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2 03:35: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教育革新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全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共生创新
摘要:作为一种话语形式的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全球化视域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语、话语失效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形成以原则为基调、以路径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一体化创新体系,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际效果。
话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反映和描述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话语还建造或‘构成’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不同的话语以不同的方式构建各种至关重要的实体,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人们置于社会主体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建构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传导、输送、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权利构造的参与者。在全球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面临新的课题,面临新的话语冲击、重组、挑战、渗透等。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朝气、积极走在时代前面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积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易于接受全球化的理念、各种思潮、全球化话语等,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全球化的话语内涵及其走向
(一)全球化的不同解读。关于什么是全球化问题,目前学术界作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化的视角,包括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和国际劳动分工等方面纬度。阿芒·马特拉(ArmandMattelart)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内外的商业活动,它是一个公司的组织模式和一个世界空间建立关系的模式。这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赫尔德等人指出“全球化最好被理解为一个进程或者一组进程,而不是单一的状态。它反映的既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发展逻辑,也不是一个世界社会或者世界共同体。相反,它反映出了区际交往和交换网络与系统”。全球化是一个多样性的存在,全球化不导致同一化。这种观点目前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同和支持。也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它导致了商品、资本、信息和人员在世界范围内日益频繁的流动,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更加息息相关。全球化也代表着超越国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系的形成”。这种观点把全球化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话语概念,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衍生出来的文化全球化的话语表达。概而观之,全球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球性话语表达,是不同的主体所建构的话语形式。全球化作为一种新的话语形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全球化甚或作为一种话语形式而存在,是一种新兴的话语表达。
(二)全球化的话语内涵。全球化作为一种话语形式而存在,具有特定的内涵。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全球化话语是一种跨民族、跨区域性的话语形式,是对世界存在、事物发展的全球性描述。二是全球化话语是多样性的,包括经济全球化话语、文化全球化话语、信息全球化话语、网络全球化话语等类型。不同的话语类型描述、诠释不同的意义表达。然而,必须关注的是,全球化话语的多样性并不排斥在一定领域上趋同性不断增强的特征。三是全球化话语是一种建构性话语,是在描述、诠释世界事物发展的基础上,用独特的话语去建构全球化知识和理念。全球化话语具有跨区域、普世性和渗透性强等特征,对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的话语具有很大的渗透性、破坏性影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全球化话语是对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话语的一种冲击,甚或是解构。
(三)全球化的话语走向。全球化话语作为全球性的话语存在,它既超越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话语特征,又不断从这些话语领域中汲取营养。作为全球性的话语,必然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为广大群体所接受。换言之,全球化话语将不可忽略地走向民族国家和地区。然而,全球化话语与其他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的话语接触、同化、冲突和共生就成为其不确定的走向。接触是全球化话语的最初层面,世界话语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得话语接触成为可能,也为话语同化和冲突提供了不确定因素。全球化话语与地方性话语接触,话语的差异性使得强势话语往往渗透到弱势话语领域,话语同化、话语霸权难以消解。毕竟弱势话语从来没有(也不愿意)放弃自己话语权力的倾向和捍卫自己话语权力的努力。相反,它们正通过民族主义话语、意识形态话语、民族文化话语等形态竭力保护自己的话语权力和空间,其后果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话语冲突。这种冲突包括强势民族文化话语与弱势民族文化话语的冲突,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后现代话语之间的冲突,全球化话语与地方性话语的冲突等。此外,全球化话语的另外一个走向就是话语共生。进言之,就是全球化话语同其他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话语的共生。话语共生是对话语同化、话语霸权的消解和摒弃。共生作为话语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给全球化话语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话语共生将成为全球化话语乃至其他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的话语健康发展的乐观走向。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由全球化话语的可能性走向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全球化视域下,难以避免地受到影响。在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种融民族性、区域性和地方性子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理论,必然要遭到全球化话语的接触、交流、渗透、冲突等。随着文化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网络全球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以其独特和敏锐的时代眼光放眼世界、着眼未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就面临全球化话语的两种境遇,即在全球化话语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可以广泛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话语资源,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全球化话语的冲击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滞后性,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出现话语失语、话语失效等现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正视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新的机遇。就理论层面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理论与全球化话语理论一样同属于一般性的话语理论范畴,具有一般性话语理论的共同特征、属性和价值取向。换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全球化话语在理论层面上具有某些共同性、相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全球化话语可以在一定的环境和场合下相互沟通、相互吸收,而不是完全相排斥。而全球化话语是一个涉及全球性的话语理论,内涵极为丰富,其边界远远超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的视域,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的空间、机遇和契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发展在全球化话语理论的空间下,能够获取更多、更加丰富的话语资源,进而不断拓展自身的话语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奠定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就实践层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话语,是主体间(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利益攸关者)沟通、说服、意义表达、意愿培养等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建构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青年群体而言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专业教师、政工师、辅导员等教师群体)对大学生的沟通、说服、意义表达、意愿培养等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建构者,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的内心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广大教师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以敏锐的社会眼光和深邃的洞察力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动态、社会思潮、国际局势、全球性的各种浪潮等。他们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各个领域的话语资源,尤其是全球性的社会思潮、浪潮的话语资源,使得主体在交往、沟通中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简言之,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话语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在他们的交流与互动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全球化话语中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正如前面所述,由于全球化话语的渗透性比较强,对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的话语具有很大的冲击力,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难免要受到全球化话语的冲击,它们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话语冲突作为话语间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强势话语与弱势话语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关系的表现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系统,相对于全球化话语而言是弱势话语,即使相对社会公共话语而言,也仍然处在弱势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建构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话语系统,是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本毕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话语系统。这些特征决定了其意识形态性强、政治观念敏锐性等特性。而全球化话语中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中的话语系统正逐渐渗透和解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渗透与反渗透、解构与建构之间的角逐,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此同时,大学生对网络话语、生活话语的广泛诉求和涉猎,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面临滞后、失语与失效的危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大学生对网络的需要和依赖空前增加,全球化视野不断开阔。网络逐渐成为他们学习、交流、休闲娱乐、宣泄、了解世界的重要平台。而虚拟世界、虚拟社会、虚拟婚姻、虚拟暴力、视频、、网络犯罪、BBS、OICQ、FTP等网络话语不断催生,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困难重重,充满挑战性。究其原因,其中无法对话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传统的话语大多属于现实或宏观上的话语系统,而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一个微观的世界,很难用宏观领域里的话语规范、规则等去规范、引导正在陷入微观领域、虚拟世界中的大学生言语行为。如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现实生活中大家用真名说假话,在虚拟网络中大家用假名说真话。毕竟在微观领域、虚拟领域中的话语行为往往超越了现实生活领域、宏观领域中的话语道德和素养。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大学生之问的话语之间难以产生共鸣,甚至难以对话、沟通。因为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逐渐形成一套网络话语体系,这些话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中是比较缺乏的。因此,往往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语、话语失效等现象。此外,大学生在校园亚文化状态下所形成的话语有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危险。民族语言、地方方言、生活用语、市场化语言等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出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汲取其他话语体系的资源,不断在全球化话语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
三、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对策
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困境。然而,话语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有创新的路径和机制保障;否则话语创新就难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到效果。简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形成以原则为基调、以路径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一体化创新体系,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际运用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原则主要包括:政治性原则、价值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及有效性原则等。(1)所谓政治性原则,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把握政治性,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要把握一定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而这些都需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来表达、描述和建构。在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原则。(2)所谓价值性原则,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体现一定时期的价值导向。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对当前社会各种思潮比较感兴趣,然而,他们又对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复杂性等特征难以把握,很难看清楚各种思潮的真面目,容易产生价值混乱。因此,话语创新必须考虑一定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导向性。(3)所谓生活化原则,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密切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大学生实际,从大学生生活中不断得到创新灵感。(4)所谓有效性原则,在这里包含两种含义:一是话语专业化。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其他话语要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毕竟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话语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能用其他学科话语体系来代替。二是话语时代性。大学生是一定时期的特殊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体现时代性,符合大学生接受心态和接受方式。如80后、90后之间的话语形式、心理接受方式往往有差别,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把握大学生的话语接受方式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从文本中提炼新话语;从大学生生活中提炼新话语;从网络话语中汲取新话语等。
1.从文本中创新话语。文本是话语存在的重要形式,是即时话语和历时话语的重要载体。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语言学教授诺曼·费尔克拉夫(Nor-manFairclougll)提出要重视话语的文本研究,他试图建立一套话语的文本研究理论,从而开拓话语研究的新领域。文本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等特征,是话语横向、纵向研究的不可或缺的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注重文本研究,要从文化中提炼新的话语。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党的重要文件、重要会议、历史文献等文本中提炼适合大学生的话语。从《选集》《文集》《邓小平文选》《文选》及相关研究专著中提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等一系列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中汲取话语营养。这样既可以传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统,把握政治方向,也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新话语。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适合大学生群体的话语。
2.从大学生生活中提炼新话语。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必须要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日常生活等领域中提炼新话语。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包括社团生活、情感生活、交际生活、社区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些生活区域都是通过语言来沟通和建构的。校园生活能够真实体现大学生的心灵话语、语言接受方式和能力等方面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从大学生群体生活中寻求资源,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语言、习惯交流方式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语言方式和形态。大学生思维敏锐,充满激情,在许多生活场域中的言语创造性强,能够说出前人没有说过的话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从中提炼一些新的话语形式,这样才能加强主体间的话语沟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有可能产生实效。
3.从网络话语中汲取新话语。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方式,给大学生无限的诱惑和想象的空间。网络的出现大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战线,从现实走向虚拟、从宏观走向微观等。网络话语的生成,既是网民的话语沟通和表达形式,又是网民虚拟现实的生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从网络话语中汲取新话语,要大胆借鉴网络中的一些健康、有益、良性的话语。借鉴一些符合大学生群体的话语形式和话语内容,从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这样才能与大学生网民对话和沟通。简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领域、微观领域的话语生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网络话语的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内容包括文本话语的翻译和转换、实践话语的创造等。文本话语与实践话语是紧密联系的。实践话语具有即时性、多变性、场域性、主体性、灵活性等特征,是主体在不同话语语境中的言语表达。而文本话语是实践话语元素的积淀或提炼。文本话语是不同时期的个体实践话语、群体实践话语、社会实践话语等方面的普遍性凝结,是对叙事话语的抽象描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文本话语与实践话语是话语的不同表现形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文本话语。文本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话语从宏观上可以分为教材体系话语和理论体系话语两种类型。主要包括教材话语、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心理话语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极为丰富,多种多样,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也有各地方出版社出版的教程,这些教材的话语之间难免完全同一,话语的差别无法避免。以“两课”教学为例,随着“两课”改革的不断深入,由原来的五门课改为三门课,由传统的《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变成《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从而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新的教材体系需要一种新的话语。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引入教材,即把政治话语引入教材体系,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话语更加富有活力和时代性,教材体系话语发生根本性变革。与此同时,学术话语作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类型,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本质上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话语范畴的。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话语,指称不同的研究对象,其术语往往也有区别。简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话语和教材体系话语不是完全一样的,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此外,区域性教材的广泛使用,使得话语的变化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必须要搞好教材话语、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心理话语之间的关系转换和翻译,推进这些话语形式之间的沟通和转换,不断创新话语转换的路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和谐共生发展。
