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4 10:05: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企业人性化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人性化管理和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一)两者都是以人的思想观念作为作用对象
人性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人在人性化管理中就自然成为了其直接作用的对象。与一般管理一样,人性化管理同样需要按照既定的管理规则开展工作,但在产生作用的过程中,人性化管理又是对人的思想形成影响,煤炭企业运用人性化管理也就是在影响员工对企业各方面的思想因素,比如忠诚度和认可度。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含义是社会或者社会群体利用相应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政治看法等影响其成员的思想,这种工作首先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其次它所作用的对象是人,因为只有人才能说具备一定的思想。人在工作中的表现情况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自身思想观念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也就是通过相关工作者的思想工作规范员工在企业中的行为。由此可以得出,煤炭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与人性化管理在作用对象上是保持一致的,都是以人为工作重心,利用思想工作的形式对企业员工进行有目的性的管理与教育。
(二)两者的作用方法和目标基本一致
煤炭企业所有工作的开展,其最终目的归结起来就是促进企业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努力,以便获得跟高的价值和利益。从这点上可以看出,煤炭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是从员工管理的角度实现其最终目的,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性化管理表现形式之一,自然也就与其具有相同的工作目标。就两者的作用方法上来看,由于都具有相同的作用对象,在方法选择上也是通过思想的作用刺激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变得更为积极主动,这样才能保证工作可以向着有助于实现企业最终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人性化管理中,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对象、方法及目标与其有着共通之处,这样也为煤炭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体现人性化管理作出了诠释。同时也告诫相关领导人要重视人性化管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义,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实践这一工作方法。但两者也不是完全一致,同样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人性化管理的重点就是在于管理,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教育。针对这点,煤炭企业领导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的价值尽量挖掘出来,使其能形成的影响效果更深、更广,与人性化管理功能互补。
二、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市场经济之下,世界经济形成一体,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脱离现实社会的表现也随之突显出来,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思想政治工作边缘化明显
就煤炭企业而言,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内部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促进企业整体向着一致的目标奋斗。然而,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下,社会利益主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许多煤炭企业将经济效益的获取作为了企业发展的唯一目标,反而疏忽了内部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煤炭企业甚至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存在严重的误解,认为其并没有实际的工作价值,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也因此导致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被冷落,逐渐成为边缘化的部门。
(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单一化
目前煤矿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式与企业的宣传部门结合,以至上而下的形式布置工作任务,利用强行灌输的方式向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在传统的煤炭企业中,这种方式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下,人们能了解信息的途径非常广泛,单一的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
(三)缺乏具有专业性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思想政治工作最终能取得怎样的效果,相关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情况有直接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工作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煤矿企业中专门研究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者非常的欠缺,且队伍中整体素质差异化也比较突出。
三、人性化管理在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一)思想政治工作渗透人性化管理
通过渗透的方法将人性化管理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不用直接面对面的方式让员工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而是以见解的形式使员工自然而然的受到启发,因为每个人心理层面上都会有自尊心,通过渗透的方式,从企业员工的角度出发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何才能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渗透人性化管理,关键还是通过由主观意识影响日常行为,尽量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员工一旦出现问题就搬出公司条例或者领导指示。也就是说,煤炭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说理的同时也要合理运用情感教育方法,从另一种角度将人性化的元素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此外,渗透人性化管理还可以从一些日常活动、文化建设、行为影响等方面展开,比如开展文明工作者的评选,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展示与宣传等。
(二)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个性差异
个体差异是人在社会中必然存在的客观因素,也正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每个人才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和气质,同时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企业员工之间的工作能力也是具有差异性。在人性化管理的理论中,管理个体差异是其非常重要的内容。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就是面对性格、能力的员工,那么在其工作开展时就可以利用差异化的工作方法。差异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针对员工业务能力上的差异。虽然思想政治工作是作用与员工的思想,但很多情况之下员工的思想也会影响到自身业务能力强弱,比如积极性和态度。为了促进员工业务能力能得到提升,企业应为员工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让员工能在相对比较和谐的环境下工作。同时,根据员工之间能力的实际情况,企业还要适当开展培训活动,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工作心态,并辅之以必要的奖惩制度,以此刺激员工的工作行为。其次是解决团体中员工之间因为个体差异而出现的矛盾与冲突,由于产生矛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解决办法也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而治之、压制、疏导,其中疏导是差异化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其针对性更强。
四、结束语
人性化管理要求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人主观作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正是以人作为作用对象。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性管理与其工作性质一致,具有很多可借鉴之处,也能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
作者:武娟 单位:西山煤电公用事业分公司党政办
一、二者之间的联系
1.、作用对象相同
人性化是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人的自身素质与品格的展现,对其他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达到管理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一定的行为准则,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实现管理的目标。二者都是从内在上作用于人的思想,优化人自身的品格,通过人思想上的改变来促使人行动上的改变。
2、方式与目的相同
二者都是通过对思想内涵的内化,不断完善自身的素养,提升道德精神水平,使人由内而外的散发着思想的光芒。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对人进行教育,而人性化主要是针对于管理,二者从不同的角度,通过相同的途径,相辅相成,共同实现相同的目标。
二、二者的相互作用
1、思想教育引导人性化管理
说到底,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根本目的就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以此为前提的基础上,由于不同企业的内部价值观不同,企业内部思想建设的比重也不尽相同。企业如果想要发展壮大,一直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优化自身的内涵,思想教育便是首要的任务。思想教育可以从公司整体,上到公司的领导,下到公司的每个职员,甚至是清洁工人,都秉承企业的精神。而人性化管理不仅是公司的管理方式,更是企业精神的一种体现,思想政治从教育方面促进企业管理层面的发展。
2、思想政治强化人性化管理
管理是任何机构正常运作的必修课程,过去在管理上普遍遵循科学管理的选择,公司的领导在管理的时候,总是按部就班的进行,使管理不得不教条化。如今,管理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随着“以人为本”的概念的提出,我国的各机构的管理逐步趋向人性化。实际上,人和人的行为是人性化管理的对象,“以人为本”的概念也贯穿了整个人性化管理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对员工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使员工的能力与价值得到认可,而使员工感受到基于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工作上更加积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企业若想达到管理的期望值,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来强化人性化管理。
3、思想教育实现人性化管理激励功能
有一句古话说得很有道理“经营如演奏,管理如指挥”,对做工施行激励政策,是一个公司发展的需要。但是要怎么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员工前进的动力,了解员工奋发的动机呢?首先,就是要对员工的需求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就是按需分配,按照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案给员工努力工作的动机。思想教育深刻的切入了人们精神上最深层的部分,能够有效的对员工进行精神上的激励。人性化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通过对员工的尊重来达到激励的效果。思想教育可以辅助人性化管理,实现对员工工作动力的激励作用。
三、二者相互结合,促进公司整体发展
1、构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文化是独有的内涵,是其他任何机构都不可能复制出来的,也是驱动企业内部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企业的文化建设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共同建立起来的。企业可以通过推进企业特色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体现人性化管理。在整个企业的内部营造出和谐的工作环境,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组成一个团结向上的工作团队。思想政治工作在我们国家小到个人,大到一个集体,以至于一个国家都是必不可少,不容忽视的。它既是一个企业内部的思想道德准则,也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方针。引领我们走最正确的前进的道路,避免走弯路、走错路。所以,企业在完善自身建设,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也要不断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建设与企业文化的内容。
2、贴近员工的需要
公司的思想教育和人性化管理都要贴近员工的需求,主要从三个方面抓起,分别是素质需要、思想需要和心理需要。首先要贴近全体职工在提高自身素质上的需要,做好思想价值的定位,满足职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公司要舍得投资,拿出部分资金对职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每年定期抽选表现好的员工到国外或者先进的公司进行交流学习,争取让所有职工在工作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实践与学习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发展,使员工从思想到行为上都与公司同步发展,共同进步;其次要贴近职工的思想需要。毋庸置疑,思想是一个人,一个企业最核心的部分,思想的需求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发展点。要取得思想上的进步,就要鼓励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对于员工在工作上的创新,无论成果如何,都要持支持与鼓励的态度,充分尊重与理解员工的工作,让他们可以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最后一定要满足职工的心理需要,实现人性化管理。多数是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了职工的思想问题。面对职工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思想政治的工作者与管理者都要站在员工的角度任务,解决问题。以亲和的态度与员工沟通,使工作人员感受到公司管理的人性化,以保持激励系统有效有序的进行,在公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性化管理中,真正的发挥作用。
3、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万事万物的正常进行,都要有它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运作也一样,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制度与管理决策,也要有自己的奖惩制度。对员工进行公司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制度的落实。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奖励给员工激励作用,惩罚可以规范和制约员工的行为。但是一切奖惩的行为都不能过度,一定要在最适宜的范围内。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就是通过教育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奖惩制度实现人性化管理决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着传扬企业的传统精神的同时也要大力建设企业的新精神。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企业要进步就要不断加强内部思想政治的建设与教育,不断完善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体制,使公司各个部门和所有员工都能在思想教育的熏染以及人性化管理的呵护与制约下,提升工作热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承担的任务,促进整个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与文化上都获得可观的收入。
作者:何建萍 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1国有煤矿企业思政工作的现状
