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翻译论文

时间:2022-04-12 11:33: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新闻翻译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闻翻译论文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标题翻译伦理学论文

(一)陈述的真实性的伦理体现

译者必须充分研究原文,正确判断原文的立场以及意思,从而正确真实的陈述在翻译中。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新闻标题:“Obamapicksup9superdelegatesendorsement”,译者认真研究后,发现pickup在这里是取得,荣获的意思,从而正确的陈述为:“奥巴马获九位超级代表支持”。然而,有时要正确判断原文立场。在很多网络英文新闻标题中在报道2008年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的美国大选派候选人之争,都以Clinton称呼希拉里。其实Clinton是希拉里的姓氏。译者如果没有正确判断原文立场,翻译成克林顿,读者阅读新闻的时候就会有质疑。就以“ClintonendorsesObama,endsbid”为例,就要翻译成希拉里宣布支持奥巴马,自己放弃竞选。所以,很多时候新闻标题简单,易懂,但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差异,要对原文客观信息做出真实反映,从而尊重陈述的真实性。

(二)言语行为恰当性的伦理体现

网络新闻标题是要通过译文传递给译文读者新闻信息,刺激读者阅读,从而积累网络浏览量以及提升网站知名度。所以为了正确通过新闻标题传递信息,应该避免产生误解,也就是说要重视译文和读者的沟通。译文之所以能被译文读者接受,是因为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言语行为的恰当性,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沟通方式。汉语新闻标题要求有背景信息,新闻要素中要求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姓名身份都会注明,但是英语新闻标题都会省略这些信息。如果中文读者直接阅读英文标题的信息不足以让他们产生直观的效果,很难被译文读者接受。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必须进行补充,解释说明。例如标题“Goregivesstrongsup-porttoObama”,译者遵从言语行为恰当性,将其翻译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宣布支持奥巴马”,对戈尔的身份以及国籍进行补充。有时候为了恰当表达言语行为,使译文跟读者能够交流,会考虑到读者习惯,例如标题“Obamanotclosingracialdivide,poll”,中的“poll”翻译成民意调查,很多翻译就会直接翻译成“民调”。这个标题就可以翻译为“美民调称奥巴马参选总统未能消弭种族隔阂”。这样的网络新闻标题更容易被译文读者接受,遵从了言语行为恰当性。

(三)言语行为真诚性的伦理体现

翻译网络英语新闻标题要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意思,否则不遵从翻译伦理会导致译文事实歪曲理解并表达。我们再来看这个例子,“NewYorkermagazineunderfireforObamacover”的译文是“《纽约客》封面恶搞奥巴马夫妇,遭两党同声谴责”。这正好体现了中英新闻标题差别所在,可以看出译文标题增加了“恶搞”,“夫妇”,“两党”,“同声”等词汇,这样可以传递更多信息给译文读者,以防读者歪曲理解事实。而英文标题更加倾向于简单精练来概括要点。这样的中文标题遵从了言语行为的真诚性,正确把握原文思想,同时吸引更多读者前来浏览翻阅进一步的了解纽约客的封面的内容。

作者:答珊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新闻翻译论文:传播学视阁下的新闻翻译研究

摘要 新闻翻译具有重要的国际通讯功能,对国家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新闻翻译不仅是翻译活动,也是信息的传播活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新闻翻译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闻翻译 传播模式 传播媒介 受众与反馈

一、新闻翻译的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媒介都需要翻译大量国际新闻来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正是出于对新闻翻译重要性的认识,一些院校开始重视新闻翻译课程,在专业中设置新闻翻译方向。目前,我国仅有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新闻翻译是一门交叉学科,而国内对新闻翻译领域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出发的,如有学者曾对发表于1979-2006年间的有关新闻翻译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收集分类,发现我国在此期间新闻翻译研究的主题中有关新闻文体特点和翻译方法的文章占61%。但是新闻翻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除了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知识外,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新闻翻译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强调新闻翻译的传播本质,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新闻翻译实践加以分析研究。

二、翻译的传播本质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换活动,具有传播的一般性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翻译学研究者开始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即翻译传播理论,它将翻译学纳入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认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行为。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中提出“翻译是与语言行为和抉择密切相关的一种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这一定义对翻译进行动态的过程分析,逐渐明晰了翻译的传播本质。吕俊教授是国内翻译传播理论的先驱研究者,对翻译传播的本体、载体、客体、环境和效果等进行跨学科研究,他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传播,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特殊的传播活动。。翻译同样具有传播学的一般性质,即是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信者之间一系列关系;是一个由传播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种社会活动,其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的特点。与普通传播过程不同的是,翻译是在跨文化间进行的,操纵者所选择的符号也不再是原来的符号系统,而是产生了文化换码,但其原理却是与普通传播相同的。正是由于翻译的这种传播本质,译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传播目的,才能使翻译活动顺利地发挥信息传播的功能。

三、传播学模式下的新闻翻译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于19世纪40年代兴起于美国,韦伯·香农是其创始人。韦伯发现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形成了传播学上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即:传者信息渠道受者效果。这一模式包括了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针对这五种要素拉斯韦尔又提出五种与之相对应的传播研究:对应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对应传播内容的“内容分析”,对应渠道研究的“媒介分析”,对应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以及与传播效果对应的“效果分析”。按照这一模式,新闻翻译的传播模式可解读为在两种语言环境下的两个传播过程,即原新闻的首次传播:原新闻作者原新闻媒体原新闻读者效果;译文新闻的再次传播:新闻翻译者译文新闻媒体译文读者效果。因此,要使新闻在目标语境中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对新闻翻译的传播过程加以分析研究,使每个传播环节都顺利地发挥作用。

1 新闻翻译的控制分析

新闻翻译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也就是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的。新闻翻译者具有译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应承担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应的传播制度。因此,译者在翻译前首先应了解特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下的媒介控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经济控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监督的文化控制。新闻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传播活动,新闻翻译者除需精通双语外,还必须具备渊博的背景知识,对法律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专门领域也要有基本的认识,才足以应对包罗万象的新闻题材。

2 新闻翻译的内容分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形象地说明了大众传播是如何报道新闻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挤入传播的渠道。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素材应该写成新闻稿;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新闻稿应该刊播;编审和总编是把把关人,决定着那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等。而新闻翻译中,翻译者也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应该翻译以及如何翻译。新闻翻译者对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的研究深刻影响着对翻译内容的选择。新闻翻译具有重要的国际通讯功能,对国家社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新闻翻译者面对全球排山倒海的外电报道,必须有能力筛选重要事件,从本地的角度,加以消化重组,同时兼顾新闻的完整性以及读者的兴趣。

国际新闻的翻译非常注重综合翻译改写,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采用先综合整理后翻译改写的报道方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新闻翻译中的翻译改写技巧相当于翻译领域研究的“变译”。所谓“变译”,指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具体而言,变译可以是摘译、编译、改译、缩译、译写、译述、译评等等方式。新闻翻译者的任务是根据新闻的不同语体,读者的立场视角,以及两种语言所处环境的不同传播环境(即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采用变译的方式,对原新闻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有目的的编排整理,进而翻译改写,向读者传递其最需要的信息。

3 新闻翻译的媒介分析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传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认识和研究翻译与不同形式的媒介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利于研究翻译的效率、速度、质量、翻译量的大小与翻译传播媒介发展水平的关系。如果在这方面认识不清,不注意研究,就会制约翻译传播事业的发展。相反,加强对媒介的研究,增强其可靠性、效果性,就会极大的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对媒介的认识与研究对新闻翻译者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各种媒介的类型和特点,新闻翻译者才能通过媒介更好地把信息传递给读者。只有对新闻传播媒介有系统的认识,才能在跨媒介类型的翻译任务中顺利地将原媒介的新闻翻译成更适合目标媒介的新闻。如今,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媒介不断出现对新闻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新闻翻译的受众分析

受众,简单地讲就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归宿,同时它又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是不完整的。大众传播的受众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的读者以及广播电视等听众与观众。由于文化、语言、政治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受众对新闻内容有着不同的兴趣及需求。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经济发展状况等等给信息传播造成了必然的障碍。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新闻翻译者必须对译文的受众有所了解,确定受众的社会阶层、经济文化政治背景、教育程度、年龄层次、职业差异、价值取向等等随着资信革命和互联网时代的降临,如何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和喜欢阅读的信息,是新闻翻译工作者面对的巨大挑战。

5 新闻翻译的效果分析

新闻翻译作为信息传播活动,其传播效果是评价新闻翻译的重要标准,因此,传播活动的效果如何也是新闻翻译者应当关注的问题。在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传播效果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还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尤以大众传播的活动对社会的运行、变化和发展所产生的宏观效果为主要参考对象。传播效果是检验传播活动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如果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不被受众接受,效果不佳或者甚至适得其反,那就失去了传播意义。新闻翻译的成功与否,同样也取决于新闻翻译。新闻中新词新语的翻译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尤其显著。大量的研究证明,传播效果不仅受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技巧的影响,受众自身的属性,也就是他们的阅读兴趣、政治态度、价值观等差异,也制约着传播的效果。

传播学中,阻碍信息疏通的因素被称为噪音。任何阻碍有用信息通过的障碍和不属于信息来源原意的附加物,都是传播学研究中的噪音。噪音存在于传播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新闻翻译的过程就是信息传输的过程,如何确保原新闻信息在译语中最大限度准确无误地得以体现,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处理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译者的任务就是尽量化小这些噪音,尽量扩展信息渠道和信息流通量,减少不确定性,降低译文读者解读原文信息的难度。

