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09:47: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幼儿启蒙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幼儿启蒙音乐教育能够启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启蒙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表达情感,体现幼儿的情感变化、心理变化、思维变化,通过各类音乐活动、音乐游戏、音乐欣赏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次,幼儿启蒙音乐教育能提高幼儿的听觉能力与记忆力。幼儿启蒙音乐教育通过听力传递音乐信息,有利于加强幼儿对音高、音值、音色、强弱、节奏、力度等方面的听辨能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听觉能力,对幼儿记忆力的培养也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最后,幼儿启蒙音乐教育对提高幼儿情操,促进幼儿德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启蒙音乐教育让孩子与音乐频繁接触,通过音乐感知将音乐传递到大脑,增加积极情感,促进幼儿的情操与情感体验,使幼儿获得对美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总之,幼儿启蒙音乐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通过音乐培养幼儿的情感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用生动的音乐语言让幼儿的情操与情感得到发展,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能力。
二、家长对于幼儿启蒙音乐教育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家长对幼儿启蒙音乐教育的认识不断加深。幼儿出生后最早接触的是家长,家长若能全面、细致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便能及早发展幼儿的音乐天赋。在此基础上,家长要保护幼儿的音乐天赋,尊重幼儿意愿,针对幼儿的爱好与兴趣等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幼儿启蒙音乐教育的计划。第一,全面开发幼儿大脑。幼儿启蒙音乐教育对促进幼儿右脑开发有重要作用。右脑主要运用于色彩、图像、音响等形象思维。为了让幼儿有更加丰富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开发幼儿右脑很有必要。家长让幼儿接触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与孩子进行一些音乐活动,可以让幼儿的右脑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从而增强大脑的活动机能,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全面开发幼儿大脑。第二,培养幼儿艺术修养,为幼儿的学校音乐教育奠定基础。音乐是感情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启蒙音乐教育能够激发孩子对美的追求,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艺术修养,塑造幼儿健康、开朗的人格。儿童早期接触音乐教育,在幼儿园和学校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能够增强其音乐节奏感和听辨能力,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
三、幼儿启蒙音乐教育与教学方法
(一)正确认识幼儿的心理特点
音乐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模式要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相符。幼儿学习是游戏化的过程,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好动、好玩,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在音乐活动中表现为合群、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情绪转换快、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快乐与兴趣是幼儿音乐教育与教学活动的重要准则,因此,家长必须正确把握孩子的身心特点,了解孩子的音乐学习心理,准确掌握孩子对音乐的需求,从孩子的角度开展音乐教育活动,让孩子真正喜欢音乐,热爱音乐,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
(二)创造良好环境,加强节奏感训练
幼儿的音乐教育要符合幼儿发展和成长的需要。音乐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孩子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影响远远大于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音乐素养,家长要注意家庭的音乐熏陶,努力为孩子营造一种宽松、快乐、活跃、自由的家庭气氛,让温馨的家成为孩子们展示音乐才能的场地。孩子们在音乐表演时感到轻松、自由、无拘无束,有利于培养其自信心和创造力。由此可见,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能够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音乐不只是歌曲,还是动作、舞蹈、语言的共同体。在幼儿启蒙音乐教育中,需要把语言、动作、音乐等元素组合在一起,进行最基本的节奏训练。通过语言和歌谣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对家长来说是最简单易行的教育方法,不仅对孩子语言发展大有益处,还能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音乐节奏感。
(三)设置亲子活动,加强听觉能力训练
亲子音乐活动的设置有别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一定要突出亲子活动氛围。亲子音乐活动以活动、游戏为中心,体现幼儿音乐教育的生动性、灵活性和随意性特点。为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听觉能力训练。听觉能力训练主要是有针对性地锻炼幼儿的音乐内心听觉,因为音乐内心听觉是内在支配力量,反映了乐者对音乐的驾驭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引领音乐活动进入预设的理想境界,提高音乐活动质量。因此,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听觉训练,如听中有唱,唱中有听,通过这些方式引领幼儿获得内心听觉,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另外,以游戏为听觉训练场景,设置亲子活动,能够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心智,获得音乐知识。如可以利用儿童积木设计“音符积木”,不同颜色的积木由上而下分别代表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十六分音符等各种常见音符,并用相应的组合块数表示其时值关系。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幼儿从视觉上直观感受音符的时长,加深对音符时值关系的认识。在学习各种常见节奏型时,设计把每一种节奏型做成一个卡片,听辨节奏时,幼儿把一个个节奏卡片拼接起来,形成节奏片段。这样的设计,不仅清晰明了,还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四)选择合适乐器,加强创造力训练
音乐活动中的孩子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一名音乐创作者,在音乐实践中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乐器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乐器本身,更是玩具,还是一种教育的载体。儿童乐器演奏简单并贴近生活,与孩子天性相一致,是孩子的良师益友,是接近音乐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将音乐生活化的最好诠释。所有乐器中,打击乐器的音色最独特、最丰富,具有启发孩子即兴创作欲望的理想效果。可以依据幼儿喜爱敲敲打打的天性,选用构造简单、体积小、便于操作、演奏音量可控制在口语音量之下的打击节奏乐器作为教具,如碰铃、双响梆子、沙锤、三角铁、手鼓、串铃、小镲、木鱼、响板等,训练幼儿节奏感,在游戏中达到训练效果,增加趣味性。
四、结语
幼儿的生理功能与神经系统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活动,幼儿音乐教学应该提倡游戏方式,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协调好学生、家长与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走上快乐的音乐学习道路。
作者:唐维霜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1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该系统主要是依托学校校园网进行运行,因为,为更好的满足学生对系统使用的需求,采用MVC模式,对系统整体进行构造,并结合B/S模式的思想,将系统进行分层。在该系统架构中,将其分为展示层、控制层、数据访问层等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展示层主要是由WebUILayer和WebServiceLayer两部分,并通过其中的JSP等语言来实现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的交互;控制层则是利用Spring等来完成对系统的逻辑业务的处理,并将客户端收到的相关功能请求通过调用数据层来进行处理,并将最终处理的结果通过交互的方式来展示出来,以此方便用户用户进行查看。而数据访问层则主要为更好的实现业务层和数据库的访问,并防止因数据的不一致而给数据的安全和完整带来一定的损害。
2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2.1数据库设计原则
数据库作为音乐辅助平台最为基础的数据来源,其系统运行的好坏,与数据的设计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数据库进行设计的时候,其必须遵循以下的设计原则和标准:第一,在命名上其必须要规范。而在系统的设计中,其命名的规范将直接关系到后期对系统维护和升级。因此,在对系统数据库进行设计的时候,其必须遵循严格的命名标准,并将其注解到所有的列信息。第二,在数据进行验证的时候,则按照数据库设计的相关规范作为依据,并在设计中以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数据的结构进行设计,以此保障在系统进行运行的时候,数据的一致性。第三,对数据中出现的数据冗余以及数据范式的规范性等,都将对后期数据的检索的速度构成影响。因此在对不同的数据表格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掌握好对数据表格设计的度,从而是系统能够达到快速的检索速度,并将少用户和系统交互的时间。第四,安全性。在对该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严格进行身份认证方可实现对系统的登录,并根据不同的访问权限,对不同的功能进行操作,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性。第五,并发控制的原则。通过触发器以及存储过程等的使用,对表的同时操作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同时修改访问的控制,减少数据的不一致性,查询可不受此控制。
2.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对数据库进行概念设计其主要的目的则是实现对已有的数据的抽象。而所谓的抽象则是根据现有的情况,对相关的概念、事物和人的关系进行的一种抽象的处理,并针对共同点特性进行提取的过程。而通过这种方式所抽取到的特性再进行一定的描述,从而形成一定的模型的结构。在该系统当中,我们选用SQLServer2008作为对数据库开发的工具,以此实现数据库中不同表格的连接。而根据上面的结构分析,并结合系统需求分析,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分为试题表、课件表、基本信息表、院系表、专业表、试题参数表、系统参数表、公告信息表、论坛讨论表等不同的表格。
3系统的开发环境
对该系统的开发,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从硬件方面其服务器的要求则为应用服务器的CPU要求Intel奔腾2GHz以上,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将数据服务与应用服务进行分开的配置,同时每个服务器其内存的配置不得低于4G的容量。数据服务器则全部采用磁盘阵列形式自动增量,应用服务器空间不低于50G。而客户端的要求则是只需要安装IE浏览器,并且其版本在6.0及其以上即可实现用户和系统的交互。而从系统的软件方面入手,服务器的操作平台在WindowsServer2003或者为更高的操作版本。数据库则采用现阶段比较流行的SQLServer2008数据库。
4系统测试
对本系统的测试范围模块测试、整体测试和性能测试。其中模块测试则主要对其中的不同模块进行测试,并通过漏洞发现、判定表等方式来完成对模块的测试;整体测试则是将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集成,从而查看系统不同模块的兼容、数据交换等功能;性能测试对系统进行极限的测试,从而查看该系统的最大访问量等数据。通过对该系统的测试,该音乐辅助教学平台基本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运行的效率。同时系统界面简洁,并且各种不同的错误提示完善,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操作需要。综上可知,基于J2EE的音乐教学辅助管理系统能够很好的适应教师、学生及管理者对于音乐教学信息实时管理及学习的实际要求。
作者:钟梅 单位:榆林学院
1.前言
自2000年来,由于网络的平民化,数码产品的大众化,手机的多功能化,促使了流行音乐在新千年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许多国家的许多艺人带着自己的独特曲风在全世界的各个地区相继崭露头角,转瞬便铺天盖地。其中很多的古老音乐艺术体领域中也衍生出了很多的新鲜的艺术风格,自成一体,流行钢琴音乐也赫然名列其中。由于全社会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从中产生了很多的新兴的经济,文化领域。流行音乐以其乐曲简短,容易上口,内涵鲜明,曲风新奇,创作简单等特性,成为了时下很流行的广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快餐式文化。为了迎合当今社会对钢琴音乐师的需要,高师钢琴音乐教育也应当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结合现在快餐式文化对流行钢琴音乐的需求,培养出当今社会需求的专业性的人——流行钢琴音乐师。为此,我通过对诸多资料的阅读,并融合自己多年教学的实践和感悟,简单的提出了几个方面,来改善又或完善现行的教育模式,达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符合当代大学生品味的流行钢琴音乐师。
2.高师流行钢琴音乐的教学初探
2.1准确了解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确定教育方向
钢琴文化,他有着悠长的音乐艺术文化历史和浑厚的音乐艺术文化底蕴,钢琴乐曲以其曲艺内涵深奥,演奏技艺复杂,各学派风格迥然等诸多特点,垒砌出了较高的钢琴文化艺术的门槛。很多的历史中著名的钢琴演奏艺术家的成名之路都是及其坎坷的,在他们的一生中的很多年中都经历过几次的大起大落,直至中年,晚年甚至身死后才被世人所了解,所接受,才铸就了他们在钢琴艺术生涯中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回归现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效率的生活步伐使得古老的钢琴艺术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很多年都难以的到较高的发展。现在的音乐领域几乎全被流行音乐所占据。社会大众对高尚艺术的理解能力和喜爱程度日渐减少。而流行音乐的脍炙人口,个性鲜明,再给歌曲中加入歌词,使得流行音乐更加的浅显易懂,从而流行音乐得到了众多人们的喜爱。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社会中对流行音乐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对高雅艺术的追求。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向也应当迎合现在的社会需要,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符合流行音乐需求的钢琴音乐师。从传统教育教材及流程与流行钢琴音乐特点这两方面中找到他们的契合点,摒弃陈规,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让我们培养出来的音乐师能够学以致用,真切的得到可以使用的知识。所以,培养出掌握钢琴弹奏技巧,能够很好的认识流行钢琴音乐的音乐师就是我们现在应该培养教授学生的大方向。
2.2解剖自身,找准教育过程中的偏差并寻找方法改正
长期以来,钢琴音乐教育的传统方式是以教授学生音乐以及钢琴的基础知识,加入钢琴的弹奏技巧,长期的钢琴弹奏训练和许多著名钢琴乐曲弹奏的积累,用相应难度的钢琴弹奏曲目为标准,当作考核学习者对钢琴弹奏的掌握程度的评价。从现在的社会需求和人们的认知角度来看,这其中显然是出现了偏差。我们培养出来的钢琴师在毕业后是要面向社会的,他们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在走出校门后,能够凭借在学校中所学得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传统的钢琴教育方式那种音乐知识与钢琴弹奏技巧的积累并不能带给学生们很多以后能应用的到的知识和能力。我们不仅仅要教授他们音乐基础知识和钢琴弹奏技巧,更重要的,我们还要教给他们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巧,结合社会中对钢琴师的需要而展现出他们的才华,创造出他们的价值。在传统钢琴教育中,钢琴演奏的独立性很强,演奏中讲求弹奏技法和对音乐的理解,弹奏时将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用所掌握的弹奏技法结合,用钢琴为器具表达出来,让听者能够感受到乐曲中和弹奏者所要表达的情绪。但当今流行钢琴音乐已经走向和其他多种样式的乐器乃至电子音配合,来演绎当红的流行音乐。现在的钢琴乐,已不再孤独。随之而来的,两架钢琴合奏,四手连弹,钢琴与其他乐器合奏,与其他多种乐器合奏,与电子音合奏等等。这些能力就是我们要教授的东西。我们要让他们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已经熟悉甚至掌握到这些在学校外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法。
