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论文

时间:2022-04-12 10:20: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生物化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物化学论文

生物化学论文:分层教学生物化学论文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疾病发生机制的学科。由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内容繁多、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对于临床医学的学生而言,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技术,又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可以说实验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过程,更是一个对理论知识进一步升华的过程。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对人类医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问题,显示出传统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分层教学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些弊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发展倾向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课题,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出发,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1传统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繁多、内容抽象、概念枯燥,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很大,使得不少学生越学越记不住,越学越难理解,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随着时间的积累,各个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从而影响在实验课上的表现和发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更新迅速,但实验内容陈旧落后,主要为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与临床实践、实际应用明显脱节,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实验课教学采用教师预先优化实验环节,讲授实验原理、介绍实验试剂、演示重要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操作步骤依次做实验、写实验报告的教学方法,学生仅仅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思考,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根本不知其所以然,更不懂得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视实践的学科,但由于实验操作中以组为单位,有些学生不亲自做实验,抄袭实验报告,养成了眼高手低的习惯,对于临床本科生而言,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可见,传统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其改革是学科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需求。

2应用分层教学法,全面改革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

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得各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根据分层教学的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水平及个人的发展方向,将实验课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医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重视实践的过程,所以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作可为必修课程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并进行实验考核;而设计性实验可作为选修课程,根据学生自己的科研兴趣及未来发展志向,自愿选择。大体规划如下:

2.1精选基础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基础实验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如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玻璃仪器的使用、清洗和干燥、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光谱光度技术、离心技术、物质的分离提纯及含量测定。按照教学目标,可安排如下基础实验:血清蛋白含量的测定、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氨基酸薄层层析、肝脏DNA的提取等。通过基础实验,学生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水浴锅等常见生化仪器的使用,熟悉了基础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开设综合实验、研究型实验奠定了基础。

2.2开设综合性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

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科研素质。综合实验侧重以生物大分子的分离、提纯及测定为主,涉及各种实验技术的综合。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可筛选以下实验:细胞核分离纯化及DNA、RNA含量的定量测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和测定等。通过基础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实验技术。在综合性实验的开展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动手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再答疑,指导实验的完成。通过实验,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更深入认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细胞核分离纯化及DNA、RNA含量的定量测定”实验中,由于细胞质、细胞核的水解液中容易吸入少量沉淀,导致比色时吸光度偏大,实验数据有偏差,出现该问题怎样解决呢?首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试管中的反应液是不是有悬浮物,不清澈呢?然后分析问题。根据分光光度计的测定原理Lamer-Beer定律A=KCL可知,在实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A与C成正比,那么吸光度(A)偏大是由反应液的浓度(C)增大而引起的。是什么原因引起反应液的浓度增大呢?引导学生思考,是由于吸取水解液时混入少量沉淀而造成的。那如何解决该问题呢?是不是可以采用离心技术,将悬浮物沉淀,再用上清液比色呢?通过离心前后实验结果的比较,学生懂得了实验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体会了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然,也有同学实验数据还没认真分析,就已经把反应液倒掉了,若实验数据有问题,已来不及查找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再重复进行测定部分的实验。通过重复实验,学生了解到保存实验材料的必要性及其对实验结果分析的重要性。综合实验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参与实验的热情提高,对实验过程的理解更加透彻,科研素质得到了提升。

2.3组织“研究性实验”,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实验可作为选修课,实验题目待定或由各学业导师出相关题目,让学生参考。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发展倾向选择研究项目,由学业导师负责指导。学业导师负责做好以下相关工作:(1)帮助学生选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并跟踪指导实验;(2)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保障实验药品、器械的正常供应;(3)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当然,研究性实验也可以在学业导师自己的实验室进行。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经历了查阅资料、选择材料、确定方案、准备试剂、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过程,教师则全程跟踪指导。研究性实验的开设让学生体会到科研的过程,体会到自己查找资料、学习知识的过程,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独立思考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这对学生日后从医或搞科研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写出课题申请,获得了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资助,还有一些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学术刊物发表。可以说研究性实验为那些喜欢做实验、搞科研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

3结语

总之,应用分层教学法,开设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性实验,是全面改革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各学校根据情况设定实验内容,本文只提供了一种改革思路,仅供参考。

作者:李翠萍 张伟 赵春澎 单位:新乡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生物化学论文:现代化教学食品生物化学论文

1.教学方法

1.1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安排教学。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为食品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就业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方向做出合理调整,讲授课程要有重点有目标。

1.2理论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主要是一门研究关于食品成分的结构、组成、功能以及性质,和食品成分在其加工、运输、贮藏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学科。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宽广,理论性、实践性较强,但课程知识点零散、系统性不强以及章节相对独立,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在接受知识过程中产生畏难的情绪。然而,食品生物化学与日常的生活联系紧密,这一独特的优点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地方,一旦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就很快会让知识变难为易。

2.现代化教学手段

2.1制作动态教学课件。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抽象,但又十分重要,所以可以使用CAI课件,把课程所要使用的数据、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结合在一起集成处理,这样的教学效果会非常理想。

2.2制作PPT。

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大段的文字,最好使用大量的图片、图例或表格,适量的动态内容也是很有必要的。字体应该比较饱满,字号适中,重要的知识点一定要醒目,例如使用字体加粗格式等。重要的知识点可以运用适量的超链接来清晰展现,将启发式提问贯穿于整个PPT。

2.3寓教于乐。

运用多媒体或者制作flash让课程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对于学生学习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这种形式不宜过多使用,过度的多媒体和flash教学会使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疲劳,老师的教学任务也会因为大量的实践而难以完成。

2.4互动教学。

高职学校可以建立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网站,将任课老师的课件和教学资料放在网上,以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来弥补在课堂上遗漏的知识点。此外,学校可以砸网站上设立学生试题自测盒老师对学生疑难点答疑,真正落实教学互动,这样一来就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教师也能在对学生的答疑和学生自测中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即时查漏补缺。

3.加强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实验室是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对延伸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以理论指导实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和较强能力的重要实践基地。所以,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专业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巩固了专业学科的建设。第一,要加大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使实验室的条件完善、设备先进,让学生在毕业以后很快就能适应工作岗位。第二,要提高实验教学地位,重视培养实验师资力量,注重完善实验室的实验人员配置,建立具有专业化的实验队伍,为学生的自主实验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三,教师要积极鼓励学有余力且对课程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实验准备过程、实验管理和教师的科研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组织实验,达到一个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提高管理水平。

4.教学相长

教师在学生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品德和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每位教师须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提高自身的业务学习、文明礼貌、政治素养和敬业精神等。科学文化素质是高职院校教师从事教学方面工作的最根本素质。可能学生喜欢某门课程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喜欢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自然就会学好这门课程。所以,作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应该做到充分准备并且理解讲课内容、课上注重与学生互动、讲课方式幽默诙谐通俗易懂、课下关心学生并且时常与学生交流。教师应时刻提升自我,扬长避短,促进教学顺利展开。

5.内容、实际和专业三者结合,贯穿课程

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最本质的区别,所以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就算只是专业基础课,其课程内容也要优化,要贴近实际而不仅仅是系统性的知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不能忘记要时刻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为以后专业课的知识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

6.结束语

研究改高职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现代化教学对提高教学的质量有重大意义,这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努力探索提高。在未来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专业的社会要求选取合适的教学模式和实验内容,充分体现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现代化教学的特点,开创新型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

作者:成宇峰 岳泰新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化学论文:教学法医学生物化学论文

一、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把握好教学的客观规律,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点上,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的就是把握生物化学的整体知识结构。例如,临床和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就必须掌握人体的代谢特点,还要将由于代谢而导致的疾病产生与生物化学上的知识点进行结合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手段,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理解疾病的发生过程就比较简单,启发学生的诊断疾病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授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时,主要是关于生物化学中与疾病相关的检测项目和指标的讲解,比如糖尿病患者的检测项目,像这样的临床医学生化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强化,这样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临床专业人才。通过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巩固旧知识体系,加强两者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

