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管理论文

时间:2022-04-12 03:36: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范围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范围管理论文

范围管理论文:语文教学范围管理论文

毫无疑问,最理想的语文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该是“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深浅和灵活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而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媒介的“讲授法”,显然不如“询问法”那样富于诱导和启发。

那么,“询问法”的应用范围有哪些呢?

一、疏理课文重点和脉络时用。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部分和结构脉络是分析好课文的关键。

做到这些的捷径便是恰当运用设疑与解疑。如讲解《党员登记表》时,不妨就重点和脉络提出疑问并进行解答。

例如:1.请找出这篇课文的环境描写部分并分析其作用。2.请找出并分析这篇课文的“悬念”设置。3.试分析黄淑英母女的性格。4.请找出这篇课文的行文线索并列出其结构提纲。5.分析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的情节。通过设疑与破疑,这篇课文的重点与难点便可迎刃而解。

二、突出难点时用。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直接解答的效果远不如“询问法”好。

如:《窦娥冤》戏剧结尾“三桩誓愿”在现实中是不可能有的。这样的情节对戏剧本身有什么作用?它采取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让学生讨论和争鸣,最后教师再作归纳和总结,这样留给学生的印象会更深。不过,运用“询问法”时,不宜弯度太大,应步步引导,由浅入深。

三、讲清关键点时用。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有它的主旨和精髓,而有的课文的主旨却暗藏其间并不直白表露。要引导学生分析之,得出的结论自然比直接讲述更明确、更容易记牢。

如课文《五人墓碑记》是一篇碑记,让学生分析作品主旨,宜先让学生思考“碑记”体裁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曰:“歌功颂德,叙事记行。”)然后让学生理清哪些是叙事记行的,哪些是歌功颂德的,哪一句又是歌功颂德的中心句子;最后关键点便“水落石出”,即“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四、归纳总结知识点时用。比如古文语法知识虽重要但过于零乱,怎样让它变得更好理解且较有系统性呢?可以采劝询问法”。比如“词类活用”现象,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词类活用”包括哪些类型,并分析举例说明之。这样的知识质疑与破疑,能很快让学生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

五、检查学生掌握课文的程度时用。一篇课文讲解分析之后,学生未必记透记牢,检验的最好方法是“询问法”。如《促织》一文,可结合文末蒲松龄的议论进行设问。例如:作者的议论有几个要点?其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反映了作者本人的什么弱点?尤其是“天将以酬长厚者”一句,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充分讨论和争鸣。

范围管理论文:我国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管理论文

摘要: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程序制度,已成为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听证制度在我国确立并有了较大发展,但其适用范围狭窄且没有明确统一的适用标准。故有必要确立其适用范围的标准:行为标准和利益标准,并不断完善行政听证程序。

关键词: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确立标准完善

回顾行政听证制度在《行政处罚法》中第一次出现至今20年间,它以较强的生命力在不断发展壮大着。随着行政程序价值在依法行政过程的凸显,作为行政程序核心制度的行政听证仍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行政听证的适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不足,使其不断得到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一、我国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的现状

从理论上讲,听证可分为正式听证和非正式听证。我们关注较多的则是借鉴了司法程序的正式听证。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是指行政法上影响当事人哪些权利的行政行为必须经过听证。我国对行政听证的规定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从中可以了解我国行政听证的现状。

(一)对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的现行规定

1.行政听证在行政处罚领域中的适用。1996年审议通过的《行政处罚法》中确立了听证制度,并且是现代意义上的听证制度第一次在我国出现。该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的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举行听证。听证程序在行政处罚中适用,促使行政案件公开、公正地处理,有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在我国行政程序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行政听证在政府定价中的适用。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又使听证制度的适用从具体行政行为向抽象行政行为方面迈进了一步。价格法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指导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正式听证程序在价格法中的适用,改变了过去政府定价程序上的单向性,注意发挥经营者、消费者在政府价格行为中的积极性,将调查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作为政府定价中的重要程序,从而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3.行政听证在行政立法中的适用。2000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规定了行政立法听证,该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国务院公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亦明确规定行政法规审稿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的,国务院法制机关可以举行听证会,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事前的听证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抽象行政行为缺乏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的不足。

4.行政听证在行政许可领域中的适用。2004年实施的《行政许可法》顺应时代需要亦引入了听证制度。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尽管之前理论界一直对行政许可是否适用听证存有争议,但随着社会经济和行政法治的发展,我国对行政许可听证给予了肯定,这可谓在行政法治化、民主化上又迈进了一步。

5.行政听证在其他领域的适用。除了以上主要领域适用行政听证程序外,一些部门规章还就行政复议过程中的听证程序作了规定,如海关行政复议听证程序,城市规划、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中的听证程序,国土资源部的国土资源听证规定。此外,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成员国,WTO协议要求我国在涉外行政管理领域注重程序公开、透明,行政听证制度也因此在相关领域得以适用。实践中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的扩大,既是理论推演的结果,更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二)现行规定中存在的问题

从行政听证的现行规定中不难发现其适用范围呈扩大趋势。但我国在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这方面确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1.行政听证在行政处罚领域中适用范围狭窄。行政处罚法仅规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较大数额的罚款等”这三类行政处罚适用听证程序,而把限制人身自由这一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排除在听证范围之外。人身自由利益价值高于从事特许行业进行劳动的利益和财产利益,位阶更高的利益却得不到听证这一公正程序的保障,这显然既不合理也不公正。

2.行政听证在其他行政管理领域中的适用范围狭窄。在行政处罚法中确立听证制度后不久就有学者预测了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的发展趋势:从现定的三种行政处罚种类向其他行政处罚种类拓宽;从行政处罚向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拓宽;从具体行政行为向抽象行政行为拓宽。[1]而近年来我国行政领域内的立法也恰恰体现了这一趋势。在行政管理领域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可能造成影响的不仅仅限于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指导、行政收费和行政强制措施等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同样会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故从全面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出发,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的扩大不仅是行政民主化的要求,也是符合世界潮流的。

3.行政听证程序适用范围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我国对于行政听证的规定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中,比较零散,没有统一明确规定。这种状况影响了行政程序的权威性,而且不便于具体操作,可能使行政机关对行政听证的适用流于形式。随着实践发展的需要,更多的行政管理领域要求适用听证程序,但由于缺乏关于适用范围的明确统一的标准,有些行政行为是否该适用行政听证程序一时难以下结论。而且我国行政听证程序往往是在实践的迫切要求下才得以适用的,谈不上对其适用范围有科学合理的规定。

二、确立完善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的标准

听证程序作为正当法律程序的核心,就其作用而言应适用于所有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但考虑到采用听证的成本消耗,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行政过程中效率与公正的平衡,所有行政行为都适用听证程序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有科学的标准来界定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界定行政听证范围一般涉及两类标准,即行为标准,或者利益标准。(一)行为标准

所谓行为标准,就是指根据行政行为的性质和种类规定适用听证程序的范围。大陆法系国家大多在其制定的行政程序法中采用行为标准来规定听证范围。从行政行为的范围看,听证在美国、韩国、葡萄牙、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等既适用于具体行政行为也适用于抽象行政行为。以听证制度非常发达的美国为例,在美国法律上,听证包括在宪法的正当法律程序中。根据具体案件的性质,听证的形式可以从正式的听证到非正式的会谈,以及合于两者之间的各种形式。正当法律程序是一个灵活适用的程序,只要求某种形式的听证,不要求固定形式的听证。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的听证范围,适用正式听证程序的法规由法律明确规定,其他法规不适用正式听证程序而适用非正式听证程序。同时规定了行政机关裁决具体事项的听证范围。对哪些行政行为可以适用听证程序各国规定不一,从宏观上看,美国的听证适用范围最广,既适用于法规制定,又适用于具体案件的裁决。德国适用于行政行为,即相当于对具体案件进行裁决的行为。根据联邦德国行政程序法的规定,涉及当事人权利的行政行为公布前,应当给予当事人陈述影响裁决的重要事实的机会。因此,当事人原则上在一切具体行政案件中享有听证的权利,但该法也规定了例外情形。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听证程序限于对当事人不利的行政行为中,如日本《行政程序法》规定正式听证程序仅限于撤消许认可、直接剥夺相对人资格或地位、对董监事等做出解职这三种不利处分。

我国适用听证的事项,基本可以将其归为两大类:第一类,决定类:听证会的结果影响特定人的权利义务,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城市房屋拆迁许可等;第二类,决策类:听证会的结果影响不特定人的权利义务,包括行政立法、政府价格决策、城市规划等。两者的性质和对听证的需要是不一样的,适用的规则也应当有所不同。

决策类相当于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由其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一旦其不公正合理,以后将产生普遍而长远的危害,即使将来能通过事后的法律程序得到救济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需要通过事前的听证程序来弥补这种不足。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中对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的听证范围作了规定,把抽象行政行为纳入了听证的范围,这一点值得借鉴。我国著名学者应松年教授介绍说,美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听证有一定的标准要求:第一,抽象行政行为必须听证,如果涉及老百姓的利益,没有听证的抽象行政行为成为规范后,法院对这规范可以不采纳;第二,所征求的意见必须记录在案;第三,作出规范时,必须表明确实已考虑过这个意见。[2]

(二)利益标准

所谓利益标准,就是根据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不同利益确定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从世界范围来看,适用听证程序保护的权利范围也在扩大。以美国为例,根据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剥夺公民自由、财产权必须举行听证,法院后来又通过判例将正式听证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谓的特权领域。并且“合法期待”也适用听证程序,合法期待即可期待的利益,包括已经拥有并希望继续拥有某种合法权利,及行政机关承诺或延续给予某种利益。基于合法期待,如果某人已经拥有某项许可证,当他申请更换许可证时就享有继续拥有该许可证的合理期待,如果行政机关拒绝其更换申请,就应该履行听证的义务。或许是基于这样的理论或是行政管理领域的迫切需求或两者兼有之,我国2004年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就规定了听证程序。

在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宪法规定并由其它法律予以具体化而受保护,公民直接受到行政权影响的权利主要有:(1)人身自由权,行政处罚法中的行政拘留就是对公民该权利的限制。(2)财产权,公民的财产是公民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在行政管理领域公民、组织的财产权受行政权的影响最大且范围最广。财产权包括通常意义上的财产所有权,还包括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企业经营执照的申请权、特种行业的经营许可权、知识产权等(3)社会经济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就业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社会补助的权利。(4)社会文化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升学权、从事科学文化艺术创作及其它文化活动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人类文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有权利必有救济,故对行政行为可能侵犯的权利有必要进行事前的听证,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确立行政听证适用范围时也应遵循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均衡原则和成本不大于收益原则。任何制度程序的设置都要尽可能作周全的考虑,在确立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的标准时,也该对听证的免除事项作规定。我国在规定行政听证免除事项时,应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决定对个人利益的影响程度;第二,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第三,公正与效率的协调以及给财政和行政带来的负担。同时借鉴各国的规定,免除听证的事项应包括:(1)对当事人有利的决定以及对当事人权利影响轻微,无听证的必要;(2)涉及国家安全的决定;(3)紧急情况;(4)可以通过计算、实验等方式解决事实争议的;(5)根据行政决定依法作出的行政执行行为;(6)涉及人数众多或作出大量相同种类行政行为的。对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的标准作出界定并对排除事项作出规定是我国今后立法过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范围管理论文:项目范围规划管理论文