三、结语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翻译过程事实上就是原新闻作者、原新闻文本、译者、译文文本和译文读者因为信息的传播而组成的一个系统。将新闻翻译研究纳入到传播学领域来观察,为新闻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利于认识新闻翻译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处理新闻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新闻翻译者应充分发挥其“把关人”的作用,遵循选择性原则,注意吸收消化传播学的有关理论,如传播学的噪音理论、反馈理论、控制理论等等,并及时关注读者的反馈,从而顺利达到翻译的传播目的。

新闻翻译论文:中国近现代新闻翻译史综述

中国近现代新闻翻译史综述

近年来,新闻翻译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黄勤[1]收集了近27年(1979—2006)来我国新闻翻译研究的论文,总结了我国新闻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已有的新闻翻译研究的论文按照主题可以分为: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原则、新闻翻译批评、新闻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和书刊评介。黄文同时指出:“新闻翻译研究在增强学科独立意识的同时,更应加强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史、新闻翻译批评和新闻翻译实践四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我国学者在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批评、新闻翻译实践上都有涉足[2],但是新闻翻译史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文收集整理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翻译历史,探讨近现代新闻翻译的发展踪迹及其特点。

中国近代新闻翻译史(1840—1919)

1827—1828年间,有一份中译文对照的报刊《依泾咋说》在当时为葡萄牙所占据的澳门出版。1833年后,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将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每期必定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多数为广州、澳门的地方新闻。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英文报刊在广州大批创刊,如《广州杂志》、《广州周报》等。林则徐(1785—1850)在禁烟运动期间,为了“探访夷情”以制定“控制之方”,他派人到澳门搜集外国人出版的报纸,并在府中组织了翻译班子,将其中有关鸦片贸易和其他方面的消息、言论翻译成中文,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参考,后来汇集成册,称为《澳门新闻纸》,其内容大多译自《广州周报》和《广州纪事报》。林则徐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梁启超、严复等人也曾“广译五洲近事”[3]81-82。

鸦片战争后香港商业性报纸崛起。香港最早出现的中文商业报纸,大都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而生的。1857年11月3日,由?I刺报馆创办的《香港船头货价纸》创刊,实为英文《?I刺报》的中文版,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1874年《万国公报》(前身为《中国教会新报》)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条约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的商品大量向中国倾销,上海作为中外贸易的集散地,迫切需要中文报纸为外商做广告,于是,由外商主办的中文商业性报纸应运而生。《上海新报》所刊的新闻,大多译自沪、港等地出版的外文报纸,如香港的《香港近事编录》、《香港中外新报》,上海的《中国教会新报》等。1872年,英美传教士在北京创办《中西闻见录》,以各国科技新闻为主,其中艾约瑟翻译的《泰西河防》一文,对防治河患很有参考价值。外国人在华办报虽然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但是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这一时期,国人自办的报纸如《述报》、《岭南日报》也都刊登有西方书报的译稿。1894年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严复和康有为等意欲通过变法维新的改良主义道路,来抵御外敌,发展资本主义。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北京创立《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除论说外,还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而后梁启超主持《时务报》笔政,《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言论使朝野大为震动,所译外报文章又使读者大开眼界,因而“举国趋之,如饮狂泉”[3]90。1897年,严复创办《国闻报》,尤其注重外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不惜重金聘请英、法、德、日文字的翻译人员,大量译载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外电、外报的消息和评论,而最杰出的翻译人员就是严复本人。

这一时期的翻译是中国新闻翻译史上的一个高潮,国人的新闻翻译更多的是以救亡图存,“师夷之长技”,富强救国为己任,尤其是严复、梁启超、康有为等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他们所办的报纸,陆续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来,同封建意识作斗争。

民国初年,邵飘萍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内容有本社采写的消息和翻译的外电两部分,“每日总有一二特殊稿件,颇得各报好评”[3]167。

中国现代新闻翻译史(1919—1948)

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发动新文化运动。《新青年》从第4卷起大量译介世界近现代文学名著。中俄通讯社于1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它一方面根据俄国和共产主义的精神,翻译俄文资料,写成中文消息供中国报纸采用;另一方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供苏俄报刊采用。《新青年》、上海的《民国日报》等都采用了中俄社的稿件。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翻译更多是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著作的。胡适用白话翻译小说,《共产党》译介了列宁《国家与革命》的部分章节,成了传播社会主义思潮的新园地。这一时期的新闻翻译与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相对应,即采用白话文来翻译新闻和译介无产阶级的思想和著作。这一时期的报纸上,新闻报道的翻译所占比重不大,所涉及的翻译更多是关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在瑞金成立,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新华日报》进一步改善国际新闻报道,建立了编、译、评等一套完整、健全的国际新闻报道班子。外国新闻记者在抗战爆发前后纷纷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采访,撰写了很多通讯报道和著作,如海伦·斯诺的《续西行漫记》、贝特兰的《华北前线》、福尔曼的《来自中国的红色报道》、斯坦因的《红色中国的挑战》、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等,这些外文著作,大多数在当时被译成中文出版。1937年12月,中共创办了一份纯翻译的小报《译报》,全部译自英、美、法等国通讯社稿和上海租界出版的外文报纸,报道抗日消息,宣传抗日主张。

1939年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新华通讯社开始日益成熟。在抄收电讯方面,新华社编辑部把收到的国外电讯译成中文,编成油印的《每日电讯》参考资料,供中央领导及各机关参阅。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收译国内外通讯社电讯,为党中央及时提供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6)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人民日报》刊登译介了列宁、斯大林报刊和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文章近30篇。进入1954年后,新闻界出现了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高潮。《人民日报》开始翻译出版内部刊物《真理报文选》,译介苏联《真理报》的版样,把每一条新闻的标题译出来,有时甚至把整版的《真理报》译成中文,以资学习和模仿。《新民报》晚刊把《莫斯科晚报》的版面全部译成中文。在1954年至1955年,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联共(布)中央直属党校新闻班讲义汇编》第一、二集和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编辑的《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此外,我国报刊还大量转载苏联报刊的文章,《人民日报》于1950年刊登了30多篇从苏联报刊上选译的文章,遇到苏联有重大事件时,报纸版面上几乎大部分是苏联的消息。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近现代新闻翻译的以下特点:

著名文人是近现代新闻翻译的主体。或是为了“探访夷情”,或是为了救亡图存,近现代的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创办报刊,在报纸上宣传富强救国的思想,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思想理念。近代从林则徐等开始“放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运动领袖宣传变法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思想,都是进步知识分子创办发起的。

近现代新闻翻译主要体现为报刊新闻翻译。翻译内容以“软新闻”为主,“硬新闻”为辅,往往是以新闻报刊为载体,刊登西方文化、知识和思想等。而且主要为外译中,从西方大量译介引进,极少向外输出。

近现代新闻翻译主要以为政治服务为目的。无论是林则徐为了“探访夷情”以制定“控制之方”,进步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向西方寻求真理、同封建意识作斗争,还是红色政权编译国外电讯、宣传抗日主张,新中国《人民日报》大量译介苏联报刊文章,都体现了这一时期新闻翻译的新闻喉舌特点。

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新闻的本质作用。新闻有着强大的舆论导向功能,而这一时期的新闻人正是充分认识并利用了这一点。孙中山就曾说过:“当革命时代,报界之鼓吹不可少,当建设时代,报界之鼓吹更不可少。”[4]二是历史时期的限制。正值中国社会变革转型时期,新旧思想交汇,革命风起云涌,各派纷纷借助新闻的力量,以其为喉舌,主导舆论,壮大力量。

新闻翻译论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软新闻的英译途径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软新闻的英译途径

这则软新闻主要介绍了广东的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旨在吸引外国读者到广东游玩,促进广东旅游发展。如将“维新思想”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reform thought”,不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外国人将会困惑不已,而通过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将其译为“the modernization movement initiated by chinese bourgeois reformists”(由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革家发起的现代化运动),其意立刻变得一目了然。

例2:原文:外地人来了昆明至少知道好吃的东西有过桥米线、汽锅鸡,可是却不知道在昆明最好吃的是山毛野菜、可食鲜花、野生菌子…

这段话介绍了昆明特有的名吃“过桥米线和汽锅鸡”,译文括号中,分别添加了对这两道菜的简单解释,否则西方读者不知所云,又何谈对昆明名吃的印象和兴致。

(二)删减

为了强调意义和加强语言感染力,软新闻中文原文频繁使用重复等修辞法,而过多的重复和大量华丽词藻的使用,对于目标读者来说是冗余的、不合逻辑的,不符合英文简洁、清晰明了的表达习惯。因此,尽管完全违背了“对等”理论,在软新闻翻译中,却经常使用删减法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例3:原文:大手笔改造城市,大规模营造城市环境,整体化管理城市,城市的整体改观,使南宁的宜居指数节节攀升。

本句中,“大手笔改造城市,大规模营造城市环境,整体化管理城市,城市的整体改观”其实只有一个核心意思,即改造城市,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尽管重复使汉语表达更有气势,可照译却会产生令英文读者困惑的可能,而译成“enhance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则完全符合新闻简洁、凝练的写作风格。

