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05:02: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中小学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德育是开启和实现人性中德性潜能的“通道”,而德性存在于人和人、人和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之中。因此,中小学的德育应重在育好学生的“四德”,即育关爱他人之德、关爱国家之德、关爱生态之德、关爱自己之德。
1.育关爱他人之德。雪莱曾说“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就如同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者,爱人”,就是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所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纯粹的温暖才能温暖人心,只有用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他人”。中小学德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成长为“真正的助人者,是通过帮助别人,来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真英雄”,达到“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的境界。
2.育关爱国家之德。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培植是中小学德育的首要任务。热爱国家是与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和热爱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东林志士所提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正是引导中小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培养对国家的忠诚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推己及人,整体和谐”的人和观;“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的家和观;“以德服人”、“兼容并包”、“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和平观,“万物一体”、“万物和谐”、“天人合一”的天人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观。
3.育关爱生态之德。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的“五位一体”之中。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并合理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就必须加强对中小学生生态道德的教育。首先,突出生态道德意识教育,使态生态道德观念逐步成为中小学生的一种内存素质和自觉要求;其次,突出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突出生态道德素质教育,帮助中小学生形成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知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为将来更好地履行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奠定基础。
4.育关爱自己之德。康德曾说“有两种事物,我们越思索它就越感到敬畏,那就是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道德是实现了的道德自律,道德自律是实现着的道德。道德自律能力是道德他律的效用基础。众善,道德自律能力使之;众恶,道德自律能力由之。一个关爱自己的人就是不断提升道德自律能力的人。道德自律的行为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道德自律的习惯形成道德自律的生活,道德自律的生活化成道德建设的社会资本。因此,中小学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育学生不懈提升道德自律能力,引导他们不断地走向更高尚、更聪明、更富有。
一、什么是和谐的德育
也就是说,在和谐关系的基础上,没有了条条框框的强制性约束,不再拘泥于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让学生与各种规章制度和谐相处。下面说道和谐方法。我们这里提到的和谐方法,就是我们进行和谐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而这些手段,在传统的教学的基础上,被牢牢禁锢,脱离不了课本,诸如思想品德的说教,以及英雄主义思想的灌输,变相的体罚,还有举办一些毫无特色,全国统一的课外活动。这样的生硬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够将和谐的元素带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同时也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德育教学,了解其真正的思想追求。而我们所说的和谐方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在充分的自我体验过程中感受到道德的强大感召力,让学生在内心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缔造自己的道德品质,进一步提升自身内在。中小学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就是要让中小学生认识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适当的位置上扮演应该扮演的角色,并不是要求学生提早进入社会大环境,而是在自己小社会的氛围中,实现新一代国家希望应有的价值。
二、和谐是中小学德育的基础
我们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都能够正常的认识,并且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关系着我们中国的未来。而中小学德育工作并不只是学校自身的工作,它是一个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的工程体系。但是,经过笔者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对于德育教育,似乎只有学校将德育教育放在一个很明显的位置上,而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的方面对此并不重视。并且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常常把网络环境以及文化市场看做德育教育的杀手,让学生与其生活环境割裂开来。这样的做法是违反和谐德育建设的。而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就是依赖生活环境,将周围的社会各个层面的环境纳入一个整体,对环境加以理解以及利用,这样才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实现和谐德育的一个基本条件。人性化的德育就是摒弃传统的所谓择差教育等等,将每一个学生平等相待。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中华大地上不是只有一簇簇的罂粟,而要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承认中小学生已有的思想道德基础,建立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德育,从中小学生本能的关注入手,再到对他们心理的关心,最后到他们群体的公共道德的建成,让德育内容和德育主体、德育环境和谐一致。
三、和谐是中小学德育的追求
和谐是我们进行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追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德育教育知识停留在一个书面化的教育阶段,并不能够真正在学生身上得以展现。而学生由于盲目崇尚英雄主义,不能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至于误入歧途。和谐德育则不然,它以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为基础,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社会化的引导,这种引导是告诉学生哪些行为是这个年龄阶段不能做或不该做的。这样要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荣辱观,并且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基础德育与英雄德育的结合是德育内容的人本追求和文化追求。
四、总结
和谐德育摆脱了传统的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教导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我参与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的反省与提升。这样便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没有排斥心理进行受教育,到达这种程度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的道德教育,同时也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所追求的境地。
作者:卞逢祥张海珍单位: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初级中学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五里小学
一、调查目的与方式方法
为了进一步考察、分析和探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特点、动向及教育对策,笔者于1993年下半年至1994年上半年,先后选取了山东省某市分布于市区、山区、矿区较有代表性的五所小学、五所中学的4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封闭式,每道题目均有几种答案供学生选择,要求每题必答并独立完成;为了使学生无所顾忌、直言不讳地表述真实想法,提供可靠信息,问卷采用了无记名式,并在“指导语”中申明:本调查只作群体研究,不作个人分析,不把结果反馈给校方或家长。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9%。在调查对象方面,中学阶段主要选取高中二年级学生,计199人;小学阶段主要选取五年级学生,计225人(详见表1)。在调查内容方面,问卷分别从爱国、理想、助人、自立、自制、同情心、自信心、政治观、英雄观、集体观、价值观、学习观、劳动观、职业观、荣辱观、恋爱观、审美观、法制观等方面设计了63套题目及313个选择答案。限于篇幅,本文只从中挑选了13个典型问题,运用统计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进行了量化处理与比较分析。
骨干学生包括班组干部、团队干部、小学少先队员、高中共青团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比较
(一)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典型问题平均水平分析及其差异比较
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总体平均水平,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求学精神、生活态度、思维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主流上是积极的、向上的、令人欣慰的,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小学生思品总体水平明显高于高中生总体水平。
上述状况的形成,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了较多的正面教育,思想单纯,上进心强,受社会腐朽思想影响较小;而高中生思想相对复杂,接触社会较多,加之部分学校只忙于应试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正面教育活动开展较少,学生本人也全力以赴于将来的升学考试,不愿参加甚至不愿过问学习之外的其它活动。很显然,高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比小学要艰巨得多,也重要得多。
此外,在爱国思想、时政态度、自信心、英雄观方面,小学生与高中生差异不大。差异比较显著的,一是“对惩治腐败的态度”,高中生明显比小学生认识深刻、反应强烈、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这说明高中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思想政治觉悟,批判性、正义感、责任心显著增强,开始用评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对各种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切盼祖国繁荣昌盛,希望干部清正廉洁;二是“为别人多做些事情”,该项小学生明显比高中生态度积极、行动自觉、坚持经常助人为乐。表明高中生的关心他人、互助合作观念尚须加强。而差异非常显著的,小学生平均分高于高中生平均分的典型问题依次是:(1)对谈恋爱的态度,即中学生不得谈恋爱的观念;(2)对劳动的态度,即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3)对怪异装扮的态度,即不穿奇装异服、衣着整洁大方的审美观念;(4)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即遵守考纪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荣辱观念;(5)参加班组活动,即集体主义观念;(6)为病人、灾区募捐,即扶弱、济困的同情心、爱心。而高中生平均分高于小学生平均分的典型问题则依次是:(1)有困难自已克服,即知难而进的自立自强精神;(2)对惩治腐败的态度,即对党中央“反腐倡廉”这一举措的认识与评价。
(二)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典型问题得分率分析及其差异比较
1.小学生典型问题得分率分析及其自身差异比较
小学生自身(内部)对思品典型问题的认识与态度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得分率在0.8层级的,由高至低依次是: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对雷锋和赖宁的态度、报效祖国的志向、为病人或灾区募捐、关心国家大事、参加班级活动。二是得分率在0.7层级的,由高至低依次是:为别人多做些事情、对惩治腐败的态度、自信能取得好成绩、对劳动的态度、对谈恋爱的态度。三是得分率在0.5层级的,如“对怪异装扮的态度”,认为令人讨厌须严格禁止或从重处罚(选项1、2)约占69.6%,而说不清、无所谓或认为纯粹是个人爱好、不应禁止(选项3、4、5)的占30.4%。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他们崇尚奇装异服,而是因为小学生审美观尚未成熟,对“怪异装扮”的内涵缺乏准确的理解,还需在审美教育方面着力培养。四是得分率在0.2层级的,如“有困难自己克服”,这是一个小学生得分率最低、认识最模糊、最需要的加强培养、教育与训练的重要方面。
2.高中生典型问题得分率分析及其自身差异比较
高中生自身(内部)对思品典型问题的认识与态度呈多样化态势,大体可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得分率在0.8层级的,集中体现在“对惩治腐败的态度”和“对雷锋、赖宁的态度”上。过去曾有人断言,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学生政治观念将愈益淡薄,参与意识渐趋“冷漠”甚至患上“政治冷血症”。调查结果并非如此。目前高中生仍很关心我国的政治生活,只不过关注的方式已由过去的“空谈政治”转向了对政治现实的务实关注,并愿将英雄模范人物奉为自己效法的楷模而积极进取、改过迁善。二是得分率在0.7层级的,集中体现在“关心国家大事”和“志在报效祖国”上。这说明高中生已经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前途命运甚为关心,并渴望将来学有所获、报效祖国。三是得分率在0.6层级的,主要体现在“为病人、灾区募捐”、“自信能取得好成绩”和“对考试作弊的态度”上。说明高中生已具有较强的同情心、自信心和羞耻心。特别是在考试方面,认为作弊可耻并应从重处罚。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在考风考纪、学业成绩方面保持了比较理性的态度,对有悖公平竞争的作弊现象十分反感。但也有个别同学认识模糊、动机不纯、考风不正,对此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四是得分率在0.4层级的,主要有“为别人多做些事情”和“参加班级活动”。可见,高中生为了应试升学,已不愿再象小学生那样乐此不疲地踊跃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愿再为帮助他人而花费时间。对此,尚需加强助人为乐和集体观念教育。五是得分率在0.3层级的,主要是“有困难自己克服”和“对劳动的态度”。可见,高中生知难而进、自力更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热爱劳动、参加劳动的意识还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对劳动持无所谓的消极态度(选项3、4、5)的人数竟占41.7%,这是很发人深省的。六是得分率在0.2层级的,主要是“对谈恋爱的态度”和“对怪异装扮的态度。”这是高中生得分率最低、在认识与态度上最具多样化特点的两个方面,选项很不集中且呈消极态势,体现了高中生在“恋爱观”与“审美观”上的迷惘和困惑。这一方面与其生理成熟、思想活跃、好奇心盛、模仿力强、喜欢随大流赶时髦有关,一方面也与他们在扩大开放中多角度、全方位地广泛接触外来文化,特别是受到一些黄色书刊的腐蚀、诱惑、污染有很大关系。因此,学校、社会、家庭在这方面应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3.小学生与高中生典型问题得分率分析及其彼此差异比较
中、小学生对十三个典型问题的认识与态度,既有相同、相近之处,又有相异、相反之点,有的甚至差异非常显著。为明晰起见,谨将中小学生思品典型问题得分率比较图示如下。
(三)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家庭背景分析及其差异比较
1.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家庭背景分析与比较
调查表明,文化、技术水平较高的家庭子女,其思想政治觉悟较高、上进心较强、学习态度端正、集体观念较浓。就小学生思想品德13个典型问题的总平均分来看,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高居首位,工人家庭的学生位居第二,干部家庭的学生居于第三,农民家庭的学生名落第四。对此,我们分析,知识分子较为重视子女的早期思想品德教育和成才意识培养;工人虽本身文化水平较低,但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希冀子女成为“文化人”的心情甚为迫切,因而对孩子在德才方面要求严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忙于工作事务和个人发展,无暇顾及或疏于子女教育,加之“官风”影响,使子女优越感甚浓,上进心不强;而农村地区比较闭塞、单纯,对经济腐败等问题感触不深,因而得分较低,以致影响了总体分。但在个别典型问题上,这种排列又有所变化。如“关心国家大事”一项的平均分就变为:农民子女居于首位;知识分子子女居于第二;干部子女居于第三;工人子女居于第四。在“对雷锋、赖宁的态度”上,农民子女又排在第一位。可见,学生总体水平与具体问题之间也会因不同的家庭背景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具体问题上一定要作出具体分析。
2.高中生思想品德善的家庭背景分析与比较
同小学生一样,不同的家庭背景,会对高中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家庭背景的显著差异,则会带来影响的显著差异。例如,在“对劳动的态度”方面,工农子女由于受家庭的影响,要比干部子女强;但在为“病人、灾区募捐”方面,由于工农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等方面原因,比干部子女要差(详见表7)。
三、新时期中小学生德育对策研究
通过本次就13个典型问题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平均水平、得分率、家庭影响几个方面的调查、分析与比较,我们发现,目前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水平总体上是积极向上、令人欣慰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基本上也是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日趋向多元、多向、多变方面发展,再加上有的学校重智、轻德、忽体、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致少数学生偏离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正确轨道。因此调查后我们最突出的感受是: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事关我国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和深化。德育工作者务必下大功夫认真研究当前的社会状况、学生特点和德育对策,使学生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启发和思考。
(一)在德育内容上,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传统的民族,如仁爱、孝悌、忠恕、克己、尊亲、敬长、利国、谦逊、勤敏、廉洁、公正、守信、和乐、助人、好学、俭朴等传统美德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我国传统美德教育特别是列宁所说的那些“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教育”,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公民教育,是指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的好公民的教育,是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教育。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公民素质养成教育。德育内容中的公民教育对实现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把不谙世事的孩子培养成为品学兼优、积极进取的社会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工作“切入点”不是单从很抽象的理论原则或响亮的口号入手,而是从最基本、最切身的作为国家公民所必需的常识入手,从教人如何做“好孩子”、“好学生”开始。