范围规划是创立书面文件,阐述项目范围为未来项目提供基础条件的过程,特别是包括了用以确定项目或阶段是否成功完成的标准。例如:一个工程公司签订的合同是设计一个石油处理工厂,就要求在设计具体目标时,要界定好具体的工作范围。范围阐述形式的基础是通过确认项目目标和主要项目的子项目,使项目团队与项目客户之间达成一个协议。

如果范围阐述的所有要素已经具备(如:主要项目的子项目能够反映项目目标,项目证书能证明项目目标),那么,这个过程就仅剩实质性的制定书面文件的工作了。

对范围规划的输入

1.产品说明。

2.项目证书。

3.制约因素。

4.假设条件。

为范围规划投入的工具和技术

1.产品分析。产品分析意味着开发一个更好、更明确的项目产品。它包括这样一些技术,如:系统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分析、功效分析和质量功能展示等。

2.利润/成本分析。利润/成本分析意味着估算各种项目选择的有形成本和元形成本(支出)与利润(收益)。然后用投资收益率或投资偿还期限等经济方法,评估这些经确认的选择方案相对优势,用任选的鉴定方式估算投入--产出情况的合意程度。

3.可供选择的签订方式。可供选择的鉴定方式是个包容性较大的词,描述的是完成一个项目用任何一种技术,就能产生一个不同的方案。这里常用的是一般性的各种管理技术,许多管理技术有一个共同特征:"头脑风暴"和"迂回思维方式"。

4.专家评审。

从范围规划中的产出

1.范围阐述。范围阐述是为制定未来项目决策,进一步明确或开发一个参与者之间能达成共识的项目范围提供一个纪实基础。作为项目的过程,阐述的这个范围可能需要修改或精确些,从而很好地反映项目范围的变化。这个范围阐述可以直接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参考其他文件来得出:

-项目调整--商家的既定目标。项目调整要为估算未来的得失提供基础。

-项目产品--产品说明的简要概况。

-工作细目成果--列一个子产品级别概括表,完整的、满意的这些子产品标志着项目工作的完

成。例如:为一个软件开发项目设置的主要子项目可能包括工作所需的电脑代码、工作手册和专门的导师。当这些子产品都知道了,排除应该是确定了,任何不明显的排除都包含在这个排除中了。

-项目目标--考虑到项目的成功性,质量标准必须要满足项目的要求,项目目标至少要包括成本、进度表和质量检测。项目目标应该有标志(如:成本)、单位(如美元、英磅)和绝对的或相对的价值(如:少于150万美元等)。不可量化的目标(如:"客户的满意程度")要承担很高的风险。

在一些应用领域,项目工作细目被称为项目的目标,而全部的项目目标被称作是评价项目成功的关键。

2.辅助说明。为项目范围阐述作辅助说明,应该是根据需要记录和编组一些文件,并通过其他项目管理程序,把它变成易被利用的东西。辅助说明总是包括所有已认定的假设文件和制约因素。附加说明的数量在不同的领域中会有所不同。

3.范围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是描述项目范围如何进行管理,项目范围怎样变化才能与项目要求相一致等问题的。它也应该包括一个对项目范围预期的稳定而进行的评估(比如:怎样变化、变化频率如何及变化了多少)。范围管理计划也应该包括对变化范围怎样确定,变化应归为哪一类(这特别困难--而且也因此绝对必要--当产品特征还在逐步形成中时,依然是逐步显视的)等问题的清楚描述。

根据具体项目工作的需要,一项范围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很详细的或粗略的。项目管理计划是全部项目计划的分支要素。

范围管理论文:论信息系统项目范围管理

【摘要】 2015年10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省**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的指挥平台升级改造项目的建设,该项目投资约300万元人民币,建设工期3个月。该项目建设了地上指挥所、地下指挥所和机动指挥车“三位一体”指挥体系;实现了既有视频信号和新增视频信号均可高清数字化网络传输;以及地上指挥平台和地下指挥平台分布式控制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该单位在实际指挥和演习过程中指挥命令的快速下发和协调。该项目于2016年1月通过验收。本文以该项目为例,结合我的实际经验,讨论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范围管理。

【关键字】 信息系统 项目 范围

2015年10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省**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的指挥平台升级改造项目的建设,该项目投资约300万元人民币,建设工期3个月。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主要实现了以下几个功能:1、地上与地下指挥所通过有线通信实现音视频的互联互通;地上指挥所和机动指挥车视距通过无线短波图传,单兵4G和卫星通信(动中通)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2、既有视频信号和新增信号源均实现数字化高清网络传输。跳出以往通过高清、标清视频矩阵的束缚,对视频信号源通过IP的形式直接通过网络处理器传输到各显示单元大屏幕上显示。3、地上指挥所、地下指挥所均可直接控制三个指挥单元的信号传输,通过分布式控制器与信令主机的通信,摆脱先前以地上指挥所为通信枢纽的模式,实现分布式控制。在本项目中范围管理尤为重要,我作为项目经理,除对其余管理领域进行恪尽职守的管理外,特别对范围管理从制定范围管理计划、范围定义、创建WBS、范围确认和范围控制五个方面进行了管理。

一、制定范围管理计划

范围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止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范围定义不清、范围蔓延,影响项目的完成。在正式制定计划之前,我查阅了项目章程及初步范围说明书,查找了公司的组织过程资产,根据项目特点再结合以往的项目经验制定出了一份初步计划,随后召集所有项目干系人对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了一份详细的、科学的范围管理计划。

二、范围定义

一个成功的项目,应该需要在项目前期定义一个明确的项目范围以及详细描述,形成项目详细的范围说明书。在项目的早期阶段我带领项目团队,进驻客户现场进行研讨,查看了先前的信息化集成用户说明,现场观摩指挥平台操作,然后召集了项目干系人进行业务交流收集意见需求。我用原型法将收集到的信息做成项目DEMO,以PPT形式演示系统升级后实现的功能,形成需求文件。做好文件后召集项目主要干系人对系统功能做评价,并根据客户要求不断改进系统功能,最终形成了双方认可的完整的项目范围说明书。

三、创建WBS

我根据项目的特点,利用公司整理出的WBS模板,召集公司相关领域专家和项目干系人召开会,最终决定把项目的可交付物作为WBS分解的第一层内容,形成一个树形 WBS。按照项目功能划分工作组,参照8/80小时原则,以一个较粗的粒度进行项目控制,实现无遗漏且相同层次的工作单元应有可比性且无交叉从属。有的功能实现需其它功能完成后方能实现,则需要采用滚动波式计划的方法。例如:地上指挥所、地下指挥所和机动指挥车互联互通需在综合布线、显示单元高清改造、视频信号数字化网络管理等工作完成后方能开展综合调试,所以我们将软件安装、调试作为近期完成的工作,综合测试作为远期工作。最后项目的范围说明书、WBS和WBS字典经双方确认后装订成册并形成范围基线。

四、范围确认

范围确认是一种阶段性的验收,但又是件很困难的事。我们希望客户能尽快确认以便开展后续工作,而客户则认为什么都没看到无法确认。对此,我通过两方面沟通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我通过和客户方主任多次解释,虽然项目范围确认是正式的,但并不意味着项目范围一成不变,只要走标准的变更流程且审批通过,均可以变更。另一方面,我要求项目团队重点对客户的潜在操作人员多进行沟通,认真进行操作培训,详细介绍项目的实现,用他们去影响客户对项目的认知。这样消除了客户的顾虑,高效地完成项目确认。

五、范围控制

范围控制就是监控项目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线变更的过程。因此在项目中,我定期组织召开项目状态评审会审查项目的范围,通过和范围基线的对比找出偏差。例如:在一次状态审查会上,我发现项目的某个功能模块中,实施小组正在添加一项视频信号定时轮巡的功能,但是这个在合同里根本没有,我又查了项目的系统变更日志,也未找到又类似的变更记录,于是我参照责任分配矩阵,找到相关实施人员询问原因,得知此功能是客户临时直接跟我们的程序员提出的要求,没有经过变更,不符合规定流程,于是我找到了甲方说明情况,经过商议决定将此需求作为补充走变更流程。事后我专门开会强调了范围基准,以及变更流程的重要性。

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项目最终于2016年1月通过验收。并且在随后的军地联合演习中圆满完成任务。项目的最终顺利完成,得益于我在项目中采用科学的范围管理方法和技术。但是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经过我方多次解释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今后我将加强沟通和进度方面的学习和知识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力争为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范围管理论文:事业单位业务范围实行清单化管理

为进一步创新事业单位监管方式,加强事业单位职能监督和绩效评价,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水平,泰安市泰山区编办创新方式、主动探索,积极开展实施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

一、事业单位实行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

(一)拉单子,厘清业务范围

今年7月,泰山市泰山区编办制定了《关于开展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报送工作的通知》,从填报项目、填报说明、所需材料、报送工作程序、完成期限等方面都作出了说明。要求全区已登记的167家事业单位法人对照法律、法规、“三定”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以及上级下达或委托任务,按照对外服务事项、内部管理事项等类别,对本单位现有职责任务和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梳理后,填报事业单位基本信息表和事业单位业务范围事项清单,并根据开展成效提出“保留、调整、取消”等意见建议。

事业单位填报完成后,交由其举办单位或业务主管部门进行专业性审查和保密性审查。经举办单位审核通过后,将电子表格报送至事业单位监管机关,由工作人员根据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备案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对照填报事项逐一进行梳理、比对、审核。对未按要求填报相关内容、填写不规范、填报事项与提供文件或工作实际不符的,及时反馈填报单位提出修改意见。事业单位修改后进行再次提报,直至监管机构审核通过为止,之后将纸质版表格加盖事业单位和举办单位公章后,连同相关材料证明一起报送至监管机构进行备案归档。

通过此次统计,167家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共梳理出业务事项663项,其中对外服务事项570项,内部管理事项93项,建议调整事项16项,其中建议取消5项,划转4项,新增1项,购买服务6项。

(二)用单子,规范单位运行

清单形成了,但不能只是停留在“一张纸”的形式,关键是如何用好这张单子。一方面,工作人员采取边审核边修改边建立问题台账的方式。通过清单列的业务事项和开展成效来看,有的单位业务活动存在交叉重叠,有的单位某些业务活动已划转或移交其他单位,有的单位某项业务活动未开展或已停止开展。工作人员将审核过程发现的这些问题及时与单位沟通核实,并列入问题台账。另一方面,为充分发挥好业务范围清单的作用,将其与事业单位监管的其他工作相结合,促进事业单位规范运行。一是与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工作人员通过审核材料发现单位存在的问题,结合7月中下旬开展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将14家单位作为重点抽查的对象,采用座谈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对各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按事业单位章程运行等情况进行实地核查,依法按程序填写核查笔录,并现场进行反馈,对发现问题的8家事业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责令其及时整改落实。二是与异常信息管理相结合。对核实的存在不按登记事项开展业务活动不到位、停止开展业务活动、超范围开展业务活动等问题的9家事业单位法人,列入异常信息管理,给单位下发告知书,并通报其举办单位,责令限期整改。三是与年度绩效考核相结合。事业单位在理清业务范围的基础上,以业务范围清单为依据,制定本年度业务工作目标和业务工作指标,一方面为指标报送工作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为绩效考核提供了评价依据。

(三)调单子,实现动态管理

受社会经济发展、法律法规政策的变化、机构改革和调整、工作实际等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承担职责和开展业务活动并非一成不变,业务范围清单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通过此次清单化管理报送工作,根据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其工作实际并严格依据相关文件证明,核实后依法按程序调整业务范围7项,其中划转3项,新增2项,取消2项。今后,监管机构要加强对清单的动态管理,而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变更业务范围,并及时报监管机构备案,确保业务范围清单科学有效,与时俱进。

