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论文

时间:2022-04-04 09:34: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文化产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化产业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论文

1政策保障,健全法规,立法保护

苏扇早已于2006年作为苏州第一批非遗项目入选我国国家级非遗目录,这对苏扇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来说是一种评价,更是公众对苏扇的热爱,苏扇肩负着人们的期望。但普遍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都不乐观。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了此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6月,文化部组织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启动了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工程。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下发。值此,苏州政府多次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措施,甚至是立法措施。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我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实现产业地位和整体实力的较快提升起着重要作用。紧接着颁布《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从制定地方法规的层面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形成传承保护、人才培养、鼓励创新、行为规范等制度体系。2014年1月起实施《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法制保障。

2资金扶持,行业协会引领,提升品质

为了促进这些非遗项目得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苏州市文广新局每年从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中拨出三分之二用于名录项目的抢救保护及项目传承人的项目传承资助和补助。此外,在国家和省每年拨付的非遗专项资金中也都有一定经费用于对工艺美术类项目的扶持。政府的转型升级专项中的平台建设资金也向其重点服务和倾斜。2013年度苏州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中特别提出《苏州市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凡工艺产业领域的产品设计、检测、展示等类别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可单列上报。发挥协会作用大力加强工艺美术产业的行业协会建设,广泛吸纳从事工艺美术产业的企业、工作室、个体经营户和知名艺人、知名教育授艺者加入协会。凡组成工艺美术产业的各门类,有条件的都可以在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下面成立分会或专委会。在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开展政府职能委托、转移的试点,发挥协会作用,提升协会地位。

3搭建平台,积极展示,扩大影响

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相对集中、集聚并初具规模的地区,鼓励和支持当地政府及各类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研发、展示、销售、培训等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搭建那些代表苏州工艺美术产业水准的分门类展销平台。针对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缺乏现代创新创业所需的文化艺术、信息、市场、知识产权等知识,以及从事现代产业运作的管理、资金运作等能力的问题,以中国工艺文化城为平台开展各类交流活动,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对接,从而为全市的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发挥好引领推动作用。苏扇积极参与参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展、苏州市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博览会等,努力扩大苏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培养人才

围绕加快产业发展,加大专业技艺人才、产品创新创作人才和市场开拓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我们注重对现有初、中、高级从业技艺人员的再培训、再教育。同时大力加强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工艺美术大师(名人)申报、评审和命名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参与参评,以不断培养壮大全市传统工艺美术人才队伍,为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厚重的人才基础。苏扇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名、江苏省非遗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1名、苏州市工艺美术师十多位,形成了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苏扇人才队伍。此外,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解决工艺美术类项目后继乏人的问题,地方职业院校和苏扇项目,以设立课程等多种培养模式,培养传承人才。苏扇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邢伟中和省级传承人陈琴等多名工艺美术大师与专家和苏州工艺美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吴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之间培训合作、建立传承基地。实践证明,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传统工艺美术的爱好者和后继人才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并且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5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打造品牌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作为美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高度重视包括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在内的版权产业发展。2012年,市知识产权局专项资金引导资金支持中国工艺文化城创建苏州市“正版正货”示范单位,投入引导资金实施工艺美术版权服务平台项目。充分发挥工艺美术版权服务平台等作用,积极引导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企业和从业人员加强自我保护,重视原版作品版权登记保护工作,将不断鼓励和引导工艺美术企业和从业人员注重创新发展,不断开发新品种,研究新技艺,提高工艺美术产品的艺术性、观赏性和附加值。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苏扇由原来的代加工转为自己的品牌,“如意”牌檀香扇获得了百年老字号的称号、江苏省著名商标。当前是社会繁荣文化产业兴起的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如何在新时代下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营造更好的生长土壤,培植更好的经济环境,打造更好的传承沿袭平台,这是苏扇保护与传承的历史命题,也是非遗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周敏 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文化产业论文:文化主题公园与文化产业论文

一、文化振兴与主题公园建设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振兴是提升一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文化和商业之间存在一道鸿沟,大众普遍认为文化应该是超越功利、远离商业的。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20世纪40年代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段)》中指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明显具有工业化特征,是生产流水线的产物,为以后“文化产业”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探讨和推进奠定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资本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包括文化层层裹挟,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本、文化、科技的互动日益增强,文化领域的商业化日益加剧,同时商业对于它的利用也越来越普遍,形成了“文化产业”的雏形。文化产业兴起的第一股势力是旅游产业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柱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13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约2.95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约32.6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约2.63万亿元,入境旅游人数约1.29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约517亿美元。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即使面临着经济萎靡等不利大环境,预计到2015年,全国旅游产业增加值可达2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4.8%,约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文化主题公园作为旅游产业衍生出的一支具有多元性、复合型和互动性的特殊文化产品,具有极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众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挖掘特有文化资源、不断拓展文化活力的基础上把建设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文化主题公园做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欧洲是主题公园的发源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通过戏法、舞蹈等形式吸引顾客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商品销售方式。里程碑式的事件有以下两点:1952年荷兰的马都拉夫妇为纪念儿子在海牙建立的“马德罗丹小人国”,它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55年沃尔特•迪斯尼建立的迪斯尼游乐园被视为现代文化主题公园的先驱。中国最早兴建的文化主题公园是杭州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宋城”(1979),80年代中后期深圳锦绣中华的建立是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文化的独特性、市场定位的准确性、服务的完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90年代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出现了建设热潮,无锡三国城、北京世纪公园、苏州乐园等相继建立。21世纪初始芜湖方特乐园、常州恐龙园等主题鲜明、特色凸显、技术先进、集教育观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以上成功的案例,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其背后是众多文化主题公园的黯然神伤。近年来各地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陆续上马,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丰富,但是多是劳民伤财,既没有烘托出主题,也没有拉动经济,更没有振兴文化。中国现存的文化主题公园中,大约70%处于亏损状态,只有10%处于盈利状态。针对这一现状,放眼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背景,研究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的缘起和发展极为重要。

二、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主题选择盲目趋同。

主题是文化主题公园的精神坐标,如何树立鲜明、独特的主题是文化主题公园获得成功的关键。约瑟夫•派恩等在定义优秀的主题创意时,认为有五大标准即:诱惑力、魄力、体验互动、景点布局深化、空间时间感受。相比而言,我国众多文化主题公园在主题选择上机械、刻板,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①“鬼斧神宫”主题;②中西景观主题;③民俗风情主题;④野生动物主题;⑤机械旅游主题;⑥海洋世界主题。很多文化主题公园的兴建均缺乏科学的论证和深入的调研,在主题选择上盲目与重复,很多都是对成功文化主题公园的模仿、复制,缺乏创新意识,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导致了本地游客无法形成文化认同,外地游客无法感受到文化异质。在主题选择上的盲目趋同,严重违背了约瑟夫•派恩提出的主题创意精神,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

2.品牌建设观念滞后。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提出,“品牌是符号、名称、术语、标志和图案,或者他们之间的组合所形成的,用来识别企业或者产品供给消费群体的产品或者服务,并且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或者服务。”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也曾说过:即使可口可乐发生大火,烧的什么都不剩下了,至少它还有品牌,它还会兴起。因此品牌形象是一种超越地域、文化、种族的潜在核心资源。文化主题公园作为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的文化产品,其品牌建设与传播更为重要。从游客的角度来说,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增加其心理上的信赖感,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和支持。品牌形象不仅包括品牌知名度,更包括品牌关系和沟通。文化主题公园的品牌建设和品牌价值提升,理应注重方式方法。但是纵观国内的文化主题公园品牌建设,观念较为落后,无视营销学专家对品牌的定义及构建路径,即使在品牌宣传的资金支出上下大功夫,也难以形成持续性的效果,游客对于文化主题公园的品牌形象仍然模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衍生的相关品牌建设也得不到保证,文化主题公园品牌形象的建立也就陷入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

3.营销方式单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曾预测到未来经济将是一种体验经济。纵观当前各行业的发展,不论是星巴克咖啡的口味体验还是移动互联的游戏体验都验证了上述预测。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时代》中指出:“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记忆的活动。其中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来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旅游休闲产品,更应满足游客的个性化体验需求,而与游客的互动更是文化主题公园内在生命力的体现。迈克•格劳迪对互动性的认知做如下解释:“如果能够让受众或顾客提交自己的想法和内容,才能够和他们形成良性的互动。”关注互动就是关注营销,互动营销、体验式营销是文化主题公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中国的文化主题公园管理者,忽视了产品和顾客的互动,忽视了顾客对产品的体验,本质上是放弃了在深度营销中推介系列衍生产品,拓展知名度,赢得美誉度。

三、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在建设的途径

1.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相互沟通、交流和认同的产物。”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源于文化异质性所产生的文化竞争。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大背景下,文化固然依赖经济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文化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现代文化主题公园是由“文化、创意、科技”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因此文化主题公园应该突出地域特有的文化烙印。中国深圳市三大文化主题公园的成功源于其从不同角度体现文化特色:锦绣中华尽显东方园林景观文化的雅致;民俗文化村生动表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世界之窗则勾画出西方文明的特色。中国地域广袤,民族特色丰富,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吸引游客的特色文化,只有深度挖掘这些特色文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和审美体验。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备受大家青睐的休闲娱乐方式,其发展的重要契机是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要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深入挖掘中国丰富的历史、人文和民族特色,推进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化产业的振兴。

2.打造品牌形象。

纵观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打造品牌形象势在必行。企业的品牌形象———这种存在于消费者心理感知中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迪斯尼乐园品牌建设的成功在于,每一个分园都有自己独具代表性的建筑和品牌形象,每一个游乐项目又都与特定的品牌形象紧密联系,从而在游客游玩过程中潜在影响其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对游客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当前,文化主题公园要凸显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应该及时创造适合文化主题公园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动态评估文化主题公园的品牌价值,切实了解目标市场需求,对评估结果加以总结和改进,更好地完善品牌形象。品牌的建立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落实过程管理:在文化、主题、科技互动的过程中,包装产品,占领市场,树立品牌形象,使品牌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3.创新营销组合方式。

美国著名旅游服务与营销专家阿拉斯塔•莫里森在《旅游服务营销》一书中提出,现代旅游服务营销要在4P理论基础上,把有关顾客参与的口碑营销和在促销中采用更多的感性驱动做为新的营销手段。创新性的营销组合已成为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游客的体验贯穿在与文化主题公园接触的所有环节,体验式营销的突出特点是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前提下注重游客在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的体验。丹麦的乐高公园,一个用320万块积木建成的小人王国,内部设有专门的游客体验工房,在工房中游客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产品设计的改造,仅体验工房的设计就使得乐高公园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理论和实践都在提醒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在营销组合的选择上,要综合运用事件营销、活动营销、口碑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景观游览型文化主题公园,要充分发挥事件营销可在短时间内达到信息量最大化和最优化传播效果这一优势。游乐型文化主题公园则要与活动营销进行有机结合,强调游客的参与互动。口碑营销则由于其针对性强、发掘潜在游客的成功率高等优势适宜作为各类文化主题公园的营销手段。现阶段,中国文化主题公园的发展只有在构筑合理营销组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创新营销手段,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游客重游率,从而带动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推动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之,我们应在深刻认识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发展建设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梳理文化主题公园发展历史,把握文化主题公园的发展规律,在主题创意设计、品牌建设和营销方式创新上大做文章,创新发展理念,破解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提高文化主题公园的发展效益,实现文化主题公园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杨玄酯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老工业基地视域下文化产业论文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视域下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考量

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文化属性的一种产业类型,是兼具文化导向与市场取向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发展意义。

(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要求

世界工业革命及其产业结构调整改造的历史经验表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改造转型、升级换代的成功经验。“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90年代之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加迅猛。……文化产业的巨大能量开始让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刮目相看……”。与其它产业发展相比而言,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转型升级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东北三省对发展文化产业高度重视,特别是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以来,东北三省将文化产业定为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当下,东北老工业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正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要求

