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论文

时间:2022-05-09 10:43: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畜禽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畜禽论文

畜禽论文: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经济论文

1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项目投入产出分析

农村沼气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但可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变废为宝,生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且可作为实施循环农业的纽带,通过沼渣沼液的还田利用,构建“养殖业-沼气-种植业”的循环农业模式。现以300m3沼气工程为例对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项目进行效益分析。

1.1工程投资运行费用

1.1.1建设费用。包括主要建、构筑物(原料预处理池、厌氧发酵罐、储气柜、配套设施等)建设费用91万元;污水发酵系统主要仪器设备购置费用(污水提升泵、脱硫塔、管道阀门及配件、沼气锅炉及沼气余气利用装置等)30万元;项目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工程设计、监理费等)9万元。共计130万元。

1.1.2原料费。发酵原料主要为养殖场畜禽粪便,由于畜禽粪便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损失很少,沼气工程运行原料费用忽略不计。

1.1.3年管理维修费。主要包括沼气工程运行管理人员工资、正常维护保养、配件更换等费用,共计6万元。

1.2产出效益

1.2.1能源效益。农村沼气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减少养殖场原煤、石油液化气、电力等商品能源以及薪柴、秸秆等非商品能源的消耗。300m3的沼气工程平均年产可实际利用沼气54750m3(取容积产气率0.5m3/d),沼气热值为20935kJ/m3,取沼气利用设备热效率为60%,计算得300m3沼气工程年实际可获得热量687714750kJ。目前扬州地区农村生活炊事用能多为电能和石油液化气,该研究选取电能和石油液化气产出等量热量的费用支出的平均值作为衡量沼气工程年能源效益的依据,结果见表1。

1.2.2种植业效益。沼渣和沼液统称为沼肥,经过沼气发酵处理的沼肥,一方面抑制和杀灭了大部分有害病菌和虫卵,同时又富集了养分。比如,沼渣的有机质含量为40%~60%,含全氮10%~20%,全磷0.4%~1.2%,全钾0.6%~2.0%[12];此外沼液内还含有激素类物质,能刺激作物生长,同时具有抑制细菌、病虫害发生的作用,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年猪存栏3000头养殖场实施300m3沼气工程后平均日处理猪粪污17.7t,沼渣、沼液年产量6000t左右;沼渣、沼液作为养殖场业主农田肥料,年可节约肥料费用12万元。

1.3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项目各项财务指标

1.3.1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是考察项目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指标。300m3沼气工程的年能源效益与种植业效益之和为29.4万元。取沼气工程的正常使用年限为15年,基准收益率10%作为评价标准,沼气工程项目成本和收益如表2所示。由上述计算公式及表中数值可得户用沼气池计算期财务净现值(FNPV)为47.98万元。

1.3.2动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是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投资项目回收投资所需的时间,通过计算从项目投资之日起,用项目各年的净收益的现值将全部投资的现值收回所需的期限的长短来判断投资项目风险大小。其计算公式为:动态投资回收期(N)=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9-1+(5.16/9.92)=8.52(年)。

1.3.3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它反映项目所占用资金的盈利率,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其表达式为:FNPV=∑nt=1(CIt-COt)(1+FIRR)-t=0式中,FNPV为财务净现值;CIt为第t年的成本;COt为第t年的收益;n为项目运行年限;FIRR为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根据财务现金流量表在Excel中运用函数IRR求得为16.1%。

2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效益分析结果

以扬州农村地区使用较多的电能和液化石油气作为参考燃料,取沼气工程正常使用年限为15年,基准收益率10%作为评价标准,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项目各项财务指标的计算结果表明:工程的财务净现值为47.98万元,为正值收益;内部收益率为16.1%,高于10%的基准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为8.52年,回收期稍长。各项指标表明,该项目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指标良好,经济效益显著,但投资回收期稍长。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建设不仅为养殖场业主提供了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和优良的有机肥料,而且在生产沼气过程中处理了养殖场畜禽粪便及冲洗废水,有效地减少了养殖业废弃物通过自然堆沤方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该研究把沼气的能源替代效益和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施用节约的化肥、农药购置费用作为计算沼气工程收入的来源,但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只有部分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业主配套拥有相应的消纳沼肥的农田、果园、蔬菜基地等。许多沼气工程业主以养殖业为主,沼肥的农田使用主要依赖周边农户,实践中由于沼肥在运输和施用上的不便养殖场周边农户付费使用沼肥的意愿并不高。同时,沼肥每天连续产生与作物施肥季节性存在矛盾,因此实践中部分沼气工程业主免费把沼渣沼液提供给农民进行农田的施肥和灌溉。在投资回收期本已稍长的情况下,缺少了沼肥的经济收入,导致了部分沼气工程后期运行经济效益弱,甚至缺乏盈利能力。因此,在目前政策环境下,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想要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工程业主必须配备足够消纳沼肥的自有农田,以沼肥代替化肥节约种植业生产成本,提高“三沼”经济附加值,实现种养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存在的问题

3.1“三沼”综合利用工作有待加强叶小梅等对江苏省21处大型沼气工程运行情况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沼气工程由于上网发电困难,沼气用途单一,所产沼气均用于养殖场自身的生产生活用能,大量多余的沼气被白白浪费。徐庆贤等对福建省养殖场沼气工程调查中发现,有近82%沼气工程所产沼气实际利用率低于30%,其余沼气均排空,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实践中部分沼气工程所产沼渣沼液没有充分利用,而是随意排放到了池塘沟渠中,造成了环境的二次污染。

3.2沼渣沼液安全施用工作有待加强沼气工程所产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大量用于农田,其安全性不容忽视。工程实践中,许多养殖场沼气工程排放的沼渣沼液中粪大肠菌群等致病菌数量还未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等国家及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定值,沼渣沼液施入农田后存在病原生物污染问题。另外,受饲料和兽药的影响,沼肥中除了营养组分外,还存在重金属、农药残留物等问题。

4结论与建议

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项目在做好“三沼”综合利用的条件下,项目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各项指标良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具体工程实践中,只有部分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业主配套拥有相应的消纳沼肥的农田、果园、蔬菜基地等。许多工程业主主要从事养殖业,沼肥免费提供给农民进行农田施肥和灌溉,缺少沼肥的经济收益,导致了沼气工程后期运行经济效益弱,甚至缺乏盈利能力。沼气工程除具有内在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外部效益。而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农民对优美良好生活环境的诉求越来越高,沼气产业处理农业废弃物、生产可再生清洁能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将越来越受重视。因此,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尝试新的工程补贴政策,成为农村沼气建设的当务之急。为此,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转变发展思路,突出沼气工程建设的社会公益性从表面看,沼气工程是养殖场业主为了解决养殖场粪污的问题建设的粪污处理工程,具有纯个体物品的属性,但是在保证我国肉类粮食供给安全和农村优美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沼气工程建设带有较强的公益性质。因此,应把推广和使用沼气技术作为农村环境整治、节能减排的公益性工作来抓,引入市场机制,借鉴德国等欧洲国家的财政补贴制度,建立基建补贴与沼气终端产品价格补贴相结合的补贴方式。通过立法等方式,建立用气价格补贴或者发电价格补贴标准。通过政策引导,营造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政策氛围。

4.2做好“三沼”综合利用工作,发挥沼气产业在循环农业中的纽带作用做好“三沼”综合利用是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前提基础,沼气工程项目在调研立项时应同步考虑配备与养殖场规模相当的吸纳沼渣、沼液的农田。不断探索“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适合各地实际的循环农业模式,延长沼气产业链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排放量,以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双赢”。

4.3做好“三沼”安全使用,避免环境二次污染针对当前沼气工程运行中存在的沼气空排、发酵产物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在项目规划实施过程中认真做好二级发酵罐、沼气余气燃烧火炬等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大力推广多级氧化塘技术,避免“三沼”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作者:陈明波汪玉璋杨晓东陈静单位:扬州市邗江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畜禽论文:畜禽养殖规模化系统设计论文

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1系统总体方案

系统由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感知层主要包括相关传感器以及相应的设备,用于采集现场的环境信息参数的采集;感知到的信息参数通过传输层上传至应用层,为最终的应用服务。

1.2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

传感器节点是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元素,本系统中传感器节点结构如图2所示。系统采用了统一的供电处理单元(市电、电池与太阳能可选)及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传感器模型的思想。其中,NACP为网络应用处理器,TEDS为变送器电子数据表单。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通过A/D转换,经微处理器进行处理,通过NACP模块将传感器网络与其它公网进行信息交互;同时,微处理器将信号经过D/A转换送至光耦,最终对被控设备进行控制。

1.3智能管理模型设计

智能管理模型如图3所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3个部分:基于WSN的数据采集、领域数据库库和知识库、智能信息处理专家。将WSN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领域数据库和知识库处理,最终建立环境预警与控制模型以及精细饲喂模型,为畜禽养殖的精准化预测和预警、饵料投喂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2簇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

通信安全和能耗管理是组网方式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对于实际应用环境,现场布线通常受到环境的制约,大多数情况下采用无线的方式。考虑采用分簇(分区域)的能量供应方式,每个簇的簇内节点采用太阳能板的供电方式,中心节点则采用市电供应能量。基于通信的稳定性和能耗,本文中采用簇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将畜禽养殖场进行分簇(分区域)组网,依据养殖品种(小猪和母猪),按养殖场地进行分簇。全网分成多个簇团,每个簇团都有一个簇头节点,由簇头节点组成上一层传输网络。在每一簇内采用特定的结构组网,簇内采用交叉双链通信方式,各簇首之间采用自组网的结构进行组网。簇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图如图4所示。交叉双链通信方式如图5所示。采用这一通信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在通信链路中某一传感器节点出现故障而导致的整条链路通信失败的情形,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

3效果与验证

3.1网络可靠性验证

丢包率PLR(PacketLostRate)定义为数据帧丢失字节数与完整数据帧字节数之比。接收节点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帧不完整,则说明存在丢包。本文中采用了簇型网络结构,簇内采用交叉双链通信方式。对丢包率进行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以看出:采用簇型组网方式,并且选用交叉双链通信方式,丢包率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大大提高了网络通信的稳定性。