二、开展成效

从监管机构的角度来说,由于业务范围清单的内容涉及单位名称、批准机构、批准文号、“三定”职责规定、法人证书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编制和实有人员数、内设机构及职责、业务事项、实施依据、实施机构、工作人数、年度业务量、开展成效、调整建议及理由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了解这些相关信息和数据,掌握了全区事业单位法人的业务范围和开展情况,并借此发现了事业单位在业务履行上存在的问题,为开展一系列的监管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发现问题列入异常信息管理,通报事业单位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充分调动了联合监管机制作用的发挥。

从事业单位的角度来说,通过清单化管理,理清了各自的业务范围,从中发现自身在业务履行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而业务范围清单的公开透明化,大大起到了约束作用,提高了事业单位和举办单位的认识,强化了事业单位的法人意识,促使事业单位依法按章程规范运行,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例如,爱卫办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口卫生素质;殡葬管理所大力开展殡葬改革与殡葬法规宣传,以及殡葬职业教育培训;房管局重新梳理自身职责后,努力打造“范围清晰、权责一致、服务高效”的工作氛围;等等。在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共同监督下,事业单位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公益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下步建议

一是要用“公开”发挥清单约束力。业务范围清单如果仅用来供单位自己和监管机构看看,是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的,毕竟部分事业单位法人意识不强,而监管机构力量薄弱,只有接收更广泛的社会监督,才能赋予清单更大的约束作用。因此,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公开机制。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将核定的或调整后的业务范围清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开,业务范围清单一经公开就具有刚性约束力,各单位要按照清单内容开展业务活动,而公众可以就此了解和监督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同时要采取建立满意度评价体系,设立意见箱、投诉举报电话等方式,拓宽群众监督的途径,充分发挥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二是要用“办法”规范清单化管理。规章制度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要规范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的动态调整和运行监管,需要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办法,为清单化管理工作夯实基础。例如,办法中应当明确哪几种情形下事业单位应对业务范围清单进行调整,清单动态调整工作的实施主体、工作程序和具体步骤是什么,如何加强对清单的事中事后监管,对未按清单开展业务活动、清单应调整而未调整等情况采取哪些处理措施,等等。E:CSQ

关键词:事业单位 业务范围 清单化管理

范围管理论文:范围管理在焦家金矿生产经营管控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含糊的需求和范围经常性的变化对项目成败有着直接影响,这使得人们急于寻找良策以管理范围。本文基于项目管理理论及焦家金矿生产经营管控信息系统开发的实践,探讨了项目的范围管理经验和应用方法。

[关键词] 信息化;项目管理;生产经营管控;信息系统;范围管理

1 前 言

随着现代矿山采掘业中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装备现代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入手,采用实时高效、集成智能化的矿山生产管控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矿山企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焦家金矿在此背景及国家两化融合政策指导下,确立了建设智慧矿山的发展战略,在部分矿山自动化项目建设完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经营管控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目标是以矿山生产经营管理为核心,以现场作业调度管理为基础,融合安全体系作为保障,通过各项体系的紧密结合以及业务闭环跟踪管理,支撑矿山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该系统通过汇集黄金矿山的采掘、充填、运输、提升、选矿、调度等一系列生产一线数据,结合生产管理、综合计划管理、能耗管理、安全管理、数据智能分析、综合监控平台子系统,全面反映矿山生产动态,为决策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

焦家金矿下设多个分矿,项目干系人多,从高层领导到各分矿管理人员对项目期望很高,但又存在不同的想法。其次项目业务涉及范围广,存在一些正用的与此项目相关的系统,大大增加了项目实施的难度。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该项目的各种管理活动过程中,对于项目的范围管理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从制定范围管理计划、范围定义、创建WBS、范围确认、范围控制结合项目实际应用来探讨。

2 制定范围计划

切实可行的计划是做好任何管理的基础,信息系统项目也不例外。有了产品需求才会有项目范围。在项目前期,首先进行了多次需求研讨,然后通过需求开发挖掘用户需求,最终邀请项目相关干系人以评审会的形式确认了产品需求。在产品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章程和项目管理计划,密切联系项目实际情况及黄金采掘的行业特点,制定出范围管理计划。其中规定了如何进行项目范围定义、如何创建WBS、进行范围确认和范围控制,为以后的范围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3 明确定义项目范围

范围定义过程明确了项目的范围边界、项目目标以及可交付物,并形成详细的范围说明书。我们主要依据范围管理计划,在初步范围说明书的基础上制定详细范围说明书。在划定项目工作内容和边界时,经过产品分析,发现安全管理子系统的安全档案模块在客户的档案系统管理起来了,只需集成不用重新开发。针对此问题在协调会上与客户共同确认了集成的方案,避免了客户业务的混乱及项目的重复开发。以往开发人员经常存在“镀金行为”,所以在详细范围说明书中不仅明确了做什么也明确了不做什么,并加强检查和考核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4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范围定义之后需要将项目工作细分为更小更易管理的部分。基于项目规模及复杂度,采用列表形式来编制WBS。利用类似项目的WBS模板,按子系统分解为第一层,如生产管理、综合计划、能耗管理、质检管理、数据智能分析等。子系统下的功能模板分解为第二层,如生产管理中的采掘管理、选矿管理、调度管理等。各功能模块的详细功能点作为第三层。并制定了分解规则,要求团队成员依据详细范围说明书,按系统功能自顶向下的逐层分解,远期的工作计划可粗略,但是在两周内的工作,必须分解到工作包的水平,即1人80个小时能够完成的工作。经过多次的检查论证,确保WBS分解的必要充分及正确。最后将评审后的详细范围说明书、WBS及WBS字典作为范围基线保存至SVN配置库中,为估算和控制成本、估算时间周期和安排进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及时进行范围确认

项目范围确认是客户正式接受已完成的项目范围的过程,需要审查可交付物和工作成果。本项目主要里程碑有:①需求调研;②系统设计分析;③解决方案开发;④方案实施;⑤上线试运行;⑥系统验收。在以上的每一个重要里程碑工作完成之后,邀请了各相关的项目干系人,共同参加项目评审会。评审之后我们都将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后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改。最终的评审结果都以报告形式提交高层经理进行签字确认,以使阶段范围确认留下正式的书面记录。评审的过程同时也是范围确认的过程,项目范围渐进明细,工作目标越来越清晰可达,项目团队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

6 行之有效的范围控制

范围控制是监控项目状态的过程,也是控制变更的过程。我们首先定期地检查实际绩效的项目范围与范围基线有无偏差,对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后在项目会议上给出处理意见,并得到客户一致的认可。然后对于确认的变更通过整体变更控制流程来管理。在项目过程中客户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新建并投产了一个新选矿厂。客户据此向我们提出范围变更申请,要求将选矿信息模块的功能进行调整和增加。首先组织项目组成员对此变更要求进行了初审认为:此内容虽然不在合同范围之内,但如果不进行此变更,会造成系统内选矿处理量与实际生产情况严重不符,进而影响矿山领导层对生产经营的决策分析,直接导致本项目产品的可用性大大降低,此项变更是必需的。然后再经过CCB审批通过后执行,并在变更执行过程中进行监控,以确认达到变更要求的效果。事实证明,成立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请客户领导和专家作为委员会成员参与变更评审,能够非常有效地控制项目范围的蔓延,很好地保障了项目的范围控制。

7 结 语

焦家金矿生产经营管控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创建了一个集成的生产经营管控信息平台,使全矿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同一个平台下一起工作。并实现生产经营数据流转的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与跟踪,提高了企业效益,成效非常显著。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项目范围管理,尤其是与项目相符的范围管理计划、科学合理的WBS分解和良好的范围控制机制。范围管理是信息系统开发的有效管理手段,科学的控制项目的范围蔓延,减少了返工和不必要的项目变更,保障了信息系统开发的效率和成功率,为今后信息系统开发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范围管理论文:对限额投资项目的范围管理控制

【摘要】建筑行业可以说是十分复杂的行业,投资管理的方式多,建筑工程的总类多,施工技术的总类繁杂等等内容都具有多样性。但是无论一项工程有多复杂,管理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限额投资项目,就是该项目的投资金额有所限定。本文就是主要阐述限额投资项目的范围管理控制,其中范围是需要前期有计划确定的,对于范围的特性和功能选择也有着特俗的要求。根据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限额投资项目进行深入调查,整理数据进行分析,考虑限额投资项目的范围管理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开展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应对措施,希望对广大建筑企业在管理方面有所帮助,促进企业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限额投资项目;范围管理;控制

项目范围管理,就不得不提到项目管理,因为范围只是整个管理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是确定的范围管理却是十分重要的。建筑工程涵盖的方面很多,管理工作也是十分的复杂。任何工作,任何项目不仅仅在建筑中在其他行业中也是,可以说怎么加强管理工作都不为过分,因为只有管理上去了,各项工作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有一定的保证,企业才能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最终带来的强烈的市场冲击,巨大的竞争压力必定会淘汰一些企业,如何面对此情况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所以加强管理工作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详细的说一下限额投资项目的范围管理控制。

一、范围管理的定义

范围管理是承接整体管理和各专项管理的重要环节,范围管理就是要回答:在既定的总体资源内项目所要实施的内容是什么?要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服务应具备哪些特征和功能?实现这些产品、服务的功能和特征所要完成的活动和工作有哪些?这些工作和活动需要哪些资源的支持?用PMBOK指南中的专业语言就是范围的三基准:项目范围说明书;WBS;WRS词典。

二、目前限额投资项目范围管理的问题

有多少资金才能用这些资金办多少事情,同样办理这些事情就需要花费一定量的资金。很多事情都是由政府干涉的,缺乏更为深入,更为细致的管理。市场竞争力很强,建筑行业也较为混乱,也有着一些空壳的公司施工队,一些钓鱼的假工程,还有很多工程建设到了一般停工成了烂尾楼,这些现象都是很常见的,可见只工作之前根本就没有范围管理的概念。因为改革开放的政策,才引进了项目管理知识和方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人们逐步强化了投资控制和投入产出的效益管理和控制。尤其是国有企业通过完善投资决策机制,建立管理流程和权限指引,也树立了范围管理的概念。然而,项目管理水平总体上依然是初步的和粗放的,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项目实施中还会不时地浮现计划经济的影子,在范围管理上的缺位或不到位。致使工程建设投资经常出现概算大于估算,决算大于预算的失控状态。

试看以下案例:2007年12月份,某中央企业集团所属的油田有一家饭店需要维修改造,企业计划部门依据当年的经济效益和资金能力,同意实施改造,计划改造投资250万元。造项目要求在2008年上半年实施完成,6月底投入运营,争取下半年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饭店所在的公司作为项目甲方,承担实施改造的业主责任,负责组织编制招标方案并实施招标活动。于2008年2月14日以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了施工队伍,签订的合同价款是243万元,现场拆除工作施工在合同签订后随即开始。2008年3月中旬油田建设主管部门现场督察发现,拆除改造内容扩大,有范围漫延投资将失控之虞,遂现场召开协调会建议暂停拆除施工,先行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预算,核准范围后,与计划投资主管部门对了再恢复施工。根据拆除后的工作量测算,饭店改造项目施工方上报预算需要投资是630万元。针对这一情况,计划投资部门反复优化方案,通过降低标准、缩减内容、取消一些辅助附加设施等措施,第一次压缩为500万元,第二次压缩到415万元。项目在实施过程

中,由于范围的反复变动,业主与施工方在工作量上的利益纠葛不断发生,稍有一点变更,只要是未包含在合同预算内的都要先落实了钱才干活,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由于范围管理的疏失和利害关系的冲突,致使计划工期六个月的改造工程,拖到2008年12月10日才竣工验收,工期整整放大了1倍。

