状态,整个系统才会发展和进步。因此,帕森斯将这一理论称为交换理论。
4.社会进化理论
在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架构里,着重讨论了行动系统或社会系统的均衡状态,将系统看成是静态的、以主观导向为主要发展动力,却忽视了社会冲突和进化的一面。面对这类批评,帕森斯在理论发展的后期,在AG-IL模型的指导下提出了社会进化理论,分析社会的变迁。根据帕森斯的理论,四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依赖的能量交换的关系,如果子系统之间能够达到能量供求的平衡,系统处于稳定的状态。但是,如果一个子系统不能够得到自身发展充足的资源供给,其在整个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将不稳固,同时其内部子系统之间也会产生不稳定的情况,从而引起冲突,引发系统结构的变化,导致社会的变迁。帕森斯将社会进化分为四个过程:分化、适应力提高、包容和价值普遍化。分化的定义是“一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单位或结构分成两个以上的单位或结构,其特点和功能意义与原来不同”。适应力提高是子系统分化的结果,分化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对资源不均衡状态而做出的反应,合理的分化是为了使系统更具适应性。包容是系统发挥了整合功能,接纳新的子系统和组织,使基础更加稳固、效率更高。价值普遍化是将新的单位和组织的存在变得合法化,使社会和个体接受并发展出一套新的社会价值观,从而使进化后的社会变得更加稳固。帕森斯的理论使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系统化并且完整地进行呈现,可以算作世界社会学的开端,他将相对来说彼此隔离的经典欧洲社会理论揉合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框架,他在半个多世纪里都居于近乎统治地位。“在分析和意识形态方面,帕森斯的模型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学理论的每一次主要运动参照点”。他改变了以往社会学注重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传统思路,转而注重经验与理论相结合,唯意志论与唯物主义相结合,使社会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起,批判帕森斯理论的观点和声音逐渐兴起,反对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帕森斯普遍行动理论的模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图示,而不是令人满意的理论。这一模型虽然易于实用且简单明了,但是说明力相对较弱,涵盖的层次也不够全面,容易被证伪。第二方面,帕森斯的理论过分注重分析社会和谐与均衡发展的因素,而忽略了社会的冲突、失衡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变革。60年代,美国社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与繁荣之后,社会各阶层的冲突逐渐显现,帕森斯之前基于社会和谐所提出的理论逐渐受到挑战。虽然在理论后期,帕森斯致力于发展社会进化理论,但仍然没有脱离其结构功能理论和行动系统理论的基础,因此,对于社会变化仍然不具备特别的说服力。第三方面,在社会进化理论中,帕森斯对于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概念区分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这一理论仍然被帕森斯头脑中深刻的意识形态理念和道德文化所影响。他一直认为,美国社会就是现代社会,因此用美国的标准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的程度。这些缺点在经过默顿功能分析和中层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之后,在美国社会学界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会学研究范式。
二、默顿的功能分析理论
1910年7月4日,罗伯特•金•默顿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俄罗斯裔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裁缝,母亲是崇尚自由思想的非犹太教社会主义者。高中时,默顿经常在图书馆、音乐厅及博物馆中接受艺术的熏陶。1931年,默顿从坦普尔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那里接受了社会学的启蒙教育。之后进入哈佛大学师从索罗金、帕森斯等知名社会学家,从事社会学研究,并于1936年获得博士学位。1939-1941年,在图兰恩大学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1941年起,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任社会学系主任、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另外还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美国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1979年,从哥伦毕业大学退休并被授予荣休教授,2003年在纽约逝世。默顿一生中因其杰出的社会学理论贡献,获得了许多至高的荣誉。其主要的理论为中层理论、功能分析理论、失范与越轨以及科学社会学理论。文章主要关注结构功能主义的相关理论,因此重点阐述默顿思想中与功能理论相关的理论。
1.中层理论
中层理论是默顿在批判传统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构建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实质性理论研究的途径。默顿认为,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依靠唯心的理论逻辑分析,得出的宏大的、试图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分析方法,对于社会事实缺少足够的解释力。中层理论试图解决社会学理论中的几个逻辑层次之间关系的问题,是介于小的工作假设与试图说明一切的社会现象的总体理论之间的中层设想。它“既非日常研究中广泛涉及的微观但必要的工作假设,也不是尽一切系统化努力而发展出来的用以解释所能观察到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一致性的统一理论,而是指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理论”。这一理论能够使我们“超越那种在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在一般与完全特殊之间、在概括性社会学理论与历史主义之间的理论冲突的虚假问题”。从这一点来讲,中层理论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功能主义研究的社会学方法论,从而将理论和经验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局限于理论方面的逻辑假设与推断,还注重在经验与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理论建设。默顿的社会学理论因此也被称作为“经验功能主义”。
2.功能分析范式
默顿在以往功能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创新了社会学功能分析范式。他对传统功能理论的三个假设提出了修正:第一,传统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功能具有统一性,即社会中的各种社会活动与文化项目都和谐地相互联系着,并且对整个社会整合与运行做出贡献。默顿认为,社会中的各个部分对整个系统或其他部分是否起作用,或者起正面作用还是反面作用,都是需要通过实践证明的。第二,社会功能的普遍性,认为普遍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都会对整个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默顿却认为,从经验的立场出发会发现,某些功能的存在有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适应性起到消极作用,同时也需要从时间的维度上看待一个功能的存在是否会长期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三,社会功能的不可或缺性或不可替代性,即认为在一个整体中,社会结构与制度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默顿认为,这个假设同样不能被实践经验所检验,正如一个角色可以拥有不同种社会功能一样,一个功能也可以由社会中的不同组成部分承担,因此当一个部分不能适应整体发展时,也许会被其他可以发挥同样功能的部分所替代。默顿对功能的概念和角色进行了个体适应模式的类型更加详细和新颖的阐述。他认为,功能是指一个结构要素或者一个行动对社会调适做出的贡献,是可以观察到的客观结果。在这一概念框架下,社会学功能分析范式从11个方面对功能进行分析:功能的归属、动机和目的、客观效果、功能在社会单元系统中的效果、功能需求、赖以实现的机制、功能选择、结构制约、动态和变迁、功能分析的有效性以及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含义。从客观效果的角度,他提出了有关功能的以下几个著名概念:(1)正功能与负功能“功能就是观察到的那些有助于一定系统之调试的后果。负功能就是观察到的那些削弱系统之调试的后果。还有那种非功能后果的实际可能性,即后果与所考察的系统完全不相关”。这是为了建立多重后果和总后果的净差额的概念。正功能与负功能的提出,修正了传统功能主义中将所有社会结构要素都视为对系统发挥有效作用的存在,而是从相反的角度对现有的许多社会结构提出了挑战,指导社会研究者从正负功能相抵之后的功能净差额的角度评价社会系统的运转,同时也为社会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学理论支持。(2)显功能和潜功能“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调试、为系统参与方期望和认可的客观后果。潜功能是无助于系统调试、系统参与方不期望也不认可的客观后果。”这一对概念是为了区分主观目的与客观后果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通俗来讲,显功能是指系统中有意安排的、显而易见的且外在的客观功能;潜功能是指未认识或预想到的后果。默顿重点强调了潜功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他利用这一概念分析了美国社会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及西方国家政治机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功能分析范式下,显功能有正负之分,潜功能也有积极与消极的不同。这两对概念互相补充和支撑,为社会学的研究提出了较为明晰的、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3.越轨与失范
负功能和潜功能的提出,挑战了传统的乐观、宏大的功能分析理论,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分析社会的不同角度。在默顿“社会结构与失范”和“社会结构与失范理论中的连续性”两篇著作中,他利用功能分析范式和中层理论指出,社会的变迁和转型,通常是由于社会的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的脱节而导致的,并提出了越轨与失范两个概念。“文化结构是指普遍适用于某一特定社会或群体之成员的指导行为的规范性价值标准。社会结构是指一整套把这一社会或群体之成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关系。失范被看作是文化结构的瓦解,尤其是当文化规范和目标与社会结构赋予此群体成员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严重脱节时。在这方面,文化价值标准可能有助于产生与这些价值自身的要求相违背的行为”。“大规模的越轨行为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会发生,一个文化价值系统将某些人人都有的共同成功目标实际上完全置于其他一切目标之上,而对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说,社会结构却严格限制了或完全堵死了达到这些目标的得到认可的途径”。在失范模式的情况下,越轨行为的发生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结构的适应。默顿将这类适应情况分为五个不同的类型:遵从、创新、仪式主义、退却主义和反抗。他用简明的表格,分析不同的适应行为对文化和制度的反应情况。遵从行为服从于文化目标和制度化的手段,通常发生在受过良好教育而得到较高社会地位或财富的人群。创新是指文化上服从而制度上却拒绝,通常指采用非法手段获得财富的行为。仪式主义指采用制度化的手段,但拒绝承认文化目标的存在,这通常指社会的中下层阶级,父母通常会给孩子施加压力,使其遵守社会制度却突破现存的生活状态。退却主义指既拒绝文化目标又拒绝社会制度,通常指精神病患者、孤僻者等逃避社会的行为。反叛是对现存文化和制度的否定和拒绝,并以新的目标与手段取而代之,例如革命者。默顿的功能主义理论在批判与修正的基础上,为结构功能主义提出了更加细致和谨慎的经验性分析模式,是对现代功能主义的补充和发展,在对社会现象即功能方面更加具有解释力。结构功能主义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一度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理论,以帕森斯和默顿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者,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将社会系统看成是有机统一体,在宏观和微观的层次上利用意识形态逻辑分析和经验分析的方法,剖析了西方社会,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社会的发展现象。这一理论既关注对结构、要素的剖析,也重视对功能、关系的考察,把对社会的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结合起来,也包含着辩证思想的要素。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社会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反对的声音逐渐出现,结构功能主义忽略对社会现象的历史分析,过于强调社会和谐与均衡忽略矛盾、冲突和过分强调文化和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忽略经济利益等因素对社会的作用等理论缺陷被指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互动理论等在批判结构功能主义的基础上,继承了该理论的精髓而建立和发展起来。
三、结构功能主义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简言之,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任何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每一个结构都具有自己的功能;任何结构都是一个系统,系统下还包含不同的子系统;系统的四个功能即整合、适应、达鹄和维持模式。在分析社会系统时,也包含了对现代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就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角色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当今教育社会学中,许多研究都利用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了教育中的现象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本节中,笔者重点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教育思想和结构功能主义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育研究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想
教育社会学理论中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视角重视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强调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要与政治阶层、经济制度和职业技能的需要相联系,揭示出家庭、大众传播工具和社团与专业教育机构的关系。帕森斯认为,学校教育有两个主要的功能,即选择和社会化。他通过AGIL模型,阐明社会平衡取决于贯穿社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普遍相关性。例如,教育可以看作是来自L向A和G的输出。孩子们被教授相应的价值观,然后被输入劳动力市场,最终接受承认的组织责任位置。学校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分工细化所带来的对职业技能需求进行满足的功能。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类型,直接影响到其未来在社会的职业和地位。从社会层面上来讲,社会系统的发展需要将哪种价值观进行社会化,也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通过学校里的氛围和师生关系,社会需要的普适的价值观会逐渐被学生接受,以达到文化目标社会化的目的。“在帕森斯看来,学校属于社会系统中具有文化、教育和解释功能的模式维持组织,是维护社会共同价值观并使之制度化的组织。”高等教育在维系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中,起到了将价值体系制度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研究中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应用
