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论文

时间:2022-04-13 09:56: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思想政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思想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政治社会化思想政治论文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化功能之“机理”机理

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实现的机理,我们必须要探究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要素及其工作环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生态结构

我们借助生态学的方法,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去研究与其政治社会化功能相关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包括人的因素、环境因素、思想因素的各个方面,他们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生态系统。首先,是人的因素。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涉及的人有:一是政策和课程的制定者,他们属于政治社会生态中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者,属于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负责制定课程标准和计划,选择课程内容,将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知识化、教材化、课程化;二是课程的实施者,即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在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和语言体系,他们是政治体系中的中坚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实施的具体执行者;三是课程的受教者,即大学生,他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对象。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化”,而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客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实践,依赖于受教者对政治价值的主体性选择和构建。其次,是环境的因素。按照在政治生态中影响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环境,是指影响个体思想行为的社会环境或国际环境,即国内国际“大环境”,宏观环境中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体;中观环境介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中观环境是“影响具体个人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阶段与其重要背景,包括人们必然经历的家庭、同辈人团体、学校、企业等因素和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广泛影响的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等因素”。微观环境又称小环境,是和人的思想行为直接相关的局部环境因素,或者说是受教育主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也包括受教者自身内部的小环境。要说明的是,这三个环境层面划分也只是相对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社会化功能的过程中,都对功能实施的过程产生影响,而且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影响。再次,是思想性的因素。即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所要“传递”的具体的政治信息和价值观,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因素,也是“链接”各类主体、贯穿各个层面环境的“主线”。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我们只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体系做相对的描述,一个人思想行为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具体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也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种影响因素,还受到其他课程、其他场域的影响,这些影响系统地、动态地对大学生个体的思想行为产生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也和其他的社会生态系统相互影响。这些社会生态系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环节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们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按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进行政治社会化。这种“应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过程。从过程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分为:功能预设、功能输入、功能转化、功能输出、功能反馈等五个相互衔接、相互统一的环节。第一步骤是功能预设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受教育者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以课程化、体系化的形式向大学生正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大学生实施直接的影响。而对于课程开设的意义阐述、目标设定、计划制定、内容选择以及实施方案的规定,体现的是作为国家级课程明确的计划性和预设性。这一环节预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步骤。是其社会化功能实现的始端。第二步骤是功能输入环节。即把预设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功能,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创造性“再生”,按照课程的要求,融入到教学体系和教学环节中,使受大学生们在教学环境中进行社会化,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价值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不会自然而然的实现,必须经过这一环节,由施教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创生环境”、“感情渲染”、“价值彰显”。第三步骤是功能转化环节。即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转化为自身思想体系的的“构建”过程。一般来说输入和转化是紧密联系的,有时候几乎是同时进行,但这两个环节并不等同,输入是转化的前提,转化是输入的升华,是受教者思想体系的解构和重构。通过这一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了由课程载体到个体载体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的程度和效果必须遵循受教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规律,受到接受者思想政治素质结构、接受能力、情感倾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四步骤是功能输出环节。即大学生按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价值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开展行为实践,使课程的功能、价值得到外显性的体现。也就是说,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将这种要求转化为自己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并自觉的应用到实践中。如果说转化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内化”,那么输出环节就是这一功能的“外显”。第五个步骤是反馈环节。大学生思想的提升,行为的改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化目标,但其社会化过程还没有完全结束。课程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的被接受的程度、效果还要经过检验,并通过反馈环节反馈给前面的几个环节,并对前面几个环节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通过以上环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课程载体到个体载体,从社会意识到个体意识,从思想形态到实践形态的转变,完成了其政治社会化实现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学———知———行”的循环往返的过程,也是从“应然”经历“实然”到“必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机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社会化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本质的内在属性,它的实现也必须依托一系列的机制。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从这个角度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依托以下几种机制:首先,是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生态系统处于整个社会政治生态系统中,受到社会政治生态系统其它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反之就会限制、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政治生态环境的的优化是其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当前,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机制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党的政治文明建设。即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建设,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进。用时代化、大众化的语言解读马克思主义,增强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感;三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的建设。用机制、体制的改革,切实落实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思想到实际的重视。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其次,是政治文化传承机制。课程是一种专门化、具体化的知识结合体,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形式,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因子。按照阿尔蒙德的说法,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维护和传承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政治社会化是传播政治文化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具体体现,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要素。而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一种政治文化的传承过程,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原理等政治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始端,也是政治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课程化的政治文化传承机制,必须将文化传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课程的特点相结合,按照“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思想体系”的路径,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承。再次,是政治态度培育机制。政治态度是指个人对于政治系统中各种角色、政治系统中的输入输出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种要素的相互冲突也就形成了政治态度的不同层次,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模仿或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不同的政治社会化程度。模仿和服从是一种表层的政治社会化,是一种被动接受;同化是一种态度认可和情感倾向,是一种中层次的政治社会化;内化是一种价值认可和信仰的形成,是最高层次的政治社会化。

三、总结

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彰显、教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水平都对学生政治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这也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政治态度的形成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特点使用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实效性。使学生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从知识接受到价值认同,从价值认同到信仰形成的政治态度改变过程。最后,是政治行为的实现机制。从接受政治知识到政治态度改变,只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更重要的一步还在于设定的教育意图和价值指向在受教育者行为实践上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实践,最终目的要服务于实践,回归到教育者的行为实践中。学生能否积极政治参与政治实践及参与政治实践的能力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的关键,也是检验其政治社会化功能实现效果的标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实现的体系中,政治行为实现机制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机制。它是大学生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求的价值指向,自觉地、主动地开展行为实践的保障。包括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地参与政治实践,提升自己政治技能的制度和体系。因此,必须营造氛围、创设平台、开拓途径,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政治实践,提升政治技能。

作者:彭海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思想政治论文: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论文

一新形势下做好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分析

1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

企业日常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人员与老同志接触最多,倾听他们的心声的机会也最多,他们凭借面对面的谈心和交流这种最常见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及时掌握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动态至关重要。离退休人员由于从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刚刚下来,难免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落感和自卑感。所以,工作人员应该从心理上去关怀老同志,对待他们要充分表现出耐心和理解,讲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要求,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于他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耐心细致地讲解,正面引导,通过经常性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安度晚年。