这个项目的实施在范围管理上的教训是深刻的,直接原因有那么几条:从投资计划项目的决策、设计方案、队伍选择等环节上都没有执行建设管理程序,在招标方案中甚至要求投标方让利18%,导致了第一次招标流标。虽在建设主管部门的干预下进行了调整,仍然要求让利15%~10%,项目从一开始就违背了利益均衡的原则,为实施项目埋下了争议的种子。在没有核定项目范围,没有论证改造方案和依据,没有设计和编制项目控制预算的情况下,拍脑袋下达250万元投资改造计划,既不严肃也无科学依据,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粗放管理的遗风。

三、限额投资项目范围管理的控制

在范围定义环节。投资人(干系人)要首先平衡好投资的期望、需求和实际资源要的关系,优化选定恰当的项目范围目标,对投资预期的管理至关重要,要对期望实现项目成果的特性、功能与有限的资源相适应。抓住限额投资项目的三个控制节点,按项目实施的程

序逻辑关系以严格的约束。三个控制节点和程序就是:(1)项目完整性评价;(2)项目限额投资优化变更程序;(3)项目整体变更控制程序。要强化项目管理的责任机制。从项目的目标管理、过程控制、范围核实到项目后评估都建立责任体系。除了项目机构以外,相关干系人和投资控制的职能部门也要按照限额投资控制的职责,及时投入管理资源到项目之中,做到及时纠偏,受控状态运作。结合国有企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一般做法,通过“两组一会”制度具体落实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控制工作。“两组一会”就是由投资人下文成立的项目组,项目组按照项目法人制要求运行。

项目组以业主身份对项目建设实施全面管理,承担项目建设责任。项目协调组是由企业相关管理部门组成的。建立和加强限额投资项目实施中的过程控制。对限额投资项目的项目限额定义和两个节点的控制是关键,要建立定期考核评价,即时奖惩兑现的机制和制度。责任考核和奖惩兑现是项目管理重要手段,但不是项目目的,充分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最终的目的。考核奖惩的激励作用的效力在及时性上,长期工程管理的体会告诉我们:激励作用随激励的时间拖延而衰减。比如,若在项目收尾时才进行奖惩激励的话,奖惩激励只能形成的组织过程资产,激励作用只能对未来的项目产生正面作用。

结语:工作的落实离不开相应的技术人员,在限额投资项目的范围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工作态度不能有任何松懈,要将工作做到完美。这不仅仅关乎工作的落实的程度,还关乎着自身的职业道德。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定因素影响着工作的进度,使很多工作很难科学快速的做出决策,在此期间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找寻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工作性质发挥出来,才能把控制作用的特点展现出来,促进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范围管理论文:施工项目范围管理失控致项目目标偏离问题分析

[摘要]施工项目范围管理失控致项目目标偏离是目前施工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从当今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入手,解决如何提高范围管理水平来解决失控致项目目标偏离水平这一重要问题。文章从企业层面,企业和项目组对接的层面,项目管理组的层面分析施工项目范围管理失控致项目目标偏离问题,然后提出下面的改进方法:在有分包的项目内建立分包管理的专门组织,用ISO分包质量控制的工具建立合格分包商名录和评分机制,中期阶段加强控制和管理,后期阶段严控质检。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失控;目标偏离

1引言

经济的下行和房地产的不景气,建筑市场也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迅速提高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如何创新管理模式以突破企业项目管理发展的瓶颈,正是要从目前我国项目管理的实践中凸显出来的种种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诊断分析,找到解决方案,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走出项目管理和项目型企业管理的困境。由于我国在建工程项目数量和规模巨大,这一课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问题分析

昆山某大型施工企业公司通过参与市场竞争中标了昆山市某区的某市政道路部分线路的改造项目,项目前期进展较为顺利,基本上按照项目计划的时间表按时按量完成了工程任务,取得经济效果较好,但是就在项目部准备撤离之前,该区政府建立的市政投诉热线开通,该项目所在的线路接到了较多的市民投诉,且多数投诉地点位于该项目线路之外的区域。但项目的发包方――该区交通运输局要求项目部人员暂不撤离,协助处理相关的市民投诉问题,并要求直到所有投诉问题处理完毕后方可撤场。该局的领导将此要求直接通知了公司领导层,公司领导层没有经过现场调研,也没有征求工程现场项目经理的意见,就直接答应了项目发包方的要求。结果直接导致该项目一直未竣工验收,撤场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两个月。处理投诉问题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增加的材料、人工和机械使用费由于没有合同约定而非常难以计算,必须在经过复杂的变更审批手续后才能支付。由于没有实施项目范围的变更管理,这一变化直接被纳入了项目内部,这就导致在对项目进行考核时,该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进度管理目标全线溃败,直接导致了项目的失败,而且还影响了公司接下来项目的开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失。

这种问题在建筑施工企业里面出现得非常普遍,而在我国的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都缺少项目范围管理的相关内容,缺乏理论的指导。项目的范围管理失败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损失,但就项目管理本身来讨论,范围管理属于项目管理各个功能中的首要任务,只有从企业和项目两个维度来分析范围管理失控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挖出这个问题存在的根源,从而找出一个可行的、能彻底治愈这个问题的方法。具体看来:

首先是企业层面的原因。企业缺少与项目范围管理相关的程序文件或者是制度做指引和约束,导致经营决策者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缺乏参考,往往凭经验,甚至是凭借个人主观臆断。案例中的发包方深圳市某区交通运输局领导只是与该公司的管理者进行了电话沟通,公司决策者没有经过讨论和调研就立刻同意了对方的要求,这样的决策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偶然性,也就给项目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其次是企业和项目组对接的层面。企业通过投标获得项目后在与项目组进行工作对接时,缺少了相关的对即将要实施的项目进行范围界定的程序和相关文件,即项目范围说明书。而在项目的工作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企业与项目的对接只是一种简单的指令式的联系,缺少沟通和讨论机制,即对项目没能制定出清晰规范的变更控制。缺少了控制,就增加了项目的风险因素。

最后是项目管理组的层面。对项目理解和分解不细致,或者说对项目的定义不够明确,没有做出切实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及子进度计划,对项目变更的工程量没有进行量化和验证工作。

3全过程严控分包项目

3.1在有分包的项目内建立分包管理专门组织

造成该公司分包项目失控的主要原因就是项目部本身对分包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分包项目大多是项目的非主体工程部分,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容易在思想产生懈怠。而一旦分包项目失败将会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目标的完成。因此,该公司可以在项目部建立专门的分包管理小组,小组按照项目管理的日常程序对分包项目进行管理,定期向项目经理报告,这样就可以保证分包项目始终处于整个项目管理的体系中。

3.2用ISO分包质量控制的工具建立合格分包商名录和评分机制

分包控制的方法和工具在ISO质量控制体系中已经有比较成熟和规范的版本,而该公司虽然通过了ISO认证但一直未能有效地使用其中的工具。该公司完全可以把其中的工具用在包商的选择中,按照其中设计的指标来对分包商进行考核,考核其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否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具有完成类似项目的经验,其报价是否合理以及企业的声誉和信用状况。每年在企业内部进行一次分包商的评分,评分人由企业经营管理者、项目经理和参与分包工作的企业员工担任,将分包商按评分结果进行排名并实行末位淘汰制度。这样的措施可以保证分包商名录的动态性和保证分包商的质量。

3.3中期阶段加强控制和管理

在实施阶段,该公司可以将分包的项目分解为工序,以工序为对象进行质量控制,其中要监督与控制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分包商是否存在相关人员无证上岗的情况,如果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必须责令其立即整改;机具的因素,检查分包商是否使用了合适的设备,是否正确地使用和保养这些设备,以及是否有相应的制度和制度是否有效等问题;材料因素,要对分包商的材料从采购到使用全过程实施监控,包括对分包商订货合同中材料质量指标、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合格标准等指标提出明确的要求;对施工方法的控制,分包商使用的工艺是否符合项目要求;对环境因素的控制。

3.4后期阶段严控质检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已完成工序的检查与验收;不合格工序的处理,应协助分包商对不合格的工序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和责任人,并建立不合格工序的技术档案;分析不合格工序的源头,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要求分包商进行溯源,迅速锁定范围、查明原因,做好记录,以避免同样的质量问题再次出现。

4结论

施工项目范围管理失控致项目目标偏离是目前施工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从当今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入手,解决如何提高范围管理水平来接近失控致项目目标偏离水平这一重要问题。对工程项目管理中所出现的繁多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并加以提炼,总结出项目管理中最根本、最深层次的问题,深入地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国内外项目管理的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诊断,再结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面临的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力求结合探索出一套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创新项目管理体制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范围管理论文:面向招生、培养和授位的研究生管理系统研发的项目范围管理

[摘 要]文章以某公司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管理工作为基础进行研究。该公司的项目系统涵盖自招生到培养过程管理到毕业授位与就业以及数据分析等研究生教育管理全面的功能。项目在范围管理方面具有以下特点:项目规模较大,实施复杂,干系人众多且比较分散,系统要求并发用户量为1万以上,时间要求在2014年9月投入运行。在充分分析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因最终用户分散,用户信息化水平低,需求范围不明确,没有有效管理项目的范围变更等问题,我们制定了范围确认流程及范围变更控制流程,并理论联系实际,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进行范围规划、范围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范围确认和范围控制各环节的有效管理,解决了项目中的问题,保证了项目工期、成本及质量,最后顺利完成了项目,获得了相关干系人的好评。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管理;项目范围管理;WBS;范围控制

1 前 言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管理费时费力且信息共享等问题突出,对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国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总体要求,某高校对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MIS)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我公司顺利中标。2014年3月,笔者作为项目经理全程负责管理项目工作,并参与了业务需求讨论和系统分析等工作。项目同时得到某省教改的重点支持。该项目包括研究生院网站、研招网、招生、培养、学生管理、学位学科、毕业、就业、系统管理、接口系统、数据挖掘、培训和运维技术服务等。采用ORACLE作为后台数据库,纯B/S及. net平台开发,项目具有规模较大、干系人众多且比较分散、管理结构复杂等特点。项目人员构成复杂、规模大,项目范围的清晰界定和职责分工的明确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甲方在合同中对项目中的内容有明确要求,主要体现如下:

①系统要求用户并发访问量为10000以上;②界面友好,能实现历史数据导入和各模块数据的导出,操作方便,符合数据的有效性、一致性和参照完整性要求,且对每个用户提供详细数据操作安全日志,运行快速、稳定、安全可靠;③参照信息化标准,建立研究生教育校级信息化标准;④时间要求在2014年9月入学时能够上线试运行。在时间紧,任务重而性能要求高的项目,项目的范围管理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

2 展开项目范围管理工作的几个方面

笔者认为,项目范围管理不仅应该让项目管理和实施人员知道为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完成哪些具体工作,还要确认清楚项目相关各方在每项工作中清晰的分工界面和责任,详细、清楚地界定分工界面和责任,不但利于项目实施中的变更管理和推进项目发展,减少责任不清的事情发生,也便于项目结束时项目范围清晰的确认。具体来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项目范围管理工作。

范围计划编制的过程就是制定一个项目范围管理计划,它规定了如何对项目范围进行定义、确认,以及如何制定工作分解结构的过程。项目实施中,我们以项目投标文件、项目章程、深化设计方案、合同及项目管理计划等文件作为依据,对项目范围进行了分析,以公司作过类似项目的相关文件为模板,项目建立了范围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中包括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就是将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验收确认、安装调试和运维等,同时包含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的初步计划及验收确认等内容。

