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8 11:30: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农业综合开发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主要实施的审计程序
(一)了解所审计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所谓农业“综合”开发,既指开发方式的综合,也包含资金来源的综合、各部门协调行动的综合以及指标效益的综合。因为,审计人员不仅应查阅项目档案,了解项目基本情况,还应组织召开由县农发部门、项目所在乡镇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管理人员介绍项目建设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组织召开受益农户、村委会干部、项目建设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对项目建设的不同看法和反映。通过召开座谈会,倾听干部和群众的呼声,关注不同人员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反映,获取有价值意见,找到项目建设的薄弱环节,找准审计重点。
(二)应进行实地调查前文提到
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之一是关注最终的绩效。因此,审计人员不应仅只通过层层上报的统计数据来做出评价,还应通过实地勘察项目现场与调查询问相结合来进行。对照上级下达的项目计划(或项目验收报告)实地进行清点,看项目的具体建设情况以及已建成项目设施发挥作用的情况,看是否存在已建项目被毁损、废弃或无法正常发挥效用的现象,如仓库、道路是否实际已建成,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标准;产业化项目工厂是否正常运转,是否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产品销路如何,是否带动农民增收。把项目实施的效果与项目实施方案加以对照,求证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真实性。
(三)将项目专账与原始大账进行比对
仔细检查原始凭证根据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应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同时实行财政无偿资金县级报账制。在审计实践中,项目实施单位往往无法做到专账核算,通常仅根据原始凭证的复印件来做出一份项目的备查账。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对项目实施单位的原始账目进行比对审核,尤其是必须检查原始凭证,包括发票是否真实。应查询企业所在地的工商登记信息,如果发票开具人已注销、吊销还在开票,则需警惕经营活动的真实性。一旦发票被认定是假的,结合业务的真伪,需进一步跟踪资金流向,看是否存在套取资金、贪污行贿等问题;发票的内容是否与购销合同、验收报告、实物一致;发票开具人是否与购销合同的供货方、资金汇入方、验收报告中的供货方一致;如果发票中的内容与购销合同不一致,资金汇入方与发票开具人不一致,或者发票开具人取得支票后直接背书,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四)跟踪项目资金流向
这主要从财政部门管理的专户入手,根据县级报账的财务情况,沿着资金的流向轨迹,通过项目建设合同、资金拨付申请书,分别对项目所涉及的资金拨付部门、项目的组织实施单位、工程的建设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延伸审计或调查。重点审查项目的前期工作费和科技培训费等是否被开发主管部门挪作事业费使用;审查资金拨付部门是否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是否存在截留、挪用、虚报冒领骗取项目资金的问题,同时,也能发现下级财政虚假配套项目资金的问题;审查建设单位项目支出的真实性,是否存在利用虚假工程结报而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用于其他政府形象工程的问题。
二、审计中的几点体会
(一)项目建设、验收、检查等环节流于形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自80年代末实施以来,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对比较完善。无论是项目的立项、建设、验收、检查,还是财政资金的拨付、使用等均有一系列的体系和监管。然而在实际审计中发现,体系虽然完备,但执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尽管项目库、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初步设计、项目实施方案等各类文件资料齐全,但存在项目实施方案、项目验收报告、项目建设实际三者不一致情况;项目主管单位在项目验收时存在走过场,未能严格按相关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的现象。
(二)项目建设不规范,项目建设
质量和进度无法得到保证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发现,尽管项目实施方案中,项目实施单位均提及工程应公开招投标、应进行工程监理等,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项目实施单位往往以工程量较小或者企业管理不完备等理由,不进行公开招投标,工程项目缺乏监理,对项目建设质量无法进行监督;更有甚者,部分项目实施单位虚报工程资金,以旧充新,以补偿发票税金的方式来获得超出实付工程款的发票。总之,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我国财政支农的重要形式,各相关部门应尽职尽责,确保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带动农民增收,加快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作者:范曙光单位:山东省宁阳县人社局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规划显示,今后五年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将继续支持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建设大型优质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据了解,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将积极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促进项目区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将突出抓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建设优质粮食基地4163万亩,建设优质饲料作物基地1343万亩。同时,积极扶持种子、种苗、种畜繁育体系建设,在加强地方项目良种基地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大对“良种推广”、“育草基金”、“菜篮子工程”等部门项目的扶持力度,确保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牛(肉牛、奶牛)、羊、猪、禽等畜产品、名优特经济林、特色水产品为重点,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加大对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促进粮食的转化增值,“十五”期间计划养殖畜禽1.2亿只、出栏畜禽9300万只(以羊单位计),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76万亩。扶持经济林、蔬菜、花卉、水果、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发展经济林775万亩、种植蔬菜171万亩、花卉23万亩、药材122万亩。
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着力扶持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在粮食主产区,着力扶持优质、专用品种的粮食生产,建设大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畜牧业等多种经营,促进粮食等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在西部地区,着力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在产业项目发展上,努力消除产业结构雷同与重复建设现象,促进主导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项目建设。加大对龙头项目和农民中介组织的扶持力度,选择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经济效益较好,辐射带动作用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机制的龙头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带动力。引导更多的开发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通过签订购销合同、承租返包或以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先进等形式入股,彼此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十五”期间计划扶持加工及服务项目2300个。
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及检测检验体系。适当扶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产品交易平台,提供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产销信息、气象信息及进出口信息等服务。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检测检验的规范和手段,发展安全、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农产品大市场相结合,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摘要:金沙江流域光、热、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已经引起各方面关注,正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开发必须搞好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
关键词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农业金沙江
金沙江发源于青海省,全长2308km,在云南省境内河长1560km,流域面积10.91万km攩2攪,人口130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34%,现有耕地88.3万ha,占全省耕地31%,可开垦荒地8.03万ha。金沙江河谷丰富的光、热、土地资源,众多的矿产和优势的水能资源,被誉为“大西南的聚宝盆”。金沙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已成为国家和云南省经济开发的重要区域,从1994年起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拉开序幕,尤其是自丽江县塔城至永善县黄华乡,河长1305km,4465km攩2攪内的干热河谷区(即海拔小于1500m地区)的16个县市是开发的重点。现就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中有关水土保持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进行讨论。
一、自然概况
1、区位与地貌
金沙江流域位于云南省北部,其地理座标为99°00′-105°8′E,24°28′-29°15′N。行政区域有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昆明、东川、曲靖和昭通八地、州、市的47个县、区。流域西北部为横断山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海拔为丽江县境内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m,最低点为东南的金沙江河谷,海拔1016m,境内高峰林立,以山地为主;流域东北部为云贵高原的北缘,地势南高北低,以中山山原为主,最高山峰是东川市境内的拱王山,海拔4247m,最低点是水富县金沙江水面,海拔267m,地势起伏大,“V”型谷多。流域内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8.9%,地处横断山脉的迪庆州、丽江地区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高达62.1%和45.2%;东北部的东川市、昭通地区也分别达到62.5%和43.8%;处于流域中部的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曲靖地区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21.3─33.6%攩[1]攪,可见本区地形地貌之陡峻。
2、地质构造与岩性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变,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有滇藏“歹”字型构造,宾川-殜程海断裂、元谋--绿汁江断裂、普渡河断裂、小江断裂和巧家一莲峰断裂等,境内断裂广泛分布活动强烈,地震频繁而且烈度大,对山体稳定有较大影响攩[2]攪。本区地层古老,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均有出露,岩性多为砂岩、页岩、玄武岩、石灰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砂岩呈紫红色泥质胶结,极易风化;页岩具有明显的薄层理,多为粘土质页岩和砂质页岩,透水性小,易风化呈碎片;玄武岩具有气孔状结构,裂隙发育,表层易风化;石灰岩具有可溶性;花岗岩具有原生裂隙,易风化;第四系堆积物易被流水侵蚀冲刷,构成泥石流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在地层和岩性组合上,往往又是软硬相间,抗侵蚀能力弱,在陡峭的地形条件下和森林植被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并恶化为滑坡和泥石流。
3、干湿季节分明,降水集中
本区雨季一般为5─10月,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时85%以上,降水量有随海拔增高而增多的趋势,山区降水量要比坝区、河谷区多。由于全区地势高差悬殊,局部地区容易形成控制面积小,历时短促,降水强度大的单点性暴雨,从而激发滑坡泥石流暴发。
二、水土保持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
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是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这些资源的开发将对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是人类长期执着的要求,通过资源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流域区内贫困人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十分重要的大事。但是,任何资源的开发,必须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需要构成危害。这是人类经历了长期成功与失败的教训,从漫长的痛苦中得出的划时代抉择攩[3]攪。鉴于金沙江流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地质地貌因素,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时,一定要把搞好水土保持放在首要地位,这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原因有三条:
1、流域内土壤侵蚀严重
主要表现在侵蚀面积大和潜在危害大这两方面。据1987年遥感资料表明,本区土壤侵蚀面积达46922.62Km攩2攪,占流域面积42.7%,见表1。尤其是海拔1500以下的河谷区及其支流,土壤侵蚀更为严重,据16个县(市)资料表明,土壤侵蚀面积大于土地面积45%以上的有12个县(市),占75%。元谋县高达74.4%,见表2。屏山水文站的泥沙有68.1%来自攀枝花市以下河段,河段含沙量呈上升趋势,见表3。
潜在危害大主要是金沙江流域尤其是目前重点开发的干热河谷区有效土层的厚度浅薄,土壤母质多为第四纪残坡积层,侵蚀模数大。加之山高谷深坡陡、降水量少,蒸发量强,年干燥度大于1.5,旱季干燥度4以上。焚风效应明显。森林植被以稀树灌木草丛和禾本科草丛为主,覆盖率低,农村燃料缺乏。斜坡物质稳定性差,一旦某要素被破坏,旱洪灾害频繁。据考察,全流域五十年代,五年一旱,到八十年代变为三年一旱;洪灾从8─9年1次,缩短到4─5年1次。地处东川市境内的小江,两岸泥石流由五十年代的38条,发展到八十年代的107条,1971─1978年共发生泥石流173次,而1979─1985年共发生泥石313次,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每到雨季,山体滑坡、岩体崩塌和沟岸泻溜等屡见不鲜,堵江断流现象时有出现。昆明市松花坝水库,六十年代进库泥沙平均为5.2万t/a,七十年代进库泥沙平均为7.3万t/a,八十年代进库泥沙平均为13.2万t/a,大大缩短了水库使用寿命。昭通地区的巧家县,1950年有山泉3020个,到1981年已干涸708个,县城大龙潭流量六十年代为0.14m攩3攪/s,八十年代已下降为0.097m攩3攪/s。
表1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土壤侵蚀强度分级面积表
严重的土壤侵蚀,使土地耕作层变薄,肥力下降,地力衰退,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的局面。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着这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这一区域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地质构造复杂,山地灾害严重
本区有众多的断裂带,特别是深大断裂带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裂带,常常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活动区。据方光迪、张信宝调查,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分布有滑坡、泥石流灾害点999处,其中滑坡、崩塌447处,属大型滑坡、崩塌有114处,中型294处;发育泥石流沟552条,属大型中高频率泥石流沟66条,主要分布在主河道两岸及支流腊普河、金棉河、黑穗河、龙川江和小江流域,活动频繁,危害严重攩[4]攪。本区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繁,地震降低了岩石强度和山坡稳定性,地震后往往伴随水土流失。又据云南省气象局1950─1980年30年资料统计,金沙江流域,发生较大的洪旱涝风等灾害1363次,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昭通地区和东川市,发生灾害的次数是其它地区的2.4倍,农田受灾面积日趋扩大攩[1]攪。
3、生态环境脆弱
本区是由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地质环境脆弱带,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带。山地垂直自然带幅窄,递变急剧,微域差异显著,使每一个垂直自然的环境容量小,经不住外界冲击。加之地势高亢,坡度陡峭,地质结构松散,在这种地质地貌条件下所形成的环境和农业生产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强,自我调节、自恢复能力差。本区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将对地表、沉积圈和一些自然地质作用的影响日益增强;矿产资源的采掘、挖空和爆破,使地表静压负荷、动压负荷的产生和变化,导致或诱发构造应力状态的变化和重新分配攩[5]攪,地质环境受到破坏。
三、水土保持是金沙江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如前所述,由于金沙江流域土壤侵蚀严重,地质构造复杂,山地灾害频繁和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开发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融开发与保护治理为一体,4_