在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史上,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占有举足轻重的龙头地位,其工业增加值和产品附加值在全国占有较大比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经济模式、工业型产业结构已无法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需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不得不进行产业转型。文化产业具有可持续性、广泛适用性和高附加值等优点。东北老工业地区具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历史基础和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种极佳的现实选择。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产业影响逐步扩大,正成为经济的新引擎。首先,新兴文化产业适应资源环保型产业发展新趋势。东北地区地处于中国纬度最高的位置,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发展冰雪文化产业,具有国内其它地区所无法比拼的竞争优势。其次,新兴文化产业符合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新要求。东北地区拥有壮美的白山黑水,天然地形成了东北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第三,新兴文化产业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要求。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期依赖本地的自然资源,大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类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型、重工业的产业模式已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冰雪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视域下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提高东北老工业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分析

政策优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党的十七大明确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文化产业的繁荣与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3年,国务院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国函〔2013〕46号),立足全局对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再次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资源优势。东北老工业地区的环境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东北拥有我国特色鲜明的大森林、大湖泊、大界江、大山脉等天然养生旅游资源,冰雪旅游产业著名,已经成为避暑游的金字招牌。仅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黑龙江有3处,吉林有5处,辽宁有7处,在国内具有独特优势。区位优势。东北三省毗邻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是连接、沟通东北亚和欧洲之间里程最近的大陆桥的重要中间站和联络点,是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通道及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具有综合化程度较高的工业体系、优良的生态环境,在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各有所长,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区,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文化产业链。人才优势。东北老工业地区高等学府、科研院所云集,文化机构众多,地域内的知识储备、智力密度、科技产业等优势明显。拥有一批国家级的文化大师;每万人拥有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校大学生都排在全国第一位,为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产业优势。东北老工业地区多民族的文化优势非常明显,如满蒙文化、金源文化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生产力得以解放,文化创新力逐步增强,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东北老工业地区已将文化产业纳入重点产业,“文艺演出市场活跃,地域特色明显;动漫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文化产业园区具备一定实力”。

(二)提高东北老工业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劣势分析

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不到位。东北三省一些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定位不够明晰;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特色项目、服务品牌等亮点不够突出;东北老工业地区的政策、资源、区位、人才、产业优势及其产业潜力尚未发挥出来;产业管理模式及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文化产业总量相对不够大。东北老工业地区在文化产业规模、发展方向与布局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一些新兴的文化消费项目与普通百姓距离较远;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尚未成为东北老工业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在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发展中的贡献率还不够大。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够强。东北老工业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延伸效应不明显;文化创意产品趋同问题突出;大师级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外流,特别是领军式的文化产业高级复合型人才的流失造成文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够强。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视域下提高东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一)提高东北老工业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机遇分析

在市场机制与国家政策层面上,东北老工业地区具有政策优势。《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等党和国家关于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发展战略以及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为提高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创造了发展环境。同时,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东北三省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在市场需求与产业集群层面上,东北老工业地区具有后发优势。东北老工业地区的新兴文化产业相对于传统支柱性的工业、农业而言,本身先天发育不足。与江浙、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东北老工业地区文化市场需求潜力较大,而文化产业市场培育不够,文化产业集群的规模化效应尚未显现。随着东北老工业地区整体经济形势向好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产业的巨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业活力不断释放,在新起点上竞争的文化产业在集群效应、品牌培育和市场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进展,东北三省文化产业均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后发优势日益显现。在市场活力与企业转型层面上,东北老工业地区具有强大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东北老工业地区的市场活力被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从事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市场机制被激活。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一些传统的化工、能源、装备制造业等企业抢抓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引领更多的资金投资到文化产业中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新建了一批大型文化产业园项目,增强文化产业的实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化产业日益发展为东北老工业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二)提高东北老工业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挑战分析

市场竞争的挑战。东北地区文化产业还处于比较薄弱的初创时期,与南方和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面临国内市场竞争的同时,还面临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同质竞争的挑战。东北老工业地区的东北大文化观念尚未形成共识,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跨区域合作机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多有重合;东北地域相同的文化背景与相近的思维模式使得许多带有“黑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趋同性严重。一些园区、基地内的企业间定位不明确,产品差异化不明显,一些文化企业有盲目经营的倾向,哪种产品赚钱就一拥而上,造成东北老工业地区区域市场竞争的内耗。创新能力的挑战。目前,东北地区文化产业以特色资源、文化产业园为主,创新能力不足,趋同现象严重,出现当红产品扎堆的情况,造成同类产品大量产出、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东北地区没有强大的文化自主研发能力,过多模仿其他地区成功经验,如最近几年的电视选秀类节目,东北地区引进的“大牌”多无疾而终。只有不断自主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创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化品牌。

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视域下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东北老工业地区的历史和现实区情基础上进行的,其发展战略绝不能照搬照抄其它地区的既有模式,“要树立东北大文化发展观念,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整合文化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文化科技含量,立足东北地域特色,积极推进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做好文化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充分发挥东北地区民族文化优势

用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突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现状,重视第三产业发展,以文化特色旅游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不能破坏性地开发生态环境资源,应将这些文化产业资源通过上升为法律法规的高度来确保其不会损坏或消失。发展东北文化产业,必须要合理利用文化产业资源,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二)做好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塑造,充分发挥东北地区人才集聚优势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人才发展战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实践显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我们应该发挥优势,人尽其才,为提高东北老工业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做好文化产业的科技支撑和资金保障,充分发挥产业主体自主创新优势

创新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保证。文化产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水平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自主创新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产业而言,创新不仅仅是核心的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更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尽可能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科技研发平台,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努力创建一批以自主创新、文化创意为核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产业品牌。

作者:孙鹤 于春梅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文化产业论文

一、文化产业园区功能

1.孵化功能。

文化产业园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产业孵化器的功能。“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可以为新创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系列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辅助和促进文化企业发展。“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内的企业集群构成不仅包括相关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企业、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企业、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的数字网络内容企业,而且还包括具有经济管理、商品管理等方面丰富经验的公司。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构成了一个多重交织的产业链条网络,因此可以实现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并通过集群对周边产生辐射效应,促进整个区域内产业的发展。“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就是“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的典型代表,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民营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是全国第一家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产业园区。其目前已经集聚了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软件及服务外包、新闻媒介、教育培训、金融机构等企业近200家,搭建了“国家动漫游戏公共技术平台”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并与长春建筑学院合作创办了“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和“东北亚文化产业研究院”,构建了“政产学研资介”零距离整合,创建了一体化发展的多维服务环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起到了产业孵化器的作用。

2.教育培训功能。

教育培训也是文化产业园区具有的重要功能,特别是那些依托高新区和大学等教育机构的文化产业园区,这项功能显得尤为突出。如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位于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并且毗邻吉林大学和吉林动画学院等知名高校,教育培训是该园区的一个主要功能。长春建筑学院是该文化产业园区的合作方,其“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下设舞蹈、设计、视觉艺术、创意写作、音乐、新闻、广告、动画、电视媒体及数字媒体等专业,为该园区及当地培养了大批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意产业人才。

3.研发创新功能。

文化产业园区也是研发及创新的重要基地。如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除了具有培育本地区创意人才的功能,同时其也是该地区的创意产业研究开发基地。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合作方长春建筑学院的“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和“东北亚文化产业研究所”,其研发领域主要包括传播设计、数字媒体、策略性广告等。主要研究这些领域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实务发展及具体应用等内容,其研究成果也为政府部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政策制定等提供了依据。

4.促进就业功能。

文化产业园区内集聚了众多的相关企业,而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的支持,因此文化产业园区为相关领域的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文化产业园区同时也是重要的消费场所,园区为各种艺术品的消费提供了诸多的机会。文化产业园区还在集会地点、戏曲影院、音乐厅、酒吧等公共空间为年轻人创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二、“政产学研资介”发展模式主体角色定位

“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是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高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地区经济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是文化产业发展体制创新的新探索。“政产学研资介”发展模式的各主体之间关系是以政府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中心,充分发挥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资本方以及中介机构等各主体的相关作用。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注重“政产学研资介”各主体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提高文化产业园区的整体实力,其最终目标是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各主体的作用不同,其定位以及承担的角色也不同。

1.政府的角色定位。

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政”是指政府。政府在“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处于指导地位,其角色主要是作为各方的协调者与服务者。也就是政府为文化产业园区各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主要包括制定政策法规、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营造合宜的社会文化氛围等,从而使科技成果尽快实现市场化;政府要为各主体搭建信息沟通、技术咨询、政策咨询、技术支持的平台,以及提供数据咨询等,为“政产学研资介”模式的文化产业园区的有效运行提供相关服务;政府利用政策导向来约束各主体的行为,协调各主体间的关系,使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各个主体间能够有效沟通、和睦相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企业的角色定位。

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产”是指企业。企业在“政产学研资介”各主体间的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创造科技成果的重要角色。文化企业在市场中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其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反映最迫切、最敏锐、也最真实,能及时、准确地将市场的需求信息反馈给文化产业园区,从而保证文化产业园区各主体能够以市场为导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或者服务,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

3.高等院校的角色定位。

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学”是指高等院校。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承担着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在积极参与国家的各项创新活动的同时也为各个行业培养了大量的各类人才。高等院校智力资源丰富,并拥有庞大、稳定的高水平教学及科研教师队伍,可以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输送大量的各类优秀人才,同时依据自身科研实力帮助文化企业解决众多的发展难题。高等院校既要致力于人才培养,也要重视与政府和企业等主体的合作,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产业化。“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可以为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顺利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创造条件。高等院校要积极寻求与文化产业界的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的促进机制,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与市场实现对接,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4.科研机构的角色定位。

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研”是指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是我国基础研究的最主要承担者,是我国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科研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合作者,既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成果、技术服务等,又要为政府的相关产业政策制定等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在“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科研机构承担了大量前瞻性、基础性、交叉性及战略性的研究工作,为“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5.资本方的角色定位。

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资”是指资本方。资本方主要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文化产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市场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离不开资本方的参与。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有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民间融资等。社会风险资本公司是国外发达国家高科技创业型公司早期孵化资本的提供者,风险资本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风险资本一般都支持增长势头强劲,发展前景良好,并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新兴行业,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就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属于民营企业,是由民营资本全资打造并整合多方面优势资源而创办的民办公助的新型企业。目前社会风险资本已成为该园区融资活动的重要支持力量。这种企业能使民营资本和政府资源优势组合,从而形成符合市场规律、适应产业发展的灵活机制。

6.中介服务机构的角色定位。

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介”是指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为宣传和推介“政产学研资介”合作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做法、新经验搭建科技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企业是核心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是提供科研成果和人力资源的依托,政府管理部门是宏观调控中枢,而中介服务机构则是实现知识快速转移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中间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应加强文化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健全文化中介服务体系,引导文化中介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文化中介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以民间为主体的沟通、交流、协调、合作,充分发挥文化中介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

三、“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园区的“政产学研资介”发展模式要求其各主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协调和规范好各方的关系。

1.建立以政府为指导的协调机制。

文化企业对文化产品、服务、相关技术及创新等具有广泛的需求,但大部分文化企业都比较弱小,在人力、科研、资金等方面都缺乏实力,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则可以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及相关科研成果,资本方可以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但要将文化企业的现实需求与资本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所拥有的资源整合起来,则需要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的参与。政府在各方协调中应该起到指导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协调好各方关系,实现科研成果、人力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合理地流入文化企业,使科研成果能够顺利产业化,实现各主体共赢的发展局面,促进文化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2.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

在“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中各主体之间是一个密切联系的通路系统,企业只有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市场的真正需求,并将这些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使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和人才培养有针对性,才能确保企业获得需要的人才、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才能使科研成果顺利产业化,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三方实现共赢。当然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资源配置过程中也不能缺少资本方和中介方以及政府的参与,资本方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供必要的资金,中介方为各方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等服务,政府则负责主要问题的协调和沟通等,确保整合各方资源,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3.培养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人才问题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培养既懂文化产业理论、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应该与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部门及各相关企业密切联系,并进行充分调研,与企业合作培养亟需的各类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等支持,确保人才培养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4.建立各方利益保障体系。

