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0 03:54: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经营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现如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模式中存在的缺陷
首先,有些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古板守旧,不能与时俱进的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工作习惯和工作理念,长期采用一套固有的模式去进行工作,就会导致企业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脚步,逐渐与不断发展的市场脱节,落后于其他企业,这种问题在国有企业中出现的频率极大。其次,有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面对重要问题的时候,由于其业务能力较弱,无法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决策,或是决策犹豫、不果断,就会产生决策错误,致使企业发展方向不明确,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再次,在物质欲望被无限放大的今天,许多管理人员由于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理念,在工作中不满足于已有的福利,而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去满足自己的私利,长此以往,不但企业本身的资产会逐渐的流失,也会严重的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最后,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的培养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不是良莠不齐,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相对不足,导致各大企业争抢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现象严重。并且,由于大多数企业并没有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人才激励制度,从人才的选拔到人才的使用都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规范标准,不仅影响到企业管理人才的发掘,还影响着人才在日常工作中的态度与积极性,从而影响着企业的综合发展与进步。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模式缺陷存在的成因
1.任人唯亲现象严重。
在我国传统的煤炭企业之中,由于观念老旧,没能将经营理念融合进时代之中,导致人们一提起“人才”二字,想到的并不是业务精良,技术纯熟,工作态度良好,为企业经营出谋划策的人,而是身居要位,坐在企业管理层的所谓“公司高层”。这样的思想观念造就了企业管理层的盲目性,在选择人才的时候并不以其技术能力与业务水平作为选拔的第一要义,而是以其对企业领导的忠诚程度为标准,选择更加有利于巩固自己权利的人员,在企业管理层内部出现小团体现象,甚至在招聘的时候,也不按照科学的标准选拔人才,而是将一些“有关系”的人招入企业,全然不顾其能力如何。
2.没有完善的内部考核制度。
内部考核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成因,其一,没有对考核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仅仅只是一带而过的走一遍流程,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没有将考核的实质意义发挥出来。其二,没有对基层员工产生足够的重视,在进行考核的时候着重考核了企业的管理人员,而忽视了对最基层员工的考核。其三,没有对考核结果足够重视,每次考核结束后没有及时根据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工作思路或方法,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改进。这些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人员对考核的重视程度和工作态度,使考核者和被考核都会对考核工作产生应付的工作态度,考核目的无法达到,只是白白耗费精力,进而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正常运转。
3.没有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煤炭企业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转、获取利润,离不开广大员工的辛勤工作。员工工作态度是否认真,是否能够根据市场和时代的需求不断的完善自己,为企业贡献出更大的力量,是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而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便是这一切成功的根本。现如今,企业在对于人才的奖励制度上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基本上都是采用物质手段,在年终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年终奖,或者是每个月跟随着月薪进行奖金的发放,这种激励手段不能说没有效果,但仅仅只是利用最基本的奖金来激励员工还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企业对于经营管理者的奖励机制也要进行一些多样性的变化以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这样才能调动起良好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发展更加稳固。
三、如何更好地建构企业经营人才管理新模式
1.严格选拔企业成员。
在对当今企业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弊病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之后,对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企业经营人才管理新模式的问题,似乎也就有了相应的答案。首先,应该从源头把关,将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的选用机制灵活的运用到企业人才的选拔过程之中,尽可能的将最优秀的人才带进公司,为公司配置好业务能力最强的人力资源。其次,根据企业中各个工作环节的特点,配备最专业、最合适的经营管理工作人员。最后,要将选拔人才的整个制度进行具体的完善和细化,将每一个选拔环节进行合理的改变,不再以上层领导的意见为作为最终对于人才选用判断标准,而是真正的以岗位需求为基准,将最合适的人才留在相应的岗位之中。
2.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要想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就要分三个方面来进行建构和完善。第一,管理者要加强对于绩效考核的重视,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考核机制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价值观里的理念,使绩效考核能够根据企业中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作用,更加的完整、规范。第二,要在绩效考核结束之后进行好收尾工作,不能抱着考核完就万事大吉的态度,而是应该将历年来的考核数据进行统计对比,根据其中的变化总结经验,把握企业发展规律,使考核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价值。第三,管理者应该将考核中出现的不足以及考核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抓住重点,进行改进,提升管理水平。
3.建立科学奖励制度。
要想全面的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单纯的年终奖、月薪奖是不够的,更加多样而科学的奖励制度,才是激励员工最好的手段。对此,企业可以进行对于薪酬制度的改革,以最能够让员工满意,并且燃发熊熊斗志的薪酬组合制度来激励员工。除了物质上的奖励,企业在精神上对于员工的激励也是不可或缺的,要不断的肯定员工的个人价值,鼓励员工,信任员工,并且尽力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相关领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使员工能够享受到来自于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关怀。
四、结语
现如今社会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残酷的竞争中,企业必须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创新,把管理者的能力和观念提升上来,将更多优秀的人才吸引到企业管理岗位中来,并且在这基础之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企业人才管理模式,构建一个更加良好的企业人才管理氛围,这样才能够保持企业持续长久的发展,使企业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麻蓉莉 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装处
一、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其核心内容是财务管理,财务是企业一切活动有效进行的保障,也是一切活动的基础,企业财务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中,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财务资料。会计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核算、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财务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保证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有效的进行。所以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次,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以及会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会计的财务管理职能既独立存在又属于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会计可以进行独立的财务管理活动,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并且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的领导人员会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现状进行了解,在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基础上,大致的了解企业的运行现状。且会计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还发挥着监督和促进的作用。企业的会计工作可以对企业的发展以及管理工作进行预测,为企业的经济预算目标制定及相关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总之,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起到了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对企业的各项财产活动进行监督及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行为规范的作用。因此,企业需要充分有效的发挥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下面本文对如何有效发挥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关措施。
二、有效发挥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作用的措施
(一)更新会计管理理念
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对企业的管理行为、管理内容、经济行为、经济活动等发挥着监督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支持者和促进者,为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提供财务信息依据,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新的理论、方法的不断的出现,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为了充分的发挥财务会计的作用,需要更新管理理念,认识到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地位以及重要性,让会计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财务信息服务。
(二)强化会计管理职能
在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下,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企业数不胜数,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激烈性不断的加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有效的发展,更需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工作,将财务会计的职能在管理工作中凸显出来,并强化会计的职能。财务会计在企业工作中的参与,不仅是提供财务信息服务,还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动态,为企业的发展,制定经济发展策略,预测经济发展方向。
(三)重视会计人员道德建设
会计在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经济发展和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是其发展的命脉,如果财务会计出现问题,企业的发展和管理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其业务能力、思想水平、道德素养等,加强企业财务会计队伍的建设,为企业建设一支高思想、高能力、高素质的财务会计队伍。
(四)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
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需要从企业的各项工作入手,将各项工作精细化。财务会计部分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所以需要加强企业财务会计部分的管理,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的业务能力、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提供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准确度。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下,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有效的发展,以此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作用。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逐渐的加剧,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需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会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促进和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供财务信息服务。为了更好的发挥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体现会计的重要地位,需要将企业的更新会计管理理念、强化会计管理职能、重视会计人员道德建设并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以此为企业各项活动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作者:蒋菁 韩吉星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一、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这是这门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用大部分的时间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实践的时间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只有理论部分,没有实践实训部分。这样导致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安排缺乏相应的实践实训教学内容,只有课堂的理论教学部分。第二,该课程使用的教材大多还是传统的纯理论介绍。比如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戴斌等人主编的《旅行社管理》(第三版)为例,这本教材是大多数老师首选的教材,其内容侧重管理理论,有关计调和接待的具体业务基本上没有涉及。第三,任课教师缺乏旅行社丰富的工作经验,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虽然可以邀请旅行社的相关人员来讲课,但这只能是临时之举,不能保证长期的延续性。
