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2 09:10: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社会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毕业论文的印装 1、毕业论文的构成:
封皮、封页、审阅记录单、指导教师评阅意见、任务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外文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毕业论文必须由学生本人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打印,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时,每页33行,每行33字,页码用小五号字,在版心下边线之下居中放置。摘要,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2、页面设置要求:
1、页边距要求:左边距3厘米,右边距0.9厘米;上边距6厘米,下边距0.6厘米。 2、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
3、纸张大小:宽度19.4厘米,高度26.9厘米。 二、毕业论文的格式及要求 (一)封面
打印论文封面用小二号黑体字。 (二)封页
封页包括论文题目、学生所在专业、导师签字、学生本人签字。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使读者通过标题,能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论文标题不超过25字,不能使用标点符号,可分两行书写,布设副标题。封首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其他内容用小三号黑体字。
(三)任务书
任务书由导师填写,装订于指定位置,经教研室主任签字后生效,如打印用,小四号宋体字。
(四)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
摘要应扼要叙述本来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一般需重点说明设计或研究工作的目的,设计或试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同。摘要页勿需写出论文题目。
中、外文摘要应各占一页,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
摘要题头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写,然后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文字部分用小四号宋体字。
2、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使用的,是从论文中选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不得自选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
关键词和摘要的文字部分要隔行书写。
摘要和关键词的中、外文示例见附录1和附录2。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楚,且与正文标题一致,应在目录中列出的还包括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目录中的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字,目录打印示例见附录3。 (六)论文正文(见附录4)
论文正文包括绪言、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绪言
文管类的绪言只是文章的开头部分,不必写章号,一般包括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
2、论文主体
(1)论文正文层次、字体与字号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需要选择。层次、格式、字体、字号见表1。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
内容按《黑龙江科技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要求撰写,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规定》中关于“理论研究类论文”的要求:做此类论文的学生应在广泛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送往前提下,认真剖析一个企业或典型的经济、政治实例,依据大量的事实依据,撰写出独到见解的论文。论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数据资料要详实,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做出切合实际的分析,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观点、概念表达准确、清晰,立论有一定的新意,论文正文在1万字以上、论文一般部分在1万字以上。应查阅中外文资料15篇以上(不含工具书),翻译外文资料5 000字以上。
3、结论(结束语)
结论为单独一章排列,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得出的结论,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一般为400~1000字。
(七)注释与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要求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完整的参考文献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以近期发表的文献为主,应与课题直接有关。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排列,非正式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得引用(硕、博士论文可引用)。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专利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不能作为参考文献。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论文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括在学院规定得引用参考文献数量内。
不论何种类型的论文都要将其中一篇与所撰写论文内容最直接相关的外文文献译成中文,不少于5000汉字,并将其编入附录。
2、参考文献格式
注释与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则如下:
着作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翻译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 研究生名.学位论文题目.
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西文文献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俄文文献名第一个词和专 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日文文献中的汉字须用日文汉字,不得用中文汉字,简化汉字代替,文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
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中间用逗号隔开。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可在会议名称后加上“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两项。会议地址与出版社相同者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者省去“出版年”。
学术期刊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参考文献序号顶格书写,不加括号与标点,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序号按文献在论文中的被引用顺序编排。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
引用文献标示位置在所引内容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
3、注释的格式要求参照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 (八)附录
根据需要可将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编入论文的附录中,如外文文献复印件及中文译文、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附录的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其中外文文献的英文文献应作为附录1,汉文翻译作为附录2。
(九)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五星文库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旅游景点、专业文献、文档下载、资格考试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与模板等内容。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以农业为主的我国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更是得到人们的关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资金来源不足等。研究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贫困地区
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因各种原因失去收入来源而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不考虑到我国的地区差异。我国贫困地区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且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更艰巨,贫困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更为明显。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尽管从1991年开始已经在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商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仍是一个空白。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其迫切性及意义不亚于城镇的社会保障。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建国50多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建立了一些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安定,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都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部分地区解决了部分群众“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由于它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它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保障功能,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和问题。
(一)范围小,覆盖面窄
1994年,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虽达14854个,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3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仅占24%。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机构的地区,尽管集体也以公益金和合作医疗基金的形式向农民收取社会保障费用,但由于个人缴纳的公益金只是赡养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社会供给性差,而且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农民没有积极性。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这种情况,使国家无法对农村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极不适应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
(二)保障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极低的发展水平,农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极其有限,所以他们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消费,也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例如,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管民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距离农民最基本的养老需求的满足尚有相当距离。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基本上处于同样的境地。农民很多情况下都陷入缺医少药、疗费昂贵、毫无医疗保障的窘境,社会保障无论是范国还是标准都是很低的。有调查显示,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社会保障的11%,可见保障水平之低。
(三)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在我国农村推行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说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保障,而仅仅属于社区保障。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在如何确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国家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数量规定。全国虽有1100个县开办养老保险,但参加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积极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解决部分群众“病有所医”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在保健医疗问题上对集体的依附关系,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一般说来,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亦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许多人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另外,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而且各项目间缺乏有机联系,构不成整体优势。
(四)资金来源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是以农民个人激纳为主,集体次之,国家为补充。这使国家和集体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农村参加养老和医疗等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的难度。所以我国应尽快改变目前这种资金来源方式,寻找适合我国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多渠道的来源方式。
(五)立法不健全,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
首先,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政出多门,管理多头。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机构涉及了农村社会保障,导致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其次,有些地方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国内尚未立法,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由于多家分割,条块分割,职)权不分,缺乏监督,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制更加混乱。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
(一)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比重较大
贫困地区城市化仅为20%左右,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这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而且由于贫困农村城乡非农经济不发达,广大农村人口又大多积淀在农业领域。1999年,我国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63.7%,而其它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又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农村人口比例大,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那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和负担重,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率高,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另外,贫困地区农业产值水平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上非农产业落后,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扩大收入的机会也很有限。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收入还处于维持生计水平的状态。收入的低下使他们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根本不会考虑社会保障的问题。所以,农民收入低会严重制约其对加入社会保障网的积极性。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要农民自己出一部分钱,无疑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三)政府财政困难大
由于一系列原因,贫困地区各级政府的财政困难较大。以1998年的统计资料为例,西部11个省区市财政收入共868.58亿元,财政支出则高达1678.21亿元,收支相抵,赤字为809.63亿元,财政赤字为当年财政收入的93%。分省区看,则各个省区市都有赤字。而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既能办大事,又能有节余,并且还有潜力可挖,西部则支出不大,赤字不小,暂时也没有多大的潜力可挖。如果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再增加大笔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支出,地方财政可谓是雪上加霜。
很显然,贫困农村经济实力薄弱,三农问题突出,地方财力又很有限。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总量上看首先是大笔的、而且是持续的支出,然后才是持续的受益。它的财政支付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承载力的困难是问题的核心。解决支出的问题在先,办成好事的收获在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先,形成良性循环在后。这是对在此地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难题所做的基本估计。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矫正收入分配市场失灵的有力手段,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动摇的目标,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防止两极分化,主要是防止城乡分化和农村内部分化。要防止两极分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便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社会保障可以在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间进行分配,使整个社会收入趋于公平,这不仅可以保障老、弱、病、残等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而且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二)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符合利益对等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
从农民的角度看,他们不仅以上缴各种费税直接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而且还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间接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且这种积累方式目前还在持续。按照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以财政资金向社会提供服务及公共产品,作为这些服务及公共产品的受益者应该包括所有向政府上交税费的人。社会保障实际上就是政府向国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与城镇居民一样,农民应该是享有社会保障的主体。税收公平原则的标准之一就是根据受益的多少,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水平,一般而言,多享受服务者多交税,反之则少交税,但无论如何纳税人都应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因此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也符合税收公平的原则。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贯彻以人为本,应对人口老化,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条件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执行这一国策的难点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在农村社会保障欠缺的情况下,除了土地,养儿防老是农民生活保障的第二道防线。农村老年人在年轻时,其全部收入投入家庭,主要是子女养育上,当其年老时只能由子女尤其是儿子来赡养。在这种社会存在下,要改变几千年来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我国已明文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可见,只有建立健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用”,逐步淡化传统观念才成为可能。
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空巢家庭”增多、“3859”部队成为农村主力的情况日益突出,因此农村养老压力将十分沉重,未雨绸缪是智者的选择,对于国家也是这样,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有可能度过这段危险时期。
我们常说要提高全民素质,全民素质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农村医疗保障的缺乏严重威胁着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在贫困地区的农村,有不计其数的农民不是因为医疗设施不健全便是因为昂贵的医疗费用而耽误了病情。社会保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也保障公民的发展权,后者主要是指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1.45亿失学儿童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贫困地区。要改变这诸多情况,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启动内需,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启动广大的农村市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市场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当前农民消费水平比较低,据调查,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1.87台,摩托车10.89辆。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希望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老病死积攒下足够的钱,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积攒基础,这样就抑制了他们对高水平的消费。农民每年增加为数不多的收入很大部分会沉淀到储蓄中去,很多研究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小于城市居民。所以没有社会保障的配合,只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和向农村提供合适的产品并不一定就能取得理想的启动农村需求的效果。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面临新的任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趋势等客观现实情况,以及过去搞的社区型社会保障的夭折,迫使我们必须建立起中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对我们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立足我国贫困地区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做法和国际社会保障经验,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按通用的社会保障方式,即按严格的收入比例、严格的时间和地点、严格的投保年龄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管理办法,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建立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借鉴我国城市和国外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以农民自我保障为主,自助为主与互济为辅相结合,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建立一个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生育等全方位的、城乡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者和全体农民在面临年老、疾病、生育、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诸困难时,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能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一)加大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覆盖面是反映劳动者消除生、老、病、死、伤、残的后顾之忧,生活于有安定感的网络之内的比例数。覆盖面越高,社会越稳定,我国社会保障城乡的差别很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都很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这样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技术和精力的投入,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工伤、教育、生育等在内的全面的保障制度。
(二)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少直接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必然要依赖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在于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够发达,这就要求我们全力发展经济,同时要求我们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保障水平不能要求过高。
(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步骤分期实施
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贫困地区,根据贫困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鼓励每一位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尤其要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保障范围由小到大,项目由低到高。逐渐从社区化的保障制度中走出来,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总之,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顺应农民的要求,尊重农民的感情,留有余地,循序渐进,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