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病例式教学法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切临床学科的基础专业源头,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是在完全的脱离临床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后,才能够进行临床实验,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临床的熟练度,但是却降低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在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中,消磨了对医学生物化学学习的热情。而病例式教学法就是通过病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其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主要是通过将病例的分析加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更加全面的对当时病例发生的情景进行描述,学生就要融入到当时的医生的角色中,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教师也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师生间和生生间进行激烈的讨论。例如,在发生糖尿病的过程中,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由于其中的葡萄糖分子不能及时的进入细胞内,发生氧化分解,而导致了血糖增加,胰岛素细胞功能发生障碍。学生在得知问题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最为简单的就是让患者不适用高糖分的食品,控制饮食;而也有学生认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方法,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就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改造胰岛细胞基因,恢复其功能,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在学生们进行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三、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法

在新课改出台后,各个教育层次的教学方法都有了一定的改进,多媒体教学法作为最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受到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者的喜爱。在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法的作用更为突出。就现阶段的生物化学技术发展速度来看,生物化学作为高等专科学校中的必修专业课程,若是仍然使用原有的传统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是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的,在课本、粉笔加黑板的教学辅助用具的教学下,教学的效率无法得到提高,在面对生物化学中繁杂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的方式不利于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教师进行教学时,应用多媒体能够节省大部分的板书时间,更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深度和广度,帮助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高等专科的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还要进行忙碌的临床实验操作,若是在高度的精神集中后再进行枯燥的知识点学习的话,无法最大限度的吸收知识,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操作模拟,局部细节放大等方式来记忆学生的注意力,将文字难以表述的细节运用动画展示出来,使得知识点不再抽象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

四、结束语

从以上描述的教学方法看,教师主要是要在教学当中充分的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不断实践总结,从而提高高等专科学习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马强 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

生物化学论文:视频课程生物化学论文

1课程建设目标

结合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优质的国外视频资源,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协调应用好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归纳总结教学方法,提高动物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2课程建设计划

对已学习过《动物生物化学》的高年级同学进行外语水平与动物生物化学教学需求调研———国外视频资源搜集———国外视频资源特征调研与应用实践———基于多媒体教学与视频资源相混合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教学法———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3课程建设思路

3.1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增加一些国外视频资源的比例,势必会减少以往教学的学时数。所以,要进一步研究教学学时安排和内容的设计,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2保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笔者采用的基于多媒体教学与视频资源的教学实践是本门课程以往未采取的教学尝试,在本门课程正式讲授之前,要充分调研高年级同学外语水平与动物生物化学教学需求以及国外视频资源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媒体教学与视频资源相混合的教学实践设计。保证视频资源的前沿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外语资料使用形式和比例

外语资料的使用形式为: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本课程个别章节相关的英文视频和动画,结合英文版教材或专著的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比例以不超过整个课程学时的20%为宜。

5学生考核方式

结合相关英文视频,对某些专业术语能够熟悉,适当安排小的知识点翻译测验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比例以不超过10%为宜。

作者:徐晓锋 张力莉 单位:宁夏大学农学院

生物化学论文:教学法生物化学教学论文

一、绪论教学采用框架式引入

针对生物化学而言,其教学过程主要分为4个内容:大分子的结构、三大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专题篇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这四个部分看似分离,实际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绪论教学不够重视,但实际上,在绪论的见解过程中,讲什么及如何讲,对于后期的教学有非常大的影响。学生普遍认为生物化学较难,因此在上课之前就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在进行绪论的教学过程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轻松学习生物化学这一门课。要想学习好生物化学,首先需要对生物化学这门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笔者认为,不管是哪一个版本的生物化学课本,都有一个框架,即对生物化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针对生物化学的教学,首先需要对主干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联系比较法

对于生物化学而言,生物大分子结构这一章节主要是针对蛋白质化学进行详细的分析,蛋白质化学主要包括核算化学及酶维生素等,属于静态生物化学的一部分,很多学生感到大分子化学学习过程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对抽象的结构,特别是对蛋白质的三级和四级结构,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那么讲解时可逐层推进,首先针对简单的肽链结构进行讲解,针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逐渐递增,一方面是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在这样的讲解过程中还具备一定的归纳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得更加深刻。

三、物质代谢绘图讲解

物质代谢是整个生物化学的核心,也是生物化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很多学过生物化学的学生,之所以过了很多年依然记得“三羧酸循环”是糖代谢中一个重要的循环,是因为在大多是课本中都有三羧酸图,让学生很容易记住,另外,糖代谢途径是整个生物化学中比较难的,同时也是考试的重点,因此“三羧酸循环”几乎成为了生物化学在学习过程中的代言词。对教师而言,在讲解代谢过程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条理,这无疑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讲解之前需认真备课,从而明确重点。笔者在进行物质代谢的讲解过程中,经常在进入物质代谢内容的第一次课时就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内容,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引导作用。三大代谢,不管是哪一个代谢途径,都需要了解发生大的区域,重点掌握不可逆的步骤及限速酶和伴随的能量代谢,根据途径不同,提出的要求也不同,而磷酸戊糖途径是整个糖代谢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对人体生理最为重要的途径。学生学好物质代谢,最重要的是进行归纳和总结,笔者在讲完了三大代谢途径之后,就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绘制一张代谢图,这张图上包含了三大物质的6条主要代谢途径,以及这几条代谢途径之间的关系,需要掌握的内容主要包括限速酶、不可逆反应、ATP生成和消耗的主要特点。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归纳和总结,从而找出每一个代谢途径的关键,这样对于学生的基本功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

四、基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传统的生物化学没有将基因表达这一章节放入到课本中,随着世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类的研究已经放入到分子生物学的领域中,因此生物化学是分子生物学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将高中的课本中的中心法则、遗传密码及DNA复制等内容重新拾起。目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较为迅速,从传统的表达逐渐上升为基因功能定位,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多讲解一些这些内容,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由于基因表达和传递的内容较为复杂,因此不必让学生理解其中较为深刻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今后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中需要学习的内容,仅仅让学生了解大概即可。笔者在进行见解的过程中,在幻灯片中插入了较多的动画图案进行演示,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针对生物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随后针对生物化学中各个部分的教学进行了介绍,采用多种教学的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良好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卢英芹 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化学论文:教学改革生物化学论文