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由于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界的统治地位,对于该理论的应用也在比较教育学界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运用,在安德森、福斯特和亚当斯等学者的努力下,结构功能主义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一种主要分析框架。结构功能主义对比较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比较教育注重对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来说明不同的教育体制如何与不同的社会系统达到相应的组合。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结构功能主义将教育做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把科研结构与社会功能、社会结构与教育结构及其功能之间的关系做为主要内容,认为教育结构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结构相同的教育系统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功能;反之,不同的教育结构的功能有可能相同。这就是比较教育的意义所在,通过对在不同社会系统和环境下教育机构的分析,得出教育与社会系统间的结构功能关系,从而为促进教育体制的完善提供一些方法和借鉴。“结构功能主义的宏观解释体系和方法在比较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把人们的注意力从一般性的经验表述和数据并置比较转移到深层的制度分析上来,更重要的是它为各国间的教育差异提供了规范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教育分层的研究。结构功能主义者首先肯定社会分层的合理性,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分层是不可避免的,对阶级阶层关系的调整和适应作用,是学校教育最本质的方面。由于社会分化,教育也会出现分层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加强教育的选择功能;同时,教育的选择性使处于下层的群体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形成社会阶层的流动,在相对平等的意义上,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发展。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在教育分层研究的基础上,结构功能主义可对通过教育发挥个人才华从低级社会阶层上升到高级层次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实现教育公平的目的。在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中,技术-功能论是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的与实际十分贴切的方法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为:在工业化社会中,由于技术的变革和进步,工作的技术要求在不断提高;正规教育在专业技能方面或一般能力培养方面提供训练,对于从事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是必须的;由于就业所需的教育条件逐渐提高,更多的人在学校接受年限更长的教育。教育公平的前提是教育机会均等,社会成员的家庭背景、所在地域以及所掌握社会资源等因素是影响其接受教育的情况。因此,在看似公平的表象下,削弱家庭和第三方主体在教育行为上的作用,使国家权力通过教育体系得到更大范围的扩张,最终对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是一种侵犯而不是保护。因此,在对教育公平的讨论中,结构功能主义提供了教育公平的价值解释,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也同样提出了如何获得真正意义上教育公平的建议,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实践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此外,国内许多研究都使用结构功能主义,对高等教育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如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分析、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反思、学生就业体系的分析以及对专业学位制度的研究等。综合这些实证研究,我们仍可以看出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的特点,即将教育看做一个整体,使其适应社会系统的变化或分析教育在社会中的功能。因此,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仍然是研究教育现状和政策分析的有效工具。但是也应当针对对教育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些批评做出适当的调整,如在研究教育在社会大背景下发挥功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从反面角度利用中层理论或冲突理论,来进一步完善结构功能主义的解释力,从而使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
作者:李昀 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一、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发展:市场视角、哲学视角与政治视角
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褒贬不一,争论不断,究其原因,主要是看人们持认识论观点还是持政治论观点来评论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这一现象。认识论哲学认为高等教育是研究深奥知识的学术机构,追求精神知识价值。政治论哲学强调高等教育应该为国家社会服务,通过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均等实现社会的公平。如果没有政治论哲学,高等教育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国家发展就失去了发动机。如果没有认识论哲学,大学就无法成为区分善恶、区别真理和谬误的伟大仲裁者,成为树立知识标准和思想标准的精神阵地,成为“社会良心”的代言人。从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哲学观来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既不为国家的政治目标做出努力,也不献身于对无涉价值的真理进行探索,是没有存在理由的。然而,每一次新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其背后都有着支持它们存在的哲学依据。多元化的哲学依据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资本论哲学认为高等教育在创造文化财富时,也直接创造着经济价值。对于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而言,建立在单一的高等教育哲学上也是难以想象的。作为新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哲学基础究竟是什么呢?从大学功能、国家政策与制度、满足社会需求及服务社会功能上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倾向政治论的哲学基础;从营利性大学的办学价值理念与营利行为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倾向于投资收益的经济论哲学。因此,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哲学基础是政治论和经济论哲学基础的综合体。在新自由主义指引下,美国采取了市场化、私有化放松管制等政策,在这些政策背景下,营利性教育组织获得了认可,并且在此领域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公共产品观念不断地削弱,私人产品观念持续增强,政府、大学以及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正在赢得一种新的身份认同:一种既与传统大学相同的,又不同于传统大学的逻辑。在美国,1996年教育部重新修订《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机构给予新的解释,对公立学校、私立非营利性学校和营利性学校进行了界定。营利性大学必须开设准学士学位或准学士学位以上课程,课程授课时间在300学时以上,学校开办两年以上并和教育部签署相关协议。1996年前,美国教育部把高等教育机构限定为那些教育部承认的认证机构评估认可的学校,这一规定将大多数营利性学校拒之门外。对营利性教育机构与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分类进行管理,并且提供法律保障,这清楚地表明,营利性大学需获得教育部所要求达到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在教育领域获得一定的地位。
二、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争论:经济视角与质量视角
围绕着高等教育是否应由营利性教育组织提供而产生了激烈的争议。总体看来,美国学者对营利性教育组织的态度分为三类:
(一)持全面肯定态度,认为市场逻辑的利润动机与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成正相关
“营利性大学,不需要隐藏追求利润的动机,它们对使用财务资源负有责任,对追求利润的动机不需要什么借口。如果高等教育没有什么利润可赚,这些机构也不会首先考虑进军这一产业。”营利是股东模式企业不可避免的动机,对于营利性大学,利润动机被诠释为一种影响整个机构的要点法则。营利性大学营利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把收费标准定位在能赢利的基础上,同时在学生市场这一水平上又具有竞争性,能够被学生接受。这类学者的主要观点认为营利性教育与高水平的教育质量相关,获得利润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至今还没有听说哪个营利性教育组织不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却能生存下来。营利与非营利教育组织的效率水平是基本一样的,成本也差不多,然而非营利教育组织比营利性教育组织的费用昂贵。营利性教育组织比非营利性教育组织提供的社会环境好,非营利教育组织比营利教育组织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服务,因此,非营利教育组织与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区别在于质量与效率。
(二)持认可态度,但是担心教育质量,认为利润动机可能会降低教育质量
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市场运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教育市场由“学生兴趣和雇主需求”两大需求组成。学生寻求一定的学术课程种类,雇主寻找一定教育背景的毕业生。由于市场过度需求,传统非营利高等学校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在适宜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中,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聪明地把自己定位在这两种需求之间,试图满足这两种需求,来占有因教育市场过度需求产生的市场空间。然而,面对投资者追求利润的贪婪与不受约束性,学者们则担心这种不受约束的利润动机会降低教育质量。道格拉斯(Doug-lassJ)在《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增长与巴西效应》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种营利模式在下个世纪会怎么样?目前美国政府为了提高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创造性地运营营利性教育模式来提升民族的劳动力。但是国家与州政府担心,营利性教育机构的营利模式、低学位的完成度、学位的低质量、高学费、高负债以及毕业生的低就业率等问题。或许这种大规模的不受约束的营利教育机构增长就意味着营利性行业的结束。尽管有着这种担心,但是我的预测是营利性行业在长期内趋于增长趋势,不仅仅是因为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还有公立教育的缺陷。”
(三)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营利是低质量的诱发性罪因
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毫无节制的推销。在学生报考决定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招生人员无意中没有根据准确信息引导学生,有时可能会误导学生,使消费者无法短期判断其质量优劣,营利性教育组织很可能利用这些不对称信息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谋取最大化利润。其二,追求利润的动机也有弊端———即贪婪,是不加抑制地追求越来越多利润的欲望与行为,当这种追求利润的动机不被限制时,就会毫无遮拦地侵犯作为教育宗旨的人才培养质量价值观。威廉姆(WilliamB)从历史以及当代的角度考察了营利性行业诱发罪因的行为本质,分析指出营利性教育行业市场结构与政府政策在促进犯罪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不管有多强硬的规定,这些行为很可能继续进行。菲利普.阿特巴赫认为“这些新型院校往往是企业化的”———它们利用“市场需求”,宣传它们的“产品”,基本上按私人企业的方式运作。这类营利性院校大多数不符合规定,质量参差不齐,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测评这类院校的质量和效益,以及如何确保学生获得关于这些院校的可靠信息。营利性高等教育有责任向公众提供有关课程质量、学位和证书的有用性和他们办学的其他细节的信息。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营利性院校的实践一般基于“货物出门,概不退还”原则,只有购买者(学生)自己当心。
三、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研究: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
从宏观视角看,国外学者对于营利性教育组织的研究起步较早。首先,经典理论研究成果丰富,逐渐成为研究营利性教育组织问题的理论基础,如市场化、市场竞争、三次产业、人力资本、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理论;而体制灰色地带及第三条道路理论认为“市场也有缺陷,主要是质量监控问题”,第一次论述了市场经营与教育质量的关系。其次,把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宏观上介绍营利性教育组织的概况。例如,阿波罗教育公司创始人约翰•G•斯柏林(JohnG.Sperlin)和罗伯特•沃伦•塔克(RobertWTucker)于1997年所写的For-profitHigherEducation:DevelopingaWorld-ClassWorkforce一书中,既讨论了美国成人参加营利性大学的学术和经济优势,也探讨了营利性大学在美国所受到的限制和联邦政府该如何创建高等教育组织的发展环境。约翰•G•斯柏林在2000年推出著作RebelwithaCause:TheEntrepreneurwhoCreatedtheUniversityofPhoenixHoboken讲述了作者的创业故事,其中涉及阿波罗教育公司的创立过程。本杰明•赫伯•约翰逊森(BenjaminHeberJohnson)等人著的系列论文集StealThisUniversity:TheRiseoftheCorporationUniversityandanAcademic讲述了大学公司化的问题,其中也讨论了商业模式与学术质量的关系。从微观视角看,国外学者往往聚焦某个具体问题深入阐释,如研究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动力因素、发展历史、组织特征、运营特征、办学模式、利润特征以及营利性教育质量等方面。例如,在形成与运营特征的研究方面,威尔达斯凯(WildavskyB)研究了营利行业的具体特征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全球趋势,营利性教育组织锁定了大批量的非精英学习者,为他们提供实用性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营利性教育机构的快速增长,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运用应用技术方面远远强大于他的竞争对手———传统教育。营利性教育组织的新形式迎合了学习者的需求,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既满足国内又伸向跨境教育,由美国简单输出到世界各地,充分彰显了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市场活力特征。道格拉斯(DouglassJ)在“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增长与巴西效应”的研究中,把当今美国的经验称之为“巴西效应”,传统公立大学不能满足剧增的市场过度需求,政府就允许营利机构填补市场空缺,逐渐形成巨大的、某种程度上起主导作用的营利性教育提供商,这种模式输出到许多发展中国家,比如巴西(50%的学生进入营利性大学学习),还有韩国、波兰等国家。总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崛起作为一个历史现象与现实存在,虽然不如传统大学历史悠久、受人瞩目,但是这些后起之秀以它商业与学术相结合的经营方式,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投资收益,力求实现营利与学术的双重办学目标,达到大学与学生的互利双赢。作为学术组织,大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非营利组织,不以生产商品、提供商业服务和营利为宗旨,主要提供社会性、公益性、公共性的服务,追求如何更好地提供这些服务。然而营利性大学的营利行为与市场运营模式是对传统高等教育领域的公益性价值、办学模式的新挑战。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并且它还会呈现出继续扩张的趋势。笔者通过“市场视角、哲学视角和政治视角”研究了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发展图景:市场需求导致了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产生、发展与繁荣,政治经济论为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合法存在提供哲学依据,最终,政府、大学以及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获得了一种与以往既同质又异质的新的政治身份认同。针对各界人士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争论,笔者透过“经济视角和质量视角”梳理学者们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三种观点:支持营利性教育观(与高质量相关),认可营利性教育观(但是对质量的担心),以及否定营利性教育观(低质量的诱发罪因)。最后,用“宏观与微观的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研究主题,为今后研究营利性教育组织问题确定了微观位置。
