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11:34: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一对一营销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内容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引发营销领域的深刻变革,大众营销的时代正开始趋向终结,新的营销理论不断涌现。而一对一营销正以其独特的经营哲学影响着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它的“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理念显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一对一营销客户占有率互动定制
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市场环境,由此引发了市场营销的深刻变革。以大众营销为特征、扩张市场份额为中心的传统营销思想正被以建立稳固的客户关系为目的、占有顾客份额为中心的新营销思想所取代。如今是消费者至上时代,消费者开始四处搜寻可以满足其需求的企业,他们期望企业能够按照其特定的要求,为其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利维·斯特劳斯公司在它的女性牛仔系列中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通过店内计算机按照每位顾客的尺寸剪裁牛仔裤。这种经营方式就是目前正以多种形式影响全球各行各业的一对一营销。
一对一营销理念
“一对一营销”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的唐·佩伯斯和马莎·罗杰斯博士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该理念的核心是以“客户占有率”为中心,通过与每个客户的互动对话,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目标是在同一时间向一个客户推销最多的产品,而不是将一种产品同时推销给最多的客户。简而言之,一对一营销就是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顾客。一对一营销鼓励企业建立客户的基础,而不是竭力追求增加市场的占有率。它鼓励企业长期不断地与客户进行相互交流,并让这种交流促成一种“学习型关系”。
传统的营销是一次关注一种产品或服务,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是市场占有率,因此企业会设法为自己的产品找到更多的用户;而一对一营销一次专注于一位客户,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尺度是客户占有率,企业则尽力为自己的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传统的营销中,企业经营产品,其经理们负责确保这些产品每季度的销售额;而一对一营销,企业经营客户关系,其经理们负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这些客户的期望值。一对一营销理论的关键理念有:
客户占有率。企业除了将营销重点摆在投入更多资金与精力在整个市场以期提升营业额外,还应考虑如何增加每一位客户的营业额——也就是在一对一的基础上提升每一位客户的占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利润,而且有利于企业与客户建立一种更长远、更忠诚的主客关系。
客户的保有和开发。一般来说,开发一个新客户所花费的成本要比保有一个现有客户的成本高出五倍之多,大部分的企业每年平均有高达25%的客户会流失。
与消费者对话。对一对一企业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对所有的客户了解多少,而是在于对每一位客户了解的程度。因此,企业必须与客户进行沟通即对话,这种对话是双向的。通过双向沟通,能使企业获得远比进行市场调查更多的信息。
学习型关系。要与客户维持坚固的关系,必须建立学习型关系,就是与客户每接触一次,企业对客户就多一份了解,客户提出要求,企业据此改进产品或服务,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自然提高了企业产品或服务令这位客户满意的能力,最终,客户将变得更加忠诚。企业可通过四步来实现这一目的:第一,通过与客户的互动与回馈,探索客户的需求;第二,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商品或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记住这些商品的特殊规格;第三,继续与客户互动并寻求他们的回馈,以求更加了解客户的个人需求;第四,尽力满足客户,才不至于让他们流失到竞争者手中。
一对一营销为何能行之有效
自“一对一营销”理论被提出以来,将其运用于实践并取得成功的企业越来越多,无论是新经济的代表如戴尔电脑、亚马逊书店,还是传统企业宝洁、雅芳等,都投入巨资重新设计产品、重建组织流程,使之成为创新企业价值的核心。为什么“一对一营销”能够行之有效,为什么要将焦点放在客户占有率上呢?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一些因素:
20/80法则
按著名的80:20法则:一家公司80%的收入是20%的客户带来的。就一家百货公司来说,拥有该公司认同卡的会员,平均贡献率比非会员来得高,而拥有金卡的会员又比一般会员高,这就是所谓的客户生而不平等定律。因此,如何找到企业中那20%的客户,提供完善的客户服务,进而增加他们的交易次数,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对企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留住旧客户比开发新客户重要
客户的流失和新增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常事。但正如前文所述,开发一位新客户要花费的成本远远高于留住一位旧客户所需费用。目前,每个行业的公司都面临着顾客忠诚度下降和利润缩减的问题。企业若能降低客户流失率,提高其忠诚度,则利润将有成倍的增长。
重复购买法则
企业若能让每位客户消费得更多,就能获得更长期的利润,在一特定时间内,同一位客户多购买一项商品,则该商品利润就加倍,因为在一位忠诚客户身上所花的营销成本相对较低,这同时促使每笔交易的例行开销大幅降低。
一对一营销如何实施
一对一营销计划的实施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使一对一营销成为企业低成本应用、提高销售及盈利的基础。信息技术为企业实行一对一营销提供了三种重要的潜能:数据库技术,可以让企业将顾客区分开来并单独记住他们;互动交流,意味着顾客能随时与企业进行对话;批量定制技术则促使企业将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常规化。将这三种潜能结合在一起,即可创立一个“顾客反馈环路”,它有助于促使顾客变得忠诚。
一对一营销策略的真正技巧在于,理解顾客在各个方面是有区别的,而这种区别将影响到企业对待特定顾客个体的行为。一对一营销计划的实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要求企业能识别、追踪、记录每位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从而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实际上,通过实施一对一营销,借由每次连续的互相沟通和交易,会使你的产品对这位顾客而言越来越有价值,顾客会更加忠诚。
实行一对一营销计划有四个关键步骤:识别、区分、互动和定制,它们可被视作执行一个一对一营销计划的连续过程。
识别顾客
启动一对一营销之前,企业必须与大量的客户进行直接接触,找出那些对企业最有价值的“金牌客户”,深入了解有关客户需求的详尽信息:不仅要知道顾客的名字、住址、电话号码,还必须掌握他们的消费习惯、个人偏好等诸如此类的信息,而且不是一次调查即告结束,企业必须通过每一次接触、每一种渠道、每一处地点及公司的每一个部门来搜集这些信息,只要客户可能对你的任一产品或服务产生购买欲望。企业可建立一个顾客数据库,在每次与顾客接触时可识别顾客个体,并与每位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尽可能地提高每位顾客的服务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顾客并非仅限于产品或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一对一营销完全可以应用到企业的销售伙伴或分销链上的其它环节。具体来说,在这一步骤,企业需要采取以下行动:首先,将更多的客户名输入到数据库中。企业可以聘用外部机构来完成数据的审查与输入,也可以与同行业中一个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交换用户名单;然后,采集客户的有关信息,不妨采用“滴灌式对话法”,每次与顾客接触时,询问1-2个问题;最后,验证并更新客户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净化”客户信息文件,注意地址、联系方法等方面的变更,及时更新信息。
区分顾客
传统的营销强调对所有的顾客一视同仁,他们付同样的价格得到同样的产品。而一对一营销认为,每位顾客都是独特的,即使有两位顾客可能购买了完全一样的产品或服务,但促使他们购买的需求也常常不相同。因此,顾客是存在差异的,对企业来讲,有些顾客就是比另一些更有价值。在充分掌握顾客的信息资料并理解顾客不同价值的基础上,合理区分顾客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不同顾客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对企业的价值不同,二是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不同。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对顾客进行有效的差异分析,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使得产品或服务的改进更有成效,牢牢抓住最有价值的客户,取得最大程度的收益。
与顾客进行互动交流
互动、对话与信息交流是一对一客户关系的本质。互动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对客户偏好与需求有进一步的了解,这也是企业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服务的参考基础。企业可通过与最有价值的顾客建立“学习型关系”,使他们对自己更加忠诚,应将学习关系视作经每次新的互动而变得更巧妙的关系。企业要善于创造机会让顾客告诉你他的需要,而后为其定制产品或服务并及时获取其反馈信息。随着每次相互沟通和重新定制,你的产品对此特定顾客将越来越适用,也将越来越越有价值。
为降低与客户接触的成本,增加接触的有效性,企业应尽力以自动的、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进行。互联网就是目前成本最低、却能达到最大互动效益的主要途径。在互联网尚未普及之前,企业与客户间的对话大多停留在面对面拜访,但这种主动造访了解客户需求的工作成本较高,因此大多只用于大型企业客户。随着网络成为快速有效的沟通工具后,企业可以互动的范围大大扩大了,不仅包括小型企业客户,而且包括个人客户。至于互动行为有效性的提高,则需要企业及时、充分地更新客户信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要或更准确地评估顾客的潜在价值。此外,每次互动活动的展开应以上次互动行为提供的信息为基础,从而连出一条绵延不断的客户信息链。
企业可以通过下列行动来实现其互动交流的目的:与竞争对手的客户联系,比较服务水平的不同;将客户打来的电话视作一次销售机会,向其提供特价、清仓、试用等产品或服务;测试客户服务中心自动语音系统的质量;跟踪企业库内记录的客户信息,缩短处理周期,提高客户响应速度;主动与那些给企业带来更高价值的客户对话,设法保住他们的业务;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客户与企业交易的便利性;改善对客户抱怨的处理,可将每天接到的抱怨绘成图表,提高对客户抱怨处理的“一次即圆满”的比率。
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或服务
这是一对一营销计划的最后一步,从企业角度看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要求企业能根据顾客的需求来调整产品和服务内容。企业如能提供这种量身订做的弹性,将能塑造出产品与服务的独特性,成功地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分,成为维护客户忠诚度的重要关键。然而,量身定制可能会带来成本问题。企业怎样才能在采用一对一营销方式的同时避免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呢?答案是批量定制。有不少企业最初是将批量定制当作降低生产成本的手段来接受的。实际的批量定制过程并非想象的那么复杂,企业可以用“模块化”方法来实现定制,即预先生产出几百种产品“模块”,然后根据每个客户的需要将合适的模块配置起来,就能生产出数千个、甚至上百万个产品式样。如利维公司仅仅是把227种腰围/臀围尺码与25种裤腿尺码组合,就为其OriginalSpin品牌牛仔裤生产出5700种可选的尺码。当然,一对一营销最终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或核心服务的定制,企业还可以改变整体产品或整体服务的许多方面,包括从开具发票到包装、从自动补充库存到申请书等等,以适应单个顾客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要实现这一步,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构建以客户为核心的业务流程,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全面改革其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这场改革将涉及企业的每个部门,不仅仅是销售部门,还影响到研发、采购、制造、财务和行政等各个部门,因此,要求企业各部门之间应通力合作。总之,一套真正的一对一营销计划必须与组织进行整合,否则无法得以贯彻实施。
内容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引发营销领域的深刻变革,大众营销的时代正开始趋向终结,新的营销理论不断涌现。而一对一营销正以其独特的经营哲学影响着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它的“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理念显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一对一营销客户占有率互动定制
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市场环境,由此引发了市场营销的深刻变革。以大众营销为特征、扩张市场份额为中心的传统营销思想正被以建立稳固的客户关系为目的、占有顾客份额为中心的新营销思想所取代。如今是消费者至上时代,消费者开始四处搜寻可以满足其需求的企业,他们期望企业能够按照其特定的要求,为其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利维·斯特劳斯公司在它的女性牛仔系列中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通过店内计算机按照每位顾客的尺寸剪裁牛仔裤。这种经营方式就是目前正以多种形式影响全球各行各业的一对一营销。
一对一营销理念
“一对一营销”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的唐·佩伯斯和马莎·罗杰斯博士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该理念的核心是以“客户占有率”为中心,通过与每个客户的互动对话,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目标是在同一时间向一个客户推销最多的产品,而不是将一种产品同时推销给最多的客户。简而言之,一对一营销就是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顾客。一对一营销鼓励企业建立客户的基础,而不是竭力追求增加市场的占有率。它鼓励企业长期不断地与客户进行相互交流,并让这种交流促成一种“学习型关系”。
传统的营销是一次关注一种产品或服务,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是市场占有率,因此企业会设法为自己的产品找到更多的用户;而一对一营销一次专注于一位客户,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尺度是客户占有率,企业则尽力为自己的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传统的营销中,企业经营产品,其经理们负责确保这些产品每季度的销售额;而一对一营销,企业经营客户关系,其经理们负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这些客户的期望值。一对一营销理论的关键理念有:
客户占有率。企业除了将营销重点摆在投入更多资金与精力在整个市场以期提升营业额外,还应考虑如何增加每一位客户的营业额——也就是在一对一的基础上提升每一位客户的占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利润,而且有利于企业与客户建立一种更长远、更忠诚的主客关系。
客户的保有和开发。一般来说,开发一个新客户所花费的成本要比保有一个现有客户的成本高出五倍之多,大部分的企业每年平均有高达25%的客户会流失。
与消费者对话。对一对一企业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对所有的客户了解多少,而是在于对每一位客户了解的程度。因此,企业必须与客户进行沟通即对话,这种对话是双向的。通过双向沟通,能使企业获得远比进行市场调查更多的信息。
学习型关系。要与客户维持坚固的关系,必须建立学习型关系,就是与客户每接触一次,企业对客户就多一份了解,客户提出要求,企业据此改进产品或服务,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自然提高了企业产品或服务令这位客户满意的能力,最终,客户将变得更加忠诚。企业可通过四步来实现这一目的:第一,通过与客户的互动与回馈,探索客户的需求;第二,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商品或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记住这些商品的特殊规格;第三,继续与客户互动并寻求他们的回馈,以求更加了解客户的个人需求;第四,尽力满足客户,才不至于让他们流失到竞争者手中。
一对一营销为何能行之有效
自“一对一营销”理论被提出以来,将其运用于实践并取得成功的企业越来越多,无论是新经济的代表如戴尔电脑、亚马逊书店,还是传统企业宝洁、雅芳等,都投入巨资重新设计产品、重建组织流程,使之成为创新企业价值的核心。为什么“一对一营销”能够行之有效,为什么要将焦点放在客户占有率上呢?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一些因素:
20/80法则
按著名的80:20法则:一家公司80%的收入是20%的客户带来的。就一家百货公司来说,拥有该公司认同卡的会员,平均贡献率比非会员来得高,而拥有金卡的会员又比一般会员高,这就是所谓的客户生而不平等定律。因此,如何找到企业中那20%的客户,提供完善的客户服务,进而增加他们的交易次数,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对企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留住旧客户比开发新客户重要
客户的流失和新增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常事。但正如前文所述,开发一位新客户要花费的成本远远高于留住一位旧客户所需费用。目前,每个行业的公司都面临着顾客忠诚度下降和利润缩减的问题。企业若能降低客户流失率,提高其忠诚度,则利润将有成倍的增长。
重复购买法则
企业若能让每位客户消费得更多,就能获得更长期的利润,在一特定时间内,同一位客户多购买一项商品,则该商品利润就加倍,因为在一位忠诚客户身上所花的营销成本相对较低,这同时促使每笔交易的例行开销大幅降低。
一对一营销如何实施
一对一营销计划的实施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使一对一营销成为企业低成本应用、提高销售及盈利的基础。信息技术为企业实行一对一营销提供了三种重要的潜能:数据库技术,可以让企业将顾客区分开来并单独记住他们;互动交流,意味着顾客能随时与企业进行对话;批量定制技术则促使企业将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常规化。将这三种潜能结合在一起,即可创立一个“顾客反馈环路”,它有助于促使顾客变得忠诚。
一对一营销策略的真正技巧在于,理解顾客在各个方面是有区别的,而这种区别将影响到企业对待特定顾客个体的行为。一对一营销计划的实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要求企业能识别、追踪、记录每位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从而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实际上,通过实施一对一营销,借由每次连续的互相沟通和交易,会使你的产品对这位顾客而言越来越有价值,顾客会更加忠诚。
实行一对一营销计划有四个关键步骤:识别、区分、互动和定制,它们可被视作执行一个一对一营销计划的连续过程。
启动一对一营销之前,企业必须与大量的客户进行直接接触,找出那些对企业最有价值的“金牌客户”,深入了解有关客户需求的详尽信息:不仅要知道顾客的名字、住址、电话号码,还必须掌握他们的消费习惯、个人偏好等诸如此类的信息,而且不是一次调查即告结束,企业必须通过每一次接触、每一种渠道、每一处地点及公司的每一个部门来搜集这些信息,只要客户可能对你的任一产品或服务产生购买欲望。企业可建立一个顾客数据库,在每次与顾客接触时可识别顾客个体,并与每位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尽可能地提高每位顾客的服务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顾客并非仅限于产品或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一对一营销完全可以应用到企业的销售伙伴或分销链上的其它环节。具体来说,在这一步骤,企业需要采取以下行动:首先,将更多的客户名输入到数据库中。企业可以聘用外部机构来完成数据的审查与输入,也可以与同行业中一个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交换用户名单;然后,采集客户的有关信息,不妨采用“滴灌式对话法”,每次与顾客接触时,询问1-2个问题;最后,验证并更新客户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净化”客户信息文件,注意地址、联系方法等方面的变更,及时更新信息。