1构建多层次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卓越计划”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桥梁。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对本科工程型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我们提出构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实践能力,拓展创新能力。在此思路上,优化整合原有实验内容,将实验分成验证型和综合设计型,根据学生能力发展进程将实验内容分成基础模块、提升模块、创新模块。生物化学实验多层次教学体系。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第一阶段为基础模块实验,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实验基础知识,具备基本技能,规范实验操作;第二阶段为提升模块实验,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实验能力,注重培养观察、思维与动手能力,培养组织管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为创新模块实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针对原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注重按工程问题优化教学内容,开设一些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如“皂化价的测定”“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比较”“食品中粗脂肪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等实验项目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开发和质检标准等紧密相关。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教学大纲、任务书、教案、多媒体课件、参考资料及实验操作视频等资料上传到课程网站,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在实验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问式”和“讨论交流式”教学法为主,由以往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的教学方法,改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开展讨论与交流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的理解。在综合设计型实验中着力推动“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问题进行探究。下面以实验项目“土豆中过氧化物酶的提取、纯化与性质测定”为例,叙述“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开展过程。该实验项目内容包括:粗酶液提取、粗酶的沉淀、粗酶的纯化、分子量的测定、性质分析。粗酶液提取中,要求学生确定细胞破碎的方法、选择合适的缓冲溶液、确定恰当的固液分离的方法;粗酶的沉淀中,要求学生确定合适的沉淀方法及沉淀条件;粗酶的纯化中,要求学生根据过氧化物酶的理化性质,制定合理的纯化方案;分子量的测定中,要求学生选择恰当的测定方法;性质分析中,要求学生考察过氧化物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及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1)组织任务小组。实验开始前两周告知学生实验项目信息,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人,要求每位成员具体负责该实验项目中的1项任务。另外指定一名责任心强、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学生作为总负责人。2)制定项目任务。项目任务步骤为:小组集体讨论,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特长及兴趣爱好确定具体实验内容制定总体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小组成员分头完成各自实验方案小组成员汇总集体协作完成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获得实验结果。上述任务步骤中,除实施实验方案之外,其余步骤均需在实验开始前完成。实验方案实施过程中,要求各小组自行配制所需试剂,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使用匀浆机、离心机、层析柱、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3)小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汇报。完成实验后,组织各小组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他们的实验方案及结果,并制作成幻灯片,在小组间交流讨论。4)实验方案及结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查阅文献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技能。“基于项目的学习”改变了过去教师预先给学生配好实验试剂,实验前讲授实验步骤的做法,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配制试剂、实施实验的全过程,促进了学生文献查阅、实验操作技能、团队协作、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过去对生物化学实验成绩的考核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导致很多学生不重视实验操作,有些学生实验中不愿意动手操作,甚至出现抄袭报告等不正常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更不利于卓越计划的实施。近年来,我们改变了以往只重实验报告的考核方式,探索了适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及实验过程的考核方法。考核过程中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两者各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中,实验纪律占10%、操作技能占60%、实验报告占30%。每次实验均作考勤,缺席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实验纪律的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在实验期间是否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安全与卫生情况。操作技能考核内容包括操作是否规范、团队协作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实验报告考查内容包括实验报告是否详细、完整,有无实验结果及分析,凡实验报告抄袭者一律重写。期末考核为开卷考试,试卷内容涵盖本课程开设的所有实验项目,考查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法、操作注意事项,以及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设计实验方案。新的考核方式使教师能够对每个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实验操作积极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优化师资队伍

要实现基于“卓越计划”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所需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师队伍。徐州工程学院近年来,尤其在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高校之后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积极引进高水平教授和优秀博士,鼓励校内教师到海内外作访问学者、攻读博士学位进修;组织“教授公开课”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目前徐州工程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团队的年龄、学历、职称与专业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化学实验教师队伍的现状是:1)年龄组成以年轻教师为主,并注重老中青相结合;2)学历学位普遍较高,博士学位占大多数;3)职称组成较高,以副教授职称为主;4)专业组成多样,大部分教师具有生物学方面的理学知识,除此之外,还具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安全与工程等工程知识与经验。综上所述,徐州工程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队伍是一支高学历、年龄及职称结构合理、专业组成多样的团队,能够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要。

5结语

“卓越计划”的实施,为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我们构建了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优化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了考查方式,优化了师资队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郑义 陈宏伟 曹泽虹 董玉玮 邵颖,崔珏单位:徐州工程学院食品( 生物) 工程学院

生物化学论文:实践教学改革生物化学论文

1现今临床生化检验实践教学存在弊端

1.1重手工轻仪器

现今很多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生化检验实践教学都存在重手工轻仪器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一方面是实训课编排的实训内容都是检验项目手工操作法的教学,如从基础生化的重复性试验、干扰试验,到临床生化的血糖测定、总蛋白测定、心肌肌酶测定等试验,全部只教授手工操作法,造成学生在全部的实训时间里只掌握了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并且在手工操作法中,由于分光光度计的老化或灵敏度不够,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等连续监测法检测中观察不到吸光度的变化,得不到结果;另一方面是实训课以手工操作法教学为主,只是在全部实训课程要结束时,用1~2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生化仪器见习,或由专业教师在校内进行生化仪器操作示教,学生都是作为旁观者,只是作一种了解。

1.2手工仪器实践教学相脱离

部分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有《临床检验仪器学》这门课程。该课程对自动化生化分析仪、自动化电解质分析仪、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等各种临床检验仪器进行统一介绍,总课时普遍较少,针对临床生化检验仪器的实践教学则更少。并且在该课程教授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将《生物化学检验》课程学到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知识与之相联系,而且在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又以手工为主,当进入临床生化检验仪器的实践教学时,学生见到全自动仪器的工作运行后,仍然会感到茫然。在教师的短时间指导下,或只是学会如何加试剂,如何对电脑进行操作,而对仪器工作的原理,运行的各个环节的内容,对各项检验项目的实验原理、检测指标及结果的临床意义就不得而知,只掌握了其形没有掌握其神。这些现今临床生化检验实践教学存在的弊端使得培养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都只是比较好的掌握了生化检验的手工操作,而没有对临床生化检验仪器进行掌握,脱离了临床实际。

2生物化学检验实践教学的改革

针对生化检验实践教学的弊端,经过多年的一线临床检验教学的经验,总结出“手工-半自动-全自动”的生化检验实践教学模式。在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实验项目检测所用的试剂都是商品化试剂,通用于手工操作法、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开放式),所以各项检测无论采用手工操作还是仪器操作,其试验原理、检测结果、临床意义等都是一致的。并且在仪器的工作原理上也都是采用光谱分析技术,这为3种方法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节约教师在具体实验原理、临床意义、仪器工作原理上的讲授时间,可以在仪器工作原理及运行讲解中使3种方法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联系掌握。“手工-半自动-全自动”的生化检验实践教学模式是将全部生化检验实践教学课时平分为4段。在第1段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全部为手工操作法,如分光光度计的使用、重复性试验、干扰试验、血糖测定等实训项目,教学内容不涉及两点法及连续监测法。在此段教学中,学生掌握光谱分析技术基本原理、终点法的检测原理,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相关移液技术,初步掌握临床生化检验手工操作法。第2段实践教学中,同一个检测项目中手工操作法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同时进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操作分为两部分,前期加样预温反应的操作步骤跟手工操作法完全一样,只是在测定时,改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而不是手工操作法的分光光度计,检测原理都是光谱分析法。所以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只是到测定时,一种用分光光度计,一种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测定中能从电脑屏幕中直观地观看反应的进度、反应的类型,特别有利于学生对连续监测法原理的掌握。如在血清ALT的测定时,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直观地看到随着时间的延长吸光度逐渐下降的负反应过程。在此段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手工操作法及终点法检测原理,初步掌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连续监测法、两点法的原理。第3段实践教学中,不再进行手工操作教学,而是应用半自动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同一检测项目的操作教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分立式,其工作原理只是用机械臂代替人手,吸样针及加样针代替微量移液枪,操作步骤及顺序与手工操作法及半自动法一样,检测原理也是光谱分析法。所以在初步掌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原理及操作后,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等就易于学习掌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也可以通过电脑屏幕直观看到反应过程,巩固学生对终点法、两点法、连续监测法原理的掌握。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先利用实训课的前半课时进行半自动化检测,后半课时进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在此段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操作及终点法、两点法及连续监测法的检测原理,初步掌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由于有前3段实践教学的准备。第4段实践教学以综合实训为主,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肝、肾功能,血脂,心脏功能等综合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检测,加强学生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项内容的掌握,增强临床生化检验实际工作岗位的认识。在此段教学中,也可以适当进行手工操作及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的复习巩固。在4段实践教学中,学生由手工至半自动再到全自动,即掌握手工法又掌握仪器法,对临床生化检验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了深入理解,并且在终点法、两点法及连续监测法的教学上,充分利用了各自的优点,取长补短,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

3教学改革的条件

3.1实训大纲及实训教材的重新修订

原有的实训大纲及实训教材都是以手工操作法为主,“手工-半自动-全自动”的生化检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就需要进行实训大纲及实训教材的修订。在实训大纲中加入半自动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的要求,在实训课时编排中应分为4段,每段教学内容应注明采用的方法,以方便实验教师的准备。实训教材应当重新修订或编写,对应教学课时编排,在相应在实训教学章节编写上应加入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实训内容,特别是第四段的综合实训内容编写,要尽可能贴近临床实际。