“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有效保护各方利益。只有真正实现各方风险共担,实现各方利益共赢,才能确保“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顺利发展。在“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因为利益分配问题而产生各种摩擦和冲突,因此能否合理保护各方的利益就成为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政府一方面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制定技术、人才等要素入股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保障各方合作能够无障碍进行,确保各方利益不受损害,并获得合理的收益。另一方面要以市场为手段,完善监督制度,建立一个科学、有效、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并使这一机制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园区管理部门要对各方投入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强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充分发挥各合作要素本身的激励和收益分配功能,建立参与各方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激活合作各方自身的优势资源,调控合作风险,从而保障合作具有可持续性。

作者:孙宝庆 孙爱东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实习基地建设文化产业论文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要求高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交叉学科,需要很强的应用能力。因此只了解外在文化生态的相关环节,依靠单一的校内培养,是无法胜任的。在与企业的交流中,企业的困惑之一就是学生上手慢,沟通与应急能力差,实践能力明显不足。目前企业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出现了明显的偏差。高校吸收中外优秀管理经验,构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校企协同培养的实习基地,是一项创新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二、高校文管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一)作用有限

现有实习基地模式是高校与基地签订合同,学生在大四实习期间可以优先选择实习基地,但僧多粥少,多数实习基地不能容纳较多的学生参与实习,致使诸多基地成为有名无实的空头基地。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实习基地,自行寻找的公司常常与专业完全不对口,甚至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工作,只是挂名实习。加上文化产业涵盖范围较大,就业口径较宽,学生兴趣点不同,有限的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二)投入不足,管理落后

除了校内教学,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尤其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人才培养活动时,高校要花费建设、管理及其他费用,成本太高,经费出现严重不足。加上一般高校院系没有专人负责与共建单位的沟通联系,对实习基地的概况、能承担的实习项目、规模容量、基本设施等资料档案掌握不全;教务处缺乏对全校实习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协调、检查和评估,也是高校实习基地建设及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主要障碍。

(三)基地自身支持力度不大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竞争压力大,管理人员不足,不少企业不愿意接纳实习学生,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即使碍于人情接纳实习生,也不会让实习生真正进入工作状态。有些企业是项目制运作,学生可能在项目组工作较好,但由于学校课程的原因突然离开,企业损失会更大。因此作为基地的企业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兴趣不大,有些实习基地甚至变成了观光、游览基地。

(四)实习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在实践教学方面,实习教学内容与企事业工作内容脱节的情况常常存在。高校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刚性,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及共建单位工作的特殊性。长期以来,知识本位的价值观在我国高校占据主导地位,强调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而把实习教学视为其附属与补充,所占课时与学业分较少;校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加上学校的烦杂琐事,无法带学生到实习基地完成实习任务;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则由于精力、报酬、教学经验有限,也不乐意协助学校指导学生。总之,现有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存在诸多空白区域,如何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基地管理,使学生真正落实实习工作,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高校文管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发展新思路

(一)借鉴国外做法

在欧美许多大学,专业实践或实习都有正规的教学计划,有较高学分。美国有的工科院校规定,大学生在大学4年学习期间要花15个月的时间在工厂、企业学习。许多大学开展与企业合作教育模式,如安提亚克学院就是将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定期转换,每个学生都必须按照规定的“学习—实践—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要求每个毕业生都应当具有在多部门、多领域工作的实际经验,实践学分占相当大的比重。在欧洲,为弥补传统学校教育的不足,文化企业也参与办学。早在1999年,法国著名的疯影动画公司就将长期耕耘动画的热情扩大至整合教学体系及维护精致艺术创作两项主轴上,成立了欧洲炮提叶动画电影学校,但学校的性质依然是财务独立的大学,并非是简单的疯影人才训练班。著名导演、摄影师、电影配乐家、电影发行人员、文学教授、剧作家与演员,都曾推开学校大门,与学员们分享创作经验。英国阿德曼动画公司与英格兰西部大学合作展开培训计划。校企合作的模式将合作教育功能从单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领域,显示了广阔的前景。

(二)确立校企协同培养的机制

1.确立实践第一的思想。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普通高等院校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占高校总数的50%。这意味着,普通高校传统的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严重不能满足业界的需求,即使是不强制转型,高校也要将实践教学的理念放在第一位。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实习基地的创新建设将逐步提上高校的教改日程。

2.设计一套严密的协同培养方案,这也许是目前高校遇到的最大困惑。

目前学校面临统一管理的问题,由于实习基地的工作项目与内容不一,因此在实践时间上,学校可以放权给每个院系。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都可以算做实践学分,不一定是泛泛而谈的统一书面报告。当实习基地有项目需求时,及时派遣学生参与,当作个人的实践、实习或创新学分,学生参与项目的热情也较高。比如湖南商学院文管系与湖南艺术玩家签约实习基地,当艺术玩家要举办大型艺术展览活动时,学生会参与到布展、策展、接待的活动中去。遗憾的是,虽然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较好的锻炼,因为不算学分,导致有些学生的参与热情受到打击。还有实习时间的安排也要合理。现行的体系是学生大四第二学期开始实习,一般是八周,八周以后,学校强制学生返校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等事宜。对学生而言,进退两难,一方面是逐渐上手的工作,一方面是不得不面对的毕业论文。逼不得已,许多学生放弃了已经可以签约就业的公司,待完成毕业论文之后再重新寻找工作单位。这种情况为众多企业所诟病,也是校企之间持续性的矛盾所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急需学校修改培养计划与方案,提前毕业答辩,延长实习时间,或修改本科毕业论文形式,将实习单位的项目成果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由老师亲自去单位调查。

3.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就业的挂钩问题。

如何真正发挥实习基地的就业导向,需要高校领导与教师经常与实习基地沟通,为学生搭建真正有用的平台而不是使基地流于形式。这一点湖南商学院的文管专业做的较好。该校文管专业自2009年初办以来,已有两届毕业生,由于是小班教学,课堂操作比较灵活,教师经常带学生到各个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领导交流,给学生牵线搭桥。许多企业虽然没有正式签约实习基地,但对学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企业自愿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获奖学金的同学日后可优先在企业工作,这也是校企协作的一个方面。目前该系已取得湖南艺术玩家艺术品公司、湖南省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湖南臻纪文化传播公司、湖南省博物馆、湖南书画研究院画廊、美庐美术馆、长沙市湖湘文化艺术品大市场等艺术市场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已正式签约五所实习基地。这些单位在项目运作或招兵买马之际,也会优先考虑该校教师推荐的学生;毕业生进入这些单位工作之后,表现抢眼,也为下一届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好的就业平台。在文管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校企协同的合作模式进入实质阶段。

四、结语

总之,校企协同的实习基地建设需要多方的努力,政府、高校、企业、教师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需要重新修订针对高校的评价标准与方向,高校需要调整教学计划与方案,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时间与学分灵活制定,对教师的考核少些论文科研,多些实践挂职。企业也加强与高校的联合,提高自身对人才的培养意识与接纳实习人才的积极性,有问题多与学校沟通而不是随意拒绝留人。对教师而言,新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只关注课堂教学和科研项目,要将科研项目与学生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用脚做学问”,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既使科研不再纸上谈兵,又应对了实践第一的教学新思路,真正做到了产、学、研一体化。这样,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作者:赵小波 单位:湖南商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人才成长视角下文化产业论文

1文化产业人才概述

1.1文化产业人才划分及其特征

通过上述对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描述,从价值创造视角对文化产业人才进行划分,进而将其分为创意型、管理型、经营型、内容型等四类人才。其中创意型人才处于价值链金字塔顶端,具有数量少、创意思维丰富、能够创造市场需求等特征,该类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战略核心;经营型人才位于金字塔结构顶端的下一级,具有较强的市场推广能力、维护客户需求的能力等特征,是促进市场有序发展的主导力量;管理型人才处于价值链金字塔的中部,具有有效整合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推动团队协作意识等特征,是产业和谐发展的内在保障;内容型人才位于价值链金字塔的底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过硬的专业技术、追求卓越的意识等特征,是文化产业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1.2人才成长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认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也是一根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人才作为特殊的“人”,自然具有一般人具有的共性的成长过程。当然,人才成长是一个相对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因此,学术界都比较认同“人才成长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创造性实践为中介、内外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的定义。李维平把人才成长分为自在、自为两个阶段,在自在阶段人才的成长主要靠外部的灌输和引导;在自为阶段,人才成长主要靠自身的探索和追求,是为目标和理想所驱使,是能动的。同时他认为,兴趣驱动、利益驱动和责任驱动这三种驱动模式共同作用于人才的成长过程。由以上论述可知,人才成长的界定与影响人才成长的因素是密不可分的。研究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三因素论”,他把影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因素归结为遗传、环境和教育三个方面,同时他提出遗传为人才的成功与发展提供物质和潜在可能;环境对人才的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学校教育对人才成长起主导作用。很多学者认可这一观点,但其也有自身致命的缺陷:它忽视了实践活动对人才成长的作用。这显然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才观是背道而驰的。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国内学者叶忠海提出,人的内在因素是人才成长的根据;外在因素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而创造实践是人才成长的根本途径或手段。结合系统论的观点,郭新艳进一步指出,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是由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大系统构成,心理因素又由智能因素子系统和非智能因素子系统构成;人才成长的外部因素是指人才主体在时空上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即指影响和制约人才主体系统活动和发展的外在系统,主要包括社会环境、(人才)政策、教育等因素。孟献丽,王玉鹏认为人才的思维能力在其成才过程中起着支配和调节的作用:思维能力是人才内在因素和成长成果的中介部分,是促进人才内在因素转化为成果的桥梁,可以使人才将接受到的外界新知识、新信息、新能力内化到人才的头脑中去,从而提高人才的内在素质,促进其成长。总体而言,学者们对人才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然而对于具体某个因素是如何影响人才成长的,不同类型的人才其成长的影响因素有何差异,学者们的研究则很少涉及。

2文化产业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

笔者在回顾前人对人才成长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从人才自身条件、外界环境和工作实践等三个层面入手,挖掘其中四类文化产业人才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其影响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2.1自身条件层面的影响因素

自身条件作为内因是文化产业人才成长的基础,其中它又可以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维度。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创造性,即人们用新颖的方式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创造性不仅体现了人才的智力特征而且也具有某种人格特性,因而它在文化产业人才成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单纯的智力维度主要包含人才的知识经验、技能水平和创造性思维等因素,单纯的非智力维度主要包含道德品格、意志力、兴趣、身体素质等因素。对于文化产业中的创意型人才而言,顾名思义,创造性思维对其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该人才的特征以及在文化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可知,创造性思维直接决定了其能否提出好的创意,进而影响文化产业价值源头的产生。当然,创造性思维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历一定的量变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相关知识经验的积累过程。结合产业自身特点,创意型人才需对国内外传统文化、流行文化有很深的造诣或见解,从而在具备大量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整合,最终形成“消费”文化。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创意型人才学习和创新效率的动力,即该类人才要对涉及文化产业的知识具备浓厚的兴趣。文化产业经营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这主要是体现在捕捉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营销工作中;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或服务当中,营销手段的创新也将会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比如,文化旅游产业通过多渠道广告宣传以及“文化营销”等手段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创造性思维的发挥需要依附于厚实的营销知识,所以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另外,文化产业经营型人才作为文化产业的窗口,需要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要想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良好的道德品格必不可少。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经营型人才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文化产业管理型人才主要从事内部的资源配置和任务分配等工作,需要对产业内各类人员的权责关系进行协调,因而娴熟的沟通技能对文化产业管理型人才来说不可或缺。比如,文化产业内企业的组织结构趋向于扁平化,管理方式需以员工为中心。因而,管理者更应该注重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另外,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要具有清晰的道德底线与强烈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与社会大众真正实现双赢。文化产业内容型人才主要负责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环节,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同时,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内容型人才的工作中,一个好的创意需要去落实才能真正创造价值,内容型人才在具体熟练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2.2外界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外界环境层面的因素对于文化产业四类人才成长作用路径而言是基本一致的,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大的维度。家庭环境可分为家庭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结构和父母行为四个影响因素,它们主要影响人才早期的成长。家庭的受教育程度即指家长自身知识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家长受教育水平越高,向孩子传递的有用信息越多,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从物质层面来说,家庭经济条件是保障孩子身体素质和学习生活的物质基础。家庭结构也会影响个人的成长,比如独生子女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更早的学会自立、子女数量较多家庭的孩子沟通、协作能力较强等等。毋庸置疑,父母的行为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子不教,父之过”、“孟母三迁”等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观点。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学校背景、教育理念、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因素,人才成长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教育。这里的学校背景指的是学校的底蕴、历史和人文环境。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学会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其优良的传统会深深影响其中的学习者。教育理念是指教育思想、理论和观念,这对人才价值观的形成意义非凡。同志在北大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教育基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系统知识的构建起主导性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师充当指路人的角色,因而师资水平的高低与人才成长的快慢密切相关。社会环境层面主要包括国家人才政策、经济水平和社会稳定程度等因素。我国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为人才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如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激励机制等。这些人才政策的不断完善,将显著增强人才成长的支持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力度,它影响着人才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人才成长的前提;如果社会稳定程度较低,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势必产生恐慌情绪甚至对成长目标产生动摇。综上可知,外界环境对于各类人才的影响都是普遍适用的。

