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2 08:58: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系统科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为新时期的研究重点,而系统科学作为一门新新的学科又恰好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范式。本文就依据叶澜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中关于系统科学在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价值一部分为基础,对系统科学给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加以阐述。
[关键字]系统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人类长期进行科学实践的结晶,它是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而充实、丰富、提高的,每当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总会伴随着产生新的方法与之相适应,从而推动科学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系统科学于20世纪40年代末崛起,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在60~70年代基本形成了由许多学科分支构成了学科群体。不仅如此,“系统及系统科学已经成为当代最具有综合行的、最有价值的、最重要的基础概念和科学。”讨论系统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法论价值问题,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的必然结果,很少涉及到方法论的范畴。本文就尝试以叶澜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一书关于“系统科学在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价值”一部分为基础,进一步探讨系统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价值问题。
1 提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观的新视角
系统科学的首要贡献在于它以复杂的开放系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复杂系统的结构、特征。
内部运作机制,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原理及其在不同状态下的特征,系统的演变与发展等一系列以往未被重视和深入研究过的重要问题,为人类的认识开辟了新的领域。对于复杂事物,系统科学在方法论上对“原子论”和“还原论”突破,使其冲出传统思维方式的框架,形成了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与广阔的研究领域。这一突破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方法论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素质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的客观存在的实践活动,作为整个教育工作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并行系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存在,又服从和服务于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和功能,而且贯穿在其他系统之中,从而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关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不同层次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广泛的系统。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我们知道系统是一个整体功能和属性大于局部功能和属性之和的有机动作集合体,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它本身的研究,而是要把它看作是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子系统的母系统,全面的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相关性,最终把研究对象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就如同系统科学的新思路一样,使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着重新确定和拓展研究域的新问题,对于新的问题域,我们应该在整体的关联中重新认识它。
2 提供从整体上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结构的新思维原则
系统科学没有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现成的新结论,但确实提供了从整体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新思维原则。“整体性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出发点,它为人们从整体上研究客观事物提供了有效方法。他们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过程不是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整体的性质与规律只存在于组成其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且各组成部分的总和,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方式。”因此,以“三论”为基础的系统科学方法论所提供的方法突破了以前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它要求人们如实地把对象作为有机整体来考察,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系统内部动态相互作用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传统科学思维的局限性。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对整体性原则的把握上。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曾经过于强调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把大学生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没有足够重视其主体地位,以致出现过分强调灌输的片面倾向。我们在道理上是能够接受整体性原则的,但是已成为潜意识的习惯思维方法,依然会不自然的遵循“还原论”的方法。
3 提供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关系的“结构与功能”新思维模式
复杂开放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必须与环境进行信息、能量与物质交流,以维持自身的存在并发挥功能。系统科学中“结构――功能”的关系就成为一组新的范畴进入到人类的思维空间,成为人们研究、认识事物的一种工具。有关“黑箱”与“白箱”研究,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新的间接研究教育影响在学生内部发生变化过程和机制的手段,也提供了同一教育影响可能产生不同效果的模拟研究手段,这对在微观层次上研究教育活动承担者双方的互动机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人为系统的发展中,新的目的和功能要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和推动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行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样一个人为的系统,从社会和学生的角度看,都以未来作为时间维度,以发展作为目标,任何一个既成的教育事实都不可避免地与价值追求和选择相关。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经济主体多元化、主体利益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现实环境,能够坚持自己应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我们应该根据目标的实现状况对于施教方法进行修正,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更关注整体的协调性,以保证系统整体功能的发展。此外,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要通过系统对社会提供的物质、能量、信息做出合目的的选择,再内化为自身的结构,及通过结构的改变,进而实现。
4 提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变革过程的新思维
系统科学把系统存在状态分为“平衡态”――“非平衡态”――“远离平衡态”三大类。分类的标准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现有结构的稳定性。普里戈金关于远离平衡态系统发生、演变的耗散理论具有突出的方法论价值。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复杂系统,非平衡态是常态,演化是绝对的,稳定却是相对的,要全面认识教育系统及其发展,就一定要研究它的非平衡态与远离平衡态。
平衡状态打破、熵的持续增加,使原有系统的一体化能力逐渐削弱,个体呈现越来越大的自由态,进入非平衡态,再向前发
展,就达到远离平衡态。对于原系统而言,系统不再存在回复到原有状态的可能,那么这一阶段研究的要点就是新系统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演化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非平衡态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样一种方法论,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种无序的,把这样一种无序当作一种常态,在动态中把握对它的研究,从有序到无序然后再到更高一级的有序,呈现螺旋上升这样一种形式,在大系统中使它能够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充斥着多元的价值观,多元的利益观等等各种纷繁复杂的因素,在这样一个时期,更要坚决避免使思想政治教育僵化,灵活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外部因素的变化,及时控制干扰因素,促进新的、积极的因素的发展,最终使得新系统形成。5提供多学科综合研究复杂对象的方法范式
系统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仅决定了要有思维方式、理论工具的变化,而且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工具,此外,还决定了要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这些研究方法在服从于对象特征和研究任务的需要中实现综合。
哲学与科学的统一是系统科学研究体系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系统科学方法论处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应该属于第二层次的地位、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功能。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它是沟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科学的桥梁,它与其他许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可以从具体科学中提炼出一般科学方法,又可以为丰富、发展哲学方法提供素材,但它本身并不是哲学方法。我们既不能用系统科学方法论代替哲学方法论,也不能用哲学方法论代替系统科学方法论,从而抹杀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方法论中应有地位。恩格斯曾经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系统理论的出现为实现这种转变创造了条件,同时为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精确化创造了条件。系统概念与一切哲学范畴一样具有最广泛、最深刻、最高度的概括性。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阶级性,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一定要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指导之下进行,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是系统研究方法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系统科学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范例。此外,系统科学还提供了用系统的观点认识教育的一系列新观念。
6 结束语
美国学者米尔指出,“方法是人们用来理解或解释事物时所运用的程序。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研究,它提供关于人们在从事研究时会做些什么的理论。由于存在多种方法,方法论的性质必然是一般性的,于是方法论通常不给研究人员提供具体的步骤。”在运用系统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系统科学首要的价值是方法论的启示,而没有具体结论。与此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们可以而且应该运用新的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做更全面的研究。由于笔者力争要阐述系统科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的价值意义,因此关于系统科学本身的一些不足便不再赘述。
【摘要】高校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组织管理已经成为惯例。本文以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为例,通过志愿者管理系统的特点,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提出增加志愿者管理系统传输信息的明确性、建立志愿者管理工作的信息反馈的纠偏机制、构建开放的志愿者管理系统、优化系统结构,提升志愿者服务功能等建议。
【关键词】系统科学;志愿者管理;信息反馈;信息传输;系统结构
大学生志愿者是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人力资源,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众多高校的参与为赛会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总结实际操作和具体运行过程的经验,研究如何有效做好志愿者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系统的定义及系统科学的介绍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称为整体或总体;要素又称为元素、部分、局部或零部件,在一定的意义上,又称为子系统。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要素和特点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控制系统与行为系统。系统科学是一门从总体上研究(复杂)系统共同运动规律的科学。系统科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60年代形成了体系。从1944年,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到《运筹学》、《信息论》、《控制论》、《自组织系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协同学》等理论的提出和应用,系统哲学、系统方法、系统技术和系统实践在各个层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系统思想已经广泛应用于传统科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管理的一切领域。
二、志愿者管理系统的特点
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一般包含志愿者招募、调配、培训、后勤保障、激励、宣传、总结表彰等子系统。这个系统的组成要素包含志愿者、高校管理人员、竞赛、赛事组委会、运动员、观众等。这个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特性。如:目的性;志愿者工作的目的是为大型赛事提供志愿服务,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各个要素或子系统的功能都是指向这个目的。整体性;志愿者的招募、调配、培训、后勤保障、激励、宣传、总结表彰都属于志愿者管理的范畴,它们作为系统的要素围绕系统目标,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其中的任何一环缺失都可能导致整个志愿者工作的失败。层次性;志愿者工作系统是大型体育赛事中是赛事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志愿者工作系统又包含了志愿者招募、调配、培训、后勤保障、激励、宣传、总结表彰等子系统。上层系统和下层系统之间,以及同一层次各组成要素之间存在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
三、系统科学对于志愿者管理的借鉴
1.增加志愿者管理系统传输信息的明确性。控制论认为,管理即控制。一个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对象、控制器、执行机构、反馈装置四个要素组成。其中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接收作用,它接收外界输入的各种信息和反馈回来的信息,并对这些接收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即分析、比较、论证。二是发出作用,它根据加工后的信息,向执行机构发出必要的指令。在志愿者管理系统中,控制器是管理者和管理机构。因此要对志愿者工作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建立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在信息指令传输过程中由于介质造成的损耗会造成管理信息的衰减,所谓信息的衰减就是指信息由确定要变得不确定,直至解体。越是不确定的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越容易因衰减而解体,系统要素的作用发挥,影响系统目标的达成。因此,有必要增加志愿者管理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明确性,减少因信息衰减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志愿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信息传送途径的选择,尽量选择会议传达、书面文件的信息沟通形式,不要选择QQ群信息等易变的途径。
2.建立志愿者管理工作的信息反馈的纠偏机制。反馈在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控制器正是根据反馈信息的量才能比较、纠正和调整它发出的控制信息的量,从而实现控制。一个良好运作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具有完善反馈功能的系统,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靠反馈来实现。反馈有两种:一种是线性反馈,如物理系统、生物机体系统中的刺激――反应模式;另一种是非线性反馈,大部分社会系统中的反馈是非线性反馈,志愿者管理系统也是如此。志愿者管理者发出的管理信息,经信息通道由被志愿者接收。接收者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会加入自身的因素,同时受到噪音的干扰,反馈结果可能不是信息发出者所期望的。为此要建立信息反馈纠偏机制,形成有效地反馈回路,使系统朝着减少偏差的方向发展,即朝着人们预期的目标发展。志愿者管理者如果不深入基层,不了解志愿者第一线情况,就得不到反馈信息,于是对偏差心中无数,其决策或指挥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就会给工作带来损失。可以设立志愿者信息处理中心,由志愿者经理与志愿者骨干、志愿者党员作为信息处理的专门人员,建立投诉邮箱、留言板,收集志愿者的反馈信息,第一时间对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反馈给意见提出者,这样一方面可以纠正志愿者管理乃至整个竞赛系统的偏差,以做出尽量正确的决策,及时解决涉及志愿者切身利益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作为系统的要素的每个志愿者群策群力,共同做好志愿者服务。志愿者信息处理中心的设立还提高志愿者的士气,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
3.构建开放的志愿者管理系统。开放性是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系统只有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互动,将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吸收、利用转化成自身有序化的动力和物质条件,从而增值和有序化,实现有效发展,否则就是无序化的系统。耗散结构理论也认为,系统的稳定是开放中的稳定,只有保持系统的开放性,通过输出熵,才能保证系统的有序。志愿者管理系统是大型赛事系统中的子系统,它涉及高校、场馆、学生素质、社会风尚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要依赖与外部环境保持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就决定了构建开放的志愿者管理系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和报道志愿服务,用正确的思想、健康的舆论引导志愿者,形成有利于志愿者管理工作的良好环境。二是注重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消除信息障碍,做到畅通无阻。广州亚运会共面向高等院校及社会招募了赛事志愿者6万人,城市志愿者60万人。除此之外,还专门组织成立了代表性群体志愿者,招收了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穗外人士、残疾人志愿者。代表性群体志愿者的加入,有助于加强跨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国际志愿者管理经验,进一步展示广州形象,扩大亚运会的影响。
4.优化系统结构,提升志愿者服务功能。系统科学理论认为,当组成整体的各部分单独存在是,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和性质。而一旦将它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组合成整体,其性质和功能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好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科学的安排,一种优化的排列组合,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堆砌。系统科学告诉我们,每个单元只有通过系统的有序结构才能表现自己的性能,而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提升系统结构的方法:一是提升各要素的质量;二是系统要素结构的优化重组。要做好志愿者工作,除了要选拔素质优秀的志愿者人才,做好志愿者培训工作,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也尤为重要。要实现志愿者工作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必须要进行系统结构创新,从调整要素结构,协调要素关系,提升要素质量等方面着手,才能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体现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如根据志愿者的需要,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信息处理中心提升志愿者的士气,修正志愿者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可以设立志愿者心理驿站,为志愿者提供压力释放、心理健康的加油站。也可以结合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志愿者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各项工作的进行。
摘要:本文在对系统、系统科学的定义阐述及城市系统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系统科学在城市管理与规划中的应用。以期对我国的城市管理者与规划者提供一些建议,使得城市建设得以完善与提升。
关键词:系统科学 城市管理与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规划 功能模拟
1 引言
步入20世纪,中国的经济转型极大的刺激和促进了中国城市化的全面发展,预计到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0%。一方面,快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意味着中国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城市的物质空间与社会经济空间都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系统的复杂化程度以及内部的矛盾也逐渐增强。因此,传统的城市管理与规划的理念、办法和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市场机制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从事城市管理与规划的政府管理人员与学者们要更新观念、改良方法,用系统科学去发现、思考、研究和解决城市管理与规划中出现的新问题。
2 城市管理的系统性研究
2.1 系统和系统科学
目前,国内外对系统的定义很多,其中相对简洁且认可度高的定义是,“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的主要特点有:(1)由若干要素组成;(2)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3)其结构决定了整体的特定功能;(4)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
系统科学是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是对系统本质的正确反映和真理性认识。从分析综合的统一性出发,研究影响和改变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的一般途径。
2.2 城市的系统性研究与其特征
城市的系统性是研究城市管理与规划的系统性的基础。从浩瀚无际的宇宙,到分子、原子,均可称之为系统。城市当然也是一个由复杂交错的各种成分组成的系统,其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基本特征。
通过对城市定义的理解,可以发现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有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城市是一个灰色系统,具有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复合,硬系统与软系统相复合的特点;其次,城市是一个开放性系统,既系统本身与系统外部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再次,城市是极为复杂的,包括众多元素的社会复杂巨系统。最后,城市是动态系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至大,从简入繁,从单一到综合。这些特点,显示出城市系统既存在空间层面的转移,有包含时间轴的演化,贯穿于城市系统的始终。
3 系统科学在城市管理与规划中的应用
对城市系统性分析,也就是将系统科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城市系统的管理与规划中。主要的城市系统分析的方法有三种: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规划方法、功能模拟方法。
3.1 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为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效用,而对系统各种要素过程和关系进行考察的方法。在城市研究中。系统分析方法是作为城市总体研究方法出现的,它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始终把城市看作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要把城市整体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2)为城市在“协调、合理”的原则下,寻求最优的发展道路提供研究方法上的可能性。唯有从城市整体出发的系统分析方法有可能把握那些最能反映城市问题特征的变量或参数,从而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前提下找出一条最佳发展道路。
在目前条件下,系统方法在城市研究中还主要用来进行一些宏观领域的分析和宏观政策的评价,定量化的水平还有待大力提高。系统方法在城市研究中的有效使用程度,仍然是摆在城市问题专家和系统方法专家面前的一大问题。
3.2 系统规划方法
系统规划方法主要有PER方法、PDCA方法。PER方法是指科学研究计划的选择修定方法。PER是计划(Plan)、选择(Elect)、修定(Revise)三个英文的简称。运用PER方法时,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照系统方法的原则,通过系统分析,了解全部工程要素和关系的逻辑顺序,制定初步方案和计划,计划可有几套以供选择;(2)根据工程顺序列出明细表,通过计算分析。画出工作计划的网络图,找出“关键线路”;(3)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根据网络图的“关键线路”筛选方案,确定最佳方案;(4)执行计划或方案。在使用PER方法的执行方案过程中,为不断完善和提高,通常用“PDCA计划循环法”(PDCA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ek)、总结处理(Action))。
3.3 功能模拟方法
所谓功能模拟法,是指在暂不考虑系统内部组成要素及结构的条件下,运用模型来再现原型功能的方法。城市系统模拟的基本特征是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把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加以模仿、简化与抽象。
常用的模拟分析方法是“列昂节夫”的投人―产出模型,及其扩充模型-SAM(社会核算矩阵)。在系统动力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德国科学家维斯特(Vester))和赫斯勒(Hester))博士70年代末提出了“灵敏度模型”,它适用于城市生态系统关系的模拟与调控。
4 结语
从我国规划理论的建设来看,目前正处于理性规划的阶段,也与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相符合。并以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城市规划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城市管理者与研究学者由来以久的使命感,从而才能使规划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个人简介:吴培培(1987―),女,江苏南通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发展与管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
[摘 要] 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生 态的现状,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构建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 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
[关键词] 农村金融生态;农村金融体系;反馈系统
[作者简介] 张伟成,广东省河源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系统科学与经济学;(广东 河源 517000)
肖连斌,农行江西省分行经济师,律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法律与合规管理。(江西 南昌 330008)
