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09:15: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经济与环境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银行稳健经营是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银行的最大盈利性。国内外关于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监管对银行风险(或是银行绩效影响)的研究较多;而把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综合考虑,研究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监管对银行稳健性影响的较少。已有的对银行稳健性影响的研究基本上是独立展开的。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
BarryEichengreen和CarlosArteta(2000)研究发现,信贷规模的增长会导致银行危机的出现[1];BorioFurfine和Lowe(2002)发现,存贷差、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性特征会放大经济波动;SebastianEdwards(2004)认为,外来资本的过度流入降低了银行体系的稳健性;SaibalGhosh(2010)选取印度银行为样本,研究信贷增长和银行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发现信贷增长会降低银行稳健性;DenizIgan和MarceloPinheiro(2011)以90个国家银行为样本,发现信贷膨胀和银行稳健性存在正相关关系[2];WahyoeSoedarmono等(2011)以12个亚洲银行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银行稳健性越差;Dib(2010)、Chris-tenden等(2010)的研究表明,正向的宏观经济冲击会增加银行信贷,但宏观经济冲击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
(二)政府监管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
关于银行准入监管主要是从特许权价值角度进行分析。Furlong和SimonH.Kwan(2006)、李燕平和韩立岩(2008)、尚文程等(2012)发现,特许权价值会减少银行风险[4];而Fisher和Gueyie(2001)等发现,特许权价值会增加银行风险。后一种观点也不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否定,他们认为特许权价值减少银行风险必须符合特定条件,否则特许权价值会增加银行风险。而后许国新和石琴(2009)、彭寿康和戴亭园(2011)、曲洪建等(2013)发现内生性的特许权价值会降低银行风险。资本监管制度通过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缓解了银行风险,维持了银行系统的稳健性。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Pasiouras(2008)实证研究发现,资本监管能够提高银行效率;FotiosPa-siouras等(2009)实证分析发现,资本监管力度加强会降低了银行成本,从而提高银行绩效;宋琴和郑振龙(2010)的研究发现,资本监管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然而反对的观点依然存在,Shrieve和Dahl(1992)认为,资本充足率监管不仅降低了银行效率,而且会增加银行风险;蒋海和王丽琴(2011)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强化了银行资本监管效果,但也增强了银行风险,这与监管当局初衷相违背[5]。现行的存款保险制度主要有两种: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现有的研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关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由于该制度为存款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即使保障是不完全的,存款人对风险监督动力也会削弱,这一结论得到很多研究的支持,GeorgeG.Kaufman(1996)认为,政府监管和银行安全网削弱了存款人对银行监督的动力;Nier和Baumann(2006)的研究发现,未保险存款能够约束银行降低风险,但是当政府给银行提供保护时,这种风险的约束效应降低。关于隐性保险制度,张正平和何文广(2005)认为,隐性保险制度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Imai(2006)对日本商业银行的研究发现,隐性保险制度会降低银行风险的约束效应;曲洪建则发现,隐性保险制度削弱了银行稳健性,且隐性保险制度覆盖全部银行。从国内外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学者们关于银行稳健性的研究只是强调银行风险或者是银行绩效,很少涉及银行流动性,而关于其影响因素只是强调宏观经济环境或者政府监管中的一个方面,很少有关于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监管对银行稳健性(风险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共同影响的研究。本文认为银行稳健性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共同决定银行稳健性状态。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银行风险、银行绩效和银行流动性指标度量银行稳健性,研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监管对银行稳健性的共同影响。
二、研究设计
本文选择16家上市商业银行①2006—2012年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其中,资本监管的数据根据银监会年报整理得到,其他数据由上市商业银行的半年报和年报整理得到。
(一)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本文认为,银行稳健经营应该包含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的内容,所以,选取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收入比、流动性比例、存贷比六个指标考察银行稳健性。本文对银行稳健性的所有指标以均值和标准差为基准进行标准化,然后进行算术平均合成银行稳健性指数BSI,其中,由于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和存贷比对银行稳健性的贡献为负,因此,先对三个指标取倒数,再进行标准化和算术平均合成。2.解释变量。关于资本监管的度量,Shrieve和Dahl(1992)、Jacques和Nigro(1997)、李维海和王营(2010)都是设置虚拟变量考察资本监管力度,与他们不同,本文构建资本监管指数度量资本监管力度。关于隐性保险的度量,与李燕平和韩立岩(2008)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国家对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隐性保护比较多,因此,设置虚拟变量对其性质进行控制,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为1,其他为0。关于宏观经济环境,选取GDP增长率、信贷资金增长率、上证指数三个指标。
(二)回归模型的构建
以银行稳健性的指标BSI作为被解释变量;以FV、RGEI、DIS、GDPGR、CFR、TSCI为解释变量,构造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BSIi,t=β0i,t+β1FVi,t+β2REGIi,t+β3DISi,t+β4GDPGRi,t+β5CFRi,t+β6TSCIi,t+ηi,t(1)其中,BSIi,t代表银行i在t时期的稳健性不同度量指标,β0i,t是截距项,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代表特许权价值、资本监管、隐性保险、经济增长、信贷变化、股市波动对于银行稳健性的回归系数,ηi,t是误差项。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文后表2列出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其中,特许权权价值、GDP增长率、信贷资金变化率和上证指数相差较大;特许权价值最小值为0.995968,最大值为1.786764,说明银行准入以后,由于银行经营状况的不同带来了特许权价值的差异;GDP增长率最小值为0.076858,最大值为0.233981,说明经济波动幅度较大;信贷资金变化率最小值为0.032714,最大值为0.266470,说明信贷资金的量也是不断进行调整的;上证指数最小值为1820.8,最大值为5261.6,说明股市波动性较强。
(二)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银行稳健性与解释变量政府监管、宏观经济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基本符合回归分析的要求。而部分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较大的情况,说明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为了进一步检验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进行VIF检验,研究显示,VIF最大值为5.716,最小值为1.005,都小于10,因此,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回归分析,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1.FV对BSI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38.7%,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没有显著提高银行稳健性。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特许权价值能够约束银行行为,降低银行风险。本文研究银行稳健性既包含银行风险,也包含银行绩效和流动性,说明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绩效和流动性的影响较小,从银行稳健性的整体看,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关系,也符合商业银行现状。
2.REGI对BSI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4.3%,通过置信度为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资本监管力度增加可以显著提高银行稳健性。资本监管是提升银行体系稳健性、维持银行业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监管力度的提高,增强了银行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可以使银行及时冲销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从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减少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维持整体银行系统的稳健。
3.DIS对BSI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8.1%,通过置信度为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隐性保险制度能够提高银行稳健性。隐性保险制度对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保护效果明显,而对其他银行的保护效果不明显。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国家为了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顺利实施货币政策,会通过财政注资、不良资产剥离等措施保护其发展,这些保护提高了银行稳健性,但也增加了银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隐性保险制度从短期看效果不错,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不利于四大国有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也不利于提高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4.GDPGR对BSI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6.4%,通过置信度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国民经济增长可以显著提高银行稳健性。当宏观经济发展处于繁荣期时,一方面,企业发展状况较好,企业贷款能够及时偿还,银行的盈利水平上升,银行风险下降,银行稳健性提高;另一方面,银行利率下降,企业债务负担减轻,企业抵押贷款价值上升,将导致银行风险水平下降,银行稳健性提高。
5.CFR对BSI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0%,通过置信度1%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信贷资金的增长会降低银行稳健性。信贷资金是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手段,信贷资金数量一般是逆经济风向调整,经济繁荣时控制信贷资金数量,经济衰退时增加信贷资金数量。信贷资金数量增加意味着原来不符合贷款要求的银行也会获得贷款,而这部分贷款变为不良贷款的概率提高,银行的风险加大,银行绩效降低,银行稳健性降低。
6.TSCI对BSI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94.1%,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健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从理论上说,银行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在资金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与股市资金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中国股市发展较晚,市场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股市吸引资金的能力与银行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股市波动所引起的资金调整很少能影响到银行资金的获取,因此,股市波动很难对银行稳健性造成影响。根据上述分析,要提高银行稳健性,我们提出如下对策:(1)降低银行准入监管标准,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大民营资本和外资的进入力度,通过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提高银行公司治理效果,提高银行稳健性;(2)全面贯彻巴塞尔协议的方针政策,提高银行政府监管力度,通过银行的有效监管提高银行稳健性;(3)变隐性保险制度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降低银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提高中小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改变银行垄断竞争局面,形成银行系统“百花齐放”的格局;(4)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生产方式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从而提高银行稳健性;(5)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改变信贷资金投入过度集中、信贷资金分布不尽合理的局面,通过信贷资金的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银行稳健性;(6)努力完善股市制度,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形成股票市场和银行在资金配置方面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局面,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
作者:王宇明 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天祚初年,马犹有数万群,每群不下千匹”[《卷六十《食货志下》。辽王朝的农业也十分发达,这可通过当时农业州县的设置、农户和农业人口数量等方面的信息反映出来。辽代燕北西辽河地区以汉人、渤海人设置的州县多达47个。辽代燕北西辽河地区存在以上京和中京为中心的两大农业区。在两大农业区内,尤其在南部,虽以农业为主,但畜牧渔猎也占一定比重,属半农半牧区。辽代经济形态空间分布的一大特点是农牧渔猎交错相间,农耕区以“插花田”方式分布在草原和牧场中间。自古北口至中京北为奚境。奚人“善耕种、步射,入山采猎,其行如飞”。宋人有不少使辽录均反映了燕北农牧渔猎交错的人文景观。这种多样化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的特点、地理位置及民族文化等。其中,自然环境具有重要地位。燕北西辽河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多样化特征,这表现在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动物种类的多样性、亚生态区域的异质性等方面。这里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平原、河谷、坡地以及沙地、黄土地貌等。土地资源种类比较丰富,不同地区的土壤特性有很大差别。由于地域辽阔,南北所跨纬度大,以及海拔落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等因素,不同地域、不同海拔带的温湿度、水热等气候条件有明显差异。西辽河地区的降水与湿度有两个明显特征,即在时间上变化大,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受地势、地形地貌、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本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垂向变化明显。在一些山区,从低到高,植被由草原向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过渡。“林地斑块数目多,但平均面积小。”草原亦呈斑块状分布于北部和西北部。草场类型有山地森林草场、山地林缘草甸草场、森林草原草场、丘陵干草原草场、沙地草场与河泛地草甸草场等。植物种类颇多,主要由草原和草甸植被构成。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西部高原、大兴安岭山前山地、燕北山地、科尔沁沙地和黄土丘陵栖息着不同的动物种群。这里也曾是水系发达、湖沼密布的地方,所谓“辽泽”即反映了水系的发达。
这样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多元多样的生业选择,因而形成了多元混合式经济形态。本区大致可再分为几个亚自然地理单元(亚生态区域):西拉木伦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科尔沁沙地),大兴安岭南段山前山地,蒙古高原、燕北与辽西山地丘陵,主要分布于赤峰地区南部的黄土苔塬、丘陵谷地等。这些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又有明显的差异,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形态也各有所别。现今的科尔沁沙地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扩张与收缩和农牧交替。北部、西部很多地区以牧业为主,其间斑点状分布着一些农耕区。七老图山脉以东、努鲁尔虎山以北、大兴安岭山前山地和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广布着黄土地貌。黄土可耕作性强,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适合旱作农业。燕北西辽河地区的黄土地貌以黄土丘陵、台地为主,黄土地貌起伏和缓。这样的地貌比黄土高原更适宜发展旱作农业,这也是该地历史上农业出现多次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南部是赤峰市的主要农区,以山地旱作农业为主。山地作物有谷子、高粱、黍子、豆科作物、玉米及各种杂粮等,在一些河流沿岸、河漫滩种植水稻、小麦等。现今的燕北西辽河地区为典型农牧交错区,大体说来,北部西北部草场与牧业占较大比重,而南部和东南部耕地较多,农业占主导地位。其中,有许多地区农牧相间,或同一地区兼营农牧业。
从人文地理角度看,燕北西辽河地区位于中原农耕文化、东北渔猎文化以及后来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的交汇处,必然受到三种文化的影响,经济形态兼具农耕、渔猎、游牧是自然而然的。远自史前时代,东北地区就以渔猎文化著称,由于地理上的近缘关系,这种渔猎文化很容易波及和影响到周围地区,特别是渔猎资源较为丰富的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有着发达的农业文明,比如磁山和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同样的原因,这些文化北上西辽河流域,影响和推动着燕北地区农业的发展。考古研究发现,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深刻变化,来自南部仰韶文化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苏秉琦与郭大顺先生均有论述。夏家店下层文化发达的农业,明显受到南部中原文化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乃是后冈二期文化与当地红山-小河沿文化的继承者及山东龙山———岳石文化系统的因素组合融汇而成[。稍晚时期,西部鄂尔多斯草原青铜文化兴起后,逐渐向东扩及西辽河流域,使这里进入农牧交互演替或农牧并重的时代。可见,正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燕北西辽河地区容易受到周缘经济文化的影响,并与其自身环境特征相结合,形成了“混合”经济形态。从生态文化学角度看,混合经济形态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文化适应,在各种经济活动比例适当的情况下,这种经济形态可减轻对某类自然要素的压力,从而缓解人类生存需求与资源短缺的矛盾。从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到距今约3000多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期间,燕北西辽河地区的经济形态兼有采集、渔猎、原始农业,以及处于早期阶段的家畜饲养业,尽管其比重也有变动,但多样性始终为这一阶段经济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相对均衡的多样化经济形态没有对当地环境造成更大程度的扰动,没有发生后来那种因大幅度农业开发而导致的土地沙化局面,文化持久发展的基础才得以保持,从而出现了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历时很长的史前文化发展高峰。
从长时段来看,燕北西辽河地区经济形态的演变有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它的易变性或不稳定性。如前所述,夏家店下层文化有发达的农业,但到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距今约3000~2300年),本区经济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畜牧比重明显增大。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创造者即文献记载中的山戎。上层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青铜器,特别是青铜武器及牛羊骨骼、马具和马车等,说明该文化存在着相当比重的畜牧经济。《史记•匈奴列传》载:“唐虞以上有山戎……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迁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这反映了山戎以畜养马、牛、羊为主,其活动有一定的流动性。自山戎至辽代以前,游牧业一直是燕北西辽河地区的主导生业。辽金两朝,农业又成为燕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不过,有学者研究发现,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业开发的核心区域经历了数次变动,辽初来自中原与渤海等地的移民,首先在以辽上京为核心的地区从事农业开垦,并形成辽王朝的经济中心。这一经济中心地位维持了近100年,至辽中期有10余万农业人口从辽上京地区迁往辽中京地区,并推动着经济中心与农业开发的核心区迁移到这里。辽中京农业开发核心区的地位维持了100多年,至金代中期再次向金兴中府转移。辽金以后,本区农业再度衰落。元明两代生活在燕北西辽河地区的主要是蒙古族,他们从事游牧活动,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其栖居地被称为蒙地)。自明末清初,内地汉人开始向燕北蒙地移民垦殖,逐渐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到20世纪初,燕北西辽河地区成为一个典型的农牧并存、农牧交错分布的地区①。对于燕北西辽河地区经济形态演变的上述特征,可以从气候变迁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民族文化和其它社会政治因素等几个方面给出解释。综合学界已有研究结论,总体上看,燕北西辽河地区距今8000多年至3000年左右为全新世气候宜人期①,此间该地温湿度和水热条件较好,适合采集渔猎和原始农业。据孔昭宸等人研究,燕北赤峰地区距今8000~3500年间为全新世大暖期,从植被带变化与水热因子的关系推测,与现今相比,当时年均气温高2℃,1月气温高3℃以上,年降水量至少要高100毫米。期间的气候发生了几次大的波动,这种波动对人类生产活动造成了很大影响,并直接导致经济形态发生变化②。距今5500年前后,本区发生一次降温事件。这次降温对当地居民的生计造成了很大压力,迫使其加大农业比重。距今5000年以后,东北地区发生了一次强降温事件,自此本区气候明显转向温干,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距今4000年左右。大致5000年以后,辽西气候明显干凉。气候变迁对应着红山文化的消失,说明两者是有关连的。距今约4000~3000年间,西辽河流域为暖湿气候。以此为前提,加之技术的进步和来自南部农耕文化的影响,夏家店下层文化出现了史前农业的第一次繁荣。
距今约3000年前后,燕北西辽河地区进入了一个新的降温期,气候日趋干冷,温性森林减少,草原面积扩大。距今3000年后本区为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此段孢粉组合中蒿科花粉增多,藜科花粉也占一定优势,反映了当时气候温干。距今2800年以来,本区气候整体上处于大暖期后的波动降温阶段,降水量较前期减少。气候干冷使得西辽河地区的水热条件愈来愈不适合农业,这导致人们在经济上日益增加对干冷的草原环境有一定适应力的畜牧业和狩猎经济的依赖。这样,从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开始,燕北西辽河地区进入了以畜牧业为主的时期。从距今约3000年至10世纪之前,我国的气候(主要指温湿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在燕北地区表现得更明显。从匈奴称雄北方广袤草原的秦汉时期开始,直至唐代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北方民族如匈奴、东胡、乌桓、鲜卑、契丹等均以狩猎、游牧为主要生业,从事游牧经济,同时兼具少量农业。根据文献记载③,综合学界已有研究,我们大致可把辽代(公元916~1125年)燕北西辽河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环境状况概括如下:辽代前期(大致在公元10世纪)气候较温暖湿润,水系较发达,植被较好。《旧五代史》《五代会要》和《辽史》等历史文献提供了不少信息。这在公元10世纪使辽的胡嶠所记中也有所反映。辽代后期(主要在11世纪)以后气候转向冷干,11世纪宋人使辽对此多有记载,宋人使辽语录和使辽诗多处提及辽地的寒冷气候和沙地景观。辽代前期,以暖湿气候为前提,加之辽王朝统治者的积极推动,燕北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再度繁盛。之后直至明末,燕北地区的气候以低温干燥著称,元明两代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逐水草而徙,长期从事游牧经济,农业基本不见。到了清代,伴随大量汉族移民的到来和蒙垦运动,西辽河地区迎来了第三次农业发展的高峰。由上可见,燕北西辽河地区史前及历史时期经济形态的变动多以气候变迁为背景,这说明经济形态的演变与气候变迁有很大程度的关联。西辽河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其生态系统很容易因自然(特别是气候变迁)或人为因素的扰动而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进而出现幅度较大的波动,并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很大影响。西辽河地区的生态脆弱性体现在土壤、植被和降水量等方面。土壤的脆弱在科尔沁沙地和赤峰南部的黄土丘陵地区很典型。科尔沁沙地属沙质土壤,腐殖质少、黏土含量较低,容易发生风蚀,干旱气候条件下尤为明显。史前和历史时期,科尔沁沙地曾有过多次扩张。伴随着沙地的扩张和收缩,其经济形态也经历了农耕和游牧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动。赤峰南部和东南部黄土丘陵地带的土壤非常脆弱。黄土土质疏松,湿陷性强,遇水后易溶蚀。这一地区植被稀疏,易发干旱、多风,加上过度耕作,都易导致水土流失。西辽河地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少,降水年季变率大,风沙天气多,蒸发快,植被差,地表涵水能力低,这易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储量减少,进而加剧水资源的匮乏。西辽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草原植被,草原比森林等其它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加之本地多属沙质土壤,植被根系较脆弱,植物生境不佳,一遇干旱,植被极易发生退化。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导致其抗干扰能力较差,每遇重大气候变迁,其经济形态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动。除了气候、自然环境变迁外,燕北西辽河地区经济形态的变动与民族文化和社会政治因素,特别是与统治阶层的思想意识和政策选择也有关联。以历史时期为例,从夏家店上层文化至辽金以前,生活在燕北地区的主要是北方草原民族,即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契丹等,这些民族向来以游牧、渔猎为生,他们据有西辽河流域之后,自然会将其传统的经济文化扩及这里。辽代虽然农业经济也很发达,但其农业主要由汉人、渤海国人经营,辽王朝的建立者契丹人仍以渔猎、游牧经济为主业。元明两代,生活在燕北西辽河地区的主要民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蒙古族,他们在这一地区长期从事游牧经济。统治者的政策选择也会对经济形态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决定生业方式的结构与类型,辽清两代就是典型例证,在这两个时期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于王朝的政策选择。
通过对燕北西辽河地区经济形态的特征、历史演变及其成因的考察与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一般而言,环境决定生业,有什么样的自然富源,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业结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史前社会尤其如此。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燕北西辽河地区的渔猎资源丰富多样,这就决定了渔猎经济在西辽河流域长期居有重要地位,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生业。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燕北西辽河很多地区是一个植被茂盛、湖沼密布、野生动物活跃的地方,历史上曾有“平地松林”“千里松林”以及“辽泽”等称谓,反映了这里植被和水系的发达。正是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其渔猎经济才经久不衰。西辽河流域拥有大片含水沙地和黄土地貌、起伏不大的山地与缓坡、河谷与河漫滩等,在适当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也适合发展旱作农业。因此,自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开始,这里就兴起了旱作农业,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长期成为燕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模式之一。如前所述,西辽河流域很多地区,尤其是在其北部和西北部分布有成片或点状的疏林草原、灌丛草原及山林草原等,这些地区在历史时期都曾成为北方民族从事游牧经济的乐园。可见,燕北西辽河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多样性为人类开发和选择更为广泛的食物资源种类提供了条件,从而造就了当地史前和历史时期多元“混合”的经济形态特征。
经济形态因自然环境的变迁而变化,这也是环境决定生业的重要表现。由于燕北西辽河地区属草原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不稳定性或易变性,这使得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在某些时期可能较中原黄河流域更突出,对人类生存构成的压力也更大,这一矛盾也必然促使人类不断调整其生业方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本地旱作农业的起源可能就是这样的机理。赵志军认为,西辽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过渡性与脆弱性两大特点,生态环境的过渡性为人类开发和选择更为广泛的食物资源种类提供了条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给人类选择食物种类的趋向造成一定压力,迫使人们将食物种类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在环境因素影响下,人类开始把目光转向某些原本不喜好或看起来不适宜食用但却大量分布的动植物种类上,其中就包括那些对脆弱多变的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籽粒细小但产量较高的耐旱植物,比如黍、粟这两种小米的野生祖本植物,于是小米就成了人们首选的旱地栽培作物。植物考古学为此提供了不少证据。进入全新世以后,本区气候波动剧烈,距今8900~8700年和距今7700~7300年西辽河地区曾发生过两次强降温事件,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带南移到燕山-努鲁尔虎山一线。这样大幅度的降温,肯定对这个地区古人类的生业模式产生过重大影响,迫使人类拓展生业途径。