2.3工作实践层面的影响因素

人才成长在工作实践层面的影响因素可以从组织发展、团队协作、工作表现等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由于文化产业四类人才的工作实践差异较大,各因素对四类文化产业人才成长的影响需分别进行探讨。依据文化产业组织的特征,组织发展对于人才成长的影响主要包含组织战略目标、组织绩效两个因素,团队协作则包括团队工作氛围、团队工作激励、团队合作精神等三个因素,工作表现主要包括工作特征和创新性工作行为两个因素。对于文化产业中创意型人才而言,主要通过组织发展和工作表现两个维度来影响其成长过程。组织制定战略目标后,需要处于价值链顶端的创意型人才首先去执行,一旦战略目标在这一环节没有得到准确的落实,将会大大降低整个组织的绩效水平,从而对人才自身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文化创意型人才能够提出好的创意,创造市场需求,所以文化创意型人才的工作价值指明了该类人才需要提升的方向。对于文化产业经营型人才而言,只有在完成组织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组织预期的绩效,而这取决于其自身的工作表现。另外,文化产业经营型人才的工作业绩还要依赖于团队的协作,因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会使繁杂的市场营销工作变得井然有序。在组织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文化产业管理型人才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和人员安排,构建组织相关工作团队,大大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谐的团队工作氛围对于管理型人才的责权配置至关重要,团队合作精神则使管理工作更加明确并产生真正的内在动力,而对团队成员适当地进行激励,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用,而且促使员工不断地提升自我。文化产业内容型的人才成长在工作实践层面主要受团队协作和工作表现两个层面的影响。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需要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团队良好的工作氛围、最佳的合作精神将会提升最终团队的整体绩效。创新性的工作行为不仅可以提升内容型人才的工作绩效,而且对其未来的成长也大有益处。

3培养合格文化产业人才的对策建议

在分析相关理论和实际情况基础上,笔者发现文化产业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自身条件、外界环境和工作实践三个层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文化产业地位的提升,作为其核心的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然而,文化产业人才短缺、专业水平较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笔者结合文化产业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就如何快速培养合格的文化产业人才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人才激励策略由上文可知,文化产业人才成长受国家人才政策的影响,对此,各级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人才激励制度,比如加大对文化产业人才教育事业的投入、对优秀文化产业人才设置专门的政府奖励等等。文化产业组织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要兼顾职业发展激励的重要性,即要制定人性化的晋升制度。文化产业人才大多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营造和谐、奋进的团队氛围,事实上也是一种心里激励。

(2)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做到“产学研”结合把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文化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开发结合在一起,在许多发达国家非常盛行而且得到了很好的收益。考虑到人才成长的产业环境和教育环境因素,在高校教育中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做到“产学研”结合,这种方式对于文化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一方面可以为文化产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为文化产业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3)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文化企业、培训机构应使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四类文化产业人才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自身条件、工作实践层面的影响因素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人才应采取差异化的培训策略。另外,培训工作应结合文化产业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进行,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李吟 刘芳 单位:宜和大众商业南京分公司 安徽工业大学

文化产业论文:文化产业视野下旅游文化论文

一、无锡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无锡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和推广,将无锡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吴文化底蕴加以融合,打造出了一批精品旅游路线,设计出了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但是,无锡在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旅游景点的文化特征体现不明显。

当前,无锡的旅游景点产品的开发偏重的还是自然景观,比如,浩瀚的太湖美景、秀丽的江南园林、环境优美的湿地公园,打造这些景点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却忽略了这些景点的文化内涵,而文化才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力量,没有文化特色的景点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无锡作为吴文化和工商业的发源地,应该充分反映出无锡的文化特征。

(二)文化旅游突破创新不足。

无锡的文化旅游还停留在文化景观的陈列、观光这个层面上,形式比较陈旧,激不起游客的兴趣,游客往往走马观花,快速浏览一下就一经而过。要想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开发游客可以参与和体验的产品,比如泥人博物馆,可以让游客亲手来参与泥人的制作,这样比单纯地欣赏泥人作品效果要好很多。

(三)“吴文化”品牌体现不明显。

无锡的旅游没有充分体现吴文化的特色,游客对无锡最大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太湖上,没有用吴文化来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这是因为无锡的旅游景点没有从“吴文化”的视角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只是对原有景点的修修补补,无法给游客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文化震撼。

二、无锡特色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途径

(一)历史文化街区开发

1、修就如旧,修旧创新。

修旧如旧是指按照原有的旧有的样子修缮,修完后面貌与原有设计面貌相同;修旧创新是指在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等进行改造时,不仅仅对建筑外观进行改造,更引入创意文化、经济模式等新的内涵元素,使三旧在修旧的同时,更达到创新效果。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名片和文化象征,能反映一个城市的变迁,因此我们在修建的时候,要按照“修就如旧,修旧创新”的原则,在尽量还原原貌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进行创新改造。

2、打造主题商业街。

主题商业街,即整条商业集中在一起反映一个主题,并根据这个主题所设置的衍生类商铺,每个业态均为主题的一个部分。城市街区,无论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还是全新的建设,都要体现个性化,凸显主题化特征。以南禅寺为例,南禅寺作为市中心商业核心片区之一,2009年以来政府已投入上亿元经费,进行环境升级改造及业态调整提升。如今,新兴特色商业街区硬件上去了,环境变美了,美食一条街上的店铺也在创新合作模式的运作下渐渐成市,但如何摆脱过去小而散的格局、重新聚人气,成为摆在管理方和经营方面前的新课题。早前的南禅寺小吃店数量少且一直处于分散格局,难成气候。但经过近年来的整合、改造,南门头上美食街如今人气已渐渐回升,由众多口味组合成的“新派小吃”也开始在年轻人中形成一定影响力。

3、开发主题旅游纪念品。

目前在无锡历史街区看到的旅游纪念品大多缺乏新意,很多旅游纪念品在其他景区随处可见,因此要开发出具有无锡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比如吴文化系列产品,以产品来加深游客对无锡的印象,以旅游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古运河景区特色旅游产品打造

京杭大运河贯穿无锡城,充满历史文化内涵,人文景观也颇具江南特色,因而应该重点进行打造。经过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打造:

1、打造无锡运河的文化内涵。

每个运河沿线城市都在打造独具特色的运河地域文化,无锡应该召集相关文化专家、学者一起出谋划策,提炼无锡运河的特色文化内涵,并体现在运河沿线旅游景点的打造上,在保护、保留运河景点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设计出新的具有无锡特色的物品,增加游客的文化认同感。

2、美化运河环境。

近年来,运河的水质由于污染、建筑等因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部分河段的水质很差,甚至臭味扑鼻;运河两岸的现代建造物也使运河的古朴面貌受到了破坏,新开发的建筑杂乱无章,缺乏文化氛围。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我市古运河,应确立不破坏沿河街坊肌理和空间轮廓的原则,重点打造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修复特色古民居和名人故居,打造中国丝业博物馆、古窑群博物馆和古运河博物馆,鼓励沿运河人家创办旅游服务业。同时在古运河段搭建“生态长廊”,开展水面“种植”实验,把美人蕉、睡莲等花草固定在水面的生态浮床上,通过植物对水中污物的吸附作用,平衡水域生态环境,净化水质,美化河道。

3、开发运河旅游系列产品。

从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来开发系列运河旅游产品。充分借助沿河景点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旅游专线,比如沿岸美食游、沿岸特色主题酒店入住、民俗风情游等活动,在游船上增加具有吴文化特色的表演项目和讲解,全面提升旅游观光的文化层次,带动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博览园开发

无锡有八个博览园,分别为,中国现代农业博览园、中国工业博览园、中国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中国阳山桃文化博览园、中国吴文化博览园、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中国佛教文化博览园,成为展示无锡产业特色、文化内涵、生态文明、休闲旅游的亮丽窗口。在博览园打造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文化特色。

特色是文化产品的生命,文化产品如没有特色,就失去了竞争力。无锡的八个博览园要根据各自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宣传无锡的特色文化,在每个博览园旅游项目的设计上,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无锡独有的文化资源。如吴文化博览园,就要彰显吴地文化内涵、体现生态景观效应、集聚休闲度假功能,要打造在海内外深具影响的吴文化品牌,向世人展现一幅清新雅致的吴地风情图。

2、把握创新理念。

博览园在很多城市都有,那么如何打造出无锡独具特色的博览园呢?这就需要把握创新理念,用创新理念来整合无锡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每个博览园的特色旅游产品。比如位于灵山的佛文化博览园,通过创新旅游景区的建设发展理念,于1997年以当时世界第一的灵山大佛立像迅速成为华东地区的旅游热点;2003年,以国内首创的大型音乐动态群雕“九空灌浴”,开创了全新的旅游互动模式,给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2009年,建成了堪称当代旅游奇观的传世精品——灵山梵宫,同时依托灵山梵宫开发的系列互动体验式旅游新产品也相继推出,吸引了众多游客,有力地推动了无锡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重视休闲功能。

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旅游的同时注重休闲减压,因此,在无锡的每个博览园,要开发一些游客可以参与的娱乐休闲项目,如在农业博览园设置农产品采摘活动、在茶文化博览园建造颇具江南特色的茶室、在桃文化博览园设计亲子摘桃活动等,让游客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放松身心、增进与家人朋友的感情,提高对博览园的评价,为博览园带来更多的人气,促进无锡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丁兰华 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论文

一、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可能

辽宁高校还具有多重可转化的人力资源。首先是教师资源。辽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近年来队伍日渐庞大,教师素质也在日益提高,思想观念也在逐步转变。老师能够与飞速发展的社会节奏同步,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另外,辽宁高校的学生以辽宁省为主,他们对地方的了解较为清楚,情感也极为浓厚,形成热情与激情并存的资源与力量,而这两种人力资源是任何商业机构都无法轻易获得的,如果开发得当,巨大能量就能很好地释放。除了主观方面的条件外,客观条件也需要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布局、统筹,才能做到让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异彩。一方面,政府对文化发展的区域比较局限,多围绕二人转、民众游等沈阳—铁岭一线的文化产业发展,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发掘力度缺乏。另一方面,文化发展的方向单一,未考虑不同群体的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对多种艺术形式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发力度不够。第三,对文化开掘深度不够。对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只是作为一种符号简单提及,其系统表现力以及完整性都无从体现,盲目模仿他省。各地单打独斗现象比较普通,各地文化之间缺乏互通与融合,难以形成完整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文化品牌,辽宁经济发展的成果以及作为东北重要省份,其品牌形象的价值感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策略与方法

