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1 10:09: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会计基本理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现有会计体系的缺陷及环境管理会计的产生
1.1现有会计体系的缺陷
面对企业实施环境管理战略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传统管理会计的缺陷逐渐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系统过于注重财务信息,而环境战略所关注的环境绩效,有许多是不能表现为财务信息的,一般只适宜表现为非财务的定量信息,有的甚至无法量化,而只能作定性说明。即使是那些能够以财务信息表现的绩效,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得到全面的反映,同时会计的控制职能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环境管理的需求和会计系统的局限迫使人们寻求管理会计系统的改进,以使其能够反映和控制环境绩效,为企业管理的新要求服务。
1.2环境管理会计的产生
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首先引发的是人们关注环境负债及其在财务报告的披露。Peace(1990)首次提出环境核算的概念,Gray(1990)研究了环境问题对会计的启示和会计界可能对环境保护所作的贡献,从而掀起了人们对企业环境会计问题的重视。环境会计研究,也因此从社会会计研究中以单独的名称独立出来。20世纪90年代开始,环境会计研究迅猛发展,出现了与各个相关学科和研究领域交叉互补的趋势,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在宏观层面上,联合国1992年提出了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系统(SystemofIntegrated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SEEA)的研究,中国也开展了如何建立中国的资源经济环境综合核算体系研究。在微观层面上,环境会计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环境信息披露、环境审计和管理会计等方面的研究。1999年,联合国成立了“改进政府在推动环境管理会计中的作用”专家工作组,并召开了第一会议,统一了各国实践的名称,首次提出了环境管理会计的概念,同时号召各国政府积极促进推行环境管理会计。
2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现状
Schahegger等(1996)首先提出了环境会计的框架,认为环境会计主要涉及记录、分析和报告由环境问题导致的财务影响和既定经济系统(如企业、工厂、地区、国家等)所产生的生态影响的各种作业、方法和体系,并将其细分为环境差别会计和生态会计两大类。Schaltegger和Burrit(t2000)在上述专著基础上发表了新作,正式使用了环境管理会计的名称。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协会(SMA,1996)指出环境会计是“对环境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和分配,将环境成本融入企业的经营决策,并在嗣后将有关信息传递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过程”。该定义基本上从传统管理会计衍生出来,突出其信息加工的本质,并侧重于为决策者服务。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98)认为,环境管理会计是“通过设计和实施适当的与环境相关的会计系统,对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进行管理”。该定义将环境管理会计的本质定位于管理,这与其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是一致的。Bennet(t2001)认为与环境有关的管理会计利用会计和相关信息为内部管理提供支持,是“生成、分析并利用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以优化企业环境和经济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该定义将环境绩效置于经济绩效之前,是为了突出其环境倾向,并表明社会目标和企业目标同等重要。1999年联合国统一定名环境管理会计,认为环境会计可以是国家会计,也可以是企业会计,涉及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包括内部和能够货币化的外部成本。联合国采纳了ECOMAC定义:“环境管理会计是对财务和相关的非财务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使用,从而将环境和经济政策综合起来,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ECOMAC,1996)同时指出,环境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经理作出资本投资决策、确定成本、进行产品或流程的设计决策、绩效评价以及一系列的面向未来的决策。环境管理会计可以看作是决策支持工具,同时也是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者用来将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和经济信息综合起来以便作出更好的经营和环境决策。在联合国2001年的报告中,又将环境管理会计广义地定义为“为满足组织内部进行传统和环境决策的需要,而对实物流信息(如材料、水和能源流量等)、环境成本信息和其他货币信息进行的确认、收集、估计,编制内部报告以利用”。(UN,2001)尽管提法不尽相同,但环境管理会计要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面向未来的信息(包括财像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则是共同的。综上所述,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基本上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加以扩展,都是为了区别以服务于外部使用者为主的财务会计而提出的。多数定义仍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认识环境管理会计,但对信息处理类型,有的则只强调成本信息,或内部化的财务信息,有的则同时强调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而内涵最广的当属联合国的提法,要求包括外部成本和外部性的信息。
3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目前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各国也都将其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热门发展方向开展研究。这其中美国的相关研究更为丰富,相对而言,美国的环境法规更加严厉,因此企业可能会导致的环境负债风险也就更为突出,因此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关注度也更高。由于与美国的地缘关系,加拿大的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也较为热门。而在欧洲,其关注点着重集中于能源、原料和废物等物质流动的管理,其目的在于通过环境管理会计寻求降低耗费、提高效率的方法。在中国,由于管理会计的实践有待进一步拓展,源于实践的环境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几乎为零。更多的研究导源于研究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走的是一条理论促进实践的道路。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国外部环境的影响。不过,由于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各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环境管理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联合国为此专门成立了“改进政府在推动环境管理会计中的作用”的专家工作组,积极促进政府推动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会计。可以预见,政府的参与将大大推进中国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会计。由于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很大程度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决策质量,使企业的决策行为符合环境法规要求,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务实性很强,纯理论性研究较少。从相关研究文献看,各研究认同环境管理会计为信息系统,通过对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加工整理服务企业决策。因此,对于环境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可以视为现代先进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在环境管理领域的应用。环境成本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美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分类,以及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的区分等,还是为多数人所接受。环境管理会计研究者需要加强与环境管理研究者的合作,借鉴环境经济学计量环境影响的工具,才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有所突破。目前在内部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对于无形环境成本如何计量,其范畴应当包括哪些,也还值得进一步探讨。而从应用的角度看,主要研究文献基本集中于短期决策,一般都是探讨可能如何应用。但是,对于一些考虑环境因素的长期投资决策工具,战略规划和控制如何应用环境成本信息,如何有效地控制环境成本,如何构建财务绩效与环境绩效和谐统一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使改善环境绩效成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实现企业环境管理战略,乃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以及企业如何实施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环境管理会计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要求,如何将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的生态信息系统加以整合,如何将环境管理会计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等众多问题,都有待研究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玉勤 单位: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一、管理会计概念的界定
管理会计概念的界定是管理会计研究的起点。目前对管理会计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权威的解释。概念的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因此,严谨、科学的确定管理会计概念的内涵十分重要。根据逻辑学的知识,一个概念最常用的定义方式是由“种差”加“属”构成。所谓“属”就是被定义的事物的类别;所谓“种差”是指被定义的事物与其所在属中其他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就管理会计来说,其内涵是与其构词方式和逻辑紧密相关的。“管理会计”可以分解成“管理的会计”,准确的说就是“基于管理的会计”。据此,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管理会计的“属”是会计,即管理会计是属于“会计”这个大类别的。而“管理”则是其“种差”,这是管理会计区别于会计中其他同类分支的显著特征。因此,确定管理会计的概念,关键是确定“管理”的含义。对管理会计来说,它是与企业情景相伴生的。这里的管理指的就是“企业管理”。那么何为“企业管理”,这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解释。就知识经济形态下说,企业管理的根本或者说核心就是“管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人管好了,物自然也就管好了。在知识经济里,企业通过管理人及其行为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即企业管理就是对人价值创造活动的支持和控制。因此,管理会计的定义可以被界定为对企业组织中人的价值创造活动的支持与控制的会计。据此,我们可以说,只要是对组织中人的价值创造活动提供支持和控制的带有会计特性的部分都属于管理会计。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在传统的思维逻辑里,会计理所当然地被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但是由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滞后性,目前的管理会计内容零散不成体系,管理会计变得“无足轻重”。以致在很多时候,大家说的“会计”就是指“财务会计”。虽然如此,这并不能掩盖管理会计本身应有的存在和其真实的内涵。我们要更好地发展和构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就必须弄清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什么。目前,大家比较统一的认识(说法)是财务会计主要是面向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而管理会计主要是面向企业内部经营者。笔者认为,这种划分标准客观上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发展财务会计。由于财务会计被界定为面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所以财务会计需要采用公认、统一的会计准则。所以我们在财务会计研究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对会计准则的研究。但是管理会计则不需要遵循统一的会计准则,只要围绕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意图就可以进行会计处理,但是这种灵活性带来了管理会计理论建构的困难,也客观上造成管理会计的模糊不清。笔者认为,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来区别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也是极不科学的: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会计信息难道不是企业管理者需要的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了达到更好的管理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是全面的。通过统一的会计准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信息,能够较好地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但同时这些基于公认会计原则和准则加工形成的会计信息也是企业管理者重点需要的信息之一。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管理者所需求的信息包括基于政府的规定、市场的压力等以会计准则为依据加工成的会计信息。据此,笔者认为,面向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是财务会计,但是绝不能将其作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划分的标准。以前之所以形成这个错误,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过去着重研究财务会计,而忽略了从管理会计角度完整思考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财务会计只是管理会计系统的附属系统。会计被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只是一种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是由于过去我们太过于注重财务会计的研究所导致的。如果我们深入思考管理会计的内涵,这种划分的错误就显而易见了,管理会计概念发展的路径可以很好地佐证这一点。1922年Quaitance撰写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首次提出“管理会计”的概念(冯巧根,2009),但对概念进行系统阐述的则是Wckinsey(1924),他在其《管理会计》一书中将管理会计确定为决策信息支持和控制。由此在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初管理会计基本被认为由“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两个部分组成。这一时期有两个比较经典、且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一个是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在《基本会计理论》中认为:管理会计是指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对经济主体的实际经济数据和预计经济数据进行处理,以帮助经营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并为该目标的实现而进行合理决策;一个是1982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在《现代管理会计》一书中对管理会计作了如下定义:管理会计是一种收集、分类、总结、分析和报告信息的系统,它有助于经营管理者进行决策和控制。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对管理会计认识的深入,管理会计定义逐渐扩展开来。1986年美国全美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对管理会计所下的定义为“向经营管理者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济管理责任的履行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从技术上讲管理会计其实涵盖了财务会计。所以说,随着人们对管理会计认识的逐渐深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就会更加清楚。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总结认为财务会计系统只是管理会计系统的附属系统。财务会计信息是基于企业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博弈之后的最大公约数的要求(财务会计准则)从管理会计系统中采集数据形成的规范的、统一格式的财务会计报告。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从字面上去理解是比较好区分的。但是由于过去对管理会计认识的模糊性,导致在《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交叉严重。管理会计的很多内容重复出现在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中(孟焰,2007)。就一般的大学教材来看,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经营决策分析、投资决策分析、全面预算、存货管理、责任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作业成本管理与资源消耗会计、业绩评价与激励、环境管理会计等内容。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时间价值、财务预测、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控制、企业价值评估等内容。显而易见,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如果再除去属于成本会计的内容,那么剩下没有争议完全属于管理会计的内容就很少了。这也造成传统管理会计可有可无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的教学中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在逐渐下降。究其原因,不仅是我们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不够,更为重要的是管理会计迄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够解释、指导并可以应用于管理会计实践的理论框架(李玉周、聂巧明,2005),由此造成其他学科知识对管理会计的“挤占”。因此,明确“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区分,从构词的方式和顺序来看是比较好理解的。管理会计是管理的会计,而财务管理则是财务的管理。对于什么叫管理会计,本文在前文已经述及。所谓财务管理,即为财务的管理,详细地说就是对金钱和物质等财产的事务进行的管理。因此,财务管理的内容就应该限定在金钱和物质筹集的管理、金钱和物质投资的管理、金钱和物质日常运营的管理、金钱和物质分配的管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分配的管理。笔者认为,这四项内容和与其紧密相关的基本原理与特殊业务专题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除此之外的部分都不应该作为财务管理的内容。目前财务管理中与管理会计重合的内容,大部分都应该归为管理会计的范畴。
四、管理会计学科内容
体系的范畴及其逻辑关系财务管理的范畴界定清楚了,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也就明晰了。但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体系的范畴到底包括哪些?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这是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又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体系的范畴
我们说,“对组织中人的价值创造活动提供支持和控制的带有会计特性的部分都属于管理会计”。那么要确定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体系的范畴,首先必须清楚认识“何为会计特性”,也就是何谓“会计”。说文解字里,“会”意为聚合在一起有益处;“计”意为核算、打算与谋划。综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有意义的聚合在一起的核算或者谋划。因此,何为会计特性,可以解析为两个方面:第一,它具有统计核算或者具有统计谋划与打算的特征;第二,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为组织中人的价值创造活动提供支持和控制、符合这两项特征的事项或者活动都属于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体系的范畴。依据时间秩序来分,人的价值创造活动分为人的价值创造活动之前、之中和之后。因此,我们可以将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体系据此进行梳理。在人的价值创造活动之前的符合会计特性的支持和控制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统计核算进行预测和谋划,包括:预测分析、经营决策分析、全面预算、目标成本确定等;在人的价值创造活动之中的符合会计特性的支持和控制的内容主要是进行即时核算和控制,包括:人的行为(或产品)价值核算、成本核算、责任核算与控制、标准成本控制、存货即时管理等;在人的价值创造活动之后的符合会计特征的支持和控制的内容主要就是进行事后整体结果的核算和控制,包括:业绩核算、业绩的评价与激励。
(二)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传统管理会计学科内容很“零散”,似乎成了“管理会计工具”的“大杂烩”。这种不成体系,让管理会计学科一直无法获得应有的“敬重”。笔者认为,在管理会计概念真正界定清楚的基础上,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清晰的。以前之所以感觉管理会计学科内容繁杂、混乱,是因为我们对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关系的错误认识导致的。笔者认为,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上可以按人的价值创造活动之前、之中和之后这个时间上的秩序进行梳理,但是其深层次逻辑关系的原理则是“控制论”。控制论是科学技术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结果,又是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控制作为科学的概念,它是指人们根据给定的条件和预定的目的,改变和创造条件,使事物沿着可能性的空间内确定的方向(或状态)发展(张文焕等,1989)。维纳(1963)认为控制系统也是一种信息系统,控制论系统中的反馈是指信息反馈。管理会计是对企业组织中人的价值创造活动的支持与控制的会计。它本身所进行的谋划、打算、控制以及形成的核算信息,都完整地诠释着控制论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具体化,即是对企业中人的价值创造活动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如图1所示)。事前控制,也称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应对的策略和安排。人的价值创造活动要进行前馈控制,其表现首先在于进行“预测分析”、“经营决策分析”来对价值创造活动可能的结果进行预判;在预判的基础上,形成资源配置计划,即“全面预算”。在有些企业里,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实现事前算赢的目标,则可以采用“目标成本法”来确定目标成本。事中控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即时的核算,一个是纠偏,其中前者是基础。即时核算是为了及时了解每个行为人行为价值产生的情况,以及为企业整个价值流转的过程管理提供支持。控制则是对偏离计划且不好的方面进行纠正。因此,具体来说包括:“人的行为(或产品)价值核算”、“成本核算”、“责任核算与控制”、“标准成本控制”、“存货即时管理”等。事后控制,相当于未来活动的前馈控制。在企业中,物是静止的,人及其行为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胡春晖、徐国君,2013)。事后控制的核心就是如何激发人创造的积极性。依据社会学、管理学的原理,只有公平地核算出每个人的行为贡献并给予合理的激励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胡春晖、许译文,2014)。因此,“业绩的核算”、“业绩评价与激励”构成事后控制的完整内容。
作者:胡春晖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要研究内部审计,促进内部审计实践的快速发展,必须首先对内部审计相关基本问题有正确的理解。文章集中探讨了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些内部审计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与区别、内部审计组织模式选择及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问题,力求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内部审计。
关键词: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内部控制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异同
长久以来,许多人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指企业内部审计,并将其与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称为根据审计主体划分的3种不同审计类型。事实上,内部审计并非企业专利,它起源于古代官厅,目前也在非营利机构大有发展。正确理解内部审计,应将其看作是与外部审计相对的综合性概念。它泛指设立在组织内部的审计机构开展的审计活动,包括企业内部审计和非企业组织内部审计。任何组织和机构都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根据审计主体划分的审计类型,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是根据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划分的审计类型,它们的划分标准不同,外延难免相互交叉,因此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是一组相对概念,它们常常共存并相互转化。以集团公司为例,集团公司是一个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并存的典型。我们习惯将隶属于集团公司的审计机构开展的审计活动称之为是内部审计,但从被审计单位角度看这些审计活动又都来源于单位外部,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外部审计。同一个审计部门开展的审计活动有时可能是内部审计,有时可能是外部审计;同一项审计活动也可能站在这个角度看是内部审计,换一个角度看就变成外部审计了。那么究竟什么是内部审计?