(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的教学主要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方法。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采用了案例讨论的方式,但是学生缺乏课前的准备,效果并不是很好。还有的老师组织学生到旅行社参观了解,但基本上也是走马观花,收获不大。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其语言表达、组织、合作、创新等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
(三)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要想取得较好的课程改革效果,需要提高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才行。从老师方面来看,如果教学任务重,还要上其他的课程,这样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教学改革的。再加上老师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职称评定看重的是科研而不是教学,只要学生不向领导反映情况,教学改不改革无所谓。从学生方面来看,有些学生抱着只要能拿到学分就行的心理,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再加上学生所学的课程较多,还要忙于考级、考证和参加各种学校的活动,难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
(四)学校的支持还不够
课程改革仅靠老师和学生还不行,必须还要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才行。有的学校虽然设有旅行社模拟实验室,配有相关的旅行社模拟软件。但是,模拟实验室面积较小,设施少,资料缺,无法满足多班级多人数的需要。另外所用的软件是教学版,缺乏真实的数据输入,学生只能了解业务的大概流程,因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虽然有校企合作的旅行社,但由于规模偏小,能够接受的人数有限,主要实习内容是带团业务,学生无法亲身接触旅行社其他的具体业务,这样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包括的内容较多,常见的是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除了这些还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下面就这些主要的内容进行相关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
大多普通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把旅行社经营管理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以乐山师范学院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为例,其旅游管理专业具体选修方向包括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与导游、旅游营销与策划和会展与商务旅游。无论哪个方向,都应该掌握旅行社经营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但是,该方案把旅行社经营管理定位为理论性课程,3学分,每周3学时,总共48学时。这种不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脱离了行业发展需求,必须要进行修改。基于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旅行社的组织设计、营销管理、接待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战略管理等基本知识;掌握旅行社设立与申报、旅游线路的设计、旅行社的发团和接团、旅行社门市接待等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旅游管理的基本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能够胜任旅行社工作,成为高素质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该课程需在学生系统学习了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概论等课程后开设,最好把时间确定在第三或第四学期,每周3学时,总共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实训16学时。
(二)教学内容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该按照传统的教材来讲,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应该打破按照章节来设计的传统授课模式,而是以任务驱动为手段,教师讲授为基础,学生学做为主体,围绕旅行社业务转化的项目任务而展开。具体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基础、业务和管理三大模块。基础部分包括认识旅行社和旅行社的设立,业务部分包括旅行社产品的开发、旅行社产品的营销、旅行社的计调业务和旅行社的接待业务,管理部分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战略管理。需要说明的是,旅行社的计调和接待业务,应该让学生多参加实践实训,加深对旅行社的认识,为以后的旅行社方向或导游方向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如果学生先修了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等课程,老师在讲授相关章节的时候,就应该减少基础理论的导入时间,采取案例讨论法直接切入正题。
(三)教学模式
现有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开放式、研究型”、PBGS、CDIO、实践、多元化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各有其特点,有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要求比较高;有的要求组建团队,完成相关任务;有的要求学校、旅行社、老师和学生多方紧密配合,需要花大量的精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鉴于此,笔者倾向于PBGS的教学模式,即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协作为方式来进行教学安排与课程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组织、协调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实训任务。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引入竞赛的机制,事先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老师和同学共同来担任评委,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团队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较多,主要包括项目、参与式、作业、案例、情景模拟、模块式等教学等。在这些教学方法中,笔者倾向于项目教学法,即师生为完成某个任务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旅行社产品的开发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老师讲解有关旅游线路设计的有关知识,然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并提出相关的要求。学生设计好调查问卷,进行市场调查,收集目标市场的信息。学生还要深入到旅行社搜集相关的旅游线路,到旅游目的地搜集好有关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信息。接着确定旅游线路的主题和名称,制定相应的旅游行程,安排好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参照旅行社旅游线路的样式,设计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最后,学生把文档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展示,结束后由老师分析评价,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旅游线路。
(五)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效果。可以参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来对该课程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确定一个课程负责人,该负责人是主讲老师,除了具备相应的职称学历与专业背景知识外,还应该具有旅行社行业从业的经历,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接着要组建一个教学团队,其人员选择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在年龄和职称上要注意衔接,专业知识和教育背景要形成互补,这样才能实现分工协作,发挥教学团队的优势。最后,这个教学团队定期组织课程改革讨论,相互听课,外出学习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另外,还应该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撰写教学改革论文,编写理论或实训教材。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还可以考虑聘请旅行社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加入教学团队,承担部分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三、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想取得较好的改革效果,需要这个系统内各个要素的分工协作、紧密配合才行,所以,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校方面
学校是教学改革的倡导者。首先,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可以考虑建立符合教学需要的旅行社实训室,邀请校外旅行社的人员来进行专业指导,配备相关的营业设施,做到和实际的旅行社相差无几。长期保持和校外的旅行社合作,保证资料的及时更新。另外,学校对教学改革效果好的老师进行奖励,激励老师重视教学改革。其次,学校应该制定规章制度来推动课程的教学改革,鼓励老师进行教学改革,赋予老师更多的自主权。比如教学地点的安排,课堂教学的形式,课程考核的方式等方面完全由老师自己来确定。另外,在职称晋升制度方面,对课程改革积极、学生反映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应该给与适当的照顾和倾斜,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投入教学。
(二)老师方面
老师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首先,老师要转变观念。高校老师不能只是注重科研不重视教学,应该是教学和科研并重,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老师的作用应该由过去的单纯讲授转变为现在的以指导为主,讲授为辅,老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其次,应该长期到旅行社挂职或兼职,提高实践能力,充分了解旅行社的具体操作实务,为学生亲身示范,把实践和理论充分结合起来,真正成为双师型的老师。
(三)学生方面
学生是教学改革的受益者。首先,学生要改变观念,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市场调查、搜集相关资料、设计旅游线路、操作旅行社管理软件、旅行社情景演练等事情,自己的综合能力自然就得到培养和提高。其次,时间上要有保证。尽管学习任务重,参加的活动多,也要抽出时间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再次,确定合适的人选来当小组组长,充当好组织者、监督者和管理者的角色,随时保持和老师的信息沟通,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完成任务。
作者:但强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
1活禽市场经营管理的现状
1.1活禽市场的密度设计不合理
一些活禽市场的面积过小,在一些活禽购买的高峰期,人员密度过大,市场的通风条件不好。不仅如此,由于市场的面积过小,活禽市场在经营的时候为了扩大盈利规模,对活禽的饲养密度也过大。活禽是一些病毒的传播源,根据有关规定,活禽市场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利于通风,避免造成感染。最重要的是活禽的饲养密度过大会导致家禽的体质下降,造成交叉感染,人们购买的活禽也处于亚健康状态。
1.2活禽市场检疫存在问题
市场应该注重检疫问题,这是因为一旦发生活禽卫生安全事件,所涉及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一些市场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直接从一些农家进行活禽的购买和宰杀后出售,这些活禽完全没有经过市场的检疫,这种做法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活禽市场的综合经营管理,更是存在极大的公共卫生隐患。一些活禽经营者长时间不清理活禽集装笼,造成活禽栖息环境差,这不符合活禽市场的检疫制度,也很容易出现卫生问题。
1.3活禽经营不符合市场管理
活禽的血水和内脏以及排泄物都是病毒的寄生源,如果不及时对这些污物进行适当的清理,将会吸引很多蚊虫,不美观更不卫生。可是人们在活禽市场购买活禽时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就地宰杀,一些活禽经营者长时间不清理这些垃圾,经过蚊虫的吸食和叮咬,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并且,某些活禽经营者对活禽的喂养也是极其不规范的,喂养一些价格低廉难以消化的食物,容易造成活禽的死亡,经营者会将这些死亡的活禽销售给不知情的顾客,这完全不符合活禽市场的经营管理规范。
2加强活禽市场经营管理的措施
活禽市场的经营管理首先就要遵守我国《动物防疫法》的法律要求,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我们一定要做好活禽市场经营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抵抗突发性公共卫生对人们的伤害,也能实际性的维护商贩和消费者的利益。
2.1对活禽市场进行科学规划
当地有关部门要对活禽市场进行一个调查,总结高峰时间段中活禽市场的人数密集度,并且对贩卖活禽的商家进行一个统计。这样的做法是为活禽市场的科学规划进行市场调研,对于人口密度过于拥挤,活禽商家过于繁多的小型市场,相关组织要重新科学规划活禽市场。在规划活禽市场时既要考虑到市场的承载量,更要考虑到活禽市场的通风和卫生条件。在新型的活禽市场中,要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建设好排污系统,有利于及时清理活禽污染物,确保活禽市场经营管理中的卫生安全。
2.2做好活禽市场检疫准入工作
一是活禽市场的管理者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对于进入市场的活禽商贩,管理者一定要仔细检查活禽是否已经进行检疫,对于合格检疫的商家可以放行进入市场进行贩卖。如果发现不明活禽并且没有进行检疫,那么管理者一定要监督商家对活禽进行检疫,否则不准许进入市场进行流通;二是采取市场办公,在市场中专门开设举报的地点,当消费者发现不合格的活禽时可以向市场的管理者进行举报;三是市场管理者可以对信誉好的活禽商家进行表扬,以榜样的作用加强其他商户对活禽检疫的积极性。