2.实践话语。福柯指出,话语即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现其生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话语主要包括道德话语、网络话语、校园话语、生活话语等。道德话语作为规范大学生言行的重要建构力量,是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社会实践的重要话语支撑,从心理上左右着它们的言语范式。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新的话语形式成为大学生道德话语养成的标杆,道德话语创新必须要以此为指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要掌握网络话语,充分运用网络话语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很多网络话语形式可以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成为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础。校园话语、生活话语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创新校园话语和生活话语,如社团中的话语创新、公寓中的话语创新等,并从中提炼出有益的话语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然而,不管是文本话语还是实践话语的创新,都需要一定的机制来保障,只有不断创新话语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机制。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机制要着力解决三个方面:一是消解教师话语霸权,促进学生话语权的回归及话语权分流的机制;二是重视主体间的话语差异,加强话语沟通机制,避免坠入“话语裂谷”;三是推进话语和谐共生的机制等。
1.消解教师话语霸权,促进学生话语权的回归及话语权分流的机制。话语建构权力,话语权的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重要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指教育者的话语权、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及公共话语权等。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权并非是良性状态。如出现教师话语霸权、师生话语权力不平等、学生话语权缺失等现象。师生话语交流、沟通往往成了教师的独白或演说,甚至在教师“权威”话语的框架下,导致学生的话语空间受到挤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有一种机制可以消解教师话语霸权,使学生的话语权得到回归,使师生的话语权处在平等地位。这种机制实质上是话语权分流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创新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权力机制、师生话语在交流中的相处尊重机制、教师话语引导机制等。
2.重视主体间的话语差异,加强话语沟通机制,避免坠入“话语裂谷”。主体间的话语差异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话语与学生话语之间的差异。师生之间的话语差异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然的。由于师生之间的年龄、阅历、知识结构、学识涵养、价值观念、生活观念、人生观念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大学生实践主体之间的差异性等方面,导致师生话语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存在差异并非表示对立或叛逆。正因为有差异,才需要沟通,才有沟通的必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主体间的话语差异,教师要逐渐了解、掌握学生的话语方式及产生话语的心理结构。在尊重话语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更换自身的话语方式,逐渐使用大学生容易接受、愿意接受的话语方式,加强师生的话语沟通,避免坠入“话语裂谷”。
3.推进话语和谐共生的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话语群中的一个分支,与其他话语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虽有不同特征,但不是完全隔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重视话语间的和谐共生发展。进言之,就是要能够促进不同话语类型之间的和谐共生发展,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其他学科话语之间的和谐共生,也内涵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部的和谐共生,以及话语中的历时性与即时性的和谐共生等。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从机制上人手,只有良性的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不断创新和发展。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规定了清晰的上位框架。对小学语文来说,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渗透、贯穿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必须充分地指向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是确定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必然是多元的教学目标,大体说来,可以分成这样三类:
一是全面而完整的认知体系。这里不是知识体系而是认知体系。知识体系是客体,小学语文知识体系客观存在于小学语文的大纲和教材之中;认知体系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把握。学生应当具备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体系的能力。这类目标是小学语文的核心目标,它是由国家规定并要接受国家和社会检验的。
二是一般学科能力。各门学科都有一般学科能力,而小学语文的一般学科能力更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其中有的属于技能,例如能写一手好字,能说一口漂亮的普通话,能流畅地谈话和朗读,还有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自学能力和治学能力。这种一般学科能力同第一类的认知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说它们之间有联系,是它们的相关程度很高,往往相辅相成;说它们有区别,是因为这种能力不等于认知能力。例如播音员朗读的能力、相声演员说话的能力特别强,但要他们考中小学语文知识未必考得过我们的学生。一般学科能力是不要考试的,但它们恰恰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尤其是自学能力和治学能力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是动机、兴趣、态度、意志等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同时发生、同时发展的过程,两者相随相伴、贯穿始终。当然,认知和情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认知主要解决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学生在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时候,必然会有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产生愿意不愿意学、喜欢不喜欢学、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学好的情感和态度。可以说,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决计找不到离开了情感的独立的认知活动,也决计找不到离开了认知的独立的情感活动。可是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认知,注重学生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对学生的情感或者轻描淡写,或者熟视无睹,甚至采取雪上加霜的做法伤害学生积极的情感。目前有许多小学生不喜欢语文,也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有厌学情绪,这当然同各科教学都有关系,但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没有激发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实在是难辞其咎的。有人说:忽视情感,是“忘了教育的另一半”,这是各科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于走出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实,认知和情感互为目的和手段。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应当通过长期的培养,使之人格化、品质化,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十分重要的方面。
三类目标归纳起来,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当是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提出小学语文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会不会使语文教学复杂化,会不会加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呢?这就要研究“怎么做”的问题。
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地、然后叠加起来一个一个地完成的,而是作为统一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一体化地完成的。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才能保证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整体性地完成呢?这就必须使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其实,教学过程的优化,核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主动地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基础知识的教学无论重视、强调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真正到位、真正落实;能力的提高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学生的情感也因为失去了发展的依托而逐步萎缩、泯灭。
可惜,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没有成为主流,基本上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传授学生接受的传统模式,基本格局是老师讲解加学生练习,讲解是传授知识,练习是形成技能,能力却自生自灭。难怪老师经常埋怨:讲了多少遍,学生还是不会。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孤零零的知识多半会被遗忘,这是理所当然的。至于能力,它决不是老师讲出来、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地锻炼、获得而逐步地提高和发展起来的。
同样,学生愿意学习、喜欢学习、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也只有在自己学习中才能得到发展。三十年代的语文教育家孟宪承曾经指出:兴趣是果而不是因。从来的国文教学只有老师的活动没有学生的活动,只有老师的讲授没有学生的学习,这是国文教学失败的总原,也是学生对国文没有兴趣的总根子;只要组织起学生学习国文的活动,“是一定不患学生没有兴趣的”。由此看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情感,是我们语文教学本身所造成的恶果。
那么,如何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组织起来呢?老师们常说:你让他们自主学习,他们不肯学、不会学怎么办?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观的原因所在。夸美纽斯讲过:如果学生不愿学习、不会学习,那只是教师的错处。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宣布学生看书,但不到半分钟又开讲了,叫学生怎么看书?老师要求学生看书或讨论,但没有提出明确的、适当的阅读和讨论的要求,叫学生怎么阅读和讨论?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形式,不外乎听、说、读、写。这里顺便提一下,听、说、读、写训练就是全面的语言文字训练,完全没有必要把语言文字训练偏狭地理解为就是词语分析、句子分析。学生能听懂一段话,能概括其要旨;学生能够说出一段话,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能读懂一篇文章,不仅能理解意思,而且能获得语感;学生能写出一篇文章,内容正确、条理清楚、语言得体,所有这些,都是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这里,语言文字训练是同语文教学的任务,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交融在一起的。问题是: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究竟如何组织和展开?回答很简单:提出明确的任务。现以阅读为例试作分析。
如果老师只让学生阅读一篇材料,不提任何任务,学生很有可能琅琅有声,但却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如果提出下列几项任务,学生的阅读状况将会大大改观:1.画出生词和新词,并利用工具书自行正音、释义。2.这篇文章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并要正确、简明。3.这篇文章哪些句群和语段是你最喜欢的?请你找出来分析为什么喜欢。这样,学生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会全神贯注,围绕三项要求作深入思考。接着再进行讨论,那么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会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同步提高。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展开的,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组织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措施。
摘 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摇篮。伴随着我国国民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特别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使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必须从延伸培养目标、扩展通才教育两方面来调整自身的改革意识与行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国民音乐教育的“母机”,是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摇篮。
因此,不论在高等教育还是在基础教育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围绕着师范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师范教育而言,我们对中等师范教育体制进行了调整,高等师范教育开始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此外,由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步伐相应的加快,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都有了许多革新……。所有这些都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应该说,这是一项庞大的教改工程,因为它不是靠增加几门课或是改进某些教学方法所能解决问题的。因此,必须对此进行一些认真的研究探讨,以促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师范目标的延伸我国的师范教育始于20世纪初,清政府在1904年颁布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的“立学总义章”就明确提出:“设初级师范学堂,令拟派充高等小学堂及初等小学堂二项教员者人焉”[1](P139)。到了1918年,教育部又指令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办“乐歌体育专修科”,“以应各师范中学之急需”[1](P154)。从此之后,师范教育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在层次上也不断提高。在民国初年,仅高等师范学校就有6所[2],基本上形成了简易师范和中等师范培养初小和高小音乐教员,高等师范培养中学和师范音乐教员的人才培养格局。解放以后,我国的师范教育体制有了新的调整和提高,根据1952年7月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和《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3]等文件精神,我们逐步停办了简易师范(即初级师范),按照中师(包括中等艺术师范)培养小学音乐教师、高师音乐专科培养初中音乐教师、高师音乐系培养中师和高中音乐教师的教育体制和目标,促使我国的师范音乐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建国50多年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为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培养了大批音乐师资,虽然有相当多的毕业生在毕业分配或工作以后不在音乐教育岗位了,但是中学和中师音乐教师的主体仍然是来自高师音乐系、科。
因此,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合格中等学校音乐师资的目标,从政策和教育体制等方面都反映出明显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为了更好地体现师范性,从教学计划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变革,例如加强了面向中学的音乐教育课程、增加了应用和声与即兴伴奏课、声乐和钢琴等技能课采用了集体课、小组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长期受专业音乐院校影响的“学科(音乐专业)中心论”、以单一学科专业取代音乐教育专业的认识倾向,有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与此同时,由于教师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的不断提高,音乐教师已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因此,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认识和实践方面也都得到了根本性的确立。但是,时代的发展和前进,促使师范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原有的师范培养目标的定位,已适应不了基础教育师资提高的需要。一方面: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高等学校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各类人才的学历层次呈普遍攀升态势。硕士学位、本科学历在各行各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专科特别是中等专业学校的学历则越来越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迫使不少专业的专科学制由两年改为三年。另一方面,由于中等师范学校的“关停并转”,今后小学师资的合格学历将提升为专科,而初中师资的合格学历则必须为本科。同时,我们还可以高瞻远瞩地预言:在一些发达国家,硕士学位、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到小学、幼儿园任教的人才使用状况,在我国不会太久也将出现。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小学音乐教育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随着九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小学毕业自然进入初中的升学模式将逐步普及,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界限的划分也不宜泾渭分明。在许多音乐教学规律和方法上,中小学是一脉相通的,例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都是实施素质教育,学科性质都是音乐审美教育;再如儿童的变声期可能出现在小学高年级,也可能出现在初中一、二年级……。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论专科和本科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须要将延续了几十年的“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音乐教须”的目标,扩展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或“培养合格的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师资。”如果以上目标得以确立,那么就要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目光投放到整个儿童———少年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去。要以6岁———15岁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征为依据,研究他(她)们的音乐学习和音乐生活,并以此来修订和完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本、专科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乃至各科教材。显然,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二、通才教育的扩展早在上一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在高师音乐系、科教学改革的讨论中,我们提出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应该以通才教育为目标,当时曾为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这种通才教育主要是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首先必须掌握好声乐、钢琴、即兴伴奏、乐理与视唱练耳、指挥、 歌曲写作……等音乐基本技能,然后再在这多种技能中发展一两门个人的专长学科。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既满足了未来到中学工作的需要,也帮助提高和发挥了个人的特长。但是,我们过去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方面通才教育的理解,主要偏重于音乐技能领域,对于合格音乐师资的认识也主要局限于音乐专业里的通才,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成为在音乐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多面手,以适应中学音乐教学和指导课外音乐活动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认识有了不断的提升。总的来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成为音乐教改的基本指导思想,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属性也被更多的有识之士所重视和研究……,这些理论成果集中地体现在近期由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音乐课程标准》)之中。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为学生的发展而设置的,其核心应解决好“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也是进入21世纪的历史课程改革应解决的两个根本性问题。最近,通读了依据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我觉得该教科书很有新意,它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有关规定,在促进初中历史课程的革新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力求解决好“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在解决“学什么”,即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它突出了基础性;在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即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它突出了自主性。本文拟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