3.2临床生化检验仪器的配置

“手工-半自动-全自动”的生化检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院系购置半自动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于仪器的购置可以根据院校的经济实力及教学需求进行。仪器的配置以满足教学需求为主,不用一味追求与临床一线完全一样,因为临床上使用的高端仪器并不一定适合教学需要。特别是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教学是教学模式中重要的中间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能因为临床上已经淘汰了而忽略了在实践教学上的重要性。

3.3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

生化检验实践教学的改革需要专业教师在专业素质上的提升,专业教师不仅要会手工操作法,还应对配置的半自动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仪器性能、仪器部件、检测操作步骤、仪器维护等内容进行深入掌握。并且深入医院临床一线进行实践,熟悉掌握临床实际工作情况,以提高教学水平。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培养符合临床检验工作岗位需求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临床检验实践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达到具备医学检验技术岗位(群)所需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手工-半自动-全自动”的生化检验实践教学模式是对挑战提出的一种教学改革,有利于实践教学的目标实现,这种模型也可以推广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各个专业核心课程内进行,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作者:徐文鑫 吴苏宏 单位: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基础医学部

生物化学论文:多媒体网络教学生物化学论文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内涵与优势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按照教学要求,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媒体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加以呈现,通过使用者与计算机的人机交互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活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具有如下优势:

1.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拓展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

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以实验教材为主,教学资源十分有限。而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包含了三个层次的资源:基础资源,如实验教学中用到的文本、图像、动画库、音视频库等;集成单元,如实验项目库、实验试题库、常见问题库、参考资料库、网址库和共享软件库等;课件,包括多媒体实验课件、电子教案、电子图书等。教师根据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信息按照上述三个层次并入资源库,为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媒体支持。学生则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上自由索取实验课程的有效资源,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分预习,在真正动手实验时能够把握全局,操作得当,达到预计的实验效果;同时利用平台资源科学合理的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甚至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等。而对于受到实验条件限制无法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项目,学生也可以利用平台上的资源库,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这样就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实现多向互动

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实验教学的模式可以从传统的“授”与“受”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交互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占主导,学生占主体”的教学模式。它采用多媒体、网络和课堂实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并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完成课前预习,充分了解实验的原理和把握整个实验的流程,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在实验开始前提出问题或明确技术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在实验课堂上顺利高效地推进教学进程,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得心应手,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在课堂实验结束后,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对实验结果、数据处理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或者同学进行进一步交流。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从而使实验教学呈现多样性。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并且有利于学生之间协同学习,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在基础性实验中的应用

基础性实验项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帮助学生理解重要理论知识而设置的。在实验内容上,可能要学习一种实验方法或者验证一种实验现象等。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如蛋白质浓度的测定、分子筛层析、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等都属于基础性实验内容。以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电泳为例,学生在上课之前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反复观看实验操作的视频资源可熟悉电泳操作的整个流程和成功的电泳结果,通过该实验的图片资源与失败的电泳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对可能影响电泳结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电泳试剂材料、点样量、点样手法、样品的放置位置、电泳的电压和时间的控制等细节,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把握。这样,学生在课堂实验的过程中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避免操作失误,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交流版块,引导学生展示各自电泳图谱,自主查阅资料,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正常,通过师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掌握巩固了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同时让医学生了解临床上如何根据电泳图谱的变化,来对一些疾病进行辅助诊断,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的临床意义的认识。学生在课外还可以利用实验试题库,对本次实验进行自我考核,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2.在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

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事先给定实验的目的,由学生根据实验室所具备的条件独立设计一套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结合中医类院校的教学特点,在生物化学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中设置设计性实验项目库,如“降糖中药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浓度的影响”、“中药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四君子汤对控制饲料小鼠胸腺核酸含量的影响”等实验项目,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布置一些实验设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学生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实验项目来完成。设计性实验通常是以多人组成的实验小组来完成的,教师可以通过交流版块给各个实验小组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电子资源查阅相关实验的背景资料,完成实验技术路线的设计,并且根据实验项目的涉及的实验操作,布置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实时性,学生在正式实施实验项目之前,都可以通过交流版块对设计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及时沟通,教师也可以了解组员之间互动的情况,最终设计出一整套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这种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拓展,打破了课堂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一方面,学生通过动手设计实验,能够有效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思路引导,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提高其科研能力。

3.在实验考核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师可以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考核中,充分关注学生在实验全过程中的表现,将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的情况、互动讨论的表现、课外实验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等纳入实验考核体系,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的成绩。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在实验课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更要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网络教学拓展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空间,丰富了教学的资源,增添了教学的手段,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即主动参与、探究、练习与自主评价,是一种很好的辅助课堂教学的方式。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加大对多媒体网络的建设力度;同时,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掌握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不断更新实验资源库,通过多媒体网络这个载体,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林晓晖程欲王鹤吴世代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生物化学论文:实验教学模式下生物化学论文

1建立新的实验课程体系

在实验教学中逐步改变过去验证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原来独立课程、独立实验、专人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分离的体系,并建立、完善了“基础性操作实验—综合性分析实验—创新性扩展实验—探究性提高实验”的分模块、分层次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使实验教学即具有基础、系统的内容,又具有创新性、主动性及高效性。并设立了多个综合性实验、自选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及对科研工作的兴趣,精心设疑的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问题的欲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使他们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目的。成人医学生来源于医疗卫生的工作岗位,教育教学环节应该遵循实践-学习-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在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有意设置合理疑问疑,学生通过亲自实践解决问题,就可将“传授法”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实践-发现-思考”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在成教学院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项目设置方案中,与全日制本科生有一定的差别,基础实验操作的比例仅占40%左右(全日制本科生占70%),而将综合性分析实验、创新性扩展实验、探究性提高实验的比例加大到60%左右(全日制本科生占30%)。

2增加实用性实验,减少验证性的实验

成人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应培养出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实践技能优秀的合格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将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教育综合在一起,贯穿于成人学生培养的全过程,采用灵活、机动的多种教学模式。以往医学实验中所采用的验证形式为主的实验教学,基本只是要求学生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即以理论课带实验课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适合于由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大学的医学生,他们在进入医学院之前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经过系统理论教育后验证课堂所授内容,有利于对生命及患病的机制理解。但对于成人医学生而言,他们以前在中专或大专对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基础,进入大学后的继续医学教育,如果仅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重复性验证,显然不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会使成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术得不到提高,对他们所从事的医疗工作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很快,为了符合科学发展的方向,我们在原来经典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基础上,针对成人医学生教育的特点、以及执业医师培养的需要,增加了包括了中草药生物活性物质的纯化、分析及活性测定,组织蛋白的分离、纯化和定性等内容。以电泳技术、分光光度技术、免疫沉淀、离心及层析技术、流式细胞计数等为基础,内容涵盖了生物化学的三大物质代谢即:糖、脂及蛋白质,并分析了核酸及其代谢、测定酶的活性等,并设计组合性的实验,使其实验操作含多项技术,即可使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机会,又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检测相关肿瘤基因的实验中,我们增加了核酸提取、凝胶电泳、实时定量PCR检测及质粒提取等实验。还增开了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提取技术,学生可以从植物、动物中分离提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进行性质测定等。通过这种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3教学手段改革生物化学进展很快

实验原理复杂,内容较多,实验结果分析难度较大,所使用仪器较为先进、种类较多,对于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成教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实验原理、学会仪器使用、顺利进行实验操作,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教学,影音教学、录像及示教内容有机结合,使实验讲义中所叙述的实验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由静态变为动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我们还将实验的操作技术录制成多个小录像插入课件,动、静结合,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很快了解并掌握各种复杂的实验操作新方法、新技术。如我们录制了如何构建质粒、如何进行氨基酸测序、基因重组的方法等录像,使学生对生物化学新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有了深刻的理解,极大地调动了成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增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实际的联系