范围定义是开发一个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作为将来项目决策的基础。项目范围说明书中对项目工作定义的详细程度,决定了项目团队能否很好地管理项目的范围。对项目的范围进行管理,又可以决定项目团队能否很好的规划、管理和控制项目的执行。所以笔者组织项目团队首先制定了项目目标。项目规定在半年内完成验收上线运行。同时利用产品分析和干系人分析的技术方法和项目小组成员共同规定了项目的范围描述、项目的最终交付产品、项目的验收标准、约束假设条件、项目进度进程碑等内容。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是将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细分为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部分。根据项目的特点,经和项目小组成员的充分讨论,应用分解技术,以项目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作为工作分解结构的第一层,即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安装调试、验收作为第一层次。把第一层次中的项目具体内容在第二阶段继续进行划分。如需求分析产生的第二层次的内容有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设计约束等几类。通过全面的工作结构分解,把项目范围分解到工作包,使项目人员对项目一目了然,使项目的概况和组成明确、清晰、透明、具体。并把工作包作为分解结构的最底层,并不大于80小时。在各个层次上保持项目的完整性便于项目管理计划管理需要。同时工作分解结构中包含的工作单元的细节在工作分解结构字典中加以描述,批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及系统高度的确认,各阶段确认汇总后,对系统总体检验作为最终的确认,即验收。同时规定了项目各阶段文档。

范围控制是控制项目范围变更的过程。项目团队以项目范围基准为依据,结合项目绩效信息,采用变更控制系统进行了项目的范围变更管理,并规定范围变更的批准由变更控制办公室批准执行。将变更控制系统进行了项目的范围变更管理,并规定范围变更的批准由变更控制办公批准执行。将变更分为需求变更、设计变更、人员变更等类别,要求变更以书面提出申请并由规定的部门批准后执行。并在变更执行过程中进行跟踪,以确认达到效果。

3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总结一下笔者的解决方案。

由于甲方代表在合同签订后调离,项目实施阶段是从其该校信息中心调来的人,而甲方是属医科类高校,信息化水平不高。需求多有变更,同时也在项目实施前后有大幅的变化,如专业学位硕士和博士的招生代码在2010年是450开头的六位,但2011年开始变成了105开头的六位,对学科对应和测试带来麻烦。同时医科类学校的专业学位大部分是统招生,是指的临床型的,培养走的是临床轮转,而不像以前所做项目专业学位主要是指非学历生等问题。另外,合同中规定验收标准是签字确认,在验收过程中,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出差学习三个月,影响到合同最后收款等。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客户方代表和重要干系人沟通,与项目小组成员共同进行了讨论分析,制定并完善了变更控制规程,明确了变更申请登记后,经过分析的变更申请报告需要CCB同意,并要由笔者、甲方领导和关键干系人共同签字确认,并加强了配置管理。对有些没有进入合同和需求说明书中的需求,锦上添花方面的需求,留在以后根据情况进行二期开发。对于招生专业代码的变化,我们详细分析了对项目时间、成本和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可行性报告和解决方案,按照变更流程进行变更,事后与客户沟通确认。对专业学位的临床轮转问题和授位与毕业数据给国家报盘问题,我们首先按照国家政策,把学术型学生和专业学位学生在培养和授位分开来进行处理,并增加各模块在系统中的登记和审核。对于验收签字确认问题,通过现有各部门业务代表和统一联系人会签后,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形式发给对方负责人,最后同意通过远程测试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先签字确认以解决。

以上是笔者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中的一些体会及措施,通过本项目的范围管理,使笔者在实战中积累了经验,也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有效的项目范围管理对项目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范围管理论文:浅析河道及水工程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

【摘要】随着河道及水工程建设要求的提高,研究其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河道及水工程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审批。在探讨建设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河道及水工程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河道;水工程范围;建设项目;管理

一、前言

作为河道及水工程范围内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项目管理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河道及水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效果。

二、概述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是法律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流域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提高,在做好堤防、闸坝等工程管理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河道、湖泊水域和岸线的管理,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管理,加强涉河工程的社会管理,保障河流的防洪安全,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当前河道管理的重要内容。

人们对于河道的理解从狭义上讲,河道就是河床,是江河天然水流的通道和载体;从广义上讲,河道不仅包括水流与河床,还包括河床范围以内及其边缘的附属物。我们所说的河道是行洪的通道、水资源的载体、生态的屏障,包括堤防及其之间的主河槽、河滩、沙洲、岸线、两堤外的护堤地等。河流本来是大自然的产物,随着人类为了整治江河,防治水害,开发利用河流自然资源,大力修建水利工程,经过一系列的人工的整治和改造,堤防、护岸及河道内的各项工程,已成为河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所谓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就是指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改建、扩建、新建的建筑项目,具体包括河道整治、水利(水电)开发、临河的桥梁、管道、码头、穿河、跨河、渡口、道路、穿堤、缆线、排污口、取水口、相关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以及其他的公共设施。河道管理的实际范围在我国《防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有堤防的湖泊和河流两岸堤防上的滩地、沙洲、行洪区、堤防、护堤以及相关水域;而针对没有堤防的湖泊和河流而言,其管理的范围为历史最高水位或者设计水位之间的滩地、沙洲、行洪区以及相关水域。

三、河道及水工程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审批

1.审批原则

为了加强在河道范围内进行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防洪工程的安全,保证河道顺畅,保护开发利用江河道和防治水害,应当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实际效益,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禁止在堤防和保护地建房,不得兴建任何生活、生产设施,顺堤方向(堤前坡)不得布置压力管道、缆线、架设通讯、电力线路(防洪专用除外)等工程。对于工期长、施工跨年度的工程项目,应有比较切实可行的渡汛措施。不得有危及堤防安全、河床、河岸及河势稳定的现象,不得产生碍航、阻断堤防等问题,也不得影响正常的巡堤检查和河道管理的开展。

2.审批时主要任务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是法律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的重要职责,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加强社会管理、依法行政的重要工作。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一是做好审查管理;二是做好施工监督;三是做好违法违规事件的处理处罚等日常工作。

3.审批时需注意的问题

按照审批原则和技术管理要求,需批准实施的各项、各类工程,应服从河道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必须服从防洪规划及河道整治规划。发展规划一旦需要时,建设单位应无条件拆除,一切费用由建设单位自负。凡是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资源、堤防工程和设施,都必须按规定向河道管理部门缴纳工程维修养护费、占地费等其他费用,否则不予批准。

四、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道管理的相关部门一直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但是现阶段依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防护工程落实难、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社会单位或者个人法律意识淡薄、开工手续办理不及时等等,重点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河道污染严重

由于人类的活动,河道污染日益严重,从污染源上看,河道污染主要包括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从污染物上看,主要包括有机污染和N、P等营养盐污染。河道水质恶化既是一个水污染问题,也是一个水生态失衡的问题。目前河道渠化改变了天然河道的地形地貌,使河道植被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也不利于微生物附着和微型动物栖息繁殖、高等动物生存;河道形态、结构均质性使河道水流多样性消失;河道裁弯取直使河道水流加速,不利于各种生物栖息;而河底和岸坡硬化切断了水土营养交换,使河水成为孤立于土壤之外的系统,无法独立支撑复杂的水生生物群落。以上因素导致河道生境的恶化,生态链断裂、生态网格结构破碎、生物多样性消失,河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模降低,当有机污染和N、P等营养盐进入河道,超出河道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河道生态链断裂,系统失衡甚至崩溃。

2.当地行政干预难控制

在河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上级部门或者地方政府为了尽快完成工程,往往会为了避免麻烦而多方协调,甚至下达命令,不顾工程质量问题,这就造成了建设项目过程中,相关的河道管理部门执行法律的困难性和阻碍性,查处工作也就处于被动和无奈的地步。

3.遵守法律意识不强

有些申请单位只是非常重视拿到行政许可证明,而一旦得到批复后,就没有了自身的约束力,而不重视河道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这就给河道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五、加强河道及水工程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建议

1.转变管理模式,实现生态型管理

管理者转变理念,转变管理模式,要从传统的单一资源管理转向系统资源管理,实现生态资源开发、生物保护、环境规划统一协调的生态型管理模式,以达到区域资源、生态系统以及景观格局的更有效、综合的管理。建立河道管理地方政府一把手负总责,河道流经区域党政主要领导负主责,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河道管理机制。河道管理必须依靠各乡镇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力量齐抓共管。建设部门在进行城乡建设规划时,应积极配合河道主管机关抓好城乡防洪规划,并不得审批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一切建设项目。

2.保护河道,建设生态河流

要从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高度出发,加强河道保护,规范人类行为,严格遵守自然规律,坚持预防为主,超前监管,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河流的各种资源,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建设生态河流。一是合理确定河流、湖泊、湿地的生态用水量,统筹生活、生态、生产用水,建立生态用水保障机制,保证维护河流自然功能的基本生态用水。二是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河道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工程生态化。

3.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是法律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流域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提高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习,规范执法行为,在做好堤防、闸坝等工程管理的同时,做好河道管理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管理,确保河道的防洪安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4. 落实监督防护工作加强验收管理

很多取得行政许可的申请人并不重视需要注意的防护减免措施,这就给今后的审查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河道管理机构在实施和落实防护工程的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实践起来却存在很大的困难,建议在批复给申请人的时候,签订河道防护协议,这样不仅能促进按时开工,也能对工程质量做出一定的保障。

六、结束语

通过对河道及水工程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多项优势因素的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河道及水工程范围内项目建设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要求的项目管理实施策略。

范围管理论文: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探讨

[摘 要]近年随着大学生入党意愿高涨,档案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学生党员档案日益增多,而学生党员档案管理无序、杂乱无章,材料缺失、遗失等问题也变成各地民族地区高校工作的重要难题。本文尝试分析目前民族地区大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在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旨在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材料的收集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生党员;档案管理;鉴定标准;收集范围

1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在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标准和规程,学生党员档案管理比较粗放。部分民族地区高校以院系总支支部为单位管理学生党员档案,然而一些院系因教育、教学任务繁重,未重视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并将学生党员档案材料与行政办公资料、工作文件材料混合放置。加上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一直处于模糊地带,制定出的鉴定标准不够规范,约束力不强,给出的收集范围不明确,收集的材料不全面,导致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混乱,管理水平低下。

常见的问题,如档案内容不统一,除入党志愿书有统一的内容要求外,其他档案的内容存在差异,甚至有的民族高校缺少发展和转正公示、入党政审等档案;积极分子登记表缺失,有些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没有培养联系人签名;没有召开群众座谈会,找不到群众座谈会材料;有的召开了党支部转正会议了,却没有会议记录材料;入党时间记录不准确;学生党员概念模糊,甚至还出现学生本人说自己是党员,学生档案内却无任何记录材料或是仅有空白志愿表的情况。

2 明确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的意义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是学生党员档案的支架和基础。收集范围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党员档案工作的起点,也是取得和累积档案的一种手段。明确了档案材料的类型,界定了该收集什么样的材料,为日后的档案归档提供的原材料。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鉴定标准能够区别与判定档案真伪与和档案价值的鉴定,能够对学生党员档案价值进行评价和与预测,根据这个标准判定档案的价值和它的保管期限,把需要长远保存的档案妥善保存起来,选出不需要保存和已保管期满的档案予以销毁,也就是“去粗取精”。做好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的工作,对学生党员材料严格审核把关,充实、完善学生党员档案,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材料收集欠缺,不够全面,主要是与制定的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有关。鉴定标准不严谨和不稳定,以及收集范围的模糊化,使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混乱,无章可循。因此,要明确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确保学生党员档案管理有章可循,并结合学生档案管理的特点,把收集范围的广泛性和鉴定标准的有效性结合起来,制定出符合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

