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8 02:50: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大学语文课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定位“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始于1938年的“大一国文”,作为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一直开设到建国初期,1952年院系调整后取消。1979年,在匡亚明、苏步青等先生的倡导下,高等学校重开“大学语文”,继而成为国内各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迄今已逾30年。然而,由于对教学目标、课程定位等的认识存在太多的差异,使得大学语文在高校基础课程体系中处境尴尬。2004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连续刊发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文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讨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2006年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转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由于国家法规性文件的硬性规定,大学语文被国家重视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至此,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本上已无争论。然而,关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却一直歧见颇多、持论纷纭,归结起来主要有:(1)人文论:培养人文素质;(2)文学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文化论:提升文化综合素质;(4)工具论:强化听说读写技能;(5)综合论:人文性(道)与工具性(器)融合。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定位“大学语文”呢?2004年10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在昆明召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会上提出,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应该定位于“高校素质教育”范畴,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仁爱精神: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道、仁爱的以人为本的精神;第二,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现代国家、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是其内涵之一;第三,以道德为标准的主体人格精神:中国儒、释、道自古重视主体人格精神;第四,中庸为贵的和谐精神:中和即中庸,即同和;过犹不及的精神;执两用中的精神;第五,自爱自重自省自悟的自利精神。”按此界定,显然极大提升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使之与注重吸储知识和训练能力的一般性通识课区别开来,表明了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的独有特质,应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这一界定也与《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定性内容基本相符。
换言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也符合“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内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新历史的动力和基础。在当今“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科技工艺、哲学宗教、伦理规范等丰厚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使之进一步光大辉煌,应该是我们的立国之基和立人之本。这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根本性任务,高校责无旁贷。基于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在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前提下,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大学语文”是以具体的母语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有关中国哲学、历史、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等作品篇章的阅读,来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因为作品篇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也是形象载体,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便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及“面”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领悟其精髓。由于这个特点,“大学语文”便成为“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置性课程。也可以说,以具体作品篇章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大学语文”,与宏观性把握的“中国文化概论”和断面性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其中,“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强势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就须牢固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定位;同时,也要解决好课程自身建设层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
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近2000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编本、王步高主编本、夏中义主编本、温儒敏主编本和陈洪主编本。这5种教材从内容到体例都各具特色,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但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还须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例。在教材的编写理念上,要明确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教材的体例设计上,宜采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学科模块为纬———经纬纵横的单元式体例,既利于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也体现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资源格局。
总之,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契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理应有新理念、新定位、新气象。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大学语文”任重而道远。
作者:郭海军张旭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肇庆学院
一、优化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模式
1.各方面管理意识的优化。上述标题说的各方面是指校方管理者,教师管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其一,校方管理者团队应该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无论是教学组还是后勤组都要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的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主,更加的民主化和人文化。校方管理团队一定要起到积极的带头模范作用,进行专业的管理培训,绝对不可以业余,让他们熟悉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管理的方式,并且要运用到日常管理学校中去,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其二,大学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更要加强自己的管理意识,不要上课就来下课就走,要严于教学,视学校为家,学生为自己的亲人,无论是科研活动还是日常教学中都要努力奋斗,不可得过且过,加强自己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要忘了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以及管理意识,学会切切实实为了同学着想,时时刻刻为学校着想,提高敬业精神。其三,树立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模式,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要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便利,只有如此,学生到学校来才能觉着学校像家一样,有宾至如归感觉,才能更安心更好进行学习,才可以把学校当成家一样对待。
2.告别重理轻文思想,更加完善教学体系。虽然,如今各大高职院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教学体系也算是完善,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还是比较偏向于理工科,在某种程度这种理工科的教学体系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和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我们要更加完善此种学校的教学体系,进行平衡文理科的调整,让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各大高等职业院校有所发展。因此,学校可以协调教育经费的分配,用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同时,进行有效的语文课程资源的管理,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合理的让大学语文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最好可以在学校中进行一些关于语文课程的比赛,或者是校园文化建设,或者开展各种各样的关于大学语文的活动,注重学生们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最终建设出具有学校特色的语文课程和教学体系。
3.加强民主化管理,以学生为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和管理是不同于小学或者中学教育的,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并且都是成年人,有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学校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把强制性管理转化成民主性管理,让学生由服从管理向参与管理转化。这将会对学校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在一个民主化的高校里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变成一个特别有氛围的学校。
二、选好教材正确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积极性
语文这一课程,我们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主要是进行生字生词的人读写,以及简单的写作,中学语文更倾向于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更深度的写作,但是大学语文呢,是兼具人文性,审美性和实用性的特征。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语文课程其实其意义重大。
1.大学语文是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客程的发展与延续,在具备听说读写,阅读理解你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技能技巧水平,更加重视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说话思维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了同学们交际的技巧,培养了学生们人际交往素质。
2.然而大学语文不光是面向文科,一些理解课程的,实际上大学语文面向的却是文、理、工、农、医、财、法、外语、艺术、教育等专业的公共课程,说起语文这一学科,早在以前它叫做国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时你只有学懂了语文,理解能力加强才有可能去学懂其他专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更要注重大学语文的文学精神,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文化修养。
3.大学语文是具有审美性的,就如实用美学一样,教学生们发现世界上的美,具有一定的审美思维,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在语文课中学习的文学知识明白什么叫仁义礼智信,明辨善恶是非,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让大学生更健康地生活学习。当然,大学语文课程可不可能发挥足够的积极作用,一定要抓好语文教材的合理选择,现在语文课程的教材不仅仅只是国家统一教材了,从英美等国家传入中国的校本教材也正在流行,所谓校本教材是指增加了不同地区的特殊地域性特点,例如,一所高校在云南,则这所高校所用的校本教材就要增加云南地区的地方地理、人文情况、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内容,让大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所以,在选择大学语文教材时最好把握两个版本的最佳组合选择标准。
三、完善大学语文考试,杜绝作弊情况
对于学生来说,考试的公平与否都会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对管理者来说考试的体系的完善与否也会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对教师来说,评价系统的完善与否也会影响教师的质量。总之,各大高等职业院校一定要完善大学语文的考试系统,严抓作弊行为以及评分不公平行为。
1.校方管理者考核。从大的方面上来考虑,学校管理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专业化的管理理念,才可以把学校各个方面管理的井井有条,所以,学校管理者必须要进行定期的考核,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同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中的考核要有如下几大部分:其一,学校管理者要吾日三省吾身,自己评价自己的工作是否尽职尽责,可有改进。其二,教师和学生集体评价校方管理的优点与缺点,校方应遵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来看待较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其三就要机构定期进行考核,更专业。
2.教师考核。教师作为学校中不可或缺的人员,其考核也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教师的考核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其一,自我评价,思考最近的教学有无欠妥之处,有无出色之处,其内容可以从个人基本教学简介,思想上的自我认识,科研上的成就等方面着手,一定要客观对待自己的评价。其二,校方的评价,其内容包括同事的评价,其上班迟到早退的情况,对学校作出贡献的情况,所带的班级学生成绩的情况。其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教学情况也只有学生最为清楚,因为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可以较为可观的进行评价。最后一点,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机构考试,机构考试可以更准确更专业的评价出教师的人文素养以及语文水平,是比较专业的一种考核。
3.学生的考试。语文学科的考试是可以选择很多种形式,可以相对于灵活一些,不至于那么死板,例如,现在各大高等职业院校一些课程老师们选择了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的做法,针对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期末考试成绩等酌情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这种做法很具有灵活性,很值得推广。那么,学生语文课程的考试不仅可以借鉴上述模式,也可以看看学生的发展方向,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关注每个同学的特长、优势、兴趣爱好,人际交往以及沟通能力,从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考核,看在实践中的表现或者是学生实践之后写出实践有感,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有感来看出学生的思想思路。或者其他更多的灵活的考试模式,让学生发现大学语文的灵活性,实用性,从心底接受大学语文,喜欢大学语文。所以学生的考试体系一定要完善,不要僵硬化,杜绝学生作弊的情况,让学生在公平公正中爱上考试。
四、结语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我国要一直遵循科教兴国之战略,有效,快速的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所以说,我国各大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课程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我们都要了解到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具有审美性,实用性等特点,意识到大学语文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当然,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一定也少不了各大高等职业院校的支持与参与,也希望全民都可以重视教育的建设。
作者:蒋瑞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发展现状
1.发展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具有职业性、人文性和母语性三个重要特征。在职业性上,因为高职教育的立足点是就业,因此所有课程的设置都应当以围绕就业为中心,大学语文课程也不例外。现行的高职语文教材是谢海泉主编的《高职语文》,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各种独有人文魅力文章的选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人文性上,大学语文不仅富含深厚的人文传统和积淀,也为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发挥着正确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最后,大学语文还具有母语性,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是唯一的母语教育课程,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能实现学生学习母语的历史使命。
2.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高职院校存在着是否需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问题,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存在着定位模糊的现象。就内容而言,一般性的语言表达是高职语文课的基础,割裂了书面语和口语的联系;在教材的选用上,将高职语文和专业牵强附会地融合在一起,割裂专业和人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其次,就评价体系而言,存在着教学论和课程论的评价矛盾,评价内容和形式上,单一的试卷考核限定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思维水平。在长期封闭的发展模式中,大学语文的教学发展举步维艰,实施课程改革很有必要。
二实施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建设
当代社会是一个物质发展迅速的社会,自我、空虚、冷漠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实施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就是要在语文课程教育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关乎天文察时变,关乎人文化成天下”的概念,强调学生人文气质和修养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习优秀民族文化的热情。
2.有利于学生道德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审美能力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实现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学科建设的最优途径,不仅能实现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也能内化学生对自我的审视,在感知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等多种思维的创造中,培养学生认识美的能力。
3.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创新是时展的核心,它也同样作为教育的核心而存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培养的重点内容。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能在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课程改革的同时,紧紧抓住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维度。使高职的语文教育从被边缘化的位置上挣脱出来,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力武器。
三课程改革视域下,高职语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
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实现自身人格面貌和精神气度的提升,在完善自身人才定位的同时,以实现高职学生在社会发展上的准确定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内容,考量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
1.丰富的知识储备
在知识的储备中,包含基本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以及熟练的语言技能。在这三个维度的考量中可发现,语文课程改革并未忽视语文工具性的基础性地位。在语文知识的掌握中,汉字音形义、基本语法、篇章修辞、结构知识依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语言积累中,我国规定常用的汉字字数为87019个,通过背诵大量的文字材料以及阅读知识的累计,能加深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最后,在知识的储备上还包括熟练言语技能的掌握,在识字能力上,学会运用电脑进行基本的输入法操作;在阅读技能上,具备总体掌握细节解构的能力。
2.深厚的文化素养
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在正确的道德情怀、人生态度、价值观的指引中,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价值思维。在高尚道德情操的建设中,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原则,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操守。在审美情趣的培养上,尊重学生在文化教养、心理基础以及生活环境方面的差异,为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培养提供指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语文课程改革是为社会提供全面的人才,通过良好环境的营造,为人才提供健康成长的平台,形成学生高雅的言谈举止。
3.活跃的创新思维
教育部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是在立足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策略的改进、教学情境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完善,让学生养成独立发现问题以及调查与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协作,激活大脑的兴奋基因。在这个过程的培养中,要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掌握,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对创新能力的体验和再创造。
四课程改革视域下,高职语文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高职院校的学制年限一般是三年,在众多专业的设置上,偏向工科专业的建设。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语文课程改革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增强人文素质,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自身能力的优化,也能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时代核心,是民族发展的动力。
1.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教师是人文意识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在《忆江南》中曾有诗云:“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可见教育理念更新对学习者学识品德的重要作用。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达固有的知识技能,也要传达学生热爱语文、创造语文生命的理念。同时,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素养最正确的表达应是教师自身的节制行动。语文是承载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载体,在这种传承中,学生能感受到自身和历史的某种固然联系,通过自身历史责任感传承意识的增强,能实现学生受教育理念的转变。在高职语文中,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探索精神、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等,表达了一个民族中具有爱国精神的政治家,在面临人生道路选择时,将探索和创新作为自身行动的准则,这对学生理解爱国主义,在理想目标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在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感受诗人进行人才创新与变革的呐喊,通过这些诗歌的教育,使学生树立落后就要挨打的责任意识,使他们的学习理念产生变化,在强烈的责任感中进行创造与创新意识的更新。
2.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创新品质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上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在影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语文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能力的培养,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培养,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品质。首先,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在多媒体的运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试听感受。教师在教学课件的运用中,要注意教学材料的时代性,及时更新教学实例,增加课堂和时代的联系,在富有趣味和多样化的课堂策略培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善,传统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必须被摒弃,在综合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核心是培养其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外化表现就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通过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思想动态,在锻炼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更深入广泛的关注。通过诱导学生建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活跃其思维活动,形成良好的创新品质。
