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论文

时间:2022-05-09 11:31: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高中美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美术论文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信息技术论文

一、利用音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对一些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首先是感官接收信息,然后再经过整理、分析、加工,最后再形成感性认识的,大脑再对经验进行有效交换。发散思维主要是借助多种途径与方向去思考问题,然后再产生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开阔思维模式。在高中美术教学课程导入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巧用地导入音频,然后再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进而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发挥自身的合理想象,便于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还更有利于促使美术教学顺利地开展。例如,在探究国画《花草禽鸟意境图》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以“鸟鸣”为教学突破点,然后再选择符合意境的音乐《百鸟朝凤》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便于学生在感受中国古典文化意蕴的同时,还能够聆听各种模拟鸟鸣的声音,有利于学生形成个人对画面的内涵与意境认识,还能够丰富他们的创作空间与素材,如此教学,也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说,美术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多播放一些关于绘画大师生平的电影,也可以播放一些中外名画、优秀画展与设计展中的作品,让学生都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艺术家对美术创作的坚持和付出的艰辛,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艺术的神圣所在;还有就是画家们是如何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的,用这些实例来提高激发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的认识与兴趣。尤其是一些地处偏僻、经济相对落后的学校,学生们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看到画展的,也很少能够接触到优秀的美术作品,这样也就使得学生感受不到艺术的魅力所在,正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帮助学生去了解美术,进而再爱上美术。

三、加强方法指导,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新课理念也强调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人则会担心教师过多的示范可能会禁锢学生们的创造思维。在此,笔者也有自己的认识,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古今中外一些大家们的名作等都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真谛之所在的,欣赏时,学生们也能够由衷地对这些优秀的作品产生敬佩之情,这对于创造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都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起到引领学生进行创作的作用。比如说,在教学“中国古代壁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重点分析一下《九色鹿本生》壁画的精妙之处,比如说在构图上、色彩上和线描上,或者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等,逐一分析、展示,然后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反复播放,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作品的内在之美,进而再有效地感悟美术的真谛。此外,美术创作也不可能是凭空想象就能够实现的,它同样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作为指导。教师也可以把自己在课前绘制出的一些作品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去欣赏、借鉴。在视频欣赏的时候,教师还要适当地给予必要的解说或者是讲解,其中,需要对自己的创意进行详细的说明,将自己的创作意图、构图的技巧以及结构的把握等表达出来,然后再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逐渐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此外,美术教师也可以利用白板软件中提供的画笔功能,将一些需要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的细节标出来,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既能够活跃学生们的头脑,又能够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

四、运用多媒体,改进欣赏教学

在美术欣赏教学当中,特别是在组织学生欣赏各类美术作品的时候,对作品的图像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的。由于现有的美术欣赏教材中所提供的作品数量有限,而且还存在着画幅小的缺点,这也就导致了美术欣赏课的课时安排较少,但是,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可能仅局限在书本上的介绍,学生们也需要更多有用的信息,加强彼此间的交流。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实现的。欣赏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主要是依赖视觉进行的,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们的欣赏课带来了便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们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信息强度以及画面吸引力等,要比课本图片强很多倍。还能为学生们的欣赏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例如,在欣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格尔尼卡》时,如果单纯地讲解就会显得单一枯燥,学生也很难真正地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内涵与美感,借助多媒体展示画面,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加之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一下子就能够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使得学生们的视、听感官之间相互配合,利于促使学生领略该作品的艺术内涵之所在。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也是追求美术教学的最优化,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技巧,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还能够促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与此同时,将美术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在一起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而且还能够切实地突破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为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邢祚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论文

一、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要注意不能用过于专业的标准衡量学生的作品,因为教师和学生在年龄、学识、艺术水准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的作品,要善于寻找每位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肯定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对于学生作业中的一些缺点,如构图不恰当、造型不准确、画面太灰等,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指出其不足。对于班级里基础比较薄弱的一些学生,教师更应该多鼓励、多关注,这样不仅可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还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使学生敢做、敢画,从而喜欢上素描,上好每一节专业课。

二、注重临摹与写生相结合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无论是素描教学、色彩教学还是中国画的教学,都离不开临摹和写生两个步骤。临摹即学习古人,吸取前人之精华;写生即面对自然,开辟新路。在素描教学中,把临摹与写生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临摹要有目的,范本应选择印刷质量出色的优秀作品或素描原作,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观察学习。同时,要确立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方向,也就是说,要明确通过临摹想学到些什么。临摹可以临整幅作品,也可以临作品中的一部分。临摹应侧重形体、空间关系、黑白灰关系、表现技法等方面的学习。教师要建议学生做一名积极的临摹者,也就是说,如果发现范本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便要改进它。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促使学生深思熟虑地学习,消除了冷漠地复制原作的倾向。临摹的过程不仅能培养眼和手的灵巧,而且能提高创作才能。写生练习实际上是学生摸索的过程,学生要向前辈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学习他们的技法,这个过程是必需的。通过临摹,学生从中寻找对于素描的一些认识和理解,掌握一些素描的表现方法。学生的临摹练习要与写生课紧密联系,坚持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临摹和写生练习。其实,临摹是为了在学步阶段有所依托,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写生,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示范性教学手段

