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论文

时间:2022-04-03 10:47: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工业发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业发展论文

工业发展论文:医药食品工业发展论文

1湖南医药食品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经济总量偏小2013年,湖南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国的3%,不到全国排名第一省份的1/5;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国的4%,不到全国排名第一省份的1/4。

1.2企业规模小湖南医药食品企业散小差的问题比较突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最大的医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仅19.8亿元,不到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1/20;最大的食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亿元,不到河南双汇的1/4。

1.3产品结构不优医药单品种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仅占全省生产品种数量的1.2%,最大的仅7亿元,而周边省份均有多个过8亿元的单品种。食品方面,省内传统小品牌产品多,缺乏像双汇、三全、思念等单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大品牌、好品牌。

1.4资源转化率低湖南中药材总蕴藏量排名全国第2位,生猪出栏排名全国第1位,但现代中药和肉类加工产值却分别排名全国第8位和第12位,资源加工转化能力与丰富的资源优势很不相称。

1.5研发投入低2013年,全省规模医药、食品工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分别为11.7亿元和33.2亿元,分别仅占医药、食品主营业务收入的1.8%和0.9%。以上这些问题进一步凸显了湖南医药食品工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推进湖南医药食品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湖南医药食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到2015年,力争规模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1200亿元,年均增长25%;培育形成2家产值过50亿元、10家产值过20亿元、15~20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10位。力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不含烟草)实现总产值6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打造产值过500亿元食品产业集群3个,其中千亿食品产业集群1个;培育形成2~3家产值过100亿元、3~5家产值过50亿元、50~60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整体实力跻身全国10强。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湖南医药食品工业经济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紧紧围绕“四化两型”战略,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做大特色优势产业,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医药食品工业大产业、大集群、大项目、大企业、大品牌建设,进一步增强医药食品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1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2.1.1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挥医药食品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重点支持食品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加强医药食品重点项目调度,建立医药食品“四千工程”项目库并加强管理,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内各类专项资金支持。

2.1.2推进技术创新推进医药食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积极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医药食品技术研发、检测、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研发和转化步伐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夯实医药食品企业核心竞争力。

2.1.3推进“两化”融合引导医药食品工业园区申报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支持符合条件的食品企业纳入湖南中小企业信息化试点,鼓励条件较好的医药食品企业申报国家“两化”融合项目,加速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医药食品产业。

2.2加速产业集聚,转变产业发展模式

2.2.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四千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医药食品产业集群核心骨干企业为重点,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千金药业、唐人神等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省内外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整合资源,组建企业集团,打造医药食品行业旗舰。

2.2.2促进品牌整合优化认真做好医药食品湖南名牌产品的评审和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的推荐工作,培育创建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特色品牌和享誉国外的知名品牌。树立大品牌、大发展的观念,协同有关部门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力争在优势子行业形成强大优势品牌,提高湖南医药食品品牌扩张力,发挥品牌规模效应。

2.2.3支持产业集聚发展立足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培育长沙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常德粮油水产品加工等医药食品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岳阳千亿食品产业集群。抓好一批医药食品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引导和支持中小医药食品企业向园区(基地)集聚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医药食品产业,实现“一县一品”、“一品一特”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特色发展步伐。

2.3加大政策扶持,强化产业宏观调控

2.3.1抓好规划制定与实施在认真组织实施《湖南省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湖南省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划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十三五”湖南医药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和目标及工作措施,引领湖南医药食品产业科学发展。

2.3.2抓好政策出台与落实进一步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食品产业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信委《关于加快推进食品医药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协调落实加快医药食品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信贷等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推进医药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2.3.3争取国家、省大力支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两化”融合、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食品诚信体系建设、中药材扶持项目等重点,加强与工信部联系,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要抓住湖南打造产业发展多点支撑格局的机遇,积极争取各部门大力支持,努力将医药食品产业打造成为全省工业经济重要支撑点。

2.4加强协同配合,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2.4.1做好食品诚信建设协同推进工作认真总结湖南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按照坚持政府部门协同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实施、企业积极参与的原则,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和省市上下联动,督促食品工业企业主动加强企业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质量诚信保障能力。

2.4.2做好运行监测协调服务工作健全医药食品行业统计调度体系,实行医药食品“四千工程”项目和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抓好跟踪调度和监测分析。加强医药食品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研判,注重发展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2.4.3做好产业发展协调服务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积极采购符合要求的本省药品,提高本省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重点协调省财政厅、省国税局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解决食品部分行业存在的农产品增值税“高征抵扣”、企业税负不合理问题。此外,还要围绕医药食品工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促进医药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结语

湖南既是农业资源大省,也是中药材资源大省,具备发展医药食品工业的良好资源禀赋。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在“一化三基”和“四化两型”的战略指引,将生物医药列入湖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发展,把食品加工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有力推动了湖南医药食品工业的发展,不论是总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与国内医药食品强省相比,湖南医药食品工业还存在相当大差距,其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加快湖南医药食品工业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可为社会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和药品,更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对早日实现湖南富民强省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子敬向波邓放明单位: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工业发展论文:韩国工业发展论文

一、韩国政府工业化中后期促进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一)立足韩国特色合理选择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上世纪80年代,韩国国内传统产业原有的比较优势在逐渐丧失,韩国政府也必然将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高科技产业,以提高韩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韩国政府在划定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范围时,充分考虑本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80—90年代期间,韩国政府依据上述原则,在考虑现阶段韩国产业技术水平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时,将尖端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产业、液晶显示器(LCD)产业、机械电子产业、新材料产业、精密化工产业、遗传工程产业、光学产业、尖端纺织产业、航空产业、尖端汽车产业等11类产业定为韩国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

(二)多方位投入大力支持产业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第一,扩大政府在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上的投资。大幅度增加对基础科学与产业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投资,使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9年的2.1%提高到1996年的3.4%的水平;增加对提高技术产业技术研究开发的资金支援;对高科技领域国家重大课题的共同研究增加政府支出在“国产机械购入基金”及“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中的份额。第二,为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提供税收及融资等政策上的优惠。调整民间企业技术开发准备金的保留额度;允许民间企业在国外发行可转换债券,以增强引进高科技设备的能力,并鼓励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高科技研究机构或购买高科技企业;放宽高科技设备进口减免关税的适用范围,并扩大研究开发用品的租税减免范围。第三,完善政府对于产业技术研发的扶持体制。制定高技术产业领域的长期综合计划,并不断调整完善;增设由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并鼓励它们积极参与大型课题的研究、开发工作,成为高科技产业大型、长期课题的共同研究中心;加强对中小企业高科技产业部门的应用研究与地方企业研究的支援;大力加强高科技情报资源的搜集,创建技术情报市场。

(三)设立多种专项基金全方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由主要支持和培育大企业集团,转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重,出台了《中小企业创业支援法》等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同时,在政策性金融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方面。政府每年确定并告示中小企业系列化行业与品目,并为有关企业提供特别信用保证和税收减免。并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支援制度,实施《中小企业创立补助法》、《中小企业产品购买促进法》等。金融支持方面。韩国财政经济部、产业资源部等12个政府部门设立了91种政策性资金,专门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韩国政府于1961年8月设立中小企业银行,作为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建立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四)高度重视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韩国政府就高度重视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根据不同时期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不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一是注重技术工人培养与在职员工的职业培训,先后制定实施了《职业训练特别措施法》、《国家技术资格法》和《职业训练基本法》等一列政策法案。二是不断加大高级科技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韩国政府提出“技术立国”、“教育立国”的口号,加大了对高级科技人才培养的支持。先后制定了《科学技术振兴方案》,《面向21世纪的智力韩国》(BrainKorea21)高等教育改革计划等政策法案。

(五)政府大量投入支持信息产业发展韩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信息产业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诸多信息产业领域甚至已超过发达国家,这与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扶持信息产业,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推出有效的产业发展创新战略和扶持政策。韩国政府极为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半导体、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新媒体服务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2009年和2011年为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韩国政府连续推出《云计算全而振兴计划》和《云计算扩散和加强竞争力战略》,共投入31164亿韩元。

二、对我国的启示

(一)适时调整产业政策取向与政策工具选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要让市场的作用更充分的发挥出来,尽可能地减少对市场的干预。政府在政策措施的选择时,应更多选择诱导型手段,更少采用审批限制类手段;更多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少去替代市场选择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

(二)政企良好互动及时调整与优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政府与企业应良好互动,政府尤其应尊重企业与企业家的选择,顺应市场与企业的选择。产业政策不仅是引导企业创新,更重要的是不限制企业创新,按照市场规律要求顺应企业发展,促进企业间竞争,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现今世界正孕育着新一轮技术革命,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下,应把信息产业作为产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正处于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应在关键环节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不仅重视研发投入,更要重视基础研究支持,为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成果储备。

(四)完善职业教育体制,大力培养产业技术人才一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支持产业技术工人的培养;二是加快产业科技人才的培养,鼓励和促进学校与企业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现代制造技术教育,培养专业化的技术人才;三是鼓励高校与应用技术研究机构紧密结合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

(五)“真金白银”加大投入,切实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可参照韩国模式,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可设立多项政策性基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还应设立专项资金,对于中小企业人才培训、研究开发、商业情报收集、销售宣传等方面给予资助。

作者:江飞涛单位:中国社科院工经所

工业发展论文:钢铁工业发展论文

1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之所以难以协调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是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在粗放经营时代,我们一味把规模的扩大和产能的增长视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目标,从而加速了瓶颈与制约因素的形成[1]。从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能耗数据看,我国比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高出11%左右。钢铁工业废水排放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8.53%,工业粉尘排放量占我国工业粉尘排放总量的15.18%,CO2排放量占全国9.2%,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占全国工业总排放量的17%,SO2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7%[2]。以上数据说明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我国虽然是钢铁生产大国,但也是我国的废物处理技术还比较落后。总的来说,我国的钢铁工业还没完全摆脱“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技术和废物处理技术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通过分析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规律和我国钢铁工业的现状,我么可以看出,未来环境的恶化与资源的短缺对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不利。从环境方面来,当今国内的自然环境受到多年粗放型钢铁工业的冲击,已经到了必须治理的地步。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必将对钢铁业提出越来越高的标准,以保护人们共同的生活环境。从自然资源方面看,由于钢铁工业的发展,地球的铁矿石不断地减少。我国优质铁矿石存储量比较小,资源紧缺的现实对矿石、焦炭等钢铁业主要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需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钢铁发展道路。技术的创新显然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方法,它是能同时加快钢铁工业发展,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根本方法,它应渗透于钢铁工业的各个环节。

2.1钢铁工业技术的创新通过技术革新来降低工业过程中的原料消耗和损失,减弱对设备的自身的破坏,延长其使用寿命。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各生产中原料、零部件和耐火材料、铁水、烧结矿等的消耗;提高能源系统生产、加工等环节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焦炭、电力、蒸汽、氧气、鼓风等二次能源在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耗损或放散;减少生产中燃料、电、氧气、水等能源消耗;制定合理的方式回收生产过程中散失的各种余热、余能和废弃物等[3]。

2.2钢铁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综合利用指未转化为废料的物料通过综合利用而被消除。废料的综合利用不但可增加产量,同时减少原料费用,降低工业污染及其处置费用,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钢铁工业资源消耗量大、种类多,实现废料的综合利用,可以节省更多的资源,确保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性。人类的活动所产生的废物怎样处理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难题。钢铁工业也不断的研究新的粉尘和废料回收技术,尽量减少钢铁生产中的废物排放,以减轻对自然环境的危害。通过提高废料的回收和处理技术,不但可以减少排放物而且可以节约排放物的倾卸堆放成本。近些年,钢铁行业开发了很多钢厂废料回收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应用于生产中,使钢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以被回收或直接作为原料返回到钢铁生产流程中再次使用。对于钢厂废料中的细滤粉尘或污泥,为了方便回收,大多先进行无尘化处理,使废料从便于清理和转移,例如:压块工艺;造块工艺;造球工艺。生产中具体使用什么技术主要取决于将钢厂废料回收用于生产流程的工艺。

2.3钢铁工业废气的综合利用钢铁工业的废气处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钢铁废气一般具有一定的毒性,为降低钢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钢铁企业必须尽量减少废气的排放并对废气进行净化。废气的净化技术是当代钢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有两种技术:静电过滤的干法净化法和湿法洗涤的湿法净化法。两种方法都具有一次废气搜集装置和水冷烟道,后者通常装备有可调式套筒以利用抑制燃烧进行的气体回收,以及移动式烟罩以便在砌炉时提供通往转炉炉壳的通道。

2.4电炉炼钢对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随着铁矿石资源的短缺,电炉炼钢以日益被钢铁行业所重视。钢铁生产主要有两种技术:一种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高炉与转炉结合冶炼技术,二是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冶炼技术。使用电炉炼钢有以下优点:1)电炉炼钢主要以废钢为原料,可以大量减少铁矿石以及焦炭的消耗;2)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电炉炼钢的能量消耗水平较转炉炼钢要低;3)从环境排放的角度来看,电炉炼钢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也较少。从2006年的数据可以看,世界转炉炼钢产量为8.14亿吨,占世界总钢产量的32%。中国的电炉钢比例为1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钢铁行业要持续发展,电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必不可少。傅杰认为,以我国年产钢5亿吨计算,若电炉钢比例从10%提高到25%(2020年目标值),则每年可节约铁矿石0.975亿吨,降低能耗0.2625亿吨标煤,减少CO2排放1.192亿吨[4]。

3结束语

钢铁工业是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对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保持我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使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能与钢铁工业的发展相互协调,这要求人类在工业生产中,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量、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在未来的钢铁工业发展中,钢铁企业应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积极推广先进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作者:张利民李静孟彬耿玉菊魏连秋单位:衡水学院衡水市后马中心校

