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03:42: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房地产项目的实施过程存在着很多风险,正确地对待、评价、处理过程风险,必须站在项目管理的战略高度,从项目启动组织到实施过程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地的控制,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是保证项目目的、项目目标实现的关键。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
一、引言
以2004年8月31日为分水岭,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围绕着行业是否有“泡沫”,业内、业外争论的此起彼伏、沸沸扬扬,结果还是迎来了以“土地施行招、拍、挂”和非常严厉控制措施的“协议转让”,迎来了中国人民银行121号文件对房地产更为严格地贷款规定和银行利率的增调,迎来了一系列规范建设行为,提高行业自律水平要求的政策。业内的“一个前提、两条链”都出现了与以往区别很大的变化,风险因素不断增多,风险存在于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使中小房地产企业更是处于极为艰难的处境。因此,加强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保证项目目的、目标的实现,是实现企业突出包围、稳步发展的关键过程。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分析
风险是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在特定的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实际上就是实际结果与计划结果的变动程度,这种变化程度越大,所谓的风险就越大。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实际上是开发商实施开发过程中固有的风险,在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的定位风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市场定位包括项目的产品定位、建筑产品的质量定位、建设环境的品质定位,都是根据市场调查、项目的经济技术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出的,是指导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营销策划方案等前期工作的依据。可以说,项目的市场定位确定以后,基本上就敲定了项目的建设风格、建设成本、营销推广方案,就决定了项目的销售前景,一旦市场定位不准确,项目的指导思想出现失误,是后期无法或者是非常困难弥补的风险,也是项目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属项目建设的决策性失误风险,按照风险影响范围划分属于总体风险(决策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讲,其结果也是不可管理风险。
2、项目的投资支持能力风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台前后,由于对市场定位的认识模糊或者自相矛盾;或者是没有真正做到“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或者是对企业资金筹措(自有资金)和融资能力过高地估计,或者项目成本分析存在着严重的失误;或者没有吃透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行业政策,对大的经济环境把握的不准;或者是成本过程控制严重失控(突发性事件)、意外因素过多等等原因,导致的项目资金支付能力达不到计划要求,给项目建设造成的风险(可控制风险和决策风险)。
3、项目的质量风险。包括:在项目决策阶段由于经济技术分析失误,出现品质与价格矛盾导致的质量问题;在设计阶段,向设计提出违反设计规范、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又通过“关系”关照通过造成的“投机性”质量问题;施工阶段,从业人员对设计知识认识有重大错误,擅自改变设计造成的质量风险;施工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关键部位和关键过程的跟踪检查处理,对一些容易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特别是一些虽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对正常使用功能有严重影响的问题,处理不及时,没有做到“事前”控制的“永久性缺陷”或者给售出交房后造成的质量“隐患”(实际上就是“质量通病”造成的纠纷);交房实物与销售承诺、广告宣传承诺不相符造成的“实物质量”问题等,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纠纷冲突形成的风险(可控制风险)。
4、项目的合约履行能力风险。在项目运作和建设过程中,涉及土地转让、融资、设计、监理、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勘察设计成果审核、招标、施工、材料设备供应、质量检测、销售委托、购房等合同或协议签约、履约过程,由于项目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特点,建设周期又比较长,涉及的方方面面又比较多,如果在关键的过程出现控制失误,那将给项目造成相当大的麻烦。比如,在目前土地供应体制和贷款政策条件下,寻找土地、找寻资金是企业试图突出“瓶颈”制约的普遍方法,有时候在“饥不择食”的景况下,可能会因“省略过程”不慎跌入“陷阱”。
5、项目建设的“创新”风险。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使项目建设的土地、资金条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要使企业能够持续稳步发展,追求计划利润,获得既定利益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情形下,为了服务目的,追求项目与周边项目的“差异性”,选择自己企业不熟悉或者认识尚不足以完成追求的“创新”,也是极具风险的,更何况正常地创新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6、项目的“政府”风险。“政府”风险多发生在政策的不连续性、突变性和漏洞的存在,对于企业来说,主要发生在违规操作的投机性过程、对政策不理解的盲目性过程失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掌握相关地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必须掌握地法规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等。必须掌握对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操作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和强制性标准。
三、开发商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导致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证的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企业决策层,其核心是选择最佳风险技术管理的组合,目的是实现最大安全保障效能。因此,开发商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为:
1、合理界定项目覆盖的范围,加强对项目范围变动的控制,将项目的任务细分的更具体、更明确、更严密、更便于控制,以免遗漏而产生风险。
2、合理确定项目管理目标,在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的总体要求下,按照项目《经济技术分析报告》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依据,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项目决策,确定项目目标,避免出现决策失误风险。
3、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对项目工作进行结构分解,对项目的目标、实现目标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按照一般规律拿出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方法、措施,用《项目管理规划》指导项目建设,指导项目的计划管理。
4、根据实现目标的外部环境情况,坚持“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的原则,对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比照《项目管理规划》给定的方法、措施进行适应性、符合性识别、分析(评估或测算)、评价,实事求是地给予适当地、合理的调整、优化组合各种风险技术,拟订应对措施,设法消除、缓和、转化、转移风险,避免过程控制风险。
5、强化风险管理的计划手段,把可以管理的风险分解到各个不同的过程,对计划要求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必须给予满足,搞好风险的监控。过程中,利用动态管理,合理配备资源,按照目标管理、节点考核、专业监督的方法,减少项目执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风险,规避潜在风险转化成显性风险的可能。
6、合理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理顺管理关系、反馈关系,建立项目的沟通职能,在项目管理内部以及与建设相关的各方接口,特别是在经常出现误解和矛盾的职能和组织间接口,为风险管理提供信息保障。
7、加强合同契约的管理。及时沟通信息,消除履约过程的不稳定、不信任影响,围绕项目的最大利益(计划利润),按照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按照合同约定内容开展工作,避免冲突造成的履约风险,控制建设成本;利用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已知风险通过合同分解、索赔和反索赔等手段,进行回避或风险转移。
8、在项目内部加强实施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度管理),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强化财务监督和计划实施的专业监督,强化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监督,对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跟踪检查,及时向决策层提供修改计划的依据,向计划实施层提示计划执行的偏离情况,对预料中的风险或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四、开发商规避项目风险的对策建议
1、建立或附设企业经常性信息收集和处理机构,研究国家和区域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对本地区各个区(段)域的规划、土地、项目(包括在建和意向)、适宜项目情况,做及时、准确的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经常性从容分析,比较临时“抱佛脚”分析的依据和理由会更丰富;合理安排资源,把“功夫”下在事前,在时间管理象限里,开展“重要而不紧急”的工作,肯定比做“重要又紧急”的工作会从容、更周密,提供的决策依据会更科学,规避决策依据错误造成风险的能力会更强。
2、合理配备具备基本岗位技能和知识的营销、开发、技术工作人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知识能力,提高风险的分析、识别、评价能力,培养知识面宽、具有科学态度又有主动工作热情的“研发”队伍,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用支持、鼓励、监督、检查、改进等方法,把企业产品的研发作为“龙头”对待。
3、由于决策失误所造成“决策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企业决策层必须有合理知识结构的高级经营、技术管理人员组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本行业专业、综合知识和风险识别、判断、处理能力,有计划、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熟悉行业工作的基本规律,了解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简单地说就是会经营、懂管理、知法规,唯如此才可能避免投机、政策、担保等风险,才可能妥当地处理风险造成的后果。
4、积极推进企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建设,逐步实现企业的体系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制定适应于ISO9000:2000族质量管理标准的企业标准、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用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②领导作用;③全员参与;④过程方法;⑤管理的系统方法;⑥持续改进;⑦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⑧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真正地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用管理体系管理,用工作标准、程序、制度规范职业行为,使工作有依据,效果有证明,追究有线索,也就减少了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带来的风险。
5、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现行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学习,及时掌握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本行业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强制性标准,了解政策规定,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能力,规避“政策风险”,避免出现投机风险、政府风险(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处罚)。
6、加强项目的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提高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能力。在招标过程中,准确核定标的,利用竞争、价格、供求机制,合理制定工期、质量、造价、安全投标的条件,为项目合同管理营造工作质量环境;在合同契约签订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可管理风险进行合法的消除、缓和、转移;在合同契约的履行过程中,合理应用《合同法》、《建筑法》和其他法规规定,利用风险管理技术、财务手段,将“承包商风险”、“业主风险”、“供应商风险”、“担保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决不允许在过程中因出现“违规”或“违约”现象而导致“意外”风险失控。
7、利用计划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监督、节点考核等技术手段,对风险管理过程实施“事前”“事中”的有效控制。在编制计划时,就对风险存在的种类、影响的范围、时间、效果进行识别、分析、评价,按照一般规律制定规避风险、分解风险、控制风险的措施、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就风险的客观性、不确定性、可变性、相对性、同利益的对称性影响,加强计划的监督,按照目标管理、节点考核的原则,及时组织实施效果的评价考核,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调整计划和应对措施,及时总结、关闭阶段性管理目标,是保证风险管理达到既定目标的有效途径。
8、重视“过程控制”,加强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管理,消除“质量风险”、“协议、契约履行风险”的影响。在策划、决策阶段,正确把握行业发展的规律,客观地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建设环境评价和经济技术分析,准确进行市场调查和企业投资支持能力分析,正确决定项目的产品定位、品质定位,合理确定投资额度,避免出现品质与投入矛盾的风险;在设计阶段,坚持按照产品的市场定位要求、规范标准要求监督设计,进行设计评审,把投资控制(一般占项目产品投资的90%--95%)的最关键一步控制好;在招标、签订合同阶段,准确编制标的,合理把握投标优惠条件,签订一个有效且有利的协议(合同),作好投资控制的关键的第二步(一般占项目产品投资的5%--!0%);在项目实施阶段,加强“投资、质量、工期、安全”控制,加强“合同、信息”管理,强化建设过程与项目相关单位的关系协调,对关键部位和容易产生“质量通病”、对结构和使用功能有影响、对投资、小区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过程加强监督,把实施过程的风险作有效的控制。
9、重视项目完成过程中阶段性工作(过程、活动)、实施结果的评价考核,及时总结经验、关闭阶段性计划,为企业正确认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下步工作持续改进创造基础。阶段性工作的考核评定有项目管理层组织进行,也可以由职能主管领导组织分阶段或者按照计划的节点控制目标进行,考核的内容是计划的节点控制目标完成管理情况和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的结果是决定是否调整计划、调整目标,是否决定关闭阶段性管理任务。项目管理考核评价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层或者是组织结构中的部分,考核评价的对象是项目管理层(主要是项目经理),考核的内容是按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目标和指标,对项目实施情况(包括节点关闭情况)、项目管理水平、管理绩效进行终结评价,确认阶段性考核的结果,确认最终结果,确认项目管理组织(项目部)的职能是否具备“解体”。
五、结束语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是一个有较长周期的过程,项目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特点和过程中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构成了项目过程的各种风险,风险充斥在每个过程(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项目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风险管理、规避风险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识别、分析、评价、处理)是靠企业的“团队”的力量,靠管理水平、管理经验、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进行的,每个风险的规避、缓和、转移都是综合管理的结果。因此,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和适应于市场环境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按照ISO9000:2000族和ISO10006:1997标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重视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管理,重视企业的体系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建设,客观看待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会减少或规避风险对企业经营目的和效果的不利影响。
1.工程风险与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例如:沈阳某公司承建的太阳广场,由于对项目的融资风险估计不足,投入工程款2800万元,因甲方(香港某公司)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被迫停工,使乙方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特别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风险常常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2.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3.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3.1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在我国承建非洲某国公路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因技术条款中忽略了铺路砾石的强度指标,施工中不得不进口砾石,工程成本大幅度提高,导致工程严重亏损.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FIDIC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如果业主的合条件与FIDIC合同条件不同,应进行逐条的对比研究,分析业主为什么要修改这一条,是否隐含着风险.
