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11 05:04: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国际理解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的有效整合

【摘 要】随着社会国际化发展的逐渐深入,国际理解教育已逐渐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在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还存在着缺陷。本文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育的课程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等方面对与国际理解教育的整合提出具体的策略,为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有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 大学英语教育 整合

国际理解教育主要是以“国际理解”作为教育的理念并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宽容、互助等优秀品质,在正确理解和认识竞争的同时,也要积极加强团结协作。

一 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在国际理解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1.大学英语教育注重语言知识,缺乏国际意识培养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的主要在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对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还存在很大的缺陷。许多教师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基本上都是把英语等级考试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力为主要目标。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通常也都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理解和掌握课堂英语教学的词汇、句子以及英语语法等知识,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对于英语阅读的具体内容,教师和学生往往都是采取忽视的态度。这种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英语语言实践交流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够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理解国际的文化知识,达不到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

2.大学英语的教材存在缺陷,国际理解教育知识不突出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已逐渐把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纳入到大学英语课程的教材当中。例如,有些文章介绍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地理风貌等。虽然国际理解教育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但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并不突出,并没有明确规定课程大纲的学习目标,大学英语教育当中的国际文化教育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这样,不仅使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一个明确的教学重点,学生在国际理解教育的学习上,也无法对国外文化进行系统的学习。

3.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存在缺陷,无法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态度与能力

在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对于国际理解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简答的附加方法,也就是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内容上,补充和添加相关的其他国家、民族以及区域的文化知识内容。这种简单附加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达到国际理解教育的能力目标。与此同时,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国外知识文化,但是,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国际理解教育态度和行动能力的目标,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二 国际理解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的整合方案

1.将教育教学的目标进行整合

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分为国际理解知识、国际理解态度、国际理解技能以及国际理解视野四个教育目标。这四个教育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在国际理解视野和国际理解态度这两个方面,必须要掌握丰富的外语知识,能够利用外语知识进行国际交流与理解。通过外语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其他国家的信息,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并在国际交流与活动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调整大学英语的课程教材,做到课程内容与国际理解教育的整合

在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的课程教材上,虽然有一些文章对国外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以及地理环境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但是从国际理解教育的视角上看,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例如缺乏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和内涵并不是特别突出。而且课程教材的设计目标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进行训练,对国际理解的态度和能力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要求。

3.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做到与国际理解教育的整合

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的有效整合,同样也需要教师在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学方法上做到与国际理解教育的整合。教师在大学英语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态度。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不仅要掌握普通的文化知识,还必须具备专门的英语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具备普通的文化知识,对大学英语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今世界文化的迅速发展中,普通文化的内涵已是非常广泛,能够有效陶冶教师的人文精神、培养教师的人文素质,进而形成国际理解教育视野,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求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英语知识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国际文化的教育。而在专业态度上,教师必须要以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大学英语教育的理念,把学生个人的发展通过以及全人类的生存发展相结合作为学生的主要目标。

三 结束语

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的有效整合,是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通过将国际理解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教材进行整合,可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大学英语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的整合。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与国际理解教育相关的课文有很多,从一年级下册到六年级下册的11册教材,共有与国际理解教育相关的课文106篇(其中19篇为选学课文,87篇为阅读教学课文),约占小学阶段所有课文的四分之一左右。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创造性地诠释每一篇课文,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会做人、珍爱生命?

首先,通过学习课文,增进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与国际理解教育相关的课文,或多或少地含有异国文化内容,比较典型的有姓氏文化差异、生活习俗差异和宗教信仰的差异等。学生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教师的讲解或资料的查询,逐步了解异国文化,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透过姓氏文化差异,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许多国家人名和我国人名有比较大的差别,外国人名比较长、难读,这势必导致学生一时很难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可以一边教学生认识生字、熟读人名,一边渗透国际理解教育。例如,教学外国姓名时,可以适当进行异国姓氏文化的介绍。通过姓氏文化的对比,学生很快就能认识到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

学习外来语汇,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活动日益频繁,许多外来语汇也不断涌入。这些外来语汇主要是通过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意译加汉语语素、直接使用等方式汇入汉语语汇,有些还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如“坦克”、“玻璃”等。学习这些外来语汇时可以溯本求源地介绍外来语汇,进而让学生深入了解异国文化。

进行人文熏陶,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教材中蕴含着引导学生一边学习外来语汇,一边丰富的人文知识,学生在掌握语言工具性的同时,自然就会受到蕴含其间的人文熏陶。引导学生进行国际人文熏陶,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如,通过《路旁的橡树》等课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卡罗纳》等课文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表达心中的震撼感受;通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半截蜡烛》等红色经典课文的学习,结合革命英雄故事,引导学生反战爱国;通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等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追求真理、坚韧执着的品质;通过《玩出了名堂》等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好学深思、积极探索的精神;通过《去年的树》等课文,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敬爱长辈、善待他人、仁爱友善的精神;通过《中彩那天》等课文,培养学生诚实正直、严守自尊自爱道德底线的品质;通过《穷人》等课文,培养学生富有同情心、恻隐心,能够正确面对现实,自立自强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等课文,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理解异国风俗人情,以树立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

其次,通过中外作品比较,感受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实现阅读、理解双提高。

关注语言表达,感受中外语言表达的差异。外国作家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有许多和中国作品不一样的地方。一是长句子较多,如《白公鹅》最后一句就长达59字。二是语言风趣幽默。三是大道理用具体事例表现,如《钓鱼的启示》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引导学生适当体会,让学生感受中外作家在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取长补短,让语言“洋为中用”。

关注文章结构,感受谋篇布局的差异。许多外国文学作品选文不仅具有典型的风格特征,而且具有非常鲜明的结构特点。《妈妈的账单》就运用了“儿子和妈妈两份账单对比”的形式,《半截蜡烛》采取了戏剧的形式,《凡卡》采取了书信表达中插叙回忆的形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则是一篇演讲稿……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外国文学作品注重文章结构的特点。

国际理解教育以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的,教育下一代正确认识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是互相交融、互相影响、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并树立学生的全球公民意识。因此,在小学阶段结合语文教材内容,适度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是“功在小学,利在一生”的大事。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融合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幼儿礼仪的研究

摘 要:随着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世界文化的不断融合,我国的幼儿教育也受到世界各国文化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幼儿园在国际理解教育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措施: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的氛围;在活动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根据幼儿兴趣有选择性地设置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不断总结经验、追求进步,等等。

关键词:国际文化;国际文化理解教育;幼儿园教育;幼儿礼仪

在幼儿教育中,及早对幼儿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让幼儿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习俗、传统及文化知识,可以做到教育的有的放矢,让幼儿及早学会尊重、接纳不同国家的礼仪,感受各国文化礼仪的魅力,及早接触世界文化。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促进幼儿的礼仪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一、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的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重要的,尤其是幼儿,环境对幼儿的心理、认知的影响更是润物无声的。因此,幼儿教育要充分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作用,通过对幼儿园外部设施以及教室内环境的布置,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国际理解教育的熏陶和感染,让幼儿的多种感官感受到世界各国的不同礼仪,较早地接受各国的礼仪教育。比如,把各国友人见面时的礼节制成图片,悬挂在教室外的长廊上,学生每天都可以看到。日久天长,这些礼节就会在幼儿脑中形成烙印,从而对幼儿的行为有了良性的影响,让幼儿自幼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还可以在每天晨操时播放不同国家的儿歌,或根据节奏编排学生喜欢的舞蹈,帮助他们识别和记忆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

二、在活动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活动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之一,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因素,刺激幼儿多种感官,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尽情地展示自己,让幼儿充分享受学习、认知带来的无穷乐趣,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效果。比如幼儿特别喜欢“过家家”,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在活动中渗透各国的问候礼仪和就餐礼仪,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异国文化。同时,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向幼儿渗透各国的节日、礼仪知识。例如,我国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那么国外有哪些国家过感恩节和圣诞节,并举行哪些活动来庆祝?通过比较,学生对各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选择性地设置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课程

幼儿的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所以,在设置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课程时,要全面考虑儿童的兴趣,选择那些能多方位刺激儿童感官、儿童感兴趣的内容,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比如婴小班的幼儿对活动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感兴趣,因此,可以把各国的习俗、舞蹈、建筑、景点等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播放给孩子,强化他们对各国文化习俗的认知。还可以播放各国的儿歌,伴随着音乐节奏,和孩子们一起载歌载舞,在愉悦的氛围中让幼儿感受到异国风情。

中高班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较高,可以让他们了解各国的国旗文化、标志性建筑、童话故事、著名作家等。根据特点,把各国的文化习俗、传统节日等分成不同类型,将其制成精美的图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并定时举行识记比赛,从而巩固学生的认知成果。

很多学生对世界各国的国旗比较感兴趣,老师可以以比赛的方式将国旗文化定为授课内容,向幼儿讲解不同国家制作国旗的故事,通过国旗来认知这个国家的文化,进而更多地了解其传统礼仪、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等。

四、利用文化差异,强化国际理解教育

各国传统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各国的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国际礼仪教育。例如,哪些国家过春节,各国的国庆日分别是什么时间,在某些传统节日中,人们会穿什么样的服饰,采用什么样的庆祝方式,中国的春节和国外的圣诞节有什么区别。老师可以通过现场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扮演角色,以幼儿较为熟悉的美食、服饰、音乐、舞蹈为主要内容,让幼儿亲自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的独特气息。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五、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追求进步

幼儿园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新生事物,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把日常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活动视频及教师制作的教学挂图,及时储备起来,以便下次利用。同时,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和改进,使其更符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教师要把课堂中一些好的做法记录下来,在教研活动中和其他教师共同分享教育成果,共同探讨更好的教学方式。若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模式,供大家共同学习和提高,则更为理想。

总之,幼儿园国际文化理解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随着我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这种教育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我们要在原有教育实践基础上,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更加细化,使教育方式更灵活,使教学活动更丰富。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全球化浪潮下的幼儿园国际理解教育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兴起

国际理解教育,是基于全球化发展而产生的教育准备与适应。从外延上看,国际理解教育包括全球视野教育、人权教育、民主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从内涵上看,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视角和对多样化的世界观的认同;帮助学生认识到全球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当代世界的重大课题,认同和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作为全球成员的自觉意识,并通过在认知、情感及社会技能方面的训练,使其获得在公共事务中自我决策判断和行动的能力。

国际理解教育近年慢慢突破了专家研究的范畴,被许多国家直接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包括其在幼儿阶段的启蒙教育。因为,儿童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评价世界观以及重新思考在这样的世界里该如何看待自己、理解别人和自己,为在未来全球化社会中应对不同问题而做准备,并最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行动者。而相应视野和能力的缺乏将带来国际竟争力劣势。

发达国家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关注由来已久,这使得他们在当前的国际事务当中更能占尽先机。早在1948 年,全美教育协会(NEA)就提出了美国学校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报告,强调美国需要培育对人类有义务意识和觉悟的良好市民,联邦政府拨专项经费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克林顿政府直接把“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参与世界事务的能力”写入了美国教师法。奥巴马政府提出“在教育当中实现基于共同利益、分享价值观并互相尊重的国际关系”,以“邻居相处”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与各国打交道,学习别国的历史、价值观及看问题的方式,是“唯一的摆脱贫因、克服不利背景、文化差异与特权限制的途径”,从这个高度上论证出“教育是对未来唯一的保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美国从幼儿园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浸润着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比如,在哥伦比亚大学,学校将教室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以全球虚拟课堂代替传统课堂,使原有课堂直接能够连接、放大与增强现有资源,直接给予学生国际理解的体验。

而我们国家的东亚近邻,也早已紧跟欧美国家的国际理解教育步伐。早在1989年,日本文部省就了适应国际化信息化背景的教育方针。提出21世纪日本教育从幼稚园到大学都要贯彻的一个理念:培养世界之中的日本人。具体表述为“要站在全人类、全世界的视野中,培养能够在艺术、学识、文化、体育、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上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日本人”。韩国也紧跟其后,提出了“韩国教育要培养面向世界的韩国人”。

二、幼儿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

关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意义,随着多学科相关研究的推进其重要性日益彰显。许多国家纷纷将其放到事关社会全面发展甚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2010年9月的联合国首届幼儿保教会议,各国一致同意将大会主题定为“构筑国家财富”,中国政府的发言也将幼教称为“促进昌盛与人类进步的关键所在”。关于早期启蒙的重要性,有一项研究有较为直观的指标。美国的高瞻-佩里幼儿教育项目对贫困黑人儿童进行的长达40年的追踪研究显示:在实验组被试对象27岁时对早期教育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发现对幼儿教育每投入1美元就能够获得7.16美元的收益;到实验组被试 对象40 岁时,幼儿教育的投入回报率更是大幅增长,对幼儿教育每投入1美元就可获得17.07美元的收益,其中4.17美元是对个体成长的回报,12.9美元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回报,体现在社会福利、补救教育、预防犯罪方面投入的降低以及纳税的增加。所以美国历届政府都投放大量资源用于幼儿教育,而奥巴马总统就直接说“我要投资幼儿教育”。

我们可以预期:如果我们需要培养国际理解视野的公民,在启蒙时资于教育是性价比极高的一件事。国际理解教育,不仅是一些国际化的教育内容,更是一种国际化的方法、视角、价值观,广泛关涉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在幼儿教育阶段奠基的国际理解素养,不仅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极大地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式、素质结构、师生互动方式,也将直接决定学生未来与世界的互动方式与能力。