四、启示与借鉴
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营利性教育组织与机构的产生开始,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与争论,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我国政府没有明确的政策文件,营利性教育组织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直到“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政策被写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把营利性教育组织管理纳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地位最终获得认同。从长远、健康的角度出发,立足国情,拓宽国际视野,借鉴美国发展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基本经验非常必要。首先,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启示。高等教育产业中有两个明显的机构质量和机构诚信的监护人,其中一个是认证过程。认证就是检验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主席朱迪斯伊顿指出,地方认证是“美国评价学校质量的最古老、最常用的方式之一”。美国专业性认证机构成员包括职业实践者、有经验和有成就的教师以及其他院校的管理者。专业机构的认证标准包括“学生、专业教育目标、专业成就与评价、职业化要求、教师、教学设备、学校支持和财政资源、专业标准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认证的监管,这是保障营利性教育组织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倡导“高利润、高教育质量”营利性教育组织的产生,这是值得追求的最佳状态。市场逻辑中的利润动机与教育质量能够成功的两个基本因素“教学质量与教学服务水平”相结合,既是盈利的两个重要因素,也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帮助营利性教育组织树立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又办学营利的观念,营利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与教育服务质量为基础和前提。其次,对营利性实体办学机构的启示。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在教育市场中定位时采用的基本策略是“理解市场,适应市场,并且有效地满足市场”,而不是试图改变市场。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策略重点是找到对市场有效反应的途径,而不是提供别处没有的教育产品。关注学生兴趣与雇主的需求,找出雇主所需要的学术背景,然后将这种要求转变到所开设的课程中去,这类课程强调知识应用和技能培养。我国实体营利性教育机构需要开设与传统大学课程相互补充的课程,这些课程要符合市场需求,以实践为导向,具有职业性的显著特点,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营利性教育机构要正确处理好追求利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追求利润本身不是什么坏事,追求利润的动机也不见得就和社会利益不一致。两者关系在整体上是辩证统一和对立矛盾的,营利性教育机构的投资人需要克服的是追求利润动机的弊端,也就是贪婪,即不加抑制地追求越来越多利润的欲望与行为。如果毫无节制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过度追求资产值的最大回报,就会与作为教育宗旨的人才培养成为尖锐的对立矛盾,会转向利润的另一个极端。只有当两者关系在微观层次上,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两个关联因素上利益一致,虽然在具体问题上有时候会表现为结构性矛盾,也可能这种矛盾具有时序性,但最终两者会在动态中达到一种平衡性,即两者关系的辩证统一与融合性。因此,当追求利润和人才培养处于最佳关系状态时,营利性教育机构的经营状况也就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作者:李成明 单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一、审视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存在的一些问题
1.诚信缺失。
大学生诚信缺失是道德素质不足的主要表现之一。诚信是为人立世之本,是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基本品德。大学生诚信缺失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说助学贷款是国家惠及学生教育权利的优抚政策,但是,近年来贷款还贷步骤出现恶意逃债、赖账不还的比率越来越高。据中央财经大学在全校对助学贷款问题调查发现,有20%的学生甚至没有考虑过还款的问题,7%的学生表示是否还款还很难说。贷款学生是在用诚信为自己作担保,贷款不还等于失信于社会。2013年2月1日哈佛大学宣布针对之前发生的集体作弊事件的处理结果,勒令60名去年5月参与考试作弊的学生休学,剩下涉嫌作弊的65名学生一半留校察看,另一半根据情节严重性勉强得到赦免。该案例令人扼腕的同时,折射出诚信缺失所表现的另一类普遍现象———考试作弊。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义务教育,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监管力度下降,比较中学“前紧后松”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对学习重视程度下降,为了应付考试而选择作弊。调查显示,参与过考试作弊的学生比率接近50%,思想认识上接受考试作弊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此外,像大学生替考、论文的现象逐年增多,已成高校新兴职业。无论平时布置的小型论文,还是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许多学生都是从各种学术杂志或互联网上摘抄。然而,国外的大学在学生诚信方面的管理制度着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绝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对于学生的作弊行为,有着极为严苛的惩罚制度。一旦作弊行为被发现,均以开除学籍作为处理标准。震慑于这样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的作弊行为得到了基本杜绝。虽然惩罚制度不是改变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的最佳途径,但是不得不说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制度。中国大学在制定自己的管理规则时,可以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以期提高全体学生对于诚信问题的重视程度。当然还要提一提学历造假现象,假学历已然成为目前大学生进入社会的优选手段,求职简历言不符实,滥竽充数,资格证件造假严重。造假现象也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表现之一,对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在中国目前较为特殊的环境背景下,加强对孩子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使其能以应有的道德准则约束自己,杜绝不良行为。
2.对情感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学生结构的变化,大学生恋爱在高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大学生因恋爱导致的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刚进入高校大门的年轻学子势必对青春靓丽的异性充满迷恋与渴望,恋爱行为或多或少成为大学生生活到主要节奏,大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的生理、心理卫生知识,并且大部分学生“游戏化”地看待恋爱问题,导致恋爱形式畸形发展。爱情本身是神圣并且美好的,大学生追求爱情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现代社会文化和道德理念标准的形态特点,努力完善提高自身的教育模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将伤害降到最低化。
3.自私自利。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蹋完;倘若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这些言论虽然是形容旧社会的中国人,但当代大学生自私自利缺乏公德心或多或少被此言一语中的,比如教室桌椅设施“占座”篆刻字样蔚为壮观;像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男女行为不检点的现象比比皆是,笔者还观察到像开学报名时校园内到处乱停的私家车等。在西方国家,义务公共劳动成为大学生的必须社会活动,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的行为则不为整个社会接受,这种道德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同时还有令人更加愤慨现象如很多大学生求学道路上或多或少受到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然而,“知恩图报”者却很少。广州地区经社会各界牵线搭桥得以一圆大学梦的莘莘学子逾千名,但这中间只有一成不到的人曾用信件向资助者表达感激之情。沈阳有一位80多岁的王儒臣老人,节衣缩食13年出资数万元赞助40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是大学生。至少他们在1999年4月29日《中国青年报》刊载关键报道时,没有给老人写过信,也没有一名大学生肯露面。同样还有许多被大学生淡漠的传统美德,像有学生认为,见义勇为不应在大学生中提倡,因为大学生没有这个能力。见义勇为的道德基础是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见义不为或者见死不救,不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
4.追名逐利,爱慕虚荣。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直接或间接受受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某些情况如学生干部评选与很多大学奖励政策挂钩,担任学生干部便成为了众多学生追逐的目标,如何赢得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与支持使得不少学生绞尽脑汁,请吃饭、送礼等各种招数层出不穷。大学生贿选学生干部,看似是受了社会“官本位”大环境的影响,其实他们自身的道德素质正在明显改变。据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显示,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有59.2%的人把“经济收入”放在考虑因素的首位,在回答“您认为当代大学生与90年前的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时,72.8%的人选择“更现实功利”,在进行政治评价、价值衡量的时候,往往是以利益作为标尺。此外,“爱慕虚荣,享乐主义”同样蚕食着大学生的良好品德,学生在生活各个方面注重物质享受,校园里的攀比风越刮越猛。有的学生因家庭不能提供充分的消费条件,而又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很难保证不发生突破道德底线的事。
二、当代高等教育的不足
1.教育机构与教育体制问题。
①机械化教育与高校盲目扩招。辩证地看待问题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审视问题,大学生素质道德问题从侧面深刻反映了当代高等教育的不足,在当代大学管理体制中,不断扩招和教育激励和评价机制,使得教师越来越多地为了自己的“小康”多多地兼职兼教、热衷于自己的科研等。逐渐地把大学教育的性质转变为机械式的应付性教育。与此同时,学生却被冷落,少有人关注他们对人生的认识和困惑,以及他们道德价值观塑造,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价值观体系中,缺乏正确引导和教育的学生出现素质道德问题也在所难免。②功利化教育缺乏人文精神。如今高等教育对教师的遴选机制过分看中名誉、知识水平,成为类似符号意义上判断的机制。与老一辈的高等教育者相比,我们现代的教育者缺乏历史、艺术、哲学、和传统道德的修养,缺乏对美的认识和追求,缺乏人文精神所彰显的高尚的思想情操、良好的道德修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的态度。③现行教育在体制在道德教育上缺乏连续性,形式主义严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于人的品格成长就需要持之不懈的努力,在初级教育阶段,对于孩子道德的教育十分看重,中学的道德教育开始弱化,客观因素就是重点学校选择分数好的而非有道德的学生。有人认为,大学是培养专才的,没有必要强化道德教育,大学生的道德观发生转变,出现学历与道德觉悟不成正比的现象,这些也都与大学的道德教育过于形式化,没有实质内容的状态想匹配。
2.社会环境因素。
①资本主义理念渗透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思维理念和视野,但同时伴随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大学生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鉴别力不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可塑性强,其国家民族意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将使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造成威胁。其次,西方一些资本主义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都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同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更多地被青年学生过分推崇,这必然导致学生对本国经济发展状态的不满与否定,最后就是在全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抛出的理论观点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盲目跟风,逐渐淡化了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②社会转型与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青年学生的奋斗意识,助长了享乐主义,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弱化精神层面的追求。高科技也使得传统的文化传承受到严重威胁,互联网成为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主体,网络上各色各样的消极信息不断娱乐化和腐蚀大学生的判断力。总之,社会形态与意识的转变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三、探索道德素质教育的新方法
面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种种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审视、去思考、去解决,出现问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如何面对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我们能够控制事物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不断探索更为先进而有效的革新方法。
1.改变认识,树立恰当的德育目标。
