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论文

时间:2022-04-19 04:31: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就业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就业难论文

就业论文:当前就业难问题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一)高校扩招导致供过于求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相辅相成。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多的学生进入到高校学习。数据表明,1998-2009年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7.22%,远远超过同期GDP的增幅。由于高校扩招速度过快,从供需的角度而言,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用人岗位需求量远低于高校扩招后所输送的人才数量,这将会导致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相对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产生。自2008年至今,国内外经济受金融风暴影响,一些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用工数量减少,加重了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状况,就业难题愈加突出。同时,由于扩招之后,大部分的高校将面临硬件设施不足,科研经费、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教师授课任务加重,授课质量得不到保证等,进而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教育体制弊端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严格地讲,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为更多的青年人尤其是农村青年提供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不仅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还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方式继续沿用旧的培养模式,继续以高层次、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工作还很欠缺,导致学生较难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另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采用的依旧是“一学定终身”的培养方式,学士、硕士、博士不出校门一气贯通,毫无社会实践经验。一旦找不到工作,不仅给社会压力,还会给学生本身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三)学生就业能力欠缺《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4》指出,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工作稳定性差。据调查,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离职的人群中98%是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离职率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主动离职率偏高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职场发展。个人离职原因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职场认识和适应性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职场成熟度和适应性欠缺,也反映了学生在校教育期间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当前用人单位主要注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存在着职业目标不明、学习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低下、专业能力不足、品格养成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会阻碍其求职就业。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之策

(一)国家政策层面1.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就业质量问题,提高经济生产效率将能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就业。研究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就业比重与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产业升级这三大效率变量的正向关联性表明,保证经济增长路径沿着效率提升的方向延伸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根本着力点。为此,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效率增长路径上来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如果经济增长的路径与大学生就业增长路径相互背离,那么其他的政策举措有可能是徒劳的。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当前政府部门已出台多项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许多还只是权宜之策,只能解决当前的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改革教育体制,降低高校招生规模,调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高等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3.资助特殊专业领域的人才高校招生、专业培养设置要依据经济市场要求来调整,但是不能忽视了特殊领域的人才培养。有的高校因为某些专业学生就业率低,而取缔该专业的招生。高校如此“治标不治本”的举措也是“无奈之举”,学生就业难不是就业能力差,而是专业的就业面太窄。因此,特殊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资助其成才就业,在市场不认可或市场需求量少的情形下,保持对研究领域的人才储备。

(二)高校层面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市场变化从供需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供需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扩招的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我国高校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各专业的招生,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一致、进度一致,而应有差别地对待。在专业设置和各个专业的招生上应考虑市场需求情况。人才需求预测,主要还是市场统计,学校自身也有预测。此外,扩招还要理性看待专业冷热的问题,进行适当调整。2.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就业工作的建设,加大就业硬件设施的投入,壮大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首先,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是高校就业工作的行动指南,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政策内容。其次,就业指导部门应将就业政策贯穿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深入、全面地了解本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因地适宜地做出相应的就业指导策略,分门别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再次,还要及时研究改进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方式与内容,组织培训,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大学生就业。3.注重职业生涯教育高校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工部门做出科学的评估,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使学生准确地定位自我,更好地规划求学和生活的方向,为将来走向职场或继续求学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应当设立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由就业指导教师或者学生辅导员做好该方面的工作。如一年级,加强学生自我适应的引导;二年级,加强学生自我定位的思考;三年级,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四年级,加强学生求职技巧的指导。

(三)毕业生层面1.注重个人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就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的就业过程更容易。在学习期间,应当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培养科研学习能力。同时大学生应当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个人素养,如诚信、道德、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重要因素。2.提高毕业生职业适应力毕业生要明确自身定位,注意调整心态。一般来讲,刚入职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的设想存在落差。因此,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自己当前的工作岗位做出正确定位。这不仅需要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还需要学习以恰当的心态来应对新环境的挑战。

(四)用人单位层面1.增强校企合作用人单位的需求其实就是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用人单位要与高校信息畅通,使双方能及时地做出反应,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企事业单位与学校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与学校长期合作,为毕业生创造实习平台和就业机会。2.承担培养企业精英的社会责任用人单位要承认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不能因为应届毕业生能力稍微欠缺就拒招。企事业单位要主动承担培养人才精英的社会责任,学校是理论基石,而企事业单位是实践的基地,人才的培养都是经过经验能力的日积月累方长成参天大树。企业在用人的时候不拘一格,方能为自身、为社会输送精英。

总之,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各个方面的原因,而落实教育制度改革,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培养高素质高校毕业生才能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作者:王鑫卢瑶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就业难论文:对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学透视论文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转型大背景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但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从本质上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应该淡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常态现象。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角色社会化大学生就业市场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的群体,大学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普遍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难道高校毕业生真的是供过于求了吗?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一、就业难的大背景:社会转型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性难题。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加速期,表现为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这种社会转型必然带来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首先,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组,特别是传统产业比重的下降,致使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结构难以跟上这种变化,出现了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其次,在转型的社会中,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稀缺性相对下降,表现为中国传统的就业渠道吸收毕业生的能力在下降: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在历次政府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中找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人事改革和经费紧缩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精简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减员增效的措施,使得过去作为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变得越来越窄。

再次,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健全,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还没有形成,造成就业信息不灵,就业成本高,难度加大。

最后,社会对大学生的实践要求,除常规的科研、教学、机关外,更主要集中在城镇基层、农村、西部和非全民所有制等领域,但在现实上,要真正使毕业生进入这些领域,在执行层面上还有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要革除。加之毕业生在观念上一时难以接受而不愿意到这些性质的单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油然而生。

二、就业难的外因:社会风气的影响

首先,社会舆论是在心态上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舆论中所反映的倾向是:只要在大城市,就算先委屈一下,也比较容易成功,而到了中小城市、基层农村,就要更多地强调牺牲、奉献,这使得众多大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社会舆论往往更加关注结果和成功本身,而不是为了成功所需的种种努力和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成功所需的良好心态。社会舆论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平视成功,重视过程,但显然我们的舆论并没有做到。社会不能正确地向学生传递成功的所有信息,仅仅是现象而非本质。年轻的大学生紧跟潮流,只知道盲目释放热情,盲目地评价自身,缺乏艰苦奋斗的必要准备,导致就业上的心理失衡。

其次,“关系就业”风干扰了就业市场,双向选择受到了局限。用人单位的“近亲”结构造成的就业排外性,干扰了就业市场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一些单位只认领导、亲戚、朋友递来的“条子”,不管专业是否对口,能否胜任工作,只要有“来头”,有“关系”,就照收不误,搞“黑箱操作”,致使公开招聘也成了“幌子”,人员早已“内定”。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等级错位现象层出不穷,一些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关系户”占据着职业岗位,排斥着有专长的毕业生上岗,人为地造成就业困难。地方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既没有经济基础,又无社会关系,面对无形的“关系网”,他们更多地只能是无奈与茫然。

再次,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之风,要招就招高学历,“虚荣心”在作怪。虽然这几年用人机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门槛过高、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动辄打出非本科、研究生不要的招牌。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特别看重工作经验,希望招来即用,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这对工作经验几乎为零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选择的自由完全交给了用人单位一方。部分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学生的外在形象,有的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身高、五官等外在条件提出过分要求。对外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内在水平和能力,这给一些形象一般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可以说,转变用人观念对用人单位而言,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最后,学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是毕业生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原因。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许多大学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如出现国际贸易热、会计热、计算机热等,热门专业一直热到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出现了严重的“短视现象”。其中一些学校在根本不具备开办新专业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师资、教材穷于应付,换汤不换药。太注重市场需求而不考虑办学规律,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部分“空壳”现象,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此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着某些不足,甚至存在一些重大缺陷,如“驯化”、“模化”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成为“听话”的安分守己的规矩人,成为一个个“标准件”,缺乏个性,缺少敢闯敢冒和独立不倚的精神,满足不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就业中的“塞车”和“撞车”现象正是这种教育模式弊病的最好注解。功利主义性质的教育理念换来了“人才滞销”的尴尬局面。

三、就业难的内因:社会化水平不高

许多毕业生慨叹“就业难”,但是,为什么有的毕业生就业如鱼得水,有些毕业生却举步维艰?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笔者以为,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

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它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个体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成为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首先是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不快。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特定社会角色,决定了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找到一份好工作,更要深刻理解他们所要从事专业的社会伦理意义,培养自己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现在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自我角色期待与社会角色期待发生冲突,一些学生的观念仍停留在“天之骄子”时代,仍以社会精英自居,重实惠、求时尚,只想“到公司去,到外资企业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妄想一毕业就能走上管理和领导岗位。二是社会角色素质培养不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学习,大多数人基本停留在“学生角色”的状态中,“职业角色”的启发和教育少而又少,难以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其次是大学生的社会流动意识不强。在转型社会中,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流动性更大,特别是职业地位的流动更加明显,并且知识型劳动者的流动性将比传统的产业工人要大得多。由于职业和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大学生“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然而,相当多的大学生还一心想捧“铁饭碗”,以工作区域来确定就业单位,不屑基层锻炼,盲目追求“高层、高位”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淡薄,抱着“全民保险,集体冒险,个体危险”的观念不放,因此,以“精英”自居的大学生的优越感就不可避免地摔落在人潮汹涌的人才市场,消失在用人单位挑剔的眼神中。

再次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基本上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如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型企业的面试,通常不限专业,他们需要的是知识面广、人品好、能力强的学生。而许多毕业生往往有着“优秀”的书本知识,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却比较欠缺,择业时又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而是根据社会职业声望,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单位名声好,“事少钱多离家近”,这种要求与个体素质间存在较大的错位。某学校提出的“只要素质好,年年工作不难找”的口号既是社会需要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大学生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的真切呼吁。

四、就业难的实质:被夸大的“伪问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只是一个客观的表面现象,是一个“伪”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和有能力吸收比现在多得多的毕业生。

200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为212万,而在全国劳动力适龄人口中,大学毕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仅为5%,在非农业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也仅占20%。2002年我国大学生毛人学率也仅为15%,刚刚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经济发展水平与我们接近的菲律宾和泰国就分别达到了31%和35%。发达国家正进人普及型阶段,高等教育人学率达到50%以上,美国则达到了70%。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国人力资本的投资远远不够,甚至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水平。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大学生多得“无业可就”,而是大学生.“有业不就”,是毕业生的择业方向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存在被夸大的可能,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政府的就业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的倾斜。大学生群体并非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有能力获得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而且有能力影响政府决策资源的分配,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和期待,希望维持他们这些社会“骄子”的传统优惠地位,寻找“精英”待遇。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喊得厉害,学校忙得不亦乐乎,而一些毕业生却悠闲自在。我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是明确的,能不能就业,首先是个人问题。对于国家来说,需要关注的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目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反应已经比较足够了,毕竟这种关注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国家公共资源向一部分人倾斜就是对另一部分人权利的侵害。