(三)重组

为满足目标读者的阅读期待和阅读习惯,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译者有时需灵活地重组原文信息以去除中式英语的痕迹和翻译腔,使译文更加生动传神。重组翻译策略经常应用在新闻标题和话语模式上。

例4:原文:走进农民新村——花园村

译文:huayuancun,a modernized chinese village

译文清楚解释了花园村是什么样的,而如果直译成“walking into chinese new village”,英文读者可能就不太明白“new village”所指何意。

例5:原文:对工作的过于着迷,使他的身体严重透支并导致喉咙经常出血,每天呕吐、颈椎骨质增生和四肢轻度麻痹。每当此时,李阳也真想轻松一下,他不无感慨地说:“其实,我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我为自己选择这种生活,使我几乎没有了私生活。你看,”他指着自己的头发,表情惋惜地说“我已经有白发了。如果有哪一天我能够停下来的话,我一定去云南丽江,据说,那里是一个世外桃源……”但是,一想到办公桌上堆放着来自政府、企业、学校的一尺多高的邀请函,想到那么多双渴望的眼睛。他很快就从那种“小资”情调中拔出来。

西方人重视逻辑推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而中国人更侧重于艺术想象,其思维方式是面性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在不同的行文风格上。英文话语本质上是线性的,环环相扣、简洁明了,而中文话语则是语义楔合性的,往往采取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将中文话语结构转换为英文话语结构来重组原文信息,从而满足英文读者对语言中心突出、逻辑紧密的行文要求。例句原文的中心话题并未明确陈述,只能靠推理而出,普通中国读者都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如果照译原文,对英文读者来说,这段话就显得结构松散、没有中心,逻辑性、可读性差。而译文根据英文话语习惯,重组了原文信息,在段首直接给出了主题句“li has sacrificed much in pursuit of his ideal,in particular his health and private life.”,紧接着列出了两个例子①、②支持该观点,使整段话中心突出,逻辑严密紧凑,轻松达到了英文读者的阅读要求。

结论与启示

由于软新闻文本所特有的“信息”和“呼唤”功能,软新闻英译的关键在于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和感染外国读者,从而达到预期的对外交流和宣传效果。因此在翻译中,翻译工作者不仅要识别软新闻原文的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还要深入理解语言表层结构下所隐含的深层意义以及原语报道者的真实意图,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最大化的实现软新闻交流和宣传的目的。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翻译论文: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翻译研究

摘要: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也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新闻标题在措词、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特点为切入点, 进而从三个方面提出 英语 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 ( 一) 直译或基本直译; ( 二) 意译; ( 三) 采用翻译权衡手法。通过对英语新闻标题特点的 研究 及对其翻译策略的透析, 以期对新闻翻译工作者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提供可鉴之策, 使国内读者能用新闻的眼睛更好地观望世界。

关键词: 英语新闻标题; 眼睛; 特点; 翻译策略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新闻可以没有导语和背景, 但是不能没有标题。标题对于新闻就像眼睛对于人一样重要, 它是新闻 内容 的集中和概括, 它用简约的文字浓缩了新闻报道中最精华、最值得关注的内容。人们说: “题好一半文”, 这正强调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 如同做事, 英语有谚云: “a good beginning ishalf the battle.”一则好的新闻标题能给新闻报道锦上添花, 起到画龙点睛吸引受众注意力的作用。

西方一些报纸较早重视新闻标题的使用。美国报纸在南北战争其间已经普遍采用多行标题,有的报纸关于林肯被刺消息的标题多达十七行。英国报纸 学习 美国报纸的编辑 方法 , 在报道普法战争时也已经使用多行标题, 有的报纸关于法军溃败的报道标题则有十行之多。在国际报道中, 英语新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标题又被视作英语新闻报道全文的精炼概括。为了吸引读者的关注, 编辑们往往采用各种手法以提升新闻标题的吸引力。而这同时也给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带来了不少挑战, 新闻翻译工作者需要对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进行深层次把握, 同时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 理论 将原英语新闻标题的形、神、韵, 用汉语原汁原味地呈现在

2.2 语态

读者在广泛接触 英语 报刊时, 一定会发现新闻标题使用主动语态的频率远远高于被动语态。而即使在使用被动语态时, 被动语态的“be”也常常被省略, 只留下过去分词, 也不用“by”来引出动作的执行者, 

主动语态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广泛使用, 从修辞学的角度而言, 是因为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加丰富多彩, 而且更富有感染力, 其所表达的意义更为直接, 更具有说服力, 使读者能切身体会到其真是可信性, 读起来琅琅上口, 流利 自然 。英语新闻标题只有在事件或动作的接受者比执行者更重要时才使用被动语态, 突出强调宾语部分, 引起读者注意。

2.4 俚俗词语

新闻标题特别是地方性新闻标题中还经常使用俚俗词语以创造亲切和谐, 幽默风趣, 生动活泼的氛围。

3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通过以上对英语新闻标题特点的探索与 分析 , 对英语新闻标题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但是我们在阅读英语报刊时, 不仅要看懂新闻的标题, 而且还要能恰当地翻译新闻标题。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从而正确的判断新闻标题的寓意。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注意三个方面: 一要准确理解把握特点; 二要翻译得当增强可读性;三要注意读者的接受能力。这要求新闻翻译工作者要多注意日积月累, 对英语国家的国家 历史 ,文化典故, 时代 背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在翻译时, 能将原新闻标题的妙笔生花, 画龙点睛之笔用同样精炼的汉语表达出来, 让读者感受到异曲同工之效。在对英语新闻标题进行翻译时, 应该充分考虑英语和汉语的差异性, 并且能兼顾到汉语的表达习惯。

新闻翻译论文: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简析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 英语 新闻翻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为了尽量吸引读者,编辑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力争使新闻标题更具吸引力。这为英语新闻翻译带来挑战。翻译者需调动各种翻译手段,力争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汉语形式再现出来。为此,翻译时应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意义,尤其是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意义;在不曲解原意的情况下发挥汉语特点,以增强译文可读性;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注意译文的可接受性。

一、直译或基本直译新闻标题

直译和意译孰是孰非在我国译界争论不休,迄今未有定论。笔者以为,两种译法各有长短,翻译中需视实际情况而定,扬长避短。但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把忠实于原文 内容 放在首位。就英语新闻标题翻译而言,笔者以为,如果英语标题的含义明白,译成汉语以后 中国 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可考虑采用直译或基本直译。

以上三则新闻标题属于直译或基本直译,没有洋腔洋调,显得很 自然 流畅。又如:uglyduckling n-shipatlastgetshapp yhom e丑小鸭核动力船终于找到安乐窝

这则新闻讲述的是某国一艘核动力船,因许多国家担心核污染而拒绝让其靠岸,所以只得在海上到处漂泊,历经周折之后最终被获准在一港口停泊。原标题中以调侃的语气将这艘核动力船比喻成安徒生笔下的“an ugly duckling”(丑小鸭),这也是广大中国读者早已熟悉的典故,故译文采用了“拿来主义”的直译手法,读者一看也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二、翻译中添加注释性词语

英语报刊的新闻标题往往迎合本国读者的阅读需要,而且由于思维习惯与中国人不同,英语新闻标题的表达方式也与中文有所不同。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内外有别”的原则和我国读者的阅读心理,对国人可能不太熟悉的有关信息、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不符合国内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必要的变通,该删则删,该增则增。正如刘宓庆先生在《文体与翻译》中说的:“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闻标题,我们在汉译时也常需加上逻辑主语,或电讯中有关的人的国籍、事件发生的地点等等,总之必须增补介绍性、注释性词语以利中国读者的理解,避免读者产生误会。

(俄罗斯:)劫后相逢,别城孩童仍似恶梦中

这是一篇特写的标题,对2004年9月初发生俄罗斯别斯兰市的学生人质遇难事件作了后续报道。报道记录了孩子们在悲剧之后重返校园,原来许多好朋友都不见了,一个30人的教室里只坐着5位小朋友。抚今追昔,孩童们悲恐之情油然而生。这则标题的译文里添加了“俄罗斯”一词,主要因为别斯兰不像莫斯科那样出名,读者可能一下子不明白别斯兰是何处。此外,原文是两个短语,不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如果直译,也不符合我国读者的习惯。经过这样的增删处理之后,标题拉近了读者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距离。

三、尽量再现原文修辞特点

许多新闻标题不仅以其简洁精炼引人注意,同时也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技巧,既有效地传递一些微妙的隐含信息,又使读者在义、音、形等方面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在翻译时应尽可能地体现原文修辞特点,如双关、比喻、押韵等,使译文和原文在修辞上基本吻合,从而让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近乎一样的感受。

四、采用翻译权衡手法

有时,当一些英语标题或因修辞手法、或因文化及语言差异,在汉语中难以表现其微妙意义时,不妨根据英语标题字面意,结合新闻 内容 译出合适的中文标题。这样处理时,可根据汉语以及汉语新闻标题的特点,采用不同语法修辞手段,以取得最佳效果。

1.增加词语使意义完整

就揭示新闻内容而言,英语标题倾向于将某一内容作“重点化”(a c c entuat ion)处理,不讲究面面俱到。此外,由于英语单词通常由数个字母组成,所以标题一般用词不多。这两点决定了英语新闻标题一般比较精炼简短。而汉语新闻标题侧重“全面性”(totalism),加上汉语是一词一意,所以汉语标题用词相对较多。有鉴于此,在标题翻译时,可以结合汉语新闻标题的特点,适当增加一些词语,使标题的形式更趋汉化,意义更趋完整。