纳入综合开发的具体内容。地处金沙江中游的迪庆州和丽江地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金沙江沿岸几乎全是裸露荒山,雨季频繁出现的山体滑坡造成大面积泥石流,挟带泥沙冲入金沙江;著名的泸沽湖已受到旅游业带来了污染和沿湖植被破坏导致的大面积水土流失的危害,程海沿湖养殖场污水不加处理直排入内,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攩[7]攪。土地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和公路、铁路建设等都一定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并坚决付诸实施,同步进行。提倡开发与治理相结合,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保开发,在治理中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必须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核心。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对待,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将各项开发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形成系统的最佳整体。否则,就会顾此失彼或相互制约或被抵消,起不到综合开发之目的,寓环境保护于资源开发之中,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带动环境建设,使两者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用持续发展的观点看,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是人类追求的长远目标,发展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而生态环境效益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是基础。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急功近利,而损害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这一区域的经济增长才能持久;不注意水土保持不仅危及本区域人民利益,而且对长江中下游带来危害。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使金沙江流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水土保持主要包括坡地改梯地、兴修农田水利、植树造林、改良土壤等。金沙江流域坡耕地多,土层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以坡地改为梯地为重点,集中成片地进行坡地改梯地和坡面水系建设,使耕地土层增厚,蓄水能力增强,沟、凼、池配套,形成有效的防护体系,既减少地表径流使土壤不受冲刷,又拦蓄了水源,减轻了水土流失。兴修农田水利,可以促进环境的改善,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又提供了较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是确保农业开发持续开发的绿色屏障,是金沙江环境建设的主体。改良土壤主要是实施有机肥耕作法,横坡聚垅免耕法,充分发挥用地养地的作用,这是山区防止土壤侵蚀和污染的重要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讲,水土保持就是金沙江流域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内容,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较好地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做到生态环境好转,山地灾害减少,土地生产力提高,环境容量扩大,整体效益显著。
四、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
农业综合开发的目的不仅要使流域内广大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而且要使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和不断好转,以及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为宗旨。因此,必须探索资源开发利用更为合理,生态环境更稳定安全的持续发展的方法。最近兴起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攩[6]攪,可供我们借鉴。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含义是:以强化降水就地入渗防治水土流失为中心,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以建设基本农田、植被和发展经济林果、养殖业为主导,达到农、林、牧、果综合发展,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为目的。
金沙江农业开发(尤其是干热河谷区)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使综合开发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不断好转。既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增加收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又不给后代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忧患。对于地形地貌变化复杂,地质构造运动强烈,气候类型多样,土壤种类繁多,人口素质差异大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平衡的金沙江流域来说,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应该是多种模式。这就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工作,及时总结各地经验,分类指导,才能使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健康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就金沙江广大山区来说,农业综合开发要实行治水改土与造林绿化相结合,搞好水平梯地(田)建设,固定基本农田并使其向高稳产农田方面转化。据调查,水平梯地比坡耕平均减少径流72.2%,提高土壤含水率32─40%,耕作层的土壤机械组成中小于0.01mm的粘粒增加1─3%,减少土壤沙性,提高了保水保肥能力;梯地蓄水保土后增产粮食一般65%以上,从长远看,只有走生物水(植树造林),土壤水(改良土壤),工程水(农田水利)“三管齐下”,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方法,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逐步做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才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要加强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协作,做到工程、生物、农耕三大措施一齐上,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一起抓,融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为一体,并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加以有效地实施。另外,要和控制人口增长与普及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与资源开发的关系,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才会使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深入,实现21世纪议程。
摘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然而,我国农村现存金融状况却不能有效的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立足于这一现实,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状况,农村金融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和遵循的原则。通过这些分析使我们认清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协调起来。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金融需求;金融供给
一、问题提出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但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这四家机构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农发行基本上变成了一个粮食银行,或者说粮棉油的银行,它不能深入到农民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不能支撑其他多种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是一个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赢利动机存在,因此它的许多业务从农村基层撤出。邮政储蓄只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过分单一,实际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农村信用社的肩上,所有这些状况决定了必须对现有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变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并具有“二元经济”的国家,在当前全国范围内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状况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也像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其目的就是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发挥农村金融对经济的促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一些状况。
(一)农村金融的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农户、农业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和农村政府,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在大部分地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中的比重很小,所以农村金融需求可以简单分为农户金融需求、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和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对于农户需求来说,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农户金融需求是不同的,根据经济发达程度,我们把农户金融需求分为三类,即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发展需求,中等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并重,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生活需求。对于中小企业金融需求来说,由于我国的农村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我国农村企业总数于2004年达2931万户,为农村就业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4年全国农村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为14733万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9%,2004年,农村中小企业创造增加值约为45621亿元,比2003年增长13%左右。[①]对于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来说,由于农村基层政府包括乡镇政府和村集体,它们的金融需求不同于农户和中小企业,它们的金融需求主要是为农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的公共产品。在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政府还通过向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弥补税费差额和发放职工工资。通过这些需求主体来看,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潜力是巨大的。
(二)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从正式金融安排的金融供给角度来看,每年国家以金融剩余的形式对农村经济剩余进行转移,但是在量上十分不足。2004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15%左右,但农业贷款仅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不足6%。四大国有银行每年以吸储上存方式从农村流出的资金约有3000亿元[②]。邮政储蓄只吸储不贷款,每年约有2000多亿元的资金被抽离农村。农村和农业资金大量流出导致了农村正式金融供求缺口巨大。
然而,自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与农村信用社行社分离,国有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来,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呈现萎缩态势。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信贷资金的垄断供应者,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的增长,以追求盈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合作原则。
从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供给角度看,主要包括私人自由借贷、私人钱庄、合会等。具有贷款数额小,希望手续简便、灵活、及时的特点,并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从供给角度看,农村贫富差别加大为农村非正式金融提供了金融供给的空间。同时农村又缺乏国债等证券投资渠道,使得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持有者受利益驱动而成为非正式金融的潜在供给者。
三、农村金融存在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者的职能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混淆和冲突,并由此产生了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首先,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承担我国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农业发展银行不但存在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运用效益低下等问题,而且业务范围非常狭窄,功能退化,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变化使得原来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实行商业化改革以后,农业银行从农村大量撤出,留在农村的也仅从农村吸收存款,不再向农户发放贷款,这使得其在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再次,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商业化倾向,运作不规范,存在隐性的金融风险。
(二)民间金融不完善和不规范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但是,许多民间金融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农村民间金融一般具有规模小,隐匿分散的特点,容易失控,一旦失控,不仅可能导致其自身的系统崩溃,而且还可能波及到农村政治社会的整体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地规范和保护民间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三)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经济需求
各金融机构之间在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导致了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弱化。农村的金融产品较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而现在农村经济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迈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服务现状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多元化经济的需求。
四、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产权和治理机制
目前农村基层金融组织产权不清导致了竞争没有效率,因此,政府应着手建立既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又具有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合作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基本的组织形式,已在理论界和实业界达成共识,但目前以基层农村信用社作为唯一的一级法人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既不符合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也不利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竞争和发展,故今后应考虑建立多层次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而对于作为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则可考虑渐进式地推进从国有独资公司制到实行纵向产权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再到实行横向产权结构的股份有限公司制的产权改革方式。
(二)发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一方面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金融改革,另外还应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的其他发展模式,力求在农村建立起以合作金融为主体,多种金融形式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步伐,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按照农村金融需求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要加快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对于农业发展银行要进行职能定位,拓宽其政策性业务范围,强化其政策性支农作用。要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拓展业务范围,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发放小额农贷。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发挥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机构,增强农业防风险能力。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尽管我国对民间金融一味加以取缔,但在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活动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据调查显示,农户借款数额中72.18%来自各种非正式渠道,其中农户之间借款占非正式的93.12%,而来自正规渠道的只占27.12%。[③]因而,我们不能不顾客观存在和实际需要,承袭旧规把民间金融活动视为乱集资,简单、粗暴地取缔民间金融组织及其活动。对于在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民间金融,政府应该给以承认、鼓励、支持和引导。首先要提高对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农村金融中地位作用的认识,废除现有限制民间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条条框框。其次给以民间金融在税收上的优惠,减少在资金融通、利率市场化等方面的限制。还有要规范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对民间金融活动实行监管。
