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7 04:40: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中文专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基础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专业课性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工具课性质,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很多非中文专业也将其列为专业必修课。然而,综观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不难发现,这些新增设的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整体上依然沿用中文专业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适合自身专业要求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
1.缺乏专业针对性的教学体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等,此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中文专业(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根据其授课对象的特点,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讲授与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与特征,掌握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评论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这是专门为中文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做的专业课程,与其之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走向密切相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很多高校的文学院、中文系都新增设了一些其他文科类专业,这些专业虽然隶属于中文学科,但又有着自己鲜明的专业特点,属于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后形成的专业,如影视戏剧、高级涉外文秘、文化产业、对外汉语等。这些新增设的非中文专业,与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却依旧沿用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体系,只在课时安排方面略作调整。至于教学计划、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并无太大变化,具体教学活动也与中文专业大同小异,甚至没有专门为非中文专业设计的相关教材和作品读本。可以说,目前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体系,只是现有中文专业的浓缩版本。由于中文专业和非中文专业学生文学功底深浅不一,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也不一样,譬如,对于讲求实用性的高级涉外文秘专业、文化产业专业来说,若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对文学观念、文学思潮的掌握和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而忽视对学生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并不利于其专业素质的培养和今后的职业发展。这种缺乏专业针对性的教学体系,会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非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无法发挥出其独特价值。
2.忽视专业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
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向来都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体系,但却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不足就更加显而易见了。较之中文专业的学生,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文学基础较为薄弱,文学阅读面相对较窄,对文学的热情与兴趣也十分有限。由于学生阅读量的不足,本身就容易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产生生疏感与隔膜感,再加之当今社会紧迫的就业形势,使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往往带有实用性与功利性的倾向,虽然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其必修科目,但很多学生都认为此学科与自己的专业相关度不高,大多抱着修学分的心态被动地进行学习。若教师在教学时,或继续沿用中文专业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模式,枯燥单调地传授文学专业知识;或脱离文学本身,将文学作品故事化处理讲些有趣的情节迎合学生;或在课堂上大讲文坛趣闻与文坛是非,只为博得学生课堂上的一乐。这不仅偏离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宗旨,无法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还会让他们形成文学课程无用的错误认识,导致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被非中文专业学生边缘化。为了避免这一现状,除了要强调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不能只注重学生文学专业知识的积累、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更应注重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此外,还要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充分考虑非中文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实际需要的同时,摸索出一套能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提升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找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契合点,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学以致用,借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向
目前,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多集中于高职高专或全日制高校的中文专业上,对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探讨相对较少。面对令人堪忧的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现状,如何摸索出一套系统、可行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以适应当下的非中文专业的教学要求,已成为该课程教学实践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鉴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1.教学目标: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统一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建立自身文化底蕴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而职业技能训练则是学生顺利步入职场,开展职业生涯的前提。前者关乎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后者涉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成功与否与这两方面息息相关,而二者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有机融合,对于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中国现当代课程学习来说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给学生传授文学知识,使其获得文学审美力,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增强人文素养。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对于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比较欠缺。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单纯的理论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并不能满足其专业研究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将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一方面,要从教材中挖掘出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审美熏陶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三个十年”或“十七年文学”、“文学”、“新时期文学”等的细分,可以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贯通性的宏观概括,在学生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实和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将相关文学理论融入作品的分析与讲解之中,让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应结合不同非中文专业的专业特色,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进行学以致用的教学。对于文秘专业来说,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以文学史和文本分析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实用性强的思考题和读写训练。针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则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中心传授与此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通过文学观照中国文化的能力。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应以介绍中国文化、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为主,并着重分析隐含于其中的文化内涵,正如查尔斯•弗赖斯在其著作《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所说的那样:“把文化背景当知识去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背景知识去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他们的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才能进行有专业针对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统一。
也惟有这样,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才能被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所喜爱,并由此培养出顺应市场需求、不被社会淘汰的人才。
2.教学内容:明晰专业针对性与强化知识实用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社会对于文学研究人才的需求不断减少,而非中文应用型人才反而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但目前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却无法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身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着缺乏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问题。其实,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立足点,只有从这个立足点出发,才能够切实增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根据专业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现今,各大高校新增的非中文专业从业方向不同,专业立足点也各不相同。其中,文秘专业、文化产业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便将来能胜任文案写作、文艺创作、项目策划等工作。针对这两个专业的专业特点,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应在充分考虑课时的前提下,强化文本的阅读与分析训练,相对弱化史论部分的理论讲解,侧重对学生文字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鉴赏分析,并结合相关的研究文献,撰写赏析文章和学术论文。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笔,加强了其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和消化,还提高了他们的学术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试题类型,引导和督促学生在课后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在期末学科考试的命题中,可以加入一些评论性的考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作品的作者和出处,还要通过具体的鉴赏和分析,完成一篇评论短文。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督促学生在平时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而且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影视戏剧专业来说,文本与影像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因此在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时,应侧重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鉴赏与对比分析,尤其应该重点讲解一些已被改编为影视戏剧的现当代著名文学作品,像《阿Q正传》《雷雨》《围城》《茶馆》《骆驼祥子》《红高粱》《白鹿原》《长恨歌》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可以采取集体观看的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截取影视片段来进行分析,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利用典型案例,让影视戏剧专业的学生在文本阅读之外,能够应用自己的专业方式感知文学作品。例如,在讲授老舍的《骆驼祥子》时,笔者就让学生们将小说、电影和戏剧的三个版本结合起来阅读、观看和比较,体会传播媒介之于作品的重要影响,引导学生比较小说原著与电影在表现力方面的区别,不仅强化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加深了其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对外汉语专业属于实用性强的语用型专业,对文学作品语言风格的准确把握有益于其专业知识的学习。此外,对外汉语专业需要进行跨文化交流,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在其交流过程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语用角度出发,关注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应是对外汉语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相关文学作品时,关注作品中的语用现象与文化现象,譬如:地域作家创作中方言的运用,以及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文化风俗等,使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分析和学习,领悟文化和语用的内在关联。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需要出发,使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具有明晰的专业针对性和知识实用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教学方法:知识传授与实践运用的有机融合
面对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清楚地了解不同专业自身的需求,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使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实践运用相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对于课时有限,文学基础较薄弱,又希望提高实践能力的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不适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打破一言堂的教学僵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因此在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使其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对文学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厘清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结合非中文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优长,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和进行相关的课堂专题讨论,还可以通过实践课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等的理解,并借此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实践课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选取多种形式,通过听、说、读、写、编、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训练。例如:文秘人员的职责之一便是协助领导处理日常办公及行政事务,鉴于其对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特殊需要,在针对文秘专业的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与作品赏析就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本、查阅资料、赏析具体内容,并以PPT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然后再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其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同样,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做到知识传授与实践运用的结合。教师可以结合所讲授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指导学生做一些相关的文化策划方案,以此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相关作品时,可以让学生以“中国文学是怎样走向世界”为题,策划一个关于莫言的文化宣传方案。在完成此文案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巩固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对莫言的生平简历、文学创作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又能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的特长与技能,将文学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训练结合在一起。影视戏剧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进行自编自演,完成文学原创与影视改编转换的审美训练,提高鉴赏的敏感度。例如,在讲授《雷雨》《茶馆》等经典话剧的同时,可以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以加深对剧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剧本改编,既可以改编现有的剧本,也可以将小说等其他文体的作品改编为剧本,既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在文学课程与影视专业之间架起了一座对话的桥梁。总之,在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的教学方法非常之多,最为重要的是要把实践内容渗透到课堂内外,以及作业、考试等各个环节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使用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播放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以及借助网络课堂和微博等平台,丰富课堂教学,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下。让学生在具有延续性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彻底改变以往断裂式的被动学习模式,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如何使文学教育摆脱目前的窘境,更好地实现其教育目标,是当下教育者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学科划分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将文学的专业教育与非中文专业的技能需要相结合,更是每一个现当代文学教育者需认真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结合非中文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建立一套兼具实用性、学术性、趣味性和操作性的教学体系,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详尽安排各个章节的基本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重点,并编写出适合非中文专业教学使用的讲义和教材,列出相应的教学参考书目,才能开拓多维的教学空间。对于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既立足文学本位,又放眼于实践运用,融学术研究与实践运用于一体,实现研究性教学与实用性教学的有机结合,即在传授文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培养出人文素质和职业技能兼而有之的新型文科人才,同时对构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多维空间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艾尤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力量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也空前热烈,高师中文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中文专业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也出现了多种景象。然而,在欣喜之余,冷静观察之后,不难发现,这些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有些体现了高校中文专业教学课程本质的变化,有些却与中文专业课程理念出现了一定的偏颇,甚至,有些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有些教师过于强调所谓知识的实用性,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的靠近,不仅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又错失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现在有些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当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新课标实施的基础教育学校以后,总会发出一些感叹,认为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无用。为此,有的高师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便在课堂上更多地讲授基础教育教材中语文本出现的内容,以便使学生似乎能够一走出校门就能学以致用。其实,这种教学行为,使高校的中文专业教学出现了偏颇:在课堂上教师以快餐式的形式加以训练,传授知识,并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视为一种招之即来的短期即成的东西,从近期目标看,学生的施教能力似乎得到了提高,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弊多利少。因为,无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学如何改革,我们都不能忘记一个宗旨,那就是“大学教学模式革新追求的宗旨应是促进大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是学习高深知识、发展复杂性思维和实现知识远迁移的能力。”[1]高校毕业生施教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知识远迁移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用什么教什么的做法,只能导致学生疏于思考,疏于探究,疏于勤奋,其能力之根难于向纵深处延伸。其实,目前中文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并非是真的学无所用,而是所学不知所用,他们缺少的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因为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实践运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把一些所谓的“实用”知识引进课堂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把握“量”上的“度”,“关键是在引例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化智为能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2]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及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基础教育的施教能力。