3.2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FIDIC红皮书关于工程索赔的条款已由第三版的1个分条款增加为5个分条款,形成独立的主题.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也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尽管工程索赔的解不是唯一的.但却是可以计量的.利用合同条款或堆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3.3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例如: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稳定且承包单位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中小型工程项目,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不大,其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对予工程量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幅度均较大的工程项目,其风险量较大,应采用风险转移策略,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将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全部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测算成本状况的工程,贸然估价将导致极大风险,只能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建设方.
对承包商而言,不善于工期索赔必然导致工期延误的风险;不善于费用索赔必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亏本.实践证明,如果善于进行施工索赔,其索赔金额往往大于投标报价中的利润部分.因此,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对降低工程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3.4非计量风险的防范
非计量风险指政治、经济及不可抗力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动乱、政变、法律制度的变化等;经济风险包括:外汇风险、通货膨胀、保护主义及税收歧视等.这些风险在国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将导致灾害性后果,常常被称作“致命风险”.对于政治风险,只能作定性分折与预测,承包商应在投标决策阶段加强调查研究.经济风险一般不可避免,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对于若干种经济风险预测的数学方法,由于置信度较低,不宜作为项目的决策依据.
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和泥石流、泉眼、流砂等.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3.5非计量风险管理和措施
在项目目标设计阶段,对影响项目目标的重大风险进行预测,研究各风险状况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即进行项目的敏感性分析.
在投标报价前,分析业主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业主的工程款落实情况和支付信誉;在编标报价阶段,要熟悉招标文件,做好现场勘查,在单价和总价中考虑风险因素;在订立合同阶段,对于过分刻苛的合同条款提出修改要求,以减少合同风险.
除进行工程、设备、人身事故等保险外,还应通过保险机制减轻风险损失;通过分包合同向分包商转移风险;合理控制风险费.
摘要
风险投资是指将资金投向于具有巨大增长潜力但同时在技术、市场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促进金融、产业、科研相结合的一种投融资行为。这种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知识经济的孵化器”的投融资方式,创造了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神话,促进了知识经济蓬勃成长。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蜕资),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运用于风险投资中,从而帮助投资项目管理者有效规避高风险,实现高收益。全文具体阐述了风险投资中的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以及风险管理两大部分内容,试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0引言
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风险投资的风险与收益一般成正比关系,即风险越大,获利可能性越高。如何在未知风险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收益是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因而必须对投资风险进行科学的项目风险管理,才能有效规避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
1关于风险投资项目风险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是指由于风险资本投资于项目企业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包括投入资本的损失和预期收益未达到的损失。
在风险投资活动中,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1)投资于某项目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未能产生收益而造成的损失。
(2)尽管投资项目产生了收益,但是产生的收益低于预期收益。
(3)由于财务等方面原因,为了变现投资而抛售所投资的项目。
(4)由于通货膨胀及不可预料事件的发生而造成的损失。
风险投资的运作是一项承接工程,因而其投资的风险来源也必然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技术风险、财务风险、投资分析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环境风险等。
2关于风险投资中的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投资中的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风险投资项目管理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风险投资项目活动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动行动,创造条件,尽量扩大风险投资活动的有利后果,妥善地处理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项目的总目标。[1]
在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实施项目风险管理一般包括三个过程:即风险识别、风险的分析与评价、风险处理。
风险识别是根据风险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迹象判断所出现的风险属于哪一类,一般都是根据风险投资家的经验及投资理论中对各类风险的描述进行判断。风险的分析与评价主要是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及估算风险发生后预期的风险损失对投资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一般采用数学方法和模型,并运用计算机系统。风险处理的手段通常有三个:风险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风险控制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限度以内或者消除风险、避免风险。风险自留是让风险自生自灭,不采取措施预防或避免。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的其他各方。
3风险投资中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1)风险识别
A.风险投资项目的商业风险识别
风险投资项目的商业风险是指风险投资环境的变化或者投资水平的差异所形成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投资环境和投资水平形成风险投资的商业风险。
其影响因素有:(a)投资项目的类型。不同类型的高科技企业其投资额不一样,年经营费用不一样,年经营收益也不一样,一般地讲,投资于消费型高科技企业风险要相对于小一些,投资阶段越靠后其风险也就越小。(b)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投资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投资项目收入支出的大小,也决定了该项目抗商业风险的能力。管理水平高的投资项目,其经营支出低而经营收益高,这样就保证了尽快收回投资,保证了在外部环境变坏的情况下也能维持。所以管理水平高的投资项目,其抗商业风险的能力就强。(c)投资项目竞争对手的情况。所投资项目竞争对手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该项目的收益大小,与其商业风险的关系很大。比如,当有同类型的竞争企业出现后,所投资项目的经营收益必然要受到影响,多数都是经营收益下降,这样就加大了商业风险。所以,对于竞争对手是否出现,出现时间的早晚等问题,必须在投资之前进行详细研究。(d)经济景气与政府政策。经济景气情况,直接影响到某一地区的投资规模和需求量的变化。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若是不景气,会导致该地区原有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发生削减,从而加大了投资的商业风险。同时,政府政策的改变,尤其是调整性政策的出台,必然导致某些项目成为牺牲品,结果导致此类项目的商业风险加大。
针对风险投资项目商业风险的影响因素,一般可采取以下策略来降低投资项目的商业风险:(a)进行组合投资。(b)选择擅长经营的项目。(c)控制技术,限制竞争。(d)在经济上升期投资。(e)选择能及时变现的项目进行投资。
B.风险投资项目的资金风险识别
风险投资项目的资金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及价格水平的变化所带来的资金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投资公司向风险企业大量注入资金后,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利率水平及其变化的一些基本因素,如通货膨胀、金融政策、财经政策、税收政策等。其中主要研究通货膨胀这个最基本的因素。在通货膨胀的时候,利率和价格水平变动,金融采取银根紧缩的政策,利率上升,致使贷款成本随之增加,或难以得到贷款,就会导致风险企业资金紧张,从而带来资金风险。同时通货膨胀,价格上升,拉动生产中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等成本上升,也会带来资金风险。对于风险投资公司来说,由于通货膨胀引起了股市和汇率波动,会因为股票价格指数的下降或汇率的下滑,使风险投资者承担一定的资金风险。
C.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这是风险投资中最为突出的一种风险。其主要种类有:(a)技术风险。科研成果转化中的新产品、新技术究竟是否可行,在预期与实践之间可能会出现偏差,形成风险。具体表现形式有技术水平风险、转化风险、配套风险。(b)市场风险。即新产品、新技术的可行性与市场不匹配引起的风险。大量实验证明,市场风险是导致新产品、新技术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断甚至失败的核心风险之一。(c)知识产权风险。这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主要指侵权风险、泄密风险。(d)投入风险。表现为数量风险和结构风险。(e)信用风险。成功的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离不开有效的信用保证结构支撑,组成信用保证结构的各个转化过程参与者是否有能力履行其职责,是否愿意并且能够按照法律文件的规定在需要时履行其所承担的对转化项目的信用保证责任,就构成转化过程所面临的信用风险。(f)时间风险。即当一项新产品刚进入商业化、产业化阶段,就被更新的产品和技术所替代而形成的风险。(g)外部风险。指相对于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过程自身而言的各种社会的、政治的、自然的环境所引起的风险。
D.风险投资项目的流动性风险识别
风险投资项目的流动性风险即退出风险是指风险投资者从投资项目中退出时所可能遭受的损失。
决定风险投资变现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条:(a)证券市场的完善程度。(b)投资项目价值量的大小。(c)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d)宏观经济情况。(e)风险企业的净现金流量。
降低风险投资流动性风险的策略:(a)建立“第二板”股票市场。(b)把握好搭配投资比例。(c)选择容易分段撤资的项目进行投资。(d)选择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e)保证有能力持有风险项目足够长的时间。(f)操纵风险企业的现金流量。[2]
(2)风险估计
A.确定型风险估计
(a)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Break-EvenAnalysis)通常又称为量本利分析或损益平衡分析。它是根据风险投资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产品产量或销售量、成本费用、产品销售单价和销售税金等数据,计算和分析产量、成本和盈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三者之间联系的规律,并确定项目成本和收益相等时的盈亏平衡点的一种分析方法。在盈亏平衡点上,风险投资项目既无盈利,也无亏损。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可以看出风险投资项目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
(b)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Analysis)的目的是,考察与风险投资项目有关的一个或多个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对该项目投资价值指标的影响程度。通过敏感性分析,使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在风险投资项目经济分析中由于某些参数估算的错误或是使用的数据不太可靠而可能造成的对投资价值指标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我们确定在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重点调查研究和分析测算的因素。[3]
(c)概率分析
它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来预测和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风险投资项目投资价值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概率分析可以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主要包括解析法和模拟法(蒙特卡罗MonteCarlo技术)两种。
B.不确定型风险估计
主要有小中取大原则、大中取小原则、遗憾原则、最大数学期望原则、最大可能原则。
C.随机型风险估计
主要有最大可能原则、最大数学期望原则、最大效用数学期望原则、贝叶斯后验概率法等。
(3)风险评价
A.定性风险评价方法
(a)主观风险评价法
传统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主要包括:
2经理观察法。即老练的风险投资公司经理根据自己的经营经验,从一个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现象上就可以觉察出它的问题所在以及风险程度的大小。