有人认为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在于外部审计无法满足所有者监督管理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需求;也有人认为外部审计产生的动因在于内部审计作为所有者监督管理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重要手段独立性不够。这个问题说到底其实是关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者谁先产生的问题。之所以提出这两种观点,目的在于:无论这两种观点哪种是正确的,它都说明一个重要事实,即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各有所长,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互为补充,不能相互替代。事实上,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最初的划分就是以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为标准的。如果审计机构设置在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存在隶属关系,那么该机构开展的审计活动就是内部审计;反之,则为外部审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外包现象的出现打破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传统差别,这些都使得原有的划分标准不足以再将二者区分开来。这同时也说明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虽然是划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我们不能仅以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为标准来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简单地划分。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其他更为深刻的差别。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本质上都是确保委托关系恰当履行的重要制度安排。所不同的是,外部审计侧重于从组织外部审查整个组织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结果,目的是验证整个组织的受托经济责任是否已得到恰当履行,并就验证结果发表审计意见。外部审计其主要职能是监督和鉴证,它的落脚点是审计结论或审计意见,表现为一种鉴证型审计。其优点在于独立性和整体性更强,审计意见更权威;缺点在于成本较高,及时性不足;内部审计侧重于审查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审计对象不是组织整体,而是组织内部的某一个部门、某一种制度或某一项具体的经济业务或活动(如采购业务、投资活动等),目的在于查找组织内部各部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促进受托经济责任得到更加恰当地履行,增加组织价值,主要职能为确认和咨询,落脚点是审计建议,体现为一种管理型和建设型审计。其优点在于更详细、更及时、更具有建设性,缺点在于整体性和全面性不足。
二、内部审计组织模式选择
目前国内外现存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主要有董事会领导模式、监事会领导模式、总经理领导模式和财务总监或财会部门领导模式。有学者认为,内部审计服务的权力阶层越高,独立性越高,越能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笔者不同意此观点。除了财务总监或财务部门领导模式难以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予淘汰之外,其他模式各有所长。组织在选择内部审计模式时,应重点考虑自身的需求。如果所有者需要内部审计为所有者服务,用以监督管理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那么内部审计机构自然应置于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之下为所有者服务;如果所有者和管理者都认为内部审计为管理者服务更重要、更有利于增加组织价值,那么就应将内部审计置于管理者领导之下。总之,虽然审计起源于委托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审计只能为所有者服务。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和地位与其承担的职责相匹配,是建立良好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最重要的原则,审计机构配置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事实上,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个组织委托关系的构成状况,就会发现管理者领导模式将是促进组织价值快速增加的最佳选择。任何一个组织的委托关系一般都由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委托关系(债权人与管理者之间也有委托关系,但由于债权人对组织内部审计模式的选择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文中未予讨论。)、管理者上层与管理者下层的委托关系以及管理者与一般员工的委托关系等几部分组成。在这几部分当中,管理者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以前我们过于强调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忽视了两者之间也有共同利益。所有者的最大利益是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但他们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愿望能否实现还取决于管理者管理组织的状况。管理者在本质上也希望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因为管理者自身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组织的价值来体现的。所有者需要监督管理者是否恰当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是一方面,但相比之下,所有者也会认为如何帮助管理者管好组织、增加组织价值更为重要。在外部审计足以满足所有者监督管理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状况的条件下,将内部审计机构置于管理者领导之下用于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组织、增加组织价值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
三、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异同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执的问题。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两种论点:一种论点认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并存的,不存在谁包括谁的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笔者认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需要,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首先,1986年4月,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大会上发表的《总声明》,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权威性解释:“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它是由管理当局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该解释将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一书认为内部控制中的“监督”因素也包括内部审计。公务员之家
其次,从内部控制的层次看,根据《总声明》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的控制是指具体的操作层次的内部控制,这又分为两级控制,第一级是建立在具体操作人员水平的内部控制,防止操作风险的发生,第二级是指建立在管理人员水平的内部控制,旨在对操作人员形成监督,保证第一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第二个层次的控制是指独立于具体操作和管理之外的内部审计。
最后,从内部审计的定义看,1990年,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修订的《内部审计职责说明书》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某一组织机构所建立的服务于该组织的一个独立职能部门,通过对组织内部各种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来确定其是否遵循了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既定标准、是否有效地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并据此对所审查的活动向组织内成员提供分析、评价、建议和咨询,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该定义指出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是检查和评价组织中的各类业务和控制。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该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是一项保证和咨询活动,是为增加价值和改进企业的目标服务的,是作用范围很广、建设性很强的服务性工作。由以上含义可见:内部审计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其评价职能变得越来越突出。它不仅要对经营活动的经济性和效果性进行客观评价,而且还要评价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一、关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至今,学术界占主流派的看法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两个独立的学科。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是以货币计量的企业整体的历史和结果信息,它是由财务会计提供的;而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是以货币或非货币单位计量的企业分支机构或企业整体的未来信息,它是由管理会计提供的。如果我们从财务会计的一般发展进程看,这种结论存在明显的缺陷,管理会计并不是独立于财务会计的学科,它是财务会计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理由如下:
(一)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关注历史信息,而且也关注未来信息。这种关注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迁。1.在工业化社会的早中期,市场需求相对单一、稳定和规模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相应,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十分关注企业历史和现实的生产经营能力,而对未来市场的变动及其对企业的影响重视不够。2.投资主要采取直接投资形式,企业的所有者相对稳定,一般不存在现实投资者与潜在投资者的对立。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自然是现实的投资人,他们的信息需要主要是企业的历史和现在信息。3.所有者或投资人一般只从企业分得投资利润,这就要求经营者报告其经营业绩,对投资者分配利润。以此为基础,现行财务会计的报告模式是为报告和解脱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责任、分配企业利润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财务会计必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此不同,在工业化社会的晚期,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或金融化社会)后,市场需求具有小批量、多品类、易变化的特点;金融工具大量涌现,金融市场日趋活跃和变化不定,投资风险大为增加。为了分散风险,投资者必然要不断地进行金融工具的买卖,从而形成了金融市场上现实投资者与潜在投资者的对立;金融市场间接投资的出现,也使得投资者谋求获得资本利得,这使现实的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都在“博未来”,究竟鹿死谁手,取决于两者掌握的发行证券企业的未来信息;金融工具的出现与不断创新,使得企业的金融资产数量不断增加,金融资产价值在市场变动中会远离其历史购买价,这意味着必须用公允价值来反映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企业仅仅提供以考核经营者业绩和分配投资者利润为目的历史会计信息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有关未来的信息。
财务会计报告可以用三种方式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未来信息:一是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加入以公允市价为基础的会计信息;二是以按历史成本编制的财务报告为基础,编制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能变动的衍生性报告,如主要产品销售明细表是损益表的衍生报表,它能一定程度揭示盈利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三是以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期为依据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相应形成一套与两表揭示的要素相关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它显然与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告存在差别。
(二)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关注企业整体信息,而且也关注企业的分部信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所提供的信息反映主体的整体性和反映时间的整体性(分期性),即以整个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信息作为揭示对象,这符合工业化社会早中期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期至今,一方面市场变幻莫测,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强,致使投资者十分关注投资风险;另一方面间接的金融工具投资,使投资者不必将投资长期固定在一个投资方向上。对投资者来说,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并存,一个企业的整体信息表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甚佳,并不意味着企业不存在潜在的风险或危机;一个企业的整体信息表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欠佳,并不意味着企业不存在投资的机会。风险和机会的前兆通常存在于分部信息之中。所以,提供分部信息是投资者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可能的机会的基本依据之一。同时,由于投资者的投资表现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就要求提供信息的时间将不再按照会计分期的原则进行,不仅提供信息是经常的,而且提供信息的期间是不固定的。
在历史成本信息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上,提供各种分部信息是较为容易的事情,一是通过各会计要素按部门设置明细帐户就可以获得各部门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情况的分部信息;二是通过各会计要素按不同业务设置明细帐户就可以获得各种业务的业绩的分部信息;三是通过会计分期的缩短和灵活划期就可以获得各种会计期间和各会计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三)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关注企业经营结果的信息,而且为了控制的目的也关注企业经营过程的信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是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特征的,它是一种结果信息。这意味着投资者关心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而对经营活动过程不太关心。这也与工业化社会早中期经济环境相适应。这时市场稳定、生产经营稳定,相应投资报酬稳定。同时投资多采用直接投资,甚或投资者直接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使投资者能直接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控制。这样企业不需向外部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关经营过程及其实现经营目标程度的有关信息。在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期,特别是金融化社会后,一方面投资风险增大,投资结果可能与投资报酬预期相去甚远,投资者必须对接受投资企业的经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为此,企业外部信息的使用者十分关心企业预算的信息以及预算执行差异的信息,并且,预算执行差异的信息应以动态的形式提供;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大量出现,投资者与经营者分离,投资者因股票的出现而社会大众化。投资者大多只能采取间接方式对企业进行控制,当企业经营不能达成预期目标时,投资者将出售手持股票,即“用脚表决”。相应,投资者必须获得企业经营过程的信息,特别是获得企业经营可能偏离预算目标的信息。同时,由于采取股份公司形式,投资者与经营者在企业信息上存在分享的不对称性,加之内部人控制的不利性,投资者可能面临接受虚假信息而带来的投资损失,相应,投资者也必然要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信息的依据或基础是否真实进行控制,也就是对会计信息形成过程进行控制或监督。这种控制是一种反馈控制,所要获取的信息是差异信息。
在以揭示资金运动过程的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提供企业经营过程的反馈信息是十分便利的,也就是在整个会计核算过程中,按预算标准揭示每项业务的预算执行差异或每一期间的预算执行差异。同时,通过预算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相应形成揭示每个部门预算执行差异的会计核算,也称为责任会计核算,它们与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完全可以合二为一。
(四)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关注企业的货币性信息,而且关注企业的非货币性信息包括经营信息等,它要用实物量衡量,甚至不能度量。在工业化社会的早中期,投资者的直接投资所取得的报酬根本上取决于所生产产品的价值实现程度,即货币收入的多少,以及为此而花费的货币支出的多少,两者之差即为投资收益。一般情况下,其他非货币收支因素对投资收益影响较小。在进入工业化社会晚期至今,作为交易物的不仅有实物商品而且有金融商品,实物商品的价值实现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购买力,较少受货币购买力以外的因素影响。金融商品取得收入的多少不再直接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购买力,而是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这种供求关系是以货币供应量因素或其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为基础而形成的。这样就产生了非货币性信息,诸如经营方向、产品品种调整、人事变动等,以及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信息的需求。至今有关企业的非货币性信息仍然是以表外项目的方式予以披露的,随着表外披露内容的增加,原财务报告主体内容的重要性将日渐减弱。是继续维持现有报告模式,还是改革现有报告模式,必将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至少就披露非货币性信息而言,可以有三种基本思路:一是与货币计量有关的实物信息可以伴随财务会计的价值核算同时进行,并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二是与货币计量无关的经营信息,可以通过改革现有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直接在新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三是编制独立的非货币性信息的报告。
纵观以上分析,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正向着未来信息、分部信息、过程信息和非货币性信息的方向变化,这些信息与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特征十分一致,这表明管理会计是对外财务会计的进一步引伸与拓展。当然,正如财务会计的信息也在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所使用一样,由于管理会计信息更具预测决策和规划控制的特征,而更易于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所使用,结果企业投资者与企业经营者的目标更易达成一致。
二、关于管理会计的性质
管理会计的性质涉及管理会计是什么:
(一)管理会计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传统观点认为管理会计是预测决策会计,具有参与决策的作用。事实上,管理会计作为财务会计揭示历史和现实会计信息的一种延伸,旨在揭示未来信息,为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这主要表现在:1.从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管理会计只是为其提供决策可用信息,决策活动是由信息使用者自身完成的;2.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而言,不同层次的决策活动也是由其自身完成的,管理会计也只是为他们的决策活动提供依据;3.各决策主体进行决策时,不仅依据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而且也考虑从其他方面取得的信息;4.各决策主体的决策行为不仅取决于决策对象的客观情况,而且取决于决策主体的心理偏好,而这是管理会计所不能描述的。这意味着在管理会计中认为收益最大的项目,并非都能为决策主体接受。
管理会计为决策主体提供决策支持是以系统信息的提供为特征的,表现在:1.管理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延伸,是以提供未来价值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它具有综合性;2.管理会计不仅提供预测信息,也提供可资参考的决策信息或意见;3.管理会计以提供价值信息为主线,将各种非价值信息也价值化,或者为价值信息提供补充说明;4.管理会计不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也提供决策执行信息。
(二)管理会计是一个规划与控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不同,管理会计作为一个规划与控制系统,是由其自身来完成系统功能的。在两权分离分层管理的条件下,决策者不可能亲自监控决策目标的执行,决策者必须得到有效的监控决策目标执行的保证,以及监控结果的反馈信息。
管理会计执行对决策目标完成情况的监控是一种自控制,它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责任体系,进行分工协作,形成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决策执行运行体系。
管理会计执行对决策目标完成情况的监控也是一种会计控制,表现在:1.控制标准是预算,而预算是会计实现其控制功能的重要形式;2.控制的组织是预算指标的逐级分解与责任中心的建立。它是一个会计指标的分解过程。而责任中心是按收支的可控性设立的,也是反映对各责任中心进行会计核算的要求;3.控制过程的信息反馈也是以会计报告形式实现的;4.决策执行结果的考核也以各责任中心的会计报告为基础。5.为确保各责任中心的会计报告是否真实,建立内部审计与内部牵制。
管理会计是一个反馈控制系统,一方面管理会计通过预算与投资者的投资报酬要求对接,并通过预算分解转化为一个企业全方位实现投资者投资目标的过程,使得投资者的要求建立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上;另一方面管理会计把各责任主体和整个企业执行预算过程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以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管理会计决策与控制的内容不仅仅是成本,而是收入与成本的相互关系。传统观点认为管理会计是一个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原因在于:1.管理会计是以成本按习性分类为理论基础的;2.管理会计实质是对内的会计,而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中,成本管理是核心。关于第二点已在前面论述中解决,管理会计不仅对内,而且作为财务会计的引伸,是为了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关于第一点,不可否认成本按习性分类在管理会计体系形成中起到了基础作用。但是,这种分类从实质上看恰恰是把成本与收入的关系揭示出来,而不是把成本从收入中独立出来作为管理会计的内容。由此出发,管理会计决策与控制的内容实质是成本与收入的关系。管理会计研究成本与收入的关系涉及两个层次:一是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与收入的关系,它是为了解决决策中对不同成本应如何与收入相联系,以及对不同成本应如何控制的问题;二是总成本与总收入的关系,它是为了解决决策的可行性的问题。在整个管理会计的决策中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是各种决策方式的形成基础,而谋求总收入与总成本之差,即利润最大化则是各种决策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三、关于管理会计的内容
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和管理会计的性质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管理会计的内容包括预测和决策以及规划和控制,也就是通过预测做出决策,各种决策的有机统一形成规划,以规划为基础进行控制,以保证决策实现。这种分类从横向体系上说明了管理会计的内容,我们还必须进一步研究管理会计在纵向线索上按哪些主体要素贯彻始终。我们认为形成管理会计的纵向线索,要实现以下结合:
(一)人与物的结合。从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看,两种基本理论在影响着管理会计,一是经济理论,二是管理理论。以前者为基础,管理会计强调数量方法与分析技术的运用,而这是以物的运动规律为基础的,通过各种物质要素的组合,以期实现最大的利润或使成本最低,这样就形成各种数学模型与最优解。以管理理论为基础,把有关组织行为学理论用于指导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系统就成为社会人文系统的一部分,管理会计更突出人本主义的思想,强调人的行为与对人的组织会对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产生直接影响。实际上,管理会计必须把人和物两个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尽管预测和决策与规划和控制,从形式看是通过其实现物的投入较少而产出较大,但从实质上看是要通过对人的组织,激励人的行为以实现利润最大或成本最低。实现人和物的结合,在管理会计中应做到:1.必须考虑预测和决策主体以及规划和控制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物的作用;2.必须考虑预测和决策对象中以及规划和控制对象中人的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物的作用;3.以这两点为基础研究预测和决策与规划和控制的组织过程。
(二)过程与结果的结合。管理会计的演‘变也可以分为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强调结果的确认与计算,并通过模型的方式实现,第二阶段强调过程的控制,并通过行为程序的方式实现。这种变迁与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的采用密切相关,早期的管理会计研究一般采用规范研究以及以模拟模型来检验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这些都强调预测和决策的结果以及规划与控制应达成的目标。现在,管理会计越来越多地采用实地研究设计,强调过程对结果的根本作用。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美国管理会计注重模型及其结果的研究,日本管理会计注重实现结果的过程研究。前者研究的结果大多是最优控制模型的产生,缺乏一定的操作性,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目标性;后者研究的结果大多是一个管理控制过程,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前瞻性和目标性显得模糊。可见,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可以既目标明确,又能确保目标实现。目前管理会计中的弹性制造系统、适时系统、全面质量控制、作业成本会计等,意味着管理会计正朝着将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的方向发展。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必须做到:1.管理会计中的最优模型所得出的最优解不能仅仅是理论最优解,必须与模型中未考虑的环境因素结合起来,转化为可实现最优解;2.为了确保最优解的实现,必须建立一个会计与业务的控制过程,并强调对不确定因素的控制;3.在控制过程中必须将规范与弹性结合起来,考虑人在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取数分析与结果计算的结合。传统管理会计把模型运用和结果计算放在首位,而忽视模型运用的前提分析与结果计算的取数过程,以致误入照搬照套的歧途。应该说,比之于结果计算,取数分析过程更为重要,在经济行为分析中,作为计算依据的取数是否正确,决定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作为模型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决定了模型的可运用性。实现取数分析与结果计算的结合,在管理会计中必须做到:1.进行模型的理论使用前提与现实前提是否存在的比较分析,从而确定选用的模型或对计算结果的可能修正;2.应确定取数的一般过程及其分析要求;3.应确定取数的方法以及取数的分析方法;4.任何取得数据都必须进行确定性、可靠性评价,进而确定所取数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5.对模型中运用的计算数据,凡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应提出控制措施。确实找不到控制措施的,必须对取数进行风险值测定,并调整取数的大小。