2.3制定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
制定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是活禽市场加强经营管理的有力措施。一是市场管理者和每个活禽商家进行管理协议的商谈和签署,这个协议既要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要考虑到活禽销售者的实际承受能力,管理协议一定要具有实际操作意义;二是活禽宰杀地点的商贩要身穿统一的防护服装,做好安全和卫生的防护工作;三是活禽商贩要定期清理活禽集中笼,每隔一段时间对活禽宰杀污物进行清理和消毒,并且还要做好活禽的饲养工作。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活禽市场的经营管理现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发现活禽市场的经营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活禽市场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对活禽市场的经营管理现状进行进一步调查,然后依据实情寻找合适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促进活禽市场的卫生安全和经济交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活禽市场的经营管理能力,才能对活禽市场进行科学的秩序整顿,保证多方的利益。
作者:李兆伟 单位:黄骅市农业局防疫站
1公益林管理现状
1.1组织机构
永仁县2011年成立了森林分类经营办公室,核定编制3人,负责公益林建设管理效益补偿的具体工作;各乡镇、林场成立公益林工作领导小组,设一名公益林管理专干;村委会为管护责任单位,护林员负责管护责任单位日常公益林管理相关工作,五级垂直管理。2.2管护形式永仁县纳入公益林生态补偿的林地权属有国有和集体,管护形式为专业管护。对不同权属的国有林业单位经营管理的公益林,由林场职工进行管护或聘请专职护林员管护;集体经营管理的公益林,由专职护林员或兼职护林员进行管护;林农个人所有或经营的公益林,由林农个人进行管护或委托专职护林员管护。
1.3管护合同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分别与管护责任单位签订《公益林管护合同A》405份,管护责任单位分别与管护人员签订《公益林管护合同B》822份,县人民政府与管护责任单位签订《公益林禁、限伐协议》(其中:签订了禁伐协议4份,限伐协议5081份),并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国有林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指定国有林场和乡镇林业站为管理单位;集体林由村委会承担。
1.4补偿标准和范围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包括管护费(包括公共管护支出0.25元和管护补助支出4.75元。)和补偿费。国有的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平均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全部作为管护费;集体和个人的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15元,其中管护费5元、补偿费10元。公共管护支出由省级财政每亩列支0.25元,管护补助支出由州级财政每亩列支0.25元,由县级财政每亩列支4.5元。补偿对象为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天保工程区权属为国有的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纳入国家天保二期森林管护补助。
2生态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公益林管护经费结余较大,存在用钱风险
由于补偿资金在年底下达,管护劳务费只能用于直接从事公益林管护工作的管护人员劳务支出,支出管护费少,甚至没有管护费支出,造成大量资金结余。为消化资金就会出现突击花钱现象,可能导致在资金使用上出现违规行为。
2.2基础设施建设和报批不规范,管护效果差
由于管护工作和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多头管理,同一项目多级、多处申报,出现重复申报情况,没有计划性,造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和申报极不规范,也不统一,森林管护建设标准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准。
2.3管护人员素质及待遇偏低
各林区聘请的护林员大部分来自农村,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缺乏应有的林业知识和经验,既要管护森林,又要从事农事活动,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公益林管护工作中,加之管护责任区交叉及多头管理,存在管护方法不得当、擅自脱离工作岗位、不履行管护职责的现象。目前我县护林员工资从350元/月——600元/月高低不等,部分地区聘用护林员时仍沿用旧的标准,仅从本项目考虑,没有规范的年度管护计划,有公益林管护与天保管护工资相差悬殊的情况,人为造成了管护人员之间待遇的差异和分配的不公,影响管护人员积极性及森林管护的成效。
2.4管护责任区划分不合理,管护责任不到位
永仁县集体林多,国有林少,公益林与商品林部分相互交错,在管护责任区划分上只管护公益林或公益林与商品林强行划开,管护人员各聘各的,责任区划分也各划各的,管护面积不合理,责任区划分不利于巡山护林,出现管护责任不到位情况。
2.5森林管护工作考核检查制度不健全
管护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合理考核奖惩制度。护林员选聘程序不严格,基层林业管理部门、管护责任单位对管护工作的督促管护力度不够。
2.6档案管理滞后
部分乡镇不注重档案管理和收集,各年度公益林图、表、卡、和文字资料不全且混乱,查找使用不便。严重制约了公益林管理工作的开展。
3生态公益林管理对策与建议
3.1编制管护年度计划和资金使用方案
一是确定管护责任区的面积和数量,计算出年度应支出的管护经费中护林员工资及在管护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二是计算和编制出剩余经费要新建和维护管护、防火基础设施;病虫害治理;设备购置及管护公务经费等支出。
3.2明确护林员数量,合理区划管护责任区
在管护责任区的划定上,要参考天保二期的实施方案,按管护责任区原先划定时的行政界线、权属等把责任区明确到各管护责任单位。认清资源底数,把应管护面积统一纳入,按国有、集体、个体权属和公益林、商品林统一进行管护责任区的划定,并附管护责任区示意图。在年度管护计划中,如果发现有不适应现有实际管护工作的,应及时进行调整。
3.3严格选聘程序,提高护林员待遇
乡镇管护责任区护林员的选聘应统一由所在村委会委会提出意见,报乡镇管护所和林业站进行审批,报县林业局备案并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职工管护合同统一由管护单位签订。适当提高护林员工资待遇,加大对护林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护林员整体素质与水平,提高管护积极性和管护效果。
3.4落实责任,统一签订管护合同
按天保工程和公益林管护的要求,各乡镇、林场、自然保护区严格参照管护合同样本,统一格式,使管护合同和协议达到规范管理的要求,满足管护工作实际需要。
3.5规范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和报批程序
在统一编制好年度管护计划和资金使用方案时,把需要新建、维修、购置的项目在计划和资金使用方案中进行编制。把握报批时间,凡是涉及到单项超过10万元的,统一由县市林业主管部门、财政联文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转报省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不足10万元的,由县市财政部门进行审批。
3.6完善管护工作的考核检查制度
细化工作措施,建立护林员选聘、管护日志、巡山记录、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管护责任检查监督。林业主管部门要指导并监督好下级管护单位和村委会做好护林员聘用和管理,落实具体管护措施和考核标准;落实责任,强化检查考核管理,每年统一组织对天保工程区进行全面检查,加大对乡镇林业站的督促指导。
作者:朱玉琼 李德华 单位:永仁县林业局分类办 永仁县林业局营林站
一、合理开发文博场馆与文化遗产资源
在甘熙宅第最古老的一组建筑的中轴线位置,该馆集中展现清末民初都市中产阶级居住文化:由北至南依次设置门厅、大厅、后厅、后堂等五进,其中二进大厅是当年甘氏家族接待宾客、举行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的场所;三至五进集中展示了大家族各个不同功用的堂室。南京民俗馆业务部不仅妥善保护古建筑遗存,同时对它们加以合理利用,开创了面向社会承办仿古婚礼、寿礼的产业经营之路。此举既考虑当代人的怀古心理,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南京民俗馆也展示了民国时期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育儿习俗、儿童游艺以及婚俗文物藏品。广大观众可以展厅亲身体验过去南京孩子们“抓周”、“称重”、花轿迎亲等传统习俗;孩子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触摸屏回味以动漫形式再现的传统游艺竞技项目。展厅摆放了一些供孩子们坐的小板凳,他们可以坐在那儿琢磨九连环、华容道、七巧板、孔明锁等传统益智游戏的深遂,长辈们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指导和体验像捏泥人、折纸、抓骨牌、玩沙袋、挑金银棒等更多的游戏项目。展厅里摆放了一顶花轿,女性游客若有兴致可以乘坐体验,脑中浮现出传统婚礼热闹喜庆的迎亲场面……。以动态与参与性结合在一起的陈列展览方式是文化经营和观众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必须让广大观众亲身体验文化,对博物馆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文博场馆经营事业的发展。
二、文化服务方式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文博单位,如何较好地搜集、整理“非遗”资料,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和传承“非遗”,宣传民族精神,弘扬民间文化,吸引观众,成为民俗馆的业务干部研究的重点。他们将南京地区部分手工技艺传承人集中到“作坊式”展厅,集中为观众表演南京独特的剪纸、抖嗡、竹刻、彩扎、根雕、绒花等民间技艺,广大观众亲切感受到了“非遗”的创作过程。从某种意义讲,“非遗”展演仍属“被动型”文化服务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仅被定位在博物馆的狭小空间范围,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是有限的。如要变“被动型”为“主动型”,民俗馆主动和南京各个区县级的文化、旅游机关单位联系,克服困难与不便,介绍“非遗”传承人参加由各机关单位举办的文化宣传、节日庆典等一系列的活动。在宁的一些高校与大中型企业曾与民俗馆达成互利双赢的文化服务合作协议,民俗馆抓住机遇,组织“非遗”传承人赴馆外的社会平台展示他们各自的绝活。“主动型”文化服务方式不仅积极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工作,提升了民俗馆在全社会的知名度,也为民俗馆、“非遗”传承人带来了某些物质和非物质的报酬和奖励。
三、借用民间珍贵文化收藏品,发挥其优势
民间文物收藏藏龙卧虎,不乏精品。南京民俗馆多年来曾先后与当地收藏家沙志明、迟澄、高建中、陈仲仁等先生合办大中型专题展览。以沙志明先生为例,他的紫砂壶收藏满誉东南亚,被故宫博物院资深专家徐邦达先生誉为“明清紫砂精粹”。在与沙先生谈到将部分紫砂器送至民俗馆展览时,沙老欣然同意,不讲任何条件。民俗馆曾使用约300平方米的两间展厅专门陈列了沙老近百件紫砂器物,其余器物妥善存放于库房,定期分批换展。慕名前来的全国各地紫砂爱好者欣赏后都不禁流连忘返。沙老也不时来馆,向世人讲述着收藏在每一把壶的来源与历史信息,同时帮助陶瓷收藏爱好者鉴定文物,从而一定程度地拓宽了民俗馆的经营范畴。民俗馆的《陈仲仁收藏钟表展》是临时展览的亮点,其展出的是陈先生多年收藏的明清时期的钟表珍品:皮筒钟、雀笼钟、自鸣钟、劳力士、欧米茄……近两百件钟表中,小的如火柴盒、大的超过成人身高。许多钟表虽然已过百年历史,但轻轻一拨或者一上发条,秒针立刻就会有节奏地跳起来。陈先生收藏的清代南京本钟更是弥足珍贵,到现在仍然是各国钟表收藏家追求的收藏珍品。在九曲十八弯的古民居中,有不少空间需要恰如其分的打点装扮,但它不能从琳琅满目的现代装饰店去挑选。2002年民俗馆一期展馆自对外开放以来,蝴蝶标本、布贴画、石砚、年画等一批民间收藏文物恰如其分地融进了古民居的氛围。所有这些展览不但节省了征集经费,也不用为借展经费发愁,而展出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收藏家、作家们的心境也非常好,认为在民俗馆展出他们的珍品有一种成就感,并且能为广大民众赏识,这原本就是他们的初衷。
四、博物馆公益服务与商业服务的结合与完善
文物业不能改变为产业,但文物业可以办与文物相关的产业。应该承认博物馆经济功能的发挥,在不破坏文化遗产本身和其公益性基本服务的前提条件下,可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商业服务。现代化的博物馆要做到“以人为本”,尽可能满足各类观众的不同需求。在博物馆提供的各项服务中,绝大多数是专业性的,如参观游览、藏品巡展、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等。这些专业性服务,虽不能赢利,但它们受到社会各界极大的关切,这些服务越好、越多,则愈能吸引社会各界对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事业的扶助。商业服务则包括娱乐、休憩、购物、餐饮、场景出借等诸多内容,通过观众的消费行为,能够产生博物馆的直接经营收入。专业服务与商业服务必须紧密结合,不断完善,要在服务种类、层级和品质方面多下功夫。今后南京民俗馆仍须加强在观众休闲消费服务方面(如茶社、餐厅、旅游纪念品商店等)的经营,努力探索和研究专业服务与商业服务相结合的新思路。
五、与旅游业界开展互利合作,扩大和优化客源
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古迹等是旅游业的重要依托,虽然文物业和旅游业在性质、任务、方针、运行机制等方面有原则的区别,但两者之间是一种合作或协作的关系。只要处理好这种关系,就可以办好大旅游业。民俗馆积极地与当地知名度高、信誉好的旅游公司接洽商谈,以寻求更多的客源。在重视客源“量”的同时,民俗馆没有忽视客源的“质”。双方在业务来往中做到了严格遵守文物法律法规,不搞特殊化。民俗馆还突出其展览展示的特点,发挥民俗文物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优势,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散客与团队。几乎每年南京市各大旅游公司都将民俗馆列为外宾团必至的参观景点,在社会乃至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不断在工作实践中创新,成功摸索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博物馆及文化遗产的经营管理之路是各文博单位共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博物馆应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努力开拓经营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用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繁荣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公共文化事业。
作者:潘彬彬 单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一、新形势下石油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的必要性
石油企业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管理状况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石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利润率,是衡量石油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但是从国际形势来看,2014下半年至今,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给世界各国的石油企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经济压力。对于国内石油企业而言,原油开采成本过高,生产成本高,既影响了石油企业的整体效益,同时也降低了石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这一形势下,我国石油企业只有认识到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的必要性,才能保证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提高。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石油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是满足企业需要的必要手段。
