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经济论文

时间:2022-04-02 05:31: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英语经济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英语经济论文

英语经济论文: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论文

一、英语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可以说英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英语教育强化了区域经济与英语人才培养的之间关系,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性英语人才,企业借助专业人才的优势,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区域影响。我国很多市区都已经逐渐提高对于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加之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但加深,很多外企企业也开始投资,因此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经济外文的发展与交流中,英语专业人才应该充分发挥其英语特点,以本地经济发展为依托,推动区域经济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二、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制定英语教学模式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而我国在这样的形势下也是如此,为了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就要是提高区域经济水平,那么发展区域内英语教育,就成为了目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更具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各大高校应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确立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具体分析如下:

(一)校企联合,共同培养目前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实用性,实践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为企业提供很多技术上的支持,一举两得,因此,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各大高校也应该积极开展英语专业的校企合作,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联合实训基地,集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企业的行业专家为一体,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使学生受到学校专业教育的同时,在实用性方面又可以从企业的专家处学习借鉴;第二,可以由学校和企业选出各自的专业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通过委员会实现资源,成果共享,人才共育;第三,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英语课程的设置也需要通过指导小组研究,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来完成。通过校企联合,可以很好地了解企业需求,从而对相关课程进行优化设置,实现“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第四,遇到问题时,可以建立保障机制,通过双方管理层的协商指导,以责任公担为原则,统一协调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合作模式,既满足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

(二)改进教学课程,优化人才培养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改变,英语教育为了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在课程方面也必须要不断更新和发展,学校培养英语人才重要提高其实际掌握语言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及时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掌握,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课程。校企合作是目前优势最大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那么在进行这种实践的时候,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双方协调之后,进行教育计划以及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修改、完善。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活动。实现因材施教,突出尖子生的重点培养。

(三)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英语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进行校外业务的开展,建立校内企业模式,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基础更多的实践性机会,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英语学生的实践性以及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采取上班制,业务活动与教育活动交替进行,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对于各项业务更加熟悉,能力必然提供。

三、结束语

发展区域经济必然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21世纪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英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校应该积极发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企业所提供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优越的实践平台,文章从两大方面对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作者:张申艳单位:新余学院

英语经济论文:高职商务英语与区域经济论文

一、高职商务英语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性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国与国之间已经从更深层面展开了全面的竞争,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正直做到培养优质人才和重视人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外经贸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商务英语在专业定位过程中,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根据区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的放矢的制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训方案和目标,更好的为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服务。

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

高职院校设置商务英语专业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祥光企业培养输送专业的英语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需要企业提供实训方面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找好搞好专业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实现其社会价值。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在设置及培养方案完善过程中,由于校企合作松散,联系太少,导致企业不了解高校,高校也不了解企业,或者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持有怀疑态度,企业没有信心为专业发展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和实习实训等条件,企业和高校双方逐渐失去互信合作的基础,这直接制约了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本研究设计并制定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调查报告,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学生和用人单位访谈,掌握他们对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以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信息。

三、新时期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构想和具体思路

(一)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为适应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对实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呈逐渐增加的态势,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推动校企合作,探索适应校企共同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成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的当务之急。

1.畅通人才培训、使用和成长渠道,扩大校企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高职院校和企业不仅在单位间合作,还可以互派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去对方的单位工作,并且进行经常性的轮流换岗,使得这样的互派工作人员实现动态化和制度化,让双方从外部和内部互相解对方,也可以在院校开办提供专业服务的校办企业,在企业设立类似教学形式的学习部门、兴趣小组对实习生或试用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平培训,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2.优化组合,调配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高职院校的职责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同时企业也为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提供实习场地、工作岗位和发展的空间,所以二者的发展是互信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二者的关系和职责理顺,才符合双方的共同需要。

3.学校和企业建立联合机构,共同出资,共同监督

高职院校和企业通过协商,找到合作的切入点,建立责权分明的联合机构。从学生一入学一直到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整个过程实现全程监管,层层负责,让学生从学习到工作的整个过程完全程序化,使得人才培养和使用效率实现最大化。让学校和企业都得到实惠。

(二)教学课程的的设立

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企业输送有实用价值的人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依据是工作的实际需要,是有别于其他学科而偏向于实用型的教学。因此,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成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课程的主要思路。通过聘请优秀的专业工作人员、有实战工作敬业的专家、行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工作环境对工作内容和行为体系进行调研和分析,然后进行职业能力的分解、组合,最后对课程进行定位,明确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估体系。

(三)建立见习基地,实行场景教学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的目的,最终是要走上具体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完全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场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根据行业和岗位需求,建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将系列实践教学环节整合成一个系统。

(四)加强和区域政府教育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寻求政府支持

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经济在快速发展,经济本身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经济是讲求效益的,企业是讲求利润的,商务英语专业需要政府的政策保障,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关注专业发展动态,强化人才培养的效果。在专业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参与专业建设研究,实现政府、经济和高职院校对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全面联动。

(五)搞好专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教育也实现了飞速发展,并且越来越普及,受教育的结果不仅深刻的改变着社会经济,也改变着个人的生活。商务英语作为新生的实用型专业,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通过多种渠道与地方各个部门开展交流合作,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的教学和发展完全融入到地方社会。

四、总结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兴专业,虽然其发展历史不长,但其表现出的巨大的发展潜力确是不容忽视的,应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确立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动手运用能力;实现学校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精确把握对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培养适应企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大力推广实践教学,推进校内实践项目建设;扩大社会合作,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来辅助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实现院校和地方经济的同步健康发展,达到双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实现和合作共赢。

作者:申霖康宁卢振军单位: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英语经济论文:探析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与商务英语教学

摘要: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将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与商务英语教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商务英语教学更是要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知识经济 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教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国际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信息等各方面交流频繁、竞争激烈的国际化时代。这一时代呼唤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世界型人才。[1]因此,对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德国经济语言学的创始人梅辛(messing)指出经济交际具有跨文化的性质(详见钱敏汝1997,7)。 他以1929年英国经济界的有关调查为例, 说明英国的外贸决算与其外贸人员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 论证了经济交际的重要性。在各种层次的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 与产品的质量、价格、技术的先进程度一样, 经济行为主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成为关键因素之一[2]。经济活动和语言交际都是人类生活中的行为, 两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经济交际的基础。

一、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与交际教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跨文化经济交往、跨文化技术交流、跨文化信息沟通等都将给商务英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带来机遇和挑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首要依托的是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时代是建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从文化视角的层面来理解,既然开放的中国正在越来越大的广度和深度上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向中国,而且世界上各民族的互依性、共生性空前加强,那么,我们就务必理性对待并汲取世界上最具人类普遍性和时代性、或是最能为我们所用的文化;从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层面来看,21世纪将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是一个由工业社会进一步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时代。

跨文化的交际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文化背景成员之间交流时的场景,而这样的交际场景在当今世界性的经济活动中出现频率很高,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涉及各种交际类型,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涵盖了各个生活层面,使跨文化交际成为知识交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这样,知识经济交际与跨文化交流相互交叉和融合便形成了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基本原则。跨文化内容应贯穿商务英语教学的始终,落实到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应在语言教学的框架之内进行,为语言教学服务。同时,语言教学也应以跨文化交际教学为主导。这样,英语教学就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与交际技能。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同步传授,使二者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文化教学不仅要侧重介绍目的语的文化的差异 ,而且要突出目的语主流文化的特点。

(二)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是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应符合的重要原则。文化背景知识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渐渐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实践知识与理念。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广泛的。从外语教学的特点出发,跨文化交际教学有一个阶段性或层次性的问题,我们可把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划分为文化知识层次的教学与文化理解层次的教学。文化知识层培养的是具有观光游客型生存技能( tourist survival skills) 的语言学习者,而文化理解层培养的是具有参与者型跨文化交际能力 (participant—type intercultural shills) 的语言学习者。因此掌握文化知识是学习的开始,掌握交际文化是学习文化的目的。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应以文化知识为起点,文化意识为桥梁,文化理解为目的,进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教学。

(三)交际性原则

交际性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主要原则。交际性原则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四点:一是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这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前提;二是交际化,整个商务教学过程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下使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即语言课堂教学应该排斥机械操练,应创造较自然的言语交际环境,按情景题材组织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的交际场景中进行操练、大量使用信息转换、情景模拟、案例、游戏、角色表演等活动形式;三是学生中心化,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和组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与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意愿;四是氛围愉快化,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言语错误采取宽容与容忍的态度,不要频繁地纠正学生错误,打断学生连贯的语言表达,应在交际任务完成

后指出学生错误。 三、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与商务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外贸经济活动,而知识经济的最终落脚点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任何离开文化看经济的人无法对经济作出合理的解释。知识经济活动与语言文化交际都是人类共有的社会性的重要活动[3]。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已经开始关注跨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但基本上是从语言体系本身出发的,也就是以语言体系教学为主,结合有关语言现象来学习语言所涉及到的文化环境,即从语言视角研究转向文化视角。这是一种从语言体系到文化环境的商务英语教学,应该在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探索一条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途径,由文化视角转向语言视角的商务英语教学新途径,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

四、实现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途径

要想让商务英语专业的而学生毕业后顺利从事经济交际活动,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跨文化内容就很有必要了。跨语言、跨文化现象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如中国人使用英语就存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用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使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总回避不了语用差异,而语用差异往往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会对交际造成影响,出现信息误导、信息错误和信息障碍,造成经济交际的失败[4]。那么,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方法和手段,避免发生经济交际失误呢?下面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等影响学生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能力的诸要素谈谈教学改革措施。

(一)商务英语专业应设置直接了解本国主要外贸国家的文化差异的课程如英美文化教程、欧洲文化教程等。据调查,广东省的40多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只有25%的专业开设了英美文化课程,没有学校开设欧洲文化教程。

(二)教学内容要能够反映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及快速变化中的时代。教材既要从知识的传授出发,也要有助于学生鉴赏批评能力、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要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适应知识经济交际的需要,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使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在教材和随后的教学中得以体现。

(三)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教学,参加跨文化经济交际活动,增加实际专业知识认知的可能性。对于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每年通过春季和秋季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至少可获得两次机会与国际参展商交流,尽可能多第了解各国代表在经济交际活动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珠三角地区外企无数,学院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在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给予学生实习的机会,提前了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为今后就业时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打好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展示和分析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的实际情景,从生活的文化模式出发描写各种跨文化经济交际行为的合适条件,为培养真正能使知识经济交往和跨文化交往两者良性互动的21世纪复合型人才而开拓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天地。