总之,本文的意义在于:1.不能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割裂或等同起来,应该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并使管理会计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展;2.要通过研究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和内部经营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需要,进而确定管理会计应提供信息的内容;3.应通过管理会计发展规律以及存在缺陷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管理会计体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作为对信息处理最为快捷有效的工具,在各行各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在会计这门学科中,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使会计信息处理有了质的飞跃,随着Internet出现后,全球信息处理网络化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单机工作系统的不足日趋明显,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网络会计应运而生,弥补了会计电算化的不足,成为会计发展的新领域。本文将就网络会计的产生和特点,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冲击以及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会计的产生、特点和它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一)网络会计的产生及特点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会计环境在网络下也发生了变化。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企业内部网(Intrane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则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同时使企业内部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更好的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网络会计就产生了。
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特别是Intranet,它利用了Internet的一系列技术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以网络的衔接方式进行重新组合,其结果是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这就使网络会计信息处理具有以下特点:
1、在线反馈功能。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每一项变动都可以实时予以反映。
2、全面反映功能。通过在线访问,信息需求者可以获得网上所有企业开放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
3、实时分析比较功能。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包括了网上所有企业信息。企业内财务人员可在此基础上得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正确地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网络会计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在以信息为中心的国际技术浪潮影响下,使人们加强了对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工具的研究,在会计领域,会计电算化也得到了发展与普及。它相对于手工处理会计信息方式有了长足的进步,它使得数据载体处理工具有了很大的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信息处理的质量。
但在网络信息时代,以单机工作的会计电算化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数据传送时间长,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交换不畅,信息使用者查看数据资料不方便等。而网络会计弥补了这些不足,具有以下优点:
1、资源共享。网络上的计算机不仅可以使用本机资料,还可以任意使用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内的资料。
2、设备共享。网络化以后,网络上的计算机可共享服务器的各种硬、软件,特别是一些贵重设施,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通信方便、快捷。连人网络之后,信息可利用网络上各部门的计算机快捷通讯。
4、分布式处理。一项复杂的工作可以划分多个部分由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二、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一)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
网络会计的产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它不仅改变了会计信息生成和传播途径,而且给传统会计中理论和实务带来了很大影响。
在会计基本理论中会计四项假设是最为重要的,但随着网络会计的产生,四项假设中三项假设有变动和改变,只有货币计量假设没有很大变动,只是更趋于实际。
首先,会计主体假设是诸项假设中最主要的一项,是会计工作的单位,如果该假设不能成立,以下几项假设均不能成立,会计工作也无法开展。但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Virtualcorporation)是一个虚拟公司,所以它不同于传统会计主体的范畴,很难确定会计主体。因此需要我们转换概念,用相对会计主体也就是网上存在的这个临时组织来代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才可以明确该会计任务完成的职能。
其次,持续经营假设由干网络会计的产生而不能成立,继之而起的应是面临解散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在传统会计中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考虑,财产估计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而设立的,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会计可实时反映分析财产估价和费用问题。而且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一个存在于网上的临时性组织,进行的多是一次性交易,完成后即进行解散。
再次,会计分期假设也由传统的划分方式变为了适用于网络会计的划分。它的产生是因为在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下,由于提供会计信息的技术受到限制,系统加工信息需要较长的时间,划分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期间,可实现报表的连续性和规律性。由于高科技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采用,网络公司的交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立即解散。所以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再划分时间段已无必要,只要把会计期间与变易期间统一就可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在一次交易后只编制一次会计报表便可满足需要。
(二)网络会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核算工作是依照一定范围进行的,但是网络会计的出现使会计中原有些原则受到冲击,有的原则丧失意义,有的原则应进行修改,这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1、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它的作用主要是限定期间内费用和收人的分配,而在网络会计中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所以无跨期分摊收入和费用的同题,权责发生制就失去了其基础,另一种方法现金收付制则更适用于网络会计。
2、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冲击。如前所述,网络公司是个临时性组织,它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所以它的成本计价按现行价值,可变价值等公允价值更合理。历史成本对网络会计而言已丧失了意义。
3、对会计报表的挑战。提供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真实的、可靠的、及时的会计数据。传统会计中,报表是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编制的,所以无论是动态报表还是静态报表都有面向历史的缺陷,用网络会计的电子财务报表更适应决策者的要求。这种即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是以往会计报表所无法比拟的。电子财务报告的运用还可有效扩大其各种信息容量。
4、对会计职能的影响。网络会计对核算、监督职能均有要求,尤其是会计监督职能。由于其组合方各自利益不同,按时间划分,会计监督在网络会计的整个交易过程中分为交易前监督,交易中监督,交易后监督。严格执行这些监督即可保证网络会计工作安全有效的运作。随着时代的演进,会计已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网络会计的出现对会计管理产生了影响。如:网络会计的运作,诸多信息千变万化,要高速传递而不能产生半分差错,就要求会计管理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从而对会计管理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网络会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一)网络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l、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网络环境下,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得以传递,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鉴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所以很难保证信息的完整与真实。财务信息被截取、篡改、泄露财务机密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由于网络上任意一台计算机都可获得其他计算机的信息资源,所以企业在网上进行贸易时,也易处于风险之中。主要是一些非法操作,如网上黑客的恶意攻击等、病毒也是网络安全的一大劲敌,要采取适当的防病毒措施。
(二)问题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会计带来的优势,保证信息数据质量和安全,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结合会计需要,确保网络安全有效地传递信息。
l、加强对数据输人的管理。网络环境下,大量不相同的会计业务交叉在一起,再加上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的出现,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一旦有缺乏严格控制检验的凭证录入到整个网络系统中,就很难查明原因,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因而把好数据录入关,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十分重要。
在输入系统前数据都要经过检验,输人工作也应由多人多组分担;对输入的数据、代码等进行必要的校检,以保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点,可以把同类凭证按凭证号顺序分成几组进行输人。
2、加强对数据处理的控制。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可采用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集中分散式是由网络服务器统一对各数据库进行管理,服务器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各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分别在本站处理各自的业务。每天结束,各个工作站都将当天新处理的业务数据传送到服务器,由服务器集中进行序时处理,并加人相应的数据库中。授权式是当工作站有业务需要访问网络服务器中的数据时,服务器可以根据当时的忙闲决定是否允许访问,若闲则可授权访同,否则不允许。
(三)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和保密性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研究内容。
1、系统容错处理。它通常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措施。从网络的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到网络协议采取了一系列容错与纠错处理,从宏观上保证了信息传输过程的可靠性。微观方面的措施则因具体的网络环境而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它的容错能力。
2、安全管理体制。它的重点是存取控制,就是把计算机用户对信息的读写或修改控制在一定级别范围之内,其基本途径是身份认证、权限和记录日志。在网络中通常设置三级权限,其他用户的权限由系统管理员授予。
3、安全保密技术。对病毒的防御现在通用的方法是采用防火墙技术,它可以将包括病毒在内的非法入侵访问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对于信息流则普遍采用加密技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数据加密的主要是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物理意义开放的同时,挺高了安全防范能力,保证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增加了网络的“免疫”能力。
四、结论
总之,随着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的不断发展,网络会计将会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网络会计将会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优势,成为当代会计学中最有潜力的新领域。
【摘 要】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提法称为公允价格更为妥当,应该将其作为一种计量理念,而非一定要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冲击了现有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基础,也对实现原则进行了否定,给财务分析带来了现实影响。会计体系只能适度容纳公允价值,防止过高性评价,要特别注意滥用公允价值所带来的可能后果的管制。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决策有用观; 经管责任观 概念框架
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成为最大的亮点。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在交易性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准则中都有体现。公允价值的采纳和应用对会计基本理论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如何认识这一冲击,关系到会计的地位与作用,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会计信息。笔者拟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一、对公允价值的认识
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是作为一个会计计量属性提出的,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相并列。对此,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看法。
其一,认为公允价值不是一种独立的会计计量属性,而是所有会计计量属性共同应遵守的理念。历史成本是资产购置或负债发生当时的公允价值,买卖双方经讨价还价而达成,具有公允性、客观性、可靠性(可验证性);重置成本是资产盘盈等特殊场合无法获取历史成本资料时根据新旧程度假定按现在价格购置而发生的成本,这一交易虽具有假定性,但与现实交易为参考,应该说是公允的;可变现净值也是假定资产卖出参考市场价格而可实现的现金净流量。与重置成本是“进入”会计主体不同的是,可变现净值是“退出”会计主体,其公允性也是毫无疑问的。现值是一种在考虑未来利率水平、通货膨胀、信用风险等因素下的折现现金净流量,它虽无实际交易,但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实际上是一种估值(理论价值),与中介市场对此资产的评估价值相当,具有公允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5号概念公告没有使用公允价值这一术语,但是其描述的某些计量属性可能与公允价值是一致的。在初始确认时,历史成本通常被假定为接近公允价值,现行成本(与重置成本基本含义一致)和现行市价(清算条件下的“退出”价格)均满足公允价值条件,但可变现价值与现值、公允价值是不一致的。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罢,虽然这些组织在积极推行公允价值,力图使财务报表上资产负债的计量更接近当前现实市场状况,但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公允价值是应该作为一种计量理念,而非一定要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反过来说,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是公允的,难道其他计量属性计量的结果是欠公允的吗?
其二,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这是目前新会计准则体系所倡导的。持这种看法的学者基本上将公允价值看成是一种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资产与负债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价格对特殊项目(如持有的其他流通股的价格)进行重新计价。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在审计后一般从次年4月1日起才开始对外公布,这样的话,当时费力费神加以改变的计量属性所计量的结果与三个月后的市场价格可能相去甚远,甚至于面目全非,上年确认的未实现损益可能已经烟消云散,甚至性质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公允价值确认是否对投资者有意义还值得反思。
其三,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计量属性,它并非一种计量属性,而是可以表现为多种计量属性。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并无本质差异,只是第一种观点更为强调公允价值的理念指导作用。谢诗芬认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最能恰当反映会计要素本质定义的计量属性,最能体现公允性的。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提法称为公允价格更为妥当。美国会计学家littleton认为,会计的基本问题是价格而不是价值。确实,会计是反映性的,要体现现实交易的要求,只有存在买方和卖方两个独立利益主体才存在心理上对价格的感受——公允与否。而价值是理论上的,是抽象劳动或者说是内在价值的体现,具有唯一性,不存在公允不公允问题。举例来说,某商家制造的甲商品抽象劳动为50元,在实际销售时可能卖给a客户是80元,卖给b客户是100元,均顺利成交。应该说,这些成交价都是公允价格。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尚未专门构建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笔者认为现在适逢其时。将公允性、真实性、价值、价格、信息、利润、透明度、现金流量、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基本概念放在概念框架中进行严密界定非常必要,它可以统驭理论范畴,形成一个首尾一致、逻辑严谨、内涵丰富的体系,以指导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实务。应将目前的五个计量属性进行适当调整,剔除出公允价值,引入现行市价,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和时间三维度构造完整的会计计量属性体系。
二、公允价值对会计基本理论各方面产生的冲击
(一)对会计目标的冲击
在会计目标方面,理论界有两种基本观点: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前者认为,会计目标就是以恰当的形式有效反映和报告资源受托者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代表人物有曾经担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的日裔美籍学者ijiri yuji。他认为,历史成本计量有可验证的事实为依据,堪称天衣无缝,可以称为“硬”计量,其他计量属性可靠性差,不利于受托者经管责任的履行,不宜提倡。应该说,经管责任观更多地考虑了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利益,比较忽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的提供应该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于重要的信息要充分、及时、真实地披露,对于不重要的信息可以简化处理。公允价值的提出,使得会计目标一边倒地滑向决策有用观。笔者认为,两种会计目标理论各有千秋。会计信息披露时既要考虑用户的需求,也要考虑企业的利益。比如,有的信息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危及到竞争利益,可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豁免,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建立豁免机制,否则上市公司将疲于应付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会计核算和报告成本将无限放大。供应与需求的平衡需要监管部门认真考虑。公允价值也绝非完美无缺,只能在特定情况下采用,不适合对所有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否则会计的框架会倒塌。举例来讲,企业自用固定资产的价值来自于加工的产品的附加值,但这种现值是难以通过贴现的方法轻松搞定的,更不是当前出售的所获得的利益,它只能用历史成本为基础,考虑折旧和减值因素计量。
(二)对会计假设与基本原则的冲击
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必然要冲击现有的会计假设和基本原则体系,必须要重新加以认识。四大会计假设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都在新会计准则中有体现。公允价值对四大假设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但过于强调分期兑现损益,货币计量上用期末货币单位对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进行重新计量,而对其他资产不按期末货币单位进行调整。公允价值实际上进一步加大了资产负债表上不同项目的计量依据差异。正如美国会计学家robert n.anthony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反思》一书中所言,(资产负债表上)单独的每一个项目是有用的,但是它们的合计数却没有任何意义。个中原因是多种计量属性的混合使用造成的。在对会计基本原则的冲击上,实现原则受到无情的破坏,权责发生制得以强化而收付实现制得以弱化。
(三)对会计确认计量及报告的冲击
传统会计强调确认已经实现的损益,而公允价值的倡导则打破了这一原则。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持有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除非变卖处置一般不确认为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初始计量的结果要进行例行调整,体现了动态计量的思想。当然,这种因动态计量产生的损益与传统收益观下的收益性质是不同的,呈现出暂时性、未实现性、变动性等特征。投资者必须在报表阅读和利用时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财务分析角度看,由于非经常性损益、未实现损益等的不断增多,基于收益细分和盈利结构的财务质量分析显得更为重要。在结构上,重视已实现(特别是已收到现金)收益、主营业务产生的持续性收益、预期可增长的收益,对投资者而言更有价值。
三、适度容纳,防止滥用公允价值的建议
公允价值的提出和应用带有革命性,它带来了会计各方面的反思。然而,公允价值只能适度容纳而不能全面取代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每一种计量属性都各有利弊,在增强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同时,必然要以牺牲客观性等为代价,不仅会增加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量,会计处理的随意性也会增加。笔者认为,会计准则的制定部门应该出台细则,或者单独制定一项具体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进行详细规范,引导会计工作者领会精神、掌握标准、合理应用。目前我国的市场发育、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的理解、投资者对公允价值的期望和利用、审计工作者对公允价值的尺度把握、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都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充分重视滥用公允价值进行过度盈余管理的危害性,以不断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1. 为什么要研究管理会计理论
会计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因为会计工作的实践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当人类进行共同生产的时候,由于管理经济的需要,它作为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工作就开始出现了。说它年轻,因为人们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只不过几十年的历史。但纵观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有关会计理论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几乎全部集中在财务会计方面,甚至有人认为会计理论就是以认真研究和贯彻公认会计原则(gaap)。为基本内容的。直到目前为止,还很少看到有关研究管理会计理论方面的专著,在所有西方管理会计教科书中对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也很少涉及。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西方国家一般都把管理会计理解为是各种专门技术的应用。譬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fac)将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会计是对管理当局所应用的信息(财务和经营的)进行鉴定、计量、积累、分析、处理、解释和传播的过程,以便在组织内部进行规划、评价和控制,保证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从上述定义来看,似乎管理会计就是利用经济数据通过各种专门方法来帮助企业管理当局作出决策的各项具体工作。即只有技术方法,而没有理论研究。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众所周知,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成本会计中逐渐派生出来的,距今有数十年的历史。它适应资本主义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扩大了传统会计原有的事后反映与定期监督的职能,使现代会计科学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灵活的适应能力。就拿我国情况来说,尽管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是在80年代初,起步较晚;但许多大中型企业自从“零敲碎打”地采用了管理会计的一些预测分析,决策分析、责任会计等专门方法以后,在改进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就尝到了不少实实在在的“甜头”。所有这些事例充分证明:在管理会计各项工作实践的后面,必然有一定的“哲理”在指导它、影响它、支持它;否则管理会计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我们把管理会计实务中内含的各种哲理加以归纳、提炼、升华,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认为这就是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目的在于建立一套严密的概念框架,用来指导和发展管理会计的实践。2.什么是管理会计理论为了阐明这个问题,根据逻辑推理首先得弄清什么是“会计理论”?关于什么是会计理论,西方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1)“会计理论是一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用来评价、开拓和完善会计实务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合理的原则。”根据这种说法必然认为对会计原则的研究就是对会计理论的研究。
(2)“会计理论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会计假设、会计概念、会计原则所组成的概念框架”,用来解释会计实务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或者为什么可以用其它办法的理由。这些理由就构成了会计理论。根据这种说法可以看出会计理论是个多层次的结构。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说法,但认为会计理论的概念框架似乎还应加上会计对象、会计职能和会计目标。总之,会计理论是人们在理性的高度上对会计实务的规律性的认识;它一旦形成,必然又会反过来指导和影响会计实务。这就充分证明了:西方的会计原则既是会计实务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r’也是会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人说根据一个国家对会计原则研究的深度就可以对该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水平进行评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会计理论的内涵只包括会计原则。另外,还必须指出,以上所述的会计理论实质上都是指的财务会计的理论;那么,作为现代会计的另一领域的管理会计,它的基本理论又将如何表述呢?艾哈默德·贝尔考依(ahamadbelkaoui)教授在其《管理会计概念基础》(1980年版)专著中,曾对管理会计理论作如下的描述:“管理会计理论可定义为运用来自不同的相关学科的一套基本假设和原则的观点来评价管理会计的技术”。这个定义强调丁“运用来自不同的相关学科的一套基本假设和原则的观点”,突出了管理会计是一门边缘学科;但易使人误解管理会计本身并没有一套前后一致、首尾相贯、浑然一体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对其理论的目的只提“用来评价管理会计的技术”,似乎也不够全面。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理论可定义为“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管理会计对象、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基本概念、管理会计基本假设、管理会计原则所组成的概念框架,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开拓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