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学生道德观念发生改变,陈旧的德育理念与方法已经无法适用新时代的潮流,现今的教育往往过分关注于教育的“实用性”,对“智育”的倾注远大于“德育”,这种教育模式跟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理念完全脱轨,拥有高级科学技术的人才却不懂得如何做人,像马加爵事件,中南大学杀人案等诸多事件充分证明了这种教育理念的失败,智商与品德没有必然关系。所以,认识到德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关键性是重中之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赋予新的解释,现行德育理念过分强调整体而忽略个人,过分围绕政治需要而忽视基础道德认知,这种模式必然造成空设空谈的结果。树立新的目标,根本上要把握责任感、公德意识、文明意识等基本道德修养,以此为基础,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不断深化新时代背景下对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理解,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放眼世界,探索新的方法。
①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提倡积极参与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智德”(理智的道德)主要是训练、教育的产物,而“行德”(道德方面的美德)的产生发展主要是习惯的结果,即是在日常生活中依据理性的指导反复实践得来的;提倡“批判性思维法”。在道德教育中,英国同样采用参与和互动的教育方法,澳大利亚则通过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地参加社会生活,形成积极的品格特征,包括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宽容、坚定、礼貌和同情等;开放实践,学校即社会。道德教育必须是开放的,道德教育必须融入到学生的社会生活之中方有价值,才能得到发展和巩固,新加坡的学校推行真实教育,主张学校道德教育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社会道德生活面貌,传授的道德知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应该是社会上真实可行的,符合社会推行的奖惩标准和利害后果;重视心理辅导,实行“贴心教育”。心理辅导作为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积累各种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引导与解决,必然造成行为上的恶果。日本近80%的学校也都建有心理咨询机构。国外更加侧重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及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完善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特点”,分析教育政策研究发展状况,有利于提高教育政策研究者解决实践问题,为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推进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这样,学生道德教育将以此为基础,发展道路更加宽广;深化研究,开拓教育思路。树立自立意识和责任观念,克服依赖思想和寄生心理。学会自立,努力去寻找自立的机会,体验生活的艰难;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同时,提倡“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意识是维系我们传统人情社会的一种纽带,感恩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超越,加强“励志教育”,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大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最充分地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加强教育投入。教育工作者必然是大学生品德教育的核心力量,加强教育投入,以先进的理念引导和强化教育工作队伍,深化教育队伍改革将会使学生道德教育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四、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必须明确大学生德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拓展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与品质,建立健全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素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性;同时加强高校教师道德素质建设,优化教育环境,增加应对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积极性;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高级技能的高水平人才,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李月白 宋石 关红亚 郝蓝羽 范惠智 单位:郑州大学
1残疾人高等教育学校支持的现况
1.1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比较单一
由于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起步晚,办学层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专业设置上只关注残障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只是适合残障学生就读,但不一定有就业市场,显得较为狭窄。比如,各大高等院校现阶段招生的盲生,其专业仅限于音乐和针灸推拿等单一的专业;聋生也局限于计算机和美术等相关专业,许多优秀的残疾考生很难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的专业。而所有的课程设置基本是参照结合普通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设置的,这就导致部分残障大学生即使很努力,也完全无法适应这些课程。而对于按照生理残疾分类招收的学生,即使课程设置是面对同一教育群体,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差异性,课程设置也不能完全满足他们学习和就业的需求,依然存在“一刀切”现象。这样就限制了残障学生的发展,无法满足其多元化的需要,阻碍了他们潜能的发挥,限制了他们的就业,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1.2校园环境不能满足残障大学生的需要
由于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起点低,办学经验不足,无障碍设施、校园人文环境、教学条件、学习资源以及辅助设备和技术等均不够完善。第一,校园公共设施无障碍水平不达标,比如现有的教育环境很难向视障学生提供有声读物或各专业盲文图书和规范的无障碍设施;第二,教育培养机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造成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起点也不高,理论素养差,实践操作技能欠缺;专业基础不牢固,业务能力不强;大多数特教教师实质上没有受过正规特殊教育专业教育和考核。因此,很难理解残障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额外压力;也很难与残障大学生有效地交流,不能给于残障大学生针对其残疾类型的、高科技含量的辅助的支持,以至于无法为这些残障大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与服务。因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是双向的,学生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才能完成学业,教师也需要接受适当支持来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构建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和服务体系中教师的支持对教师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
1.3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办学积淀不足,其发展目标定位还处在摸索阶段,一方面专业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和发展缺乏科学的政策导向和宏观指向;另一方面现行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如有些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无法实现视障大学生像健全学生那样进行网络选课;残障大学生的康复系统有待进一步研发,如缺少盲文转换系统,听障手语直译系统等等。另外,参与残障大学生管理的人员,专业素养不足,不了解残障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不懂盲文和手语,也不了解他们群体环境的具体的文化特征,无法与残障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根本没法满足残障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1.4事务支持不够完善
这种事务支持体系包括学生的心理、思想、经济、就业等各个环节支持。由于残障大学生生理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普遍偏高,招收残障大学生的院校的警惕性不够,这方面的支持不力;由于残障学生认知水平和思想成熟度相对较低,发展其为党员难度较大,所以残障生党员人数较少;对残障学生的经济支持针对性不强,在支持项目上有待进一步细化;残障大学生就业难度远远大于健全的大学生,与就业、创业相关的筹备,积淀工作欠缺,这方面的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2残疾人高等教育学校支持体系的构建
2.1残疾大学生学业支持体系构建
2.1.1专业课程支持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扩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使其具有更宽广的就业选择空间。对于承担残疾人高等教育任务的高等院校来说,要进一步拓宽现有的专业口径,增设新专业,为残障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并且在专业内容的选择上也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建议借鉴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区域经济的具体发展状况、社会市场的需求以及残障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对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认真地进行研究,并广泛征求社会行业专家以及特殊教育专家的意见,比如,聋生具有敏锐的视觉观察能力和较强的模仿能力,其专业不必局限于计算机和美术设计等相关专业,也可将其扩展到心理咨询、法律、语言等专业;美国的加劳德特聋人大学下设交际学院、教育与人类服务学院、艺术与科学院等学院并开设诸多专业供学生选择。当然,盲生的教育也不必限制在推拿、音乐等相关的单一职业教育中,根据视障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听力好,记忆力强等特点,还可为他们提供法律、语言等的人文学科专业,比如,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系开设了盲生学习心理咨询和特教辅导专业。这样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各招生残疾人大学生的高等院校应充分考虑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的特殊性,既兼顾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残障学生的特殊性及个体差异,又充分考虑社会市场的需求,突出课程的综合性、特色性和实践性,建设一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色专业,逐步带动其专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残障人培养的质量。
2.1.2特殊需要资源学习中心、相关辅助设备(特殊的学习资料和工具)及技术支持
图书馆要提供各种专业的盲文图书或有声读物;支持残疾人康复系统,如盲文转换系统,视障学生选课系统,听障直译系统,学校主要网络终端配备盲人阅读和输入设备等;提高听障大学生听课效率的实时字幕、FM调频助听系统和课堂笔记员、手语翻译员等;尽可能提供给视障生:扩视机、放大镜、点字列表机、电子触摸显示器、电脑语音合成系统、导盲鼠视障资讯系统以及其他视障电脑资讯系统等学习辅具帮助他们“获取信息”弥补视力的不足;根据肢体障碍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经费情况为其提供手动/电动轮椅、辅助握笔套、按键式滑鼠器、组合式可微调靠背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三大主要职能,包括建立信息通报系统和资源库、开展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提供综合性的社会服务。这样就能改进残障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生活独立性,改善其生活和学习质量,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
2.1.3专业化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支持
一流的教学质量源于一流的教师队伍,师资力量是办学的关键因素之一,普通高等教育如此,残疾人高等教育更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这方面建议借鉴国外的经验,针对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状况,承担残障学生教育的高等院校,首先,要把好教师入口关,制定出详细的教师准入制度,严把质量关,以确保教师任职资格达标。其次,符合条件的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努力创造条件扩展特殊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并且要把在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公共选修课的相关规定尽快落实,使师范生都能尽快掌握一些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技能。第三,改变师资培养长期依赖师范教育的状况,因为世界发达国家师资大多是综合性大学培养的,综合性大学课程设置宽泛,学科水平较师范学院高,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易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事实上,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工作岗位越来越需要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这样才能培养出能满足就业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以综合性大学应率先创造条件,在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上有所突破,做出大胆的尝试,积极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应用性技术能力的双师型高等特殊教育教师,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来满足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同时残障大学毕业生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提高残障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当然,这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给予残障学生爱心和针对性的教育外,还能针对其残障类型提供高科技含量的辅助来支持其学习,即为残障学生提供手语翻译、专门的辅导教师、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等,这些均需要高等特殊教育教师具备特殊教育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2.1.4个人策略与教学支持
第一,由于残障学生的特殊情况:社会适应性相对较低、专业限制,很难介入教学过程的科学研究,需要个别教育计划(IEP)、同伴辅导等具体到个人的策略;第二,课程教学中尽可能多的渗透实践活动和技能训练,尽可能多的借助具体、生动、形象的PPT;学校也应设立相应的实训室,让学生在教室中实际操作各种设备和工具,掌握职业岗位要求的技术能力;也可以把实践性强的课程,搬到相应的实习基地去,在实践教学阶段完成,比如把园林专业讲授的课程内容转到相应植物的种植场地里,这样教师在种植、养护植物的实践中更形象具体地讲授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残障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会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会应用型的专业技能。因此,承担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校既要加强个别化教育,又要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实效性。第三,教学的有效支持离不开教师,教师承担者使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责任;建议教师参与到课堂范围调整及措施决策过程中,并且尽可能保证课程要求不降低;教师也要参与相关政策的评估和制定,但其最关键的作用是根据具体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科学、有效地调整,以便残障大学生尽快掌握适合其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2.2残疾大学生环境支持体系构建
