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10:05: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工程机械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今日工程机械》2017年第Z1期
摘要:近年来,在大型国有骨干企业的主导,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规模总体呈现扩大态势,出口的国家与地区也日渐增多。然而,在此过程中,产品配套售后服务不完善、相关标准与国际对接脱节与产品可靠性较低等问题的存在,也制约了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出口。因此,本文对当前中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对应的完善策略,以期推进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对外贸易稳步发展。
关键词: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对外贸易;问题;完善策略
工程机械类产品是指用于能源开发、交通运输和国防等工程建设的相关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挖掘机、起重机、凿岩机、铁路路线机械与零部件等数十大类。近几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逐渐增多。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出口挖掘机2014台,同比增长31.29%;出口装载机4269台,增长了42.97%。并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为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创造了良好条件。由此,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完善对策,对提升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国际美誉度,推进相关产品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的现状
(一)出口规模总体呈扩大态势
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出口规模稍有波动,但总体呈扩大态势。如图1所示,2010-2016年,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出口额由103.4亿美元上升至169.6亿美元,增长了64%。其中,2014年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额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点,为197.9亿美元,此后便开始小幅度下降。2015年与2016年,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了5.5%和10.6%。但201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开始回暖,其中12月的出口额全年最高,为17.6亿美元,较11月提高了17%左右。2017年1-3月,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为40.27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并且,自2010年以来,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的整机出口量由不足400万台波动上升至1700万台左右。其中仅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挖掘机、装载机与推土机便各出口了2014台、4269台和275台,同比分别增长31.29%、42.97%和25%。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规模先逐步上升,后稍有下降,但总体呈扩大态势。
(二)主要出口产品类型为凿岩机械和风动工具
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6年,我国整机产品的出口额,在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均超过64%。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的整机出口额虽有所下降,为25.11亿美元,但仍占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总额的62.4%。而我国工程机械的主要大类整机产品较为多元,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电梯及扶梯、叉车、隧道掘进机、凿岩机械和风动工具等。其中,凿岩机械和风动工具是整机产品出口的主要类型。就2017年第一季度而言,我国凿岩机械和风动工具的出口量便为342.7万台,在整机出口总量中的占比高达79.5%。相较而言,起重机、叉车、搅拌机、打桩机及工程钻机等的出口量较上年同期虽有所增长,分别为1.5万台、4.4万台、22.7万台和1.2万台,但总和不足100万台,占比仅为20.5%。由此可以看出,凿岩机械和风动工具是我国工程机械主要大类产品出口的主要类型。
(三)中国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出口市场较为集中
当前,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出口市场较为集中,核心区域为亚洲地区。据Wind与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对各大洲出口中,出口最大区域市场为亚洲,在全部出口地区中的占比为51.94%,其次为拉丁美洲,占比为9.05%。2016年,工程机械类产品对亚洲市场的出口虽有所下降,对欧洲市场略有增长,但亚洲的占比依旧超过了51%,仍是我国此类产品出口最多的地区。另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对亚洲的出口占比虽降至了48.6%,但仍是国际出口市场的核心区,其次为欧洲、北美洲,占比分别为17.5%和13.3%。就亚洲地区而言,东盟十国是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2017年1-3月,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对东盟十国共出口了7.7亿美元,在全球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为19.12%,在亚洲地区的占比接近40%。总体而言,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出口市场较为集中,主要为亚洲地区与东盟国家。
(四)国有企业是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长久以来,徐工、中联重科与柳工等大型国有企业一直是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其中,徐工集团的表现最为突出,出口量逐渐增大,且拿下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大单。例如,2015年,徐工成功对俄罗斯出口了一台凿岩车,随后又中标了哈萨克斯坦20台平地机采购订单;2017年1月,又先后拿下了中国工程机械跨境电子商务加勒比地区第一单,泰国旋挖钻机出口第一单,以及美国A-HERN租赁项目等。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数据显示,2017年1-3月,徐工道路机械出口额约2亿美元,同比增长63.17%;出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0%以上;总收入增长了近73%。并且,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大,已覆盖177个国家,占有率上升了2.9%。除徐工外,柳工集团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出口势头也较为良好。2017年3月,柳工成功拿下中老铁路某标段土方的施工设备订单,提供挖掘机、装载机与压路机等六个产品的30余台设备。可见,国有企业使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的主力,在国际市场拓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当前中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的问题
(一)机械行业标准与国际对接脱节
近年来,我国虽加大了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的工作力度,但部分板块和产品仍不符合国际标准,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从标准制定来看,我国的更新速度明显落后于国际标准进度。例如,截止到2017年4月底,关于非道路机械的柴油发动机,我国执行国三排放标准,相当于欧洲Ⅲ号排放标准。而欧洲标准委员会(CEN)于2016年12月31日正式发电机组的2016版欧盟通用安全标准最新标准ENISO8528-13:2016,并将于2017年7月1日起强制执行。从标准体系来看,截止到2017年初,我国工程机械全行业仍未形成科学完整的标准体系,限制了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的海外市场拓展。可见,由于我国产品标准和环保标准落后,欧美标准又逐渐盛行,使得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受到一定的阻碍和限制。
(二)工程机械类产品可靠性差,缺乏竞争力
国内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落后,主要表现为产品的设计细节与机构工艺水平较低等。以产品安全警示标识为例,德国伟保马克斯VIBROMAX生产制造的机器上,均装有应急打开制动器的手动泵,且贴有警示标识,并明确告知用户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而湖南农伯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5TY-31-86型玉米脱粒机产品,由于产品的安全标识不规范,安全警示标志出现脱落、字体褪色,存在安全隐患,因而在2016年6月17日被质监局要求召回。目前,由于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核心生产技术并未完全掌握,其可靠性差还体现为大修期寿命缺乏竞争力。根据中国百科网统计,我国现有工程机械类产品,在1000小时可靠性试验和“三包”期内,无故障间隔的平均时间为150-300个小时,而国际水平则长达500-800个小时。并且,在不采用进口发动机条件下,国内产品的大修期寿命仅为4000-5000个小时,而国际水平则达到8000-10000个小时。由此可见,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得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可靠性较差,进而削弱了我国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产品配套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
工程机械类产品的配套服务,尤其是大型机械设备的售后非常重要,而我国相关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海外市场的开拓速度。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底,我国工程机械的出口范围已遍布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然而,多数工程机械企业仅能实现短期的售后服务,部分中小企业甚至难以实现配套服务,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和企业形象。例如,中国交通进出口总公司早前向斯里兰卡出口了400辆大型客车,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对用户的技术培训不到位,使得当地司机出现操作不规范,后期直接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运营,最后失去了整个斯里兰卡市场。另据中工网显示,截至2017年初,我国共有15大类、2000余种的各类工程机械企业。但是,超过90%的企业仍未落实售后管理与服务,且近85%的操作人员为无证上岗,造成产品故障的及时排查与维修难以保障,不利于用户的消费体验。由此可见,我国工程机械类企业的售后服务普及化与售后服务专业化均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海外市场销售与拓展。
(四)产品出口市场秩序混乱无序
现阶段,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而出口企业又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工程机械国内外市场的混乱无序。一方面,工程机械出口企业为了争夺海外市场,与同行进行内部恶性竞争。例如,2013年6月,国内知名工程机械企业中联重科召开媒体沟通会,公开说明三一重工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推介其新品泵车,并且双方矛盾一再升级,最后发生肢体冲突与员工打斗的恶性事件。另一方面,部分制造企业采取了降价、延长保修期、低首付的销售政策,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了行业整体的经营风险。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2014年3月,福建某工程机械企业将LD6220D型号的22吨新型挖掘机以59.5万元进行出售,而市场同机型同品质价位都在83万元左右。这种降价促销的策略,加速行业整体过度竞争的态势,不利于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出口。
三、中国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的完善策略
(一)规范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标准是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因此,我国应规范工程机械行业的生产管理标准,加速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有力推动工程机械的出口。具体而言,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应有序转化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国际标准,根据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标准,并中英文国标和体系版本。同时家标准化管理部门,还应在国际上积极推广我国的工程机械类产品标准系统,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协会标准;通过参与、加强国际间的标准交流和认可,建立多边或双边的工程机械认证认可机制,让世界了解中国工程机械的标准体系、实施情况和规范做法。此外,政府应要求工程机械行业的重点企业与龙头企业,设立标准化管理机构或部门,配备专兼职标准化工作人员。此外,企业通过开展标准化专业服务,提升集生产、管理、售后服务与市场开拓于一体的综合性标准服务能力。
(二)加大国家引导与扶持,推动工程机械出口品牌建
设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与扶持职能,针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各类产品品牌,以对外商协会等途径,推进国家层面的品牌推介工作。对工程机械出口企业,政府应在其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国际推介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并不断培养优势品牌企业与优势品牌产品,形成工程机械行业的优势产品互补性局面,提升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政府还应加大对工程机械产品的促销力度,通过在国际市场的重点宣传,积极参加国际专业展会与博览会,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引导和鼓励大型央企、施工单位、及其他中国企业,在海外施工时使用“中国制造”工程机械产品,推动我国产品的出口与品牌建设。此外,企业应构建品牌战略化目标,积极学习与借鉴国际领先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经验,创造性的建设自己的管理模式。并且树立良好的生产理念、服务宗旨与品牌意识,促使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向国际化水平发展。
(三)出口企业进行跨国并购重组,发挥互补协同效应
工程机械出口企业应采用并购重组等方式,收购能补充自身短板业务的企业,从而加速企业的技术转移与规模扩张。具体而言,可通过采用重组战略方式,整合行业间的优势资源,发挥优势资源与核心技术应有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与利润。例如,可以借鉴山东潍柴动力集团的并购经验,包括先后并购法国博杜安动力国际公司、意大利法拉帝集团、德国凯傲集团、美国马泰克公司等,融合并购企业的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完善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模式。据慧聪工程机械网统计,截止到2017年第一季度,潍柴集团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而其中50%的收入为海外业务营利。此外,政府还应通过金融支持等方式,鼓励工程机械类出口企业,并购经营不善却具有技术含量的国外整机或零部件制造公司。工程机械出口企业通过实施并购重组策略,有力扩大其经营范围,进而提升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四)加强核心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机械产品技术含量
工程机械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对其出口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适应能力、影响力与竞争力,出口企业需加强工程机械类产品的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机械产品的整体技术含量。在此过程中,相关企业应与国外先进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合作,借鉴国外企业的先进科学技术与制造经验,从整机寿命延长、使用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与信息化技术发展等方面着手,进行产品技术创新。并且,企业也可以投入一定财力、物力与人力,进行企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提高工程机械产品的技术含量与质量。例如,可设立科技专项资金,用以解决液压件密封、发动机设计于金属热处理等关键问题;建立跨国投资研发中心与关键零部件制造中心等,并积极发挥研发中心的技术外溢效益。通过上述方式打造自有品牌,从而提高产品的国际美誉度与影响力,进而促进工程机械产品出口的稳步增长。
(五)完善境外服务体系,提升出口产品的配套服务能力