尽管有些时候教师对一些知识做了详细地讲述,但是学生一时之间还是很难真正理解。如,素描中正确的作画步骤、铺大色调、作画中的整体性、空间关系的处理等一系列知识,光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要结合教师示范,便会使学生一目了然。在讲解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为学生作范画,让学生直接通过自己的眼睛准确地获得信息,而不是靠大脑想象和猜测。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教师示范作画是直观有效的教学手段,示范性教学在这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让所有学生都看得清楚,学校给每个画室配备了移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设备,要求教师每节课都带领学生作画。教师在示范中做到边画边讲解,画到一定阶段,停下来为学生作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学生可以从教师的示范演示中,更直观地感受到作画的方法、步骤和要领。以这样的讲解示范方式进行素描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描基本能力和审美能力。绘画基础课教学的流程应包括讲解、示范、单个性辅导、集体讲评四个环节,而示范性教学方式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学好素描、打好基础对于高中美术专业班的学生特别重要,因为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他艺术造型的重要基础。高中阶段的素描基础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训练其扎实的造型能力和画面表现力。另外,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美术教学是一个立体的教学过程,其间很多知识和经验都要靠教师平时的研究、积累、总结、反思。以上是笔者在这几年的素描教学中得出的一些浅见,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提高。

作者:王晓燕

高中美术论文:创造性教育高中美术教育论文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在高中课程中,美术课程虽然没有被设置成核心课程,但其在学生兴趣爱好、综合素质及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美术课程所具有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人文性,这个特点在其课程性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课程评价及课程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此外,美术课程也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的课程,还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与人文修养的课程。所以说,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美术课程的学习,是要把学生个体提升为一个精神存在;通过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对独立思想、权利、自由、宽容进行自觉的认识,提高其认识的深度,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正确地认识其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二、创造性教育的特点与目的

美术教学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审美教育,较为侧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美术课程中创造性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通过创造及对艺术的欣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不被传统的框架所束缚,进而更好地放开自己的思想,最终得到更好的发展。创造性教育除了会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还能启发学生用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其能够更好地发展。

三、创造性教育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1.利用先进教学手段,扩大学生知识面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教师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充实其美术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其综合水平。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梵高的著名作品《向日葵》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作品及作者的相关信息,加深学生对其认识与了解;另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建立班级讨论群,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交流与分享,不但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及兴趣爱好,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进而启迪学生的思维。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找准自己与学生的位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创造性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个人的体验及情感的变化给予重视,要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在对美术的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兴趣。

3.重视师生互动与动手实践,优化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要重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在良好的互动与实践中得到强化,并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学科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及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传统的民间剪纸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剪纸,在实践中向学生讲解剪纸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探索、学习传统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写生、参观画展等,这对学生了解并掌握美术相关知识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创造性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应正确认识创造性教育的特点及意义,将其合理地应用到高中美术的教学中,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学科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及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雨春单位:重庆市合川瑞山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教育陶艺论文

一、陶泥课程如何才能有效可行

(一)简捷便利的教学设施开设陶泥课所需的教学资源有限,普通的高中有了教室、桌椅、陶泥、简易的制作工具和作品陈设架便可以运行,这门课无需繁琐、华丽,越自然、朴实,越能接近古人制陶的真实境界,重现先民艰苦劳作的情景,越能唤醒学生潜在的表现欲望、激发学生自身的创作热情,从而达到减缓压力、休养生息、发现自我、融入生活、树立信心、寻求发展的目的。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以及职业学校可以增设拉坯机、施釉、窑炉等设备,让学生体会到机械制作的便捷,欣赏到作品经历窑变后神奇的绚丽色彩,对没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以及职业学校则可运用各种颜料(水粉、油彩、油画棒等)和油漆、鞋油等多种材料的涂绘,完成作品的最后创作,使学生通过亲手制作真正体会经典作品创作的精妙和不易,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达到审美技艺的提高。

(二)愉悦宽松的教学理念陶泥课一改以前教者讲、学者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倡导一种玩的最高境界:即让学生在一种玩耍的气氛中开始揉泥感知泥性,继而泥条盘筑、泥板塑型、捏塑成形,或成器、或成像、或成形,在宽松的氛围里塑造直观的、立体的多维空间形象,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动手创作能力、立体造型能力、多角度观察能力、全面思考分析能力,让学生的综合技能和整体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从量到质的提高。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进,这就是我们陶泥课所要营造的娱悦宽松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需要教师从教者变身为玩伴,在玩中不断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加强知识的储备,还得拓展见识的空间,运用多种教学技巧、多种教学材料,形成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教与学相长的良性效应。

(三)多项激励的发展空间作品陈列架是第一项激励机制,每节课下来,对新颖的造型和别致的创意要及时加以肯定,并将作品陈列上架,达到肯定成绩、培养自信、激发创作的目的;对有缺陷的作品,则指出如何修改才能达到上架的要求,给学生留下一线希望,让其在下级课更加努力地去完善。学校艺术节的展台是另一项有效的激励方法,当优秀的作品被家长、校友、教师惊叹赞美时,作者所得到的动力是无量、空前的。对艺术造型能力突出,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要适当增加课程难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鼓励并指导他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尝试,将相对成熟的作品进行投稿、参赛等活动,让其得到社会的认同。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引导他们走向艺术探索之路,做到人尽其才。对热衷陶艺制作的同学,可以推进他们报考相应的艺术院校,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一个求职者最幸福的事。

