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论文

时间:2022-04-19 04:08: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就业问题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就业问题论文

就业问题论文:中国的残疾人就业问题及策略探讨论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残疾人比较多的国家。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各项改革的不断进行,企事业部分职工下岗而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残疾人就业问题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残疾人是特殊而困难的社会群体,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帮助残疾人平等的走向社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党和国家十份重视残疾人的生活。

诚然,残疾人的生存首要的基础条件是通过自身的条件参加劳动就业,自食其力,这样才能给国家和家庭减少负担,又能给社会创造价值。

可是,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又必须通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并帮助,残疾人才能够顺利并平等参入社会,自食其力。

国家为了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保障残疾人劳动的基本权利,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都明确规定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要给予扶持优惠和保护。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是否真正帮助了残疾人就业?

《中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设立了有关规定,若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经济组织,若没有按比例分配残疾人就业的,应按财政部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暂行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并且,用人单位必须与残疾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过办理录用手续,并安排适宜的工作岗位。

国家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目的,是为了各单位来接收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让残疾人能像正常人一样参入社会,使他们摆脱贫困,自食其力。

可是,有一些单位为了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就找来几个残疾人来顶替,其实,其单位并没有真正的残疾人在上班。如果,要是检查劳动局的档案,其单位也没有和其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再说,现在有一些单位和地方残联的人员很熟悉,残联的工作人员也只是按形式的走走过场,碍于情面不去过问残疾人就业的具体情况,更不去检查该单位到底与残疾人有没有真正的劳动关系。

现在,有一些地方还是存在其问题,让一次些残疾人仍然处在失业的困境。

二、残疾人证到底有什么用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用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是经国家批准的由中国残联统一制发的残疾人专用证件,其效用主要体现在:

(1)证明残疾及其残疾类别、等级的凭证;

(2)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及扶助规定,维护合法权益的依据;

(3)制定工作计划,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规定:"凡符合《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的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精神等残疾人均应发给残疾人证。"身有残疾尚未达到规定标准者,不能发给残疾人证。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具有我市常住户口的残疾人,可以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优先就医。残疾人看病可享受下列优惠,即:免收挂号费(包括专家门诊挂号和急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查费、急诊床位观察费;心电图、脑电图、胸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电解质等测定费减免20%,

2、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可减免工商管理费。城镇残疾人个体经营者按最低缴费标准缴纳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可给予50%的补贴。

3、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优惠证》的残疾人,首次从事家庭种植、养殖、小手工业和个体经营的可以申请一次性扶持金。城镇残疾人可以不受低保限制。

4、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优惠证》的贫困残疾学生或贫困残疾家庭学生可申请救助,对当年考入大学的残疾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励。

5、从2004—2008年,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优惠证》的残疾人无房户或危陋住房户可申请修建房屋。

6、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优惠证》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精神残疾人,病情稳定,经市第六人民医院确认适合在家服药的,可申请领取医疗救助卡,凭卡可享受一定数额的药品救助。

国家很关心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并下发了有关法律,配备了有关文件,在有的地方却失去了效用。

有一些地方,仍然有很多的残疾人被生活而困扰,不是他们不去努力,也不是他们不想就业,并且,他们在努力的去寻找并争取就业的机会,,想自食其力去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可是,有一些地方政府不但不给提供劳动条件,反而不顾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来阻拦剥削残疾人的劳动权利。

例如,在山东省有一个残疾人去工商、税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要求减、免税的时候,工作人员的说法让其愕然:“我们没有收到这样的文件”,“残疾人证”没有用,我们只能照常纳税。

可是,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为什么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却否认呢?令人费解?

所以,有一些残疾人就业难的因素,并不是完全包括残疾人的自身条件,地方政府的执法人员也占有一定的因素。

就业问题论文: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对策研究论文

论文关健词:高职高专教育大学生就业就业市场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入手,指出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个中原因,并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

据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统计公报统计,1999年开始的连续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转折性地进人了“大众化阶段”,从1999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85万、95万、104万、134万、212万、280万。如果按照初次就业率计算,大学生初次未就业的人数分别为17.6万、9.5万、18.7万、26.8万、63.6万、84万。庞大的就业人数和有限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需求矛盾越来越尖锐,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以及他们的家长都在感叹:“工作越来越难找了!”从附表中可以发现,高职高专生的就业状况尤其不容乐观。因而如何正确地看待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的就业情况及其存在的间和产生原因,以及如何系统地研究出缓解高职生就业对策,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是当前函需解决的问题。

1就业的主要问题

1.1就业市场份求与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教育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发生着很大变化,近年来许多大城市都出现高职高专毕业生奇缺的现象。广州在过去的“十五”规划期间需求技师10万人,而到2005年仍不足8000人,其中,高级技师不足300人。在“十五”规划之初,广州市制造业中24个大类80家企业,有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只占19.2%。在引进高新技术情况下,企业只有19.5%的技术工人能完全从事新技术工作。这就造成了一种被动局面,严重影响了产品竞争力。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的缺口不仅集中在建筑、印刷、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中,更大量地集中在电子信息、环保工程、工艺美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仅软件业高级技术工人缺口就高达40多万。因而,继“蓝领”之后,这种在高新领域内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心智技能的“灰领”成为未来几年的紧俏人才。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是直接在一线从事工艺性极强的生产工作的“两栖”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将成为培养“灰领”人才的直接摇篮。然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在就业上却出现了就业率低、就业难的现象,两种现象相比较不难得出结论:不是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不大,而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以及供给的人才与市场需求错位导致了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

1.2就业形势与择业观念之间的矛盾

根据国家最新统计,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21%,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亦意味着大学生就业大众化时代来临,但是为数不少的高职高专大学生仍然存在“精英”的传统守旧的就业理念。目前高职高专大学生仍然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影响,眼高手低、恃才傲物、拈轻怕重,不愿意去小地方、小单位。部分高职高专学生把毕业后就业看得过重,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但又由于脱离了当前就业的现实,往往不能如愿以偿。另一方面,在对自身的认知上,多数高职高专大学生仍存在“学历本位”的传统理念,认为自己比本科生差,存在对职业认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没有看到高职高专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优势,以及市场的特殊需求。

1.3杜会份求与高职高专教育杜会认同度之间的矛盾

虽然就业市场对于“蓝领”、“灰领”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很大,但另一方面社会对于高职高专教育以及高职高专大学生仍然存在较低的认同度,甚至歧视。高职高专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与本科院校相比,通常被认为是“次等教育”、“二等教育”。为数不少的家长和学生存在一种心态,觉得高职高专院校名声比不上普通高等院校,读高职高专没面子,这样就导致高职高专大学生生源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及用人单位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即使岗位没有如此需求,仍然倾向于高学历人才。另外就业市场上也存在各种就业歧视,依学历等实行差别待遇,无形中更降低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档次,从而更加深了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偏见。

1.4学生择业水平与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偏颇几从就业准备到职业选择都有许多的困惑和不解,同时招聘与应聘信息的不对称也使得应聘大学生往往处在就业的劣势一方,因此就业指导也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就业指导比较狭隘,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有些高校没有健全的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力不从心.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2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1国家及政策方面

目前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内,虽然涌现了大批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等,但相对独立的高职高专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是影响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的深层原因。部分地区和学校,高职高专的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限制性就业政策依然存在,如跨省流动的限制以及派遣时间限制等。办学资金投人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另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人制度等也亚待完善。

2.2用人单位方面

企业与用人单位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于高职高专教育的认识仍然停滞在传统观念上,甚至存在歧视。当前大多数企业仍未能摒弃唯知识本位的人才观,即以学历或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唯一的依据。这种选拔人才的标准往往不能检验真才实学,反而会走上“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误区。另一方面企业、用人单位与学校、学生之间缺乏供求信息的沟通也是造成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2.3学校方面

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合理,仍然不能跟上市场需求。在办学理念上,定位不明确,没有明确地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专教育,远离市场需求。具体的专业设置上,要么盲目求全求新求复合,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特长,也缺乏较强的实践性;要么功利主义严重,追求成本效益,设置成本较低的专亚。造成专业设置上的随意性和粗放性、低水平重复等令人担忧的现象。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未能很好地适应大众化科技化的发展要求,仍然按计划模式运作,培养的目标仍然是高层次人才、理论型人才、甚至“精英人才”,不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特色培养,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极其严重。另外,教育领域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仍处于薄弱环节,高职高专院校亦没有重视这一工作的开展和深化。