3.1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鉴定标准

3.1.1 档案属性标准

来源标准。学生党员档案的来源有新生刚刚入学时从高中带过来;大学期间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入党,通过党组织的考察成为正式党员形成的档案材料。学生党员档案来源标准具有指导的意义,能为学生党员档案的收集提供基本参照依据。然而有些民族地区高校对学生党员档案的来源审查不严,例如,有些学生在高中时就已成为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的,在刚入大学时带过来的材料不完整或是材料不规范,有些同学还未满18周岁就已成为党员,而有些同学在高中后面阶段突击发展成为党员,然而一些民族高校在接受这些党员档案时,由于疏忽和审查要求不严格,没有让党员发展材料不全的同学及时补交上,也让发展不规范的党员混入了正式党员队伍中,影响了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标准性。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应制定严格的来源标准,严格把关学生党员档案材料的入口,让学生党员档案材料符合规定、完整。

内容标准。学生党员档案文件内容记录的学生党员信息和反映的情况,是分析判定学生党员档案价值的的最重要、最本质、最关键的因素。分析学生党员档案文件内容,主要看几个方面。第一,看文件内容的重要性。第二,看文件内容的独特性。学生党员档案内容要新颖、独特,不仅仅记录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奖励材料、处分材料等,还应记录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诚信记录等,才能充分全面的反映学生党员的品质与向党组织靠拢的信念。第三,看文件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学生党员档案最基本的特性,失去了真实性,学生党员档案就失去了意义与价值,学生党员档案材料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掺杂一丝虚假,这样的档案保存下来才有价值,才能发挥作用。第四,看文件信息内容的综合性或集中性。

形成时间与时效标准。文件形成时间对价值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文件形成时间的远近,文件形成于特别时期还是一般时期。学生党员档案价值的时效性,表现为 档案可以在不同时期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阶段性。许多学生党员档案的更新、整理和传递不及时,档案的时间记录与真实的情况也不相符,比如有些民族地区高校对待学生党员档案比较散漫,常常是事前不办,事后补办的态度,使一些该签日期的材料在日后才补上去,造成党员档案信息前后不一致,导致材料的时效性不足。

3.1.2 社会需求标准

社会需求方向。根据广大利用者需要利用的哪些内容和那些类型的学生党员档案,把握住总的发展趋势,档案管理人员要站在社会需求的高度,把握学生党员个人、机关以及社会方方面面利用档案信息的需要。

社会需求面。社会对学生党员档案的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党员档案只要能满足社会需要就具有价值,在鉴定工作中应以一定的社会需求面为前提决定档案的存留和确定保管期限。

社会需求时间。社会对档案的需求,从时间上可以分为近期利用需求和长远利用需求。近期利用需要指档案形成机关在一定时期内需要考察利用学生党员档案,例如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对学生党员档案的利用。长远利用需求指要深入预测未来的潜在的利用需求,调查分析档案的利用频率、利用效果等。

3.1.3 相对价值标准

相关档案保存现状。包括档案的完整程度、档案是否重复、文件的可靠程度、档案内容的可替代程度等。

保管条件和费用。学生党员档案保管应设置专用的库房、专用的柜子和专门的管理人员,改善学生党员档案存放的环境,存放档案的库房应干净整洁,注意防潮、防霉、防虫蛀等,使得档案能长期甚至永久保管而不会被损坏,做到档案保管井井有条并且规范化。档案保管过程中的花费包括储存费用、处理费用、保护费用、参考咨询费用,然而一些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对学生党员档案重视不足,所投入的经费较少,无法改善学生党员档案的保管环境,也达不到专室、专柜、专人管理。民族地区高校应将学生党员档案管理所需要的费用应纳入到学校经费预算中,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档案存放的条件。

3.2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收集范围

发展党员材料。按发展党员程序,预备党员接收阶段的材料主要包括:入党申请书,个人自传,思想汇报(一般一个季度一次),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会议记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党校培训结业证书复印件,是团员的应有团员推优表,支部讨论列为发展对象的材料,函调政审材料,群众座谈材料,公示情况表,入党志愿书。预备党员转正阶段的材料,主要包括:预备党员转正申请,思想汇报(一个季度一次),预备党员考察表,入党志愿书,预备期间的总结材料,党支部的鉴定材料,转正公示情况登记表、党支部讨论转正的会议记录等。

民族地区高校对学生党员档案的收集范围往往不够全面,不是缺这份材料就是少了那个表格。在发展党员材料中只重点收集了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个人自传入党志愿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等,但却忽略了函调政审材料、公示情况表,有的甚至没有召开群众座谈,党校培训结业证书复印件忘记收集等。对于这些缺失的材料管理人员因忙于教学没有能及时补上,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重视不够,存在重教学、轻党建的思想。把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授权给各个院系,而院系的老师有些并没有学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平时能跟其他学校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很少,对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收集范围认识不清,管理意识也不强。有的甚至让勤工俭学的同学帮忙管理,负责人对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过问渐少,认为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与自己无关,懒得去抓,也不愿意去抓,对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收集范围就慢慢忘记,因此在收集材料工作中大多数档案材料的内容都是按照当事人的意志而收集,在日后的档案查阅利用中就出现了学生党员档案材料“缺斤少两”的现象。

奖励材料。各级党组织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等各种荣誉称号的授奖决定和嘉奖通报等材料。

处分材料。党员违犯党的纪律,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所受的处分决定(免于处分的处理意见)等材料;在民主评议党员中认定为不合格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党支部对其做出的限期改正、劝退和除名等处置的决定、向上级党组织的报告材料、上级党组织的批复意见;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延长预备期的有关材料。

其他材料。年度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形成的综合材料;民主评议党员鉴定表,党校培训的相关材料,党员的退党申请书、党支部大会讨论并宣布对其除名的决定等相关材料,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

4 结 语

民族地区高校要提高对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规范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鉴定标准和收集范围,不可忽视学生党员档案资料的辅助作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求解决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问题的最佳途径,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锲而不舍。

范围管理论文:划小经济管理范围强化我国经济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越来越精细化,近几年一些政策相继出台,以期国家的经济管理能上一个新台阶。国家有计划的划定了一些区域,作为特定经济发展区域。并对区域内的经济采取特殊的帮扶政策,促进这些被划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拉动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区域的划分政策,受到我国地域范围较大的限制,不能全国范围内实行。这不利于各经济区域之间的良性经济竞争,虽能促进局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步,但仍不能很好的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作者在文章中主要论述了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阐述软件智能化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对我国经济管理的发展提出创新性建议。

关键词:经济管理;经济管理软件智能化;划小经济管理范围

1 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受我国长期封闭状态的影响,一些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无法走进或带回来,这种状况维持的时间相对较长。改革开放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先进经济管理理念,迅速的融入到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国土面积的制约,在我国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能源分布情况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地域性差异,不均衡发展。一些地理环境复杂的区域在经济上明显落后于地理环境简单的区域。针对我国广袤的区域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我们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上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管理办法,但同时又不能完全复制人家的做法,我们需要组建自己的经济管理专家队伍,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总结出一套创新的、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管理办法,并通过管理办法的实施,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提升。

在进行我国经济管理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收集、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及趋势,不断吸取其他国家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在我国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我们只有在不断的积累学习的情况下,在分析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下,才能使我国的经济管理不断进步,经济水平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有了飞速的提升,加入世贸组织使得我国的经济与全球的经济迅速而安全的融合在一起。历史的发展都具有相似性,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可知,一个国家是否能成为强国,关键不在土地面积大小,不在人口多少,而在于他的国家经济实力。比如说,荷兰从占地面积及人口来说都是一个小国家,但是由于其创建了证券等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经济制度,使得其成为经济上的强国。所以我们对我国的经济管理需要在实际中不断的总结、改进、创新,并最终应用于我国的经济管理,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2 智能经济管理软件的应用

以前企业使用传统的管理软件,软件引进后是固定的模式,不能根据企业实际运行的变化需求进行改变,这就导致企业要么对已购买的高价软件弃之不用,要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但是二次开发的费用也相对比较高,给运行企业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

现代化的高科技软件考虑了企业长远需求以及使用需求。可以做到软件不断的来主动适应企业,真正的成为为企业服务的工具,增强软件的实效性。CISS跨网通正是这样的软件。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以及同一类型企业大小企业之间也存在差异的事实,有针对性的开发了企业个性化需求的软件工具。CISS跨网通的模块化设计,既可拆分又可整合,实现了根据企业需求选择性购买相关功能软件。这就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软件无论企业对于软件的功能需求有多少都要整体购买的尴尬情况,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目前市场上有很多OA办公、NC办公等,但却没有一个开发商具有能将这些系统进行整合的方案,造成企业需要向不同的开发商购买系统,而多套系统间的数据整合和流程整合问题就成了企业的困扰,CISS跨网通是唯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当传统软件给企业带来的困扰时,CISS跨网通就对其市场进行了精准的高定位,实现企业简单快捷的操作需求。企业不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员,也不用自己购买服务器,只需打开浏览器,输入账号和密码就可使用。先进软件的应用,可大幅度的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为企业及经济划分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划区管理的意义

我国实行划区域经济管理。在一个经济管理区域内,各种经济的协作关系比较强、结构上也比较紧密、区域内的各企业之间保存着长期的竞争平衡状态。在这样的经济管理区域内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相对比较容易,调控效果也会比较显著。

不同经济管理区域相互关联发展,又需根据各自区域的实际生产及经济发展状况,摸索出适合自己区域的经济管理策略,各经济划分区域在各自的区域内自行进行经济的管理与调控,促进各自经济的发展。各区域由于地域的差异,管理的区别,会存呈现不同的发展状态,各区域的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又能给我国的经济管理带来多样性因素,国家需要通过税收来调节各区域之间的差异,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全面健康的发展。

4 划小经济管理范围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解决就业、稳定、分配、增长、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至今全球经济的管理中,仅欧美一些人口少的国家的经济管理可以提供借鉴,其他规模较大的国家则不能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实践证明对于欧美经济理论的照搬照抄,拿回来直接用,成功的机率几乎为零。以GDP计算的规模相近于西方国家的时候,需充分地考虑到这种人1:51规模与人类一般经验的适应性。国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就需要我们形成改进的思路,采取划小经济管理范围的做法。现如今,欧盟的经济发展趋势比较劲猛,主要是因为整个欧洲分裂成多个国家,多个国家之间为了自己的需求而不断的进行相互竞争,多个经济体共同存在产生的。我国划分多个经济管理区域,也可以使国内经济存在类似的关系。同时划分多个经济管理区域后,国家在大局上整体掌握着评价和管理权限,保障各区域之间能够长期的存在良性竞争。近年来,国家针对各经济管理区表现出的经济特点,制订有效的管理方案,促进每个经济划分区的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国家增加了经济发展区的划分,期望以此带动我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这种经济管理理念的实施,从实际情况来看,经济推拉作用比较明显,是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效保障措施。

5 结束语

影响我国经济管理的因素众多,但在众多因素之中,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焦点因素。分析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情况,我国需要分别让各经济划分区域分别经济发展起来,再带动其他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最终促进全国经济的均衡长足发展。

范围管理论文:浅谈项目的范围管理

【摘要】本文以我参与的某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为实例,探讨了信息系统项目范围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分别论述了范围计划编制、范围定义、创建WBS、范围确认、范围控制等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以及范围管理在项目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实施经验。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 范围管理 项目管理