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国有煤矿企业思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下面几点:第一国有煤矿企业对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思政工作能够保证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有助于企业职工的培养和发展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国有煤矿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忽略了思政工作的重要作用启日分企业的思政部门人浮于事,工作流于表面,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差甚远;第二,国有煤矿企业思政工作的方式较为单一企业将思政部门视为宣传部门工作的主要方式是由上至下进行布置,以强制灌输为主通过说服教育达到管理目的,这种传统的工作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企业发展要求和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在新形势下并不适用;第三,国有煤矿企业的思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企业思政工作的主体是思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思政工作的实施效果具有直接影响胆是目前煤矿企业的思政队伍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具有较大差异沮缺乏具备综合素质的工作人员。
2人性化管理概述
2.1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人性化管理充分认识到个人在社会和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决出职工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求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依靠人、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从而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潜能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2.2人性化管理与思政工作的关系
人性化管理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视和喜爱,因为这种管理模式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还吸取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激发企业职工。
3人性化管理在国有煤矿企业思政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3.1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国有煤矿企业的思政工作
首先,国有煤矿企业的思政工作人员应该创新管理意识、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摒弃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在工作中引入竞争观念与时俱进为思政工作增添活力;其次要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其中心任务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企业职工在生产和改革过程中的有效作用激发职工工作热情沧造和谐的舆论环境,配合国家重要政策的和重大会议的召开及时开展思政工作,提高时效性使广大职工能够真正贯彻落实新的思想观念;最后,,z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职工的实际利益,企业的思政部门应该明确这一观点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职工思想方面的问题有机结合加强对职工的关心和引导。
3.2建立健全人性化管理机制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利己思想,国有煤矿企业建立完善的人性化管理机制能够使职工明确自身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做出贡献。首先要树立职工的主人公意识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做到重视人、尊重人将实现职工的人生价值作为工作重点;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职工的关心和爱护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为他们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力平台,这是人性化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再次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国有煤矿企业要为职工创造畅通的晋升渠道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为广大职工打造有利的展示平台捉进职工的全面发展。
4总结
综上所述,国有煤矿企业的思政工作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人性化管理与企业的思政工作具有紧密联系与思政工作具有一致的目标将思政工作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促进企业思政工作效果的发挥肩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郑金龙 单位: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
摘要: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给电力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电力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部分,在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用工质量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就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为此,本文针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概念进行阐述,并总结进行人性化管理的要点和人性化管理在电力企业的发展生产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为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强人性化管理提出相应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性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现代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先进理念与管理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以人为本”,为此,必须改进电力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关注员工的任性本质,发掘员工的潜能,通过物质与精神的激励,发挥人在企业经营生产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提供相应的职业规划,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为此,本文针对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与要点,分析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采用人性化方式的重要作用,并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进行人性化管理的改进和完善。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人性化的思想路线是人性化管理的思想核心,这种思想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主要的表现是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员工,挖掘人才的潜能和智慧,并根据员工个人的人性本质,安排布置更加适合的工作岗位,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并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制度,调动员工在生产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对电力企业员工进行责任教育和安全教育,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二)人性化管理的四个阶段。1、规范约束阶段。电力企业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地区,以往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各不相同,性格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增加了团队内部发生冲突矛盾,为此企业应建立相关的等级制度,明确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同时做好职责的划分和任务的分配,使员工能够按照电力企业所制定的相关规定形式,促进电力企业内部的和谐发展。2、换位思考与求同存异阶段。人际关系作为影响工作团队能否高效良好地开展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应给予一定的重视,为此,电力企业可以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使上下级之间能够良好沟通,在了解对方想法、尊重彼此意见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良好进行。3、合作管理阶段。合作管理阶段的核心要求使电力企业应在这期间形成适应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为此,电力企业的领导应该有意识的进行企业文化的建立,通过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总结分析适合本企业的文化发展基础,培育本企业文化,进行企业文化的改进与创新,在全体员工共同的努力下,创造企业文化的共同文化财产。4、共赢阶段。在共同建设其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企业文化后,全体员工也经过了磨合与调整,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协作与沟通,融入企业的文化,这时员工们能在企业文化的置配影响下,对变化多端的市场形势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的行为,保证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要点
(一)人性化管理要求能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即满足人性自然属性中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生理、物质需求,还有心理层面上各种追求,比如人总是追求快乐而不是寻求痛苦、人总是要求能够得到尊重而不是被贬损和压抑、人总是希望能有长久的目标而不是空耗经历和时间虚度一生。(二)人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的思想方法的不同存在着差异。在不同的行业中固有不同风格和形式的文化,为了使员工能够融合团体的文化,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能够组织化。为此,企业需要明确合理的分工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来满足员工心理生理的需求,并塑造符合行业实际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企业文化与行业意识,使这种文化意识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广泛共识,提高团队合作的效率。(三)人的自然属性中具有竞争与合作的天然双重性。为此,电力企业的管理中必须考虑这种因素,通过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创新加强员工、团队之间的合作,并对企业内的竞争关系加强引导和控制,使得企业与员工能在竞争激励与合作共享中共同进步。
三、电力企业中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电力企业推行人性化管理的方法,以“以人为本”的观念改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各个方面尊重、爱护职工,保证职工在生产经营中的人身安全与合法权利,为此必须加强生产环节中对于安全隐患的规避与消除,以人性化管理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电力企业进行跨越式发展,实行人性化的用工管理,能够突出员工的主体地位,激励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较短的环节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采用人性化的管理,还能强化安全管理的效果,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现阶段电力企业虽然在生产的安全管理上较为严格,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安全控制,如安全性评价、危险点预控等方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将生产中存在的隐患与风险降到最低的严格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要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强调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使生产过程的安全标准和规范能够与时俱进,提高工作效率。
四、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强人性化管理的途径
(一)创设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电力企业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首先要在人格上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这要求在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创造宽松、开放的工作环境与氛围,这些主要表现在衣着打扮不做严格限制、工作的任务量合理等。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关注员工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员工遇到困难时提供相应的支持帮助,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在节假日时间,组织健康有益集体性的文体活动等,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让其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二)明确员工的岗位分工,关注员工的职业规划。帮助员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的职业晋升与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相适应,在帮助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同时,促进电力企业本身的发展,为此电力企业应完善公司内部的晋升体系,为员工提供良好、合理的晋升渠道,当电力企业内部的岗位出现空缺时,企业应该及时将消息传递,让员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业绩进行岗位的竞聘。为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电力企业还应根据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提供多层次的员工培训机会,使员工能不断更新职业技能与管理理念,在工作的实践中融入新方法和新思想,不断改进工作的质量,提高工作的效率。(三)采用民主的企业管理方法。大多数电力企业还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工作的开展以领导的意见为主,和员工的工作能力、绩效等关系不大,为此,各层级领导都应该尊重员工的意见,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想法,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和创造性,不断集思广益,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促进工作团队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四)拓宽人员招聘的渠道,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认真谨慎的态度对待人员招聘工作,对招聘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合理的指导培训,同时应拓宽渠道,不能将招聘的范围限制在专门的毕业院校和体制内职工子女等,通过各大招聘平台网络信息,以较为优厚的待遇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招聘过程中,关注应聘者的内在品格与素质,确保其能够与工作岗位相适应,而对于通过应聘的高素质人才,应给予生活和工作各方面的指导与照顾,使其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使自己的思想自然而然融入到电力企业文化中去,为电力企业做出更多贡献。
五、结语
电力企业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并不断改进企业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电力企业的生产发展中,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必不可少,为此电力企业应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建立一视同仁、融洽、平等的企业文化,创设相对宽松、开放、自由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潜能与创造性,并为员工提供合理的晋升空间与渠道,帮助员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进行民主科学的管理决策方式,在日常动作中尊重员工的意见,集思广益,使决策更合理有效,还要完善激励与福利制度,给员工提供物质与精神的支持与保障,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王宇蓉 单位: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武功县供电分公司