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以及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在这一压力面前,如果不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石油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对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石油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必要措施。
鉴于石油企业的重要性,以及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在石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对经营管理策略进行适当调整,是石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石油企业取得积极效益的关键。因此,经营管理策略的调整,应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必要措施,其作用和必要性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3.石油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是推动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方法。
从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来看,结合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想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使企业能够获得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就要对现有的经营管理策略进行及时调整。因此,经营管理策略的调整,可以认为是推动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方法。
二、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结合当前石油企业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油价的下跌给石油企业的原油开采成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受到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也持续走低。从当前国内石油企业高企的原油开采成本来看,成品油价格的下跌,对石油企业的产品效益和整体利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这一影响,石油企业必须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开采成本,并优化炼油环节,使成品油生产成本能够持续降低,最终能够在售价较低的情况下提高整体效益。因此,国际油价的下跌给石油企业的原油开采成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石油企业必须重视这种影响。
2.国际原油需求量降低,迫使石油企业应积极转变发展思路。
从国际原油价格降低的原因来看,主要因素的原油开采供大于求,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国内石油企业在产品出口上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对石油企业的整体效益产生了严重影响。基于这一现状,石油企业只有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原油开采量,并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改变过去过度依靠石油主要产品盈利的模式,形成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思路,在国际原油价格较低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思路,对石油企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国内原油需求量相对稳定,可以为石油企业改革赢得时间。
虽然国际原油需求疲软,但是国内的石油需求量相对旺盛,对石油企业的原油开采和成品油生产都产生了有力的促进和积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石油企业无论是在经营管理策略调整还是在改革措施的执行上,都有了足够的时间。因此,新形势下,石油企业在具体发展中所面临的整体环境是比较复杂的。要想满足发展需要,就要立足企业发展实际,积极做好经营管理策略的调整,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达到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目的。
三、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策略与措施
结合新形势下石油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石油企业只有立足发展实际以及市场的现实需要,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并深化企业改革,才能保证石油企业在整体发展中取得积极效果。为此,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石油企业应制定远期发展目标,合理规划企业发展道路。
根据国际和国内油价的波动情况,石油企业要想在发展中取得积极效益,就要结合自身发展形势,制定远期的发展目标,合理规划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企业的具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证企业的整体发展能够更加科学合理。除此之外,石油企业应根据市场波动规律,学会利用市场工具,积极调解企业的发展思路,使石油企业能够在实际发展中获得有力支持。
2.石油企业应抓住市场机遇,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石油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管理情况,从降低设备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人工成本等多方面入手,努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为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基于这一认识,石油企业应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成本,使整体生产过程中能够在低成本的状态下运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目的。
3.石油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具体的经营管理策略。
基于对市场环境的认识,以及市场环境波动对石油企业的现实影响,石油企业在具体发展中,只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观,并制定具体的经营管理策略,使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出发,才能保证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取得实效,为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随着石油企业原油开采成本的升高,以及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石油企业的利润正在逐渐降低,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此形势下,石油企业只有认真分析新形势下的市场特征,并总结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保证企业的整体利润和经营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研究,是提高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作者:何平 席莹 朱坤梅 单位:渤海钻探第二钻井工程分公司 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 华北油田华兴服务处
一、营改增对钻探企业税负的影响
1、可抵扣的材料进项税额较少,不利于税负降低
首先是钻探企业能用来抵扣的材料进项税额比较少,由于其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占比较大,约占总成本的35%以上,材料成本占比较少,约占总成本的15%左右,所以购进材料的进项发票较少;其次是钻探企业只有在购进新设备时,除配备相应的钻探周转材料———钻杆、套管在正规的厂家购买外,平时施工时,主要耗用的一些燃料及零星配件、材料,由于其施工地点多在野外,为了节约采购成本,这些主要耗材等一般就地采购,而由于体制的不完善,企业往往难以索取到增值税专用发票。
2、钻探前期费用无增值税发票无法抵扣
由于钻探施工场所在野外,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山岭险峻,进场时一般都要在当地临时聘用民工进行修路、平机台、搬运等,同时由于占用当地农民的一些土地以及会损坏部份农作物、树木等,还要给予一定的土地占用费、青苗补偿费等,而这些都无法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致使税负无法降低。
3、分包出去的工程进项税额有限钻探企业若在经营中将部分工程转包,承包方可能是小规模纳税人甚至是个人,而这种情况只能取得3%的增值税发票或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抵扣率低或得不到抵扣。
二、优化钻探企业经营管理措施
由于税制改革,使得税务部门对地质钻探施工企业税款的征收由原来按营业税改变为按增值税征收。地质钻探企业的税负发生了变化,能否降低税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因此,企业要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管理,降低税负,提高效益,实现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目标。
1、完善合同管理体系,避免错漏,维护企业利益
在营改增后,地质钻探施工企业为了能在上游企业中最大化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以抵扣增值税,降低税负,在与上游企业签订采购合同或分包合同时,应当注明所牵涉到的各个税种,明确约定双方各自应承担的税负以及相应的增值专用税发票,并在不违反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国家有关法规情况下,详细规定一些条款。如约定供应商或承包方应在提供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方可支付款项等,并且对外的经济行为也要统一规范化,避免错漏的发生,切实维护企业的自身利益。
2、分类筛选上游企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在营改增后,地质钻探企业在进行材料采购时,除遇特殊情况需要在野外施工地附近的个体户小商店采购外,在价格相同情况下,尽可能优先选择具有增值税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以增加进项增值税额的抵扣,若价格足够便宜,可选择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材料。总之,在选择供应商时,可根据增值税进项发票能否取得,并通过对材料质量、单价、距离远近、是否保证随时能供货、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对比后进行分类筛选,从众多的供应商中选出合适的供应商若干家,建立供应商档案库进行管理,根据日常经济业务的需要,可随时从供应商档案库中选出当期最合适的供应商,与之签订采购合同,进行材料的采购。
3、谨慎选择分包商,分包数额要适当
营改增之前,地质钻探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产值,往往会把一部份钻探工程分包出去,而在选择承包商时,一般情况下,会偏向选择一些要价相对较低的个人进行合作。此种情况下,营改增之前的做法是:钻探施工企业根据承包工程的私人钻机所完工并验收合格的钻孔的工程量,按原双方定好的单价进行结算,然后由承包工程的个人到税务局开具工程款发票,钻探施工企业据此发票列入施工成本并支付工程款;但在营改增之后,私人不具备增值税纳税人资格,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地质钻探施工企业应当转变思维,选择具有可开具增值税发票资格的合作商,从而取得相应的增值税发票,增加进项税额的抵扣数额,减少税负。从以下例子可以了解营改增前后税负的变化:例如某地质钻探施工企业将项目的一部份工程分包给私人钻机进行钻探施工,分包合同款为1000万元,则营改增前该钻探企业营业税1000*3=30万元,附加税费为30*(7%+3%+2%)=3.6万元;营改增后,由于分包给私人,无法取到进项税抵扣发票,所以这1000万元产生的应交增值税为1000*6%=60万元,附加税费为60*(7%+3%+2%)=7.2万元。由此可见,分包给私人钻探的情况下,营改增后的税负比营改增前增加1倍,而且在承包金额较大的情况下,承包给私人钻机,必然会越发加重钻探企业的税负。所以,企业在将部份项目工程分包出去时,必须进行测算,进行分析比较后再选择有益于本企业的承包商,若从私人钻机低价让利的所得还不足以弥补由此所增加的税负,则不可选,此时就应选择具有增值税纳税资格的承包商,选择什么样的承包商主要取决于价格及分包数额。由此,钻探企业要加强管理,重视分析,谨慎对待,才可降低税负,为企业增效益。
4、逐步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
由于目前国内的地质钻探企业大部分采用传统的钻探机械设备及落后的技术,需要配备大量的钻探施工人员,人工成本占总成本一般在35%以上,面对如此高额又不能进行进项税抵扣的人工成本,地质钻探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而目前国际上已有不少国家和地区使用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不但每台钻机配备的人员可缩减一半,且钻探速度大为提高,缩短了钻孔的时间。国内的钻探企业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应优化设备和技术管理,逐步更换先进的钻探设备,学习、使用新技术,淘汰旧设备,这样既可使得所需配备的人员减少,降低人工成本,又可因完成钻孔所需时间的缩短,提高了钻孔效率,节约了钻头及燃料等成本,还可降低由于税负的上升所造成的企业损失,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5、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开拓海外业务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目前钻探行业不景气,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生存的压力越来大,面对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地质钻探企业必须根据“营改增”相关政策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以适应改革后的税收体制,从而保持企业经济利润的不断增加。目前国家对签有双边免税协议的一些地质钻探企业从境外取得的钻探工程收入免征增值税,为地质钻探施工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地质钻探企业应与税务部门多沟通,了解税务动态,根据“营改增”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创造机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以适应营改增后的税收体制,从而保持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使企业利润不断增长。
6、组织员工培训,加强内控管理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除了牵涉到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外,还牵涉到企业的合同管理部门、采购部门、经营管理部门等。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对各部门相关人员的培训,规避风险、降低纳税损失。一是增值税专业知识培训。对员工开展增值税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员工对增值税基本原理、税率、进项税发票抵扣期限、纳税环节以及纳税相关要求的认识,增强员工在采购材料、分包环节中向供应商或承包方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识。二是税收法规知识培训。对员工进行税收法规知识培训,增强员工遵纪守法观念,加强员工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和使用能力,确保增值税发票的真实、合法以及纳税的准确无误,防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触犯法律底线,避免涉税风险。