突出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是由其课程性质决定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7-9)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课程标准》还指出:“历史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这里,突出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成为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即课程内容选择的一项重要的取舍原则。
为了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降低教材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编着者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
首先,在编写体例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教科书的编者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存联系把全书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突出了一个学习主题,全书共编写了44课(上、下册各22课)。这样就使全书的总课量大大减少,同时也为活动课的设置(全书共设9课活动课)创造了条件。这既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也有利于改变传统教材“难、繁、偏、旧”的现象,突出了重点,降低了难度。
其次,每课内容只有2-3个目,并以正文部分(宋体字部分)作为学习的主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正文部分力求写得少而精,精心选择能够体现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的基本史实(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让史实说话”,让学生与“历史”交流对话,旨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基本历程。例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只用三个子目讲了三个典型: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而重点又突出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秦王扫六合”一课,突出了“统一”这一主题: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始皇采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等制度和措施,巩固统一国家;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维护统一国家。每课正文内容讲得精简,减少抽象的历史理念和概念,减少繁杂的知识点,这不仅减轻了学习负担,而且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
第三,以阅读部分(楷体字),文献资料专栏、自由阅读卡等多种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使信息载体多元化。阅读部分往往是正文要点的具体化,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是理解正文要点的必要补充。文献资料专栏选用浅显而简短的、具有典型性的文献材料,既增强了教科书的历史感,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自由阅读卡则是课文有关物质文明内容的拓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多种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使每一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此其一;其二,有助于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其三,由于这些内容不作为学习的基本要求,不要求学生必须识记与掌握,就大大增加了教学的弹性,为有潜力的学生扩大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第四,力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载体,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是写给只有十余岁的初中生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不是培养历史学家,也不是尽可能多地灌输历史知识,而主要在于利用教科书这个中介让学生与“历史”交流对话,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逐步培养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逐步培养终身受用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方法。因此,教科书编写中尽量增加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的倾向。
二
突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自主性,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历史课程革新的必然结果。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渗透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型转化,由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转化。只有实现这一转化,才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为了突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自主性,教材的编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作法:
第一,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好奇心,是激励历史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起点。因此,翻开每课书,先进入学生眼帘的是“导入框”。女娲抟土造人,嫦娥奔月,幽王烽火戏诸侯,商鞅立木取信,荆轲刺秦王……,导入框中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读来兴趣盎然,把学生引入了与历史交流对话的氛围之中。为激发学习兴趣,教科书精心配置了能够有效辅助文字叙述的历史图片、图表、地图、绘画等。翻开教科书,学生首先看到的是印刷精美的彩色文物图;阅读每课书,几乎页页都有历史图画,或文物图画、或图表、或地图。真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让学生直观、具体地感受历史,增强了真实性和历史感。
第二,倡导探究式学习。传统的历史教学一个重要弊端,是把教师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这就必然出现“以讲为主”,甚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正面灌输,独立思考少”,“趋同思维多,求异思维少”,“注重结果多,指导过程少”,逐渐形成学生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为了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化,教科书努力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所谓探究式学习,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探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一是要精心设问置疑,探究由疑问开始;一是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既要鼓励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又要提倡“交流--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条件,教科书在课文中间穿插[动脑筋]、在课文后面设计了[练一练]、[活动与探究]等栏目。
例如,隋朝在中国古 代历史的长河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其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以“繁盛一时”四字突出了隋朝历史的特点。在勾画了隋的统一和经济繁荣的历史图景后,围绕“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这一重点,先后在[导入框]、[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中精心设问置疑,启动学生思考问题:
问题1.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问题2.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问题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人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问题4.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的对?(课本中画的两个小朋友看法不同)你怎么看?
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几个特点: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设计的由浅入深,逐渐展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与探究问题,此其一;课文中以多种方式提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需的有效信息和思维素材(主要是史实依据);其三,有些问题(如问题4)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旨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并不要求非要得出结论,更不需要什么统一答案。
第三,活动课的设置。活动课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实验教科书的新特色之一。活动课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人人参与,让学生活动起来,体验学习的乐趣。活动课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上好活动课,营造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学习环境,将会推动探究性学习。
传统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项目以基础型和验证型实验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能力合分析、创新能力的锻炼难以兼顾,造成了专业实验项目以基础型和验证型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虽然能够锻炼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但从试剂配制、仪器组装与调节到实验步骤的讲解等整个实验过程过程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实验,机械地操作仪器设备,很多学生根本不动脑筋思考,即使数据不好,也不会分析和查找原因。[10-11]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对专业实验的兴趣,更不能充分调动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造成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下降,失去了在考研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过去的专业实验教学是与理论课相配套的,而且一般是先讲理论后做实验。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从开学到期中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空闲状态,快到期末时许多理论课都要安排专业实验,由于仪器设备数量有限而学生人数较多,使得很多仪器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经过几届学生的使用后个别设备出现老化或损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一直以来,专业实验教学并没有专门的实验指导教材,大多数以课程附录中的实验项目和内容为主要参考依据。这些实验项目由于编写较早,又没有及时进行内容上的更新,因此一些实验内容过于简单,而且所用的仪器设备多数已经落后,不能满足目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个别课程附录中没有的实验项目由指导教师事先编好实验讲义打印后分发给学生。由于课程附录或教师自编实验讲义中的实验步骤几乎全是文字描述,虽然实验步骤描述得比较清晰,但对于某些实验现象或仪器的基本操作往往使学生把握不准或理解模糊,加上教师在实验课上语言讲解或现场演示不清楚,使得很多学生基本操作不规范,专业仪器设备错误操作,导致仪器设备损坏率较高。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以培养“医工结合”特色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改革目标,自2008年以来我们组织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对实验项目进行删减、整合和更新,参考国内外着名高校关于专业实验教学的先进改革经验,确立了“三层次三模块”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并对专业实验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具体总结如下:把所有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与课程分离,整合为一门实验课——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并将其分成三个层次:环境工程基础实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环境工程创新型综合实验。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包括了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实验内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包括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毒理学的实验内容。环境工程创新型综合实验依据实验室现有条件,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学科研究热点中确定项目题目和研究内容,由学生设计实验路线和方案,自主实施实验方案,撰写专业报告。在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分别设定三个实验模块(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并适当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学时比重。这种“三层次三模块”专业实验教学体系避免了不同课程设置的实验项目出现雷同现象,如环境监测实验中的“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与环境化学实验中的“大气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内容非常类似,将前者删掉保留后者。在环境工程创新型综合实验项目的设计中,从学科研究热点和教师的科研课题中进行筛选,选择实验条件能够满足的项目进行开设,尽可能使项目内容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设计的“羟基氧化铁的制备和吸附性能评价”创新型综合实验项目内容包括羟基氧化铁的制备条件的确定、吸附-解吸实验、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评价等,既能锻炼学生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综合分析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并且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原理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考研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环境工程专业实验的教学体系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实验项目的选择与安排,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内容、考核方法等。由于在本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不仅对原有的实验项目进行整合,而且增加了很多新的实验项目,目前市场上没有现有的实验教材可以直接应用。因此,我们组织人员自编实验指导教材,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提高。目前,在专业实验的教学中主要由指导教师利用板书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讲解完了再利用实验仪器进行现场演示。有的实验现象单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难以描述清楚,学生听了之后仍感觉比较模糊,如滴定实验中到底溶液呈现哪种颜色指示到达滴定终点。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进行实验仪器现场演示时只有少数距离近的学生看得清楚,造成很多学生仪器操作不规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专业摄像机拍摄了很多仪器操作和实验现象的照片、视频资料,利用Flash软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专业实验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主要实验现象,掌握仪器基本操作,有助于实验效果的提高。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学生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项目。首先,学生需要按照项目要求先把实验方案设计好,经老师审核合格后才可到到实验室作实验。其次,学生需要自己完成配制试剂、仪器组装与调试、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主要实验环节,有了问题之后可向值班教师请教。如通过“曝气条件下校园生活污水和医药废水中COD和BOD5比值的测定”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实施,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COD和BOD5的含义和反映水体有机物含量上的区别;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提高了综合素质。另外,把环境工程专业实验的教学大纲、实验讲义和多媒体课件等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相互交流实验体会或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可以展示自己的创新实验成果。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了解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验技能情况,为用人单位提供参考。将专业实验单独设课后,除了将正常的学生实验操作、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进行打分外,还增加了实验 理论和操作考核。实验理论重在环境样品的采样方法、样品预处理和监测方法原理,其中有些内容是实验课上讲授过但是课本上没有提到过的,考查学生课上是否认真听讲。操作考核重在学生的基本操作是否规范、仪器是否会正常使用等,现场打分。在结果评定过程中,操作考核占30%,理论考核占30%,实验报告占20%,现场操作和平时成绩占20%。
一、推动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
1.小组教学古筝属于弹拨乐器类,有固定的音高,初学者入门相对较为容易,又受到目前社会上学筝热氛围的影响,近年来,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器乐选修课程中,选修古筝的学生人数比例上升最为明显,人数众多。面对学生多、教师少的现状,很难推行“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因此,不少高校的古筝选修课都改变了传统模式,纷纷采用分小组教学的模式。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传统的“一对一”变成了“一对六”“一对八”甚至是“一对十”。小组教学节约了师资成本,教师对相同的教学点只需要统一进行一次讲解和示范即可,避免了重复教学,这对于相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而言是十分实用的。当然,上课模式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一些教学辅助设施的完善也为其提供了可行的帮助。比如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可以借助摄像机和投影仪,同步将教师的示范投影到大屏幕上,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教师的示范、听到教师的讲解,并不会因为上课人数的增多而不能看仔细、听明白。同时,利用多媒体,还可以将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学生在课后还可以反复观看录像,进行进一步学习。