结论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金融中的实现途径。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正在从不同的层面展开,政府对农村金融供给萎缩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但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改革需要调整的利益关系仍十分复杂,因此构建农村金融必须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以便利农民、满足农民为着眼点,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组织。形成健康、高效、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切实提高金融服务于“三农”的水平,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使“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的目标早日得以实现。
【摘要】水是农业的命脉,这个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水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论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或是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均要有足够的水予以保证。随着上海浦东新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飞速发展,浦东新区的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服务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浦东新区农业综合开发区内水资源量可否满足园区内工农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水资源;降水量;用水量;供水量;需水量
1、概况
浦东新区农业综合开发区位于新区的南偏东位置,处川杨河以南、长江口之西,南汇县以北、北蔡镇向东、区域面积为130.58平方公里,辖括机场镇、川沙镇及孙桥镇之三镇范围。
开发区内河道纵横交错,河网发达,共有各级河道142段;其中市级河道1段,区级河道2段,镇级河道45段,村级河道94段;河道总长度为304.0公里,其中市区级为21.6公里,镇级为88.66公里,村级为93.75公里;如各级河道的平均河面宽分别为60米,35米和25米,计,开发区内水面面积为10.2平方公里,则河网密度为7.8。
2、水资源现状
开发区内有川沙气象站一处,自1959年建站以来到1999年,具有41年资料系列,其中降水和蒸发资料,是本文水资源分析的基础数据。该站资料系列长,测验精度高,实测数据准,区域代表性强。
2.1降水
根据川沙气象站的降水资料统计(1959∽1999年)分析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强。用该站41年年降水量频率进行计算,历年最大降水量(1999年)已相当于百年一遇标准,历年最小降水量(1978年)的降保证率达也在95%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则平均2年一现,因此,该地区雨量是充沛的。
2.2蒸发及干旱指数
根据川沙气象站的蒸发量资料(1959∽1999年),换算为E—601型蒸发皿的蒸发量。根据上海市水资源普查,上海地区的蒸发能力的经验系数K=0.90,则该站多年平均蒸发能为921.0毫米,干旱指数为0.83,属于湿润地区。
2.3地表径流
开发区内的地表径流主要由降水而产生,根据上海市水文总站《上海市径流分析》的成果,浦东新区的综合径流系数为0.6,由此,开发区内的多年平均见径流量为9012.6万方。
3、可利用水资源量统计
根据浦东新区水资源普查办公室提供资料,对引潮量、自来水公司提水量及企业取水量进行统计。
引潮量:开发区的东北角为川杨河三甲港水闸,该闸平均年引潮量为10850.8万方,由于开发区紧靠该闸边上,对于引潮量的利用处于首先得益地区,按50%计,开发区可利用的引潮量为5425.4万方。
水厂取水量:开发区内共有六团、黄楼、江镇及孙桥四家自来水厂,均以深井取水为主,其中六团水厂同时具备地表水取水能力,合计年取水量为756万方;其中地下水量为559万方。
企业自用取水量:川沙镇(含六团、黄楼)为204.1万方,机场镇为43.4万方,孙桥镇为36.1万方,合计为283.6万方。
边界水量:由于开发区与南汇县交界,区内各级河道均与之相通,因此,河道水量有进有出,故边界水量可忽略又计。
4、用水量现状
工业用水:企业自提水量283.6万方,水厂供业用水量为245万方,合计为528.6万方。
农业用水:开发区内耕地面积为63132亩,其中水田为56919亩。按水田每亩1500方的灌溉定额计,则用水量为8537.9万方;旱地6213亩,用水定额以700方计,则用水量为434.9万方;合计农业用水量为8972.8万方。
人口及其它用水:自来水厂中居民用水量为272万方,其它用水量94万方,合计366万方。
开发区内工、农业及人口和其它年用水量合计为9867.4万方。
5、耗水量计算
参照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编制的《太湖流域水资源供需分析》报告提出,一般工业和生活用水有80%的回归水量;而江苏省两个实验区对农业用水回归量的试验成果,回归系数为48%∽56%之间。
按80%的回归量计,工业耗水量为105.7万方,回归水量为422.9万方。采用回归系数52%计算,农业耗水量为4307.0万方,回归水量为4665.8万方。按80%的回归量计,人口及其它耗水量为73.2万方,回归水量为292.8万方。
综上统计,开发区总用水量为9867.4万方;总耗水量为4485.9万方;总回归水量为5381.5万方。
6、供需分析
6.1可供水量
开发区内可供水量来源于地表水量、地下水量,企业自提水量、引潮量及回归水量,合计20859.1万方。地下水、企业提水和引潮水均为变幅不大的可供水量;回归水中的农业和人口及其它用水因用水量变动而变动,但从历年统计,变幅较小;唯有地表水因降水的年际变化,变幅较大。如1978年为降水量最小年份,则相应年径流量为5705.0万方,比多年平均值少3307.6万方,则相应可供水量为17551.5万方。
6.2需水量分析
开发区的总用水量为9867.4万方,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统计年鉴》和《浦东新区水资源普查成果报告》的需水量分析成果,开发区的2005年需水量为10748.9万方,2010年需水量为11221.9万方。
6.3供需平衡分析
综前所叙,开发区2000年、2005年、2010年年需水量分别为10302万方、12776万方、15846万方,多年平均可供水量20859.1万方,最枯年份可供水量也有17551.5万方。
6.4结论
1、按目前增长率,近十年开发区内的水量可以满足工农业需求。
2、但是2010年后,用水就比较紧张,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应该降低工农业耗水量,发展节约型产业,才有可能可持续的发展。
国家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由于农田林网在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污染、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改善作物品质、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因此,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不仅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宝应县地处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西部,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近几年来,宝应县有11.5万hm2的中低产农田得到了改造,同时配套建设了高标准农田林网。现就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农田林网的建设作一探讨。
1宝应县农田林网建设现状
全县农田林网体系由运堤、湖堤、大中型河堤及主要公路、道路林带构成基干林带,组成防护林系统的骨架;一级圩、路、生产河林带组成主林带网络;二级排灌渠、圩、路林带组成副林带,根据实际情况加设辅助林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农田林网基本建设到位,大部分达到高标准林网的要求,并随着项目建设的成功,同时进行验收,交与地方管理。
2存在的问题
2.1网格偏大
由于在土地整理规划时,沟、渠、道路的规划受村庄、原来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因规划建设节水沟渠而无法植树,未配置辅助林带等,使得所建林网网格偏大,达不到高标准林网网格控制面积的要求。
2.2树种选择不当
所建林网从树种类型看,多为乔木、亚乔木,灌木少。从树种组成看,80%为杨树,树种单一,且因连续栽植杨树,导致地力下降,生长不旺,病虫害逐年发生严重。近年来,女贞栽植增多,但因多数进行定干截头处理,即使成林,林带也难以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2.3林带结构不合理
所建林带都是透风结构,只栽植乔木,少配植灌木,虽然透光、透风性能好,但防风能力差,防护效果不佳。
2.4林带断档缺株严重
大中型圩、路所建的基干林带和主林带基本都进行了林权制度改革,落实了管护责任制,但副林带和辅助林带大多随项目而建设,树木生长吸水吸肥、树冠遮荫等影响形成胁地而减产,相关农户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遭到该部分农户的抵制甚至破坏农田林网,造成严重的林带断档缺株现象。
3建设规划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农田林网建设不同于一般农田的林网建设,一般农田的林网建设遵循林随水(路)走、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由于受到已经形成的沟、渠、路影响,不一定能够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但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时,可以对项目区内的沟、渠、路进行统一规划,使格田面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可通过控制圩堤、路基宽度规划栽植树木行数,从而达到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的目的[3]。
3.1科学规划林网网格和林带走向
通过对项目区内沟、渠、路统一规划,兼顾主、副林带的间距,规划林网的网格。一般在东西向的大、中沟、公路、机耕路、一二级渠堤、生产河两旁设置主林带,间距为300 m左右,在与主林带垂直的生产河两旁、大中沟及支渠上配置副林带,间距400~500 m。
3.2林带的规划设计
农田林网由基干林带、主林带、副林带组成,必要时设置辅助林带。一是基干林带。基干林带设置在运堤、湖堤、大中型河堤及公路上,一般栽植5行以上乔木,形成农田林网的骨架。选择的树种主要有杨树、水杉、池杉、落羽杉、杂交柳、枫杨、杞柳、紫穗槐等,可实行带状混交造林,堤顶及背水坡营造以杨树为主的用材林,株行距为5 m×4 m、4 m×3 m,迎水坡营造以水杉、池杉或杂交柳为主的防浪林、水土保持林,水杉、池杉株行距为3 m×3 m、4 m×2 m,杂交柳株行距为3 m×(4~5)m,并在其间间植杞柳或紫穗槐。二是主林带。主林带一般栽植3~5行乔木,1~2行灌木,营造混交林形成疏透度为0.25~0.35的疏透结构林带。乔木树种主要选择杨树、水杉、池杉和落羽杉,一般杨树株行距为4 m×3 m、3 m×3 m,水杉、池杉和落羽杉的株行距为3 m×2 m、4.0 m×1.5 m,灌木树种主要选择杞柳和紫穗槐。林带胁地阴面重,阳面轻,有胁北不胁南,胁东不胁西的规律。因此,在林、渠、路结合配置时,可按南渠北路进行配置,即水渠在林带之南而道路在林带之北,这样对光照和争夺水肥的问题都可得到解决。三是副林带。副林带因地制宜配置2行以上乔木,实行乔灌结合。树种可选择乔木水杉、池杉、落羽杉、灌木杞柳等,因地制宜确定株行距。由于在项目建设中有不少水泥硬化路面,因此在硬化路面的两侧要留足植树的营养地带,在树种的选择上,可兼顾绿化美化,但选择的乔木或亚乔木的树种要适地适树,苗木不要截头定干,如女贞、香樟等。四是辅助林带。在主林带或副林带之间的沟、渠、路边配置1~2行乔木、亚乔木和灌木,可选择女贞、紫薇等,因地制宜栽植。
4实施措施
高标准农田林网的建设,不仅需要有科学的规划,而且需要有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的推动才能顺利建成。
4.1同时规划,同步实施
在项目规划时,就将高标准农田林网的建设作为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进行规划,有利于沟、渠、路及林带的统一规划,有利于统筹林带的配置和林木株行距的配置[4]。做到河成、路成、绿化成,田成方、林成网,尽快发挥防护效益。
4.2优质壮苗,科学造林
在苗木的选择上,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良种壮苗营造农田林网。速生树种可选择I级苗木造林,对一些兼顾道路绿化的女贞、香樟等常绿树种,要按标准选择胸径5 cm以上的全冠大苗栽植。坚持就地育苗、就地选苗造林,确保苗木质量。在栽植方法上,要根据树种不同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最佳栽植时期,随起苗、随栽植,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方法,栽好每一株苗,采用针对不同树种特性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栽植,如在按要求确定好株行距时,杨树采用“四大一深”的栽植方法(即大苗、大塘、大肥、大水和深栽),确保苗木成活、成林、成材,取得更好的防护效益。
4.3加强管护,确保成活
植树造林,三分栽,七分管,管护是关键。浇水、扶正、壅土、踏实,确保成活。加强抹芽修枝、及时防治林木病虫害等管理措施,保证林木健康生长。
4.4落实机制,保证成林
作为项目建设,经验收合格后,将要移交地方管理,然而,移交后管理的好坏却是林网能否保存的关键。农田林网有胁地的不良影响,靠近树木农田的承包户如果得不到一定的补偿,往往会破坏树木,轻则造成断档缺株,重则带毁网破。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农田林网的作用,让群众知道农田林网胁地一条线、增产一大片的道理,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等。另一方面要研究落实相应的补偿、管护机制,研究相应的防护收益和林木收益的利益分配机制,让林木有所管,林带能成网,林网能够真正得以保存并且充分发挥作用。
一、农业综合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农业综合开发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产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就是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建设,机耕路、农业技术设施等农民直接受益和使用的基础工程设施,努力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项目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项目区生产发展。
(二)农业综合开发在促进农业增收,改善农民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对项目区的财政投入,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农民受益群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三)农业综合开发在推动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1989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区),多年来,零陵区坚持“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活环境,农村面貌也得到明显改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发挥了田、渠、林、路综合治理的作用,为生产绿色食品,发展有机农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四)农业综合开发在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了巨大作用。零陵区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行了“一事一议”,项目公示制、项目招投标制等一系列尊重农民意愿,体现群众参与,增加工作透明度的创新制度,使农业综合开发成为“阳光工程”。他们始终把“农民要办”和建设“农民满意工程”作为工作目标,把农民群众全程参与项目建设贯穿整个过程,强化了农民群众的开发主体地位,促进了群众参与和民主管理。
二、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农民筹资筹劳难。在目前农民种田已不交公粮,生产性投入还有补贴的情况下,对农业综合开发筹资投劳确实难以理解和接受,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涉及许多村庄和农户,并且农户受益程度差别很大,实施起来意见难以统一,甚至会造成事实上新的不公。农村“空心化”现象也给项目筹资投劳带来一定难度。这些都给项目区工程和新农村的规划、设计、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二)土地占用和调整存在困难。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越来越少。而要建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势必要解决好排涝、灌溉和出行问题,解决大中小渠道的疏浚和农田道路的顺通问题,必然牵涉一些耕地的占用调整。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还需乡镇村干部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处理好项目建设中农民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关系,避免阻工等现象发生。
(三)农业产业化是个难题。现在农村实行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经营,严重限制了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实现集约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障碍,制约了农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打破这种条块分割,鼓励长期进城打工或经商等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以租赁形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将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实行统分结合,在明确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反租倒包,有偿转让,推进土地使用合理流动,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科技推广的质量和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四)农业科技贡献率低。新农村建设,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文化知识和科技头脑的新型农民,而众多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加上受“上学难,大学毕业后就业难”思想影响,辍学的学生多,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构成了挑战。
(五)在与其他支农资金的结合上存在衔接问题。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财政支农的重要力量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居住环境整治等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真金白银”。同时,农业综合开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特点,资金量大,投入集中,可以为其他支农资金提供项目平台和产业平台,并发挥资金的集聚作用和规模效益,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向新农村建设集中,从而加大其投入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农业综合开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及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农民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主人翁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尊重其权利,确保其基本利益不受损害;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要求,为他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为形成良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基础。要充分引导和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机结合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新农村建设应该也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扶持项目区新农村建设,着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优势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消除种植结构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现象。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基地和农户,一头连着市场,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环节十分关键。目前,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项目突出表现在两者的结合不够紧密,甚至相互脱节,相互割裂。在开发过程中,只着眼于整个产业的开发,未能按照“围绕产业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没有统筹安排土地治理和产业化项目。在今后的农业综合开发及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产业特色和规模优势,提高开发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从分散的项目建设向产业建设的根本转变,把农业开发项目区建成优势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产原料基地。
