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3 09:14: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历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作者外出听课学习、深入全旗一线教师的课堂,对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多样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学手段现代化与教学现代化的关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与课改的关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历史教师根据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45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一下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是我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期望大家能提出更多宝贵的想法,以便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共勉,为2009年即将进入新课程的高中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新课程在推广和实践过程中,给人一种把传统教学“推倒重来”的感觉,在处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关系时,存在一种“全盘肯定”与“全盘否定”的思维倾向,应该引起重视。我认为应处理好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两个辩证关系:
一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历史”,要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目前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传统思想和做法有哪些?传统教学中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培养人才要求的实际?在推进新课程实验进程中,我们要如何继承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做法?新课程要求教学实施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创新。但发展什么?目前哪些方面首先要发展?用什么标准来检验教学实施改革、发展、创新的成败呢?我认为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大目标,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围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主动性,用课程新理念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着力点。
二是理论前瞻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关系。新课标理论的前瞻性与历史现实环境局限的矛盾,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广大师生深入进行新课程研究实践的主要障碍。在目前大环境下,我们不能空谈观念更新,而应该实事求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各种研究成果,融合新课程理念,踏踏实实研究历史教学法,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解决实际操作性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在新理念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逐步把新理念转化为个人教学行为习惯。
二、重视过程与情感目标,但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对历史教学任务的理解从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上看,有一些教师忽略对具体知识的传授,表现为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新知识,或是上课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缺乏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历史的具体感受,因而很难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甚至很难展开讨论。教师这样安排,可能是认为应当让学生来建构新知识,或是认为讲多了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教学的活动难以深入,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处于尴尬的被动状态。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的任务包括很多方面,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的目标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整体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应该忽视某一个方面。而且,正是由于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才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不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一切活动都难以展开,一切能力也都难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生成也会成为空泛之谈。所以,现在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上的失缺,要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学的任务。超级秘书网
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辨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三、倡导教学形式多样化,但不能丢弃教学重点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而对教学内容重点的把握,一堂课的时间有限,需要选定重点的内容,组织重点的活动,而重点活动是应该围绕着重点内容来设计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教学,而是舍本求末,追逐形式,或是就一些枝节性的问题组织讨论;或是对重点的内容轻描淡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内容上。
[摘要]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作者外出听课学习、深入全旗一线教师的课堂,对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多样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学手段现代化与教学现代化的关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与课改的关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历史教师根据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45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一下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是我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期望大家能提出更多宝贵的想法,以便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共勉,为2009年即将进入新课程的高中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新课程在推广和实践过程中,给人一种把传统教学“推倒重来”的感觉,在处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关系时,存在一种“全盘肯定”与“全盘否定”的思维倾向,应该引起重视。我认为应处理好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两个辩证关系:
一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历史”,要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目前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传统思想和做法有哪些?传统教学中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培养人才要求的实际?在推进新课程实验进程中,我们要如何继承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做法?新课程要求教学实施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创新。但发展什么?目前哪些方面首先要发展?用什么标准来检验教学实施改革、发展、创新的成败呢?我认为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大目标,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围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主动性,用课程新理念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着力点。
二是理论前瞻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关系。新课标理论的前瞻性与历史现实环境局限的矛盾,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广大师生深入进行新课程研究实践的主要障碍。在目前大环境下,我们不能空谈观念更新,而应该实事求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各种研究成果,融合新课程理念,踏踏实实研究历史教学法,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解决实际操作性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在新理念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逐步把新理念转化为个人教学行为习惯。
二、重视过程与情感目标,但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对历史教学任务的理解从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上看,有一些教师忽略对具体知识的传授,表现为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新知识,或是上课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缺乏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历史的具体感受,因而很难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甚至很难展开讨论。教师这样安排,可能是认为应当让学生来建构新知识,或是认为讲多了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教学的活动难以深入,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处于尴尬的被动状态。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的任务包括很多方面,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的目标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整体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应该忽视某一个方面。而且,正是由于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才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不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一切活动都难以展开,一切能力也都难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生成也会成为空泛之谈。所以,现在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上的失缺,要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学的任务。超级秘书网
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辨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三、倡导教学形式多样化,但不能丢弃教学重点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而对教学内容重点的把握,一堂课的时间有限,需要选定重点的内容,组织重点的活动,而重点活动是应该围绕着重点内容来设计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教学,而是舍本求末,追逐形式,或是就一些枝节性的问题组织讨论;或是对重点的内容轻描淡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内容上。
一、虔诚“洗脑”,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德育是首位。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我们的教育是“育人”,不是“制器”。爱因斯坦在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著作中也谈到,“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谆谆告诫,发人深省。为了不让历史教育在某些教师的手中沦落成传播知识,技能培训的悲剧重演。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观念,使学生成为和谐、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优化教学内容,挖掘历史教学改革人文精神素材
其一,经济史中,突出人与自然相和谐。我国古代素重人文精神,主张“天人合一”,人与人之间和睦,人与自然相和谐。以此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文物等。
其二,科技史中,突出革故创新,改变世界。如瓦特、李四光、侯德榜、邓稼先、袁隆平,以至于现实中的比尔盖茨等,启迪学生沿着他们走过的足迹,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其三,政治文化史中,突出华夏民族主义精神。梁启超说:“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可见,以此可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明确个人对民族、社会、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真正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会正是这种人文精神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
其四,强调历史人物的嘉言义行。名言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裴多菲的“纵然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等等。这些语句,读起来令人激动、振奋,能够净化人的心灵,甚至指导一个人的一生。轶事方面,侧重名人、名臣、名相、科学家、史学家等的故事,以此催人奋进、给人启迪。如:邓小平同志经历三起三落,始终以大局为重,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且他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多么伟大的中华魂,多么深的民族根!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结晶!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是才智成就方面还更大”。可见,“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通过这样介绍历史名人轶事和运用教师人格魅力,教化学生,定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热情、高尚的做人品德,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
三、用多媒体技术,给人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历史的最大特点是过去性,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可最大限度地再现或还原昔日辉煌的文明,如播放《上下五千年》的VCD,近代史影剧,文物荟萃,书画集锦,民情风俗等,让学生置身活生生的人文环境,浸没于人文氛围中,耳孺目染。达到既“知道”,又“体道”,知行合一的境界,避免了空洞说教。