工业发展论文:橡塑机械工业发展论文

1标准化促进科技创新

目前,标准化工作的进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橡塑机械行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围绕“精密、节能、高效”的要求,在橡塑机械组合结构、专用化、系列化、标准化、微型化、大型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开发出多种新装置与新设备。例如:东华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出了新一代全电机注塑机,该机型采用国内首创伺服混合动力油膜增压锁模,将全电机和直压机的优点融合于一身,具有锁模力闭环精密控制,超稳定及超高响应速度,节能效果好等优点;威猛巴顿菲尔机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开发出的MicroP-ower15/10微型注塑机能够生产一种仅重0.003g的医疗用夹子;震雄集团开发的SU-PERMASTER超霸二板大型注塑机,突破了传统“二板半”的设计方案,实现了“真二板”设计,可大幅减少钢材用量,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减少了钢材从矿石到冶炼,再到零件加工成型等一系列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阿博格ALLROUNDERS系列注塑机采用模块化与标准化的结构可同每个注塑任务精确的匹配,通过多个可选的液压和电动扩展级别、多种带有精确级别划分的锁模和注塑单元来实现个性化、经济性的配置。特别指出的是企业在落实GB/T25157国家标准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中国塑机产品安全性能,大幅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同时也提升了科技创新水平。在CHINAPLAS2013中国国际橡塑展上,各种和安全便捷生产相关的新技术,比如机器人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可视化操作技术等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成为业界展示的热点技术。自动化技术可以确保机器的各种安全功能可靠执行,使人员远离危险状态。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产品以保障机械安全是一个发展方向,是机械本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机械设备在安全方面还是主要采用简单的机械式防护,随着安全标准的推进和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将会有更大发展。

2标准化促进竞争力提升

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标准作为创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关键环节,成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保障产业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研究制定了本国的标准化战略,标准化由日常工作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主要发达国家的标准化战略的核心是控制争夺国际标准战略制高点。争夺的重点领域是公益、高技术、制造业、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化。以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和加拿大战略为例,依据他们的国际标准竞争策略的重点领域(见表3)来分析他们的战略定位。通过表3可以看出,他们重视公益领域的标准化,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高技术领域的标准化,确保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争取有利竞争条件;寻找竞争空白点,先声夺人。通过以上分析,又可以归纳出标准化战略的目的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我国橡塑机械行业与标准化战略紧密相联,加大了市场的开拓,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根据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国内注塑机的生产厂家已超过2000家,产量占到全球的60%,2011年我国注塑机等主要塑机产品进口数量13704台,同比减少8%,出口数量达51665台,同比增长16%,出口金额约14.6亿美元,同比增长28%。2011年以来设备出口呈现许多可喜的现象,以往的靠低价取胜、出口模式单一等问题,正在全面改进;以标准化为保障,向国际标准接轨,突破了国际贸易壁垒;由过去增加塑机出口数量的方式,向提高塑料机械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档次、提高经济效益转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塑料机械产品增多,具有高效节能优势的产品增多。在国内市场由于中国注塑机行业在高端、精密机型技术安全技术等方面的不断进步,注塑机自给能力得到加强,进口量有所下降,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也逐渐增加。国内青岛海尔集团等多家家电企业都曾表示由于国内注塑机技术发展较快,近几年主要针对国内注塑机企业进行招标。

由此可见,标准与标准化虽没有生产设备、原材料、产品等那样直观,但标准化“软”因素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企业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企业赢得产品定位和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在标准化推进过程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一点是大多数地方主管部门和企业没有知识产权管理职能,尚未认识到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一些企业执行标准不到位,出现“上热下凉”的状况。在执行标准方面,东华机械有限公司走在了前面。2009年初,公司最高决策层不惜投入大量资源确立要达到“双标”的开发目标:行业内率先全面采用国家GB22530—2008《橡胶塑料注射成型机安全要求》,率先全面通过《塑料注射成型机能耗检测和等级评定的规范》。2010年1月~3月,国家塑料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组对东华机械有限公司注塑机产品按“双标”检测。经检测,东华机械有限公司所有系列的注塑机产品均符合国家GB22530,“Se绿箭系列伺服节能注塑机”2800T以下各型号产品达到国家一级能耗标准。东华机械因此也成为塑机行业内第一家全面采用强标,及全行业系列化(Se)最大吨位范围(60T~2800T)注塑机获得一级能耗认证(亦是惟一一家能在2000T以上获得一级能耗认证)的企业。在2013年,东华机械有限公司3050JSe~4000JSe及以下机型均也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级能耗水平,进一步扩大了系列范围。

3结束语

回顾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双标”之路,实施虽然增加了成本,暂时牺牲了利润,但也为公司新增了多项核心专利技术,为公司赢得了新的市场与美誉。节能技术、安全技术的推广使用,还将对橡塑机械的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强标的全面采用也使行业工业安全有更高的保障,健全了我国橡塑机械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健康持续发展。“二流企业做产品,一流企业做品牌,超一流企业做标准”,企业只有共同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在标准上下功夫,中国注塑机产业才能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才能加快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发展。

作者:苏西庆单位: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德科摩橡塑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工业发展论文:大陆民营电影工业发展论文

一、1993年到2001年:破冰与发展期

(一)破冰和起步1992年2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明确了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为备受批评的市场经济正了名,给包括民营影视产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并且要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当时中国的电影产业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1992年,中国电影经济持续大滑坡的警报再次传来,1992年全年票房收入从1991年的23.6元亿下降至19.9亿元;全年放映场次比1991年减少460余万场;全年观众人次比1991年减少38.4亿,降至105.5亿人次,比10年前的1982年减少130亿人次。16家故事片厂中有6家亏损。拍摄《的故事》和《狂》的峨眉电影制片厂全年利润仅39万元,不及一个大电影院的全年利润。[3]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政府决定启动电影改革,并出台了相应的改革电影行业的重要文件。1992年12月下旬,广播电影电视部召开了“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公布了“中央三号文件”,名为《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其核心精神是给企业放权,除了每年的影片生产指标和影片审查权不变之外,电影局决定全面放权,将政府的职能定位为“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1993年1月5日,这份文件正式下发,国内的电影体制改革随即展开。从此,中影公司只保留“国外影片进口”的独家权利,各制片厂出品的影片可以自行处理国内外的发行销售事宜,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发行垄断。各省市纷纷成立电影股份集团公司,将电影企业由原来的“全民所有制”转变为“股份制”,由原来的“事业型、福利型”转变为“产业型、经营型”。各制片厂均加强发行部门的职能,主动到全国各省市发行公司推销其生产影片。原有的“出售拷贝”制度被打破,可以采取发行或收入分成等方式进行影片交易。这个文件打破了中影公司统购包销的发行模式,电影市场形成多个主体,竞争初步产生。当年的热门影片如《狮王争霸》、《霸王别姬》等均采取利润分成方式发行,使出品公司大幅度增加其发行利润。由此,中国电影的发行放映开始真正打破了由中影公司垄断式的发行体制,选择了面向市场化的改革。政策颁布之后,小型的民营影视企业慢慢开始步入电影市场,如当今中国电影市场如日中天的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便是在此阶段(1994年)成立的。另一方面,此时国家政策却依然没有放开民营影视公司的独立制作。如1995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的《影视制作经营机构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个人、私营企业原则上不设立影视制作经营机构。”这说明民营影视公司的独立制作在政策上还未得到认可。于是,资本和政策开始了新一轮博弈。虽然当时市场环境并不成熟,但是民营影视资本已经开始了对于电影行业经济利益的追逐。同时,失去了计划经济支持的电影制片厂也希望找到弥补拍摄资金缺口的方式。当时,在市场经济逐渐起步,体制改革已在试水,但是影片生产许可权仍然以指标的形式掌握在电影制片厂手中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中渐趋活跃的民营资本和国营电影机构之间形成了一种权宜的合作形式:民营资本投资,国营电影制片厂出租厂标。1996年尚处于电影行业之外的张伟平投资拍摄张艺谋电影《有话好好说》,影片字幕厂标为“广西电影制片厂”。1993年成立的北京金英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投拍的《欲霸天下》、《铁血壮士》,挂牌的就是峨眉电影制片厂,《挚爱情缘》则由“深圳影业公司”①摄制。类似的电影行业外民营资金投入电影制作而不署名的例子比比皆是。

(二)发展和调整就在民营影视企业在“有钱拍片,无权署名”的尴尬挣扎阶段之时,政策又一次推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1996年3月23日,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提出推进影视一体化,拓宽电影资金渠道的四项政策,“鼓励部门和企业投资拍片”,为民营影视企业投身电影行业提供了政策的支持。尽管并没有给予身份,但对于民营电影企业而言,这是一次具有实际引导意义的放开。因政策逐渐松动,民营电影企业纷纷成立,有一些后来发展成为重量级民营电影企业。1996年,北大华亿影视文化责任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成立等。其中真正经得住各种考验的民营企业,后来通过并购、重组或融资发展壮大,均成为中国电影产业中流砥柱之力量。同时,厂标之路也变成了联合投资。这一时期,民营企业凭资金参与到电影的拍摄与制作过程中,但大部分企业并不具有电影企业的身份,其资金投入只是一种单纯的盈利行为。同时由于在整个经济体制转型的阶段,资本本身并没有将电影认定为一个成熟的产业。民营资金对于电影行业的投入呈现出一定的偶然性和机动性的特点。民营电影力量处于一种半地下、半合法、半介入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状态:海水中,政策尚未对其验明正身;火焰中,资本的欲望在迅速膨胀。其中,1997年对于民营影视公司的发展尤为关键:当年,《甲方乙方》问世,这部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出品方是在1997年新成立的紫禁城影业。同年,《有话好好说》也由新成立的民营公司华亿发行,两片的口碑与市场均收效颇佳。因此,1997年被称为民营电影的“试水年”。[4]虽然在经济改革的大环境中,电影改革继续深化,政策也有所松动,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场和制作环境变得越发严峻,政策环境尚未建立,市场对民营企业进行了一次淘洗,企业也在这次淘洗中进行了一次自身实力与市场的对焦。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2001年《电影管理条例》颁布之前。前面提到,1992年开始,关于中国电影经济情况持续滑坡的警报频传。1994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开始每年引入十部好莱坞大片,暂时性地缓解了票房下跌这一状况。但实际上国产电影产量和票房的下跌并没有得到抑制,形势反而更为严峻。“1996年和1997年被称为国产电影市场‘低谷期’……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电影产量开始明显减少,1997年为88部,票房更降至14亿元,观影人次降为15亿人次。”[5]1999年7月30日,《文汇电影时报》以《电影市场情况严峻上半年票房下降》为题,披露了电影市场整体性的下滑,全国票房总体下滑50%,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一些民营电影公司被淘汰。进入电影行业的民营企业自身也在这种优胜劣汰的市场和行业环境中重新调试。有一些离开了电影主业,“金盆洗手,改弦更张”;略有实力的公司则继续留在这个行业里并企图站稳脚跟,与电影产业环境多次对焦,逐渐找到自身的发展途径和方向。1997年、1998年曾成功协助发行《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外交风云录》、《半生缘》等影片的北京建基影视公司,在1999年连赔了三部影片《共和主席———刘少奇》、《不能没有你》、《给您道喜了》,随后其运行难以为继。发行公司如此,制片公司亦经受大浪淘沙,很多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片公司”。在这场淘汰赛中最终留在赛场上的是一些凝聚了实力与市场能力的电影制作公司,如世纪英雄、北大华亿、金英马、新画面、华谊兄弟等等。在这次市场淘汰、民企对焦中,不论是被淘汰的还是留下来的,采取的制片融资方式多是以独家投资为主,这也是促使民营企业在这场浪潮中分化的原因之一。而在下个阶段的发展与成熟过程中,民营企业则采取了共同投资的方式来分担风险扩大融资。大浪淘沙的市场环境给民营影视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机遇。如现今成为国产电影市场民营发行企业“领头羊”的博纳公司就抓住了发展的机会,在此期间先后成功运作了《我的兄弟姐妹》、《天脉传奇》、《和你在一起》等优秀影片。同时,华谊公司则制作发行了《荆轲刺秦王》、《鬼子来了》、《我的1919》、《一声叹息》、《没完没了》、《大腕》(与中影合作)、《天地英雄》、《寻枪》等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这些影片在美学和商业方面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这些影视公司积累了丰厚的原始资本。

二、2001年(加入WTO)以来:高速增长期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WTO协议的签订,是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转折点。相比于电视和其他文化媒体,电影在中国是一个被允许进行更为市场化和国际化运作的行业。早在1994年,好莱坞大片便以分账的形式引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电影消费市场的格局。中国加入WTO,更为中国民营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2002年出品的第一部中国式大片《英雄》就同时瞄准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并获得了巨大成功。面对外来压力,中国政府此时积极推进电影的产业化改造,在促使国营电影企业改组(六大电影集团成立)的同时,放宽了对国内民营电影企业的限制。其后一系列利好改革措施的颁布,既是为了完成中国政府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亦是面对不景气的电影业所作的必然选择。中国政府已经允许含国外资本性质的产品和企业进入大陆市场,那么,隶属本国经济体制内的中国民营影视企业则更应获得政策鼓励与支持。相比好莱坞国际资本,它们具有民族资本的性质。2001年,电影市场化改革正式进行。在同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行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细则》中,取消了个人、私营企业原则上不得设立影视制作机构的条款。同年8月,中央批准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2001年12月1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联合公布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为院线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在WTO协议签署不到一个月的12月12日,国务院又通过了《电影管理条例》(第342号令),降低了行业准入的门槛,允许国营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人员和机构从事电影摄制业务。这些都为民营影视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法规保证和政策支持。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明确将文化产业纳入了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格局中,电影产业即是文化产业中最重要的代表产业。2003年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元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民营影视公司终于获得了与国营企业相同的市场主体身份。这一年,政府出台了16项政策,①逐渐放开电影业的准入门槛。其中,在《电影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接连颁布了四项重要的规范性文件:《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20号文件)和《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从内容审查、中外合拍、市场准入和外商投资影院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民营影视公司获得了与国营制片厂一样的身份,以完全主体资格进入电影产业,中国民营电影的产业主体属性开始真正表现出来。延续上一年的积极改革之势,2004年,国家共出台了21项政策性文件,②如《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鼓励电影系统外国有、非国有资本(外资除外)合资或独资拍摄影片,发行销售国产影片,加入院线或独资组建院线,改造电影院。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43号文件),首次允许外资涉足中国内地的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等领域,确定了境外资本在中国电影领域的合法地位。经过这一年的影视变局,中国电影业实现了从“事业”到“产业”之变。2005年之后的政策,基本上延续了之前的发展策略,即对于资金和企业基本按照“社会—民营—港澳—境外”,“制作—放映—发行”的顺序逐渐开放电影行业准入。[6]10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并指出要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和中小企业发展。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行业整合和重组的调整期,逐渐走向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7]6在以院线制、影视集团股份制改革、准入门槛降低等措施为代表的外部政策助推和产业内部成长的双重作用下,电影行业的产业化改造对中国电影格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决定性影响。由民营影视企业引领的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中国电影的电影产量、票房、观影人次、影院和银幕数等逐年递增。民营电影企业也获得了高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电影制作的主力军,其规模已经可与国有企业相抗衡,在制片、发行、放映等环节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彰显出来。世纪英雄、华谊、保利博纳、横店、万达等一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多主体投资带来了国产电影的多样化发展,改变了国营企业独霸国产电影生产的单一格局。诚如时任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的饶曙光所说:“期待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期待中国民营电影企业的运作和发展。中国民营电影产业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迎来了它的黄金发展期。