区分顾客
传统的营销强调对所有的顾客一视同仁,他们付同样的价格得到同样的产品。而一对一营销认为,每位顾客都是独特的,即使有两位顾客可能购买了完全一样的产品或服务,但促使他们购买的需求也常常不相同。因此,顾客是存在差异的,对企业来讲,有些顾客就是比另一些更有价值。在充分掌握顾客的信息资料并理解顾客不同价值的基础上,合理区分顾客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不同顾客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对企业的价值不同,二是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不同。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对顾客进行有效的差异分析,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使得产品或服务的改进更有成效,牢牢抓住最有价值的客户,取得最大程度的收益。
与顾客进行互动交流
互动、对话与信息交流是一对一客户关系的本质。互动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对客户偏好与需求有进一步的了解,这也是企业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服务的参考基础。企业可通过与最有价值的顾客建立“学习型关系”,使他们对自己更加忠诚,应将学习关系视作经每次新的互动而变得更巧妙的关系。企业要善于创造机会让顾客告诉你他的需要,而后为其定制产品或服务并及时获取其反馈信息。随着每次相互沟通和重新定制,你的产品对此特定顾客将越来越适用,也将越来越越有价值。
为降低与客户接触的成本,增加接触的有效性,企业应尽力以自动的、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进行。互联网就是目前成本最低、却能达到最大互动效益的主要途径。在互联网尚未普及之前,企业与客户间的对话大多停留在面对面拜访,但这种主动造访了解客户需求的工作成本较高,因此大多只用于大型企业客户。随着网络成为快速有效的沟通工具后,企业可以互动的范围大大扩大了,不仅包括小型企业客户,而且包括个人客户。至于互动行为有效性的提高,则需要企业及时、充分地更新客户信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要或更准确地评估顾客的潜在价值。此外,每次互动活动的展开应以上次互动行为提供的信息为基础,从而连出一条绵延不断的客户信息链。
企业可以通过下列行动来实现其互动交流的目的:与竞争对手的客户联系,比较服务水平的不同;将客户打来的电话视作一次销售机会,向其提供特价、清仓、试用等产品或服务;测试客户服务中心自动语音系统的质量;跟踪企业库内记录的客户信息,缩短处理周期,提高客户响应速度;主动与那些给企业带来更高价值的客户对话,设法保住他们的业务;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客户与企业交易的便利性;改善对客户抱怨的处理,可将每天接到的抱怨绘成图表,提高对客户抱怨处理的“一次即圆满”的比率。
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或服务
这是一对一营销计划的最后一步,从企业角度看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要求企业能根据顾客的需求来调整产品和服务内容。企业如能提供这种量身订做的弹性,将能塑造出产品与服务的独特性,成功地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分,成为维护客户忠诚度的重要关键。然而,量身定制可能会带来成本问题。企业怎样才能在采用一对一营销方式的同时避免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呢?答案是批量定制。有不少企业最初是将批量定制当作降低生产成本的手段来接受的。实际的批量定制过程并非想象的那么复杂,企业可以用“模块化”方法来实现定制,即预先生产出几百种产品“模块”,然后根据每个客户的需要将合适的模块配置起来,就能生产出数千个、甚至上百万个产品式样。如利维公司仅仅是把227种腰围/臀围尺码与25种裤腿尺码组合,就为其OriginalSpin品牌牛仔裤生产出5700种可选的尺码。当然,一对一营销最终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或核心服务的定制,企业还可以改变整体产品或整体服务的许多方面,包括从开具发票到包装、从自动补充库存到申请书等等,以适应单个顾客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要实现这一步,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构建以客户为核心的业务流程,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全面改革其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这场改革将涉及企业的每个部门,不仅仅是销售部门,还影响到研发、采购、制造、财务和行政等各个部门,因此,要求企业各部门之间应通力合作。总之,一套真正的一对一营销计划必须与组织进行整合,否则无法得以贯彻实施。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一对一营销CRM客户经理制定制化服务
[论文摘要]随着国有银行的转制及中国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迅速转变,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的一对一营销应运而生。本文简单介绍了一对一营销的内涵及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商业银行一对一营销的具体策略。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举登陆,客户选择银行的自由和空间越来越大,国内银行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在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活动日渐活跃。各商业银行纷纷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推进CI建设,加强促销宣传,努力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国内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也由银行本位到产品本位再到客户本位,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通过识别不同的消费者群,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目标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塑造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因而,对银行来说,如何更加准确地评估客户价值,区分出盈利性客户和风险性客户,进而通过提供差异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维系现有的盈利性客户;以及如何进一步从满足客户需要,转向培育客户需求,挖掘更多的盈利性客户。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优势,实现盈利的重要内容。这时,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一对一”营销应运而生。为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一对一”营销(onetoonemarketing)是鼓励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通过识别、追踪、记录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提供个体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运用针对性地营销策略组合去满足客户需求。其目标是同一时间向同一个客户推销更多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信贷、结算、各种、信息咨询、项目开发、市场调查等多种服务相结合的一揽子、一柜通服务,而不是将一种产品推销给更多的客户。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的工作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资源从最有价值的客户那里获得最大的效益。
那么,商业银行如何来开展一对一营销呢?一般来说,首先要识别客户,对客户进行差异分析,然后与客户保持互动,调整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每个客户的需要。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开展一对一营销有如下实现形式:
一、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没有理想的客户资料就不可能实现“一对一营销”。这就意味着,营销者对客户资料要有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对于准备“一对一营销”的商业银行来讲,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能直接挖掘出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价值的优质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库”,并与“客户库”中的每一位客户建立良好关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客户的生涯价值。商业银行通过CRM的实施,可以整合自身拥有的金融资源体系,优化市场价值链条。
CRM是一种企业客户战略、一种经营哲学。为实施客户战略,企业需要借助于CRM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相应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充分地把握客户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细分客户制定相应的销售、营销和服务策略,从而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客户资源的价值最大化。CRM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生价值。CRM也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术,它将最佳的商业实践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一对一营销、销售自动化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销售、客户服务和决策支持等领域提供了一个业务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其基本功能包括客户管理、联系人管理、时间管理、潜在客户管理、销售管理、电话销售、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等。
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对企业--客户关系的互动引导,识别、保留和发展价值客户,达到商业银行盈利最大化的目的。商业银行实施了CRM后,将会拥有统一的客户信息平台,这样当银行在处理每一个客户的业务时,就会首先看到客户的资料,以及历史业务记录,从而在服务过程中可以想客户之所想,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将柜面、网络、电话、自助银行设备等各种营销渠道与服务手段进行充分的、深层次的整合,对市场进一步细分,通过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人性化产品与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银行可辨认出谁具有最高价值并可能转到别家银行的客户;谁是本身价值不大有可能对银行造成潜在的风险的客户。
二、强化市场细分,促进对优质客户的服务
根据ParetoPrinciple法则,企业的80%利润来自20%的忠诚顾客。另据一项研究表明,15%的客户为银行贡献了85%的利润。保留老客户,获取新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是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所在。“一对一营销”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关系,达成客户与银行双赢的局面。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形成的对传统业务的领导地位和垄断地位,对业务领域缺乏相应的市场细分,我国各商业银行仍然只把目光盯在与其直接客户的关系上面。而对商业银行有重大利益影响的其它各种主体的关系则缺乏明确的分析、重视并采取全面的关系协调和促进政策。因此,开展一对一营销要求商业银行促进与与各客户利益关系的紧密结合,互动发展。
1.与优质企业和高端个人客户建立和谐紧密的长期伙伴关系,为客户创造终生价值,从而实现市场主体的共赢格局。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中小企业中不乏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科技含量高的优秀企业,而它们将是未来相当时间里国内最具活力的企业群,将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契机,一些小型的商业银行可以把中小企业作为基本客户群,拓展对其服务的形式和途径。
2.与证券、保险、基金、电信、能源等行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发市场,共享客户资源。如商业银行北京市通信公司与联手协办的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服务,有效地整合了银联、电信、银行和服务运营商的相关业务资源,可统一接入各种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业务,统一提供客户服务支持,最大限度地方便持卡人缴纳各种费用,便于更多的服务商利用多银行支持环境发展业务,扩大各成员银行银行卡的受理范围和渠道,降低各参与方业务成本。
3.银行同业之间建立竞合互动的良性关系,实现服务网络等资源的共享
三、推行客户经理制
商业银行的“一对一营销”的执行和控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制,它不仅意味着每个面对顾客的营销人员要对时刻保持态度热情、反应灵敏,更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是,它要求能识别、追踪、记录个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能提供个体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运用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组合去满足其需求。所以推行客户经理制,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的迫切需要。客户经理制的施行,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理念由围绕产品向围绕市场与客户的转变;经营策略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中心转变。
客户经理制是一种竞争优质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增加盈利的业务体制。而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代表,代表银行营销产品、为客户提供维护和服务,是全权代表银行与客户联系的”大使”。客户有了问题只需要找客户经理一个人,由后者负责了解情况,协调行内关系,并负责解决。其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全面、独身定做的服务。大力挖掘优质新客户、提高业务市场占有率只是客户经理的基本职责。而不断加强现有客户关系、对现有客户的维护服务则是客户经理的重要职责,客户经理要通过连带促销、交叉式销售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并要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为把握好商机,客户经理还应积极开展公关活动,充分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向客户宣传金融法规、政策、制度以及本行经营的业务项目、金融产品等,为客户提供各项咨询服务及理财服务。同时注重分析研究市场,加强对客户的研究,主动掌握客户的思想动态、经营行为等,切实防范风险。及时准确地收集客户经营情况及客户意见、行业动态、同业竞争对手情报等各类信息情报资料,上报给有关部门,以便采取应对措施,促进业务的发展。将客户划分为若干类服务对象,针对不问需求,提供特定服务。并且根据客户的实际状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客户等级,不断调整服务措施。
另外,客户经理应抓住各种机会,积极向客户推销银行产品。银行的产品和业务品种很多,客户对银行的新产品和新业务的了解非常有限,客户经理可发挥“教练”职能,向客户灌输最新金融知识,有针对性地向客户主动建议和推荐适用的产品,让客户分享银行的金融创新成果,激发和引导客户对新型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推动银行和客户间的业务合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代表,其工作的全部内容就是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主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系列化、综合性的一站式(one-point-contact)金融服务,并不断地加深双方合作,为客户和银行同时创造价值。银行客户经理只有成为客户的朋友、理财专家,才能打动客户,让其选择该银行。
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一对一营销的核心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在产品开发上,要善于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个性需求,及时推出新的服务品种,特别要关注资金的流向,捕捉新的效益增长点。目前可着重进行下列产品的创新:在负债业务方面,可开设贴现储蓄、复利储蓄、累进利率储蓄、联立定期储蓄、定活一本通、本外币一本通存款、基金型账户等;在资产业务方面,可开办度假旅游贷款、学资贷款、汽车按揭贷款、可转换贷款、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信用证券化等;在中间业务方面,可开办融资、代收账款、收买应收账款、融资租赁、贷款承诺等业务,尤其要依托电子化网络和银行卡等高科技手段,大力发展代收付等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个人结算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以及研究建立个人账户等;另外,要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业务,争取券商资金清算、上市企业开户银行、收款银行、股民保证金存款等业务,吸收资本市场的资金存款,大力开拓针对个人客户的综合性零售业务。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一对一营销CRM客户经理制定制化服务
[论文摘要]随着国有银行的转制及中国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迅速转变,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的一对一营销应运而生。本文简单介绍了一对一营销的内涵及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商业银行一对一营销的具体策略。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举登陆,客户选择银行的自由和空间越来越大,国内银行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在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活动日渐活跃。各商业银行纷纷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推进CI建设,加强促销宣传,努力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国内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也由银行本位到产品本位再到客户本位,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通过识别不同的消费者群,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目标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塑造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因而,对银行来说,如何更加准确地评估客户价值,区分出盈利性客户和风险性客户,进而通过提供差异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维系现有的盈利性客户;以及如何进一步从满足客户需要,转向培育客户需求,挖掘更多的盈利性客户。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优势,实现盈利的重要内容。这时,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一对一”营销应运而生。为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一对一”营销(onetoonemarketing)是鼓励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通过识别、追踪、记录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提供个体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运用针对性地营销策略组合去满足客户需求。其目标是同一时间向同一个客户推销更多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信贷、结算、各种、信息咨询、项目开发、市场调查等多种服务相结合的一揽子、一柜通服务,而不是将一种产品推销给更多的客户。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的工作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资源从最有价值的客户那里获得最大的效益。
