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化学论文

时间:2022-04-13 09:47: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医学化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医学化学论文

医学化学论文:医学高职实验教学改革生物化学论文

1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1.1实验课时较少很多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为了保证临床课程以及临床实习的时间,普遍采取缩短基础课程学习时间的做法,对基础课程的学时都不同程度地压缩,而实验课时压缩首当其冲,仅开设三到五个实验,在10学时左右。

1.2实验教学内容陈旧目前开设的生物化学实验仍以沿袭多年的验证性实验为主,与临床工作实际相差太远,学生只需按部就班操作即可完成,忽视了对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不到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导致对学习这门课程缺乏兴趣,认为生物化学枯燥乏味,用处不大。

1.3学生动手机会少,基本操作技能差由于实验课时较少,学生人数较多,为了保证授课内容,对于稍微复杂的操作,教师一般在课前就把设备、仪器、耗材等实验用品准备好,学生在实验中机械的模仿老师的操作即可得出实验结果,根据不了解其中的原理,而且课后实验室很少开放,这样学生的动手机会就很少,基本操作技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2实验教学改革

2.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实验课教学也要顺应学科发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跟据生化实验的教学目的,在强调离心、电泳、比色、含量分析等生化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结合生化学科发展动态以及临床工作实际的需要,完善生化实验教学内容,将生物化学实验项目进行重新筛选,注重结合临床医学,减少落后的单纯验证性实验,加强探索性和综合性实验,比如:鸡血细胞DNA的提取纯化与鉴定,从鸡蛋清中提取某种蛋白成分,检验几种市售品牌奶粉的蛋白质含量等。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每个小组3~5人,由每个小组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材料、仪器设备、实验流程等,在指导教师审查修改通过后,在老师指导监督下做好实验各项准备及实验工作,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这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化学实验的乐趣,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生物化学的世界中。此外,在实验课教学的时间安排上,根据实验项目灵活地安排课时,充分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开放实验室,并配备实验指导老师,增加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加深对生化理论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2.2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方法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应用,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开展多媒体实验教学,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介,把复杂抽象的概念、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对学生的理解掌握大有裨益,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此外,生物化学教研室运用信息技术开发生物化学虚拟实验平台,对于不具备条件开展的生物化学实验以虚拟实验的形式进行模拟,虚拟实验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对实验教学是非常有益的补充,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生物化学前沿技术,开拓学生的视野。

2.3改革实验考核方式改变过去单纯考核理论内容的做法,将生物化学考核改成两部分进行,理论考核成绩占70%,期末实验考核成绩占30%。实验考核根据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分:实验课出勤率占10%,实验报告占30%,基本无机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它在化学学科中处于基础、母体地位,可以为后续课程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及部分检验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必备的知识基础。另外,作为入门必修课,无机化学的学习是学生建立专业思想和专业素质的重要阶段,不仅能让学生明确化学和医学的联系,而且技能考核(比如:移液管、移液器、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等)占30%,综合实验能力占30%,其中实验设计占10分,操作考试占20分,考试前两周教师规定考试范围和要求,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动手训练。考核时学生当场抽签,根据题目内容完成从准备到具体操作的整个流程,老师根据学生在实验各个环节的表现作出评分。

3总结

通过上述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从教学反馈和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实验兴趣大幅提高,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明显增强,生化考试成绩也明显提高。

作者:梁树才朱宝安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教研室

医学化学论文:生物化学教育讨论

本文作者:涂硕黄春洪揭克敏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活跃教学,创设和谐课堂

大学的教学,与中学阶段的教学有本质的区别。中学教学注重结果,以提高成绩为教学目的,以追求升学率为宗旨,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是一种同化知识的学习机制。而大学的教学,注重过程,以能力培养、开发学生潜能为重点,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是一种建构知识的学习机制。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和繁多的课程面前,大多数大学生学习是吃力的,学习效率低下。这种情况在医科院校更加明显,学困生比例最高。因此,创设和谐课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积极性。

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适合于刚开始上课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听课兴趣。在教学中,介绍具体知识点之前,可以先以专业相关的临床问题导出,提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寻找答案。学习糖代谢的生理意义时可以提出人长期不进食为什么会死亡?体内发生了哪些生物化学变化、生理病理变化?在学习脂肪代谢时,可以让学生先想想,为什么减肥时不仅要控制脂肪的摄入还要控制糖类的摄入?使学生带着问题在书中找寻答案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学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并同时体现了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2.想象教学法。生物化学许多原理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大多数同学几乎都是死记硬背,如果在讲课过程中采用想象法可以使同学们简单、清晰、快速地掌握生涩的知识点。比如,在讲授蛋白质分子结构时,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与一根绳子形象地联系起来。一整条绳子可看作一个亚基,即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几条绳子相互缠绕、相互作用则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通过这种形象地讲述,学生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抽象构型就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了。[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经过进位、转肽、移位3步后,肽酰-tRNA就从A位点移动到了P位点,在讲解时,可以把教师的身体比作核糖体,两只脚比作两个位点,左脚为A位点,右脚为P位点,左脚下(A位点)踩着一枚硬币(肽酰-tRNA),教师往左移动一步,此时硬币(肽酰-tRNA)就从左脚(A位点)移动到了右脚(P位点),这样不仅快速地解决了这一抽象的过程,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原来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3]

3.互动式教学法。轻松、和谐课堂氛围是开展互动式教学必备的前提条件。互动式教学方式有:(1)问题式教学方式。可以是教师自问自答,也可以是教师提问,一层一层地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还可以是学生提问,并让其他同学运用理论知识一起讨论并解决问题。(2)主题讨论式教学方式。在每章内容上课之前,老师精选一些和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密切相关的主题,让同学分好组,每组不同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制成幻灯片,当本章内容结束后,让学生上讲台来讲解所选主题,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3)学生授课方式。选择某些不是很难的章节,让主讲同学提前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仔细阅读教材,寻找相关辅助材料,认真准备,当他们上台讲课时,要以鼓励和激励为主,讲完后及时作正面的积极评价。这种角色转换的互动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网络辅助,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

随着电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经历了“粉笔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三级跳发展。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下载教学材料、参与论坛讨论、进行学习自测;教师则可以教学通知与问卷调查、撰写教学博客、开展网络答疑、布置网络作业、分享学生课堂活动内容。显然,网络辅助教学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教师成为了网络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帮助和服务学生学习为出发点,激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此外,网络平台特殊的教学情境,让一些平时羞于开口的学生或学困生有了从容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所以,网络教学不但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情意因素属于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需要,情意因素的满足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乐学、好学”的内驱力,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因素。我教研室《医学生物化学》网络平台教学实践表明:进行网络教学后,学生学习情意明显上升,知识面更为广阔,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特别是临床案例的分析能力明显提高。网络平台教学,已经成为《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第二课堂。该网络课程因教学成效明显,已经成为我校示范性网络课程之一,同时网络教学也成为了我校素质化教育的常规手段之一。作为传统的“难课”,《医学生物化学》一直是医学生基础学科学习中薄弱的一环。要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困”因素,一方面要教师要遵从高等教育规律,及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并努力提升教学能力,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设和谐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处理“粉笔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关系,协调好第一课堂与网络第二课堂的关系,要多方面入手,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意因素,促进认知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医学化学论文: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化学实验论文

一、原因分析

1.抵触情绪

近年来,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发生了一系列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得化学这一门学科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负面印象,人们谈化学色变,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化学是一门存在安全隐患的学科。化学各分支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繁杂,题海浩瀚,高职学生不免会对化学产生畏惧、厌烦的心理。在药学、检验和护理专业中,由于护理专业以女生居多,部分学生更是产生了抵触情绪,只满足于课程考核过关,不愿意去了解化学实验的相关安全知识,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2.学生个体差异