2.4学生方面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普遍素质仍有待提高,这主要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目前由于高职高专教育的不足,导致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专业特长不突出,缺乏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实践和工作经历。另外在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上,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表现仍然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在就业和择业观念上,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仍然存在与现实需求相悖的传统择业观。

3应对策略

在缓解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上,学校方面大有可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面对当前紧迫的就业情况,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学校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制定应对策略。3.1拓宽人才的培养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人才培养的手段和方法

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是两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国家建设既需要相当数量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级各类、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方面下足功夫。

首先,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建设特色专业、特色学科,增强办学优势。学校要通过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意见,同时做好毕业生的跟踪与回访,收集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在综合上述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建设“宽口径、复合型”专业,努力拓展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适应面,打造坚实的就业核心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增强就业潜力。

其次,要改变目前课程设置重学轻术;专业课比例偏高;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缺乏特色;课程陈旧落后,脱离现实的现状,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坚决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综合化和课程的内在联系性,将学习重点放到专业基础课,适当减少专业必修课程,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为学生自主选课创造条件。同时,学校方面要积极寻求各种机会增加实践性教学的环节。通过各种渠道建设和稳固校内模拟实践性教学基地,或直接在用人单位建立现实实践性教学基地,实现产学结合,并可以直接为学生与用人单位做好提前接触。

第三,高校应采取措施改善师资力量、师资结构,拓宽师资渠道,改变师资来源从高校到高校的单一模式,多渠道引进师资人才。同时还应加强“走出去,引进来”策略,与企业、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人才交流,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改善师资知识结构。并且,在教师上岗后,积极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最后,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推动产学结合,促进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办学。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开放性的功能,同企业的联系密切,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高职高专教育要服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走产学结合的道路。目前推进产学结合的模式很多,例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一科研一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等。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完全可以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因地置宜地探求符合自身特点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2加强就业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切实保证毕业生就业与创业

毕业生就业制度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实现就业的制度保证。日益严峻并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对以前的就业制度中不相适应的部分加以变革,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需要。

首先,要建立强有力的就业工作保障制度。高职高专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与就业体系要求我们把就业工作贯穿和体现于到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一工作需要引起院校“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并需要院校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尽快建立起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的工作保障制度,保证有相对独立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其次,要结合职业资格就业准人制度,实现授课内容与就业资格考试内容充分接轨。目前政府已经实行了职业资格证制度,有关部门(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已经下发了在高等院校学生中实行“双证制”的文件,一些单位在招聘录用毕业生时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各种资格证和工作经验,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注意结合考证要求,确保学生毕业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件,满足行业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结合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教材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实际上可以说是理论教学与市场实际需要“无缝对接”的有效方式。

最后,还要积极协助构建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制度。高职高专大学生中不乏具备自主创业想法和能力的优秀大学生。但目前能够创业的高职高专大学生仍是少数,缺乏相关培训和机制保证是原因之一。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也应协助政府部门,积极构建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制度,鼓励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

3.3适应就业工作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和创业教育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为其毕业生和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尤其在新的就业机制下,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提供就业信息和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就业,而是更深层意义的职业辅导与服务。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属薄弱环节,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首先,要贯彻和推行全程就业指导的理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应该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就业指导不应只针对毕业学生,应面对所有学生。各高职高专院校可在学生人校之初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教育,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确立远大的目标。二年级时,针对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培养其专业能力。毕业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求职培和择业能力培训,并提供相关就业信息。

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高等学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并由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负责工作。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就业指导机构和人员建设上还有待完善,而国外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熟。如在美国,各种不同的联邦法令、州法令和地方法令促使每所学校里都设立了职业指导机构,并且至少有1人作为指导人员对学生做职业指导培训。所有的职业指导员接受的职业指导培训都是作为他们毕业内容中指导方面的必修课程,另外,还有州、地区、国家不同水平的其他培训课程。这种培训控制着职业指导咨询培训的质量。

第三,院校要积极开展对外就业交流与沟通活动。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就业信不能局限于地区之间,高校应主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就业指导机构还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和预测,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最后,还要重视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并促进其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我国已经尝试把大学生就业纳人人才市场,形成大学生毕业时集中就业,毕业后分散就业,就业后再就业调整等动态化的就业格局。

因此,就业指导应侧重转变大学生的依赖思想,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各高校要特别重视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狠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通过专兼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拥有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

就业问题论文: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政策解决问题

论文摘要:由于我市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情况,为了进一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有效针对性的政策,特别是政府部门要深化改革,完善扩大就业市场,要强化内部改革,鼓励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更新就业观念。

近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假如不能尽快解决这一难题,就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隐患。

据有关资料显示,总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0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松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但是最终能够真正用到实处的可能没有多少,但不管怎样,只要大学生拥有真正的本领,总会找到工作的,另外,毕业生的就业观点也必须改一改,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以前的香饽饽了,一切需要从头开始,在稳定中拉开差距,慢慢显山露水!

在过去的庆阳,就业政策主要还是一个政府机关内部的事情,而在庆阳建设进程中不断加快的今天,随着产业在区域间的大幅度转移,任何一种就业政策的出台都具有区域性的色彩。这是因为现在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源要素是在区域的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对就业政策以及类似养老保险这样的其他社会政策进行区域比较研究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引言《x2010年推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内容,切实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全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形势和任务。2010年我市预计回归普通高校毕业生5500人,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1500人,今年待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7000人左右。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全社会就业矛盾异常突出的情况下,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的就业方针……

以上是从中央到地方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计划安排落实情况,看出了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而且着力安排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这项工作不仅要求我市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要求政府采取更多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各项政策要求。

文章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的就业群体所面临就业困境,透过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培育与调控的考量,进一步分析寻找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全市经济形势趋紧、总量大幅度攀升、有效需求不足、竞争压力加剧等诸多困难,在目前的形势下,整个社会在短期内所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总数是有限的,这就使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如不妥善解决,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必将造成社会财富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沉重压力。然而,要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不但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要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及社会就业中介组织等多方面的力量。

1、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2010年我市预计回归普通高校毕业生5500人,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1500人,今年待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7000人左右。当前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有关部委提出多项重要举措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难题。

2、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面对的主要问题

1)就业市场区域开拓不到位

我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状况也不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欠发达县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经济发达县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多,毕业生求职的主动性高和适应能力强,这些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育程度也高。然而经济欠发达县区的毕业生生源数量大,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去向,也明显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与建设。高校毕业生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县区去工作的人数很少,我市经济欠发达县区的大学毕业生市场就失去发育的土壤。

2)大学生就业供需渠道对接不畅通

大学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不能及时对接是我市大学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的重要表现,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大学毕业生不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求职过程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其次,人才需求方的招聘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大学毕业生既影响了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也问接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招聘和应聘双方的信息传播和管理工作亟待规范,急需建立日常化的信息对接平台。

3)政府开拓就业市场的形式单一,我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把开拓就业市场主要精力放在针对校园专场招聘会和双向选择会等有形市场的建设和开拓工作上,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过于单一化,在就业市场渠道的拓展和实现大学生就业形式多样化方面建设不够,不能为毕业生及时地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宝贵资源。

3、就业市场开拓对策

党的“十七大”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写入了报告,、、、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十七大”以后,国家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了“十一五”规划,各级政府部门相应地出台一系列措施切实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当前,大学毕业生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利用这些措施,更好地实现就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人员更应该主动承担起信息传递与政策解读的责任,向毕业生们及时宣传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让所有毕业生都能享受到国家给他们就业提供的帮助和优惠政策。同时,各县区政府进一步落实“一把手”工程,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深入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加强所在生源地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为确保大部分毕业生实现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加强政企合作实现大学生就业

首先,政府部门应和用人单位、省直驻庆单位和地方就业主管部门等保持紧密联系。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尽可能地为企事业单位招聘录用提供便利,及时邀请用人单位开展专场招聘会,同时加强对重点用人企业、长期有人才需求的单位和潜在用人企业的工作联系,通过回访、跟踪调查等方式,增进政企的交流合作,巩固老基地,开拓新市场。其次,与用人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围绕“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等问题开展实习和就毕业生就业合作。

2)开拓网络就业市场

加强网络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将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最重要的努力方向之一。因此,应重视网络就业市场建设。第一,是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以利于学生和用人单位信息为原则合理设计网站结构,丰富网站内容。第二,实现就业网站的对接,实现信息的多向共享,积极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的网络平台,促进网络招聘的有效进行。第三,开展网上求职、择业、面试等内容的培训。规范利用网络宣传有关个人和单位信息的行为,加强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开通网络业务,使就业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给每一位毕业生。