本文拟先对管理会计理论结构(概念框架)中的前三者加以论述,后三者则拟另写论文进行探讨。
3. 管理会计的对象问题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是什么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西方所有的管理会计专著或教科书中,似乎从来未涉及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我们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或学科,都应有它特定的工作对象和研究对象。管理会计当然也不能例外,因为它不仅是区别管理会计工作和非管理会计工作的界限;也是划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及非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的前提。管理会计的对象究竟是什么?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看法颇不一致:有的认为是“现金流动”。有的说是“价值差量”... ...等等。笔者均不敢苟同。我认为要探讨管理会计的对象,首先应解决现代会计的对象是什么,现代化管理的对象又是什么?因为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现代会计是现代化经济管理这个大系统的分系统,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则是现代会计这个分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分系统、子系统与大系统的对象就总体上来说应该基本上一致,但由于分工不同,在某些方面可各有所侧重。我国会计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会计对象的讨论已有多年的历史。最流行的说法则是60年代提出的“再生产过程的价值运动”。由于这种描述概括力很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价值运动”在社会主义国家表现为“资金运动”;在资本主义国家则表现为“资本运动”),因而一直沿用至今。但应该注意的是:60年代初到现在已经历了30个春秋。在这段时期内,客观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飞跃发展。很明显,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创立,新的技术革命的兴起,标志着人类正步入信息社会的高技术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化管理已经把总体管理的对象(即客观的经济活动)分成物流(指物质生产的实现过程)与信息流(指对物质生产各种情况的反映)两大系统。这种管理观念的突破,势将对会计的传统理论(包括会计的对象)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目前正在执行的“会计对象是再生产过程的价值运动”的观点可进一步加以探讨。何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尽管货币计量是现代会计综合计量手段中最重要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手段。特别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计量手段兴起了一系列的革命,出现了许多新的综合计量手段,例如质量综合计量、标准实物计量、经管责任综合计量、潜在因素综合计量... ...等等。它们大大丰富并扩展了会计反映的科学内涵,也有效地提高了会计反映再生产过程的能力。这里还应指出,从理论上讲现代会计可从多方面采用不同的综合计量手段对多样性的客观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是否能把客观经济活动都反映出来,还要取决于:(1)管理当局的需要;(2)人们已掌握的计量手段。根据以上的初步分析,笔者认为现代会计的对象似可改为“能反映和控制的经济活动”较为妥切。另外,由于会计的本质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我们认为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或能反映和控制的经济活动本身并不能直接输入会计信息系统。实践证明首先进入会计反映视野的是客观经济活动的状态和特征的综合表现,即综合的经济信息,而不是经济活动本身。经济信息一经产生和出现,就成为会计人员追踪的对象。可以认为会计工作开始反映的对象是综合信息源(即综合经济信息的原始状态);全部会计处理过程就是综合经济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存储、输出,从而形成综合的信道。会计的控制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影响者,即各层次的管理人员与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会计的基本特征就在于通过对再生产过程的反映而实现对再生产过程的控制,它实质上就是借助于各种综合的经济信息来对经济活动及其效益来实施控制,是一种信息控制。但必须指出,会计控制实际上不能一次完成。它首先是及时提供各种对管理者有用的、准确的、全面的、综合的经济信息来影响各级管理人员的行为,促使他们接受会计信息的意见;然后通过信息反馈,参与各级管理层次的管理活动,并对其经济活动和效益实施综合控制。综上所述,可见现代会计的对象若描述为:“能反映和控制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出的信息”,似乎与其所属的大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对象分为物流与信息流”更为合拍。依同理,由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分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因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对象从总体上来说也应该是一致的,即能反映和控制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出的信息,但两者由于分工的不同,在时、空两方面各有所侧重。财务会计的对象在时间上侧重于过去的、已经发生的经济及其发出的信息;在空间上侧重于经济活动主体的全部经济活动及其发出的信息。而管理会计的对象在时间上则侧重于现在的以及未来的(预期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出的信息;在空间上则侧重于部分的、可供选择的或特定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出的信息。
4. 管理会计的职能与目标问题
管理会计的职能.西方会计学家从来就没有谈论过管理会计的职能问题,一般、只涉及到管理会计的目标。笔者认为“职能”与“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固有的本质属性,它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会计的目标(中国的语言习惯喜欢用会计的任务来代替它)则是人们根据不同时期的客观需要与可能,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属于人的主观意志,它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但无论怎样,会计目标总不会超越会计本身的职能。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界一般都认为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这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所作的科学概括——即“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来理解的。但是,到了50年代以后,企业会计系统为了适应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于是会计实践已经远远超过单纯的事后反映和定期监督的范围。在这样情况下,笔者认为财务会计仍具有反映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至于新派生出来的管理会计,则把传统的职能扩大到以下四个方面:规划的职能 主要是利用财务会计的历史资料及其他人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并帮助各级管理人员对某些一次性的重大经济问题作出专门的决策分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编制企业的整体计划与责任预算,确定各方面的主要目标,用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组织的职能 主要是结合本单位的具本情况,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与使用。控制的职能 主要是根据会计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对预期可能发生的或实际已经发生的各种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分析,以便在事前或日常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评价的职能 主要是事后根据各责任单位定期编制的业绩报告,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业绩,以便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
管理会计的目标
美国会计学会(aaa)的下属单位“管理会计学科委员会”曾对此作过研究,认为确定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建立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一项基础工作。另外,艾哈默德。贝尔考依教授在其《管理会计概念基础》专著中还指出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帮助管理当局对资源的最优化使用作出决策。但结合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的总目标似可改为总任务,即:“协助管理当局作出有关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决策。”至于它的具体任务则应与其所有的主要职能联系起来,并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确定各项经济目标 包括对目标利润、目标销售量(或销售额)、目标成本、目标资金需要量的预测与确定;协助管理当局对计划期间一次性的重大经济问题作出专门决策(包括短期经营决策与长期投资决策);以及在上述基础上编制出资源最佳配置与流动的全面预算与责任预算。合理使用经济资源 包括在责权利相结合的基础上制订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责任会计制度;并利用行为科学的原理与逾励策略,以及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务的消耗与最少的资金占用来完成计划所规定和各项目标。调节控制经济活动 .包括事前制订成本控制制度和开展价值工程活动进行预防性和前馈性的控制与调节;以及日常根据各责任单位定期编制的业绩报告所反映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进行反馈性的控制与调节’,借以保证各项经济目标的实现。
评价考核经济业绩 包括利用标准成本制度结合变动成本计算法,对日常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追踪、收集和计算;定期根据各责任单位编送的业绩报告来评价和考核它们的实绩与成果;确定它们履行经管责任的情况和应受的奖罚;总结经验、揭露矛盾,挖掘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潜力,并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摘要:环境会计是会计领域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关于环境会计的概念、假设、计量、报告及记录等是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其相关内容的梳理,提出具有实践性的观点、程序、方法,希望能对今后的研究、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关键词:环境会计;概念;假设;确认;报告
一、环境会计
英国《会计学月刊》1971年刊登了比蒙斯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1973年刊登了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自此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1990年rob gray的报告《会计工作的绿化》,是有关环境会计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环境会计研究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中心议题。
环境会计是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业会计。环境会计核算的会计要素,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辅之以其他计量单位及属性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但环境会计货币计量单位的货币含义不完全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按照劳动价值理论,只有交换的商品,其价值才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对于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的物品,是不计量的,会计不需对其进行核算。然而这些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的物品有相当部分是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因此,环境会计必须建立能够计量非交换、非劳动物品的价值理论。
二、环境会计假设
(一)资源、能源的价值
资源是有限的,越开采就会越少。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采,对已被过度耗费的存量资源要进行不断的补偿。生态资源的有限性还决定了要用一定的方法对生态资源的存量、流量进行测算、计量、评估、对比等。
(二)国家主体
生态环境资源应当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权益,这是由生态资源的特点所决定的。任何生态资源都既对当地产生影响又对全局产生影响。由于生态资源地理属性和发挥其作用的迁移性,使其对生态资源开采的影响、生态成本的补偿、生态收益的确认都大大超过了地理属性的范围,从而使环境会计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展,并呈现出宏观会计的显著特点。
(三)资源循环利用
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从传统工业社会以“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经济增长模式,通过物质循环流动,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四)价值等多种计量
传统会计要素都以货币进行计量。环境会计却不能被限制只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生态资源状况;用货币计量反而不能说明问题。但在财政转移支付量上、对生态建设的项目投资上,却又不能不用货币计量。困难的是如何把这两种计量统一在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里,如何使两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转换。
三、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是环境会计研究的难点。环境会计的计量可以建立在边际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于包含劳动结晶的环境要素,按劳动价值理论建立的计量方法、计量法则,按边际价值理论建立的计量方法计量。围绕环境会计中的确认问题,分析环境会计要素确认的特殊性,重点研究企业环境会计中的资产、负债、成本等会计要素的确认问题。
(一)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环境负债是指由于过去或现在的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而承担的需要在未来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义务。它是企业承担的各种负债之一,具有企业一般负债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殊表现。按照对环境负债的把握程度,可以把环境负债分为确定性环境负债和不确定性环境负债。
1.确定性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确定性环境负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引发的、经有关机构作出裁决而应由企业承担的环境负债。主要包括:排污费、环境罚款、环境赔偿和环境修复责任引发的环境负债。
环境责任导致环境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是很简单的,如排污费、环境罚款和环境赔偿,通常是由环境执法部门或司法程序确定。这些环境负债的计量也很简单, 可直接根据环境执法机构的罚款金额或法院裁定的金额进行计量即可;相反,有些责任的认定和负债的计量是复杂的和不确定的,如环境修复责任的认定及其导致的环境负债的计量。对于法律、法规强制要求性的环境修复责任,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的提取比例和提取标准进行计量。对于企业自律性环境修复责任,可以根据企业决策机构或专业咨询机构的测定,考虑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均衡企业社会责任、社会环保形象、环保目标等诸多因素综合确定提取的标准和提取比例。在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提取的比率和金额也可能是不断变化的。引发这种变化可能是多种原因,如企业承受能力的增强和企业形象的更慎重考虑,企业可能提高提取比例;还有对环境修复费用的重新测定或评估,导致对环境修复责任的判断发生变化;企业环保目标的修正等。
2.非确定性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也称为或有环境负债,是指由于企业过去生产经营行为引起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责任。在过去的企业会计业务中,人们很少关心企业环境责任引发的潜在环境责任承担问题,只有在切实遭受环境处罚和赔偿时,再作为一项营业外支出项目处理,这种处理方式缺乏稳健性,所提供的信息也是不完善的。企业环境会计应当借鉴或有负债的理论与实践来处理环境影响责任问题。如果环境责任发生,且其导致的损失金额可以合理地予以估计,计提或有损失。
(二)环境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1.环境资产界定
目前在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界与会计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形成了下述三种主要的看法。
(1)从环境会计的定义或其研究对象出发所推论的环境资产。对环境资产的认识,有的学者是在环境会计的定义或其研究对象中予以界定的。由于学者们对环境会计的定义或其研究对象认识不同而导致了其所界定的环境资产也不同。如英国邓迪大学格雷认为,环境会计中的环境资产是人造环境资产和自然环境资产。孙兴华等认为,环境会计的对象是全部自然资源环境。王冬莲、等人认为,在环境会计中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确认为资产,实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偿耗用制度。可见,其所指的环境资产包括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资产。
(2)从宏观角度直接定义的环境资产。从宏观角度直接定义环境资产的权威当属1993年联合国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和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给环境资产所下的定义,不过二者对环境资产的定义还是存在差别的。
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认为,只有那些所有权已经被确立并且已经有效地得到实施的自然产生的资产才有资格作为环境资产。为了符合环境资产的一般定义,自然资产不仅必须要被所有人拥有,而且如果给定技术、科学知识、经济基础、可利用资源以及与核算日期有关的或在不久的将来可预料到的一套通行的相对价格,它还能够为它们的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不满足上述标准的被划在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环境资产范围之外,特别是所有权不能被确立的环境资源,包括空气、主要水域和生态系统等,因为这些环境要素非常巨大、无法控制,以至于不能对其实施有效的所有权。
(3)从微观角度直接界定的环境资产。从微观角度对环境资产直接进行界定也因有关组织机构或学者的认识不同而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认为,环境资产是指由于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而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是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对其所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成本因符合资本化条件而被资本化的部分。
2.环境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依据
对环境资产的确认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判断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项目是否应当以环境资产的形式计入企业财务报表的过程。以什么标准作为基本依据来确认环境资产,是我们研究环境资产确认问题时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资产确认的一般定义可以成为确认环境资产的基本依据。在fasb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企业一般资产的确认提出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四条普遍适用的具体确认标准 , 这些标准是我们研究环境资产确认条件的基本理论论据。
一个项目是否应确认为企业的环境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符合定义。对于企业发生的成本只有符合这一环境资产的定义才可确认为企业的环境资产。
第二,货币计量。而对于企业发生的不能用货币计量的有关活动或事项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环境资产。
第三,决策相关。只有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关环境成本的资本化才能确认为企业环境资产。
第四,可计量性。由于企业环境资产是企业环境成本的资本化,而环境成本往往是企业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的。因此,对企业环境资产取得时,其价值可以按所花代价进行计量。这种计量是有据可查的、可验证的,因此其计量结果应当是相当可靠的。否则,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环境资产。综上所述,只有那些企业发生的环境成本中同时符合环境资产要素的定义、可用货币计量、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和能够可靠的计量等确认标准的项目才有可能被资本化,确认为环境资产。
3.环境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方法
(1)增加的未来利益法,即导致未来经济利益增加的环境成本应资本化。这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不过,对于污染预防或清理成本,在被认为是企业生存绝对必要的条件时,即使它不能够创造额外的经济利益,也应予以资本化。
(2)未来利益额外的成本法,即无论环境成本是否带来经济利益的增加,只要它们被认为是为未来利益支付的代价时,就应该资本化,这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的。
(三)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环境成本与传统企业成本相比,具有不确定性,但仍能根据相关法律或文件进行推定。在目前的会计制度体系中,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环境成本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导致环境成本的事项确已发生,它是确认环境成本的基本条件。如何确定环境成本事项的发生,关键是看此项支出是否与环境相关,并且,此项支出能导致企业或公司的资产业已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第二,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由于环境成本的内容涉及比较广泛,因此,其金额能不能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则是确认环境成本的重要条件。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有些支出的发生能够确认,并且还可以量化,如采矿企业所产生的矿渣及矿坑污染,每年需支付相应的回填、覆土、绿化的支出就很容易确认和计量。但有些与环境相关的成本一时不能确切地予以计量,对此我们即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予以合理地估计,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费用,在治理完成之前无法准确计量,只能根据小范围治理或其他企业治理的成本费用进行合理估计。
环境成本的固有特征决定了环境成本确认的复杂性,严格确认环境成本是正确确认环境资产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强化环境成本确认的标准,为环境资产的确认奠定基础。
四、环境会计报告
对于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包括独立式环境会计报告模式两种。
(一)环境资产负债表
独立式的环境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为反映环境对财务状况的影响而独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借鉴传统财务会计的做法,环境资产负债表左方登记环境资产,右方登记环境负债及环境权益,也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理论依据。
在环境资产负债表中,环境资产是参照传统会计的做法分为环保流动资产和环保非流动资产两部分。
环保流动资产用来核算与企业环境治理相关的货币资金、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环保非流动资产包括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自然资源以及与企业环境治理相关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环境负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为进行环境保护而借入的银行借款,包括短期环保借款和长期环保借款;二是应付的环境支出,可按其内容分别设“应付环保款”、“应付环保职工薪酬”、“应交环保费”、“应交环保税”等科目进行反映。
环境权益包括环境资本、环保基金和未分配利润。
(二)环境利润表
设置单独的利润表,可以较好地让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揭示企业保护环境和控制污染的成效。
环境利润表按照“环境利润=环境收人-环境费用”这一等式,采取单步式结构计算利润。
由于环保工作带来的社会效益等难以计量,故在环境利润表中的环境收入只通过环保交易收入、环保补贴贡献收入、环保节约收入三大项目来反映。其中:环保交易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交易事项 形成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收人,可分为企业出售废料的收人、排污权交易收入及因提供环保卫生服务获得的收人等。
环保补贴贡献收人是指由于企业获得的政府给予的环保补贴或因取得环保成果 而得到的社会奖金,可分为政府给予企业的支持环保的补助收入和环保贡献奖金收人 。
环保节约收入则是企业在环境治理 中取得的各项节约收入,这一部分收入虽然可能不容易直接计算,但仍然是属于企业在环境治理中获得的经济利益,理应计入环境收入。
环保节约收入可分为企业节约能源及材料的节约额、排污费节约额、节约的污染处理费、节约污染赔偿费,因环保贡献而受政府支持取得的低息贷款节约利息额、减免税收节约额等。
环境费用则按其性质和作用分为环境治理费用、环境预防费用、环境负担费用、环境恶性费用四类。
环境治理费用是企业治理已经存在的环境影响而发生的支出,可分为企业因治理环境花费的材料费用、绿化、清洁费用、环保设备折旧费以及由于购入环保材料而支付的额外费用。
环境预防费用是企业为防止环境污染支付的预防性支出,环境预防费用可分为环保贷款利息、环境机构业务经费、环境部门人员工资及福利、员工环境教育成本、社会环保活动开支等环境负担费用则是企业理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支出,可分为排污费、与环境有关的税金支出、其他环境费用等。
环境恶性费用是由干企业环境治理不力而导致的负面性的开支,可分为环境事故罚款及赔偿、环保案件诉讼费。
(三)会计报表附注
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报表项目中不能反映的非财务信息企业环境会计所采用的具体目标和特定会计政策,如企业环境状况及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简介、环境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政策,环境利润的确认政策等企业面临的环保风险,包括国家环保政策的可能变动、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环保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等环境法规执行情况,可分为依据的环境法律、法规内容及标准以及执行的成绩和未能执行的原因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消耗和污染的环境资源情况所在环境的资源质量情况、企业本期或未来的环保投入情况、治理环境污染或采取环保措施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事故造成的影响及处理情况、企业内部环保制度、机构设置,环保技术研发、环保培训、环保活动等开展情况,环境会计变更事项,包括环境会计方法的变更、报告主体的改变、会计估计的改变等。