摘要:化工企业班组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对管理目标的设定,来“约束”班组中的职工,促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传统理念中的管理以生产效益为第一位,忽略了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使员工的工作热情降低,企业的效益自然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现代企业管理中更注重人性化管理,员工能够在企业中感受到关怀,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关键词:化工企业;班组;人性化管理
化工企业的班组管理无异于其它企业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上整体框架相似,管理者都是通过制定理性的管理制度,来指导员工的工作,对员工的行为标准、工作效率做出相应限制,使员工的工作效率更高,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效益。在管理过程中,更重视制约的作用,而隐含的引导作用往往被忽视,主要是因为引导作用与领导的权威性相悖,而且实际应用的难度较大。但是从社会的发展来看,结合化工企业生产特征以及对管理本质的深化,人性化管理成为化工企业班组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一、化工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必然性
目前化工企业一般采用显形指标来对员工进行管理,虽然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较差,不利于对员工潜力的激发。一般的离散型生产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都体现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员工的工作和产品的产出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检测来衡量员工的绩效。由此可见,显性指标对离散型生产企业管理更为有效[1]。但是,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动态连续性,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产品的产出量弹性较大,多以员工工作的投入与产品的产出大体上呈正比,但是因果关系却比较模糊,难以界限。所以,利用显性指标来管理化工企业班组,虽然能够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效率,但是对员工潜能的激发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化工企业生产活动需要集体合作,与离散型生产企业不同。离散型生产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积极性等只影响该岗位的指标,对整个的生产活动没有影响。但是化工企业属于连续型生产企业,对不同岗位的协同性、均衡性以及实效性要求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态度、积极性不仅会影响该岗位的指标,同时也会对整个生产过程造成严重的影响,集体合作成为了生产的重要制约条件,所以对集体合作的要求较高[2]。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化工企业的生产特征决定了离散型的企业运用的权威性管理方式和权威管理加交易管理的模式,并不适用于化工企业的班组管理。这些制约性的管理方式严重阻碍了员工创造力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
二、化工企业班组人性化管理的实践
(一)建立人性化管理理念
企业的管理理念是指导实际管理的基础,在化工企业班组管理中实现人性化管理是对传统班组管理的变革与挑战。所以管理者必须要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人性化管理,并通过分析和思考,从深层次去了解人性化管理,进而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彻底颠覆以单纯追求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原有理念,使班组管理走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只有这样能够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境界,以宽广的胸怀和宽容的心态去接受管理制度的变革,实现班组管理的转型,并将这种管理形式长久持续的进行下去。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的作用,以人性的发展规律为导向,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从而促使员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
(二)利用多种管理模式,丰富企业管理的内涵
1.以民主管理为基础。民主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础,在化工企业班组管理中,民主是第一要素。民主管理能够赋予员工一定的权力,使员工在企业中能够得到公平的待遇,管理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样更有利于上下级将的沟通。首先在民主管理中,管理者必须放下“架子”,对员工的管理不能以压制的方式,而是要加强管理者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个人魅力来感染员工,使员工能够心悦诚服。同时,在民主管理中,需要信息透明化,使员工能够及时分享企业的信息资源,这样才能保证,班组内的和谐、规范,充分的体现出民主的作用。此外,民主决策也是民主管理中重要的一环,班组民主管理中,要坚持民主决策,班组的规章制度制定、方案改革以及福利分配等方面都需要开设民主会议,征集职工的意见,然后由员工投票决定。
2.以亲情管理为辅助。亲情化管理是化工企业班组人性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管理者不仅要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又要懂得变通,以亲和的态度面对班组人员,用亲情来凝聚员工的心,使班组管理更具人情味,班组人员更加和谐,这为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班组实行亲情化管理,就应该将员工视为亲人,想之所想,真正的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员工,注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为员工创造温馨、融洽的工作氛围。
3.以发展管理为目标。发展管理是化工企业班组管理的目标和拓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时代,员工看重的不仅是薪酬和福利,更关心跟人未来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体现。发展管理就是针对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价值体现而设置的,所以在发展管理中,要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予以相应的指导,使员工能够将工作与学习有效的结合,为员工提供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充分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化工企业班组管理已经不适应当代的发展形式,对人员的管理缺乏人性化关怀,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激发员工的潜能,化工企业班组管理必须以人性化为依托。
作者:蔡恒 单位:中石化武汉分公司工会
一、企业管理协调工作内容和所遵循的原则
1.企业生产环节各部门员工关系的协调
无论是哪个企业都有不同部门工作人员,如生产、销售、业务、管理等。企业工作人员之间发生矛盾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关系和事情的处理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信任度。从事的工作内容不同分布的岗位也不同,不同岗位员工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各不一样,对企业管理目标的理解程度和执行方式不一致,同时,对自身利益存在点认识上也是不相同的。尤其是部分员工不能长远看待事情的利益问题,眼光局限于当下小部分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导致矛盾重重,使得他们的行为与管理整体方向不同,脱离企业管理目标的轨道,因此这是我们必须及时协调的关系。
2.国有企业工作开展中需遵守的原则
协调工作非常重要,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必要工作。但协调工作进行时首先要确保其主动位置,才能有利于工作的继续开展,因此需要遵守的原则是,第一,认清主次矛盾的原则,调查问题存在的根本并针对问题及时解决,这就要求管理者抓住主要矛盾,全身心解决主要矛盾以便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唯有如此才可达到协调目的。第二,局部利益遵从总体利益的原则,企业中层和基层人员通常只放眼于当下利益而忽视企业的总体利益,两者出现矛盾时首先要考虑企业总体利益,如不遵从,企业总体发展被阻碍,中层和基层的发展也会受限制,不能持久发展很难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企业总体目标无法完成。第三、依法办事的原则,管理人员需熟知法律法规,协调工作中依法办事,公正公办。第四、就事论事和灵活应对的原则,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的问题多变,对一些没有预料的问题必须灵活处理。
二、国有企业人性化管理的涵义及对策建议
1.涵义
人性化管理是构建一项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注重人的培养,激励并发扬人性优点,抵制和消除人性的弱点,建立独有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由员工组成,并且企业的管理层和执行者都是企业员工,当下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对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员工是一个企业活动的主体,为满足员工的人性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人性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规范,企业人性化程度越高其市场竞争能力便会越强。成功的企业激励模式是以人为本。管理层需注重与员工沟通时需注重激励,重视事后信息的反馈工作(公司海报、企业活动、电子社区等),激励不是简单的口头表达,而要作出实际行动。
2.对策建议
首先,在监督机制下完善薪酬体系,成功的国有企业需有和自身战略相符合的薪酬体系。其次,注重管理层人员个人素质的培养,强化管理队伍相关业务考核和定期培训,建议设立相关橱窗,置放图书等方式扩大管理层人员的阅读量,强化管理知识,与此同时,还要重视管理层员工职业道德的塑造,做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全面培训。最后,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监督机制,企业不仅强化内部管理更需对部分社会责任有所担当,创新企业的战略方针和计划流程,树好企业形象,提升企业信誉。如何强化国有企业监督机制,并将管理工作透明化。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民主监督程序。定期检查工作任务和制定的工作制度,国有企业工作的重点需放在对管理层人员工作的监督,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作用,创新纪律检查体制,即使高效制定监督条例,落实工作,使得监督渠道通畅无阻。另一方面管理权运行流程的标准化和制度化。制定符合现代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特别注重企业财政金融制度的监督体系。与此同时,内外部监督力量都要完善起来,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作者:李兵单位: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行政与资产处
[摘要]现代企业管理已进入到人本管理阶段,管理行为日趋人性化。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竞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把人性化管理思想带入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各个环节,注重人的差异性、层次性,强调人的不同需要,突出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并与企业的自身条件和可能相适应,以提高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符合人性化管理的要求。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已进入到人本管理阶段,对人的认识已提升到主体的境界,强调管理实践应“以人为本,重视人的情感、自尊及自我发展等需要,注重对人潜能的挖掘,从而使管理行为日趋“人性化”。这种管理的人性化正是现代管理有别于传统管理的根本所在。
一、贯穿人本理念,营造宽松的人事环境人事环境对人的工作情绪、工作效率、创造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员工的个人尊严、人身权利得到充分尊重,也能经常感受到来自企业产生真切的认同感、安全感、归属感,并从内心爆发出强烈的“报效企业”的感情冲动,进而产生持久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当员工经常受到冷落排挤时,就会对企业产生失望、抵触、憎恶情绪,并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正如通用通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所说:“没有高度信任,你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头脑潜力”。弗朗西斯•赫澎比女士更是认为、“一个没有愉悦的工作气氛的公司将一钱不值,这样的企业也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因此,许多成功企业都十分重视“人本”理念的倡导和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营造。一些跨国公司更是把理念培养放在高的位置上,将其视之为企业和组织内部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比如,IBM公司始终贯穿的基本观念是:尊重个人、争取优势、提供优质服务;惠普公司的理念核心是: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等等。这些理念宣扬的共同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它的目的就是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行为,相互以此约束,由此营造出比较融洽的文化氛围和人事环境。
二、知人善任,构筑动态开放的员工岗位匹配体系当员工的工作岗位与他的心理素质、社交类型、能力特长等相匹配时,才能发挥他的最佳作用,也才合乎“人性”。所以,作为企业组织对员工“知人善任”显得非常重要。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英国,使用心理学技术招用员工及调配工作非常流行,许多在职经理经常被要求进行测试,当然这种侧试是自愿的、公平的,而且具有隐私性。对员工(包括经理人员)来说,对自己的心理素质、社交类型通过测试能有所认识,也有利于制定出更切实际的人生目标和个人发展计划。从人的社交类型看,一般可以通过对控制指标(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和情绪指标(外向行为与内向行为)的测评描述,作出分类,其中:外向行为与主动行为指标高的人,可归为开创型,适合担任销售人员、市场人员,他们最需要的是得到承认,惧怕被忽视;而外向行为与被动行为指标高的人属促进型,他们适合担任人事管理人员、用户服务人员,他们最需要的是关系和谐,惧怕被拒绝;内向行为指标与主动行为高的人属控制型,他们适合担任高层管理人员、生产经理,他们需要成就感,惧怕失败;内向行为指标与被动行为指标都较高者,属分析型,他们适合担任会计、程序设计人员、工程师等职。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位员工最适合安排在什么岗位,还应结合他们的专特长、工作能力、经验阅历、日常表现和业绩考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在岗位面前也应体现人人平等,使每一位员工都有向更高、更理想的岗位进取的机会,让那些工作努力、表现出色、业绩优秀者能脱颖而出得到重用,给工作懒散、表现平平、业绩下滑者以降级、调离岗位等压力。以此建立起能上能下、动态开放、充满活力的员工岗位匹配体系,使岗位既能与员工的综合素质相匹配,又能充分体现岗位的竞争性、开放性。
三、强化个人职业生涯管理,实砚企业与员工的互动双赢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发展基础上的,而个人人生梦想的实现也离不开企业这块用武之地。所以企业组织与员工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不宣的默契,二者都是为了求得良好的发展而相互选择、相互认可、相互接纳。对一个理性的个人来说,大多都有自已比较明确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奋斗目标,作为企业组织应对员工个人的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发展潜力、奋斗目标、人生追求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建立相应的员工个人档案,结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帮助员工设计制定出既符合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又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并帮助员工一步一步地去实施这一计划,包括提供培训机会、岗位晋升机会等。最终达到员工个人发展及自我实现与企业长远发展的互动双赢效果。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管理及相应的培训支持,在外企早已成为一项用人制度。现在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企业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这样才能促进组织的变迁和创新,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
因此,现在一些规范化企业都十分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支持和鼓励员工继续深造、学习。相比之下,在我国除少数管理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做得还很差。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家能够重视员工个人对职业发展与自我现的需要,用更具“人性化”的行动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况且企业能为员工提供培训等职业发展支持,也表明企业是真心想重用员工,看重员工的潜能和价值,作为员工自然会“投桃报李”,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这样才会形成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双赢关系。