3.2系统运行效果

监控中心计算机监控软件用C#语言编程。监控系统软件具有实时监控现场情况、保存历史数据、对系统配置、提供帮助等功能。监控软件界面图如图7所示。该养猪场由多个饲养棚组成,主要饲养对象为小猪和母猪。刚出生仔猪体温调节中枢不全,缺乏体温调节能力,对猪舍的环境要求很高。小猪猪舍的适宜温度在22~30℃之间,湿度为60%~80%之间。通过控制界面可以调控至适宜温度,主要是通过控制热风炉和降温设备来实现。2013年8月28日,自动控制模式下舍内平均温湿度变化情况,如图8所示。由图8可以看出:小猪猪舍内的温度在22~28℃之间,且波动比较小;湿度为60%~80%。

4结语

简要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从组网方式和智能管理模型上进行了研究。将其应用到实际畜禽养殖环境中,结果表明,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准性有了明显改善。1)采用簇型组网方式,系统的丢包率有很大程度的下降,网络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2)通过智能化管理模型的建立,实现了畜禽养殖的精准化预测和预警、饵料投喂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由于规模化养殖的需要,对于现场环境的采集信息量比较大,所需传感器数目和种类比较多,如何有效部署传感器、保证网络通信的稳定性,以获得更精准更全面的环境信息,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张伟何勇刘飞阮艳凤单位: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嘉兴市宏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畜禽论文: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论文

1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的主要内容

对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示范推广,主要是依照具体标准,遵循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核心(即“五化”——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针对关键和弱势环节逐一落实,使畜禽养殖实现高效扩繁,并通过技术培训、广而告之等手段大力宣传、推广,从而让畜禽养殖获得最佳效益。

2推广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是形势所趋

2.1是畜牧业遵循市场变化轨迹,从“量”到“质”的顺势而为不可否认,如今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注重质量,注重健康饮食,不再仅仅是吃饱,而是要吃得放心,吃得有营养。当人们的饮食观念发生变化、要求更高时,传统的禽畜养殖方式、不合理的畜禽产品结构就不可避免地惨遭淘汰,而注重科学养殖、合理布局、提供优质健康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2.2是畜牧业配套养殖,从“盲目生产”到“科学规划”飞跃转型的时势所需采用科学统一的生产标准与质量标准,不仅可获取优质、可靠的畜产品,而且利于市场竞争更趋向公正透明,对养殖户、消费者来说均是“受益匪浅”。另外,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实施,营造出“不以规矩不以成方圆”的畜牧业配套养殖氛围,制定了相关标准与制度,避免跟风的盲目生产。值得一提的是,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因地适宜,量化为入,使牧民和养殖户胸有成竹,将生产规模与销售市场合理衔接。

2.3标准化生产是当前畜牧业发展的航标,是畜牧业适应全球环境、与时俱进的首要之举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不仅颠覆了发达国家在禽畜产品质量标准方面纵横一体的独断,更提高了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用无可挑剔的优质产品刷新出口量,为国为民增加收入。

3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3.1优胜劣汰,统一品种,加强种畜禽的日常管理。在一定区域内尽量实现畜禽品种上的统一,为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奠定基础。

3.2加强规模化养殖场的培育力度,意在整合小户。规范经营管理和统一生产模式是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内容。所以,应注重培育、扶持规模养殖场,并以其为龙头带动相邻小户,组合为专业化养殖小区,这样便于有效管理。

3.3注重兽医业务技术培训,并学以致用。同时,采用“外引内联,相互携作”的途径,激发各位兽医对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的浓厚兴趣。

3.4做好防疫工作,为畜禽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百姓之所以钟情绿色环保型畜禽产品,主要是因为这类产品达到卫生标准,可放心食用。而按照规定做好畜禽防疫工作,方能为畜禽标准化生产奠定牢固的基础。

3.5强化牧业执法,加大畜禽市场的监管力度。在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中,应取精华弃糟粕、取优质抵伪劣,层层把关,用火眼金睛震慑不法分子,确保养殖户用到放心饲料和兽药。

3.6由点到面,循序渐进。推广畜禽标准化生产,应逐步铺开,并注重实际结果。另外,应着重引导、培养农牧民主动推广畜禽标准化生产的习惯,并持之以恒,使之落到实处,从而早日实现禽畜的标准化生产,让广大老百姓实现放心购买畜产品。

4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措施

4.1重视禽畜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力度不断使之完善

这是实现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的基础。首先,统一设计,依据“房屋砖瓦化、设备现代化、技术规范化”的标准,建造标准化畜舍并配备消毒器、冰箱等相关设备。同时,秉乘“方便生产,方便防疫”的理念科学规划,并依据主风向对主要功能区进行正确设置,给畜禽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其次,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原则,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大标准化畜禽圈舍建设力度。光照、喂料、饮水、清粪应全部实现自动化。安装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加强安全和管理监控,实现管理升级。再次,积极发展标准化集中畜禽产品供应站,为畜禽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实施创造应有的先决条件。

4.2持之以恒,将良种普及作为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的重点

应加大优良品种的引进,选择具有抗病力强、效益高的优良品种进行标准化繁殖生产,以各种努力、助力提高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另外,突出品种改良,以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在畜种改良上,应秉承“提高优良畜种比例、压缩低产畜种”的理念,创新机制、出台优惠政策,以加快禽畜良种体系建设。

4.3注重科学饲养,狠抓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

首先,按照当地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草原禁牧计划,将推广畜禽舍饲、半舍饲养殖技术作为重点,提倡“标准舍,科学管;冻精配,创高产”的综合组装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根据新疆冬季漫长、气候寒冷的特点,建立有暖棚和温室的标准化圈舍,并随着气侯变化对畜禽进行合理饲养。其次,为保证舍饲成功顺畅,需着重推广青贮饲料、微贮技术,并使之落实,为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饲草饲料基础。再次,为从根本上保证畜产品安全,强力推行饲料用品标准化生产,对牧草和饲料实行无公害、标准化、有机化生产,并由相关畜牧部门认定,达不到标准不得进入畜牧生产领域。

4.4吸引龙头企业加盟,做好标准化品牌建设

这是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的关键。首先,采取优惠政策,邀请龙头企业入驻当地,伴随着这些榜样企业一同而来的是专业的人才、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标准,促进了产品质量和产业层面的提高——这些因素,给当地牧业标准化生产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4.5加强畜禽疫病防控,以保护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成果

畜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是是否将重大动物的疫病预控工作做到位,以确保畜禽标准化生产过程中无疫情发生。首先,为了使畜禽健康成长,组建畜禽病检中心必不可少,同时必需购置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并加强冷链系统建设。其次,建立防疫、消毒等制度,完善免疫程序,把畜群免疫作为防疫制度化的重中之重,主要采取加强免疫,定期检测的方法,作好种群动态的健康检测,确保免疫效果。在此需强调的是,在疫病防治上,应务必按照农业部公布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的规定使用畜禽用药,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用药笔记的记录,做到规范用药,从而保证畜禽产品的安全。另外,遵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管理规范》,落实畜禽疫病检测的具体事项,对当地所有畜禽进行动态检查、全面控制,并建立畜禽产品安全检测检验体系,确保畜禽活体不含药残,健康无疫。

4.6实施定点屠宰,实现畜禽屠宰加工环节标准化

务必控制好畜禽产品上市关,严把动物产品上市关,对无免疫标识和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的畜禽不能屠宰,对无检疫印章(标识)和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的畜禽食品严禁出卖。

4.7提倡清洁生产,力争“就地化污”,做到粪污处理无害化

这是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怀揣“农牧一体,种养兼顾”的理念,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的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并变废为宝,提取畜禽粪便中所含的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可用微量元素并制成复合肥。其次,在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必须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尿分离之举措,对禽畜的粪便进行有效分离,防微杜渐,从根本上杜绝或消灭畜禽排泄物及相关污染物的滋生、漫延,保护环境,还牧民、农民一个绿色环保的家园。再次,在牧区应提倡立体养殖、堆肥、沼气发酵等先进的畜禽饲养技术,从而取得“及时化污”的高标准、严要求的好效果。

4.8注重监督控制

这是畜禽标准化生产推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法律保证。首先,实行兽药、饲料产品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了饲料安全,同时突击对牧民使用的饲料、兽药进行检验,从而保证了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顺利推广。其次,对畜禽产品质量务必重视并从严要求,建立并完善检测系统,引导畜牧加工企业实行标准化加工,做到畜禽产品从源头到供应末端的全程无死角、一条龙的监测监控。再次,责任到人,环环相扣,实行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不遗漏任何细节,不放过蛛丝马迹,从宰前到消费场所,进行认真检查,以保证消费者享用到安全、可靠、放心的畜禽产品。

5建议

5.1转变经营创新方式,突破瓶颈,创新和发展并驾齐驱,产品质量和经济收入携手同行,将关注点聚焦在产业的内部调整与成长,比如研发能力的增强,品质的提升,内部创业的实施。

5.2政府应投资带动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但要集中于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瓶颈产业,从而达到“扩张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高度,优化产业梯度”的目的。

5.3多渠道开展融资活动,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使畜禽标准化生产资金得到保证。

5.4用环保的理念,积极探索畜牧业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主张客观、理性地对待畜禽废弃物,对其加以科学化处理,以达到循环、再次被利用,利国利民,福及民生。

作者:苏婷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治蝗灭鼠指挥部办公室

畜禽论文: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监管论文

1中国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中国畜禽养殖污染呈现量大面广、点面共存、多要素叠加、区域差异等特征,污染防治与环境监管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是污染物产排量大、比重高,2012年环统数据显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分别为1099和63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5%和25%。二是污染区域差异明显,山东、黑龙江、河北、辽宁、河南、内蒙古等6个省份养殖业COD排放量占到全国的50%以上。三是污染点源面源共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和污水的有组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粪便长期过量还田对农田土壤造成面源污染。四是多要素综合污染,畜禽养殖造成了水体、大气和土壤的立体综合环境污染,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2中国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基础与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快,但执行力普遍较弱。中国已经形成了以《条例》为核心,覆盖行政、财税、经济、产业等各个方面的法规体系,然而执行力普遍较弱,畜禽养殖环境监察执法手段单一、能力不足、执法不严。二是技术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但指导性、指导性不足。国家层面建立了涵盖环境标准基准、环境技术政策和环境工程规范三大体系,然而地方政府更具操作层面的技术管理文件较为缺失,技术可适性分析、技术应用研究、技术推广机制等配套工作滞后。三是环境监管基础不断夯实,但引导性政策缺失。中国探索实施了污染源普查及更新、污染物总量减排制度、专项执法检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禁养区划定管理制度等环境监管手段,但都偏向于管理,缺乏投融资政策、产业激励政策、市场化引导政策等偏向于引导性的政策。四是财政投入逐年加大,但造血机制仍未建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名录广泛,“输血型”政策仍占据主导地位,尚未建立以“造血型”产业投融资机制为主的政策体系。