三、结语
营改增在对地质钻探企业的现行管理产生巨大影响及冲击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企业应优化自身的管理,使自身在税制改革中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抓住机遇,在降低税负的同时实现利润的增长,促使企业不断发展。
作者:蒙燕 单位: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兰城街道办事处森林资源经营功能定位
(一)以发挥森林生态功能为主的定位是打造保山中心城市建设的客观需要
加大兰城西山面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力度。一是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大力营造阔叶树种,特别是具有防火功能较强的树种,如银木荷、桤木、西南桦、栎类等;二是造林与营林相结合;三是确保营造林成效,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成林一片,促使兰城的山更青、地更绿、水更清、生态更美好。因此,建好保山中心城市,是加快保山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而打造宜居城市就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支撑,兰城街道办事处的森林与城区相连,它既是城区最重要的生态屏障,能净化城区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又是城区主要的生态景观,还是城市居民休闲的主要场所。因此进一步加强兰城西山面山生态环境建设,发挥森林生态效益是兰城森林资源主要功能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森林隆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发挥森林生态功能为主的定位符合兰城街道办
事处各社区群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兰城街道办事处的汉营、兰城、龙泉、王官4个社区基本上是傍山而居,山上森林资源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有几个社区的饮用水源也来自于林区,并且社区群众的经济收入几乎不直接来源于林区,按生态公益林来建设不会减少群众收入。
(三)建设生态公益林所需资金基本能得到保障
沙河、马里、兰城、龙泉、王官6个社区的森林资源已基本全部列入国家或省级公益林,公益林补偿资金已基本能满足日常管护费用(主要是护林员工资支出);公益林建设的硬件和营林投入以项目支撑为主;森林防火等特殊支出以办事处筹措为主,因此在整个生态公益林建设中不会额外增加群众负担。
二、森林资源经营对策
根据兰城街道办事处的森林资源功能定位,经营对策上主要采取以森林防火为主体的森林保护管理措施,以逐步更换林分树种结构的营林措施,以墓地绿化为主的植被恢复措施。
(一)森林防火
兰城街道办事处发生的两次较大森林火灾给兰城的森林资源造成重大损失。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有管理体制上的,也有基础设施方面等多方面的原因,要减少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损失,应从加大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建设入手。1.硬件方面。包括森林防火通道、瞭望台、监测设施、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以及防火物资购置、储备等内容。(1)加大兰城西山面山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合理布局防火检查站点,分别设置黄龙山、窑湾、梨花坞、王官防火检查站点;二是在地势较高的地段设置全天候防火电子监控设施,分别设置在黄龙山、梨花呜进山口、王官进山口、王家大山、八个旺塘、飞鸽寺、朱家山、麦子干、小宝盖等监控点;三是使营造的生物防火隔离带与防火通道建设形成网格化。(2)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一是要在防火通道两侧各20米范围内营造防火树种,建立隔离带,使防火通道既能通过人员与运送物资,又能起到阻断林火通过的作用;二是要以防火通道为基础,建设网格化生物防火隔离带,隔离带宽度不低于50米,每个网格面积20公顷左右,靠近城区的面积小一些,远离城区的面积可适当大一些。(3)设备检修。每年对扑火物质和设备进行检查、修缮和补充,确保扑火时所有储备工具能用上。2.软件方面。包括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扑火人员培训等内容。(1)加强防火宣传。要充分利用现有宣传平台,利用会议、宣传标语、入户通知书、告知书、宣传横幅、广播、手机短信、微信等各种形式,深入开展护林防火宣传,营造了全民重视、关心、理解、支持森林防火工作的良好工作氛围;重视中小学防火教育,每年到辖区中小学进行森林防火知识讲授,培养下一代人的防火意识和知识,同时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另一方面,制发了一部分“森林防火志愿者”标牌,发到区直各部门和旅游沿线人员进行发放,督促他们加强防火的同时引导其积极参与到森林防火工作中,以此调动社会各界的主动性。(2)建立健全森林消防各项规章制度。首先要坚持实行森林防火主要领导负责制,通过分级签订责任状,以书面形式明确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社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村民小组长、护林员的职责;其次,要健全值班制度、检查站检查制度、护林员巡山制度;三是要完善《兰城街道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办法》;四是要加大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使制度真正落在实处;五是实行街道主要领导挂片负责制,副职领导挂钩负责制。(3)加强扑火队伍建设。辖区内有18个护林点,8个森林防火检查站,管护人员33名。其中,有22名公益林管护人员。每年2—5月,按区级要求组建20人的专业扑火队1支20人,统一食宿,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发放扑火机具。另外,由街道和社区壮年男同志构成的森林防火抢险突击队1支87人。社区组织不低于50人的扑火预备队伍,年度的12月30日前上报兰城街道林业服务中心备案。一旦发生火情,社区主要领导立即召集扑火预备队员,亲自带队到指定地点集合,坚决做到发生火情第一时间“打早、打小、打了”。清明节期间抽调办事处、社区干部215人,由办事处统一安排蹲守卡点,轮流到卡点值班对进山人员做森林防火宣传,对全部进山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将香钱纸火截留至指定区域进行焚烧,严格火种收缴制度。同时,每年都组织扑火人员培训,提高了专业技能和扑火能力。
(二)林分树种调整
兰城街道原有的森林树种以云南松为主,约占90%左右,两次火灾后更新起来的也大多数都是云南松,郁闭度高,这种林分结构火灾隐患极大,一旦起火,扑灭难度也很大,因此,应该逐步进行林分树种更换。除防火通道两侧、隔离带上种植耐火树种外,要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取既具有一定耐火性又有一定观赏性的多种常绿阔叶树种,采用多种造林模式造林,最终形成针叶林和阔叶林交互种植的混交林,十年内达到针叶林和阔叶林比例“5∶5”,二十年内力争达到针叶林和阔叶林比例“3∶7”,届时,不仅林分抗火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林分景观也会得到很大改善。
(三)加速墓地绿化
推行殡葬改革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需要。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我区殡葬改革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国、全省比较起来,仍然非常落后。在城区,混乱的殡葬秩序和治丧环境与井然有序的人居环境极不协调,甚至影响到了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推行殡葬改革是近年来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和建议。如果对于混乱的殡葬秩序和行为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任其蔓延发展,势必影响和阻碍当前的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影响和阻碍“生态宜居城市”目标的早日实现。推行殡葬改革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入土为安”的丧葬观念在当地根深蒂固。占田占地造坟建墓、乱葬乱埋等现象愈演愈烈,有限的资源遭到破坏,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已日益突出,陈旧落后的丧葬习俗已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拿王官龙泉低丘缓坡开发项目来说,征地900多亩,在这些耕地上,竟然迁坟4500多冢。兰城街道辖区内的红坡、朱家山等面山已成坟林,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保山人,除了建盖大幢大幢的住房外,攀比之风转为修建祖坟上,坟墓一座比一座坚固,一座比一座高档,有的修一座坟竟花10几万元,于是这些山都被搅成了一台台、一片片的水泥面,高高低低的石坟占满山坡。兰城街道林地下部分修建的坟墓众多,既吞噬了大量林地,又影响景观,因此对墓地进行绿化势在必行。可采用以坟主自行绿化为主,街道林业站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为保证绿化效果,实行种树保证金制度,每冢坟交社区保证金500元,种5棵1米以上的树种,成活后经验收合格退还保证金,不种不退还保证金,并用保证金找人种树。同时严格限制坟地面积,杜绝肆意扩张。
(四)积极探索建设高价值林木,提高林地产出率
2013—2014年,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基地化”的建设要求。2013年在兰城街道沙河社区横山完成了160亩红豆杉示范基地造林项目,项目总投资55万元。2014年,在王官社区小汉营小组林区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解放军青少年绿色家园云南隆阳项目”项目一个,总投资20万元,完成绿化面积150亩,种植香樟16000多株。目前,苗木生长良好,且成活率达85%以上。兰城街道办事处应该以此为契机,在汉营、沙河社区探索种植高价值林木,提高商品林地产出率。
三、结语
从实际出发,加大中心城市面山林业建设步伐,打造宜居中心城市,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兰城西山面山生态系统修复工作,是改善西山面山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拓展广大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打造保山中心城市的需要;是树立保山对外开放良好形象的需要;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
作者:蒋瑞仙 魏驰峰 周玉峰 单位: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街道办事处林业服务中心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林业局公益林办 云南省保山市兰城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中心
一、合理开发文博场馆与文化遗产资源
合理开发和利用场馆资源是立足本馆实际、成功开展文博事业的重要基础。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有助于社会群体和个体的发展和愉悦。在全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博物馆必须保持自身鲜明的文化内涵与特性,在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逐步深化博物馆体制的改革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突出发展特色,提高服务品质,促使不断发展的博物馆事业更加充满活力。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以清代著名学者、藏书家甘熙的宅第为馆址修建的。2009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正式挂牌“甘家大院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经过陈列改造,成立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确立“三位一体”的新型格局。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入口附近现有一处名为“梨园雅韵”的茶社,该馆对茶社的环境装饰、商业展陈、经营服务等各个方面均给予了悉心指导。现今茶社的经营管理模式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品茶、展演、用餐、会务、非遗体验等各类活动不断推陈出新,颇有特色。在甘熙宅第最古老的一组建筑的中轴线位置,该馆集中展现清末民初都市中产阶级居住文化:由北至南依次设置门厅、大厅、后厅、后堂等五进,其中二进大厅是当年甘氏家族接待宾客、举行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的场所;三至五进集中展示了大家族各个不同功用的堂室。南京民俗馆业务部不仅妥善保护古建筑遗存,同时对它们加以合理利用,开创了面向社会承办仿古婚礼、寿礼的产业经营之路。此举既考虑当代人的怀古心理,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南京民俗馆也展示了民国时期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育儿习俗、儿童游艺以及婚俗文物藏品。广大观众可以展厅亲身体验过去南京孩子们“抓周”、“称重”、花轿迎亲等传统习俗;孩子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触摸屏回味以动漫形式再现的传统游艺竞技项目。展厅摆放了一些供孩子们坐的小板凳,他们可以坐在那儿琢磨九连环、华容道、七巧板、孔明锁等传统益智游戏的深遂,长辈们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指导和体验像捏泥人、折纸、抓骨牌、玩沙袋、挑金银棒等更多的游戏项目。展厅里摆放了一顶花轿,女性游客若有兴致可以乘坐体验,脑中浮现出传统婚礼热闹喜庆的迎亲场面……。以动态与参与性结合在一起的陈列展览方式是文化经营和观众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必须让广大观众亲身体验文化,对博物馆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文博场馆经营事业的发展。
二、文化服务方式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文博单位,如何较好地搜集、整理“非遗”资料,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和传承“非遗”,宣传民族精神,弘扬民间文化,吸引观众,成为民俗馆的业务干部研究的重点。他们将南京地区部分手工技艺传承人集中到“作坊式”展厅,集中为观众表演南京独特的剪纸、抖嗡、竹刻、彩扎、根雕、绒花等民间技艺,广大观众亲切感受到了“非遗”的创作过程。从某种意义讲,“非遗”展演仍属“被动型”文化服务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仅被定位在博物馆的狭小空间范围,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是有限的。如要变“被动型”为“主动型”,民俗馆主动和南京各个区县级的文化、旅游机关单位联系,克服困难与不便,介绍“非遗”传承人参加由各机关单位举办的文化宣传、节日庆典等一系列的活动。在宁的一些高校与大中型企业曾与民俗馆达成互利双赢的文化服务合作协议,民俗馆抓住机遇,组织“非遗”传承人赴馆外的社会平台展示他们各自的绝活。“主动型”文化服务方式不仅积极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工作,提升了民俗馆在全社会的知名度,也为民俗馆、“非遗”传承人带来了某些物质和非物质的报酬和奖励。
三、借用民间珍贵文化收藏品,发挥其优势