四、运用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第斯多惠说:“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应大量采用发现--探索式等教法,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言。如让学生扮演墨、儒、道、法四家代表人物,进行“百家争鸣”的辩论。在活动中,学生就切身感受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相互尊重,谦虚谨慎的人文精神。
五、积极开展课外人文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人文精神
众所周之,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是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的乐土。如举办人文知识讲座、文史哲名著读者俱乐部,人文墙报,板报,书报等,使学生博览群书,文、史、哲相通相融,厚积薄发。并且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国情,参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实践。这样使作为内在品质的良好素质在不断外现中得到检验、得到巩固和提高。如我校举办的“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历史知识挑战赛。以中华人文知识为载体,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分必答、抢答、风险答、历史辩伪、相互挑战等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史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高度的爱国热情,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能力,挑战自我,挑战人生的人文精神。
作者:张志强 单位:重庆市杏林中学校
近年,中学历史教学界存在着一种互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历史课不受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是每年一度的高考中,历史试题大有越来越难的趋势,其中有些题目本来是用来考研究生的,却拿来考高中生。教师学生拿到成绩,总不免英雄气短。许多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抱怨:我们没有多少时间进行正规的教学,几乎每年都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度过。
出现这种矛盾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前者,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因为历史课不好学,学生对历史缺少兴趣,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老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虽然十分重视历史,将历史列入总统规定的所有初高中必修的五门核心课程,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据美国全国人文科学捐款基金会对部分大学生抽查后公布的调查报告(1989年10月10日)中披露:当抽查问及“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句名言时,竟有1/4的人认为语出美国宪法;当问及杜鲁门哪年发动朝鲜战争时,近60%的学生都回答说不知道;有50%的学生不清楚美国南北战争发生的年代。东方近邻如日本,这方面的情形同样不妙,“历史课在(学生)不喜欢的课程中占据首位,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了。历史教师也因历史课很不容易教而感到苦恼。学生们不喜欢的内容又是什么呢?人们都说,那就是一些不要求思考的历史用语、重要事项的罗列和强记的课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179页)。为改变这种状况,世界范围内,人们正在进行不懈的努力。
令人疑惑的是后者。诚如一位教育学者所指出的,“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学校主体的话,那么课程与考试就是左右学校教学的两翼。课程是实施教学工作的蓝图,考试则是评价教学工作的镜子。”(吕达:《英国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制度的改革》,载《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第6期)。课程改革必然要引起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成败,不仅反过来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而且必将对教学产生导向作用。中国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课程改革,为中小学历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是公认的事实。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新一轮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已于新近颁布并出版发行。与新大纲配套的高中教科书试验本,也以崭新的面貌陆续与广大师生见面。然而,近些年的高考,虽然在历史学科考试测量的目标、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在注重考查考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尤其注重考查学科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历史课的重视,但也确实存在不够完善之处,客观上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的命题指导思想,既不切合大学大文科选拔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中学历史教学高考命题人员主要由大学历史系教师组成,他们重视学术研究,命题首先注重考查“一个中学毕业生在历史学科中将进入大学文科历史系学习历史时所应具备的学习潜能”,而不是考虑一个中学毕业生在历史学科中将进入大学大文科各专业学习时所应具备的学习潜能,表现出明显服务于大学历史专业的倾向。几年来材料解析这一题型占分比例越来越重的趋势,是这种倾向的突出表现之一。用分析、解析某一材料的手段来测试考生的能力,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很古老的测试方法,但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引进中学历史教学与测试领域,却是近十年的事情,最早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的《初级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练习册》当中。我们认为,适当地采用这种题型进行训练,给学生接触文字材料的机会,有助于锻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但是,把它作为一种固定题型运用于高考,将所占比分逐年增加至总分的24%,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学究式地寻找微言大义,与科举制似有相近之处。这种测试方法,多大程度上符合大学大文科各专业选拔人才的要求,我们且不去深究,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这种超出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试方法,程度不同地影响了正常的中学历史教学。为帮助学生应付这类题型,“老师(只好)搞题海战术,你去年考卷上出了一道A类题,我就让学生复习时做100道、200道这种题。这就是完全不顾教学规律的所谓‘应试教育’,对于命题本身,也会走向僵化、单调、脱离实际,甚至‘新八股’的死胡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负责人谈高考命题》,见《光明日报》1996年7月11日第2版)。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近年有关材料解析的小册子为何泛滥成灾了。这一题型在高考中的出现与固定,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加大了老师的教学难度。
1995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中,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30分,39行一千多字。过大的文字量,占去学生过多的时间,使全套试卷所能容纳的信息量相对减少。例如,第一题有关司南和指南针的材料一和材料二,因与教科书叙述和所引材料基本重复,实属多此一举,使第①问缺乏效度;第③④问,因答案过于宽泛无定,既不严谨,也不唯一,缺乏信度。这一题型,是高考历史服务于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指导思想的产物,个别命题人员对此颇为得意地说:材料解析题测试功能的宽阔,广为人们所肯定。一份中学历史杂志载文评论这种题型功能时,曾指出:“高考试题中出现这种题型,是一个创造。它不仅可以为大专院校历史系挑选优秀生提供依据,而且对今后中学历史教学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材料解析题这一题型的功能,随着逐年的实践,其材料来源不断被扩宽,其功能也逐年拓展,其〖ZZ(〗绝对难度也越来越大。他们对自己的只为大学历史系挑选人才服务的指导思想并不讳言。如此下去,中学历史教学只好将中学生当成准大学历史系学生来培养。人们不免思忖,大学历史系每年招多少学生,在大学文科招生总量中占多大比重?以历史系的选拔标准要求所有文科专业的考生,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有强人所难之嫌?由此可见,这类试题的导向作用越大,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就会越严重。
二、历史命题即使改变了为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服务的倾向,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会大于积极导向作用
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是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年龄段,在学校教育进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都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这一时期,课程繁多,课时总量有限,各科教育内容的平衡应摆在首要地位,因而各种矛盾相对集中。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后三年或四年,学生只在小学社会课中学过点滴的历史,这一阶段的历史课担负着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任务,是打基础的好时机;高中阶段,学生素质有所提高,历史课的三项任务没有根本变化,但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即一方面要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中等水平的人才。既要满足大学历史专业的选拔要求,又要顾及大学其他各专业的选拔要求,更要符合其他各行各业对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历史课基础教育的性质没有变化,面向的是大多数,所以任何拔苗助长,只抓“40%”,不顾全体的做法,都将有损于基础教育的办学性质,影响正规的中学历史教学。
受现行高考体制的制约,历史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与普通高中毕业生会考不同,是选拔考试,其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新生提供考试分数。普通高等学校要从当年的考生中选拔40%左右的新生,因此,考试还须在全体考生的成绩中,从高分到低分‘拉开距离’,特别要在40%上下‘拉开距离’。高考试题的水平(或难度),是由全体考生,特别是成绩在前40%左右考生的水平决定的”。事实上,只要上了高中,几乎没有学生甘居60%之列,也没有哪位教师单纯只抓40%,于是,高考试题的难度,也就成了中学历史教学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如此居高不下的难度,使广大学生忽视基本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逐步陷入片面追求高、难、深畸形发展的境地。
中学历史教学,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最主要的任务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培养基本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基本’这个词,含有‘普通而强有力的适应性之意。’学生所学的知识越是基本的,就越能不断地扩充和加深,并对新问题的适用性越宽广,知识越是归纳为定义、原理和法则,越是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掌握了“基本”的,就易于理解和掌握整个学科,有助于记忆,有助于从已知到未知,促进知识迁移,有助于缩小高层次知识与低层次知识间的差距。历史高考因为“特别要在40%上下拉开距离”,所以不免脱离基本的学生、基本的知识与能力。在长期的考试导向作用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也只好偏离“基本”,实施“应试教育”。这种情形不单影响高中,而且贻害初中。由于决定能否在高考中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将要进入的高中学校的质量,大多数初中的学生都面临巨大压力,千方百计要在这个既高度平均主义,又竞争十分激烈的体系中上一所好高中。为了准备中考,许多学校只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集中大量时间复习备考。因历史往往被排斥于中考科目之外,历史课仅有的每周两课时理所当然地“临时”取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历史学科课时都得不到保证,何谈“基本”,何求兴趣与能力?长此以往,历史教学大纲所设计的蓝图,只好遗憾地留下若干空白。
三、历史高考引发出对历史教科书地位与作用的两种不切实际的看法
时下,对历史教科书有两种看似矛盾的看法,一种认为“从理论上和实际上来讲,视教科书为教学依据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主张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另一种认为历史教科书不够学术,不够开放,不适应现代考试的要求。例如,教科书紧扣教学大纲的规范进行编写,有人指责教科书编纂混乱,没有体系;教科书采用史学界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战国封建论,有人认为史实不足,容易使学生误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是开荒开出来的;教科书没有讲繁细难懂的《秦律》和《唐律》,有人说古代中国是一个讲究法制的时代,不讲就是忽视法制。
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过去,“死读书,读死书”的状况正在日渐改变,全社会更加注重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历史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霍去病、班超、文成公主等,笔者不是只简单的介绍他们的事迹,而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书籍,让他们整理相关的材料,然后在课堂上或小组中介绍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畅谈英雄身上的优良品质,及对他们当时社会做出贡献,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事有那些启发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优秀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历史教育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忆现成的结论,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山、和谐的发展;新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以及学习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历史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个性特征和整体素质。
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同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述课文提问巩固布置作业),少有变更,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样做,只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为了避免一刀切、统一要求的弊病,笔者设计了各种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历史成语故事比赛、课堂辩论会、模拟历史情景表演、仿古小制作、考察古迹寻找历史等。总之,在教学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学与辅导、收集资料与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学流程上也尽可能灵活多变,每堂课都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安排,以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发展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