高职学生大多数是异地就学,来自全国各地,各地的教育水平不同,实验课程的开设情况不同,学生接受实验教育和训练的程度不同,造成入学后掌握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点在新生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3.高职院校校课程体系缺乏对化学安全知识的系统培训

在高职化学课程中,一般不单独开设实验课程,往往将其作为辅助性技能训练穿插在理论课程之中。由于课时限制,在实验课程编排中,教师更注重实验内容的完成和主要操作技能的培训,并不系统讲授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只在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每次实验的具体项目和潜在危险有针对性地做提醒和示教。采用此方式向学生传授化学实验安全知识是零散、不全面、不连贯的,因此学生掌握的效果较差。当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惊慌失措,不能及时联想、调用过去所学及时处理。

4.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占课程考核比例低

在传统的课程考核和评价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更加注重理论课程的考核,对实验课程的考核在课程总评中所占比例较低,约为10%~20%,其中对于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考核更是少之又少。缺乏过程性考核和评价是造成高职学生化学安全知识匮乏的原因。

二、对策

1.深化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加强实验考核过程性评价

为了让高职医学类专业学生增强化学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知识,高职院校教师可根据化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实验课程改革,力求够用、实用,将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学习纳入课程体系,将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考核评价纳入实验考核范畴。对于高职新生采用系统培训的方法教授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对于老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定期强化安全意识。在实验考核的过程中,从实验态度、实验习惯、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操作规范程度、仪器使用熟练程度、安全设备的摆放地点和使用方法的掌握、实验结束后的清洁工作、完成实验报告、课后反思总结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提高考核结果在总评中所占比例。

2.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化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更是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科学。教师应联合学校其他部门的力量,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例如:减少课程讲堂讲授、笔试这种传统的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的教学考查模式,多邀请国内专家进院校开设化学实验安全知识讲座;与院团委、学工处等部门联合举办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和技能竞赛,给予优胜学生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利用学校的微博、网站、微信等公众平台和推送相关化学安全知识;定期和院校保卫部门开展化学实验事故安全演习。

3.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德高为范,身正为师,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高等职业学院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对理论和实验教师定期培训,从药品管理、实验准备、实验规范、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等各方面进行强化训练。适当增加实验辅带教师的数量,提高师生比,消除主带教师和实验教师在实验课程中无法照顾每一位学生情况的现象。

作者:王炜祺 施文艳 汤琤 单位: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医学化学论文:医学校实验室化学实验论文

一、实验内容的探索研究

化学实验是医学生的基础学科,是进行科研培养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因此实验内容的选择不可小觑,内容选择上既要培养医学生的实验基础,又要兼顾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内容的建设与发展,无论如何改革,基础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为只有打好实验操作基础能力,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钻研的精神才能高屋建瓴,在基础平台上进行更高级别的长远发展,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提供有效保障。在保证基础实验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基本操作的目的,再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开放性实验[9],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科研能力。一方面要选择基础实验教学内容,打好医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能力,将化学实验与应用广泛的行业标准相结合,兼顾其实用性。医学院校化学实验主要针对大一新生,要先了解常用化学仪器,学习规范操作,如溶液的配置与定量、玻璃仪器的洗涤与使用等。另一方面在基本操作基础上,将化学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锻炼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结合当代热点,增加部分创新性实验,增加实验的新颖性,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科作用。

二、师资力量配备与管理

实验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工作精神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关系到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一,要坚持育人为本、实践为主、终身学习的指导思想,强化教师队伍的服务意识。医学院校的大一新生,普遍化学基础薄弱,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实验,更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打好坚实的基础,对实验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验人员一定要坚持指导思想不变,将实验的准备工作安排好,指导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正确引导,严格要求,引导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科学、严谨的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教学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验需求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做到理论指导实践,保证实验的顺利有序进行。第二,要鼓励实验人员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水平与能力,结合当代实践要求,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断创新进取。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鼓励实验人员提高自身的水平与知识,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实验人员走出去,加强交流与学习,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引进先进的仪器与技术,拓宽自己的见识与能力。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提高实验的质量与水平。只有不断地学习与进步,才能将改革与创新应用于实践,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时代所需要的先进人才。第三,培养真正的优秀人才,体制与管理保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的政策引领,实验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为培养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要求实验管理人员制定健全完善、与时俱进的实验发展规划与政策,保障实验人员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与培养,保障实验人员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这样才能保障实验实践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三、教学模式改革

如何根据现有的实验内容,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一直是各高校历来探讨的重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第一要有章可循。认真贯彻执行全面、精心安排的基础性试验,打好学生的实验基础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性、综合性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第二要有专业的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在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好关,实验技术人员要认真准备好相应的实验药品、仪器等教学辅助材料,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指导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水平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力,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培养其科学严谨的态度,还要积极的启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第三要设立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督促学生认真的完成实验,严格进行规范操作,设立相应的鼓励政策,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手段,触类旁通地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工作态度,可以辩证地认识事物,在将来能够独立创新,用理性的头脑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

四、实验室管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就没有长远的稳定发展。实验室的管理主要包含了教学工作人员的管理、药品试剂仪器等的物资管理及对上课学生的管理三个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改革与创新不断进行,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实验室的硬件配备也要不断地改革与发展才能与时展的大环境相适应,才能不断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实验室的硬件条件直接关系到一个实验室的水平,进而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的硬件条件,而实验室人员配备、管理水平是一个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只有兼顾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保障实验室的良性运行,不断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通过参照国外的先进实验室管理经验,国内先进大学的管理模式,对比分析寻找自身不足,吸收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经验,总结制定出适合本校特点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符合本校特点与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室管理规范,保障实验的高效有序进行。

五、总结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开始实践操作的第一课堂,实验室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培养人才的水平。实验室的人员管理及配备、实验室硬件设施的管理水平及实验室规章制度都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只有几个方面相互协调、共同改革与发展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

作者:赵红艳 赵红磊 于江越 李凤 荣先国 付彩霞 单位:滨州医学院 潍坊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医学化学论文:网络辅助教学医学生物化学论文

一、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建设

依托校园网络初步建立一个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网站,网站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模块:生物化学的理论教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前沿知识与技术,在线答疑,生物化学方面的轶人轶事。生物化学的理论教学又包括课程目标,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动画库,练习题,案例库。生物化学的内容包括,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开设的实验项目等。在线答疑包括在在线留言,E-mail信箱,qq聊天。前沿知识和技术,主要是介绍当前生物化学的新知识,以及应用的新技术。轶人轶事,主要介绍生物化学方面的名人重要发现的趣事以及他们的背后的故事。

二、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优势

1.突破了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方式,解决了生物化学,课时少,内容多,延伸了课堂教学,使教学更加灵活,方便!传统授课,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录授课课件,而并没有真正理解老师授课内容,很难在一两节课内将内容消化掉。因此,利用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非常方便的在课堂之外,如宿舍,网吧,电子阅览室等有网络的地方,登陆该平台,方便学生学习,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这一缺陷。

2.突破了传统的辅导模式,不必把疑问留在课堂上解决,只要有疑问,学生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在线答疑”平台,与老师进行实时探讨交流,方便快捷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更加有利于实施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突出了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不同学生对于接受信息上是有个体差异性的,有的学生更倾向于视觉,有的更倾向于听觉,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方便的找出各自的重难点着重学习。

4.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登录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了解到生物化学发展中的一些趣事,以及生物化学与日常生活,医学等方面的联系,比单纯的老师说教更有效,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生物化学前沿知识和技术的了解,由于生物化学教材前沿知识的比较慢,在加上生物化学的课时少,任务重,教师很难再课堂上介绍一些前沿知识和技术,但是通过构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我们可以将前沿的知识和理论上传到网络平台中,只要学生可以登录给平台,就可以非常方便的查找,学习!