其次,在高师中文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而忽略了教师的有价值的引导作用,使得这两种关系出现了失调,这就使高师中文专业课堂教学行为走上了一个误区。目前,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应顺应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于是,一改以往的所谓“权威式”课堂教学方式,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发展,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化发展放到了突出的位置;一味强调学生不同角度的认识,采取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其实该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过分强调个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和进行有意义创造的过程。尤其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一些课程内容,比如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往往不同的主体赋予同一对象以不同的意义和理解,从而构成了对人文世界的理解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学生的理解都能揭示出文本中人文世界的本质,这就需要分析者不断地回归到文学对象上,深入理解、剖析、引导,使其抛弃纯主观的部分,以使人文世界的有限实质得以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从两个方面入手,既要倾听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人文对象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体验,畅所欲言,同时,教师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扣拢到文本主题的含义上,这样,才能给学生个性创造、独立发挥。
另外,教学手段上,有些高师中文专业的教师不分学科的过于强调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也是目前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出的又一问题。多媒体教学适应了信息时代的需要,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颇受广大教师的欢迎。但 “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万能的,并非适用于一切教学科目。”传统的一只粉笔、一本书的授课方式并非一无是处。尤其在中文专业的某些学科中,教师利用一只粉笔就完全能更好地牵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将师生的分析点得以沟通,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时学生的理性分析成分难于达到最高点,这样,教学目标很容易被淹没,教学效果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当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时,我们也要根据这种教学手段的特征及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来考虑使用它的“量”和“度”。其实,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应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选用,因为一切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只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总之,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弊端,它需要时间及教学实践的验证,但是,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行为,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摘 要: 高等语文作为通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课程,其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的语文课程在很多高校仍处于边缘化地位。只有进一步优化课程,才能发挥大学的语文教育应有的功能。以高等师范非中文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为例的主要优化策略构想为:网络文化语境下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开放性选择;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模式多样化运用、构建立体感课堂;采取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个性化、包容度;选配具有示范性、时代感、责任感的任课教师。
关键词: 高等语文 师范非中文专业 课程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的倡议下,我国高校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各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重视程度有很大差异。与所有高校把英语列为必修课相比,将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的高校则少之又少。虽然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重任,但其生存的境遇与之并不匹配。即便是作为选修课(有些高校将其归列于“博雅”课程),大学语文也并没有多少委曲求全的生存空间,曾经一度有很多高校默认了大学语文的“悄然退出”,任其自生自灭。2007年有关文件传达出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规定,随之又解释为教育部“没有硬性规定高校必须开设大学语文课”,而是各高校根据办学情况自主设置课程。于是,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大学语文总是摆脱不了“边缘化”的境遇。伴随着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视程度的不断弱化,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如课程定位不明、教材混乱、师资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缺少现代性和互动性等亦是由来已久的争论话题。
有观点认为“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中小学完成的,没有必要把它延伸到大学阶段。然而从大学生的母语掌握情况来看,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远没有达到可以使学生“不用再学语文”的效果,我们看到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包括中文专业)存在写字歪七扭八、错别字连篇、标点符号不规范、文不达意、逻辑混乱等问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亦不如人意,沟通交流存在困难。当代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的现状,决定了大学语文课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培养的“未来教师”——师范生,在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应该更加突出。
高师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作为高等语文的开课对象,也给大学的语文有效教学带来困扰。因为这些专业的同学有很多在中学时代就对语文学习有抵触情绪,可以说语文留给他们的“心理阴影”仍然会延续到大学,一旦又接触“语文”二字,心底的阴影又会浮上心头。他们大多只是为了凑学分而选修大学语文,只是抱着凑合过关的心态来对付语文课,结果必然使“语文”的学习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传统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模式与文学史模式均注重知识,教学和评价都是将美妙的文学作品欣赏变成了毫无趣味性的知识要点的死记硬背,僵化了学生和教师的思维,忽略了最基础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些大学语文课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把中学的“应试”教学方式延续到大学课堂上来,引起学生的厌倦也就不足为怪了。
大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要体现语文之“大”——内涵大,外延大,责任大,作用大。简言之,大学语文教育应该努力去实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自由灵活的、创造性的运用母语,对母语所经营的精神之国满怀敬畏与热爱;在这种敬畏和热爱的情感体验中获得人格、人性的提升。我们都知道,兴趣能够促使人主动学习,反之则被动。被动接受的过程总是一种不太愉悦的心理体验。因此,如何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优化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语境下的课程内容选择——多元化、开放性
高师非中文专业高等语文课程属于通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性质。由于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和经历的不同,使得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且这些多样化的文化色彩会通过学生生活的某些方面或片段表现出来,通过集体的融合和传递而得以凸显。这就要求母语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适应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为他们寻找适合的精神成长乐土。在当今网络文化语境下,大学的语文教育课程内容选择应该是多元化、开放性的,首先涉及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
(一)现有教材的优化使用
大学语文教材数量、版本繁多,既有普适性的大学语文教材,也有针对专门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还有相当一部分特为高职高专院校所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教材多,既给选择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困惑。对教材本身的选择,以及对教材中具体作品的选教,都成为现实存在的问题。要从这种教材的“包围”中突围出来,可以尝试师生共选的办法,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几种大学语文教材,如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大学新语文》、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主编《大学语文》等等,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资源了解这些教材的特点,然后做出选择。当然这个选择的过程肯定是个“众口难调”的过程,这时教师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师,总是会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的适当引导会影响学生的选择,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倾向、观点,但不一定为学生拿主意。
教材选定之后,教师和学生再共同选择和推荐现有教材中的篇目。因为高校的语文课时比较少,大多是32—36课时,几乎所有的教材都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全部施教,所以筛选课堂教学篇目也是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此时教师的角色类似于超市货架前的产品推介人员,在尊重学生主观意愿的基础上,辅以教师的推介,师生共同选定篇目。选出来的这些作品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我对这个感兴趣”的契机,力求实现有效教学。
大学语文教育内容以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为主要内涵,但也不能完全忽略“母语的运用”这个基础。在当前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互联网对语言环境发生巨大影响的背景下,引导大学生体认汉语之美,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主编《大学语文》(2010年)增加了“汉语之美”单元,着眼于语言和文化、和文学的联系,提醒学习者认识本民族母语的特色,做一个热爱母语的文化人。尽管大学语文教学不必如中学语文教学那样去关注具体的字、句、段、篇,但这种基本的语言素养教育必须渗透到整体的大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文本所带来的视觉美感、心灵的触动、独特的情感体验等等正是由高阶的语言素养所培育。
同时,高师大学语文教育还应注意和具体专业的亲密接触。我们可以在通识语文教育内容之外,补充适合于各专业的语文内容,如艺术、历史、外语、体育、自然科学各领域等专业的内容,以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交叉发展的形势,又可使学生获得“语文为我所用”的益处。
(二)本土化素材的有效利用
本土化语文素材包括有一定地域特点的地方性素材,有学校文化特点的校本素材,甚至富有个性化色彩的班级、学生个体所提供的素材。本土化素材可不拘于形式,以文本形式表现的散文、小说、古典诗词、现代诗歌、戏曲,或者以影像形式表现的影视作品等等,只要学生喜欢的都可以成为教学素材。
有效利用具有地域特点的地方性素材的方法很多,也很灵活。比如可向学生介绍本地的方言特点与文学状况。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而各具特色的地域性的文学在历史上和今天都有过辉煌,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一此大家、名人。如江浙地区,吴语文化区域,历史上的文学大家及经典作品比比皆是,现当代的、今天就在我们身边的语文大家、大手笔等也是数不胜数,结合其人其事、以及他们的母语成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乡土语文的美、增添自豪感。当然很多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方言、不同的风俗、习性等文化特征在大学生活中都会有交流和碰撞,教师的教学应“有教无类”和“因人而异”,既使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有亲切感,又对自己陌生的东西产生好奇,从而激发兴趣和探究、创造的热情。
校本素材和班级、学生个体素材,包括本校各时期各阶段教师的创作、学生的创作等,这些素材可以来自学校图书馆藏书、校刊、校报,以及教师、学生的个人网络平台(博客)。校本语文素材更接近学生,有效利用这些素材可以使学生过滤掉一些对“语文”的畏惧感,生成一些对“语文”的亲近感,从而使语文学习少一些艰涩和被动。
(三)媒体资源的多方位选择
契合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期待,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在以传统文化、国内外历代经典为主打品牌的基础上,也不应该忽视“流行元素”。当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既能吸取传统文化之“营养”,又可博享时代风采之“美味”,使学生从机械“阅读”走向个性化“悦读”,从被动“欣赏”走向体验式“心赏”。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优化大学语文教学的手段之一。“文化快餐”不一定全是垃圾,大可不必畏之如猛虎,只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媒体素养,那么时下畅销或流行的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皆可为教学所用。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读者》、《文史知识》、《读书》、《博览群书》、《名作欣赏》、《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等报刊,也可以选取网络平台上的精彩文字,师生可共同推荐文章,赏读文字、分享阅读体验。
媒体资源更切近学生的生活状态,引发共鸣的可能以及共鸣的程度很高。但我们必须加以注意的是,由于搜索引擎的便利,网络文化所附带的诸如思想的浅表化、文化根基的飘浮化、语言的篡改滥用等弊端,使学生更容易不知不觉地陷入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亚健康”状态。此时的教师应担当“营养师”的责任,引导学生从“文化快餐”中吸纳一些有营养价值的元素,主动屏蔽那些只占有空间而没有营养的“垃圾”,保持身心成长的均衡态势。
二、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立体感
作为教师,不应只讲技术,更应讲艺术。面对当代大学生,教师应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胸。大学语文的课堂可以没有正确答案,但不能没有心灵的触动或争鸣的声音。有很多时候,传统的“讲授”法对学生来说无异于“催眠曲”,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做出多元化、开放性选择的前提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时间内,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模式,则是大学语文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
(一)专题化教学——教师导读与学生品读结合
我们可尝试将那些具有鲜明人文精神的经典诗文、美妙时文归纳为不同主题进行专题化探讨。如性情主题——亲情、爱情、友情;如道义主题——灵魂救赎、人性回归;如青春年华主题——立志、励志;如精神家园主题——趋避恶俗、乐活人生;如敬畏、享受自然主题等等。这种专题探讨教学形式,可以带领学生在一个个类似于“主题公园”的乐园里畅游,他们可以在明确的主题营造的环境里“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思绪的触角可以伸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历史时空的各个节点。
在专题化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导读和学生的个性品读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导读应做到心中有教材,口中无教材,切忌“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分析文章”这样的僵化思路,而应注重教师本身的心灵体验,张扬教师的独特人格魅力;同时也要尽量避免把教师个人的“感觉”强加于学生,使学生思维受到“先入为主”的打扰。学生品读环节,在尊重个性化的原则下,教师应该是一个聆听者,并且应有一种能够高屋建瓴的心理准备,这是对教师素养的一种考验。
(二)讨论、争鸣、质疑——教师个人体验与学生个性化解读互动
大学生处于人生精神世界渐趋成熟的阶段,他们不愿意被教师的“说教”牵着鼻子走路,也不想完全依傍教师扔过来的拐杖去探路,他们对人、对事、对社会环境都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尽管会有偏差,但他们总是欣然尝试。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有不同于中学语文课堂的新鲜局面,教师可以“讲”,学生也可以“讲”,并且可以成为“主讲”。结合专题化教学,在探讨每一个主题时,都可以安排部分学生担任“主讲”;也可以安排学生担任辩论或讨论的“主持”,教师只作为参与者的角色,或者加入到辩论某一方的阵营。
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形式,更加突出“师范生”的专业特点。学生通过讨论、辩论、主题发言等“有意训练”形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机智应变能力等教师素质。并且这种课堂形式不仅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而且可以延伸到课前、课后:课前准备——品读文本、查阅资料、梳理思路、确立观点等等;课后反思——与同学和老师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产生新的启示,深层的思考等等。师生通过课堂以及超越课堂时空(网络平台)的交流、互动的准备与实施,构建呈立体化的课堂。
(三)多媒体与网络辅助教学——打造“声色俱佳”的语文课堂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课堂教学的色彩早已打破了“黑白格局”,传统媒体——黑板与粉笔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递工具。多媒体与网络介入课堂,为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以及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避免单调,是优化大学语文教学的必然做法,而数字化背景下的新条件为我们打造一种“声色俱佳”的语文课堂提供了可能。
配合文本的解读,有机利用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视听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多角度多方位的心理体验,可使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活跃在一种多效刺激的积极思维状态中。同时还可以依托文本,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参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这也是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如《春江花月夜》所描绘的优美意境,在每个学生的想象中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春江花月夜”,学生可以充分调动想象,通过绘画、文字描述、音乐、动画等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想象的意境,从而使自己对诗文的欣赏走向“心赏”。这个环节在课前准备或课后拓展过程都可以进行,课上教师可以提供展示“成果”、交流“心赏”的机会,实现立体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不过,必须提醒注意的是,多媒体与网络是“辅助”教学手段,而不是“主导”教学方式。如果教师把课堂都变成“课件展示课”或“音乐、影视欣赏课”,显然不是我们所说的“辅助”教学,而是偏离了教学的轨道。
三、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评价方式——过程性、个性化、包容度
说到“评价”,总是离不开“考试”,而我们的大学生正是经过“千考百练”的洗礼走进大学的,单纯的一张试卷的考试形式,对他们来说,既觉得“厌烦”又有些“不屑一顾”,尤其是对于大学语文这种人文科目的考试,会考试的人(记忆力好、善于做笔记等)总是能考好,不善于考试的人“临时抱佛脚”(突击背诵)似乎也能对付及格,至于说这门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大概也不是试卷上的那个分数所能表现的。语文素质的积累与养成体现为一个过程,而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结果,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评价也不能完全依据一张试卷,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包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
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惧怕“写作文”,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提笔写作文都是很无奈的事。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就应该是培养学生运用母语进行表达的兴趣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而不应该是课程结束时让学生拿一篇“作文”来交差。具体做法建议——让“悦”读与“乐”写同行,可采用两种形式:(1)有“读”有“得”;(2)我“写”我快乐。
上文我们提出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优化,其目的即在于使学生从被动的“阅读”走向主动的“悦读”,变读书“任务”为“快乐体验”。根据比格斯(BIGGS)的3P学习模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决定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并且其本身就是学习结果的重要内容,所以对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开放性的。如学生在悦读的过程中,有“一得”便可随手写下,这些文字不拘于形式,可以是读书笔记,可以是读后感,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短小精悍,一个人精神的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只要有“读”即有“得”。而“写,并快乐”,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充分释放他们的表达欲望,变“让我写”为“我要写”,写出来使我能获得精神上的放松,我愿意享受写作时身心愉悦的过程。
以上两种都可以看做随心所欲的“写”,那么在课程评价中应该对这种“写”的行为作出反应。所谓“过程性评价”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关注学习过程;其二,注重非预期效果。举例来说,如有的学生有公开发表的、出版的作品(纸质文本形式),或在有关“读、写、说”的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说明他们具备相当不错的驾驭语言的能力,那就没有必要非做一张有关语文知识的试卷不可。即便没有发表作品、也没有获奖,但他(她)有认真阅读过的书,有或长或短的文字表述;或者在大学语文课程学习期间,各项学习活动(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都积极参与且取得一定效果的学生,教师也应该注重在过程中予以评价。至于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文学常识的测量评价,可以在教学中穿插采用类似“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强化,而不一定必须体现为试卷上的填空和选择。