辽宁高校能弥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处不足,但目前高校像一个充满清澈甘露的巨大水库,地方文化产业又像是久旱无雨灌溉的农田,亟待清泉的滋润。然而,水库之水无法到达旱田,无渠无道、无法无门,进而导致水无用、田无产,优质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文化产业又是青黄不接,单纯依靠政府救济于事无补。因此,寻找两者相互交通的途径与方法显得极为必要。

1.内部运力:沿产学研相交错的脉络

高校应该将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将一切可以为地方服务的文化研究都进行整理归纳与开发,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努力开掘一切可以被发扬、推广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应按照受众需求而划分,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和文化产业,带领学生共同投身到这项工作与学习中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让学生懂得文化、热爱文化、贡献于地方文化。实地调研、田间教学的方法可以被广泛使用,新的媒介也可以为学生的文化教育与地方文化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高校内部要形成良好的地方文化研究与转化氛围,不盲目跟随,更忌形成高大上的研究与教育格局,只能立足地方才能放眼全省与全国。高校间要形成文化产业研究联盟,同一课题要互通有无、相互合作,既提高效率,也能够避免重复研究与教育资源的浪费。

2.外部发力:走政企学相结合的道路

高校对地方文化产业进行深入了解后,要由政府来搭台,将企业与学校联合起来,积极调动学校与企业的积极性,排除二者的误会与分歧。政府的文化产业不能仅停留在行政决策的层面,其规划要强调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强调创意性、整体性与系统性。既要有成本意识,更要有价值意识,不能只作为政绩来对待。企业更要加强文化建设意识,不能只停留在营销层面。既要不断提高意识,认识到文化作为长远投资与回报的价值所在,要投资于实际的文化产业领域,成为辽宁地方文化产业的支柱与新生力量。

三、结语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文化产业亟待发展提高,而辽宁高校以其特有的优势必定可以为辽宁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因而,注重高校的文化力量,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结合与转化方法及模式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作者:樊丽 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旅游产业运作模式下文化产业论文

一、建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模式的基础条件

目前,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很多产业的发展选择,其中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已经成为重要范式和必然趋势,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具有很好的基础条件和天然优势,能够实现相互补充与完善,达到共存、共赢的发展目标。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在本质上具有很好的耦合性

从本质上讲,旅游与文化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很多文化的价值与内涵都需要通过旅游资源进行展现;另一方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只有赋予了相应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才能形成旅游特色,实现长远发展。因此,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经营活动,本质上都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活动,只有不断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才能赋予旅游产业更多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产业发展的长久生命力和吸引力。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具有文化娱乐和文化教化功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继承与弘扬,是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驱动力。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能够实现互补与共赢

由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很大关联,产业边界相对模糊,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因此只要引导措施得当就能实现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丰富彼此的价值与内涵,拓宽市场发展空间,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利润增长点,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与互利共赢。例如,很多影视作品的拍摄以及影视基地的建设,最终都形成了区域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实现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具备有效的市场驱动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旅游文化产品方面的消费需求在不断上升,加上消费者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上的积极转变,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二者之间的产业融合也就具备了有效的市场驱动条件。同时,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丰富也在不断延伸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市场链条,促进了消费需求和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展,加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媒体传播技术的进步与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运作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振兴计划和扶持政策,表明国家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两大产业的发展与融合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条件,降低了两大产业之间进行融合的政策壁垒,加快了二者之间的融合与渗透。此外,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旅游法》等政策条文和法律法规陆续颁布与实施,有助于管理体制的尽快完善,这必然会对两大产业融合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参考。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模式的发展途径

(一)强化政府引导职能,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运作是一项辐射范围广、带动性大、关联程度高的系统复杂工程,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首先,政府要树立正确的产业融合理念,从思想上提高对两大产业联动发展和融合运作的重视程度,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增长点。其次,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行业发展规划时,要有意识为两大产业的融合运作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成立专门的引导组织机构,尽快出台相应的产业培育政策,促进两大产业的跨行业发展和融合式发展。再次,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时,地方政府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提高融资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为两大产业的融合运作提供更有利的资金支持。

(二)加大市场宣传力度,营造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良好氛围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离不开市场宣传,只有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的市场宣传力度,才能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营造出良好氛围,提高文化旅游业的市场形象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挖掘出新的市场需求。一方面,可以加快文化旅游协会等中间组织的发展,发挥其在市场服务、产品宣传、产业协调、法律制度制定等方面的职能,加快文化旅游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推介,规范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过程中的各种市场行为。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手段,建立立体化的市场宣传模式,既要充分利用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又要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手段,丰富媒介宣传形式,更好地传递旅游文化产业的价值和内涵。

(三)加大地域文化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随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环境的不断改善,各级政府应当充分把握融合发展的市场机遇,立足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市场政策等实际,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相关项目进行全方位、跨行业、多角度开发,避免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同质化,增强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特色化和吸引力,带给消费者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说,“特色”是地方文化旅游品牌得以长远发展的生命线,只有不断加大特色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弘扬,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联动性发展、集团化发展和品牌化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知名度。

(四)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融合运作效率

由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运作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各个区域又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所以需要科学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对其进行约束和管理。经营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以有效协调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的决策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增强相关产品开发与宣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避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的盲目性,减少各类市场不规范行为。因此,要面向市场加快相关文化旅游市场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竞争体系,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小团体主义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运作效率。

(五)重视人才培养,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步伐

目前,我国高校文化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经验已经相当丰富,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上处于供大于求,但是能够真正满足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发展需要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各高校需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加快两大产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步伐,建立起全新的选人、育人机制,加上优秀人才的及时引进和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两大产业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运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对两大产业联动发展的引导还远远不够,二者的融合运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级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需要结合区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优势,开发多样化的文化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不断提高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协调发展。

作者:赵华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

文化产业论文: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一、体育产业概况

体育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项活动,最初是为了锻炼身体,随着商业活动的出现,进而形成了体育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产业也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体育产业是指经营体育产品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部门,这一概念逐渐发展,目前,体育产业是指以体育为主体并进行经营、管理与服务等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产业的内容包括结构内容与环境内容,其中结构内容还分为外部与内部,如:与体育相关的产业,体育需求、体育贸易结构等产业;环境内容有社会体育、体育科技与体育市场等要素。

二、文化产业概况

文化产业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的实力,文化产业具有经济性与时代性,文化产业的发展符合时展的方向,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与文化相关的所有产业。文化产业的内容包括精神内容与物质内容。

(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体育产业缺少自主品牌。

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自主品牌,制约着其发展,影响着其创新。现阶段,体育产业自主品牌较为欠缺,开发程度不足,仅有的CBA体育产业,作为核心的竞争品牌,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国际上却未能形成相应的影响力,国内体育产业的文化内涵不明确,主要是由于职业赛事的水平偏低,体育产业未能营造发展的氛围,缺乏必要的规范与有效的管理,从而其综合竞争力较弱,最终体育产业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不具备规模性。

2、传播平台欠缺。

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传播的平台欠缺,平台资源有限制约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高效融合。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要依靠必要的媒体才能促进其发展,提高其影响力,体育产业要通过媒体传播,才能让人了解其内容,一旦其传播存在限制,将影响其实效性。目前,体育产业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技术、资金、人员等相关资源的不足,未能对其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影响了体育产业的传播,其传播的平台资源有限。体育产业在传播过程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优质的平台少,制约着其影响力的发挥,让社会公众不能对体育产业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从而体育产业的品牌未能得到推广,严重制约着二者融合的步伐。

3、人才匮乏。

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但目前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中相应的高素质人才欠缺,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在人才队伍中普遍存在,不懂文化知识或不懂体育内容,专业的体育与文化人才、管理人才、策划人才等严重匮乏,严重影响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人才作为融合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人才的有效利用,才能为发展提高保证,为发展提供动力,进而指导其合理化、科学化发展。同时,随着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其研究人员较为欠缺,缺乏理论依据。

(二)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1、实现产业创新。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要实现产业创新,通过创新提高其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产业创新能够丰富其内容,增加其功能,二者的融合发展,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与体育产业的创新,使其具有多样性、娱乐性与创新性。体育产业可以创新其产品,通过产品的多样性满足文化的需求,并通过丰富的、多样的内容使其更具娱乐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项目逐渐增多,不断创新的内容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出现并快速发展,如:滑雪、瑜伽等,诸多的体育项目内容,不仅缓解了工作与学习的压力,同时带动了体育用品的发展与创新,随之体育产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通过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逐渐增加市场占有率,进而实现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保证二者的高效融合,为二者融合奠定坚持的基础。

2、构建合作平台。

随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日益发展,并逐渐成熟,二者融合发展需要广阔的平台。文化产业的平台相对强大,要通过合作为体育产业提供合作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让体育产业逐渐步入主流的平台,进而对其进行有效的宣传与推广。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促进体育自主品牌的形成与推广,形成品牌效应,并不断创新具有时代特点的运动项目,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利用其发展的平台,进行宣传,逐渐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可以在诸多项目开展合作,打造个性化、独特化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丰富。

3、健全协调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健全的机制,才能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并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体育部门与文化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保障,根据二者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其政策,实现其协调发展。规章制度的建立,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与高效性,进而达到协调发展、资源共享、规范管理与良性竞争。与此同时,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立法建设,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并采取必要的鼓励政策,调动二者融合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多方面、多角度的融合与发展。

4、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才是每个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时期,要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实现综合性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满足二者融合发展的需求。随着产业的逐渐完善,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效率、高标准的人才,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专业的人才,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研究,才能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通过人才的交流与学习,对人才进行定期的培训,逐渐完善其知识结构,同时,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高效的学习,将为二者的融合发展培养出相应的管理人才、策划人才与创新人才等[3]。

三、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但由于二者融合中存在不足,要对其进行解决,文中提出了实现产业创新、构建合作平台与健全协调机制等对策,相信,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将实现融合发展。

作者:张文彬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西方国家发展文化产业论文

一、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文化产业在韩国引起国民的重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有一个过程。韩国的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上个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出台了一些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而把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提出是在80年代中期。1986年,韩国政府提出了“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化”,这一计划为奠定了“文化立国”这一战略基础。1993年,政府又将文化产业开发作为“文化繁荣五年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在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后,韩国政府意识到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直到的作用,并逐渐把文化产业当做一项重要的产业来发展。1998年,经济受到重创的韩国政府猛然间意识到,以前单一产业致使国家经济脆弱,于是按照市场需要,开始迅速调整国内产业结构,进军文化产业。金大中任总统后,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这一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并给予大力支持。随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同时立即启动了大量的资金来保障这一产业得以顺利的进行和发展。这一战略的阳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强国和知识经济大国。2001年,韩国政府为了把持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特别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确保“文化立国”战略得以顺利的实施。在卢武铉执政期间,韩国政府一直坚持“援助但不干涉”原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更加重视。在此期间,韩国政府认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应该是“创新”和“自主”,而不再是一味的模仿。在政府的扶持下,文化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按照韩国文化观光部公布的《2004年韩国文化产业白皮书》可以得知,包括韩国漫画、音乐、电视、电影、动漫、广告和游戏等10个领域在内的文化产业,2003年的市场销售额为44万亿韩元,占当年韩国GDP总量的6%(世界平均为4%)。这期间,政府还提出来了认识文化产业重要性等相关政策。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的文化产业在此后两年增长速度虽有所减缓,但仍在小幅增长。2009年,韩国政府和一些企业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尤其是对开拓国际市场。并重点强调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动力。2010年,韩国政府计划完成200个文化产业项目,预算2000亿韩元,对文化产业进行大力扶持。通过韩国政府和民间企业的共同努力,韩国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韩国的电视和电影成为韩国文化产业的领头羊,率先进入了国际市场,在亚洲刮起了一阵“韩流”,为韩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润,同时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游戏产业成为全球游戏产业的领军人物,也成为了韩国走出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其它文化产业,如动漫、音乐和漫画等在政府的引导下也都有不俗的成绩,成功的进入了海外市场。