那么,商业银行如何来开展一对一营销呢?一般来说,首先要识别客户,对客户进行差异分析,然后与客户保持互动,调整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每个客户的需要。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开展一对一营销有如下实现形式:
一、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没有理想的客户资料就不可能实现“一对一营销”。这就意味着,营销者对客户资料要有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对于准备“一对一营销”的商业银行来讲,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能直接挖掘出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价值的优质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库”,并与“客户库”中的每一位客户建立良好关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客户的生涯价值。商业银行通过CRM的实施,可以整合自身拥有的金融资源体系,优化市场价值链条。
CRM是一种企业客户战略、一种经营哲学。为实施客户战略,企业需要借助于CRM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相应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充分地把握客户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细分客户制定相应的销售、营销和服务策略,从而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客户资源的价值最大化。CRM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生价值。CRM也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术,它将最佳的商业实践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一对一营销、销售自动化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销售、客户服务和决策支持等领域提供了一个业务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其基本功能包括客户管理、联系人管理、时间管理、潜在客户管理、销售管理、电话销售、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等。
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对企业--客户关系的互动引导,识别、保留和发展价值客户,达到商业银行盈利最大化的目的。商业银行实施了CRM后,将会拥有统一的客户信息平台,这样当银行在处理每一个客户的业务时,就会首先看到客户的资料,以及历史业务记录,从而在服务过程中可以想客户之所想,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将柜面、网络、电话、自助银行设备等各种营销渠道与服务手段进行充分的、深层次的整合,对市场进一步细分,通过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人性化产品与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银行可辨认出谁具有最高价值并可能转到别家银行的客户;谁是本身价值不大有可能对银行造成潜在的风险的客户。
二、强化市场细分,促进对优质客户的服务
根据ParetoPrinciple法则,企业的80%利润来自20%的忠诚顾客。另据一项研究表明,15%的客户为银行贡献了85%的利润。保留老客户,获取新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是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所在。“一对一营销”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关系,达成客户与银行双赢的局面。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形成的对传统业务的领导地位和垄断地位,对业务领域缺乏相应的市场细分,我国各商业银行仍然只把目光盯在与其直接客户的关系上面。而对商业银行有重大利益影响的其它各种主体的关系则缺乏明确的分析、重视并采取全面的关系协调和促进政策。因此,开展一对一营销要求商业银行促进与与各客户利益关系的紧密结合,互动发展。
1.与优质企业和高端个人客户建立和谐紧密的长期伙伴关系,为客户创造终生价值,从而实现市场主体的共赢格局。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中小企业中不乏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科技含量高的优秀企业,而它们将是未来相当时间里国内最具活力的企业群,将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契机,一些小型的商业银行可以把中小企业作为基本客户群,拓展对其服务的形式和途径。
2.与证券、保险、基金、电信、能源等行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发市场,共享客户资源。如商业银行北京市通信公司与联手协办的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服务,有效地整合了银联、电信、银行和服务运营商的相关业务资源,可统一接入各种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业务,统一提供客户服务支持,最大限度地方便持卡人缴纳各种费用,便于更多的服务商利用多银行支持环境发展业务,扩大各成员银行银行卡的受理范围和渠道,降低各参与方业务成本。
3.银行同业之间建立竞合互动的良性关系,实现服务网络等资源的共享
三、推行客户经理制
商业银行的“一对一营销”的执行和控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制,它不仅意味着每个面对顾客的营销人员要对时刻保持态度热情、反应灵敏,更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是,它要求能识别、追踪、记录个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能提供个体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运用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组合去满足其需求。所以推行客户经理制,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的迫切需要。客户经理制的施行,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理念由围绕产品向围绕市场与客户的转变;经营策略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中心转变。
客户经理制是一种竞争优质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增加盈利的业务体制。而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代表,代表银行营销产品、为客户提供维护和服务,是全权代表银行与客户联系的”大使”。客户有了问题只需要找客户经理一个人,由后者负责了解情况,协调行内关系,并负责解决。其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全面、独身定做的服务。大力挖掘优质新客户、提高业务市场占有率只是客户经理的基本职责。而不断加强现有客户关系、对现有客户的维护服务则是客户经理的重要职责,客户经理要通过连带促销、交叉式销售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并要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为把握好商机,客户经理还应积极开展公关活动,充分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向客户宣传金融法规、政策、制度以及本行经营的业务项目、金融产品等,为客户提供各项咨询服务及理财服务。同时注重分析研究市场,加强对客户的研究,主动掌握客户的思想动态、经营行为等,切实防范风险。及时准确地收集客户经营情况及客户意见、行业动态、同业竞争对手情报等各类信息情报资料,上报给有关部门,以便采取应对措施,促进业务的发展。将客户划分为若干类服务对象,针对不问需求,提供特定服务。并且根据客户的实际状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客户等级,不断调整服务措施。
另外,客户经理应抓住各种机会,积极向客户推销银行产品。银行的产品和业务品种很多,客户对银行的新产品和新业务的了解非常有限,客户经理可发挥“教练”职能,向客户灌输最新金融知识,有针对性地向客户主动建议和推荐适用的产品,让客户分享银行的金融创新成果,激发和引导客户对新型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推动银行和客户间的业务合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代表,其工作的全部内容就是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主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系列化、综合性的一站式(one-point-contact)金融服务,并不断地加深双方合作,为客户和银行同时创造价值。银行客户经理只有成为客户的朋友、理财专家,才能打动客户,让其选择该银行。
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一对一营销的核心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在产品开发上,要善于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个性需求,及时推出新的服务品种,特别要关注资金的流向,捕捉新的效益增长点。目前可着重进行下列产品的创新:在负债业务方面,可开设贴现储蓄、复利储蓄、累进利率储蓄、联立定期储蓄、定活一本通、本外币一本通存款、基金型账户等;在资产业务方面,可开办度假旅游贷款、学资贷款、汽车按揭贷款、可转换贷款、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信用证券化等;在中间业务方面,可开办融资、代收账款、收买应收账款、融资租赁、贷款承诺等业务,尤其要依托电子化网络和银行卡等高科技手段,大力发展代收付等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个人结算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以及研究建立个人账户等;另外,要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业务,争取券商资金清算、上市企业开户银行、收款银行、股民保证金存款等业务,吸收资本市场的资金存款,大力开拓针对个人客户的综合性零售业务。
内容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引发营销领域的深刻变革,大众营销的时代正开始趋向终结,新的营销理论不断涌现。而一对一营销正以其独特的经营哲学影响着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它的“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理念显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一对一营销客户占有率互动定制
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市场环境,由此引发了市场营销的深刻变革。以大众营销为特征、扩张市场份额为中心的传统营销思想正被以建立稳固的客户关系为目的、占有顾客份额为中心的新营销思想所取代。如今是消费者至上时代,消费者开始四处搜寻可以满足其需求的企业,他们期望企业能够按照其特定的要求,为其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利维·斯特劳斯公司在它的女性牛仔系列中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通过店内计算机按照每位顾客的尺寸剪裁牛仔裤。这种经营方式就是目前正以多种形式影响全球各行各业的一对一营销。
一对一营销理念
“一对一营销”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的唐·佩伯斯和马莎·罗杰斯博士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该理念的核心是以“客户占有率”为中心,通过与每个客户的互动对话,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目标是在同一时间向一个客户推销最多的产品,而不是将一种产品同时推销给最多的客户。简而言之,一对一营销就是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顾客。一对一营销鼓励企业建立客户的基础,而不是竭力追求增加市场的占有率。它鼓励企业长期不断地与客户进行相互交流,并让这种交流促成一种“学习型关系”。
传统的营销是一次关注一种产品或服务,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是市场占有率,因此企业会设法为自己的产品找到更多的用户;而一对一营销一次专注于一位客户,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尺度是客户占有率,企业则尽力为自己的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传统的营销中,企业经营产品,其经理们负责确保这些产品每季度的销售额;而一对一营销,企业经营客户关系,其经理们负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这些客户的期望值。一对一营销理论的关键理念有:
客户占有率。企业除了将营销重点摆在投入更多资金与精力在整个市场以期提升营业额外,还应考虑如何增加每一位客户的营业额——也就是在一对一的基础上提升每一位客户的占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利润,而且有利于企业与客户建立一种更长远、更忠诚的主客关系。
客户的保有和开发。一般来说,开发一个新客户所花费的成本要比保有一个现有客户的成本高出五倍之多,大部分的企业每年平均有高达25%的客户会流失。
与消费者对话。对一对一企业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对所有的客户了解多少,而是在于对每一位客户了解的程度。因此,企业必须与客户进行沟通即对话,这种对话是双向的。通过双向沟通,能使企业获得远比进行市场调查更多的信息。
学习型关系。要与客户维持坚固的关系,必须建立学习型关系,就是与客户每接触一次,企业对客户就多一份了解,客户提出要求,企业据此改进产品或服务,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自然提高了企业产品或服务令这位客户满意的能力,最终,客户将变得更加忠诚。企业可通过四步来实现这一目的:第一,通过与客户的互动与回馈,探索客户的需求;第二,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商品或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记住这些商品的特殊规格;第三,继续与客户互动并寻求他们的回馈,以求更加了解客户的个人需求;第四,尽力满足客户,才不至于让他们流失到竞争者手中。
一对一营销为何能行之有效
自“一对一营销”理论被提出以来,将其运用于实践并取得成功的企业越来越多,无论是新经济的代表如戴尔电脑、亚马逊书店,还是传统企业宝洁、雅芳等,都投入巨资重新设计产品、重建组织流程,使之成为创新企业价值的核心。为什么“一对一营销”能够行之有效,为什么要将焦点放在客户占有率上呢?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一些因素:
20/80法则
按著名的80:20法则:一家公司80%的收入是20%的客户带来的。就一家百货公司来说,拥有该公司认同卡的会员,平均贡献率比非会员来得高,而拥有金卡的会员又比一般会员高,这就是所谓的客户生而不平等定律。因此,如何找到企业中那20%的客户,提供完善的客户服务,进而增加他们的交易次数,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对企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留住旧客户比开发新客户重要
客户的流失和新增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常事。但正如前文所述,开发一位新客户要花费的成本远远高于留住一位旧客户所需费用。目前,每个行业的公司都面临着顾客忠诚度下降和利润缩减的问题。企业若能降低客户流失率,提高其忠诚度,则利润将有成倍的增长。
重复购买法则
企业若能让每位客户消费得更多,就能获得更长期的利润,在一特定时间内,同一位客户多购买一项商品,则该商品利润就加倍,因为在一位忠诚客户身上所花的营销成本相对较低,这同时促使每笔交易的例行开销大幅降低。
一对一营销如何实施
一对一营销计划的实施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使一对一营销成为企业低成本应用、提高销售及盈利的基础。信息技术为企业实行一对一营销提供了三种重要的潜能:数据库技术,可以让企业将顾客区分开来并单独记住他们;互动交流,意味着顾客能随时与企业进行对话;批量定制技术则促使企业将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常规化。将这三种潜能结合在一起,即可创立一个“顾客反馈环路”,它有助于促使顾客变得忠诚。
一对一营销策略的真正技巧在于,理解顾客在各个方面是有区别的,而这种区别将影响到企业对待特定顾客个体的行为。一对一营销计划的实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要求企业能识别、追踪、记录每位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从而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实际上,通过实施一对一营销,借由每次连续的互相沟通和交易,会使你的产品对这位顾客而言越来越有价值,顾客会更加忠诚。
实行一对一营销计划有四个关键步骤:识别、区分、互动和定制,它们可被视作执行一个一对一营销计划的连续过程。
识别顾客
启动一对一营销之前,企业必须与大量的客户进行直接接触,找出那些对企业最有价值的“金牌客户”,深入了解有关客户需求的详尽信息:不仅要知道顾客的名字、住址、电话号码,还必须掌握他们的消费习惯、个人偏好等诸如此类的信息,而且不是一次调查即告结束,企业必须通过每一次接触、每一种渠道、每一处地点及公司的每一个部门来搜集这些信息,只要客户可能对你的任一产品或服务产生购买欲望。企业可建立一个顾客数据库,在每次与顾客接触时可识别顾客个体,并与每位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尽可能地提高每位顾客的服务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顾客并非仅限于产品或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一对一营销完全可以应用到企业的销售伙伴或分销链上的其它环节。具体来说,在这一步骤,企业需要采取以下行动:首先,将更多的客户名输入到数据库中。企业可以聘用外部机构来完成数据的审查与输入,也可以与同行业中一个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交换用户名单;然后,采集客户的有关信息,不妨采用“滴灌式对话法”,每次与顾客接触时,询问1-2个问题;最后,验证并更新客户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净化”客户信息文件,注意地址、联系方法等方面的变更,及时更新信息。
区分顾客
传统的营销强调对所有的顾客一视同仁,他们付同样的价格得到同样的产品。而一对一营销认为,每位顾客都是独特的,即使有两位顾客可能购买了完全一样的产品或服务,但促使他们购买的需求也常常不相同。因此,顾客是存在差异的,对企业来讲,有些顾客就是比另一些更有价值。在充分掌握顾客的信息资料并理解顾客不同价值的基础上,合理区分顾客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不同顾客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对企业的价值不同,二是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不同。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对顾客进行有效的差异分析,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使得产品或服务的改进更有成效,牢牢抓住最有价值的客户,取得最大程度的收益。
与顾客进行互动交流
互动、对话与信息交流是一对一客户关系的本质。互动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对客户偏好与需求有进一步的了解,这也是企业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服务的参考基础。企业可通过与最有价值的顾客建立“学习型关系”,使他们对自己更加忠诚,应将学习关系视作经每次新的互动而变得更巧妙的关系。企业要善于创造机会让顾客告诉你他的需要,而后为其定制产品或服务并及时获取其反馈信息。随着每次相互沟通和重新定制,你的产品对此特定顾客将越来越适用,也将越来越越有价值。
为降低与客户接触的成本,增加接触的有效性,企业应尽力以自动的、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进行。互联网就是目前成本最低、却能达到最大互动效益的主要途径。在互联网尚未普及之前,企业与客户间的对话大多停留在面对面拜访,但这种主动造访了解客户需求的工作成本较高,因此大多只用于大型企业客户。随着网络成为快速有效的沟通工具后,企业可以互动的范围大大扩大了,不仅包括小型企业客户,而且包括个人客户。至于互动行为有效性的提高,则需要企业及时、充分地更新客户信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要或更准确地评估顾客的潜在价值。此外,每次互动活动的展开应以上次互动行为提供的信息为基础,从而连出一条绵延不断的客户信息链。