(五)师资力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的因素。如果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对跨文化知识一无所知,我们可以想象,所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是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商务英语教师跨文化知识的缺失是目前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想实现高效跨文化交际教学,必须尽快解决师资的问题。教师可通过自学与培训培养自己的跨文化知识与素质。

英语经济论文:经济词汇的英语翻译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中国经济词汇的中式翻译材料,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试图找出经济词汇中“中式英语”翻译倾向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并提出克服“中式英语”的各种技巧。

【关键词】经济词汇中式英语英语翻译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不仅如此,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具有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经济词汇,这些词汇要么出自于中国的官方正式文件或专有名词,要么来源于人们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约定成俗。作为对外宣传和对内交流的手段,这些经济词汇不可避免地会被翻译成英语,然而要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可接受性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因为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其本质是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对于同一思维对象或内容的思维角度就不尽一致,从而在语言上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因而不同民族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于东西方两个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以及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掉入“中式英语”的陷阱。 《译学辞典》曾对“中式英语”作出如下解释:中式英语(chinglish,它是由chinese和english两词掐头去尾拼缀而成)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不地道的英语。曾在外专局工作多年的美国专家joan pinkham曾对中式英语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chinglish,of course,is that misshapen, 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所谓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中式英语的表达方法以及词汇的选择和搭配都是中国式的,它不符合英语的规律和习惯和思维方式;它是死译、硬译、字对字翻译的结果。因此,中式英语是不规范的,甚至是晦涩难懂的,更有可能令人产生误解。由此可见,透视经济词汇翻译中的chinglish倾向,进行“中式英语”的分析与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经济词汇翻译的中式英语倾向的原因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信、达、雅”被封为是翻译的黄金标准,但在实践中要达到这个标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害怕出“政治差错”

经济类词汇大多首现在官方文件中,其翻译对忠实原文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一旦出现纰漏,后果严重,再加上 “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字当头,因此为了保险,译者认为直译比较保险,从而过于拘泥原文字句,机械地从字面上“对号入座”,因而译文常常迁就中文,易产生不符合英文词法句法的中式英语。

2、频繁出现带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词汇

joan pinkham在她编写的《中式英语之鉴》(《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一书中,将中式英语称为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中文特色的英文)。中国的经济词汇在中国的具体运用过程中有可能使那些原产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术语的含义有所改变,从而更适合中国国情和反映中国的经济特色,更不用提中国的经济词汇,除少数借用固定的经济术语外,大部分是中国所特有,无法从英文词典中找到现成的对应词,也就不会有现成的英译法,更容易产生中式英语。如中文有“摇钱树”之说 ,有些人就把它按照中文习惯把它译成“money tree”, 然而英语中也有 “cash cow”(产现金的牛)的比喻。这二者虽然一个是“树”,一个是“牛”,但含义却是一样的,尽管在各自的语言中都十分地道,但是在对外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译成后者会更地道。再如与数字结合的词组很多都是中国专有的,在英文里找不到相应的词组,即使深刻理解了原文,用通顺易懂的英文译出来,也未必理想。英语专家王弄笙在其《近年来汉英翻译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中提议将“三条保障线”译作the system of three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既强调了数量的概念,the system又使三者浑然一体,还体现了社会保障的范畴,可谓言简意赅。

3、中英文本身的差别

英语要求句子结构紧凑、逻辑关系严密、层次分明、主谓关系密切,而中文(尤其是政府报告)句子偏长、句型结构单一,多用并列短句或并列谓语,“一逗到底”,连接成分使用不多,层次不太明显。

二、经济词汇翻译的中式英语的克服策略

1、翻译前了解相关经济领域的知识,熟练掌握同一概念的中英文表达法

比如要翻译“三角债 ”这一词汇,如果译者对于“三角债”的具体含义不清楚,根据字面意思直译成“triangle debts”,那就不太准确,因为很多情况下,三角债都不仅仅只牵涉到三方,这里的“三”是指“多”,所以不能与英文的 triangle 对应,应根据实际情况译成“chain debts”更确切。因此,了解经济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人员的语言理解力和翻译质量都有很大帮助。

2、掌握一些经济英语的翻译技巧

(1)要注意调整句子结构。要尽量吃透中文的精神,摆脱中文字面的束缚,从英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按照英语习惯,对句子进行重组。从东方民族重在综合思维形式,强调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跳到西方民族重在分析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直接表现于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形成了“树杈形”的句式结构。如“眼下,咱只盼着有关部门对‘工薪族’们作一个详细的调查,对我们的收入心里有个数,别出来个咱累死也够不着的房价。”翻译成“now, i am expecting 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to survey on us “the salaried”, so as to gai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our income and abandon such a high price we can’t afford even if we toil to death.”就是一个抛弃了 “中式英语”,掌握了句子结构调整的较好的例子。

(2)增词或减词的灵活运用。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许多差异, 汉译英时为了使译文通顺而且更加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往往需要增加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或者减少原文中一些不符合英语习惯的词。增词的情况表现为根据意义或修辞的需要增加表示时态意义的词,增加英语不及物动词隐含的宾语意义的词或是根据句法上的需要,增加原文句子中所省略的词。由于英语是主要借助语言手段(词汇、句型、语法等)来实现语言的连接。而汉语不是依靠语言手段,而是靠意义上的连贯来实现的。因此,汉语在转化成英语时,增减词法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类词语的准确翻译、帮助克服“中式英语”有百益而无一害。如“一次性筷子的用量猛增,不但加重了环境的负担,而且加速了森林的破坏。”就可以省略连词的方法达到如下比较标准的翻译:booming use of throw-away chopsticks increases the burden of our environment and accelerates the destruction of woods.

(3)使用近义词或同义词灵活替换翻译材料中的重复词。在一份报告中“上市”一词在同一段落里就出现三次处,但译者却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分别译成 “go to the market”和 “be listed”等。报告中还出现其他的“上市”,译者都根据上下文变换词汇、确定搭配,给出了不同的译文。如:“无氟冰箱一上市就领导了一场‘环保革命 ’”就被灵活地翻译成 freon-free refrigerator leads an “environmental revolution” on its going to the market.众所周知,普通商品的“上市”可以说 go to the market,但金融领域的“上市”,如公司、股票、证券等的上市却要用“be listed”。如上市公司:listed companies,上市证券:listed securities等。

(4)用代词代替、使用概括性名词和变换用词等手段替代重复指称。中文为了结构的平衡经常有重复的现象,而英语不喜欢重复,所以汉译英时要想方设法避免重复。现举用代词代替的例子:在“实现了千百年来围湖造田、与湖争地到大规模退田还湖的历史性转变。”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原文“湖”出现三次,“田”出现两次并且原文中“围湖造田”“与湖争地”属同意反复等中国特色的句型结构,在克服“中式英语”后译成“this represented a great shift from the centuries-long history of reclaiming farmland from lakes to restoring it to them on a large scale.”同样我们很容易观察到译文中lakes和farmland只出现一次,再次出现使用了代词it和 them来代替。既避免了重复,又增加了连贯性。

(5)紧跟潮流,不断学习新出现的经济词汇和知识。举几个例子:quickionary 扫描器字典,telephovision 电视电话,anot-for-profit group 非赢利集团,megatrends asia 《亚洲大趋势》,quantum fund 量子基金 ,hedge fund 对冲基金。一般说来,译者的综合素质越高,知识面越广,英语的造诣越深,越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其译文中的chinglish就越少。

综上所述,尽管中国人用英语表达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词汇具有很大的难度,而且带有中文特色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我们能用好以上各种方法,就能达到既帮助克服中式英语,又提高译文质量,最终实现中国英语中的经济词汇在繁荣中国经济和跨交往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目的。

英语经济论文:经济英语中的隐喻及翻译

[摘 要]  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容器隐喻在 经济 领域里被广泛 应用 。对隐喻的 研究 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经济 理论 ,翻译经济文章。针对经济文章的文体特征,根据译文读者对其文化内涵的熟悉程度,译者可分别采取直译、意译、换译及直译加注等翻译策略。

[关键词]  经济隐喻;认知;翻译策略

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机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成为 哲学 家、语言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从公元前300 年到20 世纪30 年代的2000 多年中,隐喻一直被仅仅看作是词语层次上的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20世纪30 年代,理查斯的《修辞哲学》(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第一次将隐喻视为语义现象,并放到了句子层次考察。

1980 年,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研究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突破了将隐喻作为一种词(语)

之间的互相替换的研究思路,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赖以进行思想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lakoff &johnson ,1980 :4) 。

传统的观点认为,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而在介绍、论述专门知识的严谨、客观的文本中,

似乎就不容许隐喻这种夸饰语言的出现。这种看法,究其根源,仍是因为把隐喻仅仅视为一种修辞 方法 。既然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在经济这一相对抽象、专业的领域中,人们就应该会利用相对熟悉、容易把握的经验领域去理解抽象的经济现象、经济理论。事实上,和 科技 文献 一样,经济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本文旨在论述经济隐喻的认知功能、文化内涵及其翻译对策。

一、经济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文化内涵

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其中某一领域被用来说明另一领域。被说明的领域被称作目标域(target domain) ,

说明的领域被称作源领域( source domain) 。隐喻意义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例如,早在18 世纪,adam smith 在其经济学著作《国家财富》(the wealth of nation) 一书中,就用“无形的手”(invisible hand) 来比喻经济生活中支配资本分割的不可知力量,后来又引申为经济现象背后操纵经济变化的 规律 。这里的手是源领域,不可知的力量或规律就是目标域。两者间的相似性在于其操纵的功能。

经济 英语 中所存在的大量隐喻,按其不同认知功能,可分为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容器隐喻。

二、 经济 隐喻翻译对策

经济文体不同于文学作品。这类文章严谨周密,行文简练。文中隐喻的使用是为了能够更生动、形象、浅显地传达经济信息。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信息的清晰性、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奈达认为翻译就是语言与文化两个符号系统的相互作用(转引自李怀宏等,2002) 。翻译时不但要注意词或句子的表面意思,而且要发掘这些词或句子在一定 社会 语境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具体到隐喻,我们就要根据译文读者对经济隐喻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分别予以处理。