除了整机与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的产业链还包括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业务中的附加价值。而这些附加价值,主要存在于产品租赁、销售、服务支持与再造等过程中。因此,工程机械类产品出口企业应积极在海外建立展销中心,并建立出口机械产品的全程服务模式,为产品售前、售中与售后提供多元、完善的服务。在此过程中,企业应着重加强出口产品的售后市场业务建设。具体而言,应结合现代互联网金融,进行业务结构优化,并形成集工程机械类产品生产、海外销售与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业务服务模式,打造优良的企业服务口碑;与经销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解决生产和销售中出现的多样问题;建立海外售后服务中心,为出口产品提供金融投资服务。另外,企业还应适时组建海外产品服务联盟,借助国家政府的引导,进行国际市场的统一布局,从而逐步完善我国工程机械服务体系,提升“中国制造”机械产品的配套服务能力与水平。
作者:杜宇迪 单位:辽宁大学
摘 要:工程机械现场修理可以缩短设备的维修周期,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它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效率、质量和 经济 效益。开发一系列功能较全、使用可靠和实用性强的工程机械修理车,将对保障工程机械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高效率运行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工程机械;现场修理; 现代 化;开发
在高度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入了大量的工程机械、车辆和设备。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故障和维修保养任务绝大部分应在现场予以解决。现场修理能力强可以缩短设备的维修周期,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它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效率、质量和经济效益。
现场修理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它的能力强弱首先取决于它使用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一般情况下,工程机械作业现场高度分散,机械的使用强度大,发生故障的突发性高,施工时间紧迫,因此,现场修理现代化首先是要求所使用的维修设备、仪器、工具和工艺材料的现代化,并要求能将这些维修设备、仪器、工具和各种材料等成套装车,形成不同功能机动灵活的修理车系列,便于及时、迅速靠近作业机械,组织实施紧急抢修和预防性检修。有些施工单位也曾因陋就简地设计改装过若干修理车,但皆因配套设备陈旧、落后,不能适应车载要求、功能不全、故障率高加之机动能力差等原因,逐渐被淘汰。
我们长期从事工程机械设备的研制、开发工作,并要求经常不断地到工地上去对大量的工程机械组织维护保养和修理。其中有不少修理项目,如各种机械的修复;电气 电子 设备的修复;柴油机的修复;液压部件的修复等等,在所使用的维修设备、仪器和工具方面,都已获得了不少新的科研成果,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尤其是在工程机械的维修中,可汲取的内容很多。如能将这些成果加以修改、组合,就不难推广到工程机械修理的广阔领域里来。因此,开发一系列功能较全、使用可靠和实用性强的工程机械修理车,将对保障工程机械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高效率运行产生积极的作用。
开发新颖的工程机械修理车系列,目前条件比较成熟,随着我国汽车 工业 和军用修理车制造业的 发展 ,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引进和广泛应用,各种专为修理车车载配套设计的设备、仪器和工具的相继研制成功,都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将能缩短其开发周期,节省开发的费用。
1 现场修理手段现代化的内容
对修理现代化手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是在故障诊断、零部件拆装、净化处理、修复工艺和组装调试等各个环节,要求所使用的维修设备、仪器、工具和工艺材料的性能能满足维修质量的要求;其次,要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第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不污染环境,不伤害人体健康。
1.1大力推进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在维修设备、仪器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维修手段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检测设备中,大量地采用 计算 机技术和先进的传感器,可使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在故障诊断、参数测量和调试时达到不解体、快速和准确的目的,使维修工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测试技术和提高故障诊断能力。
采用电力电子逆变技术检测喷油泵试验台的主轴转速,其瞬时稳定度极高,转速可以预先设定;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高性能传感器,可使试验台的集油、量油数字化,且快速、直观,测量精度大为提高,量油的准确率可达10-5l以至更高,操作实现了半自动化并十分可靠。
采用电力电子逆变技术,还可将直流弧焊机的质量从200多千克降到20几千克,它的焊弧稳定,焊接质量极好,工作可靠,尤其适合在野外机动使用。将焊机的外特性稍加改变,再配上自动送丝机和电弧喷涂枪等,即可变成一套轻便的高速电弧喷涂设备,就可在现场对各种零件的磨损、腐蚀部位进行修复和保护。
采用超声电子技术,可在液压系统油管外测其流量,判断故障部位;超声波清洗机配上高效、无毒、无磷的常温水基金属洗涤剂,就可以快速、安全、低成本地清洗许多手工难以清洗的零部件;超声电子技术还可进行无损探伤、测厚等。
1.2大力发展各种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技术是维修工程中的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和实用技术,是现代化维修手段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它可以提高在现场修复各种零部件的能力,还可根据需要改变零件的表面性能状态和消除其缺陷。
电刷镀和高速电弧喷涂是在野外容易进行的表面维修工艺。广泛引入先进的化学材料和处理工艺,可以弥补在表面工程技术中一般物理、机械方法的不足。
采用各种性能优异的有机和无机粘接剂,能较好地解决各种强度要求的零部件的粘接修复。克服螺栓连接和铆接的一些致命弱点;采用一种新型的常温下固化的粘接剂,能快速修补轮胎和橡胶零件;采用多种性能的化学密封剂,可解决在复杂条件下使用的油、水、气的密封和堵漏;采用一些高抗腐涂料,可解决南方湿热和沿海盐雾地区工程机械使用过程中的防腐问题。
采用一种特殊的清洗剂,通过自动循环装置,对发动机的燃油系、冷却系、润滑系进行不解体清洗,净化程度高,不腐蚀机体,不污染环境。和分解机体后清洗的办法相比,工时仅为其几十分之一,发动机的功率、油耗、排放也随之大幅度改善。按期清洗,对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有明显的好处。
发动机和用油液润滑的各种机械部件,如果所用润滑油管理不善或者盲目换油,都将造成浪费;如果更换不及时,将使机器严重磨损。一种新型的鉴别润滑油质量好坏的成套化学试剂,能在野外快速、准确地辨别润滑油的质量状况。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检测,十分方便。
引进一系列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化学养护材料,能自动提高其机件表面润滑能力,使机件减少磨损;或能使发动机气缸内燃烧充分,提高功率输出,降低燃油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值得在 现代 维修工程中加以推广。
1.3采用多功能、轻型的机械加工设备。多功能小型设备可以在野外独立无援的情况下,临时加工仿制部分急需的零部件。这是在现场修理时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十分必要。如一种重量较轻、功能很强、专为修理车设计制造的多功能小型机床,利用变换多种功能附件,便能实现车、铣、磨、钻等多种功能,尤其适合在现场修理时使用。
要大力 发展 各种高效、多功能、适用的电动、液压和手动的工具,以便快速、安全地拆装零部件。
2 现场修理手段的现代化
应根据实际需要组装成一系列不同用途的多功能工程机械修理车,按照不同的性能价格比供用户选用。如有的以检测为主;有的以通用机械修理为主;有的以发动机、液压系统修理为主;也可以是单项功能的,如专门调修喷油泵或专门用于不解体清洗发动机等等。当然如有用户需要,也可生产功能较全的综合型的修理车或车组(即由几辆车组成的一套修理车)。
3 人才队伍建设和观念的转变
现场修理手段的现代化只为维修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能否使这些新型的、现代化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要有一支掌握现代化修理能力的队伍,两者缺一不可。
3.1业精于勤。这支队伍应能刻苦学习,有潜心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先进的设备充分发挥潜力,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维修设备现代化后,操作使用往往更加简单可靠、容易掌握,训练的周期将相应缩短,但仍需要努力钻研,要想得到预期的好效果,不付出辛勤劳动是不行的。
3.2要转变观念。维修工作尤其是现场修理,长期不被真正地重视,被认为是一种修修补补、辅助性的工作,它的建设和投入被放在次要的地位。现在提出手段现代化问题,和现实情况相比反差很大。不少人抱观望态度,或者“敬而远之”,觉得这些要求太“超前”了。仔细分析起来,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去长期受 经济 条件和知识结构的限制,看不到问题的实质。
实际情况怎样呢?当我们大胆地采用一系列新的维修技术和工艺后,不但能使那些陈旧、落后的修理手段得到更新,变为高效、准确、可靠且操作简单的技术和工艺,而且能给工程机械现场技术保障带来一片新的气象。
3.3现代化的设备坏了怎么办?设备现代化的概念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不仅要求设备有很高的可靠性而且还要有很高的可维修性。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不会出故障的,万一出了故障就要尽可能地缩短故障的现场修复时间。这是设计开始时就必须考虑的事,也是设备研制最着力的地方。许多新型设备十分复杂,其设计制造的难度很大,没有一定的工艺技术水平是做不出来的,但它的操作使用却十分简单、可靠,修理也不困难;对操作者不需要进行长期的培训,但对维修设备的制造厂,则应要求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摘要: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公路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公路工程机械在公路建设施工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公路工程机械施工环境较恶劣,而且施工强度高工程磨损严重,极易产生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则会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增加工程成本。因此,要加强对公路工程机械的管理及养护。
关键词:工程机械;管理;养护;施工特点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种工程机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为施工单位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节省人力资源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公路工程对机械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做好科学管理与养护,预防机械发生大事故的工作就越来越重要。
一、公路工程机械的管理
公路施工工程机械管理依赖于现代管理组织机构与健全的规章制度。公路工程机械管理是否适当将对工程的施工带来巨大的影响,无论施工机械和设备多么优良,如果管理不当,就达不到预期机械化效果,从而对工程费的影响很大。施工时,正确地掌握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妥善地保留机械操作记录,对记录进行整理和统计,作出理论分析,才能总结出机械管理的科学方法、机械管理工作中,机械的维修管理、配件的供应管理、配件和库存管理,每一项工作都十分重要,我们都应做好计划,进行统筹安排。
(一)机械的基础管理,对基础资料应按不同工作性质、类别、级别等分别归类、建帐和归档,如固定资产台账、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原始机械技术文件,交接登记表,运转记录,维修记录,技术改造资料。机械的基础资料、技术档案都应跟随机械,直至报废后还应妥善保管。按照机械全过程管理的阶段性,机械的技术档案管理分三部分内容:使用前、使用中及停驶(报废)。且应采取一机一档的原则,做到机械设备、物、账、卡三者相符。
(二)加强机械设备的单机考核与效益核算。如油料使用,维修换件,月完好率,日工作量,台班成本与利润的核算等等。通过核算的积极作用,降低成本支出,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的能力,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机械使用必须执行“定人、定机、定岗、定责”的原则,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大中型专用机械不得雇用临时工操作。主要机械实行专机专人制,多人操作的机械实行机长负责制。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维修规程、安全规程和技术要求合理使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作业。多班作业时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写交接记录。
(四)提高机械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机械操作人员培训,随着施工机械的不断发展,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日新月异,日趋繁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只有加强继续教育、业务培训,才能适应新设备的要求,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要定编定机、专人专机,确保机械管理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同时也要培养操作人员能开会修、一专多能,特别是要求每位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五)更新机械设备,设备的更新是为了消除有形磨损,用效能更高、性能更完善的设备来替换旧设备。现代化的机械施工与管理,是在保证工期、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大的可能性提高经济效益。
二、公路工程机械使用特点
(一)露天作业。工程机械在公路施工、公路养护、冬季公路除雪中,机械几乎都是冬夏露天作业,工作环境恶劣。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作业进度,这就特别要求工程机械的工作可靠性要好,万一发生故障能够及时排除。
(二)技术结构复杂。
工程机械品种繁多、规格齐全、技术结构复杂,涉及到机、电、液、计算机等各个知识领域。机械的选型、使用、养护、维修、管理有着很强的技术性和经济性。
(三)购买施工机械投资额大。购买工程机械的投资额一般都很大,一台机械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有的甚至上千万元。购买工程机械后转化为固定资产,要按时提取折旧,增加了企业的潜在负债率。
(四)工地流动性大。由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制度的改革,增大了工程施工地点的流动性。机械的工地转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大型机械受道路及桥梁承载能力和隧道净高的限制,转运起来很困难,而且费用昂贵。即使一些具有行走功能的施工机械,也不允许其在公路上长途跋涉,而必须用拖车运送,而且运送过程中也容易损坏,这无疑增加了工程单位的经营成本。
三、公路工程机械施工特点及养护的必要性
公路工程机械大都在泥沙、砾石、雨水和风雪恶劣环境中作业,且施工带有突击性,机件工作的润滑条件差其技术状况必然较其他机械下降得快,零件间的配合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磨损、锈蚀及结垢等现象,各连接件配合性质、零件间相互位置关系和机构工作协调性等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其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性能指标下降,甚至引起机器事故,因此需定期对公路工程机械进行养护。
定期对公路工程机械进行养护可以保证机械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减少故障停机日,提高工程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工程进度;减缓机械磨损,增加修理间隔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避免出现机械事故,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机械运行和维修成本,提高机械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使机械的动力、燃润油料、零件及各种消耗材料降到最低限度。因而,必须重视公路工程机械的养护。
四、公路工程机械养护的内容与要求
工程机械的养护是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来使机械长期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使其能安全高效的工作,并延长机械使用寿命。为了使机械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其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而对机械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机械养护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养护、正确处理使用、养护和修理的关系,克服“以修代养”的思想,把技术养护制度化,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工程机械养护以“润滑、调整、紧固、防腐”为主要内容,按不同需求分等级进行养护。
(一)日常养护。日常维护的目的主要是维持机械的机容和机况,使机械经常处于完整和完好的状况,以保证正常运行。日常养护以清洁、补给(水、油等)和安全检视为中心。由机驾人员在每日出机前,行驶中和收机后进行,详尽项目内容按各级机械的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进行。
(二)一级养护。一级养护除日常养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中心内容,并消除机械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出现的某些薄弱环节,尤其要检查有关制动、操作等安全部件,一级养护主要内容包括各总成和连接件的紧固,主要总成和部件的润滑以及在外部检查发现的一些必要的调整作业。这些作业由专业维修工负责进行,机驾人员参与。
(三)二级养护。二级养护作业除进行一级养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为中心,对机械进行较深入的技术状况检查和调整,根据机驾人员反映和经过技术状况诊断,确定维修附加项目,并排除。
