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环境教育论文

时间:2022-09-08 11:34: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幼儿环境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提高幼儿环境教育论文

一、由浅入深地开展环境教育,促进幼儿良好环保行

为习惯的养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节约能源等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我们应遵循从近到远、从小到大、由浅到深地进行环境教育。如:爱地球教育就从爱幼儿园——爱家乡——爱祖国这样逐层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就从爱清洁、讲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环境等方面进行;节约能源就从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用品、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纸张等行为开展教育。这样从幼儿易于理解且与其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开展环境教育,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获得粗浅的环保常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

二、结合各领域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提高幼儿对环境的认识

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当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幼儿良好的环境态度、环境认知、环境行为的养成。1.在实施健康课程中,通过游戏、安全和营养保健教育等,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情景表演等方法渗透环境教育;通过对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2.语言教育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如许多散文、故事、儿歌和文学作品,都能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环境知识,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审美观;通过谈话、表演、讲述等活动,教育幼儿爱护环境和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3.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应从感性经验入手,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周围环境、关爱环境、探究环境,掌握粗浅的环境科学知识。4.通过美术活动让幼儿关注环境、认识环境和参与环境创设,指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和手工,让幼儿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引导幼儿用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环境和美好生活的追求。5.日常中,还可以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游戏活动,如用废旧纸盒进行建构游戏、体育游戏,用废弃的瓶瓶罐罐做角色游戏材料等等,让幼儿懂得珍惜资源。

三、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活动,拓展幼儿的环境知识

开展专题性的环境教育,能更全面有效地促进幼儿环境素质的形成。1.幼儿园应每学期都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主题性的环境教育活动,例如开展“减少垃圾”的主题活动,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小实验和讨论、制作等活动,让幼儿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初步知道循环再造、废物利用、物尽其用的好处,从而懂得要保护环境卫生,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2.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深度的环境专题教育。如大班可以开展“海洋的奥秘”、“昆虫世界”等主题活动,通过对海洋知识的探索,让幼儿了解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生物资源的宝库,懂得保护海洋、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知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学习区分益虫和害虫,懂得保护环境卫生,消灭害虫。中班可以开展“我爱树木”、“有趣的动物世界”等主题活动,初步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爱护动物,不滥杀和捕捉野生和珍稀动物,保持生态平衡。小班开展“缤纷的彩色世界”主题活动,让幼儿感受多彩的生活是美好的,知道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结合环境纪念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开展“植树节”、“爱鸟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专题活动,通过这些有意义的环境专题活动,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环境态度、积极的环境行为,为塑造绿色的心灵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实施互动式的环境教育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向家长宣传环保信息与知识,加强家园联系与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环境教育与幼儿良好素质培养的必然联系。倡导家长带头做到:督促幼儿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行为习惯;陪伴幼儿看一些环保的专题片,并作适当的讲解和引导;带幼儿到公共场所认识与环保有关的宣传标语;带幼儿购物时要以身作则使用环保购物袋等,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逐步把外部的经验化成自觉的行为。此外,还可以让家长在参与资源回收活动,与孩子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等活动中不断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到大自然去领略优美风景带来的愉悦,知道爱护自然环境、珍惜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家园一致的互动式教育,能使环境教育事半功倍。

五、做好环境教育宣传工作,深化环境教育内涵

环境宣传教育对环境保护工作起着先导、基础、推进和监督作用。1.环境教育宣传经常化。教师应经常向孩子以及家长宣传环境保护的信息和知识;幼儿园应开辟“环保天地”专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2.环境教育宣传多元化。除了利用宣传窗作宣传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图、文、声、像等手段加强对幼儿的环境宣传教育;向家长派发“爱护环境,同创绿色家园”倡议书;组织幼儿创作保护环境的宣传海报,带孩子到社区去宣传环保;开展“亲子同创环保口号”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创作一些环保口号进行宣传;还可以进行环保服装制作和表演、环保绘画比赛、环保知识竞赛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一个孩子辐射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把环境教育宣传工作推向更广更深。环境教育与幼儿素质教育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愿广大的幼教工作者都承担起培育绿色小公民的光荣重责,培育出具有良好环境素质的世界未来的主人,为地球缔造出绿色的明天!

作者:吴婉芹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培英实验幼儿园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幼儿园美术环境教育论文

内容摘要:

面向21世纪的幼儿教育,面临着如何把环境教育纳入现代科学教育,又

儿教育,面临着如何把环境教育纳入现代科学教育,又如何把握好幼儿环境教育特点,这些是值得我们讨论研究的问题。幼儿对于美术绘画活动具有极大的兴趣爱好。在绘画教育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正文: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之际,世界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绿色教育,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等观念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全球正掀起绿色浪潮,21世纪将是“绿色世纪”。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我国政府已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而环境教育则是贯彻落实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

爱因斯坦说:“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的生命,没有兴趣或丧失了兴趣,幼儿的知识获取和智能开发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也不例外,从培养浓厚的兴趣入手,在感兴趣的学习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幼儿快乐、轻松、自然地接受教育。所以,幼儿园应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力争把幼儿园建成培育绿色种子的摇篮——绿色幼儿园,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下世纪我国环境状况的好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进程,同时儿童环境意识的增强又会进一步促进当代成人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使整个社会形成良性循环。我

国是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民众的环境意识的提高,无疑对增强全世界人民的环境意识、改善全球环境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增强儿童的环境教育,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为热爱地球、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地球人”、“中国人”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

幼儿时期的儿童有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要把这样一个属于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展示给他们,就需要教师在复杂抽象的环境科学与轻松、形象的儿童活动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让幼儿对环境活动产生兴趣,在兴趣活动中加深对环境教育的理解及它的重大意义。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对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个崭新的课题。下面谈谈我在教育中的一些尝试与体会。

一、多角度渗透环境教育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它们对于渗透环境教育各有所长。

1、在绘画课中渗透环境教育。

首先,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绘画《家乡的小河》这一课时,我准备了这样一张画。画的内容是:在一条小河里,河水乌黑乌黑的,河上还飘着一大片污物,散发着一阵阵恶臭,一群群鱼儿在水中痛苦地挣扎着。看完这张画,我提了一个问题:“鱼儿为什么在痛苦地挣扎?”学生们都抢着回答:“因为河水被污染了,鱼儿不能呼吸,快要死掉了,所以鱼儿在痛苦地挣扎。”通过对这幅画的欣赏,让幼儿知道小鱼喜欢生活在清澈的水里,如果水被污染了,鱼儿就会死去,只有我们不向水里乱丢乱倒脏物,保护好水的清洁,这样才能让鱼儿有美好的生活环境。通过这堂绘画不仅使教学目的达到,并增加了幼儿环保意识和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其次,我们进行绘画教育不仅仅只是通过绘画课、各种的绘画主题活动也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加之环境教育的渗透,更能使绘画主题活动变的丰富多彩。

如,开展环保主题画展“美丽的春天”“小鸟的乐园”等通过幼儿的想象、创造,采用剪、贴、画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内容表现人物、风景、花鸟的不同,使主题画展表现形式多样,在描绘春天万物、红花绿草、蓝天白天,表现大自然美丽风景,鸟儿欢快、自由飞翔、茂密森林、鸟雀共鸣的同时,环境教育就渗透在了其中,并且使画面变的更加生动、多彩,充满生机。

开展“让未来的世界更美好”的幼儿想象画比赛,使幼儿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描绘孩子们心事的理想环境:地球是个绿色的大地毯,到处是万紫千红的鲜花。人们乘着绿色的宇宙飞船,飞向那遥远的星空,将每一颗星球都铺上了绿色,每天晚上,满天都是绿色的星星。

再者,还可利用绘画课中的写生课渗透环境教育。写生课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绘画形式,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倾向,我经常带小朋友们到外面去欣赏感受美丽的风景,知道美丽的环境能促进人们的健康,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但同时他们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的存在,如乱丢垃圾、砍伐树木、工业污水、烟囱冒黑烟等与自然境致极不和谐的景象。通过直观的对比感受,使幼儿主动意识到创设一个美丽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幼儿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2、在手工课中渗透环境教育。

手工课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既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又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在手工课中渗透环境教育,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手工课中的《纸盒沙发》、《撕纸画》、《蛋壳拼贴》、《瓦梭纸贴画》、《树叶贴画》等等。在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利用废物,变废为宝,并使幼儿亲身感受废物利用的乐趣,有最初的成就感。同时教育幼儿不应随意乱扔垃圾,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在美术欣赏课中渗透环境教育,也能起到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专题美术欣赏中有许多课题,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非常有利。教师可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有关环保的作品,如《画家笔下的动物》、《大海的歌唱》、《美丽的天空》、《收获的秋天》等等,既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受到了美的熏陶,又激发了幼儿的环保意识,这对从小培养幼儿保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美术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美术教学和环境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恰当的,有机的,不能生搬硬套。美术教学和环境应巧妙地融合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它是一个整体,不能将这两方面分裂或对立起来,应是让小朋友在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

2、注意不应反客为主。美术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和单纯的环境教育课,环境教育仅仅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方面,是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进渗透这种教育。如果把环境教育的时间花得太长,就可能完不成其他的教学任务。所以在美术课中应把握准教育的时机和时间的长短,不应喧宾夺主。

3、将教师教育,幼儿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三种教育形式巧妙的结合起来。在环境教育中,教师的教育仅仅是一个方面,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还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环境知识素材,这样才能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在课堂中让小朋友把自己收集的环境知识讲出来,又可起到相互教育的作用。这种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形式,往往比教师的教育效果还要大。三、初具成效

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增强了环保意识,他们不再让爸爸、妈妈买青蛙吃;看见爸爸、叔叔吸烟,会主动表示“吸烟会污染气候,有害健康,你们不要吸”。他们还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节约

用纸;把可再生利用的垃圾堆放到一起等;有的还会利用易拉罐、纸盒等制作一些玩具,并带到幼儿园和同伴一起玩。在外出游玩的时候,幼儿都能自觉的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摇晃小树、不折树枝、不摘花草等等,环保意识和行为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21世纪已扣响我们的门环,我们的地球能否在21世纪永葆绿色的青春,取决于今天孩子们心灵绿意的深浅。知识就是力量,绿色的知识就是绿色的力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我们应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时代的发展,把课堂中落实环境教育这项工作做好。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而积极行动,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为我们的地球缔造一个绿色的明天!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幼儿环境教育的途径