(二)在德育方法上,应重视对中小学生的说服教育和集体教育。德育方法是指达成德育目标、实施德育内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各种影响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对此,我们曾列出六种德育方法供中小学生选择。中小学生德育方法应以说服教育和集体教育为主。首先,说服教育注重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它比那种声色俱厉的训斥和严惩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特别是对高中生而言,他们较为重视自我价值、自我评判和自我发展,对成人的依附感减弱。因此,教育者应在尊重与理解他们的基础上,以平等、商讨的方式,促其加强自我教育、矫正不良行为、完善道德品质。其次,集体教育注重培养学生集体并通过集体活动教育学生。学生集体包括学校、班级、团队及校内外各种学生组织。它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言:“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在奖惩方面,高中生把“从重处罚”排在第三位、“奖励为主”排在第五位;而小学生则把“奖励为主”排在第三位、“从重处罚”排在第六位。可见,高中生比较赞同“说服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德育方法,主张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对违纪者严肃处理;而小学生则希望教师以赞扬、表彰、奖赏的形式正面引导和教育。他们对那种粗暴的训斥、处分、体罚或变相体罚方法十分反感,因而将“从重处罚”列为最差的德育方法。遗憾的是,个别教师目前仍把处罚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作为“教育”学生的“尚方宝剑”而屡试不止,这与社会主义学校的性质、任务及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格格不入的,是学校教育应该坚决禁止的。
(三)在德育途径上,要注意对中小学生区别对待,使之渠道畅通、全面推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由表9排序可见,小学生把教师、班主任视为最重要的德育指导者,列居首位。这是因为小学生接触社会少、依赖性大、模仿力强,教师、班主任是他们心目中知识的化身、处世的楷模,享有崇高威望。因此,班主任应创造性地通过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队会、报告会、参观、访问、游览、社会调查、义务劳动、观看影剧、阅读书刊等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并用自己率先垂范的身教影响学生。任课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以自己堪为人师的政治态度、道德情操、言谈举止、工作作风等影响学生。然而,高中生则把“同学交往”列居德育途径的首位。这是因为高中生对教师已失去了小学阶段那种圣洁般的崇拜,班主任也不再象小学阶段那样实施“包班制”,而且教师众多,班主任有时并非主课教师。加之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发育阶段,具有一种闭锁心理,不愿再轻意吐露内心的“小秘密”,尤其对成年人,开始具有防范心理,言谈举止常带有掩饰、隐蔽、婉曲、内倾的特点,因而往往把同伴间的彼此真诚、坦白、亲密、互助作为友谊的宗旨,重视同伴群体关系,富有较强的小团体意识。遇到问题时,愿向同年龄、同性别、同乡或情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伙伴”倾吐而不肯向父母、教师透露,因而同学交往或曰“友伴群”关系成了影响高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友伴群”作用的生动写照。因此,教育者应注意引导和指导高中生稳妥交友、谨慎择群。
还应指出,中小学生都把“观察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小学生将其列居第二位,高中生将其列居第三位。所谓观察学习,是指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是模仿和认同。模仿是指学生对伟人、英雄、模范、标兵及身边的好人好事等榜样行为的仿效,而认同是学生把观察到的榜样行为进行内化的过程,即把榜样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行为。可见,中小学生观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外化与内化、他律与自律、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此外,不知是偶然巧合还是必然结果,中小学生在下列三条德育途径的选择上排序完全一致:家长,第四位;思想政治课,第五位;团队组织,第六位。现据调查情况分别作一探究。
其一,关于家长问题。家庭是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职业特点、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生活作风、工作态度、睦邻关系、行为习惯等,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个性品质。由于血缘与经济关系,其教育和影响具有早期、具体、长效、深刻的特点,而且不仅直接影响其子女本人,还会通过学生影响整个班级的思想品德风貌和德育工作效力。因此,要切实搞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与密切配合。
其二,关于思想政治课问题。该课在小学为“思想品德课”,在高中为“政治课”。按理说,这门课应该成为德育的重要途径甚或主要途径。但本次调查中中小学生均将其将排在了第五位,普遍对该课程兴趣不浓、评价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德育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或错位,而且德育内容松散、死板、变化性大、教条性强、逻辑性差;另一方面是部分任课教师讲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时代观念欠缺,使学生难以体会德育课程对人生追求的导航作用,未能满足学生心态复杂化、多元化倾向的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认同的减弱,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此外,社会上商业文化、经济大潮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冲击,也使学生与严肃行教的教师拉开了一段距离。特别是有的高中,只把政治课视为高考的“捞分课”,平时不是很好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性政治教育,只是在高考前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猜题押题。这就丢掉了这门课的主旨和灵魂。我们说,德育即心育。思想政治课应针对学生的真实心态,捕捉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实、活地进行德育渗透。
其三,关于团队组织问题。本来,共青团之于高中生,少先队之于小学生,应该是个很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自我教育群团组织,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但中小学生却将其排在了德育途径的最末一位,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学校只顾抓教学质量、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团队组织的教育功能和组织建设;二是团队组织名不副实、纪律松懈,活动不正常,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可信赖、可依赖的群众组织;三是团队干部素质不高、能力较差,缺乏号召力和感染力,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参加团队活动。这也是一个值得引起教育者高度重视的问题。
(四)在德育环境上,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形象地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作用。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即人为地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品学兼优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情境。它可以概括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大方面。硬环境,是指人化了的自然环境,或称物质环境;软环境,是指学生的群体心理环境,或称精神环境。学校应注意育人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与教育。由于学校环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控性和导向性,因此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形成和发展,有着某种决定性的教育意义。
面对国际格局的转化、国内社会的转型、基础教育的转轨,中小学德育工作将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但同时也是德育发展的有利机遇。为此,当前处理好新时期德育工作中的几个关系相当重要,特建议如下:
(1)要处理好行政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新时期德育是一门科学。改革和管理中小学德育的决策要科学化、民主化,必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复杂性。因此,行政出题目,科研找答案,决策作指导,将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新方式。自觉地发挥科研力量,是开创中小学德育新格局的长远之计。是否重视教育科研,是衡量教育行政干部由经验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的重要尺度。
(2)要处理好科学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德育的科学性,指德育的内容和方法符合客观要求、教育规律;德育的针对性,指德育的内容与方法又要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这两者的关系,主要是要解决德育内容落后于现实,既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又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这就要求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针对性,二者相结合,便能增强实效性。
(3)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德育的特点是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辨析和自我塑造,把新的时代的要求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其成为优良品德形成的内驱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同时,教师也应大胆地坚持正确导向,这样才会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4)要处理好学校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成就显著,这些对青少年学生是活生生的正面教育。同时,社会上的某些消极因素也在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德育工作者,不要怨天尤人,要相信教育的力量,绝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腐败现象就放弃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要立足学校小环境,引导学生善于历史地分析,全面的比较,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作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优化学校小环境,也会对社会大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关于当代道德教育问题的讨论: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道德教育的复兴”。80年代末以来,道德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国家教委先后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善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纲要和实施办法,委托有关学术机构编辑出版了以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丛书,社会上出现了诸如《新三字经》一类的道德读物,《中国公民手册》已经问世。教育理论界对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正在深化。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继续深化对道德教育问题的理解,推进道德教育的改革,寻找提高现代和未来社会道德水平的适宜途径,由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日前就我国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问题
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是把握当代社会道德发展的根本方向,反思和改革整个道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在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之前,与会者讨论了评价的标准或者说评价的参照系的问题。有人指出,目前哲学界或社会舆论中对当前社会道德水平的评价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看法,如“爬坡论”、“滑坡论”、“代价论”等,主要就是由于不同的人在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或参照系不同。如果从传统的道德立尝道德观念出发来评价当前人们的道德生活,自然会认为是“紊乱”、“无序”和“滑坡”,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把道德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的话,更多地看到的则是道德的进步,或者说,是新道德的诞生。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对当前我国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上,我们应该采取后一种标准,即社会的、历史的标准。凡是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有助于社会全面进步的道德,就是进步的道德。这种道德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的道德。相反的,就是过时的、丧失了合理性的、应该淘汰的道德。这种标准也就是道德评价问题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标准。
遵循这样一个评价标准,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社会道德水平总的来说是进步的、上升的、“爬坡”的。由不平等走向平等,由人身依附走向人格独立,由重义轻利走向义利结合,由非主体性走向主体性,是道德进步的主旋律。这种进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当代的学者们构想出来的,而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也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尝试,必然要求并孕育生成一些新的道德准则、道德精神。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必然呼唤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此基础上,独立人格、公正、平等、自由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道德法则,表现在人们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人生观、幸福观、荣辱观、义利观、自然观、家庭观、职业观等等,调节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这些道德法则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因而在总体上,体现为一种历史的进步性。
在看到道德发展总的历史趋势进步性的同时,与会者也强调指出,当前我国的某些道德状况确实使人忧虑,所谓道德“滑坡”现象也不是空穴来风。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道德生活的某种程度上的“混乱”。该是不容回避的,但人们指出,对于种种不如意的地方,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能把帐都记在市场经济的头上,认为搞市场经济和提高道德水平是一个“悖论”。当前社会道德生活中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市场的必然。每一种经济活动背后都有自己的道德原则,市场经济也是一样。应该说,像平等、公正、义利结合这些道德原则并不会必然地导致社会道德生活的无序,而只会使之更加有序。问题在于,由于道德本身的继承性以及道德观念生成的历史性,目前的社会主体道德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活动内在的道德需求。与经济发展阶段相比,社会主体道德或是滞后或是超前了。这种或滞后或超前的道德体系、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结合是造成目前种种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也是造成普遍的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目前的一些社会道德问题应该被看作是“前进中的问题”,它们需要给以严肃的关注,并予以有效的克服、校正,但它们决不表征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方向,更不应该将它们归咎于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道德和德育总的来说是在前进着,在“爬坡”,是在从古代文明社会的道德和德育向现代社会的道德和德育前进。但在局部是在作战略退却,即作为主体的道德和德育在从超越社会经济基础的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甚至共产主义的道德和德育退却到和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道德和现代教育。之所以作战略退却,是因为我们在一段时期内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冒进了,冒进到完全的社会主义阶段了,现在已退却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我们的道德和德育也离开自己存在的基础冒进了。只有退却到和自己存在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方位上,退却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位上,才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前进。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才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有前进到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这是因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道德和德育不是先验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现实的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反映。道德是调节反映相应的经济基础的人际关系的规范,这种规范是维护实实在在的利益关系的。就是说,我们现实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现代所有制并存和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的多种现代分配方式并存。它不是未来的、单一的、完全的公有制,更不是古代的人身依附关系条件下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因之,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就应该是反映这一经济基础的道德和德育,即以等量劳动交换为基础的、以平等为核心的现代道德和德育。这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并以完全的社会主义为方向,但它还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它和古代道德和德育从本质上是矛盾和对立的,它坚决反对、批判和抵制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维护人身依附和特权关系等等的古代道德和德育。我们正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的建立而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目前道德和德育中存在的某些混乱、无序、倒退,正是这种变革过程中的回流、支流、逆流,都是局部性问题。我们的道德和德育正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前进而建立、发展和前进!这是主流。
二、道德教育的本质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当前教育学界有种观点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的。这种观点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到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超越的,是人自身对其所处环境的超越。教育,从而包括道德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也必然是超越性的。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在当前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超越现实。道德教育不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肯定、复制和重现,而是从可能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出发,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否定、提升和启蒙。二是超越物质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使人的精神、人的生活从物的束缚下,从自私自利中解放出来。总之,如果没有超越性,就没有道德教育,道德的历史进步也就无法解释。
