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4 03:51: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研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疏通关键处,理清思路,找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那些疑难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教师适时恰当的点拨,可以帮助学生拨正思维航向、点燃智慧火花、激发创造潜能,课堂上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犹如在演奏一部交响乐,教师是乐队的指挥,而点拨就是教师手中的指挥棒,采用灵活多变的点拨方法,发挥好点拨的作用,师生同心协力,就能奏出有张有弛、有动有静、抑扬顿挫的华美乐章。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点拨的方法有很多,结合我本人的教学实践,大体总结为两方面:一是语言点拨,二是体态点拨。具体运用如下:
一、语言点拨的方法及运用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当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不清晰、不准确时,往往是思维还不够清晰,想不好自然说不好。当然,有时即使想好了也说不好,这是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或语言的障碍。方法一般包括:1.阶梯分解。很多时候,学生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不够等原因导致思维活动受限,力不从心,我们教师就要在此时助他们一臂之力。学习“爬行类”的内容后,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鳖与青蛙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都能生存,但它们为什么不属于同类生物?”不少学生一时还真回答不上来。这时我们可以进行阶梯分解:设计几个阶梯性的小问题。比如,它们的呼吸方式一样吗?它们的皮肤相同吗?它们的生殖、发育一样吗?如此引导,学生便顺着老师设置的阶梯一步步展开思维探究,从而由表及里探寻到问题的本质,并在解决疑难问题时构建良好的认知体系。2.旁敲侧击。我们不直接给学生说怎么思考,而是间接暗示、迂回诱导、旁敲侧击。就像旅游路上的标志牌,在峰回路转处指引方向,让人有一种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惊喜。这样的旁敲侧击,可以引领学生从旧知中探寻孕育出新知,在思考时进行相似或相关联想,从而灵感突发,茅塞顿开。3.开门见山。对于很多问题,学生心里清楚就是不会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时候,我们教师不妨直截了当,一语中的,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题用语,帮助学生越过语言障碍。4.发散引导。以某一学习内容为中心,由点到面引发与之相关的诸多内容。就像太阳放射出万道光芒。这种点拨能够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的头脑更灵活,视野更广阔。5.聚集点拨。这种点拨的思维方向是由面到点,与发散引导刚好相反。学习“生物进化的规律”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在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异同,发现并总结出生物的进化规律,“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深化理解,提高他们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二、体态点拨的方法及运用
教师的体态也是一种教学语言,虽然不是直接的语言交流,但教师的面部表情、手势、身姿等肢体语言的交流作用和教学效果绝不亚于语言交流,运用体态点拨,往往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1.肢体演示。教师借助手、臂、腰、腿、脚等肢体动作,可以形象生动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添学习的乐趣。学习“蚯蚓运动”时,为加深学生对蚯蚓的环肌、纵肌的交替舒缩以及刚毛作用的理解,我们不妨用右手手掌手臂代表蚯蚓的身体,左手表示蚯蚓的环肌、纵肌的交替舒缩以及刚毛,左右手配合做伸缩运动,同时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这样,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体态语言,教学效果倍增。2.目光点拨。这种方法老师们用得也很多。就是教师通过目光给学生传递教师的愿望、态度和情感等。比如,抽查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先给他信任的目光,学生就会信心满满;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把握时会很紧张,我们对他投去鼓励的目光,就等于给他加了油、鼓了劲、壮了胆;学生如果回答得很好,在结束时给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学生会美滋滋地高兴好几天。3.表情调控。面部表情是教师内在思想感情的“晴雨表”,好教师应该表情丰富。我们不妨借助丰富的面部表情进行课堂调控,把一些复杂、微妙、深刻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起到让学生心领神会而不需言传的艺术效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思维方向不对头,我们可以用迷惑的表情进行暗示,学生会敏锐发现并及时调整,从而走出解答误区。点拨是一门教学艺术,尤其是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在学生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处,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点拨释疑,往往能引领学生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作者:杨晓荣 单位: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教师进修学校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随着数学学习内容的增删,数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数学课堂教学也更加充满活力,数学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有关知识外,增加了空间图形的认识,数据的统计收集等内容,有理数一章侧重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第一章则侧重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生活中的数据这章重在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学生的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的培养则体现在其它章节。以下就空间观念的培养和推理能力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空间观念的培养
作为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成为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新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
传统的几何课程,内容差不多都是计算和演绎证明,到了初中后,几乎成了一门纯粹的关于证明的学问。表面上看是遵循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传统要求,但实际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此过程中被无情地扼杀,数学应有的人文功能、应用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尤其是错过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最佳时期。事实上,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因为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作为设计者要先从自己的想象出发画出设计图,然后根据设计图做出实物模型,再根据模型修改设计,直至最终完善成型。这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探求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的思维不断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之间转换、利用直观进行思考的过程,空间观念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生要的作用。所以,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学习内容的原因。
按照《标准》描述的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具体要求是: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在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较多,亲身体验较多,因此在充分挖掘图形的现实模型,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之外,还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为此在学习之初,应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而以后,则应鼓励学生先想象,再动手。
例如,在开展正方体表面展开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正方体,再想象它的展开图,并把脑子里所想的图形画出来,然后再来进行动手操作,这样能充分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二、推理能力的培养
标准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演绎推理就是我们熟知的三段论,而合情推理则是指借助归纳、类比、统计等手段得出结论。在初中阶段它是我们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我们第二次教学几何知识是在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这一章除了在探索图形性质、画图、拼摆图形、图案设计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外,还要了解一些关于图形的概念,如:直线、射线、线段、角、角度、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和相关的一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换算以及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关系等等。其实这些内容小学里就已经学过,这里只是要求学生在小学学过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系统地理解和掌握。
在初一第二学期第二章有关“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教学中,我明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包括测量、画、折等)、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因为这是老教材中的内容,往往会把老教材中的要求带过来,重视概念、图形的性质及判定,而忽视对空间与图形性质的探索和推导过程。
我们知道作为一种直观、形象化的数学模型,几何是不可替代的,由图形带来的直觉,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对空间与图形性质的探索和推导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直观进行推理的能力。
平行线、相交线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它们又构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与垂直的有关知识,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这一章教学中,通过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来进行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以丰富数学活动。在第五章中,我们学习了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探索和掌握它的基本性质对学生以后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中,课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现实的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丰富的例子力求使学生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测量、拼图、折纸和设计图案等,给了学生充分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个性的发挥提供很好的机会。但我们在应用课本情境时,也要有一定的选择和变动。
三、应用意识的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关于应用意识的刻画,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用数学的角度,运用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3、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例如:在第七节“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教学中,我并没有直接利用那位老人讲述的故事,而是带去了一个被压过的易拉罐,几根细钢丝和一团线。我说我很想知道那个易拉罐上两个点A、B之间的距离(两个不能用刻度尺量出,又不凹在里面的点)让学生想办法。本来我以为这个问题可让学生好好地思考、争论一番的,可你不得不相信现在小孩子的聪明,经过几次设计方案的被否定,很快有同学从我带去的材料上想到了利用全等来测距离。他们用刻度尺找出两根钢丝的中点,再用线把它们的中点固定在一起,把一边的两个端点分别放在A、B两个点上,让另一个同学量出另两个端点的距离就可以了。当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想时,他很爽快地回答:因为现在我们学的是全等三角形,所以我就想利用全等三角形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几个巩固练习后,再让学生听一个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讲述故事,讲到一半时可让学生先动脑筋想方法,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再继续听完故事,并进行讨论。可惜的是在自己设计时,我看到学生在纸上又画又写,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可听完故事后,没有一个同学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了,问其原因,异口同声的回答是:没有那个战士想的方法好。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经历了自己设计和与同学交流即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同时也让每个学生在自我设计之余与别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找出了方案的优劣之处,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也提高了思维水平,同时学生的应用意识也得到很好的培养。
第七章是“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章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欣赏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折叠、剪纸、图形欣赏与设计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增进学习数学兴趣。
在本章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原来身边有很多轴对称现象,对此学生也有同感,他们不但能发现,而且还能自己进行设计,许多学生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然而在这一章中有一个较为重要的知识点:第三节“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当师生通过观察并分析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让学生对轴对称的性质进行探索时,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推理能力的发展,对图形美的感受等都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得到了逐渐的发展。
摘要:根据活动元教学设计原理,教师将教学设计的重点从关注教师的“教”转移到关注学生高度参与的学习“活动”,根据教学资源情况,每节课设计一个或几个活动元,形成课堂活动流,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使学生达到三维教学目标。行动研究表明,活动元教学设计是一种高效、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设计方法,在化学新课程中应用可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活动元;教学设计
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过多的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向转变,如何快速而有效地开展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活动,是进行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的行动研究表明,根据化学新课程的特点,利用活动元教学设计原理,教师根据教学资源和学生情况,将教学设计的重点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生参与“活动”,设计一个或几个活动元,形成课堂活动流,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活动元教学设计是一种高效、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设计方法。
一、活动元教学[1]
(一)活动元
活动元是指在教学中为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中的一个或几个子任务而进行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背景来进行的。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要实现新课程目标,就要改变以往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要利用各种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活动中搜集和处理信息;在活动中得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活动中交流与合作;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因此组织好课内外的学生学习活动是能否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一环。
活动元就是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生活动抽取出来,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元素或一个环节来使用,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活动元必须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学生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基础进行的一组活动。如课堂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是让学生在分组和实验室条件下自由探究某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某一化学问题进行的活动。
2.每个活动元必须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在此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活动。
3.每个活动元必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活动元模式
活动元模式是指将活动元进行分类,从中抽取出同一类活动元的教学程序,将这些活动元进行抽象、提炼出共同的、可操作的步骤,以利活动元的设计和使用。
活动元模式设计的要点为:
1.活动元模式是由一组同类的活动元,将其共同可操作的步骤抽取出来而形成的。如分组实验探究、课堂实验探究和课外实验探究都可以提取出相似的操作步骤:(1)获得任务;(2)实验探索;(3)记录和分析结果;(4)得出结论和反思。