3欧盟畜禽养殖环境监管经验

3.1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欧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涉及到行政处罚、农田生产操作规范、化肥税收、财政补贴奖励等多个方面,政策内容细致、可操作性较强。2000年以来,欧盟制定的控制农业污染相关法律主要有:《欧盟水体系指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硝酸盐指令(91/676)》、控制杀虫剂最大使用量的《杀虫剂法(91/414/eec)》、限制水中杀虫剂残留的措施及为保护鱼种贝类安全而制定的《水清洁的共同体措施》等;2006年欧洲理事会通过了《农村发展战略指南(2007年-2013年)》,提出理性的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定经过批准的项目和计划所需资金主要由欧洲农业发展基金提供,其中农业环保支付金额占全部农村发展项目/措施支付额的22%。

3.2有效的财政补贴政策

欧盟将畜禽粪便密度坚定地确立为欧盟农业管理的中心目标,绝大多数农业环保计划的专项资金来自欧盟财政,各成员国负责具体实施这些计划。欧盟每年用于农业环保计划的总支出约为16亿美元(2012年数据),占欧盟农业总支出的4%,各欧盟国家联邦政府、地方政府还有各自的相应投入,各级财政补贴都按照欧盟及成员国要求实行交叉遵守的补贴制度,将农民获取政府补贴与遵守农业环境保护义务实行强制性的挂钩。欧盟在2007-2013财政规划中进一步将补贴用于整个农村大环境的综合保护与治理,养殖场为农业生态建设投入越多,其获得的补贴也就越多。

3.3精准的肥料总量控制政策

欧盟各国在征收高额化肥税的同时,实施了对化肥和动物粪肥的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的全程管控政策,限制生产和施入农田的肥料总量。欧盟颁布实施《硝酸盐指令》,保证畜禽粪便施用量要与农田消纳和利用能力相适应,并对最大施肥量、施氮磷量、施肥时间、施肥方法等也进行了限制,以保证在粪便施用过程中不造成对地面水域及地下水水质污染、不破坏土壤的正常自净过程、不造成农作物品质的异常恶化、保证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3.4高额的化肥税收政策

欧盟各国通过实施高额的化肥税收政策,降低化肥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控制化肥行业规模和市场流通量,减少肥料中化肥的比重,间接提高农场利用动物粪肥的积极性。如荷兰MINAS(MineralAccountingSystem)系统记录每个农民的养分投入和产出情况,肥料用量如果在标准之内无需交税,如果超出标准需要缴纳较高的税额。瑞典从1984年开始征收化肥税,税率为0.60瑞典克郎/公斤磷,使磷肥售价上涨了5%。

3.5适度的产业限制政策

欧盟各国为降低区域粪污消纳压力,在提高生产补贴的同时,对区域养殖区域、养殖结构、养殖规模予以限制,强化环境管理要求,从源头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20世纪90年代,欧盟各成员国通过了新的环境法,规定了每公顷动物单位(载畜量)标准、畜禽粪便废水用于农用的限量标准和动物福利,鼓励进行粗放式畜牧养殖,限制养殖规模的扩大。如荷兰从1984年起,不再允许养殖场和养殖户扩大经营规模,并通过立法规定每公顷2.5个畜单位(奶牛),超过该指标农场主必须交纳粪便费。英国立法限制建立大型畜牧场,规定单位畜牧场最高养殖规模奶牛200头、肉牛1000头、种猪500头、肥猪3000头、绵羊1000只和蛋鸡7000只。

3.6精细的环境技术政策

欧盟制订的环境友好技术政策以“粪便营养物质综合利用”的物质循环理念为根本,其可行性技术指南目录主要针对清洁生产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和废弃物综合技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欧盟《污染综合防治指令》对采用科技方法控制污染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首先是通过实用技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阈值,如厂房设置、粪便收集系统建设、通风系统建设采用的技术都是用来减少营养元素以气态形式的排放量,减少N、C元素的流失;其次是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充分利用农业生态循环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如沼气发电技术、沼液微生物生物质提取技术、干粪生物制肥技术等,最大程度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

4欧盟经验对我国启示与建议

欧盟是世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领跑者,在清洁生产技术政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污染防治监管手段等方面沉淀了大量成功经验。针对中国畜禽养殖污染严重态势,以及当前畜禽养殖环境监管问题和治理需求,本文研究提出健全塔式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奖惩结合型政策体系、实施系统化总量减排、建立全程化环境监管体系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建议,以期为下一步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要求,统筹设计中国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监管体系提供借鉴。

4.1把握契机、落实《条例》,健全塔式法律法规体系

中央政府进一步强化《条例》宣贯工作,制定《条例》实施细则,建立差异化、塔式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省级人民政府应以此为契机,结合区域污染特征和管理需求,加快推动省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立法工作,突出省级法律法规的宏观性、原则性和承接性;各县级人民政府应颁布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意见或计划,将条例中确定的综合利用工程、激励奖励政策、环境监管要求细致化落地。

4.2疏堵结合、双管齐下,完善奖惩结合型政策体系

严格环境监管制度,形成畜禽禁养区、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监察执法的管控体系,强对企业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将污染治理考核与生产经营许可、农业生产补贴政策结合,倒逼规模化养殖场减少污水排放量、实施废弃物综合利用;出台有利于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企业优惠税收、绿色金融信贷和环保投融资政策,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出台畜禽养殖环保投融资政策,拓宽治污设施建设与管理资金来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4.3种养平衡、以地定畜,优化总量减排理念方法

采用系统减排理念,将畜禽养殖污染物总量控制端口延伸到大气和土壤,突出水-气-土壤综合生态系统的减排效力,研究制定复合生态系统的面源污染总量控制技术核算方法,制定全要素的系统化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综合利用产生的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动物粪肥施入农田的量(包括有机质总量、N/P总量、微生物菌群量等)进行控制,并逐步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工程规范、操作规程体系。

4.4利用优先、防治结合,建立全程化环境监管体系

从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通过发展循环农业,将牧草种植、畜禽养殖、能源生产、微生物培养和加工等子系统有机结合,推进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能源化和肥料化;实施全程化、精细化环境管理,逐步实现饲料配方、品种选择、习性驯化、圈舍建设等前端环节管理,个体单独管理、量化时间管理、量化饲养、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等生产环节管理,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排放标准控制、土壤氮磷施入量控制等污染治理环节的全过程管控,制定详细全过程技术、工程指南,规范和指导养殖场开展系统化污染防治。

4.5企业为主、多方共举,营造积极良好舆论氛围

明确人民政府及环保、农业和能源部门和企业的权责利,强调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污染防治主体和环境保护责任,既要切实宣传畜禽养殖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及其严重性,又要积极推广科学防御理念、技术;让养殖企业认识畜禽养殖污染任务的艰巨性和目标的可达性、粪便的潜在价值和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前景;再者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畜禽养殖污染的公害,营造全民参与、分工负责、共同推进的舆论氛围,推进畜禽养殖环境监管手段精细化和养殖企业的污染防治技术升级。

作者:吕文魁王夏晖孔源路国彬马薇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

畜禽论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下的规模养殖论文

1出台《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意义

(1)《条例》关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基本思路是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激励、扶持、引导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为根本途径,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根本方法是通过优化布局、扶持鼓励,更好地实现废弃物就地就近资源化转化和利用。《条例》采取全过程管理思路,对产业的布局选址、环评审批、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等前置环节作出了规定,也明确了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利用途径等环节的要求,能够引领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从而推动产业发展走上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的路子。出台《条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畜禽养殖业从加强科学规划布局、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推进种养结合、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入手,提高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2)《条例》的出台将大力提升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动态合利用的整体水平及畜禽养殖业的环境保护水平,有利于从根本上突破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瓶颈。《条例》的出台就是要推动畜禽养殖业从加强科学规划布局、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从而实现以环境保护促进产业优化和升级,为实现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生产布局、强化污染源头管控,是实现促进畜禽养殖业发展和加强环境保护“双赢”的前提和基础。对此,《条例》明确,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要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畜禽养殖生产,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总量;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要与畜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确定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同时,《条例》还要求地方政府通过划定禁养区、对污染严重的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等措施,对不合理的畜禽养殖生产布局进行调整,并对整治中遭受损失的养殖者依法予以补偿。

(3)《条例》从制度建设上开始了系列实践,特设专章对综合利用的激励措施作出了规定。《条例》规定,政府部门应出台扶持鼓励措施,如利用相关资金支持污染设施建设、对粪便等综合利用实施税收优惠、严格限制环评收费、对自愿减排予以奖励等,可以减少养殖业污染防治经济负担,防止由于成本增加造成养殖业负担加重。《条例》的出台,有利于推动畜禽养殖产业升级,有利于长期地保障市场稳定供应。

(4)《条例》从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方面来防治污染,严防废弃物随意排放。这些规定将有助于堵住随意处置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路子,推动更多的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入利用环节。

(5)《条例》对所有的养殖和废弃物处理活动做出了一般性规定,即所有规模的养殖及废弃物处理活动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防止粪便、污水和尸体等污染环境,也为今后处理由养殖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邻里纠纷提供了制度依据。畜禽养殖会有一定的畜禽死亡淘汰率,是产业的正常现象,但畜禽尸体的处置得当与否则直接关系到环境安全。对此,《条例》予以了高度重视。在相关条款中,将尸体与粪便、污水等都作为废弃物,对其安全处理处置做出了规定,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动物尸体处理处置环境安全监管提供了制度支撑。