一、引言

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学校教务管理任务越来越重,这不仅增大了工作量,还增大了工作难度。这些根本性变化的同时也对学校的教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提高教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建立一套完整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教学管理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在该项目中,本人以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了项目的管理工作,在开始接手教务管理系统开发前,我们首先想到了范围管理对该项目的作用和意义。通过我们团队上上下下的努力,该项目终于在2010年11月中旬通过验收,目前系统运行一切良好,得到了所有干系人的认可。

二、教务管理系统的范围管理

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与建模技术,以B/S三层架构模式的J2EE环境作为运行环境。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选课管理、排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报表统计等模块。主机主要有一台数据库服务器(Sun Fire 6800)和一台应用服务器(Sun v880),主机操作系统主要采用强大的UNIX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则从方便考虑采用Windows 2003操作系统,数据库则选择业内领先的企业版Oracle 10g,应用中间件平台使用BEA的WebLog?鄄ic10,应用服务运行在J2EE平台。

项目范围是指产生项目产品所包括的所有工作及产生这些产品所用的过程。项目干系人必须在项目要产生什么样的产品方面达成共识,也要在如何生产这些产品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项目的范围管理是项目取得全面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这在本人参与的教务管理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具体来说,我们是按照以下的管理过程来进行范围管理的。

1.范围计划编制

项目范围对项目的成功有重要的影响,范围管理包括如何定义项目的范围,如何管理和控制项目范围的变化,如何考虑和权衡工具、方法、过程和程序,以确保为项目范围所付出的劳动和资源能够和项目的大小、复杂性、重要性相称,使用不同的决策行为要依据范围管理计划。该项目中邀请了技术业务专家对项目范围进行了专业判断,在计划中明确定义项目范围、制定详细范围说明书、定义和编制工作分解结构以及验证和控制范围的步骤和方法。

2.范围定义

范围定义是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的过程,项目范围说明书是确定整个项目工作中的可交付物及提交可交付物所做的工作。本项目采用快速原型结合面向对象开发的方法,首先通过与甲方沟通,确定甲方的重要项目干系人。接着将确定的干系人进行分类,一类是学院的领导层,他们确定系统要达到的整体目标;另一类是学院教职员工,他们的要求构成系统的具体功能。我方人员经过多次与各类项目干系人沟通,通过制作界面原型与甲方不断确认,从而把项目的需求和范围确定下来。

3.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是项目范围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分解结构把项目的整体工作分解成工作包。通过滚动式规划,把近期的工作分解较为详细,远期的工作分解较为初略。在分解过程中,我主持了项目工作分解的会议,会议的参与人员有项目团队成员及其他项目干系人。通过会议将项目可交付物和项目工作分解为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项目单元。我还采用了MS Project2007作为项目管理工具建立了项目的WBS,对WBS的每个任务明确了可交付物。

4.范围确认

范围确认是指对项目范围的正式认定,项目主要干系人,如项目客户和项目发起人等要在这个过程中正式接受项目可交付成果的定义。

为保证做好各个阶段的范围确认工作,本人在项目实施中,确认了几个重点的里程碑。在完成了计划中的各重点里程碑点之后,与项目干系人共同完成里程碑的评审与总结,目的是为了防止范围需求的偏差、遗漏,并获得干系人对阶段工作完成情况,包括范围在内的正式确认。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对WBS上的可交付物进行监控,对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的可交付物及时进行会议评审,由客户一起进行确认。整个范围确认贯穿于项目实施过程的始终。我方和用户方商定,所有提交的可交付物,用户必须确定项目联系人进行签字盖章,如果拒绝提交,要提出书面说明。

5.范围控制

范围控制是保证整个项目有效实施的重要内容。我方与用户方成立变更控制委员会,并制定了变更控制流程。变更控制流程如下:①范围变更说明文档;②填写变更申请单;③召开会议对变更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变更方案进行论证及评审;④发出变更通知并实施变更;⑤对变更实施进行监控;⑥对变更结果进行评估;⑦客户对相关文档进行确认签字。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小组成员和业主各部门很多人都有联系,他们经常会遇到项目干系人提出范围变更请求,对此我们统一口径,要求所有的变更必须经过项目发起人同意才可以响应,同时强调项目小组成员不得随意对项目进行“镀金”。

另外我们还加强项目小组内部的沟通和交流,提高项目开发团队的开发效率,加强质量措施的落实,对成员的职责和绩效进行考核,杜绝由于项目质量问题或技术问题引起不必要的范围变更。

三、结束语

从该项目启动到竣工验收,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总结整个项目的实施,我们认为得益于在项目初期阶段建立了项目范围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项目进行了科学、规范的范围管理,使项目所有的组成要素在适当的时间充分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实施效率。通过本项目的经验总结,为本人今后执行类似的项目范围管理带来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作者简介:

范佳(1980-),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讲师,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软件设计、网页设计。

范围管理论文:谈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管理

摘 要 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管理关系河道防洪经济发展与安全管控大局。本文分析了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出现的问题,深入探讨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措施,有助于提高河道防洪管理工作的可靠性。

关键词 河道管理 防洪 可靠性

河道是下泄洪水的通道,是发展社会用水的主要来源,维护河道安全,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加大了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河道管理工作面临着安全运行等诸多问题,给水行政单位和河道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因此,提升项目管控水平,维护好河道秩序,确保河道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一、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问题

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通常会涉及跨河电线铺设、综合整治城区河段、整治航道、管道及桥梁工程,这类工程多为省市或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虽然各级水利单位不断强化工作管控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违规项目建设,使得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工作逐渐规范化,但因种种原因的限制,当前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水行政单位对项目进行的审查和批复得不到有效实施。其次,某些工程项目没有经过水行政单位的许可就开展建设工作。再次,项目施工期间水利单位很难开展有效的监管工作,建设单位不按照批复要求开展建设。最后,运行管理及验收缺位问题。

二、问题探讨及解决对策研究

(一)项目审批阶段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1)编写、评估防洪报告的管控工作。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是技术性报告,它是项目审查最主要的技术文件。因此,报告编写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审查。但当前仍没有严格规定报告编制单位应具备的资质,这就使得报告编制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影响了报告编制质量。建议相关单位应尽快出台相关规定,统一项目评价管理标准,提升报告编制人员的认证水平,提高报告编制质量。

(2)审查建设项目时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且在审批时存在随意性现象。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捷,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逐渐增多,特别是沿河城市与城区河段,政府为加快城市发展速度,纷纷开发利用城区河道,致使近年来城区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密度大、种类多。但当前仍没有出台一套可行性高的河道岸线规划管理制度,使得建设项目的审批工作缺乏规范性。再者是建设项目壅水高度问题,河道堤顶高度是由设计洪水水面线加安全超高确定的,因河道管理范围内某些建设项目的建设,产生壅水,当遇设计标准洪水时,该段河道洪水水面线高度就会超过设计洪水水面线,洪水对堤防的压力将超过遇设计洪水时产生的压力,对堤防的安全稳定产生影响。目前我国没有制定统一的壅水高度允许值,给项目审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要想解决该问题,权威机构就应尽快研究与论证相关内容,确定统一的壅水高度允许值,使建设项目的审查工作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河道安全与防洪工作的有序开展。

(3)建设管控问题。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深入开展,法律意识上升了一个台阶,这就要求在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中应依法行政。所以,水行政单位在审查批复建设项目时,应明确项目监督管理组织,并要求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方案批复后,携带批复文件、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等材料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项目建设手续,并按照批复界限与位置施工,没有接到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的,不应开展建设工作。工程项目在施工放线时应有监督单位参与并确认,当工程验收时,工程所在的水行政单位应参与检查,检查合格后才可启用工程。

(二)行政干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河道管理内的建设项目通常是地方政府甚至是国家的重点开发项目,最近几年,工程建设合规操作的宣传力度明显加大,很多项目都按照工程审批程序开展建设工作,但仍有一部分地方政府的思想认识不足,不按照有关规定办事,管理单位发现违规、违章操作并制止时,某些建设单位就直接找地方领导或上级主管,反应项目建设任务重、工期紧和困难多等问题,不办理或拖延办理项目建设手续。个别建设项目有时还出现边建设边办手续的情况,或者是未经河道管理部门审查就私自开工。政府行政干预通常会致使河道管理部门很难有效地对项目进行管理,给防洪安全与河道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鉴于此,有关单位在批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施工许可文件时,必须严格审查批准程序,与此同时,各级水利机关应加大水利法规宣传力度,增加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频率,统一管理思想,让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重要性,使其不要过多干预主管单位的管理工作。

(三)施工管控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

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是否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建设是施工阶段的重点管控内容。因此,水利管控机构应从施工单位进场开始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工程施工质量,建立预防与监管相结合的管控体系。首先,应安排专人监管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将监管任务划分到具体人员,增加所管辖区的日常巡查频率,实时管控项目施工进度,如发现违规操作问题,应及时制止并纠正,将问题消灭在施工阶段。然后,水行政管控人员应加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巡查力度,应制定巡查报告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制,但是在实际巡查工程施工情况时,因水行政单位缺乏有效的执法措施,使得施工单位通常不会按照水行政单位下发的要求及时更正施工错误。

鉴于此,国家应尽快出台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相关法规,强化监督制约力度,当法规出台后,应辅以严厉的惩戒措施,如不遵循法规办事,应严厉打击,使每一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都有法可依,使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时都能照章办事,保证河道防洪安全。

(四)工程竣工验收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是检测建设项目是否按照水利部门要求开展工作的重要环节。项目竣工后,有时会因各种原因延长验收时间,个别工程因没有按照批复要求进行建设或者施工单位损坏河道堤防却没有按照要求修复或没有按照要求建设防洪安全永久工程,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验收时不通知水行政单位参加,更使得建筑垃圾与施工围堰的清理难度增加。建议实施项目保证金制度,严格约束建设单位的建设行为,确保河道防洪安全。

(作者单位为济宁市东鱼河管理处)

[作者简介:张弘(1979―),女,就职于济宁市东鱼河管理处。]

范围管理论文: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建议

【摘 要】随着近年来河道建设项目步伐逐渐加快,管道管理范围内相关建设项目也逐年增加。河道管理范围内出现违规建设、提防安全隐患、侵占河道等现象严重,防洪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加。所以加强河道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下文就其现状和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河道管理 存在问题 建议

一、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1、水法规不完善

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审批行为而言,属于行政行为,应该属于《行政许可法》的管理范畴,因此在审批审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来予以规范,但是由于《行政许可法》所涉及到的内容极为广泛,同时也不是针对河道管理行为而专门制定的法律,因此在具体的审判审查过程中很难实现条文和现实的一一对应。针对这一问题,虽然同时还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但是其具体操作的规定依旧不十分明确,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管理上的法律规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流域规划滞后

按照水法规的规定,涉河建设项目能否批准,应以是否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岸线规划,是否妨碍行洪、降低河道行洪能力为依据,但是由于流域规划相对滞后,建设项目审批时缺乏依据,标准难以把握。

3、涉河建设项目逐年增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资源开发的需求日益增加,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纷纷与河争地,在河道修建码头、旅游景区、厂矿等各种壅水、阻水建筑物,给河道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地方政府与河道管理单位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道管理的相关部门一直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但是现阶段依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防护工程落实难、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社会单位或者个人法律意识淡薄、开工手续办理不及时等等,重点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河道污染严重