四、建立与不同层次员工需要特征相适应的激励机制由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其需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员工的激励也应采取不同方式,以提高激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在薪酬激励上,对一般生产性员工可采用计件工资或计时工资制;对销售人员来说采取底薪加销售提成或采取内部买断制更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对科研人员采用技术入股或以新技术新产品所增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进行奖励的方式,能较好地激发出他们的科研创新潜力;而对经理人员来说,采取职务薪水加年终绩效奖励的形式,可以使经营者的收入与其经营业绩和职务贡献相挂钩等等。企业在选择激励机制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员工的需要特点,有区别地运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职务晋升激励等手段,使之有机组合,并与企业的自身条件和可能相适应,这样才能提高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才符合人性化管理的要求。超级秘书网
五、转变传统人才价值结构关系,提升员工的满意度目前,不少企业在人事管理模式上仍沿用着以官本位为人才价值坐标系的传统人事管理体系,整个人才价值构架以自上而下的逐级控制为链接方式,呈现为金字塔状。在这种人才价值体系下,人们往往有一种被管理制、被监视、被迫使的感觉,工作和劳动就变得被动而缺乏主动性,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自然也难以达到高水平。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我国企业应尽快革除陋习,转变观念,在人才价值体系上采取以“服务”为链接方式的倒金字塔式人才价值结构,形成“一线员工为顾客服务,中层主管为员工服务,高级主管为中层主管服务”的现代新型人才价值关系。企业各级主管应适时转变角色,由过去对下级的控制、指挥转为支持、协调和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员工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让他们能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纵观现代成功的企业,他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顾客和职员身上,十分重视企业的内部营销,懂得如何运用服务链的关系提升员工和顾客的满意度,确保企业的竞争力。美国丽兹一一卡尔顿饭店有句成功的经营哲理:“照顾好顾客,首先就必须照顾好那些照顾顾客的人”。只有服务好员工,让员工感到满意,员工才会提供高质量的顾客服务和顾客价值,而高质量的顾客服务自然会让顾客满意,而满意的顾客便会给企业带来持续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可见,建立以服务为链接方式的倒字塔人才价值结构,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各级人力资源的潜力,而且也是确保员工满意,进而赢得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实现企业长盛不衰的有效手段。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的因素很多。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人们对“人”本身及“人与事”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必将会有更科学、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当然这需要各方面的不断探索和总结。
人性化管理或管理的人性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态势,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搞好人性化管理,如何充分发掘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意蕴,却需要人们进行深层的文化思考。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一、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确立
1.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基点
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一个根本途径。企业的管理者好比是一个建筑师,他善于因材施用,将各不相同且不完美的人像石头似的精心安排,砌成坚固的房子,既将各自的优缺点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又能因此组合出万千风景的图案,管理者的才能在这里便是珍贵的凝聚剂。
进一步说,企业的经营者又好比是一个球队的教练。他必须具备:合理观念,知已知彼,甚至要知道整个战局的发展;合理调配使用本组织的资源,让每个成员都在合适的岗位上得到表现的机会;善于对各成员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员工的素质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因此,现今不少企业便将人事部改为“人事培训部”,一改过去忙于员工的调进调出的作法,将各层次员工的培训作为人事部的主要工作。
一些公司认为,提高员工的能力便是最好的善待员工,他们将目标确定为让每个员工在本企业工作三、五年之后,能力和实力都能跃上一个台阶。员工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不努力就会落伍的压力,而不是感受到企业摇摇欲坠即将破产的恐惧。员工的成长是企业成长最好的推动力。企业对有一定才干的员工因才施用,让员工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也就增强了企业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营盘建在稳固的基础上总比建在流沙上强。还有的企业对招聘人员动则就是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却不顾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是否需要这么高的学历,一来造成人才的浪费,二来“大材小用”,也难以留住人才,其结果是人事部濒于刊登招聘广告,人员依然是来了一拨又走了一拨。因此,要真正实行人性化管理就必须花大力气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夯实企业的人力资源基础。
2.“员工也是上帝”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本质体现
现代西方企业管理学家近期提出了一个颇具新意的观点,认为企业有两个“上帝”:一个是顾客,另一个是员工。美国罗森布鲁斯旅游公司更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大胆提出了“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口号,并将其确定为企业的宗旨付诸实践,使该公司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便跻身于世界三大旅游公司的行列。通常我们就想着顾客是产品的购买者,能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所以只承认顾客是上帝。在很多企业看来,员工算什么?不就是一个雇佣者吗?我出钱,你干活,天经地义,互不相关。可是,西方人却已经意识到了员工的重要性,意识到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创造性的大小、素质的高低、凝聚力的强弱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队伍的稳定可以说是效益稳定的一块基石。频繁的进进出出,实际上付出最大机会成本的,还是企业,或者说,员工有可能找到一家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而企业要是不内在地包蕴着重视员工的理念,那它就永远也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员工。员工需要激励,这种激励一方面当然是精神上的,但物质激励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能发挥更直接的作用。企业有时候过高地估计了员工的思想境界,认为员工提出福利待遇方面的要求是过分的,这无疑是戴着“老眼镜”在看新问题。
调查表明,员工跳槽的原因中“工资待遇低”仍属第一。一个人放弃行政机关稳定的生存方式来到企业,说是因为淡泊金钱,那是自欺欺人。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要开掘自己的潜能,所有的这些都必须以物质需要的满足为基础。况且,给员工的福利待遇不是企业的施舍,而是员工的应得,或者说,是员工付出劳动的报酬。
摆正了企业与员工的位置,才有人性化管理可言。人性化管理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将人当人看。先有将员工当人看,才有将员工当上帝看。管理者如果在一般员工面前缺乏平等意识,不给予员工关怀、理解,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而是对员工不屑一顾,这种企业就会缺乏凝聚力,缺少形成合力的基础。当然,说管理者与一般员工的平等并非要求二者什么都一样,重要的是要有平等意识,要尊重员工,将员工当回事。比方说,时下不少企业采取的“重管理干部,轻一般员工”的策略,就应把握好“度”。如果员工深感企业将他们不当回事,人心就涣散,组织就会解体。
有人指出,中国的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对待员工方面有两点明显不一样:一是西方企业将员工视作企业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为了企业发展而想方设法拢络人心。中国企业则总将员工看作是外在于企业的要素,认为企业是企业,员工是员工;二是在西方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结构中,管理者与执行者是一体化的,也就是说,管理层员工与一般员工一样得干具体活,都是决策所发指令的操作者。而中国企业的管理层员工则想方设法让自己充当“次决策者”,不着力于贯彻指令,而是将指令放在手心翻来覆去“搓揉”,再交给基层员工,致使指令走样变形。这两种不同的传统,反映出员工在企业中有着不同的地位。
对员工最好的奖赏莫过于重用员工。员工通常具备多种潜能,这些能量能否全部释放出来,就看你给不给机会。独具慧眼的领导往往不是等到员工具备各种能力时才去用他,而是只要他具备基本素质,就给他职位、责任、压力,让他在管理实践中磨炼,在磨炼中展示各种潜能,提高管理技能。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在人才们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之前,他们多与常人相差无几,但只要一有合适的机会,他们就会一鸣惊人。所以,领导如何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不光影响到个人成长,更会关系到组织的发展。不能否认,错用一个员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在员工眼中,如果该用的没用,不该用的用了,那就是用人的机制有问题,大家所怀疑的就不是所用的员工,而是所在的企业。对于企业,如果员工感受不到管理机制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途,那这个企业也就毫无发展前景而言。这种企业如果不加以全面改造或彻底修整,就会陷入深重的危机而难以自拔。
退一万步说,该用的人没用,让他跑到竞争对手那边去了,甚至在那里成了一名骨干,岂不就等于多树了一个“敌人”。比方说,如果当年小比尔·盖茨第一次到IBM公司时,IBM不是只答应使用这位年轻人的知识产权,而是趁其羽翼未丰,及时收编到自己的旗下,那么,相信IBM的历史与世界电脑市场的竞争将会是另外一种格局。如果那样的话,IBM还会像今天这样每况愈下吗?还会有一个咄咄逼人的微软公司搅得IBM寝室难安吗?事实往往就是这样无情:你放走了一个人才,你的历史或许就会被这个人来改写,至少可以说你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不轻易放走员工不等于说强制性地将员工“钉”于自己旗下,连合理的流动都不允许。到了员工觉得企业对他来说已经缺少吸引力的时候,苦苦地挽留通常也无济于事。开明的企业对员工的去留应当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时充分重视,决意要走时则网开一面。这可以说是视员工为上帝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任舍其一都不完整。时下甚为流行的动机管理理论就认为,企业应当知道员工为何而来,奔何而去。如果你能帮他实现目标,就将他留下来,并一步一步助他圆梦;如果你不能帮他实现目标,就让他去,让他到其他地方去圆梦。
不可忽视的是,虽然员工多能默默奉献,但企业却不能只将员工当“奶牛”。只有企业视员工为上帝,员工才会视企业为家园。
二、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性化走向
人性化管理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成为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管理文化理论。可以说,人性化管理的出现,代表着企业管理文化发展的新方面,它正在悄悄地揭开人类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的新纪元。
大体上说,人性化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感化管理。情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感。
这里不妨引用一个例子。玛丽·凯·阿什是美国的一位富于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她的公司开办时雇员仅9人,但经过20年的经营,该公司发展成为拥有5000多人,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的大公司,有20多万美容顾客使用该公司提供的产品而建立了独自经营的销售机构。她的情感管理的金科玉律就是:“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应该那样去对待别人”。
玛丽·凯痛述她过去所受的不公正对待,如移居另一个地方,就得不到原来长期苦心经营而建成的销售单位的佣金;往返10天去公司总经理家做客,却没有机会同总经理见上一面;排队等了3个小时去同部门经理见面,而部门经理握住她的手连瞧也不瞧她一眼。在她当上经理后,全部反其道而行之,力求公正、平等地待人,从下属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她也要求成员从顾客的角度来考虑公司业务。她向公司成员说,在展销公司化妆品时,不要想“我能够向这些买主卖出多少化妆品?”而是要考虑“我怎样才能使这些买主满意而归?我怎样帮助她们把自己打扮得更好看一些?”在她看来,情感管理,就应该诚心诚意地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一个经理怎样才能使人们感到自己重要?首先是要倾听他的意见,让他们知道你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有就是,既然要别人承担责任,就要向他们授权,不授权会毁掉人的自尊心,应该用语言和行动明确告诉人们你赞赏他们。
所以,有管理文化研究的专家认为,在作情感管理时,要经常地鼓励人们去取得成功。作为一个企业家,你应当意识到人人需要表扬,而且必须诚心诚意地去表扬人家。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这种机会。
第二,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管理就是让员工参与决策。企业家在作出涉及部属的决定时,如果不让经理以外的其他人来参与,就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如果你能让其他人参与决策,即听取他们的意见,那你非但不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反而还会提高他们的士气,被征求意见的人多一些,人们的士气就会更高一些。如果员工感到自己对与已有关的事没出一份力,就会觉得自己被别人瞧不起,由别人摆布。
民主化管理就是要求企业家集思广益。办企业必须集中多数人的智慧,全员经营,否则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这是因为,不论多么优秀的人,只要他是人,就不能像神一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只凭个别人的智慧去工作,就会发生各种自己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出现看问题片面等现象,这些往往是企业失败的内在诱因。
要真正做到管理的民主化,还需要建立一种企业与员工的关联机制,如让员工持有一定的股份便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第三,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可以说是民主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其大意是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即“自己管理自己”。它可以把个人意志和企业的统一意志结合起来,从而使每个人心情舒畅地为企业作奉献。
自我管理可以分为“信任型”管理和“弹性工作时间制”两种方式。它是以广大职工的良好素质为基础的,企业主管不单凭职务权力和形式上的尊严去领导下级,而且还让职工自己制订实施与上级目标紧密联系的个人目标、计划。
自我管理的根本点在于对人要有正确的看法。因为经营是靠人来进行的,身负重任的经营者是人,职工也是人,顾客以及各个方面的关系户也都是人。企业家要信任人,不要随意解雇人,而要实践“新的人道”,即要在承认人的自主性的基础上,看清万物的天赋使命和本质,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恰当的处理和对待,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这就是人性化管理的本义