过程性评价体现于对学生的日常的、微小行为的关注之中,使之成为过程性和具体化的,而不是偶然的。形成一种积极的评价文化就是要使鼓励性评价成为习惯性行为,成为不自觉的行为。大学语文教育重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得益于其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知识、精神、方法和思想所培育的气质与人格。所以,大学语文课程评价更应该突破单一化,青年学生的成长需要那种有包容度的评价方式。
四、任课教师的选配——示范性、责任感、时代感
任课教师的选配也是大学语文教学优化的一个方面,某种程度上教师个体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会大于课程本身或教材内容。而承担师范专业课程的教师,其本身的“示范性”应该更加突出,包括教师的知识素养、人格修养、师德品行、以及教师职业技能素养等方面,任课教师对于师范生都应该具有“示范”意义。
以往的观念里,大学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由中文专业教师中资历较浅、学术水平或职称不够高的那些教师担任,属于“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别。而有些担任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也往往“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以及课程本身都免不了充当“边缘”角色,所以要么干脆不想什么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上上“公共课”而已;或者一旦“成长”了则尽可能远离大学语文课堂。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教师,其之于师范生的“示范”作用可能乏善可陈。
荀子曾对“什么样的人可以当老师”做过详尽阐述:“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这里分别从教师的道德素养、业务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规定了教师的必备条件,并且说明“知识的广博”是不在这些必备条件中的,即“博习”是基本素养。能够担当教师的人是在具备了基本素养之上,又必须具备以上条件的人。当今社会处于信息丰富、动态变化不断刷新的时代,教育的背景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也不再唯长者尊,“年轻”、“时尚”成为影响他们判断的元素。我们鼓励青年教师承担大学语文教学任务,不是因为他们资历浅,而是因为他们的活力、阳光、时代感,可以更容易走“近”学生,引领他们的成长。当然,不是说教师只要“年轻”就可胜任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教师须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感或人文情怀,拥有真诚的情感并使之自然地流露而产生理想的情感教育效果。进一步说,大学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应体现大学语文之“大”——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独具特色的文字感悟等等都是一个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同时,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技能素养——端庄大方、机智儒雅或自然洒脱的个人形象;清晰标准、张驰有度、精辟优美的语言表达;遒劲有力、或清秀隽永的文字书写等等,由此“身教”所表现出来的“示范性”,无疑会向大学师范生传递“正能量”。
我们更希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资深教师担负起大学语文教育的责任,与时代的旋律相协调,使自己葆有年轻的状态,引领青年学生去创造高品质的人生。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4日第4版)载《《高等语文》期末调查报告》反映:北京师范大学为本科励耘实验班2003级学生(文、理科)开设了高等语文课程,学期末关于高等语文课的调查中“最大收获”一项,有50%(其中理科生占65%,文科生占35%)的学生选填了“教师的风采与信念”,学生认为授课的五位优秀教师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以他们丰富的学识站在较高的视点为学生剖析文学作品,以诙谐流畅的语言讲解古人精妙的章句,透析深邃的思想,旁征博引,引导学生直面人生,处处展示出巨大的人格魅力。从各位教师身上,学生们还看到了作学问的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可见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教材和课程本身。
理想的大学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课堂、智慧的课堂、惬意的课堂。而这种课堂理想境界的创造主动权掌握在大学语文教师的手中。因此,选配具有“示范性”的优秀教师承担大学的语文课程,亦是教学优化的有效策略之一。
在当前形势下,职业高中学生的发展方向基本有两个:一是升学,进入高校进一步深造,二是参与劳动力就业市场竞争,就业上岗。而上岗就业的学生,也有很大一部分会积极主动接受成人高等教育。所以职高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继续教育打好基础。
执教文秘专业《文秘基础》多年来,我的工作感悟颇多。在文秘专业教育先进理念的指引下,我也探索实践了很多。
一、大教育观——把控文秘专业教学目标的全局
执教文秘专业《文秘基础》多年来,我深知:职业教育要注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根据文秘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文秘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大教育观,着眼于文秘专业的全局,以提升学生综合实力为目标。
我认为文秘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品德修养好,政治理论水平高,具有良好的秘书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能够坚定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2.口头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公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3.熟悉国家公文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够掌握信函,合同文书等的撰写,具有从事调研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档案管理能力等。
4.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诸如word、ppt、excel、flash、电子商务等。
在以上基本素质要求中,能说会写是秘书的“两大法宝”,是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同自己的服务对象进行信息交流和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效果。所以,文秘专业教学要特别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新方法论——提升文秘专业技能根本的能力
我们选用的教材——《秘书基础》,相对于职业高中高一新生,理论性较强,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为此,围绕秘书的“两大法宝”,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我将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真正的主角。这一做法,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一方面完成了《秘书基础》的教学任务,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收到了一石二鸟的功效。
具体做法是:
1.课前“二分钟演讲,一分钟点评”活动
现代社会,秘书越来越从“幕后英雄”的角色走到前台来展露风采。因此,秘书善于表达的素质越来越重要。
“二分钟演讲,一分钟点评”活动就是在教师每天上课前,先由学生登台做微型演讲二分钟,再由另一位学生现场点评一分钟。演讲的内容由学生自定,但必须围绕“文秘专业”的话题展开,按学生学习小组及组员编号的顺序,每课落实一人。学生利用课下或周末时间收集资料、撰写稿件。稿件形式灵活,可以是讲文秘故事、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抒人生感慨、壮奔放情怀,只要与本专业有关的话题,都可以。比如:有一次,一位学生唱着冷漠的《小三》走上讲台:“你终于,做了别人的小三,我也知道那不是因为爱。我用沉默面对你的坦白,曾经的快乐都烟消云散。当你依偎在他的胸怀,是否已忘记我曾给过的爱。”用一首歌曲引入话题:《也谈当今“小蜜”的困惑与职业道德》。这位学生切中目前时代特点,从演讲的内容到形式,都很幽默风趣, 轻松之后又引人进入理性的深思。
学生演讲后,可以针对演讲的内容谈自己的感悟,也可以指出演讲者的长处与不足。通过这种演讲与点评的形式,学生一方面拓展了文秘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交流了思想,净化了心灵,最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在公众场合的口语表达能力。
2.课中不定期组织“我来当老师”活动
根据教材的进度和难度,不定期地给学生创设“我来当老师”的机会。《文秘基础》属于文科类,重在梳理、理解、识记,然后应用。对于教材中较浅显内容,可由学生登台试讲。讲课的内容提前告知,让学生充分备课,以便良好发挥。
“我来当老师”活动刚开展时,学生们都有心尝试,却没胆登台。我鼓励学生分三步走:
第一步:“我不是什么人”你首先不要对自己抱太高希望,你只是个学生,没人把你当作北大教授。没有什么好紧张的,台下都是自己的同学,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所以,发挥失常很正常,出错也很正常,允许自己有失误,才能不怕失误,勇敢表现。
第二步“眼中没什么人”。也就是“目中无人”。要让自己的眼神散开,扫视大家时,尽量不要与人对视。让自己轻松一下,就会放松很多,可以加一些肢体上的语言。
第三步:“心中有什么人”就是把台下的听众已装在心里,讲解时会关注台下的反应,交流时会给听众以反馈,并能灵活协调“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及时做好教材、教法与学情的最佳融合。
“我来当老师”活动的开展,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教材中知识材料的整理、分析和综合能力,而这种信息处理能力正是文秘人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作者单位 山西省阳城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摘 要: 应用型中文专业承担着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实践性、创新性人才的任务。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与改革需要适应应用型中文专业的办学特点,将课堂内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课堂外的审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致力于建设包括网络教学在内的多类型教学平台。使学生既能够系统地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培养出技能与素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来。
关键词: 应用型中文专业 美学课程 实践性教学 改革
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相关中文专业课程,如何发挥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其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都成为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也要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的办学特点,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主动地观察和获取知识及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突出“应用性”。这些都要求美学课程在实践性上做出调整与改革,从而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产、生活条件、环境生态及精神文化产品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其审美活动及审美趣味也日益呈现出开放化、多元化的趋势。对于美学课程而言,其实践教学的提出与现实生活及美学学科发展的趋势相符合。美学研究由传统的哲学美学向实用美学和与多学科交叉的多元化转变,为美学的实践教学研究奠定了学科基础,如旅游美学、科技美学、生态美学等交叉学科都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相关实践应用知识,方能体现美学学科发展的新走向。
美学课的教学方法与过程也同样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张玉能教授的“反思—实践式教学模式”要求对美学的主要理论问题能够结合审美对象包括艺术作品的实践过程进行内在的体验和深入的思考。从而在“问题—反思—运用—解决问题—理解原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实践应用的能力和水平。[1]而英国波兰尼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概念为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 他认为,明确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来表达的知识;而默会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我们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但又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的知识。默会知识需要各个人在自己参与的相关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取。[2]在美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许多“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审美体验只有通过亲身参与才能获得。
二、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具体办法
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体现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等主要的教学阶段中,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最终改善教学效果。
1.预习阶段
在每次上课前,教师可先布置一定的预习内容来体现实践性教学。如要求学生阅读欣赏与讲授内容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使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重视学生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获得的原初感受。在上课时,可以让他们来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评价,这些都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
另外关于一些理论问题,例如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也可以要求学生在上课前搜集、查阅关于“美是什么”的专家观点,并适当地做出自己的评价。这些做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在文献搜集和研读方面的初步科研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分析评价它们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上课之前还可以适当布置一定的写作任务,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再进行交流讨论。比如关于形式美的主要规律问题,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和阅读经验做好整理总结,课上相互之间讨论、比较,看看自己有哪些独到的看法,又有哪些地方忽略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审美感受体验与别人的及教学大纲上知识点进行比较、印证,拓宽了思路,也锻炼了动手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做中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2.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考虑到美学课程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生活现象和实际问题来进行分析和思考,不空谈理论。譬如在学习“现实美”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话题争论,并联系当下社会中人们对衣食住行等方面普遍地提高质量和审美的要求来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把课堂学习和自己的平常生活结合起来。课堂内容中也补充了大量新鲜、生动的现实材料,不仅使学生有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实践应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还可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再如在讲授艺术门类的美学特征时,可让学生观看欣赏相关艺术作品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并总结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课上可以组织讨论,从而锻炼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中还需要考虑到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特点,美学中关于审美趣味、审美风尚、民俗风情这些问题的研究就离不开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的研究成果。教学过程中要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理论吸收、应用到美学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来。比如经验描述和心理分析的方法、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语言学和文化学的方法等,与此同时,还可将美学理论、知识,研究分析的方法等应用到其他学科中,以“美学的思维”来审视、思考其他学科的建设。如近几年新兴的一些应用美学学科,如生态美学、身体美学、技术美学等分支学科,都是美学实践性特点的具体体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上,学校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美学交叉课程,例如,针对广告专业可以开设广告美学或媒介美学,针对秘书专业开设秘书美学等交叉课程,这些都可以使美学课程的教学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较好地结合起来。
美学课程的教学还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直观、生动的图片与声音信息和各种视频片段,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比较鲜活的情境氛围中领会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另外教师还在学校的相关网站上开设了基于网络进行教学的平台。教学网站上建立了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的大纲、翔实的授课教案和课件,以及本课程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参考选题,等等。教学当中涉及的各种参考资料,如各类别的艺术作品、相关学科的研究论著,网站上都提供了完整的资料或者链接的网址,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网络资源查找资料。还提供了网络平台给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完成作业,帮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实践应用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课后阶段
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在课后阶段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深化,开展一定的课外审美实践活动尤为必要。可以安排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户外审美教育活动,如欣赏一些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或对公共环境艺术、建筑雕塑或广告设计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对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当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进行考察和讨论;还可以指导组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如美学名著读书会、影视鉴赏沙龙、书画艺术协会、音乐协会、旅游美学协会、科技美学协会等;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博物馆,指导美学科研活动,邀请美学专家前来讲学等。这些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对诸如后现代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生态美学等一些学术研究前沿问题的理解也变得容易,美学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也愈加显著。
关于美学课程考查方式,教师也可以灵活多变,比如读书笔记、艺术评论、调研报告及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等采用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观察研究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这些做法也是服务于应用型中文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特色和优势。
由此可见,美学课程中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落实体现于整个美学教学过程的过程当中。把预习、课堂、课后三者配合起来;把课堂内的审美实践活动和课堂外的审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活动资源乃至自然和社会资源整合起来,方能建构具有特色的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系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适应了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但也不能忽视美学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人格塑造和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美学课程在提高学生的诸项能力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仅是知识丰富的人,更应是道德高尚的人,富有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人。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也曾说:“精神科学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如何在纷繁的社会现象中,坚守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就更加离不开审美的教育,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所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注重对受教者进行能力的训练,而且注重人文素养的熏陶,尤其是素养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就需要将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方向相一致。其改革的方向是形成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使其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都能够得到提高。
摘要:当前大学生母语弱化已引起广泛关注。如何在高等教育形态下实现对大学生母语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是摆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主管领导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学生的学情,通过走访调研周边院校,提出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原则,构建分层次教学和分流培养的“平台”加“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成果。
关键词:母语弱化;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
近年来,大学母语文化教育以及大学生母语文化素养低下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了,教育界对此重视和关注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二届国际母语日活动于2011年5月13日至14日在昆明举行,旨在宣传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普及保护语言和文化多样性。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语言作为国家的文化资源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获重视。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新理念。”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由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一、大学生母语弱化现象剖析