(四)三级养护。结合二级养护作业,以消除隐患为中心,对局部包括总成件检修,改善机械技术状况,以延长中修及大修周期。
五、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公路工程机械的施工特点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并定期进行养护,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对提高机械设备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都有着重要意义。我们机械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分析,探索更多的新的检查和养护手段和方法,为推进工程机械的维修技术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液压传动以运动传递平稳、均匀,体积小、结构紧凑,反应灵敏、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自动润滑,标准化程度高,元件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中。这给液压油系统的保养及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做好对液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重视液压系统的维护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故障的发生。
1、液压油的污染原因
统计资料表明:液压系统的故障约70%是由颗粒污染物引起的,油液的颗粒污染是液压系统失效的最主要根源。液压油的污染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液压油本身的变质 产生的粘度变化和酸值变化;二是由于管理不当,造成外界污物直接混入待用液压油内;三是液压组件杂物颗粒混入,如油箱焊渣铁锈、阀门组件残留的铁锈及钢砂;四是零件自身的磨损、锈蚀及过滤材料失效;五是装配和维修过程落入灰尘、脏物等。
2、液压油污染后的危害
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看起来是很洁净的油液,其中可能悬浮着大量的微小颗粒,对系统性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液压油污染的危害有如下几点:
1)污染物常使节流阀和压力阻尼孔时堵时通,引起系统工作的压力和速度不时变化,影响液压系统工作性能或产生故障。
2)加速液压泵及马达、阀组等元件的运动副磨损加剧,引起内泄漏的增加,造成液压系统效率降低,元件寿命缩短。
3)混入液压油中的水分腐蚀金属,并能加速液压油老化变质。
4)杂质若将吸油过滤器严重阻塞,导致液压泵吸气不足,使运动密封件的磨损加快,从而降低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若将进油或回油滤油器堵塞,将使滤油器失效,使污染物进入液压系统中。
5)污物进入滑阀间隙,可能使滑阀卡住,导致执行机构动作失控或其他故障。
因此,解决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问题,对于提高工程机械可靠性和寿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工程机械液压设备的维护
对机械施工 企业 来说,工程机械技术状况的良好与否是企业正常生产的直接因素。现在的工程机械大多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其良好技术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合格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保障,正确的维护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根本。
3.1选择适合的液压油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润滑、冷却、密封的作用,液压油选择不恰当是液压系统早期故障和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代用油时,应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不能混合使用,以防液压油产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变化。深褐色、乳白色、有异味的液压油是变质油,不能使用。
3.2 注意定期保养等事项
目前有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置了智能装置,该装置对液压系统某些隐患有警示功能,但其监测范围和准确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应将智能装置监测结果与定期检查保养相结合。
3.3 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清洁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生命。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有的设阻尼小孔或缝隙等。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及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固体物质入侵途径有:液压油不洁;加油工具不洁;加油和维修、保养不慎;液压元件脱屑等。
3.4 防止空气和水入侵液压系统
一是要防止空气入侵液压系统。在常压常温下液压油中含有容积比为6%~8%的空气,压力降低时空气会从油中游离出来,气泡破裂使液压元件“气蚀”,产生噪声。大量的空气进入油液中将使“气蚀”现象加剧,液压油压缩性增大,工作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执行元件出现“爬行”等不良后果。另外,空气还会使液压油氧化,加速其变质。
一是要防止水入侵液压系统。液压油中含有过量水分会使液压元件锈蚀,油液乳化变质、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磨损。除了维修保养时要防止水分入侵外,还要注意储油桶不用时要拧紧盖子,最好倒置放置。
3.5 作业中注意事项
首先,工程机械作业要柔和平顺。工程机械作业应避免粗暴,否则必然产生冲击负荷,使工程机械故障频发,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作业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一方面会使工程机械结构早期磨损、断裂、破碎,另一方面又使液压系统中产生冲击压力,冲击压力又会使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阀频繁动作使油温上升。要有效地避免产生冲击负荷: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液压阀开、闭不能过猛、过快;避免使工作装置构件运动到极限位置产生强烈击;没有冲击功能的液压设备不能用工作装置(如挖掘机的铲斗)猛烈冲击作业对象以达到破碎的目的。要注意气蚀和溢流噪声。在工程机械作业中要时刻注意液压泵和溢流阀的声音,如果液压泵出现“气蚀”噪声,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使用。如果某执行元件在没有负荷时动作缓慢,并伴有溢流阀溢流声响,应立即停机检修。
其次,要保持适宜的液压油温度。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控制在30~80℃之间为宜。液压系统的油温过高会导致:液压油的粘度降低,容易引起泄漏,效率下降;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的磨损;生成碳化物和淤碴;油液氧化加速,油质恶化;油封、高压胶管过早老化等。为了避免温度过高,不要长期过载;注意散热器,散热片不要被油污染,以防尘土附着影响散热效果;保持足够的油量以利于液压油的循环散热;炎热的夏季不要全天作业,要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液压油温过低时,其粘度大,流动性差,阻力大,工作效率低,当油温低于20℃时,急转弯易损坏液压马达、阀、管道等。此时需要进行暖机运转,启动发动机后,空载怠速运转3~5min,然后以中速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操纵手柄使工作装置的任何一个动作(如挖掘机张斗)至极限位置,保持3~5min使液压油通过溢流升温。如果油温更低则需要适当增加暖机运转时间。
再次,液压油箱气压和油量的控制。压力式液压油箱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液压油箱气压,其压力必须保持在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压力过低时油泵吸油不足易损坏;压力过高时会使液压系统漏油,容易造成低压油路爆管。对维修和换油后的工程机械,排尽系统中的空气后要检查油位状态。
4、液压油的更换和液压系统的清洗
液压油在使用中一定发会生变质,继续使用变了质的液压油会造成液压系统工作不正常,零部件磨损和腐蚀,严重时会造成重大事故。反之,若液压油还没有变质就更换,不但造成浪费,而且还需停机换油,增加不必要的开支。因此,在使用中了解液压油的质量状况,在它发生明显变质时及时更换,是保护设备、降低成本的一项重要手段。液压油的变质包括油品组成和性质的变化,主要是液压油的氧化变质、轻质馏分的挥发、添加剂损耗和油品污染等,所有这些都会使液压油的性能发生变化,影响正常使用。全面清洁度控制(tcc)也综合体现液压系统污染平衡原理,其内容包括了液压系统的元件制造、系统设计、设备安装、冲、洗、清洁度等级标准制定、运行过程中的油液过滤,油液质量,管理等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内容,并实行全过程、全系统的管理。
摘要:本文探讨了对水电施工中如何控制施工设备的液压系统免受污染,提高施工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确保施工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并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设备液压系统污染
作为水电施工企业,施工机械长期在野外高负荷工作,容易引起很多故障,其中液压系统是故障多发部位,据统计,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故障大约有70%是因该系统的污染引起。液压系统污染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工程建设,如何有效地控制系统的污染,是确保工程机械安全可靠运行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本文以广西百色水利枢纽施工中设备使用为例,就如何控制液压系统受污染作如下简单分析。
1、控制污染物在维修过程中进入液压系统
1.1液压系统中污染物的物理形态
(1)固态污染物:主要有金属切屑、毛刺、硅砂、磨料、焊渣、锈片、添加剂和灰尘等固体颗粒。
(2)液态污染物:一般包括不符合系统要求的油液、水、涂料和氯及其卤化物等。
(3)气态污染物:主要是混入系统中的空气。
1.2液压系统污染物的来源及控制
1.2.1非工作状态下产生的污染
主要有:系统在投入使用之前已存在的污染,主要是由于液压元件、管路、新油等出厂之前没有严格控制污染度指标,这一污染属先天条件造成,只有对液压油滤蕊加强检查,如发现污染物,及时更换滤蕊及液压油。
1.2.2控制维修保养过程中污染物侵入
(1)在广西百色水利枢纽项目部大修厂,建立了液压系统维修操作间,操作间单独隔离,与机械加工间或钳工间隔开,绝对禁止在露天、棚子、杂物间或仓库中分解和装配液压件。以保证液压件拆装、清洗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净化室中进行,防止大气及灰尘污染。操作人员进入维修车间应穿戴纤维不易脱落的工作服、工作帽,以防纤维、灰尘、头发、皮屑等散落入液压系统造成人为污染,严禁在操作间内吸烟、进食;
(2)提高维修人员的意识,避免在加油、更换或清洗元件时因操作水平或条件简陋等而带入污染物,液压元器件装配过程中,应采用“干装配”法,即清洗后的零件,为了不使清洗液留在零件表面而影响装配质量,应在零件表面干燥后再进行装配;装配时不准带手套,不准用纤维织品擦拭安装面,防止纤维类脏物侵入元件内;已装配完的液压元件、组件暂不进行组装时,应将它们的所有油口用塑料塞子堵住,回路安装时,软管管道必须经过酸洗、冲洗后用洁净的压缩空气吹净,方可接到执行元件上,中途若拆卸软管,要及时包扎好软管接头,接头体安装前也要用煤油清洗干净,并用洁净压缩空气吹干;
(3)液压元件清洗新的液压件组装前,旧的液压件受到污染后都必须经过清洗方可使用,清洗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清洗液只允许使用煤油、汽油以及和液压系统工作用油牌号相同的液压油;
②液压件清洗应在专用清洗台上进行,要确保临时工作台的清洁度;
③清洗后的零件不准用棉、麻、丝和化纤织品擦拭,防止脱落的纤维污染系统,也不准用皮老虎向零件鼓风(皮老虎内部带有灰尘颗粒),必要时可以用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干零件;
④清洗后的零件不准直接放在地面、钳工台和装配工作台上,而应该放入带盖子的容器内,并注入液压油;
⑤已清洗过但暂不装配的零件应放入防锈油中保存,潮湿的地区要注意防锈。
1.3及时更换液压油缸等元器件的防尘圈
及时更换液压油缸等元器件的防尘圈,避免外界的污染物随着元器件的运动而侵入,这些颗粒以及装配颗粒、铸件上脱落下来的砂粒等内部颗粒会擦伤元件运动副表面并产生更多的新污染颗粒,及时更换是避免这些污染颗粒进入液压系统的最好方法。
论文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常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不当而对其造成的危害,探讨了如何适当维护液压系统。
就液压传动的工程机械而言,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其良好技术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合格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保障,正确的维护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根本。为此,本人根据工作实践,就一般作业环境中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作一粗略的探讨。
1选择适合的液压油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润滑、冷却、密封的作用,液压油选择不恰当是液压系统早期故障和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代用油时,应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不能混合使用,以防液压油产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变化。 深褐色、乳白色、有异味的液压油是变质油,不能使用。
2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清洁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生命。 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有的有阻尼小孔、有的有缝隙等。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及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固体杂质入侵液压系统的途径有:液压油不洁;加油工具不洁;加油和维修、保养不慎;液压元件脱屑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固体杂质入侵系统:
2.1加油时
液压油必须过滤加注,加油工具应可靠清洁。不能为了提高加油速度而去掉油箱加油口处的过滤器。加油人员应使用干净的手套和工作服,以防固体杂质和纤维杂质掉入油中。
2.2保养时
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滤清器盖、检测孔、液压油管等部位,造成系统油道暴露时要避开扬尘,拆卸部位要先彻底清洁后才能打开。如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时,先除去油箱盖四周的泥土,拧松油箱盖后,清除残留在接合部位的杂物(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水渗入油箱),确认清洁后才能打开油箱盖。如需使用擦拭材料和铁锤时,应选择不掉纤维杂质的擦拭材料和击打面附着橡胶的专用铁锤。
2.3液压系统的清洗
清洗油必须使用与系统所用牌号相同的液压油,油温在45~80℃之间,用大流量尽可能将系统中杂质带走。液压系统要反复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完后,趁油热时将其全部放出系统。清洗完毕再清洗滤清器、更换新滤芯后加注新油。
3作业中注意事项
3.1机械作业要柔和平顺
机械作业应避免粗暴,否则必然产生冲击负荷,使机械故障频发,大大缩短使用寿命。作业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一方面使机械结构件早期磨损、断裂、破碎,一方面使液压系统中产生冲击压力,冲击压力又会使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阀频繁动作油温上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操作手要保持稳定。因为每台设备操纵系统的自由间隙都有一定差异,连接部位的磨损程度不同因而其间隙也不同,发动机及液压系统出力的大小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赋予了设备的个性。只有使用该设备的操作手认真摸索,修正自己的操纵动作以适应设备的个性,经过长期作业后,才能养成符合设备个性的良好操作习惯。一般机械行业坚持定人定机制度,这也是因素之一。
3.2要注意气蚀和溢流噪声
作业中要时刻注意液压泵和溢流阀的声音,如果液压泵出现“气蚀”噪声,经排气后不能消除,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使用。如果某执行元件在没有负荷时动作缓慢,并伴有溢流阀溢流声响,应立即停机检修。
3.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交班司机停放机械时,要保证接班司机检查时的安全和检查到准确的油位。系统是否渗漏、连接是否松动、活塞杆和液压胶管是否撞伤、液压泵的低压进油管连接是否可靠、油箱油位是否正确等,是接班司机对液压系统检查的重点。
3.4保持适宜的油温
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控制在30~80℃之间为宜(危险温度≥100℃)。液压系统的油温过高会导致:油的粘度降低,容易引起泄漏,效率下降;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的磨损;生成碳化物和淤碴;油液氧化加速油质恶化;油封、高压胶管过早老化等。
为了避免温度过高:不要长期过载;注意散热器散热片不要被油污染,以防尘土附着影响散热效果;保持足够的油量以利于油的循环散热;炎热的夏季不要全天作业,要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油温过低时,油的粘度大,流动性差,阻力大,工作效率低;当油温低于20℃时,急转弯易损坏液压马达、阀、管道等。此时需要进行暖机运转,起动发动机,空载怠速运转3~5min后,以中速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操纵手柄使工作装置的任何一个动作(如挖掘机张斗)至极限位置,保持3~5min使液压油通过溢流升温。如果油温更低则需要适当增加暖机运转时间。
3.6液压油箱气压和油量的控制
压力式油箱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油箱气压,其压力必须保持在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压力过低,油泵吸油不足易损坏,压力过高,会使液压系统漏油,容易造成低压油路爆管。对维修和换油后的设备,排尽系统中的空气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检查油位状态,将机器停在平整的地方,发动机熄火15min后重新检查油位,必要时予以补充。