2分类管理,加大扶持,确保针对性和可行性

《条例》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分类管理。条例规定,考虑到我国的畜牧业发展相对较弱,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形势又比较严峻的现实,条例明确其适用范围是养殖场、养殖小区,并要求省级政府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具体规模标准,同时明确牧区放牧养殖不适用本条例。要求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已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代为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可以不自行建设污染防治设施。要求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之外的其他养殖户,采取措施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并及时收集、贮存和清运畜禽养殖废弃物。要求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由市、县政府进行综合整治。《条例》规定,政府部门应出台扶持鼓励措施,如利用相关资金支持污染设施建设、对粪便等综合利用实施税收优惠、严格限制环评收费、对自愿减排予以奖励等,可以减少养殖业污染防治经济负担,防止由于成本增加造成养殖业负担加重。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实施资金支持方面,条例加大了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力利用设施的建设实施资金补贴,规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申请包括污染治理贷款贴息补助在内的环境保护等相关资金支持”。

(2)在实施政策扶持方面,《条例》特别规定,利用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行有机肥生产等综合利用活动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以畜禽粪便制造的有机肥产品享受化肥运力安排、购买使用有机肥产品享受不低于化肥的使用补贴等优惠政策。

(3)条例规定了一系列对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扶持和鼓励措施,例如:明确对沼气、制肥等综合利用设施以及沼渣沼液输送和施用、沼气发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予以鼓励和支持。

(4)条例还规定了对废弃物利用予以税收优惠并享受农用电价格,对有机肥购买使用予以不低于化肥的补贴等优惠政策,利用废弃物进行沼气生产和发电的享受新能源优惠等。

3结语

综观《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对养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是以科学规划为实现双赢打好基础,条例从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这两个规划入手做出了具体规定。二是以落实环保要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条例对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环保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三是以激励引导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条例将激励和引导废弃物综合利用作为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做了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都有利于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益,在提高环境保护水平的同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双赢。

作者:鞠林张文飞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畜牧兽医站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动物防疫站

畜禽论文:畜禽规模养殖业论文

1城市工商资本

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投资方式,表现为:投资额度大,畜禽养殖数量多,养殖技术水平高。这部分资本主要来源于一些大型建筑企业、公司集团等,其资金投向主要是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或高度集约化、标准化的规模畜禽养殖,其养殖企业多为示范性的龙头企业,以生猪养殖为例,其规模大概为年出栏10000头以上水平。

2社会资本投资畜禽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龙头”企业生产规模不大,带动效应不强

除极少部分投资上亿元的“重量级”畜禽规模养殖企业外,绝大多数畜禽养殖“龙头”企业属中、小型投资规模。这部分中小型企业投入,大的多在500万~3000万元之间,小的仅有几十万元左右,其生产规模和效应均难以达到理想“龙头”水平。

2.2投资存在较大的盲动性

目前,由于投资畜禽规模养殖经营的很大部分人员来自于返乡农民和工商经营户,这些人员对畜禽规模养殖了解少,掌握的畜禽养殖技术欠缺,对国家惠农政策理解不透;另有少部分人员是为了得到政府或部门优惠政策扶持而转移资金投资畜禽养殖。因此,他们投资盲动性较强,所建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存在着规划差、缺乏科技含量、低水平重复建设、无技术支撑等问题。

2.3投资结构不合理

目前,由于大多数规模养殖企业仅限于畜禽养殖这一环节,而不注重种养循环利用和畜产品加工、经营与开发的投入,因此,他们难以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和推动其规模养殖向高层次方向发展。

2.4政府支持政策不够完善

与工业企业一样,畜牧“龙头”企业的发展也有一个由小到大、逐步壮大的过程。目前许多畜牧“龙头”企业在建立之初可以享受政府或部门的各种优惠扶持,而企业建成投产后除极少数重点“龙头”企业可以继续得到政府或部门的“特殊关照”外,大多数畜禽规模养殖企业难以继续享受优惠待遇,政府或部门对畜牧“龙头企业”扶持不够完整,缺乏“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后续扶持政策。

2.5投资者考虑不周,准备不足

(1)畜禽规模养殖既要承担市场风险,又要受自然灾害的制约,一些畜禽规模养殖者对此缺乏了解。例如:2012年1月以来,因鸡蛋价格持续下滑,仅江津境内倒闭或关停中小型蛋鸡养殖场就达12个。又如:2012年7月23日,江津区因遭遇百年一遇洪灾,致使区内1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和3个蛋鸡养殖场因选址不当而导致圈舍被毁、所养畜禽被洪水冲走或被泥石流掩埋的事件发生。(2)流动资金准备不足。除基本建设和必需的设施设备投资外,流动资金是影响畜禽规模养殖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方面。而畜禽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上市时间的集中性,以及购买饲料必须付现的实际,要求畜禽规模养殖业主必须要有充足的流动资金。目前,金融机构出于防范贷款风险和提高经营效益的考虑,对畜禽规模养殖特别是中、小型规模养殖户的贷款存有“戒心”。再加之目前从事畜禽规模养殖的多是社会闲散资金进入,因投资少规模小,故其土地、圈舍和畜禽等均不能用作银行抵押贷款,致使许多畜禽规模养殖户在流动资金短缺而需贷款时面临诸多困难,导致养殖企业生存困难。

2.6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养殖业的政策不兑现

政策“白条”现象影响了社会资金拥有者投资畜禽规模养殖业的积极性。

3建议

3.1以区县为单位成立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财政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种植业、养殖业等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定期向社会公布种植业、养殖业投资建设项目、投资所享受的优惠政策等基本情况,以利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资金拥有者筛选农业项目;组织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农业的专家,参与农业企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指导投资者搞好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业项目建设;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的优势,为畜禽规模养殖企业提供跟踪服务,重点解决规模养殖企业供求、科技、政策等方面动态信息不灵的问题,引导社会资金正确进入畜禽规模养殖产业化经营。

3.2推进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出台优惠政策

畜禽产品加工业一直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正确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畜禽产品加工业,既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投入,实现了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对畜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又可以较好地解决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的方向和结构。建议政府每年从财政支农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畜禽加工企业的发展。其中特别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和具有畜禽产品深精加工能力的“龙头”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

3.3以区县为单位,建立畜禽规模养殖金融风险基金

畜牧业是弱势产业,而农村金融又具有交易高、风险大的特点,因此,政策性的金融是财政扶持畜牧业的重要方面。建立畜禽规模养殖金融风险基金,用少量的财政补贴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向畜禽规模养殖企业提高投放贷款的比例和规模。

3.4加强和完善养殖企业信用贷款担保机构建设

允许各类农业企业加入,以解决中小型畜禽规模养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5借鉴发达国家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探索建立各类畜禽养殖保险,并逐步完善畜牧业风险保障体系,为畜禽规模养殖投资者提供多种保险,加强畜禽养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作者:苏灿坤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畜牧兽医站

畜禽论文:畜禽生态养殖论文

1生态养殖存在的误区

一些生态养殖户在养殖时存在以下误区:一是认为畜禽饲养的时间越长,肉品质量越好,因此,喂料特少;二是认为天然放牧才算原生态养殖,就算补料也很少。殊不知,这样的饲养方法其唯一的好处就是畜禽得到了充分的运动,但生长速度缓慢,出现了“长命猪”、“神仙鸡”和“神仙牛”。长命猪:是将猪养在山上简易猪舍里,白天把猪赶到林子里放牧,晚上赶回猪舍休息,每天每头成年猪投喂0.5kg的自产饲料(主要是玉米)和一些青饲料,种公猪、种母猪也只补饲少量的单一饲料(玉米),结果母猪体质差,断奶后母猪成了畸形,瘦如刀豆状(俗称神仙壳猪),仔猪双月龄断奶平均体重只有6.5kg,形似小鱼;商品猪饲养周期长达2.5年,平均体重不到100kg。神仙鸡:在坡上建一围栏,在围且栏里搭一个非常简陋的鸡棚,把鸡苗放在里面饲养,白天放牧,晚上回鸡棚,每天每只鸡投喂0.05kg玉米(或玉米粉)。因养殖密度大,鸡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而放牧鸡本身就不会走得太远,天然饲料极为有限,连草根树皮都吃干净了,商品鸡饲养周期1年以上,平均体重不到2kg。神仙牛:就是只喂野草(因为没有种草或种草太少),由于承包地的原因,放牧地受到限制,草量有限、草质较差,连野草都吃不饱,又不补料(或补很少的料),饲养周期3.5年以上,平均体重不到300kg。

2造成的损失

(1)畜禽的生长、生产环境极差,因大群的畜禽集中饲养,环境不堪重负,畜(禽)群活动不开,粪便清理难,污染环境,特别是阴雨天,粪水和雨水搅在一起,人要穿雨鞋才能进场;(2)由于环境条件差,仔畜禽成活率低,成畜禽也易发病;(3)畜禽营养极度缺乏,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没有补偿饲养,成了僵畜(禽),限制了其应有的生长个体;(4)由于营养跟不上,导致鸡群产生喙癖、母畜易产生软骨病、幼畜易产生佝偻症;(5)防疫跟不上,也是造成畜禽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6)饲养周期过长,导致畜禽肌纤维老化,肉的品质下降;(7)生产效益极其低下,得不偿失;(8)由于生态平衡被打破,生产的产品也算不上生态产品等。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实际上是践踏了生态、虐待了畜禽、损害了养殖利益(效益)。