(四)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要给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无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建设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求国家投入资金。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多,国家财力有限,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是极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如,通过有关政策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建立个人账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因为商业保险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五)加快相关立法,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在鼓励农民自我保障的同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社会保障又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才能得到保证,目前社会保障在农村进展不力,举步维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比如,在许多私营、三资企业中,常常以社会保险不是法律规定为由,拒绝为农民工设立保险。因此可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贫困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使贫困的农民感觉到社会保障有了法律的保护,可以很容易地落在实处。其次,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建立多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水平。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国情,就是在同一村庄,户与户之间的收入也各不一样,单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改变以往“政出多门”的现象。各项保障项目都设立一个统一管理的机构,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让保障有统一文件,有统一的人员,把事情落在实处,确实让农民感受到社会保障的益处。
(六)坚持国家政策指引,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
社会保障也有度的问题,社会保障若过于浓厚,农民从社会保障中得到的好处越多,他们就会减少劳动供给,产生一种惰性心理,只等着社会的补助,而自己不去劳动,导致社会和经济效率的损失,国家财政负担过重。所以社会保障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设法引导农民产生自我保障的意识,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保障,把集体保障作为辅助方面。务必要处理好“养穷人”与“养懒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制订一个适度的保障标准,即社会保障的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既能够使低收入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制度的保障,同时又不会丧失寻找新工作机会的动力。
摘 要: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成为一个十分重要和严峻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专业在国内的就业前景更是不容乐观。本文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现状等方面分析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推进就业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 就业难 对策与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解决大学生的充分就业问题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高校和谐、个人幸福的根本保障,它与社会、高校、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力、就业质量是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既是大学生个体实现社会价值、追求最大化收入的理性预期,又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政策性目标,还是实现人力市场均衡发展的最佳状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高等教育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和学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自然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就业通道,在大学生毕业人数愈来愈多、就业困难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滞销”的局面凸显。据统计,我国社工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不到30%,甚至有的学校该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零,大量专业人才学非所用。我校近几年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中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学生屈指可数,一次性就业率不到80%,将考取相应专业的研究生计算在内,其专业对口率仅为30%―40%。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我从社会环境、专业发展现状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讨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对口就业率低存在的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一、客观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我们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难是“多因一果”。有社会环境因素,有个人因素,同时也有用人单位和高校的责任。
1.社会环境是造成社会工作专业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国家政策的支持滞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如今国内社工的发展遭遇尴尬的关键原因是专业化走在职业化前面,“先有专业,再有职业”。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学科引入国内,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基本国情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化优先于职业化,社会工作者一直没有名分和岗位,国家相应政策严重滞后,这是造成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了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坚定了从事社会工作领域人士的信心。但整个社会从观念到制度建设等各方面为社工职业化生存提供的大环境尚不具备。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相应的岗位设置;另一方面,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工作待遇低,升迁机会少,岗位设置不明确,缺乏统一认定和具体标准等问题,导致优秀人才选不进、留不住。
(2)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低直接影响就业状况。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引进国内,社会对它的知晓和认同程度之低超出了想象。对于国内大部分人来说,社会工作是个十分陌生的东西。在招聘不得不面对专业限制的今天,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何谈招聘?与此同时,与社会工作专业密切相关NGO组织发展在国内发展举步维艰,面对国外的NGO组织待遇明显优越的情况,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对于我国的强烈冲击。
(3)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影响和制约学生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工作的功能和作用逐渐被认可,政府也明确提出要建设一大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与此相适应,高校纷纷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但也存在很少考虑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专业师资队伍缺乏而盲目扩招的现象。
扩招造成教学质量滑坡,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许多高校对这一新型专业的建设投入不够,师资力量短缺和人均师资占有率下降,特别是生源的水准降低,加之专业教育过分注重“理念”,缺少专业实务训练,致使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不够。许多高校的条件很难满足社会工作要求的800小时的社会实践,出现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倾向,对于专业实务其实并不专业,而且专业教育又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直接影响毕业生在校的学习效果,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信誉度的降低和就业压力的增大。
2.学生自身原因制约和影响其顺利就业。
(1)缺乏学习目标,专业学习浅尝辄止、眼高手低。
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熊丙奇教授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身确实需要改革。“现在50%以上的大学生将精力主要用在外语学习上,考四、六级,考GRE,考托福,考雅思,等等。相反,他们对专业课投入的精力却很少。另外,现在大学开设的很多课都不是学生想学的专业知识,而是规定学、要求学的课程”。许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选择此专业的初衷并非出于对专业的兴趣爱好,面对强大就业压力和较高社会期望,纷纷投身考证大军,试图增加就业砝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其他的学习中,进一步影响了专业学习和发展。
(2)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①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大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在择业中大学生的追求和憧憬更为强烈,有着希望成功和报效社会的强烈倾向。他们愿意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有较高的抱负水平。现实却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②择业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他们认为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单位去。可是,他们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现实中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到边远山区、到基层去。大学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风顺。他们虽然也愿为国家繁荣富强作贡献,却过分强调自我价值;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雄心壮志,但对吃苦耐劳恐惧,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产生恐惧和彷徨,形成强烈的心理矛盾。
二、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全面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组织领导上给予重视、优惠政策上给予倾斜、物质条件上给予保障,按照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要求,扎实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1.国家要落实相关政策,增强相应的岗位设置和职业规范。
(1)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政府通过支持性介入,设置就业岗位,依靠制度和机制保障,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包括职业资格、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从业规范、登记管理、人才选拔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出台岗位开发与设置、人才使用与管理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探索设置合理的薪酬标准,真正体现社会工作人才的价值。
(2)建立健全激励评价机制。
①推行职业评价。切实贯彻落实人事部、民政部联合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全面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
②科学设置岗位。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快职能转变,充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人才。
2.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1)以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整和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继续推进教学改革。
①以学生就业创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整与合理设置专业。调整设置学科专业时,既要认真分析未来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又要考虑当前学生能否适用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要考虑“供求平衡”,达到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经济、社会需求匹配。
②以就业、创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要推出既符合教学规律又不脱离学生就业、创业与市场经济需求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在教学方法上要排除人为的、专横的压制和灌输,强调自主、自发的学习生活”(卢梭语)。同时,要深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民主教育和启发式教学,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在学科知识渗透中渐渐提高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就业力。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①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确定职业理想,指导规划大学生活,设计职业生涯。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等专业价值理念。
②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挥,创业能力得到发展。
③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着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事业心,为其将来毕业就业塑造核心竞争力。
3.完善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势的替换,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变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已不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应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设计到学校工作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应加强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的指导,逐步把就业指导纳入日常教育内容之中,建立起完善合理的工作体系,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1)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①树立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在就业竞争面前,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身的竞争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技巧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②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③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信念。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职业无情地淘汰。
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要把奉献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结合起来,树立目标远大、动机高尚的择业观念,排除自私自利、目光狭隘的择业动机和倾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2)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进大学的第一天就开始系统地展开工作:一年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正确的定位;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同时,还要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健全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建立与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各省地市人事部门电脑联网,实现信息共享的目标。
本文系淮北师范大学教研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在问卷调查与访谈北京市44家企业的基础上,了解了高职毕业生在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以及北京市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要求,明确了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建议。通过分析调研数据,为探索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规律,形成社会责任感培养有效模式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社会责任感 现状 分析
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每个人在内心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履行多种义务和使命担当的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北京市44家国有、民营、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选取其中的4家企业,对其人力资源等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访谈。调查共发放23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4份。调查数据均由EXCEL软件统计处理。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高职毕业生在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以及北京市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要求,明确了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建议。通过分析调研数据,为探索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规律,形成社会责任感培养有效模式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二、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及访谈提纲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企业所有制性质,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要求,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表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一)参与调查企业的性质
根据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去向,对44家企业高管与企业中层部门经理,如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市场部门经理和技术部门经理等进行了调查与访谈,其中国有企业占41.46%,民营企业占48.78%,其他占9.76%。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既有规模较大的知名的上市公司,也有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
(二)关于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企业对高职毕业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要求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责任心是企业选用高职毕业生的基础
在问卷调查“企业招聘时对应聘高职生最看重的是什么?”一题中,58.3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责任心”,30.88%选择了“专业技能”,5.88%选择了“专业知识”,4.90%选择了“心理素质”。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选聘高职层次人才时把“责任心”放到了首位。这里所说的责任心可视为社会责任感的简单称谓。企业认为“员工的责任心就是企业的防火墙”,责任心是干好工作的基础。访谈发现,近几年来高职毕业生岗位适应期比较长,严重影响了岗位职能的发挥。其原因是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表现为懈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出现此项问题并非专业知识的缺失,而是责任心的缺失。企业认为缩短职业适应期是高职毕业生对自身的一份责任,也是对企业乃至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企业对高职毕业生专业背景要求并不高,而对其岗位适应能力要求比较高。其实高职毕业生可塑性比较强,学习新知识新事物快,短期培养效果明显,而适应能力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如果能够适应岗位要求,经过岗前培训,就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因此对于高职毕业生所能从事的多数岗位,专业的背景不是企业的首选,而责任心是企业的首选。
2.爱岗敬业与诚实守信是社会责任感内涵的首要条件
在“您认为在职员工最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是什么?”的调查中,选择“爱岗敬业”的比例为46.57%;“诚实守信”为31.86%,“服务意识”为13.73%,“奉献精神”为7.84%。表明企业对社会责任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两个方面,企业认为爱岗敬业与诚实守信是忠诚度的体现。忠诚度是立足本职,干好本职的首要条件。处于顶岗实习或刚入职阶段的高职毕业生岗位级别及薪酬比较低,在企业中从事服务类兼职性的工作,例如文科毕业生主要从事接待、文秘、内外联络等事务性基础性工作。工科毕业生主要从事相对简单的操作,例如媒体制作中的转码工作。可以看出,企业对高职毕业生专业方面要求相对较低,而对忠诚度要求较高。
3.团队合作意识与服务意识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内容
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用人时把责任心放在首要位置上,同时关注他们的工作的热情、诚信度、进取心和创新能力。在调查“您对在职员工在团队合作方面的责任感要求”时,选择“具备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占61.76%,“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占35.78%,“有团队合作意识但无团队协作精神”占1.96%,“不考虑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占0.49%。调查显示,各类企业对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方面的素质要求较为突出。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的团队合作和服务意识是主人翁精神的具体表现,而团队意识与服务意识是密不可分而且互相影响的。
(三)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高职毕业生实际表现与企业对其社会责任感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高职毕业生在经过了一段枯燥且重重压力的工作后,在校学习期间意志品质的缺失问题逐渐凸显,其社会责任感存在的主要问题概况如下几个方面。
1.高职毕业生最欠缺的是敬业精神
在对高职毕业生“目前最欠缺的社会责任感表现”调查中,“敬业精神”占34.31%,“诚信意识”占13.24%,“服务意识”占29.90%,“创新意识”占22.55%。可以看出,“敬业精神”比例最高。从理论上看,员工工作内在是否有热情是敬业精神的外化表现。如果员工缺乏工作热情,就会出现经常不在状态导致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种种表现。从实际上看,在调查“企业对员工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的要求”时,87.25%的企业选择了“工作热情高,能力强”,而在调查“您企业中高职学历员工的精神状态”时,选择“工作有激情”的只占46.08%。表明高职毕业生在工作态度方面与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访谈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欠缺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缺乏工作热情,工作态度不主动,得过且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例如,他们无法胜任工作任务时,既不及时沟通也不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导致工作延迟,甚至影响工作正常运转。由于他们没有中长期的职业规划导致缺乏进取心,工作浮躁且缺乏韧劲,于是缺乏敬业精神的种种表现逐渐凸现出来。
2.高职毕业生缺乏团队意识和服务精神
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的团队意识和服务精神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认同企业文化和角色定位,岗位适应期时间比较长。他们功利性较强,通常以一己利益为重;他们缺乏“团队感”,通常被动的与其他员工合作,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问卷调查“您认为目前高职生最欠缺的社会责任感是什么?”一题中,29.90%选择了“服务意识”,34.31%选择了“敬业精神”,13.24%选择了“诚信意识”,22.55%选择了“创新意识”。可以看出,敬业精神欠缺排在首位,其次是服务意识欠缺。企业访谈中发现,高职毕业生缺乏服务意识的具体表现为对待工作、同事和客户缺乏主动、热情、周到、礼貌;通常只关心自己工作环节的问题,不关心工作程序的上下合作,他们认为这不属于“份内事”;他们缺乏从企业整体需要出发的大局意识,缺乏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3.高职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
“怎样看待高职毕业生的频繁跳槽现象”一题中,选择“正常”的占29.41%,选择“盲目”的占11.27%,选择“对企业不负责任”的占8.33%,选择“没有长远规划”的占50.98%。多数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跳槽虽属正常,但是频繁跳槽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加大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也凸显了高职毕业生职业规划不足的弱点。高职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具体表现在长远规划目标不清晰,甚至没有长远规划,导致他们盲目的希望在频繁更换工作换岗位中调试自己的职业定位,如工作中出了问题上司批评几句或短时间没有增加薪酬等一些小事就会导致他们离职。缺乏职业规划还导致他们不能正确认知自己的能力,通常表现为眼高手低,耐挫性较差,这直接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调查显示 “有长远目标,且书面规划清晰”占12.75%,“有长远目标,但无书面规划”占20.59%,“有短期目标,无系统规划”占49.51%,“没有规划,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占17.16%。表明高职毕业生在制订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情况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企业看来,如果员工的职业规划合理就不会频繁跳槽。