自我管理的人性化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管理不能见物不见人。以泰勒为代表的西方科学管理,见物不见人,继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阶段之后,企业管理并没有进入所谓以决策理论、系统科学和定量分析为中心的现代阶段,而是更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企业的主体是人,只有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只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才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一切物质因素都是死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能动性,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才能转化为商品。企业或唯一的真正的资源是人。“企业即人”。人是企业的主体、根本,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美国汤姆·彼得斯和南希·奥斯汀在所著的《赢得优势——领导艺术的较量》中认为:管理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的问题,只有尊重每一个员工,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价值和贡献,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企业要为职工提供从事创造性劳动、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和条件。企业对职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在于发给工资以维持其生存,还应该实施训练以提高其技能。总之,他们的结论是:尊重职工,相信职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第四,能人管理。所谓能人管理,就是要发现大批有能力的人才,并且要让能人管理好自己。企业的竞争利刃是人才——受过教育又有技能,渴望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公司成长的人才。企业家应当懂得,人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学习造就的。多数企业家认为创造性领域与他们无关,但是,在信息丰富、分权制以及全球性的新社会中,创造性人才在工商界的重要性将日益显著。企业主管要激励和保护创造性人才和人的创造性精神。企业家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人才信息管理系统,使人才的培养、使用、贮存、流动等工作科学化,真正实现人事工作科学化、合理化,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权变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行为、管理方法是和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的,在企业管理中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能人管理正是为了适应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而发展起来的。以人为核心,是因为在企业各项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企业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竞争。为了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所以出现了组织机构、战略决策、市场营销、生产指挥等等柔性化的趋势。权变思想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就是要重视人的因素,将职工培养成能耐人。人性化管理正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它吸取了行为科学理论的精华,以此增强管理的柔性因素,注意做好有关人的各项工作,注意感情投资,重视倡导企业精神,重视民主管理,使企业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性化管理或管理的人性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态势,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搞好人性化管理,如何充分发掘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意蕴,却需要人们进行深层的文化思考。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一、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确立
1.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基点
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一个根本途径。企业的管理者好比是一个建筑师,他善于因材施用,将各不相同且不完美的人像石头似的精心安排,砌成坚固的房子,既将各自的优缺点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又能因此组合出万千风景的图案,管理者的才能在这里便是珍贵的凝聚剂。
进一步说,企业的经营者又好比是一个球队的教练。他必须具备:合理观念,知已知彼,甚至要知道整个战局的发展;合理调配使用本组织的资源,让每个成员都在合适的岗位上得到表现的机会;善于对各成员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员工的素质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因此,现今不少企业便将人事部改为“人事培训部”,一改过去忙于员工的调进调出的作法,将各层次员工的培训作为人事部的主要工作。
一些公司认为,提高员工的能力便是最好的善待员工,他们将目标确定为让每个员工在本企业工作三、五年之后,能力和实力都能跃上一个台阶。员工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不努力就会落伍的压力,而不是感受到企业摇摇欲坠即将破产的恐惧。员工的成长是企业成长最好的推动力。企业对有一定才干的员工因才施用,让员工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也就增强了企业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营盘建在稳固的基础上总比建在流沙上强。还有的企业对招聘人员动则就是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却不顾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是否需要这么高的学历,一来造成人才的浪费,二来“大材小用”,也难以留住人才,其结果是人事部濒于刊登招聘广告,人员依然是来了一拨又走了一拨。因此,要真正实行人性化管理就必须花大力气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夯实企业的人力资源基础。
2.“员工也是上帝”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本质体现
现代西方企业管理学家近期提出了一个颇具新意的观点,认为企业有两个“上帝”:一个是顾客,另一个是员工。美国罗森布鲁斯旅游公司更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大胆提出了“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口号,并将其确定为企业的宗旨付诸实践,使该公司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便跻身于世界三大旅游公司的行列。通常我们就想着顾客是产品的购买者,能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所以只承认顾客是上帝。在很多企业看来,员工算什么?不就是一个雇佣者吗?我出钱,你干活,天经地义,互不相关。可是,西方人却已经意识到了员工的重要性,意识到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创造性的大小、素质的高低、凝聚力的强弱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员工队伍的稳定可以说是效益稳定的一块基石。频繁的进进出出,实际上付出最大机会成本的,还是企业,或者说,员工有可能找到一家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而企业要是不内在地包蕴着重视员工的理念,那它就永远也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员工。员工需要激励,这种激励一方面当然是精神上的,但物质激励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能发挥更直接的作用。企业有时候过高地估计了员工的思想境界,认为员工提出福利待遇方面的要求是过分的,这无疑是戴着“老眼镜”在看新问题。
调查表明,员工跳槽的原因中“工资待遇低”仍属第一。一个人放弃行政机关稳定的生存方式来到企业,说是因为淡泊金钱,那是自欺欺人。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要开掘自己的潜能,所有的这些都必须以物质需要的满足为基础。况且,给员工的福利待遇不是企业的施舍,而是员工的应得,或者说,是员工付出劳动的报酬。
摆正了企业与员工的位置,才有人性化管理可言。人性化管理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将人当人看。先有将员工当人看,才有将员工当上帝看。管理者如果在一般员工面前缺乏平等意识,不给予员工关怀、理解,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而是对员工不屑一顾,这种企业就会缺乏凝聚力,缺少形成合力的基础。当然,说管理者与一般员工的平等并非要求二者什么都一样,重要的是要有平等意识,要尊重员工,将员工当回事。比方说,时下不少企业采取的“重管理干部,轻一般员工”的策略,就应把握好“度”。如果员工深感企业将他们不当回事,人心就涣散,组织就会解体。
有人指出,中国的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对待员工方面有两点明显不一样:一是西方企业将员工视作企业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为了企业发展而想方设法拢络人心。中国企业则总将员工看作是外在于企业的要素,认为企业是企业,员工是员工;二是在西方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结构中,管理者与执行者是一体化的,也就是说,管理层员工与一般员工一样得干具体活,都是决策所发指令的操作者。而中国企业的管理层员工则想方设法让自己充当“次决策者”,不着力于贯彻指令,而是将指令放在手心翻来覆去“搓揉”,再交给基层员工,致使指令走样变形。这两种不同的传统,反映出员工在企业中有着不同的地位。
对员工最好的奖赏莫过于重用员工。员工通常具备多种潜能,这些能量能否全部释放出来,就看你给不给机会。独具慧眼的领导往往不是等到员工具备各种能力时才去用他,而是只要他具备基本素质,就给他职位、责任、压力,让他在管理实践中磨炼,在磨炼中展示各种潜能,提高管理技能。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在人才们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之前,他们多与常人相差无几,但只要一有合适的机会,他们就会一鸣惊人。所以,领导如何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不光影响到个人成长,更会关系到组织的发展。不能否认,错用一个员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在员工眼中,如果该用的没用,不该用的用了,那就是用人的机制有问题,大家所怀疑的就不是所用的员工,而是所在的企业。对于企业,如果员工感受不到管理机制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途,那这个企业也就毫无发展前景而言。这种企业如果不加以全面改造或彻底修整,就会陷入深重的危机而难以自拔。
退一万步说,该用的人没用,让他跑到竞争对手那边去了,甚至在那里成了一名骨干,岂不就等于多树了一个“敌人”。比方说,如果当年小比尔·盖茨第一次到IBM公司时,IBM不是只答应使用这位年轻人的知识产权,而是趁其羽翼未丰,及时收编到自己的旗下,那么,相信IBM的历史与世界电脑市场的竞争将会是另外一种格局。如果那样的话,IBM还会像今天这样每况愈下吗?还会有一个咄咄逼人的微软公司搅得IBM寝室难安吗?事实往往就是这样无情:你放走了一个人才,你的历史或许就会被这个人来改写,至少可以说你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不轻易放走员工不等于说强制性地将员工“钉”于自己旗下,连合理的流动都不允许。到了员工觉得企业对他来说已经缺少吸引力的时候,苦苦地挽留通常也无济于事。开明的企业对员工的去留应当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时充分重视,决意要走时则网开一面。这可以说是视员工为上帝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任舍其一都不完整。时下甚为流行的动机管理理论就认为,企业应当知道员工为何而来,奔何而去。如果你能帮他实现目标,就将他留下来,并一步一步助他圆梦;如果你不能帮他实现目标,就让他去,让他到其他地方去圆梦。
不可忽视的是,虽然员工多能默默奉献,但企业却不能只将员工当“奶牛”。只有企业视员工为上帝,员工才会视企业为家园。
二、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性化走向
人性化管理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成为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管理文化理论。可以说,人性化管理的出现,代表着企业管理文化发展的新方面,它正在悄悄地揭开人类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的新纪元。
大体上说,人性化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感化管理。情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感。
这里不妨引用一个例子。玛丽·凯·阿什是美国的一位富于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她的公司开办时雇员仅9人,但经过20年的经营,该公司发展成为拥有5000多人,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的大公司,有20多万美容顾客使用该公司提供的产品而建立了独自经营的销售机构。她的情感管理的金科玉律就是:“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应该那样去对待别人”。
玛丽·凯痛述她过去所受的不公正对待,如移居另一个地方,就得不到原来长期苦心经营而建成的销售单位的佣金;往返10天去公司总经理家做客,却没有机会同总经理见上一面;排队等了3个小时去同部门经理见面,而部门经理握住她的手连瞧也不瞧她一眼。在她当上经理后,全部反其道而行之,力求公正、平等地待人,从下属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她也要求成员从顾客的角度来考虑公司业务。她向公司成员说,在展销公司化妆品时,不要想“我能够向这些买主卖出多少化妆品?”而是要考虑“我怎样才能使这些买主满意而归?我怎样帮助她们把自己打扮得更好看一些?”在她看来,情感管理,就应该诚心诚意地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一个经理怎样才能使人们感到自己重要?首先是要倾听他的意见,让他们知道你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有就是,既然要别人承担责任,就要向他们授权,不授权会毁掉人的自尊心,应该用语言和行动明确告诉人们你赞赏他们。
所以,有管理文化研究的专家认为,在作情感管理时,要经常地鼓励人们去取得成功。作为一个企业家,你应当意识到人人需要表扬,而且必须诚心诚意地去表扬人家。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这种机会。
第二,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管理就是让员工参与决策。企业家在作出涉及部属的决定时,如果不让经理以外的其他人来参与,就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如果你能让其他人参与决策,即听取他们的意见,那你非但不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反而还会提高他们的士气,被征求意见的人多一些,人们的士气就会更高一些。如果员工感到自己对与已有关的事没出一份力,就会觉得自己被别人瞧不起,由别人摆布。
民主化管理就是要求企业家集思广益。办企业必须集中多数人的智慧,全员经营,否则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这是因为,不论多么优秀的人,只要他是人,就不能像神一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只凭个别人的智慧去工作,就会发生各种自己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出现看问题片面等现象,这些往往是企业失败的内在诱因。
要真正做到管理的民主化,还需要建立一种企业与员工的关联机制,如让员工持有一定的股份便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第三,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可以说是民主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其大意是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即“自己管理自己”。它可以把个人意志和企业的统一意志结合起来,从而使每个人心情舒畅地为企业作奉献。
自我管理可以分为“信任型”管理和“弹性工作时间制”两种方式。它是以广大职工的良好素质为基础的,企业主管不单凭职务权力和形式上的尊严去领导下级,而且还让职工自己制订实施与上级目标紧密联系的个人目标、计划。
自我管理的根本点在于对人要有正确的看法。因为经营是靠人来进行的,身负重任的经营者是人,职工也是人,顾客以及各个方面的关系户也都是人。企业家要信任人,不要随意解雇人,而要实践“新的人道”,即要在承认人的自主性的基础上,看清万物的天赋使命和本质,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恰当的处理和对待,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这就是人性化管理的本义
