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8 10:07: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建筑欣赏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社会背景
在艺术史上,把古希腊罗马之后到文艺复兴之前的历史称为中世纪。在时间跨度上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5世纪的欧洲历史,对于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和社会状况的不同,时间划分也不相同。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在社会制度上属于封建社会,而在中国,封建社会早在战国时代就开始了。欧洲中世纪存在着世俗和教会两种等级制度,国王把大部分土地封给大封建主,如公爵、伯爵、侯爵,后者把部分土地封给中等封建主,如子爵和男爵,中等封建主再把土地封给最低的封建主骑士。上一级是下一级的封主,下一级是上一级的封臣。天主教会也按等级分为教皇、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甫、助祭、副助祭,这就是教阶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完全被排斥在封建等级制之外。城市市民被称为第三等级,政治上也处于无权的状态。在中国,许多人误以为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是不同的宗教,而事实上它们都属于统一的基督教Christianity,只是由于具体仪规不同和基督教特殊的历史而分为三个教派。基督教在中世纪消灭了所有的异教,基督教以外的任何宗教都被视为异端。在艺术史上,最能体现基督教思想的自然是教堂和与教堂相联系的各种作品(包括祭坛画和雕塑)。
二、教堂实例
基督教是由犹太教分化而来,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耶稣的门徒把基督教传播到罗马帝国,起先基督教是下层人民群众信仰的宗教,罗马帝国统治者担心人数日益增多的基督徒会威胁到帝国的统治,对基督徒采取迫害的政策。后来许多中上层人士直至皇室成员都相信了基督教,君士坦丁皇帝终于在公元313年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380年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从此教堂在欧洲大陆广泛建立,成为欧洲文化的重要代表。
(一)圣索非亚大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Sophia Cathedral)建于公元532—537年,平面接近方形,东西长77米,南北长71.7米。前方有一座三面围以柱廊的院子。中央大厅上方覆盖着大穹顶,穹顶距地面55米。建筑师采用了一套穹顶体系支撑巨大的穹顶:正中高悬在上的是直径33米、高15米的半球形穹隆,由40根拱肋构成,下接一个鼓座,在四角通过一种叫做“帆拱”的三角形拱体把圆形过度到方形平面,架在四角各一个南北长18.3米、东西7.6米宽的巨大半穹顶上,以抵挡大穹顶的南北侧推力。大穹顶的侧推力在东、西两侧各由一个半穹顶承受,半穹顶的侧推力又由其拱角上较小的次一级半穹顶和墩座传递出去。在中央穹顶下面的鼓座上,开着一圈采光窗,从下仰望,大穹顶仿佛漂浮在半空中。墩座和墙体用白、绿、黑、红等彩色大理石贴面,组成图案,两侧巨墩之间有上下两层列柱,柱身呈深红或暗绿色。柱头白色,上贴金箔。穹顶和拱顶以及地面用马赛克装饰。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人把圣索非亚大教堂也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在教堂外面四角增加了四个尖塔,内部也增加了伊斯兰教箴言装饰。拜占庭建筑在俄国、东欧得到广泛传播。拜占庭建筑在集中式基础上又发展出平面十字形教堂,十字的四臂等长,称为“希腊十字”。在十字的每一个臂上都升起一座穹顶,与中央大穹顶相呼应。
(二)巴黎圣母院。
基督教神学的秩序感在建筑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在“巴西里卡”的基础上出现了早期基督教建筑和罗马式建筑,后来又出现了哥特式(Gothic)教堂。
哥特教堂首先在法国出现,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是其第一个成熟的作品,这种风格后来逐渐普及到全欧洲。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奠基,1320年竣工。巴黎圣母院平面上属于“拉丁十字”(和“希腊十字”相对,纵臂长,横臂短)。整个教堂全长130米,宽47米,中部堂顶高35米。全部建筑用石头砌成。正立面按常规向西,进门后是长达127米的中厅和左右两条侧廊,十字交点以东是祭坛、三面围绕祭坛呈半圆的回廊和廊外隔成一间间的祈祷室。正立面是典型的哥特式双塔结构,分三层:底层有内凹的三座尖拱券门,拱券门内侧层层后退,下部布满雕像,上部是层层线脚,被称为“透视门”。右侧“圣安娜门”的中柱上雕有公元5世纪时巴黎主教圣马塞尔的像,拱肩是圣母和两位天使,两旁是莫里斯·德·苏里主教和路易七世的雕像。中门表现内容为“最后的审判”,中柱上是耶酥在世界末日审判每个人的场景:一边是升入天堂的灵魂,一边是被推入地狱的罪人。左侧的“圣母门”是三门洞中最精美的,中柱上雕有圣母和圣婴像,拱肩部分表现的是圣母生平。哥特教堂的特点是垂直感强,整个建筑有一种向上的动感。巴黎圣母院属于早期哥特建筑,到后来,哥特教堂更加强调向上的动势。在巴黎圣母院内部,中厅的宽度是12.5米,高度却达到30多米,上面交织着尖耸的肋拱。教堂后部在十字交点上是尖细的高塔,高达90米。横轴向左右伸出侧厅,立面上也有尖拱和圆形花窗。在教堂外面侧部还有凌空的扶壁支撑教堂。