4.高职毕业生缺乏进取心和岗位胜任力
在问卷调查“您对高职学历员工工作态度的评价”中,选择“非常认真”占8.82%,选择“认真”占47.55%,选择“一般”占39.22%,选择“不认真”占4.41%。从工作态度方面反映了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与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岗位胜任力是企业员工胜任本职位职责的能力。高职毕业生的归属感与责任心主要表现在工作态度方面,主动性欠缺,工作推诿拖沓,出现问题找借口,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访谈调查中发现,在工作能力方面一些高职毕业生处理具体的、日常任务的技能基本能够过关,而处理具有应用能力的任务技能的水平较差,他们的胜任能力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事实上,如果他们工作态度端正、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具有比较强烈的责任感就能够很快胜任岗位角色。例如在企业有的高职毕业生入职后虚心学习,踏实肯干,2至3年之后很快成为团队的骨干力量。
三、思考建议
经过问卷与访谈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诉求,结合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一)注重对高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企业认为针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非常必要。因为高职毕业生在通识方面的状态与其个人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其次,“您认为在校生最应该注重哪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的调查结果显示,“遵守规章制度”占11.27%,“团队协作”占44.12%,“工作热情”占21.08%,“服务意识”占23.53%。表明对企业来说,遵守规章制度、团队协作、工作热情、服务意识四项社会责任感都重要,缺一不可。四个选项中比较突出的“团队协作”占44.12%,与“企业对团队合作方面的责任感要求”的高比例调查结果相印证:61.76%的受访对象选择了“具备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因此,团队精神在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应该加大力度。
首先,团队精神的培养应当成为高职教育长期内容并渗透到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得以强化高职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正确看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其次,高职教育也需要探索出切实能够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方法。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与他人和谐相处”内容中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辅导员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重点训练高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注重对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
职业发展规划是企业员工社会责任感的内容之一,有无规划和规划的程度是对自身负责对企业负责的体现,因而被调查企业建议学校的职业规划要从高职一年级入学时开始,学校和教师也要更多的提供给学生合理的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面的个人职业规划,并在整个学习阶段对其进行接力式的指导,使之重视调整和完善个人职业规划。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理想信念”与内容重点规划学生的人生目标;辅导员结合《青春起航》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训练。
四、结束语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的诉求,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现状与企业的基本要求存在着明显差距,同时了解到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堪忧,突出表现在缺乏敬业精神、团队意识、服务精神、职业规划、进取心与胜任力等方面。通过研究明确了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高职毕业生的责任心,即社会责任感。其内容涵盖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意识、工作热情和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企业最重视的是高职毕业生的敬业精神。企业认为,如果员工是爱岗敬业的,就会有工作热情,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如果他们具有诚信品质,不做有损于企业的举动,并自觉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就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能够很快胜任企业的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此次调研虽然由于高职生就业分散,跳槽率比较高,对高职毕业生的调查跟踪有一定难度和偏差,但是通过调查为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侧重点的认识迈进了一大步,为探讨构建适应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用能力教学部)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6]18号),部署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全文如下:
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各地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施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两项计划为重要抓手,精准发力,分类施策,创新举措,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一、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自主创业等政策措施,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支持,落实好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社保补贴、培训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和创业。要完善政策操作办法,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简化政策审批、办理流程和政策凭证,推行一站式办理、网上办理等服务,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享受政策提供便利。要通过多种方式督导、检查、评估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政策及时兑现。要广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解读活动,充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发挥校园网等平台功能推送政策信息,组织人社厅(局)长进校园宣讲、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项活动等方式进行集中宣传,让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应享尽知。要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统筹实施好“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项目,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解决好薪酬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实际问题,做好人事档案、人才集体户口免费管理服务工作。推动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创造有利于流动就业、公平就业的良好环境。
二、完善精准帮扶措施,精心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各地要重点围绕实名登记和精准服务两个环节,精心组织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都能在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各城市人社部门要主动与所在地高校对接,掌握毕业生基本情况,联合开展就业服务活动。省级人社部门要与教育部门、高校建立毕业生就业失业信息衔接机制,及时、准确、全面获取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探索建立登记信息反馈制度,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对报到接收的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后,通过适当方式向高校或教育部门反馈相关信息,以便接续服务。对登记的未就业毕业生,各地要立即联系,主动服务,针对其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求职就业方案,提供职业指导、岗位信息、技能培训、就业见习等服务。要特别关注长期失业的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专项帮扶计划,促进其尽快就业。要依托本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系统,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实名制数据库,做到实时更新、动态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各地要聚焦毕业生就业需求创新服务理念和模式,提高服务针对性、实效性。要主动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延伸到各高校,组织大学生参观人力资源市场、创业孵化基地,通过现场解答政策、模拟招聘求职等活动,帮助学生熟悉职场,掌握求职方法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继续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服务周、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专项活动,多组织专业性、行业性、小型化、网络化招聘,提高活动实效。要运用移动互联新技术搭建灵活多样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地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与高校校园网、中国公共招聘网链接,打造互联互通、优质高效的“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
三、调动各方力量,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各地要把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纳入本地区“双创”工作总体安排,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和工作推动,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配合教育部门抓好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贯彻落实,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会同有关部门以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为重点,编制实施专项培训计划,进一步丰富适合大学生的创业培训项目,充实创业培训师资,加强培训质量监督,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协调有关方面细化落实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场地支持等创业扶持政策,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公益资金和市场创投资金等多渠道资金支持。对落实政策中“优亲厚友”“将享受创业担保贷款与参加创业培训简单挂钩”等做法要及时予以纠正,帮助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工作,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统筹发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创业服务市场主体作用,办好用好各类创业服务载体,对创业大学生实施精准帮扶。切实抓好创业大学生的统计、绩效评价和计划执行考核,确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任务。
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动机制
各地要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健全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和动员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特别是加强与教育部门、高校的协同配合,共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各地要加强对市、县工作的督促检查,抓住关键时点和重要环节,特别是围绕两项计划实施,通过专项督查、重点调研、定期调度、工作通报等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化,加强分析研判和舆情监测,做好政策储备和应急预案,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确保完成毕业生就业目标任务,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
为了顺应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就业、高校教育改革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剖析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展开社会调研的情况下,对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实训课程改革进行模块化改革设计,将实训课程划分成几个主要模块,严格按照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最佳的课程模块做好灵活搭配与组合。全面提升地方高校艺术学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艺术学科毕业生的竞争力,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持续健全,艺术学科的发展在创新创造社会文化发展活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艺术学科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热门专业。所以,众多地方高校均开设了艺术学科专业。近几年来,随着艺术学科专业学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艺术学科毕业生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当前社会对于艺术学科毕业生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掌握一定的艺术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较好的实践经验。
有数据统计显示,当前社会对于艺术学科毕业生就业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排序情况如下:实践能力90%、创造能力14%、协调能力42%和交际能力8%。因此可以看出,社会对于艺术学科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要求不单单局限在掌握基础专业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掌握一定的实践和解决问题等能力。艺术学科实训课程是提升和培养艺术学科毕业生实践能力十分重要的手段。所以,必须针对艺术学科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坚持以提升艺术学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对艺术学科实训课程做出模块化设计。
一、 艺术学科实训课程现状分析
C/S的软件架构实现信息查询系统。基于网页的B/S架构可以方便校外用户或企业通过电信网访问系统,基于C/S架构的查询系统可以用于校内管理用户实现对数据的快速查询操作,并实现数据的备份等操作。具体的实现路线如图2所示:
图2学科信息挖掘系统的软件实现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管理和决策者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静态统计分析法已经难以适应需求,面对海量、多维而宝贵的学科成绩如何做到去粗取精、充分利用已经成为高校教务管理朝着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大方向。本文期望从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出发,构建起一套能够充分利用学科成绩等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系统,解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信息数量与信息质量不对等”情况,并从系统的宏观设计到软件的框架搭建给出建议和意见,期望能对高校管理人员,特别是教务管理人员起到启示作用。
摘要: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毕业设计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本文从毕业设计的选题模式和选题阶段的教学管理二方面探索了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的创新性与社会性。以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以双师团队的协同指导,分阶段多层次的考核体系为具体方案,从源头上提升了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了毕业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能力。
关键词:视觉传达;毕业设计;创新性;社会性
毕业设计是本科四年教学成果的总结,是学生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实践课程,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走向市场的第一步。信息技术和媒介传播的创新与变化,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教学上,结合市场和社会实际,结合新观念和新媒介,体现创新性与社会性。
好的选题是毕业设计好的开始,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往往从选题开始就是优秀的。清代大艺术家郑板桥曾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言简意赅地道出了选题在整个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选题,能驱动学生从市场和社会角度出发,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产生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毕业设计成果。
一、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存在眼界和思维的局限性,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通常首先将着眼点放在设计表现技法和毕业设计展的最终呈现形式上,习惯以某一门专业课程出发,虚拟课题占大部分比重,忽略选题阶段的市场调研、创意思维对毕业设计中期进展和毕业设计后期呈现的影响。而在设计中后期阶段也没有在表现形式上深入挖掘提炼出创新点,解决具体问题,导致毕业设计空有躯壳,言之无物,作品俗套而雷同。
学生在选题过程中,首先切入的不是创意性的概念,而是单一的课程方向,如先确定是做包装设计还是VI设计,然后再随意虚拟出一个主题名称,套用市面上已经存在的设计形式,最后完成一系列的包装或是VI设计。这种选题只是单纯的设计形式重复,既没有结合市场的调研与分析,也没有考虑到后期能否实际应用,使最终的设计成果并没有实际的市场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针对此情况,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整体教学改革过程中,认为毕业设计质量控制应从源头上抓起,对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的教学进行了选题模式和教学管理的探索。
二、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
1.概念先导,融会贯通。毕业设计选题要以概念先导,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中好的设计项目的策划、设计、媒介表现方式,通过观念的碰撞,产生新的创意点和核心概念,再依据概念来进一步确定选题,鼓励学生做出能融会贯通四年所学的设计课程甚至跨学科方向的毕业设计。如果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研究与探索某一具体设计方向,这类选题也应该是以概念为先导,探索具有创新性的视觉表现形式和媒介应用形式,在观念上注重多维交叉融合和跨界思维,以市场的角度看问题。
2.问题主导,结合实际。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要关注社会动态,结合实际,以问题为主导来思考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在于,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思考在自己生活中和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以设计的介入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某个问题,完成一项完整的毕业设计。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一是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自己的生活着眼,思考身边的事物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小处入手,让毕业设计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是引起他人和社会的关注和思索。二是做来源于校企合作的真题项目,真实的项目是植根于解决企业和品牌存在的问题的,必须考虑到企业、市场、消费者和媒介,实践性强,是最具现实意义的选题。三是结合大型的设计竞赛。设计竞赛中的选题一般都是具有研究探索性的选题,关注于目前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事件,或者近期设计行业中的焦点问题。以设计竞赛为切入点的选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使学生更能结合市场和社会现实进行设计创作,会不知不觉地驱动学生去关注市场,重视毕业设计的调研与策划,规划毕业设计的设计内容,使毕业设计有一个良好的有意义的开端。在近年毕业设计中,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运用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毕业设计。例如毕业设计作品“怡瑞嘉园――家庭式养老房地产项目”,学生对于传统的VI设计项目中作了创新设计,联合文理专业背景的广告学专业学生进行跨专业毕业创作,完成了一套具有扁平化视觉风格的完整房地产策划项目,例如关于梦现象探索与研究的“十万个梦什么”,融合了统计学、医学、文学等知识,以信息可视化设计形式进行表现。也出现了很多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企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毕业设计和校企合作项目,例如针对公共场所母婴室设置情况的“爱宝母婴室整体形象设计”,针对武汉本土企业的改良设计“武汉动物园的导视系统设计”、“soda二厂汽水包装改良设计”、“成都华贝兴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VI设计”等。设计效果出色,得到学校和企业专家的一致好评,优秀毕业作品多次得到本土媒体报道。
三、多层次与分阶段的教学管理
1.循序渐进的选题过程。很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乃至整个大学期间,都只重视设计本身,不能用系统和整体的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完成选题的可实施性分析、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等内容,循序渐进地选题过程是很有必要的。(1)选题的可实施性分析。选题的可实施性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学生自身的水平;二是选题的创新性;三是选题在毕业设计展中的呈现方式。如果学生的水平与选题的难度不能匹配,就应该缩小选题内容,减小难度,或是直接放弃选题,重新选择。除了新的选题外,毕业设计中也有很多老题新做的选题,这一类选题要注意选题的创新性,如果在老题新做中没有创新点可以挖掘,那就是重复的、没有意义的毕业设计。如果选题涉及到新的视觉表现方式和媒介应用形式,就要考虑设计内容能不能在最终的毕业设计展中完美呈现。(2)重视前期调研和资料的收集。确定了选题的可实施性,就要对主题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平时设计实践较多,容易孤立地看待设计问题,不能整体系统地对待整个设计,对前期调研和资料的收集不够重视。设计的根基和创新点,来源于前期的调研和资料的收集,只有实实在在地了解同类选题的设计和研究现状之后,才能确定选题的目的和定位,才能在创新点上有所呈现。(3)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选题的可实施性和选题调研完成后,要确定具体设计内容,并制定好时间规划,对于毕业设计过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包括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毕业设计小组成员的工作分配、与指导教师沟通的时间安排、毕业展览呈现的效果规划等内容,只有确定好具体的内容和时间规划,毕业设计的中期阶段、答辩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
2.双师团队分阶段协同指导。从毕业设计选题到毕业设计成果展示阶段,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促使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由擅长各自领域的教师和企业导师进行协同指导。学生会依据选题和分组确定具体的指导教师,在涉及到跨专业合作的毕业设计小组中,指导教师团队由相关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协同指导,在涉及到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中,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进行毕业设计的协同指导。
指导教师在选题之前,就必须引导学生以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进行选题,并积极引入企业真题和竞赛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在选题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选题的可操作性,并敦促学生进行完善的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制定设计内容规划和时间规划,并将选题阶段整体完成情况以开题报告、任务书的形式完成存档。
3.分阶段多层次的考核体系。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分为设计选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和成果四个阶段,并依据四个阶段制定分阶段的考核体系,掌控整个项目化设计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考核重点。设计选题阶段,选题是否来源于真题,选题的社会性和创新性是重要观测点;中期检查阶段,设计项目的计划进度、完成的方案质量是重要观测点;答辩阶段,设计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论文的创新点是重要观测点;成果展示阶段,设计细节显示出的专业性和创意性,设计项目能否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重要观测点。
而在选题阶段,也要依据选题的过程制定多层次的考核体系。学生在选题阶段有没有进行可实施性分析,资料收集与市场调查情况,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是否合理,共同组成选题阶段的分值。同时,提高选题阶段和中期检查阶段的分值比重,重视过程考核成绩,从源头上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总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来说,优秀的毕业设计从选题开始就应该是优秀的,作为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步和进入职场的准备之步,毕业设计选题应该注重创新性与社会性的结合,通过概念先导,问题主导的毕业设计选题模式、严谨的选题论证与调研,整体系统的设计,提升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质量,以培养应用型的艺术设计类高素质人才,反映出学以致用的意义。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来了,幼儿园里热闹的毕业典礼年年更新,而各位家长又将如何面对第一次迎接毕业的孩子呢?