三、结论

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大量地存在于经济语言中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无论是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还是容器隐喻都是通过一个我们相对较熟悉的领域去把握一个相对抽象、陌生的领域。经济隐喻的 研究 对我们把握经济理论以及正确翻译经济文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eter newmark 认为信息功能文本主要是陈述事实与理论,最重要的是信息。译者必须以信息传递的正确性与清晰性为第一要旨,正确理解隐喻的文化内涵,并根据译文读者对经济隐喻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分别采用直译、意译、换译及直译加注释等策略。

英语经济论文: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摘要]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供给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本文从高校课程建设、考试制度、师资力量和企业职工素质自我提高、与高校联合办学等方面就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商务英语人才模式 以经济为核心 “订单式”培养

伴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以英语为交流工具和工作手段的商务英语人才也必须以服务社会、服从经济发展为目的,求得全方位、高质量的发展。

商务英语是一门以英语语言学为主体,以服务社会经济、实现国际交流为目的,融合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和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商务英语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专业性较强的英语语言功底,还要具备较高的商务活动知识和技能。而时下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多是以英语语言教学为主体,课堂教学设置和模式也多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要教学手段,而社会各事业、企业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也多是以其自我完善为主要途径,周期短且收效甚低。因此,实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高校和企业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从高校角度出发,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考察手段单一、师资力量建设不足,都影响着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效果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1.优化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实现与基础课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

课程设置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的基础,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首先要合理分配商务英语与各基础课的学分、学时分配,在不影响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强化商务英语专业课教学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其次要解决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时分配上的矛盾,避免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相互影响、重复建设问题,确保必修课的教学效果,提高选修课的内容质量。再次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各学科教学内容,从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出发,吸收和引进各学科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新知识、新理论、新动向,使学生的认知内容和水平紧跟时代步伐,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2.改进商务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商务、英语双修的复合型人才

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语言学,商务英语的教学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要以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所以,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授课方式和教室课堂讲解模式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多形式的教学互动交流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教师应多参与多媒体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培训,充分挖掘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方法方面的资源,开辟外语教学第二课堂,加强商务英语学生的课外实训,为提高外语教学效果、培养既懂商务、又通外语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进行不断探索。

3.改变传统的考试手段,采用多种形式以考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商务英语的专业特点是重在应用,使英语语言技术和技巧在商务实践活动中起到沟通和促进作用,从而为商务活动和商业利益的实现创作条件。因此,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成绩考察也应该是多形式的,既要有对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的考察,又要对其在商务实训活动中应变能力进行鉴别,形式既有书面考试,又有口头评估。如果在学生实习阶段,还应该加上实习单位对该生的评价反馈。而各种考察方式的结合也对学生加强专业认识和学习以及日后创业有一定指导意义。

4.加大高校师资力量建设的力度,改善商务英语从教人员的组织结构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自身建设方面紧跟时代步伐甚至走在时代的前面,所培养的人才尤其是商务英语人才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人才的人才的质量。现代高校教师队伍多是由有高校毕业而后走进另一个大学校门的人员组成,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用性决定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必须是有着一定从业经验并在知识结构上不断更新、技能应用上不断探索的“双师型”人员担任。因此,高校应在巩固现有职称结构的基础上,大胆引进具有最新技术、丰富工作经验的原工程技术人员,从而使商务英语教学从教师组织结构上入手,实现与社会经济接轨。

二、从企业自身而言,商务英语人才不仅仅是商务实践活动中的传译者,还是商务提醒、商务协作、商务预见的执行者。在这个商务活动中,商务英语人才传承文化和商务信息的同时,也在传达友谊并为新的合作伙伴的形成打下基础。因此,企业中商务英语人员的素质和结构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得优秀商务英语从业人员的途径可以有以下几种:

1.企业在职工内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

走出去和出口型是大部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河北省为例,2004年和2005年,河北省从事出口产品生产的出口型中小企业数量比重从2003年的27.7%增加至35.5%和38.7%。这其中,商务英语人才多作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企业已是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既懂技术又懂英语的专业人才,而且毕业生的培养周期长(平均需要1.5年)、成本高,因此,企业加强对内部职工的商务英语培训并提高培训实效是很有意义的。

当然,单一的中小企业从效果和成本考虑,都难以组织这类培训和训练。各类企业协会和行业性协会,或地区性出口协会,应是所在地区企业英语人才继续培训和提高的组织者,其主要目的是持续提高企业复合型人才的英语和专业水准,保持和改善人才的竞争力。

2.与各高校相关专业签订“订单式”商务英语人才定向培养计划

订单企业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受益人”和承担人才培养“义务者”。通过“订单”,企业可以从各高校相关专业获取较为稳定的人才来源,并通过不断的校企合作、互派教师等方式,使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企业和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降低了企业对新进职工的培训周期和成本。

在“订单式”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是企业要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进行全程参与和共同监督,切实保证毕业生有着独立上岗能力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融入企业行业特色,使毕业生切实能为企业效益提高和业务拓展服务。

3.积极吸纳社会各路英才

学历和能力并不一定成正比。企业在积极接触高校教育、不断纳新的同时,还应注意广泛招纳社会英才,专业对口、工作能力强、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的商务英语人才当然是首选,但英语基础强并对商务活动流程有着较强认识、可塑性强的社会人员也可作为改善企业人员组成结构和素质的重点,这样在人事培养成本上可以大大缩减,同时也为企业销售外延上提供更多的扩张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日渐成熟,中国各企业的发展对复合型英语人才和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现行的英语人才培养和供给模式产生了影响。只有正视这些要求和影响,采取措施改善人才培养和供给模式,才能促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英语经济论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秘书英语教学探析

[摘要]秘书英语作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必修课程,集专业性与实践性于一体,针对该学科特点,苏州市职业大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尝试,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实用能力,从而使秘书英语教学更好地为满足苏州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服务。

[关键词]秘书英语区域经济实用能力

一、引言

秘书英语作为文秘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设置之初,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口语、书面语的表达和翻译能力,帮助学生熟悉办公室中常见的秘书岗位工作和涉外业务,使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能查阅和翻译商贸函电和本专业资料,胜任对外联络与交流工作,具有较好的口才,能熟练地驾驭英语处理日常工作和涉外事务,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最终成为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秘书人才。

近年来,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苏州引以为傲的外向型经济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快速增长的外向型区域经济无疑需要吸纳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就为苏州职业高校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然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对人才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秘书岗位为例,苏州外资企业在选择秘书时,除了要求文秘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之外,还需要有过硬的英语水平,在熟练掌握日常办公室英语的基础上,还需要能胜任常用的商务英语。

二、文秘专业英语教学在满足区域经济的需求方面所做的努力

面对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使文秘专业毕业生更好地为苏州外向型区域经济服务,同时满足苏州外企对文秘人员的需求,帮助秘书岗位从业人员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笔者所在学校也尝试着做了多方面的努力:

1.以秘书日常英语教学为立足点,突出商务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在秘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除了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接打电话、写书信与便函、开展日常接待工作等基本办公室英语之外,还对学生商务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为使学生胜任商务谈判工作,教师重点介绍一些关于经济、贸易、金融、法律方面的相关英语专业知识,以及跨文化的相关知识。日常文秘英语知识与商务英语知识的有机结合,使文秘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具备“宽”专业英语基础能力和“厚”商务英语运用能力的新型人才。

2.以精讲知识点为基础,强化专业英语技能的训练。高职教育追求专业与就业的对接,因此,笔者所在院校尤其注重对学生专业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除了精讲重点语言知识之外,还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英语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不仅提高阅读能力,听力和口语能力也有所突破,力求逐步缩小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与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之间的差距。在秘书英语课程教学结束后,还配套设置了秘书英语技能实训课程,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训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3.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秘书英语课程的每个单元概括起来都由三个模块组成:第一部分 “阅读与翻译”(reading and translating),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办公室中常见涉外英语文章的能力。本部分包括两类文章:第一类为专业技术性文章,内容包括办公室工作职责、秘书行为、岗位设计及管理、员工间的交流和交际、国际服务业等;第二类为有关办公室工作中常见的涉外实用性文章,内容涉及个人履历表、预约安排、会议议程、市场调查、顾客意见书等。每篇文章后均配有适量的阅读和翻译练习。在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一方面,努力把课本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另一方面,尽可能利用课堂时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实际训练环节的比重,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相互交流,这样既锻炼了英语实践能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培养了良好的搜索、整理资料的自学能力。

第二部分“模拟套写”(simulated writing),旨在培养学生参照范例,用英语模拟套写和翻译办公室工作中常见的涉外文书,内容涉及信函、告示、备忘录、建议书、公司介绍讲话稿、欢迎辞及告别辞,表格设计及填写等。本部分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办公室常见的涉外应用文范文,同时还设计了必要的翻译、套写练习。教师给学生提供优秀的范例文章,在给学生进行点评与分析之后,由教师重新设计一段特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按照相应的文体的规范,完成模拟套写任务。由于电子邮件是现代企业主要运用的沟通交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还注重指导学生熟练运用电子邮件形式完成常见的涉外文书的套写,以便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学以致用。

第三部分“听力与会话”(listening and speaking),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办公室常见涉外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内容涉及接待来访、接听电话、口头报告及介绍、信息交流、活动安排、商务旅游、访问公司等。每单元均配有四个情景对话,并提供了涉外业务口语交际的常用表达法,供学习者操练模仿,力求做到“学中用,用中学”。我们还将在此基础上,设计新的场景,使之尽可能贴近实际,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设计情景对话的具体内容,使情景对话在表演的时候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生动。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营造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教学效果良好。

4.以课堂教材为基本,广泛利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我校精心选择实用性较强的21st century(《21世纪英文报》)作为基础教材的补充,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最新的动态,紧跟时展的形势。同时,还巧妙地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借助形象生动的音像资料,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优质的教学资源。

5.以专业能力鉴定为宗旨,建立多元立体式课程考核体系。在秘书英语课程的考核上,除了采用期末笔试考试的形式,还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模拟情景对话的完成情况、上课参与情况等诸多环节,做到期末考试与平时表现相结合,专业英语基础知识与实际运用能力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立体式的成绩评定系统。

6.以实现校企共赢为目标,夯实校企合作平台。我校文秘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与专家委员会之间的沟通。这些专家大多来自苏州外资企业,他们定期为学生开设专业讲座,为专业建设传递最新的信息,也及时传达了企业对文秘人员英语水平的最新要求,而我校优秀的文秘专业学生也为苏州外企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真正体现了校企双赢。