民间文物收藏藏龙卧虎,不乏精品。南京民俗馆多年来曾先后与当地收藏家沙志明、迟澄、高建中、陈仲仁等先生合办大中型专题展览。以沙志明先生为例,他的紫砂壶收藏满誉东南亚,被故宫博物院资深专家徐邦达先生誉为“明清紫砂精粹”。在与沙先生谈到将部分紫砂器送至民俗馆展览时,沙老欣然同意,不讲任何条件。民俗馆曾使用约300平方米的两间展厅专门陈列了沙老近百件紫砂器物,其余器物妥善存放于库房,定期分批换展。慕名前来的全国各地紫砂爱好者欣赏后都不禁流连忘返。沙老也不时来馆,向世人讲述着收藏在每一把壶的来源与历史信息,同时帮助陶瓷收藏爱好者鉴定文物,从而一定程度地拓宽了民俗馆的经营范畴。民俗馆的《陈仲仁收藏钟表展》是临时展览的亮点,其展出的是陈先生多年收藏的明清时期的钟表珍品:皮筒钟、雀笼钟、自鸣钟、劳力士、欧米茄……近两百件钟表中,小的如火柴盒、大的超过成人身高。许多钟表虽然已过百年历史,但轻轻一拨或者一上发条,秒针立刻就会有节奏地跳起来。陈先生收藏的清代南京本钟更是弥足珍贵,到现在仍然是各国钟表收藏家追求的收藏珍品。在九曲十八弯的古民居中,有不少空间需要恰如其分的打点装扮,但它不能从琳琅满目的现代装饰店去挑选。2002年民俗馆一期展馆自对外开放以来,蝴蝶标本、布贴画、石砚、年画等一批民间收藏文物恰如其分地融进了古民居的氛围。所有这些展览不但节省了征集经费,也不用为借展经费发愁,而展出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收藏家、作家们的心境也非常好,认为在民俗馆展出他们的珍品有一种成就感,并且能为广大民众赏识,这原本就是他们的初衷。
四、博物馆公益服务与商业服务的结合与完善
文物业不能改变为产业,但文物业可以办与文物相关的产业。应该承认博物馆经济功能的发挥,在不破坏文化遗产本身和其公益性基本服务的前提条件下,可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商业服务。现代化的博物馆要做到“以人为本”,尽可能满足各类观众的不同需求。在博物馆提供的各项服务中,绝大多数是专业性的,如参观游览、藏品巡展、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等。这些专业性服务,虽不能赢利,但它们受到社会各界极大的关切,这些服务越好、越多,则愈能吸引社会各界对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事业的扶助。商业服务则包括娱乐、休憩、购物、餐饮、场景出借等诸多内容,通过观众的消费行为,能够产生博物馆的直接经营收入。专业服务与商业服务必须紧密结合,不断完善,要在服务种类、层级和品质方面多下功夫。今后南京民俗馆仍须加强在观众休闲消费服务方面(如茶社、餐厅、旅游纪念品商店等)的经营,努力探索和研究专业服务与商业服务相结合的新思路。
五、与旅游业界开展互利合作,扩大和优化客源
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古迹等是旅游业的重要依托,虽然文物业和旅游业在性质、任务、方针、运行机制等方面有原则的区别,但两者之间是一种合作或协作的关系。只要处理好这种关系,就可以办好大旅游业。民俗馆积极地与当地知名度高、信誉好的旅游公司接洽商谈,以寻求更多的客源。在重视客源“量”的同时,民俗馆没有忽视客源的“质”。双方在业务来往中做到了严格遵守文物法律法规,不搞特殊化。民俗馆还突出其展览展示的特点,发挥民俗文物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优势,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散客与团队。几乎每年南京市各大旅游公司都将民俗馆列为外宾团必至的参观景点,在社会乃至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不断在工作实践中创新,成功摸索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博物馆及文化遗产的经营管理之路是各文博单位共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博物馆应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努力开拓经营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用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繁荣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公共文化事业。
作者:潘彬彬 单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一、基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培养的特点分析
(一)改进传统教学方式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即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针对学校、企业开展双向的课堂教学活动。具体而言,即学校转变传统模式下纯粹灌输知识的方式,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运用项目课堂教学的方法,尽可能实现有效资源的高效利用,在高校内部实训场地中,让其在理论学习中求得知识,在实践工作中求得经验。在企业教学工作中,开展相应实习岗位、学生毕业实践培训活动等,让学生在岗位实际操作活动中,不断优化自身职业技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实现校企双方合作与互动
建立学校、企业间的互动模式是现代化人工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学校在详实调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时候,应切实区分企业生产经营的旺季、淡季,灵活地安排教学实践活动,使教学任务的安排能够顺应市场人才的需求。同样,企业可以在全方位考量高校教学特点的同时,给予学生的校外实训工作最大支持力度,从而构建统一的高校人才培养标准。在企业与高校深入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累积经验,优化合作模式,渐渐完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形式。
二、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上文当中的说明和分析就可以看到,工学结合教育方法与传统高职教育方法最为本质也最为核心的区别就在于工学结合方法当中引入了企业实训,并将这样一个方面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因此在实践过程当中判断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执行是否有问题以及执行效果是否理想,都需要基于工学结合中实训工作是否进行的好以及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是否顺畅来进行判断,下文当中结合我校的实际实践状况来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和分析,并基于此来针对性的提出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的最佳方法和措施。
(一)实训教学的条件较差
教学过程中缺少企业实际的工作情境,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其中实践教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制约实践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实训条件)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训条件普遍较差,学校的实训基地,多数是校内的软件模拟实验室)因此,模拟练习成为专业技能培养的主要方式,有些院校虽有一些货架或少量商品这样的硬件设施,但由于学校没有全面系统地进行经营和管理,因此,校内组织的各种实训,缺少与实际工作状态相适应的工作情境,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没有体会到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但是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各种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会复杂很多,所以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训练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工学结合当中实训部分的安排不到位
上文当中一再强调,在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当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就是企业实训,如果这样一个部分工作进行不到位的话,就会导致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完全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来。但是在实践过程当中我们仍然遇到非常多这样一个方面的问题,如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训的时间太少,或者是时间本身不少,但是安排十分分散,前者是从实际上就很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工学结合的优势,后者则是很难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追踪和把握,使得学生难以将实训内容和课堂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当中,课程安排基本上都是在学期末来进行这学期所学内容的实训,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在前而实训在后,在学期末才来进行综合培训,所有的时期实训工作都是在这样一小段时间内集中进行的,暴露出的问题也非常多:实训的课程相对比较分散,致使学做分离,即学习的理论知识没有与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相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和实践经验仅仅停留在较低和较浅的层面上,无法使学生较深刻地掌握相应的技能,而改进的方向就是,要将课程的课时相对集中起来,使学生系统全面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在学习中工作实践,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提高,从而达到甚至超过企业需要。
(三)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师资不足
基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然需要相关方面实践教师的参与与支持,且对这样一个教师队伍还有相对更高更特殊的要求,主要就是要求这样一个教师队伍不仅需要对基本的高职教学工作有较好的认识和了解,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对现代行业标准、职业标准、企业工作岗位以及岗位流程等都十分熟悉,基于这样一种要求来进行高职院校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到目前为止,一般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当中学生的基本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以及教学实践多是由专业的教师来带动进行的,但是这样一些教师虽然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上掌握比较到位,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岗位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即便是在经过较长的教学实践后也难以有比较理想的实践能力,这样一种类型的教师队伍来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教育时必然会存在着较多方面的问题,使得学生在高职院校课堂的理论学习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局限性。总而言之就是认为,教师队伍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以及双师型及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也是在实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当中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点。
(四)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发展到目前为止,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学习情况的最终考核方式都比较简单和单一,主要采用的就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当中多方面的包括学生的考勤或者是平常作业状况,而期末成绩则是卷面考试状况。这样一种考试模式的单一性就体现在教师以及学生关注的点始终都在理论之上,对于实训过程是完全没有任何的评价和考核的,因此基本上可以认为,这样一种方法和模式是完全不能够准确评价和测量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的。
三、基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优化措施分析
(一)推进校企紧密合作,搭建工学结合的平台
高职院校必须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尤其是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服务,具体的说来,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必须为区域连锁经营管理的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服务,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因连锁企业的生产发展,而生存和发展)没有连锁行业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连锁管理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没有连锁行业企业的支撑,高职院校连锁管理专业就无法按照企业和行业的人才需求,实施人才培养工作。高职连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建立,必须依靠与连锁行业企业的合作和联系。因此,连锁管理专业要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密切与连锁管理行业企业的血肉关系,把连锁管理专业融入到连锁管理行业的企业之中,把连锁管理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专业课程之重,使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操作,才能真正实践连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进一步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这样一种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具体的方面:一方面就是要积极主动的来应用现代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根据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选择,也就是说,将连锁经营管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本质性的联系起来。另外一方面则是需要在实训当中尽可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这样就能够在提高学生实际行动力的同时更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在实训过程当中会遇到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对基本信息进行获取,然后制定出实施计划并切实执行之,最后再计划完成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评价和优化等。
(三)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
从上文当中的说明和分析就可以看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的,主要就是要求教师在对理论知识熟悉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能够实际操作,在实践方面也有所体验和心得,这样才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时,就可以对人才的选用进行充分考虑,拥有请进来和送出去等各种方法手段来打造最佳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结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归根结底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阶段就对社会岗位的需要和要求进行理解和把握,尽可能早的来接触社会,这是因为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把握社会发展大趋势并对未来岗位有一定认识和了解是非常理想的。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进行各种管理人才的培养当中还应当继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为我们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作出有效的贡献。