小组课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如何学,还能培养学生将来就业后如何教。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体会主要来自于自己上课时的感受,虽然个体性突出,但也十分单一。而在小组教学中,学生还可以观摩到教师在教授其他同学时的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将“教”与“学”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师范技能的增强。小组课的教学模式也使得授课形式变得更丰富。例如,当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同一组的学生学习进度差异不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合奏曲目的练习,让学生分别交替演奏不同的声部,既训练了学生的合奏能力,也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相对稳定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学生之间在共同的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做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2.分级教学分级教学是古筝课小组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必要补充。分级教学包涵了分级授课、分级练习、分级辅导和分级评价。小组教学要求教学对象必须是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当学习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同一小组的学生便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成效。显然,在选修生两至三年的学习中,都按照同一小组授课是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而分级教学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分级教学就是按学生层次的不同,将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组授课。分级教学基于小组教学的形式,实质是在学生个体性中找到共同性,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
要发挥好分级教学的功能,还必须要制定适合分级教学的大纲,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障。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古筝教学大纲是按年级编制的,对相同年级的学生都是同样的规定。如今这样“大一统”的教学大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分级教学的要求,甚至还会制约分级教学的效果。针对分级教学出台的教学大纲,必须打破传统教学大纲按年级划分、编制的规则。分级教学的大纲必须充分反映分级教学的特点,服务于分级教学;要明确地制定出各层次古筝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规定各层次学生需要达到的演奏技能、必须完成的训练范围和必须掌握的演奏曲目等等。
二、编写适合古筝选修课程教学的教材
随着社会上古筝学习热的逐渐升温,大量古筝教材出版问世。受学习古筝群体特性的影响,古筝教材呈现出“两个适用”的特点。一是适合于古筝演奏专业学生学习使用的教材。如萧兴华主编的《中国筝曲》,选编了最具影响力的古筝流派的传统代表曲目和新近创作的创编曲目,既有简谱也有五线谱,保持了作品创作的原貌。二是适合于青少年古筝爱好者使用的教材,包括各类业余考级曲级、流行古筝曲集、少儿古筝教程等等。但要在纷繁的教材中找到适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古筝选修课程的教材却十分困难,教师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各类质量参差不齐的教材中东拼西凑,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因此,编写一套适合古筝选修课程教学的教材成为了当务之急。
古筝选修课教材要依照选修课的特点来编写。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古筝选修课学时短,一般为3-4个学期,每周1个课时,一本面面俱到的教材虽然好,但显然不适合要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古筝基本演奏技能的选修学生来使用,选修教材应该重广度而轻深度。选修课培养的不是专业的古筝演奏者,而是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喜爱古筝这门传统民族乐器,在群众中普及推广古筝艺术的教师。所以选修课教材除了古筝技能演奏的训练外,还应包括古筝发展历史的介绍、古筝流派与着名筝家的介绍、代表曲目的分析、筝乐名曲欣赏等等。
这里要重点提出的是在古筝器乐选修课教材中增加筝乐名曲欣赏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学时只有4个学期左右的古筝选修生而言,要通过学习演奏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品和新创作品来深入了解古筝艺术是不太可行的。教师可有选择性地教授学生弹奏各个筝派、各个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品,在此基础上,结合筝乐名曲欣赏,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各个筝派、各个时期的技法特征、作品特点和音乐风格,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选修课教材里还应注意,安排好练习曲和乐曲的比例。古筝选修生一般都是从零开始学习古筝演奏的,虽然学习时间短,但一定要重视练习曲的学习,这是具备高水平演奏技能的基础,必须要系统、规范、科学地掌握各种演奏基础技法,不能因为学习时间短就忽视它的重要性。因此,在我们的教材中也要反映出练习曲的重要性,做到合理安排。特别是随着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新创作品问世,对于演奏者演奏技法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不断伴随有新的技法产生,我们的教材编排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全面地反映教学效果,也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传统的器乐教学评价都是以演奏技能为考核重点,评价指标单一,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基于为社会输送合格教师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建议在教学评价中应建立更为完善的考核指标,服务于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和音乐综合素质。古筝选修课的评价,应该以演奏技能为考核基础,同时综合古筝基本理论知识、古筝乐曲分析、古筝教学能力、古筝选修课学习态度等。考核评价体系需要不断地修订完善,评价的形式也需要不断丰富。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不要局限于每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和平时学习的表现都应纳入总体成绩之中,如期末考试成绩占到总成绩的60%,而平时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学生在校内外各类文艺演出中的表现、在音乐会上的演出表现都应该纳入总成绩计分,占到总成绩的40%,这样的学习考评,才能更全面地、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语
当然,要全面提高古筝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不仅需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着手改革,也需要授课教师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和教学实践水平,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完成古筝选修课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经济全球化趋势对管理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涉及面广而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行发展,投融资渠道和领域多元化;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企业生存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程度逐渐加深,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空前挑战,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沉着的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教育能审时度势,以市场需求为基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
2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并引进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以追逐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其实,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采用国际原版教程,或聘请几位不懂国际管理的外国教师进行英语语言锻炼,实现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着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配套等均需要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2.1人才培养标准国际性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应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法则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这样,根据人才的国际性标准,我们应对高等教育中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出新的调整。
2.2课程国际性
课程国际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既要选用本学科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注重国际案例分析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教材本土化。
2.3师资国际化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国际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2.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国际化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为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管理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方面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研究和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相融合。
2.5工商管理教育评价的国际性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的发展趋势、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促进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健全和促进办学方向的市场化需求。
3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
3.1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 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给他们一定的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genericskills)。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理念,在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是为企业和员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2)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3)通用电脑技术和统计方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所需的统计信息。(4)国际案例和国际前沿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或对国际前沿性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中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外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国际经营法则法规,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
除本科教学外,MBA教育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普遍将MBA的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大类:即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决策科学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操作管理类课程。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包含在决策科学类中。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决策科学课程,财经和管理会计课程包含在会计类中,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会计类课程,生产管理和供应链课程包含在操作类课程中,100%的学校要求MBA的学生必修该类课程。可见从课程的设计上来看,MBA教学应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如下技能:(1)信息技术与分析技能;(2)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技能;(3)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增加管理沟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2)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灵活选择所需的数据分析工具课。因此,在MBA教育中为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不同于本科教学的立足于培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选用既国际化又适合我国生源状况的教材,必修中设选修,即同一大类中设置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做出选择。
3.2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逐步提升,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国际化管理人才是每个工商管理教育者追逐的目标,而实现该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有一支知识过硬、技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其次,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新知识的迅速发展,开发一些能展示给学生交叉学科间的关键联系和多学科视野的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从而相应要求具备多种知识技能的师资力量。国际上对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普遍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博士学位;第二要有研究成果;第三要有综合实际能力,教师既是大学教授,又是咨询公司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庄正民教授认为,台大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团队拥有其他大学管理学院不具备的三个特点:(1)师资队伍除管理或商业专长之外,还需具备涉及经济学、心理学、数理研究、工程领域等专长的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跨学科的通才管理人才;(2)师资队伍中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素材,另一方面能为学校与企业界、政界的互动牵线搭桥;(3)师资队伍要求来源多样化,聘请教授时不偏重特定地区、特定学术机构、特定专业。由于长期以来台湾各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多出自于北美大学商学院,近年来台大开始注重到欧洲或日本招聘教授,以资互补。根据国际师资队伍的构建经验,结合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培养趋势,组建一支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引进吸收具有国际管理经验或国外知名管理学院的学者,借助于国际师资力量引入先进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2)派教师到知名企业或国外进修。派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有助于积累实际管理经验和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到国外进修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将国际化的管理知识引进来。(3)鼓励教师跨领域开展研究或撰写论文,以培养具备多领域知识的教师。(4)实行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时不偏重于任何地区和任何机构,以实现不同学术机构知识结构体系的互补,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另一方面,根据课程设置体系,引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高级人才,以实现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和交叉。
3.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掌握独立获取知识,自己处理和获取信息,并运用科学方法去适应社会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为此,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移,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控制学习环境,鼓动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学习,从而逐步引导教学方法从系统讲授向边学边用转移,教学环境从课堂向真实的工作环境转移。
3.4建立国际化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教育部组织的高校评估,二是一些机构根据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对高校的排名,至今还没有专门的对高校工商管理教育的专门评价。工商管理教育要走得远,走得快,还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评价体系可借鉴国外经验,根据管理教育在市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市场化程度,在教育体系中的自身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教育绩效水平等方面建立多元化的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工商管理教育的改进和提升。
4结束语
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改变着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然而培养理念和目标的贯彻与实现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广大管理教育者从自身做起,以适应国际市场人才需求为基准,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 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不断充实扩大自己的知识修养、综合素质,根据学生对象的不同适时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需求与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模式逐步趋向多元化,但生源类型较杂,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使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应认清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和难点,以总书记关于德育教育论述为理论指导,与时俱进、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模式。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从高职学生的年龄状况看,高职学生年龄差别大,思想单纯,社会阅历浅,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还尚未成熟,还不能把他们完全视为“大人”,对高职学生而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促使心理日益成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从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看,他们思想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普遍认同、对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爱国主义热情持续高涨。但是,他们又是思维活跃、新颖,个性突出、能迅速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在他们身上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市场经济的背景使高职生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全新理念已把高职生推向了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对社会与个人前途的期望,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他们又是一个容易被外界感染的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不强,价值观念中的趋利性也较为明显;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高职生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影响;独生子女已成为高职生的主体,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在信仰、道德、行为与法纪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德育教育中,由于不能及时、准确地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给予回答,或在某些问题上给出的回答说服力不强,这就使得部分学生无法正确认识一些原则性问题,德育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不能真正贴近高职生的实际生活。
二、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模式