二、韩国发展文化产业原因

韩国能够迅速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强国,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韩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一产业,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为了能够顺利发展文化产业,韩国政府于1994年设立了“文化产业局”这一部门,主管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作。三年后,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受挫,为此政府开始积极主动的寻求新的经济支柱,调整产业结构。1998年,在金大中任总统期间,提出来了“文化立国”这一战略口号,并宣布:“21世纪韩国的立国之本,是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2000年,政府还设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从全局着眼,来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检查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确保政策有效的实施。为了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2001年,政府又设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负责制定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几年来,该院对韩国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政策法规建设方面,韩国政府在90代末期相继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法》、《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文化产业发展五年》等法规。近几年来,政府又对一些法律法规做了部分或是全面的修订,如《著作权法》、《影像振兴基本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为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法律保障。文化产业成为21世纪韩国重要的产业,支柱产业。韩国的文化产业经过政府的积极培育,在短短的几年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为韩国的经济实现了突破性的增长。韩国政府和一些民间组织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扶植,是其得以发展的另一原因。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在逐年增加,为加大文化产业的预算,政府在1997年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方便文化企业提供借款。2000年,文化产业财政预算第一次突破全国总预算的1%。一年后,预算上调到9.1%,进入“1兆韩元时代”。除此之外,政府还设立了专项基金,动员社会资金,政府与民间企业共同投资的一种方式来帮助发展相关产业。大型的基金,如电影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广播发展基金出版基金等。有关文化方面的经济政策,政府也加以完善,并实行了多种优惠政策。如,政府在1999年免除了游戏机的特殊所得税,对进驻文化产业园区的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等等。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及相关政策,极大的鼓舞了私营企业,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有效的扶持了文化产业的研发与发展。除此这外,韩国充分认识到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性,眼光并为仅仅局限在国内。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把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作为登陆这个大舞台的台阶。现在,风靡亚洲的“韩流”就是这一战略的战果。如韩国影视业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19995年韩国影视出口额仅为21万美元,在2003年,也高达3098美元。韩国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是众人皆知的,对教育的投资超过全国总预算的15%,是世界上投资最高的国家之一。文化产业是一个需要技术和内容创新的产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制造出形式多样,有新意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从而满足大众的需求。对此韩国政府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仅2000年到2005年间,就投入了2000多亿韩元,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重点培养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高级人才。同时也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加强对员工的在职训练。由于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人才缺口较大,对此,政府近年来新建了大邱文化开发中心、城游戏学院、传统文化学校、网络信息学院、全州文化产业大学等。储备了大量文化产业专门人才,保证韩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21世纪,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新纪元,文化产业已经是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使得文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作者:崔贵强 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基于成功经验的文化产业论文

一、日韩两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

1.文化产业投资和人才培养力度

由于日本政府实行对企业参与文化活动进行免税政策,所以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都以各种形式支持、参与文化活动。到目前为止,日本在扶植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企业和民间为主、中央和地方政府为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从韩国的情况来看,政府先后设立了各种基金,如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等多个专项基金,多方募集资金并有针对性地资助重点文化产业发展。韩国政府本身也逐步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文化产业局的预算从1998年到2005年的7年间由168亿韩元提高到2005年的1911亿韩元,提高了11倍之多。而2000年以后韩国文化产业发展预算在国家财政预算总额中所占比例每年按1%比例增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日本许多高校和专门学校都开设了相关的文化产业专业,如动漫制作、形象造型学科、游戏设计、数码艺术、尖端艺术表现、媒体、动画学科、艺术学科等都是近几年来新兴的文化产业学科。韩国也已经形成了一套培养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人才的教育机制,主要有首尔游戏学院、网络信息学院、全州文化产业大学、传统文化学校等,并在一些大学增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此外还委托部分院校和企业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大量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

2.有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并加大文化产业的出口

在日本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日本的文化产业形成了从创作、发行、出口到后期衍生产品开发等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以动漫画产业为例,其产业链包括杂志连载动漫作品、漫画出版单行本、改编成动画片播出、版权授权、制作衍生产品及销售、部分动漫作品外销授权、成功动漫产品的深度开发、开发同主题游戏和主题园区或主题店。同时日本动漫产业链条形成了分工合作的模式,漫画动画工作室、版权事务所、印刷出版企业、图书发行企业、电视台、杂志社、动漫画衍生品生产和销售渠道等都形成了界限分明的合作机制。又如手机软件行业,各大软件公司积极与手机公司、手机软件销售公司合作,不断开发用户众多的新软件,包括有免费的有偿的游戏、交流等软件,满足了国民对手机软件的需求。韩国政府以电视剧、电影、动漫、动画、游戏为先锋,有力地带动了服装、餐饮、美容、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不断开发出衍生产品,促进了整个国内经济的增长。影视的衍生品包括音乐、有线电视、电子游戏、主题公园、版权等,相关产业可延伸到建筑、装潢、食品、包装、广告、电子、网络、媒体、通讯等诸多门类的开发,具有无比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持续出现的“韩流”可以说是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的标志之一,这不仅为这些国家的国民了解韩国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还为韩国各类企业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日韩两国文化产业的共性在于立足国内市场,研发新的文化产品的同时积极向国外市场出口收益较高的文化产品。仅以动画片的海外出口为例:2003年日本推销到美国的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钢铁总收入的4倍。到2010年,日本动画制作市场和动画衍生产品市场规模达到500亿美元。韩国文化企业则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商等多种渠道,并用直销和联销的手段,租金了系统的文化产业海外营销网。以游戏产业的出口为例,根据《2006年游戏白皮书》的统计资料显示,从2002年至2006年,韩国游戏的出口额逐年增加,2002年1.4亿美元,2003年1.73亿美元,2004年3.87亿美元,2005年5.64亿美元,2006年6.71亿美元。其中在线游戏持续保持高增长的速度,2004年在线游戏的出口规模是3.8亿美元,在海外市场实现了1.8亿美元的销售盈余。2005年整体游戏出口量的81.9%为在线游戏,2006年比2005年出口额增加了29.7%。

二、日韩的成功经验对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1.完善文化产业相关法律和市场监管体制

日韩两国文化产业成功发展的共同点,就是两国政府都能从国家战略出发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并制定出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与此相比,就总体而言中国和大连市的文化产业政策大多停留在行政性规定和管理条例等层次上,这些政策和措施虽然从不同方面促进了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但直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指导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业法律。这一方面,大连可以借鉴日韩经验,制定发展文化产业的地方性法规。同时由于体制、机制的局限,大连市的文化资源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序、分散、条块分割的弊端。大连市现在有些文化产业的市场秩序混乱,像图书报刊文化产业中常出现的问题,即在街头经常能遇到一些盗版的书籍进行出售,可是却没有相关的监管。日本在动漫文化产业发展初期也曾遇到相似问题,这些问题差点毁了刚刚起步的日本动漫文化产业。可是日本政府注意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进行动漫文化产业市场的约束,使得动漫文化产业市场向着规范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大连市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为保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负责文化资源管理与文化产业协调的综合领导机构,实施有效管理。大力开展整治运动,针对假货和盗版侵权的问题,负责文化产业销售的相关部门应该联合工商部门对造假窝点进行逐一排查与清理,销毁盗版商品,严禁销售假的文化产业产品,维护文化产业产品销售的秩序,杜绝一些粗制滥造的文化产业的产品流入市场,影响文化产业的市场秩序。同时要规范文化产业市场的侵权赔偿制度,一旦发现有抄袭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大连作为国家经济计划单列市,可根据地方实际和特点制定发展文化产业的地方法规。这些法规可涉及到动漫、出版、广播、媒体等行业,以此保障文化相关行业的健康和正常发展。这样不仅仅对大连市本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吸引许多外地的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入驻大连市,在大连市投资发展,为大连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

目前大连市的文化产业经营者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多元的投融资体制仍未形成,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方面还存在着种种限制,社会各界参与投资很少,与发展文化产业和扩大文化市场所需要的资本扩张能力不相适应。引进资金、合资合作、股份制经营等渠道还不够通畅,社会资金投入不足,民营文化单位数量少、实力差,文化经济社会化程度低。政府对企业的投人基本仍然是拨款性质,投入方向的随意性较大,在运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与保证机制,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甚至有的只问投入,不问产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文化产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市场竞争中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的发展机制被削弱。根据日韩经验和我市的情况,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文化产业,还要制定相应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建立文化风险投资制度。可考虑对有市场潜力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吸纳社会资金,也可以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投资和捐赠,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兴办文化基金,并充分利用外资。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要按产业化的要求运作,以增强对文化投资的吸引力。大连市要努力寻求在更大的范围内支持文化产业的途径,推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龙头,着力发展动画卡通、网络游戏、多媒体产品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更多特色文化创意园区和文化主题公园,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亮点,高水平建设城市文化中心,提升大连城市文化内涵。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是制约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当前大连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达不到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要求,因而导致文化资源严重浪费,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不但普遍缺乏文化创意的经营管理人才,更缺乏有想法、有创意、达到国际水平的专业人才。文化产业融合度高,对人才符合性要求高,这个队伍的人员原来大多是画家、作家、设计师、歌手、导演等文化艺术工作者,现在正吸引金融、经营、科技等方面人才进入。显然,单纯依靠这种结构的人才队伍不能满足全面发展文化产业的需求。这方面可以借鉴日韩两国大学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可以适当增设相关专业。如日本许多大学和职业学校都开始开设有关内容产业的专门学科,如形象造型学科、尖端艺术表现、数码艺术、动画学科、媒体、艺术学科和情报设计研究室科等。日本政府及民间组织设立的海外人才推进计划,向全国公开招募人才赴海外学习。目前大连市设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不多,应该扶植以高校为主力军的大连市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虽然大连建立了许多家动漫培训学校,但培训出的人才只能从事最基本的漫画、动画和游戏的制作,对于生产环节之外的其他环节,人才仍然十分急缺。大连市可以根据这个实际的情况酌情开设一些课程,来弥补这系列人才的短缺。同时需要建立特殊人才引入机制,减少文化产业领域优秀人才来大连的制度、政策障碍。在与日韩的交流方面,可采取选拔派出大连市人才、引进日韩的专业人才或采取与日韩共同培养等多种形式。总体来说,大连文化发展急需文化创新、经营管理、技术与策划服务支持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而大连市目前在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领域专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人才匮乏。

4.创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

“十二五”期间,大连文化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大连文化产业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就必须正视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滞后的问题,创造更为有利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文化产业发展软环境建设包括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和政策、相关法律、人才环境等等。具体包括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整体表现、社会的文化活力、公民的创造性潜力、国家的文化发展理念以及文化产业诸要素之间的连通性等因素,这些因素透明性相对较低、弹性较大、可测量度低,它们构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这种环境是文化产业活动孕育、创生的丰厚土壤,也是大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软环境”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只有营造好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才能实现大连文化产业的迅速、全面、可持续发展。

作者:吕秀一 于翔 单位:大连大学

文化产业论文:我国创新文化产业论文

1研究综述

1.1文化产业创新相关概念及内涵

从人工自然过程论的视角看,产业创新是动态地反映人工物变成制造物的过程。在经济学中,产业通常被定义为“一定区域内生产同类或同一产品的所有企业的集合”。从现代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是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群。据此观点可以把文化产业定义为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的企业群。但是从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上看文化产业生产出的产品兼有私有性和公共产品特征的一类特殊的“混合产品”,所以文化产业又是区别于所有其它产业的一种极其特殊的产业部门。单世联(2001)的研究认为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不同于商品生产在物质领域的产物只承载单一的“实用”功能,而是同时承载“审美”与“实用”的双重功能,具有的特殊“文化属性”。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因为各国国家战略,传统文化,文化政策,地域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出现不同的见解也在所难免。但综合起来说,他们不管如何定义,文化产业的内容和关注重点基本是一致的。