人愈老,智愈高,心愈平

这条新闻聚焦于当今老龄化 社会 ,尤其是老人们退休后在处理各种 问题 时表现出来的睿智和冷静。若按照原文逐字翻译成“更老,更明智,更冷静”,也不失为一个可以接受的译文。但如果根据 中国 读者阅读习惯,增加“人”、“智”、“心”三个字,意义更加明确,句式也更齐整。

日本情侣蜂拥美利坚,牧师面前誓言“我愿意”

这则报道是说,美国许多旅行社专门为亚洲国家的情侣推出美式婚礼服务,包括他们在教堂举行正式婚礼等。这一举措立刻受到众多日本情侣的青睐,纷纷赶往美国体验那种教堂婚礼情调。英语原题运用了引喻(metaphor)的修辞手法。以“say‘ido’”来代替“get mar ried”。略知西方文化习俗的读者都知道,西方人在教堂举行婚礼时,主持婚礼的教士会问双方,“do you take…to bey our lawful wedded wife/husband to live together in the state of matrimony?”(你愿意娶/嫁某某为合法妻子/丈夫,共同过婚姻生活吗?)待双方回答“i do”(我愿意)之后,教士即宣布双方正式结为夫妇。因此,“ido”在英语国家中已成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的代名词。由于多年改革开放,大多数中国人对西方教堂婚礼并不陌生,但如果把原题直接译成“日本人涌往美国说‘我愿意’”,未免太突兀,根据新闻内容加入“情侣”和“牧师”等词,使译文意义完整、更具可读性。

2.套用中外诗词熟句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一直是国人的骄傲,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熟句至今广为流传。此外,不少外国作家诗人的名言名句经翻译后也倍受人们喜爱。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酌情借用、套用读者耳熟能详的诗词熟语,比较容易唤起读者的亲切感

第一个标题说的是,布什一对孪生女儿经常因未成年酗酒而被媒体曝光,现在她俩终于到达了法定饮酒年龄,从此可以开怀痛饮了。另一个说的是,一位新加坡明星为救情侣而捐出部分肝脏。两则标题的译文都套用了我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句,比较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新闻翻译论文:浅谈新闻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摘要]新闻英语与其他语言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它不仅拥有新闻用语的基本特征,更多的包含了丰富的异域文化背景信息,这就给新闻翻译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不了解新闻英语的特点,不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没有广博的语言文化知识,新闻翻译将寸步难行。本文仔细分析了新闻报道词汇、句法和语言风格方面的特点,并就这些特点给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新闻英语 风格 特征 翻译技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到世界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新闻翻译以其特有的方式有效、快速地将世界的信息用公用的国际语言——英语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地传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和表达方式方面存在许多差异,翻译起来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一些方法技巧去克服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的差异,使译文尽可能再现原文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又能符合汉语的习惯,易为中国读者接受。因此了解作为新闻的英语的语法特点,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了解新闻语言的特点、掌握新闻翻译技巧,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翻译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英语新闻报道写作在崇尚新闻报道的纪实性、正确性的原则和前提下,灵活巧妙地借助于某些修辞手段,以增加报道的可读性、生动性,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扩大新闻的传播面和宣传效果。因此,欲使新闻翻译达到语言言简意赅、生动活泼、幽默隽永的效果,就往往要求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记者、编辑们在了解新闻英语的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翻译表达技巧。

一、新闻英语的特点

(一)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

1.常用词汇有特定的新闻色彩。新闻报导常使用某些词汇来表达事实和事件,因此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导相联系的特殊意义,成为新闻体词语。如horror,常出现在标题中,用以表示某一暴力事件或不幸事故,有夸张用法:campus shooting horror: 4 die。又如story一词,在新闻中并非指故事,而指的是news report.这些词节奏感强,能更好地吸引读者。

常见的此类词还有:

media指the press and tv network宣传工具,主要指报刊和广播电视;loom指appear出现;shock指astonish震惊,或blow打击;bar指prevent阻止;comb指search搜查;operation指activity活动;shun指keep away from……

2.常用一些小词。这些词简单易懂,容易记忆,并且生动灵活,和大部头的词相比更具有传播性。如: move指代plan计划、decision决定、suggestion建议;fake指代counterfeit伪造;voice指代express表达;back指代support支持;ban指代forbid禁止。这些词的使用不仅能使信息让绝大部分读者接受而且还能节省篇幅。

3.新闻中也常用一些比喻词。英语新闻报道写作在崇尚新闻报道的纪实性、正确性的原则和前提下,灵活巧妙地借助于比喻的修辞手段,以增加报道的可读性、生动性,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扩大新闻的传播面和宣传效果。这一修辞手法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尤其得到新闻工作者的垂青,在英语新闻报道中俯拾即是。如flu一词的用法:

“catching the asian flu”华尔街患上“亚洲流感”

这是美国《时代周刊》上一篇报道的标题。文章内容是关于亚洲金融危机使华尔街的股票大跌。众所周知,1998年席卷亚洲许多国家的金融风暴使亚洲许多国家的经济遭到严重打击,其影响也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该标题将亚洲金融危机比作流感,形象地反映了金融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影响,美国仿佛感染了“亚洲流感”。这一标题可谓是独具匠心,幽默风趣跃然纸上,令读者忍俊不禁。

4.新闻英语中还常有一些借喻词、合成词、俚语等。如basket一揽子问题,clone克隆,e-mail电子邮件,unisex男女共用, dial in电话示威,thumbsuck安抚,heartman换心人,atobomb原子弹,nuts傻瓜等等。

5.缩略语的广泛使用。这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

(二)新闻报道的句法特点

1.时态方面,多使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这两种时态给人事件正在进行的效果,给人以真实感和现实感。如:a ground war begins (一场地面战打响了);deposits, loans rising in hk(存贷款额在港回升)。甚至在said, told, reported, added等动词过去时后面的that宾语从句中,过去时也常常为现在时态所替代。

2. 较多使用省略句和扩展的简单句。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文体在语法方面一个重要特点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将丰富的信息压缩在有限的篇幅中。常见的方法有使用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扩展简单句。有时还较多的使用插入语代替从句,从而简化句子结构。在新闻标题中很多部分被省略,如冠词、介词、联系动词、连词、代词等。如:lewis, xie voted world top two. (=lewis and xie jun were voted world’s top two athletes.)

(三)语言总体风格

从语言风格上讲,不同刊物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类型的文章也有不同的文体特点,然而其写作都受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因而也形成了共同的新闻英语特色。第一,新闻刊物是大众传播媒介,读者面较宽,其语言必须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大众性是其一大特点。第二,西方新闻界十分注重阅读趣味。为了增加报导的趣味性,不仅要求报导内容,而且要求它所运用的语言要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第三,节俭是精练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出于报刊节约篇幅的实际需要。在西方社会,广告利润丰厚,报刊十分珍惜版面篇幅。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报导尽可能多的内容,新闻写作人员就得采取一切手段来浓缩和精炼语言。上述三个因素,即大众性、趣味性和节俭性构成了新闻英语在语言总体风格上的特色。

二、新闻英语的翻译技巧

由于新闻的传播性真实性强及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不太了解英语国家历史文化背景及用词特点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确实不易,许多妙不可言的精彩之处,一疏忽就可能从眼皮底下滑过去。所以在翻译新闻英语时,我们不仅要理解好它的字面意思,更要挖掘中西文化的差异,吃透其内涵,既能真实地传达新闻的本身意思,又能顾及其文体特点增强可读性,因此翻译时一定要做到简洁精炼,生动传神,把握中西文化差异及用词方面的特点

例如,在含比喻的报道中,英汉两个民族的巨大差异往往造成英汉比喻不对应而出现空缺项。原喻体中的形象既无法在译语中再现,译语中也没有喻体形象可以取而代之。对这类比喻的翻译,唯一的办法是只能舍弃原比喻形象,译出其喻义便可。例如:“the chinese market is a bottomless pit”, said the visiting nike ceo here in shanghai.正在上海访问的nike公司首席执行官如是说:“上海的市场无限巨大”。此句中“a bottomless pit”乍一看,似乎可直译为“无底坑”,但稍加思索,便不难发现这种译法不妥。因为汉语中并没有“无底坑”这一说法,所谓的“无底坑”实际上应指“无底洞”,意思是“永远填不满的洞(多用于比喻)。但是,若据此将nike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话试译为“上海的市场是一个无底洞。”读起来就感觉别扭,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听到中国人讲“市场是个无底洞”。有鉴于此,为了使译文更加言简意明,直截了当,不妨舍弃原文的比喻形象,直接译出其意思,即“上海的市场无限巨大”。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形义发生矛盾时,我们就舍弃原喻体形象,取其意义。

(一)理解好惯用新闻词汇的特定含义

例如,dove不能译为“鸽子”,而应译为“鸽派,何解派”;egg不能译为“蛋”,而应译为“炸弹,手榴弹”。当然,译者翻译新闻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常用词语的新闻意义,譬如说新闻英语中表示“说”(say)的同义和近义词常见的就有50多个。它们之间在含义和修辞色彩上都互有差别,但最基本的意思是“说话”“发表意见”:admit(承认),add(又说),agree(同意),announce(宣布),argue(主张,争辩说),ask(问,要求),claim(声称),complain(抱怨),concede(承认),confess(公认,承认),contradict(反驳,否认),suggest(建议说),等等。

(二)注意文章的整体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

新闻翻译时如果仅仅平铺直叙,或拘泥于原文死译,生搬硬套,而不顾及文体和语言特点,就很难使读者产生联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翻译只能说是失败的。因此,当原文中有双关、押韵或暗喻时,我们就应该仔细斟酌汉语的对应词汇,使译文更能体现原文色彩。

(三)新闻标题可简洁直译

如果英语新闻的标题含义明白直接,没有太多带有民族色彩的词汇,翻译后又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我们就可以忠实得按照原文词汇进行直译。

(四)易误解的可添加注释

在翻译时也可酌情加上逻辑主语,或新闻人物的国籍、消息的事发地点等等。总之,应兼顾中英语新闻的异同,适当增补有关介绍性、注释性词语以利读者理解,避免产生误会。如:

quake death toll tops 5000.(日本神户地区)地震死亡人数已逾5000.