2.3结合现在的流行钢琴音乐中很多成功的例子教授其中技巧
何谓流行音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解释是“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描述的情感世界简单、质朴、直接、现实,它注重情感的宣泄和交流,在内容上直面人生,生活气息浓厚,在形式上较短小精炼,音域偏窄,易于表达、传唱,亦称“通俗音乐”。通俗又被解释为浅显易懂。那么不难理解,流行钢琴音乐就是通俗钢琴音乐,就是浅显易懂的钢琴音乐。在流行钢琴音乐的教授过程中,引入时下诸多的成功流行钢琴音乐,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有较高的成效。如法国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弹奏的具有浓厚中国曲风的《梁祝》,著名音乐明星周杰伦的歌曲《不能说的秘密》,光良的歌曲《童话》等等的很多众所周知并广受喜爱的曲目。吊起学生的兴趣,教授其中应用的技巧和合奏技法。用教材中的课程和实际的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教授学生来学习,让学生们能够真切的体会到教材中所提到的知识项点,技术难点。认准,吃透教材中的知识项点,熟悉,熟练的掌握教材中的技术难点。不仅让学生能够理解在特定情况下运用出的这些知识和技法,还能想到这些学到的知识和技法在其他的实际应用情况下也能够运用的到,并且运用的很好。学以致用才算是真正的学会,学懂,学透。
2.4注重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的理解能力,合奏能力以及即兴发挥
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群体学习的优势,不能让群体学习的课堂成为教授者的减负工具。开课就讲理论知识和知识重点。然后演奏给学生们听。再然后叫大家分别练习本节课中讲诉的知识和学到的弹奏技巧。这样的教授方式是严重的不可取的。有了群体学习的课堂,教授者就应当发挥群体的优势,让大家成为一个整体。在教授过程中除去教材中的知识项点,演奏技法,还要利用群体优势带领大家共同练习演奏技法,共同理解知识的项点。组织钢琴合奏,四手连弹等项目。有条件还可以和其他乐器联系合奏的技法,让学生们能够懂得并掌握合奏的要点。有时间还可以给学生们讲一讲诸多著名钢琴音乐家的生平和创作出著名作品的时候当时的作者是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精神环境中。叫学生们深切体会这些著名的钢琴音乐家是在怎样一个环境下创作出的这些广为流传的作品,体会其中的心境,熏陶学生们的内心世界,结合乐曲领会钢琴音乐的情感。当学生们有了相应的心境成果和弹奏技法的熟练后,可以组织学生们即兴弹奏。让学生们也能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和创作的意境,还有创作过程中的领悟。
3.结束语
结合以上四点在教学中的应用,认识到社会对流行钢琴音乐的需求就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向,教授学生想学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能用的到的知识,而不是教授学生我们想教授的,而后让学生从我们教授的内容中去寻找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在教授过程中了解自身教材和教学流程中的目标,要和当今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实时推出吻合社会需求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其教授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促进学生思想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长期以来,很多人把音乐教学当成纯粹的艺术教学,以学生能拉会唱为着眼点,结果导致了学生太机械;也有的人把音乐当成单纯的德育工具,以学生具有爱国主义为出发点,结果造成学生对音乐的误解。其实,音乐课程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她应该具备三大功能。一是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而且要具备推动艺术发展的功能;二是音乐作为一门审美课程,对于让学生体验美、理解美、提供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无法替代的功能;三是音乐作为一门促进心理健康的课程,应具备熏陶心灵,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把音乐课程同音乐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相互割裂,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对立起来,而应当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音乐教学的价值与教学行为的实际教育效果。
一、重视音乐的情感灌输,提升音乐教学的品味
一是音乐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音乐不仅能够培养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美国在六十年代为了研究音乐对人在创造能力发展方向的作用,在哈佛大学设立了“零点项目”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虽然各学科都谈培养创造力,但音乐在此方面尤为突出。音乐产生过程就是创作过程,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和联想,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它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二是音乐与社会交际的关系。《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学生都爱唱,通过歌曲的学唱,我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首歌曲,不光是因为它的旋律好听,而是通过歌曲的演唱,大家都感受到了旋律比文字更加直接地到达了他们的心灵。他们会为现实生活中在天灾中逝去生命的人惋惜,更为失去亲人的人们痛心,他们真正在歌曲中感受到了“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情感的可能性,这种价值对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们的课堂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形式常常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的,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有助于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三是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当音符在冥冥中翩然起舞,你会忘记人世间所有的烦恼……自由自在的游弋于音乐汇成的河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让学生“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态;能够承受挫折;正确认识环境并适应环境;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协调……”等。音乐是人类的心灵体验,是人心理的折射,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良性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改善人的情绪,振奋人的精神。完备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已成为人类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重视音乐的互动效应,提升音乐教学的深度
1.学生是主角,让教学动起来。无论是教学什么样的课程,我们都要让学生动起来。互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观、创造力、想象力、合作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当主角,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活动出发,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去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去思考、创造、表达,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能力发展打下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若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不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那么,学生将失去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
2.情景是主调,让教学活起来。无论是审美、还是发挥音乐对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都需要情感的参与,让学生的身心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让学生“心变成鸟,轻盈地飞翔在音乐构成的天空……”,我在教学《采茶舞曲》时,首先播放录像,让学生聆听观看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情景,了解采茶劳动的特点,感受茶山、茶林的景色,推荐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进行表演。学生通过观看、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感受、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
3.实践是主体,让教学立起来。音乐实践活动的组织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设计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这些活动要能够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动情。如欣赏《龙船调》,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动画场面,学生们的尽头非常十足,创设了几种表演场面,他们将拖把和书包作为道具用于表演。这种既载歌又载舞的律动形式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艺术的创作之中。唱《渴望春天》,要求每位同学画一幅表现春天的景象,上课时将最优秀的作品呈现给同学们看。这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创造音乐教学的情景也就随之形成。
4.兴趣是主题,让教学新起来。“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兴趣是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前提,兴趣是培养人对事业的追求的基础。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去参与、去思考,激发其兴趣,让学生情感盎然地学习。在听《二泉映月》过程中,我首先对阿炳的坎坷经历进行一次陈述,再让学生欣赏过程,效果自然不同。许多学生还真的走进野外,面对泉水去感受阿炳的心路历程,尽管这种想法近乎天真,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真正使学生走进音乐情景,陶冶了学生心灵。
三、重视音乐的教学方式,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元化地实现音乐教学的价值,教师必须要打破“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机。
1、改革传统教法。传统教法中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对于培养多元化素质是不够的。教学中,应充分揭示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教师在教授《梁祝》、《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不能就曲调教曲调,而是通过悠扬乐声感受“志存高远”和“生死不渝”的气节。
2、创设快乐情境。教师要努力发掘音乐教材的快乐因素,讲课时亲切自然、幽默风趣,创造出快乐的课堂气氛。作为学生,他们一般对流行歌曲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营造气氛,把学生的喜好从单一程度中解放出来,正确引导他们欣赏和审美是音乐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告诉他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增设《流行音乐欣赏》、《摇滚乐欣赏》、《交响乐欣赏》等,通过分角色演绎,解读情境,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不同风格的音乐,而且受到情感的教育,老师乐意教、学生也愿意学,以此激发师生的共鸣。
3、培养良好习惯。音乐教学是循序渐进的,音乐技能与欣赏技能不是靠一节好的课能够达到的。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是非常好的方法。一方面要告诉学生音乐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够着急,要坚持。另一方面,交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欣赏学习音乐,给学生推荐一些值得学习欣赏的作品等,给学生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去表演表达,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习惯就能够养成,音乐的素养也就能够发展起来。
4、坚持统筹兼顾。在教学中,要坚持统筹兼顾,要把音乐和其他科程有机融合,不能出现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出现的“唱的不错,音乐常识一窍不通”的尴尬局面,要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使之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和道德渐行渐远,和快乐分道扬镳,和素质南辕北辙的平庸之人。
综上所述,要让音乐使学生的心灵悦动起来,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创造力,理顺音乐与德育的关系,让音乐为民族进步服务;而且要求学生有鲜明的归属感和想象力,突出音乐和兴趣的统一,让音乐为健康成长服务,这样,就会使音乐产生激情和效果。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音乐课
中职音乐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应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与之相配的良好情境,在浓厚的音乐情境熏染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师生共同进步。情感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音乐美,还可以让学生享受音乐教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想象,开拓思维。例如,在讲京剧时,笔者先放时下很流行的陶喆作品《苏三说》,接着再跟放王力宏的专集《盖世英雄》单曲,通过这样对比的欣赏,可以引发出中国的京剧艺术。同学们听到了自己偶像的演唱,深刻体会到了古典艺术与现代流行元素巧妙结合的精彩演绎,无形中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对京剧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巧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图文、音像并茂的境界之中。例如,在学生欣赏《道拉基》一课时,笔者首先编辑了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录像,用绚丽多彩的画面来展示美丽的朝鲜族舞蹈和勤劳善良的朝鲜人民,学生不仅从中了解了朝鲜族人民那种淳朴的风土人情、能歌善舞的生活习俗,而且还通过观看学会了几个典型的朝鲜舞蹈动作。这时,学生的兴趣浓厚,表演欲强烈,笔者趁热打铁,叫了几个同学上台分别示范表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中职学生音乐水平
教学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健康的音乐占领校园,使音乐成为学生净化心灵的使者,进而助力学生今后的人生。
(一)要提升中职学生的音乐水平,须让学生接触专业的演奏会或演唱会,通过高水平的专业的音乐人士表演,让学生受到感染,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学校应积极地组织开展高雅的音乐会,尽量让学生都进场欣赏,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精髓,通过欣赏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到提升,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水平较高的音乐团体来校与学生互动交流。高水平的音乐团体在各班级间巡回表演,不但可以活跃校园的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成才的欲望,努力成为他们那样的音乐人才。到一个班级,首先让专业的音乐人士给学生们讲解相关的音乐知识,学生们在气氛活跃的情况下,与专业人士进行台上、台下的沟通,对自己不懂的和想知道的方面进行请教,通过互动和指点,学生亲自操作乐器进行表演,使其更加感到演奏出来的声乐特别真切,欣赏者近距离的围在周围,使其更加倍感具有的成就感,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学好音乐对于个人的发展将具有极大益处。
(二)组建学生自己的音乐团体,以点带面,促进全校学生学习音乐。学校应积极让有共有爱好的学生组建自己的团体,帮助其成长壮大。组建音乐社团很有必要,让学习不同乐器的学生组成一个表演社团,通过十几人的音乐社团的带动,让学校其他学生也喜欢上学习音乐,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中职学校音乐社团的学生音乐水平有限,一线音乐教师应成为该社会的一员,时时指导社团的演练。另外,音乐教师和学校应该在重要的节日,让本学校的音乐社团有参与学校或社会演出的机会。重大演出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演练准备,学校或教师可以聘请专业有演出经验的音乐人士给社团进行讲练,通过严格的指导和训练,音乐社团的音乐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让学校音乐社团的精彩演唱和演奏吸引学校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来,即便没有参与社团,也可以成为社团的临时成员,通过互动交流演唱和演奏,全校学习音乐的氛围会蒸蒸日上。