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显示出我国政府发展学前教育及国际理解教育的决心。《教育规划纲要》专章对教育开放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与国际上的国际理解教育发展运动的目的与内容是完全一致的。而对于学前教育,《教育规划纲要》首次将学前教育专章阐述,明确了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教育规划纲要》给予了学前教育前所未有的关注立场和改革力度,这给学前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同时,《教育规划纲要》对于国际理解型人才规格的诉求,也对幼儿教育的教育启蒙提出了人才规格方面的直接要求,这为幼儿教育大力发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目前,我国的幼儿国际理解教育较之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理解教育走在前列。直至2010年,普教段仅有少量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在一些私立学校出现。而我国的幼儿教育阶段由于不是义务教育,具有更为市场化的操作方式,大量的涉外教育机构的出现,大量的涉外课程的引进,本土课程也加入了许多国际元素,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幼儿教育的国际化,许多课程与制度带有一定的国际理解教育色彩。但是,由于市场化操作规范的缺乏,以及课程改建中专业指引的缺乏,使得许多的机构、课程、理念等被戏称是“披着国际马甲而已”。

作为现代教育乃至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理解教育的地位已经日渐凸显,而学前教育的特殊意义与价值使得国际理解教育的早期启蒙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宜从目标、课程及方式上促进幼儿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

1. 提高认识,明确幼儿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

幼儿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近况固然与我国社会发展现状有关,但是同时,认识决定高度,若是不能够从认识上明确幼儿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这样的认识也将决定我们未来的高度。

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当中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要求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这样的教育目标更多地是对于“异国文化”的旅游式欣赏与体验,较多地集中于美好风光、英雄人物、生活习惯等方面浮光掠影的猎奇,将国际理解教育窄化了,这对于“培养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深入细致地体现在幼儿园生活与课程的多个方面。比如,不仅仅将国际理解教育理解为一类基本的教育内容,如外国节目的介绍与体验,更应该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视角,一种基本的方法论,如,不仅要自然而然地融入国际风光、国际人物,也要融入国际规则、国际思维方式,不仅要体现在社会领域,也要体现在科学领域、语言领域、艺术领域、健康领域等多方面。

2. 改进课程,加强幼儿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实践应用

所有的教育改革,只有落实在课程上,落实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教育改革,所以,课程始终是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核心。加强幼儿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改进与实施是教育实践的主体部分。可以从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

笔者以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为例进行说明,我们可以对已有内容进行国际化视野的丰富。比如,《各行各业》的主题,是否可以追溯到古代已经消失的行业,是否可以延伸到美国农场上新型的现代农民,是否可以呈现一个电影明星在40度的高温天气下要拍一部冬天的电影要度过的艰难时刻。比如,《蔬果舞会》的主题,里面可以不仅有儿童平时可以看到的蔬果,不仅有异国他乡的蔬果,还有平面设计师所创造的想象中的蔬果,有基因工程科学家培育出来的超乎想象的蔬果。在方法的国际化视野丰富方面,以信息化为主要特色的网络应用类给我们很多便利,用IPAD即时“谷歌”所需要的东西,大班小朋友齐心协力建一个“教小班小朋友养蚕”的APP,用SKIPIE与结成友谊幼儿园的地球另一端的小朋友在线交流,使幼儿置身于国际信息流通与互动,不同文化自然而然的了解与理解当中。这将使得幼儿的生活空间、制度空间、交流空间当中国际化元素增多,在潜移默化当中增强国际理解。

3. 改进方式,师资培训、家长工作、政府支持与幼儿园教学共同行动

幼儿的国际理解教育,如同其它类型的教育一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个工程当中,不仅需要幼儿园的直接努力,师资培训的跟进,家庭的理解及行政部门的帮助,都是必不可少的,协同努力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首先,教育改革的落实需要直接体现到教师的行动上,而教师的行动一方面受到教育目的与实施课程的规约,更直接受到自身的观念与经验的影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对熟悉的内容的教学已形成了一定的套路或教学模式,这对他们面临的改革不一定全是有益的”,所以,怎样帮助教师澄清他们已有的观念,分析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是改进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环节。完善相关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相关的培养、培训规划,提高教师在相关内容方面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幼儿家庭的理性支持非常重要。由于全球化浪潮对于各行各业都有较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有着直接利益相关的感受,因此,对于幼儿的国际理解教育,身处各行各业的家长常常有极为迫切的需求。这导致了许多不良分子利用家长的紧迫心理而“乱打国际牌”,市面上的“国际园”“国际课程”“国际班”等层出不穷,良莠不齐。这些都需要幼儿家庭的理性思考。

最后,作为对国家与民族未来有重要意义的准公共产品的幼儿教育,虽然我国已经从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认定了幼儿教育的重大价值,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积极、健康、有序发展作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对于国际理解教育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相比国际社会的发展步伐,要实现从幼儿教育从制度到环境、从课程内容到方法的各个环节的国际理解教育普及与深化,仍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师资培训、家长工作、政府支持与幼儿园教学共同行动。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国际理解教育与Scratch教学

摘要:国际理解教育要培养的是国际理解的精神。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平等地对待不同文化,尊重、理解文化差异。在小学scratch程序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学生对不同的文化差异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最终为培养出具有国际眼光和胸怀的小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scratch软件运用

联合国宪章第二条为:“发展国际空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第三条为:“增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文化及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这些精神最好体现是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然而做好国际理解教育可以通过教育活动来不断强化和深入。

一、什么是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各国在国际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知来了解自己和他人。

二、什么是scratch软件

Scratch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研究开发的图形接口程序设计语言。它的工作环境简洁清晰,便于使用,学生利用这个平台拖拽鼠标就可以很容易地组合程序模块,从而创作出交互的故事、动画、音乐舞蹈、游戏等作品。学生可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scratch作品并在网上与全世界编程爱好者进行共享和交流。

三、scratch运用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优势

Scratch程序在国外教学运用已好几年了,他们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依靠scratch软件的易操作来呈现带有专业知识的交互作品,通过网络作品共享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渗透彼此之间的创作意图。

(一)scratch是一种跨国度的语言,易学易懂

Scratch通过拖动鼠标来移动模块搭建交互程序,就像小时候大家玩过的搭积木,易学易懂,这也为软件的普及做好了铺垫。打开scratch软件后,scratch能快速地根据系统的语言来设置软件显示的语言文字,这也为浏览者消除了语言障碍。

(二)快速发展的网络提供了作品交流的平台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运用与普及,为scratch作品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这么说,大家可以带好自己的IPAD或笔记本电脑在有网络的地方随时随地地开展scratch作品交流和研讨。

(三)scratch课程的普及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中国scratch教学普及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国内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区两年前就有很多教师着手研究scratch软件,更可观的是有很多地区今年已经开始在中小学课堂开设了scratch课程,这为scratch知识普及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

四、如何在scratch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一)编好教材,在教材中渗透跨国文化

现行的中小学教材有意识地加入了国外文化与风情的不多,为此,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候,可以广泛征集国外scratch作品,从中挖掘具有典型国外文化和风情的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实体开展教学,这样能有效提升国际理解教育。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1.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张扬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主张通过生动活泼的场景和方式,经过学生的自我体会、自我思考、自我升华及行为锻炼,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愉快的感觉。这在scratch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接受能力,开拓国际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交际式语言教学的方法之一,强调“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自然地掌握新知,并体验如何用scratch操作作品或解决问题、处理矛盾,促进scratch探究。

(三)以课堂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态度

教师除了要使学生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信仰和风俗等之外,还要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挖掘蕴藏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在跨文化的对比与建构中,形成良好的国际理解态度。

以scratch作品中的角色交流之称呼为例,在英语文化中学生一般可以直接称呼教师的名字,而汉语文化中要称呼某某老师,直接称呼教师的名字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这种文化差异现象反映了英汉语文化的不同观念。

(四)利用网络,依靠作品,开展交流渗透文化促进理解

Scratch作品具有非常强的时代特征,也体现了设计者不同阶层的生活及心理变化。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依靠网络的发达与国内外中小学生开展作品交流,从而让他们增进理解,有效促进文化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总的来说,在未来人的生活中,人的生活范围将越来越不局限于时间和地点的约束,为此,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胸怀的小公民将是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在scratch教学与运用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为培养国际小公民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和环境。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谈政治学科教学与实践中如何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政治学科的教学与实践要与时俱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培育。从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政治学科教学与实践中如何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国际视野人文情怀校本课程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理解教育就是在国家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学生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作为一名政治学科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培育。

一、课堂教学:教学案例贴近生活、贴近时政,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学生历史责任感

当代中学生不应“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政治学科具有与时俱进,时政性强的特质,政治课堂应该是时事政治活跃的天地。

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采用热点新闻视频、图片、文字等作为开场;在小组合作探究某一理论时,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平时所搜集储备的时政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在每周收看《中国周刊》《世界周刊》时,让同学们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影响深远的一个或几个新闻材料,运用所学的四个模块的知识去分析蕴含的道理。这样做,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感觉到自己不仅仅是一名中国人,也是一名国际人。

在和同学们学习《我们的中华文化》时,我们一起回顾了中华文化灿烂的历程,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冉冉展开,民族自豪感油然而起。但是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历史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每一位炎黄子孙要重塑她的辉煌。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于她的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我们每一位同学既要努力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同时也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添砖加瓦。

在政治课堂上,同学们学习、体味进而领悟到,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大家共处“地球村”,任何个人、民族和国家既要尊重自我,又要尊重他人;既要学会分享,学会共处,又要学会学习,学会担当。

二、校本课程:教师整合资源,精选主题,激发情感,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树立国际理念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也是政治教师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要开发能够让学生“动起来”的课程,让校本课程成为学生参加与体验的课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本着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素质的原则,我们学校开设了《国际时事纵横》《哲学与智慧》等课程,其中《国际时事纵横》是由我来执教的。我想通过我的课程实践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在校本课程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一)校本教材编写:明确国际理解教育目标,精选主题与内容

中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建立在国际的国际理解教育基础之上,以各国普遍关注的“人权、和平和民主”为主旨,以促进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培养具有世界品格与道德情操的全球公民。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与编写上,教师精选国际知识、热点问题,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价值观念问题。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整合多方面资源,结合中学生现阶段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对背景材料进行细致的筛选和分析,以期学生能初步接受并理解教学内容进而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

(二)校本课程教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重在学生参与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我们通常运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针对不同的专题,教师斟酌使用以期达到最优目标。

讲授《小悦悦事件》这个专题时,我摘了很多网友的跟帖,有些帖子情真意切,很是感人。这时,我就找了几位朗诵比较好的同学来读这些帖子。读的同学声情并茂,听的同学眼泪汪汪。课堂上呈现出一派感伤但却温暖的氛围。我借此情境,顺势问大家:如果你是经过小悦悦的路人,你会漠视不管吗?你会怎么做?同学们纷纷表达个人意见。

当时的课堂情景我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不仅是因为事例本身敲彻人的心灵,更是因为孩子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芒令我感动。爱自己,爱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这不就是国际理解教育所包含的人文情怀吗!

形式都是为内容和目标来服务的。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我始终坚守教学目标,不哗众取宠,踏踏实实,“润物细无声”,我相信学生每一天都在进步。

三、社会实践:社团活动风生水起,社团学子崭露头角,我们与世界息息相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培育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成为国际公民,需要具备和提高适应国际交往和竞争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如跨文化沟通与理解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参加积极向上的社团文化活动特别是国际性的团体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组织、协调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性和心理素质。

同学们参加社团活动的兴致很高,也从中受益匪浅。这样的社团活动在我们学校有很多。例如,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MUN,是一项影响非常大的社团活动。到目前为止,淄博实验中学模联社已多次应邀参加大型的模拟联合国大会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稷下学宫举办“欧盟获诺贝尔和平奖惹争议”座谈会,大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激烈争辩,从中增强了对国际局势的理解;国学社举行的国学大讲堂――“华夏汉服”,同学们了解了中华民族风雨几千年的历程,增长了知识,培养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国际理解教育因其包含了21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如和平、共存、环境等,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热点,当然具体到每一个国家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与实施,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润物无声,虽不立竿见影,但当我们转身回望却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我们的学生不可能都成为“大人物”,但却因为他们懂得尊重,懂得共享,懂得理解,懂得宽容而成为一个个温暖的人,而这难道不是我们为师者所期望看到的吗!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国际理解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

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省而提出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得维护和平秩序、尊重每个民族和国家的自主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对话、维护世界和平为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在各国的学校教育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同时,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不仅使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增强,而且带来了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而国际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技术手段又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但是,不同的文化系统之间,由于缺乏必要的了解,往往会产生猜疑、互不信任,甚至彼此诋毁。如何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氛围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对话、增进合作、达成理解就成了一个重要命题。相应的,国际理解教育就成为各国国际化进程中全球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资本的全球流动性、金融管理的高度国际化、世界政治交往的影响力、跨文化交流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都成为我国国际化进程中的新特征。作为现代公民,既需要保有几千年历史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积淀而成的民族性,又要具有国际视野;既有跨文化交往能力,又具有寻找共识、建立国际竞争与合作规则的素养。

基于以上原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称《纲要》)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意味着,国际理解教育应该作为当今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纳入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中。由于中小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得在基础教育中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帮助青少年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学习跨文化的交往技能,促进跨文化理解的水平,培养善良、公正、热爱和平、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情操,成为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