2.2.1建设无碍物理环境
在经费到位的情况下,高校应在行政体系中设立无障碍支援的综合协调机构,并任命专业的无障碍支援策划,从高校整体建设全面发展的大局出发,客观并全面考虑各个细节,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支援方案并一一落实;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应该按“急需优先的原则”,首先建设急需的,如轮椅用的卫生间、建筑物和到路边的滑坡、盲道以及图书馆、教室、食堂、宿舍的规范的无障碍设施,紧接着要给残障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具,康复设备,图书馆也要补充各专业的盲文版图书资料或有声读物等等,从而逐步完善高校的教育环境。进一步为残障大学生提供生活及学习便利,使其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平等接受教育。
2.2.2人文校园环境支持
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要想短时间内实现物理环境的无障碍有一定的难度,有时候仅有无障碍环境,或者即便是具备了相当完备的无障碍环境,也很难实现真正的无障碍目标,这是因为人不仅仅要有物质追求,更需要满足其精神层面的需求。人作为社会的人是需要周围环境中人的理解、宽容和接纳,渴望参与到群体生活中。因此,从健全的大学生招聘无障碍志愿者,成立服务残疾学生团体和中心,进行同伴辅助,如手语翻译,笔录员等,可以补救不完善的环境而消除其带来的障碍,也可以在高校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2.3残疾大学生管理支持体系构建
承担残障学生教育的高等院校首先,明确办学定位,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各类残障学生的教育教学规律,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招生部门可以借鉴中职招生的经验,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实行“免试”“免费”入学的制度给残障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持,是他们上的了学、也上得起学,进一步提升残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务处要健全教务综合管理系统,必须不断地研究开发和促进视障学生选课系统、专业调整、考试调整以确保残障大学生正常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学校内有残障学生就读专业的各个系、教务处、学生处、后勤部门等都应有专兼职的特教工作者,专门负责对残障学生的管理和支持服务。
2.4残疾大学生事务支持体系构建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以生活质量为取向的支持性教育。对于残障大学生来说,学生事务支持体系包括学生思想、心理、经济等各个环节支持,对残障生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教学院负责解决残疾学生的生活困难,尽量把各种补助细化并确保落到实处;协助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从新生入学之初,就要建立学生教育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落实每位辅导员的个别教育目标责任制,也可以邀请残障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共同研究教育方案;针对残障学生心理特点,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评估等方式,形成相对完备的心理支持体系;这就业方面,既积极帮助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及金融管理、税收服务、人际关系处理等选修课,引导他们进行创业计划,加强就业、创业实践,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顺利就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以便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自强、自立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掌握就业创业的本领,在学校就开始逐步积累融入社会的经历和信心,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思考
3.1支持是否有效
实践证明,仅具备多样性的支持体系,并不能为残疾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负责提供支持服务的各部门缺少有效沟通,已经成为支持不足与不当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以上多种支持服务若能形成沟通良好、联系密切的支持网络协同发挥作用,比如,在支持可行的基础上,学校各部门明确各自支持服务的任务,然后相关责任各部门在招生、教育及就业创业等各个环节都应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最后各部门还必须通过科学的评估来确保其支持服务的有效性。这样不仅残疾学生、其他普通学生、教师、科研专家和教育一线的管理者均会从中受益。
3.2支持是否延伸
残疾人高等教育不能孤立进行,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系统,关键要从残疾人终生,从整体进行宏观调控,使各个阶段残疾人的教育、劳动就业和社会生活的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高等教育问题。此系统中,教育过程在纵向上是从中等教育自然过渡至高等教育并且最终指向就业及社会生活。所以对于残疾大学生的支持来说,一方面要做好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衔接的支持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构建良好的就业安置的支持服务体系。
3.2.1健全过渡支持
适龄残疾学生由中学进入大学极需接受适宜的服务,以便为进一步受教育做好准备,但目前的这方面的支持几乎没有。然而,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表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阻碍之一正是没有对高等教育做好前期的支持准备工作。即便过渡支持服务非常重要,处于摸索阶段的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支持服务工作还很不成熟,仍未有效地提供给将要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学生。因此,这部分残障学生便缺少这种过渡服务中的自我提高技能、自我意识、社会技能和职业决策技能等,正是由于这种过渡服务的缺位他们在其高等教育阶段就不能更具体地向教育提供者解释自己的特殊需求,以至于严重影响到对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残障学生后续支持的有效性。
3.2.2加强就业、创业支持
残障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实效性在于其与未来就业的关联性。不完善的学校支持与不理想的就业状况相伴而生,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的发展。而笔者大范围的访谈表明,现实的情况是70%的残障学生无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环节缺乏实践性;《就业指导课》重视不够;一些有关创业的储备工作完全可以在高校完成的,事实上,这方面的工作却极少涉及或根本不涉及,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对残疾学生的职业指导,如与学校协商开设相应的法律课程、金融保险、工商税务、人际交往,创业技能等的课程培训,尽可能举办各种活动为其提供创业实践,以便他们能掌握足以立业的技能,增强创业的本领和信念;同时要加强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构的联系,及时了解社会市场供需的信息,调整专业培养模式,及早安排残疾人实习,形成学习—实践—就业一体化的机制。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残障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帮助其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等等诸如此类的学校支持的脱节和支持的不充分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利于残障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也进一步阻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3.3支持中是否存在适应不良
实践证明,政策发展对残障人高等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学校实际措施的发展远滞后于理论的关注,导致一部分残障大学生很难在高等教育阶段顺利完成学业,而这些适应不良则很少出现在其他学生身上。2因此,招收残障学生的高等院校应该对这部分适应不良的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对他们的适应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观察和访谈;另一方面,就其适应的客观情况及时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具体状况来调整专业课程,开展心理评估、咨询和疏导,同伴辅导或适当降低学业难度等,来为这部分学生提供足够的,适切的支持和帮助。
3.4支持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阶段残疾人高等教育主要是隔离式的,承担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院校的提供的支持也只是为了残障大学生在隔离式的环境中顺利完成学业。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残障人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但从残障人士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可能不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不利于不同类型的残障大学生之间的彼此融合。所以承担残障人高等教育的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更完善的支持,让残障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在同一环境下接受教育;让不同类别的残障学生尽可能组合一起学习和活动,尽力创建“残-残”“残-健”融合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模式,即“残健融合,集中管理,分散就读”全纳性教学管理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不断融合,相互宽容;还可以增进不同类别的残障人士的之间的相互了解,克服各自障碍而相互帮助,彼此鼓励,还可以积累经验,学习克服障碍的技能,以促进他们的共同成长,这对残障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
作者:刘金荣 单位:绥化学院学报编辑部
1听障、视障考生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高考报名
在这个环节里,考生必须要报两次名,一次是在考生户籍所在地招生主管部门报名,一次是在高校报名。
1.1.1考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
每年考生在各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高考报名,这些部门对考生进行信息采集。考生当中,有个别考生报名不及时,错过当地高考报名时间,后果是不能参加当年的考试。建议有残障考生,并希望其接受高等教育的考生家长,教师,应该多关注高考相关信息,主动与当地主管高考部门联系,提前一段时间做好报名准备,在考生户籍所在地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报名。在各地区主管招生的部门当中,仍有个别省份县区的部门,对残障考生单考报名工作不了解,对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内容不了解。建议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请充分尊重这部分数量较少的残障考生,把教育部相关的文件内容充分落实到各县区招生主管单位。
1.1.2考生在高校报名
一名考生,为了增加被高校录取的机会,通常在几所学校报名,考试。考生方面:准备若干份报名材料(通常各学校要求略有不同),准备若干份报名费,在几所高校规定的不同的时间内,分别计算好时间,向几所报考学校邮寄报名材料。对于处于偏远地区,身体有障碍,复习考试时间紧张,外界信息不十分通畅的考生来说,报考有时是很繁乱,仓促的,能够及时报考也是一关。高校方面:审核考生报名材料,确定考试的时间,地点,给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在这个环节中存在两个严重的问题。
(1)各高校确定的学校考试时间冲突。因为大部分学校是单考,所以各学校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考试时间,所以没有秩序,一名考生大多数同时要报考两所或多所学校,结果某两所学校的考试时间相同,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参加考试;或是某两所高校的考试时间十分接近,因时间间隔过短,考生无法从一个城市赶到另外一个城市,考生不得不放弃一次机会,只选择其中一个参加,大大减小了被录取的概率。
(2)各高校之间争抢生源。从提高生源质量这个角度看,高校都想在众多报考的考生中选拔好的考生,不想让考生参加考试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都愿意最早或是在其他高校之前开始考试,导致一些高校迟迟不向社会,考生公布考试时间,待其他学校公布考试时间后,再把本校考试时间安排在其他学校之前,因此,高校之间出现了恶意竞争的局面。建议高校之间加强沟通,确定一个时期之内的合理的考试先后次序表,确保逐年的让每所高校都能最早开始考试,但这只能是暂时的办法。
1.2考试环节
1.2.1考生方面
(1)考生在报名结束后的一小段时间里,要分别在指定的时间内到他们报考的几所学校去参加考试,由于这部分考生的身体条件的特殊性,常常是在几名家长或几名带队教师陪同下,奔波于几个城市之间,路费,食宿费价格不菲,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经济负担。
(2)考生参加考试,必然先熟悉高校相应专业的考试科目,熟悉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范围,又因为各高校是单考,所以各高校各科目试题是不统一的,考试内容和范围也不是统一的,所以,对考生,教师来说,对于一个专业考试的一个科目的复习,所报考的几所学校考的内容不一样,而一个专业考试至少要有几个考试科目,这种情况对于考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很吃力。
1.2.2高校方面
高校首先要在每年的第4个季度做下一年的招生简章,在网站上相关信息,再用纸质简章向各地的一些基础学校邮寄,做好宣传。各高校要单独命题,命题场所要求全封闭;命题教师必须是相关专业,对这部分特殊考生情况熟悉的,符合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的有经验的教师参加(对于一些特殊的试卷,如盲文试卷,则必须有专业设备和专业教师参加);考场也要设置在方便考生行动的环境里,比如对盲生设置的考场尽量是有盲道的一楼或是在电梯间附近;对听障考生的考场尽量安排会手语的,能与这部分考生交流的教师监考。考试结束后,高校还要组织各类专业教师进行过程周密的评卷工作。各高校每年必须用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来准备这次国家级考试,近9年来,在我校报名考试的人数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截止到现在每年报考的人数还没有突破700人,因此,这次考试虽然规模不大,但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程序很繁琐,而且每个高校陆续完成这次考试工作的程序相似。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这种单招单考的考试方式需要改革。
1.3录取环节
考试结束后,学校向社会公布考生的成绩,同时将符合本校录取原则的考生的基本材料进行整理,然后将书面材料和相关电子材料分别报送到各考生所在省份省级招生主管单位相关部门,由该部门审批后,回寄书面材料,高校接到审核结果后,向审核通过的考生发送录取通知书,这是现阶段这部分考生录取的基本程序。在这个环节中有以下问题:
1.3.1录取审核过程混乱
前文曾提到过,有些考生为了提高被录取的概率,通常在同一年报考一所以上的高校,有些成绩优秀的考生,可能被两所以上的学校拟录取,这些学校都必须向考生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报送拟录取材料,那么在时间上一定有先后顺序,各省级主管部门对这类考生的材料怎样审核,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文件作为依据,但近些年在我校入学的考生中,有以下几种结果:
(1)有的省级主管部门按接到高校报送的材料的先后顺序审批,哪个高校先报送材料,就把这名考生审批给哪所学校;
(2)有的省级主管部门待几所高校材料都报完后,发现这类情况,会与这两所学校沟通,说明情况,协商处理;
(3)有的省级主管部门,发现这类情况,直接与考生联系,沟通后根据考生个人意愿,给考生有意向的高校审批材料。在有的省份,这部分残障考生专科批次的学校录取审批竟在本科批次之前,结果,有一些同时报考多所学校且成绩都合格的考生,由于审核结果的不确定因素,与自己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由此可见,现在残障单招预录取结果的审核,没有清晰的审批秩序,没有明确的规则。
1.3.2无明确制度,上报数据审核过程不通畅
现象一:在某些省份,两年或三年才有一名残障考生被高校录取,对这类考生审批的处理办法,该部门不明确;现象二:高校向省级主管部门寄送审批材料时,普通高考尚未开始,主管部门办理不了审批手续,由于材料较少,被遗落,高考录取期间联系不通畅,往往是高校,考生急得不行,入学报到的时间很快要到了还没有审核结果;现象三:因为这部分考生数量少,有个别省份录取结束后,考生数据上报教育部注册时有被遗漏现象。建议多个部门联合起来,采取相应办法,多关注这部分考生,多关怀这个群体。以上是听障考生,视障考生在单招单考的这种考试模式下,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当然,相信在逐步的改革中,各种问题都会有改变。
2对策———针对听障、视障考生统一招生考试模式设计
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方便这部分考生备考、应考;减轻高校负担,为考生高考录取提供合理的,规范录取环境,是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的,在管理制度上是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的;对考生初级阶段的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调整,才能更好的衔接高等教育。
2.1听障考生、视障考生初级阶段教材、培养模式的调整目前,听障、视障考生初级阶段的教育的教材版本多样,不统一,各高校考试内容不统一,针对这一情况,在2007年,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对听障考生已经联合推出了统一的考试大纲,但从长远来看,编制一套符合听障考生特征的,内容能够衔接基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为考生高级阶段向各个方向学习打好基础的材料是很有必要的。针对视障考生,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考试大纲,一些高校入学考试的科目虽然是很相近,但还是应该为盲生编制符合盲人特征的,能够衔接高级阶段学习的教材,包括明文版和盲文版。近年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山东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的招生专业。根据现阶段各高校现有专业和这部分考生初级阶段教育的情况,改革的第一步是将考生在初级阶段的教学按考生特征类型先分好方向,按各大类方向布置统一的学习科目,从而实现了教材的统一,也为统一试卷,统一考试做前期准备。
2.2针对听障、视障考生统一招生考试程序模块设计
成立专门组织残障考生的招生考试机构,这里称作A。
(1)各经教育部批准单独招收残障考生的高校,在招生前一年某个时段向A处报送第2年该校的招生类型,专业,计划数,层次等,在A处由A统一整理后,向社会,特殊教育基础学校进行招生宣传。
(2)命题由A处根据考生初级阶段按大类划分好的方向,按统一的教材组织命题。
(3)报名所有要参加考试的考生统一在规定时间内在A处报名,同时填写好学校志愿。由A处根据各高校招生要求审核考生资格,并向考生发准考证(这一环节考生不需要再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了)。
(4)考试所有报名考生统一在规定时间内到A处面试,笔试。考试时间最好在普通高考前,个别考生还有机会参加普通高考。
(5)录取A处按本科,专科,成人本科,成人专科等的顺序分批次组织录取。本科层次,设置4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2个专业志愿:第一志愿一个学校专业一,专业二第二志愿一个学校专业一,专业二第三志愿一个学校专业一,专业二第四志愿(是,否)服从学校调剂,(是,否)服从调剂相关专业。专科层次,设置4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2个专业志愿:第一志愿一个学校专业一,专业二第二志愿一个学校专业一,专业二第三志愿一个学校专业一,专业二第四志愿(是,否)服从学校调剂,(是,否)服从调剂相关专业。按照同类专业(比如听障考生美术方向是一类,计算机方向是一类)考生分数优先的原则,选择考生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A机构分批次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并将录取结果报送给各高校招生主管部门,由学校向考生发送录取通知书,所以A处组织这项工作应该在全国普通高考之前。A机构还需将录取结果的信息直接报送教育部相关部门进行注册。
(6)报到考生持录取通知书入学。
3结语
如果一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A机构成立了,并且能够完成相应的职能,那么对于考生、高校、省级招生部门都将是很有利的。目前,听障、视障考生高等教育入学程序确实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只要我们看清问题、把握好方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这部分考生高等教育入学过程会有一个规范的秩序。服务考生,服务社会,希望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讨论。
作者:丁锐 单位:长春大学教务处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现状
我国大学在很早就进行探索并开始了与企业的合作,对校企合作、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也做过类似许多的研究,但其合作水平、层次、模式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许多地方实践的经验有待积累。近年来,几乎所有的普通高校都先后开办了成人高等教育,而且其招生数也是逐年攀升,大有赶超其他成人类教育的趋势,但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缺乏特色,趋于“普教化”,采用的教材与教学计划大多是普通高教的“翻版”,在本质上就是普通高教的强加硬性移植,脱离了企业的实际需要,特别是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与企业合作举办成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这样的校企合作很难发挥合作的优势,更难达到合作的目的。
二、校企合作对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
普通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帮助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在短时期内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同时对于参加合作的高校来说,通过合作的深入发展,对于其完善自身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产学结合目标,培养出更多既具备专业素质又“接地气”的毕业生也是很有帮助的。
1.有利于高校发展
首先,学校通过合作就能够清楚地明确企业对人才有什么需求,并以此为标准和目标制定配套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为企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达到培养目标与用人规格的一致。通过合作,校方对于提高师生实践能力和水平会获益很多。
2.有利于企业发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通过合作,企业方不仅能够直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还能得到最先进的技术培训等服务,这对于提高员工技术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很有帮助的。企业通过合作能够在时展中始终站在技术的最前沿,轻松面对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全方位改革,顺利完成产业升级。
3.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校企合作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原来人的教育往往局限在青年时期,很多人的受教育生涯和机会就结束于大学本科教育或者更早。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能够提供给更多人更深层次教育的机会,这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几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送教上门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师资技术水平相对较弱的企业来说,送教上门的模式相对来说比较适合。由企业方提出需求,校方提供专业人员到企业进行评估,和企业方一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制定。在合作中,由校方派出专家以及专业管理人员,并携带仪器和设备等到企业,由讲师制定学习计划,到现场为学生进行服务,是学生能够在校外也能享受先进的学校教学资源。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顾名思义,订单式就是企业方将明确的人才培养需求交由学校,学校和企业仪器制定培养方案,双方在资源共享,技术上充分合作,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可来自各方,在完成教学培养后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与企业签订技术协议。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既能够在学校学到专业知识,又与企业进行了具有一定层次的接触,属于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优秀人才资源。同时,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3.校企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师资、技术、资金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和人才培养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企业的现有资源,可以选择合适的地方建立校外实习和实际训练的基地。这样的合作模式更能体现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有利于校方培养计划的实施。专门的资源有利于学生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可以练就学生过硬的技术素质。
四、结束语
现代大学和高校已不再是人们眼中的“象牙塔”,其与社会之间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社会不仅需要大学和高校中的高科技技术,更需要大学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有针对性的考虑和借鉴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作为高校和企业之间连接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其培养模式受到双方面的关心和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校企合作这一合作模式应运而生,这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也是能够适应时展的,利用好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深刻把握时展的脉搏,做好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对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贯彻实施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李冰洁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一、评判指标要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内容
1.教育质量评判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效果的评定
一般来说,高校中各类专业都会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搜集评价信息,进行全面的专业评价,当前已经作为美国高等教育与质量评判的基础,在我国还仅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各类高校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略有不同,即使对于同一类专业,其教学质量评判标准也会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构建以各类专业为基础的教学质量目标,并对评判过程进行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尤其结合各类专业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该类专业教学效果设定统一的评价指标与衡量标准,确保教育质量评判过程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评估标准充分与课程体系设置相融合
有效地将学生、企业以及社会其他相关群体的需求融入高等教育评估标准,则可将该标准作为教学质量目标。由于学生个体需求差异、教育价值选择差异等,需要在原有的统一式课程体系中增加相应的课程满足个性化的培养需求。按照学生的不同需求,建立自助式的课程体系,通过一定程度的个性评估,结合学生的学习意向,个性化地定制课程清单,进行教育资源的按需分配,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调整,以学生兴趣与需求为基础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当然这需要深入开展需求与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工作,并增设以需求为导向的课外实践环节,学生的个人规划也要尽可能地准确与完善。
3.评判指标覆盖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行分阶段的评价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精英教育的概念也发生转变,因此,在进行教育质量评价时,也要根据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如在进行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外语类课程、政治类课程的教学,来自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需求的学生的差异不大,可以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而在深入教育阶段,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以及存在不同培养需求的学生,在课程设定本身即产生差异,则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分别进行评价。
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进行教育质量评判
1.确认评定主体的性质,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质量评判
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主体需要进一步确认,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项目,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定。需要注意的是,在评定之前,要给予评定主体充分的运行时间,即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再分别做出评价,在前期可以进行小范围的适用性与可靠性试验,确认合适的运行时间以及评定效果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大规模地开展评估工作。将计算机技术引入评价体系中,通过评判指标的确定,与相关因素权重的设置,计算出最终的结果。需要注意以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支撑,采用国外先进的评判方法,如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方法、ISO9000评价方法等,也可将这些方法相互融合。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来自学生、高校以及社会中的企业及专业机构的评价立场存在差异,对于评价标准也各有侧重,需要在评估之前尽可能地找出能够影响评价标准的因素,去除这些因素带来的结果偏差以确认评估结果,并定期对这些因素进行关注与区别。
2.建立教育质量评价认证制度,提升评判结果权威性