(三)与校内教材同步,根据学生需要选修音乐理论课。生活中,中职学生苦于没有正确的理论知识指导,对音乐学习感到高不可攀,致使中职学生音乐能力十分薄弱。当前,市场经济环境要求的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学生若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在市场竞争中展露自己的才能,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十分有利。因此,中职学校要想培养综合素质人才,须着力提高中职生的音乐能力。对于中职生来说,因其生源大多是从初中升学进入中职学校的,选修音乐理论教材不宜起步过高,待学生对于初级音乐理论教材全部掌握后,再让学生选修更高层次的音乐理论知识,这时应着眼于中职生的实际需要,如让学生主修自己喜爱的钢琴和电子琴、二胡、吉他等乐理知识,根据个人的音乐爱好及就业去向,深入学习与之相适应的乐理知识,这种根据学生的爱好选修乐理知识的方式,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学以致用,尽量让他们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既检验了学习效果,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中职音乐教师只要能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演练,为其打下坚实的音乐素质,中职生毕业后就一定会在激烈的就业市场占得较大的优势,助力学生更加美好的人生。
作者:张明秀单位:福建省三明工贸学校
摘要:3~6岁是幼儿综合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可塑性极强的阶段,科学的幼儿教育教学能开发幼儿大脑,促进思维及想象力的发展,还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分析音乐教学的意义,提出相应的策略,达到更好的改善。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意义;策略
音乐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的精神支持,美妙的音乐可以促进个性品质发展,陶冶情操。音乐对于渲染情感、陶冶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教学也成为我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幼儿园来说,音乐教育更是意义重大。
一、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的意义
1.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由于幼儿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想象发展是从再造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多变的音乐节奏与丰富的内容,根据情境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在音乐的熏陶下,幼儿会对不同节奏的音乐进行不同的想象,如活泼动听的音乐《拔萝卜》,幼儿可以根据歌词与韵律想象着老太婆、小白兔等动物来帮忙拔萝卜,各种表情、各种肢体语言尽情地想象与展现,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玩游戏的愉快情景。
2.促进幼儿听觉、记忆力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首先要靠听觉获得信息,然后去感知、去欣赏,通过音乐表达自我。如在《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中,让幼儿伴着节奏去倾听、去感受,记住小乌鸦是怎么对待妈妈的,怎么找食物喂妈妈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幼儿爱妈妈,学会感恩,还有利地提高幼儿听觉能力,并在记住歌词、旋律地同时,不断发展记忆力。3.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如《稍息立正站好》,节奏活泼轻快,幼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也学会了相应的秩序与规则,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促进自我规则意识的加强。不同的音乐旋律与歌词可以让幼儿勇敢、热情、礼貌、感恩、活泼、主动、大胆自信等等,极大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的策略
1.提高师资队伍教育质量
自2011年两会提出大力振兴幼儿教育事业开始,学前教育领域开始进行各种提升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学习培训,如,国培、顶岗置换、外出学习等,旨在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转变陈旧教育思想,获得先进教育理念,进而落实到教育工作上。因此,提高幼儿音乐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除了开展音乐教学技能培训,还可以使幼儿教师接受在职教育,不断更新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音乐欣赏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
2.探索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目标
如小班音乐教学活动《小猫咪,你在哪里》,在教学过程中,摒弃死板的跟唱教学,先让幼儿认真聆听,聆听之后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小猫咪在干什么,主人在说什么,让幼儿通过聆听、回答的方式加深印象,感受音乐里的故事情节,并请幼儿想象小猫咪是怎么捉老鼠的,主人是怎么找小猫咪的,请幼儿自己创编动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整首歌用情境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幼儿在情景表演中既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又很好地理解了儿歌,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听到的东西。
3.合理安排教学课程
学龄前的幼儿,其认知、情感逐步发展,好奇心与探索欲极强,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因此音乐教育不能等同于语言文化教育,那是一种艺术教育,不能过多地涉及语言文字而忽视艺术的欣赏与感受,这样不利于幼儿通过音乐学习获得综合发展。如中班幼儿,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在小班的基础上逐渐增强,这时候教授关于团结合作有爱的歌曲,如《好朋友、行个礼》,幼儿通过音乐旋律与音乐内容,增强自己的礼貌意识,体验和小朋友合作玩耍的快乐,使中班幼儿通过音乐教学更加深刻地领会朋友之间的相亲相爱以及合作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课程设置还要在教学时间上有所探究。在教学时间设置上,也要根据幼儿不同时间段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进行合理安排。例如,幼儿早上来到幼儿园,精力充沛,大脑清晰,这时候就适合设置文化课进行教学,诸如语言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等领域教学。下午幼儿精力可能略低于上午,因此,设置音乐教学活动,使幼儿唱起来、动起来,寓游戏于教育,既能使幼儿缓解疲劳,又能激发幼儿的表演欲,用音乐表达自我,感受其中的魅力。如,在下午的教学活动中,给幼儿播放感染力强、旋律强,节奏快的歌曲,会让幼儿引起共鸣,不知不觉中将自己融入音乐氛围中,根据强劲的节奏带动自己的肢体,无形中创作出各种舞蹈动作,随歌起舞,随歌欢腾。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幼儿音乐教学也是一门不可忽视的学科,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与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我们必须承认,现实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提高音乐教学整体水平,除了提高师资队伍教育质量,探索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目标以及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以外,还要学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应该重视教师教的灵活性与幼儿学的主动性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真正提高音乐教学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凯 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第三幼儿园
摘要:高校音乐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音乐能够缓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通过音乐的培训和欣赏,增强身心的愉悦感,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本文从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入手,简要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现状;音乐教学;创新
高校音乐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以它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感,为全世界所共知,因此被称为为世界共同的语言。音乐的种类很多,但无论哪种类型的音乐都是人类情感的具体表达,都能从节奏和旋律中找到和创作者的那种共鸣。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欣赏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我国现代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出,音乐教育等艺术类的教育教学作用被大家共知,尤其是近年来文艺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使音乐教育教学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分类和课程体系的建立也带动了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学科划分使得音乐教育更加专注于专业的建设,建设也更加具有针对性。而音乐课程体系的建设则标志着音乐教育已经从单纯的教育教学向教育教学、音乐研究、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教学转变,教育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因此,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代音乐教育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偏差。
二、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偏差。具体表现为:
(一)高校领导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课程的安排规划和管理缺乏合理性。
高校领导在课程安排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决策作用十分明显,因此,高校领导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决定了音乐教育教学等艺术类课程的走向。通过目前音乐教学教学在大学教育课程的比重可以看出,音乐教育教学的比重还比较低。尤其是对于一些工科类的院校,有些专业虽然也有音乐等艺术类的选修课,但由于课程安排较少,部分学生甚至连乐谱都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其次,部分高校的领导认为音乐的实用性不强,逐渐将音乐等艺术类课程边缘化,而将过多精力和精力投入到热门专业课上。由于缺乏必要的重视和投入,音乐课程的体系和管理制度混乱,课程安排和管理也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此外,对课程的反馈和评价也缺乏必要的监督,这样是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音乐素养达不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软件和硬件资源匮乏,师资力量需要提高
音乐教育教学由于自身专业的特殊性,需要专门的乐器和多媒体等视听设备等,此外,音乐教育教学发展也离不开软件资源的支撑。就目前的音乐教育教学现状来说,音乐教育教学的资源分配还不均衡,各院校的音乐教育资源也不尽相同。艺术类院校的音乐资源比较完善,软件和硬件设施也比较齐备,而工科类院校或科系,音乐教育教学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则相对匮乏,甚至部分和民办高校为了节约教育教学资源,没有设定相应的音乐软硬件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音乐教育教学的另一关键因素是师资力量,而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成败。艺术类院校的音乐师资相对于其他院校和科系的师资力量来说比较雄厚。而有些院校的音乐教育教师则相对薄弱,甚至部分院校或科系缺乏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学的教师,这就使得部分院校或科系无法开展正规的音乐教育教学。部分院校的老师是通过其他专业的教师兼职或转业过来,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也使得音乐教育教学很难取得成效。
(三)现代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的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现代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旋律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和艺术欣赏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当前音乐教育教学的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就是教育教学的方式单一,缺乏必要的创新。目前音乐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又以教师为中心,高校的音乐教学以理论为主,理论实践课程较少。另一方面,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从而使得教育教学的效率比较低。
三、针对音乐教育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应该对音乐教育有足够的思想认识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缓解学生紧张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思维模式的重要教育课程之一。此外,音乐对于学生心理等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对音乐教育教学有足够的重视,在课程安排和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也要科学进行规划和科学安排。
(二)提高软件和硬件配置,加大对师资的投入。
提高软件和硬件配置,加大对师资的投入,是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软硬件的配置和师资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教学视听设备的投入和软件的开发及利用。此外,还需要对音乐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引进。对音乐教师的评价和监督也需要学校制定科学有效地标准,实行优胜劣汰的上岗制度,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和必要的在岗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三)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创新能力。
音乐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入手,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利用多媒体的影像音乐和传统的舞蹈方式相结合进行授课,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从视觉、听觉等感官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学的创新能力,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对潜力的挖掘,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创新目的。
四、结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音乐教学的重视,音乐教学等艺术类教育教学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尽管现在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偏差,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这些问题也会教学实践中逐步解决。
作者:周莹莹 单位: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内容摘要:时代在发展,教育改革在有声有色地进行着,音乐教育在这改革的浪潮中,绽放着夺目的光彩,展示了音乐教育的魅力,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再到普通高等院校,音乐课都受到了很大的重视。面对可喜的成绩,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音乐真正的属于每个普通人了吗?