基于理解的本质构建国际理解教育框架

近年来,在很多大中小城市,以课程方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小学校越来越多。但从中也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界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误区。

误区一:国际理解教育就等于对外交流活动

实际上,对外交流活动更加注重的是双方信息的交换过程,它的确也可以起到开阔视野的作用,但国际理解更侧重交往双方的相互理解以及在理解基础上的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误区二:国际理解教育等同于人与人的差异教育

这两者并不相同。国际理解教育的主体是以群体为单位的,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理解。国际理解教育如果要关注个人,也是该个体所体现的民族、国家的特有文化积淀,反映带有民族和国家文化特质的内容,所以它不是泛指个体之间的差异理解。

误区三:国际理解教育等于文化差异的了解教育

文化差异的了解教育,侧重的是文化现象的平铺,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文化现象也有所不同。而国际理解教育是在了解的基础上,以增进理解为目的,要学会在差异中寻找共通处,达成理解。

误区四:国际理解教育等于知识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不是具体的文化知识的教育,是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文化差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具有审视自我、尊重他国文化、容纳世界多元性的态度;具有体验他国文化中蕴含的情感、形成世界与自我的共情感;具有能够与不同伙伴共同生存、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愿望。

针对上述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在教育实践层面,需要尽快建立国际理解教育的框架。这个框架怎样建立呢?还是要遵循人类理解的规律来制定。哲学诠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本质就像是一种“翻译的模式”,需要“在翻译中把过去和现在的视域在一种持久不断的运动中进行交融,而这种视域交融才构成理解的本质”。① 理解的“视域交融”,是指解释者在进行解释时,都是带着自己的前见从自己的当下情景出发,与对象的“视域”相接触并把握对象所揭示的意义,从而发生了解释者的视域、对象的视域和当下情景相交融的现象。理解的“视域交融”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也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的汇合。国际理解就是具有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的主体间的视域融合。事实上,“当我们把一种陌生的文化现象作为司空见惯的东西包容在我们的知识信念系统中,或者把这种文化现象作为我们的知识信念的一个逻辑蕴含,我们就达成了对这个现象的理解”。②

因为文化有差异,因此需要相互理解。人类之所以可以理解,是因为可以通过“视域交融”的不断实现,达成更为上位的统一性。依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国际理解教育从其发起组织和全球化发展的逻辑看,应是通过增进不同地区、国家、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促进相互合作,达到维护和平、建立共生共存意识的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在全球各国的公民和儿童中培养和平文化(反对战争和暴力)和文化民主(文化多样性,文化宽容和理解)的意识,使所有人都能够学会与他人一起和平地生活。在基础教育中,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建立国际理解教育框架(见下图)。

在建立总体框架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确定国际理解教育的三维目标。小学以了解文化差异为主,既要了解差异的形成,也要了解差异形成的原因,还要体会差异中凝聚的情感。中学以发现文化差异背后的统一性为主,这需要有透过现象发现其内在精神追求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中学生从人类共享的文明入手,学会在寻找共识、建立共同的规则中,促进人类间合作,维护国际社会和平、和谐地发展。

以课程建设和学校规划落实国际理解教育

在明白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框架以后,学校还需要更细致地思考,怎样在常规的教育教学中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在笔者看来,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

第一,在三级课程中以不同方式落实国际理解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举措,就是调整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从而改变过去国家课程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特殊需求的状况。国际理解教育作为课程,在三级课程体系中,根据其所处地位不同,教学实施途径也不同。

国际理解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价值观的教育。这些价值观首先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学科课程标准中,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在各自学科中采取适合的形式,落实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比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及:“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些都是与国际理解教育价值观相契合的地方,在国家课程的实践中,国际理解教育可采取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

地方课程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例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国际化的大都市,其政治、文化有其鲜明的特色,就可以开发地方教材《国际理解》,顺应北京全面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来源及办学特色,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及相关教材。比如,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华夏女中、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等,都先后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根据校情、学情,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或校本教材。

第二,把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目标,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要求学校把国际理解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根据本学校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给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提供组织和环境保障。

北京芳草地教育集团一直接收外国使馆区的外交人员子女就学,学生来自多个国家。为此,学校围绕着“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的育人目标,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办学特色。该校丽泽分校也在建校初就构建起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模块和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学校以校园文化环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三个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探索。在整体推进的同时,该校在综合实践课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以主题活动为形式,从“活动主题”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组织了登万里长城、写中国书法、过中外节日等综合实践活动,并对不同学段学生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从而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自然地融入活动课程中。

总之,国际理解教育,应以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为辐射点,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向外扩展,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人们的不同文化,初步感知世界文化的多元,在体验参与中逐步形成尊重差异、理解多元、接纳汲取、合作共享的品质。基础教育中的国际理解教育,需要以课程建设为契机,围绕学校育人目标进行整体组织规划,才可能全面而持久地开展。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的儿童职业意识渗透研究

摘要:职业伴随人的一生,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它不仅关系着未来职业的选择,也是个体认识和发展自我的动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校在三至五年级引入JA中国《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世界》三门职业启蒙课程,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协作等多元方式体验城市里的职业,了解全球金融贸易知识,以此培养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养成“全球公民”的意识与国际素质。

关键词:职业意识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合作;责任

一、职业意识的内涵

职业意识是一个人从小就应该考虑的关于未来的职业选择、生存方式。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对职业意识进行诠释:认为职业意识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现为对职业活动正确的认识、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合理的行动;也有学者认为,职业意识对职前学生来说,是对未来职业选择和发展的规划,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标。

二、学校职业意识教育渗透的途径

1.父母,儿童职业意识萌芽的启蒙师

从出生到咿呀学语,儿童第一次接触到的职业就是父母从事的工作,儿童最早对职业的认识也是始于父母,父母的职业观甚至会影响儿童终身。瓦格曼(Wagman,1965)通过森特斯工作价值观和愿望问卷比较了学生与其父母的职业价值观的相似性,他们指出了许多相似性,尤其表现在性别组内(尤其是儿子与父亲相似,女儿与母亲相似)。因此,一个对工作充满热忱的父母,会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形成积极的态度。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孩子传达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第二实验小学的德育活动中,学校就利用学生家长等资源,请来家长为孩子“现身说法”,介绍他们的职业,并组织孩子去家长的工作车间进行参观,实地感受。

2.教师,儿童职业意识形成的引导者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对儿童的成长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小学阶段的许多课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本中有助于引导儿童进行自我认识和形成正确职业观的积极因素。

例如,笔者对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286篇选文的主题做过归类和统计,其中55篇与职业有关,《永远的白衣战士》讲述的是对于职业的“奉献与责任”,《理想的风筝》是讲述“自我体验与认知”。教师可以在类似的文章中引导孩子学会认识自己,包括自身的认知风格、个性特征、兴趣和特长以及不足之处,为将来的职业试探做初步准备。

3.课程,儿童职业意识发展的助推器

职业意识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对未来和生命的关注。小学阶段是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起点,也是儿童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针对小学阶段的儿童,我校引进了JA中国《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世界》三套教材进行职业意识渗透的教学。

(1)课程内容。

JA小学课程是通过一系列连贯的商业和经济课程,为学生搭起一个座连接课本于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的桥梁。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知识,为学生日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我们的城市》课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城市规划师、城市建造师、企业家、记者、银行柜员、交通警察、环境监测工程师、垃圾环保分类者、能源部工作人员等多种典型职业的工作内容,学习体验简单的工作技能。感受不同职业与城市发展的密切联系,了解当前学习与未来职业间的关联。在不同的职业中,JA课程一贯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活动中关注与尝试实践。

例如《管理城市交通》一课中,孩子们通过体验活动,了解了交警的工作职责,需要发现交通拥堵问题,道路交通信息、马路执勤等,以此来更好地理解城市交通通畅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授课形式。

JA课程中对于儿童职业意识的渗透教学,着眼于学生身边的城市生活职业活动,能够很好地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课程中它一方面拓展了一些在其他课堂学不到的内容,同时它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一些教育方式,运用的都是自主研究、小组合作、活动体验等学生喜爱的形式。

例如在体验城市规划师的《在城市里》一课中,学生需要小组合作,尝试“教师功能区”的划分。即根据班级不同的区域作用划分数量功能区,并由一个代表向大家分享设计原因。体验城市建造师的《建筑一座城市》活动中,学生在了解了蓝图、比例尺后,运用建筑立体模型,建造房屋。

这种寓教于乐的课堂充满了互动和合作,非常符合当前正在进行的二期课程改革的精神。激发学生对于职业的了解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地认识职业。

(3)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让儿童能够了解到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个性特质、知识构成和能力结构,并能够初步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向未来所向往的职业做准备。

通过JA课程,儿童认识到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关乎个人兴趣、能力、生活品质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还为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平台。孩子们通过学习还意识到小学课程中所学的很多知识都是与以后职业发展有密切关联,建筑师的绘制建筑蓝图能力就要从小学好数学知识,记者职业的撰写新闻水平当然和语文课程密不可分;未来的交警也要高科技手段管理城市交通,学好信息技术也非常必要。

《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世界》等JA课程的引入,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建立初步职业发展观,并有意识地启蒙训练了未来职业所需技能,包括团队合作、观察思辨、阅读理解、谈判并处理冲突、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和交流等。这些综合素质是一个人实现顺利就业,成为一个国际公民的基础。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研究综述

摘要:“国际理解教育”促进着当前教育的发展,“理解教育”也应运而生、顺势而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与梳理建国以来的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研究情况,从历史行程、剖析关联与策略操作等层面寻求其支撑点、生长点及多元研究路径;审视与批判其研究现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重构理解教育研究空间,以期获得研究性的拓展与建设性的思考。

关键词: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综述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名称得到认同距今仅有60年的历史,其原则是“存异求同”,即以教育活动为途径,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种族、宗教信仰或不同国家、地区间人们的了解与沟通,加强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本文聚焦国际理解教育的同时,将理解教育的研究推向纵深,旨在对其研究现状作整体把握,从历史行程、剖析关联与策略操作层面回顾与梳理、批判与反思,多路径对其比较与厘定,领悟和获取某种研究精髓,为当前中小学践行理解教育探索研究方向、路径与策略等。本文分析资料从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获得,方法是高级检索,匹配为精确,时间从1949年―2014年,“篇名”选“理解教育”(自2013年2月27日起多次检索,最后一次为2014年4月9日),选取相关文献182篇(期刊论文157篇,硕、博士论文25篇,另通过“读秀”检索的我国学者关于理解教育研究的专著8部,因分析繁难,仅涉及相关论点或信息),由此推来,挂一漏万实属难免。尽管如此,笔者仍然期冀对“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有较为系统的认识。

一、回顾与梳理,追寻理解教育研究的足迹

(一)回顾历程,捕捉理解教育研究的支撑点

理解具有历史性,理解是对历史的理解,并只能在历史中展开、交汇、融合。理解教育研究的文献显示其纵向的研究回顾与横向的多元研究视角相互并行且适时交汇,虽有切入视角的差异,但其意旨似乎都在表明要在历史的行程中捕捉研究的支撑点。

1.介绍国外“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脉络

此类文章所占比例较少,期刊文献12篇,硕士论文6篇,占9.89%。文献显示,中国最先介绍“国际理解教育”的是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日本教育情况》(1974年4月创刊,现更名为《外国教育研究》),其首刊译自《文部时报》上日本原康男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方向》,此文对日本当时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情况作了介绍。自2005年4月―2013年11月共有15篇文章(期刊文献9篇,硕士论文6篇)推介国际理解教育。此期间有约三十年的沉寂期。

国际理解教育从研究对象上大致可分为组织研究、国家研究与个人研究。组织研究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阶段要求或产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与世界的发展形势息息相关,其活动的高低走势体现了国际政局的变化。世界各国在其相关文件精神倡导下,积极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或者说是国际形势下自身寻求发展的一个路径。文献介绍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日本、美国、韩国,体现我国对大国与邻国的密切关注,也可看出我们对国外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情况知之不多。个体研究中日本的研究学者较多,时间较早,视角也较丰富。

从纵向的研究回顾与横向的多元研究视角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催生了“国际理解”,人才培养意识督促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与深化,成为研究的出发点。

2.介绍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理解教育”的研究状态

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位,开始关注“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但研究多为个人研究。160余篇文献可分为两个专题。

(1)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其中文献87篇,包含期刊论文71篇,硕士论文16篇,占47.8%。期刊文献资料最早追溯到1994年1月《教育评论》上朱永新撰写的“迈向21世纪的国际理解教育――国际教育学研究大会苏州会议纪要”[1],紧接着《比较教育研究》也对此文进行全文刊载。这方面的高校硕士论文最早见于2003年5月华师大陈洁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文章从界定概念、追溯历史、活动内容、实施手段、案例精选等方面[2]来介绍,应该说对当时的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较为系统。后续研究趋于密集,文章多能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拓展与深入,内容大致涉及介绍国外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情况,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发展、特征、展望及实践模式,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学科模式探究,民族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国际化的关系等,为我国教育融入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2)关于“理解教育”的研究。文献77篇,约占42.31%,可分两个部分。非专题类的16篇,学院作者以理论研究为主,其余则以案例或实践研究为主。现以时间为序,简介主要内容并作简析。最早介绍“理解教育”的是南师大教科院的杨一鸣,提出教育是需要理解的,只有回到生命中才可能真正理解教育[3],属于教育理解范畴。傅金兰、傅蕴从“创造”的意义上讲理解教育,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张扬和扩展[4],属对“理解”的日常理解。任顺元对“理解教育理论方面”[5]作了较全面的探讨。秦丽萍对加德纳的“理解教育”的教育思想进行综述,认为其内涵是“学以致用”[6]。白述亮从受教育立场看教育,展现教育冲突,为教育探究提出新的案例视角[7]。席梅红认为情智相长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一条有效的教学原则,可共同实现生命发展的可能性[8]。袁秦英,陈玄从理解教育的角度指出理解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并提出相关的原则与方法[9]。苏志磊在“理解教育:解释学的视角”一文中对理解理论之“理解”做了梳理,并从解释学的视角探究“理解”之内涵,力图对理解教育论进行一定的反思[10]。另外几篇文章则从“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的浅层面进行应用。总体上看,理解教育研究呈现多元迹象,但不够深厚;应用单薄,且多为表面;理解教育与教育理解相混淆,概念缺乏认同感。