除了上述主体性评价,还需要建立以政府或行业协会为主的第三方评价制度,建立设置专门的机构定期进行数据的搜集并展开评价工作,可以考虑建立评价认证制度,即由政府出面,组织特定的教育质量评价机构,进行区域划分,专门负责高校教育质量的评判工作,并定期将评判结果予以公布,加强评价的权威性。该机构也负责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传递等工作,作为非政府部门的行业联络机构。相比于以学生与教师为主的教育效果自评,来自社会第三方的教育效果具备更强的客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以评估标准为导向的数据的搜集,来自行业内部的数据会第一时间反馈到国家认证的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同时数据获取的范围也更大,数据的全面性更高。其次,评估标准的可对比性,对照以往的评估信息,根据当前的政策等形势的变动,对评估的准确性进行确认,评估机构可以将标准进行调整与更新,确保评估标准对于当前的评估项目最为贴切。此外,高校教育质量工作小组也需要指定人员与质量评估机构进行专门的联系,包括有关反馈信息的交流互通、教育资源与教学策略的研讨实施以及专门为提升教育质量开展的相关培训活动等,实现真正的由政府部门出面监督与支持,由评估机构直接领导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机制。
3.结合特定平台施行多重考核,定量与定性结合
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工作需要与多方部门配合进行,包括教育主管部门、第三方质量评定部门、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等。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这些相关部门都会给予一定的评价,可以考虑进一步将这些进行量化,结合各方视角与平台,将评估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优先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各因素的权重在确定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国家现行的教育发展战略与社会需求水平做出调整,也会因高校学生的各自优势以及各类专业或研究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此外,需要进行定量与定性方法结合进行质量评价,根据不同的评价项目以及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设置。作为支持与辅助作用的数据分析平台以及作为信息收集与的公众参与平台,还有意见反馈与监督平台等,多样化的手段并举,为质量评判提供时间与空间的双重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课程准备情况、个人能力提升、专业兴趣发展以及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设定、专业测试方法与结果、学生就业能力、参与工作后的表现以及与就业岗位的匹配程度等方面都要考虑在内,对于教育质量的考核范围延长到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之后。
三、大众化发展趋势下质量评判发展路径
1.强化教学质量观念,加强教育理念
教育的价值体现为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以及自身素质的提升,只有满足教育价值的获得程度可以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只有满足高校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质量要求,才能充分满足各方的教育需求,这也是高等教育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依据。大学生从高校迈入社会,需要学习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要增强工作能力与适应能力,因此,需要进一步将社会人才质量观念融入教学质量观念,形成“为社会提供高适应性的高素质人才,适应各专业各岗位的工作”的教育理念。此外,要注重发展学生本身的特点与优势,并将该优势的提升作为教学的根本满足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与创造空间。高等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作为接受教育主体的学生个人期望的实现,也是学生积极参与高校教学相关活动的初衷。高校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要以学生的需求为转移,在确定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学生本身为核心,辅助学生达成目标。在这样的教育理念要求下,高校要由原来的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资源选择与硬性规定教学内容,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资源与内容的配置,校方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识别自身需求与优势,进行个人发展目标的规划。
2.设定独立的监管队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实时的监控
设置专司教育质量评估的专管机构,采取统一的监管模式,如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等教育机构及高等教育从业者积极配合并接受监督,包括教学资源的监督与教学过程的监督等方面。可以学习英国高等教育的监管机制,即通过政府拨款、专门立法、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完成责任分工,监督部门以独立于政府的中介机构为主,政府及有关部门起到引导与支持的作用,通过确定评判目的、评判指标,搜集分析相关信息,综合考量多项指标最后确定评估结果。可以将监督部门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高校学生团体,即在高校内部成立相应的组织,发掘学生中不同的教育需求,并以每个个体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否存在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等情况做出第一时间的监督评价,评价结果可以直接移交政府相应部门,也可以反映到民间相应机构;各类高校的学生之间可以结成联盟,搭建完整的信息交流渠道,便于相互学习。二是来自民间机构,更多地从社会需求等方面评估当前采取的措施能否达到标准,考虑对于社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等方面能否得到满足,并在出现可能的不符合情况时,第一时间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由政府出面进行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当前可能存在的教育质量标准,并不是由政府对外公布,而是由相关的行业协会等机构进行,政府仅仅充当适当引导及管理的工作。
3.加入企业与社会相关机构的评定,完善评判体系
目前,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利益相关群体,除了学生、教师以及其他高等教育从业者,还包括政府、企业、银行、媒体以及社会其他相关团体,对于高等教育十分关注,但由于自身的发展目标不同,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期望也各有区别。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既要延续国家一直以来的意志,培养为社会带来价值的人才,也要满足学生单独的个体需求,即自我能力的提升与个性的成熟。当前的高等教育要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以各方利益最大化为前提,提升教育体系的运行效率。当前,我国进行教育质量评估的部门,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为进一步适应社会需要,可以增加包括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形成多方评价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一方面,施行校方的教学质量自评,通过成立教育质量办公室,由校长担任负责人,领导全校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与评估体系的运行等工作,并根据当前的政策与形式,对教育策略与措施进行实施与调整;另一方面,形成由包括行业机构、各类企业单位以及政府对应部门共同进行的综合性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由教育专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等专业人士共同评判高校的教育质量。庞大复杂的教育评估系统需要容纳尽可能多的相关群体的反馈意见,才能保证评估结果与真实情况一致。
4.确保信息反馈渠道畅通,修正评估体系
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需要运行效果的反复验证以及来自各方面的考察,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也是如此。无论是高等教育主体的学生、高校还是相关的企业、就业指导机构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当前评估体系运行效果的影响,应当形成获取多方反馈信息的渠道,并确保反馈渠道的通畅性,让评估效果第一时间得到反馈与调整。
作者:王龙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组织部
一、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1.不鲜明。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资源多半依赖全日制教育教学资源,没有或很少有专任教师,这使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无论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层次上都没有或缺乏特色,甚至变成普通全日制教育教学的“山寨”,很少或根本没有形成具有成人特色的品牌课程和品牌培训项目,校与校之间培训层次不清楚、培训项目雷同、专业特色不鲜明、不时出现同行业内恶性竞争等问题。
2.功利性。表现在一是学校管理者的功利性,部分高校对成人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把成人教育放在和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教育同等重要位置看待,缺乏成人教育的长远规划、近远期目标和战略发展思路,在实际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把成人教育当作学校创收的工具;成人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太过浮躁,只重视招生规模的数量指标,办学规模求大不求强,乱设点、乱建站,做虚假招生宣传,以承诺少上课或不上课来迎合个别学习者的不当要求,部分学校的函授教学成了走过场,学员参加不参加学习没有严格要求,教师上课变成了划题和圈重点考试范围,表现出没有教育者人格和尊严的功利化倾向。二是社会和学习者的功利性,相当一部分企业和用人单位不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员工的培训和素质的提高上,而是釆取短、平、快的短训形式,把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员工实际技能而不是综合素养的提高上;从学习者个体来讲,一项调查表明,有66.3%的学习者为了拿文凭而参加函授学习,54.3%的学习者“愿意”花钱买个真文凭,由此不难看出,近一半以上的学习者有功利性学习动机。
3.合作少。成人高等教育本应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通力合作的大教育,但由于受政策以及体制、机制的限制和制约,特別是经济效益因素的影响,多数高校的成人教育存在着单打独斗、关门办学的现象,不仅缺乏校内间的院院合作,而且难以建立校与校、学校和政府、学校和企业间长期互利合作的沟通协调机制,在各种培训资源开发建设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部门分割和垄断、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现象。
4.无评估。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和学习者学习的特殊性,各省、地区存在的办学差异性,使成人高等教育目前还没有统一权威的评价标准和评估机制,高校成人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个别学校甚至出现把关不严、滥发文凭的较混乱局面,造成社会上对成人教育文凭认同度普遍不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和办学声誉。
二、解决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瓶颈的对策
1.以改革促服务,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政策空间,建设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高校管理者要把成人高等教育当作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作高校履行四大职能的重要途径,当作社会转轨变型、调结构、转方式、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当作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成人高等教育要明确发展定位,坚持科学的办学理念,既要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大局,又要服从服务于高校发展战略大局;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把职业当作事业做,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树立为终身学习者服务的理念,努力成为区域成人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区域终身学习平台的建造者、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区域社区教育的积极参与者、高校与社会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者、高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和力行者。要完善政策体系,创造发展好环境。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体系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努力突破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学校内部组织体制以及激励机制障碍,对外从法律上完善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力,教学权还给教师,学习权还给学生,让成人教育面向社会、市场寻找生存空间;对内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集中力量进行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改变校内自成壁垒、各自为政、散兵游勇的混乱局面,努力创造事有人想、事有人干、想事、干事、成事的和谐发展环境,从制度上保障成人教育的质量、公平和效率。
2.以需求促服务,以学习者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实现转型。以学习者为中心,就要把学习者的根本利益和需求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以“服务”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从“教学型”向“服务型”转变,由完成学历补偿式的我教你学的教育转变成你需要的就是我要服务的教育,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多高层次、多类型的教育服务;要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社会是开放的大系统,高校成人教育只有融入社会,才能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加大数字资源建设力度,建立开放的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实现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充分满足社会不同群体对成人教育的需求,解决政府和学校重点两层皮、“一头热”“跟不上”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自身办学实力、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根本所在。要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对于以取得学历为目的的“文凭型”学习者,重点应放在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综合专业素养提高上;对于以提高各种技能为目的的“能力型”学习者,重点应放在区分提升不同专业类型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上;对于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的“休闲型”学习者,重点应放在提高生活品位、综合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提高上;通过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3.以特色促服务,打造品牌教师、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增强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一流特色人才,必须有品牌教师。成人高等教育要有生命力,必须在教师资源配置、教师聘用、考核、技能训练和综合业务发展上下功夫,必须提升教师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成就一支有社会责任感、有团队合作意识、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在于差异化和多样化,通过品牌教师打造品牌专业、开设独特的品牌课程,开发包装品牌项目,而项目和课程的研发,走“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的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专业的设计、课程的设置、项目的开发,既要独特,也要多样,以满足社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受众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4.以合作促服务,协同创新,搭建全方位合作的培训平台,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效率和效能。交流合作、协同创新,是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积极应对,加强校校合作、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政企合作、与国际成人高等教育组织和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增強服务社会能力。成人高等教育的合作要以诚信为基础,以互利双赢为前提,才能使合作可持续。要不断研究协同创新的新模式。通过合作整合分散资源,打破行业和专业的分割、壁垒;通过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转换制度,实现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搭建学习者学习的“立交桥”;合作既可以“走出去”,开阔视野、扩大交往、提升素质,又可以“请进来”,借用外脑、发挥优势,形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特点的,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如高水平师资互聘、项目开发、课程研发、网络资源共享、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合作联盟,相互助力、优势互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效率和效能。