1.创设种植活动的环境,激发幼儿关注环境的兴趣

(1)用记录本吸引幼儿关注植物角。由于幼儿对植物角的兴趣平平,我特地设计了一本“种子在发芽”的记录本。幼儿可以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将植物的变化情况一一记录在册。渐渐地,这一记录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对植物角的关注度,还让幼儿逐渐学会了观察事物,学会了用文字记录事物的方法。记录过程中,幼儿每天会去观察、照顾植物,慢慢地,他们体验到了照顾植物的辛苦,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更感受到植物生长的喜悦、成功以及来之不易。

(2)墙面布置使幼儿了解植物生长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我们利用教室周围的一切空间,以科学性、趣味性为前提,使幼儿通过看、听、做等各种形式接触到植物。如“种子的秘密”,通过将植物的种子一一呈现,使幼儿能在种子发芽后比较它们的茎、叶的区别。小班阶段的拟人化种子,使幼儿对原本陌生的植物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好奇感,并对种子有了一定了解。到了中班,可以开展各种观察和小实验活动,比如“水到哪里去了”,使幼儿发现植物和人一样也需要喝水,并了解植物怎样才算喝饱了水“;比比谁的种子先发芽”,则激发了幼儿照顾植物的热情。慢慢地,幼儿会发现植物生长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孩子们关心、热爱环境的情感油然而生,环保意识也随之增强。

2.增强幼儿参与植物角的自主性,提供与环境亲密接触的机会

适时增强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自主性,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于植物的探索欲,也增进了幼儿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亲密关系。

(1)让幼儿成为植物角的建设者。幼儿对事物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一旦给幼儿自主选择参与的内容,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如鼓励幼儿将家中的植物放入植物角种植;让一名或几名幼儿合作照顾一种或几种植物,比比谁可以让植物生长得更好。当植物角经过了幼儿的亲手建立,自然会成为他们心中最美的亮点。

(2)让幼儿决定观察和管理的方式。可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植物,主动去探索,增加幼儿的见识。如让幼儿在管理植物的过程中,逐渐了解植物发芽需要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管理和照顾,真正成为植物角的主人。

(3)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幼儿真正的探索和学习,是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始的,活动中,教师应自始至终给予积极的关注。如在幼儿遇到问题,不能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解决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与引导。

3.家园协作丰富幼儿对植物、自然的认识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活动的主要范围,只有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形成健康和谐的家园大环境,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家长除了为幼儿园送来种子、盆栽等丰富的植物,还需要成为幼儿最好的环保教育课外辅导者。

如今的植物角,已不再是单纯的青青绿绿的小天地,它蕴含着孩子们共同关注的环保问题,并有孩子们通过观察收集到的信息,以及植物生长的记录。通过对植物的爱护行为,通过对环保意识的培养,幼儿还懂得了如何学习、如何探索、如何面对挫折,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态度,获得了更多发展自己的机会。

作者:周琴 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阳山花苑第二幼儿园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对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加强

一、提高家长的环保意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教育孩子爱护环境,就要提高家长的环保意识。我园每学期都设有家长开发日,在这天有意识地安排环境教育课,如“爱护花草树木”、“文明出行”、“垃圾分类”、“文明交往、不大声喧哗”、“节约用水”等。家长开放日成了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日,为教师对孩子环境教育活动的交流提供了机会。我园向家长派发了宣传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环境保护局有关环境教育文件精神的一封公开信。在幼儿园网站挂出《自然资源》、《大气污染与全球问题》、《城市噪音污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等环境教育宣传资料。运用幼儿园的宣传橱窗、板报张贴我园的环境活动照片,公布幼儿园创绿计划,展示环境教育的成果。我园的家长学校还请了广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的专家、本园家长学校的名誉校长李青叶对家长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教授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用电、回收资源、减低能源损耗的方法,使家长知道在幼儿的每个年龄段应进行什么样的环境教育,并明白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环境教育老师。还向家长发放了环境教育知识问卷,了解家长对环境教育的认识。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教育,使家长深刻领会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的创绿意识。有了家长的理解支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就形成了合力,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把环境教育引向家庭

幼儿园教育孩子爱护环境责无旁贷。家长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与家庭一起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园把环境教育引向家庭。幼儿园开展了资源回收再用活动。在幼儿园内设点分类收集无毒无害的废旧品,让幼儿从小养成一种不浪费的习惯。在“世界环境日”开展“以废变宝,变废为美”的亲子废旧料手工制作活动,办用废旧料制作的教玩具展览。我园还把收集到的废旧品交到废品回收店,用所得资金购买种子和饲料,让幼儿在“种植园地”和“饲养区”感受种植和喂养的乐趣。各班都有“种植园地”,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瓜果,亲自浇水、施肥、除草,每天观察蔬菜的生长过程,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爱劳动的习惯。我园还让家长和师生一起收获蔬菜,在种植园地现场烹饪,共同分享劳动成果,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经常听到家长的抱怨:为孩子买了玩具,没多久孩子就玩腻了,好好的玩具堆放在一起,真可惜!无疑,这极不环保,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为了拯救这些堆放着的玩具,我园每学期开放一次跳蚤市场,让家长亲自带着孩子把自己孩子玩腻了的玩具带来相互交换。这样,各取所需,既为家长节省了买玩具的开支,大大提高了玩具的使用价值,也使孩子高兴,更直观地让孩子学习节约资源,提高了孩子的环保意识。

三、把环境教育带进社区

发挥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很重要。如果能让一个孩子牵动一个家庭,让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让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保护环境就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市民的自觉行动了。我园把环境教育带进了社区,促进环境教育幅射作用的形成。结合环境保护节,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环境保护活动。例如,“植树节”在幼儿园所在小区组织亲子植树活动;在“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水日”等节日到来的时候,采用板报宣传、发宣传资料、文化广场活动等形式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家长和孩子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向幼儿园或小区赠送小盆景,爱绿献绿已成为家长和孩子的自觉行动。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环境教育网络,通过各种有益的活动向家长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例如,发给家长“保护环境的倡仪书”,让家长参加“保护环境知识答卷”,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和社区的环保活动。通过活动,加深了家长、社区群众对环保的认识,发挥了幼儿园环境教育对家庭及社区的辐射作用。在“六一”儿童节、“世界环境日”期间,我园主办了幼儿园与黄埔区环保局、鱼珠街和社区居委会联合举行的“庆六一,讲环保”大型文艺表演活动,在社区积极宣传环保。这次活动在社区反响强烈,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得到了领导和社区的认同。发动老师、家长与孩子充分利用废旧料制作各种教玩具,进行室内外的环境布置,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我园经常开展家园废旧料制作展览活动,中秋节把幼儿园布置得美轮美奂。使幼儿园焕然一新的花灯,就是亲子齐动手制作出来的。这些花灯让路过幼儿园的群众为之注目,发出赞叹。我园把一些手工制作送到社区文化站和亚运村展示,把环保教育成果在社会上展示出来。

四、让环境教育促儿童成长

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在环境教育中,幼儿园变美了,孩子懂事了。”我能深切地感受到这质朴的语言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在我园回收的《环境教育活动反馈表》中,大多数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中能主动地向家人宣传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擦拭地板,用洗过菜的水浇花、冲厕所,出门要关灯,垃圾要分类等。在环境教育中,幼儿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园再也难见有乱丢、乱吐、大声吵闹、摘花草树叶、洗手后不关水龙头的现象发生,孩子们都有爱惜粮食、节约用纸等环境保护意识。这让我明显地感到,幼儿园已经初步营造出良好的环保氛围,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开始逐步形成。几年来,我园老师带领着幼儿积极宣传环保,在把环境教育带进社区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幼儿舞蹈《给你一片绿》在黄埔区庆“六一”环保活动表演中获得一等奖,这个节目代表黄埔区参加广州市舞蹈节比赛获二等奖;幼儿节目《花仙子》参加黄埔区“让绿色文明走进校园”表演受到好评;利用废旧料创编的幼儿时装表演《我是地球小主人》参加黄埔区幼儿环保文艺比赛获二等奖,并被推荐参加黄埔区文化广场表演;幼儿舞蹈《熊猫宝宝》参加黄埔区第八届舞蹈节比赛获得三等奖;家长、师生同台表演的《黄埔春早》环境教育节目,参加黄埔区环境教育专题比赛获一等奖;幼儿园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开展教学改革的《环境教育》课程被评为黄埔区优秀课程,获得广州市环境保护教育中心拨款扶持;幼儿园被评广州市“无吸烟”单位,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黄埔区安全文明校园。

五、结语

在幼儿园实施环境教育,应发挥家园的合力作用。通过老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卫生、爱花草树木、爱惜粮食、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者:陈英单位:广东省广州市黄埔鱼木实验幼儿园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幼儿环境教育的措施

一、领域挖掘

为了让孩子懂得“爱”与“被爱”的双重情感体验,我们开展生态体验教育活动:“做蛋宝宝的爸爸妈妈”,电视台、广播电台都做了报道。活动为五个小活动,渗透五大领域,科学活动:认识蛋宝宝;美工活动:打扮蛋宝宝;社会活动:给蛋宝宝看病;语言活动:做蛋宝宝的好父母;健康活动:照顾蛋宝宝;最后我们进行谈话活动,让孩子进行反思性表达活动。

二、亲近自然

我国著名学者、自然之友主席梁从诫先生曾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中说:“没有孩子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护野花和小鸟,如果他们漠然,那么现代都市生活对童心的歪曲,孩子们亲近自然,在大地尽情游戏,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是为了环境教育,而且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与陶冶。”工作中,我们解放幼儿的时间、空间,让孩子用激情拥抱自然。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认识自然,用心灵体验、感悟自然。自然中,小草有生根的土地,花儿有开放花蕾的空间,鸟儿有歌唱的平台,孩子也有了放飞心灵的时刻,他们扑进自然的怀抱,和各种生命打成一片,认真地观察昆虫,用泥土为蚯蚓盖房屋,拯救小沟沟里的蝌蚪,倾听花儿的言语及树叶的吟唱,感受着自然万物中一切鲜活的生命形象。我们遵循生态教育理论,认真挖掘自然中的教育因子,着力培养孩子强健的身体和完善孩子的人格。每年的登山活动、春游、秋游,我们不断扩大教育的内涵,灵活运用多种活动形式、增加活动难度,让孩子得到丰富的体验,以培养多种能力。登山时,孩子们你拉我、我推你;过小河沟时,男孩拉女孩,大的牵小的。他们那么认真、那么负责,人性中的善良熠熠生辉。