环境会计所研究的末端治理模式的特征是先污染后治理,或者是边污染边治理。它把环境污染看做是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在末端治理范式下,自然资本成为被开发的对象,在生产中处于被动的和受忽视的地位。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被人为地降低,很少被维护,以至于被破坏,这是环境会计研究所不能解决的难题。
摘要:本文在金融危机引发对公允价值会计论争的现实背景下,对相关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反思:认为会计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是动态发展的概念;计量属性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呈现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模式;谨慎性原则的理解和运用将因经济周期的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会计本质 会计目标 计量属性 谨慎性原则
一、引言
源于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金融、会计等各界人士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不仅威胁到公允价值会计的存亡发展,而且促使以iasb和fasb为代表的准则制定机构采取措施不断修订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修订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同时,必然涉及到一系列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这需要我们对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反思。任世驰、李继阳(2010)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是按照各个报告时点上的现行市价调整账面记录,通过动态反映使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始终保持一致,目标是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反映,是“会计的重心是计量”的回归。并指出其与按“目标导向”路径构建的当代会计理论在会计本质(信息系统)、会计目标(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和可靠)等各个方面产生冲突、矛盾,因此公允价值会计的出现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颠覆,必须系统反思和重构当代会计理论。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2010)认为,历史成本计量(含摊余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模式将有利于报告使用者评估主体的未来现金流量,iasb制定的ifrs9为公允价值会计改进提供了曙光。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这对公允价值会计是一把双刃剑,既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生存提出了威胁,同时也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必然会涉及到相关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但这并不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彻底颠覆,而是传统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在于以下方面:金融危机对会计本质提出了新要求,会计应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参与控制;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在金融危机时期,会计不应单纯追求“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还应关注宏观金融系统的稳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彩色计量模式将是发展趋势;金融监管的改进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要求在顺周期效应中加入逆周期因素,这将赋予谨慎性原则新的涵义,即区别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
二、会计基本理论的新思考
( 一 )会计本质的新认识 笔者认为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但其基本职能不是反映和监督,而是反映和参与控制。首先,从会计的产生来看,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或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出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需要而产生的。发展到现在,会计已具备一套严格的程序: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含表内列报和表外披露),并须遵循相关法规制度的规定。虽然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了大量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但光靠提供信息,并不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提供信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正如杨纪琬和阎达五教授所说,提供信息只是手段,而实现对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控制才是真正目的。其次,根据马克思对簿记(会计)演进的论述:“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在这里,“过程的控制”即指“控制”、“观念的总结”即指“反映”。马克思的论述说明,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其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反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的大量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而控制则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约束、支配、调整等手段使经济业务事项符合计划或预算的要求。由此也可以看出,控制是目的,而反映只是实现控制这一目的的桥梁。再次,从此次金融危机来看,虽然表象上是因为银行未能披露合理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反映金融产品内在的风险和价值,造成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并与不完善、不及时的金融监管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流动性不断恶化、价格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但经过深入分析和论证,g20认为危机的源头实质上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银行的内部管理失控造成信贷标准的降低、金融产品的日趋复杂和不透明以及杠杆比率的不断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未能与时俱进和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不足。笔者认为,银行的内部管理失控是根源中的根源,监管不利和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不足为银行内部管理失控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外部环境。造成银行内部管理失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会计而言,主要在于其定位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忽视了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控制职能。如果会计能有效发挥其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职能,在银行过度创新衍生金融产品之前,通过为内部管理者提供风险预警信息,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风险,或许能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减少损失。最后,“控制”与“监督”有着质的区别:“控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使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反映符合计划和规定;“监督”本意是从一旁察看、督促,这会导致本属于企业内部的会计“另立中央”。“监督”会导致会计本身内在的、积极的职能异化为一种外在的、被动的职能,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发挥。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控制”这种内在的、积极的职能有助于企业适时掌握信息、做出决策,而“监督”这种外在的、被动的职能会造成信息的延误,不利于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虽然会计具有“控制”的功能,但这种“控制”只能是“参与控制”。因为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决策并不一定完全由“会计”做出,或者说结果并不一定完全由“会计”控制,正如此次金融危机一样,导致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会计”的因素,也有“非会计”的因素,所以会计的“控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控制,而是“参与控制”。
( 二 )会计目标的新认识 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1)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对于会计的目标,代表性的观点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是在公司制和委托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主要指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财务报告如实向委托者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现代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委托方变得越来越模糊。同时,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加深,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逐渐增多。与此相对应,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逐步形成。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而且包括企业未来的信息;不仅包括定量信息,而且包括定性信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有关会计目标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使用对象不同: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企业现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各相关的决策者,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其次,报告的内容不同:前者主要是有关企业经营者的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历史信息,后者要求提供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信息,尤其是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再次,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不同: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是“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而决策有用观下则是“公允价值”和“相关性原则”。最后,报告的形式也有所差别:通常在受托责任观下采用的主要是会计报表的形式,而在决策有用观下,除了会计报表外,还有表外附注。虽然“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各有重点,但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同时,经营管理者也向委托人报告了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委托人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目的在于做出是否继续维持或终止委托责任的决策。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发展和完善。正如solomos所说:“可以把会计确定受托责任的作用看作从属于决策有用,它构成决策作用的一部分。”(2)对会计目标的新认识。在“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下,由于报告的内容更强调有关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信息的形成基础更强调“公允价值”和“相关性原则”,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所要求的信息的相关性成为在既定环境下支配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按市价反映的“公允价值”并未做到真正的“决策有用”,投资者根据按市价反映的“公允价值”信息做出决策,却使市价陷入一轮又一轮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中,不仅造成市场的极度恐慌、金融系统的剧烈动荡,而且危及到实体经济。公允价值会计也因此陷入了论争的漩涡,被指责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应该停止或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直接威胁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存亡。真理总是越辩越明,虽然主流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但这次危机告诉我们:在公允价值计价技术并非完善、监管模式存在缺陷、外部经济金融市场并非完美的情况下,会计不应单纯追求表面上的“如实反映”和“公允”,而应关注宏观经济金融系统的稳定情况。以iasb和fasb为代表的准则制定机构在金融危机之后采取的关于调整公允价值计价的紧急措施也说明了关注宏观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性。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会计目标不应为“决策有用”而单纯追求表面上的“如实反映”和“公允”,而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会计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具有状态依存的特征。
( 三 )计量属性的新认识 彩色计量模式是长期发展趋势。(1)计量属性的定义及种类。计量属性是指资产、负债等可用财务形式定量的方面,即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方面。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性净值和现值分别可以看作是运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计量的公允价值。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下,当成本低于市价时,按成本计价,当成本高于市价时,按市价计价,所以可以认为实际采用的计量属性只包括两种: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因此其最大的优点是具备可核实性,即可靠性较强,但由于其是交易发生时的成本或价格,不随时间的推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相关性不足。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三个层次:首先是主体在报告日有能力进入的活跃交易市场上同类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报价;其次是一级参数之外的,基于直接或间接可观察到的资产或负债的参数估计的价格;再次是基于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参数估计的价格。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最大的优点是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即相关性较强,但由于相关资产和负债并不一定存在充分流动的外部市场,大多时候通常是通过模型和主观估计判断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所以其可靠性不足。(2)对计量属性的新认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不足和其对危机的放大效应是导致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其备受抨击的原因之一。虽然此次危机严重威胁到公允价值会计的生存和发展,但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已经证明:历史成本无法反映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和价值,fasb也坚信“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fasb,1998),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找到更好的计量属性之前,公允价值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完善。就像“历史成本”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权衡的结果一样,“公允价值”也是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权衡的结果。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仅与资产的定义存在内在一致性,而且在成熟有效的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与会计信息的客观、科学的理论精髓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公允价值不仅不会消失或灭亡,而且将成为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但由于现实的资产市场并非活跃、流动和理性,所以使用活跃市场条件下的估价模型所得到的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都大为降低。在金融危机期间,价格的波动是流动性不足造成的,相关资产价值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动,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造成市价的大幅波动,并扭曲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历史成本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在经济不断发展、市场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继续使用历史成本,另一方面,我们应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确定模型或方法、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等的研究,为公允价值的推广运用做好准备工作。无论是资本市场的完善,还是公允价值估价模型和技术的改进,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公允价值将与历史成本将并存,计量属性将呈彩色模式。不仅不同的报表项目应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固定资产往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则采用公允价值予以计量),而且对同一项目,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也可能需要对计量属性进行调整(比如当流动性不足时,公允价值可能导致资产负债的变化没有合理反映主体基本面的状况,历史成本则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彩色模式意味着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存在自由判断的空间,自由判断意味着可能发生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而人为粉饰报表的行为。如果不给信息提供者留有自由判断空间,则需要准则涵盖所有的具体情况,而准则只是实务操作的一个指南,不应该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情况。同时,不同计量模式也会增加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信息的难度。
( 四 )谨慎性原则的新认识谨慎性原则的涵义因经济周期不同而不同。(1)谨慎性原则本义。由于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保守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体现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诸多方面:要求会计确认标准要稳妥合理;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利得和收入、不得低估负债、损失和费用;会计报告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十分普遍,如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但当前者高于后者时,则按账面价值计价。如与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整治、承诺等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应确认为企业的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除此之外,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资产折旧的加速折旧法等都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助于增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避免夸大企业的资产、利润、掩盖不利因素,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可以抵消内部管理者过于乐观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其理性决策。当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容易导致低估资产、收入,高估负债、费用,所以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谨慎”,防止滥用或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设置秘密准备、过度提取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或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等利润操纵行为发生。(2)对谨慎性原则的新认识。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上。虽然关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并导致经济的繁荣期或低迷期被延长,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大多数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顺周期效应。具体来说,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是指,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整个市场比较悲观,金融产品的风险容易被高估,相应其价值被低估。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促使银行大量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或过多计提减值准备,造成业绩下滑,不断下滑的业绩造成投资者恐慌性抛售持有金融机构的股票和管理层奖金的大幅缩水,进而导致金融企业加大次贷衍生产品的抛售力度;同时,按不断下跌的公允价值计价也会使银行难以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这也会促使相关金融企业加大抛售次贷衍生产品的力度。在外部购买市场缺乏的情况下,必将造成次贷衍生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并陷入一种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当中,相应延长了经济的低迷期。相反,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市场比较乐观,金融产品的风险容易被低估,相应其价值被高估,按公允价值计量会确认大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造成减值准备计提不足、银行业绩上升,受利益的驱动,投资者会加大对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力度,造成一种经济繁荣的假象,导致公允价值的进一步上升,并形成一种不断上升的恶性循环,加剧了泡沫的过度积聚,相应延长了经济的繁荣期。由于经济发展存在正常、低估和高峰三个不同周期,且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顺周期效应,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我们应在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基础上,考虑加入逆周期的因素。目前,理论界、实务界和政府部门正在探讨在顺周期效应中加入逆周期因素的措施。在公允价值会计中加入逆周期因素将赋予谨慎性原则新的涵义。具体来讲,就是不应片面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而是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使风险被低估、价值被高估的外部因素,所以应尽可能“谨慎”地高估风险、低估价值,避免风险被低估、价值被高估;相应地,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使风险被高估、价值被低估的外部因素,所以应尽可能“谨慎”地低估风险、高估价值,避免风险被高估、价值被低估。
三、结论
公允价值代表了财务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此次金融危机为公允价值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契机,也对会计本质、会计目标、计量属性和谨慎性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简而言之,会计应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参与控制;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在未来相对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彩色计量模式将是发展趋势;谨慎性原则需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
摘 要: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和说明会计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应包括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内容。
关键词:会计理论 会计假设 会计准则 会计环境
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构成会计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论,它是研究和说明会计活动的理论,也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理论。会计理论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等内容。从会计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财务会计历史最悠久,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是从其开始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由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使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使得会计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的《论会计基本理论》提出,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提出会计的概念,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价会计信息;指明会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范围以及由于社会发展而需要扩展会计学科的范围时,提供一个有用的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个国家以及一些会计国际组织开始研究并且制定、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理论工作者希望会计理论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引导或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讨论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说法不一,大部分采用了理论结构概念框架的方法,即按照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构成来进行研究。