(一)民营制片成长为制片主力2001年之后,民营企业制片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飞速发展,再成为市场主力的演进过程,而这一过程与政策的扶持紧密相关。1993年原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国电影改革逐渐展开。2002年前后,中国大陆已经拥有40多家制片厂、30余个电影发行放映公司、35条电影院线、近30万电影从业人员,国产电影产量达100部左右。但是,中国电影产业,尤其是制片业尚显薄弱,产量、质量堪忧,电影生产投资规模严重不足。[9]2001年,《电影管理条例》颁布,它规定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资金,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申领《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后,就可获得电影制片的“准入证”。同时,外资也可以参股境内电影制片公司。在政策的引导下,世纪英雄电影投资公司、东方神龙影业公司、北大华亿影视文化公司、西影股份公司等一批民营制片投资公司纷纷涌现,形成国产影片良性竞争的局面。[10]《英雄》、《大腕》、《手机》、《十面埋伏》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影片都贴上了民营制作的标签。2002年,政府主管部门推出各种政策与规定,以应对好莱坞的威胁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2001年12月2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修改后的《电影管理条例》。这一条例明显降低了行业准入的门槛,允许国营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人员和机构从事电影摄制业务。2002年末,《英雄》强势上映,其制作及宣发等环节全面实行了产业化的运作,如在制作环节采用明星导演和类型化制作,在发行环节增加宣传,在放映环节采取多厅影院同时放映等方式,开始了由民营影视企业引领的电影市场化的新阶段,也开启了国产大片的时代。2002年,共有五家民营公司或其他非制片单位办理了58部影片的《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中国出品的100部电影中,社会单位制作已经达到32部。200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同时颁布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三个文件,在新的《电影管理条例》的基础上为电影制片业的开放提供了更大的政策支持:将制片环节向社会特别是向国内开放;鼓励民营影视企业的独立和联合制片;放宽中外合拍影片的条件;调整电影审批方式;审查权限有限下放等。[11]5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经历短短两年的探索期,便取得巨大的成绩。2003年,民营资本投资了96部电影,占全年140部国产电影出品量的68.5%;国产电影票房收入更有近80%由民营公司参与发行创造。2004年,政策环境更加明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先后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民营企业由此开始全面介入中国电影产业。而借《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之风,外来资本(包括我国的港台资本和海外资本)在2004年大量进入中国电影制作领域。在良好的政策背景下,电影市场形成国营和民营机构并存、多种资本互补、产品类型丰富的电影生产格局。在2004年生产的212部故事片中,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生产的影片已经占据80%以上。在政策的允许下,民营企业积极谋求与我国港台资本和国有制片的合作。一方面,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贸易关系安排》(简称“CEPA”)为契机,两岸三地民营资本紧密合作,生产了大量合拍片;另一方面,民营影视企业也与国营影视企业合作制片,且对国有影视企业的改制产生了重要影响。截至2005年,全国各种民营影视公司已达200多家,在数量上已占据绝对多数,民营公司参与的影片也在票房上支撑起半壁江山。2006年,共有270多家电影制作机构参与电影投资和制作。其中,社会和民营机构占75%。[6]72008年,新型制片主体几乎为民营影视公司。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国产片票房占57.34亿,华谊兄弟、博纳影业、星美传媒、光线传媒以及小马奔腾等五家民营电影公司这一年的票房总和便超过了30亿。而对比2002年与2011年国有电影企业和民营电影企业的电影制作产量,可以明显看到民营制片力量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飞速发展,其所占份额从2002年的5.44%上升至2011年的67.38%,成为制片业的主力。截至2013年底,与国有集团出品或参与出品的影片共约70部、产出51亿以上票房相比,民营集团参与出品的影片有近240部,其中以民营集团第一出品方的影片207部,共产出票房超过102亿。[13]在当年32部票房过亿影片中,29部由民营公司主导出品。①民营创作龙头的力量不断壮大。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制片环节占据主体地位的是以华谊兄弟、保利博纳、光线影业、乐视影业等为代表的大型民营影视企业;小马奔腾、橙天娱乐、万达影视、银都机构等中小规模的民营影视企业也积极探索不同的发展途径;更多依托新形势激流勇进的新兴民营公司也纷纷涌现,比如安乐(北京)电影、华视影视、和力辰光、新丽传媒等。但不足的是,当下民营制片主体过于分散,在数量占据优势之时,大部分民营制片主体仍缺乏持续生产能力。这些社会/民营企业在外部政策/市场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的相互作用下,走向新一轮的改革与整合。特别是原来那些行业外的具有国营、民营多种所有制形式组合的大型媒介企业,也加快了产业合并的步伐,通过资本运作、品牌资源实现企业的并购和重组,形成了远超过大多原来国营企业的民营影业集团,[11]9如华谊兄弟、保利博纳、万达等形成了兼具制片、发行、放映的全产业链格局。

(二)民营发行企业获得发展空间发行放映业是最早开始改革的部门。如前所述,在中国电影市场举步维艰之时,1993《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见》及其《实施细则(意见征求稿)》的出台,改变了原计划经济中电影“统购统销”的模式,打破了中影公司作为全国唯一国产故事片发行渠道的垄断地位。此后,中国电影发行经历了1994年的引入进口大片并确立分账发行新模式,到1996年民营企业以“发行”参与电影发行,再到2001年加入WTO并将引进片的数额提升至20部的发展过程。2001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2002年,电影院线制改革开始,民营电影发行得到长足发展。这一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向北京博纳公司颁发《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博纳成为首家民营电影发行公司。2002年发行成绩突出的10部国产影片,除《天下无双》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发行以外,其余9部都由民营公司发行。在当年全国9亿的电影票房中,4家民营发行和发行的影片票房超过4亿。这年,在民营发行公司的强势进攻下,国营电影发行机构几乎溃不成军。2003年10月,原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进一步放开发行业:“鼓励国有、非国有影视文化单位成立专营国产影片发行公司。”同年6月,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成都峨影影视文化传播公司等7家民营企业结束发行的局面,正式拿到发行执照,打破了国有企业控制国产电影发行的传统格局,促成了资本多元化的国产电影发行市场逐步形成。2003年,国产电影票房收入有近80%是民营公司参与发行的,其中,博纳公司成为发行主力,而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发行张艺谋的《英雄》,更创造了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高的票房收入2.5亿元。2000年到2003年,民营电影发行公司壮大并走向成熟,民营资本的发行主体地位基本确立。2004年10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商务部联合下发的《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规定:“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设立专营国产影片发行公司。”同年,拥有国产影片全国发行权的国有制片单位31家,民营发行公司已达到10家,拥有发行放映院线经营权的电影院线公司达35家。在2005年,随着CEPA政策的颁布,香港电影发行公司也开始进入中国内地电影发行市场。至2007年,发行市场上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港资已成三足鼎立之势。据统计,这一年,在票房排名前十位的国产电影发行公司中,除中影及中影参股的合资公司中影华纳横店(简称“中华横”)外,其他8家均为内地民营和香港发行公司,其中,民营公司出现了爆发式发展,只保利博纳一家发行的影片就占据了5部。而有香港背景的发行公司开始成为内地电影发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香港安乐发行公司在2006—2007年度异军突起,发行数量与所占票房都居前列。[14]截至2008年底,香港安乐发行公司、香港银都、香港骄阳和具有港资背景的上海思远发行的国产影片都有不错成绩。2012年2月,“中美电影新政”的签署也对中国电影发行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协议:中国将在原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不超过18%升至25%;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行进口片的机会,打破过去国营公司独大的局面。新政为中国电影发行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也进一步开放进口分账大片中的民营企业发行权等。当下,在灵活的政策扶持下,国产影片的发行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并经历了优胜劣汰,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其中,以华谊兄弟、保利博纳、光线、乐视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占据较大的发行市场份额,面临着较大生存压力的中小发行公司则多探索不同层次与不同区域的差异化发行,比如安乐影片、电广传媒、福建恒业等。而2012年底,五大发行方与院线方的分账之争暴露出发行环节的脆弱。与高速发展的制片和放映两端相比,作为“中腰”的发行环节的发展赶不上整个产业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竞争壁垒、无序排片、哄抢档期等。这些都亟待政策进一步助推,促进发行环节与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实现垂直一体化经营,探索多种发行方式,开掘数字发行和院线发行之外更多的新兴发行渠道。

(三)民营力量向放映端进军院线制改革自2002年开始,相关政策与文件的出台吸引了诸多民间资本投资影院建设的热情,使中国的民营电影放映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早在2001年12月1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联合发出《印发〈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提出“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2002年6月1日,院线制开始运作。全国35条院线正式挂牌营业,总计影院1019座、银幕1834块,跨省院线14条。同时,北京、上海等8省(市)完成了2条院线的组建工作,江苏和浙江则分别组建了3条院线。2003年11月21日,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鼓励院线公司扩大规模,加强院线公司整合;鼓励境内国有、非国有影视文化单位以参股、控股形式投资现有电影院线公司或单独组建电影院线公司。这一年颁布的《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则允许境外资本在内地以合资、合作的形式建设、改造及经营电影院,香港、澳门资本还可以独资建设影院。2004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又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系统内外国有、民营资本参股、控股或者独资组建院线,影院可自主选择院线合作。在政策放开下,2003年,中信文化率先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民营电影院线———世纪环球电影院线公司。2004年,院线制初步完成,全国已建成院线36条;2005年,全国院线经过频频并购和重组,到年底,总计影院约1300座,银幕约3000块。[15]58到2006年,民营院线的成绩开始真正凸显,这一年,由万达公司控股的民营院线万达院线刚成立一年(2005年2月成立),就一跃跻身全国票房收入前5名的院线行列,票房收入达到1.51亿元,年增长率为75.7%。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使文化建设得到全社会的关注。随着产业化政策的逐步到位,如广州金逸、时代金典、广东大地、浙江横店等民营公司以及UME、百老汇、CGV等为代表的港资、外资等影院投资管理公司推动了院线的迅猛发展,改变了院线公司主要由电影系统内国有电影公司组建的状况。2008年,院线整合和影院改造的步伐加快,个别院线出现调整与变局,比如中影星美和海南蓝海整合,广东珠江重组为广州金逸珠江,大地数字院线脱离了中影南方新干线独立运作等。[16]之后,每年的银幕增长数都在550块以上,远超前几年银幕增长的数量。2009年12月,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对影院安装2K和1.3K数字放映设备补贴的通知》,推动了影院的数字化建设。2010年,代表电影美学更新换代的3D电影《阿凡达》在中国的热映,更加快了影院建设和数字化、3D化的步伐。几乎与此同时,酝酿多时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9号文件)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10年,全国增加了1533块银幕,是前几年的两三倍。而2011年,全国增加了3030块银幕,是2010年的两倍。[15]5此后,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①我国影院数字化、3D化、巨幕影厅的建设以领先全球的速度发展。到2012年底,全国银幕数从2002年的1845块增加到13118块,其中2K数字银幕超过1.2万块,主流院线影院基本全面实现数字化放映。②截至2013年底,全国又新增银幕5077块,银幕总数达18195块,同比增长38.7%,每天新增14块银幕;放映场次达到2885万场,净增场次近820万场,同比增长39.7%。③中国院线制从2002年建立至今,从计划经济下的“统购包销”的发行放映模式中解放出来,渡过了2002—2004年始建时的适应期,2005—2008年的动荡合并重组期后,近年来进入品牌整合模式,[17]目前,放映端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发展最为稳健与迅速的环节。同时,很多已经投入到电影制片、发行的民营企业,看到终端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后,也加大了投资影院的力度,如保利博纳发行公司开始投资兴建影院;华谊影视集团在开拓制片业和发行业后,也依靠制片商的优势进入影院建设领域。[18]总的来说,近年发展迅猛的民营院线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凭借强势资本走在行业前端,比如依托地产发展的万达院线④等;另一类是诸多立足二三线中小城市走差异化路线的民营电影院线,如大地院线、广州金逸珠江院线、浙江横店院线等,这两类民营院线都从国家的相关政策中获利不少。当下,民营与海外资本参与影院改造、建设的热情持续升温,现代化多厅影院不断增长,数字影院建设不断加快,都为中国电影市场容量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然而,在蓬勃的新建影院数据背后,上座率却在近年递减(2013年仅为15%)。同时,院线的两极分化严重,院线整合之势已成必然,在这轮重新整合和洗牌的院线变革中,民营院线将在政策的支持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近来的发展:新资本时代

民营影视公司经营规模日渐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扩大,因此,它们不断寻找着拓宽资本的渠道,或策划上市,或通过各种股权交易的方式筹集资金。政府也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在宏观的经济和文化策略层面为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松绑。上市融资是民营电影企业新资本时代的开始。2008年10月12日颁布的《文化体制改革中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中规定:通过公司制改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上市。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鼓励文化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2008年7月,橙天娱乐通过收购香港电影公司嘉禾近90%的股份,间接成为内地第一家娱乐业上市公司。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在此背景下,华谊兄弟10月在国内创业板成功上市,标志着中国民营影视企业走进新资本时代,而有着敏锐嗅觉的资本市场开始关注影视产业。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电影产业与资本市场和行业外资本、企业的深度融合,对非公有制电影企业在投资核准、财税政策、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国有电影企业同等待遇。201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九部委联合《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资本进入电影市场,为民营影视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为电影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风险投资、私募资本等机构开始从资本层面介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是新时期第一次专门讨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央会议,经过多年电影市场化改革,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得到了确认。2011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使电影准入门槛空前降低,大量业外资本进入电影产业。此外,2012年“十二五”规划提出“文化倍增计划”,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政策,都强调文化体制创新,引导资本市场更加关注电影行业,拓展民营电影企业的投融资渠道,促进电影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国企资本、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海外资本、境外资本等资本的混合已经成为国内电影投资的基本形式。