三、节日主题活动

我们除了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环保教育内容外,特别在国际国内一些主要的,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里,更积极地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一年中,有很多环境节日,如何深层次挖掘教育资源,让每个节日都闪光,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也是教育者应该深思的问题。在3月12日植树节活动中,我园组织了“小手牵大手,共同植树护树”活动。孩子们把自制带有文字和图案的卡片挂在小树上,如“请珍惜一片绿”、“我要发芽,别动我!”等,通过劳动实践让孩子明白人与万物息息相关、共生共荣的关系,以及环境人类生存的意义,从而使孩子对自然产生崇敬心理、仰慕之情。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里,我们举行了“争当绿色小卫士”系列活动。孩子们手拿“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小旗,远足到公园。通过活动,家长也深深地认识到了“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整个活动真正起到了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作用。我们还带领孩子们将关在笼中的小鸟重新放回到自然的怀抱中,激发了幼儿爱护小鸟的情感,并让幼儿们知道小鸟是我们的朋友。

四、习惯的养成

英国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洛克说得好:“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良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丑恶的习惯会把人引向痛苦,甚至毁灭。幼儿可塑性大,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马卡连柯说:“再教育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多的知识,更高的忍耐。”的确,一个人要摆脱陈规旧习比建立新的常规和习惯要花更多的时间。我们教育孩子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观念,他们在日常洗手时会将水龙头关紧;喝水时不把水洒在地上、衣服上;回到家里会告诉家人在洗脸、刷牙时让水龙头开小点,垃圾要放到指定的地方;叫爸爸、叔叔、爷爷等不要在幼儿园吸烟以免形成污染;喝完饮料的塑料瓶会叫妈妈帮忙洗干净收集好,用收集好的塑料瓶做个有趣的玩具。

五、家园互动

有人说“摇动摇篮之手是推动摇篮之手。”还有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操在母亲之手。”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摇篮,家庭生活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注重把环境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以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认识特点为依据,根据互动原理,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直观、有趣、积极、愉快的活动中主动活泼地接受教育。如在垃圾分类的活动中,在幼儿了解了一些关于垃圾的知识后,我们再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如何做好垃圾回收工作,以减少垃圾,保护资源。首先,我们要求幼儿与父母在家中进行调查,注意在家中扔垃圾的情况;其次,由教师引导幼儿拟订出在家设环保箱、垃圾箱,回收可利用垃圾,定期送回收站等方案;最后,鼓励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幼儿园、家庭、社区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活动。

此外,组织丰富多彩的家园环保活动,如“巧用废旧物”、“清山、绿水、蓝天亲子环保画展”、“绿色行动、家庭植树”等活动。幼儿在这种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大大提高了参加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产生了互动的教育功能。

作者:徐秋艳单位:驻马店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幼儿环境教育的探讨与实施

1、实施幼儿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孩子的年龄是三——六岁,由于三到六岁幼儿心智发展不成熟阶段,对事物的理解判断能力有限。那么,对幼儿的环境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必须相辅相成地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幼儿环境教育的综合效应,实现幼儿环境教育的整体目标。2.1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掌握环保生态知识是环境教育的前提。幼儿园中以认识自然环境和动植物为主,自然环境是由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各种最基本的自然条件组成的,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离开了它就不能生存,地球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命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必要保证。人类总是在自然的一定范围内,与一定种类的动、植物、微生物通过各种方式彼此联系、互相依存,构成生态系统。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因素很多,它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生存空间构成极大的威胁。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掌握必要的生态环保知识,这些是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的前提。

2、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选择内容是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3—6岁幼儿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直觉行动思维优于逻辑形象思维,也由于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可塑性强,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极易在幼儿园养成。因此,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目标中,更重要的应是对幼儿情感萌发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幼儿期能发自内心地真诚去爱这个世界,并用力所能及的行为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客观分析幼儿的认知及社会性特点的基础上,就可以有目标地选择环境教育内容。环境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环境教育强调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的联系,主张用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观点看问题,因此环境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

3、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保障。

3.1主题教育活动。依据幼儿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大自然时序特征,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善待环境、保护环境等不同的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类型的系列化环境教育活动。如在大班教育活动《小水滴的旅行》中,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水的三相变化及水与人们的关系。激发他们对水的兴趣和探求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强化幼儿保护、合理利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在教育活动《不要污染空气》中,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空气环境的变化。初步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与危害和掌握使空气清新的几种方法。通过一系列环境教育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保护技能,进而不断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2养成与随机教育。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幼儿期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键期。因此,在幼儿生活常规的养成教育中引入环保行为教育内容,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环保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同时,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教育契机。教师应有高度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点滴小事,进行随机适度的教育,并取得实效。如带幼儿外出,听到工厂机器的隆隆声和马路上来来往往汽车的喇叭声,幼儿纷纷说“吵死了”,我就抓往有利时机告诉幼儿噪音对身体的危害,让幼儿亲眼看到烟囱里冒出的滚滚黑烟,工厂排出的废水造成大面积水域长满层层藻类及漂浮在水面上数不清的小死鱼,幼儿纷纷掩鼻并流露出伤心难过的表情。一堂生动有效的课来自于随机教育,幼儿马上明白,不乱排废水、不乱扔垃圾有利于水源的保护,更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3.3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所以生态教育与幼儿园、班的环境影响密不可分,幼儿园应创设一个绿、美、净的大环境,同时创设科学与艺术的气氛和健康和谐的愉快人际氛围。班内应布置一个环保活动区,让幼儿在内自由探索、愉快交流,去充分感知体验地球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怎样废物再利用?怎样关心帮助小动物?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做?使幼儿在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经过几年的探讨,我们摸索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幼儿环境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幼儿的环境意识和行为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杨正荣单位:河南省南阳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管理计划

一、目标任务

1.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进一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环境教育普及率达100%。

2.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年新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学校(幼儿园)35~40所,市级以上绿色学校(幼儿园)的普及面达90%以上。

3.完善学校环境教育管理机制,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加强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市教育系统年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和督促各校深入贯彻国家环保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环发〔〕60号)和省环境保护厅、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民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环发〔〕27号)精神,全面落实《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不断完善环境教育管理机制。环保和教育行政部门把推进和指导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和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实施全民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二)健全工作机制

各校在市教育系统年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部署环境教育的工作任务,研究和解决环境教育的具体问题,组织和指导开展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活动。要进一步增强环境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认识和加强环境教育,做到教师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和评价落实,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形成学校环境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营造浓厚氛围

结合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和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今年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型校园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和《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各校要设立环境教育宣传专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系统介绍和宣传环保知识。教育局利用教育信息网开设“环境教育”专栏,交流和介绍学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及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动态和经验,开展各类环境教育主题宣传活动,推进环境教育和生态市、环保模范市创建工作。

(四)落实课程课时

各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将环境教育有机地列入学科教学计划,各科教学要结合环境教育内容,尤其是要结合环境教育的热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环境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实施学科渗透切实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中小学要结合实施新课程,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校的环境与资源管理、社区和家庭环保实践活动等各种教育途径,采用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和智能发展特点的形式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每学年环境教育达12课时以上;各幼儿园要结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的环境情感和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为重点,开展环境教育,营造氛围,寓教于乐,培养爱家园、爱生活的情感和习惯。

(五)开发校本课程

各校要结合实际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生态知识和环保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的社会实践课,高中要开设环境教育选修课,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小学和初中要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开发环境教育内容,提高环境教育实效。各校要努力把环境教育和实践从学校引入家庭,使一个孩子影响一个甚至更多的家庭,把环境教育和实践带进社区,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要整合社区具有地方特点的环境教育资源以及环境教育阵地,组织力量开发和修订教师易教、学生易学、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并有效地付诸实施。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校(园)本课程的开发和环境教育的教科研工作,教研科研部门在指导课题研究时,要注重环境教育课题开发,促进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与地方性课程、校(园)本课程相融合;环保部门配合教育部门将普及和深化学校环境教育、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行动、环保公众参与等列为重点科研项目。

(六)扎实开展活动

1.榜样示范活动

各校要面向教职员工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以身示范的自觉性。以促进改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激励教职员工从身边事做起,宣传和推介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从节水、节电、节约纸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循环利用、控制环境污染等方面做起,因地制宜地开展专项主题活动,切实增强环境意识和环保能力,形成良好的环境教育氛围。

2.节日教育活动

各校要结合有关环保教育的节日(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世界水日、地球日、国际臭氧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组织大型宣传、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实践课、节假日到周边社区参与环保宣传、开展环境调查等环保公益活动。

3.环保主题活动

教育局将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上半年开展“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参加生态文明·节能减排全国小学生环保知识网络竞赛、全市中小学生环保作文竞赛系列活动等,下半年组织环境教育赛课和优秀教案(课件)评选等活动。各校要在广泛开展好有关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环境教育方式,拓展环境教育途径,充实环境教育内容,丰富环境教育活动,完善环境教育评价,提高环境教育实效。

4.绿色创建活动

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按照国家、省“绿色学校(幼儿园)”评估标准,确立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的工作目标,普及“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工作。要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环境教育管理模式和切实可行的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的运作机制。要做到环境教育全面普及,学科教学全面渗透,形成浓厚的环境教育氛围,师生环境意识强,形成学校课内外、校内外的环境教育活动体系,师生参与程度高。注重对已确认的绿色学校的提升工作,着力推动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各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和长效管理。

5.业务培训活动

组织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学校相关科室负责人、骨干教师参加环境教育、绿色学校创建业务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环境素养、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教育能力,把环境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之中。各校要充分发挥外聘环保专家、领导和辅导员的指导作用,利用培训、讲座、研讨、辅导、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教师环境教育能力和师生环保意识的提高。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剖析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工作的思路论文

摘要:幼儿是未来地球的主人,从小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很有必要。及时地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从而逐步养成幼儿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习惯。

关键词:环境教育;养成;共育

学龄前儿童最容易接受新知识,可塑性最大。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容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保护环境的种子,使其从幼年时代起就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关心这个世界。