自我管理的人性化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管理不能见物不见人。以泰勒为代表的西方科学管理,见物不见人,继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阶段之后,企业管理并没有进入所谓以决策理论、系统科学和定量分析为中心的现代阶段,而是更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企业的主体是人,只有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只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才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一切物质因素都是死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能动性,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才能转化为商品。企业或唯一的真正的资源是人。“企业即人”。人是企业的主体、根本,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美国汤姆·彼得斯和南希·奥斯汀在所著的《赢得优势——领导艺术的较量》中认为:管理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的问题,只有尊重每一个员工,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价值和贡献,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企业要为职工提供从事创造性劳动、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和条件。企业对职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在于发给工资以维持其生存,还应该实施训练以提高其技能。总之,他们的结论是:尊重职工,相信职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第四,能人管理。所谓能人管理,就是要发现大批有能力的人才,并且要让能人管理好自己。企业的竞争利刃是人才——受过教育又有技能,渴望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公司成长的人才。企业家应当懂得,人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学习造就的。多数企业家认为创造性领域与他们无关,但是,在信息丰富、分权制以及全球性的新社会中,创造性人才在工商界的重要性将日益显著。企业主管要激励和保护创造性人才和人的创造性精神。企业家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人才信息管理系统,使人才的培养、使用、贮存、流动等工作科学化,真正实现人事工作科学化、合理化,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权变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行为、管理方法是和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的,在企业管理中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能人管理正是为了适应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而发展起来的。以人为核心,是因为在企业各项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企业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竞争。为了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所以出现了组织机构、战略决策、市场营销、生产指挥等等柔性化的趋势。权变思想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就是要重视人的因素,将职工培养成能耐人。人性化管理正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它吸取了行为科学理论的精华,以此增强管理的柔性因素,注意做好有关人的各项工作,注意感情投资,重视倡导企业精神,重视民主管理,使企业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企业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这一人性化管理形式,是行为科学的发展和继续,但决不是行为科学的简单重复。文化管理充分发挥文化覆盖人的心理、生理、人的现状与历史,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全面地显示出来。文化是一整套由一定的集体共享的理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的,使个人行为能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规范、模式的整合。用美国文化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的话来说,文化会形成一种并不必然是其他社会形态都有的独特意图。在顺从这些意图时,由于被整合得很好的文化接受了那些最不协调的行为,将这些行为融入、整合、遵从一定的价值观和标准,这个价值观和标准是在发展中逐渐显露和确定的,它的显露和确定是自然的和无意识的,但一旦形成,对于人的行为起着永久性的、巨大的影响作用。
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甚至已经化为一种柔性管理,愈来愈引起企业管理文化专家的重视。企业柔性管理,强调感情投资、塑造企业文化、推行民主管理、重视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它强调组织的柔性化,如由集权向分权过渡,金字塔型向大森林组织过渡,组织机构的弹性权变设置等;强调战略决策的柔性化,如增强战略的灵活性、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等;强调营销的柔性化,如用各种灵活多变的营销方式,采取多种有效的营销组合来吸引消费者,刺激购买,实现销售;强调生产的柔性化,如制造业采用柔性生产线来组织灵活生产,突出多品种、小批量、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强调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管理,如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等使用权管理具有更灵敏、快速的特点;强调视觉标识管理,如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企业标识设计、颜色的情感效果、重视管理心理学的应用。
柔性管理要求企业能快速地、而且无附加费用地适应形势变化,有强有力的应变能力。为了实现这种能力,企业需要有全面的生产柔性,它包括生产过程柔性、产品柔性和基础结构柔性。生产过程柔性和产品柔性需要靠新的技术基础来实现;基础结构的柔性需要通过先进的管理理想和手段建立起适应新的技术基础需要的支撑网络来实现。
人性化管理泛化为柔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传统的管理思想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以大批量、少品种、尽可能地降低平均成本和减少投资时间来提高经济效益。而今天市场发生了变化,需要追求范围经济和集约经济的经营战略,柔性管理正是适应了这种经营战略。
范围经济战略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一个工厂组织生产一定数量的多种产品,其成本小于或等于由多个工厂分别单独生产出相同数量的各种产品的成本之和。范围经济节省的费用来自将机器的固定成本分摊给几种不同的产品,或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可以共用的生产要素。这一战略思想是以小批量生产多种品种来适应市场需求。集约经济兼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特点,能实现大批量多品种,同时具有较低成本的生产特征。充分发掘人的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减少人力物力,实现低能耗、高质量的目标,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浪费,不增加附加费用的应时管理(Just-In-Time)的基点正是建立在人性化管理基础之上的。
人性化管理或管理的人性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态势,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搞好人性化管理,如何充分发掘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意蕴,却需要人们进行深层的文化思考。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一、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确立
1.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基点
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一个根本途径。企业的管理者好比是一个建筑师,他善于因材施用,将各不相同且不完美的人像石头似的精心安排,砌成坚固的房子,既将各自的优缺点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又能因此组合出万千风景的图案,管理者的才能在这里便是珍贵的凝聚剂。
进一步说,企业的经营者又好比是一个球队的教练。他必须具备:合理观念,知已知彼,甚至要知道整个战局的发展;合理调配使用本组织的资源,让每个成员都在合适的岗位上得到表现的机会;善于对各成员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员工的素质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因此,现今不少企业便将人事部改为“人事培训部”,一改过去忙于员工的调进调出的作法,将各层次员工的培训作为人事部的主要工作。
一些公司认为,提高员工的能力便是最好的善待员工,他们将目标确定为让每个员工在本企业工作三、五年之后,能力和实力都能跃上一个台阶。员工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不努力就会落伍的压力,而不是感受到企业摇摇欲坠即将破产的恐惧。员工的成长是企业成长最好的推动力。企业对有一定才干的员工因才施用,让员工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也就增强了企业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营盘建在稳固的基础上总比建在流沙上强。还有的企业对招聘人员动则就是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却不顾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是否需要这么高的学历,一来造成人才的浪费,二来“大材小用”,也难以留住人才,其结果是人事部濒于刊登招聘广告,人员依然是来了一拨又走了一拨。因此,要真正实行人性化管理就必须花大力气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夯实企业的人力资源基础。
2.“员工也是上帝”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本质体现
现代西方企业管理学家近期提出了一个颇具新意的观点,认为企业有两个“上帝”:一个是顾客,另一个是员工。美国罗森布鲁斯旅游公司更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大胆提出了“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口号,并将其确定为企业的宗旨付诸实践,使该公司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便跻身于世界三大旅游公司的行列。通常我们就想着顾客是产品的购买者,能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所以只承认顾客是上帝。在很多企业看来,员工算什么?不就是一个雇佣者吗?我出钱,你干活,天经地义,互不相关。可是,西方人却已经意识到了员工的重要性,意识到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创造性的大小、素质的高低、凝聚力的强弱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员工队伍的稳定可以说是效益稳定的一块基石。频繁的进进出出,实际上付出最大机会成本的,还是企业,或者说,员工有可能找到一家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而企业要是不内在地包蕴着重视员工的理念,那它就永远也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员工。员工需要激励,这种激励一方面当然是精神上的,但物质激励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能发挥更直接的作用。企业有时候过高地估计了员工的思想境界,认为员工提出福利待遇方面的要求是过分的,这无疑是戴着“老眼镜”在看新问题。
调查表明,员工跳槽的原因中“工资待遇低”仍属第一。一个人放弃行政机关稳定的生存方式来到企业,说是因为淡泊金钱,那是自欺欺人。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要开掘自己的潜能,所有的这些都必须以物质需要的满足为基础。况且,给员工的福利待遇不是企业的施舍,而是员工的应得,或者说,是员工付出劳动的报酬。
摆正了企业与员工的位置,才有人性化管理可言。人性化管理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将人当人看。先有将员工当人看,才有将员工当上帝看。管理者如果在一般员工面前缺乏平等意识,不给予员工关怀、理解,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而是对员工不屑一顾,这种企业就会缺乏凝聚力,缺少形成合力的基础。当然,说管理者与一般员工的平等并非要求二者什么都一样,重要的是要有平等意识,要尊重员工,将员工当回事。比方说,时下不少企业采取的“重管理干部,轻一般员工”的策略,就应把握好“度”。如果员工深感企业将他们不当回事,人心就涣散,组织就会解体。
有人指出,中国的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对待员工方面有两点明显不一样:一是西方企业将员工视作企业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为了企业发展而想方设法拢络人心。中国企业则总将员工看作是外在于企业的要素,认为企业是企业,员工是员工;二是在西方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结构中,管理者与执行者是一体化的,也就是说,管理层员工与一般员工一样得干具体活,都是决策所发指令的操作者。而中国企业的管理层员工则想方设法让自己充当“次决策者”,不着力于贯彻指令,而是将指令放在手心翻来覆去“搓揉”,再交给基层员工,致使指令走样变形。这两种不同的传统,反映出员工在企业中有着不同的地位。
对员工最好的奖赏莫过于重用员工。员工通常具备多种潜能,这些能量能否全部释放出来,就看你给不给机会。独具慧眼的领导往往不是等到员工具备各种能力时才去用他,而是只要他具备基本素质,就给他职位、责任、压力,让他在管理实践中磨炼,在磨炼中展示各种潜能,提高管理技能。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在人才们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之前,他们多与常人相差无几,但只要一有合适的机会,他们就会一鸣惊人。所以,领导如何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不光影响到个人成长,更会关系到组织的发展。不能否认,错用一个员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在员工眼中,如果该用的没用,不该用的用了,那就是用人的机制有问题,大家所怀疑的就不是所用的员工,而是所在的企业。对于企业,如果员工感受不到管理机制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途,那这个企业也就毫无发展前景而言。这种企业如果不加以全面改造或彻底修整,就会陷入深重的危机而难以自拔。
退一万步说,该用的人没用,让他跑到竞争对手那边去了,甚至在那里成了一名骨干,岂不就等于多树了一个“敌人”。比方说,如果当年小比尔·盖茨第一次到IBM公司时,IBM不是只答应使用这位年轻人的知识产权,而是趁其羽翼未丰,及时收编到自己的旗下,那么,相信IBM的历史与世界电脑市场的竞争将会是另外一种格局。如果那样的话,IBM还会像今天这样每况愈下吗?还会有一个咄咄逼人的微软公司搅得IBM寝室难安吗?事实往往就是这样无情:你放走了一个人才,你的历史或许就会被这个人来改写,至少可以说你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不轻易放走员工不等于说强制性地将员工“钉”于自己旗下,连合理的流动都不允许。到了员工觉得企业对他来说已经缺少吸引力的时候,苦苦地挽留通常也无济于事。开明的企业对员工的去留应当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时充分重视,决意要走时则网开一面。这可以说是视员工为上帝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任舍其一都不完整。时下甚为流行的动机管理理论就认为,企业应当知道员工为何而来,奔何而去。如果你能帮他实现目标,就将他留下来,并一步一步助他圆梦;如果你不能帮他实现目标,就让他去,让他到其他地方去圆梦。
不可忽视的是,虽然员工多能默默奉献,但企业却不能只将员工当“奶牛”。只有企业视员工为上帝,员工才会视企业为家园。
二、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性化走向
人性化管理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成为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管理文化理论。可以说,人性化管理的出现,代表着企业管理文化发展的新方面,它正在悄悄地揭开人类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的新纪元。
大体上说,人性化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感化管理。情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感。
这里不妨引用一个例子。玛丽·凯·阿什是美国的一位富于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她的公司开办时雇员仅9人,但经过20年的经营,该公司发展成为拥有5000多人,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的大公司,有20多万美容顾客使用该公司提供的产品而建立了独自经营的销售机构。她的情感管理的金科玉律就是:“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应该那样去对待别人”。
玛丽·凯痛述她过去所受的不公正对待,如移居另一个地方,就得不到原来长期苦心经营而建成的销售单位的佣金;往返10天去公司总经理家做客,却没有机会同总经理见上一面;排队等了3个小时去同部门经理见面,而部门经理握住她的手连瞧也不瞧她一眼。在她当上经理后,全部反其道而行之,力求公正、平等地待人,从下属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她也要求成员从顾客的角度来考虑公司业务。她向公司成员说,在展销公司化妆品时,不要想“我能够向这些买主卖出多少化妆品?”而是要考虑“我怎样才能使这些买主满意而归?我怎样帮助她们把自己打扮得更好看一些?”在她看来,情感管理,就应该诚心诚意地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一个经理怎样才能使人们感到自己重要?首先是要倾听他的意见,让他们知道你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有就是,既然要别人承担责任,就要向他们授权,不授权会毁掉人的自尊心,应该用语言和行动明确告诉人们你赞赏他们。
所以,有管理文化研究的专家认为,在作情感管理时,要经常地鼓励人们去取得成功。作为一个企业家,你应当意识到人人需要表扬,而且必须诚心诚意地去表扬人家。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这种机会。
第二,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管理就是让员工参与决策。企业家在作出涉及部属的决定时,如果不让经理以外的其他人来参与,就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如果你能让其他人参与决策,即听取他们的意见,那你非但不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反而还会提高他们的士气,被征求意见的人多一些,人们的士气就会更高一些。如果员工感到自己对与已有关的事没出一份力,就会觉得自己被别人瞧不起,由别人摆布。
民主化管理就是要求企业家集思广益。办企业必须集中多数人的智慧,全员经营,否则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这是因为,不论多么优秀的人,只要他是人,就不能像神一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只凭个别人的智慧去工作,就会发生各种自己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出现看问题片面等现象,这些往往是企业失败的内在诱因。
要真正做到管理的民主化,还需要建立一种企业与员工的关联机制,如让员工持有一定的股份便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第三,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可以说是民主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其大意是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即“自己管理自己”。它可以把个人意志和企业的统一意志结合起来,从而使每个人心情舒畅地为企业作奉献。