哥特式教堂主要在法国、德国等北部欧洲国家流行。欧洲有一种说法,认为那些又高又直的哥特尖塔正是北欧森林的再现。在南欧的意大利,哥特式建筑不太突出,开始得也比较晚。1385年动工,建了500年才完成的米兰大教堂是其著名代表。“哥特”(Gothic)一词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它的贬称,意义与“野蛮”相近,但在艺术和建筑史上,它却逐渐成为了经典的象征。
它有自然界最常见的形态,直线和圆;它有自然界最基本的元素,空气和水;它有自然界最极端的生命,空气凤梨(Tillandsia)。它们合起来表达了自然界最纯粹的信仰:乌托邦。
柏林对我来说,是一个并不“异域”、但却非常“西方”的符号。这个非常“西方”的国家,演绎出一段让我们至今感同身受的历史。每一个到柏林的人,都会以他奇特的方式和某种“意识形态”结缘。比如我一位朋友的朋友周游到柏林的那天,恰逢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日。
一座墙被拆掉,一座墙又被立起来。
第二次去柏林,依然只安排了一天时间:参观几个博物馆,会一会旧友。清晨出发,经过两个小时,我们从汉堡中央车站到了汉堡火车站现代艺术博物馆(Hamburger Bahnhof Museum FtirGegenwart)。现代艺术博物馆于1996年重新开放,它的发展历史交织着现代制度的变革和现代城市的建设。博物馆的兴起伴随着君主帝国的衰亡,从前的皇家艺术馆脱离了普鲁士皇宫的管制,逐渐向大众开放,成为与大学类似的教育机构。汉堡火车站现代艺术博物馆前身是柏林皇太子宫的现代艺术品收藏中心,当时的国家画廊负责人路德维希(Ludwig Justi)着力展示“当下的艺术”(Living Art)。1933年之后,由于纳粹政体对现代艺术极其仇恨,博物馆被迫关闭。博物馆的重建亦承载了对现代城市精神的追忆,博物馆原址在19世纪中叶曾经是往来于首都和汉堡之间列车的终端站,是铁路体系中最早的车站之一。
博物馆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外观和它的藏品具有完全相悖的内涵。前者表达了对古典主义的崇拜和继承;后者则宣示了对古典主义的否定和反动,乃至对后现代主义的实践和畅想。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藏品主要是1960年以来新锐艺术大师的作品,包括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和赛扬托姆布雷(Cy Twombly)等等。这一方面是对德国纳粹主义政体野蛮遏制“现代主义”政策的修正,另一方面是德国思辨传统的批判性延伸。任何一种潮流,当它存在于当下的时候,它已经存在于历史中了。
所以,当我们认为乌托邦还是一种理想的时候,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过了。这是托马斯·萨拉切诺(Tomas Saraceno)的“云之城”给我的第一印象。怎么形容这个装置呢?它有自然界最常见的形态,直线和圆;它有自然界最基本的元素,空气和水;它有自然界最极端的生命,空气凤梨(Tillandsia)。它们合起来表达了自然界最纯粹的信仰:乌托邦。
我在东京农大的时候,曾到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室观摩了三天。他们用两个非常新颖的材料研究信号传导途径,一个是我们熟知的向日葵;一个就是南美洲的空气凤梨。当我看到“云之城”的第一眼,就猜想萨拉切诺一定和南美洲有些渊源。果不其然,萨拉切诺1973年出生于阿根廷,现居法兰克福。如果说传统的艺术侧重于展示技巧,那么当代的艺术则侧重于展示观念。“云之城”的灵感来源是肥皂泡和蜘蛛网,它们看上去不堪一击,实际上有不可思议的稳定性。设计师的终极构想是建设一个直径达一公里的“空中之城”,可以供上千人居住。这样的设想仿佛天方夜谭,但设计师在技术上已经提供了解决方案,即利用热气球原理和张力集成体系(Tensegrity)。“张力集成体系”是美国建筑师富勒(RBuckminster Fuller)首先提出的一种结构思想,他认为小到微观世界的原子,大到宏观世界的星体都符合自然界物体的运动规律,即万有引力是一个平衡的张力网,各个星球是这个网中的一个个孤立点。想象一下,若是整个宇宙的维度不断缩小会是什么样的呢?我想,会是眼前这个萨拉切诺人造的“云之城”。
萨拉切诺用长短不一的黑色尼龙线拉扯住20个大小不一的气球模型,尼龙线的另一头固定在墙上或地上,使球体高低不一地悬置于空中,彼此连贯。密闭的球体之间相互输送水蒸气,供空气凤梨生长;也有些空气凤梨成簇地裸露在空气中,被尼龙线用同样的方式固定起来。这些漂浮在空中的球体象征了宇宙万物千丝万缕的联系,绵延不绝。其结构完全符合富勒提出的“自然中总是趋于由孤立的压杆所支撑的连续的张力状态”的构想。在自然界中,拉力是看不见的,人们只注意到“岩石稳固地层层堆叠在一起”,从而认为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只存在于这样笃实的压力。萨拉切诺用尼龙线表现出的“力”,正是大家常常忽略的,连续不断的拉力。传统的土木工程结构趋于建成正交梁和正交柱,而在张力集成体系里,构件可以排列成非常规的形式以达到最小的质量。按照相似的构成原则,一个张力集成体系可以作为另一个更大的张力集成体系中的一个构件,使这个体系有效地扩张,形成更大的实体。从单个细胞到生物体,从单个建筑到城市,莫外如是。
这样一个建筑结构学上的思维突破,随即引出了一个更深刻的哲学命题:绝对的水平线消失了,绝对的边界消失了,绝对的阵营也消失了。这种能动性和进步性,按照20世纪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的观点,正是乌托邦与“统治势力权力系统支持的意识形态”的区别所在,因为后者是“固定的、停滞的、被动的”。然而现代主义运动以前的乌托邦,无论是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的《乌有之乡》,还是霍华德(Ebenzer Howard)的《明日的花园城市》,都设想建筑和城市在一个有限的规划里,反而显示出浓重的极权主义倾向。其实乌托邦这个词本身具有一定的反讽意味,utopia,第一个音节ou-意为“不”,但同时又与eu-为同音前缀,意为“好”;topos意为“地方”。那么,合起来到底是“完美的地方”,还是“没有地方是完美的地方”呢?