专题类的61篇中,4篇文章关于郑娅的“多元文化”的课题研究,其余57篇文章都是关于熊川武“理解教育”实验,即课题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推广。

上述两个类别的研究显示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但也能看出我们与国际接轨的勇气与胆识。“理解教育”将“人的发展”摆到了教育的高度,“人的发展”呼唤“理解教育”的到来。

(二)梳理脉络,探求理解教育研究的生长点

1.理解教育研究的内在剖析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过,“认识自己最难”,万物如此,研究亦然。研究“理解教育”,就必须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

(1)理解。理解是西方解释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11]解释学中的“理解”揭示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从施莱伊马赫的认知论,到狄尔泰的方法论,再到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直至伽达默尔强调解释学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标志着哲学解释学的诞生。此哲学理论迅速传播和应用到了哲学、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批评和宗教等人文科学领域,“‘解释学’成了现代思想中的一个‘流行词’”[12]。“理解”从解释学到哲学解释学再到实践哲学解释学,经历了不断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也将随着人类意识形态的变化而臻于至善。

(2)国际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击垮了很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毁灭了很多人向往自由幸福的理想。战争结束后,信仰在渴望通过教育实现和平的人们心中重新燃起,“国际理解”应运而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成员国结合本国国情,开展切合时代特征的理解教育活动。“国际理解教育”是以“国际理解”为理念而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实践行动,对此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不同时代的需要,不断完善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国际理解教育”的称呼也随之时常变换。最先介绍“国际理解”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的王长纯,他从比较教育的角度运用解释学的理解论阐述“国际理解是比较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13]。

(3)理解教育。国外“国际理解教育”理论的兴起后于“教育理解”的相关理论,“教育理解”多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科切入,对“理解教育”很有借鉴意义。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儿童身心和谐发展论,本世纪初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关于“把关心个性发展、自我接纳和为人所接纳作为其核心”的理论[14],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智慧的意蕴》中提出“教育学的实践就是教育学理解”的理论。

我国现代“理解教育”的提出是在“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开始的。中国古代孔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精英式模式,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谈论“教育理解”。当代教育理论家金生应用解释学理解的观点阐述了教育意义的生成性,“学生接受教育就是理解教育。教育就在学生的理解中,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意义是由学生自觉的理解而生成的”[15],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指明了理解对于教育的意义。近年来,熊川武对“理解教育”进行如下的阐释:理解教育是理解理论指导的,作为理解主体的师生与理解对象沟通,在感情、认知与行为上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的过程[16],明确地将“理解教育”作为一个专属的概念。舒定志“提出现实的人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人的存在是理解教育的思想方式,要从人的日常生活维度理解教育”[17],要转变理解学校教育的思想方式,“理解”带有鲜明的工具性,有辩证审视教育的意味。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因“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大外延性的因素,或者说“国际理解教育”因呈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故难以对“理解教育”给出一个稳定且可持久的界定。

三个概念密切关联,因研究指向不同使外延与内涵存在着交集。以上学者的研究说明,“理解”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它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形式;既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手段;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但发展性是其内在的永恒内核。

2.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的关联突显

国际理解教育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又是互相制约的,因而就生发了与其关联的诸多研究。

(1)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的关系研究

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的发韧先于理解教育。为了与国际发展接轨,国内的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国际理解”的课程并进行了诸多方向的研究。理解教育紧随其后,在更多的中学及职业学校全面开展,涉及课程、教学教法、学科模型、班级管理等方面。“理解教育”是“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的延续与区域性教育活动的补充,是“国际理解”理念的区域性落实。目前关于“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的关系研究文献甚少。

(2)国际理解教育与教育国际化的关系研究

《教育学大辞典》将教育国际化解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相互交流、研讨、协作,解决教育上共同问题的发展趋势。”[18]从内涵来看,教育国际化更具单一性,而国际理解教育则包涵丰富。从“目的”上来说,两者在消除差异、增进理解这一层面上无疑是一致的。但两者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际理解教育为教育国际化指明方向与可达成的目标,教育国际化为国际理解教育的充实与丰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国际理解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是为了解决因移民现象而衍生的文化多元性造成文化异质、民族冲突等问题,并为此采取施行的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从实质来看,多元文化教育是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与传统,这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从外延来看,国际理解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解决文化领域带来的冲突和问题,它的外延更为宽泛。因此较之多元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既要解决某一领域的交流或合作问题,还要避免因误解和互不信任在其它领域带来的各种问题。

上述三组关系引起较多学者的重视,教育国际化、多元文化教育等带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潮出现,必然会让研究者进行探究,溯其源流,察之异同,此为研究者直觉使然与职责意识所在。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教育国际化、多元文化教育相较更具有上位性,其间的关系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再深入一步地想,其与素质教育、新教育实验存在什么关联等,需要厘清理论之间的源流,才会让思想更清晰,理论更厚实,操作更切实。

3.理解教育研究中的多元路径

(1)从各地不同的经济特点出发提出不同的策略研究

我国很多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经济特点及所处的独特地位,许多研究者都从所在城市的角度提出了区域性的国际理解教育推进策略。有论者“对北京市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建议”[19]符合解决问题的一般路径,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操作措施有可行性。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重点课题――“多元・共生・融合”的互动研讨使各校明晰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方式和发展方向,并对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建设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课题拓展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外延,有新的目标指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深圳、广东、浦东新区、山东临淄市、淄博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活动更加红火,从不同角度检验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并对实践作了多面的拓展。

不同地区与城市都认识到“国际理解教育”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是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保障,已超越了教育领域,或者是其它领域的诉求依托教育领域显现。

(2)以发展高等教育为重点提出推进高校建设的策略

2003―2013年的25篇硕博论文导师单位涉及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14所高校,可见国家教育政策对于“国际理解”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但从量上来看,与13亿人口大国教育规模的需求差距甚大。也可见高校建设与区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基本上是同步的,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高校建设更需要走在区域推进的前头,至少高校应成为一个区域推进的试点与制高点。

(3)基于改造薄弱学校努力推进理解教育的策略研究

熊川武开创和主持的“理解教育实验”于2000年发轫于上海市平乐中学,随后有江苏、浙江、福建、辽宁、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不少初高中、职中相继加入,理解教育实验行动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实践使后进生得到转化,薄弱学校的形象得到改观。但也可能令人遗憾的是成果的推介仅让人关注了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后进生的转化,没有从更多层面对“理解教育”理论进行应用、拓展、丰富、检验。

这一部分的研究表明,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实践层面的探索,路径很多,且在各自层面上又可以开掘出许多研究空间,呈现更多的实践需要性与发展可能性,是相关研究的生长点。

二、批判与反思,拓展理解教育研究的空间

(一)审视当下,探究理解教育研究的深层次

当前教育处于课改的深水区,基础教育呈慢进的态势,正寻找新的突破口。为此,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渐入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全面的实验研究在多地区开始试点且成绩斐然。但就整体现状而言,多数论者的研究呈重复状态,似乎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笔者虽然暂时无法把握其中的关键问题或实质性症结,但至少从现有一些具体研究中可以看出某种缺少深层次追究的端倪。

1.理论研究:尚待完善、普及

理论是行动的灵魂,理论研究是高效行动的保证。总体来看,80余篇国际理解教育文献不够丰厚,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国外的研究概况,认识性的理论探讨,理念本身及关联的比较研究,单学科教学中渗透理念的研究,途径与方法的对策类研究,课程建构方面的研究。10余篇理解教育文献更显单薄。此项研究还没有成为教育领域的全员运动,还需要在普及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2.实践探索:亟待开辟、拓宽

熊川武基于“理解教育”课题的后进生转化教育模式,为理解教育的理论丰富与实践格局建构踏出了可喜的一步。从媒体宣传与各校经验介绍及一线教师的切身体会可以看出理解教育实验是改造薄弱学校及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法宝。“理解教育”实验的对象多为初中生或职高学生,实验区多是经济发达地区但数量极少,故理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探索还不能满足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没有促成全校运动。理解教育尚需要更多的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地参与,共同地寻求,开辟、拓宽适合自己发展的“理解教育”路径。

(二)把握方向,寻觅理解教育研究的发展轨迹

1.线性承继,理解教育研究呈“平缓上升”态势

理解教育研究的总体趋势,并非总是朝着“正方向”直线发展。换言之,理解教育研究的深刻性似乎与时间的推移不成正比。如“理解教育”实验在轰轰烈烈之后的今天倒显得冷清;理解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多未超越《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中的论点,甚至远远落后。这似乎能够说明初期的理论研究关注的人极少,且还没有达到指导开展实践的程度,相关观点还没有达成共识,与较热闹的实践活动相比明显滞后。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加强及教育发展的自身需求,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进行了积极的可贵的探索。在历史的河流中,“理解教育”始终以一种平缓的态势存在着,影响着,接受历史的考验,经受时间的洗涤,现一如既往地吸引着教育研究者,且越来越受到青睐。

2.块状集结,理解教育研究临近“蓄势待变”界点

理解教育研究在某些问题的表述上趋于完善,呈块状集结状态。如熊川武“理解教育”实验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丰厚的积累,从其影响与发展来看,可能面临瓶颈问题,蓄势待变。此期间理解教育研究相对沉寂,或许是受到新课改的影响,相对延缓了自身常态发展的进程,其“为了人的发展”的宗旨与“新课标”的精神是相通的,与其说是对新课标理念的有益补充,不如说是新课标对其理念精神的承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及“十年课改”的反思,“理解教育”研究及实践活动开始有“重拾”的迹象,并呈逐步上升的态势,其实践面临的问题趋多,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现象。量变引起质变,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参与研究的学校多起来,参与的人动起来,蓄势待变,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实践才能创新。

3.自觉建构,理解教育研究缺“问题意识”谱系

从组织层面上看,教师参与“理解教育”的研究是自发的,没有统一的行政上的指挥与调控,只有理论上的学习与指导;从认识层面上说,教师参与是自觉的,是在对教育追问下自我意识的思考与觉醒,是对“理解理论”的自觉践行,或者说是有良知的教育者的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感使然。关于理解教育及理解教育实验的70余篇文章大致关注了如下的问题:理解教育的涵义、特点与意义,功能与类别,原则与方法,实施策略与途径,师生关系,教学模型。文献显示,理解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哲学基础还没有确定下来。如有论者指出,理解教育的理论扎根于科学、人文、实践理论之中,即科学理解论、人文理解论(实质是解释学)、实践理解论[20];还有论者指出其理论依据是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魏书生的“教学民主化”理论、熊川武的理解教育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麦克费尔的体谅模式[21],可见对其认识还存在歧义。作为核心关键词的“理解”也有更多的论者认为具有不同的视野,如日常生活情景中的,解释学视野下的,或基于认知理论的。虽然说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认识是客观存在的,但至少说明还没有达成共识,还没有厘清相关的概念。“概念”不清楚,目标的制定将不科学,行动将不明确,效果将不明显,甚至产生“路径”错误、信心不足等负面效应。“理解教育”作为一个专属概念还需要形成概念体系,这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以“知识树”的形式建构理解教育的“谱系”,这当是理论研究者必须要面临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注重实践,拓展理解教育研究的全新时空

1.课题研究,打造理解教育的特色学校

熊川武依托课题“‘理解教育’研究”开展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使上海平乐中学及诸多学校与后进生发生了变化,这是理论的力量显现。一所学校的发展,是迫切需要有特色的东西来支撑的;一所学校师生的自我发展,是迫切需要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来滋养的。践行理解教育的学校,坚定不移而不朝三暮四,与时俱进而不墨守成规,这才是一所学校应有的气质。对当下的尚无特色的,今天学这、明天学那的很多学校不啻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但特色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同中求异,存异求同。“异”的基础是建立在教育规律上的,是基于儿童身心成长的,是切合本校办学实际情况的,“同”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是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一言以蔽之,追求本土化的特色学校建设是以“理解教育”为灵魂的,并只有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才能够深入、长久,显特色,出成效。

2.理解文化,熏陶理解教育的新型师生

一名好校长,能办成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能带出一群好教师;一个好教师能培养出一批好学生。这是校长的魅力与职责。但问题是校长更换,学校的面貌(指内涵)也变化了。我们在思考能否有这样的一所学校,校长来了,变成了好校长;教师来了,变成了好教师;学生来了,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样想来应该是一所学校的文化使然,是理解文化使然。理解教育下的文化能否改变以往的传统结论?李泽厚先生提出的“文化心理结构”(即理解文化既是文化的控制机制,又是个体的心理自由)能否在“理解教育文化”建构中得以彰显?师生精神的自由成长这当是理解教育的终极追求。