不应有的压力传递
自从实行计划生育之后,少子女乃至独生子女成为了我国大部分家庭的主要构成特点,尤其是城市家庭,相对于多子女时代的粗放养育,目前的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更加精心,毕竟子女成为了家庭所有希望的承载者。对于家庭本位的中国而言,子女的意义更加突出,换句话说,子女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更多还是家庭以及家族的希望延续。这也是诸多家长从娃娃时代就开始面临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激烈同样也体现在对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视。
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规律来讲,幼儿时代更多情况下心智发育并不成熟,因此,游戏成为孩子主要的活动方式,开心玩耍应该是他们的主要生活形态,遗憾的是,目前教育及整个社会竞争的压力已经开始向下传递,甚至从刚出生就已经开始了竞争。
印象中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懵懂未知的玩耍中度过的,甚至并没有上过幼儿园,但到了我的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需要精挑细选各种辅导班。至今我依然记得的场景就是,在幼儿园我们不得不给女儿报了珠心算辅导班,我第一次送女儿去参加辅导班时,女儿背着算盘蹒跚进入教室,那个算盘几乎盖过了她的半个身体,当时我就顿时感觉鼻子泛酸,可是,普遍性的社会竞争把每个家长不由自主地裹挟了进来。
没能抵挡住这种非理性的社会竞争潮流,是我至今内心中隐隐的痛,如今,女儿要考大学了,事实上,幼儿园时代的各种辅导班,几乎没有给她留下明显的烙印。
在今天幼儿园即将迎来毕业季的时候,家长们的欣喜激动当然在情理之中,但是,不管用什么样的典礼来庆祝,我想,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应该是自由,让孩子们避开非理性的竞争,尽可能在该玩耍的时代尽情玩耍。
独自飞翔正有时
毕业典礼是一种仪式化的活动,这种仪式化将许多内隐的意义公开化并且神圣化,毕业典礼的意义也正是在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幼儿园和小学都是人们早期社会化的重要构成,它们将会影响人的后期成长发展。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说幼儿时代主要是玩耍的话,那么,小学才是真正社会化的开始,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以及难度都会大大超过幼儿园阶段。小学生们即将面对的学习任务以及社会适应问题也将越来越复杂,这是一个真正的公共领域社会化的开始。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个重大转折,对于各位家长来说,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毕业典礼告别不自主的嬉戏阶段,进入自主的学习时期,这是需要特别向孩子们说明的事项,努力帮助孩子们做好小学入学准备,适应真正学习压力的考验,这应该是典礼中不可或缺的仪式组成。
人生漫漫修远路,而今迈步从头越。祝福每个孩子走好每一步,希望每个孩子从此踏上快乐成长路。
我的老家在江西庐陵,这里是欧阳修故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也是革命老区,星星之火,在此燎原。
我生于斯,长于斯,出于对这片故土的热爱,从北大毕业后,曾满怀着一腔热血返乡从教,算是对这片热土的一点点反哺。后来回京工作,故乡依旧萦绕心头,几乎每年春节我都尽量返乡探亲访友。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最近两年的春节都是在国外度过的。今年一放寒假我便匆匆赶回老家。其间的所见所闻,让我惊讶于故乡的面貌变化之大,远超我的想象;有些变化,甚至令我不寒而栗。虽然之前看到过不少“返乡日记”之类的文章,描绘乡村凋敝的景象,也读过作家梁鸿的《中国在梁庄》这类纪实文学作品,对中国乡村的剧变有一些感性的认知,然而当自己回到故乡,直面家乡的面目全非时,心头依然涌起巨大的悲凉。
礼俗秩序变迁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指出,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而围绕这一人际关系格局,衍生出的一系列礼节和习俗,建构出了农耕时代的乡村社会图景。而随着时代变迁,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对农耕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原有的礼俗秩序几近崩塌。
春节前,父亲领着我和在家务农的弟弟一起去山上扫墓。按照习俗,每年清明和年底,晚辈都要到先人坟前祭拜,供上各种祭品,给坟头铺上新土,再烧些纸钱,以寄托哀思。整个过程还是很讲究的,点几根蜡烛、烧几根香、祭品供上的次序、祭品如何摆放、铺土时的说辞、纸钱烧多少、烧完后如何祭酒,等等,有一系列的要求。由于吾乡地处山区,先人逝后一般都葬于山上,如不坚持每年祭扫,坟墓过不了几年就会被灌木和杂草淹没。由于父亲的坚持,祖辈的坟茔依旧完好,每年的祭祖仪式,维系着血缘纽带连接的这分脉脉温情。然而不远处的一些坟头,却因后人外出打工、疏于祭扫而几近淹没于草木之中。血脉亲情的疏离将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加剧,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县城或镇上购置房产,几代之后,晚辈们可能连先人托骨何处都不得而知了。
不仅是祭礼日渐式微,婚礼同样大受冲击,传统的“婚聘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基本难以为继。虽然包办婚姻大为减少,这应该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奉子成婚”的现象却日渐增多。年轻一辈在城里打工,谈了对象,生了孩子,再回家补办婚礼的大有人在,我今年回老家听闻的几场婚礼竟大多是这种情况。虽然“奉子成婚”也无可厚非,甚至办不办婚礼都应该成为自由选择,但是年轻一辈回老家办完婚礼后将孩子交给老人照料,他们再出去打工,就造成了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监管缺位等一系列问题。
除了婚礼,像新生婴儿满月、满周岁、各个整十的生日等作为人生历程的重要节点,原本在乡村都要隆重庆祝的,现在一切从简,原本亲友之间礼尚往来的各种讲究基本都不再沿用了,通通简化成了“一个红包一顿饭”的交情。而且由于年轻一辈大多外出打工,这些宴席往往要等到年底亲友返乡后再办,有的甚至干脆就不办了。我小儿子的满月酒就是我年底回老家才办的,原本打算在家里办,更加热闹一些,然而因为天气寒冷,帮厨不好找等原因,最后只好改在镇上的饭店,没有了想象中的热闹,一顿饭过后,亲友们便又各自散去。
至于节庆,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很多节日都名存实亡,也就春节还保留了一些喜庆的气氛,亲友们还能尽力回家团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王宝强的这句歌词唱到了朴实农民的心坎里,农耕文明安土重迁的习性,使得我们不管离家多远,都心向着故土,盼望着和亲人的团聚。虽然在短暂的团聚之时,可能连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但是亲戚不走动,亲情便散了,春节还是为日益原始化的社会提供了有限的一点点黏合剂,让昔日人情往来密切,充满温情的乡土社会不至于彻底土崩瓦解。
拜金之风日盛
回到老家,和亲友见面被问起最多的问题就是“你的工资是多少”。金钱成为衡量个人成就的重要标尺,当然如果你是公务员,还会格外受到青睐,官本位观念在乡村依旧根深蒂固。如果说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而非法治社会,这一特点在乡村表现得尤为明显,拥有金钱或者权力就能让你成为口口相传的典范,在酒桌上成为座上宾,掌握核心话语权。至于获取金钱或权力的路径是否合法,往往不被过多在意,因此权钱交易、传销、高利贷、非法集资等成功的“捷径”便不断侵蚀着乡村社会,撩拨着村民们日益膨胀的金钱欲望。
说起传销,我早就听说过村里有人在外打工时陷入传销组织,最后家人拿钱去赎,才把人救出。我万万没想到传销居然会祸及自己和家人。去年我表妹突然给我打电话,哭着说她被人骗了,要向我借钱,而且开口就要上万元,问她被骗的详情,她说得漏洞百出,于是我起了疑心,问她是不是陷入传销了,她就不再与我联系了。后来从家人处得知表妹被她的同学骗到安徽合肥搞传销,我姑父亲自去合肥把她捞出来,她却执迷不悟,拒绝跟我姑父回家,最后姑父只好强行将她带回。我认为一个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除非是掉进钱眼里,否则是不会陷入传销陷阱的,然而当下传销之所以大有市场,可能就是因为掉进钱眼里的人太多了。
高利贷这颗毒瘤在乡土社会本就长期存在,因为通过正当途径贷款对于普通村民而言有些距离,对于银行借贷规则的陌生让他们本能地选择相信借钱更加方便的熟人,即便利息要高一些。让我感到吃惊的是高利贷在乡村不仅半合法化地存在,而且通过高利贷发家的人同样受人艳羡。我的一个表亲通过放高利贷一年挣了近百万,买了一辆不错的小轿车走亲访友,他很享受这种体面,也有不少人表示艳羡。村里买小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也许要等到小汽车在乡村也逐渐普及,不择手段的致富可能才不会被艳羡吧。
最近e租宝的庞氏骗局被揭露,让人们对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开始心存警惕,然而在乡村,依靠熟人圈子进行非法集资的行为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我的一位远亲早年做服装生意,赚了不少钱,于是投身房地产,最开始也挣了大钱,然而这两年赶上县城房地产开发过度,库存积压,大量资金难以回笼,于是他动员周边的亲友给他投资,许以高额利息,只要房子能卖出去,他就有钱还本付息。我身边的不少亲戚都给他投资,有的确实得到了较高的收益,口口相传,他在亲友中变成了做公益的楷模。我个人出于善意,提醒亲友见好就收,然而尝到甜头之后,貌似没有几人愿意收手,只有我亲弟弟为了盖新房才把投资的钱拿出来了,确实获利不少,然而谁知道这个泡泡能吹多久,也许泡沫吹得越大,破得越快。
诚然,村里的物质面貌确实大变样了,村间土路变成水泥路,村民们通过外出打工或搞副业赚了钱的大有人在,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村庄的旧貌换了新颜。从物质角度来说,村里近10年的变化可能大于过去几个世纪,不能不说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在乡村创造的成就。然而在物质日渐丰盈的背后,却掩盖不住村民们精神世界的集体迷失,当追求金钱与物质成为驱动力之时,乡村社会的攀比之风、铺张浪费现象日益严重,价值观的扭曲程度让我感到触目惊心。
也许乡村物质条件的迅速改善并未给村民们带来太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参照群体”理论,群体的幸福感取决于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因此美国空军晋升的速度虽然远比宪兵要快,但因为身边的参照群体中总有比你晋升更快的,因此空军对晋升制度反而更加不满,整体晋升缓慢的宪兵反而认为晋升制度更加公平。同理,乡村的物质条件迅速改善的过程中,总有村民赚的钱比你家多,楼房盖得比你家漂亮,小汽车比你家的高档。当这些物质攀比愈演愈烈之时,原来农耕时代财富相对均匀的稳定感和满足感就彻底消失了,年复一年的打工赚钱成了无奈的选择,仿佛金钱成了维系个体存在价值的唯一原动力。
暴戾之气滋生
俗话说“人多好种田,肉多好过年”,宗族聚居的形态是农耕文明自然演化的结果。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传统的乡土社会是“皇权止于县政”,地方事务基本是由乡绅治理,而乡绅往往是宗族中德高望重的族老。在宗族自治的格局中,有一套伦理秩序来规范族人行为,调解内部纷争,团结族人力量,捍卫宗族利益。
今年回老家,最让我震惊的是听说我亲弟弟差点被隔壁的族亲活活打死,事发之后家人一直瞒着我,直到我回老家才得知实情。事情的起因其实不过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由于“村村通”的水泥路修到了村里,而我家的房子距离新修的水泥路还有几十米远,这段路一下雨就踩得特别烂,因此我家想自费从家门口修一条水泥小路接上主路。而路边上有隔壁族亲的一小块地,他们家打算用来盖新房,但是由于这块地面积较小,因此他们谋划着占用一些路面来盖房,如果我家修了水泥路,他们就占不了路面,于是千方百计阻挠我家修路,口角越来越多,矛盾越积越深,最后发展到他家几兄弟在路上拦住我弟弟,按在地上暴打,举起大石头要砸我弟的头,如果不是被路过的村民及时拦住,我弟可能就一命呜呼了,最后仍被打得全身多处骨折。
古人能够留下“六尺巷”的典故传为美谈,今人却为一点小利大打出手,甚至不惜取人性命,而且下手的还是儿时的玩伴。同宗同族,未出五服,我们幼时还经常在一起玩耍,不料长大后却能因为这点小事反目成仇,痛下杀手,实在令我不寒而栗。
当我家将我弟弟被打事件告到乡派出所,要求立案调查时,派出所居然要求我们私了,不予立案,最后只是由他家赔了两万元的医药费和误工费了事。我备感震惊和愤怒,问父母为何不及时告知我事情原委,一定坚持要为弟弟讨个公道,然而父母说两家离得这么近,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把他们逼得狗急跳墙,我家里的老小可能还会有生命危险。他们家甚至放话说还要在我家水井里投毒,害死我一家,吓得我家不得不安装上监控设备。
令人心寒的是不仅我们村里有这样的恶霸人家,我还听闻其他村子的几起暴力事件,而一旦发生暴力冲突后,双方往往会比拼谁的后台更硬,更有话语权,就能主导事件的善后处理。这种以权力为后盾的暴力正在使乡村社会的面貌变得扭曲畸形。如果这种暴力愈演愈烈,乡村社会将出现严重的撕裂,新的暴力逻辑将主导乡村格局,恶人当道,弱者被欺。
乡村教育凋敝
我上小学时,乡里有中心小学,大一点的村子都有村小,乡里的中学每年也有不错的升学成绩,发奋读书成了农家子弟跳出农门的唯一路径。我们上学时的条件艰难和努力程度可能是现在的学生难以想见的,晚上点着蜡烛在教室自习,在路灯下温习功课等都成了学生时代的珍贵记忆。我参加高考那一年,我们村里破天荒地考出了3个大学生,我本人还有幸成为当年全县的文科最高分,成为村里乃至乡里迄今为止唯一考上北大的学生。然而自那以后,村里的大学生日渐稀少,考上一本的都未再出现过。
我也曾思考乡村教育迅速走向凋敝的原因,其一可能是“撤点并校”政策将各个村小取缔殆尽,极大地破坏了乡村的教育生态,村里的朗朗读书声不在了,精神指引消失了,文化血脉中断了。其二可能是打工潮给乡村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不少村民外出务工赚了钱,返乡后让子女辍学跟着出去打工,也有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家庭不得不让子女辍学出去打工。乡里的中学只有初中,往往读到初三时,每个班里都有不少学生辍学出去打工了。原本读书上大学才是跳出农门的唯一路径,后来发现考上大学未必能够赚大钱,并不比外出打工多挣多少,在这种唯金钱论的价值观推动下,学生无心恋学,教育日渐凋敝就自然而然了。其三可能是留守儿童群体日渐庞大,教育难度也超乎想象,由于大量中青年村民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大多留在老家上学,由爷爷奶奶照看,离开了父母的陪伴与监管,加上游戏厅、网吧等外在诱惑越来越多,加之应试教育的模式未有大的改观,青少年厌学、逃学、辍学现象比较严重。其四可能是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的大量流失,由于条件比较艰苦,待遇又较差,乡里的学校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不少优秀乡村教师都被城里的学校高薪聘走,优秀生源也被城里的学校挖走,加之乡村教育投入不足,这种恶性循环正有愈演愈烈之势。
从北大毕业后,我曾主动找到乡里的中学校长,提出希望到乡里中学任教一段时间,被该校长一通劈头盖脸的质疑之后不得不转身离开,选择回到县城我的中学母校从教。而在母校任教期间,我看到了应试教育越走越极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有模仿河北衡水中学之势,不惜将学生的应试潜能压榨干净。最终我也不得不选择离开,另寻能够实践教育理念的舞台。
没有了春风化雨的教育,乡村的文脉几近中断,前文提到的礼俗秩序崩塌、拜金之风日盛、暴戾之气横行等乱象,可能都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极度缺失有一定关联。如何拯救价值畸形的乡村,可能从长远来看,还要依靠教育,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功,不在当下,而在未来。然而如何拯救日渐凋敝的乡村教育呢?除了需要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下乡从教,尊师重教的传统需要慢慢复归,尊重知识、不懈求知、敬畏和探寻真理、尊重多元价值等应当逐步成为乡村社会的共识,而不是仅仅尊重金钱与权力,而这种共识的形成,还有极为漫长的路要走,需要时间来慢慢改变。
一点思考与展望
返乡所见所闻,令我不禁思考乡村剧变的根源。未来乡村的发展将往何处去?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巨大鸿沟,中国的农村一直是被动地接受工业文明的影响甚至是掠夺,不论是统购统销,还是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还是农民工进城务工潮,中国走了一条“以农补工”的工业化道路,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建构出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而延续了上千年的农耕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之下支离破碎,不仅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剧变,植根于农业文明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秩序也面临重构,这一切来得太快,变得太剧烈,出现价值紊乱和社会失序也许是必然的。
西方发达国家用几百年走完了工业化之路,各种矛盾逐渐释放,逐步摸索出解决之道,而中国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独特格局之下,仅仅用数十年就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之路,我们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冲突,社会遭受的巨大冲击,自然是集中涌现的。这些难题,西方国家可以借助时间的力量来慢慢化解,而我们却不得不集中面对,也许这就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在借鉴前人经验以获得迅速发展时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吧。
未来乡村社会的发展将走向何方?这完全不是我等小民可以预料的。不管乡村往何处去,儿时记忆中的乡村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虽有些说不出的眷念,但是时代大潮不可逆转,工业文明乃至信息文明替代农业文明是大势所趋,虽然按照王东岳先生在《物演通论》中提出的“递弱代偿”理论,文明的演进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个体的弱化和依存度的增强,也有一些人选择逆潮而上,离开喧嚣的城市,在偏远山村觅得栖息之所,但是更多的个体可能不得不被时代大潮所裹挟,走上这条前途未卜之路。
明年过年我要在北京搬新家,又无法回老家过年了。当上房奴后,面对家乡的剧变和亲人的处境,我也备感无奈与无力,除了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我就只能用文字记录下这一时代剧变之下的种种乡村图景了。不知下次再回故乡,吾乡之面貌会变成什么模样……
摘 要:在涉农专业就业吸引力不足的背景下,本文介绍了对东北农业大学2011~2013届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的问卷回访,主要了解了学生的就业动机、工作性质、岗位薪资、就业影响因素等,同时得到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反馈,为预测该专业未来学生就业形势及下一步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动物科学 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矛盾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农业院校的就业工作面临着工作条件艰苦、吸引力不足、对口率偏低等尖锐的就业矛盾。对笔者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回访并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不但能够了解对学校设置的专业的社会评价,还能够间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出下一步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一、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本次调查排除了考研升学、转行、不连续就业等因素,以2011―2013届在畜牧行业工作3~5年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问卷64份,回收率为91.4%。问卷共设计了43道题目,分为基本信息、就业情况、求职影响因素、工作建议及用人单位评价五个部分。
二、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1.就业情况
(1)择业主要动机。受调查者中,择业动机主要考虑的前三位因素分别为发展空间、薪资、工作环境。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的择业观趋于理性,更加重视个人的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学生仍然将薪资高低和工作环境的轻松程度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避重就轻的心态。
(2)选择工作种类情况。学生刚毕业从事工作的种类为销售类最高,占42%,养殖、技术类最少。与目前的工作种类对比发现,养殖、销售类人员流失率较高,仅有15%的受调查者在3~5年内没有换过工作。而服务类、管理类等稳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从业人数上升,这说明学生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缺乏足够的耐受能力,难以长期坚持,转而偏向于选择相对稳定和工作环境较好的岗位。此外,受公务员考试热等大环境的影响,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人数由8%增长至15%,增长比例最高。
(3)工作岗位及薪资变化情况。学生毕业初期从事业务员、技术员等初级岗位的人占绝对多数,占比达92%。工作3~5年后,有28%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晋升为业务主管或部门经理。学生毕业初期工作岗位的薪资分布基本与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对应岗位相匹配。在经过3~5的工作后,约有30%的学生薪资增长,其中在5000~8000元区间的薪资涨幅比例最高。如图1、图2。
2.求职影响因素
(1)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过程中,有54%的学生受父母、亲戚或恋人的影响,只有3%的人能完全自主择业。调查显示,47%的学生到了大学四年级才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学生认为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对后期就业的帮助最大,其次是就业心理调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及早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重要性。
(2)择业中的优势与不足。学生毕业初期就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排在前三位的主要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7%、个人能力不足占44%、对岗位缺乏了解占27%。调查得知,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实习经历,直接导致就业困难。学生的自我感受调查显示,在影响自身发展的瓶颈因素中,人际沟通占比最高,为33%,这与“90后”学生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缺乏人际沟通经验的成长背景密不可分。
