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03 03:14: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园林景观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园林景观设计地域文化论文

1园林景观设计和地域文化的关联

1.1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含义

园林景观设计,就是综合自然元素及人工元素,设计出能够满足自然生态、文化诉求、社会生活的园林景观,承载人们精神审美需求。在融合人们审美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过程中体现出该地域的文化特征。地域文化,主要涉及到特定地区的经济水平、价值观念、社会风俗、艺术形式、生活方式、社会准则等,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不断积淀而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由此可见,不同区域的人们,因为本地区的发展特殊性,在生活、思想、行为上都存在着差异性,地域文化也就是这种不同类型意识形态的体现。

1.2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1.2.1地域文化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素材。园林景观设计,渗透着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人文要素的把控,有着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特性。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素材,设计者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生态特征,最后灌注自己的设计灵感,从而设计出地域文化气息浓厚的园林景观。

1.2.2园林景观设计促进地域文化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因为自身强大的艺术表现力,是承载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设计者通过吸取地域文化营养,将园林与现代文化理念融合,从而使园林景观展现出的地域文化历久弥新,增添地域文化魅力,既达到吸引游客的效果,又反哺地域文化,促进地域文化发展。

2园林景观设计凸显地域文化的艺术原则

2.1整体性

整体性也是基于地域生态系统而言,园林景观设计时,地域生态是优于社会人文要素存在的,是园林存在发展的基础。设计时充分遵循地域环境的生态规律,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做整体性的统筹设计,保证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整体一致协调。

2.2独特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在整体性的指导下,着力彰显地域的独特性。在设计中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对特有的建筑风格、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加以挖掘,丰富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展现出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在不拘一格,独具匠心中释放景区魅力。

2.3科学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对自然景观、生态资源、人文景观的开发设计应体现出科学性,谋求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当地遗留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在保持风貌的前提下,合理科学开发;另一方面园林建设使用的材质等,要保证绿色环保,以达到可持续利用。

3景观设计彰显地域文化的艺术手法

3.1去粗取精

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从繁杂中删减枝蔓,对当地建筑结构和空间形式进行去粗取精,保留文化特色浓郁的历史景点。对于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建筑结构保存完整的园林建筑,要本着最大限度减少破坏的原则,采用保留的设计手法,还原景观的历史真实。

3.2突出重点

园林景观设计时,收集整理当地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并从中抽取最能展现地方风俗文化的符号样式。突出重点的设计手法就是通过选取地区文化的代表元素,使园林景观的魅力得以尽情释放。需要注意的是,选取的重点文化符号可以不拘泥于具体的实体要素,既可以是建筑实物,也可以是文化、民俗元素。

3.3加工创作

园林景观设计中,一味地遵循历史遗留传统,只简单的采取保护,保留等方式对待文化遗产,不免显得沉闷死板,文化遗产的文化韵味也逐渐变淡,这就需要我们适度加工再创作。在深刻领悟当地文化精髓后,设计者可以在园林景观规划时,模仿原建筑结构样式,人工再现景观风貌。对于当地的重大历史事件,可以创作实体雕塑,加以生动还原。

3.4理念融合

只是拘泥于传统文化理念,对现代设计思想、手法不加融汇的话,难以设计出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传统建筑布局,形态样式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设计材料,不仅能保持原有的传统文化风韵,更能体现出现代文化气息。此外,在园林配套设施建设中,也应展现出古今文化理念的融汇共存。

4结语

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连接紧密、相互交融,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在把握基本艺术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展现园林魅力,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出文化底蕴浓厚,艺术表现突出的园林景观。

作者:张海蓉 单位:昆明市园林规划设计院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明清园林景观论文

一、明清园林景观建筑中的经典规划布局、纵轴为主,轴线曲折的建筑规划布局

明清建筑最主要的代表北京故宫以及苏州园林的设计,小巧的体形融会于自然之中,将建筑看成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故宫建筑布局是以主体建筑放在中央,其他建筑成十字轴线对称的建筑风格这种规格礼制性很强。而轴线曲折的布局设计多用于明清的园林空间布局设计,这种布局设计学又分规整式与自由式之别。马可•维特鲁威(MarcusVitruviusPollio)(2004-1)不管明清建筑中是以纵轴为主的设计学风格还是以轴线曲折的建筑规划布局设计他们都在人文上反映出当时的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性而且设计出的建筑总体性、综合性很强。这点在我们现代设计中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体会。中国传统建筑在于讲究个体与群体组合的风水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地面上热衷于建筑群体的全面铺排,象征严肃而有序的人间伦理,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在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峰,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官式建筑由于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

二、现代建筑设计教育制度典章仪轨规范下的教育基本形态初步建立

近现代中国建筑前期主要受西方的文化教育的影响在建筑设计方面追求西方建筑本身高大的形体,强烈的视觉效果,以形体表现人与自然的对话,代表建筑北京香山饭店,北京鸟巢体育馆,中央电视台大楼等新近代建筑。在最近又兴起了回归自然的明清建筑理念把建筑作为环境的有机整体,代表有黄永玉的北京万荷堂。人文风潮的突飞猛进也离不开骨子里面千年儒家的文化精神

三、中国现代建筑的美学阐释与“情感真理”的发现

质地,色彩,形状,并具有联想性,这些都是建筑学学习中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把建筑的直观具象性和瞬间永恒性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既满足了中国人文思想的寓意又增加了装饰意味的美感。明清园林建筑学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必然和其他艺术交融、沟通、整合。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打开一扇崭新的、美妙绝伦的窗口。

四、结论

明清园林景观建筑,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自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内含。如何将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建筑学设计的理念结合,把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探寻设计创新的切入点;如何使当代设计从明清园林景观的造型和构图中得到启迪,再发掘、再认识园林景观作品中的元素语言,使其能够"古为今用",丰富当代设计的语言符号和表述能力,是非常值得设计界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迫切的课题,亦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从明清景观园林设计学高度概括着手、试图从高度简洁的造型特征、构图方式以及文化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明清景观建筑学对当代设计的启示进行较为系统的探索。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推动设计艺术的创新。

作者:高平升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金叶榆苗木培育园林景观论文

1中耕锄草

及时清除苗圃杂草,杂草高度不能超过15.0cm。摘心解膜接穗的新枝长至15.0cm后,解除捆绑物。低接的当新枝长到20.0cm左右时,要及时摘心,促其多发侧枝,并将绑扎膜解去,形成三分枝以上后不再摘心。修剪高接苗:新梢长至15.0cm时第一次掐头,并在新枝长至80.0cm时开始修剪;将水平生长和向下垂的枝条剪去。