有人说,黄沙如海,却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粒沙子;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涯,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也不会有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时,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不出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来。
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历史教学不能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应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因此,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课后还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与他们进行个别交流,要把学生适应教帅转变为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研究如何“启发”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更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历史。
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现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历史学习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和理解历史知识,再到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的结果”,必然会走到死记硬背教科书知识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而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单靠教师的“传授”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特别是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是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果强调学习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而没有什么历史思维可言。
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指导历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在教学中,凡涉及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笔者并不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关注学生怎样得出结论。他们怎样找材料?怎样整理材料?怎样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像这样的学习过程,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瞎猜的或是抄来的,说明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能力没有真正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概念、原理、定理和规律的推理、总结过程不了解,就没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历史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得出历史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显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如此看来,过程是不可省略的。压缩和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让学生得出结论或抄背前人提供的答案,这种做法是舍本求末,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过程,削弱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急于得出自己的教学结论,结果使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此外,学生对“概括应用”这个基本环节也需要一个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但有的教师喜欢把概括后的结论马上加以应用,甚至一开始就做变式题,造成学生严重的“消化不良”,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很显然,这种“欲速则不达”的做法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五、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信息交流的方式也不相同。一般来悦,主要有以下四种。
1.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方式。教师讲解,学生接受。
2.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
3.以讨论法为主的三项交流方式,师生之间互相问答。
4.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好,尤其是第四种多向交流方式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为此,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布置学生围绕这一课的内容去阅读相关的历史书,上课时让学生充分地议论、提问,教师也参与议论,并强调指出:教师的看法仅供参考,以鼓励学生继续思考、研究下去。或课前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去准备(学生也可以自拟课题),上课时师生再来一起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送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六、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听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能成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教学中笔者总是积极鼓励学生发言,“你讲我听”“你问我答”。并鼓励学生就学习中的有关问题与教师争论、探讨。这样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七、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教了几十年书,上了几千节课,送走了几代人,要问自己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特点有哪些,实在是说不清。这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通病。而现代教学却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而是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教师的课是否有个性风格,是否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与此同理,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教学创造还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各种教法各有利弊,如何传道授业,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学习服务。
再次,教学创造性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风格就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中小学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北京市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学历史学科的三个指导性文件,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审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主要是:
一、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
近年来,在确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另一方面,它内含的固定化因素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它造成了对这三项任务不能完全涵盖的内容的忽略和排斥。诸如,不同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另外,固定化也导致了相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各项目标之间有机联系的现象。其表现,一是知识目标定得多且细,课堂教学承载量过大;二是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往往流于空泛,存在着老师用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等历史教育的宏观目标作为一节课的具体目标的现象。三是教学目标间不能统筹兼顾,常常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其结果,是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根据近两年在各类学校所听的约四百节历史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认识是: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三、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上。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视评教忽视评学,将教师“教”得怎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学习的实际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从“教”的角度想得较多,从学的角度考虑得较少。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上。一是在确定学生历史课总评成绩时,一般只重视期末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平时的历史学习情况缺少记录和考评,或者是有记录而与总评成绩无关;二是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书面考试,几种常见的题型,很少有实践活动的考查;三是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历史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的考查较少。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认为历史考试必须“死记硬背”,形成惧怕或厌烦心理,或者平时不好好学,考试时临阵磨枪。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当前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使历史教学与时展同步,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
第一,要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的《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历史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过去的大纲有了很大不同。首先是将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对人的发展而言,态度和价值观相对于能力和知识应该更受到重视,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时,应首先予以考虑。近来用“态度、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目标的作法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有人将其进一步表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表述比之“思想教育”拓展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兴趣、动机和意志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多元化。此外《标准》中还在“态度、价值观”具体目标中,提出了“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等内容,这是以往各版本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从未明确提出的。和“思想教育”相比,“态度、价值观”的表述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它提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得到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从终生教育的大教育观看历史教学目标,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定当然至关重要。
第二,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说明了各项目标间开放、渗透和融通。北京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展示课《战国七雄》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间的开放与融通上作出了成功的尝试。首先,确定了以商鞅变法为重点教学内容,用以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价值的教学目标;在思维能力培养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就“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商君死而秦法未改”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为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教师对教材的知识内容大胆地进行了取舍。从教学实况看,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在探讨历史问题的同时掌握和理解了重点知识,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从活生生的历史中受到了做人、行事的启迪。
(二)、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第一,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一些历史教师因材施教,实行了的分层教学。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第三,发展主体,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以讲为主”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思想和历史教学传承习惯的体现。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动。经我们最新的调查表明,北京市历史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活动时间有了明显增加,由原来平均每节7分钟,增加到了15-20分钟。《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两节研究课,采用了人文学科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其课堂实录师生讨论的片断在北京市历史教学研究会年会播放后,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并得到了莅会各方面专家的肯定。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探索和试验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不同,但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是有共性的。首先,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质量。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经过“意向——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的,在恰当的历史情境中对有价值的历史问题提出、探究和解决。停留在一般感知层次的学生活动,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其次,要保证学生活动的足够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给予学生系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学生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再次,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变换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使更多的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从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的角度思考,显然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和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状况看,如何实现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历史课育人目标服务的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第一,转变观念。一是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或认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太麻烦、太难的畏难情绪。二是要改变已往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