3.改革教学情境,增强创新体验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的信任关系,依赖于安全和谐课堂氛围的创造。因此,在教学情境上,为学生塑造一种活泼的发展环境对于其探索心理的形成具有推进作用。首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质疑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形成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其次,在教学中,要从社会和生活中选取合适的材料,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在讲解“弃妇”这一形象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古代和现代作品的对比,认识这一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塑造特点。《诗经•氓》中展现的是封建制度下妇女嫁夫随夫的无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表现的是封建制度压迫下弃妇以生命为代价进行的反抗。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变化的原因,能形成学生不同的创新体验。最后,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上,要让学生和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相融合。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快地融入作品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一些情感性较为饱满的诗歌中,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具的运用,让学生观看与教学相关的影片,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学习中。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中,可以进行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情怀。在这样一系列的体验中,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延伸,能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
4.完善课后评价,激发创造潜能
语文教育属于母语教育的范畴,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具有技能型高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必须转变原有的评价模式。建立“大语文”的评价观念。在教学评价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名著的学习,在开阔的学术视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有人说“出淤泥而不染”,又有人说“近墨者黑”,通过开展学生的课后讨论,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的评价,使学生养成多方位、多侧面思考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五结束语
符合历史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语文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一部分,高职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必须接受系统化的意识形态教育。高职学生作为最富有创造力成员的组成部分,接受合理的大学语文教育至关重要。因此,教育者在实现语文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必须注重高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时代的发展同一个脉搏,为社会的发展创设动力。
作者:严澜单位: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人文素质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应坚持以拓展教学内容为核心的教材革新、以更新教学模式为手段的方法尝试和以优化教学主体为本源的学法探讨这一三位一体的改革方案。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基础性公共课。
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最后一个站点,其开设的重要性在理论上无疑已经确立,并引起了普遍的关注。高等教学中大学语文课程理应成为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意义亦不言而喻。但从实际运作的层面上看,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并不使人乐观。正如有论者所提出的,〔1〕我国学术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余波未尽,这在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学术活动中均有反映。我国现代教育特别重视外语和数理化,因为这些知识对于追赶世界潮流,改变落后面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作用。而对于塑造人灵魂的人文社会科学则重视不够,对有百科之母美誉的语文,特别是大学语文,更是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许多院、系的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并没有视为与专业相关的必修科目而存在,对大学语文的课程的地位、作用,教学的目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棱认识,这一切必然会影响学科的进一步建设。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不少高校虽然已经被列入重点建设课程着手建设,但语文教育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在于其长效性和承传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首先,就课程之本教材而言,现有不少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排立意也各有所重,各有千秋,但总的看来形式比较单纯,属于名篇选读名著节录加文体写作指导类,定位上缺乏大学语文必要的个性特征和体系的开放意识,内容覆盖面也有待拓展。其次,就课程眼前地位而言,也不尽人意。在课程设置中,它仅是公共选修课中的一个门类,却没有别的公共课实际的政策保证。它不像英语,与中学自然接轨,并有4级、6级等种种量化的考级系统检测手段与之配套;也不同于政治理论课,有国家教委指定必要的课时作为政策保障,又有升学考研的必试科目作为后盾。它与前期的语文教学是脱节的,而向后延伸又缺乏继续拓展的后劲与保障,其实是处于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第三,由于课程地位没有实际政策上的支撑,学科建设普遍不受重视,投入不多,产出的直接后果是,师资队伍不够稳定,师资的后备力量———青年教师中甘愿为之抛心尽力的人并不多;有的即便从教,也是权宜之计,大多都固守着原有的另外一方阵地。因为不是专注研究,临时客串,那么,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和建设的精力投入也就可想而知了。由于上述原因,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工程的启动步履维艰,教学体系、指导思想及运行方式尚停留在比较传统的运作模式之中,与目前高教变革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显得有些滞后。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经历深刻的历史变革,这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共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上通过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人类正走向知识社会,“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进行历史上从未要求它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在日益呼唤人文精神关怀的今天,国家高等教学的课程宏观体系,正在作进一步调整,教育部早在1994年就启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1998年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大学语文课程地位及重要性的确认已经是大势所趋,这是新形势下对课程建设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面对二十一世纪教学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作为肩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要在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的格局中占居必要的地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运作模式,与时俱进,以适应今天的高教格局,自身首先要有所作为,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自我调适,对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作出全方位的变革,以顺应这种新形势。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创新,具有指向和先导意义。我们在探讨课程体系变革时,必须充分吸纳现代社会先进的教育思想。既要切合二十一世纪人文教育的实际,强化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把这门课程当作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可供操作的起始点,从而正确认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的功能和体系,以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势头,使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建立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新体系,我们以为最重要的是要确立一种新的思路,就是语文教学必须以“三个面向”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逐步实施以拓展教学内容为核心的教材革新、以更新教学模式为主题的方法尝试和以优化教学主体为本源的学法探讨三位一体的改革方针,确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全新思路。
新思路就要有新的个性和特色,这种个性特色是相对于原有的状况而言的,在变革中应侧重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是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与定位,要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与综合优势,突出大语文观念和人文关怀,与以往的语文基础教育应有所区别,要有层次感、纵深意识。二是大学语文教学虽然始终贯穿着思想启迪、道德熏陶的精神内涵,但毕竟不是德育课,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对文学形象的审美感受,是一种语言文学素质的培养。基于上两方面的前提,我们提出以下构想。
一、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拓展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载体,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地域文化特色在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关键,教材是根本。
国内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林林总总不下二十种,各具特色也各有侧重。然而历史的进程总不断向已有的辉煌提出新的要求。正如徐中玉先生在他所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四版前言中所言:“一种教材可以原封不动用上几十年的日子早已过去,不但几十年不行,几年还是不动也不行了。如果‘凝固’、‘保守’也算作‘稳定’的话,那么,这种‘稳定’其实是不足取的,因为它实际上乃是‘停滞’的饰词。而‘停滞’将会使我们的一切事业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更加落后。”〔2〕大学语文自八十年代初在一些高校开设以来到今天已走过了二十个年头,期间中国语文教学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基础语文教学还是高等语文教学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国家教委自2000年起就率先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了大面积的改革与充实。其容量与深度都有很大的前瞻性,一些以往出现在大学课堂里的内容已赫然纳入教材。课外同步阅读的量也大大扩展。现在的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如果仅用几十篇古今短小动人的精美文章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的话,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对语文的感知途径大多并不是依赖教材,兴趣的指向使关注面越来越朝着“域外”宽阔的疆域延伸。
这一方面说明学生需求的丰富性多样化,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材与当代学生欣赏习惯趣味存在着一定的错位现象。虽然说编写教材倒不应刻意迎合某种时尚或喜好,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起到有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鉴于此,大学的语文教材应与以往一贯而来的基础教育的语文教材有所区别。我们在依托教材所选录的必要的古今中外经典篇章外,是否能腾出相当的空间沿着经典作进一步的延伸,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导读教案。旨在提供阅读方法上的借鉴和阅读线索上的引导。吸纳更多精华,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教师的讲授、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实施这一方案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以往中学的语文教材,大都是经典课文精读,适合于语文基础知识技能训练的教育实际,也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使得学生教师不得不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蓝本,无暇旁顾。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中面向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视课程的建设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师资学术自由自主的优势,为语文教学设计一套师生互动的教材体系;要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资源优势,把教材的张力辐射到更广阔有效的文化空间,并且紧密结合区域文化特色,依托区域文化优势,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熏陶。这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编撰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值得尝试。
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有效手段是以革新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的方法尝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记为辅,这种教学方法与名篇选读类的教材十分合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一种比较完整的解读和提示。
这个过程的完成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教师解读有一定的启发性示范性,二是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听的同时也参与了这一解读。如果两者都完全进入状态,倒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但通常情况下,两者的自然合壁几率不会太高。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较强,思维也较活跃,要学生始终处于接受状态,这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育作出相应的调适。前面提出的设计一套师生互动的教学内容是改变传统模式的前提,教学内容本身提供的可供延伸的空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除此而外,课堂教学模式在现有的基础上应有跨越式的思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加以设计,因为现代教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高效率的可供尝试的可能,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课件的制作、视听媒体资料的运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拓展有限的教学容量和空间,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张力、形式和趣味,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自然导入协作学习的情景之中,即师生一起浏览阅读、欣赏评判、讨论交流,在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中,教师在课前大量的前期铺垫工作以十分自然的方式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劳动都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语文教学则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完善和深化学习主题的目的。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需要师生双方充分准备投入、密切协作配合,还需要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资料和信息网络的支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向学生介绍媒体资源获取的方法,在有限的课时内浓缩更多的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施教者必须具备的现代教学意识和必须适应的时代教学节奏。
三、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立足点是调动发挥学习主体能动性,最终实现语文学习的本旨我们认为教和学的双边互动是教学的一种境界,缺了任何一方的对话协作都将是徒然的。教和学需要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
一方面,教师对于教学固然应有充分的投入与前期准备;另一方面,学生要获得真知卓见,要真正进入对话协作学习的境界,更需要足够的认知阅读作为铺垫。许多时候,教师都是为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这方面潜能,使互动成为可能的过程中作出不懈的努力。只有学生有足够的实力直接介入课堂对话,才能真正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我们以为强化阅读就是这种对话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针对实际,在课程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作的必要调适,必要铺垫,而这个调适和铺垫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运行到大学,缺乏的不是文体意识和基本的技能训练,缺乏的是对文体精妙之处的深入而细腻的体会,换句话说,缺乏的是广泛而有效的阅读层面。叶圣陶提出阅读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它是一种绝对不可忽视的能力。作文训练类操作问题其实学生在中学阶段教学中已经接受并操练过,应该掌握的文体常识都已明确,就好像每人手里各已领取了一把可供剪裁的剪子,剪都能剪几下,但能否剪出水准来,就凭各人的眼界和识见了。有的人能剪出上好花样,有人就不能。陆游说:“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3〕这句话确实很有深度。阅读是训练识见,培养审美眼界的。那些在基础教育时没有掌握好语文技巧,或者没有把握好语文基本技能的人,关键问题也在于阅读视野的贫乏而导致的思维表达的枯竭和障碍、生硬和僵化。语感不是能用机械方法可以训练出来的,它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细水长流的积累。阅读的本意可以包括旨趣和目的等方面,旨趣指缘于本性的兴趣爱好,它能刺激阅读者阅读兴趣,使阅读得以顺利持续。目的则是缘于外力触动的某种功利,或是通过阅读获取某种信息,或是修身养性培养欣赏能力,这二者往往是交叉影响互为作用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一切问题诸如理解的、写作的便一一迎刃而解。长期有效的阅读会形成一种经验,这种经验的培养则需要引导。如何引导?还得回到阅读的本旨上去。一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愿读是阅读教育迈开的第一步。二是要结合语文教学,开出足量的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书目,引导学生读好书,并传授如何获取图书资料信息的方法和渠道,培养学生个人的求证兴趣及主动学习的精神。三是要丰富阅读的手段。现在的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是多元的。除课堂教材外,图书馆、电子阅览、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多样,令人目不暇接。教育部已启动“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并着手基础性网络课程建设,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和网络走进大学生寝室,物质生活的变化使得他们学习的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再只依靠课本与教师的讲授。
网络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拓宽了教育途径,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目前,国内一些名牌大学的师生对网上国际著名学术资料源的利用率已达到国外顶尖大学的水平。上网查资料将成为师生最常用的信息收集手段。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可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资料,可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具有学习信息的广泛性。网络教学并不着眼于利用网络来实现传统的教学目标,而在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品质、人文素质,尝试着把平铺直叙的课堂讲义,设计成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可供浏览参与的项目,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学到知识,陶冶性情,在审美的愉悦中来体会文学的魅力,这将是语文教育的本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其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更具人文特征,因为通过阅读,能够获得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为人处世的道理、明察世间万象的方法,这个影响是极其自然的,其美感渗透无处不在,在无形中塑造人的灵魂气质,促成健康成熟的人格的发展,达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目的。要改变目前大学语文面临的诸多问题,加强课程的自身建设是关键。课程建设除了制定必要的课程教学规范、修订完善教学大纲、编制习题集、试题库等面上的工作外,实质性的建设工作尤其重要。我们还要在三个方面勇于革新:拓展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地域文化特色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点;革新教学模式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有效手段;调动发掘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立足点,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本旨。这三者环环相扣,互为连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许多主观的客观的条件和因素的配合,可谓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明确目标,勇于探索,锐意革新,积极付诸实施,必能使这门人文素质课程的建设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令人担忧的现状及积极应对的策略两方面进行论述。其中,教学中存在问题包括:教学定位低、教学内容陈旧、师资队伍建设严重缺位、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应对策略包括:进一步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做到教师学者化、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表现为转换教学主体、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手段、重视方法教育,教育学生把新老知识融会贯通、重视写作教学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对策
一、令人担忧的现状
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基础学科,本来应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而大学语文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成了学生感到最厌烦和枯燥的一门课。这是值得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的问题。因此,就应该了解一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1、教学定位低。由于过多地强调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在大学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定位偏低,许多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不愿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其次,在教育界的评价体系导向上也存在一定问题,社会对大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体系之一是专业的质量与数量,致使许多大学都在努力完成科研成果的任务。对中文专业教师来说,如果不发表专业论文,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再高,也难以晋升职称。因而,很多教师就不会专心致力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上,而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从事科研工作。当下,许多大学生选课着重考虑的是就业的需要,除了专业课和要求必选的英语、“两课”,多数学生都可能选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等。如果大学语文不属于必修科,许多学生是不会有兴趣的。
2、教学内容陈旧。目前,纵观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也或多或少存在弊端。首先,教材内容没有跳出纯文选的框子,选文偏重于文学名篇,尤其偏重于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与散文,对当代优秀的人文科学作品与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以及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选取太少;其次,在许多大学语文教材中,体例往往是课文前面作家作品介绍与文体介绍,结尾做个阅读提示,然后就是问答题,这与中学语文教材并无多大区别,大学语文因而被称之为“高四语文”。
3、师资队伍建设严重缺位。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专业课程教学受到更大的重视,专业课的教师队伍也随之壮大。从事专业课教学,评硕、博导比较容易,其待遇也高。使得有水平的老师不安心本课程教学,都想拼命挤向专业课程教学,刚刚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又没有太多驾驭大学语文课堂的经验。要达到大学语文教学高质量,就很难了。
4、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必须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针对以上的问题若要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应采取以下对策:
二、积极应对的策略
1、进一步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语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我们立国立人的依靠。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它既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也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把这样的敏锐意识及时传达给我们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把我们的语文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教育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操作。
2、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做到教学大纲规范化,教材经典化,教辅资料科学化。应该在广泛地征求教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具体组织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优秀教师、知名教授共同修订大学语文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建设一套自成体系、特色鲜明、涵盖面广、兼容性强而又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大纲、经典教材、科学教辅资料系列,为未来的大学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3、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做到教师学者化。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此外,还应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勤勉的治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4、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1)、转换教学主体。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充分发挥教材方便自学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特点。每节课都要布置学生预习和自学的任务,每节课也首先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提出本课的一些难点,然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必须掌握的东西一定要弄懂、记住。让学生多讲,多回答,允许和鼓励有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