一、引言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的统一整体。金融生态是一个综合、整体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金融生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还包括影响金融生态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农村金融生态是农村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农村金融业产生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农村经济环境、农村法制环境、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文化环境、农村市场环境和农村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互相关系及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系统地推进,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村委会、乡村合作组织、农村企业和农户等相互配合,包括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采取法律、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和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
由于“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与城市区域相比,农村金融生态状况较差,问题较多。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这个瓶颈和短板使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从资金的供给主体看,供给主体数量减少,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狭窄、金融服务品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主要为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确立“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其服务“三农”和县域的力度逐步加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在农村的业务范围主要为粮棉油收购等政策性业务。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改革中艰难前行,但长期以来功能定位不明、产权不清、机构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制约了其支农信贷功能的发挥。刚刚组建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目前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小额贷款处于试办阶段。从资金的需求主体看,主要是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信贷需求主体是多层次的,例如农户可以分为贫困农户、普通农户、产业化经营农户;农村企业有小型企业、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大多数信贷需求主体不能提供有效抵押物,很难获得抵押贷款,金融生态主体信贷功能弱化。主体各层次需求的方式和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农户是农村金融最基本的需求主体,但由于其提供担保抵押物的局限性,很难从正规金融中获得信贷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具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金融需求,对融资的需求具有总量大、时间跨度长和明显的政策性金融及主要追求社会效益的特征,难以获得商业性金融的支持。
农村金融生态链中适用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国农村地域广阔,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经济渗透程度差别很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不平衡性和多层性。同时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交易成本高,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高风险、市场竞争不足,在大部分乡村只有邮政储蓄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因此在乡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减弱,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单一化,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马”难拉“三农大车”。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长期以来,偏向城市的金融政策形成了城乡分隔的“二元金融”结构,这在客观上制约着金融机构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对农业投入规模较低,在许多需要金融配套的环节比较薄弱,限制了金融配套资金的投入。此外,由于农民受教育机会较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社会信用,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并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部分农村地区,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致使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比较突出。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由于农村产业风险的特殊性,对金融市场的健全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具有适应性的农村银行是弥补“三农“资金匮乏的途径之一。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在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强大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时,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与农村金融供给单一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近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从理论到实践上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将取得新的进展,国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鼓励、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金融政策看,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鼓励银行加快金融创新,逐步放松多年来的制度抑制,其中一些政策惠及到农村金融领域。包括:放松利率管制,取消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放松监管限制,允许成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商业信贷组织和小额信贷组织。2006年12月,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开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国家制定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银监局出台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鼓励试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作为商业保险机构的补充;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联网运行,使社会信用环境日趋优化。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改善。
三、系统科学的系统论
系统科学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由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有序的和有目标的。系统依其不同的结构实现其一定的功能,而系统的特定功能的实现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因此,若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就有可能会改变系统的功能;而要改变系统的功能,就必须改变系统的结构。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是一门综合的、横断的新兴科学技术,一般公认以Von Bertalanffy提出一般系统论GST( generalsystem theory)概念为标志,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系统论(systematology)、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控制论(cybernetics)、信息论(informatics)等早期的系统科学理论;同期出现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则是系统科学的工程应用,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主要是系统科学组织理论的建立,包括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协同学(synergetics)、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混沌论(chaos)、分形学(fractal);80年代以后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兴起大大地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前进步伐,包括复杂适应系统C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在结合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处于不断向前推行的浪潮中,系统科学自身也得到了充实,其应用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掘。
从不同学科领域表现出同构性和同型性的事实出发,Bertalanffy得到结论:“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的系统或者它们的子类的模型、原理及定律,这些模型、原理和定律与系统的特殊类别、组成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性质无关。寻找一种不是关于或多或少特殊类型的系统的理论,而是一般地适用于系统的普遍原理,看来是合理的。”GST的任务“乃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它从有关生物和人的问题出发,不能沿用讨论无机界问题常用的机械论分析方法。因为现实是一个有组织的由实体构成的递阶秩序,在许多层次的叠加中从物理、化学系统引向生物、社会系统,因此不能把分割的部分的行为拼加成整体,必须考虑各个子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各部分的行为和整体。
若干要素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和组分的总合所没有的新性质,叫做系统质或整体质。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要素的系统质或新功能,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整体突现性是系统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石。所谓用系统的思想分析问题,中心之点就是考察系统的整体突现性。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可用公式来表示如下:W≠∑PI(这里又分为两种。)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W>∑PI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这种情况。
(2)整体小于部分之和。W
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四、系统科学理论与农村金融生态结合
系统科学的中心概念是系统,福瑞斯特在《系统原理》一书中说:“系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一起运行的各部分的组合”。从系统的一般定义出发,引出描述有组织整体(即系统)特有概念,如总体、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方向性、目的性、等终极性(果决性)、演化、渐进机构化、中心化、渐进分异化、主导部分、生长、竞争等等。从结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子系统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及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共同构成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子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遵循金融生态环境的一般规律,则由法律、制度、文化、道德以及监管体系和征信、担保体系构成的。从功能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该系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农村金融体系有极具稳定的特点,其结果导致金融生态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后,随着国内农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村金融系统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迁,保持农村金融系统稳定且持续的发展,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种改革我们在两个领域同时推进。一个是金融监管的改进,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另外一个领域非正规金融的创新。因为完全稳定的系统会失去变化、发展、创新的可能,而现实系统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自身、外部环境、甚至其他各种因素的扰动,象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人、财、物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有效空间的合理分配,人与农村金融的道德、规范、价值的沟通均会影响包括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农村金融创新问题、农村金融监管问题、农村金融政策问题等农村金融问题。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和谐农村金融的稳定机制应是适度的稳定,既不会使整个农村金融进入失控,无约束的混乱状态,又要能在矛盾、冲突发生时,通过相关的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协调、沟通后保持良性状态。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相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必须遵循反馈原理的,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也存在一个反馈现象,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因此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必须注意前馈信息的收集以及使用后反馈评价信息的收集,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风险防范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农村金融体系组织结构的三大体系包括执行系统、决策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是保障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有效实施手段。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督反馈系统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结构要求。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能走向有序,所谓有序是信息量走向增加,即熵走向减少,组织化程度走向增加,即混乱走向减少。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由政府主导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的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库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平台,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档案制度,实行信用风险防范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降低金融机构征信成本。
同时,系统只有通过互相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建立有序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多主体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无疑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交换信息、物质和能量,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显然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放性包括内源开放和外延开放,内源开放是指农村金融与所在社会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不与环境交换物质、信息以及能量,此系统就不会长大,否则该系统就会崩溃。外延的开放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逐步扩大向区域外开放。随着交通、运输、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前孤立的农村金融生态子系统,越来越联结到一起,形成更大范围的有机整体。同样,农村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的一个子系统,当前失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严重阻碍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五、利用系统功能原理构建和谐农村金融
功能(function)是刻划系统行为、特别是系统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系统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系统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于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环境存续与发展的作用,称为系统的功能。被作用的外部事物,称为系统的功能对象。功能是系统行为对其功能对象生存发展所作的贡献。凡系统都具有功能。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和谐农村金融系统的重构,可以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宏观方面上讲,就必须对农村正规金融进行制度创新与管理再造,对农村非正规(民间)金融进行政策引导和行为规范,给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带来适应性、效率性、稳定性和政策性方面的系统功能特征。
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金融组织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注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改变单个农民行为方式,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发挥人们互助性和利他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意识。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自主创新“一体多元”的中国特色和谐农村金融生态体系。
如何实现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这些农村金融机制综合作用,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农村金融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整合农村金融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农村金融结构获得相对平衡,促进农村金融在良性的状态下正常运行,共同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秩序。“和谐农村金融”的组织过程将通过各种农村金融协调管理机制来达成,包括开放的农村金融机制、有效的调控机制、统一的整合机制、完善的稳定机制、发展的创新机制等内容。各种农村金融机制的协调、合作,使农村金融系统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调节功能。从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来看,它内生于农业分工和农村金融交易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农产品交易、生产要素交易和农村金融市场约束下经济增长的要求及相应的交易制度变革中看出金融功能的演进过程。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金融业务出发,从制度层面和培育市场主体、培育金融机构的“自身能力”角度解析不足。比如我们现在的管理,仍带有一种父爱主义、保护主义的特征,没有真正把它推向市场,不是从培育他的自身的市场能力角度出发的,要靠自身的两条腿在市场上去登的;农村金融体系构成要素中过多强调银行金融机构体系;非正规金融,忽视其存在合理性、无明确的非正规金融政策。
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重构,需要理顺中央、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户之间的金融关系,健全管理制度,基本满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需要与农户的融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的整体风险。
六、展望
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机构能满足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政府各种形式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金融组织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是农村金融组织通过内在的多维联系构成的复杂有机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构建多样化金融机构。在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业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在可能的范围内允许和扶持其他形式的金融组织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机构始终是农村金融生态的建设者和支持者。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过程中,改革创新是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强化金融支农能力的必然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然对农村金融产生强烈的需求,要求打破原有农村金融生态均衡状态,寻求新的利益均衡机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变革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缺口问题,改变当前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使得新的制度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共同发展。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构建一个理想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圈,必然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各子系统联系紧密、和谐共存、协作整合、良性互动、高效运作的系统,为此,必须共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摘要】全文将经过分析、初步探讨系统科学基本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系统科学 原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1]。这一认识在系统科学里就看成一个完整系统。牛顿力学以三个运动定律作为基本原理,逻辑地演绎出牛顿力学体系;热力学以热学的三个基本定律为基本原理,逻辑的演绎出经典热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基础;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广义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为基础[2]。同理,如果我们把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论作为一门科学,称系统科学。从系统科学业中所涉及的概念、规律中可以抽象出三个基本原理。既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将系统科学基本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这是本文讨论的中心问题。为了突出重点,论述简明,先将系统科学原理表述如下:
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可能实理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才可能得到发展。
整体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科学的相互联系而开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大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功能。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将上述系统科学三个基本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来研究,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只要应用恰当,将会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有助师生的信息交流。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对系统科学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初步探讨。
1反馈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任何一门具体学科的教学和具体技能的训练,任何一章一节的教学,任何一项实验的进行等,都有具体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现状与目的的差距,从而去解决难点,去调整教学的速率,去改进教学业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表明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已注意到应用反馈原理。在教学中应用反馈原理十分重要,作用很大,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使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对教师来说,反馈信息可使教师掌握情况,改进教法,找出差距,提高质量。试举一个例子
例如:判断是否正确,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是等价的。
可能有“正确”、“错误”两种回答,回答“正确”的学生显然没弄懂加速度、向心加速度各自物理意义;回答“错误”的学生可能有一部分是主观判断的,也有一部分是真正弄懂了。教师得到这一及时反馈,就知道学生究竟弄懂这两个物理量没有,然后引导学生对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方向改变快慢的物理量)正确理解,通过有针对性的及时反馈,使学生对该问题有一个很深的印象,使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得到解决,从而使学生达到以后不会再犯类似错误的目的。改正错误,就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述能力和合作能力。以上例子按下原理图分析的
2有序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有序原理告诉我们,系统进化的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开放,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与外界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人的大脑是一个热力学系统。如不开放,与外界无信息交流,形成封闭,则大脑的熵将自发地趋于增加,走向无序。因此,教学系统必须开放,不仅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也包括同学之间互相沟通,学生与书本间的沟通,学生与环境等子系统之间的相互沟通。
有序原理告诉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周期跃迁,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使教师、学生和谐的共同发展。举个例子:
例1.批改作业传统的做法是由教师完成,从有序原理看,批改作业应放到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完成。学生之间相互批改学生的作业,不同班级相同学科的教师互相批改学生的作业。这样将作业批改放到在一个开放的系统里运作,充分利用了“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交换,从而使得学生、教师的解题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
3整体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没有结构的孤立部分,要求发挥整体功能是不可能的。对于教学过程这一系统,仅仅有教师、学生、自然科学世界这些因素,不可能显示出一个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就如人体有各种器官,这些器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有机的整体。在教任何一门学科时,不能仅仅教授一条条孤立的知识,而要即分解一份份学生可接受的知识,又不断注意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对这门科学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整体原理可用下式表示:
E整=E部+E联
当E联>0 时,E整>E部,即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表明整体的结构产生了整体的新功能。这一理念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更要重视教学过程整体。鲁纳等人曾做过实验,受试为两组大学生,一组采取整体法的策略。即从整体出发注意各部分的关系以解决问题;另一组采取部分法的策略,即从部分出发总和起来以解决问题。他们的任务是从一系列的卡片中,根据内容的特性抽出概念,拟定假设,解决问题,研究表明,不论问题的难易或特征的多少,问题的解决皆以整体法优于部分法[3]。举个例子:
例1.如下图所示,生重量为G的重物被轻绳AO、OB、OC拉着处于静止状态,绳OB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求绳AO、BO中的张力?