3.6其他注意事项
作业中要防止飞落石块打击液压油缸、活塞杆、液压油管等部件。活塞杆上如果有小点击伤,要及时用油石将小点周围棱边磨去,以防破坏活塞杆的密封装置,在不漏油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连续停机在24h以上的设备,在启动前,要向液压泵中注油,以防液压泵干磨而损坏。
4定期保养注意事项
目前有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置了智能装置,该装置对液压系统某些隐患有警示功能,但其监测范围和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应将智能装置监测结果与定期检查保养相结合。
4.1 250h检查保养
检查滤清器滤网上的附着物,如金属粉末过多,往往标志着油泵磨损或油缸拉缸,对此,必须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才能开机。如发现滤网损坏、污垢积聚,要及时更换,必要时同时换油。
4.2 500h检查保养
不管滤芯状况如何均应更换,因为凭肉眼难以察觉滤芯的细小损坏情况,如果长时间高温作业还应适当提前更换滤芯。
4. 3 7000h和10000h检查维护
液压系统需由专业人员检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根据实践,进口液压泵、液压马达工作10000h后必须大修,否则液压泵、马达因失修可能损坏,对液压系统是至命性的破坏。
随着工程机械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工程机械所消耗的资源、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了难以估计的负荷。为保护人类十分宝贵且有限的地球资源,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及工作舒适性,努力达到人、机和环境的亲和,很有必要按照汽车行业的环保标准来设计工程机械产品。尽管目前工程机械尚未归并入限制排放的机动车行列,但随着国内外各大中城市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对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用烟度、噪声等指标的限制愈来愈严格;特别是随着装载机等数量大的工程机械产品在市政建设中的使用量不断加大以及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可以预见开发研制环保节能型产品是今后工程机械发展的趋势。鉴于此,徐工科技在装载机行业中率先推出了zl40g环保型轮式装载机。 本文以zl40g环保型轮式装载机为例,就机械材料的选用与设计、所要遵循的要点和所需考虑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设想。
1、环保型材料的利用
1)尽量采用能再生利用的材料和资源
在各系统及部件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尽量是可回收、易分解、能再生而且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害的材料,特别是结构件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比较容易装配和分解的大模块化结构和无毒材料,提高工程机械材料的再生率。
2)长寿命、低能耗及减轻重量的设计原则
通常来说,延长产品寿命就等于减少了机械的生产量和降低其报废量,降低产品能耗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减轻产品重量即可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消耗。要从减少环境负荷的角度尽可以考虑各系列产品同类零部件的互换性和通用性。为此应在保持主机各项性能参数前提下,尽量减少主机和附属作业装置或机具的体积和重量,提高动力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实现液压系统的轻量化和高效率。
3)尽量采用低环境负荷材料
工程机械零部件设计中应尽可能不使用氟利昂(空调)、含氯橡胶、树脂及石棉等有害材料。如装载机驾驶室和内饰上使用难以自然分解且对环境有害的工程塑料及其它一些非金属材料都加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仪表、散热器及蓄能电池等采购生产中,应尽可能减少或替代铅的使用量。因此在主机设计中一些附属零部件选用新型环保型材料很重要。
4)废弃零部件处理的污染最小化及综合成本最优化
工程机械产品在设计初始阶段就要考虑报废件处理简单、费用低和污染小,零部件要解体方便、破碎容易,能焚烧处理或可作为燃料回收。
2、环保型工程机械产品设计
1)选用低公害发动机
发动机是工程机械所有系统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部件,采用低油耗、低排放、低噪声、高效率的环保型水冷增压柴油机能大大降低对环境的负荷。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正在通过采用一系列新的技术手段、措施或应用新型的环保燃料来进一步降低排放、噪声等,努力适应第三次排放法规要求。
2)降低整机振动与噪声
减振与降噪应该是产品设计中最需关注的焦点问题。例如在装载机设计中,动力装置采用双向减振悬挂系统就能克服整机动力传动系统与车架之间的共振、噪声及对动力系统的疲劳破坏;后桥设计成中心摆动结构能使后桥摆动中心与动力输入中心重合,很好地减少附加力矩对传动系统不停冲击所产生的振动与噪音,避免在崎岖不平道路上整机各部件相互冲击所产生的噪声。除选择低噪声的发动机外,主机的结构布置或系统的结构设计也可以进行某些针对性的改进。如冷却风扇可不再由发动机直接驱动,而可单独由液压马达带动,这便于将风扇与发动机隔开并将整个发动机密封起来,从而使噪声不能通过风扇出风口传到外部,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液压管路排列来降低液压油泵振动、阀节流和油管振动产生的噪声;可在机罩等覆盖件处设计粘贴吸音隔音材料;可设计全密封整体式驾驶室,密封减震,隔音降噪,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3)液压系统的清洁和防渗漏
保持传动液压油的清洁度对工程机械的液压传动非常重要,因此精心设计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如采用高效高精度过滤装置)十分必要,这样就可去除油液中微尘垃圾、机械磨损物等杂质,减少液压元件故障与磨损、延长常用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液压油的更换频率;同时可有效避免液压油在工作中温度升得过高过快,延长换油间隔时间,减少对周边作业环境的污染。另外通过采用增压液压油箱,可改善泵的吸油效果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能很好地防止外界灰尘和水分进入油箱,提高整个液压系统的清洁度。液压系统的渗漏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是目前部分工程机械产品中普遍存在的,液压管路采用耐腐蚀、防老化、具备优良密封性能的进口优质胶管很有必要;为了减少损坏软管的废弃量,设计时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使用硬管;对设计过程中只能采用软管并且容易破裂时油液流出而污染环境。
4)系统高效节能的设计
工程机械的高效节能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减少能源消耗即意味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用电控高性能长寿命节能型发动机是研制环保型机械最基本的一环;另外在设计时采用双泵分合流技术、液压负荷传感技术、静液驱动技术等都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工程机械产品人性化的设计
1)环保安全关怀型驾驶室的设计
如采用防紫外线辐射玻璃的全密封整体式、经减震降噪处理的“安全环保型”驾驶室,室内配置无氟环保型冷暖空调,并设计fops及pops驾驶室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学设计原理,如司机座椅可全方位调节、功能集成的单操纵手柄、可调式转向驱动器、全自动换挡装置、电子监控与故障自诊断系统,再辅以合理美观的颜色搭配,可大大改善司机的工作环境,缓解疲劳,提高作业效率。
2)自动加脂装置或集中润滑系统的配置
传统的手动加注润滑脂费时费力,而且通常有多余的油液溢出来污染周边环境。因此研制环保型工程机械就能自动定时加注润滑脂的设备,如集中润滑系统就能自动定时给各铰销加注黄油,其加油量经过仔细计算后设定,可很好地保证各销轴得到足够的润滑而又没有多余的油溢出,既环保又方便。另外对于小型机械,鉴于降低设计成本,可采用密封的销轴或使用新型材料的特殊轴套、或设计二级防尘结构等防止外部异物的进入和内部油脂的排出,从而延长加注润滑油的间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外观美学设计
传统的工程机械产品一直是外形粗放、笨重的形象,环保型产品更应注重外观美学和车身的流线型设计,达到机器的环境的谐和,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如发动机机罩就可进行造型别致美观的流线型设计,整机的标识标牌应精心布置、设计,良好地体现环保特色。
4)人性化设计
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的电子化代表了当今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微机控制技术,实现了各种工况下自动判断、挖掘机器发动机的功率输出,达到发动机的最佳功率匹配,减少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并自动诊断机器状态,使机器使始终能保持良好状态,因此控制和操纵的人性化能大大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5)系统可靠性设计
尽量运用高可靠性的成熟技术和借用经市场考验后的成熟系列零部件可延长各关键系统或零件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例如降低制动元件的更换频率就相当于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论文关键词:机械;维修;制度;探讨
论文摘要:结合目前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原则与方法、维修制度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倡“预防检修制”的工程机械维修制度。
科学技术进步和交通基本建设的需求,为工程机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机械化大生产已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模式。高 效、低耗、优质是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体现,是实现高等级公路 建设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为使工程机械在施工中充分发挥效 能,对机械进行正确合理的维修保养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管好、用好、维修好工程机械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职责。尤其应 在如何抓好机械维修这一重要环节上下功夫,以确保机械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多年来,在机械设备管理上习惯于把维修工作看作简单的技术管理工作,很少研究机械维修的经济管理,使机械 维修工作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这种管理理念,不能适应公路高速发展对机械化施工企业的管理需要。为此作者就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指导原则、制度等有机的结合,进行分析探讨。
1 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机械维修,并非一种简单的零部件更换的重复劳动,而是通过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机械达到、恢复和保持其技术性能及可靠性、耐用性,使之发挥最大的机械效能的重要手段。工程机械 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机械上的普遍应用,使机械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种科技含量的 增加,给维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应针对工程机械使用的特点,在配置上、措施上全面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维修机制。
高等级公路建设施工,在北方地区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每年仅几个月的施工期,给野外作业环境恶劣的工程机械在点多、面 广、线长的情况下增加了作业难度。为有效减少无效的作业台 时,减少机械的故障频次,应有针对性的在施工计划安排、人员配备、机械配件的供应保证、检测手段的完善、保养作业时间等方面给维修保养工作及技术保证合理的组织。
由于受季节性影响,在施工淡季,往往会对技术状况下降的施工机械视情进行恢复性维修(我公司习惯称机械冬修,以下 简称冬修)。冬修不同于施工现场的抢修保养,它是辅之以厂房设施,工具仪器设备等由具有一定维修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人员予以完成。这些集中进行修理的工程机械因机型复杂、结构不同难以实现流水作业,往往采取就车修理法。这种修理方法,要求维修人员技术相对全面,却对维修质量的保证或提高带来不利因素。来自技能的、责任心的、机配件的、工艺装备的诸多影响,客观上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应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手段形成有效的质量检验体系,严格技术规范,利用先进的修理手段,改进作业方式并不断总结加以完善,以达到实现维修质量目标。这一维修质量的要求与通常所说的质量没有本质区别,但就工程 机械而言,使用条件的苛刻,应该说在程度上更为严格。
2 机械维修工作原则
维修工作不是简单的通过各自的技术劳动,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解决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并拿出最佳方案,以最经济的方式予以解决。
机械维修工作原则应从原则规定和技术(具体)要求两个层面理解。首先,所规定的维修原则必须能保证工程机械通过维修 达到使用要求,且可靠性、耐用性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必须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消耗达到这一要求。从以上两方面看,第一个方面主要是维修工作应达到的目标;第二个方面是讲经济性的问题。制定机械维修原则,不仅要考虑应达到的目标,而且必须考虑其经济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机械维修工作的开展,也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束缚,机械维修工作偏重维修技 术,忽视经济管理,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机管部门大胆探 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先后出台了《 机械维修成本考核办法》及《机械统计核算细则》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通过掌握的 第一手资料,就如何强化机械管理,加强薄弱环节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收集整理的原始数据为开展企业的经济分 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机械设备管理,倡导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力求减少机械寿命周期费用的投入,在施工中对机械进行合理的技术使用,并提高维修工作的经济性。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在定期维修的基础上,推行状态监视维修,努力提高维修质量与效率。
人是机械维修的行为主体,因此在机械维修原则中涵盖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因素,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人是第一位的,围绕维修对象——机械,核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切实可行 的培训计划,使维修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维修技能适应现代化机械的维修要求。
3 机械维修制度
在公路施工企业中,工程机械维修制度长期实施的是“计划维修制”,基本内容是工程机械在使用中按照预定计划的间隔时间(或里程),规定保修 项目,逐级增多,更长时间的定期工作则划入修理的范畴。这种在“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机械损坏和零部件磨损的规律制定的制度,在几十年的施行过程中,对工程机械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维修制度。然而,科技进步,大大加强了工程机械的发展进程,使得工程机械的制造水平和使用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进而机械的周期使用寿命延长了,可靠性、耐用性提高了。但是原有制度规定的保修类别和间隔周期的一程不变,使得保修周期与机械实际状况不相一致,影响了机械的使用效能,增大了修理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近年来,被广泛宣传的“预 防检修制”的基本思想是“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它是通过预 防性检查这一环节(技术手段)来确定保养和修理。它的核心是“按需修理”,也就是按照维修对象的实际技术状况,而不是按照实际使用时间来控制的维修方式。这种制度较好的解决了“计划保修制”中僵化的强制性修理,但也要注意避免漏拆漏检导致失保失修。有关资料表明,两种制度都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计划保修制”正在发展故障的早期诊断技术;而“预防检修制”也提出根据维修记录资料,找出机械的磨损规 律以确定修理周期。由此看来,这两种制度有很强的互补性,对工程机械而言,两种制度没有先进、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总是在于对某机件视情最适用、最有效、最经济。所以,面对两种制度要认真结合实际,根据人员构成,维修能力强弱,维修机具装备及机械的自身技术状况一并考虑,即要做到最大限度追求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又不会有漏保漏修的现象出现。
以上是对工程机械的维修工作中几个主要方面提出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不是从工程技术角度而是从组织管理角度 加以阐述。我们在今后实践工作中将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不 断完善,加速机械维修工作的现代化步伐。
[摘要]发动机是工程机械的核心部件,加强对发动机的保养和维护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本文讨论了机械发动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结合工程施工现场分析了工程机械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措施,对加强工程机械发动机的维护保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工程机械 发动机 维护保养