2病虫害防治

金叶榆的主要虫害为榆木蠹蛾和天牛,防治方法为。1)展叶初用久效磷等农药全树喷施,5月份用2.5%溴氰菊酯3000倍喷干杀灭初孵幼虫。2)自6月中旬起定期检查树干,发现有新鲜虫粪蛀屑排出的蛀道口时,向蛀孔内注入10倍有机磷农药(80.0%敌敌畏或50.0%杀螟松等),并用粘土封闭蛀道口,杀死蛀道内幼虫。3)树干涂白:在11月初用生石灰5.0kg、硫磺粉1.0kg、食盐500.0g、动物油或煤油100.0g、80.0%敌敌畏乳油或40.0%乐果乳油加水适量,调成糊状,稠度以使用时不往下流为宜,将此糊状液均匀外涂于树干上。灌木型嫁接培育技术嫁接时间及方式嫁接绿篱苗的接穗制作同高接接穗的制作方式相同。砧木选择用一年生白榆,嫁接时间3月下旬-4月下旬。绿篱苗木的嫁接方式采用皮下接,在砧木白榆地上5.0~80cm处截杆,用嫁接刀将留地砧木的一侧切开3.0cm斜面,再将接穗一端切开3.0cm斜面,将两个斜面用塑料条捆扎紧密即可。田间管理参照乔木型嫁接苗的田间管理方式,待金叶榆新芽生长至150~20.0cm开始第一次打顶摘芯,长至40.0~50.0cm时第二次掐头,促使金叶榆侧枝萌发。地接金叶榆锄草管护周期较短,为了加快地接苗的生长速度,通常要将田间的杂草清理干净,并保持水分充足。

3造型苗木培育技术

3.1绿篱型苗木培育

绿篱型苗木培育的嫁接技术与灌木型嫁接技术相同,培育关键点是控制苗木生长速度,保证一定数量分枝和冠幅。绿篱苗培育分低篱和高篱两种,低篱当年嫁接便可装营养钵出圃运用,高篱根据使用要求可培养成绿墙,高篱苗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将侧枝梳理,保持顶端生长优势,当年嫁接可生长至1.5~2.0m。

3.2球型苗培育技术

3.2.1地接球形金叶榆地接球的嫁接方式与地接苗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球形修剪培育,在地接金叶榆新枝生长至40.0cm开始培养球形,每生长15.0cm就需要修剪掉10.0cm,嫁接后4个月时间球形修剪雏形基本完成,金叶榆球形修剪要按照重修剪的方法进行,修剪后保证水肥充足,促进侧枝生长,保证冠形丰满。当年嫁接地接金叶榆培养球形能够达到80.0cm的树冠,如果需要大规格球形,第2a继续修剪培育,树冠能够达到150.0~200.0cm。3.2.2独杆球形独杆球形培育的关键点是嫁接高度,选择砧木胸径3.0~5.0cm,且树杆笔直,可嫁接50.0、80.0、100.0cm等不同高度的金叶榆球,嫁接成活后注意球形修剪,不断去除顶端优势促使侧枝萌发,保证树冠丰满且端正。

3.3拉枝云片造型培育技术

采用地接金叶榆造型,经过攀扎、修剪、牵引等方法制作出不同类型的盆景,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注意地接金叶榆需要提前培养2~3a,待主杆强壮,保留分枝数量足够的时候方能造型,可参考榔榆和红花继木的造景方法,经过人工整形,或者配置小摆件表达出别致的风景。

3.4独杆分层云片造型培育技术

选择砧木地径3.0cm以上,独杆30.0cm嫁接金叶榆培育2a后方可整形造型。造型的第一部是梳枝,将细弱短小的枝条去除,保留健壮的枝条作为云片载体,再用牵引的方式将云片不同方向固定,一般牵引角度为90~120°,保证云片对称但不对立,云片数量保留6~8片,同方向距离保持60.0cm,反方向距离保持30.0cm,整形修剪保持2a后可出圃应用于行道景观树。

作者:沈军 吕文娟 单位:北京森淼种业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城市水景规划园林景观论文

一、水景规划应符合国人人为审美观

在我国,水景规划、设计很早就被应用到古园林中,如四大明园中的留园、拙政园中水景规划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当中的水景设计与地方诗词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其所营造的意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轮美奂,更代表了一种文化底蕴。

二、园林景观水景的规划策略

1.水元素活力氛围的体现

水是生命源泉。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中,水景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景观整体的活力表现,营造出一定的艺术氛围,水景整体规划应适应城市居民的生活、娱乐、休闲等多方面的要求。在展示整个水景艺术效果的同时,力求与附近建筑物巧妙地融合,体现出景观“活”的生命内涵。水景规划在生态平衡系统构建良好、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前提下,可充分将现代科技融入水景规划中,利用科技营造出形式多样的水景景观。通过搭建栈道、平台等方式,形成地区标志物和视线集合点,让人们在此倚栏赏景。在位置良好的观景场所眺望河流和水面,可以更好地体会水元素所表达的整体氛围。园林景观的城市设计需要设计者在水景规划上有更高的造诣,将生活与艺术完美地融合起来,形成完美的水景。

2.静止的山与动态的水有机结合

城市园林水景景观的规划是离不开山和水有机结合的,其是将城市园林景观充分表现的最有效形式,特别是通过静止的山和整体的艺术氛围,将动态的水融入其中,更能突出山水氛围的多样化和城市的活力。将静态的景观石、石驳岸和动态的水互相渗透、交融、穿插,创造成具有多样性的山水景观。在具体的规划当中,可以运用湖石、驳岸等形式,将需要的形态表现出来,而且要加入水元素的展示方式,形成或类似风物禽鱼,或若人若兽,神貌兼有;或者稍微加工,寄意于形。在基础和背景都规划好的情况下,将石头的自然形态融入到水元素当中,展示出水元素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使用驳岸和水线构建的连续景观线和环境的和谐性使用,将带河岸裙墙的驳岸、缓坡驳岸、阶梯驳岸或者石头驳岸、混凝土驳岸、鹅卵石驳岸等融入到水景之中,构建出亲水性的氛围。使人们挨近水面,犹如亲临其境之感。