2.一种活动元模式可代表一个或多个活动元。其步骤的提取主要来源于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
(三)活动元模式库
活动元模式库是指按一定规律将活动元模式进行组织和分类。每个教师都可根据自己教学的特点、风格,自己拥有资源的情况以及学生集体的不同,形成自己独特的活动元模式库。
经过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可按如下形式进行组织和分类,形成一个较为通用的活动元模式库,每个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甚至重新规划。每个项目和其子项均可进行调整。常用的活动元模式库的组织如表1所示,为节约篇幅,我们仅列出活动元模式库的一级项目及其说明。
我们知道,每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所面对的学生和所拥有的教学资源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每个教师都应该根据通用的活动元模式库建立适合自己的活动元模式库,这样才能根据每个教师的教学小环境建立最优化的教学体系。
二、活动元教学设计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提取自己活动元模式库中的活动元模式,根据教材特点、教学资源情况、学生实际等因素进行活动元设计,再将一个或几个活动元有机组成课堂活动方案的过程称为活动元教学设计。
(一)活动元教学设计流程
根据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活动元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如下活动元教学设计的系统流程,以方便教师进行活动元教学设计。
──活动元选取或创新设计
──活动元组合
──各活动情境和任务设计
──利用教学设计模板,组成教学设计案学生情况分析教师情况分析资源情况分析教材情况分析活动元库分析
(二)活动元教学设计方法
1.理论基础
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这就是教学设计。活动元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新发展,它仍然将教学的诸要素连接起来考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3]其理论基础源于教学设计理论,其中不同或改进之处有以下几点。
强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过程中,继承了系统论的观点,但突出学习主体的合作、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利用各种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为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目标服务。
设计的重点从设计教师的“教”转移到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上。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设计教师的“教”的各个环节,就是利用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教”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的作业和教学评价等。而活动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利用系统的观点进行学生“学”的活动设计,从活动中达到教和学的目的,实现课程目标。
建立系统单元的观点(活动元),使教学设计的系统落到实处。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主要是按系统的观点进行教学设计,可操作性并不强。活动元教学设计倡导每一个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活动元模式库”。教学设计时教师可在自己的活动元模式库中调用、形成活动元,迅速完成一节课的设计。
强调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后,对教学的反思和对自己“活动元模式库”的优化和调整,进而形成自己组织教学活动的风格。
2.设计原则
在进行活动元教学设计时,为达到设计中体现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体现活动元教学设计理念。在进行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提出了如下一些教学原则。[1]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原则:在设计中必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体现学习者也是教学的参与者这一设计思想,这是本教学设计方法的关键。
以活动流方式进行教学设计的原则:活动元教学设计是以一个一个的活动单元(活动元)来开展教和学的过程的,这些活动流来源于每个教师自己的“活动元模式库”中的一个个“活动元模式”,结合系统分析后设计而成的“活动元"。而这些活动元模式大多数是经过检验的,有的是经过了多次优化后形成的。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原则:教师在学生活动中是合作者、参与者、服务者和资源提供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足够的资源,设计中要想办法(甚至使用有创造性的代用品)来满足学生进行学习所需的资源。
任务及任务体系合理原则:每节课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组成每节课的活动元有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样一个任务体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可能性,使学生在一定的努力下能完成相关任务,达到学习效果。
3.设计方法
活动元教学设计要按照系统的观点,对整个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分析自己的活动元模式库的情况,从中选出合适的活动元模式,并组成合理的活动流系列。使用活动元设计的活动流的例子如下。
案例1:引入活动/探究活动/展示活动/完成任务或小结活动
案例2:合作学习活动/展示活动/评价活动
案例3:自主学习活动/展示活动/完成任务活动
4.方案的评价
活动元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主要根据教学设计理论中的评价理论和本方法中特殊的理论要点和设计原则来进行评价。主要有如下评价因素。
教学对学习结果产生的影响因素:教学方案在培养或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上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对这些结果变量进行测量或观测可对方案进行有效性评价。
活动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因素:教学结果不但要注意最终的结果,还要对活动过程中学生发挥的作用进行观测和评估。
活动中资源利用促使学生发展的因素:这种设计方案对现有教学资源利用是否达到可能的最大值,也是对方案进行评价的重要方面。一个好的方案,能整合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活动服务。
师生能力倾向优化因素:教学设计是否能将特定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倾向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同时对能力倾向的培养也达到最优的效果。
教学思想贯彻因素:活动元教学设计的中心在于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整个设计是否体现这一因素也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活动元教学设计案例和分析
三、展望
活动元教学是课程改革百花园中的一朵新花,它只是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相信还有许多的教学方法正在研究或正在发现。本研究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成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如何较好地建立自己的活动元模式库、在活动元教学中如何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农村学校如何更好使用活动元教学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本研究使我们的教学设计从“教”的设计转变为“学生活动的设计”,这一教学思想,在实践中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们期待更多的教师加入到我们的研究中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教育设计理论的本土化作出贡献。
(1)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课拼音教学的情景图。
(2)要准确地把握汉语拼音教学地“标高”。
什么是“标高”?就是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新课程的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编排更体现了拼音学习的规律,我有一些拼音教学的建议想提供给大家:1、语境中学习拼音,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每一课都有很漂亮的情景图,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这些图培养孩子自主发现拼音字母的发音和形态!2、在发现中学习拼音,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图中与字母相近的地方,发现jqx与v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律,发现复韵母\鼻韵母的组合规律。我以前尝试将所有的拼音教学课的内容串编成一系列拼音王国历险记,每一堂课都在认识拼音王国中的新朋友,并经历它们王国中发生的种种有趣的故事!学生学得可带劲了!这样故事情景式的学习很吸引学生。比如学习aoe是第一课,我就先创设故事的开头,让学生感觉我们要去一个遥远的拼音王国了!先要认识拼音王国中最最可爱的一个家族!那就是——单韵母!然后用上课文中那有意思的情景图,请学生找一找我们的单韵母朋友在哪儿,学生一定能发现aoe的踪影,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出示aoe的卡片(最好带上小手小腿的简笔画一下就可以),跟它们打招呼就可以引导学生要有礼貌,一定要把它们的名字叫响亮,并且叫正确,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发音。
我还有一个学习拼音的好办法——设计拼音游戏卡,把凡是能够拼读的音节进行归类,设计成不同系列的游戏卡片,比如“健康小猪吃钙片”的游戏卡片,把aoeiuv能够与bpmf能拼的音节全部在游戏卡片中罗列清楚(卡通一点)。让学生把卡片带回家,要努力把卡片中的每一个音节拼读正确、熟练,第二天回学校,老师可以抽测10个音节,如果全对,可以奖励学生一颗钙片!学生得到的钙片越多,他的小猪就长得越高(老师可以准备很多不同高矮的小猪图片奖励给学生,比如谁拿到了10颗钙片,就可以领走长大的小猪!哈哈,很儿科吧,不过效果非常好。我还打算设计一种专门为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游戏棋呢。
【摘要】随着历史学科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编纂的改革,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强调材料情景化,让学生去分析、思考,然后得出结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如何跟上这种形势,处理好教材,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实践
通过使用新教材,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大的变化。教师能更多地关注学生,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放开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不再是以往的"短期效应"。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学习方式有所改变,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有所变化。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我们也面临了许多新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高中历史新教材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一、解读新教材
1、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旨;重视历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引导以人文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新教材比较完整地反映和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从基本理念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内容的启蒙性和基础性,选取跟时展息息相关的历史史实;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融合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活动与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科学的方法,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具体的史实,使学生了解历史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学习历史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3、新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覆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新教材设置的内容科学。准确,没有违背事实和真理的现象。选取了大量的教学素材,新教材既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又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能调动起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兴趣。同时新教材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在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降低不必要知识难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等内容,为每个学生尽可能提供主动学习、发挥自身特点的机会。在编排上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历史概念和观点注意真实性、关联性和发展性。
4、新教材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体系,采用"学科与社会"相融合的方式,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结构的优点,既注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自然、社会的亲近感,拉近学生生活与学科之间的距离,从近几年一直强调的学科知识要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过渡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步融合学科知识,在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新的经验,新的价值观。改变了以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
5、新教材将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内容,为教师提示了教学的过程,同时精心设计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教材中有学习思考,资料卡片,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比较合理和完整的学习过程。
6、新教材突出自我测评的重要作用。课本内容不在单独另立,而是穿插在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内容之中,方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学设计,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统一和完整。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情景,探讨新情况与新规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7、新教材注重科学探究,精心设计了"材料阅读与思考"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又注重探究的价值,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探究内容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
8、新教材设计灵活、有弹性,为教师教、学生学留有足够的空间。如新教材采用"专题式",淡化章节的学科系统性,便于教师调整、处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力和个性。新教材在拓展性课题等部分恰当地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思考,使学生不但要学习教材内容,还要通过学习活动补充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起到教材与学生交互的作用,其中不少地方蕴涵着对学生学习方法、道德情操的培养。
二、实践新教材
“实践出真知”,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碰到了很多新情况。高兴的是新教材的内容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不仅抛弃了历史课本惯用的通史式纵向编年体例,代之以专题模块式的横向比较体例。教材的内容避免了与初中课程的简单重复,灵活性增强,信息量扩大。当然在高兴的同时也存在许多担忧。担忧的问题不少,具体体现在: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专题式模块学习是建立在良好的基础知识之上的,而对于绝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他们是第一次真正面对历史这门学科,由于种种原因初中学生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全新的学科,无底洞似的知识,一问三不知的现状,使得高一教学时间紧张,更不可能去开展更多的探究活动。
2)教材内容跳跃性太大。以普通高中历史必修一为例,九个专题从夏商周三代到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本书浓缩上下几千年,涵盖东西五大洲,如此大的起伏,如此广的跨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严重的考验。
3)教材处理难度大。新教材当中补充了许多旧教材中所未涉及的知识点,如必修一中的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在时间紧,容量大的情况下不敢去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不易抓住重点。
4)课改目标与当前升学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在这个问题上,两相否定,剑走偏锋,都不是客观的符合实际的态度。
5)落后的学生发展观。我们一直在强调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但实际上,在教师心目中,学生仍然是不成熟、不完整的个体,仍然是接受教育的理所当然的对象,体现在教学中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个“市场”仍然很大很大。
6)社会意识还有待快步跟进。比如,在新课程下,必然要安排给学生许多制作学具、调查并收集整理信息、实践实验、体验生活的课题或任务,学生需要对此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摈弃“那是软性作业”的观念,一些家长也同样需要摈弃“那是游戏”、“不务正业”的意识。再如,开发校外资源时,学校常常表现出或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或出于安全的考虑,不主动进行校外资源开发,社会也不愿予以支持和配合的情形。