3对策建议

要走出误区,首先,要了解生态养殖的概念。所谓生态养殖就是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适宜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1)选择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养殖必须根据所饲养畜禽的天性选择适宜畜禽生长的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比较大的天然的活动场所,让畜禽自由活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让畜禽自然的生长;(2)要给幼畜禽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其有较高的成活率;(3)要保证适宜的饲养密度,保证生态平衡;(4)要进行合理的补料,保证畜禽自然生长、生产的营养需求,进行现代生态养殖仍然要使用配合饲料,但所使用的配合饲料中不能添加促生长剂、违禁添加剂与动物性饲料,多喂优质青饲料;(5)做好防疫工作,合理用药,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抗体检测、科学免疫,为避免因药物残留而降低畜禽产品品质,尽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可选用中草药预防或治疗畜禽疾病(因中草药随处可见,采用方便,效果较好),积极使用活菌制剂(微生态制剂),杜绝使用违禁药品;(6)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畜禽粪便,实行种养结合,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循环利用畜禽粪便(如种植饲草、养蚯蚓、养虫、养蝇蛆等);(7)要分阶段饲养畜禽,前期精细,中期粗放,后期加强营养,并要求畜禽有足够的活动量(驱赶放牧等);(8)要注意适宜的饲养周期,笔者建议:商品猪10月龄以内出栏、商品牛2.5岁内出栏、商品鸡6月龄以内出栏,仅供参考;(9)生态养殖必须要建好畜禽养殖档案;(10)要建立与养殖规模配套的畜禽粪便、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11)建议政府出台生态养殖优惠政策,对生态养殖进行全力支持,保驾护航。业务部门要加大生态养殖的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使广大养殖者了解和掌握畜禽生态养殖技术,走出生态养殖误区。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福利养殖、生产绿色生态食品、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社会和谐而共同努力。

作者:周德强工作单位:贵州省绥阳县畜禽品种改良站

畜禽论文:我国畜禽治理养殖业污染论文

1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几个方面。畜禽养殖场污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大量的N、P等营养物质。养殖场废水一方面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另一方面通过土壤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使水中NO2-、NO3-浓度升高,人若长期或大量饮用,可能会诱发癌症[1]。研究认为,养殖业污染是导致水源氮污染的关键影响因子[2]。此外,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也是养殖场污水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畜禽养殖中大气污染源主要是CO2、CH4、NH3、H2S等气体,它们主要来源于畜禽饲料中氨的转换及畜禽粪尿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气CO2、CH4能加重温室效应,NH3、H2S可以引起环境酸化。并且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严重影响了动物和居民的健康[3]。畜禽养殖业中大量添加剂如Cu、Zn、Fe、As的使用,导致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4~5]。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和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累积,影响到土壤中各有机物的代谢,破坏土壤平衡,从而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及农产品的安全性,进而危害人类健康[6~8]。目前,畜禽废弃物已成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面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的严峻形势,“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农业源污染纳入了减排范围,核算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2年)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423.7万吨。其中,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53.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7.6%,是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3.4倍。氨氮排放总量253.6万吨。其中,农业源氨氮排放量80.6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31.8%,是工业氨氮排放量的3.1倍。而畜禽养殖业污染又占农业源污染的95%以上。因此,畜禽养殖业已成为排污之首,其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了城镇生活与工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之和。

1.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1.2.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不全

我国畜禽养殖业缺乏相关的引导和规划,大部分养殖场都是自由发展,普遍缺乏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如固定的防雨、防渗粪便堆放场和污水、尿液储存池。固体粪便堆放在露天场地,且无防渗措施;污水、尿液储存在无防渗措施的储液池中。在降雨过程中,畜禽粪便及尿液中的氮、磷、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及地下渗漏的方式发生转移,导致大量污染物质进入周边及地下水体。

1.2.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不够

由于传统养殖习惯,大部分老养殖场内部的环境管理比较粗放,加之畜禽养殖业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效益波动较大。因此,畜禽养殖单位主动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而目前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污染减排工程建设推进工作存在较大的阻力,进展缓慢。

1.2.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体系不完善

随着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不断加重,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等。目前,最新的法律法规是国务院于2013年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这是我国首部国家层面上的农业环境保护类法律法规。此条例将激励我国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引导畜禽养殖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养殖之路。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目前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以增加其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才能有效应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

1.2.4畜禽养殖单位污染防治观念淡薄

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养殖单位缺乏对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的意识。建场时只考虑养殖,没有考虑养殖废弃物的储存、处理及利用的问题,粪便随意堆放、污水、尿液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缺乏主观能动性,对政府的要求能拖即拖。因此,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推动工作存在较大的困难。

2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途径

2.1能源化

2.1.1沼气工程

畜禽养殖沼气工程是以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将其中的高分子碳化合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9]。沼气工程是集污水处理、沼气生产和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通过沼气工程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产生了新型能源-沼气。沼气是一种优质清洁能源,可以用作照明、炊事或生产用能,以减少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的消耗[10]。目前,沼气技术在我国已经非常成熟,养殖场可以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建设相应大小、相应种类的沼气池,并配备相应面积的沼渣、沼液消纳土地,使养殖场的污染物达到零排放。

2.1.2微生物燃料电池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所含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绿色产能技术[11~12]。该技术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清洁无污染等优势。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尚处于起步阶段,燃料电池功率低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研究非贵金属催化剂、阴阳极材料的优化、质子交换膜的改善、微生物的筛选和培育、生物膜固化技术等,可以突破燃料电池发展的瓶颈,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南开大学的金涛通过对阴阳极材料修饰改性,对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了优化,获得了该技术处理畜禽废水迄今为止最高的功率密度[13]。随着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及推广,畜禽养殖废水不仅得到了处理,而且产生了新的能源-电能,同时解决了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实现了双赢。

2.2肥料化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及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是农业生产中需要的宝贵资源。我国传统农业的施肥方式是简单的堆肥后还田,或者是直接还田。由于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和虫卵,还田后对农作物及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最具有市场前景的是生物有机肥法。生物有机肥是畜禽粪便经生物肥菌种发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能够调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使农作物大幅度增产。生物有机肥法是一种集处理和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于一体的生物方法。这种方法处理粪便的优点在于最终产物无毒无味,且干燥,易包装、使用,而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14]。由于畜禽粪便中含有重金属,而目前缺乏有效的去除重金属的方法,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大量使用易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因此,生物有机肥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随着国家对有机肥生产、使用等税收、补贴政策的推广,有机肥生产技术的开发研究,生物有机肥产业将会进一步得到推广。

2.3饲料化

研究证明,畜禽粪便含有大量未消化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粗脂肪和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经过加工处理可成为较好的饲料资源[15]。但由于畜禽粪便作饲料存在能量低,矿物质含量较高等营养不平衡,此外,畜禽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添加剂,其大部分残留在粪便中,粪便再作为饲料使用时,可能会出现超标甚至中毒的问题[16],所以目前发达国家已不主张使用畜禽粪便作饲料[17]。

3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3.1合理布局,种养结合

针对地方环境特点,对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根据养殖业规模、养殖废弃物的特点决定地方种植业结构。通过农牧结合,以农养牧的方式来解决养殖业污染,使养殖业废弃物充分得到资源化利用。

3.2引导养殖专业户向规模化养殖场(小区)转变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化、专业户程度不高,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2012》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生猪规模化(年出栏≥500头)养殖场(小区)户数为23.7806万户,非规模化养殖户数为5763.6539万户,占总养殖户数的99.6%。畜禽养殖散养化程度较高,给畜禽废弃物集中处理带来了不便。因此,积极鼓励、引导家庭养殖户向规模化养殖场(小区)转变,向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走清洁、生态养殖之路,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3.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建设废弃物综合治理设施

对于没有足够的土地来消纳养殖废弃物,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规模化养殖单位建立废弃物综合治理设施,如:沼气池、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有机肥厂等处理设施。发展一批规模较大、污染防治设施齐全、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规范的示范企业,以带动周围区域畜禽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养殖废弃物转换成能源及肥料,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缓解了能源危机。

3.4积极宣传和推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通过电视、网络、宣传栏、培训班等方式,大力宣传和推广畜禽养殖污染的科普知识和防治技术。让人们了解并熟悉养殖业可能造成的各种环境污染及危害,掌握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防治技术,以加强养殖单位污染防治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激发养殖户的治污紧迫感和责任心,变要我治污为我要治污[18]。

3.5加强技术开发与研究

虽然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畜禽粪便中部分重金属超标,要加强重金属钝化技术研究,确保安全后,粪便才能制作肥料或饲料[19]。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畜禽废水的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它的推广与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各地区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根据自身环境和养殖特点,深入开展研究适合本地区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治理及利用核心技术。这也是目前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关键之路。

4结论

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养殖场单位积极建设污染防治设施,走清洁养殖之路,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的产生;各级管理部门要积极协调,不能推诿扯皮,以共同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管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各种扶持政策,积极引导非规模化养殖户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鼓励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污染综合治理及资源利用中心。政府要合理规划,继续完善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增加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使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工作有法可依。多措并举确保我国畜禽养殖业尽快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冯春燕工作单位:山东省东营市环境保护局

畜禽论文:畜禽养殖业污染论文

1污染原因及现状

萧县养殖业污染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

1.1化肥广泛使用,取代了农家肥

若干年前,畜禽养殖粪还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肥源,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施用方便性和有效性都不如化肥,加上广大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导致粪便被肆意堆放,没有固定的储存场所,遇雨天即流失,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

1.2养殖规模相对较小,利润不稳定,治污负担重

萧县虽然有150余家规模化养殖场,但85%以上的养殖规模(生猪年出栏)在500~1000头左右,规模相对较小、标准化程度低。加上禽畜养殖业获利相对较小和市场变化,收益极不稳定,而污染治理一次性投资与日常运行费用相对较高,使养殖企业自身很难承受,不愿意在治污方面投资。

1.3环境监管难度大

由于大部分养殖企业规模较小,业主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加上养殖业的特殊性,在日常环境监管中,很难通过责令停产、限期治理等常规法律手段使企业达到治理目的。特别是针对养殖专业户的监管,几乎是空白。环境监管的缺失,在客观上纵容了养殖企业的非法排污行为。以上各种因素是导致萧县畜禽养殖业污染的主要原因,环境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萧县规模化养殖场、养殖专业户COD排放量12100t、氨氮1030t,分别超过工业污染源COD、氨氮排放量的92%和66%。养殖业污染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水体污染。目前绝大多数养殖场没有做到雨污分流,没有专门的污水储存或处理设施,部分建有沼气设施的养殖企业,由于沼气设施规模与养殖量不匹配,不能做到污水全部沼气利用,因此大部分养殖企业污水直接排放外环境,严重污染水体和浅层地下水。②粪便污染。由于大多数养殖企业没有专门的防渗、防雨粪便储存场所,养殖粪便随意堆放,虽然大部分粪便最终可以得到利用,但在储存期间,会遇雨水进入水体,造成地表水污染。③大气污染。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破坏生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由于对粪便处置不当,加上部分养殖场选址不合理,距离村庄、公路太近,散发出的所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养殖户自己也深受其害。