二、总结

总之,为了艺术的传承、为了文化的发展,有必要将陶泥课程融入高中美术教育课程之中;为了完善教育机制、促进素质教育,高中教学也急需引入陶泥课程。笔者相信:只要我们的学校、我们教师全身心地接纳并投入到陶泥教育的实践中,一定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作者:吴春南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美术鉴赏课不具备较高的学习效率,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以及价值观和审美观,其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体现:

1、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开始,宗旨就是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美术鉴赏课不仅仅将学生的文化视野拓宽,还能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对于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谓是功不可没。但一些学校及家长和学生对美术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它是插入到文化中的一门休闲课程。这种认识阻碍了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发展。

2、学生文化课负担过重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高中学生由于过重的文化课负担,而使学习美术鉴赏课上力不从心。长此以往,必然会使素质教育无法顺利开展下去。多数学校目前仍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化课上,即便有兴趣学习美术鉴赏课,但也是有心无力,导致了美术鉴赏课具有较低的教学效率。

3、教师的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依然采用学生听、教师讲的方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能认真学习美术课程。同时,还有一些教师只传授单纯的知识,对于学生情感意志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不重视,使这门课程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三,教师教学模式与高中美术教学目标不适应,一些教师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只能传授有限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只能粗略的了解美术鉴赏知识,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由于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具有单一的教学模式,也无法使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二、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的对策

为了真正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效率,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进行丰富,教学模式进行改善,以便对学生的内在修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学习环境进行创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件美术作品,都有着不同的欣赏角度,并且在不同的层面,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学生才能勇于表达自身的观点。因此,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应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对相应的学习情境进行创设,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在《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这节欣赏课时,可组织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之间还可展开辩论,进行作品的交流,发表对美术鉴赏标准的不同看法,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对作品的魅力才能切实感受。

2、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尊重,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对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上欣赏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时,将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展示给学生,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基本情况进行适当介绍,让学生对作品所诠释的思想感情进行思考。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并给出补充和评价。

3、延伸课堂知识,对教学模式进行丰富

教师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应与当地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现结合,进行适度的延伸。将教学场地设在当地富有特色的民间作坊或者是美术馆,对教学模式进行丰富。例如,在上当地艺术作品欣赏课时,事先要在做好和当地艺术作坊的沟通工作,之后在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带领学生点评和欣赏真实的美术作品。这样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不单单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对自身的创造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

三、结语

作为重要的课程之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宗旨是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提升。为了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率和水平,应针对目前的教学现,对教学方法和模式及时改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者:王薇 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一中

高中美术论文:情境教学高中美术论文

1.运用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方法

1.1运用课堂互动式的美术教学方法

高中生对待事物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每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高中的美术课堂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意义很大,组成互动式教学的主要部分就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都极大地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古代雕塑》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一些雕塑作品带到教室中去,让学生通过视觉、触觉去全面的认识雕塑,然后体会雕塑的质感、线条以及它的构造特点,教师也可以参与同学们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解更多的雕塑作品,比如雕塑现在的市场价值;怎样去清理和保存雕塑等知识,一方面开扩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学习美术的乐趣。

1.2在美术课堂运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等网络资源等重现作品的文化背景,让学生通过感官的认识和自身的感受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情境教学,从而深刻的理解作品的主旨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在学习民国时期著名画家蒋兆和的代表作《流民图》时,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将这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视觉来感受这一时期中国无辜平民所遭受的苦难,体会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内心对人民群众的同情以及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

2.结合其他学科讲解美术知识

高中的美术教育应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俄国著名的画家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的纤夫》时,教师应该和历史、语文两门学科联系起来,通过历史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俄国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地位,通过语文课文《伏尔加河的纤夫》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社会地位以及生活状况,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网络资源将这篇语文课文在班级进行朗诵,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对作品的了解,在广泛的文化中学生更能体会作品的内在含义,感受俄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样的在学习徐悲鸿的代表作《奔马图》时,教师可以和历史背景联系起来,这幅作品是徐悲鸿作于1948年冬天,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三大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在即,徐悲鸿一这幅作品几年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如果学生了解了《奔马图》的创作背景,那么这幅作品的主旨大意也就不难理解了。当学生都惊叹作家是如何画出这么惟妙惟肖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将这幅作品美术知识讲解给学生,比如:作品中采用了中体与面、明与暗分块造型的方法,同时吸收传统的没骨法,结合线描技法......,学生这个时候一定会听得很认真,这节课的美术知识肯定也会掌握的比较好,如果教师单单的讲解美术作品,不与其他的学科相联系,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时学生便会觉得很无趣,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美术知识与其他的学科知识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大胆创新,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开阔视野

在长久地课堂教学下,学生很少有机会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恰当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踏青、郊游等活动,让大自然走进美术课堂,引导学生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作热情,丰富学生的美术课堂。在平常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艺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负责的对待学生的每一件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通过美术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稳步提升,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作者:吴学勇