政策的扶持及与生俱来的市场身份,让民营影视企业拥有先天的融资优势,具备实力的民营影视公司纷纷上市:2010年,博纳影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第一个在海外上市的中国电影企业;2010年,浙江华策作为首家以影视剧为核心业务的影视公司上市;2011年起,陆续有光线传媒、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马娱乐控股有限公司、万达旗下AMC影院、智美集团、长城影视等上市,中国电影进入资本市场运作的时代。此外,当下计划上市的公司中,既有大量民营影视公司,如新丽传媒、万达电影院线、千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金逸影视传媒等;也包括国营电影企业,如中影集团、上影集团等。这说明随着电影市场的开放,民营和国营电影制片厂都开始注重资本市场,但就实践来说,更具灵敏市场性的民营企业更快一步取得了上市的先机,赢得了资本的信任。通过上市,民营影视企业发展不再受资金瓶颈的局限,总资产和利润有大幅度的提升,市场控制力和资源配置力增强,可以大规模融资并购,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媒介渠道,进而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品牌品质和公司整体实力,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即如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所说:“上市融资使我们拥有更充沛的资金、人才和资源储备,从而具备了更强大的市场运作能力。不管从政策环境还是市场环境来看,中国的民营电影企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19]新资本时代,也开启了新一轮的民营企业重组和集中的产业改革。从上市融资到跨国经营和全产业链布局,民营电影企业在资本、运作方式和市场上逐渐融入世界电影产业的大链条当中。尽管这个过程刚开始,其规模及效益都并未彰显,但是中国电影产业优化的路径,已经在政策和制度的扶持下渐趋清晰。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商业智慧、资本支持,更需要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但是,能否确切地以2009年华谊兄弟在国内的上市作为民营电影企业甚或是整个中国电影工业进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的标志呢?由于历史距离太近,置身诸多纷繁电影现象之中,我们暂时还不能形成明确的定论。不妨让我们拭目以待,当历史的尘埃落定,再回望时,2009年民营企业上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或许便能在迷雾散尽后显现。

四、结语

从以上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政策与中国民营电影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者一为顶层设计,一为随着顶层设计而自身运作的资本和文化产业形态。本论文的研究,即意在揭示政策的顶层设计对民营电影企业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回顾民营影视企业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即是其在政策引导下由小做大并逐渐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不可分割的主力军的过程。今日,政策给予民营电影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民营电影企业也调整自身,在政策允许的安全范围内谋取发展。实际上,民营电影企业与国家政策之间,并非是被动的亦步亦趋的关系,两者更有内在的博弈与权衡;资本运作与顶层设计之间,亦有积极的共谋与对话。作为一种文化生产的民营电影企业,它既受到政策的引导与限制,又主动扬长避短,在政策提供的舞台上翩跹起舞。因此,就相应的措施来说,一方面,作为政府,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市场机制。尽管近年来,政策不断开放,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我国电影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有关方面仍需继续采取措施,宏观调控电影市场。如修改电影审查机制,进一步研究电影分级制度的推广,使民营影视企业的制作更加放开手脚,适当延长民营影视企业减免税的期限等。另一方面,民营影视企业需要把握机遇,随时观察政策动向,把握国家的公共政策和顶层设计,为自己的发展找准定位,以前瞻性的思维进一步发展自身,才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电影市场继续书写新的篇章。展望未来,民营电影企业的发展将继续改变中国电影工业和文化工业的版图,为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但从整个电影形势来说,从国家政策中获利的不仅是民营企业,国营电影企业也在政策扶持下茁壮成长。当下,国营影视企业也在积极准备上市,近年政策的优待,或将赋予其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随着整个电影市场份额的扩大,当下民营企业主导电影市场的现状,可能会变成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平分秋色的局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国家整体的不断向好发展,我们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

作者:陈犀禾鲜佳单位: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工业发展论文:基于产值增长的食品工业发展论文

1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有所上升

2008~2012年河北省食品工业和全国食品工业的行业新增(本年)固定资产投资详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河北省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增长较大,2012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最多,有7100077万元。从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系数看,2008~2012年河北省食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平均值为5.57%,四个子行业的比例平均值分别为5.93%、5.66%、4.93%、2.73%。河北省食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12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最多,有4014528万元。食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呈现阶段性上升的趋势,2012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最多,有1855789万元。饮料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12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最多,有1202849万元,占制造业的8.87%。烟草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8年达到最高值112577万元,2012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为26911万元。

2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不得不指出河北省食品工业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品种单一,结构优化度不高产品结构方面,输出大部分都是初级粗放的低端产品,而高附加值的产品太少。产品附加值低,它的价值也就不高。产业结构层次方面,以食品加工业为例,它的结构单一,多年来主要是由饲料加工业、淀粉制造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构成的,急需进行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2.2大中型企业数量少,企业规模偏小河北省食品工业缺乏大型深加工企业。河北省连续多年位列全国食品工业“十强”,但是河北省是“十强”中规模企业数量最少的,与规模企业数量最多的山东省相去甚远;除了规模企业,龙头企业也是如此,2012年全国农业龙头企业有2700多家,河北省只占35家,而食品行业的只有12个,所占比例太少。全国食品工业及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数2008~2012年变动情况见表3。国家统计局规定,大中型企业指的是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工业法人企业。由表3可以看出,广东省大中型企业最多,这是因为广东省借由改革开放的机遇,经济迅速增长,同时带动了对食品的巨大需求,从而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巨大发展。山东省与河南省是河北省的近邻,拥有相似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是河北省的大中型企业数量明显少于两省,大规模的集团或企业偏少,导致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不显著,行业竞争力不强。

2.3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一是技术水平低。河北省食品工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发展中品牌优势、竞争优势、产业优势不明显,究其根本,是因为缺乏技术的支撑。河北省食品工业技术水平低,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缺乏食品工业技术的创新,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加工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低,品种单一,市场占有率低。二是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河北省食品工业企业具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只有一个,具有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19个,同食品工业强省山东、河南相比,差距较明显。山东省食品工业企业中具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8个,具有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41个;河南省食品工业企业中具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5个,具有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37个。这也说明了河北省食品工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

2.4投入力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任何一个产业的长足发展,都离不开各种生产要素的后续投入,食品工业也不例外。河北省食品工业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项指标占全国比例偏小,说明河北省食品工业增速缓慢,发展后劲不足。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河北省食品工业投资明显不足。上述表2介绍了河北省食品工业2008~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所占全国比例。河北省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其占全国的比例却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说明其增速缓慢,投入力度不够。

3促进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调查分析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河北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的建议,以期对河北省发展食品工业献计献策。

3.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如果主导产业选择正确,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选择错误,则会事倍功半。所以河北省首先应该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选择出食品工业的主导产业,然后发挥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有序转换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要根据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食品工业的其他子行业,促进各个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同时,重视食品工业的地区协调性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间的流通,互通有无,引导河北省食品工业的转型升级。

3.2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规模效应龙头企业在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政府应该加大对食品工业的政策、资金等的扶持,培养名优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和名牌优势优化区域布局,促进食品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培育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企业自身也要提高管理水平,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加快标准化生产,促进规模化经营。要抓好项目

建设,实施名牌工程。各级各部门要鼓励企业争创国家和省名牌产品,对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以及“河北省著名商标”的产品,省及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3.3加大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由上述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缺少技术的支撑,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更新滞后,缺乏创新。所以河北省应该加大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并促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技术工艺,发展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首先,政府要加强政策的扶持。下级政府和行业、农业、金融部门认真落实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其次,突出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和引进各种专业人才,以促进行业创新,构建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

3.4增加要素投入,健全发展环境京津冀一体化如火如荼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生产要素流通速度加快。在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生产要素的互通有无和合理配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河北省食品工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河北省可以通过实施对食品工业的开放政策,引导国际国内各种生产要素向食品工业倾斜,突破行业和地区间的壁垒,加大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共用基础设施,营造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食品工业与各产业间的协同发展。

作者:成立园任雅彤杨兴龙单位:延边大学农学院

工业发展论文:乙烯工业发展论文

1我国乙烯行业的现状

1.1“炼化一体化”百万吨乙烯基地崛起炼化一体化已成为全球乙烯工业发展主流,炼油与化工是关联最密切的业务,两者结合可以在资源配置,优化互用各种物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降低固定资产费用,节省储运系列投资,共享公用工程和环保系统,从而实现炼厂与化工厂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据美国斯坦福咨询公司(SRI)对燃料型炼油厂和一体炼厂两种模式效益分析,在一定的原油价格范围内,一体化厂的全投资收益率比燃料型炼厂高10%以上,且随原油价格的升高,两者收益率差距更大,一体化炼厂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目前,我国已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建成了一批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其中包括镇海炼化、福建炼化、天津石化炼化一体化基地,据悉,中国石化75%的炼油能力、90%以上的乙烯生产能力集中在这三大地区,为原料的优化配置、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乙烯行业“十二五”规划》,我国将继续做大做强这三大地区石化产业群,改造提升东北地区乙烯工业,同时建设中西部乙烯基地,进一步优化乙烯布局[2]。长三角地区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形成3~4个产能超200万t/a的乙烯生产基地,其乙烯合计产能将占全国总产能的35%以上;珠三角地区将加快茂名、惠州、湛江、揭阳等地中资或中外合资项目的建设,重点发展下游的优势产品和特色、高附加值的衍生物产品;环渤海湾地区以京津唐和抚顺为中心,布局大型乙烯装置;中西部地区则配合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在兰州、成都、武汉、独山子等地形成4个乙烯基地。“十二五”期间,全国炼油企业平均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使我国乙烯工业向“炼油-乙烯-芳烃-高端产品”深度集成的一体化模式发展成为可能。

1.2重大装备国产化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石化装备国产化的实施方案(讨论稿)》,为石化装备国产化设定了百万吨级乙烯及深加工设备成套装备的国产化率不低于75%[7-8]。在“十一五”期间,百万吨乙烯装置中最关键、最难国产化的核心设备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制冷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均已实现了国产化[6]。例如[6-10]:天津百万吨乙烯工程中,作为核心装备的裂解气压缩机和冷箱首次由国内厂家制造,乙烯装备的国产化率达到78%,主要设备1775台(套),引进设备仅为212台(套),其余均为国内采购。在茂名乙烯技术改造中,实现了大型裂解气压缩机和冷箱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总共510台设备中448台是国内制造,国产化率达87.8%,首创使用国内技术和设备国产化的最高记录。镇海炼化百万吨乙烯工程实现了三大核心机组之一的丙烯制冷压缩机的首台国产化,整个工程共有13台套大型设备被列为国家重大设备国产化攻关和重点推广应用项目,均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安装,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装备制造业水平提升。抚顺石化80万t/a乙烯建设中,装置国产化率达72%,装置采用的乙烯压缩机组由沈鼓集团提供,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百万吨乙烯装置用乙烯压缩机组。通过自主创新和合作开发,我国石化已具备了采用自主技术建设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的能力。据不完全统计,依托石化企业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中国石化研制和推广应用了重大国产化设备达2000多套。其关键设备乙烯裂解炉及其急冷锅炉、大型乙烯裂解、各种低温泵、高压板翅式换热器(冷箱)、大型乙烯球罐、聚丙烯反应器以及大型双螺杆造粒机组等相继研制成功。石化大型装备的国产化,有力推动了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了中国石化装备工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2中国乙烯工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1原料应向多元化发展乙烯原料是影响乙烯成本的重要因素。在乙烯生产中,原料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高达70%~75%[1],以石脑油为原料时更是高达80%~90%[3]。目前,我国生产乙烯的原料主要是石脑油,石脑油是炼油工业的产品,其产量受到炼油工业的制约。目前我国70%左右的原油用于成品油(汽、煤、柴油)生产。2013年我国进口原油2.8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7.3%[1]。随着经济发展,未来我国乙烯原料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产量将达到2383.5万t,需要石脑油7000万t,如果再考虑其他生产对石脑油的需求,国内石脑油的缺口将更大。资源不足将限制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因此,应加大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实现乙烯原料向轻质化、多元化发展战略。另外,还要加快开发新的乙烯生产路线,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发并应用了多种原料制烯烃技术,包括MTO/MTP、CPP、丙烷脱氢等技术。未来几年是我国煤制烯烃/MTO生产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建成在建的煤制烯烃/MTO项目包括宁波禾元化学30万t/a、浙江兴兴新能源30万t/a、华能呼伦贝尔30万t/a、青海庆华30万t/a、中国石化鹤壁30万t/a,山西焦化30万t/a、陕西神木化工30万t/a等。但考虑到煤制烯烃项目的庞大投资和巨大的耗水量问题,未来真正能够建成的项目要少于规划项目。所以应加快页岩气开发,积极发展天然气制乙烯工艺。2.2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竞争力我国乙烯生产装置规模已经有较大提高,但与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国产能低于50万t/a装置多达17套(其中1套已经停产),全球范围内规划建设的超大型乙烯装置产能可达150万t/a,一些公司还在研究180万t/a乙烯装置的可能性,沙特阿拉伯、北美地区及新加坡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均在我国之上。因此借鉴世界乙烯工业发展规律,我国乙烯工业规模适宜在80~130万t/a,建设规模根据市场、原料及其他建厂条件而定。同时应当关闭规模小、能耗高、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的装置,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出发,实现乙烯规模大型化。

2.3技术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乙烯装置国产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技术差距,可靠性和稳定性不高,专业化和系列化程度较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还跟不上石化技术发展及装备大型化的要求;对引进技术装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不够,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缺乏;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能力薄弱;技术准备和储备不足;装备制造企业与工艺开发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不适应世界石化装备机电一体化和信息化的要求与步伐。我国石化装备产业应在重大装备上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着力提高我国石化行业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国内乙烯工业总体物料消耗较高,应加大开发引进先进的裂解技术和分离技术。但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是要加快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石化工业长期立足在引进技术的基点上是难以使竞争力有较快的提高,研究开发经费不足是难以进入开发创新之路的主要原因,目前化学工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不足1%,低于有关制造业的投入水平,与发达国家2.2%的水平更有较大差距,尚属于技术引进和应用层次。