另一方面,通过考察我们也看到,人类在自然面前能够选择。一个特定的生态区域在特定历史时期可以给人类提供发展多种生业方式、经济类型的可能,人类能够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进行选择。比如辽金时期和清代,出于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等诸方面的考虑,辽王朝和清朝的统治者在发展牧业的同时,做出了鼓励和促进农业的政策决定,由此出现了本区历史时期的两次农业发展高峰。除了因社会缘由做出的选择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选择,即环境压力下的选择。以红山文化为例,距今5500年左右,东北地区发生了一次降温干旱事件,在气候变迁的压力下,红山文化的先民们依靠技术积累和生产进步,做出了加大农业比重的选择,将红山文化的农业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因此,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取决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一方面,自然环境决定生业模式,经济形态随自然环境的变迁而变化;另一方面,人类对经济活动能够主动选择,这种选择往往对经济形态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决定着经济结构的特点及发展趋向。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史前及古代社会,自然环境对生业模式的影响程度更大一些;而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中古和近代社会,经济形态更多地决定于人文和社会因素。红山文化以前,燕北地区采集、渔猎、原始农业并存的经济形态,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资源的禀赋特征;而历史时期,特别是在辽金及其以后,经济形态的结构更多地取决于民族文化和社会政治因素。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每当北方草原民族成为该地区的主体居民时,游牧经济往往居主导地位,而当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及农耕文化北上之时,本区的农耕成分则明显上升。人类的生产活动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与人类对经济形态的选择及经济活动的强度有很大关系。顺应自然环境特点的选择能够减轻和降低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与破坏,违背自然规律的选择会导致环境退化,削弱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如前所述,燕北西辽河地区属生态脆弱带,其经济活动方式的选择尤须慎重,这是有历史教训的。一般而言,相对于采集、渔猎和游牧经济,农业对自然的干扰强度更大,由此引发的生态问题也更严峻。在燕北西辽河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农业垦殖高潮,这就是夏家店下层文化、辽代和清代。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农业相当发达,无论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水平和种类、发现的粟黍等作物遗存和储藏粮食的窖穴、耕作面积、遗址密度和数量、人口规模等方面,都反映出这是一支以发达农业为基础的史前文化。在有些地区,其村落密度甚至超过了现代。过渡的农业垦殖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恶化是夏家店下层文化衰落的重要原因。辽代前期在燕北推行的农业开发,同样加重了环境的压力,辽晚期和金代,其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趋势。经过元明两代的恢复,至明末清初,燕北西辽河地区的自然环境重现生机。清代民国时期,来自内地的民众在西辽河地区进行农业垦殖,将大片草场和荒地辟为农田;为建造房屋、烧饭取暖而大量伐木取草,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植被,进而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生活环境,造成水土侵蚀和沙漠化加重,导致风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这一切反过来又危及当地农牧经济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形成了恶性循环。清代以来燕北蒙地农业多为粗放式生产方式,具有短期掠夺性特点,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在汉人影响下,以及清廷在蒙地实施“教之耕”政策的引导下,一些蒙古牧民也转营农业,并确立了以农业为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进一步加重了自然环境的载荷。明清以来,我国的气候迎来一个新的干冷期,这种干冷变化在燕北西辽河地区是比较明显的。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叠加了人类不合理的、过度的农业开发,结果导致这一地区内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在科尔沁沙地表现得十分明显。史前和历史时期,科尔沁沙地的扩张与收缩,除了与气候变迁有关外,人类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诱发因素。其机理是:当气候等自然条件较好时,人类开始迁徙到沙地居住,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但是,由于沙地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当长期农业耕作超过了沙地的承载力,导致沙地植被体系严重破坏时,一遇气候变迁,沙地的自然环境就会恶化,并出现沙丘活跃、沙地扩张、人类被迫缩小活动范围、改变生业模式或迁徙他乡。在人类干扰减小后,经过长期恢复,如果气候好转,沙地环境也会好转,沙丘固定,沙地收缩,人类活动随之加强,农业耕作逐渐扩大。科尔沁沙地人地关系的上述变迁模式经历了多次循环。这说明人类活动尤其农业活动是导致沙地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沙地的开发必须考虑到沙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其脆弱性,对沙地的农业开发要保持谨慎。根据西辽河地区的环境状况,特别是北部和西北部的草原和沙地适宜发展对固着土壤的草根破坏较少的游牧经济,不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精耕细作农业。从现代情况看,即使发展游牧经济,也应主要以粗放为主,不能过密,单位面积载畜量不宜过高。南部一些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可适度发展旱作农业,但也不能过密,否则会导致植被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大及各种自然灾害,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辽代前期、清代本区的过渡农业垦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典型的实证。赤峰地区日益加剧的沙化趋势及其它生态环境问题,均与过密的农业耕作方式有联系。燕北西辽河地区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必须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选择生业,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超过自然的载荷,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此点必须谨记。
作者:滕海键单位: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1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1.1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生态环境拥有较为固定的供容力、有限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而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环境的基础之上,良好、健康的经济可以提升技术与科技,帮助抵御恶劣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影响,但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过快或不健康发展会损坏生态环境平衡,破坏生态环境自愈或供给能力,造成环境恶化、资源供给降低等问题,引起政府干预,生态环境系统便通过环境成本提高、政策限制等方式反馈制约经济的发展.生态系统主要是以自然资源(包括原材料、土地等)和供给能源的形式参与经济系统活动,而经济系统活动主要以“三废”回流生态系统。可以看出,经济与生态环境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又通过积极和消极的作用联系在一起,经济活动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而生态环境又受到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影响.只有当两个系统互相以积极的效应抵消掉消极效应,形成协调、健康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与两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2数据来源及处理
山东省作为国内的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处于南北经济连接处,研究其环境-经济系统,有其良好的借鉴与推广价值.总体来说,近年来山东省GDP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十一五”年均增长12.3%.2011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GDP达到了45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2012年GDP实现50013.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总量居全国第三位.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根据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划分及特点,本文主要按照科学性、代表性、实用性等原则,借鉴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13-14].构建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两系统发展的指标体系,选取了山东省1996—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自1997—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及山东省统计局的官方网站,个别年份数据的缺失采用相邻年份值插值法补齐.
2实证分析
根据、计算得出1996—2012年山东省经济综合发展指数f(E)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f(C).可以看出,1996—2012年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两系统都呈曲折缓慢上升态势.其中,生态环境系统指数在2008年出现了一个峰值,这与2008年青岛市作为奥运会分赛场,政府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有关.经济系统指数经历了“九五”(1996—2000年)期间的缓慢增长后,从“十五”初期(2001—2003年)开始,山东省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开始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在时空上的特点,根据表2绘出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演化图(图2).可以看出:1996与1997年山东省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耦合度处于区域Ⅰ,经济和生态环境相互影响极低,处在低级协调阶段.1998年开始一直处于区域Ⅱ,经济和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阶段.其中,1998—2001年,0°<α≤45°,说明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共同发展.2002—2012年,45°<α≤90°时,1<tgα,经济系统的演化速度快于生态资源系统的演化速度,生态环境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生态环境开始制约经济发展.两系统协调耦合度于2011年缓慢到达最大值,随后出现缓慢下降趋势.
3结论及政策建议
3.1结论
1)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之间没有呈现完整“倒U型”曲线关系,而出现“倒U型”的前半段,但该省近几年加大了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力度和投资,2011年耦合度数到达了顶点,2012年出现了下降趋势,也就是拐点已经出现,表明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演化速度更加适宜,开始从生态环境制约经济的发展(45°<α≤90°)向环境经济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
2)山东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往往处于“不进则退”的相持阶段,现阶段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其重点在于控制环境排放和加强环境治理上.经济排放不是环境治理的格兰杰原因,环境污染排放的冲击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说明山东省在发展经济时,不应该采用粗放式发展模式,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3)经济增长是环境治理的格兰杰原因,环境治理却同样产生负效应,这与许多研究提出环境治理会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不一致,产生这个结论的原因是:第一,山东省现阶段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对治理环境的设备、资金投入,环境治理依然是被动地受限于经济系统,环境治理投入短期内表现为消耗经济发展的成果.第二,环境治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一定的门槛效应.耦合分析认为,山东省在研究期内主要处在资源消耗速度大于经济发展速度的阶段,长期以高速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相对较低.这就造成了环境治理的投入和效果实际上没有和经济增长的演化速度相适宜,从脉冲分析的结果看,达不到许多研究者得出的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增长的响应效应.
3.2政策建议
1)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容易形成经济系统演化速度高于生态环境系统演化速度,如果不对经济与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控制,很有可能走向两个系统崩溃的结果.虽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之下,两系统间的内在作用情况也是十分复杂并没有固定规律,所以,为了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制定其宏观政策与治理方式要因地制宜.
2)经济发展会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首先就是对“三废”进行合理的控制,然而,单纯的控制一方面增加了环境承受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浪费了资源.所以,对“三废”控制并加以利用可以改善环境质量.
3)环境治理的投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对环境加大治理投入,不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环境治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作者:丁浩宋琛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传统林业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应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现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论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1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势在必行。
林业主要以森林为主要资源,森林是一种复杂的复合生态体系,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净化器,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
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同时其又可以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林业又是生态文化的源泉。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体现在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通过科学、政策、技术和不断进步的管理措施,通过不断地适应寻找到适合我国社会自身发展情况的道路,以期达到林业资源的多方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经济意义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此外,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复合经济体系的发展,可以帮助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在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生的,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效益,都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失去推动力与生命力。因此,完全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形成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如木材、林果、花卉、草坪等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系统和绿色的林业产业。
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
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建成后,通过林权有序、规范流转,可以盘活林木林地资产,解决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林权证抵贷款,解决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与银行资金流向林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3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 品,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3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3.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3.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3.3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业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持续的生态工程,需要有组织的、科学的、专业的主体承担,这一投入过程本身就对经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要发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时社会和人民的力量,在保护林业环境的同时把林业融入到自然——社会大系统中去,使其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生态建设和生态服务的工程。要突出“以人为本”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参与性,做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使林业保护产业社会化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到林业保护产业中。充分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服务大众,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出贡献。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并不与经济建设相对立,相反,它是一个非常好的 经济建设方式。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掘林业资源开发潜力,多角度建设林业资源相关产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变成经济增长引擎。健康的生态林业发展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点,提供形式多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为了进一步做好××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暨对行政执法权力制约与监督民主评议工作,根据投领号文件和全县经济发展环境暨行政执法权力制约与监督民主评议动员会会议精神,现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评议工作方案。
一、评议的目的和意义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是对行政权力正常运行的肯定和保护,又是对行政权力偏离轨道的防范和矫正。为了进一步了解劳动保障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整体形象,找准在行政检查、行政收费、行政执法、行政许可及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落实,促进工作作风不断改进,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效能为目的,树立良好的劳动保障新形象。
二、评议的主要内容
⒈依法行政情况。评议劳动保障部门在依法实施行政检查、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情况是否按规定、程序、标准执行,有没有出现违纪违规现象。
⒉履行职能情况。按照县政府“三定”方案,执法权限和执法范围及履行行政执法职责,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职能作用的情况,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情况。
⒊落实制度情况。申报登记联合检查及“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联系企业制度和企业协理员制度,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自律承诺、服务承诺、信访办理制度。
⒋行政审批情况。是否严格按照上级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规范审批,对进入中心的项目受理、办理、缴费、发证是否存在搞“截流”双轨运行。对行政许可项目是否按照五公开:服务内容公开、办理程序公开、申报资料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五好:门好进、人好找、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五制:直接办理制、承诺办理制、联合办理制、明确答复制、上报负责制的要求。行政许可项目是否按照《行政许可法》精神落实,即“一次性告知书”、“承诺书”、“不予许可决定”。
⒌廉洁自律情况。劳动保障系统内无吃、拿、卡、要现象,不存在刁难、争吵等恶劣行为,无违纪违法行为。
⒍行业作风建设情况。是否按要求建立实施执法公示制度情况,定期组织实施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情况,落实“七不准”规定情况,系统内无越权执法、简单执法、粗暴执法的现象,工作秩序井然,作息时间规范,干部职工的言行举止文明。
三、评议的方法步骤
⒈制定方案。月下旬,根据全县经济发展环境和行政执法权力制约与监督民主评议动员会议要求,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制定民主评议工作方案。,并上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办公室。
⒉宣传动员。月底,召开劳动保障系统民主评议动员大会,对评议工作作部署安排,提出具体要求,使全体干部职工人人参与评议,人人出谋献策,增强对评议的高度重视,提高干部职工对民主评议的思想意识。
⒊自查自纠。月上旬,局领导班子根据分管的工作,分块包干,向企业相关部门发放问卷调查表并回收,认真对照标准找差距,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有利于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月中旬召开民主评议座谈会,参加对象:局班子成员,各股室、各经办机构负责人。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讨论,布置安排整改时间,明确整改内容。
⒋民主测评。月上旬,召开系统干部职工民主测评会,参加对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测评内容:严格按照投领发号文件要求,从六个方面展开测评,测评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但种类型进行。测评结束后,汇总测评结果,形成总结报告上报县优化经济发展还击投诉中心。
四、评议工作的要求
⒈要切实加强领导。经济发展环境暨行政执法权力制约与监督评议工作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为了将次项工作抓好抓落实。由于人事变动调整,经局党组研究决定,特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济发展环境暨行政执法权力制约与监督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各股室、各经办机构要把评议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责任到位。
⒉要强化监督检查。对劳动保障系统评议的内容,认真进行对照研究,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抓住重点、制定措施、狠抓落实。
⒊要严格工作程序。按照各时间段的要求,严格评议工作程序,确保工作落实,防止走过场现象。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测评工作,以饱满地热情参与测评工作。
一、科学界定民营经济投资主体的内涵
目前,对民营投资概念的定义,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意见。第一种是宽派观点,即相对国营经济而言,除了国营经济投资以外的投资都是民营经济投资,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联营经济、非国有控股企业、三资企业等。第二种是中派观点,相对国家或政府经营的角度,将民营投资定义为非政府或“非官营”的民间经济投资,包括全社会集体、个体、私营、联营、非国有控股企业。这里的非政府投资应当不包括国有经济投资在内。第三种是窄派观点。相对公有制的角度,将民营投资定义为非公有制的投资,即不包括非国有控股企业、联营经济、集体经济(相当一部分集体经济实际上是带着“红帽子”的私营经济)、外资四大经济成分,专指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具体分类如表1所示。我们认为,只有中派观点最符合我们对民营投资定义的要求。因此,对民营经济投资主体范围的界定包括集体、个体、联营、私营、非国有股份制五种经济类型的投资。
需要指出的是,从现实来看,在民营经济内部,仍然是以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投资为主导,但股份制经济投资比重已经占到20%左右,说明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的股份制投资正趋于成为民营投资的主导形式。民营经济投资规模普遍较小,1999年全国私营经济户均注册资金未超过70万元,个体经济未超过1.1万元,说明民营投资主要依托中小企业来实现。
二、随着投资体制政策环境的进步,民营经济投融资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
民营经济投资增长问题是当前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开放的重大问题。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在诸多产业领域国有经济投资布局将有进有退,民营经济与外资将填充国有经济留下的空白,民营投资的发展与国有经济的调整是一个交替进行的过程。回顾改革以来投资体制政策环境的变革,民营经济投融资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民营经济投资市场准入限制不断减少,投资融通渠道日益拓宽,投资服务方式明显改进,投资权益保护程度逐步提高。民营经济体制变革的进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民营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不断提高。1979年以来,国家与地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独资企业法》等法规政策里不断放宽个体、私营企业投资创业方面的限制,使民营投资的数量与注册资本不断增长。随着民营投资注册资本的不断增加,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变化来看,民营经济的投资比重1996~1999年由35.72%上升到37.70%,表明民营经济投资已经在全社会占有了重要位置。
2.民营经济投资的广度与深度在不断增加。改革以来,国家对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在内的民营投资范围是不断放宽的。目前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外,民营投资已涉及农业、采掘、制造、电力、运输、仓储、商贸、市政公用、建筑、房地产、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金融、旅游等各个领域。从民营投资的三大主要流向来看:(1)民营投资在传统制造业投资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普遍把传统制造业(除掉基础工业与高科技工业)作为主要的投资领域,在诸如家电业、服装业、玩具业、饮食业等行业中显示出强大投资产出优势,填补了国有投资退出而留下的空间。1999年与1997年相比,国有经济传统制造业的投资比重在从53%下降到43%的同时,民营经济的投资份额则由15.6%上升到了20.1%。1999年,在传统制造业增加值中,国有经济31%,外资24%,民营经济已经占有了45%的份额。(2)在传统服务业的众多领域的投资地位突出。在传统服务贸易的诸多领域,由于国家投资限制较少,民营投资的比重较高,尤其在建筑业、房地产业、批零贸易与餐饮业领域的投资高度集中,成为推动行业投资扩张的主导力量。1999年,民营投资在上述三个行业的投资已经达到了43%、55%、36%。民营的产出比重也相应较高,1999年民营经济在建筑业的增加值已经超过了国有(48%)而达到了51%。(3)在高新科技产业领域投资优势显现。国家对民营投资高科技产业持高度支持政策,民营经济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中的投入与产出作用日益突出。1999年与1997年相比,国有经济在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份额由30.5%下降到了24%,民营经济的投资比重则由16%上升到了18%;尽管民营还低于国有与外资投资份额,但从产出来看民营经济则是后起之秀。1997年时,外资在这一产业所占份额接近50%,民营不足20%,至1999年,民营经济的产业份额(32%)超过了国有经济(29%),且直追产业比重有下降趋势的外资经济(39%)。
3.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多元化。改
革以来,国家和地方采取了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民营经济不仅融资的总规模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融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多种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1)民营自筹资金的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民营经济资本积累能力的增强,自筹资金已经成为民营投资扩张的主要资金来源。据统计,1999年与1981年相比,民营经济自筹资金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3.1%,自筹资金总规模增长了200倍,占民营总投资的比重上升到了85%。(2)民营证券融资的机会有所扩大。随着2000年国家出台了新的股票发行入市管理办法,民营经济的直接融资障碍有了突破,成为民营投资的新财源。2001年底,在深沪两市公开上市的民营企业约在40~50家,占全部上市企业的4%左右。(3)民营获取信贷的规模不断增加。近年来,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各地纷纷建立各种形式的贷款担保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银行在对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时的后顾之忧,推动了民营银行贷款的增长。1999年与1981年相比,非国有经济的信贷增长了6626倍,年均增长25.9%,占总投资的比重为14.8%。