自我管理可以分为“信任型”管理和“弹性工作时间制”两种方式。它是以广大职工的良好素质为基础的,企业主管不单凭职务权力和形式上的尊严去领导下级,而且还让职工自己制订实施与上级目标紧密联系的个人目标、计划。
自我管理的根本点在于对人要有正确的看法。因为经营是靠人来进行的,身负重任的经营者是人,职工也是人,顾客以及各个方面的关系户也都是人。企业家要信任人,不要随意解雇人,而要实践“新的人道”,即要在承认人的自主性的基础上,看清万物的天赋使命和本质,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恰当的处理和对待,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这就是人性化管理的本义
自我管理的人性化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管理不能见物不见人。以泰勒为代表的西方科学管理,见物不见人,继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阶段之后,企业管理并没有进入所谓以决策理论、系统科学和定量分析为中心的现代阶段,而是更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企业的主体是人,只有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只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才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一切物质因素都是死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能动性,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才能转化为商品。企业或唯一的真正的资源是人。“企业即人”。人是企业的主体、根本,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美国汤姆·彼得斯和南希·奥斯汀在所著的《赢得优势——领导艺术的较量》中认为:管理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的问题,只有尊重每一个员工,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价值和贡献,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企业要为职工提供从事创造性劳动、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和条件。企业对职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在于发给工资以维持其生存,还应该实施训练以提高其技能。总之,他们的结论是:尊重职工,相信职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第四,能人管理。所谓能人管理,就是要发现大批有能力的人才,并且要让能人管理好自己。企业的竞争利刃是人才——受过教育又有技能,渴望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公司成长的人才。企业家应当懂得,人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学习造就的。多数企业家认为创造性领域与他们无关,但是,在信息丰富、分权制以及全球性的新社会中,创造性人才在工商界的重要性将日益显著。企业主管要激励和保护创造性人才和人的创造性精神。企业家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人才信息管理系统,使人才的培养、使用、贮存、流动等工作科学化,真正实现人事工作科学化、合理化,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权变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行为、管理方法是和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的,在企业管理中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能人管理正是为了适应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而发展起来的。以人为核心,是因为在企业各项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企业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竞争。为了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所以出现了组织机构、战略决策、市场营销、生产指挥等等柔性化的趋势。权变思想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就是要重视人的因素,将职工培养成能耐人。人性化管理正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它吸取了行为科学理论的精华,以此增强管理的柔性因素,注意做好有关人的各项工作,注意感情投资,重视倡导企业精神,重视民主管理,使企业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企业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这一人性化管理形式,是行为科学的发展和继续,但决不是行为科学的简单重复。文化管理充分发挥文化覆盖人的心理、生理、人的现状与历史,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全面地显示出来。文化是一整套由一定的集体共享的理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的,使个人行为能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规范、模式的整合。用美国文化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的话来说,文化会形成一种并不必然是其他社会形态都有的独特意图。在顺从这些意图时,由于被整合得很好的文化接受了那些最不协调的行为,将这些行为融入、整合、遵从一定的价值观和标准,这个价值观和标准是在发展中逐渐显露和确定的,它的显露和确定是自然的和无意识的,但一旦形成,对于人的行为起着永久性的、巨大的影响作用。
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甚至已经化为一种柔性管理,愈来愈引起企业管理文化专家的重视。企业柔性管理,强调感情投资、塑造企业文化、推行民主管理、重视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它强调组织的柔性化,如由集权向分权过渡,金字塔型向大森林组织过渡,组织机构的弹性权变设置等;强调战略决策的柔性化,如增强战略的灵活性、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等;强调营销的柔性化,如用各种灵活多变的营销方式,采取多种有效的营销组合来吸引消费者,刺激购买,实现销售;强调生产的柔性化,如制造业采用柔性生产线来组织灵活生产,突出多品种、小批量、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强调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管理,如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等使用权管理具有更灵敏、快速的特点;强调视觉标识管理,如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企业标识设计、颜色的情感效果、重视管理心理学的应用。
柔性管理要求企业能快速地、而且无附加费用地适应形势变化,有强有力的应变能力。为了实现这种能力,企业需要有全面的生产柔性,它包括生产过程柔性、产品柔性和基础结构柔性。生产过程柔性和产品柔性需要靠新的技术基础来实现;基础结构的柔性需要通过先进的管理理想和手段建立起适应新的技术基础需要的支撑网络来实现。
人性化管理泛化为柔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传统的管理思想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以大批量、少品种、尽可能地降低平均成本和减少投资时间来提高经济效益。而今天市场发生了变化,需要追求范围经济和集约经济的经营战略,柔性管理正是适应了这种经营战略。
范围经济战略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一个工厂组织生产一定数量的多种产品,其成本小于或等于由多个工厂分别单独生产出相同数量的各种产品的成本之和。范围经济节省的费用来自将机器的固定成本分摊给几种不同的产品,或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可以共用的生产要素。这一战略思想是以小批量生产多种品种来适应市场需求。集约经济兼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特点,能实现大批量多品种,同时具有较低成本的生产特征。充分发掘人的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减少人力物力,实现低能耗、高质量的目标,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浪费,不增加附加费用的应时管理(Just-In-Time)的基点正是建立在人性化管理基础之上的。
摘要: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或公司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历史传统、习惯作风、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它依赖于文化组织内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其核心内涵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由企业员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内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等表现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成果,以及由运载这些成果的实体、设施、组织活动等构成的复合体。所以,企业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其中,制度文化集中表现为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企业制度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企业文化的制度化、具体化、规范化。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结合,就产生了制度文化。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融合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人性化管理。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性化管理取向
一、民营企业人性化管理现状剖析
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即领导中心制和程序中心制。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受制于企业规模,普遍采取管理风格都是以领导为中心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的管理也是模糊的,率性的,人性化管理取决于民营企业家性格特质。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管理往往采用程序管理方法,用详尽的流程来规范公司的运营。前者最大的缺陷是人性化管理与企业资本产生了本质上的矛盾,后者往往促使各部门在繁琐的组织结构隐蔽下,使得各项程序官僚化,信息沟通受阻,团队缺乏应有的凝聚力,企业的管理往往偏离了人性化管理即有的轨道。
而在人才培育方面,因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应试教育制,各类综合型、专业型人才越来越多,许多民营企业自身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培育人才。但是,人们就业于民营企业中,做不到以企业为家,而是以自身利益为重,很难融入企业的价值观上,短期化行为非常明显。据调查,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人才以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50天,最长的也不过5年。针对这些现象,许多民营企业主也采取了较多的改革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改善人才管理方略,如员工持股制度、薪酬激励制度、工艺流程再造、岗位责任制、工作环境设计、组织结优化、团队协作激励,等等,但这些措施收效却不太大。
当前民营企业员工这种心态的转变,根本原因在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理念发生转移,而人们这种传统伦理道德理念的转移又源于社会和企业对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不重视,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机会几乎没有。当然,社会环境新变化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拜金主义的兴起。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传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在逐步发生异化。就业于民营企业的员工就很难做到与企业共生死,共命运。
学院式教育使得人性教育机会不断减少,而人的技能教育机会不断增加,人们大学毕业后,人性教育机会极少。本质上,人们的人性教育经过了这样长的时期,在工作中就应该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对待所从事的工作,相反,当前许多人在民营企业并没有继承曾经受过的正确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而是陷入了狭隘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思潮中。
而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略的缺失并没有涉及员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引导,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作用方向都是员工的使用价值,即如何把人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极至,至于人的内在价值根本就没有采取措施来启发和激励。虽然美其名曰人本管理,实际上,这些人本管理都是人才使用方式的改变,无非是通过制度化将形式管理进行固化。这种不触及人的内在本质的管理,其作用和影响是短暂的,其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减的。
所以,程序化管理也同样存在较大的弊端。
二、人性化管理应引入到民营企业管理中
权威机构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每提高3个百分点,员工满意度达到80%的公司,平均利润率增长要高出同行业其他公司的20%。可见人性化管理对民营企业的递增效应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实行人性化管理,也是现代民营企业实现企业扩张,自我壮大的捷径之选。
人性化管理的基本涵义是对人性特质的再培育、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人性的积极作用,剔除人性的消极作用,就是应用人性哲学思想教育员工学会做人,做一个积极的人。人性就是人内在拥有的本质特性,既有积极方面的特质(积极人性),也有消极方面的特质(消极人性)。总结起来,积极方面的特质主要包括快乐、忠诚、主动、独立思考、勇敢、行善和需要帮助等方面。消极方面的特质主要包括郁闷、叛逆、惰性、借口、软弱、猜疑和封闭等方面。人性管理哲学思想就是要研究上述人性的不同特质,并能恰如其分地启发人性的积极方面的特质,消除人性的消极方面的特质。激励分为三个阶段,一种是被激励,第二是自我激励,第三是激励别人。人性化管理就是企业要通过并创造各种途径和方式,让员工进行自我激励,让员工在接任务后能独立思考,让员工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让员工培养乐于助人和行善习惯,让员工相互帮助。同时,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消除员工的郁闷心情,消除惰性,放弃叛逆心态,激发员工的人性中积极的一面,打消员工找借口的任何机会,帮助员工从软弱中坚强起来,消除员工的任何猜疑,激发员工的热情使其走出封闭的怪圈。
三、职业中心制是人性化管理必然过程
大部分中国人缺少人文精神,那就是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对人文主义的崇尚、对民主自由的理解、对封建专制的排斥、对客观事实和科学原则的承认、对人的深层次需求的了解。事实上,这不仅仅只是一种人文精神,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社会精神,是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对于一个落后的社会而言,整个社会都缺乏这种精神;对于一个文明社会而言,整个社会都充满着这种精神。纵观世界各国,这种精神越多的国家、其经济也就越发达,而这种精神越少的国家、其经济就越落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绝不是由地理位置、能源矿产及自然资源等因素决定,而是由这种精神因素决定。同样,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更是由这种精神所决定。
而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视的就是这种精神。通过对人性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有些员工为什么接受企业岗位后,热情不高,效率不高,有责任不敢承担,有任务不敢接,即使交代他如何去做,他还是不愿做,做了但还是做不好,等等,其实问题不在于他的能力,而是人性的消极特质在起作用。相反,有些员工能力虽然平平,但是如果上级交代一项任务,哪怕该项任务已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还是能够独自完成这项任务,而不需要上级的任何交代,这是人性的积极特质在起作用。
因此,民营企业在经过领导中心制与程序中心制后,要使得人性化管理能够积极稳妥地推广实施,必需得经历职业中心制的必然过程。
在职业中心制过程中,人性化管理上并不是要教会员工如何去开展工作,交代任务如何去完成,而是应重视人性的正确引导,通过职业规范来加以引导,通过情、理、法来感化,同时在职业化条件下,通过员工的自我约束,达到自省、自清、自律的管理要求,即员工通过自我激励的方式,积极地融入企业文化当中去,从而促使职业规范与企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要求。
如果民营企业管理者能从人性哲学思考人力资源管理,必然会取得这样的效果:有能力的员工能高效地完成任务,能力平平的员工也能准确地完成任务并取得满意的结果,而且,所有员工在民营企业工作并不是为了任务而工作,而是在民营企业中实现做人的价值。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民营企业管理者还用担心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成效吗?