再次,中国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对不能说低,市场经济国家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很少有超过50%的,而2003年7月国家教育部给国务院汇报的是70%的就业率,2004年9月初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也达到了73%。我们比较关注一次就业率,而国外比较关注二次就业率,就是年底就业的毕业生比率,一般为60——70%。而2003年底,我国大学生就业率达85%,由此可见,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低。

在这个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急速转型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正由“卖方”走向“买方”、大学生毕业后有一定比例的人找不到工作和不找工作才是正常的,这是人才流动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正常波动或涨落,远没有达到人才过剩的程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具有的常态现象,并不是突然爆发出的重大社会问题,从国家宏观角度看,只能通过一定的政策加以调整缓解,将其控制在一定界限内,而不能“消灭”。因此,在今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该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提法加以淡化。而要真正淡化,需要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学校要积极适应市场办学、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品牌,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并规范招聘;政府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保障,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经济和基层单位就业。

大学生毕业就业难,是国家在经济发展与调整时期的一种暂时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体制的不断完善、学校改革的不断深人、社会化教育的全面提升,这种“就业难”的局面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改观。

就业难论文: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研究论文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在教育成本激增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教育和经济两个重要国民领域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来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1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问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渐露端倪,近几年成为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从2003年至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每年增加量超50万,而每年毕业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在70%左右,未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从2006年开始,未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00万。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0万,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似乎已很难避免。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是难上加难了。

目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遇到三难,即落实用人单位难、专业对口难、正式上岗难。最近几年对外公布的初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70-75%之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到高校稳定、社会和谐和人力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等,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的更多关注。

2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缩影,很多国家都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中国目前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为了尽量满足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创造不了如此多的就业机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需求。

2.1大学生就业遇上严峻的“大环境”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结构性矛盾影响就业状况。导致就业难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区域结构性矛盾。[1]大学生就业难处于“两难”境遇:一边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毕业生或毕业生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另一边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及乡镇长期招收不到应届大学毕业生。二是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三是就业竞争激烈,市场达超饱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然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岗位数绝对减少,大学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等,使他们在求职择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2.2大学生就业面临困惑的“小环境”

从“小环境”看,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主动调整,往往依据自身师资条件等,专业设置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失衡。同时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对于实用性强的技术岗位招聘,很多单位在通过与学生面试中反映,高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无法与单位实际需求相适应。再次,很多高校连续扩招后,教师工作量加大,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时间补充新知识,缺乏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研究。[2]另一方面,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盲目提高用人标准,条件要求也愈加苛刻,文凭已经不再是走向理想职业的唯一“通行证”,除了崇尚高学历,要求毕业生具有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多数应届毕业生往往不能够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不少招聘单位的广告明确地写明“只限男性”或“男士优先”,性别上存在歧视。再者,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很多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而社会对“80后”这一代评价褒贬不一,用人单位认为“80后”大学生员工普遍存在着散漫、忠诚度低、责任心弱等缺点,使用人单位招聘时有所顾忌。

2.3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一方面,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等;另一方面,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二是自身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较大,部分毕业生“心比天高”,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但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3]。三是缺乏创业意识。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制约了大学生成功就业,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等”、“靠”、“要”等思想,缺乏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在面对当今市场巨大的创业平台,高校毕业生宁愿成为现有就业市场廉价的替代者与竞争者,也不愿意实现对自我的突破,不愿意走上创业之路。

3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多管齐下,优化大学生的就业“大环境”和“小环境”

政府及社会应对大学生择业就业难应有所作为。第一,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增强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第二,应扩大毕业生入伍、研究生招生比例,这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未来国家竞争力储备力量。第三,鼓励经济相对优越的毕业生到发达国家深造学习,学成归国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第四,鼓励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第五,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取消落户限制。第六,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用人单位要放低门槛,寻求真正可用之才。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目前毕业生数量庞大的情况下,把录用人才的门槛抬得过高,本来是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要聘用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用人标准虚高,使得相当一部分人难找到工作,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因此,要动员用人单位改变用人观念,多注重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而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民企、私企单位,为规避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责任,不与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侵犯了就业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自己公共形象,进而造成大学生不愿意到这些单位就业,人为地促成了“就业难”。

高等院校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一方面,高校应根据整个经济环境来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把从片面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转移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轨道上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从学生入学时起,高校就应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应职业课程的指导,逐步进行职业规划,并在大三、大四加大指导力度。

家庭要承担起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首先,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注意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并能及时给予指导,使孩子少走弯路,更快成长。其次,督促孩子毕业后尽快成功就业。再次,不要强求学生绝对专业对口就业。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生喜欢,只要学生肯努力,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最后,家长要转变就业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流动越来越普遍,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整个社会充满了竞争,现在没有一包到底的“铁饭碗”,单位都实行合同制。毕业生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

3.2努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力

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降低期望值。一方面,大学生不能总是盯着“热门”职业。随着社会的变迁,旧的行业在不断消失,新的行业也不断产生。过去被人视为“低贱”的工作,反而更能锻炼人的本领,发挥个人的潜力。另一方面,树立多元化就业观,不能等到毕业时才决定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有的学生只是在找不到工作后才想到去考研,或是考研失败后转而去找工作,这些都是漫无目标的行为。只有早做准备,在大学期间才能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才能够在毕业时不会感到迷茫。要强化机遇意识,牢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大学生在校期间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根本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有些大学生意识落后,只重视对学校所安排课程的学习,不注重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毕业时就业核心力低,不能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应成为“T”型人才,“竖”代表专业基础知识,而“横”则要求大学生通览各方面的知识。

大学毕业生强化创业意识。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创业意识,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改善目前就业难的局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改善毕业生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为社会上其他的待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达到创业带动就业的理想境界。然而创业带动就业需要来自社会、高校、学生个人几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社会应该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个人应该具有勇于拼搏、大胆创新的精神。

就业难论文:毕业生难就业策略策略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于: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家庭和个人的思想准备相对不足、高校应对就业市场变化的自主权相对不足。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时人的择业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适时而科学的引导,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积极探索就业工作新机制。

论文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原因;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复杂问题,交织在其中的有两条线:从上到下是纵线,包括政府、社会、家庭与毕业生个人三方;从进到出是横线,包括选型、培养和营销三个环节。从宏观上分析“就业难”的成因,目的是提出解决“就业难”的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大发展准备不足造成的,具体体现在“三个相对不足”:

(一)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国家在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之初,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一直定位在稳步和适度发展上,尽管社会上要求增加招生的呼声很高,但基调还是“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据此,“九五”时期的头三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分别为96万、100万和108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年递增速度均为5.5%。1998年l2月24日印发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贯彻《高等教育法》,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各地的需求和经费投入及师资条件的可能,在采用新的机制和模式的前提下,2000年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将达到660万人。招生计划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应有较大的增长。高等教育入学率由1997年的9.1%(新口径),提高到2000年的ll%左右。1999年6月l3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第二项第9条明确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1999年6月以后,由于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果断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决策,高等教育由“稳步发展”转为“加快发展”,揭开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序幕。1999年当年扩招48万人,相当于当年一下子兴办了48所万人大学,其后的两年连续扩大招生,高校在校生比1998年翻了一翻。1999年6月提出的“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百分之十五左右”的目,在2002年就实现了。整个大众化的发展进程缩短了8年。大幅度“扩招”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缓解就业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保证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由此也引发了教育、教学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最终又都在随后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体现了出来。当然,这并不是说,“毕业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大学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也并不是“扩招”以后才出现的。“扩招”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据统计,1998年高校毕业生的待分率就高达30%。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质上是“择业难”的问题。急剧的“扩招”使得社会提供给大学生选择的与其价值身份相适应的就业岗位不足。

(二)家庭和个人的思想准备相对不足。在“精英教育”时代,高校毕业生短缺,社会精英岗位充足。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在社会精英岗位上的就业。“扩招”后,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明显不充足。就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而言,是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同时,必然要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从事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工作,这是正常现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家庭和学生还不愿意接受这种现实,或者讲,家庭和个人的思想准备还有一个过程。

20世纪5O年代,如果一个高中生回农村,那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因为那时候高中生是稀缺资源。大学生也是同样的道理。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国家,大学毕业生干的也往往是很基层的工作。同样地,在今后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后,可能连硕士生、博士生也要干一般性的工作。大学毕业生也要淡化“特殊性”,消除不恰当的“优越感”,降低过高的就业“期望值”…。

然而,要家长和毕业生降低就业期望,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的学‘生,竞争考学,交费上学,刻苦求学,目的就是毕业后能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以攀爬社会精英层次的台阶。这种观念和期望,是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灌输给他的,也是他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因此,真到了毕业的时候,突然要求他们把精英化的就业目标降低到大众化水平,他们是不愿意接受的。所以,家长和毕业生在目前阶段仍然是会竭尽全力去实现就业的高期望,而不愿考虑岗位的相对稀缺和所追求的岗位是否与自身素质相适应等。而宏观上,如果这种期望成为普遍,就业难的问题就必然存在。

(三)高校应对就业市场变化的自主权相对不足。我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环境下进行的,精英教育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行政的手段来实施的。但大众化教育一开始就生长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用精英化教育的眼光、办法看待和发展大众化教育,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来解决市场经济的问题显然是不合适的。但现实中,有时也很无奈地不得不这样做。譬如讲,现在的毕业生就业完全走向了市场,国家也提倡就业工作要坚持市场化的导向。但高校是无法真正和彻底的做到。招生、经费、学费、师资、职称等等,都是行政上报批,没有完全按市场化运作。高校里,除了就业,其它的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按照计划的行政的方式来运作,这种的情况在一般院校里非常突出。还有,如各个高校的定位不同,特色不同,毕业生就业的层次不同,那么,高校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模式的选择就应该按市场的要求而有所不同。但现实中高校是没有办法来灵活应变的。这个问题,各高校不是没发现,而是很难变。因为全国高校教学评估的标准是一样的,你不按评估指标办,你就不合格,就要被亮牌。按市场规律,高校教学应该是有差别的,教学评估应该是分类进行的不能搞一刀切。