医学教育的目标是由医学的目的和医学的特点所决定。医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医学领域的从业者。不能在临床应用的基础医学教育是没有生命力,对于合格的医生来说,在临床诊治病人过程中一定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了辅助诊断疾病,医生经常会利用现代化的仪器对病人的血液或体液进行检测、化验,并对各种检测、化验结果进行合理推测和解释,这就要求医生对化验检测的方法和原理要有一定的认识,很多化验检测的原理都是在生物化学基础上进行的,如血糖浓度检测,血脂含量测定、原癌基因表达测定及血清转氨酶高低的检查、血浆蛋白含量测定等。如某患者肝脏功能正常与否,临床往往通过测定血清转氨酶进行初步诊断。我们在学生血清转氨酶测定实验中,首先复习理论课所讲授的氨基酸代谢理论,在此基础上讲授实验原理,请学生分析肝损伤患者血清转氨酶升高的生化机制及临床意义。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验课内容与理论课结合分析,并与临床实践结合,辅助临床对肝损伤的诊断。为学生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目前我国医疗发展现状来看,为了加快实施人才强卫战略,积极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全面提升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医学教育的规模也会不断扩大。通过我们的实验课改革,我们体会到成人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高实验课质量,必须根据成人教育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本学科特点,以实验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实验课的兴趣;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做好演示实验,注重实验课的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合理组建实验小组,提供学生合作平台,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基础理论与实验课内容有机结合,并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实验课的设置要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文朝阳贺旭马惠苹王庆松李宝红陈曦石佳李卫红陈晨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医学生物学实验室

生物化学论文:互动交往教学模式生物化学论文

1合作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人际交往合理性

肯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和地位,认为没有教师的创新素养和创新热情,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是不可能的;同时认为教学并不取决于教师的单方愿望,而是取决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活动的性质。辽宁医学院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主要采用以下形式开展合作教学模式。

1.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在食品生物化学每章内容中教师都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地学习欲望。问题情境的设计包括问题本身的设计和问题的引入方式,可联系学生原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教师结合自己科研课题创设情境设计问题。例如在蛋白质章节中,设计“试设计纯化枣核中11S球蛋白(种子贮藏蛋白)的工艺路线和方法”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1.2小组讨论与评价根据能力

水准,将学生分成4人/组。对于教师给出的问题,课后学生可以先通过小组内部交流与合作,得出小组的研究成果。然后各小组在课程中再进行大的交流与合作,在思维的激烈碰撞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进行指导(合作的技巧)。教师必须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少数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1.3食品生物化

学作业单以小组形式提交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合作学习,最后以小组形式提交作业,教师通过考核作业成绩为其所属的团体加分。

1.4主题讨论学期末教师将

根据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分为10个主题,如糖类物质、脂类物质、蛋白质、核酸、酶、生物氧化、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内容。并将全班分为10个小组负责,各小组成员各自准备、研讨承担主题的内容,并报告给整体,以报告的质量和相关的团队合作为成绩评定标准。

2互动交往教学模式

从改善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模式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入手,来构建教学模式。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活动,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学习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激发创新潜能的目的。

2.1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

使教学活动化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创设大量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目的明确、操作性强的活动。如在教学“酶”章“维生素构成的辅助因子”,笔者设计如下几个任务:1)将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并归类。2)各种维生素的辅酶分别都是什么。3)各种维生素分别参与哪些代谢过程,作用机制是什么。4)各种维生素的作用是什么。5)缺乏各种维生素都会产生哪些症状。6)各种维生素的每日摄入量为多少。

2.2激活语言,使知识具有教学活动化

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1)活化教材文字为语言:例如在教学核酸双螺旋结构时,教师利用两条麻绳来展示核酸双螺旋结构,让学生产生感悟;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展示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活化教材内容为日常生活:将真实的生活引进课堂,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感受理解、巩固和运用语言。在学习脂类物质中三酯酰甘油皂化性质时,教师演示日常生活中肥皂的制作过程,深入理解皂化原理和意义,使教学呈现出"学习活动化"的崭新局面。设计良好的教学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了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课堂中,使课堂真正达到沟通与互动。

2.3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互动交往的途径

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只有具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多方面的交流、交换、交往以及相互活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达到有效地学习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情景,向学生充分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会合作,提高认识和分析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主动参与探究的能力。如学习氨基酸合成代谢时,笔者把20个氨基酸代谢总图展现给学生。通过讲解各族氨基酸典型代表的合成代谢过程,如谷氨酸族氨基酸的合成主要讲解谷氨酸的合成,再分别讲解谷氨酸族氨基酸的其他氨基酸合成代谢,学生会发现很多的代谢途径一致,通过引导学生可由自己探索出这一规律,自主学会了很多代谢途径,体验到一种无可比拟的自豪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激起求知的欲望。

2.4实施全面评价———互动交往的保障

要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作一系列的价值判断。传统的评价比较注重学生思维的结果,不利于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还会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导致思维惰性的产生,影响交往的互动性。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课堂评价只有建立在对评价对象的科学认识及对教学方式的重新理解之上,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得出结论后,要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结果的评价形式,要以定性描述方式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使之进行自我体验,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实践中,学院还增加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并记入总成绩中。如关于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和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3总结

在教学活动中,学院要努力改善课堂交往的形式,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交往,从根本上改变那种以教师自己的优势去迫使学生服从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课程内容,并能够正确地运用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

作者:耿丽晶周围王会孙晶张振单位:辽宁医学院

生物化学论文:自动化生物化学论文

1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

1.1修改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

按照教育部及本校教学目标及临床生化检验高自动化现状,修改教学大纲,加强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能够从事检验医学的生化项目的操作、方法学评价、全面质量管理控制和临床应用工作,同时也能查阅相关文献,关注研究生化检验的新进展、新思路、新技术并能对常见疾病的临床生化指标合理选择及综合应用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

1.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

临床生化检验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强调理论基础的重要性,保留经典的部分课堂讲授教学,系统讲授临床生化检验的相关核心理论知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较系统的知识体系,理论学习还应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加深理论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比如讲解自动化仪器的内容,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等形象地展示检测原理、工作过程、标准操作规范等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内容简单化;课后把PPT课件拷给同学,防止听课过程中埋头记笔记而错过教师对重难点的讲解及讲课的思路。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满堂灌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果相对较差。因此,教师不应该拘泥于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形式:PBL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举例论证式教学、对比归纳式教学及双语教学,比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采取课堂提问和抽查点名的形式。对上节课讲述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以加深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再如在教学中穿插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及检验报告单,将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和联系,开展病例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学生积极性提高了,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亲身印证理论教学在临床疾病诊断的作用,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诊断思维、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1.3调整教学内容,符合培养目标

根据本校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本教研室特对生化检验教学内容做了如下调整。

1.3.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内容繁多

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教学过程中,要求主要以临床常见疾病及其生化检验指标为主线,突出疾病的生化机制和生化检验技术两个方面,力求将生化检验与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结合起来,从现代检验医学的高度开拓临床医学的新视野。对涉及以前学过的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及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如糖尿病检验中血糖及血糖的调节、糖代谢紊乱、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等及肝胆疾病检验中的肝的结构特点、肝疾病中生物化学变化等,进行课堂对比归纳、梳理相关知识点,重温原有基础及临床知识,引导学生认知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现象加深对各种疾病所涉及知识的本质的认知,即节约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又系统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随着生化检验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内容不断涌入,一些旧方法被更新和改进,作者根据临床生化检验的需要,从实际出发,对现在常用的生化检验技术和生化检验项目,合理地增减了部分授课内容,比如血糖的测定有氧化还原法、缩合法和酶法三类方法,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酶法中的己糖激酶法,前两类已经淘汰的方法略去不讲,在理论课上重点向学生介绍酶法的目的、原理、具体操作、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等;还有授课内容增加最近临床上出现的新技术,如肾功能监测的血胱抑素C(血CysC)等内容的讲解;同时,床旁实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由于快速省时的作用,正广泛用于病房、门急诊及家庭保健等领域,发展势头迅猛,也是补充检验科项目最好的方法;课堂上也应着重介绍包括POCT的分类、原理、存在的问题及质量管理等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生化检验项目和生化检验技术,更快地适应以后的实习和临床工作。