还有一种观点,从道德教育和智育、体育的划界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性”。这种观点认为,所谓本质,就是一种区别性的东西,是标明某一事物独特性的东西。道德教育的本质,只有在与智育、体育的区别中才能显现出来。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上,智育和体育是从现实出发,是对现实的一种适应,主要涉及到人类和个体活动的手段和条件问题,是讲“实然”的,在逻辑上,是一种归纳性的;而道德教育则是从未来出发,是一种道德命令,人们必须服从,主要涉及到人类和个体活动的目标和规范问题,属于“应然”的,在逻辑上是一种演绎性的。所以智育、体育和道德教育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上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不同就决定了学校道德教育更多地是从“应然”、从“理想”出发,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超越性的,要用一种批判性话语引导学生超越现实,追求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当前孩子们受到社会的各种影响,太现实了,所缺乏的就是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教育当由此努力。
对于道德教育的超越性,与会的多数人在特定含义下予以肯定,认为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确有或者说应该有其超越的一面,把应然的、可能的、理想的甚至高尚的道德生活展现在青少年的面前,引导他们走向这种生活,或者更准确地说,创造这种生活,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个体而言,道德教育要不断地提高他的道德境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这种不断提高的过程就表现为一种超越。就整个社会来说,由于社会道德规则系统是极其复杂的、多种多样的,道德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原原本本地把复杂多样的道德规范搬到学校中来,向学生进行灌输,或依此对学生进行训练。道德教育对于它的内容,是有选择的。它要选择那些最能符合社会和个体发展需要的道德规范进行教育。在一定的意义上,这种选择性也就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即超越那些陈旧的、落后的乃至反动的道德规范。比如说,在当前,道德教育就应该超越人身依附,强调独立人格;超越不平等,强调平等;超越对物质主义的崇拜,强调精神生活等等。此外,道德教育的超越性还体现在摆脱人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束缚上。长期以来,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局限在人类自身的事务中,局限在某一特殊的文化背景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一种道德关系,认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的道德规范是很不相同的。当代道德教育应致力于这种新的道德关系的阐释,致力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规范的理解。这种超越体现了随着时代的进步道德教育题材的拓展。
在肯定道德教育的有一定的超越性的同时,大多数与会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提出质疑:第一,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否准确?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主体在自己所建构的实践活动中究竟是越来越“超越”客观呢,还是越来越“逼近”客观?即便实践的本质是超越的,能否从这种一般的、抽象的类本质推论出道德教育甚或教育的本质也是超越的?诚如此,智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不是超越的?科学活动作为一类实践活动是不是超越的?艺术活动作为一类实践活动是不是超越的?这样一来人类的所有活动的本质都是超越的,那么又何言超越性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呢?第二,从“应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本位出发推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是否普遍妥当?“应然”是否在价值方向上必然地指向“未来”,指向“理想”、指向“更高的境界”?父母对孩子说:“你应该听话!”;老子说,人类社会“应该”回到“小国寡民”的初民时代;朋友对你说,“(就是)亲兄弟,(也应该)明算帐”。这些道德话语并不是,“超越”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第三,认为道德教育的逻辑是演绎的而非归纳的,那么,演绎的大前提是从哪儿来的呢?高尚纯洁的道德律令又是从何而生呢?其结果,很可能得出先验道德的结论。第四,如果认为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的,超越现实、超越世俗,是从理想生活、可能世界出发的,是要对现实进行“否定”的,那么承担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教育者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就必然导致在“芸芸众生”中划出、推出甚或造出一部分品德纯洁、高尚的人,是这部分高踞社会之上的纯洁、高尚的人用自己的纯洁、高尚的言行培育了新一代的纯洁和高尚。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道德教育新发现,因为一部中国道德教育史就是这样的。难道我们以前的道德教育还不够“超越”吗?难道我们以前的纯洁、高尚的道德偶像还少吗?难道我们以前对现实生活、实然世界“否定”的还不够吗?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道德教育中,我们不是不“超越”、不“否定”现实,而是太超越、太否定现实了,形成了强大的道德压力,以至于所谓理想的生活不是提升了现实生活,而是根本遗忘、摈弃和歪曲了现实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甚至出现“以理杀人”的情况。
总之,大多数与会者认为,说道德教育具有某种程度上或某种意义上的超越性是可以的,但说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超越性,在逻辑上很难成立,也没能很好地反思我们道德教育的历史经验。不能把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提到本质的高度,理解为超越时代,超越现实,甚至也不能在一般的意义上将它理解为超越功利、超越物质、超越个人。从哲学的角度看,道德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是一种道德智识或经验的归纳过程,我们所要求的道德哪怕是最理想的道德,如诚实、正义,都不是先验地给定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道德教育无非就是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个体内化,就是要教会学生过现实的道德生活,而现实的道德生活就是世俗的生活,它由一些历史传承下来的、时代所认可或修正或补充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社会习俗、伦理禁忌等构成。正是这些东西奠定了我们道德生活和整个人生的基矗因此,不能否认和否定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道德和道德教育应该是最现实的,比智育还现实。讲对现实的否定或超越,应该严格地局限在那些丧失了现实合理性的方面,而不能把整个现实作为否定或超越的对象。讲对功利、物质和个人的超越也应在肯定功利、物质、个人需要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在回到传统上重义轻利、重精神轻物质、重集体轻个体的老路上去。当前的许多道德混乱可以说就是对传统的过于超越的道德生活方式的“反动”,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再提倡回到老路上去,又走向一个新的极端。至于理想的、可能的道德生活,则是人们所应追求的目标。但道德教育不能把目标当成基础,把目的地当成出发点,那就会发生本末倒置的问题。
有人还提出道德教育或整个教育的“保存性”的一面,即传承优良文化传统,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面。对于教育或道德教育只讲超越不讲或少讲继承,只讲理想不讲或少讲历史,只讲促进改革发展不讲或少讲维护社会稳定都是不行的。两个方面应该得到统一。统一在哪儿?统一在现实性上。现实道德和道德教育问题的考察有两把钥匙:一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人的自由个性阶段。二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三种道德”(封建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理论。
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二个阶段,而且三种道德关系都有,哪一种也不完善。现实的道德状况是丰富的、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式的。不能也不可能只要求一种类型、一个层次、一种样式。这种“多”是统一的,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统一在现实性上,在今天即统一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上。也就是说,今天讲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适应,是要适应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而不是去适应人的依赖关系。讲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超越,主要的也不是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而是指超越人的依赖阶段。如果要说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也只能是局部超越,而不能是全局超越,只能是个别超越,不能是全体超越。
三、道德教育的功能问题
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功能可以划分为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或者说是内在功能和外在功能。在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中,本体功能是基矗没有本体功能的充分实现,就谈不上社会功能的实现。本体功能是学校道德教育所应主要追求的,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在其有限的时间中所能够追求的。我们过去德育工作中的失误和失效,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能看到学校道德教育的这种时间和效果的有限性,很好地重视德育的本体功能,总是想培养从社会某一角度看来在思想品德已经完善的、完美的人,喜欢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德育活动及学生的道德面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苛求,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实现的。说政治是灵魂,也未尝不可,但更应强调道德品质和人生观是基矗政治要求不能代替道德规范。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人格,一个人在政治上要么投机,要么装糊涂,要么甘做政客。所以,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来看,德育就是育德,就是建构一种道德境界。具体到学校道德教育来说,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养成他们的道德习惯,树立他们的道德信仰。育德之中,核心的东西是发展学生的“悟性”。“悟”就是觉悟、醒悟、领悟,就是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该怎么做,怎样做才更有价值。没有这种悟性,一个人就不会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就会成为道德的奴隶,而道德也就会成为奴隶的道德,成为束缚人、压制人的手段,而不是形成人、解放人和提升人的手段。道德的起点是他律,终点是“自律”,最高境界就是“自由”。所谓自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了一种审美状态。从他律走向自律再升华到自由,都有赖于人的道德悟性的提高。如果没有悟性,学生既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律,更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由。
有人认为,道德教育具有一种“感召”、“净化”和“社会制衡”的功能。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生活不同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其特点就是不计成本,只讲义务,不讲权利,是以目标的高尚与否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尺度的。正如古人所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救落水老农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道德的。如果在该履行道德义务的时候讲究条件,甚至开口要价,就不再是一种道德行为,而蜕化变质为一种政治、经济或其它什么的交易,属于一种市场行为、剧场行为。所以道德之行和道德之教有而且应该有一种召唤、净化的功能,使学生具有一种与世俗相抗衡的力量,使他们的心灵有所寄托,作为人的价值得到实现。对于人类生活来说,这种召唤、净化直指他们的内心深处,是不同于外在约束力量的内在约束力量,以一种不同于外在约束的方式实现对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的社会制衡。在当前社会道德生活许多方面失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学校的道德教育更应该发挥它的这种感召、净化与社会制衡的功能。这是中国社会改革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有人从道德的二元结构出发,阐述道德教育的功能。所谓道德的二元结构,是指社会道德包括基础文明和德性修养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基础文明就是健康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须接受,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必须身体力行的东西。比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等。而德性修养则主要是反映了一种道德境界,一般地说,它是高于基础文明之上的,既包括了内心状态,更反映了外在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德性修养的人道德责任往往超越了基础文明的要求,比如说,在社会生活中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革命事业中抛头颅、洒热血等。就两者的区别来说,前者是基本的、他律的、功利的、世俗的、统一的、适应的,后者是高尚的、自律的、理想的、神圣的、多样的、超越的。就两者的联系来说,犹如一座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德性修养是水面以上的部分,基础文明是水面以下的部分。没有水面以下的部分,水面以上的部分就不会凸现出来。道德教育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其着眼点应放在学生基础文明习惯的培养上,从而提高社会的一般道德水平,而不应是放在提高学生的德性修养,造就道德圣人上。再者,一个人的德性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即是说,主要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之外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基础文明是可教的,德性修养是不可教的。学校道德教育主要不应在不可教处努力,而应在可教处努力。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就应该定位在传播和提高社会的基础文明上。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问题
讨论到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有的人认为是低效的,有的人认为是无效的乃至负效的。究其原因,不同的人强调不同的方面。总的来看,涉及到学校道德教育内部和外部的方方面面。
第一,就目标而言,过去我们的目标定的太高、太大,甚至有不科学的东西,习惯于制造学校道德教育的“神话”,认为其无所不能。只讲理想,不讲功利;只讲超越,不讲现实;只讲方向性,不研究可能性。目标太高、太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就根本不可能达到。达不到的东西又必须去做,就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的现象。等到出了问题,又反过头来批评学校德育没搞好,而不愿意静下心来科学地分析目标上的原因。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者来说,这样做似乎也有些不公正。实际上,为了尽可能地接近这样的目标,他们工作非常辛苦,心理压力也很大。有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德育之累”。
第二,在内容上,存在着“道德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道德化”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把这两者区分开来。经常的情况是,用政治教育来代替道德教育,只讲政治立场,不讲道德修养,只讲道德的阶级性,不讲道德的共同性。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经常性地跟着社会形势变,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东西。有人打了个比喻,把整个学校德育比成一棵大树,那么道德教育就是这树的根和干,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树上的花和果。德育之树的根若不深、干若不强壮,那么它的花必不鲜艳,果必不丰硕。例如,“”期间,许多人政治上跟着走,道德上却是两面派,伪君子。有人还指出,在内容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到了大学才讲怎样做人,把内容的序列给颠倒了。在这方面,应该很好地汲取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些宝贵经验,如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循序渐进,推己及人等。
第三,在方法上,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区分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道德学习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区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知识学习强调接受、理解和创造,技能学习强调训练、熟练和应用,道德学习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与之相适应,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我们的道德教育方法上的问题就出在按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作为一种知识来教,作为一种技术来训练。其结果就是学生有道德之知,而少道德之行、道德之情和道德之信。在这方面,与会者还特别强调教育者自身道德素养以及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的问题,认为只有有德之人和有德之教才能建构起真正的德育活动。如果讲马列的不马列,教道德的不过德,马列之教不马列,道德之教不道德,就必然导致整个德育的危机。
第四,在教育者方面,有人提出;由于现代社会变化加速,代沟扩大,教育者的道德立场和道德观念受到他们的生活时空的限制,在许多方面确实不适合或不能帮助今天的学生顺利地解决他们的道德难题。因此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应对自己的道德立场进行批判,不能作为一个绝对正确的出发点,强制灌输。
当前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普遍的师生关系的对立(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对立,青少年群体的一些反主流社会情绪)恐怕与此有关。有些道德难题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新问题,不能依赖于过去的观念和经验,而应和学生们一道去学习,来尝试解决。在新道德的建设方面,师生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在受教育者方面,有人认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变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得到重视。现代道德教育应关注这种受教育者的地位和需要的变化,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否则就会导致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
第五,在外部环境上,当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势必影响到学校本体德育功能的实现,即所谓“5+2=0”(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教育,其效果等于零)。有人指出,由于当前现实生活中社会主群体(指中年人,是孩子们的榜样群体)的特殊历史经验,目前大都有一种利益追逐和物质补偿心理,对精神理想持一种冷漠或嘲弄的态度,从而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有人认为,当前的一些影视作品的不正确价值导向,大众传媒的低级趣味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产生消解作用。还有人追随18世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强调指出一个健全的完善的社会制度具有强大的道德教育力量,而一个不健全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对普遍社会道德的进步,特别是对学校道德教育起到消极的作用。
可以认为,比起学校道德教育的力量来说,社会制度的道德教化力量更为强大。要想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不仅要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更应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方面建立健全社会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20年,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改革发展的20年。本文试从分析德育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角度,以德育科学化和规范化问题为中心,追溯德育改革的轨迹,探索德育改革的主要线索和实践走向,以求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年。这是一个拨乱反正,强调又红又专的时期,主要解决的是德育正位问题