2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首先,加强与离退休人员的沟通联系。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经常和退休老同志接触,畅通他们建言献策的渠道和方式,积极引导离退休人员关心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其次,定期组织老同志参观考察本地企业的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等情况,使他们可以亲身体验到我党政策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从而就加深对我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再次,定期组织座谈会。借助座谈会这一平台,引导老同志敞开思想,通过思想上的交流明辨是非,有助于我们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理清今后的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最后,从心理上关怀。老同志由于退休后的失落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孤独、焦虑的问题。我们通过组织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有效消除心理上和解决精神上的相关问题。

3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我们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文化品味,积极调动老同志的参与热情,依靠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等文化阵地,组织老同志的理论学习、讲座和文体活动。通过书法大赛、摄影展、文艺演出等老同志喜闻乐见的方式,集娱乐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身,寓教于乐,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问题活动中,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占领他们业余文化阵地,使他们开阔眼界,通过更多的渠道汲取精神食粮,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4思想政治工作应与时俱进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相继出台的改革措施通常会触及到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导致部分职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思想上出现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要深入宣传党的新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离退休人员正确认识当前的大局和形势,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老同志生活待遇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心全意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这样才能使离退休人员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单位出现利益分配改革时,不要忘记离退休人员这类特殊的群体,坚持老同志生活待遇从优的原则。并按时发放生活慰问金,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开展座谈会等。日常工作中,应多与离退休人员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力争做到患病慰问、重大节日家访、高龄人员生日祝福等,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知道他们想什么,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难。当家里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家庭出现纠纷时,主动出面解决。通过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工作,细化工作和内容,加强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同时,我们还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机制和激励机制,创新发展,建立正常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档案。对每一个历史阶段,出现的问题,都要有记录、有存档,做到心中有数,时刻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改进,可以有效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王莉单位:包头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思想政治论文: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论文

1强化“有形”教育,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实在性

为了改善和提供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以创新观念强化实在的有形教育。因为,离退休职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受过党的多年教育,具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阅历,其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较好,这就决定了要做好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采取扎实灵活有效的方法,切忌空洞的说教。应该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一是寓于学习之中。一方面要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另一方面要通过形式报告、专题讲座、知识辅导,解答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二是寓于文化活动之中。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以老干部活动中心、退休职工活动室、老年大学等为依托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学健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三是寓于日常的沟通之中。通过交流沟通,解决思想问题,化解现实矛盾,是消除思想障碍的有效途径。因此,做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切实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老同志的心坎上。四是寓于发挥老同志的作用之中。在做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发挥老同志的积极主动性,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着眼点,充分发挥老同志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智力优势,鼓励他们发挥余热,投身关注社会、关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并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使余热飘香。五是寓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要从老同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冷暖痛痒,更要注重他们的思想人格,并尊重他们的一些习惯。总之,在做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时,要点面结合,平面与立体结合,以具体的、平实的、感性的工作,使老同志始终有亲切感。

2注重“有情”投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人常说“人美没有工具美”,工作方式方法决定工作效果,因此,做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增加“感情投入”。只有在工作中用真情打动,带着感情去同他们进行沟通,才能赢得人心,稳定人心;只有置身于老同志中间,通过换位思考再做人的思想工作,就能够更加入情入理,更显亲和力。养老、医疗、住房、子女、婚姻、保障等等,这些都是关系到老同志切身利益问题,直接影响老同志的思想情绪问题和生活态度。因此,要做好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及时地去发现、关心和帮助离退休老同志,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我国当前依法治国的前提下,依法维护离退休老同志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对于他们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不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满腔热情地主动关心,认真解决。有些问题暂时解决不了,或是条件不成熟,或是超出自己工作范围,也要向老同志解释清楚,并向上级领导或者有关方面进行反映。在做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把一些大道理变为通俗易懂的生活用语,使离退休老同志感到平实亲切,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

3总结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这条生命线,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富民强国,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刘福玲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

思想政治论文:企业管理思想政治论文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第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很多员工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关注本职工作的同时,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整体配合度较低,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缺乏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部分基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存在着断档,偶尔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仅仅以应付检查和完成任务为目的,企业的管理者缺乏足够的重视,并且相关投入不足,很多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第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形式过于单一。在基层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的开展形式相对单一,并且推行统一化的管理方式,缺乏足够的人性化特点。很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都是统一对员工进行召集,集中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教育过程过于死板,整体工作开展效果欠佳。现阶段的职工队伍,其思想观念也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单一的思政工作形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第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日常管理工作联系不紧密。一些政工干部不懂企业主要业务工作,不敢管,也不善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结合现阶段员工特点去开展,办法措施还是“老一套”,没有新路子。一些管理人员兼职做思想政治工作,其本人归口行政管理,工作没有主动性,使得基层党组织纪律松懈,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从而造成工作不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缺乏活力。

二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第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要结合有效的宣传手段,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基层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水平。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广大员工高度重视,并且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在企业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定期召开相关集中会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车流量的增加,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压力逐年增大,各项繁忙的工作使得员工的时间十分紧张。集中会议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员工时间的占用,并且更好地达成员工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共识。基层员工在第一线工作,其自身具有足够的发言权,企业管理者要对员工的反馈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将宣传工作深入到基层当中。第二,创新工作形式,丰富教育内容。针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相对单一和枯燥的情况,我们要保持正确、清晰的认识,并且做好有效的调整。以往教育内容较为单一,照本宣科地开展工作,容易产生形式主义的问题,不利于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企业80后、90后职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针对职工队伍逐渐产生的思想多样性、独立性以及差异性等方向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也要不断创新。思政工作的开展可以采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例如举办讲座、交流活动、文艺演出、演讲征文等方式,在丰富员工文化生活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要关注职工的内心世界的变化,通过在相关活动中增加一些心理健康培训,多关注职工家庭、婚恋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可以让员工更好地舒缓心理压力,完善职工人格,让职工更好地适应压力。第三,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面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目标,要不断提高其工作开展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效果。在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合理制定工作内容,宏观地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走向进行把握控制。在落实相关工作时,要结合不同员工的不同特点、年龄、工作环境、经历等采取不同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要良好地调和大道理和小道理之间的关系,保证工作的原则性。另外,可以定期组织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活动,提高职工的遵章守纪意识,更好地提高道德建设水平。如陕西交通集团每年组织开展的“文明我先行,服务我更优”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既增强了一线职工的责任意识,又树立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第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性化开展。企业的发展是广大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本着人性化的理念来开展相关工作。以人为本地将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有效结合和兼顾,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尊重员工的基本权力,保障员工的各项福利待遇,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从而让员工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初衷,真正地全身心投入到基层工作当中。人性化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求企业管理者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多深入到员工队伍当中倾听员工诉求,协调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为员工规划良好的发展平台,让员工实现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也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推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基层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要针对当前工作中的阻碍和困难进行克服,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结合基层企业的实际工作开展特点,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觉悟,以人为本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在岗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全面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让企业实现更加长效的发展。