3)建设特殊就业市场

多渠道推进毕业生特殊就业市场建设,第一是重点具有某些专长和特质的毕业生,通过专门的展示平台对这些毕业生进行系统推介,形成市场品牌和人才供应品牌,吸引用人单位自动上门招聘人才,提升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层次和水平。第二是加强对弱势群体家庭毕业生就业的服务工作,搭建贫困生就业市场。针对贫困生就业的实际困难和就业过程的特有心理问题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增强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当前形势下,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出台了一系列的特殊就业政策,毕业生应抓住“特岗教师”、“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和“选调生”等特殊就业市场,转变就业观念,积极面向基层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选拔、专升本考试,以广泛地实现就业。

4)当面交流。

提升毕业生就业观念和思想搭建学生与企业家交流平台,邀请企业家、政府部门领导、就业指导方面的资深人士做报告,与高校毕业生面对面交流,畅谈理想、事业、就业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亲身经历、工作经验、人生哲学为毕业生的人生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这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丰富毕业生就业思想,提高就业面。

4、结束语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的解决问题,关系到民生之本,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望的综合体现,是社会经济的生命线,是“一把手工程”。而开拓就业市场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因此,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应致力于解决学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与就业单位的工作要求、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等问题,及时掌握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强化就业指导,拓展就业市场,充分了解学生对就业的不同要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建立和拓展就业市场,使学生期望和用人需求达成一致,从而形成和谐的就业市场和合理的就业流向,从真正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为我市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

就业问题论文:金融危机就业问题放策略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金融危机形势下解决就业问题的探讨等进行讲述,包括了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加大就业压力、金融危机使我国服务行业劳动力需求减少,加大就业压力、金融危机影响外资投入,减弱了投资拉动就业效应、深入理解贯彻国家政策解决就业问题、改变就业者的就业观念引领就业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安、民生的大问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局性的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失业;就业

1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1.1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加大就业压力。

伴随着失业上升和收入下降,发达国家的进口收入需求效应显现出来,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减少、推迟或取消。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份,我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2%,出现了自2001年6月份以来首次同比负增长。服装、纺织、电子原件、塑料制品等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倒闭,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加大了就业压力。

1.2金融危机使我国服务行业劳动力需求减少,加大就业压力。

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服务业贸易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外贸服务部门、国际金融和国际等部门,在经济增长放慢带来的收入减少情况下,国际旅行和旅游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国外游客数量减少和跨国公司节约旅行开支,都对服务业贸易和本地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劳动力需求减少,从而加大就业压力。

1.3金融危机影响外资投入,减弱了投资拉动就业效应。

中国是全球吸收FDI投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些跨国企业或投资者由于受到资本市场筹资和融资的约束,无法筹措资金对新兴市场进行投资。而且,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和利润率较大幅度下降,也减少了投资者盈利预期,从而减弱对中国的投资意愿。外商投资拉动就业的效应明显减弱。出口滑落使出口企业和制造业的开工不足,诱发投资进一步下降,减弱了投资拉动就业效应。

2金融危机形势下解决就业问题的探讨

2.1深入理解贯彻国家政策解决就业问题:

我国相继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措施。这些有利的政策因素包括:通过扩大投资实现保增长和保就业;通过对企业减轻负担和加大扶持等措施稳定就业岗位;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通过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以及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多渠道为农民工提供帮助和扶持;采取积极的措施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等措施,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

2.2改变就业者的就业观念引领就业:

改变就业者就业观念就是要:树立竞争就业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上岗将成为基本的、常态的就业机制,必须要有通过竞争获得工作的心理准备。树立自主就业观。应积极主动地自主选择和争取,思想上不能过于依赖家人亲朋的帮助。树立动态、多渠道就业观。要打破地区和行业的界限,不要认为某种工作不适合自己的能力或是身份就轻易放弃。树立灵活就业观。灵活就业形式主要包括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季节性就业、家庭就业,以及工作时间弹性较大的其他就业形式等。

就业问题论文: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一、机制创新

为了真正使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收到实效,必须从机制创新上大胆探索,构建适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工作机制,形成一整套可行的运作机制,使按比例就业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机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是残疾人就业服务的专业性机构,江苏省太仓市工作基础抓得早,在市残联独立升格的同时,工作抓主动,在增设机构和编制难度大的情况下,几经努力,正式设立了太仓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设机构定编制,全面负责全市残疾人劳动力资源管理和就业岗位的信息采集、求职登记、劳动能力评估、失业登记、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工作,并且协调全市12个镇的基层残联,建立全市残疾人就业信息网,服务所将所有资料存入电脑,动态管理,对全市各单位的残疾人就业情况和有劳残疾人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切实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太仓市自1996年实行按比例就业工作以来,全市按比例安残912人,进入企业工作的有862人,仅去年一年,各基层残联就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312人,切实为政府分忧,减轻了社会压力。二是树立意识。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需要社会帮助的群体,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汇,“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在中央政府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残疾人与健全人拥有同样的尊严,有同等的生命价值,对残疾人的关爱是人性中最善最美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文明的体现,残疾人应该得到社会和健全人的帮助,为残疾人提供更宽阔更通畅的就业渠道。应该树立按比例就业工作是一种社会的共同义务的意识,而不应该把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看作是一种负担。三是政策扶持。1996年中残联、劳动部等5家单位联合下发了《残疾人就业“九五”实施方案》,在文件中明确了全面实施按比例就业。近些年各地都在逐步实施。然而,按比例就业不可能以行政的手段强行分配硬性安置,而是着重在宏观上以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少量的行政措施,在就业政策制定、资金援助、岗位提供等就业环节给予扶持,充分体现政府导向,全面关心残疾人的就业。四是明确责任。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只是把应由社会承担的职能还给了社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每一个法人单位的一个社会义务,要调整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履约责任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工作协商机制,使工作强而有力、实而有效,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机制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与时俱进才能体现机制创新的活力。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为什么一直解决得不是很好,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或者不善于创新。实践证明,抓好工作关键离不开制度的保障。

二、方法创新

工作方法的切入点是抓落实。抓落实是个老问题,计划经济时代如此,市场经济时代也是如此,问题在于工作方法的单一与浅显。解决的方法实际很简单,这就是落实的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事物具有多方面的属性与特点,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不同性质的矛盾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中残联的《残疾人就业“九五”实施方案》是着眼宏观、立足大局,具有全国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各地的情况各不相同,问题又是千差万别,因此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将共性要求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原则性规定变为可操作性的措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好具体化工作。

方法的单一在于领导的怕动脑、怕担责任上。很多干部的工作平庸只满足于当“传声筒”,“收发室”。说是“与上级保持一致”、“贯彻不走样”,可实际上该管的事没管,该干的事没干,实际工作不落实,问题没解决,工作没有成效。

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必须运用具体化的科学方法。比如,抓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你就要动脑筋研究目前劳动所出现的新特点:一是服务型劳动种类多了、比重大了;二是科技型劳动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第三产业一直发展迟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调节范围的扩大,使许多服务型劳动从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独立出来并实现了产业化,而且消费过程的新变化又导致了很多新兴服务业的产生,现代服务业部门不断扩张,各种各样的服务型劳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用赘言,服务业部门的扩张,可以新增许多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就业岗位。同样,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还有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等,使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型劳动的比重和作用不断上升,随着现代生产过程中科技水平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上升,不仅科技人员劳动的比重和作用在迅速增长,而且一般生产者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市场化前提下的科技型劳动最大特点是人员流动性极大,员工炒老板鱿鱼使管理者十分头痛,残疾者最大的特点刚好是流动性极差,有技术的残疾人面临更多的岗位机遇。有了这些分析,工作必定能往实里做,有道是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解决了实际问题。用具体化的办法,针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会有方法克服困难,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工作业绩。

三、内容创新

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是简单的安置。因为残疾,残疾人与健全人虽然同在阳光下,但感受与经历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突出“关爱”。

以往的安置往往是就事论事,一“安”了之,不考虑残疾者的困难和特点,任务观点,消极被动,所以造成安置了而残疾人不能适应工作而离岗,形成了上岗下岗,再上岗再下岗,残疾人安排就业走怪圈的不良局面。因此,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上,所有部门和单位都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大局意识。明确残疾人就业是全社会的责任。二是职能意识。明确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抓好按比例安置就业。三是求实意识。明确提出一系列可行性方案注重实际效果。