3.水与植物营造氛围

水景占据了城市园林规划的主体地位,要注重水与植物的配合。使用借景、对景的形式,能够获得俯瞰、鸟瞰和仰视等多种角度的艺术感受。把多种类别的水生植物,像是鱼草、荷花、莲花、芦苇等,有层次地构建出动物、植物和水景的和谐生态环境,尽力突出水与植物的联系,达到最完美的效果,建造出颜色搭配和谐的浅水池。清澈而透明的池水效应和平坦的艺术效应,都在为营造氛围而出力。特别是在植物的规划上,使用了远近有致、疏密结合的栽种方式,将垂柳种于岸边,柔化了河岸的线条,还能够种植水杉、落羽松、池松等具有下垂枝条的小叶榕等,达到了层次美,丰富了趣味性。对假山的规划,就要和水景、植被搭配好,适当地种植水生植物,辅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像是燕子花、地锦、变色鸢尾、黄菖蒲等,完成整体的搭配,营造艺术氛围。还可以将湿生植物,像是菖蒲、水仙、水芹菜、芦苇、小叶杨、辽杨、沙地柏香蒲等,充分的与水元素相结合,创建和谐、美丽的景观。

4.动静结合蕴含浓厚艺术气息

关于水景的规划形式,主要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其通常使用的表现模式有溪流、湖(池)水、喷泉、涌泉、瀑布等。喷泉这种表现模式,可以达到水向上的形态,能够进行不同水体形态的喷涌模式,像是半球形、蒲公英形和扇形等。而且在静态景观的规划中,可以将水的动态和景观的静止相结合,将人造瀑布融入其中,形成幕布式、丝带式、滑落式、阶梯式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整合景色的颜色模式以及水景和人文因素的结合情况,把静止的生物植物安放于动态的水景当中,将自然环境的景色考虑进去,达到动态和静态的结合。既提高了植被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又将水景的活力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下对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要求,便是重视水景工程的规划和建造,以此来突出我国园林景观的特征。水景特色的规划既能够创造艺术氛围、保护环境多样性,还能够柔化环境空间、还原自然风光,这都符合景观规划的发展需求。通过探讨水景规划的策略和重点,既可以优化生态环境,还可以创造艺术财富。当下,各式各样的现代化规划策略和技术都很好地推动了水景规划的前进和创新。

作者:何艳红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论文

一、园林景观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园林景观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对其进行分析说明。我国西部某城市的道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采用了景区分界方法。即将整个规划设计工程分为四大景区。每一景区的规划设计情况如下:第一景区为路侧绿地。之所以将其划分为第一景区,主要是因为该条道路与机场和高速公路相衔接。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时,首选方案为图案式园林规划设计法。图案式园林规划设计不仅具有整齐、严肃的观赏效果,而且在植物方阵的排列上会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大方的感觉。除此之外,由于该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上一定要体现出城市风貌。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为:将路侧绿地的植物分成4个层次,分别为落叶乔木层、常绿乔木层、常绿灌木层以及色叶灌木层。在以上4个层次中,落叶乔木层和常绿乔木层以及常绿灌木层充当背景,色叶灌木层为主体。这样的园林规划设计方案不仅保证了所选植物的多样性,而且做到了群落的稳定性。最主要的是,以上四种植物均具有良好的观赏特性,而且在具体的布置过程中采用了列植的方法,充分渲染出整个道路庄重而不失灵动的气氛。第二景区为另一路段的路侧绿地。该路段的园林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园林本身的观赏性,而且要结合路段所处位置的特点做到统筹安排、整体规划,需要照顾到路段附近居民休息、娱乐的需求。

二、第二景区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案为规则式植物配置

在其中穿插了一些路侧游园的元素。该路段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层次分别是:高大乔木层、常绿乔木、常绿灌木以及色叶灌木层。第三景区为生态长廊路侧绿地。该路段园林植物的配置主要为生态群落。要求园林规划设计既体现出自然景观自然性,又不失生态长廊的整洁感。需要注意的是,该路段的设计重点是交叉路口。因此,整体的园林规划设计以植物造景为主,这样不仅能够展现出整个园林的特点,而且能够营造出一个小型的生态群落。具体的设计方案为:道路最外层为新疆杨,并且贯穿整个第三景区。与此同时,在新疆杨前面,种植一些常绿植物、花灌木以及地被植物。通过以上几种植物的精心搭配,从而营造出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第四景区为文化游园路侧绿地。该路段的园林规划设计一定要体现出城市文化。具体的设计方案为:将日晷、迎宾马车以及迎宾方阵作为整个园林规划设计的主线,以上元素都是该城市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缩影。整个第四景区的园林规划主要为乔木,同时根据多样化的园林规划特点进行综合的植物配置。这样不仅做到了群落景观的丰富,而且保留了整个群落的原始性。除此之外,正是由于石雕、日晷、驿站等装饰品的设计,才使得整个园林规划更加生动。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园林规划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能够帮助读者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面有新的认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在于创造出一个具有很强观赏性的景观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群落理念是整个园林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要将硬质景观很好地融入到植物生态系统之中,而且其所占绿地总面积的比率一定要适中。总之,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师法自然,要特别注重加强设计中的生态应用的科学性。

作者:周斌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水景施工园林景观论文

1水景施工电气施工技术问题及对策

为了增强园林设计的美观性,水景布局中的灯光效果非常重要。在我国水景灯管常用的是塑料的照明灯具,经过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导致损坏的情况,而且一些灯管的密封性差,如果出现破裂,将会出现漏电现象。水景施工中对水位控制的潜水泵等都是施工中较难控制的技术难题。在选择水泵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绝缘体出现故障,也会导致漏电的危险。在电气施工问题上,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建设。在建设前,要对适应电压及其安全性进行测试,选择具有耐热性和封闭性较好的灯具,从而有效控制了电气施工的技术问题。选择高质量的水泵,根据水景建设实际出发,保证水景喷泉的美观性及安全性。

2施工的技术难点和解决策略

水池是园林设计水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起到储水的作用,对水池设计时,还可以养殖鱼类和观赏性植物等[2]。水池可以在园林设计的走廊、亭子周边设计,它包括刚性水池和预制水池,两种水池水景在建设中都存在着技术难点。对刚性水池的技术控制:刚性水池施工包括设计、材料选择、挖土、抹灰及试水等步骤,在施工时要把握材料的质量,采用混泥土进行地面和墙面的施工,能够保证工程的使用质量,而且防渗性好。在混泥土施工中要严格把握水泥、沙子及粒料的比例,一般比例为1:2:3,在混合时还可以适当增加氧化促凝剂、气剂等添加剂促进工程施工进程。在施工时还要把握水池的建筑比例。在施工时要注意池子下沉的现象,保护池壁。根据水池的大小,适当考虑做伸缩缝处理。在抹灰环节,要保持水池的水平度,最后用石板对水池做压顶。试水后将管道孔封闭,做最后收尾检查。对预制模水池的技术控制:这种水池属于小型的水池,它的观赏效果好,因此在园林水景设计中也被常用到[3]。预制模水池的建筑材料是高度聚乙烯塑料、玻璃纤维等,它比刚性水池要低,一般深度保持在40cm左右,宽度为1~2m之间。在建设时,要采用到混泥土步骤,以辅助预制模水池定型,加强其稳定性和耐用性。在设计这种水池时,要考虑到水源和外溢情况,以保证水的清洁度,最好要高于地面3~5cm。建好后,在池底铺设5cm左右的细沙,再对水池做最后的处理。