新闻的词汇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既要求简洁明了真实,又要幽默有趣,如果仅仅是平铺直叙很难吸引观众眼球,丧失了关注率就更谈不上信息的传播了。而英汉之间文化、语言、人文习惯的差异,就使我们在翻译这些被简化了的、被精炼过的新闻时有了更大的难度,因此,作为英语新闻翻译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掌握新闻英语的基本特点,更要注意读者的接受能力,并掌握一些翻译技巧,这会让我们在翻译工作中游刃有余。

新闻翻译论文:论图式理论对新闻英语翻译的影响

[摘要] 根据图示理论, 在理解新闻英语源语的过程中, 译者应充分激活大脑中已存的各

种图式知识, 这会使对新闻源语的解码更加迅速、准确。在对译语进行编码时, 译者应做到有

利于激活译语读者的已有图式,同时也要有利于帮助译语读者建立新的图式, 以便全面了解新闻

传递的信息。

[关键词] 图式理论; 新闻英语翻译; 源语解码; 目标语编码

图式( schema) 理论自衍生以来, 一直受到了语言学家及语言教师的极大关注。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阅读理论的研究,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图式理论不仅对阅读理论的研究和阅读教学大有帮助,而且对翻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的转换过程,这种过程“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语言活动, 但从翻译的主体即译者的角度来说, 翻译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1]。

在这一思维活动中, 译者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环节, 即: 图式的转换。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源语图式进行正确解码才能达到“信”,同时还必须将了解的源语图式恰到好处地移植到目的语中去才能达到“达、雅”。也就是说, 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图式转换的过程[ 2 ]。

新闻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 有其独特的篇章结构、句法特征与选词特点。要准确无误地传递新闻所传载的信息, 译者既要正确解码,还要移植源语中的图式( 包括语言图式、语境图式、文体图式和文化图式) 到目的语中。本文尝试将图式理论运用于新闻英语的翻译之中, 以便更加真实、全面地传递其中所包含的信息。

一、图式理论及其可行性

18 世纪康德认为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英国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lett 认为, 我们对语篇的记忆并不是基于直接的复制而是解释性的。这一解释过程运用所接触语篇中的信息连同与手头语篇相关的过去的经验一起构建出一种思想表达[ 3 ]。这里所指的过去的经验并不是单一的事件或经验的简单堆积, 而是组织好并易于驾驭的。他把这一结构块称为“图式”[ 4 ]。cook 将图式定义为“语篇过程所必需的思想表达” ( a mental representation essential to discourse processing) [ 5 ]。

张怀建、黄建滨认为, 图式可以比作一个庞大的档案系统, 它把个人的知识经验分门别类贮存在大脑中。大脑接收一个新的信息后, 便会设立一个新的文件夹( 或先验图式) , 或把新的信息输送到现存的先验图式之中[ 6 ] 。

图式理论认为, 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 需要将所输入的信息与大脑已知的信息( 或概念) 及背景知识联系起来。换句话说, 对新输入的信息进行解码、编码必须与图式网( schemata) 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图式网简而言之是指“世间典型情景在大脑中的反映”[ 7 ]。通俗地讲, 每个人的大脑中都储存着世间无数的事实。

这些事实在大脑中按情境分门别类, 组合成网络图式, 给读者提供一种参照系, 使读者对所阅读的文字材料能够正确理解[ 8 ]。这样一来, 随着知识的增加形成了不同门类和不同层次的各种图式群。它们相互联结,相互嵌入,纵横交错,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图式一般分为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内容图式是指一组关于物体、思想或现象的概念或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即狭义的背景知识。它一般由两方面的内容构成[ 8 ]: 关于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文章中涉及的有关学科或专业方面的知识。一般说来, 译者的背景知识越丰富, 就越能够对原文进行理解, 背景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言水平的不足, 以保证译文的真实流畅。形式图式是指关于篇章结构的知识( 即语篇知识) 。具体地说, 是指对文章的格式安排、结构排列等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对于理解和翻译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中西语篇结构有异, 不同文章有不同的风格, 如果读者对写作格式相当熟悉, 就能十分容易通过格式的结构和发展, 理解原文结构并为重构译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闻英语包含的是信息, 翻译的目的也是传递信息。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信息准确传译的关键一步, 这就要求译者除了具备相应的语言素质外还必须对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文体结构、与消息相关的背景和文化知识以及相关的图式有所了解。因此, 图式理论用于新闻英语的翻译之中不仅对译者解读原文有指导作用, 而且对目的语的再编码也有所帮助。

二、图式理论在新闻源语解码中的运用

翻译的核心是对源语的正确理解和解码。根据图式理论, 阅读理解归根到底是给合适的图式填充新信息而使图式具体化的过程, 整个理解过程是在图式指导下进行的。在大脑长期记忆中, 过去的经验已在大脑中形成各种图式, 当有足够的信息时,相应的图式被激活。因此,译者在对源语的解码过程中应成功激活大脑中与文本相关的图式以求得对源语的正确理解。

这是一段新闻的导语, 要正确理解和翻译这条新闻, 必须激活译者有关新闻导语的特点及其功能的有关图式。导语作为新闻的开头, 用最精炼、简洁的文字反映消息的要点和轮廓。导语一般会交代五个要素即5 个“w”。激活了这个图式, 译者就对这条导语的结构和内容有了了解。

要理解这段话, 需要译者激活有关黛安娜王妃和灰姑娘故事的图式。黛安娜只是贫民之女, 却嫁给了王子, 颇像灰姑娘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灰姑娘得到神仙的帮助, 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但是必须在午夜钟声敲响之前回来。激活了这两个图式, 译者就能够正确解读这段话。“whose clock struckmidnight all too soon”是比喻黛安娜王妃死的过早, 又因为灰姑娘的故事家喻户晓, 这段话可以直译为:黛安娜王妃的逝世导致了大量新敬语的产生,比如“一个当代灰姑娘的故事, 只是钟声过早地敲响”。

三、图式理论在新闻目标语编码中的运用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理解原文之后, 对目标语的编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的质量好坏。图式不仅帮助译者理解原文而且对目标语的再编码也有很大的帮助。目标语编码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最大限度地传递作者想传达的信息。根据国外语言学家的研究, 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成功地激活读者脑海中与阅读材料( 译文) 有关的图式。因此, 译者在目标语编码的过程中, 一定要提供足够的信息量,既能激起潜在读者的相关图式, 以便能够充分了解原作者借以传达的消息, 又能够帮助不具备此方面图式的读者建立新的图式, 以促进世界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在例( 3) 这段新闻中用了两个商业词汇: a short shelf life 和a weak brand image。“shelf life”指商品的货价期, 即商品摆在货架上的最大期限, “a brand image”指品牌形象。中国人对于后者并不陌生, 而对于前者可能很多人并不知其含义。考虑到这一点, 为调动读者有关日本首相频繁更换的图式, 译者采取了解释的翻译方法, 将此句翻译成“日本历届首相往往是上台不久就下台, 而且品牌形象也不佳”。如此这样, 源语的信息就成功地传给了读者, 同时, 翻译也就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太平洋世纪”指的是美国人从东海岸( 大西洋) 向西海岸( 太平洋) 开拓进展的19 世纪, 也就是开发西部的那个世纪。此处, 通过增译的方法将其文化意义译出, 能够帮助读者建立有关美国太平洋精神的文化图式。因此, 此句可译为“一度期望发扬‘太平洋精神’( 美国西部精神) 的那代人的希望像肥皂泡那样破碎了”。

四、结语

从以上可以看出, 图式理论充分体现了人类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这种作用贯穿于信息加工的全过程。图式用于新闻英语这一特殊文体的翻译时, 一方面是激活译者的相关的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 从而帮助译者充分理解新闻所传递的信息, 即完成对源语的解码; 另一方面, 译者将新闻翻译成目标语即目标语的编码, 也要注意图式的转换, 帮助潜在的读者在阅读新闻的翻译文本时, 激活已存的相关图式, 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图式, 达到跨文化的交际目的。因此, 为在全世界更快更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 翻译工作者要尽可能的获取更多新的知识, 从而积累尽可能多的图式知识, 以备翻译过程中的随时调用。

新闻翻译论文:探析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策略

摘要:通过对新闻英语标题的语用分析,运用关联理论指导新闻标题翻译,从继承、替代、转化和重构四种翻译策略着手,以新闻标题翻译的文化信息等效为追求,对强化语境和语用交际效果进行了应用性研究。