2.4布局分散需集中目前,我国已建成的乙烯工业装置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而拟建和已建的乙烯装置更是几乎覆盖全国。单辽宁一个省,已建和拟建装置也分散在辽阳、盘锦、抚顺、大连几处。弊病明显:1)加大了投资。如上海赛科90万t/a乙烯工程建在化工区内,有公用工程体系等一系列公用和辅助设施可以依托共享,每万吨乙烯产能工程总投资为2.49亿元,而广东惠州80万t/a乙烯由于是单独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等,每万吨乙烯产能工程总投资比上海赛科高出2.13亿元。2)公用工程投资重复浪费。以60万t/a乙烯装置工程计,美国的罐区、码头等公用工程占整个工程的20%,而我国则占40%~50%,即其中有近20%部分要重复。3)加大了污染风险。目前我国主要港口几乎都有炼油装置,单是治理渗油漏油一项造成的污染就是一大难题。在缺水地区及长江、黄河中上游的水源地布建大型化工联合装置,将会造成当地生态恶化及生存危害。世界上乙烯装置的建设是以集中建设为主,如美国约有2/3的乙烯装置建在德克萨斯州,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比利时乙烯装置全部建设在安特卫普,日本乙烯大部分集中在东京湾,新加坡集中在裕廊岛,韩国集中在蔚山附近。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要重视布局,提高集中度,结合我国市场、资源等条件,应集中在沿海地区布置4~5点,如镇海、金山湾、湄洲湾、连云港、天津、青岛、大连等地。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建设1~2个高度集中的石化基地。为了扼制目前过于分散的建设状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国家应统一规划,对乙烯工业严格执行准入制度:1)乙烯项目建设要符合产业布局和“基地化、大型化”的发展要求;2)新建项目原则上要依托现有大型炼油企业,实行炼油化工一体化。乙烯项目业主原料自给能力必须达到75%以上。3)新建乙烯项目单线规模达到80万t/a级以上,而且乙烯下游石化装置也应具有世界级经济规模。

2.5其他我国市场尤其是下游乙烯产品的进口量非常大,我国乙烯下游产品品种单一,特殊品种依赖于进口,未来我国乙烯建设和发展将注重调整下游衍生产品结构,要更好利用我国以石脑油作为乙烯主要原料带来的副产品和下游衍生物多、附加值高、增值空间大、可供选择产品组合多的有利之处,多生产高附加值、高档产品,以及差别化、功能化产品,更好地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促进产品升级,努力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3结束语

我国乙烯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在未来几年内,国内乙烯生产企业区域分布将更加趋于合理,产品结构将得到更加合理的调整,经济效益将有更大幅度提高。在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基础上,将会使我国由一个乙烯生产大国发展成为乙烯生产强国。

作者:徐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工业发展论文:煤制聚丙烯工业发展论文

1MTO技术

1984年美国联碳公司(UCC)成功开发出磷酸硅铝分子筛催化剂SAPO-34,利用该催化剂可将甲醇转化成乙烯和丙烯[1]。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与挪威海德鲁公司(Hydro)合作,利用分子筛催化剂SAPO-34于1995年建成了第1套UOP/HydroMTO示范装置。该装置负荷为0.75t/d,产物乙烯/丙烯配比可调。2008年,UOP公司与法国道达尔公司(Total)合作,在比利时建设了1套10t/d的MTO示范装置[1]。UOP公司基于上述示范装置,开发了MTO工业化工艺包,向全球推广其技术,但目前尚未见项目建设报道。国内开展MTO研究的单位主要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其开发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已经成功商业化运行,分别建成了包头60万t/a煤制烯烃项目和宁波禾元60万t/aMTO项目,另有多个项目在建。另外,中国石化开发的SMTO技术在燕山石化建有1万t/a的中试装置,在中原石化建成20万t/a的工业装置,并规划多个项目[5]。

2煤制PP装置运行及建设情况

2.1运行情况目前国内建成的以煤、甲醇为初始原料制备PP的项目主要有:2010年8月投产的神华包头MTO项目,产能为30万t/a;2011年4月投产的神华宁煤MTP项目,产能为50万t/a;2012年3月投产的大唐多伦MTP项目,产能为46万t/a;2013年2月试车的宁波禾元MTO项目,产能为30万t/a。其中神华包头MTO项目和神宁集团MTP运行时间最长,目前已经稳定化运行,大唐多伦MTP项目尚未达到稳定运行的程度,宁波禾元的MTO项目完成试车运行。

2.1.1神华包头煤制PP装置神华包头60万t/a煤制烯烃项目于2011年1月商业化运行,其中PP,聚乙烯产能各为30万t/a。该项目气化装置采用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气化炉为7台,生产阶段为5开2备,气化煤种采用包头矿区和鄂尔多斯矿区出产的煤按一定比例掺混;MTO装置采用大连化物所技术,流化床反应器由中国石化洛阳工程公司设计;PP装置采用Dow化学的Unipol气相流化床生产工艺[6]。

2.1.2宁波禾元甲醇制PP装置宁波禾元60万t/a甲醇制烯烃项目于2013年2月试车,现已进入商业化试生产阶段,其中PP产能30万t/a,乙二醇产能50万t/a。甲醇原料主要进口自中东等国外地区。该项目PP装置采用Basell公司Spheripol液相双环管生产工艺,产品牌号为均聚拉丝料T30S。

2.1.3神华宁煤煤制PP装置神华宁煤50万t/a煤制烯烃项目于2011年4月试车,2012年1月商业化运行。该项目气化装置采用德国西门子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气化炉为5台,生产阶段采用4开1备,气化煤种采用宁东各矿区的精洗煤和块煤按一定比例掺混;MTP装置采用德国鲁奇固定床甲醇制丙烯技术;PP装置采用ABB公司的Novolen气相工艺[7],产品牌号有均聚拉丝料1102K、均聚注塑料1100N、共聚注塑料2440K及2500H。

2.1.4大唐多伦煤制PP装置大唐多伦46万t/a煤制烯烃项目气化装置采用壳牌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气化炉为3台,生产阶段采用2开1备,气化煤种采用多伦矿区的褐煤;MTP装置采用德国鲁奇固定床甲醇制丙烯技术;PP装置采用Daw化学的Unipol气相流化床生产工艺[8],装置于2009年11月开车。

2.1.5中原石化甲醇制PP装置中原石化20万t/a甲醇制烯烃(乙烯/丙烯配比可调)项目于2011年10月建成,PP装置产能为14万t/a,采用中国石化自行设计的液相环管工艺,现生产牌号为T30S,装置生产用甲醇购自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2.1.6煤制烯烃装置运行效益我国现有的3套神华包头、神华宁煤、大唐多伦煤制烯烃项目投资分别为170亿元,178亿元,180亿元。与石油路线相比,用煤生产PP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以均聚拉丝料为例,市场价在11000~12000元/t,石脑油裂解的丙烯单价接近10000元/t,加上聚合阶段的生产成本,石油路线的PP生产装置效益很低;而以煤为原料时,PP生产成本在6000~7000元/t。可见,相比传统石油路线,煤制烯烃生产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2.2建设情况

2.2.1在建及规划项目与传统的石油路线相比,以煤为原料制备烯烃在生产成本和原料来源上具有很大优势。因此国内很多富煤地区在建及规划煤制烯烃项目,以发展煤化工来带动地区工业和经济发展。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现阶段国内在建、规划的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的烯烃生产技术来源和PP设计产能情况。

2.2.2项目建设考虑因素发展煤制烯烃项目必须谨慎,不是所有富煤地区都适合发展煤制烯烃项目,需要综合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1)煤中氢碳质量比在0.2~0.8,而石油中氢碳比在1.0~2.0,因此煤制烯烃相比石油制烯烃需要大量的水作为原料,例如在煤气化制备合成气和合成变换阶段(将H2和CO摩尔比调整为约2∶1)都需要水参与反应;另一方面,气化和变换阶段都产生CO2,其中大部分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在煤制烯烃过程中,生产1t甲醇产生2tCO2,生产1t烯烃要产生6t的CO2气体。(2)煤制烯烃项目投资巨大、风险高。60万t/a的煤制烯烃项目从最初的气化到最终的聚合总投资接近200亿元,而采用石油路线的千万吨炼油及百万吨乙烯项目投资约300亿元,因此就投资成本而言,煤制烯烃项目与石油路线相比投资过高;另一方面,煤制烯烃项目中的气化及烯烃制备技术在工业化大规模应用方面仍有待提高,运行过程存在一定风险。(3)国内PP产能的增长速度大于市场需求的增长。2010年国内PP产能为969万t,到2012年增长至1388万t,2014年将达到1897万t,年均增长232万t;而2010年国内市场PP的表观需求量为1510万t,到2012年增长至1740万t,年均增长115万t。近几年富煤省份纷纷规划煤制烯烃项目,如果不进行合理规划而任其盲目发展,可能会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

3结束语

近几年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新型煤化工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DMTO技术在包头烯烃项目的成功应用及神华宁煤集团成功消化吸收德国鲁奇的MTP工艺,验证了煤制烯烃技术日趋成熟,商业化生产可行,这就导致了国内富煤省区纷纷规划煤制烯烃项目,将煤转化为聚乙烯,PP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但发展煤经甲醇制PP项目应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全面考虑地方能源、水源分布及对环境的影响、选用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PP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等,才能使煤制PP这一新型化工工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作者:方伟李锋张维申宏鹏单位:神宁集团煤化工分公司研发中心神宁集团煤化工分公司聚甲醛厂

工业发展论文:农机工业发展论文

1发展现状

1.1生产规模恢复较快。

截止目前,湖北省共有农机生产企业183家,除鄂州市外,其他12个市州都有生产企业,其中武汉市达到48家,荆州市38家,宜昌市29家。截止2012年底,全省农机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亿元;实现工业销售值为22.4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为5.14亿元,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达10亿元以上,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亿元左右,技术改造投资显著扩大。武汉黄鹤拖拉机有限公司近几年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2012年达到1.3亿元,固定资产投入在5000万元以上。

1.2产品种类不断增加。

近几年来,我省切实加大技术引进、研究开发和更新改造力度,调整提高老产品,开发投产新产品,产品种类明显增多。2010年,在省农机局的协调促动下,东风公司与日本井关农机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东风井关公司,落户襄阳,已投产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2014年拟投产大中型拖拉机。截至2012年,全省农机生产企业生产的农机产品突破1000个。本地企业纳入湖北推广目录的产品显著增多,其中湖北金驰达20个,武汉黄鹤18个,武汉天牧13个,湖北鑫吉10个,湖北星胜9个。

1.3产品结构渐趋完善。

近几年来,湖北本土企业立足我省实际,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切实加大产品开发升级力度,开发生产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仅2012年全省鉴定农机新产品就达378个。武汉黄鹤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开发生产的插秧机和油菜直播机,一经投放市场就供不应求,插秧机年销售达2000台,油菜直播机达3000台以上。目前,全省农机产品种类包括拖拉机、插秧机、收获机械、微耕机、旋耕机、油菜精量直播机、机耕船、风冷柴油机、小型挖掘机、中耕追肥机、割灌机、果(茶)修剪机、太阳能杀虫灯,钢架大棚、喷雾器、饲料加工机、农用工程机械、禽畜养殖机械,众多品类涵盖了田间作业、养殖业和设施农业机械。2013年,全省享受购机补贴的农机产品销售额达到37亿元,其中我省本地企业生产的农机产品占30.9%。

1.4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近年来,在市场利好的带动下,科研院所和企业对农机科技的研发投入逐年增加,研发能力增强、科技含量提升,本省农机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品牌效应初显。湖北省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纳入国家推广目录的有235个,东风井关插秧机、金驰船式拖拉机、黄鹤油菜直播机远销外省,深受各地农民欢迎,品牌美誉度逐步提升。五是资本关注度较高。由于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前景看好,农机生产制造领域已成为自由资本、工商资本、风投资本关注和流入的重要洼地。湖北长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兴建农机产业园,目前已经开工建设。产业园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占地1000亩(1hm2=15亩),集农机生产、销售、研发、展示功能于一体;该公司还与湖北金驰、武汉黄鹤等企业接洽,拟投资合作支持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2我省农机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我省农机工业发展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农机工业发展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2.1产业集中度不高、规模不大、品牌不响。

突出表现为我省农机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全国农机市场上的地位不高、市场支配能力不强,大型农机制造企业空白,大多数企业的规模较小。全国农机制造企业近万家,湖北只有不到200家,占比不到2%,规模以上企业更少,全省农机工业总产值仅为山东福田重工的7%,且没有几个在全国可以叫得响的品牌。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大型化、节能环保化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这将对农机制造企业的技术、资金实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型农机制造企业优势必将进一步增强,规模小、没有品牌的小型农机制造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船式拖拉机(机耕船)是我省最早研发、最具有湖北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产品,全省生产船式拖拉机(机耕船)的农机企业多达21家,但其产值仅1亿多元,其中最大生产企业———湖北金驰产值也只有2000多万元,其他多为小微企业,如果没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其生存能力堪忧。

2.2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突出表现为企业创新能力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低水平重复性建设严重;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企业家底较薄,投资能力较差,规模化生产能力不足;受地域条件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企业引进高技术人才和改善生产条件难度大。据调查,全省农机企业生产的1000个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仅占20%,大部分产品都是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如生物质气化炉、育秧秧架等。90%以上的企业都是以生产小型农机和田间作业机具为主,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偏低,并且技术断档,能耗高、排放水平低,如微耕机、条播机等。我省农机企业产品覆盖14大类,其中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大于5000万元)仅有19家,占10%;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更少,只有8家。我省农机工业多为20世纪经过市场淘汰留存下的部分农机企业,或由原来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民营企业,其家底不丰,多靠自身滚动发展,自我投资能力不强。除武汉市外,在其他县市的农机制造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困难重重,生产工人、技术员年龄多为50岁左右,他们对先进制造技术了解不多,掌握不够,直接影响产品质量。除此之外,大部分农机企业还存在生产技术条件差、生产管理落后、售后服务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