内容创新的关健在于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太仓市的经验是,把安排就业与培训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工作实效。第一,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岗前培训。残疾人的“二低现象”(即“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低”。)严重阻碍了残疾人的上岗就业,太仓市残联一方面协调市教育部门,针对残疾人现状,在小学开设了二个培智班,在中学开设了二个特教班,实行住宿、教育统一管理,而且所需费用全免,从源头上抓好残疾或残疾家庭子女的文化教育,另一方面,联系有关部门设立技能培训基地,多渠道多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引导残疾人勇敢地改变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被动等待。第二,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加强在职培训。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的加快,显了技术在创立生产品牌中的作用,原来那种一次学习和单一技能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开展岗中培训成为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中的重要一环。太仓市残联一是通过有关部门将残疾人纳入企业内部培训范围,二是通过市肢残人协会、聋人协会、视障人协会及时了解残疾人技能情况,开展专项培训。第三,以创业意识为关节点,加强创业培训。太仓市残联不满足于现有的按比例就业工作,在工作内容上求突破,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是最好的就业,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努力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就业环境。

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必须敢于创新。创新又是一种超越,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创新更是无止境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只有不断推进创新,才能使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不断发展。面对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只有以新的机制、新的方法、新的内容去应对变化了的客观存在,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就业问题论文:我国农村就业问题对策研究论文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越是迅速,失业率就会越低,即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但中国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1992年至1997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均在两位数以上,1998年至200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回落至7%-8%,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仍属高增长。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失业人数连续不断的加速上升。据官方统计,中国的下岗失业职工人数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为400万、800万、1200万、1600万和2000多万,经济增长的同时却是就业状况的不断恶化。中国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存在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结果。以致出现了有的企业一方面存在大量下岗工人,另一方面却在大量雇佣农村临时工的现象,有的城市外来劳工的数量竟然远远超过了下岗工人的数量。加入WTO后,虽然可以给中国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可用空间,但这种劳动力的需求是在世界范围内面对统一的市场环境和游戏规则之下的需求,是有选择的,而不是一般的需求,因此,对于广大农村就业人口来说,无疑会面临一些新的就业压力。入世对农村就业人口的压力

1.资本深化与技术性失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走的是一条"资本深化"的工业化技术路线,从而使得中国工业的边际就业弹性十分低下。加入WTO之后,伴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以及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而导致的储蓄率的不断上升,加之中国稳定的价格水平,这些因素都将使资本的价格相对低廉,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将主要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技术项目,这就使得资本深化的趋势必将继续下去。伴随着资本系数的不断增加,也就是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即使是劳动力总量不变,也会出现"机器排挤人"的技术性失业,这就必然使得大量试图与城市工?分得一碗粥"的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知识、信息劣势与就业机会的相对缩小

与资本深化相伴而生的一般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入WTO之后,中国"资本深化"的工业化增长路线必然以引进技术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模式为主要途径,与此相关的就业岗位多为知识密集型或者是技术密集型,这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不仅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拥有和获得信息方面也属"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学历水平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或者半文盲,进入市场的能力本来就十分有限,再加上他们与城市寻找工作者相比在获得信息和亲缘、人际关系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这都大大加剧了他们与城市下岗或者失业者在寻求工作岗位中的不平等地位。此外,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文化、气质、情趣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加之企业主在用人方面的偏见和歧视,也大大缩小了农民工的就业机会。

3.低价优势消失与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

加入WTO之后,伴随着贸易保护对象的相对减少,中国农产品的低价优势必将逐步消失。当前中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已接近或者高于国际价格,入世后国内农产品市场将面临国际市场低价产品的冲击,而且由于政府对农业生产的保护和调控力度都会减弱,因此,在农村中通过价格优势来扩大农业就业人数的可能性很小。不仅如此,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资本深化和通过技术和工艺的运用而使农业从业者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也这会使农业生产中处于边际上的从业者不断地被分离出来,从而使农村人口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

缓解农村人口就业压力的对策

1.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面临着二元结构,二元结构是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标志,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改变二结构、实现一元结构。按照刘易斯?就业转换理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以生存工资来养家糊口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从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工业部门源源不断地获得的超额利润被用于再投资,直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不复存在为止。按照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并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部门当中现有的生产要素已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在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确有利可图时,农业生产者就会作为新要素者来接受这些要素。因此,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在实现农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安置。中国的农村既存在刘易斯就业转换理论所揭示的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又存在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中所揭示的农业中使用大量传统的、落后的生产要素的状况。入世后,中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他们在选择职业方面与城市在职或下岗职工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市场行情、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失业与空位的具体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也会有所掌握,从而大大降低它们搜寻工作岗位的成本。

2.加快城市化建设,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市民待遇"

长期以来,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基本上是脱节的。1978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就已达48.2%,但到1998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29.8%,比发达国家处于大致相同水平时的城市化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说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加之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两种待遇"为基础的城乡人口政策,人为地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非常不公平的境地之中。拥有城市户口本的劳动力,受到政府保护,并可享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优先照顾,招工方面自然也是处于有利地位。而农村户口的劳动力,他们的就业很难得到政府的有效保护,而且也享受不到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待遇。因此,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和农民的边际产出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另外,应加快对户籍制度以及其它相关制度的改革,逐步给进城农民在就业、生活等方面以"市民待遇",增加他们在寻求就业机会方面的"砝码".

3.发展乡镇企业,振兴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曾经有过一段快速的发展时期,但近几年来却一直在萎缩,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越来越弱化。加入WTO之后,一些大中城市必然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可能转移到乡镇企业,这就为乡镇企业利用农村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从事诸如服装加工、玩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宜过高,力争维持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关系。另外,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之后,一定要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要使他们在"边干边学"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程度。

4.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在信息、文化素质等方面处于劣势,而且在劳资谈判、合同履行,乃至打官司、找律师方面都很不利。而对过低的工资、过长的劳动时间、过分的劳动强度以及老板的剥削与压制,他们往往是束手无策。因此,政府应当从法律上和制度上保护他们,比如尽快出台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劳动合同法》,并尽可能地调整不符合国际惯例和不符合新形势要求的法规,切实保护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在劳资谈判、实际工作中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有效的保护。

就业问题论文: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以社会排斥为概念工具,分析了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的各种排斥。这些既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也制约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以就业为核心的反社会排斥政策成为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失地又失业”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社会排斥;失地农民;就业

失地农民是指那些由于工业发展、小城镇建设或基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因耕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但仍保持着农民身份,尚未真正转为城镇居民的农民[1]。由于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就业环境尚不成熟,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一切生活的来源和保障。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了“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收入无路”的“四无”人员。失地农民为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到头来却成了新的弱势群体,其原因固然存在一些制度、政策上的不合理因素,但是,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就业难导致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收入无路,难以融入新的城镇生活,这可用社会排斥理论进行分析。反社会排斥是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以就业问题为核心的社会政策能够让失地农民重新融入社会,达到反社会排斥的目的。

1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

由于西方社会的政治传统和文化背景不同,对社会排斥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排斥首先由法国学者勒努瓦(Lenoir)在1974年提出,是指那些不能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人,包括残疾者、自杀者、反社会者等,这个时期的社会排斥指涉的对象比较狭隘。至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对社会排斥的使用,已转变为“与技术改变及经济重构有关”的“新贫”。1988年,欧盟在第2期的欧洲贫穷方案中第1次提到这个字词,1989年的欧洲社会宪章中第1次官方文献中使用。从90年代起,社会排斥成为欧盟社会政策的焦点。对于社会排斥的概念内涵,欧洲各国在使用上并没有单一的架构,而是受到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影响有所不同。尽管理解不同,但是社会排斥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①社会排斥是一个多面向的概念,即就业、教育、住房、人际关系等被排斥,或分为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排斥;②强调社会排斥是由不同的社会推动者和施动者导致的;③强调社会排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排斥研究强调是“谁”(推动者和施动者)通过怎样的制度过程将他人排斥出一定的社会领域,重在揭示其中的机制和过程[2]。

近年来,社会排斥广泛地出现于西方的社会政策文献中,成为一种学术及公共政策的新流行。阿马蒂亚·森认为[3]:“在农村,对一个没有土地的家庭而言,其处境是很艰难的······无论一个家庭是否重视其与‘自己的土地’之间的关系,没有土地都会使该家庭遭受进一步的经济与社会剥夺。”因此,国外对社会排斥的理解与研究同样对我国目前的失地农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失地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排斥