总之,由于高校应对就业市场变化的自主权不足,从就业的三大环节分析,就业营销基本坚持了市场导向,而在选型和培养上却仍然主要坚持行政导向,很难及时而灵活地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造成了很多无效供给,产生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应该在义务教育结束后适时进行,而不应仅仅停留在就业前夕。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解决“就业难”重要举措。各高校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这对促进毕业生就业有积极影响,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人的择业观念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具体的择业观念是一个结果。在就业前夕,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基本定型,此时对其进行择业观念指导,只是对结果的一种纠偏,属“强迫式疗法”,难度很大,疗效不佳。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择业观念问题,必须进行过程控制,采取“渐进式疗法”。择业观念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朦胧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践修期四个阶段。笔者认为,朦胧期应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发展期应主要集中在中学阶段,成熟期应主要集中在大学阶段,践修期应主要集中在踏人职场以后。因此,如果把就业指导仅仅集中在就业前夕或者是大学阶段,显然是不能从根本生解决人的择业观念问题。要引导毕业生树立“符合国家需求的、与自己职业能力相匹配的、有利于发挥自身潜能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择业观念,必须从择业观念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适时而科学的引导。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应做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二)强化教育主管部门在就业导向问题上的宏观调控职能,把就业的市场化导向从上到下真正树立起来。现在的就业与招生脱钩的现象事实上是很严重的。一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想做大本地教育事业,提高毛入学率,从主观上希望各高校上专业,多招生;二是多数高校都希望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而把就业的问题推迟考虑。上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促成招生与就业严重脱钩。实际上,高校很多“就业难”的专业大都在1999年以后新增专业当中。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一是要准确、科学地统计与公布当地各高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用于引导招生与就业工作;二是对新报批专业,要经过就业部门综合论证后,研究审批,不能仅仅依靠各高校自己的论证。就业状理想的要限最慎重审批;三是对就业率低的专业,应直接削减招生计划,在全省范围内保持供需基本平衡;四是要科学地评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经评估不达标的要限制招生,树立质量为本的导向;五是对于就业状况较好的专业,应严格控制一哄而上;六是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扩大高校的自主办学权,特别是办学模式的选择,学生转专业的审批等等。

(三)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把高校从繁重的毕业生就业任务中解脱出来,以使其专心致力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高校毕业生及时而充分的就业,决不能仅仅或主要依靠高校。而目前的形势是,在“就业率”的统一指挥下,高校不得不树立“就业的导向意识”,并且陷入了繁重的就业任务之中,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四年的本科教育,实际上最后一年是没有质量保证的。在学生能否正常毕业这一问题尚模糊待定的情况下,高校又要提前负责他们的就业工作,并要保证较高的一次性就业率,这其中就有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体制上加以梳理。高校首先要保证的是培养质量,是符合质量要求的“毕业率”,然后是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学生正常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后,由人才交流部门和劳动就业部门代表政府负责就业。政府在市场调配下,登记、统计、公布高校的毕业生失业率,并直接与高校招生、专业设置、经费核拨等挂钩,以此促进高校提高有效供给,提高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步建立起“高校招生与培养一人才与劳动就业部门推荐与监控一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一政府宏观调控一高校招生与培养”这样一种闭合循环的良性牵制的长效多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

就业难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社会学透视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角色社会化大学生就业市场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转型大背景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但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从本质上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应该淡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常态现象。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的群体,大学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普遍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难道高校毕业生真的是供过于求了吗?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一、就业难的大背景:社会转型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性难题。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加速期,表现为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这种社会转型必然带来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首先,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组,特别是传统产业比重的下降,致使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结构难以跟上这种变化,出现了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其次,在转型的社会中,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稀缺性相对下降,表现为中国传统的就业渠道吸收毕业生的能力在下降: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在历次政府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中找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人事改革和经费紧缩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精简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减员增效的措施,使得过去作为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变得越来越窄。

再次,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健全,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还没有形成,造成就业信息不灵,就业成本高,难度加大。

最后,社会对大学生的实践要求,除常规的科研、教学、机关外,更主要集中在城镇基层、农村、西部和非全民所有制等领域,但在现实上,要真正使毕业生进入这些领域,在执行层面上还有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要革除。加之毕业生在观念上一时难以接受而不愿意到这些性质的单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油然而生。

二、就业难的外因:社会风气的影响

首先,社会舆论是在心态上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舆论中所反映的倾向是:只要在大城市,就算先委屈一下,也比较容易成功,而到了中小城市、基层农村,就要更多地强调牺牲、奉献,这使得众多大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社会舆论往往更加关注结果和成功本身,而不是为了成功所需的种种努力和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成功所需的良好心态。社会舆论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平视成功,重视过程,但显然我们的舆论并没有做到。社会不能正确地向学生传递成功的所有信息,仅仅是现象而非本质。年轻的大学生紧跟潮流,只知道盲目释放热情,盲目地评价自身,缺乏艰苦奋斗的必要准备,导致就业上的心理失衡。

其次,“关系就业”风干扰了就业市场,双向选择受到了局限。用人单位的“近亲”结构造成的就业排外性,干扰了就业市场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一些单位只认领导、亲戚、朋友递来的“条子”,不管专业是否对口,能否胜任工作,只要有“来头”,有“关系”,就照收不误,搞“黑箱操作”,致使公开招聘也成了“幌子”,人员早已“内定”。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等级错位现象层出不穷,一些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关系户”占据着职业岗位,排斥着有专长的毕业生上岗,人为地造成就业困难。地方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既没有经济基础,又无社会关系,面对无形的“关系网”,他们更多地只能是无奈与茫然。

再次,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之风,要招就招高学历,“虚荣心”在作怪。虽然这几年用人机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门槛过高、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动辄打出非本科、研究生不要的招牌。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特别看重工作经验,希望招来即用,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这对工作经验几乎为零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选择的自由完全交给了用人单位一方。部分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学生的外在形象,有的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身高、五官等外在条件提出过分要求。对外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内在水平和能力,这给一些形象一般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可以说,转变用人观念对用人单位而言,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最后,学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是毕业生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原因。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许多大学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如出现国际贸易热、会计热、计算机热等,热门专业一直热到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出现了严重的“短视现象”。其中一些学校在根本不具备开办新专业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师资、教材穷于应付,换汤不换药。太注重市场需求而不考虑办学规律,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部分“空壳”现象,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此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着某些不足,甚至存在一些重大缺陷,如“驯化”、“模化”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成为“听话”的安分守己的规矩人,成为一个个“标准件”,缺乏个性,缺少敢闯敢冒和独立不倚的精神,满足不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就业中的“塞车”和“撞车”现象正是这种教育模式弊病的最好注解。功利主义性质的教育理念换来了“人才滞销”的尴尬局面。

三、就业难的内因:社会化水平不高

许多毕业生慨叹“就业难”,但是,为什么有的毕业生就业如鱼得水,有些毕业生却举步维艰?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笔者以为,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

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它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个体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成为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首先是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不快。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特定社会角色,决定了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找到一份好工作,更要深刻理解他们所要从事专业的社会伦理意义,培养自己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现在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自我角色期待与社会角色期待发生冲突,一些学生的观念仍停留在“天之骄子”时代,仍以社会精英自居,重实惠、求时尚,只想“到公司去,到外资企业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妄想一毕业就能走上管理和领导岗位。二是社会角色素质培养不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学习,大多数人基本停留在“学生角色”的状态中,“职业角色”的启发和教育少而又少,难以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其次是大学生的社会流动意识不强。在转型社会中,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流动性更大,特别是职业地位的流动更加明显,并且知识型劳动者的流动性将比传统的产业工人要大得多。由于职业和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大学生“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然而,相当多的大学生还一心想捧“铁饭碗”,以工作区域来确定就业单位,不屑基层锻炼,盲目追求“高层、高位”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淡薄,抱着“全民保险,集体冒险,个体危险”的观念不放,因此,以“精英”自居的大学生的优越感就不可避免地摔落在人潮汹涌的人才市场,消失在用人单位挑剔的眼神中。

再次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基本上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如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型企业的面试,通常不限专业,他们需要的是知识面广、人品好、能力强的学生。而许多毕业生往往有着“优秀”的书本知识,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却比较欠缺,择业时又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而是根据社会职业声望,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单位名声好,“事少钱多离家近”,这种要求与个体素质间存在较大的错位。某学校提出的“只要素质好,年年工作不难找”的口号既是社会需要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大学生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的真切呼吁。

四、就业难的实质:被夸大的“伪问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只是一个客观的表面现象,是一个“伪”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和有能力吸收比现在多得多的毕业生。

200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为212万,而在全国劳动力适龄人口中,大学毕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仅为5%,在非农业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也仅占20%。2002年我国大学生毛人学率也仅为15%,刚刚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经济发展水平与我们接近的菲律宾和泰国就分别达到了31%和35%。发达国家正进人普及型阶段,高等教育人学率达到50%以上,美国则达到了70%。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国人力资本的投资远远不够,甚至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水平。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大学生多得“无业可就”,而是大学生.“有业不就”,是毕业生的择业方向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存在被夸大的可能,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政府的就业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的倾斜。大学生群体并非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有能力获得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而且有能力影响政府决策资源的分配,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和期待,希望维持他们这些社会“骄子”的传统优惠地位,寻找“精英”待遇。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喊得厉害,学校忙得不亦乐乎,而一些毕业生却悠闲自在。我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是明确的,能不能就业,首先是个人问题。对于国家来说,需要关注的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目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反应已经比较足够了,毕竟这种关注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国家公共资源向一部分人倾斜就是对另一部分人权利的侵害。

再次,中国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对不能说低,市场经济国家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很少有超过50%的,而2003年7月国家教育部给国务院汇报的是70%的就业率,2004年9月初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也达到了73%。我们比较关注一次就业率,而国外比较关注二次就业率,就是年底就业的毕业生比率,一般为60——70%。而2003年底,我国大学生就业率达85%,由此可见,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低。

在这个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急速转型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正由“卖方”走向“买方”、大学生毕业后有一定比例的人找不到工作和不找工作才是正常的,这是人才流动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正常波动或涨落,远没有达到人才过剩的程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具有的常态现象,并不是突然爆发出的重大社会问题,从国家宏观角度看,只能通过一定的政策加以调整缓解,将其控制在一定界限内,而不能“消灭”。因此,在今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该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提法加以淡化。而要真正淡化,需要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学校要积极适应市场办学、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品牌,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并规范招聘;政府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保障,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经济和基层单位就业。