三、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1.实验班级的选择

选取了2012级临床的两个平行班级,两个班在入学时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都比较相似,文理科生的比例也想接近。

2.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应用实施

实验班和对照班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上课,而且均由同一个任课教师任教,在实验班中,介绍了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而且课下的辅导也是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来进行的!而对照班没有。

3.网络辅助教学效果的评价

本研究以两种形式来对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效果的评价,一是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二是对实验班进行调查问卷,实验班的期末考试成绩为78.2±6.2,而对照班的成绩是69.1±3.8,经统计分析P<0.05,因此实验班的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调查问卷结果也表明63.3%的学生认为有时课堂听的不是很明白的问题,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就可以帮助自己理解掌握,70.9%的学生比较愿意学生化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经常自己登陆网络教学辅助平台。81.5%的学生认为,对生物化学比较有些兴趣!

四、讨论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应用,可以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生物化学的知识,克服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的恐惧心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利于接受生物化学,网络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利用。生物化学辅助教学平台一定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宗自卫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化学论文:独立学院医学生物化学论文

1建立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高等医药院校不断加大校园网建设,网络教学与医学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也是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5]。南通大学主页上已构建了Blackboard网络课堂教学平台,为建设互联互动的网络学习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在杏林学院医学生中开展网络教学符合其自身特点,独立学院的学生作为改革开放的新生代,学生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动手能力较强,信息来源丰富,眼界视野开阔,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等,并善于创新,综合发展潜力较大。《医学生物化学》网络教学平台建构了多元化生物化学的学习环境,大大提高了杏林学院学生的学习热情,还给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作者将杏林学院《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课件、参考文献目录等内容公布在网上,实现在线阅读、练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及所要达到的要求。另外,数字化网络教学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E-mail、QQ、视频等方式进行讨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调动了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化学》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培养学生利用数字化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可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现代化教学理念。

2改革传统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是教师机械灌输,而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知识。为此,首先应提高学生对《医学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在学习糖代谢时就可以提出“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那么红细胞是如何获取能量来维持其代谢需要的?”同时,教师要在网络平台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到课堂时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提炼、归纳,解决问题[6]。另外,独立学院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于3学时1次的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到第三堂课时教与学的效果均不是很好,为此,作者设计了每次教学内容时需要增加调动学生兴趣的部分,让部分走神的学生重新回到课堂,如《医学生物化学》的“绪论”能否讲好非常关键,也是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的关键一堂课,设计该部分内容时可在线播放一些视频,如《theinnerlifeofthecell》,讲述一些诺贝尔获奖科学家的小故事;在讲解枯燥的代谢内容时可结合临床一些病例,在线播放相关疾病的视频,如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等,让学生觉得《医学生物化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消除其“学习生化无用论”的错误想法。

3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医学生物化学》主要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使《医学生物化学》内容变得生动、易于理解。但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记录授课课件,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更有甚者,课后直接复制教师的授课课件,因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为提高教学质量,作者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多地去理解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不是一味地抄写课件[7]。课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提供的教学内容,再记忆和消化课堂知识。另外,借助网络平台在课前提出问题,以达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杏林学院《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必须要从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杏林学院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可大幅度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将杏林学院学生培养成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具备良好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强,符合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要面向社区医疗等一线岗位的应用型人才[8]。

作者:周艳 单位: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南通大学医学院

医学化学论文:医学基础生物化学论文

1效果评价

采用调查问卷和理论考核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理论考核分两次,一次是针对CMT教学内容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展开测验,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和综合题。前三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共80分,综合题一道,分值为20分,目的是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次是面向全校2011级学生的期末理论考核,均是传统考试题型,总分10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书本内容的掌握情况。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两次的理论成绩,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全部在实验组学生中展开,共匿名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结果表明,CMT的引入让学生明白了基础知识在临床中的运用,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这正是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最缺乏的学习能力之一,见表1。

2.2理论成绩分析

由表2得知,在CMT教学内容测试中实验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u=2.48,p<0.05),说明CMT教学法提高了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了其学习能力和方法,从而对基础知识掌握地更加牢固,表3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亦证实了这一点(u=3.72,p<0.01)。在综合能力测试方面,实验组同样表现优秀,其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2,p<0.01)。

3讨论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它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临床上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治疗原理,但因其知识点繁杂、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和效率低下,历来被医学生认为是较难学习的课程之一[4]。对医学生来说,没有比临床病例更能引起其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将CMT引入生物化学教学,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3.1教学案例的难度应符合学生的综合能力

典型性CMT要求的教学案例是从临床搜集的真实的复杂病例[5],对于医学知识掌握甚少的大一学生来说,即使在教师引导下也很难就复杂的临床病例做出准确的分析,最终必然会因为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使教改流于形式。鉴于此,我们所采用的病例都是授课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自己编写的,摈弃了过多的干扰因素,适当降低案例的难度,同时保证其真实度和有效性。此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需要教科书以外知识较多的病例,我们同时指定相应的参考书,减轻了学生的课下负担。实践表明,以上措施使得大部分学生均能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

3.2CMT尽量不要在新授课中引入

目前的文献资料显示,CMT在临床课程中均是在新授课中应用,先由学生课下预习、自学或者查阅资料来分析问题,课上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问题的一步步解决来学习新知识。我们开始也借鉴上述方法,但遗憾地发现,有能力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甚少,教学气氛惨淡。我们转而在学完相关章节后引入临床病例,将其中的知识点甚至是已学的跨课程知识融入到教学病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的兴趣和靶向性。这才是医学基础课程引入CMT教学的主要目的。表1的调查问卷结果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3.3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CMT教学质量

授课教师不仅要根据实验对象的综合条件编制难度适中的教学病例,还得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运用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保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授课教师需要拥有足够的教学技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CMT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得是一个优秀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本研究结果说明,将CMT应用于基础医学教学完全是可以的,而且相较于传统的LBL教学,它能更好地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起来,可显著提高基础医学的教学质量。当然,CMT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这是在实施之前必须做好的心理准备。

作者:徐燕 单位: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化学论文:生物化学医学教育论文

1采取日常考试累积法进行课程成绩评定

1)开卷考试:考试中允许学生带教科书和笔记本进考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考虑到采用开卷考试,出题的原则作了适当的调整,绝大部分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所学过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如已理解和掌握,不用翻书,稍事思考就能找出正确答案,否则即使翻书、看笔记也无法直接找到答案。例如,在“氨基酸代谢”一章,有一道这样的题目:与S-腺苷甲硫氨酸无关的反应有:A.肌酸的生成;B.胆碱的生成;C.多胺的生成;D.尿素的生成;E.肾上腺素的生成,选项中所列反应,除去尿素的生成,其他都与S-腺苷甲硫氨酸有关。而上述相关反应,分别在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章节中学到过,但需要同学们自己进行归纳。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思维,更多地通过理解去掌握知识,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2)计算机模拟考试:学习若干章节后,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到计算机上抽题测试。测试是在师生之间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实行的免监法,在充分的诚信品质教育培养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觉作答,使学生的发挥达到最佳,也对学生的综合道德品质培养和主动学习的态度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免监考的目的在于建设良好的学风[5]。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要求平等和受到尊重与信任,渴望拥有自主权[6]。最有力量的学校管理者不是那些只会行使行政权力人,而是那些善于尊重人、相信人的人[7]。免监考,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更大的责任、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从而也更有力地调动了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2采用大班案例讨论课考核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个患病的机体来讲,同时存在着机能、形态和代谢方面的改变。案例分析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8]。如女性较为注意自己的形体,关注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比例正常,有些女性刻意减少饮食量以保持身材苗条,有的女性由于过度减少进食量而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教师授课时首先提出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这个现象,引起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再分析糖代谢的内容,最后回到案例本身,使学生既学到了糖代谢的相关基础知识,又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及临床实践中,为将来的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基础[9]。在案例的选择中我们特别注重案例与生化知识点的相关性及相互联系。例如:我们选择糖尿病的病例,讲解了糖代谢中血糖的来源及去路,与学生一起分析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不仅讲解了糖代谢,同时还与脂代谢途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生化各章节内容从纵向到横向结合起来。在讨论的过程中,请学生先分析,教师参与讨论,及时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是一种有效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同时建立起案例讨论成绩评定方法以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大班病例讨论成绩由病例讨论课现场讨论各班成绩(70%)和个人成绩(30%)组成。其中讨论课现场讨论成绩由教师及学委组织的答辩委员会评出;而个人成绩则根据每人准备工作多少、答辩参加状况、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由学委组织学生评分。案例式教学考核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10]。