人们在生活、学习与交往中使用并获益最多的是语言。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个人每天差不多有十六分之一的时间是用说话来交流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新加坡等都十分重视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在我国一些高校,有好长一段时间作为母语的汉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英语反而成为一种强势语言,正在全面渗入年轻一代。
母语教育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北京大学谢冕教授表达了对于汉语危机的忧虑心情,他说:“当前汉语的境况实在令人担忧。简化汉字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随之而来的混乱,已是无庸讳言的事实。它已‘培养’出至少不止一代人不认识繁体字、不会使用毛笔,更不会阅读古代典籍的中国人。这些人是‘新文盲’。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地扩大。”在书面表达上,错别字多,用词不当,语句不顺,是常见现象。有的连普通的实验报告和一般的通知,都需别人反复修改。在人际交流方面,口头现场应对的能力不足,在正式场合发言,眼睛离不开稿子。此方面的能力与西方国家的大学生相比,差距更是明显。如果这仅仅意味着运用语言和文字的缺陷,充其量不过是实用技能问题,要改进也并不特别困难。但是,母语不完全是工具,而是民族传统、文化观念、道德准则、思维模式的载体。这方面的缺憾,意味着民族认同感的弱化。民族自尊和自豪不是抽象的,民族语言的自尊和自豪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中文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作为新升本科院校,我们走访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内外十余所高校,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与比较,对教育现状、社会需求、学生学情进行了专家咨询,以了解中文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在深入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形势与外部环境的同时,我们于2009年3月在洛阳理工学院、新乡学院、平顶山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四所新升本高校的中文专业中,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开展了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以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大学生活的设想、未来的职业设计等情况,进一步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新升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如下:一是作为地方性高校,处在我国大学金字塔的较低层次,与教育部直属的一流重点大学以及坐落于中心城市的高校相比较,在硬件设施、师资队伍、财政支持、生源质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二是这类学校升本时间短,对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教育管理经验积淀不足。三是这类学校一般定位为教学型院校,属于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基础部分,起点较低。四是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情分析
在深入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形势与外部环境的同时,我们在2009年12月还开展了新升本院校大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这次调查涉及洛阳理工学院、新乡学院、平顶山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四所新升本高校的中文专业,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先后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答卷580份,回收率97%。统计分析答卷,关于“你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你是否制定了学习规划?”“你认为你学习努力了吗?”正面肯定的回答均达到90%以上,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有较为强烈的学习愿望,学习主动性较高。关于“你对专业课开设的满意度”,有一半以上学生感到“不满意”或“不太满意”。关于“你进入毕业期的意愿去向”,选择“考研深造”与“教师职业”的合计高达55%以上,其他选择主要集中在文秘、记者、编辑等应用型职业岗位。这一职业方向和现实需求为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改革方向。关于“进入大学后在学习上你认为最缺乏什么?”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是“自主学习能力”。“如果你有旷课现象,其原因主要是什么?”问题主要集中在“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你在课堂与老师交流学习方面的东西吗?”有60%以上的学生选择“偶尔”或“不交流”。这说明课堂教学还未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起到引导、交流、合作、创新作用。关于“你认为在校期间哪些环节将会对你的就业帮助最大?”“你为毕业后就业做的主要准备工作是什么?”“你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均有80%以上的学生指向实践环节,这说明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希望在理论学习之外通过实践锻练提高就业的职业技能。综合学情问卷调查,我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以学生市场就业为导向,凸显专业特色,在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要与时俱进的探索改革。
四、重新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教育教学应让不同层次有着不同需要、不同个性、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好的发展,潜能得到最大的开发。由此,我们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即以“有开阔的人文情怀,有活跃的思想心灵,有刻苦的钻研精神,有独特的创新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追求,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阅读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修订和调整,构建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的“平台”是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素质平台,这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和关键,侧重于基本知识和人文素质。“模块”则更多的是侧重于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考研深造)、教师型(教师职业)、应用型(文书、秘书、记者、编辑等)。为保证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要求,我们精心设计了六大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实践教学课程。
五、改革课堂教学
审视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学中限制学生的现象。二是对学生实行“一刀切”,学生被“物化”。三是教师的话语霸权仍未消除,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极少给予他们表达自己意愿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即使有也可以明显地看到教师对他们的限制和影响。我们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引入自主学习模式,教师还课堂于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实践者,问题的发现者和矛盾的解决者。利用网络平台,创设自主学习的有效环境。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我们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教师设计互动式内容,采用启发式、答疑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
六、积极参与、强化实践环节
我们提倡“积极参与”与“集体合作”,即不再为了生存刻意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而是以社会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到社会的重建过程中去,是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社会发展的决策和实践。人文应用型人才是融人文性与应用性于一身的人才,它要求有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含外语)、协调能力,基本的对世界、对人的理解与观察能力,并且进行转化,从而形成工作能力。对此,我们十分重视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以加强岗位职能要求为目的,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前提,构建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动手能力训练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建立了严格的实习监控考核、评分评比制度。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积极联系、充分利用洛阳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创建了关林、白马寺、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等6个校外实习基地,初步形成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教育实习、课外活动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体系。我们组织“顶岗”专业实习,使部分学生能够实习和就业接续。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作品,制定相关的激励、扶持政策。设置了文化资源调查、文学采风等独立实践环节。组织了社会调查活动、便民服务活动等假期社会实践及青年志愿者活动。
七、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牢固树立新的人才观,新的教育价值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我们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力求做好三点:一是合理配备师资,搭建优秀教师队伍。二是在提高教师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落实教学质量全过程督导,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三是严格执行教师互听课制度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建立了教师不定期互听课制度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要求每位老师每年要听其他教师的课一次,并做好听课记录。新教师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系里都要为他们配备一名老教师做其专业教学指导教师,要求其必须跟导师听课一年,导师要负责其从头到尾教学全过程的指导。
八、革新评价机制
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贴上标签、分出档次,以此为理由歧视、排斥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因而学习结果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更应该关注他们在日常学习中的实际表现,即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表扬性评价。为此,我们打破原有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的“控制”取向,在“集权”与“放任”之间寻求平衡点,建立更具开放性、参与性和较少权威的制度体系。教师考核制度中,学生学习成绩、活动成果的权重不应过高,体现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视,关注过程的和谐与师生的发展变化,引导教师把重心置于各过程要素,而非仅“强制”学生达到既定目标要求。我们在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方面狠下功夫,按照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题库,实行教考分离;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阅读能力等级测评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口语水平等级测评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水平等级测评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综合等级测评方案》,完善了《专业实习鉴定考核方案》。
九、应用范围与效果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2009年7月已应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取得显著效果后又推广到河南省部分兄弟院校,在已有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在人才培养上,培养出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认真,方向明确,素质较好。以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为例,学生各门课程的考核合格率都在97%以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达85%。今年,研究生考试上线人数40余人,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显示了人才教育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有显著提高,有进入学校等事业单位的、有受聘国有企业文秘岗位的,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显现出良好的专业发展前景。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制作活动,获校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鼓励奖14项,并捧回了学院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奖的奖杯,在全院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文科系部中名列第一。在中国作家金秋笔会中荣获二等奖1项,且有12篇作品入选中国作家创作书系。
十、总结
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大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它不仅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而且影响到他们的社会交往与生活,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工作的成功与否或成就大小。因此,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素质人才,就必须改革相关母语课程的教学,更大限度地重视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提升他们的母语能力与人文素养。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必定离不开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本文以西北师大知行学院2008级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所开设《英美概况》文化类课程对学生学习语言是否有益,并提出适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文化学习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英语专业 文化与语言
“英美概况”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现在为三年级上学期课程。这门课程对学生学习语言是否有所帮助?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何反应?笔者通过对所授课的西北师大知行学院2008级英语专业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最后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提出几种上好文化课的办法。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文化中的语言”角度认知语言在文化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以通过语言来反映,这可以从“语言中的文化”这个角度认知文化在语言中的地位。
《英美概况》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必修课,涵盖6个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庞杂,信息量大。该课程对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质都发挥着直接作用。
本文以文化课程本身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笔者讲授的《英美概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探讨了以下问题:1.学生如何看待文化课程与语言学习的关系?2.学生是否真正能够从中受益?3.学生喜爱哪些教学方法?
二、问卷调查的背景、对象和内容
《英美概况》是西北师大知行学院为英语专业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的一门文化课程,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共36个课时。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1)课程讲授;(2)分组讨论;(3)观看影视作品。
为检验自己一学期的教学成果,也为了解答引言中提到的三个问题,笔者在学期末对2008级英语专业的4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为:
1.在上此课程前,你认为有必要在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吗?
2.上完这门课程后,你觉得对你有何裨益?
3.在以下形式中,你最喜欢哪种上课方式?为什么?
(1)老师的讲解(2)观看影视材料(3)讨论(4)表演
4.你认为还可采用何种方式?
笔者发放了400份试卷,回收有效问卷386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对文化与英语学习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92%的学生认为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知识,他们的理由大致可分为几种。
1.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文化才能够产生和传承。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反映。
2.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使用所学习的语言结合文化进行有效的交际。要进行有效的交际就是在掌握一门语言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语言所传递的准确信息。
3.学生通过学习文化现象,了解文化差异,同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不断地提高文化素养。学生对语言学习中文化知识的掌握的必要性的认识,笔者认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从英语语言测试要求来看,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的人文知识的考查内容中加大了文化课程内容的分量。从历年的试卷中都有相关内容的考查点,如2006年TEM 8中有4道题涉及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知识,2010年TEM8中有3道题考查本课程内容,所以掌握相关文化知识可以有助于提高测试的成绩。
从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上和教学要求来看,目前全国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并没有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依然遵循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大纲明确规定:“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在课程的设置的方向是“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讲授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分析文化现象,了解文化差异,熟悉语言的文化内涵。
从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看,文化课程的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翻译、文学和语言学等课程上的学习。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所有接受调查的学生认为在学完这门课程后,有以下几点收获。
词汇学习——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助于准确理解词汇,学习英语。如果只把一个个的词、词组、短句学好,掌握其读音拼写及意思,再掌握些语法,而不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在实际的运用中是行不通的。如Parliament(议会)来自其字源动词“Parly”,意思就是讨论、谈判,学生就会理解议会就是讨论、议论和商量事务的地方。单词具有字面意义和涵义。字面意义就是基本或明显的意义,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的意义,英语国家中,很多词汇来源于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及圣经等,表现出英语国家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
交际能力——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际功能。由于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思维方式、社会习俗等诸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势必影响到语言的运用。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往往按照本民族的习惯进行表达,造成运用不恰当、不得体的现象,使交流受阻,从而影响沟通与合作。在学习中学生了解到虽然苏格兰属于英国的一部分,但不喜欢被称为English,而愿意被称为Scottish,其原因和英格兰及苏格兰的历史相关。
人文素养——英语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在确认自己文化价值中与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学生通过英语教育形成文化自觉,做文化自觉人。要知道自己文化的美,同时要学习别人文化的美,不要居高自大。美的文化要放在一起共享,任何一种传统文化只能在创造人类新文明中获得新生。学生在外来文化冲击的浪潮中,汲取精华,弃其糟粕。
从调查中发现,在此课程学习中有90%的学生最喜欢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和纪录片,由于大多数学生还未能到国外去亲身体验异国文化,影视作品和纪录片就为课程构建了身临其境的文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给他们的联想留下广阔的空间,从而使他们对文字内容的理解更立体、更开放。69%的学生表示教师的讲授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文化的兴趣,教师讲授语言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分析文化现象,了解文化差异,同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并把它用于交际中,从而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53%学生对分小组讨论表示可以让他们加深相关知识的学习。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与课程知识相关的讨论话题以供学生分组讨论时选用,发表各自的观点,交流意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从讨论中获益。
四、结论与启示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素养是语言学习者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发现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但是要真正知道自己在不同语言背景下该怎样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理解本民族语言文化与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差异,在培养文化意识的活动中不同文化的比较应该贯穿于整个过程。以下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1)认真阅读课本,找出是否有跨文化的内容。比如,当阅读到亚瑟王发明的圆桌制度时,让学生联想到中国的方桌、八仙桌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理解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2)找出书中涉及文化的内容并将其进行横向比较。文化常识往往是通过点滴积累得到的,如美国在争取独立建国的时期,中国正处于清朝的乾隆年间,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何美国建国不过200多年的历史,为何能迅速超越拥有几千年文明成果的中国?