3.扬弃传承,竖起理解教育的精神大旗

大浪淘金,在历史的荡涤中留存下来的,一定要坚持并发扬光大;时间证明是不好的东西,应该主动地放弃,不能存有不合时宜的念头。把教育当作职业,教育将被看成繁琐机械的无味工作;把教育当成事业,教育将被诠释成丰富多彩的理想人生。“理解教育”历经考验,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沉浮,但其关于“人的发展”的理念必将引起更多教育人的关注和践行,让其傲立潮头。摆在当下基于“理解教育”研究的紧迫任务是如何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让学生以“人”的姿态诗意地栖息,这是从事理解教育研究的研究者必须直面与思考的问题。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成都武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践探索

摘 要: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长春、成都等地开展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尝试和探索,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生评价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接受国际理解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从2009年开始启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文章对武侯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及探索成果予以介绍,以期对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中小学生;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武侯区

一、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打造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新模式

国际理解教育致力于培养热爱和平、关心人类发展、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青少年,并让其学会生存和共处,养成善良、无私、公正的品德。国际理解教育与我国的素质教育具有深层次的共通性,在当前的全球化浪潮中,极具创新意义。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重要文件中,都提出了“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等要求。

成都市武侯区是国务院命名的高科技文化区,有一批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早试先行的学校,开展了教师出国培训、友好学校师生互访、“武侯孔子教育班”等国际交流活动。2008年,武侯区在《武侯区教育现代化第三个五年规划(2008-2012年)》中首次提出“创新教育国际化机制,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思路。2011年武侯区《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与研究》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深入研究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武侯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第一,形成了符合地方实际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提升了教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素养;第二,将国际理解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创新途径,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师生对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认同;第三,在“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理念的指导下,以主题、核心课题、学习资源、现实话题(行动)等多种形式积累教育经验,克服了在目标上把“理解”降低为“了解”、在内容上将“课程”简化为“读本”的弊端;第四,以国际理解课、主题活动、友好学校共建课程、学科渗透等形式实施教学,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作用,克服了教学浅层、活动随意、低水平了解各国生活文化常识等弊端。

同时,武侯区积极采取行动研究教师培训策略,突破单一的“研发推广”模式,以非权威、非行政的合作、指导、研究,经历“启动-前期开发-深度开发与实施-总结深化”四个阶段,逐步深入推进“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体验的课程”,切实达成课程的育人效果(见表1)。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设计弹性的课程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根据现象学教育学的理论,只有从对产生所有可能形式的人类生活世界的现象的理解出发,我们才会理解我们自己,理解我们的存在,理解存在和我们生命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国际理解教育的学习经历应该通过学生个人行为的改变,指引学生参与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去,尤其是对地方层面问题的解决。武侯区吸收了上述先进思想,在“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的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三个鲜明的特征。

1.课程内容的“生活”特征

把生活世界作为构成学生认知、体验和行动的媒介和资源,通过学生对生活世界的深入理解和真实体验提高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成效。具体地讲,我们在课程开发时注重三个取向:第一,知识的“活化”取向,把简化、抽象、概括化的知识内容“活化”“还原”为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生动细节和情境;第二,经验的“现实”取向,及时将当下的国内外重大社会事件和重要生活现象纳入课程,把现实生活中庞杂混沌的信息、事件和问题转化为可用于学生学习、探索的问题和主题;第三,生成“学生取向”,将学生在操作、探索、研究、发现等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体验和感悟,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课程内容。

2.学习方式的“建构”特征

教师运用经验和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事实、分析现象,形成认知、行动和体验。课程面向人类生活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质:在小学,强调通过丰富的事例和体验理解核心课题,注重行动模仿;在初中,强调通过概念学习让学生理解核心课题,注重教学性实践;在高中,强调通过批判性分析让学生理解核心课题,注重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

3.课程实施的“创生”特征

课程实施注重“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创建取向”的优势整合。在顶层设计方面,明确目标导向和学习领域;在课程教学方面,弹性的参照框架为师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态度、认知、学习风格、课外经验等进行课程创建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二)课程的顶层设计:弹性课程参照框架

该框架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学生评价四个要素做出了顶层设计,同时也为学校、师生在课程实施中的创建预留了足够的弹性空间。

1.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凸显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在知识、技能、态度的关系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在《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中指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和行为规范,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该行动纲领还指出,学习知识是为了提高技能、规范行为、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针对当前“低水平了解外国常识”的问题,我们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真正目标,将知识学习作为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还原国际理解教育“理解和行动的本质”。

课程内容突出“人权、文化多样性、和平、国际合作”的核心内涵。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6年至1974年,各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国际合作和促进世界和平是这一阶段的主题;第二阶段为1974年至1994年,强调进一步重视世界各国在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等方面的相互依赖,加强世界共同体意识;第三阶段为1995年至今,强调民主、人权、自由是人类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可见,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演变始终围绕着“和平”这个主题,以“尊重人权”“尊重文化多样性”“国际合作”为基本内涵。因此,课程确定了人权、文化多样性、和平、国际合作四个主题。

在人才培养方面,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在“国际场域”中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国际理解教育通过“与外国人交往、合作”“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等特有的育人目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等特有的内在机理,“人员交往、信息交换等实质性国际交流过程”等特有的育人路径,直接和深刻地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因此,我们将交流、合作、批判思维定为国际理解教育应该着力培养的关键能力。

课程立足在比较中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尊重文化多样性,包含对民族文化与他国文化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以及在深刻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他国文化的理解。课程力求引导学生在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接受和欣赏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热爱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我们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相互交织和理解”作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立场。

目标设计注重学段连续性。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设计了目标阶梯。在态度上,构建一个从“接受浅近道理”到“形成正确价值”的发展连续体;在技能上,构建一个从“做出恰当反应”到“独立解决问题”的发展连续体。

2.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由主题、核心课题与基本理解、学习资源、现实话题四部分构成。以这样的结构取代文本化教材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的自然要求,能够使课程真正具有生活性、建构性和创生性。

主题,既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内涵,也是师生的学习领域。课程包括人权、文化多样性、和平、国际合作四个主题。

核心课题,即该学习领域要探讨研究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解,即学生在该领域核心课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认识和观念,它们是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石。

学习资源,即学生学习的载体、材料、工具,而不是需要掌握的对象和学习的目的。课程强调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实用性和便捷性。顶层设计仅提供书籍、文献、电影等学习资源样例,表明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师生选择的自主权。

现实话题(行动),即课程教学的起点和回归点。课程强调现实话题(行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强调学校和师生具有选择和创建现实话题(行动)的自主权。

3.学习方式的设计

课程强调三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理解,是指对感知和了解的信息进行深加工;行动,是指直接作用于环境和他人的活动;体验,是指对理解和行动的结果的反思与内化。在这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上,师生可以选择更加具体丰富的学习方式,并展开持续的理解、行动和体验。持续,是指在初步理解、行动和体验基础上的不断挖掘和深入。这样的学习过程并不强调信息和活动的堆砌,而是强调对它们的“消化”,并在持续的理解、行动和体验中形成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4.学生评价的设计

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理念为指导,对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进行表现性的评价,并能够反映对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要求。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多元主体和多种方式。

三、创新教学形态,协同课程资源

(一)课程的教学实施:校本变革与创造

学校和教师在采纳区域课程弹性建议的基础之上,需要进一步对课程做出改编、整合、拓展和创建,通过跨学科学习、拓宽学习资源和范围、创建适于学校和教师个人教育理念和课堂实际的教学来实施课程。经过探索,形成了国际理解课、主题活动、友好学校共建课程、学科渗透四种课程教学形态。

1.国际理解课

“课”是以信息、知识为主要媒介,组织和获得教育经验的课程形态。国际理解课以核心课题的认知为基础,但学生上课并不是简单地了解、记忆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国际理解课通常采用“观察-探寻-揭示-延伸”四个教学步骤(见表2)。

2.主题活动

“活动”是以情景、事件、事物、行动为主要媒介,组织和获得教育经验的课程形态。国际理解主题活动以具有国际元素和细节的情景、活动等为基础,但活动并不是简单地感知刺激,而是让学生对情景、活动进行探究、感悟。主题活动分为“激起-进入-加深-弥散”四个阶段(见表3)。

3. 友好学校共建课程

“共建课程”是上述两种形态的延伸。友好学校共建课程是最直接的国际理解教育途径,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让学生在共同行动中克服紧张、不安和不快的情绪,进行跨文化的体验和理解(见表4)。

4. 学科渗透

“学科渗透”,是以学科学习过程为基础,组织教育经验的课程形态。它并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而是以国际理解主题为原生点,以学科教学作为结合点,在课堂中找到切入点,将课外活动作为延伸点,构建起一个国际理解的“文化场”(见图1)。

(二)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文本资源与非文本资源的协同

课程资源包括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文本资源,也包括以人、事物、事件、活动、场景等为载体的非文本资源。武侯区投入专门的教育经费,支持和奖励学校开发建设学生读本、社区基地和友好学校三类资源。比如,将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读本作为外语、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并把这些读本免费发放给学生,以便于他们在参加社区活动、友好学校交流时使用。

1.编写读本

成都市武侯区为小学编写了《奥运之光》《唱游世界》《艺术视界》《绿色视界》《国际语言》《世界文化》,着力从文化视野认识世界;为初中编写了《从这里走向世界》,着力从政治经济文化视野了解世界;为高中编写了《课堂沟通世界》,着力培养现代公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走进社区

全面建设武侯区国际理解教育的校外基地和良好社会氛围。武侯区教育局普及社区居民国际理解教育,师生宣讲《社区居民国际理解教育读本》。实施中国文化浸润工程,师生为外籍人士参观成都名胜古迹当导游,教外籍人士说中文、画国画、跳中国民族舞蹈、打太极拳。实施“世界课堂”进社区工程,邀请社区居民走进中英、中新、中美等课堂,开设“我在海外教汉语”社区讲座。实施社区居民国际大融合工程,组织中外家庭结对,开展中外节日同乐、中外家庭同唱一首歌、中外家庭运动会、中外家庭美食节等活动。

3.牵手国际友好学校

武侯区与英国维克菲尔德市、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列治文学区结为友好地区,武侯区的中小学与56所外国中小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实现了交流的常态化。中外学生通过写信、互赠贺卡、网上讨论、短期学习、访问、交流等形式开展对话。

四、效果与反思

经过近几年的国际理解教育,武侯区学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一方面,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能力越来越有优势。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武侯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和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芮塔(Rita Rodriguez)博士、洁派(Jaeh.Paik)博士等专家率领的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小组对武侯区三所小学的90名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与美国同龄学生的抽样数据进行了对比。调查显示,武侯区学生在信息处理、分析综合、社会适应、与人交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武侯区学生具有较高的国际理解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在国际理解的态度方面,多数学生的态度与国际理解教育所倡导的态度相一致。比如,学生认同“全球互相依存”,不赞同“向下游排放污水”等。在国际理解的经历方面,91.8%的学生曾经有国际理解方面的行为和体验,如参加志愿者服务、具有他国文化元素的活动等。2013年,武侯区龙江路小学分校作为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唯一推荐学校接待英国首相卡梅伦,卡梅伦称赞武侯学子“非常健康、非常有活力、非常自信”。

另外,武侯区以教育国际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国内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辐射影响。2013年,武侯区举办了“阅读的力量”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和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会。时任教育部国际司司长的张秀琴女士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师进修分会上说:“武侯区的国际理解教育做得好,国际理解教育教材编得好,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课题搞得好。”

当然,武侯区国际理解教育探索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国际理解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学生国际理解素养还有待提高。在与美国学生的比较研究中,武侯区学生在心理控制、对老师的态度、与老师的关系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国际理解能力方面,对同类主题的异文化解读表示不可信、不接受,反映出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不够高。就课程本身而言,课程教学评估还不完善:一是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评价机制有待跟进;二是需要进一步开发课程教学评估的指标,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以合作学习为途径在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活动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摘 要\]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在满足国际交流合作及民族文化弘扬需求的同时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随着高校外语教学不断革新,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与外语教学改革理念不断融合。因此以合作学习为路径,探讨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尝试理论结合实践,探索在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活动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可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翻译;英语专业;国际理解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61-03\

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同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同一语境下开展对话与合作显得尤其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利于促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做出正确判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实现对英语的多元化运用,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及国际理解精神。而翻译实践活动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条重要路径,自然成为国际理解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将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试探讨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活动中如何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方法及策略。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分析

国际理解教育概念于第一届联合国教科文大会上提出,其主要目的是增加不同国家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进一步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目前教育学界较为统一的观点为:国际理解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培养形式促使各国及民族之间达成理解合作,强调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国家间对彼此文化予以理解,相互尊重、欣赏,达成共识。

二、合作学习的概念分析

在综合分析现有关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内学生之间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达到小组整体提升的教学方法体系。此教学方法优势在于其动态化的学习过程,积极的教学互动,以及对于人际交往的有效促进,有利于学生成绩的共同进步,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一特征与国际理解教育所具有的理解合作特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将其作为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方法路径,客观而现实。

三、翻译实践活动中应用合作学习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优势

英语翻译实践活动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优势主要表现如下:

(一)便于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可以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集中于同一小组中,将话语权移交给学生,通过帮、扶、带、沟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翻译实训活动空间和更多的说练机会。同时,合作学习所确定的互助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交流意识。在多元的小组活动中,通过参与、交流、互动、影响,组内学生彼此在情感认知上逐步趋同,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也直接促进了学生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便于学生形成合作、尊重的国际理解态度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成员具有平等的身份、话语权、决定权,在语言表达时的不安心理会被消减,同时小组共同的目标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归属感。同时,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期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彼此间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的过程,会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理解、互信和认可、尊重,潜在地为各自构建一条交流的路径,也促使学生学会如何在不同环境下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名外文翻译人员应有的国际理解态度。

四、翻译实践活动中通过合作学习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方案

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选择不同实践内容,如商务类翻译实践、旅游类翻译实践等,本文将探讨在模联翻译实践活动中具体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方案。模联翻译实践既可以使学生体会口笔译工作在国际交流沟通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通过扮演各国外交官角色,使学生深刻体会其代表国家的立场并开展模拟国际合作,从中培养包容、理解的国际理解态度。

依据合作学习的模式,模联翻译实践可具体细化为三大阶段,依次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三大阶段又细分为五个环节,依次为教师精讲环节、任务分配环节、汇报环节、测验环节、评价环节。

(一)合作学习准备阶段

1.教师精讲

在合作学习课堂中,教师起核心引导作用,应精讲三方面内容。一是模联活动的主题,其背景情况,各国关注程度及问题争论焦点等,让学生对于所关注的国际问题有初步认识,给学生指明研究方向的同时,又留给他们充分的探索空间。二是要依据联合国文件及会议要求发言,讲述语言表达的规范,使学生的表达符合国际交往的正式场景。三是为各小组提出针对性合作活动建议,并对合作学习技巧进行指导。

2.分配小组任务

分配小组任务首先要考虑班级规模,根据学生的差异,有机分解学习内容,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具体做法为: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分别担任模联活动中的各代表国及主席团,然后再具体分配组内任务,如发言人及译员角色分配,材料搜集、整理、翻译与审译,动议书及立场文件书写等,使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树立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二)合作学习实施阶段

1.小组学习与讨论

此阶段主要是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学习,完成教师在实践活动之初所布置的翻译项目任务。这一阶段有两类具体合作学习方式。

一是探究式小组合作方式。学生要明确所代表国的立场与观点,以及该同哪些国家结盟,如何在辩论中为本国争取利益,使之最大化,这些都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去主动查阅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并统一立场。在此类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自身的调查观察及实际体验得出最终的结论。教师需引导学生在调查中形成结论,关注过程,重视培养其合作意识。

二是交往式小组合作方式。模联中议题的确立与通过,非一国力量能及,各国代表需同他国代表交流,游说他国以形成统一战线,最大程度确保本国利益。教师通过设计这类模拟情景,能够促使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与其他学生展开思想交流。这种交往合作活动,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异质文化背景下的国际礼仪规范等知识的了解,还能够促使学生在科学交往中形成平等、宽容的异质文化理解态度。

2.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环节即开展模拟联合国辩论。这是合作学习的中心环节,通过汇报能够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同时汇报也能带给他们成功体验,进一步激发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次活动中汇报的具体形式为模拟联合国流程,具体包括各成员国在主席团的主持下进行磋商并提交动议书等书面文件。多种汇报形式可以发展学生多元的综合素质,使小组乃至班级全体学生均能得到全面的进步。

(三)合作学习评价阶段

1.测验

本次实践活动中,笔者既关注学生在最终模联活动中的表现,也尝试跟踪测验每个学生在国际热点知识掌握、国际交往正式语境下的翻译能力、小组合作方面的变化,以明确学生的努力方向,了解在模联活动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效果。

2.评价

评价目的主要有两点:第一,使学生明确自身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不足与努力方向。第二,为教师提供准确的信息反馈,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调整。综合考虑到评价的鼓励性、公平性和多样性,笔者在此次活动中选择学生自评(实结)、合作小组成员互评(互评表)、小组自评(自评表)、组间互评(互评表)、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开展综合评价。总之,在合作学习的实施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估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均有收获。

五、结束语

笔者以合作学习为路径,运用实践活动方法,使学生结成合作关系,共同制订活动计划,反思活动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实了这是一种在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活动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可行路径。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民意识到遏制人类的冲突、实现持久和平的根本途径是必须通过教育培育人类的“真正理解”,发展人类追求全球持久和平的人性。194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出了多种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方式,其中,模拟联合国活动成为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途径。

模拟联合国活动的主要内容

模拟联合国的主要活动形式是学生们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从“本国”立场出发分析国际问题,参与到联合国会议中。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联合国会议的流程,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国际大事。

模拟联合国活动主要通过语言交流和书面文件的方式进行问题解决。在语言方面,通常会经过“演讲―有组织核心磋商―自由磋商―演讲”,不断就某一问题深入地进行交流讨论。在书面文件方面,通常会经过“立场文件―工作文件―决议案草案―修正案―决议案”的流程。

模拟联合国活动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为议题的设定和委员会的设定。在议题设定方面,模拟联合国活动讨论焦点涉及安全、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议题,例如,苏丹达尔富尔问题、朝鲜核问题、恐怖主义、经济危机、贫困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据统计,关于政治、安全领域的问题占据近40%,关于经济和环境的问题各占据20% 左右,其他相关议题约占20%。

在委员会设定方面,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属的各职司委员会,以及隶属于联合国大会的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等,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委员会。不同委员会下的会议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媒体类委员会,如主新闻中心是近两年新增的特殊委员会,学生通过扮演媒体记者的角色对会议进行报道,会议期间每天以报纸或视频的形式新闻。此外,很多会议还设置了危机或联动危机,以危机的形式推动会议进程,也让与会者充分体验一个更加真实的国际社会。

模拟联合国活动的意义

1.契合国际理解教育目标,是一种创新性教育方式

模拟联合国作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主要表现在模联活动契合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在知识领域,培养学生了解不同民族、国家、种族的文化,了解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规则体系。在态度领域,国际理解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平意识。在技能领域,国际理解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理解、欣赏不同文化的能力,以及换位思考的能力。从上述目标中可以看出,模拟联合国完美地契合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模拟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以英语为主,无论是阅读背景资料、书写会议文件、代表阐述观点都采用英语,可以培养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英文写作能力、英文表达能力、英文听说能力,还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模拟联合国活动是一种体验式活动,代表们可以融入到外交情境中自主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以实践促进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模拟联合国活动需要各国代表就当前话题反复翻阅资料,研究和学习各代表国的国情以及针对当前话题的态度,并能够在会议过程中维护代表国的利益不被侵犯,找到同盟,这一过程十分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们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扮演着外交官的角色,他们需要在会议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更多代表同意自身观点。在会后,还需要与其他国代表相互磋商,以就某一问题达成共识,这需要极强的人际沟通合作能力。

此外,模拟联合国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们不仅要全面了解所代表的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还需要了解该国家的地理、历史等。活动中所讨论的问题也是当前世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这让学生们能够以宽广的心胸和人文的情怀去关注世界和平、安定与发展的问题。

3.拓宽学生眼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公民

模拟联合国活动关注的问题十分广泛,涉及和平与安全、人权、环境、全球化、公共卫生等当前各国面临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让学生们放眼世界,放眼未来。

来自北京市八一中学的杨鹤达同学参与模联后说道:“模联带给了我什么?在我看来,模联是连接象牙塔和现实世界的一座桥,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了解和走近社会的一个平台。它让我认识了战争中的难民,关注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合作,了解了阿拉伯地区超脱于冲突之外的复杂关系;它让我走进了联合国,领略了各国外交家的风范。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不仅在望世界,更在思考属于自己的未来!”这足以说明模拟联合国活动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

指导学生参与模拟联合国活动

1.课程引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

目前,部分学校开设了模拟联合国选修课。选修课的内容除了一些关于模拟联合国知识的基本讲解外,还会邀请有经验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参与者进行指导和培训,让学生能够较系统地学习与模拟联合国相关的知识。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模拟联合国的规则和流程的讲解,针对文件写作的培训、语言能力的培训、沟通技巧的培训,以及针对委员会议题的培训等。

北京四中是北京最早选用模拟联合国大会项目培养学生的学校,目前他们保持着每学期招收30名学生的规模。除了日常的英语口语训练外,模拟联合国成员每周至少要集中上2节课,主要学习外交礼仪、关注国际局势、掌握谈判技巧等。2006年,四中首批30名模联成员毕业时,有50%的人被美国耶鲁、英国剑桥等国际名校录取。

2.社团主导,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模拟联合国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本质区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各校学生自主成立的模拟联合国协会吸收模拟联合国爱好者组织和参加活动,学生参与热情得到充分调动。北京市八一中学模联社于2007年成立,社团内分为学术、组织、外联等不同部门,有专门的负责人和干事,大家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找到施展的舞台。除了定期的校内培训和活动,从2010年至今,社团已经连续4年在五一假期主办了区域性校际模联会,吸引了北京地区近20所中学数百名学生参与,为大批模拟联合国爱好者提供了交流提升的平台。2013年5月12日,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模拟联合国社团成功主办了十九中模拟联合国校际会,与来自北京科大附中的同学共飨盛会。

3.以赛促会,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提高。自2005年北京大学首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以来,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北京市各示范高中遍地开花,学生们自发地组织了模拟联合会社团,并以社团为平台,组织了众多校内、校际间的比赛。北京市教委于2007年主办了北京市首届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截止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从最初的5个学校20名同学参会发展到72所学校800多名学生参会。

学生们通过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能在实践中切实体会到模拟联合国活动的乐趣,促进全面发展。原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学生曹疏野说:“每参加一次模联,我都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准备,通过大量的阅读,我对自己代表的国家所面临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理性的思考,模联的经历让我受益终身。”

4.对外交流,实现跨越式提升

有借鉴、有学习,才能有进步。为了更好地办好模拟联合国活动,让学生得到更规范、更专业的培训,越来越多的学校陆续派出团队参加国际上的模拟联合国会议。通过与他国优秀参赛者进行交流,总结经验,学生们能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能更加清楚模拟联合国会议对自身提出的挑战,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通过与国外组织者的交流,吸取会议经验,能够为国内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支持,实现学生跨越式提升。

尽管当前模拟联合国活动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学术水平参差不齐、模拟联合国活动“高成本”等问题,但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模联人”的努力和收获到的成果。对于模拟联合国活动来说,最独特的莫过于是对世界性议题的关注,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对知识提升的渴望,对自我成长的期待。作为教育者,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学生搭建好平台,让他们能够飞得更高。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基础教育国际化视角下的国际理解教育

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国际理解教育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国际理解教育的广泛开展就没有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就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国际理解教育涉及到对国际社会上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状态的理解,包括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方式、历史地理、文化形态、艺术形式和宗教习俗等,甚至包括不同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衣食住行等。如何从繁多的民族社会生活内容中,选择合适教育内容,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独有的思想、目标和内容体系,一直是困惑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基本问题。这导致了国际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其内容和方式都有极大不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方式方法是由其内容决定的。一般而言,要根据不同教育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由于国际理解教育内容多样性,决定了其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特点。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就开展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学科渗透、模拟联合国、主题活动、专题教育和自主研究等不同教育方式。下面介绍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常用的几种方式方法。

课程实施的方式

借助课程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现有的课程中渗透。通过开展针对不同学科教师的国际理解教育培训,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引导教师在现有的学科教育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思想,自觉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目标、实施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比如,在现有的品德与社会、历史、地理、语文、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学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思想。

学科渗透一般采用的方式方法有以下几种:(1)插入式,在现有课程中,穿插一些其他民族的英雄人物及相关的不连贯的文化事件,比如各种民族节日、纪念日和庆典仪式等;(2)案例式,在未改变课程目的、特征的情况下,以一本书、一个单元或一堂课的方式,附加有关民族文化的内容、概念、主题与观念;(3)专题式,结合现有学科教学内容,改变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内容结构,设计专题开展教育,引导学生从不同民族的立场与观点出发来探讨各种概念、主题和文化观点。

课程实施的第二种方式是选修课程的方式。教师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需要,收集资料,厘清各种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开发多元文化教学设计或教材编写,设计成选修课程,利用选修课程的实施在学校里开展实验探索。北京市教育学院王远美教授组织专家和教师开发了一套从小学到高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教材,2007年被列为北京市中小学地方教材,是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的一套国际理解教育教材,作为地方课程在一些实验学校里实施。另外,一些学校也自发开发了一些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来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比如,北京市玉渊潭中学与美国宾州斯特考利市高中联合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中美文化差异比较》。通过互联网,中美两国学生不出国门,就能真正进行深入、实质性的交流,两国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也实现了深度合作。这种课程开发与实施形式在国内还比较少见。有的学校通过开设一些语言类课程来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比如,海淀区的十九中学开设了《法语及法国文化课》,利用学生对法语的好奇心,通过学习法语来达到理解法国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目的。

模拟联合国的方式

模拟联合国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方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青少年活动所采用,主要是模仿联合国及其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会议。同学们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以联合国会议的形式,通过阐述观点、政策辩论、投票表决、做出决议等,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思考自身可以发挥的作用。