这一阶段,在刹住十年教育动乱、恢复和建立良好教育秩序、狠抓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了学校德育,既要重视德育的政治性,又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之中,做到又红又专;重申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管理。这一时期最重大的教育事件是恢复高考,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化推荐升学制度,学校德育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从泛化的政治束缚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一阶段仍普遍存在着德育方式单纯灌输、德育内容成人化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1986年到1992年。这是一个建立制度、探索规范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学校德育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摇动了学校德育的管理、削弱了德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西方侵入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摇撼着我国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社会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教育界的直接反映就是抓智育硬、抓德育软。宏观和微观背景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问题。“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学校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倾向,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处于矛盾彷徨之中,建立制度,制定规范,保证德育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量德育序列化实验开展起来。1988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要求,结束了建国四十年学校德育无纲少范、简单服从社会成人运动的局面。这几个文件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进入了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时期
这一时期,党中央根据新形势又进一步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学校德育的社会背景和内在要求基本清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强烈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迫切愿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使学校德育在改革开放十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从宏观背景到教育管理直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的系统探索,并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些方方面面的经验正在互相磨合、交互融合,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的学科理论、管理规范和教育内容、方法的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德育内容不系统不科学,随意性的问题,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德育活动缺乏计划性等问题,以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行为规范”的德育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进而通过研究提出了德育的层次性、针对性、系统性、计划性、科学性等一系列对策和实践措施。
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总体看,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也可以说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好的行业,学校是全社会系统中德育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门。但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建立起较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德育体系尚需时日。
(一)关于对德育的认识与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
近十年来,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计,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但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学校内部的管理看,大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强调德育的计划,保证德育的活动时间,明确方方面面的责任等等。这些措施对守住德育阵地、顶住逆流冲击、防止学校“污染”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学校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课任老师全员参与、党团组织积极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统还不健全,党支部、团队、工会、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德育工作的相互关系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常规。大多数学校的所谓德育人人有责,实际上是班主任对方方面面负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如何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深入地研究。
(二)关于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内容丰富的同时是方法的多样灵活,民主性、实践性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大量涌现,已经产生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在机制对立起来。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与“导”。所以,如何把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系统化、常规化,使广大教师习以为常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讲,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经济体制发生质变的过程中,中小学生有了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接受不可控强烈刺激的可能。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他们政治上关心国家大事,但对了解和参加政治活动缺乏热情;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有强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却对学校的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有逆反心理,苛求社会和他人为其提供更多的条件,却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生理的成熟、能力的发展先于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成熟,却盲目自信,认识事物只会横向比较,不会纵向分析,处理事情则自律少,规范差。这些矛盾使相当数量的(20%左右)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莫名其妙的烦躁、波动、消沉、狂热等现象经常发生。“双重效应”背景下“学坏容易,学好难”导致了中小学生的一些普遍性弱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缺少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正义感等等,这些缺陷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德育改革发展趋势
近年来,围绕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认同,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德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1.德育组织形式社会化。前几年,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所以未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互为环境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协调不够,缺乏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经验,未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近年来的德育研究与实践告诉人们,要取得中小学德育的最佳效果,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方位综合治理。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一起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不少学校都在尝试这条途径。上海市政府与社会积极配合,通过成立学校德育社区教育委员会,划片治理,包校到区,明确社区教育的职责、任务、目标、分工等问题,并逐级落实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烟台市芝罘区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构建“一主两翼”的社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德育为中心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优化了德育的外部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德育效果。这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教育格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付诸于实践。然而,在总体上,我国大面积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网络尚未形成,党政、工青妇、文化宣传等有关担负精神文明建设主要职责的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2.学校内部德育管理由党支部为核心、团队组织活动为主发展到校长负责、团队配合,以班主任为骨干,课任教师全员参与,班级活动为主。以往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党团组织全面管理。多年的德育实践证明,此种把社会模式直接移进中小学的做法不太符合学校工作特点和中小学生发展规律,效果不太理想。近年来,校长负责制已逐步成为中小学管理的主要制度。学校德育不论是党团为主管理还是校长负责管理,都要依靠班主任和教师落实到班级。因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和主体,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和空间比学校的其他任何部门和人员都长,在时空上具有同一性和互溶性,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最了解、最清楚,因而做工作最具有及时性、针对性,也最具有号召力和说服力。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和教学过程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党、团配合的制度更为合理。天津一中以班主任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和烟台市莱阳一中的班级教导会的经验说明,校长负责、班主任为骨干、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应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中小学德育目标从过去单一的高要求开始走向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建国后,伴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学校德育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德育目标不视年级高低、年龄大小,从幼儿、小学到中学、大学都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都要求做到政治挂帅,大公无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朴实要求,1988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实事求是地确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个通知,明确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基本要求,以造就共产主义接班人为更高要求。同年,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了小学德育目标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中学德育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近十年来,不少地区和学校根据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思想,制定了学段、学年乃至学期的具体德育目标,形成了目标系列和相应的德育评估标准。
(三)实施德育内容的发展趋势
德育内容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德育内容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内容逐步实现全面、系统、具体。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不同的特点,它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和现实性,有效的教育内容必须与社会的、区域的乃至学校的具体背景相联系。这很容易造成学校德育宽泛、无序。各个学校通常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联系具体实际,进行大量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大都对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而言,其全面性、系统性、必要性从量和质上缺乏教育的规定性,必然造成德育的盲目性。克服盲目性、明晰规定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德育课程化,使德育的目标内容、计划和方法成为广大教师自觉操作的规范。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以课程方式明确规定了德育的训练项目、时间和程序,这种课程与学科课程从规定上和实施上的不同特点在于,有共同的明确目标和相对统一的教育要求,但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相对的选择性。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也正是这种趋向。
(四)德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从重视理论灌输、说理教育发展到强调养成和实践。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德育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他律轻自律,重外显轻内化,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限制、防范和改造,忽视引导、熏陶、塑造的倾向,造成了目标结构的片面性和不合理,导致了德育功能的不完整。前几年,学校德育过分突出政治功能,甚至以政治功能代替德育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审美功能,排斥德育促进和完善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德育阵地大大缩小,严重影响了德育效果。德育实践告诉人们,道德素质教育只有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对道德的认识能力水平,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增强德育实际效果。近年来,人们在科学育人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德育规律,对德育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成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养成,在养成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注重了使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参加劳动,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思考、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规范自己的行为。重视实践、强调养成已成为德育方法发展的重要趋向。
(五)德育途径的发展趋势
首先,几乎所有学校都把教学工作作为实施德育的主渠道,注重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广大教学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直接或间接地、有形或无形地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生每天有6—8小时直接与教学相联系,如果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从学科教师、班主任的比例看,占教职员工3/4以上,如果教师的学科教学放弃德育,那么加强德育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研究学科教学的教育性,探索学科德育功能的理论、途径和方式。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建立社会性的德育基地,是完成学校德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既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德育的重要途径。1990年,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明确要求,“各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严格要求,重视活动实效,真正使学生通过劳动和社会实践接触实际,接触工农,认识社会,了解乡情国情,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表现,应作为操行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与抓好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直接相关的是建立社会性的教育基地,目前,学校与企业、街道、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和名胜古迹等建立牢固的联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德育活动,已经成为加强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一种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等因素在内的行为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益复杂,教育对象个性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针对性发挥和提高的必要条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性沟通对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进行系统研究有着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见,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有效沟通具有实现教育目标之功能。本文在研究了德育教育与有效沟通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实现有效沟通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之功能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用师生双方“互动”的沟通方式.去实现课堂教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史学家司马光对人的德才有过精辟的论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忘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可见,古人对“德”的重视。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德育在人们的意识中逐渐淡化.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学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一直在告诉学生“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学校的各项制度、评比活动一直在告诫学生“这样做才是一个好学生”。然而,教育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如:很多学生明知故犯,“日常行为规范”背得滚瓜烂熟,自己的行为却背道而驰:还有的学生当面一套、背后~套,校内一套、校外一套。我们辛辛苦苦的教育.收获的不是学生的诚实与正直,而是他们的“虚伪”和“狡猾”。是什么导致学生在品德上的认识和行为脱节呢?