(3)求职信息获取渠道。受调查者中,有64%的学生首先通过校园招聘会获得求职信息,其次是人才招聘网站和家人、朋友的介绍。当学生遇到就业困惑时,有69%的学生选择自学或网络解决问题,请教老师的学生仅占20%。
3.企业评价与反馈
用人单位从职业道德、工作能力、专业水平和工作绩效四个方面对毕业生做出了评价。笔者学校的毕业生与大专、中专等职业学校相比,具备更强的理论基础、分析能力和思维创造力,具备更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但与之相对的是,笔者学校的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方面表现较弱。这在客观上反映出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实践经历不足的普遍劣势。
三、下一步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1.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培养针对性
借助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提升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一年级重点开展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专业信念;二年级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三年级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四年级向学生传授求职技巧,提升就业成功率。
2.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增强就业创业技能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学校要为学生积极创造实习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竞赛、创客空间等方式搭建学生实践创新平台,帮助学生积累就业创业经验,让学生对就业市场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提升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增强就业意识,积累创业技能。
3.改变传统就业观念,丰富就业信息渠道
学校可以通过名家讲座、毕业生交流、校企共建、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宣传就业政策,传授求职技巧。帮助学生摆脱从众、攀比、依赖等负面心理,摆脱“学而优则仕”“旱涝保收”的陈旧观念,建立投身农业、扎根基层、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良好就业观,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学习成功经验,增强就业本领。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摘 要:本文主要从体育田径专业就业的角度出发,了解在当前社会需求不断发展调整的背景下,如何对体育田径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提高体育田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体育田径专业毕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对完善教师培训和学生实习就业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社会需求;田径专业;改革
田径专业课程在整个体育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田径专业的教学也占据着整个体育教学的大部分课时。作为体育专业教师,在进行体育田径专业教学时,应注重从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来进行教学,对田径专业课程中设置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力求将田径专业教学与学生毕业就业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
一、体育田径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分析
1.专业发展趋势
田径专业是社会需求的专业之一,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从田径专业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历史来看,田径专业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专业课程设置也还不是很完善。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以及当今社会对体育竞技事业的关注不断提高,高校势必会逐渐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加大对田径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田径专业的未来发展是呈上升趋势的。
2.社会需求的变化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竞技体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职业俱乐部、各种训练中心也越来越多,对专业竞技体育教练员的需求不断增大,但是当前我国专业的竞技体育教练员却跟不上社会对这一职业的需求。为解决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高校可以对体育专业的设置进行一定的改革,将专业竞技体育培训课程列入其中,培养学生成为专门的竞技体育教练员,让学生毕业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从事竞技体育行业。
3.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教育有自己的规则和原则,教学强调稳定,稳定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如教师的稳定,生源的稳定,教学环境的稳定等,而不稳定的因素会影响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会首先从学校发展的需求考虑,有时也会为了考虑学校生源的丰富而设置部分社会需求较低的专业,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对学生日后的毕业就业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专业教师以及学生都必须正视这种矛盾的存在,尤其是学校方面,要制订一些政策协调好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尽力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生就业联结起来,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
二、社会需求视域下田径专业毕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
1.设置以就业为目的的田径毕业课程
大部分田径专业毕业课程的设置都与就业工作的需求不相关。因此,对田径专业毕业课程的改革应注重学生的就业需求。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程单元的练习与未来就业工作联系在一起。同时,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可以邀请相关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来校进行指导,加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互动。这种双向互动,能更好地让用人单位接触到学生,同时学生也能对用人单位需求有多多的了解,让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有更好的选择。
2.鼓励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高校田径专业毕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要特别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为学生创设在实习单位试用的机会,特别是鼓励与用人单位进行项目合作,在改革课程时大胆引入用人单位的意见,这对田径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3.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高校田径专业毕业课程改革要完善教师培训机制,要帮助教师创造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和实习单位的相互了解,增强教师对田径行业的理解,鼓励教师走出去,多了解招聘单位的招聘需求,让教师多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传递给毕业学生。
三、结束语
高校体育专业的田径课程设置改革,要把握社会需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要进行调整,通过研究田径专业毕业课程的工作与调整,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摘要]当前普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以“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为最终目标。毕业生踏入社会并从事一定的社会职业,就必须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其中社会适应性就是关键。目前很多教育用人单位反应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存在很大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是由于师范本科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本文以师范类院校数学师范生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师范类院校本科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和自身教学能力。
[关键词]毕业生;师范院校;教学实践能力
引言
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以及工作等一系列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行为表现。高校要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应该从求职应聘能力、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出发。但是很多教育用人单位反映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教学能力薄弱,实践经验缺乏,这很大一部分原因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习不到位有关。本文以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成长为例,探讨当前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毕业生如何在教学中尽快进入角色,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一、当前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技能薄弱
当前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进入教育用人单位后,普遍反映存在实践经验缺乏,教学技能薄弱的问题,这很大一部分与毕业生实习不到位有关。实习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就业前奏,但是高校虽然给每位师范研究生的实习机会,在实习期间也进行了学分评估。但是很多研究生的实习沦为形式,学生实习如同走过场一般,高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学生的实习监督不严格,进而导致很多学生错过了这个提升自身实践经验和教学技巧的机会。比如数学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实习时,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这次实习,只是将实习当做儿戏,并没有转变自己的角色,仍然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学生,在深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以一个合格教师的身份对待课堂、对待自己的学生。比如数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实际操作方面,虽然能够将每个教学环节分得清楚,但是在教学上却蜻蜓点水,不能突出重难点,不够深入有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点拨引导,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想从事教育行业,他们虽然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在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上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存在明显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问题。这一类毕业生在踏入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忽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以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为例,他们踏人工作岗位后,在教学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方法单一,导致课堂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数学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是按照统一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的,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让学生全神贯注于数学学习过程中,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二是数学课程定理、公式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解和练习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反复记忆和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但是大部分他们都是通过“题海战术”的方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反反复复的联系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和逃避心理,挫伤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毕业生这种热衷于“条件好、收入高、工作环境舒适”的大中型经济发达的城市的就业观念显然与当前的教师岗位资源不符,导致高不成低不就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自身定位不准确,总是保留着一种争取所谓的“好单位”的念头,好高骛远,攀高踩低。有些毕业生由于练习的就业单位过多,挑三拣四,无法取舍,以致延误最佳时机。还有的学生对学校、政府、家长、亲友等过于依赖,没有自己的主见,最后在别人的安排下从事不喜欢的工作。还有的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就业求职技巧缺乏。
二、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因素
首先,非师范专业教师自身教育技能的不足。教学技能作为教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师的重要指标。非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能力表现平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落后。第二,思想观念落后。在教学模式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式,但是这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僵化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学生在这种了无生趣的理论课堂教学中难以形成学习兴趣,严重破坏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手段上,沿用传统的讲师主导型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校因素
首先,学校管理方式低效、落后。目前师范院校在教学管理体制上存在诸多问题,基本上采用机械化管理方式,没有突出民主意识,不能考虑非师范专业学生的个人及专业需求,使得学生在这样落后和低效的管理方式下难以实现个人价值。二是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视力度不够。许多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问题,没有专业一流教师队伍,导致课堂有效教学提升举步维艰。
(三)社会因素
首先,人事管理体制方面,很多师范院校存在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但是由于地方蔡财政窘迫,为了减少财政赤字,不得不压缩毕业生的吸收力度。此外不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使得许多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的人占据重要岗位,造成了有能力的人进不来,无能力的人出不去,使得教师岗位超编、而实际教学能力不足问题,进而使得高校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教师就业困难。另外,受到财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制约,很多基层学院没有用人自主权,很多地方要求毕业生回到生源地报道后择优录取。其次,结构性矛盾尖锐。现阶段,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出现了结构性矛盾。
三、提高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职前技能的培养途径
(一)教师层面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化能力,树立教育新观念,改变教师对教学专业能力的认识,要让教师认识到专业能力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自身要根据教师职业性质的特殊性,综合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担任的角色,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以及评价者,这决定教师必须具备深厚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超强的社会沟通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教师只有认清楚自身所处的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握好教育的真正任务,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驾驭这份职业。
(二)学校层面
首先,重视对非师范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重视教学资源的投入。再次,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全方位的发展。最后,要缩短用人单位与师范毕业生实际能力的差距,人才培养单位要有效利用实习这次毕业生从校园真正步入社会前的实践机会,从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加以规范,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效率。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单位要加强必须实习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科学的实习评估方案,以培养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为主。人才培养单位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或专门抽出时间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到用人单位实习。
(三)社会层面
首先,针对社会层面出现的人事制度不合理问题,政府应该逐渐改革当前的人事制度,尤其是在教师岗位编制方面要着重改革,强化教师绩效评估制度,定期对在编的教师进行技能考核。其次,政府要引导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可以根据企业的各类要求开展针对性教学,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深入企业、熟悉岗位,从而推动高校的课堂教育、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方向与社会市场结构,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岗位职能要求。
(四)学生层面
一是在实践中学习。学生要善于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方法探索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与纠正,在失败中要善于总结经验。特别是在平时备课和教学课件以及教案的制作上要多投入精力,并始终保持谦卑学习、力争上游的学习心态。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都进行教学反思,详细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对学生保持一种高度负责和执著的关爱。二是在刻苦钻研中提升自我。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在教师工作岗位上,除了在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方面认真负责外,还应花大量的时间用于课件制作、教学方法探究等方面。同时,对于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应踊跃参与其中。三是转变自我的就业观念,做好就业规划。毕业生应该详细分析自己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要脚踏实地,切勿好高骛远、定位不准确。此外合理安排时间,不同时间设置不同的目标,做好职业准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结束语