在教学方法上,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紧密结合:(1)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如让学生研究英语语言的发展和英国早期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2)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在课堂上边讲边看,如讲到英格兰历史上传奇人物亚瑟王和他的骑士内容时,观看电影《亚瑟王》,使学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英格兰的地理、历史、人物。在讲解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统一问题时,可以观看电影《勇敢的心》,其内容真实地反映了许多历史人物和战役,进一步了解苏格兰人的民族认同感。
除课堂教学之外,笔者认为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余时间学习语言和文化。网络介入课程学习是大势所趋,网络资源既可以丰富教材,又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弥补课堂语言及教材的局限性。在利用网络资源基础上,笔者在外语系的自主学习中心上传了大量的与课程有关的纪录片、影视资料、电子图书,以便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更充分地补充文化背景知识。
通过此次调查,笔者认为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应非常重视文化知识的掌握,因此文化课程的设置很有必要。通过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加深了对语言学习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处理应该不拘泥于课本内容和顺序,做到重点突出,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讲解和讨论,改变传统的教师的讲解,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通过运用各种图片、照片、音乐和影视选段的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再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使课本的知识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摘 要: 本文详细论述了中文专业创业教育的四步分阶培养模式,及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具体的实施方法、实施时间和负责人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高校中文专业 创业教育 四步分阶 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是在结合特定的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的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创业的能力,鼓励其毕业后自主创业,实现大学生由被动就业向自我创业的转变。最终通过创业教育改变目前的大学生的就业难题,缓解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是,是否每个学生都适合、都有能力去自主创业?是否每个学生都会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呢?结合这一实际,以创业教育的目的为指导,我们认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可实施四步分阶的培养模式。
一、第一阶段:全面普及阶段
(一)时间安排、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
大一下学期对所有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和熏陶,实现创业意识的普及。从学生知道有自主创业,到有创业的意识,再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再到积累创业的体验,再到实施自我创业,再到自我创业的成功,这是一条有意识、有计划的漫长的培养道路。可见,如果没有就业观念的改变,没有创业的意识,那么后面的都将成为泡影。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的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心之一,更是进行创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中文专业的教学中,将创业之“欲”植根于广大学生的心中,以改变我们传统的就业观念。这对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创业的成功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二)负责人及具体实施方法
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由学校创业委员会统筹安排,各学院创业委员会具体负责,通过系列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实现。
第一讲什么是创业教育,由学校的专职的创业教师来完成。让学生从理论上明白什么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第二讲伟大的成功创业者,由学校的专职的创业教师来完成。搜集一些知名企业的老板成功创业的例子,像比尔·盖茨、俞敏洪等,丰富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第三讲身边成功的创业者——理科,第四讲身边成功的创业者——文科,这两讲由本学院专职创业教师结合中文专业的特点来完成,或外聘的中小型企业家等,来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这样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创业离自己并不遥远。
由于专业的特点,理工科学生具备创业的技术,他们依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创业;而我们普遍认为与理工科学生相比,中文专业学生没有相对较快的创造实际可显现的物质价值的技术,这使得部分老师和学生认为文科生没有创业可依据的技术,是不好自己创业的。其实针对于文理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术能力等的不同,我们认为创业可以分为技能型创业和策划管理型创业两类。理工科学生创业主要以技术取胜,多为技能型创业。中文学生在技术上有一定的不足,但他们在人际交往、法律意识、计划策略、语言表达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依据这个优势,再学习一些会计知识、市场营销等商务运营知识,中文专业的学生可进行策划管理型的创业,如开婚庆公司、家政公司、网络商店、品牌、广告公司、培训机构等。所以,在感受身边的成功创业者的时候最好设为两次讲座,在选聘讲座老师的时候,最好要考虑到文理兼顾。这可以使中文专业的学生明白一点,那就是虽然我们中文专业的特点使得我们没有所谓的技术,但我们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成功创业。从而增强中文专业学生日后自主创业的信心。
二、第二阶段:筛选培养阶段
(一)时间安排及培养对象
在大二这一学年内,通过第一阶段对中文专业大一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的全面普及后,让学生做一份职业规划。通过这份职业规划筛选出所有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并将它们组建成一或两个课外创业班,进行本阶段的创业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教育。
(二)负责人及具体实施方法
本阶段的创业教育主要由商学院创业委员会协同本院创业委员会共同负责,通过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和虚拟实训方式来实现。围绕创办企业的过程,开设相关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创业法律、创业风险、市场营销、创业机会的识别、企业注册、创建和运营新企业、小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资金融通等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商务运营的能力。其中经济管理类的课程由商学院的院级创业委员会统一负责安排及教学,其他课程由本学院创业委员会负责安排。创业教育基础课程的讲授,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课堂上多采用案例分析法,突出这些科目的实用性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还缺乏权威的创业教育的教材和统一的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环节等。在课程的开设上,要能体现该课程在创办企业过程中的实用性,还要结合本学校的师资水平、专业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来统筹安排。如上相关课程要在学生本专业的各科学习时间之外开设,这需要学校在排课时就要先考虑到大二创业班这一特殊性来统筹安排。
虚拟实训,即角色代入虚拟法,是一种思想上的模拟创业法。就是将学生代入到某个真实的创业案例中去,假想自己是那个创业者,当遇到某一困难时,会怎样去做。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态度和做法给出客观的意见、评价和指导。跟着创业者的真实经历,将学生逐一代入到创业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每一难题、每一次抉择、每一次挫折和打击,让学生在思想模拟的过程中,积累创业感受和经验。这一实训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风险压力;比起真实的创业实训,可以节约时间和金钱;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多种不同类型创业的过程;可以碰到创业过程中各种的困难和压力,这是在真实的创业实训中所不能具有的。最重要的是创业案例这一教育资源多种多样,用之不竭,而且每个案例在不同的年级可以重复使用。
(三)培养目标
让学生知道创办一个企业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哪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日后在创业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能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向或求助的方向。这两点是本阶段创业教育所要实现的目的。当然能记住各课程的理论知识最好。但是要考虑到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上,那么势必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创业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更不能取代专业教育,脱离了专业教育的创业教育是不会有成效的。创业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是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所学专业知识来创业,我们不能违背了实施创业教育的初衷。
三、第三阶段:重点扶持阶段。
(一)培养对象及时间安排
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在暑假里,寻找一个项目或产业,写一份创业计划书,进行模拟创业活动。创业计划书要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战略与营销策略、经营管理、团队建设、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风险与问题等内容。[1]一方面,通过这份创业计划书,学生可将第二阶段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用于实践;另一方面,通过这份可行性分析报告,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第二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再一方面,通过这份计划书,可以挑选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项目,进行第三阶段的真实的创业实训,挑选出一些具有较高创业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组建成一个中文专业创业实训小组,进行第三阶段的创业能力和经验的培养教育。第三阶段的创业教育尽量要在大三这一学年内完成。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允许学生休学一到两年去完成这个阶段的创业教育。但整个阶段的创业教育,就算是休学期间,也必须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和掌控之内完成,不能对学生放任不管。
(二)负责人及具体实施方法
本阶段创业教育主要由学校整体负责,通过实训的方式来实现。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要由学校创业委员会统一负责领导,最好由校级主要领导统一负责。这样可以从整体上,宏观掌控和调控学校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便于有效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计划;也便得到社会各界对学生创业的帮助;更便于将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的实训体验或进行真实的创业。本阶段的创业教育,可以打破学院和专业的限制,由学校将来自各个学院专业的创业实训小组,根据创业项目的不同,有机整合成几个校级创业团队,做到文理融合,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扬长避短,在创业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根据创业团队学生的兴趣、能力,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程度,创业所需资金设备等,可有如下具体的实训方式。
1.去相关企业实习。由学校联系,派创业团队到创业项目相关企业去实习,熟悉该项目企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大学生长期待在校园里,尽管激情无限,冲劲儿十足,但对于社会和人生都经验不足,受挫能力相对较低;再有受知识、经验、资金等的限制,以及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创业风险缺乏准确的评估,等等,都使得大学生眼高手低,在创业的路途中困难重重,深切感受到理想的美丽、现实的残酷。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中国企业平均寿命7年左右,而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而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从来没有超过5%。[2]大学生直接创业凶多吉少,创业的第一步如果失败,辛苦筹措的资金可能血本无归,对于一些意志薄弱的人,整个人生将一蹶不振,阴云笼罩。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好是到相关实体企业去工作几年,积累经验后再创业也不迟。而先就业再创业的学生,所从事的创业项目通常也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触的。鉴于这一点,第三阶段的创业学生可以去与自己创业项目相关的企业实习。
2.与相关企业联办项目。对于所需资金较多、设备较高、可行性较高的创业项目,可以由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办该项目。所谓联办,就是把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实施设想等交予企业,创业团队人员与该企业人员分为两组,分别为整个项目的实施提供计划策略、技术等,企业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选用创业团队的意见。而创业团队的食宿问题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解决。原则上,校企联办项目,学校和企业不应存在经济利益关系。这一实训方式,就是让学生有亲身创业的感觉,但又没有经济上的风险。
3.试办公司。对于所需资金较少,设备要求不是很高,可行性较高的创业项目,创业团队可以在学校的统筹领导下,自己试办公司。在校学生试办公司,资金来源有三:可以以学校创业团队的名义求得社会资助;如果有条件,学校也可以适当资助;创业团队的人员也可以自筹一些。在试办公司前,学校要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家和权威人士帮助对创业项目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评估风险。要防范过度风险,避免超出学生的心理极限。保障这一途径的有效实施,学校最好能建立一个学生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场地,减少创业资金的投入量。同时,学校可将校内的部分市场对学生开放,如校内的餐饮、维修、保安、绿化、办公用品的采购等,让学生在校内创业,试办公司。这样做,学校损失的可能只是一部分经济利益,但获得的是对学生创业激情的激励和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3]
在第三阶段的创业教育中,无论采用哪种实训方式,学校都要全程给予知识、技术、策略、法律、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并可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控。这样会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进而增强创业教育的效果。
四、第四阶段:后续支持阶段
(一)时间安排、培养对象、负责人及具体实施方法
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在学生毕业离校后的若干年内完成。由校创业委员会对所有有创业意识和行为的该校毕业生进行知识、技术、心理、政策、项目论证等的后续支持。本阶段创业教育以专家咨询的方式来实现。
(二)后续支持阶段存在的必要性
创业教育不是企业家速成教育[4],并不以培养出“学生老板”为目的。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具有创业的意识、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成为潜在的创业者。当时机成熟,潜在的创业者转变成真正的创业者,从而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一般来说,学生实际的创业行为可能发在毕业之后的若干年内。但创业教育并不排斥培养出“学生老板”。“学生老板”的出现,也是创业教育的成效之一。而且在校期间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更易掌握和调控,便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在指导学生创业的过程中,老师也有了创业体验和经历,这些对创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事实上,即使有学校的培育和支持,但在大学期间就能成功创业的毕竟是少数学生,绝大多数的创业行为都是发生在毕业后。有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创业的想法,但是毕业工作几年后可能去创业,对于这样的学生,学校也要对其进行后续的指导和支持。我们认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专业教育只对在校在读学生,学生毕业了,这种教育关系也就结束了,而创业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创业教育的教育关系要持续到毕业后的若干年。只要是该校毕业生有创业的需要,学校就应该自动延续这种教育关系。这才是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才能实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
五、结语
四步分阶培养模式各阶段的培养对象分别是:全体学生有创业意识的全体学生有较强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少数学生全体有创业行为的毕业生。从第一阶段的培养对象来看,四步分阶培养模式实现了创业意识的普及;第二阶段避免了浪费老师、学生的时间及精力,提高了师资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节约了教育成本,同时也做到了较具普及性的创业相关知识的教育;第三阶段不仅避免了各方面时间、精力、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创业教育更具针对性,更能高效地使用各种教育资源,增强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第四阶段确保了创业教育体系的完整性,真正将创业教育落到了实处。研究并完善中文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教育培养的模式、方法,考核评价制度,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在实处,这是学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着重论述了中文专业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及方法,其他问题待他文论述。
〔摘 要〕中文医学期刊是传播医学和中医药知识的重要信息载体,期刊采购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结合本馆实际,制定了中文期刊采购原则,探讨了中文期刊在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对影响期刊采购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文期刊;专业图书馆;采购;应对策略
期刊由于具有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信息含量大等特点,决定了期刊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中医药专业图书馆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撑机构,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构建成为国家中医药图书馆。期刊作为重要的信息源,其采购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为临床、科研、及教学服务的质量,因此,加强中文期刊采购质量是当前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中文期刊采购原则
中文期刊是中医药专业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重要信息资源之一,中文期刊订购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水平、资源利用、功能作用的发挥,而把握好中文期刊的订购原则又是确保中文期刊订购质量的前提。因此,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趋势及我院科研和临床医疗的需要,结合我馆的性质,任务和特点而制定。
1.1 重点保障原则
凡与我院科研和临床医疗服务有关的期刊均重点采购,尽量齐全,确保重点期刊,兼顾一般,保证其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
1.2 实用性原则
采购的期刊以专业学术为主,普及性读物为辅,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订购的种类、复本要慎重考虑,不能随意增减或调整、中断,以保持其完整及一致性。
1.3 采购范围
要求国内外出版发行的中医药期刊全部订购。国内内部发行的中医药期刊和资料订购率90%以上。西医和基础医学的期刊订购率60%以上。相关、边缘学科选择与我院科研、临床医疗有关的部分刊物。图书馆学、情报学、选择其中主要的代表性刊物。
2 中文期刊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2.1 出版发行变化对订购的影响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文献信息量也随之出现爆炸式增长,这种增长催生了医学期刊总量的迅速膨胀。至2006年,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400余种,增至1 052种(台、港、澳地区除外)[1]。为我们图书馆的选刊提供了选择空间。但同时也出现了期刊出版质量的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选刊的难度。另外,期刊订购是根据发行商提供的期刊订购目录来预订下一年度的期刊。很多期刊在出版过程中更名,征订目录没有及时更改,或是订购号改变,都容易造成期刊漏订,误订或出现重复订购现象。以我馆为例,每年我馆订购中医药类期刊及部分西医期刊610余种,自2006年始至今订购的期刊中更名刊就有155种。停刊9种。邮发代号变更有40余种,大部分期刊变化在征订目录中没有体现。
2.2 价格变化对订购的影响