3结束语

园林水景施工建设是在生态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它是园林景观总体布局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将园林设计中各部分有机结合,既有观赏价值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在园林工程建设中,水景工程施工具备一定的难度,在克服困难后园林设计者也得到了很多实践经验。园林水景的建设对整个园林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水景的施工措施,建设美丽生态的园林景观。

作者:尤海平 单位: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绿化养护管理园林景观论文

1灌水管理

灌水是树木和花草得以生存的根本保证,在园林中种植的树木花草因为其环境的特殊性,必须要定期定量的灌水。灌水也不是盲目的对所有的树木和花草统一浇灌,这其中是有很多讲究的。例如,不同树木栽植的年限,灌水量就不同,新栽的树苗要连续灌水3~4次,还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和间距;不同树木的生长期,灌水量就不同,北方的树木抗旱,秋冬和早春是北方树木的休眠期,在这个时候灌水,非常有利于树木的生长;树木品种不同,灌水量就不同,不同的树种即使种植在同一片土地上,它的需水量也会因习性的不同而不同,花灌木需水量比较大,抗干旱的树木需水量比较小;依据气候对树木进行灌水,南方和北方的气候是不同的,南方的雨季比较长,北方的雨季比较短,南方4~6月为雨季,而北方则为旱季,因此北方的树木应在旱季进行大量的灌水,而南方的树木则不需要灌水。

2树木的修剪

树木的生长和树叶是离不开的。树叶的光合作用给树木提供必要的能量,在修剪树叶的过程中,树叶如果修剪的过多,会给树木造成严重的损害,还会让外界的细菌乘虚而入;树叶如果修剪的过少,树木的营养就会供给不足,妨碍树木茁壮成长,因此,在修剪树叶的时候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为园林景观价值的体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及时进行树木病虫的防治

树木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树木是绿化养护的重要途径,树木的天敌是病虫,一旦被病虫侵入,树木就会命不久矣。在养护管理的时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地应对,及时防治病虫,例如,蚜虫、小蠹虫、金龟子等是树木的主要害虫,要将常规杀虫和化学农药的使用相结合,同时开展物理、生物防治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树木病虫的防治。

4施肥管理

树木的生长是离不开肥料的,树木只有吸收了足够的磷元素,才能长的枝繁叶茂,因此,绿化养护人员在进行树木养护的时候,要做好施肥工作,在树木最需要营养的时候施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这些养护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能维持生态系统地平衡,净化城市的空气,给忙碌的城市生活带来绿色的生机。

5结束语

园林景观施工与绿化养护管理是分不开的,只有后期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做得好,才能使园林景观达到实用、美观的效果,在绿化养护管理的时候要做好灌水管理,修剪树木,树木病虫的防治,施肥管理等工作,园林景观的价值才会得以体现,才能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提高人们生存、生活的质量。

作者:冯晓峰 单位:阜新市园林管理处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绿化管理与养护园林景观论文

1园林养护要点

在竣工以后,对于园林工程来说,如何对其进行养护管理就是一项重要工作。栽植树木是很容易的事情,然而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却是一件长期的工作,所谓“三分栽,七分管”。各种树木的特点及其生态习性都不同,因而要想让它们的绿化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此时需要让植物拥有一个优越的外部环境,使它们能够进行正常地生长。进行植物养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修剪

对于成年的大树,要除去不规则的树枝,灌木应当保持有形整齐,我们可以把它修建为方形或者圆形,也能变成扇形或者不同抽象的图案,要确保乔木枝干能够挺拔笔直地生长。此外,无论是乔木还是灌木,都应当对它们的废果残花进行及时清理,避免养分被消耗。

1.2灌溉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主要都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倘若地表的水分出现了太大的消耗或者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不足时,就应当进行灌溉。各种植物都有对应的水分需求,对于抗旱类植物来说,它们需要的水分不多,无需频繁地灌溉,但是有些种类的植物需要大量的水分,就必须时常进行灌溉,在园林植物的养护工作中,灌溉是一项基本工作。

1.3排水

在园林土壤里面,要是存在太多的水分,会导致植物不能良好地生长,更甚有的时候会出现死亡。由于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因而应当对水分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倘若土壤中的水分太多,就要及时排水。

1.4施肥

在植物的根系损失得以恢复并开始生长以后才可以对其进行施肥。当树木的生长正常以后,因为园林里面不同土地具有不一样的土壤成分,同时不同的植物需求不一样的肥料,于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合理地进行施肥。施肥能够使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快,如果播撒的肥料不合理,有时导致植物的叶片变黄,有时让他们生长变慢,更甚的是导致死亡。同时施肥需要选择在土壤干燥以及多日未下雨并在除草松土之后进行。

1.5病虫害防治

乔木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因为经过移植后,乔木的根系以及树枝都已经遭受到了较大的损害,恢复期也会比较长,从而导致抗病虫害功能也会降低,所以要认真地查看乔木,要是有病虫害,马上喷撒农药,避免病虫害继续蔓延。进行养护的时候,应当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还要建立起科学长效的病虫害防治机制。

2园林景观的绿化管理与养护要有机结合

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如下:园林的设计人员将本身的设计意图变为园林景观,园林养护促使园林的设计理念得以实现与延续。因而,我们必须要加强绿化管理与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使他们之间保持密切的关系,相辅相成。进行园林绿化管理与养护的时候,还要有针对性地安排资金,以便让绿化管理和养护工作落实到位。

3结语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将会成为社会经济中一个全新的产业,它会让城市的发展更加具有竞争力。园林景观的绿化管理与养护工作中也会随时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以便促进园林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雪松 单位:安徽瑞龙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乡土植物园林景观论文

1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适应性

成为一个地区乡土树种的植物都是经过长期的生态选择存活下来的当地种群的重要组成者,对当地气候的变化和生境条件等都形成了长期以来的地区适应性。乡土植物是与外来植物相对比的一种称谓,具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之分。其自然演替更新能力强、地域性强、分布范围广、代表性强,对当地气候的变化反应敏感度差。乡土植物的种种特性决定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

2乡土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经济价值

经过长期的培育选择,乡土树种的抗性和适应性是无可厚非的,只要通过科学的培育养护和合理配置,适应乡土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乡土植物的观赏性和景观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的价值便能充分体现。与外来种相比,乡土植物同样能够展现良好的景观效应,且成活率高。