工程机械.的工作环境一般都较差,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对发动机缺乏保养、违章操作等人为因素导致发动机损坏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较大的 经济 损失,同时也影响着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因此,必须正确使用和及时保养、维护发动机。
1、 工程机械发动机维护保养措施及建议
1.1发动机使用注意事项 发动机是工程机械的心脏,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对其故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维护,对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很大意义。除正常的维护和保养外必须作到“三勤”:即“勤看、勤听、勤摸”。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1.1通过听发动机的异响来判断发动机故障。发动机各机件不正常时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异响,如有发现要及时处理。有一种响声应特别注意:发动机运转时,若曲轴箱内有较大的金属机件撞击声,则说明连杆瓦与曲轴间有较大间隙,或者是连杆小头的铜套与连杆间、铜套与活塞销间有较大间隙。必须马上停机,否则将会引发连杆击穿缸体的事故,造成总机报废的严重后果。
1.1.2对于有水滤芯的发动机,一定要按时更换水滤芯。因为这种发动机的缸体壁较薄,水滤芯内含有一种活性物质,能调节冷却液的ph值,确保冷却液的防腐性。有曾经因不使用水滤芯而导致缸体锈穿的实例。
1.1.3发动机不能运转,飞轮也撬不动时,一般判断为烧瓦或气门掉进缸内顶死了活塞。但应注意另一个因素,即飞轮或齿轮箱被异物卡死。曾经有一辆吊车遇到过这种情况,后检查发现飞轮与飞轮壳间掉进了固定飞轮壳用的一个螺母而被卡死;还有过全液压摊铺机的齿轮箱被轴承滚柱卡住的实例。如果是这类问题就不需对发动机进行解体检查。
1.1.4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切记不能立即熄火停止运转,这会造成发动机“粘缸”事故,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也将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当发动机温度过低时,切记不能高速运转,这将加速发动机的磨损,也将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1.2工程施工现场养护措施建议 由于一般的工程施工现场环境都较为恶劣,因此,对于发动机的使用更要有严格的操作章程及使用规范,一旦违章操作,轻则引起发动机乃至整台工程机械的严重故障甚至报废,重则有可能引发人身安全事故,进而耽误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为此,对于在工程现场施工的工程机械,一定要重视对发动机的养护,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工程机械发动机的维护保养:
1.2.1平时应重视起动机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磁力开关、电枢绕组、电枢轴、磁场绕组、单向离合器、轴承、换向器和电刷等进行检修,及时排除起动机存在的故障及故障隐患,防止故障扩大,以确保起动机有良好的技术状况。我单位一台装载机,每次启动时虽能启动,但都能听见起动机处发出“嘶、嘶”的响声,启动之后则无声响,因此驾驶员未加重视也未进行过检修。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启动装载机越来越困难,直至最后不能启动,不得不拆下起动机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起动机电枢前、后轴承非常松,电枢绕组与磁极磨损严重磁极线圈已无法修复,电枢轴也已弯曲。分析认为,由于轴承磨损过大,电枢轴与轴承的径向间隙增大,导致起动机在运转中电枢绕组和磁极相碰而发出“嘶、嘶”叫声,由于驾驶员未及时检修致使故障扩大,最后造成发动机严重损坏。
1.2.2当发动机因某种故障而出现转动困难,或因天气寒冷、气温较低导致发动机启动阻力过大时,不可强行用起动机拖动发动机的方法启动,也不可用增加蓄电池数量的方法尤其是采用串联蓄电池的方法来启动(除非特殊情况),必须首先查明故障原因,或对发动机进行充分的预热,然后再用起动机启动。当柴油机连续三次不能启动时,应排除故障后再进行启动,防止损坏起动机及蓄电池。
1.2.3每次启动发动机后,不可急于起步行驶,应仔细检查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各仪表及数值是否正常。重点检查起动机是否已复位停转,防止起动机在发动机转动的状态下高速运转而被烧毁。
发动机是工程机械的核心,工程机械的保养维护,发动机的养护是首要任务,尤其是经常服役在施工现场的工程机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工作质量会因为施工现场的恶劣环境、违章操作、对小故障的忽视等大打折扣,因此,对于工程机械发动机的维护、保养,应当从小处着手,从细处切入,加强工程机械现场施工的设备管理,加强发动机的现场质量跟踪,以切实提高工程机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2 、结束语
对于现场施工的工程机械发动机的保养维护,一定要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定期测试,争取做到故障早发现、早排除,以切实提高工程机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对于必须要进行维修的发动机,在维修时不能仅凭感觉、凭经验,要认真地调查和询问,根据结构、工作原理及故障现象综合分析,对症下药。要询问机手在故障出现前发动机的使用情况、工作和保养情况,故障出现前发动机是否出现过故障,什么故障,怎样排除的,还要询问故障出现时所产生的一些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缩短维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费用并真正排除发动机的故障,达到维护保养的目的。
论文 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常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不当而对其造成的危害,探讨了如何适当维护液压系统。
就液压传动的工程机械而言,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其良好技术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合格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保障,正确的维护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根本。为此,本人根据工作实践,就一般作业环境中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作一粗略的探讨。
1选择适合的液压油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润滑、冷却、密封的作用,液压油选择不恰当是液压系统早期故障和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代用油时,应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不能混合使用,以防液压油产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变化。 深褐色、乳白色、有异味的液压油是变质油,不能使用。
2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清洁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生命。 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有的有阻尼小孔、有的有缝隙等。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及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固体杂质入侵液压系统的途径有:液压油不洁;加油工具不洁;加油和维修、保养不慎;液压元件脱屑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固体杂质入侵系统:
2.1加油时
液压油必须过滤加注,加油工具应可靠清洁。不能为了提高加油速度而去掉油箱加油口处的过滤器。加油人员应使用干净的手套和工作服,以防固体杂质和纤维杂质掉入油中。
2.2保养时
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滤清器盖、检测孔、液压油管等部位,造成系统油道暴露时要避开扬尘,拆卸部位要先彻底清洁后才能打开。如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时,先除去油箱盖四周的泥土,拧松油箱盖后,清除残留在接合部位的杂物(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水渗入油箱),确认清洁后才能打开油箱盖。如需使用擦拭材料和铁锤时,应选择不掉纤维杂质的擦拭材料和击打面附着橡胶的专用铁锤。
2.3液压系统的清洗
清洗油必须使用与系统所用牌号相同的液压油,油温在45~80℃之间,用大流量尽可能将系统中杂质带走。液压系统要反复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完后,趁油热时将其全部放出系统。清洗完毕再清洗滤清器、更换新滤芯后加注新油。
3作业中注意事项
3.1机械作业要柔和平顺
机械作业应避免粗暴,否则必然产生冲击负荷,使机械故障频发,大大缩短使用寿命。作业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一方面使机械结构件早期磨损、断裂、破碎,一方面使液压系统中产生冲击压力,冲击压力又会使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阀频繁动作油温上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操作手要保持稳定。因为每台设备操纵系统的自由间隙都有一定差异,连接部位的磨损程度不同因而其间隙也不同,发动机及液压系统出力的大小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赋予了设备的个性。只有使用该设备的操作手认真摸索,修正自己的操纵动作以适应设备的个性,经过长期作业后,才能养成符合设备个性的良好操作习惯。一般机械行业坚持定人定机制度,这也是因素之一。
3.2要注意气蚀和溢流噪声
作业中要时刻注意液压泵和溢流阀的声音,如果液压泵出现“气蚀”噪声,经排气后不能消除,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使用。如果某执行元件在没有负荷时动作缓慢,并伴有溢流阀溢流声响,应立即停机检修。
3.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交班司机停放机械时,要保证接班司机检查时的安全和检查到准确的油位。系统是否渗漏、连接是否松动、活塞杆和液压胶管是否撞伤、液压泵的低压进油管连接是否可靠、油箱油位是否正确等,是接班司机对液压系统检查的重点。
3.4保持适宜的油温
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控制在30~80℃之间为宜(危险温度≥100℃)。液压系统的油温过高会导致:油的粘度降低,容易引起泄漏,效率下降;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的磨损;生成碳化物和淤碴;油液氧化加速油质恶化;油封、高压胶管过早老化等。
为了避免温度过高:不要长期过载;注意散热器散热片不要被油污染,以防尘土附着影响散热效果;保持足够的油量以利于油的循环散热;炎热的夏季不要全天作业,要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油温过低时,油的粘度大,流动性差,阻力大,工作效率低;当油温低于20℃时,急转弯易损坏液压马达、阀、管道等。此时需要进行暖机运转,起动发动机,空载怠速运转3~5min后,以中速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操纵手柄使工作装置的任何一个动作(如挖掘机张斗)至极限位置,保持3~5min使液压油通过溢流升温。如果油温更低则需要适当增加暖机运转时间。
3.6液压油箱气压和油量的控制
压力式油箱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油箱气压,其压力必须保持在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压力过低,油泵吸油不足易损坏,压力过高,会使液压系统漏油,容易造成低压油路爆管。对维修和换油后的设备,排尽系统中的空气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检查油位状态,将机器停在平整的地方,发动机熄火15min后重新检查油位,必要时予以补充。
3.6其他注意事项
作业中要防止飞落石块打击液压油缸、活塞杆、液压油管等部件。活塞杆上如果有小点击伤,要及时用油石将小点周围棱边磨去,以防破坏活塞杆的密封装置,在不漏油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连续停机在24h以上的设备,在启动前,要向液压泵中注油,以防液压泵干磨而损坏。
4定期保养注意事项
目前有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置了智能装置,该装置对液压系统某些隐患有警示功能,但其监测范围和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应将智能装置监测结果与定期检查保养相结合。
4.1 250h检查保养
检查滤清器滤网上的附着物,如金属粉末过多,往往标志着油泵磨损或油缸拉缸,对此,必须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才能开机。如发现滤网损坏、污垢积聚,要及时更换,必要时同时换油。
4.2 500h检查保养
不管滤芯状况如何均应更换,因为凭肉眼难以察觉滤芯的细小损坏情况,如果长时间高温作业还应适当提前更换滤芯。
4. 3 7000h和10000h检查维护
液压系统需由专业人员检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根据实践,进口液压泵、液压马达工作10000h后必须大修,否则液压泵、马达因失修可能损坏,对液压系统是至命性的破坏。
常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方法与措施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工程机械工作环境差、使用频率高,液压系统复杂,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系统之一,这给液压油系统的保养及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做好对液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重视液压系统的维护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故障的发生。合格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保障,正确的维护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根本。本文通过分析液压机械系统常见故障,提出了解决液压的预防措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 液压机械的常见故障
随着液压系统技术的发展,液压系统设备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港口、电力等重工业领域,液压系统设备已成为生产中的的关键设备,液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出现一些故障。液压系统的故障现象是各种各样的,同一因素可能造成不同的故障现象,而同一故障又可能对应着多种不同原因。通过实际调查分析,我们归纳出液压机械系统常见故障如下:
1.1 液压机械在非工作状态下产生的污染。指的是液压系统在投入使用之前已存在的污染,这一污染属先天条件造成,主要是由于液压元件、管路、新油等出厂之前没有严格控制污染度指标,只有对液压油滤蕊加强检查,如发现污染物,及时更换滤蕊及液压油。
1.2 液压系统泄漏的危害。液压系统如果发生泄漏,那么系统压力就会建立不起来。液压油泄漏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影响生产,甚至产生无法估计的严重后果。发生泄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零部件损伤,由于长时间使用发生的老化、龟裂、损伤等都会引起系统泄漏;密封件的选用不合乎规范等。
1.3 污染严重造成液压油温度过高。油温升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两个:一是施工现场环境恶劣,随着机器工作时间的增加,油中易混入杂质和污物。受污染的液压油进入泵、马达和阀的配合问隙中,会划伤和破坏配合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使泄漏增加、油温升高;二是液压油选择不当,或者环境温度过高,并且高负荷使用的时间又长,都会使油温太高。
1.4 严格按设计规定和工作要求调节液压、润滑系统的工作压力、速度、温度、流量等参数。为防止发生意外故障,严禁设备脱离设定参数运行。如确实需要对原设定值进行调整,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核算,以确定是否每个部位都满足参数调整后的要求。
1.5 液压油被污染。液压油被污染的原因也很多,主要是作业环境粉尘多,系统外部不清洁。还有就是在加油、检查油面和检修作业时,杂质被带入系统,通过被损坏的油封、密封环进入系统。
1.6 液压系统吸入空气,降低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引起空气进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吸油管路及连接系统的管路被磨穿、擦破或腐蚀;接头松动或油封、密封环损坏;加油时由于不注意而产生的气泡被带入油箱内并混入系统中等。
2 液压机械故障预防措施
2.1 检查液压系统工作环境。正确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是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液压系统要正常的工作,需要一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作平台,如果工作环境严重不符合该系统正常工作的标准,想要系统不出现故障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故障诊断之初我们就应该首先判断并确定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和外围环境是否正常,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及时进行更正。
2.2 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清洁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生命。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有的设阻尼小孔或缝隙等。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及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固体物质入侵途径有:液压油不洁;加油工具不洁;加油和维修、保养不慎;液压元件脱屑等。
2.3 做好点检定修。点检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对设备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检查。主要针对巡检反映出来的问题或重点部位,分析、确定问题的严重性及发现一般巡检未发现的设备隐患,提出处理方案。点检既要全面细致。又要有的放矢,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检修停机时间。点检人员除依靠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外,还有必要配备一些专业设备。如便携式测压表、便携式油液污染检测仪、红外点温计等,以做到判断快速、准确。