作者:孙春草单位: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长分公司

思想政治论文:生活化教学思想政治论文

一、创设适合生活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就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教学,其目的就是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间建立具体联系,使知识点能够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把知识点理解透彻。而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更多地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住知识点,而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批评的:这好比是“在岸上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学生缺少真实体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不信,知而不行”,使得学生习得的知识也只不过是空洞的理论而已。因此,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将知识点弄懂弄透之后并熟记在心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要达到的目标。所以,按照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适合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具体做法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实验法

人们一般认为实验是中学理化科教学中的专利,人文学科一般很少涉及课堂实验。这样理解实验就过于狭隘了。实验是对人类社会活动中某一领域的探究,是对真理的追寻,完全可以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上使用。如在讲授高中政治教材《哲学与生活》中的内外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实验:取等量的水和油同时加热,发现水比油先沸腾。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边观察边体会及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得出结论水和油这两种物体的沸点不同,进而联系所学知识点,总结出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与内外因之间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二)情境再现法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把生活情境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生活和课堂融为一体,用生活情境再现教学内容,营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授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上关于法律法规的内容时,如果仅是通过语言向学生灌输不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如果让学生用表演小品的形式或教师利用幻灯片的形式将青少年违法现象和违法后的忏悔录进行再现,这样不用教师说教,学生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就会接受教育,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二、制作取材于生活的教学课件

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怎样能干的媳妇,没有米也是做不出饭的。制作课件同样是这个道理,没有充分、生动和质地优良的材料,只有在技术上兜圈子,翻花样,是不行的。而这些材料的应用不但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还要在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础之上结合所要讲的知识点,准确地选取和恰当地运用。课件集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内容为一体,但课件不应当是用图片和文字“拼接”出来的,用音乐和动作按钮“堆砌”出来的,而应当是内容与形式、图片与文字相互渗透的统一体,这样做出来的课件才真实、自然。课件制作中的“有米可炊”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勤于积累。教师必须广泛阅读,在网上浏览时事信息,收集可以在讲课中用得到的或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图片和影音资料,实实在在地下一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细工夫,才能在课件制作时信手拈来。例如,在讲授高中政治教材《经济生活》中的“恩格尔系数”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我从网上搜集了有关资料,并制作了“1998年到2008年我国城镇消费结构变化的走势图”,不仅形象直观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状况,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又如,讲授“消费心理面面观”时,我出示了几张生活中常见的消费现象的漫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三、开发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通俗地说,是指一切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物化了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组成要素。这包括教材、社会生活、录像、图书、网络、小品相声、时政资料、电视广告等等。这里,我们以社会生活、网络、电视广告三种教学资源为主来谈一谈如何开发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如何将这些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

(一)社会生活

走进社会生活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延续。传统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一般只局限于书本和教室。但随着教学生活化理念的提倡,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走进社会,开展参观访问、赴敬老院献爱心、研究性学习等有意义的活动,把政治课置于社会生活实践当中,为学生打开了了解社会的窗户,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思想政治,生活中时时有思想政治。

(二)网络资源

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最为广泛的教学资源。与旧教材相比,新课程中思想政治教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可读性大大增强,也缩小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形势每日都在变,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充实新的素材。网上资源时效性强,正是我们思想政治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库。

(三)广告资源

借助广告,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领会基础知识,理解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不管商业广告还是公益广告,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状况,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政治课的观点。如联想电脑的广告“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体现了事物总是变化发展。又如,力波啤酒的广告“力波啤酒,的确与众不同”体现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再如,农夫山泉矿泉水的广告“农夫山泉,有点甜”体现了意识来源于物质。最后,着重需要说明的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其素质的提高不是指个人技术能力的提高,而是指政治态度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所以,最不可忽视的一面是以身施教。从这个角度讲,学校应当建立联动机制,把“生活化”教学活动扩展到其他学科的教师,尤其是学校领导中去,形成“所有教师都是政治教师”,不能让每一个教师的不良素质影响到学生,并使教学活动成为检验整体师生思想、道德、行为的一种实践活动。这样就能让课内课外无处不是教学,还能创造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促进学校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得到整体发展。而这才是“生活化”教学最本质的体现。

作者:杨梅单位:重庆市南州中学

思想政治论文:课堂教学下思想政治论文

一、传统标准化监测评价

有些受传统评价活动影响很深的人常常振振有词地说:“既然传统的标准化检测适合于我,那么,也将适合我现在的学生。”这种说法是令人深思的。传统标准化检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传统的标准化监测大都倾向于为了达到某种评价的检测结果而教,强调知识的机械记忆能力,却忽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能准确地测量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兴趣的广度和深度。现在有一些教师以自己优异的检测成绩而自豪。但是,如果仔细检查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老教师的课堂更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价。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是对与错,要指出学生进步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评价中对孩子的能力的评价是有效的,那么,如果一个教师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解决问题、分析分体的综合能力,那么检测本身就应该设有计划,准确的评价需要真实的测量方法,而不是一系列标准化的数字。时代已经变了,就拿我们政治课堂教学来说,课堂上我们不能只让学生背内容,还要让学生会用,要让学生能用学过的政治知识来理解视实问题。另外,教师也要结合一些实际发生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独立分析,给学生自学的机会和时间,再对学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二、改进课堂教学评价,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的关注,改进测评手段。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只有试卷才能体现。现在的试卷有很多已经不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了,有些甚至超纲更严重了,考察机械记忆力的题太多,忽略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不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检测。所以,我们在设计方面要增加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创造力测验等内容,或者以谈话、问卷等方式进行动态评价。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其最终目的是检测课堂教学能否达到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要求。而评价标准、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分析反馈是评价工作中体现其方向性的核心内容。教师还应该注意到,评价的方向应该对课堂教学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评价应在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各项要求的指导下,充分肯定课堂教学中的先进经验,从而促进课堂教学向着规范性的方向发展。评价标准要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符合课堂教学客观实际的要求,以搜集全面、准确、真实的信息资料为基础。

三、总结

总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不能将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以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着,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的“学”上,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作者:孔建敏单位:河北省邢台县晏家屯中学

思想政治论文:我国高校安全教育思想政治论文

1高校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高校安全教育是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时代要求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针,而在教育管理中,依法治校则是治国方针的具体实践,它既满足转型阶段高校教育管理的客观需求,同时也符合法治社会所提倡的高校管理的内在要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严重性。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使得高校安全教育与社会法制接轨,其中有《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在这些法律法规中,针对高校的权利义务给出了明确规定。