通过分析可以选取O处于平衡状态。应用当F =0求张力,应用此思路求张力时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也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通过几何的方法求出张力。换个角度,应用力的分解知识同样可以求出张力,通过分析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有两条思路、三种方法。这样通过对一道题采用多种不同的解法,(下转第141页)
(上接第19页)将不同解法进行科学分析。揭示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结构,进而发挥方法群的整体功能。
系统科学基本原理的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反馈原理揭示了变化中的稳定性;有序原理揭示了多样中的统一性;整体原理揭示了联系中的完整性。事实上三个原理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抓住内在联系应用于教学过程是更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这三个原理的应用,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培养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摘 要:供应链是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等组成的经济系统。系统科学理论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供应链系统具有整体涌现性、稳定性、动态性、开放性、自适应性等,结合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可以解释供应链的这些特点。而供应链的动态性包括有序变动和结构变动。在企业运营活动中,需要针对供应链系统的这些属性,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如:供应链整合、供应链结构、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以及供应链机制设计。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系统理论;整体涌现性;动态性;自适应性;机制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1-0077-06
一、供应链是一个系统
供应链(Supply Chain)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先由咨询公司的管理顾问提出,并在90年代被广泛使用。在此之前,商业上使用“物流”和“运营管理”来表达相应的一些内容。Stevens(1989)较早的给出了供应链的定义,他认为,“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包括通过前向物流和反向信息流连接在一起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工厂、配送服务和顾客。”
随着供应链管理的深入人心,又有不同的学者提出对供应链的定义。Lee、Billington(1992)认为,供应链是一个企业获取原材料、生产半成品或最终产品,通过销售渠道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网络。Kopczak(1997)则认为,供应链是通过原材料流、产品流、信息流连接成的包括供应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实体。森尼尔・乔普瑞、彼得・梅因德尔(2003)给出一个比较新的定义,“供应链由所有的满足客户需求时相关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流程组成,包括制造商、供应商,还包括运输服务商、仓库服务商、零售商甚至客户。”他们同时指出,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系统,包括不同环节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
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供应链的定义,但是主要是视角不同,本质上并无大的差异。无论是何种观点,他们都认为,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包含有具体的元素(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等,具体形式有所不同),有着特定的目标(满足客户需求,或者实现供应链的价值最大化等等)。Stevens(1989)在最早的定义中,明确提出,“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其他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供应链是一个系统的论断,但都间接表达了这样的论断。如Kopczak(1997)认为供应链是一个经济实体,其组成元素有供应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制造商等。
二、供应链的系统属性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更重要的是,供应链具有一个系统所具备的很多典型特点,如整体涌现性、稳定性、动态性、开放性、自适应性等(王许斌、李文立、戴伟辉,2003)。下面结合系统科学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以及企业案例管理实践,分别对这些特点进行论述。
(一)供应链的整体涌现性
“1+1>2”是系统整体涌现性的形象表达,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具有的性质在各个部分中不一定具有。西蒙认为,已知部件的性质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规律,也很难把整体的性质推断出来。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整体性质等价于部分性质之和,但是多数情况并非如此。整体涌现性是非还原性和非加和性,即整体具有但还原为部分便不存在的性质;整体涌现性是由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产生的,一般情况下,是结构效应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许国志,2000)。
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也具有整体涌现性,并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表现出来。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以及物流服务提供商,多数是分属不同产权所有者的实体,都有着自己的存在目标。各个实体可以采取措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如果没有合作和协调,也仅仅是在其他实体采取特定策略下的纳什均衡,不一定是最优结果。“囚徒困境”正是供应链成员非合作情况(一种混乱状态)的一种理论,即个体最优不一定是整体最优(Whang,1995),有时个体最优策略甚至会导致总体最差结果。但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存在时,若得到有序的协调,将会实现混乱状态下各个子实体不能实现的结果,如供应链整体成本最小、反应速度最快,每个子实体获得最优结果等。这些特征正是整体涌现性的表现,需要供应链成员之间有效合作才能获得他们期望的结果。
(二)供应链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存在目的,即追求价值最大化,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必须紧密合作,增加信息共享并互相提供支持。这时候,供应链的稳定性就非常重要。厂商只有在保持稳定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和各个成员之间的合作,才能通过供应链的整合实现供应链的目的和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或者产品与供应商合作的时候,存在两种成本,一是原材料成本,一是交易成本。供应商数量越大,相当于引入的竞争者越多,越有可能降低原材料成本,另外,供应商数量越大,竞争性越强,企业越看重原材料价格,那么供应商变动就越剧烈,从而交易成本也就越高,这种交易成本包括寻找供应商、鉴定供应商资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监督供应商交付原材料以及原材料质量鉴定等活动的成本,这些都是不菲的成本。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大企业的出现,交易成本降低的潜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与少量优秀的供应商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从优质的供应服务中所能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大,即降低交易成本的潜力越来越大。这时,精简并稳定供应商就成为了很多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对口的信息系统,通过投入专用资产,建立稳固的长期关系并以关系合约代替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
(三)供应链的动态性
供应链是稳定和运动的对立统一。其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供应链结构不变情况下的有序运动,另一个是供应链系统结构的动态变化(见图1)。
在典型的供应链体系中,一般有三种“流”,即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是最基本的流动,主要是原材料和产品从初级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到客户的有序流动过程,称之为正向物流。也有部分物流是反向运动的,如部分不合格商品从客户经由零售和批发商返回制造商,还有部分废弃商品返回原材料厂商二次利用,当然返回路线和正向物流会有所不同,称之为反向物流。正向物流和反向物流构成闭环供应链。信息流主要是传达需求信息和资源存量信息,是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之间的互动。如消费者需求信息经由零售商和批发商传达至制造商,制造商在计算出需要的原材料向供应商定购原材料。另一方面,原材料厂商会向制造厂商传达自己的原材料供应种类和供应能力等信息,制造商也会向批发和零售商传达产品的库存和制造能力信息等。资金流则和物流相对应,是一种逆向对等流动,是交换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变化是供应链结构的变化。现在的企业越来越追求稳定的合作伙伴,制造商正在精简供应商,保持少而精的供应商有利于双方的协作和管理,从而降低成本。优秀的制造商对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筛选程序,一旦供应商不符合制造商的要求,将会被淘汰,进而更换为一批更优秀的供应商。制造商对经销商也有同样的要求,并采取动态更新策略,表现为动态性,这是供应链成员的变动,或者说是系统要素的变动。然而更剧烈的变动是供应链系统整体结构的变动,这些变动往往会引起该供应链系统呈现质的变化,比如供应链中的某些要素被精简,或者增加了新的供应链组成要素。最典型的例子是DELL公司的直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处于中间环节的零售商不再存在,新的供应链系统因为环节的减少从而成为快速反应型供应链。消费者网上定购DELL的计算机,一周之内即可送到,这一周包括了消费者网上定购,DELL公司向供应商定购零部件,组装,然后通过物流系统配送到消费者手中。DELL公司迅速成为全球计算机公司的市场领导者,对计算机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结构变化的另一种形式是供应链系统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尽管供应链成员种类没有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沟通速度和沟通效率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最初的供应链形态是链状结构,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厂商对利润的追逐,一种网状结构形成了,即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供应商、制造商、物流服务商和消费者围绕零售商形成了环状结构(假设零售商是核心企业),零售商成了信息的中心,所有成员同时共享信息,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同时被零售商、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以及物流厂商获得,改变了过去那种“消费者零售商制造商供应商”逐级传递的模式,既加速了信息流动,又减少了信息扭曲,既减少了所谓的“牛鞭效应”,又使供应链变成了供应网,成为了快速反应型组织。
最近零售商的崛起正是供应链结构变化的一个反映。最近几年,沃尔玛连续多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第1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这表明零售企业正在壮大和崛起。一部分大型零售企业已经在产业链条上成为领导型企业,他们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具有了无可比拟的谈判筹码。国际上的沃尔玛、家乐福,国内的国美电器、大中电器等就是代表。事实上,零售企业的崛起并没有改变供应链的形态和相互关系,但是,产业链中的领导企业发生了迁移,在很多产业中,领导企业不再是制造商而变成了零售商,这是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当然,制造商为主导的产业以及大型原材料供应商为主导的产业仍然大量存在,零售商占主导地位是日用商品产业的最新态势。
(四)供应链的目的性
系统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但并非所有的系统都有存在的目的性。供应链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具有目的性。供应链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经济实体,具有经济人属性,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局部性质最终决定了供应链的目的性,即追求供应链整体的价值最大化,然后再在内部各个实体之间进行利益分配,供应链组织越成熟,供应链中组织的联系越紧密,这种目的性越强。相反,供应链中的组织越松散,作为一个系统,其存在的边界就越模糊,其目的性就越弱。
系统具有相对性,一般的系统都是作为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而存在,供应链系统也不例外。当系统的边界非常模糊时,人们就不再把该系统看作一个“系统”。这时候,所谓的目的性也消失了。在早期的社会经济时期,各个经济实体间的关系非常不固定,相互之间的交易甚至只有一次,那么这时候供应链实体就不是一个固定的系统。但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实体之间具有固定关系的供应链系统越来越多,内部实体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目的性也越来越强。
供应链管理追求价值最大化,或者说是利润最大化,一般来说,其会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成本节约型供应链,供应链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成本,从降低成本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另一种是提高供应链的服务价值,这样可以向客户收取更高的费用,从而增加整个供应链上的增值数量。有一种特殊的供应链――敏捷供应链,追求反应速度,我们可以把这种供应链看作是一种策略,用来实现成本的降低或者供应链价值的提高。因为反应速度的提高可以减少库存时间、降低库存成本,从供应链整体来看,就是提高了资本的运转速度,使单位资本回报率更高。另外,由于较快的反应速度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需求,消除了部分需求和供应时滞,从而给客户带来了更大的价值。
(五)供应链的自适应性和开放性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但是,这个系统是生存在更大的环境里的,是更高层级系统的子系统。因此,供应链系统不能独立于环境而存在,是开放的系统,受到环境的影响。供应链系统与外界环境存在着物质以及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换必然会引起系统的变化,因为供应链系统是一个有着其生存目的的经济实体,为了生存,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它必然根据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自己。这种随着环境变化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就是自适应性。比如,当变化成为主旋律,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动荡不安时,供应链系统就必须适应这种形式,变成灵活性的组织,变成快速反应型组织。从另一个层面而言,此时供应链系统的自适应性增强了。供应链在自我调整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利用结构改变产生质变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应付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还通过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来增强自己的适应性。如吸引优秀人才,加强战略联盟,使用信息技术,加强供应链整合等举措就可以增加供应链的自适应性。
三、利用系统科学思想管理供应链
(一)供应链整合协调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它是确保顾客满意的一个主要环节,即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或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Ellram、Cooper(1993)提出,供应链管理即用集成化的方式来管理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所有环节的整个业务流程。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供应链整合。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资源,通过供应链链条上各个环节上企业的信息合作与共享,使整个链条上的企业达到多赢的效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更大的价值链增值和更快速的客户服务。扩大系统边界,从供应链整体层面应对挑战。
供应链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整合”,目的是让供应链中的成员建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行动如一,协调一致,摆脱“囚徒困境”。因此,要打破本位主义思想,从供应链整体出发考虑问题,努力建立一定的协调机制,加强供应链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合作,整合供应链资源,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取得“1+1>2”的效果。
(二)调整供应链结构,进行供应链动态管理
在不同的竞争环境下,供应联系统应该采取不同的供应链结构模式。因此,当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不能固守传统,不做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大量涌现,DELL公司创造了直销模式,对产品进行大规模定制,并从信息技术、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与传统制造和销售模式相比),从而在计算机产业成了一匹“黑马”,脱颖而出,并迅速成长成为计算机行业的“领导者”。联想最初选择的是传统的分销模式,并由此构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竞争形式的发展,联想公司也在进行自身的调整,引入了双渠道模式,逐渐改变完全的传统分销渠道模式。
目前在调整供应链结构方面典型的做法有如下几种:(1)简化供应链环节,减少成本,增加反应速度。DELL的直销模式即采取了这种方式。DELL公司简化了中间销售商,直接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节约了大量的中间利润截留,并降低了库存,提高了资金流转速度。(2)采用固定供应商的合作方式。减少供应商数目,与选中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这样可以大量降低交易成本并获得更高的服务水平,反应速度也得以提高。(3)部分企业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增强自己在供应链中的谈判力量,成为供应链中的主导厂商。国美电器即是一例。国美电器因为拥有大量的终端消费者,具有很大的谈判筹码,就可以直接和供应商合作,消除了中间的批发分销环节。而且,供应链中的主导厂商由制造商转变成为零售商,零售商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三)加强供应链内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流动
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信息技术的企业内应用。其主要是在个别部门的应用,最初是财务部门,随后生产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也开始应用信息技术。但是,各个部门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独立进行的,互相之间没有数据交换。(2)部门之间的信息整合阶段。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始打破了过去部门割据状态,信息孤岛问题得以解决,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沟通更加及时充分,合作更加紧密。(3)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整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成为可能,由此出现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电子商务应运而生,随后出现了电子供应链的概念,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整合被提上议事日程(见图2)。
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处于信息技术应用的第三个阶段,即企业之间的信息整合阶段,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电子供应链阶段。电子化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应用有电子销售、电子采购、电子协作(Lee、Whang,2002),其分别代表了企业和客户、企业和供应商、企业内部的协作情况。通过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供应链管理有了更好的条件进行一体化运作,供应链中的资源得以整合,一个企业拥有的信息也可以及时为其他企业所用,加快了供应链中决策效率,提高了决策效果,使供应链系统的竞争力增强。
联泰公司是一家以制衣为主的企业,它们采取供应连整合策略,提出了“从设计到商铺”的理念,并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把供应商以及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加紧密的供应链系统。IT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管理,生产控制,仓库管理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联泰公司已经跨越了部门信息化阶段,通过信息技术把各个部门连接起来,形成真正的一体化。同时,联泰已经开始了信息化的第三个阶段:跨企业信息整合。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联泰、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畅通、准确、及时,实现了信息共享,促使供应链系统提高效率,使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涌现性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展现。
(四)设计合理机制,让系统内成员自发协调
尽管供应链是一个整体,但是其中的各个成员的目标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他们的利益并不完全和供应链系统的目标一致,这时就会出现搭便车问题、人问题,甚至“囚徒困境”等等。供应链系统是一个自适应性系统(贵春、李从东、李龙洙,2005),但这并不代表供应联系统天生就是自适应性系统,自适应是有一定条件的,可能有一些供应链系统或供应链成员因为不具备这些条件而又不能及时调整自己而被淘汰。设计合理的机制就是一个重要的应对策略。
外界需求在变化,市场竞争环境在变化,政府的政策也在变化,那么,在一个供应链中,各个实体拥有的资源不一样,掌握的信息也不一样,如何让各个成员共享对其他成员有利的真实信息,如何让各个成员自动地选择有利于整个供应链利益的决策就非常重要。每个供应链里包含着多个经济主体,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的利益追求,他们的追求目标是不一样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事实上,局部最优的行为可能并不是全局最优(Whang,1995),即很容易出现“个体理性,集体非理性”的情况。供应链合约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个问题,合理的供应链合约能够诱使成员说真话,能够诱使供应链成员选择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行动。其中利益分配和风险分配是合约的关键问题。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约方式有很多种,典型的有收入共享合约(Giannoccaro、Pontrandolfo,2004;Cachon、Lariviere,2005),批量折扣合约(Taylor,2002)和返货协议(Eppen、Iyer,1997)等。
总之,供应链是一个系统,进行供应链管理要从整个供应链系统来考虑,同时考虑供应链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理解供应链系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增加供应链的价值增值,增加供应链的竞争力,反过来增强各个成员的利润和竞争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
笔者把系统科学思想和供应链管理理念结合在一起,总结了部分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更系统地提出了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所具有的特点,尤其是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具体地论述了供应链系统的动态特征,提出了供应链动态变化分类框架,这个分类框架是论述供应链动态特征的基础,是根据供应链系统动态特征分析管理策略的基础。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供应链管理有很多研究机会,尤其在两个方向上有很大的研究潜力。一是挖掘系统科学深层次理论,如复杂系统、自适应系统等理论来研究供应链管理;二是针对具体的系统科学方法,如系统的动态性等,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进行研究。
摘要: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其发展脉络包括: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学、埃根的超循理论、米勒的一般生命系统理论、槌田敦的资源物理学、运筹学、非线性分析、经济学领域中的系统科学(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兰格的经济控制论)、社会学领域中的系统科学等。系统经济学是在系统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的经济学分支,属于经济学与系统科学、数理科学、生态环境科学等的交叉科学研究。系统经济学的创建为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崭新的理论平台,并以其特有的前沿性、前瞻性、交叉性、综合性和整体性,成为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创新。
关键词:系统科学;系统经济学;学科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008-02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深入研究系统科学,不仅能广泛了解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而且其成果也为社会工作者从事科研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方法论支持。
人类社会已进入系统时代。系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正呈方兴未艾之势。系统经济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跨学科新研究。系统经济学的创建为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平台,是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创新。
一、系统科学的发展脉络
1.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该理论力图分析各种系统的一般方面、一致性和同型性,阐明或导出适用于一般化系统或其子系统的模型、原理和规律,包括机体系统理论、开放系统理论、动态系统理论。
2.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该理论利用局域平衡假设、连续介质力学描述、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叉数学理论、涨落理论等研究耗散结构形成的特征与条件,指出结构、功能、涨落、开放系统、远离平衡之间的联系,并推广于生物、社会、经济等其他非物理系统。
3.哈肯的协同学