由于人类的活动,河道污染日益严重,从污染源上看,河道污染主要包括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从污染物上看,主要包括有机污染和N、P等营养盐污染。河道水质恶化既是一个水污染问题,也是一个水生态失衡的问题。目前河道渠化改变了天然河道的地形地貌,使河道植被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也不利于微生物附着和微型动物栖息繁殖、高等动物生存;河道形态、结构均质性使河道水流多样性消失;河道裁弯取直使河道水流加速,不利于各种生物栖息;而河底和岸坡硬化切断了水土营养交换,使河水成为孤立于土壤之外的系统,无法独立支撑复杂的水生生物群落。以上因素导致河道生境的恶化,生态链断裂、生态网格结构破碎、生物多样性消失,河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模降低,当有机污染和N、P等营养盐进入河道,超出河道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河道生态链断裂,系统失衡甚至崩溃。

2、当地行政干预难控制

在河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上级部门或者地方政府为了尽快完成工程,往往会为了避免麻烦而多方协调,甚至下达命令,不顾工程质量问题,这就造成了建设项目过程中,相关的河道管理部门执行法律的困难性和阻碍性,查处工作也就处于被动和无奈的地步。

3、遵守法律意识不强

有些申请单位只是非常重视拿到行政许可证明,而一旦得到批复后,就没有了自身的约束力,而不重视河道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这就给河道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三、加强河道生态建设的建议

我们需要以构建科学发展观为目的,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主要思想,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确保河流的健康长寿和防洪安全,维护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转变管理模式,实现生态型管理

管理者转变理念,转变管理模式,要从传统的单一资源管理转向系统资源管理,实现生态资源开发、生物保护、环境规划统一协调的生态型管理模式,以达到区域资源、生态系统以及景观格局的更有效、综合的管理。建立河道管理地方政府一把手负总责,河道流经区域党政主要领导负主责,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河道管理机制。河道管理必须依靠各乡镇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力量齐抓共管。建设部门在进行城乡建设规划时,应积极配合河道主管机关抓好城乡防洪规划,并不得审批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一切建设项目。土地部门在审批涉及河道的建设用地时,必须首先征得河道主管机关的同意后,方可按土地使用审批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2、保护河道,建设生态河流

要从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高度出发,加强河道保护,规范人类行为,严格遵守自然规律,坚持预防为主,超前监管,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河流的各种资源,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建设生态河流。一是合理确定河流、湖泊、湿地的生态用水量,统筹生活、生态、生产用水,建立生态用水保障机制,保证维护河流自然功能的基本生态用水。二是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河道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工程生态化。

3、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是法律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流域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提高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习,规范执法行为,在做好堤防、闸坝等工程管理的同时,做好河道管理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管理,确保河道的防洪安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流域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各环节的时限,对违章建设项目不及时查处或不依法处理的不作为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发现违规建设项目,要依法采取有效措施,立即停止违法行为;要严格履行执法程序,明确时限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及时依法查处;对拒不停止违法行为或不服从处罚决定影响恶劣的,要充分依靠媒体、社会的监督以及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坚决依法予以查处;对执法不严、监管不力,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规范审查标准严格进行质量把关

加快完善水利制度的规划,完善审查标准。海委可以行使河道管理行政许可的相关职权,需要行使好自己的职责,把握好审查环节。目前具体制定的计划还不完善,比如水功能区划、河道整治规划、规划治导线、滩地利用规划等都还没有明确出台,加快制定审查规定的制定,才能提高审查质量。

严格把好质量管,解决争议问题。在召开专家评审会之前,需要将使用的基础资料、正确的计算方法、相关技术资料等准备完整,并且对不满足评审会要求的,责令其修改并最终满足要求。

5、落实监督防护工作加强验收管理

很多取得行政许可的申请人并不重视需要注意的防护减免措施,这就给今后的审查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河道管理机构在实施和落实防护工程的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实践起来却存在很大的困难,建议在批复给申请人的时候,签订河道防护协议,这样不仅能促进按时开工,也能对工程质量做出一定的保障。

总结

本文针对河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也给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建设河道工程是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和人民稳定和谐的需要。随着建设项目工程的逐渐增多,维护好河道工程的健康生命,维护好河道的正常工作秩序,将河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井然有序刻不容缓。需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鼓励每个人参与到其中来。并且通过避免违章建设、规范洪水评价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制定一定的法律维护措施等等来强化河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范围管理论文:浅谈工程咨询管理的特点和主要工作范围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迅猛的发展,伴随而来的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首先探讨了工程咨询管理方面的特点,接着就工程项目的咨询管理所需做的工作等方面的事宜做了阐述。

【关键词】:工程项目咨询管理 工作范围

一、前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各大城市大型建设项目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新管理的课题,已逐渐由简单的工程设计及工程监理这具有浓厚战术意味的思想上升到策划意义层面的战略构思上。作为投资方,也称业主或甲方,也因项目管理的特殊性而担忧技术管理人员的不足,或专业涉及不全,而简单的通过高薪聘请的专业人士也因召集即用,难以形成统一管理的体系,使得工作效率极其低下,甚至也因个人专业素质、项目理解的不同而造成许多的工作矛盾,形成工作的阻碍。为此,聘请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充当投资方的顾问智囊团,即咨询服务行业是形势所逼,大势所趋。

目前,就广州市而言,经历了多个超规模、超常规的工程建设项目咨询队伍,已发展成为具有项目全程咨询控制能力的咨询单位,这一单位将从项目的定位、规划设计、建设方案、招标工作、设计管理、现场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工程建设全过程,发挥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工程咨询管理的特点

1、工程咨询管理的独立性

通过项目组织管理和策划,协助业主从项目计划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费用管理、资源管理、合同管理以及沟通与信息管理等方面,解决工程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推进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并通过加强设计管理,在项目工期、投资和质量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以使业主获得最大效益,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投资、进度和质量的控制。咨询工作只有具备客观、科学、公正工作作风,为投资方提供到有价值、有实际作用、有专业判断且具可行性的资讯,才能使咨询服务工作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而达到这一要求的前提,就是咨询管理的独立性。

2、工程咨询管理的措施

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责任体系,关系工程管理是否顺畅、责任是否明确、运作是否有效的问题,是加强工程管理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责任体系,把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形成一个整体,协调运作,更显重要。

3、工程咨询管理服务内容的多项性

咨询对象不仅对市政大型公建,还应对民企商业项目,均要能起到良好的工作参谋作用。咨询工作内容,在工程技术审查的基础上,敏感于时事的变化,最大限度地使投资方窥避风险,同时帮助投资方做好风险的应对防范措施。

4、工程咨询管理制度

包括建立咨询单位的联盟(学会)、倡导咨询工作的意义,提供咨询人员的能力职称评定机会,以及规范咨询服务的管理流程。广泛联系有关专业的专家学(协)会,以获取社会先进信息及经验,从而充实咨询队伍的知识及扩大咨询队伍的中坚力量,满足投资方对各种层次的管理需求。

三、工程咨询管理方面的工作内容

1、编写信息沟通手册

为加强项目沟通和信息管理,准确、及时、有效的提供沟通的途径、方式、方法和工具,与项目干系人以及在项目团队内部进行充分、准确、及时的信息沟通,编制《项目设计咨询信息沟通手册》,沟通手册内容涵盖了业主、代建、咨询、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职务)、联系方式等内容,手册发放范围为业主、代建单位和设计咨询单位。方便日后各单位相互间联系,遇到问题可及时沟通,以便用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导则方面

2.1编写设计导则

为确保项目的先进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靠性,以及项目在拟规定的时间内如期完成,为项目编写《设计导则》。为工程设计提供一个设计指导文件,指引和规范设计,这对建设规模大、工程复杂、工期紧、参与设计单位多的同类工程尤为重要。《设计导则》的编制有效地统一了多种专业的复杂思想,为设计工作能快速推进取到决定性的作用。

2.2设计导则编制范围

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智能化系统工程、暖通、建筑景观、建筑室内、市政等专业。设计指导文件应包括工程的定位、业主方的需求、依据规范、技术要求及主要指标、设备选型原则、设计文件编制制度要求、投资控制等内容。工程进行中,还应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补充设计指导文件,使设计工作始终纳入设计指导思想的轨迹。

2.3设计导则编制原则

依据业主的使用功能要求,以国家现行相关法规、规范、技术标准为基础,针对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重点及设计要求,通过参观调研、收集归纳及总结国内外有关资料和经验、教训,编制项目的设计导则。

3、关于周报、月报

针对项目设计、施工进度编制周报月报以便业主及时了解工作情况及项目的最新动态。具体内容为:设计咨询和初步设计或施工图审查工作的进度;当周或者当月所发咨询意见的汇总情况;负责设计单位的进度协调和管理;存在问题及下阶段工作计划。

4、编写咨询报告

项目在短期内完成了调研工作、方案修改调整、初步设计文本的制作及送审。对设计过程信息迅速反馈,开展了大量的技术咨询、勘察设计管理和初步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图阶段图纸审查工作的一个汇报。

5、对资料的管理

在工作中要求对各级各类的资料进行分类,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保证资料的完整不散失,要将资料管理工作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为了保证资料收集齐全、完整,对工作中所要形成的哪些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数,资料收集要依据工程进展及时跟进、采取积极主动收集方法。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日期和工程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保管。做好资料的收集、归档、积累、贮存等工作都是为今后竣工验收提供便利,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6、文书往来以及图纸的管理

文书往来的管理是文档管理的核心。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使日后能迅速、准确检索资料和查阅,管理部门制订一套收、发文守则,确保文档传递的准确性、时效性。

6.1发文方面

对于发出的联系单或者文件(文稿),按照“穗设咨联”、“纪要”、“函”等分类编号,从专业人拟稿、相关专业核稿或会签、领导签发几个方面把关。务求所发出的文件内容言简意骇、所阐述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6.2收到的文件及资料方面

对于外单位(部门)发往设计咨询管理单位的文件、资料,设专人管理。收到文件先检查来文印章、附件是否齐全,有无漏页,文字图像印刷有无瑕疵;并在收文文件上写上收到的日期以及自编收文序号;按照管理部门制作的《收文登记本》中的栏目对来文进行登记(包括收文日期、制文单位、文件文号、总份数、文件标题、收文顺序号、归档日期);再呈项目负责人(主管领导)阅批;按项目负责人(主管领导)的阅批意见,及时将文件分发、传阅;对已进行分发和完成传阅的收文进行归档,并在《收文登记本》上登记“归档日期”,及根据《收文登记本》格式建立MicrosoftExcel格式电子文档方便进行检索。

6.3图纸的管理

如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招标用施工图和正式施工图)等。管理人员对图纸应按阶段、专业分类存放,并要求设计方在提供图纸的同时提供电子文件;图纸也应按阶段、专业做好MicrosoftExcel格式的一个收图汇总表,此表应详细的记录图纸的收到日期、制图日期以及第几次修改和每张图纸的图纸目录是否与蓝图图名一致并将图纸的电子文件做成一个链接,为方便以后专业人员的审查提供便利。

6.4施工图设计变更的管理

施工图设计变更由各设计单位编制,是现场施工的依据,也是编制竣工图、工程造价结算的依据。为准确、清晰、迅速地对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变更文件进行审查,要求各审查人员在审查设计变更时必须从工程实施的角度,结合必要性、技术合理性、经济合理性的要求提出设计变更的审查意见。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设计变更呈批文件,在填写《关于设计变更审查意见的通知》并注明需补充或修改的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间后,退回设计单位。

四、结语

随着工程建设的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投资方也将越来越重视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咨询单位直接参与策划、管理工作,咨询单位也将由隶属投资方直接管理过渡到咨询工作的独立性,为此,加强咨询管理是工程的要求,是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是保证建设项目成功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