高中美术论文:农村高中美术教育论文

一、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美术师资力量的缺乏

高中学习在所有人的眼里几乎还是上大学的唯一直通车,而那些必考的科目学校都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变着法的进行各类模拟考试,而在这些目标要求之下,学校是多方挖掘优秀教师。随着教师工资和社会地位的逐步下滑,很多优秀教师都走向城市或者高收入地区,更有甚者放弃教师职业。所以,农村高中教育优秀教师就越来越少,美术教育本就不是主业的老师就更少,堪称得上专业的老师就更是屈指可数了。

(二)教学教育资源缺乏

城乡地域差别和优势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造成了农村高中美术教育仍然是走老传统的教学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资源缺乏,使一些想用新方法授课教学的老师无计可施,不得不再次拿起粉笔把黑板作为主场。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单一的绘画,还需要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通过对图像、视频等媒介了解更多的东西,才能启蒙心底里对于美术更多的想象和创新。农村教学硬件差,这个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美术老师,怎么给美术课堂带来新活力呢

(一)灌输给学生美术教育新观念

高中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未来的承上启下,不管未来学生们要走上大学还是走向社会,美术都会陪伴一生,在人一生的际遇中,美术扮演着生命中的重要角色,可以说美术无处不在,具体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而日常生活中无论平面画,立体画、壁画、还是如今的高科技画,都是美术的载体在不断的创新,而创新就需要学生们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持续不断的学习,要欢迎同学们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表现一幅画,用新的美术方式来表现一幅作品。美术既是可以共享的,又是属于自己独享的,也可以说是自己隐私的。所谓的美术家,就是将大家都看得懂的共性的展示出去,而那份独特的、隐私的恐怕就是美术独特的创新思维了,也就是这幅美术的魅力了吧!

(二)注重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践

新课改本就要求改变原本的课堂氛围,要求老师轻装上阵,让老师大胆革新,以发展素质教育为主,因此,我们就要从素质教育的概念入手来阐述。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而美术教育就是要非常注重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要不断领悟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并付诸于日常课堂。

(三)创新教学方式

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需要授课老师给予充分的把握,根据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出一份教学计划,要突出新课改中的学生才是学习主体的要求,迎合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思考和创新力,让学生多发言,讲解自己的创作感受和创作初衷,给与鼓励和指点,给课堂不仅要带来一股学习的正能量,更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用好乡土底蕴,再造新美术

常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农村便是最接地气的生活,在农村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有肆意疯长的狂草、有宁静的河水、有比城市更淳朴天真的孩子、还有更蓝的天、有更清新的空气,有比城市里更有求知欲望的学生,还有比城市里更广阔的天地,这些都是美术的素材,都是美术创作的源泉。老师要利用这些天然的、触手可及的资源给学生以更轻松、更贴近身边事物,更饱含人情味的美术人文教育。从课堂回归生活,从生活穿越课堂,这难道不是新美术吗?中国的美术长久以来是当做技艺来教授,根本没有把它当成生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来教。当把美术教育看作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时候,艺术才有真正的价值。生活中并不缺少艺术,而是我们少了一双发现的眼睛,仅此而已。教师不仅是授业解惑,而是授人于渔。

作者:唐海涛 单位:重庆市梁平县福禄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教学中科学教育论文

1.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艺术作品的科学性

高中美术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为主要着力点,带领学生认识和解读具有一定深度的艺术作品。在鉴赏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提炼出作品的艺术特色,还要引导他们发现其蕴含的科学思想,认识其中涉及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解读优秀艺术作品,对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极为有利。要成功实现上述目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美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美术的相关概念和基本要求了然于胸。只有全面掌握美术学科的科学内涵,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其蕴含的深刻的艺术思考和独特的艺术创新着实令人叹为观止。例如建筑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斗拱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无疑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特殊符号。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建筑作品时,应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总特征,在细节处把握设计思想,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科学内涵。斗拱技术的运用不仅蕴含着美术学的特征,而且体现了力学美,力学知识的巧妙运用正是其科技思想的重要表现。

2.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在现代艺术教学中引入科学概念,不仅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艺术创造,还要运用先进的科学理念武装大脑,在丰富多彩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达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的惰性,长此以往,人们将逐渐失去投身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不利于个人及社会的持续发展。教学者应引导学生创造美,使他们形成独特的审美观,提升审美水平,并养成勤思考、勤实践的好习惯。另外,在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学者应将科学技术逐步运用到美术教学中,不仅要以此优化教学方法,更要以此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者应善于将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美术教学的要求相结合,使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逐渐养成严谨认真、善于发现和总结的学习习惯。古今中外,科学技术发展推动艺术发展进步的案例不胜枚举,总体说来,世界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在人类的不同发展阶段,美术的发展呈现出各自不同特征,其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美术作品的实现形式不同。敦煌壁画堪称世界奇观,是古代石凿技术的成功运用。在那个时期,石凿技术便是当时绘画技术的集中体现。随着冶炼技术的发明,人们开始在各种器具上进行美术创作,形成了灿烂的人类文明。色彩技术、油画技术的相继出现,为一大批杰出的美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们也因此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由此可见,科技对美术发展的推动作用无可替代。