2.4 选择适合的液压油。选择适合的液压油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润滑、冷却、密封的作用,液压油选择不恰当是液压系统早期故障和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代用油时,应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不能混合使用,以防液压油产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变化。深褐色、乳白色、有异味的液压油是变质油,不能使用。
2.5 对故障进行综合分析。找到故障后,就应该逐步深入找出多种直接的或间接的可能原因。为避免盲目性,我们必须根据液压系统基本原理,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分析、逻辑判断,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2.6 防止空气入侵液压系统。在常压常温下液压油中含有容积比为6%~8%的空气,压力降低时空气会从油中游离出来,气泡破裂使液压元件“气蚀”,产生噪声。大量的空气进入油液中将使“气蚀”现象加剧,液压油压缩性增大,工作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执行元件出现“爬行”等不良后果。另外,空气还会使液压油氧化,加速其变质。
2.7 加油时液压油必须过滤加注,加油工具应可靠清洁。不能为了提高加油速度而去掉油箱加油口处的过滤器。加油人员应使用干净的手套和工作服,以防固体杂质和纤维杂质掉入油中。
保养时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滤清器盖、检测孔、液压油管等部位,造成系统油道暴露时要避开扬尘,拆卸部位要先彻底清洁后才能打开。如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时,先除去油箱盖四周的泥土,拧松油箱盖后,清除残留在接合部位的杂物(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水渗入油箱),确认清洁后才能打开油箱盖。如需使用擦拭材料和铁锤时,应选择不掉纤维杂质的擦拭材料和击打面附着橡胶的专用铁锤。液压元件、液压胶管要认真清洗,用高压风吹干后组装。选用包装完好的正品滤芯(内包装损坏,虽然滤芯完好,也可能不洁)。换油时同时清洗滤清器,安装滤芯前应用擦拭材料认真清洁滤清器壳内底部污物。
2.8 建立完善的运行记录。故障诊断是建立在运行记录及某些系统参数基础之上的。建立系统运行记录,这是预防、发现和处理故障的科学依据;建立设备运行故障分析表,它是使用经验的高度概括总结,有助于对故障现象迅速做出判断;具备一定检测手段,可对故障做出准确的定量分析。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在各种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广泛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工程机械采用液压控制系统以后,将对产品的很多性能带来极大的提高,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控制性能,适应主机越来越复杂的工作要求。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液压传动是一个多元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保养维修难度比机械传动大得多,因此正确判断和排除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是工程机械高效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
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研究
一、构建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必要性
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教学质量必须以严格而科学的教学管理来保障。而严格科学的教学管理则必须付诸一系列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制度和措施才能予以落实。正因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直接影响高职的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中的质量监控、评价工作应当充分体现以下原则和要求:一是监控、评价主体到位;二是监控、评价客体覆盖全面;三是监控、评价机制行之有效;四是监控、评价体系完善合理;五是监控、评价标准科学公正;六是监控、评价结果准确可信;七是监控、评价办法易于实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八是监控、评价结果达到奖优罚劣、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积极效应。
传统的工程机械专业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主要是由教务处和教学系部、教研室的有关负责人承担的。监控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平时的教学工作检查、听课、了解学生对任课老师的反映以及考试等。这种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存在许多缺陷:一是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似乎只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事,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只有教学管理部门才说了算。这就形成了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主体的单一或严重缺位。二是监控、评价内容单纯,似乎课堂理论教学就是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全部,而体现高职重要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现技术应用型人才本质特征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之外的其他素质和能力、所培养人才的规格与质量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等重要内容,均被排斥在监控、评价的范围之外。这造成了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客体狭隘且覆盖片面,不能全面反映教育教学质量。三是监控评价主体基本是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者,这就难以避免个人评价的偏差,很容易受到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制约和影响,也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工作。
二、构建多元化,形成对教学质量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监控评价
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更高更新以及变化更快的要求,形成对教学质量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控评价。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构成监控评价的常规主体
教务处、教学系部与教研室处于教学第一线,是教学活动的直接指挥者、实施者和管理者,教学质量监督和教学管理工作首先要从这里抓起。构建多元化的质量监控评价主体,决不是要削弱或替代这些部门的监控、评价功能,而是要明确教务处、教学系部与教研室是教学管理、监控的主体,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直接责任者。他们的任务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规格的动态要求,开发并不断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负责对教学的组织,进行教学管理与监督;负责组织期中、期末等阶段性教学检查;负责学生对任课教师意见的收集、反馈;负责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测评活动;负责组织考试和成绩分析;教学系部还要负责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做出每个教师工作态度、表现、业绩(数量和质量)的全面考核结论,确定考核等级及奖惩等。教务处还要履行对各系部教学工作的全面监控和评价。
(二)成立教学督导组,形成对教学过程日常巡视检查的督查主体
教务处、教学系部与教研室作为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忙于冗杂的教学事务性工作,教学监控、评价工作基本上是阶段性、有重点地安排,并非天天进行。为了强化并提高教务处对全校日常教学工作监督与检查的权威性,有必要成立由教务处长、教学系部主任及教学总支书记组成的教学督导组,保持每天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其他教学环节的巡视检查。其主要任务是检查教学纪律日常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对当天发生的教学责任事故进行认定,提出处理意见并通报各系部;向教务处提出改进教学监督、管理方面的意见。
(三)发挥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作用
学生质量本来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客体,同时又可以成为重要的监控评价主体。由于教师教学工作的直接对象就是学生,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师德水平等了解得最详细、感受最深刻,因而也最有发言权。
学生主体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各班级学生干部如实填写“班级教学周报表”,对教师课及实习教学的教学纪律、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作业、课后辅导等常规性教学环节进行记录,使教务处及时而全面地掌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和教师对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各种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二是通过学生座谈会或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评分对教师做出某些方面的评价或综合评价。
这方面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动走出校园,接受社会有关课程的统一水平考试,通过学生的“过关”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检验理论教学水平,并且作为教学奖励的依据。目前全国性的课程水平统一测试科目逐渐增多,如公共英语水平考试、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全国计算应用技术等级考试、机械绘图员等级考试等。这些属于全国性的测试,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得到全国各行各业的认可。
2.积极推行“双证制”、“多证制”,引进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测试,作为实践教学水平、成绩的检验标准。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推行“双证制”、“多证制”,即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要拿到毕业文凭,还须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这样就自然引入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使得实践教学水平的测定有了更客观、更权威的检验标准,推动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强化了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鲜明特色。
中国工程机械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研究
一、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概况
工程机械,是指土方工程、石方工程、流动起重装卸工程、人货升降输送工程和各种建筑工程的综合机械化施工以及同上述工程相关的工业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所必需的机械设备。因为与全球经济状况、基础建设投资及各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密切相关,所以工程机械被视为与人类生活共存的“日不落”产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程机械面临外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争夺,从产业发展方面“围剿”国企的行为时有发生,至2006年,在华的外商合资、独资企业已达169家。为此,行业内重点骨干企业都开始注重自主创新,每年有80个左右新产品、新技术问世,其中每年有10个左右项目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2007年有3项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创新奖。主要生产企业每年投入的创新研发费用占到销售额的3%~5%,有少数企业达到5%~7%,基本具备了各类主机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为中国工程机械开拓国际市场起到了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已有22家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后使其中80%以上的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上市业绩。
二、产业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1.工程机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自从熊彼特(j.a.s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创新”一词以来,各国学者对技术创新开展了涉及技术创新的内涵、主体、源泉、动力、评价指标、效益等各个方面的研究。韦尔斯巴根(verspangen,2000)[1]、科肯(cohen,2002)[2]等分别研究了美日等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研发溢出、专利和创新绩效,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张君祺、吴学松(2004)从战略、研发机构、科技人才观、企业文化建设和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阐述了三一与徐工的创新体系以及它们的创新能力;[3]沈江、王君(2007)从技术创新源作用力、作用载体和技术创新作用效果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工程机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ece理论模型以及技术创新作用效果评价体系;[4]黄宝中、唐婧鑫、黄岚(2009)从龙头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知识产权战略、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工程机械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性问题;[5]王玉等(2005)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装备制造业54个子行业的资源配置状态进行了实证分析;[6]吴坡(2008)从企业家精神、资源基础和制度创新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实现。[7]
2.工程机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综述
傅家骥等(1998)以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及营销能力等6个指标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8]彭中文,何新城(2009)从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和实现等三个方面对湖面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和竞争力进行了研究;[9]黄鲁成(2006)提出将r&d总支出、直接r&d总人员、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占比等4个指标作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10]李廉水、周勇(2005)分析了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11]孙晴晴(2011)从主体要素、技术创新要求、环境要素、管理和制度要素、创新集群绩效等五个方面研究了工程机械创新集群能力的综合评价。[12]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有较多的学者关注装备制造或者工程机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问题的研究。本文将着重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直接反映技术创新活动核心内容的方面选择相关指标,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模型对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三、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与指标选择
1.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为全面系统分析某些社会经济问题,人们往往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即多个相关的指标元素构成一个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重要性的高低给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数,通过加权计算,得出整个指标体系的数量化结果。这种方法是有其科学性的。但是,在应用这种方法时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指标的选择,要全面、有用、相对集中;二是权数的确定,往往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主成分分析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工具,这种方法是通过计算各个候选指标在各个样本之间的相对差距,以此作为指标选择的依据,将各个样本之间具有相对较大差距的那些指标抽取出来,作为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元素,而排除样本之间差距不大的那些指标加,从而构建一个综合评价函数:
f=a1×f1+a2×f2+…ai×fi+…+am×fm,(i=1,2,…,m) 其中ai是综合因子fi的权数,它是根据fi的贡献率确定的,即fi的方差占全部总方差的比重确定的。这样,即排除了在指标选择和权数确定时的主观因素影响,又可消除指标间相互重叠的信息影响,使定量分析涉及的变量较少,得到的信息量较多,从而更易抓住主要矛盾,使综合评价结果唯一、客观、合理。
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因此必须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衡量。而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工具也有很多,由于主成分分析的以上优点,加之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实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能消除样本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在保持样本主要信息的前提下,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因此,近年来,主成分分析在多指标评价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也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以评价。
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选择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是直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两个方面。其中的技术创新投入指标反映了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及实现的可能性,而技术创新产出指标反映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效果或效率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根据评价指标选择应当遵循的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陈晓慧,2002),[13]本文将选取总资产、技术人员数量、高学历人员数量和研发费用来测度技术创新投入,选择专利数、营业收入、每股净资产和净利润来没度技术创新产出。从而形成了包括2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的技术创新能力测试体系,如表1所示。
以上指标的数据收集,除了专利数据可通过专利检索获取之外,其他数据都要另行收集。因此,为了保证数据收集的可能性,本文将从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的上市公司中选择样本企业,然后从它们公开的年报中收集相关指标数据。对于专利数据,本文主要通过“上海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①和“innography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平台”②进行专利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相互检验。
此外,专利制度是创新成果的重要保护途径,专利统计是反映技术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在本文所构建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当中,专利数据也是主要指标之一。因此,在样本企业的选择过程中,本文不包括那些没有专利活动的工程机械企业。但是,即便如此,本文肯定这些企业在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通过spss11.5,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技术创新各个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数据无量纲化,消除因数据类型的不同而产生的分析误差(如表2所示)。而表3而则反映了中国工程机械技术创新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标准差,如果结合企业信息,则可以得知各企业在各指标中所处的位置。对此,论文不再深入分析。
表4是相关系数矩阵,从表中可以看出,技术人员数量、高学历人员数量、专利数量、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五个指标相关系数都较大,表明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关系,也证明他们之间存在较多的信息重叠。此外,总资产与这些指标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它们之间有一定量的信息重叠。而以上指标与研发费用和每投净资产的相关系较弱,表明它们之间有没太多的重叠信息,此反映了研发支出对于中国工程机械领域创新活动的影响并不突出,而资本市场上的价格也没有对中国工程机械的技术创新产生明显的影响。
四、模型分析
主成分个数的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特征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示主成分影响力度大小的指标,如果特征值小于1,说明该主成分的角度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的平均解释力度大。因此,本文用特征值大于1作为纳入标准。
通过表5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可以看出,本文所选取的中国工程机械技术创新的各个指标,通过spss软件运算后,提取了2个主成分,即m=2。而且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所提取的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占方差百分数及其累加值。这2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占整个方差的93.174%,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所有信息。
从表6中的初始因子载荷可知,专利数、技术人员数量、高学历人员数量、总资产、营业收入和净资产等六个指标在第一主成分(即因子1,f1)上有较高的载荷,同时也说明了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而研发费用和每股净资产等两个指标在第二主成分(即因子2,f2)上有较高的载荷,同样也说明了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了这两个指标的信息。所以,提取两个主成分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因此可以用这两个新的变量来代替原来的8个变量。
而值得注意的是,表6(主成分载荷矩阵)中所列的是初始因子载荷矩阵(component matrix),其中的每一个载荷量表示主成分与对应变量的相关系数,但它们还不是主成分模型的特征向量。而主成分模型的特征向量是主成分初始载荷矩阵中的相应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如表7所示。
五、评价结果与研究结论
1.评价结果
通过以上评价模型,可以得知样本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情况,如表8所示。通过表中的数据可知,在f1主成分当中,三一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值为4.384,紧随其后的是中联重科,其创新能力值为0.0497,而排名前五的还有徐工科技、柳工和安徽合力。说明这些企业在第一主成分当中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或者说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第一主成分当中表现较好;
而在f2主成分当中,柳工以2.939的创新能力值排名第一,紧随其后是徐工科技,排名前五的还有安徽合力、中联重科和山河智能。说明这些企业在以研发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活动指标当中具有较好的表现。
在f综合技术创新能力当中,三一集团以2.685的竞争值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中联重科,其竞争值为2.254,而排名前五的还有徐工科技、柳工和安徽合力。此说明这些企业在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当中,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得到了较多的创新成果。而综合创新能力的排名与f1主成分的创新能力排行相似,说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受f1主成分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大,企业在f1相关指标中所处的竞争位置,决定了其在技术创新活动的综合创新能力中所处的竞争位置。
2.研究结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日趋完善,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速减缓。而伴随着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可以预测,中国的工程机械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中国工程经济的崛起,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工程机械的生产制造和市场需求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在成为全球行业增长的主导者,并由过去的跟随者正成长为全球市场的挑战者、变革者,甚至引领者,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重心呈现出开始向中国转移的迹象。在市场需要的巨大推动力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而言,具有较战略性的意义。
本文通过总资产、技术人员数量、高学历人员数量、研发费用、专利数、营业收入、每股净资产和净利润等8个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中的典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得到的研究结论认为:
①技术人员数量、高学历人员数量、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指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今后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当中,注意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表现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人力资源,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积极管理。
②研发经费对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与一般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明显相悖。这反映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部分,产业也都比较注重研发,但是研发经费与工程机械产业的投入和利润的成长相比并不明显,整体上也没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在相关企业在今后的发展当中,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相关经费的投入。
③湖南省作为中国工程机械的重要基地之一,其相关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是现代企业发展壮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手段,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湖南省工程机械产业要加快市场的拓展和发展的同时,要根据自身产品和市场的发展需要,继续加强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制订和实施合适的专利战略,以保持或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和市场的竞争力。
④ 中国工程机械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策略,综合以上评价结果和研究结论,本文认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今后的技术创新活动当中至少应当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加强:第一,以r&d为内容的技术创新投入策略。已有研究表明,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研发投入。而对于高技术领域的工程机械而言,更是如此。在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和结合国家创新政策,加强在新产品、新技术、新性能方面进行创新的经费投入,实施“专家型技术领军人才的稳定,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的技术创新团队发展策略,从而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足够稳定和可靠的智力基础。第二,以专利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保护策略。专利和技术秘密是技术创新成果提供法律保护的重要途径。专利制度的本质是“以公开换取垄断”,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市场竞争,专利已经成为企业开拓市场和参与技术竞争的重要武器。而对于工程机械这一传统技术领域而言,专利保护的价值和意义更加凸现。当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并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些都将为中国工程机械制订和实施专利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而通过适用有效的专利发展策略将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第三,以技术互补为关键的协同创新发展策略。截止2008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包括电梯产业)生产企业2,000个,企业集团10多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2个,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7个,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集团6家,外商合资、独资企业100多家,并形成了徐州、常州、厦门、长沙、济宁和柳州六大生产基地。协同发展是社会分工环境下产业/企业实现发展的关键途径。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如何解困,又如何应对外资工程机械企业所带来的技术、资本和市场的竞争,其中有效的策略即是要实现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产业内部的协同、产业 -- --高校的协同、区域的协同”,以此实现错位发展,优化区域布局,形成优势互补、结构合理和各具特色的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在工程机械中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的应用
在我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使用的重型机械比较多,但是由于管理上或使用中存在不足,经常会出现丢失或者被损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停工,对工程工期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工程机械在长期的使用当中,会出现一些提供故障,使用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能够将故障及时的传送给售后,尽早解决问题,也方便了用户的统一管理,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效率。
一、系统基本功能
①机械紧急保护。在机械长期的运行中会出现老化、磨损等,引起的机器的故障,使用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能够在操作人员采取措施之前,就会停止系统的运行,进入保护模式,避免机器出现其他的故障。这样就降低了机械损坏的程度,不仅缩短了维修的时间,而且降低了维修的费用。②统一管理。在gps定位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重型移动机械动态位置的确定,然后传输给用户中心,就实现了对机械的运行状况的实时了解,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系统的管理能力。③提高售后的质量。在机械出现故障时,通过gsm网络将故障的原因传送给生产厂家的数据中心,然后对故障进行分析处理,将处理的措施反馈给用户,减短了维修的时间。④性能参数的反馈。在系统的设定中在定期内就会将机械的运行参数通过网络传送到生产厂家,然后对运行参数进行分析,如果出现潜在的隐患,就能够及时的解决,为改进机器和创新产品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程机械监控系统的主要的结构是集散型分布式处理结构,其组成部分包括主要由地面中心站、井下监控分站、传感器、控制执行器、图形工作站、集线器及远程终端等组成。其中监控中心站是整个工程机械安全监控系统的核心,该部分的监控软件能够实现系统任务调度、设备组态、定义配置、数据通信、数据处理以及网络数据共享任务。而监控分站主要是具备各类数据实时采集、预处理、报警、控制以及与监控中心站间的数据通信等功能。其中监控系统中心站的设计主要有通信协议与交互连接设计。
配置接口提供了请求数据和更新数据两个方法实现外界与动态数据库间得交互连接。配置接口能够设计各种配置程序,来满足用户对系统的各种需要。该配置接口的程序配置的过程主要,首先通过传递一个参数向动态数据库进行请求数据,然后动态数据库对传递的参数进行相关的处理,并将核实的数据传回给请求者。当配置程序对配置修改以后, 可以通过数据更新方法把新的配置更新到动态数据库。所以在煤矿安全远程监控系统中,配置接口能够实现设计了数据库配置、分站类型配置、模拟量类型(传感器类型) 配置等配置程序的功能。
二、可满足的技术指标参数
在设计的指标上要满足以下几种参数的范围:工作温度:—20℃——50℃之间;存储温度:—25℃——70℃之间;系统电源功率不能超过60w;交变湿热保持在95%以上,(30℃——60℃);部件的重量不能超过12kg;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要大于2000小时。通过子系统的作用下,对智能仪表的所有数据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分析,实现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gprs无线网络的运输上要满足:使用三级网络控制系统。传输的过程为:首先是操作人员,然后传送到用户控制中心,最后传达到生产制造厂的网络控制中心。
三、具体的技术应用