2资产负债表透视法。是由富有经验的会计师传授下来的通过观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的情况,透视风险企业的风险程度的方法。
2企业股票跟踪法。这一方法假定风险企业的经营成败状况和风险大小反映在企业发行的股票价格的变化上,于是就按照企业股票的涨跌判断企业风险的大小。
2事件推测法。是利用风险企业中更为具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对于当前影响企业的较重要事件作出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发展上的推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风险的大小。
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最具代表性的是所谓的“A记分”方法。
“A记分”方法首先试图将与风险企业的风险有关系的各种现象或标志性因素列出,然后根据它们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大小进行赋值,最后将这个企业的所得数值或记分加起来,就可以知道该企业的确切风险程度。其思路是,企业的经营失败并不是一下子突然发生的,而是有一个逐步滑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首先发生一些经营上的缺点或不足,这时虽离失败还很远,但如果不能加以克服,这些缺点就会导致经营上的错误产生;如果错误得不到纠正,企业就会出现明显的破产前征兆,而这时企业假如还不能悬崖勒马,则下一步必然是企业的破产。这一思路不仅给人们分析和判定风险企业的风险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而且也为以后考虑如何治理风险指出了一条道路。
(b)客观风险评价法
传统客观风险评价法又可称为财务比率分析法,因为该方法所依赖的所有数据都来自风险企业的财务帐目,而该方法利用的分析比率也是财务报表中常用的比率。主要包括资本结构比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资本回报率、收入结构比率、资产周转率、酸性试验比率、利润边际率、债务比率9个。
而在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4]
B.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常用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以及网络模型(包括关键路线法CPM、计划评审技术PERT、图形评审技术GERT)。
(4)风险管理
A.实施风险管理的四个步骤
(a)风险预测。为了预防风险的发生,就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有足够的估计,测量其风险程度的大小,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损失,力求减轻、避免或转嫁风险。
(b)风险决策。根据风险投资的特点和规律,采用定量和定性的办法进行科学的决策,提出风险投资的可行性方案,采用处理风险的最佳方案。
(c)实施决策方案。一旦作出正确的决策,就要全力以赴地执行,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保证方案顺利实施。
(d)方案的成果评价。对于风险管理成果的评价,是建立在上述三个步骤正确实施的基础之上的。如对风险的预测是否恰当,有无科学的、足够的数据支持;提出处理风险、选择适当投资项目的对策是否合理,方案是否可行、有效等等。
B.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a)平衡投资和组合投资的分散风险原则。即将风险资本同时投向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或几个风险投资公司联合向一个企业投资。这不仅可借其他风险投资者的经验和资金,降低风险,还能以较小的投资使风险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能够迅速发展达到合理规模,尽早受益。
(b)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原则。投资者把企业分为成功、平凡、失败三类。对于成功企业加大投资,强化经营管理,促使它尽快成熟,及早在股票市场上公开上市,以获得最大利润;对平凡企业保持其稳定发展,鼓励其与大企业合并,或协助它从银行或其他渠道筹集资金;对于失败企业及早提出警告,协助其转移、改变经营方向,或者干脆淘汰,宣布其破产,以便把投资风险将到最低限度。
C.风险管理的效益评价
(a)良好的风险投资环境是风险管理效益的保障。
2风险投资只有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进一步强化,增大风险投资额。
2必须制定和完善风险投资政策,颁布风险投资的法律条款。
(b)风险投资效益评价指标
风险投资需要有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价。主要用投资盈利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利润率、获利指数、毛资本报酬率六个指标来衡量风险管理的效益。要使风险投资的效益良好,须对这些指标进行详尽的预测、分析、计算和比较,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经济效益最好的项目,增大盈利的概率。
1前言
一般来说,软件工程师总是非常乐观。当他们在计划软件项目时,经常认为每件事情都会像计划那样运行,或者,又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软件开发的创造性本质意味着我们不能完全预测会发生的事情,因此制定一个详细计划的关键点很难确定。当有预想不到的事情引起项目脱离正常轨道时,以上两种观点都会导致软件项目的失败。
目前,风险管理被认为是IT软件项目中减少失败的一种重要手段。当不能很确定地预测将来事情的时候,可以采用结构化风险管理来发现计划中的缺陷,并且采取行动来减少潜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风险管理意味着危机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对它进行处理。这就提高了项目成功的机会和减少了不可避免风险所产生的后果。
2什么是风险
所谓“风险”,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主观说认为,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客观学认为,风险是给定情况下一定时期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间的差异。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和损失。IT行业中的软件项目开发是一项可能损失的活动,不管开发过程如何进行都有可能超出预算或时间延迟。项目开发的方式很少能保证开发工作一定成功,都要冒一定的风险,也就需要进行项目风险分析。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时,重要的是要量化不确定的程度和每个风险相当的损失程度,为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考虑以下问题:
要考虑未来,什么样的风险会导致软件项目失败?
要考虑变化,在用户需求、开发技术、目标、机制及其它与项目有关的因素的改变将会对按时交付和系统成功产生什么影响?
必须解决选择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和工具,应配备多少人力,在质量上强调到什么程度才满足要求?
要考虑风险类型,是属于项目风险、技术风险、商业风险、管理风险还是预算风险等?
这些潜在的问题可能会对软件项目的计划、成本、技术、产品的质量及团队的士气都有负面的影响。风险管理就是在这些潜在的问题对项目造成破坏之前识别、处理和排除。
3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实际上就是贯穿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管理步骤,其中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解决和风险监控。它能让风险管理者主动“攻击”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建立风险管理策略和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不断控制风险是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包括四个相关阶段:
风险识别识别风险的方法常用的有风险识别问询法(座谈法、专家法)、财务报表法、流程图法、现场观察法、相关部门配合法和环境分析法等。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要进行估计和评价,风险估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后果,风险评价则是确定该风险的经济意义及处理的费/效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概率分布、外推法、多目标分析法等。
风险处理一般而言,风险处理有三种方法,①风险控制法,即主动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消灭风险,中和风险或采用紧急方案降低风险。②风险自留,当风险量不大时可以余留风险。③风险转移。
风险监控包括对风险发生的监督和对风险管理的监督,前者是对已识别的风险源进行监视和控制,后者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人们认真执行风险管理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在IT软件项目管理中,应该任命一名风险管理者,该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在制订与评估规划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项目规划或计划进行审核并发表意见,不断寻找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试着指出各个风险的管理策略及常用的管理方法,以随时处理出现的风险,风险管理者最好是由项目主管以外的人担任。
4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企图采用系统化的方法,识别某特定项目已知的和可预测的风险。常用方法是建立“风险条目检查表”,利用一组提问来帮助项目风险管理者了解在项目和技术方面有些风险。在“风险条目检查表”中,列出了所有可能的与每一个风险因素有关的提问,使得风险管理者集中来识别常见的、已知的和可预测的风险,如产品规模风险、依赖性风险、需求风险、管理风险及技术风险等。“风险条目检查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织,通过判定分析或假设分析,给出这些提问确定的回答,就可以帮助管理或计划人员估算风险的影响。软件项目一般有如下五类风险:
4.1产品规模风险
有经验的项目经理都知道:项目的风险是直接与产品的规模成正比的。与软件规模相关的常见风险因素有:
估算产品的规模的方法(LOC或代码行,FP或功能点,程序或文件的数目)。
产品规模估算的信任度
产品规模与以前产品规模平均值的偏差
产品的用户数
复用的软件有多少
产品的需求改变多少
4.2需求风险
很多项目在确定需求时都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和混乱。当在项目早期容忍了这些不确定性,并且在项目进展过程当中得不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对项目的成功造成很大威胁。如果不控制与需求相关的风险因素,那么就很有可能产生错误的产品或者拙劣地建造正确的产品。每一种情况都会导致使人不愉快。
与客户相关的风险因素有:
对产品缺少清晰的认识
对产品需求缺少认同
在做需求中客户参与不够
没有优先需求
由于不确定的需要导致新的市场
不断变化需求
缺少有效的需求变化管理过程
对需求的变化缺少相关分析
4.3相关性风险
许多风险都是因为项目的外部环境或因素的相关性产生的。经常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外部的相关性,因此缓解策略应该包括可能性计划,以便从第二资源或协同工作资源中取得必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觉察潜在的问题。与外部环境相关的因素有:
客户供应条目或信息
内部或外部转包商的关系
交互成员或交互团体依赖性
经验丰富人员的可得性
项目的复用性
4.4管理风险
尽管管理问题制约了很多项目的成功,但是不要因为风险管理计划中没有包括所有管理活动而感到惊奇。在大部分项目里,项目经理经常是写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的人,并且大部分人都不希望在公共场合暴露自己的弱点。然而,像这些问题可能会使项目的成功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不正视这些棘手的问题,它们就很有可能在项目进行的某个阶段影响项目。当我们定义了项目追踪过程并且明晰项目角色和责任,就能处理这些风险因素:
计划和任务定义不够充分
实际项目状态
项目所有者和决策者分不清
不切实际的承诺
员工之间的冲突
4.5技术风险
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历丰富员工的缺乏,意味着项目团队可能会因为技巧的原因影响项目的成功。在早期,识别风险从而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是解决风险领域问题的关键,比如:培训、雇佣顾问以及为项目团队招聘合适的人才等。主要有下面这些风险因素:
缺乏培训
对方法、工具和技术理解的不够
应用领域的经验不够
新的技术和开发方法
不能正确工作的方法
5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又称风险预测,常采用两种方法估价每种风险。一种是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另一种是估计如果风险发生时所产生的后果。一般来讲,风险管理者要与项目计划人员、技术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一起执行四种风险活动:
(1)建立一个标准(尺度),以反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描述风险的后果。
(3)估计风险对项目和产品的影响。
(4)确定风险的精确度,以免产生误解。
另外,要对每个风险的表现、范围、时间做出尽量准确的判断。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分析办法。
1.确定型风险估计
(a)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Break-EvenAnalysis)通常又称为量本利分析或损益平衡分析。它是根据软件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产品产量或销售量、成本费用、产品销售单价和销售税金等数据,计算和分析产量、成本和盈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它们的规律,并确定项目成本和收益相等时的盈亏平衡点的一种分析方法。在盈亏平衡点上,软件项目既无盈利,也无亏损。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可以看出软件项目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
(b)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Analysis)的目的,是考察与软件项目有关的一个或多个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对该项目投资价值指标的影响程度。通过敏感性分析,使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在软件项目经济分析中由于某些参数估算的错误或是使用的数据不太可靠而可能造成的对投资价值指标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我们确定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重点调查研究和分析测算的因素。
(c)概率分析
它是运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方法,来预测和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对软件项目投资价值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通过概率分析可以对项目的风险情况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主要包括解析法和模拟法(蒙特卡罗MonteCarlo技术)两种。
2.不确定型风险估计