很简单.我们的教师还缺少对学生的了解。因此,学校德育教育需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条相互了解的桥梁——有效的沟通。即让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素养熏陶。教师只有在平时的细节上下工夫,才能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般.将德育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
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常常是通过双方“互动”而实现的.即不但教师要说话,而且学生也要说话,才能实现教学中的有效沟通。沟通的目的在于营造一种融洽的相互接纳的环境.这需要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只有善于理解别人,才能与对方进行有效的、愉悦的沟通。教师在教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书本知识变为易于学生接受的人生知识,实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德育功效。
二、教师用言传身教的沟通方式.抓住细节去实现德育教育时效性
德育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理解、尊重为基础。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品德素养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基础上。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如果一味的训斥、责备,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可以说.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教师自己。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应该利用日常班级出现的小问题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有一个班级地面有纸,班主任马上拾起来;黑板没擦,老师就自己擦;抹布脏了,老师亲自洗??有一次.班级的值日生迟到了,班主任并没有批评值日生,相反拿起拖把和他一起拖地。班级的劳动委员见此情况也过来帮忙。聪明的班主任,就这件小事确立了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班级出现了问题.是谁的责任?”讨论的结果是:“地上有纸是我的责任”,“黑板没擦是我的责任”。讨论中学生增强了责任感。后来,同学们越来越有责任心了。大部分学生都能把班级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主动维护班级形象。细小的行动让学生懂得了:“细节决定成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从小事抓起。
三、教师用情感沟通方式去启迪学生的心灵
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前提。教师要从爱心出发,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真心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教师有爱心,学生也能更加爱戴老师,才能加深师生的感情.教师只有把整个身心用到对学生的关爱和关怀上,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和尊敬,才能为你的教育教学打好基础。《学记》中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四、教师用宽容与平等的沟通方式去适应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心智特点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老师们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宽容的教育氛围也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西方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孩子一时的过失,连上帝都会原谅的。”作为教师,我们为什么不多一些尊重和宽容,为什么不善待学生一时犯下的错误,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呢?为什么不能倾听一下学生的看法呢。
老师宽容了学生,也许就拥有了奇迹。当然,这里的“宽容”不是“纵容”。
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善待学生的缺点或者是错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也是人.而不是完美无瑕的钻石。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不要当众点名指责,可以说事不说人,有时表扬好的可以兼收批评的效果。例如。对准时上学的学生表扬,实际上也是对迟到者批评。
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我们的教师往往是给学生立下几条规矩:“不许怎么样,否则会怎么样”,但是效果并不好,甚至不如从前。对我们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后,我们发现,学生有很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让我怎样,我偏不这样做。让学生讨论制定校规、班规的过程,也是学生明确认识道德行为规范的过程.这比老师指定出校规、班规要求学生不折不扣地遵守,效果要好得多者就是德育教育中的民主意识。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心态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用行为表达出来。我们应当记住:靠教师独有的权力来威压学生是靠不住的,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教师的宽容性,才能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优秀的人格品质。
我们的德育要遵循教育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决不能变成简单的知识传授活动.让原本鲜活的德育只剩下了枯燥、刻板的管束和说教。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加强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潜移默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效果。当我们的学生十年后想起老师,不再以一种不屑的神情发泄对老师管教的不满,而是很钦佩地谈论老师的人品时,我们的德育教育才能有真正的意义。相信到这一刻,我们的学生也一定会是优良品质的承袭者。
摘要:关于人格,虽然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有广泛的使用,但却很难为之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一般趋向于认为,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时所形成并显示的独特个性。它是在个人的生理基础上,在环境、遗传、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心理倾向和各方面的特征。无数事实证明,优秀教师往往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榜样和道德形象。
关键词:教师人格力量;教育任何一种社会职业,都没有像教师这样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高期望和严要求的约束。这一方面体现了教师的职责及其这职业的角色特征,另一方面,也应归结于优秀教师所具有的人格力量的影响。
一、语文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
由于教师特定的社会角色及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其人格特点及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受教育者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给予学生的人格形成上的影响,无论是在学科指导方面,还是在生活指导方面,凡是同学生有关的地方,无一不表现出来。
教师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但是其教学方式是可以探讨的。即通过教学使学生学到取得最优效果的途径,以及在班级教学的场所里,使学生通过同教师、同学的互相接触来发展自己的人格。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行为,才能给予学生人格形成的正面影响呢?笔者觉得应注意: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从认知和智力开发的角度来看,学生既是认知主体,又是发展主体;从德育角度来讲,学生既是受教育的主体,又是健康成长的主体。学生是主体,就是说他们生来就蕴涵有一定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要靠语文教师引导才能使学生固有的“四性”表现得当。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力量。
(二)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技术。在教学中多用启发式、情感式、多向式、开放式。通过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基本原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人格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应注重培养学生如下能力:自学能力;搜集、整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鉴别、判断是非的能力;应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等等。提高能力也是对学生人格的正面引导,因为能力是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想办法提高学生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师工作的一个重点。
(四)落实教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新教材的思想性。通过语文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如果学生老是认为教师在严肃地教育他,而处于被动受教育的地位,就会产生压抑、拘束和受约束感,会在无形中造成心理屏障,从而教育效果就会违背初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厌倦、冷淡、消极、不屑、不满,乃至产生对立抗拒情绪。
二、教师的人格差异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师对语文教学的领导方式是不同的,从而显现的人格力量也不同。我国的钱家荣学者认为,教师的人格结构也分为三种,即父母态、成人态、儿童态(PAC)结构。
父母态(Parents):以父母态为主的教师有明显的优越感和权威感,往往凭主观印象和经验办事,在课堂上常用命令方式。学生是畏惧和被动的,会抑制他们对旧知的回忆、新知的理解和深入思考,学习达不到高效高质。
成人态(Adults):以成人态为主的教师具有客观和理智的特征,善于把握过去的经验,估计各种可能性,作出合理的决策。他们对学生既宽容、鼓励,没有框框限制,又有明确的指南和帮助,采用民主型的教育行为,因此常有理想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在这种人格态下,由于鼓励并允许学生的参与,又能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因而学生的学习是低耗高效,最大限度地达到目标。
儿童态(Children):以儿童态为主的教师像儿童那样冲动、没有主见,遇事畏缩,优柔寡断;他们的学生往往无所适从,情绪不稳,纪律松懈;在这种人格态下,由于缺少行为监控和指导,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差,学生也很少有创造性。
民主型、成人态的教师是“促进”作用;而轻微型、放任性的教师,由于其人格的不良态,必然影响学生的行为和课堂心理气氛,影响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以及人格、道德的发展。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注意完善自己的人格,把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转变为优良人格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人格的完善
(一)教师是普通社会群体,却应有独特、丰富的人格特点。教师在和学生的接触中,不仅用自己的人格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而且也是通过教育工作,体验到自己的人格深化的存在。为师者,大都有这样的共识:经过和学生几年的相处,班级的整体风格就和班主任老师的外显的人格极为相似了。
(二)教师应是传统文化的承续者,也应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践者。教师既是社会道德权威的代表,而同时又应是学生的朋友,教师必须重视自身道德行为的涵养及对学生的濡染作用,这也迫使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承续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作一个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践者。
(三)教师人格特质的现实性和时代性。教师对学生具有非常高的威望,所以要时时刻刻注意完善自己的人格,作好影响源。另外,在工作中尽量多方面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具体面貌,对每个学生分别提出具体要求。现实性、时代性的人格特质应是新时期教师完善人格的一个目标。
摘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能有效达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在德育实践中,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应注意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探索德育新的方法途径,从学生主体出发,树立新的德育观,注意各学科课堂教学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内容方法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成长为具有健康心理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对做好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在德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达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研究探索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培养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
一、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不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更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德育方法失之武断、简单、粗暴,导致德育失效。为做好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深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学生主体出发,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1、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普遍特点和规律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除了积极参加进修学习,接受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外,还要在繁忙工作之余,主动温习教育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儿童成长发展特点和规律。同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谈话、座谈及走访等形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个性特点,采取恰当的措施方法进行教育。
1、2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德育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施加积极影响,使其形成健康思维、情感和性格的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缓解或消除对教育的抵触情绪。目前,农村中小学德育由于单方面强调社会要求,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德育工作者纯粹说教,强制命令,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工作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缓和师生关系,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德育工作者能够掌握学生心理需要和思想动向,把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有效结合起来,立足于学生主体,真正实现德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1、3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把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道德发展的程度密不可分,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越大,学生道德发展程度越高,心理素质优秀的学生,其道德素质往往很好。很难说,一个认知能力差、意志薄弱的人,其道德水平会很高。德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通过学生主体自我意识、情感及性格等心理素质的有机调节,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满足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1、4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手段
德育过程中,由于心理原因会产生一些德育问题。如:有些学生对集体漠不关心、对同学冷漠、对老师不尊敬、不遵守纪律及不爱劳动等现象,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就会发现很多是由于诸如家庭教育失当、青春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原因形成的,这些问题仅仅用德育工作的方法很难解决。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疏导,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指导,能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二、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有效的方法途径,以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中心,使两者形成合力,共同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个人品德。
2、1从学生主体出发,树立新的德育观
在德育过程中,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习惯于灌输、说教、批评,疏于沟通、说服、指导,学生无条件接受,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激发不起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自身出发,关注学生内在心理需求,树立以人为本德育观。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做学生的朋友和贴心人,指导学生健康发展。以平等、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心态对待学生,使学生减少思想顾虑,能够敞开心扉,乐于接受教导,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2、2注意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事情,而是学校全体教师都应肩负的职责。任课教师在德育课和其他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而且要贯穿心理健康教育,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关心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营造和谐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3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内容方法结合起来
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道德认知及行为规范,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发展的需要;德育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以通过塑造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形成优良品德。德育的方法一般以说服教育、品德评价等为主,强调的是理论灌输和外在强化,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运用谈话、心理咨询、沟通分析、行为矫正等方法,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得到体验,激发学生要求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德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兴趣和要求发展的主动性。
2、4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和教育学生的能力
德育工作者首先要从自身做起,钻研业务知识,加强自身修养,建立自我完善人格,保持乐观健康心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方法。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要以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视角看待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细心、全面探究问题根源,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原因,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主动调适自己的行为。同时,德育工作者还要注重以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及道德情操,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
总之,农村德育工作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方法技巧,从学生主体出发,根据学生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发展需要,采取恰当德育方法途径,使每个学生都成长为具有健康心理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20年,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改革发展的20年。本文试从分析德育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角度,以德育科学化和规范化问题为中心,追溯德育改革的轨迹,探索德育改革的主要线索和实践走向,以求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年。这是一个拨乱反正,强调又红又专的时期,主要解决的是德育正位问题