乌托邦强调集体性,认为个人的兴趣和愿望与集体的兴趣和愿望是完全一致的,多样化、个性、兼容性等人性的基本要素在理想的乌托邦社会模式中并不存在,它们没有存在的必要。起初乌托邦试图规划一整套“彻底的、完全、公正、无私和无可争议的”(柯布西耶语,精英主义的代表人物)社会秩序来取得集体的幸福感;发展到未来主义的时候,马里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和他的追随者们在城市建筑中引入了新的向量:速度。因此,能够追求速度之美的科学技术就成为了乌托邦城市设计的一个新元素。通过社会秩序的完善来达成乌托邦,现实中很少有人能真正表现出来。但另一个构想,即通过科学技术快速地淘汰与乌托邦精神相悖的混沌之态,却经常出现在科幻电影中,我们因此也更加熟悉。比如电影《千钧一发》里所描述的:未来的世界,科技的力量胜过一切,基因决定命运。人能够从事的工作和能够到达的阶级完全由基因决定。进入社会各个环节的通行证不是其他,正是你的血液。物尽其用,生生不息。
摘 要:我国园林建筑历史悠久,类型多姿多彩,不仅有丰富的美学价值,也能为人提供方便。常见的园林建筑有亭、厅、楼、阁、廊等,其中以亭最为典型,亭不仅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建筑点缀,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元素,高处建亭可俯览全景,深林置亭可如诗如画,临水筑亭可相映成趣。亭是我国园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令人赞赏,其设计理念亦值得探讨。
关键词:园林;建筑;亭
1 中国园林亭欣赏
亭是园林中颇为活泼的审美因素,她作为园林建筑中的建筑小品之一,其本身是一种艺术,同时又是审美的出发点,“江山无限景,全聚一亭中”,园林亭的美包含了其建筑本身、园林环境以及整体的文化内涵,“中国建筑之美为群屋之联络美,非一屋之形状美也。”其美是多角度的,也是无穷的。
我国园林亭的美往往是虚与实的结合,是一种含蓄的美,饱含了浓烈的古典文化意蕴,所谓的"实"指的就是园林亭本身,她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有着自身阿娜多姿的美,而所谓的“虚”则是与园林相互辉映所营造出的美的意境,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而设计师们所期待的就是让变幻多姿的实体亭来获取无限美的意境。
我国园林亭大多选用木质材料,因为木质材料建筑的园林亭往往能与自然融为一体,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亲近,这种设计也正体现了朴素的宇宙观,而亭的屋顶也是亭整体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形状则富于变化,有简单的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常见的六角形、八角形,还有灵活的圆形、扇形等,如八角的塔影亭给人以稳重壮实的美感,圆形的笠亭给人以温暖和谐的美感,等等,其形状的变化体现着人设计理念的灵活以及大自然的丰富和包容千万景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亭也得以不断发展,增添了不少的元素和创新,园林亭的装饰也呈现出各种风格,包括材料的运用以及色彩的处理等等,而在当代,园林亭的建造往往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尊重生态环境,同时还兼顾其地域特色以及园林所能带动的辐射区内的经济。
2 园林亭设计
园林建筑的设计主要体现在造型、布局、空间处理等方面,不同的设计给人的感觉千差万别,类似的亭子建筑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就是不同的韵味,而相同的环境中摆放不同类别的亭子也有可能一个是败笔而另一个可能就是创举了,所以,园林亭的选址一定要细细斟酌。园林亭选址与组景构思是分不开的,设计师必须要让设计的亭子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建亭处的地理因素对亭的影响,在保证美观的同时,还必须保证建筑的质量,可谓内外兼修,园林设计师经常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园林的地理优势,增添优美的风景。根据具体环境进行分析,平地筑亭往往选择道路交叉口或路旁的荫凉之处,这种亭子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能为游客提供方便,还能作为标志,指引游客;山顶或山腰建亭也非常普遍,比如叠彩山的游览就是从亭子开始,行至半山腰又添置一亭,供游客驻足欣赏,待登上山顶,亭子又如终点,站在亭中,近处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而游客身处的亭也成为了美景中的一部分,山中建亭不仅能方便游客游览,为游客提供绝佳的视角。
根据园林环境选定亭址,下一步就该深入研究亭本身的构造以及布局,使之与具体环境能融为一体。园林亭的平面结构往往比较简单,基本都是选择比较规则的几何形体,其构造除主体构架的柱子、亭顶、栏杆、座椅之外,通常还会有桌子、碑匾等等,亭的入口普遍会选择穿过式设计,一个或者两个入口将人引入小亭。而亭屋顶的设计对于整个亭以及园林来说都很重要,因而其设计风格往往也比较多变,有三重檐、歇山、盔顶、平顶等等,强调自然野趣意境的园林亭,其材料多选用松、竹、棕榈等结构或木结构,甚至是茅草顶也可以用来突出自然野趣的风格,也有仿欧洲古典、伊斯兰等具有不同地域风情的亭屋顶,其柔美的线条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为人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但也不会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同时,园林亭的装饰也不能忽视,这些细节的设计不仅能体现出设计的精致,还能给人带来很温馨的感觉,比如淡雅的挂落能给人柔和之美,而精致的花格设计则能给人如诗如画般的感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以及艺术的延伸,现代化的园林亭的设计在尊重其文化的基础上,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提倡”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以及”回归文化,人文合一“的人文生态原则,要求园林的设计更多地与城市生活相融,提高人们的生活享受,因而,城市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园林以及园林亭,其设计往往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一种新的园林亭设计理念。
摘要:建筑既是实用的,也是艺术的,而艺术是要通过审美欣赏才能获得的。在建筑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意象重建,它同时也是建筑审美欣赏的核心。本文从文学的美学角度,着重分析研究了在建筑审美欣赏中意象重建的作用和欣赏过程中领略的不同层次,由外及内,由里触及建筑欣赏中人物相融的最高境界,以期提高建筑欣赏的品位与水平。
关键词:建筑;审美欣赏;意象重建
建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钢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类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广义上来讲,景观、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在西方,建筑素有“凝固的音乐”与“石头史书”的称誉。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耶的经典名作《建筑十书》提出了建筑的三个标准:坚固、实用、美观,这三个标准一直影响着后世对建筑的认识和发展。
建筑物只是坚固、耐用却不美观,那它只能是满足功能的房子。只有具备了实用和审美两重性的建筑物才可称为“建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艺术。建筑具有独特的审美,因而对建筑艺术的欣赏就要从领略建筑艺术欣赏内在的审美规律出发,探索建筑欣赏的内核——意象重建。
意象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系统,所谓“意”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的意向、意欲和表达的思想情感、艺术追求等,而“象”则指人们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能为感官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表象。意象是人与世界的交流融合中生成的精神品,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存在和一个审美表象系统(包括仿象、兴象、喻象与抽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构造生成的现实的艺术品。
为什么在欣赏建筑艺术时要进行意象重建?这是因为意象在建筑创造和建筑欣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而欣赏建筑艺术依然是意象生成的过程。在建筑物起始的构建及建造过程中,设计师及建造者们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理念、思想、精神、情感意象倾注融灌于建筑中,在建筑物中无不打下建造设计者的精神世界与艺术追求的意象烙印。而审美欣赏者站在创作者的肩上欣赏建筑,在接受创造者原有意象的同时,也在重建扩展着自己对建筑的新意象。虽然这种建筑欣赏生成意象的契机来源于已有建筑艺术品,受其外观和内涵的暗示与引导,重建的意象不会完全脱离原有意象,重建一个与原有意象毫无任何关系的意象,但这种意象的生成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复制,不可能完全获得建造者创作的原始创意,而是欣赏者对建筑能动的产生意欲、情感、想象,重建着一个与原创意既有相通,又有区别的新的建筑意象世界,这一意象世界的生成是建筑欣赏的核心,其实质就是建筑艺术欣赏的意象重建。