由于社会排斥具有以上特征,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分析弱势群体的概念工具。因此,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我国失地农民沦为城市中新的弱势群体这个问题还是相当有用的。

2.1经济排斥

经济排斥指个人、家庭和地方社区未能有效参与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2]。失地农民最先遇到的排斥就是经济层面的,一是在就业的选择上,由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在务农以外的其他工作岗位上竞争能力差,难以在城里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一些失地农民具有一技之长,也大都在一些“次属的、非正式的劳动力市场”工作,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低,且无任何社会保险。二是体现在劳动报酬上。大多数农民工的劳动报酬与城里正式职工的劳动报酬体系完全不同,主要表现为同工不同酬,还包括社会福利、医疗补贴、养老保障等,这就直接导致了失地农民的收入贫穷。三是经济购买能力低。失地农民进城生活,他们参照的就是城里的生活标准,微薄的报酬只能使其勉强在城市中维持生活,经济购买力根本无从谈起。

2.2政治排斥

政治排斥是指个人和团体被排斥出政治决策过程,这些个人和团体缺乏权力、没有代表他们利益的声音。[2]在征地过程中,政府掌握着征地的绝对控制权,农民被排除在征地协商和利益增殖分配之外。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大行“圈地风”,低价征高价卖,与民争利,或在发放征地费用时层层扣押,直接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当出现失地农民集体上访事件时,一些地方又采取强制措施,结果激化了干群矛盾,为国家和社会的不稳定留下了隐患。

2.3社会关系排斥

社会关系排斥或社会孤立是指个人被排斥出家庭和社会关系,即指交往人数和频率下降,社会网络分割和社会支持减弱[2]。失地农民进入城镇之后,即使他们的工作地点在城内,却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社会交往以及日常生活的种种活动中,他们基本上还是局限于群体自身的圈子。另外,城镇的社会资源也是有限的,失地农民的介入使得一些城镇弱势群体认为他们的资源被争夺了,从而引起他们的排斥。当失地农民求助于政府的时候,政府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处理不当,让他们的困难无法解决。没有了以往在农村中的邻里帮助,缺乏社会支持,失地农民感到孤立无援。

2.4文化排斥

文化排斥一方面指失去根据社会认可的和占主导地位的行为、生活发展方向及价值观模式而生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指处于少数的个人和团体不能享有他们的文化权利,即保有自身的传统、仪式、宗教信仰和语言等[2]。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城市和农村截然不同的2种文化传统。城市居民有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价值体系,其权利意识、理性认识、法制观念等等都是农民所缺乏的,而来自农村的失地农民在本质上还保持着农民的自我封闭、轻视竞争、安贫乐道、追求均平等传统价值观念。当失地农民茫然地由农村进入城市中时,城市的那一整套完整的价值体系就已经在无形之中将他们排斥在外了。

2.5福利制度的排斥

福利制度的排斥指个人和团体不具有公民资格而无法享有社会权利,就算具有公民资格也被排斥出某些国家福利制度。后者包括排斥出社会救助制度[2]。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并不覆盖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农村的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基本社会保障尚处于起步阶段,失地农民还未纳入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的范围,土地就是农民基本的、也是最后的保障手段。土地被征用后,农民一次性获得的补偿费,按目前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计算,只能维持7年左右的生活;按目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仅能维持2年多的生活[4]。失地农民如果不能尽快取得新的就业机会或其他收入来源,往往很快转化为既无收入、又无保障的贫困人口,其长远生计令人担忧。

失地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遭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社会排斥,社会排斥的5个维度是相互影响的。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经济排斥,由于经济上的“低人一等”,其他各方面的排斥也就相继而来。在社会排斥有关维度之间可以建立如下关系:一是劳动力市场排斥导致贫穷及消费市场排斥,但福利国家制度及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会起到缓冲作用。不过,当失业者被排斥出福利制度时,福利国家的缓冲作用就消失了,同时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二是劳动力市场排斥与社会关系排斥,尤其是社会分割和社会支持相关,但受家庭结构和福利国家等因素的影响;三是贫穷集中会加剧社会分割或社会孤立,形成空间排斥,而由此造成的弱劳动力联系又降低了失业者再就业的可能性[2]。社会排斥的核心问题是长期失业和就业不安定,长期失业的后果将演变为“无就业能力”。克莱尔(Clare)指出:各种社会排斥过程无不导致社会动荡,终而至于危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5]。因此,要在确立社会公正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反社会排斥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使失地农民摆脱边缘化的社会处境。

3以就业为核心的反社会排斥政策

3以就业为核心的反社会排斥政策

3.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帮助失地农民就业

3.1.1完善政府扶持的失地农民就业政策。为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劳动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努力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统筹城乡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鼓励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各级政府要落实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责任,积极开发公益型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的失地农民;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工作,各地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职业培训计划。为了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响应国务院的政策,各地都制定了一些推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政策,江苏省太仓市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被征地农民中“失地失业”人员纳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管理轨道,享受下岗工人再创业的优惠政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实施意见》,近10万失地农民将从中受益。《实施意见》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失地农民被列入了城镇劳动力就业管理范围;二是失地农民参加工作以后,按照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享受城镇职工待遇;三是失地农民也可以享受低保待遇[4]。另外,一些政府在贷款、税收、场地等方面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失地农民就业与再就业。3.1.2政府建立市场调节的失地农民就业平台。由于就业市场的信息流动不畅,政府和社会应该多加关注就业信息,及时向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建立区域性农村劳动力市场,允许农民就近或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农业再就业途径。构建多层面的就业服务平台,如太仓市就建立了3个层面的就业平台,第1层面是市区劳动力公共职介市场,第2层面是在被征地农民较多的地区增设劳动力分市场,第3层面是全市的各大小劳动保障服务站。

3.2进行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

3.2.1通过培训,改变失地农民的一些思想意识。由于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农民的思想意识无法一时就能向市民转变。但要努力转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能接受市场经济,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心理准备,改变他们原来的一些自由散漫的小农作风。

3.2.2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对具有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段、兴趣爱好的失地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对失地农民的未成年子女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各级政府安排好未成年人的就近入学,使失地农民子女享有和市民子女一样的受教育权;对正值壮年的失地农民,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素质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一些想自行创业的人员,可以有政策优惠,鼓励其自行创业,设立创业基金等;对一些老年人,在做好社会保障的同时,可以按他们的意愿,尽量提供一些轻便的工作以供其发挥余热。

3.3发展中小企业,积极倡导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3.3.1发展中小企业吸收失地农民就业的能力。中小企业具有资本小、灵活性强、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等特点,能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成为吸纳失地农民就业的一支重要的力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户数的99%,在工业总产值中约占60%,实现利税约占40%,就业人数约占75%,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占80%以上。因此,中小企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生力军,还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目前都处于资本积累的阶段,需要有大量的劳动力,鼓励他们吸纳失地农民就业,不仅解决了他们自身发展中所需的劳动力问题,也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可谓双赢。

3.3.2积极倡导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失地农民所处的区域一般是城乡结合区,工商业和交通业不算落后,城市辐射效应比较明显。因此,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政府部门应该在金融、信贷、税收、技术等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支持其自主创业。江苏太仓市的璜泾镇一直有“中国化纤加弹名镇”的美誉,其倡导“全民创业、实体创业、科技创业”,全镇民营企业达到1500多家,2.8万劳动力得以充分就业,其中223家的老板是被征地农民,他们不但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还给社会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江阴市根据农民的技能特点,在拆迁农民较多的璜土镇规划了333hm2土地设立了失地农民创业园,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失地农民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和私营个体经济等途径,自主创业,增加就业岗位。

3.4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后顾之忧

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障,他们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各种风险。因此,必须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能让农民成了市场经济的受害者。目前,“以土地换保障”在一些地区得到广泛的推行。“土地换保障”是指在规划区范围内的农户,将自己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一次性转给政府委托的土地置换机构,由土地置换机构为失地农户符合条件的现有家庭成员统一办理各项社会保障,土地置换机构将根据土地管理部门规定的失地农民的安置费、土地补偿费、水利设施费等费用全部或一部分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根据这一模式,政府将征地补偿费用的一部分发放给失地农民以保障其当前的生活需要;另一部分留作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同时,政府、被征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各投入一定的资金,三者共同出资,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将失地农民纳入到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中去,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只有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才能降低企业吸纳失地农民的成本,增强失地农民就业竞争力,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拓展空间,从而形成“以土地换保障、以保障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4结语