大学生毕业就业难,是国家在经济发展与调整时期的一种暂时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体制的不断完善、学校改革的不断深人、社会化教育的全面提升,这种“就业难”的局面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改观。

就业难论文:创业主导就业解决就业难论文

摘要: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拉动就业的强大驱动力,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制约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是创业支持体系不完善。要想尽快提升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水平,一定要构建并能落实好一套全方位的高效的创业支持体系。青年大学生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创业的智慧,他们是创业的主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引擎,理应得到政府、高校及社会的重视,将创业支持的重心转移到青年大学生身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支持体系;创业支持体系

创业是具有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及创业资源的人发现和捕捉市场机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创业需要良好的创业环境来营造,这与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全球创业观察》(GEM)2002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人数占据大学生总群体的20%-30%。特别是斯坦福大学的师生,闻名世界的高科技产业群基地硅谷有60%-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据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的一项统计,该校毕业生已经创办了4000家公司,现在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Google等最初都是在校大学生创办的公司。

相比之下,2002GEM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人数还不到毕业生的1%,2009年《社会蓝皮书》也表明,我国自主创业型就业极少,只占1.2%。此外,据2008年江苏省镇江市4所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去向的问卷调研中发现(见图1),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仅占毕业生人数的5%,仅以江苏镇江高校为例,说明大学生创业还处在意识萌芽的阶段。

大学生就业难是摆在我国面前的突出问题。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国外的创业实践证明,创业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实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完备的创业支持体系,体系构建见图2。

1宏观政策保障体系

1.1政府的创业政策支持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有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环境还不够友好,因此我国政府将在鼓励创业企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企业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鼓励大学生创业,尤其是科技创业的政策。国家要简化流程,降低公司注册登记前各方面的手续准备的门槛,要鼓励地区考虑为优秀创业者提供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帮助,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友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对创业大学生的信心。

(2)融资服务的政策。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市场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大学生创业起步阶段各方面尚未成熟,很难吸引到风险投资,因此依靠政府制定融资政策已成为必然。国家可专门为大学生创业开设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小企业担保基金专项贷款以及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开业贷款担保,扶持大学生企业度过最初的孵化期,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享受不同的融资政策优惠。

(3)税费减免的政策。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制定免收1年的登记注册费、个体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签证费等的政策,还要保证相关单位能够保证落实这些政策。

(4)场地扶持的政策。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共同投资建设一批孵化器、科技园和创业园等,鼓励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创业园区。政府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资金补贴和其他帮助,鼓励社会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帮助。

(5)创业指导咨询的政策。借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的做法,组织建立创业专家咨询团,为缺乏商业经验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咨询服务,主要以财务、经营计划、市场营销、技术和融资为主。

1.2高校的创业政策支持

高校是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形成的重要教育基地,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制定政策不仅鼓励学生创业,更要鼓励教师创业,有助于培养一批教授企业家和大学生创业家。

(1)学生管理方面的政策。高校要推行弹性学分制,实行完全学分制,允许有能力适合创业的学生休学创业,允许延期毕业或是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以便及时抓住时机进行创业,解决大学生创业与学业之间的矛盾。在此方面,清华大学就走在了全国前列,推出了“休学创业”的举措。武汉大学也有先例,曾出台了“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两年”的政策。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即对创业大学生的项目、资质、动机等情况进行综合的考量和评估,以确认其是否可以享受“休学创业”的资格。

(2)技术转移方面的政策。众所周知,硅谷早期不少高新科技企业是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我国高校应该积极借鉴斯坦福大学的经验,加强自身的技术转移工作建设,制定有关政策加强高校师生高新技术商业化转移的运作,鼓励师生创业。

2创业教育拓展体系

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营造一种自主创业氛围是高校的己任。自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九所高校设立创业教育试点以来,多数高校还停留在创业大赛等形式的创业教育上,无论是课程内容、体系、形式上都不够完善,不能体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及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因此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拓展体系。

2.1建立创业课程学分制管理体系

应该将创业课程纳入正常的学分体系,创业意识培养方面的课程应该以必修课为主,主要面向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而在后续的创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则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主要面对三、四年级的大学生,也欢迎有兴趣的一、二年级学生选修。另外,各个学院也可以针对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开设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把专业知识、技能和创业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创业信心。

2.2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锤炼体系

一是要按照创业规律编排系统的课程体系。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的借鉴美国著名的创业教育领先者百森商学院的做法。即将“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5个部分内容贯穿在学生课程体系中,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整体观念,避免传统的将创业课程分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作业管理等分散课程带来的创业知识零散、割裂的后果。二是要重视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将创业教育最终落实在创业实践上,百森商学院的就是将一些实践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程后,就被分成若干小组,体验企业的创办、拓展、答理和清算过程。

2.3搭建大学生创业讲堂培训体系

在这个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置了专门的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各个地方高校也要建立适当的培训机构,邀请有创业经验的风险投资家,知名企业家做客创业讲堂,开展创业高峰论坛、创业沙龙、创业报告会、创业讲座等诸多形式培训活动,为学员传授企业创办、企业管理、企业家精神等方面系统的课程,培养学员的“企业家素质”。此外,培训机构在培养方式上要采取个人自主学习、集中培训、实习操作、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要对学员进行筛选,选择一些有强烈的创业动机和创业激情的人参与培训,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要做好检验审查工作,通过对创业计划书的评审决定创业团队能否进驻创业园或是获取创业基金的扶持,并由此环节走向创业实践的环节;最后高校和地方政府要根据创业的实际情况共同扶持已经创业的团队,推动其走向市场化运作。

2.4营造科技创新活动素质拓展体系

浓郁的学术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是孵化科技成果的温床,高校要依托共青团的政治、组织优势,广泛开展“挑战杯”科技竞赛、科技节、科研立项、学术大讲堂、科普周末、科技创新论坛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以此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高校在为学生提供科研基金的同时,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培训机制,将“信息检索、选题、课题申请、撰写论文、文章发表”等环节的培训集成起来,要建立导师与学生的“科研指导”机制及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科研帮扶”机制,为学子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加大创新的思维到创新成果的转化。

2.5创建创业实践活动提升体系

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及大学生自主创业实习基地的作用,发动一大批合格的具有了一定创业家素质的学员赴企业或是见习基地实践,满足大学生接受实践锻炼、增长才干、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需要。

2.6搭建创业企业运营扶持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美国MIT的“5万美元商业计划竞赛”每年都会诞生5-6家新企业。我国也已经举办了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每一届竞赛都会有一定的项目获取风险基金,高校要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契机,对“经营开店项目、加盟连锁项目、新产品项目、科技成果专利项目等可操作性强,风险相对小,成本低、市场潜力较大的实体经营项目”市场化运作,撰写创业计划书,经创业委员会评审,合格者可获取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扶持,进驻大学生科技园或是孵化基地,开展科技含量较高的创业活动;亦可在校内注册公司,充分瞄准商机,开展经营商业活动;也可充分利用项目推介会吸引创业风险基金。

3创业基金扶持体系

2009年《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45.5%的大学生因为缺乏启动资金而导致创业梦搁浅。据调查分析到大多数学生申请贷款都“半路夭折”了,一方面,学生无力提供抵押或担保,另一方面,银行、工商等相关部门也不是很配合。因此,在此方面,政府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创业资金的融资渠道及信用担保体系,还要联手社会及高校设立专门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

3.1政府的资金支持

一方面是税收支持。国外有很多例子可供借鉴。如英国1983年制定《企业扩展计划》,对中小企业投资于高技术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对创办小企业,免征60%的投资税;对创办的小企业免征100%的资本税;公司税由原来38%降为30%;印花税由20%降为1%,起征点由2.6万英磅提高到3万英镑,并取消投资收人附加税。政府要减免各种各样的税收,从而减少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是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这主要体现在创业基金上,其分“种子基金”和“创业基金”两类。“种子基金”主要以投入少量无偿资金的方式,对大学生科技创业进行短期孵化;“创业基金”则以无偿或投资资助方式,支持大学生依托自主技术成果创办企业。国家地方政府还要优化资金管理,并做好资金支持后的一系列咨询服务工作,确创业基金能够帮助大学生科创企业迅速成长,并最终引来风险资金等其他融资。

3.2社会的资金支持

社会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在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企业容易得到风险投资资本和个人投资家等的资助。但是,风险投资门槛也比较高。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还不成熟,对于多数创业企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很难得到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另外,就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而言,其担保条件比较苛刻,对正处创业期的小企业来说,缺乏资产等条件作为抵押。因此,仍然需要政府帮助社会投融资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在此方面,可以仿照发达国家的做法,由专门的银行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创业的小额放贷业务。初期由政府提供担保,联合高校对创业企业建立信用体系。此外,还可以对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商进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利用好社会资本,鼓励社会投融资机构支持大学生创业。

3.3高校的资金支持

高校可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种子基金支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5万美元创业大赛计划就是给获奖者5万美元的种子基金。我国目前就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设立300万元的创业基金项目,对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上海理工大学每年资助300个创业实践项目,复旦大学是联合复旦科技园、杨浦创业中心等,为基金配套资金1000万元,其所在的杨浦区政府还承诺三年再配套资金500万元。北航和上海理工都是学校自己单独再设立创业基金,复旦是联合政府机构共同拿出创业基金。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去争取企业家的捐款或投资来设立创业基金。但无论形式如何,都是为了能够给创业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原始资金支持。

4孵化器支持体系

有了好的项目,又有了资金支持,创业大学生还需要办公场地的支持,对于一些科技型企业,还需要一些公用的研发设备的支持。各高校要建立科技园,落实有关财税优惠政策,提供创业辅导顾问团咨询、创业辅导课程等服务,要对评估通过的项目进行投资及管理,将大学生创业落到实处。

大学生创业是带动千百万人就业的生力军,作为高素质的知识密集型的高校大学生群体要顺利时代潮流,走在时代潮流前面。未来的就业将是创业主导就业型,而不在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安排”。高校应该尽快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管理的日程,担负起培育民族创业精英的摇篮,为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尽绵薄之力。

就业难论文: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论文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化,高校学生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市场吸纳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当前,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国家进口产品数量明显下降,我国出口量减少,企业效益降低,市场观望心态加剧;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大学生在此背景下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找到就业的出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1.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签约率下降。

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超过600万,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今年的就业大军高达1000多万人。截至2009年3月10日,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生毕业生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2.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多。

中国社科院近日报告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截止去年年底,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就业岗位蒸发,使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中国就业形势已十分严峻,估计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四分之一。