协同学原意是研究一般系统中子系统的协同过程,而实际研究的是由一种特殊的泛导方程――主方程(表示系统的几率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方程)所能表征的系统的协同过程或自组织过程。
普利高津与哈肯的理论较之贝塔朗菲更具数理化,同时导出许多凭直观思辨无法得到且形式具体的新规律,这对一门新学科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4.埃根的超循理论
该理论研究生物大分子的自组织机理,重点探索由非生命分子到生命个体进化中超循环的作用。埃根的工作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可看作分子生物学与分子生物物理学领域中的进化论,是一种特化的系统理论。
5.米勒的一般生命系统理论
该理论研究一切实存的具体系统的异同性,由小到大包括八个层次:细胞、器官、生物体、群体、组织、社区、社会、超国家系统。除了处理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流通与输出外,其共性还体现在具备多功能的子系统:复制器、排放器、驱动器、支持器、输入转换器、内部转换器、输出转换器、定时器等。
6.槌田敦的资源物理学
该理论研究物流与能流,认为流的基础是扩散能力,熵是物与能扩散程度的指标,后又将流与熵定性类比引申于非物理系统。
7.运筹学
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运筹学是系统工程的重要数理基础,通常包括规划论、对策论、排队论、搜索论、库存论、决策论等。作为系统科学的分支,运筹学比其他分支在数学理论与数理技术方面有更多发展,其具体成果之丰富堪称楷模。
8.非线性分析
该理论侧重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叉、突变、浑沌等,其数理成果同运筹学一样极有成效和价值,通常是许多系统科学分支(例如耗散结构理论与协同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9.经济学领域中的系统科学
(1)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
该方法将一地区、一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经济作为一个输入、输出的网络系统,并探索和解释系统的结构和运行,从而为经济系统计划和管理提供依据。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投入系数,即各部门每单位产出所需由其他部门投入的产品数量,可建立线性方程组并通过矩阵代数求逆,计算最终需求变动对各部门生产的影响。
(2)兰格的经济控制论
兰格将控制论用于经济学形成经济控制论。该理论发现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凯恩斯乘数与里昂惕夫矩阵在数学形式上的共性,并强调经济管理科学水平的意义。其具体研究很多,涉及可控性、可观性、稳定性、最优控制、微分博弈等。
10.社会学领域中的系统科学
巴克莱从社会学角度阐述了系统、边界、输入、输出、反馈等概念,并强调这些概念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发展了一种有宏微多层次的适应性系统模型,认为系统的各层次互动影响系统内的其他层次,一个由互动组元组成的系统与内外部环境进行交易,从而导致外部环境中的信息以某种方式进入该系统。
邦格的系统主义论述了对社会本质认识的三种基本观点:个体主义、整体主义与系统主义,并认为系统主义抛弃了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
二、系统经济学是系统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系统经济学(昝廷全,1995)是在系统时代背景的感召下应运而生的新的经济学分支,严格来说属于经济学与系统科学、数理科学、生态环境科学等的交叉科学研究。系统经济学的创建为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平台,是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创新。
系统经济学利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中国古典哲理的精华研究经济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规律,除了具有许多交叉学科共有的综合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前沿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可检验性等应用学科独有的特征,是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于一体的一门创新学科。
1.系统经济学与系统科学的关系
系统经济学在理论上涉及哲学、数理与技理等层次,是多学科交织而成的一个广义交互网,它也与许多学科或专题有区块性非网络性的交缘,特别是与系统科学的某些专题交缘,这部分自然是系统科学中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
从方法学看,一般认为系统科学的基本方法包括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历史方法,而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相关性、综合性、目的性、层次性、历史性等。反观系统经济学,这些方法与原则都可从广义系统模型的内外广义系统性或软件硬兼设性以及其他泛系原理派生出来。因此,系统经济学是系统科学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此外,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一般生命系统理论、资源物理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不同类型的集散关系、扩散过程(扩散方程)、主方程、泛化的熵等,它们都不外乎描述集关系或其泛导关系。运筹学则不外是显生的特化数理技术性研究,投入产出法则是一种技术化的运用泛权场网表征因果关系的泛导法应用,而兰格的经济控制论则是泛导法对经济系统的一种准转化、准模拟过程。从这些角度看,系统经济学做了一些有益的补充、推广与探索。
2.系统经济学是系统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1)前沿性――立足科学前沿
系统经济学紧扣科学前沿,挑战未知领域,并促进知识和高技术的综合集成。近20年来,系统经济学探讨了一系列科学前沿问题: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层次、系统经济学的哲理框架、数学模型和应用举例、产业经济系统研究、制度的拓扑模型、资源位理论、特征尺度理论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国内和国际相关学术领域中的全新探索和思考。
系统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体现了整体性、新思维方式,显示了科学的发展脉络。研究主题的选择,优先考虑到影响面广、带动性大、极富挑战性的方向和前沿领域,并以国家的战略目标为取向,同时关注到学术疑难问题。因此,系统经济学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前沿性。
(2)前瞻性――面向科学未来
系统经济学展望未来、预测未来,并促进对未来的把握和创造,创新是唯一性的。创新取决于正确确定研究的新方向,提出研究的科学问题。系统经济学不断突破最新科学进展,揭示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与预测未来发展的走向和变化,探寻未来发展的机遇,促使及时不断的调整研究方向,开拓新方向、新领域,研究新问题。
客观世界是一个开放系统并在不断进行演化。客观世界既有法则也有偶然,既有决定性也有随机性,既有秩序也有混沌,而且它们相互影响。系统经济学当中关于复杂性和开放复杂经济系统的研究体现了系统科学新的研究方向,反映了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
(3)交叉性、综合性和整体性――促进学科整合和整体性研究
当代科学的突出特点是学科统一化进程的加速。几百年来形成的越分越细的学科划分和单个学科孤立、分割的研究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和未来科学本身的发展,难以适应新的技术革命以及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国际化趋势,难以适应日益困扰人类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以及不断加剧的人类与自然的不协调性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学科交叉极富创造性,也是整体性认识和实现学科整合、一体化的必然过程。
系统经济学遵循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并以复杂性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断发展着。正如预想的那样,系统经济学的成长受到学术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跨学科研讨体系并没有因学科障碍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受到影响。我们深信,系统经济学将进一步打破严格的学科界线,促进学科整合和整体性研究,激励不同领域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多学科的互动和融合必定会产生绚丽多彩的新的科学思想火花。
〔摘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建立,系统科学的观点和基本原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是一个大的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是其体系中的重要要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这个大系统的运行有了科学的轨迹。从建国之初到党的十七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建立经过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科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系统科学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4-0113-0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的探索,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建立过程中的艰苦探索。同时,这一过程也反映了系统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建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建国初期的现代化建设目标
刚刚建国时,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可是怎样搞建设对一个刚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当时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识和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问题上认为:中国先实现工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举行开国大典前半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决策者,中共既要借鉴苏联的已有经验,又要不断摸索自己的新路子。所以这种认识在建国初期的实践中也在不断地深化,但还不可能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1954年6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提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在这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宣布了要在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宏伟任务,并且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这是中共对“四个现代化”的最初提法。它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更加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不仅仅局限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此后,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中暴露出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为鉴戒,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考更趋于现实。
到了1956年,党召开了作为执政党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对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作了非常明确的决定。党的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明确了今后的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在这里已经体现了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系统中工业、农业以及科学文化等领域是其中的重要要素,各要素不会孤立地存在,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当时,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一个最为重要的位置,也是大家的一个共识。“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已经使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一个初步的体系。但是,这个初步的体系与后来的“四个现代化”有内容上的差异,这是体系在实践中不断被修订的结果。
党的八大后我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进行了新的探索。 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年3月,他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再次重申: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两次讲话中都提到了“现代科学文化”的问题。“现代科学文化”已经作为系统中的要素被关注到,而且与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并提,表明我们党已经开始认识到现代科学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959年底到1960年初,在《读苏联的谈话》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就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然而这里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只是一个雏形。直到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至此,“四个现代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如果与后来较为完整的目标相比较,可以看出此时确立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注重的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但是,即使是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这个目标,后来也受到错误认识的影响而偏离了方向,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特别是十年“”期间,“四个现代化”目标遭到了严重破坏,无法实现。
二、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新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
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偏重于物质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也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同时,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发展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在中国文联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讲话中再次重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原则和立场,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199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都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
党的十二大的报告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的论述体现了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而整体性和关联性是系统论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开始后,系统科学知识已经在我国被普遍接受,并且受到重视,学术界也热衷于研究它在我国的运用。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际上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明确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这样,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正式由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变成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更加全面的现代化。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国情和现代化目标体系的认识加深了,对现代化目标体系的各要素的认识更全面了。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的总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过程的三个阶段。系统论认为动态平衡性和时序性也是所有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分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体现出系统论中关于动态平衡性和时序性的基本思想观点和基本原则。
三、在新世纪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在新的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中国现代化道路又遇到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共产党适应当今国际形势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了的实际,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进行了不懈探索,在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重大创新,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富强、民主、文明”这三大目标拓展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指出要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强调建设政治文明。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了“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趋成熟和完善。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 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了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作了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大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最终形成。
四、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形成过程体现出系统科学的积极作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里,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分别对应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构成了一个大系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这个大系统的运行有了科学的轨迹。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系统阐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也体现出系统科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第一要义是发展”反映出系统科学对一个系统总是在不断运转变化的观点;“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强调了系统内最核心的要素;“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系统关于整体性、关联性和等级结构性等观点;“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更是表明了要重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为系统论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这里,系统中各要素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明确,系统科学知识的运用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系统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和运用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类共有的知识和财富不再狭隘地分为姓社姓资。系统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普及和发展表明了系统科学强大的生命力,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中还大有用武之地。
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也体现出我们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理性。同时,这个演变过程也表明系统科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的形成所起的积极作用。
摘要:从系统科学角度审视工程文化内涵,确定了工程文化与系统的关联性,厘清了工程文化的构建和形成,认为工程文化的形成遵循自上而下的他组织和自下而上的自组织的混合路径,而工程文化的构建是构建主体主观能动的过程。工程文化的形成是由外部环境、构建主体、目标群体、工程等要素有机集成的。在此结论的基础上,得出工程文化系统要素在工程文化构建中的作用路径和相互关系,建立工程文化的构建机制。
关键词:工程文化 系统 构建主体 目标群体 构建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87-02
1、引言
我国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数量众多,呈现出综合环境复杂、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资源整合难度大等特点,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实践证明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无法解决大型工程的复杂性问题,管理理论向着更加灵活创新的趋势发展,“文化管理”成为普遍认可之道;另一方面,大型工程作为人类文明的遗产,其文化是工程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的必然要求。因此,工程实践者逐渐重视大型工程的工程文化建设,对工程文化理论提出了迫切要求。
国内理论研究集中在工程文化的内涵或价值:肖锋(2006)从魁北克大桥垮塌的文化成因揭示了工程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李世新(2007)分析了工程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价值冲突及解决冲突的对策。李伯聪等(2007)认为工程文化是文化背景、工程活动、器物文化的交集。洪巍、洪峰(2007)从“过程主义”看工程文化,认为工程可分为计划、实施以及消费三阶段。俞春生等(2009)以实践为基础,认为工程文化是工程内容与文化形式有机统一的综合体。盛昭瀚等(2009)以综合集成的方法论为基础,阐明了工程文化的影响因素、参与群体、外在环境及其相互问的关系。
本文从系统科学角度,审视工程文化内涵,探索工程文化的构建。
2、工程与工程文化的界定
本文将工程界定为有一定建设周期的大型建筑,工程既是过程,又是结果。工程文化界定为工程过程中形成的被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反映这些价值观的制度和物质载体,以及工程结果反映的物质文化的总和。
3、工程文化与系统的关联性分析
3.1 工程文化的内容与系统
根据形态差异,工程文化内容分为精神、制度、物质层面。工程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体系,引导着工程文化的性质及方向。制度文化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及其理念。制度文化反映精神文化,约束、引导工程建设者行为,有利于精神文化的渗透与贯彻。物质文化是工程文化物质形态化的结果,如工程标志、口号标语、宣传栏等,工程作为建筑成果也体现了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载体。工程文化内容是有机的整体,抛开任何一层都不能称为完整的工程文化。
3.2 工程文化的形成与系统
工程文化的形成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外部环境、参与群体、工程目标以及工程实践多方面力量集成的结果(盛昭瀚等,2009)。本文在此结论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深化,认为工程文化的形成是由外部环境、构建主体、目标群体、工程等要素有机集成的。
工程建设于特定时代,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等:工程建设于特定地区,受到地域文化影响,如民俗传统、历史文化等。这些外部环境,通过影响工程建设者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间接影响工程文化的形成。工程属于特定行业产业,受到行业环境影响,如市场化程度、法治程度、技术水平及人员素质等。任何工程活动都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下,在工程行业及相关产业的资源、技术、人力等投入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成熟程度及员工整体水平影响着整体市场的法治意识和按程序办事的意识,从而影响工程文化的形成。
工程是主体发挥能动性的造物活动,主体作用不容忽视。我们把由特定主体构架建设工程文化的主观能动过程称为工程文化的构建,即构思创建工程文化内容,并引导、推广,使之在工程建设群体中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过程。工程建设群体,根据其在构建工程文化中的主次地位和作用,分为构建主体和目标群体,构建主体是构建工程文化的主体,通常是工程管理者。目标群体是工程文化的实践范围,工程文化最终在目标群体中形成。工程文化构建是构建主体有意识、有目的、有导向的过程,因而构建主体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工程文化的形成。工程文化构建的针对对象是目标群体,因而目标群体的特征与工程文化的形成有重要联系。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都有其自身的轨迹。个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有需要、动机和欲望,有有限理性,有自发的偏好,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构建主体可以通过推行“官方文化”来影响个体,这是自上而下的路径。而个体对于“官方文化”具有反作用:一方面,个体特征不同,对文化的认同和适应程度有所差异,因而反馈不同:另一方面,因为价值观、偏好和行为习惯等,可自发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社交性群体,自发形成群体文化。因而,文化的形成还存在一条自下而上的路径。
工程文化归根结底是依托于工程活动、服务于工程目标的,工程是实践工程文化的场所。因此,工程特征,如战略目标、功能、规模、技术等等,决定了工程文化的方向。
综上所述,工程文化的形成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外部环境、构建主体、目标群体、工程等多方面要素有机集成的。工程文化与系统又有了进一步关联。从系统观点看,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总体遵行两条混合路径:一是自上而下的他组织过程,一是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
3.3 工程文化的功能与系统