主要有小中取大原则、大中取小原则、遗憾原则、最大数学期望原则、最大可能原则。
3.随机型风险估计
主要有最大可能原则、最大数学期望原则、最大效用数学期望原则、贝叶斯后验概率法等。
5.1建立风险清单
风险清单是关键的风险预测管理工具,清单上列出了在任何时候碰到的风险名称、类别、概率及该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整体影响值可对四个风险因素(性能、支持、成本及进度)的影响类别求平均值(有时也采用加权平均值)。
一旦完成了风险表的内容,就可以根据概率及影响来进行综合考虑,风险影响和出现概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它们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见图1)。一个具有高影响但低概率的风险因素不应当占用太多的风险管理时间,而具有中到高概率、高影响的风险和具有高概率及低影响的风险,就应该进行风险分析。
5.2风险评估
在风险分析过程中,我们对风险进行评估时可以建立一个如下的四元数组:
[ri,li,xi,yi]
其中,ri是风险,li为风险出现的概率,xi则表示风险损失大小,yi则表示期望风险。
一种对风险评估的常用技术是定义风险的参照水准,对绝大多数软件项目来讲,风险因素——成本、性能、支持和进度就是典型的风险参照系。也就是说对成本超支、性能下降、支持困难、进度延迟都有一个导致项目终止的水平值。如果风险的组合所产生的问题超出了一个或多个参照水平值时,就终止该项目的工作,在项目分析中,风险水平参考值是由一系列的点构成的,每一个单独的点常称为参照点或临界点。如果某风险落在临界点上,可以利用性能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等来判断该项目是否继续工作。图2表示了这种情况。
但在实际工作中,参照点很少能构成一条光滑的曲线,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个区域,而且是个易变的区域。因而在做风险评估时,尽量按以下步骤执行:
(1)定义项目的水平参照值
(2)找出每组[ri,li,xi,yi]与每个水平参照值间的关系
(3)估计一组临界点以定义项目的终止区域
(4)估计风险组合将如何影响风险水平参照值
5.3估计损失的大小
表1是风险分析表的一个例子,可以建立一个用风险、损失概率、损失大小和期望风险这样的风险评估表。
在表1所示的风险估价的例子中,一个理论项目已经识别了从1到20周期间的潜在的几个风险,风险发生的概率范围在5%到50%之间。在现实的项目中,可能会识别出比此表要多得多的风险。
损失的大小常常比概率更容易受到控制。在以上的例子中,可以很精确地估计出完全支持自动从主机更新数据的时间是20个月。根据管理层将在何时讨论项目建议书,可以知道项目不是在2月1日就是3月1日会被批准。如果假定会在2月1日批准,项目被批准的风险大小会比期望的长一些,也就是1个月时间。
如果损失的大小不容易直接估计出来,可以将损失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再对其进行评估,然后将各部分评估结果累加,形成一个合计评估值。例如,如果使用3种新编程工具,可以单独评估每种工具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损失,然后再把损失加到一起,这要比总体评估容易多了。
5.4评估损失的概率
评估损失的概率要比评估损失大小更具有主观性。这里有许多实践方法可以提高主观评估的准确度。有以下方法:
由最熟悉系统的人评估每个风险的发生概率,然后保留一份风险评估审核文件。
使用Delphi法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使用Delphi法,必须要求每个人对每个风险进行独立地评估,然后讨论(口头或纸上)每个评估的合理性,特别是最高和最低的那个。一轮轮讨论,直到达成共识。?使用“形容词标准”。首先让每个人用表示可能性的形容词短语选择风险的级别,如非常可能、很可能、可能、或许、不太可能、不可能、和根本不可能。然后把可能性的评估转换为数量化的评估(Boehm1989)。
5.5整个项目超限和缓冲
实际上,表1中表示的期望风险的计算数值来源于一个被称为“期望值”的统计术语。设计欠佳引起的风险如果真正发生将花费15周的时间。既然它不是100%地会发生,当然不能预计损失15周时间。但它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所以也不应指望不会发生损失。统计学认为,预计损失的数量是概率乘以损失大小,即15%乘以15周。因此,在这个例子中,预计的是损失2.25周。由于只是谈论计划风险,可以累加所有的风险暴露量来得到项目的全部可预料超标值。这个项目可预料的超标值是12.8到13.2周,这就是如果不做任何风险管理的话有可能超过计划的周数。
超出预期值的大小为整个项目风险控制级别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如果例子中的项目是个25周的项目,超出预期值的12.8到13.2周就很明显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了。
6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就是辅助项目组建立处理项目风险的策略。项目开发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动,如果项目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就可以避免或降低许多风险,反之,就有可能使项目处于瘫痪状态。一般来讲,一个较好的风险管理策略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项目开发中规划风险管理,尽量避免风险
(2)指定风险管理者,监控风险因素
(3)建立风险清单及风险管理计划
(4)建立风险反馈渠道
7风险驾驭和监控
风险的驾驭与监控主要靠管理者的经验来实施,它是利用项目管理方法及其它某些技术,如原型法、软件心理学、可靠性等来设法避免或转移风险。风险的驾驭和监控活动可用图3来表示。
7.1建立风险驾驭与监控计划
从图3中可以看出,风险的驾驭与监控活动要写入RMMP(RiskMonitoringandManagementPlan风险驾驭与监控计划)。RMMP记述了风险分析的全部工作,并且作为整个项目计划的一部分为项目管理人员所使用。
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包含在软件项目计划中,也可以组织成一个独立的风险缓解、监控和管理计划(RMMP计划)。RMMP计划将所有风险分析工作文档化,并由项目管理者作为整个项目计划中的一部分来使用。一旦建立了RMMP计划,且项目开始启动,则风险缓解及驾驭及监控步骤也开始了。正如前面讨论的,风险缓解是一种问题避免活动。风险驾驭及监控则是一种项目跟踪活动,它有三个主要目标:?判断一个预测的风险是否事实、是否发生。
进行风险再估计,确保针对某个风险而制定的风险消除活动正在使用。
收集可用于将来进行风险分析的信息。
风险驾驭及监控的策略如下:
与在职人员协商,确定人员流动原因。
在项目开始前,把缓解这些流动原因的工作列入风险驾驭计划。
项目开始时,要作好人员流动的思想准备,并采取一些措施确保人员一旦离开时,项目仍能继续。
制定文档标准,并建立一种机制,保证文档及时产生。
对所有工作进行细微详审,使更多人能够按计划进度完成自己的工作。
对每个关键性技术人员培养后备人员。
在考虑风险成本之后,决定是否采用上述策略。
7.2软件项目风险追踪工具
追踪风险的一个办法是将风险输入缺陷追踪系统中,缺陷追踪系统能将风险项目标示为已解决或尚未处理等状态,也能指定解决问题的项目团队成员,并安排处理顺序。可将软件风险项目依序排列出来,按照缺陷存在的时间与负责者等资料排列。这样,缺陷追踪系统就是追踪风险的工作能更好执行并且不那么单调。
8结束语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特殊的规划方式,当对软件项目有较高的期望值时,一般都要进行风险分析。进行过大中型项目开发的人都亲身体验到许多事情可能出错,最成功的项目就是采取积极的步骤对要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风险进行管理。对任何一个软件项目,可以有最佳的期望值,但更应该要有最坏的准备,“最坏的准备”在项目管理中就是进行项目的风险分析。
1.重大工程项目中风险的特点
顾名思义,重大工程项目是指投资规模巨大的工程项目。所谓工程项目一般是指按设计文件进行实施,经济上统一核算,行政上有独立组织形式并实行统一管理,完成后可独立发挥设计文件所要求的作用的项目。无论从时间方面还是从空间方面考虑,所谓“投资”规模巨大”都只是相对的概念,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因此,投资规模巨大只是重大工程项目的特征之一,它还具有实施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大、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严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等特征。如原子弹曼哈顿计划、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都是有名的重大工程项目。重大项目规模宏大、投资巨大、影响深远,因而所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重大工程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后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必须重视风险管理,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第二,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一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
第三,风险的可变性。这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金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第四,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重大工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并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重大工程项目中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由于迄今为止各种方法都难真正把握住并处置好重大工程项目中出现的多种类多层次的风险,因而在进行大型项目的风险管理时,应使用钱学森等同志提出的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一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
2.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
综合集成方法是由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等知名科学家在对社会系统、人体系统、地理系统等三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概括、抽象出的一种新方法,并认为这是现在能用的唯一能有效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的方法系统是指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存在的,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部分(称为子系统或元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又隶属于一个更大的复杂系统,成为这一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钱学森在90年10月16日系统学讨论班上的发言中,指出了它的四个特征:
(1)系统本身与系统周围的环境有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换;
(2)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很多,成千上万,甚至上亿万;
(3)子系统的种类繁多,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种;
(4)从整系统到子系统的层次很多,中间的层次又不认识,甚至连有几个层次也不清楚。这里所谓的层次是指已经认识得比较清楚的子系统到可以宏观观测的整个系统之间和系统结构的层次。
传统系统论的方法,简单地说,是指解决问题时应从整体考虑,即把与问题有关的所有因素综合起来,全盘考虑。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研究组成系统各部分的本质,其次是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系统的目标。系统工程是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把复杂的对象系统作为一项工程来处置,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等程序,建立起某种模型,然后运用数学工具给出定量化的最优结果,使系统的各部分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以获得技术上最先进、经济上最合算、时间上最节省的整体最优效果。
从定位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是将专家群(各种有关的专家)、数据和各种信息与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知识结合起来。这三者本身也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方法的成功应用,就在于发挥这个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
综合集成方法的要旨,不在于强调通常意义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方法在不同学科中是可以大不相同的),而在于强调一种系统研究方式、系统认识方式——这是近些年来的新创新.这种系统研究方式、系统认识方式的实质是以与被研究客体的复杂性相适应的“认识系统”去对付“对象系统”.也就是说,不是用非系统的方式,也不是用简单系统去对付复杂的对象系统,而是构成足够复杂的研究主体,其复杂性高于或相当于被研究的客体.这种综合集成方法就是要把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集中起来,形成堪与研究对象相匹敌的综合优势,形成研究主体优于研究对象的整体优势.这种综合集成方法,把价值判断、直觉判断和科学推理结合起来;不仅通过系统模型(逻辑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和仿真,而且实现了实证研究和经验判断相结合。
3.用综合集成方法指导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已有过一些成功应用的案例。如在社会经济系统工程“财政补贴、价格、工资综合研究”中的应用就很成功。该案例通过政策模拟,预报了国家、业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动态形势,为决策提供了定性定量的依据,为取消财政补贴、理顺经济关系起到了参考作用。戴汝为以这种方法为指导进行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也有独到的见解。赵秀生、魏宏森在区域规划中也尝试着使用了这种综合集成方法。另外,景天魁等还提出过用这种综合集成方法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
在管理重大工程项目(如三峡工程、核电站的建立及运行等)的风险时,人们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系统工程方法.由于重大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具有如前所述的特点,尤其是具有种类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这就决定了应该采用认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才能处置好各类风险,从而使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达到预期的目标。
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就是设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减少风险对项目产生的不良影响,它可分为五步:
(1)识别项目中潜在的风险源。
(2)分析各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并选出对项目有重大影响的那些风险以便进一步分析。
(3)综合评价这些重大风险对项目的总体影响。
(4)制定并实施控制风险的计划.