3.僧多食少,工作岗位竞争激烈。

金融危机加剧了求职者之间的竞争。根据记者在一次人才招聘会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办公文员岗位的竞争最为激烈,1个岗位居然有20多名求职者争抢。

4.公务员考试,招录比例创历史新低。

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人数创新高,今年有77.5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比2008年度参加考试的人多了13万。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公务员局数据,上海2009年考试招录3618名公务员,共有约4.8万人报考,录取率约为7.5%。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供需失衡。

大学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方面,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短期内的大辐度增加,势必给劳动力市场的消化造成难度。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使得企业间竞争加剧,优胜劣汰也势必加快,造成不少企业倒闭,岗位流失。此外,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高科技与先进设备,产生人力资源的排斥效应和替代效应。所以,可以看出,在经济危机尚未到来之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再者,企业普遍采用保守的发展战略与紧缩的财务战略,所以企业不可能招聘大批没有经验的新员工。此外,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所以企业在招聘时,会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部分专业、课程设计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使部分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合适的岗位选择。

2.观念误区。

不少大学生存在着求职的观念误区,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求职择业之时喜欢与同学互相攀比,即使一些单位比较适合自身的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便轻易放弃。而有些大学生则自视甚高,将目光聚集在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单位不放;或消极自卑,认为自己所读院校、专业不如人,在求职中不敢理直气壮大胆“推销自己”。也有一些大学生自立意识不强,缺乏主见,在进行双向选择时,不知所措,求职完全依赖父母。再者,也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选择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才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对于一些其实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感兴趣但专业不符的岗位不屑一顾。这样一来,毕业生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增设了一些阻碍,使得就业之路更显狭窄。

3.实践能力弱。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或是去实践的单位很少提供好的实习机会,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众所周知,企业需要的人往往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一个仅有知识而不会动手的人是不受企业欢迎的,培养其真正上手还要安排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在金融危机下,一般的企业都已停止了招纳新手,但也有些企业为了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为以后新的发展打下基础,他们储备专业对口、综合素质好的人才,而大学生没能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往往不具备实践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在金融危机之下,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毕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毕业生经历了多次面试的失败,造成了心理的严重受挫,部分学生已对就业完全丧失信心,形成了放弃就业的心理。有些更是不堪重压,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让家人痛苦不堪。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学生的就业负有重要的指导责任,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在此特殊时期显得尤其重要。高校就业部门应进一步帮助毕业生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使其端正心态,转变其就业观念。同时,就业服务部门还应加强宣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各类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实现顺利就业。在指导与服务工程中,要以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要以人为本。

2.降低求职要求。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大学生不能再以“天之娇子”自居,在就业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研究市场需求量,了解社会及企业的用人要求。比如今年,浙江省重点中学基本已经饱和,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和部分初中以及培训机构的需求还可以,还有一些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的需求也较大。中心城市的需求有限,缺的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基层。毕业生要有“从低处做起,向高处攀登”的勇气。要考虑从就业门槛低、综合要求较少的基层岗位做起,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再选择有利于自己施展才华、实现自己更高价值的岗位;同时,大学生也可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也可以灵活就业,包括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要认识到获得就业是将来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3.勇于自主创业。

2009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全国多个省市都公布或已实施了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4项优惠政策,包括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有些城市为帮助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浙江杭州在去年12月份开办了创业实训师资研修班,学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网络平台或在现实情景中建立虚拟公司(如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模拟创业过程,进行创业实践的演练,为自主创业打下基础。当然,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还应具有敢于拼搏,敢于竞争,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4.提升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这是大学毕业生在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价值的本领。所以大学生只有具备或提升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工作经验及动手能力等,同时具备在劳动力市场环境中有效地向雇主推销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5.继续深造。

金融危机之下,整个就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那么考虑继续深造考研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继续深造可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能在将来知识经济大潮中立得更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深造的时间回避当前不良的就业形势。期待几年后整个市场回暖,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者,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读研也已出台了一系列放宽与优惠政策。

据上述分析与探讨,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因素,也存在主观的多种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就业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企业就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到不轻易裁员,在招聘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经验,而要考虑吸收新鲜的血液,给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机会;学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指导。除此之外,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这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学生要摆正自己心态,认清当前的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就业难论文:大学生就业难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本文从市场就业环境、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分别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高校扩招学生涌入就业市场后,无论是政府、社会、学校、还是家长、学生都感到了就业形式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就其原因及其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从市场就业环境看

(1)毕业生供需矛盾加剧。据教育部统计,随着大学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2007年已增至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将超过600万。毕业生人数每年的大量增加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势必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间的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其一方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

2.从高校来看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2)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过硬。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何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3.从用人单位看

(1)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有的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从毕业生来看

(1)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落后的择业观与现实的需求反差太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高薪、大城市、环境优越。大学生的这些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一部分人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位。

(2)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协作能力以及适应时展的创新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动手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佳,适应性不强。社会的期望值与学生自身素质的这一差距也影响着学生的最终就业。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4.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就业难论文: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就业难论文:学生就业难问题应对论文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重大难题,为做好女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创造条件,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帮助女大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拓宽就业前景;切实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关键词:高校;女大学生;就业

从2007年起,教育部在教学评估中突出对就业状况的考查,对就业率作假的高校实行“一票否决”制。2007年教育部要将就业率与年度招生计划适度硬挂钩,坚决调减就业率低的高校和专业的招生名额。就业状况成为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一级指标。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从2002年开始,每年都有超过60万的大学毕业生暂时找不到工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大学生。2007年高校毕业生495万,首超新增就业岗位的半数,在这个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日趋严峻的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向高校教育及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如何做好女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以应对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成为目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那么高校应如何应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一、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以市场为导向

高校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盲目开办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失衡;另一方面对一些冷门专业没有及时根据市场调整招生人数,没有及时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先失业。同时高校也存在不能很好地协调不同专业之间男女生性别比例的问题。因此,学校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对一些市场有需求同时适合女性的专业,如英语、音乐、美术、旅游、服装、心理咨询、护理、财会管理、教师等专业多开设。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高校可以尝试因材施教,使开设的课程、选择的科目更有弹性,方便女大学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例如增加必要的“成功学”“职业生涯规划”“礼仪修养”等选修课程,有利于开拓她们的视野和思路,有利于提高她们的修养,培养她们的自信和气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此外,在招生宣传中重视对就业去向的介绍,供考生和家长选择专业时参考,并对女考生的专业选择及时加以引导,以尽量减少毕业时面临就业难的困境。

二、明确目标,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女性能力的培养

就业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甚至是残酷的,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永远是竞争成败的第一要素。对于女大学生而言,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优势才能应对用人单位挑剔的眼光,才能适应这样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因此,女大学生要获得求职就业成功,就必须提高综合素质。高校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一,增加参观考察、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就业实习等实践环节,鼓励女大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和社会中进行打工式学习,使女大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找准定位、锻炼能力,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实践经验。

第二,以社团为依托,培养女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教育和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加,有利于培养她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使其增加阅历、锻炼能力。

第三,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企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如演讲比赛、普通话比赛、辩论赛、文艺表演等,给女大学生一个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的舞台。

三、帮助女大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拓宽就业领域

社会普遍存在着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不合理性,如果女大学生自身存在着认知偏差,那么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会真的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因此高校应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针对女大学生在就业求职中存在的传统思想、错误认识和不良心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她们发现自己的优势,明确方向,提高就业针对性。

女大学生普遍在感性思维、交往能力、语言运用、忍耐力、感知能力等方面优于男生。适于从事服装设计、文字整理、编辑、翻译、医疗卫生、播音员以及教育、接待洽谈等工作。

据有关数据统计,女性在教育、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金融领域的就业人数所占比例较大,教育业女性职工占54.4%;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女性职工占19.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金融业女性职工分别占0.8%、0.5%。

因此高校应因势利导,鼓励女大学生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的错误思维和对自身的认知偏差,展示自己的才华,把握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地区和单位,自尊、自信、自信,获得择业成功。

四、建立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一)完善高校服务功能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为此高校应开展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教育是一项科学的、系统的工程,就业指导课程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根据不同年级设定不同内容和工作重点,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防止流于形式。同时学校应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进行择业技巧教育,使她们掌握就业技巧、礼仪,提高求职能力;掌握推销自己的方法,能够恰当地自我推荐,提高择业能力。就业指导过程中还要渗透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责任精神、敬业精神、诚信意识等职业生活必备的品质。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试,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和正确定位,使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二)引导女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

帮助女大学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要引导女大学生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要引导女大学生做好角色的转变,树立全新的职业发展观念,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要引导女大学生到农村、私企、西部地区、生产一线建功立业和自主创业。实践证明,到西部、中小城市去发展的女大学生的前景、潜力和机遇远远高于在大城市就业的同类女生。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女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达地区转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高校要引导和鼓励女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精心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各个项目,持续地关注已经下基层的女毕业生,特别要为服务期满的毕业生提供周到的就业服务,使她们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支持。

(三)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趋势。女大学生是当今女性中最有创业条件和潜能的群体,自主创业在解决了自己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别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和岗位。女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是一条利己利人的光明之路。

首先,高校应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教师可以从各门课程的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引导和指导学生多留心、早准备,有效地把握相关创业知识,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锻炼培养她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

其次,大力宣传创业的意义和价值,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氛围。高校可以利用课堂、报告会、橱窗、广播、校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现实中创业者的先进事迹;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创业讲座,邀请一些女性成功人士谈创业体会和经验,激发她们的创业热情;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业设计大赛,渲染创业氛围,普及创业知识,引导她们主动创业。总之要通过宣传以达到激发创业欲望,勇于进取、乐于创业的目的。

再次,可以配合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有关部门,引导和指导她们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并设立创业资金,对她们的活动予以资助。

(四)强化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据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后,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轻生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其中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学生大约有20%左右,而女大学生在孤独、恐怖倾向等方面均显著高于男生,存在着比男生更为严重的焦虑。

一般而言,积极稳定的良好心态,不仅可使毕业生在择业期间保持健康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观念和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毕业生在就业后顺利适应环境,尽快做出成绩。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成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帮助她们认清自己、正确定位,纠正认知偏差,做好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达到如愿择业的目的。

高校要把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作为工作重点去加强,包括引进一些测试学生工作能力等问题的电脑软件,组建网上心理论坛、开展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训练提高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和坚持个体咨询工作等都是良好举措。

(五)加强对女大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

目前,在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开始把目标放在正在忙于找工作的毕业生身上,他们利用毕业生期望值高,急于找到好单位的心理,欺骗、敲诈毕业生。用人单位甚至提出一些诸如喝酒等无礼要求,同时一些单位还存在招聘中的性别歧视问题,面对类似事件,女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软弱臣服、忍气吞声的态度,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用法律维权的意识。面对所遭受的就业不公平待遇无所适从、逆来顺受,不知道《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保障妇女权益的有关规定,不会利用合法的途径去争取自身的合法权利,结果失去了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公平机会。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很有必要掌握一些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为此高校应重视法律类相关课程,积极探索教育规律,优化教育模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并鼓励女大学生就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

同时高校要尽可能地在女大学生中开展法律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报告,在大学校园内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增强她们的法制观念,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水平。另外也可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使女大学生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培养她们较强的意志力、稳定的情绪、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增强她们知法、懂法、守法、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

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困扰学生个人和学校的一大难题,为此高校应当及时认清形势,顺应市场,坚持“就业为先”的原则切实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推介工作,积极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保证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就业难论文: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男生就业难现象探索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英语专业;就业难;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在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的男生,每每到了毕业时候都格外的发愁,由于学历的限制许多工作种类的限制,导致英语系男生经常会处处碰壁。对此作出了该现象的具体分析和相关的处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做好英语专业男生的就业指导。

1 案例情况:优秀男生遭遇就业难?