关键词:关联理论 语用分析 新闻英语标题

英语新闻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文字符号的转化中保持“新闻标题”的文化信息等值。要避免翻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就需要译文既能够保持原语的新闻信息和文化隐喻,又符合中国读者的新闻阅读习惯和认知水平,这样才会实现引起读者兴趣与关注的新闻报道初衷。然而,英语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特殊、文化背景比较复杂、新闻编辑习惯和报道风格迥异,大大增添了新闻标题的翻译难度。

语用学是在言语交际的总框架中研究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本文尝试运用其中的关联理论指导新闻英语标题翻译,寻求语用等效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对实现原语作者的意图和再现原文的新闻报道特质,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一、新闻英语标题的语用分析

要想既达意又传神地翻译出英语新闻标题,需要从语言知识层面和文化认知层面分别对新闻英语标题进行语用分析。

1.新闻标题的语言应用原则

语用语言学强调在正确使用语言规则的基础上,实现一定语境下的某一交际功能。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为了尽量吸引读者、节省篇幅,新闻标题一般要简短易懂、生动形象。因此,按照下面的原则,英语新闻标题在措辞和语法上具有区别于普通英语的特殊表达方式。

(1)化繁为简的原则。新闻写作风格首先体现在倾向使用新闻体词汇,避免长词、难词和意义狭窄的词汇,如alter代替modify,axe代替reduce,talks代替communication;此外,为了在标题的有限篇幅内浓缩较多的新闻信息,省略和缩略现象普遍。如ad,agro, expo,lab,smog,nato等。

(2)鲜活生动的原则。为了让新闻标题标新立异、吸引读者,编辑往往使用文化隐喻、新语新义、双关语等多种新闻写作手法。如地名的拟人化,talks on africa at no. 10(“唐宁街10号”指代英国政府);如创造新词,newbie(网络菜鸟),moonwalk(太空步),hotkey(快捷键),sit-in(静坐示威),lohas(乐活族),cover-up(掩盖的秘密),shapeup(改组)等等。这些词都是在报刊中首次出现进而流行起来并最终被收入词典。

2.新闻标题的文化缺省现象

语用学研究指向在不同语境中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也就是说,理解言语形式上的“字面意义”还不够,话语表达往往在特定语境中希望传达给听众“弦外之音”。为了大大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新闻英语的语言表达具有丰富而灵活的多层次话语意义和特定语境;在新闻标题中尤其明显,由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所带来的暗含语义很多,经常让非英语母语的读者不知所云。新闻标题受“言简意赅”原则的限制,又是写给母语人士看的,自然避免不了这种文化缺省的现象。

“文化缺省(culture default)”是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从语言交际的角度看,新闻标题中“缺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息交际的效率;而“缺省”之所以能提高交际的效率正是因为交际双方都明白其中缺省成分所表达的文化隐喻。缺省部分虽然没有在话语中明说,但却被特定的语境激活于新闻接受者的记忆之中,于是话语中的实际语义真空就会由接受者记忆中的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来填补。

二、关联理论的内容与原则

语用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如何利用语境来推断出话语意义。基于认知语用角度,最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是法、英学者d. sperber和d. wilson在1986年联名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所提出来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关联原则,即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互明的前提在于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机制包括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最大关联(most relevance)是指在交际中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了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是指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三、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联理论认为,对语言的使用有两种方式:描述性使用和解释性使用。翻译是对语言的解释性使用,就是原语和译语的语句之间存在一种解释性相似。正如陈文伯在《译艺》中指出的,不讲什么翻译标准,好译文的基本特点就是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文的文字表达可以与原文各行其道,既考虑原文形式又考虑译文特点,译文地道而不违原意。

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强调翻译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原语,译者靠什么来推理作者的交际意图呢?从关联理论的途径研究翻译,就突出了翻译的认知特性和交际能力,依靠寻找最佳关联,推断出暗含语境。

一方面,“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是在保证效度的基础上求其信度”。在保证交际效果的前提下,译文应尽量向原文趋同,提高译文的信息等值效果。另一方面,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原文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即语用推理过程。译者要尽可能根据话语内容去推理原语作者的交际意图,并以明确和可接受的方式再现给译文读者;同时,译者应该尽可能通过各种恰当的翻译方法,为译文读者建立一个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语境,也就是能够识别原语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并对其进行合理补偿,为读者构建可认知的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

四、关联理论在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的应用

按照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新闻英语标题的译者需使用各种翻译策略,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适应意向读者认知能力的方式再现出来。这就需要至少兼顾三个标准:一是,准确理解标题,尽量保留原文风格;二是,在不曲解原意的前提下按照意向读者的新闻表达习惯来翻译,以增强译文可读性;三是,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合理恰当地转化字面意义,以提高译文的交际性。

五、结语

对新闻英语标题翻译来说,要求在新闻报道风格、语言表达形式方面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让译文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信息等值。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可以很好地指导这一翻译实践,通过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来寻找语用交际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强化语境效果,提高新闻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闻翻译论文:探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策略

摘要:通过对新闻英语标题的语用分析,运用关联理论指导新闻标题翻译,从继承、替代、转化和重构四种翻译策略着手,以新闻标题翻译的文化信息等效为追求,对强化语境和语用交际效果进行了应用性研究。

关键词:关联理论 语用分析 新闻英语标题

英语新闻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文字符号的转化中保持“新闻标题”的文化信息等值。要避免翻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就需要译文既能够保持原语的新闻信息和文化隐喻,又符合中国读者的新闻阅读习惯和认知水平,这样才会实现引起读者兴趣与关注的新闻报道初衷。然而,英语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特殊、文化背景比较复杂、新闻编辑习惯和报道风格迥异,大大增添了新闻标题的翻译难度。

语用学是在言语交际的总框架中研究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本文尝试运用其中的关联理论指导新闻英语标题翻译,寻求语用等效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对实现原语作者的意图和再现原文的新闻报道特质,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一、新闻英语标题的语用分析

要想既达意又传神地翻译出英语新闻标题,需要从语言知识层面和文化认知层面分别对新闻英语标题进行语用分析。

1.新闻标题的语言应用原则

语用语言学强调在正确使用语言规则的基础上,实现一定语境下的某一交际功能。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为了尽量吸引读者、节省篇幅,新闻标题一般要简短易懂、生动形象。因此,按照下面的原则,英语新闻标题在措辞和语法上具有区别于普通英语的特殊表达方式。

(1)化繁为简的原则。新闻写作风格首先体现在倾向使用新闻体词汇,避免长词、难词和意义狭窄的词汇,如alter代替modify,axe代替reduce,talks代替communication;此外,为了在标题的有限篇幅内浓缩较多的新闻信息,省略和缩略现象普遍。如ad,agro, expo,lab,smog,nato等。

(2)鲜活生动的原则。为了让新闻标题标新立异、吸引读者,编辑往往使用文化隐喻、新语新义、双关语等多种新闻写作手法。如地名的拟人化,talks on africa at no. 10(“唐宁街10号”指代英国政府);如创造新词,newbie(网络菜鸟),moonwalk(太空步),hotkey(快捷键),sit-in(静坐示威),lohas(乐活族),cover-up(掩盖的秘密),shapeup(改组)等等。这些词都是在报刊中首次出现进而流行起来并最终被收入词典。

2.新闻标题的文化缺省现象

语用学研究指向在不同语境中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也就是说,理解言语形式上的“字面意义”还不够,话语表达往往在特定语境中希望传达给听众“弦外之音”。为了大大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新闻英语的语言表达具有丰富而灵活的多层次话语意义和特定语境;在新闻标题中尤其明显,由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所带来的暗含语义很多,经常让非英语母语的读者不知所云。新闻标题受“言简意赅”原则的限制,又是写给母语人士看的,自然避免不了这种文化缺省的现象。

“文化缺省(culture default)”是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从语言交际的角度看,新闻标题中“缺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息交际的效率;而“缺省”之所以能提高交际的效率正是因为交际双方都明白其中缺省成分所表达的文化隐喻。缺省部分虽然没有在话语中明说,但却被特定的语境激活于新闻接受者的记忆之中,于是话语中的实际语义真空就会由接受者记忆中的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来填补。

例1:american’s 2011: the year of catch 22(zero hedge)

2011年让美国人遭遇进退两难

“catch 22”出自joseph heller的二战小说以及后来改拍的著名电影《第22条军规》。此后,这个词在英语中像征人们处在一种荒谬的两难之中。

例2:britannia rues the waves(the listener)

英国航运业风光不再

英国人都熟悉《海军军歌》,其中一句歌词是“britannia rules the waves”,意思是说大不列颠统治海洋,这句话透着独占世界航运业头把交椅的豪气。该篇报道标题采用了仿拟修辞法,用发音相似而意义完全不同的“rues(悲悼)”取代“rules”,暗喻英国海运业今昔落差巨大,其谐音和讽刺的语义效果很强。

例3:no bill, no bell(the times)

美以首脑会谈不欢而散

该新闻标题咋一看完全不明

就里。在谈论政治话题时,美国人的社会生活经验足以让他们知道bill是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昵称,bell是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昵称。此标题的幽默和怪谈吊足了原语读者胃口。

上述三个例子,都是原语新闻作者面对意向读者(即英语母语读者)的文化缺省现象。这些标题的可读性、趣味性等新闻效果突出,但对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读者来说,其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都与原语读者相去甚远,必然要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