企业可以通过下列行动来实现其互动交流的目的:与竞争对手的客户联系,比较服务水平的不同;将客户打来的电话视作一次销售机会,向其提供特价、清仓、试用等产品或服务;测试客户服务中心自动语音系统的质量;跟踪企业库内记录的客户信息,缩短处理周期,提高客户响应速度;主动与那些给企业带来更高价值的客户对话,设法保住他们的业务;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客户与企业交易的便利性;改善对客户抱怨的处理,可将每天接到的抱怨绘成图表,提高对客户抱怨处理的“一次即圆满”的比率。
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或服务
这是一对一营销计划的最后一步,从企业角度看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要求企业能根据顾客的需求来调整产品和服务内容。企业如能提供这种量身订做的弹性,将能塑造出产品与服务的独特性,成功地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分,成为维护客户忠诚度的重要关键。然而,量身定制可能会带来成本问题。企业怎样才能在采用一对一营销方式的同时避免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呢?答案是批量定制。有不少企业最初是将批量定制当作降低生产成本的手段来接受的。实际的批量定制过程并非想象的那么复杂,企业可以用“模块化”方法来实现定制,即预先生产出几百种产品“模块”,然后根据每个客户的需要将合适的模块配置起来,就能生产出数千个、甚至上百万个产品式样。如利维公司仅仅是把227种腰围/臀围尺码与25种裤腿尺码组合,就为其OriginalSpin品牌牛仔裤生产出5700种可选的尺码。当然,一对一营销最终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或核心服务的定制,企业还可以改变整体产品或整体服务的许多方面,包括从开具发票到包装、从自动补充库存到申请书等等,以适应单个顾客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要实现这一步,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构建以客户为核心的业务流程,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全面改革其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这场改革将涉及企业的每个部门,不仅仅是销售部门,还影响到研发、采购、制造、财务和行政等各个部门,因此,要求企业各部门之间应通力合作。总之,一套真正的一对一营销计划必须与组织进行整合,否则无法得以贯彻实施。
【摘 要】本文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对一营销模式及其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 在研究第三方物流管理和一对一营销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一对一营销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以及价值、技术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一对一营销;客户关系管理
1、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
2005年,国内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214万亿元,占当年GDP的6.7%,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6.5%;2006年,社会物流总费用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占中国GDP的18.5%,物流增加值达14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7.6%,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7万亿元;2007年上半年,中国物流运行保持增长态势,社会物流总额达33.8万亿元,同比增长25.6%工业品物流总额29.8万亿元,同比增长27.4%,占社会物流总额比重的88.1%,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目前中国企业原材料物流和成品物流中均有21%的业务由第三方完成,在商业企业物流中也占到13%,另一项由经贸委和南开大学物流研究中心组织的调查显示,中国使用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企业占22.2%这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比重(比如美国占58%,日本占80%)相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第三方物流一对一营销模式的内涵
传统企业一般都是将所有的物流活动,包括市场采购物料存储厂外运输厂内搬运等,完全靠自身运作同时,由于体制存在弊端,使物流成为企业现代化的死角,既不能强有力地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又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得以实现,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逐渐得以满足,一对一营销才能真正实现,其对于配送要求的适应性也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兴起。
2.1一对一营销理论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营销过程的起点是客户的需求,营销决策(4Ps)是在满足客户决策(4Cs)前提下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客户满意度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对一营销模式的核心,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企业和客户不断交互的特点,它的决策过程是一个双向的链一对一营销模式的实施促使企业以客户为中心,客观冷静地分析客户的需求,然后做出营销决策。
2.2一对一营销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对一营销是以客户份额为核心,通过与每个客户的互动对话,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物流服务客户份额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关注的对象,将营销思维模式从市场占有率(Market Share)转换为客户份额(客户占有率 Customer Share)是一对一营销的重大突破,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应当只关注市场占有率,还应该思考如何增加每一位客户的营业额,也就是在一对一的基础上提升每一位客户的占有率。
3、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一对一营销的必要性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一对一营销管理创新,能够从企业业务流程上减少不必要的环节,缩短整个周期、降低库存、优化整个系统的成本结构,加快企业的反应速度,支持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分别从一对一营销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来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一对一营销的必要性。
3.1企业实施一对一营销的比较优势分析。一对一营销是以客户份额为核心的,注重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不仅便于企业了解客户需求,及时准确地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且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一对一营销是以一对一项目团队为核心组织的,而一对一项目团队真正实现了客户与企业资源和物流服务的优化配置,使每个客户都与企业的物流服务形成一个独立的关系系统。
3.2企业实施一对一营销的竞争优势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一对一营销管理创新,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率,还能增强客户的其它价值,对客户的订货提前期、小批量定货、可靠性快速市场反应程度和个性化服务都有着特殊的价值。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战略伙伴,他们为顾客着想,通过信息技术使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完全透明化,客户随时可通过网络了解供应链的情况"而且业务流程的步骤减少,从本质上减少了提前期,增大了客户需求满足的可靠性。
3.3实施一对一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价值贡献分析。一对一营销以客户为中心,更加直接地针对客户营销,这样更有效且更少的浪费,因为它缩短了营销渠道和节省了交易成本而且一对一营销中每次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追加成本,总能产生看得见的回流。另外,一对一营销利用互动交流锁定有价值的客户,架构企业与客户不可或缺的相互关系,充分考虑到顾客的各种要求,为客户设计交易结构,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一对一营销还会找出对每个顾客最具吸引力的特定利益,有利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尽可能地扩大客户份额和提高客户忠诚度实现公司的长远利益。
4、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对一营销模式实施过程
4.1制定使用一对一营销模式的决策。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对一营销集成模型的建设,主要是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的建设,而这些需要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因此,获得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高层管理者对一对一项目实施的支持理解与承诺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4.2建设一对一营销管理机制。任何企业都是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这些都需要了解分析客户的基本资料和需求信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机制,通过客户接触阶段企业内部信息共享阶段客户消费物流服务阶段和信息支持阶段四个阶段的管理实现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和信息服务。
4.3建设一对一营销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建设应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和客户价值的最大化为目标,第三方物流企业项目导向型和一对一团队的组织结构,缩减了信息流动层次,使得客户信息和分析数据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更加顺畅;并且缩减了企业到客户的服务层次,减少了中间的成本,增加了让渡给客户的价值,使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真正实现对客户的一对一管理。
4.4建设一对一营销方法要素。营销方法要素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一对一营销的软因素,是在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由企业决策者制定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据客户关系管理机制和一对一的组织结构,制定出适合的营销策略。
4.5一对一营销模式集成。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对一营销模式的实施,有赖于各构成要素的建设和有机结合作者以客户信息为基础,以项目导向型团队和一对一营销团队为组织结构,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管理机制,以4Ps基本营销策略和营销策略组合以及4Cs为营销方法,根据客户提出物流需求到企业满足其物流服务的过程,完成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对一营销模式各构成要素的集成,实现对客户的一对一管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摘要:电信企业作为国内最先引进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企业之一,拥有整套的网络操作管理系统,如BSS业务支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PMS营销支撑管理系统。而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业务量方面,全球话音业务的年增长率约为10%,呈线性增长。在业务收入方面,全球语音业务收入正在以1%的速度缓慢下降。电信运营商每年有高达1/3的客户流失到竞争对手那里,国内电信企业每月的客户流失率一般在1%-3%左右。随着国内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客户的保有已经成为了电信企业的最重要的任务。这时候,“一对一营销”应该被电信使用起来并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一对一营销”;电信
一、实行一对一营销的必要性
从中国电信目前现状的SWOT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目前面临的现状是优势在缩小,劣势很明显,竞争激烈。实行客户保有迫在眉睫。那么将“一对一营销”引进现有的CRM管理系统里,是不是有必要呢?
1.竞争情况的激烈。国内六大电信运营商都在瓜分国内的电信需求市场,相互之间不断的推出低价,策反用户,外加不少小运营商更是专向化的服务来分流市场,中国电信如果能稳住顾客,才能稳住市场。另外,电信市场的开放,使得国内的电信行业竞争愈加激烈[5]。
2.现有CRM系统的不全面性。目前中国电信对客户的分类,主要还是根据传统的4P理论,基本出发点是企业利润,而没有把顾客的需求放到与企业利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它指导的营销决策是单主体决策过程。这使得企业对顾客分类以消费金额为主,重视MVC(Most Valuable Customer,最有价值客户),对MGC(Most Growable Customer,最具成长潜力客户)关注程度不够,对BZC(Below Zero Customer,负债客户)的处理不及时。
3.客户经理+外呼班的策略,可以及时对企业掌握的信息如新业务营销、欠费催缴作服务,然而与客户的交互,听取客户的建议意见和需求,这一类信息不能很快的达到企业管理层。这是对客户保有最大的妨碍。同时,营销部门+外呼部门+客户经理分离,导致处理上步骤繁琐,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二、电信企业加强“一对一营销”的措施
实行一对一营销迫在眉睫,这对目前的中国电信传统的业务产品和业务流程提出了挑战。
(一)基本业务产品改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信类产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传达信息和网络服务上,人们把更多的眼光放在更为高级的数据服务,娱乐服务等增值产品上。因此,电信的产品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对电信产品的不同需求上,这其实也是一对一营销能够实现的基本要求之一。经济、文化在发展,电信类产品的需求层次也在变化,如果中国电信的产品不能适应多层次的需要,那么高端用户及发展型用户的保有将成为难题。
所以根据人们对电信类产品不同的需求,我们需要把业务产品全面化的拓展。
(二)业务流程改造
BPR(业务流程重组) 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显著改善。BPR 遵循了以下3 个主要原则:
(1)以顾客为中心。
(2)企业的业务以“流程”为中心,而不以一个专业职能部门为中心进行。
(3)“流程”改进后具有显效性。
目前中国电信的业务流程设计主要以业务为中心,这对于实施一对一营销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中国电信的产品很多,固定电话、小灵通、长途、宽带网络,各种产品有各有好很多种套餐产品,由于业务流程根据业务设计,这样使得一个用户办理多种业务或产品,其在业务上可能出现办理程序复杂,以及客户信息重复冗余,甚至于信息错误。这对于之后的客户关系管理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电信应当把业务流程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设计,以客户为管理单位对客户进行管理、营销和服务,这样将更方便进行一对一营销。
(三) 提升业务反应速度
国企的旧体制和程序化的操作,使得企业即使已经进行了CRM客户关系管理,由于其程序的复杂,使得业务反应速度过慢。这对于以客户为中心的一对一营销来说,客户的满意程度会受到很大情况的影响。
根据一对一营销的要求,并考虑到顾客心理时间的问题,我提出以下这种把订单的处理与合同订立、工作流程安排结合起来的流程。
这样设计后,该业务流程有几大好处:
(1)相对原来的申请业务到合同成立到施工,新的流程给客户的感觉是反应速度快,因为实际的心理等待时间是从预订时间到安装,这是一个比原先极为效率的方法。
(2)订单的管理更加及时,因为订单的处理实际上是与安装同步的。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在第一次为客户的服务中就可以形成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反馈意见,便于订单的实时记录。
(3)对于企业而言,可以使庞大的机构精简化,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去做客户经理的职务,保持与客户的学习型关系。
(四)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产品。由于电信产品的特殊性,电信运营商不可能给每个客户都提供DIY的产品。但实际上,某种产品属于奢侈品还是大众消费品的区别不仅仅是其产品,有时候为该产品附加一个增值性的服务,可能它就变成了高档产品;减少该产品的一个功能,可能它就变成了低端产品。
电信类产品最适合使用这种方式,顾客需要使用宽带网络而不需要使用固定电话,那么我们就提供其不需要固定电话只使用网络的业务;顾客不希望支付固定电话的月租费,那么我们可以为其推荐办理免月租费而有月最低消费水平的套餐;至于像彩玲、来电宝、语音信箱之类的高级产品,则可以为其量身定做,甚至接受客户的DIY。以这种方式看来,电信希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根本不是难事。
定制化服务。按上述业务流程,营销经理是有限的,他们只负责新客户的营销;一旦成为电信的客户,那么就会有一个而且是固定的客户经理为客户服务。每个客户都拥有其一对一的客户经理,该客户经理需掌握他名下的所有客户的相关信息,并且要定期与不定期的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并记录客户需求,并定期总结统计客户反馈意见并报告给市场部。客户经理就要负责对其客户的营销、管理以及不断的“售后服务”。这样,对客户而言,其放弃中国电信转而寻求新产品的成本将远大于坚持使用拥有为其负责的客户经理的电信产品。客户的保有也就不是难事。SOW的提高也只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五)系统支持
目前中国电信的机构里,营销经理与客户经理的职责并没有很清楚的界线,每个月客户经理都有一定量的营销责任,并且营销责任成为考察客户经理业绩的主要标准,这使得客户经理的工作重点不是放在客户服务而是其它方面了。其次,客户经理每个人都有1500名以上的客户需要其管理,这个数目过大使得客户经理的工作不能保质保量。
同时,在业务处理系统中,尚没有专门为客户经理服务的客户资料中心,每次客户经理进行客户管理客户营销等工作时,需要从现有BSS中查出客户信息才能进行工作,这会大大降低客户经理的工作效率。所以,为了实现“一对一营销”,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客户经理与营销经理专职化。客户经理专门负责客户服务和管理,以及对已有客户的新产品营销。新市场的开发则交与营销经理负责。这样可以腾出更多的人力去进行客户管理,使得客户经理的客户数减少,提高客户经理的工作效率。
(2)新增专向化的客户中心管理系统。拥有客户信息平台,客户经理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从而实现客户的保有。
(3)客户部门与产品设计部门、营销部门、决策部门需要经常地交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与客户的双向交流成为改变公司策略,实现定制化服务的步骤,而不仅仅是保有客户所需的步骤。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描述企业的定义时曾这样说,企业的宗旨只有一个,这就是创造顾客。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宗旨不只是创造顾客,客户的保有才是提高企业利润,保障企业发展的最有效率的方法。一对一营销已经在众多的大公司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这种概念运用到电信行业里,必将结束目前这种竞争混乱甚至可以称之为恶性竞争的境况,这必然是中国电信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者简介:郑 毅(1983-),男,党建读物出版社,中级职称,印务管理,从事市场营销方向的研究。
[摘 要]一对一营销是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逐步形成的新营销方式,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营销,而逐步拓展至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渠道、销售区域等而采取的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本文通过对一对一营销内涵和特点的阐释,分析了其对于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对一营销;企业品牌;品牌塑造