模拟联合国一般需要有相对真实的讨论议题、会议场景、代表国家和固定程序等环节。如

会议情景:(辩论)熟练运用正式辩论、非正式辩论、动议、磋商、起草工作文件、传条等各种规则,争取发言和游说的机会。

在整个模拟联合国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为某个观点的异同而反复磋商,为维护国家利益而据理力争,共商世界文明大计。在“模联”中,学生需秉承国家平等思想,保持小心谨慎的谦虚态度,在妥协中坚持,在互助中求发展。学生体验了外交生涯,培养了领导力和领袖意识。

在“模联”的课堂里,学生不仅要印名片,穿西装,打领带,还要作演讲,写文件,提方案。无论是人权问题,还是环境问题,自己国家的立场要让各国知道,他国的刁难如何应对?辩论没有标准答案,唯有责任和使命。在活动中,将真实外交环境中互相博弈、互相影响的格局氛围引入“模联”会场,让同学们有了身临其境之感。无论是“全球变暖”还是“平民保护”议题都不仅需要地理、历史、政治知识,还需要语文、英语等各学科功底。“模联”互动锻炼了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培养了随机应变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世界文化遗产教育的方式

选择世界文化遗产这个载体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性、珍贵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引导学生理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从中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

比如,北京101中、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交通大学附属中学3校联合圆明园模拟申遗活动,就是一次通过世界文化遗产教育保护来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方式。模拟申遗活动是一次跨学校、跨年级、跨学科合作开展世界遗产教育的创新实践。整个申遗报告在北京101中学教师的指导下,由3所学校合作完成,并各选派1名学生作为报告员进行陈述;而21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代表由3所学校各选派7名学生组成,在人大附中教师的指导下,对申遗陈述进行审议、答辩和表决。

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方式

在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各国普遍关注的国际和平问题、环境问题、多元文化发展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世界人口问题等都需要各个国家共同研究解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民国际理解的意识、知识、技能和态度是综合国力的一项指标,是未来人文化素养的组成部分。

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平等地对待和欣赏各民族文化,认同各个国家的主流文化。课程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要靠各种生活方式、习俗、语言、宗教信仰等作为载体。通过对这些具体的文化内容的描述与学习,传达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理解文化多元存在的合理性,认识到建立宽容、平等的社会秩序与文化秩序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多元文化教育要着力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民族情怀”的新一代社会公民。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可以将零星破碎的亚文化内容附加在学校课程中。课程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要打破主流文化和弱势、亚文化的界限,将多民族文化的内容融入相关的科目中。在某些课程中,可以打破原有学科的结构,以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为核心,探讨多民族文化的思想、理念和观点。

总之,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学生对人类多元文化理解、人类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根本要求。国际理解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与国际交往能力,要突出强调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和国际思维方式。当然,对国际理解教育如何从理念到行动、从目标到内容、从思路到措施,探索才刚刚起步,还有很艰难的道路要走。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进展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国际教育的重大主题而被确立下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化已深入到各国经济领域,国际理解教育倡导的国际意识和理念也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在美国、韩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始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以作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教育改革措施。在我国,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新课程标准中,部分学科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国际意识”“理解与尊重世界各国文化”等等,国际理解素质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1]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国际理解的核心概念确定为:理解国际重大问题;尊重联合国和国际关系;消除国际冲突的根源;发展对他国的友好印象。在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提出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3年指导15个国家的33所中学成立了第一批合作学校,并开始了教育实践活动,同时还编写了国际理解教育指南、实施教师培训等,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宣传。至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教育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及教育与人权和基本自由相联系的建议》[2],成为国际理解教育内涵和范围进一步深入及扩大的转折点。该建议明确界定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即使青年一代获得关于世界和世界人民的知识;使青年一代养成同情与博爱的态度,能够没有偏见地欣赏与吸收别国的文化,学习外国语;使青年一代以理解与合作的精神看待与处理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使青年树立尊重人权,正确的道德、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为大众谋福利等观念。同时,该建议认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应该认识到世界各国在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等问题上的相互依赖性,教育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世界共同体意识,成为具备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和平、人权、民主主义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试图探索人类的共同价值,提出民主、人权、自由应是人类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半个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已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育,“2003年,合作学校数量达到7 522所,遍布170个国家和地区[3]”,可见人类为促进相互理解,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一、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概况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提出已有半个世纪,在西方国家及韩国、日本等国实施较早。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才逐步展开,但是受到广泛关注则是在2000年之后。根据研究内容的变化,我国国内有关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早期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主要是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总体描述以及各国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介绍。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是从1947年提出到具体实施和探索,再到1994年至今产生广泛影响的几个阶段。有关战后联合国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背景,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人类面临众多共同问题的解决等等,与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关系都有细致探讨,同时详细介绍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情况。如余新(2002)[4],徐辉、王静(2003)[5],卓志望、施可清(2003)[6],杨丽宁(2003)[7],杨秀玉(2006)[8]等。美、日、韩等国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较早的国家,同时在多年的实践中反映出一些国际理解教育的共同问题,其实施情况以及解决途径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施永达(2001)[9],市川博(2001)[10],陈宏莹、张德伟(2002)[11],太田满(2002)[12],洪文梅(2005)[13],侯威(2006)[14],王威(2008)[15],余静(2011)[16]等,研究介绍了各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在当代面临的新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对我国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二,结合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与文化价值观理论的研究,探讨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对课程构建的设想以及国际理解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与困惑的分析。课程方面集中研究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语文、外语、历史、地理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有肖玉柱(2001)[17],马丽(2001)[18],翁文艳[19],刘洪文(2004)[20];有关国际理解教育实施障碍以及价值取向的探讨主要有朱旭东、黄晓红(2000)[21],丁钢(2004)[22],邓艳红(2004)[23],范雷(2006)[24],姜英敏(2007)[25],李敏智(2008)[26],赫栋峰,梁珊(2009)[27],周汶霏(2010)[28]等。

其三,有关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介绍了国际理解教育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实施情况。1999年北京教育学院开展的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以及课程开发工作是我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发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际理解教育相继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开展[29],这些实践为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的广泛实施提供了参照。北京教育学院通过指导“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在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学校开展实验研究。北京市朝阳区在各小学开展“以国际理解教育促进学校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研究”等,李晶(2001)[30],王远美、李品(2010)[31],郑彩华、吕杰昕(2010)[32]等做过相关研究与论述。上海普陀区中小学全面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并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方案与初步实践”的课题研究。此外,还有小规模的实验研究,如上海福山外国语学校的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研究,“2006年正式出版了校本教材《国际理解教育小学生读本》(一至五册)”[33]。其他如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国家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基地天津南开中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编写校本教材《国际理解教育――走出国门》[34];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有关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还有其他中小学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等。

二、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以上对于我国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内容的总结与概括是基于时间顺序对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的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自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相关研究长期停留于小范围的介绍阶段,直至2000年后,才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中小学领域内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现状存在四方面问题:

第一,从研究领域来说,已有研究较多关注高等教育阶段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策略等,而较少涉及有关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由于国际理解教育涉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更为突出,因而有关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状况没有能够引起广泛的重视。

第二,在理论研究方面,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内涵、特征及目标要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已有研究多是结合具体学科探讨如何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绕过对国际理解教育内涵的争议,对国际理解教育自身所倡导的理念与精神把握得不够深入,直接研究学科渗透式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只能停留于表面和形式,而不能真正把握国际理解教育的宗旨。

第三,结合实验的实践研究相对缺乏深入性,取得的进展也是小范围的,实践研究多是以学校自主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进行。由于对国际理解教育内涵的把握不足,因此具体实施上往往是依赖简单的教材,或者是体验式的国际教育交流活动,缺乏深入性。

第四,有关课程设置的研究,则更多偏重于国外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以及实施现状与困境的介绍,并没有结合我国特定的文化模式提出更为合理的课程模式。已有研究多关注美国、韩国、日本等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较早的国家,虽然这些国家的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我国提供一定的借鉴,但是如何结合我国的文化体制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是难点所在,研究介绍别国教育政策等并不能切实解决我国自身的问题。

总体来说,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实施,目前都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对国际理解教育把握得还不够全面,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在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国际理解教育是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群体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国际和平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了解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教育越来越走向国际化的当今时代,中小学校可以通过学科渗透、开设校本课程、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创办国际课程班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和网络平台建设等多种途径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关键词]国际理解;国际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校本课程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文化,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初期,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人类不同的群体之间的交流严重缺乏,一些在特定的区域内相对强大的群体,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甚至肆意地践踏其他文化。即使是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之间的误解、矛盾和纠纷依然存在,而且层出不穷。增强国际间的交流、理解与合作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其目的是“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所以,在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既是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强烈需求,也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

1.国际理解指的是人类跨越国界、种族和文化的理解。其目的是促进合作和维护和平,其原则是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群体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2.国际理解教育是指基于上述目的与原则的教育,即以实现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以及相互合作的教育;是通过对不同民族、国家和文化等差异的理解教育,消除隔阂,促进合作,最终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了解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内容应涵盖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及传承教育;二是全球化的胸怀与视野教育;三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教育;四是对和平、人权、公正、开发、环境等重大国际问题的正确世界观教育;五是国际沟通与交往的实践能力教育。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途径及措施

1.构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机制。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学科渗透。中小学各学科中都有着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要充分挖掘、科学整合国家课程中能够作为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内容,注重不同学科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渗透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成立研究及实施学科渗透的学校机构,开发和实施学科渗透校本课程,形成国际理解教育的学科教学渗透机制。要立足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有机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提升学生国际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认同的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如在人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可把本国的学科发展与世界文明的发展有机结合,从整个世界或地球的角度关注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理性分析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多关注那些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为人类构筑福祉的国际机构的发展,多关注那些为人类的自由、公正、人权以及为捍卫神圣的科学而进行的抗争或斗争等。

2.研发并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保障之一。从学校文化的层面上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从课程文化的角度上看,校本课程的研发可以缩短“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之间的距离,使课程向综合性、多样性方向发展,让教育充满时代气息;从学生发展的视角上看,校本课程的研发有利于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养成。

在小学阶段,可以开发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重大节日、国际礼仪、生态环境等方面相关联的校本课程;在初中阶段,可以开发与国情了解、国际人权、多元文化、信息交流等方面相关联的校本课程;在高中阶段,可以开发与和平、人权、发展、环境、人口、贫困以及文化多元和社会公正等方面相关联的校本课程等。

3.开展师生直接参与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让师生直接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一是开展与外语教育课程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比如西方经典名著选读、英美文化研讨活动、东西方文化比较活动等。二是可以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以及研究性学习计划,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活动。三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社团活动。如“模拟联合国”“西方文化研究”“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外国文学巨匠研究”等团体和研究小组。四是举办国际文化节。充分利用外教资源,通过介绍国际文化、英语演讲、校友介绍国外学习经历、国际风土人情等活动,增强国际理解教育。五是与境外学校建立姊妹学校伙伴关系,积极推进友好互访,加强课程合作,拓展学生海外研修或游学活动。积极开展AFS、YFU等学生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拓宽孔子课堂等文化交流互动渠道,让更多学生获得海外学习、生活的经历。

4.创新或完善国际理解教育的设施环境。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物质环境的创设也非常重要。要开发与国际理解教育相配套的实验仪器、演示设备、活动设施以及其他物质载体,特别要重视信息技术的研发,运用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开发高效、便捷、互动的国际理解教育教学辅助设施设备及教学空间。比如,学校可视条件创建西方文学馆,或是在学校图书馆专门设立西方文学阅览区;设立与声、光、电相结合的外语电子阅览室;可与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合作,建立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基地;利用外教资源,开辟Coffee House,以利于外教与学生面对面轻松交流;利用学校网站,创建外语教学网络学习互动平台等。

5.创办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国际课程班。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特别是高中学校都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成立了国际课程班,可以此为基地,研究国外教学课程的特点,寻找国内外课程资源的结合点,由点带面,逐步探索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新途径。比如,江苏的一些高中与澳大利亚南澳洲高考局合作成立国际SAM课程班,与美国大学理事会合作成立国际AP课程班,与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合作成立国际SAT课程班,与日语专修学院合作成立国际日语课程班等。

6.创建国际理解教育的国际文化环境氛围。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思想对话和文化理解。学校可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校报、宣传栏、展板等各种形式,多渠道宣传、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基本内容,在全体师生中营造浓厚的国际理解教育氛围;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积极思考,增长见识;开设虚拟课堂,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交流;加大聘用外籍教师力度,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贯彻和实施等。

三、国际理解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

在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与国际接轨已经逐渐成为了基础教育的一种潮流或趋势。建立国际学校、引进国外课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对外的人员交流和活动、强化外语教学、参与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等都可以被看做为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之一。但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同时也是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是外语教育的模式单一,亟待优化。外语教育过于注重语言规则的生硬讲授与机械训练,忽视语言在实践中的丰富运用,大部分学习者不能将外语作为交流的工具,缺失了重要的语言交流能力。二是部分外语教师的学科素养不尽如人意。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有较为丰富的国际知识、较为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国际交流技能等,但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外语教师的国际知识缺乏,不能用外语进行流畅的交流,无法顺利通过网络参与国际的交流。三是国际教育交流的渠道不畅通。教师和学生若能直接参与国际互访式的交流,将有助于深切地了解国际知识、感受国外的文化,也更容易形成国际认同感,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国际互访或交流的机会非常少。