二、关联理论的内容与原则

语用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如何利用语境来推断出话语意义。基于认知语用角度,最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是法、英学者d. sperber和d. wilson在1986年联名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所提出来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关联原则,即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互明的前提在于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机制包括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最大关联(most relevance)是指在交际中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了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是指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三、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联理论认为,对语言的使用有两种方式:描述性使用和解释性使用。翻译是对语言的解释性使用,就是原语和译语的语句之间存在一种解释性相似。正如陈文伯在《译艺》中指出的,不讲什么翻译标准,好译文的基本特点就是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文的文字表达可以与原文各行其道,既考虑原文形式又考虑译文特点,译文地道而不违原意。

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强调翻译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原语,译者靠什么来推理作者的交际意图呢?从关联理论的途径研究翻译,就突出了翻译的认知特性和交际能力,依靠寻找最佳关联,推断出暗含语境。

一方面,“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是在保证效度的基础上求其信度”。在保证交际效果的前提下,译文应尽量向原文趋同,提高译文的信息等值效果。另一方面,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原文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即语用推理过程。译者要尽可能根据话语内容去推理原语作者的交际意图,并以明确和可接受的方式再现给译文读者;同时,译者应该尽可能通过各种恰当的翻译方法,为译文读者建立一个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语境,也就是能够识别原语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并对其进行合理补偿,为读者构建可认知的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

四、关联理论在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的应用

按照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新闻英语标题的译者需使用各种翻译策略,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适应意向读者认知能力的方式再现出来。这就需要至少兼顾三个标准:一是,准确理解标题,尽量保留原文风格;二是,在不曲解原意的前提下按照意向读者的新闻表达习惯来翻译,以增强译文可读性;三是,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合理恰当地转化字面意义,以提高译文的交际性。

五、结语

对新闻英语标题翻译来说,要求在新闻报道风格、语言表达形式方面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让译文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信息等值。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可以很好地指导这一翻译实践,通过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来寻找语用交际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强化语境效果,提高新闻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闻翻译论文:谈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策略

摘要:通过对新闻英语标题的语用分析,运用关联理论指导新闻标题翻译,从继承、替代、转化和重构四种翻译策略着手,以新闻标题翻译的文化信息等效为追求,对强化语境和语用交际效果进行了应用性研究。

关键词:关联理论 语用分析 新闻英语标题

英语新闻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文字符号的转化中保持“新闻标题”的文化信息等值。要避免翻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就需要译文既能够保持原语的新闻信息和文化隐喻,又符合中国读者的新闻阅读习惯和认知水平,这样才会实现引起读者兴趣与关注的新闻报道初衷。然而,英语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特殊、文化背景比较复杂、新闻编辑习惯和报道风格迥异,大大增添了新闻标题的翻译难度。

语用学是在言语交际的总框架中研究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本文尝试运用其中的关联理论指导新闻英语标题翻译,寻求语用等效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对实现原语作者的意图和再现原文的新闻报道特质,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一、新闻英语标题的语用分析

要想既达意又传神地翻译出英语新闻标题,需要从语言知识层面和文化认知层面分别对新闻英语标题进行语用分析。

1.新闻标题的语言应用原则

语用语言学强调在正确使用语言规则的基础上,实现一定语境下的某一交际功能。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为了尽量吸引读者、节省篇幅,新闻标题一般要简短易懂、生动形象。因此,按照下面的原则,英语新闻标题在措辞和语法上具有区别于普通英语的特殊表达方式。

(1)化繁为简的原则。新闻写作风格首先体现在倾向使用新闻体词汇,避免长词、难词和意义狭窄的词汇,如alter代替modify,axe代替reduce,talks代替communication;此外,为了在标题的有限篇幅内浓缩较多的新闻信息,省略和缩略现象普遍。如ad,agro, expo,lab,smog,nato等。

(2)鲜活生动的原则。为了让新闻标题标新立异、吸引读者,编辑往往使用文化隐喻、新语新义、双关语等多种新闻写作手法。如地名的拟人化,talks on africa at no. 10(“唐宁街10号”指代英国政府);如创造新词,newbie(网络菜鸟),moonwalk(太空步),hotkey(快捷键),sit-in(静坐示威),lohas(乐活族),cover-up(掩盖的秘密),shapeup(改组)等等。这些词都是在报刊中首次出现进而流行起来并最终被收入词典。

2.新闻标题的文化缺省现象

语用学研究指向在不同语境中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也就是说,理解言语形式上的“字面意义”还不够,话语表达往往在特定语境中希望传达给听众“弦外之音”。为了大大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新闻英语的语言表达具有丰富而灵活的多层次话语意义和特定语境;在新闻标题中尤其明显,由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所带来的暗含语义很多,经常让非英语母语的读者不知所云。新闻标题受“言简意赅”原则的限制,又是写给母语人士看的,自然避免不了这种文化缺省的现象。

“文化缺省(culture default)”是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从语言交际的角度看,新闻标题中“缺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息交际的效率;而“缺省”之所以能提高交际的效率正是因为交际双方都明白其中缺省成分所表达的文化隐喻。缺省部分虽然没有在话语中明说,但却被特定的语境激活于新闻接受者的记忆之中,于是话语中的实际语义真空就会由接受者记忆中的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来填补。

“catch 22”出自joseph heller的二战小说以及后来改拍的著名电影《第22条军规》。此后,这个词在英语中像征人们处在一种荒谬的两难之中。

英国航运业风光不再

英国人都熟悉《海军军歌》,其中一句歌词是“britannia rules the waves”,意思是说大不列颠统治海洋,这句话透着独占世界航运业头把交椅的

豪气。该篇报道标题采用了仿拟修辞法,用发音相似而意义完全不同的“rues(悲悼)”取代“rules”,暗喻英国海运业今昔落差巨大,其谐音和讽刺的语义效果很强。

美以首脑会谈不欢而散

该新闻标题咋一看完全不明就里。在谈论政治话题时,美国人的社会生活经验足以让他们知道bill是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昵称,bell是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昵称。此标题的幽默和怪谈吊足了原语读者胃口。

上述三个例子,都是原语新闻作者面对意向读者(即英语母语读者)的文化缺省现象。这些标题的可读性、趣味性等新闻效果突出,但对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读者来说,其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都与原语读者相去甚远,必然要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

二、关联理论的内容与原则

语用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如何利用语境来推断出话语意义。基于认知语用角度,最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是法、英学者d. sperber和d. wilson在1986年联名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所提出来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关联原则,即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互明的前提在于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机制包括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最大关联(most relevance)是指在交际中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了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是指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三、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联理论认为,对语言的使用有两种方式:描述性使用和解释性使用。翻译是对语言的解释性使用,就是原语和译语的语句之间存在一种解释性相似。正如陈文伯在《译艺》中指出的,不讲什么翻译标准,好译文的基本特点就是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文的文字表达可以与原文各行其道,既考虑原文形式又考虑译文特点,译文地道而不违原意。

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强调翻译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原语,译者靠什么来推理作者的交际意图呢?从关联理论的途径研究翻译,就突出了翻译的认知特性和交际能力,依靠寻找最佳关联,推断出暗含语境。

一方面,“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是在保证效度的基础上求其信度”。在保证交际效果的前提下,译文应尽量向原文趋同,提高译文的信息等值效果。另一方面,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原文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即语用推理过程。译者要尽可能根据话语内容去推理原语作者的交际意图,并以明确和可接受的方式再现给译文读者;同时,译者应该尽可能通过各种恰当的翻译方法,为译文读者建立一个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语境,也就是能够识别原语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并对其进行合理补偿,为读者构建可认知的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

四、关联理论在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的应用

按照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新闻英语标题的译者需使用各种翻译策略,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适应意向读者认知能力的方式再现出来。这就需要至少兼顾三个标准:一是,准确理解标题,尽量保留原文风格;二是,在不曲解原意的前提下按照意向读者的新闻表达习惯来翻译,以增强译文可读性;三是,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合理恰当地转化字面意义,以提高译文的交际性。

五、结语

对新闻英语标题翻译来说,要求在新闻报道风格、语言表达形式方面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让译文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信息等值。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可以很好地指导这一翻译实践,通过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来寻找语用交际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强化语境效果,提高新闻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闻翻译论文: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软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软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一、引言

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了解其他地区发生的新闻。地域、语言、文化等差异已不能阻止人们了解世界。由此可见,新闻翻译的重要性。各类媒体都在引导新闻翻译的快速发展。

所谓软新闻,即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如社会花边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等。因其文体特色,软新闻在中外信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hina daily(中国日报)网页的bilingual news(双语新闻)栏目为我国的英语爱好者提供了学习语言及了解其他国家的信息平台。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出的文本也所有不同,对读者造成的影响也不同。本文拟对比分析纽马克所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探讨其对翻译结果的不同影响,并分析我国权威报刊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栏目2010年6月期间有关世界杯报道的新闻语篇翻译,试分析如何运用两种方法达到理想翻译效果。

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定义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1981年出版了《翻译问题探讨》一书,随后在1988年又出版了《翻译教程》。两本著作包含了大量的语言学理论与翻译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例子,被翻译人员培训课程广泛采用。纽马克认为取得对等效应是不可能的,继而摆脱了奈得以接受者为向导的翻译原则,在书中首次引入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个概念。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是一般性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newmark,2002:22)“交际翻译试图使读者阅读译文所产生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原语读者阅读原文所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则试图在合乎第二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结构下,将原文的准确语境意义尽可能贴切地译出。”(newmark,2002)换言之,语义翻译是以源语文本的语义为依据,强调的是原文信息的传递;而交际翻译以译文读者的理解和反应为中心,注重的是功能的传达。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对比分析