(2)、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手段。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教学设备,要有满足正常教学的多媒体教室,一套齐全的多媒体设备,大量的教学光盘和优秀的教学课件;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制课件,以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重视方法教育,教育学生把新老知识融会贯通。例如有这样两句词“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要查其出处,排除其为唐诗、宋词中的句子后,不用苦苦翻检,运用音韵学及诗词格律知识,可以判定其是《朝中措》或《清平乐》的结句,根据目录学知识,一查《历代诗余》马上可断定其为元好问词《清平乐》中的句子。
(4)、重视写作教学。选择若干创作点,与散文结合写议论文或驳论文,与诗词结合写赏析文章,与戏剧小说结合写人物分析或读后感,让学生有许多练笔的机会。大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 改革 素质 职业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情况,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探索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论证了大学语文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积极意义。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掌握较宽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人才。在此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既要坚持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寻求突破,明确定位,拓展功能,使其与高职教育相和谐,并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的界定
徐中玉先生在谈到大学语文时说:“大学语文这门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品德,‘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①据此,大学语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为专业服务的功能,表现在为学生学习专业提供必需的语文知识,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合格人才的素质,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智能素质与品德素质;三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这种功能实际上是前两种功能实现的必然结果。必要的语文知识储备、语文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学生转换职业或岗位、升人高一级学校学习以及创业所必需的。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了中学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框框,重视字、词、句、章的分析,缺少文学知识的系统介绍;缺少整体的感悟与思想的启迪;缺少实践能力的训练;缺少质疑、批判、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此等等,导致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大学生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日渐下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应对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巫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建立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线,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言语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可根据语文学科思想性和工具性的本质以及实用性与伦理性的特性,以语言文字为核心,教给学生各种专项能力,它不应是对中学语文的补充,而应注重对中学语文知识的回应和衔接,拉开与中学语文教育应有的距离。大学语文应是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梳理、激活,是在较高平台上的升华和总结。
笔者以为,模块式教学可以弥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这些不足。“模块”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加拿大“cbe”模式中的概念。
这个模式可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对应。它是根据专项能力的最终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各项要求,按照职业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能力而确定的教学单元。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分解为相互融会的四个模块,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
(一)语文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基本常识)
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常识、文学常识等,建立文学史的知识体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所学的文学知识的梳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活”旧知识。对中小学学过的作家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系统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能指出各个朝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此模块在教学中可结合专业特点添加如下内容:
汉字书写基本知识与训练(书法史、书写意义、楷书与行书的书写技巧等)对文房四宝,欧、柳、赵、文等书法名家,以及篆、隶、楷、草、行等书写形式,如何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等均作简要介绍。在训练中,可采用摹影、描红、对帖、背帖、创作等方式,使学生从硬笔到软笔,从楷书到行书,从一般字体到名家名作,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口语交际训练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一个人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人沟通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应有意加强这些能力的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搞集中突击,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教学中,可以将口语交际训练分解为:(1)普通话能力训练(面对不同身份、性别、年龄、熟悉程度的谈话对象得体地提出问题、回答间题的能力);(2)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有准备的和无准备的);(3)演讲和论辩能力训练。在整个过程中,既教给学生知识,也教给学生训练方法,如声韵发音练习、声调练习、蓄气换气练习、儿化韵练习、说绕口令、口才得体性训练、口才集中性训练、口才思维性训练等并联系学生的专业进行实际模拟教学。
(二)阅读与鉴赏模块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必须注重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说有关文艺学的种种知识都是必要的,那么它的归宿应该是鉴赏和批评,也就是说,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
高职大学语文课的阅读与鉴赏模块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由专业教师轮番讲授,致力于将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文学、艺术名著,在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进行心灵对话的同时,丰富情感,升华境界,使他们关注社会、人生、人性、人类、自然等等,并在充满诗意的描述中,帮助学生形成高品位、开放性的文学艺术审美意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从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达到“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目的。
阅读与鉴赏模块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是为形成一定文学、文化素质而必须研习的作家、作品及学术界对它们的权威阐述;另一组是为达到阅读鉴赏、写作等能力目标而必须研习的概念、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主要讲授那些文质兼备的名家名篇,介绍作者、作品的背景、风格等一般常识。学生可从教师深人讲解剖析作品、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在匠心独运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设置、细节编排、场面描绘、感情流露和思想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情感、艺术、精神上的充分享受,在此基础上,完成字、词、句、修辞、逻辑、篇章的学习,提高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此类课可以借助于文学讲座、评论、阅读指导、读书报告、播放录像等形式,努力实现文学的立体传授与立体接受,并进行辅导、答疑、讨论,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写作训练模块
高职学生尤其要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高职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应以中学生已基本具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理论知识,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并从文体学角度把握不同文体特征,以具备常用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体现在具有文体感的文章写作上。所谓文体感,就是要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什么像什么。
写作训练模块包括常用文体的写作(如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议论文的特点与写作)、应用文的写作,重点是学术论文的写作(小论文、研究报告、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侧重点放在典型例文的评析和实训演练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实现课堂写作和实践的互动。如在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先集中讲解写作知识,然后利用学生调研、实习的机会,写出系列应用文,即调研、实习前写通知,调研、实习回来后写总结,并结合调研内容、实习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写竞聘报告、求职信、请柬、演讲稿、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信息资料搜寻模块
信息资料搜寻模块包括科研方法介绍、常用文史工具书的使用(专题研究资料的查询)、现代网络信息资料的查询等,重点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瞄准学生的终身教育,二是瞄准学生的就业,三是瞄准学生的发展,注重素质教育。具体地说,就是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品格的训练,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学习。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者。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之路,应注重能力训练的交叉与循环体系,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就是指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把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地统一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见解、有情感、有追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一、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发的步伐,我国经济建设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才的短缺成为突出的矛盾。从80年代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出现了一批由中心城市举办的新型地方大学——职业大学。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指出:“要试办一批花钱省、见效快、可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用的专科学校和职业大学。”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1986年,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管理干部学院应当利用自己同企业、行业关系紧密的有利条件,结合需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1994年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三改一补”(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办高等职业教育,少数重点中专改制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1996年5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式立法,同年9月《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其中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由此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高职院校是指国家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适应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满足广大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而设立的高等职业学校。国家教委1998年版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则意见》第二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第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实施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根据教育部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提供的资料:至2004年底,全国普通高校173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在校生1333.50万人,其中高职(专科)占52%。可见高职院校占了高校的半壁江山之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思想素质高、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办学目标和思路,找准学校在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加大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教学领域的改革力度,以高职院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根据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学校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学校要认真地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要以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为依据,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方向,纠正只根据学校现有教师,而不是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的倾向。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能力为本,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理论和实践完全贯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推行单元模块式教学,对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和重组,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学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
那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就要为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目标、办学功能、办学定位服务,为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思想素质高、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高职院校应重视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创新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是高职学生提高基本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中的定位
高职院校根据经济建设需要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不同的专业,例如汽车专业、机电专业、计算机专业、工贸英语、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水利水电、财会、美术、音乐、旅游、轻工、农林等不同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和自己的课程定位。大学语文在每个不同的专业都应有自己的定位,对每个专业的学生的素质培养应起到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使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各高职院校围绕自己的主体专业建立校本课程;二是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体现在目前还没有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情况下,教师要突出专业特色,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教学的内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爱好及需要来增删课文内容。如果教的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则可选取一些词句优美、富有音乐节奏感的篇章,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煜的《虞美人》、李商隐的《无题》等文章,还可以补充一些古代有关音乐的评论等内容;如果面对的是美术专业的学生,则可选取那些画面感强、色彩明快、具有诗情画意的文章,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词等,还可补充一些古代文人(同时常常又是画家、书法家)的书论、画论;如果面对的是园林、建筑专业的学生,则可多选像剧作家李渔《闲情偶寄》中关于农林营造等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汽车专业的学生,可多选取结合汽车文化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就相应选取历史典故和地理方面的课文……这样一来,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从内容上渐渐凸现出来,相信这样的取舍一定会令学生兴趣大增。
对经典美文,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如同是苏轼的《前赤壁赋》,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侧重在对语言节奏感、音乐美的把握以及“呜呜然萧声”的赏析与想象;同是《琵琶行》,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可把重点放在对“大珠小珠落玉盘”那千百年来不绝于耳的琵琶曲的“聆听”与感悟上;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对“别时茫茫江浸月”那种离别情境的理解与构想则又成了他们的重点;而对服装专业的学生来说,可引导他们由青衫进而对古代官服加以识别与再绘……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与热爱,定能为我们的语文课堂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富有创造精神的新天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具有的其性格特点及爱好特长具有的专业特色来确定。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格外向、活泼、善表演,有很不错的音色和标准的普通话;美术专业的学生喜安静,善用色彩、画面来思维。如教李煜的《虞美人》时,音乐专业学生可让其声情并茂地美声清唱,极富表现力地把作者那种故国之思、昨是而今非之感唱出来,课堂一片悲寂。这一唱,意境全出,远比师生反复的朗读和教师仔细讲解更有效。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卫风·氓》时,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女主人公各个时期(婚前、新婚、婚后)的着装,将其勾勒出来,来一次作品展示会,效果很不错。
三、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所有公共课程中的定位
1999年6月22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通知》。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l月17—1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都要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和目标,由哪一门课程来完成呢?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大多由四门“红头文件”规定的政治课和英语课、数学课、逻辑课、大学语文、写作课构成。政治课、逻辑课属于社会科学;数学课属于自然科学;英语课、写作课是纯粹的工具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除中文、哲学、历史专业外,要么属于自然科学,要么属于社会科学。只有大学语文课程与教育部文件所说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相近。因此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完成“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大学语文”课应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基础课。对大学语文课要从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把“大学语文”在编写体例上、在选文标准上依照人文思想体系作总体构架,在教学内容上,把原来主要讲述的作家介绍、背景分析、主体阐释、艺术欣赏、字词句解释,变为学生自学的内容,教师主讲的内容则是以专题形式系统阐释人文思想。
摘 要: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具备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帮助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素质教育;人文素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文质兼美,在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构建精神家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无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和努力。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部分大学生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经济制度乃至文化都是优越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把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和软实力建设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七届六中全会就专门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因此,无论从文化安全的角度还是文化自信的角度而言,当代大学生都应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许多优秀作品都承载着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的仁爱孝悌、见利思义,道家的虚怀若谷、返璞归真,墨家的兼爱非攻、节葬节用等,这些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单元,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和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它们的现实意义。在讲到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这些先哲和他们的理论思想时,不但要讲它们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的巨大影响,更要讲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它们在社会秩序的协调、社会的整合、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等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调查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东亚经济圈的迅速崛起除了科技、经济等物质性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在支撑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那就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倡导的忠诚、责任感、献身精神、集体主义、教育优先等价值观,对东亚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东亚地区正是经过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继承、转化、改造,从而使其对当地现代化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再如,道家认为,人类应当无为而顺应自然,复归于自然,而不能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而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已经造成了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恶果,影响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重读道家经典,就会意识到道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价值。总之,对大学语文课程当中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并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学生被华夏先哲的聪明才智所折服时,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悠久浩瀚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而惊叹时,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这种民族自尊和自信就是鼓舞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奋发进取、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源泉。
二、激发学生强烈的
国主义感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1996年10月10日,同志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为了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中培养爱国感情尤其重要,而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就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在文学史上,以身殉国、反对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团结对外、英勇抗敌的人物和事例不胜枚举。屈原的“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爱国之情;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是反对外族入侵和国家分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心系国家安危。教师可以组织一个爱国主义诗词朗诵大赛,通过朗读这些饱含爱国情感的名言警句,感染和激励当代大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要向学生指出,当前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化为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发奋学习,以期将来报效祖国。