关键词:普通音乐教育识谱视唱教学调研思考探究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在如今高素质人才竞争的时代,普通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作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基础,有着特定的地位与作用。为了实施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开展全面素质教育的方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从而能更好地因材施教,笔者对准备上音乐公共课的大学学生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查报告
1.被调查对象:刚考上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
2.学生来源地:大部分来自广大乡镇和农村。
3.人数:60人。
4.调查问卷:识谱视唱,其中五线谱和简谱各一题。
5.调查结果:从调查问答卷中显示出来,这些学生虽然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直至考上了普通高等院校,可是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却十分贫乏,识谱视唱能力非常差,在这60人中,只有3人的识谱视唱基本准确。
三、思考
在当今信息迅猛发展的年代,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教育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提高人才素质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决策。
从调查问答卷中折射出我国在普通音乐教育上还存在着音乐师资不足,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教学、教材及各种操作层面的脱节和断层现象,特别是在广大贫困、落后的乡镇和农村,这种状况还大量存在,以致很多学生考上了普通高等院校,还是“音盲”和“谱盲”——这样的素质,怎么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呢?这样的素质,怎么来实现“通过普通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审美、分析、协调等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这一目标呢?这样的状况,何谈与世界接轨?何谈让音乐属于每一个普通人?何谈让每一个国民真正能成为音乐的知音,成为音乐的主人?
四、探究
1.加强音乐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工作。例如:匈牙利之所以成为音乐王国,是因为他们重视基本师资,他们也举办比赛,但首先是从地方到全国的视唱比赛,不为获奖,只比从事音乐教育的能力和素质,让每个人掌握音乐艺术和技术规律,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们应鼓励大中专音乐专业毕业生到广大贫困落后而又需要他们的乡镇和农村去,让那里的孩子受到真正的音乐素质教育,让具有较高音乐素质的音乐老师把他们领进音乐的蓝天,让每个普通的孩子都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
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把识谱视唱教学贯穿在大、中、小学的教学、教材中,以避免操作层面脱节和断层现象。
在小学低年级,没有识谱视唱的要求,但并不等于我们在这个阶段可以完全放弃识谱视唱教学,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充满着对音乐艺术的渴望,他们很爱唱歌,但又缺乏方法,常常满腔热情地放声喊唱。为了不浇灭他们的热情,我们可以让他们有声有色地模唱、跟唱,建立音高概念。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对学生进行识谱视唱教学,但内容不能过难,并通过有趣的游戏,如“找朋友”等让学生认识“do、re、mi”并学唱“do、re、mi”,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音乐艺术的美,在快乐中认识七个音高和唱名的关系等;到了初中,我们不能为了应试丢掉音乐课或者把音乐课当作完全“放松”的调节课,导致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视唱能力只停留在小学的程度上;到了高中的欣赏课,也应该适当地把音乐基础知识——识谱视唱融入到教学中,避免学生考入普通高等院校后,还是“音盲”和“谱盲”;在大学的音乐公共课里,把识谱视唱教学有机而适当地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学习、巩固和提高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分析等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3.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实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必备工具——识谱视唱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让学生插上音乐的翅膀,在音乐这片蓝天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1)正确认识识谱视唱教学在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我们首先要懂得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知识经验素质教育、价值理论素质教育、人际交往素质教育等。而普通音乐教育是一种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教育形式,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分析、运用、协调等综合能力,进而为培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铺路。为了达到普通音乐教育这一目标,音乐知识经验教育在普通音乐教育中有着它特有的、必不可少的地位与作用。而音乐识谱知识,视唱能力则是音乐知识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识谱视唱教学在普通音乐教育中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例如,我们幼儿时期就开始呀呀学语,尽管当时并不识字,不会写字,但听别人说多了,我们反反复复地学别人说,慢慢地我们学会了说话,但是我们不想成为“文盲”,想提高各方面的文化素质,就必须得学习认字,学会写字,当经历了认字、写字的过程后,我们终于学会了使用字。于是,我们各方面的素质才得以逐渐提高。
学习音乐也一样,在普通音乐教育中,只会听别人唱,只会跟别人学,而自己不认识谱,自己不会视唱,那么,只能算是“音盲”和“谱盲”。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音乐知识经验,积累识谱知识,培养视唱能力,当音乐知识丰富了,识谱视唱能力提高了,学歌一定会比以前感到容易,欣赏作品一定能更容易领会其中的含义;当我们离开了音乐的领路人——音乐老师时,我们会为自己有一定的识谱视唱知识和能力而骄傲。因为有了一定的识谱视唱知识经验,我们不再是蹒跚学步的孩子了,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在音乐的天空中,由此开拓视野,发展思维,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可见,识谱视唱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习音乐,是学习音乐的必备工具,就好像建造每一座房屋,建造每座桥梁一样,打好基础是重要的。又比如学习英语,一个人连26个字母的发音和书写都还没有真正学会,就让他去朗诵诗歌和学写文章,岂非舍本求末?因此,在普通音乐教育中,识谱视唱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2)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理念,实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普通音乐教育,让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到学习音乐的必备知识——识谱视唱知识,从而让学生得以终生受益,而不是让他们在普通音乐教育中取得暂时的快乐、瞬间的美感、一时的表现。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实际上就是对显性的学科成就与隐性的学科价值作出了明确的显性指标,即每节课都要为学生的发展作量的积累。观察课堂的教学成果,不仅要看一节课的教学成果,还要看此节课前一阶段的教学成果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这些成果是否为学生的发展做了准备。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建立起师生之间民主、融洽的合作关系。普通音乐教育中的识谱视唱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正确领会新的课程标准和理念,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做准备,要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发展作知识经验的积累,把识谱视唱教学融入到普通音乐教育的综合课中。注意音乐课堂的教材内容结构不能单一,而是应该把识谱视唱教学有机地融入到歌唱教学、节奏训练教学、视唱练耳教学、欣赏教学等综合音乐课中。实践证明,只有在这样内容丰富的综合课中,学生对识谱视唱教学才不会感到单调枯燥。
在教学方法上要发挥学科的优点,在听听、唱唱、跳跳、动动、敲敲、奏奏中进行教学,创造轻快、和谐的音乐环境,激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采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中有意无意地学习识谱视唱,使学生把学习识谱视唱视为自觉的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急功近利的现象,不能忽略了学科知识。那些表面花哨,实质上没有把学科知识作为骨髓的课堂,学生虽是高兴地上了一节课,但当离开老师后,却一无所获。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重道,还要重术;不仅要重兴趣,还要重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音乐学科的基础识谱知识,培养必备的识谱视唱能力。
总之,普通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识谱视唱教学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工作,把其教学有机地贯穿在大、中、小学各阶段的音乐教育中,让学生在愉快的、美的环境中乐于学习识谱视唱,培养他们有一定的识谱视唱能力,扫除“音盲”“谱盲”,让他们终生受益。让音乐真正属于每个普通人,让每个人成为音乐的知音,成为音乐的主人,全面提高全民音乐素质,真正意义上与世界接轨。让我们在音乐的快乐中,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新天地。
摘要:在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当中,音乐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当中存在的弊病,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学;教学改革;改革措施
作为美育当中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手段,音乐教育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教育,学生的艺术素质、审美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增强,此外,音乐教育还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培养,道德情操得到提升,并对学生的智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开发,最终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有效的促进。可以说,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1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起步于20世纪中旬,但由于当时我国社会的发展,不久之后就进入了瓶颈阶段,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直到20世纪末才得到了恢复。在当时,只有部分著名的高校开展了音乐教育课程,一经开课,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根据相关的历史记录来看,北京大学在第一次开设音乐欣赏课时,由于人数太多,竟然将教室门挤坏了。此后,我国音乐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开设课程也变得越来越多样,教学内容以及教材也变得更加丰富。与其他的学科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由于音乐教育起步较晚,一些高校在对学校教育进行综合考虑的过程当中,仍然没有综合考虑音乐教育,这使得高校音乐教学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普通高校音乐教学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也使得音乐教学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2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与过去相比,虽然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学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很多高校也开设了音乐教学的相关课程,但这并不代表高校以及学生十分重视音乐教学。通过相关研究我们发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当中,音乐教学的形式化较为明显,教学较为随意,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传统教学过于强调专业知识技能,所以忽略了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今,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不完善的教学体制、较为薄弱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不够注重学生的自主创作等。这些都是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相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少部分人就能够做到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打破对教学理解的误区,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改革策略,使得普通高校当中音乐教育的地位得到保障,最终推动我国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综合国力的增强。
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之所以难以进一步发展,领导缺乏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力度以及不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关键。作为艺术教育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价值很高,对素质教育的开展意义重大。在我国的普通高校当中,领导往往缺乏对音乐教育的认识,这使得音乐教育在实践过程当中难以得到重视。在一些高校当中,没有建立起严谨的音乐教育体制,这使得音乐教育体制难以得到良好的运行,同时也没有得到足够的政策支持。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很多高校的音乐教育仍然处于无序管理的状态,一些普通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音乐院系,也没有固定组织进行音乐教学,这些情况都导致普通高校教育当中的音乐教育存在着较强的随意性。而从教学硬件的角度来看,很多高校也缺乏足够的教学器材。
3.2师资匮乏,教学质量不高
许多高校都拥有一定的音乐师资队伍,但由于很多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的增多,使得师资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如今,普通高校当中的音乐教师主要来自师范学校或是专业的艺术院校,也有一小部分的音乐教师来自文艺专业团体。一些高校的音乐教师并不属于专门的音乐教师编制,此外,大多数的音乐教师都比较年轻,没有获得高级职称。高校音乐有着比较广泛的教育内容,这对于教育人员的音乐功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音乐教师需要全面了解音乐知识。但是,大部分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法也较为传统,这些问题都使得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4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途径
4.1加强领导重视,建立音乐教育体制
普通高校领导应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应认识到,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此外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水平与国家教育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应对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成立高校音乐教育小组,由校级领导直接对其负责,改变高校音乐教学当中管理无序的情况,保证高校音乐教学的顺畅运行。没有音乐院系的普通高校应设立固定的音乐教育组织,并在其中设立教研室,配备专业教师。高校还应该根据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国家标准制定教学计划,使其能够合理地进行音乐教学。高校应加大对音乐教学的投入,保证硬件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设置乐队排练室、专用音乐教师,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最终顺利地开展高校音乐教学。
4.2构建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
作为普通高校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保障,音乐教师直接关系到高校音乐教学能否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构建质量、数量都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的教师队伍。第一,学校应根据实际教学需求以及学校条件聘请专业教师,从而使得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得到缓解;第二,普通高校应鼓励在职的音乐教师继续深造,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出国考察等形式,为高校培养出拥有较高素质以及音乐水平的教师队伍;第三,应加强对音乐教育的科研,使得高校音乐教学不断发展,高校应鼓励教师研究新课题,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四,应加强对音乐教育研究项目的管理,对优秀的教学成果加以推广,发挥音乐教育社团的作用,展示研究成果,推动音乐教育更好地发展。
作者:张靓 单位: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
【摘要】古筝作为使用者较为广泛的一种演奏乐器,古今中外都倍受欢迎,成为了全国艺术院校中的热门专业。本文以古筝演奏技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流变,辨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类别流派中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特点,阐述其发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传统乐器;古筝演奏;演奏技法;音乐教学
古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都备受人民喜爱。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演变发展,古筝的弹奏技法为了适应音乐审美的变化,也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吸收新的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一、古筝演奏技法的产生和流派发展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古筝曲《庆丰年》开创了双手演奏的古筝演奏技法之后,我国古筝的演奏技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开始不断创新发展,进行不断的尝试。在传统演奏技法的基础上融入许多新的元素和现代元素,使得古筝演奏能够更加符合现代化的审美要求。