建筑意象的重建,对于不同时代、不同环境和不同的人所生成的意象也不尽相同。从古至今,众多名人名家、文人墨客和欣赏者住足在建筑成果前,在赞叹中流连忘返,留下了无尽意象世界的千古绝唱。如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它最早出现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历代王朝都进行过多次扩建与修缮,主要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把其作为城堡防御匈奴、东胡的南下掠夺,其军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而随着朝代的更迭,长城的防御功能逐渐弱化,赋予它更多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与聪明的象征。由于它多建于群山之颠和逶迤的险山峻岭中,为欣赏者留下丰富的意象世界。曾写道“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和“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等大气磅薄的诗句。而今,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成为向世人开放的游览圣地。在穿越历史的金戈铁马和峥嵘岁月的空间中,游览者寻找着古人建造者的足迹,感叹着先人们伟大的创举,生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意象。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嗟叹道:“在这里,我们要对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在悠久的历史面前,我们的时间太短暂了。”从单纯的军事作用,到成为一个民族的象征,再到对历史感叹的变化中,对长城的审美欣赏中所生成的意象,充分反映了建筑审美欣赏中意象的重建过程。
即使在今天,建筑欣赏的意象重建也无处不在,如当今流行的以“怀旧”为特征的新型审美需求,在许多地区成为时尚,如北京、上海等地区的一些老军工企业、钢铁厂、纺织公司等废旧厂房和设施,在工厂旅游、产业观光、艺术工厂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建筑设计师们以新的视角重新定位、重新挖掘和重新改造,对这些老厂房和旧设施在实用功能、保护资源、历史文化方面,从表现形式到建筑内涵重建意象,让游人在留恋建筑原有创意的同时,对新创意也倍加欣赏,使老企业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与青春,也提升了建筑艺术的审美欣赏水平。
优秀的建筑艺术,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的欣赏者有着不同的意义。建筑艺术的欣赏,不是重建意象一蹴而就,对于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群体,它是一个开放的无终极结果的过程。欣赏者对建筑艺术产生审美的感受也是一个多重结构,它是由外到内,由表及里,不断升华的审美感受,是从孕育到朦胧再到清晰的心理变化的阶段性过程。因此,在建筑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对建筑审美意象生成各个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要细致入微的探寻这一精神层面在建筑意象生成过程的三个阶段。
一、建筑立面须突出观察
观察是欣赏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对于建筑作品,欣赏者最初接触时,首先看到的是由物质材料堆成的建筑外观,通过建筑的名称、实用功能及所处空间,对建筑外部形体有一个最初直观的了解,通过建筑的线、面、造型、体量、排列、色彩等独特的艺术抽象语言,欣赏者开始感觉到其背后隐含的或历史、或文化、或地域等方面的意义,从意识上初步有了一个不太完整或是粗浅的意象,或多或少的能够感觉到建筑外表所体现的直观上的美。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朦胧之美,对于不熟悉的建筑作品,欣赏者凭借自身的艺术敏感力,来感受这种似有似无潜意识中的朦胧之美,但这种对建筑的感受毕竟是浅显的,且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状态,有些欣赏者甚至没有感觉到建筑的这一朦胧之美,尤其是在一些建筑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意义非常隐喻或隐晦,欣赏者对表现出的某种宗教、非现实流派、地域文化等缺乏了解和熟悉,如建筑上的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一些“光亮派”、“银色派”、“高技派”等,其创造的意象就不是普通欣赏者所能体会到的。
【摘 要】 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有个相同的特点,学生在上课时一味的追求软件的技术运用,而设计的作品总感觉在设计上美感不足。原因是很多学生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或者是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行。学校开设一些基础类课程,如素描、色彩、欣赏课等课程似乎是在给学生打基础,但实际的教学中,课程的结构和学生之后的设计联系不紧密。教学时经常是非常枯燥地讲解图片,这也成为这类课程一个很大的误区。在此对中外建筑欣赏课程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建筑赏析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艺术讲求审美和精神,技术针对实用和物质。但是无论如何,艺术和技术都要结合才起作用。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其中艺术欣赏类课程都是必不可少的必修课程,如:艺术概论、中外设计欣赏、建筑赏析等课程。老师上课的形式以讲授为主,学生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简单地被告知上。却忘记上这门课程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把知识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些,迷失了教学的方向。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工作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总结出了以下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
1 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目的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动手能力,培养懂艺术设计观念的操作能手。但很学生在非常熟练地使用一些软件操作上做出来的作业总不尽如人意,其实就是忽略了基本美术知识的加强。以中外建筑赏析这门课程为例子,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学习此课程的目的。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中外建筑赏析,了解国内外著名建筑,从这些建筑中让学生体会到各种建筑之美,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授对建筑审美有所感悟,课外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更多的建筑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为后续将要开设的关于设计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准备。比如:在欣赏作品的时候,需要从不同方面去考虑:材质、结构、构架、环境、技巧等,并且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课堂中应多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不应简单的满足于对表象的了解,学生只有对一个作品有了自己的感悟,知识才能升华成灵感,才更容易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学生了解了课程的目的,学习起来将更有动力,有方向。
2 课程的教学结构应辟新路
这里所说的教学结构应辟新路,并不是舍弃传统,传统的教学方式所讲授的建筑欣赏给人的感觉是老师知识丰富而学生孤陋寡闻,课程上完后写一篇论文草草了课。传统的建筑欣赏课,大多老师都是按照历史的发展去计划上课的内容。上完课程之后留下在学生的脑海里的却是很多历史标志性的时间,建筑大师的名字,忽略了艺术设计学生真正要走的方向。那么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呢?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重点应该是在短短的课程中如何得到“启发”,如何去挖掘建筑中的精髓。所以作为建筑欣赏的教学不能再用老模式去讲授课程。以下是我对该门课程的结构的理解。整个课程结构分两部分:认识建筑艺术和体验建筑艺术。课程根据学生专业可以选择性学习。如室内设计方向学生,根据课时我们可以只学习体验建筑艺术这部分,这部主要包括:民居建筑、园林建筑、宫殿建筑、宗教建筑。着重点可以放在各种建筑的特色上,这主要是为了能为学生以后的设计增加设计灵感。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内容结构图
3 教学中应该要教学互相促进
时代在发展,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1]学习艺术也是一种提高个人精神情操的行为,它可以使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后放下疲惫的身躯,感受身边美好的事物。但在艺术作品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去思考艺术的内涵,领略作品的精髓,并探索新的艺术之路呢?我们以苏州园林和苏州新博物馆为例。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苏州新博物馆设计者设计大师贝聿铭的祖籍是苏州,对于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贝聿铭设计博物馆新馆,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在学生学习《园林建筑》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把园林建筑与苏州新博物馆联系起来分析,分析他们的传承与发展。如果去枯燥的讲解苏州园林,学生可能很难领会园林的巧夺天工。但把当今的新博物馆和苏州园林联系起来去思考,这也许能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在进行艺术设计时不需要理论去左右设计,太注重理论,将把我们的设计限定在一个框框之内。在平时的教学课程中,首先要告知学生的是课程的学习意义,让学生知道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其次,旧的教学结构需要更新,用更好的方式去启迪学生发现美。最后,教学中应该要教学互相促进,知识不是孤立存在,传承与发展也是我们在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在课堂的内容的编排上要多引导学生去感悟美,引领他们去发现美、实现美,这才是课程的真谛。