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对财务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所作的合理假定。它是根据会计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提出的,为进一步研究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会计核算的基础条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给会计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不加以假定,企业的会计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会计假设对于进行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规定了会计理论的外延,也是建立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但在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没有使用会计假设的概念,而是采用了会计基本前提的概念。一般地说,前提偏重于公认的真理,假设则注重于合理的假定,所以应采用会计假设更为合理。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往往有相当多的经济业务会脱离会计基本假设,这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特殊的处理。如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并没有遵循会计主体假设,企业破产清算时显然与持续经营假设相背,短期经营行为就不需要对经营活动进行会计分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曾经是美国会计理论界的主要特点,认为会计假设应该是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它应该能够指导会计原则的制定,并且对会计实务有相应的影响。但其存在的问题是,究竟需要设定多少条假设才是科学的,至今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财务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和能发挥的作用,它是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是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会计的要求密切相关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会计职能也将不断增多。我国会计职能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受马克思关于“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论述的影响,对会计职能基本倾向于“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到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从“一职能说”、“二职能说”直到“八职能说”以至“全职能说”并存的局面。但这些研究始终以马克思对簿记的论述为基础进行,没有考虑会计实践的发展,因此不利于会计理论结构内容的完善。
从现代会计发展趋势来看,会计的职能应总结为“反映”和“管理”两大职能比较合适。反映职能是指将会计信息向使用者进行充分的揭示和披露;管理职能是指会计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会计反映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反映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为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服务,管理职能是会计的固有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实践证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越高,对会计与管理结合的要求也越高,会计管理职能也就发挥得越充分。不同会计人员由于其岗位责职不同,一般地应分别发挥不同的职能,这就为监事会和会计委派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财务会计的工作要求——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工作总的目的性要求,它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往往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由于会计目标和会计职能的内在联系,西方会计学界强调会计目标,我国会计学界则强调会计职能,这是由于对财务会计体系运行的目的不同造成的,是期望达到主观要求还是发挥客观功能。目前会计界普遍接受会计目标的概念,但不同学派对会计目标的理解也有不同。如“决策有用性学派”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经济责任学派”则认为,会计目标是反映和报告受托经济责任及其履行情况。我国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的定义是:为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外部投资者以及内部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目前,世界各国大多采用决策有用性观点,笔者也倾向于这种观点。原因在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研究应具有前瞻性,应该从长远观点出发,以确保其框架的稳定和适用。
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同的国家和机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表述为:相关性与重要性、形式与实质、可靠性、避免偏向性、可比性、一贯性、可理解性。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则强调相关性和可靠性。笔者认为,既然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应该是:相关性、可靠性和一贯性。相关性是决策有用性的最重要质量特征,能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的是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可靠性能保证信息使用者获得可靠的信息,避免虚假和误导,以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一贯性能使信息具有可比性,保证多个会计数据具有相同的基础。
财务会计的技术规范——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对财务会计进行业务处理提出的规范要求和判断标准,是财务会计的一种技术规范。会计准则是会计实践工作经验的抽象和总结,它又反过来指导和规范会计实践,为会计人员处理具体业务提供操作规则。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来说,会计准则不仅是技术标准,在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带有经济性和政治性。美国的会计准则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由会计学界开始明确提出会计准则的概念,为行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国际会计协调确立依据。我国的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准则就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作出了规定。
从理论上看,会计准则体系是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但其相互之间还存在需要协调的矛盾。如真实性原则与谨慎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有用性原则之间都有需要协调的问题。
财务会计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按照经济特性对经济业务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它是财务会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经济管理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不同国家的会计要素项目是不同的。会计要素的划分应充分考虑项目内容的基本特征,即项目的同质性、独立性和系统性。这是因为只有根据同型内容和同质特征进行分类才能够对财务会计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效的分类核算;而各会计要素在其本质特征上又应该区别于其他会计要素,这样才有其独立设置的意义;同时各个会计要素之间应存在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能充分体现会计等式的内在联系。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特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静态要素(又称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为动态要素(又称利润表要素)。只有明确规定了会计要素的内容,才能规范会计实务,会计人员才可能在极其复杂的会计实务中得心应手地进行业务处理。
财务会计的社会背景——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所处的各种客观条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会计有其不同的环境状况。会计环境对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实务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会计发展史上历次重大的变革和创新均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而会计的发展对会计环境也具有很大的反作用,它往往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持,经济资源的配置,财经法规的实施等起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各国会计学家都非常重视会计环境的研究,往往将其作为会计问题研究的出发点。
会计界一般认为,会计环境包括生产力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三类因素。在会计环境各因素中,对会计影响最大的是生产力环境,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直接决定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水平。其次是经济环境,包括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组织形式、所有制形式等,它决定会计的研究方向。社会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上层建筑对财务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的确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充分体现不同上层建筑的意志和思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无不与会计环境相关。会计基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又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演进。会计与会计环境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作用关系,一方面,随着会计环境的发展,会计也日益发展和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会计方法也可以促进或阻碍相应会计环境的改变,进而能动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财务会计的处理技术——会计程序
会计程序是指会计处理会计业务、生成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具体步骤,包括记录、分类、汇总、报告、分析等,它是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方法。会计程序的研究往往不被人们重视,这是因为它涉及的是会计的最基本内容,会计凭证、账簿组织、报表体系、会计分工等。其实,在实务工作中,会计程序关系到会计实体各职能部门对经济业务的反映过程和联系机制,会计程序的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合理的会计处理程序,不仅能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控制的质量,而且能加强整个企业的经营协同能力和信息传递速度,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随着会计日益国家化和国际化,会计信息披露已不再只是公司行为,它的供给将主要受市场机制和公共权力等力量的交叉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也随之不断发展,下面笔者将简述西方会计信息披露的三种基本理论。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会计信息是一种商品,它既存在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公司、政府、工会、投资者以及债权人),也存在会计信息的供给方(公司)。如果证券市场和经理人市场正常运转,那么,市场力量就会激励信息供给方提供信息直至每一单位会计信息产生的边际成本等于所带来的边际收益(资本成本的降低),此时市场就达到了完全市场竞争均衡状态,从而实现资源配套的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但这种状态需要以下假设:(1)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和供给者;(2)会计信息是完全和完美的(perfect&complete);(3)市场无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4)会计信息需求者完全有能力理解信息的实质内涵(content)并对此有一致性预期(homogeneous expectation);(5)参与会计信息市场交易的个人都是理性的,都追求效用最大化。实际上,上述假设就是资本市场有效性应具备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如果有用的信息以不带任何偏见的方式全部在证券价格中得到了反映,那么可以认为市场是有效的(farna,1970)。威廉。比弗(1973)曾在《whatshould be the fasb's objectives?》一文论述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对财务会计及其报表的若干启示:(1)只要会计政策没有导致现金流量产生有差别的后果,或对所采用特定会计政策所形成的差别予以披露,以及投资者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以至能够在不同的会计政策之间作出抉择的话,公司所采取的会计政策便不会影响证券的市价;(2)有效证券市场是与充分披露的概念紧密相关——实质重于形式;(3)市场有效性意味着公司不必过分考虑无知的投资者,即会计报表信息不必用过于简单的方式表达,以至任何人都能理解;(4)会计报表并不是惟一的财务信息来源,市场竞争机制会促使信息需求者通过其他渠道(如财务分析师、媒体以及公司管理人员的披露等)来搜集信息,从而使信息需求者能够衡量公司的真正财务状况。由此可见,会计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论意味着:(1)资本市场具有强大的惩罚和激励机制促使自利的会计信息供求双方尽力披露和搜集信息,任何第三方的(包括政府)干预都是无济于事的,此时会计准则毫无必要;(2)这个理论的假设——完全竞争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都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模式,现实中并不成立,更何况人们都是有限理性的(bounded rationality)(simon,1950),信息需求者不可能完全有能力来理解信息的实质内涵;(3)披露有关战略信息及其经济价值可能损害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从而致使信息供给者面临着一种权衡,亦即在提供会计信息帮助证券市场充分发挥资产定价功能与隐瞒会计信息使公司在产品市场的优势最大化之间作出判断选择(newman&sansing,1993),进而可能影响该理论下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原则。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理论
会计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论认为,信息生产的社会最优数量是使社会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信息数量。然而。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的特性,而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externality)和搭便车(free-riding)行为。会计信息的这种特性恰好是新古典理论和规范理论最根本的分歧,因为前者会计信息是视作为私人产品,而不是公共产品。
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理论指出,会计信息产生的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一致性等导致了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从而造成市场力量不能最有效地调节会计信息的供求,因此必须借助第三方(政府)加以干预(准则制定)来实现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标准化,以限制资本市场上的垄断和投机行为(瓦茨和齐默尔曼,1999)。此时,为了实现“最优”的政府管制,会计信息生产的准则应达到什么标准又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许多财务会计学家试图借助社会选择理论来解决此问题,例如,查蒙博斯(chambers,1976)、布若米维奇(bromwich,1980)和卡星(cushing,1981)等论证了会计标准化或部分标准化是可行的。然而,(1)上述三种市场失灵都存在一些同样的缺陷。例如,他们假定政府的选择会带来最佳产出,然而他们并未向考察市场结果那样周密地考察这些选择的结果(verrrcchia,1982),亦即犯了“草总是绿的”的错误(demetz,1969)。(2)会计准则的制定需要全面衡量成本与效益。准则的成本不仅包括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以及公司遵守这些准则时所耗费资源的直接成本,而且还包括影响公司的投资、生产以及融资等方面决策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效益是指在私人市场力量已发挥最大作用的前提下,管制能减少仍然存在的市场失灵,但是目前管制的成本效益性并不能作出明确的论断(司可脱,2000)。(3)准则制定过程是一种“微妙平衡”的政治问题(zeff,1978),它需要对不同的社会目标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进行评判和权衡,从而可能影响会计准则应有的“技术性”规范。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有效市场假设所进行的大规模实证性检验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规范会计理论的合理性。鲍尔和布朗(1968)的开创性研究导致了实证会计理论(positive accountingtheory)特别是实证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成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瓦茨和齐默尔曼在实证会计理论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于1986年合著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已成为会计理论的经典之作。
实证会计理论着重于分析公共干预的政治程序和解释会计标准的制定过程。按照公共利益理论,会计准则制定者被假定为大公无私者,它会权衡管制成本与市场运作改善后所带来的社会收益两者间的大小,从而尽量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然而,由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复杂性,立法监督准则制定者的具体操作是很困难的,因而最佳会计准则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这又导致了另一种管制理论——利益集团理论的粉墨登场,并且该理论也可能比公共利益理论更能预测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司可脱,2000)。根据利益集团理论,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需要经过有关政治程序,因而各类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就会组成压力集团对准则的制定施加各种影响,以便把结果引导到有利于他们的方向,致使公共干预不能为总体利益而是为强大的利益集团服务。总体利益只不过是那些利益集团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托辞而已(watts and zimmerman,1979),因而会计准则制定被人们视为是各利益集团冲突博弈的过程,而不是理性算计的过程(司可脱,2000)。显然,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成本。这种成本不仅包括制定和实施准则的机构运行成本(直接成本)和公司的遵循成本,可能更多的是间接成本——政治成本(political cost),亦即是一种为了转移财富而进行的竞争所导致公司财富转移的经济后果(zeff,1978)。例如,美国政府为防止类似1929年经济危机的重演于1933年颁布了《证券法》,实证研究表明这一法规作用甚微,其原因就在于管制成本太高(汤云为、钱逢胜,1997)。因此实证会计理论认为,会计准则制定应尽量发挥市场机制而避免利用公共干预。尽管他们也承认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但是他们依然强调公共干预的成本会远远超过市场失灵所带来的成本。
实证会计理论以理论为依据广泛运用于会计实务的解释。自从1933年伯利和米恩斯(berle&means)合著的《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一书出版以来,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已成为现代股份公司的重要特征,而且公司所有者与公司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principal-agent)。霍姆斯特朗认为,最有效的激励计划就是让人分担一部分行动后果(如利润分享、剩余利润等)(holmstrom,1979)。运用到财务会计上就是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促使公司经营者提供他们与股东双方可共同观察到的,能传递不包含在回报衡量本身中的有关经营者努力程度的专有信息,并且也能限制经营者通过各种会计政策的选择来操纵上述信息的相关可靠性,从而使股东较容易观察和控制经营者的行为,进而减少两者之间的成本,并最终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可以说,实证会计理论在对会计信息披露实务的解释方面是卓有成效的。首先,实证会计理论揭示了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生产者的激励机制。规范会计理论(normativeaccountingtheory)认为,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和获取与理解信息的能力不同,公司经营者会基于自利和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总是倾向于少披露真实会计信息甚至披露虚假、扭曲的会计信息。相反,实证会计理论指出,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假设下,经理人才市场(fama,1980)和公司控制市场(manne,1965)是公司经营者产生充分信息的非契约性动力,从而有利于股东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进而减少两者之间的成本。其次,实证会计理论对于会计准则制定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实证会计理论认为,不管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含义如何,即使会计政策不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于财务会计报告的各种使用者也还是具有经济后果的(economic consequences)(zeff,1978)。也就是说,会计准则制定不仅要考虑“技术”(如使用何种会计方法能更有利于计量公司的收入与成本),而且也应注意到执行会计准则将会产生的各种经济后果(如财富的再分配、风险程度及其分布以及制定、执行条例和诉讼成本等)。正是如此,会计准则执行所产生的诸种经济后果使得会计准则制定更加复杂化,因为它要求在会计理论领域和政治领域两方面达到“微妙平衡”,从而使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必须允许不同的利益集团参与会计准则制定,并发出征求意见稿(drafts),让所有的利益集团有机会对拟定的会计准则公开发表不同意见。当然这也使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和会计理论研究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四、结论
不难发现,上述三种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各有侧重。具体而言,会计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论是研究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的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是一种理想化的会计信息披露框架,不具现实可行性;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理论和实证理论考虑到特定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各种综合因素,并反作用于理论研究的结果,只是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前者更强调第三方的干预,后者更偏重于发挥市场机制应有的作用。然而,这些理论都只是从静态角度,而未以会计制度变迁(动态和发展)的眼光来考察会计信息的披露。20世纪90年代以来,比较制度分析(comparativeinstitutionalanalysis)不断应用于社会科学中的众多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主要采用相互作用式的研究方法对现行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侧重于在博弈论的框架中研究制度的多样性、互补性与路径依赖性。在一个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的世界里,好的制度可以帮助有限理性的参与人节约决策所需的信息加工成本,因此运用比较制度研究中的分析方法研究会计信息披露无疑是一种独辟蹊径的研究思路。它不是单纯地比较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所产生会计制度(会计信息的公允披露)的优劣性,而主要是研究某种会计制度安排在特定环境中的起源、变迁以及自我实施等问题,更好地实现了会计制度安排与其他制度安排的互补。当然,一国的会计制度也是特定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的各种利益集团力量此消彼长的综合结果,从而影响了它的制定、变迁以及交易成本的高低。毋庸置疑,世界产品与金融市场的日益全球化,将推动各国会计准则的不断趋同,佐证就是最近欧盟宣布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来处理欧盟内公司的会计业务。然而,由于政治、法律、文化及其历史传统的差异,这种演化的方式很可能会相当不同,这就意味着全球会计制度的趋同将是一个逐渐演进的长期过程。这对我国如何制定和修改会计准则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与会计作业间接相关的营销活动分析
在会计作业中要想更好的结合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服务于营销人员的业务,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是财会人员在资金预算及营销费用投入量上作出科学有效处理的一把利器。所谓产品生命周期就是指产品及服务从上市进入到市场那一刻起直到无法适应市场需求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 导入期、第二阶段 - 成长期、第三阶段 - 成熟期和第四阶段 - 衰退期。产品及服务发展到生命周期不同的阶段时,其所经历的市场环境就有所不同,销售量、利润及顾客的购买特点差别很大,财会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要更加的灵敏,在资金预算、调整营销费用等方面及时的配合营销人员做好相应的会计处理工作。
当产品处在导入期时,销量增长缓慢,产品的研发成本高,顾客不熟知企业的产品、需求量小,利润处在负增长的状态。即使这时销售额增长缓慢、利润负增长,但是企业并不能因此减少营销费用的投入。因为产品要想打开市场,必须得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而顾客的欲望又是有惰性的,所以在第一个阶段要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刺激顾客,是需求达成。假如财务人员依然墨守陈规不求变革,依然按销售百分比法确定营销费用的投入量,估计就很难适应市场的竞争了。当产品处在成长期时,有大量的回头客或者说老顾客和新加入的顾客购买产品,销售额会急剧上升,规模生产的效应使得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利润也急剧的增长。由于此时竞争对手相继进入该市场,使得竞争激励,所以在营销投入上依然要加大投入,避免市场的萎缩。这时的财会人员应快速准确的向营销人员提供实时的市场发生的数据信息,并做投入与产出的预测分析结果,更好更有效的帮助营销人员开展市场工作。
当产品处在成熟期时,竞争最为激烈,市场饱和,并且市场中替代产品大量的出现,顾客此时对产品已经达到专家式的购买。对产品非常熟知。盲目的追求市场占有率而不顾利润的营销投入是不可取的。所以,这时的财务人员应该调出相关的历史数据数据,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使企业开始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将营销力量的重心加以改变。综上,营销的整个过程中,财务人员都必须根据环境情况分析并估量该市场机会,从而确定能否适合于企业的资金情况,能否在现有的资源情况下发挥优势力量获取利润,能否比竞争者更快的占有市场并拉开距离,进而,运用确定、不确定、风险型等决策分析方法,帮助营销人员制定科学有效的营销战略。
会审专业人才学习市场营销学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两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会审专业人才学习市场营销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财会人员处理与会计作业相关营销活动的必然要求:企业要求营销人员为他们所提出的营销花费提供充分的理由,会计人员可以很好地帮助营销人员了解他们的决策是如何影响营销和其它领域的成本水平,并科学有效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营销审计需要财会人员具备市场营销意识:与财务审计相比,营销审计更加注重产生结果的缘由而不是结果本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营销审计看起来就更加重要。并且,企业营销活动的综合性较强和不确定的营销环境,单独的审计部门效果并不显著,这也就确定了营销审计是难度颇的工作。