医学期刊种数上升的同时,价格也以每年平均10%~15%的速度上涨。虽然每年图书馆期刊文献购置经费有所增加,但也无法抵挡期刊上涨的速度。有些期刊,特别是西医类期刊涨价幅度高达100%,出版周期大多从双月刊、月刊变更为月刊、半月刊、旬刊等。无形当中增加了购置经费的支出。以我馆4年期刊订购为例,订购种数每年610余种,由于各种原因每年停订期刊和增订期刊相差不多。经费支出:2009年度支出106 044.6元;2010年度支出113 822.10元;2011年度支出124 467.10元;2012年度订购支出129 493.70元。涨价最明显的期刊如:《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出版周期是旬刊,每期定价24元,全年864元,到2011年出版周期仍为旬刊,每期定价56元,年价2016元;涨幅达133%。《中医杂志》2006年出版周期为月刊,每期定价7.3元,年价87.6元,到2011年出版周期不变,每期定价9.8元,年价117.6元,涨幅达到34%。《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度每期定价7元,出版周期月刊,年价84元,到2011年度每期定价15元,出版周期不变,年价180元,涨幅达到114%。在此不一一列举。
2.3 发行渠道对订购的影响
中文期刊订购,发行渠道单一。长期以来一直由邮局垄断,由于图书馆受自身因素限制每年要订购610余种期刊,不可能从编辑部直接订购,只能接受由邮局一家垄断的订购局面。尽管邮局发行有成熟的征订体系和庞大的配送网络,但是,邮局发行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虽有征订目录,但著录内容不能完全揭示判断其期刊的内容,而且邮局的征订系统不能与我馆数据库相兼容。在订购期刊时,从本馆的自动化系统统计出的期刊订单,必须先打印成纸本形式或手工抄写,再由邮局工作人员通过订阅系统输入,校对后再确认订单,造成征订过程的重复劳动[2]。二是通过邮局订购的期刊短缺、破损现象严重,查找环节复杂,不易补配,为了收齐往往还需要另花经费,重复订购,造成经济损失。三还需要图书馆员自行到收发室取刊,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四是邮局财务制度问题,订购期刊没有优惠政策,给图书馆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2.4 自办发行期刊对订购的影响
有些期刊不通过邮局发行,而是编辑部采取自办发行的方式,每年虽有一个非邮发刊征订目录,但也收录不全,特别是有些内部刊物,有些随刊赠送,如《中医脑病杂志》随《天津中医药杂志》赠送,《骨科动态》随《中华骨科杂志》赠送,有的刊只赠作者,如《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有些内部中医药期刊免费交流,如《重庆中草药》、《重庆中草药研究》等,很难收集齐全,造成馆藏信息资源的缺失。
3 中文期刊采购应对策略
3.1 订购前的多方面调研
期刊订购是否符合中医药行业对文献信息需求,将直接影响到馆藏的质量与用户对期刊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在订购前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中医药行业发展动态以及科研人员及专业人员对期刊信息的需求,进行多方调研取证,多征求名老中医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再根据图书馆记录的到馆用户对期刊利用情况,统计分析,根据需求及馆藏与订购计划、经费等情况,加以合理的采纳与选择。做到有的放矢地调整订购计划, 这是做好期刊订购工作,保证订购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3]。
3.2 增加采购人员的责任感
期刊订购人员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核心力量之一,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知识面的宽窄,工作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馆藏期刊的质量,这就要求期刊订购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4]。因为仅凭期刊征订目录是不可能做好采购工作的,订购人员还要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对中医药类期刊进行收集。特别是中医药类的内部刊物,即不通过邮局发行,也不上非邮发征订目录,收集起来很困难。期刊采购人员凭着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感,不怕麻烦,迎难而上,外地刊物就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联系,收集。北京的刊物就自己到编辑部自取。近三年来我馆就收集了几种这样的刊物,并且都是从创刊年开始收集。如《中华推拿疗法杂志》从2002年创刊号开始到现在补收齐全,《中华现代中医学》2005年创刊补到2008年,现在开始订购。《养生月刊》由于更名,2001-2005年漏订,全套补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只赠作者,虽然不全,我馆也在收集。《重庆中草药研究》和《重庆中医药》近几年也都补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中医骨科杂志》,1999年创刊,半年刊,它是在美国注册出版的中文期刊,即不准许在国内邮局发行,也不准许在国内书商、报亭出售,只有通过相互认识的途径发行,我们搜集到这个信息后,经过多次查找、联系,已经从1999年创刊年直到2011年的期刊17期,补配到馆。为增加和完善我馆藏资源,促进中医药信息资源利用,提供了保障。
3.3 减少复本量
虽然纸本医学期刊发行数量迅猛增长,但由于电子资源和全文数据库的大量出现,缓解了图书馆的馆藏压力。为了保证订购期刊的连续性、完整性及系统性,我专业图书馆增加购置了大量的电子资源,减少了纸本医学期刊馆藏的复本量。但不随意增减期刊订购种数。自2005年开始中医药类期刊由原来的每种订购4本,部分西医核心医学期刊订购3本,减少到2本,全部装订入藏,部分西医类和边缘类及图书情报类期刊订购1本,入藏1本。也是视文献内容而定,不得随意停订和减少。复本量的减少,既节约了购置经费,又缓解了馆藏压力,也不影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3.4 改变订购渠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竞争机制的引入,邮局的垄断地位也随之被打破。在2006年我们开始实行招标订购,选择书商订购,开始时选择部分订购,效果满意,后选择全部订购,并一直延续至今,开拓了期刊订购的新局面,弥补了以前由邮局一家订购所带来的缺陷,也解决了自办发行期刊给图书馆订购所带来的繁杂手续。其优势表现在:一是中间环节少,传递速度快,直接送刊到馆,提高了期刊的利用率,亦减轻了图书管理员的劳动强度。二是工作人员责任心强,补缺刊及时,准确快捷。三是商的优惠政策给图书馆节约了购刊经费。综上所述,中医药专业图书馆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要认真做好中文医学期刊采购工作,遵守订购原则,做好各种问题的应对策略,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提高中文医学期刊的采购质量,满足我院科研人员及各种专业人员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中文医学期刊在科研、教学及临床中的作用。
[摘 要]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对语言的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文化导入作为英语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注重原则和方法,注意文化导入的原则,掌握文化导入的方法才能使英语专业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文化导入 导入原则 导入方法
近年来,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认识到在教学中单纯地对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进行讲解不仅不能够满足学生语言知识的需要,而且还有可能打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种只关注“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英语教学如若脱离了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会直接导致学生文化素养的残缺,不仅影响学生语言知识的全面性,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有不利影响,并会对学习者的日常语言交际产生障碍。在社会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迅速的当下,跨社会、跨国家、跨地域的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人们若要很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减少交际中产生的误解或减少因对文化差异知之甚少带来的令人扼腕的后果,就必然要对不同文化增加了解和认识。这也就要求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知识教学。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之一,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两者密不可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是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保存、记录和传播文化的方式之一;文化则是语言表达的内容。学者金惠康的陈述为“可见部分主要是语言,它只是冰山的一角,隐藏在水下的巨大主体是文化,如价值观、社会规范、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等”。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离不开语言,这是众所周知的理论和事实,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对语言本身的使用和研究,同时语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也绝对不容忽视。而专业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强度应该更进一步加大,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更加有效地运用语言交际交流;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对学生文化思维及文化异同思维进行培养和提高。本文将就针对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需要注意的三个原则及可以采取的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文化导入需要注意的三个原则
(1)适度的原则
专业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背景的导入,必须根据教学需要,以实用为主旨,不可过度。课堂中文化导入要有选择性,要精选典型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惯常使用的英汉用语及其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英语国家普遍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等。专业英语教学中,涉及文化方面内容的传授虽应广泛且多方面,但在质和量方面更加应该有良好把握,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播,一定要坚持语言教学的首要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专业英语学生一般有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因而在教学中要和其他课程任课老师保持良好沟通,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
(2)循序渐进的原则
专业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目的语文化导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目的语接受者对非固有文化的接受也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在接受过程中,所接受的不同于本有文化的文化信息与本有文化之间的异同均有可能对学习者产生或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因而,在文化导入时,要注重接受者的文化知识基础、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异同,针对不同学习者采取不同方案,分层次、分阶段、分内容的传授讲解。注意教学内容的深浅得当,输出量多少适宜,从而使学生能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的吸收知识,并加以运用。
(3)实用性原则
语言教学的关键之一就是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文化导入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更深层次掌握语言,以便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因此,文化导入在注重与所学语言内容密切相关的同时,也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只有考虑到这一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及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认知能力。课堂教学非常有限,而语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博大深远,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做文化导入要在内容上要选择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也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日常交际能力。
二、文化导入的方法
(1)对比分析法
文化导入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对比分析,只有通过对比才可能发现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异同。对比分析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日常习惯、历史宗教、文化习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等等。比如,西方人习惯于将所要强调的内容放在首要位置,在英语的日常用语中“您先请”这样一句话的表达是:“after you”,这样的表达体现了说话人的谦让和对他人的尊重;另外在中国校园中宿舍楼门前经常有这样的告示牌:“男士禁止入内”或“女士禁止入内”,不同与我们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是,英语中将其翻译为“girls only”或“boys only”,简短明了地将内容表达了出来;中文中有一句常用语“雨后春笋”,而在英语的常用语中有这样的表达“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这样的表达在句式和含义上毫无二致,但是其中有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如果按照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将这样一句常用语翻译为“spring up like bamboo shoots”,只适用于中国人的所熟悉的文化环境,而不能为英语语言文化中的人所接受,换用为“mushroom”—“蘑菇”一词,则更符合英语语言的社会文化。
(2)渗透熏染法
目前英语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对语言的学习非常有利。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影视和音像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加直接地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和文化。英文原本作品,报刊杂志等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材料,不论使用在课堂还是课外均能使学生很好的接触纯正的英语和英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大量阅读,观看或收听这些材料,可使学生持续沉浸于一种英语语言的文化氛围中,对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起到渗透熏染作用,使学生在欣赏文字、声音和画面的同时亦能亲密接触到英语语言、英语社会文化和思维意识,体会英语语言在英语社会文化中的具体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增长学生的不同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
(3)引入典故法
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语言中有很多表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很多直接来源于历史、神话传说、寓言或文学作品等,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和鲜明文化个性。例如:“It’s Greek to me.”(一窍不通),来源于莎士比亚戏剧《裘里斯·凯撒》;“met his Waterloo”(遭遇惨败)来源于历史事件滑铁卢战役;“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或伪装成朋友的敌人)来源于《伊索寓言》;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来源于希腊神话等。适时适量引入这些英语的典故习语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好地运用英语沟通交流,减少交际障碍和误会。
(4)课内外结合法
课堂教学活动十分有限,课外活动则是课堂文化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并且可以多样化、多渠道、多手段的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以上几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在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了解,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加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与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专业英语教学中,要意识到文化知识传授的重要性,而文化导入作为语言文化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要在一定原则的指引下,有方法的进行。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思维及文化异同思维进行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能够更加有效的运用语言交际交流。
作者简介:曾幼冰(1982—),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外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思想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受到了冲击,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变得非常重要。它是一种主导施教和主体认知相互作用的整体动态性过程,以教学内容为中介达到教学共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方式、内涵、特征、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入手,结合中文专业的教学实际,探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中文;内涵;实践;注意事项
互动式教学在国外被认为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则”,在国内的研究则始于对素质教育的呼唤中,随着社会对人才的创新才能的要求,各个行业都开始注重这种教育方式。中文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进行单向信息交流,教师施教,学生受教,其次是双向交流,也只仅限于教师问学生答。而互动式教学法指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辅相成,它是一种主导施教和主体认知相互作用的整体动态性过程,以教学内容为中介达到教学共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的概念及特征
互动式教学是当代教育民主化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重要体现。互动式教学意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学参与者以主体的身份遵循一定的规则、规范——这些规则、规范是参与者双方共同接受、共同认可而达成的同意、一致和普遍性,进行的教学领域中的物质的、精神的交换和传导的活动。在这种过程中传导的包括物与非物的、言语与非言语的、理解与解释、领悟与说明等环节和方面。在互动过程中,由于双方都是意识的、能动的交换或传递者,都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活动过程,从而决定了互动不是单向反馈的过程,而是呈现一种双向对话和沟通。它要求互动双方介入、沉浸于其中,它是一种活生生的过程,而非一种僵死的、无生气的、具有强制性的过程。它是相对于传统灌输式教学而言的,其主要特征在于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对话”。
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以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础。对师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将知识的灌输着、传输者的身份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要主动将自己的身份从主角变为配角,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完善、归纳、补充和引导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调节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中文专业课程具有应用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因而也决定了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即学生可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沉积来学习新的知识。而中文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是其思想内涵多元化的反应,所以,中文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思想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文专业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中文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教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其学习潜力和兴趣,从而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中文学习。
二、互动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1、师生平等是互动式教学的前提 实现“互动式教学”,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师生平等。平等是文明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而在师生关系中体现得更为显著。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发挥他们作为教育主体的积极作用,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来讲,也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不依赖、不盲从,一切以客观真理为标准,积极自信的健全人格。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早已成为现代道德文明的标志之一。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行为,理应成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准则。不遵循这一原则,便不可能有教学的“互动 ”。