一、美化环境,建立一个绿色的儿童乐园

心理学、生态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我园致力于为幼儿创设与环境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努力为幼儿营造环保教育的良好氛围。由于我园面积较小,我们就因地制宜,在教室前的小园里种上花生、葱、蒜等,让幼儿观察其生长过程;充分利用走廊和墙面,布置优美的寓意深刻的环境,让幼儿从环境中受到教育与熏陶;并在教学楼前种上花草树木,走廊两侧培养绿色植物,还特意为各班设置种植园地,让幼儿在种植园观察种子生长发育需要的自然条件,感知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现在,绿缎般的草坪伴着花红叶绿的果树,各色鲜花散发着阵阵幽香……环境的现代美感与园内绿化、美化都充分发挥着环境对幼儿的美的熏陶和潜在的环境教育的作用。

二、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多年以来我园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在教学中、在一日生活中、在常规培养中、在游戏活动中都渗透环保教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掌握一些浅显的环保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在各科教学中渗透

在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不能单独设科,更不能枯燥说教,而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在原有的教材基础上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在艺术活动中,也能充分体现环境保护教育思想。

(二)在一日生活中渗透

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发生着关系。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要求幼儿轻轻地搬动桌椅,轻轻地走路;要节约用水,爱护图书,不涂画墙壁等。对幼儿的日常行为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游戏中渗透

环境保护教育还可以结合幼儿爱唱、好动、喜欢游戏的年龄特点,把环境保护教育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如通过表演游戏“大树爷爷笑了”,让幼儿在表演中领悟植物与人的关系。此外,还结合环境保护教育的有关内容设计和编制各类游戏,如科学游戏“空气变脏”,体育游戏“植树造林”,表演游戏“可恶的黑烟怪怪”“动物医院”,音乐游戏“小青蛙”,等等。

三、培养幼儿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幼儿懂得了水是珍贵资源后,洗手时知道把水龙头开小,懂得随手关紧水龙头,还知道保护水源的清洁,不往水里扔垃圾杂物;懂得爱惜粮食,吃饭时不掉饭;懂得不随地乱扔垃圾,学会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爱护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外出游玩时,幼儿能把果皮、饮料瓶扔进果皮箱,不采摘路边和公园里的花朵,懂得爱护公共设施。在幼儿园里我们要求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边行走,并且养成说话轻、走路轻、做事轻的良好习惯。环保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知道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四、家园共育,培养环保小卫士

在开展环保教育中,我们还积极争取家长们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如发动家长和我园小朋友一起开展变废为宝教玩具制作的活动,让家长认识到活动的目的就是为培养幼儿节约资源、废物利用、减少垃圾的环保意识。让家长与幼儿都获取了大量的环境保护的感性知识,进一步加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落实在行动上,铭记在心中。家长们都能愉快地接受并十分欣赏幼儿爱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给我们的环保教育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今及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维护和发展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下世纪我国环境状况的好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进程,使整个社会形成良性循环。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面向21世纪的幼儿教育,面临着如何把环境教育纳入现代科学教育,又如何把握好幼儿环境教育特点,这些是值得我们讨论研究的问题。幼儿对于美术绘画活动具有极大的兴趣爱好。在绘画教育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关键词:幼儿绘画教育环境发展

学科课堂是幼儿园教育的主阵地,在环境教育中这块主阵地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我们要重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挖掘教材内容,有机渗透环境教育,让幼儿幼小的生命在学科课堂学习中浸染绿色。

1、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种教育,是证明环境价值和澄清概念的一种过程,是培养人们具有理解和评价人、文化及其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它也包括要人们遵循为保护环境所作的决策及行为准则的教育。

2、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幼儿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绘画《绿色呼唤》这一课时,我准备了两张画。第一张画的内容是:一座城市座落在风景优美的大自然里,上面飞着一群快乐的小鸟,树林里有很多的小动物在快乐的生活着。让幼儿体味大自然的色彩美。看完这张画,我提问:“你们喜欢这儿吗?看了这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小鸟和动物们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孩子们都抢着回答:“喜欢!因为那里风景很漂亮,有很多很多的树和小草,所以小鸟和动物的都很快乐。”接着,我又出示了第二张画,画面上有许多树桩但没有一棵完整的树,树桩上生出一些嫩绿的小树叶,眼里充满了无限的惆怅,上面飞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它们正在伤心地流着泪,似乎在乞求、呼唤着什么?整座城市变得很茺凉。看完这张画,我问:“小鸟为什么会这样伤心?动物们为什么都不见了?”孩子们都抢着回答:“因为树都被砍光了,小鸟的家没有了,所以小鸟很伤心,动物们都不喜欢在那里生活了。”我又问:“你看到这幅画是怎样想的?你会怎样做?”“我们要保护植物,保护动物。让美丽的景色、可爱的动物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对,这就是我们的呼唤,绿色的呼唤!让我们和动植物们一起大声呼唤吧!“保护生命,保护绿色。”小朋友们都有点坐不住了,个个都想为这张画添画些什么。通过这两张图片的欣赏,使孩子更加形象更直接地了解环境的重要性,以及鸟护树,树养鸟的道理,从而使幼儿懂得了保护树木,爱护鸟类是多么的重要;使小朋友们主动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将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以此从小激发他们的绿色意识,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幼儿主动意识到创设一个美丽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孩子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3、美术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培养学生从艺术角度考察和理解环境,引导和启发幼儿对艺术所反映的主题产生一种情感体验。还可以通过作品本身的艺术感染力促使学生对周围环境和大自然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从而最终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老师组织幼儿画一些有关保护环境的漫画和宣传画,在学校里进行展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现成教材,进行渗透教学,让幼儿在外作画(绘画过程)中得到环境教育的内在感染和感受。例如:教师通过展示由电视上《环保万里行》的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的资料片段,或者图片投影、幻灯的形式等等,让幼儿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然后教师可以告诉幼儿:“面对环境污染,你会怎么做?”、“我们需要不需要保护环境?”、“如果今天我们放弃保护环境,会造成今后怎样的后果?”……

4、美术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的解决方法(这两点过于简单)

利用各种全国性的、国际性的环境保护日,组织广泛性的美术活动:如现场作画、专题性环境保护书画展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除了能展示自己的绘画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趣味性、有益的、有创造性的、快乐的美术活动,更直观地感受到环境保护地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参与全国各级各类的环保绘画比赛,让学生了解环保是国策,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了解和重视地,并且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21世纪已扣响我们的门环,我们的地球能否在21世纪永葆绿色的青春,取决于今天孩子们心灵绿意的深浅。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增强了环保意识。这样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4.1、幼儿园美术教师人人都做环境教育的带头人

在自己任教的学科中,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渗透环保的内容。每位教师须在每学期的教案中选择一份最能体现渗透环境教育的教案参与园内的评比,并根据评比结果进行奖励以调动教师积极性,牢固树立渗透意识。

美术教育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并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美术实践活动,学生更能直观地、形象地、具体地、潜移默化地得到一种由完全说教所无法感知的教育。它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化的动态、形象化的思想,向学生传递环境保护的信息和重要性,无疑比来自于语言的说教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在课堂的美术教学中,在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中,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且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做好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从小做起、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4.2、幼儿园开设环境教育的园本课程,让幼儿自主选择

利用环境教育课积极开展“六个一”社会环境实践活动:读一本环保书籍、画一幅环保画、讲一个环保故事、提一项环保建议、搞一项环保调查、做一件环保实事。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下世纪我国环境状况的好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进程,使整个社会形成良性循环。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在21世纪幼儿美术的教育,面临着如何把环境教育纳入现代科学教育,又如何把握好幼儿环境教育特点。幼儿对于美术绘画活动具有极大的兴趣爱好。

知识就是力量,绿色的知识就是绿色的力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我们应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时代的发展,把课堂中落实环境教育这项工作做好。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而积极行动,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为我们的地球缔造一个绿色的明天!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基于游戏的幼儿环境教育

日益频发的环境灾难一次次给人类敲响警钟,促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反思已有的生存模式,开始广泛重视环境问题,试图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成为21世纪的核心教育问题,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人们环境意识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进行环境教育过程中,不能单纯而生硬的给儿童灌输关于环境的知识,而是要把环境教育置于日常游戏和玩耍中,在这种愉悦的身心体验中让儿童感悟生命和自然的关系,激发儿童的环境意识。

一、进行幼儿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4~6岁的儿童处于“天真的自我中心”阶段,所谓“自我中心”,是指这一阶段儿童的情感和认知都只关注自我,以自我需要和兴趣为中心,思维刻板,认为每个人的情绪情感都和自己一样,自己就是绝对真理。但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实验对象是西方儿童,在我国儿童身上并不一定适用,根据学者的研究结果得知,我国4~6岁的儿童已经开始逐步处于“去自我中心化”的关键时期,儿童开始学习把自我主体与外界客体区分开来,学着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相协调,开始思考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这一阶段是儿童学会高水平移情的敏感期,“移情”即个体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感的情绪反应,是对他人内在状态的认知觉察。处于幼儿期的儿童自我情感控制能力很弱,需要依靠成人的正确引导和疏通,因此,这一时期是儿童情绪情感、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时期。如果儿童在此阶段对大自然的移情水平未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极有可能会发生两种情况:一是产生同情疲惫,表现为对大自然的冷漠对待;二是产生交往恐惧,表现为对待恐惧,害怕小动物。因此,儿童在幼儿时期最重要的是培养并巩固其热爱大自然的天性,对美妙的大自然的感悟力,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明确生命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性的,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教育的基础,要求培养儿童“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生活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进行幼儿环境教育的主要形式

游戏是一种自由的、随意的,可以给儿童带来轻松愉悦感受的活动。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超出儿童实际能力的、不能立即满足的愿望的时候,就产生了游戏,游戏的实质是情感的满足,儿童在游戏中表现高出了他们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福禄贝尔也认为:游戏源于儿童内心精神世界的需要,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情感的满足,因此,游戏是儿童的内部机制,是自愿和自我需要的活动。对于儿童而言,游戏就是工作,游戏使儿童可以有机会接触和探索所处的环境,他们会尝试扮演角色,练习从四周环境中观察到一些工作内容和技巧,从而发展其认识周围世界,与别人交往,表达和控制情绪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最恰当的方式就是把环境教育的内容融于儿童游戏中。在游戏和玩耍过程中,儿童可以直接参与到自然中,通过触摸、观察、倾听等各种感官体验直观地认识大自然,儿童的环境教育主要在以下几种游戏中进行:

1. 角色游戏:在此类游戏中,儿童可以尝试扮演着各种角色,比如说动物饲养员、园丁、宠物医生甚至环卫工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儿童亲身经历不同职业在工作中肩负的职责,在接触动植物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亲近不同的生命。

2. 扮演游戏:在此类游戏中,可以创设情景让儿童在拟人化的场景中扮演各种动植物,模仿动植物的行为和状态,在模仿的过程中,儿童通过生动的扮演可以对动植物本来固有的习性更加了解,从而提升儿童对动植物的喜爱度。

3. 结构游戏:所谓结构游戏,就是类似搭积木的游戏,给儿童提供充足的玩具和材料,让儿童通过想象对自己心目中的微型城市、社区、马路、商店进行设计布局,在整个构建过程中加强儿童对于人类居住空间的了解。在这种互动中,儿童可以思考怎样的居住环境更加合理,人类居住在怎样环境中会更舒服,学会欣赏自然美。

4. 户外游戏:可以组织儿童到公园等植物繁茂的户外环境中,设计一些小游戏,比如“森林探宝游戏”,让儿童去寻找事先藏在林中的动植物模型,在探寻的过程中可以让儿童学到一些关于动物伪装术的知识,体会到生态系统的奥妙。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类似“闭眼倾听”、“自然界的声音”等一系列游戏,儿童通过触、嗅、听、尝的感官活动观察各种动植物,倾听飞禽鸟兽的歌唱,呼吸新鲜的空气,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用心灵感悟大自然。户外游戏可以让儿童置身于环境中,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从而激发起其对大自然浓烈的兴趣。

5. 智力游戏:可以设计一些卡片游戏和竞猜游戏,让学生通过竞猜的形式认识不同的动植物,或者把不同的物种分类,或者归类食物链等游戏,学习到具体的环境知识,对生物多样性和再生、非再生资源等知识产生初步认识。

三、在游戏中进行幼儿环境教育的原则

1. 在环境中教育。4~6岁的幼儿正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儿童内部映像的形成都是建立在感知动作的基础上,儿童对他感知到的事物形成概念,随之促进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针对幼儿的这些身心特点,在幼儿的环境教育中,就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机会去接触自然界中的生命,幼儿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建造小小的生态园,种植植物、饲养动物,或者布置绿色教室,方便幼儿在事实生态环境中进行假装活动,加深直观体验,有效地进行渗透式的环境教育。只有让孩子回归于自然,在自然中游戏和玩耍,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建立和发展儿童热爱自然的天性,经过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

2. 教师的适时干预。仅仅设计有关环境的游戏让儿童参与并不是环境教育,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认知和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还没有具备足够的知识能够对外界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幼儿在进行游戏时就需要教师的干预,帮助幼儿形成环境意识。但是教师在干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的干预应该是适时的,在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应该选择恰当时机对幼儿进行引导,由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对语言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暗示的方式点拨启发儿童,引导儿童的思维和行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保证整个游戏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其次,教师应该教会幼儿选择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意愿以及其性格特征分配游戏角色,帮助幼儿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了解儿童对于游戏角色的态度,并且保证幼儿能有轮流扮演角色的机会。最后,在儿童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在尽量不打扰儿童做游戏的自然状态下,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动作以及其对待事物的情感态度,对良好的表现加以鼓励和表扬,让儿童体会到心理的满足,得到积极的发展,对错误的行为及时纠正,扼杀在萌芽中。

环境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公民教育,通过教育的途径,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从而从根本上保护和改善环境,解决环境问题,成为有利于全人类健康生存与发展的合格公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启蒙教育的幼儿教育,对个体性格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幼儿环境意识的启蒙,教会幼儿基本的环境常识,培养其对生命万物的热爱之情,增强其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使命感,发扬其喜爱大自然的天性,有助于个体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情感视角下的幼儿语言环境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然而幼儿时期对语言的学习是很敏感的至关重要的阶段,对于词汇量的储存非常快,内容非常丰富。幼儿语言的学习是日后参加学校的活动、学业完成和各种技能的学习的基本技能,是幼儿以后的健康成长前提条件。幼儿语言的整个教育活动中,注意老师的情感变化,使其在工作时的状态是积极向上,来带动孩子,进一步提高幼儿语言的提高和进步。这样看来,情感视角下的幼儿语言环境的研究对幼儿语言的提高非常的重要,本文通过对其研究分析提出一些措施。

关键词:幼儿 情感 语言教育 措施

1900年以后,人们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的学者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进行研究工作。1960之后,,在幼儿语言的教育研究中,全球国家得到了很大的推进,于此相关的面的研究也让学者对幼儿语言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转变了人们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传统观念,这些研究使幼儿语言的教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幼儿教育,幼儿语言的学习和发展决定着幼儿全面健康成长的综合能力。幼儿的语言是其参加活动、学校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技能的基本,使得幼儿有一个全面健康成长的开始。所有,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在学前教育行业中得到重视。情感角下的言语教育中需要解决的是幼师在和孩子交流时的情感通过外在的方式来体现。

因此,对于幼儿的语言,应成为学前教育界当前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情感视域下的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师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是由外在形式而表现出来的,在本文中主要从言语和非言语两大维度,主要包括言语、面部表情、体态语等几方面来分析阐述。笔者通过在班级进行观察与资料的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情感支持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情感视角下幼师的问题

1.幼师言语方面的问题

幼师的言语方面即幼师在和幼儿对话时的语言方面的情况,如幼师说话的快慢、声调以及声音大小等方面。目前幼师言语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说话音调不恰当,说话速度很快。

A.语调运用不当

语调是指说话时声音的高低。说话使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能充分表现语言的感情和活力。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幼师说话时候的声音是高低停顿,丰富多变的,这样能引起幼儿的关注和兴趣。在通过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的幼师在和孩子交流时语调方面做得不错。可是还有一些幼师在和孩子的说话时声音单调,没有活力。

幼师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要清楚,声音要和感情一起变化,讲故事而不是读故事,感情要丰富,语调也要丰富起来,这样才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是上面这个案例中,幼师在给幼儿讲故事时,声音表现很单调,几乎没有变化,让故事挺起来也不生动,所以不能吸引到幼儿的关注,不能集中精力在听故事上,最后于也不能体现讲故事的价值。上述案例中,当幼师问怎么以后两个农夫的时候,因为幼儿只是重复而没有回答幼师的问题,幼师通过提高自己的音量来管理幼儿,虽然维持了课上的秩序,却阻止了幼儿和幼师的产生交流,限制了幼儿主动发言的想法,让幼儿对参加活动失去了兴趣。

B.语速过快

语速是指讲话的快或慢。通常,每个人说话的速度均各不相同。但是对于幼师的工作的特殊件,语言教育是一门对幼儿语言进行的教育, 会被教育工作中的很多的影响。

2.幼师非言语方面的问题

幼师非语言方面是指幼师和幼儿在交往中除了语言方面的其他方面的交流方式,包括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方面。

二.情感视角下幼儿语言提高的措施

1.教师加强对幼儿语言教育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要成为一个专业优秀的幼师,对幼儿语言教育的理论知识要非常熟知,明白幼儿语言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方式,只有做到充分的理解才可以有能力做好幼儿语言的教育工作,。语言教育受到其目标、内容的限制,幼儿语言教育的工作方法根据其目标和内容来开展。所以,幼师在对幼儿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两点:

第一,全面深入的理解幼儿语言教育要达到的目的和教育的课程。在工作中,幼师应该依据幼儿的语言思维的成长,确定幼儿语言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根据其具体的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在幼师制定幼儿语言教育时候,重点关注幼儿成长阶段的教育目的来设计,了解幼儿发展的思维,重点关注目的的完成和幼儿语言学习的成效。

第二,根据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不同,幼师使用情感的变化开展幼儿语言教育工作。因为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幼师要充分明白幼儿身体和思维的发展阶段并了解不同年龄的不同特点,关注幼儿的动作发展。幼师在给幼儿讲故事中对幼儿提问时,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语速是否快慢、语调是否有变化,以此来开发每一个幼儿个体自身的潜能,促进得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并能关注幼师的提问,使得在语言教育的整个教育工作中生动活泼起来,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2.教师创设富有语言信息的学习环境,以“情”生发

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语言能力不断的提高,和周围环境的接触机会也越来越多,和成人的交流中,慢慢接触到周围环境对人物和事物的是否好坏和美丽丑陋的观点,幼儿的情感在慢慢生长,情绪越来越多变,比如在受到老师或者家长夸赞的时候就会很开心,在受到老师或家长训斥的时候就会很伤心等等。通过幼儿情绪变化的特性,幼师开展幼儿语言教育工作的时候,先给幼儿创造适合语言学习的环境,通过夸赞、表扬的情感来面对幼儿,使得幼儿能在一个积极语言学习氛中收获好的情感经历,通过幼师情感来带动幼儿的情感,使得幼儿对语言产生兴趣,并得到提高。

3.教师需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技能

A.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教育活动

幼师依据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来组织活动,通过多形式语言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使得幼儿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比如,通过游戏来进行语言的教育。幼儿在室外活动的时候,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说自己喜欢玩哪个玩具,并指导孩子表达为什么喜欢,比如幼儿说:我喜欢滑梯,因为高处滑下来很好玩等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语言的能力还开发了幼儿的思维潜力。

B.把握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充分挖掘动“情”点

教育专家指出一周是幼儿语言发展最快的重要阶段。这就要求幼师要关注这一阶段的语言教育,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的氛围。幼师要讲《冬天的故事》之前说:“冬天到了,屋外的天气、人、小树、小动物会有什么变化呢,看到这些就会知道冬天来了。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日常生活中什么发生变化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冬天来了。”幼儿们带着疑问听幼师讲完故事后,幼师再提问“故事中除了小树没了叶子,好多小动物都睡觉了,还会有什么变化呢?”幼儿就会结合故事里和生活中遇到的,回答出这个问题,有的孩子就会说“雪花飘下来了”。