(一)古代古筝演奏技法。最早有记载的关于古筝的表演形式,是战国时期的李斯在《谏逐客令》中所写的:“夫击翁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声也。”说到的“筝”就是古筝,意思是边弹着古筝,边拍着大腿、唱着歌,让人耳目愉快,说这才是真正秦国的音乐。这句话虽然没有确切地说古筝的演奏技法,但是也能从中得知,在那个时候,古筝并非是纯演奏的乐器,主要是用作唱歌时候的伴奏乐。在汉魏时期,古筝已经成为了表演活动中重要的伴奏乐器了。古筝最早的演奏技法是建立在伴奏基础上,和歌曲演唱有密切相关。
(二)近代古筝流派机器演奏技法。到了近代社会,古筝主要是作为一种民间的说唱音乐形式和戏曲的音乐伴奏,其表现形式有许多呈现,如杭州的滩簧、山东的琴书、广东汉乐等。古筝演奏者通过不同的曲谱加上个人的改编,再加上独具风格的表演形式和演奏技法,就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鲜明的演奏风格,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如浙江筝派、山东筝派、河南筝派等。从不同的古筝流派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可以看出,古筝演奏技巧的传承及发展和其发展地的发展进程和风貌息息相关,而这些,在古筝演奏技法的运用中也得以反映。
二、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渐发展,我国音乐艺术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在传统的音乐元素之上也增加了很多现代元素和国际化的新特点。古筝演奏技法在传统演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并且不断加以创新发展,又吸收和借鉴了其他演奏乐器的优势加以发展,最终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演奏方法的继承和创新。一方面,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其演奏技法依然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在古筝的演奏中,最主要的是点、揉、吟、颤等传统技法。这些传统的演奏技法在长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凝聚了古筝演奏技法的精髓部分,在古筝演奏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古筝演奏技法又并非一成不变的。在对传统演奏技法的继承之上,还加以革新。传统古筝的演奏方法往往带有很浓重的地域色彩,虽然各具特色风情,但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多元化的艺术需求了。因此,古筝的演奏技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对现代演奏技法进行发展创新,使得古筝的演奏技法灵活多变。
(二)对其他乐器的吸收和借鉴。古筝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演奏乐器,其产生和发展都遵循着其本身的特点和音乐总的发展规律。并在此过程中,为了完善和丰富自身使古筝演奏更富传承性和包容性,古筝演奏技法也吸收了许多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乐元素并加以融合。比如对于琵琶,古筝吸收了其演奏中的扫弦法,此外,还吸收了西洋乐器的不少演奏技法。
(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目前古筝的演奏技法中,在对于传统技法的继承和传承基础上,还吸收了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因此往往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了最基础的传统指法以外,还发展形成了如轮指、摇指、点指和转换音列等技巧。在继承民族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音乐的艺术特色,兼容了传统和现代化,使得传统的古筝演奏技法显现了更丰富的形式。
三、古筝演奏技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古筝教育作为一门受欢迎的课程,是古筝艺术今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古筝教育一方面为古筝演奏事业提供动力和源泉,另一方面其本身也在随着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因此,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必然会在音乐教学运用中有所体现。首先,作为古筝学习的入门基础,教师在一开始就会向学生介绍关于古筝的乐器特征和其发展概况。这是古筝学习中所必须了解的,其余还有关于弹奏手势、掌握定弦、音位和一些最基本的手法等等基础的理论和技巧技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事先为学生讲解最基础的概念知识和弹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并且给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在一开始的时候,需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手势和指法。其次,学生在古筝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事先制定好相应的训练计划。在教授新曲目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旧曲目的复习和巩固。在进行新曲目的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次、分类别进行教授,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的曲目,更要分层练习,以便更好掌握,在熟悉每个章节和阶段之后再进行总体的练习。而对于已经学习过的曲目,教师也要安排好学生进行复习。由于古筝演奏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除了基本理论知识和演奏技法的讲述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训练,除了日常的练习以外,还要定期展开一些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并通过练习和表演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加以改进。在古筝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重视对学生演奏技法的培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和内涵的培养和重视。现代社会,学习古筝的学生从小是生活在一个流行音乐盛行的社会背景中,流行化是学生对于现代音乐的认识基础,而这样的音乐文化氛围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传统古典音乐文化的认识不足,对古筝演奏的魅力没有足够的体会。目前,许多学习古筝的学生都更重视对古筝技法的训练,掌握更好的演奏方法,从技术层面达到演奏的正确性,然而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学生对于自身演奏的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了解过少。针对古筝专项练习的训练,专注于曲目的经典片段和节选的技术练习也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古筝这种乐器和音乐本身的独特风格和韵味。游离于单纯的技术练习,为了提高技法水平而进行的练习往往导致所练习的技法风格也是单一的,本身虽然无害,但同时也导致了古筝演奏失去了它独特的韵味和吸引力,也失去了它的文化内涵。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也需要去思考如何将演奏技法和古筝的艺术内涵结合起来,使得古筝演奏在新时期能够更加富有生命力和特色,思考如何将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更好地了解古筝并能真正热爱古筝,热爱民族音乐,并通过身体力行为,为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还要思考如何让古筝能够对这个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作者:冯婷婷1,2 单位:1.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2.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古筝作为使用者较为广泛的一种演奏乐器,古今中外都倍受欢迎,成为了全国艺术院校中的热门专业。本文以古筝演奏技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流变,辨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类别流派中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特点,阐述其发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传统乐器;古筝演奏;演奏技法;音乐教学
古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都备受人民喜爱。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演变发展,古筝的弹奏技法为了适应音乐审美的变化,也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吸收新的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一、古筝演奏技法的产生和流派发展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古筝曲《庆丰年》开创了双手演奏的古筝演奏技法之后,我国古筝的演奏技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开始不断创新发展,进行不断的尝试。在传统演奏技法的基础上融入许多新的元素和现代元素,使得古筝演奏能够更加符合现代化的审美要求。
(一)古代古筝演奏技法。
最早有记载的关于古筝的表演形式,是战国时期的李斯在《谏逐客令》中所写的:“夫击翁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声也。”说到的“筝”就是古筝,意思是边弹着古筝,边拍着大腿、唱着歌,让人耳目愉快,说这才是真正秦国的音乐。这句话虽然没有确切地说古筝的演奏技法,但是也能从中得知,在那个时候,古筝并非是纯演奏的乐器,主要是用作唱歌时候的伴奏乐。在汉魏时期,古筝已经成为了表演活动中重要的伴奏乐器了。古筝最早的演奏技法是建立在伴奏基础上,和歌曲演唱有密切相关。
(二)近代古筝流派机器演奏技法。
到了近代社会,古筝主要是作为一种民间的说唱音乐形式和戏曲的音乐伴奏,其表现形式有许多呈现,如杭州的滩簧、山东的琴书、广东汉乐等。古筝演奏者通过不同的曲谱加上个人的改编,再加上独具风格的表演形式和演奏技法,就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鲜明的演奏风格,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如浙江筝派、山东筝派、河南筝派等。从不同的古筝流派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可以看出,古筝演奏技巧的传承及发展和其发展地的发展进程和风貌息息相关,而这些,在古筝演奏技法的运用中也得以反映。
二、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渐发展,我国音乐艺术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在传统的音乐元素之上也增加了很多现代元素和国际化的新特点。古筝演奏技法在传统演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并且不断加以创新发展,又吸收和借鉴了其他演奏乐器的优势加以发展,最终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演奏方法的继承和创新。
一方面,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其演奏技法依然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在古筝的演奏中,最主要的是点、揉、吟、颤等传统技法。这些传统的演奏技法在长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凝聚了古筝演奏技法的精髓部分,在古筝演奏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古筝演奏技法又并非一成不变的。在对传统演奏技法的继承之上,还加以革新。传统古筝的演奏方法往往带有很浓重的地域色彩,虽然各具特色风情,但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多元化的艺术需求了。因此,古筝的演奏技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对现代演奏技法进行发展创新,使得古筝的演奏技法灵活多变。
(二)对其他乐器的吸收和借鉴。
古筝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演奏乐器,其产生和发展都遵循着其本身的特点和音乐总的发展规律。并在此过程中,为了完善和丰富自身使古筝演奏更富传承性和包容性,古筝演奏技法也吸收了许多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乐元素并加以融合。比如对于琵琶,古筝吸收了其演奏中的扫弦法,此外,还吸收了西洋乐器的不少演奏技法。
(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目前古筝的演奏技法中,在对于传统技法的继承和传承基础上,还吸收了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因此往往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了最基础的传统指法以外,还发展形成了如轮指、摇指、点指和转换音列等技巧。在继承民族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音乐的艺术特色,兼容了传统和现代化,使得传统的古筝演奏技法显现了更丰富的形式。
三、古筝演奏技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古筝教育作为一门受欢迎的课程,是古筝艺术今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古筝教育一方面为古筝演奏事业提供动力和源泉,另一方面其本身也在随着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因此,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必然会在音乐教学运用中有所体现。首先,作为古筝学习的入门基础,教师在一开始就会向学生介绍关于古筝的乐器特征和其发展概况。这是古筝学习中所必须了解的,其余还有关于弹奏手势、掌握定弦、音位和一些最基本的手法等等基础的理论和技巧技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事先为学生讲解最基础的概念知识和弹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并且给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在一开始的时候,需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手势和指法。其次,学生在古筝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事先制定好相应的训练计划。在教授新曲目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旧曲目的复习和巩固。在进行新曲目的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次、分类别进行教授,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的曲目,更要分层练习,以便更好掌握,在熟悉每个章节和阶段之后再进行总体的练习。而对于已经学习过的曲目,教师也要安排好学生进行复习。由于古筝演奏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除了基本理论知识和演奏技法的讲述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训练,除了日常的练习以外,还要定期展开一些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并通过练习和表演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加以改进。在古筝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重视对学生演奏技法的培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和内涵的培养和重视。现代社会,学习古筝的学生从小是生活在一个流行音乐盛行的社会背景中,流行化是学生对于现代音乐的认识基础,而这样的音乐文化氛围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传统古典音乐文化的认识不足,对古筝演奏的魅力没有足够的体会。目前,许多学习古筝的学生都更重视对古筝技法的训练,掌握更好的演奏方法,从技术层面达到演奏的正确性,然而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学生对于自身演奏的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了解过少。针对古筝专项练习的训练,专注于曲目的经典片段和节选的技术练习也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古筝这种乐器和音乐本身的独特风格和韵味。游离于单纯的技术练习,为了提高技法水平而进行的练习往往导致所练习的技法风格也是单一的,本身虽然无害,但同时也导致了古筝演奏失去了它独特的韵味和吸引力,也失去了它的文化内涵。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也需要去思考如何将演奏技法和古筝的艺术内涵结合起来,使得古筝演奏在新时期能够更加富有生命力和特色,思考如何将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更好地了解古筝并能真正热爱古筝,热爱民族音乐,并通过身体力行为,为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还要思考如何让古筝能够对这个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作者:冯婷婷 单位: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高校音乐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音乐能够缓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通过音乐的培训和欣赏,增强身心的愉悦感,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本文从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入手,简要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现状;音乐教学;创新
高校音乐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以它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感,为全世界所共知,因此被称为为世界共同的语言。音乐的种类很多,但无论哪种类型的音乐都是人类情感的具体表达,都能从节奏和旋律中找到和创作者的那种共鸣。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欣赏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我国现代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出,音乐教育等艺术类的教育教学作用被大家共知,尤其是近年来文艺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使音乐教育教学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分类和课程体系的建立也带动了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学科划分使得音乐教育更加专注于专业的建设,建设也更加具有针对性。而音乐课程体系的建设则标志着音乐教育已经从单纯的教育教学向教育教学、音乐研究、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教学转变,教育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因此,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代音乐教育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偏差。
二、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偏差。具体表现为:
(一)高校领导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课程的安排规划和管理缺乏合理性。
高校领导在课程安排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决策作用十分明显,因此,高校领导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决定了音乐教育教学等艺术类课程的走向。通过目前音乐教学教学在大学教育课程的比重可以看出,音乐教育教学的比重还比较低。尤其是对于一些工科类的院校,有些专业虽然也有音乐等艺术类的选修课,但由于课程安排较少,部分学生甚至连乐谱都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其次,部分高校的领导认为音乐的实用性不强,逐渐将音乐等艺术类课程边缘化,而将过多精力和精力投入到热门专业课上。由于缺乏必要的重视和投入,音乐课程的体系和管理制度混乱,课程安排和管理也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此外,对课程的反馈和评价也缺乏必要的监督,这样是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音乐素养达不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软件和硬件资源匮乏,师资力量需要提高