(5)确定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减少其不良影响的方法。
在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全寿命动态风险管理的每一步骤中都应注意对数据资料和信息的综合集成,并综合集成定性知识以达到对整体的定量认识。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如何制订项目风险管理计划作些具体分析。
大多数重大工程项目都要受一系列计划的指导,这些计划规定了一系列合理和预定的过程,经过这些过程,项目得以执行。风险管理计划是这一系列指导文件的敏感部分。这种计划可用于公布风险管理规划过程的结果或最新状态。
在项目开始前,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就应制订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并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实行目标管理,进行有效的指挥和协调。项目风险管理实质上是整个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任务,没有大广大群众的参与,是无法实现目标的,因此,实行风险目标管理要求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又要求自下而上层层保证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管理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执行者的作用,开发他们的潜在积极性和能力。
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风险管理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自由构思这个计划。最初可以考虑从如下几方面来指导构思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的内容。
(1)项目提要。主要包括项目的目标、总要求、关键功能、应达到的使用特性、应达到的技术特性、总体进度、应遵守的有关法规等。这部分内容和其它各种计划一样,它应为人们提供一个参考基准,以了解项目的概貌,还要说明项目组织各部门的职责和联系。
(2)项目风险管理途径。主要包括与项目有关的技术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等的确切定义、特性、判定方法以及对处在这些项目风险的合适方法的综述。
(3)项目风险管理实施的准备.包括对项目风险进行定性预测与识别、定量分析与评估的具体程序与过程,以及处置这些项目风险的具体措施,并做好项目风险预算的编制。
(4)对项目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总结。并记录有关资料、信息的来源,以备查证。对周期很长的重大工程项目,在制订风险管理计划时,还应有短期与长期之分,短期计划主要是针对项目的现状而制订,而长期计划则具有战略性,是围绕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而作的综合性行动预定。
此外,在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时,还应注意与其它相关计划的协调关系.如工程项目管理计划、综合后勤保障计划等对项目风险的各种问题都有涉及,它们本来不是从风险角度出发编制的,但是留心项目风险问题的人阅读它们时,从中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在制订了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后,便要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予以实施,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作好信息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调整风险管理计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从而有效地管理项目风险。
4.结束语
运用综合集成方法可以充分地、不遗漏地识别出存在于项目中各部分内部和各部之间的风险因素,能够避免单纯定性和单纯定量的局限性,也能解决定性和定量的非系统结合方式难以解决的困难。由于实现了经验知识、理论知识、数据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决策、研究部门和资料信息部门的有机结合,弥补了单一学科知识和单一功能部门研究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不足,从而发挥了认识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这必然会为管理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
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必将对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中存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使风险管理成为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存在较大的误区,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中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提供了有效对策,提高建筑工程风险控制性,为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类型;风险管理
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很多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并不重视。就目前来看,项目的风险对项目的成败影响较大,项目的风险可能导致项目利润的降低甚至亏损,同时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正确认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成为了项目管理的关键。
1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工程项目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项目风险已经成为了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建筑工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风险进行分类管理,这样不仅能够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提高项目的管理性。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对风险控制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和国际风险管理对比来看还存在较大差距,下一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发现和控制以达到风险规避,同时积累建筑工程风险预防的有效数据。
2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
建筑工程的风险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要针对项目的实际进行风险分析。根据建筑工程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从风险管理出发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分为外部风险管理和内部风险管理.
2.1外部风险
项目管理中建筑环境的不确定都被定义为外部风险,外部风险大概有以下几种:(1)自然环境风险:环境风险通常由气象、环境、条件、地理、地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建筑工程中项目的自然环境风险最为重要,应作为不可逆风险中首要控制项目来看。(2)社会环境风险和政治风险:国家针对工程项目会出台多种法规、政策和规范等,这些法规、政策和规范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行业,使项目在运转过程中受到影响。(3)经济风险:资金是工程项目运行的关键,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经济形式不利、主要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经济风险就会逐渐加大。
2.2内在风险
内在风险主要来源于项目的管理,项目本身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都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内在风险分为组织、管理、技术三个方面:(1)组织风险:组织风险包括组织结构模式、工作流程组织、管理人员与技工的能力、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经验等。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一定要对组织风险足够重视。(2)管理风险:这其中包括项目规划、事故防范措施与计划、人身安全控制计划、信息安全控制计划是否合理、进度的调整、材料设备供应、设计图纸是否及时等。(3)技术风险:包括工程勘察资料和有关文件的准确性、工程设计文件的完整性、施工方案的优劣等。工程施工选择何种施工技术,何种施工形式,直接决定的项目的总成本控制。其技术风险的体现来自对工程方案的制定,技术标准的选择、以及安全系数等问题。施工方案是内在风险控制的主体,施工方案直接决定着施工技术的选择,如果工艺不合理。施工方案落后就会直接影响到施工流程。此外很多工艺流程中对施工质量影响较大,施工质量问题所造成的风险直接导致工程成本的追加。
3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中的风险存在较大特点,所面临的风险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进行控制。
3.1风险规避
对于源头风险需要进行规避。比如施工单位在投标之前,认真的进行实地考察,投标工程中充分的理解招标文件,进行合理的投标报价,在中标之后,进行合同洽谈,应尽量争取有利于己方的合同条款,对风险很大的不合理条款不合法的条款应拒绝接受等。
3.2风险自留
对一些可以承担和容易把握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自留的方式。比如对于在整个项目中占有工程量很小的某个分项工程的单价比较低,但是工艺简单可控性比较强的,我们可以综合整个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自留的方式。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自留的风险,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该引起注意,并应有意识的控制损失。在管理中一旦失去对风险管理的失去潜在意识,风险的自留性就会变得十分被动。
3.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通过合同和保险是对风险发生后进行风险转移的重要方式。合同是风险转移的重要方式。合同转移通常通过合同签订和协商将风险项目转移到设计、业主等方面,比如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工程中的主要材料超过某一幅度的波动,合同价格可以做相应的调整等。保险转移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进行保险控制,委托专门的保险机构通过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建立保险基金,一旦项目遇到自然灾害和意外或者政策上影响,保险基金都会通过补偿的方式进行控制。保险的方式在国内的一般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比较少,只有在非常特殊的建筑和情况中才会被使用。
4如何防范工程风险
4.1防范违法工程的风险
在风险出现的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防范途径,要了解招标项目的合法性,保证整个工程项目手续齐全。
4.2防范垫资工程的风险
在项目合法的同时要约定高支付比例的进度款,在结算过程中不出现垫资,拖延的现象,要避免工程款延期支付造成的自身损失。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款得不到及时支付就会发生垫资支付的情况。施工企业在施工上要防止垫资现象的发生,要制定履约保证函,一旦出现欠款问题就要及时发出催款函,如果不进行支付就要果断停工,要求业主单位进行出资担保方可复工。我国合同法对债权和合同的转让性有着明确的规定,施工企业的工程款项的债权转让给分包商和材料商不需经业主同意,只需通知业主就行了。所以在严重垫支后,几乎所有的施工企业都会将债权进行二次转移。但总包施工企业如果要将垫支风险转移给分包和材料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分包合同、材料购销合同的约定支付额度不得高于总包合同约定的进度款的支付额度;分包工程的核量和材料购销的对帐要及时准确;分包合同和材料购销合同应明确约定:当业主拖欠总包的工程款大于欠款比例时可以根据分包人情况降低工程款的支付比例,同意接受总包将业主方的债权转让等。
4.3防范材料和劳务分包的风险
分包合同一定要与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单位签订,即使有时合同细节尚未落实而需先行进场,也应先签订一个非常简单的协议,表明分包单位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单位,即进行合法分包。
4.4其他风险的防范
包括政治、经济及不可抗力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动乱、政变、法律制度的变化等。经济风险包括:外汇风险、通货膨胀、保护主义及税收歧视等、这些风险在国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政治风险在我国发生的概率较小,但是一旦发生对施工项目的影响就是致命的,所以对政策风险必须进行定性预测,所有的承包商在进行投标决策时必须有预见性。对工程量进行定量分析,对于经济风险需要调研和考察进行预测,如果分析后的置信度较低,要再对此进行分析,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
5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对建筑企业的风险理解存在较多问题,管理存在着单一性和实际操作不合理性。同时建筑工程在风险管理上缺乏系统性、计划性、科学性、这不难看出项目管理的风险性已经成为了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成本越大风险越大,越容易出现失误和成本追加,所以对建筑工程的风险进行归类管理尤为重要。要结合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供良好的参考。
作者:卢仙桂 单位:惠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电力设计项目的风险管理
1.方案设计阶段的风险管理。方案设计阶段的任务是进行地区性规划选址,即“可行性研究报告”。在这个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
1.1设计原始资料缺乏的风险。设计不充分、设计错误或设计不能按期完成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设计原始资料不全或不提供。
1.2设计招投标要求的风险。现今的电力设计市场是卖方市场,经常出现压缩正常的设计费、挤压合理的设计周期等现象。这导致设计市场的畸形发展,因此,怎样招标对设计质量非常重要。
2.初步设计阶段的风险管理。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设计的依据;设计的规模;主要设备布置及一二次电气系统图;主要土建图纸;衡量的主要经济量化条件及剖析。在这个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
2.1业主擅自干预的风险。业主有时会自作主张修改设计图,企图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结果导致设计停顿。其次,一些业主不经设计同意擅自复制设计材料,不能在约定时间将设计费交给设计方,极力压缩设计费用等现象。
2.2新技术应用的风险。若对一项技术没有充分掌握就直接采用,或第一次进行该项目设计,没法参考以前的技术积累,会出现比较大的风险。
3.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风险管理。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完成的制图量非常大,需要不同专业之间进行技术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在这个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
3.1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配合的风险,当施工单位由于技术原因导致施工困难时,往往以难以施工和设计不够详细等原因要求设计单位更改设计。
3.2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配合的风险。监理单位为了有效控制工程投资,会出现要求设计单位降低标准,或对设计图纸进行变更。
3.3设计人员工作安排的风险。设计人员需要对设计质量负责,对设计投资掌握负责和对设计周期负责。目前设计单位的设计周期短,为把设计任务及时完成,会出现设计质量存在缺陷。
3.4审查图纸的风险。由于赶工程进度原因,审查人员无法确保对图纸质量进行全面、详细审查。
二、电力设计项目的风险评价
电力设计项目的风险评价包括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分级和风险影响程度分级,进而进行风险等级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管控优先级。1.风险概率评价。根据历史资料法或层次分析法,对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度进行量化评价。其中等级分别分为5,4,3,2,1,对应的可能发生比率为(≥1/2,1/3,1/8,1/20,1/80),即概率发生可能性为:极高、高、中、低、极低。
2.风险危害严重程度评价。风险概率评价完成后,需考虑风险事件影响项目的危害严重程度,如表1所示。其中项目目标分为质量、进度、费用和范围4项,权重均为0.25。
3.风险指标体系的风险概率数。对每一种风险指标,根据概率度和严重程度相乘得到风险概率数。该数越大,风险的危害越严重。以某一电力设计项目为例,计算各风险指标的风险概率数。可得,设计招投标要求和设计人员工作安排的风险概率系数最高,需进行风险应对和监控。
三、电力设计项目的风险应对和监控
在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应对和监控尤为重要。可采用以下措施:以健全合同会审机制来规避项目风险。对业主招标合同的各种指标进行审核,重视并力争避免“霸王条款”。
作者:谭江平汪少勇杨源单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信息系统项目建设风险管理
(1)信息系统项目可变性的风险
在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国家政策或者企业管理思路的变化都可以影响项目的建设,受重大性的决策影响可能项目叫停,或者已经完成的工作要返工。
(2)信息系统项目灵活性大的风险
在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用户需求都是通过前期调研确定的,每个人对于一个事的想法,在经过时间或者工作思路的变化,对于信息系统的需求都会发生变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人员的知识体系不同,设计的系统架构和思路也不会完全一致;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程序设计和编程习惯不同,这些都是很常见的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信息系统项目的需求、设计和开发的灵活性大的风险需要控制,才能保证信息系统项目顺利进行。任何项目都有风险,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必然有效地进行了风险管理。由于项目建设中总是有不确定风险,我们要避免或减小风险发生后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整个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中需要关注和重视项目风险管理。
二、以SAP系统升级项目为例分析
介绍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该项目是SAP系统从ECC5.0到ECC6.0的技术升级。经过对重点风险分析后得出:第一该项目的技术风险高,原因是SAP系统用户数较多、自定义开发及接口也较多,与该项目同期关联实施的项目还有10个左右。第二项目质量要求高,原因是保证原有SAP系统及基于此系统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不受影响并能正常运转和使用。为了完成项目的目标必须控制项目的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充分重视风险管理。根据风险管理理论,结合信息系统项目实际情况,在项目建设中坚持进行风险管理,依据风险管理理论为了降低和避免项目风险采用了如下的措施:
1编制风险管理计划
在SAP系统升级项目启动后,我们按照风险管理理论,编制了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制定了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处理和执行计划。本项目是一个大型的信息系统项目,项目规模比较大、项目干系人多、系统使用用户多并且该项目的上线时间固定。因此,项目进度是最大的项目风险,若不能如期上线,将会影响到公司的运作。为此,在项目启动后,召集了项目小组成员开会制定项目计划。首先按照SAP系统的ASAP实施方法论制定了项目的总体计划,明确了项目准备、蓝图设计、系统实现、上线准备和上线及上线支持各个阶段的任务和完成时间。倒推出各步完成的时间,制定了出现延迟风险的处理方案。制定了项目例会制度,每周召开项目例会,汇报项目进度及出现的风险,制定风险的应对策略。为了控制进度的风险,还要应对国家政策或者企业需求变化等突发的事件,为适应新的企业需求等突发情况调整项目计划。总之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和项目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实时的进行调整。
2人员流失的风险控制
信息系统项目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人来实现和完成的,因此人员流失会对项目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如何控制人员流失的风险是信息系统项目重要工作。为解决人员流失的风险我们制定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在物质上给予奖励和在精神上给与激励。如把参加本项目作为年终的一个绩效考核内容,设立项目专项奖励基金,奖励表现突出的项目组成员;在公司重要会议及公司内部刊物上大力宣传本项目,让项目组成员认识到本项目的重要性和价值等,对本项目有认同和责任感,做到情感留人。为了避免出现项目组人员流失导致项目进度的风险,采用细化工作内容,专岗专人负责,前后工作项关联人员互相备岗,每完成一项工作及时做好知识转移和工作交接。减少人员流失造成的损失。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减少因为人员的流失造成项目进度和质量的风险。通过以上措施,把项目主要风险基本上都控制在萌芽状态,项目建设过程中,变更控制非常重要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即按照既定的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完成项目的目标。在项目规定时间上线,保证了SAP系统及基于此系统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正常运转和使用。相关项目没有因为风险受到影响。信息系统项目建设风险管理是必须的,但是没有一个现成的风险管理应对策略库给我们照搬,只能通过熟练的掌握风险管理的理论,在项目管理中理论结合实践的应对出现的各种风险,在不断的摸索中完成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