有人说建筑是首凝固的诗,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这就使得中国古代建筑种类多样,异彩纷呈,别具特色。在高中欣赏课中也有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欣赏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代建筑,能体会和感受建筑的内在美,这是任课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学生们对中国古代建筑感兴趣,笔者尝试了以下方法。
一、缩短古代建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社会是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颖的建筑艺术作品罗列在我们眼前,学生往往受其影响,更愿意多了解现代建筑,而忽视了我国独特的古代建筑。而这恰恰是我国建筑的根本,是不能忘却的记忆。应该如何引起学生兴趣呢?笔者觉得精彩的开头很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使人眼前一亮,能成为课堂的“点金之笔”。精心设计的导入过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离散的自由思维状态引导到教学中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建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画面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皇权的象征――宫殿建筑》一课时,笔者播放了一段故宫的全景视频。这段视频的拍摄角度比较特别,在一分多钟的背景音乐中,画面从北往南俯瞰着故宫,极具震撼力的场面,让人不禁感叹故宫的庞大与威严。视频同时也勾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觉得自己原来对故宫还是知之甚少的,因而自然而然地有了想去了解的欲望。
二、严谨的教学结构,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否就看教学过程是否严谨有序。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我们可以从建筑的布局等方面去欣赏,从而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学习欣赏古代建筑的方法。中国古建筑例如住宅、宫殿等,在布局上有一些相似的规律。它们大多由若干个庭院组成。一般来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家中主要人物,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古人所说的“侯门深似海”就很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
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一特性,笔者就举故宫建筑为例。北京故宫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具有代表性。故宫建筑大家都比较熟悉,有些学生还去过故宫,于是笔者就请去过的学生回忆一下,在浏览故宫时都参观了哪些地方,然后在故宫俯视图上指出这些建筑的位置,尝试让学生总结参观地点的规律。学生很快发现,原来大家几乎都是沿着一根直线行走的,从前到后参观了这条直线上的建筑。配合图片浏览,学生得出结论,故宫建筑是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重要的建筑就放在这条中轴线上。然后观看一段简短的视频,让学生从几张建筑照片中看哪种布局与故宫相似。大家都认为四合院的布局与其最为相似。这也就说明了故宫的布局是一种庭院式的布局,是一层套一层的。
通过图片浏览,学生能感受到故宫建筑的布局是对称的,而且是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同时也体会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像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古建筑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中国古代建筑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古典园林与我们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学生也都游览过古典园林,让学生用所学的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方法去分析古典园林,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既增强了相互间的合作能力,又在无形中融入课堂内容的学习中,课堂气氛十分融洽。
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有学习小组都很积极地去寻找关于园林的材料,并配合PPT讲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从PPT展示的过程中看到了学生对于园林艺术的独特见解,每个小组重点分析的内容都不一样,正好形成了知识的互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兴致很高,在搜集整理制作的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有了自己展示特长的机会,在快乐中学习,这是最棒的学习状态。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人类历史上的那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就如一座座高峰,我们要定期登上这些山峰去看一看,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汲取营养,然后我们才能神清气爽地下山,勇敢地投入生活。”对高中学生来说,更加要注重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学会欣赏分析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体会建筑艺术的美感,汲取古典艺术的精华,从而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艺术,将中国的伟大文明传承下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建立在城市之中,这些建筑犹如一道人工风景般映入我们的眼中,让我们对其产生不同的联想。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保持了其自身的独特性格。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以及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关键词]对称美 布局 形象美
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许多方面,而中国古代的建筑更是让古今中外对其叹为观止。其规模浩大、形象曼妙。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中国的古代建筑,感受中国古人的智慧。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
对称美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之一,我国古代很多事物都体现了对称美这一思想,例如女眷的发饰,窗户上的剪纸。同样对称美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对称无处不在。建筑是一代人生活习惯和思想的沿袭,所以我国古代建筑也深受宗教思想、文化教育等影响。道家的中庸思想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到了很好诠释,其具体思想就体现在古代建筑的对称美上。
二、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景色的天然合一
在科技还不发达的古代,淳朴的古人只能用迷信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因此,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在我国古代的建筑中,有很多与天最接近的古建筑的传说,如:云顶天空,蓬莱仙道等。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建筑建到了离天空很近。例如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布达拉宫是13层宫殿建筑,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它的地理位置是古时候燃烟较少的西藏,而且它确实做到了“与天同高”,给人一种天空的假象。
我国古代建筑与自然的天然合一还体现在许多其它的方面。例如:我国古代的皇宫里都有御花园,而许多南方的园林小院里也有自己的后花园、假山、鱼塘等。
三、庭院式组群布局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这些建筑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的追求,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建筑个体的体形体量、外向性格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在古代中国,封建思想牢固,有“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思想意识,所以古代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这种庭院的建筑方式体现了古人门第思想深固,另外这种庭院结构也能体现当时庭院主人的家世如何。一般情况下,庭院的规模和庭院主人的财势官力是成正比的。这也就有了古语“庭院深深深几许”,“侯门一入深似海”。
这种错落有致的院落结构不仅加深了古人之间的门第思想,而且也给我们后人今天参观留下了几许神秘色彩。