4.各级政府为民营经济投资服务的体系初步形成。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手段管理、引导、监督、保护、促进民营投资发展。(1)改革民营投资管理方式有了突破。为消除歧视性的投资管理办法,国家计委提出了“一放三改”(注:所谓“一放三改”是国家计委2001出台的《促进民间投资指导意见》里提出的放宽民间投资范围,改进民间投资的服务环境、审批环境与融资环境。)的改革措施,各地区政府也制订了民营投资管理的一些新的“游戏规则”,如海南提出在国家产业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限民营投资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投资方式,不限投资规模。(2)引导民营投资方向取得了进展。各地区政府采取信息引导、技术引导与资金引导等一系列措施,帮助民营经济逐步摆脱盲目投资的倾向,引导投资逐步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取得了成效。(3)鼓励重点民营扩大投资有了成效。各地普遍实施了“抓大扶优”的重点倾斜政策,选择了一批规模大、贡献度强、发展后劲足的民营企业大户,在信贷、土地、税收、出口、价格等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提高了重点民营企业的投资经营规模和积累实力。
5.面向民营经济的投资权益保障环境的变革取得了突破。对民营投资权益的保护的进步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1)民营投资收益权益的保护力度加大。各地对各项民营收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了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对部分有突出贡献、守法经营的投资者给予挂牌保护,使“三乱”行为得到初步解决。(2)民营投资所有权益保护有了进展。20世纪80~90年代初期,由于对于国家政策存有较大疑虑,担心财产安全缺乏保障,一部分私营企业主将企业“挂靠”在某一行政机关,俗称“红帽子”。近年来,国家与地方均出台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规,一大批私营企业通过改制“脱帽”还原,明确了企业产权。
三、当前民营投资政策与体制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民营投资进入领域仍有若干“禁区”。
目前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政策差异:一是尽管有些产业领域国家没有明文规定不准民营投资经营,但由于部门或地区垄断经营的存在,民营资本往往难以进入或充分进入;二是很多产业早已对外资开放,但对民营经济至今还没有开放;三是有些产业我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已承诺将按期对外开放,但没有明确是否也对、乃至首先对民营经济开放。目前民营经济在将近三十个产业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进”情况,尤其在基础设施、大型制造业、金融保险、通讯、科教文卫、旅游等社会服务业以及国有产权交易领域的投资进入很少,呈现严重的投资结构不均衡的状况。
1.电力、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民营投资进入较少。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领域一直是民营经济投资涉足最少、进入最为艰难、最难以扩张的产业领域,因而也是发展民营投资进入最为不足的领域。据统计,从2000年全国各地区民间资本用于交通、城建、社会发展等基础领域的投资比重来看,北京、山东、上海等14个地区民营经济的投资比重均未达到10%,基础领域成为民营经济投资遇到的最大的禁区。
2.金融、教育,旅游、文体、卫生等新型服务领域民营投资进入困难。目前,金融、保险、通讯、旅游、教育、体育、医疗等新型服务业已经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与经济增长点。但新型服务业投资放开的难度与复杂程度远远要超过一般制造业,上述领域基本上是国家高度垄断,严格限制了民营经济的进入,这些特殊投资比重的提高还大有余地。
3.汽车等大型制造业领域缺少民营投资进入的机会。尽管民营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较高,但深入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民营投资主要流向了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领域,如服装、食品、玩具、家具等等,很少有机会进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大型制造业领域,如大型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大型集成电路、民用卫星、民用飞机等等。除了民营经济自身的投资实力不足以外,种种限制性规定阻碍了民营经济的投资进入也是重要原因。
(二)民营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较困难。
近几年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发育较快,形成了股票类、贷款类、债券类、基金类、项目融资类、财政支持类六大融资方式,以及数十条国内外的融资渠道的庞大市场体系。但是,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他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相对国有经济的融资的机会少、规模小、期限短、比重低、品种少、担保难、成本高,远远满足不了各类民营经济融资的需求。
1.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担保难。目前各级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于是,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把非正式金融作为补充企业流动资金的主要渠道。如依靠拖欠货款来周转资金,从“地下钱庄”、“储金会”用高利率获得借款、相互担保等途径筹集应急资金。同时,现有信用担保服务远远满足不了民营中小企业大面积的担保需求。
2.股权融资的渠道还十分狭窄。与银行信贷相比,证券市场对民营公司的开放程度更低,正规的股票债券融资渠道满足不了民营经济的多层次的直接融资需求。1999年民营经济通过股权融资的比例仅占全部资 金的1.35%。绝大部分乡镇企业与私营企业主要通过向职工借债集资、内部股份募集、发起人与相关企业之间募股、现有职工股东的红利转为股本等民间渠道才有可能筹集到中长期投资。由于这种非正规、小范围的股权融资不仅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而且无法转让兑现,使股权融资缺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这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难以做强做大。
3.财政资金带动机制缺位。近年来虽然政府利用国债资金投资了几千亿元基础设施,号召民间资本跟进,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段激活资本市场,但由于严格限制财政资金向非国有项目支出,限制民间资本的投资基础设施,政府投资带动的放大效应并没有真正实现。尤其是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经费严重不足,但目前政府提供的银行技改贴息贷款、国家科技发展基金、加速折旧减免税收、技改购买国产设备抵扣税收等等财政金融优惠政策往往与民营中小企业无关,使得大多数民营投资基本上仍维持“微型化”、“短期化”的投资类型。
(三)当前民营经济投资缺乏鼓励、引导与监管。
尽管民营经济的投资发展很快,但是总的来看,由于面向民营经济的投资引导、带动、监督与激励等一系列服务政策的缺位,使得民营经济投资行为还存在着种种扭曲与失灵。
1.投资扩张的后劲普遍不强。尽管一些私营民营企业投资取得了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缺乏横向联合、企业兼并与资金融通等方面的促进政策环境,民间投资仍然以集体与个体经济为主,体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股份制经济仅占到民营总投资的20%左右,除了少数民营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以外,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满足于小型化、分散化的发展,普遍存在着投资积累能力不强、技术储备较少、市场分析和科学决策能力薄弱、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政府投资的条件下,由于政策的扶植与支持力度不够,民间投资并没有跟上来,不少发展势头较快的民营企业走完新生的高峰期后,出现了停滞甚至是颓势。
2.投资与产业档次还有待升级换代。目前,大多数中小民间资本投入仍以粗放型为主,民营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科技创新经费不足,设备购置比重较低,大部分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科技含量普遍偏低,虽然项目不少,产品品种也不少,但名牌产品、拳头产品极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不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没有规模效益,经济效益也较差,由此形成的生产能力局限于短期效益,产品的市场前景欠佳,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则显得持续力不够,并易形成大量的闲置生产能力,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不利。
3.投资方向盲目重复且偏重眼前利益。在国内经济进入买方市场阶段,一些地区的一般性商品处于供求基本平衡或供过于求的状态,在市场投资平均回报率降低、投资热点减少的大环境下,如何引导中小民间资本投资流向绕开市场饱和的产业,寻求较大市场需求和较高投资回报的产业是政府投资服务政策的重点,但由于引导中小民间资本投资流向的政策与手段极为缺乏,使得民间投资的盲目性较为突出,产业趋同,重复建设,短期化行为严重,常常表现为“两多两少”,即向传统产业投资多、向科技型企业投资少,向流通领域投资多、向生产型企业投资少,特别是一部分民营投资者法制观念淡漠,出现了污染环境、假冒伪劣、危害安全、破坏资源、投资信用缺失等诸多投资问题。
(四)当前民营经济投资权益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民营经济的投资权益保护环境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谁投资、谁经营、谁占有、谁支配、谁受益”这一权责利“五统一”的投资原则,仍然难以得到很好的贯彻。
1.投资收益权益屡受侵犯。尽管各地区对“三乱”的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与投资收益有关的诸多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投资收益保护的政策环境还很不理想,因而严重制约了民营投资收益的提高。
2.投资经营契约的履行十分艰难。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围绕国有企业的承包、租赁经营权,公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权签订了一系列契约,并且规定除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扣缴、吊销企业的经营执照。但是,一些地方对待民营投资经营政策缺乏稳定性,时紧时松,甚至说变就变。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在实施采取简单化的手段宣布拆迁小企业,收回土地使用权,废除租赁承包合同等等,而由此带来的民营投资经营风险损失往往不予补偿,使得民营投资正当经营权益难以保障。
3.投资所有权的安全性、完整性与独立性还缺乏保障。当前,民营投资的财产所有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比较突出的表现在民营企业投资兼并国有企业,“红帽子”企业明晰投资股权,民营科技成果资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不能认真保护民营投资财产产权的安全性、完整性与独立性,出现了许多非法剥夺、占有、挪用、侵吞民营企业投资产权的案例。
四、剖析民营投资体制政策环境存在问题的根源
(一)现行投资制度、政策、观念滞后导致民营经济的地位不平等。
改革以来,尽管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体制转轨过程还在继续,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还没有完成,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程度差异很大,人们还不能把国有经济、外商经济、民营经济放在相同的国民待遇条件下来对待,使得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资金融通、享受政府的投资服务与财产权益的保障方面还受到种种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这在长期以来传统的体制政策环境下是难以避免的,也是需要深刻认识与剖析的。
1.观念滞后使得民营经济所处的社会地位还有待提高。改革以来,民营经济经历了一个从不合法到合法、从异己力量到补充地位、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提高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各种观念的摩擦与碰撞。由于民营经济的自我发展在前,其法律地位鼓认可在后,使得对民营经济发展认识的滞后难以避免,对其发展之迅速忧心忡忡,担心如此下去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等等,也就是说,在思想上还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很深的顾虑与担忧。在这样的社会观念环境下,一些地方往往不敢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即使在发展中也给予了很多的限制,不能满足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地位平等的要求。
2.有关政策滞后导致民营经济的经济地位不平等。随着民营经济的日益成长壮大,在社会总资源有限,信贷资金、资本市场份额、投资机会、土地等资源不能均等分配的情况下,资源配置孰先孰后、孰多孰少的标准出现了新问题:究竟应该效率优先还是所有制性质优先?究竟应该奉行公平原则还是区别对待的原则?政府应该与民争利还是让利于民?由于至今对这类重大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实践中必然导致虚多实少、有口号无行动、有政策无落实,尤其是碰到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权益,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发生的产权、债务纠纷,常常是在相关部门之间踢皮球。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级政府很多违背市场规则的行为都可以从政策的滞后中得到解释。
3.制度滞后与制度缺陷使民营投资的法律地位难以保障。党的十五大以后,全国31个省、区、市差不多都以各种方式表示了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各地出台的政策往往五花八门,且随意性很大,带有临时 色彩,缺乏权威性,而且自下而上的促进政策到了国家决策部门层面已经严重滞后。到目前为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政策就是国家计委的“一放三改”的意见,国务院并没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权威性文件,使得民营经济发展缺少一个稳定的规章制度为基础的制度体系,不同地区执行政策的力度相差很大。此外从地方法规的具体内容看,大多比较重视细节问题,如注册、税收、减免费用等等,而民营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法律待遇,对此法规和政策却较少涉及,因而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二)民营投资“禁区”的政策与体制根源在于四大行政垄断因素。
之所以出现民营投资“禁区”,是由于我国目前垄断的体制环境决定的。垄断实际上是一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分为独家垄断、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三种类型。就垄断本身而言,有利有弊不应当一概否定,关键在于垄断的性质与形成机制。目前,我国存在两大类垄断现象:一类是市场性质的垄断,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另一类是行政性垄断,就是借助行政权力对行业实施投资保护(即严格限制或排斥竞争者进入市场),价格保护(即允许垄断高价或超额利润),贸易保护(设置高关税壁垒、搞进口配额制)与政治保护(如把企业行政级别化,按照政府官员待遇来任命和考核企业)。目前,我国许多行业存在严重的行政性垄断。由于行政性垄断是政府通过行政力量实现排他性(排挤竞争对手的进入)、独占性(独占经营性投资机会)的垄断目标,从而为民营经济的投资准入设置了难以突破的“禁区”。行政垄断对民营投资的限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部门垄断经营的影响,民营经济投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领域存在一系列进入壁垒。电力、石油石化、铁路、民航等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部门的基本特点是自然垄断特征明显,国有经济比重高,传统计划经济影响深,必要和可能的竞争严重不足,多数曾采取政企合一的部门管理方式,从而行政垄断在上述行业表现为部门垄断体制。这一垄断体制的基本体制特征就是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审批制等手段,在排挤系统外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投资进入的同时,通过指令性的方式授权行业垄断企业担任项目业主,从而构成了民营资本进入的天然屏障。目前无论是中央的还是地方性的经营性基础类投资项目往往天然由政府组建的投资公司担任项目业主,如果单一的投资主体不足以承担项目投资,则会在系统内寻找合资伙伴,但不会允许系统外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盈利性较明显的基础类项目投资。因而目前铁路、公路、城市交通、水电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投资决策、资金筹资、施工建设到经营管理,均在部门内封闭运行,投资主体单一化的格局一直没有根本改变。有些地方还实行指挥部建设体制代替法人,系统外投资主体特别是非国有投资主体基本难以进入。当然,部门垄断的行业更多的是对内封闭。1997年以来,国家在基础设施部门打破垄断格局,实施对外开放的投资政策,在《指导外资投资目录》里明文允许外资可以进入铁路、公路、港口的建设经营。相对而言,基础领域的对内开放缺乏专门的政策法规,使得许多民营经济想投资却找不到入门途径,而地方大量的基础设施急需民间资本又缺乏政策依据。
2.国家对金融(包括保险)、电信等行业垄断经营限制了民营投资进入新型服务业。(1)在目前体制条件下,国家对某些特殊的公共服务贸易行业往往给予了严格的准入限制,尤其是金融、电信等新型服务行业的新建企业基本上局限在国有投资(包括控股)或事业单位范围之内,各类民间投资往往难以进入,即使进入也要受到一系列前置审批的严格把关,从而形成了金融电信业国家行政垄断的体制格局。这种体制格局不是偶然的。传统投资理论认为金融、保险、电信等领域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允许民营投资进入将会扰乱金融等市场秩序,所以应当由国家垄断投资,严格限制民营资本进入。如早在1988年6月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就提出“私营经济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2)投资准入政策的排他性。国家已经对外有限度地开放了金融保险投资领域,加入WTO之后上述领域的开放度将进一步加大。目前外商金融保险业营业性机构191家,总资产达到360亿美元,占我国全部金融资产2.28%,外汇资产占全部外汇16%。但国家还没有明确上述领域对内投资开放,民营金融机构还处于研究试点阶段,一般民营资本要想通过国家批准进入金融业难上加难。(3)投资垄断体制的独占性。目前金融保险业投资仍由国家高度垄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集中度达70%,但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低层次金融机构发展严重不足,使得金融业(包括担保业)市场需求十分庞大,民间的非正规金融应运而生并且屡禁不止。这说明,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有序地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国有资本难以企及的、小型的金融保险业势在必行。
3.集团过度垄断阻碍了民营投资汽车等支柱产业。为了加强汽车、电子、船舶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我国成立了若干大型企业集团,这是保证我国重大制造业竞争力的重大步骤。但是,支柱产业的发展不能仅靠几个大集团,要平等地进入支柱产业投资领域可谓困难重重。(1)传统投资理论的歧视性。认为汽车等支柱行业属于规模经济领域,需要集约化经营,依靠大型国有企业发展,防止民间资本搞重复建设。对此,民营汽车厂家认为,支柱产业的规模经济是在竞争中实现的,民营资本也是在竞争中成长壮大的。以摩托车业为例,如果没有宽松的投资准入政策,允许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及混合经济平等竞争,就不可能形成重庆隆鑫等民营摩托车大型企业,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国。因此,对民营投资支柱产业的歧视观念应当改变。(2)投资准入政策的排他性。我国实行严格的汽车生产许可证制度,既限制民营资本上“户口”,获得生产汽车的许可证,又限制民营资本“生男生女”,获得特定车型的生产许可证,使民营资本难以进入,进入了也难以做强做大。1997年,浙江民营吉利集团进入汽车业,在政策的夹缝中左突右冲,投入几十亿元资金,用四年多的时间批量生产了吉利轻型轿车,填补了大厂商的市场空白。但在《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却找不到吉利申报的新产品及改进车型的名字,这意味着民营资本将“卡”在“公告”外难以生存(后来又终于允许)。相比而言,有关部门积极鼓励与吸引外资进入汽车领域。(3)国家对轿车工业实行了高度保护的投资体制,定点“三大三小两微”八家轿车企业生产,把财力、物力、人力向定点企业倾斜,并且筑起高关税和配额壁垒,限制汽车的进口销售,实行汽车的限价政策,保障汽车垄断企业投资的垄断利润。但是政府的干预和保护鼓励了落后,大企业垄断投资的结果满足不了中低档市场需 求,使家庭汽车产量少、品种单一、价格高,难以适应轿车进入家庭的大趋势。
4.地区垄断导致民营经济投资社会服务业存在进入障碍。从投资审批体制来看,科、教、文、卫、旅游等社会服务行业属于特殊行业,需要由地方政府颁发特殊行业经营许可证。民营投资会遇到许多障碍:(1)投资观念的障碍。科教文卫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不应当与商业利益挂钩,反对民间资本办学校、办医院等等。现行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就明确指出,投资教育的机构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使得一些想办教育的民间投资者望而却步。(2)准入政策的限制。为了维护地方国有垄断地位,“肥水不流外人田”,一些地方在旅游、公交(出租汽车)、建筑、劳务输出等行业限制民营平等参与投资竞争。一些地区如广东已经开放了如幼儿园、托儿所、医院、诊所、旧货业、典当业、图书批发、租赁、公共交通等领域鼓励私人、私营企业投入。但有的省市连广告和印刷业至今未向民营经济开放,有些地区如北京即使是在国有经济退出领域如商业领域也不允许民营进行控股投资。(3)投资体制的影响。一些地区没有划分出纯福利性与非福利性的投资领域,使非义务教育、非福利医疗的产业化进展较慢,仍然实行政府福利化投资体制,地方政府宁肯财政背沉重包袱,也不推行类似民办公助等民间投资的改革。
(三)民营经济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限制与信用体制的不健全。
如前所述,与一般的产业投资不同,金融等服务贸易业的开放受到的限制和阻碍更大。尽管我国的金融资源(或资产)的数量庞大,金融资产的构成实现了多元化,但受到体制与政策的制约,国民储蓄转化为民营投资的渠道还不畅通,使得民营资本的融资机会严重缺乏。
1.资本市场的所有制歧视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资格。长期以来,有关部门把资本市场的功能仅仅局限于为大型国有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解危脱困,或者为某些政府大型重点建设项目筹集资金的功能,实际上变成政府为满足产业政策需要、弥补政府资金不足的工具,这既不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股市健康发展,也堵塞了民营经济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此外,我国大力整顿资本市场秩序,采取清理整顿非银行金融机构,关闭地方产权交易中心,上收基层银行的贷款权,实行了呆坏账责任制等措施,对于防范金融风险、推进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带来金融信贷的体制性收缩。
2.金融信用体制不健全阻碍了银企之间的稳定合作。由于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贷款期限短、额度小、频率短、成本高的特点,使得大银行向民营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成本收益不对称,十几笔贷款收益抵不上一笔贷款损失,而现有的中小银行往往又缺乏贷款能力,导致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贷款难度大。另外,中小民营企业资信等级较低。目前,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信用档案,在国家银行信用数据库里没有记载,又缺乏足够可变现资产作抵押,使得民营中小企业可支配的信用资源非常有限。同时,相当一批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落后,财会制度不规范,“三假”(假账、假报表、假注册)盛行,信用观念淡薄,借改制之名逃废银行债务,企业之间商业信用的欺诈屡见不鲜,使得强化风险管理的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很不放心,贷款信用的整体评价标准偏低,造成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
3.金融商品服务品种适应不了多样化资金需求。民营企业多属于中小资本企业,需要有与其资本结构相适应的股票、债券与信贷资本市场。然而,目前股票、债券、信贷的资本市场缺乏层次性,各类融资渠道的入门门槛高,条件苛刻,过少的金融证券品种远远满足不了民营多样化的融资需求。由于银行担心长期贷款带来的风险,几乎还没有一家银行向个体私营企业开放基建和技改贷款科目,因而民营中小企业充其量也只能获得一年之内的流动资金贷款,获得长期贷款的可能性很少。这样,一些民营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至于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利用外资、政策性融资、产业基金、项目融资等一系列融资渠道并没有对民营经济开放,融资的方式限制了民营经济介入基础设施等高门槛的投资领域。
(四)投资服务体制存在严重的越位、错位与缺位导致民营投资行为扭曲。
政府是制度设计和政策的供给主体,政府的角度定位直接影响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由于单纯地依靠价格机制调节民营经济的投资行为可能会导致“市场失败”,因此,需要政府管理、引导、支持、协调与激励民营经济的投资行为,避免与纠正“市场缺陷”可能会对民营经济的投资行为的误导和扭曲。政府的投资服务,也是完善民营经济投资体制政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投资管理机制、引导机制与监管机制还不完善,使得政府为民营投资行为难以规范。
1.投资管理制度还存在若干越位现象。改革以来的不同时期,政府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与红头文件,投融资管理方式还没有摆脱某一阶段的时代烙印,管了许多本不应当管的事情,很多方面对民营投资构成了“特殊”限制、歧视和障碍,特别是在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等方面还没有公开、公正、公平的“游戏规则”,在对民营投资影响最大的投资项目审批许可证、土地等市政配套设施使用权、各种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等方面设置了不少限制性规定。这实际上是维护了特定企业的垄断地位,明显干预了民营投资主体的竞争权利。
2.投资扶持与促进机制错位严重。近年来,国家与地方为刺激民营经济投资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在实践中,许多有关优惠政策并没有对准广大中小民营企业,而且有关的优惠政策在落实中发生扭曲,使得民营投资引导与扶持机制存在着很大的错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各种政策向少数大企业过度倾斜,中小民营企业受到冷落,“点高面低”,使政策受益面极不平衡。(2)民营投资的促进政策与优惠政策落实不下来,或者落实中大打折扣,造成政策扭曲。(3)有关促进政策没有解决民营投资最紧迫、最急需的问题,使得投资政策“治标不治本”。
3.投资监管机制的许多制度建设明显缺位。目前政府仍有许多该管的事情没有管起来,使民营投资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有效约束,影响了正常投资运营秩序。由于没有建立起投资信用信息披露等监管制度,为一些不法企业、皮包公司提供了商业欺诈的温床,使得企业之间、银企之间、政企之间有关投融资的合同无法有效履行,无法建立投融资主体之间信任关系,出现了大量的经济欺诈与呆坏账,造成民营中小企业投资合作难、融资难与经营难,发展壮大非常困难。特别由于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使上级政府不能有效的打击与防范假冒伪劣等非法投资行为。特别是为国有企业管理者造就大量寻租机会。在国有产权优先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实际上控制了大量稀缺资源。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控制权并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制度保护所赋予。在缺少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经营者完全可以将这些稀缺资源拿出来高价交易,以换取小团体甚至个人的福利。而“保护国有财产不受侵犯”,“制止国有资产流失”往往成为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以权谋私的最好理由。
(五)民营投资权益保障环境不完善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制不健全。
我们必须认识到,民营经济的投资审批环境、融资环境、服务环境固然重要,但民营经济最关切的还是投资 权益法律环境的状况,能否使民营经济辛苦积累起来的财富得到安全保障,民营经济的生存与发展要求得到尊重,投资收益权益、经营权益与占有权益得以实现。但由于我们正处在由行政经济向法制经济转型的时期,大量行政干预的存在使得执法环境还很不完善,特别是民营经济的个人财产权无法得到真正有效保护,民营企业家不能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也就不能消除顾虑积极投资和发展生产经营活动,民间投资不振的问题便迟迟不能解决。
1.投资收益存在的不公平因素不利于保护民营权益。目前,民营投资收益的实质就是投资资本的增值性,它直接关系到民营投资的动力是否持久,对于民营投资的积极性影响极大。(1)社会上对民营投资赚钱仍然存有各种偏见。尽管发展民营经济已经落实在了各级政府的文件之中,但一些主管部门的官员仍然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民营经济的发展,认为民营经济投资赚钱就是为自己不是为社会,把唯利是图与社会贡献混为一谈,甚至提出民营经济承担的责任与国有经济明显不同,因此,对于落实民营投资收益的保护政策往往很不情愿,甚至背道而驰。(2)对民营投资收益政策待遇不平等。由于历史原因,不同所有制之间税费优惠不一、列支标准不一,实际税费负担差别很大,在对外资企业实施“超国民待遇”的同时,还没有对民营中小企业实行同等待遇。比如目前一些不合理的收费政策严重限制了民营投资回报。如《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样民办学校就不可能凭借合法收费取得投资的正当收益并滚动发展。(3)从体制来看,还难以防范乱收费等现象的滋生。目前,尽管国家与地方三令五申要根除,但由于制度缺陷,执法机构与收费行为之间的利益联系没有切断,使一些地方的执法机构乱收费屡禁不止,民营企业的营业利润大量被剥夺,哪里还有再投资的动力和能力。特别是由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游戏规则”不同,交易地位不同,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是极不公平的。面对种种限制和偏见,民营企业家不得不与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形成密切联系,以拉关系、走门路等极不规范的方式从事经营活动。这种竞争方式不仅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扭曲资源配置机制,导致官员队伍的腐败,而且带来了新的不公平。
2.投资经营权益保护的政策与体制不完善。民营投资经营权益的保护还不理想。(1)从观念来看,社会上对于民营投资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还不能科学认定与合理评价,因此还不能公平地对待民营经济投资经营权益保护问题。比较极端的看法是,如果国有企业欠民营企业或银行的钱,那就是债务关系,而民营企业欠国有企业或银行的钱,却可能被赋予各种罪名。因此,包括金融部门对待民营信用的看法有时有失偏颇。(2)从有关政策来看,尽管政府规定了民营企业合法使用的土地和经营场所,“因建设需要征用、拆迁的,应当给予妥善安置和合理补偿”,但什么是“合理”的标准,安置和补偿的具体程序又是什么却没有明确,最终导致现有保护政策往往有名无实。(3)从体制来看,尽管政府与民营经济签订的道路、土地等特许经营合同规定了政企双方的权利义务,但一些地方政府却屡屡失信违约,对政府投资信用约束机制还未建立起来也是重要的原因。为保证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维护国家的所有者权益,政府必然会通过行政权力来限制稀缺的资源流入非国有企业,维护国有企业的经营特权。这种限制不仅抑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而且违背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原则,使得稀缺的资源不能流向最有效率的部门和企业,最终降低了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加大了经济发展的成本。