第二,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已经开发的教学软件看,其设计思想基本上还是以“教”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设计实际上同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这也告诉我们,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我们主张,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和超文本、网络特性,开发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第三,因地制宜、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全市历史学科教育技术运用的状况是不平衡的,大致分为两种状况:一是以城八区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得较快,有些区已经把让青年教师掌握一种工具平台软件视为教学基本技能。一是以远郊区县为主,由于设备、条件等硬件的限制,计算机辅助教学刚刚起步,教学媒体还以投影、挂图为主。我们主张应将教育技术发展的现实性与长远性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学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利用现已推出或上市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掌握一种工具平台技术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而市区教研中心应为实现全市历史教师软件资源的共享,变现今全市软件开发“人自为战、封闭”式的小生产模式为开放、共享的模式创设条件;另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四)、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评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形成素质教育机制带有关键性的一项任务是解决教育教学评价问题。中学历史学科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历史教育价值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评价历史教学,主要不是看教师是否能讲,不是看学生对具体的知识记忆多少和某一次书面考试成绩,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第二,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目前,应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在教学目标上,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开放性和多元化;在教学内容上,要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和教学的需要作灵活的处理和选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鼓励教师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倡展开课堂讨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通过研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考察教学过程,不仅要看教师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重点、难点的处理,更要看教师如何“导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既要有量(即一定人数和时间)的保证,也要有质(即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要求;考察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课上的思维状况和学习情绪如何,测试学生具体的学习效果怎样。
第三,提倡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历史课的学业成绩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应计成绩。历史书面考试也要从重知识考查向重素质考查、重能力考查转变,逐渐扭转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局面。
第四,改进评价模式和评价策略。首先是变单向评价模式为双向评价模式。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教师日常教学情况怎样,是否适合学生,学生最有评价权。学校和教育督导部门在评价教师时,也应重视学生的看法。当然,让学生评价教师,有一个科学和慎重操作的问题。其次是合理采用量化统计和分析描述的评价策略。量化统计的评价策略重数据、重实验控制,表述精确,但难于全面地评价教育效果的丰富内涵。比如评价学生主体活动的情况,光用活动的时间和发言的人次显然不能说明实际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描述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活动中的表现。分析描述性的评价带有综合性,能够准确表达教学活动的意义,但没有一定的数据也会缺乏说服力,特别是在评比性的教学评价活动中,量化指标有时是不可少的。
摘要: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改变目前高中历史课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为目的的一次新课程改革。笔者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新思路:一、变陈述式教学为问题式教学。二、大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三、充分重视讨论课。四、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历史教学改革实践
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以及历史教材改革的滞后性,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仍普遍存在。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便是历史课堂的全部教具。这种一言堂式的教学,难以再现宏大的历史场景,错综复杂的历史线索、鲜活的历史人物,也很难形成师生互动的大课堂。不少教师抱怨家长、学生轻视历史课,并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完全归于整个社会的功利性。笔者则认为,怨天忧人,无益于事情的解决。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们,应积极动手、大胆改革,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成绩,改善历史学科地位。近几年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一些收获。
一、变陈述式教学为问题式教学
陈述式教学是传统历史教学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方法。不问学生需求,直接由教师灌输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以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事与愿违,教师自以为讲得清晰明白,重难点突出,学生却觉得枯燥无味。为克服传统教学师生脱节这一弊端,笔者从实践中探索出了问题式教学方法,具体操作分为四步:
第一步,学生自学,提出疑难,列出知识线索。
第二步,教师整理归类,列出中心问题和非中心问题。
第三步,集体授课。学生互答,教师引导、补充、总结。
第四步,学生谈心得。
2004年笔者担任高一历史教学,讲授《中国近现代史》,大量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反映很积极,提出的问题颇多,比如《鸦片战争》,不少学生对历史概念认识不请,甚至全然不知。如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天朝上国、自然经济、商品经济、闭关政策、出超、提督、总兵等。这些问题多数高中教师可能在备课、授课时很少考虑,这正是传统教学师生脱节的表现。这种问题式教学法将师生关系由教学转变为学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而且使教学的主体与客体真正沟通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大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人文学科,囊括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文化等方方面面,因此单靠教材和教师讲解,难以尽现其原貌。现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师提供了方便。既增加了历史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也增加了历史教学的容量。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多媒体。如《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等,用多媒体授课比传统授课效果要好得多,这些课件可以从网上下载,也可自己做。历史学科资料丰富,课件做起来并不困难。另外还可采用多媒体放映历史知识讲座和历史剧。如CCTV—10百家讲坛的“清十二帝”,学生就很感兴趣。电影《大决战》、《甲午风云》、《开国大典》;电视剧《走向共和》、《康熙王朝》、《成吉思汗》等,也可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料,但一定要向学生讲清,历史剧可以“戏说”、“正说”,甚至可以歪曲,但历史知识却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
三、充分重视讨论课
高中新编历史教材,增设了讨论课,这是国家教材编委会在历史教学改革上的一个新举措。一线历史教师应积极配合,勇于实践,切不可忽略不上。讨论课是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主要问题(如基本概念,重要人物的评价,重大事件等)进行探讨,辨明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有裨益。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清楚地了解讨论内容,打有准备之仗;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使讨论向纵深发展,但不要暗示问题的结论。最后还要做好小结,澄清错误模糊的历史观念。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讨论课“你如何评价拿破仑”,教学实践后,感受颇深,学生观点之新颖、形式之多样、争论之激烈,完全超出了教师对学生的估计,尽管大多数学生的观点有失偏颇,但却很真实,反映了现代中学生对拿破仑的情感。笔者摘录了一位学生对拿破仑的评价:
由此可见,讨论课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历史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它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帮助为辅。笔者所在学校历史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让学生搜集历史资料并撰写历史小论文,另一种是鼓励学生创作历史剧本,编演小型历史剧,并公演。第一种形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校《研究性学习论文集》已经集结出册;第二种形式,学生兴趣更为浓厚,但目前实践活动尚未完成,一些学生还处在创作之中。无论如何,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以上四个方面是笔者三年来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方面作的探索和实践,当然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操作性的困难,比如问题式教学常常造成课时不够用;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难度大,大部分学生一味地从网上下载,自己的东西太少。这些问题希望能与同仁商讨,大家献计献策,共享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十分明显。高中历史的教学工作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对其改革作用明显,也是教育领域的学者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本文将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教学与其它科目不同,它具备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不可改变性。历史是民族和世界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本身是严肃的,不能出现一点错误,不得进行曲解和篡改。一直以来,历史改革工作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与历史本身的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不得进行渲染或是避讳,导致历史教育创新点少,突破点有限。历史虽然是事件的记录,对过去的总结,但在进行历史讲解的过程中,历史事件以及作用、影响与现实生活距离比较大,学生难以进行体会,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并不能进行充分理解和分析。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将历史事件客观全面地展示给自己的学生,学生也无法进行现实体会,这种矛盾使得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产生的效果不佳。因此,高中历史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教育。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中历史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有利于整理历史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使用到历史课堂就意味着将网络带入历史课堂,突出现代先进技术的作用,使得高中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进行一味灌输,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和学生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并不自然,学到的知识不能真正意义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自身思维。关于历史,学生作为学习者知道的内容十分有限,与教师交流存在着巨大差距。信息技术可以将历史资源进行比较系统的归纳和整合,形成庞大的资源库,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教师作为学习的传递者,可以给学生提供与教材相关的历史资料,将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枯燥内容进行多方式展示,给学生学习知识提供多种渠道。多渠道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个性化的思考,与教师进行深入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习转变为一种乐趣,进行深入探究。
信息技术的投入使得高中历史教育出现多种教学形式,对引导学生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受教对象和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必要,高中历史需要探索的内容比较多。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入发展历史教学工作。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将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或是投影仪器利用起来,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方式,增添课堂学习的乐趣,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动性。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研究性教学策略的启发和总结