3.增强课外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高中美术的课堂教学不能涵盖全部的内容,也不能开展全部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学者如果不拓宽教学渠道,开展全面而细致的教学工作,学生就不能形成健全的艺术人格,也就不能深入贯彻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少教学者开始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学活动,高中美术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引导学生了解和讨论著名艺术大家的生平和创作经历,引发情感共鸣,获得艺术体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发展学生实际运用美术的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多元化的社会特征越来越明显,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因而变得空前巨大。高中是人生教育中的黄金时期,高中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熟的时期,因此,高中教学必须符合这一实际,进而探索和实践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论。其中,高中美术教学也应遵循此法,使其成为塑造学生艺术品质和高尚人格的有效渠道。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对教师来说,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引入科学教育观是重中之重;对学生来说,改变传统学习方法,自觉接受和应用科学学习法是核心要求。

作者:孔鸣 单位:江苏省丰县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与高考美术论文

一、新课标改革,提倡以素质教育为基础

第一,而高辅班也只是一味的进行程式化教学,除了临摹就是背结构,以至造成学生对高考美术的感受由趣味变为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被动的学习中,学生的成绩也不见得提高。新课标出台,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教学实践,而不是一味地往学生脑子里灌输乏味的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再由教师稍加引导,比如,教师对学生进行素描教学的时候,教师可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引导,让学生用聚光灯观察同一件物体受光角度不同时的明暗变化;同样受光角度不同结构物体的明暗变化;光源与物体的距离产生变化时的明暗变化等。就能很直观地理解明暗产生的规律,从而加深记忆,活学活用,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使学生对结构的理解能力和专业造型能力有一个整体性的提高。

第二,高考美术源于升学,因此,美术生所有的技能训练都是服务于高考,造成学生理论知识的缺失。新课标弥补了这一点,高中美术课程的改革,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理论知识,学生再也不是“重武轻文”的美术生。

第三,注重培养美术实践能力是新课标对美术课程的要求,这与高考美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素描课上,学生只是用简单的铅笔,在纸上就能表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这对学生来说是极大的兴趣,素描课程巧妙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与新课标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学生体会作品内容的同时体验了作品的描绘和制作,这些成功的经验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

第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被埋没,就这一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于美术来说,相得益彰。不管是创造力还是想象力对美术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关乎着作者的对于思想感情的表达,这两点对高考美术尤为重要,创造力是美术工作者的生命,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缺失是美术生的重要缺陷。因此,找回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刻不容缓。第五,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应当是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看法和思想不再是“标准答案”,学生各抒己见,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这是新课标政策下的理想课堂模式。在普通美术课程中,教师不再一味地讲解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探究思想情感,最后由教师总结,或者稍加改正,从而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专业课堂上,学生作品集中在一起,以学生现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互批评和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专业进步,同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结语

总之,对学生来说,新课标的实行是一个重要的变革,对教师来说,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机会。新课标不仅是对美术这一门课程造成了良好的影响,同时也对其他课程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新课标的这些政策无疑是对学生更宽泛地进行教育,百利无一害。同时,在高中美术和高考美术的这个问题上,通过新课标的改革,希望可以摒弃传统思想,不再厚此薄彼,使高考美术和高中美术共同发展。

作者:何海银 单位:江苏淮安市淮州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育论文

一、我国当前美术教育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功利性的美术教育而言,还有另一种极端是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在一些学生家长眼中,美术是一门“副课”,不能当做孩子学习的重点和方向,学习美术会耽误其他功课的学习,因此对美术完全不重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容易出现美术学习可有可无的思想。同时,在非美术专业的班级中,美术课的时间常常被用于学生自习或是做作业,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美术教育;部分高中的美术课形同虚设。这些都对美术教育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改进高中美术教育

1.改变美术教育的观念

过去的高中美术教育延续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固有理念,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经历的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过程。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具体来说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要积极关心学生,对学生要加强引导,改变其不正确的学习观点或者认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这种观念的改变还体现在师生地位上,要遵循新课改的目标,就必须摒弃之前教师高高在上的教育观念,教师应积极融入学生。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育的精髓和核心,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要求。美术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的沿袭,更是一种创造,学生在模仿教师或其他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将之加入美术创作。而此时的创造是一种无意识的、不成系统的、具有随意性的创造。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是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加工创作一幅能够表达自己思想或意义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进行适量的头脑风暴训练,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3.在美术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知力、对美术技能的熟练度,然而这些对于新课改的要求来说还远远不够。以往的美术教育只是在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学生对美术的鉴赏力,而没有直接地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新课改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绘画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鉴赏,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学生绘画技巧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绘画理论、艺术史、艺术鉴赏类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具体的措施有: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让学生了解艺术发展史;开设艺术欣赏课程,让学生能够见识到来自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等。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结语

高中美术作为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的教育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教师应当在新课程标准下,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改变美术教育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美术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等措施,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笔者认为,美术教育不论是作为专业性教育培养学生的技能,还是作为综合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应该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发挥美术教育发展人、培养人的作用。

作者:周荣 单位:江西遂川县遂川二中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课程整合信息技术论文

一、完善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整合的重要性

与实际生活的融合。艺术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的艺术创作是没有意义的,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找出已有的数据或图片信息进行对比观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的事物,培养了一定的美术创造能力,高中美术课堂上的内容,开始与实际生活变得息息相关。