1.2高校安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所以,高校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门教学必修课。实际上人的肢体行为由人的意识、价值观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律、道德的约束,而且与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联,它取决于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从侧面反映出人的行为品质。如果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修养,那么他们就会在人格上或多或少产生缺陷,产生不健全的人格。目前高校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要求。

1.3高校安全教育是维护学校稳定的现实需要

由于高校教育观念、办学理念的改变,使得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学校占地面积跟着扩展,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办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的安全会对教师员工的生命安全、科研和周边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决定了学校教学的好坏,关系到其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凸显自己的地位,而发展则需要有稳定的教学环境。所以,高校必须加大安全教育教学力度,提高师生的防患意识,做到有保护自己的能力,避免发生某些意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进而为师生提供安全的教学环境,有助于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2当前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分析

2.1高校普遍忽视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一方面,在现阶段安全教育并未真正受到高校的重视,对安全教育主要采用传统的专业知识讲授,高校的安全教育意识还不够高,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具体体现在安全设备投入量少,例如照明灯、应急设备的缺乏等,高校的保卫工作只是走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没有接受安全教育,使得整体人员都缺乏安全意识,目前国内大学校园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这说明高校的安全工作没有做好,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很不利。

2.2现有安全教育的可操作性不足

由于大部分高校忽视了安全健康教育的严重性,使得校园事件屡屡发生,既不利于校园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外加当前安全教育的实践性不够强,导致有不少女大学生认为,学校现在开展的安全教育课程不够用,很多课程都缺乏实际应用时的具体操作。

2.3高校安全教育内容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最近几年我国在计算机网络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其一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电脑传播病毒,窃取他人的聊天记录进行网络诈骗;其二是某些思想偏激的人通过网络宣传一些不健康、邪恶的消息,无形中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一种伤害。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安全教育要求,不适合现代安全教育的教学,无法达到安全教育应有的效果。

3加强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措施

3.1高校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力度

第一点,高校首先要重视安全教育,并将安全教育工作加入教学计划当中,增强校园安全巡查力度,提供更多的必要安全设施(消防器、监控摄像等),同时还要提高学校保卫处的防患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生活环境。第二点是要增加安全教育课程,加强安全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聘请专业的教职人员辅助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安全教育列为本校的必修课程,开展多种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们的参与,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

3.2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层出不穷的校园安全事件给高校敲醒了警钟,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不仅不利于自身发展,还危及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不利于安全舒适校园的构建。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年轻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压力,不堪重负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走入生活误区。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3.3高校的安全教育内容和方式要满足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学校和家庭逐渐被网络覆盖,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高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安全教育,例如在上述情况中则应该对学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多宣传网络安全知识,让学生有较高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4结语

衡量一所高校的教学水平与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分不开,只有当大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才能更好的开展思想教学教育。所以高校必须增大安全教育力度,将安全教育作为本校的教学课程纳入到教学大纲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患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他们能够以更好地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作者:王晓利段静褚丽红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辽宁医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论文:高校安全教育思想政治论文

1高校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高校安全教育是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时代要求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针,而在教育管理中,依法治校则是治国方针的具体实践,它既满足转型阶段高校教育管理的客观需求,同时也符合法治社会所提倡的高校管理的内在要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严重性。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使得高校安全教育与社会法制接轨,其中有《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在这些法律法规中,针对高校的权利义务给出了明确规定。

1.2高校安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所以,高校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门教学必修课。实际上人的肢体行为由人的意识、价值观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律、道德的约束,而且与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联,它取决于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从侧面反映出人的行为品质。如果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修养,那么他们就会在人格上或多或少产生缺陷,产生不健全的人格。目前高校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要求。

1.3高校安全教育是维护学校稳定的现实需要

由于高校教育观念、办学理念的改变,使得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学校占地面积跟着扩展,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办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的安全会对教师员工的生命安全、科研和周边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决定了学校教学的好坏,关系到其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凸显自己的地位,而发展则需要有稳定的教学环境。所以,高校必须加大安全教育教学力度,提高师生的防患意识,做到有保护自己的能力,避免发生某些意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进而为师生提供安全的教学环境,有助于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2当前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分析

2.1高校普遍忽视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一方面,在现阶段安全教育并未真正受到高校的重视,对安全教育主要采用传统的专业知识讲授,高校的安全教育意识还不够高,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具体体现在安全设备投入量少,例如照明灯、应急设备的缺乏等,高校的保卫工作只是走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没有接受安全教育,使得整体人员都缺乏安全意识,目前国内大学校园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这说明高校的安全工作没有做好,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很不利。

2.2现有安全教育的可操作性不足

由于大部分高校忽视了安全健康教育的严重性,使得校园事件屡屡发生,既不利于校园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外加当前安全教育的实践性不够强,导致有不少女大学生认为,学校现在开展的安全教育课程不够用,很多课程都缺乏实际应用时的具体操作。

2.3高校安全教育内容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最近几年我国在计算机网络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其一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电脑传播病毒,窃取他人的聊天记录进行网络诈骗;其二是某些思想偏激的人通过网络宣传一些不健康、邪恶的消息,无形中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一种伤害。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安全教育要求,不适合现代安全教育的教学,无法达到安全教育应有的效果。

3加强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措施

3.1高校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力度

第一点,高校首先要重视安全教育,并将安全教育工作加入教学计划当中,增强校园安全巡查力度,提供更多的必要安全设施(消防器、监控摄像等),同时还要提高学校保卫处的防患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生活环境。第二点是要增加安全教育课程,加强安全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聘请专业的教职人员辅助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安全教育列为本校的必修课程,开展多种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们的参与,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

3.2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层出不穷的校园安全事件给高校敲醒了警钟,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不仅不利于自身发展,还危及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不利于安全舒适校园的构建。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年轻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压力,不堪重负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走入生活误区。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3.3高校的安全教育内容和方式要满足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学校和家庭逐渐被网络覆盖,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高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安全教育,例如在上述情况中则应该对学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多宣传网络安全知识,让学生有较高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4结语

衡量一所高校的教学水平与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分不开,只有当大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才能更好的开展思想教学教育。所以高校必须增大安全教育力度,将安全教育作为本校的教学课程纳入到教学大纲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患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他们能够以更好地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作者:王晓利段静褚丽红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辽宁医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论文:五课结合思想政治论文