近年来很多教育单位招收的刚毕业教师较多,这一类教师占据青年教师的50%左右。刚毕业的学生,由于刚刚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对外界社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学生情况非常陌生,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技巧上比较生疏,有的甚至驾驭不了这项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已知是毕业生的“软肋”,当前工作岗位竞争积累,教育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技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而言,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需要学校、教师、自身以及政府四个方面的努力。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以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潜在就业领域为核心,探索符合就业领域需求的职业化专业教育开展方式,并提出以职业化专业教育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理念。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职业化专业教育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作为新兴专业的社会工作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我国以高校教育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模式,使得专业教育走在了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之前,这一方面体现了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性需求,另一方面却由于社会无法在短期内提供承载这一需求的专业岗位,而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供给、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及其岗位设置三方面严重失衡,正是这种失衡导致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面临虽为社会所需,但难以找到传递专业服务渠道的尴尬局面。
一、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1.职业岗位不明确
在社会需求和教育政策的双重推动下,目前我国已有200多所高等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社工人才约一万人。按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是具有社会工作价值观念,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能够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部门和机构从事专业服务和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专门人才。[1]在我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职能,多由带有强烈行政性质的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街道办事处等部门承担,而这些单位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还停留在“听说过”、“需要还是需要”的认知层面,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却很少有明确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岗位设置。因此,相关就业领域没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是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2.就业专业不对口
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虽能在企事业单位或其他机构找到工作,但真正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很少,导致了社会工作教育资源的浪费,社会工作人才的流失。调查显示,昆明某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30多人,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学生仅2人,四川某高校的社会工作毕业生40多人,从事社会工作的不过5人。乐观评估其专业对口率为10%-30%。[2]
3.薪酬体系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内地,由于没有明确的社工职业岗位设置也就无法发展出统一的薪资标准体系。福利院、救助站、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多以合同制方式聘用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由于人事编制的问题,其待遇远远低于单位的正式员工,住房、户口、社会保险等都难以解决。
二、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潜在就业领域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都受雇于公、私立的社会工作机构,依托社会工作机构来开展工作。具体来讲,可分为实际社会工作部门和民间社会福利机构。
1.实际社会工作部门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在公共服务部门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对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就业领域和工作职能提出了制度上的安排。结合社会工作以弱势群体、困难群体为优先救助对象的理念,这些实际工作部门主要包括民政、社会保障部门、监狱、妇联、工会、共青团、街道、居委会等行政部门。单位的性质和学生的就业理念和实际的就业状况,使得实际工作部门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选择。然而这些岗位几乎都属于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岗位,在公务员队伍进行精简调整的今天,进入该领域相当困难。
2.民间社会福利机构
在我国“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政府将逐渐退出对贫困群体服务、老人服务、就业辅导、心理健康服务等领域,转而由社区组织和社会力量来承担具体服务。这对民间社会福利机构,包括社会工作机构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实际的社会工作部门几乎掌握着社会工作的开展需要运用的所有正式资源,专业社会工作缺乏可以运用的资源,限制了机构的规模和数量,导致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限。
三、以职业化专业教育明确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路径的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要解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特别是专业就业对口率低的问题,需要在政策的支持下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机构的现实需求相结合,以职业化专业教育来明确和规范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路径。
1.加强与社会工作潜在工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开展业务交流和合作等方式走进社会工作实际部门,在具体工作事务中,了解社会工作实际工作部门的职能范围、工作难点,找到社会工作专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使社会工作实际工作部门对专业服务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如:以笔者任教的M市H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近两年固定的实习点包括市救助管理站、市儿童福利院、市红十字会、XX爱心学校(针对自闭症儿童)、X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以上五个实习点的工作对象正是社会工作专业工作对象,其中市救助管理站、市儿童福利院、市红十字会为社会工作的实际工作部门,资金和资源较为充裕,对社会工作提供的专业服务有明显现实需求、但近年无岗位空缺。XX爱心学校、X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民间社会福利机构,对社会工作专业既有现实需求,也有岗位空缺,但自身发展资金和资源不足,故难以吸引专业毕业生。笔者认为,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若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社会工作实际工作部门与民间社会福利机构结合,以民间社会福利机构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雇佣主体,不失为解决社会需求、岗位设置和社会工作教育三者发展失衡的有效办法。
2.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定位学生核心竞争力
积极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及其教师创造走进地方企事业单位,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实践机会。在参与中了解社会需求,探寻社会工作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的优势,宣传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理念及其服务成效,增加社会及其机构对专业的认同。笔者认为在这个合作体系中社会工作者的知识背景中已包含其他主体的基本知识,这让社会工作者既能看到全局亦能看到局部,但从工作的深度来说又不足以替代其他主体,所以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体现在其沟通与协调能力上,体现在项目管理与运营能力上,而国内现有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中,关于项目管理与运营的课程和实践机会几乎没有或相对较少,这也造成在合作体系中社会工作专业虽有一席之地,但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专业优势发挥不足,专业认同感不高等问题。
3.开展职业化专业教育,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
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应结合学生就业意愿、地方社会服务需求及其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挖掘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符合地方社会需求的办学特色,将专业教育与职业规划有机结合。具体来讲在理论课程体系中,要在保证本专业主流课程不缺失的基础上,体现本校本专业的特色。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中,要积极投身地方社会事务,在实践中了解地方社会的文化与生活,理论联系实际,锻炼自身的实务能力,同时传播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宣传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成效,提升自身和社会对专业的认同感,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对社会保障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鉴于我国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历史较短和就业不乐观等现状,文章借鉴国外经验,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安排、职业规划等方面,为提高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保障;人才培养;就业能力
一、引言
随着我国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社会保障在稳定社会、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从1999年教育部增设了该专业以来,目前我国已有142所高等本科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但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数量规模的扩张,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职业规划以及就业方向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导致我国社会保障领域高素质人才仍然紧缺。据2005年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关于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毕业生无法找到本专业对口的工作。为改善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提升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实现社会保障领域的供求均衡,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因此,本论文立足于比较中日两国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系统分析中日两国社会保障专业的差异性,并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职业规划等方面探讨差异存在的原因,总结日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笔者将通过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学术论文及报告研究成果应用到我国社会保障专业,增强我国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率,更有利于本专业的长足发展和特色的形成。
二、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于1999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院校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教育体系,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每年约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近6000人。尽管社会保障的学科体系和人才供给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现阶段我国的各级政府、社会经办机构、社区管理等各部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缺口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后却难以找到对口的就业岗位,使该专业成了学生想爱却爱不起来的专业。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对专业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具体原因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课程体系设计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该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往往偏重理论课程,其所占的比率高达85%左右,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过低。第二,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在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没有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第三,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不合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难于脱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课程缺乏系统全面的教材,使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取得效果。第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过于滞后,高仿真的实训课程难以实施,影响实践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第五,缺乏校企合作,使一些针对具体岗位的技能训练难以进行。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不足,严重影响了就业。
三、日本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一)从第一志愿入学率把关人才入口
据日本学者对日本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2014年的新生中,90%以上的学生均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另外,对该专业老师进行的访问调查显示,近5年来该专业的录取以第一志愿入学的比例均在80%以上,并且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认同度非常高,都是在充分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岗位等情况后,选择的专业。因此在学习专业内容和相关实践时,没有排斥和不接受的心理,大部分学生都是以积极的心态吸取知识和技能。
(二)管理机构健全
日本政府为统筹全国社会福祉专业的发展,成立了诸多相关管理规划部门和科研机构。1994年日本成立了“日本福祉教育、志愿者学习学会”,1999年教育部在高中教育中成立了福祉科,从2003年起,负责高中社会福祉的教育内容。2001年全国社会福祉协议会下设了“推进以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福祉教育、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委员会”这些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成立,促进了福祉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三)教育内容完整、教育机构健全
日本福祉教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新教育运动”,当时出现了福祉教育的雏形。到了战后1949年以后,关于福祉教育进行了正式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日本福祉教育实现了快速成长和发展。目前的福祉教育,横向上和纵向上都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纵向上,日本的福祉教育从家庭的幼儿教育一致延伸到实行终身教育机制的老年教育;横向上,包括负责专业教育的学校,还有负责一般福祉教育的市民公馆、企业、社会福祉协议会、民间组织等。日本福祉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机构的多样化,还包括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高中的福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社会福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所学课程包括社会福祉基础、护理福祉基础、交流技术、生活支援技术、护理过程、护理综合演习、护理学习、身心的理解、福祉信息活用。
大学开设的福祉课程一般分为护理福祉和社会福祉两类。社会福祉课程和护理福祉课程均由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专业教育三个模块构成。综合教育模块包括基础教育、健康教育、交流沟通科目、教养科目四个部门;专业教育部分包括护理福祉士养成演习Ⅰ、Ⅱ两门课程。
(四)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立
日本政府为了使社会福祉专业的学生具备实际操作技能,更快适应福祉类工作岗位,同时也为了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特建立了实践环节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社会福祉专业毕业生为对象的短期培养机构,另一种是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为培养对象的普通培训机构。日本厚生劳动省规定了最低培训时间和内容。
(五)成立福祉人才的招聘网、设立福祉人才服务中心
日本政府为了社会福祉专业的毕业生及具有相关资格的求职者能够更快找到对口的工作,同时也为了使用人单位及时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全国各地设立了福祉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福祉人才供应网络和求职平台。福祉人才服务中心免费为社会福祉等相关资格的人员介绍工作,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和培训。
(六)通过拉动服务需求刺激人才需求
日本为提高福祉机构的利用率,使有需求的国民都能消费得起,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规定福祉机构的消费价格。为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福祉需求,同时也为进一步扩充福祉服务的覆盖面,日本政府首先将各福祉机构的利用价格进行统一调控。为了进一步满足各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鼓励福祉机构拓展多样化服务,从而使利用人数迅速增加,拉动福祉机构的服务需求,使福祉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
四、提高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一)从义务教育抓起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尚未触及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衷毕业生对社会保障完全不了解。甚至高中毕业生也没有接触过社会保障的相关教育。而日本中小学阶段便开设了社会保障相关内容的教育。建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增加民生教育特别是社会保障教育的内容。
(二)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中设置社会保障基础教育
目前国家尚未在高等教育中要求设置社会保障的相关教育。非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中没有涉及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选修课中也很少有院校设置社会保障的相关课程。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缺乏社会保障的基础知识,导致全社会对社会保障的了解程度极低,影响社会对该专业认知度十分低。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比例仅为1:7300,并且社会保障的专门性大学至今没有成立。而日本不仅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了社会保障专业,而且专门的大学也有数十所,可见日本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正是我国社会保障专业设置起步晚,社会认可度低,导致专业的发展较慢。