高中历史存在的弊端与其它学科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在进行知识传送的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对学生开展填鸭式的教学,甚至教师会在黑板上进行知识点书写,完全不理会学生对知识的看法和心中的疑惑,课程内容比较多的时候,还会采用PPT等多种形式进行快速讲解,对学生的学习十分不利。信息技术的参与使得教学方法变得多种多样,不同软件和教学工具的综合利用,给教学课堂带来了新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比较明显。信息技术还为学生查找资料和扩大学习范围提供了新方法,为拓宽学生视野做出巨大的贡献。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学习乐趣和学习激情,对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帮助明显。同时,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学生需要将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在学习领域,而不是沉迷在网络科技的负面影响中,耽误学习。教师也应该担负起监督和引导的责任,指引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将高中历史教学资料从纸质转化为数字,在网络中进行传递。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被转化成电子信息供学生学习和查询,将一次性的学习资源转变为持久性的资源;校方可以成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专题网站,对网站专栏的内容(下转 178页)(上接 161页)不断跟新,利用网络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站将自己的难题和问题进行反映,对自己存在的疑惑进行询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不仅使得教育形式多样,还扩展了学习的时间和学习机会,为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提供良好的平台。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并充分地利用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
信息技术转变了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中的位置和地位,教师不再是一味教授知识的人,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困惑进行专门讲解,讲解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发展比较有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地引发学习兴趣,获得学习动力,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信息技术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结构,提供了崭新的思维,为学习知识和研究开发以及未来的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进入高中历史教学是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的使用符合学生对学习的要求,符合时展的需求。全国各地的高中应重视现代技术的力量,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高质量服务,培养高素质人才。
摘 要: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实施,课程的目标、过程、实施与评估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战略也应随之改变。在课程改革中,最根本的改革便是教学改革,只有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效率才能快速提高。文章从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出发,对高中历史教学前期准备、过程实施和最后评估这三个阶段作分析。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教学战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改革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对于高中历史课程而言,将会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而进行深入改革。为此,我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方式进行了一次分析与研究,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接受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准备战略
1.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和方向,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是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首要条件。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结果这三个个体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且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教学目标应做到具体化,这是指在教学目标中我们能具体地准确地了解知道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1.2了解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教学后的结果猜想,它决定了学生的行为和方向的最后的评估,因为学生的能力、环境、思维逻辑不同,教学目标也会不同。教学目标应该考虑到教学主体的不同,因材施教,制定与之不同的并且适合个人的教学目标。
1.3分析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问题,正确分析理解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成功的关键。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知识往往多而杂,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主要方向和思维方式,领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重点难点,了解历史知识是系统性、整体性的,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成一个整体脉络,进一步把握分支,这样才能理顺复杂的历史教学内容。
2.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实践战略
2.1互帮互助,积极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合作性学习,相互沟通、交流,明确责任分工,完成某一个历史课程任务,并且将小组的成绩作为个人最终成绩和奖励依据。用这种方式教学,很明显在课堂上会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和责任认知,学生们会因为同一个目标拼尽全力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毫不保留,锻炼社交能力,合理表达观点,学会理解和接受。
2.2自主学习,发散思维。
课改的重要举措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倡导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自我领导和自我控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兴趣。教师允许并指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增加知识的延展度和深度。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课本中没有解答的历史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自己探索。例如说孙中山先生为什么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却把总统之位交给了袁世凯,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等一些较深刻的问题。对于这种问题的设定,既有对课本重要内容知识的概括,又需要加入个人的评价分析,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入小组的合作,这会让学生更快地从感性向理性过渡,拓宽思路。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学生更容易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识。
2.3探究历史,把握主动权。
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创新,它虽然是固定的事实,但细究每一个历史的背面,都有其深意,每一个历史都是一个时期的写照,这需要我们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探究步骤,首先需要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不再仅仅是教师单向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把握主动权。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探究思路,整个过程始终保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的良好氛围。
3.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评估战略
教学评估是对教师教学及最后教学结果评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了教学过程的教学信息、教学改进及完善等一系列最后处理结果,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评估战略的重要性,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新课改目标实现的保障。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评估需要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对教师的评估,二是对学生的评估,最后是对影响教学的各种原因进行评估和分析,其中对学生的评估是分析的重点,这不仅仅是教师评价的基础,也是教学评估的重中之重。
3.1加强双向评估,全面评估。
在评估中,要把自我评估与他人评估相结合,从单方面评估转为全面评估。在教师评估学生,学生评估教师中,评估很难做到客观分析,评估的效果会有相应的困难,只有加强交流,双面评估,促进民主化,提供充分的评价机会,才能在评估中正确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从而全面促进新改革的发展。
3.2注重评估综合性。
在评估内容中,我们不能刻意单独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从而实现教学评估的综合化。课本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学生不仅仅需要记住历史书中的知识,还需要学习其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个人修养,促进个人全面素质的发展。
3.3注重评估过程而非结果。
仅仅关注教学结果,就忽略了许许多多因素,往往这些因素才是我们需要控制的重点,“高分低能”这一现象就说明了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发挥能力,想尽一切办法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
4.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战略的研究要不断随着教学实践的需要而发展,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战略的研究才刚刚发展,怎样帮助高中历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以上是我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战略的简略分析,许多方面还需要有待深入,就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而言,高中历史教学战略的研究从来不会止步。
摘 要: 高中历史教学中,新课程教学理念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丰富,新课程改革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只靠一线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尝试。新课程改革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地生根,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主动探索和积极付出。高中历史教师要本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研究,把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及高中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全体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学习过程 体验学习
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变革陈旧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促进高中生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新课程改革是为了解决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和传统教育教学培养知识型人才的矛盾而产生的,充分体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特点。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强调教师不仅要教给高中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高中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尤其面向将来社会的高中生要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这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传统教育教学环境下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传统教学理念中,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忽略高中生的学,教师教学依靠的是教师的威严,课堂教学中强迫高中生接受,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教给自己的知识,高中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感受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导致高中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的学习状态是违背高中生科学学习规律的。所以,传统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高中生获得的只是死知识,能力得不到提高,更不用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更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允许的。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中不科学、不利于高中生能力成长的因素,实现全体高中生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中,这几年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都在大力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之所以要在学校中进行试点是因为新课程改革没有可以借鉴的路子可以走,新课程教学理念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丰富。新课程改革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只能让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尝试。新课程改革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地生根,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主动探索和积极付出。高中历史教师要本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研究,把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及高中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全体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下面,我结合这几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推进教学改革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希望引起历史教师的共鸣,为高中历史教学增光添彩。