2、任务型教学是互动式教学的平台 如果说师生平等是互动式教学的前提,是一种教育原则或理念,那么任务型教学就为互动式教学搭建了平台。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 任务型教学是互动式教学的平台。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例如在中文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先可以设置导语,导语可以是由上节课内容承上启下引出下节课主题,亦可以结合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引出主题,还可以是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寻找与主题的交叉点引出主题,随后根据学生的求知欲、成功的欲望以及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等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胜任、互惠内驱力,学生思考讨论发言,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学生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故主题讨论模式需适时调整,否则影响教学进程。或者由教师布置下次课的主题,让学生课后搜集资料,亦可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目,随后由学生来阐述相关理论,不同见解,学生通过课后学习课堂交流达到教学共振。
3、形成性评价为互动式教学提供了保障 形成性评价就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而不是通过期中、期末、结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中文专业课程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内容相对灵活,可以摒弃传统的考核方式,将单纯考查学生的知识点的选择题、填空题变成更为灵活的题型,譬如小论文,鉴赏题,案例分析等,甚至可以用分组排演话剧的方式来进行考核,考查相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考查方式,能够综合考查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平时多元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对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做出肯定,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4、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 随着多媒体教学研究的发展进程,未来的趋势是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多机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在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学习,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教师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达到更大空间的互动,有效地推动了互动式教学的发展和进步。这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充分推进多媒体教学与中文课程相整合:一是精心制作了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把需板书的重要内容通过幻灯投影,穿插适量的图片、音乐。这样既精简了课堂讲授的时间,同时也带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再者组织学生观看与作品相关的影视作品。
三、实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互动式教学是“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促使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融,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形式。怎样才能提高互动教学效果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准互动点 教师课前必须根据培养目标,精心设计互动问题。在教学热点上,选择大部分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观点;在难点上要选择具有重要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思维碰撞中形成新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在疑点上设计互动,由于学生往往对疑点比较敏感,如能按疑点开展互动、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方式要灵活多变 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对象特点灵活运用。比如围绕主题进行双方互动,因为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或者根据难点、疑点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广开思路进行争论,最后掌握基本理论和内容。还可以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出典型事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应注意总结归纳,勘校正误,深入分析,最后上升到理论知识上来等。
3、掌控互动局面 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师应注意控制好课堂局面,不能跑得太远。为此,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驾驭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了解教学需求。对有些一时回答不出的问题,可以暂且不作答复,待有了正确答案时再向学生解释。这就要求教师专业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而且有激情,讲话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能在自身周围形成一个磁场,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互动式教学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面对快速到来的信息化时代,因该积极研究和探索其在中文教学中的运用,合理选择教学策略。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这种模式对师生和高校管理部门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完善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积极有序地进行,从而培养出符合时展、具有创新素质的合格人才,来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中文师范类学生中开设书法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并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在中文师范类学生中开设书法课程,值得提倡。
【关键词】书法课程 中文专业 师范生书法教育意义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欲步入仕途,在书写方面必须具有相当的能力。“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书”就是对书写技能的要求;两汉选拔官吏的条件之一便有是否懂篆书、擅书写;自隋唐科举取士以,“身”、“言”、“书”、“判”一直作为评价士人能力的标准,其中的“书”,即为书写。大凡统一的封建王朝,对士人的书写都有统一的标准,如唐朝尚“法”,于书法的点画、结构、章法等都作了详细的界定。宋元以降直至清末,是否写得一手笔法遒劲、结体端庄的楷书,往往成为士子日后是否能平步青云的必要条件。总之,在古代中国,由于书法与士人的前途息息相关,书法成为了他们的必修科目。随着科举的废除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以硬笔代替毛笔),中国的书法看起来似乎日暮途穷、风光不再。
而当我们走进信息时代,在电脑的冲击而下,中国的传统书法日渐式微,许多人已经习惯了用键盘敲字,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手写面临被取代的危机。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会了如何使用电脑,除了上课与作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和键盘打交道,因此,现在能写得一手好字的青少年甚为寥寥。至于现在的大学教育,鼓励无纸化作业,很多课程采用网上作业的方式,甚至学年论文也采用电子稿。可见,学生越来越远离手写方式,他们对文字的辨识度也变得越来越差。长期使用电脑打印作业,容易“剥夺”学生的思考能力。此外,利用电脑写作文时,文章删改很容易,这样就很难养成写稿工整的习惯,会造成笔试时因试卷字迹潦草而被扣分。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书法课程应当被早日提上日程,特别在高校的中文师范类专业,更应当普及书法教育,理由如下:
一、 书法教育的现实意义。
前已提及,现在许多中小学学生越来越不会不会写字了。难看的点画、丑陋的结构、脏乱的作文卷面,构成了中小学生书写的通病,欲除去这一弊病,务必要求未来的人民教师——师范生能熟练掌握书写技能。
其次,师范生掌握书写技能,也是对国家文化政策的呼应。2008年6月,汉字书法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中国书法又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标志着汉字书写进入到了“非遗”时代。中国的汉字书写既是汉字书法独特价值的体现,更是世界的文化认同。我们没有理由摒弃汉字书写这一国粹,反之,我们中文专业的师范生有义务提升汉字书写的质量。
再次,从整个社会教育的大范围来考察,当前的写字教育格局,基本呈现为社会写字教育与学校书法教育两大层面。社会写字教育的缺点在于没有系统性,并且受众较少;而目前中小学的书写技能基本上由美术老师客串,并且形同虚设,这种书写教育态势,势必摧残中小学学生的书写教学。事实上,目前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在学科归属中无一例外地从属于语文学科。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曾先后下发过《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中小学生写字教育的通知》(1990年)《关于在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2002年)等权威文件,要求中小学重视书法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是指出了中小学四个学段的写字教学目标。从上述重要文件看,中小学的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搞好书写教育。
一般来说,师范生将来都是要走上讲台的,而中文专业出身的人无疑大多做语文老师。做一个语文老师,又必定是要在黑板上做板书的。经笔者调查,在中小学,板书最多的肯定是语文课程。基于学生普遍喜欢端正、清晰美观的板书的心理,作为未来语文老师的师范生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书写能力,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很难想象,一个字迹很不美观的老师能教出书写水平出众的学生。
通过书法教育,学生提高了书写能力,就能够写出赏心悦目的字。现在的文科考试,常有卷面分,而中文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对卷面分的要求更高一些。甚至在师范生中,学校还有这样的明确规定,即:学生的书法成绩如未达到优秀,则实习的总评成绩不能评优。这就这关系到了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此外,毕业生必须面对的简历的制作,简历虽然可以采用打印稿的方式,但是求职的时候还是有用到手写的地方。如果自己写得一手好字,那么招聘单位的主管人员就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在未谋面的情况下,就留下了比别人更好的印象,这样,应聘就更具有优势。普通的岗位既是如此,更不用说与中文专业相关的文秘、公务员等职业了。至于将来走向教师岗位的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前练得一手好字,尤为必要。
二、提倡书法教育,对师范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文专业的学生,所学科目主要有文学、文字、历史与哲学等。而这些科目与中国传统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文专业学生所学文学课程,除了现当代、外国文学外,古代文学大约占了一半的文学课时。中国文学与中国书法,都是带有作者强烈主观感情色彩的艺术形式,古人在情感需要得到释放时,常常采用长叹、咏歌,甚或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形式,古人云,文学可作“兴、观、群、怨”之用,司马迁云:“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唐代古文运动高举“不平则鸣”的大旗……一言以蔽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篇往往蕴含有作者厚重的人格精神,是内在情感的宣泄。而中国的书法,也长于抒情,诚如唐代著名书论家孙过庭《书谱》所云:“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刚狠者倔强无润;衿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勇;狐疑者溺于滞涩;轻琐者染于俗吏。”人的性格特征各有所别,因此他们的笔迹也截然不同。历览古代的名迹,王羲之面对大好春光、婷婷修竹,不禁游目骋怀,不知老之将至,于是清秀飘逸的《兰亭序》从他的手下汩汩流出;豪放者如张旭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张旭善草书,不治它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从草书焉发之。”我们今天看张旭的《古诗四帖》,线条狼奔豕突,抑扬顿挫,节奏明快,抒情性极强。中文类学生诵读古代抒情名篇,需要读者主观情感的加入,去揣摩、体验,而中国的书法,当欣赏者顺着蜿蜒的墨迹“诵读”时,他会体验到书迹中蕴含的书家心灵的律动。可以说,中国文学与中国书法乃根深叶茂的中国传统文化大树上结出的两朵奇葩,由于两者在抒情方式上的一致,书法的学习可以增进对古代文学的领悟,反之亦然。
摘 要:为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是我们民族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学生的校内试讲训练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在总结多年试讲指导经验和同试讲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一些授课技巧方面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族院校 试讲 问题及对策
试讲也叫试教,是师范院校的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正式授课而开设的实践教学模拟训练活动,学生只有通过学校试讲检验合格后才有资格进行教育实习。试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从“实习生”到“准教师”角色的转变;其次是为了让学生熟悉真实的教学课堂;最后是让学生能把所学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艺术结合起来。在校内模拟试讲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握不当,笔者在近十年的校内试讲指导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普遍的问题,下面将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学生试讲中存在的问题
1.态度
态度是学生在试讲过程中对试讲教学活动的认识和看法,积极认真的态度能使学生在试讲活动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消极被动的态度会产生一系列的教学问题。一是认识不明确,很多学生认为校内试讲只是一种练习,或者认为是一种形式,真正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应该是校外的教育实习。二是教学态度不端正,对校内试讲活动认识不清楚,从而导致学生在备课和讲课的时候敷衍了事,教案写得过于简单,讲课的时候对授课内容和教案不熟悉,教学态度不端正。三是试讲过程中态度不认真,教学过程不是在“讲”而是在“念”教案,一节课的内容只用短短的几分钟就完成了,讲课的时间明显不足。
2.教态
教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具体包括教师的形体动作———站姿、坐态、行动等,以及教师的整个面部表情系统,教态的美给予对象的是综合的美感。在试讲过程中,试讲学生在教态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较多地体现在眼神、表情和动作三个方面。一是眼睛无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眼神传达对学生的关注、肯定、赞扬、不满、批评等态度,微笑的眼神、愤怒的眼神、不满的眼神、信任的眼神,都会让学生们产生不同的感受。在试讲过程中,由于紧张、不自然,试讲学生的眼睛只在教案和黑板之间来回移动,不敢或根本不看学生,师生之间没有眼神的交流和对话,眼睛里几乎看不到任何的信息,在信息传达中除了有声的语言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之外,眼神也能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二是表情不自然,表情是教师内心情感的外化,除了根据授课内容,情感需要发生变化外还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变化。学生在试讲的过程中不会随着文章感情的变化表现出相应的情感状态,自始至终一个表情,听课学生不能从讲课者的面部表情来体会文章的内涵。三是站姿不美观、不大方。有人站在讲台上从头到尾一个姿势,自顾自说,不敢在讲台上随意走动,有人站的是稍息的姿势,专心致志地在那里背教案,很不协调。学生在走上讲台和讲课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随意动作,比方说挠头、搓手、吐舌头等。
3.语言
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主要工具。一是语速偏快,这是学生试讲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导致语速偏快的原因首先是学生心理紧张,其次是试讲学生对教案不熟悉,没有把编写好的教案转化成自己需要的知识,不能灵活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背教案,把记忆的东西背诵出来,在试讲的过程中不敢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害怕忘记“教案”。再次,试讲学生缺乏教学经验。学生几乎没有实践教学经验,临场应对能力较弱,这更使得试讲学生控制不住语速,不敢停顿或放慢节奏,只能用较快的速度把自己记忆中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结束这一堂课。二是声音过小。有的学生讲课的时候声音很小,像是在自言自语或说悄悄话,下面的学生基本听不清楚他在讲什么,更谈不上课堂交流、师生互动,这类学生大多数对校内试讲认识不清楚,对讲课没有积极性,常表现出表情麻木、无情绪变化、死板,因而课堂气氛不浓厚。三是语言平淡乏味。刚开始进行试讲的学生基本是从课堂开始到课堂结束都使用一种语调,没有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读音的轻重、讲课的时候体现不出语言的抑扬顿挫,不会根据文章感情的变化赋予语言优美性。
4.板书
很多试讲的学生对黑板的利用率不高。一是不懂怎么用黑板,黑板一般分为正板书和副板书两部分,正板书写主要的内容,体现教学的整个思路和线索,也是为了让学生记笔记,课后能直观地显示所讲的部分内容,副板书是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随时写的,可以擦掉,如写提问学生的字、词等的时候可以使用。二是书写条理不清楚,存在序号混用现象,标点符号不准确,如英语的句号和汉语的句号混淆。板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三是字体大小不一,有的字体写的大而且写的靠黑板的下面,容纳的内容不多,有的写的字又太小,学生看不清楚,干脆不看黑板。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试讲中的这些问题影响了讲课效果,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谈话、分析之后,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角色方面
学生校内试讲是第一次充当教师角色,从学生到教师使绝大多数学生暂时不适应这一角色的转变。尤其是在熟悉的教室站在相对陌生的讲台上,担心讲课讲不清楚,或遇到突发性的事情,另外听课学生也不是小学生或中学生,都是本班的同学,平时都很熟悉,突然成为自己授课的对象,不免产生紧张情绪。
2.地域方面
地域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试讲的效果,在指导试讲的过程中发现城市来的学生胆子比较大,农村来的学生更容易怯场,胆子小的居多。性格在试讲过程中也有一定影响,性格开朗的学生讲课较轻松,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洪亮,性格内向的学生讲课比较拘谨、紧张,声音比较小,跟学生的交流少。
3.目的方面
中文专业的学生虽然学的都是教育专业,但部分学生对该专业不感兴趣,毕业之后也不打算从事教育工作,因而对试讲的兴趣不大,有的干脆不重视,而那些毕业之后打算去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在试讲的过程中表现比较积极主动。
[摘 要]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和其中文化课不受重视的现状。然后,分析总结了文化课在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最后,根据高师院校的特点和情况,针对如何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提出了三点对策。
[关键词]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文化课,对策
1 引言
毋庸讳言,在所有文学艺术类专业学生中,音乐舞蹈类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平均水平是最差的,这是长期强调专业技法导致的。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许多学生是因为文化课不行,才临时转考音乐舞蹈专业。这样一来,更是加剧了音乐舞蹈类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滑坡。
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和其中文化课的现状。然后,分析总结了文化课在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最后,根据高师院校的特点和情况,探讨如何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
2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可以分成三大类:音乐技法课、音乐理论课和文化课。
2.1 音乐技法课
高师音乐技法课是指教师教授学生专业表演技法,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表演能力的课程。音乐技法课又会根据专业,进一步细分为声乐、器乐、舞蹈专业课。
2.2 音乐理论课
高师音乐理论课由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作曲技术理论类课程等组成。音乐理论课指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进行理论学习,帮助学生对音乐技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记录和创作音乐的能力。
2.3 文化课
高师音乐专业类文化课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类课程、艺术和音乐史论类课程等组成。文化课指导学生学习音乐历史及其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3 文化课的现状