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必须要有健康的思想状况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同其他高校一样,既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各种思潮的集散地,高校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要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创新德育的模式。
(一)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观念
要更新德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德育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重视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一样都是教育主体,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人的主体性地位。以人为本还要注重人的主观特性,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在关注人的思想品德与理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人的意志、情感、本能、欲望、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即要塑造完整的主体人格。以人为本,还必须要尊重人的个体多样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综合素质作用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尊重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帮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真正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
(二)创新德育教育的载体
第一,以思政课教学为主要载体,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21世纪,大学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高度远远胜过上个世纪,对许多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要比教师快得多。大学生已经不再是过去“老师教啥学啥,老师讲啥信啥”,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已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对于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他们不满足于照本宣科的大话、空话,不满意只在经典作家的语录里打圈圈,不满意讲故事式的肤浅说教,不满意开玩笑式的庸俗趣味,不满意不负责任的借题发挥,不满意思想偏激地乱发牢骚,不满意蜻蜓点水式的“理论联系实际”,而要求理与趣、情与智的和谐一致。因此,根据思政课教学的内容、目的和高职生思想成长的规律,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的现实实际,运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当前形势下深化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坚持六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要坚持理论教学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通过结合以增加理论教学的现实感及针对性;第二个结合是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阅读原着结合,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帮助他们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个结合是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结合,通过结合提高高职生对德育教育的情感认同;第四个结合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通过结合让高职生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认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第五个结合是课堂讲解与师生共同讨论结合,通过结合提高高职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第六个结合是传统
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科技教学手段结合,通过结合让德育教育真正占领网络这个战略高地。通过以上六个结合,让思政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第二,以网络为载体,创新德育教育手段。互联网以其快捷迅速、实时传输、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20-29岁的网民比重继续加大,达到30.8%。因特网的触角正在伸向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也成了网络社会拓展自己空间的重要目标。互联网给高职院校学生打开了一扇获取信息和习得技能的大门,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素养已成为一个受教育者的必备素养之一。同时在政治、思想等方面互联网也给高职院校学生带来了直接的冲击和影响,同样也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新课题。
创新力是一种摒弃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力量。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激情是创新的初始化,而思维是结果的映射。那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是一种放射性思维,因此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人们可以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这种思维不受客观因素的限制,思维具有扩散性,并且它产生的方法也具有多样性。当思维处于有意识、不胜任的状态时,往往能有新想法的产生。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外,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欣赏名家作品,指引学生注重画面的选景与构图
在风景写生中,我们不能将诸多客观事物强加在自己设计好的画面上,而是应该学会如何选景,对画面做以调整,勾勒出极具美感的画面,通过构图法则使物体更生动地呈现在眼前。研究名家大作和名画是提高学生构图技能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指引学生从名家作品所呈现的均衡感、节奏感等方面去吸取构图的经验方法。
均衡感。古典构图讲求均衡与对称,为了展现出一种对称美。这种均衡感既有画面明度的均衡,也有画面感给人心理感觉的平衡。如柯罗的《枫丹白露的早晨》,横向的远山和纵向的近树相结合,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而近现代作品不完全采用传统的手法,而是有舍有取,让画面更具活力。如巴尔蒂斯的风景画《夏西堡农场中庭》《黎壅的谷地》《夏西农舍庭院习作》等,运用几何理念,使画面呈现多种几何图形,给人以均衡感。洛佩斯的风景画《后花园》也是如此,只是相对不太明显。
节奏感。在包括高、宽、深等立体空间内的有无规律的间歇性变化简称节奏。节奏在艺术中处于灵魂地位。“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是国画创作的一种说法,它讲的就是一种疏与密的节奏感。这里就得提一下洛佩斯的作品《海》,其构图并不繁琐,涌动的波浪形成强烈的韵律感,同时白云与倒影相呼应,给人以柔和感,因此整个画面由于各节奏的相呼应而变得丰富多彩。塞尚的《圣维克多山》中,景物的几何效果更加明显,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排列组合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塞尚曾说:“要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处理自然。”这样一来就可以不被某些不必要因素所限制,更加简洁的进行勾勒,从而解放思想,整体把握自然,使画面呈现人为加工后的节奏感。莫兰迪的风景画作品则给人更加新奇的感觉,他不断地加工结构,调整色彩,创造出一种抽象感极强的精品绘画,而画面也更具有了节奏感。在油画写生教学中,传统的方法(以双手为取景框来取景)可以防止画面的景物的大小不协调。但这种方法缺少新意,我们应将上面提到的均衡感、节奏感等结合使用。如:我们可以将电线、楼梯等线状物体放到结构方面研究;物体的距离与体积等可从节奏与韵律感方面去考虑。在表现这些东西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分析其结构构成并作出取舍选择。舍弃不必要的,突出重要的。
技术与艺术结合
在遵循色彩规律的基础上,应充分使用各种颜色及笔触,从实践中得到启发,突破传统模式的禁锢。绘画技巧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探索的过程。对于画面笔触来说,技巧就如笔触流露出的气质;而对于画面境界来说,技巧又像是境界展现的韵味。由此可见,这直接决定了画的最后质量如何。作为组成绘画语言的重要部分之一,笔触不仅能创造美的效果,其本身也是一种美。笔触之于绘画,若旋律之于音乐。绘画时,运笔要迅速而坚决,行云流水,做到笔触鲜明,排笔有律,就像音符一样能展现出美的旋律。由气韵而知修养。熟练的用笔没有生硬感,一笔一情感,笔触即是感情的宣泄。笔触的不同姿态也使得气韵产生多样化效果。在美术写生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限制,用带情感的笔触去寻找景物的构成和色彩,变枯燥为多彩。画面中颜色的分配,色调的轻重,整体布局等都会使画面呈现不同的“味道”,而这些“味道”的形成常常与笔触与肌理的“偶然性”有关。景物千变万化,那么我们的表现手法也应具有多样性,譬如西北的豪迈雄浑与东部的都市气息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这就需要掌握多种绘画技巧。着名风景画家杨诚的作品因“新”而着名,他的画面包含着众多的笔触与肌理,融合了中国画与油画的众多技术,这也使得其作品带给人更加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笔触并不存在于景物中,而是画家在不断的绘画过程中自身的一种情感的自然显现。笔触的技巧美体现了画家对景物美感的独到理解和欣赏。笔触之于画家,就像标签之于商品,永远不会有重复。它对艺术创作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抓住肌理的“偶然性”,如用塑型膏做画布的底,使用松节油稀释油画染料,体现不同的色彩感,运用国画和油画的绘制技巧加强画面的效果。这些效果都需要细心培养,虽然万事开头难,但是熟能生巧,练多了自然就能运用自如了。同时学生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吸取更多的绘画经验,做到对油画真正的了解。
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天资的差别来进行创新力的培养,产生多样的艺术风格,并获得更多经验。“画如其人”,个人的性格决定了画面的风格。法国自然科学家布封的名言“风格就是人本身”曾多次在马克思的名言中出现。我们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性,培养适合自己的风格类型。风格的养成直接受个人创新能力的影响,而创新力的培养又需要画家有多重艺术修养。形式作为思想传播的中介,可以直接映射艺术家的修养水平。技术作为艺术的根基,并不是艺术的全部,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必须要有思想。技术只是一件工具,而一定的文化修养不仅可提高人的素质,也能提升技术能力。只有这样,艺术品才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美。学生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无论形式还是表现语言或材料,都是写生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在下乡写生前,我们应倡导学生从艺术大师们各种风格的艺术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这样做不仅开阔了眼界,也为写生做好了准备。在写生中,如果自身色彩感强,则可在色彩上做文章;造型能力强,可大力塑造生动的实体;若造型能力不强则可追求平面效果。另外,学生还必须学会通过文化素养来解决更深的问题。这种素养是要靠大量书籍的阅读来培养的,并且通过阅读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想象能力,获得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艺术的创新具有极大的偶然性。艺术意外是强调在艺术实体外的延展。这也就是说,艺术意外的基础条件是追求和发现新的艺术手法。而这种艺术意外的形成就是靠“个体有为差别法”,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思维,因此他们的创作风格绝不会出现相似。所以在风景写生过程中,很多时候应摒弃经验主义,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其他想法来进行放射性的艺术创作,这样将会使艺术意外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如着名画家任传文的画就暗藏着一个神奇的境地,这里是现实与梦想的边缘地带,给人以神奇感。其创作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实体与思维所体现出的现实与飘渺的结合。在他的画面上,适当的位置有适宜的平凡或者飘渺,任传文的“纯化感觉,迹化感情”就是对这一特殊的相互关系的描述。正是因为任传文勇于突破传统油画绘制的局限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他使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就是这一推断的很好论证。
融合多种画种,发掘创新潜力
艺术具有相通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其他画种对油画也有着很多的借鉴意义。在风景写生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各个画种的优劣,吸取其长处或优势,从而创造出更加有新意的作品。首先,当今是多元艺术的时代,因此油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油画专业的知识,而应该结合不同的画种,培养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上面提到过,在油画中加以中国画的技巧可以使油画更具有色彩美,创作者也会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计白当黑、气韵生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运用到自己的创作过程里,这样使得绘画技巧呈现多样性,并且这 些技巧的相结合运用也使得油画的表现力更强,更生动形象。中国山水画对油画的借鉴意义十分重大,如当代名师张冬峰的作品就是借鉴了山水画的各种技巧,并将其与自己的创作风格相结合,这种结合几乎是完美的。从他的结合手法中也可以看出他极高的文化修养。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多欣赏国画,并且应该从中学习审美技巧,同时吸取其长处并将其与油画创作相结合。其次,水彩画、版画、雕塑等其它画种对油画来说,也有着与山水画同样的正面作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设计艺术学科,它对油画的作用不可估量。“大艺术,大设计”已成为时代潮流,艺术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艺术设计课质量越高,对油画发展的影响就越巨大。此外,我们还应该倡导学生去多阅读,多到艺术名地进行研究,譬如敦煌和永乐宫壁画的各种绘制技巧就可以运用到油画创作中。而众多民间艺术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油画的文化底蕴,保证学生在描绘风景的过程中受到更多启示并且获得良好的体验。
在油画风景写生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任重而道远,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通过特定环境、不同的审美观以及特定材料形成个性化语言。一方面我们应该倡导学生保持开阔的视野,不断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形成个体性绘画语言;另一方面,我们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各种创作元素,发散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艺术时代。
当前形势下,我国的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教学一直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英语学习已经偏离了整个社会的需求,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也脱离了整个职业发展的诸多需求,英语教学的内容缺少实用性,其职业性很低,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比较低,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等等。一般情况下,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必须要通过加强高职院校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英语职业化教学教材建设工作、加强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和专业技能之间融合等等,最终能够将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很好地实现。下面就对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1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1.1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所实施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是要进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质量型的人才,就必须要具备很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在我们的调查和分析过程中不难发现,百分之八十的高职院校学生都没有兴趣进行英语学习,持有一种十分消极的英语学习态度,他们通常认为,专业课才是他们必须高度重视的课程,只有学习好自己的专业课程,才能够将自己日后的工作做好,他们对于技术型人才英语的要求缺少一个必要以及客观的认识和了解,除此之外,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英语学习都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以及获得相应的英语等级证书,并不注重英语学习的应用性。这一种具有偏差性的认识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不能有充足的学习动力,降低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进而造成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低的情况。在当前这样一个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当今时代中,英语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产生活中各个领域中,整个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专业知识和与专业技能、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都已经成为了当前单位进行人才选择和衡量的重要标准。
1.2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课程设置不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在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做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必须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方向来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只有将学生在自身专业领域里面职业素质以及英语应用能力提升,才能够为学生实现自身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要在职业教育理念基础上构建起一个课程体系,进而能够形成一个在工作过程以及岗位领域基础上面阶梯型课程的体系,与此同时,我们要在英语课程设置过程中将职业发展需求和工作岗位的要求很好地反映出来,把职业教育和语言教育很好地结合,专业技能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很好地衔接起来。
2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改革措施及建议
2.1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改革必须要构建起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而服务的,同样还要致力于培养国际竞争能力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因此,要求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英语知识,还必须要具有良好文化素养以及很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一种公共基础课程,高职英语必须要遵循能力为本和工学结合这两个重要教育教学理念,对职业岗位以及行业领域对于英语能力要求进行认真和全面的分析,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必须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目标以及认知发展规律来进行严格设置,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学生所具有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因此,我们必须要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时候来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英语技能进行巩固,并且对学生在日常商务活动过程中的职业素质以及英语交际能力提升。在第三学期的时应该要根据行业领域来进行行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工作,努力提高高职学生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英语运用能力。所以,我们必须要在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起合理的课程体系,以便能够完善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2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改革必须要建设教材
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教学内容是课程重要的一个载体,一直都对实现培养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是高职英语教材已经成为了培养目标以及教学目标实现最为重要的手段,十多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其英语教学中建材建设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因此,我们想要加强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加强高职院校职业英语教育教学,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职业化的教学建设。高职英语教师在进行教材选择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作为主要目标,选择出一个能将本专业科技发展动态、前沿内容、难度适合、题材多种多样以及内容系统等等方面融为一体的实践性英语教材,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必须要积极地鼓励相关专业的教师以及相关企业的一线专家来进行动态讲义的开发,这样能够使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教材更加贴近学生以及专业实际的需要。