一、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区别
传统课堂教学注重教师与教材,而新课程改革理念注重的不仅有教师、教材,更关注高中生。新课程课堂教学试图把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也就是说新课程理念更关注高中生的学习,强调教师的教学要为高中生的学习服务,注重为高中生学习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新课程历史教学不但重结果,重过程,更侧重高中生个性发展,重创新、重历史思想方法的教育及高中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新课程注重高中生的学习过程是与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相适应的。
二、新课程注重高中生历史学习过程,强调高中生的学习体验
新课程要求让高中生体验历史的社会科学性。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在情境中体验历史的社会科学性。同时让高中生体验历史的基础性与工具性,历史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更是其他学科的工具。任何社会学科都离不开历史,历史的思想、方法、语言、思维方式是研究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历史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加强体验。另外,历史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历史教学要让高中生深刻体会历史的实用价值。教学要与高中生的社会实际相联系,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结合高中生社会实际创设教育教学情境,融历史问题于教学情境中,让高中生在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注重高中生的学习过程
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教,不注重高中生的学,把高中生看成装知识的容器,高中生的任务就是接受知识。一些教师总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把知识强塞给高中生,并不考虑高中生能否接受。新课标强调高中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不再只充当知识的接受者。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同学和老师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发现新知识。
高中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并培养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高中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具有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的生动鲜活的个体;教师教学不再只强调高中生的接受性学习,更注重高中生的学习过程,强调教师要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和学习实践,让高中生经历学习过程,体会知识形成,进而获得知识,并形成能力。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形势下,各学科教学再无主次之分,全部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肩负着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提高思想品质的重要责任。历史学科不是机械地记忆史实,应付考试。初中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教学是历史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实现历史教学的全面改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得到技能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那么在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要如何进行改革,才能顺应新形势,使之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呢。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认知活动成功的先决条件。而能否激发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导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虽然所占时间短,但作用不可小视。导入如同电影的序幕,新颖别致,能够吸引人,观众自然会产生看下去的愿望。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枯燥而单一的直接进入教学的导入方式,在导入阶段就已经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激情,这样的教学如何成功。因此我们首先就要重视导入环节,要精心为学生设计有效的导入。
1.制造悬念。初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阅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旺盛的求知欲,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运用问题技巧,提出富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制造悬念。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动机,进而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2.画面烘托。现行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插图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承载历史信息的方式并非只是文字与图片这些静止的载体,一些影像资料同样也是重要的记录与传达历史信息的重要方式,而且这些信息更具动态感与直观性。在导入阶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影视剧片段等的画面效果来达到烘托与吸引的效果,从而激起学生对新知浓厚的兴趣。
3.音乐渲染。音乐也是一门语言,以节奏、旋律来进行表达,这使得音乐不同于一般的语言,更具感染性,更能打动人、吸引人。将音乐运用于历史教学导入阶段,可以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与艺术性,彻底改变以往枯燥死板的历史教学,让历史教学更富生机与活力,激起学生特定的历史情怀。
二、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历史学习并不是要学生死记史实,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与提出历史问题,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社会经济、文化与政治现象。这些能力并不是教师可以直接传授的,而是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逐渐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避免单向灌输,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此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历史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历史的影子。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既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历史教学的亲切感,激起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激情;同时又符合历史学科学习规律,这样才能避免机械地记忆史实,让学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社会与生活。尤其是一些时事热点话题,社会普遍关注,通过这些内容来展开历史学习将教学与生活结合,与社会接轨,让历史教学走在社会的最前沿。
2.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性学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强大动力。我们要研究提问艺术,在知识的关键处、重难点处巧妙地提出问题,以问题来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积极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不要只是让学生来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自主提问,提出更多的问题,这才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运用历史教学机智,促进学生思维转化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从学生的现有知识为出发点,让学生由已知掌握新知,由理解到掌握,再上升为运用层次,以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一系列的过程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的基础上,但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如联想与比较,联想即由面前所要思考的事物而想到其他的相关的事物的主动思维过程。不管是新知的学习还是旧知的复习,联想与比较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如在学习新三民主义的影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来回忆旧三民主义的影响,这样联想与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同时在联想与比较中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图,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这样学生所掌握就不是单纯的历史知识,而是一种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由知识转化为思维与能力。
总之,历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紧跟教育形势的发展,对历史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快乐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得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责编 金 东)
摘 要:历史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由于传统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刻板与落后,使历史科目的这种特性一直难以被充分发挥出来。鉴于此,从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状况着手,主要就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推进了现代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应对新课程标准内容进行全面认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进行创新发展,使之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丰富教学语言,活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长期使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忽视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学生难以跟随教师的思路,融入初中历史学习之中,造成学生听课质量的下降。因此,在今后教育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一定的革新。首先,教师应注重教学语言的丰富,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肢体动作以及感性词汇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活化。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说:“中华的崛起是由无数先辈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失败了,但其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性,同学们应对这些变法先士给予尊重,感谢其为中华崛起做出的努力。”通过这种感性语言的表达,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激发,进而让学生融入教学中去,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
二、重视整体把握,树立全局意识
历史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一阶段之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从教材的角度出发,将历史按照版块进行割裂,其应在阶段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整体性的把握,将各阶段教学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形成全局意识,从而对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联系一些经济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或者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其与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等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形成知识上的连贯性,把握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与背景。
三、发掘学科优势,增加人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现代教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引导,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历史学科的优势进行挖掘,通过增加人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所提升。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教师就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抗日战争中的小故事或者播放一些抗日题材的影片,让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历史教学的开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此达到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初中历史教学应就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创新,通过丰富教学语言、活化课堂教学;重视整体把握,树立全局意识;发掘学科优势、增加人文教学等方式,对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缺点与弊端进行完善,进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质量,促使历史课堂教学作用的发挥,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为学生今后获得更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传统的历史课本实行改革后,课文的内容变动比较大,更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和学习的灵活,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观念以适应改革需要,既在课堂教学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评价学生的办法,传统的评价方法以单一考试测验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这里本人简单谈一谈在参与课改过程中我对学生成绩评价的方法DD采用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不断关注,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学生评价有其特殊性,可大致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课外学习评价;终极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行为、态度和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出其进步、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方向,帮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促成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 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评价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载体。只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多种有效情境吸引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由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堂讨论