7.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范职业发展规划教育。作为高职类院校,就业是硬道理,学生能否明确学习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从而认真、扎实地为此而努力,并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都离不开学校的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我校对市场形势有敏锐的感知,并深感自己有义务针对市场形势,对学生开展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引导学生更合理地为自己制订分阶段的职业规划方案,最终顺利就业。

三、结语

总之,苏州市职业大学从多方面入手,真正使秘书英语教学迈上了新的台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涉外文秘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帮助文秘专业的学生能更快地融入苏州外企,满足苏州外向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

英语经济论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论文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英语专业人才 三段一体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基于浙江工商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志愿率、教学设置、就业培训等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本文试图理清学生专业选择存在的误区和盲区、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疏漏及社会就业培训的不足;同时,提出“高中引导,高校教育,社会培训”三段一体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并探讨了高校实践这一培养模式的路径和措施。

1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启蒙、专业引导缺乏,高考专业选择存在盲区和误区

中学期间,学校片面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对高中生的专业启蒙、专业引导极度缺乏。在步入高校选择专业前,学生的择业指导匮乏,专业定位不明确。即产生对各专业认知不足,自身发展规划不清晰等问题。由于当前教育体制不可避免存在的疏漏,高中生在高考前对职业定位这类知识了解甚少,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更是缺乏考虑。高中生在中学接受的教育多关注于高考应试学科教学,没有精力或没有足够重视未来就业专业选择这一事关终身发展的事情。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学习与教学成为教育潮流。尽管学生接触英语这门学科较早,但初期基于应试教育的英语学科学习易产生对英语专业不合理的定位,简单认为英语知识学习方向狭隘,局限于听说读写缺乏趣味,专业发展方向单一,缺少就业前景,进而影响专业选择。高考结束后,学生缺乏坚定的专业目标,同时对英语专业的了解不足或者片面,盲目跟随热门专业的大流,造成了英语专业第一志愿率低的现状。

1.2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疏漏与不足,专业定位方向单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及具有特定知识背景就业技能复合型人才。以四年学制为例,目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前两年的学习仅限于英语专业基础课和大类的公共课程。其中包含了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培养,同时涉及一些大学语文、历史等文科类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机会甚少,基础理工科知识面狭隘,因而在未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时缺乏基础,形成阻碍,限制了学生的多方向发展。例如,金融专业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该课程的学习需要应用数学中微积分知识。学生若在未来定位金融加英语的复合型发展方向,由于无法修读基础数学课程,深入学习金融专业领域知识时就容易遇到困难,继而阻碍复合型技能素养的培养,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面狭窄,职业素养不能达到就业要求的低就业率的局面。

1.3 社会就业培训缺乏,英语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工作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同时社会各领域的职业培训不及时且机会较少,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经济全球化趋势带动社会各领域国际化趋势加快,社会各行业拓宽了国际合作平台,深入了国际交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显著,是交流、沟通、达成合作的关键。金融、商务、管理、营销等领域更是需要大量英语语言功底扎实兼备管理、营销、金融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各企业单位对具备良好英语沟通、交流、应用能力的人才的实际需求不仅没有减少,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加。然而,由于英语教育的普及,对英语作为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视,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毕业生都具备了良好的英语沟通应用能力。加之他们具备自身专业的知识背景,成为了强有力的就业竞争者。企业在招聘用人时,看重对兼备专业领域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吸纳,这就给专业发展定位单一,专业领域知识技能匮乏的英语专业毕业生造成无形的就业压力。

2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1 树立英语专业人才三段一体的理念

树立“高中引导,高校教育,社会培训”三段一体的教育理念,即正确引导高中生选择专业,合理制定英语专业教学方案,及时提供到位的社会就业培训。在中学教育中融入专业定位及未来发展规划等职业选择教育,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定位发展,进行职业规划专业选择。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使学生能有重心地学习,夯实基础,为进入大学阶段专业知识的学习铺好道路。可开设相关就业选择指导的课程,或通过普及高校专业发展及社会就业动态的信息来促培养学生职业发展定位的意识。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积极参与社会培训(岗前培训)等职业指导培训,在工作岗位中充实自己,进一步满足更高的职业要求。

2.2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英语专业的就业方向趋向于多元化,社会各界对复合型的英语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英语专业毕业生在英语水平达标的基础上,兼备其他领域专业素养才能取得就业优势。因此,在三段一体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教育的改革关键是:提供学生多方向学习、发展、锻炼的平台,适时科学地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调整英语专业培养模式,结合社会和学生需求共享就业培训等信息。

(1)一专多辅,完善跨专业学习模式。围绕英语专业学习的中心,多点扩散修读不同专业课程。高校应结合社会需要,制定完整的跨专业的辅修、双专业课程修读方案。同时不断完善辅修、双专业的教学模式,提高跨专业教学质量,致力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发散性选择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学习。通过高校教育阶段跨专业的学习,为多方向就业打下夯实基础。

创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多渠道便捷学习。开通网上学习课堂,分享各专业学习教案及精品课程,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情况下更全面更深入吸收其他专业知识,从而拓宽知识面。

(2)跨专业跨学科多师制度。加强英语专业师资建设的同时,更着力于吸纳其他专业领域的优秀师资。比如在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与商务英语教学中含盖共通的课程,此时专业领域不同的授课老师可交叉授课——一个学生多个导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到位的教学。此外,在跨专业学习模式中,非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个难题,授课老师的引导和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3)构建专业实践平台。通过加强学院、学校实践项目的组织开展,定期为学生提供砥砺自我,检验专业素养及能力的平台。在教学中渗透实践能力锻炼的模块,在暑期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参与涉及专业能力的岗位实践;在学院团学实践活动中寻求发挥专业技能的合作项目,如翻译服务,会议陪同,双语导游,英语培训机构实习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清晰定位发展方向,指导学生合理规划提升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和提升空间,促进学生素质能力、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

(4)共享信息,及时洞察社会就业需求变化。高校应积极开展调查,及时发现社会各行业对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及更新平台,与社会就业调查、就业培训机构同步接轨,为学生就业发展提供可靠向导。就业培训信息网络化、公开化、实时更新,使学生便捷地获取就业咨询,获得更多的就业培训机会。


英语经济论文:经济落后地区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

论文关键词:英语基础教学;信息化;教育平等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关键所在,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教育又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英语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广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教育落后地区英语基础教学则更需要特别关注。现代教育工作者们也开始关注落后地区英语教学,期待给这些地区的学生一种教育平等的机会,为他们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个平等的平台。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是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来自农村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落后于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其具体表现为:

(1)英语表达力欠缺

由于在基础阶段没有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尤其是受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影响,来自落后地区的学生英语发音很不理想,并且地方音十分明显,因此造成他们在英语课堂上不敢张嘴说英语,怕引起师生的嘲笑,这样造成哑巴英语这一十分尴尬的现象。

(2)自信心不足

由于自身存在的明显缺点,所以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表现出自信心不足的现象。虽然都知道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依然不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以至于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和热情,只是应付考试。没有太高的追求。

2.英语成绩平平

由于以上因素,因此这些学生英语成绩平平。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只是为了应付英语各个级别的考试证书而被动地学习英语。把英语学习当做无奈的负担,一旦大学二年英语学习结束,就将英语基本完全放弃。大学生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目光应该放得更远一些,而不是针对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关注农村英语基础教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只有解决基本问题,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关注农村,关注弱势群体,给农村学生一个更为宽广的空间展示自己,这也是教育平等、国民平等的一种体现。

二、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

1.教师情况调查分析

从对2005年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英语教师水平十分低下,小学基础教学中的英语教师210人中毕业于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初中毕业就考入中等师范教育)的仅占4%,其余96%是由别的专业改行做的英语教师,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英语学习以及专业训练,所以无论是从发音上还是从教学方法上都没有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为以后的学习留下障碍。在初中教师的学历构成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具有专业教育的英语教师比例仅占22%。其余的也都是改行做了英语教师。在这样情况下,如何保障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学质量呢?纵然是英语专业教育的教师由于没有受到高中阶段的教育,所以整个素质水平也是不均衡。

2.学生调查问卷

在对青龙满族自治县39所中学中的3所中学——双耀中学、祖山中学以及大巫岚中学学生所作的英语学习调查问卷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的比率都是十分高的,而由于学校教学软件以及硬件的不完善,所以造成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十分明显。即学生空有一腔热情而没有相应的师资及设备,这样窒息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学习便很难出成绩。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也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

3 建立与周边高校的联系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7年6月22日召开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次重要举措,推进这项工作,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地方基础教育应当加强与周边高校的联系。建立与周边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的紧密联系是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另一个捷径。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加强联系将有助于提高基础教育层次及水平。充分利用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的机会来扩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的回答上,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感觉,希望实习的英语教师能够一直留在他们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实习生给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期盼着成才的渴望。所以加强大学生和周边中小学师生的联系会对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鞭策鼓励作用,同时对于大学生本身也是一种更好的学习锻炼,对他们人格的健全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是各级相关部门以及教育界人士急需解决的问题,调动各个方面因素为农村教育服务,体现教育机会平等原则,这也是整个社会协调的一种体现。

英语经济论文:试析经济落后地区高职英语校内实训教学的探索

论文关键词:经济落后地区;高职教育;英语;校内实训

论文摘要:经济落后地区的高职院校英语实训,在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更要大力开掘校内实训,这是在现有条件下尽快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高职英语校内实训主要是在多媒体的应用,英语俱乐部、英语角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以及举办英语夏令营活动等方面进行挖潜,发挥出通行做法的潜在作用。

校内实训基地是指设在校内的,以学生训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实践训练场所。高职英语教学涉及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校内实训基地能实现普通课堂无法完成的能力训练。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尤为重要,它不仅应该成为学生的训练场所,还应该成为英语四六级听力考试的培训基地。

一、建立多媒体情节模拟实验室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就是置身于良好的语境中。教学内容新颖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前提条件,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效地实现了这一切。采用多媒体英语教学,结束了单一文字教学局面,可以图、文、声、形并茂地传授知识,可以看到生动的视觉背景,听到高质量的英语和音乐。