3乡土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后期抚育状况

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工作也是决定园林景观营造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植物生长具有周期性,只有生长稳定后才能形成稳定的景观效应。所谓的乡土植物就是土生土长的植物,对地区的适应性好,生长的稳定性好,扎根快,能够在粗糙的环境下粗生粗长,在施肥、修剪、移栽、浇水等方面的养护技术已经很成熟。但引种植物的引种、驯化、培育、开发、推广上都具有不稳定性,引种后在短时期内很难明确引种植物在被引种地的生活习性,所以,在后期的养护上对引种植物的光照、水分、温度、土壤条件等各方面都要加强看管,尤其是适应性差的植物,不同季节的养护和管理更需要格外的小心。

4乡土植物具有自我繁衍能力

乡土植物被作为先锋植物来应用栽培,是自然形成,具有自然性,而人工栽培植物的群落稳定性相对差,属于近自然状态。在水土保持、环境适应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群落相比,优势不足。论产生的生态效应,自然形成的乡土植物更是优势凸显。由于对生长环境条件长期适应,使得乡土树种自我繁衍、自我更新的能力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既能很快生长成形,而引种植物只有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才能繁衍。

5乡土植物与景观文化底蕴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2大组成方面。精神文化层面则包含了人们的审美喜好、价值取向、宗教信仰、思维方式,还有人们的习俗、礼仪等。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使人们认识了植物的实用价值,诗人、文人对植物的推崇使植物具有了各自的寓意,彰显着文化的魅力。宗教和民俗的发展更赋予中国植物以鲜明的文化特征。许多文人赋予植物性格,如松柏寓意着庄严,通常用在寺院、党政机关单位等地。有些植物还有较好的医药用价值,又体现出中国中医的医学文化精神。植物还与饮食文化相融合。

作者:郭卫兵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城市美学园林景观论文

一、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美学形式美和审美趋向

1.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美学形式美——均衡对称

对称是美的法则之一,是城市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指的就是处于中心轴两次的形象相同或者相似,当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建筑对称造型形式的构图是非常多的,均衡对称是我国建筑景观中最传统的手法。对称造型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反射、平移、旋转和扩大四种,对称可以让园林景观建设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构图的各方面产生形态上的安定感。

2.城市美学审美趋向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城市美学的审美已经逐渐变为了能否引起大众视觉上的快感和情感上的愉悦,视觉上的快感和情感上的愉悦最初就是来自大众对建筑的造型和外观上的直接感知上,尤其是建筑的造型部分,所以我们在城市景观建设的审美上要更加注重形成特色景观。

二、当代城市建设

1.建设目标

当代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建设园林城市,建设园林城市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活动,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园林城市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主要原因就是当代城市设计所追求的就是情景交融、景观集合、空间序列、环境气氛、品味最优,这些都是当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所体现的要求。

2.设计规律

当代城市设计所追求的就是情景交融、景观集合、空间序列、环境气氛、品味最优,这些都是当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所体现的要求。城市设计的实质就是吧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当下的城市设计规律就是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趋向。

三、当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设计思路

1.根据人性需求进行设计

上文提到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舒适惬意,这样就导致了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够单纯的停留在空间形态、比例、尺寸和色彩等形式的层面上,而是要对人性的需求进行一定的研究了解,研究人的行为特点,设计出更符合人的需求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城市设计必须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以满足于使用和功能的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性的需求。

2.空间与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对象就是人的户外活动,主要就是指购物、娱乐、商务和运动等,人的行为需要是我们所必须要先考虑的问题,接着我们就要在建筑的形式要求上进行一定的考虑,从而实现空间组织与设计。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城市美学都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上的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丰富的和系统的帮助,使得城市的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书写可以对未来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邹婧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论文

1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

首先,利用植被、花草塑造绿道骨架,吸收城市污染物,美化环境,体现城市形象。其次,通过绿道的连接将各类城市空间有序整合,使得人们的出行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有利于发展与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再次,通过创造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绿道,可以增加城市的识别度,打造城市名片。

2“生态绿道”有效应用的具体措施

2.1完善绿道建设体系

根据国外先进的经验与研究成果,补充建立属于我国的生态绿道管理制度,将绿道规划引入我国城乡规划中,从“社区———城市———区域”3方面分层次进行规划。根据社区居民与附近道路要求,由点到面扩展为整个城市,最后发展为整个区域的有机连接,实现“微观———中观———宏观”3层面的全方位建设体系逐步确立。

2.2根据城市地域特点设计

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道路布局、自然状况、人文风俗因素等,通过对这些情况的详细了解,将绿道与城市原有资源相结合,既节省建设成本,又可保护当地人文特色,在设计上符合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达到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水平的目的,有效实现其传承城市文化的功能。

2.3整合破碎生境

现代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使得我国城市盲目扩张,这势必造成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而绿道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一方面将城市生态体系中原有资源,如物种、河流水源、广场、公园、山林等通过绿道规划联系在一起,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在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引入新的物种(多种动物或植物)及扩大绿地面积,实现生物的多样性。

2.4完善配套设施

根据场地条件设置服务设施,优化服务半径,增加标识系统、信息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照明系统,最终实现方便居民、游人、市民的目的。因绿道交通以步行、自行车、游船、观光车等慢行方式为主,故绿道设计时要合理设置交通设施,完善绿道功能,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敏感性强地带的绿道周围加强交通维护,建立地道或天桥来分散车流与人流,建立护栏减少人们的进入与活动,改变步行绿道的方向来减少对环境的干扰,解决生态与人车之间的冲突。

2.5注重人性化、多样化服务

将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加入规划设计当中,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进行构思,增加其生活服务功能,如在人流量或车流量多的地方,通过绿化隔离出较为宽阔的步行绿道,减少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或者在城市中心的绿道可以加强对娱乐健身器材、座椅休息的配备;或者将绿道花卉布置成城市标志、人文造型等,美化环境的同时可以增添城市的个性化色彩,打破单一性,实现多样化服务。

3结语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推进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生态的严重污染与生活环境的恶化,一方面是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两者的相互作用下势必让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者将“生态绿道”规划纳入进来,不过我国的生态绿道规划才引入不久,还需要结合我们本国的情况来补充和修正,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与人民生活质量。

作者:崔凌霞 单位: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论文

一、应用生态学原理的原则

通过生态平衡原则进行生态系统的创建,以此增强其稳定性,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出发,对绿化系统和自然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调节,应用生态学原理,建立结构健全、功能齐全的种群复层群落结构,确保各种植物之间相互共处,合理进行植物之间的配置。