在讲唐朝的衰落时,给他们提了一个问题:有人说红颜祸水,如果唐玄宗不宠爱杨贵妃,唐朝就不会由盛而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老师要尽量少说话,不能暗示你认为什么是正确答案,否则教师就会很快发现讨论变成了自己唱独角戏。因为一旦老师表明了什么意见最好,学生就很难提出其他看法了。教师要尽可能创造出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使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所想。而老师在一旁观察,及时给予记录,并以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讨论问题的能力作为他们在课堂学习评价标准之一。只要言之成理,都应给予掌声和鼓励,由此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来。
2、课堂表演
在上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时,我在课前指导学生根据课文要求改编两个小品《货币的统一》和《焚书坑儒》,上课时由学生介绍表演内容并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他们有没有投入到表演中、是否充分地与同伴合作、表演的技能如何、表演时和表演结束后的表情如何,整个表演过程的编排和节奏等等方面。在表演结束后,师生之间畅所欲言,分析表演者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给表演小组评出等级,作为对该组同学的评价。这样就利用了集体的影响力,让同学们学会互相评价,知不足,而努力奋进,为今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课外学习的评价
1、指导学生查找学习资料
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可引导学生拓宽获得知识的渠道:家有电脑的学生可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去查找、下载课文的有关资料,家中无电脑的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等等。例如在讲到春秋战国时期前,我联系到寒食节的来历,以及课后的成语故事,要求同学回去查找课外书,以及上网查找,课前让同学讲述,并根据学生的积极程度给出评价。学生在通过查找资料时开拓了知识视野,向同学们介绍课外历史知识中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而期盼着下一次的介绍时,他无疑已由这项活动引发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对于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转变,教师要给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学生把学习态度的转变列入自评、互评的范围。
2、以个人代表作品作为智能展示评估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但并非都能在学习中发挥出来。个人代表作品能有效地挖掘和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注入新内容,更为学生重新认识、评价自己和同伴提供有力的证明。
例如,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交一份个人在历史学习方面的代表作品并在班上举办个人作品展,对作品不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可以是自己写得最好的一篇历史小论文、可以是课文某些有争议性的问题的个人见解、可以是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画成图画、或者某些知识的小手抄报、小制作等等。由于作品形式不一,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能将自己最强的能力展现出来,有利于发展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完全可以因势利导,通过作品展让学生发表他们对作品的不同看法,引导他们发现和肯定同学的不同智能。这其实就是学生对作品的自评、互评表现。作品是学生的心血,是他们一段时间以来历史学习的成长展现。因此,教师应通过激励性评价把握学生的智能特征,使学生从学习过程和作品中有所领悟,为学生的成长留下光辉的一页。
摘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发展,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教学改革,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作为基本出发点,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高中历史教学是对我国发展历程的回顾和认识,因此,学好历史可以提升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识,增强使命感和归属感。由此,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不容忽视,需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改革,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基于工作中的实践,分析素质教育下历史教学改革的要点和方向,以期为历史教学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历史教学;改革要点
0 引言
历史是我国发展的印证,高中历史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对我国发展历程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我国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高中历史教学的地位得不到充分重视,历史教学还没有真正抛弃应试教育的观念,教学质量仍然有待改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能够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基础,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就要不断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客观评价我国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使自己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1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要点
1.1 充分转变高中历史教学理念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首先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切实重视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应试教育是针对学生升学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历史答题技巧,由此学生在不发散思维的情况下也可以应付考试和升学。而素质教育则是对学生历史知识掌握的一种考验,学生要清晰的了解历史发展的历程,对历史有一定的感知,只有这样,才能奠定历史能力的基础,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要真正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要使教师切实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而不能认为素质教育是一项轻松的工作,要切实把素质教育改革做到彻底和有意义。
1.2 教师要自主进行历史素养的提升以引导学生能力的提升
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师资队伍质量有待提高,教师的能力参差不齐,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前提下,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知识覆盖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对课程内容不需要有拓展的了解也可以完成教学内容,但是在素质教育下就需要教师可以对历史旁征博引,并且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枯燥的讲述,这种能力的培养首先就是历史知识的积淀。由此教师就要善于活跃课堂气氛,把历史知识以更为活泼的方式传达出来,为了防止课堂的枯燥,教师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可以穿插人物故事或者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因此,教师要切实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去进修,除此之外可以多多翻看历史材料,要多多学习和学生沟通的心得,提升讲课质量,把讲课提升到艺术的层次,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的美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1.3 高中历史教学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高中历史教学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拓展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要针对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增加对历史的掌握能力。在应试教育的过程中,历史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历年考试重点而设计,这种设计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了解,只是一种固话的解体模式。而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历史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针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为目标,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要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准,要通过教学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使学生能够把历史知识深入脑海并且真正形成一条发展主线。
1.4 高中历史教学要改革教学模式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学生是学习的被动者,教师是教学的主动者,教师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历史常识,从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达到解题的目的。而素质教育就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主体地位,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对教学气氛进行带动和调整,要设计一些课堂讨论,对历史进行一些评价,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的分析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鼓励学生多多进行课外历史知识的吸收,要引导学生培养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可以设立一些历史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切实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2 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是学生对历史认知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历史基础奠定的质量,所以,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就要不断改革历史教学现状,充分保证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历史文化底蕴,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才能不断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学生不仅可以适应应试教育,同时增强综合素质。
摘 要:历史教学肩负着全面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任,任重而道远。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本文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 深化改革 素质教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世界历史,内涵丰富。要想让中学生从历史教学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觉悟,丰富情感,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对历史教学方法予以创新和改革。当前,如何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任务,已成一个普遍热议的话题,引起历史教师的高度关注。那么,如何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笔者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多年,有如下的心得体会。
一、树立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教学目标
(一)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理念来取代“思想教育”目标。这种方法已在教师中取得共识,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笔者认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比之“思想教育”来说,内容充实了,丰富了,提法也较原来高了一个层次,它拓展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既涵盖了原来思想教育目标,又延伸了教育半径,把情绪、兴趣、动机和意志等各种情意目标都包括在内,真正体现了目标的多元化。《历史课程标准》中还在“态度、价值观”具体目标中,提出了“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等内容。这是以往各种中学历史版本从未明确提过的。它与“思想教育”相比,“态度、价值观”的表述更加体现了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二)开放性的教学目标
古人说“学史使人明智”。所谓“明”,其意思是说对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进步的足迹、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和提高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所谓“智”,既有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或慧眼,也有包括开拓未来创新社会的谋略。而“明与智”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总结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体现了各项目标的开放性,使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互相渗透和融会贯通。如教学《战国七雄》一课,我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上曾做出了成功的尝试:以“商鞅变法”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价值。在思维能力培养上也有自己的独特做法或问题设计: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商君死而秦法未改”?并对这些核心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我的方法得当,尊重学生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十分活跃,所发表的意见很有见地和创意。学生在探讨历史问题的同时,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知识,锻炼和提高了思维能力,学到了为人处世的经验,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了的较强的思想基础。