这一阶段,在刹住十年教育动乱、恢复和建立良好教育秩序、狠抓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了学校德育,既要重视德育的政治性,又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之中,做到又红又专;重申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管理。这一时期最重大的教育事件是恢复高考,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化推荐升学制度,学校德育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从泛化的政治束缚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一阶段仍普遍存在着德育方式单纯灌输、德育内容成人化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1986年到1992年。这是一个建立制度、探索规范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学校德育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摇动了学校德育的管理、削弱了德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西方侵入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摇撼着我国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社会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教育界的直接反映就是抓智育硬、抓德育软。宏观和微观背景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问题。“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学校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倾向,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处于矛盾彷徨之中,建立制度,制定规范,保证德育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量德育序列化实验开展起来。1988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要求,结束了建国四十年学校德育无纲少范、简单服从社会成人运动的局面。这几个文件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进入了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时期
这一时期,党中央根据新形势又进一步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学校德育的社会背景和内在要求基本清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强烈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迫切愿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使学校德育在改革开放十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从宏观背景到教育管理直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的系统探索,并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些方方面面的经验正在互相磨合、交互融合,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的学科理论、管理规范和教育内容、方法的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德育内容不系统不科学,随意性的问题,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德育活动缺乏计划性等问题,以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行为规范”的德育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进而通过研究提出了德育的层次性、针对性、系统性、计划性、科学性等一系列对策和实践措施。
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总体看,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也可以说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好的行业,学校是全社会系统中德育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门。但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建立起较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德育体系尚需时日。
(一)关于对德育的认识与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
近十年来,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计,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但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学校内部的管理看,大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强调德育的计划,保证德育的活动时间,明确方方面面的责任等等。这些措施对守住德育阵地、顶住逆流冲击、防止学校“污染”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学校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课任老师全员参与、党团组织积极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统还不健全,党支部、团队、工会、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德育工作的相互关系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常规。大多数学校的所谓德育人人有责,实际上是班主任对方方面面负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如何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深入地研究。
(二)关于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内容丰富的同时是方法的多样灵活,民主性、实践性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大量涌现,已经产生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在机制对立起来。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与“导”。所以,如何把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系统化、常规化,使广大教师习以为常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讲,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经济体制发生质变的过程中,中小学生有了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接受不可控强烈刺激的可能。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他们政治上关心国家大事,但对了解和参加政治活动缺乏热情;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有强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却对学校的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有逆反心理,苛求社会和他人为其提供更多的条件,却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生理的成熟、能力的发展先于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成熟,却盲目自信,认识事物只会横向比较,不会纵向分析,处理事情则自律少,规范差。这些矛盾使相当数量的(20%左右)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莫名其妙的烦躁、波动、消沉、狂热等现象经常发生。“双重效应”背景下“学坏容易,学好难”导致了中小学生的一些普遍性弱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缺少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正义感等等,这些缺陷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德育改革发展趋势
近年来,围绕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认同,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德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1.德育组织形式社会化。前几年,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所以未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互为环境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协调不够,缺乏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经验,未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近年来的德育研究与实践告诉人们,要取得中小学德育的最佳效果,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方位综合治理。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一起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不少学校都在尝试这条途径。上海市政府与社会积极配合,通过成立学校德育社区教育委员会,划片治理,包校到区,明确社区教育的职责、任务、目标、分工等问题,并逐级落实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烟台市芝罘区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构建“一主两翼”的社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德育为中心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优化了德育的外部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德育效果。这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教育格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付诸于实践。然而,在总体上,我国大面积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网络尚未形成,党政、工青妇、文化宣传等有关担负精神文明建设主要职责的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2.学校内部德育管理由党支部为核心、团队组织活动为主发展到校长负责、团队配合,以班主任为骨干,课任教师全员参与,班级活动为主。以往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党团组织全面管理。多年的德育实践证明,此种把社会模式直接移进中小学的做法不太符合学校工作特点和中小学生发展规律,效果不太理想。近年来,校长负责制已逐步成为中小学管理的主要制度。学校德育不论是党团为主管理还是校长负责管理,都要依靠班主任和教师落实到班级。因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和主体,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和空间比学校的其他任何部门和人员都长,在时空上具有同一性和互溶性,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最了解、最清楚,因而做工作最具有及时性、针对性,也最具有号召力和说服力。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和教学过程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党、团配合的制度更为合理。天津一中以班主任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和烟台市莱阳一中的班级教导会的经验说明,校长负责、班主任为骨干、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应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中小学德育目标从过去单一的高要求开始走向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建国后,伴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学校德育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德育目标不视年级高低、年龄大小,从幼儿、小学到中学、大学都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都要求做到政治挂帅,大公无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朴实要求,1988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实事求是地确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个通知,明确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基本要求,以造就共产主义接班人为更高要求。同年,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了小学德育目标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中学德育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近十年来,不少地区和学校根据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思想,制定了学段、学年乃至学期的具体德育目标,形成了目标系列和相应的德育评估标准。
(三)实施德育内容的发展趋势
德育内容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德育内容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内容逐步实现全面、系统、具体。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不同的特点,它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和现实性,有效的教育内容必须与社会的、区域的乃至学校的具体背景相联系。这很容易造成学校德育宽泛、无序。各个学校通常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联系具体实际,进行大量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大都对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而言,其全面性、系统性、必要性从量和质上缺乏教育的规定性,必然造成德育的盲目性。克服盲目性、明晰规定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德育课程化,使德育的目标内容、计划和方法成为广大教师自觉操作的规范。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以课程方式明确规定了德育的训练项目、时间和程序,这种课程与学科课程从规定上和实施上的不同特点在于,有共同的明确目标和相对统一的教育要求,但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相对的选择性。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也正是这种趋向。
(四)德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从重视理论灌输、说理教育发展到强调养成和实践。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德育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他律轻自律,重外显轻内化,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限制、防范和改造,忽视引导、熏陶、塑造的倾向,造成了目标结构的片面性和不合理,导致了德育功能的不完整。前几年,学校德育过分突出政治功能,甚至以政治功能代替德育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审美功能,排斥德育促进和完善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德育阵地大大缩小,严重影响了德育效果。德育实践告诉人们,道德素质教育只有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对道德的认识能力水平,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增强德育实际效果。近年来,人们在科学育人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德育规律,对德育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成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养成,在养成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注重了使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参加劳动,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思考、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规范自己的行为。重视实践、强调养成已成为德育方法发展的重要趋向。
(五)德育途径的发展趋势
首先,几乎所有学校都把教学工作作为实施德育的主渠道,注重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广大教学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直接或间接地、有形或无形地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生每天有6—8小时直接与教学相联系,如果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从学科教师、班主任的比例看,占教职员工3/4以上,如果教师的学科教学放弃德育,那么加强德育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研究学科教学的教育性,探索学科德育功能的理论、途径和方式。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建立社会性的德育基地,是完成学校德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既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德育的重要途径。1990年,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明确要求,“各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严格要求,重视活动实效,真正使学生通过劳动和社会实践接触实际,接触工农,认识社会,了解乡情国情,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表现,应作为操行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与抓好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直接相关的是建立社会性的教育基地,目前,学校与企业、街道、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和名胜古迹等建立牢固的联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德育活动,已经成为加强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音乐教学渗透德育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音乐是最能表达感情的艺术,《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凡音之起由心生也,人之心动,物使然也”。而道德教育的关键则在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有感情因素,就不可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因此,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去,不仅会使得教学效果深刻而有力,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是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音乐教师把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授上,这偏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有悖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初衷。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让学生从音乐课学习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学会如何做人,这才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音乐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
首先,对全册教材进行德育渗透的分析,力求吃透教材,明确渗透德育的着力点,达到音乐学科德育渗透的预期目的。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教材内容为研究对象,确定渗透德育重点主要包括: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等。然后,做好德育渗透的单元备课:依据大纲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设计每一个单元德育渗透的侧重点。最后,在课时备课中体现德育渗透点:每节课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课时备课过程中确定德育渗透点及渗透方法等都要体现出来。如在教唱《江河万古流》(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话说长江》的音乐画面,再欣赏《长江之歌》、《黄河船夫曲》、《塔里木河》,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祖国秀美壮阔的山河之中。此时,教师再用优美的伴奏、抒情的范唱向学生介绍作品,那么学生对《江河万古流》的美的感受就不言而喻了,同时,在学唱过程中,更加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德育的渗透点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接纳,并化为自醒自悟。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因素
德育的实施,应该在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中体现,喜欢参与的活动是学生愉悦身心的乐园、学习本领的课堂、施展才能的舞台、塑造心灵的基地。因此,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1、在唱歌教学中净化学生的心灵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歌唱最易使学生直接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过程。歌曲以它独特的美———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达的情感美在学生们的心灵中扎根,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净化学生的心灵,美化学生的行为。
《青春舞曲》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歌曲中以“太阳”“花儿”
“鸟儿”等大自然生态的变化为借喻和依托,抒发了维吾尔族青年赞美青春、珍惜青春年华的欢乐情绪。这首歌曲活泼明快,富于民族特色,歌词具有教育意义,教育人们要珍惜青春,不要虚度年华。中学生正值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首歌曲引导学生于欢乐、健康中步入青春期。《小鸟,小鸟》(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电影《苗苗》的主题歌。歌曲描写了小鸟在蓝天阳光下,自由自在地飞翔,抒发了对小鸟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人们渴望自由的心情。在这个单元里选材都与动物有关,其目的就是启发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教唱这首歌时,要把亲切深情的感情教进去,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美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现在必须努力学习。