3.产权投资权益保护的政策与体制下完善。民营企业最关心辛苦投资积累的合法财产保持完整性与安全性。(1)从观念来看,一些民营企业反映,如国企财产被盗窃,公检法会全力抓入;如私企资产被益,有关部门还难以执法严明。(2)从政策来看,民营投资兼并收购国企不能享受同国企一样的冲销呆账,减免利息、封闭贷款、放宽还贷时限、人员安置等优惠政策,不能以一个平等市场主体的身份开展正常的产权交易。(3)从体制来看,民营经济维护产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求助于法律的保护,但如果法律保护的是私营企业,而侵权的是国有单位,法律常常是站在维护国有资产的角度来处理纠纷,还不能把私有财产与公有财产的保护以同等重要的制度来建设。
五、未来完善民营投资政策与体制环境的总体思路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未来主要议程,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与WTO的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党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宪法修正论为基础,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消除各种各样的政策与体制歧视,赋予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平等的国民待遇,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民营经济投资扩张提供市场准入、资金融通、权益保护的良好环境。
(一)随着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需要把对内开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制定市场准入的办法,大幅度拓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
原则上讲,凡是竞争性产业,都应当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凡属已经和将要对外资开放的产业,都应当允许和首先对内资民营经济开放;仍需由国有经济主导或控制,但也需要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引入竞争机制的某些传统的垄断经营产业,电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我们认为.目前要解决民营经济平等进入投资市场的问题,应当制定统一规范的市场准入办法,在法律上颁布投资或市场准入法。我们认为,这是当前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口。
1.必须统一市场准入的价值标准。目前各省、市、自治区都颁发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办法,尤其是出台了鼓励和扩大民营投资领域的若干规定,但是这些办法和规定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准入范围与准入标准,往往只是笼统地提到除了国家法律不允许的以外,其余都允许民营投资主体进入,允许外商进入的也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在这个大的原则下,有的地区强调允许和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十大领域,有的地区则强调八大领域,但各地扩大民营投资的准入办法却仍然停留在政策层面,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这样就没有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准入办法,这样就使民营投资缺乏一个可以参照的、比较系统的、具有权威性质的产业投资政策指南。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我们的研究,目前仍然存在针对民营经济的投资“禁区”,严重阻碍了民营经济的投资进入范围的扩大,例如在观念上许多人仍然认为民营经济投资交通等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业、汽车等行业属于力不能及,担心对内开放会引起不正当竞争等,实际上民营经济有没有能力进入与开不开放投资领域是两回事,为了保障投资进入的质量,可以而且应当采取稳妥的逐渐降低进入门槛的办法来规范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投资行为,也就是说,民营资本进入,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规模经济标准、质量技术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以及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等方面的要求,不允许危害社会公众利益。这些方面的限制与约束,对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应当是一视同仁的。因此,我们认为,在现实条件下,人们还不可能绕过市场准入这一重大的法律建设的阶段,实现有序地引导与放宽民营投资的体制变革。
2.把对外开放的承诺作为对内开放的“底线”。按照加入WTO的要求,我国已经颁发了引导外资投资方向的新的指南,规定了哪些领域允许外商进入,哪些领域禁止外商进入,哪些领域鼓励外商进入等等详细的产业目录。如果没有这样的投资准入规定,只是笼统地说,除了法律禁止的以外,允许内资或国企进入的领域也允许外资进入,就不会给外商投资以明确的导向,外商就无从了解市场准入的门槛的高低,风险的大小,从而难以吸引外资的流入 。同样道理,如果没有明确民营经济投资的产业目录,也难以回答如何保障民营经济投资与外商投资同样享受国民待遇这一根本问题。尽管人们把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放在同等重要甚至更为优先的位置,但是如果不落实在市场准入的重大制度改革上,把对外开放的承诺作为对内开放的“底线”,就无法突破现有的制度“瓶颈”,真正实现公平的国民待遇。
3.制定民营经济投资的市场准入法。也许有人会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本就没有必要颁发一个针对民营经济的投资准入法,因为只要制定多种所有制在投资领域的平等地位这样一个基本法律框架就可以了。但事实上,由于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在投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异,要放开民营经济进入原来属于国家垄断的投资领域,都需要通过专门法律法规来重新规制。所以,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均曾颁发过大量的针对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法规。如韩国颁发过《基础设施吸引民间资本促进法》、新加坡颁发过《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美国、日本等国也颁发过大量放松民间投资规制的法律法规,使得民营经济能够“依法投资”。因此,任何行政文件和大的指导原则都代替下了细致的、可操作的专门的法律条文。制定民营经济投资的市场准入法,符合国际惯例与体制变革的要求。
(二)要全面有序地开放投资进入领域,让民营投资主体在基础设施领域发挥补充作用,在高科技产业起生力军作用,一般制造业起主力军作用,在服务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1.推进基础领域的改革开放,让民营投资主体发挥补充作用。由于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而且其建设项目一般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有些甚至难以回收投资,民营经济投资主体从投资动机和投资能力看都不可能取代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但民营经济可以发挥重要的辅助或补充作用。进一步分析,全国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如京九铁路)与基础产业(如西气东输)项目,无疑需要国有资本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民营资本的参与能力有限,只能发挥辅助作用;但在某些地区性基础设施如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民营资本不但可以发挥辅助作用,也可以在有些项目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1)由国有单位垄断经营,但长期效率低下,甚至严重亏损,供给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城市基础设施。如开放电站、供水、供气、供热等能源类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应当说,由于能源供应业即电、煤气、蒸汽、水务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利润水平较高,有利可图,无须特殊政策,只要放开管制,民营经济不用动员就很有积极性进入上述投资领域。但对于垃圾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政府还是要给价格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因此,能源类基础设施领域允许民营经济参与投资竞争有充分的依据与广阔的前景。(2)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以兼得的基础设施,如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类基础设施。预计“十五”期间全社会需要投资7000亿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样大的投资需求仅靠财政资金是无法满足的。因此,国家已经提出了由中央、地方、外资、民营、个人一起上的“大环保”建设方针。预计到2005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面对如此巨大的环保“市场”,应当大力鼓励民营经济参与环保产业的投资经营。(3)原来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能够和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交通类基础设施,如地方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类基础设施建设。中外实际表明,自然垄断行业并非一成不变的,原来的“公共物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私人物品”。因此,不仅竞争性产业领域,而且在原来具有天然垄断属性的某些基础设施领域放宽政府管制和市场准入限制,不同程度、或迟或早地向民营经济主体开放是一种必然趋势。目前的温州机场,石狮的石湖港,泉州的刺桐大桥等就是民营资本投资兴建的。
2.推进制造业领域的改革开放,让民营投资主体发挥主力军作用。传统制造业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工业的主体部分和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但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传统制造业将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发达国家用高新技术发展提升了传统制造业的挑战;二是工资成本也很低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为继续保护和发展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国际动态比较优势,必须重视发挥民营经济的活力。可以说,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民营资本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继续保持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处于支配地位的同时,可以让民营经济在一般竞争性的传统制造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从而尽快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需要指出的是,目前,90%左右的民营企业分布在一般竞争性传统制造业领域,而这些领域已经普遍存在生产能力过剩、结构很不合理。因此,问题是促进民营经济扩大投资的配套政策,应着力于支持传统制造业的改组改造、结构优化升级,而不是单纯扩大生产能力。因此,加入WTO之后,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的大背景下,民营经济投资可以在四大方面扩张发展空间。(1)鼓励在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中退出的产业领域扩大投资。尤其在传统制造业集中、重化工业比重特大的老工业基地地区,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序地进入,填补国有资本退出的空间,或开办有利于优化当地产业结构的有市场、有效益的轻加工业。(2)鼓励在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方面扩大投资。从总体上来看,民营企业的技术档次与产品档次一般较低。在市场供求格局、经济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应当鼓励民营经济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开发新产品,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工艺和已经没有销路、没有效益的落后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3)鼓励在专业化分工协作方面扩大投资。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结构,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为此,一些制造最终产品的国有、非国有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需要与大量专业化生产零部件、配套件的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中小企业进行跨地区的联合协作,并由此产生新的投资需求。(4)支持有优势的民营企业对一般竞争性产业领域的国有企业进行兼并。优势国有企业可以兼并非国有企业,优势民营企业也可以兼并国有企业,这是市场机制作用下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目前民营企业在收购兼并国有企业时还有种种障碍,难以公平地通过控股,并购国有企业的方式实现资产规模扩张。
3.推进高新科技产业领域的改革开放,让民营投资主体发挥主力军作用。目前,在高科技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前沿领域,以及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项目,如航天航空、核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速宽带网、超导和纳米材料、基因工程等,仍需由国有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组成国家队实施联合攻关,形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而民营科技企业则在信息网络产品开发、应用软件、生物制药、新材料应用等大量的分散的高新技术应用开发领域具有现实优势或潜在优势。而且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国有与民营经济又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因此,应当在合理确定国有与民营科技型企业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基础上,把民营科技企业看做是与国有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并肩作战,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振兴中国高科技产业挑起历史重任的生力军。民营科技企业的行业分布很广,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民营科技企业的特点,当前应引导民营重点投资三大高科技产业领域:(1)重点鼓励民营经济投资软件业。目前,软件业是国际上高科技产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显著的产业之一。国家提出要在2010年使软件产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满足国内大部分需求,并且有大量出口。民营经济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投资潜力与发展优势,国家应当大力鼓励像东大阿尔派、四川托普等民营软件大企业的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大型民营软件产业基地。(2)大力鼓励民营投资网络信息服务业。国家“十五”规划提出,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迅猛发展的网络经济,将极大地带动产业升级。网络信息服务业是民营经济可以充分发挥优势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远不像微电子产业那样明显,应当大力鼓励民营经济投资扩大发展空间。(3)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应用产品开发。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应用开发的某些领域已初步形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国际比较优势,有条件形成跨越式或领先式发展的产业。如用高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中 药业、育种业,加快稀土产品深度开发,加强超导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开发应用等,都大有可为。在这些领域,民营经济也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
4.推进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开放,让民营投资主体发挥重要作用。金融、保险、电信、媒体等新型服务业或者属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与国家安全的关键性领域,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这就决定了上述领域仍需由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民营资本可以发挥辅助或补充作用。而在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社区服务、非义务教育、非基本医疗等广泛的新型服务业领域,民营经济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我国加入WTO之后,服务业要打破垄断体制,逐步对外开放。因此,应考虑先行放宽这些行业对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限制。(1)非义务教育领域应当扩大向民间投资开放。社会上对高等学历教育、证书培训和其他非学历教育的市场需求十分巨大,已有76所民办高校获得高等学历教育资格。作为官办教育补充的民营教育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有人预测,未来10年全国前100名高校中将有20名为民办大学。政府应当鼓励民间投资办学及各类学生后勤服务设施,允许民营投资获得正常的回报。目前有些服务业尚不能吸引民营资本进入,这样,民营经济主体投资于教育只能作为公益性捐赠行为,既不能赚钱又没产权。事实上,非义务教育并非纯粹是公益性事业,应当允许在一定条件下由民间投资兴办实行产业化经营。(2)经营性医疗领域应当尝试向民营投资开放。随着医疗体制正在进行经营性医疗与非经营性医疗相分离的改革,面向海内外的社会资本开放医疗市场、改革政府包办的投资体制势在必行。政府应当允许民营投资的营利性医疗机构依法自主经营,医疗服务价格放开,政府不予补贴,但纳入公费医疗(或医疗社会保险)定点范围,原则上照章纳税。(3)旅游产业领域应当扩大向民营资本开放。加入WTO之后,外资要大举进入我国旅游业投资市场,但对民营投资至今还没有明确说法。目前,我国三大旅游集团青旅、中旅与国旅的资产额与营业额的总和还不及美国运通公司的1%,仅靠几家国有大旅游企业是无法迎接国际竞争挑战,必须发展地方性质的民营旅游企业,吸收民间资本壮大民族旅游产业。
(三)破除市场融资的所有制歧视,为中小民营企业创造多渠道的项目融资、股权融资与信贷融资渠道。
民营经济的投资能力,不应当局限于其自有资本的自然积累。拓宽民营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融资渠道,对增强民营资本的投资能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未来无论是以银行为中介的信用融资,还是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都应破除所有制歧视,执行统一的贷款标准和上市标准,同时应考虑不同产业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的差异,为民营经济开辟多种融资渠道,使民营经济能够充分选择适当的市场融资方式。
1.发展多层次信贷与担保体系,为传统产业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体系实际上是由银行贷款、机构担保、企业借贷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条。由于大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信贷商品与担保的需求多层次,要求银行体系与担保组织结构也应当多层次,因此,必须构造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以适应多样化的信贷和担保需求。(1)要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应当在发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整体优势的同时,大力发挥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及民营性质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潜力。所以,应当构造“大中小型银行共同发展,国有、外资与民营银行互为补充,跨国、跨区与区内银行有机分工”的多层次银行体系。鼓励确有实力的民营资本通过收购农村信用社等方式组建一批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在国有银行顾及不到的广大社区发展民营银行。(2)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信用贷款担保问题,也需要拓宽思路。除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包括金融企业)出资兴办担保机构以外,还应当试验发展国有与民营合资合作的担保基金,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允许试办民营独资担保机构,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高效担保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担保难的矛盾。如深圳民营企业中科智担保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后,以5000万元的注册资金面对全市一年3000亿元的大市场,已收到较好的效果。
2.建立多极化的股权投资机制,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风险或创业投资支持体系。各类民营科技企业要想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一般要经过“股权投资—投资运营—投资退出”的三个重要环节,首先接受各类股权投资,然后经过成功的资产经营,在达到一定的资产规模之后,直接到股票市场上市,实现投资退出或变现的目的。因此,要拓宽民营经济的直接融资通道,就必须完善投资进入与资本退出的前后向市场通道。高科技产业是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产业,投融资方式与其他产业有很大不同。因此,要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多渠道利用资本市场的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融资体系,为包括民营科技企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1)以企业投资为主体,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近年来地方高新技术企业在以政府资本为主体建立了一些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基金,但由于没有解决风险资本成立和存续的有关法律规范问题,对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的设立与运营关卡太多,尤其是没有摆脱“政府主导”的误区,风险投资公司多是以政府资本为主,行政干预往往替代市场决策,使得资本的所有者对技术拥有者缺乏充分选择,造成风险投资成功率很低,而公共财政资金不应当也无力承担风险资本的市场高风险。因此,应当加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与完善风险投资的市场行为,鼓励政府、国企、外资、民营、个人多元股权投资主体的参与,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使处于创业期或成长期的中小科技企业可以得到种子资金等关键性的资金支持。(2)完善产权交易规则,开辟风险投资多种退出通道。为便于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创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与风险资本适时退出,国家即将开辟“二板”市场。从国外创业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高技术公司采取收购兼并方式做大的数量远远超过选择首次公开上市方式的数量,可见,出售部分股权或公司整体出让是风险资本退出的另一条通道。为此,应当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有关收购兼并的法律法规,使之成为风险资本退出的重要通道。为了各类股权投资开辟多种退出通道,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股权交易市场,尽快建立“二板市场”即创业板市场,使步入成熟期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能够上市融资,也为风险资本退出提供通道。同时重新开放“三板市场”即柜台交易系统或地方产权交易市场,使那些不够上“二板市场”的中小企业既可以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收购兼并做大,也可以出售部分股权或公司整体出让实现股权资本的退出(表2)。
3.建立多级化的项目融资体系,为民营经济投资基础领域,拓宽融资渠道。民营经济主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既符合基础设施建设特点,又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融资方式。各地在这方面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虽然民营经济这些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但多数规模和投资能力有限。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浙江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即由政府主导基础设施的目标和条件,集中少量预算内、外专项资金作为带动性投资,采取市场运作的手段与操作方式,广泛开拓社会投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跟进。(2)建立产业投资基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经国家批准,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多种形式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将分散的民间资本集中起来办大事。可以将一些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在社会上公开招标招股,投标或入股者无论属于何种经济成分,都可以吸纳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自己的项目资本金或股本金。(3)“特许经营权质押贷款”。重庆推出了“扩大特许经营权为质押的贷款”模式,对预期有收益比较稳定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允许以政府授权的特许经营收费权和收益权为质押权益,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
(四)完善民营经济投资服务环境,为民营投资创造平等竞争规则。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要按照国际惯例做重大转变,针对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错位、缺位与越位的状况,加快改革进程,弱化投资直接管理的职能,强化投资监管的职能,转化投资引导与促进的职能,推进政府投资职能的转换,为民营经济的投资创造平等竞争的规则。
1.改革投资管理方式,创造平等竞争的规则与条件。目前,实施了一整套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审批方式科学化、项目业主竞争化”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管理方式。(1)鼓励民营资本以合资、合作、联合、联营、参股、控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经营型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2)在基础设施、高新科技等重要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特别是需要得到国家支持的项目,应当允许民营企业平等地参加项目竞标,选择符合中标条件、具有竞争优势的民营经济主体作为项目法人,给民营投资以公平的竞争机会。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项目的业主或投资经营主体。(3)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程序,提高效率,尽快建立民营投资项目登记备案制度。
2.完善投资引导机制,合理调节民营经济的投资方向。加入WTO之后,各级政府应当采取信息引导、技术引导与资金引导等一系列措施,运用各种政策组合与政策杠杠,帮助民营经济逐步摆脱盲目投资的倾向,引导民营投资的合理流向。(1)引导民营向专业化方向投资。多数民营企业由于技术力量和研究与开发经费有限,很难进行投资信息情报搜集与分析工作,政府应建立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投资项目信息网,准确、快速地传送和反馈资金与产品供求信息,引导民营向专业化方向投资。(2)引导民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要在“抓大扶优”、提高重点民营企业的投资经营规模的同时,鼓励民营中小企业从个体业主制、合伙制逐步转向公司制,鼓励个体私人经济走联合投资之路,形成区城群体规模优势。(3)推动民营经济向聚集化方向投资。要引导分散化、独立化的民营投资相对集中、发挥群体优势和集聚效益,抓好民营经济园区建设被证明是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到1999年,全国民营科技园区已发展到四十余家,聚集了大批民营高科技企业,成为科技产业的增长点。国家应当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民营高科技园区,加以重点扶植。(4)引导民营向科技进步方向投资。为了促进民营经济投资于科技进步,民营企业通过竞标获得国家支持的高科技项目,应与国有企业一样在项目资本金、贷款贴息、风险补助、进口设备减免税、出口经营权、加速折旧、配套设施等方面享受国家政策优惠待遇。应当支持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扩大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范围,把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纳入整个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予以必要的支持。(5)引导民营向外向型方向投资。为了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学习浙江等地的经验,大力发展以个体私营投资为主体的各类特色出口产品生产基地,鼓励民营企业自营进口业务,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境外投资,形成与国有大型外贸企业并肩参与国际竞争的另一主力军。
3.完善投资促进机制,有效激励民营企业持久的投资动力。为了充分调动民营投资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当根据不同产业的收益或回报状况,出台一系列有效的投资激励措施。(1)对于某些由国有单位垄断建设经营,行业利润水平较高,供给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基础领域经营性项目,如供电、通信等,由于投资有利可图,无须特殊政策,只要放开进入管制,民营经济不用动员就很有积极性进入上述投资领域。(2)对于一些社会公益性质的、产生不了投资回报的建设项目,如医院、学校、公园等等,政府一时无力承担,可以动员民营企业替代政府进行投资,政府应当给予民营投资以一定的补偿。(3)对于某些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短期难以形成投资收益的基础类建设项目,政府可以采取特许经营权等方式稳定民营投资预期,同时允许民营借助资本市场融通资金。(4)对于价税改革还没有到位、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政府可以按照国际惯例,采取设备更新投资抵扣税收的办法调动民营投资积极性。(5)对于一些基础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如西部待开发地区,可以按照国际惯例,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形式,鼓励民营资本扩大投资,缩小地区差别。