C.加强幼儿在语言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把新学到的语言和已经掌握的语言结合起来。比如在幼儿讲《龟兔赛跑》故事,先让幼儿听,然后再要求幼儿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复述故事,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言语能力,又能让幼儿和朋友间的协作增进感情。

4.幼儿园要加大对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

幼儿园是除幼儿家庭以外给幼儿提供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地,幼儿园的观念对幼儿语言教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幼师的培训来培养幼师情感,提高幼师职业技能。

三.结论

幼儿语言对幼儿日后学习和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的整个教育体系中要得到老师和幼儿园的重视。本文通过情感视角对幼儿语言的提高作出了建议教师加强对幼儿语言教育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创设富有语言信息的学习环境,老师情感带动幼儿情感变化,另外老师还要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技能。

(作者单位:广西来宾政和幼儿园)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论幼儿环境教育探索

[摘 要] 本案例重点探索以课程实践为载体的环境教育方法, 研究“爱自然・爱生活”环境教育的教育环境、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资源、教育策略共四大方面的内容。“爱自然”是指引导幼儿亲近奇妙大自然,乐享户外时光。“爱生活”是指走进缤纷的生活,收获幸福时光。实现在和谐生态环境中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幼儿后继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关键词] 幼儿;环境教育;自然

近15年中,在经历环境教育的活动探索、师幼互动策略、过程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给了笔者幼儿园新的思考――如何推进环境教育与各年龄段核心经验的整合,确保课程平衡。从2015年起,在《指南》的引领下,以课程实践的方式,把多年环境教育素材融入园本课程体系,发动全员开展创造性活动,形成适合孩子、彰显“爱自然・爱生活”环境教育特色的园本课程实施方案,育景、育人、育心,把环境教育之路走得更宽、更远,为孩子实现快乐而有价值的成长。

“爱自然・爱生活”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核心理念,引领孩子在田园、家园、生态乐园中体验奇妙的自然,走进缤纷的生活。自然和生活是本课程的立足点。“爱自然”是指引导幼儿亲近奇妙大自然,乐享户外r光;“爱生活”是指走进缤纷的生活,体验幸福时光。关注生活小节,着眼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引导幼儿在生活自理、交往礼仪、自我保护、环境卫生、生活规则等方面的活动中,自主、自觉地发展各种生活自理能力,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理解、协作的快乐和重要,从而认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倾听他人的意见,关心和同情他人,表达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与现象的看法,逐步构建良好的个性基础。

主要的理论依据来源有:(1)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育要注重生活性、自然性、社会性、环境性、灵活性;(2)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3)苏霍姆林斯基 “亲近自然”的理念:自然的环境、自然的儿童和自然的学习;(4)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5)《指南》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等尊重儿童个体价值的原则。

一、创设教育环境

创设田园、家园、生态乐园的教育环境。

户外成田园,室内成家园,幼儿园成生态乐园,形成游玩、娱乐、科普、亲子的场地。

成田园:园中一条约1000米的田园绿道,沿途有每步见药的百草园、鱼花共生的荷花池、有兰苑、菜园、竹园、果园等庭院,经过草地、卵石路、泥沙路、树迷宫、树丛、凉亭、竹林、小桥、小溪等,有上百种本土草药和蔬菜,有树龄20多年的灌木、乔木、落叶树、常绿树近千株,随季节的更替,连成一条鲜活的生态教育链,让孩子进行野趣活动。

成家园:一是环境生活化,创设生活情境的活动区供幼儿活动,在模拟生活情境中学习“生活”,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活动中,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二是活动材料本土化。材料涉及幼儿生活的各方面,主要有自然、常见物品和废旧材料,收集后迁移使用或改造利用。大力推行“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实践,倡导快乐活动、绿色环境及随手可做的巧妙创意,营造了“乐、绿、巧”的家园文化。

二、建设“爱自然・爱生活”的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五大领域为基础,着眼生活和自然,让师生在田园、家园、生态乐园中体验奇妙的自然、缤纷的生活。

课程设置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板块,课程的基本活动有运动、生活、学习、游戏四方面的内容,指向一日活动;以主题活动引领,共有自选主题45个,其中大班12个,中班19个,小班14个。 主题源于贴近幼儿的生活和自然现象,不同年龄阶段的主题在纵向上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结合不同的年龄特点逐步扩大视野,让幼儿在已有的学习经验得到不断重复和提升,逐渐形成新的学习经验。辅助活动有节日娱乐、仪式教育、家园联谊、实践活动、表演活动等,落实在各周、月活动或学期活动。长期进行有序的生活常规锻炼,开展值日生、文明小天使、小主持、升旗手、小小志愿者活动,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与孩子一起走进佛山科学馆、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等,一同感受佛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传统习俗和孩子一起过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在元旦、六一节等开展节日娱乐活动;进行开学、升旗、毕业等仪式教育。课程涵盖了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各类活动中学习的实质。(见表1)

表1[体操、体育游戏、形体训练、器械运动、野趣锻炼、自助健身] [爱自然・爱生活课程板块设置] [基本活动] [辅助活动] [学习] [运动] [游戏(主题活动)] [生活] [活动] [集体活动] [个别活动] [角色游戏][运动游戏][智力游戏][结构游戏][音乐表演游戏] [节日娱乐][仪式教育][家园联谊][实践活动][周一欢乐时光] [远足活动][环境主题日] [盥洗] [餐饮] [睡眠] [劳动]

三、拓展丰富课程教育资源

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形成“奇妙的田园”和“缤纷的家园”两大主题的教育资源支持幼儿活动,引导幼儿在环境互动中进行探索和学习。其中“奇妙的田园”有庭院课堂、植物密码、小动物天地、沙水乐园4个系列。“缤纷的家园”有体现在区域和材料的趣味家园、文化和展示的创意家园、秩序和服务的自主家园、节庆和仪式的温暖家园4个系列。

四、实践“环境优化、程序化、游戏化”的教育策略

一是优化幼儿的学习方式。关注幼儿的经历和经验,解读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加强预设活动的有效性与趣味性,通过以适宜有序的活动组织形式,让孩子实践经历5种学习方式:自然和生活的体验方式、游戏和游玩的快乐方式、发现与记录的探究方式、分享与服务的合作方式,节约与创意的低碳方式,不断激发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

二是活动渗透,亲子陪伴,传递教育理念。长期在6个环境主题日,5个传统节日开展亲子活动(见表2),通过共同参与、学习、熏陶,培养一批能够深刻理解“爱自然・爱生活”精神内涵,支持课程的家长队伍,让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参与课程建设,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利于园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持续开展。

表2

[节 日 亲子活动内容 3・12植树节 观察:叶子的秘密 栽培活动:小苗伴我同成长 3・22世界水日 分享:一水多用 摄影:寻找常见水生植物 4・22世界地球日 实践:低碳生活 春游:动物我们的朋友 6・5世界环境日 手工:变废为宝 跳蚤市场:玩具交流会 9・14世界清洁地球日 大清洁:我爱幼儿园 展览:与一次性物品说不 10・16世界粮食日 光盘行动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展览:丰富多样的粮食 三八妇女节 插花:让生活多一些雅趣 户外写生 :发现生活中的美 元旦、新年 新年许愿、新年足迹 写春联、包角仔 元宵节 包汤圆 游园活动 端午节 包粽子 看龙舟比赛 中秋节 猜灯谜 做月饼 ]

五、培养“爱自然・爱生活”园本课程教育团队

项目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一体化,以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方式,进行理解课题、试验课题、完善课题、推广课题的培训,将教研能力延伸到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上。

(一)专家指引,理论支撑,理解课程内涵

本项目有幸得到各路专家的专业支持,指引着“爱自然・爱生活”的课程探索之路,他们深入幼儿园课程现场考察和调研,主持课程诊断与指导活动,确保课程发展的科学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其间集中学习本课题所借鉴的理论、实施原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课程论、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 “亲近自然”的理念等中外优秀的教育理论,让教师明白其理论对课程发展的作用;为教师订购了《优质幼儿园课程建设》《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回归生活:幼儿园教育活动案》等书籍供课程参考,为课程实践储备更多知识;为幼儿订购了《大自然启蒙教育书》《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亲亲自然(第二季)》(共40册)、《幼儿安全教育》(全8册)、《暖房子爱的故事口袋绘本》等书籍阅读。

(二)聚焦问题,分项研磨,试验课程项目

强化研究意识,着力推进小课题,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在3个年龄段开展了9个子项目的研究。

(1)培养幼儿爱劳动行为的策略研究;(2)幼儿种植活动策略研究;(3)生活化操作材料的实践研究;(4)户外音乐游戏的实践研究;(5)户外美工创作的实践研究;(6)开展草坪运动实践研究;(7)提升自我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8)开展自然游戏的实践研究;(9)创编植物儿歌的实践研究。

(三)汇编经验,接力分享,交流课程成果

本课程形成了一批凸显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汇编成“爱自然・爱生活”环境教育项目成果丛书:《幼儿园植物大家族》《幼儿园四季常见花卉篇》《幼儿园植物儿歌》《园本教参:亲近奇妙自然,乐享户外时光》《园本教参:体验缤纷的生活,收获幸福时光》《“爱自然・爱生活”教育论文集》《“爱自然・爱生活”活动方案和反思》。这些研究成果精彩纷呈,实用性强,全面而有重点地呈现整个项目在基于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的探索历程,积累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和课例,形成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园本化操作策略,对于推进园本课程的开发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016年2月26日,区教育局成功举办广东省《指南》实验区开题仪式,麦润兴园长作以构建“田园家园生态乐园环境教育”园本化课程介绍。课程展示有亮点、项目报告有特色,获得专家们一致高度的评价。

2016年3月17日,广东省教育厅在广州三寓宾馆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前教育实验项目推进会”,来自全省20个实验区、82个实验园的项目主持人及各地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共200多人出席本次会议。

2016年6月7日,笔者幼儿园承办了2016年禅城区“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第10场交流研讨会,与区内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一线教师共200多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研讨。活动精彩纷呈,反响热烈,特别是幼儿园温馨雅致的校园环境建设、功能齐全的教室活动区域布置、综合灵活的课程设置以及游戏化情境化的活动方式,都让来访者们眼界大开,印象深刻,收获良多。

20位教师通过12场活动,向2000多人次的幼教同行、家长分享课题理念,与共同体一起联动,开展了多样化的研讨活动,创设出一个个精彩、多元的教育实践现场,获得一致的赞誉。