工程文化的功能可分为两类:文化管理和建筑文化。前者有导向、凝聚、约束等功能,后者有审美、辐射、传承等功能。这些功能是动态演化的。工程文化首先具有文化一般性特征,文化不是拿来就用,而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因此文化发挥功能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作用过程;其次,工程作为过程来讲,具有全寿命周期和一次性特点,作为结果来讲,又具有传承文化的长远意义,因此工程文化发挥功能必定也是动态过程。这一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也是遵循特定的路径,工程文化的形成路径其实也是工程文化的作用路径。因为,正是在特定环境下、特定工程实践中,工程文化内容要素集成起来,被特定群体学习、吸收、变化、稳定,这一动态演变过程实现了工程文化对人的影响,从而达到对工程、对社会的影响。因此,工程文化的功能是各要素的整体效果。各要素并非简单堆砌,而是在两条路径上有机结合,体现出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4、工程文化系统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盛昭瀚等,2009)。根据第3节论述,工程文化相关要素相互关联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和行为的工程文化系统。
要素根据性质,可分为内容要素、关系要素、成因要素。内
容要素有精神文化要素、制度文化要素、物质文化要素;关系要素分为构建主体和目标群体:成因要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构建主体的价值观和特质、工程特征,以及目标群体特征;外因是外部环境,有时代文化、地域文化和行业环境等。
工程文化系统受环境影响很大,系统各个要素都与环境之间具有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换,是开放的系统。
工程文化的形成遵循混合路径:自上而下是他组织过程,以构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主,以各要素相互适应、相互调整的反馈为辅:自下而上是自组织过程,是各要素以各自轨迹发生、消亡、发展、变化的动态演变过程,从而在整体层面上显示出一致性的驱动与合力。结构要素并不是简单堆砌,而是在两条路径上有机地组织起来,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相渗透、互为一体,从而在整l体上表现出系统涌现性。
部分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可构成子系统,形成亚文化,亚文化是存在于特定群体中的区别于主文化的某种特定文化。工程项目组织中,通常有多个参建单位,工程建设主体与参建单位之间有主从关系。各方目标、工作性质和职能不同,亚文化也不尽相同。因此,工程文化系统具有层次性特征。
工程文化系统还具有动态性特征。首先,工程具有全寿命周期,工程文化因此具有阶段性,建设期、运营期,甚至运营期以后,每阶段各有重点,在客观需求上,工程文化系统必须是动态发展的;其次,工程文化构建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多阶段的长期过程,每阶段会有调整,构建还包括评估、维护,这种他组织路径上的驱动也是动态发展的;最后,在自组织过程中,涌现不断产生,也是动态的。
5、工程文化的构建
以系统的视角看来,工程文化构建是工程文化形成的路径之一:自上而下的他组织过程。要构建工程文化,首先必须要摸清作用路径上的要素及其行为和联系。
尽管工程文化构建是依赖于他组织的,但是,内容要素能否被目标群体认同和适应、是否符合预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通常,工程文化实际与期望之间是有距离的。这时候需要进行工程文化的诊断与改进,再重新回到工程文化构建上,会发生系统内耗。如果能够同时掌握自组织的规律,将减少内耗。
因此,本文研究工程文化构建,依旧是建立在两条路径上的构建,路径上要素有构建主体、目标群体、工程、外部环境、内容要素、内因、外因等。首先,构建主体认识工程文化成因。内因决定工程文化的本质和方向,外因通过影响构建主体、目标群体而起作用。其次,构建主体创建工程文化内容要素。然后,工程文化内容要素被广泛推广于目标群体中。精神文化对目标群体起导向作用,制度文化约束目标群体,物质文化辐射沉浸其中的目标群体,三层要素互相渗透,促进与深化工程文化的落实。这一阶段是长期动态的过程,同时涌现自组织。最后,构建主体对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对,评估工程文化的效果,再进行维系或者改进。
6、结论
当前,大多数工程项目的工程文化仅仅停留在口号上,都很难深入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如何为大型工程构建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工程文化,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工程文化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适合生长的土壤。这就是工程的外部环境、工程实践、构建主体和目标群体。因此,从系统科学角度来审视工程文化的内涵,能够全面系统把握工程文化的形成规律,把握系统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理解系统特征和行为,从而探索出工程文化构建规律。
[摘要]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体系,尤其是在创建系统学过程中,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并由此开创了复杂巨系统科学与技术这一新的科学领域,标志着他的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方法有了新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综合集成思想与综合集成方法的形成与提出,是一场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革命,其不仅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钱学森;系统科学;综合集成
今年是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也是钱老离开我们两周年。我们深深怀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
在长达70多年丰富多彩的科学生涯中,钱学森建立了许多科学丰碑。钱老对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开创性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人们称他为“中国航天之父”。但从钱老全部科学成就和贡献来看,这只是其中一部分。钱老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从工程、技术、科学直到哲学的不同层次上,在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层次的研究中,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相互交叉、结合与融合的综合集成研究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来看,这些方面的科学成就与贡献,其意义和影响可能更大,也更深远。钱老的系统科学思想以及系统科学成就与贡献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系统科学思想贯穿于钱老的整个科学历程中。钱老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20多年(1935年-1955年),主要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以及火箭与导弹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还创建了“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论”,成为国际著名科学家。需要指出的是,工程控制论已超出了自然科学领域,而属于钱老后来所建立的系统科学体系。自然科学是从物质在时空中运动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但工程控制论要研究的并不是物质运动本身,而是研究代表物质运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研究这种关系的系统性质以及如何控制系统使其具有我们期望的功能。因此,系统和系统控制是工程控制论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钱老创建工程控制论这个事实表明,在这个时期钱老已开始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就。《工程控制论》一书的出版,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发行。工程控制论所体现的系统科学思想、理论方法与应用,直到今天仍然深刻影响着系统科学、控制科学、管理科学以及其他相关科学的发展。
1955年,钱老回到了祖国,从那时起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开创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上。以导弹、卫星等航天科技为代表的大规模科学技术工程,如何把成千上万人组织起来,并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出高质量、高可靠的型号产品来,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与技术,在当时这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钱老在开创我国航天事业的过程中,同时也开创了一套既有普遍科学意义又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工程管理方法与技术。当时,在研制体制上是研究、规划、设计、试制、生产和试验一体化;在组织管理上是总体设计部和两条指挥线的系统工程管理方式。实践已证明了这套组织管理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在今天来看,就是在当时条件下,把科学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综合集成创新,从而走出了一条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自主创新道路。我国航天事业一直在持续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
航天系统工程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系统工程技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不仅适用于自然工程,其原理也同样适用于社会工程,从而开创了大规模科学技术工程的系统管理范例,也为钱老后来建立系统科学体系提供了实践基础,系统工程的应用也是钱老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重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钱老从科研一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花费心血最多,也最有代表性的是建立系统科学体系和创建系统学。在创建系统学过程中,他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并由此开创了复杂巨系统科学与技术这一新的科学领域。这些成就标志着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方法有了新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进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钱学森综合集成思想与综合集成方法,已贯穿于工程、技术、科学直到哲学的不同层次上,形成了一套综合集成体系。综合集成思想与综合集成方法的形成与提出,是一场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革命,其意义和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就现实而言,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系统科学,钱老曾明确提出,系统科学是从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局部与全局以及层次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能反映事物这个特征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系统。所谓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组织部分构成并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系统是系统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基本对象。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但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系统科学能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问题联系起来作为系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这就是为什么系统科学具有交叉性、综合性、整体性与横断性的原因,也是系统科学区别于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一个重要特点。
系统科学如同自然科学等一样,也有四个层次的知识结构。在钱老建立的系统科学体系中,处在工程技术或应用技术层次上的是系统工程,这是直接用来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技术,但和其他工程技术不同,它是组织管理技术;处在技术科学层次上直接为系统工程提供理论方法的有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而处在基础科学层次上属于系统理论的便是系统学。系统学是揭示客观世界中系统普遍规律的基础科学。这样三个层次结构的系统科学经过系统论通向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属于哲学层次,是连接系统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通过系统论去指导系统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系统科学的发展经系统论的提炼又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
关于系统论,钱老曾明确指出,我们所提倡的系统论,既不是整体论,也非还原论,而是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钱老关于系统论的这个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他的综合集成思想,充分显示出钱老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智慧。根据这个思想,钱老又提出了将还原论方法与整体论方法辩证统一起来,形成了系统论方法。
系统科学体系是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在工程、技术、科学直到哲学不同层次上的体现。系统科学思想是系统思想的重要发展。系统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系统科学体系的建立就使系统思想从一种哲学思维发展成为系统的科学,这也是钱老对辩证唯物主义系统思想的重要发展。
在系统科学体系中,系统工程已应用到实践中并取得显著成就;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也有了各自的理论方法并处在发展之中。但系统学却是需要建立的新兴学科,这也是钱老最早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钱老以“系统学讨论班”的方式开始了创建系统学的工作。从1986年到1992年的七年时间里,钱老参加了讨论班的全部学术活动。在讨论班上,钱老首先提出了新的系统分类,将系统分为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巨系统和特殊复杂巨系统。生物体系统、人体系统、人脑系统、地理系统、社会系统、星系系统等都是复杂巨系统。其中社会系统是最复杂的系统了,又称作特殊复杂巨系统。这些系统又都是开放的,与外部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所以又称作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在讨论班的基础上,钱老明确界定系统学是研究系统结构与功能(系统演化、协同与控制)一般规律的科学。形成了以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巨系统和特殊复杂巨系统(社会系统)为主线的系统学基本框架,构成了系统学的主要内容,奠定了系统学的科学基础,指明了系统学的研究方向。
对于简单系统和简单巨系统已有了相应的方法论和方法,但对复杂巨系统和社会系统却不是已有方法论和方法所能处理的,需要有新的方法论和方法。所以,关于复杂巨系统的理论研究,钱老又称作复杂巨系统学。
钱老不仅提出了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同时还提出了处理这类系统的方法论和方法。从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还原论方法和整体论方法,这两种方法论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还原论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了很大成功。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这种方法论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国内外都很关注的复杂性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所谓复杂性问题,就是还原论方法处理不了的问题。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钱老提出把还原论方法和整体论方法辩证统一起来的系统论方法,这是方法论上的重大发展。系统论方法吸收了还原论方法和整体论方法各自的长处,同时也弥补了各自的局限性,既超越了还原论方法,又发展了整体论方法。这是钱学森在科学方法论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它不仅大大促进了系统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其他科学技术部门产生深刻影响。
钱老不仅提出了系统论方法,同时还提出了实现系统论方法的方法体系和实践方式,建立了一套方法论体系。基于思维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钱老又先后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以及它的实践形式“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将两者简称为综合集成方法。按照我国传统文化有集大成的说法,集大成得智慧,所以钱老又把这套方法称作大成智慧工程。将运用这套方法的集体称为总体设计部。这就将系统论方法具体化了,形成了一套可以操作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和实践方式。从方法和技术层次上看,它是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信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集成技术。从应用和运用层次上看,是以总体设计部为实体进行的综合集成工程。将大成智慧工程进一步发展,在理论上提炼成一门学问,就是大成智慧学。已有成功的案例说明了这套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综合集成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思维科学,方法基础是系统科学和数学科学,技术基础是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哲学基础是实践论和认识论。
从方法论和方法特点来看,综合集成方法本质上是用来处理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层次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它必将对系统科学体系的不同层次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推动系统科学的整体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钱老提出开创复杂巨系统的科学与技术。由于有了综合集成方法,可以在科学层次上建立复杂巨系统理论,这就是综合集成的系统理论,它属于复杂巨系统学的内容。虽然这个理论目前尚未完全形成,但有了研究这类系统的方法论与方法,就可以逐步发展起这个理论来。
应用综合集成方法在技术层次上可以发展复杂巨系统技术,也就是综合集成的系统技术,特别是复杂巨系统的组织管理技术,大大地推动了系统工程的发展。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技术,它的应用首先是从工程系统开始的,如航天系统工程。但当我们用工程系统工程来处理复杂巨系统和社会系统时,处理工程系统的方法已经不够用了,它难以用来处理复杂巨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组织管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工程也要发展。由于有了综合集成方法,系统工程可以用来组织管理复杂巨系统和社会系统了。这样,系统工程也就从工程系统工程发展到了复杂巨系统工程和社会系统工程阶段。
钱老开创复杂巨系统的科学与技术,实际上是由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理论、综合集成技术和综合集成工程所构成的复杂巨系统科学技术体系,在哲学层次上就是大成智慧学。这就把系统科学体系大大向前发展了,发展到了复杂巨系统科学体系。
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已有学科与领域不断分化,新学科、新领域不断产生,呈现出高度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结合、融合,向综合性整体化方向发展,呈现出高度综合的趋势。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系统科学、复杂巨系统科学,就是后一发展趋势中最具有基础性和代表性的学问,它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别对现代科学技术向综合性整体化方向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这是钱学森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和思想财富。
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来认识客观世界这个体系,形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钱老提出要运用系统论来建立精神财富的体系。正是从系统科学思想出发,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结构,钱学森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人类知识体系,这是钱老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贡献。
钱学森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从纵向上看有11个科学技术部门,从横向看有三个层次的知识结构(见图1)。这11个科学技术部门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建筑科学、文艺理论。这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目前水平所作的划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今后还会产生新的科学技术部门,所以这个体系是动态发展系统。
在上述每个科学技术部门里,都包含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学问,技术是改造世界的学问,而工程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然科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三个层次的知识结构,这就是直接用来改造世界的工程技术或应用技术;为工程技术直接提供理论方法的技术科学;再往上一个层次就是揭示客观世界规律的基础理论,也就是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实际上是从基础理论到工程技术的过渡桥梁,如应用力学、电子学等。这三个层次的知识结构,对其他科学技术部门也是适用的,如社会科学的应用技术就是社会技术。唯一例外的是文艺,文艺只有理论层次,实践层次上的文艺创作,就不是科学问题,而属于艺术范畴了。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所包含的知识只是人类知识的一部分。实际上,我们从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远比现代科学技术所包含的科学知识丰富得多。人类从实践中直接获得了大量和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经验知识,以至不成文的实践感受。这部分知识的特点是知道是什么,但还回答不了为什么。所以这部分知识还进入不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之中。钱老把这部分知识称作前科学。尽管如此,这部分知识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是很有用的和宝贵的,我们也要同样珍惜。
前科学中的感性知识、经验知识,经过研究、提炼可以上升为科学知识,从而可以进入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之中,这就发展和深化了科学技术本身。人类不断的社会实践又会继续积累新的经验知识、感性知识,这又丰富了前科学。人类社会实践是永恒的,上述这个过程也就不会完结。由此可见,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仅是个动态发展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演化系统。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它不仅是知识,还是智慧,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对科学技术的高度概括,它通过11座桥梁与11个科学技术部门相联系。相应于前面11个科学技术部门,这11座桥梁分别是:自然辩证法、唯物史观、数学哲学、系统论、认识论、人天观、地理哲学、军事哲学、人学、建筑哲学、美学。这些都属于哲学范畴,是部门哲学。这就使辩证唯物主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它既可指导科学技术研究,又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就把哲学和科学统一起来了,也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了。
综合以上所述,从前科学到科学(即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再到哲学,这样5个层次的知识结构,就构成了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
从钱老建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人类知识体系可以看出,钱老作为一位大科学家,他的知识结构不仅有学科和领域的深度,又有跨学科、跨领域的广度,还有跨层次的高度。如果把深度、广度和高度看做三维结构的话,那么钱学森就是一位三维科学家。
二、科教兴国,创新立国,人才强国
钱老运用系统科学思想、系统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社会问题时,提出任一社会或国家是个开放的特殊复杂巨系统,即社会系统。这样来认识社会,一方面是对社会实际的一种科学概括;另一方面也为应用系统科学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方法。
钱老将社会形态和社会系统结合起来,从整体上研究社会和国家的组织管理问题。社会形态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体系的总称,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社会形态和社会系统结合起来,尽管社会系统很复杂,“但从宏观角度看,这样复杂的社会系统,其形态,即社会形态最基本的侧面有三个,这就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三个侧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从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有机整体,形成了社会系统结构。从社会发展和进步来看,社会形态三个侧面都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而飞跃性变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革命。“经济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产业革命,政治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政治革命,意识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文化革命。社会形态的变化,飞跃就是社会革命,但社会革命可由不同侧面引起,而且具有不同性质。产业革命、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都是社会革命”。
结合中国实际,从这个角度来看,钱老指出,现代中国已经经历和将要经历的社会革命是:
第一次社会革命是从政治革命入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解放生产力的社会革命。
第二次社会革命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的社会革命。
第三次社会革命是将以新兴产业革命为先导,创造生产力的社会革命。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生产力都是从经济的社会形态来说的,但必然影响到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三种社会形成要协调发展。
经济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产业革命,那么产业革命又是怎样引起的呢?钱老指出,是技术革命引起产业革命,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但改造客观世界又必须先认识客观世界,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就是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在今天,科学革命在先,然后导致技术革命,最后出现产业革命”。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科学革命不仅有如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自然科学引起的科学革命,也有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社会科学革命。系统科学的出现也是科学革命等等。同样,技术革命除了历史上已出现过的蒸汽机、电力、核能技术、航天技术等技术革命外,还有特别是当前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如果说以前历次技术革命都是发生在物质和能量领域的话,那么信息技术革命则发生在信息领域。这次技术革命的影响,无论广度和深度都比历次技术革命的影响更加广泛也更加深刻。钱老指出,在这次技术革命中,出现了“人・机结合”、“人・网结合”的新人类和新社会,新人类更加聪明,新社会更加复杂,这个趋势方兴未艾还在继续发展。