我系2004级商务英语专业欧姓男同学,已于2007年7月毕业于我校。现在一贸易单位任职销售代表。该同学的就业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困难重重,最终柳暗花明。欧同学入学报到时,曾多次向学院提出要求退学。经我们了解:该同学家在粤东农村,父母靠经营杂货店维持生计,生活本不宽裕,还要承担其和弟弟教育费用,该同学认为高考“失手”考上大专本非所愿,同时也希望自己退学把学费留给明年要读大学的弟弟,自己则可以步入社会打工减轻家庭负担。经系领导和辅导员老师耐心劝说,并在协助其办理了缓交学费和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之后,该同学放弃了弃学的念头。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该同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直勤奋刻苦的学习,每个学年均获得我院的一等、二等专业奖学金,在并在二年级时通过了英语六级。同时家境的艰难,反而使其在相对其他的同学更早熟、能吃苦,在系里担任生活部部长,新生班主任助理和班长等多种职务,学生工作深受老师、同学的好评,2006年6月,欧同学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转眼到了毕业就业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在校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却在其中屡屡受挫。刚刚上完就业指导课的他,对找工作还是充满了信心,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的准备了自己的简历,看着简历上充实的校园经历,心里还是洋洋得意的。为了能更好的准备面试,欧同学还从自己不多的生活费中抽出了一笔钱准备了一套正式的面试服装。一切准备就绪,他开始频繁的参加各大高校组织的各种大型招聘会,简历倒是投了不少,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却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这时的他开始着急了,于是就改在网络上放简历,和根据报纸上的广告投递简历,过了段时间还真有了点成效,也有了两三家公司让他去面试,抱着喜悦的心情,他准备充分地去了面试,可是每次都遭到了婉言的谢绝,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更希望招聘有经验的女性员工。如此一来,本来自信满满的欧同学,顿时感觉前途渺茫,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患上了“应聘恐惧症”。据我们的调查和总结,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该同学同班男同学也出现了类似的就业难现象。?

2 处理措施:调整心态、对症发力?

针对欧同学的情况,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让其重塑信心。第一,对其进行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从国家的宏观就业状况入手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是个有普遍性的问题: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净增82万人,就业形势本不容乐观。从学院整体就业形势和学院其它专业就业形势大抵和我系本身专业就业人数相仿。同时,在本专业就业状况比较,顺利实现就业的男同学也不多。其次,我们为其制定了新的就业策略。一方面,建议其扩大求职范围,转向销售、助理等专业要求不高的岗位,先就业再择业。第二方面加强简历投递针对性,参加一些专门针对高职类毕业生的就业专场供需见面会。第三方面,发动各方资源,积极为其提供应聘机会。经历多次失败之后,慢慢地欧同学也开始改变了观念,决定先找一份工作,然后“骑驴子找马”,再找更对口的工作。终于在2007年6月在一个鞋业批发市场觅得一份销售代表的工作,工作虽然很累,但还是偶尔可以遇上一些国外的买家,发挥自己的语言特长。?

3 问题反思:结构性矛盾是症结?

从表象来看,欧同学就业过程经历了不少波折,是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宏观背景下的司空见惯的个例,不值一提。但揭开现象的面纱,触及的是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的本质。所谓“结构性就业难”,通俗点说是有人找不到工作,有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所谓的“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考察欧同学整个就业过程,导致其就业困难的结构性矛盾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第一、英语专业毕业生庞大就业需求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存在结构性矛盾;第二、英语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第三、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性别结构与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性别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从人才供需矛盾角度看,来源于人事部人才市场的一项2006年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分析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06年外语类人才总需求人数仅23269人,其中本科生14948人,这无疑注定了大量如欧同学这样的高等职业教育外语类毕业生不甚平坦的求职之旅。有专家分析,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以及近几年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交流频繁,这些均在客观上造成外语类专业过热的繁华景象,社会上甚至流传一种说法:只要英语好,工作不愁找。但一味忽视市场吸纳能力与实际需求的扩招,培养出来远远超过实际需求的外语人才,最终必然导致外语类人才高消费现象出现。因此,欧同学百般周折,最后也只能暂时放弃了专业对口的期望,既是一种就业策略,更多的是无奈的

现实选择。

从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角度考察,这个矛盾同样突出。一方面,我院目前英语类专业培养模式的特点仍然是“师范类本科英语教育的简缩版”。即注重学生的语言基础如词汇积累、语法训练、读写译能力等层面,而对于英语交流性训练如口语、学科应用能力如涉外商务、文秘等应用性层面的培养,尽管也设置了一些“专业性”课程,但这种生硬的加法和实践的缺乏,导致在事实上某种程度的缺失。于是,“哑巴英语”“高分不高能”等等现象普遍地在毕业生中出现,以欧同学为例,虽然在四六级考试中得心应手,都是高分一次性通过,但多次参加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皆以失败告终。而从用人单位对外语人才的知识能力需求来看,据2006上海举行的国际语言研讨会透露,我国约有3亿人在学英语,其中大中小学学习英语的人数超过一亿人。有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总人口。在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新形势下,单一的外语人才早已经优势不在,而精通国际经济贸易、公司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颇受青睐。相对于过去那种针对性不强、定位不够清晰的通用英语,企业更愿意招聘“双料”人才,即“外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个矛盾的存在,将促使我们不得不更深层次的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不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最后,一个寻常但往往被忽视的事实是:外语类专业普遍“阴盛阳衰”的性别结构,也构成了“结构性”就业难矛盾中的一环。甚至具体于我院英语专业毕业生而言,这一矛盾体现得尤为突出。按照一般的共识,高职院外语类毕业生往往难以从事翻译等高端语言活动,而定位在实用性外语专门人才上,具体对口的就业岗位则集中在两类:外贸业务员和办公室文秘助理职员。此二类岗位多倾向于招聘女性,是因为女性的特点和岗位的要求相结合,决定了在从事此类工作中的女性往往比男生有优势(起码一般情况下如此)。如此一来,我院英语语专业男毕业生比女生更难就业,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从环境育人的角度来说,长期处在“万红丛中一点绿”的英语专业男生,在女生主导的集体氛围中耳濡目染,容易形成女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不少老师反映,教学过程中,确实感觉到在一个女生很多的班级环境中,教学模式、内容会受一些影响。特别是课堂讨论中,缺少男生的不同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讨论效果。不少英语专业男生坦言:由于女生活跃、男生沉默,造成了女生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活动能力等各方面都优于男生。因此,研究男女比例悬殊下学生的互动和成长,以及在现实的基础上营造一个男女生取长补短、齐头并进的学习生活氛围,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就业难论文: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所以存在就业难现象.是由于社会需求、社会管理以及就业者本人等多方面存在的不协调因素所致。要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需求要理智;高校要恰当定位,务实培养目标;毕业生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紊养和就业技能。

论文关键词:大学就业;就业市场;社会需求;就业观

随着我困教育事业的大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近几年来,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了峰值,今年毕业413万人。笔者认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应做研究分析。

一、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大学生就业难现

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实使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出现了大幅增长.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超过了15%.已进人大众化阶段。然而,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们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还是太低了!我国的劳动力知识结构重心明显偏低2O00年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总人数不超过10OO万人。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比重仅占1.38%,而1998年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0%和26%。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不但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即使与不少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

二、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需求市场中存在不理智、不科学的因素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需求市场中出现人才高消费等不理智现象,用人单位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忘记人力资源成本等,一味强调高标准、高学历条件,原本专科生能胜任的工作由本科生做;本科生能做的工作要硕士、博士生做,形成了人才使用上的高消赞现象,造成了.供求上的错位。这种错位一方面造成用人单位劳动力成本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是对社会教育资源、教育投入的浪费,客观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程度。

此外,社会需求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日趋理性和务实,然而仍然存在培养上的盲日性一些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与市场脱节,造成教育提供的大批人才并不是社会急需专业的人才,形成了供求的脱节,产生了“相对过剩”.所以高等教育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将是一个非常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社会管理中的不配套、不协调的因素

毕业生就业已经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化的模式,然而社会管理中依然存在太多的不匹配、不协调的因索制约着就业市场的发展.限制着毕业生就业。合资、民营以及其他等经济形式的发展为社会就业带来机遇,然而社会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方法不能适应这一要求。计划经济制度下人事管理的观念、方法依然存在,一些地区的管理上仍然存在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公平待遇现象,非公有制企业在用人手续上、人事管理上渠道依旧不畅通,造成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客观上限制了学生就业。此外,一些地区出于本地区的发展原因,制定本地区的人事管理办法.限制高校毕业生的正常流人,人为地加重了就业难的程度。再有,国家一再强调面向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创业等宏观政策,可是各地区在实施上动作迟缓或者主动性不够,致使落实上出现问题,制约了新的就业成长点的发展。