2.3企业发展外部环境不优。

突出表现为国家虽已制定支持农机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落实难度大,且由于我省农机工业企业多为小微企业,相关扶持政策更难以到位。加之,国家对农机行业长期实行的是低价格政策,导致农机在机械行业中属利润最低的行业,农机制造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难以进行。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我省农机的制造和管理水平与之存在40年左右的差距。当前,国家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工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除此之外,在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改造、高技能人才引进等方面,结合湖北实际的相关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当农机销售市场火爆时,许多机械加工企业想跳进“农门”,这就导致重复投资浪费严重,同质化程度高,农机销售市场混乱;当农机销售市场处在低谷,企业利润低时,这些企业又跳出“农门”,从而导致农机工业萎缩,农民无机可买。同时,由于进入农机制造业的门槛太低,有的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一些技术含量低,市场已淘汰,法律法规已禁止生产销售的农机产品引入我省,如所谓的多功能拖拉机(或变型拖拉机),使农机行业中散、乱、差、小、低的局面难以得到整治。与此同时,对农机工业的行业归口管理职能不清,定位尴尬也是其难以获得政府支持的重要原因。农机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环,在省经信委中应当归口为机械汽车处,但与其他装备制造业相比,农机企业规模太小,难以得到足够重视,若归口为中小企业处,又更加难以得到支持。在争取科技创新项目时,尽管农机工业对农业现代化极其重要,但其在工口中难以脱颖而出,极难获得项目组的青睐。

2.4农机产品针对性不强。

农机产品相比其他机械产品,有着比较强的适应性,我省农业生产环境、种植制度、地形地貌等与外省存在较大差异,农业生产所需的农业机械产品也相对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发展本省农机工业企业,就是需要我省农机工业企业能立足湖北农业发展实际,生产销售适合湖北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机产品。但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先发优势特别重要,在某东部省份的众多合资企业长期占据我省农机市场之后,各周边省份如河南、湖南、安徽、重庆均已领先我省,发展了各具特色的农机工业,对我省农机工业形成“围剿”之势。因此,发展具有湖北特色农机工业显得尤为紧迫。从现有农机产品看,船式拖拉机(机耕船)算得上湖北特色农机产品,东风井关生产的水稻插秧机填补了我省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空白,武汉黄鹤公司生产的油菜直播机为解决我省油菜生产机械化提供了比较好的产品,随州双利公司生产的小型水稻收割机在山区丘陵地区具有较强适应性,通山玉龙公司生产的捡拾压捆机为农作物秸秆回收处理提供了较好机具,洪湖乾元公司生产的清淤机为地处鱼米之乡的农民带来了福音。其他大部分企业多为仿造外省产品,其针对性不强。我省作为农业大省,水稻、油菜、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还没有完全实现,急需农机企业提供性能可靠的农业装备,现有在用的产品90%以上为外省产品。

3我省农机工业发展的建议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而发展农机工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环。实现农机产品本土化,不仅可以扩大本省内需,减少经济增长对外贸和投资的依赖,同时也可促进本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为此,必须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做好农机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湖北农机工业健康发展。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要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湖北省农机工业总体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机械工业振兴目标,加快农机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农机企业集团,努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着力抓好一批农业急需的重点产品,大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突破限制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装备的瓶颈,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品种齐全、适用优质的各类农机装备,利用湖北省雄厚的机械工业制造能力,打造出一个既能满足湖北乃至国内“三农”市场需求,又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新的湖北农机工业体系。

3.2苦练内功,提档升级。

切实加强“产学研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农机工业企业要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组建行业性、非盈利性的民间社团产学研合作组织。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改组、兼并、组合,形成几个集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农机企业集团,真正形成有实力的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带动全行业技术、质量及竞争能力的提高,有效解决我省农机行业生产厂分布散、生产规模小、重复生产严重、产品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使我省农机工业生产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有较大的提高。

3.3政府引导,科技支撑。

目前,湖北省农机科研体系的协同性和整体性较弱,产学研结合还处在浅层面,由于缺少有机联合机制,各方面的科技力量自成体系,研究方向与力量分散重复,难以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全面有效的支撑。政府可以通过经济及科技政策导向,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联盟的快速发展,积极打造产、学、研、推相结合的农机科技开发和创新体系。政府应提高对农机工业企业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在技术开发,企业改造、重组等方面给予财政、政策支持和积极的引导、干预。同时,鼓励相关行业的生产企业转入农机行业,支持农机行业加快战略性重组。

3.4政策扶持,金融促动。

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对本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产品,提高补贴标准;通过公共财政政策,重点发展专业化企业集群,引导分散的农机生产企业抱团发展,对创新型农机制造企业和农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予以专项财政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或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低息贷款,政府并给予贴息;逐步建立起包括政府财政、产业资本、风险资本、金融资本、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作者:皮少成吴昭雄单位:湖北省农机局

工业发展论文:我国阶段性变化的工业发展论文

一、工业资本产出效率呈下降态势,资本高增长趋势难以持续

由于投资高增长持续、劳动生产率增势减弱及技术管理效率提升缓慢,近年来工业资本产出效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依托资本数量增长推动工业增长的模式受到挑战。2002年到2011年,工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均增长11.5%,与同期工业增速基本持平。工业资本产出效率从2003年高点降至2010年的88.3%,降低13个百分点。我国工业资本高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高资本回报率带来的拉动作用和高储蓄率产生的推动作用,但两个方面下降压力均在增大。一方面,工业资本回报率强劲增长是工业企业扩大投资的重要诱因。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转轨背景下工业资本回报率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到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达到最低点,之后则一路攀升。1998年到2011年,工业固定资产总利润率由1.7%提高至26.8%,同期工业资本也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两者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也就是说,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提高,资本回报水平已成为市场主体投资决策的重要风向标。

目前,我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已超过日本,并逼近美国制造业回报率的水平。不可否认,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生产和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劳动生产率增长以及资本运营效率改善对工业资本回报率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值得关注的是,2003年以来工业资本回报率上升与工业资本产出效率趋降形成明显的反向走势,显示存在产出分配过度向资本倾斜的现象。当前要素市场不健全导致要素价格存在扭曲,资金、土地等要素成本受到一定程度低估,资源环境外部负效应未充分内部化,显性资本回报率可能由于存在隐性补贴而被高估。如果部分不合理的成本收益得到纠偏,势必会降低现实的工业资本回报率水平,工业资本增速以及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度也将随之降低。另一方面,储蓄率持续上升为工业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本供给。近年来受扶养比下降及其他相关因素影响,我国总储蓄率持续增长。1998—2011年期间,由38.2%上升至52.7%,期间储蓄率增长与工业资本增长也同样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显示了高资本积累对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储蓄率高低无公认的标准可以做出准确判断,但未来继续增长的确面临压力。当前,我国总储蓄率在世界所有国家中遥遥领先,2011年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3.4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高22.6个百分点。当前,居民储蓄约占总储蓄的50%,企业和政府储蓄分别约占40%和10%。根据国际经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将有所提高而储蓄率会随之下降;如果我国工业投资的隐性补贴减少、国企分红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则企业和国家的储蓄率也将随之下降。

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趋于弱化,结构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低成本劳动力资源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且随着工业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素质改善及技术进步,工业劳动生产率也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和大规模下岗分流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度,尤其是1996年到2001年间,工业从业人员出现连续下降。但“减员增效”改革却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1991年到2001年,工业从业人员数量年均下降1.2%,占全部经济活动人口比重由15.1%下降至11.5%;而相应工业劳动生产率(不变价)则年均增长高达14.7%。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开放条件下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不断发挥,工业就业人员恢复增长态势;尽管资本深化、技术进步等因素仍然驱动劳动生产率继续提升,但由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趋缓,劳动生产率增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02年到2011年,工业就业年均增长4.2%,工业就业占经济活动人口比重由11.5%上升到16.4%;而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7%,增速比之前10年下降了一半还多。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导致工业增长对劳动力数量增长的依赖程度有所提高。我国工业就业数量增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给总量增长,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2000年到2011年,非农领域就业增加与全国劳动供给增量和农业劳动力转移之和基本相当。这一时期,估计转移到非农领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一半左右成为工业就业人员。未来上述两个方面均发生重要变化。一方面,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增长空间已十分有限。我国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10年见顶后将持续下降,预计劳动人口绝对量也将在2015年见顶后下降,到2020年将降至2011年前后的水平。

目前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2000年到2011年我国劳动参与率由83.2%下降至78.4%,仍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在就业门槛提高、社会保障提升等因素影响下仍有继续下降的可能。劳动人口和劳动参与率下降将共同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在2015年之前见顶趋降。这样,工业劳动力数量增加将主要依靠非工业部门尤其是农业就业向工业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和成本正不断提高。截止到2011年,我国农业就业人数仍有2.6亿人左右,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4.8%。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就业比重普遍在10%以下,如果未来农业就业占比下降到20%以下,将最多有1亿人左右可以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而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老龄化程度已经很高,可供转移的年轻劳动力已较为有限。2011年,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占农业从业人员的63.8%。近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正在降低。1998年到2007年,外出农民工总量均每年新增900万人左右;2007年到2011年,外出农民工总量平均每年新增仅600万人左右,年均新增量比前十年减少了约300万人。而且,转移劳动力的成本也不断提高。2007年到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工资年均增长16.4%,增速比2003年到2006年大幅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综合判断,未来十年工业劳动力供给数量增速将比之前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劳动力结构性供需矛盾也日渐突出。一是年轻劳动力供给更趋紧张。2011年,20—39岁的年轻就业人员占制造业就业的60.3%,而20—39岁的年轻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仅为44.8%;年轻劳动人口数量已经在2010年见顶,未来将会以快于劳动人口的速度下降,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年轻劳动人口数量将分别减少1200万人和2500万人。二是劳动力技能错配现象也有所加剧。过去十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增加了6倍多,但同期职业技术学校年毕业生人数却小幅增长1.3倍。教育体系与人才需求间错配产生了低端和技能型劳动力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提高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无疑将有益于劳动力素质的长期提升,但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制约了潜在人力资源向现实人力资本的有效转化,弱化了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加剧了劳动力供需矛盾。

三、技术进步难度和风险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工业间接利用国外技术的重要途径。1997年到2011年,我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费用年均增长27%,占世界的比重由0.9%大幅提高到6.9%,成为直接技术引进大国。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占我国GDP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比1993年的最高点下降了3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继续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正趋减弱。随着引进数量的增加,技术引进步伐开始趋缓,2002年到2011年我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费用年均增速(5年移动平均)已由40%以上下降至20%以下;同时,对外支付知识产权费用相当于GDP的比率由2005年的0.24%降至2011年的0.2%。显示随着我国技术位势提高,进一步直接引进技术的成本和难度有所加大。当前,工业企业的外部直接技术来源呈现由国际主导向多元化转换趋势,技术进步方式由跟随引进向自主创新转换将加大技术进步的难度和风险。2000年到2012年,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引进费用与购买国内技术之比由9.3倍下降至2倍,与国内消化吸收费用之比由13.5倍下降至2.5倍。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动力明显不足。近年来工业企业研发强度增长明显慢于全社会增长,且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缩小也并不十分明显。考虑到全社会R&D支出还包括其他支出,工业企业研发支出更能直接反映工业研发投入和技术水平。1996年到2012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由0.57%提高到1.98%,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2008年为2.14%);但同期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由0.5%提高0.93%。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强度相当于美国和日本2008年水平的比重已分别达到71.1%和57.5%,但我国制造业研发强度仍仅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25.4%和24.8%。企业研发强度增长严重滞后,一方面,反映了全社会研发资源被较多地分配到非产业领域,对企业获取研发资源形成一定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反映产学研存在明显脱节,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间存在突出矛盾,技术创新资源潜力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实际创新能力。同时,尽管我国高技术产值和出口快速增长,但技术水平存在显著高估,出口产品中的劳动力要素仍然以非熟练工人为主。根据测算,我国制造业出口中所包含的非熟练工人是熟练工人的40倍以上。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体,多数国内企业在产业纵向分工中主要承担较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

四、工业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增大,资源环境后发劣势正在凸显

近年来,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带动能源资源和环境成本不断增加。1990年到2011年,工业能耗总量年均增长6.4%,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分别年均增长9.5%和8.5%,均低于同期工业增速,显示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强度有所降低。但是,近十年来由于工业结构呈现明显重型化趋势,带动工业能耗和污染增长明显加快。2001年到2011年,工业能耗年均增长8.4%,比前10年上升了3.8个百分点;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增长分别比前10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9.2个百分点和9.8个百分点,尤其是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增速显著高于同期工业增速,显示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有所攀升。当前工业成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消耗部门和污染物排放源,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的70%左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分别占全国的85%和40%左右。能源资源和环境损耗使我国工业增长付出了高昂的代价。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出现明显上升趋势。2000年到2011年,我国资源环境损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5.3%上升到8.4%,其中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曾一度达到10%以上。据估算,工业资源环境损耗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9.4%提高15%左右。显然,能源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对我国工业高速增长起到重要助推作用。资源环境成本偏高助推工业增长一定程度偏离了理性规模,资源环境约束成为我国相比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显著后发劣势。我国工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目前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分别是美国、日本和韩国的1.5倍、2.7倍和1.6倍;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强度相当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5倍左右。我国资源环境损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仅远高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已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甚至也明显高于巴西、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已相当可观,未来继续增长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国煤炭、铁矿石和铝土矿等资源消费量已分别占全球的48%、55%和40%,大宗资源性产品进口量持续增加,原油、铝土矿对外依存度超过50%,铁矿石、铜精矿超过60%。而且工业污染导致的环境风险逐渐增大,水体、土壤和大气的累积性环境污染不断显现,近年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对资源环境高损耗型的工业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未来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生活环境要求将越来越高,国际上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大势所趋。在能源资源约束日渐增强的条件下,尽力降低能耗污染强度成为未来工业发展面临的必然选择,具体需要依靠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两种途径。结构调整要求降低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而这些产业往往具有较高的收入增长弹性;技术进步则要求企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无疑将会因提高成本而降低回报。无论哪种途径都难免会对工业增长产生很大抑制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劳动力增速放缓几成定局,资本由高增长态势逐步回落的可能性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则取决于技术进步和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的进展与效果,此外,考虑资源能源环境损耗成本下降带来的减速效应,如果现有增长模式延续而效率状况未有显著改善,未来我国工业年均增速将由改革开放以来年均11%以上降至9%以下。尽管短期内仍然存在通过人为推高投资和忽视资源环境继续提升工业增速的可能,但在长期将会因为延迟效率提升而导致未来更大幅度的增速下降。进一步发掘工业增长潜力保障工业长期持续发展,只有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技术进步,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际分工地位跃升。