二、完善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方法

(一)完善多媒体硬件设施

调查显示,我国许多学校的信息教学存在滞后的现象,学校的多媒体硬件设施建设还不齐全。许多高中课堂并未全方位地实现现代化教育方式,有的学校仅仅只给教师配备一台电脑进行资料搜集和制作课件,却没有为学生建立一个专门的多媒体教室,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信息化的操作和学习中来。学校电脑设施不齐全,软件不及时更新,这都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使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课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第一步就是要完善多媒体硬件设施的建设。学校要积极支出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买入一定数量的电脑,并及时地进行软件更新。只有这样,高中美术课堂才能跟得上信息时代的更新速度。

(二)逐步取缔传统美术教学方式

在许多高中的美术课堂上,教师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更多的是运用讲解、观赏课本、展示例子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实行美术教学。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固然有其优点,但是其形式比较单一、信息不够全面,已逐渐不再适应这个时代的教育发展规律。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鲜感,让他们获得更丰富的时代信息,美术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能使学生提起极高的学习热情,更加乐于接受新的知识。所以说,学校等相关部门要及时地推进信息化教学方式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完全取缔。

(三)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美术作为基础教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要经过新教育理念的洗礼。美术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的美术知识素养外,还要拥有操作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能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社会、大自然、人类历史文化中的重要资源,并运用信息化的设备进行整合,有选择的将教学内容带到课堂中去。美术教师要提高专业的信息化技术操作能力,从网络中广泛获取美术教育信息,善于利用现代化技术制作课件等等。只有不断提高高中美术老师的美术修养和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才能使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课程的整合工作落到实处。

(四)建立信息化的评价机制

采用质性评价的方式可以促进教学相长,美术创作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行为,所以难以制定一个统一评价的客观标准,但是美术教学行为却比较适合质性评价。质性评价有助于全面地反映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的情况,提供了改进教育的可靠依据;质性评价也有助于教师及时收到反馈信息,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以优化教学效果。质性评价也帮助师生更多地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达到共同进益的效果。所以说,要使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达到最好的效果,还必须建立信息化的评价机制。

三、结束语

高中美术教学中,最多的就是美术作品的展示,而传统的用书本展示的方法显示的都是缩小版或者截图版,不能展现作品全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设备展示原版图片。在我国积极推行现代化教学的政策下,高中美术课堂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教师、计算机网络、学生三方互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作者:刘莎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四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教学传统艺术论文

一、地方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优点

1.将浦江地方传统艺术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去的其中一个目的

是为了让浦江地方的特色传统艺术通过课堂传授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学习来达到传承的目的。经过整理和运用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浦江地区多彩纷呈的传统艺术,这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尤其是在当前的多元文化前提下,让处于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多接触地方传统文化,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2.在面临课程教学资源匮乏的现在

如果能够将传统地方艺术加入到高中美术课程当中,并加以推广,对原来旧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用新的模式和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传统地方文化艺术产生极大的兴趣,加强生活与教育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自身修养,还能够对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加以保护和传承。

3.传统地方性艺术存在教育的价值

(1)传统地方艺术在造型要素和审美上存在价值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当中,色彩的运用和造型是必须要学习的方面,在美术作品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在传统民间艺术的作品当中,经常能够看到传统艺术作品中对结构的对称性以及色彩的完美搭配,使得艺术品在造型和色彩两方面都配合的非常完美没有瑕疵。举例来说,浦江迎会中纸会表演中的喜剧人物,不同的形象展现出来的是不同雕塑的人物性格,再比如说流传至今的浦江地区特有的板凳龙,通常一条板凳龙,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等各种民间工艺为一体,充满了艺术特色,不论是从颜色还是造型方面,都显现出了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在艺术构思上的独到见解。还有浦江的剪纸艺术,剪出的图案和花纹构建了不同的图案,搭配了不同的形状。而这些艺术形式都在经历了数些年的改革创新之后显示出了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个地方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的水平,这对学生美术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提升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2)地方传统艺术能够使学生激发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专属于各个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艺术和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不断重视,弘扬传统艺术,保护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而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一些奇闻怪事等都包括在了民间艺术的范畴之内。在浦江迎会中纸会和人会的戏剧表演,将中国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运用典型的人物形象进行传播,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体会到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在人物造型和色彩运用上的独到见解和手法,还能够通过表现出来的传统故事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对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同时也宣扬了优良的传统美德,弘扬了正气,也提升了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兴趣,使其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的地方传统艺术的责任重担。

二、将地方传统艺术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策略

1.大量开展实践活动,搜集传统艺术素材

中国的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有五十六个民族,因此造就了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但是在高中的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在课本中接触到的却比较少,因此应该展开足够时间的课外调查和采集工作,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过实地的考察和悉心探索,能够将搜集上来的地方传统艺术进行整理整合,汇编成画集和书籍等出版或是进行展览,使全校同学进行交流和分析。在浦江地区附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浦江麦秆剪贴和浦江剪纸等传统地方性的艺术,并在实地考察的过程当中对刺绣和雕刻的技术传承和雕刻出来的作品的风格和雕刻技巧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成立兴趣研究小组,使感兴趣的学生都参与到对于一种艺术手法的研究中去。另外,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实践考察、浦江迎会起源发展和其中的关于美术学的知识,学生们可以在事件调查过后自己写下实践心得和体会,并学习其中的优秀节目,在学校师生面前表演,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各自的兴趣也带动了美术课堂的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美术知识。