一、“五课结合”说课模式

的构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把握辩证主义认识规律和现代教育规律,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在常见说课形式基础上,我们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进而构建出“五课结合”说课模式。其基本程序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说课教师对教学大纲、教材及有关资料的内化,对学生的了解,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及运用,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说课稿的写作。此后进行说课演讲,吸收听课教师、部分听课学生和教研部门的讨论和评议。第二阶段:说课教师在说课评课基础上,吸收他人合理意见,对原教学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写出教案,然后再上课,再评课。第三阶段:说课教师在课后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对上课用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加工和进一步完善,即课后备课,目的是为下一轮教学提供准备。“五课结合”说课模式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形成了“备课——上课——评课——写课——说课”五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该模式要求教师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把教材内容和讲课提纲写在讲稿和备课本上,而是在充分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深挖教材的知识信息量和思想内涵,把教学内容同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活动目的明确,心中有效。

二、“五课结合”说课模式的应用策略

把“五课结合”说课模式应用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除了要不折不扣地走程序,还要注意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更加突出说课的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注重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来评价说课活动,以充分发挥说课活动的最大效能。教学理念方面,着重评价其是否凸显主体性,是否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吸引力不大、实效性不高的问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双边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应赋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以同样的主体地位,体现二者的交互主体性的关系,即“主——主”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其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的“修身过程”为基础,即它是教师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和自我意识等全部精神要素共同运作的过程。在这个复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才能具有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从而调动全部精神要素参与,实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方面,着重评价其是否把握时代性,是否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和理论脱节的“两张皮”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它要面对的是随时可能改变的环境,它的内容体系是既定的,又是开放的。一方面,时代的变化使得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对变化着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另一方面,社会的变化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渠道之一,必然要随着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来更新和优化相关内容,用鲜活的教学内容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鲜明的时代气息。具体来说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合理增减教学内容,确定出教学内容的“纲”和“目”,做到“纲举目张”。教学方法方面,着重评价其是否体现启发性,是否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实际背离的问题。

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基本理论的体现,也是贯彻教育基本理论的根本保证。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复杂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学生思想观念的个性非常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多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赵成鑫刘晓静单位: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

思想政治论文:课堂教学思想政治论文

1高职五年制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现状

1.1学生听课的随意性太大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五年制大学生是高职学院的特殊群体。首先,在年龄上,他们大都是初中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学院,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年龄偏小,大都是十六七岁,心理不够成熟,思想比较单纯、幼稚,承受能力弱,做事缺乏思考,但是他们自尊心又很强,难以接受老师、家长、别人的批评建议和教育;其次,在知识方面,他们大都是初中学习较差的学生,没有经历过高中阶段苦学,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自控能力差,基础知识匮乏,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说他们对大部分课程都不感兴趣,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看小说、睡觉等现象很普遍。他们在心中根本就没有纪律观念,缺乏最根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律精神。他们追求时尚、认识肤浅,缺乏崇高追求,幼稚天真、说话童真。他们这样的思想状况、知识结构和年龄现实就决定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与高职学院三年制学生一个模式也不可能一样。因此,担任五年制教学任务的老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任务: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让五年制学生有兴趣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学习。

1.2课堂教学方法

单一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教师需要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尽量组织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基础知识掌握欠佳,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常遭遇无人问答的尴尬场面,课堂教学组织比较困难。

1.3课堂教学内容

枯燥政治理论课本身承载着多方面的任务:一方面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窗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鉴于上述任务,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的选取上显得较为抽象,哲理性比较强,尤其是哲学方面的内容,这使得学生感到学习起来比较枯燥、难懂。在中学时大部分老师偏重于概念的教学,对于知识点也是枯燥的说教,学生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时间长了就认为这些内容离现实较远,没有太大的意义,可学可不学;到了五年制之后学生开始划分专业,政治理论课成为基础学科,学生认为只要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多记点知识点,通过考试即可。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总是被学生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进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2.1适当拓宽知识面

逐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五年制学生因为基础较差,且自主意识不强,进入高校之后,尽管部分学生希望重新开始新的一页,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一知半解,消化不透,逐渐失去信心。因此在期末评教时以教师讲课是否能听懂为依据来评定教学质量的优劣:通俗易懂的即为优秀教师,反之则为差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熟悉教材,而且要了解学生的水平,因材施教;同时要改变教学观念,改变过去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心理,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在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很多学生甚至不明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和党代会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一定非要完全照搬课本内容,一方面要带领学生熟悉中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利用教材、网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学生只有在基础牢固之后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上单纯的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别提基础差的学生了。要想改变教学效果,就需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就是当今提倡的较为先进的易为学生所接受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来说情境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培养学生独立探求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积极参与其中,并能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更好地发展。教师采取情境式教学时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同时情境教学法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充分备课,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且在课堂上能够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也是现在课堂上经常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但需要有电教设备的投入和网络资源的应用。跟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比起来,多媒体教学集文字与画面、声音于一体,具有更强的直观性,也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与网络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搜集更多网络资料与学生共享,信息量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样多媒体教学也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心备课,精心组织,同时处理好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3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适当改革考试评价体系政治理论课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课堂说教,它应该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学生之所以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大部分是因为脱离了实际,没有很好地处理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我们应该在课堂以外注重对学生实践参与意识的培养。如在讲“民主选举”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回家乡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各个村镇的基层民主是如何实施的,村民有何反应,选举有什么程序等;在讲法律与道德常识时,可以结合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有关法律与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如“老人摔倒要扶吗”,等等。通过我们熟知的社会现象来学习政治,学生既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就会加强。

作者:张俊杰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论文:中国梦思想政治论文

一、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艺术类素材解读“中国梦”传播“中国梦”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其内涵,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必须注意到其注重感性、专业情节浓的特点,充分发掘艺术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领会“中国梦”内涵。

1.解读“中国梦”本质内涵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由于曾经积弱贫穷,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都积攒着一股悲情和希望民族振兴的强烈愿望,这是一种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的提出,有助于凝聚14亿中国人的心,甚至有助于凝聚全球华人的心。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阐述不仅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而且包括个人和家庭的元素。“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更是人民的梦。

2.文化软实力支撑“中国梦”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单指经济的发达,文化软实力即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强大的重要标志。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可以说,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因素。经济危机后美国经济水平有所下降,但是在其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下,美国价值观横扫全球。相比之下,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显著,但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作为未来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对文化事件非常敏感,美国苹果公司iphone在中国的热销、好莱坞大片在华票房的成功、国产动漫的发展等都是他们日常学习中、生活中会接触到的素材。在这些素材背后反映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和提升中国核心竞争力的紧迫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通过此类素材的发掘,使“中国梦”的教育变得更具体、更生动。善于从艺术素材中发掘案例,是艺术类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开展的有效切入点。