4.强化投资监督机制,有效规范与约束民营投资的行为。有效约束民营投资主体的行为,必须不断完善投资监管机制。(1)建立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向社会公示良好的合同信用形象,揭露利用合同的违法行为,消除民营投资的失信行为。(2)严格执行企业进退制度,借助于强有力的法律与行政手段进行监管,遏制地下投资、虚假投资、伪劣投资、有害投资等不法投资行为。
(五)完善民营投资权益、保护投资环境的具体对策。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的正当权益,为民营经济提供完善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对促进民营经济投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或者说,这是民营经济主体最为关切,也是至关重要的投资环境。在有关立法上,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真正把非国有、非公有经济看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民营投资正当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在执法上,要认真落实保护民营经济主体合法投资行为的法律法规,依法查处侵害民营投资合法权益的行为。
1.确立民营产权的不可侵犯制度。从立法环节来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作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下来,“私人合法财产不容侵犯”的条文也应进入宪法,明确私人财产与国有财产享有同等的权利,允许民营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享有国民待遇。认真清理歧视性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全国性的、不分所有制的权益保护细则。
2.实行投资收益的透明制度。近两年来,由于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外需呈下降趋势,拉动内需支撑经济增长和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要国策,而积极促进民间投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为了防止“三乱”,一是应当实行统一透明的税费征收办法,保护民营正当的投资收益权
益;二是要在执法机构建立收支两条线制度,收费数量不能直接与收费人员收入挂钩;三是要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对于执法、执纪部门的“三乱”行为,可直接向当地法院与政府有关部门举报申诉。
3.强化政府的投资信用约束制度。要规范政府与民营之间的投资经营契约,强化双方权利义务的有效约束,实现真正保障民营投资经营权益的目标,就要把政府授予民营经济的特许经营权益纳入法制化、市场化的轨道。一方面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以及国有企业的承包、租赁等方面的投资经营商,避免黑箱操作带来的不平等投资竞争。另一方面要出台有关特许投资经营的专门法律,用法律约束政府与民营投资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不允许任何行政的力量打破平衡,单方面中止或废除投资经营合同。
4.健全投资经营中止赔偿制度。如果政府确因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对合法注册的民营企业进行关停拆迁等处理时,不应当采取简单的行政办法“一刀切”,而应当区别情况,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没有公平补偿不得强制剥夺”的原则进行处理,在维护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避免任何一方过度遭受损失,从而合理地保护投资者的经营权益。
5.强化投资产权的侵权处罚制度。民营经济的技术成果目前70%来源于自主开发,并且已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民营科技企业的投资权益至关重要。虽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在执法以及侵权赔偿等方面的制度还很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加强知识产权所有者权益包括知识产权股份权益的保护,维护知识产权交易程序,加大对侵权、假冒、盗版的打击力度,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侵权和纠纷案件。
6.建立投资财产权的合并保护制度。民营资本投资兼并亏损的国有企业不同于一般性投资,而是属于牵涉多方复杂权益、包含诸种风险的特殊性投资,既要保护投资方的权益,又要保障银行债权人的权益,还要保证职工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国有资产的投资权益。要实现“四赢”的目标,需要政府出台兼顾各方利益、分担改革成本的投资兼并政策,不能搞片面性。目前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民营企业在收购兼并国有企业时还有种种障碍,难以公平地通过控股、并购国有企业的方式实现资产规模扩张;另一方面有些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案例中,也确实存在有人借机侵吞国有资产、逃废银行债务和职工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护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和完善有关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并购的法律规范,在属于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企业领域,像支持国有企业相互兼并或兼并非国有企业一样支持优势民营企业兼并劣势国有企业,依法保障正当兼并行为的投资权益,防止不正当并购。
20__年,##县环境保护局按照“常规工作提质量、重点工作上水平、特色工作求突破”的思想和“抓班子带队伍、抓工作创一流、强素质树形象”的目标,不断强化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双赢之路,始终把保护汉江、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夯实责任抓落实,扎实工作求实效,整体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市十县区之首,先后荣获全省环保系统“创佳评差”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全省环境监察先进集体;全市环保系统“创佳评差”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全市环保目标综合考评获市政府一等奖。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__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单位;被县委授予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被县政府授予全县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依法行政先进单位。
一、抓班子,增强内部合力。县环保局始终把领导班子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来抓,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把班子建设成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一是建章立制,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制定和完善了党组议事规则、会议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岗位执法责任制等25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理事。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发挥班子集体的智慧。二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政策理论水平。局党组高度重视理论学习,把学习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牢牢把握学习重点,保证学习效果,增强班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团结协作,努力维护班子内部稳定,在工作中主要领导既总揽全局,又对班子成员有明确分工,既严格要求,又关心帮助,使班子成员的事、责、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积极配合协助主要领导,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子成员彼此坦诚相待,形成了互敬、互信、互谅、互让、互补的团结和谐的氛围。四是为人表率,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对局党组议定的事项,领导班子成员一身作则,率先垂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扎实有效。
二、抓队伍,提高综合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环保工作干部队伍。一是抓好学习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干部职工参加在岗学习教育,有10人参加了与环保业务有关的在职研究生和本、专科函授学习,有12人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学习,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为环保事业注入新活力。二是扎实开展行风政风建设暨“创佳评差”竞赛活动。以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以创佳评差和行风评议为载体,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的工作环境。焕发了开动脑筋想实招、兢兢业业干工作的良好精神状态,塑造了行业新风,提高了服务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三是推行竞争上岗,激活用人机制。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全局15名干部通过激励角逐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做到了知人善任,用其所长,切实解决了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出现了目标同向、干部同心、困难同当、责任同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局面。
三、抓宣传,营造舆论氛围。高度重视环保宣传工作,坚持保护环境,宣教先行,牢牢把握宣传教育工作的正确舆论导向,抢抓媒体时效,展示##环保,宣传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提高各级领导的环境意识。领导重视是搞好环保工作的关键。为增强各级领导的环境意识,主动向各级领导作好汇报,争取理解和支持。由于各级领导对环保工作认识的提高。县乡两级政府都建立了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环保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__年重点从加强环保法规的宣传教育入手,面向社会,深入群众,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教活动,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保工作,把环保变为全民的自觉行动,为有效开展环保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县城设立宣传咨询点,局领导带队,走向街道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印制并散发《法律汇编》1000余册,在县城和各重点工业企业悬挂宣传横幅30幅,制作永久性标语108幅,接待咨询130余人次。在电视台开办“绿色环保行”栏目,系列报道我县环保工作动态。同时,充分利用“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及时受理投诉、举报、咨询,将国家环保法规及政策传送到广大群众之中。三是提高企业经营者环境意识。企业是环境保护的重点,环保是企业的生命线。利用给服务对象办理审批手续和到企业检查指导工作的时机,宣传环保法规政策,实地查看解说,提供相关法规文件等形式,促使其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和依法办事,提高企业治污自觉性,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确保环保达标。
四、抓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环境保护最终要体现在环境质量改善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始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双赢之路,矿产、黄姜等重点污染行业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全民环境意识日益提高。全县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一是专项行动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国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9个环保专项行动中,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围绕整治目标,突出整治重点,严明整治纪律,夯实整治责任,落实整治措施,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整治工作有的放矢。共出动检查人员361人次 ,对141家重点排污单位和16个在建项目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发出整改指令书35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2家、在建项目5个,提出整改措施100余条,13家企业被责令停产治理,3家企业受到重罚,2家企业被责令限期关停,切实解决了一批久拖不决、屡查屡犯的环境违法案件和群众广泛关注的环境突出问题,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整治。二是环境执法监督效果明显。在做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工作的同时,按照县政府安排,对小河、公馆两乡镇的非法采金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彻底取缔了非法采金行为,并采取综合措施,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整治效果。对日常执法监管工作毫不放松,切实加大现场执法监察频次,对40家重点排污单位开展了排污登记工作;对13家黄姜加工企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监督,凡无治污设施,排放不达标的,一律停产整顿,环保设施运转正常后方可恢复生产;已验收的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日常运行情况的监管,防止出现擅自停运环保设施和偷排直排现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出动监察人员281人次,对69个排污单位开展了现场执法监察,防止污染反弹;对新上项目,严把选址关、审批关、验收关,切实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防源头污染。对32个建设项目进行了环保审查(批)和“三同时”验收,建设项目的环评率、“三同时”执行率和竣工验收率均达到了100,有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排污收费工作,采取领导分片包抓的办法,共对69家排污单位依法足额收排费35.9万余元,对本县最大的中型国营企业拒缴排污费,经多次催缴未果的情况下,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到位。三是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中,始终坚持把环境治理放在首要位置,有污必治,治理必须达标。在矿产领域全面加强环保基础工作和“三废”治理,县内各矿产企业环保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污染治理取得明显进展,选矿企业尾矿实现“零”排放。在医药化工行业重点加快黄姜加工企业污染治理进度,为确保全县13家黄姜加工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全面达标验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后两次召开治污工作会,统一思想认识,夯实监管责任,力促调试达标。3家企业达标排放,5家企业通过市上监测,达到排放标准,做好了验收准备;其余5家企业由于缺少资金和市场因素,致使设施无法调试。同时,还重点抓了医疗废弃物处置监管、饮用水源地保护及农村水源污染治理工作,以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为主的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控制,农业化肥施用量和农药施用量分别减少10和5,旬河、蜀河等汉江主要支流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结合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专项治理,发出并张贴通告50余份,组织执法人员45人次查处噪声源18个,取得了一定效果。四是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南水北调”工程机遇,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县域生态建设新途径。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不断增强生态涵养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农村新村建设为契机,加强沼气等新能源开发。深化生态示范区建设。在继续抓好一乡、三村生态示范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全县6乡100村生态示范乡村建设工作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林业工作的决定》,切实抓好“天保工程”和城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全面落实了全县196万亩天然林管护责任,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五是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鼓励和支持全县矿产企业和黄姜加工企业积极开发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探索与科研,对高污染行业进行综合治理,着力解决资源开发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突出矛盾。加大矿石废渣处理,积极引进低品位矿石浮选技术,有效提高了矿产资源开发质量,加大选矿企业技术改造,实现废水二次利用,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真正实现废“零”排放;针对矿业生产规模扩张而库容压力日益突出的问题,大力推广节能砖生产项目。五联构元公司利用选矿尾矿渣生产节能砖项目在试产成功的基础上,筹建了年产6000万块节能砖厂。目前,全县新上以选矿厂尾矿废渣和页岩为原料的节能砖厂共7个,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亿块的生产能力,其产品经专业鉴定完全符合环保标准,为有效利用尾矿废渣、减轻尾矿库容压力、防治废渣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在黄姜加工业领域,加大了辅产品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运通公司和恒源生化公司经过大胆探索和科研攻关,在不影响皂素产量的前提下,提取黄姜淀粉,生产黄姜粉丝,开发生产黄姜酒,实现变废为宝,减少了治污难度,增加了企业收益。下一步以黄姜干等为主的黄姜系列保健食品开发项目正在研究论证之中。黄姜加工企业将在低迷的市场形势下再现旺盛生机。循环经济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亮点。
五、抓廉政,形成清廉集体。按照中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局党组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法规制度建设为重点,以落实廉政责任制为目的,把廉政建设作为提高干部素质和改进工作作风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学习贯彻“两个条例”,清政廉洁,树立正气。一是抓好班子的廉洁自律,积极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规定。将党风廉政建设主要任务细化、量化到领导,到各股、站,实行“一岗双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二是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局长为第一责任人。按照“六条禁令”和环保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与各股、队、站签订党风行风建设责任书和禁赌责任书,坚持领导班子成员每年报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度,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健全制度,严格督查,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定期召集班子成员研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责任,履职到位,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全面有效贯彻实施。
六、抓落实,塑造环保新形象。环保工作线长面广,为全面完成20__年度环保目标任务,县环保局本着责任落实、责任考核、责任激励的原则,采取领导包抓,落实责任的办法,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量化、细化到岗到人抓落实,使各项工作责任落到了实处。一是夯实责任,整体推进目标任务的落实。按照建设“绿色##”的总体部署,始终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来落实,妥善处理环境保护与项目建设的关系。县政府继续坚持与各乡镇以及各环保职能部门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的环保责任。通过层层夯实责任,落实任务,督促各乡镇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环保目标责任制的各项要求,涌现出了一批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模范乡镇和部门,守法生产,爱护环境的企事业单位也日益增多。二是夯实基础,扎实推进行风政风建设暨“创佳评差”工作。20__年,全国环保系统开展了行风建设暨 创佳评差活动,县环保局按照上级的总体部署和统一安排,结合环保系统成立晚,队伍整合时间短,自身支撑能力不足的实际,紧紧围绕企业服务年活动和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为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先后举办了环保行政执法培训班,行政许可法培训班,排污收费条例培训班3场次,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意识。在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紧紧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历史性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组织编制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等8个项目可研,争取项目资金110万元。队伍和自身能力建设步伐加快。组建了##县环境监测站,充实了环境监测人员,争取国家配套的监测设备和执法车辆陆续到位,能力建设逐步得到加强。
20__年,##县环境保护局决心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汉江政治水、生命水水质安全为“抓手”,以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等五大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为全面发展河源生态经济、建设山青、水秀、天蓝、人富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做出积极的贡献。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的发展程度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对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看到了目前全球环境面临的严峻现状。对此,我们全人类应该携起手来,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通过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技术交流等方法,在经济利与环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关键词:经济利益;环境;环境保护
一、世界环境现状
1、全球气候变暖给地球带来严重的后果
南极冰雪受热融化,海水膨胀,造成海平面升高,直接威胁着沿海国家以及世界上30多个海岛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据联合环境署提供的资料,在20世纪内海平面已经升高了10至25厘米,预测21世纪继续上升15至95厘米。如果这一预测成为事实,世界各地海岸线的70%将被海水淹没。50年后,像马尔代夫那样的岛国将消失在大海之中,某些沿海城市,如大阪、曼谷、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等,将完全或局部被海水淹没。全球变暖会使水蒸发加快,进而改变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飓风、洪涝及干旱等环境问题,而环境的恶化已开始威胁到所有物种的生存。
2、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目前,地球上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物种灭绝。科学家估计,每天约有150至200个物种灭绝。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物种集中灭绝的时期时有发生,但这次物种灭绝事件,是过去6500万年来地球未曾经历过的剧变--这是恐龙灭绝以来物种灭绝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这种大规模的灭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不可持续的生产方法和消费造成的,包括栖息地破坏、城市不断膨胀、污染、森林砍伐、全球变暖和"入侵物种"入侵等①。在过去一个世纪,人们将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农业用地,并利用生物多样性,从中得到了许多益处,而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社会因此需要承担的成本往往大于所有惠益。
二、典型国家的环境治理历程
1、美国的循环经济模式。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美国的环境已是今非昔比。当时美国处于高度发展的时期,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但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工业化之前印第安人"天人和谐"的生态环境荡然无存,空气、山脉、河流、海洋、土地都在承受着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面目全非的美国生态环境,严重的公害已危及到物种的生存,300多个物种相继从美国国土上消失,甚至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也濒于灭绝。
严重恶化的环境,使美国人前所未有的恐慌,他们开始反思自己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美国就制定了一系列以循环为目标的能源政策。此后虽不断调整,但其核心内容一直围绕三点:一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三是鼓励节能。美国人非常热衷于循环经济,同时,为了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美国环境保护局与全国物资循环利用联合会专门开设了网点,向国民宣传有关再生物质的知识,成立"美国回收利用日"组织,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回收利用日"。近二十年来,美国从上到下,对环保都很重视,他们加大投入,现在每年用于环保投资达几百亿美元,仅环保行政经费就近70亿美元之多,还设立特别基金对已污染的土壤进行无害化治理。
2、日本的全民环保意识。
凡是到过日本的人,无论是常住,还是短期旅游,几乎都对日本良好的环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今日美丽的日本也是经过惨重的代价才换来了这一片净土,日本重视环境保护也走过不少的弯路。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百业待兴,为了改变极为严重的困难局面,在恢复经济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几乎没有考虑过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在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频频发生破坏环境的事件,空气污浊,环境脏乱,人们的健康也受到了威胁。
在看到环境恶化的危害后,日本政府开始总结经验教训,把环保问题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改变观念加强环保意识是解决环保问题的关键,为此,日本政府首先从孩子抓起。从小学到高中,环保都是学生的必修课。孩子们不仅在学校学习环保知识,学校还组织学生们走出校门,以增加孩子们的环保知识和意识。由于环保问题日益得到重视,日本企业的环保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许多企业开始从过去被迫遵守环境法规到现在自觉地加强环境保护。1999年以来,日本的"环境会计"制度在企业中迅速普及,实现"零排放"的企业在逐渐增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日本相继制定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庭电器循环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重视环保已经成为日本举国上下共同关心的大问题。
三、我国的环境现状
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可以说是比较恶劣的,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中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由于中国一直沿用高投入,高消费,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中国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 人口问题一样,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有关统计表明,中国1/3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已经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水质堪忧,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②,可以说,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非常艰巨。
四、平衡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人类要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基础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改变以对自然破坏的方式和渠道来发展人类社会。这就要求我们人类要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对未来发展的重重压力,把"生态良好"纳入文明发展道路之中,既体现了人的切身利益,又关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
1、发展观的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GDP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甚至牺牲环境来达到GDP的增长,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 掠夺性开采资源、污染环境, 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而现在只有改变这种落后观念,用绿色经济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才是最长久的发展模式。
2、环保观念的增强
环境保护的多年实践说明,没有民众参与的环保最终很难取得成功。增强每个人的环保意识能达到环境保护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每个民众都齐心协力的保护环境,我们生活的家园才会是一片长久的净土。
总之,在我们目睹了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历程之后,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切忌"先污染后治理",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找个一个最恰当的平衡点。
作者简介:柳苗(1986.3-),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2010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研究生。
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模式与营销渠道变革