3采用论文综述撰写与答辩方法考核创新能力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是发展较快的学科,很多知识来源于科研实践[11]。因此,在生物化学第二课堂中尝试评定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方法。具体来说本门课成绩分为综述和答辩两部分,由老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其评定。其中学生们根据老师讲课内容选择感兴趣的题目,查阅文献资料完成的论文综述占成绩的60%,根据综述的学术水平、新颖性、综述形式等方面内容进行评定。对综述的讲解与答辩占成绩的40%。按照对综述内容的熟悉程度、答辩的表达方式、课件制作水平、对老师、同学提问的答辩情况分别进行评分。多数学生论文报告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回答问题也较为准确。综上所述,以培养诚信素质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形式多样的生物化学全程素质考核系统,能够更公平的评价学生,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这种生物化学全程素质考核方法符合“临床专业认证”的考核要求,做到了“学业成绩评定必须针对教育目标;主张平时采用形成性评价方法;提倡使用跨学科整合的试题;强调采用现代技术、先进客观的方法”[12],为今后提高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作者:文朝阳 王雅梅 杨晓梅 侯燕芝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医学化学论文: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论文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英语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因此给留学生授课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素质,能讲流利的口语,并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3]。我教研室参与授课的教师最少具有硕士学位,大部分都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且很多老师还有出国交流的经历,都能正常上课。但在授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特殊的问题,比如由于国家的背景不同以及受母语的影响,学生发音都带有一定的口音,“印巴式发音”需要老师去适应,否则交流中不能在短时间内正确地理解学生的意思。这一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尤为明显,留学生会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解,当场提问,教师必须当场作答,只有正确地领悟学生的意思,才能正确地分析和解答;另外,教师有时候会因为专业词汇的生疏而出现照读幻灯片的情况,没有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讲解知识,久而久之会使留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对上课失去兴趣。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教师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不足导致的。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

(1)组织教师参加我校的教师外语提高班,在专业的外籍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外语交流能力的训练。

(2)聘请外籍教师(巴基斯坦)参与授课、听课和集体备课等不同教学过程,提出教学中的问题,纠正教师常犯的错误并指出被忽略的细节,同时帮助找出最易于学生接受的讲解方式和方法。

(3)通过课外活动加强教师与留学生的交流,比如在留学生的节日组织师生联谊活动、组织师生联合文艺汇演、举办运动会等,在活动中加强了教师对留学生生活习惯的了解,同时也适应了发音。

(4)新参加留学生授课的老师,要进行严格的试讲和考核过程,才能正式给留学生授课。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教师的口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外籍教师的肯定。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留学生医学生物教学质量

(一)合理选取教材

教材是实现培养目标,传授课程内容的工具。应该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和今后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我们在最初的授课过程中并未统一教材,很多学生是从自己国家购买的书籍,虽然都是生物化学的英文教材,但版本的种类很多,内容和顺序都不尽相同,这给上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将学生购买的书籍全部收集上来进行比较,并结合巴基斯坦医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最终将上课用书统一为巴基斯坦出版的由RichardA.Harvey博士主编的教材《Lippincott’sIllus-tratedReviews:Biochemistry》,同时参考Lehninger的《PRINCIPLESOFBIOCHEMISTR》开展教学。统一了教材之后,大大减少了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并提高了其听课的效率。

(二)在多媒体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多媒体辅助教学现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授课过程中,留学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采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来改善教学效果。一些精美的动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明,达到图文声像并茂、形象逼真的效果,给人以直观感受,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来很难想象,甚至不能想象和理解的问题一目了然、迎刃而解,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5]。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认真做好PPT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好的数据库下载精美的动画或者短片,配合理论教学。例如蛋白质翻译的过程,板书讲授很难讲解其中的精髓,利用多媒体结合相应的动画,即可将抽象知识系统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学生对此过程理解的更加透彻,在短时间内建立对于进位、成肽和转位过程的感性认识,而且这种记忆在脑海里贮存更长久,对知识的接受和吸收更深刻。

(三)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

生思想活跃,课堂气氛明显不同,如果只是老师一味的讲解,他们会觉得乏味,后来就会说话,或者玩手机,不专心听讲了,故在留学生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更能迎合他们的特点。我们的互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章节快要结束的时候,根据教学大纲设计一些小问题,比如名词解释、单选,等等,和学生们一起做题,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平时成绩给予加分的奖励,学生们很积极的回答问题;另一种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和生活实践,提出一些问题或者案例,比如在介绍糖代谢这章的时候,以糖尿病作为案例,提出“糖尿病病人血糖的调节问题”,引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从而总揽糖代谢的所有途径,再一一展开;类似的,以肝昏迷病例引出氨代谢的过程;以疯牛病感染的原因来分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等,学生可以先就此类问题先展开讨论,和老师互动交流,然后老师介绍理论知识,学生会在对案例产生兴趣的同时,带着问题学习知识,这样课题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

三、理论联系实践、重视实验教学

在留学生实验中,目前国内尚没有统一的留学生使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教材,我们也结合本科生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参考国内外的教材,编写了英文生物化学实验教材《MANUALOFBIOCHEMISTRYEXPERIMENT》,其中包含了14个经典的实验,如:IsoelectricPointofPro-tein,SeparationofProteinbyElectrophoresis,HydrolysisofStarch等,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协助,学生独立操作,实验完成后,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所涉及的理论、操作方法和在实验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实践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改革考试考核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留学生特别关注成绩,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也能达到有效督促其学习的目的。我们在本科生教学考试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也对留学生的考核进行了改革。将留学生的总成绩计为200分,其中理论100分,口语100分,理论成绩又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平时成绩占10%,实验报告的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70%;口语成绩分为两部分,包括实验口语考试成绩占30%,理论口语考试占70%,最终给出留学生的综合成绩。

作者:李冬妹 黄瑾 潘泽民 罗星 张云华 郑志红 王英姿 单位:石河子大学

医学化学论文:医学有机化学论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

在准备每章的教学内容时,要花较多的时间收集材料。比如在绪论中举例介绍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都离不开有机化学;讲到构象、构型时,举例说明药物也存在着不同的构象或构型,不同的构象或构型与受体结合能力以及生理活性也不同;在芳香烃和含氮化合物两章分别介绍两类化学致癌物:稠环芳烃和N-亚硝基化合物,这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立体化学一章,除介绍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关于手性药物合成及化学奖获得者对手性药合成的贡献外,还可大量介绍不同构型的手性药的药理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手性的重要性;在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羧酸一章,详细介绍羟基酸、酮酸等与人体三大代谢的关系,通过掌握和运用有机化学的普遍原理,使学生初步具备联系体内复杂反应的能力。医学与有机化学有关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每章里面都能结合医学和药学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专业课打下了坚实基础。