1 一对一营销的内涵及特点
一对一营销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商品交换方式。自人类社会产生商品交换以来,一对一营销就开始存在并不断得到发展。现代的一对一营销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意思就是,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手段,针对每个消费者个体,开展面对面的营销,具有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对目标消费群体的渗透率高、主动性强、互动性高、成功销售的比例较高等优点。世界上开展一对一营销最为成功的是美国的戴尔(Dell)电脑公司,其针对各个个体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爱好,专门设计并生产出了属于其个人的不同电脑,并有针对性的提供独具特色的服务。可见,一对一营销具有以下两个关键点:
一是满足个性化需求和提供量身定制服务。首先,一对一营销强调一次一个顾客地建造关系,而非成片成群开发顾客,强化单位顾客在单位时间里消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最大化,满足顾客在消费的过程中每一样个性化需求。其次,识别每个顾客的能力使得一家公司有可能计算出顾客份额——该顾客做的全部生意中这家公司所占的份额,以及每个顾客的终身价值。一对一营销能够区分顾客而不仅仅只是产品,由此可以确定和预测出哪些顾客更有价值以及如何满足每个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二是通过刺激创新,不断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创新是企业永葆活力的重要因素,但创新必须与市场及顾客的需求相结合,否则将不利于企业的竞争与发展。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企业的研发人员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来挖掘新的市场需求,继而推出新产品。这种方法受研究人员能力的制约,很容易被错误的调查结果所误导。而在一对一营销中,顾客可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企业也根据顾客的意见直接改进产品,从而达到产品、技术上的创新,并能始终与顾客的需求保持一致,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一对一营销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日益加快、消费者自主意识日益加强、个性化需求日益张扬和多样化的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独特的魅力,成为企业品牌塑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2 一对一营销对企业品牌塑造的重要作用
品牌塑造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是品牌塑造的核心内容,其不仅需要企业深刻认识目前企业的行业状况、产品状况和市场状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企业正确认识和满足消费者的诉求,同消费者建立起相互信赖和长久的关系。一对一营销正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建立和维护与有关各方的良好关系来获利的营销方式,因此,一对一营销对于品牌塑造来说是非常适宜的。
2.1 聚焦重点细分市场,提升关键客户品牌忠诚度
传统的大众营销会努力获取稳定的新顾客源流,将尽可能多的产品推销给可能会购买的任何一个对象;而一对一营销则致力于从现有顾客中争取稳定的新业务源流的思路,强化单位顾客在单位时间里消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最大化,满足顾客在消费的过程中每一样个性化需求。这需要企业客户经理想尽一切办法成为顾客信赖的朋友,搜集相对详尽的顾客资讯,识别每个顾客的能力和分量,使得企业可能计算出顾客份额及其终身价值,从而在顾客惠顾生意的整个期间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或产品,形成很强的客户忠诚度。这不仅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企业在开展其他营销活动时的大小投入和分配。此外,顾客在使用某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时,通过它表达自己的价值主张,而企业通过采纳用户的产品设计和改进建议,直接将用户贡献转化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给消费者以精神需求的满足,进一步建立对品牌的情感。
2.2 多层次细分市场,逐步扩大品牌知名度
传统的大众营销对于品牌知名度的塑造属于共性的,针对不同消费者采取同样的品牌构建策略,即代言、广告和企业VI。而实际上消费者之间是不同的,存在着一定的偏好差异,一个产品要适应多大的市场,主要取决于共性和个性维度大小的选择。而一对一营销从个性维度上看可以是指一个产品满足一个消费者的需求,而从共性维度上看也可以是一个产品针对一个区域市场,一个产品针对某个年龄层次,一个产品针对某种情感需求等。因而,对企业品牌宣传的整体布局,一对一营销不仅考虑销售产品的一对一,还包括销售区域的一对一、价格的一对一、品牌的一对一、渠道的一对一、传播的一对一等。一对一营销不同区域市场用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价位、不同的品牌特性去覆盖,整个市场由无数个极具竞争力的细分市场构成,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最终在不同层面实现企业品牌知名度的扩大。
2.3 时刻关注特殊消费者,提升企业品牌美誉度
真诚关心、信赖广大消费者,向所有消费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是每一个企业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一个企业为塑造品牌美誉度所必做的最基本工作。而将企业品牌与时间和空间概念进一步联系起来,对企业品牌美誉度的塑造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对一营销正是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空间和时间方面对某些特殊个别的消费对象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关心和服务,从而能够迅速强化企业品牌美誉度的塑造与传播。例如,每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特殊消费个体或特别消费事件,企业应随时以高度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对这些特殊消费个体的服务和特殊消费事件的处理,将对这些特殊消费事件的处理同一对一营销灵活的联系在一起,从而转化成企业美誉度塑造的良好机会。
3 一对一营销塑造企业品牌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客户经理制度,搭建企业和客户的桥梁和纽带
“工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行一对一营销服务,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至关重要。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首先,应综合考虑企业内部营销领导、营销部经理、营销骨干人员的职位、个性、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和处理技巧、组织技巧及团队领导艺术等之后,分别将这些营销服务人员任命为首席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和客户经理,通过客户经理的任命,不仅将客户关系建立在满足客户产品需求和个人关系的层面上,更加注重将个人关系建成企业和客户企业的各个级别关键人员之间的“拉链式”关系,并且建立企业间的互信关系,从而把整个客户关系建设成一张牢固的关系网。其次,借助客户经理对现有客户的熟悉程度,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分析客户的需求,包括对客户资料的搜集、整理、设计独特的产品等方面的工作,从而从企业品牌塑造角度,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3.2 内外部营销相结合,建立协同作业团队
现代一对一营销并不局限于某个独立的业务人员同单个客户之间,而更多以业务团队为基本单元对客户进行服务。首先,需要统一内部思想,形成企业内部的合力。及借助内部营销,向员工灌输经营管理思想、营销观念和品牌观念,同处于市场营销一线的员工进行思想交流,并通过每周例会和员工大会等会议,促使设计、报价、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相互交流信息,使员工深刻认识到企业品牌的形成过程是由若干紧密相关活动构成的,各种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有所贡献,从而为以团队为基本业务单元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建立以技术服务、销售支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和业务拓展等各种服务支持团队,团队由包括市场营销、资源调度、产品规划、生产技术、品牌运作等多个部门的业务人员组成,从而有效整合企业人力资源、缔造了在日常工作中默契配合的一对一服务团队。
3.3 拓展自助式一对一营销渠道,拓展同客户的接触面
除了通过客户经理或业务团队面对面接触客户开展一对一营销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拓“自助式”接触渠道来实现与客户交流,也是完成与客户沟通的行之有效的渠道。如建立企业门户网站等,用互联网上的信息交互替代人工服务。首先,整合与客户的多方位接触渠道,如专卖店、卖场、客户接待处、客服中心、重点客户服务中心、走访和座谈会等,把分散在各部门、各营销人员手中的客户数据整合成有效的信息,搭建客户信息数据库;其次,通过分析、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将收集的各种客户信息和客户需求转化为各种用户交互界面,并实现分权限、分级管理,对于普通客户执行统一界面的自助式服务,对于重点或VIP客户则可根据其具体需求开发个性化的功能模块,辅之以客服专员,在服务之余开展针对性的一对一营销。
3.4 完善一对一营销体系,贯穿企业品牌建设于其中
一对一营销作为一种高水平的营销方式,其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会给消费者以直观印象,直接影响到企业品牌塑造的好坏。因而,必须要有清晰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这样才能体现出客户经理或业务团队的职能和井然有序的高效率工作作风。即为确保一对一营销服务的有效开展,并使其充分体现企业品牌价值,可通过编制《“一对一”营销实施办法》、《客户经理制管理办法》、《重点客户服务规范》等制度,建立一对一营销的管理制度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投诉应急处理体系,从而明确营销内容、服务内容和客户经理的工作规范,整理客户资料,建立重点客户档案和服务记录,使客户经理能得到有效的内部支持,使各个服务支持团队能有效地运转,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规可管。
在现代的营销理念中,无论如何转变营销方式,营销的最终结果是产生销售行为,销售行为的产生是基于对销售环境的肯定,我们在营销领域当中,尤其是现在熟悉的保健品营销,公认为是营销领域变换最快的,近期以来,一对一营销正在保健品营销中悄然热涨,如果我们看不到一对一营销所发生的问题,就会出现最终的销售是经不起市场检验的,这样的方式我们是否需要检讨。
检讨一种模式并不困难,主要看市场环境与销售结果,在目前保健品经营当中,一对一营销模式的兴起,具有它的特定因素,而非环境因素造就这样一种模式。比如,在执行当中,推销是一对一营销的基础,其中无论方式如何,结果是推销,那么与我们原来所倡导的一对一服务模式是否发生冲突?具有多少的内力能够去完全掌握它?一对一的主要构架是否能够统一成为一种模式去经营等,均需要对现实的思考。目前市场上保健品一对一营销正在兴起,大有风起云涌的感觉,暂且我们不论个别保健品经营者在一对一营销当中受益多少,主要看看我们的整体市场是否准备好能够走这条路子,保健品经营者的许久期望能否具有参考价值?
下面对一对一在市场运行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疑问。
问题一:
一对一营销的大环境是否成熟,可否考虑作为一种主要的经营行为,值得怀疑?
一度曾经是大家熟悉的营销模式一夜之间突然发生变化,原因是大家都在推广这种一对一营销,保健品经营历来是变幻莫测,行业的不规范是通用的,所以在现实看来也无可非议了,只是这种大家一窝蜂的操作是否又是害己害人,是否又走回老路?
一对一营销当中据说这种方式的最早是从日本引进的,是一种老年产品的推销手段,在我们国家保健品的嫁接当中有了更加深刻的变化,变化之一是保健品经营的环境改变了,传统的促销手段由于竞争的激烈,已经无法开展,所以把消费者集中在一起,进行沟通后的一对一销售,成为一种环境变化下的现场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传统与非传统相结合的特点,我们的一些消费者,或者是一对一的直接消费者均为中老年人,平时时间较为充足,这部分人比较喜欢开会之类的集体活动,也是年龄的原因所之,所以集中一对一营销成为保健品现行运作困难的救命稻草。变化之二是消费形式的转变,过去的报纸与电视的促销一年比一年差,保健品循环夭折的命运在不断上演,主要是消费者已经听不进去过分的说教,需要提升服务,这样面对面促销销售成为一种可能,也为一对一营销能够在近年迅速推广奠定了基础,变化之三是保健品经营当中需要包装的现象日益突出,无论是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对于包装越来越注重,正成为保健品走出困境的一大绊脚石,许多企业在保健品的包装上越来越下工夫,甚至在靠卖包装的现象了,所以也是保健品变化出轨的现象之一。
上述三种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一种环境的变化,一对一营销通过几年保健品的运作,需要有强大的外围环境作为保障,而大环境是需要创造与维护的,在开始运作时,我们的企业跟进不多,市场处于未开发状态下,所以经营效益是非常可观的,现在看来,如果环境已经或者正在遭到破坏,这样的一对一经营行为就需要三思了。现在的环境是具有如下特点,消费与被消费之间的诚信关系并不牢靠;消费者对于一对一的要求日益提高,然后我们的营销手段却跟不上;大环境的破坏性炒作也在形成一种无形的包围,比如口碑对这样一种商业化的批评;建立一对一服务与销售的真正关键点的效能比太低,也就是无法根本上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或者说比例太低;这样一比较,能够看到现在在执行一对一经营的保健品成功率也比较低,真正效能比较好的在已经执行的一对一营销体系下,并不突出。
所以一对一营销是否能够成为近几年或者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需要考证,或者能否成为一种保健品经营的主要模式,极具风险!
问题二:
保健品在国家政策上的不稳定性,将直接作用于消费者,导致推广根基不稳?
我们知道对于保健品经营,国家监管的政策不稳定也是非常现实的,任何一种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都有违轨的行为出现,初期可能规范得不严,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没有多少恩怨,但是保健品一旦全部放开,就会出现鱼龙混杂,整体信誉即将破坏,将导致国家行政管理单位的干预,所以也是一对一服务的障碍。
保健品在我们国家近几年的不断反复,业内提出正在成为一种朝阳产业,根据GDP的增长也好,还是消费健康支出也好,将大大刺激健康行业的发展,保健品业也将受到恩泽,虽然在行业规范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经营保健品的企业是最清楚做这个行业的辛苦与风险了,由于一些操作与规范的原因,保健品在不同区域的消费是不一样的,有一点也可以肯定,就是每个地区对于保健品的规范与管理也是不一样的,包括对于媒体的保健品广告管理,现在的局面是省级管理较严,几个大中城市保健品销售一直受到制约,然后一些地区城市相对较松些,保健品销售的增长就快些,所以就导致这样一种现象:保健品企业为了发展,避重就轻,在规范与非规范当中,十分注意行业政策的导向,每个地方会有不同的营销方案,但始终是处于不稳定状态,所有的营销整体性没有,策略遭到破坏,结果是保健品仍然沿用打擦边球的思路。
在这样的行业管理下,一对一营销的整个体系建设将是不完善的,主要是企业建设的不稳定与大环境行业管理的不稳定,将直接作用于消费者,消费者会时刻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关于自己正在参与的事情,一次发生错位,可能就会影响他所有的热情。这样一对一的消费群体会受到传播,甚至影响到一对一整体营销的口碑环境。
问题三:
一对一处理营销关系理论可行,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具有限制,或特定经营对象?
一对一经营当中,在实际与理论操作上具有比较大的应用性区别,应用性区别的关键点就是个体上存在很大的不平衡,一对一营销的个体就是销售对象,或者是服务对象,这些对象具有非常特定的条件,所以也就有了比较大的限制,这样的限制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营销场面,需要有非常强大的策划与行动能量的。
一对一经营的结果是经营者或营销者具备必要的条件,也就是行动者要有比较高的行动素质,这些素质的高低也将决定成败的关键,现在市场上为了弥补这样一个行动者短缺的现象,主要的方式是将消费者集中,然后采用集体突破的办法,让小环境在轰动中产生沟通与面对面促销,这样的办法即使现场效能如何,也能为以后的一对一销售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是现在销售者矛盾的缓解办法,一对一的成熟还未到来。
然后,我们的特定对象也有非常大的限定,比如年龄,需求,家庭环境,经济情况,行为分析能力,正确处理关系心态,对健康的理解等,直接影响到一对一的质量,这样的一种环境下,选择一对一营销成为必然,如果有了选择,那么经营的方式与方法均需要递进,一个能够成为一对一销售的对象,要花费多少时间能够解决,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够沟通好,如何处理好一对一后续的服务与跟踪,怎样解决消费者实际的需求与关联,已经成为一对一营销的直面问题,这样的限制能否成为一种模式的瓶颈,如何给予解决这样的问题,对象的限定措施放开与管理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后,成功率又如何保障!
所以对象的限制太多,可否成为一种主要的模式成为思考!
问题四:
阶段性的销售结果是一对一营销的普遍状况,对于保健品行业是否前途如虹?
从目前市场上的一对一保健品企业经营的结果来分析,阶段性的销售结果现象非常普遍,时好时坏,或者已经形成了季节性消费现象,主要分析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消费人群的匮乏,要寻找一对一这样条件的消费人群是非常不容易的,然后寻找后开发与培养甚至达到消费这样的过程时间较长,中间容易出现反复;二是一对一条件营销管理跟不上,服务的时间与需求出现断层,照顾不周也是流失目标对象的关键问题,一对一销售是需要用时间来衡量的,所以结果往往差异较大;三是产品销售的个体性也是问题,一种产品具有销售的时间性,所以也有消费的习惯性,特定产品与特定销售上出现不稳定,也会导致忽上忽下的感觉;四是一对一之间两者人为关系的微妙变化,这种变化是根据销售策略有关,也根据周围的环境变化有关,直接影响到两者销售行为的确定。
阶段性的销售发生,最终将影响整个营销质量的变化,对于一种模式在行业中的发展是否具有希望,销售的阵发性是很不正常的,保健品由于发展的进度需要是快速的,然后业内对于保健品是否需要慢慢煎熬与快速推动有很大分歧,两者的论点基础是对于产业发展的不认同,一对一销售属于稳中推进的过程,时间较长,要达到规模化经营,需要有更加的勇气与毅力。对于保健品行业的促进作用将取决于对大气候的形成程度。
问题五:
保健品怪圈始终存在,一对一营销如何能够突破,杀出重围要待何时?
保健品的生存与发展怪圈依然存在,许多厂家在现行的体制下纷纷转出或改进,剩下的依然在拼杀,在这样一种环境转变的条件下,寄希望于一种新的销售模式能够带动行业往前迈进,原因是以前的几种模式直接影响了保健品整体的发展,比如三株的小报启动与乡镇启动模式,脑白金的媒体带动模式,安利的直销家庭系列模式,核酸的专卖店销售模式等,都是一种营销的样板。然后,这样的模式由于市场的各种因素,有的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仍然在挣扎,有的现在正风光无限,一对一营销模式的介入,能否成为众多模式里面的一种,且能够风骚多少时间,是需要冷眼看待的。
保健品要杀出重围,整体要上一个台阶,靠一种模式可能性不是很大,一对一营销模式只是特定产品下一种现阶段经营条件下的附属,要跟进这样一种模式或者正在跟进这样一种模式,需要准备的不仅仅是策略,而是一种对保健品经营时间的考验,集中力量解决问题是保健品现行的通用做法,一种模式也需要集中力量给予充分解决,如果不是十分了解,或者只是照搬一些现行的做法,或者刻意复制这样的一种模式,肯定是要失败的,保健品真正需要的是对市场的有序开发与竞争。
一对一营销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更直接面对产品,更直接了解消费需求,通过直接产生的销售渠道,争取更多的企业效益,而非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骗取消费者的信任,保健品的发展需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让市场有序进入下一个健康轨道。
在现代的营销理念中,无论如何转变营销方式,营销的最终结果是产生销售行为,销售行为的产生是基于对销售环境的肯定,我们在营销领域当中,尤其是现在熟悉的保健品营销,公认为是营销领域变换最快的,近期以来,一对一营销正在保健品营销中悄然热涨,如果我们看不到一对一营销所发生的问题,就会出现最终的销售是经不起市场检验的,这样的方式我们是否需要检讨。
检讨一种模式并不困难,主要看市场环境与销售结果,在目前保健品经营当中,一对一营销模式的兴起,具有它的特定因素,而非环境因素造就这样一种模式。比如,在执行当中,推销是一对一营销的基础,其中无论方式如何,结果是推销,那么与我们原来所倡导的一对一服务模式是否发生冲突?具有多少的内力能够去完全掌握它?一对一的主要构架是否能够统一成为一种模式去经营等,均需要对现实的思考。目前市场上保健品一对一营销正在兴起,大有风起云涌的感觉,暂且我们不论个别保健品经营者在一对一营销当中受益多少,主要看看我们的整体市场是否准备好能够走这条路子,保健品经营者的许久期望能否具有参考价值?