1.2文化产业的金融制度创新

由于文化产业项目具有高风险、难量化的特点,所以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发展瓶颈。为解决文化产业的融资难问题,部分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从文化产业宏观角度出发,俞晓敏(2008)指出国有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和机制的单一性,是导致文化产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还有学者指出金融机构的缺乏和金融的创新性不足,阻碍了地区文化产业的融资。高宏存(2013)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引进风险投资虽然是文化企业融资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在具体运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研究发现的以上问题,从政府,风险投资机构,文化企业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探索性建议。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相对微观角度对融资难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贾瑛瑛(2011)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比重大,加之对无形资产的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大部分抵押担保机构对无形资产抵押这种贷款方式的信心不足。于孝建,任兆璋(2011)的研究认为单个或多个知识产权集合质押担保贷款方式更为灵活,能有效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刘德良(2013)等创新性提出6个模型评估方法,通过评估模型的系统分析,就有了具体的考核指标。这就相当于对整个文化项目或产品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体检,可以有效地规避政策风险,制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总的来说,以上相关文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认为文化产业项目要想解决融资难问题,一方面应该加强文化产业项目本身的质量,了解项目的潜在价值,评估项目的风险;另一方面要规范健全文化产业行业法律法规,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民间资本的参与支持,融资方式的创新等等。

1.3文化产业集群创新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从集群企业间互动、创新动力两个角度对文化产业的集群创新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1.3.1集群企业间互动。

Kieron、Mark(2004)研究发现,集群创新企业之间通过创新网络组织,不仅有利于创新企业向同行或上下游企业以拆借、购买等方式筹措到实施创新所需的设备、零部件、资金和原材料等硬件资源,而且有利于创新企业获得实施创新所需的技能、知识等软件资源。Jerez-Gomez(2005)研究发现高效学习的方式最终会影响到集群企业的创新行为。王铮(2004)等人进行的知识网络动态学研究,把主体间的广义距离和互动状态变量结合起来,通过构建数学分析模型创新性的把网络主体间的接近性耦合与互动强度结合起来,很好的解释了区域企业集群创新实现的机理。

1.3.2创新动力。

Freeman&Rothwell(1991)指出,创新早已不是单个企业的活动,与外部的知识资源的关联已经成为创新的主要因素,系统整合网络资源是创新的重要动力。Martin&Michae(l1999)认为,产业集群发展动力相对于生成动力来说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层次性,因此,产业集群强大竞争力的体现,要靠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驱动力的作用。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区域知识创新、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互信度和信息共享等可以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Saxenian(1994)发现良好的社交氛围有利于新知识的产生与传播;Enright(1996)认为集群的发展依赖于知识成果共享程度和熟练技术劳动力的推动;Debresson(1996)认为区域化的知识创新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内对文化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方面的研究文献也比较多,总的来说主要集中在外部经济,技术创新,合作效率,社会资本整合,竞争效应,创新收益,创新积累,地域分工和市场需求等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创新驱动力来进行的研究。对比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文献,很多学者都认为文化产业的集群创新的动力需要很多方面的驱动力。也有学者认为在很多驱动力中,核心驱动力最重要,而核心驱动力包括技术,资源,学习能力,知识,信息的获取和分享等等。至于最终如何选择驱动力,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4文化产业创新评价体系

对于文化产业创新评价体系的研究,目前学术界主要集中在对评价方法、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结合具体事例,说明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可靠性,实用性的研究上。魏亚平(2009)等对文化企业选择EVA评价方法的原因做了分析和说明,得出EVA评价方法要优于基于利润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更能实际地反映文化企业投入情况。臧志彭、解学芳(2013)等通过建立三维评价模型和创新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网络文化产业制度体系得以确立,但制度效力、权威性尚待加强;②网络文化产业制度创新能力已经基本建立,能够根据产业的发展演化从层级、范域以及强度方面进行适应性的制度创新。孙彤(2012)等在综合考虑文化产业融资环境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文化产业融资环境评价体系,得出某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瓶颈在于科技创新环境方面。张润清(2014)等在遵循科学性,可度量,客观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河北省农村的集体数据进行了具体的操作演示。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说明该体系具有相对广泛的实用性,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状况,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进而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不同建议。

2结论与展望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创新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理论依据也越来越具说服力。但是在一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比如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依然严峻,评价体系的建立不够完善,选取的数据和数据分析模型不具有广泛的说服力。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和构建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评价体系。

作者:徐平 张金忠 朱志红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文化产业论文:艺术品市场竞争力视阈下文化产业论文

1天津艺术品市场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艺术品区域市场的研究多将艺术品市场划分为京津塘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三大区域。数据显示,京津塘地区的艺术品交易总额占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近50%。2012年,北京作为这一区域市场的主导,其拍卖成交额为193.2亿人民币,占国内排名市场总额的约67%。而天津则为2.66亿人民币,仅是北京的1.4%。因此,这一区域合并统计的数据对于天津艺术市场研究来说缺乏实际参考意义,也忽略了北京和天津的市场差异性。近年来,天津艺术品市场获得了一定的发展。2012年,天津共有39家艺术品经营机构,从业人员125人,2012年营业总收入616.2万元。从事文物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有6家,全年共举办了24场拍卖会,投拍总量12680件(套),成交总量4436件(套),成交率为35%。从投拍比例看,古籍善本占投拍总量的41.43%、书画占25.25%、杂项占10.77%。但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艺术品市场发展较快城市相比,天津艺术品市场在交易额、交易量、规模化发展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地区艺术品市场能否繁荣发展,关键在于对于本地区优势的理解和把握。天津艺术品市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政策环境优势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的扶持和支持性政策,而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天津泥人张彩塑就进入了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其中杨柳青年画还作为文化部牵头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专业性试点之一。天津市也先后出台了《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专门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企业在天津的发展。目前,天津市初步形成了包含艺术品交易、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出版发行等在内的文化产业体系,累计实施了160项重点文化项目,总投资873亿元。

1.2艺术资源优势

(1)丰富的书画资源。

1)古代、近现代书画资源。天津书画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天津就是书画重镇。有据可查的天津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家有二百余人。其中代表人物有戴明说、金玉冈、朱岷、查为礼、查为义、陈靖、沈铨、张赐宁、张兆祥、徐世昌、刘奎龄、刘子久、陈少梅、张其翼、穆仲芹、王颂余等人。天津书画家艺术特色鲜明,在全国也占据了领先位置。2)当代书画名家资源。天津当代书画名家资源丰富。阎秉会、李津、张羽、李孝萱、何家英等水墨名家都是经由天津走向全国。例如,阎秉会作为观念水墨的领军人物之一;李津作为实验水墨的重要代表,也逐渐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受到了学术界和市场界的双重肯定。此外,天津也不乏众多从天津美院国画系毕业的水墨新秀,如马兆琳、崔雪涛、王琳、窦良羽等等。天津丰富的当代书画名家资源,也形成了很好的书画鉴赏、交易、拍卖的氛围。

(2)特色明确的民间美术资源。

天津民间美术资源丰富,种类包括绘画、雕塑、剪纸等等,其中传承有序并具备一定名气的有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刻砖刘(并称为天津工艺美术四绝),此外还有剪纸、玉雕、灯彩、绢花等等。在这些民间美术中,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受到的社会关注度较多,也引发了相应的研究和产业化实践。

(3)其他艺术资源。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程度,从清朝末年一直到民国初年,天津既是清朝遗老遗少的避难所,也是很多军阀的驻扎地,正因如此,天津的古玩资源非常丰富,曾经一度成为北方文物的重要集散地,无论在古玩收藏还是在古玩交易方面都非常活跃。天津有古文化街古玩市场、鼓楼商业区北方古玩城、沈阳道古物市场等众多古玩市场,交易品种除了传统书画之外,还有大量瓷器、杂项等,是北方重要的古玩交易中心。

1.3地域优势

从元代起,天津就是重要的京师门户。从元代开始,由于兴盛的漕运,天津工商业获得了迅猛发展。19世纪,天津开埠通商,使得对外交流更加频密。新中国成立后,天津是四大直辖市之一,毗邻首都北京,东临渤海,是从海上向北方若干省市的交通枢纽,连接了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同时,天津还是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1.4收藏传统

天津自古以来就是收藏强市。天津历史上就有很多大收藏家如张书诚、查日乾、周叔弢、张霖、安歧等。此外,梁启超、罗振玉、周叔弢、方若、徐世昌等等都是清末民国时期天津著名的大收藏家。而当代的天津也不乏收藏家,如方纪、林崧、冯骥才、王学仲等,除了收藏大量艺术精品,也对自己的藏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天津这种从古至今传承良好的收藏传统,也是市场能够有效发展的重要前提。

1.5金融创新

在文化创意产业获得巨大发展的今天,艺术金融化和艺术产业化相伴而生。天津率先创办了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这一创新之举成为各地争相效仿的发展模式,虽然文交所自身存在众多问题并被叫停,但是必须承认,天津文交所在艺术品领域的这一大胆创新,点燃了全国的艺术品金融化风潮,同时也大大加快了全国艺术品市场化、产业化的步伐。

2天津艺术品市场差异化发展策略

2.1大力培育艺术园区,充分发挥艺术品市场集聚效应

艺术园区是艺术产业集聚效应的重要体现。目前,天津已经建成文化产业园区、聚集区49个,初步形成了一批文化产业集群,但是特色化、专业化的艺术园区仍然十分缺乏,这使得天津的艺术市场发展相对零散,在吸引艺术人才,形成产业化效应方面比较欠缺。在发挥集聚效应方面,北京成都等地的经验可资借鉴。北京宋庄、798、草场地等都是重要的原创艺术集聚区,在艺术园区内,画材业、画廊业,以及艺术经纪业等产业链随之形成,获得了极大的竞争优势。成都是油画和当代艺术家资源丰富的地区,2007年,成都正式启动“成都蓝顶当代艺术基地”项目,至今已吸引何多岺、周春芽、赵能智、屠洪涛等百余艺术家驻扎于此,成为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群落之一,也是成都文化艺术名片之一。艺术基地的成立,使得不少远赴北京、上海等地发展的四川籍艺术家重新回到成都,进行艺术创作,反哺了成都艺术品市场。天津可尝试更加规模化、专业化的特色艺术品园区模式,即由政府划拨一定的土地,建立艺术园区;对于进驻艺术园区的艺术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定向扶持部分进驻艺术园区的艺术家及企业;加强艺术园区产业链建设,在艺术园区内,设立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艺术家工作室、艺术衍生品生产基地,并发展时尚业、旅游业等,形成艺术园区的全产业链化,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2.2挖掘优势资源,形成艺术品市场品牌效应

优势资源的挖掘和传播是艺术品市场差异化发展的关键。南京对“金陵画派”,上海对“海派书画”,广州对“岭南画派”的挖掘、梳理和推广的经验都值得天津艺术品市场借鉴。天津主要的优势艺术资源一是书画资源。二是民间美术资源。这两类资源仍应是今后几年天津艺术品市场的主打资源,要促进这两类资源的保护、传承和持续化发展。针对天津丰富的书画资源,一是要重视学术梳理和研究。要对近现代和当代书画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作品风格等进行系统化的学术梳理,找到其异同性和内在规律性;要继续开展津派书画梳理和研究。二是加强对天津书画家特别是书画名家的推广宣传,提升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对于民间美术资源,要分类进行挖掘和发展。对于一些濒临灭绝且难以产业化的民间美术资源,要注重保护其传统工艺和生产工艺,结合现代化手段,如摄像、拍照、民间艺术口述史纪录等形式,纪录民间美术资源工艺和生产过程。而对于一些社会影响力较高,且有产业化可能性的民间美术资源,要以传承和产业化为主,一是发挥上游的创意力量和设计力量,把民间美术现代化、设计化。二是和相关企业结合,将创意发展相关的艺术衍生品,把民间美术产业化。