2、在音乐欣赏课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要事先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或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文字、图片等资料,或组织学生举行不同形式的演唱会,或组织学生出版专题音乐墙报、手抄报,或组织讨论《黄河大合唱》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讨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对中国音乐事业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怒吼吧,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终曲,在欣赏之前,教师先为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和歌曲的创作过程,以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在欣赏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有关的录像,使学生感受作品的宏大气势、黄河的汹涌澎湃,体会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斗争的伟大形象,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一首好的歌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一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曾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不怕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日最前线。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乐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正强化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他们感情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理解歌曲、乐曲的思想感情美。深入浅出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时,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
三、在教师自身形象中渗透德育因素
教师的人格在学生品德形成中具有参照作用,能对学生产生潜在的、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因此教师在各方面要率先垂范,用自身的形象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真正做到以情动情、以爱育爱、以德育德,有效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乐记》中也记载:“乐也者,施也。”因此,教师要重视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通过音乐艺术的魅力,给学生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总之教学探索证明了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德育,不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像音乐教育家贺渌汀说过的一样:“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使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高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最实质的问题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不但使学生学到作品知识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正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经过无数苦难磨练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从而唤起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自觉的为了祖国的强盛而学习,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加倍努力。
摘 要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和成才培养的摇篮。班级管理是学校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班级管理工作成效是否显著,直接反映学校的管理水平。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 农村 中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安全教育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中小学生的思想瞬息万变,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小学生,个性张扬,见多识广、思维灵活。回想近十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累并充实着,每天从早忙到晚的大事小事,给体力和精力带来很大的挑战。作为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是。下面就班主任工作中体会较深的几点略谈一二。
1全面了解学生信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作为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学第一个月是学生习惯养成和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每年开学伊始,我首先了解和研究本班学生的个体情况,我让学生在信息表中详细地填写个人的相关信息,包括家庭情况,如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情况、文化水平及家庭的其他成员等,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人生活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其次,我还向原班主任和科任了解学生的学习、性格、纪律等情况;此外,还通过家长会议、班干部会议、小组会议等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通过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信息,给班级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可以避免盲目应对、简单处理。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开展了问卷调查、座谈和访谈等活动,以期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动态。由于学生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局限,使得他们对事物缺乏全面的了解,看问题难免会以偏概全。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也会对学生的思想起到误导和腐蚀作用,使得他们看问题容易陷入误区,走向极端。对此,要求教师应善于正确引导,在晓之以理的同时,还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思想工作必须有一定的连贯性,要常抓不懈,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贯穿到班级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之中。要经常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以此为基础,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正确引导班级的“小群体”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学生干部作为班级的重要组成元素,在班级管理中起着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少优秀班主任认为: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关系。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委犹如整个班级的火车头,要想使整个班级跑得好而快,班主任就要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建立一支具有示范作用和良好工作作风的班干部队伍,作为团结和教育全体学生的核心力量。我通过组织全班同学设计班级板报、布置教室、开展文体活动等,从中发现并选拔那些表现突出、办事认真、有威信、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愿意为集体服务的同学加入班委。然后还要对这个“火车头”进行调试、维护和保养。我先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分配给他们不同的管理工作,以便他们人尽其才地为全班同学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又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给予指导,还多渠道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大胆工作的能力。例如,每次班干部会议或班级活动之前,我先向他们讲清楚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让他们自主提出开展工作的各种设想,尔后,对他们考虑得不周到的地方提出补充和建议,以便培养他们的班级管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在组织活动中学习,在活动反思中受益,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真正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更好地带动班级工作。
3 抓好青春期教育,抚平学生“受伤的心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早恋”可能是最容易让家长和老师神经过敏的字眼。可以说,在一些家长和老师身上存在“早恋恐慌症”,一看到两个男女单独在一起就怀疑他们“早恋”,一怀疑他们“早恋”就如临大敌。一方面把他们打入“另类”,当作“问题学生”;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控制负面影响,害怕他们在集体中起了坏的带头作用,使“早恋”流行蔓延。事实上“早恋”是成人世界制造的一个标签,有些人拿着这个标签到处乱贴,一旦被贴标签,这两个学生就有口难辩,而现在的中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外界的压力可能迫使他们真的恋爱起来。
许多因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的人,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了精力,而是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又往往来自教师或家长对于异性交往的过敏反应。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当然,在与异性交往时,可能会发生一些矛盾,遇到某些挫折,影响人的情绪,正因如此,中学生与异性交往更需要成人的关心、引导。而以此为理由反对中学生与异性交往是不可取的,我认为对中学生与异性交往应进行正确的引导。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工作,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要班主任以生为本,热心耕耘,勤于管理,努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就会理解和支持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也就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好各项班级事务,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摘要:中小学生的身心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积极向中小学生渗透德育思想,这样不仅能够确保中小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还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本又旨在探讨中小学体育课堂如何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
P键词:中小学体育;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德育教育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把德育思想在各个学科中向中小学生进行渗透才能够确保中小学生健康的发展。体育课作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促进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养为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贪玩、自私、孤僻等性格容易导致他们沾染不良习气,甚至有的中小学生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根据中小学生的思想、个性、情感等规律,真正地将德育灌输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让中小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树立健康的体育运动意识。本文将根据笔者的实际中小学体育教学经验,探讨德育教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希望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二、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将德育教育目标与体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教师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按照体育教材的特点科学有序的渗透德育教育。还要充分了解体育教材,寻找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注重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改变传统体育课“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轻松,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比较高,能够较好的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提高中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中长跑训练中小学生的耐力以及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各种体育器械锻炼中小学生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品质;利用篮球、足球等比赛激发中小学生的集体精神。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面向全体中小学生
在实际的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很多体育教师教学脱离实际,与学生的情况不符,使中小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兴趣,也无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一些体育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严重,只关注体育尖子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体育后进生不闻不问,使中小学生的体育水平出现两极分化。我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积极学习体育新课标,教学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到快乐,并且我会及时观察中小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比如在跳高课上,很多中小学生都认为自己无法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和任务,在内心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放弃跳高训练,因此体育课的跳高训练往往都以失败告终。针对这种情况,我先进行及时的分析,学生跳高失败的原因与身体素质和体能有关,但是与学生的内心思想也有联系。所以我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给学生讲解跳高的具体步骤和防护措施,并给学生做出详细的示范动作。
(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具体化和灵活化,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选择学生日常生活的典型事例进行榜样教育,使德育教育更加具体化和灵活化。德育教育主要包括意志品质、精神文明、道德观念、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体育教师既要认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还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经常会利用国家女子排球队和国家乒乓球队的战绩去教育中小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体育不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还可以为国争光,从而激发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养成艰苦拼搏、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如今很多中小学生的纪律观念较差,上课散漫,态度不积极,沉迷网络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改变和学习的机会:上体育课时要求学生准时集合;按要求站队;体育活动按规则和要求进行;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知识讲座等,希望能够让他们明白学校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课堂是需要全体学生共同维护的。
(四)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中,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双方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中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动态会及时有效的表露出学生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评价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德育机会,体育教师必须严格把握评价的方式和力度,积极改善中小学生错误的行为和思想,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对于同一个体育教学项目,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中小学生则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主动配合体育教师完成体育训练,并且积极探索新的体育训练方式。这时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去引导他们,使每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道德素养,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总结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中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教学资源,找到体育与德育的结合点,还需要全体中小学生提高思想意识,积极配合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爱学习、爱生活的好品质,从而在走出校门后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中流低柱。
作者简介:郭继诚,男,1988.04,甘肃.白银,本科,汉族,白银市白银区小学,小教一级,中小学体育
摘要: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教育;渗透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熟练,他们从现代化信息中所接收到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使学生正确收集信息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得丰富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生来说,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应用现代化的技术,使学生在获得信息、处理信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一、德育教育习惯先行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习惯是第一位的,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比如学生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的习惯养成就是信息技术教育行为中需要不断渗透的德育教育行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都非常清楚,学生在计算机房里上课时的纪律远不如在教室里的纪律,也远远不如在其他学科课堂上的表现。为了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必须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德育价值。
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现代网络技术中传播的信息不全都是有用的,甚至有些是有害的,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所影响。因而小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是必要的。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培养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现实的意义。在初步认识计算机和了解它的应用时,给学生讲解我国现在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并与他们一起共同展望计算机未来的应用和发展,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充满信心,以此来正确引导他们学好信息技术知识,并牢记用信息技术知识为将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对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与国外发达信息技术存在的差距,让学生知道我们的信息技术和民族软件的发展与一些发达的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引导我们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将来为我们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让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不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劲头高涨,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达到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
小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抱有浓厚兴趣的,但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多小学生会不辨是非,深受糟粕毒害,并沉陷其中。上网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利用这一点,在上网浏览、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要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使之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与诚实人友好交流,不欺诈不侮辱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轻易相信传言;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浪潮中,各种知识参杂其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所影响。大多数小学生反映出来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很多学生会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之中,危害显而易见:占用时间、耽误学习、影响身体、精神恍惚等等,最终导致很多学生不爱学习甚至放弃了学习。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学习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就成了我的德育教育工作重点!