1.3.2在教学内容上侧重安排3个必备基础知识

全自动化分析技术、方法学的评价和全过程质量控制。本校医学检验本科生化检验课程中这三部分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占了理论课总学时的40%。由于多数的医院已经实现了医学检验全自动化,从培养实用型检验人才的角度来考虑,应该更加重视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价以及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上侧重讲解自动化仪器构造和原理、工作流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维护及试剂盒的选择、实验室方法学评价和质量控制等自动化生化检验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了让学生树立流程化、过程化的质量管理及控制理念,课后为学生提供分析案例,由学生自行完成案例分析,达到能应用所学知识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掌握干扰医学检验结果准确的影响因素和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来理解医学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工作的重要性。

1.3.3加入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病例(案)教学法已经在多个医学学科应用,本教研室已经应用在了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改革效果,加强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诊断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临床对话能力。在理论教学中作者增设了对某疾病病例分析的内容。任课教师先对某个内容的基本概念和代谢途径等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然后提供典型案例,病例包括:患者、病史、各种检测项目结果实验室诊断;让学生先根据所提供的病例复习理论课内容,查阅资料,判断患者的可能患病类型、诊断依据、还需申请哪些检测项目等对疾病的确诊有所帮助等,分析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后修改成统一意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意见不同时展开辩论,教师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举一反三,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解决临床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其讨论分析结果的报告。

2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的改革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优劣和学生学习好坏的依据.以前的临床生化检验理论课考核主要是采用期末闭卷的考试方式,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教研室采用过程考核加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学生的综合成绩由过程考核:日常考勤、病例分析、质量控制和期末考试组成。过程考核占总成绩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2.1日常考勤

为了避免考勤流于形式,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日常考勤不再局限于课代表或者任课老师点名,而是采取课堂提问和抽查点名的形式。分课前、课中或课后对上节课讲述的重点内容或者是事先针对上一章节所留病例进行提问,采取学生抢答及任课老师抽答的方式,再者采用任课老师抽查点名记录,期末各任课老师汇总,给出考勤分数。日常考勤占总成绩的10%。

2.2病例分析

在病例分析教学后,交一份最终讨论结果给老师。成绩根据该同学所在小组上交的讨论结果、该同学在讨论中所起的作用和表现来决定。病例分析占总成绩的10%。

2.3质量控制

任课教师质量控制理论课结束后布置作业,每位同学认真分析,其分析结果以写实验报告的要求呈现,带课老师根据同学书面作业的分析给出成绩。质量控制占总成绩的20%。

2.3.1室内质量控制作业

给出某生化检验科某一检测项目一段时间的室内质控数据,要求学生画出质控图、分析质控图是否在控,如果失控写出可能的失控原因和违反了那些质控规则以及如何处理。

2.3.2室间质控作业

给出某生化室某次某个项目的时间质量评价统计结果,要求学生利用能力比对(PT)评分方法,评价这次项目中各个标本检测结果的通过与否,结果是否在允许误差内,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及本次结果是否可接受,并对质评结果进行讨论,尤其是质评成绩不合格的项目,认真分析可能产生偏差的原因。

2.4期末考试

根据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出题,每章节都有覆盖,建立题库;期末考试由主讲老师从准备好的题库中抽出A-B两套平行难度的试题,试卷的题型设计了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其他任课老师不知道考题内容,再由教务处任选一套试题作为期末考核试卷。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为减少人为阅卷差异,采取集中集体阅卷,各任课教师每人根据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每人批阅一题,流水作业,再由专人复查核对。评分标准一致,对学生相对公平也更能真实地反映问题。

3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适应生化检验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教研室采取以下措施:(1)鼓励教师不定期到附属医院或其他三甲医院检验科学习,掌握临床上新的全自动化仪器的工作原理、检测技术和临床检验项目的选择,将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紧密地衔接起来。(2)每学期教研室都要举行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经验研讨会,老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并坚持听课督导和以老带新;改进授课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全自动化仪器培训,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享各自的经验。(3)期末考试后,针对试卷上学生错误较多题目分析讨论,布置教学任务以便教师在假期能提前根据本学期存在的问题,更新知识,调整授课的内容及方法,修改课件;同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动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带入到课堂。

4小结

通过临床生化检验课程理论教学改革,学生在教学内容掌握、学习的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老师反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临床新进展和新技能,提高了自身的科研素质,为其他学科的改革提供可行性借鉴。

作者:宁红霞杨溢陈晓嘉董青生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生物化学论文:研究式教学生物化学论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临床药学11班32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物化学实验课的研究式教学。

1.2研究方法

研究式教学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应用的具体实施方法,以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为例,先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了解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其他方法,比如除Folin酚试剂法之外,还有紫外吸收法、凯氏定氮法、考马氏亮蓝法等,每一种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安排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每一种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和适合的测定对象,并以个人或小组设计出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蛋白质含量测定的研究课题,在尔后的实验课中,利用基本实验的间隙或实验完成后,师生一起交流课题研究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研究方案。将学生的研究方案进行分类,同类研究方案归为一组,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利用实验课后实验室空闲时间或开放实验室,安排学生开展研究工作,并撰写研究报告,教师对学生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反馈。在一学期的实验课中,课题组老师多次组织学生设计与实验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课题,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研究条件开展研究。在期末以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反馈学生对研究式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意见。

2结果

2.1学生参与课题设计研究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以蛋白质含量测定实验为例,几乎每个学生设计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案,有的以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为研究对象;有的设计了测定自己喜欢的水果(苹果、香蕉、黄皮等)中蛋白质含量的研究方案;有的提出了测定食物(面包、米饭等)中蛋白质含量的研究思路等。随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合理化修改和完善。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兴趣浓厚,参与地积极性很高。

2.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式教学颇受学生喜欢

90%以上学生愿意接受或支持研究式教学,认为该教学模式是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的新的教学模式;具有主体性、合作性、研究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有近80%的学生认为:研究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得以加强。在研究式教学是否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上出现分歧,超过半数学生认为是,也有近半数学生认为不是或说不清,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认知程度有差异。另外,问卷调查中还涉及学生对研究式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问卷反馈显示,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希望能在更多的课程中开展研究式教学;二是希望能提供更多的实验研究空间和条件。这些意见和建议明显反映了学生喜欢或者渴望采用研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愿望。

3讨论

3.1研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合理化

程序研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立足所学,从实际背景和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研究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本课程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猜想、论证、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结论的得出与论证、整个知识的发生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探索研究完成。教师相当于航标,学生相当于舵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研究探索发现新的领域。较合理的研究式教学的教学程序为:教师导引目标引导归纳组织研究反馈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交流概括归纳训练拓展。

3.2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用应多样化

研究式教学模式是指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传授式结合互动式;传统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传统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等。通过研究式教学模式的不同教学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3研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应注重问题情境创设和应用课题制定策略

研究式教学应以学生现在的知识为基础,立足课堂,立足所学,逐步创设问题情境,得到研究课题后开展探索性研究。问题情境创设和研究课题制定要结合学生和实验条件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和研究课题,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参与其中,从而使学生有所收获。

3.4研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要注意教学设计

了解学生知识背景和实际需求,确定教学任务,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制定导学学案,制定合理的信息反馈规划,结合以上工作设计出本课程开展研究式教学的方案和教学计划。这是研究式教学能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总之,研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大多数学生支持和认可的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作者:崔炳权何震宇王庆华单位: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生物化学论文:留学生生物化学论文