2建立理论框架,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有机化学内容多,但规律性较强,有些内容是建立在中学化学基础知识之上的,是大学阶段与高中课程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根据学生在中学及基础化学中的实际学习情况,应删去重复内容。中学时代由于高考大纲的限制,有机化学教学缺乏系统性,学生着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略了理解能力的培养,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在大学学时数紧缩的情况下,仅仅靠死记硬背远远不够。我们应该有目的地讲授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知识,通过建立理论框架,从理论高度加深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关系的理解,这样在讲授某些具体问题时教师可以点到为止,启发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①电子效应中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电子效应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这一节,授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从电子效应的概念、特点和类型上分步讲解,通过运用有机结构理论的知识,解决有机化学中的许多问题,如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的选择性亲电加成;共轭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苯环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则;水、醇、酚、羧酸的相对酸性大小等。②杂化轨道理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熟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首先必须掌握该物质的结构,而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必须从原子的杂化开始。所以在杂化轨道理论一节中,要让学生明白构成有机物的主体碳原子在形成分子时轨道为什么要杂化?杂化对分子的形成有什么好处?杂化后轨道外形和电子云外形有什么变化?杂化轨道是如何形成共价键的?sp、sp2、sp3杂化在轨道成分、形状、长度、夹角及空间构型等方面有哪些区别?如何判别杂化方式等等?理解杂化轨道理论对掌握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③酸碱理论。讲述酸碱理论的发展历史和每一种理论的本质,从阿累尼乌斯酸碱理论、勃朗斯德酸碱理论,到路易斯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对有机化学中的酸碱概念有一个整体的、本质的认识,尤其是路易斯酸碱理论对亲电反应和亲核反应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吃透教材,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全局意识

在有机化学教学环节中,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就这门课程而言,理论性强、涉及的概念多、化学原理抽象、分子结构复杂、化学反应及机理繁琐。在绪论一节授课老师都会强调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突出预习和课后归纳总结的重要性,但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一开始还能跟上进度,但随着教学内容的全面推进,大多数学生不再预习而是跟着老师走。为了缩小教学矛盾,要求教师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注重章节前后知识的连贯性。比如烯烃的稳定性与消除反应之间的关系;醛与醇的亲核加成反应是糖的环状结构形成以及成苷反应的基础,含氮化合物的性质是蛋白质和核酸中涉及的一些反应的基础等。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而不是孤立地陈述一个个具体的反应,同时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优化教学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当然,在实际讲授过程中既要考虑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必须”和“够用”的理论基础,也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4抓住反应本质,构建有机化学反应中的稳定性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反应多且复杂,但规律性强。只要找到某一类物质反应的实质,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不需要记住每一个具体反应方程式。比如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实质是:中间体自由基的稳定性决定了取代反应的快慢,学生理解了反应机理,掌握了自由基的稳定性大小,自然就会写出主要产物;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加成仅仅记住所谓的“马氏规则”是不够的,要理解反应过程和实质:中间体正碳离子的稳定性决定了烯烃亲电加成反应的快慢;“查依切夫”规则预测消除反应的方向,同样需要理解其实质:生成比较稳定的烯烃为主要产物。所以通过寻求有机化学中反应物、产物、中间体的稳定性与反应性能的关系,达到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目的。

5多条复习主线及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好的复习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学好有机化学的有效途径。多条复习主线包括:以官能团为主线;以反应类型如亲电反应和亲核反应为主线;以物质的酸性或碱性大小为主线;或以寝室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针对某一类反应、某一问题或按照目录章节顺序进行讨论归纳总结,以形成一个个完整的知识链,把相对独立分散的内容串联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这些归纳总结工作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和学习其他学科一样,学好有机化学也需要多种学习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设问置疑式等,但有机化学在知识结构上系统性、连贯性更强,学习方法上有其独特性,比如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一类物质由于同系物的存在,我们不需要记住每一个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这就是普遍性,如果再注意到个别物质的特殊性,某一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得以全面掌握。如含有碳碳π键如烯烃、炔烃都能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但含炔氢的炔由于具有特殊性可与硝酸银的氨溶液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发生反应而与一般的烯烃和炔烃相区别;羧酸有酸性,都能发生酯化反应但甲酸因含有醛基而具有还原性;醛、酮都能与羰基试剂如2,4-二硝基苯肼反应但乙醛或甲基酮能发生碘仿反应表现出特殊性。另外,类比法也是学好有机化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水、硫化氢的区别类比到醇、硫醇的结构与性质区别;有机胺与无机氨结构性质相类比等。通过探索多种学习方法与复习方法,不仅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达到书本知识从厚到薄的学习效果。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机化学记忆也更加深刻。

6优化问题设计,建立章节典型例题和题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效果最后体现在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很多学生学习有机化学都有这样的感受:上课内容听懂了,但遇到问题、做起题目来却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如果教师只限于课本理论内容的讲解,不仅枯燥无味,学生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某个问题,更无从谈起掌握,最终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问题设计是调动学生课堂思维的有力武器。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一个深奥的理论往往令学生望而生畏,在课堂上优化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由于教材内容的限制,有机化学正文中例题很少,通过精心设计例题并讲解,不仅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帮助学生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完“马氏规则”烯烃与卤化氢的选择性加成,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乙烯、丙烯、2-甲基丙烯与碘化氢加成的速率大小如何?乍看起来无从下手,但明白烯烃亲电加成的实质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讲完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可以给出这样的问题:影响亲核加成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在离子型反应中,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通过学生的思考、提问,得出“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是影响离子型反应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这样一个普遍的规律。通过问题设计、讨论和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内涵和本质理解的偏差,从而进行补充和完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作者:陶兆林 司友琳 曹守莹 刘明星 唐玲 刘长青 单位:蚌埠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医学化学论文: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论文

1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基本上是临床一线的工作者,工作经验丰富,有一定生化理论基础。教学上不能按照全日制学生的教学方法一样,照本宣科,完全按以往的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讲解,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感觉像是重复上一次生化课,没有新鲜的东西,就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加上生化又是一门相对难学的医学基础学科,因此,针对成人教育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也要作出调整。

1.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和学生做一定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在临床上碰到的与生化相关的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由此引申出生化相关的知识点。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化的难点。比如黄疸的分类是根据实验室检查进行的,分别是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临床工作者大都可以根据尿三胆实验、粪便及血清的胆素(原)等的检查,结合病者病情做出诊断。但对于为什么要检查尿、血清、粪便,为什么要检查胆素、胆素原,为什么有些实验室阳性,有些是阴性,有些学生似是而非的,懂一点,但又不是很透彻。这时候,需要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难点,事半功倍。

1.2注重知识的更新需要补充更多的前沿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材的书本知识。因为大多数成人学生都是学过一次生化的,对生化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如果只按照书本上的照本宣科,学生肯定觉得索然无味。因此,作为教师,也必须不断地学习充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比如在讲到基因这章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临床,介绍基因诊断的新技术,基因治疗的新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3重视实验教学作为抽象难懂的生化,必要的实验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对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来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觉得很抽象,但在临床上解释用药机理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可以结合有效的实验来让学生充分理解,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当然实验的选择应该不同于全日制学生,应该有所侧重。比如可以选择前沿点的基因提取及表达的实验,还可以选择些综合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参与分析的过程,或者选择些与临床相关的实验。

1.4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多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也主要以听为主。而生化这门课程知识量大,难点多,抽象难懂,作为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1.4.1PBL教学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也称为基于问题的教学。在PBL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倡导学生通过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获得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用比较系统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人学生已经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习经验,通过布置作业启发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并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在讨论中由老师来解惑答疑,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

1.4.2案例分析法由于成人学生大多有一线临床工作经验,这是他们的优势。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优势来教学,需要花更多的心思。作为教师,如果从头到尾都只是在讲授生化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学生听起来寡然无味。而如果我们直接来一个真实的病案分析,通过病案再溯源到生化的基础知识,这样学生肯定兴趣大增。比如,用一个黄疸病人的病例,列出其在医院所作出的血清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颜色等检查数据,让学生自己来分析黄疸的种类,发病原因及治疗原则,这样一来,难学的知识点不仅学生能听懂,而且兴趣也很大。

1.5搭建网络平台最后,还需要借助当今网络平台,即时反馈问题,在线作答。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借助网络这个快捷方便的载体,可以更有效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这对于上班的成人学生来说,是最受欢迎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构建一个优良的网络平台,可以通过网络授课,在线问答,实验视频观看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也节约了资源。