2.3构建多元化艺术人才队伍,增强艺术品市场的人才驱动力

健全的人才队伍是艺术市场健康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天津目前共有44所高等院校,还有百余家文化创意专科学校和实训基地,在教育资源上有其优势。但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的虹吸效应,导致天津市培养的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加上绝大部分院校在艺术相关专业教育上尚显不足,造成本地培养的艺术品市场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引进的人才又远远不足,使得相关行业的发展受到掣肘。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一,培养多样化的艺术创作人才。针对书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人才,要建立以高校培养为主,社会培育为辅的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化艺术创作人才脱颖而出。对于民间美术人才,要结合其世代相传的家族传承特点,及现代化产业发展要求,加强培养和保护。同时,通过政府牵头、企业支持等形式,适当支持优秀青年人才成长,促进艺术创作人才的全面发展。第二,培育专业化的艺术管理和艺术经纪人才。一要在部分具备条件的高校增设艺术管理、艺术经纪专业,并增加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艺术管理和艺术经纪人才。二要提升现有艺术管理和艺术经纪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到其他先进国家及地区交流学习,举办各类培训,召开业内交流、研讨会等形式,促进艺术管理和艺术经纪队伍理念和专业水平上的提升。

2.4加强宣传引导及艺术教育,提高大众艺术收藏和消费意识

天津特有的地域文化特点一定程度上虽然给了城市商业发展的活力,但也使得本地文化比较杂糅,高端文化相对欠缺。按照国际经验,当某一地区人均GDP高于3000美元后,对于文化艺术品的消费会获得飞跃式发展。而2012年天津人均GDP为15069美元,排名位居全国第一,北京、上海人均GDP分列第二、三。但从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看,2012年,北京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为2481.7元,上海为2482.4元,天津仅为1329元,其文化消费水平和人均GDP的增长水平并不匹配,潜在艺术市场消费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手段,通过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加大对本地艺术家、艺术品及艺术市场其他相关知识的宣传引导,提升大众的艺术审美水平和消费意识。

2.5加强京津冀地区文化艺术领域合作,助推天津本地艺术品市场发展

京津冀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区,但是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京津冀的合作程度远远不够,同时,天津市场受到了北京强大吸附作用的影响,对此,天津应加强和京冀地区特别是北京地区的合作。一是创造良好的共同发展环境,实现优势互补。在政策上保证各方市场的互动开放,同时吸引北京、河北相关企业进驻天津并获得良好发展。二是借鉴北京地区的艺术市场拓展经验,如文化艺术博览会、双年展等,增加天津大型国际化展览活动频率,打造艺术品牌和文化品牌,提升地区艺术市场的整体水平。三是共同建设艺术教育基地,开展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加强艺术市场领域的各类高端人才的互动与交流。

2.6建立健全市场制度法规,优化艺术市场发展环境

政府既要起到加强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桥梁作用,也要注重建立健全艺术品市场保障、促进和监督机制,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建立制度保障。一是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和天津市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通知精神。二是加强专业机构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发挥本市拍卖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油画学会、工艺美术协会等行业协会在规范市场、凝聚艺术家群体力量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艺术市场中造假、卖假、拍假等违规、违法行为,建立健康有序的艺术品市场。在国内艺术品市场日趋繁荣的大趋势下,天津艺术品市场既迎来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艰巨的挑战。天津艺术品市场要想在艺术品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须一方面充分借力国家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结合自身优势,寻求适合本地实际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实现本地艺术品市场的飞跃式进步。

作者:姚远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文化传播中文化产业论文

一、项目产生背景分析

(一)天时

1999年,我国首个十一长假“黄金周”诞生了,许多人选择在“黄金周”七天假期中游览国内名山大川,这极大地促进了旅游消费市场的繁荣。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单纯的景观旅游已经不再受人们的青睐。国内的风景旅游很多,但是将风景游与文化结合的旅游项目还没有出现。经过多年的实践,桂林市政府意识到仅仅靠着自然风光来吸引各地游客是不够的,必须要不断开发与之相配套的文化旅游产品。他们想到利用原有的文化资源,做一个将广西的民族文化同旅游结合起来的项目。在此环境下,开发了《印象•刘三姐》这个项目。《印象•刘三姐》的诞生,大大满足了观众对现代旅游的新追求,既打破了一些传统演出带给人们的单一乏味之感,又顺应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潮流。

(二)地利

阳朔风光的美世界公认,“桂林山水甲天下”,使得桂林拥有别处无法媲美的景象《。印象•刘三姐》利用当地独有的自然资源,为其提供了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世界上最重要的实景舞台,为《印象•刘三姐》演出的成功提供了强大的地域优势。桂林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广大游客,刘三姐的故事更是历史悠久。特别是1961年,电影《刘三姐》诞生后,影片中梦幻的桂林山水、美丽的刘三姐、动听的山歌迅速风靡了全国。《印象•刘三姐》正是抓住了这一广为流传的“刘三姐”品牌,进行再度创造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印象•刘三姐》把当地的民族风情和艺术特色完美结合起来,形成了本项目独特的资源优势。

(三)人和

《印象•刘三姐》的人和因素在于拥有集专业与敬业于一体的制作、演出、营销、创作、管理团队,使得《印象•刘三姐》实力雄厚、印象深远。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策划和资金运营,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出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任总策划、制作人。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公司作为主办单位,演出团队既集合了国内一流的专业人员,又有本土农民演员,而且还有众多明星的加盟,这样的一个团队不仅汇聚了“名人效应”,造成巨大的声势,也使演出的质量得到了极大地保证。正是因为有了制作、演出、运作等多方的人力整合才使得《印象•刘三姐》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二、项目分析

(一)制作分析——演出特色和创新之处

无论如何,《印象•刘三姐》毕竟是一场演出。那么,《印象•刘三姐》凭借什么独特的品质,能够在文艺演出行业中立足,保持其自2004年创始以来的长盛不衰呢?这当然要归功于《印象•刘三姐》制作组的创意。

1.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嫁接。

演出把广西举世闻名的两大资源——桂林山水和“刘三姐”的传说进行巧妙嫁接和有机融合,让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演出立足于广西,与广西的文化资源、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完美地结合,我们看演出的同时,也在看漓江人的生活。经典山歌,融入广西的少数民族风情以及漓江美妙的自然风光,不仅为刘三姐的歌声找到了更多的欣赏者,也为桂林的旅游平添了一处人文名胜景观,可谓让二者相得益彰,彼此成了对方的最好助益。

2.艺术表现与环境保护的探索结合。

刘三姐歌圩坐落在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与闻名遐迩的书童山隔水相望。广维文华公司与当地政府从歌圩建设一开始便达成了默契,既强调艺术的表现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使整个工程建设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现在,歌圩几乎全部被绿水覆盖,里面种植有茶树、凤尾竹等,加上所植草皮,绿化率达到了90%以上。其中,灯光、音响系统均采用隐蔽式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水上舞台全部采用竹排搭建,不演出时可以全部拆散、隐蔽,对漓江水体及河床不造成影响。观众席依地势而建,由绿色梯田造型构成,180度全景视觉,可观赏江上两公里范围的景物及演出。梯田造型,与环境协调,同时也考虑到了行洪的安全。就连所设的两座厕所也引进韩国技术,建成目前全国最先进的生态环保厕所,厕所的污水并不直接排入漓江而是循环使用。另外,100多亩建设用地上,鼓楼、风雨桥以及贵宾观众席等建筑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据建设单位介绍,整个工程不用一颗铁钉,令人叹为观止。

3.名人效应。

《印象•刘三姐》的导演是张艺谋。张艺谋,中国著名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总导演,获得过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其拍摄的电影多次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曾任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请张艺谋做总导演,不仅保证了整个作品的质量,同时为《印象•刘三姐》做了名人的宣传。

(二)运作分析

1.项目采用了产业化盈利模式。

《印象•刘三姐》不单单只靠票房来获取收入,同时还对其衍生产品进行销售,如《印象•刘三姐》的视频、音乐、服装、道具等。此外,《印象•刘三姐》的产生还带动了周边的餐饮、住宿、房地产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商。形成票房——衍生产品——餐饮住宿——房地产——投资的一条产业链。

2.项目的专业化营销战略。

用名人战略、品牌战略及与旅游公司捆绑销售的策略。例如,《印象•刘三姐》是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担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任总策划、制作人。利用刘三姐文化品牌,由广维文华旅游公司进行投资。3.团队管理的市场化。对参演人员实行按劳取酬,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雇佣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

三、市场分析——SWOT分析

(一)优势

1.产品优势。

山水实景《印象•刘三姐》的剧场,坐落在桂林市阳朔县城附近的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具有特色和实景优势;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担任导演具有名人优势;又有刘三姐这个文化品牌优势。

2.价格优势。

目前国内旅游市场的演出普通票价均在200元以上,稍好一些的座位或者VIP就要上千元。而《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由张艺谋导演加盟,还有多位大牌明星现场演出,平均票价只有188元,这在旅游市场中属于低票价,相对于《印象•刘三姐》的整个制作来说,性价比非常高。

(二)弱势

1.对环境的破坏。

《印象•刘三姐》是一部实景演出,所以在客观上它不可避免地对实景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以及环保设计,但还是不能忽视在客观上人为的破坏。旅游景区大量的观光游客,每天高频率的参观次数,电器的高温都不可避免地对桂林山水造成破坏。

2.从《印象•刘三姐》这部实景演出

目前我国的旅游发展还是以短期盈利为主,缺乏长期发展的战略,不能形成专业的文化经济发展模式。以《印象•刘三姐》为例,她的产业链以及衍生产品做的都不够,只是一些粗糙的低质量的产品,并且还只停留在单一的演出票房收益的盈利模式。

(三)机遇

目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对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的转型提供了很多的保护政策以及优惠政策,《印象•刘三姐》可以借助这一有利的大环境对自身产品进行规模扩大,主要是扩大产业链的规模,丰富自身的衍生产品,形成多种盈利模式。

(四)挑战

1.《印象•刘三姐》。

自2004年公演以来,已演出了近10年,但是在这10年当中,产品本身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化,缺少与时俱进的创新,这样就很容易被社会淘汰。

2.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十分欠缺的,由于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得同一种热销产品很容易在全国各地进行各种山寨模仿,这不仅是对产品本身的侮辱,同时也对产品的收益以及产品的发展造成很大的伤害。

四、营销战略及策略

(一)营销战略

1.名人营销战略。

在观众没有看到演出之前,名人、大碗是对他们最大的吸引力,名人的加入,在为演出做出宣传的同时,在质量上也得到了保证。《印象•刘三姐》邀请了我国最著名的导演张艺谋,他的每部作品都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以他作为宣传的噱头,是吸引普通观众最好的说服力。

2.品牌营销战略。

刘三姐是广西最具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和文化符号。刘三姐文化现象已经在广西乃至全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她是一个时期广西文化繁荣的象征。《印象•刘三姐》利用刘三姐文化增加了演出的知名度,这也成为了这场演出最为重要的噱头。

3.特色营销战略。

《印象•刘三姐》的实景演出具有唯一性,利用方圆两公里的阳朔书童山段漓江水域,12座背景山峰,广袤无际的天穹,构成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独一无二的山水剧场,是其最有特色的营销战略。

4.概念营销战略。

《印象•刘三姐》把“原生态”作为核心卖点,巧妙地抓住游客早已厌倦城市生活,追求自然享受的心态,将旅游模式不仅仅定位在单一的景观游上面,而更多地是让游客有心灵上的放松、享受。这种“原生态”的卖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二)营销策略

1.政府支持。

《印象•刘三姐》在启动之初,就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的20万元启动资金的支持,并且文化厅希望利用广西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刘三姐”,打造一个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的项目。在其公演阶段,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大使等均观看了演出。政府的支持,无疑加大了《印象•刘三姐》的宣传力度。

2.媒体营销。

《印象•刘三姐》在创作初期就利用媒体对她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例如大量播放《印象•刘三姐》的宣传视频、海报,不停地强调名人的加入。从演出的排演到正式公演的每一个阶段,大众媒体都对演出进行了积极的宣传报道,在听觉和视觉上不停刺激和影响观众,加强观众的观看欲望。

3.网络营销。

在网络宣传方面,《印象•刘三姐》推出了两个专题网站:一是《印象•刘三姐》,主要为演出介绍、实景图片展示、门票预订和旅游线路四个部分。还有一个网站是《印象创新》,意在为旅游者介绍印象理念,提供“印象”主题的最新动态。这样的网络营销策略,也为《印象•刘三姐》打开了庞大的观众市场。

作者:邱实 单位:天津福风达传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