音乐教育教学由于自身专业的特殊性,需要专门的乐器和多媒体等视听设备等,此外,音乐教育教学发展也离不开软件资源的支撑。就目前的音乐教育教学现状来说,音乐教育教学的资源分配还不均衡,各院校的音乐教育资源也不尽相同。艺术类院校的音乐资源比较完善,软件和硬件设施也比较齐备,而工科类院校或科系,音乐教育教学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则相对匮乏,甚至部分和民办高校为了节约教育教学资源,没有设定相应的音乐软硬件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音乐教育教学的另一关键因素是师资力量,而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成败。艺术类院校的音乐师资相对于其他院校和科系的师资力量来说比较雄厚。而有些院校的音乐教育教师则相对薄弱,甚至部分院校或科系缺乏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学的教师,这就使得部分院校或科系无法开展正规的音乐教育教学。部分院校的老师是通过其他专业的教师兼职或转业过来,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也使得音乐教育教学很难取得成效。
(三)现代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的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现代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旋律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和艺术欣赏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当前音乐教育教学的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就是教育教学的方式单一,缺乏必要的创新。目前音乐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又以教师为中心,高校的音乐教学以理论为主,理论实践课程较少。另一方面,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从而使得教育教学的效率比较低。
三、针对音乐教育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应该对音乐教育有足够的思想认识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缓解学生紧张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思维模式的重要教育课程之一。此外,音乐对于学生心理等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对音乐教育教学有足够的重视,在课程安排和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也要科学进行规划和科学安排。
(二)提高软件和硬件配置,加大对师资的投入。
提高软件和硬件配置,加大对师资的投入,是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软硬件的配置和师资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教学视听设备的投入和软件的开发及利用。此外,还需要对音乐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引进。对音乐教师的评价和监督也需要学校制定科学有效地标准,实行优胜劣汰的上岗制度,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和必要的在岗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三)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创新能力。
音乐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入手,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利用多媒体的影像音乐和传统的舞蹈方式相结合进行授课,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从视觉、听觉等感官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学的创新能力,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对潜力的挖掘,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创新目的。总之,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音乐教学的重视,音乐教学等艺术类教育教学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尽管现在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偏差,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这些问题也会教学实践中逐步解决。
作者:周莹莹 单位: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接触音乐,认识音乐的渠道不断拓宽,开始对音乐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思考。而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也在大众音乐文化的背景下得到了新的发展契机,不断走向发展的正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人民对音乐的认知时间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偏差,加上客观上对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的条件还未成熟,使得初中阶段的音乐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缺乏实践锻炼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呈现发展的不成熟性。一方面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学;另一方面。课与课之间的间隔时间长,导致学生无法对新旧知识进行系统的衔接,导致音乐课堂的效率低下;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课堂的效果,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自我揣摩的过程,而是直接教唱学生歌曲,忽略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和表达技巧的训练,学生失去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对音乐课堂的学习也只是一个歌曲学唱的过程,缺乏科学的方法和依据,使得初中的音乐课堂枯燥而单一。
(二)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忽视
初中学生对音乐课的认知和定位还不够准确,可能会盲目的把音乐课归为副科,对自己在知识和能力上的欠缺不是很明确,导致他们在音乐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较少。而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他们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评价上的要求较少,所以,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表面上音乐课堂上学习气氛很活跃,但是音乐课中的知识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没有达到教学的最初目的。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
近年来,虽然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在不断推进,但是可能在音乐、美术、体育等传统小科方面推进的速度比较慢,各个方面的措施并没有持续更进和落实。所以现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音乐课本可能还是陈旧的,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而且音乐课本中理论讲授少,歌曲曲目多,这些歌曲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所以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音乐课本中的很多作品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下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去巩固,所以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积极。
二、在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构建初中音乐课堂的方法
(一)注重学生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水平
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人们受到来自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冲击,对音乐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甚至会盲目的学生学习歌唱等,忽略了音乐的内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一方面,学校要对传统的音乐课堂进行改革,真正的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论的认知水平,在音乐课堂初期,先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理论的教授,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准确的宏观的认识,用基础理论知识指导音乐实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虽然音乐课堂在各个初中都已经开设,但是很多都只是名义上的存在,实际上学校对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并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价和监督,学校在招聘音乐教师的要求上相对放宽了条件,这就使得音乐课的教师在专业素养上存在问题,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扎实,而且正常的课程进度也很难按计划推进。长此以往,导致音乐教师在思想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不是很关注。所以,要改变当前这种现状,就必须对在职的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和引导,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某一学科上有所收获,课堂教学的对象时全体学生,所以在音乐课内容的选择上,必须重视学生当前所能够达到的实际水平。将音乐教学的曲目与学生日常接触的音乐种类相结合。保证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把常规的教学内容与丰富的课堂形式相结合,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真正的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有科学全新的认知。初中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差,音乐基础水平低,所以,要设立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匹配的教学内容,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
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人民相比过去,对音乐有了更多的接触和认知,但是也由于各个方面的引导存在问题,使得初中音乐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学生的实践机会比较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忽视、内容设置的不合理等等。本文在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为前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包括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将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结合等等,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在当前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保证初中阶段音乐课堂的高效运作,同时为提高人民大众的音乐素养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苏晨曦 单位:赤峰市巴林左旗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音乐教学对高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是高校落实素质教育一个重要途径。音乐可以陶冶大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及整体艺术素养。但是,许多高校现有的音乐教学却难以令人满意,甚至令人堪忧。通过对高校开展音乐教学具体内涵以及作用进行阐述,对如今高校开展的音乐教学现存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高校现有音乐教学相关的改革以及创新进行强化。
关键词: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创新
音乐教育属于美育之中的重要内容以及教育手段,其是培养综合类型人才一个必经之路。高校开展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提升大学生整体艺术素养以及审美能力。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一种人文精神,让其养成一种道德情操,进一步开发其创新能力以及智力,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可见,音乐教育是高校培养综合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高校开展音乐教学具体内涵以及作用
1.音乐教学具有的内涵
音乐是一种对实际生活进行反映的艺术。节奏以及旋律是音乐具有的基本要素,而声乐以及器乐则是音乐的两个部分。音乐教学基本内容含有乐理知识、器乐曲表演、歌曲、乐曲赏析以及演奏技能等,可见音乐教育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十分丰富。高校开展音乐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以及文化素质,让其可以对民族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以及高尚道德进行感悟以及学习。这是高校开展音乐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
2.音乐教学具体作用
高校开展的音乐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第一,音乐教育能够带给大学生一种情感方面的体验,在此期间大学生情操可以得到陶冶,灵魂可以得到净化,这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音乐其实是一种深刻而又崇高的艺术形式,具有一种令人动容的魅力,创作者通过音乐将其内心情感、思想表达出来,可以引起他人的共鸣。音乐作品之中包含的思想以及道德精神可以在不经意之间被人们所感知和接受,进而将其转化成人们精神中的一个部分。第二,就是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其文化素养以及智力水平。第三,音乐教学能够对大学生审美品格进行培养,进而提升其审美素质,让大学生可以感受丰富的艺术之美。
二、高校音乐教学现存问题
1.从教师到学生对开展音乐教学缺少关注
20世纪末,我国就已经将音乐教育纳入到了高校教育之中,教育部门希望通过开展音乐教学使大学生审美水平得以提升。当前,许多高校都将“音乐赏析”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以此来进行高校音乐教学。但是,站在宏观角度来看,如今国内大学音乐教学普遍薄弱。这种薄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就是在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音乐教育处于美育教学之中的作用缺乏基本认识,缺乏对音乐的关注。第二,高校对其开展的音乐教学资金投入过少,特别是对于一些有关音乐教学的硬件设施建设,严重阻碍了高校音乐教学深远发展。
2.高校学生对音乐的兴奋度不高
尽管多年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倡导着素质教育,小学、中学以及大学也都在积极响应着,素质教育落实的情况却没有达到人们预想的效果。许多学生从小就缺乏音乐方面的教育,无论当前大学开展的音乐教育形式如何,质量如何,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对音乐的兴奋度都不高,这是因为他们普遍缺少音乐方面基础知识,进而大学生会感到与高校开展的音乐教学格格不入,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专业课最重要,音乐对其步入社会帮助不大,进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热情。
3.高校音乐教师配备不足
高校音乐通常都会含有对音乐性质、功能、构成要素、创作形式、题材、风格、音乐历史以及各国音乐等内容。可见,高校音乐教学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宽泛,并且内容程度较深。这就需要具有深厚文化以及艺术功底的教师来对教学进行实施,带领大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全面学习。但是,目前大学现有音乐教师十分有限,并且音乐素质整体不高[1]。此外,国内大学使用的音乐教材也不统一,使用的版本多种多样,许多大学都没有一个适合大学生使用的教材,这对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产生严重影响。
三、对高校现有音乐教学相关的改革和创新进行强化
1.更新音乐教育理念
如今,高校必须要对其内部音乐教育进行正确认识,转变现有音乐教育理念,找出教学中存在哪些不足,并且要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大学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必须重视自身工作,一定要树立将音乐教育做好的自信,将自身优点发挥出来,对当前教学形式进行细致分析以及探索,在清楚新形势下,使用新方法、新规律以及新途径来改变以往教育期间错误理念,进而帮助大学生养成创新精神。高校之中,上到领导下到学生必须明确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意义,并且校园建设之中突出音乐教育作用以及地位,积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提升教育质量。
2.对教学手段以及方法进行创新
在对高校现有音乐进行改革以及创新期间,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以及创新是其中重要内容。第一,必须要改变以往灌输模式这种单调的教学形式。音乐教师必须要加强与大学生间的互动,构建一种民主的教学新模式。第二,必须要重视大学生问题意识方面的培养,让其逐渐养成对问题发现、分析以及解决的相关能力。教师要善于使用教学新设备,如多媒体等,从多个器官入手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例如,以往教师常单纯地进行音乐放映来带领学生进行音乐赏析,这种只从听觉入手的赏析形式太过单一。如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音乐放映出来,然后培养画面,增加视觉效果,从多感官促进大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3.提升音乐教师素质
高校要想对现有音乐教学进行变革以及创新,音乐教师起到推动作用。因此,高校必须提升音乐教师现有素质,对教师培养、激励、使用以及评价制度进行创新。第一,高校必须加强师德教育,将教师良好正确形象树立起来。这就需要音乐教师自觉提升自身道德素养,拿出乐于奉献以及脚踏实地的态度对待工作。同时还要淡泊名利,愿意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教师的这种人格魅力可以影响大学生,在教师熏陶之下,学生可以逐渐进行自我完善。第二,高校要鼓励教师主动进行创新,并且为教师进行创新提供机会以及平台[2]。第三,对教师进行适当培训,鼓励其开展音乐科研相关活动,逐渐提升其学术以及专业水平。
4.多对大学生开展一些艺术实践方面的教学
实际上,音乐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音乐教学除了对大学生思想方面进行培养之外,还可以培养其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行进行歌曲创作,对舞台进行设计,或者用配乐形式进行诗歌朗诵,这样可以对大学生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行发掘。同时,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演唱比赛,在校园之中成立音乐相关社团,如钢琴社团、吉他社团、合唱团等。这样都可以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3]。