2教学评价

以往的教学评价都只通过卷面考试作为考量学生的成绩,这样不仅单一,而且对于成人学生来说,他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记忆力有所下降。所以,对于成人学生不能完全依托考试这样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在成人教育上面,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撰写综述的方式作为辅助评价。查阅文献不仅可以知晓更多的前沿知识,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综合总结的能力,并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另外,也可以选择一些案例分析,来考察学生的生化分析能力。

3教学管理

成人教育基本是临床一线上班,工作繁忙,还要忙里偷闲确实不易。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放松学生的考勤。有些班上课只来一个学生,久而久之,干脆一个都不来,这样一来,大家都认为成人教育含金量太低,社会认可度差。我想这个问题要根本性地改变,学校这边要严格教学管理制度。当然,这个考勤也不可能像全日制学生那样天天上课,毕竟成人学生有自己的工作,所以制定的制度要有弹性。总之,成人教学要按照成人的特点,因材施教,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管理体系,让他们可以真正理解生化这门抽象难懂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何柳兴单位:成都大学医护学院

医学化学论文:医学检验生物化学教学论文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趋势较好、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的医学类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检验专业岗位需求,生物化学传统的教学法(lacture-basedlearning,LBL)已无法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案例导入式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是根据我国高职医学院校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方法是以案例或病例为导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问题导入式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导入新课程的学习方法[1-4]。本研究将CBL教学法与PBL教学法融合,其特点是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每章讲授新内容前提出1~2个病例,并附3~5个问题,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参考书等分析病例、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预习新知识、有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某职业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系2013—2015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31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将每个年级按照班级随机(该职业学院分班是按照高考成绩依次随机分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BL),实验组采用病例问题导入式教学法(CBL+PBL)。具体分组如表1。1.2研究方法。1.2.1教材选取。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选用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付达华主编的《生物化学》教材,由教研室拟定同一份授课计划,确定相同教学重难点,理论学时60,实验学时12。1.2.2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BL),实验组采用病例问题导入式教学法(CBL+PBL)。1.2.3问卷调查。就同样的10个问题设计两套调查问卷,分别发放给3个年级所有在校生。其中发放LBL教学法教学效果调查问卷(A问卷)累计306张,CBL+PBL教学法教学效果调查问卷(B问卷)累计223张。回收问卷,回收率10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5-8]。1.2.4统计分析。学生期末成绩由试卷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试卷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30%。将两种教学方法的三学年成绩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t检验分析,得出t值和P值。

2结果

2.1调查问卷结果分析。3个年级学生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CBL+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比较,CBL+PBL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能更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强化师生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高水平思维、提升学生问题责任感、促进理论联系实践,学生对重难点更加明确,并能更快地适应应试教育。见表2及图1。2.2学生考试成绩差异性分析。通过对3个年级学生的CBL+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比较,用SPSS17.0软件分析考试成绩。可以看出,CBL+PBL教学法与LBL传统教学法学生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讨论

3.1CBL+PBL。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可行性CBL教学法最早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美国法律院校的教学[9-10],PBL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高校医学类教学中首次运用[11]。CBL和PBL法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教师是学生的主导。据文献报道,近年来这两种方法在国内、外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广泛采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成绩显著提高,效果良好[1-3,9]。本次研究的结果也显示,与传统的LBL教学方法相比,CBL+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积极性、学习效果等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CBL+PBL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3.2CBL+PBL。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优势我国高职医学检验教育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法,这种方法局限性较大,学习比较被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CBL+PBL双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能突出“生物化学”等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特色,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提高生化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市场需求的检验专业医学人才[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CBL+PBL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运用CBL+PBL法是课程改革的新方向,能够强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扭转学生的被动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适应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3.3结论。世界医学教育会议提出,医学类院校需要改进教学法,把传统被动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改变为主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包括自我指导的独立学习以及教师辅导等方法,以保证终身不断的学习。CBL+PBL教学法将案例引导和问题引导结合起来,因教学内容而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已经成为医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CBL+PBL能进一步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是一种更合适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CBL+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和岗位需求。

作者:李敏艳 王伯平 马慧玲 房宇 雷颖 张迁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系

医学化学论文: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论文

1通识教育的概念及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又被称为一般教育或通才教育,来自于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国内外教育家对通识教育的涵义解释是丰富多彩、见仁见智的,但在各自不同的阐述中,达成共识的是:通识教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育方法和内容,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德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1]。第一个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A.S.Packard)。之后,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诸多国家也有类似的教育理念与做法。20世纪末通识教育理念进入我国大学教育界,众多教育家对通识教育与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自由教育和通才教育等教育进行了辨析,通过辨析,逐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推行这一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具有多样化与联系性的特点。正确理解它的多样性与联系性,是把握通识教育科学内涵、促进通识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识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能较好地解决近代以来大学教育极端专业化和功利化所带来的一些弊端[2]。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的关系中,存在许多争议,作为医学院校专业课程的一线教师,笔者较为认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关系,也就是说医学院校对于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必须通过其专业课程学习进行培养,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并指导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等),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激发学生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人文意识,倡导学生加入到基层卫生组织服务队伍中去。

2医学专业生物化学的专业地位

总体而言,其内容包括五大板块:人体的化学物质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正常代谢及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肝脏、血液等重要器官与系统的生物化学[3]。通过五大板块内容的学习,为医学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后期实习及临床工作奠定基础。临床上各种疾病发病机制的阐明以及诊断、治疗与预防等都需要生物化学提供必需的理论和技术;利用其理论和技术,护理专业可以更好地进行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可以更好地理解检验项目中各指标代表的临床意义,药学专业则可将其理论、原理和技术用于指导药物研究、药品生产、药物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

3运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

3.1以通识教育理念指导扩展内容的选取

3.1.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生物化学学科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又有许多重大进展和突破,教学中可以时间为线串联、国别为线并联讲解学科发展史,并重点讲解我国人民为生物化学的发展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用粮食酿酒,而酿酒用的曲实质就是酶。“药王”孙思邈用中草药治疗维生素缺乏疾病;《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了444种动物代谢产物和分泌物。近代留美生物化学家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贡献斐然,但热爱祖国,终身保留中国国籍。1965年,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壮举;1994年,中国作为唯一发展中国家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协助这项盛大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完成。2002年,我国科学家宣布中国水稻“精细图”完成[4]。这些知识既体现中国人民的智慧,又展现了现代科学家利用所学建设祖国、回报祖国的伟大壮举。作为青年学生,要用饱满的学习热情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投入学习与工作,实实在在地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3.1.2通过教学内容讲授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理念

生物化学由于其内容包括机体化学组成和物质代谢及调节等知识,所以很多知识点与健康生活理念息息相关。比如,在“物质代谢”中讲到糖异生概念和甘油三酯的体内合成途径时,强调生活中部分女生“以瘦为美、节食减肥”观念和行为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导学生培养“健康是美”“管住嘴迈开腿”的正确观念;在“肝的生物化学”中分析肝脏的“物质代谢中枢”重要作用,强调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对肝脏功能的损害,培养学生远离烟酒的良好生活习惯;在“水代谢”讲解中强调机体每日所需水量为1500ml,而在饮用水中能更好地被机体吸收和利用的是白水。

3.1.3通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医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是各级医药卫生相关组织和单位。医药卫生组织和单位是社会部门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在“蛋白质的化学”章节中增加婴儿奶粉中掺入三聚氰胺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文字材料和对婴儿造成损害的图片资料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5];在“核酸的化学”章节中强调名噪一时的核酸广告宣传的营养价值没有理论依据,即核酸并非机体必需营养物质;在“维生素”章节中强调维生素补充的每日需要量以及过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揭露一些厂家广告夸大产品作用等现象。通过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1.4通过扩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制定职业规划