下面对一对一在市场运行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疑问。
问题一:
一对一营销的大环境是否成熟,可否考虑作为一种主要的经营行为,值得怀疑?
一度曾经是大家熟悉的营销模式一夜之间突然发生变化,原因是大家都在推广这种一对一营销,保健品经营历来是变幻莫测,行业的不规范是通用的,所以在现实看来也无可非议了,只是这种大家一窝蜂的操作是否又是害己害人,是否又走回老路?
一对一营销当中据说这种方式的最早是从日本引进的,是一种老年产品的推销手段,在我们国家保健品的嫁接当中有了更加深刻的变化,变化之一是保健品经营的环境改变了,传统的促销手段由于竞争的激烈,已经无法开展,所以把消费者集中在一起,进行沟通后的一对一销售,成为一种环境变化下的现场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传统与非传统相结合的特点,我们的一些消费者,或者是一对一的直接消费者均为中老年人,平时时间较为充足,这部分人比较喜欢开会之类的集体活动,也是年龄的原因所之,所以集中一对一营销成为保健品现行运作困难的救命稻草。变化之二是消费形式的转变,过去的报纸与电视的促销一年比一年差,保健品循环夭折的命运在不断上演,主要是消费者已经听不进去过分的说教,需要提升服务,这样面对面促销销售成为一种可能,也为一对一营销能够在近年迅速推广奠定了基础,变化之三是保健品经营当中需要包装的现象日益突出,无论是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对于包装越来越注重,正成为保健品走出困境的一大绊脚石,许多企业在保健品的包装上越来越下工夫,甚至在靠卖包装的现象了,所以也是保健品变化出轨的现象之一。
上述三种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一种环境的变化,一对一营销通过几年保健品的运作,需要有强大的外围环境作为保障,而大环境是需要创造与维护的,在开始运作时,我们的企业跟进不多,市场处于未开发状态下,所以经营效益是非常可观的,现在看来,如果环境已经或者正在遭到破坏,这样的一对一经营行为就需要三思了。现在的环境是具有如下特点,消费与被消费之间的诚信关系并不牢靠;消费者对于一对一的要求日益提高,然后我们的营销手段却跟不上;大环境的破坏性炒作也在形成一种无形的包围,比如口碑对这样一种商业化的批评;建立一对一服务与销售的真正关键点的效能比太低,也就是无法根本上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或者说比例太低;这样一比较,能够看到现在在执行一对一经营的保健品成功率也比较低,真正效能比较好的在已经执行的一对一营销体系下,并不突出。
所以一对一营销是否能够成为近几年或者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需要考证,或者能否成为一种保健品经营的主要模式,极具风险!
问题二:
保健品在国家政策上的不稳定性,将直接作用于消费者,导致推广根基不稳?
我们知道对于保健品经营,国家监管的政策不稳定也是非常现实的,任何一种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都有违轨的行为出现,初期可能规范得不严,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没有多少恩怨,但是保健品一旦全部放开,就会出现鱼龙混杂,整体信誉即将破坏,将导致国家行政管理单位的干预,所以也是一对一服务的障碍。
保健品在我们国家近几年的不断反复,业内提出正在成为一种朝阳产业,根据GDP的增长也好,还是消费健康支出也好,将大大刺激健康行业的发展,保健品业也将受到恩泽,虽然在行业规范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经营保健品的企业是最清楚做这个行业的辛苦与风险了,由于一些操作与规范的原因,保健品在不同区域的消费是不一样的,有一点也可以肯定,就是每个地区对于保健品的规范与管理也是不一样的,包括对于媒体的保健品广告管理,现在的局面是省级管理较严,几个大中城市保健品销售一直受到制约,然后一些地区城市相对较松些,保健品销售的增长就快些,所以就导致这样一种现象:保健品企业为了发展,避重就轻,在规范与非规范当中,十分注意行业政策的导向,每个地方会有不同的营销方案,但始终是处于不稳定状态,所有的营销整体性没有,策略遭到破坏,结果是保健品仍然沿用打擦边球的思路。
在这样的行业管理下,一对一营销的整个体系建设将是不完善的,主要是企业建设的不稳定与大环境行业管理的不稳定,将直接作用于消费者,消费者会时刻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关于自己正在参与的事情,一次发生错位,可能就会影响他所有的热情。这样一对一的消费群体会受到传播,甚至影响到一对一整体营销的口碑环境。
问题三:
一对一处理营销关系理论可行,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具有限制,或特定经营对象?
一对一经营当中,在实际与理论操作上具有比较大的应用性区别,应用性区别的关键点就是个体上存在很大的不平衡,一对一营销的个体就是销售对象,或者是服务对象,这些对象具有非常特定的条件,所以也就有了比较大的限制,这样的限制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营销场面,需要有非常强大的策划与行动能量的。
一对一经营的结果是经营者或营销者具备必要的条件,也就是行动者要有比较高的行动素质,这些素质的高低也将决定成败的关键,现在市场上为了弥补这样一个行动者短缺的现象,主要的方式是将消费者集中,然后采用集体突破的办法,让小环境在轰动中产生沟通与面对面促销,这样的办法即使现场效能如何,也能为以后的一对一销售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是现在销售者矛盾的缓解办法,一对一的成熟还未到来。
然后,我们的特定对象也有非常大的限定,比如年龄,需求,家庭环境,经济情况,行为分析能力,正确处理关系心态,对健康的理解等,直接影响到一对一的质量,这样的一种环境下,选择一对一营销成为必然,如果有了选择,那么经营的方式与方法均需要递进,一个能够成为一对一销售的对象,要花费多少时间能够解决,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够沟通好,如何处理好一对一后续的服务与跟踪,怎样解决消费者实际的需求与关联,已经成为一对一营销的直面问题,这样的限制能否成为一种模式的瓶颈,如何给予解决这样的问题,对象的限定措施放开与管理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后,成功率又如何保障!
所以对象的限制太多,可否成为一种主要的模式成为思考!
问题四:
阶段性的销售结果是一对一营销的普遍状况,对于保健品行业是否前途如虹?
从目前市场上的一对一保健品企业经营的结果来分析,阶段性的销售结果现象非常普遍,时好时坏,或者已经形成了季节性消费现象,主要分析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消费人群的匮乏,要寻找一对一这样条件的消费人群是非常不容易的,然后寻找后开发与培养甚至达到消费这样的过程时间较长,中间容易出现反复;二是一对一条件营销管理跟不上,服务的时间与需求出现断层,照顾不周也是流失目标对象的关键问题,一对一销售是需要用时间来衡量的,所以结果往往差异较大;三是产品销售的个体性也是问题,一种产品具有销售的时间性,所以也有消费的习惯性,特定产品与特定销售上出现不稳定,也会导致忽上忽下的感觉;四是一对一之间两者人为关系的微妙变化,这种变化是根据销售策略有关,也根据周围的环境变化有关,直接影响到两者销售行为的确定。
阶段性的销售发生,最终将影响整个营销质量的变化,对于一种模式在行业中的发展是否具有希望,销售的阵发性是很不正常的,保健品由于发展的进度需要是快速的,然后业内对于保健品是否需要慢慢煎熬与快速推动有很大分歧,两者的论点基础是对于产业发展的不认同,一对一销售属于稳中推进的过程,时间较长,要达到规模化经营,需要有更加的勇气与毅力。对于保健品行业的促进作用将取决于对大气候的形成程度。
问题五:
保健品怪圈始终存在,一对一营销如何能够突破,杀出重围要待何时?
保健品的生存与发展怪圈依然存在,许多厂家在现行的体制下纷纷转出或改进,剩下的依然在拼杀,在这样一种环境转变的条件下,寄希望于一种新的销售模式能够带动行业往前迈进,原因是以前的几种模式直接影响了保健品整体的发展,比如三株的小报启动与乡镇启动模式,脑白金的媒体带动模式,安利的直销家庭系列模式,核酸的专卖店销售模式等,都是一种营销的样板。然后,这样的模式由于市场的各种因素,有的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仍然在挣扎,有的现在正风光无限,一对一营销模式的介入,能否成为众多模式里面的一种,且能够风骚多少时间,是需要冷眼看待的。
保健品要杀出重围,整体要上一个台阶,靠一种模式可能性不是很大,一对一营销模式只是特定产品下一种现阶段经营条件下的附属,要跟进这样一种模式或者正在跟进这样一种模式,需要准备的不仅仅是策略,而是一种对保健品经营时间的考验,集中力量解决问题是保健品现行的通用做法,一种模式也需要集中力量给予充分解决,如果不是十分了解,或者只是照搬一些现行的做法,或者刻意复制这样的一种模式,肯定是要失败的,保健品真正需要的是对市场的有序开发与竞争。
一对一营销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更直接面对产品,更直接了解消费需求,通过直接产生的销售渠道,争取更多的企业效益,而非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骗取消费者的信任,保健品的发展需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让市场有序进入下一个健康轨道。
摘要:“一对一营销”震撼了全球营销界,目前正在用多种方式影响全球的各行各业,以“一对一营销”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也正成为领导全球经济潮流的力量。通过对“一对一营销”基本理论的分析,将“一对一营销”与传统的大众营销进行对比分析,并以PPG服饰为例,探讨了“一对一营销”中的关键问题,从而提出了“一对一营销”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一对一营销;客户关系;大众营销;运作模式
随着顾客需求向个性化发展,企业越来越面临着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压力,即顾客要求企业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在此背景下,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一对一营销应运而生。
1 一对一营销理论简述
1.1 一对一营销的含义
一对一营销是由哲学博士Don Peppers和Martha Rogers首次提出的。一对一营销是根据客户的需要和以往的消费特点,在对客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其目标是通过一对一营销,树立并提高客户忠诚度,从而使客户价值最大化。
1.2 一对一营销的特点
(1)数据库支持和数据挖掘。建立客户数据库是一对一营销的关键,通过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挖掘,对客户的习惯、偏好和潜在需求有所把握,并采取各种方式来建立客户关系、增加客户关系价值。有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培养客户忠诚,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的终身价值。
(2)互动、个性化定制。在一对一营销中,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提供产品或服务,同时,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又获得了顾客的信息,了解了他们的偏好和消费习惯,正是基于这种互动,使企业可以进行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从而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1.3 一对一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
一对一营销鼓励企业与每个客户进行对话,通过建立客户关系与每个客户进行交互,达到建立客户的基础。其实这种“接近客户,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一直是商界成功的座右铭。企业要与客户对话就要有强大的信息反馈、互动能力,这就需要对IT信息技术进行投资,建立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向客户提供主动的客户关怀,根据销售和服务历史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数据库的支持下向客户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通过企业与客户建立的统一平台,自动化程序大大提高,增加了销售成功的机会,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成功的导入客户关系管理的企业都是成功地运用了“一对一营销”思想,围绕着客户为中心,重新设计业务流程的企业。
2 一对一营销与大众营销的对比分析
2.1 营销活动中心的不同
大众营销以市场为中心,通过大量生产,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传统的大众营销是从产品的角度经营,满足一种基本的消费需求,然后再不断挖掘和扩大市场,尽可能多地找到有这种需求的所有顾客。这时,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是市场占有率,因此大众营销的企业一次只关注一种产品或服务,为了这种产品或服务,会设法为自己找到更多的用户,为此不惜用庞大的广告进行轰炸,而基于市场份额的战略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价格大战。
一对一营销正好相反,它不是一次关注一种需求,而是以客户为中心,一次关注于一位顾客,并尽可能多地满足这位顾客的所有需求。一对一营销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尺度是客户占有率,因此企业会尽力为自己的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从长远的投资回报来看,实行一对一营销的企业就是要长久地留住顾客,当顾客与企业的关系保留得越长久,双方获益就越大。因此,架构企业与客户不可或缺的相互关系,是实行一对一营销的关键。
2.2 与客户的关系不同
大众营销没有把客户的需求放到与企业的利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它指导的营销决策是一条单向的链。营销人员总是试图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客户,但是却无法了解这些信息究竟对目标客户产生了何种影响,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被称为“单向信息停留”。一对一营销在整个营销过程中要求不断地与客户交互,每一个营销决策都要从消费者出发。在此情况下,传统的以4P理论为典型代表的营销管理方法就需要作进一步的扩展。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4C理论,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它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强调企业首先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努力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然后要充分注意到顾客购买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决定销售渠道策略,最后还应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有效的营销沟通。这一理论奠定了一对一营销理论的核心基础,体现了从客户需要出发,企业和客户不断交互的特点,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创造了企业利润,达到一种“双赢”。
2.3 营销策略不同
传统市场的营销策略是去增加市场的占有率,因此营销的重点摆在投资很多的资金与精力到整个市场,以期提升市场的占有率,进而增加营业额。这个方法,好比乱枪打鸟,往往所付出的成本远大于所获得的利益,以至于该营销战略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
交叉营销是“一对一营销”最常用的策略。“一对一营销”采用的电子邮件和定向广告,是基于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获取数据的来源行业与目标受众的关联度,从而通过交叉营销实现跨行业的销售。
2.4 技术手段及方法运用不同
大众营销运用统计方法来评估其效果,研究性问卷调查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由于问卷调查涉及大量的取样和预测,过程非常复杂,结果也难以控制。
一对一营销则认为顾客是不同的个体,不但要找出某个顾客最具吸引力的价值,而且还会找出每个顾客最具吸引力的特定利益,并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定制则是“一对一营销”最常用的方式。信息网络技术和生产系统的柔性,为一对一营销提供了可能。
3 “一对一营销”的适用范围
对于提供异质产品的企业,引入“一对一营销”是必要的,在异质产品市场上,因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顾客需求及购买行为有很大差异性,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因此,针对每个顾客开展定制营销是必要的,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赢得顾客忠诚。但在同质程度较高的市场上,如可乐、食盐市场等,由于顾客需要在共性方面占主导地位,搞“一对一营销”就没有必要了。总体来说,一对一营销只适用于部分行业,如银行、保险、房地产、电信、民航、运输、证券、医疗保健等,与客户交流频繁,客户支持要求高,适合应用一对一营销模式;客户个性化要求高的行业,如汽车、服装、饰品、玩具等,在实施“一对一营销”方面有较大的空间。特别是对于可以分拆成标准模块的产品,如服装、电器等实施“一对一营销”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最适合开展“一对一营销”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对一营销是在与客户的对话和交互过程中,企业与客户建立忠诚关系,是一种深入但成本高的营销模式,这就决定了它的利润基础是企业的重点客户,而对一般的消费者或所谓的“负值顾客”,进行一对一营销还是不经济的。
4 “一对一营销”中的关键问题
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简称PPG),是“一对一营销”模式的典型代表,由于其运作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商业模式,甚至一度被誉为服装界的戴尔。然而,从2007年11月开始,PPG每况愈下,最终导致了PPG走向破产。本文以PPG为例,分析“一对一营销”中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目标市场和定位。
PPG自2005年创立就瞄准了国内男士衬衫市场,“用Dell的模式贩卖美式衬衫”商业计划随之出炉。
在产品卖点上,首先推出了颠覆性的主打产品――皇家牛津纺衬衫。穿牛津纺衬衫,体现的是一种美式文化,这种衣着方式就好莱坞大片一样,触动了市场的神经,特别是对于穿衣指南和衣着文化普遍缺失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加之中国内地消费人群一窝蜂的消费心态,牛津纺卖点一经打响,群起跟风。
在价格定位上,以99元的破位价打入市场。99元,打破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衬衫价格的预期和消费者对于购买PPG衬衫的心理防线,无疑在当时降低了消费者购买PPG衬衫的门槛,大大提升了成交率。
在品牌传播上,“Yes!PPG!”的广告宣言,意为“是的,买衬衫就选PPG”,不仅提振士气,更能让消费者牢记在心。
对于做一对一营销的企业,必须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潜在目标市场的精准和容量,是支持一对一营销持久发展的基础。恰当差异化的定位理念及传播,是企业唤起目标市场的购买欲望和获得市场销售增长的关键。
(2)产品质量控制。
PPG的面料生产、成品加工、设计研发、质量监控以及物流都外包出去,但是在这些关键环节上,PPG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PPG没有产品部,PPG衬衫质量的诟病日益暴露,如袖口短、下摆短、版型宽。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是一对一营销发展不可缺少的。
(3)消费者售后跟进及数据库信息的互动利用。
在售后跟进方面,PPG虽然对已有消费人群建立起了数据库,但由于并没有有效的信息互动,只有单向的手册邮寄和短信促销通知,使得这些消费者极容易流失。不断地强化与顾客的互动是维持顾客关系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等让顾客参与到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
(4)有效应对竞争。
当PPG面临末路时,市场上却出现了几十家与PPG如出一辄的B2C衬衫销售企业。其中,尤以VANCL最为惹人注目。成立于2007年10月的VANCL,如今已获得累计4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一方面其创业团队成员包括前卓越网创始人陈年和雷军,拥有较强的电子商务运营经验;另一方面,VANCL的网络广告投放密度和强度较曾经的PPG更加猛烈。VANCL的迅速崛起,直接抢夺了大部分本属于PPG的电子商务市场。对于一对一营销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特优势以应对来自竞争者的模仿和进攻。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应对竞争的有力武器。
(5)管理供应链。
PPG将某些供应链管理流程,如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制造、产品的交付、退货和客户服务管理等都外包出去,在产品设计环节、产品工艺、品牌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营风险。对供应链的管理及与供应链相关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是减低供应链风险、提升供应链效率的必要手段。
5 “一对一营销”运作模式的建立
(1)建立三维市场营销体系。
在过去,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只是为了获得该产品的功能,企业往往是因为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产品以及该产品的一些特色功能利益而获得成功的。现如今,这种功能利益非常容易被效仿。因此,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途径,使自己的产品与服务与众不同,具备差异化特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也就是说,客户除了需要功能利益之外,还需要流程利益和关系利益。流程利益是指使得买卖双方的交易更加简单、快捷、省钱、更令人愉快所产生的满足感;关系利益是指对客户在购买行为中与企业互动所产生的价值。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在“功能-流程-关系“三大利益基础之上的三维市场营销理论。以亚马逊为例,在亚马逊书店,贝佐斯发明了“购物乐趣”和“一次点击“,网站提供的个人化空间使消费者感到整个企业都是为其特别服务的,消费者受到了特殊的对待。这种基于流程利益的体验使消费者感受到传统营销从未有过的全新感觉,那就是企业把每一位消费者都看作独特的个体,进而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要。当消费者在享用亚马逊“购物乐趣”的流程利益时,消费者也可以享受到银行提供的关系利益,比如取消预设的消费额度等利益服务。