二、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

植物生态学、水文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都是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景观设计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景观设计中生态学中的整体论、系统论与协调机制都是对其起到指导作用的基本理论。随着生态学的快速发展,景观生态理论也越来越完善,这对大规模景观设计的指导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进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有效结合生态科学技术与景观美学原则,在确保园林景观质量的同时,更应符合设计原理及美观。上世纪70年代,生态理念已开始逐渐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但生态学(以能量流和物质流为研究对象)和景观设计(以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之间并没有关联点及共同点,这种情况下,就增加了生态学向景观设计应用的难度。80年代后期,景观生态学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其主要研究对象为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联系与景观整体结构、功能等。土地或景观是园林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利用空间、生态系统实现特定的美学效果。为此澳德姆提出了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分室模型”如图1所示。1986年在这个前提下哈贝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不仅应用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并完善了景观生态规划方式。目前,在经济高速发展下,我国还面临着自然资源严重缺乏及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这些都给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由此可见,生态设计在现阶段还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规划设计方式。传统景观设计主要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并遵循功能性、艺术性及社会文化性的原则进行设计,进而对人们的各种需求进行满足。相比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设计则需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必须考虑其长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现阶段,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一般都会将生态设计与传统设计完美结合,在对城市近期发展需求最大限度满足的同时,还要将可持续发展观合理、恰当地引入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并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在中国景观园林设计中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必然为其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此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把握未来,将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充分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推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快速发展。1、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原则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其重点必须为生态环境与设计的结合,也就是说必须对自然提供的潜力进行充分利用,同时严格遵循自然的限制条件进行景观设计。在设计中选用的材料应为再生材料,尽量选用施工现场原有材料进行循环应用,并将材料的功能性进行最大限度地发挥,避免生产、加工及运输过程中对能源的过分消耗,并对当地传统文化特色进行保留。注重与自然结合的设计,倡导全新的设计理念,并以此形成生态设计理念。同时遵循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合理规划与设计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我国文化中自古以来讲求的就是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景观园林设计中往往认为只是将自然元素添加要设计中并没有与自然有效结合。为实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工作者必须将生态规划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在充分尊重自然及景观园林地域性的前提下,寻找与当地自然环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设计方式,并在设计中对当地文化特色加以利用,以此提升景观园林的功能性与审美性。2、向多元化、科技化发展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多元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观与生活需求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基于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对景观个性化设计不断追求并向精细化方向不断发展,对人们日益增多的需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伴随现代城市结构的完善,作为一项规模较大的综合工程项目,景观园林设计在城市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设计工作者必须不断对园林设计的理念加以更新,注重生态园林设计,并不断进行有效创新,这都为景观园林设计的合理化提供了可靠地依据。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这都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优化绘图设计,并进行模拟城市景观园林的构建,这也是今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已经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对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景观设计工作者,必须对自己的努力方向加以明确,将改善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作为发展目标,以此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的力度,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赵兴明 单位:河南城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新中式园林景观论文

1基本概况

案例位于木兰溪的下游,全长共约3km,呈东西走向,沿溪岸进深约30~150m,总用地面积约28hm2,地势北高南低,高差约4~9m;场地内有4条泄洪沟渠,东段有一座的金凤桥,桥头为规划的工艺文化街及工艺博览城;中段设有防洪堤;西段沿岸是大面积的低洼地、滩涂地,拟规划成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滨水绿带,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的活动空间。

2规划中建议优化的部分

2.1交通组织

案例北面为城市主干道,设计师在南面临木兰溪处规划一条滨溪主园路,中部规划一条次园路,主次园路之间、次园路与城市干道之间穿插一些支路,形成环形游览路线。规划充分考虑了人的亲水性,但容易形成人车混流,次园路与城市干道之间的景观游览路线不连贯,且各级园路颇为“一马平川”。

2.2功能布局

案例规划为健身运动区、工艺文化展示区、休闲娱乐区和湿地生态体验区四个平均的功能区,虽然符合城市公共绿带的定位要求,但各功能区布局过于均衡,没有明确的分隔与联系。

2.3景点设计

如家具印章、组合榕树、风水球、12生肖雕塑等等(见图1),造型巨大,成本高。

3提出建议

3.1梳理交通组织,加强园路在景观空间变换的向导作用

园路是园林规划的骨架,合理的园路组合是园林景观空间分隔的基础,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联系各个景点,还在于对游人心理的暗示和对游览路线的引导,后者可使整体景观达到移步换景、以小见大、以少总多、以有限表达无限的观赏效果。如苏州留园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就成功的“引诱”了游客,做到了“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成为古典园林中的艺术典范。因此,在未来仙游“新中式”园林的设计中,建议设计师提高对园路规划的重视,加强园路在景观空间变换中的向导作用,做到艺术上意境与功能上目的性的有机结合。以案例为例,设计师可考虑在尊重现状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在中部规划一条主园路(6~8m的铺装路),连接各个景区;南面临木兰溪结合慢行系统布置滨溪绿道(3~4m的组合木栈道)来满足游人的亲水性;为了保证人车分流,在北面临城市主干道辅助开设一条连接到主干道的园务道[1](3m的装饰性混凝土路),以便于区别内外交通和养护管理等需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功能区的不同需求,萦纡一些的林荫道、休闲小径、健康步道(0.6~1.5m的自然石板路、砾石路、鹅卵石路等),并适当地创造一些转折和起伏,结合各种不同的广场,组成“环网式”的交通系统。又因案例为狭长的地块,导引游人的游览路线就成了交通组织重中之重的任务。最直接的方法自然是利用不同的指示牌对游览路线进行指引,也可通过交叉口置景石、景墙、花架及植物群落的围蔽、开合,或在三岔口位置形成对景等对游人进行潜移默化的导向,让游人不知不觉被“迷惑”到景区中去。

3.2彩(衬)云烘月,突出主景区及主景的特色

景区有主景区和次景区之分,各个景区内又有主景和次景之别,正是因为这种“尊卑有序”的区别,一座园林方能如一首优美的诗歌般,有开场、有酝酿、有高潮还有让人回味的余韵,在未来仙游“新中式”园林的设计中,建议设计师着重继承古典园林这一精华,突出表现主要特色的主景区。以案例为例,各功能区布局均衡,景点分布较散,使得案例主景区及主景不明显,规划就缺少了特色。建议设计师可考虑发挥古典园林中“借景”的表现手法,在中部工艺文化区规划大型的文化广场,将已建成的古典工艺博览城和规划的工艺文化街组织到规划中,成为案例的主景区;广场周边的绿化可考虑种植有古典工艺气息的树种如降香黄檀(花梨木)等,圆形广场内可利用不同的铺装进行分层,中心为方形的文化图案(如仙游九鲤飞升的图案等),体现“天圆地方”的古韵情怀;临木兰溪侧布置用古典元素镂空(如云纹、竹、梅等)的波浪型连续景墙,把木兰溪的水影、溪对面山体的绿屏也组织到主景区来,形成丰富的多层次园林景观。