2污染防治对策

养殖污染的治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对于达标排放,从技术上早己不是难题,厌氧好氧处理、沼气发电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一次性投资和维护运行费用相对较高,让大多数中小养殖企业难以承担,推广困难。加上环境监管的缺失等因素,让中小养殖企业采取“深度处理”的治理措施,显然不切合实际。萧县目前仅有的3家养殖企业大型沼气发电项目己于2010年和2011年相继竣工,但由于实际操作技术性高、运行效果不理想、运行和维护成本高等因素,一直处于停运状态,投资二三百万的设施长期闲置。萧县的养殖业污染治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寻求设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高效、易于推广的针对中小养殖场和养殖户的粪污处理方法,已成为解决养殖业污染的关键所在。

2.1采用干清粪养殖模式和粪污储存设施

目前萧县中小规模的养殖企业95%以上采取干清粪养殖方式,一是粪便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二是用水量少。对于这部分养殖场,只需规范雨污分流、建设标准化的粪便储存场及厌氧池、污水储存池,便可以达到理想的治污效果,根据实际养殖规模不同,总投资在4万~10万元之间。

2.1.1雨污分流对原有污水排污设施进行改造,使栏舍产生的尿液及冲洗废水在全程封闭的条件下流入沼气池或污水储存池,避免随雨水流入外环境。

2.1.2厌氧池、储存池按照每头猪(存栏数)0.1m3的标准建设厌氧池,储存池的容积不低于当地农作物生产用肥最大间隔时间和冬季冰封期,一般不得小于60d的排放总量,干清粪养殖方式日污水排放量按1.5~2t/百头(存栏)计算。2.1.3粪便储存池考虑到农作物生产用肥的最大间隔期(按3个月计算),按照每出栏10头猪1m3的容积建设防雨淋、防渗透、防流失的规范化粪

便储存场所。在储存过程中加入除臭剂或表面覆盖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等,尽量减少恶臭气味。

2.2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

生物发酵床养殖是按照一定比例将微生物原种与锯屑、农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混合到一起,以此作为猪圈的垫料。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上述有机垫料制成的发酵床,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发酵上面,利用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再需要人工清理。随着粪尿的消化,大大减少了臭味排放,垫料中大量微生物又向生猪提供了优质的菌体蛋白质,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在生产过程中,只需要按时添加一定量的菌种和垫料,2~3年才需整体清理一次,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清出的垫料又是一种优质的农作物肥料。萧县近几年经污染减排工程改造后的采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的5家中小规模养殖企业,运行情况良好,周边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3小结

以上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措施,是根据萧县近几年农业污染源污染减排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实施以上减排措施的养殖企业实际运行效果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对目前乡镇中小养殖企业和养殖专业户的污染治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也是近期治理养殖业污染采取的主要措施。

作者:许开明工作单位: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畜牧水产局

畜禽论文:畜禽养殖业现状及策略探讨论文

摘要论述了丰县畜禽养殖业发展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介绍其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的措施,提出丰县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对策,以为该县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对策;江苏丰县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迫切要求。近年来,随着丰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丰县低碳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1丰县畜禽养殖业发展概况

畜禽养殖业作为农业的一部分,在丰县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丰县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着力发展规模养殖,实行标准化规模建设,并发展养殖大户2000户,重点发展了肉鸭、肉羊和奶牛三大主导品种。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猪、牛、羊、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49.74万头、1.74万头、112.86万只、4458万只,肉类总产超过5万t,禽蛋总产达到1.75万t,养殖产值达到9.9亿元。养殖业人均纯收入达325元,同比增加28.9%,畜牧业已经成为丰县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2丰县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丰县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大大满足了市场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畜产品,提高了农民收入,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也愈来愈突出。养殖环境的污染主要由畜禽的粪尿及其分解产生的气体所致。另外,冲洗场舍和用具的污水、动物尸体、残余饲料、养殖场排放出的有害气体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不可忽视。按每头(只)猪、牛、羊、家禽的日排粪便量分别为7.30、42.88、5.95、0.15kg计算,全县畜禽粪便年排放量达1295.42万t,再加上冲洗圈舍的污水、病死畜禽、孵化残余物等,污染物将逐渐增多。由于没有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对大气、水、土壤和生物造成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环境安全也造成相当大的威胁。因此,充分认识畜禽污染产生的原因,实施治理养殖业环境污染的应对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3丰县积极开展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的措施

实施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是保证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提高畜禽粪污循环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丰县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畜禽清洁生产。

3.1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区,加快推进养殖业排泄物治理

以乡镇为单位划定畜禽禁养区、控养区和可养区。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要求,制定规模畜禽养殖场治理计划,大力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生物净化和循环利用等多种治污形式,落实治理措施,分期分批推进治理。对禁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要制定搬迁或关闭的计划,限期完成搬迁或关闭[1-3]。

3.2对现有畜禽养殖场户标准化改造

据统计,丰县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有40余个。已有7个养殖场完成或正在实施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和畜禽养殖大型沼气项目,为畜禽粪污治理、清洁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余已经建成或投产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有设施但排污不达标的,根据所处养殖区域、养殖规模大小、对周围环境污染程度,选择相应的技术模式,重点对畜禽粪污的处理设施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改造;对改造整顿达不到标准的,依法关闭。

3.3加强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加快病死畜禽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建立病死畜禽收集网络,对病死畜禽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坚决防止乱丢乱弃现象,切实保护周边环境。

4促进丰县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全民参与,提高环保意识

为了让广大农户牢固树立“低碳养殖”的发展意识,丰县应通过举办技术讲座、下派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巡回指导、发放技术手册等形式,让广大村民意识到生活环境恶化的现状和严重危害性,并向农民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养畜、种草养畜、畜禽粪便发酵综合利用等生态养殖技术,让“低碳养殖”观念深入人心。

4.2利用科学,变废为宝

畜禽粪便是严重的污染源,但只要科学处理、合理利用,可实现其资源化配置。其不仅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等基础性饲料,还含有8%~10%的17种氨基酸和铁、铜、锌、镁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优质的农家肥。增施农家肥,既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利于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4]。

4.3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高排泄物综合利用率

目前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多,并出现大量养殖专业户和专业村,畜禽粪便量大且集中,而又无足够土地消纳,为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可从2方面着手:一是深化沼气建设。以畜禽粪便为基本原料,建成“简便适用、造价低廉、运行费低”的小型沼气池;同时,结合沼气建设配套改造生产生活设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改善村容村貌。二是大力提倡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将发酵的畜禽粪便和污水用于农田、大棚、果园和鱼塘,发展优质农业、优质果类、优质疏菜,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4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养殖

如生态养猪,就是恢复猪的拱食习性,以生产健康食品为目的,在维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顺应自然规律,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再进行高效的养猪生产[5]。其基本模式是在猪棚内砌制80~100cm的垫料坑,填充稻壳、锯末或者粉碎后的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垫料,猪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实现了粪便零污染;粪尿加速了垫料中微生物的发酵,又是垫料中微生物菌群的营养来源,可使有益微生物菌群不断繁殖,转化为猪可食用的菌体蛋白,成为猪的补充料;垫料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使垫料表面温度升高,冬季可达18℃,底层达到50℃左右,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病毒的繁殖,有利于猪的健康生长,保障猪正常越冬,垫料可根据需要2年左右清理1次,经清理可成为高档的有机肥。整个饲养过程对外达到零排放、无臭味、无污染,和传统方法相比较,真正实现了畜牧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以带给养殖户更多的利益。因此,发展生态养殖业可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

4.5提高养殖业管理水平

应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禽类饲养管理水平,完善兽医防疫体系,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推进健康养殖,善待动物,保证禽类生产健康发展,并控制疫情发生,减少畜禽类养殖场的废弃物。另外,还应限制一些抗生素及药物的使用,从而降低粪便中氮的含量和有毒物质的排放量。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尽最大可能节省饲料,节约用水,做到粪便干湿分开清理,减少冲圈次数,节约用电,畜禽场内种植树木和藤蔓植物,减少夏季太阳对畜禽圈舍的直射,达到自然降温的目的。种植物在为养殖场带来环境效益的同时还可带来经济效益。

总之,人和动物都需要良好的生存环境。要实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畜禽废弃物必须实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确保畜禽养殖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丰县的养殖业走向生态环保、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正轨。

畜禽论文:污染治理的畜禽养殖论文

1治理污染存在的问题

(1)环保意识不强。有些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不科学,饲料、水资源浪费严重,还有一些饲养员为了省时省力,用大量的水冲洗畜禽舍,增加了污水来源。很多养殖场只注重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不愿意投资进行污染治理,增加了治理难度。

(2)治理污染投入的资金少。养殖场的治污资金通常由政府投入一定比例,养殖户也要自己承担一部分。但是治污设备一次性投入的成本较高,而且运行成本也不低,这就制约了养殖场治污的积极性。尤其在农村,大多数中小型养殖场没有治污设施,粪便和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入外界环境中,使农村的居住环境变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2治理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为了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畜禽养殖场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调动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同时经常组织养殖者参加培训和参观学习,了解先进的治污技术,推广有效的治污模式,提高治污效率。

2.2合理规划布局,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畜牧兽医职能部门要对全县畜禽养殖场的生产规模和污染治理情况做全面的调查工作,了解全县养殖场的位置、面积、养殖种类、数量、排泄物的生产量和治理方式等,做好全县畜禽养殖场的整体建设布局和污染治理规划。对于新建、扩建的养殖场,要按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分级管理权限规定执行,未经批准私自建设的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绝不姑息。

2.3增强畜禽养殖业环境执法力度环保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落实好畜禽养殖场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治理污染工作,实现污染物排放达标。对于养殖场的环境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对于未批先建、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的责令限期完成,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经济处罚。建立有效的举报制度,发动群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逐步将规模化养殖场的环境治理工作做好。

2.4增加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畜禽养殖业投资大、效益低、风险大、周期长,政府部门要增加资金投入,对治污工作进行适当补助,确保污染治理工作的落实。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困难,例如增加畜牧业的用地面积、推行畜禽养殖业保险制度等。