3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从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以及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课程设置不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求这两个方面对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又从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改革必须要构建起课程体系以及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改革必须要建设教材这两个方面探讨了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改革措施及建议。
200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明确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状,技术理性倾向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机制,功利性、工具性、实用性的教育导向不断显化,不仅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要求有一定差距,也明显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弱化了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反哺社会、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的功能。因此,强化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通过有效手段和路径形成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并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结合高职教育现状对素质教育机制进行创新,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迫切之举。
一、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状及问题
1.素质教育观念缺失
由于对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和高职教育课程“必须、够用”原则的片面理解,部分高职院校一味强调高职教育的技术教育成分,并以此作为高职教育的目的和质量标尺,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出现重理工、重专业技能,忽略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课程粗放管理的倾向。尤其在就业率的压力下,出于提高就业与毕业绩效的考虑,一些高职院校以就业知识、就业技能为主要支点设计和实施了“现实需求型”的教育结构和课程体系,素质教育元素被排斥在外。据笔者对浙江省10所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开设课程情况的调查,涉及素质教育的显性课程主要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规定的素质教育类必修课,而隐性课程的内容则主要以技能培训、技能提高和就业准备为主,笔者还在浙江杭州及周边的10余所高职院校发放了500份问卷了解高职院校师生对素质教育的看法,其中分别有23%的教师和45.2%的学生表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无太大必要”,认为学好就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即可的占83%。说明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观念缺失,不仅出现在学校的管理层,而且也渗透在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中间。
2.教育过程中存在功利化倾向
由于高职教育的负荷增大,政府集权主导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不能满足所有高职院校超常规发展的资源需求,一些高职院校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功利驱动下,采取超越教育生态容量和空间的发展方式,通过扩大招生规模、缩短学制、减少素质教育门类和学时、延长高年级学生预就业时间等方式减少教育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短期的数量型增长和发展。这种功利化倾向,导致学生的信念教育、品德教育、情感教育、美学教育、历史观教育、文化观教育等素质类教育严重缩水。高职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类似功利化目的,使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导向向现代科学世界观和技术理性倾斜,不断偏离人文精神,也离育“人”的根本目的越来越远,逐渐成为培养“人力”的职业培训主体,学生通过学校的职业培训,虽然具备了从事某种职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可能会较快地胜任某项职业的某个岗位,却不会系统地考虑技能本身的道德约束和社会责任,只能以职业充当生活的手段和经济增长的规范“工具”。
3.素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教育资源是教育实施的前提和条件。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内的边缘化,也反映在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上。主要体现为:
(1)师资力量的相对欠缺。以专业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教学业绩的评价、考核、奖励均向专业教师倾斜,不仅使现在的素质教育教师队伍不稳,也使专职素质教育教师的数量递减。
(2)投入支持的相对不足。技能优先、就业优先的教学导向,使部分高职院校将主要精力和大量财力用于学院的实验教学、实训设备、就业培训等项目建设,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必需的教育经费、活动经费不断缩水。
(3)教育载体的相对单一。素质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开展素质教育必须采用多维结构的教学形式,通过不同的平台和载体指导学生参与、体验、互动,才能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据对浙江省内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教师开展素质教育主要以显性课程为主,隐性课程如学生社团活动、讲座、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技能培训或就业指导为主,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隐性课程占很小比例。
4.学生的人文素质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淡化已成为全球性教育难题。素质教育功能被削弱,体现在“以科学技术教育基本取代人文教育,以现代文化教育基本取代传统文化教育,以单一专业教育基本取代人格整体教育”。爱因斯坦在谈到教育功能时认为:“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给他一个和谐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情。”
近年来形成的片面追求“唯能力”、“唯职业”或者“技能至上”、“职业至上”的教育偏向,使部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退化, 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
(1)文化底蕴不足。单纯地追求职业技能和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残缺和畸形发展,对时事政治、人类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很少,对文化、文学、历史通识缺少基本的了解,对社会现实缺乏积极的符合民族常态和主流导向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批评,没有基本必需的知识承接能力。
(2)可持续发展能力乏力。以“职业至上”形成的功利导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我需求为目的,形成片面性和短视型的思维方式,在考虑问题时缺乏辩证思维能力,缺乏自信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巧,适应社会的能力差,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3)自我道德水准和道德判断能力下降。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当素质教育缺位时,不良的观念、消极的生活方式和非主流的极端文化就会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拥有更多的盲从者,尤其是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更容易误导高职学生形成错误的道德判断和不良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出现扭曲。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机制创新
1.构建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
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提倡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高职教育也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出发,履行高等教育的本原使命,为社会培养既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具有身心健康、知识全面、品德高尚、适应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劲的全面人才,并从教育使命的高度、构建素质教育导向机制,使高职教育既重视知识技能,又重视人文素质,使科学技术与人文知识相融、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互动、技能培训与做人做事兼顾,实现就业与提高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举,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通过全面发展型人才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高职教育应把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写入学院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年度工作指导意见和定期发表素质教育工作报告,借以通过导向作用引领素质教育的实施。
2.构建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
高职教育要摆脱长期以来对素质教育形而上的看法,从两个维度构建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
(1)教育责任的维度。素质教育不以直接为职业提供具体知识与技能为目的,具有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特征,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社会责任,是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几乎覆盖了一二三产业的所有领域,是国内生产、服务一线的主要力量,高职院校必须主动承担起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历史责任,将在校阶段的学生素质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提升工程进行落实。
(2)教育需求的维度。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之各行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在不断变化,我国的职业也出现了动态发展的特征,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职业岗位能力养成过程中,希望在高职院校的学习能内化为一种应用广泛、普适功能明显,可迁移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而实现这种诉求,非素质教育莫属。因此,通过素质教育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人才市场变化、办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也就成为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3.构建素质教育的课程机制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程未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散落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时分配等方面均缺少有序的安排和整体计划。因此,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充分考虑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机制的合理性。从课程属性角度而言,素质教育课程应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类实施,并在统一的教学计划下划归不同的基层教学单位组织。课程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的后发展能力,首先构建起由认识性目标、价值性目标和文化性目标构成的课程目标体系,然后循序渐进地开展包括思想品德、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环境、审美、心理健康、职业发展、创业等七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教学。
4.构建素质教育的引领机制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常规性的项目论证、程序运行、过程管理和结果监控外,重点应开展三项工作的创新:一是素质教育理念及推广,在偏重专业、偏重技能的技术理性倾向的背景下,要求全体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体现素质教育的元素和理念;在显性课程或隐性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开展知识和技能本身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讨论或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意义。二是实行素质教育三年一贯制,制订以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周期为条件的整体素质教育实施计划,将素质教育内容贯穿于理论教学、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环节。三是实行素质教育导师制,除通常意义上的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体的管理队伍以外,通过合理的筛选和考评奖励机制,建立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导师制,由素质教育导师跟踪学生的素质教育情况和素质表现,因材施教地开展以隐性课程为主的素质教育项目。
5.构建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一是领导保障。成立由学院党政领导主持和参与的素质教育领导机构,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并进行人员分工。二是投入保障。拨专款用于学院素质教育,在进行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经费投入的同时,对素质教育的物化项目也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三是师资保障。素质教育的课程教育、项目实施都需要教师参与,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任务重、教学周期短的情况下,应整合全院的教师力量投入素质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对素质教育教师进行培训和教学指导。四是环境保障。通过制度环境和物化环境营造素质教育氛围,形成素质教育的合力。
6.构建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
素质教育同技能教育或专业教育相比,在效果的考评上具有模糊性、间接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应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方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素质教育。尤其应改变当前功利性的评价导向,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学院素质教育的校本元素,尝试校本评价,同时学院的职能部门应结合素质教育的课程和项目特点,探索一套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教师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并体现在教师职称、薪酬等评价权重上
一、文学教育及其重要意义
文学教育不同于语言教育,但又跟语言教育互为依托。语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特征。英美文学教育是在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品味与健全的人格。文学具有抚慰心灵、陶冶情操、塑造伟大人格、开拓人类精神空间的内在价值。文学教育为学生提供有“意义”和有“韵味”的语言输入,使学生耳濡目染于优美的英美文学语篇,从而帮助学生塑造独特个性,培养文化宽容精神,提高鉴赏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认为,“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的进退,关系到人格的高低,关系到涵养的深浅,关系到思维的智弱,关系到事业的成败。”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在文化与文明的传承过程中,文学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文学涉猎广泛的题材,在表达悟识、反思生活方面的价值是任何其他方面的学习难以取代的。就个人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来说,文学教育虽然费时、费力,不容易见成效,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旨在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人文工程。
二、英美文学教学改革途径
现在的英美文学课程课时偏少,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系统,教学方法单一,要想通过文学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就必须探索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1、调整授课学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上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操练的语言技能课如听力、口语和阅读等课程,现在可以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减少课时,采取教师课堂指导、督促、检查和学生自我操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就为文学教学腾出了教学时间。可以将文学类课程提前到大学二年级,并贯穿整个大学后三年,这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英语基本功一定能有较大的提高。
2、增加“文学批评理论”教学
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很少出现“文学批评理论”的身影,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文学文本所涉及的话题是复杂的、深入的、丰富多彩的,并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答案。文学教学不是要去寻找各种权威的或正确的解释,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会个性化的阅读和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教学应该对学生的智慧产生影响,而文学批评理论的学习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20世纪各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不断涌现,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批评、读者反映批评、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这些文学批评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文学“经典”教学内容和模式。文学理论可以使我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经典作品,并使我们认识到经典作家要比我们过去对他们的认识复杂得多。
3、改革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专业知识的单向传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动手能力不强。课堂教学应将教师的讲授与指导、课前小组准备与课堂专题讨论结合起来,有效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布置开放性的研究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协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对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查阅检索,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取舍、加工处理,这是一个努力探索、积极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即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设施与影视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号召学生运用想象力,根据名着改编作品并进行舞台表演。
4、改革评价模式
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主要是考察学生掌握的知识量,能力评价环节较薄弱。我们应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同伴和学生本人;考核方式应该是多样的,包括试卷测试、课外学习、课堂汇报、小组答辩、PPT制作,课程论文写作等。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成为了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教育模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艺术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实施艺术素养教育不仅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证。推进艺术素养教育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德育本身相互交融。
2、高校开展艺术素养教育的意义
在高校中开展艺术素养教育工作,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意义具体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在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是加强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党中央文件曾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通过艺术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使得学生更易接受教育影响,同时也是提高艺术修养的过程。其次,在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能大大地促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展开。通过艺术教育,使得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培养和发展,改变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最后,在高校开展艺术素养教育工作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在校园中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传播先进的文化,展示高品位的艺术作品,引导大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形成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工作的创新