三、研讨新教材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我们充满欣喜,但也带着疑虑与渴求,特别是在实践中我们碰到了许多新问题。当然我们选择的不是退缩,而是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一是让学生想学。这样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必须处理好教材,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上好导言课,这就是很关键的一环。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就可以利用导言课,先以看似与历史无关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及闭幕式作导引,在投影新闻图片后让学生发言谈感受,启发学生理解希腊辉煌的古代文明巨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奥运精神的真谛,进而使学生由身边的生活热点体会到历史、历史情感、历史思维方法、表达己见、合作交流的魅力,从而切入新学期历史学习。再如既要抓住重点,又不至于增加学生负担,就必须要求处理好教材,备好课。《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指导意见》可以作为我们理清教学思路,把握重难点的前提和关键。以人教版“辛亥革命”一课为例,《指导意见》要求我们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知道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以此为依据,教学结构体系应围绕“过程”二字进行,这是本课的重点,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难点。对于历史教材这一重要资源,我们就必须挖掘和充分利用。如教材中有一幅“同盟会党员证”,在谈及同盟会时,我就把这幅图予以讲解,特别是这幅图中有“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等字样,正是同盟会宗旨的所在。利用这幅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理解其纲领的完整性,同时也使学生把握了政党成立的三要素(公认的领袖、明确的纲领、全国范围的组织),这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让学生能学。必须狠抓基础知识,正确处理识记与其他能力的关系。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教与学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以鸦片战争为例,如果没有记住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以及《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就无法弄清中英这场战争为什么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不发生在30年代或50年代,它对中英两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满清王朝的失败为什么具有历史的必然。以记忆促进思维,以思维带动记忆,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均不可偏废。为此,我们要下功夫抓好打基础的工作,要抓紧、抓扎实,这是教好、学好、考好的第一要素。
三是让学生爱学。如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课我们可以有“加减乘除”法来设计:
1、加:加大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关注。如在本课可以设计很多相关的问题:“马克思有什么贡献,得到如此高的地位?(使他能够得到资本主义国家学子的如此青睐?)”、“关于马克思主义,同学们知道哪些知识?或者你有什么疑问、问题想问?”这种从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引入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让学生主动地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从而营造了乐学、趣学的课堂氛围。
生活经验远。除加大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关注外,还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消化吸收教材内容,然后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表达高深的理论概括。如为加强学生对《共产党宣言》内容的了解。请同学们展开同类联想,问学生:“与马克思一样,还有许多人希望人类能建立美好的社会,也提出了许多美好的设想,同学们说说看,你知道古今中外哪些思想家的美妙设计?
实践、善于合作”的优秀品质,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人与人之间相差最少的是智力,人与人之间相差最多的是努力”的结论得出也就水到渠成。
人生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万事开头难,新课程改革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代表先进教育文化方向,顺应历史必然趋势,但也应作好持久战的准备,特别是要抓紧对评价机制的改革。很多专家都在呼吁:
(一)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在行进中,但是只有打碎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评价体系,方能真正步入新课程,方能享受新课程的甘甜。我们应满怀信心,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去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
摘要: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内容、目标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要求中小学教师改交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要关注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内容、目标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素质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改变着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的实拖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新课程的功能和目标出发,分析研究新课程实施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影响,无疑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求知、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但不是唯一的任务。
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造,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l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回顾上世纪教育的发展历程,思考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发展的重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发展到以知识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构。
我们的基础教育,关注最多的是知识,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其实,在教学实践中,中小学教师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存在狭窄化的问题,即把基础知识具体理解为学好学校开设的主要科目。并且局限于要考试的内容。同时,强调教育教学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评比标准的满足。如:把学科教学的价值定在考试成绩的提高;把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对准评比条目;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参赛得奖;把教学质量等同于升学率等。教师紧紧围绕“考”、“评”、“查”、“赛”的具体要求转,尽管教师按要求工作得非常辛苦,其结果却渐渐丢失了中小学教育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奠基性价值。这虽然主要是由我们过去的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社会的价值追求造成的,但与教师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不无关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要求教师在新课程功能与目标的指导下,改变知识为本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了依据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教材或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因而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传授新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教学新意义的建构。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新知识,同时要激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把教师传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共有知识与自己的个体经验相结合,形成具有学生个体特征的个人知识。即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创设学生学习、消化、建构知识的教学情境,实现学生对来自于教师方面的社会共有知识的个性化的、创生性的占有。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促进,实现教师教学智慧的提升,实现教——学相长。根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未来的课堂知识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教材;二是来自于不同教师对教材独特的理解与运用;三是来自于具体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在此教育观念的引领下,教师既是新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还需要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同时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首先,在教育观念方面,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有目的地促进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自己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新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联系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加深对知识实践性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与此同时,新课程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以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学习方法是“深层法”,它以理解思想和探询意义为目的。学生对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兴趣并希望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他们把学习任务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对论点和论据进行联系又加以区分,找出规律以及潜在的原理;把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所学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他们关注的是所学知识的意义、要旨和相互联系。另一种学习方法是“表层法”,这种方法是学生把学习看做来自外界的一种强制性,因而试图去应付这些要求。他们的学习动机具有实用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想花尽量少的工夫来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尽可能准确地去复制基本知识,为考试而不是为理解而死记硬背。虽然他们学习也十分专注,但忽视了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策略。
学生运用哪种方法掌握知识,虽然从试卷上基础知识类题项的答案中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他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同,必然导致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不同,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具有显著差异的。公务员之家:
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一方面与学生的个体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受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模式是学生学习方法形成的基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因而形成了“听——背——练——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的学习模式。也就出现了“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答笔记”的学习现象。这种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影响了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虽然靠死记硬背也能完成中学学业,但当他们进入大学继续学习时,就会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并且在生活和工作中极易形成依附性人格,缺乏创新性,难以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
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对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改变,自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是有差距的。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相距甚远。其表现为:一是教师忙于应付日常工作而不考虑教育科研问题;二是想做研究却无从下手;三是研究不到位。有的研究是“只上而不下”,即空谈专家已有的理论,对实践无指导意义;有的是“只下而不上”,即就事论事,对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能深刻认识,找不到理论依据,不能真正彻底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背诵和练习,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面对新课程,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努力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羁绊,积极改变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做新课程的实践者、新教育的开拓者。
一、语文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究其实质而言,是标志着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语文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即将终结和语文新课程的诞生。这无疑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变语文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
指令性课程范式,将语文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束缚在狭窄的课程流水线上,统一目标、统一课文、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试和评分,作为人文学科本应有的分歧和争鸣均被拒斥于课程视野之外。而语文课程新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课程目标中更是直言“发展个性”,视之为语文课程本应有的价值指向。这样,在其实施建议中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自然是顺理成章的推论了,诸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写作则要强化自主性,“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至于关键性的课程实施与终端评价,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等。这就必然促进语文课程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使之成为师生“自己的课程”。
2.变语文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指令性课程范式必然将语文课程视为教学周期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好的凝固的目标和计划,甚至连课程终端的结果也是精确划一地预期好了的。教师则从课程目标到课程材料均需依赖事先的规定而无任何修正的必要和可能。语文课程新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则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需要各方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具体实施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尤其是确认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教学的“合法性”。在这种课程中,语文教师摆脱了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的执行人角色;学生则赢得对语言、文学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语文课程进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必然要突破其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使语文课程的创造性品格趋向充分表现的极致。
3.变语文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
这是语文课程新标准的核心所在。在指令性课程范式中,知识居于主宰地位,语文课程被视作知识系列的机械叠加,重认知而轻育人,致使课程运作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与学生情意要素和谐健康的发展相疏离。而语文课程新标准则确立了崭新的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实施建议部分,更是具体要求:“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新课标”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宽广的语文课程新概念,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更囊括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和人生态度。这样,就广度而言,“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就长度而言,“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最终,语文新课程就将使学生摆脱因把知识本身视作目的这种“知识奴隶”的厄运而回归生命、回归心灵,就超越了从语文教师手中承受知识这种直观外在线型的关系而追求完整意义上的“人之发展”。
二、语文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
就语文教师而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已经列出了必须执行的一系列详细指令,而前者则是卸除了束缚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桎梏,未知边界的课程空间正待教师的自由心灵去尽情飞翔——最大限度地去展现独特的、不可为他人所取代的教育智慧。从这层意义上说,新课程无疑是对语文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一次真正解放。
德国当代杰出哲学家哈贝马斯把人类兴趣分成三层。其中“解放兴趣”置于最上层。它是人类对“解放”的一种基本兴趣,其价值指向是主体的诞生。从人文学科课程的基本特征出发,语文课程新标准已经赋予课程主体双方以极大的“解放兴趣”,其中更具有关键意义的是语文教师以新思维和新视角来观照课程的本质,在为“新课标”“解放”的鼓舞下再去自觉主动地“解放”课程的另一主体学生,彻底放弃指令性课程范式中“支配者”的传统角色。那么,在获得“自主”、负有“责任”的新课程环境下,语文教师怎样去发挥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呢?