3.1 学生不重视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上文化课时普遍存在态度散漫的问题,很多学生甚至基本上是在玩手机、睡觉、聊天中度过。为了应付点名而上课,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笔者分析,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音乐专业类学生对文化课不重视。
一是长期强调音乐专业技巧。因为音乐专业技巧水平是能否考入音乐专业院校的基本前提,越是对音乐专业技巧水平要求高的音乐院校,对高考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越低,这种长期“轻科学文化,重专业技巧”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所以音乐专业类学生在高中基本以各自的音乐专业为主,将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在了音乐专业训练上。对文化课的忽视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了习惯。
二是扩招的负面影响。近十年,全国各级各类院校都在不断扩招,确实起到了发展高等教育和提高全民素质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不少负面影响,尤其是对艺术院校。由于扩招,使得艺术院校降低了对考生艺术专业素质的要求,加上招生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导致大量原本不具备艺术专业素质,只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投机性地报考艺术院校。一旦幸运地考上,对待文化课的态度可想而知。
三是高考的“独木桥”效应。尽管高考仍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对最公平的择优方式,但高考这座“独木桥”所产生的效应已经从学生的高中阶段,逐步伸展到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为此身心疲惫。除非有明确的更高追求,大部分学生上大学后都会“长出一口气”,放松下来。于是,对艺术专业课都缺乏积极的态度,何况对原本就忽视或厌烦的文化课。
3.2 教师也不重视
高师音乐专业文化课普遍存在教学质量问题,除了上述学生方面的因素以外,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笔者分析,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音乐专业类教师对文化课也不重视。
首先还是因为长期强调音乐专业技巧的大环境。这种大环境,使得负责文化课的教师也潜移默化地认为,文化课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是可有可无的,
其次是教师的来源。有些负责文化课的教师,自己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好文化课的意识和能力都有问题。
因此,在高师音乐专业文化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普遍都缺乏严谨、科学的安排和设计,内容照本宣科,形式呆板枯燥,师生没有积极互动,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教师大都只能依靠点名来留住学生,而学生则“身在曹营心在汉”。
4 文化课的重要性
4.1 辅助专业学习
文化课并非如不重视它的音乐专业学生认为的那样可有可无,而是对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有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艺术和音乐史论类课程通过对音乐和其它艺术形式的历史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音乐技巧、理念和作品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音乐专业的学术脉络,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2 培养职业素质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定位决定了,教育教学类课程就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学习内容。学好教育教学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较好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拓展上升空间
如本文上面所述,音乐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将大部分时间、精力用于音乐专业学习,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如果不利用大学期间的文化课,甚至在学校文化课以外多进行其它文化知识的涉猎,那么,在音乐或教育领域,他们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将非常有限。不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就不会或难以正确地思考、分析和总结各种问题;不提高文学素养,就不会或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开阔自己的文化和学术视野,就不会或难以多角度地观察各种社会问题、开放性地吸收各种文化和学术营养。因此,加强文化课的学习,能拓展学生的上升空间,为他们的进一步深造和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5 对策
5.1 培养学习兴趣
为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度,学校可以成立文化各科的兴趣小组,以此平台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每个小组要有一定的规模,定期组织活动,进行交流讨论。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文化兴趣小组的积极性,可以考虑配合地采取一些激励机制,如适当奖励学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踊跃表达、经济讨论。但奖励学分不是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学习兴趣和习惯才是目的。
5.2 组织文化展演
还可以把文化课和所学的主专业——音乐联系起来,多进行展演,提高学习文化课的氛围。如举行英文歌比赛,参与者必然会注重英文的发音与咬字,这样既未脱离音乐,又达到了促进英语学习的目的,同时还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又比如演讲比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针对音乐专业与其它学科或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等主题。为此,参与的学生必然会认真准备演讲稿,在准备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于所涉领域的了解、理解,锻炼自己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5.3 丰富补充读物
学校在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还应该学习国外的教育经验,选择丰富的补充图书或音像资料,规定作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必须完成学习的读物。补充读物可以与音乐专业相关,使不同音乐专业方向的学生能交叉涉猎其它音乐专业方向;同时,补充读物还应该广泛涉及其它人文学科甚至自然科学科普类图书,使音乐专业学生,能站在更高的高度,认识和理解音乐的价值;能具备更全面的素质,承担和促进音乐的传承。
6 结语
文化课在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辅助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拓展学生的上升空间。但是目前,文化课的重要性并没有被音乐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充分认识,为此本文分析总结了其中的原因,并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供大家参考。
【摘 要】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进行科学的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首先阐述了课程体系的概念,然后对于现有的课程课时细节,专业课程互补性安排,课程体系的全局动态三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总结了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进行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科学建立提出了关键的思考点。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时分配;专业互补;专业发展
一、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密切关系
中文专业是一个有传统也有创新的宽口径专业。我国语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理论背景极其深厚。且不说精研国学,就是掌握好语言工具,具备写作,编辑,适应社会应用需求,成为社会认可的人才也并非易事。这一特点直接决定了中文的培养计划,必须有深厚的文学土壤,涵盖古今,兼学东西,而且不能是各种文史文学的简单堆叠。中文专业的课程应是按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以相应的逻辑来构成,不同的培养细节可以设置不同的课程,甚至相同课程设置不同的学时,这就是中文专业所要讨论的课程体系。
二、现有高职高专中文的课时分配问题探讨
中文高职高专从一开始就提出面向社会面向应用的口号,十分强调实用技能的培养。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和计划,各院校中文专业在制定本校课程时加大了向实习的比重,提出学以致用的课程方案。但这样一来,对传统的中文类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问题:
1.如何对有限的课时进行重新规划,将繁琐的中文理论与社会实践挂钩。高职高专培养的社会实用人才,不能把中文专业办成咬文嚼字的新八股,也不能完全甩开语言精粹,走流行流俗路线,则中文课程的选择和排布,课时的分配必然需要一套慎密严谨的方案。
2.中文虽然是文科科类专业,但不少东西文化背景深厚,艰涩难懂。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宗旨为弱化理论,强调实践,那么以牺牲理论课时间为代价换取的实践,对于中文专业培养是否有竹篮打水之嫌——在文学理论一知半解的时候,就要求学生有足够能力熟练运用语言工具,不论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都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三、专业互补性研究
1.中文专业课程互补性研究的意义
高校的各个专业既有相通,又有不同,人为设置专业壁垒不利于学科融合和学科发展。现代社会发展告诉我们,单一专业人才需求已经向复合型人才需求转变。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也不同于高层次院校,对人才的预期不是学一门精一门的研究型人才,而是学一门懂几门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既有一定的专业度又有一定的跨度。一般中文专业的毕业生都说找工作难,但是也有佼佼者能够找到薪资不低的工作,比如作家,主持人,新闻撰稿人,相声演员等等,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需求和人才梯次的全局着眼,研究复合型的中文专业。
2.专业互补的原则
①宽口径的学生培养方案
同样是中文专业,可能有部分学生钻研散文诗词,有部分学生擅长历史典籍,我们不能以中文专业更倾向于语言应用就简单的判断前者为优秀,后者为不合格,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即使是高职高专,不同于纯粹机械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具有更广泛的基础知识而非单一的专业技能,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应尽采用逐步缩小专业范围的办法,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设置上下功夫,从较宽的层面逐渐向专业核心靠拢,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②专业课程的互补性
不同类型的知识和不同的知识传统上,既有相互独立,又有相互补充的作用,称为具有互补性。相互独立指知识体系具有不可互替性,相互补充作用,可以通过如下准则判断:
准则1:学习成本互补,即掌握一门知识对于降低掌握另一门知识的学习成本有显著作用,也可称为空间互补。比如学习诗歌对于掌握古典文学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那就应该在学习古典文学之前,多进行诗歌的解读和学习。
准则2:知识继承性互补,即一门知识是另一门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也可称为时间互补。
四、建立动态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评价机制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概念,应该随着行业需求导向进行适应性变化,发展。普通全日制高校目前已有自己成熟的专业体系和评价机制。但高职高专院校起步晚,生源师资又不能与其他全日制高校相提并论,因此建立适应于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课程体系,是非常紧迫现实的任务。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落实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也不能闭目塞听、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是建立动态体系的意义所在。
为了加强对高专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高专教育的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和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的有关专家,研究制订了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印发了《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基本要求》)。该《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英语课程应达到的合格要求,是各类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和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制订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的重要依据,是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英语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的重要依据。
根据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相关业务资料,在日常交际与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与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在《基本要求》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对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但反复强调了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对于应用能力的理解,不应该将它局限在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上,而应该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应是各种语言技能的综合反映,这些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基本要求》提出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按照这个培养目标,《基本要求》进一步提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学生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由此可见,《基本要求》把应用能力置于突出位置,理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实际上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就是要达到交际能力的培养。由于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交际,英语学习也就自然地要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因此,在教学中仅靠传授语言知识是不能保证学生得体运用语言的,还必须传授文化知识,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文化教学应成为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基本要求》中的高专英语教学目标。
一、教学大纲中应列入文化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效果和英语教学大纲的制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普通中学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并对不同等级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作了具体的描述,但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中只笼统的提到“一一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以笔者建议应把英美文化教学作为一项要求写进高专英语教学的教学大纲中,使之成为一个规定来指导高职英语教学,这是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应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在日常的教学中,贯彻大纲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指导英语的教学实践。
二、改革现行教材
如果文化教学被列入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中,那么学生获取英语知识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的高专英语教材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目前高专英语教材相对于普通中学而言,缺乏统一性、系统性。这对于不同的专业有一定益处和合理性,但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是作为基础学科在学,基础英语并不是专业英语,它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交往中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教材的内容上最好能把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作为一个有机体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把比较系统的文化知识作为课文学习内容,编排教材。应把衡量与评价教材的主要标准之一定为其文化视点是否突出,蕴涵的文化内容是否丰富,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是否有益。只有满足这些标准的英语教材,才能适应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三、改革考试制度
目前,大多数高专英语考试试题内容还是以语法、语言基础知识为主,试题中语法、基础知识一般占80%以上的比重。这完全违背高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一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高专的英语测试形式也主要以笔试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的英语成绩评定主要是学分制,依据期末的一纸试卷,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始终没有发挥出来,考核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相脱节。为了达到高专英语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除了期中、期末考试以外,还可以加上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听力、口语考试等其他测试形式来测试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这些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修正和提高。令人欣慰的是,我院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近两年来要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二级考试,这样学生必须接受口语、听力测试。因此,调整高专院校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调整。一纸试卷一次统考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若不改革考试制度,就很难把教学目标调整到注重能力培养这个方向上来。
四、对教师的要求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会通中西”的作用,即肩负着文化传播中介的重担。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双文化修养,培养双文化的理解能力、识别力、鉴赏力,在大脑内形成两套文化系统,不仅作好双语人,而且作好双文化人。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基础的双文化意识,预测文化学习可能出现的误区,通过文化对比及时引导学生的文化学习,让他们能够避免将来有可能出现的文化休克及文化定势现象。同时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文化心理,让学生知道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属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系统,每个系统由于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宗教传统等渊源不同,从而导致其不同的文化内涵。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精髓,有其对世界文明独特的贡献,有其引以为荣的文化传统,当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糟粕。所以教师要做好两种文化的调节者,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分寸,要尽量客观、公正,切忌把自己不良的文化意识带到教学中去,从而产生负面影响。要让学生在热爱自己母语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尊重目的语优秀的文化传统。其次,高专院校外语教师遗乏,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因而在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力度不够,迫切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否则在高专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只能是一句空话。
总之,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结合社会文化知识的学习,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也应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语言知识,也学习了社会文化知识既培养了语言能力,也培养了社会文化能力既拥有了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获得了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笔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探寻一条在高专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之路。
(作者单位: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