此外,我国还保留了一些老北京四合院的房屋。这也四合院也体现了古人庭院式组群布局建筑。古人不仅爱将生前居住的地方建成庭院式结构,考察很多官宦人家的墓地,很多也是“庭院式”结构的,古墓中主墓是墓主人的死后栖息所,而除主墓外还有好多坟墓在古墓中,这些坟墓构成一个“庭院式”结构,把亲人死后也可以联系在一起,也体现了古人生死相依,封建迷信。
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人无疑是最有想象力的。我国古代的建筑多半是以牛马蛇神之类的动物作为依托来建筑的,在我国许多古楼之中,有很多房梁,支柱等建筑上都有龙凤的雕刻,让人望而生畏。而古楼的楼顶四周也多以神兽动物来装饰,给人一种威严感。
而中国古代的石狮应该是中外显著的标志之一。石狮多半放在古代权威人家的门口“看家”,让对主人有非分之想的小人望而却步。同样,石狮高大威猛,目光凶狠,给人一种威严感,象征主人的财力与权势。是家里、门第雄厚的代表。
《红楼梦》中贾府无疑是当时最为有实力的家庭之一,而大观园的门面上也同样矗立着两个石狮,象征着贾府的势力。
此外,中国古代的建筑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不过,古代建筑在用色方面也是有阶级之分的。不是每种颜色都是可以随便运用的。即便如此,我国古代的建筑无不体现了一种大气、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尤其是在佛门之地、皇宫贵族的应用,让人看后无不感慨天朝的壮观,浮想联翩。
五、古代建筑与“风水”的结合
风水之说也是起源中国,并且可以说是流传至今,在现在,我们很多家庭盖房子还会找风水先生算上一挂。而在中国古代,由于古人对封建迷信的依赖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所建建筑每一处都有风水之说。尤其是国都选址,皇陵建造,无不是“风水宝地”。古人崇尚“天时、地利、人和”,而这里的风水就是讲的“地利”,而风水宝地之处多是高山多水之处。先不说这些地方是否真是风水宝地,但是这些远离尘世的地方多少可以使人心灵沉静,是佛家陵墓的首选之处。也可谓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风水宝地了。
传统风水学所追求的美,是自然的美。风水所说不需要雕饰,只需要选择。在选择风水宝地时,我们首先应当注重地势的“美”与“恶”,与此同时,风水之说以天然的美为最好。这种天然美,就是井然有序的和谐。
其次传统风水学说追求的美,就是整体的美,而并非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美, 这种整体美,就是有机统一的和谐。和谐美,首先是体现在人为建筑与周围大自然上的和谐统一,而在这个前提之下再追求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和谐美。 这种和谐,又和古人中庸的思想和为一体了。
六、总结
建筑的历史美,主要是体现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上。我们人类的每个时代,均是用它所有的技术来创造建筑。而那些被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有它存在的理由,也有被我们欣赏的道理。
建筑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教育,将其与工民建专业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有着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筑艺术欣赏在工民建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通过对建筑艺术的欣赏途径,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中专生课堂效率低下的现状,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职业道德以及“丰富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是将课本上的专业知识点“满堂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师生都不讨好,往往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尤其现阶段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时期,在专业课教学中,若不注重教学主体的差异性,不注意深研教法的适应性,忽视建筑艺术欣赏,将导致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学习兴趣“江河日下”。
建筑欣赏教学是通过建筑艺术的具体形象来感染人、教育人,因此它的教学过程实施是让学生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依照建筑艺术的内容和审美规律体验和感受。造型、空间、环境、意境、主题均为审视的内容,以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引人入胜,甚至跨越时间、地域和种族性,成为标志性形象建筑或构筑物。比如,古代传统建筑:北京故宫、四川乐山大佛、西藏的布达拉宫、印度太阳神庙,近现代建筑:中央电视台大楼、南京商茂大厦、芝加哥西尔斯大厦、悉尼歌剧院等,通过建筑艺术的欣赏,了解社会生产力发展史,感受现代化建设是如何令人振奋!中国现代建筑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突飞猛进,上海浦东金茂大厦(420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80米),与傲然屹立的东方明珠电视塔(460米)对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成为人们认识时代精神、观瞻新风尚的窗口!
这些现代建筑艺术的新成就为我们组织教学内容,发掘建筑的艺术感染力量,启发学生思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而每位教师所面临的困难是:素质教育如何操作?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制宜、分层次分程序教学是一个大的范畴,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摸索、去实践。“素质”一词,生物学上本义指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所谓的“遗传因素”,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素质也可理解为:当你抛开一切知识与书本后剩余的东西,它不是某些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所有事物、知识、文化等在人的身体、心灵、头脑、骨髓中内化之后表现出来的品质。“人之初,性本善”的善也应该指与生俱来的好素质。有专家认为,“审美教育,是达成素质教育的最好途径,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及运作的突破口,更应是身临现代困境的人和社会解放的必要中介。”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将极大地影响人的智力开发,使审美教育与单纯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的传统模式的智力教育或空洞说教走形式主义的德育教育区别开,“以美启真”“以美储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筑艺术的特征有四个方面:形式美、静态美、动态美、意境美。课堂教学中建筑艺术欣赏方法,一是了解和掌握形式美法则,以审美的态度来欣赏;二是具备一些建筑学知识,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三是善于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四是从整体结构上全面、完整地欣赏艺术作品;五是加强广泛的艺术修养,掌握各类艺术相通之处。
课堂教学中,有限的时间还要用于组织教学,教学任务是主要。如此,建筑艺术的欣赏内容必须有所取舍,以利于组织,发挥高效率。因此,应遵循潜移默化的原则,尽可能不显现教育的意图,以便更大效率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所谓不露痕迹地起到教育目的。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间跟随某个知识点之后;有时直接在授课之前,开始上课时介绍;有时在课后和大家谈论;更多时候是让学生自主搜集这些信息,做调查报告,做展板展示,以拓展知识面,提升专业学习的兴趣。
从基本层面上讲,学生是爱学习的,然而传统教育模式的打压策略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加上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学生不满足于枯燥的课堂教学。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使学生兴趣转移,从互联网上接受知识很快,它的优点在于信息多、更新快,问题出现在管理的调整和网络的安全检查方面,如一旦解决,则传统的多教师教育局面将面临冲击,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常紧迫,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方法,让课堂丰富多彩,使学生能接受较多信息。教育调查显示,教师的人格力量和博闻强记是学生喜爱的重要因素。
因而,建筑艺术欣赏应用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了知识的信息容量,同时,教者再控制好知识点的相互关联,能有效完善教学环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发现这种建筑欣赏的教学模式的确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学反馈显示学生课堂上再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积极参与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
建筑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一项很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具体到物力上就是建筑材料的使用。而由此散发的建筑美也给人深思,对于古建筑的美学欣赏必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筑设计。
一、材质的美学欣赏
古代没有现代的高科技没有钢筋混凝土,他们采用的材料大多都是纯天然的,仅仅进行简单的人力加工。技术条件决定了古代建筑只能以木材和石头为主,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建筑大都是木结构和石结构的。