1.要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成为“自己的课程”之创造者
所谓“自己的课程”,是指教师在兼顾语文课程共性的前提下而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的个性化课程。这种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课程,是判断语文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优劣强弱的最重要标志。概而言之,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就既定课程内容而言,教师要对语文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多寡、增删与否,均要依据该校、该班、该生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尤其要百般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价值,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2)就课程的动态性建构而言,语文教师要以强烈的母语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诸如让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3)就课程具体实施而言,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课程进展充溢创造性的生机和活力。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教授在论及人文学科课程实施时,认为应遵循以下五条程序原则:课堂上应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秉持中立准则,教学的主要方式应是讨论而不是讲授,教师要保护不同观点,并对课程学习的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这五条原则的精髓,可以营养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的语文课程。
2.要由学生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创造者
从指令性课程范式到新课程环境,学生的角色同时发生着从知识容器到“超越型学习主体”的深刻裂变。所谓“超越型学习主体”,具有显著的双重特征,即既超越母语课程知识而获得有创意的言语交际和言语表达能力,又超越智能要素的片面发展而获得智能与情意要素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构建新的母语课程价值观,恰如加拿大著名课程论专家大卫·杰弗里·史密斯教授所说的:“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护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方面,语文教师的创造性职能表现为两点。(1)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化学习的促进者。由于语文课程的发展方向同样是“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那么,语文教师的课程使命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尤其要通过平等和诚挚的对话,为学生个性化的课程体验铺设多种路向,使之拱破语文知识体系的“茧缚”而燃烧起创意阅读、创意听说和创意写作的强烈激情,以期最终发现那条开发自我、更新旧我的语文发展的独特道路。(2)教师要成为学生各种精神资源的开发者。读写听说是心灵运行的轨迹、生命活动的本身,故以读写听说的教学为主要形式的语文课程,必然要成为人的精神资源的开发过程,成为生命品位的提升过程,成为人生质量的优化过程。
总之,以封闭、僵化和垄断为特征的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即将终结,为语文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解放提供了百年现代语文课程发展史上的一次难得契机。“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学会生存》中的警句,将给以创造者新形象而面世的语文教师以深远的教育回味。
伴随新世纪的脚步,课程改革如一场空前的教育革命,给我们教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贯彻新理念,实施新课程,追求新目标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并主觉地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中。作为语文教师,大家都津津乐道于《语文课程标准》,最流行的关键词便是:课改、课标、突出一个“新”字。面对新课改,我们有自己的困惑,真可谓新课改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更多的是面对挑战,可以说新课改爱你没商量,如今大家都在苦苦追寻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是什么样。丹阳市教研室陆国杰主任就提倡:课堂教学用理念设计,用底蕴支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强调四个意识:①一元化意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②大资源意识;③学生意识;④开放意识。也有专家提出,用以下新课标理念指导语文教学:①关注目标,呈现多元;②关注现实,贴近生活;③关注探究,体现自主;④关注合作,促进交流;⑤关注实践,突出应用;⑥关注开放,开拓时空。张田若先生就强调语文教学要以“三为主”,即“以读书为主,以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主。”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综观以上论述,我们发现一些共同之处:①新课标要求课堂应是民主、平等的对话与交往的过程。②新课标要求凸现学生个性,倡导个性化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拓宽了,多元化的理解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了。③新课标重视学习策略研究,当前世界教育改革有两个热点问题:a.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b.提高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人说:“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其核心理论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支柱之一便是“学会学习”,这是促使学生发展的一把钥匙,即叶老提出的“教是达到不需要教。”学习了新课标以后,我们深刻体会到,当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不论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课改理念,无不需要学生自主、自动、自由的参与,这其中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学习能力。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自从弗拉维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元认知”这个概念,短短的几十年,世界各国教育家都把培养元认知能力作为学习策略研究的突破口,那什么是元认知?最经典的解释便是“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便是:对于认知的知识和对认知的监控,是一个人对于他自己的思维或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强调学生的反思能力,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元认知知识。②元认知体验。③元认知监控。元认知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人的智能,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认为:要落实新课标,必须重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其实元认知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学记》一书中写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所说的自反和自强指的是元认知在教和学的过程当中的作用。这说明先秦教育家已明确提出了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知的特点,并据此指导、调节自己的教学活动。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学论强调:“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1976年,根据各方面研究,弗莱维尔在《认知发展》中明确提出元认知的概念和含义。他把元认知定义为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人关于他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任务事项的认知。其实以上教育专家们所强调的无非是提出这样一个理念:最重要的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我们认为开展元认知能力的研究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对于现代教学论对未来人才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我们的思考----为什么要强化元认知训练?(一)强化元认知能力训练,促进观念转变。1.强化元认知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加强元认知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教师的任务不应只是“教”,更应指导学生“学”。加强元认知,教师不仅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更要注意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的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驰骋。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会思考,把知识学活进而形成技能,掌握学习方法。2.强化元认知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学习是学生本身的自主活动,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加强元认知,有利于形成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元认知的重点已把主体转向研究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当作认知体来研究,要求教师确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明确“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而不是“灌”。(二)强化元认知训练,改进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受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的限制,学法主要是来自教法的影响。既然教法对学法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教法对学法形成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那就应让教法对学法产生好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善教为学生的会学树立好榜样。我们应从研究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如何教,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而强化元认知训练有利于把学生从被动的、苦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要从学生的“学”上着力进行改革,使学生从过去的单单学会教师的现成知识(学会)转向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学习(会学),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学习能力,掌握迈入知识殿堂的金钥匙,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三)强化元认知训练,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元认知最基本的特点是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的师生关系,尤其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必须摒弃“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压抑呆板的单向交往形,采用多种途径启发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维,日表达,所以课堂里面除了教师讲学生听以外,还应经常现学生讲师生听甚至讨论争辩的场面,这是双向交往或向交往的形式,使教学虎虎有生气,有利于全面育人。加强元认知,实行教学民主,让学生自主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在元认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融洽,轻松愉快,相互信赖,真诚合作。教师扮演的角色既是组织者,又是积极的参与者,还是学生的好朋友。二、我们的做法----语文教学中加强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基本做法那在我们语文的课堂教学方面,重点研究的是: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元认知能力训练,能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迅速提高,语文学习的自觉性、计划性、灵活性、领悟性得到增强,语文学习的自控能力得到锻炼,能使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知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获取新知识、新方法,即学习能力强,学会如何去自学,学会分析的真本领。所谓阅读理解元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阅读理解活动的认知,其核心是对阅读理解活动的监控与调节。它具体包括以下一些内容:①明确阅读的目的,②集中注意于课文的主要内容;③监控阅读的活动,并且决定理解是否发生;④计划阅读中下一步的行动;⑤运用自我提问的方法去决定,是不是阅读的目的已被达到;⑥当理解的失败被发现后,采取补救的行动。元认知策略的训练方法研究。主要包括: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经验总结法、程序学习法。具体途径主要包括:①提高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②丰富元认知的知识,重点是认知策略选择和认知过程质量。③丰富元认知体验,增强学习的动力,引导在不知处多下功夫。④加强元认知操作的指导,重点加强学生的自我计划、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能力。⑤创设反馈的条件和机会,多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总结。⑥注意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综上所述,我们理解的元认知策略主要表现为学生不断地自我提问、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报告。要求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提醒自己:我应该做什么?我的计划是什么?我是否正在实施我的计划?我做得如何?具体表现在一节课中,课前要求学生反思:我要学什么?我自己能学会什么?课中反思:我学会了什么?我学的是什么?我是怎么学会的?我还有什么不会?课后反思:我还想学什么?我还有不会的怎么办?当然元认知训练应渗透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不能模式化,主要的精神是体现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监控。最后,我们教师也要来点元认知,提高教师本身的反思能力,那反思一下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用叶澜教授和肖川博士的话作个小结,他们两人曾以追问的形式,描绘了新课堂的情景: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们能否给他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我能否使学生的思维擦出火花?我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乐,发现的欣喜?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总之,面对新课程,追求新目标,应强化元认知能力的训练,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这样的课堂,也就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
论文摘要: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凡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是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新课程改革以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也要应新课程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概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现状及研究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必要性,指出了现在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并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提出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的教学设计。
引言: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一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若能准确理解并熟练掌握,将为以后学习有关配平、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将对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它虽然没有以一个固定的专题的形式在教材中体现,但是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却渗透在教材的每个部分。这部分内容对于刚刚开始学习有关化学内容的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而且难于认识和理解的。怎样才能使这部分知识容易学、容易用[1],如何设计教学才能使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呢?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一节进行研究。
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一线的许多教师认为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知识的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上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他们认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考的重点,在不少高考题目中都已出现过,于是在课堂上教师还是以灌输的形式为主,让学生一味接受: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并以讨论初中学过的四类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为辅线来充实相关概念,最后再加以一定量的练习、应用来巩固概念[2]。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埋头记笔记,所有的知识都是依靠教师传授,并不是通过自己思考后得知的。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这对于新课程的要求来说是不相符的,而且会遇到一些问题。
2.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2.1新课程的要求