三、帮助学生养成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指健康而完善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格。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有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都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正确处理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善于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中学阶段,家长和教师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学生的学业上,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大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也有了更多的烦恼和压力,很容易发生心理失衡甚至是人格扭曲,其结果不仅会伤害自己,甚至会危及他人、危害社会。近年,由于人格缺陷、道德缺失而在大学校园里不断发生的一些血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此,高校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学语文课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全面接纳自己、积极完善自己,培养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提高文学欣赏水平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素质,培育健全人格,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大,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瞬息万变的大环境里,学生在恋爱、学业、就业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挫折,很可能会引发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激化矛盾,酿成悲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程中接触到的典型材料,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意识和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要正确面对挫折,把挫折当成一种财富、一种磨炼,越挫越勇,相信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苦难之后是更加靓丽、更加辉煌的人生。此外,在大学语文课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还应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审美教育、宽容教育、尊严教育等。教师要将这些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中,以此来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其将来能从容地接受并应对社会的挑战。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大学语文课教学中,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等独白式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而且会影响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操作过程,在教学中可灵活采取互动式、问题式、讨论式、学生试讲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在古代文学中,取材于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作品非常之多,但侧重点不同,感情色彩迥异。杜牧的《过华清宫》重在讽刺唐玄宗和杨贵妃穷奢极欲的生活;李商隐的《马嵬
》在批判的同时给予这段爱情悲剧以极大的同情;袁枚的《马嵬驿》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战争给广大民众带来的苦难远非帝王妃子区区两人的爱情伤痛可比。此外洪升的《长生殿》、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都以此为题材。这些作品角度不同,主题各异。教师可以就此组织一堂专题讨论课,让学生联系历史背景进行比较阅读后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以及自己对李、杨二人爱情的看法。这样的专题研讨形式,能够锻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总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课堂是不可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的,大学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教师应当努力营造大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因此,在加强大学语文课教学的同时,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语文课堂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以文学艺术为内容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人文讲坛”,每个学期大学语文教研室的教师都要举办一场专题讲座,安排唐诗系列讲座、介绍名家名著等,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聘请知名专家、作家、教授来开一些有影响的有关文学欣赏及创作的专题讲座;与校园文化月活动相结合,开展辩论赛、对联集句竞赛、配乐诗朗诵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语文知识竞赛、话剧表演等;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成立读书协会,交流读书心得;与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可以创建一个文学网站, 开设文学资料中心、原创天地、作品交流中心、百家论坛等版块。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大学语文课程在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因此,教师不应将大学语文课程仅仅当作一门孤立的文学课程来看待,而应将其作为人文教育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院大学语文课程中多存在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既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大学语文课程中应该在教与学相统一的基础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学习,这样才能形成“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学习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为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学语文”课程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学生为了获得必要的学分,虽然在形式上选上了“大学语文”的课程,但因在课堂上总感觉学不到更多的东西,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不足,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和学习效果不明显。大学语文是传播价值理性的主要载体,是保障高等教育培养出健康成长、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专门人才的重要课程,理应受到重视。
一、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
(一)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认识
大学语文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必须对该课程的教学价值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认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教师本身认识到位,才能以正确的理念和积极的心态对待这门课程,才能在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实用性高度结合的课程。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课程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在更高的要求上落实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作用,为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发展发挥出课程的最大效能。
(二)优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多是选文型教材,体例和内容与大学语文教育的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导致“教”和“学”两面缺乏互动的动力,教学和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在教材建设中,应该紧抓经典型、专业性和实用性三条主线,精而适度,突出重点,有针对性,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满足学生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与达到统一的学习标准的完美结合。
(三)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技能
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很多时候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主要是老师在讲,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型。不管是文学史还是文学作品的讲授,讲课的模式往往都是先介绍时代背景,然后讲解作家生平思想,最后进行文本分析。方法单一,缺乏变化,时间长了就让学生感觉单调乏味,从而失去兴趣。我们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倡导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听说多维度、多感官的形式,将文学与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形式相融合,丰富课堂趣味,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力提倡因材施教的理念,针对专业和个体差异实施教学和指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文能力。
(四)完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
大学语文传统的考试方式,导致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课,甚至逃课,考试前临时突击,短短几天内背会整整一学期的知识点,考试完很快又全部忘掉,既达不到大学语文人文教学的目的,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上,应该把学生的作业成绩和平时的课堂表现都作为考察对象,把过去以考查知识性内容为主改变为以考察语文应用能力为主的考试方式,结合平时考察,提高平时考察的频率和分值,以此作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在平时的作业布置、课堂提问及试卷命题等方面引导学生加强人文修养,改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二、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
(一)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
从我国大学生学学语文的现状来看,除教学的因素外,由于就业的压力和过强的职业目的,大学生的学习普遍存在着功利性的意识倾向,他们的学习目的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只注重外在的获取,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发展。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来源于外在的功利需要,学习的方式以获取分数和证书为满足,而
不考虑学习对自身的真正发展意义和知识的内化。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文化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和进行社会实践的一个大舞台。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的兴趣是可以调整和培养的,狭窄、不稳定的兴趣,很可能要涉及到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改造问题。从这两个方面使学生对待大学语文的课程从被动变为主动。
(二)培养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需要学生自己建构才能获得知识。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很快。如果仅仅把现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他们对知识的层面仅仅停留在现在,那么未来呢?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使他们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要通过方法论教学,介绍学习方法和策略,是学生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能够卓有成效的学习。
教和学时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和学的统一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统一。学校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通过教师来教育实施,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下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便是教学的主体。只有教师和学生的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不仅仅无条件地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没有学生刻苦钻研精神的培养,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样,也只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影响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摘要:高职学生普遍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缺陷,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按说,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能够启发学生们的心智,因为语言本来就是心灵的声音。可是,如果课堂上不问时间、地点,不管面对什么人,都只是凭教师自己的意愿喋喋不休,那就不免会被别人讨厌。
关键词:高职学生;大学语文;人际交往
大学语文是一门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型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与它所要解决的事务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以便顺利地处理实际问题。笔者通过这几年对不同专业高职学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语文》课程这样的定位是比较准确的,也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高职学生毕业后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大部分进入小微企业或者服务性行业工作,这就意味着其交际能力要比其专业能力更为重要。而现在,《大学语文》课程之所以不能受到高职学生的重视和欢迎,主要的问题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学生们不能认识到他们为什么要学习它,学习它到底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所以,教师就应该一上来就让学生知道,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与他们的个人生活会发生怎样的联系。这样,学生从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大学语文》能让自己学会说话,学会写作,学会交际。应当说,高职学生普遍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缺陷,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按说,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能够启发学生们的心智,因为语言本来就是心灵的声音。可是,如果课堂上不问时间、地点,不管面对什么人,都只是凭教师自己的意愿喋喋不休,那就不免会被别人讨厌。事实证明,高职学生一旦学好了大学语文,就能迅速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利用语言文字解决实际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开办的大学语文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通过自己这些年的教学体会,以及广泛地征求学生的意见,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本枯燥无味
许多国家的大学里都开办《大学语文》课程,有的大学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程,有的把大学语文列为核心基础课程。所有的美国大学,新生入学,基础的写作教程被列为必修的课程。美国人认为,学生必须精通自己祖国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思考、表现、理解的主要手段。在日本,不论进行什么考试,作文都是必备的科目之一。学习语言文字,不仅能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阅读、说话和听话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应该说,应用写作是所有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高职学生学会了写作,不仅给自己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能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高好本职工作,使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前提是要有一本好的教材。按理说,《大学语文》的课本最有条件编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但现在的情况是,课本的编撰者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要,他们没有把《大学语文》课程视作一门技能型课程,而是作为一门知识型课程。这种编写动机的偏差,直接导致了所有的《大学语文》课本都大同小异,毫无新意。这种偏向于追求理论化、系统化的编写观念,抽空了本来可以通过语言解决事务的创造性过程。这种以知识为核心,从概念到概念的教材编撰思路,使学生通过记忆的方式消化课本所提供的知识后,依然无法洞悉语言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说,学生不管怎么费劲地学习,也无法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丝毫的改善。甚至可能还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学习得越刻苦,他对语言的灵活性的理解越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问题就相当严重。造成课本枯燥无味问题的原因还在于,教材编撰者还没有搞清楚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严重区别。他们还在沿用《中学语文》的编写思路。殊不知,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已经变为教会学生利用语言文字解决实际问题,教会每个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语言模式,从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鉴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的转变,教材编撰者就要精心地选择那些与此目的相适用的课文。与此目的不相适用的文章,即使语言再漂亮、文字再优秀,也不能进入《大学语文》的课本之中。众所周知,教材与教学关系密切,教材好是教学好的基础。通过使用好的教材,教学才能实现既定的目的。不能教的教材,可教性不强的教材,达不到教学目的的教材,无法调动学习者兴趣的教材,都不是好教材。应当说,理论联系实际,是所有教材编写的总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大学语文教材要力求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安排课文、写作知识和写作训练。不仅密切注意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而且要充分体现知识为实际能力服务的新的编写理念。因为课本的枯燥无味,学生们花几十元钱买来的教材根本就不愿意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整个一个学期里也没有看过一眼课本。当学生们不愿意上课的时候,当学生们不愿意看书的时候,我们这些作为教师的,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给学生们选错了课本?
二、教学方式过于拘谨
课本编写的缺陷,本来寄希望于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做一个矫正,但现在的情况是,教师依然是在严格地按照课本讲课。这样的结果自然是错上加错。于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吸引力便直线下降,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一次遭受打击。就像物流系的一个学生在打油诗中写的那样:“锄禾日当午,上课真辛苦。一本小破书,一坐一上午。”显然上课已经成了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虽然授课计划里把原先的章节改成了“模块”、“项目”这样的新名词,但这种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表面文章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按说,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能够启发学生们的心智,因为语言本来就是心灵的声音。可是,如果课堂上不问时间、地点,不管面对什么人,都只凭教师自己的意愿喋喋不休,那就不免会被别人讨厌。实际上,教师们不管是按章按节地讲,还是按“模块”、“项目”来讲,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课本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旁征博引,加进自己的理解、经验、体会、故事等这些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能对上号的相关内容,那么,情况很可能就有所变化。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把语言的运用与学生们的道德品质结合起来,那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实现了真正的“教书育人”的目的。众所周知,手机是当代教学过程中的最大敌人。应当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更大。手机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危害也最大。一旦课堂的吸引力降低,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拿出了手机。当学生沉浸在手机世界中的时候,教师即使喊破嗓子也是无济于事。既然学生已经离不开手机,那么,教师就应该首先占领手机。本着这一思路,笔者在本学年度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对策是,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手机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课文《论语》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在手机上查找一个有关孔子的小故事,并把这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讲出来。在课文《项羽之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手机上查找与项羽有关的成语。讲鲁迅的时候,让学生从手机上寻找周氏兄弟绝交的原因并做出自己的分析。这样,不仅斩断了学生想利用手机做其他活动的念头,而且还提升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经过多次类似的训练,学生就会觉得大学语文也不是那么无聊。此时,如果教师再把语言的重要性利用故事讲给学生的时候,学生们甚至还会喜欢上《大学语文》。有好几个学生在作业中跟我反映,说因为对语文有了兴趣,课程结束以后,他们还会继续学习语言艺术,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所有的教师都不应该忘记一点,就是自己是代替学生的父母担当教育责任的人。让学生的所有思想、情绪都纯洁、正当,这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要及时纠正学生们的错误的生活态度,要告诉学生们永远是改变态度胜于学习技巧。另外,还需要说明一点,就是教师们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们的孝心。因为国家以人为本,而人以孝为本。孝行是人各种品行的根本。小到个人的生活作风,大到国家的公民道德,没有不是由孝行推演出来的。当一个人对父母的感情越来越丰富的时候,那么,他本人的道德品质就会显著提升。孝的问题解决了,人生中的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一个孝顺的学生不可能学坏,将来也不可能做贪官或者罪犯,那么治安问题就解决了。一个孝顺的学生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家长们的期望,那么教育问题就解决了。一个孝顺的学生毕业后,一定会忠诚于单位,尽心尽力地干活,那么工作问题就解决了。一个孝顺的学生一定会有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那么感情问题也解决了。一个人一旦建立了孝心,他必然会端正言行,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如此一举多得的事情,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又何乐而不为呢?孩子们变好了,父母们自然万分高兴,内心里自然要感激老师,感激学校。这样,教师和学校的名声就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了。这样一来,学校的招生问题也解决了。由此可见,一个教师上好了一门课,其重要性和影响之大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综上所述,大学语文的授课方法就不该拘谨而是要充分地开放,一直开放到学生们的心里去。
三、缺乏对学生心声的关注
笔者教的一个学生在作业中写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很忙。忙着上课,忙着打工,忙着和亲友聊天,忙着手头上的一些事务。入夜,有些疲惫的我们躺在黑暗中发些小小的感慨然后入睡。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目标在哪里。人际交往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情绪常常变得难于控制了,时常感到空虚无聊。”应当说,学生们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想法很多,心理混乱,许多事情不知何去何从,急切地想得到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如果他们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正确地引导,那么,他们在这一阶段所犯的错误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们必须明白,我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正处在一个极其关键的时期。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对学生们实施良好教育的话,那么他们就会终生受益。如果我们丧失了这样的一个教育机会,那么我们绝对给社会输送的是一批批“残次品”。这可不是一个小事情。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教师们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虽然滔滔不绝地讲着,但很少讲到学生们的心里去。学生们心里的问题从原本寄希望的课堂上得不到答案,他们也就自然地对课堂失去了兴趣。这样就形成了对立的局面:一方面教师们自顾自地讲,完全不顾及学生们的感受。另一方面,学生们自顾自地玩,完全不顾及教师们的感受。久而久之,双方就变得麻木了。原本应该欢声笑语的课堂就这样一天天地沉寂下来了。于是,教师们上课就变得无精打采,学生们想尽一切办法开始逃课。笔者不止一次地发现,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对课上所讲的内容、所训练的题目做一些调整的话,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比如,在2015年秋给艺术系14环艺班上课时,笔者从作业里发现班里一个女同学在寒假里要首次拜访男朋友的父母。我觉得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然后我就找机会和这个女同学聊了聊,并给她提出了一些建议。这让她很感动。后来我又觉得这件事情具有普遍性,因为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学生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所以,我就又在一次写作训练中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我们系的一个女生,寒假里要首次拜访她男朋友的父母。此行,她需要注意些什么?请你帮她出出主意。”看到这个题目,学生们的热情一下子提高了起来,讨论的非常热闹,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
作者:赵树忠 单位: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摘要:现今的大学语文课程在开设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四大问题。对应这四大问题一一提出了改革探索方法,分别为:构建多元课程结构;优化选择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革新教学考核体系。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多元课程结构