在当今时代,教育资源的全球化争夺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人才的竞争已由高等教育下移到基础教育,可以预期,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将逐步开放基础教育市场,更加主动地进行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但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处理好基础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是首先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肯定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要甄别出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下来的优秀的民族品质、民族精神和教育思想等,并加以保护和发扬,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世界现代教育的一个潮流,在我国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问题;策略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理念,以专门的国际理解课程和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形式,以世界多元文化为课程内容,以教师讲解、学科渗透和学生活动体验等课程组织方式现身于各学校各地区;但与课程开发、实施等方面不适应的是在课程评价上表现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存在诸多问题。而评价作为一个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考量,是对以后课程开发实施的建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标准。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各学科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时参照的是其在国家课程标准中该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国际理解教育只是该学科要完成课程标准任务的一部分,而非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专属标准,以及国际理解教育要达到什么标准也无从知晓。如有研究者就直接以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要求为评价标准,因为该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同时将“文化意识”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提出。这样,该课程评价就丧失了其指向的作用,也难以在课程效果评价方面给出合理的判断,更难以为大范围的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做出示范。

2.评价对象内涵不明确,范围过窄。在评价对象中,忽视了课程本身体系的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作为重要甚至是惟一的评价对象,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深刻感觉到难以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很关注如何评价学生国际理解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却不知道学生对国际理解教育中关于人权教育、异文化教育、和平教育及环境教育等方面是否有了理解,是否学会了共存等一系列问题。评价的内容范围过窄。

3.评价方法过于单一。目前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量化评价法,缺少质性评价和分析。由于考虑到可操作性和客观性,大多采用指标量表进行评价,以避免主观随意性,但是这种量表式评价无法反映出指标体系之外的成就,不能广泛地收集意见和建议。如何协调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协调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比例,运用既避免主观随意又能收集广泛意见的评价方法,是目前应当解决的问题。

国际理解是教育的一个理念,旨在培养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具有国际能力的人才;是一个思想上的概念,内容本身难以量化,不只是国外或少数民族的事实性知识,还有其他更多人文性的知识,因此用量化的手段无法测出重要的信息,也会导致学生学习不注重思考,只单纯记忆知识点,这样就会偏离国际理解教育的初衷。

4.评价者比较单一。国际理解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一般是教师个人、专家、学校内部或学校之间进行讨论合作,然后再采用自己的标准进行评价,以传统的权威评价为主,这样就忽视了课程的使用者——学生、教师或制作者的使用感受和体验,并且课程结构设置的科学性也需要本学科的教务人员来鉴定,只依靠少数人开展评价的方式显然不够全面和公正。

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改进的策略

1.评价标准体系的全面化。国际理解课程评价标准体系是整个评价活动进行的基础,制订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既复杂又有意义的工作,评价必须是全面的,涉及的评价指标应该涵盖到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方方面面,不仅要考虑课程内容,还要考虑应用的教学媒介;评价必须是发展的,课程评价指标的设计要朝着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制订该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使评价人员在评价时能有章可循。

2.丰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评价内涵,扩展评价范围。

(1)评价内涵不能仅限于教师对学习者作业和考试等方式的评价,注意对学习者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评价,培养学习者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学习者间的相互评价、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且对评价结果给出答案、对答案做出分析,从而使评价能全面反映学习中的事实,也能对国际理解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2)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本身和课程实施的效果。前者是对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后者是对课程参与者的评价,教师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评价。

3.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注意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在评价方法上,一直是量化占主体,它是我国传统的评价方法,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我们能简单清楚的知道学生已经获得哪些系统性知识,缺点是它无法测量学生的质性部分,如学生的发展变化,学生的情感态度等。现在的课程评价方法正慢慢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可以采取表现型评价、档案袋法、自我评价与同伴评定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论文测验法等,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国际多元文化,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感态度的变化来判断学生所取得的成就。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本身的特殊性对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提出了要求。教师是评价的主导者,学生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组、课程专家、教育主管部门、社区、家长等也应都是国际理解课程的评价的主体。他们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能组成广泛的课程评价者联盟,从不同的方面去评价课程实施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与课程评价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同样存在课程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标准不明确、方法滞后、评价主体单一、对象过窄,这些都需要我们以特殊的方法去解决,国际理解教育培养的是在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处理国际问题能力的人才。自由、民主、平等是其核心内容,那么在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评价方法是否公平,标准是否公正,这也是学生学习的方面。因此,在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评价时要注意确定评价标准,建立评价体系,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注意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结合,达到以评促进,使国际理解教育能更好地在中国开展。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以校本课程的方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编 者 按

不亲身到衢州二中体验一番,不实地考察一下衢州二中的教育国际交流陈列室,其实不能完全体会衢州二中开展外事交流活动的定位之高、工作之实。本期“视点”,我们以衢州二中正在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为主题,采访了潘志强校长,并约请了包括外教在内的多位教师撰文畅谈自身在国际理解教育实践中的点点滴滴。这一组文章,既有深入的探讨、理性的思考,又有感人的故事、深刻的体验。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的呈现,让广大读者通过文字也能领略到衢州二中国际理解教育的独到和成功之处。

潘志强,现任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校长,浙江省英语特级教师。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外语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功勋教师、2010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美国雷德温市“荣誉市民”等荣誉称号。

从教30年,潘志强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建立了“参与型”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语言氛围中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坚持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开创浙江省国际理解教育的新局面。近几年,曾在《中小学校长》《中国教育报》《文化交流》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译文近百篇;出版个人专著及主编英语教学用书20多本(套),其中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著作有《心桥》《我在海外教汉语》《汉语桥——外国专家眼里的教育对比及文化交流》;在省内外讲学30多场,深受好评;主持省、市级重点课题多个并获奖,其中《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获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一等奖。

担任校长以来,潘志强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全力提升师生内心的愉悦度和幸福指数,打造幸福校园:守住师生快乐的心情,守住师生心底的声音,守住师生温暖的港湾,使师生拥有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修养。提出“内外兼修一线教师”(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打造教师队伍)的教师培养策略:让吃苦的人吃香,让实干的人实惠,让有为的人有位(学术地位)。强调文化育人:打造儒学校园,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开设“二中大讲堂”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浙江工人日报》《浙江教工》《教育信息报》等曾对其先进事迹作了深入报道。

记 者 潘校长,您好!作为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儒学校园”,衢州二中近年来还因为卓有成效的外事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文化交流》、《教育信息报》、浙江卫视等媒体都进行了专题报道。最近,学校的一项课题《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还获得了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请问,学校从校本课程的角度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潘志强 当今世界,各国日益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政治方面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也面临着众多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如何让未来的人们能够在认同本土文化与价值的同时,欣赏与尊重彼此的差异,寻求文化共生,共同解决重大的国际问题,谋求共同的进步与繁荣,已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20世纪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倡导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世界各国和地区也都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提倡从小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开展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指引下,也一直非常重视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应该说,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不仅是适应国际竞争与推动国际化发展的现实要求,而且可以更好地寻求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平衡点,有助于青年一代养成同情与博爱的态度,树立尊重人权、正确的道德、社会责任感、为大众谋福利等观念,以理解与合作的精神看待与处理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不仅是新时期学生素质的时代内涵,也是道德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浙江省作为教育强省、文化大省,拥有众多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具有丰富的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资源和平台。然而,从现有的实践来看,国际理解教育存在几个显著的问题:一是缺少对国际理解教育深层次内涵和时代主题的理解和挖掘,仍更多地将重心停留在对国际知识与外语技能的培训;二是缺少有关国际理解教育学校实践的体系与机制,其实践仍处于经验水平与浅层合作的阶段,甚至误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就是国际交流;三是没有充分利用国际理解教育的资源,浪费了大量展开国际理解教育的机会。

衢州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美国明尼苏达州雷德温市的姐妹城市,每年都吸引上千位慕名而来的国际友人。衢州二中是浙江省首批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省一级重点中学。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平均每学期有3名外教在校任教。学校与世界上近1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每年接待国际友人达30多批。

作为衢州市国际交流的窗口学校、省首批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选修课程建设改革试点学校,如何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改之路,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经过慎重的调查与论证,学校决定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的课题,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核心,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乃至课外校外活动中的多种渗透形式,培养具备国际知识、国际理解技能、国际理解态度、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新一代年轻人。

记 者 具体而言,学校希望通过这一课程的开设达到怎样的目标?

潘志强 我们希望通过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校的课程体系、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学校文化的建设等都有所促进。

一是探索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一方面,发掘学科教学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契机,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另一方面,积极运用学生学校学习的整体经验,开发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素材与课程资源,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线开设主题性课程或专题活动。再一方面,拓展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外部空间与形式,运用学校、社区和国际社会的力量开展综合性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积累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案例与资源。

国际理解教育论文:在国际理解教育中拓宽英语教师的国际视野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达到上述目标,教师必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宽广的国际胸襟。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职业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对教师国际视野的要求会特别高。如果说,语音是英语教师的素质外显,语法是英语教师的素质内涵,词汇是英语教师的素质张力,那么,文化就是英语教师的风骨气质。这种文化其实就体现在英语教师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宽广的国际胸襟。好的英语教师是一部学生永远也读不完、读不够的书,这部书里展现的就是英语教师的国际视野。如果英语教师在文化教学活动中能与学生分享他的国际视野,展现个人魅力,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衢州二中是一所具有近20年教育国际交流历史的学校,在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英语教师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期间培养了英语教师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宽广的国际胸襟。以下笔者从国际时事、教学素材、国际品位三方面谈谈英语教师如何拓宽国际视野。

一、 在阅读中了解国际时事

拓宽国际视野并不一定要走出国门,阅读国际新闻、了解国际时事便是最经济、最便捷的途径。在当今信息时代,报刊、书籍、网络都是良好的学习手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教师能把国际知识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近五年,我们学校的英语教师做了一个课题——“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外新闻材料有效利用的实践研究”,感觉受益匪浅。该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实质是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也就是阅读、了解国际时事,学习国际知识的过程,大大拓宽了英语教师的国际视野。在选材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经过大量阅读,精选了三百多篇用于课堂教学,剩下的也被收集起来,以备后用。

现在,课题组成员养成了天天阅读英语新闻,关心国际时事的好习惯,从各种英语报刊、网站选取话题多样、语言鲜活、时效性强、深受学生欢迎的英语新闻材料,有效地弥补了教科书有些材料过于陈旧、趣味性不强等不足。教师根据各个教学环节的需要以及新闻材料的话题、难度和长度来决定把新闻材料补充到哪个教学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做到了把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

例如,英语教材第一模块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地震,语法是定语从句。在教学时,我们引用了2011年3月11日《纽约时报》关于日本地震的报道“Sympathy for Japan, and Admiration”,其中含有多种不同形式的定语从句,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定语从句的用法,同时也拓展有关地震的知识。第四模块第二单元的主题为有机农业,我们在联合国推广可持续发展型经济的网页上搜索到2010年4月发表的“Ca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Feed the World?”(有机农业能养活世界吗?)一文,并以此作为教学材料,这既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更新,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第六模块第四单元的主题为全球变暖问题,我们找到“Is Global Warming Real?”(全球变暖是真的吗?)以及“Is Tuvalu sinking?”(图瓦卢在下沉吗?)两篇文章,引导学生从更客观、更细致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这对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辨能力来说是一个挑战和提升。

同时,我们英语教师还及时把重大的、有意义的国际时事新闻进行整编,与学生一起阅读分享。如,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美国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等,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文章。以新闻阅读的方式来学习词汇,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高得多。这样,教师通过阅读,既开阔了自身的国际视野,也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 在收藏中积累教学素材

拓宽国际视野的另一方式是收藏和国际友人有关的物品,记录、积累和国际友人交往的事件,因为每件物品都是一个良好的教学素材,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真情。物品不管大小、贵贱,都是最直接、最生动的拓宽国际视野的方式。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积累和国际友人交往中的点点滴滴,以故事的形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如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和学生分享这些故事,并适时、自然地把这些生动的物品展示给学生,英语课堂应该是妙趣横生、难以忘怀的。这样的英语教学应该比天天满堂灌语法和词汇的效果好得多。

衢州二中教育国际交流陈列室在浙江省中小学界当是首屈一指。这里珍藏的是衢州二中近20年的教育国际交流史的难忘片段。凝聚这些记忆的是300多件实物、文档、图片、视频。这些物品由本校师生提供,有照片、书信、服饰、杯具、画作、玩偶、香水架、蜡烛台、装饰品等。有一只不过五六厘米高的细小瓶子,是美国雷德温一位市民所用的盐瓶,瓶口的筛孔很细,从这里可以感受到美国人提倡科学合理用盐的理念。有一套瓷器,大小形状不一,看似普通,但它较为完整地反映了美国雷德温市悠久的陶艺历史。作为该市具有典型文化历史意义的物品,它也反映了这位国际友人赠送给我校教师时所体现出的深情厚谊。有一支插在玻璃烛台上的红烛,看起来貌不惊人,但上面系着的小卡片却流露出美国人的用情:在中美两国国旗和衢州与雷德温的名字下,写着“May the fire of our friendship always burn brightly”(愿我们的友谊之火永烧不灭)。在一块心形的彩绘木艺品上面有一句话,“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家是心之所在”,老外把它挂在墙上,祝福家庭温暖和睦。有一个塑料袋,是英国外教用来装礼物用的,上面印有“recycle”,意思是此塑料袋可再回收利用,可见英国人强烈的环保意识。此类故事和素材不胜枚举,它折射出衢州二中师生与世界各国人民所缔结的深厚友情,也大大开阔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教育国际交流陈列室成了师生不出国门就可以接受跨文化教育的绝佳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