在多媒体情节模拟实验室中,选择英语实训材料是一个重要问题。在选择材料时,可根据经济落后地区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今后工作的实际需要而确定。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基础较差,但有很强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甄选那些难易程度中等,比较容易掌握,而且贴近日常生活的内容,如日常商务英语、日常英语会话等。如果学生今后的就业要求他们掌握一些和自身专业有关的英语内容,教师可选择那些范围涉及广泛,和高职专业有关且难度较浅的资料,如英语谈判基础等。如果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可能会用到一些日常生活用语,日常生活需要的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要甄选那些接近生活的实训内容,如腾讯qq、msm等聊天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全真实的日常语言环境,还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外语电台来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利用搜索引擎选择英语精读与泛读材料,发送电子邮件与国际笔友进行交流等。

二、举办英语课前三分钟演讲、英语俱乐部和英语角等活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英语课前三分钟演讲、英语俱乐部、英语角等活动都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实训的互助平台。在校内创办英语俱乐部和英语角,以英语为学生之间交流的媒介,把来自天南地北互不相识的学生聚在一起,不仅让他们在温和、愉悦的氛围中结下深厚友谊,也在交流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并且英语能力会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提高。在举办英语课前三分钟演讲、英语俱乐部和英语角活动中,以下问题应引起注意。

1、持之以恒

英语课前三分钟演讲、英语俱乐部和英语角是一个长期活动,不易坚持。若偶尔举办一二次很容易,但如何使之形成习惯,持之以恒并且办出自己的特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程。为了保证活动次数和质量,教师应该在每个学期的开学之前就确立好这个阶段所有活动的具体时间,并且有一个明确的构想,并做出详细的活动计划,这样就可以在整个学期严格按照既定目标实行,使学生和教师都没有逃离的理由。

2、合理安排时间

在繁忙的日常学习中,很多学生已经把自己的时间排得很满,因此英语角活动不应举办太频繁,一周一次为宜,而且应选择在周末课程比较轻松的时间。英语俱乐部则可安排为一个月一次,并做出详细的活动计划,这样就可以在课余时间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在简单的交流中提升大家对英语的使用能力。

3、保持新鲜感

每次英语俱乐部和英语角活动应安排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教师或外教,也可以从外校聘请一些教师来与学生交谈,这样就可以保持活动的新鲜感,使学生有兴趣参加这样的活动。英语角活动中应该请外教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外国朋友来与学生进行对话,发现并改正学生英语发音的不准确和偏差,使学生的英语口语更符合国际化要求。在不断的交流和讨论中,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会因为学习技巧、方法的得当而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

4、精心策划活动内容

在每次英语俱乐部和英语角话题的选材中,要找那些贴近生活、易于交谈、相对热点的话题。在英语角活动中,还应适当根据形势的需要而安排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谈,有据可依,如就业问题、影视动态、新闻热点等。在英语俱乐部活动中,可让学生表演一些英语短剧等。

三、举办夏令营活动

英语夏令营是传统的夏令营活动之一,其所设计的英语学习课程,旨在丰富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课外生活,拓宽学生英语学习的视野,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改进英语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高职学生的全面素质。在举办夏令营活动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夏令营的地点和时间

夏令营地点的选取应采取就近原则。因为经济落后地区的高职学生经济条件一般,太远的地点并不适合他们中的大多数。时间应选择在假期,这样既可使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参加,也可使学生在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2、夏令营内容的设计

夏令营活动中,要求参与人员进行英语自我介绍和英文小故事的讲解。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培养参与成员的胆量,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显现出真我风采。另外,还要安排一些新颖、有趣的英语活动。

3、与外界合作

夏令营可以选择与一些企业的员工一起进行,听他们讲述一些在工作中遇到的个案,这也是对高职学生本身工作能力的一种培训。也可将企业定为夏令营的实训单位,在企业中,让高职学生参与企业的日常工作,在工作中强化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英语能力。

加强经济落后地区的高职校内英语实训基地建没是必要的,而且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包含的各项内容是一个科学严密的整体,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协同配合。实践证明,校内英语实训基地建设能极大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英语学习水平和专业素质。

英语经济论文:试论语言经济学映射下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教学

论文摘要: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经济投资,学习者关注的是学习后预期的经济效益。受语言经济学的影响,有效教学追求的是一定教育资源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或大的产出,是受教育者的进步和发展。4a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促进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教学,有利于培养市场需要的翻译人才,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经济效益。

论文关键词:语言经济学; 商务英语翻译;有效教学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跨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语言经济学理论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研究者的推崇,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研究领域。语言具有经济价值,语言学习是一种经济投资,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学习者关注的是语言学习的投入多寡和学成后预期收益的大小。这与当前教学领域推崇的有效教学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把语言经济学与有效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当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语言经济学内涵解读

语言经济学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马沙克(jacob marshak)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他主张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成本、收益及其相互关系。后来的研究者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学习语言是一种智力投资,学习者可以直接利用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从事与语言相关的工作,也可以把语言作为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的工具,服务于社会,从而取得经济收益。学习语言是一种经济投资,具有投资费用和投资预期效益。投资费用(成本)表现为学习语言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实物支出,而效益则是指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效益和效用,经济效益大小取决于它在职业活动中和在市场上的使用密度,而使用密度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度,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也影响和制约着语言学习者的经济效益。同时,他还认为语言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投资并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者是将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从投入到产出都置于一个理想状态,即学习者也即培养的人才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语言经济投资的产出有内部产出和外部产出,内部产出的关键因素是教学质量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法,外部产出的多寡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市场需求起着决定性作用。

语言经济学映射下的有效教学

纵观中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的阐释,有效教学的“效”,可以概括为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教学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求,它所关注的是给学生带来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益”即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有效果,还要求教学效果与预设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并且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有效率”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学习收益的最大化。

语言经济学映射下有效教学的焦点是教学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注重教学效果的提升,追求一定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或大的产出。高职教师首先要认清高职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知识水平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确立高职培养目标,向社会输送急需的人才,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职场,调整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着力教学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努力改善我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费时低效”状况。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国际商务活动日趋频繁,使商务英语在我国的语言经济价值日渐凸显。为此,各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而商务英语翻译则是本专业的必修课。它融合了基础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商务、专业知识及翻译技巧,实现在国际商务环境下有效传递商务信息的目的。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条件的制约,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沿袭本科翻译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忽略翻译实践练习。翻译素材多以文学性文本翻译为主,缺乏真实性翻译材料,无具体职业指向性。翻译练习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由于缺乏应用文本,如广告、产品介绍、商务信函等的翻译实践,学生翻译能力低下。因此,翻译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学习者的劳动付出和收效之间的比例失衡,向社会输出的“产品”不符合社会市场的需要,语言的使用价值降低,学生难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商务英语学习也就不能取得一定的收益。要解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尴尬局面,教师必须思索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通过分析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着手,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培养出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提高商务英语翻译课教学的经济效益。

提升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有效性的4a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困境,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翻译能力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定位,在有效教学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多年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经验,笔者探索出实现翻译课堂有效教学的4a,即引(alluring),议 (analyzing),做(acting),评(assessing)的教学模式。

引即以未来岗位中的真实任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堂教学目标,并通过创设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建立在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示范(刺激)模仿(反应)重复(强化)的教学导向上,通常是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某一翻译理论或翻译技巧,学生亦步亦趋地模仿运用,反复操练,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通过不断重复和机械性地训练达到“刺激反应强化”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提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授课方法过于呆板,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亦严重不足,容易导致低效或无效教学。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翻译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图片、录像、背景材料等创设情境,以各种各样的未来职业岗位中的真实任务驱动课堂。这些任务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练习,强调的是以意义交际为基础,以完成目标为导向,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师以任务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驱动学生实践翻译活动,使学生获得和积累相应翻译知识和技巧,锻炼翻译能力。例如:在讲解商标翻译章节时,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些耳熟能详、色彩缤纷的商标,或插入真实的大公司的商标样本,例如海尔、雅戈尔、欧莱雅、王野电动车等。在内容上贴近现实生活,学生会觉得他们是在与现实世界进行交流与接触,感到课程学习的实用性,激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议即学生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主动学习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以及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讨论掌握特定任务所需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通过对所呈现翻译任务的剖析,教师提示任务中所涉及文体的特定翻译技巧、所涉及的某些关键词的翻译等,引领学生从翻译技巧、词汇选用、相关商务知识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为译文做准备。教师的提示方式根据教学实际可以是直接、明确的,也可以是间接、含蓄的。例如:“公司介绍”翻译时,呈现工作任务“海尔集团是中国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之后,教师引领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做准备:了解海尔集团的背景、企业信息;分析上述公司简介在词汇、句型、语篇等方面的语言特点;查阅有关语言辞典、翻译工具书以及网络资源,解决翻译难点(句中加波浪线部分的翻译)。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讨论,为确立译文奠定基础,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严谨的翻译观。

做此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可以小组形式展开来进行翻译活动,每小组4~5人为佳。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翻译课程的特殊性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组员应该是按照英语水平和掌握商务知识的好、中、差,以合理的比例组合在一起,以利于小组在开展翻译活动时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另外,教师还应该明确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权利和义务,清楚每个组员的角色,如组长、汇报员、资料员和记录员等,教师对全过程实施监督,避免只有组长和记录员在忙碌的现象,确保无“闲置”的组员。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活跃程度和发言深度给予量化,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所有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就相关翻译内容畅所欲言,表达观点,所有成员的观点都能被倾听,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翻译方法,看到自己的差距,明确学习方向,就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有效教学目的。小组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的“汇报员”向全班学生呈现本组的最佳译文,这样,全班学生既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译文来进行比较评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又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满足表现欲,从而增强小组集体荣誉感,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评对学生完成的典型翻译任务的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情况,给出总结性评价。传统的翻译教学强调以内容和结果为中心,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译文进行讲评,多半是对译文加以指正或修改,最后拿出“完善”译文。教师对学生的译文过多指责,势必影响学生对翻译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挫伤学生对翻译的兴趣,有时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并且由于教师过多注重对译文的评议,往往会过多地采取经验主义的东西,这种做法不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效翻译教学的评价环节是教师在学生完成翻译习作后指导他们开展自我以及小组成员相互间的评价和修改,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并做出反应,教师适时做出评价和引导;或是就学生译文中的问题向学生提问。例如:为什么这样译,有没有想到过其他译法,这种译法有无逻辑矛盾,是否与文章其他部分相连贯,等等。让学生对自我的思维过程和产出的译文进行分析、归纳,教师因势利导,指出其中蕴含的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例如:只见交易会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译文:the commodity fair is filled with seas of people and a wide range variety of commodities satisfying various demands.结合学生译作,教师指出鉴于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为了译文通顺,可采用“省译法”,省略用来渲染气氛而语义重复的“人声鼎沸”和“琳琅满目”。通过师生间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来提高翻译评价的质量,使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对所学翻译知识的意义建构。