钱老预见21世纪还将出现两次新的产业革命,即以现代生物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和以医学与生命科学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
此外,还要看到“系统工程在组织管理技术和方法上的革命作用,也属于技术革命”,并预见21世纪由于系统科学的发展将引起组织管理的革命。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不仅证明了马克思说的“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同时也充分证明了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991年钱老发表了《我们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这里的现代科学技术就不仅仅是自然科学技术,而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这篇文章充分反映了钱老的科教兴国、创新立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
无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是科教兴国战略,这里的“科”都不应单纯理解成自然科学技术,而应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如果单纯理解成自然科学技术的话,大家知道,前苏联的自然科学技术并不比美国差,有些方面还要超过美国,但前苏联不但没有兴国反而解体了。
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自然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重大作用,特别是把各个科学技术部门综合集成起来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力量,正如钱老所说“如果我们掌握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么大的学问,可以相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再艰巨也能完成。”
我国正在进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角度来看,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创新,也应包括社会科学等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科学技术创新。既有科学层次上的科学创新,也有技术层次上的技术创新,还有实践层次上的应用创新,特别是跨学科、跨领域、跨层次的综合集成创新,更能提高我们认识世界的水平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行这类知识创新的创新主体就是钱老提出的运用综合集成方法的总体设计部。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同科学技术部门、不同层次和知识的综合集成,既可以进行科学创新,也可以进行技术创新,还可以进行应用创新,我国正在实施的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以及重大科技专项需要的就是综合集成创新。这也是钱老系统科学理论方法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贡献。
无论哪类创新,归根到底都是人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所以人才是关键。晚年的钱学森非常关心我国人才的培养。温总理多次看望钱老,钱老说的都是人才问题,特别是科技帅才的培养。关于科技帅才,钱老指出“所谓科技帅才,就不只是一个方面的专家,他要全面指挥,就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能敏锐地看到未来的发展”。关于如何培养帅才,钱老曾提出过具体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条就是要了解整个科学技术,即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发展,掌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态。
钱老关于人才培养的思想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而钱老本人是大家公认的帅才,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
三、系统科学,治国之方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体系,不仅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法国科学家安培在1845年发表的《论科学的哲学》一篇长文中,曾给关于国务管理的科学取了一个名字――控制论,企图建立一门政治科学,但并没有实现。
钱老说:“20世纪50年代,我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时候,发现了这篇东西,我和我在学校工作的同事笑话他。他说,政府管理的学问,恐怕不能建立像自然科学那样严密的科学。我那时想,像你们美国政府,那些政客们、官僚们,都是不说真话的,讲的是一套,干的又是一套。你们那些政客都是骗人的。骗人的东西,怎能建立科学呢?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骗人的科学是没有的。所以,当时我笑他。安培的设想是很高尚的,可惜是空的。但安培的理想在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是可以实现的。这是因为我们是讲科学的,是不搞鬼的。”这段话也表明了钱老研究和创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的一些原始创新思想。
从实践论观点来看,任何社会实践,特别是复杂的社会实践,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组织性,并有高度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社会实践通常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是实践对象,它体现了实践的目的性;第二个是实践主体,它体现了实践的组织性;第三个是决策主体,它最终要决定干不干和如何干的问题。从系统科学观点来看,任何一项社会实践,都是一个具体的实际系统,实践对象是个系统,实践主体也是系统且人在其中,把两者结合起来还是个系统。因此,社会实践是系统的实践,也是系统的工程。这样一来,有关实践或工程的组织管理与决策问题,也就成为系统的组织管理和决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系统科学思想、系统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社会实践或工程的组织管理与决策之中,不仅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这就是为什么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以及系统科学思想具有指导作用。
1978年,钱老等发表了《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并大力推动系统工程的应用,特别是致力于把社会系统工程应用到国家宏观层次上的组织管理,以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组织管理现代化。
1991年10月,在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仪式上的讲话中,钱老说“我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且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整个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科学体系,而且运用这个体系去解决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钱老这里所说的科学体系,就是前述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为国家管理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资源和智慧源泉,我们应充分运用和挖掘这些知识和智慧,以达到集大成得智慧。而系统科学中的综合集成方法或大成智慧工程又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方法和有力的技术手段,以实现综合集成,大成智慧。这就是钱学森把系统科学和社会系统工程运用到国家宏观层次组织管理的科学技术基础。
如前文所述,钱老在提出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有机整体、形成了社会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又从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角度进一步提出,相应于社会形态三个侧面也有三种文明建设,这就是相应于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建设,即物质文明建设;相应于政治的社会形态的政治建设,即政治文明建设;相应于意识的社会形态的思想文化建设,即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钱老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结构:1.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包括科技经济建设和人民体质建设;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括民主建设、法制建设和政体建设;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4.社会主义地理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上共四大领域九个方面。在九个方面中,科技经济建设是基础,也是中心。
由于社会形态三个侧面相互关联,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系统外部环境即地理系统,它和社会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系统科学角度来看,只有当社会系统内部之间及其外部环境相互协调时,才能获得最好的整体功能。这就是说,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以及与地理建设之间,必须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效益更好。
四大领域建设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大规模工程。既然是工程,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不仅需要科学理论,还需要工程技术。钱老指出,“我们可以把完成上述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技术叫做社会工程,它是系统工程范围的技术,但范围和复杂程度是一般系统工程所没有的,这不只是大系统而是巨系统,是包括整个社会的系统。”这里所说的社会工程就是社会系统工程。社会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社会系统,使四大领域协调发展,以获得长期和最好整体效益的组织管理技术。
要把系统工程应用到实践中,必须有个运用它的实体部门。如航天系统中每种型号都有一个总体设计部。应用社会系统工程也需要有个实体部门,这个部门就是钱老提出来的运用综合集成方法的总体设计部。这个总体设计部与航天型号总体设计部比较起来已有很大不同,有了实质性发展,但从整体上研究与解决问题的系统科学思想还是一致的(见图2)。
为了把社会系统工程应用到国家层次上的组织管理,钱老曾多次提出建立国家总体设计部的建议。1991年3月8日,钱老向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汇报了关于建立国家总体设计部的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综上所述,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系统科学体系特别是复杂巨系统科学体系为国家管理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套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实践方式。朱基同志曾说,管理科学,兴国之道。那么从以上所述也可以说,系统科学,治国之方。
钱老的系统科学成就与贡献,不仅充分反映出他的科学创新精神,同时也深刻体现出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集大成,得智慧。综合集成,大成智慧。从科学视野来看,钱学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大师、科学帅才、科学泰斗和科学领袖,也是一位杰出的战略科学家。
钱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功绩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怀念他、纪念他,最重要的是把他所开创的科学事业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摘要: 在分析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反馈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教学中应该合理运用到系统科学三大原理,重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让课堂成为开放系统,并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让新的课堂教学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系统科学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宋燕(1975-),重庆师范大学讲师,西南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基本理论。
系统科学有三大原理,整体原理指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二是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三是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可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整体性原理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出发点,它为人们整体上研究客观事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主要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水平上。对客观事物的研究,既要有微观的解剖,更应有整体性的研究,这是现代科学发展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忽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都缺乏整体感,在上课的过程中,仅仅重视讲授这一环节,却对知识的引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不重视,导致课堂只在一个环节突出,教师和学生都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徘徊。
教师应该注重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即对事物或因素或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由这种联系形成的一种有抽象形态的构架的准确把握。同时还包括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包括旧有知识,其它学科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知识等)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大脑中各子系统所储备的信息联系起来 ,这对于学生学习进步与成长是有重要意义的。
有序性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能有序,反之则为无序。 以教学为例,讲清、学会的过程为有序,说理不清、迷惑不解的过程为无序;思维条理化,灵活变通的过程为有序,而思维混乱,呆滞僵化的过程为无序。
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单纯地灌输地理概念、定义条文、例题解法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很少有信息的交换,学生的见解得不到发表的机会,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别人的评价,学生的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系统基本处于封闭状态,这些是不符合有序性原理的。
教师应当根据有序性原理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系统。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启发性谈话、自学、提问、师生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及巡视课堂作业、个别指导等形式,保证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信息交换的畅通。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使大脑成为开放系统 。正如孔子所论述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启发学生思维,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非平衡状态,使之与外界交换信息。同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分析各要素关系,找出规律,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创造性和好奇心等,使他们能在生动、主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去摄取教材中的知识,并使他们的主体精神得到必不可少的补充。
反馈的重要性就在于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达到对系统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反馈信息的存在,是系统能达到最佳调整的内部基础,没有反馈信息,系统的发展只可能是混乱的和低效率的。一个系统的总输出y,由系统结构所决定的传输系数S以及输入x和反馈输入x共同决定,表示为:y=S(x+x)。所以,要实现教学效果优化,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及时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调节。
传统教学陈腐的一面,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而准确地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实行调节控制。教师只一味地讲,学生理解如何,难在那里,教师都不甚清楚,也就无法实现对教学的控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效往往间接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是教学的主导,应从教学对象――学生的身上了解各种信息,以调整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在学习认知水平上达到什么程度、对学习有哪些期望等等。所以,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保证在课堂上及时处理学生的信息反馈, 在教学和训练中,要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现状和目的的差距,从而去解决难点和关键、去调整教学的速率、去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突出针对性,并使教学过程得以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生也应通过反馈强化正确,改正错误,减少差距。
在系统科学三原理视域下对课堂教学作出革新,注重结构进程要体现学科的特性、知识类型的特性、教学的规律性,以教学原则为准绳,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更注重人的因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进行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新的课堂教学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焕发生命力。
摘要: 在分析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反馈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教学中应该合理运用到系统科学三大原理,重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让课堂成为开放系统,并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让新的课堂教学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系统科学 课堂教学 改革
作者简介:宋燕(1975-),重庆师范大学讲师,西南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基本理论。
系统科学有三大原理,整体原理指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二是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三是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可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整体性原理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出发点,它为人们整体上研究客观事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主要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水平上。对客观事物的研究,既要有微观的解剖,更应有整体性的研究,这是现代科学发展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忽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都缺乏整体感,在上课的过程中,仅仅重视讲授这一环节,却对知识的引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不重视,导致课堂只在一个环节突出,教师和学生都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徘徊。
教师应该注重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即对事物或因素或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由这种联系形成的一种有抽象形态的构架的准确把握。同时还包括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包括旧有知识,其它学科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知识等)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大脑中各子系统所储备的信息联系起来 ,这对于学生学习进步与成长是有重要意义的。
有序性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能有序,反之则为无序。 以教学为例,讲清、学会的过程为有序,说理不清、迷惑不解的过程为无序;思维条理化,灵活变通的过程为有序,而思维混乱,呆滞僵化的过程为无序。
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单纯地灌输地理概念、定义条文、例题解法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很少有信息的交换,学生的见解得不到发表的机会,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别人的评价,学生的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系统基本处于封闭状态,这些是不符合有序性原理的。
教师应当根据有序性原理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系统。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启发性谈话、自学、提问、师生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及巡视课堂作业、个别指导等形式,保证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信息交换的畅通。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使大脑成为开放系统 。正如孔子所论述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启发学生思维,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非平衡状态,使之与外界交换信息。同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分析各要素关系,找出规律,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创造性和好奇心等,使他们能在生动、主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去摄取教材中的知识,并使他们的主体精神得到必不可少的补充。
反馈的重要性就在于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达到对系统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反馈信息的存在,是系统能达到最佳调整的内部基础,没有反馈信息,系统的发展只可能是混乱的和低效率的。一个系统的总输出y,由系统结构所决定的传输系数S以及输入x和反馈输入x共同决定,表示为:y=S(x+x)。所以,要实现教学效果优化,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及时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调节。
传统教学陈腐的一面,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而准确地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实行调节控制。教师只一味地讲,学生理解如何,难在那里,教师都不甚清楚,也就无法实现对教学的控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效往往间接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是教学的主导,应从教学对象――学生的身上了解各种信息,以调整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在学习认知水平上达到什么程度、对学习有哪些期望等等。所以,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保证在课堂上及时处理学生的信息反馈, 在教学和训练中,要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现状和目的的差距,从而去解决难点和关键、去调整教学的速率、去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突出针对性,并使教学过程得以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生也应通过反馈强化正确,改正错误,减少差距。
在系统科学三原理视域下对课堂教学作出革新,注重结构进程要体现学科的特性、知识类型的特性、教学的规律性,以教学原则为准绳,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更注重人的因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进行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新的课堂教学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焕发生命力。
[摘 要]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系统科学视角下的美国最富代表性的创新人物史蒂夫・乔布斯的成长过程具有耗散性、混沌性和协同性等系统特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个人价值的系统环境以及创新教育、快速发展的风险投资业和不断交汇的人文与科技等系统要素是史蒂夫・乔布斯成长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广通识教育、鼓励风险投资业发展等措施,改善创新环境,这对于我们成功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史蒂夫・乔布斯;系统科学;创新型人才
一、引 言