(三)加强部门合作,实现资金整合。狠抓资金整合,按照“渠道不变、资金配合、各尽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配合各部门搞好支农资金整合,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开创“各烧一盘菜,合成一桌席“的投入格局,促进新农村建设。
(四)创新机制,提高素质。科技措施不能有效实施一直是农业开发工作的薄弱环节,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主要体现在科技应用上。如何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费用好用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此外,要在农民技术培训和扶持农民协会上下工夫,把培训做真做实,真正提高农民科技种田、科学养殖的意识和技能,使农业开发项目区成为科技对农业增产有较大贡献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未来全球人口的增加、食品消费格局的转变、工业用粮需求的增长、耕地面积扩张受限、水资源日益紧张、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问题凸显、农药化肥的污染等各方面问题依然对当前世界粮食安全构成严重挑战。1988年,为解决粮食问题和农业投入不足,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国家作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吹响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号角。历经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粮食安全面对严峻挑战的今天,农业综合开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和财政部党组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主题,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全国大范围开展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并突出对农业大县特别是产粮大县进行扶持。到2011年,全国共有2230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旗、农牧场、团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新增千亿斤规划》”)确定的800个产粮大县不但已经全部纳入了开发县的范围,而且也是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安排的重点。
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几项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点,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农业综合开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金办大事,突出重点抓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设高标准农田,这是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也始终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农业综合开发二十多年的生动实践表明,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走出了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有人说,农业综合开发是公共财政照耀农业的一束最灿烂的阳光。二十年来,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实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耕作、科学化种田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为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1988~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资金4548.0亿元,投入资金70%以上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6.1亿亩,开展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433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6亿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2.4亿亩,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1988~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粮食1970亿斤,棉花37亿斤,油料100亿斤,糖料560亿斤。
农业生产能力的显著提高,为实现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历史性转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项目区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提高了科技含量,有效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在项目区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集成适用的农业技术,尤其是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开展农业技术培训1.6亿人次,提高了广大农民科技种田水平。这些“点面结合”措施,既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又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加大资金投入,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大规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努力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地方各级政府要将政策规定的配套资金全额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优先安排,足额到位。按照“农民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数量控制”的原则,鼓励和引导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积极筹资投劳,并将项目区农民筹资投劳纳入村内“一事一议”范畴,实行专项管理。
认真编制并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同时,组织各地区按流域或灌区编制本地区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合理确定建设任务。根据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探索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投资和建设标准,明确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
推进资金整合和统筹。按照“统一标准、分类指导,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其他各类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通过土地整治、农田水利、科技推广等各项措施的集成投入,实现连片治理、整县推进、区域衔接,充分发挥资金整合后的集聚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完善和落实各项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覆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管护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加强资金和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强化项目实施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招投标管理规定,规范组织工程招投标工作。要由具备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监理,确保监理职责到位。全面准确地公示项目内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项目工程建设质量。
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工作。完善工程建后管护制度,按照谁收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产权归属、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提高工程建后管护水平。加强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管理,鼓励农民用水户以承包、租赁和股份制等方式经营管理小型水利工程,保证项目监督责任和管护责任一并落实,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广泛发动,集中投入,连片推进。要实行分级负责,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工作考核。要健全多部门共同协商,密切协作、互相支持的工作机制,加强与水利、农业、林业、国土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强大合力。
回良玉副总理曾经这样评价:“各地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支柱、农业科技示范的样板、标准化生产的楷模、现代农业建设的亮点。”由此可见,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业综合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日益广泛的深刻影响。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已显得日趋
紧迫。本文分析了制约农业综合开发效益提升的因素,以及针对制约因素如何提高项目开发规模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进行探讨。
农业综合开发是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其根本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20多年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开发资金40多亿元,400多万亩农田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15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扶持,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增效中的主渠道作用,推进盐城农业科学发展,笔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
(一)
目前制约农业综合开发效益提升的主要方面表现在:
一、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与农业规模化要求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则,着眼于农民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治标”轻“治本”,导致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与农业规模化要求存在脱节。
1、田容田貌“散”“杂”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由于过去土地承包时,往往将土地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分割给农民分散承包,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直接导致田块的“散”与种植结构的“杂”,规模农业发展难度较大。
2、基础设施配套重“治标”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多是根据田容田貌现状,着手解决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方便百姓当前的生产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从推进农业规模化的角度去统筹谋划基础设施配套的布局与设计水平。
3、基础设配套重“点”轻“面”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为凸显亮点、打造形象,实际工作中往往对某一重点区域集中投入,基础设施配套率很高,农业“规模化”有迹可循,而整体上相对于“面”来说,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与农业规模化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项目建设水平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有一定差距
项目建设总体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资金的完全到位,离不开持续的努力,离不开具体工程质量的提高,而在实际工作中:
1、农民的自筹资金难以到位。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两工”,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应按照村级“一事一议”的办法进行管理。但实际情况是“一事一议"议事容易,组织到位难,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落后和基层班子软弱的村更显突出,从而增加了农业综合开发中农民筹资投劳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身体素质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是年长者与妇女,组织化程度难以提高。二是集体意识淡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税费改革后,农户在自家承包地上耕种,思想变得相对涣散,“各顾各”,个人意识增强,集体意识淡化,更不去理会“节水、节电、生态”等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只顾眼前利益。三是村支部村委会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不强。缺乏为民办实事的敬业精神,只要过得去就行,不是积极进取,而是消极等待观望,导致项目的整体效应打了折扣。
2、项目设计的周期性目标难以到位。一是急功近利现象依然存在。以乡镇为例,新上任的领导班子热情很高,在实施农业开发项目中,急于“抢功”、“立功”;重争项目,轻管项目。二是计划变更情况依然存在。由于前期设计工作没有完全到位、产业结构调整、群众无理阻工等问题,导致项目计划仍有少量调整现象。 三是后继无力现象依然存在。一方面项目实施后,管护责任难以完全落实到位,电灌站、防渗渠、涵洞等有专人管护,而农桥、砂石路、水泥路等管护责任难以落实。另一方面重当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轻后续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导致项目周期性目标难以到位。
3、工程质量监管难以完全到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几乎遍及所有乡镇,监管面广量大,难以完全到位。一是业务科室业务人员不足。每县只有二三名业务人员负责全县所有项目的规划、设计、监管、资料整理等工作,工作往往力不从心。二是监理单位监管工作不到位。监理责任意识不强、监理业务水平不高、监理人数及驻场时间不足(每县所有项目区只派三四名监理)等因素导致工程质量监管难以完全到位。
三、项目区建设规模化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是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重点,强化政策、科技、装备、基础设施等支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传统的种植理念和种植结构制约着项目区建设规模化。从我市目前的农村生产生活情况看,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或从事其它产业,往往一个月的收入超过务农一年的收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是老人。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务农的出发点是首先保证自给自足,对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2、现行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制约着项目区建设规模化。农村的土地使用制度仍然是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但就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趋势而言,土地流转难、规模经营难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现有的基础设施装备水平制约着项目区建设规模化。以响水县为例,作为全省经济薄弱县之一,七十年代以来,很少有财力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县范围内仍有不少“实心地”存在,田容田貌、灌排体系、水利设施、交通条件等比较落后,现有的基础设施装备水平与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
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凸显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增效中的主体作用,笔者以为:
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提升项目开发规模化水平。
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必须坚定不移地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提升项目开发规模化水平。
1、整合资金拓规模。目前支农资金渠道很多,各自为战,积聚效应难以体现。整合资金资源,统筹项目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作用。今后更重要的是由政府牵头,各涉农部门积极配合,各记其功,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合全部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交通项目为高效农业配套,水利项目为农业综合开发配套土方,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广良种、良繁、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共同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成效将更为显著。