对于要实施“一对一营销”的企业来讲,首先应建立三维的市场营销体系,即创造一对一的流程利益、关系利益和功能利益,并通过科技的渠道,如个性化的个人主页,向一些客户群体提供三维的价值取向。
(2)量身定制。
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或服务,从企业角度看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它要求企业能根据顾客的需求来调整产品和服务内容。这也是企业与其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相区分、企业能力相抗衡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企业将能塑造出产品与服务的独特性,成为维护客户忠诚度的重要关键。量身定制意味着有一个客户就有一个产品,企业为此要改变产品工艺和生产流程,由此可能会带来成本的增加。这是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企业可以采用“模块化”方法来实现定制,即预先生产出几百种产品“模块”,然后根据每个客户的需要将合适的模块配置起来,就能生产出数千个、甚至上百万个产品式样。如利维公司仅仅是把227种腰围/臀围尺码与25种裤腿尺码组合,就为其Ordinal Spin品牌牛仔裤生产出5700种可选的尺码。这就要求企业改变原有运营模式,构建以客户为核心的业务流程,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进行企业流程重组,全面改革其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当然,一对一营销最终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或核心服务的定制,还包括企业改变整体产品或整体服务的许多方面,包括从下订单到开具发票再到包装等等,以适应单个顾客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不仅仅是销售部门,研发、采购、制造、财务和行政等各个部门之间应该通力合作。
(3)以流程为核心,开展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和大规模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企业的生产方式、接触客户的方式、销售产品的方式和服务客户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用新的技术方法对原有的客户关系进行新的定义,全面地改革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流程,以客户为核心进行流程重组。企业与客户联系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实现自动化管理,要将企业前台和后台办公以及企业级共享客户信息联系在一起,构成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3)客户关系管理。
企业成功导入“一对一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就看企业能否把“客户”作为组织中各种功能与部门的核心。客户关系管理将客户视为运营的中心,将管理客户生命周期的价值视为运营的法则。实际上,企业的销售与营销、服务与支持等功能,以及与业务合作伙伴的关系都应看作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为了更多地获得客户信息,企业需要一个客户信息数据库,而不只是一个客户名单,集中管理客户信息,通过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双向交流数据库,开拓新客户接触渠道,比如免费咨询电话呼叫中心和网站,为客户提供新的个性化的接触渠道。通过使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工具对客户信息进行细分,分析客户对企业产品以及服务的反应,分析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和利润贡献度,以便更为有效地赢得客户和保留客户。同时利用客户关系管理,帮助营销人员摆脱价格刺激手段,建立和客户一对一的互动学习关系,与客户进行互动,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贴心服务。
(4)有效管控供应链。
PPG在短短两年时间,创造出了服装业直销业绩的神话。然而,从2007年11月开始,消费者开始对其经营模式的关键环节――供应链掌控能力提出质疑。因此,实行“一对一营销”的企业如何有效地管控整个供应链成为关键。实行一对一营销的企业,首先要在整个供应链内实施全面过程的质量管理,保证给消费者提供质优的产品或服务,同时该产品或服务应具备独特的特性,为此企业应该选择具有共同理念和经营思维的合作伙伴作为供应商,并以一对一的营销理念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同时应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不但完成第三方物流服务,还能通过第三方物流反馈的客户体验,管理客户预期,增加企业销售,最终要在整个供应链内建立一个规范的标准和体系,对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上进行规范管理,使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无论是供应商、渠道商、物流商还是客户和核心企业,所有实体都在同一个平台上,用同一种标准和语言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经营中的风险。
[摘要] 随着国有银行的转制及中国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迅速转变,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的一对一营销应运而生。本文简单介绍了一对一营销的内涵及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商业银行一对一营销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一对一营销 CRM 客户经理制 定制化服务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举登陆,客户选择银行的自由和空间越来越大,国内银行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在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活动日渐活跃。各商业银行纷纷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推进CI建设,加强促销宣传,努力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国内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也由银行本位到产品本位再到客户本位,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通过识别不同的消费者群,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目标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塑造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因而,对银行来说,如何更加准确地评估客户价值,区分出盈利性客户和风险性客户,进而通过提供差异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维系现有的盈利性客户;以及如何进一步从满足客户需要,转向培育客户需求,挖掘更多的盈利性客户。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优势,实现盈利的重要内容。这时,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一对一”营销应运而生。为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一对一”营销(one to one marketing)是鼓励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通过识别、追踪、记录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提供个体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运用针对性地营销策略组合去满足客户需求。其目标是同一时间向同一个客户推销更多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信贷、结算、各种、信息咨询、项目开发、市场调查等多种服务相结合的一揽子、一柜通服务,而不是将一种产品推销给更多的客户。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的工作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资源从最有价值的客户那里获得最大的效益。
那么,商业银行如何来开展一对一营销呢?一般来说,首先要识别客户,对客户进行差异分析,然后与客户保持互动,调整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每个客户的需要。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开展一对一营销有如下实现形式:
一、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没有理想的客户资料就不可能实现“一对一营销”。这就意味着,营销者对客户资料要有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对于准备“一对一营销”的商业银行来讲,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能直接挖掘出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价值的优质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库”,并与“客户库”中的每一位客户建立良好关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客户的生涯价值。商业银行通过CRM的实施,可以整合自身拥有的金融资源体系,优化市场价值链条。
CRM是一种企业客户战略、一种经营哲学。为实施客户战略,企业需要借助于CRM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相应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充分地把握客户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细分客户制定相应的销售、营销和服务策略,从而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客户资源的价值最大化。CRM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生价值。CRM也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术,它将最佳的商业实践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一对一营销、销售自动化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销售、客户服务和决策支持等领域提供了一个业务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其基本功能包括客户管理、联系人管理、时间管理、潜在客户管理、销售管理、电话销售、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等。
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对企业--客户关系的互动引导,识别、保留和发展价值客户,达到商业银行盈利最大化的目的。商业银行实施了CRM后,将会拥有统一的客户信息平台,这样当银行在处理每一个客户的业务时,就会首先看到客户的资料,以及历史业务记录,从而在服务过程中可以想客户之所想,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将柜面、网络、电话、自助银行设备等各种营销渠道与服务手段进行充分的、深层次的整合,对市场进一步细分,通过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人性化产品与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银行可辨认出谁具有最高价值并可能转到别家银行的客户;谁是本身价值不大有可能对银行造成潜在的风险的客户。
二、强化市场细分,促进对优质客户的服务
根据Pareto Principle法则,企业的80%利润来自20%的忠诚顾客。另据一项研究表明,15%的客户为银行贡献了85%的利润。保留老客户,获取新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是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所在。“一对一营销”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关系,达成客户与银行双赢的局面。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形成的对传统业务的领导地位和垄断地位,对业务领域缺乏相应的市场细分,我国各商业银行仍然只把目光盯在与其直接客户的关系上面。而对商业银行有重大利益影响的其它各种主体的关系则缺乏明确的分析、重视并采取全面的关系协调和促进政策。因此,开展一对一营销要求商业银行促进与与各客户利益关系的紧密结合,互动发展。
1.与优质企业和高端个人客户建立和谐紧密的长期伙伴关系,为客户创造终生价值,从而实现市场主体的共赢格局。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中小企业中不乏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科技含量高的优秀企业,而它们将是未来相当时间里国内最具活力的企业群,将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契机,一些小型的商业银行可以把中小企业作为基本客户群,拓展对其服务的形式和途径。
2.与证券、保险、基金、电信、能源等行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发市场,共享客户资源。如商业银行北京市通信公司与联手协办的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服务,有效地整合了银联、电信、银行和服务运营商的相关业务资源,可统一接入各种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业务,统一提供客户服务支持,最大限度地方便持卡人缴纳各种费用,便于更多的服务商利用多银行支持环境发展业务,扩大各成员银行银行卡的受理范围和渠道,降低各参与方业务成本。
3.银行同业之间建立竞合互动的良性关系,实现服务网络等资源的共享
三、推行客户经理制
商业银行的“一对一营销”的执行和控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制,它不仅意味着每个面对顾客的营销人员要对时刻保持态度热情、反应灵敏,更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是,它要求能识别、追踪、记录个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能提供个体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运用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组合去满足其需求。所以推行客户经理制,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的迫切需要。客户经理制的施行,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理念由围绕产品向围绕市场与客户的转变;经营策略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中心转变。
客户经理制是一种竞争优质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增加盈利的业务体制。而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代表,代表银行营销产品、为客户提供维护和服务,是全权代表银行与客户联系的”大使”。客户有了问题只需要找客户经理一个人,由后者负责了解情况,协调行内关系,并负责解决。其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全面、独身定做的服务。大力挖掘优质新客户、提高业务市场占有率只是客户经理的基本职责。而不断加强现有客户关系、对现有客户的维护服务则是客户经理的重要职责,客户经理要通过连带促销、交叉式销售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并要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为把握好商机,客户经理还应积极开展公关活动,充分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向客户宣传金融法规、政策、制度以及本行经营的业务项目、金融产品等,为客户提供各项咨询服务及理财服务。同时注重分析研究市场,加强对客户的研究,主动掌握客户的思想动态、经营行为等,切实防范风险。及时准确地收集客户经营情况及客户意见、行业动态、同业竞争对手情报等各类信息情报资料,上报给有关部门,以便采取应对措施,促进业务的发展。将客户划分为若干类服务对象,针对不问需求,提供特定服务。并且根据客户的实际状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客户等级,不断调整服务措施。
另外,客户经理应抓住各种机会,积极向客户推销银行产品。银行的产品和业务品种很多,客户对银行的新产品和新业务的了解非常有限,客户经理可发挥“教练”职能,向客户灌输最新金融知识,有针对性地向客户主动建议和推荐适用的产品,让客户分享银行的金融创新成果,激发和引导客户对新型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推动银行和客户间的业务合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代表,其工作的全部内容就是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主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系列化、综合性的一站式(one-point-contact)金融服务,并不断地加深双方合作,为客户和银行同时创造价值。银行客户经理只有成为客户的朋友、理财专家,才能打动客户,让其选择该银行。
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一对一营销的核心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在产品开发上,要善于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个性需求,及时推出新的服务品种,特别要关注资金的流向,捕捉新的效益增长点。目前可着重进行下列产品的创新:在负债业务方面,可开设贴现储蓄、复利储蓄、累进利率储蓄、联立定期储蓄、定活一本通、本外币一本通存款、基金型账户等;在资产业务方面,可开办度假旅游贷款、学资贷款、汽车按揭贷款、可转换贷款、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信用证券化等;在中间业务方面,可开办融资、代收账款、收买应收账款、融资租赁、贷款承诺等业务,尤其要依托电子化网络和银行卡等高科技手段,大力发展代收付等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个人结算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以及研究建立个人账户等;另外,要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业务,争取券商资金清算、上市企业开户银行、收款银行、股民保证金存款等业务,吸收资本市场的资金存款,大力开拓针对个人客户的综合性零售业务。
摘要: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服务产品,努力创造出对顾客具有吸引力的服务。文章针对第三方物流的目标,提出一对一营销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第三方物流的服务理念,改善物流服务需求不足的问题,对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服务营销;一对一营销模式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营销理念
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服务产品,努力创造出对顾客具有吸引力的服务,其服务的关键体现在服务的个性化、增值性,应根据顾客的需求创新出适合其的有效差异来满足;服务速度是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效率的要求,其重点是对顾客,包括合作的分包商有深度的了解,并进行即时的信息沟通。
深度了解顾客并与现实顾客建立亲密的关系,更好地为顾客提供增值服务,同时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使得企业顾客数量和品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借助于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运用分包商深度营销策略,确立在与分包商构成的价值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进而整合分包商的资源,更好地管理价值链以获得系统协同效率,从而更好地为顾客提供增值服务。企业以此循环往复,获得持续的竞争力。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现有营销模式评价
在已有的关于企业和物流企业的营销模式中,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营销模式。当前常见的营销模式有:
第一,整合营销模式是将物流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整合为自身资源,继而将企业整合出的自身资源转化为企业价值,并返回给利益群体中,达到流通环节的整合。
第二,关系营销强调在企业与其他利益的相关者之间,建立和保持一种长远的关系,即强调营销网路的竞争,而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特别是培养并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
第三,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不仅整合了营销信息和过程,最重要的是把客户整合到营销过程中来,体现了客户满意作为营销目标的价值,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密。