作者:黎年举杨礼单位:贵州省沿河县晓景乡畜牧兽医站贵州省沿河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畜禽论文:维生素A的畜禽养殖论文

1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A是高等动物生长、健康和生存所必需的。在维生素A诸多的生理功能中,了解得最清楚的是维生素A对维持正常视觉的重要功能。在视网膜中,反视黄醇变为11-顺视黄醛。视黄醛在视杆细胞里作为视紫红质的辅基,和视蛋白结合而形成一种感光物质,产生暗适应,如血液中维生素A水平过低时,不能合成足量的视紫红质,将导致功能性夜盲症。在视维细胞内作为视青紫质的辅基,产生明适应和色觉。视黄酸是机体内维生素A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具有保护皮肤和黏膜的上皮组织的完整和健全,促进黏膜和皮肤的发育和再生,促进结缔组织中黏多糖的合成,维护细胞膜、细胞器膜的结构等功能。但无视觉和繁殖功能。在猪的繁育过程中,β-胡萝卜素有着不依赖维生素A的作用。提高母畜的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的血浆浓度,有助于猪胚胎的发育,因为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促进了子宫分泌特异蛋白,β-胡萝卜素较视黄醇和视黄醛更有效地刺激妊娠黄体的分泌。维生素A为畜禽机体防御疾病、增进健康,调节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的代谢所必需。维生素A缺乏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应答,也就降低了动物的抗病力,许多试验也证实了这点。维生素A临床或亚临床缺乏症,严重影响了动物机体抗体的产生和不同组织抗细菌、寄生虫感染的能力。维生素A缺乏对仔猪体液免疫影响的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A浓度与抗体滴度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性。感染鞭虫的仔猪,补充维生素A组较对照组提高了免疫应答。

2维生素A的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将导致所有动物生长受阻。猪缺乏维生素A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脑积水,外围神经退化,运动失调,步态蹒跚,四肢强直性痉挛和瘫痪。眼晴出现干眼症,视力减弱或失明。大猪皮肤表皮干燥、角化增剧,毛皮粗糙,有的出现脂溢性皮炎症,常继发呼吸道感染肺炎而致死。经产母猪缺乏维生素A不易发情,排卵周期紊乱,如在妊娠后期可能出现胚胎被吸收、死胎或早期流产。流产的胎儿有明显的生理缺陷,如眼睛发育受阻,呈单眼,眼睛一大一小,完全缺失眼球;腭裂,肾错位,两侧性隐睾等。公猪则出现性机能衰退,精液品质下降,死精增多,受精率降低,繁殖力低下。母源性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许多实验动物的心血管系统缺陷。主动脉异常(包括双重弓)、锁骨下动脉远端分出、动脉导管缺失和心室间隔缺损等都有报道。基于目前的认识,这类资料能否用到与心脏和循环异常有关的人类维生素A缺乏症尚不清楚。

3维生素A的添加和安全性

维生素补充的取舍主要根据生产中畜禽是否会发生缺乏症。如同其他营养素一样,临界性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生率常高于临床缺乏症,临界性的维生素A缺乏症常不易觉察到,恰恰严重地影响了生产性能。权衡利弊,在畜禽生产各阶段,提高疾病期和应激状况下维生素A添加量是有益的。维生素A的NRC推荐剂量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因此以高于NRC推荐量添维生素A是可行的,以弥补维生素A酯在饲料加工贮藏过程中氧化破坏的损耗。原料所含胡萝卜素的变化,动物采食量的变化,动物间的遗传差异,疾病和环境因素的应激均影响对维生素A的需求。在所有维生素中,维生素A毒性最大,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对多种畜禽有毒。稍过量的维生素A短期补充似乎不产生有害的影响。

作者:杨建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洪田畜牧兽医水产站

畜禽论文:环境污染物与畜禽养殖论文

1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存在主要的问题

1.1对畜禽养殖技术规范不健全畜禽防疫程序不科学,畜禽疾病不能有效控制。畜禽生产过程中轻视药物预防和保健,重视药物治疗,药物大量长期使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畜禽饲养过程中不执行休药期,重视抗生素使用,轻视中药和微生肽使用。追求畜禽生产性能,超量使用饲料添加剂。消毒环境卫生技术措施不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不得力。

1.2只追求眼前养殖效益,忽视长远的环境污染物处理近年来,由于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效益低下,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重养殖轻治理,重养殖发展轻环境保护思想依然存在。造成养殖污染反复恶性循环,畜禽疾病不能得到应有控制,畜禽生产受到抑制,畜禽养殖长远利益不能保证。

1.3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缺乏必要环境治理措施对污染物环境处理投资力度不够,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及排污许可证制度不够,尚未建立健全畜禽养殖的污染处理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工作手段。

1.4畜禽养殖污染物治理的政策扶持和有关法规执行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养殖风险加大,养殖效益低下,致使维系养殖资金严重不足。养殖污染物处理费用过大,畜禽养殖场承受不起。养殖效益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更加突出,养殖政策扶持和畜禽污染的处理相关法规出台显得更加迫切。

2畜禽养殖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2.1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水处理一般方法分为2种,一种是能源生态型和能源环保型。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指畜禽粪便污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作为肥料利用的处理利用工艺。污染物经发酵后沼气和沼渣,沼气作为清洁能源,沼渣作为肥料和鱼料,用于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此方法综合利用形成养殖,生态循环效益模式。能源环保型是指畜禽养殖的污染物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以回用为最终目标的处理工艺。此方法处理成本大,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使本来微利养殖业难以承受。

2.2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殖技术是指长期在猪饲料中添加洛东酵素使猪消化道形成益生菌的强势菌群,在猪舍的生物发酵床内形成强势菌群,将排污染物代谢,消化。水分受产生高热蒸发,从而实现零排放。

2.3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a.采用真空干燥异味清除技术将病死畜禽无害化提炼加工,生产出骨粉,羽毛粉和肉骨粉。此方法投入不高,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b.厌氧发酵,焚烧和土地填埋等方法处理病死畜禽,处理效果不彻底。可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废物不能利用。越来越不能满足安全、环保、经济的处理要求。c.采用高温高压下进行蒸煮化制处理病死畜禽杀灭病原体,采用二级油水分离器等设备可从中提取工业用油,废渣作为饲料原料。使病死畜禽处理的同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此方法是高投入,变废为宝。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对养殖畜禽的污染物处理的建议

立足生态建市实现畜禽养殖的污染零排放,围绕生态化,资源化目标出发,使畜禽养殖污染物控制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3.1合理规划统筹安排畜禽养殖推广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远离村庄居民生活区域和水源地,城区10km范围内不允许建养殖场、屠宰场。规范畜禽养殖场养殖技术,对于生活用水、污水、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实现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养殖—生态—环保生产过程转变。

3.2推广生态养殖新技术,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基本上以“方便,经济,有效”为原则,综合利用为主,实现畜禽养殖生态化。推广畜禽污染物—沼气—作物或淡水养殖生态循环模式。推广饲料中添加有益菌和猪舍生物发酵床,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益生菌,中药饲喂技术替代抗生素使用。严格执行停药期,从而控制畜禽生产中兽药残留。推广疾病防治程序化和实效性。

3.3依照畜禽生产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强化畜禽污染物处理的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畜牧业生产中法律法规,对畜禽养殖设定相应的门槛,制定必要养殖标准,对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签订治理责任状,对违法违规行为要有明确惩罚。使畜禽生产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上来。

3.4建立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制度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加大,养殖量猛增,按养殖畜禽数量10%死亡率计算,全年需处理病死畜禽数量是十分可观的。建立相应无害化处理制度,不仅减少大量细菌,病毒传播和传染,而且减少污染环境,还能变废为宝,取得一定经济效益。

3.5加大畜禽污染物处理政策扶持力度养殖业效益低下,而污染物治理投入成本大,政府部门应要政策和资金扶持。对规模化畜禽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和环保建设工程要给予重点扶持。激发养殖户对污染物治理积极性。引导企业利用畜禽粪便和病死畜禽为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综合利用实现养殖—生态—环保—效益齐发展。

作者:张亚州单位:邳州市畜牧兽医站

畜禽论文:自制复合酶制剂的畜禽养殖论文

1自制复合酶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1.1材料与配方

1.1.1材料。优质井水(或经存放1h以上的自来水)5kg、红糖(糖色越黑越好)0.5kg、各种新鲜果蔬1.5kg(也可用干品浸泡澎胀,种类多为佳)、非金属容器若干只和搅拌棒一根、量杯2000mL,100mL各一只。

1.1.2配方。按水5kg+红糖0.5kg+各种新鲜果蔬1.5kg的比例计算。

1.2制作工艺流程

1.2.1容器准备。选择可盛10kg水以上的而且可以密封的容器,冼净备用。

1.2.2各种水果的准备。在市场买回的水果,先净表面脏物并削除枯死的果壳或果皮(橙、柚、桔等表皮含有挥发油的要去皮,但可加泡胀的陈皮,其他的可以不去皮),打成水果浆。

1.2.3按比例将水、红糖、水果浆,一起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内(只能放满容器的80%,以防发酵增容而溢出)。

1.2.4发酵期1个月,期间,每天用棍棒搅拌2~3次(相当于换气2~3次)让其充分发酵。

1.2.5酿造。发酵1个月完毕后,加以密封(用食品袋4~6层包住容器口子,再用小绳扎紧),密封3个月,到第4个月,即可启用。如果不需要用,可以密封存放备用,时间越久,质量越好,可永久保存。

1.3性味归经、功用、用法用量

1.3.1性味。味酸(pH值3~4之间),归经:入五脏六腑

1.3.2功用。增强消化吸收机能,提高动物机体抗病能力,有祛邪扶正等功效。具体地说,有七大功能:一是参与所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催化作用;二是补充内源酶的不足,改变消化道内微生态环境,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三是打破植物细胞壁,将细胞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并降解细胞壁使之转变成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四是降低胃肠道内容物粘性,提高养分的消化吸收率,减少疾病的发生;五是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AHF)和有毒害物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六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动物粪便有机物和氮的排泄量,还可使动物粪便中含磷量减少约30%,降低动物粪便有机物和氮及磷对环境的污染;七是能充分利用饲料资源。酶制剂的使用,使次粉、小麦、麦麸、大麦等原料在饲料配方中的配合比例大大提高,从而使这些廉价的饲料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1.3.3用法用量。以动物类别不同,按占日粮的6%~8%比例添加在日粮或饮水中饲喂为宜。