因此,需要更多的财会机构和人员进行营销审计方面内容的研究。精准的企业成本预算进而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要求:营销成本预算指的是企业的销售收入以及各类营销费用投入的统一称呼。营销成本预算是对企业计划期间内销售数量、销售价以及销售额预测后,并且对未来的销售成本和营销费用水平的确定基础上,进而测定出企业将来一定时期的利润额度,保证最终实现企业营销目标。营销成本预算是营销运作成本管理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制定的好与坏会直接对营销系统能否正常运营产生影响。但是,目前企业的预算管理仅仅在生产领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关于资本性的支出、现金的预算和其它环节的预算企业并没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说,我国企业的全面预算就是生产预算,还未打破传统。要想破冰,必须有一大批既具备专业的财会知识又具备一定营销理念的财会人才。
本文作者:孙喜军 单位:牡丹江大学经管学院,黑龙江
摘要:环境会计是经济学、会计学以及环境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基于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内涵、特点、发展必要性以及研究成果等。通过国内外比较发现,我国环境会计虽已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其起步较晚以及尚未形成科学理论指标体系使得其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总结过去经验,探讨如何发展我国环境会计是我们接下来的任务。
关键词:环境会计;发展必要性;研究成果;国内外比较
一、环境会计定义及内涵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水会计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其依据,对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进行核算的专门学科,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环境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涵盖了会计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利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有关环境方面的账务进行处理,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经济学知识充分运用,以此获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在《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收录了环境会计的词条,其解释为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经济资源作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二、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区别
环境会计虽应用了会计学基本理论,但由于其着重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这就导致了二者之间存在了差异。
(一)会计要素差异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基于传统会计,所以二者的会计要素划分基本是一致的,但环境会计又在传统会计基础之上考虑了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就使得二者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首先针对于资产要素方面来说,环境会计要设置“环境资产”、“环境资产净值”以及“环境资产损耗”;而负债要素中包含了应付环境污染治理费等与环境相关的应付费用;对于所有者权益,环境会计中计入“环境资本”;同时对于收入、费用和利润,在环境会计中分别设置“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环境利润”,进行核算有关环境的收入、费用以及利润。
(二)会计原则的差异首先就会计假设方面来说,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最大的区别便是计量单位的变化,传统会计要求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而考虑到环境会计的特殊性,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无法以货币计量,因此施行以货币计量为主,实物量、百分比等计量辅助结合的多元化计量。其次,在政策上两种会计也略显不同,环境会计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之上开具了自己的特色,增加了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环境会计发展现状
(一)环境会计的产生时间环境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不断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会计分支,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较国外来说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开始。
(二)环境会计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而国外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已经向环境准则与制度方面深入发展,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要基于我国环境会计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进一步探索环境会计的发展方向。
(三)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明确了一些定义以及概念,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以及《环境跨级国际指南》。对于环境会计的发展,欧美两洲一直处于世界前沿,不仅从概念上解决了环境会计的含义,而且就其环境会计建设上发展的速度也十分的快。而我国虽然有徐泓教授将环境会计做为一个分支进行研究,许家林教授提出建立资源会计核算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会计起步较晚,又缺乏科学的定量指标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使得其发展还相对缓慢。
四、环境会计开展的必要性
(一)环境会计使会计核算范围扩大在传统会计的核算中,以所有权不同为基础进行资产的核算,这就使得一些公有资源,如空气、海洋、臭氧层等因为无法划分所有权而导致无法对其进行核算,而环境会计的产生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对公共产权的环境资产进行处理,使得企业的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等能够可靠计量,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有机结合。
(二)环境会计有利于明确企业责任环境通常被认为是共有财产,本应大家共同维护,但是不乏有些人过于注重商业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环境做为代价。而通过环境会计的建立,可以进行相关规定,明确企业关于环境要素的账务处理,迫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从单纯的追求商业利益转化为经济与环境并行。
(三)环境会计的产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的副产物是工业化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实施环境会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将环境因素以新的思维模式将经济学、环境学有机的与会计学融合在一起,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建立环境会计,将企业经济与环境相联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五、研究总结与评述
综上所述,环境会计是经济学、会计学以及环境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开展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具有很大的实施必要性,但是就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而言,虽有研究成果但较国际发展的速度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接下来我们应根据之前的环境会计发展总结经验,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寻找到符合各地的环境会计发展战略。
作者:张万玉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摘要】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提法称为公允价格更为妥当,应该将其作为一种计量理念,而非一定要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冲击了现有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基础,也对实现原则进行了否定,给财务分析带来了现实影响。会计体系只能适度容纳公允价值,防止过高性评价,要特别注意滥用公允价值所带来的可能后果的管制。
【关键词】公允价值;决策有用观;经管责任观概念框架
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成为最大的亮点。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在交易性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准则中都有体现。公允价值的采纳和应用对会计基本理论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如何认识这一冲击,关系到会计的地位与作用,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会计信息。笔者拟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一、对公允价值的认识
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是作为一个会计计量属性提出的,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相并列。对此,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看法。
其一,认为公允价值不是一种独立的会计计量属性,而是所有会计计量属性共同应遵守的理念。历史成本是资产购置或负债发生当时的公允价值,买卖双方经讨价还价而达成,具有公允性、客观性、可靠性(可验证性);重置成本是资产盘盈等特殊场合无法获取历史成本资料时根据新旧程度假定按现在价格购置而发生的成本,这一交易虽具有假定性,但与现实交易为参考,应该说是公允的;可变现净值也是假定资产卖出参考市场价格而可实现的现金净流量。与重置成本是“进入”会计主体不同的是,可变现净值是“退出”会计主体,其公允性也是毫无疑问的。现值是一种在考虑未来利率水平、通货膨胀、信用风险等因素下的折现现金净流量,它虽无实际交易,但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实际上是一种估值(理论价值),与中介市场对此资产的评估价值相当,具有公允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5号概念公告没有使用公允价值这一术语,但是其描述的某些计量属性可能与公允价值是一致的。在初始确认时,历史成本通常被假定为接近公允价值,现行成本(与重置成本基本含义一致)和现行市价(清算条件下的“退出”价格)均满足公允价值条件,但可变现价值与现值、公允价值是不一致的。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罢,虽然这些组织在积极推行公允价值,力图使财务报表上资产负债的计量更接近当前现实市场状况,但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公允价值是应该作为一种计量理念,而非一定要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反过来说,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是公允的,难道其他计量属性计量的结果是欠公允的吗?
其二,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这是目前新会计准则体系所倡导的。持这种看法的学者基本上将公允价值看成是一种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资产与负债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价格对特殊项目(如持有的其他流通股的价格)进行重新计价。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在审计后一般从次年4月1日起才开始对外公布,这样的话,当时费力费神加以改变的计量属性所计量的结果与三个月后的市场价格可能相去甚远,甚至于面目全非,上年确认的未实现损益可能已经烟消云散,甚至性质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公允价值确认是否对投资者有意义还值得反思。
其三,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计量属性,它并非一种计量属性,而是可以表现为多种计量属性。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并无本质差异,只是第一种观点更为强调公允价值的理念指导作用。谢诗芬认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最能恰当反映会计要素本质定义的计量属性,最能体现公允性的。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提法称为公允价格更为妥当。美国会计学家Littleton认为,会计的基本问题是价格而不是价值。确实,会计是反映性的,要体现现实交易的要求,只有存在买方和卖方两个独立利益主体才存在心理上对价格的感受——公允与否。而价值是理论上的,是抽象劳动或者说是内在价值的体现,具有唯一性,不存在公允不公允问题。举例来说,某商家制造的甲商品抽象劳动为50元,在实际销售时可能卖给A客户是80元,卖给B客户是100元,均顺利成交。应该说,这些成交价都是公允价格。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尚未专门构建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笔者认为现在适逢其时。将公允性、真实性、价值、价格、信息、利润、透明度、现金流量、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基本概念放在概念框架中进行严密界定非常必要,它可以统驭理论范畴,形成一个首尾一致、逻辑严谨、内涵丰富的体系,以指导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实务。应将目前的五个计量属性进行适当调整,剔除出公允价值,引入现行市价,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和时间三维度构造完整的会计计量属性体系。二、公允价值对会计基本理论各方面产生的冲击
(一)对会计目标的冲击
在会计目标方面,理论界有两种基本观点: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前者认为,会计目标就是以恰当的形式有效反映和报告资源受托者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代表人物有曾经担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的日裔美籍学者IjiriYuji。他认为,历史成本计量有可验证的事实为依据,堪称天衣无缝,可以称为“硬”计量,其他计量属性可靠性差,不利于受托者经管责任的履行,不宜提倡。应该说,经管责任观更多地考虑了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利益,比较忽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的提供应该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于重要的信息要充分、及时、真实地披露,对于不重要的信息可以简化处理。公允价值的提出,使得会计目标一边倒地滑向决策有用观。笔者认为,两种会计目标理论各有千秋。会计信息披露时既要考虑用户的需求,也要考虑企业的利益。比如,有的信息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危及到竞争利益,可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豁免,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建立豁免机制,否则上市公司将疲于应付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会计核算和报告成本将无限放大。供应与需求的平衡需要监管部门认真考虑。公允价值也绝非完美无缺,只能在特定情况下采用,不适合对所有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否则会计的框架会倒塌。举例来讲,企业自用固定资产的价值来自于加工的产品的附加值,但这种现值是难以通过贴现的方法轻松搞定的,更不是当前出售的所获得的利益,它只能用历史成本为基础,考虑折旧和减值因素计量。
(二)对会计假设与基本原则的冲击
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必然要冲击现有的会计假设和基本原则体系,必须要重新加以认识。四大会计假设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都在新会计准则中有体现。公允价值对四大假设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但过于强调分期兑现损益,货币计量上用期末货币单位对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进行重新计量,而对其他资产不按期末货币单位进行调整。公允价值实际上进一步加大了资产负债表上不同项目的计量依据差异。正如美国会计学家RobertN.Anthony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反思》一书中所言,(资产负债表上)单独的每一个项目是有用的,但是它们的合计数却没有任何意义。个中原因是多种计量属性的混合使用造成的。在对会计基本原则的冲击上,实现原则受到无情的破坏,权责发生制得以强化而收付实现制得以弱化。
(三)对会计确认计量及报告的冲击
传统会计强调确认已经实现的损益,而公允价值的倡导则打破了这一原则。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持有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除非变卖处置一般不确认为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初始计量的结果要进行例行调整,体现了动态计量的思想。当然,这种因动态计量产生的损益与传统收益观下的收益性质是不同的,呈现出暂时性、未实现性、变动性等特征。投资者必须在报表阅读和利用时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财务分析角度看,由于非经常性损益、未实现损益等的不断增多,基于收益细分和盈利结构的财务质量分析显得更为重要。在结构上,重视已实现(特别是已收到现金)收益、主营业务产生的持续性收益、预期可增长的收益,对投资者而言更有价值。
三、适度容纳,防止滥用公允价值的建议
公允价值的提出和应用带有革命性,它带来了会计各方面的反思。然而,公允价值只能适度容纳而不能全面取代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每一种计量属性都各有利弊,在增强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同时,必然要以牺牲客观性等为代价,不仅会增加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量,会计处理的随意性也会增加。笔者认为,会计准则的制定部门应该出台细则,或者单独制定一项具体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进行详细规范,引导会计工作者领会精神、掌握标准、合理应用。目前我国的市场发育、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的理解、投资者对公允价值的期望和利用、审计工作者对公允价值的尺度把握、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都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充分重视滥用公允价值进行过度盈余管理的危害性,以不断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摘要:管理会计作为一门新兴发展学科,其有着一定的不成熟性,存在一系列理论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文章阐述管理会计发展,分析现代管理会计目标,对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体系范畴及相关逻辑关系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管理会计学科有序发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发展
引言
相比较于财务会计而言,管理会计发展长期以来饱受着诸多的争议与批评。管理会计作为一门新兴发展学科,其有着一定的不成熟性,存在一系列理论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在构建全面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之前,务必要理清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一、管理会计发展概述
就历史层面上而言,先有管理会计实务发展,后有管理会计理论。就实务层面上而言,倘若将管理会计视为内部报告会计,则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前的会计大体为管理会计。针对管理会计学科的形成、发展,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的梳理,可将其划分成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上世纪初~上世纪五十年代),该阶段管理会计主要特点为基于美国管理学家Taylor科学管理学说的执行性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期间管理会计以成本会计,也就是标准成本控制、预算会计为主要内容,以帮助制造企业改善生产效率,也就是改善劳动利用率、设备利用率等为主要目标、任务。第二阶段———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该阶段管理会计主要内容发展成帮助企业预测,开展短期、长期决策,进而引入了极为复杂的数学模型,以为企业决策分析提供依据,讲究“先将事情做对,再将事情做好”。第三阶段———创新管理会计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该阶段以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卡普兰为首要代表,重新审视了管理会计理论之于管理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消除了与管理决策关联性的不足,剔除了关键实践复杂的数学模型,建立起各式各样科学实用的现代管理会计新方法。
二、现代管理会计目标
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入背景下,现代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现代管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主要是为企业提供管理信息支持,应该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价值增值依旧可采用财务指标,好比经济增加值EVA来开展衡量,也可选取非财务指标,诸如核心竞争能力指标来开展衡量。
三、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体系范畴及相关逻辑关系
整个管理会计工作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发展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促进管理会计学科有序发展。
1.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体系范畴
学术界普遍认为,对组织中人的价值创造活动提供支持及控制的具备会计特性的部分均为管理会计。由此要对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体系范畴予以确立,第一步就应当对“什么是会计”形成明确认识:1)会计有着统计核算或有着统计谋划与打算的特点;2)会计有着一定的意义。而在为组织中人的价值创造活动提供支持、控制及满足上述特点的事项或活动均属于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体系范畴。按照时间秩序开展划分,人的价值创造活动可划分成价值创造活动前、中、后。也就是说,可以将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体系据此开展区分。在人的价值创造活动前,满足会计特性支持、控制的内容多是经由统计核算开展预测及谋划的,涵盖有预测分析、目标成本确定、经营决策分析及全面预算等。在人的价值创造活动中,满足会计特性支持、控制的内容多是开展即时核算及控制,涵盖人的行为价值核算、标准成本控制、责任核算与控制等。在人的价值创造活动后,满足会计特性支持、控制的内容多为开展事后综合结果的核算及控制,涵盖业绩核算、业绩评定激励等。
2.管理会计学科内容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传统管理会计学科内容有着庞杂无序的特征,不成体系,使得该学科长期以来都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次研究认为,管理会计学科内容相互间逻辑关系是相对明确的。过去会存在管理会计学科内容庞杂无序内容,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及财务管理相互间关系未做到正确梳理。管理会计学科内容可依据人的价值创造前、中、后该时间秩序开展区分,不过管理会计学科内容相互间深层次逻辑关系对应原则则为“控制论”。控制论一方面是科学技术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延伸,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实践阶段性的产物。有学者指出,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控制指的是人们结合给定前提、预定目的,经由对条件的转变及创造,促进事物朝可能性范围内确定的方向发展。还有学者指出,控制系统同样可理解成一个信息系统,控制论体系中的反馈即为信息反馈。管理会计是指对组织中的人的价值活动的支持、控制的会计。管理会计对应开阵的谋划、控制及产生的核算信息,均对控制论理念进行了很好地诠释。而此部分控制论理论的具体化,即为对组织中人的价值创造活动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管理会计内容体系逻辑关系。事前控制,又可称之为前馈控制,指的是通过开展采集信息数据、了解规律及预测趋势等工作,合理评估今后可能发生的问题,预先构建科学适用的应对措施。人的价值创造活动应当开展事前控制,其首要表现是通过“预测分析”、“经营决策分析”来对价值创造活动的结果开展评定;基于上述评定,获取资源配置计划,也就是全面预算。此外,对于某些企业而言,为了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地位,达成“事前算赢”的目标,则可考虑推行目标成本法来对目标成本予以确定。事中控制,大体表现于即时核算、纠偏两方面,而即时核算是纠偏的重要前提。即时核算主要目的是第一时间掌握每一位行为人行为价值形成的状况,并且为企业全面价值流转环节管理提供依据。控制则是对偏好计划且负面内容予以优化调整。鉴于此,事中控制具体而言涵盖了人的行为价值核算、成本核算、责任核算与控制等。事后控制,可等同于今后活动的事前控制。就企业而言,物是相对静止的,价值的创造离不开人以及人的行为。事后控制的重中之重即在于如何调动起人创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管理学、社会学相关理论,唯有客观地核算出每个人的行为贡献并予以科学的激励,方可真正意义上推动企业的有序健康发展。鉴于此,事后控制主要由业绩核算、业绩评定激励构成。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即便管理会计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加上由于管理会计经验数据获取的高难度,致使如今众多年轻学者望而却步。然而,依旧可见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实务界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管理会计帮助企业价值增值的价值越来越可观。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管理会计发展历程,全面分析现代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体系范畴及相关逻辑关系等,积极促进管理会计学科有序发展。
作者:孔祥全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呈现势不可挡的趋势。在会计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下,我国的电算化发展工作也取得了显著地进步。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业务中解脱出来,使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简单迅速,对传统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会计本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电子信息;基本理论;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以及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与传统手工会计的比较
在传统的手工记账中,会计工作需要多人共同协作完成,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复杂、繁多的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工作任务量十分巨大。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大大的减少了手工核算的工作量,但是需要严格控制会计数据的输入,因为会计工作人员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录入正确的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自动生成会计报表等一系列工作。而且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还可以自动编制可以套用的凭证模式,然后根据模式生成记账凭证。并且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对于计算工作量十分巨大且对计算的精确度要求较高的会计核算工作,电算化系统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快速精确的计算,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工计算的工作量以及错误的风险。