大学语文课程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文化公共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鉴赏、阅读以及写作能力,并为学好其他各类课程奠定基础。目前大学语文仍然存在着课程不受重视、课时过少;课程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系统、与实际生活脱节;忽略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只强调其工具性;教学方法陈旧,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等多个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境况,只能通过教学改革。
一、构建多元课程结构
多元化开放式课程结构采取大学语文必修课为主、配套应用能力实践课以及人文系列选修课的形式,以期给学生营造出“大语文”的观念,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与了解语文课程;并能够从不同角度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体现出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关怀,全面保证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其中,必修课即大学语文课通过对兼具审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名家名篇的综合性赏析与内化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同时,辅以旨在发展学生说话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应用能力实践课。大学语文必修课和应用能力实践课建议相互结合、穿插展开,一学年保证68个课时及以上,分两个学期上完,学分为3分及以上。至于选修课,则可开设西方作品赏析、中国文学作品赏析、中国文化概论、演讲与口才、影视鉴赏等课程。每门选修课34个课时及以上,学分2分。这一系列相互配套合作的课程全方面、多元化的覆盖了知识、能力与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优化选择教学内容
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来看,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可以对应为:认知性目标———语文基本知识;技能性目标———听说读写;情感性目标———审美水平、道德情操等。相应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也应该随之进行优化和更新。
(一)把握一个中心不动摇
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在这个前提下,教学内容不管是以文学史为框架,还是以文种、性质划分专题,都要注重作品题材的多样性、内容的覆盖性和思想的导向性,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面去挖掘作品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出正面的导向作用。
(二)扩展作品的外延常识
为了促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所教内容,大学语文的课堂不应仅教授课本上的文学知识和文学作品,还应将与该作品相关的内容包含进去,比如作者生平、哲学思想、宗教背景、历史文化渊源等,尤其是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将这些作为一个补充资料,用以扩充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加强语言写作能力的培养
言语训练和应用写作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还要作为重点来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师教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培养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应用性人才。
(四)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习兴趣
改革就一定要变,教学内容也应如此。我们可以加入适量具有当代特色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新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如科学发展、网络文化、影视剧本等,使大学语文课程更接地气,更符合实际生活,更让学生乐于接受。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中心”,教师的专业形象慢慢简化成为信息传递员。要想顺利辅助学生实现信息的加工、理解、评价和应用就必须创新现有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教师引导———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
这一方式是介于“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之间,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教师引导学习为前提、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多种教学资源为支撑、多种互动模式为辅助的新型教学方式。(1)课前预习,教师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阅读课本及事先列好的相关参考书目;(2)引导学法,阅读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了解作品的体例、作品情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3)启发思考,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4)归纳讲解,通过讨论,学生对作品、作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与看法,此时再由教师进行讲解扩充,将作品内容、讨论结果、课外知识与学生的既有知识建立上联系,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感悟能力;(5)课外学习,课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需求、专业、兴趣等创建学习交流平台方便学生进一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再网上进行答疑和辅导。该方式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时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大量的读书,总结读书方法;要善于归纳和联系知识,能够迅速准备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还要合理设计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而且这一方式也有其缺点,即不适宜大班授课。
(二)讨论式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意识的设置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深入思考、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方式中问题的设计最为关键:提出的问题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要能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又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经过实践发现,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兴致高昂时甚至可以让他们开展一场辩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三)情境创设教学方法
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一些符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情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渲染,让学生身临其境,不自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1)导入情境创设法:在导入环节讲述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现实生活场景、诗文、笑话等,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兴趣。(2)多媒体情境创设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风格选择适当的配乐,播放出来让大家共同诵读,或者直接播放朗诵录音,再利用投影仪展示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视频。(3)戏剧情境创设法:教师指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修改为剧本,再表演出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再创作——重现的这一过程,营造了一种生动形象的课堂气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培养他们文学创作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四)专题讲座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就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专题,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并将它们深度化、系统化。专题讲座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打破大学语文: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赏析———布置作业的固有教学模式,还可以以悬念开头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再将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故事化,使原本枯燥直白的介绍变得生动有趣。
四、革新教学考核体系
秉承变静态为动态、全面开放的考核原则,大学语文的考核将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期末考试、应用文写作、普通话测试以及课堂表现。(1)期末考试虽然采取开卷的形式,但会加大题目难度、增加主观题数量,主要考核学生对文字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2)在整个学期的学习中会安排学生至少做三次应用文写作练习,应用文写作的分数就按三次练习的平均分来算。(3)每年的12月会安排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这个模块的分数直接取自测试的分数。(4)课堂表现由课堂活跃程度和课堂讨论组成,课堂讨论则是以贯穿整个学期的几次讨论作为依托,根据每名学生分组发言的情况进行评分。
五、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而语文教育是提升涵养、培养人文素养的教育,是贯穿终身教育一个环节。故而教师要直面问题、端正心态、博采众长,努力探索,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往更光明的未来前进。
作者:周昂 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摘要】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人们对大学语文应用性教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关注。因为大学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际运用,因此,需要采取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使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应用性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为此,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应用性教学方法展开了讨论,了解当前大学语文应用性教学存在的缺点,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实现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大学语文;应用性;方法分析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课程的最基础部分,为了能够和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转变高职院校语文的教学现状,高职院校语文课堂需要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要尽可能对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对大学语文课堂进行改革、对教学评价机制加以完善,充分展现出大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性,积极推进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深层次进步和发展。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语文课程的教学未加以足够重视
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没有深刻的认识,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都是以就业作为根本目标,所以他们更多是选择开展有实际效果的专业,对语文素养的重视力度不够。再加上高职院校学制短、课时少的特点,还要保证英语和政治这些必修课的课程,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且就算是有大学语文的课程,时间相对较少,想要通过大学英语提升人文素养更是难上加难。
(二)大学语文教材没有形成一定的特色
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选择的大学语文教材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各种类型的,有些教材重视的是启迪思想,有些教材重视的是情操陶冶,有些教材重视审美能力的提升,有些则是注重写作能力的提升。不同的版本侧重不同的方面,这也给大学老师提供了各种选择。但是我们要认识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有着一定的特色,基础和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应该是为高职院校服务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现有的大学教材基本都是借鉴了普通本科学校的教材,没有联系到高职院校学生独特的特点,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部分高职院校的语文老师教学方式落后
最近几年,科技飞速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要,很多老师都是选择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学工具的变化并不代表着老师观念以及方法的革新。高职院校安排的语文课时较短,学生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老师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知识点,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二、实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应用性教学的重要举措
(一)丰富课程内容,拓展课程资源
人们潜意识里会认为大学语文只是简单的教材和课程,甚至会错误认为大学语文是对中学语文的深化。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语文涵盖的内容要深得多。从广义的层面上来看,大学课程是一个体系,涵盖了现代语文、写作、文学欣赏等多种内容。大学语文的资源获得不只是通过书本,还应该是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来,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一方面可以是老师从语文和职业研究中获得;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从社会这所大学中获得,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以及课堂之外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灵活性
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够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充满好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老师应该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利用高新科技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不仅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
(三)重视学生的自我,增强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基本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主要是听课,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需要加强学生自我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授课老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使学生能够踊跃参与到语文课程学习中。在新的教学方法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通过学生自身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增强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语文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课外读本,使得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提升语文素养,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四)重视教学评价体制的完善
就目前而言,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最直接的评价方式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种评价方式的作用下,很难将一个学生实现综合评价,同时对语文应用性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产生了不好影响,大学老师可能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应用性教学的体现。因此,需要制定科学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所谓科学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了方式和内容这两个方面。在完善评价方法的时候,需要综合多种评价形式,保证评价的全面性,例如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老师的评价等几种方式。主要评价的内容包括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这些评价不一定要等到学期结束,例如在某一项内容结束之后,就可以进行评价工作,将平时的表现分占据到总分的一半。通过这种评价体系的完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总的来说,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应用性教学质量的重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正所谓学以致用,大学语文的学习,主要目的是作为交流沟通以及其他知识学习的桥梁。因此,作为大学语文授课老师,需要重视应用性教学方法的选择,这样才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应用性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月 单位: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摘要】大学语文课肩负着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重任,如今却陷入尴尬境地。在教育功利化和大学语文教学自身存在问题的双重影响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国学教育意义在不断散失。本文以传统文化为视角,探讨大学语文课程的困境与出路,以期结合现代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使语文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困境与出路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识,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个成员的心灵深处。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使人安生立命,重建社会道德,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当今社会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浅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着大街小巷,而唐诗宋词元曲等传统文化被逼近了角落里,无人问津。如此局面对中国自诩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一种无言的讽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该何去何从,中国大学语文课程该如何肩负起培养大学生挖掘传统文化的重任?
1.大学语文课程的困境
1.1社会功利化,学科定位偏差
当今社会,人们受后消费主义的严重冲击,金钱至上,道德孱弱,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高校中功利现象屡见不鲜,对于文化的学习过于片面,很多在语文课程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状况不佳,这使得更多的高校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严重缺乏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对人文类学科和基础理论课程缺乏兴趣,而对各种培训各种资格考试趋之若鹜。社会上也普遍存在这样的看法: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型人才,不若一个不通文法的技术人员有前途。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高校的教育缺乏衔接,使得学生在对语文课程学习后,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因此,大学生不重视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学习,片面追求实用性的知识。从这一角度而言,在现今的高校中,由于社会功利化的因素,使得高校中学生和教师对语文学科的定位出现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同时也阻碍了高校语文课程的健康发展。大学语文课程属于什么性质的学科?目前社会上普遍认同“工具说”和“能力说”。其“工具说”的观念认为,学习语文主要是为了多一种就业实践的工具,使得现今很多高校大学语文课片面追求学科的实用性,将丰满的语文课变成纯文学课,或者应用文课。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教学内容上强调能说会道在社交上的重要性,大学语文课俨然成为学生就业实践的一个工具。而“能力说”的观念认为,在高校中对学生开展语文学科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来提升现今高校学生的对文字的表述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较为注重培养实用性文体写作的能力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多元化的潮流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国家、社会极为关注的重点。一些高校把学生就业率作为教师评优评先晋职称的重要参照,加速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偏差。有些高校院系甚至压缩停开大学语文课程。如此做法,短期内可以赢得较大利益,但长期看来大学生精神世界荒芜,缺乏应有的文化素养和情操品格。基于这样的状况,高校中所开展的语文课程受到不良的影响,这不利于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1.2教材内容单一,缺乏国学精品
大学语文内容本应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追求、中庸为贵的和谐精神、“贵义贱利”的价值趋向、“勤俭”“知足”的生活观念,这些正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但是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良荞不齐。基于对大学语文学科的错误定位,近年来很多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单一,以应用文、现代文、实践实训教学为主,忽视传统文化中的精品美文,硬生生把一本大学语文等同于工具书。语文课程这样教学开展的状况,普遍存在于现今各大高校中,一部分高校中语文学科的教材很难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更难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发扬,这对我国经典文学而言是一种浪费,而对于现阶段高校的学生而言是一种损失,失去了对语文知识深入学习和探讨的机会,基于这样的状况,应引起各大的高校和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在保障提升学生就业率的基础之上,应注重对经典文化的学习和深入的探讨。以魏饴编写的《大学语文新编》为例。全书共十九个单元,除第三单元(爱图文选),第四单元(人本文选),第五单元(修身文选)有少数优秀文学作品外,其余单元都是技能培训内容。具体来看,上篇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介绍了意义世界与阅读学等方面的知识,阅读接受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方法。中篇是对学生日常书面表达方面能力培养,介绍了日常书面表达概说和一般方法,行政事务、事务财经、新闻报道等文选。下篇是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介绍了口头表达的基本方法、交际口语、辩论口语、职业口语、事务口语等。全书实用性极强,能提升学生今后的工作能力,增大的就业的机会。但是实质上却忽略了大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和根本。对于国学精品内容的缺失,对学生而言未对高层次语文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失去了对语文知识深入学习的机会。
1.3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进入大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接受不再是死读硬背,为考试而学习,而是本着兴趣、体会、感悟的心态去接触和重新认识语文。而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陈旧,学科观念与学术前沿的滞后,让学生无法认同,望而生厌。不论是人文类中的机构设置或是人文类的学科教学的开展,均在不同程度上展现出教师对人文素养的重视度。在目前众多的高校中,只有极少数的高校注重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开展。在理工类的高校中,对语文课程教学开展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样的教学状况充分的反映出重理轻文的思想观念,在这样的状况下,很多语文教师对自身所教授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对教学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使得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其模式和方法过于陈旧,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由于高校中教师和学生存在这样的观点,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努力学习语文知识仅是为了更容易通过各个阶段的测试和考试。此外,教师专业素养程度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不过师资来源不稳定,稂莠不齐。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授基本上以中文系教师为主,却很少有专业性很强的教师,或者说教师的研究方向与所教学科不一致。比如说语言研究方向的教师和文学研究方向的教师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都可以去上大学语文课。非专业的教师授课比较随意,要么只会照本宣科,无法深入认识教材,也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要么只会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去授课,于是乎大学语文课上文学欣赏课或者语言文字研究课,谈不上国学教育了。
2.大学语文课程的突围
2.1高度重视,重新定位
通过上文的论述得知,在现今的高校中,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的定位。为了更好的改善这样的问题,在本节的研究中,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在改变大学语文教学开展尴尬局面中,一方面需要从语文教改内部进行自我突围,即丰富高校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在保障提高学生对实用性语文知识的前提下,应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国学知识融入到高校的语文教材中,使当代学生能更深入的学习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掌握实用性文章表述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期待实现人文精神的社会突围,社会和学校能形成一个理解尊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内外双重突围,才能从生存理念上矫正全社会对大学语文课程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错误观念。《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笔者认为,在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上,应该强调课程的人文性,而非实用性。在教学内容上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认识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保护和发扬传统道德文化精髓,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自觉养成自强不息、深思慎取、和谐包容等优秀品格。在教学理念上,大学语文课程不是就业的指导课,而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2.2坚守阵地,自我突围