生物化学学科在近50年来蓬勃发展,众多科学家通过缜密的实验设计、反复的实验研究、仔细的实验分析一步步推动着学科的进步,他们也因此获诺贝尔奖垂青。这些科学家各有特点,通过介绍他们的人生和科研经历,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树立远大职业理想,有目标地学习和生活。

3.2以通识教育理念改进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

3.2.1引入微课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我校参与了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有适合医学专科层次的微课资源。所以,学期初,教师微课资源,鼓励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代教学节奏以及就业后面临的执业和职称考试。

3.2.2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各校的教学调整,许多学校压缩了实验课学时,将重心放在了理论教学上,这与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生素质培养相冲突。因此,在保证各专业学生实验教学学时与条件的前提下,于经典验证性实验开设后增加设计性实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3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习惯于依赖和接受,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种现象,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笔者尝试在学期初将班级学生分组,将简单章节,如维生素的概念与分类、部分疾病的生化病因等布置给学生,各小组充分准备后,将收集整理的材料制作成PPT,每组展示和讲解[6]。结果发现,学生不仅喜欢这种形式,课堂学习氛围好,而且知识点掌握得更为牢固,在考试中该部分得分率更高。课堂上,给出肝脏检验报告单,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指标来自于哪个章节,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等升高或降低有什么临床意义,并形成小组报告,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指导性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渗透共生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理解通识教育理念,能帮助专业课程教师在挖掘教学内容深度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提升自己的认知层面;同时,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激发专业课程教师对教学形式和手段不断变革,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需求,最终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作者:何丹 单位: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化学论文: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论文

1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伴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生物化学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所以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手段也应该进行创新,对学生想象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医学生物化学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动手能力能够与时俱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将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将它们给予多彩的表现形式,对教学结构进行完善,这样能够充分的满足学生们对于医学生物化学的好奇心,提升学生们在一定时间内接受知识的速度,使学生对于医学生物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生物化学比较先进的知识进行了解,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学手段进行了创新,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了比较全面的要求,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求学生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对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进行想象创新,比如酶的诱导契合学中,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图片以及动画信息的传递,学生在观看了相关多媒体信息之后,可以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对酶的实际形态进行联想,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酶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在实验技能教学实践中,如蛋白质组学研究、几种电泳、层析方法的区别与实践等一些微观、抽象、机理复杂,难以重复,实验难度高,成本大,难以实地、实景、实体操作训练和无法示教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环境,使学习者仿佛身临其境,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教学效率。

2突破教学难点,重视学生课后复习

在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对教学大纲进行了解,然后根据自身实力以及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教学难点的剖析,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问题进行明确化。教师在进行难点教学的时候,应该对难点进行层次分析,从简至繁,逐渐的加深教学程度。学生们的学习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们的课后复习,在课程结束之后,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习题,但是学生对于这种布置很是反感,教师必须对习题进行选择,尽量挑选一些趣味性比较强,但是理解程度又不深的题目,让学生在进行问题解答的时候不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索,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有所上升。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很是丰富,所以必须要求教师对难点进行准确把握,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课后复习,才能避免学生出现知识点认识模糊的现象发生。然后再加上课堂上教师大方的举止、幽默的语言和活跃的课堂气氛,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逐渐改变生化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不利局面。

3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分开教学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由于涉及到的教学内容繁多,分子结构复杂,且物质代谢变化多样,所以学生们对于这些知识点认识不够彻底也是比较常见的,加上还有繁重的实践知识,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的接受程度不佳,所以必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分别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医学生物化学中繁多的理论知识,应该进行分类,在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结构以及功能学习的时候,可以从分子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将发病机理进行总结,并且以营养学的角度进行饮食调节。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化,联系实际情况进行知识分析,让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认识。而对医学生物化学中的实践知识,教师首选需要对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进行训练,然后对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操作能力进行提升。对于生物化学实验可以对半分为基础实验以及综合技能实验两大模块。通过综合性实验将生化基础知识串联起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的相互衔接,锻炼综合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生化化验单做出基本的评价,体现学生对生化知识的应用能力。

4结语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医学人才,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对人类生理、病理进行研究分析,是对医学专业知识进行了解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我国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可以对教学方式进行了解,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对学生学习基础进行提升,将教学手段进行更新,对学生想象能力进行培养,划分教学难点,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复习,让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的更为全面,将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进行分开教学,可以让我国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得到很好的改进。鉴于本人学识有限,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望各位同仁能够及时指出,以便日后及时做出修正。

作者:王宗成单位:陕西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生化教研室

医学化学论文:医学教师生物化学论文

1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影响医学教师的发展,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高校医学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教学效果固然重要,但医学教师的职业态度、思想道德和个人修养都会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除了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学习外,医学教师更要自觉地了解名人传记和模范事迹,自我鼓励。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辨明是非,才能辨别善恶,才能对照、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目前,我校新聘教师要先后通过教研室、学院及大学不同层面严格的考核,最终选择师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才到教师岗位,革除忽视师德、只重学历的弊端。建议:第一,师德的表现应与工资、岗位和职称挂钩。第二,建立监督制度,结合行政与社会监督力量,明察暗访,并设立“师德信箱”,通过各种手段鼓励教师严于律己,以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2始终重视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师资的新老更替,大批年轻教师被引进。由于缺乏教学经验,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厚积薄发,使得教学捉襟见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存在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的现象。例如,本人所在教研室共17名在岗人员,其中35岁以下教师高达70%,因此,对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应格外重视。看法如下:第一,现有培训结束后每个人都会颁发一个证书,无关乎你培训表现、出勤等,纯属“走过场”。因此,建议加强培训制度法律化,通过立法的形式,把参加在职培训作为医学教师终身在职教育。第二,由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带教,要从最基本的做起,如,针对实验课的“基本操作及标准曲线法测定未知硫酸铜浓度”,不仅要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过程,还要“手把手”完成整个实验。课后,青年教师要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如,写反思日记、观摩教学、讨论教学等,再与带教老师沟通,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第三,青年医学教师要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做好专业知识积累,保持与专业前沿同步。

3努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教师教学工作本身需要良好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去追求创新,“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研究意味着要在实践中探索,再反馈于理论,医学教师必然会科学地收集、分析并加工知识,最终达到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具体看法如下:第一,相关部门应建立规范合理的科研管理体系、公正透明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项目申报组织校内专家进行初审,提出修改意见并反馈,以便申报者及时改进。第二,大学应创造更多条件让中青年医学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参加继续深造,尤其对学科带头人和突出人才,保持优秀骨干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第三,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速度,作为后备军,必须加大青年医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影响学生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医学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又是一个专业队伍,相比其他任何因素,都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作为教师都不能妄自菲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的完成各项任务,真正推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延蛟许晨波斯坎德尔·白克力

医学化学论文:医学院校开放式化学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新模式,开放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时间段及成绩评定方式。结果取得了较理想的学习效果。结论学生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开放式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并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实验室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阵地之一[1,2]。决不是验收时必须的摆设,实验课更不是教学的点缀。要对化学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首先就要改革传统的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

1开放式实验教学简介

传统的验证式实验教学只重视对课本理论知识的验证,过多地强调实验的结果、结论,而忽视了实验的设计、方法、步骤和过程,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作风。首先在实验教学方法上教师过于拘泥形式,通常是准备甚至调试好实验装置和仪器,编写好实验指导书,设计出实验报告框架,让学生按照已有的设计和统一的方法操作,把数据填入统一的表格,并按给出的计算公式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这样做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不利。其次在实验教学组织安排上不合理,影响了实验效果。由于受仪器设备数量少、器材药品耗损大等因素的影响,实验通常都是分组进行,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动手,更谈不上对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此外,由于仪器、设备、教材的更新跟不上社会生产发展和知识更新的步伐,现行教材涉及的一些实验方式呆板、内容陈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2]。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改革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拓展知识面。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的内涵