失地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遭受到的社会排斥,让他们难以真正融入到城镇生活中来。经济上的贫穷,政治上的被压抑,社会关系网的断裂,乡土文化的割裂,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他们无法适应城市生活。要改变这一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可以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以就业为核心的反社会排斥政策,既符合我国国情,也顺应了国际潮流;不仅能解决失地农民的被剥夺感,也是建立一个和谐、公正、富足社会的重要方面。

就业问题论文:我国当前就业问题分析论文

就业问题,可以说是世界性难题,是现代社会中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形态的转型,日益受到就业问题的困扰。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政府、一个执政党治国水平、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因此,认真分析就业压力,努力破解就业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新世纪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我国当前及未来就业状况

2000年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失业率基本保持在2.5%~3%之间,2000年为3.1%,2001年为3.6%。从统计数字表面看,相对西方3%~5%的自然失业率标准来说,我国就业状况尚属良好,然而实际情况则不然。一方面,我国统计方法与国际标准不同,忽略了未登记的城镇待业、失业人口;另一方面,没有涉及到隐性失业,包括由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冗员构成的隐蔽性失业人口和农村的闲置劳动力。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权威机构的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历年的失业人口在1.5亿以上,实际失业率在20%左右。

未来几年中,我国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首先,是来自WTO的冲击。加入WTO,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我国产业结构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整合,一些落后低效的企业将会遭到淘汰。这种整合近期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第二,我国每年新增的庞大的需要安排就业的队伍。据估计,我国城乡每年新增1200万劳动力,每年还有数百万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第三,我国现存的庞大的隐性失业人口。隐性失业在中国城乡都存在,据估计,国有企业隐性失业人员占在职人员的1/3左右,约2000万人。隐性失业在农村尤为突出,据测算,现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大体上有7000万人。这些民工虽进了城,但就业十分困难,真正稳定就业者不多,是一种流动性失业和农村隐性失业。事实上,如果拿主要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就业构成比例做一个参照,我国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会是天文数字。根据有关资料,1997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美国为2.7%,英国为2.1%,德国为3.2%,日本为5.7%,加拿大为3.9%,意大利为7.0%,而我国在2001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50%。根据“十五规划”,2005年时,我国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的比重将为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的44%,这意味着每年都有大批从农业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可以说压力是空前的。

二、就业压力增大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就业压力骤然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转型,经济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则是当前我国真实失业率迅速攀升的具体原因,包括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体制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

1、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的是“低工资、高就业”的就业方针,企业用什么人,用多少人以及这些人的工资待遇均由国家决定。这样似乎不存在失业问题,但那是靠实行低工资和牺牲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就业,以及靠不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来维系,其结果是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都形成大量的隐蔽性失业,在国有企业中则产生众多的冗员。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面对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对国有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释放多余的职工,降低成本,国有企业才有生存发展的希望,于是就产生了大量下岗失业的职工。

2、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在深化改革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崛起,旧的产业部门(尤其是夕阳产业)不断被淘汰。一方面,由于新兴产业突然崛起,社会缺乏必要的准备,使这些产业部门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另一方面,老产业由于资本存量调整,劳动力需求逐步下降,游离出大量职工。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约束,游离出来的人力不能立即完全地进入新的产业部门,成为结构性下岗者。据研究预测,加入WTO最初的3~5年,我国传统产业原有的就业格局将受到巨大冲击,加大结构调整等措施不仅不能增加反而可能减少就业机会,有可能使登记失业率提高2~3个百分点,“有人无业就,有业无人就”与企业兼并、破产力度加大同时存在。在结构方面,除了劳动力的知识技能结构程度较低以外,最能综合反映我国劳动力就业及经济发展状况的问题是就业结构的低水平。

3、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会加剧结构性失业,结构变动较快时期正是失业高峰期。传统理论偏重资本形成和工业增长的教条,强烈地影响了中国对发展道路的选择。按这个教条,高度的资本形成和高速工业增长是通向经济成长的最佳道路,这样的发展可以很快地吸收新增的劳动力,保持发展过程的和谐与平衡。然而事实却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扩张并没有使就业按比例地增长。高科技的兴起吸引了资本和技术流动,更加剧了落后传统工业的衰落,造成失业的增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开发能力大大提高,科技成果大量涌现,且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迅速缩短,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这样,一方面造成现有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相应的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大大提高,而相当一部分劳动者还不适应这种变化,并且不具备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所以不能被岗位接纳。

三、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就业问题要控制人口的增长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控制人口增长在短时间内不能取得根本疗效,保持高经济增长速度也有可能出现较高失业率。因此要全方位、多渠道来解决就业问题。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改革以来,计划体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已从根本上打破,新型的劳动制度框架已确立,1997年中国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就已达到3.4万家。但总体上说全国劳动力市场才刚刚启动,应该进一步打破区域间、企事业单位间人力资源流通障碍,确立市场择业在劳动就业领域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提倡效率优先的原则;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建设,避免行政干预;尽快打破一些单位就业者享有终身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而造成内部的劳动力不愿意转移工作,同时又限制了外部劳动力流入的不利局面。

2、推行教育改革,缓解就业压力。推行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可以大大缓解结构性失业。在结构性失业中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劳动力的年龄、文化构成与劳动市场的需求不符,其中劳动力素质低,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再就业要求而造成的失业是主要问题;另一种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对不同知识结构的劳动者的需求发生变化,由此而造成一部分人失业。这两种结构性失业的解决将主要依赖于教育,它要求劳动者适应社会的变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提高自己的可就业性,使学习——就业——学习——就业成为我们社会的正常生活轨迹。人们由于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多地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再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成为中国就业的主渠道。中国第三产业2001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6%,而美国在1994年就达到75%。因此,要积极宣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转变传统的重物质轻服务的观念,让人们看清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要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中国第三产业有不少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效率低下,同时又造成非国有经济的准入壁垒,如中国电信、铁路、航空等都属于这一类。要打破这类企业的管理体制,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市场化进程,尽快改变普遍存在企事业内部自办机构、自我服务的现象。要减少政府对第三产业的干预,拓宽第三产业的融资渠道,改变第三产业中许多行业作为公共服务业由政府经营的局面,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第三产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4、努力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就业范围。努力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发展集约型中小企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走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和城镇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措施。“小企业,大就业”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且经过了实践的证明。中小型企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转产变型容易、市场适应能力强、吸收劳动力多而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它对缓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政策上予以积极扶持,逐步形成以城镇集体、乡镇集体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群,从而广泛吸纳社会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90年代以来,城乡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成为吸收社会劳动力的重要支柱。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同样的投资额,创办小工业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为大企业的5倍多。1979~1999年,工业部门和服务业增新的2.5亿从业人员,有85%是在中小企业中实现的。中小企业就业增长率如此之快,表明它将越来越成为我国提供就业机会的一条主要渠道

就业问题论文: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就业;金融危机;职业中介机构

论文摘要:文章简要评析了在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农民工就业形势所受到的影响。肯定了目前政府所取得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从农民工技能水平、职业中介机构服务水平等诸多就业影响因素角度,提出了农民工就业难题解决的创新性建议。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出口导向型企业,部分出现了农民工的就业难题,按农业部统计,约有2000万人失去工作岗位,提前返乡。

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已采取了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返乡农民工培训力度、强化就业中介服务等系列措施稳定就业局势。

从劳动经济学观点看,这些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好的,但应该看到,由于牵涉到的农民工群体人数众多,地域广大,又由于户籍政策的灵活性欠缺,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不一等问题,在实际运转中一些措施可能存在执行的偏差。

本文意图在这些措施基础上,提出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政策设想。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受各种因素综合影响,部分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对农民工就业造成影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年底进行的“就业情况快速调查”监测分析称,考虑到部分返乡农民工暂时失去工作,加上农村部分新成长劳动力,节后需要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在2000万人以上。

但根据走访调研,目前相当多的企业仍然有招工计划,不同的是岗位数量、招聘需求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

1.相当多的企业由于生产计划缩减,空港数量有所减少,招聘时间略有延后。但一些企业由于技术改造和创新所需,追加了一些新岗位的招聘需求。

2.企业对新录员工的文化和技能水平要求提升。按照人保部的调研结果看,企业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工以上技能的比重,在历年持续提高的基础上,又分别上升了2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数量整体有所下降,招工时间推后,技能要求提高。

因此,农民工就业供求矛盾在一段时期内将比较突出,引导有序流动就业和就地就近安排就业的任务繁重。

二、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

要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不能不系统梳理农民工的就业影响因素。影响农民工就业的相关因素大致如下:

(一)行业及企业外贸关联度及应对危机的能力

一般来说,一个行业或企业与出口外贸关联度越大,受到的冲击就越大。又因为这些企业多属于来料加工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位于整个产业链的末端,故而在这些企业中工作大量农民工群体,首当其冲地受到危机冲击。而在这些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受冲击程度最大。

但即便在这些企业中,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也有区别。一些企业在危机中及时调整对策,推出了产业升级战略,努力往产业链的上端靠拢,这就为其下一步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另有一些企业以退为进,暂时捂紧荷包,缩减薪酬等开支,和员工一起过苦日子。等到外商有新的订单调整,立即“反扑”,重新开工,这也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希望所在。

(二)区域经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

整体看,越是区域经济活力比较强,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地方,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就越强。众所周知,在此次危机中,由于对外开放程度高,沿海比内地受冲击程度严重,在订单减少、推迟或接不到订单的情况,企业开工不足或部分企业倒闭,带来了企业减员或岗位消失问题,使得在这些地区从业的农民工不得不提前返乡。

而农民工返回的家乡多是重庆、成都、河南等内地城市。根据笔者观察,在成都重庆这两个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活力释放,这些地区对于返乡农民工的安置和扶持力度更好,也有可能有更多的就业岗位给予返乡农民工就近安置。下一步,需要对这些地方解决就业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政策扶持。

(三)农民工自身文化技能水平

根据前述有关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分析看,目前对高中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工的农民工需求比重在增加。这与目前正在推进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技能要求提升有关,也与劳动力市场更激烈的竞争有直接关联。

(四)政府及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水平

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及社会中介人才机构中介服务,诸如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供需见面会等,多聚焦于本地本市居民,或者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以,大量高中以下学历的外籍农民工群体,其就业指导问题一直被忽略。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在户籍制度上给予更灵活的处理,并出台对社会中介机构或人事企业,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激励措施。

三、现有就业对策分析

基于上述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推出的一系列就业解决对策,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存在以下几方面局限:

(一)产业升级通盘考虑不足

由上述分析可知,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宏观产业经济环境、区域经济活力密切相关,也与企业规模有所关联。

但当前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还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民生投资比重较少;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除物流业规划中,这些投资多集中在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考虑较少。相应地,支持他们进行科研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资金自然就少。

由此,一些原本就困难的中小企业在外需缩减,产能减少,内部用工成本依然不减的压力下,很难尽快走出困境。

尽管目前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已经及时安排了200亿技改专项资金,拟通过中央财政贴息方式,并带动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一年撬动4000多亿的技术改造项目。但整体效果还有待观察,力度有待加强。

(二)培训的瞄准性差

由于文化技能水平对农民工“再就业”的影响因素明显,目前的多项中央和地方政策,都将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水平,把其放在突出位置。

但由于现行就业失业率统计口径,只统计城镇户籍人员,对于大量非本地户籍的外来农民工并未涵盖其中。尽管当前各地也紧急部署了对这些农民工的就业监测,但由于这些农民工多地往返流动的特点,统计难度很大,对部分人群的掌握并不全面,因而培训目标人群的确定就比较难。这也是当前众多劳动力输入大省普遍存在的难题。

而在中西部等劳动力输出大省,虽然比较容易统计出返乡农民工数量,但囿于财政经费不足等原因,就地对农民工的培训也不现实,并且在培训后,与企业需求对接方面,也会存在一定问题。

(三)发动社会力量不够

目前,有关部门密集推出了关爱农民工就业的多项行动,其中作为值得嘉许,但在广泛发动各种民间力量,包括企业、媒体等一起来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难题上,还有待加强。

由于涉及的就业人群庞大,单靠政府下属的各地人才中介机构,提供所有的人才中介服务,并不现实,下一步需要在激励社会力量参与解决就业问题上下工夫,这当中就包括各种民间培训机构、各行业中小企业,及时提供信息的各种媒体。

但发动社会力量的同时,需要注意严格对社会职介机构的监管,严惩非法职介公司“黑中介”等非法行为。四、进一步就业政策探讨

(一)就业与产业升级、企业创新相结合

笔者建议集合各区域经济特色及企业需求,由当地宏观管理部门——如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牵头,联合工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知识产权局等,对各地现有产业及企业进行梳理,尽快明确政府鼓励发展的新兴行业领域,并对这些行业所需岗位信息细化梳理,及时推出对应的员工技能提高课程,从宏观上改善农民工技能素质结构。

在农民工就业问题解决上,救活企业特别重要。只有政府或社会资金及时给企业输血,企业复活了,才有新岗位可用,人才供需市场才会繁荣。

笔者建议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协调,给予企业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专项补贴,补贴额度建议与其解决就业的人数、工资水平等直接挂钩,对于不裁员者给予奖励。

对于在困难时期进行技术创新和岗位改造的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财政资金支持。

(二)创新培训费用机制

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导,在劳动力输出大省与劳动力输入大省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及时共享农民工供需信息,并将岗前培训和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及时调整培训内容,以适应企业需要。

由于培训必然涉及经费,靠沿海地区几个劳动力输入大省,来解决众多非本地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显然不现实;同时,劳动力输出大省在培训方面也很乏力,这些省份多是财政困难大省,单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或单靠地方财政都不现实。因而,笔者建议将大量结余沉淀在劳动力输入大省的养老保险金等利用起来。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地区分割,农民工在离开一个就业城市转出社会保险关系时,对于自己的养老保险部分只能推出个人缴费那部分,企业缴费部分作为养老统筹基金,则沉淀在当地政府社保部门。

笔者建议将将这部分养老统筹基金,按照一定比例统一转入劳动力输出省份的社保机构,由这些社保机构统一组织,对于大量返乡农民工进行集体就业培训。一旦劳动力输入大省经济回暖,企业重新招工,就及时将农民工输送过去,由此既避开了培训方面户籍的樊篱,又减轻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资源负担,避免农民工盲目找工作的低效。

(三)健全人才中介服务平台

建议各地进一步健全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信息披露机制,形成企业与当地就业服务机构信息的强制报送,将岗位需求信息统一梳理至各区县就业服务机构,并及时,供择业农民工参考。

对于资金缺乏的中小企业或私营个体企业,要统一由政府出资搭建临时性的招聘平台,供供需双方双向选择。

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爱心热线,为提供岗位信息的信息人,给予物质奖励。

(四)打破户籍樊篱

在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等政策上,应当把政策对象扩大到城乡所有需要就业对象,形成一体化的城乡就业政策,消除对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歧视。

笔者建议将农村劳动者纳入了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就业政策范围,改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建立了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就业问题论文:大学生应对就业问题论文

由于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难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文章主要根据当前石河子大学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就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就业难的相关措施,为大学生认真对待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一、大学生应对就业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

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从2003年至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13万增加到495万,是扩招前的2倍多,而工作岗位的增加却是有限的,每年岗位增长率在36%,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率保持在120%左右。

调查结果显示,70.63%的学生对2008年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由于这些方面的忽略使择业、就业时走很多弯路。

(二)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

另外一个问题是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缺乏时效性、大学生没能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及大学生了应聘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获取。这两种情况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局面,延长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过程。

调查显示,58.73%的同学找工作的主要渠道是人才交流市场,这在渠道上就有局限性,因为人才交流市场开放的时间和地点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择业信息的筛选。因此,信息渠道的局限导致了信息获取不及时。

(三)自我能力认识不足,所学知识与现实要求不匹配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缺乏良好心理的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

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50.8%的同学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能力,且缺乏自身能力与实际就业形势相联系。盲目就业是人力资源的错误使用,造成人才的浪费。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评估,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对就业做出最佳抉择,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才是大学生就业的最终目标。

(四)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结果发现,61.91%的同学“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有70.64%的同学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一定的规划但不完全”,说明很多同学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因此职业目标的制定不够合理。

就案例院校毕业生如何看待当前就业难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案例院校大学毕业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首要原因是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其次是就业人数过多,第三是信息不对称。而对职业规划,更多的人忽视其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有94.5%的同学都没有详细、科学的规划。职业目标的制定是需要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进行分析考虑的问题。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非常时期,往往会有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因此进行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毕业后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前程,避免大学毕业生在盲目求职过程中造成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五)期望和实际现状不符