2.1.1教师要观念从化学教学转变为化学教育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化学教材难度明显下降,但是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因此要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和深刻性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教学大纲上要求的很少,只需要学生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即可,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而是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要教会学生怎样从现象观察到本质,从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理解到自然现象里的体现。
2.1.2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不断更新
化学学科本身有自己的优势,化学现象的千变万化、化学产品的丰富多彩实验手段的多样性--一而学生本就生活在充满化学产品的时代,新的化学科技不断出现。新课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是要充分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提问讨论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分析讲解,让老师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2.2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各种问题不断
2.2.1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乏相应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的认识,只是能够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此外,学生对于化学反应微观层面的认识较少,而且存在于模糊或不科学的认识【3】。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状况只是停留在初中阶段对化学的初步认识:已经具备电子得失、化合价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的知识,但并不系统;学生能力情况也并不是很强,经过初中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加上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生活,情绪和心理都处于较兴奋状态,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在这种情况和条件下的教学过程要注意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从简单的开始,慢慢引入新的知识。
2.2.2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一群刚刚步入高中生活的学生,如何使他们的思维由初中的一味接受到高中的自我获取的转变,不能再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初中阶段,高中的知识讲究理解,于是在引入一个新概念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充分引导学生,通过对学生不断地启发、提示,加以适当的鼓励,最好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观点。教师通过练习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虑是否延伸新的知识,还是复习,在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讲解的连贯性、条理性,特别是拗口的概念教给学生如何记忆。
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理论基础与教学策略
3.1理论基础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是中学化学授课的难点之一,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而组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学生就不存在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者认为“实在”不过是知者的心中之物,是知者构造了实在。或者至少是知者按照自己的检验解释了实在。学习者的知识应该是他们在环境中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而不是灌输的,相对与客观主义来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特别偏重于学的方面【5】。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确实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其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起着一个传带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建构主义的设计思路是: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针对要讲授的知识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尝试解决,在学生独立思考时,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一些提示,组织学生谈论、合作地解决问题[6]。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综合原有的知识,并查阅相关的资料。从而做出合理的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
3.2教学策略
3.2.1概念图策略
在科学研究领域,概念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文字定义,而是包含了能够反映物质各方面属性的一个关系总和,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成立概念学习的关键所在,而概念图则是一种通过运用图示的方法来理想地展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可视化工具[7]。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有很多概念,而且很难记,十分容易混淆,运用概念图策略,按照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将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帮助。
得电子还原产物
失电子氧化产物
电子转移
化合价升降
3.2.2合作交流策略
科学知识的发现不是某一个人的贡献,它是共同合作的结果,合作意思和合作精神是科学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合作交流策略要求学生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参与探究,相互交流各自的进展,并对观点进行讨论[7]。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课堂,要通过分组谈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各自的看法与观点,并在课前布置给学生预习的作业,查阅相关的资料,分工合作,用这种方式得到比较科学的结论。
3.2.3练习——反馈策略
练习——反馈策略是指在理解化学技能性知识意义的基础上,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的一种动作,使其达到自动化的水平。练习的效果不在于练习的次数,而在于练习后一定要达到正确性、协调性和自动化[7]。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是很难辨析的,在不少的习题中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尤其是被氧化、被还原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最容易混,这时需要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有个条件反射,一看到是被氧化,那么自身就是做还原剂,这都需要练习来达到这个效果,通过反馈作用来实现。
3.2.4挖掘知识的多重价值策略
挖掘知识的多重价值策略要求学生从观念上认识到科学知识不仅是事实、规则和理论的体系,任何知识都是人类探索和研究的结果。从知识的本身、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知识背后蕴含的思想观点几个角度分析,挖掘出知识的情意价值[7]。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就必然有还原,它们绝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并且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上都随处可见。引导学生学习和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对今后的生产和生活都是有意义的。
4.“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研究
4.1教学目标
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凡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是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设立一个准确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在高中化学新课程背景下的基本思路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此,确立本节内容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中几组概念的学习,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7]。
4.2教学过程
一、复习初中知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经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学习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物质得到氧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就是还原反应,写出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CuO+C===Cu+CO2,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反应,CuO失去氧变成Cu单质,发生了还原反应;与此同时,C结合了O生成CO2,发生了氧化反应,也就是说CuO变成Cu的同时,C变成CO2,所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不能分开,是既对立又统一的,那么对于这一类型的反应,我们到底是称它为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呢?综合本节课的主题,我们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一化学反应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对立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运用已有知识,采用类比思想,定义广义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化合价的的知识,学生在初三已经学过,让学生从化合价升降、发生的反应、反应物的作用及其性质、生成的产物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CCO2和CuOCu两个变化过程[8],让学生分组讨论,给以适当的提示,请数位同学讲出讨论的结果,并结合此前查阅的资料总结出一些相关的概念的含义和概念间的关系,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回归教材,精讲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新概念中,物质没有得氧却也可以称为氧化,这是使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之一,为突破难点可利用比较的方法突出其合理性。
比较上述三个反应,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Mg发生了同样的变化:Mg-2e=Mg2+,既然Mg与氧结合叫做氧化,那么与氯结合、与硫酸根结合也叫氧化是合理的、可行的,反之不同化合物中的Mg2+重新转变成Mg,也都可以称为还原[9]。这样从已有的知识出发,经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分析、类比,发概括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广义定义。
三、借助现代化工具,突出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这是本节课的关键。建构主义认为,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可以以金属钠与氯气反应为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特点,由于电子都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引出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相同的道理,氯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也达到稳定结构,两个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成了氯化钠,于是就是发生了反应。接着让学生讨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后,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可以得出结论: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原因是因为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原因是因为得到电子。
当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相差不大,如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电子的转移情况会怎样,怎样才能使氯原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和氢原子达到2电子的稳定结构,经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指导,最后学生明白到,由于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相差不大,于是双方共用一对电子,这个电子对同时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使双方都达到稳定结构,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稍强一些,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原子而偏离氢原子。因此,从表观上来说,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到-1价,实质上是这个共用电子对发生了偏移。通过以上的分析,学生认识到元素化合价的升降的实质是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4.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是在测量基础上对好与差、对与错、优与劣的判断。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把考试成绩做为衡量教学成绩的唯一标准,过分强调赠别与选拔的功能,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评价的焦点应该指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首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标与过程的评价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教学就是为了这个达到这个目标而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此是高中化学重点内容。基于教材详尽描述了一些化合物形成过,教学中采用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化合物形成过程电子转移情况,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微观本质。为深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等对比氧化还原反应,有利于优化学生认知结构。
其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方法的评价
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更新。那么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课标的理解等都要融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再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教学。教学方法要与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教师的风格相适应,灵活多样;教学手段要运用妥当,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恰当使用现代化工具,直观性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最后,教师与学生总体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除很多问题让学生讨论,再到学生自己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并且体现了概念形成的本质。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个组织者,一个引导者,必须完成从主宰者到领路人的转变并且教师在引导学生在进行问题的分析、综合、抽象以后进行概括,要遵循学生的概括发展水平。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将学习的结果反馈给学生本人,让他们知道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对教师所授课内容的总体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安排,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5.总结与思考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在中学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联系到生产生活及科研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同时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之一,由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认识不深,要求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是教学的难点,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对没个化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笔者认为做好新课程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需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从学生熟悉的化学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使学生已经建立知识体系;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的机会,激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潜在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全体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愉快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通过对知识的梳理让学生明确易混的概念,理清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仔细讲解易混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借助练习和习题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解题能力、开发智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获取知识。