3.3将古典园林的“情境”造园手法加以发展,与仙游特色工艺、独特文化相融合,营造具有仙游地域特点的“新中式”园林

(1)仙游“新中式”园林景点布置应体现出地方工艺文化特色,并挖掘和发扬更多的地方特色文化。鉴于仙游浓厚的古典家具氛围,设计师在考虑景点布置时,建议应因地制宜,园林风格统一展现本土文化,以工艺文化作为基调,继承古典园林“山水绘画”的理念,认真把握景点的布置尺度,何处“攒”,何处“乱”,何处“线”,何处适当“留白”,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景观效果。同时,设计师还可以挖掘仙游更多的特色文化如在铺装图案设计上融入九鲤文化,在花架上融入根雕文化,在道路小品中融入石雕文化等,既保持工艺文化基调不变,也增加了地域文化的内涵。未来若条件许可,可考虑串联整个仙游县城文化,通过现有的环山区公路及滨溪慢道,以九鲤文化景区为主园,木雕、石雕、古典工艺、油画、红色文化等各为次园,园中再设具体的景观园,园园相接,园园呼应,让景蕴情,情生意,意添景,情境交融,建独树一帜的文化园林景观。(2)“新中式”园林应继承和发扬古典园林中空间效果应用。未来在仙游园林景观设计中,建议设计师着重继承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深入思考并施展才华加以展现:可通过对园林建筑、园路、水体、小品、植物群落的有机组合,在限定的空间内人为的制造出各种曲折回旋的变化空间(如图2),从视觉上突破实体空间的局限性,保持游人高昂的游览兴致,打造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现代式古典景观空间。虚实对景框景障景图2“新中式”园林中应用古典园林空间效果(3)对传统古民居进行简化提炼,构建“新古典”园林建筑。仙游的古民居精致绚丽,精美的文武脊(燕尾脊)、丰富的几何墙面装饰、独特的檩头瓦和美丽的菱形歇山山花,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闽南建筑中的翘楚。建议在今后的园林规划中,即使园林建筑风格根据设计要求需灵活多变,但在如屋脊、墙面装饰、墙身等房屋的细节上有意识地保持传统民居形式和风格特征,形成地域特征鲜明的“新古典”建筑,传承地方文化。(4)加强园林景观细部对传统符号的提炼和运用。古典工艺家具本身就是一种将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镶刻于家具上的手工业,传统符号有:福、禄、寿等吉祥文字;中国结、窗花、祥云、太极等民族图案;貔貅、双鱼、蝙蝠等吉祥物;牡丹、石榴、松、竹、梅等宝相植物等等。笔者认为,这些经过提炼和概括的传统符号,散发着独特的古典工艺文化魅力,如果设计师能够在园林规划中加以运用,或将其镶刻于园林景观中的细部,如在景墙、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等(如图3),是最能体现古典家具特色,表达古典工艺氛围的手法。如在木兰溪景观带中,可考虑在适当的地段,通过古典元素符号的变迁,来演绎古典工艺家具从明代的简练淳朴到清朝的精雕细刻到民国的中西合璧再到现代的形散神聚的发展,不仅是能体现出仙游独一无二的园林景观,也是记录地方历史文化的一种绝佳途径。

4结束语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促使传统文化回归,并促进了“新中式”园林的诞生、发展和不断壮大,仙游县独特的文化更可以让设计师们“浮想联翩”、大展身手,只要我们一直坚持“民族的才是最好的”,并不断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未来必定能在仙游地区见到蕴含丰富地方特色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

作者:吴智丹 单位:莆田市荔城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放生池园林景观论文

一、放生池细部装饰艺术

1、双桂堂的入口及过道

放生池作为寺庙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具有公共性,其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景观设计单元,但又与整个寺庙规划是紧密联系着的,它没有所谓建筑意义上的真正入口,在一个空间内就能随意的观赏到它,并走进其中。双桂堂放生池的过道主要是两殿之间用青石板铺贴的大道,再用两座石拱桥将两殿紧密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以石板路为一圈的过道和以石桥直接连接的交通要线。

2、池中景观造型

与一般的水景一样,放生池的水景中也会设计造型景观,在寺庙中此景观造型方式多样,有池中莲花台、观音雕塑、罗汉雕塑、喷泉等等,在这里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是左右非对称式假山、植物组合的水中景观。两边景观的结构造型均由大方石堆砌成底座,再做了简洁雕刻样式的围栏做装饰收口,配合自然石和古老的树根、植物达到了和谐与统一美。

3、放生池围墙

双桂堂寺庙的放生池的围墙既具有围合分隔的作用,却更具有独特的装饰性,下面从其结构来分析:墙顶部分与房屋的房顶的作用基本一致,伸出的檐口则用来保护墙身,形式与屋顶相似,围墙顶面面积不大。双桂堂围墙顶面铺有筒瓦和扇形瓦当,并配有装饰性极强的滴水,里面的装饰纹样多以吉祥图案为主;中央有屋脊,并镂空造型,具有一定的高度;两屋檐的侧面则变成了三角形,则用红色粉饰侧墙,绘制简单的圆形几何图形进行装饰;在屋顶下方采用了双层仿斗拱形式造型,最低的围墙则采用单层仿斗拱造型,均采用云纹样进行装饰,在装饰格之间绘制了植物、山水等装饰图案。围墙底座则采用长条石材堆砌而成,主要起着承重作用,形式并无多大变化。

4、放生桥

放生桥作为双桂堂放生池景观最重要的部分,其建筑装饰石雕是最大的特色之一。两座石桥的石雕装饰的题材丰富多样,意在吉祥,而神灵传说作为重点内容,主要体现在石桥栏杆望柱柱头,左侧石桥以八仙主题为主,右侧石桥以佛教罗汉得道高僧为主,两侧的时刻纹样也均采用成双背对着对称式配置,此外,雕刻家往往采取同一题材进行局部或构成上的调整的雕刻方式,以达到个体多样与整体和谐。两座石桥雕饰丰富多变,在装饰内容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左侧石桥栏杆瘿项则以葫芦形为主要装饰内容,而桥面栏杆瘿项为玉壶春瓶形;右侧石桥采用了三种瓶形瘿项相互装饰,石桥桥身以及其左右的栏杆柱头多为人物(如八仙、罗汉)和动物式(如猴子、龙)。从其雕刻的范围看与清代石桥有所区别,但从其整体的雕刻手法上看无疑就是仿清样式,在雕刻技法更是灵活多变。