摘要: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模式和营销渠道出现了新的变化,把握这些新变化并改进我国企业经营的渠道策略,有利于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
关键词:网络经济;企业经营模式;营销渠道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正在发展根本性的转变。
1、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
在农业经济时代,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非常近,甚至是合一的,他可以制作出非常合乎使用者要求的东西。到了工业经济时代,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成本,形成了规模经济。分工越来越细,环节愈来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远,消费者的需求常常由于过长的生产销售链而不为生产者所知。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社会为克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而作出的努力。但由于科技手段的限制,这种分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却无法完全消除。
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规模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数字化网络改变了一对多的关系和生产者的统治地位,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通过因特网提供的企业与顾客即时双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顾客可以随时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获得基于信息的服务,提出反馈意见,发出订单乃至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产品的设计。这样,企业的产品虽然可能由于顾客的个性化定制而各不相同,但由于网络的作用而仍然享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工业革命而离异,现在却由于网络时代的大规模定制而破镜重圆。融合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制作的优点,大规模定制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产品藉着信息技术,使生产者把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链的末端交到消费者手中,不仅享有更低的成本,而且无比贴近顾客需求。正如亨利·福特首倡大规模生产(MaProduction)并成为其代表一样,戴尔是大规模定制(MaCustomization)的先驱者和典型。
2.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表现为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换。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使得它的产出和就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服务业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经合组织成员国净增的6500万个工作岗位中,95%都是由服务业提供的。网络经济是信息占主导地位的服务型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不同,后者仅限于生产辅助性服务(如交通设施、银行等)和个人服务(如商业零售、家政服务等),而前者共包含4个层面:个人性服务;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通信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服务;信息、教育、卫生、研究和政府部门的服务。这些部门的中心任务是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其中前3个层面在工业社会也有涉及,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正是第4个层面服务的增加。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产品质量和成本方面的竞争转到服务质量上。IBM公司表示,该公司不是在从事电脑制造,而是在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比尔·盖茨认为,今后微软80%的利润将来自产品销售后的各种升级换代和维修咨询等服务,只有20%的利润来自产品销售本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目前的经营额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1/5。而从服务贸易内部的构成来看,保险、银行和通信等业务增长尤快,超过了传统占首要地位的旅游和运输,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了46%。
3、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
虚拟化经营也是一种通过专业化生产提高效率的行为,虚拟化这一崭新的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正在为世界经济提供一个全新的、倍增了的拓展空间。网络经济从两个方面引发了虚拟化经营的出现。首先,国际互联网给虚拟化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可以仅保留最为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如联合、委托、外包等,借助外部的资源力量进行整合来实现。其次,市场情况和竞争方式的新特点,形成了对虚拟化经营的内在需求。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以服务取胜的竞争条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富有弹性的动态组织结构,即需要建立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有如下优势:有利于技术开发,有利于拓展市场,有利于共同筹资,有利于精简机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多元化经营,有利于组建企业集团。
4.从互相竞争到双赢合作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过程中,企业从竞争到合作,从"零利"到"双赢",合作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思路。方式多种多样:兼并、收购、上下游整合、合资、技术转让以及各种各样形式的战略联盟;对象也各色各样:客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以合作代替竞争作为企业经营的新思路,源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商品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物质商品的特性:首先,信息商品具有可重复使用性,信息商品的使用并不像物质商品的使用那样会被消耗掉。其次,信息商品具有不完全排他性。所有物质商品都具有排他性,但你拥有一种信息,不排除他人同时拥有此信息。另外,网络技术为企业实施该战略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条件。通过因特网,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可以应用EDI等信息系统实现彼此的资料互换、信息共享,联合进行产品开发、生产、营销,以及售后服务。
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的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面对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企业营销渠道出现了新的变革趋势。
1、营销渠道的结构性优势日趋突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渠道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对目标市场全方位覆盖、全渠道控制的营销渠道是绝大多数产品取得成功的先决因素。而随着现代零售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厂商的营销渠道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生产商由于能为社会提供稀缺的商品而在渠道内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市场格局的变化使营销渠道系统内权力由生产商转向零售商,零售商逐渐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市场供求发展为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由于零售商处于渠道的最前沿,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市场顾客,因而成为产品流向市场的"守门人"。其次,零售商通过扩张、兼并、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急剧扩张规模,零售商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如1996年美国"R"玩具公司销售的产品占美国玩具市场的20%。零售商实力的日益壮大增强了他们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结构性优势,使厂商在整个价值链系统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再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地区之间销售渠道的差别正日趋减少。超级市场、连锁商店和直复营销等形式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许多巨型零售机构把自己的销售网络扩大到世界各地。零售商业的国际化发展,反过来进一步带动了生产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但伴随而来的是,生产商的国际化也更加依赖渠道网络的国际化。
2.渠道组成结构向扁平化方向转变。传统的销售渠道结构呈金字塔式,存在着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厂家难以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二是多层结构有碍于效率的提高,且臃肿的渠道不利于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三是单项式、多层次的流通使得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反馈;四是厂家的销售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落实。因而,许多企业正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的结构,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则越来越多。
渠道扁平化作为一种销售模式,简化了销售过程,缩减了销售成本,使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但扁平化并非是简单地减少哪一具体销售环节,而是要对原有的供应链进行优化,剔除供应链中没有增值的环节,使供应链向价值链转变。供应链管理最优化将是未来厂商、分销商、电子商务营运商经营成功的关键之一。要做到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客户服务网、互联网五网合一。借助互联网,把产品销售、物流控制、信息沟通、客户管理及意见反馈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分销模式向电子分销模式转化,利用电子商务来解决传统渠道的低效率运作,以求以最短的供应链、最快的反应链、最低的成本来进行运作。
3、营销渠道终端的个性化。针对消费者的产品定制不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没有产品积压,而且个性化的产品价格缺乏弹性,所以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如伊莱克斯冰箱,可以按照消费者的偏好换门板,正是凭着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短短几个月中,市场占有率已进入同类家电行业的前五名。福特汽车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工业化时代大规模、低成本的无差异营销的案例,但是在1999年9月,福特开始发起网上计划,消费者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零部件、车型、可信赖的分销商和保险服务等,瞬间就可以完成个性化的定购。相反,看不见消费者差异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将难以生存。
4.新型营销渠道的拓展与延伸。网络经济推动了渠道的变革,因特网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由数以万计的计算机主机和光纤、电话线连接起来的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进行测览商品、订货、付款、交货、广告、市场调查等一系列的商务活动。这种新型渠道的突出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透明度。供求双方同时在网上进行交易,节省了中间环节的成本,供求信息能够及时获得沟通,对双方都具有较大吸引力。
5.注重渠道成员的客户关系管理。由于争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要大大高于保持老顾客的成本,所以建立同顾客之间的联系,并管理这些事关顾客和公司利益的关系就显的尤为重要。关系营销的中心就是顾客品牌的忠诚。据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顾客的忠诚度提高5%,企业的利润就增加25%。经济全球化时代,网络的运用更加普遍,通过开发数据库软件,可以建立起目标客户群的档案.针对具体目标客户的特点进行"一对一"营销。如亚马逊的网上书店,就是以低成本建立了庞大的客户数据库,利用顾客以前购物的信息,巧妙的提醒顾客去浏览可能会引发兴趣的其他书籍等。今天的营销方法不再是强加信息给顾客,而是试图吸引消费者的兴趣,获得他们的许可,然后同他们开展产品的对话: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通过实行一种"许可营销"来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全球一体化、需求多样化、消费个性化的市场了。因此,对中国企业的营销渠道进行适当的改进,必将更加有利于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
1、政府的信息网络建设。政府要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改进贸易实务的运作方式,使电子商务进入贸易的各个流通环节。首先,可以运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改进通关流程,进出口企业与海关计算机联网,通过网络数据的传输进行申报、审核、复核、下达指令等,加快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其次,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改进物流系统,使运输、仓储信息、交通联合起来,实现运输革命。最后,使电子方式进入国际贸易的支付环节,从而单证的审核、付款、交付都可以通过网络银行得以实现,使跨国经营企业的营销渠填更加快捷、流畅。
2.企业的供应链再造。供应链再造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会出现一种由不同层次的供应商组成的供应等级结构,供应范围不仅涉及原料,而且涉及零部件甚至整个生产系统。一方面企业要精心挑选供应商,通过收购、战略联盟、合资等方式与供应商形成紧密的关系,使供应链变得合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只控制核心能力,而将非核心能力的业务虚拟化,外包给专门的供应商,即对其业务流程和服务进行区域和全球的整合。21世纪,已经进入了快速反应的供应链阶段,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与合伙者形成物流、信息流的无缝连接,通过对供应商的培训整合他们的能力,以达到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快速反应。如戴尔公司通过互联网与几百个供应商相连,每隔两个小时经因特网向仓库发出部件需要 通知,从定单的下达到电脑部件的个性化组装,再到消费者收到电脑往往在一周之内。因此国内企业可以适当的参照他们的运作方式,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一些标准化的大件出口商品,可以实行根据顾客的不同要求定制化的生产方式。
3、建立扁平化的渠道结构。渠道扁平化作为潮流,是市场规则使然,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环节,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同时给渠道合作伙伴盈利空间,是当代企业渠道建设和发展的方向。IBM公司面对经销商的直销计划和电子化支持的渠道策略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也使得IBM渠道更加扁平化。分销渠道扁平化,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这应是今后我国企业分销渠道建设的共同追求。
4.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业竞争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只有与当地的合作企业建立起长期可依赖的关系,采取"双赢"战略,才能借助合作伙伴的渠道赢得市场地位。日本的三菱集团与德国奔驰公司在汽车、宇航、集成电路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得以在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之前就进入欧洲。作为回报,三菱集团帮助奔驰公司在日本建立起了销售网,双方各有所取。与当地企业合作,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市场占有,更要为对方提供广阔的赢利空间。如可口可乐在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只提供可乐原液,除此一不投资,二不出人,三不分利,但却对当地可乐企业的建设、生产和销售、宣传广告和职工福利等提供一切的支援和扶持,从而使可口可乐公司的利益深深根植于当地企业的利益之中。
5.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GRM),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销售、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工作部门。目标在于通过提供快速、周到、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通过优化面对客户的工作流程以减少获取客户和保留客户的成本,它关系到企业在未来怎样与客户和与潜在客户进行交流和互动。它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以客户为主的外部商业关系资源,扩展新的市场和业务渠道,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赢利能力。
6.数据库营销。数据库营销指企业通过搜集和积累供应商、消费者的大量信息,经过处理后分析供应商、消费者的行为,给产品以精确定位,制订有效的营销计划。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整个营销渠道的整合都可以使用因特网,从而建立起与供应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密切联系。企业除了可以利用它加强同当地供应商的直接交流,建立快速反应供应链外,还可以建立网站,通过电子邮件加强消费者、经销商的直接交流和产品信息反馈,通过数据库建立目标客户的档案资料,灵活运用不同的直复营销手段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7.实施品牌关系管理,提升和管理顾客资产。通过互动的、个性化的、长期的、以增加价值为目的的接触、交流与沟通,建立、维持以及增加品牌与其顾客之间的关系。品牌关系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或一种活动与努力,更是一种全新的品牌管理方法,它交叉了产品生命周期与顾客生命周期,将传统的纯粹收益管理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收益管理,强调品牌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与关系。品牌关系管理是一种互动式的营销管理。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培养顾客的品牌体验与品牌感觉,进而提高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增强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顾客关系)。品牌关系管理帮助企业进行个性化的销售活动,让顾客融入销售流程,这不仅可以增加顾客的参与感,满足其个性化接触的需求,而且还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属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过渡地带,总面积9219平方公里,海拔750米至2067米,是防止北部内蒙风沙侵袭北京、天津的“天然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肩负着为北京阻沙源、为天津蓄水源的特殊生态保护职责。近年来,该县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为契机,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着力点,积极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方针,把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旅游区建设纳入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农、林、牧、水等有关部门的生态建设主力军作用,大力实施坝上生态农业、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林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无公害时差蔬菜基地、环境污染治理、生态旅游、京津风沙源治理、生态家园富民等生态工程,并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取得了显著成就,20__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之后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验收。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开放开发,带动了以旅游业为主的特色产业的壮大与发展,由传统经济逐步向生态经济转变,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生态县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注重四个结合,充分发挥生态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围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过渡丘陵地带,治理难度较大。为此,该县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项目为依托,全方位组织实施山、水、林、田、路、草综合治理,林业、水利、畜牧、农业等部门协调联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了首都周围绿化、德援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一退双还、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开发等工程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生态建设。
把生态建设与加强农林基本建设相结合。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抓了林、草、水精品工程。林业方面,十多年来全县工程造林231.6万亩,封山育林16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6.85。20__年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多次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先进单位,并连续9次荣获河北省造林金杯奖和首都周围绿化金杯奖;水利建设方面,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90平方公里,其中重点流域治理完成139.2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作保持了全省先进行列,新增水浇地面积8.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6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新修、维修加固河坝15万米,开发坝后造田0.6万亩,整治河道4.5万延长米,建设人畜饮水工程39处,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86,建设小流域经济沟8.8平方公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草场建设方面,把封山养草、围栏育草、人工种草作为重点,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推行舍饲禁牧、青草贮存加工,使草场建设为畜牧业产业化服务。
把生态建设与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按照持续开发的原则,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按照“三扩、一压、一退、一开发”的思路,逐步扩大马铃薯、时差蔬菜、杂粮杂豆种植面积,压缩玉米种植面积,实行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开发滩涂扩种水稻,积极引导农民扩种“两高一优”作物,全县“两高一优”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全县生态农业形成四大特色群体。一是模式化栽培为主要内容的主体农业群体,使耕地复种指数达136,年产马铃薯6亿公斤;二是以地膜覆盖、日光温室栽培为主要特征的蔬菜种植群体,全县种植蔬菜22.5万亩,总产量19.1万吨,销售收入近2亿元;三是以试种开发滩涂水稻为主要品种的高效农业种植群体;四是以养牛为主的畜牧业群体,依托丰富的秸杆资源,大力推广秸杆青贮、氨化新技术,大力发展养牛业。目前全县已形成六大规模饲养小区,畜牧业产值达5亿元,秸杆氨化过腹还田反哺农业,每年可积存100万立方米的农家肥,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同时该县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初加工向集约型深加工的转变,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机制,使企业和农户联为一体,确定了“公司 农户 基地”的经营运行模式,薯、牛两大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生态示范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把生态建设与城镇环境建设相结合。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该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稳步实施县城改造和综合治理,加强城镇内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增加人均绿地面积,完成了县城绿化美化、“三网改造”、木兰中路拆迁续建、环境综合整治等七大工程,积极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城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集中供热工作,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推广使用型煤、电、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加强对二次扬尘、工业粉尘、机动车尾气、油烟污染治理力度。县城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县城环境进一步优化,水、气、声环境均达到功能区标准。
把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自然保护相结合。为了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围场根据历史与现实,聘请上海同济 大学编制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积极的保护,把生态旅游定为围场旅游的精品与亮点,并在开发中严格按规划执行,从而有效地遏制了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破坏生态的行为。同时大力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全县建有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兰围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御道口省级自然保护区等4个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1.1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1.99。同时还建有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敖包山、南大天等2个省级森林公园。越来越多的游人为围场的蓝天、碧水、林海所吸引,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递增,每年接待游客都在50万人次以上,每年的旅游收入达2亿多元。通过走发展生态旅游之路,加强自然保护保护区建设,使受保护区域面积不断扩大,进一步促进了生态示范区建设,从而也丰富了围场旅游的内容,提升了旅游的档次,促进了开放开发,带动了经济发展。
二、加强法制建设,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奠定执法基础。为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围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县情实际,县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红松洼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办法》、《生态示范区总体建设规划》、《生态农业建设十年规划指导纲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环境监察违法案件移交处理办法》、《旅游景区景点环境管理办法》、《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关于加强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使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强化工作机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县政府对环保、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务、畜牧、旅游、公安等各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职责、目标等进行了明确和详细分工,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破坏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打击。在工作中,各部门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监察违法案件移交处理办法》,环保与国土资源、林业、水务、畜牧、公安等部门协调联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初步形成了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县环保局与县检察院、公安局、国土资源局等11个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工作联系、共同打击犯罪、维护良好经济秩序的实施意见》,对违法案件移交程序、办理程序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沟通便捷、防范有力、查处及时的协作机制,加强对环境、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强化环保部门职能,加强环保工作。多年来,围场在不断加大环保机构与队伍建设的同时,赋予环保部门在保护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参与决策、综合协调、统一监管的职权,大力支持环保执法,重点强化环保监督。在建设项目审批上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在确立重大项目时,由经济综合部门和环保部门共同研究、集体决策,并公开建设内容,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反映与建议。特别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进行严格把关,有效防止了对生态资源的破坏。同时,以“一控双达标”为重点,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采取“转、推、控、防”四项措施,实现工业生态化,形成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壮大与发展。目前,围场县正在大力发展马铃薯、养牛、无公害时差蔬菜、旅游等特色生态产业,强力推动风电清洁能源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龙头、基地和农户发展模式,以农促工,实现工业的生态化,为围场县建设生态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 要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重大的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重点开展研究方面的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灾害 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 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鉴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依退所带来的 国土面积减少、陆上设施受到威胁甚至破坏、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条件的毁灭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长江三角洲、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开发、滩涂围垦和岸滩保护及整治工程对水域影响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以主要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海岸带地区以及主要海域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系统。与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一样,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针对经济发展规划,预测由于发展经济带来的海域环境水污染的恶化、海洋自然灾害(台风、巨浪、风暴潮、地震、冰害、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数字手段统一地加以处理,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将会是决策部门进行宏观决策和具体规划时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摘 要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重大的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重点开展研究方面的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灾害 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着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着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 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 问题。