(三)通过构建实践基地充实实践教学
我国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方面,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式开设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按照基础实践、专业技能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的顺序开展。但实践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由于缺少对口的实践单位和专业的培训机构,使实践环节的设计难以真正落实。另外,各院校实践教学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资金和场地支持由于该专业学生规模小、数量少而不受重视。这些条件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急需改善环境,避免陷入恶性循环。应借鉴日本经验,构建专门的培训机构,为学生实践提供稳定的平台和支撑。
注:社会福祉是指由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对生活的热情度构成的幸福感,日本的社会福祉专业的培养内容既包括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内容,又涉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内容,本文的日本社会福祉专业可理解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专业。
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大连科技学院2014年校级教改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邵文娟(1981-),女,辽宁沈阳人,大连科技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养老服务。
摘要: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就业观是社会资本影响就业行为及其结果的前提和关键环节,研究社会资本对就业观的影响,对于理解就业观形成机理、社会资本影响就业质量等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们面向毕业一年的2013届高校毕业生开展面访问卷调查,线性回归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资本存量显著影响其就业条件观、就业价值观、就业目标观、就业伦理观。实证结论对于优化就业观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高校应大力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创新就业指导的活动载体,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有效开发并辩证看待和使用社会资本。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社会资本;就业观;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
社会资本是一个跨学科概念,由经济学家格林洛瑞(Glen Loury)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80年发表《社会资本随笔》,首次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三十多年来,一大批学者对社会资本开展了广泛研究,布尔迪厄、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等主要从集体层面研究社会资本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罗纳德・博特(Ronald・Burt)、亚历山德罗・波茨(Alejandro Portes)、林南、边燕杰等主要从个体角度探讨社会资本的投资和功用,均取得丰硕成果。一般认为社会资本是处于社会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人们所能动用的为自己或组织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源,其核心要素是行动者在社会网络中能够接触到并动员的结构性的资源,这种资源不直接为个体占有,而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体更好地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资本不会因使用但会由于不使用而枯竭;社会资本难以观察和度量;社会资本不容易通过外部干预而形成;全国和区域性政府机构强烈影响着个人追求长期发展目标所需要的社会资本的类型和范围。[1]
对于社会资本与就业的关联性,人们关注较早,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大社会资本理论也都源于此。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弱关系理论,认为个体弱社会关系网络能够提供具有价值和帮助作用的求职信息[2],通过弱关系力量可能得到工作机会[3];随后林南提出社会资源理论,进一步修正和发展了弱关系理论[4];边燕杰基于中国国情提出强关系理论,认为社会资本不仅仅能传递职业信息,而且能帮助求职者得到雇佣方及其决策者的照顾和偏好,强社会关系可以有效影响决策者,从而让求职者获得更好的职业地位[5]。我国人情传统浓厚,研究社会资本与就业的关系问题具有特殊意义。张应强(2012)认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社会阶层结构性问题,就业难易程度与个人及其家庭的社会资本密切相关。[6]围绕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陈成文(2004)[7]、姜继红(2007)[8]、管静娟(2007)[9]、乔志宏(2011)[10]、苏丽锋(2013)[11]等学者主要从就业机会、求职形式、就业质量等方面开展实证研究,部分研究涉及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如郑洁 (2004)指出,高校毕业生社会资本水平越高,选择企业就业的意愿越强,期望的月薪起点越高,求职信心也越强[12];闫凤桥(2008)认为,家庭和个人社会资本广泛度越高,毕业生对工作满意的几率越高[13];尉建文(2009)提出,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入企”意愿越高[14];高耀(2012)指出,低收入家庭的高校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更大[15]。现有文献缺乏对社会资本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专题实证研究。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就业观是社会资本影响就业结果的前提和关键环节,了解社会资本对就业观的影响,对于理解就业观形成机理、社会资本影响就业质量等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拟通过实证调研和回归分析,深入探讨和验证假设:社会资本存量显著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变量界定与操作化
自变量为社会资本,它是处于社会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高校毕业生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声誉。因变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它是高校毕业生对求职就业的根本看法和总体态度,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是个体接触、参与求职就业相关实践经验的观念化。控制变量为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为确保变量测量指标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本文采取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将初步设计的所有变量指标以及研究假设、研究背景材料,用通信的方式分别寄给国内有经验的7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专家进行函询调查(专家间不存在横向讨论),然后收集、归纳专家们的答复意见,再将综合修改后的意见反馈给专家们,来回反复四次,最后专家们对变量测量指标设计形成了较为理想的一致看法。在指标提出初期和专家反馈过程中,笔者还组织部分专家(不包括7位函询专家)进行座谈讨论,对变量指标体系的优化设计发挥了一定作用。社会资本测量指标最终操作化为三个方面10个子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包括进入高校学习前的城乡背景、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状况与年收入等;在高校学习期间积累的社会资本,包括大学期间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等;社会资本自评项,测量个体自我感受到的社会关系广泛度。就业观测量指标操作化为四个部分17个子项:就业条件观,包括就业形势与指导服务认知、就业政策认知与评价、母校与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就业价值观,包括就业目的、工作类型取向、择业决策首虑因素、就业质量期待;就业目标观,包括单位性质取向、期望月薪、就业地域取向;就业伦理观,包括就业诚信态度、求职正当竞争态度、就业自主性、就业代价观。
・教师与学生・社会资本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实证研究
2.分析工具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因变量之分为虚拟分类变量、二元分类变量特点,相应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就业政策认知与评价、就业指导服务认知、母校及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就业伦理观(4个)等9个模型为线性回归,其他模型为二元逻辑斯蒂回归。表2、表3、表4、表5中的38个回归模型的综合Sig.值均小于0.05,模型总体有效。
3.数据来源与分布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专项调查数据。调查对象为毕业一年的201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我们在湖南省普通高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库中,按照一定比例,分别从不同学历毕业生样本人群中,依据身份证号码的后四位编号随机抽取样本个案。调查采用面访问卷调查法于2014年6-8月进行。具体实施中,先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被调查者进行初步沟通,再约请被调查者当面填写调查问卷。部分被抽样本个案不能接受调查的,按照同伴推动抽样法(RDS),由被调查者推荐同质(如性别、学历、就业地等均需相同)、有限(不超过3个)样本接受调查。调查最后有效样本为1030个,其中男性487人,占47.3%,女性543人,占52.7%;独生子女379人,占36.8%,非独生子女644人,占62.5%,系统缺失7人,占0.7%。具体分布见表1。
三、社会资本影响就业观的回归结果分析
1.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条件观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资本有8个操作项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条件观,总量达15项次,就业条件观的7个操作项均受到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条件观的研究假设得到了验证。
具体而言,从就业形势认知来看,参加志愿服务、父亲职业与就业形势严峻取向显著正相关,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就业形势乐观取向显著负相关,城镇背景、社会关系广泛与就业形势严峻取向显著负相关。在严峻取向回归模型中,父亲体制内从业的幂值为2.433,这意味着该值每提高一个单位,毕业生严峻取向就提高1.433倍。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有更深切的实际体会;父亲在体制内国有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工作,传递给子女更多的是体制内单位就业形势与期望;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的就业要求与期望往往也越高:这三类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自然更严峻更不乐观。而城镇生源、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或者由于对城镇就业有充足的认知和体验,或者由于有足够的求职资源与渠道,他们对就业充满信心,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
从就业政策、就业指导服务认知与评价来看,城镇背景与就业政策认知显著正相关,参加社团组织与就业政策评价、就业指导服务认知、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等显著正相关,母亲职业与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显著负相关,父母亲年收入与就业政策认知、就业指导服务认知、母校就业指导服务评价等显著负相关,社会关系广泛与就业政策认知、就业指导服务认知显著正相关。大学期间参加过社团组织的毕业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就业指导服务,能以服务提供者的身份换位思考和体验,能更客观更正面地认知和评价就业政策、就业服务,他们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认知程度更高,对就业政策、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更满意;而母亲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对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趋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毕业生不太关心就业政策与服务,相关认知不足,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评价趋低;求职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希望也更有条件用足用好就业政策与服务,他们更关注就业政策与服务,相应的认知更高,这符合人们的经验常识。
2.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价值观
社会资本有8个操作项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价值观,总量达27项次,就业价值观的18个操作项有15项受到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价值观的研究假设得到了绝大部分验证(见表3)。
从就业目的、工作类型和择业决策首虑因素来看,城镇背景与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个人发展机会等显著负相关,参加志愿服务、父亲职业与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显著正相关,社会关系广泛与就业目的、有挑战性的工作显著正相关,与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显著负相关。城镇生源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择业决策时也不首要考虑个人发展机会,而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父亲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求职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却更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其就业目的趋向于发展型(注重个体兴趣爱好和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从就业质量期待来看,城镇背景与工作条件环境好显著正相关,与有合适的组织文化显著负相关,城镇生源毕业生更看重工作条件环境,不注重组织文化。在工作条件环境模型中,城镇背景的幂值高达2.149。担任学生干部与劳动报酬高、工作条件环境好、工作稳定性高、晋升培训机会多、行业岗位好、地理位置好、社会声望高等显著正相关,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加重视上述指标。在劳动报酬高模型中,担任学生干部的幂值高达2.006。参加志愿服务与晋升培训机会多、有合适的组织文化显著正相关。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年收入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期待,父母亲年收入与组织文化合适显著正相关,父亲受教育程度与社会保障健全指标显著正相关,而母亲受教育程度与社会保障健全、晋升培训机会多显著负相关。社会关系广泛与工作稳定性高、社会保障健全、晋升培训机会多、人职匹配度高、成就感及价值实现等显著负相关,社会关系越广泛,毕业生越不重视上述指标。
3.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目标观
表4显示,社会资本有7个操作项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目标观,总量达13项次,就业目标观的9个操作项有7项受到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目标观的研究假设得到了绝大部分验证。
具体而言,从就业单位性质取向来看,城镇背景、社会关系广泛与非国有企业显著负相关,担任学生干部与自主创业显著负相关,参加社团组织与政府机构显著负相关,父亲职业与事业单位显著正相关,父母亲年收入与事业单位显著负相关,与非国有企业、自主创业显著正相关。城镇生源、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不倾向于到私营企业、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就业,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自主创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参加过社团组织的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到政府机构就业,父亲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到事业单位就业,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毕业生不倾向于到事业单位就业,更倾向于选择到非国有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从就业地域来看,城镇背景与大城市选项显著负相关,母亲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广泛度与大城市选项显著正相关,担任学生干部与中小型省会城市显著正相关,父母亲年收入与内地中小城市显著负相关。城镇生源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就业,而母亲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广泛度高的毕业生更可能选择到大城市就业;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到中小型省会城市就业,父母亲年收入高的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到内地中小城市就业。
表4社会资本影响就业目标观的回归结果
4.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伦理观
母亲职业与就业诚信态度、求职正当竞争态度显著正相关,社会关系广泛度与求职正当竞争态度、就业自主性显著负相关。母亲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更赞同诚信就业、正当竞争求职,反对诋毁求职竞争对手和拉关系走后门。社会关系越广泛,毕业生越不赞同正当竞争求职,更赞同拉关系走后门,求职就业决策时越不自主。作为女性,母亲更赞同诚信就业、正当竞争,体制内从业的母亲更有规则意识,在家庭中更有话语权,对子女的影响更大,她们的诚信就业、正当竞争态度必然潜移默化正向影响其子女也形成相应的态度。社会资源丰富的毕业生更期望发挥资源优势达成就业愿望,求职中拉关系走后门就在所难免,他们也更倾向于听取和尊重他人尤其是关系人的意见,而不是自己的意见,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更可能“啃老”吃救济。就业伦理观的4个操作项有3项受到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见表5),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伦理观的研究假设得到了绝大部分验证。
四、实证结论的就业观教育意义
1.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社会资本测量维度存量不同,毕业生就业观差异显著,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应区分不同毕业生群体,采取个性化的指导策略,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就业指导实效。实证结论显示,与农村生源相比,城镇生源毕业生更了解就创业政策,能更乐观地看待就业形势,但他们过于关注与就业相关以及由就业带来的外在条件与好处,对有利于职业发展的组织文化、发挥才能、发展机会等因素并不重视。高校应注重引导存在类似倾向的城镇生源毕业生树立和强化职业理想,把当下工作条件环境选择与长远职业生涯发展、个人工作生活需要与国家民族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艰苦奋斗意识、生涯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回归结果显示,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愿选择到中小型省会城市的行政事业单位就业,尤其重视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环境、工作稳定性等就业质量指标,不愿意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学生干部又是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当前我国正建设创新型国家,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理应带头创业,成为创新创业的弄潮儿。高校应在改善条件、营造氛围、鼓励广大青年想创业敢创业创成业的同时,切实引导学生干部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积极投身创业,引领和带动更多毕业生创新创业。