(二)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新要求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需要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来适应电算化的需要。会计工作的财务人员中,经验丰富的老工作人员对于会计核算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处理十分得心应手,但是老的会计人员不得及时适应电算化的需要。而新的会计核算人员对于会计复杂问题的处理又没有老工作人员那样有经验。这是会计电算化代替手工核算所遇到的问题之一。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会很好的促进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发展。在传统的手工核算工作中,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写记账凭证编制会计报表等,从事后反映和监督会计工作,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会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更加快捷方便的获取需要的会计信息,把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对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决策以及日常的管理等方面,所以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只有会计工作人员把自身的工作经验与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会计工作,也大大地提高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
(一)会计职能的多元化
传统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中,会计的主要职能体现在对经济业务的进行事后反映、监督,而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会计职能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工作重点由过去的主要是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和分析,转向利用会计数据信息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决策;利用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财务信息干预生产进而推动经营到最终参与决策,从而将会计职能发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职能从事后反映转向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的参与预测决策的管理活动。
(二)会计目标的多样化
会计的目标或核心是提供信息。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下,会计一般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事实信息。随着电算化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系统同时还将提供有助于企业预测决策的相关财务信息,或者提供与预测决策相关的其他信息供管理者参考。
(三)会计基本假设所产生的变化
1.会计主体假设所产生的变化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在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主体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对于独立的经济组织而言,会计工作只核算企业内部的经济业务和提供相应的财务会计信息。而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在现阶的经济条件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普及使会计主体的界限变得很模糊,呈现不确定的虚拟状态,但是不会脱离会计主体假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会计主体外延的扩展。比如现在电商微商越来越流行,这种方式下存在的会计主体与传统方式下的会计主体有着显著地差别,不同的环境和工作重心的变化,其会计主体可能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变大或者缩小。但是这些“虚拟公司”仍然离不开会计主体假设。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与时俱进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持续经营假设所产生的变化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持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清算。传统的手工核算中,会计核算的对象差不多大部分是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而在会计信息化和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各企业间的联盟因为网络技术发展也变得更加紧密从而导致网络公司时而膨胀时而缩小,还有可能会面临破产解散。对于会计主体而言,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存在的时间长短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费用等配比原则变得不合实际需要,不能反映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状态。这就对相对稳定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企业以及外部关联企业持续经营状态的假定都面临严峻考验,财务报告揭示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使得财务报告成为一种形式,这就意味着对传统的会计经营假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会计分期假设所产生的变化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在会计主体终止之前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会计信息需求者及时了解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在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条件下,会计信息无法满足企业对相关信息及时性的要求,例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加速折旧以及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以往的会计核算环境中要分很多步骤而且每一步骤都要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信息的成本较高。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环境下对信息充分的及时的运用往往会成为企业决胜的关键,所以会计分期假设需要改变过去汇总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传统做法,使得会计分期假设真正服务于参与企业决策的管理需要。
4.货币计量假设所产生的变化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中,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中统一的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货币计量成果。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电商和微商的越来越流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结算,互联网上的收付款业务使得经济资源范围扩展,资本决策可能会在瞬间完成,企业的货币风险可能越来越大,所以要求货币计量假设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一些对使用者有决策价值的但是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也必须考虑在会计信息的范围之内,所以对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对账工作所产生的变化
在传统的会计手工核算下,会计核算的对账工作一般分为帐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实核对。在电算化核算系统下,由于系统对会计信息的自动处理以及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调用,使得录入会计凭证是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数据输入的重要环节,会计凭证录入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的登账工作。因为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只要会计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程序将会自动完成总账、明细账等的登账工作。而且在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报表也是由计算机根据特定程序生成的,所以与手工核算会计相比账账核对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因而也没有必要进行账表核对了。因此可见,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除了账实核对以外,帐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表核对的核对要求以及核对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五)处理方式所产生的变化
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平行登记在会计工作中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平行登记的基本原则是在登记总账的同时也要登记明细账,通过总账与明细账数额的相互牵制、相互核对来确保所有账目的登记时间、登记金额、记账方向和登记来源的一致性以及正确性。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但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其余会计的大部分工作,比如记账、结账等工作都由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会计人员不需要考虑除分配操作权限以外的其他问题,计算机系统会自动的处理账目间的转移、核对、存档等问题,从而使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大大地减少并且计算机处理账务的正确率也远远高于手工核算。所以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账务的处理效率也更加便捷高效。
(六)信息存储所产生的变化
在传统的手工核算方式下,经济业务的存储一般都保存在纸张上,纸质文件有人工书写可能会出现错误以及被篡改这些都是不容易发现的,而保存在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中如果要改动必须要有专门的密码和口令从而大大的降低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而且,纸质的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存放的时间久了可能会出现发潮发霉等情况,而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下,会计信息保存在存储介质中大大的降低了发潮发霉以及失火失盗等使前期会计工作付诸东流的风险。而且会计信息存储在磁盘等介质中比存储在纸质介质上更容易查找、计算、统计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分析计算、查找提取等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在电算化系统下企业也应该加强对会计数据的保护工作,要做到重要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等工作。
三、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的改革观念在会计职业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中势在必行,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下的发展趋势,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对于如何更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又紧迫的关键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都逐渐加深对会计本质的计认识,企业的会计发展更应该响应时代的号召,与时俱进。从事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转变固有的会计理念,学习新的会计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会计工作中出现的弊端。利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量涌现的会计信息,有条理、有针对性的挑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优良信息,使会计工作不仅能够反映事后事实的真实状态更能在事前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从而完成会计工作从幕后走向幕前的完美转变。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的蓬勃发展势必会使传统手工会计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推进了会计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创新,作为会计研究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时发现与传统手工核算工作中不协调的地方做出合适的调整方案,让会计工作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于经济建设。
作者:韩冬晓 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摘要: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尤其是市场运行更不能离开信息。信息对人是有用的,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因而是有价值的。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世界向一个真正的信息时代迈进,以高效率和低成本为特征的电子商务也在首先由美国发起并向全球爆炸式发展。企业开始以焦虑与不安来思考如何寻找与互联网的切合点,现就通过分析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的影响,提出防范网络会计风险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会计 基本理论 实务 影响 风险防控
1.网络会计安全风险。
1.1系统资源风险。
网络会计主要领先自动数据处理过程,而这种功能又很集中,即使发生微小的错误,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在运作过程中,网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常受到物质基础和技术故障的威胁。
1.2非关联方的道德风险。
网络会计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这就给某些人以可乘之机,商业机密有可能在无形中向外开放,落入未被授权的人员手中,若被竞争对手获取,则无疑是致命的。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一些私人信息,有可能被未授权的人员所截获并非法使用、改动。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能被非法侵入,通过修改某些程序,侵吞企业财产,还可以截收数据,仿冒关联方标识,窃取数据等等,财务数据在跨地区、跨国传递过程中,随时可能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修改,从而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1.3计算机病毒危害。
电脑病毒是一个不为人所陌生的名词,它除了通过软盘、光盘、磁带等途径进行传播外,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呈现渠道多样化,速度快捷化的特点,危害愈发加剧。不仅能对会计数据进行毁灭性的破坏甚至破坏电脑硬件。
1.4磁介质载体档案缺乏有效的安全与保密措施。
信息因有了载体才能被传递和利用,此类载体信息具有可变性、信息可操作性和对系统的依赖性,计算机软件硬件更新换代频繁,不能解决隔代兼容的问题,档案的安全与保密受到威胁。
2.网络会计风险防范的措施探讨。
2.1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减轻系统资源风险。
其具体控制措施包括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方面,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减轻由于内部人员系统资源风险和计算机病毒造成危害。我们可以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同时系统可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入口,当有非法用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系统会锁定终端,冻结此用户标识,记录有关情况,并立即报警。
2.2数据加密技术可用效地预防非关联方道德风险。
对于信息系统则普遍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加密技术是使用较广泛的安全措施,企业可根据需要在会计信息的披露阶段使用。即关联双方共享一把专用密钥,在会计信息传输过程中,可用专用密钥进行会计信息加密和解密,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可有效防止关联方及非关联方的道德风险。
2.3对病毒的预防可采取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可将病毒及非法访问者挡在内部网之外,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防火墙是建立在企业级网络和互联网接口处的存取控制系统,旨在防范黑客入侵和非关联方侵害。该技术系统采用只允许信息单向流动的路由器来保护本地网,不允许外部用户注册到本地网。这样,即使某个“黑客”,能突破防护进入到文件服务器,由于有单向路由器的阻挡,他也无法进入到受保护的本地网中。
2.4国家制定并实施相关计算机安全法律。
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打击。网络会计作为一个会计核算系统,首先必须具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会计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其次,计算机硬件,相关软件的安全性能必须得到有力的保障,以防止硬件、软件故障和黑客入侵以及计算机病毒给网络会计带来的危害。从以上不难看出,安全是网络会计建设的核心,也是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和网络建设的前提。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推进我国会计的现代化进程,切实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努力做好会计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广大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作者:柏琼 单位:石嘴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未来与国际的会计标准接轨,在2014年颁布了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公允价值会计在财务报表的决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同时使公允价值在确认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对经济交易方式、范围更加明确,有效的拓展了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并且在公允价值规则中,又分为三个层次,对公允价值会计在判断的过程中,提供了一定的准确性、可靠性。本文对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如何利用公允价值不断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关键词: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会计;三个层次基本理论
公允价值在整体的体系中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理论,第一和第二层次一般是以公允价值在我国市场的活跃程度的报价决定的,第三层次是我国市场利用多种的途径进行估值和输入值提供了准确性。随着世界的金融危机的到来,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会计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为企业在经济决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公允价值会计实施的过程中,依旧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实施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的目标性
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企业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目标性,为企业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允价值在经济的决策的过程中,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财务报表中的目标性,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信息、计量视角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信息视角的角度进行分析,是以市场为主的进行公允价值会计分析,对我国经济市场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收集,并进行一定的展现,进而利用市场中的经济价格来衡量公允价值会计在财务报表上信息准确,具有一定的价值,从而体现了公允价值会计中的目标性。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若是发现具有对企业有利的信息,可以将企业的经济得到正负的回报,这说明在市场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可以为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市场发展中,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效益,也有效的体现了公允价值会计中的目标性。在信息视角的环境下,从会计信息从内部进行获取,并进行仔细的研究,若没有积极的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公允价值会计就会成为内部的信息获取方式,企业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即兴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掌握,这样可以根据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中获取到一定的价值,提高了经济利益。但是因为在获取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若是有不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现象发生,没有满足企业在市场中的经济要求,那么企业中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等工作人员,将要和公允价值会计职业中分离。
从计量视角的角度进行分析,是指会计信息为企业提高的重要的经济价值反映,会计的财务报表是企业信息来源的重要依据,也担任着特殊的信息经济来源。企业管理者在经济的决策的过程中,计量视角是以信息视角为基础的,利用公允价值中的属性,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分析、处理,为企业提供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完全的体现了公允价值中的目的性。企业在不断的利用计量视角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分析和处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从这样的情况进行分析,价值视角在决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加突出了公允价值会计体系中的目的。尽管财务在企业的管理中,不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但是企业在决策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估算会计信息为企业能够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会计信息是在经济市场交易中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商品,对这种商品的购买者就是企业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经济价值,是他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他们在购买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种渠道对会计信息的商品质量、经济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以此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企业设立专门的公允价值会计人员,提高企业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认识度,从而在会计的财务报告中得到现实,体现公允价值会计的目标性。
二、公允价值会计基于传统的会计模式
正如上面所说,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企业利用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在最大程度上提供了企业的经济决策中的需求,也为企业在决策中的经济进行了有效的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也是企业经济财务中的重要部分,为会计信息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评估、分析作用,这也就说明公允价值会计是基于传统的会计之上的,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验证:第一,传统的财务报表与公允价值会计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经济价值和企业经济效益中都起到了重要的评估和分析作用。第二,传统的会计和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一定真实性、可靠性。一些学术专家,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计量视角进行了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从会计信息价值和企业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公允价值会计与会计的财务报表上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在企业进行经济决策的过程中,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公允价值的评估、分析后,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为企业的发展可以提供了经济效益,这样的就可以证明会计信息在经济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允价值会计在评估、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为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提供的最大程度上的保障,这样可以避免企业的经济财产不受到损失。
三、提高公允价值会计制度
公允价值会计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市场的环境,对市场中的交易的活跃度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评估,是否会计信息质量能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说明了市场中的活跃度越高,公允价值会计也就能够更好的和市场经济融合、渗透,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第一,企业要不断的完善市场决策部门,这样可以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尽管市场的几个和公允价值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市场的经济价格是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在评估、分析的过程中重要的依据,这样可以使企业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更加透明化。第二,企业要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在评估、分析中的制度。企业在面对经济市场中复杂的环境,因此会计信息质量是尤为重要的,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评估、分析的制度,这样可以公允价值会计在评估、分析的过程中更加专业化,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为企业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提供最大的保障。另外,在企业不断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工作人员是决定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工作人员的素养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更新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对招聘的门槛提高,要聘请专业的会计人才,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企业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提供了最大的保障,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文章中将公允价值会计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每一个层次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结果也是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区别的。但是都是企业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服务的,公允价值会计为企业提供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企业的经济利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史晓燕 单位: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