二、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转变陈旧的教学方法
陈旧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以讲为主”“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要授之以渔,不是授之以鱼,在指导学生的学法上狠下功夫。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者教学活动,变课堂奴隶为课堂主人。教师则要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并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留足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二)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教师要摒弃下师道尊严,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学要发扬民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让学生的思维在质疑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结出丰硕的果实。尊重学生主体,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和发展。
(三)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
每位教师都应加强校本研究,掌握学生的学情和基础,在此前提下认真探索或总结一条适应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学规律或教学原则。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要做到三点:一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质量。让学生经过“意向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获取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二要保证学生拥有参与教学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在其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系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学生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三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搬进课堂,让多媒体的音、色、相融为一体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扩大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益。
三、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一)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价值观
中学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教学评价的科学化。评价一堂的教学是否成功,不是单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能口如悬河地讲,也不单看学生对该节课的知识记得多少?或不看学生某一次书面考试的分数高低,而是要看这节课对学生的素质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否有所成就或收获。
(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指标
在教学目标上,不能只拘泥于本节课的教材内容,而是为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体现开放性和多元化出发,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的状况和教学的需要作灵活的处理和选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鼓励教师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倡课堂讨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通过研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三)改进评价模式和评价策略
首先是变单向评价模式为双向评价模式。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样,学生也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其次是合理采用量化统计和分析描述的评价策略,用数字和科学的推论来说明问题。
由于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注意了如上几点,因此教学上立竿见影,效果显著,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蒸蒸日上,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提高。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我认为其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培养起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好的方法也发挥不出最大效能,有了良好学习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形式下的历史教学改革主要是围绕实现课堂的高效、适应目前的中考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展开的。在多年理论研讨与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一些历史教学改革中应着重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不但能大幅提高学习成绩,而且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与学生终身发展都大有裨益。
1、自主学习的习惯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成为学习的主人,才可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才可能进一步学会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我们的教学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善于观察、有条理的习惯
注意观察细节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初始环节,是学好历史、答好试题的前提。目前历史学科的考核采取开卷形式,试题均以背景材料的形式出现,且考核的重点越来越侧重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核,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观察,养成良好观察习惯,培养起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并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终极结论,得出结论时,观点必须来自于观察的结果,做到有论有据,表达思路要清晰,有条理。做到这一点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答题的条理性,培养有条不紊认识问题、展开问题的习惯。
3、善于反思、质疑的习惯
我们今天的课改强调的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把所有学生的学习都提高到自主学习的高度,之后,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辨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找出问题,让他们尽可能多提问,从而培养学生勤思多问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尊重每个学生的见解,只有做到人人都能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课堂才会有活泼的思维,包容、宽松的环境才能产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预期效果。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要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
4、敢于大胆猜测的习惯
人类认识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提出猜测并且不断证实或者证伪的过程,大胆猜测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智慧挑战和精神历险的过程,是一个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想象力和发挥创造性的过程。鼓励学生更多地试图对问题作出猜测,是培养学生对于探索的兴趣、解除过多地在学生头脑中充塞已成定论而导致的心智禁锢的重要教学策略。历史教学中有大量可以让学生提出假设、作出猜测和解释的学习主题,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学习主题对于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开发智慧潜能的价值,推动他们去寻找更多、更可靠、更详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进而推动学生的拓展性阅读和自主探索,进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对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做出猜测。
5、善于开发与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的习惯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教师是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如果学生也能参与进来,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资源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拓展和补充了教材内容,而且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教材能紧密地结合学生的体验与生活实际,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6、自我归纳整理知识的习惯
历史是培养思维的学科,史实识记固然重要,理清知识点间的因果关系更为重要,联系、比较、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是分散的、孤立的,每学完一课或一个主题,一定要把所学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做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对学生的今天负责,而且更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历史学习,只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辅之以高效的课堂学习,我们必能打破小科的限制,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为我们今后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文首先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其中出现的问题,具体的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创新
初中历史课程经历了几次改革,每次改革,其目标更明确、更具体,内容更充实、更贴近学生,使初中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从基础教育的角度来看,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依旧非常困难,不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这就使得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情境仍然存在了很多的困境。
一、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问题,重视不够
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中,教学改革问题始终存在,主要表现在课程课时设置上,有的学校初三不排历史课,或者课表上反映,实际没有,或者删改课时。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历史课也常常被挪作主课教学。这样的教学管理怎能正常完成历史教学任务。从组织考试来看,开卷考、闭卷考、统一考、自行组织考十分随意,使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另外,传统的应试教学中,主要把初中历史课视为小三门已成传统,在考虑学科教学时往往被搁置一边,似乎重视初中历史教学将会喧宾夺主,影响主课教学,分散学生学习精力。因此对待初中历史教学只求过得去,不在全面提高素质上做文章。教学管理。
(二)缺乏教师团队和教研气氛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团队和教研的气氛同样影响着历史教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专业教师不能够得到保证,造成了教师队伍的缺乏。目前初中历史教师不少是学校内部转行教师。即使是初中历史专任教师,有的也跨科改行。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确保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初中历史教学研究历来是一大误区,市级以上的历史学科教研员都是注重高中历史教学,很少过问初中历史教学。初中历史教学研究活动在校级以上极少举行,这跟主课的频繁教学研究活动反差极大,初中历史教师根本得不到充电和交流的机会,这种状况,即便在学校内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研究活动,也只是逢场作戏。
(三)学生学习态度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主要对象,自身的学习态度很重要,在初中。学生的学习态度通常都是从认真――松懈――无视的转变。究其原因是功利主义和中考指挥棒所致。学生心里有杆秤,初中历史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运用,因此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热情始终高涨不起来。有的上课走神,似听非听,似想非想;有的在历史课本下压着语、数、外的作业本,干脆偷偷做起作业来;有的在下面偷偷看课外书;也有的甚至连课本都不带。他们对教师的提问谈不上踊跃发言,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较低,这样的学习情绪怎么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当然这跟教师的教有很大的关系,但教师在应试教育阴影下,有多大的能耐来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
二、如何更好的贯彻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一)学习氛围的营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乏味性,针对当前的初中生心里特点,更好的关注他们自身的感受。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时,他们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响,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是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更正错误。这样,从上第一节历史课起,就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制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三)保证课堂的活跃气氛
在保持历史课的生动性方面,可以通过一定的故事来做到,很多学生认为初中历史课枯草无味,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例如讲到“炮烙之刑”时,可以通过更加生动和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使得学生有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此外,根据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要求教师加强直观教学。从而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