语言经济学映射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教学受语言经济学规律的影响,认为教学是一种经济投资,关注的是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均衡发展,兼顾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从社会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出发,构建以培养翻译能力为核心、以任务为驱动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4a 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改革高职院校先理论后实践、理论服务翻译实践的传统教学框架,而坚持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在翻译实践中总结深化翻译理论与技巧。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活动的展开,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在“译”中学习技能、在“译”中体验规则、在“译”中积累经验、最后在“译”中形成能力的教学理念。互动综合性评价的焦点在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的表现,体现了翻译有效教学重过程、轻结果的教学思路,锻炼了学生评析译文的能力和实际翻译水平。

英语经济论文:语言经济学映射下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教学

摘要: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经济投资,学习者关注的是学习后预期的经济效益。受语言经济学的影响,有效教学追求的是一定教育资源的投入,获 得尽可能多或大的产出,是受教育者的进步和发展。4a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促进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教学,有利于培养市场需要的翻译人才,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 学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 商务英语翻译;有效教学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跨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语言经济学理论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研究者的推崇,被广泛 应用于教学研究领域。语言具有经济价值,语言学习是一种经济投资,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学习者关注的是语言学习的投入多寡和学成后预期收益的大小。这 与当前教学领域推崇的有效教学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把语言经济学与有效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当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语言经济学内涵解读

语言经济学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马沙克(jacob marshak)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他主张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成本、收益 及其相互关系。后来的研究者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学习语言是一种智力投资,学习者可以直接利用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从事与语言相关的工作,也可以把语言 作为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的工具,服务于社会,从而取得经济收益。学习语言是一种经济投资,具有投资费用和投资预期效益。投资费用(成本)表现为学习语言所 花费的时间、精力和实物支出,而效益则是指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效益和效用,经济效益大小取决于它在职业活动中和在市场上的 使用密度,而使用密度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度,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也影响和制约着语言学习者的经济效益。同时,他还认为语言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投资并能促 进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者是将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从投入到产出都置于一个理想状态,即学习者也即培养的人才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语言经济投资的产出有内部产出和外部产出,内部产出的关键因素是教学质量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法,外部产出的多寡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市场需求 起着决定性作用。

语言经济学映射下的有效教学

纵观中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的阐释,有效教学的“效”,可以概括为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通过教学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求,它所关注的是给学生带来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益”即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有效果,还要求教学效果 与预设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并且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有效率”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 取得学习收益的最大化。

语言经济学映射下有效教学的焦点是教学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注重教学效果的提升,追求一定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或大的产出。高职教师首先要认清高 职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知识水平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确立高职培养目标,向社会输送急需的人才,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职场,调整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着力教学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努力改善我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费时低效”状况。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国际商务活动日趋频繁,使商务英语在我国的语言经济价值日渐凸显。为此,各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而商务英语翻译则是本专业的必 修课。它融合了基础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商务、专业知识及翻译技巧,实现在国际商务环境下有效传递商务信息的目的。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条件的制约,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沿袭本科翻译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翻译技巧和翻 译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忽略翻译实践练习。翻译素材多以文学性文本翻译为主,缺乏真实性翻译材料,无具体职业指向性。翻译练习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由于缺乏 应用文本,如广告、产品介绍、商务信函等的翻译实践,学生翻译能力低下。因此,翻译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学习者的劳动付出和收效之间的比例失衡,向社会 输出的“产品”不符合社会市场的需要,语言的使用价值降低,学生难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商务英语学习也就不能取得一定的收益。要解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 展的尴尬局面,教师必须思索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通过分析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着手,最大限度地 实现有效教学,培养出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提高商务英语翻译课教学的经济效益。

提升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有效性的4a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困境,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翻译能力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定位,在有效教学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多年 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经验,笔者探索出实现翻译课堂有效教学的4a,即引(alluring),议 (analyzing),做(acting),评(assessing)的教学模式。

引即以未来岗位中的真实任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堂教学目标,并通过创设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 入课堂。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建立在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示范(刺激)模仿(反应)重复(强化)的教学导向上,通常是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某一翻译 理论或翻译技巧,学生亦步亦趋地模仿运用,反复操练,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通过不断重复和机械性地训练达到“刺激反应强化”的效 果,从而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提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授课方法过于呆板,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亦严重 不足,容易导致低效或无效教学。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翻译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图片、录像、背景材料等创设情境,以各种各样的未来职业 岗位中的真实任务驱动课堂。这些任务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练习,强调的是以意义交际为基础,以完成目标为导向,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师以任务为主线 来组织教学,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驱动学生实践翻译活动,使学生获得和积累相应翻译知识和技巧,锻炼翻译能力。例如:在讲解商标翻译章节时, 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些耳熟能详、色彩缤纷的商标,或插入真实的大公司的商标样本,例如海尔、雅戈尔、欧莱雅、王野电动车等。在内容上贴近现实生活,学生 会觉得他们是在与现实世界进行交流与接触,感到课程学习的实用性,激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议即学生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主动学习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以及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讨论掌握特定任务所需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生 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通过对所呈现翻译任务的剖析,教师提示任务中所涉及文体的特定翻译技巧、所涉及的某些关键词的翻译等,引领学生从翻译技巧、词汇选 用、相关商务知识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为译文做准备。教师的提示方式根据教学实际可以是直接、明确的,也可以是间接、含蓄的。例如:“公司介绍”翻译时,呈 现工作任务“海尔集团是中国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 略和国际化战略……”之后,教师引领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做准备:了解海尔集团的背景、企业信息;分析上述公司简介在词汇、句型、语篇等方面的语言特点;查阅 有关语言辞典、翻译工具书以及网络资源,解决翻译难点(句中加波浪线部分的翻译)。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讨论,为确立译文奠定基础,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严谨的翻译观。

做此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可以小组形式展开来进行翻译活动,每小组4~5人为佳。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翻译课程的特殊性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组员应该 是按照英语水平和掌握商务知识的好、中、差,以合理的比例组合在一起,以利于小组在开展翻译活动时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另外,教师还应该明 确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权利和义务,清楚每个组员的角色,如组长、汇报员、资料员和记录员等,教师对全过程实施监督,避免只有组长和记录员在忙碌的现象,确 保无“闲置”的组员。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活跃程度和发言深度给予量化,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所有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完成任务的 活动中,就相关翻译内容畅所欲言,表达观点,所有成员的观点都能被倾听,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翻译方法,看到自己的差距,明确学习方向, 就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有效教学目的。小组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的“汇报员”向全班学生呈现本组的最佳译文,这样,全班学生既可以接触到不同的 译文来进行比较评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又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满足表现欲,从而增强小组集体荣誉感,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 果。

评对学生完成的典型翻译任务的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 察,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情况,给出总结性评价。传统的翻译教学强调以内容和结果为中心,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译文进行讲评,多半是对译文加以指正或修 改,最后拿出“完善”译文。教师对学生的译文过多指责,势必影响学生对翻译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挫伤学生对翻译的兴趣,有时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并且 由于教师过多注重对译文的评议,往往会过多地采取经验主义的东西,这种做法不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效翻译教学的评 价环节是教师在学生完成翻译习作后指导他们开展自我以及小组成员相互间的评价和修改,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并做出反应,教师适时做出评价 和引导;或是就学生译文中的问题向学生提问。例如:为什么这样译,有没有想到过其他译法,这种译法有无逻辑矛盾,是否与文章其他部分相连贯,等等。让学生 对自我的思维过程和产出的译文进行分析、归纳,教师因势利导,指出其中蕴含的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例如:只见交易会上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译文:the commodity fair is filled with seas of people and a wide range variety of commodities satisfying various demands.结合学生译作,教师指出鉴于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为了译文通顺,可采用“省译法”,省略用来渲染气氛而语义重复的“人声鼎沸”和“琳琅满 目”。通过师生间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来提高翻译评价的质量,使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对所学翻译知识的意义建构。

语言经济学映射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教学受语言经济学规律的影响,认为教学是一种经济投资,关注的是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均衡发展,兼顾市场 经济的功利性,从社会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出发,构建以培养翻译能力为核心、以任务为驱动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4a 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改革高职院校先理论后实践、理论服务翻译实践的传统教学框架,而坚持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在翻译实践中总结深化翻译理论与技巧。以学生 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活动的展开,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在“译”中学习技能、在“译”中体验规则、在“译”中积累经验、最 后在“译”中形成能力的教学理念。互动综合性评价的焦点在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的表现,体现了翻译有效教学重过程、轻结果的教学思路,锻炼了学生评 析译文的能力和实际翻译水平。

英语经济论文:经济全球化下高职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摘 要】21世纪是国际化的时代,伴随着经济、信息的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越来越成为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重要趋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对高等职业英语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本文根据高职专业学生的特点,从英语教材的选择、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考核标准的多元化等方面论述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通过冷静分析形势,抓好发展契机,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全球化 高等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应对策略

随着世界各国在各个方面合作的日益加强,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下,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浪潮,这就使得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抓住这个契机,不断探索新方向,树立新理念,制订适合国际化发展的新策略。在国际化进程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对新时期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是既熟悉国际经济运作,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而且能熟练掌握外语的各行各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着过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因此,要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英语教学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也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顺应国际化市场对高职人才的新需求。

一 高职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与目标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以教育部提出的要求为纲,同时也要根据新时期的要求适当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调整,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制订高职英语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着过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我们的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熟练地进行英语交际,并具备一定跨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懂得国际交往礼仪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培养熟悉异国文化环境,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在全球化环境下,我们也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我们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对高职英语教学采取新的人才培养策略。改变以往本科的压缩饼干式的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并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 高职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1.选择合适的教材

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一直都采用压缩饼干式的本科教育,偏重英语语法知识、英语阅读,着重进行写作、书面翻译能力的培养。然而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普通本科教育是培养学术研究、工程型人才,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选择适合高职学生水平,并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一套适宜的教材。高职教学的精神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不符合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觉得这些内容没有新意,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一些内容设置难度过大,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是否在以后工作中有用产生怀疑,因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不宜过难,以实用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题材应新颖,紧扣时代的发展,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职业需要。经济的国际化要求教育的国际化,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必须具有很强的全球战略性,应该适当地开设一些与国际接轨的课程,选用国际上先进的教材,在传统课程中增加外国先进知识的介绍。