2.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新型教学方案

转变以前的只注重应试教育而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艺术审美修养方面的培养,学校应该定期设置考察课,在颇具特色的古建筑、古村落,例如江南第一家、嵩溪村开展学生写生教学,使得学生自己去研究了解地方传统艺术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其中的艺术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3.学校的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风格

应该扩大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教育资源,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之上实现口耳鼻之间的互动,更加清晰地感受各种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讲解传统地方性艺术的过程当中,麦秆剪贴和剪纸等一系列动态过程都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示,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经常带领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展览馆和工艺品商店等,了解作品背后隐藏的艺术家在做作品时的艺术思维和思想,亲自动手学习工艺品的制作,通过不断地参观和亲自动手,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灵感,也提高了对艺术审美的兴趣。

作者:戴晓卉 单位:浙江省浦江县中山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

一、高中美术多媒体教学必要性分析

高中美术教学实践教学的性质要求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支撑实践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自身具有的审美性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应用空间,应用多媒体实施美术教学可以完善美术教学的形式。教学改革分为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美术多媒体教学属于微观层面的教育改革,是应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的变革。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很多领域都应用了多媒体技术,这也使各领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教学领域尤其是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方式更符合美术的学科特点,可以采用图片、声音和文字等信息载体,更加直观地反映美术作品的内涵。美术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美术课堂的一种变革,是美术教学的辅助工具。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方法

(一)高中美术多媒体教学中的审美欣赏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为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还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第一,丰富美术教学素材。美术教学的内容具有欣赏性,对于涵括古今中外的美术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视频或课件,从而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就可以纵横古今中外,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世界的美,就能漫步在艺术长廊中,就能飞翔在想象的天空里;第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美术教学具有直观审美性,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和动画等形式,直观生动地将静态美术教材转变为动态美术动画,从而增强了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并以形象的美术教学深化学生的感悟,增加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充分体现出了美术教学的学科特色。美术多媒体教学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力,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促使学生逐渐爱上美术。

(二)高中美术多媒体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在高中美术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以课堂组织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模式下师生关系会更为和谐融洽。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能创设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情景,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娱乐中学得相应的美术知识。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声音和文字等信息载体,让静态化的教材转变为动态化的逼真生动的课件,从而使学生可以尽情地展开联想,在美术的空间里翱翔,这样不仅深度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学生也可以积极的态势主动学习美术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多媒体教学以直观的美术魅力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可以使其发现美术中的真谛和意境,从而触发了学生的内心感悟,促使学生与美术之间构建起了一种美的感应,进而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了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

(三)高中美术多媒体教学中的教学互动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以以动态化的教学内容增加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美术课堂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创作活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多媒体美术教学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从而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创作活力,同时还能得到学生学习的及时反馈,从而增强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优化了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审美欣赏、情境创设、教学互动三个方面来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美术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切实突破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提高高中美术的教学水平。

作者:邵丽佳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高级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论文

一、素描基本意识的建构

素描中的整体观念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在绘画时往往整体意识不强,总是对细节进行大量的刻画,忽略画面中整体、主次、虚实的关系。刻画一个细节的同时要观察周边的形体是否在同一进度上,并不断调整各个形体的比例、结构、色调等关系,养成良好的对比观察习惯。如,当写生一组静物时,不要过多地关注一个形体,要注意整个画面的关系,适当地根据整体效果削弱单体。如果每个形体都刻画得极为精彩,会产生喧宾夺主的不良效果。可见,整体不仅仅是观察和表现的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模式。要想素描水平提高得快,把握整体关系是首要。当然,局部的刻画也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大的关系而没有细节的精彩,整个画面会显得空洞乏味。整体和局部两者的关系始终是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如此反复,相互比较,相互依托。对于整体意识的建构,可以从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着手。

1.培养“大关系”的观察方法

第一,“对比看”的方法。缩短对单个形体的观察时间,与周围形体交替进行刻画,时刻提醒自己在画单一形体时,注意与其他形体相比较,始终保持进度一致。第二,“眯眼看”的方法。当眼睛眯起来的时候,整个画面都相互统一,以强制性的方法获得整体观察的效果,无法对局部进行刻画,始终关注整体。第三,“同时看”的方法。绘画时兼顾周围形体,始终不过度刻画细节,避免导致其脱离整体关系,做到同时观察、同时调整。