5.加强高校园区文化建设
对于音乐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所以,高校一定要加强校园文化方面建设,以此来推动高校现有音乐教育进行变革以及创新。第一,大学生可以根据已经在音乐方面学到的知识为校园文化方面建设服务,以此来使校园生活变得活跃起来。第二,高校可以开展思政方面建设,从思想方面对学生展开教育,让学生自发地去打造一个校园音乐氛围,同时高校可以对这样的氛围采取一些措施去维护以及改善,使大学生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环境中养成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可知,高校要想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以及高能力的人才,音乐教育必不可少,这是因为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智力以及道德素养的提升。针对当前高校普遍缺乏对音乐教育关注以及认识,大学生对音乐兴奋度不高以及音乐教师配备不足的现状,高校一定要尽快变换音乐教育理念,积极对教学手段以及方法进行创新,努力提升音乐教师素养,多对大学生开展一些艺术实践方面的教学,并且加强校园文化方面建设,以此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音乐教育环境。
作者:徐倩 单位:齐鲁师范学院
摘要: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动体现,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艺术审美价值。工科院校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及民族荣誉感、自豪感的建立,具有极大的意义。但现阶段普通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民族音乐教育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将从民族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紧迫感及教学问题等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工科院校;民族音乐教育;课程建设;教学方式
民族音乐像其他类型的音乐一样,以一种时间的艺术形式无限扩大人们的想象力。不同风格特点、表演方式的作品,都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想象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本民族所特有的音乐文化因素,会增加学生的亲切感、使命感,从而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民族自豪感。而这种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民族自豪感等因素,都是现代大学生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因此,高校肩负起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艺术教育最后一班岗的重任,因为这个时期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定形,审美意识确立的重要时期。
一、民族音乐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现实意义和引导作用
(一)民族音乐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
民族音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和民族信仰是一脉相承的。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学生可以体会到传统音乐中所体现的和谐、互补、谦恭、礼让等美德。《春江花月夜》里的各种乐器此消彼长,相辅相成,体现了和谐之美;换头和尾等艺术创作手法,体现了音乐的对比和统一的关系;整个作品优美的旋律线条,正是传统艺术曲线美的完美表现方式。所有这些都是对我国传统美学理念的完美阐释。通过对传统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使学生对国家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民族音乐可以开阔学生思维,培养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
我国的民族音乐构成复杂,不仅包括汉族各地区的音乐形式,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地域生活习惯,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通过对各民族音乐的欣赏,可以大大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音乐审美观念,增强文化积累和修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民族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在经济、文化发展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种外来文化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在经济发展、文化开放环境中的一代,很多以欧美、日韩的音乐风格为审美标准———动感、流行、时髦,异国情趣,很少沾染传统民族音乐,似乎民族音乐是老土过时的,毫无存在价值。这种想法和观念对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建立,是有重大影响的。因此,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强、自立、自信、自爱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现阶段工科院校民族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所属学科在学校中地位低下,没有相应的政策保障
民族音乐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大部分院校中的是以任选课形式出现的。任选课在一些院校考试不及格是可以免补考且不用重修的,所以学生更加有恃无恐,来去自由,从观念上就没有重视起来,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音乐教师在学校申请课题及配套教学设备等方面也是困难重重,受到一些不公平对待。学校没有把任选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一视同仁,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从根本上是教学体制和观念的问题。不改变这种功利的办学、教学模式,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现在,国家在大力提倡通识教育,希望可以有所改观。
(二)教材的科学性、可行性问题
传统的民族音乐教材大多是大专院校音乐专业学生所用,专业性很强。工科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属于通识教育,不要求学生都成为理论专家或演奏人才,而是为完善学生作为“人”而设立的素质类教育。因此,专业性强的教材,对于没有良好音乐基础的普通学生来说,内容偏枯燥、晦涩,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材内容偏陈旧,缺乏有效更新
艺术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音乐有自己的发展趋向。在欣赏传统优秀作品的同时,也要挖掘艺术的现展状况,“旧壶装新酒”不仅能使学生欣赏到传统艺术之美,也能感受到传统作品的新风貌。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欣赏传统民族音乐更好的方式是通过视频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欣赏作品,而市面上适合教学用的高质量视频资料少之又少,网络上的资料又缺乏清晰度和质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三、推进教材校本化建设,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一)推进教材的校本化建设
1.促进民族音乐课程的校本化。根据本校学生的音乐素质状况,购买难易适度的教材,因材施教,避免过于专业的理论讲解,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介绍传统音乐的现展及不同表现形式下的特征对比,与现在学生喜于接受的流行音乐等相结合,借鉴时下热门音乐节目中的优秀作品与学生一起欣赏,以专业的引导使学生通过表象理解音乐的真实美感。现在,“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青年歌手大奖赛”以及“全国器乐大赛”等,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尤其后两者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和选手。这些新鲜的血液,可以很好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大大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识和兴趣。2.引进“原生态”艺术形式。“原生态”音乐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却深深地藏在民间,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为濒危的艺术性极强的艺术形式所设的。我国的昆曲、呼麦等艺术形式,甚至申请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这部分内容充实进课堂,一方面可以使祖国的优秀文化艺术得以发扬,另一方面也给学生一个接触最为朴素、伟大音乐的机会,扩大音乐审美视角。
(二)改进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
1.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线上教学模式。多媒体是现在的教学必备条件,音频、视频相结合的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演奏、演唱的魅力,帮助其理解音乐。另外,积极参与、建设线上教学。选修课一般课时较少,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不足以满足教学需求,把线上教学充实到实际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加学习可选择范围,扩大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但要有合理的网络监督机制,确保线上课堂教学效果。2.注重课堂互动。艺术类选修课大部分是大班上课,教师处于绝对的教学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陷入被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结合线上教学,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或讨论的环节,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不断的主动探求和思考中,学生的收获是最大的,可事半功倍,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地让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3.采用行动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音乐是供人欣赏、陶冶情操的,而音乐实践会让人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从而达到心灵真正地愉悦与触动。工科院校民族音乐课程,可以结合校内现有音乐社团、艺术团等团体,把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调动起来,把这些优质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给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使上课的同学有直面音乐甚至演奏乐器的体验,大大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小的汇报演出或观摩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工科院校现有的“专才”教育模式,已经逐渐在学生的创新性、发散思维方面显现出一定的弊端,而这正是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弥补的。这困难重重,需要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探索。
作者:高岩 时海珍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摘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高校音乐教学,其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全面发展。但纵观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现状不难发现,音乐教学效率相对较低,未能发挥其应有职能,因此,这就需要进行教学创新。本文将主要探讨素质教育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音乐艺术能如实反映人们的生活情感,可直接表达人的喜悲哀乐,总之,在现代艺术体系中音乐的地位极高。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音乐教学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但纵观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其效果不佳,这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学中一味讲解训练知识技能,而忽略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和兴趣所致。传统应试教学方法只会抑制学生积极性和创新性,很难保证教学有效性,故高校音乐教学要取得更好的效果,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思路是关键。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学生主体性。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音乐教学期间教师并不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忽略学生主体性,往往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目的,教师教学思想的陈旧死板。从学生层面来说,教师不注重其兴趣培养和提高,仅是任由其欣赏流行歌曲,而不引导学生鉴赏各种类型的音乐,这将会限制学生综合发展,无法有效拓展其知识面和视野。
(二)缺乏教学资源。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教学资源和设备短缺,通常情况下高校不会针对性购置音乐教学设备,甚至还有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担任,这种配置不但使得音乐教学毫无专业性,还会因教学设施匮乏,造成学生实践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二、素质教育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所谓教育理念主要指教师以自身思想观念、专业素养等为基础,对教学活动的一种看法、态度,简言之就是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一种认识。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态度及智慧等影响极为深远。素质教育视域下改革高校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即更新教育理念,教师必须养成民族平等的教育观,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音乐教学质量。一方面,高校音乐教师应积极充实自我,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则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动口、动脑,增进师生间和生生间互动,特别是要重视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帮助学困生夯实基础,引导学优生强化基础,以此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并且教学中要给学生机会表达对音乐的看法和学后感等,或是通过生生互评等手段,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歌唱表演中去,进而养成良好的音乐表达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一味灌输知识,明显不适合当代教育教学需求,更无法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故此,高校音乐教学要取得理想成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教学调动学生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现阶段音乐教学方法非常丰富,包括表演教学、互动教学、合作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也就是说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以歌剧《江姐》中的插曲《绣红旗》为例:虽然江姐深陷牢狱,但其爱国之心不灭,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她更是欢喜地带领狱友一起绣红旗。针对音乐的特殊创作背景,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意蕴,然后结合表演教学,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各组成员根据歌曲表演,这样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体会人物情感,获得更多更深的感悟。特别是条件允许的院校,教师还可组织大型歌剧表演活动,一来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使其产生愉悦的音乐情绪,进而提高音乐表达、鉴赏和感受的能力;二来则是增进生生间与师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精神,为其将来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素质教育对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使得传统应试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当代高校音乐教学。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再加上教学投入不足,高校音乐教学缺乏应有的设备、资源等,导致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效率相对较低。故而,基于素质教育视域下改革高校音乐教学刻不容缓,高校音乐教师必须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引进各种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让其更主动地参与学习,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作者:任莉娜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摘要:音乐教育是小学阶段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识谱能力,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音乐教学创新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意义;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音乐教学发生了变革,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创新了音乐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音乐教学水平。将创新教育方法贯穿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能不断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础,培养创造型的人才为根本任务。音乐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课程,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进行深化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小学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存在自制能力差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音乐教学方法,确保音乐教学资源的巧妙运用,这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应用方法