作者:宋林 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1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第一,对经营管理的认识度不够,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一个以计划经济为体制的国家,煤炭企业在此环境下发展,所采用的经营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企业的长期发展。加之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所采用的管理方法比较陈旧,管理上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加之企业管理机制不完善,煤炭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大削弱,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第二,大部分煤炭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不但没有严格按照财务管理条例开展相关工作,而且没有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财务管理核算工作。在绩效管理上,大部分煤炭企业过度销售成本的控制,所采用的核算方式不当,交易成本、储存成本等均没有进行核算,对企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第三,在成本核算上存在问题,我国煤炭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多是将最终已经销售的产品进行核算,成本核算不全面,没有涉及到产品生产的细节,而生产环节中的成本核算管理,是企业可利用的良好资源。只是进行最终销售产品的核算,核算所得到的结果,难以体现出产品、企业与销售市场等各方面的信息,不利于产品成本控制。
2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思路
2.1明确经营管理的目标,健全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首先,要明确目标。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以经营管理目标为中心,开展相关的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从生产经营各个阶段做起,进行效益控制工作。相关的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在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管理部门不定期地进行监督调查,全面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并重视经营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煤炭企业发展快速,在经营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经营管理方法已经完全不适用,为此,煤炭企业要根据自己本企业的情况,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完善经营管理体系,要涉及各类机构上,例如,企业内部体系要与经营管理相符合,如成本核算体系、财务管理体系等。此外,煤炭企业要重视人才的聘用,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招聘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要求其不但具有专业的销售知识、管理知识,还要具有煤炭开采等方面的知识,服务于企业。
2.2做好资金管理工作
资金管理是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资金管理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资产盘活;另一方面是资金盘活,实现资金资产利用率最大化。煤炭企业拥有的资金量比较大,把企业拥有的资金、资产均一一转变成为具有增加价值的活化资本。煤炭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进行资金使用的沟通交流,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保证资金顺利运行,对资金管理进行优化。煤炭企业资金管理中,把固定资金量进行转化,将其转化成活化资本,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把资产转变为活化资本,尤其是对于合资经营,煤炭企业可结合本企业自身的情况,把多出的设备等进行入股,避免造成资金浪费。其次,对空置的设备与厂房,可采用租赁的方式来实现其价值,提高煤炭企业的资产使用率,对于无形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使用,杜绝浪费。
2.3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经营管理工作当中,保证煤炭企业整个经营生产流程顺利运作,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存在的失误与误差。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对信息系统进行监督。在经营管理上,总结传统的经营管理经验,将优秀的管理方法运用于经营管理工作当中,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在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中,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财务管理监督工作当中,财务管理实现电算化,对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避免出现错误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经营决策造成影响,并把计划管理、生产经营管理这两项管理工作相互结合,使煤矿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觉性。
3结语
煤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经营管理,我国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健全管理体系,运用信息技术以及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提高我国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作者:陈松涛 单位: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对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予以强化的重要性
首先,能够有效的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有一定的综合性存在于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中。所以,为了促使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在不断增多水利工程的基础上,这样越来越多的要求也就会出现在了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并且,经营管理水利工程的任务上也将越来越重,因此,对水利必要的产权意识,在水利工程的经营与管理中一定要予以强化,提升管理的水平,这样对于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的时候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完善管理体制方面的工作,只有将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了上来,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才会被提升上来。其次,将水利资源的优化调度开展起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能缺少水利资源支撑的,所以,为了对人们生活的需求上更好的给予满足,为了推动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利用水利资源,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水利资源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重要利用的水资源,这样的水资源,不需要人们对技术手段进行使用就可以予以获取,所以,在开发水利资源的过程中,要有效的了解自然的规律,这样在统筹规划水利资源的时候,才能够对科学技术上更好的进行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增多的人口数量,在这样的背景下,紧缺的情况不断的才出现在了水资源中。因此,合理的进行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将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了上来,才能够为人们提供出更加丰富的水资源。再次,将管理单位的收入提升上来,对水利经济更好的进行发展。近几年,对于水利工程的有偿供水社会上已经普遍的接受,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其的商品性也不断的认可,水管单位职工的工资和运行维修费用对于自给上也逐渐的实现。大大的提升了水利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可见将水利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上来意义非常之重大。
二、提升水利行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措施
1.将水作为根本,服务于国民经济。
发电、灌溉、供水;保护城乡,对水旱灾害上进行防止是水利工程在发展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例如,一个流域或者说一个区域,需要在本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前提下,来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经营与管理,在对水资源进行利用、改良和保护的时候一定要有理有序的进行,将长远的经营规划制定出来,将供水和保护水的工作做好,将多种经营模式开展起来,促进我国的水利工程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2.将经营管理意识提升上来,将水利产业观念树立起来。
一旦有经营存在,对经济效益上我们一定要予以关注,将水利工程的有偿服务意识提升上来,对水利工程经营者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上予以追求,对于供水的水费标准在成本的基础上进行核定,并且,国务院针对这方面工作也给出了详细的规定,对于一些河道的工程应该对修建维护费和河道工程费上进行收取,例如,过闸、采砂和排水等,要将合理的收费标准制定出来。水利工程自身一定要将有偿服务的意识提升上来,将水利工程的产业观念树立起来,依据产业观念和有偿服务的意识改革水利经营管理,在这个前提下,对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上逐步的予以完善,将一个新的局面为水利经营管理开辟出来,并且,在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起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3.对水利管理单位的经营机制上不断的予以完善。
对于四项机制上水利单位可以对企业的机制上进行参照来予以完善,搞好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工作,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首先,激励的机制,就是将权、责、利的密切联系上要有效的凸显出来,将职工积极性最大程度上予以调动的机制,水利部门应该为经营者适当的提供必要的权利;其次,制约的机制,这个机制规定水利单位一定要依据规定将国家交给的每项任务上予以完成,要认真的负责于国家,对于片面性和短期的行为上要进行克制;再次,运行调节机制,就是要不断的建立和完善水利单位内部的种种制度,主要包括:劳动组合、经济核算、财务制度、人员调配、机构设置和分配奖励等机制;最后,监督的机制,对于国家和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机制上水管单位要积极的去接受。
4.对水利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系统上不断进行建立完善。
在经营管理当前的水利工程中,对于信息化的建设上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在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信息化的经营管理和服务体系科学合理的建立起来,进而将此项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上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水利单位的经营管理效率提升上来,为促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数据的利用率提升上来。其次,将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上来,将更多的科学技术融入到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中,提升水利经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结语
在我们生活中,水利工程有着非常巨大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发展中不能缺少的重要所在,并且,对于水利的的建设与完善上,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水利单位的来讲,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将水利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上来,为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作者:季爱军 单位:江苏省水利科教中心
1当前农药经营管理现状
1.1农药经营主体与实际不符,造成农药经营点过多
按照2001年修订后的《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可以经营农药的组织单位为农技站、植保站和供销社等7类主体,实际上是规定农药这种特殊商品应实行专营。但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入,我市7类主体已基本上全部退出农药经营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变身份后的原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和改制后的原供销社营销人员加入到农药经营者的行列,个体经营者逐渐成为农药经营的主体。2009年8月1日施行的《湖北省植物保护条列》纳入农药经营许可制度,但设置的3条前置条件较为宽松,原来经营农药者基本被核准农药经营许可,此后几年又不断有新增个体经营者加入到农药经营者的行列,造成农药经营点过多。
1.2农药经营行为不规范
1.2.1农药经营者人数多、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荆门市90%以上的农药经营者集中在乡镇、村,基本上每个行政村都有农药经营者,大的村往往有3家~5家农药经营者,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一部分人学历有限,大多只局限于农民需要什么就卖什么,不能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科学配药、科学施药,同时存在开“大处方”,配“保险药”现象,既不利于科学防治病虫,又严重带来安全隐患;一部分人不能辨别农药真伪,为了竞争,只看价格是否便宜,易购进假劣农药;一部分人则法制观念淡薄,知假、进假、售假。
1.2.2经营日趋季节性,隐蔽性越来越强
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规避执法检查,往往在使用季节时才上架销售,且只小批量在门市部存放,随销随进。同时一些乡镇的百货店、土产日杂店在销售旺季也临时加入农药销售行列。更有一些规模小厂及商贩销售农药进村入户。由于销售时间短,流动性大,使执法部门查处难度加大,如非举报,往往很难及时发现。
1.2.3农药购销台账不能完全落实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经营者应建立完整的经营购销台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为条例未制定相应的罚则,因此一旦发生要害纠纷,对经营者本身未建立购销台账的行为不能进行处罚。执法部门在追究其进货和销售去向时,也会因无购销台账或购销台账不全,使得销售去向难以查明,进而影响销售数量核实,最终导致处罚不能据实罚款。