就木结构而言,由于木材的长度有限,那么用木材构建的建筑也就不会很大,而且会有很多的支撑柱子,内部结构小巧紧密很有安全感。这反映出古代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高雅。这种小巧玲珑的木结构建筑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从美学艺术上讲也就是取法自然。这样的建筑群让人有一种喜悦感,很有回归自然的感觉。与欧洲古典的石料建筑相比显得温润柔和,同时显示出中国古人欣赏自然的美学价值。北京故宫建筑群最主要材质就是木头,体现古人追求意境和自然之美的美学观点。
就石料结构而言,大多是指就地取材的山寺建筑和园林雕刻。相对于木结构的而言石料建筑较少,这与古代人力物力有限有很大的关系,尽管如此古代石料建筑还是和木结构建筑一样最大的体现自然之美,很少有人类刻意雕画的痕迹。许多流传至今的皇家园林都是用天然成型的石料来布景。石料建筑与木结构的建筑往往相映成趣,浑然天成。
二、造型的美学欣赏
中国的古建筑可以说是形形色色,造型也是不计其数,每一种不同的类型都显示出不同的美学价值。古建筑造型中最突出的是屋檐的造型。中国古代建筑的屋檐与屋身有很大的统一性与连续性,也就是屋身的变化会带来屋檐的变化。古建筑的屋檐主要有屋檐高大、翼脚翘起的特点。飞起的屋檐有一种动态美,把本来静止的建筑带动的灵动欲活。这既有美学欣赏价值,也体现中国古老的动静结合的辩证思想。
除了屋檐,屋顶的造型多为曲线形,像希腊那样的平顶式基本很少见,这样的屋顶使本来笨拙的建筑显得灵动。而且这样的架构符合没美学的逻辑在简单和自然中增加美感,静态的屋身在动态的屋顶和屋檐的带动下极具美感。
古代建筑造型中不可忽视的是斗拱,斗拱使连接屋顶和屋身的部分。中国古代建筑大都是木结构的,这就有了特殊的构件斗拱。斗拱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木材本身的结构把他穿插架构在许多木构件之间,一层层的叠加,放在屋檐下柱子和屋顶之间。斗拱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经过唐宋到明清时期发展成熟,他的最初出现只是为了连接柱子和屋顶,但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变化,渐渐成了装饰的结构。斗拱有着一律整齐的形式,而且相互对称相互均衡,各个部件之间都十分的协调,而且衔接的很巧妙,使整个建筑拥有和谐的韵律。斗拱的构件大都是正方形和长方形,就是从侧面看也多是倒过来的等腰三角形,从上面俯瞰有的斗拱成“十”字,有的是“田”十分的对称。并且斗拱的外观还有完整的几何关系的美感,展现出和谐统一的韵味。这种斗拱除了实用和美观价值之外,还或多或少的体现古代人的社会伦理和思想观念,和各种制度的秩序美。
三、色彩的美学欣赏
建筑有了形还离不开色,有形有色才是完整的美观的建筑。色彩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不同的色彩传达出不同的信息,不同的搭配和组合也会有不同的效果。色彩是比较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在建筑物上也是如此。中国古建筑大都是木质的,木头容易潮湿被腐蚀,为了长久居住和保持就需要在木结构建筑物的表面涂一些涂料来对建筑物加以保护。这些用以保护建筑物的涂料往往也兼具美学欣赏的价值,这是古代实用和欣赏相结合的价值观。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这种差别也明显的体现在色彩上,尤其在衣服颜色的运用上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在古代建筑涂料的颜色运用也十分的谨慎。斗拱是在屋檐的阴影下面,常常以冷色调为主,比如青蓝碧绿。木建筑的柱子和墙壁大都以丹红色为主,这样的红色和檐下的青蓝碧绿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对比,达到很美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对比色在寺庙建筑中运用的比较多,寺庙的柱子多用黑色,而底下的台基多是白色,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黑白对比。
古建筑中注意用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不能颜色太杂,这样就不能现实建筑的庄严。我们经常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一座很富丽的建筑,但在中国古建筑中很少能找出能用这一词语修饰的建筑,即使作为几代皇宫的故宫也没有色彩斑斓,而是以黄红两色为主。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那建筑不可避免的表现等级制度,所以流传至今的古代建筑大都十分庄严,为了展现庄严在颜色的分配上不能杂乱。色彩的单纯给人一种崇高的威严感,宫廷建筑的黄瓦红墙达到了色彩的和谐还展现了皇家的雍容华贵。
四、平面布置的美学欣赏
古代建筑不仅单个的有很大的美学价值,就其整体的布局而言也具有很大的美学欣赏价值。古代的建筑都是庭院式的。有许多单个的房屋相互连接形成一座屋,然后在屋的周围布置一些其他的景观建筑,这样的庭院和建筑构成错落有致极具美感。古代院落式的布局是在重要的建筑前修建许都院落,主建筑放在庭院的最后,能够激发人们寻找主建筑的兴致和情趣,增加建筑的美感。同时依靠院落里的景致映衬出主建筑的重要地位和居住之人或拥有者的身份地位。古代的庭院还能使单一的房屋建筑富于变化,是主建筑的形态,呈现不同的姿态,从而达到衬托的效果。古建筑的庭院布局是建筑平面结构的纵深发展,呈现出非凡的艺术美感。
除了庭院组合古建筑也十分讲究布局的对称,主建筑大都建在中轴线上,其余的建筑都围绕中轴线对称分布,这样均衡的布置严肃又井井有条,体现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和不容僭越的君臣关系。
庭院和围廊组合的建筑在古建筑中是最常见的,像北京的故宫和明十三陵都是主建筑群掩映在层层的庭院之后,既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又有很大的审美情趣。
结语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他的灿烂辉煌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中国古建筑除了深厚的文化韵味外,在材质、结构、色彩和布局上都体现很大的美学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思考。通过将古建筑与现代化建筑相融合,能够更好地体现我国的建筑文化精髓,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何如涛,山西省晋中学院美术学院】
一、幼儿园“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教育的主要类型要科学地开展
“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活动,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它是幼儿艺术欣赏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还要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类型,并根据幼儿的接受心理和兴趣点,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基于研究,笔者认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形式多样、造型各异,为了便于活动的开展,下文根据建筑的结构、色彩、装饰、造型与占据的空间位置等构成的外观特征与象征意义,依据满足人们生活居住需要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属性,将中国建筑艺术分为园林建筑艺术、宫廷建筑艺术、民居建筑艺术、现代建筑艺术四大类,为幼儿教师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时提供参考。
(一)“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育
园林建筑是指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下面以苏州“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欣赏为例,说明“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育在不同年龄班应有的不同侧重点。小班幼儿:感知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造型中视觉艺术的美,喜欢观看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作品,能简单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受。中班幼儿:通过欣赏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作品,理解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的基本组成部分,能简单表述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的特点。大班幼儿:通过欣赏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能够运用美术技能表现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的结构、色彩、造型等。
(二)“宫廷建筑艺术欣赏”教育
宫廷建筑艺术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规模宏大,雄伟壮丽,格局严谨,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下面以宫廷建筑艺术中“故宫”欣赏为例,说明“宫廷建筑艺术欣赏”教育在幼儿园不同年龄班各有侧重。小班幼儿:感知故宫的宏伟,色彩的鲜艳,造型的多样性,对故宫的各种布局感兴趣,喜欢欣赏故宫。中班幼儿:通过观察与教师的讲解,能理解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建筑式样,特点是布局方正整齐,各部分之间对称、均衡、和谐,感受故宫建筑的艺术美。大班幼儿:在感知、理解故宫特点的基础上,用涂色、填画、造型等手段,表现出自己对故宫的感受。
(三)“民居建筑艺术欣赏”教育
民居建筑艺术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是人类最早的、最常见的建筑艺术类型。下面以欣赏“北京四合院”为例,说明在不同年龄班开展“民居建筑艺术欣赏”教育时的侧重点。小班幼儿:感知北京四合院布局,对其布局产生兴趣,能够运用动作和表情表达欣赏后的感受。中班幼儿:通过观察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理解对称建筑艺术的特点,知道东房、西房、南房、北房的名称和位置。大班幼儿:在感知、理解北京四合院布局的基础上,能通过动手制作北京四合院的模型,进一步表现自己对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认识。