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达到教育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以下三点进行讨论:
3.1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里,“以人为本”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一贯立场,也是进行艺术教育工作和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3.2注重个性品质的培养。培养个性品质是艺术创作的根本需求。首先,应该注重学生的性格培养。通过艺术教育来净化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质,为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是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和活跃的气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智慧,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最后,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艺术的生命力,具有丰富的创造力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3应注重人格魅力的塑造。人格魅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对学生具有终身的意义。通过以艺术教育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
4、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的实践
4.1哲学知识的普及活动。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以及思维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一门社会科学。
4.2文艺鉴赏教育活动。文学艺术是通过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来塑造典型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形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主要包括语言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和综合艺术等。文学艺术作品既是人们对不同时期人的生存状况的一种描写和反映,同时也体现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通过引导高校学生进行文艺作品鉴赏,能够让他们在领悟美的真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对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评论能力,并且能够借助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能将追求完美的意识渗透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4.3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是民族之间进行区别的根本标志,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尤其是我国,具有古老、悠久的文化根基,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无时无刻不显示着其巨大的生命力。通过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让学生重塑民族人文精神,树立奋进图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4.4世界文化教育活动。世界文化是由全世界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民族的经济政治和地理因素等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正是民族文化的差异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综上所述,在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高校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艺术素质教育工作始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的,通过有效开展艺术素养工作,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本文从艺术素养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出发,针对艺术素养教育工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注重个性品质的培养以及注重人格魅力的塑造三个创新点,同时也提出了艺术教育实践 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开展哲学知识的普及活动、文艺鉴赏教育活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世界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在高校中开展艺术素养教育活动,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德育教育在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职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面对很多崭新的社会观念、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想开始不断地渗透到学校这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中来的这种情况,如果德育教育不能对其中的积极因素做出及时反应和吸纳,继续本着固有原则、方法,必然不适应正处在黄金阶段的中职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需要教师要注重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恰当的方法,促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巨大进步。
一、当前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解决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没有在学生思想道德上的系统训练和理由的阐述,给学生强迫的灌输枯操的理论,然后让学生背诵,这样思想道德课程演变成知识的课程,德育的基本途径没有有效的发挥。
第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行为存在着严重脱节
目前的中职院校德育的教学目标由于缺乏层次性,导致教学内容比较空泛化,并且与学生的实际行为存在着严重脱节,其具体的表现为:
1、没能根据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发展规律形成层次中职德育工作在教学内容上长期以来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迫使学生读达到他们这个年龄段很难达到的要求,只有事情发生之后才开始致脚疼医脚,头痛医头往往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在肠道学习雷锋活动中,要求学生“助人为乐”,但是学生却不了解“助人为乐”,包含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助人为乐”是以帮助他人为乐,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人能做到。如果要求学生“应该帮助别人”,这样学生才不会感觉你的口号充满欺骗性,由此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德育课普遍存在知行脱节,教育的目的在于应付考试在思想道德教育课上,教师娓娓动听的讲,然后学生很认真的学与背,但是在他们的思想上,却与其根本不沾边,在日常行为中依然我行我素,结果是德育课成了学生考取高分,取得好的名次的工具。笔者还发现,每当学校组织道德活动的时候,班级、学校为了拿名次,让学生组成代表队集中排练,最后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的结果却是学生没受到任何影响,在道德方面还是靠自己的认知来维持的。第三,社会、家庭以及网络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德育影响的效果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对于他们能否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一些不良的简直观念很容易腐蚀他们的思想。此外,网络中的“病菌”,对学生的灵魂产生一定程度的侵袭。
二、提高中职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1、课堂授课要重视实践,让学生能够得到过程体验思想道德教育在中职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有很重要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学校有关领导必须对此高度重视,让课堂授课要重视实践,让学生能够得到过程体验,本着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学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让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情绪受到感染,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懂得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只有让学生得到体会,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才能够让他们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才会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2、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主主体作用与人格独立处在黄金时期的中职生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个性发展的要求十分强烈,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与人格独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放手将一些疑点、难点问题让学生讨论,并且不要刻意否定他们的答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但要传授道德知识,还要注意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自己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道德的楷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信任教师。
3、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诚然,由于受整个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也不得不利用分数对学生进行考核,因此,成绩也是比较重要的。但是教师不能为了成绩让学生盲目地去学,而是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压力,能够愉快的进行,鼓励学生之间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把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成立几个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竞争,看哪个组能最先完成课堂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质疑问答,答疑解惑,共同探讨,合作意识加强,也更懂得尊重他人,容忍他人,这也是思想道德教育课的目的之一。
4、改变教育评价体系,将评价体系多元化,民主化德育评价与其他学科的评价是有区别的,如果学校只是单单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好坏的话,不仅是荒唐至极,也表示这所学校教育的失败。我们提倡改变教育评价体系,将评价体系多元化,民主化,按照规定的流程,更加科学的进行。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数决定思想道德水平好坏放在末尾,重点考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且采用民主化的方法,改变以往教师一个人定成绩的做法。我认为,只有这样客观、真实的道德评价才会让学生心服口服,才会让他们在今后严格的要求自己。
三、结束语
在中职教育中,德育教育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劳民伤财”“走形式”。为此,作为一名德育教师,要深刻明白自己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不断的完善自我,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注意改变教学方式,。努力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模式逐步趋向多元化,但生源类型较杂,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使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应认清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和难点,以总书记关于德育教育论述为理论指导,与时俱进、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模式。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从高职学生的年龄状况看,高职学生年龄差别大,思想单纯,社会阅历浅,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还尚未成熟,还不能把他们完全视为“大人”,对高职学生而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促使心理日益成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从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看,他们思想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普遍认同、对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爱国主义热情持续高涨。但是,他们又是思维活跃、新颖,个性突出、能迅速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在他们身上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市场经济的背景使高职生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全新理念已把高职生推向了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对社会与个人前途的期望,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他们又是一个容易被外界感染的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不强,价值观念中的趋利性也较为明显;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高职生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影响;独生子女已成为高职生的主体,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在信仰、道德、行为与法纪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德育教育中,由于不能及时、准确地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给予回答,或在某些问题上给出的回答说服力不强,这就使得部分学生无法正确认识一些原则性问题,德育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不能真正贴近高职生的实际生活。
二、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模式
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必须要有健康的思想状况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同其他高校一样,既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各种思潮的集散地,高校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要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创新德育的模式。
(一)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观念
要更新德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德育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重视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一样都是教育主体,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人的主体性地位。以人为本还要注重人的主观特性,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在关注人的思想品德与理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人的意志、情感、本能、欲望、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即要塑造完整的主体人格。以人为本,还必须要尊重人的个体多样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综合素质作用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尊重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帮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真正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
(二)创新德育教育的载体
第一,以思政课教学为主要载体,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21世纪,大学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高度远远胜过上个世纪,对许多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要比教师快得多。大学生已经不再是过去“老师教啥学啥,老师讲啥信啥”,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已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对于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他们不满足于照本宣科的大话、空话,不满意只在经典作家的语录里打圈圈,不满意讲故事式的肤浅说教,不满意开玩笑式的庸俗趣味,不满意不负责任的借题发挥,不满意思想偏激地乱发牢骚,不满意蜻蜓点水式的“理论联系实际”,而要求理与趣、情与智的和谐一致。因此,根据思政课教学的内容、目的和高职生思想成长的规律,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的现实实际,运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当前形势下深化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坚持六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要坚持理论教学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通过结合以增加理论教学的现实感及针对性;第二个结合是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阅读原着结合,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帮助他们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个结合是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结合,通过结合提高高职生对德育教育的情感认同;第四个结合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通过结合让高职生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认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第五个结合是课堂讲解与师生共同讨论结合,通过结合提高高职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第六个结合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科技教学手段结合,通过结合让德育教育真正 占领网络这个战略高地。通过以上六个结合,让思政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第二,以网络为载体,创新德育教育手段。互联网以其快捷迅速、实时传输、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20-29岁的网民比重继续加大,达到30.8%。因特网的触角正在伸向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也成了网络社会拓展自己空间的重要目标。互联网给高职院校学生打开了一扇获取信息和习得技能的大门,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素养已成为一个受教育者的必备素养之一。同时在政治、思想等方面互联网也给高职院校学生带来了直接的冲击和影响,同样也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新课题。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笔者从下面几点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议。
一、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美术教育,即通过美术教育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的能力,也称对美的鉴赏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现实的感受是否敏锐、鉴别是否准确、发掘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的东西是否深刻等。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层次去定位。
1.知识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理论、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判断、科学的审美价值、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文明的审美趣味。所谓审美判断是依据一定的审美理论、标准,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艺术作品所作的饱含情感的审美评价;所谓审美价值,是审美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人审美需要、给人以审美享受的价值;所谓审美理想,是指人向往、追求的美的最好最高境界,是审美要求系统化后所形成的理想化的审美观念,是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升华;所谓审美趣味,是指审美主体对某些审美对象的一种特有的喜好、偏爱的倾向。