1.学生成为课堂教育的主体。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传授知识,学生和教师之间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导致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和教师的角色重新进行定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音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创新教育内容要符合学生特点。创新教育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创新教育的实施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适应了当前多元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创新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研究小学生的特点,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课堂学习中存在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师需要以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为切入点,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教育。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途径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不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较为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为了促进音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现思维的机会,让学生针对某一音乐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教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做到因材施教。
4.教育方法灵活多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没有结合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每个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促使学生牢固掌握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创新思维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将创新教育方法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要求摒弃传统音乐教学思想,将创新思维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快速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或者在教室中悬挂音乐照片的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深刻感受音乐的魅力,学会鉴赏音乐的方法。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音乐人才。因此,要促进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学习的魅力,将创新思维贯穿于音乐课堂教学的始终,展现出创新教育的魅力,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作者:胡珊 单位: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
【摘要】钢琴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不少像朗朗、李云迪等钢琴演奏家层出不穷。另外,现时代培养多能力、复合型人才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职责所在,所以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钢琴弹唱,这不仅提高了人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更是从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弹和唱学科的整合。
【关键词】钢琴;弹唱;高校音乐教育;重要性
作者简介:关晨忱(1984—),女,汉族,山西左云,研究生在读,讲师,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钢琴教研室,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绪论
钢琴弹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能在演奏和演唱方面都能得心应手,不单单是考验学生钢琴演奏技巧,更是需要学生在艺术修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从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来看,当然应该破除“重技轻艺”的陈规旧俗,培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弹唱教学重要性分析
(一)钢琴弹唱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很多高校教师一心只想把学生教育成钢琴演奏家,将音乐教育重点放在钢琴独奏技巧上。更有甚者,对于偏远地区的音乐教育高校更是对钢琴弹唱嗤之以鼻,始终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培养模式,这远远跟不上当代社会的需求了。虽然报考高校音乐学府进修钢琴的学生数不胜数,而且众多学院都有扩招的趋势,但是能成为钢琴演奏家的仅仅是千万分之一。因此,在专业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培养专业学生类似钢琴弹唱等从业时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二)钢琴弹唱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钢琴弹唱加大了音乐的实用性、趣味性和针对性,这无疑能带动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致,而且加强了音乐的感染力和准确性。在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对钢琴弹唱颇感兴趣,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在专业教学中应该开设钢琴弹唱课程以适应时代需求。
(三)钢琴弹唱教育是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必要方法
许多高校刚刚尝试推行设置钢琴弹唱课程,但是教师对于钢琴弹唱的认知却是相当薄弱,甚至只知道简单的音乐伴奏。另一方面,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传授钢琴弹唱时,只凭借自己的演奏经验来,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对于学生专业学习自弹自唱能力是起到阻碍作用的。反之,声乐专业或者其他像吉他等某些乐器在自弹自唱方面绝对得心应手,这无疑让学钢琴专业的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处于劣势。所以,高校在应当高度重视钢琴弹唱在专业教学的地位。钢琴弹唱是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科,它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甚高,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综合考验。通过学习钢琴弹唱,可以使得学生掌握弹唱原理、规律和方法,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于实践,为以后从业和发展做好准备。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善策略
(一)选择良好的训练方法
良好的训练方法是提高效果的捷径,钢琴弹唱训练应当从歌唱能力、钢琴演奏能力、歌曲钢琴伴奏和和声理论多个方面一起抓才能有好的效果。第一,歌唱能力教育。显而易见,自弹自唱对演奏者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视唱能力更是一个考验,所以训练学生的钢琴弹唱需要贯穿于各专业课的学习。对于钢琴专业的学生,在视唱及听辨能力和歌唱能力方面更应该加大训练力度,一首歌的演唱旋律和节奏是歌曲传达思想感情和音乐形象的前提,所以教学钢琴弹唱应该先抓学生的歌唱基本功。
第二,钢琴演奏能力教育。毋庸置疑,对于一个学钢琴专业的艺术生来说,钢琴演奏能力方面的训练必不可少,而且钢琴演奏绝对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它需要演奏者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在学琴的整个过程中,无论从身体运动、力度速度等方面都是表现艺术的重要手段。另外,演奏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利用曲目表演必要的技巧手段对作品进行重新加工和处理,这样表现出了所奏曲目独具匠心的风格。钢琴演奏是个体性的活动,它要求演奏者能将技巧、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读谱等能力良好结合,使表演到达琴人一体的境界。[1]
第三,钢琴伴奏能力教育。强化钢琴弹唱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训练钢琴伴奏能力。钢琴伴奏包括成谱伴奏和即兴伴奏,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成谱伴奏是为即兴伴奏做准备的,学生可以通过演奏一些经典的曲目提高专业素质,揣摩教材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关系。教学即兴伴奏有更大的难度,更应该将每一项知识内容与实践联系起来,学、练、用同时进行。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从简单的入手,布置一些简单的谱子,配上和声,慢慢地可以加上歌唱,如果过程中忘了唱或者忘了弹,可以先熟练地练会了某一部分,然后再弹唱,充分发挥钢琴这个乐器之王的魅力。第四,和声教育。和声是钢琴弹唱的骨架,是这个钢琴曲目的灵魂所在,恰当的和声使得整首歌曲更合理、更完美。[2]在之前的和声训练中,音乐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注重学生四部和声写作中是否有平行五、八度,是否出现声部超越等问题上,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根本不可能训练出真正的和声思维。教师更应该将和声写作搬到键盘上,将实际音响效果体现出来,为实用性很强的钢琴弹唱奠定基础。
(二)增加社会实践次数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钢琴弹唱水准。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先参加低年级的钢琴弹唱活动作为锻炼,教师同时可以将此项活动规定为教学实践课程的内容,通过考核的同学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音乐教育工作者在社会实践的过程还应当积极地引导和跟踪,实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能更好的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便于在后期改进和提高。
三、总结
钢琴是一门传统的乐器,也是乐器之王,我们不单单让她绽放在高雅的舞台上,更可以通过自弹自唱充分发挥其魅力。教育部门应当提高对钢琴弹唱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将钢琴弹唱列入教学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唱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音乐人才。
作者:关晨忱 单位: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在我国各个高校中,都设有音乐教育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音乐需要。但是,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也存在诸多不足,既存在学校方面的不足,从学生自身来讲,也存在积极性低下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高校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所以,根据目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必须进行改革,才能够促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一)以选修为主要形式
在我国普通高校中,音乐教育普遍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对音乐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的方式满足自身的需要。在选修课中,教师并不能像专业的音乐教育那样做到面面俱到,而是以讲述音乐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音乐欣赏的形式展开音乐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视听需要,但是对于学生音乐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却没有明显的实质性意义。以选修为主要形式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仍然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革,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们的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存在许多不足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属于非专业性的教育,在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对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普通高校中,由于对以选修为主要形式的音乐教育采取轻视的态度,导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对此加以重视,而是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态度实行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课堂秩序的混乱。此外,这也不利于学生保持对音乐教学的热情,不科学的音乐教学导致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情况的恶化。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才能够改善当前的教育情况。
(三)不断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水平,我国许多高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旨在改善当前的教育情况,促进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改革措施方面,主要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重点,此外,还进行了基础设施的完善。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音乐课授课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富有乐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学生在技能方面的进步也取得了更大的进展。总体来讲,音乐教育改革的成果是比较乐观的。[1]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存在不足的原因
(一)学校重视度低
由于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在地位方面低于专业课教育,所以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并没有对此投入足够的重视。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展开音乐教学,让学生学习新的音乐知识,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将理论知识放在重点位置,对于学生具体技能的培养,却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的产生不仅是音乐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更是由于学校对其重视度的不够而引发的结果。学校重视度低,导致了一系列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不加重视的教学活动的产生。[2]
(二)师资力量不足
在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一直是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由于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不足,导致了音乐教学难以朝着有序化的方向发展,不能够满足学生们提高自身实际音乐技能的需求。师资力量的不足是当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阻碍高校音乐教育质量与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巨大障碍。所以,对于音乐教育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学校也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措施。
(三)学生积极性低下
在普通高校中,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都会面临学生积极性低下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对于整个高校的发展来讲,也不利于其教学情况的进一步改善。普通高校中的音乐教育也不例外,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中的音乐教育都面临着学生积极性低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学生积极性低下的问题不仅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敲响了警钟。
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提高重视度
要促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首先就要改变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态度,高校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度,在思想层面赋予其与专业课教育同等的重视度,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够不断进行改革,改善音乐的教学现状。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而且对于彰显我国大学生的魅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满足音乐教育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要求。[3]
(二)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深刻地影响着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其中,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可以将教育分为理论教育与技能提高两个方面。前者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为重点,后者以提高学生技能为重点。通过两方面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在不同阶段根据自身的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学生实际技能的提高方面,要注重利用音乐设施,让学生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能力。
(三)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否达到了教育的要求深刻地影响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在普通高校中,就要重点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提高高校音乐教育的水平与质量。为了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素质,可以适当提高聘请的门槛,选择符合条件的专业教师进行音乐授课,提高授课的质量。此外,对于学校已有的音乐教师,要对此进行一定的培训,或者是派遣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更好地进行音乐授课,促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工作的进行。
作者:董凡菲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