总之,新课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应当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尊重学生的态度和情感,特别是要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层层推进,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及本质的理解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概念的发展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合,逐渐迁移和深化,在探讨时及时归纳小结,才能让学生把握重点,提升学习能力。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应以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以及做人道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见多识广、兴趣爱好广泛、网络等社会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影响很大,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尤其是初中学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会喜欢那门课程,也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的学习,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上好第一堂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的开篇课“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但没有安排实验。我觉得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会变色的花”“喷水成图”等,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可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从而兴趣嫣然、热情高涨,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二)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入具体的情境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学中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是十分有用的,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例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资料介绍身边熟悉的事物。像光纤的发明联系电话的使用;冷冻剂的发明与更新联系冰箱、冰柜、空调;彩色胶片的发明联系照相及电影、电视;塑料联系许多家庭用具;卡介苗、青霉素的发明联系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等;在介绍物质鉴别方法的时候,可以联系到厨房里的糖、酒、醋等;在学习水资源污染与保护这一课题的时候,让学生思考导致峒河水污染的可能原因是否是峒河两岸的居民、医院及峒河上游的农村、工厂等;在介绍溶洞里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时,让学生联系水垢的成分、形成、以及除去方法,并探究滴水穿石的真正原因;介绍酸碱盐时,联系胃酸病人的用药问题、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等等。多开发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分和学生共同学习。
例如,在“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学生对水污染这一内容较熟悉,但对水资源的缺乏体会不深,为此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的课题:①峒河水资源的分布及质量调查;②峒河水污染与我市的经济发展;③给市政府的建议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④给全校师生的倡议书:节约每一滴水。而对水资源短缺则用多媒体进行。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教给学生方法,而课堂则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务。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四)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不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精神状态适当的改变教学方式。例如:下午第一节课,在学习新知识前,可以组织进行小型的知识竞赛,如书写化学方程式接龙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书写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学生轮流上台,台下的同学给其他组的同学找毛病,补充完整,然后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同学。这样的课堂虽然显得有些乱,但学生不再昏昏欲睡,不仅激活课堂气氛,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学习活动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综合能力
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课程。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有很多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的设计一些跨学科的学习课题,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认识尽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①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②溶液与生命运动;③土壤的简单分析;④水系的变迁及水资源的分布;⑤赤潮和水华现象;⑥水溶液的导电与金属的导电;⑦新能源的开发使用;⑧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不良影响。这些课题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二)重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正确定位学生为发展中的人。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让其张扬个性。面对发展中的人,化学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不要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要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线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我改变以往给学生设计步骤的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不再担心学生出错。例如,在探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时,会出现过量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不出现浑浊的现象。我不预先告诉学生这一现象,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各组实验的现象很不一样:有的石灰石取的多,有的盐酸取的多,石灰水取的也很不一样。针对这现象我要求各组互相交流、讨论,由学生得出化学反应的现象与药品的用量多少有直接关系。然后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再进行归纳小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每次组织实验教学时我都尝试着这样做,学生逐渐养成了预习实验的习惯,能根据教材的提示自己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为了激励学生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用组织他们参加课外实验作为奖励,邀请设计实验方案较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如粉笔炸弹、制作叶脉书签、会长毛的鸭子、配制去污剂、汽水等。并把实验产品拿给全班同学分享,这样既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是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每个课本实验,还要在适当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补充实验或实验创新。如,绪言课中就补充趣味性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中分别补充有气体、沉淀生成、变色、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第六单元课题一中补充玻璃刀切割玻璃、铅笔芯导电、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红墨水等实验;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补充向自制的简易天平中倾倒二氧化碳;介绍易燃易爆物质时补充氢气的爆炸实验及白磷的自燃实验;介绍溶液时补充模拟“死海实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补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改进,即将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烧黑后迅速伸入一氧化碳瓶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尾气的处理改成用排水法收集并点燃;做气体的燃烧实验时,先用排水法收集在锥形瓶里,并用橡皮塞塞紧,拿到教室直接在瓶口点燃现象非常明显,密度大的正放,密度小的倒在铁圈上。当然,我们学校从初三到高三四个教学年级四十多个教学班,只有三间化学实验室,让每一节化学课都在实验室上那是绝不可能的,教学器材也远远不够。所以,只有创造条件,寻找代用品让学生动手完成每一个实验。如蜡烛及其燃烧、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老师就提供澄清的石灰水,其他的用品均由学生用玻璃杯、塑料盆等代替;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中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就用面碱和醋在有盖的塑料杯中进行;酸碱指示剂,可用果皮、鲜花自制。总之,只要是危险性不大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引导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不同于语文、外语,不要求死记硬背,强调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所以,在化学概念的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抓住关键词,培养理解能力。如,催化剂的概念中:“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概念中:“生成其他物质”,氧化反应概念中:“氧”,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中:“一种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纯净物”,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化学反应”、“各”、“质量”、“等于”等。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可以透彻的理解每一个化学概念。
(五)给学生犯错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制取氧气的时候,做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时,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让一部分学生先握住试管,再将导管放入水中,没有看到气泡的冒出。二是让另一部分学生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住试管,很快看到有气泡冒出。得出操作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即在读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形容词”、“副词”等,例如,“浓”、“稀”、“先”、“后”、“逐滴”、“洁净”、“干燥”、“冷”、“热”等。
总之,本人认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真正领会课改的理念,真正实现理念向行动转化,不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应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而努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相互渗透,互相交融。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求的多样性和心理发展的独特性;强调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了平台;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在结构上有了重大的变化,呈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结构形态,这三个维度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如语文课程总目标的第3条目标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则重于谈习惯和方法,但其中却有“情感态度”的内容,体现出“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的融合。又如第7条目标,虽然侧重于谈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属于“过程与方法”的内容;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又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这条目标实质上是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有机结合。就“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有“教”的维度,包含预设目标,还存在着理性的静态思考;“学会多种阅读方法”里,则是“教”和“学”两种成分兼而有之,是教学静态形式和动感成分的有机结合体,也是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结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更是强调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这可以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支点”。之所以要强调生成,是因为教学不是一件技术活,完全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教学在固定之外,还有动态生成的一面,这是由教学的育人功能决定的。因此,三维目标在内涵和形态上更为丰富,有待于广大教学工作者认真实践、总结和反思。
然而,在三维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备课时就把“三维目标”并列起来。这样,“三维目标”就变成了三个目标,自然导致一节课分为三大环节,通常做法是先解决知识与技能,再解决过程与方法,最后留出一点时间来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去年我听一位老师教学《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时,教学情节是这样的:第一教学情节,学生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艰难的国运”、“雄健的精神”、“雄健的国民”、“趣味”等词语以及表现趣味的句子,让学生讨论这些词句的意义后,老师归纳并讲解了相关词句的含义,这个教学情节就是解决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环节。第二教学情节: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趣味”、“艰难的国运”、“雄健的精神”出现几次,安排学生讨论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接着教师小结,就这样处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三教学情节:学生默读全文后自由选读课文,再让学生讨论文中重点词句所反映的爱国思想,让学生各抒己见,发挥一番,结束本节课。这是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具体方式。这样实践三维目标,是对“三维目标”最大的误解。笔者认为:首先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它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它们的统一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是一种知识与技能对应一种过程与方法,对应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就把理解“趣味”、“艰难的国运”、“雄健的精神”等重点词句的“能力”和相应的“过程与方法”及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等起来了,这是教学的一种误解。从这个层面上讲,“三维目标”很像一条教学原则。它是这一原则上的三个维度;其实,在三维目标的实践中,重在有三维意识。因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很难在一节课中完成见效,它们更可能是一个单元的目标,甚至是一个学段的目标。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单元的教学总目标是以人生为话题,子目标是体味人生,关注生命;第二单元教学总目标仍是人生题材,子目标是讴歌理想,阐述信念;第三单元目标是品味大自然,品味诗文,培养爱美的心灵,发现美的眼力,也没有走出人生观的分水岭;第四单元是以崇尚科学为话题,仍是人生范畴;第五单元是以品味亲情为话题,也没离开以人为本的思想;第六单元是培养人的想象力作品,还是鲜活的人本思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单元以战争为题材,培养人的正义感,识别人生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能力,仍属于人生观选择问题等等。所以,教育教学重在有三维意识。从见效的时间上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实践过程上看,需要一定数量的实践,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看到质的本色,才能看到三维目标的实践效果。备课时,每节课都将其作为三维目标列出来,是让老师上课时有三维意识,但大部分教师认知错位,感觉就是本节课必解决的目标。其实不然,它强调的是每节课都必须注重三维意识。以往讲的所谓“堂堂清”是因为那时的教学目标更多地指向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思想是以知识与技能作为思维定势来培养学生。正如中考、高考的标准化试题是有力的例证,教学目的是为了应试,为了百分之几的升学率等。培养的学生纯属考试的工具,而非创造性的独特的人,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现在情况不同了,相应地,在评价一堂课时,“三维目标”是否都落实了是很难衡量的,评价者主要应该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有“三维目标”的意识。有这个意识的教师,“三维目标”一定能够在一定的教学时空里凸现出来。所以,语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大语文观”,让学生从中悟出生活处处皆语文的道理。