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内容,并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另一方面,教师上n时可以适当多投影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其次,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聊天室,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有效上网。
四、利用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学生从小就应具备合作精神、集体观念、全局意识,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摒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实现全而发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既有利于课程口标的实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要学会竞争,学会合作,这样才能成功。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分组协作,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在人与人之问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问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在分组时让学生担任不同的工作,既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又要协助同组人员,创作出好的作品,与其他小组竞争,选出优秀作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竞争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总之,学生德育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兴趣的转变来进行,如可以引导学生建构自己家庭的局域网、建设班级网站、学校道德网站等形式将学生痴迷于网络的兴趣转移到创建网络中去。这样利用信息技术课的独特优势,因势利导,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新尝试。我们教师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把握德育渗透的隐含性,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进行德育渗透,努力实现课程教学德育、智育的全面发展。
【摘 要】中小学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针对目前存在的德育问题,只要我们能够理性分析,客观对待,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根寻本,就会找到适合德育的方法与途径,化被动为主动,让德育工作落地生根,遍开幸福之花。
【关键词】德育教育;现状;策略;常态化
学校与教师往往忽略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他们片面地追求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关心的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很少关心,从而导致德育工作开展不充分,学生出现自私、自利、思想价值观不正确等现象。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对德育没有正确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德育实践、实验活动难以开展。教师往往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一本书、一支粉笔”就上完了一节课,使道德教育缺乏教学特色,导致学生对于德育工作兴趣缺失,认为德育可有可无,否定德育的重要性,甚至有的教师挤占德育课讲数学、语文等,以提高自己所带学科的成绩。
(2)德育工作缺少持续性。德育是抽象的教育,短时期内很难凸显效果。整日忙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校领导、班主任很难抽身去进行德育。有的老师起初也是信心百倍地制定德育计划,但往往难以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缺少持续性。在贯彻德育工作时,方式单一,做法粗糙,难以对孩子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3)德育缺少连贯性。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虽则学校德育工作落实并不到位,但或多或少还会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家庭教育就显得很薄弱。很多家庭教育关注的只是学生的物质需求,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成绩。尤其是农村学校,考不上高中、大学,就只能打工,回家种地,学生在此种环境下成长,就会淡化德育观念,过分看重成绩,形成一种畸形发展。
(4)德育缺乏现实性。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假”、“大”、“空”的形式主义,关于爱国教育、诚信教育等都是简单的理论释,理论与现实脱钩,诸多教育很少能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探索。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对策探究
(1)德育工作全面化。学校要在学期初制定详实,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工作计划,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让每位老师参与到德育管理工作中来,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督查与反馈,将班级德育工作纳入学期考核,将德育工作作为评优选模的首要条件。
(2)德育工作常态化。面对教师德育工作半途而废,缺失信心,学校要将德育工作常态化,要让教师明白,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仅靠三分热度就可以完成的。
(3)德育工作要立体化。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有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互享教育资源。
(4)创新教学方式。新课改提倡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将学习生活化,因此,德育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吻合,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对德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有想学、愿学的愿望和积极参与学习的激情。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尊重他人教育时,可让学生联想,在生活中,怎样的行为是尊重他人的行为,怎样的行为是对他人不尊重的行为,从而使学生了解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学生在生活中出现不尊重他人的情况。
(5)整合教学手段。德育工作与所有的中小学课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的渗透逡径是非常广泛的,为此,教师应注重对德育教学手段的整合,教学方法应灵活多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去分析、辨别生活中的是非曲直,使他们的道德水准得以升华。例如,在进行《爱国》题材的道德教育时,教师可将语文与德育整合到一起。语文课文中的“一定要争气”,文章中不断重复“争气”二字,使学生深刻理解何为“争气”,何为勇攀高峰,何为民族气节,从而达到令学生奋发图强,为父母、为国家“争气”的目的。德育是学校各种教育之首,是学校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如何,直接映射出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准与育人水平。虽然我国早已推行素质教育,但在教育教学水平检测与评估时,或多或少受应试教育的因素影响。于是,学校总是将教育教学业绩作为衡量学校整体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形同虚设,现状很不乐观。有的老师在德育方面付出巨大的努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收效甚微,并没有像教学业绩一样效果明显。笔者结合个人多年从事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浅谈一些感受与思考。
中小学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针对目前存在的德育问题,只要我们能够理性分析,客观对待,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根寻本,就会找到适合德育的方法与途径,化被动为主动,让德育工作落地生根,遍开幸福之花。
注:此文为甘肃省定西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论文,课题名称:《当前中小学道德现状的调查报告》,课题立项号:DX[2016]-1361。
摘要: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主导部分,德育包括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本质属性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的阶段应体现不同的层次和要求。德育教育应沿着"活动--体验--领悟--内化"的路向,实现由接受道德到体验道德、发现道德、建构道德的飞跃。为此,笔者提出在小学阶段应通过情感教育接受道德,中学阶段应通过体验教育领悟道德,大学阶段应通过践履内化构建道德的一体化德育教育模式。
0引言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诸育构成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系。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主导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的统称。德育包括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德育就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但在规格、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等方面则体现不同的层次和不同要求。笔者认为,道德教育是把人引向希望和幸福的教育,其本质在于锻造人格、美化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使学生自由、和谐、文明并富有创意地生活,为他们的终生幸福奠基。因此,道德教育应沿着“活动――体验――领悟――内化”的基本路向,实现由接受道德到体验道德、发现道德、建构道德的飞跃。
1小学阶段:通过情感教育接受道德,培育好孩子
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情感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品质,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其对自我、环境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情感波动起伏比较大的时期,也是情感品质和能力形成的时期,特别是社会性情感,并非是自然形成的,他们有着本来的基础和源泉。如道德感的基础和源泉就是日常生活人与人交往中得到的体验,理智感的基础和源泉就是儿童天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美感的基础和源泉就是秩序感和杜威所说的“艺术的本能”。但是,这些基础是很薄弱的,一点小小的力量就可以摧毁他们,这些源泉也不是常流常新的,一些杂物就可以污染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二:帮助学生宣泄不良的情感体验。第三: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
在小学阶段,学校可以通过创设道德情感教育情境,开设专项活动课程及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情感教育等途径和方法,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促使其在情感领域发生特定方向上的变化,导致新的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原有不健康情感的消除,从而培育出好孩子。
2中学阶段:通过体验教育领悟道德,培养好公民
道德教育中的体验,对于转变道德教育理念,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体验有助于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由单一的社会取向转变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统一。②体验有助于道德教育的核心由提高道德理性转变为培养道德情感。③体验有助于道德教育过程由封闭走向开放。
在中学阶段教师应通过生活体验、情感体验、认知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和自然世界之中,并对他们的学习、交往和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各种生活境遇作出具体导引,让体验者感受到在书本上很难感受到的鲜活的世间乐趣,以实现学生道德境界的实质性提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3大学阶段:通过践履内化构建道德,锤炼好角色
践履即美德论。其主要涵义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标准,不在于他懂得多少道德知识而在于他能否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诚心实意地去进行践履(不是简单地去模仿某一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依据。从整个社会道德来看,道德实践是道德意识产生的基础,是道德发展的直接推动因素。也是衡量社会道德状况的标准,从个人的道德品质来看,道德实践的作用表现在:它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是品德提高的动力,是品德评价的依据。社会实践对人品德的形成、修养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是品德形成、修养完善的根本途径。人们正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最终使自己的品德合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可见,在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德育功能。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通过激活、唤醒等方式来发掘、弘扬人的潜能中积极的、善良的、美好的、建设性的因素,引导学生建构美好的精神世界,促成学生在内心深处生成对正义与光明的向往,培养高尚的道德。
学校德育的任务是通过“行――知――行”使学生从“学校人”过渡为“社会人”。“学校人”,是指在特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者使用特定的教育教学手段、灌输特定的德育内容而被模塑成为符合某种特定德育目标的“学校角色”。而“社会人”则是指按照社会公民及其基本规范的标准来要求并能够实现某种社会期望和目标的“社会角色”。 “学校人”的德育目标和“社会人”的德育目标应该是统一的。遗憾的是,在德育的现实运作中,“学校人”的德育目标和“社会人”的德育目标存在着脱节和裂变。“学校人”的德育目标和衡量尺度是“好学生”,而“社会人”的德育目和衡量标准则是“好公民”,这两者本来也应是统一的。但是,在德育实践中,很长一段间只注重“好学生”的培养,而忽视了“好公民”教育,而事实却又往往证明,“好学生”不一定是“好公民”。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的德育要“教之以事”,到大学阶段的德育要“教之以理”,青少年道德品格的教育要形成体系,体现一体化,要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在规范中养成,在活动中发展,在生活中体验,在参与中培养。
摘 要:目前,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德育教育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育形式,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步骤。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反思建议,希望对德育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反思;实效性
当代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发挥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在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和饱满的学习激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教师必须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德育观,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经验及反思,提出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一、 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 德育与各学科衔接不紧密,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但是,当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却并非如此,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进展缓慢,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作用,导致德育缺乏完整性。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号施令,不顾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构建的道德底线瞬间被冲破,从而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要想切实改变德育教育的现状,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能够给德育教育留出时间和空间。
(二) 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规定
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分析,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受挫的主要原因。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可有可无的,完全靠学生自己的约束能力,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也不见得能够发挥作用,这样错误的想法使德育陷入僵局。同时,有些学生不重视德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就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中小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上缺乏有效的规定和指导方案,使德育工作完全被扭曲,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 德育方式不科学,只注重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的,因为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和总结,也容易让领导和家长看到德育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只是表面的现象,无法真正引导学生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检查,需要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也需要教师的情感感化。现在有一些学校依旧认为德育就是严格管理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限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作用,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中小学生需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 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策略
(一)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集体意识,让校园文化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行为健康地发展。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学校可以在教室、教学楼、校园等醒目的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或者道德故事等,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学校的食堂里摆放珍惜粮食和节约用水的警示牌,告诫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珍惜身边的资源;还可以在学校的草坪上做出禁止践踏的提示,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理念,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师可以用“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等故事教育学生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和音符等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尊重师长。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在德育教育上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情况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用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不放过每一名德育上的“差生”。
(三)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不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在新时期,教师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将德育与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比如,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纪念日,教师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到纪念馆或者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的精神。还可以号召学生到敬老院去帮忙打扫卫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还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走入社会铺平道路。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探索,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做出调整,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摘要】本文着手于新时期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环境现状,通过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结合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新途径的具体方法,以此为我国今后的农村中小学教育创新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德育教育 途径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学创新对于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的德育教育作为教学创新领域的重点内容,在实践环节能够有效健全学生的人格,促使中小学人才培养在创新与优化过程中能够满足新时期社会的实际要求,更好的实现基础课程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今后的农村中小学教育研究与发展提供合理化参考。
一、新时期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环境现状
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以来重要的教育模式。针对我国传统农村中小学课堂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情况,例如教学工作者在授课环节采取“照本宣科”及“灌输教育”的模式,这些固有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极大的降低了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严重者还极大地阻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创新的发展,致使农村中小学教育长时间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随着德育教育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领域的逐步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被新形势的教学方法与授课模式所替代,农村中小学教育在德育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近年来,我国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工作者普遍能够感受到德育教育在农村环境中应用与开展的实际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对我国农村整体中小学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严重降低了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德育教育环境在农村中小学当中的应用与普及,逐步促使农村的教学环境出现了变化,越来越多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得以应用,并且有效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1.建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
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完善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确保不同系统工程协调有序运行的同时,还要加强各个教学系统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化的目标管理体系,以此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施质量,逐步在农村中小学教学环境当中培养出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例如,教学工作者在建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时,应当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确切掌握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施情况。在实践工作环节由学校、班级或者学生组织积极发挥团体作用,将个人或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对突出的班级或个人予以优秀奖励,对扰乱德育教育实施的班级或个人予以通报批评,突出预防为主的目标管理核心,逐步完善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整体环境。
2.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教育工作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当下社会环境中的主要媒体工具。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情况,相关部门及院校管理单位理应积极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教育工作,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将网络文化作为与传统教育形式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教学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针对性的联系院校网站维护单位建立德育网站,增设适当的德育教育栏目,例如,心理咨询、电子邮箱、热线服务等形式,在对院校青少年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积极引导青少年利用互联网环境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情感宣泄,促使互联网环境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的重要场所。
3.构建师生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
农村中小学在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留守儿童问题,这些留守儿童因家长外出打工,在家中长期缺乏关爱、帮助与教育,为了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效果,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理应积极构建师生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促使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与家长和教师进行联系与交流,通过一起沟通、一起倾诉,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在农村校园环境当中培养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并为之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农村院校应尽可能的加强德育教育基地的建设,创建优质化的育人环境,定期定时带领班级学生在当地敬老院、老干部之家、工厂等环境中体验生活,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对于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相关部门及院校管理单位理应重点关注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与开展情况,通过有效途径充分提升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力度,促使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