二、转变教学理念

用“中国梦”点燃成才梦目前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并不乐观,在相关调查中有70.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问题是“内容枯燥”。主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固守理论传播,未能体现教学对象的特点,针对性不足。专业类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适应,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价值和西方艺术所传达的不同文化理念,其成才需要开阔的文化视野,需要在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涉猎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优秀设计使用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理念。恰如日本设计的成功得益于将本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设计之中,中国设计的崛起必将建立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成功转型基础上。

三、“有声有色”多样化教学

使“中国梦”入脑、入心在“中国梦”的教育过程中应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使课堂“有声有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所谓“有声”,课堂上“声”有三种,教师之声、学生之声、外来之声,只有让三种声音和谐交织,才能奏出美妙之曲;所谓“有色”,借助视频、图画、学生作品等形式让理论活起来,焕发其内在生命力。

1.激发学生主体性

让课堂奏出和谐之曲现在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更喜欢以平等自由的方式交流思想观念。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双主体”理论告诉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课堂教育、讲授阶段,教师处于主体,而在受教育阶段,学生处于主体。”教师要找准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让学生的声音在课堂上响起来。只有当“中国梦”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才能发挥其强大的理论感召力。当今社会资讯发达,社会上的各种声音交织成网并通过各种信息手段影响学生,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能孤立于世,应面对这些外来之声,引导学生理性分析。“中国梦”自提出以后,国际上有人有意无意地误读“中国梦”,有的认为“中国梦”就是“称霸梦”,有的认为“中国梦”就是取代“美国梦”,各种“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纷纷登场。这些舆论之声虽有误读,但也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对之有所回应,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中国梦”。教师的声音、学生的声音、外来的声音,三种声音交织课堂。没有教师之声,课堂将失去方向,其他声音都将成为课堂上放任的杂声;没有学生之声,课堂将成为“满堂灌”,理论很难走进学生心中;没有外来之声,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易浮于表面,缺少理性认识。艺术类大学生对理论的接受能力不是很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视频、PPT、板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理论在表述时更有吸引力、更有说服力。“中国梦”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有丰富的视听资料可以发掘,在这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多下功夫,使理论“活”起来。

2.要做到各类交流媒介的联动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推广,青年的生活方式正在变得日益多元,移动互联网全面渗入青年的生活。可以说,现在的青年不仅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也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两个世界交织在一起。要想真正让理论入脑、入心就必须要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各种大学生喜爱的网络媒体如腾讯QQ、微博、博客等来传播教育理念,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中,建立虚拟的网络课堂;另一方面,要关注青年在网络中的热点话题,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及时引导,使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相互呼应。总之,以“中国梦”教育引领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可以提高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将“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成才紧密联系,在“中国梦”的传播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高俊华单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思想政治论文:电视技术思想政治论文

1.思想政治工作要在“落小”上做文章

落小,就是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大处着眼,小处落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广播电视技术工作的公益性质,要求我们更加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核心价值观。一方面,从宣传教育入手,积极传播《感动中国》、《善行河北》等栏目中的典型事例,发现身边暖人暖心的爱心行动,尤其是广播电视技术行业中的感人事迹,将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融入到身边人的故事,让广大职工深切的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讲的不是大道理,而是熟悉的人和事。另一方面,从具体行为入手,鼓励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在生活中,勤俭节约、做到盘无剩餐,节能减排、每周少开一天车,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坚守安全播出生命线,互帮互助、开展经常性技术帮扶,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久而久之,积善成德的小事就会变成干部职工自然而然的良好习惯,成为推动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道德支撑和思想保证。

2.思想政治工作要在“落实”上求突破

思想政治工作看起来虚,但做起来要脚踏实地。近两年来,省委、省直工委开展了一系列凝心聚力、弘扬正能量的活动,如“党员活动日”、“中国梦•赶考行”等。技术中心积极响应,到市少年儿童教育保护中心开展“金秋送温暖”党员志愿活动,向服刑人员子女捐赠图书千余册,衣服、鞋袜近百套,和孩子们谈心、包饺子、演节目,用实际行动送去温暖与关爱;到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

3.总结

在新建成的T2航站楼引导旅客倒乘高铁、乘坐大巴、临时休息、办理登机手续等,有效节约了旅客的等待时间;组织50余名党员干部到西柏坡参观学习,集体观看“激情•奉献———先进事迹报告会”,重温赶考路,每名党员干部都撰写了心得体会,真正触及心灵;组织“爱岗奉献”主题演讲比赛和“我与封龙山”摄影比赛,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在活跃文化生活的同时,增强了干部职工爱岗如爱家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高了技术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者:郭安治单位: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

思想政治论文: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论文

1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态

1.1教学方式落后

仍以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为主当代的大学生基本以90后为主,在其精神追求方面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以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为主。难以满足学生精神文明的需求,其教育的效果不佳。

1.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待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后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成效。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及课程建设落后,教材中内容来源单一,案例陈旧,不符合新世纪大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特点和成长规律等。

1.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落后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课程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注重个性化教育,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案,并确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教师既要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融入现代教学手段,同时还要积极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2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及教育特点

高职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组织者,应该积极发挥其教育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强化其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使其自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具体而言,高职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发挥着以下几方面作用:

2.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除了拥有一支理论硬、素质高、能力强的专职教师队伍外,高职院校的专职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导致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够,效果不显,其工作重心更多偏向于学生的日常事务性管理。

2.2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进行系统正规的规范性教育外

更应注重于常规化和生活化教育高职院校的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机会多,整天与学生打交道,容易被学生信任、理解和接受,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感染学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辅导员多站在生活教育角度对学生开展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被其接受,教育效果较为明显。同时,这种教育方式还极大地拉近了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2.3根据个体差异

实施个性化教育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提升其教育质量。因此,辅导员应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了解其个性化差异,并针对不同个性、性格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个性化教育方式更为符合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

2.4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手段

更加灵活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其教育途径与手段的选择更为多样化,有效地提升了教育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提高了其教育质量。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辅导员既可以开展主题教育班会,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实践,也可通过访谈等进行教育,形式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容易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3辅导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1加强自身建设和党性修养

树立终身学习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我国社会深刻转型、思想日益多元、技术不断变革、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不断涌现的宏观形势下,一是要不断加强学习,以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二是要注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并把握整个理论体系的精髓和实质,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三是要有坚定理想信念,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四是要以身作责,身正为范,不仅要做良师,还要做学生的益友,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影响学生。