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有不少教师误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以通过讲授来实现,通常的做法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完成后,引申讲授其中蕴含的情感体验,科学精神、价值取向等,让学生发挥一番,并以这种“升华”来实现新课程的理念。如上述《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教师让学生把文中的“艰难的国运”、“雄健的国民”、“趣味”等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之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爱国,用怎样的行动来爱国。从表面上看,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其实,这种爱国精神和爱国行动这短短的一节课里是无法见效的,只要学生初步觉悟到要有这种爱国情感就可以了。要实现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过程。因此,这种教法是不太科学的。虽然“三维目标”是并列呈现的,但它们在性质上有明显的不同,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的,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如果说显性的目标可以通过讲授来完成的话,那么隐性的目标靠讲授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其中,语文新课标在第四学段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说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体验。所述的心得、看法和疑问、情感体验、评价等都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都需要实践和相应的时间过程,靠老师的计授是无法实现的。所以,隐性目标的实现,只能依靠创设情境和氛围,由学生亲自体验、亲身实践来完成。
当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是难以测量的,而且这两维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时间。的确,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测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最佳方式。“三维目标”的实践,正如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所说,就阅读而言,要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老师只是课堂阅读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和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就情感态度而言,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学生的行为,教师只能做到创设阅读情景,把学生引入阅读角色,让他们产生阅读兴趣,再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就有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中,老师只起组织、促进、对话的桥梁作用。所以,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为学生的多样阅读需求着想。因而,教学的“三维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致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维目标是否达标,怎样测量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等,还没有这把尺子。但难以测量并不等于不关注。此外,虽然“三维目标”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定有一个中心目标,这个中心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有可能,正如中考、高考中的标准化试题(选择题)是一个典范;是其他两维也有可能,升学考试中的开放型试题不能不说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而且目前升学考试中的开放型试题分值比例越来越重,这是“三维目标”实践中的一大亮点。我想: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反复实践,不断探究,认真反思,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三维目标及其中心目标的落实问题,一定会找到归宿,产生效果,还能引领我们走出“课本是世界”的误区,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指明方向。
当课改的浪潮滚滚而来时,使肩负着“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之重任的所有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更新观念,才能是课改落到实处。广大实验区教师勇于探索实践,已切实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着新课程。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我认为在进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是,要避免进入以下几个误区:
一、实施新课程与提高教育质量分离
刚拿到实验教材时,老师们都觉得耳目一新,在教学时才感到困难重重、困惑重重。一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新教材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搭建了广阔的空间。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上,简单地把新课程理解为就是要搞很多花哨的东西,要开展很多活动。特别是上公开课的时候,精心为听课教师设计一堂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让大家观摩,又是让学生探究、又是对教材进行延伸和拓展,学科整合、师生互动,好不热闹。这样,有限的教学时间被挤占,势必会使教学质量下降。这是对新课程的误解,把实施新课程与提高教育质量分开来理解了。
不管从哪个层面上说,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提高了。也就是说,认真实施新课程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而不是下降。关键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真的得到转变,现在的语文教材容量加大了,特别是识字量大幅度增加,这是为学生的阅读打基础,教师要摒弃大量烦琐的分析与重复的训练,节约出时间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不仅学完规定的教材,而且能有意识地利用和开发合理的教学资源,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角色混乱
新课程不管从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还是教学观都发生了转变。教师从“讲学”走向“导学”,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走向“探究式”学习,对此,有些教师作了片面的理解,为避免有唱“独角戏”和“一言堂”的嫌疑,把课堂完全让给学生,认为这样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堂课在简单的导入后,就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进行探究交流,最后教师做一个小结。在这堂课中,学生无拘无束,不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还是无关的,都进行了交流。看似热闹的一堂课,实际上陷入了混乱的场面,我想这种课并不能达到教学目标预期的目的,学生并没有掌握有价值的内容,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有一种“牧羊式”教学模式,是在指明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基础上,把“羊儿”带到广阔的草地上,根据目标“吃什么草,怎样吃”是羊儿的事,教师当好“牧羊人”,只需要小心地看护、组织和引导那些“羊儿”吃饱吃好。这种教学模式才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训练在教学中缺席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渐成燎原之势的今天,我们惊异地发现“训练”在课堂中缺席了。很多教师不敢安排训练,认为训练与课改背道而驰。我认为,这是一种认识上的不足,结果导致了行为的偏差,从而出现了训练的缺失。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解读这一段话,我认为,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训练依然需要。反思一下以前的一些训练,机械抄写、盲目枯读、孤立理解、死记硬背,这些训练都不符合心智技能训练的一般规律,势必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死气沉沉,这样的训练不要也罢。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呼唤理性训练的回归。我们并不需要重归题海战术,不需要重拾繁琐练习,我们需要的是注重整合、情感、发展、创新的训练。只有我们“训”得有艺术,学生才会“练”得愉悦。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评价方法走向极端
新课标指出,新的评价观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在这些新观念的影响下,有的教师为了突出激励式的评价,对学生采用了不否定的评价方式,甚至不敢批评学生了。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为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老师都不敢明确指出。我们听过“爱吃糖的国王”的故事,难道要让我们的学生养成只听好话,不明自身缺点的习惯吗?虽然有些话我们可以说得婉转些,尽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但并不等同于学生做错了不批评。比如在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师问学生: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说:“我知道了,要得到别人一件东西,就要先骗得别人高兴。”试想,如果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对这种与众不同的答案加大赞赏的话,我们又如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呢?
五、转变学习方式与提高教学效率不能同步进行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课程。很多老师上课特别上公开课时,都必须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了单纯追求课堂的丰富性,在一堂课中过多地进行一些非语文活动,如:唱唱、跳跳、画画、演演等,让学科整合本末倒置。当然,我们不是说用新的学习方式不好,但必须明白,不管什么学习方式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服务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学习方式不在于一定有多新,而在于用得恰当、适度,用得有效。有的教师在课前没有精心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上课时抛出几个不用探究,甚至是无法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围成一堆,煞是热闹地讨论一翻,然后教师又抬出现成的结论,合作变得毫无意义,演变成给听者看的架子。如:一位老师在上二年级的《有趣的发现》一课时,向学生抛出两个问题:达尔文发现了什么?如果偶遇到着种现象,会想些什么?第一个问题,学生答得积极,对第二个问题,所有的学生都保持沉默,一脸茫然。要一些七岁的孩子,站在达尔文的立场上想问题,的确有点为难他们。
一堂课被大量的看似新颖的活动占据,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彻底抛弃了我们原有的一些学习语文的优良传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失去了很多最好、最直接的机会,学习方式倒是转变了,教学效率却没有同步提高。
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要避免进入上述五个误区,当然,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害怕出现问题,而不去探究、不去研究,那我们的新课程实施就会半途而废,这是绝对不行的。
摘要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全面实施,如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成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的角度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全面实施,如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好课程,再一次成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线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的角度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1 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提升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应当看到,在新课程方案全面实施、新教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越来越成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我认为,面对新课程方案的实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认识、提高素质,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第一,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的责任,坚定信念,爱岗敬业。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首先自身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极端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信真懂,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才能够在课堂上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并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进一步领会教材精神,钻研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新课程方案实施后,教材不仅增加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内容,而且对各门课程进行了整合和调整。这就需要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了解中央关于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决策、部署和要求,深入学习、刻苦钻研,掌握课程的主题、主线和特点,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等重要思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确保新课程方案的高质量实施。
第三,进一步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注重道德修养,做教书育人的典范。在课堂上以自身的魅力和能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种境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方法,而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重视言传,更要重视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和道德素养,争做教书育人的典范。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升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保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体现,就是使广大学生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育人为本”思想的根本体现,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现在我们的教学对象已经是90年后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已经与以往的学生有极大的不同。他们往往个性鲜明,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关注自身发展,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教师从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和思想特点出发进行教学,是发挥其主体作用的重要前提。
其次,必须转变教学的观念。过去在教学中,我们一般是把学生单纯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和对象,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这种观念造成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面对新课程方案实施的契机,我们应当根据“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再次,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找到学生体现其主体性的切入点。落实教育客体成为主体的观念,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论是教学的准备工作,还是教学的实施,都要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设计。教师应以一种与学生平等的姿态进入教学过程,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并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尽量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自觉的学习主体,从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在主体性的发挥中得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3 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是提升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基础
新课程方案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体系,很好的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科学性的要求,新教材的质量之高也是不言而喻的。这些都为新课程方案的推行和新一轮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不能不承认,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是各类课程中逻辑性、学理性较强的课程,要把它变成能够吸引学生并为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坚持如下原则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才能取得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要坚持教学内容紧扣教材的原则。新教材是我们授课的基本依据,它是由全国的多位权威和专家共同编写,并经中央审定的,可以说集中了广大教师、专家的经验和智慧。对新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思路、主题主线、基本内容、主要特点等有具体的了解,吃透和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是我们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但这里所说的紧扣教材,绝不是仅仅是依赖教材、照本宣科,而是说在教学中要以教材内容为本,不能为了课程的吸引力等因素脱离教材夸夸其谈。