(三)毕业生个人、家庭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应该以大众化的就业观念面对就业。市场化就业机制的建立,突出了就业主体的主动性地位,所以就业者的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是制约其就业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学生的家庭在就业观上严重落后,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精英化教育的“包当干部”等国家分配阶段。一些学生的就业观出现问题,在选择时一味的追求经济发达地区、追求高待遇,而忽视了基层岗位,形成了千军万马蜂拥在大城市、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而在国家急需的基层、农村、西部等重要岗位却“门前冷落鞍马稀”,造成了一种生源来源广泛,毕业生就业去向却很单一的人才流动的不协调,职业选择不理性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毕业生就业、择业观存在问题,事业观、发展观不科学,这样的心态势必严重影响就业。此外,市场化就业模式对求职者的要求严格了,要求毕业生在进入市场时不仅要具备科学的择业观,还应具备基本的职业生涯构想和完善的求职能力,目前的毕业生缺乏这样的技能,如何面对职业市场,如何推销自己,如何把握机遇是一门技能。而我们的教育、我们毕业生在这一方面严重的“先天不足”,没有经过相关的训练,求职技能低下也严重地制约其就业。

三、如何改变这种现象的思考

(一)用人单位应从实际需要出发

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在处理需求时不要被假象迷惑,切实从需求出发,不盲目攀比高学历,要务实要讲究劳动力的成本核算,要符合经济规律。因为人力资源的最高境界不是追求高学历而应该是达到单位和个人最佳的价值体现,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深层次的要求。

(二)高等教育要恰当定位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具有了一定的专业设置权和各专业招生人数的决定权,所以要求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科学,要密切社会需求,要有前瞻性。特别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根据自身的培养特色,分析目前就业市场状况,预测未来的市场发展,科学地制定计划,而不是一拥而上,只顾眼前,这样势必造成大冷大热,很难达到适销对路的要求。

(三)高校必须紧迫地开展学生的就业指导和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

就业指导教育是提高就业市场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途径,面对就业的毕业生必须有一个初步的职业规划,必须对自己职业能力、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有一个与社会需求和谐的科学就业观,必须有求职所必备的基本技能。这些全都依赖于高校的专门教育,所以高校一定要重视相关的师资、配套环境建设,变大众化指导为针对性指导,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就业难论文: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

论文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 现状 原因 对策

论文摘要: 针对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异常难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在大背景下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学生应降低求职要求、勇于自主创业、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继续教育深造等多方面探求破解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化,高校学生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市场吸纳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当前,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国家进口产品数量明显下降,我国出口量减少,企业效益降低,市场观望心态加剧;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大学生在此背景下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找到就业的出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1.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签约率下降。

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超过600万,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今年的就业大军高达1000多万人。截至2009年3月10日,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生毕业生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2.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多。

中国社科院近日报告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截止去年年底,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就业岗位蒸发,使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中国就业形势已十分严峻,估计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四分之一。

3.僧多食少,工作岗位竞争激烈。

金融危机加剧了求职者之间的竞争。根据记者在一次人才招聘会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办公文员岗位的竞争最为激烈,1个岗位居然有20多名求职者争抢。

4.公务员考试,招录比例创历史新低。

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人数创新高,今年有77.5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比2008年度参加考试的人多了13万。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公务员局数据,上海2009年考试招录3618名公务员,共有约4.8万人报考,录取率约为7.5%。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供需失衡。

大学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方面,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短期内的大辐度增加,势必给劳动力市场的消化造成难度。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使得企业间竞争加剧,优胜劣汰也势必加快,造成不少企业倒闭,岗位流失。此外,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高科技与先进设备,产生人力资源的排斥效应和替代效应。所以,可以看出,在经济危机尚未到来之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再者,企业普遍采用保守的发展战略与紧缩的财务战略,所以企业不可能招聘大批没有经验的新员工。此外,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所以企业在招聘时,会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部分专业、课程设计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使部分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合适的岗位选择。

2.观念误区。

不少大学生存在着求职的观念误区,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求职择业之时喜欢与同学互相攀比,即使一些单位比较适合自身的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便轻易放弃。而有些大学生则自视甚高,将目光聚集在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单位不放;或消极自卑,认为自己所读院校、专业不如人,在求职中不敢理直气壮大胆“推销自己”。也有一些大学生自立意识不强,缺乏主见,在进行双向选择时,不知所措,求职完全依赖父母。再者,也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选择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才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对于一些其实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感兴趣但专业不符的岗位不屑一顾。这样一来,毕业生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增设了一些阻碍,使得就业之路更显狭窄。

3.实践能力弱。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或是去实践的单位很少提供好的实习机会,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众所周知,企业需要的人往往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一个仅有知识而不会动手的人是不受企业欢迎的,培养其真正上手还要安排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在金融危机下,一般的企业都已停止了招纳新手,但也有些企业为了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为以后新的发展打下基础,他们储备专业对口、综合素质好的人才,而大学生没能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往往不具备实践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在金融危机之下,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毕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毕业生经历了多次面试的失败,造成了心理的严重受挫,部分学生已对就业完全丧失信心,形成了放弃就业的心理。有些更是不堪重压,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让家人痛苦不堪。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学生的就业负有重要的指导责任,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在此特殊时期显得尤其重要。高校就业部门应进一步帮助毕业生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使其端正心态,转变其就业观念。同时,就业服务部门还应加强宣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各类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实现顺利就业。在指导与服务工程中,要以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要以人为本。

2.降低求职要求。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大学生不能再以“天之娇子”自居,在就业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研究市场需求量,了解社会及企业的用人要求。比如今年,浙江省重点中学基本已经饱和,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和部分初中以及培训机构的需求还可以,还有一些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的需求也较大。中心城市的需求有限,缺的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基层。毕业生要有“从低处做起,向高处攀登”的勇气。要考虑从就业门槛低、综合要求较少的基层岗位做起,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再选择有利于自己施展才华、实现自己更高价值的岗位;同时,大学生也可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也可以灵活就业,包括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要认识到获得就业是将来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3.勇于自主创业。

2009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全国多个省市都公布或已实施了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4项优惠政策,包括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有些城市为帮助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浙江杭州在去年12月份开办了创业实训师资研修班,学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网络平台或在现实情景中建立虚拟公司(如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模拟创业过程,进行创业实践的演练,为自主创业打下基础。当然,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还应具有敢于拼搏,敢于竞争,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4.提升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这是大学毕业生在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价值的本领。所以大学生只有具备或提升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工作经验及动手能力等,同时具备在劳动力市场环境中有效地向雇主推销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5.继续深造。

金融危机之下,整个就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那么考虑继续深造考研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继续深造可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能在将来知识经济大潮中立得更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深造的时间回避当前不良的就业形势。期待几年后整个市场回暖,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者,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读研也已出台了一系列放宽与优惠政策。

据上述分析与探讨,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因素,也存在主观的多种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就业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企业就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到不轻易裁员,在招聘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经验,而要考虑吸收新鲜的血液,给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机会;学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指导。除此之外,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这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学生要摆正自己心态,认清当前的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就业难论文: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就业 现实问题 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和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即政府要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高校要强化教育内部改革;大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假如不能尽快解决这一难题,就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隐患。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

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待业人数约为34万,占总人数的30% 。到2005年,待业人数增加到93万,比 2001年增加了近两倍。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 495万,比 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 幅达19.9%,2008年达到 559万,比 2007年增加60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 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 长劳动 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无论从 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 15% 左右,而美国为 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 50% 以上,韩国、印度也在30%左右。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 教育的仅为 5% 左。因此,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是数量问题。那么 ,当前高 校毕业生就业难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二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形成的原因

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健全。渠道不畅通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 ”。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 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又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的人事管理制度,使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 (股份) 企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收档案等问题而招不到人,这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身份望而却步。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各种条件进行 限制。另外,很多用人单位尽可能地接收高学历者,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也有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引进一个人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由此可见,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2.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

高校扩招后,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不少学生高分低能,综合素质不太高。现在许多大学生思想浮躁,眼光过高,创造的价值也不能跟所要求的薪资等同,待人接物态度也不行,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年来,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恐怕是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所致。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最根本的症结。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

3.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但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尤其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曾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专业结构上,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 求存在差异,致使许多专业的就业形势冷热不均。中 国以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 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使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结合。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马上暴露出来。近年来,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 ,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人才供求过剩 ;而 有 的高校市场灵 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在地区结构上 ,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 情况比较差, 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在职业结构上 ,许多毕业生 的 目标职业过于集中,导致部分岗位人才过剩,而另一些真 正需要人才的岗位乏人问津。

4.大学生就业观念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大学生个人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 ,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需要调整。由于就业观念不适应,有的大学生盲目跟风,不能根据身的特点进行择业,还有的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就业目标的调整。目前,社会、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在观 念上还停留在以前计划经济的时代,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就业不能认同,认为大学毕业就应当马上就业,接受不了大学生失业的现实等等。这些观念如不转变,势必会使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解决高校就业难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要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对那些有碍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取消,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同时,政府应倡导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做到人尽其才。

2.高校要强化内部教育改革

目前全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期阶段这一新形势要求全国高等学校重新定位,注重高等教育“生态结构 ” 的合理化。前一时期,全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存 在着研究型大学热 、综合型大学热、多学科大学热,片面追求成为“高水平大学”,造成高等教育生态结构失调。今后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是发展中国家,大量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多数高等学校都要把培养面向经济建设 和社会事业发展主战场的应用 型人才,也就是中、初级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既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要培 养第一线的操作型人才。教 育教 学要更多地以就业为导向,花大力气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高校要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 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 。

3.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 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 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 框 中解脱 出来,不能光眼睛朝上,更多的是要眼睛向下,即在就业地区面上 ,更多地 走向中西 部地区和小 城市与县镇 ;在单位取 向上,未 能应聘机关事业单位的,更多地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在职业取向上,未能应 聘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可以先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操作性岗位,以后有机会再发展;未能被单位应聘的,可自主创业。另外,要主动学习 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 。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在竞争 中才能处于主动地位。

在当前新形势下,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健全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推进教 育改革 、更新就业观念 ,才 能缓解直至解决 高校毕业生 就业难问题。

就业难论文: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男生就业难现象探索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英语专业;就业难;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在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的男生,每每到了毕业时候都格外的发愁,由于学历的限制许多工作种类的限制,导致英语系男生经常会处处碰壁。对此作出了该现象的具体分析和相关的处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做好英语专业男生的就业指导。

1 案例情况:优秀男生遭遇就业难?