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多视角、多维度、广视野、开放性。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恢复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经典性、审美性。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并通过对古典文学知识的学习,养成学生良好的品格,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提高学生对学学语文的主动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走出课堂,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拓展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上教师的显性教育与课外学生的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大学语文教育自然趣味无穷了。最后,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文化素养的平台,进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例如,针对所学习的知识,在校内组织演讲活辩论比赛,或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大学生联谊辩论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以此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此外,大学语文课应该是一门丰富多彩、思想性艺术性强的课程。首先受到课时与版面的限制,教材的编写应该有所侧重,不可过于自由散漫。在编写体例上可以采用文体模式或者文学史模式,不过都应围绕文学这一主题。其次,在文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尊重我国的历史、文化、文明,选择具有美学价值,彰显学科个性,凝聚古人的处世智慧和哲理思辨的经典作品。通过不同体裁的作品给学生以文化滋养和性情陶冶,提升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认同感、自豪感。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拓展中国文化的传播范围。
2.3拓宽专业视野,培育人文情怀
高校应该意识到大学语文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建立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培养引进专职的大学语文教师,为大学语文教研活动的开展创立良好的环境和有效平台,鼓励大学语文教师推陈出新开展教学改革,在学术交流、课题立项、等方面适度倾斜。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潜使学生了解、喜爱和掌握国学知识。大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关注掌握语文学科的动态前沿,思想不断更新,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将高雅精深的国学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修养及道德素养。
3.结语
在高校中开展语文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下,文化传播的途径逐渐被拓展。为了更高的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在高校中注重对语文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对学生和文化的传承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大学语文课作为高校学生公共基础必修课,它肩负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在现今很多高校中,对各个学科课程的设置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外部争取政策支持,社会认同,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学科属性,内部锐意改革,优化教材和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科研环境,大学语文就能冲出困境,实现突围。
作者:汪淑双 王丹阳 贾清妍 单位: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开展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提出要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功能定位、教学方式定位、类型定位,大学语文的内容建设应当包括精神与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精神方面应侧重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的培养;能力方面应注重听说、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内容构建
目前,尽管高职院校已经逐渐认识到语文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大学语文的开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改变教师只重视内容教学而忽视人文性意义传达的状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探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对我国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重新定位,才能树立新的教学观,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白大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首先,大学语文承载着传播优秀历史文化的功用。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精髓之所以能得到延续和保留,并在当下继续发扬光大,主要依赖大学语文的学习。其次,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重新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文化素养。由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忙碌的社会气氛,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少用到读书上去,不是翻看手机朋友圈就是玩电脑竞技游戏,造成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写作能力的下降,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大学语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代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取向普遍呈现低俗化的趋势。伴随着时代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失落,低俗歌曲、网络混战、语言暴力倾向、八卦新闻,乃至各种性暗示意味极强的广告,诸如此类的现象和“事件”此起彼伏。因此,抵制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引导学生走出低俗化已是刻不容缓。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大学语文的学习。大学语文更强调文化的内涵而不在于书本本身的知识。语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表达和交流上都有所提高,而且在语文文化内涵的熏陶下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等。(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更注重整体的审美感受,不能用舍本逐末、抛弃整体的审美感受来讲具体的技巧,要帮助学生自己体会到文章的字字珠玉,不能一开始就讲一些枯燥的概念性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新唤起高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因为毕竟大学语文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一般只开一个学期,最多开一学年,每周2-3课时,这就导致大学语文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起到情感培养和人生引导的作用。如果成功唤起高职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在课余时间学生总会找到多种途径去进行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把阅读变成他们一种终身受用的生活方式。语文知识讲究学以致用,不能光说不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既要讲授传统的经典知识体系,又要在此基础上适时地补充实践应用型的知识技能。例如,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并布置与之相应的写作练习。教师也不能只根据课本教学,不能书本上有什么就只教什么。有一些东西虽然课本上没有,但是学生能够终生受用的,也应该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比如,引入解读课文的方法和多角度阅读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想象力。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是“粉笔+黑板”,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应该主动结合教学内容创造出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然后帮助学生融入进去。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放一些关于文学作品的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研究表明,人体不同感官的记忆能力是不同的,我们能记住10%阅读到的、20%所听到的、30%所看到的、50%所听到和看到的、70%自己动口说的、90%自己动手做的。所以,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三)大学语文课程的类型定位。虽然大学语文的课程类型属于通识课程,但是老师和学生都要把大学语文当作必修课程来进行学习。老师需要认识到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不能仅仅把教学当作对于知识本身的传授来组织课堂活动,还应该注重知识技能、思想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学生也不能因为语文知识的枯燥,就把大学语文课当作“游戏课”来上,放弃大学语文的学习;学校要把大学语文和专业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不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基础上,把大学语文当作必修课来定位,要加大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力度与教学力度。
二、大学语文的内容建设
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建设应当包括精神与能力两大方面。从精神方面来看,大学语文应该更加侧重于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的培养;而从能力方面来看,大学语文则应当注重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并重,不能有所偏颇。(一)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精神方面的构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在精神方面的构建应该侧重于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修养的培养,发挥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功能。在课程内容的构建方面,关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培养。一方面,课程内容在选择上应该偏向于那些既有华丽优美字词又有内在思想和情感的文章,文章中既包含作者的个性、修养、情感,内容本身又蕴含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而学生在词句的不停琢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文章的影响和熏陶,文化底蕴也因此而慢慢积累。因此,通过对中外名著的阅读,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提升能力、明悟道理,达到“言语立人”的目的,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行在春风化雨般的美文学习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另一方面,构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多元化。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文化均可以融入大学语文中,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内容在选择上应该多注重真实情感,不过分考量文化功底,这样反而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地借助这些作品来品味社会,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遇到挫折时的抵抗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责任心。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他们不仅应该具有谦逊的品质、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而且也应该能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特点,语文课程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上立足,那么语文教育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能力方面的构建。具体如下:1.大学语文课程听说能力的培养。听说能力从其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听的能力主要指从对方的话语中,能够捕捉到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感知情感态度的能力、听出言外之意的能力、评判话语的能力、根据对方的话语了解事物与事理的能力,等等。说的能力,主要包括说话方式的选取、通过言语表达自身感情的能力,等等。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在挑选上可以选用任何学生喜欢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其中可以包括单人的内心独白、两人的谈话、多人交谈、演讲、故事、辩论等多方面内容。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中也必定包含基础训练。而最基础的就是朗读训练,要求具有良好的普通话水平,毕竟不是每个高职学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因此进行口才训练之前首先要做好普通话的训练。有了良好的普通话功底,再对朗读、演讲、辩论、求职演说等进行口才练习,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突出。高职大学语文听说内容的选择应当与学生课余活动相结合,选择与学生课余活动相贴近的,学生更有感触的听说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2.大学语文课程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对文章重点语句透彻理解的能力;对繁杂资料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文章的思想和内涵观点以及作者含蓄的言外之意的把握能力等。在大学语文课程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但必须具有代表性,供学生进行阅读和鉴赏。这样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来达到鉴赏文学作品把握古今思想的目的。但是,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缺漏:古代文学所占比例大于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大学语文的教材中大多是李白、杜甫等的诗词以及元曲和明清小说;当代文学的选择上大多是鲁迅、徐志摩等的作品,对于巴金、茅盾等的作品却极少涉猎,更不用说外国优秀文学的选取。因此在阅读内容的选取上应该博取百家,不偏不倚。3.大学语文课程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是对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可以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而没有积累是根本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由于学学语文的是高职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为了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应对自如,教师需要对大学语文课程写作内容进行筛选,不能什么都写。为了培养高职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大学语文在内容的选取上应该选择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展的写作内容,因此老师应对写作内容作出慎重选择。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完善。因此,在进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时,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教育能力,对大学语文进行合理的开设和教学,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的价值,为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在学生中的积极影响作用而努力。
作者:徐媛 单位:广西城市职业学院
摘要: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拟从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形式模块化、考核方式模块化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构建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模块化课程体系。
关键词:
大学语文;高职院校;模块教学;职业能力
自1978年重新开设至今,大学语文已在全国高校走过了将近40个春秋,回想当初匡亚明、苏步青先生倡导重开课程时提出的四大目的,即“交流工具训练作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对现代人类共通精神文明的建设”、“应对和解答当下开放社会各种文化困惑”[1],如今依旧掷地有声。30余年来,大学语文在改革中蜕变,在蜕变中前行,但也一度遭遇令人尴尬的困境,最初规定的108个必修课时被一再压缩、削减甚至是直接取消,这一现象在高职院校尤为普遍。大学语文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如何坚守课程本质,如何服务人才培养,如何彰显职教特色,如何焕发生命活力,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学科型模式的教学现状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大多按照文学史发展顺序(先秦、两汉、魏晋……)、文体结构类型(诗歌、散文、小说……)或文化史专题(诗经、楚辞、诸子散文……)来编排教学内容,偏重文学知识传授和文学作品鉴赏,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学生配合的前提下也能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但由于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职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亦或是脱节的,加之课程设置缺乏弹性,教学方式单一封闭,难以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全面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也难以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难以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致使大学语文这一门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性课程颇受冷遇,面临在专业课程的夹缝中生存的局面。因此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从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中脱离出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本,重新构建具有职教特色和校本特色的课程模式。
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提出
模块化教学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依据各个职业的实际岗位任务将教学内容开发整合成若干个教学模块,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的对接,大大缩短了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目前模块化教学模式已经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如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已成为一种国际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范例[2]。我国对模块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比较集中地应用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模块化整合尚处在尝试和探索阶段。利用模块化教学理念,对现有的大学语文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能力要求设计不同的模块,加强大学语文课程与学生职业生涯之间的联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可行之道。
三、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大学语文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课程教学的核心应为“人文素养+岗位语文应用能力培养”。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可将大学语文课程提炼整合成经典导读、实用写作、口语交际三大模块。经典导读以人文精神为标准,以人的成长历程为线索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丰富学生内心世界为目的组织教学;实用写作和口语交际以各专业行业实际工作为蓝本,以职业发展为线索设计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实际写作技能和交际表达技能为目的开展教学。三大模块可根据专业设置和学生兴趣灵活组课,也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模块间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促进,共同为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形式的模块化
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在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可对接专业需求,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供有需要、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通过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宽基础+活模块”的教育模式,在提高学生宽泛的人文素质和基础的从业能力之余,培养其专门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高职学生的当前就业和未来发展搭建科学合理的能力结构。如针对文秘专业学生,可开设“商务文案写作”、“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开设“社交口才”、“商务礼仪”等课程;针对艺术专业学生,可开设“名作欣赏”、“美学与人生”等课程;为提高学生书法技能,可开设“硬笔书法”课程;为帮助师范专业学生通过普通话考试,可开设“普通话培训”课程;为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公务员考试成绩,可开设“申论写作”课程等等,从而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针对性和丰富性。
2.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对接起来,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第二课堂,形成“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事实上校园文体科技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均能为大学语文课程提供一定的扩展空间,笔者所在的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自2015年起推行学分制模式下的大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旨在营造阅读氛围,创建书香校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课外阅读活动将“馨香悦读”设为必选项目,要求每位同学年阅读量达到15本以上,并完成两篇读书笔记的写作,其余九个自选项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兴趣爱好自主选定2个项目或其中的2个场次参加。课外阅读活动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干预作用,不仅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
(三)考核方式的模块化
1.改良总结性评价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改变了以一次考试或一种考核方法评定学生成绩的做法,开始注重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因此,大部分课程的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大学语文也不例外。期末考试的形式主要还是以下两种:一种是提交一篇作文或论文,一种是完成考试试卷(或开卷或闭卷);平时成绩则由主讲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总体表现给出分数。这样的考核方式虽然兼顾了过程和结果,但整体而言仍然是一种面向“过去”的总结性评价,考核评价都安排在学期末课程结束时,一般而言,学生完成期末考核后也就不再跟老师联系了,这样一来,评价过程的激励、导向和调节作用也就难以发挥了;其次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合班授课的情况普遍存在,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个人难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去考量每位学生的平时学习态度和实际学习情况,致使过程性评价较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实行模块化考核
改良总结性评价体系,重新建构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师事先根据课堂授课内容设置平时考核项目并规定分值,详细记录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并及时给出评价,充分发挥考评的风向标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此外学生在校内外参加与课程学习相关的比赛,也可将其成绩作为加分因素,记入平时表现。按照教学模块设置考核模块,实行阶段性考核,根据考核模块各自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在考核过程中,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主讲教师正面评价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既能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体性,也可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时既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又要兼顾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既要遵循语文课程教学的规律,又要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彰显课程的职教特色,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作者:蒋丽云 朱军明 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
大学语文一纸试卷或一篇文章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考核方式对课程学习的引导作用。基于提高课程实效性的目的,安康学院大学语文课改团队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以及语文学习的特点,建立了以个体与团体相结合的多元、开放、过程化的评价体系,并以此为抓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以考核方式改革为杠杆的课内课外教学及实践活动,对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大学语文;考核模式;改革;实践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及能力程度的重要手段。根据笔者对陕西省4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和4所老牌普通二本高校大学语文考核方式及内容的调查结果显示,试卷型或作文型的传统评价模式所检测的范围、效果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回应课程教学目标、真实地检测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展,难以发挥课程学习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安康学院大学语文课改团队依托陕西省重点教改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应用实效研究”,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以及语文学习的特点,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考核方式为杠杆、加强实践训练为方式的课改思路,面向教科、数统、经管三个院系的授课班级,正式进行以考核方式革新为手段的教改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及其特点