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作为一个国际化的交际工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打好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外,口语的训练也尤为重要。尤其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不愿意张口这一现状,导致我们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作为国际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重新思考教学中的师生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以往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充分将每个“演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组织让学生自己课后准备,表演对话、话剧、模仿原声电影等活动。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或组织“英语角”“英语俱乐部”,欣赏并学唱英文歌曲,观看和评论英文电影,参与网上英语聊天,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和文艺晚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掌握英语。同时,为了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一些自己专业的相关词汇,可通过组织一些英语模拟招聘会等活动,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掌握英语,为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要求而提前做好准备。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国际化的环境下,我们不仅要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应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国际化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的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书本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若在教室用录音机进行听力测试,学生的注意力则不能充分集中,而在语音室配合使用耳机,并采取互动式教学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们能够更容易地集中注意力,从而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也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笔者在进行单词讲解时,在多媒体教室配以直观的实物图案、动画或视频,学生们更容易熟记单词,并能与日常生活中的实体对应起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运用多元化的考核标准

在国际化形势下,高职教育与国际接轨,应采取现代化的多元考评标准。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因而我们应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识记书本知识数量和质量为考评标准的旧观念,重视培养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简单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运用英语获取新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可以采取平时成绩加期末总成绩的方法,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由于英语的应用性极强,平时课堂上的练习与课后的作业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一门语言,而考试只是对语言习得程度的检测。因而我们应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与测评力度。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每节课的课程设置成一个项目课程,即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课程。这种课堂组织方法在国际上使用较多,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与测评方法。课堂讲授内容应按照“工作项目完成的需要”紧密地组织在一起,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上,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所学内容,也同时明确了所学内容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这样就改变了以往英语教学目的不明确的状况。通过这种方法,能更好地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课后的作业设计,我们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在学期末的考试中,考试内容要全面,重视对学生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避免纯知识性的考核。考试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可采用考试与考察、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考场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等多种考试方式,避免将单一的成绩作为测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尺度。

三 结论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高职英语教学来说,我们要冷静思考分析形势,抓好这一契机,不断探索新方向,树立以市场为先导的教育理念,制订适合国际化发展的新策略,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根据高职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其程度的教材,重视口语交际能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论证和完善,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英语经济论文:围绕广西地方经济发展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围绕广西地方经济发展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并成为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之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广西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的中外游客。培养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对于实现广西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使广西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中心有着重要意义。

一 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经济利好因素

(一)中国旅游业为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首次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的5大措施指明了旅游产业升级方向。这将为我国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旅游研究院在京“2012年前三季度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全年趋势预测”,数据显示,预计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约31.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6.6%。全国已经有24个省级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或者是作为一个优先发展的产业。据调查,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万人。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800万人以上,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人以上。此外,入境游、出境游不断增加,旅游英语人才更为紧缺。目前,我国有二十多万名合格导游,但是其中只有不到一万人具有外语水平,能够接待外国游客和高级旅游团的导游仅几百人。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旅游英语人才,将填补旅游市场需求的空缺,这对推动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广西的发展和中国—东盟黄金旅游圈的建立为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拓宽了市场

广西是民族自治区,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秀丽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加之地处西南大通道出海口,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三大地理优势,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具有重要位置。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使广西与东盟十国形成了一个黄金旅游圈,是东盟十国最便捷的旅游目的地。东盟10国的人口总数约为5.2亿,gdp近万亿美元,是广西巨大的潜在旅游市场。近年来,前来广西旅游的东盟各国人数越来越多,每年广西共接待东盟各国人数达数10万人次。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不仅已经成为广西重要的旅游客源国,也是广西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此外,中国各地每年都有大约50万人次经过广西的凭祥、东兴等口岸前往越南旅游。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市举行,带动了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如2004年首届东盟博览会,约有3万人参加博览会和峰会,博览会期间,共接待海内外观众35万人次。在这样的旅游大环境、大氛围衬托下,将需要大量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来为游客服务。

2011年广西共接待入境旅游者302.79万人次,同比增长21%,首次突破300万人次。2011广西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5187.50万美元,同比增长30.32%。在广西的25个客源国中,入境人数进入前10名的国家分别是越南、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法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英国和德国。 广西旅游部门围绕“天下风景,美在广西”这一主题,不断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组织大型宣传促销团出境开展旅游宣传和友好交流活动,构筑了完善的境外旅游市场营销网络。广西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越“两廊一圈”等国际旅游合作,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以及其他世界重要旅游机构、集团建立联系并开展合作,成功融入世界旅游大格局,使广西旅游的入境客源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为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二. 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一)广西涉外旅游的发展要求加快高素质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广西的涉外旅游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通道,广西正向旅游强省的目标迈进。入境游客从2000年的160万发展到2011年的302万。涉外旅游的快速发展使广西对高素质的旅游外语人才的渴求显得更为迫切。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人文和地理旅游资源,但是如何把优质的旅游服务与资源整合,如何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这对广西旅游外语人才的数量还是综合素质的要求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广西的低层次的旅游人才已经趋于饱和,但高层次的旅游人才,尤其是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的旅游人才严重不足。

广西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了旅游从业人员需求缺口加大。据统计,2002年广西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是6.75万人,根据《广西旅游发展产业总体规划》,到2010年,广西旅游部门员工总数达15.39万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71.97万人,旅游间接从业人员达395.84万人,旅游部门大专以上学历旅游人才总量达6.97万人,占旅游人才总数比例提高到45.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才的比重达12.5%,中级为45.1%。以上数据显示,每年需要增加从业人员约1万人,而全区开设有旅游专业的24所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大中专毕业生才3000多人,人才缺口很大。

(二)桂林的城市定位需要培养大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

凭借醉人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沉淀,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桂林一直是国内外游客外出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在2009年12月7日的《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形态成长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桂林市被国务院定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使桂林市继海南岛、云南省之后成为中国第三个旅游特区,这为桂林市旅游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政策上的有力保证。桂林目前正在整合旅游资源,推动“世界旅游城”战略深入实施,计划于2020年前基本建成桂林世界旅游城,发展成为旅游服务集中地和国际旅游客源集散地。

作为闻名于世的国际旅游城市,桂林每年接待的海外旅游者和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各旅游城市中均名列前茅。下表数据证明了桂林市旅游发展的强劲势头。

与桂林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相比,涉外旅游人才培养就显得大大落后于形势了。2005年桂林市接待的境外游客己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这100万境外游客中,超过60%即60万人次需要用英语进行接待。以一名英语导游月均接团5个,每团平均10人计,则一名英语导游年均接待游客600人次。由此可见,桂林市常年需要1000名英语导游。桂林市旅游局和旅游公司的数据表明,桂林市现有的英语导游数量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已经成为全面提高桂林接待服务质量的瓶颈。此外,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流向不仅局限于桂林的旅游企业,许多人选择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这种现象加速了桂林旅游英语人才的流失。

(三)涉外旅游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西方的旅游观念、旅游思想、旅游与生活的关系都发生的重大的转变,旅游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具体的方向是从特定的时间转向日常的大部分时间;从远离日常活动的空间转向存在与日常的活动空间中;从感官的满足转向心灵的放松;从寻求与日常活动区别的差异感受转向强调主观的差异感受及想象力。涉外旅游正处于面临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的双重挑战的状况,不仅要在量上满足日益增长的入境旅游的要求,还要在行业理念、旅游意识、和服务水平上与国际接轨。

这就要求涉外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旅游样式,从业人员要有更高的文化素养,更熟练的专业技能,更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和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就旅游英语专业人才而言,一个能符合当前英语涉外旅游要求的从业人员应具备如下素质:1.正确流畅的英语表达能力;2.丰富的东、西方背景文化知识;3.熟练的旅游行业技能;4.丰富的旅游景点知识;5.良好的人文素养。

从供给层面看,涉外旅游人才结构中,低层次的旅游服务人才趋于饱和,在局部地区甚至有恶性竞争的情况,但外语能力较高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的外语旅游服务人才等旅游主体人才培养数量偏少。事实上,广西涉外旅游业的发展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高层次的旅游外语人才匮乏。

三. 结论

通过大量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全面培养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是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满足广西旅游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服务于第一线,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和语言交际能力,掌握旅游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英语经济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体验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体验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

1 商务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本科院校有所差别,是要“培养能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专业英语技能,掌握一定的商务经贸知识,能从事涉外文秘、对外贸易、商务活动的应用性英语专业人才”(李丰华,2005)。本院是一所与外语为特色的独立学院,我院的商学系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加大商务英语技能的培养,培养具有双向技能的国贸人才。

2 《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教材介绍

高等教育出版社引进培生教育集团出版的market leader 和powerhouse系列教材,并将其打造为《体验商务英语》系列教材,包括《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体验商务英语视听说》、《体验商务英语语法》。《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在体验中学习商务英语,进而提高运用英语进行商务交际的能力。该教程一共分为4册,第一册和第二册共计12个单元,第三册分为16个单元,第四册是14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由一个与商务相关的话题展开,分为以下七个部分:starting up,vocabulary,reading,listening,language review,skills and case study. 第一部分starting up通常是导入性的话题,可以作为课堂的热身训练供师生共同讨论,大部分是由一些音频内容构成,全部来源于真实的商务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商务场合;第二部分vocabulary介绍该单元该商务话题涉及到的商务词汇;第三部分reading中的阅读素材大部分来自于近年《金融时报》等财经文章,具有时效性,并且语言精炼地道;第四部分listening的音频资料是真实的企业家访谈或真实的面试片段;第五部分language review是基本语法知识的复习;第六部分skills是锻炼在特定的商务场合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并配有几个场景供学生练习;第七部分case study案例分析以真实的商务交际场景为参照,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在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使用所学语言知识,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交际活动中。

3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课程是为商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专业大一和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此,仅以国贸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例。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已经具备基础的英语知识,并且同时在学习《大学英语》。其实《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中涉及的的语法都属于初高中阶段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做习题的准确度和速度都比较高。阅读部分涉及的文章都源于财经报刊近年的文章,具有时效性,虽然新颖,但是不难理解。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的难点在于对他们极其陌生的商务英语词汇,这些单词量不同于大学英语,口语交际中不常有,高中阶段也没有学习过,但是这些词汇确实学习商务英语的入门词汇,并且可以为今后的双语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商务英语词汇是大一和大二学生学习的关键,也是打基础的重要内容。