鉴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依退所带来的国土面积减少、陆上设施受到威胁甚至破坏、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条件的毁灭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长江三角洲、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开发、滩涂围垦和岸滩保护及整治工程对水域影响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以主要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海岸带地区以及主要海域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系统。与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一样,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针对经济发展规划,预测由于发展经济带来的海域环境水污染的恶化、海洋自然灾害(台风、巨浪、风暴潮、地震、冰害、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数字手段统一地加以处理,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将会是决策部门进行宏观决策和具体规划时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摘 要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重大的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重点开展研究方面的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灾害 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 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鉴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依退所带来的 国土面积减少、陆上设施受到威胁甚至破坏、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条件的毁灭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长江三角洲、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开发、滩涂围垦和岸滩保护及整治工程对水域影响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以主要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海岸带地区以及主要海域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系统。与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一样,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针对经济发展规划,预测由于发展经济带来的海域环境水污染的恶化、海洋自然灾害(台风、巨浪、风暴潮、地震、冰害、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数字手段统一地加以处理,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将会是决策部门进行宏观决策和具体规划时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内容提要:本文以英国环境保护政策发展历史为模型,分析命令控制系统和经济激励机制各自在环境保护实践中的利弊,提出应该综合发挥二者优势,充分发挥各自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在达到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的同时,克服外部不经济性。
关键词:命令控制系统,经济激励机制,有效性,经济性
近年来,英国环境法学术界和立法界广为认同和关注的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命令控制系统和充满活力的经济激励机制的对立统一和综合运用。
命令控制系统,作为典型的环境污染控制手段,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管理调整方法,这种手段主要通过政府的强制命令来减少污染,例如通过设立环境标准,以及推广某一种低污染环境技术的应用。命令控制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及很大程度上良性地影响和指导了环境政策的方向,并在实践中对环境质量的提高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演变,在解决日益加深的环境污染问题上,这种强制性手段似乎越来越力不从心。命令控制系统的过多硬性规定,最终导致了环境政策的无效率以及不经济。于是,环境污染防治将目光投向新生的经济激励机制。
经济激励机制本质上是一种间接调控手段。它试图通过诸如污染收费、征税、补助以及建立在产权法和污染者付费原则上的许可交易等刺激机制,鼓励那些能够使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环境行为,从而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福利之间找到最理想的平衡点①。因此,经济激励机制依赖其成本经济性和鼓励先进技术的运用以及灵活性等优点而倍受推崇。但是,该系统的发展还极不完善,其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与理论上的优势也有一定局限。
作为最早产生环境保护概念和环境法的国家之一,英国的实践证明,命令控制系统和经济激励机制有着各自的优势以及缺陷,只有综合运用两种手段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
一背景
环境问题于英国由来已久。在现代环境保护法发展期间,英国政府环境行为的形式和理念②的变化导致其环境政策的变化。
英国现代环境保护法起源于工业革命③。最典型的事例是依据《化学碱法案1863》成立的化学碱调查组织。这个组织的任务就是控制所有工业碱的排放。然而,这个时期的环境政策虽然看似更有效,甚至为公众所接受,但并非很成熟,因为议会倾向于采取末端控制措施抑制污染,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的整体性。换句话说,相当大的注意力被放在“事后措施”上,即着力改善既有环境,而非“事前防范”,即控制污染源④。同时,片段性、无计划性以及不连续性也是这个时期的环境政策的特征。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地方上在环境措施的采取上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⑤。学者们将英国环境政策的这种形态归纳为“行政色彩浓厚,分散实施,追诉最小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亲密合作”。无论英国环境政策的形态如何,都有一种共同认识,那就是形成许多环境政策的理论结构传统上都以行政命令理念为基础。这种行政命令手段是以管理者设定一个或多个严格环境标准为基础,然后通过行政许可或同意的形式强加于被管理者身上,如公司、个人等,以明确哪些行为是可以实施的,任何没有获得许可的行为或者逾越界限的实体或个人都将受到行政强制执行。
虽然行政许可和行政强制执行以及刑法上的强制执行已经被认为是英国环境政策制定的一个主要的指导方向,但是多样的英国环境政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对行政命令控制手段的不信任态度的产生。《环境保护法案1990》第一章中的“污染整体控制”(IPC)的建立明确显示了从传统的污染危害被动控制原则到以预防为主原则的重大转变。IPC致力于寻求“最可行的环境保护选择”(BPEO)和要求“不至于产生过多成本的最佳可利用技术”(BATNEEC)。IPC最基本的特征是它不仅对某一流程可以排放到现有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做了规定,而且对生产流程本身也做了规定。该特征因此意味着一个事实,那就是行政命令控制手段的范畴历史性地从单纯针对现有环境的污染后果转移到对污染原因的关注。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在IPC的影响下,行政系统也经历了深远的转变。学者们指出,这些变化表现在,苏格兰环境保护事务所接管了原河流净化部和皇家工业污染检查组织以及地方有权机构的许多环境职责。1996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环境事务所的设立将污染控制职能(污染整休控制、废物管理、水污染管理)史无前例地统一于一个行政部门下。IPC,相对于传统的“末端控制”在解决环境问题上似乎更具发展前途。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依赖IPC来实现环境污染控制是正确的。随后取代IPC的“污染整体防治”(IPPC)更明确地显示出英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治理环境问题的最好方法。IPPC由欧、盟发起,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的英国因此就有义务采纳实施IPPC.IPPC的目的在于用所有适当的手段从整体上控制环境污染,特别要防止和减少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物的排放。IPPC中涉及的适当手段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最佳可利用手段(BAT)被推崇为防止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明星手段”。
英国经济激励机制的演化发展时间并不很长,但较之命令控制系统的发展却更加扣人心弦。英国以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市场手段一一环境税而自豪。早在1909年,LoydGeorge法官就将环境税加人汽油价格中。唯一遗憾的是,自此以后,该措施的采用就处在不连续状态。英国在实践中推广市场手段较欧盟中所谓环境问题的“领头者”—荷兰和丹麦要晚,原因就在于英国环境政策传统框架、形式与内容的制约。这种论断后来为皇家环境污染委员会在1972年证实:“我们并不认为环境收费系统比(法律)许可系统更行之有效……如果采用适当的政策,(许可系统)就能保证良好的环境效益……收费系统的运行管理需要专业人士……而我们不认为现阶段存在这样的专业人士……政府应该立即对采用市场手段的个案进行调查;但我们并不完全相信这些调查结果已经能够充分显示从许可制度向市场手段为主的转变在环境污染控制上具有可行的正确性。”
在是否运用经济激励机制的问题上,首先,英国根本性的态度转变似乎始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正式规则的整合。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报告开始在英国受到关注和推崇。报告里指出,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与当前需要相适宜,而同时不会危及到后代的这种发展与需求相适宜的步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调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确保每一种发展的受益大于其成本,包括它的环境成本。其次,英国接纳经济激励机制的趋势被提倡革新的风潮所带动。这种革新风潮认为,以命令控制为典型特征的政府调控手段,离开了社会各层面参与环境保护责任的分配,没有能力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经济激励机制,作为一种选择性补充替代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姿态上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经济激励机制手段被运用到实践中。AndrewJordan,RudigerWurzelandAnthonyR.Zito的书中有例为证,大量减少车主对过滤石油的运用,减少使用未过滤石油车主的环境责任。1993年实行的国内燃料消费税及1996年实施的垃圾税同样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经济激励机制的采用在英国不再是停滞不前或者暖昧不明,而是激进的或蓬勃发展的。虽然经济激励机制的广泛运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另一方面,它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多数的经济激励机制本质上都是被运用到了增加财政收入上,而非保护环境本身。经济手段明显偏重于工业而非消费者。然而,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伴随着执政党的更替,新的工党政府在推广经济手段的运用,建构环境政策框架上致力于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众多诸如2001年的“气候变化征税”,2002年“排放物交易方案”的新经济手段得到采纳。事实证明,英国政府现时已经完全摒弃纯粹依赖命令控制系统的策略,而是信心十足地将更大的赌注放在经济激励机制上。
二、命令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英国管理体制的哲学一直是以质量为导向的。环境质量标准就是这种以质量为导向哲学的最好体现。环境质量标准是以控制无危害性物质为目的,通过对某种污染物对现有环境的影响作为评估这种污染物是否达到排放要求的。除了这种控制无危害物质排放的环境标准,还有两种标准控制危害物质的排放,通常被称之为排放标准和流程标准。排放标准明细出允许从某一种工厂或者某一种设备里排放出的污染物质的总量。虽然这种标准并不像环境质量标准一样受到重视,但并不意味着它不受欢迎,而是被普遍认为它可以为环境质量标准所包含,成为衡量质量标准的一种手段。
(一)灵活性与革新
从理论上来说,命令控制系统在环境保护方面是非常有效,或者说有经济效率,甚至是很成功的手段。遗憾的是,事实远非如此。学术界一直有共识,命令控制系统,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和流程标准,或许可以被认为是最灵活的手段,因为这些标准分别留给执行者和有权机构一些弹性空间。环境质量标准只要求排污者达到预先设立好的污染级别,而不是强调排污者在某一工业流程应该采取的技术,这样也就给排污者留下了一定的选择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标准极具灵活性。
认识到IPC可行性的道德支撑后,对于企业来说,IPC还有很多已知有利性。例如一些大企业,非常愿意应用BAT-NEEC的高科技手段提高效率和生产力,以对较小规模的竞争者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另外,一些大企业可以通过向一些急子想以低成本提高环境技术的企业出售这些技术来获取收益。在一定意义上,这也是包括大规模和小规模企业革新发展环境科技的动力之一。因此可以大胆假设,这种“可交易的环境技术”,如果被正当运用,也许会产生类似经济激励机制中的环境许可交易制的效果。相反,被认为是最具有灵活性的环境质量标准的理念,至少在环境技术革新上不如排放标准和流程标准。在环境质量标准已经达到的情况下,污染者就失去了继续改善自己行为的动力。虽然选择性分析并不能完全回答是否环境标准越没有弹性,该标准就越不可行的问题,但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形式主义式的只考虑灵活性因素而忽略对诸如道德和革新等可行性因素的考虑,对全面认识命令控制系统是无益的。
(二)成本经济性
地域性地设立统一环境质量标准容易造成成本不经济性。因为位于吸收容量相对较大的环境里的企业很容易以低成本达到环境标准,相反,位于吸收容量相对较小的环境里的企业必须花费相对较大的资金来达到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的不经济性还应当归因于对于污染等级的持续监控。设立统一标准的排放和流程标准也同样具有不经济性。因为他们也同样忽略了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边际减益成本的问题。很明显,这就形成了一种现象,有些企业不用投人太多资金就很容易达到标准要求,而有些企业要满足标准要求就必须花费更多资金。因此,从经济学上讲,不同企业的成本差异就造成了边际减益成本。边际减益成本因而被视为命令控制系统在控制环境污染问题上的一大缺陷。
(三)环境效应
(l)标准设定系统。就环境效应而言,命令控制系统在控制环境质量方面被认为是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也成就了环境控制系统在实践方面印证其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但是,至少在控制不可见的流动传播污染物方面,其实际效应不如期待值高。此外,排放标准和流程标准都在控制一个地区某种污染物的累积效应上,例如汽车废气排放上力不从心。(2)执行程序。人们普遍认为,命令控制系统缺乏充分的执行力,由此阻碍了环境质量的提高。在开始分析环境法的执行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执行概况。从总体上来说,环境法的执行旨在“防止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非对再造成危害者实行处罚。”从这个角度而言,环境执行的特点倒是在英国环境法的执行中有着很好的体现。Bell
三、经济手段的发展历程
外部不经济性是导致市场配置资源无效性的最主要的因素。环境问题上的外部不经济性,通常是由于企业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把一些成本转嫁给社会造成的。因此解决外部不经济性要么采用命令控制系统强制要求企业偿付这些成本,或者采用经济激励机制。命令控制系统一直被认为是污染控制的最成功手段。但是,从美国的实践可以看出,它在成本经济、灵活性、环境效应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对于这些命令控制系统不能克服的问题,英国开始采用经济激励机制来解决。
环境污染控制中的经济手段可以被定义为收费和市场形成。收费种类多样,大体上采取排污收费和环境税的形式。排污收费对污染者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单位收取费用。环境税则是“确保污染者对他们给社会带来的环境成本承担责任;给环境保护和容量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给予环境友善行为以激励;为减少其他一些不经济的环境税提供资金储备”。至于市场形成,它旨在建立一个有排污权的市场,例如排污交易系统。
(一)收费系统
总体上讲,排污收费的概念建立在一个假设上,那就是因为排污者必须为每单位的排污量付费,所以排污者不得不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减少边际减益成本,从而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环境税是为了真实反映管理和处理污染物的成本,因而污染者必须为此付费。也就是说,污染者一方面必须更多地生产可循环利用型产品以减小沉重的
税务负担,另一方面生产者也必须衡量生产可循环利用产品的成本和纯收入之间的差距。由此可见,环境税在理论上是经济有效的。
在理论上,包括排污收费和环境税在内的收费系统也能促使污染者改进技术或者使自己的生产行为更加有效,同时更进一步鼓励可循环利用产品的生产,最终实现可持续废物管理和废物最低化的目标。
环境税的另一个目标是通过对某些易于遭遇高税率的公司实行税收基金补偿的方式来鼓励环境友善行为,并帮助他们提高环境技术。事实上,只有14.3%的税收被派到这种用途上。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余的税收资金大部分被用做减少雇主的国家保险投人了。因此,诸如信用方案等的环境方案,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使基金更好地用于鼓励循环利用和恢复资源。
(二)市场形成
排放许可交易或许是英国环境污染控制中最常见的一种经济手段。支垫排放许可交易制度的理论就是“环境恶化源于珍贵资源的不清晰产权”。排放交易系统旨在授予或者出售资源的使用权,并建立配套市场,从而达到对稀有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该系统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使污染者自己决定怎样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怎样有效地减少污染。然而,这个优势却在道德层面上引发了争论。除了固有特性产生的缺陷,初始分配上也存在着问题。许可的初始分配可以通过溯源或者拍卖来完成。在现实中,溯源对现有企业有利,对新人者却不利。因为当一个新企业想介人一个已经存在旧企业的领域的时候,政府就不得不增加污染权的总量,给新介人者分配权利,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加深了污染程度。虽然许可交易制度可以保证既定程度上的环境质量,但它在提高环境质量上却不成功。许可交易制度只考虑为污染企业减少成本,而不是考虑环境效益。OECD的一个报告也证实了这点:人们普遍认为,许可交易制度在经济有效性上的成绩远高于其环境有效性上的成绩。然而,环境上的无效率却意味着经济效率的取得。虽然一方面,排放交易制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从而低成本地达到既定环境标准,并通过向那些边际成本高的企业出售剩余许可而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所有企业的边际成本最终会趋子一致。
总的来说,通过对美国的环境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渊源的分析不难看出,在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片面强调命令控制系统或者夸大经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都是不可取的。以环境标准为标志的命令控制系统,在解决现有环境污染问题上具有被动性,实践中缺少灵活针对性,政策上不连贯,对于环境技术革新欠缺激励机制,从而导致环境政策的不经济与无效率。然而,命令控制系统也决非一无是处,它的确定统一的特点赋予了其执行上的通畅统一,并且在实践发展过程之中,规则制定也逐渐摆脱死板而趋向突出特定环境及情况。另一方面,被赞誉为最具经济性和最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激励机制,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却也差强人意。问题主要集中在数据的欠缺、合理税率的制定、对环境总容量的影响以及由许可交易制度引起的环境道德方面的争议等。由此可见,综合运用命令控制系统和经济激励机制也许是当前最理想的一种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合理研究分析两种手段,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交叉使用,从而在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同时克服外部不经济性的产生及存在,才能最有效、最经济地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
我国环境资源保护在传统的命令控制、行政主导的体制下,正在越来越多地引人市场机制的功能加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英国的理论与实践是个很好的借鉴。我们尤其有必要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环境法制系统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实际,少走弯路,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间的关系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内容提要】该文分析中国历史环境演变及其对中国经济生产的影响。现今中国的环境特点,是2000多年环境变迁的继续。在今日环境状况下,经济生产需要新的发展方略与环境改造。
【关 键 词】环境演变/经济生产/生产布局与环境
【正 文】
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环境演变,从环境演变中制定人类发展决策,这对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设计和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历史环境演变与经济重心的迁移
环境考古发现,中国在距今3000—2500年前时(约春秋、战国),环境发生过一次大改变。这次改变,使中国由距今1万年—3000年的温暖湿润气候期,转变为干凉气候期[1]。温暖湿润气候期中,中国北方(秦岭、淮河以北)气温高,雨量多,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年降雨量比现在多100—200mm[2]。当时黄河流域河流、湖泊众多,植物生长期长,喜暖湿的亚热带植被生长丰茂。犀、象、猕猴、獐、鹿、驼鸟、扬子鳄、竹鼠等对气温条件要求高的动物也在此地大量生存。当时亚热带气候作用于北方的母质黄土,形成一层肥沃的棕褐色农耕土。数千年前黄土地上的人们,就是在这种良好的气候、水源、生物和土地环境中,创造出举世闻名的黄河流域文化。从新石器时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至于纪史以来的夏、商、周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乃至东亚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距今2500年前时,中国气候转入干凉阶段。这一阶段中,黄河流域和北方大部分地区成为温带,降水量剧减,河流干涸,湖泊消亡,中国沿海海平面下降约2m[1]。中国南方(秦岭、淮河以南)曾是河湖广布的地方,由于海平面下降,水流东渐,逐渐形成大片平原耕土,仍属亚热带气候区。水、热资源充足,适宜于农作物生长,故秦、汉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步向东南迁移。战国以前,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是我国最富庶的地区。战国时,苏秦描述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战国策·秦策》)。到东汉时,关中的天府之称已让位于既有亚热带气候、又兼有都江堰水利枢纽的成都平原。班固《两都赋》中赞扬关中时只说,“郊野之富,号为近蜀。”晋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发,跃为全国之首。《晋书·诸葛恢传》称,“今之会稽(长江下游),昔之关中。”隋、唐时,北方地区物产,已远远不够维持朝廷费用。于是隋、唐不得不修筑大运河,为军国之计,“常转漕东南之粟”。《新唐书·权舆德传》称,“天下之计,,仰于东南。”《昌黎先生集·送陆歙州诗序》中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宋以后。中国逐渐流传出“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之谚语。
战国以前,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同今日长江流域一样为 一年两熟。《荀子·富国篇》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一岁而再获之。”而今这一带却只能两年三熟,战国前黄河流域生长芒果、柑橘、荔枝、梅、枇杷、樱桃、猕猴桃、竹、棕榈、栎、八角枫、山毛榉等植物资源,至今,这些植物在这一带已大多绝迹。春秋、战国环境变化中;中国北部气温约下降2℃[3]。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某地气温下降1℃则相当于向高纬度(向北)推进200—300km[4]。由此推想,战国前这次环境变化,中国北部丧失了大片耕作区。长城,在历史上是我国农耕区和牧业区的分界线。把秦代长城同明代长城相比,后者向南退缩了200—400km[5]。
战国以后,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是伴随着南方的环境演变进行的。南方环境演变包括:(1)气候环境的变化。(2)气候变化后造成的地貌环境的变化。气候环境变化主要是气温略有降低,但仍保持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地貌环境变化,主要是水域面积减少、大片农耕地产生,以及因水域减少造成的便于人居住和交通等。譬如,西汉以前,在鄂东、皖西分布有古九江。鄂东江北有西北—东南向的大别山,江南有西南一东北向的幕阜山。大别山、幕阜山夹江相峙,形如隘口。古长江在鄂西、川东冲出狭窄的三峡,漫游“极目楚天舒”的两湖平原(湖南、湖北)后,又在此隘口被山势所缚。江水过此隘口,因地势坦平,遂分成巨大的扇状分汊水系,然后在下游汇于安徽古彭蠡泽。其分布范围约为今湖北省武穴市、黄梅县和安徽省宿松县、望江县以及江西省九江市等,“九江”,意为江水流道很多(九为虚数,泛指多。《禹贡》“九江孔殷”,意为九江水域宏大、宽广。西汉前江水水域大、占地多,故不利于人们生产和居住。东汉后,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和水量减少,古九江江水逐渐归入一条主泓道,为长江两岸产生大片耕地提供了条件。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因雨误期。被迫起义。大泽乡即今安徽省宿松县龙感湖区域。该区域正是古九江的下游汊道区。陈胜等人在此遇雨误期,是因为有古九江的特殊地理环境。东汉以后,古九江主泓道定型,其它汊流断流、淤废,古九江流域遂有大片农耕地得以开发。
环境演变,使黄河流域由“天府”之土成为贫瘠的黄土高原和干旱区,使长江流域由“地广人稀”变为“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鄠、杜之间(原关中平原)不能比也”(《宋书·孔季恭传》)。环境演变,导致了北方植被,动物群、农作物生态等方面变化,同时也使中国北部大批人类居住区和耕作区丧失。
2 中国南、北不同环境下的经济开发
战国以后,当中国北部由湿润气候转变为干旱气候,水、热资源不利于农耕生产时,中国北部农民不得不更加勤垦的精耕细作,用繁亢的劳动来和自然环境作斗争。
《齐民要术》是秦、汉至北魏时期。中国北部农耕技术的总结。该书中的耕作技术,一直是中国旱地耕作方法的典范。《齐民要术》耕作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保墒防旱。具体方法有秋日深耕收蓄雨水、冬日压雪、堆雪,以及严格实行耕、耙、耢、锄等。中国北方“春多风旱”“春雨难期”,《齐民要术》强调。一待开春,要立即耕地,防止气温上升后地表水风干、蒸发。春耕之后,要立即耙地。耙地能使耕土变得碎、细,切断、打乱土壤毛管水通道,把土壤中的上行水阻断在细土层之下。耢有盖压之功、可以使地表的松土压紧,减少土壤通风,防止土壤水分消失。锄地一来除草,同时也切断了土壤毛管水上升、蒸发,《齐民要术·杂说》有“锄头三寸泽”之说。《汉书·食贷志》也记载,汉代搜粟都尉赵过,曾在黄土高原广泛推广“代田”。所谓“代田”,就是适应黄土高原干旱地区的农耕技术。其方法是在田地开沟起垄,在沟中播种。此方法后被干旱区广泛延续使用。
从唐代诗人高适在《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二首》中写道:“去秋虽薄熟,今夏又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刘开扬注《高适诗选》,四川人民出版社)。反映了黄河流域少雨、舄卤(土地盐碱化)和人们勤于耕耘的历史情景。数千年来,在中国北部环境变得失却往日之“天时”时,北方人一直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利”进行粮食生产。在世界上其他地区使用粗放的二圃制、三圃制耕作方法时,中国人却不断地总结经验,创造出了精耕细作的旱地耕作技术。
在中国北方发展抗旱为主的旱作
农业生产时,中国南方则大力发展水稻田,垦殖梯田(山田),培育发展多种经济作物。明代初期包汝楫《南中纪闻》描述长江中游在河、湖滩涂造田时说,“楚地滨河、湖处淤田,往往弥望无际,共开垦成畦首,动辄千亿,真天地间未壁、辟之利也。[6]”南方发展水田之极者,甚至在深水薮泽和浅海中出现了“葑田”。宋人陈* 《农书·地势之宜篇》载,“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溺。”据其他史料记载,葑田的历史,在南方可追溯至唐和西晋。南方水、热条件好,其山坡地也大有所用。唐、宋以后,南方山坡普遍推广了梯田,扩大了种植范围,在《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述中有“江西良田多占山冈”之说。南方经济作物品种多、产量大,其中以桑、果、竹、茶、甘蔗为要。南方盛产丝绸和茶。茶税已是当时一项重要税收来源。《本草纲目·茗·集解》中说,“茶之税,始于唐德宗.盛于宋、元,及于我朝,乃于西番互市易马。夫茶一木尔,下为民生日用之资,上为朝廷赋税之助,其利博哉。?