2、成片推进扩规模。坚定不移地走规模开发之路,着重选择规划科学、项目建设有群众基础、产业结构调整到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项目进行立项,杜绝遍地开花及选项工作中照顾现象,争取以较大的规模凸显效益,以良好的效益积聚人气,以旺盛的人气促进开发,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逐步步入高效农业规模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3、产业延伸上规模。大力引进、扶持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切实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辐射作用,争取在农业生产初步实现集中布局、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推进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同时着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广“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有效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使广大农民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特点,提高项目整体建设水平。
仅以我县为例,农业产业特点非常鲜明,故道沿线的根茎类蔬菜、省道三二六和三八沿线的设施蔬菜、沿海滩涂的海水养殖等都是全市乃至全省叫得响的品牌,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些产业,必须提升项目整体建设水平。
1、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一是着力创新管理机制。切实推进项目的计划、执行权与监督权“三权分立”,为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强力推进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公示制、工地例会制、工程软件资料与工程同步制、履约保证制、分时分段考核制、项目审计制等七项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着力探索“项目质量最高、资金使用最优、工作特色最多、开发效果最好”的新时期农开之路。
2、切实提高项目工程质量。为了把农业综合开发打造成富民工程、阳光工程、放心工程,重点要突出对项目工程质量监管工作。首先要加强专业监理,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专业监理公司,对所有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工程实行全程监理,严把质量关,一律按图施工,凡达不到要求的,坚决返工重建,确保达到标准。其次要加强业务主管部门监管,工程质量监管科在工程施工期间,进驻工地,全程监管工程进度及质量;开发科定期不定期巡回督查,发现问题,就地整改。第三要依靠群众监督,在每个项目区公开监督电话,并聘请3-5名党员、群众为业余监督员,每天到工地巡查1-2次,向开发部门报告工程情况。通过一系列监管措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达到优秀等级。
3、切实提高工程管护水平。一是保证管护经费到位。将工程管护经费(工程造价的1%)打入专户,如工程确需维修,在开发、财政部门同时核实的情况下,由业务科室详细计量后列支。二是保证管护主体到位。可以通过产权拍卖、承包经营、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形式明确工程管护主体。三是保证管护责任到位。管护主体落实后,必须将管护责任以责任状的形式落实具体责任人。
三、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提高项目开发效益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出发点,更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矢志不移的目标和方向。
1、加强培训,使农民的综合素质与装备水平匹配。一是改进农民培训的组织方式。大力培养建立农民自发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开展定期专题培训活动,解决学与教不对路问题,由合作经济组织排定培训菜单,实施按需要培训,解决教与学不统一(上级有任务,农民无自发要求)问题;按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所从事专业的生产营销环节,适时地开展定向技术培训服务,解决教学与生产脱节的问题。二是创新农民培训的技术手段。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和发展典型,创造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平台,创建各具特色的农民培训阵地,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2、 针对农业开发项目规模化趋势,提高项目规划设计水平。一要以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电灌站的变压器、配电柜、电动机及水泵的配型、电灌站出水量与控制面积、渠道的流量与流速、田间道路及桥、涵、闸的选型与标准等均要建立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切不可经验行事,人云亦云,做到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二要以规划协调统一为基础。涉农的现行规划有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农田水利规划、农村交通规划等多部规划,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必须熟悉所有涉农规划,善于借力,统筹项目区规划设计,避免有关规划重合及因资金分流导致设计标准不高等现象。三要以前瞻性科学性为导向。既要立足当前,又要预见未来;既要结合实际、又要科学合理,务求做到项目规划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不落后,使项目运转后真正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还给未来发展留下空间。认真研究和掌握农业发展的规律,结合项目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总体要求,科学预测、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切实提高项目规划设计水平,以保证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最大化。
3、针对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建设与之配套的工程。以响水县为例,根据地形大致可分为三大农业区――外滩农业区(黄河高滩)、里滩农业区(近代黄泛坡地)、海州里圩农业区(早期黄泛冲积平原)。外滩地区土地为沙壤土,地势高亢,适合根茎类蔬菜发展,但土地蓄水能力差,应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和渠道防渗建设,节余水资源的同时为现代高效农业提供坚实保障;里滩农业区土地多为沙壤土,我县两大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就位于此,为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应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同时基础设施配套到位,以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海州里圩农业区土地平整,多为油泥土,土壤肥沃,水系发达,是理想的优质稻麦种植基地,应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该地区打造成优质商品粮基地。
多年来的农业综合开发实践表明,农业综合开发是一件富民的“德政工程”,但同时也是一项涉及面宽、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要把此项工作持续深入健康开展,要想开发效益最大化,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综合开发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认真研究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满足农村和农民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增效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加凸显。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摘要:本文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促进高效农业发展进行了讨论,阐述了高效农业发展转型的条件已具备,但仍存在众多的制约因素,并就新时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业发展转型的具体措施做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高效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转型优化定位制约因素
2月1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意见在三个大的方面采取重大措施,一是不断强化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二是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三是不断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使得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这是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制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方针以来的一项强农惠农富农及夯实农业农村基础的政策,也是2004年以来中央第九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成为指导农村农业工作的政策导向和主要信号。
响水县委九届二次全会明确2012年为响水的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文件的出台为我县正在发展的高效农业提供了政策支持,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县的高效农业再提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业开发部门应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针,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为目标,以进位争先为动力,出尽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新响水奠定基础。
一、农业综合开发已为高效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大力推进高效农业的特色化、特色农业规模化、农业产业外向化是加快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我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进行大提速的条件已具备。
(一)农业发展转型的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近几年来,响水农业开发局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世行贷款等项目的建设,大面积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提高防御自然灾害旱涝保收的能力,仅“十一五”期间,响水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完成一般土地治理项目改造面积16万亩,建设泵站195座,农桥183座,田间道路28.06公里,防渗渠100.54公里,这些项目的建设,为高效农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配套,双港、南河等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的建成,引领了全县乡镇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突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2011年全县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6万亩,高效农业比重达44%,比全省高出2%,为我县农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打下示范引领基础;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农民培训的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崛起,为高效农业的发展转型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及转型载体。
(二)农业发展转型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省市的一系列支农的措施为我县高效农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利大环境氛围;响水县委九届二次全会明确2012年为响水的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年,县委、县政府为策应提升年的实施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响水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在抓好财政资金的同时,积极整合涉农的项目资金及社会资金,以一资引三资,提高社会投资农业的积极性,2006年以来,仅黄河故道农业开发项目,就整合农田水利、县乡河道、河塘整治、财政农桥、一事一议、乡村公路等各类项目资金9800余万元,吸引当地农民主动投入基础设施投资500余万元,引进企业投资8000万元,合力打造高标准项目区,发挥了开发资金撬动各方投入的积极性,大大缓解了投入不足的问题,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努力创建优质服务平台、创优质服务环境、树优质服务理念,为高效农业的转型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小环境氛围,也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了良好的土壤。
(三)农业发展转型的定位得到进一步明确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响水作为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之一,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多年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载体,发展高效农业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农业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主线,强特色、创品牌、保安全,经过近几年的摸索,结合我县县情,农业综合开发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响水特色的定位明确的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即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实现规模化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农业综合开发急需解决影响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转型的制约因素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转型的基本条件已经基本就位,但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严重影响我县高效农业的发展进程,如何克服制约因素,让我县的高效农业走上快车道,是摆在我们开发人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的土地扭转步伐还不快,产业化程度还不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农村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对改革开放初期来说,无疑是有积极的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小农生产的意识和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要想高效农业的大发展,必须逐步改善目前一家一户的种植方式,对土地进行扭转,实行工厂化、规模化、精细化、高效化操作,目前我县不少乡镇已加强土地扭转工作,但步伐不快,力度不大,成为高效农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作为农业开发部门,我们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扶持适合条件的合作社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项目、高效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等,通过项目扶持,让合作社社员得到实惠,合作社实力得到壮大,从而调动农民土地扭转的积极性,提高产业化程度。
二、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高效农业大发展基础还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加固
近年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已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但对于基础薄弱的响水来说,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差,远远没有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农林水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还不强,农业生产环境亟待改善。一是农村旱涝灾害多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威胁;二是由于多年失修,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调蓄水能力较弱,地表水资源短缺,不少地方农业生产仍靠天吃饭;三是城市和工业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农业用水成本不断增长,农业进一步成为弱质产业,农民增收比较困难;四是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滥用激素、抗生素,过量使用饲料,大量焚烧秸秆,随意排放农业垃圾,不仅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对农产品的品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造成一些地方生态退化、污染加剧,失去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环境。这些因素严重制约我县目前的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也成为我们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必须推广项目载体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三、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还不强,高效农业持续发展后劲急需加强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一针见血指出制约目前高效农业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的科技含量不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的份额较小,响水高效农业的持续提升,农业开发部门必须加强农业科技的建设力度,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响水以良种良法推广应用、现代化节水灌溉、农民科技培训为核心的科技推广力度还不足;借助于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区大力开展了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引进了设施农业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蔬菜生产、现代化节水灌溉等新技术的能力还不强;购置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储存、加工设备,形成了技术和市场、专家和农民有机结合的科技合力还不够,还没有完全走出一条以内涵开发、科技开发为主的发展之路。
三、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促进高效农业发展