4 教师的教学体会

通过使用教材《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经过了5个学期的教授之后,我认为本教材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真实、生动的素材,以往的商务英语教学,由于缺少真实的商务活动,商务活动与英语教学很难充分地融合,如今学生可以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现代商务的现状,以达到体验商务中学习语言、提高上午交际能力的目的。

本教材包括热身训练的听力,来源于真实的商务对话,使学生完全融入到真实的商务环境中。口语部分的讨论可以使学生灵活运用该单元的主题词汇。阅读部分的文章来源于财经报刊,具有时效性,语言简洁、鲜活,易于理解。语法部分的练习属于对旧知识的复习,即便个别同学语法基础薄弱,也可以通过本次复习温故而知新。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培养学生掌握熟练商务文体的运用。

总体来说,学生是在体验中学习商务英语,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但是其中也有个别学生英语基础差,他们在阅读和语法两项表现的比较认真,在案例分析中,依旧欠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课程教授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开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体验商务英语》课程作为商务英语的核心课程,对于提高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英语实践能力及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上教师多侧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如英语能力、商务技能、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等。但是受传统考核模式的制约,考试内容局限于书本知识内容的考核,忽略了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我们课堂教学中推进案例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要国贸专业的学生真正地会使用英语进行商务会话,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老师则充当引导者的作用。

首先从词汇入手,商务英语词汇是商务英语的基础。传统的词汇教学一般是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先讲解每一个单词的释义,然后短语,接着就是造句子练习。所以学生往往认为单词就是记下老师讲的笔记,课下再背下来,长期下来,学单词仅仅剩下背单词一个任务。尤其商务词汇对于学生来说记忆起来更不容易,所以很多同学就干脆以“太难背”为借口不背单词。因此在教学中要改变这种模式,让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可以将每个单元中和商务术语相关的词汇留作预习作业,由学生去查它们的读音、释义以及对应的中文概念,再在课堂上由学生讲解出来,这样学生不仅会真正地掌握了这个单词,还学会了商务术语。

其次,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听力无疑是一项难点。带着问题去精听是锻炼听力的好方法,先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找到答案之后,在难点的地方由学生来复述原文的某些难点句子,这样,听力材料中的内容就变成自己的知识了。

最后,鼓励学生勇敢地输出(胡波),每个单元的案例分析是锻炼口语的很好联系,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将学生分为小组,由学生自己分配彼此的任务,共同完成一个案例,课下的小组讨论之后,让学生走到讲台做展示。

总而言之,《体验商务英语》课程为国贸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商务英语的平台,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在学习参与的过程中习得更多的商务英语沟通既能。

英语经济论文:探析经济全球化下高职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摘要:21世纪是国际化的时代,伴随着经济、信息的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越来越成为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重要趋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对高等职业英语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本文根据高职专业学生的特点,从英语教材的选择、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考核标准的多元化等方面论述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通过冷静分析形势,抓好发展契机,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全球化 高等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应对策略

随着世界各国在各个方面合作的日益加强,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下,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浪潮,这就使得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抓住这个契机,不断探索新方向,树立新理念,制订适合国际化发展的新策略。在国际化进程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对新时期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是既熟悉国际经济运作,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而且能熟练掌握外语的各行各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着过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因此,要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英语教学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也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顺应国际化市场对高职人才的新需求。

一 高职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与目标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以教育部提出的要求为纲,同时也要根据新时期的要求适当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调整,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制订高职英语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着过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我们的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熟练地进行英语交际,并具备一定跨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懂得国际交往礼仪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培养熟悉异国文化环境,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在全球化环境下,我们也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我们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对高职英语教学采取新的人才培养策略。改变以往本科的压缩饼干式的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并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 高职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1.选择合适的教材

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一直都采用压缩饼干式的本科教育,偏重英语语法知识、英语阅读,着重进行写作、书面翻译能力的培养。然而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普通本科教育是培养学术研究、工程型人才,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选择适合高职学生水平,并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一套适宜的教材。高职教学的精神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不符合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觉得这些内容没有新意,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一些内容设置难度过大,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是否在以后工作中有用产生怀疑,因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不宜过难,以实用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题材应新颖,紧扣时代的发展,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职业需要。经济的国际化要求教育的国际化,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必须具有很强的全球战略性,应该适当地开设一些与国际接轨的课程,选用国际上先进的教材,在传统课程中增加外国先进知识的介绍。

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作为一个国际化的交际工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打好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外,口语的训练也尤为重要。尤其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不愿意张口这一现状,导致我们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作为国际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改

革教学方法,重新思考教学中的师生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以往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充分将每个“演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组织让学生自己课后准备,表演对话、话剧、模仿原声电影等活动。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或组织“英语角”“英语俱乐部”,欣赏并学唱英文歌曲,观看和评论英文电影,参与网上英语聊天,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和文艺晚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掌握英语。同时,为了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一些自己专业的相关词汇,可通过组织一些英语模拟招聘会等活动,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掌握英语,为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要求而提前做好准备。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国际化的环境下,我们不仅要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应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国际化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的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书本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若在教室用录音机进行听力测试,学生的注意力则不能充分集中,而在语音室配合使用耳机,并采取互动式教学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们能够更容易地集中注意力,从而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也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笔者在进行单词讲解时,在多媒体教室配以直观的实物图案、动画或视频,学生们更容易熟记单词,并能与日常生活中的实体对应起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运用多元化的考核标准

在国际化形势下,高职教育与国际接轨,应采取现代化的多元考评标准。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因而我们应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识记书本知识数量和质量为考评标准的旧观念,重视培养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简单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运用英语获取新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可以采取平时成绩加期末总成绩的方法,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由于英语的应用性极强,平时课堂上的练习与课后的作业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一门语言,而考试只是对语言习得程度的检测。因而我们应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与测评力度。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每节课的课程设置成一个项目课程,即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课程。这种课堂组织方法在国际上使用较多,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与测评方法。课堂讲授内容应按照“工作项目完成的需要”紧密地组织在一起,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上,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所学内容,也同时明确了所学内容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这样就改变了以往英语教学目的不明确的状况。通过这种方法,能更好地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课后的作业设计,我们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在学期末的考试中,考试内容要全面,重视对学生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避免纯知识性的考核。考试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可采用考试与考察、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考场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等多种考试方式,避免将单一的成绩作为测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尺度。

三 结论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高职英语教学来说,我们要冷静思考分析形势,抓好这一契机,不断探索新方向,树立以市场为先导的教育理念,制订适合国际化发展的新策略,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根据高职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其程度的教材,重视口语交际能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论证和完善,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英语经济论文:谈经济全球化下高职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摘要:21世纪是国际化的时代,伴随着经济、信息的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越来越成为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重要趋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对高等职业英语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本文根据高职专业学生的特点,从英语教材的选择、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考核标准的多元化等方面论述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通过冷静分析形势,抓好发展契机,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全球化 高等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应对策略

随着世界各国在各个方面合作的日益加强,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下,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浪潮,这就使得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抓住这个契机,不断探索新方向,树立新理念,制订适合国际化发展的新策略。在国际化进程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对新时期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是既熟悉国际经济运作,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而且能熟练掌握外语的各行各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着过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因此,要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英语教学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也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顺应国际化市场对高职人才的新需求。

一 高职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与目标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以教育部提出的要求为纲,同时也要根据新时期的要求适当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调整,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制订高职英语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着过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我们的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熟练地进行英语交际,并具备一定跨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懂得国际交往礼仪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培养熟悉异国文化环境,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在全球化环境下,我们也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我们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对高职英语教学采取新的人才培养策略。改变以往本科的压缩饼干式的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并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 高职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1.选择合适的教材

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一直都采用压缩饼干式的本科教育,偏重英语语法知识、英语阅读,着重进行写作、书面翻译能力的培养。然而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普通本科教育是培养学术研究、工程型人才,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选择适合高职学生水平,并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一套适宜的教材。高职教学的精神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不符合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觉得这些内容没有新意,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一些内容设置难度过大,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是否在以后工作中有用产生怀疑,因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不宜过难,以实用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题材应新颖,紧扣时代的发展,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职业需要。经济的国际化要求教育的国际化,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必须具有很强的全球战略性,应该适当地开设一些与国际接轨的课程,选用国际上先进的教材,在传统课程中增加外国先进知识的介绍。

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作为一个国际化的交际工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打好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外,口语的训练也尤为重要。尤其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不愿意张口这一现状,导致我们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作为国际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重新思考教学中的师生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以往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充分将每个“演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组织让学生自己课后准备,表演对话、话剧、模仿原声电影等活动。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或组织“英语角”“英语俱乐部”,欣赏并学唱英文歌曲,观看和评论英文电影,参与网上英语聊天,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和文艺晚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掌握英语。同时,为了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一些自己专业的相关词汇,可通过组织一些英语模拟招聘会等活动,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掌握英语,为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要求而提前做好准备。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国际化的环境下,我们不仅要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应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国际化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的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书本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若在教室用录音机进行听力测试,学生的注意力则不能充分集中,而在语音室配合使用耳机,并采取互动式教学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们能够更容易地集中注意力,从而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也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笔者在进行单词讲解时,在多媒体教室配以直观的实物图案、动画或视频,学生们更容易熟记单词,并能与日常生活中的实体对应起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运用多元化的考核标准

在国际化形势下,高职教育与国际接轨,应采取现代化的多元考评标准。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因而我们应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识记书本知识数量和质量为考评标准的旧观念,重视培养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简单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运用英语获取新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可以采取平时成绩加期末总成绩的方法,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由于英语的应用性极强,平时课堂上的练习与课后的作业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一门语言,而考试只是对语言习得程度的检测。因而我们应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与测评力度。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每节课的课程设置成一个项目课程,即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课程。这种课堂组织方法在国际上使用较多,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与测评方法。课堂讲授内容应按照“工作项目完成的需要”紧密地组织在一起,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上,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所学内容,也同时明确了所学内容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这样就改变了以往英语教学目的不明确的状况。通过这种方法,能更好地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课后的作业设计,我们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在学期末的考试中,考试内容要全面,重视对学生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避免纯知识性的考核。考试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可采用考试与考察、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考场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等多种考试方式,避免将单一的成绩作为测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尺度。

三 结论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高职英语教学来说,我们要冷静思考分析形势,抓好这一契机,不断探索新方向,树立以市场为先导的教育理念,制订适合国际化发展的新策略,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根据高职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其程度的教材,重视口语交际能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论证和完善,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