在唐代时,南方甘蔗加工成糖,散布天下(《本草纲目·沙糖》)。南方经济开发,在明代时已涉及于海南特产。例如,人们喜爱的沉香木,明以前都是海外舶来,后来海南沉香开发出来后,其质量最优,反而胜于进口沉香。《本草纲目·沉香·集解》中说,沉香木“占城(越南)不如真腊(柬埔寨),真腊不如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从上所述可看出,南方环境变化后,不仅耕地增多,而且经济项目还向多方面发展。
3环境演变中南、北环境的变化特点
环境考古证明,战国时中国气候进入干凉后,中国气候一直持续干凉,并有加剧迹象。在这种背景下,由于人类长期进行旱地耕作,大量索取生物资源,中国北方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愈来愈少。中国南方则因水、热资源充足,水稻田集中,水与耕地环境可供人类持续发展。
春秋、战国时,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干旱气候下生物资源极为宝贵。《管子·轻重甲》道,“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天下王。”《吕氏春秋·仲冬纪》记。“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掌山泽之官)教导之。其有侵夺者,罪不赦。”《左传,昭公十六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郑国大旱,郑国国君派屠击等人去管理桑山。屠击等人私自砍伐了桑山树木。郑国相国、着名政治家子产说,管理桑山,应该是培植树木,你们却砍伐树木。这罪恶太大了!于是夺掉了屠击等人的官职和封邑。这个故事表明,北方的郑国在干旱气候背景下,人们就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对破坏环境的人,连封邑贵族也不容。
黄河中游陕北榆林地区,过去是“畜牧为天下饶”的上郡(《史记·货殖列传》)。文物考古中发现,秦、汉时期此地还生长有众多水禽、草原动物和森林动物。如今,榆林地区已成为浩瀚的毛乌素沙漠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东晋时,陕北无定河流域曾被匈奴人盛赞“美哉!临广泽而带清流。”曾发动十余万匈奴人在此地建立统万城。至唐代后期,这里已“飞沙成堆,高及城堞。”宋代时,统万城“深在沙漠”,朝廷明令毁弃。无定河流域环境变成沙漠和沙漠覆盖的沼泽,不仅不可能居住,交通也很困难。《梦溪笔谈》卷三记,“予尝过无定河,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之外皆动,濒濒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则人马驰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孑遗者。”《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记,“内史王中正率泾原兵出麟州,渡无定河,循水北进,地皆湿沙,士马多陷没,糗粮不能继。”
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土壤沙漠化与盐碱化极易发生。战国晚期关中平原严重盐碱化,秦国修筑数百里长的郑国渠,“用注填阏之水,溉盐卤之地万余倾”(《史记·河渠书》)。秦国水溉卤地的作法,是对土壤盐分进行溶解,并用流水携带泥沙进行土壤改造。
中国南方在历史上一直是水稻产区。农田形态下土壤变化表现为沉积,耕土层越来越厚,有机质越积越多。1995年,笔者配合湖北黄石——黄梅高速公路的修建,在鄂东长江中、下游相接的沿江平原,专门作了水稻土地层学的研究。发现该地东汉时期,形成的典型水稻土。从东汉至今,又持续沉积、增厚。使土层增长了89cm,其沉积速率约为每20年1cm。因此,从地层、土壤学的角度讲,水稻产区耕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4未来发展中的生产布局和环境改造
随着人类历史发展,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居住区越来越广,改造环境能力越来越大。现代人对环境已不仅仅是开发、利用的关系,还应有保护、设计和改造的关系。
干旱区,人口越多,人类用水量也越多。干旱区域内人口增长,基本意味着自然界动、植物等生物的减少,自然界生态也因此改变。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中国北方人口、城市、工农业生产的剧增,北方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面积也快速增长。北方的这种环境变化,其实质原因是缺水。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才能植被丰茂,动物种群自然生长。有水,才能保护耕地,工农业生产也才能正常发展。然而,北方今日的水环境,对维持增长中的北方人口来说,已经是十分困难。自然生态及工农业生产用水,当然也更难满足。中国人均水量
1271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1/4。北方人均水量仅1938 m[3],其中海河、滦河流域只有1430m[3]。
中国现行基本国策的提出与制定,多与环境有关,如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切实保护耕地等。未来中国的发展,必须是建立在基本国策的基础上。
从环境演变看,中国进入干凉气候已有数千年。数千年来,中国北方在干旱环境下被长期利用、开发。今日北方环境,已不利于工农业在现今基础上持续发展。应加重中国北方的环境保护和改造。北方又是中国古文化发达区,回旋空间大,应是中国以旅游业进入世界市场的主要区域。
中国南方水、热环境条件好,一年可收获多次。南方是中国的粮食基地。对南方的水稻田保护,应是全国耕地保护的重中之重。城市建设、工业建设,都不能轻易侵占水稻田。
中国工业用水多的行业,如冶金化工、电力、轻纺、机械等。中国人均水量最丰的地区是西南区。工业用水多的行业,将来发展的主要区域应是西南区。
中国北方,蕴藏丰富的地下矿产(钢铁、煤炭、石油等),曾经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中心地区。今日北方也养育着大量人口,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保护北方环境,就是保护中国的大半生存空间。如果北方环境恶化,会使中国生存空间急剧减少,将引起人口迁徙、经济建设等大变动。北方环境好转,不仅可以改变今日北方的生存条件,而且给全国经济建设增添更大活力。另外,环境是不停演变的。数千年前,南方许多平地被海水和河湖占据。今日南方的某些城市和耕地,是在水位降低、水域减少的基础上产生的。未来环境中,如果重现数千年前的水域环境,南方人则必然向北方迁徙。因 此,保护北方的环境,意义不仅在于现在,还在于未来。
保护北方环境的根本途径是南水北调。拟议中的南水北调,是要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几大流域形成一个跨亚热带(湿润区)与温带(干旱区)的巨大水网。该工程的兴建,不仅可以解决北方某些城市的用水问题,而且也使整个北方水环境得以改观。南水北调,解决了北方的城市用水后,北方的流域水就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南水北调有利于整个中国的环境改观。如果说三峡工程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的能源问题,那么南水北调则保护着中国大北方,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水环境。
一、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与我国不协调的经济发展概况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也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目前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能源的浪费也使我国的能源状况出现了危机,下面我们就对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作以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而可利用土地面积却在急速的下降。在一些地区因为沙化、建房用地、土地荒芜等,我国平均下来每年都要减少将近五百万亩的可用地。可耕地逐渐减少,但是所需要的粮食还要增加,所以就出现了在耕地中出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过分使用,不仅破坏了土壤特有的微生物结构,使耕地土壤的质量急剧下降,还给环境带来的很大影响。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步入小康阶段,并且在教育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是还会有整体知识水平不高的一些农村乡镇。由于发展急迫,而且专业性的技术不到位、设备不完善、环境保护意识也不强,在乡镇建立工厂的同时,造成了地方性的环境严重破坏问题。例如,一个造纸厂污水排放污染了一条河;皮革厂的建立严重污染了地方的空气;个别地区还会出现冶炼把大片空地搞得寸草不生的现象。由于我国的监督制度目前还不能每个地方都会做到位,就造成了这些地方环境一直处于严重污染状态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能源还是以煤为主的,在工业中和民用中的煤的用量都是很大的。在短期内把煤改为其他燃料还不是很现实,燃煤对我们环境造成的污染还是要持续。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偏远地方还砍伐树木作为燃料,不仅仅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还对我国生态循环造成了很大破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是我国目前对污水处理的体系建立的还不够完备,国家还不能提供对我国污水完全处理的资金用量。我国工业生产污水加上人们的日常生活污水,据相关专家估计每年要拿出几十亿才能对这些污水做到较为合理的处理,目前我国还没有这个实力。
二、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状况与我国经济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有能源含量很丰富,但是平均到个人的量却是少得可怜,而且还有各地能源分布不均匀、使用效率普遍不高、受污染相当严重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完全是技术的不够完备,还可能是因为管理体制的不科学以及我国经济体系不够完备等等原因。在专业技术方面对新资源的开发还没用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制度,如此一来就对新能源的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能源的利用对外的依存含量日渐增高已经成为了一个公认的事实,最近海关公布的相关数据有一次提醒了我国市场,随着当下我国从海外进口能源的含量逐渐地增加,从而使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含量也迅速升高。相关科研专家认为,伴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产量和人均耗能量已经十分不对称,日后煤、油、天然气从海外进口的趋势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量的上升也在继续着。这样的能源发展趋势。对我国经济以及国防各方面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就目前世界能源逐渐减少的趋势来看,这些生活能源终有一天会用完,所以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珍惜这些可利用的能源,做到合理科学的利用,不浪费。最重要的还是努力开发新的可利用能源,代替目前逐渐减少的能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问题。
三、对新能源开发与我国综合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在对“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在新能源的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也暴露了很多不容易发现的问题。为了从本质上加强我国新能源开发的发展力度和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变革,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环保、经济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能源发展新体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会对我国的新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所帮助。
(一)对新能源开发的发展规划要加强
目前,由于政府的职能变换不是很到位,重视相关项目的发展,从而忽略了相对应的规划问题。能源发展规划和现实中能源的开发相差太大,规划不仅落后而且还没有相关的约束管理,致使能源开发过程中发展无序化、资源浪费现状很严重。新能源的开发面临难并网、难调峰、难消纳等现实问题。所装设备多但是发电量却很少、运转速度很快但是产生效益却不容乐观,有些地区没有资源开发的条件,但是也盲目的跟随别的地区构建能源开发基地。因此我们在对新能源的来发进行发展规划时,要从战略全局的统一、科学、长远的的角度出发,对战略决策的约束力度和严肃性要加以强化。
在进行规划时首先我们需要解决的是电源和相关的电网配套的问题,要对相关项目发展的有效性做到保障,必须送的出去。其次,要对新能源的发展和传统能源的科学环保的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的处理。同时要把新能源的开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到合理调整,对发展的分布形式、和新能源的就地消纳给予鼓励。最后我们要学会因地制宜,对新能源开发产地要做到科学有效的利用,对于一些偏远地区交通不发达不利用运输,无法进行就地消纳的,我们要做到合理的缓解,从而避免对新能源的开发带来不必要的浪费。还有就是地方性的能源发展规划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划要求进行。
(二)节能排减是新能源开发的基础
针对我们开发所要利用的资源和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节能排减的开发原则,加强对一些耗能高、排放高、效率低的能源开发技术的有效改造力度。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能源发展合同化的管理理念,从而对通过拉闸限电这类的行政方式推行节能减排的方式做到有效的避免。我们还要结合东西方的科学寂静发展水平与环境容纳量,对节能减排的指标做到有效安排,坚决避免一刀切的方式。
(三)掌握新能源开发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新能源的开发最关键在其技术上。近年来,虽然我国对新能源的开发也有较为多的研究,但是我们却始终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在新能源的开发上核心技术及其设备我们还是在依靠海外进口。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要根据新能源发展要求对相关的科学发展体系做到更加的完善,从而加强能源开发的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克。在一定程度上政府要增加相对应的科研的资金投入和政府对新能源开发的扶持力度,要建 立健全新能源开发的标准,坚强能源开发的监督和检测力度。在遵循市场服务机制的前提下,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新能源的开发,增加企业自觉投入的税收优惠,从而对新能源相关科研成果的研究做到有效加强。
四、结论
目前我国还是靠能源补贴才能进行正常得能源循环的国家,所以对新能源的开发研究刻不容缓。由此,我们在加强对新能源研究开发力度的同时,还要对新能源的开发做到相对应的约束。针对目前我国现用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以我们严格按照节能减排的原则,保证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要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因素,才能构建合理的新能源开发体系。加强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力度,不仅仅对我国环境有益,还会对世界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
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村就一直处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之中。由于邻近昆明,除了农业方面,乡镇企业也得到了应有的发展。东村相继发展了采石、建筑、运输、制鞋、印刷、粮食加工、个体商业等行业,全村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经济收入逐年增加。就农业方面而言,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东村经济发展也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效益型农业”的方向转变。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东村就有农户开始经营农家乐,整个90年代,东村的农家乐数量在不断增加。时至今日,东村有近10家农家乐,此外,还有几个由外地企业投资兴建的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旅游度假村也在东村境内。在目前包括东村在内的沙朗坝子种植无公害蔬菜、鲜花、水果等的大棚已经成为最为显眼的景观,据沙朗东村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东村实有土地在册面积93.33hm2,目前已经转让72.93hm2,也就是说在东村的土地中,有78%的已经出租或转让,这些出租或转让的土地都作为农家乐,水果或蔬菜种植、苗圃等经营性用地。东村的经济转型,与整个沙朗的总体变化情况是一致的。几年前,有人对沙朗的整体发展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其中对处于沙朗坝子的大村和东村的未来发展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大村、东村沙朗坝子,要充分利用大村白族一条街这一别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农舍及地下温泉的自然优势,合理开发和整理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兴建体现旅游农业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从规模、档次、特色、环境、卫生、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现有农家乐,发展壮大农家乐。同时结合白族的民风民俗举办一些如唱山歌、对调子、火把节等民族风情浓厚的活动,吸引市民参与、观看、消费,从而带动沙朗坝子内的观光农业的同步发展。在近30多年来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无论是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农业”,还是发展以水果、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的“效益型农业”,甚至是即将开始的包括沙朗厂口在内的“生态旅游区”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均是产业结构调整之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保障。在本世纪初期沙朗乡的产业发展规划中,要“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的辩证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生态兴乡”,这早已成为沙朗乡(办事处)党委政府的战略重点。然而,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在东村近30多年的农业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来自生态环境保护、维护方面的压力并未减小,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则是在最近几十年中出现的新问题,有些甚至是在最近一二年中才出现的新问题,这些来自于生态环境方面的现实问题,必将严重制约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生态环境对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
山林面积萎缩据村里的老人说,以前东村山林茂密,历代的村规民约都有对山林严加保护的规定。但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由于人口的增加,昆明城市的发展等因素,山林面积急剧缩减,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东村周边山林破坏严重。自古以来,包括沙朗东村在内的昆明周边的农村地区一直是昆明城市居民炭薪的主要来源地。据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讲,一直到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挑柴、背炭到昆明城里去卖,仍然是当地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世纪80年代以后,山林急剧减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西郊垃圾处理场的污染位于东村境内红水塘的昆明西郊垃圾处理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占地面积近千亩,设计总库容为914万m3,是我省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垃圾填埋场。1999年底投入使用后,平均日处理垃圾1400t以上,高峰时达1500t,200多车次,远远超过当初设计的日处理800t的承受力。西郊垃圾处理场预计使用年限为21年,负担过盘龙、五华、西山等地的垃圾处置填埋工作,截至2010年12月底,共填埋垃圾3751430.6t。据家住龙箐山庄的张某介绍,每年雨季,均会有大量的污水从垃圾场的山坡上流下来,经过他们家门前的水沟里的水也变成了黑色,以前他们是直接饮用水沟里的水,但是近年来,沟里的水已经无法饮用,不得不在水沟的另一边打了一个水井作为饮用水的水源。这里所说的这条从龙箐山庄出来的水沟,也是沙朗河的重要水源,沙朗河流经东村位于坝区的大部分田地,直接影响到这些田地里的农作物。随着位于普吉境内的垃圾焚烧场的建成,位于东村境内的昆明西郊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量已有所减少,但是已经填埋的近400万t的垃圾,其后患,可能是无穷的。渣土填埋场对东村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在垃圾处理场日填埋垃圾减少的同时,在东村的东南面又兴建起了一些渣土填埋场,目前这些渣土填埋场虽然不在东村的地盘上(属于沙朗大村),但是这些渣土填埋场就在东村东南面的山坡上,这或许又是东村未来生态环境的一个重大隐患。曾经的采石场如果说上面说到的垃圾场、渣土场是现在还影响着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那么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曾在东村境内存在数量不少的采石场。据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一个统计资料,东村境内当时有采石场8个,扎石机3台。这些采石场,大多位于东村东南面,虽然这些采石场在本世纪初期逐步关闭,但是由于过度开采,山体破碎,生态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日益污染的没底坑水库在东村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中,还有一个方面是来自东村东面的沙朗街道办事处桃源居委会。位于东村和桃源交界的没底坑水库,是东村人畜饮水、农作物灌溉的一个重要水源。该水库是在1976~1982年历时六年,投资60多万元建成的,蓄水120余万m3,有14km长的东西干渠,涉及东村、西村、大村等近133.33hm2农田的灌溉。前些年,由于桃源大量工业废水以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没底坑水库,已经使该水库的水质恶化。
总结与建议
聚焦沙朗东村近30多年来农业经济的结构转型,从“生态农业”、“效益型农业”、“生态旅游区”到“生态兴乡”,目前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这样一些问题,已经成为东村经济下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东村经济未来发展的水平、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取决于东村生态环境目前所面临问题的解决。建议相关部门的专家对东村生态环境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调研,对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进行一次全面的“会诊”,在此基础上向相关部门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自2004年沙朗划归五华区,进而在2009年8月“全员城镇化”,沙朗白族乡改为了街道办事处,东村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这样的变化,无疑也有一些好处,但是,这样的改变,从名义上、政策上取消了沙朗作为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待遇,姑且不说国家政策的倾斜,仅就沙朗白族文化的传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彰显地方民族特色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因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在执行相关政策时尽可能地把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以及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一并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