高效农业发展转型的基础已具备,如何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解决影响高效农业大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综合开发如何乘风借势,全面落实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高效农业提升年目标,是摆在我们开发人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发挥龙头效应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响水要实现高效农业大发展、大提速,首先必须要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龙头效应,带动规模发展。建好一个农业龙头企业,就能占领一方市场,带动一批农户,做大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近年来,响水县农业资源开发局积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已扶持了运河顺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响水县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响水县寿丰菊花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合作社,同时积极推广他们的典型经验,完善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以企业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高效农业产业链,带动高效农业规模发展,实现龙头企业与高效农业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龙头效应。
(二)加大农业品牌的建设力度,打造发展强势
农业的品牌就是农产品的身份证,农产品名牌就是知名度,就是影响力,更是市场竞争力,一号文件提出,要“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产品展销活动,培育具有全国性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展销品牌”,响水要实现高效农业发展的大提速,大发展,就必须叫响响水的农业品牌,积极打造发展强势,要依托响水现有的牛蒡、菊花、浅水藕、山芋、设施蔬菜、禽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做强市场主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搞活市场流通,形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全市有影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具有响水特色的知名品牌。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近年来积极扶持的福州“超大”牌蔬菜、黄圩的“荷香”牌浅水藕、六套“寿丰”牌菊花,运河“顺丰”牌牛蒡,双港“双响”牌粉丝都已成为响水的品牌,扶持知名农产品的品牌已成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支持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加大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力度,提升发展水平
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涉农新兴产业”,响水要实现高新农业的大发展,必须要依托基地园区提升高效农业的发展水平,要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用发展城市的理念发展农村,扎实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向设施化、园区化、产业化转型升级,加快国家、省级、市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创造特色上下功夫,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已积极扶持并将继续扩大扶持南河、双港等326沿线的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的建设力度,突出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突出做强特色、做大规模,突出建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通过农业开发项目扶持已形成黄河故道、326沿线、307沿线、308沿线等一批优势产业带。
(四)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发展后劲
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针对响水实际情况,农业综合开发继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培育、示范、试验、推广步伐,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栽培、设施栽培、畜禽安全高效养殖、水产健康生态养殖等农业实用技术,推动高效农业的提质升效,必须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建设,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2006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培训农民达4.38万人次,推广新技术达38项,推广新品种26项。积极创建现代农产品流通平台,在加强营销队伍建设的同时,采用电子商务、农产品展销会等新型营销方式,加强新市场的开拓,为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后劲,进而实行可持续发展。
乘风破浪正当时,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局将通过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推动响水的高效农业大发展、大提升。
【摘 要】对中低产田改良的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耕地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为下一步此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业;中低产田;改良;措施
一、主要做法
1.农业站技术人员亲自到项目村组堪查设计,采集土样,送土肥站检测土壤养分,提出改良技术方案。按照技术规程,每200亩采集一个农化样,按S型采样法,取15点混合均匀后,取1公斤做为一个样品,经自然风干,处理后按国家规定检测方法检测其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自2010年项目开展以来,共采集土壤样品284个,取得检测数据1420组。经过测试,其结果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0%,比全市平均值低0.59(全市平均值2.59%),属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加权平均值122mg・kg-1,略低于全市平均值(全市平均值为132mg・kg-1),属稍缺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19.3mg・kg-1,比全市平均值高4.2mg・kg-1(全市平均值15.1),按国家土壤分级标准,属于3级标准,含量较丰富;土壤速效钾平均值71.6mg・kg-1,比全市平均值高10.2mg・kg-1(全市平均值61.4),大大低于缺钾临界值(
2.抓好项目区试验田、示范田,验证改良技术方案。试验田和示范田主要内容包括:施用配方肥(20~25公斤/亩),增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根茬还田(机械耙地),施用生石灰(75~100公斤/亩)以及客土(10立方米/亩)等技术措施。经过秋季测产发现:在亩底施有机肥2000公斤基础上,撒施配方肥20公斤/亩,配合根茬还田、施用生石灰以及客土等综合措施,各试验点均表现增产12%以上,甚至在平安村李保安家玉米试验田达到亩增产208公斤,增产42%的喜人景象。
3.深入项目区村、组、农户中举办技术培训班。几年来,我们先后在山东沟村、平安村、保卫村、黄岭村、爱河村等项目区举办培训班20期次,发放土壤改良资料1.8万份,在凤城电视台进行新闻报道2期次,项目培训中拍摄照片200余张。在宣传培训当中,实现了“四个公开”。一是补贴额度公开;二是补贴作物公开;三是补贴对象公开;四是补贴面积公开。整个项目完全公开运行。培训内容包括:(1)测土施肥技术。几年来,通过在项目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共落实“3414”试验5个,肥料校正试验7个,摸清了草河区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优化了作物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构建了施肥模式,实现了测土科学施肥,建立不同作物肥料配方8个,推广配方肥360吨,直接施用配方肥面积达1.8万亩次。通过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亩减少化肥施用4.5公斤(折纯),亩增产100公斤以上,节省化肥投入15元,提高肥料利用率3个百分点。(2)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鼓励农民亩施农肥2000公斤以上,对于高产经济作物,施用农肥3000公斤以上。(3)秸秆还田,提升地力。几年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每年综合开发办都拿出一定的资金对直接还田农户进行补贴,秸秆还田面积和根茬还田面积处于逐年上升趋势。(4)施用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土壤酸性过强,不利有益微生物的活动,造成土壤板结,地温回升慢,限制农作物产量。经过连续三年的试验发现,亩施生石灰100公斤,土壤PH值由5.1提高到5.9,增加明显,亩增产粮食105公斤,增产19.6%,效益显著。(5)客土,增加土层厚度。对于土层厚度在30厘米以下的土层薄,砂石含量多的耕地,采取粘土垫砂土或砂土垫粘土的措施,增加耕层厚度,每亩需客土10立方米以上。实现土壤保水保肥,抗旱,增产的目的。
4.镇、村两级领导重视是做好土壤改良项目的前提。2010年12月在山东沟村和平安村举办培训班时,主管农业的范区长都亲自参加,全力做好项目的前期发动,中期实施以及后期验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
5.明确项目区土壤改良计划,全力做好具体项目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实名制原则,项目受益农民必须本人签字或盖章,补贴名单经村、镇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后盖政府公章方可上报。确保整个项目“阳光”运行,真正实现百姓受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小结
总之,在凤城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凤城市土肥站的大力支持下,草河经济管理区与各项目村、组通力合作,土壤肥力水平和相关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我区的土壤改良工作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改良的地块面积很大,需要改良资金也很多,离农民的期盼还相差很远。相信在2012年中央一号惠农文件的指引下,在凤城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凤城市土肥站的鼎力支持和配合下,草河经济管理区全体干部职工将发奋努力,争取在十二五时期,草河区的中低产田改良工作有更大的发展,为全区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不仅是农业综合开发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时代赋予农业综合开发的神圣职责。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为主题,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为重要任务,着力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和新的亮点,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已经显现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农业综合开发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实践和探索。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经过探索和实践,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收到显著成效,并显现出多重示范效应。二是农业综合开发着力于实施农业生态综合治理,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几年来,黑河市农业综合开发在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着力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综合效益的提升。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标志。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越高,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就越高。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作为财政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主要渠道,通过支持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和规模化种养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了产业链条,拓宽了发展领域,提高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增加了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大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这一战略提出的背景是,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农业GDP在全部GDP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27.05%下降到2004年的15.2%,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从1990年的60%下降到2004年的49%,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26.4%提高到2004年的41.8%,农产品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农业生产矛盾从保障供给逐步转向适应需求,农业的功能从保障粮食安全转变到提供食品安全,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当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促进生产发展方面,农业综合开发要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蔬菜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殊水产业、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促进生活宽裕方面,农业综合开发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促进村容整洁方面,农业综合开发要统筹考虑农业生产设施与农村生活设施的建设,把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黑河市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比较丰富,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特别是南三县,耕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0.8%,农业人口占全市农业人口的76.9%,土壤和积温、日照、降水等气候条件相对适宜,区域内有北安、九三两个农垦局,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基础。因此,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市提出建设北安―五大连池―嫩江现代农业产业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要突出把握五个方面。
第一,突出现代化。现代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键。一是农田水利化。据统计,仅南三县常年因旱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1.5亿元左右,因此,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强化设施配套,降低灾害损失。易旱地块要大上节水灌溉项目,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易涝地块要加强防洪排涝工程,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抗灾避险能力。二是农业机械化。据调查,黑河辖区内各省属国营农场的大豆亩单产比农民种植的平均高70公斤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农场大型机具配套,农机作业水平高。因此,要结合组建农机合作社,促进大型机械更新配套,扩大农机耕作覆盖面。积极引导“有机户”和种田大户组成联合体,促进农机装备更新,提高作业水平。三是先进技术普及化。历史上,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给农业带来新的动力。化肥、农药、拖拉机等先进的近代技术,使20世纪粮食单产增加了30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在种子方面,深入实施良种工程,加快良种引进和培育,促进良种更新,从根本上改善作物品质。在肥料方面,推广使用复合肥、浓缩肥、控释肥、专用肥、蛋白肥及生物调节剂等新型生物肥料。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防治等技术。在畜禽养殖方面,引进推广胚胎移植、冻配、动物性别控制等良种繁育技术。四是农业生产标准化。去年北安市按照标准化规程种植的大豆,平均每公顷降低生产成本100元,增产400多公斤,效益非常可观。要按照农业标准化操作规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副产品、农业投入品、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质量安全监测,保证产品质量。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逐步推行农产品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总之,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第二,突出产业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合理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梯次增值,加快农业工业化。一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只有优化布局,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北安、嫩江、五大连池三县(市)要结合争取国家级百万亩大型商品粮基地,重点发展麦豆优势产业,不断扩大麻、薯、菜、药等特色、绿色产品生产规模。对各地来讲,可以针对本区域内的自然特点和产业优势,突出“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具体地划分产业格局,推进小规模、大群体式的商品生产基地。如北安的城郊乡重点发展蔬菜生产,赵光镇重点发展北药种植;五大连池建设以新发、兴隆、双泉等平原乡镇为主的“双高”大豆生产基地,以龙镇为主的优质麦生产基地,以龙镇、太平为主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以兴隆、建设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等,都非常有利于形成特色产业带,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二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举措。要按照“产业调优、质量调好、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发展目标,坚持差别化竞争、特色化取胜策略,着力发展“双高”大豆和优质麦、专用薯等优、专、特、绿产品生产,加快发展以“两牛一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提高规模和水平。三是培育扶壮龙头企业。实施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为农业产值的2―3.7倍,而我国仅为60%。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则,在积极扶持现有优势龙头企业的同时,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完善企业和基地、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三,突出一体化。列入现代农业产业带规划的县(市)要进一步强化大农业、大市场、大流通和大开放战略。一是深入开展场县共建。据调查,黑河辖区内各省属国营农场的大豆亩单产比农民种植的平均高70公斤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农场大型机具配套,农机作业水平高。同时,通过场县共建设,鼓励农场的大型机械实施跨区作业240多万亩,为农民节约机耕费用1500多万元。因此,要围绕农业生产、产业化基地建设、小城镇建设、社会事业等,在合作层次上由农业合作向工业合作延伸,在合作内容上由资产合作向资本合作延伸,在合作领域上由经济合作向全方位合作延伸。要本着共同谋划、共同争取、共同建设、共同受益的原则,在农业资源综合开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北药开发、林业经营等方面,精心筛选、包装和推介一批重点项目,引进境内外人才、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特别要注重鼓励资本、技术、管理“捆绑式”引进,培育壮大一批龙头型农业引资项目。二是发展外向型农业。边境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提高外向度。黑河与俄罗斯隔江毗邻,俄罗斯土地闲置60%以上,并且集中连片、承包价格较低,同时俄罗斯的农副产品60%以上靠从中国进口。这些都是我市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优势条件。要扩大番茄、甘蓝、元葱等蔬菜的生产和出口规模,增加出口创汇。加强对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优良品种。扩大对俄劳务输出,促进境外农业开发。三是积极开拓境内外市场。以强化农产品营销服务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网上交易和、连锁、配送、批发等新的营销方式。加强对国际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等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建立多层次的国际农业信息交流与服务机制,提升本地农业产业层次。大力支持出口企业和行业协会到境外参展促销,促进合作和交流,加快建立快捷高效的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拓展国际市场。