1.4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酶液颜色是综红色而不是黑,鼻嗅带酸味而无臭味;pH值3~4之间;表面出现白色菌丝,它是有益的酵母菌丝,可以使用,也可以接种于下一批容器内,能起加速发酵作用。

2使用效果

2014年4月1日至30日在江西省葛溪正太禽业公司蛋鸡场2000羽蛋鸡用笔者制作的复合酶制剂作对比饲喂试验,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的产蛋率提高28.7%。2014年5月9日至7月27日芦溪镇年丰村养猪户李波明用笔者制作的复合酶制剂作对比试验,40头母猪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比组,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头仔猪断奶重提高1.41kg,提高22.3%。

3小结

3.1可操作性自制复合酶制剂的制作设备简单,投资少,制作工艺简便,易掌握,养殖户易学会。

3.2效果通过试验证明:自制复合酶制剂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和仔猪断奶个体重。

3.3生态效益自制复合酶制剂能有效改善动物消化道内的微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生产安全的畜禽产品。畜禽粪肥用于种蔬菜果树,可形成猪-沼-果(蔬)-自制复合酶制剂-猪的生态循环链。因条件有限,对自制复合酶制剂中的各种酶的组成和含量未测定,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朝真赖炳群朱卫孔育玲单位:芦溪县农业局

畜禽论文:基于问题改良的畜禽养殖论文

(1)抓规划设计。

相应的职能部门应该加强调查研究,组织畜牧、土地规划和环保等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设及短、长期的发展规划。同时,必须按照本地的特点、优势和整体发展目标,来对养殖小区的建设进行有效指导,对用地、供水、供电、物质供应、交通、防疫及生产布局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另外,对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而言,应始终严格地按照《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规定,重视企业或个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发证环节。

(2)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

加强畜禽养殖小区养殖户的相关培训是必要的。如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经营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治等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让所有养殖户从根本上掌握整个饲养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等。而对于引种与改良环节,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品种、饲料管理、营养水平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必须对养殖户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让其树立起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提升整个畜禽发展的档次,从而尽可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后,在粪便的处理上应该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和能源生态型模式,将畜禽粪便通过调粪池、沉沙池、调节池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产生沼气和沼液,沼液经后期干化处理可直接用作农田肥料,这对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推进产业化经营。

要想解决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问题以及如何保持生产市场的稳定性,产业化经营便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比如,对于生猪产业化来说,对联合、加工两个薄弱的环节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在生产者与加工、销售的环节中,要着力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从而有效地形成一种稳定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真正从根本上增强面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4)防疫制度化。

必须建立完善的养殖小区防疫制度以及畜禽出入制度、人员物品管理制度、标准化生产制度和消毒制度等。同时,在养殖小区内必须配备相应的防疫、疫病诊断、消毒、无害化处理的设施,以此来提高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从而使养殖风险不断降低。另外,应该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操作规程、防疫程序以及品种和产品质量的控制标准。对于养殖小区内无公害的畜禽产品,要加快对其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着力打造出优质的畜禽产品品牌。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相信一定能够有效促进养殖小区的快速发展。

作者:皮特以格单位:四川省昭觉县畜牧局

畜禽论文:污染分析的畜禽养殖论文

1研究方法

1.1驻马店市畜禽养殖污水排放总量的估算计算公式:V=∑Ni×Ti×Ci(2)式中:V为年度粪便产生量(万t);Ni为各类畜禽饲养量(万头或万只);Ti为饲养期(d);Ci为各类畜禽每天每头(只)污水排放系数(L)。各养殖场因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不同,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在文献检索基础上,通过走访勘查、实地测量以及综合平衡等手段,得到驻马店市畜禽养殖的污水排放系数,见表2。

1.2驻马店市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的估算畜禽养殖污染物年产生量为所有畜禽所产生的粪尿中含污染物的总量,其估算公式可以写成。式中M为年度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总量(万t);Qi为各类畜禽粪便产生量(万t);Fi为单位质量畜禽粪便的污染物含量(kg/t)。畜禽粪便污染物系数确定:依据驻马店市规模化养殖场采样分析,参考国家环保总局文件和相关研究资料,确定不同种类畜禽粪便中污染物平均含量,见表3。1.2.4单位面积耕地畜禽粪便污染负荷计算采用耕地畜禽粪便负荷这一量化指标可以间接衡量当地畜禽饲养密度及畜禽养殖业布局的合理性。由于各类畜禽粪便肥效养分差异较大,可根据其氮素养分含量统一换算成猪粪当量进行分析,折算系数为猪粪1、猪尿0.5、牛粪0.69、牛尿1.23、羊粪1.23、羊尿1.08、兔粪2.31、家禽粪2.10[9]。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各畜禽粪尿折算成猪粪当量之和/耕地面积。

2结果与分析

2.1驻马店市畜禽养殖业发展情况近20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驻马店市畜禽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据统计,2012年年末,全市生猪存栏682.72万头,出栏800.02万头;牛存栏124.90万头,出栏73.24万头;羊存栏184.77万只,出栏189.40万只;兔存栏650.80万只,出栏1366.80万只;家禽存栏6379.83万只,出栏5818.43万只。2012年,驻马店市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83.21万t、33.12万t、7.21万t,全市畜牧业总产值220亿元,居河南省前列,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2%。全市肉类和蛋类总产量居全省第1和第2位,生猪、肉牛、肉羊、家禽饲养量占全省第1、第2、第2、第4位。期间,驻马店市畜禽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明显加快,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规模养猪场(户)23700个,肉牛规模养殖场(户)2900个,肉羊规模养殖场(户)4400个,奶牛规模养殖场(户)630个,规模养鸡场(户)9700个,生猪、牛、羊、禽的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86%、27%、18%和70%。

2.2驻马店市畜禽粪便产生情况根据公式(1)计算出2012年驻马店市畜禽粪便产生总量,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2012年驻马店市畜禽粪便产生总量为4007.72万t,其中粪排泄量为2403.79万t,占总量的59.98%,尿排泄量为1603.93万t,占40.02%。在各种畜禽粪便中,按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猪1999.14万t,占总量的49.88%;牛986.82万t,占总量的24.62%;羊539.27万t,占总量的13.46%;家禽314.35万t,占总量的7.84%;兔168.14万t,占总量的4.20%。目前驻马店市畜禽粪便的污染中,猪粪便的产生量几乎占全市畜禽粪便产生量的一半,所以在环保治理中,应将其作为重中之重。

2.3驻马店市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根据公式(2)计算出2012年驻马店市畜禽养殖污水排放总量,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2012年驻马店市畜禽养殖污水排放总量为8485.29万t,而同期驻马店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17473.48万t,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是同期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49%,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在各种畜禽中,污水量产生最大的是猪,占总量的80.02%,其次是牛,13.51%、家禽4.63%,兔产生的污水量最小,仅为总量的1.85%。由于猪场所产生的污水量占全市畜禽养殖污水排放总量的80%,所以要特别重视猪场污水的治理。

2.4驻马店市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笔者根据公式(3)计算出2012年驻马店市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见表6。研究表明,市郊畜禽粪便的流失率为30%~40%。按30%计算,2012年驻马店市畜禽粪便流失量为1202.16万t,其中CODcr含量为27.95万t,BOD5含量为25.20万t,NH3-N含量为2.22万t。根据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报的数据,2012年驻马店市CODcr排放量为12.10万t,BOD5排放量为4.44万t,NH3-N排放量为1.45万t。因此,2012年驻马店市畜禽养殖贡献的CODcr、BOD5、NH3-N分别是同期工业和生活污水CODcr、BOD5、NH3-N排放量的2.3倍、5.7倍和1.5倍,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2.5驻马店市单位面积耕地畜禽粪便污染负荷目前对于畜禽粪便处理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作为肥料还田,许多畜牧业发达国家一般也是采用种养结合的模式,将农田作为畜禽粪便的负载场所,用充足的土地来消纳畜禽粪便中的养分。因此,采用耕地畜禽粪便负荷量这一指标可以直接反映该地区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的能力。根据各类畜禽粪便猪粪当量换算系数,统一换算成猪粪当量分析。2012年,驻马店市畜禽粪便猪粪当量为3622.60万t。截至2012年,驻马店市耕地面积为83.33hm2。由此可计算出2012年驻马店市单位面积耕地猪粪当量负荷为43.47t/hm2。虽然我国还没有设定单位面积耕地土壤消纳畜禽粪便的限量标准,但多数学者认为每hm2耕地能够负荷的畜禽粪便量为30t左右。2012年驻马店市畜禽粪便耕地负荷已大大超过这一限量标准,而考虑到规模化养殖场粪便产生量的集中性,驻马店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周围土地的粪便负荷已明显超过其承载能力。

3结论

过去的20年间,驻马店市的畜牧业发展迅猛,畜禽粪便产生量也在迅速增长。2012年驻马店市畜禽粪便产生量为4007.72万t,折合成猪粪当量为3622.60万t,养殖污水排放总量为8485.29万t,是同期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49%。不同畜禽中,以猪的粪便产生量最高,占总量的49.88%,并且养猪所产生的污水量占全市畜禽养殖污水排放总量的80%以上,所以要特别重视猪场污染的治理。驻马店市养殖业污染风险正不断加大。2012年驻马店市单位面积耕地猪粪当量负荷为43.47t/hm2,已明显超过耕地的承载能力,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壤和水体污染。同时,2012年驻马店市畜禽养殖贡献的CODcr、BOD5、NH3-N分别是同期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2.3、5.7和1.5倍,表明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驻马店市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传统家庭畜禽养殖的畜禽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及时使用,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情况完全不同,由于农牧脱节严重,畜禽粪便产生量大、过于集中,不可能完全实现合理的直接还田利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2005年以后,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驻马店市畜禽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污染风险也随之加大。因此,驻马店市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防治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作者:廖诗英朱忠珂单位: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黄淮学院生物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