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采用了三层网络结构,在底层网络上使用了can总线技术;上层网络采用gprs传输技术,在底层系统中能够将各种参数通过传感器的作用传递给can总线,然后再传送给监测分析嵌入系统,经过系统的处理,将数据通过上层的gprs网络传输给生产厂商。
1、移动机械性能检测分析综合系统的应用
主要是将智能仪表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然后对机械的整体运行情况做出评测,使操作人员能够清楚的了解机械的使用性能,如果在检测中性能参数出现问题,在应急系统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机械的快速保护。监测分析主要的性能参数包括:机械发动机的转速、工作时间、总计时间、冷却液的流出、机油的温度、液压油的温度以及输出电流电压等。只有对这些参数及时的评测,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gprs的网络传输,能够将所检测到的机械运行的性能参数传送到用户中心的上位机处理系统中,这样用户就能够掌握机械的运行状态,同时制造商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的系统来监测机器的运行情况,提供更加优质的售后服务。在gps定位模块上能够准确的定位到机械的位置,主要是通过在通信模块的基础上,将地理位置信息传送到用户中心,然后在嵌入式系统的作用下,将机械的位置信息存储在存储器当中,为用户查询机械位置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由于操作人员在操作上出现失误,会导致机械的性能的改变,如果程度不严重,在报警后会提醒操作人员及时的修复;如果对机械的损害非常的大,就会强行的采取保护措施,比如自动切断电源、停止机械运行。
2、人机页面的应用
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使用了移动机械车载操作监控界面,操作人员能够直观的在液晶显示器上看到机械运行的状态,该界面操作简单、信息量大,能够满足重型机械生产环境的使用要求。在用户中心监控界面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机械型号的形式来查询机械的性能参数,同时接收远程系统传送来的报警信息,在这个界面上,能够对报警信息、机械的损坏信息以及位置信息都能及时的掌握。
总而言之,目前在我国的重型机械越来越多,通过使用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能够使用户及时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当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时,快速的给用户提供解决措施,保证了机械的正常运行,实现了工程机械的智能化的发展,提升了系统自身的性能,所以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探究工程机械在市政道路工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运用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的加快,市政工程的建设也是在蓬勃发展。机械设备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安全合理地使用机械设备,既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又能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可见,市政工程安全顺利的实施离不开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
1 首先要了解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的发展和工程机械新技术的不断运用,使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出现了新的方向,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1.1 电子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工程机械信息化管理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实现管理过程自动化、数字智能化的全过程。现代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应该是以丰富、发达的全面管理信息基础,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及网络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服务体信息服务业务为设备管理服务,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1.2 工程机械维修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设备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实质是建立设备维修供应链,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随着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设备系统越来杂,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维修保养需要各类专业技术和建立高效的维修保养才能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传统的维修组织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需建立一种社会化的维修体制,设备维修的社会化可以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减少设备单位备品配件的储存及维
修人员,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资金占用。
1.3 工程机械方面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发展,市政机械设备工作强度不断增大,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设备更加复杂,各部分的关联愈加密切,往往某处微小故障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设备乃至与设备有关的环境遭受灾难性的毁坏,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危及人身安全,造成设备损毁或是人身伤亡事故,后果极为严重,采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等新技术,就可以事先发现故障,避免发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事故。
工程机械在施工中机械管理当中的通病问题和注意事项
2.1明确施工人员和领导责任。
要充分发挥机械在施工中的作用,各级领导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还应从组织上给予足够的保证。选用既懂得工程施工又懂得机械的人员进行机械化施工的组织、计划、调度工作,再配以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操作人员,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机械化施工的优势。
2.2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机械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
a.市政工程施工中机械管理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健全,
(如奖惩、维修、保养、原始记录等)极为重要。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在市政工程中应用机械化施工相对较晚,近些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因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规章制度尚不够完善,在管理水平(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市政施工部门)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b.部分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机械保修制度很不完善,保修计划的科学性还很不够。在施工过程中保修计划的落实更是难度较大。保修记录不完善,漏记、少记的现象并不鲜见;甚至有的机械保修情况在机械的设备档案中没有得到必要的反映,失去了档案应有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c.有些市政工程施工中对机械使用情况的记录十分马虎,少数机械的管理、操作人员对原始记录的填写很不认真,甚至说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才不得不走过场,搞形式而已;还有个别人员为了逃避责任,对所发生的机械事故也不做记录。时间稍长,工程中机械使用的真实情况几乎
无处查寻。
3 加强市政工程机械设备在施工当中措施和管理
3.1 完善管理和规章制度
要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机械管
理体制 ,成立机械设备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负责对施工过程机械设备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下设各机械设备分管部门 ,保证日常的机械管理及保养工作 ,制定相关的机械设备管理条例 ,实行企业内统一规划 ,确定机械的专管及群管技术人员 ,明确各技术人员的权限及责任 ,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对重要的一些工程机械可实行三定三包四会措施 ,三定定的是人员、机械及岗位责任 ,三包包的是使用、保养及维护 ,四会指的是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及会维修。严格执行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规章 ,可将
相关人员的收入与机械使用费挂钩 ,这样可以促使相关工程人员遵循规章制度办事 ,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成效。
3.2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的工作
市政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机械均专业化程度较高 ,对于工程机械操作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 ,在工程机械设备投入使用之前 ,必须要做好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于不同的机械相关人员 ,其培训内容也不尽相同 ,具体如下 :a.机械看管人员培训。机械看管人员虽不需操作机械 ,但是应对机械本身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培训时应针对于机械的磨损及保养方面进行 ,另外对工程机械设备的看管也应作为培训的一个重点 ;b.机械维修人员培训。目前来看 ,对于一些常见的机械故障 ,机械维修人员均可及时的检修 ,但对于一些不易出现且难度较大的机械故障 ,维修人员就只能到专业的维修部门去进行检修 ,当突发故障发生时 ,维修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给予维修 ,会造成工期的延误 ,因此 ,应对机械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水平 ,另外在维修小组中配备 2~3 名专业的机械维修人员 ,确保在任何情况下至少有一名专业机械维修人员可对机械进行抢修。在各机械相关人员经过培训后 ,为合格的员工颁发培训结业证 ,限定只有相应培训结业证的人才能够承担相应的岗位。
3.3 强化机械设备使用过程管理
机械设备出现磨损、损坏的情况均发生在机械设备施工过程
中 ,因此 ,可以说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核心 ,要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就必须抓好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与管理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部门 ,可根据工程情况 ,成立机械使用过程管理委员会 ,对工程机械设备实行统一管理及统一调度 ,将机械管理的具体措施列为规章制度 ,将各机械日常使用管理的责任分派给各下级管理小组 ,各管理小组要将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维护及检修情况及时上报给机械使用管理委员会。有条件的部门还可实行委托使用责任制 ,即管理小组与机械的使用人员、检修人员以及看护人员分别签定合同 ,合同内可明确该工作人员的责任、权利以及义务及相关要求 ,将工作人员的奖金与其工作挂钩 ,奖金的多少要视其完成合同内容的程度而定 ,若成绩突出 ,机械的状态较好 ,则可给予一定的奖励 ,反之则应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 ,以经济手段来提高相关人员做好机械设备管理的积极性。
3.4 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维护保养工作是处长工程机械使用寿命的关键 ,一些施工人员认为机械只要可以正常运作就不必进行维护保养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保养工作的目的就在于将机械可能或将要出现的故障消除掉 ,以防患于未然 ,如不及时保养 ,待机械出现严重故障时 ,只会造成维修成本的增加及工程的拖延 ,因此 ,对于使用中的市政工程机械设备 ,应分阶段对其进行检测、维护及保养 ,以杜绝较大故障的产生。维护保养工作可包括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洁、加固、涂润滑油及涂防腐层等作业。
4结语
只有不断的加强工程机械管理才能更好的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保障工程工期的按期按质的完成,这要求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领导与全体员工,必须全员参与、积极配合.提离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积极将前言技术引入了生产生活之中,水利工程行业也不甘落后地早早就将各类水利机械引入施工,促进了行业的发展,提升了施工质量。但是机械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使用时候,时常会出现故障,且故障种类多,诊断难。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开展了对水利工程机械的故障特点分析及诊断技术探讨,首先介绍了常见故障的特点,然后对如何依据经验进行故障诊断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水利机械;故障特点;故障诊断
1水利工程机械故障的特点
1.1不同时期故障的特点
1.1.1初期故障特点
任何机械在初期使用的时候其实故障发生率都非常小,且一旦有故障发生也通常只是螺栓或者管道接头出现松动等小问题。但是在初期使用的阶段就应该做好日常修缮护理工作,以保证水利工程机械的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低的故障发生率,比如日常进行油道的疏通,清理掉砂石和金属残屑,保证在机械施工过程中机械原件的完好性。此外,在购置水利工程机械时就应该优先考虑性能优良、质量过硬的类别。
1.1.2正常使用时期故障特点
经过初期使用的磨合,水利机械就进入了正常使用时期,在这个时期故障发生率仍然很低,尽管在这个时期内故障发生率会逐渐上升,但上升幅度非常之小。偶尔有故障发生,也多为机械漏油之类的,只需将螺栓拧紧即可。在正常使用时期最需要注意的也同样还是日常护理和修缮,疏通油道,拧紧螺栓和管道接头等等。
1.1.3临近大修期故障特点
临近大修期时,随着而来的自然就是各种因为零件磨损老化而造成一系列故障,故障发生率高居不下,油路开始经常发生堵塞、漏油,维修难度大。这个时期频繁的机械故障会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度带来极大的影响。
1.2不同季节故障的特点
事实上,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机械,其故障发生率不仅与使用阶段有关联,同时还与季节气候有着很大的联系,因为,水利机械需要常年在户外进行工作,所以不同气候条件也会影响其故障的发生。比如,夏天的故障发生率就明显要低于冬天,因为气温较低时,润滑油润滑性能下降,机械零件磨损大,老化更快,而且燃油还容易因为低温而发生凝固现象。
2依据经验诊断水利工程机械故障
在偏僻的水利工程建设场地想要找到修理工厂兼职难于登天,因此当水利机械出现故障时,施工人员一般会直接通过自身经验对故障进行诊断,方便快捷且能节省较多人力物力资源。通常人们将诊断分为被动诊断与主动诊断两种,故障发生后对问题的成因和位置进行确定的即为被动诊断,而在机械尚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就对其进行问题预测的即为主动诊断。诊断方法有利用设备诊断和人工直观诊断两种,二者均可以在保证机械的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故障诊断。
2.1看
机械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对机械进行初步诊断,比如漏油、漏水、发动机排气的烟色,以及机件松脱或断裂等,均可通过察看来判别故障。
2.2听
水利机械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根据声音来进行故障诊断。辨别故障时应注意到异响与转速、温度、载荷以及发出响声位置的关系,同时也应注意异响与伴随现象。这样判断故障准确率较高。老化的水利机械往往发出的异响多而嘈杂,一时不易辨出故障,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听,以训练听觉,不断地熟悉水利机械各机件运动规律、零件材料、所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较准确地判断出故障。
2.3闻
水利机械维修人员可以直接用嗅觉判断来进行故障诊断。例如,电线烧坏时会发出一种焦糊臭味。
2.4问
机械维修人员在进行故障诊断时,应该直接询问该机械的操作人员相关的信息,为诊断提供参考。同时,机械操作人员也应该积极配合维修人员,告知其有关机械的使用情况、曾经发生的故障以及成因的信息等等。
2.5试
试就是试验,有两个含义:一是通过试验使故障再现,以便判别故障,二是通过置换怀疑有故障的零部件,再进行试验,检查故障是否消除。若故障消除说明被置换的零部件有故障。应该注意的是,有些部位出现严重的异响时,不应再做故障再现试验(例如,发动机曲轴部分有严重异响时,不应再做故障再现试验),以免发生更大的机械事故。
2.6测
维修人员可以通过简单的仪表进行测量,以此来进行诊断,如通过使用气缸表指示的汽缸压力来诊断汽缸故障,通过电气仪表测量的电力、电流值等来诊断电路故障。
2.7摸
在进行故障诊断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用手触摸怀疑有故障或与故障相关的部位,以便找出故障所在。例如,通过用手摸液压油管的振动再结合听液压系统的噪音便可判断系统内有空气。
3结语
经过所述论述,想必读者对于如何结合故障特点对故障进行诊断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概念。相比于其它行业,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机械故障的频率更高,成因更加复杂,且难以找到专业人士进行维修,所以掌握必要的水利机械故障特征以及故障诊断知识能够节省很多没必要浪费的时间,进而提高工程进展速度,保证工程建设的连续性。
作者:刘瑞璞 单位:哈尔滨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