5.以管理促服务,完善评价标准,建立多向评估机制,在成人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中,扩大学校办学声誉和学校影响力。要建立“政府主导、多方联动,顶层设计、人财保障,绩效鲜明、评估科学,行业监管、保证质量”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
三、总结
成人教育必须由政府统筹指导,文件要政府发,会议要政府开、督导要政府做,政府牵头、教育等相关厅局权责明确、分类指导、协调合作。顶层设计、人财保障。成人高等教育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这是成人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只有充裕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财力保障,才能使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绩效鲜明、评估科学。成人高等教育要取得全社会的重视,必须把从业人员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状况纳入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绩效考核中,作为职务、职称聘任、岗位定级、执业注册的重要依据,从根本上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畅、投入不足的问题。行业监管、保证质量。成人高等教育要建立行业监管与质量保障制度。要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资质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质量评估和保证体系,促进从业者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形成高校自律、行业监管、专家评估、用人单位和学习者评价多方结合的多向评估机制,才能使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在为社会发展服务中,不断扩大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学校影响力。
作者:军 孟繁军 单位: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培养女性参与社会分工的能力
女性政治参与的重要基础就是独立参与社会事务,主要是经济生产活动。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角色分工对女性参与就业与社会公共领域事务带来很大的限制,如果没有职业领域的参与和发展、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而需要依靠男性供给的话,女性进入政治领域的机会将是非常有限的。从目前来看,各个国家女性独立的经济地位、参与社会事务能力的获得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提供了各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如医学、工学、法学等,帮助女性成功走上就业岗位。不仅如此,高等教育经历还成为女性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向更好阶层流动的阶梯。从近些年来的历史看,在工业化国家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那些具备良好条件获得系统高等教育的人走在了前面。一般来讲,经济越独立、经济地位越高,参与政治系统的可能性越大、机会越多,所以,从一般的经验性数据来看,高等教育对女性就业以后的政治参与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培养女性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
作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女性由“过度阶层”到“积极公民”转化的关键环节,对女性日后能否积极参与政治系统具有重要影响。高等教育通过开设正式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教育,目前我国高校都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课,承担着介绍主流政治思想,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传承主流政治文化的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形成对待政治体系、政治现象的正确态度,成为有效的激发大学生追求进步的动力。同时高校还开设一系列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文学等方面的人文素养课,进行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这些课程的开设潜移默化地将政治知识传授给女性,如对国家政治制度和运行方式、政党功能以及活动状况、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等等,为女性参与政治提供了知识基础。另外,高等教育中的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的设置将培养一部分能够直接参与到政治体系中的女性人才,如国家、省、市等各层次的政府工作人员,而无论这些政治学专业学生是否直接进入政治体系,其在高等教育阶段接受的专业教育都将使其在高等教育阶段之后继续保持一定政治敏锐性和参与政治体系的热情。
3锻炼女性参与政治实践的能力
大学阶段的管理方式使学生拥有大量的政治活动空间可以更多地参与政治。高等教育阶段提供的锻炼女性参与政治实践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投票活动。我国大学生的选举权直接行使在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和学校共青团、学生组织的选举上。另外大学阶段也存在一般政治意义上的公决活动,例如在班级、团支部、社团等组织内,对某些重大事项作决策时采用,如对班级公约、社团章程的表决等。二是结社行为。首先加入政党或政治团体。加入政党或政治团体是典型的政治参与行为,一般来说,只要加入了政党或政治团体,不管是否参加了政党或团体组织的具体政治参与活动,都视为已经参与了政治。而且,加入政党或政治团体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如坚定的政治立场、一定数量的政治知识,这些政治素养的获得无形增加了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另外,女大学生对高校中的其他社团和组织如学校、学院直属的团委、学生会、学生协会等正式组织和学生自发组织的非正式组织的参与也为日后参与政治提供了锻炼。三是参与问题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为了获得或维护个人、团体某方面的利益,学生主动与学校领导、有关部门接触,用直接或间接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批评,以期影响或改变某一决定。另外大学中还能够接触到一些社会问题,如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参与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式。再如中国利益、荣誉受到别国侵害时,大学生也会自觉地以有组织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敦促问题解决,这些都属于政治参与行为,而这些特殊的政治参与都是与高校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性别分析中看,在种这参与方式上,高校中男女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因此,女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阶段学校环境和气氛的感染而参与社会活动,对未来成为积极的政治参与者将起到重要的影响。
作者:曲宏歌 孟繁英 张丽红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一、转型挫折
这种高校教育质量的下滑也引起了高校自身的重视,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一种全新的提升教学质量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上世纪六十年展起来的一种叫做全面的质量管理思想进入高校管理者的视野之中。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用于企业生产,其基本理念就是按照企业的管理目标,进行全方位的经过管理,对影响生产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克服。这种管理模式的关键在这个“全”字上,所谓的“全”包括了几层含义,首先是全方位,就是指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其次是人员的全面调动。就是指积极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其都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产品的升级改造上,员工的企业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最后,整个过程控制。就是指企业对产品的生产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有效的干预。生产企业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照搬照套的移植到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提升工作上来,还是出现一些问题。高校教育管理注重的是自由发展,松散化的管理模式,很多时候教授们的研究课题可能实用性不是很强,更加偏重于学科的深入性方面的研究,这种管理的严苛性,约束性将对高校的这种崇尚自由,无拘束的发展方式和属性有些背道而驰。由于高等学校与生产企业还有一个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生产企业是以产品的升级改造为手段,以企业的利润为目的的发展模式。而高校的发展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一种公益事业,是对人类文化程度和思想素质升华的地方。很多的教学过程和研究的课题不是马上就有成效的,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对社会的贡献有时是一种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但是社会意义巨大。因此这种适用于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照搬照套的移植到高校的教学和管理之中是不太适应的,违背了高校的教学目的,禁锢了高校的教学思想,使得研究方面更加具有功利性。国内一些高校将这种管理模式移植进入校园,只能在学生的档案管理,图书馆的管理,学生宿舍的管理等周边的辅助的管理工作上试点使用这种管理模式,在这些领域,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提高了教师学生的满意度,但是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方面,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还是没有过多的涉及。总而言之,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只有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才能适应高校的教育和管理过程。
二、发展思考
现在的高教工作已经不是从前的精英式的教学过程了,学生的素质也没有从前那么高了,现在的教学资源也没有从前那么多了。因此,高校要想继续发展,取得发展中更大的突破,需要思考如何适应现在的现实情况,需要思考如何进行管理管理的转型升级,需要思考高校的发展方向和以后的出路在哪里。其实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的引入就是一种高等学校进行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有益尝试。
(1)高校进一步坚定质量是关键的理念。
高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以后的命运。教学质量上不去,以后报考学校的学生将会逐年下降,学生的素养也将不断下降,学校将进入一种越教越差,越差越教的恶性死循环之中,最后导致学校可能出现降级处理等情况。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者要坚定质量就是生命的发展理念,每一个人都要围绕这种思想开展自己的本质工作,老师要认真备课,努力寻找适合教学的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学校的管理者要认真思考,大胆创新,破除阻碍学校发展的各种陈旧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是,共同努力,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2)高校进一步提升质量文化氛围的营造。
其实,管理工作和任务是相通的,管理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但是绝大多数是相通的,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会出现一些管理的差异性。因此企业管理和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有相通之处,针对那些差异之处,高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进一步改进管理模式,不断调整,从而适应高校管理的要求。其中这质量氛围的营造就是高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相通之处。作为一个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大学校园来说,老师学生的文化素养相对都比较高,都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大学的管理质量的提升可以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实现。企业的那种强制的质量管理模式不适应大学崇尚自由的发展理念。对于大学来说,接受可能较为困难。质量文化的营造则是一种较为温和的管理模式,更加适合大学的这种管理需求。从质量的文化宣传入手,坚定师生的教学质量就是生命力,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等理念。强化学生老师热爱学校,主动成为学校管理质量提升的参与者、实践者。将提升管理质量的思想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将质量文化氛围的营造形成一种新常态,对老师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管理质量的提升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温和过程。这种管理模式将长效持久的推动高校的教育质量之提升。
三、结语
改革转型的路上有困难、有挫折,但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刻不容缓,转型发展的决心不能动摇。只有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毅力,坚定不移的决心,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道路上,我们才能走的更加顺利。
作者:曲遥 单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