作者:付保宗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

工业发展论文:机械工业发展论文

1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

1.1高端装备自主创新稳步推进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特点,是促进机械工业技术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信息装备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成果逐渐运用到制造产业中,使得机械产品不断高技术化,因此高端装备已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我国高端装备的自主创新之路是实现工业强国地位的战略重点,当前呈现出稳步推进的态势。其一,基础制造装备专项已取得一些创新成果,例如大型先进水堆核电专项已开始实施、大型铸锻件和核电配套泵阀国产化取得明显进展;其二,部分高端装备出口竞争力上升;其三,新能源设备的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大型直驱式风电设备配套所需的变频控制系统的建立,标志着这一关键技术已不在依赖他国。但同时,我国作为一个装备制造业的大国在技术水平上还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粗放式制造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

1.2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

首先,机械制造产业在资本结构调整上已初见成效,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大大提升了行业内生产发展的活力。一方面国有大型企业在市场中继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民营企业则表现出强有力的抗风险能力,其中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柳工、山河智能等一些机械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对机械工业的稳步发展功不可没。其次,在产品结构方面,新产品发展势头良好,全行业技术创新活动呈现活跃状态。随着资产结构的调整,高强度的投资带动全行业的装备水平大大提高,促使技术产品向大型化、高参数化发展。

1.3进出口贸易逆差变顺差

随着我国机械产业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机械产业对外贸易已扭转逆差局面,实现外贸顺差。2008年我国达到外贸顺差的历史最好水平,虽然此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国家的贸易调控作用,机械工业对外贸易顺差开始减少,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此外,机械产业的外贸结构也不断优化,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汽车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发展迅速。

2我国应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新挑战

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机械工业在运行中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各行业发展不平衡、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等问题是企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工作难点。

2.1世界经济复苏过程缓慢,不确定因素增多

良好的宏观经济局面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基础,机械行业也同样受益于稳定的宏观经济局面。然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依然缓慢,固定投产和下游行业复苏前景仍不明朗,不利于机械行业的转型升级。此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风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流动,导致货币汇率过度波动与无序调整,大大提高了发展中国家输入性通货膨胀的风险。

2.2西方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将经济工作的重点由虚拟经济转为实体经济,并提出机械制造业技术融合、服务思维、全球产品开发、更新生产策略的发展路线。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并不是回到传统制造业模式而是将重点放在高端制造业领域,这种战略模式对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机械工业结构调整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3对外贸易摩擦增多,出口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首先,在出口方面部分小企业在出口中采取低成本、低价格、低档次的竞争模式,这一模式使得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加剧,对外贸易摩擦增多,使得我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对象,存在反倾销风险;其次,人民币汇改启动使得对美元汇率持续上行,机械产品进口因此继续高速增长,高端装备的自主创新困难增大。

3现阶段我国机械工业发展对策

3.1自主创新能力战略

我国机械工业要从制造强国向创造强国转变必须要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起。我国传统的机械工业存在过度依赖能源与资源的问题,因此科技、体制机制管理与人员培训上的创新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当前我国申请的国际专利仅相当于美国的九分之一,因此企业要力争在局部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突破,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是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问题,自主品牌严重不足。因此各个企业为了实现创新驱动这一目标不仅要加大对技术的研发投入更要将创新品牌的建设纳入工作内容,加强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3.2实施“绿色为先”战略

“绿色为先”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机械工业要满足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以钢铁制造业为例,高耗能、高污染是该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钢铁制造企业要将节约钢材和减少排污作为治理工作的重点。第二,机械工业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力求为全社会节能减排作贡献。机械工业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道路不仅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需求,也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3.3主攻高端战略

机械工业主攻高端战略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产品高科技化。机械制造企业要紧跟国家在新兴产业上的战略需求,转变当前部分产品对进口的严重依赖局面;其二,致力传统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升级。全行业要树立起精品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和产品形象设计的力度,通过产品升级促使我国机械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形象的升级;其三,力促产业结构高端化。当前小企业、分散化的生产规模已不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要争取通过兼并重组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进而提高产业集中度。

作者:邬荣单位:武昌工学院

工业发展论文: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论文

一、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问题的紧迫性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地球所有生物居住的家园,也是支持工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态势势不可挡,由于片面追求GDP,上了一大批高能耗、高物耗产业,虽然更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却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引发了非常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工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的制约,因此改革工业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发展出路迫在眉睫。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将工业发展的不良影响降低到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解决工业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既要工业发展规模和速度适中,同时也要升级工业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与方式。要转变粗放式发展模式,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节约资源,尽管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的排名已位居第二,但我国的工业增长方式仍然比较落后,环境对工业发展的制约较大,因此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二、我国工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域性差异较大,因此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环境问题,改革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由于国内市场没有严格设定产品的环境标准,企业和社会没有形成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高耗能的传统产业如钢铁、煤炭、水泥等依赖的仍然是污染严重、效率低的过时技术。比如,矿产资源开采行业为了追逐短期利益,进行大规模破坏性开采,不仅开采率非常低而且严重破坏矿区环境。而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地方政府对于牺牲环境换取短期利益的企业行为视而不见,甚至有助长之风,这就使得环保行政执法难显成效。政府过多干预了环境和土地资源配置,特别是工业用地配置严重失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一时无法有效遏止。

三、应对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问题的策略

(一)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着力解决布局和结构问题。党的十八大指出要让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该制度指的是政府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准则预先对进入市场的交易主体进行审查和许可。包括为节约资源限制进出口;有关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的要求。为了工业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国家可以依照环境容量、资源、地理因素等划分出开发区和保护区,明确鼓励、限制和禁止开发的地域,实行分区空间管治[3]。以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为出发点,通过小面积的国土实现产业集聚,能够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尤其对资源密集型重化工业,例如石油化工、钢铁、水泥等产业而言更为有利。重化工产业是高能耗的行业,对能源的需求很大,生产时多为高温高压环境,排放的废物和副产品剩余热量和可继续利用的成分很多。只要把相近的工艺流程通过产业链的形式结合起来,让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上游企业也可以利用下游企业的废弃物,这样可以综合利用原料、副产品和废弃物,形成产业链,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

(二)明确界定产权,完善交易规则。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外部不经济性,即环境市场价格无法全部反映其在经济活动中的所有价值,企业一般不将环境利用的社会成本考虑在内,因此导致环境退化。我国工业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消耗生产要素和扩大生产规模外延式,因此要保持工业高速发展就必将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工业高速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外部不经济性再次增加了社会成本。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正谋划论证生态补偿制度,该制度推行的难点在于难以对环境产品进行合理的估价,没有确定的补偿标准。目前我国正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计划通过市场机制对企业进行生态补偿,利用跨区域的排污权集中交易市场,让排污权流通起来,实现排污权的储存与借贷,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三)以健康文明的消费,引导企业采取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觉醒,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引领消费者健康文明消费方式上所做的工作还很不足。为了促进消费者健康文明消费,引导企业进行环境友好式发展。一是要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和企业把环境保护理念根植于心。二是要通过价格调控、金融手段等矫正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和文明消费。随着消费者消费方式的转变,企业也会顺应市场需求修正发展战略,在生产产品的每个环节引入资源和环境影响,将对环境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企业生产产品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环境,设计是产品的生命,因此要从设计出发考虑到环境因素,不用或减少采用高耗能、高污染的原料和工艺,多使用低能耗、低排放的原料和工艺,这样才可以研发和生产可循环的绿色清洁产品,保护环境和职工、用户的身体健康。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我国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问题的紧迫性、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应对策略等角度分析了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环保的工业发展方式不仅能够发展经济,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助于提高利用资源的效率。从世界范围而言,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的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并且争议度很高,目前的研究表明工业发展的最好方法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

作者:彭旭倩单位:惠州市惠城区环境技术中心

工业发展论文:产学研合作下的工业发展论文

一、CDIO教育模式的核心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几十家著名学府加入了CDIO国际组织,以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获得了企业的好评,一些公司还对CDIO成员学校的毕业生开出了高15%的工资标准,这正是说明了工业界对此模式的高度认可。2009年3月五邑大学成为国家首批18家参与CDIO模式试点的高校之一,在融合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学研合作得到了推进与深化,其效果直接映射到专业的办学质量,学生的设计水平稳步上升,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也有明显增加。

二、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目前国内研究产学研问题的学者一般将合作模式分为三类:市场需求导向型、学研机构主导型以及共建实体型[4]。其中第一类模式所包含的具体做法如项目委托、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是当下主流,当然也是一种短期合作模式。后两类合作模式尤其是第三类共建实体型模式属于产学研关系中较为高层次的结合,各方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得到更合理更高效的利用,彼此关系也超越了从简单的信息交流互帮互助而上升到缔结中长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笔者认为,无论上述哪种类型在当前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合作模式都能对培养高级的应用型人才发挥作用。归根结底,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增强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进而形成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实力是极有裨益的。以五邑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在近年的校企合作案例来看,以下方式是经常采用并被证实有效,有助于校企之间保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1.横向项目式。通过签署合同或者协议,企业将产品设计开发项目委托予学校并支付相关费用。这种形式相当普遍,多数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比较愿意选择这一灵活的方式。

2.年度委托式。如果企业实力较强,并且产品主要以外观为主导,每年需要拿出的新方案比较多,那么往往会与校方缔结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向学校提供年度科研经费,委托学校完成部分新品设计任务,那么校企研发中心基本也会水到渠成地产生,比如五邑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和江门市某箱包有限公司成立了箱包皮具设计研究所,一方面企业拨付研发经费,另一方面双方还可联合向省市科技部门申报科技攻关项目,以政府下达的经费支撑研究所的经费开销,这样就属于官产学研的类型了。

3.承办设计竞赛。由企业出资设立设计奖项,而学校教师负责宣传、组织和指导,比赛范围可仅限于校内,也可以邀请其他兄弟院校师生和社会设计资源参加。所有成果方案的知识产权归企业所有,获奖师生具有署名权。企业通常也比较接受这个方式,因为一次收集到的方案数量很多,不过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因为参赛面广,投稿者多是自发而为,教师很难实施指导,因此方案虽多但是良莠不齐。

4.接纳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到企业开展毕业实习,以实际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设计过程中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师”制指导,设计方案的质量比较有保障,而且学生以及企业还可以通过实习期相互考察双向选择以决定是否留用为正式员工。

三、强调CDIO特征的产学研合作实施案例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历来在工程教育就毋庸置疑,但是CDIO模式所主张的在实践中学习,则有其独有的特征:强调学生应在体验环环相扣的产品工程链的过程中,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要取得良好效果,工业设计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实施不可局限于类似暑期这样的某个短暂时段,教师要预先为在大学四年全程开展而构建一个培养计划,构建一个以项目为引导带动具体课程以及知识点学习的专业培养体系。在这方面,五邑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近年来做了不少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例如,瞄准本地的特色产业———五金卫浴行业,选择了其中一间公司开展产学研活动,具体工作是为该企业设计新款水龙头。真题真做的设计任务对学生既有吸引力也有压力,因为如果方案得到企业接受转化为产品,则可享受到激奋人心的成就感,但是他们也很明白个中难度———造型自然是要新颖美观,还要有工艺上、人机关系上的合理性,这显然需要综合几门课程的知识点。整个设计过程为期半个学期,学生的进步相当明显。第一轮方案企业评价是“创意性高”,但是由于整体务实性不足只选中两款进入结构设计环节。当一个月之后第二轮方案拿出来则令企业感到很惊喜,因为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从上一轮的实践中找到了症结所在,因此水龙头的造型做到了实用、美观、经济、创新,企业一下子选出了十多款列入年内的开发计划。这种项目式的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一体化学习”的机会,这正是CDIO的特点之一。学生在真题真做———工程实际环境中学习多个技术知识和学科知识,同时还要学习个人、人际交往能力,双重学习目标的活动成为了一种学习能力的手段,加深了学生对各个学科知识的理解[3]。当然产学合作另一个作用还在于提升了教师的能力,这也是CDIO标准中对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现在高校里的工业设计教师普遍属于理论基础好,实践经验不足,同时在一般情况下对某个具体行业也缺乏了解。所以教师为了胜任指导学生开展设计的工作,必然会想办法及时补充譬如五金卫浴行业的专业知识,通过下企业向工程师请教、查阅资料和文献,这样自身的能力便得到了明显拓展。

四、提高产学研合作质量的关键问题

有的教师认为提高产学研合作质量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企业,合作成败取决与企业支持的力度。但是事实上不少院校由于所处的地区制造业并不很发达因而缺乏合作的机会,或者由于专业本身知名度有限未能吸引较多的企业主动上门寻求合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再谈挑选合适的合作伙伴未免有些奢侈。笔者认为,在外部条件不是特别理想的情况下想要提高产学研合作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确切地说在于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他们在教学能力、新的评估形式、工程实践以及相关技能方面的水平。毋庸置疑,在产学研的关系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指导者的角色,而企业更多的是提供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如果希望教师能够胜任讲授融合了多个学科知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内容,能够向学生示范产品在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各环节中的人际沟通与交往,那么教师自己必须具备这些能力。目前我们当中的大多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在单方面的理论知识上拥有扎实的基础,但是在商业和工业环境中的工程实践经验却非常有限,所以教师自身的发展刻不容缓。CDIO教育模式特别指出可以通过三种基本方法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平:新任教师在走上讲台前先下到企业实践一年;现有教师参加研讨会、工作坊和短训班,或者是在假期到企业实践;招聘具有工业经验的企业工程师作为补充师资为学生讲课[3]。在实践中,五邑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将此具体化为三个互动:(1)校内教学团队与企业研发团队的互动。教师与设计师共同指导学生专业课程教学和设计竞赛,多视角的交流与碰撞激发创造潜能。(2)校内项目教学与企业项目研发的互动。通过设计项目的对接,实现课程的项目式教学与企业子平台的研发项目保持一定的同步关系。(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市场需求的互动。在师生参与具体设计作品的商业孵化和产业化过程中,高校可以清楚地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5]。