第四,突出生态化。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是相辅相承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现代农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发展生态农业。优质、特色、高效的农产品生产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持。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有效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稳产高产。进一步扩大大果沙棘、北药等基地规模,促进林业生态与经济效益同步显现。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及逆降解塑料薄膜的经营和使用,保护基本农田不受污染。二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最终目标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要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结合资源、环境特点,推广适合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生产模式,推广秸秆过腹还田、速腐制肥、制气等应用技术,开发利用低成本、高效能、高效益的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型能源,改善农村环境。三是发展观光旅游业。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和观光农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五大连池风景区为依托,辐射周边景点,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以田园、果园、菜园、养殖场为依托,发展观光农业;以庄园农业、庭院农业、市民“农家乐”为依托,发展休闲农业;以民俗文化特色比较突出的村镇为依托,发展民俗旅游农业;以生物主题公园、城郊农业、工厂化农业、高科技农业为依托,发展都市科技旅游农业。使农业生产的过程成为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同步发展。
第五,突出体系化。完善的配套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加强农业物流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农村交通网络建设。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加快推进通乡、通村公路网络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乡结合部客运分站和农村乡镇客运站等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道路运输的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消除行业间、地区间的市场封锁和行政壁垒,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农副产品流通销售。建立规范化的监管机制,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储备和流通销售。二是加强资金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在安排财政预算时,要向农业工作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重点倾斜。认真落实“一免三补”等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今年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比上年增加10亿元左右,重点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要抓住机遇,做好项目,努力向上争取。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深化改革,增强活力,提高信贷能力,为农民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一条好的信息可以致富一方。信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节奏。要进一步拓宽涉农信息采编渠道,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信息的时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农村经济、政策法规、自然资源、种子种苗、农药及病虫防治、农业气象、土壤、生态环境、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等数据库,并引导农民充分利用。四是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鼓励农民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市场化程度。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培育各种专业性中介组织,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资金、物资和产品销售等服务。五是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服务网络,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和创办服务实体,充分发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作用,帮助农民做好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特别是提高专业生产技能,提高农民组织生产、加快致富的能力。
农业后备资源是指待开发改造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有关农业基础材料资源,其主要对象是四低(即中低产耕地、低产园地、低产林地和低产水面)、四荒(即荒山、荒地、荒滩、荒水)和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现将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后备资源情况分析评价如下:
一、农业自然资源与经济技术条件
1.自然资源状况我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东连巴中、南江,南邻阆中,北接广元、旺苍。212国道和苍巴公路、苍旺公路、苍剑公路交叉贯通全县,嘉陵江和宋江纵贯全境,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垂直差异大,灾害性天气频繁,年平均气温16.9℃,无霜期平均288天,稳定通过10℃的天数254天,年有效积温达
5 345.3℃,年日照时数1 560.5小时,年均日照率为35%,总辐射量为87.8千卡/cm2,,年平均降雨量1 030.7mm,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但我县灾害性天气较为频繁,春季低温寒潮,夏季夏、伏旱及洪涝,秋季秋霖雨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我县幅员面积2 330km2,辖39个镇乡,717个村,4 851个组,总人口78.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42万人,人均纯收入2 761元,耕地面积531 570亩,森林覆盖率45.8%。
2.经济技术条件我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全国产粮大县。2008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0.4亿元,农业总产值的构成为:种植业占39.7%,林业占4.17%,牧业占51.4%,渔业占3.98%。主要农产品中:粮食总产量达到39.6万t,油料3万t,水果16万t,蚕茧产量1 050t,出栏生猪103.4万头,出栏肉兔16万只,出栏家禽639.7万只。全县优质粮、油,优质水果、瘦肉型猪、蚕茧、优质猕猴桃等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
二、农业后备资源总量构成及其特点
1.后备资源总量构成通过调查,全县农业后备资源总面积为2 459 372.7亩,其中四低资源(包括中产耕地)1 880 617.7亩,占76.5%;四荒资源578 755亩,占23.5%;可利用生物秸秆资源年50万t以上。
(1)中低产耕地按省定统一标准,粮食亩产高于800kg为高产耕地,平均亩产600~800kg为准高产耕地,400~600kg为中产耕地,低于400kg为低产耕地。按此标准计算,我县高产耕地15.6万亩,准高产耕地18万亩,各占全县耕地面积13%和15%左右;中产耕地面积54.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45%;低产面积32.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27%。中低产耕地面积共占全县总耕地的72%。
(2)低产园地按省定标准,低产园是指产量相对低下,缺株、缺土、缺肥、缺水和缺管较为严重以及生态条件不相适宜的成年投产的桑、药、果和菜园等。以集中单项种植为基本单元计算其单位面积产量,其标准为:①年亩产蚕茧低于60kg或亩产值800元的成年桑园;②年亩产低于500kg或亩产值低于800元的成年果园;③年产蔬菜低于1 000kg或亩产值低于800元的蔬菜园;④年药材产值低于800元的药材园地。按此标准调查统计,全县低产园17万亩。其中低产桑园1万亩,占5.8%;低产果园12万亩,占70.5%;低产菜园2万亩,占11.8%,低产药园1万亩,占5.8%。低产园地占全县总园地52.6万亩的32.3%,低产果园面积占全县果园总面积38万亩的31.6%。所以,我县低产园地以低产果园为主。
(3)“四荒”资源四荒是指荒山、荒地、荒水和荒滩。荒山是指坡度大于5度的山丘中没有人工投入的所有荒芜土地(包括基岩裸露的面积);荒地是指没有人工投入的或近年又撂荒的所有荒芜土地;荒水是指在不影响灌溉、排涝、行洪和通航前提条件下可养殖利用但目前尚未利用的水面,包括湖泊、水库、池塘、河沟等;荒滩是指在保证滞洪、排涝前提条件下可利用而未利用的湖滩、河(江)滩、库滩等。我县的“四荒”资源主要是荒山、荒地。根据调查统计,全县荒山、荒地总面积为57.8万亩。其中荒山33.5万亩,占58%;荒地24.3万亩,占42%。
(4)可利用秸秆资源我县常年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可产秸秆50万t以上。
2.农业综合开发后备资源的特点
(1)以中低产田土为主体全县中低产耕地面积为86.7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2%。其中中产耕地面积54.2万亩,低产耕地面积32.5万亩,为全县耕地的主体。中低产耕地中田33.8万亩,占45%;中低产地、园52.8万亩,占55%。
(2)低产园地分布面广我县近年来通过庭院经济建设,距房屋较近的园地改造进程较快,距房屋较远的园地改造速度较慢,而且发展很不均衡,多数农户规模较小,形不成气候,与产业化经营不相适应,加之缺乏人力和管理技术,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3)荒山、荒地利用难度大全县的荒山、荒地构成以荒山为主,占到58%,在荒山中有近20%是裸岩石砾地。荒地包括荒坡地、坟林地、旧宅基地等,占42%,较为零星分散,其开发利用的难度较大。
(4)秸秆利用率低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积累的物质,除具有经济和食用价值的部分被利用外,还有较大部分(主要是秸秆)未被利用或利用率很低。科学实践证明,这一部分物质也是有较大利用价值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秸秆被大量焚烧,更好的开发利用秸秆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低荒资源成因
从总体上分析,造成“四低四荒”的主要原因为:土壤性状差是基本原因;水利条件差是主导因素;基础设施差是人为因子。就我县的资源利用现状上看,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地型地貌复杂多样,地力条件差距甚大,地力、气候、科技、水利等多种多样的因素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加重了低荒的程度;农村经济基础差,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科技水平低,低产和荒芜加剧;改造难度大,投入不足,自然面貌很难改善;利用不甚合理等等。从具体的分类分析其原因为:
1.中低产田土成因①水利条件差,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少地区,不仅水源短缺,塘、库、堰少、蓄水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农作物对水份的需要,多数低产田土能保证的年供水量, 每亩在400m3以下,而主产作物特别是水稻,“望天收”的现象普遍存在,干旱的发生机率较高。灌排能力弱,渠系不配套,串灌漫灌现象严重,水土流失程度大,易旱易涝和望天田成为中低产田的主要类型,占到中低产田总面积的60%(20.3万亩)。其原因在于坡田部分不仅水源缺,而且承载能力差,流失也严重。而沟槽田、洼田和山脚淤田、冲口田等来水面大,长期受涝渍,冷浸现象比较严重,所以,一方面缺水受旱是产量低的主要的原因,另一方面丘陵冷浸渍害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②土壤贫瘠,土壤结构差。土层厚度在60cm以下和耕作层在20cm以下的占中低产田土总量的40%,土壤质地粘重,土壤理化性状差,土壤养分含量低。全县中、低产耕地有机质平均约为1.05%,其中水田为1.23%,旱地为0.86%。土壤速效氮、磷、钾分别为50mg/kg、8mg/kg、56mg/kg,同时缺乏多种微量元素。③投入少。特别是培肥地力措施投入少,近于“掠夺式”的种植。在轮作制度上,绿肥面积急剧下降,豆科作物的比例不多,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有机肥严重不足,产出效益不高,影响投入的积极性,投入减少又使土壤的理化性状变劣,这样的恶性循环在中低产田土上表现十分突出。④有30%的中低产田土是坡耕地。这是由我县特殊地形地貌所决定的,地形还是处于自然状态,地貌已经破坏。以旱粮生产为主,产量较低,复种指数不高,垦植后流失现象十分严重。⑤种植技术落后,科技推广水平低。农村人员的大量外流引起劳动力严重缺乏,农业生产粗放,由于缺乏科学文化和经济基础,导致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农业种植管理技术落后。
2.低产园地的成因低产果、菜园多数都是由于缺水、土层过于浅薄及土壤肥力低形成的。有机质与养分缺乏,干旱严重,同时低产果园多数品种老化,管理失调。但是无论那种园地,除立地条件较差外,主要的原因还是投入少和管理不当,缺乏科学的栽培和管理技术的普及,树龄老化,缺株严重,杂草丛生,旱涝危害等等,生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加之承包责任制不够完善,掠夺性经营的倾向和无人管理的现象均有存在。
四、后备资源开发改造的潜力分析
1.中低产耕地改造的潜力全县现有54.2万亩中产田土,目前年亩产在400~600kg,如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厚土层、培肥地力、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质投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等措施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年亩产可提高120kg以上,全县每年可增产粮食6 500万kg以上。全县有32.5万亩低产田土,这部分田土除了需要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保证灌排外,还应修筑梯田梯地,采取爆破、深耕,打破土壤障碍层次,推广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肥投入,熟化土壤,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缺素补素的施肥方法,满足作物生长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使低产田土年亩产量增加100kg而达到中产水平,则全县可增粮食近3 250万kg。全县中、低产耕地若都能得到改造,每年可增产粮食近1亿kg,产值1.4亿元。
2.低产园地改造的潜力全县低产园地通过完善承包责任制,加强地力改造和培肥,实行科学管理,引导各类园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使这部分低产园地年亩增加产值200元以上,照此计算,则年可增加产值3 400万元。
3.“四荒”资源的开发潜力全县荒山33.5万亩,荒地24.3万亩,通过开发改造,其利用面积可达到荒山荒地总量的40%,能新增耕地11万亩、林地12万亩,若以年产400kg粮食计,年新增粮食4 400万kg以上,对我县“四荒”资源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利用,将会有效地提高我县农副产品的产量,增加农业产值,促进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4.秸秆利用的潜力我县秸秆总量在50万t以上,若采取秸秆还田,以其成分折算肥料,相当于1.5万t碳铵、0.75万t磷肥、0.75万t钾肥肥效的总和,秸秆还是牲畜养殖和农村沼气能源的原料,其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五、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途径
1.改造中低产田土、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增、提、改、防”(增是开荒,增加耕地;提是通过培肥,提高地力等级;改是改造中低产田土;防是防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多项措施,采取“三规四改”(规划、规范、规模;坡改梯、瘦改肥、薄改厚,乱小改整)等手段形成梯地、台田、方田格局,大力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一是以蓄为主,完善现有塘、库、堰的加固配套和改造、增加蓄水工程;二是自流灌区的配套、调整和改造,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三是完善灌溉渠系,并对现有提水泵站、灌溉渠系进行改造,提高效率;四是进行冲田、洼田、沟漕田治理,开中心沟、排水沟,做到灌排分开,能排能灌,农田格田化;五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引导支持农民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维护和提高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乱占滥用耕地的行为,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出让补赏等维护土地占补平衡。