美国最富代表性的创新人物史蒂夫・乔布斯的去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悼念活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讨论。乔布斯身上体现的创新力,也是美国创新力的展现,他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惠普创始人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宝丽来创始人埃德温・兰德(Edwin Land)等典型美国创新人物一样,实际上都是美国创新系统环境协同作用的产物,其发展壮大过程都具有耗散性、混沌性和协同性的特征,都对美国创新环境有着敏感的依赖性。相比之下,当前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问题还长期存在,对转方式、调结构形成瓶颈制约。为此,我国在“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明确提出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人才培养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因此,研究以史蒂夫・乔布斯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才成长过程,分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环境,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素,对于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及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乔布斯身上展现的非凡创造力,促使人们探寻这种创造力产生的源泉。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乔布斯的创新之路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形成乔布斯创造力的外在影响因素及其个人品质。国外学者注重从心理学、成功学的角度对乔布斯的创新之路进行研究,如Simon Sinek(2011)、Alan Deutschman(2011)认为乔布斯一直坚持用“挑战现状、标新立异”的理念定位苹果公司,并以这种理念取得了成功。[1][2] Carmine Gallo(2010)认为乔布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说大师,是乔布斯的]说和人格魅力为“苹果”的胜出打响了最响的一枪[3]。Walter Isaacson(2011)认为乔布斯的激情、精力、欲望、完美主义、艺术修养、残暴还有对掌控权的迷恋塑造出了他的成功。[4] 国内学者则进行了更为概括和细致的分析,主要是从乔布斯内在品质,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等角度加以研究,如张立(2007)认为乔布斯能够成为苹果技术创新的灵魂,根源在于其天赋和意志力的完美结合,乔布斯的完美主义,给他的团队和合作伙伴树立了很高的标准[5];豆瑞星(2011)认为,乔布斯通过“禅”找到了本心,找到了归宿,并借助心灵的力量顽强地改变了世界[6];胡晓荷(2011)认为乔布斯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细节的不懈追求与敬畏;对操作简单的执着追求;对创造创新 IT 产品充满热情和激情;用对人,选好搭档;有一种令人生畏的洞察能力;善于为员工创造惬意的工作环境[7];李开复(2011)认为乔布斯成功的原因在于他做到了准确预测业界趋势、大胆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打造崭新的商业模式、凝聚一流人才、憧憬用户尚不自觉的需求、永不停息的自我超越、设计每个细节都近乎完美的产品、口若悬河地说服用户情不自禁地爱他的产品等[8]。
现阶段对乔布斯的研究表明,乔布斯非凡的创造力,来源于其身上具有的特质,如:脱离教条、独立思考、自由创造、完美主义精神、简洁而美的设计品味等,这些品质构成了乔布斯成功的要素,使其走上成功的创新之路。然而这些精神品质并不是天生具备的,是乔布斯与系统要素、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乔布斯的创新之路也体现了耗散性、混沌性和协同性等系统科学的特点。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当前仍然缺少以系统科学的角度对乔布斯创新过程背后的系统要素、系统环境等深层次因素的探究。以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乔布斯,可以更为系统地研究以乔布斯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路径,更深刻地揭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系统科学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因此,以系统科学的视角来解读乔布斯的创新之路,能够更深层次地揭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路径,为我们发现、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借鉴,为社会创新进步提出有益的建议。
二、 系统科学视角下的乔布斯系统
系统科学是1937年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类系统的共同特性,探索其生成、]化和涌现等规律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工业、计算机、航空航天以及经济领域。耗散结构论、混沌学、协同学等是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一切事物都以系统的方式存在,都可以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研究[9]。以系统科学的视角审视乔布斯的创新经历,将乔布斯及其创新要素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可以发现其成长之路具有耗散性、混沌性和协同性等系统特性。
(一)乔布斯系统耗散性研究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是由比利时自由大学化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于1969年提出的。耗散结构是在无序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现象,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不论是力学的、生物的、还是社会的、经济的),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换,当外界条件或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到一定的临界值时,通过涨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10]。因此,耗散结构论强调系统的开放性,注重研究系统环境与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耗散过程。
耗散结构理论中,“耗”即是耗用,是系统对物质、能量、信息等熵流的吸收;“散”即是散发,是系统向周围环境输出物质、能量、信息等。将乔布斯及其创新要素作为一个耗散结构系统,称之为乔布斯系统,可以发现,乔布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的过程,乔布斯所有的精神特质,都是耗用周围人和环境的能量、信息而形成的;一旦形成某种品质,他又会对周围环境施加了影响。
1. 敏感、傲慢、偏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的耗散
(1)亲生父母的遗弃,养父母的宠爱给乔布斯系统输入了“被遗弃、被选择、很特别”的信息,即“耗”的效应,以致形成了他偏执、傲慢的性格
一方面,亲生父母遗弃的事实,给乔布斯系统输入了“被遗弃”的信息。乔布斯在他六七岁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被遗弃”的现实,“被遗弃、被选择、很特别”这些概念信息成了乔布斯系统的一部分。因为觉得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他开始不断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与众不同,逐渐形成了敏感、孤僻的性格。另一方面,养父母的宠爱,使他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乔布斯的回忆中,父母从来没有因为他在学校犯错而惩罚过他,导致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2)敏感、偏执、傲慢、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又影响到乔布斯系统周围的人,形成“散”的效应
敏感、偏执、傲慢、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对乔布斯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青少年时期,乔布斯更显早熟,有点不合群,看事物的方式与众不同,以致他中学时代跳级,大学时代退学、独自前往印度灵修等。在雅达利公司实习期间,由于他傲慢,不洗澡,不穿袜,爱骂人等个性难以与员工相处,只能被安排到晚上工作。
傲慢、自我为中心的耗散还体现在他的控制欲:小到工牌的编号、渴望登上杂志封面、设计理念、色彩、图形等,大到股权的控制、领导权的争取,控制欲无不贯穿其工作中。在苹果公司成立后,乔布斯在公司里以自我为中心,一意孤行而偏执、傲慢,招致了大部分人的反对,导致了他在争夺公司控制权的斗争中曾一度失败。
2. 完美主义精神的耗散
(1)乔布斯养父、大学时代修习的美学课给乔布斯系统输入了完美主义的精神,形成“耗”的效应
乔布斯养父是个追求完美和注重细节的人,受到养父的教导,乔布斯也追求完美;乔布斯从里德学院退学后,他旁听学校的书法课,更是对美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我学到了衬线字体,这其中所蕴含的美、历史意味和艺术精妙之处是科学无法捉摸的。”[11] 因此,乔布斯对身边完美精神的吸收,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完美主义追求。
(2)完美主义精神使乔布斯追求完美,对产品和人要求苛刻,是其不断进行创新的主要动因之一,形成“散”的效应
乔布斯的完美主义追求,形成了他看待事物的二分法,即事物要么是完美的,要么是垃圾。对于人,他认为一个人不是英雄,就是傻瓜;而对产品,他认为产品不是棒极了,就是垃圾。因此,乔布斯对完美有着执着的追求,这一点体现在乔布斯几乎所有的产品设计中。在最初设计AppleⅡ时,乔布斯仅仅因为AppleⅡ电路板的线路不够直而要求重新布局,同样在设计NeXT计算机时,乔布斯甚至坚持把立方体的内部也涂成亚光黑色,而这也只有维修人员才能看得到[12]。
3. 简洁而美的设计理念的耗散
(1)包豪斯美学理念、禅宗信仰给乔布斯系统输入了简洁而美设计理念,形成“耗”的效应
乔布斯一家生活在埃奇勒建造的房屋里,它“面向大众的简洁现代主义设计”的概念对乔布斯的设计理念形成一定影响。乔布斯曾经说,他对埃奇勒建造的房屋的欣赏,激发了他为大众制造设计精良的产品的热情。
在学校期间,他大量阅读宗教与哲学类书籍,之后下定决心钻研、并亲自体验与研究唯心论与存在主义,此后又前往印度灵修,吸收了禅宗强调的“无为、极简”的思想。
在1981年,乔布斯参加了阿斯彭举办的国际设计大会,在会上乔布斯接触到了包豪斯运动干净、实用的设计理念。包豪斯主张设计应该追求简约,同时具有表现精神,这一理念被乔布斯吸收,并融合到他的设计理念中。
(2)简洁而美的设计理念被应用到他所设计的产品中,形成“散”的效应
苹果建立之初就遵循这一理念,其简单而多彩的标志以及AppleⅡ使用的雅致时尚的箱子,都是这一设计理念的体现。“我喜欢把很棒的设计和简便的功能融入到产品中,而且不会太贵,这是苹果公司最初的设想,我们在制造第一台Mac电脑时就尝试这么做,并在iPod上实现了这个设想。”
4. 商业谈判和说服力的耗散
(1)养父二手汽车买卖业务以及与罗伯特・弗里德兰的交往,使他具有较强的商业谈判和说服能力,形成“耗”的效应
乔布斯小时候经常和父亲去废品站淘宝,看着父亲如何与别人讨价还价,从而学习到了商业谈判的技巧。大学阶段,乔布斯认识了罗伯特・弗里德兰,从他身上学到了“现实扭曲力场”的技巧。如他的好友科特基说,“我第一次见到史蒂夫的时候,他羞涩又谦逊,非常内敛。我想是罗伯特教会了他怎样销售产品,怎样与别人交往,怎样展现自我,怎样控制局面。”[13]
(2)商业谈判和说服力使他具有“现实扭曲力场”,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形成“散”的效应
这种特性在乔布斯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来了。如在一次“夏威夷日”拍合照时,乔布斯没有按要求穿夏威夷衫,但是他成功说服另一个孩子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了他。他极富魅力,也会骗人,可以让事态屈从于他的超强意志,这也形成了他日后独断专行的性格。他后来被称为的“现实扭曲力场”,实际上是乔布斯耗散特性的表现:它开放的吸收、夺取对自己有用的,然后力图控制周围的一切环境,施加影响,使事态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测,他将自己的死亡也当做一种实现控制欲的工具,以掌控死后的世界:他与iPhone 4并没有多大改进的iPhone 4S(4S=ForSteve!),借助自己的死为苹果做了一次营销;早在2004年,乔布斯就选定了善于写伟人传记的沃尔特・艾萨克森为他写传记,并为此开展长达 5年的游说,最终说服了沃尔特。他死后传记畅销全球,为苹果做了又一次营销。这些无不透视出他控制欲,而产品仅仅是一个延伸。
5. 孤僻、叛逆性格的耗散
(1)养父母不是权贵,自己不善于交流等性格,形成了乔布斯叛逆的性格,形成“耗”的效应
乔布斯养父母是来自中产阶级家庭,乔布斯经常受欺负,因生活贫困、身份特殊而自卑,因而乔布斯自私、孤僻、不善于交流。在一次课堂上,乔布斯曾说:“我搞不懂为什么我们家一下子就变得穷了。”他经常在课堂上顶撞老师,从来不向学校里任何“权势”屈服。
(2)孤僻、叛逆性格使得乔布斯勇于突破传统,打破权威,形成“散”的效应
由于孤僻性格,他专注于电子学知识,并以此为傲,喜欢钻研新东西并炫耀,从发明创造中体验挑战权威的快乐;乔布斯经常将自己想象成为一个抗击黑暗势力的反叛者,并从中获取能量。如乔布斯推出的“1984”广告,描写女主角穿着印有麦金塔电脑的白色背心,当权威老大哥正在大屏幕上进行控制人心的讲话时,她将大锤砸向屏幕;他在麦金托什的研发大楼楼顶挂起“海盗旗”,鼓吹“海盗”精神;他毫不客气地批评微软做的都是“三流产品”,批评IBM公司的官僚主义作风。体现出通过产品改变世界的信念。
6. 乔布斯系统耗散活动小结
乔布斯从一出生就深刻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地进行耗散活动,同时依赖于乔布斯所处的个人成长环境和美国及全球科技、经济、文化、法律等时代大环境。如图1所示,乔布斯不断地耗用着系统环境中的物质、能量、信息,其中既有正熵流(养父完美主义追求、创新教育体系等),也有负熵流(被遗弃等),共同构成了乔布斯的耗散活动,形成了其独特的精神品质和创新活动。这启示我们,应当注重改善人才培养环境,保证创新型人才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吸收到有利于创新素质形成的正熵流,减少环境中的负熵流。
(二)乔布斯系统的混沌性研究
创新型人才与系统环境不断进行耗散活动,各种熵流交互作用,其产生是确定性的、必然的。但是,如果具体到某个创新型人才,则又各有特色,如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是创新型人才,但性格和创新方法都不同,这些不同敏感的依赖于某几个关键要素,体现了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混沌性。
混沌(chaos)一词是由李天岩(T.Y.Li)和约克(J.A.Yorke)在1975年提出的。混沌学(scientifical chaos)是研究确定性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貌似随机、无规则性复杂行为混沌运动的非线性动力学。混沌现象的本质特征是系统的长期行为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它最早是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发现的,即著名的“蝴蝶效应”。乔布斯的创新品质也敏感地依赖于几个关键要素。
1. 被遗弃铸就其创新改造世界的初始条件
20世纪50年代,美国青年男女恋爱观、堕胎违法的法律制度、不同宗教信仰对乔布斯亲生父母的束缚,使得乔布斯被遗弃。被亲生父母遗弃这件事给乔布斯造成了深刻影响,成为乔布斯此后行为的敏感性依赖因素之一。在乔布斯的生活中永远有“被遗弃”这样一个主题,使他永远存在一种不安全感:一方面他遭受遗弃,另一方面他抛弃别人。他不断地吸引、耗用着一切有利于实现目标的人员、物资、技术,而一旦这些失去了价值,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它。如乔布斯一开始不承认自己的亲生女儿,将其遗弃;当沃兹尼亚克不再是他的技术依靠而转化为竞争对手时,乔布斯会毫不心软地打击和阻挠他的发展,迫使青蛙设计公司放弃与沃兹尼亚克遥控装置项目的合作;当他亲自请来的斯卡利开始与自己产生矛盾时,他又率先谋划,企图趁斯卡利外出时夺取他的职权等等。而正因为此,他也不断地遭受着“遗弃”:创立苹果公司开始,合伙人维恩就“背叛”了他,此后又与好友沃兹尼亚克分道扬镳,被自己视为父亲一般的斯卡利、马库拉和亚瑟・洛克等赶出苹果公司。
同时,被遗弃也是乔布斯自身不完美却要求周围环境完美、并狂热地追求完美事物的动因。正如格雷格・卡尔霍恩所说:“他想控制外界环境,而且他把产品看做自己的一种延伸。”因此,乔布斯向往创造完美的事物,并希望完全掌控自己以及自己制造的每一样东西,包括他的朋友、产品、公司。此后乔布斯去印度灵修,追逐非主流文化,尝试原始尖叫疗法,争夺苹果产品及公司控制权等行为都可以在这一点上找到根源。
2. 人文与科技的交融成为乔布斯和苹果的DNA
人文(创业文化)和科技(电子科技)的交汇使得硅谷迅速发展,并涌现了如宝丽来(1937)、惠普(1954)、仙童(1957)等著名公司,而这些公司的成功又诞生了一批创业明星,成为青年人的偶像。乔布斯一直都站在人文和科技的交叉点上,他热爱音乐、图片和视频,也热爱计算机。这种对人文和科技的追求,敏感地依赖于当时乔布斯所接触到的创业偶像。正如乔布斯所说:“我小的时候,一直都以为自己是个适合人文学科的人,但我很喜欢电子设备,然后我看到了我的偶像之一,宝丽来创始人埃德温・兰德(Edwin Land)说的一些话,是关于既擅长人文又能驾驭科学的人的重要性的,于是我决定,我要成为这样的人。”由此,不难理解乔布斯为什么致力于追求艺术和科技的交汇点。正是乔布斯对其创业偶像的深刻理解,才使得他不断地去有意识的吸收人文、科技知识,如他在高中时代既沉浸在极客的电子世界中,又喜欢文学和创造性的尝试,吸收了大量人文和科技知识。
这种人文与科技的交汇产生了巨大的创造力,也构成了乔布斯及苹果公司的DNA:诗意与工程紧密相连,艺术、创意和科技完美结合,设计风格既醒目又简洁,整合端到端一体化的系统。[14]
3. 小结
乔布斯独特的精神品质,是美国文化、科技、法律等环境要素混沌性]化的结果,乔布斯大部分矛盾的品质以及难以理解的行为,都可以追溯到以上两个敏感性要素。可见,乔布斯之所以成为乔布斯是确定性随机的,导致他具有多种矛盾的品质,多疑善变,充满了混沌性:他本人具有很多不完美的性格和行为,如服用迷幻药、不修边幅、不洗澡、光脚、骂人为“一坨屎、垃圾”,却狂热地追求完美,要求周围的事物完美;他的思想复杂多变,一会儿称赞一个事物,一会儿又把它贬得一无是处。但是所有这些矛盾的品质以及难以理解的行为,都可以追溯到以上两个敏感性条件,体现了混沌中的有序性。
乔布斯混沌性]化的过程启示我们,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汇聚各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要素,这样创新型人才的产生就会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人才成长的多样性,允许创新型人才的多样性存在、多途径实现。
(三)乔布斯系统的协同性研究
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只要各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要素汇聚在一起,创新型人才的产生就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然而,要想使创新型人才顺利涌现,还需要各种要素的有效协同运作。因此,需要运用协同学理论对乔布斯加以研究。
协同学(Synergetics)源于希腊文,意为“协调合作之学”,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哈肯于1969年提出的理论。协同学研究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在系统宏观状态发生质的改变的转折点附近,支配系统协同作用的一般原理,注重研究系统中起支配作用的序参量的作用。乔布斯系统的发展是系统内各种要素非线性相干作用的结果,这种非线性作用使乔布斯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素质,成为周围资源要素的支配性参量――序参量。乔布斯创新活动的成功,得益于其能够与其身边的 其他要素产生协同效应,是各种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了解乔布斯系统创新的过程,就必须研究乔布斯系统的创新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1. 乔布斯系统的创新要素协同
乔布斯系统所包含的创新要素主要有:科技要素、人文要素、教育制度要素、经济要素、法律政策要素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要素,提供了乔布斯进行协同运作的对象(见图2)。
从上图分析来看,开展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科技、经济、文化、法律等要素都已具备,因此,在各种要素的非线性相干作用下,一旦某个序参量产生,散乱的系统资源就有可能重新聚集、组合,形成一个个创新点。正因为如此,如苹果、微软、谷歌等企业才在这一阶段产生,引领了一轮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
2. 乔布斯系统协同作用――以苹果公司的创立为例
在苹果公司成立之前,所有的技术、资金、人员条件都早已具备,但他们都是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如电子极客们虽然有先进的技术理念,但是大部分都满足于用它来搞恶作剧;风险投资业渐渐兴起,正在四处寻找投资项目;当年的“电子小孩”一代都已成年,开始寻找工作等等。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创立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正是他的协同作用,才使得人员、技术、资金聚集到一起,促成了苹果公司。正如乔布斯坚信:“苹果公司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各类资源的整合,从设计、硬件、软件到内容,也意味着生产过程是整合和协同完成的。”
首先,乔布斯说服了“电子极客”沃兹尼亚克,引入了公司必需的技术资源,是对科技要素的协同。沃兹尼亚克起初并没有赚钱的想法,甚至害怕收不回成本。然而,乔布斯巧妙地使沃兹认识到,这将是一次有趣的经历。“即使我们赔了钱,我们也能拥有一家公司”,受到这句话的诱惑,沃兹尼亚克入伙了。
其次,乔布斯为苹果公司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是与经济要素的协同。乔布斯成功引入了风险投资,与风险投资家马库拉合作,不仅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资金实力,也引入风险投资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乔布斯的产品提供了市场。
再次,乔布斯给苹果公司注入了企业文化,是与人文要素、科技要素、教育要素的协同。乔布斯设计“简单而多彩”的苹果公司标志以及AppleⅡ雅致时尚的箱子都是后来苹果公司“艺术、创意和科技完美结合”核心文化的运用,同时也源自乔布斯早期受到的校园文化教育。
最后,苹果公司能够在车库创立,乔布斯、沃兹尼亚克的知识产权受到保护,是与法律政策要素的协同。价值数亿美元的苹果公司是建立在严格受专利执法机构保护的发明之上的(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竞争,使得利润上涨),这是其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3. 小结
乔布斯的成长是其与各种系统要素相互协同的结果,科技要素、人文要素、教育制度要素、经济要素、法律政策要素等在乔布斯的创新之路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正是这些要素与“乔布斯们”的相互协同,才产生了如苹果公司这样的企业,展现了美国巨大的创新力。
三、乔布斯对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启示
综上所述,以乔布斯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才成长需要与系统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耗散,对文化、科技、法律制度等要素具有敏感性依赖,是科技要素、人文要素、教育制度要素、经济要素、法律政策要素等各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具有耗散性、混沌性和协同性,系统环境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采取措施创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环境。
(一)积极改善创新系统耗散结构的组分、促进创新系统初始条件的优化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创新系统耗散组分,并对创新系统的未来发展有着初始条件的作用,为使创新系统朝着更高有序态]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优化:
1. 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积极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型人才一出生就与系统环境进行创新要素的耗散活动,其创新成长路径敏感的依赖于初始条件,具有耗散性、混沌性。因此,创新教育应当更着重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努力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创新性思维,创新课堂教育形式,采取更加灵活的教育方式,允许创新型人才的多样性存在、多途径实现。乔布斯很多优秀的品质都源于他童年时候所受到的创新教育环境。
2. 积极推广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乔布斯作为一个耗散系统,“耗”用了美国的人文和科技文化知识,敏感性的依赖于其早期对人文和科技要素的兴趣,同时人文与科技要素的协同成为他创造力的源泉,在乔布斯创新活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启示我们,具备人文与科技综合素养,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因此,应当积极开展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有利于激发人才创造力。
(二)丰富创新系统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和涌现性、增强创新系统的混沌吸引子
系统的多样性、多层次性、非线性构成了系统的涌现性和混沌性,结构决定功能,因此,对于创新系统来说,通过增强混沌吸引子,使得创新系统发挥其应有作用。
1. 丰富创新系统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乔布斯混沌性]化的过程启示我们,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下,创新型人才的涌现是一种确定性随机现象。创新型人才的产生虽具有确定性,但其成长过程并不恪守固定的程序和步骤,而是具有多样性、混沌有序性。因此要充分尊重人才成长的多样性,允许创新型人才的多样性存在、多途径实现。
2. 改善创新系统的混沌吸引子
对系统运动轨迹具有吸引作用的相空间几何就是吸引子,为确保创新系统的活力和正常运行,应加强创新管理意识,如要根据创新能力来评定职称,在提拔时不再靠年限、论资排辈等;要发展包容性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更加关注弱势和边缘群体的创新能力提升,均等创新机会,不拘一格降人才,使社会健康、可持续地共同发展。
(三)增强系统整体性,自组织性,提高创新系统的内在动力
协同反映的是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具有整体性和自组织性,因此要增强创新系统内外部的结合,提高创新系统的内在动力。
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公司治理制度规范等法律制度层面的建设,提高创新力
乔布斯的成长是其与各种系统要素相互协同的结果,其中,乔布斯与法律政策要素的协同在乔布斯的创新之路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价值数千亿美元的苹果公司是建立在严格受专利执法机构保护的发明之上的(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竞争,使得利润上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美国企业持续创新的坚强后盾,是产生创新力的重要协同要素,因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公司治理制度规范等法律制度层面的建设,提高协同创新能力。
2. 重视风险投资的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建设
创新型人才与经济要素的协同是创新型人才成功的重要动力。创新型人才运用自己的才能进行创业,而创业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离不开资本市场,尤其是风险投资的帮助。乔布斯的成功,正是得益于美国完善的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他可以迅速地获得资金,获得发展机会。因此,鼓励、引导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3. 降低创新门槛,从制度和政策上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
创新型人才与周围要素的协同运作也是有成本的,必须降低创新门槛,努力促进创新型人才与各要素的协同运作。美国很多创新创业者的典型代表,都是从车库创业开始的,被称为“车库创业文化”,创业者创业的成本低廉,手续简便,从而大大降低了创新创业门槛。在我国,应该针对创业提供优惠条件,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创业,更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些创业物质和制度要素。
摘要:文章从系统论观点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教学模式辨析入手,讨论了体育教学模式结构。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整个教学系统在教学活动进程中的动态性、整体性和综合特性。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适应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体能水平和技能水平。体育教学模式要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体现“教学是为了发展”的教育规律。
关键词:系统科学;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要改变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多年来已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在体育教学领域,就改革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人们从不角度,运用各种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试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思想对体育教学的模式改革问题进行探讨。