2.创新就业指导的活动载体。就业指导的体验性、实践性极强,其实施成效离不开活动载体、实践平台及各方教育合力的助推。实证结论显示,参加社团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与收入状况均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观。父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就业指导老师,他们对毕业生就业观的影响不可小觑;大学时代是个体步入职业社会的过渡期,更是个体就业观形成的关键期,毕业生在社团或志愿服务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积累就业服务实践经验,从而形成更科学的就业观。高校应充分挖掘社团组织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的就业指导功能,通过打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就业能力素质提高的各类活动品牌,组建职业发展类社团组织等,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前接触用人单位,了解社会需求,体验求职就业过程,改善能力素质结构;应创新开发家长资源,通过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家长学校等方式,有效利用网络QQ、微信、报告会、座谈会、咨询会等渠道向家长介绍就业形势政策、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求职渠道、就业信息等,与家长商讨就业方略,合力引导和促进毕业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及时就业。
3.引导毕业生辩证看待和有效开发使用社会资本。实证研究从整体上已经证实社会资本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在具体子项上,社会关系广泛度也显著影响其就业观。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等级制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结构性资源,具有信息流动、施加影响、社会信用和强化等功能和作用[16],既能直接增强行动效果,也影响毕业生对求职就业的看法和态度。高校应通过各类教育和实践渠道,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掌握社会资本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升社交能力,积极参与各类有益交往,利用学缘、业缘、血缘、地缘等积累社会资源,主动开发同学、校友、亲友、同乡等社会关系,为自身求职及今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拓展空间。同时,还应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社会资本在求职就业中的作用,既清楚和重视其积极作用,有效开发和使用社会资本,也清醒知道其消极影响,不迷信不依赖社会资本。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对社会保障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鉴于我国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历史较短和就业不乐观等现状,文章借鉴国外经验,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安排、职业规划等方面,为提高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保障;人才培养;就业能力
一、引言
随着我国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社会保障在稳定社会、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从1999年教育部增设了该专业以来,目前我国已有142所高等本科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但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数量规模的扩张,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职业规划以及就业方向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导致我国社会保障领域高素质人才仍然紧缺。据2005年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关于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毕业生无法找到本专业对口的工作。为改善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提升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实现社会保障领域的供求均衡,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因此,本论文立足于比较中日两国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系统分析中日两国社会保障专业的差异性,并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职业规划等方面探讨差异存在的原因,总结日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笔者将通过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学术论文及报告研究成果应用到我国社会保障专业,增强我国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率,更有利于本专业的长足发展和特色的形成。
二、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于1999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院校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教育体系,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每年约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近6000人。尽管社会保障的学科体系和人才供给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现阶段我国的各级政府、社会经办机构、社区管理等各部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缺口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后却难以找到对口的就业岗位,使该专业成了学生想爱却爱不起来的专业。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对专业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具体原因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课程体系设计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该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往往偏重理论课程,其所占的比率高达85%左右,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过低。第二,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在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没有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第三,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不合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难于脱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课程缺乏系统全面的教材,使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取得效果。第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过于滞后,高仿真的实训课程难以实施,影响实践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第五,缺乏校企合作,使一些针对具体岗位的技能训练难以进行。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不足,严重影响了就业。
三、日本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一)从第一志愿入学率把关人才入口
据日本学者对日本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2014年的新生中,90%以上的学生均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另外,对该专业老师进行的访问调查显示,近5年来该专业的录取以第一志愿入学的比例均在80%以上,并且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认同度非常高,都是在充分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岗位等情况后,选择的专业。因此在学习专业内容和相关实践时,没有排斥和不接受的心理,大部分学生都是以积极的心态吸取知识和技能。
(二)管理机构健全
日本政府为统筹全国社会福祉专业的发展,成立了诸多相关管理规划部门和科研机构。1994年日本成立了“日本福祉教育、志愿者学习学会”,1999年教育部在高中教育中成立了福祉科,从2003年起,负责高中社会福祉的教育内容。2001年全国社会福祉协议会下设了“推进以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福祉教育、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委员会”这些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成立,促进了福祉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三)教育内容完整、教育机构健全
日本福祉教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新教育运动”,当时出现了福祉教育的雏形。到了战后1949年以后,关于福祉教育进行了正式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日本福祉教育实现了快速成长和发展。目前的福祉教育,横向上和纵向上都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纵向上,日本的福祉教育从家庭的幼儿教育一致延伸到实行终身教育机制的老年教育;横向上,包括负责专业教育的学校,还有负责一般福祉教育的市民公馆、企业、社会福祉协议会、民间组织等。日本福祉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机构的多样化,还包括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高中的福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社会福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所学课程包括社会福祉基础、护理福祉基础、交流技术、生活支援技术、护理过程、护理综合演习、护理学习、身心的理解、福祉信息活用。
大学开设的福祉课程一般分为护理福祉和社会福祉两类。社会福祉课程和护理福祉课程均由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专业教育三个模块构成。综合教育模块包括基础教育、健康教育、交流沟通科目、教养科目四个部门;专业教育部分包括护理福祉士养成演习Ⅰ、Ⅱ两门课程。
(四)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立
日本政府为了使社会福祉专业的学生具备实际操作技能,更快适应福祉类工作岗位,同时也为了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特建立了实践环节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社会福祉专业毕业生为对象的短期培养机构,另一种是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为培养对象的普通培训机构。日本厚生劳动省规定了最低培训时间和内容。
(五)成立福祉人才的招聘网、设立福祉人才服务中心
日本政府为了社会福祉专业的毕业生及具有相关资格的求职者能够更快找到对口的工作,同时也为了使用人单位及时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全国各地设立了福祉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福祉人才供应网络和求职平台。福祉人才服务中心免费为社会福祉等相关资格的人员介绍工作,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和培训。
(六)通过拉动服务需求刺激人才需求
日本为提高福祉机构的利用率,使有需求的国民都能消费得起,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规定福祉机构的消费价格。为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福祉需求,同时也为进一步扩充福祉服务的覆盖面,日本政府首先将各福祉机构的利用价格进行统一调控。为了进一步满足各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鼓励福祉机构拓展多样化服务,从而使利用人数迅速增加,拉动福祉机构的服务需求,使福祉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
四、提高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一)从义务教育抓起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尚未触及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衷毕业生对社会保障完全不了解。甚至高中毕业生也没有接触过社会保障的相关教育。而日本中小学阶段便开设了社会保障相关内容的教育。建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增加民生教育特别是社会保障教育的内容。
(二)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中设置社会保障基础教育
目前国家尚未在高等教育中要求设置社会保障的相关教育。非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中没有涉及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选修课中也很少有院校设置社会保障的相关课程。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缺乏社会保障的基础知识,导致全社会对社会保障的了解程度极低,影响社会对该专业认知度十分低。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比例仅为1:7300,并且社会保障的专门性大学至今没有成立。而日本不仅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了社会保障专业,而且专门的大学也有数十所,可见日本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正是我国社会保障专业设置起步晚,社会认可度低,导致专业的发展较慢。
(三)通过构建实践基地充实实践教学
我国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方面,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式开设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按照基础实践、专业技能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的顺序开展。但实践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由于缺少对口的实践单位和专业的培训机构,使实践环节的设计难以真正落实。另外,各院校实践教学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资金和场地支持由于该专业学生规模小、数量少而不受重视。这些条件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急需改善环境,避免陷入恶性循环。应借鉴日本经验,构建专门的培训机构,为学生实践提供稳定的平台和支撑。
注:社会福祉是指由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对生活的热情度构成的幸福感,日本的社会福祉专业的培养内容既包括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内容,又涉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内容,本文的日本社会福祉专业可理解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专业。
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大连科技学院2014年校级教改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邵文娟(1981-),女,辽宁沈阳人,大连科技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养老服务。
摘 要: 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顺利求职、顺利过渡到职场,高职教育能否更好地服务地方性经济社会发展,取决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本文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引领毕业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未来的职场中能够顺利实现人生理想。
关键词: 就业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毕业生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重要的技能型人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领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高职毕业生的思想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1.高职毕业生的思想现状。高职学生经过三年大学学习生活的锻炼和知识积累,思想趋于成熟,但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毕业临近,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很关心、关注,尤其是一些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更关心,更敏感。如果处理不好,那么轻者苦闷、无所适从,情绪不稳定,重者影响到个人身心健康,容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另外,高职教育最后一学期,但努力程度个体差异性明显;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都能认真学习和完成,甚至更自觉,但个别学生,只要求合格。由于参加毕业顶岗实习、找工作,有相当部分学生离开学校,不在学校住宿,办理了校外住宿手续。笔者所在的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高职毕业生人数为3363人,其中校外住宿人数达2282人,所占比例约为68%。对学生的监管难度增大,这无形中增加了管理难度。
2.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容易感到迷茫。据相关媒体报道,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749万(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面对前程时,部分学生能够合理规划,积极调整,但是有个别学生产生担忧、焦虑的心理,甚至感到迷茫。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加强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具体思路
1.从个人层面上,引领高职毕业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职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在第三个倡导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在面对各种利益矛盾、思想差异上为人民提供明确的、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对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构建非常适用。爱岗敬业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只有具备敬业精神,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才能得心应手,大有作为。其次,热爱岗位,爱岗才能敬业。只有对工作岗位充满着敬畏,具有与企业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的使命感,才能在职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以企业员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爱岗精神和“安心工作,任劳任怨”的敬业态度,激发学生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迅速转化为现实的职业行为,内化为学生的职业信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从社会层面上,引领高职毕业生遵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行为准则。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自觉遵守社会行为准则。摒弃一些不正当的求职手段,杜绝“人情求职”、“造假求职”等一些不符合“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在求职过程中,靠托人情、走后门达到就业目的的“人情求职”,为了找到工作,毕业生各显其“能”,托关系、找路子、靠父母,甚至讨好老师,请招聘人员吃饭,给他们送礼等手法都使了出来。“造假风”、“投机风”,在制作求职材料时,使用虚假成绩单,编排虚假实习经历。
3.从社会理想为导向,引导高职毕业生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倡导高职毕业生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社会理想实现与个人人生理想相结合,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目前,许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择业观和“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逐步模糊和淡化,许多人都把“自我完善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人生理想的首位。例如,有的学生明确表态,“自己从农村来,读了大学再回农村去,父母不同意,自己脸上也挂不住”;而有的学生则不愿意到省会以外的城市工作;有些女生不敢到区外发达城市就业等。就业指导管理人员应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从个人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正确把握自己,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转变择业观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