1.2.4专业合作社用药监管有漏洞
随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鼓励和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政策的出台,我市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程度加快,各种订单农业和专业化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这些使用农药较大的单位和组织为降低生产成本,已不满足原有的购销渠道,纷纷采取直购和统购分发的模式消耗农药,给农药监管带来难度。
1.2.5违法经营与违法生产相结合
少量规模小和后加入农药营销行业的经销商,由于拿不到农药产品,为分得市场一份利润,便同一些规模小、管理差、技术含量低的农药企业相互勾结,私下生产销售侵犯知识产权的农药产品,以谋取高额利润;或者开展农药定做及非法添加隐形成份来博取卖点。这些现象极易给正规产品造成市场冲击,影响正常经营秩序。
1.3监管人员少,经费不足,监管不能全部到位
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药经营者的不断增多,我市有备案的农药经营者1800个左右,农药管理从业人员21人,除去行管、财务、勤杂人员,每个执法人员平均监管100家~130家农药经营者,同时这些农药经营者遍布每个乡镇、村的脚脚落落,在农药销售高峰季节,往往监管很难及时到位。而且由于监管经费未纳入全额财政预算,农业执法人员工作经费不能保障,有的工资还得靠罚款返还,这样不利于加强监管。二是农药抽检样品没有专项检测经费,抽检覆盖率上不去。由于财政没有安排专项农药检测经费,使得抽检数量有限,只能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市场、重点经营户开展抽检,整体抽检覆盖率欠佳。加之由于有资质的农药检测单位数量少、且检测任务繁重,因此,检测的时效性不能完全保证。
2农药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2.1建章立制,努力建设一支过硬的执法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必需坚持抓执法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建立健全农药市场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在农资市场监管执法中不履行、不及时履行职责、违法履行职责、互相推诿、滥用职权以及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造成后果的,坚决追究责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监管职责,严格办案程序,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坚决杜绝以罚代管、以罚代处、罚款放行,坚持做到依法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
2.2严把农药经营许可关,逐步淘汰一批小、乱经营者
农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实行经营许可是一种必然,我市将按照《湖北省植物保护条列》、《湖北省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全市农药经营者进行一次梳理,对一些规模较小的农药经营者鼓励其转型从事其它行业。同时建立农药经营者诚信档案,对在农药经营中有违纪违法的,纳入黑名单,责令其整改,对屡教不改者,将依法取缔其农药经营许可资格。同时鼓励一家或几家有不同主导产品的大型知名农药企业和我市信誉好、销售网络覆盖面广的大型经销商,联合创立农药经营连锁品牌。
2.3争取政策支持,强化自身发展
农药监管事关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农药监管的重要性,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争取将农药监管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在确保自身发展的同时,彻底切断农药监管者与农药经营者的利益瓜葛。
2.4强化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一是针对水稻、小麦、油菜、茶叶、蔬菜、棉花等病虫草害防治用药高峰期前,全面开展农药质量和标签抽检工作。二是规范执法行为,联动查处案件。以农药标签网上查询系统和荆门市农业信息网为依托,构建农药市场统一监管平台,提高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率。对一些涉及面广、问题突出的案件,将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实行部门联合和市、县区联动,统一部署、通力协作、集中打击,对已构成刑事犯罪的,要坚决移交司法机关,禁止以罚代刑。三是落实农药台帐与可追溯制。完善农药经营户档案,建立健全产品营销台帐,加强普查和核查,准确了解和掌握本辖区内农药经营户的状况,对证照不全的经营单位,依法予以处理,对不按照要求建立台帐的要督促限期整改。四是强化农药管理法规和科学用药培训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用药和农药法规的宣传指导,市、县(市)农药管理部门要适时举办各种农药监管执法和科学使用农药知识培训班,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和技术专家,深入基层开展送科技下乡等活动,现场指导农民选药、用药,开展技术咨询,增强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2.5结合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探索监管新模式
随着土地流转加快,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快速发展,一些工商企业也在借助资本优势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已开始显现,与此同时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也随之增多。这些组织或个人购买农药时,需求量大,这些新的农药购买者或使用者,会在将来成为农业执法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和服务对象。因此农业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农药监管新机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作者:艾新龙 魏先尧 吕池荣 汤少波 谢支勇 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植物保护站
一、我国中小旅行社经营管理现状
伴随着中国社会进发展步伐加快,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享受型消费需求的扩大,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外出旅游的人数、规模、范围、花费等呈明显上升趋势。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旅游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旅游行业越来越繁荣,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多,旅行社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最近的十几年来,许多团体、企业、个人看到旅游行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旅行社的经营效益,所以纷纷不断的增开旅行社。据我国官方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大小小的旅行社近18000多家,还不包括将近三、四千家的机构,我国旅行社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趋势。虽然勃勃生机,但是其中问题不断,尤其是我国的中小旅行社。
二、我国中小旅行社规范化经营管理的问题
根据以上我国旅游行业的现状分析得出,我国中小旅行社规范化经营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我国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和条理化程度低。
我国的旅游市场可以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业顷刻间遍地花开,这直接导致我国的旅游市场嘈杂和混乱,我国还来不及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则规范和条理说明。比如国家的相关法律部门没有及时的制定和颁布有关法律文献,国家有关部门没有立即成立有关监督和执行部门,没有做到对旅游行业的有效监管。导致旅游行业很多问题不能及时沟通和解决,甚至许多违法乱纪的行为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干扰了我国的旅游市场,同时影响着我国广大的中小旅行社的运作和经营。
2.旅游品种少,中小旅行社涉及的范围小。
我国虽然号称旅游资源大国,但是能有效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却非常有限。旅游产业及产品种类偏少,重复出现的频率高,所以我国的中小旅行社推出的旅游线路大同小异,消费者的需求不能有效满足。各个中小旅行社为了能生存下去,加入了恶性竞争或不良经营手段等。
3.我国中小旅行社实力弱小,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欠缺。
首先,目前我国中小旅行社现状是数量上可观,质量上可叹。一般来说旅游行业盈利大多是一些崭新的、布局合理的、景观丰富的旅游线路。往往这样的线路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需要大量的金钱去开发旅游资源,需要强大的人力去构思旅游路线等等,还需要花费巨资去宣传和造势,这样的旅游线路都是周期长、见效慢的大型项目。然而我国的中小旅行社投入的资金有限、能力有限,范围有限,对于这些赚钱的、大型的、流行的、热门的路线只能是望洋兴叹和望尘莫及。不能经营大型项目却又要继续生存,我国的中小旅行社只能选择一些投入资金少、线路小、知名度低的旅游项目,吸引顾客的能力就不容乐观。旅客的数量往往是寥寥无几,根本谈不上还有回头客一说。再者,我国的中小旅行社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欠缺。前面提到中小旅行社经济实力有限,那么就不能花费大量的资金在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上,更不能吸引众多优秀的相关人才加盟。相比较那些成型的大型旅行社,我国的中小旅行社更类似一种家庭小作坊。没有明确的管理规章和制度,缺乏相关旅游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不能定期的组织旅游培训和学习。所以综上所诉,我国的中小旅行社大体上管理混乱,经营模糊。
4.我国的中小旅行社抗击风险能力低和诚信程度差。
首先,旅游行业是一个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旅游行业受外在的影响因素多,例如疾病、洪水、地质灾害等。2008年我国四川的汶川地震就严重影响和干扰了我国的旅游行业,那时我国的旅游行业十分不景气,一些大型旅行社因为实力雄厚还能够支撑运作,但是对于广大的中小旅行社则是毁灭性打击。大型的旅行社充其量是亏损经营,而对于这些中小旅行社则是面临歇业甚至是倒闭的危险。风险无处不在,对于中小旅行社却没有抗击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风险面显得软弱无力。其次,旅游行业的竞争是激烈且残酷的,尤其是当今的旅行社竞争更是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这样我国广大的中小旅行社的生存空间就更加狭小和有限。为了生存,我国广大的中小旅行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更多地招揽到游客,不惜大幅度压低旅游价格,用低价吸引游客和招揽游客。中国古语云:“一分价钱一分货”。游客超低的旅游费用不能满足旅行社组团的要求,更不用谈还要盈利,广大的中小旅行社只能压低服务质量和降低服务品质,最后引起广大游客的强烈不满和抗议。有时甚至是发生纠纷和投诉,情节严重到对簿公堂的程度。如此的恶性循环下去,我国广大的中小旅行社就会面临空前严重的信任危机。这些行为后果严重影响我国旅游市场的形象,不利于我国旅游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广大中小旅行社的生存。
三、我国中小旅行社经营风险的规避事项
1.规范我国的旅游市场,使之条理化和明朗化。
任何问题都要从源头抓起,旅行社的经营情况直接取决于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首先,我国要规范和规划我国的旅游市场,不能再混乱无序,不时地发生违法乱纪的现象。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的制定出有关的规章制度,让旅游业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大执法部门的监督力度。对于广大中小旅行社的违法和不法的旅游行为要坚决予以取缔或惩罚,绝对不能姑息。为长远发展我国的旅游行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丰富旅游产品的品种,提供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首先,建议国家旅游局规范、清查和开发旅游路线,并对旅游路线做出全面的评估。针对大、中小旅行社的经营实力进行分配和调整,让大型旅行社有创新的空间,为中小旅行社提供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有如此,我国的大型和中小型旅行社才能够各有各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目标,不会形成盲目竞争和资源浪费。其次,严格评定旅行社的等级,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明确不同旅行社的评定等级,有助于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旅行社的有效掌握和管理,同时保证了旅行社的条理性和规范化。广大的中小旅行社可以对照评定等级,给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规划,有助于中小旅行社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3.严格控制中小旅行社的数量和质量,强化能力。
首先,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无限。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盲目发展、盲目乐观,放松我国的中小旅行社的开办起点和资格,一定要做到严进严出,在符合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数量的上升。保证让每一个中小旅行社都能茁壮成长和健康发展。其次,国家要加强对中小旅行社管理能力的检查和帮助。国家可以在中小旅行社开办前对其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实行合格上岗制。国家可以对中小旅行社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实施评分制。国家还可以定期的向广大的中小旅行社宣传新型的管理理念。或者也可以选择个别中小旅行社进行试点工作,取得成果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4.提高我国中小旅行社的风险意识,加强中小旅行社的诚信经营。
首先,各行各业都有风险,旅游行业也不例外。对于广大的中小旅行社而言更应该具有忧患意识,中国俗语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国家在对中小旅行社进行经营培训时就要强调风险教育,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深刻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广大中小旅行社不仅看到利益,还要看到风险与之并存,在拥有风险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经营,才能小心谨慎的走好每一步。其次,俗话说“人无信不立”。是指诚信是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保障。对于企业更是如此,诚信是每个旅行社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旅行社都要树立诚信理念,以诚信为原则去经营和服务顾客。对于旅行社来说,诚信不只是口号,更是切实的行动力。
四、结语
我国的旅游市场广阔且正处于开发阶段,所以中小旅行社程度不一、良莠不齐,在旅游行业中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要冷静思考,而不是对问题进行抱怨或者躲避问题。为此,我国各种类型的旅行社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自我反省、自我发展,成功规避风险,实现旅行社利益的最大化。
作者:刘念 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