通过纽马克给出的简单定义,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两者的差异。语义翻译着重探讨作者的思维过程,要求翻译者“忠于”原语文本作者,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因此目标语的文本形式就显得更复杂、累赘、详尽;而交际翻译则侧重目标语文本读者的反应,鼓励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其做适当的调整,使其目标语读者更好的感受理解文本含义。这样的目标语更流畅、简洁。语义翻译要求目标语必须尽可能的保留原语文本的文化因素;而交际翻译受要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转入异域元素以使得目标语读者毫无障碍的理解语篇。语义翻译较客观,讲究原语文本重要性再现的准确性,这类翻译方法较适合与严肃文学、科技文献、重要的政治声明等将原文语言与内容视为同等重要的语篇文体;交际翻译较主观,注重目标语文本中传递原语文本讯息的准确性,这类翻译方法适合于绝大多数语篇,比如新闻报道、宣传广告、流行小说等非文学作品。

从上述两种翻译策略的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两者各有利弊。语义翻译追求目标语准确的体现原语文本,这样往往会超额翻译。并且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发现没有一篇译文可以和原文对等,因为“一旦语篇脱离了目的语的空间和时间,就无法取得完全对等效应”。(杰里米·芒迪,2001)译作只能接近原作,若无限接近原作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原作的美学效果而忽视了原文信息的传达,那么其译作也就失去了价值。交际翻译追求目标语准确传达原文信息,侧重对目标语文本读者的所起的效果,这样的译文往往会欠额翻译。若译文一味追求信息而忽视了原文的写作风格和修辞手法,较为随意的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来翻译。这样翻译出来的作品也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译文。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有许多的重合处,绝对不是完全排斥的。大多原文的内容和其表达信息同样重要,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这两种翻译策略,既遵循原作者又兼顾到了目标语读者的感受。纽马克翻译理论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为整体,根据原文对内容信息和表达信息侧重的不同,译者需要在这两者间权衡。

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软新闻翻译中的应用分析

软新闻包含的题材很广泛,体育新闻也是其中的一种。自2010年6月11日南非世界杯的开赛,吸引了全球各国球迷的关注,有关世界杯的新闻层出不穷。新闻转述,评点等在各大媒体以及互联网上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除了有关赛事的具体报道,期间有许多有关世界杯的“花边新闻”同样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根据软新闻的语言特色和功能,本文从词汇、结构、和修辞方面分析所收集的双语资料,试探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运用。

四、结语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从内容和效果角度分析,语义翻译重内容交际翻译重效果 。因此针对不同的文本翻译,或同一文本的不同部分侧重使用的翻译方法不同。

软新闻翻译中译者的目的并非只是忠实的传达原文的信息,而是在原文信息的基础上突出其对读者的娱乐性及趣味性,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读者。软新闻翻译的特点决定了软新闻的翻译以交际翻译为主同时兼顾语义翻译。对所收集的双语新闻语篇分析发现,大多译文综合运用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因受其软新闻文体特点的限制,在句子结构转换中较多的侧重交际翻译。侧重不代表是替代,在翻译过程中两种通常交替使用。也只有综合的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才能使译文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真正的发挥软新闻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新闻翻译论文: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英语新闻翻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为了尽量吸引读者,编辑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力争使新闻标题更具吸引力。这为英语新闻翻译带来挑战。翻译者需调动各种翻译手段,力争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汉语形式再现出来。为此,翻译时应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意义,尤其是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意义;在不曲解原意的情况下发挥汉语特点,以增强译文可读性;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注意译文的可接受性。

一、直译或基本直译新闻标题

直译和意译孰是孰非在我国译界争论不休,迄今未有定论。笔者以为,两种译法各有长短,翻译中需视实际情况而定,扬长避短。但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首位。就英语新闻标题翻译而言,笔者以为,如果英语标题的含义明白,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可考虑采用直译或基本直译。

以上三则新闻标题属于直译或基本直译,没有洋腔洋调,显得很自然流畅。又如:UglyDucklingN-ShipatLastGetsHappyHome丑小鸭核动力船终于找到安乐窝

这则新闻讲述的是某国一艘核动力船,因许多国家担心核污染而拒绝让其靠岸,所以只得在海上到处漂泊,历经周折之后最终被获准在一港口停泊。原标题中以调侃的语气将这艘核动力船比喻成安徒生笔下的“anuglyduckling”(丑小鸭),这也是广大中国读者早已熟悉的典故,故译文采用了“拿来主义”的直译手法,读者一看也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二、翻译中添加注释性词语

英语报刊的新闻标题往往迎合本国读者的阅读需要,而且由于思维习惯与中国人不同,英语新闻标题的表达方式也与中文有所不同。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内外有别”的原则和我国读者的阅读心理,对国人可能不太熟悉的有关信息、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不符合国内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必要的变通,该删则删,该增则增。正如刘宓庆先生在《文体与翻译》中说的:“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闻标题,我们在汉译时也常需加上逻辑主语,或电讯中有关的人的国籍、事件发生的地点等等,总之必须增补介绍性、注释性词语以利中国读者的理解,避免读者产生误会。

(俄罗斯:)劫后相逢,别城孩童仍似恶梦中

这是一篇特写的标题,对2004年9月初发生俄罗斯别斯兰市的学生人质遇难事件作了后续报道。报道记录了孩子们在悲剧之后重返校园,原来许多好朋友都不见了,一个30人的教室里只坐着5位小朋友。抚今追昔,孩童们悲恐之情油然而生。这则标题的译文里添加了“俄罗斯”一词,主要因为别斯兰不像莫斯科那样出名,读者可能一下子不明白别斯兰是何处。此外,原文是两个短语,不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如果直译,也不符合我国读者的习惯。经过这样的增删处理之后,标题拉近了读者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距离。

三、尽量再现原文修辞特点

许多新闻标题不仅以其简洁精炼引人注意,同时也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技巧,既有效地传递一些微妙的隐含信息,又使读者在义、音、形等方面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在翻译时应尽可能地体现原文修辞特点,如双关、比喻、押韵等,使译文和原文在修辞上基本吻合,从而让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近乎一样的感受。例如:

NoFans?“Nofret!”

赛场没人气?“咱可没生气!”

上面这则标题点出这样一个新闻事实:在雅典奥运会开始几天,赛场观众寥寥无几。在一场网球比赛时,8000多人的体育场只坐了500人。不过运动员显得颇有风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们表示对此并不介意。原文两行标题结尾处用了由两个f起首的单词fans(球迷)和fret(烦恼),构成了英语中常用的头韵(alliteration)修辞手法,读来很有节奏感。汉语没有这种修辞方式,但译文通过押韵加叠词的手段,用“人气”和“生气”这两个词,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原文的风味。

四、采用翻译权衡手法

有时,当一些英语标题或因修辞手法、或因文化及语言差异,在汉语中难以表现其微妙意义时,不妨根据英语标题字面意,结合新闻内容译出合适的中文标题。这样处理时,可根据汉语以及汉语新闻标题的特点,采用不同语法修辞手段,以取得最佳效果。

1.增加词语使意义完整

就揭示新闻内容而言,英语标题倾向于将某一内容作“重点化”(accentuation)处理,不讲究面面俱到。此外,由于英语单词通常由数个字母组成,所以标题一般用词不多。这两点决定了英语新闻标题一般比较精炼简短。而汉语新闻标题侧重“全面性”(totalism),加上汉语是一词一意,所以汉语标题用词相对较多。有鉴于此,在标题翻译时,可以结合汉语新闻标题的特点,适当增加一些词语,使标题的形式更趋汉化,意义更趋完整。例如:

Older,wiser,calmer

人愈老,智愈高,心愈平

这条新闻聚焦于当今老龄化社会,尤其是老人们退休后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睿智和冷静。若按照原文逐字翻译成“更老,更明智,更冷静”,也不失为一个可以接受的译文。但如果根据中国读者阅读习惯,增加“人”、“智”、“心”三个字,意义更加明确,句式也更齐整。

日本情侣蜂拥美利坚,牧师面前誓言“我愿意”

这则报道是说,美国许多旅行社专门为亚洲国家的情侣推出美式婚礼服务,包括他们在教堂举行正式婚礼等。这一举措立刻受到众多日本情侣的青睐,纷纷赶往美国体验那种教堂婚礼情调。英语原题运用了引喻(metaphor)的修辞手法。以“say‘Ido’”来代替“getmarried”。略知西方文化习俗的读者都知道,西方人在教堂举行婚礼时,主持婚礼的教士会问双方,“Doyoutake…tobeyourlawfulweddedwife/husbandtolivetogetherinthestateofmatrimony?”(你愿意娶/嫁某某为合法妻子/丈夫,共同过婚姻生活吗?)待双方回答“Ido”(我愿意)之后,教士即宣布双方正式结为夫妇。因此,“Ido”在英语国家中已成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的代名词。由于多年改革开放,大多数中国人对西方教堂婚礼并不陌生,但如果把原题直接译成“日本人涌往美国说‘我愿意’”,未免太突兀,根据新闻内容加入“情侣”和“牧师”等词,使译文意义完整、更具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