作者:许晓翠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存在诸多风险,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施工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必修课。实际上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有着诸多不可控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均会给工程项目带来风险,风险给工程项目带来的影响可能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规避工程项目风险的有利手段,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发展。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施工企业运营和管理都有着重要影响,其不仅能为施工企业的正常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更保障工程项目经济性的实现,有效的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及风险。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首先,实践证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推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展开,施工企业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分析和控制,能够对工程项目总体情况,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就保障了施工企业能够针对工程项目的需求和工程变化及时做出方案调整,确保整个工程项目能够如期完成,保障了施工企业的运营目标的实现,使施工企业实力得到了提升,近而强化了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其次,风险管理就是最直接的确保利润,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最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保障了施工企业的资金合理分配,降低了财务风险,优化了资金配置结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更是提升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关键,不仅提升施工企业整体竞争力,更实现了预算控制与优化,实现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发现问题的目的,及时做出调整和解决,有效降低了风险和事故发生几率,控制了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确保了施工企业发展方向。
二、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不够明确,缺少执行力。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施工企业开始意识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纷纷针对工程项目风险制定相关管理战略,但制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时,多停留在口头理论阶段,各项策略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也没有切实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及工程项目情况,制定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缺乏实用性,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向过于笼统,这并不利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现。导致整个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缺乏规范性和科学严谨性,还有一些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缺少保障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落实的制度,使得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职能根本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人员是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开展的成败。但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在人才储备时多注重于增加技术人才,缺乏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的重视,导致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缺乏人才,工作开展中多临时拼凑、抽调,导致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很多人缺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完全不符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要求,不具备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一些老员工虽然具有非常丰富的组织经验和水平,但文化水平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力却仍显不足。刚引进的毕业生,虽然文化水平较高,有较高的专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历,难以承担大任。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一些老员工思想陈旧,墨守成规,对于新人的意见不予理会,造成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强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1.强化相关规章制度。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从施工计划、建筑材料、合同签订、资金供应、工程项目验收等多方面考虑,全面掌握整个工程项目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想要把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离不开严格的制度作为基石,只有在制度的约束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开展。制度更是强化各部门配合度的有利工具,近而提高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协调性。制度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导向和科学依据,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制度还能够起到规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行为的作用,解决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付了事,缺乏责任心,随意性大的问题。加强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执行力,避免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开展中只做表面功夫的现象,提升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效果及质量。
2.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队伍。想要改善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加强人才培养必不可少,施工企业应加大建设优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队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离不开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和队伍,优秀的风险管理队伍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一直以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质量差,和人才缺乏有着莫大关系。目前施工企业现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多文化水平较低,缺少风险管理经验和技能。施工企业应对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学习强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构建一个专业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队伍,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保驾护航。
3.加强资金管理。资金的投入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施工的基础和前提,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只有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加强资金管理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如果施工企业施工中资金周转不灵,避免材料短缺造成停工,影响工期,不能如期完成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必然会违约需要赔付大量违约金。想要降低工程项目风险,必须要优化资金管理和周转问题。对工程中每笔支出款项加强监管,避免财务管理不当带来的损失,切实降低工程项目风险。
四、结语
工程项目施工本身风险就比较大,若不做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施工企业很有可能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一些施工企业会因此破产,只有科学的管理项目风险,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意义重大。
作者:吴昱文单位: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内容;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防范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的大小、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投资是企业发展生产和经营的必要手段,是提升企业核心价值和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但投资风险必然存在。因此,企业能否把资金投资于收益高、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上去,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提高投资效益,需要不断提高选择投资项目的决策水平,提高有效防范各种项目风险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投资效益投资决策投资风险防范投资项目评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0月20日的数据,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7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使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未来五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将经济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
1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内容
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
就企业投资而言,投资(直接投资)就是把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以便获得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选择分析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2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而且,投资项目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投资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方法,已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专业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①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国)的政治环境,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物资流通体制等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关;②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③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④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⑤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应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因此,利用工程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在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时,应用系统分析原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全面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综合能力,确定投资目标。然后,从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入手,为实现投资既定目标,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选择静态分析指标(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以及动态分析指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作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以减少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果,达到其经营目标。在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时,需要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和市场销量以及销售价格进行预测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是由其购买动机的推动而发生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企业因素等,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即个性心理因素。因此,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影响投资的实现程度。
3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当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回报,还必须分析比较投资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的大小。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能够分散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的结构包括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最优化,以此来实现既定投资目标下的最佳回报。
由于项目投资特有的时间长、金额大、决策复杂、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投资项目风险较大。投资项目风险表现为政治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等方面。按投资项目的进度划分,项目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在项目前期开发阶段可能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因素有:情况不明,仓促决策;方法不对,估算有误;考虑不周,缺项漏项;弄虚作假,不负责任;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等。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建设施工工期拖延;工程与设备存在质量问题;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不严。最后,项目投产运营初期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培训;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为项目的实施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做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以及实现投资项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市场风险。如果不了解市场和变化趋势,项目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只有梳理清楚投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后,才有可能避免重复建设,才有可能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出最佳决策,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不代表投资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和组织实施,同时对行业竞争状况及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发现适合于项目产品的市场机会。
(2)资源及原燃料、动力供应风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企业的投资活动需要统筹资源和投资的关系。首先,要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客观要求出发,研究资源的约束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其次,也要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投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投资项目,并减少各种浪费,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原材料,尤其是资源性原材料的储藏量、开采量或生产量、消耗量及供应量予以高度重视。对项目所需原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供应方式能否既满足项目生产需要同时经济合理地加以利用,认真加以落实。
(3)技术工艺风险。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空间。通过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消化吸收,有可能产生自主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集合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会较快产生经济效益。
(4)资金风险。对投资项目而言,资金筹措是先落实投资项目资本金后,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筹集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外商资金等。加强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减少筹资风险。
(5)投资建设风险。投资项目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及城市规划要求,并靠近原料、燃料或产品主要销售地,靠近水源、电源,交通运输条件及协作配套条件要方便经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满足项目厂址选择需要,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投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的现行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及环保生态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多厂址比选,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投资项目还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不可抗力等。实质上,风险贯穿于整个投资项目的始终。通过提升投资决策水平,减少因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在狭小领域的同业过度竞争,则完全有可能从投资源头上控制投资方向和金额,减少各种投资浪费,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只有加强投资风险防范,避开形形色色的隐性或显形的投资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