二要坚持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原则。新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但教材的作用和功能是潜在的,需要依靠教学体现出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有限的学时中很难将教材所有内容全部呈现,而且如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未必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力求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促使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对于新课程方案的高质量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三要坚持教学内容“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现实生活中的新观念、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而大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介也不断的接收到这些知识和信息,成为他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但由于他们思维能力、知识结构、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对很多新生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并不全面和深刻,甚至会有认识上的误区和困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尤其要注重“三贴近”的原则,针对这些热点、焦点和疑点进行备课和讲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
4 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是提升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沉闷枯燥的教学状况,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上下功夫。笔者认为,在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总的原则就是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努力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法不仅是在课堂上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它贯穿整个的教学过程。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讲授、教学的形式到课外的实践活动,都体现着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适当的方法,是提高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前围绕学生关注的问题设计教学过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热烈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仅在知识的层面,而且在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到提高。在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中,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重视教学形式的更新,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辅助手段。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上都是“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调呆板的形式,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运用,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在新课程教学时,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的形式和手段上努力创新,精益求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力。
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践教学即结合课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若干的实践活动,以深化他们对理论的理解。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两类。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即留出一定的学时,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和党的相关文献、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影视资料等。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即让学生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感受理论的力量,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因此,在新课程方案全面实施之后,从教学的各个要素着手,充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使大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切实的启发和帮助,他们就会愿意接受、真心喜爱这门课程,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的价值。
摘 要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树立新的语言观、教学观、教材观、学生主体观和语言实践观等,全面把握并深刻理解教材,重视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 教学观念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树立新的语言观、教学观、教材观、学生主体观和语言实践观等,全面把握并深刻理解教材,重视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对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变新型的教学观念进行了思考。
一、树立新型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认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英语教学应“基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课本不是“圣经”,而是核心教学资源,它不是教学的一切,也就是例子而已。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要仅仅去“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去教”。 教师要有整合教材内容的能力,包括删减、补充、替代、拓展等;牢记“三个未必”,即“教材上有的,没有必要都教,教师要教的,没有必要都让学生记住,让学生记住的,没有必要都考”。
二、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是语言实践的主体
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一定是低效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时, 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考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机会;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以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仅如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即帮助学生创设语言运用情景,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发现、参与、互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解决语言困难、发现语言规律、获得语言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等,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教师还应思考教学内容,如何教学的问题,以及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的内容等。
三、走进教材了解内容,走出教材把握思路
教师在整合教材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有的教师在调换教学内容或活动设计方面花了很多精力,但忽略了自主开发和利用其他有效的教学资源,单纯为创新而创新。因此,教师应当避免为整合而整合的现象,同时也不能将整合内容理解为变更内容。有的教师在调整内容时没有对教材进行充分地研究,没有完全领会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偏离了教学目标。鉴于此,笔者建议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时,应保证所调整的内容有利于单元目标的实现。此外,有的教师误认为联系生活实际就是向学生介绍学生所熟悉的语言材料,因此放弃了教材中生疏的教学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所熟悉的内容,致使学生失去了对未知世界探究的机会,这样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因此,笔者建议内容调整不能影响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
四、强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目的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设计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计应当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学设计应当体现语言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参与、互动与交流,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生成。语言的学习过程包括输入、吸收、内化和输出四个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遵循语言学习过程,通过各种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将新的语言知识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吸收教师所教知识;让学生感知、领会、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实践,通过实践形成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五、教师还应重视自己的教学语言
所谓的输入和输出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交替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语言材料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分层输入和分层输出。例如,在教学一篇阅读文章时,教师可在学生进行第一次输入时让学生快速阅读,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次输入时让学生再次阅读,找出文章的细节信息;在第三次阅读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和一些特殊的语言结构。又如,在进行听力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决定让学生听的遍数,并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听力任务(任务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要求学生在听每一遍时完成不同层次的听力任务。第二是在输入的过程中强调可理解性输入和可理解性输出并重。目前的教学通常过于强调可理解性输入,较忽视可理解性输出,这也是导致英语教学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输入是形不成能力的,知识是在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产生能力转化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关系。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除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进行语言输入之处,还应为学生设置各种检测阅读理解性的练习或活动以及让学生进行口头复述(一种比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出方式)。这样有助于深度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英语教学设计:每一个课堂活动是否有一个突出的教学目标,每一个目标是否服务于课堂总目标的实现;每一个课堂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参与,尤其是高效的思维参与;课堂活动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避免一些活动很大、但教学目标很小、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各个活动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衔接联系,是否能够形成一个任务链,切忌各种活动毫无关联地堆砌;大活动和小活动、输入活动和输出活动应交叉进行。
摘 要 同志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新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名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 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新课标就是在这种强烈的时代呼吁中应时而生,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新课程 教学 反思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的特点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数学课程教学应该从事物的产生、发展来揭示数学的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数学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知识结构,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中体验知识的产生于发展,这样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要积极的变革教学的观念与方式,不断反思、开拓创新,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学传统的基础上,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一年来的新课程数学教学,普遍都反映课程内容多,课时量不足;习题难;课程结构变化大;对于标准和教材的要求难于把握;对于硬件的要求高;认真分析其原因,可以反映出高中数学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跟不上新课标的要求。许多教师还停留在以知识量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听中学”的填鸭式教学;新课标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发散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要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使自己从高中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如可采用协作式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组合起来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但是,多年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概念、公式由教师直接给出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强化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在给学生纠错中提高知识的应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虽教学成绩不错,却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得不到体现。.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理解知识程度的矛盾。对于函数概念的教学,人们通常给出函数的概念、通过讲解例题和大量的练习来强化函数的概念。必修1中第一章1.2内容的编排,。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列举三个不同形式的函数的例子,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通过总结得出函数的概念。但是很多教师还是按原来的教学模式。好似“穿新鞋、走老路”。
(2)学生的学习方式难以转变。本次教学改革明确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受我国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影响和学生多年来形成的学习习惯,他们还停留在认真听讲、练习、作业、考试就是好学生。他们认为学习就是“学会”而不是“会学”。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会他们学会学习。
(3)新课程中教材存在的问题。 与我国历次数学课程改革相比,本次改革无疑力度最大。新课标,与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比较,无论在基本理念,知识结构、内容安排,还是在实施操作上都有较大的变化。知识体系上,如三视图、算法等内容的加入,概率、立体几何、平面几何提前等;知识的导入也有很大不同,过去是复习旧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现在是开门见山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主,体现了新课程改的思想。但是新课程教材也有不妥当的地方,如:再求直线的斜率当倾斜角为锐角时,这好像新旧知识之间发生了脱节。事实上,无论是新的高中课程方案,还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还只是专家们的一种设计。虽然它经过数百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一线的教师和教研员的研讨,但它离实用仍有距离。我们进行实验,就是希望由此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当然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得有一个过程,才能成熟和完善。教学改革也不例外。
(4)教师对课程的教学受学校的硬件设施的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过渡到了信息时代,很多数据图像的处理已经不再单独依赖传统计算,而要借助计算机才能完成。但一年的教学下来,很多老师有同感:新课标适合学生素质高,学校硬件设施教强的学校,如必修1中的第三章内容是函数的应用似乎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事实上很多知识是靠计算机来完成的,如数据的处理,图像的做法完全借助于计算机,学生虽了解其然至知其所以然,但由于缺乏动手操作能力,理论缺乏实践的检验,往往效果不佳。这对于普通高中甚至是条件不好的地区来讲,恐怕不能涉足。这样限制了学生才能的发挥,对高校选拔人才也会受到影响,教材的编写者是否忽略了这一点呢。
(5)使用课件与教师工作效率、学生学习效率产生矛盾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良好地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所以被广泛地应用。曾记得到一所名校听了一堂数学课。“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棒”,是我对这堂课最大的感受。但教师上完课后第一句话便是:“累死我了,这个课件足足消耗了我一个月的课外时间”。诚然,这节课使教师的工作效率在下降。看看学生,经常谈到这节课已讲过不止两次。好多知识已经掌握了,却仍在“原地踏步”,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在下降。但课件课堂容量大的特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讲课教师却说:“如果这样一节课第一次与学生见面的话,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足40,这些数据确实令人深思,不得不令读者去思考。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继续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把学习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