第三方物流是独立于生产、销售环节之外的服务供应商,通过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将整个产销供应链连接在一起。因此,整合资源、关系营销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营销这三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提供服务满足企业客户的需要,从而实现物流企业、客户的长期共同利益。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一对一营销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的社会处于个性消费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全球给市场的形成,使企业处于越来越复杂的生存环境中,企业面对的是一个需求多样而变化迅速的买方市场。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品异质程度高,在异质产品市场上,因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顾客需求及购买行为会有很大差异性。当前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采用的三种营销模式都是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对我国物流企业的营销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在实现个性消费需求的满足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第三方物流竞争,如何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找到一种能够保证其长期维持市场竞争力的营销模式,是每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对一营销是以“顾客份额”为中心,通过与每个客户的互动对话,注重客户的保有与开发,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把客户关系建立在“客户―服务”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由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使得客户对物流服务形成良好的印象,在第二次需要物流服务时,基本上会选择第一次合作过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如此重复,一方面,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越来越好的满足,建立起对企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满足是针对差异性很强的个性化需求,就使得其他企业的进入壁垒变得很高。这样,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紧密,这就形成了一对一的营销关系。
由此可见,一对一营销模式是以客户对物流的需求为导向,着眼于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着眼达到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能获利的双赢局面。因为只有客户的效益提高了,才能促进物流服务的需求增加和服务品质的提高;反过来,物流企业服务品质的提高又会促进客户效益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因此,一对一营销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提升物流服务品质,改善物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大力发展,提高我国物流运作的整体效率。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对一营销模式
一对一营销的理论是促使企业以客户为中心,客观冷静地分析客户的需求,然后做出营销决策(见图1)。根据一对一营销的理论核心:第三方物流企业营销过程的起点是客户的需求,营销决策是在满足客户决策前提下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最终实现客户满意度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不断交互的特点,它的决策过程是双向循环的。
第三方物流企业可根据建立的一对一营销关系,从企业自身出发,在将产业资源、客户资源和竞争者资源三方面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物流供应链。利用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对客户进行区分和管理,客户同时可以利用平台对定制的服务进行跟踪。建立多样化的营销团队对重要客户采取一对一营销团队服务和一般客户区别服务,从而构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对一营销新模式(见图2)。
第一,整合资源。整合资源是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业链资源、客户资源和竞争者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整合为自身资源,继而将企业整合出的自身资源转化为企业价值,并返回给客户群体中,达到流通环节的整合,建立自身的物流供应链。
第二,物流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从而根据先进的电子商务系统和高效的现代物流配送网路来增强第三方物流企业营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营销团队与客户的不断沟通,持续优化和改进其电子商务平台,以满足具有一致性的重点客户和一般客户的需要。
第三,营销团队。营销团队建设是一对一营销模式中关键的一环。营销团队中包含两部分:一对一营销团队和一般营销团队。
一对一营销团队是服务企业的主要客户,由物流专家和物流专业人才组成,负责与客户互动协作,在物流资源的配置、物流解决方案的设计、双向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对一团队之间的协调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协调,包括内部组织的人员调动,实现资源与客户的最优配比,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确保提供最有价值的物流服务。
一般营销团队是借助于企业的物流供应链,在不影响主要客户的物流服务的前提下,将企业的物流资源充分利用,为业务需求不大的一般客户服务。既能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增加收入。
第四,一对一的服务策略。“4Rs”和“4Cs”策略的核心都是以客户为导向,运用有效方式与客户建立关联,及时、快速、有效地对客户的希望、渴望和需求作出反应,促使企业与客户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关系,而作为回报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为企业带来了短期或长期的收入和利润,实现了企业营销的个性化和优势化。一方面,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关心客户的需求,注重客户关系的维护,并根据顾客的行为来预测顾客的物流需求,并为其设计物流服务,这样就可以使物流企业有可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物流客户;另一方面,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营销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到如果客户不能从外包的物流业中获取效益,那么物流企业的所有努力都将是徒劳的,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时,应该把本企业最擅长的一面(核心竞争能力)充分展示给客户,让客户充分相信该企业的物流服务能力,最终获得双赢的长期局面。
第五,复制一对一营销模式。一对一营销模式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更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了物流供应链的资源优势,而开展一对一营销可以使物流供应链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这些个性需求中隐含着共性的需求,这就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大批量复制营销提供了良好条件。
五、结束语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物流服务,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共赢关系,这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对一营销理念和服务宗旨。在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出发,在整合客户资源、竞争者资源和产业链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物流供应链,对重要客户采取一对一营销团队服务和一般客户区别服务,从而构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对一营销新模式。
(作者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内容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引发营销领域的深刻变革,大众营销的时代正开始趋向终结,新的营销理论不断涌现。而一对一营销正以其独特的经营哲学影响着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它的“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理念显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一对一营销 客户占有率 互动 定制
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市场环境,由此引发了市场营销的深刻变革。以大众营销为特征、扩张市场份额为中心的传统营销思想正被以建立稳固的客户关系为目的、占有顾客份额为中心的新营销思想所取代。如今是消费者至上时代,消费者开始四处搜寻可以满足其需求的企业,他们期望企业能够按照其特定的要求,为其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利维・斯特劳斯公司在它的女性牛仔系列中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通过店内计算机按照每位顾客的尺寸剪裁牛仔裤。这种经营方式就是目前正以多种形式影响全球各行各业的一对一营销。
一对一营销理念
“一对一营销”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的唐・佩伯斯和马莎・罗杰斯博士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该理念的核心是以“客户占有率”为中心,通过与每个客户的互动对话,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目标是在同一时间向一个客户推销最多的产品,而不是将一种产品同时推销给最多的客户。简而言之,一对一营销就是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顾客。一对一营销鼓励企业建立客户的基础,而不是竭力追求增加市场的占有率。它鼓励企业长期不断地与客户进行相互交流,并让这种交流促成一种“学习型关系”。
传统的营销是一次关注一种产品或服务,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是市场占有率,因此企业会设法为自己的产品找到更多的用户;而一对一营销一次专注于一位客户,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尺度是客户占有率,企业则尽力为自己的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传统的营销中,企业经营产品,其经理们负责确保这些产品每季度的销售额;而一对一营销,企业经营客户关系,其经理们负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这些客户的期望值。一对一营销理论的关键理念有:
客户占有率。企业除了将营销重点摆在投入更多资金与精力在整个市场以期提升营业额外,还应考虑如何增加每一位客户的营业额――也就是在一对一的基础上提升每一位客户的占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利润,而且有利于企业与客户建立一种更长远、更忠诚的主客关系。
客户的保有和开发。一般来说,开发一个新客户所花费的成本要比保有一个现有客户的成本高出五倍之多,大部分的企业每年平均有高达25%的客户会流失。
与消费者对话。对一对一企业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对所有的客户了解多少,而是在于对每一位客户了解的程度。因此,企业必须与客户进行沟通即对话,这种对话是双向的。通过双向沟通,能使企业获得远比进行市场调查更多的信息。
学习型关系。要与客户维持坚固的关系,必须建立学习型关系,就是与客户每接触一次,企业对客户就多一份了解,客户提出要求,企业据此改进产品或服务,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自然提高了企业产品或服务令这位客户满意的能力,最终,客户将变得更加忠诚。企业可通过四步来实现这一目的:第一,通过与客户的互动与回馈,探索客户的需求;第二,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商品或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记住这些商品的特殊规格;第三,继续与客户互动并寻求他们的回馈,以求更加了解客户的个人需求;第四,尽力满足客户,才不至于让他们流失到竞争者手中。
一对一营销为何能行之有效
自“一对一营销”理论被提出以来,将其运用于实践并取得成功的企业越来越多,无论是新经济的代表如戴尔电脑、亚马逊书店,还是传统企业宝洁、雅芳等,都投入巨资重新设计产品、重建组织流程,使之成为创新企业价值的核心。为什么“一对一营销”能够行之有效,为什么要将焦点放在客户占有率上呢?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一些因素:
20/80法则
按著名的80:20法则:一家公司80%的收入是20%的客户带来的。就一家百货公司来说,拥有该公司认同卡的会员,平均贡献率比非会员来得高,而拥有金卡的会员又比一般会员高,这就是所谓的客户生而不平等定律。因此,如何找到企业中那20%的客户,提供完善的客户服务,进而增加他们的交易次数,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对企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留住旧客户比开发新客户重要
客户的流失和新增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常事。但正如前文所述,开发一位新客户要花费的成本远远高于留住一位旧客户所需费用。目前,每个行业的公司都面临着顾客忠诚度下降和利润缩减的问题。企业若能降低客户流失率,提高其忠诚度,则利润将有成倍的增长。
重复购买法则
企业若能让每位客户消费得更多,就能获得更长期的利润,在一特定时间内,同一位客户多购买一项商品,则该商品利润就加倍,因为在一位忠诚客户身上所花的营销成本相对较低,这同时促使每笔交易的例行开销大幅降低。
一对一营销如何实施
一对一营销计划的实施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使一对一营销成为企业低成本应用、提高销售及盈利的基础。信息技术为企业实行一对一营销提供了三种重要的潜能:数据库技术,可以让企业将顾客区分开来并单独记住他们;互动交流,意味着顾客能随时与企业进行对话;批量定制技术则促使企业将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常规化。将这三种潜能结合在一起,即可创立一个“顾客反馈环路”,它有助于促使顾客变得忠诚。
一对一营销策略的真正技巧在于,理解顾客在各个方面是有区别的,而这种区别将影响到企业对待特定顾客个体的行为。一对一营销计划的实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要求企业能识别、追踪、记录每位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从而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实际上,通过实施一对一营销,借由每次连续的互相沟通和交易,会使你的产品对这位顾客而言越来越有价值,顾客会更加忠诚。
实行一对一营销计划有四个关键步骤:识别、区分、互动和定制,它们可被视作执行一个一对一营销计划的连续过程。
识别顾客
启动一对一营销之前,企业必须与大量的客户进行直接接触,找出那些对企业最有价值的“金牌客户”,深入了解有关客户需求的详尽信息:不仅要知道顾客的名字、住址、电话号码,还必须掌握他们的消费习惯、个人偏好等诸如此类的信息,而且不是一次调查即告结束,企业必须通过每一次接触、每一种渠道、每一处地点及公司的每一个部门来搜集这些信息,只要客户可能对你的任一产品或服务产生购买欲望。企业可建立一个顾客数据库,在每次与顾客接触时可识别顾客个体,并与每位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尽可能地提高每位顾客的服务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顾客并非仅限于产品或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一对一营销完全可以应用到企业的销售伙伴或分销链上的其它环节。具体来说,在这一步骤,企业需要采取以下行动:首先,将更多的客户名输入到数据库中。企业可以聘用外部机构来完成数据的审查与输入,也可以与同行业中一个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交换用户名单;然后,采集客户的有关信息,不妨采用“滴灌式对话法”,每次与顾客接触时,询问1-2个问题;最后,验证并更新客户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净化”客户信息文件,注意地址、联系方法等方面的变更,及时更新信息。
区分顾客
传统的营销强调对所有的顾客一视同仁,他们付同样的价格得到同样的产品。而一对一营销认为,每位顾客都是独特的,即使有两位顾客可能购买了完全一样的产品或服务,但促使他们购买的需求也常常不相同。因此,顾客是存在差异的,对企业来讲,有些顾客就是比另一些更有价值。在充分掌握顾客的信息资料并理解顾客不同价值的基础上,合理区分顾客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不同顾客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对企业的价值不同,二是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不同。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对顾客进行有效的差异分析,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使得产品或服务的改进更有成效,牢牢抓住最有价值的客户,取得最大程度的收益。
与顾客进行互动交流
互动、对话与信息交流是一对一客户关系的本质。互动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对客户偏好与需求有进一步的了解,这也是企业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服务的参考基础。企业可通过与最有价值的顾客建立“学习型关系”,使他们对自己更加忠诚,应将学习关系视作经每次新的互动而变得更巧妙的关系。企业要善于创造机会让顾客告诉你他的需要,而后为其定制产品或服务并及时获取其反馈信息。随着每次相互沟通和重新定制,你的产品对此特定顾客将越来越适用,也将越来越越有价值。
为降低与客户接触的成本,增加接触的有效性,企业应尽力以自动的、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进行。互联网就是目前成本最低、却能达到最大互动效益的主要途径。在互联网尚未普及之前,企业与客户间的对话大多停留在面对面拜访,但这种主动造访了解客户需求的工作成本较高,因此大多只用于大型企业客户。随着网络成为快速有效的沟通工具后,企业可以互动的范围大大扩大了,不仅包括小型企业客户,而且包括个人客户。至于互动行为有效性的提高,则需要企业及时、充分地更新客户信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要或更准确地评估顾客的潜在价值。此外,每次互动活动的展开应以上次互动行为提供的信息为基础,从而连出一条绵延不断的客户信息链。
企业可以通过下列行动来实现其互动交流的目的:与竞争对手的客户联系,比较服务水平的不同;将客户打来的电话视作一次销售机会,向其提供特价、清仓、试用等产品或服务;测试客户服务中心自动语音系统的质量;跟踪企业库内记录的客户信息,缩短处理周期,提高客户响应速度;主动与那些给企业带来更高价值的客户对话,设法保住他们的业务;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客户与企业交易的便利性;改善对客户抱怨的处理,可将每天接到的抱怨绘成图表,提高对客户抱怨处理的“一次即圆满”的比率。
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或服务
这是一对一营销计划的最后一步,从企业角度看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要求企业能根据顾客的需求来调整产品和服务内容。企业如能提供这种量身订做的弹性,将能塑造出产品与服务的独特性,成功地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分,成为维护客户忠诚度的重要关键。然而,量身定制可能会带来成本问题。企业怎样才能在采用一对一营销方式的同时避免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呢?答案是批量定制。有不少企业最初是将批量定制当作降低生产成本的手段来接受的。实际的批量定制过程并非想象的那么复杂,企业可以用“模块化”方法来实现定制,即预先生产出几百种产品“模块”,然后根据每个客户的需要将合适的模块配置起来,就能生产出数千个、甚至上百万个产品式样。如利维公司仅仅是把227种腰围/臀围尺码与25种裤腿尺码组合,就为其Original Spin品牌牛仔裤生产出5700种可选的尺码。当然,一对一营销最终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或核心服务的定制,企业还可以改变整体产品或整体服务的许多方面,包括从开具发票到包装、从自动补充库存到申请书等等,以适应单个顾客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要实现这一步,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构建以客户为核心的业务流程,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全面改革其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这场改革将涉及企业的每个部门,不仅仅是销售部门,还影响到研发、采购、制造、财务和行政等各个部门,因此,要求企业各部门之间应通力合作。总之,一套真正的一对一营销计划必须与组织进行整合,否则无法得以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