(四)“现代建筑艺术欣赏”教育
现代建筑艺术是指20世纪后建造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代表性建筑“鸟巢”为例,它的欣赏活动在不同年龄班有不同的侧重点。小班幼儿:感知“鸟巢”的造型美和主要功能,对比感知“鸟巢”与鸟窝的相似点。中班幼儿:通过理解“鸟巢”造型特点,知道其用途和意义,感知“鸟巢”的造型美、色彩美和线条美。大班幼儿:在感知与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绘画、手工等美术技能进一步表现与表达“鸟巢”建筑的形状、色彩、结构等,理解“鸟巢”的寓意及其中蕴含的中国现代建筑艺术美。在实施上述类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选择一些代表性建筑物,而且要充分利用本土的优秀建筑资源,让幼儿到现场观察和欣赏,进一步感受身边的建筑艺术美。
二、幼儿园“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教育的实施途径建议
在了解“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教育的基本类型并确定了欣赏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网络资源等多种渠道去收集丰富的欣赏资料,供幼儿操作,然后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组织欣赏活动。
(一)在主题活动中系统而灵活地开展
主题活动是近年来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实施途径。在主题活动中应该有“中国建筑艺术欣赏”的一席之地:不仅可以通过集中教学活动开展,也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活动不仅出现在艺术领域活动中,也应渗透在健康、社会、科学、语言等领域的活动中。活动的组织方式应以实地参观考察的方式为主,让幼儿在多通道参与的欣赏中亲身体验、真切感受到我国建筑艺术中特有的造型、结构、色彩等要素。也可以通过欣赏照片、课件和拼接图片等方式,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视觉美,理解中国建筑艺术中造型的鲜明特点和象征性,体验其中的情感。还可以通过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开展相关教育。比如,在建构区中教师可以投放一些自制的仿中国建筑艺术的活动材料,如画有飞檐图案的插塑等,供幼儿自主游戏;在美术区投放画笔、纸张、颜料等,供幼儿自主表现出对中国建筑艺术的感受;在表演区,可以投放中国建筑艺术模型为舞台布景,供幼儿戏剧表演时使用;等等。与此同时,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有计划、呈系统地安排中国建筑艺术的教育内容,让幼儿能较为全面地感受到中国建筑艺术的基本构成、突出特点和整体精神风貌,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二)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渗透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通过环境创设这个载体,为幼儿提供一种良好的欣赏环境,帮助幼儿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中国建筑艺术。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环境创设:一是在幼儿园的建筑装饰风格上突出中国建筑艺术特色,在造型上呈现中国建筑艺术的元素。比如在园内适宜的地方放置按比例缩放的中国建筑艺术模型。二是在班级的环境创设中,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运用不同风格的中国建筑艺术元素来装饰中国建筑艺术主题墙,并邀请幼儿参与设计和布置。三是在区域活动中开设中国建筑艺术欣赏区域,特别针对我国多个少数民族建筑艺术模型或图片进行欣赏,如傣族竹楼、彝族土掌房、哈尼族蘑菇房、客家围屋等。
(三)在生活中随机进行
“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教育”还应在幼儿的生活中随机进行。比如,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外出旅游时,多为幼儿介绍当地的中国建筑艺术。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实地观察和体验优秀的中国建筑,感受不同时期中国建筑的特点和美感;也可以与社会联系,组织幼儿参观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充分利用幼儿的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延伸“中国建筑艺术欣赏”课堂。在上述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整理相关教育经验,尽快将“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教育融入到当前幼儿园的美术课程中,以进一步丰富幼儿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形式。
作者:王冰 付晓莉 李云霄
中央电视台大楼、南京商茂大厦、芝加哥西尔斯大厦、悉尼歌剧院等,通过建筑艺术的欣赏,了解社会生产力发展史,感受现代化建设是如何令人振奋!中国现代建筑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突飞猛进,上海浦东金茂大厦(420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80米),与傲然屹立的东方明珠电视塔(460米)对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成为人们认识时代精神、观瞻新风尚的窗口!这些现代建筑艺术的新成就为我们组织教学内容,发掘建筑的艺术感染力量,启发学生思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而每位教师所面临的困难是:素质教育如何操作?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制宜、分层次分程序教学是一个大的范畴,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摸索、去实践。“素质”一词,生物学上本义指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所谓的“遗传因素”,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素质也可理解为:当你抛开一切知识与书本后剩余的东西,它不是某些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所有事物、知识、文化等在人的身体、心灵、头脑、骨髓中内化之后表现出来的品质。“人之初,性本善”的善也应该指与生俱来的好素质。有专家认为“,审美教育,是达成素质教育的最好途径,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及运作的突破口,更应是身临现代困境的人和社会解放的必要中介。”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将极大地影响人的智力开发,使审美教育与单纯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的传统模式的智力教育或空洞说教走形式主义的德育教育区别开,“以美启真”“以美储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筑艺术的特征有四个方面:形式美、静态美、动态美、意境美。课堂教学中建筑艺术欣赏方法,一是了解和掌握形式美法则,以审美的态度来欣赏;二是具备一些建筑学知识,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三是善于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四是从整体结构上全面、完整地欣赏艺术作品;五是加强广泛的艺术修养,掌握各类艺术相通之处。课堂教学中,有限的时间还要用于组织教学,教学任务是主要。如此,建筑艺术的欣赏内容必须有所取舍,以利于组织,发挥高效率。因此,应遵循潜移默化的原则,尽可能不显现教育的意图,以便更大效率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所谓不露痕迹地起到教育目的。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间跟随某个知识点之后;有时直接在授课之前,开始上课时介绍;有时在课后和大家谈论;更多时候是让学生自主搜集这些信息,做调查报告,做展板展示,以拓展知识面,提升专业学习的兴趣。
从基本层面上讲,学生是爱学习的,然而传统教育模式的打压策略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加上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学生不满足于枯燥的课堂教学。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使学生兴趣转移,从互联网上接受知识很快,它的优点在于信息多、更新快,问题出现在管理的调整和网络的安全检查方面,如一旦解决,则传统的多教师教育局面将面临冲击,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常紧迫,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方法,让课堂丰富多彩,使学生能接受较多信息。教育调查显示,教师的人格力量和博闻强记是学生喜爱的重要因素。
因而,建筑艺术欣赏应用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了知识的信息容量,同时,教者再控制好知识点的相互关联,能有效完善教学环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发现这种建筑欣赏的教学模式的确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学反馈显示学生课堂上再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积极参与的。
作者:袁顺利单位: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