四、构建符合中国企业特色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中国企业管理受古代优秀的文化精髓影响比较深,要构建符合中国企业特色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即要注重人的自然一面,也要顾及到企业的实际。而情、理、法双轨制管理建设是符合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情、理、法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架构,法是基础,离开法就不能谈情和理。所以社会的人都应该守规矩,应该崇法务实。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公司也典章制度。法提升到理,规矩如果定的合理,大家就乐于遵守。制度要时时求其合理,才是合理化的管理。中国古典文化中对“道”的阐述最完整的是《道德经》,东汉以后多说理。中国文化特别重视道理,中国人常用道理来批判一切。"这是什么道理?""看起来各有各的道理"。"岂有此理?"可见中国人很重视理。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效地,地效天,天效道,道法自然”,道不会僵化,比较可以变通,而理也是可以变通的。“宏理犹可讲,妙理不可言”。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性化管理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天有天理,物有物理,物比较没有变化,人却有变化,因此,管物比较可以科学化,而管人就要相当艺术化,所以艺术性是人性化管理的特质。
因此,人性化管理必需在情、理、法中取得平衡。
五、民营企业加强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思路
对某一个民营企业来说,加强民营企业员工的人性管理,可能效果难于在短期内发挥,因为,人们的人性教育并不仅是民营企业的责任,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整个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变化已经影响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如是社会各界不重视人们的人性教育,一个民营企业要想在本民营企业中通过对员工的人性管理就能取得明显效果,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强人的道德教育,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但是,完全可以推论,哪一个民营企业先进行了人性管理,该民营企业在人才问题上就会少一些矛盾,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人是民营企业的核心,是民营企业最革命的因素。民营企业的人性管理就是要培育、激发员工的积极人性,使员工自觉接受“企中有我,我中有企”、“企荣我荣,企衰我耻”的民营企业文化和民营企业精神。民营企业业主应以心待人,以诚待人,将不同素质不同层次的员工的不同思想统一到民营企业所设定的人性文化之中,那么,我国民营企业必将赢得新的机遇,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加强人性的目标在于让员工快乐地工作,鼓励员工主动行善,培养员工独立思考,倡导员工相互帮助。要实现这样的人性哲学,就需要民营企业管理者精心而长期的设计,需要民营企业管理者付出许多努力创造环境和机会,也需要员工积极配合。而且,这种人性哲学的提升,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面面俱到,其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
1、在活动中培养。民营企业应筹划一些群体性活动,让所有的员工都积极参与。员工在活动中会潜移默化地领悟人性的积极特质。通过各种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民营企业急需的人性特质。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目的是既让员工主动参与,改善心情,同时又能使员工有所体会和感悟。
2、在会议中熏陶。会议的形式也要多样,集体会议、小组会议、读书会议、管理专家的宣讲会议等都可以。会议形式不管怎样,关键的是要对员工积极人性特质进行熏陶,而且,会议气氛一定要搞好,既要传达会议精神,又要鼓励员工提意见、发表看法和轻松愉快,因为,会议精神只有在轻松愉快中才能被消化吸收。
3、在工作中随时随地教育。一是民营企业管理者发现员工有某方面的过错时能及时时行教育,这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鼓励员工互帮教育,即当某员工有过失时,其他员工能主动教育该员工。只要管理者和大多数员工对有过失的员工进行随时随地的教育,时间久了也就成为习惯,员工的行为就总会朝着民营企业既定的目标,员工就会少犯错误,员工之间也就会建立互信、互帮、互让的良好氛围,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就会得到加强。
4、在民营企业文化上倡导。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性,实则是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的民营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建立在人性哲学基础上的,不是我们常说的形式上的民营企业精神,而是一种充满积极人性的民营企业精神。形式上的民营企业精神是表面上的东西,只要民营企业培养员工具备人性的积极特质,那么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民营企业精神就是实质意义上的民营企业精神,其影响力就是持续的、长久的,其凝聚力就是不可战胜的。因此,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就应把这种积极的人性特质培育、激发作为建设和设计的重点,从人的本质特性上提炼民营企业精神。
5、在客户中渲染。这要求管理者和员工都能以积极的人性特质处理各项业务。接待客户时,要把客户作为我们家的客人一样对待,这样就能向客户中渲染民营企业精神,并感化客户的心灵,让客户感觉到我们的民营企业不是在做业务,而是在享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家的生活方式。要让客户感觉到每个员工对待民营企业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家庭一样认真负责。民营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如果能这样,那么客户必然会喜欢这样温馨的“家”,必然会常到这个家来做客,那么民营企业的业务就会越做越多。
6、在困难中鼓励。当员工处在人性的消极一面时,民营企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要主动帮助,像兄弟姐妹一样为其摆脱阴影,走出人性的消极领域,重塑人性的积极特质。人性的教育基础人人都有,只要及时相劝和帮助,身处人性消极一面的员工就会很快实现转变,融入民营企业大家庭中,与兄弟姐妹并肩作战。
7、在制度上激励。人性的培育、激发在一定意义上是难于用金钱实现的。例如,员工的一个微笑值多少钱,员工之间的相互帮助值多少钱,谁能进行量化,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但是,如果在制度上适当地引导也不为是一种权宜之计,关键是制度的内容设计上要能够体现这种民营企业精神。例如,可设计一些部门和气奖、客户关系奖、员工协作奖、主动工作奖,等等。只要认真去体会,这种制度还是可以设计出来,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企业,人的业绩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所以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首先需要做的是关于人的工作。而人性化管理作为企业从人角度出发进行管理的根本性标志,是企业应该重视的首要内容。
关键词: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要求
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主要就是把人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从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制度、管理要求等内容的完善。企业需要放弃以企业利益驱动员工工作的模式;将员工的利益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从员工角度出发,保证给其足够的发挥空间,避免死板的服从化要求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影响;贯彻落实人员考核制度和人员责任制度。
一、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人性化管理,其实质就是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发展需求、发展特点,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员工的最大化发展去谋求企业的良好前景。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员工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是企业关注的主要内容,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发展平台。通过企业利益和员工自身利益的调和,按照大多数员工对于企业的期望和需求去建设企业的制度和工作环境,形成一种适应人性需求、满足人性发展的完整的管理理念,从而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和企业占有市场的扩大。这种管理方式需要企业对于员工本身水平具有足够的尊重、信任员工并承认员工的价值观,和员工之间形成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企业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要给员工提升的机会,达到管理方式的优化和员工水平的优化,提高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
二、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的要求
1.综合科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两者互为补充,科学化管理为人性化管理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空间,所以两者密不可分。这是因为:第一,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延伸和完善。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内容与科学管理之间有着一定的共通性,不能将两者作为对立的内容进行对比。尤其在我国的企业管理工作完善过程中,很多人过分注重人的主观意愿,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实现企业利益的必要内容,从而使得很多的企业都只顾亲情不顾礼法,歪曲了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弱化了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氛围,降低了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所以,抛却科学管理而谈的,给员工提供的发展平台就失去了原有的存在意义,员工权责不够分明,企业的发展很难实现。因此,我国的企业的优质管理需要将企业制度的科学化制定和企业员工的人性化管理相互配合,让两者相互补充,真正贯彻落实人性化管理的内容。第二,科学化管理是企业合理管理的衡量标准。在企业的管理中,人性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方面,注重的更多是人的能力的发挥,这一方面和人的主观作用是密切相关的,而企业的管理不能单方面的从人的主观意识入手,更重要的是将意识和现实相互统一,所以企业需要比较理性的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对人性化管理进行纠正。我国是一个以人情维系社会关系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流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良好展开,但是这种有效的交流必须要以对于人的合理约束为前提。脱离约束的企业管理将会陷入偏见、私欲横行的怪圈,企业员工尤其是新任员工的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最后,企业科学管理中的规划性管理、对于员工的严格要求是我国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标准型要求。虽然我国与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不需要使用更多的资本主义的制度规范去约束员工,最大限度的剥削其剩余价值,但是一些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经济仍旧在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建设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比如企业严格要求员工的守时、守制、按效益进行员工工资分配等等为企业的科学合理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所以,企业的人性化管理需要和规章制度上的科学化相互结合,保证了其在不断追赶经济潮流动向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和提高。
2.管理者自身的提高为人性化管理提供保障。虽然说人性化管理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各个企业为了开辟市场,谋求发展,除却网罗更多的人才外,都从自身出发,不断的完善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但是,从根本上来讲,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实施最终还是以管理者自身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道德修养各方面水平的提高作为前提。其中管理者自身道德修养高低更是决定了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水平的高低。一个道德素质较高的管理者会将自身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相互结合,按照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来任命企业的员工,根据自身对于员工的了解合理的分配任务,按照企业的需求制定发展规划方案,严格注意自身的言行,作为企业的榜样带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另外,企业管理者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与企业员工的在岗位上的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说有些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有时会采用一些不为人齿的行为,极大的限制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所以,企业要想实现制度上的人性化管理,需要从加强管理者的道德素质入手。
三、企业人性化管理建设
1.企业文化中的人性化建设。企业文化主要指的是企业的员工通过长期的工作总结,在企业内部所形成的关于工作素质、道德修养、精神风貌等等各方面的约定俗成的准则。而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人性化建设作为企业建设的必要方面,需要企业将人的需求和人的能力作为企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员工创造更舒适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在满足企业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员工利益。重视“人”在工作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注员工自身的情感发展和岗位需求,为其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将每一个员工都看作企业的一员,转变“员工就是企业利益创造者”的观念,真正的将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相互结合。而只有那些能够重视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建设,重视企业文化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外在形象、内在需求的提升,让员工以企业为家的企业,才能满足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才能建造独属于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
2.重视企业的情感建设。这里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将自身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相互结合,从而在实践中使两者都被最大化满足。作为人性化建设的基础性内容,这里需要企业将工作的关注点放在员工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上。按照员工对于企业的心理可再被塑造、心理倾向可依照企业要求和企业发展转化、员工对于企业的心理印象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更改的特点,对企业内部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整改,包括对于管理者的整改,对于工作环境的整改,对于企业发展目标的整改以及对于企业发展方向的整改等等方面。通过这些内容的不断完善,措施和制度的不断人性化,消除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消极怠工、将自身与企业相互脱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下降等现象,让员工真正的融入到企业的整体建设中来,感受到企业的良好、温馨、严格、奋进的氛围,促进他们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他们自身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在自由意识和人文意识不断强化的当今社会,企业要向谋求发展,就需要结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将员工真正看作企业的一员。这种管理方式与企业本身的科学化管理不是相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给员工提供了完善的标准,让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可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信任,真正将企业作为自身发展的平台,增加他们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安全感。
作者:成明山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一、激励强化原理:激励机制与员工酬劳
这种原理是将提高工作效率摆在第一位,通过利用有效激励,来使得员工能够认清自己的工作方向与目标,并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之上维持自己的内在动力。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提高效率为核心,因此就需要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充分的利用各种激励措施或手段来对员工自身的劳动行为进行有效的激励和调动。比如对依据激励奖惩机制对员工有奖有惩,做到赏罚分明,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都能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也才能确保企业内部的每个员工都能遵纪守法,恪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各尽其职。另外在通过对塑造企业文化,尤其是培训企业精神来感化和教育员工,可以再企业发展过程中提高员工之间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而通过不断加强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做好系统培训工作,能够让员工在掌握相关信息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员工自身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利用基本原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利用能位匹配原理,做好企业的人才招聘、选拔以及任用工作近些年,随着社会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人才竞争。企业要想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有利位置,势必要做好人才储备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并根据他们自身的能力以及岗位要求来对其进行合理有效分配,争取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依据相应的工作岗位分析以及评价制度做基础,通过利用人员素质测评等方法和手段来开展人才招聘以及人才选拔和任用。依据这一原理,能够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储备好所需的人力资源,同时根据岗位要求来对他们进行合分配,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了人力资源浪费,这就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增强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2.利用互补增值原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未来企业的发展,是团体不断进步的结果,单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不断的增强自身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利用这种原理能够对企业内部的各个工作岗位以及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并实现企业员工、岗位之间的最优组合和搭配。而且互补的形式多元化、多层次的,像企业员工之间的个性互补以及体力互补,还有年龄互补、经验互补、技能互补等等。这就在加强员工向心力的同时,实现了企业之间的最优组合,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加强了企业竞争力。
3.利用激励强化原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利用这种原理为员工提供一个可以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员工在实现这些目标时,不但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员工个人需求。说起激励,在以往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精神激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又开始注重物质激励。但我们应该意识到精神不是万能的,同样金钱也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只选择一种激励方式,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调动员工自身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同时还能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这就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
4.利用动态优势原理,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世界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企业也是如此。利用动态优势原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来不断的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素养,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强企业竞争力;对员工自身的工作业绩进行有效考核,调动了员工自身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确保不会产生人力资源浪费;而进行人事调整不但能够激发出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能让员工有效的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这就在满足员工个人需求的基础之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并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总结:人力资源作为当前企业竞争的核心之一,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采取相关措施和手段来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并利用人力资源的基本原理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孙义单位: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