一、旅游投资项目的特点
旅游投资项目是为旅游活动或以促进旅游目标实现而投资建设的项目,从建设内容可划分为景区景点项目、饭店建设项目、游乐设施项目、旅游餐饮项目、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旅游交通建设项目、旅游培训教育基地项目及其他辅助项目等。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项目不同于其他投资项目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在:
1.关联性。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各行业、各领域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某一种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其他配套服务的支持。因此,旅游业某一领域的投资必然需要其他相关领域的投资,受其他领域投资的影响,否则,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其他配套服务的依赖,成为旅游投资项目无法自主控制的重要风险。
2.敏感性。旅游业的敏感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制约。影响旅游业的因素很多,既有行业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其中,许多是企业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如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主要指旅游文化消费)的变迁、战争等。这也使得旅游投资具有了很大的风险。
3.专用性。旅游投资不像工业投资那样可以随意转产,它的投资一旦形成,若无人使用,其产品价值就不能转移而被消费,容易成为无法回收的沉淀成本,退出门槛高。越是有特色的项目,越是不易改变其内容与功能,或者改变内容与功能的成本代价过高,给风险转嫁带来困难。
4.季节性。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淡季资产闲置浪费,财务上入不敷出,旺季资产又常常超负荷运转;旅游资源的功能也受到季节性的限制。
5.依托性。旅游投资项目依托性强,紧紧依托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经济环境。一是受旅游市场依托,也就是受旅游资源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双重影响;二是受旅游产业依托。(2)社会环境。旅游项目受到旅游政策、旅游法规、文化氛围和和平稳定的环境影响。(3)自然环境。目前,我国的旅游投资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要充分考虑到所在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考虑地理位置、选址是否合理等。
6.投资额大、回收期长。旅游的属性和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项目具有投资额大的特点。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属于资源依托性强的旅游产品,如果把旅游资源的价值考虑在内,旅游业就是高投入的产业。特别是随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旅游活动带来的外部性需要企业来承担,势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额。旅游产品消费又具有不可储存性、非完全排他性、临时使用性、节律性等特点,消费额度有限,回收缓慢,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7.市场导向性。旅游项目投产后的运作和企业一样,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一方面,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非常多样化的细分,希望一个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这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旅游者市场需求趋向是动态的,特别是处于快速致富的过程中的中国,游客需求在快速转换之中。特殊性需求要靠敏感的市场洞察力才能发现和把握,才能适时地推出适应需求的产品。对市场把握不准,就会失去产品消费的主体,从而产生投资风险。
2、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
旅游项目投资风险来自于各个方面,我们要具体分析各种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要从项目投资进行分类分析。根据投资者能否直接控制可将旅游项目投资风险划分为项目环境风险和项目核心风险。项目环境风险是指那些对所有的旅游投资项目都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相关联。企业无法直接控制此类风险,但可以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其损害程度。项目核心风险是发生于个别项目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来自于投资项目内部的微观因素。企业可以控制该类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或采取预防措施规避风险。
1.项目环境风险。
(1)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国家政策法律的稳定性风险,特别是项目所在地的稳定性。旅游业是典型的敏感性产业,旅游活动又是通过旅游者从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移动才得以实现的,投资项目所在地政治环境不稳定将给旅游者等市场主体带来顾虑和阻力。
(2)经济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生活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档次。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之后,才有可能选择旅游消费,这决定了旅游投资项目未来的市场需求状况。经济环境应是旅游项目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因素。
(3)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决定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其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决定项目的赢利水平,并对投资者是否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旅游项目中、投入到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中以及投入的程度等起着根本性作用。
(4)自然风险。这是指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如环境污染和自然景观的退化,旅游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超标准等。许多旅游项目对自然环境有很高的依赖性?熏特别是休闲、疗养、观光类项目,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质量对旅游投资项目有直接的影响。
2.项目核心风险
(1)主要内容
①完工风险。存在于旅游项目建设阶段。主要表现在为:项目工期延长;项目建设成本超支;由于种种原因使项目可能迟迟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在极端情况下,由于技术和其他方面的问题,项目完全停工放弃等。②设计风险。指旅游项目在概念、设计阶段,由于技术问题使项目的主题、策划或布局存在某些缺憾。旅游资源越独特,价值越大,吸引力越大,但是资源不等于产品,真正构成游客吸引力的,是产品的吸引力。在这个结构里,资源如何转化为产品,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关键。设计风险将直接关系到旅游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营的持续性,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对旅游投资项目影响深远。
③管理风险。旅游投资项目承包之后,一般由项目管理师全权负责。项目管理师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尤其是管理师个人的风险偏好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项目建设的风险。因此,项目投资者和管理师都应具有优化配置(即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并协调和充分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源的能力。
④市场风险。指旅游投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市场的适应情况。由于旅游投资项目自开始时的市场分析到建成后进入市场,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差,当初的市场分析是否符合现在的情况、目前市场竞争状况、旅游者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对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造成影响。许多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时轰动,建成后经营惨淡?熏就是市场风险的一种体现。
(2)影响因素
旅游项目核心风险受到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性。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企业思想准备不足。旅游项目投资比其他产业的项目投资具有更大的风险性,作为投资企业,认识与了解这些特征是其进行投资以及风险规避的基础和前提。而目前一些企业在进入旅游投资领域时,看中的只是旅游投资中有利的一面,如易产生轰动效益、品牌效益,科技含量不高,进入行业的门槛低等,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投资是一个关联性强、投资大且回报周期长的行业,在资金准备与人才准备上严重不足;②项目投资决策失误。旅游项目投资一般数额较大,如果未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充分地研究分析,一旦失误后果严重。可行性研究是旅游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以项目建议书为基础,针对拟建项目,从项目建设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考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其内容包括旅游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开发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优化等。这是一个由粗到细的分析研究过程。可行性研究的欠科学性是造成决策上的失误的重要原因;③创新观念不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类同的其他企业的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旅游企业也需要注意推向市场的产品是需要升级、换代和更新的,是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这就要求在观念上必须有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位,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因循守旧是导致风险加大的重要原因。
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①关联企业的影响。旅游投资项目的开发需要投资、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的参与和配合,其他参与方的资信状况、技术和资金能力、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等及其变化都会对项目的成败产生影响。②竞争对手的变化。与食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不同,旅游消费的可替代性很强,同类产品的竞争和不同产品的竞争同时存在,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或者竞争对手的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自己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使产品缺乏竞争力而缩小市场,造成盈利下降。
四、加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对策
鉴于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企业的不当行为会导致风险加大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认识、观念和方法等对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全局上产生对策效应,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良策。
1.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与其报酬是成正比例的。如果对风险一概加以排除或逃避,就无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因此,投资者应树立投资风险意识,不仅要从理论高度认识到项目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且还要从旅游投资项目本身特点角度进行探索;对项目投资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外部环境对投资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摸清产生风险的各种要素,寻找风险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克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提高企业综合决策水平。
2.正确识别与估量风险。旅游企业不仅要认识风险,还要学会正确识别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周密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剖析企业投资活动中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及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同时,应科学地估量风险的大小,掌握风险的程度,包括各种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发生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对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通过风险估量,为今后投资风险决策、预防和控制以及处理等提供准确依据。
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监测。首先,旅游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系统是对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价和预测的信息系统,其内容包括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可分为内部报告子系统、市场信息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前三个系统主要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预警子系统则通过建立预警模型,监测反映投资状况的各项投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做出评价、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其次,旅游企业应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旅游企业内部应建立规范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和投后管理程序。规范科学的内部运行程序是及时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重要保证,用程序化、规范化防止盲目投资和偏颇。
4.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强化对风险的控制和处理。风险控制的实质,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减少或消除风险损失。旅游企业控制和处理投资风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一是回避法。指设法避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远离风险源,从而消除风险损失。二是分散法。即通过旅游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投资风险。三是转移法。风险转移就是旅游企业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些风险转移给他方。具体包括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四是自留法。这种方法是指旅游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风险损害后果自负。旅游企业可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计提风险准备基金等。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投资总量的增长,旅游投资项目风险加大。旅游项目投资风险是来自于项目环境风险和项目核心风险,我们应从旅游投资项目的特点入手,分析其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然后对风险的类型以及影响核心风险的企业内外因素进行总结,并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加强旅游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旅游投资项目;项目风险;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理论国内外研究
1.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风险管理作为系统科学产生于本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问题的提出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最初是企业为控制偶然损失而作出的有组织的集体努力,是企业内部管理功能的延伸。
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源于美国。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其后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问题,但在这段时间内,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范围都是十分狭窄的。
1955至1964年,诞生了现代学术性和职业化的风险管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业化、风险管理己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风险管理研究和教育的普及,风险管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陆续成立了一些专业的风险管理研究学术机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美国的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RJMS)、美国风险与保险协会(ARIS),日本风险管理协会(JRMS)、英国工商企业风险管理与保险协会(AIRMIC)等。[1]
20世纪7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方面的课程及论著数量大增,全美大多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普遍开设风险管理课程,RIMS开始建立欧洲及亚洲风险管理团体之间的联系,这导致全球性的风险管理专业联合体的形成,风险管理开始进入全球化阶段。美国还设立了ARM(AssociateRiskManagement)证书,授予获得风险管理资格的考试者。风险管理协会的活动为风险管理在工商企业界的推广风险管理教育的普及和人才培养等诸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促进了全球性风险管理运动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业中都相继建立了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工作。美国还成立了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和RIMS等专门研究工商企业风险管理的学术团体。1983年在RIMS年会上,各国专家学者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通过了“危险性风险管理101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
1986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的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表明:风险管理已经走向全球,成为全球范围的国际性运动。上述成就标志着风险管理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国的风险管理实践和教学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险管理的知识才开始进入中国,90年代初,外商率先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风险管理,其后,不少的外国风险管理顾问公司的进入中国。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的大型项目进行了风险管理实践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地铁工程、小浪底等工程都运用了项目风险管理办法。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