一加大留学生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培养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合适的教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语言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重要工具,本校留学生授课为全英语授课,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客观地讲,目前真正能在课堂上流利地使用英语教学的非英语专业教师并不多,因为大多数教师接受的是中国式英语教育,英语读写没有问题,但是缺乏海外学习背景,听力和口语功底不深。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需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一方面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接触英语的机会(如网络、学术活动、媒体等)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培训、互访、交流的形式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国外高校进行学习、交流,以此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2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的准备

教材是教师传授教学内容的主要工具,是学生预习、学习知识、复习的基本工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重要的基础课,掌握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为今后的临床各学科学习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教研室全体教师在理论课的教材选用上经过多次讨论,决定以贾弘褆教授编写的《Biochemistry》为基准,结合数本英文原版教材作补充,并且根据教学需要和留学生的知识背景,对内容进行了取舍,学生使用后对《Biochemistry》教材的选择还比较满意。目前,国内还无成熟、统一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材供留学生使用。结合本教研室的教学实践,借鉴多所知名院校的相关实验教材,自行编写了《Biochemistryexperiments》一书。这样既符合本校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实验内容,避免操作中的失误,受到了留学生的欢迎。

3教学方法多样化

3.1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容系统性强,蛋白质和核酸结构抽象,多种代谢途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仅靠教师讲解非常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而多媒体课件、彩色挂图、胶片投影、立体模型等形象而直观,这些辅助工具的使用能使学生对各种知识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方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2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留学生思想活跃,不懂的问题会随时打断教师的授课,喜欢即时提问,对教师授课效果要求高。针对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使留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3.2.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生化内容晦涩难懂,如果教师不注重授课技巧,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启发式教学法侧重于引导而不是由教师一味地“满堂灌”,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留学生性格活泼,喜欢即时提问,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因此在教学中更容易开展启发式教学。如在讲“DNA复制”一节内容时,可有针对性提出问题“为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让学生自由讨论10min,自己寻找答案,然后教师引出DNA复制的半保留特性,留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既掌握了知识点,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平时的生活常识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

3.2.2应用归纳对比法

生物化学这门课程具有抽象难懂、系统性、联系性强等特点,学生普遍反映难以记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不断地应用归纳对比教学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对比。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化记忆,理解知识要点。

3.3提问式教学

留学生课堂纪律比较差,自由散漫,上课爱互相讨论。为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使他们感到压力,本校在教学纪律开始变差时,随机点名提问,要求学生回答教师刚讲过的问题。因为所有学生都有可能被提问,因此课堂纪律好转,学生又能继续认真听讲,教学效果也显著提高。

3.4复习式教学

在每章课讲完后,给出一定数量的“quiz”,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定时做题,教师纠正错误,用上习题课的形式复习,这种方法加强了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效果。

4改革考勤制度与考核标准

留学生特别看重期末考试成绩,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积极性及教学效果影响很大。以前,教师仅仅是以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往往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准确。因此,本校对留学生的教学考核方式和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改革。

二总结

结合过去的成功经验,建立了科学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包括:(1)记录各章节习题课上的“quiz”成绩,该成绩就是平时成绩,计算平均值,占总成绩的40%。(2)出勤率,占总成绩的10%。教师课前点名,根据留学生的出勤率给分,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留学生缺席和迟到现象。(3)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50%。这种多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既强调了评价的多样性、全面性、客观性及公正性,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热情和重视程度,有效地提高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生物化学论文:急性心肌梗死生物化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8月~2014年11月,急性胸痛到门诊就诊的患者450例(男312例,女138例),就诊时心电图明显异常,明确诊断为AMI者106例(男77例,女29例);留视后确诊为AMI者120例(男81例,女39例);排除AMI确诊为其他疾病者224例(男121例,女103例)。

1.2标本采集

患者就诊时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未确诊患者留视后4h再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

1.3试剂来源

ReLIAMb、ReLIAcTnI和ReLIACK-MB均是瑞莱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生产。检测仪器ReLIA多功能免疫检测仪,瑞莱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生产。

1.4方法

Mb、cTnI和CK-MB检测试剂均是采用双向侧流免疫反应原理,双抗体夹心法。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在ReLIA多功能免疫检测仪上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参考值:0.1~16ng/ml,肌红蛋白参考值:10~500ng/ml,CK-MB参考值:1~50ng/ml。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106例患者

由于临床症状典型,心电图明显异常,就诊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就诊即刻收集血清的检测结果:Mb检测阳性92例,灵敏度86.8%;cTnI检测阳性86例,灵敏度81.1%;CK-MB检测阳性82例,灵敏度77.4%。三项检验项目阳性率都比较高,Mb灵敏度高达99.1%,cTnI和CK-MB灵敏度相对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心电图检查无异常

留视或入院后确诊为AMI者120例。留视或入院4h后收集血清,检测结果:Mb检测阳性108例,灵敏度90.0%,cTnI检测阳性54例,灵敏度45.0%,CK-MB检测阳性62例,灵敏度51.7%,Mb阳性率显著高于cTnI和CK-M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非AMI的224例患者

经各种检查最后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慢性心功能不全40例,肥厚性心肌病31例,心房颤动51例,房性早搏48例,心包炎9例。收集留视后4h血清,检验结果:Mb检测阳性65例,cTnI检测阳性16例,CK-MB检测阳性60例,结果表明:cTnI特异性显著高于Mb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由于不知道患者胸痛开始的确切时间,将就诊时间定为入院即刻(0h)。本文106例心电图异常到门诊就诊时(0h)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从检测结果可知,Mb、cTnI、CK-MB检测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为86.8%、81.1%、7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和留视后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120例患者,Mb的阳性率很高,灵敏度达到90.0%,远远高于cTnI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是因为Mb释放入血比较早,细胞质中Mb释放入血,2h即升高,6~9h达高峰,是出现最早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Mb检测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有效率,是较有效的早期标志物,尤其患者胸痛早期(2h以后),检测Mb临床意义较大。Mb的阴性预测值为100%,在胸痛发作2~12h内,如Mb检测阴性,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很大,但窗口期短,急性心肌梗死发作16h后测定易见假阴性,这要引起医生警惕。本文结果显示,cTnI和CK-MB灵敏度分别为45.0%和51.7%,可见,cTnI和CK-MB在心肌损伤发生6h内阳性率低,此时间段诊断处于疾病早期AMI患者的敏感性不高,因为cTnI和CK-MB在体内浓度与心肌受损时间有关,心肌损伤后4~6h才释放入血,达到诊断决定值,此发病时间段cTnI和CK-MB的灵敏度不及Mb,心肌缺血症状发作后14~16h才达到高峰,因此胸痛患者就诊时,第一次检测cTnI和CK-MB正常不能盲目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因cTnI释放入血较晚,应定时连续检测,才能为诊断AMI提供可靠依据。450例以胸痛症状就诊患者中有224例诊断为非急性心肌梗死。生物化学标志物检测结果:Mb阳性65例,CK-MB阳性60例,cTnI阳性16例,结果显示cTnI的特异性显著高于Mb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因是cTnI是心肌特有的,正常人血清中几乎测不到cTnI。若心肌有损伤,cTnI可测出小灶性可逆性心肌损伤存在,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MI,这也是224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有一定的阳性率的原因,这与报道不稳定型心绞痛cTnI阳性率一般为20%~40%相一致。从结果同样可看出,Mb特异性相对较低,224例非AMI患者有65例Mb阳性,显示了高阳性率的假象,说明Mb并非心肌特有,除急性心肌梗死外,肾功能衰竭、骨骼肌损伤、过度体育锻炼,Mb也呈异常,因此,Mb对诊断AMI特异性不高。

4总结

综上所述,心脏标志物的敏感性和发作时间有密切关系,发病的不同时间段灵敏度不同,再加上三项检测项目不同的特异性,因而诊断价值不一样,所以胸痛患者都需要做Mb和cTnI、CK-MB检测,检测频率为:就诊时,入院后4、8、12h或第2天清晨各测1次,这样能保证对早到或迟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出明确诊断。Mb为常规早期心肌梗死标志物,由于其特异性不高,主要用于早期除外AMI诊断,cTnI为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损伤的理想标志物。