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还存在就业后稳定性差、离职率高此类问题。多数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薪酬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不愿从基层做起,宁愿等待,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人际沟通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有业不就”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不少大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调查显示,35.71%的同学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48.41%的同学理想或期望从事的职业是经营管理类。这是大学生就业缺乏了解现实形势的体现,77.78%的同学不愿去偏远的基层工作。这些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理想职业目标,缺乏对现实就业情况的了解,存在理想发展方向和现实形势不相符的问题,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盲目、犹豫不决,不利于就业目标的实现。

(六)就业时一味追求稳定和高收入

大学生处于从依赖向独立、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的时期,他们对社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热情与好奇,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规划。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择业的心态趋于“现实化”,这种“现实化”表现在工资的高低、待遇的好坏成为择业的首要准则,而很少考虑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优势、潜力等自身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这必将影响到大学生对将来职业的选择和未来人生发展的定位。

35.71%的同学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22.22%的同学期望薪酬1500-2000元之间,这显然与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薪酬标准不符。在就业时片面追求稳定和高收入,而没有考虑自身能力限制与缺乏经验带来的不利影响,势必造成在求职过程中受挫。

就业问题论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就业问题论文: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占用了农民的大量土地,导致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同时,由于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偏低等,导致很多失地农民未能就业。为了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有必要对目前有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当前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以便进一步完善已有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化;征地;失地农民;再就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土地被大量占用。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人左右,今后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2000—2030年的30年间,失地农民将超过7800万。有研究显示,估计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1亿人,其中有5000万以上的农民既失地又失业,而从动态来看,这一数字可能达到8000万人。由于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非农劳动技能欠缺等因素,导致农民失去土地之后,有很多农民未能就业,成为失地无业农民。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失地农民是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应该关注这部分人的生活,而就业是解决生活的较好途径,因此有必要重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

一、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影响

(一)失地农民就业渠道少,并且缺乏稳定性

张彦丽等认为,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大致有两种:(1)在本地企业务工或开店经商。这些农民有的会随着企业技术进步以及用工市场化,由于自身缺乏知识技能而失业。(2)做临时性工作。受季节性或市场需求等影响,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或失业[1]。

(二)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民失地后消费增长的幅度大于收入增长的幅度。徐忠红认为,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化为市民的生活方式,家庭的食品如粮、菜从市场上购买,这样食品消费的增加导致固定消费支出增加[2]。

二、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因素

(一)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孙绪民认为,我国许多地方的城镇化陷入误区:用城镇建设代替城镇化。用城镇建设的现代化代替工业化来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没能带动经济增长,反而排斥了农民就业[3]。李培林指出,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加快,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优势日趋强化。在制造业,大量的手工操作过程变成了机器的流水线;即使在管理领域,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很多人脑的工作岗位缩减[4];有些地方超常规开发,但经济总量尚未超常增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二)征地补偿不合理

征地补偿标准没有考虑土地对农民承担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又没有体现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张彦丽等指出,失地农民不但得不到土地的增值收益,就连在发放补偿安置费中,政府巧立名目提留发展基金或收取税费等层层盘剥。除此之外,村委会很可能会截留补偿费。李世平等指出,征地人为降低行政成本,将安置补助费与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也一起交给了村委会,这为村委会截取安置补助费等提供了方便[5]。

(三)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跟不上

对失地农民的培训没有硬性要求,导致培训率低。徐君认为,失地农民培训弹性大,约束力不强,对失地农民是否组织培训、失地农民是否参加培训,往往取决于培训部门和失地农民对培训的认识[6]。许方丽指出,国家承担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费用,政策上也有许多优惠,而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无具体安排[7]。

(四)失地农民观念陈旧

失地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养成了保守的观念,武玲娟认为,许多失地农民对政府和集体有“等、靠、要”的思想。大部分年轻人“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们认为“低工资、重劳力、苦脏活”是外来民工的职业,自己从事这些工作会丢面子,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8]。

(五)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劳动技能欠缺

失地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陆飞杰认为,学历越低,意味着他能够从事的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也就越低,工作的可替代性也就越强,竞争也就更为激烈。一个劳动力要找到一份工作,除了要具有比较高的人力资本之外,就业信息对他来说也比较重要,而就业信息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的数量。失地农民与其交往对象之间大多具有共同的背景,从关系网中获取的信息比较单一。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薄弱,严重影响就业信息的获取[9]。

(六)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马弛认为,国家向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而农民基本上没有。失地农民不能享受“国民待遇”,导致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失败时没有社会保障这个“避风港”。如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其适用的范围仅限于城市居民,而将广大农民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10]。

三、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魏有玲等认为,县级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国土资源局负责征地补偿,公安局负责做好“农转非”工作,劳动局负责就业培训工作,民政局、社保局、人寿保险公司负责社会救济、养老保险,扶贫局负责扶持产业开发,为失地农民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11]。

(一)发展经济,创造就业空间

工业化是带动就业的基础,葛红岩等认为,工业化进程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直接的需求,而工业化对服务业的衍生需求也增加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12]。沈志兰指出,政府应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加大发展第三产业[13]。

(二)建立公平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有必要合理分类提高现行补偿标准。付娆认为,对纯公益性项目用地仍由国家统征后拨付,但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对准公益性项目用地,除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还应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同征地主体协商谈判,让农民分享所征土地的增值收益;对开发性项目用地,引入谈判机制,让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直接参与市场交易[14]。

(三)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1.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培训要根据失地农民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求职意愿等,开展多层次培训。林惠玲认为,政府要协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对口职业培训,并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即先在培训机构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然后到定向单位学习实践知识[15]。政府通过制定评价标准、对培训单位进行考核、并向社会公布等方式加强对培训单位的监管,促使培训单位提高培训质量。培训费用要遵循政府补贴与农民合理分担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和法律责任。

2.应转变失地农民的观念。鼓励失地农民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武玲娟认为,使失地农民由原来散漫的小农意识转变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纪律性强的企业管理意识[8]。通过大众媒体,加强择业观念的教育。邢月梅认为,使农民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工作不分高低贵贱,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16]。

(四)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考虑到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为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应该坚持低标准缴费,并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惠晓峰指出,在国家财政负担不起的情况下,应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及征地主体各负担一点的筹资机制[17]。中国的传统和现实决定了社会养老不可能替代家庭养老。刘同昌认为,不能把养老的责任推给家庭后只是事后被动的监督。精神宣传和鼓励远远不够,要求建立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相一致的约束机制,加快完善地方性老年法规[18]。

就业问题论文: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分析医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论文的心理问题,探究其解决对策。对目前就业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对医学生的就业观念、自我评价、个人定位、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应从他们的心理认知、心理情绪和社会诸因素分析,加强教育,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提供积极的就业指导,积极进行自我调适。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拥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其就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对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医学生招生人数以每年10%~50%的速度增加,这必将极大地增加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还严重不足,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人员数量趋于饱和。然而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民营医院大多采取人才租赁形式,为办出特色,尽快显出效益,愿意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或向大医院租借,对培养大学生不感兴趣。

二、对医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

1.自傲与自卑

随着国有医疗机构的扩编增岗、民营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迅速增长,对高校医学生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同时,部分学生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自我感觉良好;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过高的期望,导至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好高骛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为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2.焦虑与恐慌

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轻重不一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特长,利于自己工作的单位等,一些专业性强或内向或成绩不佳,能力一般或临近毕业单位仍无着落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焦虑。调查显示,34.7%的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86%的成绩不佳的学生焦虑的是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89.8%的女同学为有些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断,竟因不知自己毕业后向何处去而焦虑。

2.嫉妒与攀比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同时,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比,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

3.积极与消极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医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加卫生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无形中给家庭经济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贫困的学生。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参加“双向选择”,为争取到就业的机会,与不同学校的毕业生激烈竞争。同时,他们的择业心理从整体上讲也趋于理性,能够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树立自主创业的美好愿望。然而,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三、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从就业指导入手,改变就业观念,正视现实

学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改变常规的教育模式,区别医学生与其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差别,形成医学院校独特的就业教育体系,切实研究出适合医学专业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建立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有计划、有组织、有定点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建立校院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就送到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去,专业课教学在临床一线实施,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保证基础。

2.从积极的心理调适入手,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调整心理首先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的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通向成功的起点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使其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3.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及时排除不良心理情绪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激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把就业教育融入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得以启发,把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生活、与未来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转移不良的心理情绪,调整认知偏差,建立客观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积极向上的认知系统,以有利于就业顺利进行。完善防御机制,及时调控,合理宣泄,辩证分析,适当转移。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参加心理咨询,预防因就业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