早期的研究文章,如1983年李存斌发表的“建设项目经济效果风险分析的函数偏导法”[2],1984年李正发表的“投资的经济效果及其风险分析”[3],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风险分析与决策》[4]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在风险分析理论研究领域正式开始。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投资体制的转变,工程项目管理与评价体制与国际逐渐接轨,国家科委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以国家科委立项的形式进行了基础性研究,为我国的风险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创造了条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同济大学对大型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5][6],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其它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项目风险分析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性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
国内主要风险管理著作有《风险管理概论》,周宜波著。综述了西方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但没有结合国内风险管理的现状及特点作出深入分析。《风险管理及保险理论之探讨》,段开龄著。只是论述通过保险来转嫁风险,没有对全面的风险管理问题作出研究。
沈建明所著《项目风险管理》系统分析了项目风险的客观规律,对项目等风险管
理的过程即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进行了系统阐述。
刘迎春(2002)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指出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在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上建立一套可行的风险管理机制,从组织结构形式到风险管理模型、风险管理的过程及函数、待解决的问题各方面予以探讨,将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分为五个过程即风险辩识、风险的分析与评估、风险规划、风险处置及风险的监督。介绍了风险辩识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并介绍了几种风险处置的方法,最后对我国建筑项目风险管理巫待改进之处提出了两方面建议即需要法律体系和行业组织的支持和完善和提高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项目管理,加强风险预控。
2.风险管理过程理论研究
对于项目风险管理过程(PRM),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国外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例如:
Boehm(1991)把风险管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为风险评价,包括风险识别、分析和优先排序;其二为风险控制,包括风险管理规划、风险监控计划、跟踪和纠正措施。[7]
Fairley(1994)提出七个步骤:识别风险因素、分析风险概率和后果、制定减轻风险的策略、监视风险因素、制定备用方案、管理危机以及从危机中恢复。[8]
软件工程协会(SEI)把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视为五个独立的阶段:识别、分析、应对计划、跟踪与控制,并与风险沟通相联系。项目管理协会(PMl)研究了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计划、识别、分析、监控等主要风险管理过程。
Kliem和Ludin(1997)提出项目风险识别、分析、控制、报告四阶段,对应Deming的质量管理PDCA循环(Plan,Do,Check,Act)。
Chapman和Ward(1997)描述一般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包括九个阶段:定义项目关键点、确定风险管理战略、定义风险出现位置、结构化风险假设与关系、分配风险应对责任、评估偏差程度、估计不同风险对项目的相对影响大小、通过监控进行风险应对和管理。[9]
2.1风险分析理论研究
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面,1985年Rerry和Hayes基于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源,按照承包商、业主和咨询方各自应承担的风险列出内容广泛的风险因素。Cooper和Chapmen在1987年按照风险的特性将风险分为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1991年Mustafa与Al-Bahar分析了工程项目的核心风险。1993年Tahetal应用风险分析结构原理,从风险源到项目的风险后果进行了系统的风险分类研究,1995年wirbaetal将Tahetal和Cooper与Chapman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按照HRBS(HierarchicalRiskBreakdownStructore)方法对风险进行分类,1999年Tah和Carr在HRBS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的风险评估模型,用于工程风险的定性分析。
2.2风险识别和评价理论研究
Sherif.Mohama在进行项目评价时,将评价指标分为货币化指标和非货币化指标两类,并进一步细分为二级风险因子,用模糊数表示各风险因子的可能范围,在用AHP方法确定各风险因子的权重之后,将其合成为以模糊数表示的项目风险,并以此
模糊数的形状和位置确定项目风险的大小。[10]
C.M.Tam应用模糊数构造AHP矩阵,对项目施工中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得出排序后,亦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11]
PrasantkumarDey应用AHP方法分析了印度石油管线安设项目,指出了项目中风险最大的工件包,再来用决策树方法对应对措施进行了度量和选择。[12]
Hayesetal(1980)[13]提出了处理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应对的最早的系统方法。先前的大部分文章主要偏重于风险分析的数学方法。CRM手册(1997)提供了一个基本任务的程序化的建设风险管理指南。Flanagan&Norman(1993)[14]以及Raftery(1994a)[15]也相应的给出。
Cooper&Chapman(l987)[16]也涉及到风险管理的一些方面,主要集中在风险分析,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去演示风险矩阵分析以及影响图技术。Raftery(1994a)采用相似的方法对其案例进行了分析,但较少的运用复杂的定量分析。Chicken(1994)[17]也对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政府对大型基础建设的政策)进行了定量的风险分析,并展示了主要的风险等级划分,这些风险主要基于主观估计的可供选择的项目。
Kangari&Boyer(1980)[18]将专家系统应用于工程法律风险中以解决不确定的争论,这也标志着风险管理分析环节开始使用专家系统技术。Chapman(1994)[19]要我们留意不受限制的偶然容差在风险上的应用,指出不确定偶然事件会导致人们将其应用于其它的目的。Raftery(1994b)[20]认为到目前为止风险识别环节在风险管理文献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Wiiliams(1994)[21]引进了“风险注册表”为项目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风险经验的数据库。
SPEDM.AHMED,RIAZAHMAD&D.DARSHIDESAR.AM(1999)[22]从承包商和业主两个角度对香港建筑市场中的风险管理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风险的分配。L.Y.Shen,GeorgeW.C.Wu&CatherineS.K.Ng(2001)[23]对中国建筑市场上承包商与业主共同拥有的风险的估计问题做了论述。OsamaAhmedJanadi&SalmanAlmishari(2003)[24]建立了一个风险估计的计算机模型(RAM)。DongPingFang,MingenLi,PatrickSik-wahFong&LiyinShen(2004)[25]承包商角度阐述了中国建筑市场中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与L.Y.Shen,GeorgeW.C.Wu&CatherineS.K.Ng研究相似,M.MotiarRahman&MohanM.Kumaraswamy(2004)[26]认为香港建筑市场中风险管理己经朝着承包商及业主对风险进行联合管理的方向发展。
钟登华,采用AHP方法分析了水处理项目的风险因素,并用各因素,对项目总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找出最大风险因子,再根据此结果对风险应对措施进行了选择。[27]
石晓军,以项目净现值(NPV提供
三.城市一卡通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
学术界对城市一卡通的技术研究文献相对比较多,但对城市一卡通的市场运作包括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研究相对较少。
根据项目风险管理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城市一卡通项目风险管理的框架。可以将城市一卡通项目的风险划分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经济风险及环境风险五大类。
1.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人们从事技术工作时,预期可能发生的较为不利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技术风险至少包含五方面的意义:①技术风险的客观性。不管采用的技术如何适当,对技术效果的预测如何精确,技术活动必然存在风险。②技术风险的相对性。从风险标的方面来说,技术风险带来的损失有大有小。大的风险可能导致技术开发、实施的失败甚至危及企业生存。从风险主体方面分析,对某些企业不构成重大风险的技术开发、实施,相对于另一些企业就可能构成导致失败的风险,即使是同一企业在不同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进行开发实施所可能发生的风险也不尽相同。③技术风险的模糊性。技术风险是一种非清晰的概念,导致风险的原因是复杂、多方面的,风险的大小又没有明确的外延。在风险“大”与“小”之间存在着一种渐变和过渡,即技术具有“感觉性风险”的模糊属性。④技术风险的效用性。对一项具体技术风险的认识和承受不仅与社会经济宏观形势和风险的实际规模等客观因素有关,同时还与决策主体对待风险的心理状态、抗风险能力等主观因素以及技术开发实施产出与投入的比值等效用标准有关。⑤技术风险的过程性。技术风险存在于技术开发、实施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阶段风险的来源、规模、侧重及后果不同。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供求形势变化,引起市场竞争范围、竞争程度、竞争方式以及市场性质、市场结构、市场发育等变化而导致的风险。即市场的潜在性对项目引起的风险。
市场营销风险是指因风险企业的营销能力不足而引起的风险。营销风险主要包括:市场战略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市场定位风险、服务承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性,是导致市场营销风险客观存在的首要因素。
项目市场开发结果的扩散速度从侧而反映了市场对项目结果的接纳能力。包一括对市场对项目的偏好程度和接受速度。
设备及原料市场价格的不确是性。市场价格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是影响市场供求状况和项目盈利水平的一项关键因素,对项目风险有着直接的影响。
3.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项目资金不能及时供给,从而导致项目发生损失甚至失败的可能性。包括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资金需求的风险、资金周转困难、融资风险、利率的变动。
4.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在项目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由于项目中的管理不善,项目有关各方不协调以及其他不确定性而引起的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获利能力风险。包括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组织结构,合同风险、衔接风险以及团队成员的核心竞争力等。
5.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动而给项目带来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宏观经济风险以及自然风险。[55]
考虑,进行总的评价,这就是综合评判。由于风险因素的大小存在着不分明性,即模糊性,很难统一、明确地划分界限,不易进行精确的判断。因此,有必要运用一定的数量方法描绘模糊概念,即采用模糊评判的方法进行判断,这样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评判值。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外学者在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面和城市一卡通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概述了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并且对项目风险管理的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指出项目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可看出项目风险管理从出现到现在各种领域的项目管理中应用颇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经过无数组织的多年实践,结果己经证明了这种管理体系和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在国外有多种派系,而且各派系的研究成果颇丰,在模糊分析技术的应用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在模糊分析技术的理论研究方面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无几。但在应用管理上,特别是计划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以及跟踪调整方面比较落后,基本上停留在理论上,而非实践上,尤其是在城市一卡通项目的建设方面。所以应该以技术、市场、经济、管理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风险识别为基础,通过模糊分析技术对城市一卡通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价,以确定风险的应对和监督措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效果评估是在风险管理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才能评估其效果,而且方案的实施程度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概念及如何恰当地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效果评估问题,以供研究探讨。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含义项目经理圈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效果评估是指工程项目实施风险管理方案后的一段时间内(半年、一年或更长一些时间),由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环节进行回访,考察工程项目实施风险管理方案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风险管理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评估风险管理问题的准确性,检查风险处理对策的针对性,分析风险管理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分析评估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风险管理决策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要求
1、评估的独立性。风险管理效果评估必须保证公正性和独立性,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公正性标志着效果评估及评估者的信誉,独立性标志着效果评估的合法性,公正性和独立性应贯穿于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全过程。项目经理圈子
2、评估的可信性。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可信性取决于评估者的独立性和实际经验,取决于资料信息的可靠性和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可信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应同时反映出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3、评估的实用性。为了使风险管理效果评估成果对项目决策能产生作用,效果评估报告必须具有操作性即实用性。效果评估报告要有时间性、针对性,应突出重点。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4、评估的透明性。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透明度要求是评估的另一项原则。因为效果评估往往需要引起风险管理决策者、风险管理决策执行人员的关注,从效果评估成果的扩散和反馈的效果来看,成果及扩散的透明度越大越好,使更多的人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
5、评估的合作性。由于风险管理效果评估涉及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要求各方面融洽合作,使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工作能顺利进行。
6、评估的反馈性。反馈是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主要特点。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作为新的风险管理方案立项和评估的基础,以及调整风险管理战略与策略,也是改进和完善风险管理执行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需要,这是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最终目标。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程序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效果评估应有一个严密、科学的工作程序,效果评估工作才能井然有序地展开,评估结果才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效果评估可分7个步骤。
1、建立效果评估机构。建立在工程项目经理直接领导下的风险管理效果评估小组,其主要成员应由具有丰富的调查统计经验的人员组成。风险管理效果评估小组的职责是领导、组织、协调风险管理效果的评估工作,包括评估工作计划的制定、指标体系的设定、经费预算、进度、人员培训等。
2、评估内容的确定。评估内容要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性质是项目局部风险管理还是项目整体性战略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内容是为加强风险管理打基础还是为促进工程项目生产技术进步上水平;风险管理目的是侧重于扭转眼前的被动局面立足于工程项目长远发展等不同要求来具体确定。对工程项目局部风险管理应侧重于定量分析计算,以考核实施风险管理方案前后的直接经济效果;而对于工程项目整体性战略风险管理等宜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评判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在打基础、上水平、增效益、提高工程项目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总之,评估工程项目只有围绕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原来规定的任务来确定,才能有的放矢。
3、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效果评估小组根据工程项目自身特点、风险管理进展情况,建立一套较为客观且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制定评估指标应遵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使风险管理效果评估工作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施效果。
4、资料、数据的搜集。这是效果评估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关系到效果评估结果的客观、准确与否。工作人员应按照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在工程项目内外广泛深入地进行资料收集工作。资料搜集方式,可采用访问式、问卷式以及查阅历史资料等方式。在搜集过程中,力争做到全面、准确,为下步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5、资料、数据整理。将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在整理过程中,应采用较为科学的分类方法和统计方法,使计算结果客观和可靠。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6、比较分析。利用上述的统计结果,与前期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是初次评估,则将统计结果与有关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如果统计数据优于前期数据,说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施效果较佳,反之说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施效果欠佳,并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