我系2004级商务英语专业欧姓男同学,已于2007年7月毕业于我校。现在一贸易单位任职销售代表。该同学的就业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困难重重,最终柳暗花明。欧同学入学报到时,曾多次向学院提出要求退学。经我们了解:该同学家在粤东农村,父母靠经营杂货店维持生计,生活本不宽裕,还要承担其和弟弟教育费用,该同学认为高考“失手”考上大专本非所愿,同时也希望自己退学把学费留给明年要读大学的弟弟,自己则可以步入社会打工减轻家庭负担。经系领导和辅导员老师耐心劝说,并在协助其办理了缓交学费和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之后,该同学放弃了弃学的念头。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该同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直勤奋刻苦的学习,每个学年均获得我院的一等、二等专业奖学金,在并在二年级时通过了英语六级。同时家境的艰难,反而使其在相对其他的同学更早熟、能吃苦,在系里担任生活部部长,新生班主任助理和班长等多种职务,学生工作深受老师、同学的好评,2006年6月,欧同学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转眼到了毕业就业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在校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却在其中屡屡受挫。刚刚上完就业指导课的他,对找工作还是充满了信心,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的准备了自己的简历,看着简历上充实的校园经历,心里还是洋洋得意的。为了能更好的准备面试,欧同学还从自己不多的生活费中抽出了一笔钱准备了一套正式的面试服装。一切准备就绪,他开始频繁的参加各大高校组织的各种大型招聘会,简历倒是投了不少,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却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这时的他开始着急了,于是就改在网络上放简历,和根据报纸上的广告投递简历,过了段时间还真有了点成效,也有了两三家公司让他去面试,抱着喜悦的心情,他准备充分地去了面试,可是每次都遭到了婉言的谢绝,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更希望招聘有经验的女性员工。如此一来,本来自信满满的欧同学,顿时感觉前途渺茫,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患上了“应聘恐惧症”。据我们的调查和总结,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该同学同班男同学也出现了类似的就业难现象。?

2 处理措施:调整心态、对症发力

针对欧同学的情况,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让其重塑信心。第一,对其进行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从国家的宏观就业状况入手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是个有普遍性的问题: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净增82万人,就业形势本不容乐观。从学院整体就业形势和学院其它专业就业形势大抵和我系本身专业就业人数相仿。同时,在本专业就业状况比较,顺利实现就业的男同学也不多。其次,我们为其制定了新的就业策略。一方面,建议其扩大求职范围,转向销售、助理等专业要求不高的岗位,先就业再择业。第二方面加强简历投递针对性,参加一些专门针对高职类毕业生的就业专场供需见面会。第三方面,发动各方资源,积极为其提供应聘机会。经历多次失败之后,慢慢地欧同学也开始改变了观念,决定先找一份工作,然后“骑驴子找马”,再找更对口的工作。终于在2007年6月在一个鞋业批发市场觅得一份销售代表的工作,工作虽然很累,但还是偶尔可以遇上一些国外的买家,发挥自己的语言特长。?

3 问题反思:结构性矛盾是症结?

从表象来看,欧同学就业过程经历了不少波折,是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宏观背景下的司空见惯的个例,不值一提。但揭开现象的面纱,触及的是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的本质。所谓“结构性就业难”,通俗点说是有人找不到工作,有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所谓的“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考察欧同学整个就业过程,导致其就业困难的结构性矛盾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第一、英语专业毕业生庞大就业需求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存在结构性矛盾;第二、英语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第三、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性别结构与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性别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从人才供需矛盾角度看,来源于人事部人才市场的一项2006年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分析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06年外语类人才总需求人数仅23269人,其中本科生14948人,这无疑注定了大量如欧同学这样的高等职业教育外语类毕业生不甚平坦的求职之旅。有专家分析,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以及近几年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交流频繁,这些均在客观上造成外语类专业过热的繁华景象,社会上甚至流传一种说法:只要英语好,工作不愁找。但一味忽视市场吸纳能力与实际需求的扩招,培养出来远远超过实际需求的外语人才,最终必然导致外语类人才高消费现象出现。因此,欧同学百般周折,最后也只能暂时放弃了专业对口的期望,既是一种就业策略,更多的是无奈的

现实选择。

从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角度考察,这个矛盾同样突出。一方面,我院目前英语类专业培养模式的特点仍然是“师范类本科英语教育的简缩版”。即注重学生的语言基础如词汇积累、语法训练、读写译能力等层面,而对于英语交流性训练如口语、学科应用能力如涉外商务、文秘等应用性层面的培养,尽管也设置了一些“专业性”课程,但这种生硬的加法和实践的缺乏,导致在事实上某种程度的缺失。于是,“哑巴英语”“高分不高能”等等现象普遍地在毕业生中出现,以欧同学为例,虽然在四六级考试中得心应手,都是高分一次性通过,但多次参加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皆以失败告终。而从用人单位对外语人才的知识能力需求来看,据2006上海举行的国际语言研讨会透露,我国约有3亿人在学英语,其中大中小学学习英语的人数超过一亿人。有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总人口。在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新形势下,单一的外语人才早已经优势不在,而精通国际经济贸易、公司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颇受青睐。相对于过去那种针对性不强、定位不够清晰的通用英语,企业更愿意招聘“双料”人才,即“外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个矛盾的存在,将促使我们不得不更深层次的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不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最后,一个寻常但往往被忽视的事实是:外语类专业普遍“阴盛阳衰”的性别结构,也构成了“结构性”就业难矛盾中的一环。甚至具体于我院英语专业毕业生而言,这一矛盾体现得尤为突出。按照一般的共识,高职院外语类毕业生往往难以从事翻译等高端语言活动,而定位在实用性外语专门人才上,具体对口的就业岗位则集中在两类:外贸业务员和办公室文秘助理职员。此二类岗位多倾向于招聘女性,是因为女性的特点和岗位的要求相结合,决定了在从事此类工作中的女性往往比男生有优势(起码一般情况下如此)。如此一来,我院英语语专业男毕业生比女生更难就业,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从环境育人的角度来说,长期处在“万红丛中一点绿”的英语专业男生,在女生主导的集体氛围中耳濡目染,容易形成女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不少老师反映,教学过程中,确实感觉到在一个女生很多的班级环境中,教学模式、内容会受一些影响。特别是课堂讨论中,缺少男生的不同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讨论效果。不少英语专业男生坦言:由于女生活跃、男生沉默,造成了女生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活动能力等各方面都优于男生。因此,研究男女比例悬殊下学生的互动和成长,以及在现实的基础上营造一个男女生取长补短、齐头并进的学习生活氛围,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就业难论文: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所以存在就业难现象.是由于社会需求、社会管理以及就业者本人等多方面存在的不协调因素所致。要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需求要理智;高校要恰当定位,务实培养目标;毕业生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紊养和就业技能。

论文关键词:大学就业;就业市场;社会需求;就业观

随着我困教育事业的大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近几年来,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了峰值,今年毕业413万人。笔者认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应做研究分析。

一、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大学生就业难现

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实使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出现了大幅增长.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超过了15%.已进人大众化阶段。然而,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们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还是太低了!我国的劳动力知识结构重心明显偏低2O00年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总人数不超过10OO万人。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比重仅占1.38%,而1998年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0%和26%。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不但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即使与不少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

二、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需求市场中存在不理智、不科学的因素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需求市场中出现人才高消费等不理智现象,用人单位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忘记人力资源成本等,一味强调高标准、高学历条件,原本专科生能胜任的工作由本科生做;本科生能做的工作要硕士、博士生做,形成了人才使用上的高消赞现象,造成了.供求上的错位。这种错位一方面造成用人单位劳动力成本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是对社会教育资源、教育投入的浪费,客观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程度。

此外,社会需求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日趋理性和务实,然而仍然存在培养上的盲日性一些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与市场脱节,造成教育提供的大批人才并不是社会急需专业的人才,形成了供求的脱节,产生了“相对过剩”.所以高等教育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将是一个非常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社会管理中的不配套、不协调的因素

毕业生就业已经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化的模式,然而社会管理中依然存在太多的不匹配、不协调的因索制约着就业市场的发展.限制着毕业生就业。合资、民营以及其他等经济形式的发展为社会就业带来机遇,然而社会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方法不能适应这一要求。计划经济制度下人事管理的观念、方法依然存在,一些地区的管理上仍然存在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公平待遇现象,非公有制企业在用人手续上、人事管理上渠道依旧不畅通,造成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客观上限制了学生就业。此外,一些地区出于本地区的发展原因,制定本地区的人事管理办法.限制高校毕业生的正常流人,人为地加重了就业难的程度。再有,国家一再强调面向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创业等宏观政策,可是各地区在实施上动作迟缓或者主动性不够,致使落实上出现问题,制约了新的就业成长点的发展。

(三)毕业生个人、家庭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应该以大众化的就业观念面对就业。市场化就业机制的建立,突出了就业主体的主动性地位,所以就业者的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是制约其就业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学生的家庭在就业观上严重落后,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精英化教育的“包当干部”等国家分配阶段。一些学生的就业观出现问题,在选择时一味的追求经济发达地区、追求高待遇,而忽视了基层岗位,形成了千军万马蜂拥在大城市、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而在国家急需的基层、农村、西部等重要岗位却“门前冷落鞍马稀”,造成了一种生源来源广泛,毕业生就业去向却很单一的人才流动的不协调,职业选择不理性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毕业生就业、择业观存在问题,事业观、发展观不科学,这样的心态势必严重影响就业。此外,市场化就业模式对求职者的要求严格了,要求毕业生在进入市场时不仅要具备科学的择业观,还应具备基本的职业生涯构想和完善的求职能力,目前的毕业生缺乏这样的技能,如何面对职业市场,如何推销自己,如何把握机遇是一门技能。而我们的教育、我们毕业生在这一方面严重的“先天不足”,没有经过相关的训练,求职技能低下也严重地制约其就业。

三、如何改变这种现象的思考

(一)用人单位应从实际需要出发

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在处理需求时不要被假象迷惑,切实从需求出发,不盲目攀比高学历,要务实要讲究劳动力的成本核算,要符合经济规律。因为人力资源的最高境界不是追求高学历而应该是达到单位和个人最佳的价值体现,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深层次的要求。

(二)高等教育要恰当定位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具有了一定的专业设置权和各专业招生人数的决定权,所以要求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科学,要密切社会需求,要有前瞻性。特别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根据自身的培养特色,分析目前就业市场状况,预测未来的市场发展,科学地制定计划,而不是一拥而上,只顾眼前,这样势必造成大冷大热,很难达到适销对路的要求。

(三)高校必须紧迫地开展学生的就业指导和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

就业指导教育是提高就业市场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途径,面对就业的毕业生必须有一个初步的职业规划,必须对自己职业能力、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有一个与社会需求和谐的科学就业观,必须有求职所必备的基本技能。这些全都依赖于高校的专门教育,所以高校一定要重视相关的师资、配套环境建设,变大众化指导为针对性指导,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