五、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中,产学研合作办学理念被首次提出至今已经超过半个多世纪,伴随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其形式、内容、方法、层次都在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也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对于工业设计专业而言,产学研合作开展的程度和效果更是直接关系着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理念上植入CDIO的先进内核、在策略上密切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以获取支持、在行动上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在成果上坚持校企互惠互利的双赢原则,这样才能将产学研合作深入持久进行下去,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

作者:李辛沫单位:五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工业发展论文:钢铁工业发展论文

1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钢铁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资源短缺,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不高,对环境的污染太大,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环境保护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也为保持清洁的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只有保证环境不被破坏,资源和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保证资源的持续性,实现环境和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实践上,我们在努力的寻求一个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我们之所以难以协调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是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在粗放经营时代,我们一味把规模的扩大和产能的增长视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目标,从而加速了瓶颈与制约因素的形成[1]。从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能耗数据看,我国比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高出11%左右。钢铁工业废水排放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8.53%,工业粉尘排放量占我国工业粉尘排放总量的15.18%,CO2排放量占全国9.2%,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占全国工业总排放量的17%,SO2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7%[2]。以上数据说明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我国虽然是钢铁生产大国,但也是我国的废物处理技术还比较落后。总的来说,我国的钢铁工业还没完全摆脱“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技术和废物处理技术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通过分析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规律和我国钢铁工业的现状,我么可以看出,未来环境的恶化与资源的短缺对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不利。从环境方面来,当今国内的自然环境受到多年粗放型钢铁工业的冲击,已经到了必须治理的地步。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必将对钢铁业提出越来越高的标准,以保护人们共同的生活环境。从自然资源方面看,由于钢铁工业的发展,地球的铁矿石不断地减少。我国优质铁矿石存储量比较小,资源紧缺的现实对矿石、焦炭等钢铁业主要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需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钢铁发展道路。技术的创新显然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方法,它是能同时加快钢铁工业发展,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根本方法,它应渗透于钢铁工业的各个环节。

2.1钢铁工业技术的创新

通过技术革新来降低工业过程中的原料消耗和损失,减弱对设备的自身的破坏,延长其使用寿命。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各生产中原料、零部件和耐火材料、铁水、烧结矿等的消耗;提高能源系统生产、加工等环节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焦炭、电力、蒸汽、氧气、鼓风等二次能源在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耗损或放散;减少生产中燃料、电、氧气、水等能源消耗;制定合理的方式回收生产过程中散失的各种余热、余能和废弃物等[3]。

2.2钢铁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指未转化为废料的物料通过综合利用而被消除。废料的综合利用不但可增加产量,同时减少原料费用,降低工业污染及其处置费用,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钢铁工业资源消耗量大、种类多,实现废料的综合利用,可以节省更多的资源,确保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性。人类的活动所产生的废物怎样处理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难题。钢铁工业也不断的研究新的粉尘和废料回收技术,尽量减少钢铁生产中的废物排放,以减轻对自然环境的危害。通过提高废料的回收和处理技术,不但可以减少排放物而且可以节约排放物的倾卸堆放成本。近些年,钢铁行业开发了很多钢厂废料回收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应用于生产中,使钢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以被回收或直接作为原料返回到钢铁生产流程中再次使用。对于钢厂废料中的细滤粉尘或污泥,为了方便回收,大多先进行无尘化处理,使废料从便于清理和转移,例如:压块工艺;造块工艺;造球工艺。生产中具体使用什么技术主要取决于将钢厂废料回收用于生产流程的工艺。

2.3钢铁工业废气的综合利用

钢铁工业的废气处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钢铁废气一般具有一定的毒性,为降低钢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钢铁企业必须尽量减少废气的排放并对废气进行净化。废气的净化技术是当代钢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有两种技术:静电过滤的干法净化法和湿法洗涤的湿法净化法。两种方法都具有一次废气搜集装置和水冷烟道,后者通常装备有可调式套筒以利用抑制燃烧进行的气体回收,以及移动式烟罩以便在砌炉时提供通往转炉炉壳的通道。

2.4电炉炼钢对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随着铁矿石资源的短缺,电炉炼钢以日益被钢铁行业所重视。钢铁生产主要有两种技术:一种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高炉与转炉结合冶炼技术,二是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冶炼技术。使用电炉炼钢有以下优点:1)电炉炼钢主要以废钢为原料,可以大量减少铁矿石以及焦炭的消耗;2)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电炉炼钢的能量消耗水平较转炉炼钢要低;3)从环境排放的角度来看,电炉炼钢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也较少。从2006年的数据可以看,世界转炉炼钢产量为8.14亿吨,占世界总钢产量的32%。中国的电炉钢比例为1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钢铁行业要持续发展,电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必不可少。傅杰认为,以我国年产钢5亿吨计算,若电炉钢比例从10%提高到25%(2020年目标值),则每年可节约铁矿石0.975亿吨,降低能耗0.2625亿吨标煤,减少CO2排放1.192亿吨[4]。

3结束语

钢铁工业是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对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保持我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使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能与钢铁工业的发展相互协调,这要求人类在工业生产中,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量、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在未来的钢铁工业发展中,钢铁企业应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积极推广先进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作者:张利民李静孟彬耿玉菊魏连秋单位:衡水学院衡水市后马中心校

工业发展论文:饲料产品工业发展论文

1工作成效与特点

1.1饲料工业生产总体形势基本稳定

2014年陕西省饲料工业总产量为456.81万t,较2013年的451.48万t增长1.18%;总产值达159.9亿元,较2013年158.01亿元增长1.2%。其中配合饲料产量284.17万t,同比增长5.47%;浓缩饲料产量155.36万t,同比下降5.47%;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17.28万t,同比下降2.37%。

1.2主要饲料品种四增两降

主要饲料品种中,猪料200.75万t,同比增长1.19%;蛋鸡料125万t,同比增长1.37%;反刍料53.53万t,同比增长8.56%;其他料7.39万t,同比增长5.87%;肉鸡料42.7万t,同比下降2.4%;水产料27.44万t,同比下降7.73%。

1.3产品结构跟进调整

紧跟陕西省养殖业发展趋势,强化饲料产品结构跟进调整。2014年不同饲料在总产量的比重中,猪料为43.95%,蛋鸡料为27.36%,肉鸡料为9.35%,水产料为6.01%,反刍料为11.72%,其他料为1.61%。饲料类别中,配合饲料比重为62.21%,浓缩饲料比重为34.0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比重为3.78%,浓缩饲料比重持续下降。

1.4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

积极深入开展饲料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筹措专项资金,加强产品抽检力度,不断强化监管,创新监管方式。首次组织开展了全行业省市监管部门交叉检查活动,使饲料生产企业、饲料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有效地防止了饲料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了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陕西省共实施部、省级饲料样品抽检2749批次,合格2736批次,合格率达99.53%,保持了“十二五”以来,饲料抽检合格率连续4年99%以上。饲料生产企业的原料和成品双检意识不断增强,饲料中“瘦肉精”已连续十五年未检出。

1.5规模企业强劲发展

根据陕西省重点企业跟踪调查统计,全省前40位的企业年产销量均突破1万t以上,总量达220.78万t,占全省总产量的48.33%。其中,前15位的企业年产销量均突破4万t,总量达167.28万t,占全省总产量的36.62%。陕西石羊集团农牧有限公司、陕西正大有限公司、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康达尔高陵饲料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年产销量均突破10万t以上,总量达104.29万t,占全省总产量的22.83%。陕西省内规模领军企业依托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撑,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带动产业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1.6反刍饲料推广规范推进

按照新的许可条件要求,反刍动物饲料必须单独设立生产线,陕西省混用反刍饲料生产线全部淘汰。截至2014年年底,陕西省获得单独反刍动物饲料生产资质的企业有19家,其中,专业公司9家,年综合产能达165万t。从监测的反刍饲料生产企业看,一年来,陕西省反刍饲料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总产量达53.53万t,同比增长8.56%。

1.7小型饲料生产企业加速退出

通过实施新的饲料行业行政许可制度,大幅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和标准,使小型饲料企业、管理不规范、发展无后劲的饲料企业加速退出。截至2014年年底,陕西省生产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的加工企业数量由257家减少到100家,淘汰率达61%。

1.8原料市场行情波动进一步加剧

2014年,陕西省饲料原料市场行情涨跌互现,波动加剧。其中,主要能量类饲料原料总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饲料用玉米9月份平均进厂均价接近2700元/t,全年玉米平均进厂价格达到2422.29元/t,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03%;动物性蛋白饲料原料价格一改上年度弱势,开始震荡抬升,在鱼粉价格强势反弹刺激下,其他动物性蛋白饲料原料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态势,蛋白含量在45%以上的饲料用肉骨粉全年平均进厂价格达到4410.08元/t,同比上涨15.41%;粕类产品价格一路震荡下行,呈现明显弱势行情,2014年棉粕、菜粕进厂均价分别为3085.83和2762.15元/t,同比分别下跌3.40%和0.47%;蛋氨酸、赖氨酸价格走势分化明显,蛋氨酸价格持续强势,赖氨酸价格继续保持弱势格局;主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中,除维生素E价格略有下降外,维生素A和D3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微量元素价格保持弱势震荡格局。

22015年工作思路

2.12015年陕西省饲料工业工作的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牢固树立依法监管思想,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持续贯彻饲料行业许可条件,强化行业准入,推动行业转型。扎实落实行业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保障质量安全。围绕陕西饲料工业发展的新常态,着力研究深化全省饲料行业发展措施,继续按照“提高门槛、减少数量;加强监督、保证安全;转变方式、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在持续强化执行新生产许可条件升级硬件基础上,重点推进实施《规范》,提升软件条件,从而全面推动饲料企业做强做大,着力构建优质、安全、高效、规范的现代化饲料产业体系。

2.2主要措施

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实现年内《规范》全面、平稳实施为核心,以提升行业硬件与软件水平为抓手,着力推进陕西饲料行业规范发展,不断强化依法治饲水平,为全省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打牢保障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继续抓好六个专项整治,努力实施行业六个转变,即:继续深化饲料原料、违禁添加品、企业检化验室、产品标签、执行标准和经营企业六个专项整治工作。加快推进从小型饲料生产企业向大中型饲料生产企业转型、从浓缩饲料向配合饲料转型、从单一饲料生产加工向产业链发展转型、从使用自配料向使用工业饲料转型、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型,从传统销售向现代营销转型为主要内容的六个转型。

2.3陕西省饲料工业主要预期目标

预期2015年陕西省饲料工业总产量可达420万t,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2%以上。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2.3.1总结完善,抓好饲料工业“十二五”规划收尾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积极组织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着手谋划“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和制定工作。重点对陕西饲料行业发展环境、思路目标、产业结构、发展区域和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调研,特别是要结合新修订的《条例》,以及新的许可条件全面施行背景下,结合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新常态”,研究制定出陕西省饲料行业“十三五”期间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措施,以及行业发展的科学目标和具体定位。2.3.2加大力度,抓好《规范》的正式实施工作2015年7月1日,《规范》将正式施行。陕西将在2014年组织20家企业开展《规范》示范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宣贯培训。要依据《规范》要求,对企业进行先期指导,及时发现质量安全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改进,真正实现对生产环节的有效监管。要以企业为主体实施《规范》,充分依靠基层力量推进《规范》,确保《规范》平稳、有效实施,为规范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立足饲料行业的实际情况,坚持分类指导,在实践中纠正偏差,不断完善提升,确保7月1日后《规范》实施工作有序推进。2.3.3持续不断,抓好饲料法律法规的宣贯工作陕西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将继续深入做好法规政策宣传工作,特别是要做好《规范》、《饲料标签》标准、《饲料原料目录》的宣贯工作,继续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组织辖区内的饲料生产和经营企业进行学习培训,不断强化对法规政策的学习和理解,推动宣贯工作的不断深入,促进全省饲料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努力推进饲料行业新法规和新制度的全面落实。2.3.4依法依规,抓好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随着新生产许可条件和《规范》实施,行业监管作用日益重要,2015年继续在陕西开展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抓好饲料原料、违禁添加品、检化验室、产品标签、产品标准和经营企业等6个专项整治,坚决打击饲料生产中非法添加、使用无证原料等违法违规行为。各级饲料行业管理部门将组织对辖区内饲料生产企业开展两次拉网式巡查,重点查处无证生产,使用无证原料和无饲料标签原料生产的现象,并严格按照规定坚决予以查处。加强经营环节监管,重点查处销售“三无”产品和拆包售卖现象,不断规范经营门店经营行为。持续抓好陕西省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实施好1000批次的饲料抽检任务。继续组织开展跨区交叉检查工作,在2014年开展关中四市一区交叉检查的基础上,2015年由各地区先行开展自查,陕西省饲料工业办公室将继续组织各地区开展交互检查,相互学习行业管理经验,提升饲料行政执法水平,净化饲料产品市场,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安全。2.3.5严格标准,抓好饲料行业准入工作严格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做好行政许可工作,陕西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将按照准入要求,严把材料、现场初审和审批关,切实做到条件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对获证企业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后续监管,对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并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坚决予以淘汰,并注销其生产许可资质。2.3.6调研论证,抓好喷浆玉米皮、玉米蛋白粉生产企业许可条件的制定工作依据农业部下达的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重点从机构人员、厂区布局与设施、工艺与设备、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制定出操作性强、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的“玉米蛋白粉”和“喷浆玉米皮”两个单一饲料生产企业准入条件。2.3.7深入实际,抓好饲料工业产品入户率调查工作着眼新形势、新条件下饲料行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在陕西省组织60个涉农县(区),特别是养殖大县,开展饲料产品入户率调查工作,重点摸清科学养殖技术普及程度,以及饲料产品使用情况,为指导企业调整生产结构、保障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依据。2.3.8突出重点,抓好肉牛肉羊饲料产品推广工作在2014年开展的肉牛肉羊饲料生产情况调研基础上,进一步依托中、省肉牛肉羊养殖政策,特别是陕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把握政策优势,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区域,加快肉牛肉羊饲料推广工作力度,努力形成生产规模稳步扩大、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加工能力有效增强、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的牛羊饲料生产体系,为陕西省初步建成现代化肉牛肉羊产业发展体系提供保障。

作者:鲁毅叶玲王普阳赵辉文刘万军单位:陕西省饲料工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