3.2把握当代学生的思想特点

引导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90后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占多数。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却自立能力较差,自尊心过强,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他们思想观念不够成熟,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容易受网络及社会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在这种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辅导员要多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寻找学生的“兴奋点”,把单纯的理想教育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思想教育。并通过辅导员的的自身行动来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性和向导性,纠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偏差,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3学会利用新的教育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职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因此,高职辅导员必须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提高其教育的时效性。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是互联网时代。辅导员要学会使用各种网络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BBS论谈、微信、QQ等。利用网络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还可以通过网络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与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情感交流并产生共鸣的过程,其感染力更强。

3.4大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以实践进行德育。辅导员要善于策划和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交流学习、积累经验,开拓视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还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并认知社会。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需要培养一批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修养、端正的政治态度、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年轻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基础和保障。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依靠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力量远远不够,还需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需要树立“全民参与、全民教育、全民服务”的教育理念,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突破。

作者:冯越单位: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论文: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论文

1独立学院中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

1.1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共同性

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有自身的侧重点,但二者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在培养对象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都是以青年大学生为对象。在培养目标上,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四有新人”。在教育方法、内容、途径方面有很多共同点。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表现,其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入并贯穿就业指导全过程中能够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效果,既能为就业指导提供新的思路,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载体和平台。

1.2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促进

在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从根本上弥补学生主观意识导致的就业问题,为缓解就业问题提供帮助,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式政策教育,通过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可以帮助毕业大学生了解当前国家的就业形式和政策,及时回应他们对就业形式的认识和查询,促使并提高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率。由此可见,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互为完善。

2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客观需要

当今社会很多独立学院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目标性很明确,通过几年的教育培训可以填补实诚某个空缺,往往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毕业生进行突击的“短、平、快”就业技巧培训和包装,也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乃至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统领作用和保障。

2.1思想政治教育是坚定就业指导政治方向的坚实保障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同自身根本利益关系;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实施办法,引导学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自觉的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把自己塑造成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高校教育的正确方向。

2.2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就业指导全面完善的中心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精神动力,可以帮助毕业生客观认识自我,正视现实,摆正位置,还可以帮助毕业生理解和相应国家的方针政策,实现毕业生到基层去,合理的葱及人才流动。但是独立学院通常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第一,为了帮助大学生及时顺利的就业,独立学院可以通过择业观教育向学生传导职业价值观,努力帮助他们处理好索取与奉献的关系;处理好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处理好个人成才与客观条件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衡量自己的能力,参照自己的志趣、特长,选择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充分地发挥并能为社会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的职业和工作岗位。第二,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中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意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中华美德的教育为学生走进职场奠定基础。在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中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意识的养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强化社会责任感,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3思想政治教育是树立就业指导

现念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树立就业指导现念需要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社会需求,明确想要立足于当今社会的所必备素质。独立学院学生应注重自身多种能力的培养,通过能力的修炼,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在当今社会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毕业生数量成倍增加,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独立学院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需要转变就业指导观念,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竞争力,以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为保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和方法。

3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

客观需要独立学院要做好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工作,就需要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依据国家方针政策,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有战略眼光的适合的人才培养的方案,在人才培养培养过程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3.1思想政治教育是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内容实施的有效途径

独立学院就业指导是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一种有目的,有步骤的针对性教育,它以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认真规划职业生涯,从而达到让学生顺利毕业就业的目标的一系列指导。独立学院工作教育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充分结合,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加强职业素质训练,充分做好就业准备。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指导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就业指导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紧密围绕着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它符合现实的社会存在和主要社会矛盾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标准。第一,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成为社会竞争的法则。毕业生在面对用人单位的选择的时候,要想成功地进行社会角色转化,必须在迎接社会竞争之前做好积极主动的准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较强的综合素质,是在面对用人单位挑选过程中必须准备的基本功,才有可能顺利用人单位的挑选。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激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拓宽专业知识面,引导学生注重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坚定为社会主义祖国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共同信念。通过结合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以和现阶段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加强对在校学生进爱国主义教育、马列主义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教育、中国梦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使学生明白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内化到学生的日常学生生活中,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的提高,也间接地表现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在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内心的正能量养成,激发学生的职业愿景并为之奋斗,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应社会需求。

3.2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指导任务达成的重要条件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就业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全面提高对加强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改变过去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观念和方式,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增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和顺利就业。这既是独立学院适应大学生新就业形势的需要,又是独立学院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一,引导独立学院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面对市场的选择,独立学院学生需要比一本二本学生更加清醒的意识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天之骄子、社会精英已经不再是大学生的代名词了,独立学院的学生更需要在就业过程中展示出良好的专业知识,熟练地操作技能和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改变社会对三本学生的偏见。独立学院的学生更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以较低的门槛进入社会,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第二,鼓励独立学院学生怀着平常的心态积极参加就业竞争。独立学院大学生要面对的就业竞争远比一本二本的大学生要艰难得多,这更需要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做好充分的准备,持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和积极进取的心态。面对挑剔和不公正的待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万一在择业过程中碰到挫折,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通过心理调适化解,另一方面通过坚韧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专业基础在茫茫求职大军中赢得就业机会。第三,教导独立学院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对青年大学生的号召。通过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解读,帮助大学生树立到基层工作,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观念。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各种正向的宣传渠道,教育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树立到西部、到基层单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自己的理想信念目标有机结合,教育学生树立肩负国家和社会责任的意识,并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螺丝钉和接班人。

3.3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指导目标实现的保障

就业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指导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有着相辅相称的作用。独立学院如何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将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合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服务,为培养适应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是当前各独立学院应该正视的问题。独立学院需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的全面认识,在就业指导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作用,把引导独立学院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摆正心态,潜心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投身到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中去作为工作重点,从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在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独立学院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独立学院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具体办法,还是进一步明确独立学院同样社会主义大学,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熊秋夏艳华葛牧范玉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楚雄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论文:人文关怀思想政治论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高度契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培养人和提升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而人文关怀是对人的普遍关怀,强调在尊重人、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和差异特点的基础上,对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需求的关注与满足。二者之间密切相连,有机统一。