(一)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在项目组和大学语文教师共同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及细则,经开课院系讨论通过和教务处同意,在教改班正式实施。1.作业:深化课堂学习内容,训练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2.课堂交流互动:提供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机会,评测学生课堂参与活跃度,同时鼓励和督促学生养成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习惯。3.语文阅读周记:拓展经典阅读范围,接受经典智慧洗礼,感知语言艺术魅力,训练写作能力。4.调查报告: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及写作规范,训练学生合作共赢的团队意识。5.课外实践训练:深化教学主渠道,完善智能结构,通过社团实践活动,化语用知识为语用能力,训练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勇于推介自己、珍惜能力锻炼机会的意识。同时评测学生第二课堂的参与活跃度。6.即兴演讲:综合检测学生语言(口语)表达能力及其所隐含的其他诸如创新、逻辑等能力。7.学结:引导学生反思、校偏自己的大学语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情况,进行价值评价,训练归纳概括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规范。
(二)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特点
上述评价体系除了大大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之外,还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开放性、过程化。除了制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还根据各考核项目建立了相应的学生成绩登记表及评分依据,充分利用QQ便捷、即时、互动性强的特点,及时在教学群里公布各考核评价观测项目成绩。其中作业、课堂交流互动、课外实践训练、语文阅读周记等四个过程化考核项目的成绩每四周公布一次,其他三个考核项目的成绩待项目完成后公布在群里。这样每个学生根据评价体系随时核算自己、查看他人已获成绩,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投入。2.个体考核与团体考核相结合。团体考核主要体现在调查报告和阅读周记、班级活动以及部分课外拓展训练项目的成绩上。第一次上课即建立4人为一组、由学生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采取相应方式共同完成任务,组内成员共享小组相应的平时成绩,以此引导学生淡化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纯个体式学习模式以及“为教师而学习”的思维定式,逐步建立“我能怎样,团队成员希望我怎么样”的反思自省式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3.较为公平全面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常言“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活动只有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方能实现“学”和“用”的有机整合。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打通了大学语文考核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通道,延展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空间,并且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引导和训练学生多方面能力,比如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探索研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实践过程
第一,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法上,采取问题引领式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堂交流互动”考核项目。所有精讲课文的教学任务目标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并利用QQ群以及网络课程平台在课前2—3天公布给学生,督促其提前准备。教学模式上,采用模块化教学,根据授课教师专业研究方向,将教材中精讲课文分为古诗文部分和现代诗文及翻译文两个部分,由两名教师共同完成一个教学班的课程教学任务,既让每个教师向学生呈现出最优最好的一面,也保证问题引领教学法的顺利实施。第二,完成作业,延续思考。课后作业是巩固和消化课堂学习内容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注重文本时代性主题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挖掘的教学思想,在问题引领教学法下难免会因某个问题或话题引起绝大多数学生的讨论热情。但上课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就一个问题持续下去,这时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还能将思考深入下去。第三,推行经典阅读和周记写作,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并涵养性情。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建议以教材中非精讲课文为主),撰写不少于200字的阅读笔记,并为作品总结出“关键词”。形式为每组每周至少两篇,鼓励多写,期末取最优成绩。第四,撰写调查报告,训练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制定了一批适合大一学生进行的调查报告选题,指导学生制作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开展调查活动,以此训练学生运用语文能力进行策划、组织、参与、执行、沟通;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训练学生分析、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规范行文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训练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第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搭建大学语文能力训练实践平台,以训练其语言交际能力和参与意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了“文言诵读比赛”“古诗词擂台赛”“诗之魅诗歌诵唱比赛”“班级辩论赛”“即兴演讲”等活动。活动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织、学生参赛、学生做评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学语文的积极性,尤其是通过学生做评委、评价同学朗诵、演讲的实践,在促进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项目组成员还积极支持、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学海纵横主题演讲”“感恩教育演讲赛”“大一学生征文比赛”“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国学社、大学生演讲所、戏剧社等大学生社团,以及鼓励学生向校内媒体投稿等。上述所有活动均列入“课外拓展训练”项目中来,每月登记一次,期末汇总。第六,写总结做反思,帮助成长。学期末完全结课之后,布置学生反思一学期的大学语文学习、实践情况和自己的知识能力增长情况,除继续训练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行文规范外,还以此让学生通过内省,清楚地明了自己语文能力上的成长进步情况,以及不足之处、遗憾之处,从而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实践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为检验教学模式、实践训练项目、课程考评体系对学生大学语文学习的影响效果,课程结束后,我们制作了《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学生调查》问卷,分别对教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进行了两次随机抽样调查。2015年5—6月,在两类班级中各发放问卷80份,问卷回收率100%;2016年1月,在教改实验班发放问卷46份,普通班发放问卷70份,问卷回收率100%。在教改实验班涉及5个专业,普通班涉及11个专业。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得到了训练提升。两类班级学生在阅读笔记写作、向学校宣传媒体投稿、撰写调查报告及格式规范意识等方面的训练情况判然有别。可见,在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考核方式引导下,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广度及投入度差异明显,教改班的大学语文教学效果更优。
2.教改班学生对课程认可值相对较高,优于普通班学生,这主要体现在课程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效果等方面。(1)综合评价:教改班78%的学生觉得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差距较大,普通班60%的学生认为与中学语文差不多,表明课改实践下的大学语文较为有效地远离了“高四语文”,正在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2)课程目标评价:教改班89%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启发了自己的思维,并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应对校园文化生活,仅有11%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普通班仅47%的学生认可大学语文的课程价值,同时另有高达40%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在启发思维、进行更好的专业学习和应对校园文化生活方面没有帮助。可见走出象牙塔式的文学、文化类理论教学模式的大学语文教改实践,更为学生们认可、接受。(3)课程能力培训评价:教改班多数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重视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训练语文能力的机会,认可实践活动的价值意义。(4)学习效果自我评价:
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远高于教师们三尺讲台上的侃侃而谈,教改班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获得了更多锻炼语文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机会,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学习是为了应用,学习的过程就是应用的过程。调查结果表明,我们的课改思路和实践活动更贴近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要求,实现了以考核方式为杠杆、调动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预期目标,符合学校“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办学思想,值得肯定,也鼓励着我们进一步实践和完善、推广。
3.大型校园文化活动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在联合校团委开展的“感恩教育•大一学生征文”比赛活动中,教改班学生数占全校同级学生数的12%,而其参赛学生数占总参赛学生数的35%,获奖学生数占总获奖学生数的31%。在2014年12月安康学院举办的两年一届的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初进大学校园、不到一学期的教改班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得到提升
为保证上述考评体系的顺利实施,教师转变了以文学、审美教育为主的教学观念,立足服务于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的课改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从而突破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与之相应,老师要不断凝练和创新教学内容,不断思考和钻研教学艺术和引导方式,从而促使教师不仅加强专业学习,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实践,涉猎补充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还不断拓展自己的实践活动和范围,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师生关系从陌生到熟稔到亲厚,并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一批新的教学资源。
四、对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反思
教改班与普通班的教学效果对比表明,以考核方式改革为杠杆的课内课外教学及实践活动,对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杭州师范大学何二元教授积极评价我们的“考核评价体系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实践环节的考核体系,有助于扭转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应试型评价模式,对同类院校的大语教学有很好的指导借鉴作用。”在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除了进一步完善课程考评体系并予宣传推广之外,还需特别注意如下事项: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首先应建立一支稳固的师资队伍并有一定的政策保障,使教师能够安心地去关注和研究大学语文的教学课程建设。其次,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还必须树立改革与创新意识,通过不断思考“对那些非中文专业的大一学生,我的大学语文课对他们有什么帮助?”促使自己更新教育理念,拓宽教育视野,加强对课程性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研究,真正做到大学语文为社会、时代所需,为专业学习服务,以优质的教学效果,彰显大学语文的魅力。第二,形成制度保障。多元、过程化的考评体系,既影响着教学内容,也影响着教学方式,并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相联系;既与中学语文考试不同,也与同类高校大学语文考核方式迥异。这种陌生化的考核形式,难免引起部分学生的不适应。基于对语文课“反胃”、高校语文课地位下降,少部分学生拒绝参与或消极进行实践活动,甚至鼓吹“法不责众”,在同学间产生了恶劣影响。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性活动,课外学习甚为重要。因此,要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作用,学校教学口、学工口和教师应为课程改革形成合力,教学管理部门应形成明确的考核改革制度,鼓励多元、开放、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学管部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业管理制度和就业能力需求,授课老师帮助学生熟悉评价体系并具体执行。这样师生双方才能心无旁骛地接受考核方式的改革,课程改革与实践才可能在意识形态里扎根。第三,必须将学生的课外学习、实践活动纳入大学语文课程考评体系中来。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有着“指挥棒”的功效。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如果不能在考核评价上予以体现,必然影响学生的参与心态,改革成效也将大打折扣。要真正推进大学语文课内课外一体化工作,必须改变以知识性、终结性为主的评价传统,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课外实践活动、创新能力的考核,并增加其考核权重值。与此相应,可进一步降低传统的知识性封闭式期末考试的权重,甚至可取消期末考试变为平时测验。这样才能真正推进大学语文课内课外一体化工作,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母语学习与运用的内驱力。第四,考评体系应遵循针对性、指导性的基本原则。如同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一样,各考评项目的组成与落实、课文问题的设置与讨论、课后作业布置、调查报告选题及活动开展等,都应该加强与学科、专业的联系,体现大学语文服务学生专业学习、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体现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的针对性、指导性,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考评方式产生抵触情绪,以致形同虚设而黯然收场。第五,建立长效保障和激励机制。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模式,必然要以教师大量的课外付出为支撑。比如,多次反复地批阅学生作业、阅读周记;指导学生设计调查方案、制作调查问卷;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包括亲自设计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开展等等。除了要与学生进行大量的交流,还要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多番交流。这些工作数倍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付出。如果只是靠教师无私奉献、项目支撑,无法形成长效、良性工作机制。因此,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自己都应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将多元、开放、过程化的考核方式的鼓励政策落到实处,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作者:史丰 单位:安康学院教务处
摘要:
由于应试教育的缺陷,导致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无法融入和适应,因此国家在各高校大力倡导实行素质教育。其中,大学语文课程就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首先将介绍大学语文概念,其次阐述大学语文课程的三个定位,最后得到大学语文构建内容。望本文研究内容能够加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大学语文成绩。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方向;内容构建
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想要确切的对大学语文进行定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并且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大学语文内容构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想影响着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
一、大学语文的概念
语文是语言及文字相结合的学科,不仅涵盖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大学语文课程是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其它专业必须要学习的重要课程。国家想要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来帮助大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因而国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十分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正因为这样,大学语文课程才能够到达如今的高度,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大学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开发和改革,以顺应新教育形式的发展。
二、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一)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
语文是一门拥有漫长历史的学科,它在承载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向我们展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辉煌。因此,大学语文的首要功能就是传递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让更多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祖国的美好和伟大,唤出学生的爱国热情。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让文化以文字的方式得以传承;前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让以儒家为代表的先秦诸子散文得以发展。汉朝时期的骈文和赋文、唐代的唐诗、宋代的宋词、元代的元曲以及明清的小说,这些都是语文课程必不可少的部分。大学语文的开展让我国的优秀文化思想精髓得到传承和推行,并且在今天得以发扬光大。
(二)大学语文的性质定位
学习语文等同于学习我们的母语,所以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语文的基础作用。从呱呱坠地到行将就木,语文会陪伴我们一生,这是语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它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对其它学科的影响上。无论你学习的是理科还是工科,有了好的语言基础才能对其它学科有更好的了解,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其次,大学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应该从学习中掌握到它的工具性意义和人文性价值。语文是一种包含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重要表达交流的工具。在语文的学习中,要着重强调其对阅读、口语及写作的重要作用。但是大学语文的学习,更多的强调了人文价值,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性格特点,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除此之外,还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会辨别善恶美丑,掌握审美情趣。
(三)大学语文课程的类型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课,但也是一门必修课。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它是公共课就忽视对大学语文的学习,而是应该将它放到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由于不想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设置上讲大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主要在低年级开展。因此,大学语文在大学中的尴尬处境导致学生在语文的整体水平上稍有欠缺,所以想要弥补这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就很有必要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和学习,确保在不影响专业课的基础上提高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
三、大学语文的内容构建
(一)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
大学语文的内容应该包括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给学生进行品味和赏析,让他们了解文化多样性的魅力。但是在当今的语文教材中,古代的文学作品明显比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要多,比如《诗经》、《论语》、古代诗词、元代元曲和明清小说等等。而在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中,仅仅只有鲁迅和徐志摩等作品较多,像巴金、老舍等作品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外国文学作品了。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程和阅读中应该加大现代、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比重,体现文化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加强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二)增加实用性文章的写作
语文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学语文的对象主要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在学习中应该主要提要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建议可以进行公文写作、事务文书、书信写作等方面的学习。另外,文章的写作是锻炼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实用文章的写作训练一定要加入到大学语文的课程中。
(三)口才的训练
学习新知识只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锻炼表达和交流能力。因而,在大学语文的课程中,口才训练必不可少。口才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练好普通话,因为所有的朗读和交流都要求有良好普通话作为基础。只有有了普通话的功底,才能更好地练习朗读、演说、辩论等项目,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加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课程还有很多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在进行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的时候,要结合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大学语文进行合理的开设和教学,进一步展示大学语文对学生的重要性和积极的影响作用。
作者:王惠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一、提升教师素质,增强修养品位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良好的素质,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佩服。大学语文教师如果自身没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其人格魅力就不足以感染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从知识中而来,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教师有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时,其灵气与魅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当今时代,文化的多元化让文学精华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重点是大学语文教师要能与时俱进,只有教师坚守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教学走在时尚前沿,才能将语文的魅力展现出来。如何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素质:第一,高校教师交流。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高校之间的教师进行交流,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教学交流,为高校教师的语文教学提供新思路,在交流中互谈自己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体会,思想的碰撞能产生激烈的火花,实践的交流则可推动教学的创新。第二,推荐优秀书籍。当今社会人心浮躁,教师应避开世俗,潜下心来,认真地读一些好书籍,对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教师们可以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书籍相互推荐,在大学中举办“书林大会”,介绍一些好书籍的摘要,推荐给学生,活跃学校学习气氛,创设读好书籍氛围。
二、合理教考分离,营造轻松气氛
所谓合理教考分离,是指把教学和考试合理地分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有考试负担。大学语文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简单文学知识。教师只有认识到教授大学语文的真正内涵,才能更好地做到教考分离,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合理地进行教考分离,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第一,考试融入教学。很多学校对于期末考试十分重视,学生为考试往往是在短时间内突击,考得一个好分数。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如果能够将考试融入日常教学,就能够避免学生考试临时突击,使学生平时按部就班地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每星期让学生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或者经常举办演讲,练习学生的即时表达能力。日常的这些都可以算作考试部分成绩,让学生重视日常语文教学。第二,丰富教学手段。大学语文课堂本就应该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天堂,不应拘泥于教学的形式,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可以极大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将辩论融入教学中,让学生自由开放地辩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辩论观点和辩证思想。
三、开阔学生眼界,拓展知识应用