作者:李建芳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生物化学论文:设计性实验生物化学论文

1构建生物化学实验开放式教学体系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实验,加入创新性、设计性实验,除正常安排的课时外,副教授以上教师开设专题性分子生物学实验选修课,形成了较完整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为保障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课题组在2010年编撰了“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材,2013年根据实践要求对教材又进行了重新编撰。

2将实验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同步

改革理论课以“糖尿病”、“肝性脑病”等七大问题为主进行PBL教学,我们在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则相应增加了“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血清过氧化脂质测定”等内容,同时在创新性、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制订有关“糖原代谢”、“胆固醇、脂肪测定”等实验方案,使学生在理论课PBL案例分析中的呈具象化,将抽象的讨论内容与临床实践、实训充分结合,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3突出创新性、设计性实验地位,鼓励学生提出创新、大胆的实验设计

3.1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流程设计性实验

又称探索性实验或模拟科学研究,是将众多未知或者未全知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自主完成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实验。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如何利用已有资源,通过合作交流,完整地系统地解决问题。和其他医学专业不同的是,我们特别要求全科医学学生撰写的实验方案中加入相关问题社会调查报告。如进行血糖和胆固醇相关实验时,要求学生对学校所在社区做居民血糖、血脂相关数据搜集并分析。

3.2确定创新性、设计性实验的题目并设计

实验方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选择采取由教师起草、学生讨论确定的方法。保证实验题目紧密联系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点,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且使题目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根据实验设计在现有条件下的可行性,各组学生从其所做的多项实验设计中分别选择一项实施。组织学生共同参与溶液配制、试剂分装、动物饲养、仪器调试等准备工作,并按照实验设计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主要由学生自己动手,老师负责示教,给予现场指导,并协助学生完成一些关键步骤和难度较高的操作,实验完毕由学生自行完成实验报告。

3.3合理分组,建立互助学习式小组实验体系

在每个实验小组(5~7人)的组成上,我们借鉴体育比赛的分组方式,根据上一学期期末成绩分为3组,成绩较低的一组作为种子选手,他们分别从另外2组中挑选小组成员,避免各组能力不均的情况。各组通过讨论确定本小组的最佳实验方案,选取组长说明实验方案,通过投票决定最终的实验方案。

4新实验教学体系下教学效果评估方式

一般的验证性实验采用实验操作考核及实验报告评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对于新实验教学体系下,评价指标除了上述两项之外还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客观的评价。因此,课题组将实验成绩的评定主要分为三方面:①基本实验成绩,包括考勤、小组讨论发言情况和实验报告的书写等,占总成绩的30%;②实验操作,包括课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最后的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50%;③实验方案设计占总成绩的20%,实验方案设计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实验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能力,讨论时的口头表达能力均要在评分中体现。

5构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出现的问题

5.1相对来说,设计性实验

需要充足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仪器和齐全的药品、试剂等,还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显然这类实验的实施需要加大物力、财力、人力和精力的投入,投入的增多提高了教学成本,因此,许多教师不愿涉足,造成这类实验的开设工作进展缓慢。

5.2缺乏相关教材

综观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教材,可谓种类繁多,然而,其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兼有少量演示性、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性实验项目很少,有针对性全科医学的教学内容少之又少,如此的现状也为这类实验的开设增加了相当的难度,因此我们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编撰了相关实验教材。

5.3目前,大多数教师习惯采用传统做法

普遍开展验证性实验,轻车熟路,不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即可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工作,不但要求教师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构思和安排,并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多次设计和不同过程的实验辅导,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这些问题给实验教学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作者:张巍罗军李妍芦晓静朱文赫王柳行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生物化学论文:低碳时代实验生物化学论文

1、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出绿色化实验的意识

各大高校中,最有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专业就是生物与化学两个专业了。这两个专业的实验内容不少是需要将一些原材料进行实验之后,产生新的气体或新的实物,尤其是化学实验,为了让学生明确一些化学反映的过程和原理,必须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气体弥漫在空气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告诫学生要时刻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增强自己实验的绿色化保护。作为教师来说,可以让学生观察长期生活在化学有害气体当中的生物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从而可以让学生对实验绿色化的意识有所增强,自觉的找到一种节能环保的实验过程。

2、低碳时代优化生物化学实验的各个环节

对于生物化学实验来说,要想优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到低碳时代的绿色化实验,首先就要懂得创新意识。由于实验需要各种水电等资源,而且对于部分实验来说,一些学生初次尝试,可能会因为手生,在实验步骤或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错误,产生有毒气体或有害物质等现象。如此,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实验过程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准确的教授给学生如何使用实验仪器,操作实验过程。最终产生的气体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学生从多媒体教学中得到学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到实验的同时,不必污染环境,对于学生自身也是一种安全保护。对于优化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说,首先要优化的就是对于实验项目的设立。对于这一问题,完全是教师的义务与责任。对于负责实验安排的教师而言,一定非常熟悉实验之后给环境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那么对于实验项目的安排来说,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以及低碳时代的绿色化问题。在安排生物化学实验的时候,需要避免安排产生有毒气体,污染性较强的实验结果的实验给学生进行操作。

第二,要优化实验素材。如生物实验当中需要观察解剖之后的生物器官的实验内容,就可以进行优化实验素材。将解剖的对象进行选取。尤其是对于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更要避免。而对于解剖实验来说,完全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对于解剖技巧则可以利用一些市面常见的事物提供给学生进行操作,比方说解剖鲫鱼,或解剖家禽等生物。这不仅仅是为了节省开支,也是为了保护动物。而对于一些化学实验来说,要选择污染小,试验后比较好处理的实验试剂进行实验操作。

第三,要优化实验室中的环境。对于生物化学实验室来说,更多的是环境污染。即便是最简单的化学实验,也可能产生一些气体,而这些气体有些是容易挥发在空气中的。那么对于这些由于实验产生的气体或气味是应该想办法进行清除的。除了实验之后的必要清理手段以外,还应该在实验室中种植一些植物,让这些植物去吸收剩余的有害物质。比方说在实验室中摆放几盆石竹,茶花等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像是水仙,菊花等植物可以将氮氧化合物转化成其自身需要的植物细胞的蛋白质等;再有吊兰,芦荟等,可清除甲醛等有害物质,可洁净空气。让学生和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与授课。

第四,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对于教师来说,讲授实验课程的过程是十分简单的,而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听则容易,做则难。许多学生在初次碰到实验材料的时候,由于不知材料是何物质,处于好奇,有可能会进行胡乱操作,而这样的行为则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危险。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千万不要随意触碰。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格监督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过程。每年因为操作不当而引起实验事故的学生不占少数。而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操作不当的责任,也有教师监督的责任。因此,不论是对实验负责,还是对学生教师的生命安全负责,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严格把关。而对于实验结束后,也不可以草草了事,要认真清理实验台,尤其是一些器皿中的剩余物质,要告诉学生不要随意清理生物化学的实验垃圾,因为有些垃圾会产生霉菌,而有些垃圾会产生化学反应。对于生物化学实验的垃圾,一定要有规范的处理方式,告诫学生要严格按照垃圾处理方式去进行处理实验垃圾。

3、绿色化实验考核制度的创立

对于实验考核制度的建立,每个学校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而对于低碳时代的考核制度,就一定要符合环保,节能的原则。那么对于绿色化实验考核制度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污染物产生;其次是要判定是否出现实验事故,无论大小都应该在考核制度考虑的范围之内。对于绿色化实验考核制度的创立,其根本原则就是实验本身的过程、结果以及试验后的垃圾处理,是否符合绿色化的标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低碳时代生物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进行简单论述,阐明了实验的过程、结果以及试验后垃圾处理都需要严格遵循绿色、环保的原则。希望各位从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同仁们可以认同笔者的观点,并予以分享。

作者:孙立志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