六、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制定3个评价表,即每周的主题活动评量表、每月保教质量的评价表、每学期的幼儿发展观察记录表,定期反馈课程质量,完善教育策略

在2015―2016学年末,对800人次幼儿的自理能力、适应集体、交往合作、探索欲望与操作能力等10个方面的适宜度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各年龄段呈现85%以上的同一表征有小班10个、中班30个、大班37个,大致体现了每方面的有序发展,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提出的3―6岁幼儿在各领域的发展目标。“爱自然・爱生活”教育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幼儿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和协作的重要快乐;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幼儿“在自然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各类活动中学习”,实现在和谐生态环境中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景,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情境教学在幼儿环境教育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幼儿园,浙江 义乌 322000)

摘 要: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促进环境教育的开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文章分别对情境教学在幼儿园环境、幼儿家庭环境、幼儿社区环境中的运用策略进行研究,以提高幼儿环境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环境教育;运用策略;效果

幼儿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幼儿的环境情感、态度和价值,也就是要让幼儿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白如何与自然相处,从而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爱护自然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情境教学法是利用一定的生活情节和模拟的情境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既能突出幼儿的自主意识,也能确保通过形象、生动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容易在情境中产生内化行为,又由于幼儿成长的环境是多元的,所以,情境教学法要突破传统课堂情境教学的束缚,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幼儿的成长环境中,创设出新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幼儿环境教育的效果。

一、情境教学在幼儿园环境中的运用策略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幼儿园,教师要重视育人环境的创设,为幼儿的成长营造健康、向上的环境,从而让幼儿在情境中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在情境中无痕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并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首先,教师应当积极创设美的情境,让幼儿感受到美。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自然环境创设“我与小树做朋友”活动,让幼儿充分接触和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幼儿爱护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其次,教师要创设情境帮助幼儿学习。比如,创设实物演示情境,即向幼儿介绍某种植物,展示其鲜活的原貌,让幼儿感受、接触植物,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或者利用图画再现情境,通过绚丽多彩的图画增强幼儿的感知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季节开展相应活动。比如,春天到了,让幼儿亲自照料花草,通过松土、种植、浇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让幼儿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拓宽幼儿的视野。最后,为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在情境中加强与幼儿的互动,使幼儿融入情境、亲历探究。开展形式多样的情境教学活动,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教师应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及幼儿的成长心理,巧妙地设计各种情境,让情境教学释放魅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情境教学在幼儿家庭环境中的运用策略

家庭是幼儿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家长和教师要积极合作,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教师应通过家校互动活动让家长意识到家庭环境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并与家长积极交流创设健康家庭环境的方法,使家长能够根据自身条件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首先,家长要重视美化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做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只有良好的行为作风,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对孩子渗透行为习惯教育。比如,当幼儿不注意节约用电时,家长要积极引导,采取温和的态度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进行教育时,家长要避免采用说教的方式,以免幼儿产生厌烦情绪。以家庭环境为教学情境时,家长和教师的配合非常重要,教师要通过全方位的沟通辅助家长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建立起完善的家庭教育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向家长普及环境教育的内容、目标,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教师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比如,教师开展旧物利用活动时,家长要为幼儿提供一些基本的废旧物品,并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够加强亲子关系。总之,将情境教学法延伸至家庭环境,可以使幼儿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受到教育,使幼儿感受到家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从而受到熏陶和教育。

三、情境教W在幼儿社区环境中的运用策略

在幼儿成长的环境中,社区是一个重要环境,人离不开社会,而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社区是幼儿环境教育的重要资源,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幼儿园所在社区,通过与社区的合作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使幼儿能够从良好的社区环境中受到教育。社区可以利用的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结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进行开发和挖掘,使幼儿能够沐浴在健康的社区环境中。比如,根据幼儿发展和课程的需要,可组织幼儿观察花草树木活动,可以带幼儿到社区参观花草树木,并邀请园林工人讲解花草树木的分类及爱护花草的知识,使学生既能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又能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社区是情境教学的大环境,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成长需要巧妙挖掘资源,使幼儿在情境中感受到社区环境的美好,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总之,幼儿的成长环境是多元的,情境教学也并非仅局限于课堂,这就需要教师突破传统课堂情境教学的思路,用开放的眼光挖掘情境,积极创设适于幼儿成长的情境。教师要建立起园、家、社区三方合一的环境教育体系,使情境教学法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大胆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最终让学生在情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环境教育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渗透

环境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问题之一。有关人士呼吁:人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增强对资源再利用的意识。于是,要让人们增强环保意识,就必须从娃娃抓起。近年来,笔者所在幼儿园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活动。在尝试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以其非同于一般学科的教育方式――操作法教学的特点,成为了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具体来讲,就是幼儿积极动手操作使数学活动成为环境教育的载体;选择安全、可靠的废旧材料,在积累数学经验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设计合适的、环保的操作用具,提供幼儿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

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在幼儿数学学习中,有一点要强调:让幼儿亲手自己操作教师所创设的教学工具,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探究和学习,最终获得了关于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一定要在“做”的过程中,在和材料互相作用的过程中,就可以对某一个数学概念规律有所体验,就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这些年来许多专家都在幼儿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指出了“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的观点。结合数学活动本身的特点及操作游戏的重要性,古今中外有许多教育者就如何开展幼儿小组性数学活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不是学会算术的,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因此,基于幼儿数学活动的这一特性,教师必须制作大量的可供幼儿操作的教具,而教师设计与制作教具的这一过程,就是渗透资源再利用的环境教育的大好时机;这一过程既增强了幼儿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同时又节省了资源与资金,在教育价值与本身的行为价值上都体现了崇尚资源再利用的环保理念。

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

作为幼儿园教师,怎样才能把环保意识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去,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呢?怎样让幼儿的行为去影响他们身边的人?笔者考虑到,可以从我们的一些案例谈起,进行反思,从而总结一些自己在环境教育中比较好的经验和做法。

譬如,在选择废旧材料时,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被运用,教师必须从教育的角度、幼儿身心健康的角度、卫生情况的角度等多维度地思考与选择。一是选择的材料必须给儿童创设极大的创造空间,必须简洁,并富有启发性。比如:一只一次性的蛋糕盘,简简单单的一个圆形物品,或许就能在孩子们的眼里或手中,变成了太阳、狮子、小兔、小刺猬、小闹钟、娃娃的小脸等好玩的自制玩具。二是选择的材料必须是安全的、健康的、卫生的。在幼儿园里,孩子的健康与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提供幼儿材料时,必须杜绝给孩子Ю次O蘸蜕撕Φ目赡苄浴1热纾阂桌罐与塑料瓶等质地较硬的物品,幼儿可在其表面进行装饰,但不适宜用剪刀加工,因为容易割伤或划破手指。另外,所收集材料多是废旧物品,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并杜绝使用发霉、腐蚀的物品;在投放一些废旧报纸或广告纸的时候,还应注意避免出现不适合幼儿的图片。

设计合适的环保操作用具

操作是幼儿思维的好帮手,幼儿在操作中形成了概念,有了创造的火花。因此,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必须给幼儿创设大量的操作用具。在设计任何数学活动时,都离不开利用幼儿的双手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设计与制作教具。但是并不是每一件废旧物品的操作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选择用具时应考虑到用具的价值,选择时可注意以下几点:①操作用具多以低结构为主,留给幼儿较多的想象空间;②收集一物多特征的材料较为适宜,比如同性质的物品却具有颜色、大小、形状等多方面的差异。在这里,笔者向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操作用具。

一是汽水瓶盖。现在市场上各种汽水饮料品种繁多,于是各种颜色漂亮的汽水瓶盖铺天盖地。教师在孩子中间收集各种颜色的汽水瓶盖,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操作用具。瓶盖的操作方法有很多种:幼儿既可以根据瓶盖的颜色进行分类与排序,也可以通过垒瓶盖比高低,或者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找寻比高低的方法,从而发展幼儿的目测能力和数数能力。

二是酸奶杯。可别小看了这些不起眼的酸奶杯,只要稍做改动就能成为一个很有用的操作用具。你只要在酸奶杯的两边与底部打几个洞,幼儿就可以利用这些颜色、形状各异的酸奶杯串出各种花样。在串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发展两度或两度以上的思维能力。

幼儿在对多功能的用具动手操作时,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他们学得轻松,效率也很高。目前,笔者所执教班上的幼儿已掌握了一定的环保知识,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环保意识。然而,在对幼儿日常行为的观察中,笔者却发现这些幼儿的实际行为举止和已具备的环保意识时常会出现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情形。这种反复性和不稳定性应该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关。其实,教师只要做到心中有教,始终树立渗透环境教育的意识,就能够抓住一切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即使是逻辑性、概念性比较强的数学活动,同样也能成为环境教育的载体,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的价值,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形成环保意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城北幼儿园)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日本幼儿园的环境教育

日本国民具有很强的环境意识,这与其持续、系统的环境教育分不开。日本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了多样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在课程编制、幼小衔接、家园合作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这对我国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相关政策与发展

(一)日本学校环境教育的相关政策

2004年为了更有效地推进环境教育的开展和提高国民环境保护的热情,日本政府制定并颁布通过了《环境保护欲望的增进及环境教育推进的基本方针》。该基本方针明确指出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正确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能自觉付诸行动,主动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当中的人才。”并且在该方针中提出了幼儿期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从2005年起,日本开展了“联合国可持续开发十年教育(ESD)”活动,从环境、经济和社会、学校综合推进环保教育,并于2006年制订了《我国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实施计划》,提出了ESD的目标、日本国内重点推进的领域、实施的方针及策略。在2006年修改的《教育基本法》中,将“树立尊重生命、爱护自然、为环保做出贡献的态度”定为教育的目标之一。2007年6月修改《学校教育法》,该法规定:推进校内外的自然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与自然的精神,为环保做贡献的态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之一。2012年10月1日日本正式颁布了《环境教育促进法》,此法由2003年颁布的《有关增进环保意愿以及推进环保教育的法律》修改而来,强调充分调动各个社会主体合作,用环境教育开展环境保护。