大学语文给学生贯彻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大的人生价值观,学学语文除了学习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让作品里的精神感染学生,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看得清,走得远,做得好。下面具体介绍将语文知识拓展运用的方法:第一,户外实践教学。户外实践教学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户外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户外中体验到课堂教学中不能给予的感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欣赏自然的美景,感受古人面对美景有感而发的情怀,克服爬山过程中的困难,体验到达山顶的快乐,领悟“一览众山小”的哲理。这种在实际环境中得到的切身感受,本身就是对知识应用的一种拓展。第二,传承创新并举。大学语文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这门课,传承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学。但是传承并不仅仅是为了传承,在传承中还需要创新,在传统文学中找到创新灵感,是一种较好的知识应用拓展。例如学生参加一些设计大赛,设计一些代表性的logo,logo需要简洁而富有意义,这种设计的深厚底蕴能充分体现学生对传统文学的理解与创新。第三,缓解精神压力。物质生活越丰富,人们的精神压力就越大,精神压力使得当今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处于一种低迷状态。大学语文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理应对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关注,通过语文教学开阔学生眼界,缓解学生压力,给予学生动力。以上介绍的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局限性,希望学校、老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多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新方法,开创出更多大学语文知识拓展运用的新途径。
作者:王祖光 单位: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
1、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1.1“大学语文”课程师资力量逐步壮大
随着“大学语文”课程的逐步开设,一批综合性院校的中文教师走进体育院校的课堂,打破了体育院校以体为主的师资构建模式,这极大改善了体育院校的师资结构,这些综合院校的教师人文素质相对较高,加上“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带给学上的审美体验,使得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堂日益丰富起来。
1.2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待提升
体育院校学生的训练和比赛任务较多,需要花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在专业学习和训练当中,使得他们在文化课课堂上常常感到疲倦、困乏,影响了对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学生由于本身文化基础薄弱,加之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不够,对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就难以消化,因此难免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文化课的成绩越来越差,对学习也越来越缺乏兴趣。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热情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很多体育高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要素,比如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了急躁、盲目的现象,有些学校不顾实际大幅增加人文必修课和选修课,只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类课程课时少,上课时间不集中,授课质量难以保证。就“大学语文”课而言,它的设置学期应为第一或第二学期,以体现其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特点,但还是有部分学校将其开设在了第五或第六学期,这使得其课程功用受到影响;它的设置时间应尽量安排在学生精力集中,状态良好的时间段,但部分学校将其安排在晚上或周末,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2课程观念相对落后,课程内容不够全面
近年来体育院校不断引进综合院校的相关学科的毕业生来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但是由于体育院校一般较其他综合类高校办学规模小,有限的教学条件及科研平台难以吸引此类专业的“高、精、尖”师资人才,因此体育院校的中文教师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缺乏教学热情和科研动力,这也导致了他们教学观念的相对落后,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难以较快地被吸纳,这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多以传统的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为主;而学生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则被部分忽视,这不符合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初衷,更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要求。
2.3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现阶段体育院校的中文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巧妙地即兴发挥和联想,缺少发自内心的真情,难以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也难以在某些教学细节上留下令学生回味的东西,“大学语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好动不好静、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文化基础薄弱等特点,应该为其提供专门的“大学语文”基础课程教材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但是目前由于缺乏专门针对体育生个性特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也就难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2.4相关教材缺乏特色
目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往往照搬普通高校甚至是知名的研究型高校的教材,大体都是选择本国过去和现当代名家的个体文学作品,根据不同阶段培养学生的目标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对作品加以组合,在一定的教学实际下编成;在多个版本里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导致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无相关的配套参考书,网络课件也是应付了事,体现不出互动的特点,因而也接收不到来自教学一线师生反馈的信息。这类尴尬场面值得同行们认真反思。“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公共基础课程,对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方面也显现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但是目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很多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只有努力转变教学模式,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大学语文”课程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试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对策。
3、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3.1理顺课程关系,明确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教学,既要遵循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明确定位,拓展功能,寻求突破,使其对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在体育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以发展“全面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从对学生单纯的专业技能培养转变为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与其他专业技能课的关系。目前很多高校都把“大学语文”课开设在晚上或周末零碎时间,此时经过一天或一周紧张的训练或学习,学生早已疲惫不堪,很难集中精力再跟随大学语文老师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他们往往抱着娱乐消遣的心态走进“大学语文”课堂,这极大影响了教师的授课热情和课堂活动的积极开展,因此,如何突破目前体育院校的学科体系束缚,改革课程设置,是摆在体育院校课程改革者面前的一道命题。大学语文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应该不断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各门专业课程的基础工具性作用,各门专业课程只有在大学语文课程奠定的良好阅读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念引领下,才能使各门专业课程更好地被理解、学习和开展,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会促进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所引领的健康审美观念和完美人格的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以学生获取必需的语文实际技能为标准的,以增强学生人文底蕴为主导的,以多模块组合为教育框架的,并且紧密配合专业学习的大语文。课程的性质应当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拓展型公共人文类通识课,其作用应当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够掌握利用重要文化载体作为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工具和不断提升自我的人。大学语文有着完全不同于中学语文的目标和功能,它是建立在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基础之上的崭新课程,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它关注的是文化的、精神的层面,它引导的是心灵的、思想的方向。教师在给学生有关文学基础性、知识性的讲授时,需要把文学作品与作家的价值观、人生观联系起来,与对时代背景的结合和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与对人性、人情的审美关怀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启迪思想、净化灵魂的作用。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准确定位是一门人文类的基础课程,它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综合性价值,更有利于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2更新课程观念,完善课程内容
传统的课程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必须打破老旧的以文章篇目精读为主要形式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建立起以“母语”教学为中心,着眼于提升学生对母语运用能力的新型课程观念,这一新型课程观念是在突出各类文学、文化经典作品的传播与讲授基础上,提倡经典文学作品的开放式阅读,全面加强口才与写作实践,逐步构建一个融文学、写作、口才于一体的课程体系,阅读欣赏、应用写作、口才训练三部分既独立成编,又相互交融、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结合起来。既要全面陶冶学生情操修养,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又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用交际能力。这种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也有了新的要求。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因此,“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目的,从传统教学重视单篇作品分析转向中外文学发展史的整体把握,从而树立文学、文化传统的总体观念,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辩证关系;从偏重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转向古今中外文学并举,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世界眼光,让学生从丰富的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潮的变迁中了解中西文学的历史发展轨迹;从偏重文学作品的学习转向文学与写作并重,从偏重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转向书面、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并重。教学全程更加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充分积累,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全面提高,高尚情操和人文素质的深入培养。
3.3精心编订教材,构建模块教学
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大都追求普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共同性,尤其是在教材的选定上更是与普通高等院校无二,这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而言,要么课程内容偏难,要么缺乏针对性。切实突出体育类院校大学语文独特性的教材少之又少,因此,就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编订针对体育院校学生使用的全国统编教材,或者各个体育院校根据自身的情况编写自用教材。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一教材应包括如下几个模块的基本内容:
3.3.1传统文化模块
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各个阶段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外语的教学和学习,这从根本上影响了我们母语的学习和传承。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坚守本民族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最基本的载体,在整个民族的发展强盛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加强对于中国本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体育院校的多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大学语文课程要积极担负起这一有重大责任感的重要使命。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教师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增强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感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3.2名作欣赏模块
大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每一篇都是名篇佳作,力求用名作的典范性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感受文章给读者营造的优美和谐的意境,塑造典型独特的人物形象,精美典雅的语言表达等。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作品应该更有针对性,那些积极向上的优秀励志类经典文学作品和文学典型应该成为教材中的主角,这对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审美趣味有着重要影响。
3.3.3演讲口才模块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但目前的高等教育尤其是体育院校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够全面,这也使得部分大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很好地组织语言进行交流。大学语文教学应关注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在演讲口才模块的理论教学中,教师主要讲授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使学生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言语交际,掌握日常言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主要是语言思维的逻辑性训练,心理素质的培养训练等。通过朗读、演讲、辩论、主持、求职和自荐等多种形式,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社交场合中的言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以便将来更有效地从事各项工作。
3.3.4应用写作模块
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应用写作知识非常有限,大学语文历来重视的又是阅读教学,教材的选编更是侧重文选部分,应用写作教学被“边缘化”的境地早已凸显。教学的真空最终使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比较欠缺,很多体育院校学生甚至不能很好完成一则通知或自荐信的写作,这种状况实在令人堪忧。社会需要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日常工作学习更是离不开一些常用应用文,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通知、申请等。一方面,大四时很多同学选择考公务员,试题中的申论写作是一个难点,靠学生自学难以达到较高的考试要求,如果大学语文开设专门的应用写作专题,肯定对学生将来的公考和就业有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毕业时学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写作时,面对毕业论文的开题、选材、撰写和答辩常常都无从下手,这就需要在大学语文学习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这些都对大学阶段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提出了更为切实的要求。
3.4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3.4.1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传统的“一张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易出现学生走神、打瞌睡、看课外书等诸多问题,这种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多媒体新技术能提供图文声像,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能够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改善课堂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不仅节省了板书的书写时间,而且字迹更加标准规范,同时还可以通过插入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扩充课堂的知识量,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学语文教师应将这一新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当然,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要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互补,让传统的和现代的一切教学手段,为我所用,使课堂教学发展出最大的整体效益。
3.4.2加强应用写作实践训练
任何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经过艰苦的系统训练,个人语言、写作技能的提升,同样要经过专门的系统训练。在“大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写作模块教学过程中,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将讲解和练习有效结合,积极开展课堂应用写作训练,在教师完成相关文种的介绍和讲解后,在给定时间内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这种课堂训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够及时看到学生对于基本文种的掌握程度,下课时可以交课堂作业,课后教师再进行批阅,并把学生写作练习成绩计入到期末考核成绩之中,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督促的作用,也是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相对枯燥。这就需要教师调动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丰富应用文写作课堂的氛围和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倾注其热情和活力,并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技巧,调动学生的的情感和积极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在师生的情感互动中完成基本知识的传授。在具体的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放矢,结合具体范文,讲解相关问题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的目的。
3.4.3课堂讨论与演讲训练有效结合
课堂讨论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作用比较明显。通过讨论,可以实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学组织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的文学作品,最好是名家名篇,而且一定要主题丰富深刻,艺术手法精湛多样;也可以就和课程内容相关连的社会热门话题进行讨论,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讨论中不断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演讲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拟定话题演讲,即兴演讲,公务员考试复试场景模拟等形式来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发言的主角,教师起到指导的作用,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大有裨益,是应该积极探索的教学手段之一。课堂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位大学语文教师都应掌握若干得心应手又确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当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与教师的学术造诣、情感投入、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教师的自身素养也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一位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学有专长,见解深刻,敢于创新并满怀激情,运用简洁、流畅、生动的语言进行授课,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阅读、口才、写作三位一体的大语文观念的引领下,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有益于教学效果改善和学生素养提升的新手段、新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尤其是对于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遵循体育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接受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努力挖掘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审美的体验和情感升华;恰当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时开展辩论、演讲、写作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准确运用历史典故、时事新闻来增加课堂内容含量,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促进学习活动不断走向深入,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得以最大化的实现,这正是每个大学语文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4、结语
当今世界以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全球化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高等教育只有培养出既有专业所长又有良好素养的全面人才,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大学语文”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作为高等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工作者,我们要在先进、开放的大语文观念指引下,找准大学语文的明确定位,确立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精心编制适合体育院校使用的教材,不断革新课堂教学手段,努力建立起体育院校的融阅读、口才、写作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成果的更好实现,才能为全面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起到切实作用。
作者:连静 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
一、其次,大学语文教材五花八门,讲授水平、讲授方法都有不足。给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均带来一定困难
1.目前,高校普遍采取自编教材的方式编纂大学语文课本
好处是充分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较为方便。但各高校中文专业的水准不甚相同,学术体系互有千秋。你专工魏晋,我独尊唐宋,从一开始,教材的选篇就已经打上了各自的烙印。须知,大学语文不单是展示自身学术价值的阵地,其首要任务是要大力加强学生的母语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利用选文弘扬中华民族之真精神,提高学生的人生观、审美观等价值是其最终目的。因此,在教材编写方面要求编者们时刻牢记,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是大学高级母语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起点,它绝不同于中文专业的教材,应更易普及,更易推广,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执著精神和超越意识应予特别关注。有基于此,编写大学语文教材应首先考虑到:“对大学生性情的涵泳作用,应有助于大学生性情和人格的塑造。应有助于高雅审美趣味的陶冶和审美能力的形成。”
2.高校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
由于大学语文在一些高校倍受冷落,导致老师不愿讲,学生不愿听。因此许多院校在授课教师的安排上,也不愿将最优秀的一部分师资投放到这门课程上。就任课教师而言,因为不被重视,因此,在讲授方面往往是照本宣科,好像是继续在为中学补课;要么就是图省事,把给中文系学生的讲义全盘照搬,不顾及听课对象的接受情况。这都进一步导致了课程质量和课程魅力的下滑。因此应选择知识结构宽泛,讲课特色鲜明,比较有感染力的教师担任授课。讲授过程中,应善于深入浅出,突出时代感,让学生真正感到高中到大学的一种飞跃。此外,在教学中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关注:第一,教师的讲授应与学生讨论有机结合。教学中力争改变教师一个人满堂灌,唱独角戏的局面,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教学,通过讨论,使学生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索。可以尝试在课堂上多组织专题讨论,也可鼓励学生在授课过程中随时发言,对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及观点进行提问、质疑、反驳。第二,采用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教学的方式。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应借助多媒体手段,制作各种教学课件。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成立网络课堂,同学们在网络上既可搜索各类参考文献、补充资料,还能在网上进行讨论,发表意见。这样不仅能及时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三,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结合。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我们应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一步阅读文学原典,提交读书心得等。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根据学生要求和意见,对讲授内容和形式做出相应调整。课程结束时,最好让学生写出对课程的建议。
二、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多管齐下,搞好课程建设
通过大学语文这扇窗,我们可以由小见大,从文本的知识跨越到文化历史的精神之中,吸取到更宝贵的精神营养。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做一门公共课,教育主管部门应提高对它的重视程度。要想更好地提升大学语文的魅力,不能仅凭高校一己之力,我们“应大力纠正中小学中的‘唯智教育’和‘唯理教育’倾向,大力加强学生的母语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具有奉献精神,在已有的教学基础上,继续深入调查和研究,精心组织这门课,确保其质量和魅力。让大学语文对培养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发挥最大的作用。
作者:王晓非 单位:河北工艺美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