第一,它们都以“人”为价值主体。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人文关怀的主旨,围绕“人”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以人为主体,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必须渗透“人”的理念,体现“人”的价值,运用人性化的手段对“人”施加有效的影响。离开了人的主体,离开了对现实的人和实际生活的人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陷入发展的误区、盲区,变成了泛泛的政治宣传和理论说教,变成了机械性的、缺失生命力的传声机,其感染人、激励人、引导人、提升人的功效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它们都以“人的需要”为价值尺度。满足人的需要,这是一切从事与人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人文关怀之所以拥有无限魅力,说到底就是满足了对“人的需求”的关怀。这种需求既是人的物质、政治、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也是人的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个人需求与整体需求的统一。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恰恰是有效契合了“国家、社会、个人三重不同需求,即国家培养‘接班人’需要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以及个人融入社会、提升素质、印证本质属性,进而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它们都以实现“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至高理想,又是彰显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皈依。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作用人的主观世界、参与社会实践的,它虽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却可以通过精神的关怀与指引,提升人的主观意识水平,进而提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它首先离不开丰富的、具有创造力的精神空间,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与满足,是发挥人的潜能的动力支撑,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同时,人的发展毕竟无法独自进行,它要取决于现有的社会资源和实践条件,人的发展程度与社会的成熟度是一体化的过程。所以,凸显人文关怀既不能忽视“人”,更不能忽视属“人”的社会,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正是从这一基本关系出发,强调妥善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运行,为实现“人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引。

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党在新形势下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体现在时刻“协调和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将社会需要内化为个人需要,或将个人需要外化为社会需要”之中。新时期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彰显了新的时代所赋予的特定意义和价值内涵。

第一,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本质功能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做“人”的工作,是通过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性,往往就体现在它在多大程度上关注着人、满足着人、实现着人,在多大程度上彰显着“人”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价值。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有创造力的。可是,这种能动的实践过程不是抽象或任意的,它总是要反映特定条件和时代环境所固有的规定性要求。人对这种规定性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培养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要引导“人”清楚地认知内在的规定性,发挥调节、激励、引导的功能,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来,进而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直接的精神关怀,而且是一种间接的物质实践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运用和人文情怀的调动,就会变成了一个充满灵性的教育过程;若只流于形式、简单地说教、硬性地灌输,只能是扼杀掉它的生命力,既不能关怀人,更无法展示“人”。

第二,注重人文关怀,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生命线”作用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一切工作任务的“生命线”。之所以叫做“生命线”,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发挥出调动、组织、激励和引导的独特功效,更是能够协调和影响其他各个领域的工作,形成共识、汇聚力量,集中去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困难与挑战。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自身的“群众”意识,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关注群众的“需求”,无论是革命战争的年代、还是在竞争无比激烈的今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富裕是这种需求的汇集与展现;始终致力于提升人、促进社会的发展的伟大实践,不仅实现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需求,更要奋力体现人的发展夙愿,而整个这个过程都要建立在社会统筹运行的基础上。新形势下,党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一方面是与时俱进地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的现实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问题和利益关系的时代需要。

第三,注重人文关怀,是凝聚中国力量、展示“中国精神”的现实需要。任何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千锤百炼、千辛万苦。国家实力的增强、社会环境的改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虽然在不同程度地优化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但不可否认,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是在触动和调整旧有社会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能量也得到了良性的释放,然而随之而来的还衍生出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消极的、悲观的、质疑的甚至对抗的情绪时有发生,面对社会的剧烈变动彷徨无措、焦躁不安、精神空虚的现象也不乏存在,各种负面的、情绪化的、甚至是极端性的社会行为也偶有发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层出不穷,是不利于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良性运行的。有些人还在肆意误读和恶意曲解,企图煽动民众、挑起纷争。党和国家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特殊的方式来进行适当地调整和疏通,毕竟解决人们头脑中的疑惑和问题,还得从精神层面入手。另外,中国身处改革转型期,如何引导民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凝聚共识,如何在各种困难和风险中迎难而上、汇集力量,这都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执起充满民族性与时代感的“中国精神”的鲜明旗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前进的发展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是一个发挥人、调整人、引领人的过程,也是一个满足社会、作用社会、推进社会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充分地认识、挖掘“人”的特有因素,也要注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实际发展程度,通过各个环节的协调运行与合力支撑来发挥作用。任何社会中所要实现的人文关怀都不是抽象的、随意的,而是要遵循现有的条件,从实际出发。

第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立场引领多元化的人文资源。正确的行为,只能通过科学理论来引导。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引领民众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倡导的有效的工作方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公开讲过,共产党人要“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领工人阶级,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同资产阶级斗争到底。而且,思想一经为群众掌握,才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充分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实现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可能。每一个认真研读马克思著作的人都不难发现,人文精神贯其始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的生成起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掌握“人”的本质、充分发挥“人”的力量、实现“人”的价值。这一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创造性地实现中国化的过程,将凝结着几千年人文智慧的、透着独特人文魅力的传统精华注入其中,既丰富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这是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化的人文关怀思想资源,“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就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假象、挣脱各式人文理念的漩涡,不被错误思想侵蚀,不畏各种艰难险阻,保持向正确的方向前行。

第二,要根据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国情确定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不能脱离现有的社会发展条件和国情基础。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党遵循的基本工作方法。当前,面对社会节奏的加快、激烈竞争的存在、多重思潮的冲击而导致的精神空虚、倦怠、焦虑、疑惑等不良情绪,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及时地关怀和疏导,以解民众的思想之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有效引领民众对中国国情和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和认识。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社会主义表现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国家和社会的面貌得到大幅改善。同时,需要清楚地引导民众意识到,我国的国情基础还很薄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能够兑现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换句话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能够承载的人文关怀还无法达到高层次、高水平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还只能致力于对人们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基础性关怀,更多地体现在物质层面的关怀,政治方面、精神文化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全方位关怀还无法实现和满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展开以“人”为核心的真切关怀,更不能以此来束缚和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力的发挥。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要在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对人民幸福的深度关怀。

第三,要用现代化的思想理念来支撑和提升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向往与追求,而实践现代化的过程,离不开现代化的人。一旦缺失了现代化的“人”,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方式无法运行,现代化的真实价值也无从体会。中国正行进在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不仅要实现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进步,更要培养和塑造一批能拼善搏、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新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从丰富和满足人们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入手,积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充分地调动人、发展人提供新的引擎。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树立和培养现代意识、现念、现代的思维方式,对现代化有着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基于现代化的方向挖掘人的潜力,形成强劲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引导“人”理顺和调整新的社会关系,使人从传统的被束缚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不断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还要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开放、自主、竞争、效率、公正、责任、创新的人文环境,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到日益开放、充满动力、多元互补的社会要求,及时激励和鞭策“人”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从事创造活动。

作者:孙瑛辉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