(二)日本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2000年日本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要领》中的环境领域主要着眼于培养幼儿认识大自然与各种社会现象的积极态度以及幼儿在环境中生活的能力。2014年由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制定了教师的指导资料《环境教育指导资料(幼儿园、小学)篇》(以下简称《指导资料》),根据环境教育的推进的动态,具体介绍了幼儿园和小学环境教育指导要点和注意点以及实践事例。其中明确指出,在幼儿园“体验”是幼儿游戏、学习的基础,在环境教育的体验中应该培养孩子:1.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心;2.对身边环境的好奇心;3.将周边环境融入自己生活、游戏中的能力。

二、日本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开展

日本幼儿园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实践经验,在开展环境教育方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样化的体验活动

日本幼儿园环境教育主要是以直接、具体的体验活动为教育方式。《指导资料》指出,社会化迅速的发展导致孩子们拥有自然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少。在幼儿期,体验是幼儿游戏、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关注知识的实践化,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感性认识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所以相比小学、中学的环境教育活动,幼儿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直接、具体的接触来理解自然对未来人类生活的意义并为可持续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奠定学习的基础。日本幼儿的体验活动是多样化的。如动物的体验,具体指观察、饲养小动物等;植物的体验,包括观察、栽种水稻、蔬菜、水果等;物理的体验,包括用水桶来体验水的重量等;地质的体验,包括玩沙、玩泥体验沙、泥的性质等。还有包括日常生活的体验,散步、食物及各种各样的仪式活动。

(二)环境教育课程的编制

《指导资料》指出,在进行课程编制时要以幼儿的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和改善园内外环境及设施,强调制定短期和长期的课程计划。

1.以幼儿的经验为基础。《指导资料》指出,在进行环境教育时要以环境领域为中心,其他领域推进开展综合性环境教育实践及进行相应的指导。在进行课程编制时,要以幼儿的经验为基础。幼儿的经验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自然体验经验。(2)对身边环境有兴趣和好奇心。(3)和老师、朋友有一起共享生活的经验。

2.利用和改善园内外环境以提供环境教育的机会与素材。《指导资料》指出,改善幼儿园环境有利于拉近幼儿与环境的关系。园内外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可以当作教材,最重要的是沿着幼儿的认知和发现去独创教材,并且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要确保幼儿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加深。日本幼儿园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为幼儿带来自然”,二是“走出去接触自然”。园内的花草树木、水、食物、电、纸、垃圾等都可以当作教材渗透到环境教育中。并且幼儿园内很多设施依自然环境而设,如依大树而建的幼儿园、特意堆起来的小山坡等。另外,幼儿园也会提供很多让幼儿接触自然的机会,如郊游活动,各种各样的仪式、行事活动、离入园、午饭、散步等活动。

3.制定长短期课程计划。《指导资料》指出,为了推进环境教育,会根据地区和幼儿园实际制定长短期课程指导计划。从长期视角制定的是年度方案,如种植水稻的实践,就是通过开展一年与水稻有关知识、技能的多样体验活动,加深对种植水稻有关的认识;短期视角主要是制定周、日方案,强调要从幼儿身边的环境、认识和发现中探讨如何引导幼儿发展并形成相应的环境教育课题,通过不断的实践、评价、反思,开展更加丰富的活动。

(三)关注环境教育的幼小衔接

对于合作推进环境教育的方法,《指导资料》明确指出“有必要根据幼儿园、小学、初中各阶段的培养目标,结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来逐渐推进环境教育,实施时有必要考虑到各阶段的连贯性”。比如,在2008年,日本板桥区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格形成及可持续社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板桥区幼、小、中学一贯式环境教育课程,形成了幼儿园、中小学不同阶段掌握环境教育的素质、能力、态度的系统。4~5岁幼儿和小学一、二年级属感受的前期,三、四年级属感受的后期,五、六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属认识和问题的把握期,初中二、三年级属评价和意志决定期。其中,4~5岁幼儿主要的是培养其对大自然的感性,而小学一、二年级主要是培养其对大自然的认知。另外,幼儿期的体验活动是在生活和游戏中,以自我兴趣和关注为基础,逐渐加深对周围的环境关系、人或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来丰富自己的情绪,增进对事物探索的欲望。这种具体体验的学习模式对小学,尤其对低年级学生的环境教育也很重要,幼儿园在生活和游戏进行环境教育的模式可以给小学教育的学习提供参考和指导。日本幼儿园会提供幼儿和小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或者提供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意见交换和联合研修的平台,加深对各自教育和学习方式的理解,重视彼此之间信息的积极交换和共享。

(四)家长、社区及地域的积极参与与支援

《指ё柿稀分赋觯幼儿期的生活经验以家庭为基础逐步向社区和社会扩散,家庭或地区的积累的生活经验可以丰富幼儿园环境教育。因此,幼儿期推进环境教育时,家长的理解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会通过参观、信访等方式告知家长开展的活动及传播环境教育宗旨。在开展环境教育时,日本社区、地域都会有一些支援活动。比如非营利性组织NPO可以为幼儿园提供环境教育的服务,当地政府、团体、俱乐部等也会提供相应的支援。

(五)注重提升教师和保育员的环境教育素质

在环境教育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日本的观念里,教师和保育员在孩子与环境接触过程中可以品尝成长的感动,他们既是幼儿共享信息的伙伴,也是幼儿认识环境的指导者。因此,首先教师和保育员应该具有对自然的感性认识,只有对自然环境感到兴奋、好奇,这样才能与幼儿产生共鸣。其次,教师和保育员要有“发现的眼睛”,各种幼儿感到好奇的事物,经过筛选都可以用来进行环境教育。比如在日本兵库县某幼儿园,夏天中班的幼儿在做完游戏后,教师对孩子们说:“在幼儿园中寻找凉爽的休息场所吧!”孩子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凉爽休息场所,像树荫、石头隧道里,教师就顺势提问“为什么这里凉爽啊”。然后引导孩子去发现茂密的树叶、长长的树枝等。最后,教师要有设计与实施环境教育的能力。能够根据幼儿的体验,制定出环境教育的重点目标和指导计划,并把主题与目标契合,与全体职工进行指导计划定位,构筑整个活动实施的体制。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儿童的学习行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1]。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园内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所必备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它是由幼儿园的幼儿、工作人员、各种器材设备、信息要素以及人际环境,按照一定的教育观念、文化习俗组织形成的一种综合的教育空间、范围和场所。作为专业教育机构的幼儿园,应重视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其正常发展的生活及学习环境。

一、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中

存在的问题及误区

1.环境创设的内容缺乏教育性、系统性

环境教育的内容应体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然而部分幼儿园管理人员因缺乏科学理念指导,片面地理解教育目标,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作用认识不到位,致使环境创设的内容缺乏教育性、系统性。在某种程度上,将幼儿园环境创设片面地理解为物质环境的创设,对人际环境、信息环境、舆论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等精神环境的关注不足,使得幼涸拔镏驶肪秤刖神环境不能协调统一。在对物质环境进行布置时,环境内容与呈现形式缺乏系统的内在联系,每个单元与主体环境之间缺乏联系,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整个环境创设的教育理念不突出,明显地表现出“责任田式”的特征[2]。因为对环境创设理解的不够深入,部分教师片面地把追求新异的效果作为环境创设的目标,不停地更换环境,只注重形式,忽视了内容本身的教育目的。

2.环境创设的形式缺少变化性、创新性

环境创设的形式展现了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从生态学视角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性不明确,忽视了环境的美育功能及教育功能。这导致在环境创设时缺乏总体规划,从户外环境创设到室内布置,从班级设定到环境布置,不同楼层、班级、区域之间缺乏统一规划,彼此独立。如有的过于着眼于细节,只求局部的完美,缺乏与整个空间环境的整体呼应,不具有多样性、系统性、生态性;有的形式上追求美观,把环境布置得五彩缤纷,但没有与幼儿的实际、班级的实际、幼儿园的实际相结合,缺乏发展的眼光以及创造性,忽略了儿童的适应性。

3.环境创设的主体缺乏互动性、交流性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然而,如果教师缺乏科学的教育观、课程观与发展观,就会忽视环境的显性与隐性教育功能,不能让幼儿与所处环境之间实现真正的双向互动。一种情况是教师缺乏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操作实践,仅从成人感知的完美角度单方面创设环境,很少参考幼儿的建议,不仅创设的环境对幼儿没有吸引力,还不具有实用价值。另一种情况是教师从成人的角度去思考并且实施环境创设,功利性地追求领导的肯定及同行的赞赏,偏离了教育目标。这样创设的环境不仅不能和幼儿形成互动交流,也无法起到育人的作用。

二、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

的建议与对策

1.合理配置,创设教育性、系统性的环境

幼儿园环境教育应致力于合理配置幼儿园内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适宜学习与生活的环境,使幼儿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环境创设的目标整体上应具有教育性和系统性。通过丰富立体的环境去引导幼儿发现、思考、求知、探索与创造,在广泛的资源中获得更多成长。总之,幼儿园所创设的环境应该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系统规划,与幼儿园课程实现巧妙融合,并且最终实现教育目标[3]。

2.丰富形式,创设变化性、创新性的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在实践过程中,幼儿活动的时间、空间以及材料、玩具的选择等都应充分考虑幼儿的需求及意愿,创设幼儿喜爱的环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遵循实用、安全、充分利用资源等基本原则,使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具有广度和深度,体现一定的创新性[4]。教师要拓宽材料选择的空间,选用开放性活动材料,从幼儿园的小环境中走出去,亲密接触大自然,走进社会大环境去收集丰富多彩的材料。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实现了多种感官协同发展,积累了经验,收获了知识,提升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升了自我认知能力。

3.师生共建,创设互动性、交流性的环境

教育环境是教育品位、教育目标的外在体现。从教育目标的生态性来看,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是在复杂环境系统中成长的主体,具有吸引力且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必然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从而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应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营造有利于幼儿与环境之间互动的氛围,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同时应精心策划创设过程,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不仅用眼去欣赏环境的美,还要用脑去思考如何去创造环境的美,用手去描绘生活的美,用心去感知生活的美。教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并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让幼儿一同参与,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在与幼儿合作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即环境与创设环境的过程共同对幼儿起着教育作用[5]。

三、小结

生态学的观点为我们探索幼儿园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即运用生态学的思考方式去认识、解读、思考、创设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创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育目标以及作为主体的幼儿的需求,营造适宜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使幼儿学会用心感知周围的环境,在与环境的互动交流中健康快乐地成长。