4.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等实用技术,强化培肥地力措施秸秆还田是秸秆有效利用的重要措施,秸秆还田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地力等级,还能减少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应加大力度,广泛推广。要大力推广免耕技术,优化土壤结构;广辟肥源,增肥改土,提高基础地力。充分利用自然优势,采取种、养、积、造的方法,千方百计地增加有机肥源;要进一步优化耕作制度,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确保土壤肥力平衡协调。从而逐渐形成土壤良性循环,维护可持续增产。
5.加强生态农业建设要进一步扩大“六个一”加“三配套”的庭院经济建设模式,并将其和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形成“山顶树、山腰果、山谷粮、山塘鱼”的立体格局,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6.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技术培训、电视讲座、印发资料、示范带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科技水平,从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7.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要与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使之快速走向区域化、规模化。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力度,按照产业带动、进村入户的原则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绿色农产品基地;通过发放良种、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等形式,支持低收入农户发展名特优农产品,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
8.有计划地开发荒山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荒山荒地资源的开发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导,分年度有计划地开发,综合治理各种荒芜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力争我县荒山荒地利用率达到40%以上。
9.加大低产园地的改造低产园地的改造必须实行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一是改土,全面深翻,施足基肥,对低产园地进行土壤深翻25~30cm,并配合深翻土壤,亩施腐熟厩肥2 000~3 000kg,磷肥30kg,尿素30kg;二是改换品种,引进优质高产的品种,改造低劣品种,发挥品种优势;三是修剪扶壮;四是加强管理,适时施肥、治虫、锄草,促进园内苗木健旺生长;五是疏通水系。
总之,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也需要上级的鼎立支持,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把我县庭园经济和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实现农业稳步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通联:四川省苍溪县农业局628400)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意味着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农业和农村工作将迎来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本文就如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促进新农村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意味着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农业和农村工作将迎来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目标,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持“三农”的重要职能作用。
一、把改善生产条件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任务
改善生产条件,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为农村生产发展打牢物质基础。要立足于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大力推进现代农田灌溉工程建设。
一是围绕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以推进产业化为契机,以增强粮食产量为动力,按照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大力抓好小型灌区建设,加大现有水库渠网配套工程建设和现有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力度,对水利设施进行大修复、大改造、大配套、大建设、大提高;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U”型渠、滴、喷、微灌等节水技术,并积极推广新一代旱地龙抗旱剂的应用,发展耐旱、耐涝及抗灾作物的生产。
二是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环境水利、经济水利和旅游水利的根本性转变。
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不懈地以此类工作为己任,通过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增加对沟渠路、桥涵闸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行成片连块规模开发,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效率。
二、把培植支柱产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培植支柱产业,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就是为生活宽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农业综合开发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贷款贴息、有偿无偿资金扶持相结合、投资参股等财政投入和补助的方式,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农民受益群体,使广大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一是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特色基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二是要推进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分户生产与市场对接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有利于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三是完善经营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四是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打通流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措施
推进科技进步,就是要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就可以有力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
一是要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技术。重点推广农作物优质高产良种应用、轻简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技术。二是加强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中心的农产品质量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确保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三是实施“科技人户工程”。认真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做到村村有科技带头人,户户有科技明白人。农业综合开发要始终把科学技术融合到各个项目建设之中,并且逐步增加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和其他项目科技措施资金的投入,一方面购置农业机械和科技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一方面进行科技培训,增强科技意识和技能,同时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品种,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四、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要保护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实现村容整洁的美好家园。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土地治理项目、生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项目、长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把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与农村生活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进行综合治理。
(一)要立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推进山川秀美工程,保护生态安全。一是抓好小流域治理工作,以流域为单元,以村庄为依托,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二是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以生物治理为主,工程治理为辅,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同时实施保土耕作措施,因地制宜采取等高带状耕作等高沟垄耕种、横坡栽种、间作套种、轮作或少耕免耕等生产方式。三是加强排污口的管理,严禁垃圾倾倒河边,严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人河中。四是切实抓好农村河道清淤清障和生态建设,改善农村水质状况,建设“碧水”工程,创造生态乡村,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立足于解决水患问题,大力推进防洪保安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要进一步加强水利防灾工程体系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基本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把病险水库加固与改善库区周围生态环境相结合,使每座水库在充分发挥其防洪减灾效益的同时,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成为当地的人文风景;加强堤防建设,基本形成较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整治河道,加快中小河流防洪工程建设进度,努力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分期分批对重点险点进行根治,消除隐患。
五、把增强参与管理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增强参与管理,就是要让农民自己参与到各项建设事业中,就是体现了民主管理的和谐局面。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建设要为农民的民主参与和管理提供平台,在项目规划和实施中,采取公示和监督制度,让农民充分参与项目建设,在项目竣工后,让受益农民对工程进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项目效益。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要用财政资金支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让农民自己来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既增强了农民民主管理意识和行为,又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
作者简介:席东欣,就职于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佳木斯大学2010级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的回收是农业开发工作中的一个难题,笔者就如何确保有偿资金的回收,通过工作实践提出五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开发;有偿资金;管理;研究
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其中对产业化经营项目,现行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仍然采取的是无偿和有偿资金相结合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投资的方式实施的。当前所投资的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项目单位主要是具有法人资格的民营企业。如何使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借得准、管得住、用得好、收得回,是摆在各级农业开发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艰巨任务,特别是有偿资金的回收工作,涉及面广。问题复杂,难度大,更是农业综合开发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借鉴,注重实际、深入探索,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使有偿资金的回收取得了显著成果,到期资金回收率达到94%以上。
下面就如何确保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的回收提出五项措施。
一、坚持择优立项,确保经济效益
要使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财政有偿资金收得回,关键是坚持择优立项。只有立项准确。并按计划实施,才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有偿资金的回收才能保证。对此,要坚持“自下而上,层层筛选,优胜劣汰”的做法,即对所申报的产业化项目,要组织农、林、水、财政等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评估论证。确定项目时要严格按照“三坚持”和“五不立”来执行。“三坚持”即:一要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群众增收为目的,优先安排基础好、投资环境好、自觉性高的项目;二是坚持做到债权债务明确、承借单位有偿还能力、信誉较好的单位作为投资对象;三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作为投资对象。“五不立”即:领导不重视的项目不立;开发潜力不大的项目不立;综合效益不好的项目不立;科技含量低的项目不立;带动能力差的项目不立。
二、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合同手续
为了确保有偿资金“管得住,收得回”,在做好领导重视到位,项目优化到位的同时,要狠抓制度建设,重视合同管理,保证债权债务的落实。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有偿资金管理。在国家、省制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市、县两级部门对有偿资金的借出、使用、回收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制定了实施细则。各级部门在执行中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照章组织借出,依法进行回收。二是严格借款手续,层层鉴定和履行借款合同。管理部门上、下级要签订借款合同,项目单位要和县级财政及开发部门签定借款合同,同时实行第三者经济实体担保的办法进行管理。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还款到位。三是认真清理债权债务,及时足额回收资金。就到期的有偿资金。市、县两级均要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回收资金小组,深入到项目单位,核实借款合同,做好专户明细核算工作,解决回收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做到债务落实,回收有据。
三、运用经济手段,建立激励机制
由于农业开发资金所投资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单位,有的是新建的,有的规模较小,有的由于管理不到位,所生产的产品收益较低等问题的存在,致使项目单位效益较低,效益周期较长,使资金回收难度加大。这就要求在资金回收中,不能单纯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回收,必须运用经济手段来实现。一是引进激励机制。对债权债务关系清楚、严格履行合同的项目单位,根据项目需要。在下一年度计划中继续安排投资。对于不严格履行合同的单位不再批复和上报新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二是实行回收奖惩办法。对按时足额归还有偿资金的项目单位,按回收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市、县都制定了奖励办法,做到奖罚兑现,并对回收资金所涉及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财政拨专款进行嘉奖,有效地促进了有偿资金回收工作的开展。
四、强化组织领导,开展考核评比
市、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有偿资金的借出使用、回收情况进行检查评比,重奖重罚,并就此项工作作为项目年度检查、项目验收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建立各级责任制。确定目标,明确责任,提出要求。明确规定:一是把有偿资金回收纳入各级党政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凡是没有按合同规定回收有偿资金的干部不予提拔,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对有偿资金回收未按合同兑现的单位,调减开发任务,核减开发投资:三是对不按期足额归还有偿资金的项目单位,不再借给有偿资金,并向当地政府及金融部门通报有关不良信息;四是对回收工作做的好的单位和个人。定期进行奖励。
五、部门配合协作,坚持常抓不懈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做好有偿资金回收工作也取决于有关部门配合协作。为此:一是各级农业开发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协作。共同下达有偿资金催收单。并联合行动,做到年初制定回收计划,年中进行监督检查,年底实行奖罚兑现确保有偿资金足额回收。二是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责任到人。组成专门班子,常抓不懈。明确领导组组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将有偿资金回收视同财政收入,纳入目标考核内容之一。三是在责任目标管理考核中,实行干部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四是建立有偿资金回收层层包干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签定责任书,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压力,形成卓有成效的合力。
在有偿资金回收工作中,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少数项目上也存在有偿资金债权债务落实不够,不能按时足额回收等问题。为此,笔者认为仍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紧密联系实际,继续制定得力措施。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政有偿资金回收工作再上新台阶,达到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