2.能力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二是有对美的感受、鉴别和欣赏能力;三是有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完成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准确的审美判断、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审美情趣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审美对象或爱或憎的富有情感的评价倾向。它表现为个人爱好、兴趣的差异和审美能力高下深浅的差异。时代精神、生活方式、地域环境、民族心理、习俗的差异也会带来审美情趣的差异。通过美术教育,培养起人们高雅、文明的审美情趣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的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就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的美术教育目标定位简单化、同一化和绝对化的弊端。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技法训练是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课堂写生与临摹占据了大部分的学时,这种教育的好处是学生的基本功扎实,技法过关。但坏处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学生的艺术个性不明显,创造力薄弱。另一方面,对审美教育的忽视,也使学生的艺术视野不够开阔,审美能力较弱。所以,美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在训练学生专业技法的同时,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1.构建跨学科课程
表现和创造“美”是一切艺术活动的目标[1]。许多高校美术课程的设置中,鉴赏与美学理论课仍然是擦边球,整个四年下来,也抵不上一个学期的技能课学时,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明显不足。我们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注重构建跨学科课程。首先,在保持专业独特性的同时,构建跨学科的新课程体系,注重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渗透[2]。提倡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理论课程,也积极选修美术之外的舞蹈、音乐、文学、哲学等学科。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加大专业美术理论课的学时与分量,引导学生重视理论课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入思维训练课程
创造力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3],也是高素质的美术人才必备的才能。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着重视课堂习作而忽视创新训练培养的倾向,学生的作品习作味浓,创新性差。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在日常授课时随机训练,如做出发散图表等,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引进新型的思维训练课程,如头脑风暴训练课。训练时,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像暴风骤雨一样,迅速地说出自己的一些观念,不能迟缓,不限制数量,也不要求质量。在整个思维训练过程结束后,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说的越多表示思维流动性越高,速度越快表示思维流动性越好。这种风暴式的联想训练,对促进创造性思维大有益处。
3.增加开放式实践教学内容
现在高校美术毕业生的通病是学生实践性不够,就业后还要“二度培训”。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和教师应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体系,倡导“开放式”实践教学。
(1)鼓励课堂外教学。这种课堂外教学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寻求当地美术资源,如相距不远的古建筑或博物馆,组织学生实地观摩。观摩前教师设计好课题,观摩后以组为单位提交调研报告。另一种是在讲解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技法时———如透视学,由教师短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实地观察透视变化。
(2)建立“班级工作室”,把社会设计项目直接引入教学课堂。通过模拟真实丰富的生产情境,把教室变成合作互助的工作室,师生共同负责“产品的全程生产”。这种实践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3)组织多种竞赛活动。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设计比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变模仿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
(4)发展校外实践基地。由校方出面联系,发展不同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习时了解社会需求,主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选择
1.改变“一言堂”教学,倡导“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美术教学是建立在处于平等地位的学生、教师和作品三者间彼此的精神敞开而达到心智启迪、灵魂交融目的的教学形态。在这种多元对话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与权威,而是课堂的引领者与组织者。
(1)与作品对话。通过课前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搜寻作品资料,理解“画内之意”与“画外之意”,实现初步的“人与作品的对话”。
(2)师生的对话。课堂上教师巧设话题,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这种对话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在教师循序渐进的问题诱导下层层深入的。同时,学生之间讨论、对话,活跃思维,呈现了对作品的多元理解。
(3)与自我对话。对话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自身的人文关怀与精神的提升。师生在欣赏完作品后与自我的内心和精神世界进行对话,这是课程审美性与人文性的体现。
2.改变单一的“范画示教”,倡导多元化教学
单一的范画示教容易导致一班学生都模仿老师的作画风格,显得千人一面。因此,在现在的技能教学中,倡导在“范画示教”的基础上,引入多元的教学方法。
(1)激疑法。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刺激学生感官,再促使学生思考和探讨。如教师在作画前,先展示自己或他人的优秀作品,在学生惊叹之中,教师有侧重点地引导学生观察技法特点,如湖水的透明感是怎样表现的;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研究,讨论。然后教师具体示范湖水透明感的画法,使学生领悟。这种方法针对性强,且激发兴趣,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对比法。展示优劣不同的范画,请学生自发找出劣画中的构图、色彩、透视上的缺点,再讨论同样的问题在优秀作品中是怎样表现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技法细节。
(3)展览法。名家名作虽然可以引起学生的感叹,但是与他们心理距离最近的还是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观摩,定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作品展览,组织学生观摩与讨论,可以互相促进,开阔创作思路。
(4)临摩法。让学生临摩美术大家的画作,提高其审美和鉴赏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法,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美术史和名人名画介绍,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评价能力。
3.引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无疑是现代课堂的重要改革,这使课堂的信息量增长,感官性增强,课堂效果更好。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建立网站,收集资料,相互交流与促进。也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美术作品挂到网上,相互交流与欣赏。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美术创作与其他学科门类相比,方式多变,过程复杂。因此,对教学评价的改革也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由重结果评价向重教学过程评价转变
原有的美术教学评价一般是重结果,轻过程。美术评价改革要求,应在宽松的艺术氛围下,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过程分阶段评价。
2.对作业的单一评价向质与量评价转变
在日常作业的评价中,弱化量化评价和主观评价,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做出客观的描述性评价与软性评价,适度地指出问题,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
3.由单向的教师评价向多向交流的相互评价转变
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在多向的交流与评价中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并合理地给予指导。
在独立学院成本会计教学中,教师大多只重视传统的产品的成本核算内容的教学,就成本论成本,没有站在学术的前沿,及时掌握社会需要的动态。成本会计教学上的处理方法一般是以很低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很高的制造费用,最终会使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作出错误的经营决策。独立学院的成本会计教学工作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满足经营管理的需求,是对成本核算的根本性需求。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对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它要求成本会计工作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的成本核算上,而是在整个企业内部甚至在整个集团的内部建立起更为科学、有效的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考评机制,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学生学完成本核算的内容,仍不能针对不同生产组织特点、类型和管理要求组织进行成本核算并编制成本报表。产品成本只是算出来而已,至于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否满足管理当局的需要很少顾及。成本核算的教学也不符合成本会计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违背了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目前在独立学院中,对与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基本上还是期末闭卷式的考核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核局限于卷面分数。有的会算上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一般由出勤率、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等组成,这些都同样不能反映出一个学生对成本会计实务的掌握情况。既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对于成本会计这样一门强调实践性的课程就更应该通过科学的考核方式反映出学生成本会计的理论水平及实务操作水平。然而,独立学院对于实务操作技能的考核一般会因为卷面出题的局限而无法进行,即使有也只是局限于几个业务题的核算,对于整体上把握成本核算的流程的考核无法开展,造成考核的不全面性,也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生产实践的积极性。
独立学院成本会计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独立学院的特点决定了理论与实践两难
独立学院的母体学校一般都是国内的一类本科院校,而一类本科院校的特点是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或者说对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视的。除了一类本科院校,还有一类学校就是各地的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由于近年来企业对拥有娴熟技能的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就业情况非常好。因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只强调实践,并且在政府及企业支持下拥有非常多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可以说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条件得天独厚。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层次介于一类本科和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之间,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一时难以确定。如果按照母体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唯恐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有限,达不到人才培养要求。但是如果按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又体现不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上独立学院处于理论与实践两难的境地。在这个问题上,办学时间比较长,经验比较丰富的独立学院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方案,例如,最早创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推行“错开定位,配套发展”方略,建设了应用型专业体系,构建了“横向可以转移,纵向可以提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以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三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理论教学中突出够用、能用、会用,在实践教学突出基本技能、专业工作能力和综合技能,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基本实验、综合实验、仿真与开放实验。这些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已经明显区别于母体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传统,踏出了独立学院走向独立的最重要一步。但是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大部分的独立学院还处在发展的摸索阶段,体现在教学中就是照搬母体学校的教学体系,因为没有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具体方案,因此,忽略了成本会计等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的实践部分,对于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核形式也过于空洞。
2成本会计的特点决定了教学上的难点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继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后的主干课程,和其他会计类课程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方法多,公式多,表格多。如成本核算中材料费用的分配可以按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重量、体积等多种分配标准进行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也有五六种之多,各种分配方法又有其不同的适用情形。由于企业的工艺流程、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要求不同,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可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因此,成本会计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教师在上课时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作详细而周密的讲解。成本核算方法是成本会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这部分内容要把它讲清楚客观地会占用大部分教学时间,而且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就已经慢慢地因为枯燥繁琐丧失了学习成本会计的积极性,,那么在后面讲成本会计的前沿的时候学生就已经不知所云了。第二,成本会计的前沿理论还没有广泛运用于生产实际。如前所述,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滞后于现代的企业管理,也就是说现代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成本会计的革新。但是,成本会计的前沿理论例如作业成本、质量成本和环境成本,这些理论很早就被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但是由于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不对接等原因,没有在我国生产实践中广泛运用,有的大型企业用到了,但是也只是作为成本管理的一种辅助性的方法。那么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上,成本会计前沿的内容也只能作为次重点,在这方面找不到大量的很成熟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讲解 ,加之前面在学传统的成本核算的方法的时候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会认为成本会计的前沿不是很重要,殊不知这部分内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独立学院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成本会计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较其他会计学科课程形成比较晚。部分独立学院虽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已经确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具体的培养方案上还不是很成熟。因此,针对以上提出的独立学院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构建理论与实践平衡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亲身体会成本会计在不同行业中的操作与应用以及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独立学院在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应该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合理构建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首先,应当提高实践课程学时在成本会计总学时中的比例。如果说成本会计课程每周4课时,那么实践部分的课时可以由0或者1增加到2课时。其次,应当加大会计实验室硬件投入。在模拟实验过程中,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搜集资料,相互讨论,寻求教师的帮助,进而解决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最后,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要想学好成本会计,社会实践是必修的一门课,不仅是学习成本会计的学生,教成本会计的教师也应参与到成本会计的社会实践中去。因此,独立学院应当积极利用地方优势,与当地的企业加强紧密联系,发挥好实习基地的作用。
2保持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成本会计承接了基础会计学和财务会计学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还融入了多学科的知识,涉及到统计学、管理学和运筹学的相关知识。在课程内容的确定上,可结合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增加成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等内容,在保留传统的成本核算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简化过多涉及其他管理领域的内容,扩充成本控制战略等成本管理领域的新概念和理论与方法,使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具体实施的方法可以有:第一,更新教材。独立学院可以自行组织教师编写新的成本会计的教材,在内容上可以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地方经济的特色。第二,选取部分成本核算的方法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学成本核算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空出一些课时,来讲解成本管理的整体流程以及成本会计的前沿理论,从而保证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能适应现代的企业管理,同时也给了成本会计教师发挥的余地,第三,组织成本会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的,还没有企业成本管理经验的年轻教师。
3设计更具有导向性的学生考核方式既然实践对于成本会计来讲非常重要,成本会计的内容也要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适应,那么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应当调用一切因素来培养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积极性以及成本会计的实际操作能力。考核方式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如果仅仅是闭卷考试,做一些计算题,那么培养出来的一定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会计。但是如果能好好利用一下考核方式的导向作用,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例如,在成本会计的总成绩的构成中加入面试和实践两个部分的成绩,要求学生能口头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同时又能在实践操作中能有很好的表现,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之后就能很快地走上工作岗位,并成为一名优秀的成本会计工作人员。
成本会计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独立学院应当将成本会计教学改革作为一个契机,革新教学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也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传统思维,摒弃不利于大学生发展的种种桎梏,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