5、栏杆

双桂堂放生池的栏杆装饰繁丽古意盎然,其形制不一,题材多变。就其石雕栏杆的基本形制主要可以分为:方柱栏杆、罗汉栏杆、寻杖栏杆。在双桂堂石雕中,栏杆望柱头数量多且造型丰富多样,在整个栏杆特色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放生池的栏杆有48根,其中放生桥就占了16根,柱径则约为柱身的2/11,柱头约为柱身的4/11,从造型比例上看属于典型的仿清式石桥。最后从栏杆的造型形式上可分为单一式和复合式,基本的造型形式也可以是千变万化,放生桥栏杆寻杖则以花草连纹为装饰,而栏板饰以宝相花纹。双桂桥的栏杆装饰不论从栏杆的主体部分还是从其细节装饰部分都明显感到其大气又细腻的装饰手法。

二、造型特色分析

对双桂堂放生池的造型特色分析方面主要就是放生桥石雕在造型形态中个性化特色,在此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一,放生桥石雕题材中的神明都有相对应的宗教身份,其石雕充分体现出佛、道神仙同桥并置的现象,然而这些神明又都可视作俗化的道教和佛教神。第二,双桂堂放生桥石雕艺术的精湛之处在于雕饰细致圆润、繁复细腻,但从其创造者马本银后期的作品来观看,这种装饰的简洁大方,既有清代的含蓄又有创作者个人的风格在其中。第三,放生桥除了以上两个特色以外,还表现在其石雕寓意的吉祥化上,尤其放生桥石雕在造型上并无严格的宗教规范形式,反而以多神、多福共存的原则,使之成为中国吉祥文化集美思想的外化表现。

三、结语

放生池在我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表达着佛学性善的本性,又传达出要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现如今的景观设计当中,我们也看到过各种各样形式的放生池,但像双桂堂寺庙中的古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放生池却具有独特的装饰魅力,其与景相融,与佛相承,传统的雕刻艺术更是让人赞不绝口,我们对其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并在当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提供更多设计思路和想法。

作者:杨梅 邹伟民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建筑小品园林景观论文

1观赏性作用

在园林景观建筑中,雕塑、石碑、花钵、花坛是具有观赏性作用的典型建筑小品。具体的来说,雕塑,是建筑小品中体积较大的一种,是具有突出观赏价值的。石碑,通常情况下,都是刻上了名人的字画,使得石碑有了独特的文艺观赏价值,带给游客以美的享受。而花钵和花坛,一方面为园林景观建筑物的花草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与条件,使得花草可以生长得更美、更健康。另一方面,花钵、花坛的造型也极其优美,其本身就是园林艺术的一种。

2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作用

1)休息作用。具有休息作用的建筑小品。这类建筑小品的建造并不是随意进行的,是要根据将要建造建筑小品的具体环境来确定。例如:在花丛旁边,或是树木旁,一般会建造圆形的靠背座椅;建造这样的建筑小品,不仅给散步、游玩的人们提供了方便的休息设施,还很符合所处环境的意境,给游客以舒适之感。而在一些景色优美的水池旁边,则多数会建造一些亭台设施,这样更符合人们对美的需求。2)服务作用。园林景观建筑内的路灯、洗手池、公共电话亭、导游图板、指示路牌等,都是具有服务作用的建筑小品。导游图板和指示路牌会记录该园林景观建筑物的整体构造、所在地的名称、具体的方位以及周围的建筑景观。这就很好的发挥了指示和提醒作用,帮助游客找准方向和目的地。尤其是对于初次到该园林景观建筑游览的游客来说,导游图板和指示路牌的意义就更为重要了。3)保护作用。保护作用,分为对园林景观建筑物的保护和对游客们的保护这两大方面。具体来说,对园林景观建筑物的保护,主要是一些极为珍贵的、极具收藏价值的物品一般都会被保护起来。对游客的保护,主要是指一些围栏的安装。例如:在河边安装围栏,以防止游客意外落水,从而对游客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3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3.1圆凳、座椅

园林景观建筑中的圆凳和座椅,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为基础的建筑小品,基本上每一处园林景观建筑中都会存在圆凳和座椅。通常来说,园林景观建筑中的圆凳和座椅,是由木材、混凝土或是一些抗腐蚀的材料制成的。在选择材料和建造圆凳、座椅时,一般会有两个原则。首先,是所选材料要相对结实,并且比较耐腐蚀。其次,就是便于日常的清理与打扫。圆凳、座椅的造型,大多简洁、大方,与所处环境相呼应,但是地域的差异对于圆凳和座椅的造型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例如:在东北,大多的圆凳和座椅,都给人一种耐用、厚重的感觉,而在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带,此类的建筑小品则多表现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3.2廊道

廊道,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两个观赏点之间,成为空间联系和空间划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游客们在游玩过程中躲避风雨、阳光,进行短暂休息的场所之一。此外,廊道还将园林景观建筑进行了合理化的划分,使得园林景观建筑在空间上更为分明。这样一来,不仅仅使周围的景色更加充满意境,增加了景色的神秘感,还对游玩的人们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一般情况下,在廊道的隔墙上还会增添一些漏窗等,以此来装点廊道,增加廊道的情趣,从而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3.3假山

现代的园林造景,大多都有假山的存在。假山将园林景观巧妙地分割开来,使周围的环境有了高低不同之感,给游客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突。假山的具体形态设计,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是根据所处园林建筑的环境与设计者的喜好进行设计的,因此,每一座假山都会给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都会使游客们有一种“身在此山中”的身临其境之感。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制作假山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中。由此,又给假山的外形增添了不少美感。

3.4花架

花架的形状各异,要根据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和位置进行设计。一般来说,花架可以设计为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花架的不同形状,可以带给游客们不同的体验。例如:长方形,就比较整洁、素净,给人以淡雅的感觉,而圆形,就会使人感觉比较圆润,更具有曲线的美感。花架,除了其装饰价值以外,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同廊道和假山一样,花架还具有遮挡阳光、划分景区的作用。近年园林建筑小品立意创新,运用多种符号的变化与现代建筑技术材料有机结合的手法,再加上必要的组合构成与排列,则设计出一系列个性独特,韵味十足,功能各异的创新小品;再结合各种材料的充实革新,加之精巧的构思布局,使得建筑中的园林小品更是琳琅满目。在现代建筑要求多变,多功能共享的空间中不断创造出新意盎然的园林建筑小品,同时也丰富了风景文化的宝库。

4结语

如今,建筑小品已然成为园林景观建筑中的一部分,对于未来园林小品的设计,不仅仅是在园林景观中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更应该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好的教益。让我们通过努力创造出更多有思想有灵魂的设计作品,达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

作者:范晓娟 单位:太原市园林建设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