2.整体表现手法的培养

第一,由大到小。大与小指的是形体间的大小比例。如一组静物,我们要从大形体着手,将整体骨架搭建起来,再配置各个小形体;又如画人物头像,整个头部是大,而鼻子、眼睛、嘴等就是小,如若过分关注小的形体会导致整体比例失调、形不准等。第二,由草到精。在绘画之初,无论是线条和色调都可以稍微放开些,以获得整体效果。在整体关系确定好的情况下,再进行刻画,过早地追求精致会使整个画面显得“碎”,如拼接起来一般,与整体失衡。第三,由直到曲。徐悲鸿说过,“宁方勿圆”。直线造型有助于对形体的归纳和总结,对形体的把握将更为准确,过度关注曲线会忽略整体形态。第四,由深到浅。每次调整都从最暗的地方开始,依次是暗—灰—亮。只有暗部的不断深入才能带动整体的进展。色调关系不明确会导致整体画面“灰”,绘画时间拖沓,更严重的是会阻碍学生提高素描水平。第五,由实到虚。虚实关系的处理是整体效果的突出表现,近实远虚的效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整个画面的空间感。第六,由近及远。主体物的刻画需要周围形体的烘托,主次关系处理不当,会使得整个画面喧宾夺主。

二、临摹与写生的有效实施

在整个素描学习的过程中,临摹范画不可或缺。临摹与写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快速提高绘画水平的重要手段。写生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临摹时得到很好的解答,如结构关系,黑、白、灰关系以及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写生的特点是直观,临摹是参考借鉴他人的理性表达。写生到了一定阶段会有壁垒,光靠勤练会浪费太多的宝贵时间,而借鉴他人的作品会直接弥补现阶段的不足。但是,画者不能太依赖临摹,长期临摹会形成概念化和经验主义,失去善于发现的眼睛,这是得不偿失的。这就需要写生与临摹穿插进行,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专业能力相对成熟时,就可以主观地操控画面,根据层次的逐步提高配以更为精、细、准的范画。临摹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临摹研究其处理表现的方法,学以致用。很多学生临摹得很好,但是写生不行,其临摹只是将看到的照抄下来,而没有真正理解,到了写生时没有了参考,自己的总结归纳做得又不够,自然画不出理想的效果。这时可以将临摹与写生同时进行,在写生时找内容、构图、角度、形体、光线等相似的范画放在一边,当遇到问题时参照范画,但绝不是机械地抄袭,而是研究理解。只有将写生与临摹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迅速提高素描水平。

作者:王胜太

高中美术论文:新课标下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论文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需变换角色,体味快乐

在新课示下,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需经过变换角色的教学方法,让整个堂课的气氛变得相当融洽。符合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我们做教师的为何不能真正做到主导而不是主讲呢?这倒是一个新思路。但是我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学生能喜欢能接受吗?我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吗?带着这些疑问,我在课后以聊天的方式和不少的学生进行了沟通,可喜的是,虽然有极少数的同学觉得这样会浪费他们一些课余休息时间,因为课前要做大量预习工作,但绝大多数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模式还是寄予了极大的热情。于是,我们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尝试。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需要合作舞台,学生自主探究

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是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专业引领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必须要放下身段,走到学生中去面向全体学生,不能让课堂成为几个学生的表演舞台,要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性,参与其中。例如学习《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玉器,笔者用绒布口袋装了三种不同材质的玉石,然后提出问题“感受三种玉器,找出最光滑最润的”,好多学生都在踊跃举手,经过观察,发现前排有个女生,显得怯生生的,就及时请她上来,她满脸通红的摸了半天非常紧张。此时暗示同学们给与掌声鼓励,促进她拿出了最好的玉石。此后了解到这位女生其实很难鼓起勇气才举手,如果没喊她,下次就更不敢了。因此用启发、鼓励的方法与学生展开心灵的交流也很重要。

当然教师还要有驾驭和引领课堂的能力。《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所以应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分工合作,着重感受、体验和兴趣培养。推行小组合作,每组派一名代表对同一幅作品进行鉴赏,再进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专业点评,形成积极良好的竞争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全场的适度控制,要正确引领,不能偏离主题更不能把课堂变成菜市场。例如学习《天上人间—壁画》时,了解了拓印画的简单制作过程,当堂便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张黑白拓印画,感受一下拓印过程,几分钟后就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合作而成的拓印作品,虽然很粗糙,但艺术作品制作成功的感觉却油然而生。

三、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需要借助网络,深入鉴赏

采用多媒体教学融入美术鉴赏,除了制作内涵丰富的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艺术作品外,也要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一方面,学生自主探究、专业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大量的信息,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大部分来源于网上,另一方面高中生的学业负担沉重,没有时间去图书馆,展览馆,而且在县城也很难见到画展、雕塑展等。但网络却能提供这些,了解喜欢的艺术大师、艺术生平、艺术风格、代表作品等。学生通过网络完成教师布置的鉴赏预习作业,对作品进行初步的了解,做一些文字整理,以便在课堂进行讨论;此外,我们在鉴赏外国美术作品时,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与背景很陌生,理解起来很困难,这时网络知识就能发挥作用。例如学习《心灵的慰籍和寄托—宗教建筑》时,学生对宗教和宗教建筑均很陌生,将学生和宗教建筑距离拉近,促进学生掌握宗教建筑的艺术风格,课前必须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历史背景,学生对由此产生的宗教建筑的风格就不难理解了。如伊斯兰教反对以至禁止描画人与动物形象,所以伊斯兰教建筑的典范作品《泰姬.玛哈尔陵》的外墙也只是用几何纹和植物纹来装饰,而不可能像基督教教堂的外墙可以雕刻到各种人物浮雕等等。

因此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只有通过教师专业的引导才能完成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