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是针对传统化学实验教学封闭性的弊端而提出的,它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3]。它不光指实验室的开放,还指实验教学内容的开放、实验教学方法的开放、实验教学评价的开放等不可缺少的内涵。所以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首先一定要充分深刻理解它的内涵。

2.1实验时间开放

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首先意味着实验时间的开放。实验时间开放又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开放;第二,学生做实验的时间时数开放,也就是每项实验在时间长短上没有限制,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

2.2实验内容开放

从实验内容和学科发展的关系分析,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应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应及时根据现代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实验方法而发展,以先进的实验内容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教学内容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社会生产实践密切联系。教师要经常参与来自社会的实践课题,并使其及时转化为实验内容,从而使学生也参与到实践课题中来。这样既充实了实验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课堂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2.3实验教学评价开放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评价,不能只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重视实验的过程,特别是实验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等等。对学生的化学实验考核要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设计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等等,在开放实验中有独特见解和创新的应给予较高的评价。这样不仅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公开公正,并且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3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化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是,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局限于验证一些理论,很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设计,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填鸭式”的。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一步步做,实验往往比较顺利,不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这样的实验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一些实验原理、方法往往掌握得不够透彻,抑制了其创造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因此,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4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践和改革尝试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开创精神,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掌握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后,教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选题。例如:超声波提取植物中草药总黄酮及鉴别研究、超声波提取植物中草药总黄酮及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研究、紫茉莉红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药物有机合成、化工中间体有机合成等,笔者对部分导师组和非导师组学生(因为报考导师组学生过多,而招生名额很有限,没有被录取的部分学生也强烈要求来做实验)进行了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改革尝试,主要分四个阶段。

4.1第一阶段:布置设计实验的题目由教师将多个难易不同的实验题目列出发给学生,每位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且将实验室所具备的条件(如药品、仪器、设备等)告知学生。学生根据现有实验条件设计分析方案,如有特殊要求也可提前向教师提出申请。实验室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条件。但为了安全起见,有毒药品一律不予提供。

4.2第二阶段: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拿到题目后,可以针对选定的实验题目,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基础实验知识,写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包括①实验原理;②所需药品以及所需溶液的配制方法;③所需要的仪器、设备;④具体的实验步骤;⑤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⑥参考文献。设计方案完成后,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教师认为设计方案合理可行且实验条件具备后,学生即可进入实验室实施设计方案。

4.3第三阶段:开放实验室,实施实验方案实验室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实行全天开放,学生在设计好分析方案后,在开放时段内随时可以进入实验室,完成设计实验的内容。教师只是适时地给予启发性的提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从而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得到最准确的实验结果。

4.4第四阶段:写出研究论文或实验报告学生完成设计实验后,整理原始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研究论文或系统性实验报告,系统性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具体实验步骤、数据的处理、结果讨论及误差分析。从理论上分析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并对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实验做出总结。

5开放式综合设计化学实验实践的思考

5.1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化学实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化学实验的选题非常关键,要求教师了解化学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动态,给出既有基本操作,又具有设计性、研究性,符合实验教学规律的题目。由于题目多样化、综合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应付自如,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动手能力,对每个实验都要了如指掌,并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因此,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5.2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通过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笔者探索出了一条实验教学的新途径,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学的特殊功能,使实验教学与国际上通行的教学方法接轨。笔者的教改,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同时,该项实践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由于高校中普遍重视科研和课堂理论教学,教师对实验教学投入的精力很少,这很可能导致实验教学水平下降。由于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实验所需的药品及仪器很多,对实验室管理体制如何适应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4]。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化学实验题目较多并且全天开放,教师及教辅人员工作量如何计算,这些都是有待于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要营造开放实验教学的大环境,只有全面实施学分制,学生才能有真正自主地进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保证。

6结束语

化学实验实行开放式实验在部分导师组和非导师组学生中试点实施,已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公开发表了许多论文,部分论文还荣获广西高校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二、三等奖及鼓励奖;学生组队代表学院参加实验技能竞赛荣获广西高校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奖。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编写新教材,开放实验室,安排设计性、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条件,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实验,大大激发了对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了研究化学的热情。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受到硬件的制约,对师资要求提高了。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值得借鉴和推广。最近,我院已经出台有关开放实验室的系列文件和制度,学生可以申请进入开放实验室自主进行科学研究,这将进一步极大地推进我院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医学化学论文:医学实验教学下的生物化学论文

1改进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由于内容抽象、难懂,通过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由教师向学生讲授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很难形象准确地描述和讲解清楚。在实验教学中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3],通过视频、图像、音频、动画等,使教学直观生动、趣味增强、形式丰富、易于理解[4]。可以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实验课的内容、目的及操作要领,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实验,不但过程复杂和抽象,而且所用设备、试剂、耗材投资较大,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安排适时放映视频材料,不但可以提高实验水平,而且能提高教学效果。如有关分光光度法的实验教学,教师在课前先制作多媒体幻灯片来演示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及其原理、比色方法等,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仪器的结构和使用、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有利于规范学生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多媒体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既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效率的提高。除多媒体被用于实验教学外,还可引入案例教学,这种方式属于研究性的学习模式,近年来被用于医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突出教师“导”,而引导学生“学”。例如在通过电泳法分离血清脂蛋白的实验中,应向学生讲述血清脂蛋白的分类及临床上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也可以进一步深入到临床常用的血脂检测指标及各指标的正常参考值,使学生深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和冠心病等临床典型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同时也可以结合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针对实验内容及相关理解知识,以临床上常出现的疾病或其发病机制作为问题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以患者问题为基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实验内容,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5],同时也是对学生思路的扩展、能力的培养。

2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在内容设置上有两个主要特点:①保证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体现前沿性;②注重实验的综合性、连贯性、探索性和科学性。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从内容上看有些单薄,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将经典实验方法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从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发展,开设一些提高型、探索型和设计型实验[6]。例如应用考马斯亮蓝法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查阅资料,了解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实验中有不同的标准蛋白试剂,学生自己设计及配制标准蛋白的浓度及待测血清蛋白的浓度,并比较哪种标准蛋白与考马斯亮蓝的结合力最强。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所需药品、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等。上述过程以组为单位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使已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师生互动,正确指导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助的教学气氛,必须及时双向协助与交流,包括教师从学生那里了解“教”的信息和学生从教师那里了解“学”的信息。即涉及两方面:①实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交流以及实验过程中的互助协作;②师生情感的相互交流与协调。教师与学生经双向交流后,可以了解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进而采取准确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则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容,夯实理论知识,学习实验技术技能。协作与交流是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活跃和优化了教学气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源于对学科的探索,有了探索才可能形成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思路或设想,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大胆地探索[7]。例如笔者改变了过去实验开始之前,从实验目的到实验结果逐一讲解的做法,而是将要讲的内容融入问题之中,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得到解答,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索。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操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对于实验出现的问题,一般不采取有问必答的方式,而是采用提示和置疑的方法,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然后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开设了创新型实验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及具体操作方法、记录实验过程和整理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最终撰写实验报告等,使学生受到了科研训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于综合性强、动手多、趣味性强的实验更感兴趣,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完善实验考核体系

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必须建立严格的实验考核体系。传统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相对简单,主要依据报告的书写,以优、良、及格、不及格进行评价;或者抽取某个简单检测项目考核,只注重实验结果,而忽视实验过程[8]。根据医学生物化学的特点,为了能够更加客观的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考核,对实验考核评分体系进行了改革,实验结果及报告只占实验考试的50%,另外的50%包括实验预习提问、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束后是否规范进行善后工作等方面[9]。建立完善严格的实验考核体系,在检查学生掌握程度的同时,也检查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使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不断总结经验,便于今后更好地指导实验教学。总之,在医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采取有效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作者:苑红扈瑞平张建宇娜琴叶纪诚工作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