1 体育教学模式辨析
1.1 模式的含义
辞海称“模式亦称“范型”。一般指可以作为模板、模本。作为术语时,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涵义”。该词的一个主要运用是在科学研究中,是指信息加工的过程,或有组织的事物样式。“结构”的解释:“构造、房屋,屋宇构造的样式,文学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同“功能”相对。物质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物质系统组织化、有序化的重要标志。物质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1]
由以上可见,“模式”一词通常是指事物的一种稳定的状态,有一定的特征和格局,可发展为一种标准形式。用数学中复杂的复合函数描述的对象、系统论和信息论中包含很多子系统的、与外界进行复杂信息交换的系统都可以用它来概括。这些事物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因此“模式”一词的概括能力很强,内涵十分丰富,层次要高一些。它使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中。“结构”一词通常也是指的是事物的一种稳定的构成状态,但它指的事物一般要具象一些,组成这种稳定状态的因素也要具体一些,多与建筑、机械以及由此引伸的事物有关。因此“结构”一词的概括能力要差一些,内涵要窄一些,层次要低一些,使用面要小一些。
1.2 体育教学模式
所谓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2]
以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系统有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教学设计理论要求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做出系统性的安排,通过创造学与教的优化整合,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具体地讲,教学设计的任务就是,将这三个要素在数量上、强度上、时间上、内容上、方式上加以科学的配合安排,形成一种良好的、稳定的教学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教学模式”。[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很多专家认为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虽然教学要素由三个增加到四个,但教学设计理论的要求没有变化,仍然是要求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做出系统性的安排,通过创造学与教的优化整合,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具体地讲,教学设计的任务仍然是,将这四个要素在数量上、强度上、时间上、内容上、方式上加以科学的配合安排,形成一种良好的、稳定的教学状态。
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必然要求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教学观念等有根本改变,所以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比较深层次的改革,而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则不一定要求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教学观念的剧烈改革。所以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困难很多。
1.3 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方法的系统分析
建构比较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需要明确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及影响因素。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加上教学媒体。根据系统论的思想,一个教学系统的几个要素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所谓体育教学模式是这4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4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我们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例,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示范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只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其中的4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就必定具有这种稳定的结构形式。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是解放初期从苏联传来的。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不难想象,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这就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病。
美国的乔以斯和威尔在1972年出版的“Models of Teaching”(教学模式)一书中定义了教学模式。他们把教学模式定义为“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它场合教学的计划或范型”。[4]如果按照这种定义来思考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模式只是指导课堂教学的一种计划或范型(即有一定代表性、能起示范作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程序)。这样,就把体育教学模式实际上划入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的范畴。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策略”是指行动的指导方针和工作的方式、方法。而“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计划、窍门与程序。[5]如前所述,若从系统论观点出发,体育教学模式应当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体育教学模式反映的是整个教学系统在教学活动进程中的动态性和整体、综合特性,而非其中某一个或某两个要素的特性,而教学方法与策略反映的则是教学系统中的某一个要素(例如教师或教材)所具有的特性,而且往往是静态特性(例如教材的组织策略就是一种静态特性)。所以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方法是有原则区别的,它们不是同一层次(体育教学模式属更深层次)更非同一范畴的概念。
2 课堂教学过程优化
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有规可循,但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不应当也不可能仅仅依靠某一种体育教学模式来实现它的全部功能.重要的是针对具体情况,选择、设计最能体现教学规律,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过程。
为了发挥教学过程的整体功能,保持教学系统的最大活力,在教学中综合应用多种体育教学模式,相互补充,形成良好的整体结构。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活动,为能力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然,体育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要从教学目的、教材要求、课型内容、学生水平、教师能力、教学条件等多方面考虑。例如,从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更多的采用自主学习模式;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经常采用示范、引导模式,通过及时反馈,查漏补缺,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这对于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有益的。
体育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是创新和发展,灵活地运用体育教学模式,要在对比各种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优点和局限性的情况下,针对教学实际,吸收几种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重新进行组合,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比如,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技术学习的初期阶段采用启发模式,纠正错误教学时采用讲授和示范模式。不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认知水平、体能与技能水平是不断发展的,一般来说,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适应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体能水平和技能水平。比如自主学习模式比示范引导模式在认知水平上要求更高.我们的体育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相应地不断变化,促进学生认知、体能和技能水平向高层次发展。另外,从引导学生参与程度,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来看,采用的体育教学模式也要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体现“教学是为了发展”这一规律,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发展体育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
3 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1 营造开放的课堂
提倡启发式是开放式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体育教学是体育思维过程、身体发展过程和兴趣、情感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尤其是在兴趣和情感上深层次的参与,是促进学生形成深厚体育兴趣、良好体育习惯,培养能力,全面提高体育素质的关键.为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3.2 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要运用系统科学的整体、有序、反馈三个基本原理指导组织教学过程。一方面要从整体效益和结构考虑优化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反馈和矫正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并立足于教学系统的开放与发展,把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具体运用到体育教学模式的学习与发展上来。
3.3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注重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教学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吸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体育教学模式中进一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注重学法指导,突出从“学”的视角进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无疑是一个需要加强的问题。
3.4 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改进体育教学模式
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的开发,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使教学过程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怎样有效地发挥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构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摘要:顶岗实习作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顶岗实习具有开放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难点。系统科学视阈下提升高职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推进高职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建设,创新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完善高职顶岗实习监控机制,开展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体系对接建设。
关键词:系统科学;高职;顶岗实习;质量
一、高职顶岗实习的特点
高职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主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之后,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在具体的职业岗位上,从事生产性工作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由于顶岗实习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职业综合能力,因此具有“缩短岗位适应期、与预就业一体化”等功能,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占有重要地位,是落实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与“理实一体化”课程、校内实践课程不同,它具有开放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1.高职顶岗实习课程的开放性
在课程开发环节上,顶岗实习的课程目标与就业岗位目标吻合、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紧密对接、以弹性化的教学计划满足企业生产过程所需;在课程实施环节上,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与工作任务,教师肩负指导者、评价者和管理者的职责;在课程管理与评价上,企业是参与性主体,高职院校的教学运行管理、质量监控和学生管理都已经延伸到企业,企业、社会参与到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价过程中;在课程资源上,工作岗位成为主要的教学场地,岗位一线的骨干人员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完成指导任务。
2.高职顶岗实习课程的系统性
首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遵循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将包括顶岗实习在内的各环节有机整合,使学生顶岗实习教学前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其次,顶岗实习课程具有系统性。包括相关文件(课程标准、教学任务书和进程表以及考核方案)、教学组织与实施、考核与评价、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等诸多要素。
3.高职顶岗实习课程的复杂性
基于课程的开放性和整体性,高职顶岗实习课程还具有复杂性。一是高职顶岗实习时间长(通常是半年时间或以三个月为一个阶段)。二是参与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三是既要实现教学功能,又要完成生产任务。四是实习地点和学生都比较分散,管理难度大。五是实习评价主体多元化、实习行为过程化,学生成绩考核和教学质量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要求较高。
二、高职顶岗实习现状
对国内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的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显示,当前,顶岗实习方面的相关研究已经引起政府、职业理论界和实践层面的高度重视。各高职院就顶岗实习的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的组织管理和监控机制缺失、落实不利;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教学计划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习资源不足,实习岗位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与就业岗位吻合程度差,缺少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部分学生缺乏职业素养、岗位认同感低、适应期长,存在跟高手低、片面追求实习报酬等问题。另外,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忽视学生管理。因此,提升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三、系统科学视阈下提升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对策研究
系统是由各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系统最本质的特征。处理任何一个组分,都应将其放在整体中研究;系统具备组成要素所不具备的性能,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高职顶岗实习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科学理论以其从整体上分析问题的范式,对提升高职顶岗实习质量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1.优化高职课程结构
首先,应为顶岗实习奠定能力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本职业的典型工作过程,合理安排课程,实施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其次,把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教学活动中,为实习提供平台和切人点。通过将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与教学内容对接,使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就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最后,科学制订弹性的教学计划。确保专业能够根据组建订单班、实习期调整等需求,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好顶岗实习。
2.推进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建设
系统结构与功能既相互关联又相互转换,要实现系统功能的优化,就必须实现系统结构的优化。要提高高职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既要优化各子系统间的结构,又要保证子系统内各要素间具有合理的结构。
一是科学制定顶岗实习文件,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明确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以及相关人员的责、权、利。二是做好岗前培训与动员,落实实习岗位,确保岗位、考核方案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三是协调好教学与工作。校企可以选派教师在周末集中授课,或者利用网络开展教学;还可以定期安排不同岗位的学生、企业指导教师座谈,使学生尽可能较为全面地了解相关岗位群和企业生产流程。四是科学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采用学校、企业、学生互评与自评相结合、过程考核与实习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五是整合企业、学校优质资源。通过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减少专业指导教师课时,保证师资满足学生顶岗阶段的教学、指导与管理所需。通过校企共建生产性校内实习基地、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校企合作建立岗位信息平台,以及利用校友会构建校企关系网等途径,保证实习岗位满足顶岗所需。
3.创新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机制
层次性是系统的主要特性之一。在分析层次关系时,既要考虑纵向层次间的支配作用,又要考虑同一层次间的相互作用。依据层次性原则,高职顶岗实习管理必须构建起层级化的管理机制,从而实施有效管理。
(1)应构建“双元三级”组织管理体系。第一级是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和企业管理部门组成校级顶岗实习管理小组,负责全校顶岗实习的宏观调控与管理。由教务处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运行、评估,学生处与教学部门密切配合,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第二级是由各系部成立主任、专业负责人、实习单位专家组成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等,实施实习过程管理。第三级是专业教研室,负责制订和落实计划,具体与实习单位沟通以及协调专兼职教师合作。
(2)建立三级制度体系。明确教学部门、校内外指导教师、学生的职责和义务。校级层面的制度包括《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实施计划》、《校企定期沟通制度》、《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以规范顶岗实习的实施程序与教学组织;二级制度体系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
《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细则》、《辅导员顶岗实习跟踪表》、《实习指导教师登记表》等,以规范教学部门顶岗实习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文件体系包括《毕业顶岗实习报告题目登记表》、《毕业顶岗实习成绩评定手册》、《顶岗实习开题报告》、《实习报告模板》等,以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
(3)建立“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在校级层面,教务处、学生处、校企合作办等职能部门在校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同合作。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兼职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组长“四员”联动,责任到人,各负其责。
4.完善高职顶岗实习监控机制
反馈控制规律的内容是,把反映对象行为特性的输出信息反馈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目标信息进行比较,形成误差,然后根据误差的性质和程度,制定控制指令,改变对象的行为状态,从而尽可能地消除误差。依据反馈控制规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信息反馈、评价等途径,完善高职顶岗实习的监控机制。
畅通顶岗实习信息反馈系统。高职院校应建立以教务处和督导部门为核心机构的顶岗实习教学运行信息反馈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系统,通过构建管理和质量监控双线并行的信息反馈系统,确保信息收集工作及时、全面和准确。其中教学运行信息主要是实习基地、计划进程表等相关静态数据,由教务处从具体的教学部门获得。而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反馈主要依靠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和学生、教师信息员等通过实地检查、信息反馈表、学校网络平台等途径获得。院级督导部门负责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处理、具体评估和分级反馈。根据需要,将相关信息反馈至教学决策机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教学部门,以调整目标、改进计划、解决实际问题。
建立开放、动态和全过程的顶岗实习评价系统。顶岗实习评价是对顶岗实习教学实施控制,保证其顺利运行及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其评价对象主要是教学部门和相关专业指导教师。为保证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并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必须要有来自企业和社会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全面化,评价过程应动态化。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中,评价内容包括准备过程、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前两个阶段主要是采用诊断性评价,准备阶段的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文件的规范性和可行性、实习动员与培训、顶岗实习单位的落实情况等;实施阶段的评价内容包括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进度和计划执行情况,以及校内外教师指导与管理情况等。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的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任务完成情况和学生的毕业设计(实习报告)等。
5.开展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体系对接建设
环境是和系统相关联的事物的总和。系统处于一定环境中,具有开放性。环境和系统不停地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环境通过给系统提供资源、能量,向系统提供支持或施加压力,使系统的有机关联性不断发生变化,产生环境效应。顶岗实习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与企业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因此,高职院校应发挥环境效应,通过开展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体系对接建设,为提高顶岗实习质量提供环境支持与保障。
一是校企管理层面有机整合。鼓励校企合作建立厂中校、校中厂;依托产学研,校企共建职教集团和产学研工作室等。二是学校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对接。比如,制定工学交替管理制度,使企业参与到顶岗实习教学管理中;借鉴1309000质量认证体系,建立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三是将工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过程。比如,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开发多样化的项目教学方式,将企业的岗位职责、管理规范、技术要求等纳入学生课程考核的体系。四是校企资源对接。比如,建立校企优秀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制度,将校内实训基地按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张贴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五是校企合作构建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比如,充分利用主课堂阵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将职业道德教育融人思想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德育教育的课程内容中,加大对学生职业志趣的引领力度;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包括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拓展训练、职业指导和社会实践与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中,以及注重提升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的职业素养等。
“十一五”期间,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国家示范专业群,完成了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建设。探索了订单培养等多形式的顶岗实习模式,构建了柔性化的“校企双元、三级式”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机制和“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对不同专业顶岗实习实施个性化和全程化管理,保证顶岗实习“做足、做实”,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人数比例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